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赁准则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0 07:06: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租赁准则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租赁准则论文

篇1

一、关于融资租赁的定义

准则》第五条指出,融资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的租赁。其所有权最终可能转移,也可能不转移。笔者认为,定义中所说的“全部”二字的使用有明显的不妥之处。《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一收入》第四条之(一)将“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作为销售商品收入的必备条件之一。一般而言,商品销售要比资产租赁在“风险和报酬”的转移上程度更甚,但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条件也仅使用了“主要”二字,而非“全部”,何况是资产租赁呢?因此,笔者建议将“全部”换成“大部分”或“主要”更为合理。另外,在融资租赁业务实践中,承租方往往只对租赁资产余值做部分担保,出租方则要承担租未担保租赁资产余值减值的风险。因此,使用“大部分”或“主要”字眼更符合实际。

二、关于融资租赁的确认标准

《准则》第六条之(三)指出,“即使资产的所有权不转移,但是租赁期占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大部分”的,也应当认定为融资租赁。笔者认为,这里应明确阐明“租赁资产使用寿命”是指该资产全新时的可使用寿命、还是以租赁日为起点的尚可使用寿命。结合旧《准则》的观点,笔者认为这里应是指“以租赁日为起点的尚可使用寿命”。

《准则》第六条之(四)指出,“承租人在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出租人在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赁收款额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的租赁,可以认定为融资租赁。由于最低租赁付款额与最低租赁收款额并不一定相等,即使相等、也可能由于租赁双方使用了不同的折现率,导致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与最低租赁收款额现值也不一定相等。这样,必然会出现要么只有“承租人在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要么只有“出租人在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赁收款额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的情形。一旦出现这种情形,是允许双方都将该租赁确认为融资租赁、还是只允许符合条件的一方将该租赁确认为融资租赁?《准则》并未明确。笔者认为,会计核算是为会计主体服务的。在判定经济业务类型时,应以该经济业务对会计主体所产生的经济实质作为判断依据。因此,租赁双方在判定租赁业务类型时,无须考虑该经济业务会对交易的另一方产生什么结果,不应受对方判定结果的影响。所以,《准则》第六条之(四)应体现以下观点,即“承租人在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的,承租人应将该租赁业务认定为融资租赁;出租人在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赁收款额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的,出租人应将该租赁认定为融资租赁”。

三、关于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入账价值

《准则》第十八条指出,“在租赁期开始日,出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与初始直接费用之和作为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入账价值”。笔者认为,初始直接费用是出租方在租赁开始日因出租资产而发生的辅助费用,是为获取租赁收益而发生的代价之一,是由出租人自行承担的一项开支。若将初始直接费用计入“应收融资租赁款”,就意味着该笔支出可以从承租人或其他第三方收取,但这与事实不符。因此,不应将初始直接费用计入“应收融资租赁款”。

四、关于租赁资产公允价与其原账面价值差额的处理

《准则》第十三条指出,“租赁内含利率,是指在租赁开始日,使最低租赁收款额的现值与未担保余值的现值之和等于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出租人的初始直接费用之和的折现率。”可见,租赁准则与债务重组准则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一样,引入了“公允价值”概念,将公允价值作为出租人对外交易的计价基础。那么,对于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其原账面价值间的差额如何处理呢?准则并未明确。参照其他新准则的做法,笔者建议将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其原账面价值间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失、计入营业外收入。

五、关于未实现融资租赁收益的确认

《准则》第十八条指出,“在租赁期开始日,出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与初始直接费用之和作为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入账价值,同时记录未担保余值;将最低租赁收款额、初始直接费用及未担保余值之和与其现值之和的差额确认为未实现融资收益。”由于本文第“三”部分所述原因,笔者先将第十八条修改如下文:“在租赁期开始日,出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作为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入账价值,同时记录未担保余值;将最低租赁收款额与未担保余值之和与其现值之和的差额确认为未实现融资收益。”显然,这里讲的现值就是以租赁内含利率为折现率所计算的现值。而租赁内含利率又是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出租人的初始直接费用之和”为现值、以“最低租赁收款额与未担保余值”为各期现金流量、按年金现值及复利现值的计算公式倒挤出来的。因此,第十八条的内容也可按下文进行陈述:“在租赁期开始日,出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作为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入账价值,同时记录未担保余值;将最低租赁收款额与未担保余值之和与租赁资产公允值与初始费用之和的差额确认为未实现融资收益,将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其原账面价值间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益。”修改后的条文与原条文相比,既体现了对《准则》前文相关内容的继承、避免了重复,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有助于初学者迅速掌握租赁日出租人的会计处理。

篇2

【关键词】公允价值 投资性房地产 应用

一、公允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

在国际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计量做为重点研究的一项会计计量方式后,各个国家也纷纷制定了相应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亦或将公允价值计量引入到现有的会计准则内容中去。2009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众多人士将矛头指向公允价值准则。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最终认为:公允价值不是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现有公允价值准则有其不完善之处需要改进,但公允价值的计量方式仍然是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

FASB在各个阶段中对公允价值的下定义是不尽相同的,2006年FASB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或转移一项负债时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支付的价格”。

IASB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使用公允价值的概念,它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由此可得出,所谓公允价值实际上就是现时的市场交易价格。

我国在2006年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为: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从以上各个对公允价值给出的定义中不难看出,公允价值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与其他计量属性相比,公允价值计量能够更真实的反映出企业资产负债的价值、市场的需求,更符合当代信息使用者对信息质量的要求。但公允价值计量的合理运用也依赖于一个有序的市场经济环境、公平的交易以及公开透明的信息交换空间。

二、公允价值理论在投资性房地产中的应用

(一)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与范围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中指出: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收入或资本增值,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而持有的资产。在我国,土地归国家或集体所有,企业只能取得土地的使用权,因此,投资性房地产中的地是指的土地的使用权,房是指土地上的房屋等建筑物及构筑物。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土地使用权与房屋、建筑物应当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

根据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可以得出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

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已经出租的建筑物。

(二)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

1。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计量

一项投资性房地产只有在符合定义的前提下,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才能予以确认:与该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对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已出租的建筑物,其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时点一般为租赁期开始日,即土地使用权、建筑物进入出租状态、开始赚取租金的日期。对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其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时为企业将自用土地使用权停止自用,准备增值后转让的日期。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2.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

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通常采用成本模式,只有满足特定条件的情况下才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应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①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②企业能够从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作出合理的估计。但是,同一企业只能采用一种模式对所有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不得同时采用两种计量模式。只有在房地产市场比较成熟、能够满足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条件下,才允许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从成本模式计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对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变为成本模式。

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按月计提折旧或摊销;存在减值迹象的,经减值测试后确定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如果已经计提减值准备的投资性房地产的价值又得以恢复,不得转回。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不计提折旧或摊销,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计量,同时不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减值准备。

(三)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中的应用

根据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中的应用主要在两部分:一是后续计量中,满足条件的投资性房地产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二是投资性房地产可以在公允价值模式下进行转换。

1.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核算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有相似之处,也是按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记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例如:一从事房地产经营开发的A企业,2010年3月与B公司签订租赁协议,约定将其开发的一栋写字楼于开发完成时租赁给B公司使用,租赁期10年。当年6月1日该写字楼开发完工开始起租,写字楼的总成本为9000万元。至2010年12月31日,有数据表明该写字楼的公允价值为9200万元。

若A公司对这栋写字楼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则在2010年6月1日开发完成起租时确认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9000万元,而至2010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日,应按照公允价值调整其账面成本,借记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200万元,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0万元。至此完成了投资房地产按公允价值计量的要求,同时A公司当期损益中也增加了200万元。

对已采用成本模式讲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讲量时,以变更时的公允价值调整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成本,并按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期初留存收益。

例如:2008年A公司将自行开发的一栋写字楼出租,采用成本模式计量。2010年1月1日,假定A公司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满足条件,公司决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该写字楼的成本是9000万元,已提折旧270万元,未提取减值。当日,该字写楼的公允价值为9500万元,A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则该投资性房地产在2010年1月1日,按公允价值借记投资性房地产――成本9500万元,按已提折旧借记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270万元,按原成本贷记投资性房地产9000万元,将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770万元作留存收益处理,其中按10%贷记盈余公积77万元,剩余693万元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在公允价值模式下的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

以成本计量的非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应按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进行处理。如果是借方差,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将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损失反映到当期损益中去;如果是贷方差,应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将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收益不反映到当期损益,而是反映到所有者权益中,待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处置时,再将已经计入资本公积中的部分转入当期损益。

例如:A公司是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的企业,2010年3月10日,A公司与B公司签订租赁协议,将其开发的一写字楼出租给B公司使用,租赁期开始日为2010年4月15日,该日写字楼的账面价值是6000万元,未计提减值,公允价值是7000万元,A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则应按照公允价值借记投资性房房地产――成本7000万元,贷记开发产品6000万元,差额1000万元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又如:A公司将一租赁期满的写字楼收回,作办公楼使用。2010年5月1日该办公楼正式自用,相应由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当天的公允价值为8000万元。该投资性房地产转换前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成本为70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为增值200万元,则需借记固定资产8000万元,贷记投资性房地产――成本70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200万元,差额800万元记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在我国当前房地产交易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通常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会反映到资本公积中,等到处置投资性房地产时再稳妥的转入当期损益。如直接反映到当期损益中,会过激的增加企业当期利润水平,成为某些企业调整利润的工具,而反映到当期的所有者权益中还有利于增加企业的规模。

三、公允价值理论对投资性房地产准则的影响

(一)能更好的反映投资性房地产的价值

投资性房地产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能更真实的反映出投资性房地产的价值,近年来我们国家的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很快,近五年来有数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价值往往都要高于其账面价值,因此,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核算,更符合投资性房地产的特征,更好的反映出投资性房地产的市场价值、增值潜力和盈利能力。

(二)使“隐性”的所有者权益变为“显性”

在目前房地产价格普遍高于其历史成本的情况下,将按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按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使得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大大增加,这使得企业的所有者权益由“隐性”转变为“显性”,大大提高了企业的规模。

(三)公允价值对企业利润的调控

企业在采用公允价值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计量时,能真实的反映出投资性房地产的价值,更好的体现出其增值与盈利的能力,同时会使企业的利润产生较大的波动,增大企业的风险。从长远来看,若今后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前期确认的大量收益需要后期确认大量的减值损失,这使得企业的经营业绩处于极不平稳的状态。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还不够成熟,信息的公开透明度还远远不够,也很容易使得公允价值变得人为化,成为企业修饰业绩的工具。

参考文献

[1]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注册会计师――会计》,2010年.

