专业培训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8 20:50: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专业培训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专业培训论文

篇1

1香港特别行政区医疗政策对专科护理发展的影响

香港的医疗采取双轨制度,既有公营也有私营,其中90%住院患者接受公营(即医管局)服务,医管局也承担了公共卫生服务。香港医疗服务呈三层架构:包括基层医疗、中层及第三层医疗(住院服务)和廷续医疗服务。而香港的医疗政策不会使市民因经济原因而得不到适当的医疗照顾。由于香港公营医疗服务占住院人数的90%,同时并兼顾了延续医疗,也代表了香港的专科护理不只扎根于医院,必须走出社区,跟进出院患者的持续照顾和提供基层护理照顾,落实“治未病”的理念。

2香港骨科护理专业发展的方向

面对医疗科学的急速发展,香港骨科医疗服务也紧随其后,乃至于服务文化也面对着不少的挑战。

2.1应付日益增加的服务需求随着社会趋向人口老龄化,慢性疾病的患者逐渐增多,医疗从医院走到社区,翻开了骨科医疗和护理的新篇章。

2.2确保医护服务素质及安全医疗科技日益发展,治疗趋多元化,迈向高新医疗技术的发展。国民教育水平不断提升,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有更高要求和期望,为骨科护理迎来新的挑战,骨科护理人员在患者住院时配合新科技医疗的临床护理需要,更须深入了解骨科相关专科的治疗和预防,为患者作出适当的护理和防预措施,以满足患者和家属的合理需要。而这也推动了骨科护理需要向更高层次发展。

2.3欠缺具骨科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随着教育制度的健全发展,不单选择的学科增多,在医疗护理行业内,各专科医护人员需求日渐加大,护士在专科的选择多了,造成了行业内外的竞争。要留住有足够骨科专科知识的护士,骨科专科培训与专科护士的职能发展是挽留人才的两个重要措施。

3骨科专科护理需要发展的因素

3.1患者服务方面骨科患者服务是需要由多个医护专业及专职人员(如理疗师、职业治疗师、社工人员等)组成的医疗团队分工合作,每日在临床照顾患者的骨科护士具有骨科专科知识和经验,顺理成章地成为患者的和团队工作的统筹者。骨科专科护士必须具有分析力、决断力、良好的沟通技巧与管理能力,以平衡医疗团队的工作,为患者实施合理的优质护理服务。加入骨科专科护理元素,加强患者和家属对治疗和护理流程的信心,和谐护患关系,强化治疗效益,减少纠纷。

3.2护理发展方面专科护理发展为骨科护士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让他们更有目标地追求自我发展,提升护士在骨科护理专业上的素养,与骨科医疗能同步发展,以保障患者由治疗至康复的过程。

3.3骨科专业护理发展的目标发展骨科护理很重要,确立发展目标更是首要:①完善患者骨科专科护理服务;②促进骨科护理专业培训,作为专科护理成长发展的基石;③激励护士增长自我价值;④为护士职业发展做好长远的计划配合临床需要;⑤以有意义的专科发展挽留人才;⑥利用专科与管理知识,加强临床护理领导能力,充分发挥专科护理绩效。

4帮助骨科专科护理发展的主要因素利用现代学术和管理支持发展

4.1信息科技发展平台利用临床服务的信息科技的设置,为一线医护人员提供数据平台以更有效支持诊断、处方药物、影像、病案和护理文件处理等,与私营医疗机构设置共享信息平台,更有利于患者的医事服务和治疗。

4.2推动循证医疗以科学数据及临床科研成果为基础,从而确定治疗护理成效和患者安全为目标,制定指引规范护理行为,让专科护理能清淅、有效地按临床需要提供服务,保障患者护理效果。引入临床审计更确保执行效果,并可藉结果寻求改善。

4.3设立临床素质保证建立患者安全的护理文化,使护士都清楚以循证医学和护理、实证为本作为患者的治理方案,统一临床常规指引,依据医疗机构订立服务评审标准,建立风险评估和管理机制,使骨科护理服务向与国际接轨方向迈进,确立处理医疗投诉及医患关系机制,减少护患矛盾,增加患者对专科护理的信心。

5以骨科护理专科培训加强人力资源发展

人才是医院的重要资产,通过高阶和各副专科的骨科专科护理培训,巩固专业服务意识,以多渠道与员工沟通,使员工紧跟医院的专科发展方向,确立医院文化,可促使人才留任。由一个权威和具声誉的机构如专科学院、医管局等承办专科护理培训和考核,令社会和专业人士接受这统一和具水平的培训课程。

6香港骨科专科护理培训现状

6.1骨科专科护理培训的目标与专业发展是相互配合的:①提供更深更广的骨科专科护理知识和技术的培训,以配合日新月异的临床医疗和患者治理的需求。②除科技外,培训更需加入人文、管理、社会等知识辅助临床需要。③培养具内涵的骨科护士:有成熟心智、阳光心灵、视病犹亲的关爱、积极求知、以良好沟通维持医护团队精神,从宏观多角度分析并接纳不同的治理方案。④让学员明白自己的定位、价值,令他们接受培训后随着知识与技术的增长,在临床工作更自信、有安全感,令人信服。

6.2骨科专科护理培训的内容我们以分阶课程提供不同程度的护士培训。见图2。

6.2.1初级骨科护理课程初进入骨科专业的护士,无论注册或登记护士都可学习初级骨科护理课程。内容为骨科的骨干知识和技术,让学员有基本学术知识支持临床工作。课程授课20小时,内容包括了基础的骨科护理知识和技巧。

6.2.2高级骨科护理课程这是让有志于骨科专科护理发展的护士参加,要求学员在骨科部门最少有三年工作经验,完成初级骨科护理课程、评核范围要求,学习前需已接受核心专科培训,且经部门经理推荐。理论课程课时超过88小时,课程结束后便进入6个星期临床培训,在认可的培训中心导师指导下完成。最后经考试,个案研究报告评核等合格才可以获得证书。课程包括较深入的一般骨科护理和手、足外科,脊椎、关节置换、创伤科,运动创伤和复健科等专科护理。让护士能吸纳多元性的骨科专科和安全的护理。

6.2.3其他深入及辅助的课程一些有关人文、社会、管理等都是重要的辅助学科。而骨科亚专科护理课程会是伴随骨科专业发展的重要培训方向。

7推动骨科专科护理发展新阶段——香港骨科护理学院

为持续倡导骨科护理专科进阶发展,香港骨科护理学院于2012年成立,目的是倡导骨科专科护理和临床实践进阶,制定专科标准、道德伦理,加强骨科护理专业诚信,为民众提供优质骨科护理照顾。与港内外医护人员保持沟通合作,专业交流,搭建信息平台,促进骨科护理科研和现代化发展。致力于骨科护士的持续专业培训,提高骨科专科护理的社会认可度。

8骨科专科培训与临床护理职能的发展

骨科专科培训与临床护理职能是相辅相成的。骨科专科培训为临床患者提供了更专业到位的护理知识。同样的,骨科专科护士的职称,使同事与患者可清晰地辩别护士所持的专业知识,患者更乐意接受骨科专科护士为他们服务。香港医管局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设立骨科专科护士、资深护师职位和2011年开始推行的顾问护师职位。更确立并完善了专科护理团队的架构,让护士在自选的专科内可选择在管理或临床学术护理方面的发展,也深化和推动了护理事业的发展。

