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内容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9 00:54: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作文内容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内熔丝内熔丝电容器元件直流分量过电压
1前言
目前,在我国生产的高压并联电容器、高压集合式并联电容器、高压交流滤波电容器中有很大一部分其内部的每个元件上都串接有内部熔丝,这种带内部熔丝的电容器在实际运行中,当有个别不良元件发生击穿时,与该元件串联的熔丝就会迅速将击穿元件切除,使整台电容器仍能在电网中继续运行,这是内熔丝起的正面作用。但是,内熔丝在动作时还有另一面,那就是在内熔丝动作后会在电容器内部各个串联段上产生持续工频过电压,在设计和使用电容器时,应予以足够重视,并采取相应对策,本文将对内熔丝电容器中内熔丝动作产生过电压的机理,过电压的特征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从中找出其解决办法,供各位同行和专家参考。
2内熔丝动作引起过电压的机理
如图1所示,高压内熔丝电容器由m个串有内熔丝的元件相互并联后构成一个串联段,再根据电容器额定电压的高低由n个串联段相互串联后构成的。大部分高压全膜并联电容器的内部,在其出线端之间还并有一个内放电电阻,用以释放当电容器从电网中切除后在电容器上的剩余电荷。
在高压内熔丝电容器中,其每个元件的电容都是相同的。所以每个串联段的电容为:
Cs=mCy(1)
式中:Cs—串联段的电容(μF);
Cy—元件电容(μF);
m—每个串联段中元件的并联数
整台电容器的电容为:
C=Cs/n=mCy/n(2)
式中:C—整台电容器的电容(μF);
n—电容器中的串联段数,n>1
当内熔丝电容器在运行中因某种原因使其中的一个元件击穿时,内熔丝的动作过程可用图2表示。
从图2可以看到,元件击穿首先是击穿元件自身所贮存的电荷向击穿点G放电,接着与该元件并联的同一串联段上的元件所贮存的电荷通过与该击穿元件相串联的熔丝向击穿元件放电,在放电电流的作用下熔丝f迅速熔断,接着在绝缘油的作用下,在并联元件对击穿元件的放电过程中迅速将电弧熄灭,将击穿元件与故障串联段中的其它完好元件相隔离。
通过上述分析,使我们认识到与击穿元件相串联的熔丝的熔断主要是靠与该击穿元件相并联的其它完好元件组上贮存的电荷(或能量)对熔丝放电来实现的。为了使与击穿元件相串联的熔丝熔断,故障串联段中完好元件组中所贮存的电荷将减少Q0,在故障串联段上的电压也会下降一个U,即:
U=Q0/(Cs-Cy)(3)
式中:Q0—在熔丝熔断的过程中,故障串联段中完好元件组释放的电荷;
Cs-Cy—故障串联段中,完好元件组的电容;
U—故障串联段上的电压降落
这个U是一个由Q0引起的直流电压,因而对其而言系统的阻抗近于零,图2中的A、B两端近于短接,其等值电路如图3所示。
从图2和图3可知,在故障串联段因失去电荷Q0而产生电压降落U的同时,电容器中的其余串联段则通过系统向故障串联段充电,最终在故障串联段和电容器的其余部分Cs/(n-1)上都产生了一个直流电压分量,这两个直流电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UAB等于零,但UAO=UBO=U0且
式中:U0—故障串联段上的直流电压分量
由式(4)可以看出,由熔丝熔断产生的直流电压U0与熔丝熔断过程中故障串联段上所失去的电荷Q0成正比,与元件电容Cy成反比,与每个串联段中的并联元件数m近似成反比。在完好串联段上的直流电压分量为:
—其它完好串联段上的直流电压分量。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熔丝动作后,作用在故障串联段和其它完好串联段上的电压为:
式中:分别为熔丝将故障元件切除后作用在故障串联段和非故障串联段上的电压;
分别为熔丝将故障元件切除后作用在故障串联段和非故障串联段上的交流电压分量的幅值;
-U0和U0/(n-1)分别为熔丝将故障元件切除切后作用在故障串联段和非故障串联段上的直流电压分量。
在图4中可以看出,熔丝将故障元件切除后,在故障串联段上和非故障串联段上都受到了交流加直流电压的作用。在故障串联段上受到的最大电压降峰值可以达到-U0,在非故障串联段上受到的电压峰值将达到U"m+U0/(n-1)。对于高压并联电容器通常n≥3,所以,在非故障串联段上所受到的电压峰值相对于故障串联段要小些。
国标GB11025—1989《并联电容器用内部熔丝和内部过压力隔离器》标准中3.2条隔离要求的规定和4.2条隔离试验的规定,在下元件击穿时,熔丝应能将故障元件断开,在2.2的上限电压下试验时,除了过渡电压之外,断开的熔丝两端的电压降落不得超过30%,根据以上规定,合格的内熔丝在下动作时其电压降落U可能达到0.9Um,在2.2下动作时,其电压降落也可能达到0.66Um。
通过式(3)和式(4)我们可以求得在故障串联段上的电压降落U0为:
若高压并联电容器的串联段数n=4,则在故障串联段上的直流电压分量
篇2
【关键词】摄影艺术学艺术作品构成
一、摄影作品的内容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特殊的意识形态。而艺术作品是艺术家运用艺术语言和物质媒介,将审美意象物态化的成果。艺术作品是“艺术”的现实存在,也是艺术家艺术创造的结果。它包含“内容”和“形式”两个主要的构成要素。而一件艺术作品的内容由题材和主题两个因素构成。
1.摄影作品的题材
题材,就是艺术家按照一定的创作意图对社会生活进行取舍、提炼、创造而在艺术作品中所表达的部分。摄影题材来自于客观存在,这是摄影的纪实性所决定的。它决定了摄影作品的艺术形象以及摄影作品反映的内容必然是客观实体。
