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心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2 02:50: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留守儿童心理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与留守儿童概念类似的研究多见于西方学者关于“寄养”、“隔代教养”、“亲戚抚养”、“非亲戚抚养”的儿童研究中(DubowitzH,FeigelmanS,ZuravinS,TepperV,DavidsonN,LichensteinR,1992;DubowitzH,SawyerRJ,1994;Tarren-SweeneyM,HazellP,2006;IngallC,2006)。Billing等对美国的一项全国性普查发现,由亲戚抚养的未成年人比由父母抚养者检测出更多的行为问题、情绪障碍和身体健康问题(Billing,2002)。亲戚抚养的儿童在情绪与行为问题以及学习和学校适应方面比父母抚养者的问题更多(SmithGC,PalmieriPA,2009)。非亲戚抚养的儿童比亲戚抚养者和父母抚养者更可能产生情绪和行为问题(HalfonN,MendoncaA,BerkowitzG,1995)。寄养条件下的儿童更容易出现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学业方面的问题(GarlandAF,LandsverkJL,HoughRL,Ellis-MacLeodE,1996)。然而,国外的研究对象与中国留守儿童现象并不能等同,在西方,亲子分离的原因大多是父母在抚养功能上存在问题(身体和心理疾病、违法、物质依赖、虐待等)。中国的留守儿童多是由于劳动力迁移、工作或家庭经济状况需要而产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近年来,国内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较高,出现了许多相关研究,结论主要集中在心理健康、自我意识、情绪和社会支持、社会行为、学业与校园关系、生活与家庭关系、人格等方面。这些研究基本上都假设留守儿童是有问题的群体,留守经历对儿童有较大负面影响。随着研究者的进一步探索,发现有很多留守儿童并没有因此而行为不端、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为什么同样处于不利环境,有些留守儿童能发展良好,另一些却适应不良?许多研究者引入了心理弹性理论对其进行解释。
二、心理弹性理论
1、心理弹性的概念
心理弹性理论基于对处境不利儿童的研究,Block在1950年提出了ego-resiliency(自我心理弹性),第一次使resiliency(心理弹性)这个概念进入心理学界的视野。而美国心理学家Rutter和Garmezy等人在21世纪70年代对resiliency(心理弹性)的关注则为以后心理弹性的广泛研究奠定了基础。然而,直到目前,学术界对心理弹性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界定。查阅大量心理弹性的研究文献,可将其归为三类:(1)结果性定义:着重从发展结果来定义,认为心理弹性是一种即使在严重威胁下,个体仍能产生发展顺利、适应较好等结果的现象。(2)能力性定义:把心理弹性看成是个体的能力、品质,能让个体承受较大的破坏性环境变化,并产生尽可能少的不良行为反应,更快地从消极经历中得到恢复。(3)过程性定义:认为心理弹性是一种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
2、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现状
(1)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人口统计学变量性别:李志凯(2009)研究发现不同性别留守儿童在心理弹性、社会支持总量表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支持利用度方面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在这三方面,女生的得分都显著高于男生。刘巧兰等(2011)也同样发现性别是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之一,留守儿童中女生心理弹性的内部特质维度高于男生。王淑芳(2010)认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在性别和年级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高于男生。也有研究者认为男生心理弹性发展状况优于女生,如张胜红(2011)、蒋玉红等(2013)。另一部分研究者认为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如童秋萍(2009),骆鹏程(2007)。年级:王淑芳(2010)认为初一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高于初三留守儿童。胡会丽(2009)发现初二的心理弹性得分在三个年级中最低,初一和初三则没有显著差异。还有一些研究者认为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在年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如童秋萍(2009),骆鹏程(2007)。父母外出情况:王淑芳(2010)认为父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显著高于母亲或父母双方外出;父母外出2年以下留守儿童显著高于父母外出2年以上的;父母一周联系一次的留守儿童显著高于一个月以上联系一次的。李永鑫等(2007)认为父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最高,其次为双亲外出的留守儿童,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最低。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和父母在外时间的长度成反比,和与父母团聚次数成正比。其它变量:蒋玉红等(2013)认为独生子女心理弹性发展状况优于非独生子女,谭水桃等(2009)研究结果与之相反。(2)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人格特质骆鹏程(2007),李永鑫、骆鹏程等(2009)从不同心理弹性水平的儿童的人格特征差异角度也进行了研究,发现高心理弹性留守儿童与低心理弹性留守儿童在人格的大多数维度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敏感性、兴奋性、忧虑性及紧张性和心理弹性呈负相关,乐群性、稳定性、有恒性、自律性、聪慧性、轻松性及敢为性和心理弹性呈正相关。乐观进取的人格特质(自尊)、积极成熟的应对方式是心理弹性重要的保护因子。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许松芽(2010)、骆鹏程(2007)的研究都认为,高心理弹性留守儿童与低心理弹性留守儿童在社会支持及其各维度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对社会支持利用度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弹性。李志凯(2009),李永鑫、骆鹏程等(2009)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各维度(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客观支持)呈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与支持利用度的相关性最高。(4)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一般自我效能感楚艳平等(2013)研究发现,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弹性及其各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表明一般自我效能感越高,个体心理弹性程度越高,反之亦然。梁慧(2011)也认为,心理弹性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一般自我效能感、内控归因及努力归因对心理弹性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胡会丽(2009)则通过对留守儿童进行一般自我效能感团体辅导训练,提高了预者的心理弹性。(5)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其它相关因素刘巧兰等(2011)发现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学业表现呈现正相关关系。唐开聪(2012)认为家庭教养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发展起重要作用,正面积极的教养有助于提高儿童心理弹性。王淑芳(2010)认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与母亲依恋、朋友依恋和积极的应对方式存在显著正相关。与以往的留守儿童研究相比,以心理弹性理论为视角的研究不再将留守儿童视为一个笼统的整体,并将其与非留守儿童对立起来,而是更重视留守儿童内部的分化,更积极地看待留守儿童的发展成长。研究重心也从纯粹的关注留守儿童的发展困境,逐渐转移到挖掘和寻找影响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的保护性因素,试图提高留守儿童的适应能力,减少留守给儿童带来的消极影响。
三、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篇2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依恋类型;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6-0011-03
“关注留守儿童”现象,成为2007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议案提案的重要内容。父母一方或者双方离家在外打工的农村儿童被人称作“留守儿童”。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流动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儿童远离父母。全国妇联2008年2月27日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万人,大大超过以前的估计。而且,这一数字现在还在持续增长中。留守儿童面临五大问题,除了生活和健康问题,部分留守儿童还面临着教育、心理、道德等困境。
我们也看到,“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但已有的为数不多的研究主要是从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学习教育、道德发展中的问题和缺陷等儿童发展的外在影响因素来了解和分析留守儿童的成长,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等内在特点的研究不多。因此,笔者想在依恋理论的视野下,分析这一新弱势群体的心理问题形成的内部原因及有效应对方法。
一、依恋理论及发展
Bowlby于1969年最早提出依恋这一概念,认为依恋是儿童和主要照料者之间(主要是父母)的一种积极的亲密情感联结。依恋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依恋关系的存在不仅为儿童的生存提供了物质保障,也为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情感支持,它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开端和人生经历中必要的组成部分。研究表明,早期安全的依恋关系不仅有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化的顺利进行,而且直接影响个体成长过程中的人格完善。
Bowlby认为,个体在其童年时代与其照看者之间的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会形成一套认知结构――“内部工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s)。它是儿童对自我、重要他人及自我与他人人际关系的稳定认知行为模式。个体在早期对母亲或父亲的依恋中形成的自我内部工作模式,会影响到其他各种关系(师生、朋友或兄弟姐妹的关系),并对人际交往中的情感、情绪、认知和行为起着主导作用。内部工作模式在早期一旦形成,就具有了保持自我稳定的倾向,成为个体无意识、自动化的运作,对儿童现在和将来的人际关系产生长期影响。
目前的研究发现,内部工作模式是一个动态的系统,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的提高及新的依恋对象不断地出现(如同伴等),个人的内部认知系统不断地修改与完善。但个人如果遭遇重大的家庭变迁、亲子关系的中断、父母离异或丧失等事件,内部工作模式将重新改组。
二、依恋的类型及特征
研究者将儿童依恋分为四种类型,其中约60%是安全依恋型。
A安全依恋型。这种依恋为良好、积极的依恋类型。这类儿童对母亲有较强的信任感,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并在安全感的支持下积极地探索周围环境。对于陌生人能够友好相处,表现出自信、独立、适应性强等积极的心理品质。
B回避不安全型。这是一种消极依恋。这类儿童虽能进行自主的探究活动,但并不深入,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是不融洽的,他们经常采用回避或保持距离的策略,但又害怕分离。他们难以适应陌生环境,害怕与他人接触交往,有多疑、孤僻等性格特征。
c,焦虑不安全型。这类儿童怯于探索,不易对他人、对周围环境产生信任感。他们在探索环境时经常感到缺少安全感,会表现出抗拒新鲜刺激和社会情境,粘着成人,以及出现害怕和焦虑等行为。