8.1骨科专科护士香港普通注册护士完成高级骨科护理培训课程并取得合格成绩,有基础管理培训,年终工作考核良好,经部门运作经理推荐便可在医管局中央护理部登记成为骨科专科护士。临床上他会为患者提供骨科专业护理,以临床路径模式执行个案护理,参与科研和实证为本的护理。

8.2骨科资深护师(护士长)属晋升职位,有5年或以上临床护理经验且最少具3年骨科临床护理经验,持护理或有关学科本科文凭,具骨科专科护士资历及管理学文凭,若有相关硕士文凭尤佳。骨科资深护师是骨科病房内护理小组的管理者和督导者,除了负责复杂的临床护理,同时也负责向下属护士提供专业护理意见和监督执行。资深的骨科护师也是骨科病房的主管,协助病房经理计划、执行并监察病房管理的工作战略,参与骨科护理标准、规章和临床路径的建立。在学术上其是临床护理科研的领导和施行者,是骨科专科培训课程的骨干导师。职能是骨科专业护理元素占70%,管理元素占30%。

8.3骨科病房经理骨科资深护师若有二年或以上的管理经验,即有资格申请晋升骨科病房经理空缺,这属于护理管理发展职位。主要职务是带领病房内各级人员结合骨科和其他协助的医疗团队合作,为所属患者提供安全的优质护理。负责为下属护士及员工进行骨科专科和各项在职培训、相关的考核和督导,制定病房年度工作目标,倡导并支持临床科研。负责病房内外的沟通事务,协助骨科部门运作经理计划和执行部门发展事务,也须协助骨科顾问护师做好有关骨科临床护理的执行与发展。在职能方面,骨科专业护理元素占30%,管理元素占70%。

8.4骨科部门运作经理骨科资深护师持护理或有关学科硕士文凭,有管理学文凭,具10年或以上骨科临床护理经验并有最少5年临床管理经验,可申请医管局内各医院的骨科部门运作经理职位。这也是护理管理发展职位,统管骨科部门内各单位的护理管理工作,与院方中央护理部一起负责骨科部门护理和相关人手的招聘、专科培训、考核等人事事务。协助骨科主管部门的发展策略与战略,联系部门内外支持专科及部门,落实及督导监察效果,目标是为骨科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服务。与骨科顾问护师沟通合作以增进骨科专科教育和发展。

9骨科专科护理职能新发展

近年来,随着患者服务的拓展,骨科护理专业除了在管理上发展外,骨科护理的专科发展更是急切。

9.1骨科顾问护师骨科顾问护师一职也于2011年开始推行。这是骨科资深护师晋升职位,骨科资深护师具护理硕士文凭及10年或以上骨科临床经验,并有管理文凭者可申请。业界期望骨科顾问护师可以为复杂的骨科患者提供跨专业的护理服务和意见,令患者无论身处任何专科都可得到系统性、整体性的护理(由入院至康复,含出院后的家居护理)。从而缩短住院周期。骨科患者护理从住院延伸至门诊,甚至社区的照顾。延伸护理可预防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再入院率。于学术方面,骨科顾问护师负责领导骨科护理科研和临床应用发展,为骨科专业内各专科护理的培训划出框架。骨科顾问护师职位的确立使骨科临床护理架构更完整,护理团队内除了部门运作经理管理一部分外,骨科顾问护师分担了专科护理学术顾问、培训和发展。两者合作,各司其职,强化骨科护理和患者服务,令患者和医护团队更有信心。

9.2骨科护士门诊患者从住院至出院回家,不同的康复阶段按患者需要而有不同的护理。过去专科护理只限于住院,骨科护士门诊补充了患者出院后专科家居护理的空白,从身、心、社、灵多角度得到适时及适当的专科护理照顾。由骨科顾问护师带领骨科资深护师负责骨科护士门诊,除使患者得到整体护理外,适当的患者服务分工可降低医护团队的工作压力,更提升了护士的士气,加强他们对骨科专科护理发展的信心,直接留住人才。

10小结

篇2

1.盲目效仿城市,培训方式缺乏针对性

在目前的教师专业化培训中,对城乡教师采取同一个培训方式是较为普遍的做法,即实行团体推进,安排统一的通用知识培训和专业学科培训,使用同一个标准进行评价,而忽略了根据城乡教师的不同特点和差异性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培训。由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的原因,我国教育存在着严重的城乡差异,如果单纯地将城市教师专业化培训方式移植到农村,或者试图寻求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培训方式,这样的做法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2.培训目标不明确,专业化发展内涵模糊

当前各级各类教师培训中普遍存在目标泛化的问题。一方面,缺乏明确的培训目标,使很多学员误认为培训就是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对教师进行职后再教育。另一方面,培训目的笼统化。特别是在新课程实施以后,对农村教师的培训主要围绕课程改革进行,缺乏明确的以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为目的的培训,使得农村教师很难真正明确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及目标。

3.培训方式单一,不能满足专业化发展目标要求

目前最常用的培训方式,就是把农村教师集中到培训机构进行培训,主要的教学方式仍以传统的讲课为主,方法单一,手段落后。从头到尾都是专家在台上讲,学员在台下听。大部分学员都很珍惜培训的机会,认为是提高自身素质最好的机会,觉得专家讲的旬旬都是宝,整个培训过程都忙于笔记,缺乏消化、理解、参与和实践的机会。这样的培训方式不利于农村教师实际能力的提高。

其次,集中培训通常是集中好几个地方或者学校的教师,甚至将城市和附近农村学校的教师集中在一起培训,培训方式及内容“一刀切”。这样不仅不能体现农村教师培训的特殊性,反映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情况,而且也不能满足教师个性化的需求。

4.培训内容空泛,缺乏实际操作性

首先,在培训内容的设置上,许多培训专家仍秉持成人学历教育知识补偿的观念,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轻实践性知识的获得;重显性知识的传授,轻隐性知识的形成;重系统完整的学科理论知识,轻教师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新课程实施后,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新课程的理念、标准、教学策略、学科课程教学方法等方面,很少涉及课程开发、教育教学研究方法等关于课堂实际操作以及农村教师“研究”水平的培训。

其次,培训内容脱离农村教师实际,操作性不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培训课程和教学内容比较陈旧,职后培训内容与职前培养有重复现象,不能完全反映时代的需求。第二,培训内容未能直面农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和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缺乏与农村新课程实践相关的本土化因素。第三,培训内容未能考虑到农村学校及教师实际的水平和需要,参训人员无法在实际课堂教学及专业化过程中运用培训内容,流于纸上谈兵。

5.缺乏培训反馈,忽视教师发展远景规划

培训通常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集中进行,培训结束之后,专家与教师、学校与培训机构之间的联系很少。因此,学员在实际教学或者提高自身素质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不能得到直接的较快的解决。反馈机制的缺乏,导致农村教师的专业化不能持续进行,短时间的培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农村教师增加知识,拓宽视野,但是并不能真正促进其专业化发展。二、完善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的培训方式

校本教研方式是目前公认的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实选择,但是很多贫困地区的学校,缺少能够进行校本教研的骨干教师,使得校本教研成为了空谈。而我们在对集中培训方式进行反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其实际可操作性。因此,新型培训方式应将集中培训方式和校本教研方式相结合。完善农村教师专业化培训方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1.以培养农村教师的自我反思意识和能力为培训目标