而对于摄影艺术,纪实性是摄影不可更改的本质,所以在创造过程中摄影主体性和纪实性的统一是必要的。也就是,摄影的艺术形象以及反映的内容与它的原型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同一性。因此摄影的题材与其创作的原型有着密切的关系。换言之摄影的题材与其被拍摄的主体关系密切。不同题材的摄影也会有不同的艺术创作过程,所以摄影的类型也与题材有关。摄影的题材、类型分为:新闻摄影、人文摄影、风光摄影、人像摄影、体育摄影、商业广告摄影等。
2.摄影作品的主题
艺术作品的主题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反映的认知与改造,是对题材的认识与评价。它主要是通过艺术形象表达出的思想、观念乃至情感。
前面提到过,由于摄影的纪实性导致其艺术创作中的艺术形象与客观原型的同一性。这种纪实性在摄影一书中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摄影随时都可以从中反映出来。当然,单纯记录现实的摄影不一定称之为“艺术”,他们只是实际存在的简单物化,并不具备艺术素质。而真正的摄影艺术作品在于摄影艺术家主体性的有效发挥,往往具有鲜明的主题或者充沛的情感。
可以看出摄影作品的主题是摄影家对摄影纪实性的充分利用,借现实主体来表达的思想、观念和情感。在主题塑造的过程中,摄影家不是被动的摄取眼前的现实,而是对现实深入观察体验和认识,并精心摘取具有典型性的画面、形态借以揭示出思想观念或宣泄某种情感。所以摄影是现实的艺术,他无法脱离客观对象去完成创作。
二、摄影作品的表现形式
1.摄影作品的表现形式
艺术作品的形式是指作品内容的组织结构和表现手段。摄影造型艺术同绘画相同之处,是将艺术形象诉之于视觉,在一个平面空间内展示出来。在摄影作品的表现形式中,摄影家也是通过构图的方式将其主题鲜明的表达出来。
构图是对摄影作品中内容的组织结构,其主要作用是更有效的突出艺术作品内容。摄影师利用美学规律主动的对客观现实进行截取,简洁且直观的表达艺术形象、表现作品内容是摄影作品构图的要务。
2.摄影作品的表现手段
摄影的艺术表达手段也可以称之为摄影的艺术语言,与摄影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自摄影术诞生那天起,摄影的局限性就对摄影作品的艺术语言表达就有着不同程度的限制。
摄影的发展与科学技术息息相关。科学技术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从而也导致了摄影技术的局限。摄影设备从巨型银版相机到小巧的数字相机的更迭历史,也是摄影技术从复杂且高端的工艺到便捷大众化的技术的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摄影作品的表现手段也在不断的演变。从黑白到色彩,从胶片到数字,从模糊到清晰等等这些特点都如实的反映在摄影作品上面,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摄影艺术语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摄影技术的发达,致使摄影作品的艺术语言也趋于多样化。
三、摄影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1.内容决定形式
在摄影作品中内容决定形式的产生。摄影作品的产生首先是由摄影师雇主的某种需求或者是摄影艺术家受社会生活的事物的某种激发,而产生了创作欲望,确定作品内容,然后根据内容需要去寻找恰当的表现形式。
比如新闻摄影师是出于反映和报道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事件为根本出发点,其内容要求摄影作品确切、直观、形象的反映事件,所以其表现形式就要用最直观、形象、清晰明确的语言表达事件。再比如商业广告摄影,他的创作目的是推销商品,其内容需要突出产品的特点,强化产品的形象使之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从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那么这就要求这类摄影作品的艺术语言要具有很高的清晰度,并且能够突出和强化甚至夸张的表现商品的特点。
由此看来,一幅摄影作品的内容对其表现形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样,在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中形式常常也起到积极地、能动地作用。
2.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当形式与内容相适合时,就能深刻的、充分的表现作品内容;而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就会造成摄影艺术作品的平庸乃至失败。比方说我们要表现花的艳丽,就不能用黑白的表达语言。艺术作品的形式表现内容,有的形式把内容表现的充分、感人,有的则不然。往往也会出现同表现一内容的多幅作品有的极具冲击力、震人心魄,有的却表现平庸;也往往会产生同一内容甚至同一现实主题,由不同摄影家去表现其作品也各不同,原因就出在形式的差别。而这种差别是源自摄影师的自身修养不同、风格不同和对事物的观察、理解的角度不同。
3.内容形式相互统一
任何一个艺术作品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任何形式都渗透着内容,任何内容都是通过形式而存在的。内容与形式是艺术作品中不可分割的,他们不能相互脱离而地理存在。摄影也是如此。只有完美的艺术形式与有深度的内容有机结合统一,我们才能称之为优秀的摄影作品。
参考文献:
[1]杨思璞.摄影美学基础.辽宁美术出版社.
