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辅导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4 19:59: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作文辅导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作文辅导论文

篇1

关键词:文化馆 文艺辅导 多元群众文化

引言:

文化馆是我国的公共文化设施,而文化馆作为文化工作的载体,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原则。文化馆的一切工作和文化活动都是一种国家行为。文化馆的主要职能是:“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公共文化需求,承担一定的社会教育功能,组织和引导反应主流文化精神的公共文化活动,真理和保护民间优秀文化遗产。”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普及提高国民文化艺术素质发挥了巨大作用。实践证明,文化馆已经成为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能机构,是向人民群众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辅导站,是组织、指导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中心,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前沿阵地,是发展城乡先进文化的主力军,是政府向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窗口。因此,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文化馆的这些职能,我们才能把文化馆的作用发挥到更好,才能知道在具体的工作当中如何去做。

一、发挥自身专业优势

作为国家设置的群众文化组织辅导的专业性的艺术机构,文化馆是当地群众艺术文化活动的中心,还具有普及性、综合性、服务性和社会性的基本性质,具备创作文艺、组织活动、培训文艺、基层辅导、组建文艺团队等主要功能。而从事专业辅导的同志大多是经过专业正规训练、经验丰富的,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是科班出身,多数是业务过硬的业务能手。从目前情况看,需要不断改善文化站专业人才不足的情况,努力提高自身的辅导教学水平,在专业上胜人一筹,在技巧上更进一步,准确、高质、扎实地向学习者传授音乐、器乐、舞蹈等基础知识和技巧,从而使受到辅导的学习者能够得到各级各类专业部门的评定,这样才能得到大家的信任,社会的认可。对于县级文化馆辅导全县的群众文化工作,首先要搞好文化艺术和信息服务,要一改过去那种单一的辅导形式,带领学习者多参与一些省、市举办的各类比赛。通过学习、观摩、参与,使学习者开阔视野,学到课本上没有的东西,这样也使文化馆文艺辅导员提高了知名度,增加了凝聚力。

二、搞好多元群众文化辅导

深入工厂、农村、部队、社区等基层单位辅导,搞好多层次群众文化辅导,培养业余文化骨干。实践证明,凡是群众文化活动发展得轰轰烈烈的地区和部门,除了领导重视外,就是这些地区和单位都有相当数量的精通文艺的骨干分子。近年来贵州省大力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培养了一批业余文化骨干,把群众文化活动更加健康地开展起来。同时也发挥了文化馆文艺辅导员的作用,为各级文化站干部进行辅导,定期举办声乐、乐理、器乐等艺术培训班,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使文化干部做到一专多能,也使群众文化活动走向正轨。

三、多创造文明精品,满意大众需要

跟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家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物质方面在得到满意的同时,精力方面的需要也日益提高,并且出现出了多样化、有深度、有内在的特点。大众文明作业者能够依据广阔大众对文明生活的需要,多创造一些文明精品,经过这些创造效果进一步展开大众文明宣扬作业。首要,大力开掘当地优质文明,将其贯穿于城市规划、建造过程中,经过建造博物馆、纪念馆等城市文明大件,雕琢文明名人雕塑,镌刻城市人文精神等文明符号,将文明认同耳濡目染地渗透到市民心灵。其次,建好、管好区县、镇街、村社三级文明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减小“城市一刻钟文明圈”和“农村半小时文明圈”的效劳半径。广泛展开送戏、送影片、送故事、送展览、送书刊到底层等活动,引导大众“自娱自乐”,使文明“热”在底层、“火”在家门。再次,结合辖区风景名胜、民俗和非物质文明遗产的开掘、传承等,安排艺术家深入到改革开放前沿、出产建造一线和人民大众的炽热日子中,创造一批紧跟年代步伐、

