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4 08:50: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子女教育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子女教育论文

篇1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广大农民纷纷进城务工就业。随之而来的人口迁移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尤其是农民工流动子女教育问题日趋突出。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不仅耽误孩子们的青春和前途,将来很可能出现结构性失业,更严重的是长此以往,在未来的一定时期内我国的人力资源储备受到严峻挑战。因此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亟待引起各方的重视。

本文在大量搜集材料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农民工流动子女这一特殊群体的生活状态和就学状态;其次,农村的经济基础、教育体制、户籍制度、农民工自身的经济收入、观念和文化素质、农民工流入地学校的接受能力和学生自身的适应能力等各个方面分析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成因;最后,从观念、体制、社会态度和政策举措等方面上提出了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农民工流动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全社会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因此,党和国家及各级政府应从战略高度、从整个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角度,鼓励和支持流动人口和农民工子女进城上学,并为他们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下,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在各有关部门各项政策不断完善的情况下,这个问题一定会得到妥善解决的。

关键词农民工;流动儿童;教育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围绕解决“三农”问题和增加农民收入,全国各地大力发展劳务产业,广大农民纷纷进城务工就业。随之而来的人口迁移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尤其是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日趋突出。在我国城乡之间,每天流动着上亿农民工。在这些农民工的身后,有数千万未成年的子女。他们是父母的希望也是祖国的未来。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耽误的不仅仅是孩子们的青春和前途。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加速,农民工的素质将会出现下降的征兆,将来很可能出现结构性失业,更严重的是长此以往,在未来的一定时期内中国的人力资源储备受到严峻挑战。因此,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亟待引起各方重视。

一、农民工流动子女的教育现状

(一)关于农民工子女称谓的界定

对流动于城乡之间的农民及其子女,人们给了不同的称谓。目前,关于城市农民的称谓多达十多余种:流动人口、外来人口、流入人口、外来流动人口、暂住人口、外来务工经商人口、盲流、自发迁移人口、流迁人口、暂时迁移人口、农民工、民工等等。上述一些称谓存在着明显的社会歧视和偏见。而对于他们的子女,称谓也比较模糊,这种称谓和概念上的模糊和混乱,容易造成管理上的真空和困难,同时也不利于这一特殊群体的权益保护。200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则统一称为“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

流动儿童少年是指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的儿童少年。而通常所说的“农民工子女”特指那些在城市工作和居住但未取得城市户口的农民的子女,他们也属于流动儿童。

(二)农民工子女的规模和结构

关于目前我国农民工子女的数量和结构,主要是基于微观调查和宏观估算,缺乏精确的统计。从宏观来看,我国流动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10%,且绝大多数流动人口正值生育高峰,家庭流动也占有相当比例,这使流动儿童群体日益庞大,有调查显示,在一些大中城市里流动儿童已占儿童总数的30%~40%。2003年11月,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全国妇联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推算: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已超过1亿人,其中18周岁以下的流动儿童有1982万人,占全部流动人口的19.37%。0到14岁的儿童已经超过1410万,占全部流动人口的13.78%以上。但是,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仅仅是他们在城市的儿童或者在城市入学的儿童,而非其“全部”子女。除了这些已经进城的“暂居儿童”之外,事实上还有数量更多“留守儿童”仍然滞留在家乡。据推算,全国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至少有7000万以上,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的教育问题是值得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三)农民工子女的两种生活状况

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民家庭,孩子的生活状态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负担不起城市里高昂的生活支出和教育支出,只能将孩子们留在家乡,或由祖父母监管,或寄宿其他亲戚家,我们称之为“留守儿童”或“空巢儿童”,从对“留守儿童”的专门调查来看,父母不在身边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行为方式及学习成绩有较明显的影响。尤其是不少举家外出打工的农民,其子女大多是交给爷爷奶奶或请他人照料。而爷爷奶奶一般都是文盲或半文盲,不可能辅导小孩的学习,加之爷爷奶奶对孙子、孙女的溺爱,他们更加放任小孩;即便是管教,也存在交流、沟通上的“代沟”问题。正如一些老师所反映的那样,这些留守孩子不好管,回到家里又没人管,放学后往往在外面玩,在外放任自流,没有约束力,拉帮结伙,思想方面不单纯。除了留守孩子的心理缺陷、行为偏差以外,缺乏管教的子女也时常发生安全问题。事实上,农民工最大的愿望不仅是能赚更多的钱,也希望子女进城上学,受更好的教育,“更有出息”。将子女留在家乡上学也“是不得已的办法”。

另一种是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让孩子跟在父母身边在城市里不停地辗转流动,我们称之为“流动儿童”。这两种模式下的儿童都面临着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成为社会的社会弱势群体,而本文主要讨论后者的教育问题。

(四)流动儿童的就学状况

1.农民工流动子女,即流动儿童辍学现象严重,相当一部分流动儿童得不到相应的教育机会,被迫或主动放弃了受教育的权利。3到6周岁流动儿童入托率低于城市户籍儿童;6周岁儿童中有46.9%没有接受入学教育;超龄现象也比较严重,有近20%的9周岁的孩子还只上小学一、二年级,13周岁和14周岁还在小学就读的占相应年龄流动少年的31%和10%。另外,在学儿童的“童工”问题也比较突出,在失学的12到14周岁的流动儿童中,有60%的人已经开始工作。

2.“流动儿童”的入学呈现倒“U”型结构。据不完全统计,在石家庄市务工经商的流动人员达30万,其中流动儿童近6万人。从对省会石家庄市的调查中显示出,小学阶段入学率很高,可达到98.5%,同本地儿童相应阶段的99.1%相比,几乎没什么差别;随着年龄的增长,流动儿童入学率明显降低,最低可至88%.这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大,流动儿童中失学者的比例逐渐提高,农民工子女的入学率呈现倒“U”型结构。

3.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进城务工农民大多工作不稳定、流动性大,有的临时租房居住,没有固定场所;有的居住地离学校较远,学生上学不便,学校与家庭联系不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能很好地结合,学生脱离父母监护的问题非常突出,课余时间及往返学校途中学生的人身安全没有充分保障。此外,农民工子女往往存在很强的自卑心理,性格大多内向,不容易与同学和老师沟通。由于农民工子女介于城市和农村这两个群体之间,他们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城里的生活,也不愿意再回农村,孩子因为父母的流动性大多频繁转学,使一些农民工子女错过了最佳受教育的时期。所以,他们最后形成的价值观念即人格核心,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

4.民办学校境况堪忧。目前一些适应普通农民工子女上学要求、费用低的简易民办学校发展很快,但是由于资金的匮乏,其办学条件相当恶劣,学生安全和办学质量都没有保障。这类学校的办学者多为初、高中毕业生,其目的多以营利为主,授课教师多数是从劳动力市场招募的人员。此类学校有许多根本没有注册登记,校舍多由民居、仓库改建,教室昏暗、狭小、通风差,消防隐患十分严重。除此之外,很多农民工子弟学校缺少合法的办学手续,处于三不管的半地下状态,在倒闭边缘苦苦挣扎。

5.虽然教育部门三令五申要求各公办学校要一视同仁,但实际上高收费这道无形的门槛依然存在。目前教育部虽然已经出台政策取消“借读费”、“赞助费”等费用,但各地政府依然通过各种渠道向农民工子女收取1000到3000元不等的高额入学费用。有些地方虽已取消了各项额外收费,但每个学期几百元的书费和学杂费对于收入并不高的农民工家庭来说依然是个不小的数目。

二、农民工流动子女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农民工流动子女教育问题的出现,是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法的。不合情是因为青少年应当上学;不合理是我们国家的起步是在农村,而现在最落后的反而是农村;不合法是剥夺农民工子女上学,与《义务教育法》不符。经过分析,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根本原因在于农村经济滞后,薄弱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当前的教育现状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和国家政策上的倾斜,导致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极度不平衡。甚至可以说,我国城市的发展是以牺牲农村和农民的利益为代价的。即使是在今天,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也是以一部分农民不能享受正常的城镇化进程为代价换来的。如2002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由2001年的2.81∶1扩大为3.11∶1,整体收入的基尼系数达到了0.46,已经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城乡收入的极大差距引起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大量涌入,也引起了农民工子女入学难问题的发生。试想如果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与城市居民持平,那么农民工子女问题肯定不会陷入目前这种尴尬的境地。如果城市居民能够对此给予理解和支持,将有助于消除两者之间的隔阂。城市居民在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物质文明的时候,也注重农村的发展,将农民工的权益和要求也纳入考虑范围。这样,对于解决农民工流动子女的教育问题会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二)政府的原因