D恐惧不安全型。恐惧不安全型依恋表现出B型与c型的混合行为,这类儿童在生活中往往惶惑不安,缺乏自主性,不能进行自我定向。这些儿童对依恋对象表现冷漠,甚至产生各种行为问题,导致心理障碍。
在儿童人格发展方面,安全依恋型儿童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时倾向于采取积极应对方式,更多地从重要他人得到支持并对他人表现出慷慨无私的态度;而不安全依恋型儿童易出现抑郁、焦虑等失调症状,更少自信,更不依赖他人,更少自我表露。PeterMuffs对155名青少年进行依恋类型与依恋质量、抑郁与焦虑的研究,结果显示:安全依恋的青少年比不安全依恋者体现出更高的依恋质量,并且在抑郁和焦虑水平上显著低于不安全依恋者。Feeney和Noller在验证性研究中发现,那些焦虑型依恋的人报告自己的成长缺乏父母的支持,而那些回避型依恋的人报告与母亲或父亲分离的比率远远高于其他两种依恋类型的人。
婴儿到青少年以及到成人的依恋类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所以,儿童在早期与父母的相互关系中形成的依恋风格对其一生有重要的影响,父母切不可忽视对孩子的照顾质量、情感支持和教养方式。
对于留守在家乡的孩子,忙碌于生计的父母通常是无暇顾及的,在有限的沟通交流中也多以询问学习情况为主,很少关注孩子的心理需要,情感支持较少。而这些都会造成留守儿童容易形成不安全依恋,产生诸多心理问题。
三、依恋类型形成的影响因素
(一)情感剥夺
Bowlby是临床精神病医师,他的依恋理论的创立源于他在20世纪50年代对二战后孤儿院中孤儿心理障碍的研究,并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交报告,指出养育机构的危害。Bowlby认为孤儿院里的儿童之所以经常体验到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是因为他们被剥夺了与一个或几个成人建立亲密关系的机会。安全的依恋依赖于有亲密情感联系、反应灵敏的育儿方式,而不安全的依恋则是由不敏感的母亲所致。如果婴幼儿在关键期内没有与母亲(或其他重要他人)建立紧密的情感联结,那么儿童的人际关系和情绪发展就会受到严重的、不可逆转的损害,形成一种“无情感的性格”。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留守儿童在幼年甚至婴儿期就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开。因为经济等原因,这些留守儿童往往与父母经过半年甚至一年才能有个短暂的见面。这些情感的剥夺必然会为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留下隐患,甚至影响他们的一生。
(二)父母的依恋类型和教养方式
父母的心理状态,会通过对孩子需要的了解和反应,影响教养方式,从而影响孩子的依恋安全性。安全依恋型父母会及时满足孩子的需要,孩子会以父母为他们的安全基地,去积极进行探索活动。不安全型依恋的父母会误解孩子的需要,或只作出有选择的回应。Fonagy和
Steel等人(1991)研究发现,父母与孩子的依恋类型的一致性较高,安全依恋型的父母,其子女也常常表现出对父母的安全依恋模式。Benoit和Parker的一个涉及到祖母、母亲和婴儿三代人的依恋类型的相关研究表明,祖母和母亲的分类一致性达到75%,且发现祖母与婴儿之间的依恋一致性受到母亲依恋类型的调节。
除了父母的依恋类型,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依恋影响也很大。安全的依恋依赖于有亲密情感联系、反应灵敏的教养。最近对4000对亲子被试的数据进行的元分析发现,母亲敏感的养护行为与婴儿对她们的依恋之间有中等强度的相关。
儿童出生后即处于一定的养育条件下,成人尤其是母亲的教养方式及其与儿童相互作用的性质构成了影响儿童依恋的关键因素。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孩子自己的内部工作模式,这就是孩子与父母形成安全依恋关系的根本。在这样一个关键期,即便得到其他亲人的悉心呵护,离开父母教养方式的留守儿童形成不安全的依恋的比率也会比正常儿童高。
(三)家庭氛围与社会环境
家庭氛围与社会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儿童的依恋质量。其中父母婚姻质量对子女依恋安全影响重大。父母的婚姻质量通过影响双方的心理状态、整个家庭氛围从而影响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和亲子互动过程,进而影响子女的依恋风格。一般来说,父母婚姻质量越高,越能积极地善待子女,子女的依恋安全感越高;婚姻不幸福的父母苦闷烦躁、自顾无暇,孩子极易受到忽视甚至虐待,安全依恋的形成受到威胁。研究发现,如果父母离婚、失业或迁居,有些儿童表现为从安全型依恋向焦虑型依恋转化,也有些儿童在其家庭氛围由紧张转变为轻松时,他们的依恋也随之向更加安全型转化。
留守儿童群体的形成大多是出于经济原因,其分隔两地的家庭格局也较难保证家庭氛围的亲密和谐,而且因为出门在外父母工作的频繁调动,也会给儿童的生长环境带来不安定感。紧张的家庭氛围对留守儿童的依恋质量有较多负面影响。
四、依恋理论对留守儿童的启示
儿童对父母的依恋是儿童人格发展和人际关系的源动力,在整个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这种依恋关系使他们获得一种心理的支撑力量,能够很好地面对外部世界发生的各种情况。而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他们与一般儿童最大的区别就是得不到再正常不过的亲情。有专家说过,没有亲情的教育是一种残缺的教育,父母的关爱是其他任何亲情所无法代替的,所以留守儿童心理出现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与缺乏父母的情感支持而形成不安全依恋有关。
在正常群体中,大多数儿童属于安全依恋型,大约占60%。而对于留守儿童,由于亲情支持的薄弱,一部分儿童会出现退缩的情绪,没有足够的自信,这些儿童与同龄人相比在身心发育上表现出滞后状态,表现出回避不安全依恋型的特征;另外还有一些留守儿童,因为监护人监护力度不足,常常会有失控倾向,严重的会发展成为“问题少年”,表现出焦虑不安全依恋型的特征。最缺少安全感的是恐惧不安全依恋型,这部分儿童缺少自尊,感觉孤独,不与人沟通,容易形成边缘型人格,并产生各种精神障碍。
篇3
【关键词】农村教育;留守儿童;认知特点;教学策略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用勤劳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但他们的子女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根据湖北省妇联调查统计,湖北省共有留守儿童138.5万人,约占全省未成年人总数的9.49%,其中0至14岁的留守儿童约98.9万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71.4%。湖北省妇联《关于我省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显示,目前留守儿童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对留守儿童的亲情关爱缺位;隔代监护,导致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管理缺位;家庭教育知识缺乏,导致留守儿童的行为规范缺位。留守儿童厌学情绪也日益滋长,23.3%的孩子有过“不想上学”的想法。有的孩子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不惜向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撒谎,渐渐染上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等恶习,逐步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教育,如何通过学校教育来最大化地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成为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主要切入点。
一、留守儿童认知特点及教学现状
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各种问题。
(一)心理认知问题
由于监护不力,缺乏抚慰,亲情上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这些心理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到了孩子的行为,使他们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社会都出现一些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行为。这些行为常常超越道德、法律底限。
(二)学习认知问题
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不在身边,对留守儿童学习方面的帮助和监督大大减少,甚至完全减除了,使孩子在学习方面处于一种无人过问的状况,渐渐使孩子对学习产生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孩子的精力不放在学习上,自然就要在其他方面加以消耗,于是其行为开始出现偏差,各种超越道德、规则的行为开始在孩子身上出现。
(三)生活认知问题
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是不容乐观的。留守儿童在饮食方面,吃好是不敢奢求的,能吃饱就行了。农村留守儿童只能在极度节俭的状态下过着维持温饱的生活。这些儿童在生病的时候,也往往没有能力和条件去医院救治,只能采取一些简单的、传统的方法治疗,或者干脆硬“扛”。
(四)社会认知问题
近年来,由于一些留守儿童寒暑假去父母所在城市或者春节期间农民工回乡让他们看到各种表象,进而错误得出“读书无用论”。
二、改进留守儿童教育教学认知现状的途径分析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指出,儿童 7岁是逻辑的开始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守恒性和群集运算。中国心理学家朱智贤认为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一具体形象性的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而具体过渡时间也是在儿童7岁以后。小学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程是思维发展过程中的飞跃或是质变。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转折时期。这个转折时期就是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关键年龄。对于这个关键年龄在什么时候出现,心理学上也没有定论,大致在四年级前后(7-9岁),确切的说应该在三年级至五年级。
从上述理论可以得出,小学阶段的认知教育尤为重要,针对留守儿童的认知特点,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干预和改进。
(一)调整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使教育教学活动延伸到留守儿童课外空间
通过组织不同功能的课外学习小组,对留守儿童进行关注,使其最大限度地感受到学校和社会给予的关爱,对父母亲情缺失的一个补充。活动的开展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以文体娱乐为主要活动形式,为孩子的课余生活带来灿烂阳光。
(二)加大心理疏导力度,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学校要有针对性地开设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课程,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背景、人际关系、性格特征、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学习动机和态度。对其不正常的行为表现及时干预,正确引导,并进行有关心理辅导,给他们更多的心灵关怀。
(三)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使其更适应留守儿童的教学认知特点
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应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强调学生自主自觉的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会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形式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提高学生获得成功的成就感,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留守儿童是我国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发展的未来。作为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作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必须引起高度的关注和重视。我国的教育相关部门应结合留守儿童的自身特点,从教育目标、教学手段、大纲的制定等层面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开设相对应的心理课程加以辅导帮助。同时,广大教师应担负起重要的教育责任,对留守儿童给予更多的关心与帮助,使他们在社会的温暖怀抱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聚焦留守儿童教育:给孩子弥补缺失的爱. 湖北日报.