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改变教学行为的基础,在反思过程中使教学实践充分体现教育理念,并从中发现新问题,以此来进一步激发教师进行自我学习的欲望,这是教师专业化的核心所在。因此,在培训中应启发和激励农村教师积极反思,要善于让参训者围绕培训的主题,广泛查阅资料,认真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认真地进行思考,然后带着这一切走进培训,与别人交流。

2.以满足农村学校特殊性为原则采用多种培训方式

培训方式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农村教师的生活背景,充分利用农村学校已有的学习资源,灵活运用集中培训、校本教研培训、远程培训等多种方式。可以采用集中培训方式对其进行通用知识培训,让农村教师在较短时间内了解和掌握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及要求;也可以组织专家团到农村学校进行分散现场培训,重点开展校本教研培训,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观摩,指导课程改革在学校顺利实施,同时,让教师从理论的层面审视自我,促进专业化发展。

3.以满足教师的需求和解决问题为培训主要内容

要以农村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实践中面临的问题为切入点,根据农村教师的工作实际、个体兴趣、原有的知识水平及专业化发展的走向选择培训内容。由于农村教师的水平整体偏低而且参差不齐,因此,在培训之前,应广泛征询他们的意见,了解他们的兴趣、需求以及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并以此作为制定培训内容的依据,使培训内容更加贴近农村教师的工作实际和生活实际,构建富有针对性、个性化的培训内容体系。

4.以教师专业化的远景规划为核心建立培训反馈机制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因此,建立一个长效的反馈机制,并帮助农村教师确定一个专业化远景规划,能够延长培训效果,从实处帮助农村教师提高素质。这就要求,在培训前培训机构要与农村学校及教师取得广泛的联系,了解情况;在培训期间,引导参训教师对自己的专业化制定出大致的计划,专家根据计划对学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在培训结束后,培训机构和农村学校、专家和教师之间也应该保持一定的联系,对教师的发展进行一个较为长期的指导,以帮助实现其专业化的持续性。

5.建立新型评估体系以促进培训管理

完善的评估体系可以使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保障农村教师专业化健康稳定地发展。评估体系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加强对培训机构的评估,主要是对培训机构的培训目标、培训课程安排、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其二,加强对农村学校校本教研培训的评估,主要是对校本培训管理制度、培训方案、培训内容、实施过程进行评估。

摘要在当前课程改革中,各地农村学校都在努力地通过各种途径促进其教师向专业化发展。但我们所采取的教师培训方式,能否真正起到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化的作用?本文就农村教师专业化的培训方式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改进展开探讨。

篇3

关键词: 专业人员 技术档案 管理

中图分类号:R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302-02

专业人员在长期的工作中,形成并积累了大量的技术资料, 这些资料真实地反映专业人员个人业务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的连续发展过程[1]。通过专业人员技术档案,一方面可证实个人的学历、专业技术资格、培训、成果业绩、专业技术年度考核等情况。另一方面则反映单位的业务工作的全貌和整体水平。

1专业人员技术档案的收集

1.1建档对象:各类专业人员是个人技术档案形成的主体。以我中心为例,凡在专业技术岗位工作,具备初级专业技术以上职称的人员均纳入建档对象。

1.2收集的内容

1.2.1专业技术证书:包括学历证明、专业资格证书、聘书及上岗证。

1.2.2培训证书:培训、进修等取得的鉴定及证明材料。

1.2.3考核:各种考试、考核成绩及年度考核。

1.2.4主要专业技术业绩、成果、论文、著作等。

1.3收集的渠道主要分为实时收集和集中收集两种方式。

1.3.1实时收集:个人日常取得的有关专业技术证明和业绩成果材料,如学历证书、资格证书、论文、专著、科研及培训教育形成的材料等,及时收集。

1.3.2集中收集:集中在年终考核后一次性收集。

2专业人员技术档案的管理

2.1根据中心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人员培训及考核管理程序》的管理要求,每位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建立《人员档案卡》,记录人员的基本信息。学历、职称、专业资格、工作及培训经历、仪器设备使用上岗证等需经中心主任对其确认或授权后才入册建档,确保每位专业人员均符合任职岗位要求,使技术档案完整、准确和规范。

2.2按照专业人员业务材料的自然形成先后顺序进行排列,以每人一卷为单位进行编号,标明姓名,职称及所属科室等,录入专业人员技术档案目录。

2.3由于专业人员技术档案材料的种类较多,按照专业人员的业务材料进行分类,一般分为五类:第一类:人员档案材料(人员档案卡);第二类:证书材料;第三类:成果奖励材料;第四类:考核、培训材料;第五类:专业总结、实例论文材料。通过分类,把种类较多的材料理顺清晰, 技术档案就不会显得杂乱无章。

2.4建立专业人员个人电子档案,以便于查阅、借阅、归档和统计等日常工作。

2.5做好保密工作,专业技术人员档案一般不能借阅,如因特殊情况需调阅,应征得档案室负责人批准。

3 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3.1专业技术人员对技术档案认识不足。专业人员技术档案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有机体,它伴随着专业人员的职称晋升、培训教育、、业绩成果、考核等个人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过程,不断产生的技术材料,在这些证明材料逐步提交过程中,内容是多方面,多层次的。长期以来, 部分专业人员对技术档案认识不足,档案意识普遍比较薄弱,往往将个人的技术材料自己保留,不按时提交集中归档,经常需多次催促, 致使档案收集归档遇到了较大困难,部分材料因未及时收集或补充,使档案欠缺完整性。

3.2档案管理知识薄弱。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但经过档案专业正规教育和培训的人员很少,专业知识薄弱,档案管理经验不足,且多是兼职,很难专心钻研档案管理的相关知识,简单认为档案工作主要任务就是保管材料,有人员职称晋升、评优等查查资料了事,只要档案不遗失就可以了,这势必会造成档案资料收集不齐全、分类不规范的弊端。

4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方法

4.1领导重视和人员配合。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应高度重视,把专业人员技术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工作计划和目标管理考核,将档案的收集工作纳入的职责范围,并落实到科室和个人,制定出各类档案的归档范围、保管期限,并经常检查档案工作和定期进行考核, 将档案归档情况的好坏作为考核科室及个人指标之一,凡没有按要求而出现少归、漏归的将扣除科室或个人的考核分数,通过这种目标责任制的实施,使科室积极支持档案部门的工作。只要领导重视和专业人员的积极配合,档案人员认真负责,才能更加科学地规范档案的工作程序和管理要求,保证了档案资料的顺利归档。

4.2加强宣传,增强意识。 档案部门要加强档案宣传工作,通过考试、宣传栏多种形式宣传档案法规、档案知识,使全体专业人员充分认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档案意识。只要加深专业人员对建档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在科研、职称晋升、论著论文、培训教育等方面取得证明材料,是个人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的技术财富,应该把它归档视为自己的职责,只有他们的档案意识提高了,才能与档案员密切配合,按质按量完成归档工作,从而保证收集材料的完整、准确、系统,为技术档案在建立和管理中创造良好的条件与环境。

4.3加强档案管理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单位档案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档案人员首先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档案工作,对工作认真负责,这是一个档案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做好收集工作的重要保证。其次,档案人员业务能力要强,为提高档案人员的专业水平,定期安排档案人员参加档案管理专业培训班,通过有计划的专业培训,使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

总之,做好专业人员技术档案的收集和管理,为中心全面了解专业人员的业务情况和技术水平, 提供专业人员信息的资源,对促进疾病控制、卫生监测、健康教育和科研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莫若琦.健全疾病控制机构专业人员技术档案的对策与作用[J] . 医学动物防制,2008,24(8):864.