歌颂年代变化、反映人民心志的文艺精品,让大众对精神食粮既能“吃饱”,也能“吃好”。

四、整合资源,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

群众文化是造福一方的公益事业,将一场晚会、一场知识竞赛、一个书画展寓教于乐,对改变人民的传统观念,陶冶情操,倡导新风,传播科学知识,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群体活动共创一个和谐文明氛围,密切人与人之间、区域之间的联系,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县级文化馆是群众文化的龙头,乡镇文化站是县乡村三级文化网络的中坚,在群众文化工作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五、端正服务态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文化馆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要端正公共文化服务态度,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努力建设一支思想好、业务精、善组织、懂管理的文化馆人队伍,是做好公共文化服务的必备条件。文化馆要不断丰富馆办活动内容,使之最大限度地满足各个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爱好的群众需求。近年来,我馆以开展馆办活动为载体,积极参与县委、县政府一年一度的龙虾节群众文化活动,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上下功夫,开展了送文化下乡活动,关注弱势群体,为农民、农民工、下岗工人送文化,参与乡村康居示范村的规划讨论,督促工程设计将文化室、老年活动室、有线广播的通达项目设计合理,以体现公共文化的人文关怀。每年春节,我们都会组织县内的书法名家为城乡百姓开展免费撰写春联活动。

六、全面发挥文化馆的辅导功能

群众文化是人民职业以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放的社会性文化,为了使其丰富多彩、提高质量,并具有正确的方向性,作为群众文化事业机构的文化馆对其进行辅导和指导这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义不容辞的。文化馆对群众文化活动的辅导工作涉及到活动的方方面面,它是文化馆功能的完整体现,也是走活一个区域群众文化活动一盘棋的关键。因此,文化馆要坚持面向城乡、深入基层,要花主要人力和财力,定期或不定期开设辅导班,举办艺术交流研究会,开展各项文化艺术知识与技能的比赛,组织农民文艺演出、开展大型节庆活动的文艺汇演、送文化下乡、举行歌咏比赛等,并常年保持与广大群众文化组织及文化活动骨干的联系,在工作和生活上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通过这些活动的组织和举办,把我们的辅导工作全面展开,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送到千家万户。在辅导的对象上,要既抓群体又抓个体;既抓集中活动,又抓分散和个体活动,使人们群众确实感觉到文化馆是基层文化活动的知心朋友,是他们业务技术上的依靠。

七、结束语

总而言之,一名文化馆文化辅导干部要不断实践,不断提升,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做到一专多能,更好地满足新形势的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林娟.试析群众文化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J].大众文艺.2016(01).

篇2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新生工作对策

经过高考的洗礼,广大学子抱着对“象牙塔”的憧憬与渴望,来到这期盼已久而又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陌生的校园,让很多第一次离开亲人的新生们感到茫然。如何让这些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是我们高校辅导员所面临的问题,也是辅导员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开展下去的基础。

一、大一刚入学新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新环境不适应。很多学生都是第一次离开家人,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到处都是陌生的面孔,再加上同学们都来自不同的地方,有城市的,也有农村的,还有边远山区的;有少数民族,也有汉族,生活习惯上的差异,语言上的沟通障碍,导致学生在短时间内很难适应这样一个陌生而又崭新的环境。

2.自理能力差,让他们对大学生活感到无所适从。随着“90”后进入大学校门,学生中的独生子女的比例数逐年增加,他们有的在家里甚至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被家长们视为“掌上明珠”,导致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非常差。高中时期,虽然部分学生也寄宿在学校,但是家长们会经常性的去学校问寒问暖,学生也经常回家享受“皇帝”或“公主”般的待遇。进入大学校园后,很多事情都需要他们自己做,自己去想办法,这种依赖性和独立性的矛盾和反差造成了他们对以往生活方式的怀念和留恋,导致他们对新的大学生活感到无所适从。

3.学习方法不适应。我国的教育从小学到高中虽然一直倡导素质教育,但是大多数学校为了追求高的升学率,都采用了灌输式的教育,完全是一种被动式的学习。而大学的学习相对比较自由,主要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老师的讲授也仅仅局限于课堂讲授,课后还需要学生自己去查阅大量资料,总结相关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培养自己熟练的基本技能。习惯了“灌输式”教学的学生,面对这一教学方式转变,部分大一新生感到极大的不适应,不知道自己该学什么,该怎样去学,往往表现为课前不知如何下手,课后无所适从,毫无头绪。这一学习方式的不适应,导致了部分高中时优秀的学生,期末考试好几门不及格。