[2] 张兴,《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投资性房地产中的应用――以房地产类上市公司为例》,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3]王春霞,《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中的应用》,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4]任晶,《公允价值计量在投资性房地产中的应用》,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篇3

【摘要】本文对现行企业所得税制度中的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会计确认基础的运用进行了梳理,对企业所得税制度在不同情况下适用不同会计确认基础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企业所得税制度采用两种会计确认基础的处理与协调提出建议,以期对税法和会计采用会计确认基础时的协调与处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企业所得税制度;会计确认基础; 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          

会计确认基础是指会计核算过程中,确认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实现时间的标准和原则。在会计实务中,会计确认基础通常包括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在权责发生制下,凡属于本期的收入,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收付实现制是指收入、费用的确认以现金的实际收到或支付为标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在会计确认基础的体系中,是相对应的关系。现行企业所得税制度中,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借鉴和采用了会计确认基础的概念,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都有所体现。

一、 企业所得税制度中的权责发生制              

现行企业所得税制度中,运用权责发生制的典型处理包括但不限于:1. 跨年度工程收入按照完工百分比法计算收入。企业受托加工制造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以及从事建筑、安装、装配工程业务或者提供其他劳务等,持续时间超过 12 个月的,按照纳税年度内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认收入的实现。2.资本性支出分期折旧或摊销。企业发生的支出应当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资本性支出应当分期扣除或者计入有关资产成本,不得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包括: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资本化借款费用摊销。3. 租赁费用摊销。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租入固定资产支付的租赁费,按照以下方法扣除: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支出,按照租赁期限均匀扣除;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支出,按照规定构成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价值的部分应当提取折旧费用,分期扣除。4. 长期待摊费用分期摊销。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自支出发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摊销,摊销年限不得低于 3 年。

二、 企业所得税法中的收付实现制                  

现行企业所得税法制度中,运用权责发生制的典型处理包括但不限于:1. 利息收入。对于企业将资金提供他人使用但不构成权益性投资,或者因他人占用本企业资金取得的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债务人应付利息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2. 租金收入。对于企业提供固定资产、包装物或者其他有形资产的使用权取得的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承租人应付租金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3. 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对于企业提供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特许权使用人应付特许权使用费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4. 接受捐赠收入,对于企业接受的来自其他企业、组织或者个人无偿给予的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资产,按照实际收到捐赠资产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5. 以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6. 采取产品分成方式取得的收入。按照企业分得产品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其收入额按照产品的公允价值确定。7. 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对于企业因权益性投资从被投资方取得的收入,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按照被投资方作出利润分配决定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三、 企业所得税制度采用多种会计确认基础的原因分析                   

首先,权责发生制原则是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和确认的基础。根据2007年12月6日国务院颁布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企业所得税法律法规之所以主要采用权责发生制,主要是考虑到:一是权责发生制能够反映企业真实的权利和义务。有些款项虽然尚未收到,但是相关经济利益流入企业,已经通过前期发生的经济业务或契约合同等加以确定,企业有足够的把握能够确认计量相关资产和收入的取得。

二是有些款项虽然尚未支付,但是相关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已经通过前期发生的经济业务或契约合同等加以确定,企业有明确的理由必须确认计量相关负债和费用的发生。此时,权责发生制更能真实反映企业已确定的潜在权利和义务,从会计的角度,更加符合配比原则,毕业论文 会计信息更能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更能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需要。从税法的角度,更能够减少人为调控款项收付、操纵纳税义务的发生,堵塞纳税漏洞。其次,在特殊情况下,企业所得税制度中允许运用收付实现制。《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条,在明确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的同时,也规定“本条例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这就为特殊情况下运用收付实现制提供了法律上的可能。之所以在采用权责发生制的同时,还作出这条规定,主要是考虑到在企业所得税征收过程中,要考虑到纳税人履行和承担纳税义务的实际能力。在会计上一以贯之的权责发生制,在企业所得税征收中可能要适当结合实际加以调整,因为前者以核算为终点,而后者在完成会计核算后还要以纳税为终点。正是基于上述考虑,现行企业所得税制度中,对于纳税人不具有现实纳税能力的合理情形,即使在会计上按照权责发生制确认为所得,在税法上也可能按收付实现制原则不确认为当期的应税所得。

四、企业所得税制度采用两种会计确认基础的处理与协调                  

税收和会计处理应当在各自的框架下处理会计确认基础不一致的问题。主要是对于在企业所得税制度下采用收付实现制的收入、费用,在会计中往往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处理的。此时,税法上确认的收入和费用,与会计上的确认时间会发生不一致。这时,企业应当依法将企业所得税制度和会计确认基础作出恰当的协调。在税务处理方面,根据《企业

--> 所得税法》第二十一条“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应当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计算”的规定,即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收付实现制处理。在会计处理方面,根据《企业会计准会计专业毕业论文则第18号——所得税》的要求,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认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认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区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

对于递延所得税负债与按照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款之和,或递延所得税资产与按照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款之差,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对于上述税法与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三)》(财会〔2003〕29号)的规定,按照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的确认、计量标准与税法不一致的,不得调整会计账簿记录和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金额。

参考文献:         

[1] 国家税务总局 . 企业所得税管理工作规范 [m]. 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11.

[2] 李俊梅 . 最新企业所得税使用问答 [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3] 葛家澍,刘峰 . 会计理论 [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4] 李若山,郭牧 . 会计准则与假设和我国当前税务处理的矛盾与对策 [j]. 武汉:财会月刊(会计版),1998(5).

篇4

随着经济发展和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化,计量属性的运用已经呈现多样化。为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基本准则对会计计量属性做出了统一规范,现值计量就是其中之一。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一、影响现值计量的相关因素

在进行会计计量时,必须解决计量的目的和计量属性的选择问题。按照传统的会计惯例,会计计量通常是采用某种可以观察到的并由市场决定的金额,比如实际收到或支付的现金、现行成本或现行市价。但是当我们无法获得这种可以在活跃市场观察到的金额的信息时,只能转而使用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值来计量某项资产或负债。由于未来现金流量通常发生在未来的期间里,因此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值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地捕捉和反映各种不同类型的未来现金流量之间的经济差异。由于现值计量能够容易区分出那些看似相同而实际上不同的现金流量,所以比未折现的现金流量能够提供与决策更相关的信息。

从新准则中我们可以看出,使用现值的唯一目的是估计公允价值,即公允价值的各种要素需要用现值来计量,这些要素包括五个方面:(1)估计未来现金流量,或者在更复杂的情况下,估计发生在不同时点的一系列的未来现金流量;(2)预期这些现金流量在金额和时点的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动;(3)货币的时间价值用无风险利率来表示;(4)包含于资产或负债价格中的不确定性;(5)其他难以识别的因素。

二、现值计量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运用

在2000年以前的会计制度和相关准则中未使用现值计量属性。1992年的企业会计准则和分行业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中主要确定了两种计量属性,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和现时成本(重置成本)计量属性,其中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处于核心地位。在以后的几年中又引入了现行市价和可变现净值两种计量属性,而现值计量属性在2000年前基于很多原因而未曾提及。而在2006年新颁布实施的会计准则中,现值计量的运用则体现得非常明显。

1.固定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八条规定: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除按照《企业会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以外,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

例如,某企业采用延期付款方式购入不需要安装设备一台,该设备无现款价格约定每年末付款100000元,分10年付清,共付1000000元。购置该设备时的市场利率为10%。经计算该设备共10期递延付款的现值为614460元(查普通年金10年10%的现值系数为6.1446,100000×6.1446=614460),所以该项设备的入账成本为614460元。具体会计处理是:

取得该项设备并交付使用时,按入账成本614460元,借记“固定资产”户,按实际支付的价款1000000元,贷记“长期应付款”账户;按二者之间的差额,借记“未确认融资费用”账户。未确认融资费用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进行分摊。即

借:固定资产614460

未确认融资费用385540

贷:长期应付款1000000

2.资产减值。《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六条规定: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这里两者中的前者可称为销售净价,后者可称为使用价值。使用价值的运用就是现值计量属性的体现。

3.租赁。《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第11条规定:在租赁期开始日,承租人当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赁资产的入账价值。这里一旦出现后者较低的情形,就意味着资产计价在一定程度引入了现值计量属性。