篇4
〔关键词〕农村 留守儿童 关爱 心理健康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民进城务工,催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而且留守儿童的数量有增无减。留守儿童是典型的弱势群体,这些留守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思想成熟期,但由于远离双亲,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的严重缺失。从而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思想、行为和心理上都偏离成长发育的轨道,对儿童今后的认识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依据
(一)、有关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一个完整的人,要求学生要有健康的人格,对于小学生来讲,健康人格的培养,素质教育的成功实施,离不开良好习惯的养成,换句话说,要通过一系列良好习惯的养成才能培养出完整的人来。
(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新的课程改革向教育提出了面向全体的要求,要求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留守儿童因其特殊的背景,成为木桶理论中最短的一块板,尤其要受到重视和关爱。
(三)、构建和谐社会理论
据研究留守儿童的相关专家说,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的状况造成的,是社会转型中的成本和代价,这个成本和代价需要政府、社会来共同承担,而不是独靠农民自己来扛。关注留守孩子的健康成长,就是关注祖国的前途未来。切实关注和解决中国农村留守孩子问题,既关系到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又关系到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更关系到我们这个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实验研究,探索出力行路小学2年级3班对留守学生教育的方法、途径,
2、通过研究实验,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教育留守学生自主、自信、自尊、自强。培养留守学生的创造能力、生存能力,为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通过研究实践,切实减轻2年级3班家长的负担,构建和谐的班级教育环境。
4、通过实验,抚平留守学生残缺的家庭感、亲情感,完善我校的德育工作。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如下问题:
①.性格上的缺陷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开,基本上属于隔代抚养,而隔代抚养中由于长辈精力有限或者处于对孩子的溺爱,对小孩的管教不严,使得孩子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同时由于缺少父母的爱,孩子感情上缺乏依靠、内心的活动很难向外倾诉,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孤僻,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具体表现在缺乏自信,过度怕羞,拒绝交朋友。
②.心理上的障碍
亲情对于培养儿童良好的情感来说至关重要,在父母的关爱下,在家庭温暖的环境中,儿童从小就在心理播下爱的种子。而农村留守儿童由于感受不到父母的亲情,在留守儿童身上很难找到这个年龄孩子们应有的那种天真与活泼,被错误地认为他们懂事了,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父母那种不可替代的。缺少关爱和交流的留守儿童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障碍。比如有困难没地方倾诉,有焦虑、孤独倾向等问题。这些心理障碍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经常不能集中注意力来学习,经常不能够按时按要求完成作业,甚至不愿意回家。
③.认知行为上的偏差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孩子有疑问都无法得到解答,使得他们不能对事情有个正确的认识,造成认知行为上存在偏差。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往往呈现出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农村留守儿童情绪化。
2、个案研究
(1)对品学都存在问题的留守学生进行个案分析研究。
(2)对品学兼优的留守学生进行个案分析研究。
(3)通过对比以上两种留守学生进行个案分析研究。
3、对策研究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已有的经验,指出当前农村小学留守学生品德、学习、生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总结,为学校其他班级的留守学生品德、学习、生活教育方案的形成提供参考。
五、研究的对象:力行路小学2年级3班留守学生
六、研究方法:观察法个案分析法个别谈话法经念总结法
七、研究周期与阶段划分:
周期为一年(2009.9-2010.9),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原因调查分析阶段。(2009.9-2009.10)这一阶段主要是了解班上的留守学生人数和留守原因。根据个别谈话法分析他们的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09.11-2010.6)采取一些力所能及的措施,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0.7-2010.9)总结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形成案例,论文等。
八、研究成果:
形成了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教师对留守学生个别谈话法,心理辅导法对别的班级的留守学生也比较适用。
九、课题研究成效:
1.促进了教师的研究走向专业化,构建了平等合作、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挽救一些心灵受到伤害、扭曲的留守学生,促进了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性格孤僻的变得开朗了;成绩平平的变得优秀了;脾气浮躁的变得稳重了。
3.拯救了几个濒临破碎的家庭,促进了社会的稳定,有助于建设平安校园,和谐社会。
篇5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对策分析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城市发展突飞猛进,农村也大力推行机械一体化。于是,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的拥向城市,为国家的繁荣,城市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可是,在农民背井离乡,使自己生活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城市不断繁华的情况下,新的问题即“留守儿童”问题却日渐突出。按照学界的一般定义,所谓的“留守儿童”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体是指与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分离并“留守”在老家的少年儿童。根据2000年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表的抽样数据推算,我国2000年农村的“留守儿童”人数约是2000万人。随着2005年来农村外出打工人员的流动规模进一步扩大,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数将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据前人的有关调查显示:65.9%的老师认为父母外出打工的孩子在心理上存在较大的问题。“留守儿童”自幼离开父母,缺乏亲情的关爱,往往易产生焦虑、烦躁、悲观、疑虑等一系列的消极情绪。在性格方面的研究,前人认为较为突出的是性格柔弱内向、自卑孤僻。在对“留守儿童”其他问题方面的研究,前人也做了进一步的探讨与分析。学习方面因缺乏家庭的辅导,导致困难重重;行为方面缺乏父母的管教,在监护人不敢管也管不了的情况下,“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沉迷于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引起行为上的偏差,严重者走上犯罪的道路,误入歧途。
综上所述表明:“留守儿童”问题已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已经发展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前人从众多方面对此进行了分析,为我们今后更深入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然而在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研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对“留守儿童”激动、悲痛、情绪忧郁以及意志力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在解决对策过程中,关于同伴关系及“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对其身心健康发展产生的影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据此,笔者打算运用调查与访谈等多种方法,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积极探讨“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求对“留守儿童”有效的教育对策,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改善他们存在的不良心理,帮助“留守儿童”重建自信心,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身心能够积极健康的发展,成为一个健康的社会人。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
通过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笔者对“留守儿童”有了基本的认识。在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义的前景下,我们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更加的担忧起来。为了更深入的研究“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探讨产生问题的原因,笔者随机对山东省160名“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访问,根据数据显示“留守儿童”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敌对
笔者对“留守儿童”与其他人发生矛盾时所采取的处理方式进行了调查统计,见表1
表1:“留守儿童”与别人发生矛盾的处理方式及所占比例
处理矛盾方式
所占比例
吵架
43.3%
闷不吭声
16.2%
向父母诉苦
18.9%
采取其他行为发泄
21.6%
从表1中可以看出:43.3%的“留守儿童”会采取吵架的行为,16.2%表示自己会闷不吭声,18.9%向父母诉苦,还有21.6%会采取其他发泄方式,寻找心理平衡。可见,“留守儿童”采取打架或其他行为方式解决问题的还是占绝大部分,由此,可以推断,“留守儿童”存在一定程度的孤僻、偏激、不团结、搞破坏、易产生敌对等不良心理问题,从而导致打架斗殴、拉帮结派等不良行为,缺乏道德感和理智感,严重者有的参与盗窃、抢劫,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
2.人际关系敏感
“留守儿童”在情绪、性格上存在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到其人际关系的发展。根据对“留守儿童”是否愿意和同学一起参加集体活动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统计显示:16.7%的“留守儿童”认为对活动不感兴趣,不愿跟同学一起参加,显得不合群,人际关系十分敏感,不愿与人接触,喜欢独来独往,孤僻自闭;46.6%的表示别人叫我去才去,显得内向,不积极;也有36.7%的表示非常愿意参加。
3.悲痛、厌恶、焦虑、忧郁
“留守儿童”年幼就离开父母,从小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从精神上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他们变得沉默寡言、内向、不开朗,较为突出的是情绪悲痛、焦虑、厌恶、怨恨、忧郁。根据笔者的调查统计显示,81.1%的“留守儿童”非常的想念父母,一旦谈及其父母,表现的非常焦虑,悲痛不已,泣不成声。而18.9%的表示不太思念,长期跟随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对父母已经失去了以往的那种浓厚的亲切感,有的甚至讨厌父母、怨恨父母。这些“留守儿童”当中,在提到父母的时候,大多表现得很默然,有的避而不答,有的则是闷不吭声。再者,在调查中还发现,85%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其中16.2%的患有不同程度的忧郁情绪,具体表现在:做事畏缩不前,胆小怕事,行为不积极,表情木然等不良心理状态。
可见,缺乏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在不同程度上都会产生一定的情绪问题。
4.学习心态
根据调查统计,89.2%的“留守儿童”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监护,5.4%由亲朋好友监护,还有5.4%由老师或兄弟姐妹之间互相照顾。由于生活在特殊的家庭环境中,64.9%的“留守儿童”表示自己在学习方面存在困难,加之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自觉性差,纪律不强,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性不高,成绩不理想,得不到学校和老师的重视,因此,极易产生厌学、逃学、学习劲头不足等不良心理。
三、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1.缺乏良好的亲情教育
“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造出一切日后的行为。”这是麦肯侬(mack-innon,1950),有关早期童年经验对人格影响的一个总结。
笔者大多对中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进行的调查,年龄多处在7—14岁之间。在这个阶段,正是儿童成长过程的第二关键期,亲子关系的正常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依恋关系是孩子身心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基础,良好的依恋关系能够满足孩子的基本生理需要,能够帮助孩子形成对社会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然而,在笔者的调查结果中显示,16.2%的家长平均一周与孩子联系一次,10.8%平均每月联系一次,29.7%表示不定时的联系,43.3%的很少联系。
由此可见,相对于其他同龄儿童来说,“留守儿童”自年幼便远离父母,缺乏频繁的联系,从而缺乏一种稳定而和谐的亲子关系,长期处在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中,极易表现出胆小、迟钝、呆板、不与人交往、怀有敌对、破坏等不良的人格特点。这些不良的人格特点会直接影响到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致使“留守儿童”往往在情绪上变得焦虑、悲痛、厌恶、怨恨、忧郁;在性格上变得孤僻自卑,缺乏自信,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心理问题。
2.监护人不能完全胜任对孩子的管教
调查结果表明,89.2%的“留守儿童”由祖父母辈进行监护抚养。老一辈的思想观念比较陈旧,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去教育现代的儿童是行不通的;而5.4%是由亲朋好友做监护,还有5.4%的是由老师看管或兄弟姐妹之间互相照顾,对于别人的孩子,通常是不敢管、管不了、也没法管,于是采取通融政策,只要不犯大错误即可。在这种特殊的教育环境下,“留守儿童”养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最后导致出现一系列的不良问题。
3.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对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学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场所。其学校的教育也会影响到“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
学校的教育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现在大多数的学校、老师十分关心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忽略“成绩差”的学生。“留守儿童”属于特殊的社会群体,其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明显的比其他同龄儿童差,学习方面显得困难重重,自然而然不引起学校、老师的注意,加之“留守儿童”性格孤僻自闭,沉默寡言,人际关系十分敏感,极易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作为老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给予及时的引导,使其心理问题更为严重。
4.社会因素