篇4

 

临床医生和检验医生之间的协作对研究解决临床问题、探索疾病的基本机理以及发现新问题非常关键,成功的合作会对未来教育体系和卫生保健的发展都有着巨大推动力。本文的目的是探讨在本科教育阶段试推行一种新型跨专业联合教育模式的可行性,我们的预期成果是这种新模式有助于促进未来临床医生和检验医生之间的理解和合作,同时增强相互学习能力。跨专业教育无形中能帮助学生形成合作意识,促进相互理解、尊重及有效掌握合作技能,有助于改善其入职后的合作关系,进而提高医疗服务团队整体质量[1-2]。对于此研究的评估我们围绕以下两个主要问题展开:

 

(1) 对于跨专业学习机会,临床医学和检验医学的学生反应是否存在差别?

 

(2) 本科阶段的临床医学和检验医学的学生一起学习是否存在观念上的障碍?

 

1.方法

 

1.1 设置跨专业课程

 

1.1.1 教师的选择:跨专业课程由两名老师持续三周教学。其中一名教师主要从事理论教学不涉及临床实践,另一名教师主要对学生进行临床实践教学。

 

1.1.2 学生的选择:已经参与了基础课程学习的学生自愿报名参加此次培训试验,临床医学专业学生(15名)和检验医学专业学生(15名)。跨专业学习课程设置在大三年级第一学期,课程的学习内容包括:

 

(1) 使用他们各自专业相关的知识来鉴定微生物;

 

(2) 合作讨论临床诊断检查项目、优化设计方法和设计新诊断工具的优缺点;

 

(3) 批判性分析,合作讨论并写文章提出科学的诊断和治疗观点;

 

(4) 领会另一个专业群体的价值。

 

我们首先进行专业内阶段教学,每个学生群体有7天针对专业方面的入门学习,随后是3天临床实验室环节,让临床学生观看指定临床样本,向他们简要介绍病史,并进行临床诊断测试,而检验学生观看相同的临床样本后,除了不可查阅病人病史外,他们被允许可以在教学医院使用相关实验诊断检测工具。然后进入跨专业阶段环节,每个学生阅读5篇相关论文并准备进行跨专业讨论,每个群体学习不同的论文,临床学生被要求关注临床内容,而检验学生则被要求关注实验室检测方法部分。作业是两个群体共同讨论他们阅读的研究论文中有关的病史、使用的诊断方法和细菌学诊断。

 

1.2 跨专业课程的评估

 

1.2.1 所有学生问卷评估跨专业环节。在课程结束后分发调查问卷,要求学生给出包含跨专业环节课程的整体印象,,最后要求学生对跨专业课程的整体效果按照Likert量表进行打分(优秀、良好、差、非常差)。同时我们鼓励他们反思课程中进行的学科内和跨学科作业。问卷调查的结果由没有参加教学环节的一名老师进行仔细审查。

 

1.2.2 采访所有学生。采访由没有参加任何环节的教育咨询师进行。对两个群体的学生分别进行了群体采访和单独采访。采访能够使学生获得其它学生的不同观点,关注到他们从实践中得到了什么,从而反思在未来的培训计划中能作出哪些改善。随后我们对采访的内容进行了定向的分析,分析学生对跨专业教育环节的感觉和收获的差异和相似之处,组织处理学生对跨专业培训环节观点的突出问题,对两个专业进行比较。

 

2.结果

 

15名临床学生中有15名(100%)完成了调查问卷,15名检验学生中有13名(86.7%)完成了调查问卷。当问及“你认为跨专业学习环节怎样?”时,80%的临床学生将跨专业环节评为“良好”或“优秀”,20%的临床学生评为“差”或“非常差”;而有66.7%的检验学生评为“良好”或“优秀”,20%的检验学生评为“差”或“非常差”。这说明临床学生比检验学生更赞成跨专业教育。

 

临床学生赞赏跨专业互动,他们和检验学生对问题的处理方式不同,能意识到临床医生和检验医生如何进行清晰的互补,建议应该有更多机会进行跨专业互动包括实验室协作,从而真正相互学习并看到他人优点。检验医学角色问题被认为是课程中的一个大问题,检验学生认为课程内容没有满足他们的需求,而且他们的角色容易被临床医学学生误解为只是实验室技术人员。目前医学本科教育中,临床医学专业核心教材中只有《诊断学》中的“实验诊断学”涉及到较为简单的医学检验内容,缺乏检验专业角度的探讨和分析。医学检验专业虽然进行了临床课程教学,但内容较少,学生不能完全掌握与检验相关的临床医学知识要点,所以检验医生缺乏和临床医生沟通的能力,而且临床医生对检验医生有把后者定位为“只是实验室技术员”的“偏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和目前有所缺陷的教学现状密切相关。

 

尽管在观念和价值上存在某些差异会导致一开始的误会,但是跨专业培训环节很明显能帮助拓宽学生研究客体的视野,更深刻地了解到问题产生的根源以及可能会导致的结果,同时学生也明确了各自工作的意义以及如何有效使用各自能力的重要性,所以大多数学生发现跨专业教育是有价值的好想法。不过他们对于培训环节是否对学习有影响存在观念分歧,临床学生明显表示从检验学生那学到了更多关于论文阅读和理解的能力,从而可以及时追踪先进的临床检测技术;而检验医学学生,整体上认为对实验室实践比较满意,他们更倾向于深入思考如何开展或改善新的检测方法以至于可以更快地获得诊断结果。检验学生也赞同与临床学生一起参与社会对话这一教育模式,他们同样建议,为了获得更丰富的疾病理解,在做实验分析之前,最好是能够和临床学生一起讨论症状。两名教师也相互独立地书面写下了关于跨专业教育环节的总结分析,结果很相似,他们都强调临床学生负责引导讨论,检验学生仅喜欢讨论实验室部分以证明他们的能力。

 

3.讨论

 

在医疗专业中加入跨专业培训有潜在益处:相互理解各自专业作用、加强个人专业自信、为未来专业生涯中的交流和团队协作准备,同时分享知识技能,这种新型教育理念在研究密集型大学背景下为临床医学和检验医学学生带来了一种跨专业学习机会以充分进行合作互动[3-4]。实际情况中学生和教师大体上都是支持跨专业教育的,很明显临床医学和检验医学学生对此学习机会的回应不同,临床学生更加热情,欣赏检验医学学生的不同能力并且希望拥有更多的互动机会,特别是实验室方面。检验医学学生则希望更多明确的学习目标,主要问题在于感觉他们自身专业角色经常被误解。临床医学学生对检验医学学生阅读科学文章、产生研究理念以及动手实验的能力方面印象深刻,但是检验医学学生关注的则是他们的角色被认为是作为“实验室技术人员在进行临床实验测试”,这是许多学生的一种情绪问题,特别是教师指出检验医学学生在表现上相比于临床医学学生不够积极。我们意识到定型观念导致了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学生之间的分歧,这种现象其实在临床医生和检验医生之间同样存在,缺乏沟通是转化医学的障碍之一。本研究就如何在本科教育阶段处理此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跨专业教育模式,即在本科生层面展开合作讨论,提出了相关的预防策略。

 