篇3
【关键词】英语议论文;写作要求;方法探究
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讲,无论是在英语科目的学期考试,还是在四六级考试、考研、考博英语考试,英语写作都是必出现的题目。而在托福、雅思等考试中,英语写作也是很重要的题目。英语写作相比较其它类型的题目而言,往往更能反应考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对于英语作文的评分来讲,作文的内容并不是起决定因素的,如果作文内容符合主旨,逻辑合理,语法正确,语言得体,加上一些必要的修饰性的句子,那么就可以拿到一个比较理想的分数。而对于使用频率最高的议论文来说也是如此。
1.提纲式英语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各种应试作文虽然很多,但如果掌握了英语应试作文的思维规律,加上对英语应试作文常见文体的掌握,应试作文就会变得迎刃而解。而在观察了众多应试作文后就会发现,很多应试作文都出现了“结构化模式”。而非英语专业四六级考试、考研作文、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到托福、雅思考试,最常见的作文类型有以下几种:应用文、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对于应用文主要是信件、便条;议论文可以分为提纲式和图表式,而这两种又是最为常见的类型。而在针对提纲式议论文的写作时,首先需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要求。
1.1统一性
统一性是指在文章的写作过程中,对于每个段落的中心都要有一个统一的思想,那就是为了全篇文章的中心服务,而且每个段落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句而展开的。每一句话都是在文章总体中心思想下写成的,不是在中心思想之外的句子,否则就会使文章显得零散而杂乱。
1.2完整性
在统一性的基础上,文章还必须讲求完整性。文章的每个段落都有一个主题句,而主题句下面又有很多展开的分句,这些分句都是围绕主题句而展开的。在分句的写作过程中,需要和主题句的中心思想保持一致,使得文章的主题思想能够在分句的配合下而展开,给读者完整的感觉。而如果文章在主题句下没有必要的分句,那么文章就会显得不完整。
1.3连贯性
连贯性主要体现在形式的连贯和意义的连贯。形式的连贯主要是使用歇一些有连贯意义的词语,而意义连贯则是指文章要有内在的连贯性。
形式的连贯的目的主要是引起他人的注意,具体做法是在文章的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加上一些表示连贯的词语。具体方法有:第一,重复前面的重要词语;第二,用代词来指代上文中出现的事物;第三,使用一些表示过渡的词和句子。如表示层次的firstly、secondly等,表示列举的for instance、as a matter of fact等,表示总结的in a word、finally in simpler terms等,表示比较的in comparison with、however likewise等等。
2.提纲式议论文的写作
议论文的主要目的就是阐明道理,使某人相信某种假设。而议论文通常由两种推论方法,即归纳法和演绎法。我们在写作过程中,对于这两种方法很难有理想的效果,所以议论文一般主要出现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引言(introduction),这一段主要是介绍一些关于主题的背景知识,提及文章的主题,表明写作的中心句;第二,正文(body),正文是文章的主要部分,主要讨论和回答在引言中提出的问题,而语言也要符合一定的逻辑性,在正文的写作中,如果分了几段,那么每一段都要有中心句;第三,结语(concluding paragraph),第三部分主要用简洁的语言对文章进行总结,总结观点或者提出希望。议论文主要分为提纲式作文和图表式作文。所谓提纲式,就是根据题目中给出的题目和提纲,写出作者要表达的中线思想,然后围绕这一中心思想展开论述,表达提纲的主旨。
2.1原因式
提纲式论文第一种是原因式,主要要求对某种现象进行分析并解释其产生的原因。在考试中,实质简单的作文往往都看似复杂,但是经过总结,无疑是以下几点:
Should censorship be abolished?
Should students be exposed to excessive usage of computer?
Should euthanasia be legalized?
所以,对于原因式主要分为这几部分。
Paragraph 1 thesis statement:A phenomenon or problem in society My view
Paragraph 2 reasons:transitional expression + reason1,transitional expression + reason 2,transitional expression + reason3
Paragraph 3:conclusion,to restate the thesis
2.2分析并解决问题式
分析并解决问题式是针对某一社会现象找出解决的办法。这种形式和原因式有些相同,但是不同之处在于这一形式要求在原因后要有一定的解决方法。这种问题通常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引入话题,引出某种现象,表明作者的态度;第二,过渡性的语言和分析原因;第三,给出解决办法;第四,总结,倡议或者提出希望。
Paragraph 1 thesis statement:A phenomenon or problem in society My view
Paragraph 2 reasons:transitional expression + reason1,transitional expression + reason 2
Paragraph 3 solutions or advice:transitional expression + solution
Paragraph 4 conclusion:to restate the thesis
在提纲式议论文中还有其他的一些常见形式,如比较式、批判式等等,但是大多与这两种类似,所以在提纲式议论文写作中,重点掌握原因式和分析解决式是关键。
【参考文献】
[1]刘春伟.英语应试作文写作捷径[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篇4
近些年的高考写作主要是以给材料作文为主,话题作文为辅,命题作文列其后。以散文写作为主,记叙文为辅,议论文列其后。实则是以说理性散文为主,记叙性散文为辅。不过半文半白的文章也屡有出现。