首先,我国的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工业发展快,而忽视了农业发展,致使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外流,加之经济条件的限制,使得父母不得不把孩子留置家中,从而导致“留守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
其次,社会教育制度不够完善,使得社会上存在大量的性行不良少年,他们整天游手好闲,拉帮结派,偷摸拐骗,对社会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响。“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缺乏及时的引导,很容易受不良分子的诱惑、拉拢,最终误入歧途。
再次,因有关部门缺乏对娱乐场所的有效管理,致使众多未成年“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学习干劲不足等不良的学习心态,整天沉迷于娱乐场所,不能自拔。
5.自我调控因素
以上引起“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均属于外部因素,而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留守儿童”本身的自我调控系统就是其内部因素。根据调查统计显示:21.6%的“留守儿童”表示自己的自控能力较差,16.2%的表示自控能力很差,54.3%的认为自己的自控能力为一般,只有7.9%的认为自己自控能力很强。自控能力差的“留守儿童”比自控能力强或者一般的“留守儿童”在情绪、情感、学习心态和行为方面更易产生不良的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其人格的健康发展。
四、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1.完善家庭教育,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留守儿童”比平常人缺少最多的是父母的关爱和呵护,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留守儿童”大多处在小学阶段,一般都是未满14岁的少年儿童。这个阶段,正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第二关键期,亲子关系的正常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长任教师,良好的亲子关系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相反,则阻碍其发展。为了“留守儿童”能够像其他儿童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笔者认为,完善家庭教育环境,加强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搭建他们能够见面的桥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良好的情感是重中之重。
2.寻找合适的监护人,并提高监护人的素质
作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需要具备一定的素质:能够及时的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及时的教育与引导,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要对“留守儿童”进行细心的观察与沟通,打开他们的心扉,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祖父辈的监护人没有足够的能力对其学习给予帮助,可以为孩子请家教,使其获得个别化的教育,提高学习成绩。
3.加强学校教育,提高教师素质
首先,作为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素质培训,使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做到公平、公证,使“留守儿童”拥有与其他儿童同等对待的教育。教师本身应该注重身教而多于言教,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榜样,成为孩子心目中心理健康的表率,引导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其次,学校应加强制度管理,避免社会上的不良分子进入学校,以免造成不良影响,遏止了校内的不良成员进行破坏,避免“留守儿童”结识不良分子,一旦发现,学校、老师应给予及时的引导,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使其人格发展能够“弃恶扬善”。
4.鼓励加强农业生产
“留守儿童”的数量之所以不断的增多,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父母外出打工,没有条件把孩子带在身边。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是解决父母外出打工这一现实问题。政府应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使农村的劳动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大力发展乡村企业,减少农村劳动力外流的现象。
5.加强和完善社会制度,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
首先,拥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个体心理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因此,社会有必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有效的弥补家庭教育对其关怀的不足,多给予他们指导和帮助,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其次,良好的社会环境是“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政府应加强和完善社会制度,维持社会秩序,严厉打击犯罪分子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加强对娱乐场所的有效管理,严厉打击传播不良音像制品的行为,维护社会安定,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多组织社会公益活动,抓住对社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利时机,呼吁社会成员多关注“留守儿童”及其他弱势群体,给予他们热心的关怀与帮助,让他们感觉到国家及政府的温暖。
6.提高“留守儿童”自我调控能力
“留守儿童”自我调控能力的程度对其心理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自我体验,不同的自我控制,都会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使他们能够与其他同学一样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必须培养“留守儿童”的个人素质。
首先,对“留守儿童”进行适当的情绪调节。格罗斯的研究发现,情绪调节可以减少表情行为、降低情感体验、从而减轻焦虑等负性情绪对人们的影响,因而对身心健康有益。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留守儿童”进行适当的情绪调节,从不同的角度帮助“留守儿童”抑制或削弱其不良的情绪问题,维持和增加良好的情绪,使其正确面对现实,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自我认知能力以及提高对社会的适应性,能够帮助他们重建自信心,克服自卑、疑虑等不良心理;培养良好的自尊心,使其身心能够健康发展。
其次加强“留守儿童”的自控能力,提高意志力。鼓励“留守儿童”正确面对眼前的挫折,敢于面对,敢于挑战,提高自己的独立性,坚定性和自制力。
第三,培养“留守儿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及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也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来源之一,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五、结论
总之,笔者通过调查、访谈等多种方法,并搜集了大量关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相关文章,进行了综合的整理分析,为了能够更深入的研究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积极探讨其产生问题的原因,寻求有效的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本文主要从对“留守儿童”激动、悲痛、情绪忧郁以及意志力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解决对策中关键抓住“留守儿童”同伴关系及自控能力对其身心健康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帮助“留守儿童”重建自信心,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改善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使其身心能够积极健康的发展,成为一个健康的社会人。然而,由于个体心理存在内隐性,本文仅用调查、访谈、文献这单一的方法进行研究,很难全面的掌握“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这在我们今后的学习研究中,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全面地、深入地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其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策略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1):29-36.
[2]于慎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j].中州学刊,2006,(3):128-130.
[3] 梁岭,郑丽.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⑺:84-86.
[4]林燕华.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5):121-124.
[5] 吴承红,蔡澄,邵启扬.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教育探索,2005,12(174):100-101.
[6] 陈少华,马勇琼.农村“留守儿童”心里问题探析[j]. 玉林师范学院报,2006,(4):177-180.
[7] 堪海燕.透析农村外出务工家庭“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问题[j].2005,(6):399-401.
[8] 厉育纲.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新农村建设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eb/ol].
/article.asp? category=1&column=64&id=4806,2006-11-29.
[9] 张国举,王彬竹.新农村建设中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健康教育问题初探[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1):131-134.
[10]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428.
[11] 李晓丽.试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心理援助[j].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55—59.
篇6
关键词:流动儿童 心理弹性 社会支持
1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由农村进入城市的人口流动空前频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人口流动逐渐由“单身外出”向“举家迁移”转变,流动人口家庭化是农民工流动的一个显著特点。有研究表明,约四分之一的流动人口是举家迁移的,由此产生了大量的流动儿童。关于流动儿童的界定,学术界的标准并不统一,我们给流动儿童下的操作性定义是6~17周岁,跟随外出务工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从农村来到城市学习生活的儿童少年。但以往关于流动儿童的研究往往只注重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行为、学习、人格等方面的负面影响的探讨,而对流动儿童自身存在的个体适应能力方面的差异尚缺乏实证研究。
Block在1950年提出了ego-resiliency(自我心理弹性)这一术语,心理弹性是个体遭遇逆境时,有助于其良好适应的保护性因素,个体自身因素以及个体外部因素是保护性因素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心理弹性的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理论观点是:心理弹性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潜能,而提高心理弹性的关键在于个体内外部的保护性因素的提高。社会支持是心理弹性非常重要的外部保护性因素,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主要来自于家庭、学校、社区。在本研究中给心理弹性下的操作性定义是个体社会生活当中对待社会关系的一种心理反应体系,主要包括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抗挫折力、社会情绪成熟度三个维度。为了对心理弹性的定义及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进行一个初步的检验,本文在对三个维度内容进行筛选的基础上采用了问卷调查这一研究方法。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班为单位,对成都地区几所学校的初一和初二的学生随机取样。共发放问卷250份,收回有效问卷225份,有效率为90%。被试年龄分布在12~16岁,其中流动儿童95名,城市儿童130名;男生99名,女生126名;初一115名,初二110名。
2.2 研究工具
2.2.1 社会支持量表
社会支持量表选自《心理卫生评定量表》中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该量表是由肖水源于1993年编制。由10个条目组成,包括客观支持(3条)、主观支持(4条)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条)三个维度。个体在本量表中得分越高,社会支持水平就越高。在本研究中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信度是0.71。
2.2.2心理弹性量表
心理弹性量表采用1996年Block&Kreman编制的自我心理弹性量表(ER89)。该量表由14个条目组成,分四级记分,得分越高,心理弹性水平越高。在本研究中自我心理弹性量表的信度是0.82。
2.3 研究程序
将两个量表编排于同一份问卷上,问卷前附有指导语。以学生班级为单位,由专业人员充当主试发放问卷,测试前略加解释,当场回收问卷。结果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差异性检验和相关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的差异性检验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在心理弹性、社会支持上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见表1。
表1 城市儿童和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的独立样本T检验
注:*P
由表1可知,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在客观支持和社会支持总分上都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城市儿童的得分显著高于流动儿童;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在主观支持上的差异也达到了显著水平,且城市儿童的得分高于流动儿童;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在心理弹性和支持利用度上的差异不显著。
3.2 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的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采用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的统计方法,对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及其各维度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由表2可知,总体来说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及其各维度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相比较而言,支持利用度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水平最高。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与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客观支持的相关未达到显著水平;城市儿童的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及其各维度都呈显著正相关。
4讨论与分析
4.1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的差异性检验分析