未来的努力应该明确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跨专业教育练习才会对参与的各方面都相互有利。将不同专业的学生纳入训练计划之中,从而促进不同学生群体对他们的未来专业角色进行更加开放的对话。而且可以为学生划出更多的时间进行跨专业问题的正式和非正式反思和讨论。直观上这种学习模式对医学专业本科生有效且重要,所以此话题会引起极大兴趣。目前临床医学和检验医学本科生只是在一起学习基础课程,这种干预的长期效果将反映在对这些学生在医学研究方面的协作作用及对健康的影响。为临床医学和检验医学本科生提供互动机会的需求应该受到课程层次方面的支持,设计此跨专业培训环节过程中,建议明确学习成果并考虑需求和课程的优先顺序。

篇5

一、实践探索

在校外文化教育转型的背景下,笔者所在的武汉市青少年宫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队伍建设指导思想,一是加强活动场所师资和文化工作者力量,二是优化人才队伍的整体结构,三是加强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四是重点培养一批青少年校外文化教育领域知名教师、群众文化工作者和懂教育、善管理的校外教育管理人才,促进了各项公益性文化活动的发展1.拓展引进渠道,改善人员结构武汉市青少年宫建宫历史长,职工队伍年龄偏大,知识、专业、能力和年龄整体结构与目前所担负的重要任务很不协调,亟需调整和加强。自2009年起,我宫从拓展引进渠道,改善人员结构入手,逐步壮大专业教师队伍,一是连续5年向社会公开招聘近17名专业技术人员,二是于2011年经职能部门同意,创新探索人员引进渠道,从各大专院校引进12名合同制教师,充实培训活动的业务工作一线岗位,逐步改善了专任教师和文化工作者的专业结构。2.加强理论研究,提高活动质量为确保教育教学和文化活动质量,我们通过建立专门研究机构,开展综合教研活动,建立听评课和课题研究辅导制度,开展常态化的教学活动案例分析,教研论文撰写辅导,群文活动观摩展示课,文化论坛讲座、学员成果展示,等多项教研活动,丰富活动内容,提高活动质量和校外文化教育工作水平。我们还采用多渠道、多方式、有计划地对教职员工进行岗位培训、专业进修和文化深造,逐渐调整和完善教职员工的年龄、知识、专业和能力结构。知识结构及年龄结构,不断提高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3.制定职业规划,提高整体素质围绕我宫建设与发展重点,我们不断强化职工的职业规划意识,陆续开展了在职人员的职业规划培训和专业培训,如新员工入职培训、如何制定个人职业规划培训、素质拓展训练、各项专业培训等活动,加强了团队的凝聚力,提高职工队伍的实践能力整体素质。4.依托职工队伍,开展公益活动由于近些年我宫十分注重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各项公益性青少年群众文化活动硕果累累。一是结合党团中心工作、青少年快乐成长的实际需要、上级团组织和宫协的要求,依托武汉市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指导中心、市青教办、市少工委、市宫协等组织和宫阵地平台,采取整合社会资源的途径和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陆续开展了“小时候”主题系列活动、“乐享文化之旅”主题活动、“党在我心中”建国60周年文艺汇演、纪念建党90周年和辛亥首义100周年系列活动、“感悟成长•未成年人训练营”、奇奇趣味运动会、“梦之翼”爱心课堂等多项主题思想教育文化活动,加强青少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以及文明创建、生存自护、节能环保等多项教育活动,激励青少年积极投身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活动中注重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观赏性的有机统一;注重活动方式的转变,注重凸显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做到高频度、广覆盖。活动立足本宫,面向全市,辐射基层,覆盖到全市11个中心(新)城区、武汉城市圈和湖北省,年均参与活动的青少年达两百万余人次,较好地发挥了活动教育引导娱乐和保障青少年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作用。二是素质兴趣培训规模不断扩大,教学效益不断增长,为国家社会培养输送了大批后备人才,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人才效益。三是阵地活动丰富多彩,每年来宫参加各类阵地文化活动的青少年和市民近百万人次之多,充分发挥了公益性文化活动场所的服务青少年、服务文化教育、服务社会的职能。

二、经验启示

1.造就一支优秀的职工队伍,必须营造一种单位创新用人机制,打造成长平台;员工目标明确,奋发向上;职工之间相互鼓励、相互欣赏的团队文化氛围。讲学习,讲工作,讲专业,讲发展,使教职员工们既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又有具体的实施环境和有利的政策支撑,个人专业成长的快乐与和谐与单位的事业创新发展同步。2.围绕全宫教育文化事业的持续发展,探索建立符合实际、具有操作性的教职员工培养规划、评价体系和管理办法,完善专业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群文工作者)评定制度,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树立品牌。3.广泛开展教研活动,进一步拓展业务培养空间。我宫以编撰文体活动宫本教程、撰写业务论文、调研报告、公开示范课、参加全国行业专业会议、挂职交流、职称晋升、申报市政府专家津贴等有效途径,提供工作学习发展空间,健全保障激励机制,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发挥专业教师的骨干作用。近4年,我宫共有4名专业人员分别晋升为正高专业职称或被评为享受武汉市人民政府专项津贴。4.选择聘用一大批教学活动经验丰富、素质能力强,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教师和文化工作者,壮大本宫教职员工队伍。建立教师和文化工作者个人专业发展档案。每年进行个人专业小结,汇报自己学历进修、教学科研、专业发展的情况。总之,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校外教育和群文活动质量,推动校外文化教育活动场所内涵式发展,既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也是校外教育和公共文化现代化的战略选择。

作者:谭敏 单位:武汉市青少年宫

篇6

【关键词】关键词;论文检索;优势;不足

中图分类号:TP39

关键词是对论文主题和内容的高度概括,是进行文献检索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论文的主题一般是从论文的内容、标题、次标题以及正文中逐步选出来的,它反映了论文的主要内容以及涉及范围,一般为词或词组。

使用关键词进行论文检索,是当前学术界应用最为普遍的检索方式和手段,关键词以其速度和准确帮助人们迅速找到需要检索的论文而受到使用者的欢迎。尤其是在学术界,关键词是论文文献检索的标识之一,是读者找到目标论文的有效手段和方式,是查找论文的重要途径。因此,关键词选择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该论文的被检索和成果的使用效率。

一、关键词在论文检索服务中的优势

关键词泛指论文正文内容中出现的,对描述和反映论文主题内容具有实质性意义的语词,而关键词并不等同于主题词。主题词是对论文内容和精神的一个升华总结,而论文关键词则是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是纯天然的自然语言,它来源于论文正文之中,使用起来是非常自由且轻松的,往往能够直接地反映作者的意图,也能够被检索人所理解和使用。相比起在论文检索中的其它要素,比如作者、出版时间、出版社、题目等,关键词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它的主要优势总结如下:

(一)简单易学,容易掌握,适合不同层次的读者使用

手工检索,对检索者的专业要求非常高、劳动强度也较大,检索者很难独自开展检索活动,往往也借助于图书馆里的专业人士。而关键词检索,本来就是自然语言,从文本中选取而来,代表性很高,所以检索者在没有任何专业培训的情况下,只要能够确认自身所需求论文的意图或内容,能够用相关的关键词表述出来,就可以开始检索,整个检索过程非常的简便易行,适合不同年龄层次以及专业水平的检索者使用。

(二)检索的准确率比较高,可以满足检索者的正常需要

关键词通常是指某一具体内容,专指性较高,它可以形象具体地表述某一方面、某一角度的内容,可以表述具象与抽象,简单与复杂。更高层次的检索词检索,还可以通过一定的逻辑内容,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检索词固定在一个段落之中,提高检测的效率和准确度。一般来讲,规范的论文尤其是学术论文,都由作者注有关键词,而这些关键词在检索的过程中,就是一个重要的筛选目标。通过帅选关键词,将论文标注的关键词与检索者输入的关键词一致的保留下来,就成为最终检索到的论文了。