教育属于公共产品,理应由政府出面提供。因此当农民工子女教育出现问题时,政府要负主要责任。目前政府在很多方面的政策措施限制了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剥夺了其受教育的机会。

第一、义务教育体制不完善。自1985年以来,我国义务教育体制经过三次改革:即“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在国务院领导下,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在国务院领导下,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三次改革,都始终坚持着“地方负责,分级管理”,正因为如此,导致了“城乡分割”的局面。目前我国城市少儿的义务教育费用基本上由各级政府负责,而农村的义务教育费用则由乡镇政府以教育统筹的形式向农民征收,相当于农民自己掏钱解决义务教育问题。这样,农民工离开农村后,流入地的城市财政在义务教育经费中没有包括这笔经费,从而使我国义务教育体制出现了一个真空地带,实际受害的只能是农民工子女。

第二、现行户籍制度与人口流动需求不相适应、不够协调。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上学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现行的不合理的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造成的。中国的“二元”结构户籍制度承载了太多的附加功能,户口簿不仅是一种身份的体现,更是一种资源享有权的确认。进城务工农民虽然在城市工作、居住和生活,但他们难以获得所在城市户口,不仅他们本人,包括他们的子女也难以享受城市市民的待遇。农业户口和城镇户口享有不平等的权利,从而造成人民在事实上的不平等。这导致了农民工子女就地接受教育需要支付高昂的借读费和赞助费,使本来经济拮据的农民工家庭承担着沉重的教育成本,使得一部分农民工子女不能平等地享受教育资源,有的甚至被迫辍学。

第三、教育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在供给方面存在地区性差异。目前许多农民工通过“朋友介绍”或“媒体报刊获悉”为其子女在城里联系学校,而通过教育部门入学的很少,由学校主动联系的就更少之又少了。这就是说,在教育资源的利用上,农民工很少利用政府为其提供的资源和渠道,而相应的教育部门也没有主动发挥好自身的作用,没有主动担负起自身的社会责任。这表明农民工流入地还没有充分利用社会资本为农民工子女教育服务提供便捷的信息渠道,这无形中增大了农民工子女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社会交易成本,给社会带来很大的损失。另外,教育资源的地区性差异现象十分明显,在有些城市学校已处于饱和状态,入学机会很少;而在有些地方情况却恰恰相反。这些城市都存在供需上的不平衡,但由于地域的限制,使得有些地方教育资源不能很好利用,而有些地方却存在教育资源短缺的现象。

第四、农民工流入地政府的一些做法有待改善。首先是认识上的问题。由于加入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流入地政府既要考虑增加财政支出,也担心会降低本地的教育水平,所以,为了不影响地方政府的政绩,在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时,把农民工的贡献排除在外。另外,接受农民工子女就学会导致农民工家庭的集体进入。这意味着城市政府还要考虑解决由此带来的住房、社会保障、就业等问题,乃至会增加城市公共设施的压力。其次是深层次的体制矛盾。农民工子女就学关系到我国城乡分割的义务教育体制。大批外地民工进城劳动,不仅为当地创造了财富,也提供了税收,并推动了整个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他们有权享受当地的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城市的义务教育资源不仅属于城市居民,也属于那些未能获得居民身份的所有农民工,不能将他们排除在外。正如长春市一位市长所言,“农民工在所在城市纳税,有权享受国民待遇。在农民工所缴税款中,已包含教育行政事业性收费,因此不应让农民工再额外承担不合理的教育支出。”

(三)农民工自身的原因

其主观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经济贫困。农民进城后,有的工作和收入比较稳定,有的工作和收入不稳定,且收入普遍偏低。长期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往往家庭计划生育状况较差,几乎都是两个以上孩子。收入低,人口多,马马虎虎度日都相当困难,更没有节余支付孩子的学习费用。二是观念落后。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希望孩子通过读书的方式改变父辈贫困、落后的状况,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工认为读书没有什么用,他们认为时下城里的工人纷纷下岗,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他们的孩子即使读了书,今后未必能在城里找到合适的单位,与其这样浪费钱财,还不如让孩子早点学做生意,多赚些钱,为结婚成家做好准备。三是文化素质低下。城市里的大部分农民工,自身的文化素质较低,也不懂得教育孩子的艺术,家里也没有营造适合孩子读书的基本环境。孩子学习成功与否,与家长的素质有着紧密的关系,如果家长对教育不重视,或家长不具备教育孩子的条件(包括文化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等),孩子的学习状况几乎都不理想。这样,就导致了由于学习受到极大困难而不得不中途退学的结局。

(四)农民工流入地学校的接受能力

学校的对农民工子女的接受能力涉及基础设施、师资力量以及财政能力三个方面。从城市学校来看,近些年来,虽然有些学校具有接受农民工子女入学的条件,但是,由于城市公办学校通常分散在各个城区,而打工人员却聚集在城市边缘的城乡交界带,区域内的公办学校资源相对紧张,造成公办学校无法接收全部打工人员子女借读。

接收农民工子女的城市学校的师资力量在整体上是好的。不过,部分简易民工子弟学校中的师资情况则令人担忧。以情况较好的北京行知打工子弟学校为例,该校的教师主要是招聘刚毕业的大专、中专、高中毕业生,其中80%左右是从外地招聘来的,在教师中经过专门练的只有25%左右。招聘的方式主要有:通过熟人介绍、自己慕名而来、由学生家长散发广告、直接到各省招聘。由于教师中师范学校毕业介绍的很少,因此大部分教师缺乏教学、教法等方面的专业训练,不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此外,这些教师尤其在音乐、体育、美术等方面缺乏训练,这些课的开设存在很大困难。

学校资源紧张更为严重的是财力紧张。一方面是学生人数急剧增长,另一方面是借读费急剧下降,给本已捉襟见肘的学校经济状况带来巨大的缺口。在财政压力下,尤其是在政府实行“一费制”及限制高收费的条件上,城市学校通常少收甚至拒收农民工子女,也衍生出形形的滥收费行为,近而迫使农民工不得不放弃子女的上学选择。

(五)学生适应城市生活方式和城市社会环境的能力

学生的适应能力不仅包括农民工子女是否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也包括是否在心理上适应城市的社会环境。目前城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别,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学生在经济上、生活上及观念上存在不少差别,加之社会环境对农民工子女或明或暗的歧视,给农民工子女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正是因为对城里生活及社会歧视的“不适应”,一些农民工子女放弃进城上学的选择。

然而,对大多数农民工来说,将子女留在乡村上学也是一个极其艰难甚至痛苦的选择。虽然不少农民工也认为,将子女留在家乡不利于子女的教育和成长,尤其是难以直接辅导子女的学习、管教子女的行为,也不放心其安全。但是,在不少进城务工的农民看来,他们进城打工就是“为了家庭过上更好的生活”,“子女有更好的未来”。由于经济能力及多方面的限制,他们目前无力支持子女在城市的学习,只能将他们留在乡村上学。“为了子女的将来”,也只好忍受暂时的别离和困难。事实上,对于这些农民工来说,“最让人放心不下的是在家的孩子”。

三、解决农民工流动子女教育问题的建议及措施

(一)正确认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

首先,教育是“全民教育”,农民工子女享有受教育权利,而且是平等的教育权利。其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正成千上万地递增,搞好农民工子女教育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这不仅是教育问题,也是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公平的客观需要。再次,农民工子女有良好的自强自立意识,但也有孤僻、自卑的性格倾向和与社会对立的不良情绪,他们需要得到健康、积极、向上的教育。总之,农民工子女也是公民,他们的父母也是国家的建设者,政府义不容辞地有为他们提供教育的责任。

(二)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自1985年以来,我国义务教育体制经过三次改革始终坚持着“地方负责,分级管理”,正因为如此,导致了“城乡分割”的局面。城市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费用基本由各级政府负责,而农村教育经费由县级政府为主的各级政府通过财政预算安排。可是,在现实中,农民工子女离开农村时,并没有相应的教育经费随之流转,其流入地也没有相应的教育经费预算。这样,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就没有了保障,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变“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为“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破除城乡分割,保证教育投入,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和谐健康发展。