对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的心理弹性比较分析的结果显示,两个群体的儿童在心理弹性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在社会支持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城市儿童的得分显著高于流动儿童。流动儿童跟随外出打工的父母到城市生活,必然会导致家庭结构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但这些变化并没有导致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心理弹性出现显著差异,可能是由于本研究选取的被试大多都在城市生活了两年左右,他们已基本上适应了这种变化。在本研究中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的支持利用度也没有显著差异,而已有研究显示支持利用度对心理弹性具有最高预测力,所以这也是心理弹性的差异不显著的一个原因。社会支持对身处流动困境的儿童具有保护性作用,而流动儿童得到的社会支持显著低于城市儿童,这提示家庭、学校、社区需要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来丰富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同时流动儿童自身也要努力为自己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支持利用度,并努力培养自己的积极心理品质,提高自身心理弹性,成为具有自我成长能力的群体。
4.2 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相关关系分析
以往大量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有显著的相关,如亲密的家庭关系被看成是儿童面临困境时有良好适应的关键因素,邻居的支持能促进儿童的良好适应,教师和同伴的支持对儿童对抗逆境具有保护性作用。本研究中关于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分析显示,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之间存在着非常显著的正相关,这与以往研究近似。这一结果也更进一步证实了社会支持作为心理弹性的重要外部保护性因素。因此,提高心理弹性的关键在于把握好个人品质、家庭支持及外部环境支持系统这三种资源之间的最佳匹配。
5研究结论
(1)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在社会支持上呈差异显著,流动儿童显著低于城市儿童。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在心理弹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2)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及其各维度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其中支持利用度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水平最高,但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与客观支持的相关未达到显著水平。
参考文献:
[1]曾守锤,李其维.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现状、问题及解决办法[J].心理科学,2007,30(6)
篇7
论文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在学龄教育问题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流动儿童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特殊表现入手,分析了导致流动儿童在接受教育方面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通过政府、社会、学校及家长各方面配合,解决好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和国家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乡二元格局趋势愈加明显,随着农民外出务
工进入城市生活的人员逐渐增多,出现了大量的流动儿童。流动儿童是指跟随在父母身边一同到城市务工地生活的18岁以下儿童。这些儿童在接受学校教育和对待社会态度等方面表现出与其他儿童较大的差异,已成为我国在教育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流动儿童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农民工是伴随着中国城乡二元格局的产生而出现的新名词,他们生活在城市的边缘地带,沦落为城市里的“二等公民”。流动儿童也是近些年在大中城市中不断涌现的一个特殊群体,是伴随中国社会迈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产物,他们大多是因为跟随父母打工进入城市,同时也是游离于城市的主流生活之外,边缘化现象十分严重。他们的生活状况和接受教育水平不仅关系到农民工家庭的完整和幸福,更关系到中国未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一)心理问题易发生
由于农民工的工作不稳定,收入不高,一直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虽然同城市居民生活在同样的社会环境里,却由于文化水平、生活习惯、经济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使得进城务工人员与城市居民几乎处在隔绝的状态。流动儿童,大多是农民工的子女,他们在城市中的生活遭遇跟其父母基本相似。流动儿童虽身处城市,却完全享受不了城市的生活待遇。城市生活的富足、现代与农村生活的贫乏、落后在流动儿童的眼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再加上城市儿童对流动儿童的歧视、不理睬,极易使流动儿童在早期就埋下不平衡的反社会心理。
(二)家庭学习环境差
由于流动儿童的父母大多是来自农村进入城市的务工人员,他们的工资普遍不高,也没有经济能力去购买稳定的居所,大多居住在简陋的租金较低的偏远或房屋比较简陋的地方。因而,流动儿童的家庭学习环境很差,很少有专门的学习房间及专门的学习课桌。
流动儿童的父母做生意的较多,工作比较忙碌,留在家中做家务的时间较少,因此,很多流动儿童很小就承担起了家中的事务。并且出现很多前店后屋的情况,流动儿童总是被喊来店里打杂,与城市儿童相比,极大地耽误了学习的时间,也容易使孩子缺失玩耍的天性。
(三)接受学校教育情况不平等
流动儿童都是未满18周岁的学龄儿童,在进入学校学习的各个环节上都存在着与城市儿童不同的待遇。首先,入学机会不均等,由于城市中学校班级的人数限制,由农村转入城市的儿童大多出现没有班级接收的现象或可能留级学习。因此,就会出现大量的超龄学童,即流动儿童的年龄大于同班同学的普遍年龄。其次,虽然目前大多城市中已建立农民工子弟学校,但许多城市家长认为农民工的孩子顽劣、差等生等偏见,不愿将自己的孩子送入农民工子弟学校,并且由于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办学条件较差,使流动儿童并不能享受到跟城市儿童一样的学习待遇。再次,现在的教育面向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在接受正规学校教育之余,城市的家长还把孩子送去上学科辅导班和艺术特长班,这相对于家庭条件较差的流动儿童家庭却大多负担不起。最后,学校对流动儿童的收费项目纷繁众多,乱收费现象严重。根据调查资料,流动儿童平均每年比所在城市当地学生多交856.4元(最多的多交27020元),其中,借读费平均多交603.3元(最多的为1000元)、赞助费平均多交213.9元(最多的为20000元)、管理费平均多交39.2元(最多的为1300元)。
二、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Jenkins和Astington的研究发现,家庭规模可以预测儿童对错误信念的理解水平。流动儿童在城市中的亲戚关系较少,因此与其他人交往的机会不多,而父母又都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孩子,因此影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除此之外,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社会对这些儿童关注的缺失
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已成为全国的普遍现象,但流动儿童的增加却未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流动儿童转入城市后,生活问题、教育问题、心理问题等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研究表明,农民工的子女生活在城市由于与当地孩子的生活习惯、地域文化等的差异,也会像他们的父母一样受到当地人民的歧视。因此,使得流动儿童进入学校后,很难和同学相处,并可能由此产生一些异常行为。
政府虽然出台了一些关于农村儿童义务教育的优惠政策,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学校学习的问题。“两为主”政策强调以流入地为主,而当地学校的变相收费使流动儿童父母微薄的工资难以承受。
(二)家长缺乏对孩子及时、正确的教育
流动儿童的父母在城市中一般从事的是技术含量小,并且收入比较低又比较累的工作。因此,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关心子女的学习,并且由于他们自身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几乎没有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能力。调查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父母中,只有26%的父母经常检查子女的作业,57.2%的父母有时检查子女的作业,16.8%的父母从不检查子女的作业。
(三)同辈群体中的负面影响
同辈群体又称同龄群体,是由一些年龄、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初级群体。流动儿童进入城市这个陌生的环境,与城市儿童在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导致他们同同辈群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隔阂。同辈群体是流动儿童交往的重要群体,与同学间的良好关系有助于儿童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还可以获得各种知识技能。Slaughter等人的研究发现,受欢迎的儿童比受拒绝的儿童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心理状况。流动儿童大多性格内向,不太受同学的欢迎,相对与其他同学的交流较少。特别是流动儿童与其同辈群体交往中的负面影响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三、改善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政府政策层面保护
我国政府需要建构一个全面的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政策来保证流动儿童能够接受到良好的学校教育。例如,制定流动儿童教育法,明令禁止学校的乱收费项目,并推出一些有利于该群体入学的优惠政策,给予接收流动儿童的学校一些特殊优待,评选培养流动儿童优秀单位等。还应该向条件较差的家庭和接收流动儿童相对较多的学校提供经济支持和社会支持。
(二)倡导社会关注、关怀流动儿童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学校及教育工作者应给予流动儿童更多的关怀,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使流动儿童有更好地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这样可以帮助他们结交朋友、提升自信心、促进精神健康,并组织流动儿童积极参加学校和社会活动,使其获得更多的社会认知。“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种爱应该传递到每个孩子的身上。因此,教师应该更加关注这些流动儿童,对流动儿童易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正确的指导,并培养儿童积极向上的心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理想。教师还要用更多的爱来关怀他们在家庭中缺失的爱。教师可以通过开家长会、家访、并建立家长联系薄等形式了解流动儿童的生活情况,并给予他们的父母正确的培养孩子的方法,使孩子在适龄阶段得到最好的成长教育。
(三)改善农民工自身教育问题
加大对农民工的教育,使其给予子女正确的教育。城市流动人口大多属于知识较少的阶层,没有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普遍缺乏对孩子正确的教育。因此,应当成立专门针对城市流动人口的育儿教育,使他们意识到培养孩子的重要性。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作为儿童的父母应该多关心孩子经常交往的对象,意识到儿童的同辈群体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并多与儿童交流,给予他们正确的思想指导,使他们在情感上更加信任父母,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关心和照顾。为了把孩子教育好,还应该多与老师和其他家长联系,共同商讨对孩子的教育策略,使孩子从小生活在温暖的家庭中,愉快地度过童年时光。
对流动儿童的教育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社会工程,他们需要政府、学校、家庭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学校的正确培养、家庭浓浓的亲情、以及全社会都来关注流动儿童的浓厚氛围,定能筑成流动儿童未来的希望。
参考文献
1、朱拥军,严俊俊.我国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探讨——全纳教育的视角[J].煤炭高等教育,2009(5).
2、赵俊峰,史冰洁.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错误信念理解能力的比较[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篇8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内部治理 校长角色 主导者
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一方面是提高教育供给端的质量、效率和创新性,使其更贴近学生的消费需求和消费习惯,做到既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能对准未来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丰富教育供给结构问题,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可选择的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和教育服务模式的新供给侧结构,替代和打破原有单一的培养模式、统一的课程资源、僵化的考试评价供给结构”[1]。校长的领导力、领导风格、领导方式和领导艺术直接关系到校长领导的高效性和学校治理水平,关系到作为教育供给主体的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水平,关系到教育供给能否满足教育需求,能否为受教育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教育服务。
一、教育供给侧改革,优质教育供给的必然要求
供给侧和需求是相辅相生的一对概念,需求是从受众的心理和需要出发,受众需要什么样的产品,供给就会提供或改善什么样的产品,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供给随着需求走。从供给的特点来看,供给在一定意义上起到原动力的作用,不仅能引领需求的变化,而且还能根据需求不断地调整供给思路和方法,提高供给质量和水平,更好地为需求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教育也不例外,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整体性特征已由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体现在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和发展水平上,这就要求从需求侧改革转向供给侧改革,其实质“就是要从注重规模、数量的发展转变到注重结构、质量、效益和创新上来”[2]。借用经济学的观点,我们可以把提供教育和为教育提供服务的各方作为教育供给方,把接受教育和与之相关的利益相关方作为教育需求方,因为教育本身就是为受教育者提供服务,满足受教育者不断增强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从短期来看,加强教育供给侧改革是为了更好地应对当前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挑战,从长期而言,则是根据教育价值观扭曲而导致教育资源不能有效匹配的缺陷,解决因单纯分数竞争所带来的“钱学森之问”问题,构建一个“供需向相匹配”的新教育结构,从而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从教育的本源出发,教育是通过对受教育者施加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让受教育者不断提升核心素养,提高生活质量和水平,从而达到为受教育者一生成长奠基的目的;从国家人才强国的战略出发,只有教育得到优质发展,只有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才能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社会人才;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教育利益相关者希望通过教育达到既能有学上又能上好学,既能提高能力,又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的要求。因此,教育改革首当其冲的是教育供给侧改革,而教育供给侧改革必须明确教育目的和方向,通过编制并实施科学的教育方案,采取符合受教育者身心成长和发展的教育策略和方法,对受教育者施加春风化雨般的思想和知识浸润,使受教育者心智不断成长成熟,获得幸福的心理体验和感受。因此,教育供给侧改革必然要求教育行政部门改变思路,从发号施令者转换为服务者,从狭隘的教育质量观向教育内涵发展转变,从人才培养的单一模式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转变。