4.﹚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42条规定: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应该注意的是,这里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不包括尚未发生的未来信用损失。在预计该现值时,应当按照该金融资产的原实际利率折现确定,并考虑相关担保物的价值,取得或出售该担保物发生的费用应当予以扣除。短期应收款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与其现值相差很小的,可不对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

该准则第45条规定: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或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权益工具投资或衍生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类似金资产当时市场收益率对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确定的现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需要强调的是金融资产发生减值后,利息收入应当按照确定减值损失时对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采用的折现率作为利率计算确认。

三、对我国运用现值计量的思考

1.采用现值计量属性的意义。

(1)对历史成本原则的修正。历史成本原则要求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除法律、法规和我国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者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从这一原则已经被公认为传统会计计量的核心。但是,这一计量属性也带来了一定麻烦:一是有悖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因为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总是面向未来的,所以历史成本计量有时甚至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错误的决策。二是有悖于资产的定义,因为资产是“能够带来预期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但历史成本原则强调的是过去。而现值计量属性主要是根据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进行资产或负债的计量,它既符合资产的定义,也有助于信息使用者面向未来进行决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历史成本原则。

(2)使财务会计从面向过去转变为向面向未来发展。传统财务会计主要提供的都是面向过去的历史信息,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财务会计的发展。人们难以通过财务会计资料直接获得有关企业未来价值方面的信息,当会计信息使用者有这方面的需要时,只能借助于其他的学科或自己的主观预测。而引入现值计量属性就能更多地提供有关未来现金流量的信息,这对信息使用者来说有时比已实现的利润更为重要,因为现金流量才是投资者的最终目标,从而使财务会计在面向未来方面大大的前进一步。现值计量所提供的未来现金流量可以给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的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

(3)提高财务人员的理财意识。现值是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值,是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的价值量。我国目前的财务人员很少关注时间价值,这必然会影响到企业的日常理财活动,尤其是在通货膨胀较高、企业风险较大时,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采用现值计量属性可以使财务人员加深对货币时间价值的认识,提高自身的理财意识和水平。

2.我国推行现值计量的障碍。要想在我国现行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中广泛采用现值计量属性还不太现实,就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现值计量属性自身存在不足。现值计量属性的致命缺陷是主观性强,并因此影响了它的可靠性。在确定某项资产的贴现值时,必须先确定以下四个因素:资产尚可使用年限、某资产可能产生的预计净现金流量、净现金流量流入企业的具体时间以及折现率。这些因素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通常只能靠主观预计。预计净现金流量是多少以及何时流入,很难找到客观的、令众人信服方法,因此主观随意性可想而知,而且不同的会计人员的主观估计也会产生很大的差异。另外,由于现金流量事实上都是在未来期间均匀地发生,而计算现值时预计净现金流量又只能按照时点来表述,于是通常只能假设净现金流量发生在期末,从而导致现值偏小。正是由于以上原因,使得那些已经在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中被规定可以采用现值计量属性的经济事项,也多数停留在理论上,在实际计量中运用很少。

(2)传统会计与现值计量属性在某些方面还不能融为一体。现值计量作为一种尝试与以历史成本计量为核心的传统会计的调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比如:用现值计量所得的收益与传统会计收益是不一致的;现行会计原则诸如客观性原则、历史成本原则等都不能接纳现值计量属性;现值计量的主观性导致其不宜用于对外披露的财务报表。凡此种种都影响现值计量的广泛运用。

篇5

我国的电力投融资体制经历了从计划到市场的巨大转变。其间,“拨改贷”、集资办电、“债转股”及项目法人负责制的确立,使得电力投融资体制几经转型,不断健全和完善。

对于投资不同的体制有不同的模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投资主要是围绕资本市场而展开的,更多的是讲证券、金融、风险、收益、资本资产定价、投资组合绩效、利率和债券管理等等。计划经济框架下的投资,主要是围绕项目而展开的,就是所谓“大基建”体制。目前,尽管已经把“投资体制”扩展为“投融资体制”,但仍然是在项目层次上讲融资。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市场主体的完善,必然要求电力投融资体制由“项目管理”向“资本管理”转变。

1我国电力改革市场化取向的必然要求

厂网分开后,出现了电力投融资的新主体,并将形成四个层面,并因此构成我国电力工业发展形势下的多元化投融资主体。

第一个层面是厂网分开后形成的七个投融资主体,即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和五家发电集团公司,是我国国家层面上的投融资主体。它们将经营、管理原国家电力公司所经营管理的约l万多亿元的发电资产和电网资产。在这一层面上还有二峡总公司、国投电力公司和国华电力公司等。

第二个层面是以电力建设基金由地方政府支配的那部分组建的各省、市、自治区的电力开发公司或电力投资公司。从1988年到2000年底,前后13年累计征收电力建设基金约940亿元人民币,其中由地方政府支配的资金约407亿元人民币。

第三个层面是由外商直接投资的电力企业。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人,我国电力工业利用外资的渠道不断拓宽。一方面是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外国政府贷款、国际商业银行贷款等作为重点项目的融资;另一方面,外商直接投资办电也得到不断发展。外资来源几乎涉及到世界上所有的发达国家和地区,从而形成电力工业利用外资的多样化的基本格局。到2001年底,我国累计批准外资投资电力的金额已超过千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也超过500亿美元,其中原国家电力公司系统‘不包括华能集团)利用外资签约额达128亿美元,累计使用额86亿美元。

第四个层面是由电力行业内部其他企业和非电力行业以及地区之间横向联合组成的企业。例如一些金融机构、煤炭、冶金和地方小企业投资办电,北京与内蒙、山西联合办电等。这些投融资主体是在1985年国务院批转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鼓励集资办电和实行多种电价的暂行规定》后慢慢形成的。

同时.未来电力投资需求量大。我国“十五”期间新增电源投资包括结转投资规模约5400亿元人民币,共需要资本金(按规定20%计算)约为1080亿元人民币;全国电网建设与改造项目需要资金约3700亿元人民币,需要资本金(按规定20%计算)740亿元人民币。“十五”到“十二五”四个五年计划中,电力建设项目总计所需资金约4万亿元人民币,其中资本金需要8000亿元人民币。无论是项目资本金还是项目融资都将出现较大缺口。

而当前,我国电力投融资体制主要还是项目管理型,存在诸多弊端:一是以具体项目为核心融资,建管分离,管理效率低下;二是投资主体未能实现多元化;共是融资方式不合理,多采用银行贷款和发行企业债券等债务性融资方式,企业还本付息压力大,加重了企业的经营负担。因此,电力投融资体制必须进行实质性改革,其总体目标应该是:建立起针对出资人的资信评价体系,以资信等级为依据,实施对出资人融资能力的宏观调控。放弃项目的行政审批,形成投资决策、资本决策、信贷决策只权鼎立,相互制约各负其责的投融资格局。严格金融监管,放松金融准人,严格市场秩序,放松资本管制,培育财务投资者与战略投资者之间良性互动的资金供求机制。

2如何实现融资项目资本管理

事实上,国家目前已着手投融资体制改革,其核心是:“将全社会资金引人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将市场机制运用到投资、融资、退出、建设、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从而形成全社会资源有效配置”。我们应该认识到,真正要实现电力项目投融资的资本管理,要解决好如下四个问题:

①投资主体应能通过投资活动的全过程,使资产保值和增值,进一步提高再投资的能力。因此,必须使投资者依法拥有责、权、利。

②投资者在国家产业政策和规划方针的指导下,既能自主投资,又有规避风险的意识,其投资行为将受到规范和约束。

③作为投资主体的企业应通过自我努力增强融资功能,建立起合理的资金框架结构。

④政府和行业管理者,能够有效地运用调控手段和制度、规范,使投资者所造求的微观效益与社会效益相协调。

因此,项目融资应向企业融资转变,电力投资主体应体现多种经济形式。

一是完善电力投融资相关机制,特别是进人和退出机制的再造。要依据“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逐步建立投资主体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政府宏观调控有力的新型投融资体制。

二是收缩政府直接投资范围,引入民间资本,实现电力投资主体多元化。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昊晓灵曾指出,“中国现在不缺资金,关键是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而资源配置不合理,是目前资金使用效益低下的根本原因。”外资、民间资本实际上对电力项目热情很高,据统计,目前电力、煤气、自来水生产和供应业中,民间投资只占3.2%,引人民间资本和外资的空间很大。

三是大力发展债券市场,鼓励各种资本加盟债市。全面发展包括国债、金融债、公司债、市政债、抵押贷款债等在内的债券市场,已是当务之急。目前,美国市政债券市场已经成为美国各州、县政府以及下属政府机构筹集公共事业所需资金的重要市场。

美国资本市场,所谓“市政债券”,指的是各州及州以下市政机构发行的长期债券。在中国,除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企业债几乎是可有可无的配角,而地方政府债迄今近乎为零。专家形容说,“重股轻债”使中国的证券市场变成了“破脚的残疾”。目前,国家电网公司正积极推出2003年电网建设企业债券,利用债券市场融资,也成为银行、股市之外第下条重要的融资渠道。

3开创电力投融资的新思路

随着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市场化、国际化,我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新的融资方式不断出现。与此相应,电力企业也应在融资手段上拓宽思路。现在看来,有以下四种新型的电力融资方式。

