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经济师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30 00:29: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总经济师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文化环境是指对会计模式系统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的各种文化因素的总和。包括思想观念、价值趋向、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以及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由于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申创造和积累的,体现一个国家或民族精神特征的财富,因而由各种文化因素组成的文化环境,茬不同的社会必然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文化环境方面的这种差异,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各国会计模式系统的形成和发展。以下将文化环境对会计模式子系统的影响作具体分析。
一、对会计目标模式的彤晌
会计目标是会计工作的基本服务方向,代表着社会各利益集团政治经济利益的基本要求。在会计模式系统中,会计目标模式处于最高层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会计模式的基本框架和运行导向,甚至被一些学者作为不同会计模式的标志。
会计目标模式的构建,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必然受其文化环境尤其是价值趋向因素的制约。具有代表性的价值趋向主要有两种:一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强调个人奋斗、个人创造以至个人冒险的个人价值观;二是以集体主义为核心,注重群体意识、团结合作、共同奋斗的社会价值观。
在全面强调个人价值的国家和地区。会计侧重于将维护私人投资者的利益作为会计工作的基本方向,形成以投资人利益为导向的会计目标模式。美国是这种模式的突出代表。美国政府及社会公众都非常重视个人价值,认为个人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基础,『有充分实现个人价值,才能最大限度地增进社会价值。这种文化观反映在会计目标上,认为保护私人投资者利益与维护全社会利益是一致的。而在大力倡导社会价值的国家或地区,会计倾向于承担社会责任,关心公众利益。由于社会利益实质上是通过国家利益体现的,这就必然形成以国家利益为导向的会计目标模式。我国社会公众看重集体主义精神,认为个人只是集体的一分子,个人价值也只是社会价值的一部分,必须服从于社会价值。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渗透,个人价值开始受到重视,但传统的价值趋向并未改变。因此,从会计目标看仍然是以服务于国家利益为基本倾向。
二、对会计规范模式的彤巾
会计规范是会计人员开展会计工作应当遵循的行为标准,是指导会计行为朝着合法化、合理化和有效化方向发展的路标。对各种会计法规制度和职业道德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有机组合而形成的体系即为会计规范模式。会计规范展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特征,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民族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其一,会计法规制度的特征与文化价值趋向密切相关,越是强调集体主义和社会价值的国家,会计法规制度的统一性越强,强制力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如法国的\\\会计总计划\\\、瑞典的宏观会计制度都具有指令性、统一性和强制性特征,我国的会计法规更是如此。相反,崇尚个人主义和个人价值的国家,则会计法规制度的灵活性越大,强制力越小,如美英等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只提供原则性指导,注重专业导向,,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提倡依赖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很少具有强制性。
其二,会计法规制度的执行与\权力差距\大小密切相关。荷兰学者何斯德在其著名的文化模式中把\权力差距\\\作为衡量各国文化特征的一个重要标准,认为权力差距越大的社会,其成员越是认同组织结构、纪律和社会秩序,对权力的不公平分布越能默认,服从性越强,主观判断能力越差。相反,权力差距越小的社会,其成员的服从性越差,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这种文化现象反映在会计法规制度的执行问题上,必然出现:权力差距大的国家,会计人员喜欢按部就班地执行法规制度,对法规制度的完整性和具体性要求较高。不善于进行专业判断和政策选择,因此在执行过程中难免会死搬教条,依样画葫芦。我国的情况就基本如此。而权距小的国家,会计人员则喜欢独立思考,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专业判断,灵活机动地理解和执行会计法规制度,对法规制度的灵活性及务实性要求较高。美英等国的情况大体如此,法国则截然相反。
三、对会计管理模式的彤晌
会计管理模式是指国家对全社会的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进行组织管理的方式,它是会计工作得以正常运行的组织保证。会计管理模式取决于国家经济管理模式,但文化环境同样具有影响作用。如同是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美国和法国,会计管理模式却大相径庭,不能说与文化环境没有关系。在美国,会计管理模式基本上是一种\协会模式\,民间性会计职业团体的管理权限很大,作用明显,会计行业的自律性较强,政府的管理作用极其有限。这与结构松散的美国社会的思想观念、价值趋向、权力差距及思维方式等正好相符。法国的管理模式与我国类似,属于\政府模式\,即国家基本上控制了全国会计工作的管理权力,民间会计职业团体的管理作用极其微弱,其主要任务是解释国家的会计法规政策。这与法国比较注重集体主义、权力差距较大、强调社会组织程序、对不确定性问题和不明朗因素