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就读,需要支付高昂的借读费,这给孩子们上学带来了很大的阻碍。从总体上说,农民工本身是一批经济收入比较低下的社会群体。过高的借读费及教育支出使农民工难以承受,更重要的是这种面向农民工所收取的“借读费”本身就是一种歧视性的规定,违背了公平教育的原则。因此,必须坚决取消面向农民工子女收取的“借读费”及其他一切歧视性的收费。

在禁止不合理的收费的同时,要降低学校学杂费的标准,减轻农民子女上学的经济压力。通过设立助学金、减免费用、免费提供教科书等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学。不仅要让进城务工的农民子女“有学上”,而且要让他们“上得起”。

(三)加快城乡户籍制度改革

户籍制度本身要改革创新,取消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取消对进城农民工子女的限制,加快我国现行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实现城乡公平、地区公平的国民义务教育制度。当前有大量农民工子女随行进城上学,本身是我国改革和现代化发展的巨大成就:它表明,不仅农民已经“进城了”,而且已经“留下来”;不仅农民工留下来,他们的子女也“带进来了”。如果说农民工大都是为了经济目的而进城打工,是“经济移民”的话,农民工子女进城上学则是基于教育的目的而进城学习,是一种“教育移民”。这种“教育移民”不仅可以提高进城“农民”的文化素质,可以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同时比经济移民更具可控制、有序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是一种理想的移民或“非农化”的途径。正因如此,党和国家及各级政府对此应有“大政策”,应从战略的高度、从整个社会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角度,鼓励和支持流动人口及农民工子女进城上学,并为他们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

(四)强化农民工依法送子女上学的观念

当前,由于农民工子女入学较难,部分农民工产生“畏难”情绪,送子女入学不积极。对此,在努力改善农民工子女入学环境的同时,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引导广大农民工千方百计增加收入,依法送子女入学,切实维护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权利。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我国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全局性的特点,必须认真对待,主动出击,积极而为,按照“一个都不能少”的要求,给每个农民工子女提供应有的平等教育,使他们得以健康茁壮地成长。

(五)兴办公立学校,扶持私立学校

《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已经明确规定,进城务工就业农民流入地政府负责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地方各级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全日制公办中小学要建立完善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制度和机制,使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受教育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达到当地水平。由此确立了“流入地政府为主”和“公办学校为主”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的“两为主方针”。同时,加大民办学校投资力度,适当放宽条件,保证农民工子女入学的广度。当前应根据实际情况,降低民办学校的办学门槛,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创办更多的学校以接纳更多的农民工子女上学。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各种教育机构,鼓励和支持公办民助、民办公助、国有民办、公办学校转制、中外合作办学等等多元办学形式,动员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投入。加快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建设也是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难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农民工子弟学校是一个过渡时期的产物,它符合农民工家庭求“平等”的心态和“流动”的特点,在一定时期内有它存在的必然性。根据当前情况应当明确农民工子弟学校审批标准,给予其合法身份和一定的优惠措施,同时因势利导,加强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监督管理,鼓励有条件的公办学校与其联手办学。从而打破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间的壁垒,为早日实现城市教育一体化奠定基础。

(六)教学公平,消除歧视

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做到教学公平。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期望上应该是一视同仁,体现平等。应该热爱和关心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信心和希望,而不应该厚此薄彼。努力消除流动儿童进入公立学校的心理门槛,克服这一群体因为户籍原因而产生的自卑、认命心理,培养自立、自信、自强的心理形象,提高弱势群体子女的适应能力。

1.用爱的雨露滋润他们的心田

构建平等、民主、信任、合作的师生关系,形成融洽的教学氛围,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和理解,不歧视民工子女,一视同仁。有一位教育家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谴责;如果生活在敌视中,他便学会好斗;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使他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他便觉得生活在美好的世界。只要我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去亲近他们,他们就会向我们敞开心扉,从而亲近我们,接受我们的教育。这正是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啊!

2.组织活动减轻压力

为了减轻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心理压力,学校应组织活动,师生互动。经常与学生谈心,培养他们自信、乐观的性格,能做到尊重和理解他们,以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同时,也采用榜样示范法、讲座辅导法等,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给更多学生接触的机会。在这些活动中,教师要正确引导,教给他们一些交往技巧和方法,让他们在同龄间的人际互动中,掌握礼貌待人的原则,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体会同伴间美好、真挚的情谊,使彼此的心灵有机地相融,从而促使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完善。

3.家长配合正确引导

学校成立家长协会,让家长们相互切磋,相互学习彼此的教育经验。当然学校要请专家和本校的资深人士对家长进行指导。由于城乡差距的现实存在,农村的孩子来到城市,经济收入的悬殊,文化背景的差别,让他们在心理上必然产生“不公平”的想法,家长正确引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这种心理给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家长要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勉励子女努力学习,让他们知道知识的重要性。

家长还要经常与学校老师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学习情况,同时也要经常与子女沟通,然后与老师共同“对症下药”。

4.树立自信,积极向上

“解铃还需系铃人”,为了帮助农民工子女克服不良的情绪,寻找措施解决心理问题,我们常常把他们集中起来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给他们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方法。如针对“自卑”的心理问题,我们选择了一些积极的、富有激励性的语言,教会他们用充满希望和热情的眼睛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

四、结束语

我国是一个农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农民进城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农村及整个国家的发展最终取决于是否能成功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并大幅度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当前大量农民工子女随行进城上学,本身是我国改革和现代化发展的巨大成就。

篇2

目前,农民工子女的就读学校主要有两种:农民工子弟学校和城市公立学校。对于在城市公立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而言,他们接受的课程和教学都是与当地学生一致的;而对农民工子弟学校就读的学生而言,他们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相对城市公立学稍有不足。此外,在教学组织上,部分学校也存在着差别对待的现象,如“分班”、“分座”、“分教师”等做法。这些做法容易使农民工子女产生排斥和隔离心理,阻碍了其融入城市教育的步伐,更容易产生情感隔阂。政府作为义务教育的主要责任人,不仅要给予农民工子弟学校必要的财政支持,更重要的是给予均衡的教师队伍配置,保证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办学安全和教学质量。

学校作为义务教育的主要承担人,可以为农民工子女提供更多的工具性支持。例如,设立农民工子女奖助金制度,每年给予一定额度的学杂费减免等。笔者所在的学校,针对一部分农民工子女在家庭教育监护方面存在缺失,一些孩子不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的现象,就特别建立了“农民工子女之家”,不仅有专职轮岗教师指导孩子们的学习,更为他们提供文艺课程教育,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学校环境。这种方式在实践操作中广受好评。教师作为义务教育的主要执行人,为农民工子女提供直接帮扶。教师应在课堂上鼓励他们积极思考问题、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及时为他们释疑解难,以达到感染、培养的教育目的;课后对各班学生实行“包保制度”,建立成长档案,将学生完成学业、社会实践、遵守纪律的情况填写到“学生成长卡”,每周交由学生带给家长,及时让家长了解情况,也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补偿活动。

2制定补偿政策,维护教育结果公平

教育结果公平是教育质量优劣的集中体现,取决于政府无差别地配置教育资源和教师对受教育者的无差别教育。罗尔斯在《正义论》中谈及教育结果公平时指出:“为了实现教育结果的真正公平,社会必须更多地关注那些天赋不足和社会身份较低的人们”。因此,在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时,还应充分发挥政府及教育工作者的能动性。在我国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政府已制定和实施了多项政策,如2003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规定由农民工流入地政府负责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工作,不断规范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收费标准。此《意见》给农民工子女流入地政府提供义务教育给予政策引导,但部分地区也存在将问题推给地方政府的嫌疑,在地方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无差别地接纳农民工子女,这无疑需要政府更多的补偿政策来实现。

教育工作者对学生无差别教育的实施,首先需要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教育主管部门在选聘时要严格把关,全面推进教师的聘任和考核淘汰制,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其次,不断鼓励教师深入农村偏远地区任教,拓宽农村教师来源渠道,不断缩小农村与城市教育质量差异。

3结束语

篇3

[论文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对策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是伴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的。这里的流动人口子女主要是指户籍在农村,并且在城市中从事生产性和服务性劳动的“农村外出就业者”的子女,年龄范围界定在6~16岁之间,即在义务教育范围内的这部分孩子。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指跟随父母进城,在城市中的各类学校学习的这部分孩子,他们又被称为“流动儿童”。