4.突然间没有了目标和方向。“金榜题名”是大多数学生在高中时期秉烛夜读、孜孜不倦地追求和奋斗的目标。一旦他们实现了目标,跨进了向往已久的大学校门,拨开了“象牙塔”上那层神秘的面纱,往往有一种大学生活不过如此的感觉,有些同学就此止步不前。根据我们对大一新生的调查,普遍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没有方向,学习缺乏动力。有些同学感觉十年寒窗苦读太辛苦了,现在应该好好放松一下了。他们一踏进大学的校门,就对自身的要求放松了,就像断了弦的发条无论如何也绷紧不起来,失去了前进的动力,突然间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和目标。

针对上述大一新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根据这么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如下做好新生工作的方法和对策。

二、做好新生工作的方法和对策

1.充分做好迎新前的准备工作。我把迎新前的主要准备工作放在了阅读新生的档案。阅读学生的档档一定要认真、仔细,最好是把他们的特点特长都记录下来,把他们的家乡、家人等情况也一一记录下来,便于分班,便于分配宿舍,也便于今后对学生管理做到心中有数。

2.迎接新生,要做到“三个第一”。(1)要见好“第一”面。报道的第一天,应该是学生最难忘的一天,新生进入校园见到的第一个人,遇到的第一件事,都有可能给他们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辅导员的第一印象,更是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辅导员要高度重视见好学生第一面,无论是衣着打扮,还是言谈举止,都要特别注意,要争取给新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比如在报到当天,辅导员第一面就能叫出部分学生的名字,并能关切地提及其家人、家乡、旅途等话题。这样的交流不但会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还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他们感觉到辅导员就是他们在这个陌生环境中的唯一亲人。总之,辅导员与新生的第一次见面,是整个学生工作的开端,作为辅导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2)要“第一”时间走访学生宿舍。报道结束后的当天晚上,辅导员要在第一时间到学生宿舍走访。了解他们的住宿情况,是否还有需要解决的困难,并和他们亲切的交谈,嘱咐他们要尽快适应新环境,尽快结交新朋友。并告知他们在陌生的环境中一定要注意人、财、物的安全。这样的走访会让学生感到很温暖,有家的感觉,同事也让学生对辅导员更加信任。(3)要开好“第一次”级队会。新生入学报到的第二天,辅导员集全体新生召开第一次级队会。这是辅导员和学生最正式的第一面,因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级队会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切记不要一味的说教,这样会让学生反感,要做到既严肃认真,又要生动活泼。

3.做好军训期间的安抚工作。军训是大学的第一课,通过军训既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又可以磨炼他们意志。但是对于这些娇生惯养的“90后”来说,军训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在军训中退缩者不在少数,因此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做好他们的安抚工作,让他们坚持军训。

4.组建好第一届班委会。第一届班委会的组建直接关系到今后班级工作的开展。因此,辅导员一定要高度重视第一届班委会的组建工作。班委会的成功与否在于班干部的选拔,辅导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部分任命与班级民主选举的方式进行。重要班干部如班长和团支书可以根据辅导员所掌握的情况进行任命,其余班委成员可以通过班级民主选举产生。

5.做好特殊学生的思想工作。(1)做好贫困生的工作。对于贫困生来说,则要培养他们的自信。告诉他们贫困不是自己的累赘,不是低人一等的条件,相反要让他们摆脱这种阴影,转化为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我就曾经对他们说过一句话,没有生活费了来找我,虽然我没有多少钱,但是我尽我最大的能力去帮你们,但是你们一定要努力上进。(2)做好单亲家庭、性格孤僻等学生的工作。一定要深入学生中摸底,掌握单亲家庭学生、性格孤僻等学生思想动态。如发现问题,及时找他们进行沟通交流,使他们及时的调整心态,以一种积极心态去面对大学生活。