比较敏感等文化特征密切相关。至于我国,从古到今都非常强调集权,包括会计人员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都乐于接受来自政府的领导,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已成为大多数人的行为准则。因此,我国的会计管理模式更为强烈地表现出政府特征。
四、对会计核算模式的彤呐
会计核算模式是对会计核算的依据标准、对象范围、程序方法等进行有机组合而形成的体系。其构成元素更多地表现为业务技术和方法,因此受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更多地取决于会计的自身运动规律。但如果因此否定文化环境的作用则是错误的。美国与法德等国比较,会计核算的保守程度为什么偏低?方法、技术、手段的更新为什么较快?为什么更强调实用性?所有这些问题,都可从美国社会的文化特征中找出合理的解释。众所周知,美国人对社会人生较为乐观豁达,标新立异、求真务实是大多数人的信念追求,重视现实、面向未来是大多数人的思维方式。这种信念追求和思维方式很大程度上成为美国会计人员大胆创新的精神动力。加之会计规范的灵活性、会计管理行业的自律性,留给会计人员发挥个人才能的空间较大,客观上促使美国的会计核算模式偏向乐观,技术方法的发展更新较快,强调实质重于形式,因此更有利于解决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会计问题。而法德等国则相反。这说明社会文化越保守的国家,传统会计核算方法的市场越大。
五、对会计报告模式的彤晌
会计报告模式是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披露内容、传递方式以及使用对象等进行的综合描述。各国会计报告模式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会计信息的公开化程度不同,二是会计信息的主要服务对象不同。两种区别的存在都与特定的文化环境有关。一般来讲,凡价值观趋向于个人主义,社会成员要求公平分配社会权力的欲望较强、对社会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回避较弱,能够直面现实、敢于迎接挑战的国家和地区,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透明度要求较高,尤其是投资人和潜在投资者更加关注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因此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会计报告较为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既全面又详细,并把满足投资人要求作为首选目标。如美国的会计报告模式,既以信息充分披露又以最大限度地服务私人投资者要求而闻名于世。相反,社会价值观念较重、权力差距较大、对不确定性因素反应较强、个人成就欲和决断能力较弱、思想比较保守的国家和地区,会计信息不仅公开化程度低,而且更倾向于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的需要。例如,法国、德国、瑞典等国的公司所披露的会计信息一般不超过法律和欧共体指令的最低要求,甚至提供一些经过加工、符合保密要求的会计信息,其透明度很难与美国相比。我国会计报告模式类似于法德等国,即公开化程度较低,强调会计信息为宏观经济管理服务。
六、对会计监审模式的彤响
会计监督模式是围绕会计监督的对象范围、组织机构、依据标准以及运作方式而建立的经济监控体系。按照国际惯例理解?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主要依靠内部审计机构,企业外部的会计监督主要依靠社会审计(民间审计)机构。因此,一个国家的会计监督模式是否
健全完善,基本上可以从该国审计业的发展状况考察,而审计业的发达程度与民族文化密切相关,尤其受到各民族观念意识的影响。
如果对中美两国的审计发展状况作一比较,将会迸一一步证明上述分析的正确性。在美国,不仅社会审计业发达,从事审计业务的注册会计师的社会地位较高,其中介作用巨大,而且内部审计机构健全,制度完善,多数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由副总经理专门领导,或由董事会属下的审计委员会领导,这与美国社会对人性的怀疑不无关系。相比之下,我国对人之本性的传统看法是\人之初,性本善\,这种文化观随着历史的发展,虽然受到当代人的怀疑甚至批判,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痕迹依然存在,有时还十分明显,可以说它对我国审计业的发展有直接的阻碍作用。当前社会审计地位不高、活动范围狭窄、中介作用有限、内部审计不受重视、审计机构及其工作不能独立,无不与此有关。
七、对会计教育模式的彤晌
会计教育模式是关于会计教育的目标、对象、内容、方法及组织管理方式的总称。会计教育是人类传授、延续和发展会计学文化知识的手段和方法,所以必然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可以说,构成会计教育模式的各个因素,都与特定的文化环境存在联系,所不同的是,各个因素具体受哪种文化现象影响以及受影响的程度大小有所区别。
篇2
【第四批CDN牌照发放金山云和高升控股获牌】7月3日,据中国通信咨询网公告,我国第四批CDN企业牌照已经发放,金山云和高山控股获牌。
债券通首日成交逾70亿元.7月3日,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合作(简称“债券通”)正式上线试运行。中国货币网统计数据显示,“债券通”首日交易活跃,共有19家报价机构、70家境外机构达成142笔、70.48亿元交易。全天交易以买入为主,共买入128笔、49.04亿元,体现出境外机构投资热情。如果说“债券潜在增量规模或达7万亿”的话,那么70亿元的日成交量不算大,难言“热情”、“开门红”!