一、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环境影响孩子教育

1.贫困的家庭条件,直接影响孩子的教育。家庭作为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家庭教育对子女正常的社会化进程和人格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与城市正常家庭相比,流动人口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要缴纳很大一部分费用。而对于现实中的大多数流动人口家庭来讲,家长的经济收入低且不稳定,他们不仅仅要承受生存、就业的压力,也面临着子接受正常教育的经费压力。庞大的经济压力,使得农民工无法给子女同城市孩子同样的条件。

2.父母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会对子女的教育产生很大影响。当前,城市流动人口子女中有很大一部分处于失学或辍学状态。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父母自身忙于生计,而忽视了对子女的管理;另一方面有很多父母本身的文化程度不高,受经济利益诱惑和封建小农意识、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认为读书无用,与其花大把的钱让孩子读书,不如把孩子带在身边,帮自己挣钱,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助长了农村孩子辍学打工现象的增长。

(二)学校条件有限,孩子就学难

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就学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在当地公立的学校借读;二是在流动人口自发兴办的“打工子弟学校”读书。

1.公办学校

近年来,虽然流入地政府部门对流动子女的教育问题已经开始关注,但明显地保障力度不够,对于经过努力进入城市公办学校就学的农民工子女来说,当他们的父母把他们送进校门时,问题也就接踵而来。主要表现如下:

(1)因成绩跟不上,面临老师不公正的待遇。由于经济收入、文化背景以及教学质量等构成的城乡差别,在农民工子女进城学习过程中,学习基础差,出现成绩跟不上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就致使一些对农民工子女有偏见的教师,在对待城乡孩子的态度和行为上往往会出现一些不恰当的做法。如在处理城乡学生的矛盾冲突中,偏袒城市孩子;在学习辅导上,对农民工子女缺乏耐心,相反对城市孩子给予更多的照顾等。

(2)由于教育资源本身的有限性,公立学校不可能做到全部接收。对公办学校来说,近些年来,新生入学人数和在校生的缩减趋势,使之具有了接受外来人员子女入学的条件。但是,相比于外来人员子女的数量,公办小学可接收的学生人数有限,这就致使流动人口子女被公办学校拒之门外的现象频频出现。

2.农民工子女学校

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出现是进城人口自立自救的结果。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存在给那些被排斥在公办学校之外的流动儿童提供了一个受教育的场所,但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农民工子弟学校存在资金缺乏、校舍不稳定、课程设置不到位、师资力量单薄等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教育。

(三)地方政府支持不足

由于长期以来的户籍管理藩篱,流动子女很难享受到和城市孩子相同的待遇。虽然有很多流入地政府制定了相关政策法规来解决流动子女就学问题,但其实施结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政府对于外来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仍然处于支持能力不足的现状。

二、造成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原因

(一)国家相关制度形成城市壁垒

1.长期实行与户籍制度相应的城乡分割的义务教育体制。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出现与我国长期实行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义务教育体制密切相关。户籍制度致使城市儿童与农村儿童相割裂。同时与户籍制度相对应,我国长期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义务教育体制,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城市的义务教育由政府财政担负,而农村的义务教育却由农民自己买单。这种城乡分割的二元义务教育体制严重影响了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性。

2.政府政策管理缺位。城市外来人口子女的大量流入,使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群体结构发生了变化。在法律上,《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了流人地政府对外来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责任,然而,由于没有具体的统一标准,使得上述政策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难题。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流入地政府的做法是盲目地将外来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责任推出来,并对其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致使外来人员子女教育出现很多问题。

(二)学校教育的不公平

一方面,由于公办学校资源的有限性,面对庞大的流动子女大军,城市学校只简单地以家长的经济实力作为筛选条件,直接损害了外来人员子女公平的接受教育的权利。另一方面,虽然在城市中有很多农民工子弟学校存在,但是由于其是私人办学,不管是经费,还是师资力量都很难达到规定标准。与城市子女相比,流动人口子女在接受学校教育上存在着先天性的不公平。

(三)家庭教育的有限性

长期以来,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滞后于学校教育,家长在配合学校教育上处于被动地位。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家长们自身的文化素质不高,对孩子的学习辅导能力有限;另一方面,由于大部分农民工进城后从事的职业大都为低层次的体力劳动,劳动报酬低且十分辛苦,父母也就没有额外的精力来管理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家长会认为孩子进了学校,教育方面就是学校的事了,而自己在教育子女上的任务就是为子女提供充分的经济上的支持。

(四)变更的学校环境。使学生很难适应

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环境、生活方式等与城里孩子有较大差别,同时流动人口工作的不稳定性,致使其子女在接受教育上也存在间断性和不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流动人口子女不仅要去适应城市学校的学习环境,还必须不断地去适应变更的学校环境,这都严重影响了孩子对学习的热情,使其跟不上学校的教学进度,心理上出现厌学、抵触情绪。因此,在以城里孩子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下,流动人口子女遭遇了适应性障碍。

三、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加大政府工作力度,解决流动子女就学问题

流动人口子女规模庞大,其教育问题关系到我国义务教育能否全面普及,关系到教育的公平和社会的公正,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政府应从以下几个角度解决这一问题:

1.加大就学渠道,为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顺利实施创造条件。鼓励公办学校充分利用闲置教育资源,挖掘办学潜力,使其扩大招生容量。同时鉴于城市公立学校在接受流动人口子女就学方面的有限性,当务之急就是规范民间办学,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适当放松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审批条件,尽量简化入学审批手续,为其提供实际帮助。

2.制定相关法律制度,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纳入法制轨道。第一,应把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权利用法规形式规定下来,当地政府要把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纳入本地重要工作内容,明确公办学校接受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义务和责任。第二,应在全国范围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从根本上为保护流动人口的平等权利提供法律保障,真正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的权利。

3.充分发挥社会、媒体的功能,使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环境得到改善。作为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政府,必须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和歧视流动人口的做法。政府可以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更多的关于流动人口的正面信息,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同时鼓励更多的社会工作者主动走进流动人口家庭,了解这个群体。从根本上给流动人口创造一个公平的社会环境,真正使其子女在学校中树立信心,与城市孩子共享一片蓝天。

(二)充分发挥学校育人功能,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利

1.充分发挥学校育人功能。以公立学校为主,流入地的公立学校应切实做好接收工作,积极利用教育资源,禁止在入学手续和赞助方面对流动人口子女设置障碍。同时农民工子弟学校在政府部门的积极引导和鼓励下,应该积极争取在师资、办学条件等方面达到公立学校的标准,从而更好地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为流动儿童创造一片新的天空。

2.教师尊重学生,帮助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氛围。流动人口子女从农村走向城市,这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这需要老师、家长等积极地给予他们心理辅导,尊重他们,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但又由于流动人口子女家长本身认知的有限性,这就要求学校老师更加关注这些外来子女,在学习上给予更多的鼓励帮助,同时在生活中还应注意组织城市儿童与流动人口子女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以便他们能够真正融入班级中,在班集体中获得更健康的发展。

(三)建立良好家庭环境,保障孩子健康发展

篇4

笔者工作的单位共有护理人员175人,其中独生子女护士约占1/4,并且每年新进独生子女护士10名左右。根据笔者多年临床对独生子女护士带教的经验,总结独生子女护士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依赖性强,独立性差

因为独生子女从小很多事情都是家长包办,独生子女长期依赖家长,所以就造成了独生子女在独立生活适应能力方面显得比较薄弱。具体在工作中表现为工作适应性差,临床护理工作独立性差,缺乏主动性。例如具体在护理临床操作中依赖高年资护士,不能很快独立值班。

1.2自我意识强,缺乏同情心

独生子女从小的生活环境就是全家人都在满足他们的要求,都是为他们服务,所以就造成了独生子女缺少对他人的关心和同情,在工作中则表现为责任心不强,不懂得如何关心患者,缺乏与患者交流。例如遇到病人痛苦时,缺乏对病人得关爱,对病人态度生硬。

1.3固执任性,自制力较差

大部分独生子女都是在家长的呵护中长大,从小都是别人顺从自己,而且缺乏挫折体验,所以在工作中表现为缺乏职业荣誉感,进取心不强,特别是出现错误而受到批评时,固执任性,不能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例如受到批评时就感到委屈、流泪和闹情绪。