总之,新生工作是整个学生工作的开端,关系到辅导员工作的全局。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们要以满腔的热情和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

篇3

Abstract: The foundation of civilized campus i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onstructing the socialism harmonious campus, it is advantageous for enhancing university's soft strength and the strategic development. And the university instructors undertake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 backbone of foundation of civilized campus, playing the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f the university want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foundation of civilized campus, they must play fully influential role of the university instructor's in foundation of civilized campus.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文明校园;作用

Key words: university instructor;civilized campus;function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5-0228-02

1高等院校创建文明校园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战略命题,创建文明校园正是高校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活动的强有力促进和实施过程。创建文明校园可以促进高校自身发现在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而调整高校发展的中长期计划,调整战略发展方向,使高校在正确的发展道路上前进。

其次,高等院校还可以以此为锲机来加强大学生爱党、爱国、爱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提高校园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使办公和教学条件得以改善;促进校风和学风建设,培养良好的教风、学风,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构建文明校园还可减少矛盾和冲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净化美化校园环境,使广大师生的精神境界得到美的熏陶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2发挥高校辅导员在创建文明校园中的作用的原因分析

创建文明校园需要高校辅导员的参与。创建文明校园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一两个职能部门发挥作用就可以完成的,必须调动全校各部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在统筹规划、统一领导、协调一致才能实现建设文明校园的目标和任务。而国家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指出,高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高校辅导员肩负着宣传文明校园建设,使文明校园建设这一重大活动为全体大学生所熟悉和了解,这样才能使文明校园建设深入人心,调动广大同学的热情,积极参与到建设文明校园活动中来。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还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状况,与文明校园建设相违背,需要发挥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首先,西方敌对势力与我们争夺接班人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激烈性越发显现;其次,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给大学生健康成长带来负面影响;最好,互联网中一些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不良作用;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消极因素还客观存在。在这种状况下,一部分在校大学生表现出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等现象。这些都是创建文明校园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解决好这些问题就必须发挥好高校辅导员的作用。

3发挥高校辅导员在文明校园建设中的作用

3.1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辅导员综合素质高素质的高校辅导员队伍是创建文明校园的基础和前提。应该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都过硬的辅导员队伍。高校辅导员要做到“上得了课堂,下得了基层,出得了思想,入得了研究”。

如何才能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呢?首先要把好“入口关”。通过严格的招聘程序,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把那些政治素质好、综合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吸引到辅导员岗位上来,避免任人唯亲、近亲繁殖的现象发生。任人唯亲、投资进入辅导员岗位危害巨大,第一,会影响辅导员队伍环境,降低辅导员队伍质量;第二,他们无心工作,整日投机取巧,取悦领导,危害学校利益、最大限度攫取个人利益,影响辅导员队伍风气和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往往会造成“干的最多,拿的最少,发展最慢”的局面。

其次,要优化岗位设置。使“老、中、青”年龄得要合理搭配,充分发挥老辅导员的经验优势,中年辅导员的稳健优势和青年辅导员的创新优势。同时还要注意高校辅导员的专业搭配,合理的专业搭配,可以使辅导员之间的优势互补,形成合力。

再次,要注重辅导员的培养。同志曾经说过:“活到老,学到老。”当今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任何人不继续学习都会被时代所抛弃,辅导员队伍也是如此。所以高校要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培训与开发,加大资金投入,通过各种形式如培训会、座谈会、各种交流会议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这样才能增长辅导员的知识基础、专业技能和岗位责任意识,增强辅导员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好地为创建文明校园服务。

最后,建设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还要有制度上的保障。高校要保证辅导员有一个公正、公平的竞争和考核环境,切实改善辅导员的福利待遇,并以人为本,保障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生涯发展。