资产被司法冻结的传闻被证实。招商银行回应这一事件时表示,招商银行上海分行此次向法院申请资产保全,系乐视旗下的乐风移动贷款发生欠息,招行上海分行多次催收无果后所采取的法律手段。在这一系列事件背后,是乐视目前面临的资金困局!乐视网是创业板的权重股……
【中国大陆核电在建机组20台在建核电机组规模世界第一】中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规模位列世界第四位,在建核电机组规模位列第一位,核能在我国已进入规模化发展的新时期,中国正在成为核电发展的中心。
篇3
文化综合类期刊摆脱困境,走上快速发展之路,模式原理已经成为期刊经营中必不可少的游戏规则。期刊商业时代的来临,使广告成为期刊管理者们主要的经营内容,从各类期刊的广告份额分析,一本杂志有没有广告并不在于其发行量的大与小,而在于向广告赢利模式转变的力度。实现这一转变,需针对文化综合类期刊广告经营现有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做出调整。
一、准确广告销售定位
期刊所有的营销都应该围绕目标和市场导向。期刊广告经营的定义基于期刊卖什么或提供什么服务,期刊当前的广告客户基础和正在服务的目标读者可以进一步帮助期刊明确广告经营的定义。文化综合类期刊最致命的弱点是同质化,因此,要重视对读者群体的年龄结构、性别比例、职业收入、消费水平、阅读习惯等进行一系列科学而详细的研究,从而确定刊物定位、编辑思路,并以满足读者和广告商行业的需求为导向,制定刊物发行和广告的营销战略,弥补和修正文化综合类期刊先出产品再找市场带来的经营能力先天不足。周全的营销战略是期刊做正确的事情的保证,缜密的营销计划使期刊正确的做好这些事情。
二、确立广告为主的经营模式
大多数文化综合类期刊,都有成为《知音》《家庭》这样的百万大刊的梦想,更看重期刊的发行量。而从期刊生存对发行收入的倚重程度和对广告收入的倚重程度看,依赖发行收入的杂志生存能力似乎应该更强。做出这一分析源于发行量来自读者对杂志内容的认可度,杂志的内容属于杂志社内部控制因素。杂志的广告收入来自广告商,属外部因素。尽管读者阅读兴趣和广告商的购买行为都会发生变化,并影响期刊的发行收入和广告收入,但是,从杂志读者具有的连续购买的特点来看,其行为的可控程度比广告商要有规律得多。这样的分析结果期刊经营模式似乎还是应该以发行为主。其实不然,在期刊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新媒体层出不穷,媒介市场前所未有的复杂情况下,百万大刊再度出现的各种环境因素都已不复存在,受众碎片化、期刊小众化已经成为必然。当期刊的目标不再是全国市场,而是某一区域时,其所有的战略都将围绕这一目标制定和实施。我国文化综合类期刊的定价大多在4~7元,可以试算一下,发行量达到多少才可以赢利或达到收支平衡,当期刊发行收入不足以弥补期刊运营支出时,以广告为主的经营模式自然就浮出了水面。
特别是,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事业单位体制终将被打破,一旦完成改制,行业系统内发行完全失灵,发行收入微薄,广告经营模式尚未建立起来,危机将使大多数文化综合类期刊面临灭顶之灾。因此,文化综合类期刊要未雨绸缪,及早选择以广告为主的经营模式。
三、培养高素质的广告经营队伍
一般来说,靠发行生存的文化综合类期刊的广告营销队伍的素质远低于靠广告生存的时尚财经期刊的广告营销队伍的素质。因而文化综合类期刊提升广告经营水准的核心是再造和培训其广告营销队伍。
拉广告卖版面是文化综合类期刊广告经营中最常见的低水平营销手段,与期刊广告从业人员自身素质良莠不齐有很大关系。系统培训形成的职业行为规范是任何一个职业的发展都需要经历的。在我国,广告人作为一种职业不过30年,一个刊社只出版一本期刊极为普遍,小而散的格局形成了很多刊社没有专门的广告经营部门,广告从业人员与刊社的关系是拉来广告领提成的松散型合作,期刊对杂志广告经营人才培训的重视程度远远没有达到西方期刊产业发达国家的期刊行业组织,或者期刊出版公司那样的程度。在国外,对广告从业员的培训课程根据不同媒体的特性划分很细致、针对性很强。例如,广告销售课程包括:广告谈判技巧、怎样建立广告客户关系、怎样对广告商进行销售、杂志广告如何网络销售、杂志广告电话销售技巧、杂志广告版面之外的销售以及杂志广告销售信函及电子邮件写作。这些实用性很强的培训很受广告从业者的欢迎。
有效的期刊广告营销有赖于具有良好素质的从业人员,优秀的高素质的广告经营人才对于期刊可谓千金难求,在分众化越来越明显,广告商越来越挑剔的时代,文化综合类期刊急需拥有很高专业素质综合业务能力强的广告销售人员。广告销售人员不仅要对杂志的定位、所占市场份额及竞争对手的优劣一清二楚,对广告投放市场及各类别的广告主的行业情况也要相当熟悉,并且掌握详尽的相关市场调查数据,知道如何利用各种市场调查研究所掌握的资料;在与杂志相关的媒介大环境之下对杂志的广告销售能够准确地进行定位和分析,在面对广告商或广告商的时候,能够做到胸有成竹,主动而有效地销售;不仅懂得广告销售,而且对杂志编辑也相当内行,有向广告主和广告商积极游说杂志的优势,有促使读者对杂志广告的接受和认同度高的广告技巧。
四、丰富广告营销手段