(l)商业票据融资

商业票据是一种由商业信用关系形成的短期无担保债务凭证。在商业票据市场比较发达的国家,一些信誉良好的大公司发行无担保短期商业本票,在市场上可以流通,用于筹措短期资金。目前我国的票据功能仍仅仅局限于支付信用结算工具,票据市场交易主要对象就是银行承兑汇票,而无商业本票。人们谈论和研究的票据市场只是指汇票的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贴现市场,票据的融资功能未能得以充分发挥。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票据市场而言,我国的票据市场只是半个市场。虽然我国不少电力公司信誉卓著,但不能通过发行商业票据或发行短期融资券的方式来筹集所需的流动资金。笔者认为,电力财务公司可以发挥自己依托于电力产业又具备金融背景的优势,为电力企业商业票据的发行积极创造条件,并发行部分商业票据。

(2)资产支持证券化融资

资产支持证券化是80年代兴起的于美国的一种新型融资工具,指在未来产生稳定、可预测的现金流的资产基础上,经过一定的汇集组合,配以适当的信用增级手段,以资产所产生的预期现金流为支持,资本市场发行证券进行融资,将资产的风险和收益进行分割与重组。资产证券化的股票、债券和TOT(转让—运行一一转让)这些融资方式都是以基础资产产生的现金流为支持的,为融资提供支持的资产是该企业的所有资产。电力项目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收入安全、持续、稳定,符合资产支持证券化融资的基本要求。尽管当前有关的法律、法规尚未建立,会计准则、税收制度以及资产证券化产品技术、人才资源等因素对其有一定的影响和制约,但电力行业作为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基础产业,可以争取作为试点。超级秘书网

(3)组建电力产业投资基金

篇6

[论文关键词]理论;西方企业理论;生态企业理论

在大工业生产体系背景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企业理论在环境危机形成过程中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传统的抑或现代的企业理论的科学性如何,企业健康的必要条件是什么,企业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究竞是什么,这些重大理论问题长期被人们所忽视。所以,重构企业理论,建立生态企业理论既是建设生态文明实践的需要,也是坚持、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要求。

一、对马克思和西方企业理论的回顾与评价

程恩富曾经将马克思的企业理论概括为四个方面:关于企业的起源理论、关于企业的规模和变迁理论、关于企业的职能和费用理论以及关于企业的契约本质和组织结构理论。自暴力也持类似的观点,他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企业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分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并从企业产生的原因、企业的边界、企业内部的控制和分配等方面与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进行了比较。马克思是在分析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时建立了自己的企业理论,他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实际上是在同一个资本同时雇佣人数较多的工人,因而劳动过程扩大了自己的规模并提供了较大量的产品的时候才开始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和决定目的,是资本尽可能多地自行增值,也就是尽可能多地生产剩余价值,因而也就是资本家尽可能多地剥削劳动力。”不仅资本主义生产是为了尽可能多地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的管理也是为了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服务的。马克思指出:“随着同时雇佣的工人人数的增加,他们的反抗也加剧了,因此资本为压制这种反抗所施加的压力也不断增加。资本家的管理不仅是一种由社会劳动过程的性质产生并属于社会劳动过程的特殊职能,他同时也是剥削一种社会劳动的职能,因而也是由剥削者和他所剥削的原料之间不可避免的对抗决定的。”“由于马克思的企业理论是在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这一特殊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因而,今天我们来看马克思的企业理论时不难发现其固有的历史局限性。马克思笔下的资本主义企业的目标函数就是最大化其剩余价值,而唯一的约束条件就是将工人的工资尽可能保持在维持生计的水平上,尽可能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和增加其劳动强度。资本主义的企业是一个投入产出的技术关系,是资本家最大限度获取剩余价值的黑箱,是剥削工人的机器,是生产产品和服务的场所。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的企业理论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企业对工人的掠夺和剥削,揭示了资本主义企业对人性的摧残,但他没有揭示并预见资本主义企业以及以这种理论为内核的生产体系、商业体系、消费体系可能产生的一系列现代问题。

在传统西方企业理论中,企业作为一种生产单位,其作用就是把资本、土地和劳动等生产要素投入转化为一定的产出,因而用生产函数来描述这种投入与产出的转换关系。生产函数所揭示的是各种可能的投入组合与各种可能的产出组合之间的繁多的对应关系。这样,企业就被简单地归结为一个由给定的技术水平所定义的生产方程,其功能不过是依照某个方程,把原料转换成产品而已。以科斯、阿尔钦、登姆塞茨、威廉姆森等为代表的产权经济学家对西方古典企业理论进行了批判、补充和完善,但依然被西方经济学家批判为“美国和其他工业化西方国家并不懂企业究竟是什么,因而也不知道企业将如何发展”。即依然没有改变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企业是在私人成本最小化条件下的利润最大化的追求者。而这一点,正是现代商业和工业体系运行的核心准则,不抛弃这一核心准则,人类社会将继续会被这一错误理论引向歧途。

二、现代企业的核心准则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背离

传统企业理论下的企业活动对地球生命系统的不可逆破坏以及对地球资源的掠夺性使用,由此导致的全球环境危机已使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受到空前的生存挑战,人类的可持续生存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威胁。当今世界,不是人类自身的管理能力退化太快,而是企业根本性的变革创新速度太慢或者压根儿就没有什么改变,比较一下今天的企业行为准则与一个世纪以前的企业行为准则就清楚了。自然系统退化的速率太陕,而企业适应这种变换的变革速率太慢,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经济学家们一直非常欣赏企业这种组织形式以及他们建构的企业理论体系。经济学家从功利主义的角度用货币去衡量显在化的效率,而从来不注意和计算被浪费掉的效率,不计算污染、破坏等负外部性的损失。在理性经济人假设条件下,企业的行为准则是私人成本最小化和私人利润最大化。这里之所以强调私人成本和私人利润,是由于还存在社会成本和社会总收益。虽然私人利润最大化并不一定导致社会总收益最小化,但是私人成本最小化却必然导致社会成本最大化,这一点在传统的经济分析中往往被忽视。这种最小最大化的企业行为准则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准则——协调与公平(人与自然的协调和人与人之间的公平)是根本对立的。企业是破坏人与自然和谐的主要力量。企业对环境危机的形成通过三条路径发生作用:1.企业通过向环境系统输出生产剩余一废水、废渣、废气、固体废弃物等直接破坏环境系统的功能完整和结构稳定,换句话说,就是通过转嫁私人成本从而最大化社会化成本;2.通过掠夺性的资源利用,即最大限度地利用环境的经济生产功能,在累积和放大机制的作用下直接破坏环境系统;3.通过企业强大的制造系统和销售系统向家庭源源不断地输出消费品,为以浪费式消费、炫富式消费为主要特征的消费社会、消费文化和社会价值取向奠定了物质基础,从而对消费剩余产生加速和放大作用。

三、生态企业理论的基本思想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为了分析方便,有必要对本文涉及到的几个核心概念进行理论界定或澄清,因为这里涉及的几个核心概念都是理论界过去使用过的,这里只是借用,但其理论含义已经与过去有了根本的区别和本质的不同。

1.产品经济模式

本文所指的产品经济意为生产者以生产和出售产品以获取利润为目的,消费者占有和消费产品以满足效用及体现自身的价值、社会地位为目的,整个社会的财富形式主要表现为形形的产品集合,是以产品寿命周期越来越短、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快、资源消耗越来越多、生产剩余和消费剩余输出越来越大、对环境系统的胁迫力越来越强等为主要特征的物质流动过程。产品经济模式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下表1。

2.服务经济模式

与产品经济模式对应的是服务经济,是指企业以产品实体为介质,以产品实体承载的功能和服务为目的,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消费者以获得产品功能和服务为目的,从而实现效用最大化和消费剩余最小化;社会以保障民生、节约资源、改善环境质量为目的,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服务经济模式的核心思想可以归纳为下表2。

3.生态企业

什么是生态企业?目前理论界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生态企业是能够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作为其基本目标,并按照生态经济规律和生态系统的高效、和谐与优化的原理,运用生态工程手段和各种现代先进技术建立起来的对自然资源充分合理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能量多重利用、对生态环境无污染或少污染的现代企业,或指在经营活动中关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企业。现有文献对生态企业的理论界定,其共同点就是在传统的企业运行中简单地引入环境生态元素,简单地将企业与生态结合起来,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本质,不可能改变基于企业理论的整个现代商业体系和工业体系,不可能改变产品经济模式下传统商业活动对地球资源大量吞噬所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这一基本趋势。笔者不认为生态企业就是生态和企业的简单耦合,而应该是按照一套科学、完整的企业理论体系建立起来的企业组织形式。企业对社会负责、对环境负责、对消费者负责、对未来世代人负责等等都应该是依靠一套内在动力机制自我推动的,这种自我推动要与利润最大化的市场原则相一致而不是相背离,不能依靠道德和规章被动推进。对环境问题的解决和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运用人类智慧去重新设计,尤其是对企业和整个商业运行模式的重新设计。

(二)构建生态企业理论的初步设想

生产活动始终是人类谋求发展和进步过程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活动,企业则是人类从事生产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生态需求将成为人类未来的主要需求,生态文明将成为一种以追求人类与环境和谐生存和发展的新型文明,与之相适应,必须构建一种全新的生态企业理论。其理论要点包括:.

