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9 23:21: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然地理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自然地理学论文

篇1

一、纬度

纬度不同的地区,其气候也必然不同,这对职业体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就中国的武术发展而言,南北不同地区的武术风格大相径庭。我国著名的体育史学家曾经对此有着专门的论述。我国南北地区武术风格是截然相反的,这是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因为北方气温较低,十分寒冷,所以北方人比较健壮,筋骨比较强硬,因此北方人的武术风格就比较的有气势,有力量,展现一种豪迈之风;而南方气候温和,所以南方人比较灵巧,因此南方人的武术风格就比较灵活,变化多端。在纬度较高的地区,冰雪运动项目是非常擅长的,而对一些户外运动就比较的落后,这就取决于其自然地理条件。因此纬度较高的地区开展户外运动是相当不容易的。

二、气候

体育活动能否顺利开展与所在地的气候条件的好坏是分不开的。而且气候条件也关系着运动员是否能够创造出较好的成绩,对众多的运动项目都有影响。如果在进行运动赛事时,出现了狂风暴雨等一些极端的天气,会直接影响运动员发挥其应有的运动水平,同时还给运动员和观众带来一定的危害,直接影响体育赛事举办的成果。因此,职业体育一般会考虑气候对其产生的影响。整体来看职业体育的发展,职业体育发展最发达的地区是中纬度地区,因为这里的气候条件最适合开展体育活动。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体育项目都受到气候的严重影响,在室内可以进行的体育项目是可以减轻自然环境对其产生的影响,比如一些篮球比赛以及一些羽毛球比赛等等。但是对于众多大型的项目而言,这种方法很难行得通,再加之一些地区的经济条件的落后,所以,这种方法并不适合所有的项目或地区。所以,在进行比赛安排时,要充分考虑到气候的影响。从欧洲联赛来看,欧洲联赛一般是跨年度来进行比赛,在冬天寒冷的时候,联赛就会中断一些时日,而且赛季结束时也还没到炎热的夏天,这种安排是十分合理的。反观我国国内的体育赛事安排就十分的不合理,足球联赛一般被安排在夏季,这直接影响着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正常发挥以及观众观看时的情绪,同时对运动员的身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危害。

三、海拔

篇2

关键词:自然地理学 实践教学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c)-0-01

当前,高等教育在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新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特别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上仍有较大差距,这直接影响了国家创新发展动力的提升[1]。为了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大力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启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该工程明确指出要重点解决“高校专业结构不尽合理、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该文以强化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即指自然地理实验教学与野外实习)为重点,以改革实践教学模式为突破口,整合各类实验及实践教学资源,推动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学校与社会密切合作,促进大学生在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中学习,以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1 国内自然地理学系列课程实践教学现状

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不断增长的需求,20世纪90年代国内高校普遍开展了以增加基础课课时、压缩专业课课时,重视实践教学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教学改革[2]。在改革过程中,大多数高等师范院校改变了地理科学专业本科自然地理学课程的设置,将原来的按照分支学科设置的课程,如地质学基础、地貌学、水文学、气象与气候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和综合自然地理等,变为设置综合的自然地理学课程或自然地理学系列课程[3-5]。

由于受到自然地理学的学科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属性、自然地理环境空间尺度较大、以及专业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较低、实验教学仪器单一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本科自然地理学课程的实践教学还存在着以下问题:①实验方面,开设的实验项目少、实验课时不足、实验项目以标本观察为主的验证性实验为主,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的综合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项目较少,实验教学效果较差,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创新等问题[6]。②野外实习方面,目前常用三种教学模式,基地模式、沿途考察模式、分阶段和分课程的野外实习教学模式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教学方法陈旧,实习条件涉及的食、宿等问题较多。

2 广西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系列课程实践教学现状

(1)自然地理学实验教学现状

我校自2008年开设地理科学专业之初,就将地质学基础、地貌学、水文学、气象与气候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等6门自然地理课程列为专业基础课与专业必修课。目前,地理科学本科专业自然地理系系列课程共开设了28个必做验证性实验项目。受实验课课时及实验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尚未开设其他选做的具有前沿性和创新性的实验项目。有个别教师单独开设创新课题,但不能使全部学生得到锻炼。因此,有必要增设一定量创新性实验,这对培养创新人才至关重要。如何将科研项目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如何将科学研究与创新相结合,如何开展与课程有关的科技创新项目的开发等都是制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瓶颈。

(2)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教学现状

广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通过近4年的教学实践,目前已经形成了野外实习教学体系,建立了地质地貌(灌阳)、植物土壤(猫儿山)、气象水文(桂林市气象局和水文局)等稳定的自然地理学课程野外实习基地,初步形成了与理论教学内容密切联系的、系统的野外实习教学内容。但是,当前野外实践教学模式还存在不足,主要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教学方法、实习路线的安排、专业老师指导方式等方面有待创新,对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不足,实习效果欠佳。第二,经费、交通、教师资源、安全、住宿等实习条件有限,实习组织难度大,学生实习热情不足。

3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自然地理学系列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为解决上述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优化自然地理学课程验证性实验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强化广西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系列课程实验和野外实习教学环节中的创新性,提高自然地理学系列课程实践教学的效率性、前沿性和创新性,以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做法是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改进为综合性实验或设计性实验,增设创新性实验项目,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将实验和野外实习与教师纵横向课题、学校的本科生创新项目及毕业论文写作相结合,以改变学生心目中自然地理学课程实验以观察、描述标本为主,技术含量不高、仪器设备落后的观念,提高学生开展自主创新的兴趣,使自然地理学课程的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在国家“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的契机下,结合当今社会对地理人才的要求,从室内实验和野外实习教学模式的突破为切入点,以为国家输送合格的创新人才为目标,通过促进科学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大力提高地理科学专业教学质量与水平。这样既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提供必要的实践准备。

参考文献

[1] 叶枫.深化实验教学改革,不断培养创新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10):103-105.

[2] 杜忠潮.面向21世纪师专地理科学专业课程结构改革刍议[J].咸阳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14(6):45-49.

[3] 张绪良,付炳中,韩同欣.基于综合野外实习的自然地理研究型课程体系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12):128-131.

[4] 张绪良,明世顺.海岸带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教学的设计及实现[J].高师理科学刊,2006,26(2):106-109.

篇3

【论文摘要】:人文主义地理学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是时欧美正涌动着人文主义思潮,它带动了对逻辑实证主义知识体系进行批判的一系列理论的出现,人文主义地理学就是其一。文章主要探讨了人文地理学的含义与发展历程,并对当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1.人文地理学的含义[1]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的分布、变化和发展的一门学科。人地关系是该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它与自然地理学被并列为地理学的两大支柱。人文地理学包括的分支学科有经济、城市、人口、部落、旅游、社会、文化、政治、军事、民族、行为、感应地理学等等。

2.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人文地理学发端于19世纪的德国地理学家李特尔和拉采尔,当时称为人类地理学。由于他们过分强调"地对人的控制",因而不可避免地陷入环境决定论的泥坑。20世纪20年代,法国地理学家韦达 白兰士及其学生白吕纳提出"人地相关论"称其学说为人文地理学。他们的观点成为人文地理中"或然论"的理论基础。本世纪20年代始,地理学注意的重点逐步转向社会科学,离开了单纯的地球科学,探讨地理学新起点的各种学说竞相争鸣。各种学说的共同点都与环境决定论相对立,都抛弃了以往那种"自然为因,人生为果"的命题,从人本主义出发,探讨人地关系。

3.当代人文地理学研究

3.1 研究的主要内容[2]

人文现象的分布、扩散和变化虽然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但是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因素,尤其是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人文地理学可以说是地理学中的一门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经过长期发展已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学科体系。"空间"和"地方"是人文地理学的两个核心论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文地理学在理论、方法以及研究内容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涉及空间、全球化、城市化、人口、迁移、文化、景观、发展和地缘政治等,其内容主要包括:(1)社会经济发展的全球化特征与地区差异之间的关系;(2)人类与其周围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3)不同空间尺度,包括世界、国家、地区和城市的政治、经济演化特征与趋势;(4)与民族、种族、性别、年龄、阶级等因素相连的社会特征及其对空间发展的影响。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尽管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但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趋明显,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将可能使地理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3.2 研究的主要方法[3]

几个世纪以来,哲学家们已经提出了以下的研究方法:(1)意识形态观念学。寻求知识的社会或政治的支持理由或目的。(2)认识论。知识是如何获得的?有关我们如何认识世界的假设(我们认识了些什么?我们是如何认识的?)(3)本体论。支持理论或观念体系的一系列特定的假设(什么可以被认识)。(4)方法论。一套可以应用于进行调查研究某种现象的计划和程序。人文地理学是研究社会、空间、地方和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方法论。

4.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4.1 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高度综合

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高度综合表现为以人地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区域为主要研究对象,实现资源、人口、环境、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这克服了以往拼盘式或形式综合的缺点,体现了当今地理学走向统一的趋势。

4.2 加强了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研究

加强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研究,并开拓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如商业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其中旅游地理学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迄今为止,已在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旅游客源市场与游客行为、游客空间结构、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地形象设计与营销、生态旅游与持续发展、旅游影响等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少数研究成果同国际水平相比已无明显差异,如旅游地综合个案研究、旅游资源分类和评价、旅游环境容量、国内旅游者行为规律、主题公园的研究等。

4.3 密切关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4]

如对农村工业化的研究。中国乡镇企业高速增长以及对农业发展的带动,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一种独特现象。相关研究包括乡镇企业影响因素及环境,农村工业化差异,产业联系与农村工业发展,外向型农村工业的省际差异分析等。其它新兴领域还包括企业发展的地理学研究,农村乡、村级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研究、城市感应空间的研究等。

4.4 理论研究逐渐加强

中国地理学的理论建树不多,人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相比,理论研究又较为薄弱。中国与西方国家在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价值判断、思想理念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具有滋生新理论的土壤,但我们的理论建设却滞后了,这与重实践轻理论的大气候有关,也与人文地理学一开始就表现出与国土规划相结合的特点有关。可喜的是,相当一部分学者在地理学的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努力。

4.5 服务于决策和管理的应用研究仍然是人文地理学发展的支柱

地理学中人文地理学属应用性较强的学科。80年代以前,人文地理学的决策支持系统在我国主要集中在农业发展、工业资源的开发、重大项目的选址等领域,随着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思想的兴起,区域可持续发展调控与决策,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区域经济战略和区域政策,城市和农村发展等成为人文地理学应研究的热点。

4.6 研究技术的多样化

地理学包括人文地理学都经历了从个别地理知识的记载到地理现象归纳解释,从定性文字描述到定量化地揭示地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过程,从最初的多元统计与线性规划的应用,到后来系统科学、灰色描述在人地相互关系,社会发展因子相关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到今天GIS技术在城市规划、区域发展、资源开发方面的大量应用,人文地理学研究技术手段的丰富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认为当代人文地理学也正在从经验科学走向实验科学,从宏观进人微观。

5. 结束语

中国现代的人文地理学理论与方法论是在后通过传教士、外国学者和归国留学生传入中国的。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受前苏联自然科学体系的影响,人文地理学逐渐被经济地理学取代,直到1979年才提出复兴中国人文地理学。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空间最广阔的大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社会经济也日新月异。与此同时,原有的社会制度、历史遗存文化、社会结构形态等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国家的发展。中国需要发展人文地理学,而且中国也具备了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肥沃土壤。

参考文献

[1] 王兴中,刘永刚.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论的进展与"文化转向"以来的流派[J].人文地理,2007,(3).