当广告成为文化综合类期刊赢利的重要手段时,怎样经营广告成为期刊经营的核心问题。要改变大多数文化综合类期刊广告营销手段单一而稚嫩,仍然是等客上门卖版面的被动型广告销售局面,广告营销过程要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营销手段也需更加丰富。
1.策划广告表现形式。文化综合类期刊在广告表现形式上同质化程度很高,封底、封二、封三、插页、冠名等区别并不大,难以满足不同广告客户的需求。因此,策划更为丰富的广告形式,是与竞争对手区隔的关键。如根据不同广告客户的需要开发特殊形式的广告,封面拉页、异型、目录广告、立体广告、光盘广告等,根据不同的产品安排不同的位置,不同的版面,选取不同的形式,让版面灵动起来,使每一个空白都有产出。例如:笔者所在的杂志社在2009年分别做了两期创意独特的广告,其中一期是以一幅高清晰的植物迷叠香图片为封面,内文辅以迷叠香的栽培种植方法,并介绍了这种植物的相关植物学知识,如科属,原产地,以及药用价值等,封面附送了犹如袋冲茶大小的一包迷叠香种子。这种知识性、趣味性兼备的方式,引起了读者浓厚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读者在无形中接受了广告的影响。在另外一期杂志上,我们介绍了麻制品,在当期的刊物设计了一个麻绳的蝴蝶结,十字形系在杂志的外面。这两期杂志因为表现形式的独特新奇,极大地吸引了受众的注意力。期刊广告应深度开发,延伸产业链。如开展征集战略合作伙伴,推出封面人物、特别支持单位。期刊社也可选择有良好发展前景和赢利能力的产品和项目,以广告版面形式入股,和广告商直接合资合作,实现双赢互利。
2.开展专题事件营销。利用杂志的资讯便捷的功能,开展多种活动。如结合广告客户产品的特点与销售目标,通过举办各种专题营销活动,开发新的读者或目标受众。联手企业开展公益活动,提升了杂志和企业的知名度,也增加了各自的美誉度。如笔者所在杂志社从2003年起与企业共同开展了春蕾桥爱心资助活动,7年里被资助的贫困学童达7千多人次,在每一批善款悉数捐至被资助学生手中之后,我们在杂志上辟出专版详细公示捐款时间和金额,赢得了企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现已形成品牌效应。很多企业因此成为杂志社的理事单位,个人捐助者则成为杂志的忠实读者。
五、向强势媒体借势
文化综合类期刊没有报纸自身宣传的媒体优势,通过与强势媒体进行版面互换,提高期刊的影响力,引起广告商的注意和投放广告兴趣。
篇4
论文摘要:随着建筑市场竞争形势愈加激烈,项目成本管理已经成为施工企业的一个极具挑战意义的课题。本文从项目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一些特点及影响建筑工程项目部的成本因素做出一些分析,并针对性提出深化工程项目管理,提高项目成本管理意识、配备好项目班子,采取技术措施控制项目成本、加强材料、机械设备的管理和控制,强化索赔意识、加强工程项目成本分析与考核工作等措施来加强项目成本管理。
项目管理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途径与手段,是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基础和核心。工程项目管理是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管理,它包括从质量管理、工期管理、安全管理、成本管理到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组织协调等方面的管理,而成本管理体现在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成本项目收入占工程造价的80%以上,成本管理在施工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位置重要性无可置疑。
一、项目成本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特点
1、项目成本管理的对象具有单一性。建筑工程的产品与其他企业的产品截然不同,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对象是工程项目,它既可以是一个建设项目、一个单项工程,也可以是一个单位工程。虽然成本管理方法可以通用,但具体实施起来却各有不同,只能因项目而宜。
2、项目成本管理的工作具有一次性。工程项目具有一次性特点,一个工程项目从基础施工、主体封顶到装修竣工,循序渐进设有重复,这要求项目成本管理工作要同步前进,特别是周期长、投入耗资大的工程项目,如果疏于成本管理,代价是巨大的。这是项目成本管理区别于其他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特征。
3、项目成本管理在控制上具有超前性及综合性。由于工程项目一次性特点,决定了项目成本管理的超前性。为保证工程项目的必盈不亏,成本管理就必须做到事前管理和事中控制。