二、关键词在论文检索中的不足

在互联网时代,论文的检索主要是通过网络上的各种搜索引擎来完成的。读者可以根据关键词,轻松地在个人电脑上完成文献检索。由于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通常通过一个关键词就可以检索出成千上万篇文献,在量上极大地满足检索者的需要,但是不可避免的,也会给检索者的检索准确度上提出更高要求。当前,使用关键词检索还有以下不足之处:

(一)近义词和同义词影响检索结果

依照目前的技术水平,互联网上的搜索引擎对于关键词的处理还显得简单和机械,单纯地从字面上进行处理,很难根据字面意思和内在逻辑,对意思一样字眼不一样的关键词进行归类和统一,出现同一意思的关键词,搜索出来的结果就不一样,有时还容易产生较大出入,使得检查结果难以与读者需求匹配,出现漏检和错检的现象。例如,在中国知网上,在搜索与土豆相关的论文时,根据关键词“马铃薯”和“土豆”,检索结果分别是36671次和4786次,检索结果相差9倍之多,极大地影响了检索的精确度,容易形成漏检现象。

(二)监测结果重复率较高,需要检索者筛选

在检索的实践中,由于各种原因,往往容易出现检索的结果非常多,且有很多重复的现象,需要检索者自己动手一一筛选。造成检索结果重复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关键词所指内容比较宽泛,容易造成相似内容也被入检到结果中;二是相同的论文被不同的主体收藏,而搜索引擎缺乏鉴别和排除能力;三是汉语中同义词和近义词较多,容易搜出海量信息,给读者带来筛选的烦恼。

三、如何改进关键词在论文检索中的效果

通过分析关键词在论文检索中的优势和不足,取长补短,要继续改进和优化关键词检索,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途径:一是对关键词库进行科学分析和改进,尤其是对于新录用的论文,要优化和精确其关键词,确保关键词能够真实全面的反映论文主要内容;二是搜索引擎采用智能检索体系,在检索的过程中,搜索引擎既能主动搜索相关相近的论文素材,又能够及时地将重复的,质量不高的论文自动删除,减少检索者的劳动量,提高检索的精确度;三是加强对检索者的技能培训,使其熟悉检索的整个流程以及优劣势,能够根据自身需要,适时的改变关键词和检索方式。

使用关键词进行检索,是学术界的一个潮流和趋势,它的完善是大势所趋。同时,为了获得更好的检索结果,在改进关键词使用的过程中,也要配合其他相关的检索因素,取长补短,最终找到所需要的论文材料。

参考文献:

[1]李跃珍.信息检索与利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篇7

关键词:温馨教室,班主任,教育质量

 

有灵魂的教育不应只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应关注学生身体和心灵的健康成长,而幸福成长的感受与师生共同营造的环境密切相关。从2006年起,上海抓住教室这个学校教育的关键因素,,“温馨教室”建设工程在上海所有的中小学校全面推广。更多的学生在学校这个“温馨”的“家”中感受并获得真正的幸福。成为优秀的班主任,是增强温馨教室建设效果的重要途径。论文大全。

1.加强职前班主任培养

主要指师范生在接受高等师范教育期间的班主任专业培训。如果说培养合格的班主任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中应当给班主任专业课程以一席之地。首先建议开设班主任专业课程。要培养合格的班主任就要有一定的培养途径,所以相应的课程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相应的课程学习,培养班主任所具备的素质。通过班主任专业知识课程,帮助学习者掌握班主任专业知识。通过班主任专业能力的训练,帮助学习者形成班主任工作的专业能力。通过班主任专业道德课程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道德修养。当今世界科学知识正在高度分化,高度综合,各科学相互渗透,互相交错,出现了很多边缘科学。班主任工作是以青少年一代为教育对象的,它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及管理学各个方面,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来解决班主任工作中的问题。随着班主任工作的深入研究,班主任工作己逐渐从教育学、学校管理学中分化出来。吸收心理学、统计学、卫生学等多种学科知识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有自己的研究对象、规律、过程、原则和方法。应作为师范院校学生及中小学教育和教育工作者必修课。班主任课不仅包括一些基本理论知识,还要包括一些基本技能训练,如音乐、美术、编墙报、演节目。同时还要进行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以加强实践环节。这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开设这门课程,将会大大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自觉性、科学性,减少盲目性、局限性。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质量,改进班主任的工作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为发展我们的教育事业作出贡献。另外,加强班主任的见习和实习。中学里由于缺乏教育实践,不少刚毕业的高等教育师范生教一门功课还行,带好一个班却很难。为培养班主任的后备力量,建议师范院校实行“见习班主任制”或“助理班主任制”。可以借鉴前苏联师范大学的做法,将班主任见习贯穿整个师范读书期间。这样可让师范生在职前培养期间就熟悉班主任工作实际情况,为胜任班主任工作进行必要的储备和积累。我们知道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在毕业前都要到中学进行实习,这是他们正式走上工作岗位前的一次实战演习。这场实战演习,对他们今后的实际工作都有深远的影响。

如今的实习内容、任务大致分为两个主要部分:一个是学科教学的实习,另一个是班主任的实习。本意要求两个任务都要认真完成,然而现实生活中大家都很重视学科教学的实习,投入的精力时间都很多,把学科教学的实习作为中心,班主任的实习往往只是附带。建议对实习时间适当延长,以便有专门的时间开展班主任实习工作。建议班主任专业培训制度化,纳入学分范围。建立班主任岗前培训制度,特别把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纳入班主任培训的内容之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遭遇一些困惑甚至障碍,只要教育者能够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指导,一般不至于酿成大问题。班主任与学生具有天然的联系优势,若班主任具有丰富的心理健康知识,就能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少走许多弯路,还可以在班级管理、学生品德发展方面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加强班主任校本培训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管理的基础,班主任必须对班级管理的概念、流程、方法、可能性有充分的理性认识。学校应利用班主任例会时间加强对班主任的培训、指导。论文大全。包括班级、学生管理的理论知识培训及具体的业务操作培训。

通过理论培训,让班主任接受最新的、符合时展要求的现代教育理论。让班主任了解现代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理念:科学、民主的观念和合作的意识。用新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指导开展工作;通过业务操作培训和工作方法指导,班主任能有条不紊地、有效地开展常规管理工作。如在培训中针对班主任的工作艺术,师生心灵沟通的方法等指导。定期组织班主任老师开展经验交流、问题会诊,有效地指导班主任的实际工作。班主任的工作方法由以前的“传”、“堵”逐渐转变为学生乐意接受的“疏”、“导”的方法,有助于提高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实效。改变当前一些班主任仅仅把自己作为上级管理的执行者和传声筒现象,只被动执行命令而不考虑班级实情和学生需要,导致班级管理的僵化和形式化,优良的班集体难以形成.。人心涣散,班级既定目标难以实现。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应立足校本。根据班主任的工作实际、年龄结构、治班水平、带班特点,以不同形式、不同内容对其进行分层培训、分类指导。