1.生态企业的理论假设

传统的企业理论是以“经济人”作为其理论假设的。人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付出,获得最大限度的收获,为此可不择手段。“经济人”的意思为理性经济人,这是古典企业理论对人的看法,即把人当作经济动物来看待,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目的只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科学认识论表明,关于人的任何假设都是有局限的,除非你不做假设,因为人是最复杂的。正因为如此,二百多年来,“经济人假设”是否合理有效的讨论一直存在。问题的焦点在于,对于经济学而言,我们是否需要一个完整的对人的假设?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越来越受到生态压力的约束,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上的企业理论在这个历史进程中越来越破绽百出,而且这种企业理论在把人类推向生态灾难深渊的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生态企业理论不是简单地引入生态元素,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包括企业理论假设在内的整个企业理论体系。生态企业理论的理论假设应该是生态人假设,所谓生态人假设意指以追求生态利益和物质利益均衡为目的的经济活动主体。

2.生态企业的约束条件

传统的企业理论的约束条件是单一的成本约束,整个生产过程被假定为一个纯碎的投入产出的技术关系。生态企业理论的约束条件是一个多维约束。其一是资源约束,资源短缺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日益匮乏已经成为现代工商业最大的约束。其二是外部负效应最小化约束。前面的分析已经指出,环境问题本质上是企业外部负效应不断累积和放大的结果,只要外部负效应累积和放大的机制失效,环境问题就可以自动得到解决。其三是成本最小化约束,这里的成本与传统的成本概念已有根本不同,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私人成本,还包括原来被转嫁为社会成本的部分。

3.生态企业的生产目的

传统企业的生产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追逐利润。生态企业理论框架下的企业的生产目的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种理解是为利润最大化,但是它的利润函数与传统企业的利润函数有着根本不同,主要表现在收入函数和成本函数上,古典企业的收人是产量的函数,而生态企业的收入是产量、功能、服务、满意的函数,生态企业的成本函数不仅包含传统意义上的成本要素,还包括环境成本等原来被社会化了的部分。另一种理解是效率最大化。效率最大化是更综合的标杆,不仅包括利润最大化,也包括资源节约和环境成本等外部负效应最小化的指标。

4.生态企业实现生产目的的介质

在古典企业理论中,产品是企业实现生产目的的唯一介质,在生态企业理论中,有形的物质产品对企业生产目的的实现的贡献度已经不古主要地位,企业实现生产目的的介质由产品、产品的功能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各种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共同构成,而且功能、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消费者的满意程度将越来越重要。

5.生态企业实现生产目的的途径

在传统的工商业运行模式中,企业生产目的实现途径是通过将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销售出去,从而完成价值实现。这种商业运行模式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充满了欺诈,处于信息中心的生产者利用其信息优势对消费者进行欺诈,从而降低消费者的福利水平和福利质量。在生态企业理论框架下,企业的生产目的和消费者的消费目的都是通过租赁的方式来实现,而不是销售和购买。这种方式有很多优势,主要表现在:①最大限度地缩小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从而实现双方公平地交易;②最大限度地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促进生产者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和改善产品的功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促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③消费者通过获得产品的使用权来实现消费目的,不发生产权转移,有利于生产者将产品从产出到消耗每一个环节都纳人其控制体系中,从而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④通过一个闭路循环,废弃物可以由生产者来负责集中处理,有利于资源的循环与再利用,由于生产者要承担最终废弃物的处理成本,必然促使其改进工艺、寻求资源替代。

6.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产权安排

在传统的工商业运行体系中,生产者生产产品,消费者购买产品,通过销售和购买完成产品的产权转移,这种商业准则的最大弊端是浪费。如果我们改变这种传统模式,对某些产品尤其是耐用消费品实行租赁方式,消费者支付租金获得一定时期内产品的使用权,实际上得到了产品的功能,一旦消费者发现所租赁的产品的功能有缺陷,他有权解除租赁合同,由生产者召回自己的产品。由于这种租赁关系不发生产品的产权转移,这将带来工商业运行模式革命性的变化,对实现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贡献。

篇7

【论文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融资结构;企业经营绩效;权衡理论

【论文摘要】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造成此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却是不容忽视的。本文首先综述了融资结构与企业绩效的理论,同时对我国的中小企业现行的融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在得出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对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状况改善的思考与不同发展阶段应当采取的融资策略。

一、引言

当今世界,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都已成为或正在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然而在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本文将通过对国际上一些国家的样本数据的比较分析,并结合我国现阶段的条件,了解我国融资结构是否对融资成本、进而对企业绩效所产生的影响。

二、融资结构与经营绩效的概念表述

融资结构,也称资本结构,它是指企业在筹集资金时,由不同渠道取得的资金之间的有机构成及其比重关系。绩效是一项工作或活动的最终结果,是从活动过程中得到的所有结果。

1、国际上资本结构对绩效影响的理论研究

理论:资本结构理论主要由三种理论观点构成。(1)资本结构无关论。该理论于1958年提出。理论认为,企业所有证券持有者的总风险不受其资本结构影响。无论企业筹资组合如何,企业总价值均保持不变。(2)仅考虑所得税时的理论。该理论于1963年提出。将所得税纳入考察后,由于负债利息的抵税作用,使公司价值会随着负债融资程度提高而增加,最佳资本结构几乎是100%的负债结构。(3)米勒模型。1977年由米勒教授提出。米勒模型的基本点是:有负债公司的价值等于无负债公司的价值加上负债所带来的抵税利益。而抵税利益的多少则视各类所得税的税率而定。

权衡理论:也被称作最优资本结构选择理论,认为企业最优资本结构选择就是在负债的抵税收益和破产成本现值之间进行权衡的理论。权衡理论的代表人物罗比切克和梅尔斯(RobichekandMyers)指出:企业资本结构的最优水平处在负债权益比的边际税收利益现值和边际破产成本现值相等点上。此外,他们认为在没有税收时,尽管不存在负债权益比的惟一的最优点,但也不应该超过某一最大可能点;在存在税收时,企业负债权益比有一个最优点或最优范围。

优序融资理论:企业融资一般会遵循内源融资、债务融资、权益融资这样的先后顺序。美国学者梅尔斯(Myers)和马吉洛夫(Majluf)的共同提出。内源融资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自然形成的现金流。由于内源融资不需要与投资者签订契约,也无需支付各种费用,所受限制少,因而是首选的融资方式。其次是低风险债券,其信息不对称的成本可以忽略。再次是高风险债券,最后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发行股票。

2、资本结构与绩效之间的联系

任何企业融资结构和融资方式的选择都是在一定的市场环境背景下进行的,单个企业选择的具体融资方式可能不同,但是大多数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却具有某种共性,如以银行贷款筹资为主或以发行证券筹资为主。

由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市场化程度不同,不同类型国家企业融资的模式也不同。目前发达国家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可以分为两大模式:一种是以英美为代表的以证券融资为主导的模式;另一种是以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及德国为代表的以银行贷款融资为主导的模式。

我国资本市场1992年设立,经过十几年时间的发展,资本市场规模有所扩大,但是还缺乏为中小企业提供专门服务的中小资本市场。我国中小企业更依赖于负债经营。负债水平是否适度是相对于一定宏观经济背景、政策环境和企业经营效率而言的,取决于银行利率、通货膨胀率等多种因素,没有一个统一标准。

三、融资结构的国际比较

通过以上的阐述,对融资结构理论有了一定的了解,以下是一些典型国家之间的数据比较。首先,是发达国家融资结构比较。从相关数据统计得到,美国:内源资金占75%,外源资金占25%,其中13%来自金融市场,12%来自金融机构。日本:内源资金占34%,外源资金占66%,其中7%来自金融市场,59%来自金融机构。德国:内源资金占62%,外源资金占26%,其中3%来自金融市场,23%来自金融机构,其他来源占12%。

1、从美、日、德三国企业融资结构对比中可以看出,美国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为内源融资,在其外源融资中,证券融资占了相当的比重,这与美国证券市场极为发达有着相关的原因;德国企业的内源融资比重较高,这与美国企业类似,但在其外源融资结构中,德国企业外部资金来源主要为银行贷款;日本企业外源融资的比重高达66%,而在其外源融资中,主要是来自银行的贷款,其证券融资的比重只有7%,银行贷款在企业总资金来源中占到了59%的份额。可见,从外部资金来源来看,美国企业主要依靠证券融资,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也占了不小的比重,而日本和德国的企业外部资金来源主要为银行贷款。

2、虽然各个国家的融资结构存在差异,但是以上国家融资方式选择基本上与梅尔斯和马吉洛夫提出的优序融资理论吻合,即企业的融资选择顺序是内源融资-外部债务融资-外部股权融资。

再看一下发展中国家的融资结构:

1980-1987年,韩国:内部融资占19.5%,股权融资占49.6%,长期债权融资占30.9%,内部融资变化率为7.6%。

1983-1987年,泰国:内部融资占27.7%,内部融资变化率为23.1%。

1984-1988年,墨西哥:内部融资占24.4%,股权融资占66.6%,长期债权融资占9.6%,内部融资变化率为14.9%。

1980-1988年,印度:内部融资占40.5%,股权融资占19.6%,长期债权融资占39.9%,内部融资变化率为-12.6%。

1983-1987年,马来西亚:内部融资占35.6%,股权融资占46.6%,长期债权融资占17.8%,内部融资变化率为-7.7%。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发展中国家间企业杠杆率存在很大差异。总体上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杠杆比率比发达国家要低。发展中国家内部融资比率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普遍偏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在外部融资结构上利用股权融资的比率要大的多。