4、项目成本管理范围具有约束性。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只是对工程项目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管理,从实行“制造成本法”后,并非所有收人都属于成本管理范畴,如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就不在此范围内。
二、影响建筑工程项目部成本的因素
1、施工成本控制体系是否有效运转
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是项目部施工成本控制的前提和基础。项目部施工成本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全员、全过程的成本控制,需要项目部每一个部门及每一位人员的参与。
2、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是否科学、合理
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项目进展的核心和灵魂。它既是全面安排施工的技术经济文件,也是指导施工的重要依据,它对于加强项目施工的计划性和管理的科学性,克服施工中的盲目混乱现象,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其编制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工程成本的高低。
3、工程材料、机械的控制
在项目成本中,材料成本占工程成本的比重最大,一般可达60%至70%左右,材料节余将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节约,而且材料费具有较大的节约潜力,因此控制材料的购买费用和合理使用材料增加材料的利用率是控制成本的关键。
4、安全、质量的控制
如今在建筑市场中各部门对项目施工的安全及环保工作越来越重视,如果因安全措施不到位导致发生伤亡事故,项目部将会受到罚款、停工等处罚,直至被清理出建筑市场,从而影响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此外工程质量同样是建筑企业的生命线。
5、项目变更索赔工作
施工现场千变万化,实际工程量与施工图纸基本上都不相符合,此外因地质条件、气候等的变化造成工程难度增加,这些都将增加施工成本。
6、施工外的因素
建筑市场竞争日渐激烈,许多工程是压价中标,而且为了完成公司承揽任务目标,甚至是低于成本价投标。结果是在完成公司目标的同时给施工项目部留下隐患,从接活之日起就是亏损项目,再抓成本管理工作已难取得好效果;另外建筑材料价格频繁上下波动,部分指定材料供应厂家在项目开工后提升材料价格,对项目的成本影响很大,给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带来不稳定性。
三、加强项目成本管理的措施
1、深化工程项目管理,提高项目成本管理意识
深化工程项目管理必须正确处理好企业、项目和劳务这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形成企业是利润中心,项目是成本中心的企业管理体制。配备具有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抓项目成本管理工作。
2、配备好项目班子,加强施工队伍管理
选准一个有道德素质、会经营管理、横生产技术的项目经理,是搞好项目成本管理的可靠保证。同时,作为项目经理副手的其他项目人员,既要有专业知识、各负其责,还要具备其他相关专业知识,具有团结协作、敬业精神。
3、采取技术措施控制项目成本
施工准备阶段,组织力量编制科学合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对于项目中的重点工程、控制性工程做出多种施工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然后确定有利于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最佳方案,并报上级单位审批。
4、加强材料、机械设备的管理和控制
由于施工行业主要材料数量多,价格受市场影响波动较大,因此除业主供材料外,项目所需全部材料设备,应当统一由公司成本管理部门会同项目部编制实施细则,组织采购和实施供应。
5、加强施工变更索赔工作,强化索赔意识
变更索赔也是相对降低工程成本的有效措施之一。项目部要与监理方、设计院和业主充分协调,认真研究合同和施工图纸。紧盯现场,对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做好记录,收集证据,建立完整的施工档案,及时出具工程变更联系单并请监理单位、业主签证工程量及价款。
6、加强工程项目成本分析与考核工作
篇5
【论文摘要】 从1982年鲁布革水电站开始实行招投标以来,我国的水电建筑市场已经基本成熟,施工企业的利润空间已经被压缩到了极限,如何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最大可能的获取利润已经成为我们需要关注的焦点。运用现代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结合项目实际中总结出来的管理思路和管理理念,才能最大可能的为企业减亏、盈利。