二、校长主导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
“当前的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仍存在两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优质教育供给不足。近年来,择校热问题较为突出,一个典型例子就是高价学区房在各个城市渐次出现。在基础教育普及之后,公众对教育的供给显然有了更高要求。二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3]择校现象越演越烈凸显的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从而导致了家长借助各种力量,不惜一切代价选择优质教育资源,催生了择校热愈演愈烈的现象。从供需的角度分析,则是学校办学水平不高、办学效果不明显所带来的教育需求选择现象,即教育供给不能满足教育需求,从而让教育需求方寻找更好的教育供给方。学校是教育供给侧的主体,是教育供给侧的直接对应者,校长对外代表学校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既是学校形象的代言人,也是教师利益的代表者;既是学生成长进步的掌舵人,更是促进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在提高教育供给质量、水平和学校发展过程中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校长引领着学校发展的方向、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不断进步,承担着引领者的角色职责。
学校发展定位和办学目标以及办学行为,是校长首先要做好的一项工作。校长要承担起主导责任,围绕提高供给端即学生教育的质量、效率和水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升教师水平,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改善师生关系,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从而推动教育质量不断提升,使教育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包括已有的认知体验、情绪情感、生活和学习习惯,让教育不断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终生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提供丰厚的教育资源和优质的教育服务。
在教育炔恐卫聿欢贤葡蛏钊氲母母锉尘跋拢提供优质高效的教育供给呼声越来越成为国民对教育的诉求,教育供给侧改革则为校长治学和办学带来了机遇的同时,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因此,校长主导教育供给侧改革成为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重中之重,校长不仅要承担办学的主体责任,在办学过程中大力提高教育供给质量和水平,为受教育者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而且要在教育发展中承担主导责任,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三、校长主导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路径选择
学校是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主阵地,校长是这个主阵地的发展“灵魂”,因此,在教育供给侧改革中,充分发挥好校长的“灵魂”作用,这不仅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需要,也是教育供给侧改革中校长角色的内在要求。
1.主导学校发展,做学校发展的掌舵人
(1) 明确发展定位,引领目标方向。校长不仅要综合分析学校发展历史和现实基础,而且要依据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学生认知发展理论,科学定位学校发展目标并引导教师和学生进行充分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如城区名校的定位应该在守住“名校”的基础上,在内涵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具有自己的特色,不断积淀学校人文气息,形成内涵丰富的学校文化。要不断放大“名校”效应,发挥“名校”对其他学校的辐射、影响和带动作用。农村中学,尤其是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居多的学校,要在做好留守儿童心理教育和疏导上做文章,不断研究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成长需要,根据他们外在和内在的反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措施,如心理健康教育,爸爸、妈妈行动,可以联合社区创办四点半学校等,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相对温馨和安全的环境,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引导,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保证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薄弱学校要在改薄上下功夫,不仅要大力提升教师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要在体制改革上做文章,借助体制的优势充分调动起教师的积极性,不断打造高效课堂,同时要努力提高学生素养,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阳光的生活,健康的成长。
(2)形成共同愿景,建设精神家园。形成学校发展共同愿景是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因为“愿景是针对组织外部变迁及组织成员的渴望,由组织内部的成员所制订,藉由团队讨论,获得组织一致的共识,形成大家愿意全力以赴的未来方向,以达成组织变革与发展,并获致组织成就的渴望”[4]。
学校愿景是师生共同遵循的一种价值观和共同努力实现的目标方向,是构建教师愉悦教书、学生快乐学习的精神家园,是优质高效教育供给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校长主导学校发展的角色任务,要求校长在提出学校发展共同愿景的基础上,对学校愿景进行师生化的解读,并通过一系列学校本土化行动,将学校愿景深化为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努力方向。尤其要通过通俗易懂的师生容易理解、记忆的语言,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环节和场合进行展示,如校歌传唱、教师和学生宣誓、学校形象阐释、路标、班级墙画、校风校训等,尤其是学校的校风、校训、教风、学风等要简洁好记,易于理解,师生才会在在理解并接受的情况下,教有目标,学有方向,不断地积累和坚持,从而内化为师生的共同行为。
(3)加强文化建设,实施文化管理。“当一所学校形成一种优质的文化氛围的时候,这所学校就拥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因为良好的学校文化能够让组织保持学习、开放、反省的优良作风和氛围,从而使学校随着时展的发展不断进步,使学校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5]底蕴丰厚的学校文化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是引领师生通过对学校文化的理解、内化并通过外显的行为所表现出来的师生共同遵循的学校内涵发展的途径,是保证教育供给优质高效的重要因素。
因此,校长要大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不仅要有外显的校园文化,如教室文化、宿舍文化、餐厅文化等,还可以充分利用宣传橱窗、宣传展板、灯箱、路标等载体进行展示宣传,同时更要关注内在的精神文化,如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班级文化等,尤其要注意加强对师生中存在的潜在的圈子文化的引导,以文化的引导来带动学校的长足发展,以“文”“化”人,以“教”“育”人,以“情”“感”人,以校长和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并带动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和学业水平的提高。
2.主导教师发展,做教师发展的引路人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生力军,是教育供给最前沿的“人”的要素,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只有提高了教师专业水平,才能提高教育供给水平,保证供给质量。校长不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责任人,而且还要将教师专业发展纳入学校发展规划之中,以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引领学生的不断成长与进步,以教师不断的专业成长带动学校向着优级学校前行。“校长首先是教师, 其次才是领导;校长首先是教师的业务领导, 其次才是教师的行政领导;校长与教师首先是合作的关系, 其次才是领导与服从的关系。”[6]因此,要履行好主导教师专业发展的角色职能,首先要摆正校长和教师之间的位置,建立起良好的干群关系和师生关系。
(1) 提升从教意愿,强化师德素养。“教育生活是人积极地获得精神有价值的成长的过程,它意味着人对自己的自我创造的生活过程负有理解、判断、选择和实践的责任。”[7]自教师职业产生以来,师德就从来没有离开过讨论的话题,从韩愈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到国家颁布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无不关注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从“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到“春蚕”“蜡烛”等对教师职业的隐喻,教师一直被冠以各种各样的光环,因为教师从事的是育人的工作,是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实现其工作目标和工作价值,所以自然就会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严格的要求。而教师良好的从教意愿则是奠定教师幸福生活的基础,没有良好的从教意愿而仅仅将教师作为一个谋生的职业,就很难在教育工作中用心、用情,也不会感受到从教生涯的快乐与幸福。校长不仅要关注教师的职业道德的修养,更重要的是引领教师树立正确的从教观、价值观和幸福观,引领教师热爱教育职业,喜欢孩子,爱孩子,因为只有热爱才可能在工作中付出真诚,作出成绩,从而成就孩子。
(2)更新教育理念,提高供给水平。随着现代教育手段和教育理论的不断丰富,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也要与时俱进,不仅要跟得上时展的脚步,更要跟得上孩子成L的脚步。叶澜教授就强调“教师的‘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8],因为只有教师不断学习并更新教育理念、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育人效果,保证教育供给的高水平和高质量。同时,教师育人的过程也是育己的过程,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一起成长的过程,也是在不断前行中丰富自我、提高自我的过程。校长不仅要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水平,而且要不断引领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水平,多为教师提供继续教育和发展的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专业成长。要引领教师不断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了解受教育者心理发展过程、趋势和规律,做受教育者心理成长的疏导师和引路人,不断提升受教育者的心智水平,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3)巩固专业基础,强化继续教育。随着我国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以及教师待遇的逐步提高,从教意愿越来越强,从教人数越来越多,教师的学v水平和学识素养也得到不断提升。但是某种意义上来说,学历不等于学力,尽管教师的学历越来越高,其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却未必能适应教情和学情的需要,因此,要不断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和培养,既要进行师德师能的培养,又要进行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培养。
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校长的引导和引领。校长不仅要做好自身的继续教育工作,以自己的行动带动教师继续教育的行动,而且还要不断深入课堂了解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把握教师教育教学情况,有针对性地对课堂教学进行诊断和引领。
3.主导学生发展,做学生发展的引路人
教育供给的终端是学生,目的也是学生,教育供给的质量和水平只有通过学生才能得到检验,而“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健康活泼的发展,促进学生心智的不断成长与成熟,引导学生从混沌走向明晰,从无知走向成熟”[9]。校长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第一责任人,承担着主导学生正确发展的责任,因此要克服浮躁和功利心理,从发展每一个,成就每一个的教育良心出发,大力提升办学水平,提高办学质量,为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1) 客观对待成绩,尊重个体差异。尽管国家在基础教育改革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中小学教育还没有完全走出“应试”的怪圈,距实现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的愿景还有不小差距”[10]。自有考试以来,学习成绩就一直成为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一考定终身”的考试制度下,分数更被赋予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于是乎“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话被奉为至理名言,自然产生了为追求高分数而不惜加班加点、补习班、特长班等教育乱象丛生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引发了社会对教育的不满情绪。同时单纯追求分数下的教育必然会忽略了受教育者道德素养的培养与提升,优秀生成为“学校场域”的最大的“资本”享有者,而“学困生”则在某种程度上主动或者被动的“出场”,甚至被“清场”,导致了学困生被边缘化的教育问题,带来了学生漠视生命、厌恶学校、不适应社会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学生的成长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和个体差异的独特性,学生的个性特长以及多元智能也会因不同的个体而不同,只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与管理,才能促进不同类型的孩子获得不同程度的成长和进步。
(2) 树立正确教育观,奠基学生终生发展基石。校长首先要将学生的“成人”教育放在首位,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观,以丰富多彩的学校德育引领学生的健康发展。其次,在对教师的量化考核中要避免单纯以学生成绩量化教师教学质量的做法,通过对学生的“道德引领、素能提升、学养培养”等方面全面考核教师的从教业绩,改变单纯的分数竞争的教学量化考核模式,引领教师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重要位置。第三、校长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尤其是要克服“升学第一要务”的狭隘的政绩观,从为学生一生发展做准备的角度全面抓好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工作。
(3) 搭建发展平台,促进多元发展。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和谐发展,让孩子的心智得到不断的成长与成熟。尽管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场所,但是作为教育供给方的主体责任人,校长要为学生搭建多种适合他们发展的平台,为他们提供各种参与的机会和舞台,让他们主动参与其中,这不仅符合生本教育思想,更符合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
主导者角色是教育供给侧改革过程中校长必然要承担的重要角色,当代校长要借助教育改革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好主导作用,提高内部治理水平和教育供给治理,不断满足受教育者对教育高质量的要求,为受教育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教育服务。从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的角度,充分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性,让教育充满生命情怀,让学校成为家长信任、学生向往、社会满意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李奕. 教育改革,“供给侧”是关键[N]. 人民日报,2016-1-14(1).
[2] 姜朝晖. 以供给侧改革引领高等教育发展[J].重庆高教研究,2016(1).
[3] 傅蔚冈. 供给侧改革旨在优化教育选择[N].中国教育报,2016-3-05(2).