1.4动手操作能力差

独生子女从小很多事情都是家长代劳,家长过分关照和爱护,使得一些独生子女从小养成了娇气、懒惰、动手能力差、劳动观念薄弱等缺点。例如在工作中表现为不想学,动手操作能力差,该掌握的基本操作不能很好地完成。

1.5缺乏沟通交流技巧,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差

目前大部分独生子女护士因刚从学校毕业进入临床工作,没有临床工作经验,缺乏独立工作的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例如在工作中表现为当遇到患者突况时或危重患者时,往往不知所措,同时不能根据病人的职业、教育和疾病,进行有效地交流和开展健康心理教育。

2独生子女护士的教育管理

根据笔者对独生子女护士的带教经验,总结出以下教育管理方法。

2.1加强护理理念学习,培养关怀意识

护理工作要求护士关心、照顾病人,减轻患者的痛苦,挽救患者的生命,由此可见护理是关怀患者的行为。对于“独生子女问题”,要针对独生子女护士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特别是在独生子女护士上岗前,重点对其介绍医院的院史与环境,学习职业道德规范、医院规章制度和护士礼仪规范与礼貌用语等。教育独生子女护士如何关心患者,培养关怀患者的意识和能力,并注意在临床护理中关怀患者的技巧和在护理实践中如何具体体现。通过教育培训使其在工作中能满足患者的各种需要,懂得和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2.2加强自控能力培养,克服任性冲动

工作实践证明,对于独生子女护士自控能力的培养,其正式参加工作的第一任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和示范引领作用非常重要。为此,选择责任心强、工作能力强的带教老师十分关键,带教过程中,要有重点的引导独生子女护士学会自我调节,学会善于驾驭自己的感情,学会通过正确合理的途径来舒缓自己的情绪。当发现独生子女护士情绪不佳时,带教老师可以引导其通过听抒情优美的音乐,来振奋精神,增强信心,同时也可以引导其向带教老师倾诉来缓解心理压力。

2.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慎独精神

独生子女护士进入临床工作后,由被照顾者角色转变为照顾者的角色,存在着角色转变的适应过程。所以在教育管理工作中要启发诱导她们尽快进入护士角色,多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站在患者角度考虑。同时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1]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教育她们学会对患者的爱心和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培养慎独精神。在培养慎独精神方面,首先可通过加强对独生子女护士岗前教育,让其认识到“慎独”的重要性,其次带教老师示范教育“慎独”精神的培养,因为带教老师工作中的任何相关的处置方式都影响着护生职业习惯的形成,最后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范及规章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加强对独生子女护士工作的监督检查,对其“慎独”精神的养成也是十分必要的。

2.4加强技能训练,实行激励机制

在岗前培训中加强独生子女护士对基本护理操作的掌握,对其中出现的薄弱环节,应重点加强操作训练,如存在很多对无菌观念在理论上有一定的掌握,但在具体的护理操作中缺乏无菌观念,所以因该加强各种无菌操作学习。同时为独生子女护士积极创造学习提高的机会,如通过参加院内培训学习、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等,深化知识结构。具体做法:针对新进护士,建立科室轮转制度,并且选择临床经验丰富、基本功扎实、工作责任感强的高年资护师进行临床带教,指导独生子女护士与患者沟通交流、规范各种护理操作,指导急危重患者的处理,及时、准确、完整地书写护理记录,总结经验教训,在工作实践中培养独生子女护士的综合能力,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要实行激励机制,坚持护理人员竞聘上岗。针对新进护士,要定期开展护理技术比赛,通过工作年限相似的护士之间的开展竞赛,调动和激发独生子女护士的学习热情和工作积极性,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3独生子女护士教育管理的成效及体会

3.1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得到提高

通过以上教育管理,独生子女护士基本能意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在具体的护理工作中能耐心地给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面对患者的不理解言语和举动,能正确看待。同时对于自己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能积极改正,对同事的批评能虚心接受。

3.2护理操作技能得到提高

通过以上方法进行教育管理,独生子女护士一般能比较规范地进行临床基本护理操作,对急危重患者能及时、准确、完整地书写护理记录,同时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可以进行独立操作,对出现的突况能做出一般有效处理,进入角色快,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可以单独值班。通过与非独生子女护士的比较,通过以上方法进行教育管理后,非独生子女护士约有20%成为业务骨干,而独生子女近50%成为业务骨干,教育管理效果明显。

篇5

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对策

流动人口问题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形成于我国城市的一个社会问题,当前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和市场对劳动力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随着人口大规模流动,流动人口以家庭形式进入大中城市的人数越来越多,与之相应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日趋突出。

一、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

1.流动人口子女失学现象严重

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有超过1.2亿的流动人口,他们占中国总人口的10%,有近2000多万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这些孩子失学率高达9.3%,近半数适龄儿童不能正常入学。这些失学儿童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客观上不能上学;一种是主观上不愿上学。但无论如何,他们由于自身条件限制只能从事一些低级劳动,如,男孩多从事体力劳动,女孩则从事保姆、打工妹、服务员等低级职业。这实际上是把这些孩子推向了社会的最底层,使他们一生的发展都受到影响。

2.流动人口子女就学质量无法保证

在公立学校上学的农民工子女却往往不能得到和城里孩子同样的重视。他们的成绩大多未被纳入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之中,许多教师把他们看成是可有可无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农民工子女并不受重视。因此,公立学校教学质量上的客观优势对于农民工子女而言被人为地削减了一部分,加上多数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时的基础较差,农民工子女实际上很难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

3.就学后环境的适应问题

流动人口的子女能否入学是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事实上,即使他们能够入学,问题也还没有完全解决,作为从乡村到城市的孩子,他们与原本就在城市出生和成长的孩子是不一样的。因此,他们会遭遇许多新问题。无论是进入城市正规小学学习的农村孩子还是进入私立学校学习的农村孩子,都面临很大的问题。

二、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成因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看似一个教育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之前,先要弄清问题的症结所在。

1.户籍制度是流动人口子女无法正常接受教育的主要原因

由于各地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不同地域生活和工作的人具有不同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机会。目前,农民工子女上学遇到很大的障碍,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城市户口,于是流入地政府往往把这些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的责任推到他们户口所在地。如果户籍制度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这些孩子即使能够暂时在城市公立学校上学,但是在升学时还会遇到障碍,无法彻底摆脱“边缘人”的尴尬境地。

2.教育经费短缺是影响流动人口子女无法正常接受义务教育的又一重要因素

长期以来,教育经费不足是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政府部门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不断增加教育投入,但是仍然无法兑现在教育投入方面做出的承诺。在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教育系统之所以能够继续维持,在于从民间获得了一定的资源补偿。

3.接受教育的不公平

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这句话说起来显得很平等,但具体到实际生活中,每个人际遇可能却大不相同。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强,每年数亿流动人口大军身后就是成千上万流动的学龄儿童,他们随着父母成了流动大军殊的群体。由于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是“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即义务教育阶段费用主要由地方政府负担。流动儿童少年因为没有流入地的户口,无法享受由流入地政府财政负担的教育经费,而且流入地政府也没有落实外来人口子女教育的资金及任务。因此,对于流动儿童少年的入学问题,流入地政府总是以此为理由而拒不负担主要责任,造成流动子女入学难问题越来越严重。

三、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

1.必须加快城乡户籍制度改革,为流动人口子女上学扫清制度障碍

从根本上说,流动人口及其子女的上学问题是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及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当前必须立足于城乡统筹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现行的法律制度,消除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歧视。建立城乡一体和公平的义务教育机制,为千千万万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创造条件。

2.取消一切不合理收费,加大政府教育拨款,提高教育的公平与效率

“借读费”“赞助费”以及其他不合理的收费一直是农民工反映强烈的问题。大批外地农民工进城农劳动,不仅为当地创造了财富,提供了税收,并推动了整个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他们有权享受当地的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农民工在现实社会中仍然是城市的低收入阶层,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本应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扶助,享受基本的生活保障。而不应向这些社会弱势群体实行歧视性收费。因此,流入地政府必须制订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收费标准,减免有关费用,做到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

3.流入地政府应高度重视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

篇6

【关 键 词】家庭文化背景;子女;高等教育机会;影响

【作者简介】崔莹莹(1982―),女,河南商水人,新乡医学院社科部中国化研究专业2008级硕士研究生;闫小划(1983―),女,河南新乡人,新乡医学院心理学系应用心理学专业2008级硕士研究生;张冰(1985―),男,河南遂平人,新乡医学院社科部中国化研究专业2008级硕士研究生。