3.2 尽职尽责,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前,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等使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发生着复杂的变化,国际形势变幻莫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腐朽思想通过各种形式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侵害,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冲击,诚信意识淡薄、考试作弊抄袭现象愈演愈烈;浏览、下载网络不健康内容经常发生;公德意识较差,公共场所吸烟、上课接听电话、情侣公共场所行为过分亲昵等现象频频出现;法纪意识差,违法违纪事件时有发生。

这些现象都是与创建文明校园的精神相违背,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坚持不懈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政治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笃学、明理、求实的社会主义创新人才。

3.3 开展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推动文明校园建设创建文明校园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就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高校辅导员要认真领悟文明校园建设的精神和实质,认真领导、组织、设计大量的活动,激发同学们的热情,锻炼学生干部,使文明校园建设在诸多活动中有条不紊的向前迈进。高校辅导员可以借助于第二课堂活动、科技创新活动、文体活动等来促进文明校园创建。

辅导员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围绕学生安全工作、学风工作、宿舍文化建设、日常管理工作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教育意义深远、有品位、同学们都能积极广泛参与的活动中来。将以人为本理念、创建文明校园精神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中,使大学生的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辅导员也要加大对党支部、团组织和社团的指导与帮助,努力培养和锻炼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干部。同时,学校也要保障学生活动经费的投入,这是物质保障,这样才能在文明校园建设中取得好的效果。

3.4 以维护安全与稳定为准则,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近年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逐年增多,经济困难、失恋、学习成绩不及格、人际交往能力差、就业压力大等都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创建文明校园任务之一就是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高校辅导员做好大学生心理工作可以有效地预防和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化解矛盾,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所以辅导员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极为重要。

首先,辅导员要准确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大学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八项,即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人格完整、自我评价正确、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能力正常和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辅导员掌握了心理健康标准就可以建立大学心理健康预警机制,及早发现问题。辅导员通过日常管理、班干部、宿舍信息员等途径可以及时、准确发现心理异常、行为古怪的同学。

其次,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疏导机制。辅导员通过宿舍谈心,心理咨询与辅导、开展心理辅导讲座、拓展训练、心理健康知识学习和宣传等活动疏导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同时使他们知道:有心理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有心理问题而不主动去解决。只有通过这些有效的措施,才能使他们建立自信、自强的优良品质,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参考文献:

[1]张才君.辅导员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J].思想教育研究.2009,(12):63-66.

[2] 赵凯博,付军.高校辅导员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探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9,(12):450-452.

[3]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Z].2006.

[4]程志红.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初探[J].科技教育创新,2010,(8):178-180.

篇4

中广网北京11月6日消息(记者王伟)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16时47分报道,今年起,青岛市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指挥棒”将改变方向,说课评估的比重增加,论文获奖不再成为评审依据。教师评职称,从重科研转为了重教学。

从本月中旬开始,2009年青岛市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将正式启动。今年,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政策做出调整,论文在职称评审中所占比重将降低,论文获奖等不再作为评审依据,也不再受理申报人员提交的各种论文获奖证书。对于参评人员提交的发表的论文、著作,也需交由相应专业的专家评委认真审阅、考察,将专家做出的评鉴意见作为评审依据之一。教师职称评审将注重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表现,说课评估的评价比重将增加。凡申报晋升高、中级教师职称的人员都需要参加由青岛市教育局统一组织的说课评估,说课评估的意见将作为评审的重要依据。作出这一调整的最主要目的是引导中小学教师全心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放到关心爱护学生身心健康、关注学生成长上,也是给教师减负。

有了这样的调整以后,教师评职称今后将不用再花钱花精力了,目前青岛市中小学共有在职教师7万多人,职称评审历来都是教师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往年,为了鼓励教师在教学工作之余做点科研工作,获奖论文一直是评审的一个重要依据。而为了能在论文上争取更多的职称加分,不少教师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与金钱,对促进教学没有什么意义。在中小学阶段,课堂教学是一项传统的技术工作,更应该加强教研,而不是科研。

今年青岛市职称评审调整方向加大对班主任工作的倾斜力度,优先推荐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并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晋升职称,从而鼓励教师积极承担班主任工作任务。