四、分析结论以及阐述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特点

1、结论

按照理论,在存在企业所得税时,负债会增加企业的价值,较高的财务杠杆比率可以提高公司绩效。结果的现实意义在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负债水平造成对企业绩效是起着正作用,因而对其并不需要降低负债水平,但可以拓宽融资渠道,增加企业权益性融资,以降低高负债所带来的高经营风险,提升企业的总体绩效。但是,企业应当采用股权资本筹资还是负债资本筹资,这个要多方面考虑,不能仅仅认为负债就是最好的。

负债融资固然可以给企业带来抵税方面的收益,并且可以利用财务杠杆的作用来提高权益报酬率。但是随着负债融资数量的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不断增加,由此带来的直接的或间接的破产成本也随之增加。因此,企业应当根据行业特点和企业本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适度负债,而绝非负债越多越好。内部融资的企业自有资金的实力是否雄厚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因为,第一,自有资金越雄厚,企业的财务基础越稳固,抵御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就越强。第二,对于这部分资金,企业管理当局具有充分的调度权,因此也可以增加企业的财务灵活性。第三,可以增加企业筹资的弹性。当企业面临较好的投资机会而外部融资的约束条件过于苛刻时,充足的自有资金不至于使企业丧失转瞬即逝的市场机遇。所以,资本实力的增强是企业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内部融资应当成为企业融资的首选方式。

2、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特点

与大多数企业一样,中小企业的融资来源主要也是分成两大类,一是权益资金,二是债务资金。

中小企业由于资产规模小、财务信息不透明、经营上的不确定性大、承受外部经济冲击的能力弱等制约因素,加上自身经济灵活性的要求,其融资与大企业相比存在很大特殊性。

(1)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在融资渠道的选择上,比大企业更多地依赖内源融资。

(2)在融资方式的选择上,中小企业更加依赖债务融资,在债务融资中又主要依赖来自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的贷款。

(3)中小企业的债务融资表现出规模小、频率高和更加依赖流动性强的短期贷款的特征。

(4)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更加依赖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设备租赁等来自非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以及民间的各种非正规融资渠道。

中小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融资结构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初创时期,由于受到规模和业绩的限制,中小企业一般很难从金融机构取得贷款,因此其资金主要来源于自有资金及自身积累。进入成长期后,由于企业规模得以扩大,企业的经营走上正轨,经营业绩日益提升,在这一阶段,中小企业为扩大生产,会更多地依靠外部融资,特别是外部金融机构的贷款。于是,中小企业会建立和健全企业的各项制度,增加信息的透明度,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金融机构惜贷情况。在成熟阶段,中小企业的产品销售状况稳定,财务状况良好,业绩增长,内部管理制度也日趋完善,企业的社会信用程度越来越高,这时企业会相对容易地获得债务资金。

五、提出融资组合效率和不同时期融资策略的设想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了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存在的特点,得出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负债水平对企业绩效的正作用,因而对其并不需要降低负债水平,但可以拓宽融资渠道,增加企业权益性融资,以降低高负债所带来的高经营风险,提升企业的总体绩效。

1、融资组合效率的设想

鉴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特点,参考发达国家的做法,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推动债权融资市场的多元化。通过发展专业化的面向中小企业的中小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发展融资租赁业,这是企业进行长期资金融通的一种有效手段。一般来说,企业进行融资租赁的成本比贷款低、风险较小,而且其方式灵活、方便,比长期贷款和发行股票、债券受较少限制。而我国在这方面还很欠缺,租赁公司的规模很小,融资租赁的金融杠杆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还有就是要促进融资的创新,可以考虑降低企业债发行的门槛。

(2)建立多层次的的资本市场。无论债权融资还是股权融资,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都具有筹资、分散风险的作用。其中股权融资具有更强的导向性和针对性。

2、对于不同时期中小企业融资策略的设想

中小企业在各发展阶段应该选择理性的、适当的融资策略,防止企业因融资不慎导致财务状况恶化。

(1)创业期的融资策略。由于初创时企业风险很大。因此,企业可以选择股权资金、创业基金、天使投资以及抵押贷款等方式进行融资。尽管资金成本很高,但是企业可以通过进入孵化期来降低企业的运作成本,从而稀释资金成本。

(2)成长期的融资策略。一般来说,成长期的中小企业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必须顺应社会技术进步,通过新技术创造新产品,进而开拓新市场。中小企业在成长期的发展迫切需要打通融资渠道,企业可以着手在资本市场上寻求资金的支持。此时企业的赢利能力很高,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利益的驱动下会降低借贷的门槛。当然,在该阶段企业应严密监控各项财务指标,一旦出现预警信号,要及时采取措施。

(3)成熟期的融资策略。进入成熟期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市场细分,满足顾客的特定需求,提供专业化的服务等方式来填补空白市场的需求以获得生存的机会。成熟期内,中小企业拥有相对丰厚的自有资金,去银行或者其他机构融资非常容易,而且成本也相对较低。此时的企业要思考战略投资的问题。由于原有的业务已经发展成熟,而新业务还没有为企业贡献利润,此时企业的赢利能力已经大不如前,所以,此阶段的企业获取发展资源时,尽量使用自有资金少负债。

(4)扩张期或衰退期的融资策略。随着中小企业从成熟期逐步进入一个新的时期,此时中小企业要通过制度创新,运用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改革形式及新的管理方法。合理地进行投资,并谨慎地进行资本运作,就能有效地规避风险,从而使中小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但是如果此时的中小企业没有很好的把握时机,将逐步进入衰退期。

篇8

论文摘要 本文从企业计量模式的选择与应用来分析投资性房地产对企业利润、所有者权益的影响,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准则的采用应持谨慎态度。

随着我国房地产价格的节节攀高,在投资性房地产领域引入公允价值后,企业的经营业绩与股东权益将会大幅提高。但统计资料表明,只有极少数上市公司的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已披露2007年年报的 1300多家上市公司中,仅9家上市公司选择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并对股东权益进行了追溯调整,从2007年的中报来看,由投资性房地产的价值变化带来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上市公司盈利的影响还极少,对整个市值的影响可说是微不足道。为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看新准则的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规定,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计提折旧或摊销,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并特别规定,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笔者现从企业计量模式的选择与应用来分析以上投资性房地产现象。

一、艰难选择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导致企业摒弃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一是公允价值计量的使用条件被严格限制。比如投资性房地产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准则要求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由于我国目前没有完整的房地产估值体系,在中小城市几乎没有房地产中介市场,而许多上市公司的投资性房地产又在中小城市或是大城市的远郊,取得符合准则要求的条件是比较困难的。因为需要说明什么是活跃市场、相似环境、用途、新旧等资产的交易价格。而涉及商业机密或者大宗大额交易不常见,交易价格的取得是有难度的,这样企业不得不继续采用成本计量模式。

二是税收因素。在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后,肯定会导致大幅的资产增值,同时调增留存收益,目前财政部对这部分留存收益是否要征税尚未做出明确规定,当前税法对这部分增值收益征税的可能性较小。但原来在成本计量模式下,虽然对投资性房地产按期计提折旧会减少其账面利润,但是折旧和摊销却可以起到抵税效果,减少企业的现金流出。而引入公允价值模式后,折旧和摊销抵税功能的丧失肯定会导致企业大量的现金流出。

三是投资性房地产的市场价值难以准确估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从国家集体所有与使用到出让给企业或个人使用,使得企业和个人在近几年对房地产呈现刚性需求,导致房地产价格在这两年集中疯涨,仅2007年,全国各主要大中城市房地产价格几乎每月涨幅在5%以上,有的超过10%,如果按照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企业每月的净利润都会受到公允价值变动的影响,呈现出较大的波动幅度。但是,新近出台增征土地使用税,征收土地闲置费等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出台,可能导致楼房出现“拐点”,如深圳等地最大的几家楼市中介一夜缩减或倒闭,使得全国楼市马上处于观望状态。所以公允价值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带来企业价值的提升也能导致企业价值的减少。如果投资性房地产由于不能转让兑现,一旦转换为持有目的,其带入的公允价值是正值的话,以后的折旧和摊销金额将相应增大,成为减少利润的因素。

四是企业会考虑成本效益原则。目前税务部门不承认公允价值的税前列支或税前收入,因此对于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进入利润表的部分应进行纳税调整。企业出于成本效益原则,也会慎重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二、应用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现举例说明:

1.外购或自建的房地产

[例1]:2007年1月1日,A公司与B公司协商,由B公司向A公司投入房产,双方协商价为3000万元。当日,A公司即将该房产出租给C公司,年租金300万元,年终一次性付清。

2007年年底,该房产的公允价值为2800万元,但2008年年底,该房产的公允价值升值至3200万元。那么A公司的处理如下:获得房产时,应当作分录(单位:万元)

借:投资性房地产3000

贷:实收资本或股本3000

2007年底取得租金时:

借:银行存款300

贷:投资收益300

同时考虑房产的减值,作分录: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0

贷: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200

2008年底收取租金时:

借:银行存款300

贷:投资收益300

同时考虑增值作分录: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4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00

2.自用转投资性房地产

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投资性房地产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价,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

振华股份公司因搬迁办公楼,将原楼用于对外出租,该办公楼的购置价为5亿元,2008年1月1日,其办公楼公允价值为3.5亿元,已提折旧14500万元,租赁期限为3年。设振华股份公司对投资性房地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分录如下:(单位:万元)

借:投资性房地产350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00

累计折旧 14500

贷:固定资产50000

3.投资性房地产转自用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时,应当以其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作为自用房地产的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振华股份公司将一栋出租用商务楼收回,作为办公楼使用。20×8年正式开始自用,当日公允价值为5000万元。该商务楼在转换前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原账面价值为4800万元,其中成本为45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增值为300万元。分录如下:(单位:万元)

借:固定资产5000

投资性房地产——成本4500

——公允价值变动3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0

总之,企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首先是核算复杂化,而且承受出现以上众多挑战的潜在风险,并且这些挑战一旦发生,利益损失将不可避免,因而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准则的采用应持谨慎态度。

参考文献

[1]谢诗芬.公允价值会计问题纵横谈[J].时代财会,2003,(2).