常见的文体模式有如下几种:设置悬念式的记叙文,穿插回放式的记叙文,欲扬先抑式的记叙文,画面组合式的记叙文,并列式的议论文,层进式的议论文,对照式的议论文,总分总式的议论文。
近年高考作文内容模式中大体趋向是感情真挚的作文和思想健康的作文。在日常训练中应集中练写文章――大量名人的光辉事迹为文章确立了一种精神的骨骼。积极、乐观、向上的素材能给读者以精神上的启迪。
程度一般的高考生在写作上缺乏文采,不仅内容空泛,形式上更缺乏文采,写出的作文难堪成为作文,针对这种情况,在写作训练中渗透名人诗句,特殊的表达技巧与积累素材等。充满文采的作文应该是:文章语言充满诗意,大量运用比于、拟人、等修辞手法,句式长短参差,充满了诗情画意和抑扬顿挫之美,摄人眼球,动人心弦。
高考作文要求有文采,就必须在写作过程当中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多用典故诗文,生动联想,顺其自然不强加晦涩难懂的词句,真挚感人最能取胜。
笔者认为在作文训练中首先要做好谋篇布局,确定写作的基本模式。笔者多年来在写作教学中一直推崇在形式上“凤头、豹尾、猪肚”的模式。
“凤头”就是用凤的头来比喻文章的开头。就是说文章的开头要短小精悍。“凤头”就是开头第一段三五行开的精彩,直接切题,叫阅卷老师“醒目”,常言道:“好的开头一半文。”头开好了,整篇文章写起来就有的放矢了;头开得不好,往往会影响成文的效果。好的开头,能够吸引读者,一见钟情,激发读者的兴趣,使之乐于读完全文。语言表达形式上推崇或排比、或比喻、或渲染、或设置悬念、或点明观点的模式,但一定要切题,开门见山,力求新颖。只有这样,才能起笔不凡,先声夺人,并且有益于增强语势,才能犹如漂亮迷人的凤头,引人入胜。
“猪肚”就是内容要丰富饱满而不干瘪单调,拿它来比喻文章的中间部分,是指文章主体内容的展开要充实,要采用多种表现手法,使文章的中心得到生动具体的表现,而不是空瘪无味。力求言之有物,有血有肉。这一部分笔者个人认为在三至五段为佳,每一段开头句要引经据典,结尾句要有一个写作者提升的哲理句,做到有头有尾,首尾呼应,保持写作片段的完整性。每一段中至少有一个经典事例恰到好处的说明分观点的确凿性。每一个分观点之间要有连续性,要么并列,要么顺接,要么f进,并要围绕一个中心观点做文章,不能脱离中心观点。
“豹尾”,是喻指文章的结尾要简短有力。常言道:“编筐编篓,全靠收口。”我们行文不能虎头蛇尾,而要精心设计“豹尾”。文章的结尾毋庸很多文字,往往只要一段就够,但力度要大。“豹尾”就是结尾层次清楚,不需拖沓,三言五语,高度凝练升华主题,或以呼告的形式收束作文,叫读者意犹未尽。“句首称其目,卒章显其志。”
文章结尾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或呼告,或深沉,或直率,或含蓄,或揭穿,或戛然而止,或发人深省。常见的结尾的技巧有画龙点晴式、首尾呼应式,或抒怀式等。
高考作文的内容要做好审材料,提炼每一段的寓意,将几段寓意融合出一个通用的观点作为话题最好,所给材料可以引用,但不能完全引用,最好是经过自己的提炼为己所用。
高考作文如是话题作文,就要观察话题是否是双向话题,如果是不能忽略二者中任何一个,但指定是利用一个突出另一个,或者是一个离不开另一个。总之,二者不能丢其一。
高考作文的立意很重要,在立意时注意由浅入深、以小见大由表及里地引申提炼。
高考作文题目要小于话题,就是你提炼的立意要新,题目要给人出其不意,新颖脱俗,一目了然,耐人忖度。只有这样才能吸引读者,才能留下好印象。
高考作文在选材方面,要求信,求新,要精,求力度。尽量回避“闹区”,不闯“雷区”,不踏“”,不如“盲区”。另外古今纵横选材,与时俱进选材,百里挑一选材,撷取精华选材,寻小搜微选材。
高考作文以心事多变取胜,不拘一格降人才,选好自己熟悉得意的写作形式三两款式足够应对。
高考作文一般总分总式最易写,并列式(豆腐块式),递进式,演绎式,归纳式等不少见。找出一种最适合你写的为是。
篇5
(一)作文格式和卷面现状
1.语文基础差
在批阅学生作文的过程中,不少教师发现学生基础知识情况良莠不齐,部分学生文字、词组、格式使用不正确。学生经常写错别字,不重视文字的正确使用,有些词组意思相近导致在词组选择上出现混淆,还有些学生在写作上格式使用不当,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句号逗号等简单的标点符号使用还可以,但是一出现引用时句号放在引号里还是引号外,什么时候什么东西要加书名号,分号怎么用,破折号占几个格等这些问题,往往处理不好。
2.字迹潦草
学生基础学习也包括文字书写,书写规范美观是学生语文学习的要求,书写规范也关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俗话说“字如其人”,一手好字有利于提升阅卷教师的好感,也是对作文写作的重视程度的体现。字迹潦草主要是因为教师和家长在学生习字初期就没有做好规范性要求,宽松的书写要求导致学生字迹潦草不工整。同时学生字迹潦草也是学生对作文写作不重视的体现,由于学生对写作重要性认识不足,作文只是当做作业交给老师,因此草草写完。
(二)写作内容现状
1.语言平淡
除了规范和字迹这些表面形式上的问题之外,内容上也有待提高,学生写作语言平淡,记叙文像流水账不知道使用什么样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议论文写作上,一味地套用格式,认为议论文就是一板一眼的议论举例,不懂如何运用自己的论据,对自己的论据进行语言上的加工让原本死板的议论文变得优美生动。
2.内容假、大、空
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所描述的事情假、大、空,没有从细微处入手,或者一个事情每个作文都用,只要涉及的,比如布置题目《我的妈妈》,学生就描写自己妈妈如何,再换成《我的父亲》就把母亲做的事情再放到自己父亲身上应付了事。在议论文写作上照搬照套,从某个资料中找出来的论据不加工直接带入,为了凑字数什么内容都往上填。
(三)教学模式单一
教师作文课堂教学模式单一,传统作文课教学模式多为教师提出题目,给学生一些启发和范文,然后布置下去让学生课下完成,再次上课进行评价,选出好的范文课堂朗读,但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是,让学生写了,写作好的学生一直处于优秀作文行列,写作不好的对写作没兴趣,听听了事,导致作文课堂模式单一枯燥乏味。
二、对策分析
(一)夯实学生语文基础
字词是构成句子的基础,句子是构成段落的基础,教师应当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夯实。在作文课堂教学中可以加设一些教学内容,比如易混淆词组的运用解释和易错生字辨别,教师可以采取小组比赛的形式进行测试,教师每堂课前布置几组易混淆生字词,每组学生选择几个,学生在课堂上台讲解,这种形式加深了学生印象,讲过之后再进行一次测试评比,哪个小组平均分高进行加分奖励,累计一个学期分数最高给予奖励。
(二)督促学生阅读积累语言