篇5

论文摘要:本文首先指出社会参与学校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而在社会参与的力量中,家庭对小学生成长最为重要。家长是否有效地协同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决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家校心育的协同开展,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家庭和学校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让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即双方优势的相互利用和互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优化。

青少年学生的成长环境主要有学校、社会和家庭。其中,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参与学校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而在社会参与的力量中,家庭对小学生成长最为重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是整个社会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则是孩子在其人生道路上所接受的一切教育的基础。所以,家长的教育行为是关系着孩子良好个性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关系着民族素质、国家命运的大事。家长是否有效的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决定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是学校责无旁贷的义务,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败的关键。家校心育的协同开展,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家庭和学校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让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即双方优势的相互利用和相互补正,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优化。

目前,有关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基本上立足于学校如何指导家庭,认为学校在协作中起主导作用。这是因为:一方面现实中家长素质良莠不齐;另一方面,学校是从事教育的专门机构,拥有大量的教育专职人员,懂得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能按教育规律科学地对儿童施以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起主导作用有利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成为一个一致的过程。而如何深入进行合作,家庭在协作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如何发挥,未有较深入的研究。这就造成了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不高、流于形式的现状,在实践中存在着种种问题。

一、家校协同开展心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教师对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

我曾对本校部分学生家长,进行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调查。调查发现,大部分家长认识到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但认识与行动存在差距。无论是与教师的谈话或是在日常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家长很少涉及或没有涉及到孩子的心理健康。从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看,大部分家长缺乏参与意识,没有认识到参与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或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专业人员的事情,是学校的任务,自己只管孩子的吃、穿、住。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孩子一上了学,就把教育孩子的责任一股脑儿地全推给了学校,从思想上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不仅如此,他们还会把家长参与看作是学校推卸责任、是学校无能的表现。

在对数十名教师进行的调查中发现,有个别教师认为“与家长保持一定的距离会工作得更好”,认为“后进生主要是因得不到家长的关心”,“家长让孩子看电视太多了”,“觉得家长不关心他们的孩子”,“放弃了父母的职责”。有个别教师认为,家长一般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素养差,心理健康教育又是新生事物,家长并不太了解,学校若组织家长参与心育麻烦太多,简直是自讨苦吃;或认为除了学校家长对学校的其他活动并不积极,他们跟教师在教育问题上存在不同的见解和期望,很难达成一致的意见。另外,一些学校认为搞心理健康教育只要建个心理咨询室或辅导室应付上级检查,在硬件上作文章,根本谈不上与家长合作;或只由个别教师面向少数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要与这些家长联系;或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化,热衷于编家长读本、讲概念,搞形式主义。

(二)实践中家校协作心育的误区

1.目的不明,活动简单化。在实践中,一些教师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归于家长,认为是家教不好。或者将家长会,家访等家校协作形式看做是向家长告状的好机会,很少与家长协商解决问题。反之,家长也会有这种行为。有了这样一道屏障,双方根本无法平等地进行沟通合作。另外,学校开展的活动少有心理教育色彩,与班队活动协同;或在家长学校活动时什么都讲,没有专题。

2.活动缺乏针对性,流于形式。学校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目标笼统而空洞,内容庞杂而无序。往往是班主任认为必要时就进行,许多是有了问题才想起家长。即使是已经开展的活动,也往往没有计划、活动记录和总结,在活动时间上时断时续,只是围绕几个大的时期如期初、期末、节假日等进行,就是健康教育板报和小报也是几个月才出一期,家长学校好几个月才组织一次活动,随意性、盲目性强,家长所获得的也只是一些规劝性的知识和技能,很难迁移到日常家庭教育中。

3.以学校为中心,双向交流少。许多学校在实践中采用简单的灌输方法,仅仅把书报杂志上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文章摘抄到黑板、宣传栏或小报上,算是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家长会几乎成了报告会——基本上是教师讲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或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家长只是接收器。这种单向交流,处处以学校为中心,只考虑到学校的需求,效果可想而知。