[2] 林珍铭.二十一世纪人文地理学的教学优化和创新[J].内江科技,2006,(8).

篇4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2018申请考核制博士招生简章

为了进一步提高博士研究生选拔质量,强化导师、学位授权学科负责人在吸引优秀生源和博士招生选拔过程中的权力和责任。资源环境学院特制订本方案,具体办法如下:

一、适用范围

本实施方案适用于资源环境学院所有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的普通招考、硕博连读考试方式的考生。

二、申请程序

(一)申请条件

符合我校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中规定的报考条件。

(二)报名

1.报名网址:yz.lzu.edu.cn

2.报名时间:2017年12月1日-12月31日

3.符合申请条件的考生,在规定时间内通过网上报名系统进行报名,详细情况和有关要求按照《兰州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和《兰州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报名须知》执行,并登录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网站,在《资源环境学院2018年博士生报名须知》中下载所需要的报名材料。

注意:(1)请正确填写姓名、身份证号及各阶段已获学位(学历)证书编号等信息,以上信息必须与学信网上一致,否则将不能通过教育部录取资格审查。(2)按网报系统要求提交部分材料的电子版,作为准考资格复审的必要材料。(3)电子照片将用作考试、录取通知书、入学后学籍管理、档案材料以及校园卡等用途,请认真准备。考生在进行网上报名时须上传照片一般应为蓝(白)色底色的免冠头像数码近照,图像必须清晰,格式须为jpeg,大小控制在35k以内。相片尺寸为150(宽)×200(高)像素(pixel)。请考生在网上报名前,提前按上述要求准备电子照片。严禁通过软件合成、修复、修饰电子版照片。

(三)报名考试费

1. 报名考试费包括初试和复试两部分。根据甘发改收费〔2010〕1915号收费标准,报考普通招考方式的已获硕士学位和应届硕士考生报名考试费为每生200元,报考普通招考方式的同等学力考生报名考试费为每生290元。硕博连读考生报名考试费为每生110元。所有考生的报名考试费均采取“网上缴费”方式进行缴纳。

2. 未按期缴纳报名考试费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兰州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报考资格。考生报名前请自审资格,网上缴费成功后,所缴纳的报名考试费不再退还。

(四)申请材料提交

申请材料的模板可在资源环境学院网站下载,考生在网上报名成功后,请以EMS邮寄方式将有关报考材料于2018年1月9日前寄送到资源环境学院办公室,硕博连读考生将材料直接交到资源环境学院办公室。逾期未寄(交)到者,视为自动放弃兰州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报考资格。

1.普通招考考生需递交的申请材料

(1)《兰州大学2018年博士网上报名信息确认表》:网上报名成功后打印出的博士生网上报名信息,须本人签字确认,并粘贴一寸、近期、免冠、彩色照片1张。

(2)《专家推荐书》2份:一份由考生硕士阶段的导师填写(非应届考生可由所在单位相当教授职称的专家填写),一份由具有博士生指导资格的教授填写。

专家推荐书是资源环境学院确定博士生考生报考资格的重要依据,推荐人须给予高度重视。专家推荐书主要内容应包括:说明与考生的关系和对考生的了解程度、考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态度、课程成绩、外语水平、科研能力、协作精神等。专家推荐书应由推荐人根据自己对考生的了解,实事求是、客观的亲自填写,并签字密封。如果专家推荐书的传递过程和撰写真实性受到质疑,资源环境学院不再进行真伪判断,直接取消该生参加“申请考核”的资格。专家推荐书格式请从资源环境学院网站下载。

(3)《科研计划书》:考生结合招生目录上拟报考导师的研究方向,选择某一具体项目(但不要求是将来博士期间必须做的内容),撰写一份科研计划书,鼓励学生自主创新研究。计划书内容包括研究题目、目的与目标、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创新点等,列出必要的参考文献。除了寄送纸质版,还请将电子版科研计划书发送至ldzyhjxy@163.com。

(4)《兰州大学2018年报考博士研究生申请材料列表》以及佐证材料:佐证材料包括本科及硕士阶段的成绩单(加盖公章有效)、公开发表(出版)的论文(专著)、科研成果、获奖证书等材料的复印件,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或其他英语能力考试证书复印件,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还须提交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应届硕士生可提供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和主要结果)。

(5)硕士学位、学历证书(或证明书)的复印件:已获硕士学位人员提交硕士学位证书、学历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交研究生证复印件;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提交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持境外获得的学位证书报考者,还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报告复印件。

(6)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同等学力人员还须提交以下材料:

①《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兰州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考生报考资格审查表》。

②已修硕士课程成绩单。

③中职或中职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证书复印件(若为公务员,请出具公务员身份证明)。

有正式工作单位的在职考生,还须提供在职单位同意报考的书面证明,并注明是否在职培养。

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还须提交由考生所在省教育厅民教处(或高教处)审核签字盖章后的《报考2018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

2.硕博连读考生需递交的申请材料

硕博连读考生除提交(四)中普通招考考生需提交的(1)、(2)、(3)、(4)材料外,还须提交以下材料:

(1)《兰州大学2018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硕博连读考生专用)。

(2)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

有正式工作单位的在职考生,须提供在职单位同意报考的书面证明,并注明是否在职培养。

(五)报考资格审查

学院根据考生提交的报考材料,对照申请条件统一完成考生报考资格的审查工作,并报研究生院备案。报考资格审查通过的准考考生名单,将于报名现场确认前一周在资源环境学院网站上公布,考生也可电话咨询是否准考情况。

(六)报名现场确认

1.确认对象:普通招考方式准考考生(硕博连读考生不进行现场确认)。

2.确认时间:2018年3月上旬,具体时间网页或电话通知。

3.确认地点:资源环境学院办公室(兰州大学盘旋路校区观云楼1409室)。

4.有效证件:

(1)考生本人居民身份证原件。

(2)考生本人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应届硕士毕业生持研究生证原件)、境外学位证书还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学历认证报告原件。

(3)提交申请材料中其他有关材料原件。

■以上证件和材料不全和不符合报考条件者,取消其报考资格。

三、考核与录取

所有准考考生的各项考核均由资源环境学院组织实施,包括同等学力考生的加试科目。考核的时间、地点详见学院网页。

(一)申请材料考核

资源环境学院按专业成立申请材料考核小组(包括考生报考的导师,一般不少于5人),根据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和科研计划书,分别进行考核,并给出成绩。申请材料评价和科研计划书考核满分均为100分。

(二)笔试考核

笔试内容包括专业英语和专业基础课两部分的考核。硕博连读考生不参加笔试考核。

1.专业英语

主要考察各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不指定参考教材。考试时间为1.5小时,满分100分。

2.专业基础课

主要考察相关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其灵活运用能力,不指定参考教材,考试时间为1.5小时,满分100分。

(1)自然地理学专业笔试科目:自然地理学

(2)地球系统科学专业笔试科目:自然地理学

(3)人文地理学专业笔试科目:经济地理学

(4)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笔试科目: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

(5)环境科学专业笔试科目:环境学

(6)第四纪地质学专业笔试科目:地貌学与地质学基础

3.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

(1)政治理论:包括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科学哲学。

(2)自然地理学专业加试科目:全球变化,地理环境总论。

(3)地球系统科学专业加试科目:气候学、地貌学、综合自然地理学任选两门。

(4)人文地理学专业加试科目:人文地理学、旅游地理学。

(5)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加试科目:专题地图制图原理、遥感数字图像处理。

(6)环境科学专业加试科目:环境地学信息系统、环境生物学、有机地球化学任选两门。

(7)第四纪地质学专业加试科目:全球变化,地球科学进展。

(三)综合面试

资源环境学院按专业成立面试专家小组,对所有考生进行综合面试。面试专家小组由不少于五人的本学科副教授职称(含)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以上专家组成。面试小组对考生的基础知识、科研素质、综合能力,对科研计划书中所提计划的阐述以及英语听、说、读等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无记名打分。每位考生的最终综合面试成绩为所有专家打分中,去掉一个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成绩,满分100分。

面试要求考生准备10-15分钟的PPT向专家组报告,专家提问不少于10分钟。PPT内容包括:(1)基本情况;(2)前期成果介绍;(3)科研计划报告,即对本人已提交的科研计划书进行汇报并作必要阐述等。

(四)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

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学习工作态度、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

学院党委组织参加复试的考生如实填写《复试考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情况表》,并对考生填写的考试作弊等受处罚情况进行认真核查;安排专人(包括党政干部、复试小组专家、导师等),对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进行考核,通过与考生面谈的方式,直接了解考生思想政治情况,并给出考核评语和考核结论,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五)体检

参加复试的普通招考和硕博连读考生均需到兰州大学校医院进行体检,体检时须空腹,同时携带一寸、近期、免冠、彩色照片1张,未参加体检或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六)录取

1.成绩排名

资源环境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本单位所有考生的考核成绩,确定申请材料评价、科研计划书、专业英语、专业基础课、综合面试成绩以及同等学力加考科目的最低录取分数控制线。

达到学校及学院确定的最低录取分数控制线的考生(包括硕博连读生),按照申请材料评价占10%、科研计划书占30%,综合面试占60%的比例计算总成绩并进行排名。

2.成绩公布

全部考核项目结束后七个工作日内,将所有考生的成绩在资源环境学院网页予以公布。

3.拟录取名单确定

资源环境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学校有关录取要求,结合本单位博士招生计划、考生总成绩排名、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结果及体检结果等确定拟录取名单,并在网站上公示,公示无异议后上报学校研究生院进行最终审核。

四、招生纪律

整个考核过程严格遵守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考研辅导活动管理的通知》(教学〔2008〕1号)规定,除考试大纲外,不得以其他任何形式划定考试范围,任何人不得举办任何形式的考研辅导班;在岗教师不得以任何形式参加考研辅导活动(包括社会上的考研辅导活动)。