阅读是锻炼学生优美语言和丰富学生内容的良好途径,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类型读物的阅读积累自己的语言和写作内容,比如让学生阅读冰心散文,学生可以从学习冰心写作的感觉,积累优美的语言,学生也可以多背古诗,在描写风景时加以运用,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摘抄本,让学生自己设计本中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加图配画可以涂色等,让学生对摘抄产生兴趣,在作文写作中加以运用。
(三)培养学生观察力,调动学生课堂兴趣
篇6
现在高中藏文班汉语常规教学所用的《汉语》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和汉语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藏族地区使用)”。这套高中《汉语》教材共六册,体例上分为阅读和写作两大部分,具体包括34个单元,136篇课文,18个“知识点”附录,34个综合性学习。这些内容,既是高中汉语文教学的根本,也是高考汉语文出题的重要依据。
1、选文编排体例分析
就选文文体编排体例而言,最重要的文体是“散文”,其次是“议论文”,再次是说明文和小说,数量最少的是记叙文、传记、纪实文学、诗词、诗歌、童话、戏剧、新闻和演讲词;按照选文编排课文篇目计算,“散文”为36篇,“议论文”和文言文均为20篇,说明文与小说均为12篇,记叙文、传记、纪实文学、诗词、诗歌、童话寓言、戏剧、新闻、演讲词各为4篇;就各册的文体教学侧重点而言,第一册主要衔接初中《汉语》教学的记叙文,第二册侧重于说明文,第三册侧重于议论文,第四册和第五册侧重于散文。
以上编排体例的侧重点,也就是各册汉语教学的侧重点:这既是有经验的老教师分册教学时特别看重的地方,也应是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之处。在以表达方式为主的文章分类中,说明文、记叙文的考查频率较高,将来高考出题考查可能性较大散文的考查频率最高,将来高考出题考查的可能性最大。
2、助读内容体例分析
助读内容,包括除了课文内容之外的其他所有的内容,具体包括单元整体提示、课前阅读提示、随页课下注释、综合学习体系、书后附录内容五个方面的内容,这几个方面并非各自独立,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1)单元整体提示
单元整体提示,一般都明确了每个单元的文体,阐述了相应的知识点,并概括了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既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该单元教学的重难点,也有利于学生明确该单元学习的主要目标。
例如,第一册第一单元的单元提示:“这个单元所选的文章,主要记少年成长之事。《我的早年生活》《我的‘长生果’》以作者学习和读书的经历,表现成长中的体验;《父亲的谜语》《樱桃的滋味》表达作者对爱的认识和理解,展示亲情至爱对人生成长的重大影响。”这两句话中的第一句明确界定该单元文体为记叙文,第二句话分别概括了四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课前阅读提示
课前阅读提示,这部分助读内容包含的具体内容较丰富,有的具有导语导读性质,有的是介绍背景知识,有的是对课文核心内容的提示。
第一册第5课《阿长与〈山海经〉》的阅读提示:“阿长是鲁迅家的一个普通女工。她连真实姓名都不为人知,也不识字,但作者却把她和《山海经》连在了一起。那么,她与《山海经》有什么关系呢?在少年鲁迅的眼里,她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这明显具有导语导读性质,可以激发学生急于阅读文章内容的兴趣,并可引导学生在速读中很快找准答案。
(3)随页课下注释
随页课下注释,即脚注,是对重要字词进行解释,其中既包含同义词近义词解释,也包括反义词解释,还包括短语(成语)的关键字释义和词语造句举例。这些脚注,基本能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字词问题,是高考字词考察方面的重要内容。这部分内容,在高考汉语文试题里也充分体现了出来。
从2004到2014年的11年中,直接考查的词语解释的题目多达32题,占11年基础知识总题量的17.78%,平均每年大约考查3个题。考查的角度,包括词语解释、同义词和反义词、词语的感彩、词义比较等四个方面。
(4)综合学习体系
高中《汉语》六册教材34个单元后均安排了相应的“综合学习”内容,这些内容大体上与该单元的选文编排文体内容相关联,整体上涵盖了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作文训练上既包括了作文文体也兼顾了话题、材料等作文样式。
第一、二册的第三、四单元的综合学习,对学生的高考作文而言,具有相当大的指导和帮助。从2004年至2014年的11年间,高考汉语文作文中,材料作文考查5次(2007、2010、2011、2012、2014),占总量的45.45%;命题半命题作文考查4次(2005、2008、2009,2006),占总量的36.36%;续写(2004)和话题作文(2013)各考查一次,分别占总量的9.10%。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对这四个单元的内容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5)书后附录内容
高中《汉语》每册教材后面都有“附录”,附录都包含三部分内容:生字表(掌握)、生字表(认识)和词语表。此外,第一册至第五册的附录还次第包括以下五方面语法内容:几种特殊句式(一)、几种特殊句式(二)、几种特殊句式(三)、复句的主要类型(一)、复句的主要类型(二)。具体而言,“几种特殊句式(一)”包括“是”字句、“有”字句和存现句,“几种特殊句式(二)”包括“把”字句、“被”字句和兼语句,“几种特殊句式(三)”包括“是……的”表强调、连动句和比较句,“复句的主要类型(一)”包括并列、递进、转折和因果四种复句,“复句的主要类型(二)”包括选择、条件、假设三种复句以及“关联词语的使用”知识点。
第六册的“附录”内容还次第包括同音字・形似字・多音多义字,根据语境辨析词语的意义和感彩,学习修改病句,句式的变换和仿用,语言运用简明、连贯、得体,辨析和运用常见的修辞格,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理解重要的词语和句子,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思想,掌握主要的表达方法,分析文章的结构和把握作者思路,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把握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等13部分内容。