3.实行班主任专业化

班主任工作虽然有很多条例、规范指导,但是由于缺乏专业化学习与训练,班主任工作的随意性、经验性、盲目性仍十分明显。因此南师大班华教授提出了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新理念。认为班主任是学生的主要精神关怀者,需要用专业化的体系来规范、用专业化的机制来运作,专业化的标准来评价,就可以从根本上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目的性、计划性、智慧性,树立班主任职业新形象。

班主任专业化是时展的必然趋势。不仅要求班主任具备高尚的人格、远大的理想和爱去关爱学生的思想境界,还要求班主任懂得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专业知识,具备广泛的交际沟通能力、心理疏导和调试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班主任由经验式、敬业式向专业化变。班主任只有向专业化方向不懈努力,才能享受到班主任劳动的快乐和幸福。论文大全。才能真正做到给学生营造家的氛围和良好的精神家园。将班主任工作真正做到得心应手。学习是班主任走向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路。通过学习,树立班主任专业化的理念,帮助班任实现专业追求。只有学习才能提高班主任生命的质量,丰富班主任生命的内涵,才能让班任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源源不断的动力。班主任教师由于所从事的工作性质特殊,其专业化水平日渐成为深化素质教育、推进温馨教室建设中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 马国勋. 创建“温馨教室” 营造和谐校园[J]. 小学德育, 2009, (02) .

[2] 梁丽丽,杨建明. “温馨教室”建设初探[J]. 新课程(教育学术版), 2009, (05) .

[3] 张丽霞. “温馨教室”凝聚你我他[J]. 思想理论教育, 2008, (24) .

[4] 高永平. 构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关于建设“温馨教室”的实践与思考[J]. 思想理论教育, 2008, (24) .

[5]学校细节:温馨的教室让我们更爱这个家[J]. 上海教育, 2009, (08) .

[6] 任绪斌. 试谈教学过程中师生人际关系的内涵与特点[J]. 山东教育科研, 2000, (Z1) .

[7] 俞东. 浅析温馨教室建设中的人际关系[J]. 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 (05) .

[8] 严立云,蔡文香.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08, (03) .

[9] 毛佩珍,顾芸华. 游戏使校园更和谐——行知小学“温馨教室”建设初探[J]. 生活教育, 2008, (06) .

[10] 匡伟好. 建立积极的课堂人际关系[J]. 江西教育, 2004, (09) .

篇8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计算机技术 继续教育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028-01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计算机和信息网络使信息产业得以迅猛发展,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早已不堪重负,其地位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威胁。面对新形式的挑战,图书馆正在迅速改变自己的形态、工作手段和服务方式,图书馆员特别是高校图书馆员需要进行继续教育,改善现有人员的知识结构,更新观念,开阔视野,增强应用能力,来重整和再塑自身的形象。

一、图书馆馆员的继续教育是高校图书馆的要求

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应当以新世纪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为指针,起基本目标应当是:在进一步提高技能性教育的基础上,从纵向与横向两个方面更新域拓展图书馆员的知识,使他们知识面更广、能力更强、素质更高,培养既能适应新世纪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又能积极参与高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图书馆员。

1.高校图书馆采编工作的要求 各高校图书馆都加强了对电子出版物的采集,虽然大多数图书馆都将电子出版物作为对纸质文献的补充,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高校图书馆的采编工作首先必须适应电子出版物的形式,由于数据库,网络的发展,编目工作已成为社会性的工作,高校图书馆编目工作不再是在一个封闭环境里对文献的一种加工,而必须是在动态开放的网络系统中,对信息资源进行的分类加工。

2.图书馆信息流通工作的要求 随着Intemet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电子出版物,它与印刷出版物相比优势在于出版周期短,易于查找,且不存在复本不足和拒借问题,而且不受开馆时间限制;在Intemet上,成千上万的图书馆正不断将馆藏图书资源数字或电子化上网。

3.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要求 不论传统图书馆还是现代图书馆,读者服务都是为读者提供主动服务的。在现代图书馆中,读者的范畴和需求都将有所变化,因此,读者服务的方式和内容会发生一些改变,读者将不再仅仅局限与拥有借书证的范畴,读者服务部门也将设立咨询和协助检索、远程登录,电子邮件的发送与接收等服务项目。

二、关于实施图书馆工作人员继续教育的看法

1.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必须制度化

现代图书馆需要复合型人才,作为领导,应当把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纳入年度培训计划,选拔对图书馆工作有兴趣,有热情的工作人员,有重点的加强培训,为了鼓励馆员主动参加继续教育,应当把继续教育状况与岗位的聘任和晋升联系起来。

2.计算机技术和专业培训应成为馆员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

2.1图书馆已经实现了网络化。数字化图书馆需要操作者有足够的计算机技术潮流,加紧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数字化图书馆是指图书馆所有的工作流程都基于计算机,通过多种技术将各种文献数字化,并将其组织起来在网上提供信息服务的信息中心式数据库。

2.2由于图书馆工作的专业性很强,许多工作人员未经过专业知识培训,所以继续教育的内容,应放在系统地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上。专业培训是提高图书馆员工作能力必要环节。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图书馆工作质量,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3.开展继续教育应该要进行

3.1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与事业心事馆员综合素质中比较重要的方面。目前,某些馆员虽然工作能力比较强,但是存在着工作态度和奉献精神较差的现象。因此,在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中,职业道德应放在首位。

3.2图书馆现代技术教育和外语教育:有了高素质的图书馆人员,才会有图书馆事业的繁荣与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服务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而图书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计算机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应用。图书馆学作为一门学科,其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也对图书馆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方式

4.1馆内轮岗:这是最简单的办法。图书馆的各项工作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定期岗位轮岗,这种方法可以使馆员,特别是青年同志学习到更多的图书馆工作技能,也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为今后的深造打下基础。

4.2全员培训:为了使全体馆员在政治、业务上与时代同步,应当定期对全馆人员进行新技术、新知识的教育。可以请专家为大家上课,如Intemet培训班,文献编目规则培训班、数据库建设培训班。有利于图书馆发挥和使用人才。

4.3脱产学习:以学习效果来说,这是最好的一种继续教育方式,但以为客观原因的限制,常常是实施难度最大的一种方式,因为它对正常的工作有影响;从图书馆长远发展角度来看,每个图书馆都应当选拔优秀馆员和业务骨干攻读更高学位,以从根本上提高图书馆员的素质。

4.4在岗学习:以图书馆的条件来说,自学是非常适宜的,这也是图书馆应当鼓励的继续教育方式自学还可参考电大、夜大、函大的学习教程,有条件的高校图书馆还可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采取跟在校班听课的方式,利用图书馆的有利条件,不断深化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文化素质和理论水平。

篇9

学校: 湖岭小学 申报时间: 2015.03

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

通过培训力争使我校教师具有以下素质: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使之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新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使之具有综合教育的能力和锐意创新的能力;进一步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使之具有鲜明的教育、教学个性,并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和特色;进一步拓宽科学文化视野,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进一步提高理论功底和科研能力,使之成为学科骨干,为教师的成长和成功铺设方便之路。培训以抓师德、抓教改、抓科研为主要途径,树立典型,引导中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同时逐步构建校本培训模式,形成校本培训体系,建立校本培训机制,使校本培训逐步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

二、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

(一)师德教育,树立形象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部分。

1、树立典型,集体培训。通过分期召开集体师德培训会,以讲座、论坛等形式分享优秀教师的师德专业精神。

2、目标定位,加强考核。通过师德考核,确定教师的发展方向,激发教师自我完善的需求,促使教师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专业培训,引领成长。