一、 引言
每个项目经营的成果都会对建筑施工企业经营活动产生很大的影响,大的项目经营的状况甚至影响到企业的发展,项目管理中注重盈利模式是项目成败的关键。因此如何更合理的调配项目资源和如何创造最大的经济价值才是项目管理的终极目标。项目的盈利模式可分为开源节流和风险控制两个方面,即增加项目收入和项目成本控制以及对项目可能的风险进行控制。
二、 增加项目收入
一般情况下项目的合同签定后,项目的初始收入就基本上确定下来了,如何在实施过程中增加项目的收入对于项目执行者来讲是个比较困难的课题。最基本的方法是从项目实施阶段的变更管理,索赔管理两方面增加项目收入,下面我们就从这两方面进一步探讨。
2.1项目变更
所谓项目变更是指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照合同约定的程序对部分或全部工程在材料、工艺、功能、构造、尺寸、技术指标、工程数量及施工方法等方面做出的改变。在实施阶段,我们的合同管理部门和工程技术部门在项目部领导层的领导下需要紧密合作,在项目前期策划中就需要对项目的所有可能存在的变更的项目进行策划,在实施过程中根据策划有根据的对工程师、业主和设计人员的相关人员沟通,使得他们能够同意施工方提出的变更,使得工程项目建设更加科学、合理,能够为工程建设增值,也能使施工方的项目收入增加,成本降低。
在项目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工程技术部门多注重技术而忽视合同管理和成本管理,主要原因是工程技术部门的人员缺乏对成本的注重,因此建议施工企业在注重合同管理人员的合同意识和能力培养的同时也提高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特别是主要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的合同意识培养。
2.2索赔
建设工程索赔通常是指在工程合同履行过程中,合同当事人一方因对方不履行或未能正确履行合同或者由于其他非自身因素而受到经济损失或权利损害,通过合同规定的程序向对方提出经济或时间补偿要求的行为。
首先,需要对全部的项目执行者进行索赔的意识培训,提高项目参与者的合同意识和索赔意识,使得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能够发现索赔的项目,收集索赔的相关证据(不见得收集的证据都是有用的证据),为工程索赔提供基础资料。
其次主要的项目领导者和主要负责人在前期合同分析中,针对本工程的特点,提出可能出现索赔的部位、项目、或者时间,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及时的跟踪信息,把握项目进展,能够对发生的索赔事件第一时间作出反应。
第三,需要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索赔工作,因为索赔工作在工程实施中极其重要,在现今的工程项目建设中不可能不发生索赔事件,特别是我们的大型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并且索赔事件不仅针对业主,还有保险公司的理赔(理赔也是索赔的一种),索赔产生的效益来比增加相关专门的人员产生的成本那绝对是数量级的倍数关系,如今因为国家大力进行基础建设的投资,工程项目增多,很多企业的人员短缺,导致在工程索赔方面人员配置不足,导致索赔工作不能正常开展,使得项目的增收不能更好的实现。
三、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在项目实践中,项目的风险有很多方面,合同风险、技术风险、工程环境风险等,建立科学经营决策机制,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施工管理的风险意识,加强在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措施,减少风险的发生是降低建设工程成本,提高效益的有效措施。项目领导应该预先对项目中的安全风险突出、技术复杂、投入较大的项目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证,对可预见以及不可预见的风险逐项进行分析研究。项目领导应当避免武断,采用科学决策。要重视各部门及施工队的建议和意见,确保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合理性,最大限度地避免施工过程中可测与不可测的各类风险。下面我们探讨合同风险、技术风险和工程环境风险的风险管理。
3.1合同风险
项目在实施阶段已经对于签定阶段的风险属于“沉没风险”,如何在实施阶段进行风险的化解成为最重要的课题。虽然在合同签定阶段双方都会力争使得合同完善,但是仍然难免疏漏,通过我们在实施阶段的合同分析找出漏洞,可以为索赔提供理由和根据。同时根据不同的工程合同、其风险的来源和风险量的大小不同,采取相应的对策以降低项目的风险。并在项目实施阶段运用项目参与者的知识与智慧,积极的参与项目变更管理,化解项目的合同风险。