3、课后练习体例分析
篇7
1 喜闻乐见、有感而发
学生要写好议论文,没有素材是不行的,故而要求学生多听新闻.在家里,早、午、晚饭时间都要求学生注意收听新闻,关心时事。同时提倡学生多阅报刊,增长见识,开阔视野.班里订的 《小学生语文导报》、《作文报》、《语文世界》等,同学们都争相阅读,作读书笔记,积累不少的典型素材,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把报纸上他们感兴趣的、有感受的文章剪下来,写读后感,写评论文章等。结果学生的剪报作文比教师的命题作文还要写得好,因为他们是有兴趣而写,有感而发。
2 精选题目,确定体裁
在教学中,一方面,让学生认真进行审题,较系统地熟知作文题材、类型;另一方面,以符合写作目标要求,符合学生实际,有新鲜感为原则,精选作文体裁和题目,对学生进行系列化、系统化的作文训练.如小作文方面,我选了下面一些类型和题目:(1)说明文:《我的笔盒》,按一定的说明顺序,运用三种以上说明方法。(2)场景类片断:《校园的花坛》,运用记叙、描写、抒情写一场面。(3)徽章介绍:介绍学校的校徽塑像,讲清构图及寓意。(4)续写想象情景作文(包括看图作文)等。
3 认真审题,精心写作
作文的第一步就是审题,作文审题是否正确,是关系到文章成败的重要一环,因此,写作训练的第一步就是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题意,也就是审好题。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审题的一般技巧,如命题作文要(1)审标题,注意题目的限制性;(2)审文体;(3)审写作要求(包括注意事项,提示);(4)应试中审评分表;材料作文(包括看图作文)除了上面(3)(4)点外,更要审清材料,多则材料的要进行归纳总结,找出最佳角度、最佳立意。语文教学内容很多,不可能要求学生大量写作。所以多审题,精写作,所费时间不多,学生写作能力又得到培养。实践证明,这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4 借鉴名篇,学以致用
画家齐白石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搞艺术离不开一个借鉴模仿的过程,但不能生吞活剥、生搬硬套,作文也是如此。学习了课文中的名家名篇,让学生也去尝试一下,用刚学到的方法去仿写文章,也是进行写作训练的一种方法。如学习了李健吾的《挑山工》后,要求同学们用“移步换景法”去写《一个搬运工》;学了李乐薇的《桂林上水》,让学生用“定景换点法”写《秀美的小镇》,提倡学生学以致用。当然这种仿写不是呆板的照搬照套,而是让学生借鉴,学习名家的写作方法。
6 师生互改、重点讲评
篇8
1 激发兴趣巧上作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今作文教学,不能死守过去“审题指导――学生作文――教师批阅”的套子,作文课要上得不拘一格,切实做到让学生尽情尽意,才能使学生对作文感兴趣,进而提高写作能力。
1.1 抓契机,分层教
学生写作文水平并非停留在同样的起跑线上,而是参差不齐的,这就要求老师不能用一标准苛求某些学生。上作文课总听到某些同学小声抱怨“又上作文!”“没话可说!”针对这种情况,我要求不会或不愿写作文的学生以“老师,我想对您说……”为题,就上作文课和老师说说心里话,要抒真情,写真意。结果那些学生作文一气呵成,向我吐露了心中的烦恼。我及时表扬了这些同学,使他们对作文课认识改变了,形成了“作文不难”的印象,对作文产生了兴趣。
1.2 设悬念,巧引导
作文课要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还必须抓住学生的“心”,吊起学生“胃口”,然后适当引导才能水到渠成。
一次作文课,我在黑板上画了个大大的“0”并风趣地说:“今天我们上节特殊的数学课,谁知道这个字念什么?”我巧设悬念吸引了学生,他们迫切想知道我葫芦里卖什么药。我又引导他们:“大胆想像,看看从‘0’想到什么?看看‘0’中间……把‘0’扩大……看看‘0’的轨迹,你都想到了什么?”大家听了我的话,热烈讨论起来,课堂气氛顿时活跃了。有的同学想到一切从零开始,努力拼搏才会成功;有的从‘0’中间空空如也想到了地球几百年、几千年后的缩影;有的由‘0’是封闭的圆,想到祖祖辈辈沿着传统的圈子生活,不会进步和发展,必须打破常规改革创新。这样,巧设悬念激发了学生兴趣,学生思维活跃起来,枯燥的作文课上“活”了。
2 注重积累,丰富底蕴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平时没有积累,作文课上逼他们写上五、六百字简直是“天方夜谭”。人的经验来自于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同样,文学积累也从这两点入手。
2.1 读书摘录
读书,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作文内容的重要来源。学生读书时,把优美的描写、名言警句、成语故事、哲思短语等做好摘录,分类存放,在写作文时可以自如地运用,使文章增色。
2.2 留心生活
作文内容主要来自生活实践,生活越充实感受越深刻,作文的基础也就越扎实,也就越有内容可写。我教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处处注意留心,坚持用耳听、用眼看、用口说、用心想,仔细的观察发生在身边的事,对人和事物静心思考,科学评判,这样写作时就有话可说,有感而发了。
长期做好积累,知识底蕴丰厚了,眼光敏锐了,写作时自然一挥而就,真正做到了厚积薄发。
3 培养创新,提高素质
3.1 结合学过的课文,给文章续写一个不同结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就可以带着镣铐跳舞。例如学完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我让学生积极在文中寻找一个“突破口”,为课文写个续篇。学生们热烈讨论,寻找了多个“突破口”,如从“皇帝不关心军队”续写出“邻国入侵导致亡国”的结局;从“皇帝不喜欢看戏”续写出“皇帝一意孤行,又到戏院炫耀新衣丑态百出”的结局。这样,让学生自由想像,培养了其创新能力。
3.2 制作广告
广告,是一门艺术,结合说明文的阅读教学,让学生尝试着为身边的人和事设计广告词,提醒学生注意利用谐音、双关、比喻、夸张等辞格,诙谐幽默地设计,富有创意。例如一学生为母亲的理发店设计的广告词是“虽是毫毛技术,却是顶上功夫”,在这里巧妙运用双关,说明母亲理发手艺高超。另一学生父亲卖手机及手机卡,他巧妙地套用了古诗,为父亲的店铺设计了一则广告词:“联网更先进,天涯若比邻”。
3.3 评论时政