对在招生工作中违反有关规定、有舞弊行为或给招生工作造成损失的人员,有关部门将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理或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对在报考中违反有关规定、弄虚作假或有舞弊行为的考生,有关部门将视不同情况分别给予批评教育直至取消其报名、初试、复试、录取、入学资格或学籍的处理。

五、联系方法

联系部门:资源环境学院办公室

联 系 人:吕卉

学院网址:geoscience.lzu.edu.cn/

联系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天水南路222号兰州大学盘旋路校区观云楼1409室

邮政编码:730000

联系电话:0931-8911843

六、其他

篇5

【关键词】上海/地理学

【正文】

一、中国地理学的开先河之作

1858年(咸丰三年),英国人慕维廉(w.muirhead)所著《地理全志》由上海的江南制造总局出版。该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用中文所写的地学文献。慕维廉是英国传教士,1846年来华,居住上海。他和洪仁轩有交往,曾到南京考察的政治、经济、宗教。他的中文著述还有:《大英国志》、《天文地理》及《知识五门》。《地理全志》由“广学会”发行,是适应维新运动而出版的科学著作。该书分上、下编,共十五卷,线装木刻本。上编主要讲地理,除总论外,分别论述亚西亚、欧罗巴、阿菲利加、亚墨利加、大洋群岛等五个地域,“分文、质、政三等”论述。下编主要讲地质,标题是:地质论、地势论、水论、气论、光论、草本总论、生物总论、地文论、地史论〔1〕。 将世界地理的知识介绍给了中国。之后,上海还陆续出版了《绘地法要》(著者不详,金楷理、王德均译,1875年江南制造总局出版)、《测地绘图》(富路玛著,傅兰雅、徐寿译,1876年江南制造总局出版)、《测候丛谈》(著者不详,金楷理、华衡芳译,1876年江南制造总局出版)《测绘海图全法》(华尔敦著,傅兰雅、赵元益译,1901年江南制造总局出版)等介绍西方地理学方法技术的著作以及《八省沿海图》、《平园地球图》(两图均为江南制造总局出版,年代不详)等地图。

1901年,在上海南洋中学任教的张相文编写了《初等地理教科书》(二册,上海南洋公学印,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初版)和《中等本国地理教科书》(四册,上海兰陵社印,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四月初版)。此两书是我国最早的地理教科书,印行总数达二百万部以上,为地理学知识在我国的普及做出了重要贡献〔2〕。

1908年,张相文著中国第一本自然地理学著作——《地文学》(地文学一词来自日本,即自然地理学),由上海文明书局印发,至民国二年(1913年)已发行了第三版〔3〕。 作者鉴于当时一般的地文学著作不是译自东洋就是西洋,故撰此书,“会萃各大家学说,博引旁搜,一切证例悉以中国之事实为本”,力求“亲切详瞻”〔4〕。 这在当时也是一个可贵的创举。

张相文在《地文学》绪论中,一开始就说:“地文学者,地理学之精髓也。言地理必济地文,其旨趣始深,乃不病於枯寂无味,而於他学科亦多互相关联,如天文学、地质学、动植物学、人种学、气象学、物理学、化学,莫不兼容并包,以为裨益人生之助。……于以统合各科,而蕲进于实用,此地文学所以为最重要之学科也。”此言时至今日仍有参考价值。

《地文学》一书,篇幅不多,全书共197页, 附中西对照表长达13页,附彩色图十余幅。该书的特点主要有:

(1)内容分星界、陆界、水界、气界、生物界五编。

(2)“参酌东西各大家学说”。如讲到太阳系的形成时, 介绍了康德及拉普拉斯的星云说。

(3)对于旧地学家迷惑不解地许多自然地理方面的事物, 均能科学地阐明其形成原因与发展规律。例如,在讲到片麻岩的形成时说:“原始界(太古界)岩石,层理清晰,乍见儿如水成岩,而其成分则为结晶质;又与火成岩无异,是为化形岩(变质岩),大抵受地下之热力与压力,使最古之水成岩,悉数融解,再为凝结,逐变为片麻岩。”

(4)重视联系中国实际。“举为例证,以本国为宗, 其为中国所无,或调查未晰,而于地文有切要之关系者,兼及他国”如讲到地质时代各界、系地层时,就指出其在我国的分布,讲到河口泥沙沉积时,则以崇明岛为例而加以说明。

(5)“尤时时注意实用,如防霜、避电、培植森林、 改良土壤等,各举其要,以为实地应用之资”。

二、活跃的地理学术组织及刊物

后,上海地理学的发展出现一段颇为繁荣的时期。除了继续介绍国外地理学的知识和思想外,中国人自己的研究活动逐渐地活跃了起来,研究人员不断增加,研究活动向有组织的方向发展。在这段时期先后出现“中华地学会”、“建国地学社”和“中华地理教育研究会”三个地理学术组织,并发行了《地学季刊》和《地理之友》两个地理学术刊物。

1.中华地学会及《地学季刊》

中华地学会于1931年1月成立,由葛绥成(中华书局编辑)、 盛叙功(暨南大学教授)、李长傅(东方舆地学社兼暨南大学南洋文化事业部编辑)、丁绍恒(大同大学教授)、刘虎如(商务印书馆编辑)等人发起,先后参加会员约80人,其中大部分系上海方面的会员,外地会员约20余人,分布在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四川、福建、河南及辽宁等地。

该会成立后的主要工作是编辑出版《地学季刊》。1932年1 月创刊号出版,共刊载18篇文章,合计约20余万字,由大东书局印行。“发刊词”称:“地学之宗旨,在于研究人地相互关系,使吾人于世界各处之风土人情,能详释其因果,寻求其系统,以明今后应如何改造之途径。……同仁有鉴于此,组织中华地学会,以期交换知识,发展地学。内而国计民生,外而国际概况,俾有真确之认识。期有裨益于中华之建设,固意中之事也”。至1934年底,《地学季刊》一卷四期出齐,共80余万字,此时由于印刷困难,1935年2月2日举行第三次年会,讨论季刊的继续出版工作,并修改会章,改选职员,聘请丁文江、王云五、何炳松、竺可桢、金兆梓、翁文灏、费伯鸿、舒新城、为名誉会员,选举葛绥成、李长傅、盛叙功、丁绍恒、顾因明、董文、楚曾、洪懋熙、褚绍唐为执行委员、葛绥成为总务主任、李长傅为编辑主任、褚绍唐为干事。《地学季刊》第二卷起改由学会自行印发,每期约15万字,内容理论与实际并重,着重系统研究和现代趋向,至1936年底后又出版了四期,共约50余万字,由上海中国科学公司总经售,各大城市均有特约代售处。

1937年抗战开始,因会员分散,季刊无法继续出刊,学会工作也告停止。至此,《地学季刊》共出刊了2卷8期,合计约130万字, 刊载各类文章124篇(其中包括续载7篇,译文24篇,如不计续载则为117 篇)。其类别为:1.介绍辩证唯物主义的地理学思想的论文6篇;2. 经济地理及人文地理10篇;3.自然地理12篇;4.中国地理28篇;5.历史地理(包括边疆地理、地名学及地理学家)19篇;6.外国地理6篇;7. 地理教学9篇;8.游记及考察9篇;9.地方志17篇;10.书目及书刊评介3篇;11.国外地理动态及会务报告5篇。

三十年代的上海各种思潮都在此汇聚。当时上海地理学的领域中部分人士开始接受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并介绍新哲学观点的地学刊物。这方面的文章计有楚图南的“人文地理学的发达及其流派”、李长傅的“地理学研究的新阶段”(2卷1期、2期)、“转形期的地理学”(2卷4 期)等约10多篇。

楚图南在“人文地理学的发达及其流派”一文最早介绍了新社会派的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思想:“这个学派最先的渊源,当然要从嘉尔(即马克思)算起,他的《资本论》的名著里已经提出了经济怎样为一切历史建筑或社会建筑的基础。由于经济手段或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历史或社会也不能不随之而变化。将这个原则应用于地理学上的问题,即人地相关的问题。于是发生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即人类文化的发展是自然契机(因素)规定了呢?还是社会契机(因素)规定了呢?据蒲列哈诺夫的意见,自然环境是最终的规定。但自然环境对于人类的影响,则以在自己的作用之下所发生的经济关系为媒介而主要地影响人类,这便是这派人文地理学的最基本见解或根本原则。这个原则的最初应用,始于墨西尼可夫的《文明与历史上的大河》,其方法和体系的大致规定,则始于威特福噶尔诸人的《地理学批判》。”李长傅在该刊二卷中连续发表了四篇介绍辩证唯物主义地学观的文章。他在“科学的地理学的新转向”一文中批判了当时流行的人地关系论后指出:“人地关系的缺憾,据威特福噶尔之说,陷于速成推理法,把人与地的中间项的劳动过程漏掉了,其结论是任意规定,虽有时正确,但常常半正确,甚至完全错误。要救济这缺憾只有利用辩证法的唯物论”。他又在“转形期的地理学浅释”一文中认为:“正确的地理方法应是辩证唯物论,它应用于社会科学即唯物史观,应用于自然科学即自然辩证法。人对自然的活动不是个人的而是集体的,因此发生人对自然、人对人们二种活动……,自然以劳动过程为媒介,才能在人类之社会生活中发生作用。所以,一切人文地理学的现象,其主动力不在自然、不在人类,而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该文还引介威特福噶尔的图式,说明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劳动力、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的不同特点由此形成不同类型的人地关系,这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地理学的中心思想。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他们的文章不得不用隐晦的词句论述,如资产阶级为“布尔乔”,马克思为“马卡尔”、“嘉尔”等巧妙地躲避当时政府的审查。

《地学季刊》中关于中国地理方面的文章,李长傅的“中国地理区域论”(1 卷1期和3期)两篇文章是比较系统的中国地理的区划研究。前文介绍了中国各种地理分区(如张其昀、翁文灏、香川干一、葛德石、博克斯顿、洛克斯比的分区和田中季作的东北分区等),并加以评论,最后提出作者的意见,分全国为25个地理区。后文分为绪论和本论两段。绪论历述地形区(野田势次郎、史密斯、李长傅)、气候区(竺可桢、甘德楼)、生物地理区(邹树文、钱崇澍)等部门分区及综合分区(张其昀、葛德石、香川干一及李长傅等)。作者将全国分为北部、南部、东北及西北四大区,26个分区,并论述了各分区的特征。以上两文是我国三十年代较系统的地理区划研究论文。

李长傅的“中国湖泊的研究”(1卷4期)论述了湖泊的意义、分类、成因、变动与人生的关系及我国湖泊的分布等。此文亦为我国早期系统的全国湖泊研究论述。

褚绍唐的“中国都市的地理因素”(1卷2期)对我国205 个较大的城市,从地理位置、腹地条件、水运和气候条件及经济基础分析了我国都市的地理因素,为我国较早研究都市地理因素的文章。