(三)专业人员匮乏,部分教师专业技能有待提高

家校协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教师。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无论从规模还是业务水平,都不能与现实的需求相适应。专业教师相当匮乏,一所学校专职教师一般为1名,而需要服务的学生达几千人。部分教师尽管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理论知识的训练,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由于教育教学经验不足,还基本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有的教师仓促上阵,缺乏科学基础知识,容易误导学生,造成不良影响;有的教师只是讲授心理学知识,并要求学生上课记笔记,划重点,在对家长进行辅导的时候也是如此,这种重知识轻体验的授课反而加重了学生负担。另外,部分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优秀师资的欠缺,是制约家校协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瓶颈。

二、国内外开展家校合作的方法

1.国外如何开展家校合作

当今世界各国已普遍认识到,青少年儿童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是难以完成的,需要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家庭的通力合作。家校合作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学校所采取的主要形式来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美国学者按家长在学校合作中担任的角色分为三类:

①家长作为支持者和学习者。家长以这种角色参与的家校合作方式主要有: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小报、家庭教育咨询、家校书面联系、电话联系和个别家长约见等。

②家长作为学校活动的自愿参与者。这类家校合作的方式主要有:家长报告会、课外辅导、家长帮助指导职业实习和特殊技能训练等。

③家长作为学校教育决策参与者。家长参与决策的具体合作方式有:家长咨询委员会、教师-家长会、家长出任校董事会成员等。

2.我国开展家校合作的实践

在我国,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形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传统的“家长会”。根据学校工作日程安排,一般在开学、期末考试结束或举行大型活动之前,召集家长到校,沟通双方的情况。

二是近年来兴起的“家长学校”。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家长了解家庭教育对孩子学习的重要性,为家长提供一些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技巧。

三是家访。一般情况下,学校会将普防、随访和定期访问结合。家访可以具体个别地针对学生情况,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家校联系,其最大的作用在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家长对教育子女的主动性。

三、我校家校协同开展心理教育的策略

(一)强化协作理念,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1.利用多种方式和途径提高教师的认识和心育水平。学校要创设良好的家校协作气氛,首先要培训教师,让所有教师明确协作的意义及目的,懂得学校与家庭的协作是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利益。另外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提高教师的心育水平。我校全体教职工通过定期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如:①征定并阅读《中小学心理健康》杂志;②请进来,2007年7月我校请山西大学心理教育专家刘丽老师、2008年9月请太原电视大学的张奠石校长为全校教师作专题讲座;③走出去,2007年5月和2008年8月我校派专人到北京和哈尔滨参加了全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论坛;2008年10月校领导亲自参观心理教育示范校等等,通过这些方式一是让教师学习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高认识,增加自身素质;二是掌握协作心育的基本要领,以积极的态度,接纳家长为协作伙伴,视家长为教育资源,让家长真正参与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来。

2.通过参与活动和针对性培训,提高家长的认识和心育能力。我校主要通过每年落实“421”工程。即:4次家长培训会;2次家长参与的亲子活动;1次家长开放评价。

首先,每学年初要进行家长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参与教育的情况,及时捕捉信息。通过汇总,了解家长参与情况,已有的认知水平,进行针对性的培训。①对家长所存在的心育问题,划分类型,再有针对性地组织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能密切联系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②组织专家与家长面对面座谈,现场解疑。如:我校请山西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所的专家对全校家长进行专题讲座,随后进行了与专家的面对面交流;2008年请“知心姐姐”报告团的老师对全体家长进行赏识培训;③向家长发放有关学习材料,并推荐针对性较强的书籍;④请学校的部分教师、优秀家长介绍成长的经验,因为榜样的感染力与说服力最容易促进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产生隐性和显性的综合效应。2007年11月我校组织学校领导、优秀教师夏燕萍和袁巧荣分年级与家长进行座谈;2008年5月邀请长治好家长周大淇对全校家长进行经验交流;⑤学校有针对性、有计划地组织一些亲子互动的情境活动,如:每年5月的体育节,亲子趣味运动会,设置了父母和孩子、父或母与孩子的项目;11月读书节,父母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并和孩子一起交流分享成果的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们作为主要组织者,使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了新的认识,并能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观念,更主动地与学校协作。