通过定期听讲座、组织集体听辅导报告、分组交流、自学等方式组织教师进行现代教育理论和学科发展前沿理论及新课程理论和专业知识更新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培训,不断丰富与更新学科知识,使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修养。

1、小组互助,合作共进。组建"学科教研小组",以小组形式有计划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活动期间,小组需完成三项任务:其一,深度进行主题学习(一个学期确立一个学习主题,围绕主题展开深度学习);其二,关注课堂教学的改进;其三,认真做好专题科研工作(以教研论文或课题研究形式进行)。

2、培养骨干,带头示范。充分发挥我校那些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各级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通过讲座或示范课向其他教师传授课堂教学经验、展示教学基本功与教学技能,促进全体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3、专家引领,专业成长。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出现的疑难和困惑,针对性的邀请专家现场指导,有效帮助青年教师成长。

4、师徒结对,跟踪指导。通过师徒结对的方式,由指导师对年轻教师进行一对一的跟踪指导,快速帮助年轻教师成长。

5、一人学习,众人受益。学校要求外出学习、考察培训的骨干教师,必须写出学习汇报材料,并利用校本培训时间对全员教师进行培训,传达学习精神,汇报学习收获。培训可采用作专题讲座、经验交流、讲汇报课等多种形式,产生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应。

(三)深化改革,立足课堂。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只有立足课堂,才能深化教学改革。

1、颁布学生学习常规,切实抓好常规课堂教学。通过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督促每一位教师、每一门学科、每一节课都能有效落实学生学习常规工作,逐步规范常规教学。

2、充分利用本校资源优势,通过举办教师团队赛课、骨干教师示范课、课堂改革研讨课等研讨交流活动,通过说课、上课、评课交流,深化课堂教学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3、定期开展学科教研活动,结合举办公开课、经验交流会、座谈会等形式多样的学科研讨交流,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五)科研实践,总结提高。

把培训和教育科研紧密结合,引导教师围绕新课程的实施,结合课堂教学,通过课题研究、撰写论文、案例随笔等方法,从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教育科研的专业技能水平,用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六)网络培训,资源共享。

通过各类网络培训,进一步推进学校课程教学资源网络化,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同时进一步提高教师辅助教学的基本技能。通过分期分批组织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指导课件制作、电脑维护等培训,以点带面,进行全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提高运用信息技术服务学科教学的水平。

三、保障措施和预期效果

(一)保障措施

1、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由校长杨冬任负责人,教科室负责校本培训工作的日常工作和学分管理,由教务处和教研组具体组织实施,设计符合本校实际的培训计划和考核办法,建立激励机制和管理制度,做好校本培训过程管理。

2、资金预算。每学期学校对校本培训所需资金进行充分预算,保证校本培训活动顺利开展。

3、活动登记。包括:参培教师、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时间、授课教师、培训结果、教师发言情况等,作为教师考核的第一依据。

4、积累资料。包括:文件、制度、计划、总结、培训教材、培训活动情况记载、考勤登记、考核材料和教师个人培训档案的建立等等。

5、考核评定。建立校本培训督导、评估机制,将校本培训工作纳入对教师的考核目标。在对教师考核过程中,做到把教师平时的学习笔记、听课记录、学习体会、案例分析、研究论文等材料和教师参加培训的考勤情况,作为教师考核并获得校本培训学分的重要依据。先由教师自我评定,再由学校教务处考核审查后认定,并按不同的得分给予不同的评定。

(二)预期效果

通过校本培训,使我校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基本功更扎实。中老年教师教科研能力更精。

篇10

职业教育

信息化 作用

论文摘要:新农村建设中,职业教育特别是涉农类专业从理论上讲庄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在赣州市农业信息中心筹建工作中一些调查发现,虽然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在人才培养,促进农户增收,开展技术培训与服务、直接支援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存在作用发挥不足的现象。新农村建设需要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和技能,需要转移大量农村劳动力,这些都要依麓于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结合我校的职业教育以及本市的新农村建设,谈谈如何扩展职业教育和农村信息化在农业培训中的作用。

我校作为市级农业培训的龙头基地,在本市的农业培训中起着重要作用。近两年的时间里,利用本校的师资力量、教学经验和实训设备实训基地等资源,通过各种培训,使得各类农民掌握了相应的技能,对农民增收、农村建设、农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在培训过程中,存在着培训时间短、集中培训效率低等,我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以扩展职业教育和农村信息化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1建立我市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

把我市各类职业学校的软硬件资源、师资队伍、专业培训资源、实训基地资源等一并纳人资源库,统一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每个职业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专业和精品专业,统一纳人资源库后,就不会造成重复建设。在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和技能、转移大量农村劳动力时,可以根据培训内容和培训对象,有选择的从资源库内调用培训资源,如师资专家、专业培训课件教材、实训基地等,这样有助干农业培训能结合各个职业学校特色,保持培训技能的先进性。wWW.133229.cOM建立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既整合了职业教育资源,又更好的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既降低了农业培训成本,又提高了各个学校的资源利用率。

2建立我市的农村信息化网络体系

据统计,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的促进下,本市的电信宽带已经覆盖了95%以上的自然村,在农村基层的信息化网络建设逐步完善的同时,农业网络资源的缺乏使得基层的信息化水平得不到提高。在筹建赣州市农业信息中心的工作过程中,调查发现,各地都扶持农村家庭购买电脑已经接入宽带,但是农民上网后,难以找到自己需要的技术培训资源、市场行情资源等。所以,如何完善网络体系是农村信息化水平提高的基础。在成立赣州市农业信息中心的基础上,整合我市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统一服务平台,开发傻瓜式客户端软件,通过各种煤体,把各种资源快速的送到农民手中。如:可以利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风络,把专家培训视频播放给农民观看,通过手机短信平台,把市场行情、病虫害防治等信息发个农民,通过互联网,把各类专业技能培训课件教材给农民学习使用,通过各个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使得农民可以在家读中专、大学。深人研发智能化服务产品,研究和开发适于农村市场和农民需求的智能化产品,包括应用软件、多煤体光盘、智能化终端等。这些产品应具有智能化、傻瓜化、实用化、平民化、多元化的特点,即在技术和设计上科技含量高、在使用上简单便捷、在内容上能解决当前农民急需的技术问题、在价格上低廉、在形式上多样化,真正做到为民所急、为民所想、为民所用。完善农村信息化网络体系,从两端解决农村信息流通不畅和缺乏实效性的问题。

3培养懂农业的信息化人才

在筹建赣州市农业信息中心的工作过程中,调查发现农村懂得使用电脑和互联网的人特别少,有子女在外读大学、中专的农村家庭还能或多或少使用电脑和互联网。所以,如何使得农民掌握使用电脑和互联网是农村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的瓶颈,有了网络,有了资源到了农民手中才是最主要的。从2009年开始巅州市农业技术员三定向培养在我校开始招生,这对农村基层农业技术队伍壮大补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如何使得农民使用信息化平台掌握更多的技能,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个人认为一方面可以对定向生进行计算机、网络知识培训,使其成为既懂农业技术又懂电脑的技术员,在毕业参加工作后,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农村;另一方面,可以支持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中专生到农村去发展,最好能每个乡镇有一名电脑技术员,既能帮助农民查阅所需资源,又能教农民掌握计算机技能。在发展职业教育基础上要大力支持毕业生本地就业创业,提高农民受职业教育的比例。通过各方面的信息化生力军的深入,增强农民信息意识和信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