篇9

文章来源文秘站

一、顺应国内外发展趋势和竞争形势的必然选择

随着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影响力不断上升和金融改革开放进程不断加快,顺应世界新一轮产业大转移趋势,国际金融机构近年来加速将业务重心转移到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国家,并外迁或新设全球(地区)总部、办事机构或代表处。北京、深圳、天津、广州等兄弟城市纷纷出台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各类优惠政策,积极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总部落户发展。因此,加快总部型、功能性金融机构集聚,是上海顺应国内外发展趋势和竞争形势的必然选择,有利于增强上海金融资源全球配置能力和争夺国际金融话语权,并巩固上海在国内的金融中心地位。

二、上海集聚总部型功能性金融机构的现状和问题

1.主要成效。随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深入推进和上海金融全球影响力不断提升,国内外金融机构在上海设立总部或功能性机构的进程明显加快。在银行业金融机构方面,在金融方面,截至2012年末,在沪银行类功能性总部持牌专营机构总计七大类12家,非持牌专营机构达到34家。其中,大型商业银行第二总部持续推进,继中国银行率先在上海设立人民币交易总部之后,中国建设银行(上海)中心揭牌成立。外资银行机构数量也占全国一半以上。在证券期货业金融机构方面,上海积聚了海通证券、国泰君安、财富里昂、海际大和、东方花旗等证券公司,以及光大、国投中谷、新湖等期货公司总部。全国161家期货公司中28家期货公司在上海设立总部,占总数的17.4%。在保险业金融机构方面,太平洋保险、中国大地财险、海尔纽约人寿保险、劳合社再保险(中国)、丘博保险(中国)等保险公司总部,以及中国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保险资产管理机构落户上海。在新型金融机构方面,集聚了中银消费金融、农银金融租赁、交银金融租赁、上汽通用汽车金融、纽银梅隆西部基金、弘毅跨境投资基金、方源资本等新型金融机构总部或业务总部。在金融监管和市场功能机构方面,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中国外汇管理局上海分局、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上海清算所、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中国银联等金融机构落户上海。

2.基本特点。一是外资或合资金融机构总部集聚特征明显。截至2011年末,累计有25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来沪设立机构,机构数量占全国一半以上,资产规模占全国48.8%,从业人员占全国逾40%。二是金融机构总部能级不断提高。众多国内外金融机构将中国、大中华乃至亚太总部设在上海,并不断升级总部管理权限和扩大业务范围。如花旗银行除了将中国总部设在上海,在亚洲新设的首个亚洲拉美贸易服务处也落户上海。三是金融机构总部辐射带动效应较强。如中国银联总部落户上海,充分发挥组织枢纽作用,推动了支付产业资源和大批的金融、芯片技术和IT人才向上海集聚。四是各类新型金融机构集聚速度加快。近年来,金融租赁、消费金融、科技银行、基金管理、股权投资、资信评级、第三方支付、小额贷款、融资担保、村镇银行、企业财务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加快向上海集聚。五是金融机构主要集中于中心城区并逐步向扩散。金融机构总部目前主要集中在陆家嘴金融城、外滩金融集聚带等中心城区。随着中心城区商务成本不断提升,新型金融机构和传统大型金融机构的金融后台服务机构向城区集聚。

3.主要问题。一是缺乏明确的认定标准和统一的统计口径。全市层面目前还没有制定专门关于金融机构总部认定的明确标准,导致目前没有统一规范的金融机构总部统计口径和准确的金融机构总部数据。二是金融机构总部数量和能级与国内外金融中心城市差距较大。与纽约、伦敦等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相比,上海集聚的金融机构无论是数量还是能级都相差甚远。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上海也不占有明显优势,国家级的金融监管决策机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金融集团企业总部大多集聚北京,且面临着深圳、天津等的激烈竞争。三是政策扶持和配套体系还不完善。调研中普遍反映比较突出的是与人才引进相关的户籍、住房、医疗、子女教育、出入境等问题。目前的人才政策针对企业高管居多,核心专业人才和一般金融人才难以享受。由于供给能力有限,引进人才在享受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实际效果也不甚理想。四是政府服务意识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调研发现,政府在政策宣传和主动对接企业上做的不够,很多被访企业都反映对可以享受哪些政策、如何享受这些政策、应该找谁办理等方面都不太清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策的落地和惠及面。五是金融制度环境对引进金融机构总部形成一定制约。在金融国际化程度、金融会计准则体系、金融人才数量、金融法律制度、金融税收制度、信用体系建设等软环境方面的不足制约了外资金融机构总部落户。六是上海商务生活成本不断攀升给企业经营带来较大压力。随着上海城市建设不断加快,写字楼租金、人力资源和生活成本不断上涨,给企业带来较大压力并导致很多企业向外转移。

三、加快上海集聚总部型功能性金融机构的对策建议

1.明确金融机构总部认定标准。(1)明确总部型功能性金融机构的范围。建议将银行(含商业性银行、政策性银行、村镇银行和外资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股权投资机构(含创业投资、风险投资、产业投资基金等)、货币经纪公司、融资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 小额贷款公司、集团财务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支付公司、金融中介服务机构等各类中外资营利性金融机构,以及金融监管机构、金融市场功能机构、国内外金融组织和金融研究机构等非营利性金融机构都纳入本市总部认定范围。(2)明确总部型功能性金融机构的认定条件。由于金融机构类型复杂多样,在资产规模、业务性质、组织架构、税收贡献、企业人数等方面差别较大,不宜采取统一的总部认定条件。对于营利性的金融机构,建议针对金融细分行业(如银行类、证券类、保险类、信托类、基金管理公司类、股权投资机构类等)的特点选择不同的认定条件,如注册地、注册资本、资产总额、营业收入、管理基金规模、市外下属企业或机构数量、纳税额等指标。对于非营利性的金融机构,可综合考虑功能属性、管理级别、社会影响力、行业地位等,由有关部门进行专门认定。(3)针对不同总部级别制定差异化政策。明确各类金融机构不同总部级别(全球性总部、亚太区或亚洲区总部、中国区或大中华区总部、地区性总部)的认定条件,并给予差别化的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总部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升格总部级别和扩大管理权限,并对符合条件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资助。(4)合理界定现有金融机构总部和新设立金融机构总部。在加大对新注册和新迁入的金融机构总部扶持的同时,要继续保持和完善对现有金融机构总部特别是本地金融机构总部的扶持,保持政策的衔接性、长期性和有效性,特别是要根据企业生命周期不同发展阶段的特殊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扶持,防止现有金融机构总部外迁。妥善设定现有金融机构总部和新设立金融机构总部划分的时间节点。(5)明确金融机构总部的认定机构和程序。金融机构总部认定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实行企业自愿、政府审核、社会公示、动态管理。建议在全市层面成立金融机构总部联合认定小组,由市金融办会同有关部门进行金融机构总部的认定和受理工作,定期召开总部认定工作会议。建立健全申报、受理、审查、复核、公示、颁证、考核、统计等制度,明确办事流程,确定最长申报审批时限。(6)加强金融机构总部统计工作。要建立健全金融机构总部统计体系,建立金融机构总部企业统计报表制度,构建属性指标(如登记注册所在地、登记注册类型、行业类别、总部类型等)和数量指标(如机构数量、从业人数、营业收入、资产总计、增加值、利润总额、上缴税金等)等分类统计指标,建立金融机构总部数据库,经认定的金融机构总部企业发生更名、重组、破产、解散、撤销、迁移等重大调整的,要及时进行统计、分析和上报。本文来自于《经济师》杂志。经济师杂志简介详见

篇10

【论文关键词】关联企业转让定价管理难题对策

转让定价是关联企业相互之间销售货物、提供劳务、转让无形资产的价格和提供贷款的利息而制定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和经营经验,投资呈现多地域化和多形式化。大量的内资关联企业应运而生,它们利用各地区税收政策的差异,制定转让价格来避税,降低整体税负,给地方税收管理带来很大难题。

一、关联企业的界定

关联企业的界定是转让定价税制的起点。《联合国范本》和《经合组织范本》都把管理、控制和资本作为认定关联企业的依据。在这两个范本的基础上,各国又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关联企业的认定做出了具体规定。