《地学季刊》在历史地理方面主要有楚图南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2卷3期)。该文讨论了历史地理学的定义、发展史略、研究的重要性、有关的科学、历史地理学与唯物辩证法、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目的等。作者还提出了必需以唯物辩证法的方法来研究历史地理,同时指出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说明历代疆域沿革,最重要的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以历史的地理因素或条件,来阐发中华民族、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的性质和发展的过程。

在地名学方面,葛绥成的“地名的研究”(2卷1期),论述了地名的意义、种类、构造、变化、同地异名及别称、地名和国语、翻译地名应注意的事项等等,是我国最早较系统的地名研究论述。李长傅的“扬子江名称考”(1卷2期)指出在隋唐时即有扬子桥,扬子津之名,唐永淳元年(682年)曾在扬子桥设扬子县, 扬子津扬子江之名已散于诗歌文章中。当时扬子江仅指扬州以南的大江。至1658年(顺治十五年)马尼刺大学教授d.f.navarette始称中国最有名的大河洋子江, 意为“大洋之子”(son of ocean),后又译为扬子江,并谓此江发源于云南。至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英国使者马卡尼(marcartney)至扬州,称自此至扬子江岩约二英里,此后在国外的文献中,遂多称全江为扬子江。

关于地理景观方面的论述,葛绥成的“景观研究(1卷4期)论述了文化景观、空中摄影、景观综合、景观论等内容,主要根据日文材料,此文为我国介绍景观论的早期论述。

此外,还有盛叙功译介的日本黑正岩的“科学的经济地理学”( 1卷1期、2期),德国威特噶尔的“中国农地的灌溉问题”(2卷2期)和“中国治水事业与水利事业”、丁绍恒的“中俄界约桌原委与边防之危机”(1卷1期)、葛绥成的“十年来的中国疆域和政治区划的变迁”(2卷1、2期)、褚绍唐的“中国地图史略”(1卷4期)、 楚图南译的“近代地理测量及绘图学之发达”(2卷2期)、何锡昌的“自然科学体系所见地理学之地位及其本质”(1卷3期)、张沦波的“地理科学之解释及其代表作”(1卷3期)、周宋康的“地理环境决定论”(2卷3期)、葛绥成译taylor.g的“环境和人种”(2卷 3、4期)等较重要的文章。以上说明,30年代上海中华地学会编辑的《地学季刊》站在时代的前列,起到了推动我国地理科学发展的作用。

2.建国地学社

建国地学社由卢材禾(社长、复旦大学教授)、乐汉英(上海艺术研究社出版部主任)、陈闻远(南京朝报编辑)、卢毅(复旦大学教授)、黄望平(中华铁工厂工程师)、庄国钧(立达图书公司经理)、王成祖(大夏大学文学院院长、圣约翰、东吴大学教授)、黄国璋(清华大学、中央大学、北平师范学院地理系主任)、陆承荫(中华舆地学社绘图组长)、蒋天任(苏州中学讲师)、申广霆(暨南大学助教)12人发起。据他们向当时社会局申请备案〔5〕的理由称:(1)集合地理学者,研究专科学术;(2)联络会员感情,增进工作效能;(3)协助政府推进地理教育,并研究地理建国方案,以为政府之参考;(4 )促进国民理解地理建国之重要,以养成正确之国家观与世界观。他们准备做的工作有:(1 )聘请专家编辑地理教材,地图以及各种专门著作;(2 )计划制作地理模型、仪器、照片,以应一般教学与普及之需要;(3 )对本国各区域作精密之实地调查(注重土地利用),出版报告;(4)举行学术演讲;(5)搜集地学资料,会员约30至50人。据笔者访问当时活跃在上海地学界的现华东师大地理系褚绍唐教授和西欧北美地理研究所的钱今昔教授,该学会在上海虽未开展较有影响的活动,但当时的地理学工作者积极以地理学参加抗战后国家重建的精神由此可见一斑。

3.中华地理教育研究会

1947年8月31日,中国地理学会在上海召集年会, 讨论中学地理课程问题,因时间匆促,一时未能获结果,乃推举葛绥成、许逸超、褚绍唐三人负责召集上海中学地理教师作一讨论。9月10日, 中学地理讨论会在晓光中学开会,各大中学地理教师共二十九人出席,由葛绥成报告开会宗旨,许逸超讲述地理学教育的趋势。旋即讨论地理教学实际问题,如教学时间问题、高中自然地理教学问题、高中本国地理区域问题、各省区域面积问题、外国地名译音问题。讨论结果由于问题颇大,需较长时间讨论与研究,乃决定筹备上海地理教育研究会,推举葛绥成、许逸超、王文元、邱祖谋、卢材禾、褚绍唐、陈尔寿、陈大森、朱jǐng@①琳九人为筹略委员。10月5 日上海地理教育研究会在市立育才中学成立,到会会员四十七八,会上洪绂先生作了中国省区改造问题报告,最后逐条讨论章程并选定第一届理监事。推举翁文灏为名誉理事长、王成祖为名誉副理事长、许逸超为理事长、葛绥成、卢材禾等14人为监事,褚绍唐为总干事、葛绥成为总编辑、洪绂、丁锡祉等11人为研究委员。该会成立后为了使外地同行加入便利而更名为“中华地理教育研究会”,同时在国内各重要城市均进行组织分会。武汉分会由邹新垓主持;北平分会由王成祖、李良骥二人主持;东南分会由李式金(厦门大学)主持;南京分会由孙承烈(南京中国地理研究所)主持,西北分会由冯绳武(兰州大学)主持;昆明分会由王立本主持,贵阳分会由王钟山(贵阳师范学院)主持;台湾分会由任德庚(台北师范学院)主持。中华地理教育研究会已成一全国性的地理学术组织〔6〕。 中华地理教育研究会“其旨趣拟本纯学术之立场,探讨新地学之真义,以效之方法,使达成教育之目的,并期待群策群力,搜辑地学之新资料,以谋有所贡献于我国之地理教育”。〔7〕

中国地理教育研究会成立后,会务积极进行,1947年10月21日召开首界理监事会,并欢迎中央大学李旭旦教授由美国返国,开会时由李先生报告了美国地理教育状况,并决定该会刊物名称为《地理之友》,创刊号于1948年3月出版〔6〕。该研究会的主要活动是编辑出版《地理之友》。翁文灏在其发刊词中称:“地理研究对于国民思想,民族前途,以及人类文化等,都有莫大的关系。……我国科学地理师资的缺乏,教材和教法的欠当,是人所共晓的事,以至三十年来的地理教育,始终在非驴非马的状态中。……但补救之道不外两点:一是普及地理教育灌输正确观念和知识;二是服务地理界的同志,要从今后下决心训练自己,同时放弃一味室内埋首陈书的陋习,各就所在各地做实地考察。这样时日一久,自有相当满意的收获。我希望‘地理之友’的同志,能负起这等使命!”

至1949年前,《地理之友》共出版两期,第1 期文章有:许逸超“地理学的因素和原则”、洪绂“地理教育之目的”、葛绥成“记清代地图学家邹代钧”、丁锡祉“地理基图”、李震明“中国地形的区分”、杨景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领土之变更”、马湘泳“钱唐江下游地形实察与今后潮汐之影响”、李震明书评“南海诸岛地理志略”、任德庚“新生的菲律宾共和国”、褚绍唐“修正高级中学课程标准草案意见书”、章生道“北行纪要”。第2 期文章有:刘恩兰“我国疆土拓殖的地理背景”、王成祖“地理教材的适用”,刘德生“台岛地形随笔”、卢材禾、秦华麟“台北区域地理”、徐俊鸣“河南的地理形势和军略价值”、陈尔寿“当前我国水利建设的三大要务”、章生道“佘山地形考察”、唐永銮“东北地理景观”、秦华麟“〔新书介绍〕谌译中国区域地理”、陈大森译“刚果河之游”。许逸超在“地理学的因素和原则一文中认为研究地理的因素可分为两组九个,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各占四个半因素。研究地理要根据因果原则、通论原则、分布原则。分布原则是地理学特有的原则。“地面上任何现象涉及到分布,就含有地理的意义。火山的原因和现象,个别叙述,地质的意味很浓,但寻求火山的分布,并问为什么地球上的火山带要环绕着太平洋沿岸,这就是地理了。”很好地表述了地理学的特质。但文中也存在着当时地理学者将自然现象同人文现象简单类比的问题,“至于我们中国,有人说是老而不死的一个国家;早晚能否大地回春很难推料。我们知道,这种由幼而壮而老而返老还童的轮回哲学,本是地形学的基本原则,今日人文地理的许多现象,也都可以引用了。”洪绂在“地理教育的目的”一文中提倡了地理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地理学为中学初级教育重要之一门,应使学生认识中国大好河山,无尽之富源,与我刻苦耐劳之人民,从而引起爱国爱乡之念。学地理始知中国之伟大,其在世界之使命,并藉以明晰中国文化之地理基础,以冀从因袭的,传统的文化根基上,创造一个有意识的,合理化的新文化。在物质方面,由目前在崩溃中的传统的经济重建科学的技术的经济,……。”李震明在“中国地形的区分”一文中阐述了中国地形的要点、分布、界线、几种特殊的地形(黄土、赭色砂岩、石灰岩地形、沙漠)和五大地形区(青藏高原、蒙新沙漠草原地域、北部地域、中部南部地域、东北地域)。王成祖在“地理教材的适用”一文中讲述了区域的顺序、位置的意义、地形气候的比较、分布范围的确定、统计数字的应用、时事发展的诠释、风土人情的影证、风景区的描摹、图解的补充、中外地理的差别十个地理教材适用的问题。陈尔寿在“当前我国水利建设的三大要务”一文中论述了当时我国黄泛区的复兴问题,yva (长江上游水利计划)的梦想和南北两大港口(北方塘沽港的继续修筑和南方黄浦港的正式开辟)三大水利建设要务。在黄泛区的复兴问题中提出“不仅是希望这个区域能够恢复昔日的旧观,并且可以将‘工业农’的理想在这里作为试验,……”。它们反映了当时上海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研究的水平。上海解放后,中华地理教育研究会继编了一期《新地理之友》。1951年,上海地理学会成立,中华地理教育研究会逐并入其中,刊物停办。

三、地理教育事业与地理学著作和地图的出版

上海的地理教育在中国也是较早开始的。1870年,上海同文馆开设了地理课〔8〕;1876年创办的格致书院也开设有地理课〔8〕。1897年创办的南洋公学也开设了地理课〔8〕,1899年至1903 年中国近代地学大师张相文在此教授国文与地理〔9〕。