家庭文化背景是一个广泛而含糊的概念,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家庭住址、民族等都是家庭文化背景的组成部分。本文着重从父母接受教育水平的程度来研究,主要是因为不同学历的人所拥有的社会资源不同,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与家庭的经济地位和教育背景联系密切。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决定着家庭的经济收入、社会关系等;社会关系和家庭的经济收又会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产生影响。因此在不考虑住址、民族等因素的前提下来探讨家庭文化背景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

一、父母受教育程度通过家庭文化和父母特质等隐性因素对子女教育产生影响

不同的家庭文化背景造就了不同的家庭特征,有些家庭民主,开放,在对孩子教育消费方式上,更加注重经济思维的养成和职业素养的提高;而有些家庭在子女教育上更重视传统,教育方式单一。此外,在排除家庭物质条件对子女接受教育的影响外,父母特质对子女的受教育程度也常常发挥着意想不到的作用,一般情况下,父母接受教育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父母的文化水平越高,对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就会越清晰深刻,对子女教育就会更加重视,他们对子女的教育期望也会比较高,而子女的学业成绩和父母对其的教育期望有高度的一致性,正如罗森塔尔效应,父母的较高的教育期望对子女学习能力的肯定通常能转化成子女学习的动力和信心,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不断形成良性循环。而如果父母对子女根本不抱任何希望,子女也会渐渐的对自己失去信心,缺少学习动力,学习成绩偏差。另外,如果父母持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价值取向,经济条件不好,也会炸锅卖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孩子接受较高的教育,而受“读书无用论”影响的父母则恰恰相反,即使经济条件允许也不太热衷于对子女教育进行投资。

二、家长的态度及其提供的文化资源影响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

家长的受教育程度从他们对子女的教育期望、教育方法、教育态度、以及所提供的教育设备和文化环境等方面来影响子女,从而间接地影响到子女的学业成绩,间接地影响到孩子们对高等教育教育入学机会的享有。家庭对教育的态度有助于决定学生受教育的程度。家庭的文化背景有助于塑造孩子们的认知技能,来自文化资源丰富家庭的学生―例如,家里书很多―就比那些文化资源贫乏家庭的学生更有机会学习各种知识和技巧,以便更快的取得学习上的成功。罗伯特・卡斯特尔指出:“教育社会学领域中新近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它表明:如果我们不涉及作为学生来源的集团所具有的亚文化状态,我们就不能估计他们能否获得有教养的文化。”

三、家长自身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

首先,文化水平高的家长能够有意识,有目的的对子女进行教育,辅导子女的功课,能够及时的解决子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提高学习效率,主动培养子女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从而使子女逐步建立自我控制和独立学习的能力。而文化水平低的家长通常缺乏对孩子的指导,很难担当起辅导子女的重任,子女的知识来源只能是学校,缺少教育孩子的意识和能力,他们对子女的教育多是自发的,盲目的。

其次,家长自身的生活习惯对子女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父母闲暇时的活动,有知识的人在闲暇时多从事与文化有关的活动,如读书、看知识类的电视节目,而没有文化的人则经常闲聊天,打扑克牌,前者使子女获得很安静、良好的学习环境,后者则会影响到子女安心学习。

再次,父母的交际圈也间接的影响着孩子,一般情况下,接受文化程度比较高的父母,其朋友大多也会是同一层次的,他们的子女也会接受较好的教育,平时他们的子女之间就会有很多的接触,于是可能会相互学习,比较以形成更好的学习氛围。

四、减小家庭文化背景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推进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对策

首先,要减小家庭文化背景对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首先,应让所有的学生享有人生教育起点入学机会的平等、人生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平等和教育质量平等,进而保障受教育者教育过程平等和教育成功概率的平等;减小家庭文化背景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不仅需要国家创造优越的条件,提供更多的高等教育机会,公民不仅要把接受教育看成自己的权利,同时也要当成自己的义务,只有使教育权利、机会与义务得到有机的统一,只有使所有的公民深深意识到了教育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教育机会平等才能得到更充分的实现。

篇7

幼儿教育论文范文1

摘要: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广泛实施,标志着独生子女时代的终结。二孩时代的全面到来,势必会带来人口数量的增长,人口数量的变动不可避免地会对不同阶段教育的发展、资源配置、规模等产生影响。

关键词:二孩政策;教师;教育规模;教育资源配置

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变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一政策的提出,将对未来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产生重大的影响,也给幼儿教育的发展和规划带来新的挑战。“百年人生,立于幼学”,幼儿教育担负着“人之初”教育的重大责任。作为人生的初始工程,它关系着亿万幼儿的成长发展,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关系着民族的命运与祖国的将来。

一、学前教育迎来新的机遇

“2015年11月4日,按照我国计划生育有关部门的预测,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后,未来几年新生人口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所增加。数据显示,最高年份人口出生数量会超过2000万。”新生人口数将在2016年到2020年迎来增长的高峰。西南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全面二孩”政策2016年正式实施,从2019年开始,学前教育资源将大幅度增长。2016年到2020年在园儿童人数将从4000万增长到5000万,约新增1000万个需求。《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提出:“到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地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需求在不断增加,实际却依旧面临着学前儿童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随着政策的落实,人口数目的增长,原本存在的问题将变得更为突出,但问题的加剧也带来了学前教育发展的新机遇。二孩的到来,对学前教育的需求进一步增加,品牌较好的私立幼儿园收费标准可能会变得更高,公立和普惠性幼儿园学位紧缺。对于年轻的父母来说,综合各种因素公办和普惠性的幼儿园将成为他们的首选。而公立及普惠性幼儿园却供应不足,造成了学前资源的相对紧张以及学位不足。针对这些问题的出现,增加公益性幼儿园,重点发展普惠性公办幼儿园,坚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促进学前教育服务公平化将成为当前发展的重点。私立幼儿园也应更新理念提高质量,在与国际新的教育理念接轨的同时融合本土特色,为民众提供多种选择。与此同时,与学前教育相关的早教行业、培训机构等也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

二、幼儿教育的方式、观念产生变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幼儿教育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所重视。“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许多家庭从原来的“四二一”形式的家庭结构变成了“四二二”形式的家庭结构。很多家庭将转变为非独生子女结构,长久以来的独生子女的教养方式、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家庭结构。二孩的到来,亲子关系发生变化,家中的老大不再孤单,有了新的游戏伙伴。但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家长不再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一个孩子身上,由于二孩较小,家长很容易将较多的精力放在老二身上,使得家中的长子(女)出现心理落差感觉爸爸妈妈不再爱自己,他们害怕自己不再是家中的唯一,担心弟弟或妹妹夺走父母的爱,并将这种失落感归罪于自己的弟弟或妹妹,从而开始抗拒家里多了一个弟弟或妹妹,并采取各种极端的手段威胁抵触。因此做好沟通,协调好家长与两个孩子关系以及教导两个孩子和谐相处是每个二孩家庭必须面临的新课程。家庭对幼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教育在学前儿童的成长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面对家庭结构的变化,对家庭教育方式作出适当地调整也是家长们面临的挑战。作为两个孩子的家长,公平理智施爱是必要的,关注长子(女)的心理变化是必须的。家长应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转变传统的独生子女教育观念,建立新的家庭教育方式,引导孩子适应新的亲子关系,做好二孩生育前的沟通和解释工作,让孩子早些适应自己即将成为哥哥或者姐姐的事实,缓解其心理压力。独生子女家庭,孩子成为几代人的唯一寄托,家长把所有的爱和所有的期待都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惜一切地对孩子进行各种培养。二孩的到来,这种唯一状态将会被打破,家中有了两个孩子,两个孩子的存在使得父母过于集中的注意力得到分散,原有的过度关注、过度期望的教育观念将会得到平衡和改善。