只要让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他们会很乐意“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在表达对周围人事的看法时,可能会出现不成就熟的观点,教师要善于捕捉,巧妙引导,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锐性。
3.4 翻新成语
流传至今的成语、格言、谚语等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如以发展的眼光辩证地审视这些“精华”,就会发现其中的不足,如能对其修改补充或赋予新义,写成各种议论文或随想,就能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如《开卷未必有益》、《孟母无需三迁》、《忠言顺耳利于行》等。
3.5 课外练笔
课外练笔是课内作文训练的补充,也是学生抒写心灵、放飞思想的园地,它不受内容形式的限制,对写作中创新能力的提高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4 互批自改,增强信心
一般批阅作文是老师的工作,但我把这项权力下放给学生,让学生互批自改,人人做“小老师”,欣赏别人文中的优点,发现缺点。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人人相信自己能当好“老师”,能胜任这项神圣的使命。
篇9
一、影视资源的特点
影视从21世纪开始就进入了发展飞腾时期,它已成为21世纪最具影响力、最大众化的媒介。影视资源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但是它却能够通过既能看又能听的方式,引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影视资源具有十分明显的直观性,可让学生在接收学习信息的时候没有任何距离,反而拉近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学生能够与影视中的人物融为一体,从中得到与读语文课
男生比较喜欢阅读的文学名著,通过解读语言文字,引导男生把握文学作品所描绘的形象,感悟作者通过作品形象所抒发出来的感情。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教给男生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培养男生形象思维能力。
4作文命题时要注意学生的性别差异
教师或考试命题者出作文题目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性别差异。作文题目不能是某一性别的学生有话可说,有兴趣去写,而另一性别的学生无话可说,胡编乱造。或者出两道作文题,分别适合男女学生,让其在每一次作文中都能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真情实感可发。
5作文命题时要注意学生的写作兴趣
设法为男女学生提供可以充分发挥各自性别优势的写作机会,让其写自己喜欢写的题目,以充分展示自己的天性。一般来说,写景、叙事类文章更适合于感受力较强的女生练写,而议论类的文章,则是逻辑思维能力较高的男生的强项。要引导男生留意周围的事物,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培养他们细腻描写的能力,让男生在记叙文写作方面也能发挥出优势。
6鼓励作文个性化
鼓励作文的个性化,尊重学生独特的生命体验,引导学生说真话,诉真情。因为性别差异,男女生对同一事物的看法、观点、感悟是不同的,要尊重这种差异,让学生抒写独特的内心感悟,引导学生展现个性化的语言风格。这样,学生写作的语言风格各异,五彩缤纷。
7批改作文时要注意性别差异
在作文批改方面针对男女生的差异,可以对男生记叙文的评分从宽,对女生议论文的评分从宽,以资鼓励。在讲评作文时,我们可有意识地多表扬男生中记叙文写得好的,女生中议论文写得好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西苑中学(221002)本不一样的感爱。当然,影视资源还具有强烈的逼真性。影视之所以富有生命力,主要原因在于其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既能给学生最为真实的观感,又能给学生以艺术的享受。同时,影视以其图像与声音的直观性给学生造成最强烈的逼真性。为此,影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十分明显。
二、影视在教学中的运用及效果
1利用影视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具备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能力,同时也应具备教学创新能力。大胆利用具有生动、直观、形象化的影视资源来吸引学生的眼球,是十分明智的选择。影视无论画面、音响、人物形象还是情节对话,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活动,都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影视资源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与课文内容相近的影视。例如,让学生自行欣赏《妈妈再爱我一次》、《母女情深》、《天生一对》、《背起爸爸上学去》等影片。并对与这些电影相关联的课文进行阅读。例如,《金黄色大斗笠》、《散步》、《背影》、《羚羊木雕》等。影视能够刺激学生阅读这些平时可能不愿意阅读的课文。
教师也可以选择与课文内容有直接对应关系的电影供学生欣赏。施耐庵的《智取生辰纲》等课文都有直接对应的电影,直观形象的画面,逼真生动的环境,给学生视觉上带来很大的刺激,他们在这样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中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当然,教师在具体的引导过程中可以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例如,影视是如何改编的,原著是怎么写的。笔者要求学生通过欣赏影视找出不同之处,这样有目的性的阅读,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语文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2利用影视资源锻练学生写作能力