1929年,大夏大学高等师范专科开设了史地组,后在文学院下设史地系。开设有人生地理、中国地理、外国地理、地理绘图、地理教学法、自然地理等课程。主要任课教师有:葛绥成、李长傅、邬翰芳、孟寿椿、王成祖等〔10〕。1931年,暨南大学史地系成立,先后开设了中国地理、历史地理、地理学史、气象学、地形学、经济地理、人文地理、世界地理、政治地理、地图学等课程。楚图南、王庸、王勤@②、王成祖、姚明辉、许逸超、盛叙功、洪绂、王文元、褚绍唐、葛绥成等先后在此开课〔11〕。复旦大学在抗战期间成立了史地系,其设立的目的是:“养成能独立研究史地之人材”;“培养中等学院史地课之良好师资”;“灌输全校学生以史地知识”〔12〕。开的地理课程有:中国地理、气候学、地图学、经济地理、地学概论、人文地理、亚洲地理、美洲地理、欧洲地理、政治地理。任美锷、叶粟如、顾颉刚等曾在此任教。〔13〕

这一时期,上海凭借其雄厚的研究、出版力量,出版了许多地理学著述,它们中较有影响的有:葛绥成编著《世界文化地理》、《地理数学法》、《中国近代边疆沿革考》、《地形学》等书;李长傅的《人文地理学》、《地理政治学》、《转形期的地理学》、《南洋地理志略》等书;盛叙功的《农业地理》、《交通地理》;丁绍恒的《近代本国地理沿革志》;张资平的《地图绘法和绘制》;楚图南的《地理学发达史》等书。地图出版在国内更是一枝独秀,大量的地图出版机构(如世界舆地学社、东方舆地学社、大众舆地学社、中华舆地学社等)出版了大量的地图。其中《申报地图》为我国的地图出版做出了重要贡献。《申报地图》是上海《中华民国新地图》和《中国分省新地图》的习惯统称,是上海《申报》为创刊六十周年而于1930年秋由丁文江、翁文灏、曾世英开始编绘的。它在地学上的贡献主要是根据古今中外经纬测量成果,运用等高线,并采用分层设色法编绘,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它为我国地学所做的另一贡献是为我国培植了地图印刷力量。(原有人主张到日本小林又株式会社胶印厂印刷,印价较便宜,但丁文江等人最终确定在上海出版)。至1949年后,我国印刷质量较高的地图大都由当时《申报地图》培植起来的上海中华厂承印〔14〕。

解放前上海地学一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了从译介到独立研究不断发展;研究力量从个体到形成组织;内容逐渐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地理教育较发达;地理出版兴旺等特征。上海是我国近代地理学研究、教育和传播的一个重要中心,为我国地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子贤:《简明地质学史》,河南科技出版社,1985年出版,第202至206页。

〔 2〕林超:《中国现代地理学萌芽时期的张相文和中国地学会》, 会议资料,存河南大学地理系资料室。

〔3 〕张天麟:《张相文对中国地理学发展的贡献——纪念“中国地学会”成立七十周年》,会议资料,存河南大学地理系资料室。作者为张相文堂兄弟。

〔4〕《地学杂志》创刊号:绍介图书。

〔5〕上海市社会局第五科36组55号(上海档案局全宗号6、目录号5、案卷号1807,该资料现藏上海档案馆。)

〔6〕“中华地理教育研究会务概况”,《地理之友》1卷1期。

〔7〕“中华地理教育研究会缘起”,《地理之友》1卷1期。

〔8〕唐振唐:《上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91页。

〔9 〕张天麟:“张相文对中国地理学发展的贡献——纪念‘中国地学会’成立七十周年”。

〔10〕《大夏大学年鉴》民国十八年,藏华东师大档案馆。

〔11〕据华东师大地理系褚绍唐教授和西欧北美地理研究所钱今昔教授回忆。

〔12〕复旦大学历史档案第51卷。

篇6

关键词:地质学基础;课堂教学;野外实践;师范类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8-0209-03

对于地理学基础课程来说,其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俞鸣同认为地质学基础教材存在某些章节分量不妥、某些内容编排不当、某些内容提法不适三大问题[1]。张跃西用系统论和系统方法研究地质学基础教学及教材体系建设问题[2]。李娜、李春生、谢玉玲、文英、常华进等人研究了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提出了加强多媒体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方法合理结合[3-7]。陈萍、隋丽华等人提出了多媒体教学在地质学基础教学中的课件开发中的应用与加强教学实践环节[8,9]。王新源等研究了高师地理专业地质学基础课程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开放式教学、突出新时代需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和野外实践的作用[10]。因将多媒体运用于教学过程中已成为当前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7]。王卓理等人认为通过感知规律可以指导地质学基础实践教学,使认识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以更好地掌握和巩固知识[11]。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而我国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却普遍存在着诸多薄弱环节[12]。于亚军等人对高校自然地理学野外合理实习内容设计和综合效果评价进行了研究。野外实习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强化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通过设计地理学与其他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发现科学问题的学术思想,这是野外实习的关键内容,应给予足够的重视[13]。本文针对笔者所在学校地理科学专业的课堂教学及地质地貌野外实习环节的优缺点及实习效果做一个讨论评价,以期提高和改善地理专业的学生课堂教学效果和野外实习技能,从而真正在实践中掌握认识地质地貌的专业基础知识,为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培养科学研究精神和创新思维打下坚实基础。

一、地质地貌教学及野外实习内容设计

教学和实习对象为大一地理科学专业学生,为专业基础课,教学教材为宋青春主编的地质学基础(第四版),传统的教学内容包括地球内部构造、矿物学、岩石学、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地壳演化史、地质矿产资源及地质学在地质环境中的应用。教材中最大的问题是未反映出新的地质学科研成果及地质学发展趋势和对地质环境环节的弱化。实践实习内容分为野外实习和室内参观实习,实习周期为5~7天。实习地点主要为阜康北沙窝子、三工河流域、盐湖、乌鲁木齐河河流阶地、南山东白杨沟山体滑坡点、新疆地质矿产博物馆、自治区地震局等地,实习的内容主要为矿物、岩石、地层产状、褶皱和断层构造、矿产、天山地壳演化史、古生物、风沙地貌、滑坡地貌等。实习方式主要为野外现场讲解和现场操作学习和室内参观学习为主,最后提交实结报告。

二、教学及野外实习所存在的问题

偏光显微镜使用是地质学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完成的课程训练和必须具备的能力,而对于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一则没有安排专门的课程教学,在地质学课程中也没有相关知识内容;二则教学时间有限,许多师范类院校对地质学基础课程进行了压缩;三则可能缺乏开设这些实验的相关条件,导致许多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学生没能进行偏光显微镜使用训练[14]。在本科阶段对学生进行相关训练,让他们掌握使用偏光显微镜的技能非常有意义。学校可考虑适度购买显微镜仪器,借助显微镜可仔细观察不同矿物和岩石的形态及光学特征,加强学生实习课中对矿物和岩石的理解能力。

实习所存在的问题有:实习任务重,时间安排较紧张,由于实习学生较多,集中讲解时不能照顾到所有的同学,有些站得远的学生就会听不清楚老师的讲解内容,大部分学生从实习过程中都收获了许多专业知识,但部分学生野外动手能力较差,不能很好的将课本所学专业知识与野外实践结合起来。由于只有放大镜,在野外对三大岩石的识别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以后应加强学生野外对岩石的鉴别能力,同时课堂上的地质学基础实践课就应该要求学生多看多记,对主要矿物及三大岩石的识别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多看,到了野外才能掌握识别三大岩石的基本特征,尽量避免学生学后就忘了的情况发生。

传统的野外实习一般采取教师现场讲解,学生记录和整理笔记,编写实习报告的模式,由于实习内容过于简单,使有的院校野外实习演变成为参观、旅游活动,学生根本没有真正参与实践,更谈不上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指导教师将大量精力集中在通过观测识记并巩固课堂理论知识方面,很难真正有效的拓展课堂教学的内容,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补,更无法满足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

在教学中除了主要讲解传统的地球圈层构造、主要矿物和岩石识别、褶皱和断层构造、构造学、矿产资源成因及地质学基础在地质环境中的应用外,还应加强新疆宝玉石和新疆主要矿产资源及地质环境方面知识的讲授,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创新,而不完全拘泥于课本教学。因为新疆是矿产资源资源大省和金玉之乡,阿勒泰和和田的宝玉石矿产资源的讲授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用实物讲解宝玉石矿产资源的鉴别基础实用知识。标本实验室可适量新增加一些金、银矿石和和田玉石标本,增加他们对宝玉石的基本认知能力,同时增强本门课程的实用性。另外,矿产资源的开发势必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怎样处理矿山环境和评价矿产环境也应该纳入到本门课程常规教学内容之一,因为授课教材内对此方面的介绍比较少。在地质学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动态方面首先要求老师要参考阅读大量的地质学方面的中英文文献资料,增加地质学学科最新研究方法、研究进展方面的授课,特别是第四纪地质是影响地理现状的重要地史时期,但在地质学基础中却轻描淡写,应加强第四纪地质章节的讲述。使学生能很好地把握本门课程的核心内容并拓宽学习视野。

三、建议及结论

1.传统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传统板书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方法各有利弊。传统板书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便于学生记笔记和加强理解,不利之处在于不能形象直观地演示地球的圈层结构和构造等知识点;多媒体教学对于教师来说授课轻松,不用大量的板书,画面和视频比较直观形象,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地球的内部基本特征和构造运动的过程和其形成地貌基础,但多媒体教学方法PPT内容众多,重点不突出,学习像走马观花一样在感官上得到了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多集中在精美的画面或视频当中,不能及时地做笔记和思路容易不清晰,课后容易遗忘教学重点内容。所以该板书的时候就用板书教学,比如,绪论和三大岩石部分最好用板书教学,课堂上同时多用实物模型做演示。比如像讲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和褶皱和断层构造及板块构造学说等章节采用多媒体教学效果会较理想些;在讲解地震章节的时候,通过PPT和视频的播放讲述地震构造带的分布及地震产生的后果等;在讲解三大岩石矿物组成及结构、构造的时候,可以借助显微镜观察岩石薄片,可以直观地看到矿物的形态特征和岩石内部矿物组成结构和岩石构造。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方法相结合,使学生更直观的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高学习效率。

2.形象比喻和模型展示相结合。地质学基础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一门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多用形象比喻法和模型展示的方法讲授更能让学生理解并记住知识要点。比如在讲到地球圈层结构的时候,地壳、地幔、地核可以用鸡蛋壳、鸡蛋清、鸡蛋黄3层结构形象地比喻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划分。在讲解正断层、逆断层和岩层的产状时,可以借助实物模型演示,和现场使用罗盘测量模型岩层的产状,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区分正断层、逆断层和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的概念。在讲述新疆宝玉石矿产的时候,可以拿不同的实物标本向同学展示宝玉石基本的鉴别方法,比如阿勒泰的碧玺和红宝石还有和田玉,让学生明白用最简单的硬度和矿物晶形等方法来认识宝玉石。因此各大师范院校开设有地质学基础这门课的院系可适当补充金、银矿石和宝玉石的标本,通过实物展示和简单辨别方法讲解,让学生通俗易懂地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宝玉石鉴定知识,同时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宝玉石等矿产资源的评价,虽然是课本内很少涉及的知识,但其很实用且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同时,也能提高学生毕业后从事地质、能源等相关行业的竞争能力。