三、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生育二孩的家长大部分是80后和部分的90后以及少数的70后,随着近些年媒体的介入与宣传,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成为广大家长的共识。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这种需求将变得更加强烈,无论从对幼儿园的教育理念、配套的硬件设施,还是对幼儿教师整体素质上,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最首要的问题是提高幼教队伍的整体素质。一方面,家长对幼儿教师期望的增高;另一方面,幼儿教师短缺却在进一步地加剧,尤其是高素质幼儿教师。各幼儿园渴望拥有热爱学前教育、受过高等教育、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有新的学前教育理念、技能扎实全面、愿意在幼儿园长期工作的学前教育工作者。然而长久以来,我国幼儿教师的入门资格较低,部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达不到合格的标准。放开二孩政策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无法适应新的需求。二孩的到来,家中幼儿的社会关系也产生了新的变化,家中的老大要接受弟弟或妹妹到来的现实,弟弟或妹妹也要学习如何和哥哥或姐姐相处。如何应对这种关系的变化,不但是家长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幼儿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新的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不单要进行常规的教育教学内容,同时应更加深入地了解幼儿的心理状况。加强与幼儿的沟通交流,注意幼儿的情绪变化。培养孩子互帮互助的精神,相互分享的意识,使幼儿树立正确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

四、对教育资源发展规划的影响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资源严重短缺,地区之间也存在较大差距。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落实,人口数量的增长,问题将进一步加剧。因此,应当未雨绸缪,对学前教育资源进行新的发展规划,确保学前教育的稳定发展。首先,通过多种形式兴办幼儿园。鼓励社会公众以多种形式兴办面向大众的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城区配套幼儿园,充分考虑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与此同时更应注重广大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充分考虑农村人口分布情况,合理增配师资以及修建新的园舍,确保教育公平。其次,加强学前教师的培养和补充。幼儿教师的不足严重影响学前教育质量,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师德高尚、技能全面、组织完善的学前教师队伍。针对各地区实际情况,全面合理地扩充幼教队伍,完善幼儿教师权益保障体系,提高学前教师的地位,特别应加强对农村地区幼儿教师的创新培训,以缩小城乡学前教育的差距。最后,通过多种形式增加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将提高幼儿园的办园条件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二孩政策的全面落实,给我国的幼儿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必须抓住机遇,建构新的学前教育理念和教育机制,保证所有幼儿都能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

幼儿教育论文范文2

摘要:新课程改革以来,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育理念已经深入到各个幼儿园对幼儿的教育中。幼儿园开展游戏教学在实践过程中应加强教师培训,明确游戏课程化建设的方向和实施内容、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建设。幼儿游戏的教育价值真正体现在幼儿能在游戏中获得知识。游戏的教育价值的体现方式就是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本文对情景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分析。

关键词:情景游戏;幼儿教育;应用

伴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教育价值获得了社会大力支持和认同。它将幼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融入到游戏中,幼儿园课程化可以更好地发挥幼儿园课程的教育功能,游戏成为了教学的重要手段。在对幼儿教育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创设情景游戏激活幼儿的思维,展现自我,培养创新意识及智力的开发,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一、在幼儿教育中开设情景游戏的作用

幼儿园教育是幼儿学习的启蒙阶段,幼儿时期重视幼儿思维模式的培养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和今后的学习发展都有极大的影响。幼儿教师在进行幼儿教育时要把握好幼儿自身的发展情况,采取趣味性强的教学方式为幼儿创设一个和谐有趣的情景游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课堂环境。让幼儿在情景游戏的过程中培养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有效开发他们的智力和认知能力。通过情景游戏让幼儿学到一些基本的知识和道理,在情景游戏中获得情感的体验,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幼儿教师要做到将情景与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正确引导幼儿认知这个世界,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幼儿老师应该从生活中发现引领幼儿学习,并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并且幼儿园学前教育的教学目标是把游戏带入到幼儿园课程教学中,充分体现游戏的教育价值。幼儿教育开设情景游戏,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幼儿的自主创新意识,使幼儿积极投入到游戏教学中去,让幼儿的天性得以释放,这样才能实现游戏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价值。

二、情景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幼儿园的学前教育对象是年龄较小的幼儿,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意识在初级的发展阶段,所以对于幼儿教师,想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如何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是首要的问题。在幼儿教育中游戏是学前教育目标实现的最佳选择,而情景游戏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多媒体在情景游戏中的作用

在幼儿教育中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游戏,可以启发幼儿的逻辑思维和对事物的认知,多媒体的特色功能也为幼儿教育创造了非常有利的先天条件。目前在日益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国家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幼儿的学前教育。在幼儿园对幼儿实施情景游戏教学时,幼儿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与教师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巧妙的结合,这样可以有效实现情景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教学目标。比如幼儿对动画非常感兴趣,那么幼儿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放映一些动画的片段开设相关情景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幼儿教学时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幼儿创设出各种形象生动的教学内容情景,让幼儿有种切身体验的真实感觉,促进幼儿对知识的理解并加深记忆。提高幼儿学习能力、促进幼儿发散性思维的发展是幼儿认知能力的变换过程。幼儿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特点采取生动又有趣的教学方式,促使幼儿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增强幼儿的学习自信心,最终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情景游戏中

当幼儿抗拒参加幼儿园的情景游戏教学活动时,幼儿教师应该多加鼓励和开导幼儿,让他们体会到游戏的乐趣。如果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得优异,那么幼儿教师要对幼儿进行适当的表扬,促使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因为教师的表扬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学生继续强化他们自身的优势,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提升自己的内在动力,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使他们更加有动力去学习和认真做事,起到非常有效的教育效果。由于幼儿处于智力开发的初级阶段。其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较弱,幼师可以通过情景游戏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教导,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情感的体验,学到一些知识和道理。并且游戏可以给幼儿们带来欢愉,让他们在游戏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把游戏规则同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幼儿教师要做到正确引导学生,时刻关注幼儿们身边和生活中发生的细微现象,进而通过游戏的教学方式使幼儿认知这个世界,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游戏过后教师要进行总结,正确引导幼儿创新思维及自主能力的培养。

(三)通过情景游戏营造课堂氛围

总之,在进行幼儿教育时教师要充分挖掘游戏因素,塑造生动活跃的幼儿园课堂氛围。借助游戏的形式进行活动教学,幼儿园的教学形式不同于其他教育方式的教学。幼儿教师要充分利用情景游戏独有的多样性和趣味性进行幼儿的教学活动,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幼儿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幼儿园学前教育的教学效率。把游戏当作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采取科学有效的游戏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进而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在组织教育活动时运用游戏性的语言,例如在幼儿认识香蕉这种水果种类时,在开头通过猜谜语、播放有关的歌曲引导幼儿参与到合作竞猜游戏中去。通过情景游戏加深幼儿对知识的认知和掌握,激发幼儿智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幼师通过趣味性的教学语言对幼儿耐心地教导,从而调动幼儿们对游戏的兴趣,正确引导幼儿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综上所述,在幼儿早期的学前教育中,游戏带来的天性释放和学前教育目标的价值体现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小学教师在对学生开设情景游戏教学时,要将幼儿放在主置,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调动幼儿思维的分散和头脑的灵活性,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让幼儿在游戏中感觉到喜悦和成就感,从而促进幼儿教育迈向新的台阶。

幼儿教育论文范文3

摘要: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在教育方面,一生之计就是幼儿教育,与之后的教育培养学生个人能力和带给学生知识的教育不同,幼儿教育更注重的是培养幼儿正确的三观基础和良好的习惯,以确保他们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能够得到帮助,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幼儿教育也同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在发展的同时也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得到解决,只有将这些问题逐一解决,才能为我国幼儿带来更好的教育。

关键词:现代幼儿教育;幼儿教育问题;对策研究

一、现代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幼儿教育机构的审核、监管不够严格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在自己子女教育问题上更是不留余力地进行培养,唯恐自己的孩子在进入小学前就落后别的孩子太多,争先恐后地让自己的孩子进入更好的幼儿园接受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园无疑成为了很多商人眼中的好项目,于是乎就出现了大量借着幼儿教育大热的东风而成立的幼儿园,各种形形的幼儿园更是呈现了遍地开花的景象,然而这看似生机勃勃的幼儿教育发展,却因为审核和监管的问题使幼儿教育存在很大的隐患,很多地方的幼儿园更是呈现出鱼龙混杂的现象。例如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很多过去我们没有注意的地方都相继暴露出了问题,幼儿园幼师虐童事件就是其中一项,家长们怎么都不能够相信,自己信任老师、信任幼儿园,将孩子交到他们的手中,却等同于把孩子推到了恶魔的手中,而且从越来越多的虐童事件曝光来看,幼儿园幼师虐童俨然不是个别的特例,而是普遍存在于幼儿教育当中的,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情况,就是因为很多幼儿园对幼师的审核上放松了标准。一些幼儿园为了降低成本,甚至会去录用没有幼师资格证的人成为幼师,可想而知这些幼儿园的教学水平如何,在这种幼儿园当中,幼儿能够学到什么完全是未知数,同时政府部门对幼儿园的监管不够严格,更是纵容这种现象出现的温床。2.幼儿被集中饲养般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我们时常能够看到,每个孩子都是在被当做集体中的一员在接受教育,想要得到老师们的鼓励甚至奖励,孩子们就必须要满足老师所提出的要求才可以,而满足不了老师的要求很多时候会被打上“差”孩子的标签,就如同优秀影视作品《看上去很美》中一样,衡量优劣的唯一标准就是小红花,在这种教育下,幼儿们的天性往往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很多幼儿或许在别的方面有着极高的天分,却因为这种教育被打上了“差”孩子的标签,这无疑是幼儿教育的失败。