(二)协调组织机构,促进家校协作升华

为巩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必须建立专门的组织协调机构。因为家庭和学校建立有效联络时,仅仅依靠教师个人的力量可能很难达成目标,需要学校从制度方面对合作加以保障与鼓励。

为此,学校应成立专门的协调机构,逐步形成从上到下的行政领导、主要负责人、家长委员会三方指导体系。行政领导负责抓具体协调工作,协调各方,齐抓共管,统一领导,形成合力;主要负责人实行指导与管理结合、扶持与检查并重的工作方针,保证家校协同发展有序,措施有效,目标明确,方案落实;家长委员中的专家、学者、家长代表负责调查反馈合作情况,通过举办培训,经验交流等方式,推动家校的有效协作,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三)从家庭教育入手,提高家长自身素质

1.开办家长学校,举办系列讲座,传播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为家庭、学校的协作打好基础。家长学校授课内容主要涉及: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等,既从学校工作出发,也从家长的实际需要出发,做到有计划,有针对性。参加讲课的有专家学者,也有学校的领导、教师,还有家长本人。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举行大型心理健康讲座以及经验交流会,给家长提供相互学习的平台。如:在聆听了长治优秀家长周大淇的经验介绍后,家长写心得交流讲座感受。另外通过参观学生作品;召开小型家长座谈会,共同研究个别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如:2008年11月我校举办家长学校的代表座谈会,让家长学校的成员来到学校参观校园、学校的设施设备、参加学校学生的早操、进到教室听教师授课,并和校领导座谈等;2007年5月,校长、心理教育的两位专家和学校单亲家长召开了心理健康教育研讨,就单亲家庭的教育问题展开了讨论,为单亲家庭的教育指明方向。

2.家访是学校和家庭联系的重要渠道,形成家访制度。学校要求班主任每学年对学生普访一次,对学生存在的缺点和问题,主动从学校、教师的角度承担责任,不埋怨家长,不指责学生,和家长学生一起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进步。如:2008年9月我校召开了全校教师集体家访大行动,全校教师家访一位结对的学困生和一位单亲家庭的学生,走入学生的家庭,了解学生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并通过和家长的讨论、了解,共同找到学生存在问题的症结,提出相应的教育措施和办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加强宣传和咨询,让家长和社会更多地了解并关注学校教育,形成积极参与教育的协作氛围。利用学校板报、广播、家庭教育小报等,指导家庭教育。请家长走进校门,参与学校活动,了解学校,重新认识学校,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如我校每年上半年举办亲子趣味运动会;6月举办学生综合展示活动;下半年举办“读书节”亲子共读书并交流分享活动;英语节家长参与活动,请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活动,体验教育,增强亲子感情。

(四)挖掘社区教育资源,整合拓展教育功能

社区教育是时展的客观要求。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更包括社区的、家庭的正规的、非正规的一切教育过程。实施家校合作,客观上必须进行教育空间的拓展,开展全程、全员、全方位的社区教育,让每个学生、每个家长,随时随地都有学习的机会,随时都能感受到“教育场”的作用,从而提高家校协作的成效。社会的教育资源丰富多彩,如图书馆、文化馆、体育场、公园等文化设施,各类工厂、机关、部队,还有社会上各种文艺人才、英雄人物、离退休干部、教师等都是教育有重要力量。

学校主动挖掘并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把家长学校与各种形式的社区活动联系起来,加强指导与引导,整合与拓展教育功能,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大环境。

总之,家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开展,才能优势互补,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资料

1、程正方 《学校管理心理学》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0.8

2、教育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2002.8颁布

3、沈贵鹏载《教育研究》 《关于心育的几点思考》 2002年5月刊

4、姚本光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 东方出版中心 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