3.增加地质作用和环境地质内容。地质学关注的是地球内部内三圈,而地理学主要关注的是地球的外三圈及人地关系。而授课的地质学基础教材更加注重内三圈的讲授,各种自然地理现象是和各种地质作用的结果密不可分的,教材弱化了地质作用内容。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可适当地根据地理学专业学生的特点及以后的发展方向,多增加地质作用和地质环境部分内容,比如河流地质作用、风成地质作用、冰川地质作用、海洋和湖泊、沼泽地质作用等,一定的地质作用结果可导致不同的自然地理现象,二者密不可分,使学生更多地掌握各种自然地理现象的形成地质背景和条件。地质环境和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特别是各种地质灾害的形成和对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通过讲述地质环境的内容,特别是矿山地质环境的评价评估方法、基本原则,使学生更加了解应合理开采矿产资源和保护好地质环境的重要性,否则就会损害后代人的利益和人类的健康。如何合理评价和治理因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目前也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使学生更加认识人地和谐关系的重要性。

4.野外老师讲解和学生动手实践相结合。在野外地质地貌实习过程中,只靠实习指导老师讲解、学生记录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必须每人都要亲自动手实践,通过测量或画信手素描图的方式,加强对地质地貌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建立科学思维精神。在野外观测风沙地貌时,通过讲解然后分组让每个学生测量沙垄的走向、高度、迎风坡和背风波的倾角及坡长等,使学生深刻认识沙丘的形态特征及沙丘形成的原因。在观测断层时,让每个学生在笔记本上画出断层的素描图。学会使用罗盘测量岩层的产状是每位学生学习本门课程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技能,所以在野外过程中必须让每个学生亲自动手测量岩层的产状,学会使用罗盘,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到天池下的化石山捡拾古生物化石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实习环节,在娱乐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得到了收获,同时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海陆变迁的含义。

5.野外实习培养学生吃苦精神和科研思维。现在的大学生很少有机会去野外锻炼,实习的过程很辛苦,要经常徒步观测各种地质现象。首先让学生明白做科学研究是一个吃苦耐劳、严谨的过程,要有以后献身科研不怕吃苦的精神。同时实习指导老师要旁敲侧击地多引导学生发现野外的科学问题,启发学生做科学研究的思维,多让他们想想为什么的问题。不能光看光记还要多思考,从地质地貌现象中多发现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为以后本科论文的选题、撰写和研究生学习阶段打下基础。

总之,师范类院校地质学基础教学不应局限于教材,增强地质作用和地质环境的教学内容,在矿物讲解的过程中适当增加宝玉石实物标本讲解,结合新疆优势矿产资源特点,授课内容适当增加宝玉石矿产资源和矿山环境的评价方法和基本原则,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用传统板书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多采用形象比喻法和模型展示,提高学生感性认识。在野外实习环节选择合适的地质地貌实习地点,老师讲解和学生动手实践相结合,锻炼和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科学研究思维精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地质学基础课程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俞鸣同.编写地理专业基础地质学教材的商榷――评宋青春主编《地质学基础》[J].福建地理,2002,17(2):10-11.

[2]张跃西,江兴亮,李恕宏.地理教学系统思维方法――兼论教材体系建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6,19(3):390-394.

[3]李娜.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以钦州学院地理科学专业为例[J].钦州学院学报,2012,27(5):71-74.

[4]李春生.地质学基础的教学改革与创新[J].科技信息,2009,(12):331.

[5]谢玉玲,徐九华,李建平.关于地质学基础类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J].中国冶金教育,2001,(5):52-53.

[6]文英.浅谈地质学基础教学中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结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3):176.

[7]常华进.地理科学专业“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的体会与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12,(1):60-63.

[8]陈萍.《地质学基础》课多媒体课件开发与教学实践的体会[J].中国地质教育,2001,(1):55-57.

[9]隋丽华,武羡慧.地质学教学若干问题研究[J].阴山学刊,2003,12(2):36-37.

[10]王心源,常月明,高超,等.21世纪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地质学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06,(1):98-103.

[11]王卓理,耿鹏旭.感知规律在地质学基础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河南教育,2010,(2):28-29.

[12]杜国云,王鹏贤.关于高校地质学基础课程多媒体教学如何适应考试科学化管理的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8,(1):89-92.

[13]于亚军.高校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内容设计与效果评价[J].地理教育,2011,(1-2):123-124.

[14]地质矿产部教育司.浅谈地质学的教育改革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1994,(2):21-24.

篇7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161所高校设置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专业,158所高校开设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简称“规划”)专业。开设的院校既有综合性大学、师范类院校、地质矿产类院校,也有农林类院校和建筑、工程类院校,还有理工院校、财经院校等。大部分高校的gis专业由地理学、测绘科学、地质学等学科转化而来,而规划专业主要由地理学相关专业转化而来的,它们都是地理科学类下的二级学科。由于受传统的办学背景的影响,多数本专业课程体系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人才市场需求以及国家创新体系之间存在矛盾,各个学校在构建课程体系中存在课程体系不合理,理论和实践环节脱节、教学与培养目标相背离、宽而不专等问题。

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就必须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方案。什么样的课程体系是合理的,什么样的课程是学生所需要的,这是高校地理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不同类型的高校在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等方面各有特色,这就决定各高校地理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内容等方面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否则无法向社会输送更多的、合格的专业人才。目前,大部分高校均按专业招生、培养,也有部分院校按大类招生,分类培养,而地理科学类专业还没有成熟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计划。本文试图根据高校的特色和地理科学类专业本身的特点,结合本校近5年来的实践,对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设置进行一些研究,以期促进地理科学类专业人培养。

一、课程体系建设的依据

进入21世纪以来,高校大力推行素质教育,重基础、重能力、重创新、‘淡化专业方向已是大势所趋。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地理科学类专业按大类培养人才成为必然。

地理科学类专业采用重基础、宽口径、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地理学专业基础、城乡规划及地理信息系统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符合21世纪社会、经济、科技发展要求,适应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以及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等专业机构需要的专门人才。具体而言,gis专业合格本科毕业生能够胜任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房地产、基础设施等领域与地理信息产业有关的技术应用与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具备较好的科研潜质能力的优秀本科毕业生,可通过推荐免试或考试录取为高校或科研机构的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具备地理学和城乡规划、资源管理等相关应用领域宽广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合到规划、国土、环保、城建、旅游、房地产等部门工作,或到科研部门、高等和中等学校从事相关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

二、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地理科学类专业本科教育既不同于职业教育,也不同于研究生教育。它既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背景知识,又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其职业定向性比较强,大多数学生毕业后都要在社会相应领域从事与自己专业知识相关的职业活动,为社会服务。本科阶段的实习,既要求学生实习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更要比较熟练地掌握从事专业活动的基本技能,还要为将来研究生阶段和继续学习打下较好的研究基础。因此,在目前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形势下,课程体系的建设、课程的设置要和职业需要尽量缩小差距,以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发展。

课程体系构建的根本目的是向学生提供一套比较完整的符合专业需求的知识能力结构。地理科学类专业应突出地理学的大背景,也更需要加强相关主干学科的专业知识、专业应用技术与技能,注重综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强化能力培养、注重素质教育、增强适应性的基本思路,培养具有创新潜能和协作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具体应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应是培养目标和促进培养目标的充分体现:(2)既要考虑地理科学这个大背景,又要充分考虑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这两个专业特点以及发展需求;(3)应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并为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4)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5)应考虑加强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6)必须加强实践课程的分量,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地理n-学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及课程设置

1.课程体系的系统结构及特点

课程体系是一个具有特定功能、开放性的知识与技能的概念组合体系。其系统结构的形成不仅要使所包含的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专业应用课等形成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而且还必须正确地反映培养目标和专业要求,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符合学制及学时限制。前者是课程体系内各门具体课程的相互联系,称为课程体系的内部结构;后者是课程体系形成的环境条件和制订依据,即为课程体系的外部环境。环境制约着系统,系统要适应环境:功能决定于结构,结构要适应功能。这二者的相互作用称为课程体系的系统结构模式(见图1)。

建立课程体系的系统结构模式,要求在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1)课程体系形成的环境条件和制订依据;(2)课程体系的内部结构。在此基础上建设与相应科技发展、社会需求相适应,功能最优、体系先进、内容完整的课程体系。

2.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方案

构建结构化的课程体系,突出分段式和个性化培养。按照综合化与个性化相统筹的原则,改革课程体系,构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发展课程和个性化课程“四位一体”的结构化课程体系。

构建系列化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科类型相同或相近的专业,强调大类培养,构建基础性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的宽口径发展。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设置专业发展课程,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的统一。根据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和社会现实需求,设置个性化课程,注重学生兴趣和特长发展。同时还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学习和实际,辅修双学位,拓展知识面。

可以实施“1.5+1.5+1”分段式培养。前1.5年前主要开设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和学科基础核心课程,突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大类核心的基础知识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中间1.5年主要开设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发展必修课程,突出学生的专业知识、学生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最后1年主要开设专业发展选修课程和个性化课程,突出学生的多样化培养和特长发展。

转贴于

要注意强化实践教学,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完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性课程教学是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专业课程实习实践、课程野外综合实习、专业综合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和社会实践等。专业综合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可以利用学校教学实验基地,社会实践则需要建立社会实习基地,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和创新能力。

基于对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原则,笔者提出该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案(见图2)。该构建方案包括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群、学科基础课程群、专业发展课程群、选修课程群和专业实践课程群5个课程群,每个课程群又包括若干课程类。

3.课程设置

根据前述课程体系建设依据和原则,结合本校实践,笔者提出高等地理科学类非师范专业的课程设置具体方案(见下表)。

4.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的特点

(1)突出地理科学类专业综合性的特点。上述课程设置突出了地理科学类专业按大类培养的特点。地理科学类专业牵涉面广,主要涉及地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同时与空间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紧密联系。为此,本课程体系除涉及公共课和数学基础外,涉及自然地理学、区域分析与区域地理、地图学、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科学等有关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现代地理学的主要学科构成、基础知识等有一个比较综合的学习,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充分考虑各自的专业特性以及发展需求。虽然gis专业和规划专业均属于地理科学类专业,但它们又各有特点。gis专业具有比较明显的技术性特点,对计算机技术等有较高的要求;而规划专业又与资源科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管理学、城市规划等学科紧密联系。因此,该课程体系充分考虑了专业发展需要。

(3)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方案非常重视地理科学类专业应用性强的特点,十分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针对地理科学类专业学生,在修完相应的学科基础课程的基础上,根据个人兴趣和将来发展需要,选择相应的应用课程。

(4)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该课程体系除了与相应理论课程相衔接的实践课程,还设置了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测量、地图、遥感、gis以及综合实践课程。

篇8

关键词 地理科学 实验教学 现状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Teaching of College Geographical Experiments: Status Quo and Reform

LIU Hualin

(School of Management, Xiangfan University, Xiangyang, Hubei 441053)

Abstract This paper combines with the traditional geographic science experiment teaching status,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at this stage, such as the marginalization of the status of the teaching experiment, experimental content of the old technology, lack of personnel and other experiments, and explores possible way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 including the focus of the laboratory building, sharing of resources, cutting-edge content-based teaching, modern teaching methods, etc., carried out a more in-depth exploration in order to better play the positive role of geography teaching experiment.