二、让现代幼儿教育更好的对策

1.增强幼儿园建设审核标准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幼儿教育方面,想要给幼儿更好的教育,就必须先建立起更为科学、更为严格的幼师审核标准和幼儿园监管方式,确保每一个幼儿园的正规性,严厉打击不正规的幼儿园,以带给幼儿们更优质的幼儿教育为理念进行办学。同时幼儿园本身也更应当加强对幼师的审核,对于没有幼师资格证的幼师坚决不录用,对于危害幼儿健康的害群之马更应当联合政府相关部门予以制裁,而不是单纯地开除就解决问题,以此为孩子们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幼儿教育,真正有效地培养孩子,让幼儿教育起到它应有的作用,衷心祝愿未来的幼儿教育中不再出现虐童事件,让幼儿都能够有一个美好、快乐的童年。2.尊重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就如同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树叶一样,每一个幼儿实际上都有着他们的特点,先天与后天的影响使得他们每一个都是那么的与众不同,他们有的对数字很敏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总是能展现出非同一般的理解能力;也有的幼儿对语言更感兴趣,使得他们在学习语文或英语的时候能够比其他的孩子更快。在这种前提条件下,教学当中自然就显得一些孩子更“聪明”一些,而有的孩子则“笨”一些,所以并不能用这种方式去评价一个孩子的好坏。所以为了带给我国幼儿更适合他们的幼儿教育,现代幼儿教育必须摈弃过去的“集中养殖”式的幼儿教育,在确保每一个幼儿都被照顾到的同时,也应当根据每一个幼儿的特点去制订最适合他们的教育方式,让每一个幼儿在得到了平衡发展的同时,也能够进行个性化发展,让每一个幼儿的优点都能得到最大化的提升,为孩子未来的学习和进步夯实基础。3.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中的关键一环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中,自己的父母都是“全知全能”的代表,他们对自己的父母更是无条件的信任,同样的一个道理由孩子的父母说出来,也远比老师说出来更有效,可见在幼儿教育当中,幼儿家长的能量是不容小觑的。所以在幼儿教育当中,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同时,也应当让幼儿家长明白他们对幼儿的深远影响,让幼儿家长通过以身作则的方式去影响他们,将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进行有机结合,让幼儿得到全方位,立体的教育。同时幼师们也应当更进一步地投入自己的精力,将每一个幼儿当作是自己的孩子去看待,将自己无私的爱奉献给每一个孩子,以此来更具耐心地进行幼儿教育,让孩子们在幼儿园中也能够感受到家的温暖。

三、总结

对于一个国家的长久发展来说,教育永远都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如果说孩子是国家的未来,那么幼儿教育就是国家未来的基石。在我国民间,也早就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说法,也许看起来有些危言耸听,但实际上也说明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希望笔者的浅见能够让更多的幼儿教育从业者参与到讨论中来,将自己对幼儿教育的理解与他人进行分享,让现代幼儿教育能够更健康地发展下去,为我国的幼儿教育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幼儿教育论文范文4

[摘要]幼儿教育质量的好坏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进行幼儿教育时就需要不断的进行创新改革,才能保证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现在许多幼儿园都采用了信息技术来与与幼儿教育进行整合,可见其对幼儿教育有重要作用。信息技术的出现在许多方面都能促进幼儿的发展,文章就二者的整合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教育;整合

一、整合优势

(一)提升学习热情

孩子在幼儿时期普遍有着这样的特点,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对新奇的事物更能产生兴趣等,因此在幼儿教育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就可以有效的提升幼儿学习兴趣,传统的幼儿教学中,教师仅仅去根据设定的好的教学内容去进行讲解,并且讲解的相对枯燥,因为幼儿好动的特性,在课堂内容没有吸引力时,课堂气氛就会较为混乱,这种教育形式,幼儿很难产生学习的热情,面对这样的情况不仅不会使幼儿的学习热情得到提升,学习能力不会提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会阻碍幼儿的发展。然而在在进行幼儿教育时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就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因为信息技术有较强的灵活性,在进行教学中内容的设定也能更加丰富,并且呈现出的动画、图片很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且能延长注意的时间,动画视频直观的将教学内容进行呈现幼儿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他们的学习热情也会随之提升了。

(二)陶冶情操,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首先在课堂教育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信息技术中那些有趣的内容很容易使幼儿保持学习的热情,这样就可以有效的使幼儿的学习能力得到发展,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幼儿创设想象的空间,使幼儿的想象力得到发展。运用信息技术很容易展现一些思维逻辑方面的内容,幼儿通过多媒体的引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小短片,其中可以包括一些绘画、歌唱、舞蹈等内容,让幼儿通过有趣的小短片,可以让幼儿对这些内容产生一定的兴趣,使得幼儿愿意主动的学习这些内容,不断的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整合的方法及应用

(一)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整合,培养思维能力

在幼儿时期如果能培养幼儿良好的思维能力,对幼儿的各项发展都是有助益的,因此作为幼儿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找寻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如果单靠教师的语言阐述来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并不容易,但是教师通过信息技术来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就相对容易了,在进行《三只小猪》故事的课程时,笔者就将信息技术运用到了教学当中,笔者没有直接将教材拿出来对幼儿进行故事教学而是将这个故事实现进行了录音并且还配上了合适的音乐,在课程开始时直接将故事的录音播放给了幼儿,因为故事的录音中不仅有语言故事的讲述还有动听的音乐,幼儿听的非常认真并且笔者还观察到许多幼儿在听故事时还会模仿故事中的动作。故事听完后笔者进行了提问,哪只小猪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幼儿在听完问题后,积极的进行回忆,并回答了笔者提出的问题,幼儿们还结合着小猪的动作和大灰狼的动作进行了模仿,并且表演的很形象,这时笔者并没有结束课程而是再次了运用多媒体技术对课程进行了总结,教师将《三只小猪》的动画场景播放出来让幼儿欣赏,幼儿在观看故事时可以了解到小猪们是怎样盖房子的,并且什么样的房子更结实,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可以使幼儿的听觉、视觉以及感觉上都能被信息技术调动起来,这样的形式可以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能力得到不断的发展。

(二)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整合,培养幼儿认知能力

幼儿时期已经有许多的知识具有抽象性,幼儿很难将其中的知识理解透彻,教师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幼儿在枯燥、乏味的环境中本身就不会产生兴趣,再加上比较难理解的教学内容,幼儿在认识的过程中就显得很被动,教师也会发现,即使自己很用心的在进行教学,教学效果也没有什么提升,但是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就会出现全新的景象,信息技术呈现出来的内容都比较直观,许多科学现象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呈现幼儿理解起来就容易的多了。例如教师在进行科学领域《磁铁的秘密》一课的教学时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在课堂上真正能让幼儿去动手操作的材料并不多,那么许多无法操作的材料幼儿就不能判断,他是否可以被磁铁吸引,限制了幼儿的认知能力的发展,那么利用信息技术就可以将这一问题解决,教师事先可以将想向幼儿展示的材料制作到多媒体课件当中去,在课堂中,教师就可以对幼儿进行展示了,并且这种展示的效果有时会比真正的操作能更清晰的将实验现象展示出来,并且一些实验现象稍纵即逝,采用信息技术还可以将这一问题有效解决,幼儿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反复观看,了解其中的秘密。当幼儿对某一内容感兴趣或感到困难时,可灵活演示,拓宽了教学途径。孩子们仿佛被一块强有力的磁石地吸引着,一把新奇的钥匙正在开启着孩子的心。这就是在信息技术下孩子们产生的主动、精彩、新奇的特性作用下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