[4] 陈瑞贵. 愿景管理之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5] 马延伟,马云鹏.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重建―一所学校的个案研究.教育研究,2004(3).
[6] 俞可.对话的教育领导力――德国中小学校长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0(4).
[7] 刘铁方 .回到原点―时代冲突中的教育理念[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8] 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篇9
2022上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本学期,我校将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全局,以“上好每一节课、善待每一位学生、感动每一位家长”为具体行动,以质量效率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本事为核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抓住机遇,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全面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促进学校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为开展好各项工作,拟定本期学校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在“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工作方针指导下,以学校发展为主题,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以教学改革创新为突破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本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推进学校规范化工程,努力做到“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发展”和谐同步,继续加强行风和廉政建设,提升精气神,强化执行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争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实现学校教育的新腾飞。
二、工作思路
坚持走依法治校、德育为先,教学为主,以学校和课堂为主要阵地,以丰富的课内外活动为载体,走以德立校、以质量强校之路;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提升师生综合素养,丰富师生学校生活。
三、主要工作资料及措施
(一)坚持以人为本,强化队伍建设
1、班子建设
本期,我校经原翁义、清新、红岩三所小学合并并搬入新校区,组建了新的领导班子。领导班子成员要切实树立服务群众的意识,主动关心教职工,在育人、教研,科研等方面给予教师切实的帮忙与指导。加强对新任班子成员的培养,切实提高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的课程领导力和执行力。
2、师资队伍建设
以教工学习为平台,学习党的群众路线,学习新课程标准、课堂规范评价、零起点教学等,加强全体教职员工的理论素养、师德修养和育人水平。进一步强化教师职责意识,严肃工作纪律。开展全员培训,进取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加强教师学习与实践,认真做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加强名优教师、骨干教师队伍的打造。发挥现有名优教师、骨干教师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力争对内示范,构成风格,对外辐射,扩大影响。加强教师思想道德教育,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活动,提高师德修养,增强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自觉性,增强教师的事业心、使命感和职责感。加强师德师风的考评工作,把教师的师德师风考评结果纳入年终考核,进一步树立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良好师德形象。加强现代教育思想、先进教改经验的学习,扎实开展“有效课堂教学”、课题研究和校本培训工作,经过课堂研讨、专题讲座、教师座谈、教学竞赛课、学习汇报课等校本研修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打造一支“学生欢迎,家长满意,同行信望,业绩突出”的优秀教师队伍。深入开展小继教工作,完善相关档案资料,迎接小继教工作验收。
(二)树立创新意识,推进德育工作
1、注重班主任队伍建设,坚持开好班主任工作例会,有效落实各项常规工作。加强中队辅导员队伍建设,经过对于中队辅导员的少先队知识、主题班队会等技能的培训,提高中队辅导员的辅导员意识,从而进一步增强中队辅导员的育德本事。加强青年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研究,继续经过培训、实践研究等形式提升专业化素养。
2、加强养成教育。以课堂为主渠道、在活动中落实、在实践中检验;一学期养成一行为,逐步提升我校学生的行规素养礼貌习惯。要切实抓好行为规范教育,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落实《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规范》各项规定;落实班主任工作目标职责制;各项检查主要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落实专人负责,确保检查评比的公平、公正、公开。继续加强礼仪常规教育。努力做到“五无”、“五有”:地上无纸屑、墙上无污痕、桌面无刻画、门窗无破损、卫生无死角;课堂有纪律、课间有秩序、放学有队伍、语言有礼貌、举止有礼节。开展养成教育活动,做好学生礼貌用语、礼貌用餐等行规训练工作,并以“不乱扔垃圾;弯弯腰,伸伸手,垃圾不见影”活动为行为教育的突破口,经过红领巾广播、升旗仪式等载体,加强宣传教育;经过有效的训练与指导,加强行规的养成;经过“流动红旗”等评价机制,发挥辐射引领作用。三者有效结合,帮忙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多渠道地开展法律、交通、卫生、消防、防灾等生命专题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安全职责感,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4、进一步加大对家长、社会的开放力度,经过校迅通搭建起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的桥梁,构成由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参与的素质教育新格局。认真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与研究工作,进一步探索家委会在学校教育活动开展中的进取辅助作用,从而加强发挥家委会在学校民主管理中的作用;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专题讲座和报告,推广家长教子经验,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重视问题学生教育。针对孩子的不一样特点,课堂教学和各项教育活动中,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习惯、艰苦朴素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自我管理的本事,增强少年儿童适应社会生活的本事。倡导课间十分钟谈心活动,要求班主任及各学科教师课间多进教室,多与学生交流、沟通。抓好随班就读工作,以高度职责感关心需要关心、帮忙的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做好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建立留守儿童档案,组建“留守儿童之家”,让孩子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健康欢乐地成长。
(三)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本学期学校将以抓常规教学为基本,以抓教研为依托,从细从实落实教学常规,加强过程管理,实现向管理要质量,向课堂要效益。重抓“有效课堂教学”,夯实“教学五环节”,推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落实教学常规,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严格按照中心校的要求,规范课堂教学程序与行为,强化教学过程,重视教学细节,实行推门听课制度,组织好各学科期中、期末考试。
2、切实抓好“教学五环节”工作,在教学“五认真”上下功夫,从备课有效性、上课高效性、作业精选性、检测考查发展性、培优帮困及时性入手,落实每月一次检查制度,写好检查情景并及时与教师反馈。教学常规检查本着严谨治学、精细管理、科学规范的原则,继续坚持定期检查与平时检查相结合,教导处检查与领导检查相结合,注重教学指导和质量评价,为教师的年度业务考核供给详实的、可靠的依据。
3、继续贯彻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课程,保证学生的活动时间。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水平,向40分钟要质量。突出学科特点,努力构成富有学校的特色学科教学。
4、加强教学档案及教务管理工作,规范办学行为。对各项教学活动、教师业务档案、教研成果、获奖情景等进行详实记载,统一归档,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评价表彰供给真实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做好教学服务工作,提高服务意识,加强学籍管理,当好调度和调控员,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
5、抓好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和学法指导工作。教学过程中,注意指导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堂认真听课、课后及时作业的方法和习惯,引导学生养成进取思考、勇于探索、合作学习、质疑问难、规范书写、注重积累、乐于自学、勤于操作的本事及品质。
6、进取开展教研活动,强化向教研要质量意识,强化学科组整体质量意识,构成教育合力。各课题研究绝不轻言放弃,让学校成为研究的基地,让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成为研究的对象,让教师个个都是研究的主体,让发展成为我们研究的目的。认真抓好校本课程的建设,各教研组要根据教研计划做到校本课程研发人员落实、活动资料落实。教师每周参加一次团体备课活动,努力造就一支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四)加强学校规范管理,强化工作执行力,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1、完善各项制度。进一步完善评优评先等规章制度,构成有章可循、照章办事、违章必究的工作约束机制。进一步完善以校长负责制,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学工作量、考勤、业绩等方面的考核,构成规范化、制度化。
2、实行“四项”管理,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一是坚持全员管理。号召全体教职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关注学校事务,关心学校发展,进取为学校的发展出力献策;二是坚持目标管理。各项工作职责到人,层层落实。全体教职工根据各自岗位任务,确定明确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之而不懈努力。三是坚持制度管理。本学期继续坚持分级、分层负责的管理方法,建立“校长布置任务——副校长、各科室带头——各班级教师履职”的线性管理机制,实行一级抓一级,一级管一级的管理模式;关注细节、重视过程,进一步将管理的视野深入到教育教学及各项活动的全过程,力求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做出全面性的考核和评价;四是坚持工作问责制。按照“理解任务不讲价钱,落实任务不需督办,完成任务不拖时间”的要求,对认准的事,确定的事,抓住不放,一抓到底,实行工作职责追究制。
3、加强特色建设,实施素质教育。树立全新的素质教育观念。关注学生的探索、实践和创新本事,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身体健康。培养富有创新本事、求异思维本事、敢于质疑的学生。
4、全面完善迎接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档案资料,各相关部门要对照《指导要求》对各类文件、计划、方案、总结、表册、音像、建设资料等进行查漏补缺,收集整理,按统一要求建档,迎接国家、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小组的验收工作。
5、加强环境卫生教育及管理,深入开展创立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提升创模知晓度、参与度和满意度,为凯里创模迎接上级技术评估打下基础。
(五)深化科研改革,引领内涵发展
1、进取申报各类课题,根据课题进程有序实施推进,将研究工作落到实处。
2、各项常规全面落实。完善科研工作制度、加强科研队伍建设、规范过程管理、落实好科研活动等。引导和帮忙教师以“个人课题”研究为抓手,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立项研究的课题,要认真做好开题论证、中期汇报、结题论证等工作。
3、开展好论文评比活动。继续鼓励教师撰写课改信息、教学心得、课题研究论文、教育教学案例等,举办好学校教育科研论文评比活动。优秀的科研成果参加区、州、省评选。
(六)强化后勤管理,增强服务意识
1、继续零收费工作,杜绝乱收费现象的出现。
2、加快推进各类信息平台的建设和应用,结合学校实际,完善学校网站、学校教师群等信息平台。
3、加强专职管理员的职责意识和主动服务本事,图书室、资料室、仪器室、档案室要严格执行上级部门及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加强管理,提高为教育教学服务的自觉性,进取主动地为配备教学仪器、资料出谋划策,并不断提高图书、资料、仪器的使用效益。
4、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使卫生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根据上级部门要求,制定完善各项制度,联合各个部门开展好各项常规工作的管理与检查,加强教室的消毒措施,加强食堂卫生安全工作管理,并落实专人定期利用学校广播开展相关的教育宣传活动,进取向学生传授个人卫生、饮食卫生等常识,提高学生的卫生意识,提高学校的卫生工作常规管理水平。
5、继续做好饮食饮水管理工作,听取和反馈师生们的意见,加强食堂管理,确保师生饭菜质量和用餐安全、营养、可口。
6、建立建全宿舍管理制度,建立留宿学生个人档案,加强宿舍卫生、安全管理。
(七)突出法制安全教育,打造平安学校