Key words geography; experimental teaching; status quo; reform

地理实验教学相对课堂教学,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探索性和启发性的特点,它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延伸课堂知识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在实际运用中的动手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地理专业教学质量提高,培养综合素养平衡协调发展的地理科学人才的重要保证。然而,透视我国高校传统地理实验教学现状,情况却不容乐观,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验教学边缘化。鉴于实验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理应受到足够的重视。但是,在目前高校的实际教学中却出现了地理实验教学被边缘化的现象:实验室的设置归属教研室,只为一两门课程服务;实验教学学时比例普遍偏小,大都只占课程教学总学时的30%不到;实验课程附属于理论课程,沦为验证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的工具与手段。这些轻实验重理论的做法导致师生对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方面直接影响了实验教学的实施和效果,另一方面也大大削弱了学生对地理学专业课程的兴趣和爱好。一旦学生缺乏主动探索的兴趣与热情,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也就成为空中楼阁,无从谈起了。

(2)实验内容陈旧。目前,很多高等院校的地理实验教学大多还局限于传统的教育模式,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实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系统设计不完善,课程之间的实验内容仅能满足部分章节或特定阶段的需要。很多实验设计的目的都局限于验证理论,经典性、基础性较强,而创新性、综合性、设计性、探究性较差,也缺乏一定的整体性与连贯性,难以实现地理实验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3)实验人才匮乏。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必须要有具有创造精神的教师,但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实验教学被认为是理论教学的辅助,实验室工作人员也被认为是教学辅助人员,其地位和作用低于专任教师。实验教师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实验队伍建设未能列入学校师资建设规划,实验教师待遇偏低,导致实验教学队伍不稳定,许多教师不愿意到实验室工作,在实验室工作的人员想调离,这使得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学历层次普遍偏低。在多数高校,地理实验室聘用的技术人员大多非科班出身,学历水平和专业层次相对偏低,业务能力也相对较弱。专职教师既要忙于教学任务,又要从事科研活动,因此参与实验室工作相对较少。随着实验室仪器配置越来越趋向高、精、尖,业务能力较弱的实验室人员就越发显得愈发力不从心。这也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实验教学在地理专业教学中的价值与作用。

(4)实验教学经费投资不足,仪器设备老化。这是目前普通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的现象。仪器设备是实验教学的“硬件”。没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就难以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因此需对实验设备加大资金投入,建立拥有现代化的实验设备和先进的测试手段的现代化意义上的实验室。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以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当前高校地理实验室教学进行改革:

(1)实验室建设重点化。实验室建设要想达到科学规范化,合理、优化的配置固不可少,但是,更重要的是要集中优势,突出重点。在学科优势方向先根据人才配置、科研力量有目的有选择的进行重点建设,然后以点带面,以重点实验室带动整个地理实验教学向前推进发展。

(2)资源配置共享化。随着微机、网络以及GIS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不断被引入到实验教学中,许多实验室都配备了先进的仪器设备。但是,限于系别与专业,很多实验室配备了高端设备却只为一两个学科、专业服务,学科之间的资源共享非常不易。其实,对于一些大众化的实验室配置应该实现资源共享,以减少重复建设的浪费现象。只有那些专业性与学科要求特别强的实验仪器以及软硬件才可以进行单独的实验配备。这样,既不会产生资源的浪费现象,又有利于学科之间的纵向联系与贯通。

(3)教学内容前沿化。地理实验教学的内容不能因循守旧,仅仅满足于对经典理论的验证,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内容而不求变通,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不能在电子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还要搞工尺加铅笔的传统研究。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优势,把握国际教科研最新形势,及时补充一些有代表性的能够反映目前地理学科前沿教学内容的实验内容。这样与时俱进才能让学生感到自己所学的知识是时代与社会的需要,才会有学习的动力。

(4)教学技术现代化。在多媒体时代,电子教学演示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地运用,如果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还是一根粉笔一张嘴皮打天下,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决定了现代演示技术能够通过音频、视频的演示,直观真实的反映地理现象与规律。甚至无法再现的一些诸如天体运动试验、大气运动实验、古气候状态、地球的水循环过程、高危险性以及高成本性等现实实验无法实现的实验内容都可以通过模拟技术来实现。另外,多媒体教学中的视觉、听觉甚至触觉的感知也有助于学生对实验内容的深刻理解。这样,高校的地理实验将打破时空、地域限制,学科阻隔,在现代化的演示系统中全面提升学生的地理素质与能力。

综上所述,在高校地理实验教学中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现阶段存在的地理实验教学被边缘化、实验内容陈旧化以及实验人才匮乏化的问题,在实际教学管理中必须做到对教学实验室重点化建设,同时发挥资源共享优势,在教学中贯穿前沿化的教学内容,结合现代多媒体教学优势进行。只有这样,高校地理实验教学才能摆脱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式尴尬处境。

参考文献

[1] 朱正伟,刘东燕,何敏.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教学环节的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8(2):74-76.

[2] 周松秀,刘兰芳,谭家杰.自然地理学实验教学模式优化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12):138-141.

篇9

关键词:开放性;地质地貌学;野外实习;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7-129-03

一、改革背景和意义

社会的信息化,对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开放教育不仅是适应这种社会发展需要而诞生的一种办学体制的新模式,也体现了新的教育观和学习观。国内学者对于开放性教育大认识大体有两类观点:一是把开放教育看成是教育机会和资源的开放;二是针对传统封闭性教学模式的一种改革,将以学生为主体,具有人本性、科学性、和谐性特点的教学模式定义为开放教育,认为开放教育是一切利于自由、自主学习的教育实习、教育方式、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的总和。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认为开放性不仅是这个时代特征,也是高等学校崇尚自由、追求真理、尊重科学、培养人才的教育使命。

地质地貌学是一门实践性强、时空跨度大、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紧密的学科,其研究对象的空间分布格局与时间发育过程具有开放性特征,野外实习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该课程非常适合也非常需要开放性教学尤其是开放性的野外实习教学,传统的封闭性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已不适合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以下简称“资环专业”)的本科教育。近年来,笔者以开放性视角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和方式的调整、教学素材和资源的建设等环节对资环专业的地质地貌学教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

二、改革策略

(一)以开放性教学地点和教学时间塑造开放性学习情怀

教育开放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教育场所与时间的开放,即不再将教学地点局限于校园围墙之内,给予学习者学习的时间选择。因此,野外实习区的选择至关重要。好的实习区既要保证学生学到最多的知识和技能、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还要尽可能节约经费。福建师范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的地质地貌学实习基地位于福建省永安市境内,实习区浓缩了福建省全部古生界地层和部分中生界地层及部分化石,广泛发育各种沉积岩、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和浅变质岩等,褶皱、断裂等地质构造形式多样,露头清晰,区内还发育典型的风化与坡地重力地貌、流水地貌、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等多种地貌形态。此外,实习区气候宜人,生态环境好,经济实力连续17年居于福建十强县市之列,还拥有中国魅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笋竹之乡等国家级的旅游品牌11块。因此,我校资环专业一般安排每年春暖花开的5月或秋高气爽的11月到永安实习,开放式的地点和时间让学生以开阔的情怀愉快地接纳开放性教学。

(二)以开放性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启发开放性学习思维

教师与学生所处位置的变化也会导致心理的一些微妙的变化。由于教学时间和地点的开放,师生间也摆脱了课堂上那种拘谨,变得更为亲近与灵活。因此,教学方式的采用也需要更为开放和灵活。

1.师生互动模式

人本论在开放式教学还体现为教师的主导地位,但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是什么”和“怎么样”,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发现什么”和“为什么这样”,让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充分地突出。为此,除了实习前关于实习区地理环境和地质地貌概况的介绍,教师还在每次实习前一天告知第二天的实习路线和内容,让学生提前温习相关的理论知识,预想可能会碰到什么情况,需要用到什么方法,可能会有什么收获等。通过这种预演较好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基础知识准备情况。在野外现场,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行观察、测量、描述和评价,对于学生实习过程中提出的疑问通过语言、工具、实物等引导他们想办法以自己的方式寻找答案。由于实习地点和空间的开放性,则每一次实习对象都可能与往次有所变化,这也需要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从而得出新的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通过这种师生互动,既拉近师生距离,又增强学生探究科学的热情和信心。

2。合作学习模式

开放式教学是以人本论为理论基础的,人本论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在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自觉学习作为教学的内在动力,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地质地貌学野外实习十分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探索时间,由学生自己推选合适的人选担任组长,组长组织组员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观察、描述和讨论。每次每个小组都要派代表发言,陈述所在小组的实习成果,进行小组间的交流。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通过一系列的分工与合作避免了部分懒散学生的“搭便车”行为。由于教师的鼓励和赞赏,学生有收获和成就感,一些平日胆小害羞的学生也能大胆发言,由于小组间有竞争和激辩,学生既能表现个人才华,又可体现团队力量,因此,引发了他们探究问题的兴趣和激情。

3.循环实践模式

循环实践是通过多次接触、反复强调,从而达到对问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螺旋式上升的认识效果。由于前述授课对象的年龄和认知特点以及课程性质,仅仅通过一两次课堂讲授和野外观察难以让学生认识地质地貌的本质和规律。为此,除了进行前述的实习区概况介绍、实习任务预告、小组讨论,还要求学生做好野外记录,每天返回驻地归纳当天的内容和体会、自己和他人工作的闪光点和不足等,实习结束后以课程论文的形式写出实习报告。通过多层次的循环实践与考核,避免了学生野外不观察不操作、室内抄袭笔记、实习报告空洞无物等现象,促使学生认真记录、主动观察、积极思考、善于记录和勤于操练。