(一)我国的《公司法》未列有关于关联企业的条款。而《征管法》、《企业所得税法》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关联企业是指与企业有以下之一关系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1.在资金、经营、购销等方面,存在直接或者间接的拥有或者控制关系;2.直接或者间接地同为第三者所拥有或者控制;3.其他在利益上相关联的关系。”《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税务管理规程》对此作了进一步说明:“1.相互间直接或间接持有其中一方的股份总和达25%或以上者;2.直接或间接同为第三者所拥有或控制股份达到25%或以上的;3.企业与另一企业之间借贷资金占企业自有资金50%或以上,或企业借贷资金总额的10%是由另一企业担保的;4.企业的董事或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一半以上或有一名常务董事是由另一企业所委派的;5.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由另一企业提供的特许权利(包括工业产权、专有技术等)才能正常进行的;6,企业生产经营购进原材料、零配件等(包括价格及交易条件等)是由另一企业所控制或供应的;7.企业生产的产品或商品的销售(包括价格及交易条件等)是由另一企业所控制的;8.企业生产经营、交易具有实际控制的其他利益上相关联的关系,包括家族、亲属关系等。”近年来,从福建省地税局稽查部门房地产行业等涉嫌避税案件稽查可以看出,一些企业就是通过关联企业开展避税活动。

(二)美国对关联企业的认定有如下特点:1.采用的标准:以有关各方的共同经营为标准,强调的是“控制”的“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2.立法形式:对关联企业的认定只做出了原则性的表述,而把相当的权限赋予了财政部长及其授权人员。只要在实务中存在转让定价,税务部门即可根据税法做出存在控制关系的假设,若纳税人不服的,可以提出反证据,承担举证责任。3.适用交易对象:转让定价税制的适用对象包括国内交易和国际交易。

可以看出,我国对关联企业的认定是在原则性规定的基础上又使用了实例列举法,立法的初衷主要是针对跨国关联企业,同时也适用于内资关联企业。在实务中,税务机关更关注跨国关联企业,而内资关联企业的转让定价问题由于起步较晚,数额也较前者要小,往往容易被忽略。

二、关联企业转让定价给地方税收管征带来难题

转让定价避税是关联企业之间在经济业务往来中,不是按独立企业(非关联企业)之间的正常市场交易价格进行交易,而是以人为确定的内部价格进行结算,通过转移收入、利润而人为地安排某地公司盈利或亏损,以此来减轻或解除公司总体税收负担。

(一)内资关联企业制定转让定价的动机

1、可以减少或拖延交纳企业所得税。我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实行33%的比例税率;同时又规定两档照顾性税率,即对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元(含3万元)以下的企业,减按18%的税率征收,年应纳税所得额在10万元(含10万元)以下至3万元的企业,减按27%的税率征收。关联企业可以通过转让定价,使内部企业降低应税所得额到适用较低税率的档次,还可以通过转让定价推延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即贷款的支付时间)。

2、可以免征或少征土地增值税。土地增值税采用四级超率累进税率,最低税率30%,最高税率60%。土地增值税纳税人建造普通标准住宅出售,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的(含20%)免征土地增值税。土地增值税纳税人通过转让定价,内部转移利润,达到少征或不征税。

3、关联企业通过转让定价实现整体税负最小。关联企业利用国内高税区与低税区的税制和税收优惠差异,减少高税区的税收压迫,在税收上避重就轻,达到整体税负最小。我国各地区在税收优惠、是否开征可选择的税种、幅度税率的选择和具体的征管方式上有很大差异,对关联企业避税是很大的激励。

(二)转让定价的形式多种多样,给地方税收管征带来很大困难。

1.有形财产的转让定价。关联企业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包括机器设备和生产线)的转让实行“低进高出或高进低出”,把收入尽量转移到税负低的企业,而把费用尽量转移到税负高的企业。地税机关虽可以根据新《征管法》规定关联企业可以按照独立企业之间作价以及再按销售给无关联的第三者价格进行调整,但很多企业定价调整没有参照标准,现行税法对转让定价调整还没有比较切实可行的规定,在实际中难以操作。例如目前一些制药企业就利用其制造原材料定价的复杂性、税务机关掌握市场药价的困难,对原材料、半成品的转让实行“高进低出和低进高出”办法进行避税。又如房地产交易,每个房地产企业开发的房产是独一无二的,虽然相同地段相同类型相同结构的房产可供参照,但这种参照标准不是唯一的,因为房产价格除了地段、类型和结构影响外,还受地价、开发成本等房产自身因素的制约。

2.无形资产的转让定价。关联企业之间无形资产故意将土地使用权在关联企业间转让,就是比较典型的转让定价行为,地税机关一般很难察觉和进行调整。如:福州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取得政府划拨地使用权,又将该块地转让到其全资子公司名下开发房产,增值额在土地增值税免征范围,规避土地增值税的征收。

3.劳务费用的转让定价。关联企业之间经常发生内部互相提供劳务,如果将大量劳工费转移到一家公司的账上,致使这家公司出现虚亏实盈,就可免纳所得税,根据我国《企业所得税法》还可以用今后五年的利润来弥补这项亏损。

4.固定资产租赁的转让定价。关联企业之间还经常发生固定资产的租赁,租赁不仅具有融资的作用,还可以用来避税。例如高税区的公司借入资金购买机器设备,以最低价格租给低税区的关联企业,后者再以高价租给另一高税区的关联企业,就可以利用租赁费可在企业所得税应税所得额中扣除的规定实现避税,减少筹资成本。例如厦门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为了规避税收政策,将原本属于租金的收入以物业管理费的名义收取,造成租金偏低,与同档次写字楼租金相差达42.8%,由于租金以管理费的名义收取,造成其收取的物业管理费偏高,是同档次写字楼的2.29倍。

5.金融方面的转让定价。(1)关联企业之间提供贷款的利率高于或是低于市场利率;(2)资本弱化,即在企业资本结构中减少自有资本的数量而增加贷款的数量,从而增加利息的扣除;(3)关联企业之间的短期资本融资,如购货方延期支付货款的时间超过商业惯例却不按市场利率支付利息;或是供货方向分销商提供短期资本供进货周转,未按市场利率收取利息;或是由上级公司担保取得第三者贷款,下级公司未支付正常的担保费用等。(4)长期金融领域也常常容易发生转让定价,如抵押贷款、融资租赁等。

三、内资关联企业通过转让定价避税的危害与对策

(一)据估计,跨国关联企业避税每年给我国造成的损失在300亿元以上,已经成为近期税收工作的焦点。我国内资关联企业转让定价避税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随着我国经济的继续发展,对外经济交流的进一步增多,这种避税现象将会急剧扩大化和复杂化,其危害性是非常严重的。

1、关联企业通过制定转让定价,降低其整体税负,侵蚀了国家的税收收入。我国各地区各行业的税收优惠繁多冗杂,使得转让定价避税非常容易实现,造成国家税收收入的大量流失。

2、造成同地区、同行业的企业税负不均,不利于公平竞争。同地区、同行业的企业本应适用同样的税收政策,但是由于转让定价的存在,不同关联企业之间、关联企业和非关联企业之间的实际税负差别很大。

3、由于各地区的税收优惠不一致,税收收入由高税负地区流入低税负地区。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对东部沿海地区制定了大量的税收优惠政策,东部企业到中西部投资,利润却通过转让定价转移到东部纳税。中西部地区资源遭到掠夺性开采,环境被破坏,社会成本和公共财政支出剧增,却没有得到相应的税收补偿,而东部地区没有付出成本却坐享其成,严重恶化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失衡。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后,国家对西部地区也制定了大量的税收优惠政策,中部地区腹背受敌,形势更为严峻。

4、造成非正当竞争,容易孳生垄断。关联企业通过转让定价操纵商品价格,使某一内部企业能以低于当地市场价的价格出售商品,或通过转让定价虚增某一内部企业利润,扭曲其他企业对其信誉判断,误导消费者,将非关联竞争对手挤出市场。

5、不利于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发挥。关联企业通过转让定利润流入国家鼓励和照顾的低税率行业,违背了税收优惠的初衷。

由于转让定价的过度使用侵蚀了国家的税收,还带来巨大的负的外部效应,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对转让定价进行调整,是各国税制的一贯做法。

(二)我国的反避税工作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避税和反避税之间的斗争仍然任重而道远。我们应该借鉴国际做法,吸收跨国关联企业反避税的经验,完善内资关联企业的转让定价税制。

1、强化立法,完善法律法规:(1)修改我国《公司法》,增加有关关联企业的条款,规定关联企业在注册登记时须予以申报,确认其身份。(2)修改税法有关关联企业认定的条款,以股权占有标准和业务上或组织上的实际联系标准为主,辅以有关各方共同经营结果标准,既可以减少税务执行上的随意性,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主动性。(3)进一步细化征纳双方的权利义务,明确对关联企业提供虚假资料、税务机关介入和处罚的权限、税务机关违法或不当执法侵犯企业自等行为的判断标准和处罚措施,既防止企业自的滥用也防止税收执法权的滥用。(4)对我国现行繁多冗杂的税收优惠进行清查整理,废除不合时宜、不利征管、不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税收优惠,提高避税的难度。

2、严格执法,维护税收法律刚性:(1)提高税务机关对内资关联企业的转让定价问题的重视,不能对跨国关联企业一边倒,要坚持内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2)在内资关联企业试点推行预约定价协议。预约定价是目前国际上监控转让定价较先进的方法,其最核心的原则是企业通过与税务机关进行协商讨论,预先确定双方同意的转让定价原则,从而降低关联企业日后受到转让定价调查的风险。(3)严格执行《会计准则一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特别是大型和上市内资关联企业年报,对不予披露、披露不足者进行重点审计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