1、加强法制教育,坚持依法治教。密切警校联系,开展学生法律知识教育,增强学生遵纪守法意识,邀请校外辅导员、法制副校长到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法纪、卫生、消防、禁毒、国防等专题教育。协调多方力量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运用校会、班会、宣传栏、手抄报等多种宣传教育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继续加强与公安、交通、消防、卫生、环保、社区的联系,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人教育,加强学生成长记录袋的管理,并注意发挥其作用。
2、加强安全工作,建立安全职责制度,做到警钟常鸣。加强值周、值日教师工作,落实班主任、值周教师提前到校的制度,强化职责,高度重视安全隐患的排查,健全安全应急机制和应急预案,确保学校及师生安全。
3、坚持以人为本,上好“开学安全第一课”、安全教育课和法制教育课。开展平安学校创立活动,认真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和防震、消防等各类避险演练,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本事。切实加强春季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工作,高度重视防汛、防溺水和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努力创立平安、礼貌、健康、和谐的学校。
4、大力加强综合治理工作。加强门卫值守工作,做好学校信息的报告制度,消除和化解学校内部的各种矛盾,认真落实社会治安和综合治理职责制,加强检查,狠抓落实,维护学校的稳定。
(八)抓好学校文化建设,美化学校环境
本学期大力推进学校文化的建设,成立以校长为领导核心的、全体职能部门负责的、全体教师参与的学校文化管理委员会,完善、创新我校学校文化的建设,体现我校教育教学成绩,凸显我校教育教学特色和亮点。
(九)统筹各项工作,创立和谐育人环境
1、充分发挥教师代表会的桥梁作用。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进取开展礼貌健康的文体活动,是全体教师凝心聚力谋发展,构成校荣我荣的良好氛围。
2、进取做好校务、政务、财务公开,加强计划生育工作,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分配方案,充分调动教职工教书育人的进取性,提高工作绩效。
3、做好开源节流、节能减排工作。学校后勤管理厉行节俭,开源节流,管好用好学校的财力、物力。经过各种方式,促进学校的节俭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
4、统筹后勤、财务等工作,为学校发展保驾护航。加强规范财务管理工作,严格开支的`计划性。加强经费管理,认真做到帐目清楚收费合理有据,经得起上级有关部门的审查。严格购物申报审批制度,增加财务工作的透明度。
5、认真、高效、优质、安全做好学校建设工作。进取配合上级做好学生宿舍楼工程的建设工作,争取早日建成使用。进取协调各部门搞好学校体育活动区未拆迁农户的思想动员工作,争取学校体育活动区早日启动建设。同时,参与建设过程管理与协调工作,做好建校工程所需相应的工作。
总之,新学期的工作是任重而道远,只要全体教师以学校工作为重,增强职责意识,团结奋进,齐心协力、齐抓共管,我校各项工作将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2022上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一、现状分析
“空中课堂”开播以来,承担讲课任务的老师们付出了很多心血和努力,学生通过在线学习听说读写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部分学生的学习成果并不是很有效。学生的地区差异太大,尤其是农村小学。现在正处于春耕时期,我校的学生家长每天奔波于田间地头,根本无暇顾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大部分家长不识字,更是无处下手,家长监督这一块就等同于零。所以作为任课教师,我每天的工作几乎都是催作业、催上课,然而学生在家的听课状态五花八门,无法监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差,这也决定了网课终究代替不了课堂。
二、英语教学工作
在本学期我担任三、四年级的英语教学。教小学低年级英语,始终要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注意分层教学,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基于我班学生网课学习存在的问题,本学期的英语教学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设计一个富有仪式感的班级内部“复课礼”。班级以小组进行展开研讨会,总结这段时间的所学情况,构建知识体系。
2、分模块制定问卷调查,统计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结果有针对性的梳理复习,查漏补缺。学生掌握好的内容开学后先让学生讲,我最后总结。掌握不好的内容,师生共同建立知识图谱,独立安排课时突破重难点。落实好学生对课文的听说读背,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做好学习之友的讲练。
3、本学期实践“先学后导,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认真备课,使各个环节都紧密的衔接。明确学习目标、自学指导,让学生学会自学。采用集体、个人、同伴、小组等多种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参与,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效率。对于小组的评价要及时到位,并且将每节课的评价要及时的总结和记录,起到一个长期激励的作用。
4、作业的内容要形式多样,而且体现分层作业,加大读背的力度。利用微信群,加强学生语音语调的提高。作业做到人人面批,及时改正,以比赛的形式提高学生书写的质量。
5、课堂上照顾好“两头”,采用“一帮一”的方式,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提高。
三、学习方面
多读书,读好书,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生活教育理论以及研究“先学后导,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随时记录教学心得和教学反思。积极听课,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并做好笔记。
四、教研方面
积极参加学校以及教研室的各项教研活动,并认真学习和记录。主动参与讨论,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加强学习希沃课件以及教学助手的学习,熟练掌握使用方法,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五、主要措施
1、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利用希沃以及教学助手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
2、通过听、说、读、写、玩、演、唱等形式,进行大量的语言操练和练习。
3、设计全面、高效的课外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整洁、规范、正确地书写。
4、根据“备、教、批、辅、考”的基本要求,每堂课结束后进行检测,努力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使我的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2022上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一、全面搭建培训平台,切实提高队伍素质
1、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坚持“用爱心去塑造,用真情去感化,用榜样去激励,用人格去熏陶”的教育原则。巩固、深化、维护和发展“心齐、气顺、劲足”的学校工作氛围,推进和谐温馨校园建设。
2、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目的,深入开展校本培训。利用校外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进行的示范课、观看名 师课例等教学活动,提升教师课堂执行能力。
3、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落实班主任岗位职责,适时组织班主任进行工作汇报、工作经验交流、校外参观学习等活动,切实提高班主任素质。
二、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形成活动育人特色,融入“中国梦”大熔炉
1、搭建德育工作平台。加强德育课程建设,突出抓好学生习惯养成、文明礼仪、爱国主义、公民道德、中华传统美德、法制和心理健康等教育,引导学生“在学校做一个有个性、会学习、知荣耻的好学生,在家庭做一个有孝行、会自理、担责任的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个有教养、会共处、守公德的好公民”。同时广泛开展符合学生身心健康、有利于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的校园文化体育活动,以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诵读实践活动。通过诵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菌柄小学学生一日常规》《弟子规》等形式,强化学生行为规范养成训练。
3、开展安全法纪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利用“主题教育月”活动,安全教育课、班队活动、国旗下的演讲、学科教学渗透等途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各项安全教育,以杜绝安全隐患发生。
4、坚持开展“课外访万家”德育实践活动。学校全体教师参与,开展“报喜式”家访、“指导式”家访、“送温暖式”家访、“解困惑式”家访、“探究式”家访,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5、将关爱学生落到实处。加强对贫困生、学困生、单亲家庭等特殊群体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开展心理及行为异常学生心理健康关爱活动。
三、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认真落实行政人员巡课、听课工作,加强对教师教学动态过程的管理以促使全体教师作好教学日常工作,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夯实常规检查工作。做到定期检查,详细记录,真实反馈。把好教师备课关、批改作业关,确保教师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
3、优化素质教育课堂。加强有效课堂教学研究,优化教学、学习和评价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创建具有特色的素质教育课堂。
4、开展学科竞赛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诗韵飘香”古诗词吟诵比赛、讲故事比赛、作文比赛、写字比赛、优秀作业展评、书画作品比赛等赛事,为全体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四、加强课题研究,形成校本教研特色
1、开展常规教研。做到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定。教研组每周都以专题学习、集体备课或教学研讨为主题安排教研活动。推选教学经验丰富,集备中有独到见解的教师上课,以优质课带动老师的教研积极性,切实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形成了良好的校本教研氛围。
2、继续开展镇级数学课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多元学习方式和有效性的研究》及校内小课题的研究。首先,做到有方案,有阶段性总结。其次,在日常的教学教研中不断渗透课题知识,把课题理念与教学教研紧密结合。此外,鼓励教师多撰写经验论文。
3、学校对已立项研究的课题,加强指导,督促按计划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保证各项课题研究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用课题研究推动课堂教学,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五、牢树安全第一意识,确保校园平安稳定
(一)加强领导,齐抓共管。
1、进一步强化安全工作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的层层负责原则,把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工作的全过程。
2、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坚持值日护导制度,明确各自的职责。将责任落实到各班级,明确班主任、任课老师对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的职责,纳入年度工作考核内容,营造安全、稳定、文明、健康的良好环境。
(二)广泛宣传,强化教育。
1、利用国旗下讲话、安全教育课、广播(放学前五分钟安全教育)、班会、板报等途径,根据季节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教育内容包括:防火、防溺水、防骗、交通安全、用电安全、食品卫生、预防食物中毒、各种传染病的预防、户外活动安全等。
2、利用家长会、电话联系、分发《告家长书》等形式,对家长进行有关安全方面的宣传教育,并与学生家长签定安全协议书,明确各自责任,使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管理中来,协助学校做好学生安全工作。
3、通过开展消防安全、预防地震等安全演练活动,提高师生自救、自护方面知识和能力。
(三)加强防范,狠抓落实。
1、严格执行校舍设施安全检查,严格按照“及时排查、各负其责、预防为主”的方针,及时做好各种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工作。
2、细化安全监护,监护学生活动行为。实行护导师、“校园小警队”值日制,落实好教师的护导工作和学生的值日工作,督促检查学校的日常教学秩序,做好对学生的活动监护工作,保证学生在校园内的安全工作。严格对学生的课间午间活动、上下楼梯、集会集队、体育课、活动课等安全的指导与管理,尽可能地杜绝追逐、打闹等现象的发生。
3、高度重视保安员监管工作。规范保安员执勤管理,落实好外来人员入校登记制度,并加强上学、放学期间安全管理。经常观看校园监控系统,发现异常要及时汇报。
4、做好学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组织学生观看有关教育光盘,使学生增强安全自我防范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加强学校内部和周边治安环境的整治工作。
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学环境,营造书香校园
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菌柄村委会、老人会、校董会的支持下,对校园进行后继改造。
1、对学校篮球场进行橡胶铺设。
2、学校跑道进行橡胶铺设。
3、创建班班多媒体,有效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4、为多媒体教室重新换置投影设施。
5、增添一块led显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