(三)以开放性教学内容和学习课题锻炼开放性学习能力

由于前述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当前高校课程设置现状,如果不在传统的自然学科地质地貌教学内容中增加人类对其认识和利用现状与评价等内容,就难以适应日益快速发展的人类生产生活、区域规划建设等社会经济活动的需要。而地质地貌学资环专业教学内容的发散性、开放性也决定了教学形式尤其是野外教学形式必须更加灵活与开放,注重锻炼学生的开放性实践能力,实现对当代大学生实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强调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理念教育。为此,笔者除了确保给学生提供科学准确的自然地理学指导,还自学许多城市规划、产业布局、区域规划等人文课程,除了指导学生掌握地形图、地质罗盘、地质定点、岩层产状测量、野外记录簿记录、地质素描图制作、地质剖面分析和地质标本采集等自然地理学基本技能,还通过一系列发散的、探究性的小课题研究形式锻炼学生开放性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把观察对象从一个自然剖面放到一个更大时空范畴去考虑,评价人类利用的合理性,并提出简单的规划理念和持续发展方案。比如,对实习区内河流上游、中游和下游不同河段的发育特点及利用合理性分析评价,实习区内石灰岩矿产的分布特征及开发现状评价,喀斯特地貌区的利用方案设计,丹霞地貌发育特征及景区规划,利用地貌形态进行不同产业布局和城市规划等。

(四)以开放性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估培育开放性学习素养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科技日新月异、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相对而言,人类短暂的一生能学到的知识是很有限的,教师竭尽所能也只能教给学生自己所知道的那部分知识,学生也不可能在更为短暂的四年大学生涯学到够用一生的所有知识。因此,掌握本课程的知识这一教学目标还只是基础的、封闭的,大学教学更为开放和重要的目标应该是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在开放性的教学目标指导下,考虑到学时的限制,教学内容一般侧重于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分析能力,并形成今后用其作为不断获取新鲜知识的技能。这种技能的培养在相对封闭的课堂中总是容易受到固定的时间、地点、教学设备等条件的限制,而在野外实习中却能得以更为灵活地得以实现,教师只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和动手,学生便能对相关知识留下深刻印象,学会相关的动手能力。同时,攀岩涉水、披荆斩棘的实习生活也为不畏艰苦、团结互助、热爱祖国等情感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契机。通过上述野外实习,培育学生的开放性学习素养和良好的自我评估结果,尊重了学生作为评估主体的地位,也实现了从目标到主体的开放性教学循环。

三、改革效果与分析

通过近年开放式野外实习教学改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实习汇报、实习小结中,多数学生均表示这种开放式野外实习让他们觉得学习有趣,收益颇丰,近三年教学评价平均优秀率超过85%(如图1)。归纳起来,开放式野外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使课本更形象生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比如,一些地质作用和地质现象是在三维空间内、在漫长地质历史中演化形成的,单调的文字描述显得抽象空洞,通过实习对自然界直观和多角度的观察和联系,就容易变得生动易懂,可以建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立体的时空演化图像,学生的恐惧感和挫败感被对理论知识豁然开朗的理解所带来的兴趣和成就感所替代。

(二)有助于学生掌握自然地理野外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实践能力

野外工作有一些基本的方法,并且要随着科技不断进步而不断改进。比如,既要正确使用传统的地形图、地质图和地貌图,又要学会判读遥感卫星图像、区域规划图;既要熟练使用传统的地质罗盘仪、卷尺和地质锤进行定位、测量和标本采集,又要能够掌握GPS、测距仪等现代仪器;既要能进行传统的野外记录和简单的地质地貌素描,又要善于利用数码产品和电脑进行科学记录和编辑。在近年的野外实习教学中,笔者总是要求学生两者兼顾,交相辉映,学生的反馈效果良好。

(三)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时间观、空间观、系统观等科学观念和思维

地质地貌学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主要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构造运动、发展历史、外表形态和演化规律,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必要的依据。通过实习内容的比较和联系,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地质地貌现象时间上的阶段性和周期性,要以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同时地质地貌作用的空间尺度变化很大,又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和差异性。

地质地貌发育又是复杂的,在同一地区或同一时代可出现不同的地质现象,同一地质现象也可在不同地区或不同时代出现。认识了这些特点必然能够让学生形成开阔的胸怀和丰富的想象力,从而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真正做到以系统的观点分析问题,对所学知识活学活用和现学现用,如图2所示,近三年学生实习论文选题更加注重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

(四)培养了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和团结友爱的处世习惯

“90后”大学生大多出自较为富裕的家庭,有些几乎是长在温室的花朵,哪怕是来自农村的孩子也已经很少干农活,基于学科特点,野外实习中的跋山涉水、披荆斩棘、风吹日晒雨淋等困难在所难免,有时也可能因为天气或路线等实际情况导致无法按时吃饭,这些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磨炼,有助于他们形成不畏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强意志。同时,课堂学多以个人行动为主,而野外实习则需要团队协作,这又为他们学会团结友爱、互助协作等处世习惯的养成提供了条件。这也是开放教学在促进良好品德方面所具有的一种不可忽视的作用。

篇10

关键词:实践教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2-0044-02

一、引言

教育部等部门2012年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强调高校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等,全面落实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结合农林特色,浙江农林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前身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以素质教育为宗旨,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根本,主要培养具备地理学、城乡规划和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必须结合实践教学掌握区域、城乡规划发展规划的整个流程,从而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实践教学对于进一步巩固、掌握和灵活运用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与技术方法,结合实际提高广大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实际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浙江农林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性强,根据对2001—2008级毕业生就业去向的调研,毕业生目前主要在国土部门、住建局、设计单位、城管部门、环保部门、房产公司等相关单位从事土地整理与开发、土地规划和管理、乡村规划设计、森林城市规划设计、环境规划治理、园林绿地规划、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城乡管理等职业,这些都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如运用CAD、PS等绘图软件绘制规划图,运用GIS进行空间分析等。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使毕业生能够胜任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土地开发与整理、城乡规划管理等工作,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升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目前本专业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培养出的人才与社会所需还有一定差距,这些都促使本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1]。

三、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1.实践教学环节学时相对较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要求理工农医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学分(学时)不少于总学分(学时)25%。在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2007级及以前实践教学学分数为38,占总学分165的比例为23.1%。2009级到2011级,实践教学学分为30.5,占总学分165的比例为18.5%,其中专业模块的学分数减少了5个学分。这个比例明显低于教育部的要求。为此在2012级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逐渐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方面的内容,如增加了创新创业学习等,学分数达到了总学分160的27.5%,符合了教育部的规定,但是与国内开设同专业的其他学校相比(如河北农业大学实践教学学时数占总学时数的比例为44.3%),实践教学学时还是偏少。

2.实验室、实习基地不能满足要求。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目前签协议的实习基地主要有校内测量学、气象学实习基地、城市规划展览馆实习基地、清凉峰镇实习基地。实验室主要有手绘制图实验室和CAD制图实验室。自然地理学、气象学的实验室是与土壤学科共用、RS、GIS的实验是与地理信息系统、测绘等专业共用。本专业每年招生60人左右,这些实验室、实习基地远远满足不了实践教学的需求。

3.实践教学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主观能动性较差。目前本专业的实验、实习教学多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较差。如在城市规划综合实习和城市详细规划实习中,都是指导书发给学生后,教师先把实习目的、实习内容、实习要求、绘制图纸等内容先详细地讲一遍,学生按照教师的布置或者指导书上的内容,机械地完成,虽然参与了实践教学活动,但实质上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少积极主动的思考[1]。

4.实践教学模式多样,但质量有待提高。目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比较丰富,主要有课程设计、课内实践、综合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学科竞赛、开放实验、创新项目等。但是在实践中,学生多是为了拿学分去参与的,师生是“一对多”的关系,根本不可能“面对面、手把手”地进行指导,加之考核要求不高,一些学生应付了事,实践教学质量不高。再者,实践教学过程中不仅缺少对学生的监管,也没有对实践指导教师的监督,因此有的实践课的“实践”效果较差,实践质量相对较低[2]。在毕业设计环节中,由于与考研、考公务员、找工作等冲突,再加上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这些都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四、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措施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已成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和学生培养的重要内容[3]。

1.重视实践教学,构建实践教学平台。加强实践教学工作,关键在于认识的提高和观念的更新,首先必须解放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切实提高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改变课程体系设置中实践性课程所占比例偏低,某些课程教学中实践性学时所占比例偏低的现象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所占的比例。结合专业特色和学校特色,采用网络课程,构建实践教学平台:认知实践教学平台、专业技能实践教学平台、创新能力实践教学平台、综合运用实践平台等,在平台上设置实践教学的各种模式和交流平台。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以及与老师、学生的沟通交流,了解和掌握各种实践教学的流程,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

2.采用研究型教学方式(陈庆章,2013)进行实践教学。采用研究型教学方式进行实践教学,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形成“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与知识获取为主”的教学模式。根据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的不同情境教学,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从传统的“课堂—实验—实习—考试”模式向立体化模式“A理论知识(课堂授课)—B实验训练(早进实验室)—C创新课题、参加教师科研项目(早进课题、早进团队)—D实习、实践和社会调查(早进基地)—E完成实践教学、教师项目和毕业论文[5]—F创新”即“六步”教学新模式转型。通过这种教学学习模式,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设计实验方案,与老师同学进行讨论研究,不断完善实践方案,最终解决问题。如在城市详细规划实习中,我们把规划地块红线图给学生后,让学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用地分类》等法规标准和课堂上学的知识,设计规划方案—包括规划文本、说明书的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图纸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系列图纸的绘制。大家以小组为单位(5~6人)先把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功能空间结构、道路骨架进行讨论研究,然后完善方案,进行规划编制。通过规划方案的编制,学生可以掌握详细规划的流程,并能熟练运用规划制图软件CAD和PS。

3.完善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开展实践教学的培训。建立有效的人才引进和现有教师的培训机制,加大对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的引进和现有教师实践能力的培训力度,如2013年6月17日,辽宁省在沈阳师范大学举办了法学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培训。拓展实验设备和实习基地。在现有的实验、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努力进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通过与规划单位、设计单位、管理单位等建立实习合作,使学生早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求,从而提升自己的实践技能。

组织和质量监控保障?摇成立实践教学课程小组,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完善规章制度,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落实实践教学绩效考评制度,保证实践项目优质高效的完成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刘会玲,张炜平,张丽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8).

[2]齐艳红,王蕾,胡囡,赵映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教育论坛,2011,(11):149-150.

[3]牛海鹏.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优化和完善[J].高教论坛,2011,(2):47-49.

[4]秦艳.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法制与经济,2012,(2):112-115.

[5]胡国柳,韦开蕾,柯佑鹏.浅议“四早”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J].琼州学院学报,2012,19(4):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