影视资源能够给学生提供直观的写作材料。因此,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影视观后感的写作方式来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例如,在观看了《智取生辰纲》的电影片段后,布置学生写影片观后感。这样,教师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学生可以透过观后感对世界有新的认识。此外,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会写影评。影评是锻炼学生议论文写作的最佳方式,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好方法,学生可以对影片的剧情、结构、场景等方面进行评价,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成文。
3运用影视资源锻炼学生听说能力
篇10
一、以旧带新,循序渐进
教师要熟悉初中教材,作好衔接的准备工作。现行初中新编教材系统介绍了拼音、文字、标点、词汇、语法和修辞等基础知识,还设置34个作文训练、9个听说训练和23个语文活动,内容全面,实用性强。每册附录里还专门介绍了各种主要文体的一般常识和阅读方法。高一教师应将初中教材的有关内容进行分类整理,结合高中一册教材分项列出对应的知识体系和训练序列,恰当安排衔接计划。例如高一册第一单元记叙文,在《写景状物的一般要求》中,强调了“抓住景物特征”、“注意观察点”和“须有明确的立意”。与此对应的内容,在初中一册《作文训练》中有《观察细致才能写得具体》的知识短文,并且指出随观察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定点观察”、“动点观察”和“散点观察”。又在初二册的附录中有《课外练笔》,要求写观察记录,并提供例文,以作借鉴。这样把高、初中有关观察的知识集中在一起进行训练,衔接自然,温故知新,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二、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在单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好基础知识的衔接。高中一册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散文单元,能与之对应衔接的有初二册的记叙文、散文,初三册的说明文,初四册的议论文。在单元教学中,要求学生结合初中相关单元的知识内容,了解每一种文体文章的特点和阅读的规律。在具体操作中,要在学生独立研读课文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分清文章层次,理清作者思路,明确中心意思,领会写作意图,评价内容和写法。由学生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经互相研讨,以谋求结论。教师根据情况,适时引导,教会方法,不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由学生自己下结论,如有不妥,教师纠正。
事实证明,初中教材的一些基础知识,由于受年龄、知识水平等局限,学生未必完全明白,进入高中后要求学生回过头认真研读,居高临下,融会贯通,定有新的收获。强化思维训练,培养语文能力。在思维训练的过程中注意培养能力。分析、综合是思维的过程,概括是思维的基础,培养概括力又是语文能力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的听说读写,说和写要有明确的中心,听和读要了解其说和写的意图,这种表明自己的观点,明确对方的意图,都必须概括。只有概括,才能见物知类,触类旁通,实现知识和技能的迁移。另外,在思维训练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培养思维品质。即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比如对词语的深刻理解就要注意语境,离开语境理解词语,就是静止的、简单的、表层次的,注意语境的多方面因素,才能理解到词语是动态的、综合多种因素的、深层次的。在这样的分析、综合过程中,也就培养了思维品质,训练的能力也就有综合性。再如在阅读课文方面,初中只要求“感知”课文内容,即对课文有一个直接的反映,简单的认识;而高中则要求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也就是要占有课文所涉及到的知识,要变作者的认识为自己的认识,这就要求从整体上理解课文内容,并以此为基础分析课文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分析作者的思路及写作方法等。这种从“感知”课文内容到“把握”课文内容的训练过程,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由经验型到理论型的轨迹。高中阶段的教学衔接工作做得好,这个转变就好,对教学就有利。高中阶段的“思考和练习”中的问答题,是学生最难掌握的,要想做出符合题意的答案来,必须要有较强的概括力。如果重视回答问题的思维过程训练,也是可以逐步培养的。首先进行分析,认准解题方向,根据要求提出答案的要点,对要点之间的关系作分析后,理清答案的思路,最后组织语句给出解答。这个答题过程的分解,培养了思维品质,训练了概括能力,提高了语文能力。
三、激发学习兴趣,做好学段衔接
学生上高中后,课业负担加重,难度加大,视语文的读写为“苦差事”。这种不健康的状况,促使我们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触发学习动机,变被动为主动;培养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锻炼意志,变怠惰为勤奋;激感,变厌恶为喜好;塑造性格,变脆弱为坚强。这就要求我们改进教学方法,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活动,引导学生独立研读文章,开展课堂讨论,形成一个勤奋好学的良好氛围。这里要特别提起的是培养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问题。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在读写听说四个方面,分别提出了“培养默读习惯”、“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初步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专心听讲的习惯”、“有礼貌说话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