3.2技术风险
目前水电开发正向高山、峡谷发展,工程的环境越来越复杂,经常会遇见以前施工经验中没有遇到的施工难度,因此工程技术的风险有增无减。保证施工中能按科学技术和科学技术发展规律要求,确保正常施工程序进行成为关键。通过技术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技术业务水平,从而能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问题,把技术和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工程施工质量。能充分发挥施工人员及材料、设备的潜力,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在有可能的条件下针对存在的特别重大的技术难题邀请专业的研究机构和大中专院校参与解决,为项目建设增值服务,同时可以化解项目施工的技术风险。
3.3工程环境风险
工程的环境风险主要包括:自然灾害、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气象条件和森林防火等风险因素,为了化解风险,我们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
自然灾害:为了降低自然灾害的风险,首先要根据工程所处的环境进行环境评价,将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进行评估,评估风险的大小,在起始阶段就避让可能发生灾害的位置,比如修建营地的时候要先勘查是否存在发生崩塌、泥石流等灾害的可能。其次采用投保保险转嫁一部分风险,在万一发生灾害的时候将灾害损失的可以获得一定的补偿。
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和:在项目前期策划中要对业主提供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和气象条件进行认真的分析,同时自行收集此类资料,如果发现实际的情况与业主提供条件不同,给我方造成损失的可以进行变更和索赔。
森林防火:是水电工程向深山、密林的地方发展,我们的水电工程大部分处理国家保护的林区,随着国家对于环境的日益重视,我们施工中的森林防火问题日渐突出,稍有不慎则会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火灾损失和巨额的罚款。因此所有的处于林区的施工项目森林防火是重中之中,很多人认识不到这一问题,造成巨额损失的很多。
四、结束语
目前已经进入了后水电时代,水电工程的利润已经非常的微薄,在项目管理中如何运用项目管理的有效手段,增加项目的盈利能力是每个项目管理者都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希望本文能给管理者们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简介:
篇6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 计价模式 消耗量定额
1 工程量清单计价的主要原理
1.1 工程量清单计价的主要原理 工程量清单计价的主要原理是以建设单位提供工程量清单,施工及投标单位结合自身机械设备、周转材料、技术方案、资金及管理能力进行投标报价,招标人根据具体的评标细则进行优选,这种计价方式是市场定价体系的具体表现形式。
1.2 工程量清单费用的组成有五项 ①分部分项工程费;②措施项目费;③其他项目费,④规费;⑤税金。分部分项工程费是费用的基础有六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管理费、利润,以及风险费等。
1.3 国内工程清单计价的过程 ①确定各分项工程的消耗定额;②编制工程量清单;③编制工程单价;④分部分项工程计价表;⑤其他费用项目的计算;⑥单位工程造价汇总。下面重点举例说明工程单价的确定:
工程单价按其包含费用的多少不同,大概分成两类:
工料单价:即工程单价的费用仅包括单位分项工程施工生产所需要的人工费用、材料费用和机械使用费,简称工料单价。
综合单价:即工程单价的费用中不仅包括工料单价,还包括完成单位分项工程所应分担的各种生产管理和经营管理费用,或其他费用等间接费用以及利润等。
工料单价一般根据分项工程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消耗量(即消耗量定额)和这些资源要素的价格进行计算而得。例如:假设各项资源的价格如下:
人工:30元/工日;标砖:180元/千块;砂浆:132.27元/m3;水:2.12元/m3;砂浆搅拌机:61.29元/台班。
根据10m3标准砖墙砌体的消耗定额,可得:
人工费=16.08工日×30元/工日=482.40元/10m3砌体
材料费=5.40千块×180元/千块+2.25m3×132.27元/m3+1.06m3×2.12元/m3=1271.85元/10m3砌体
机械使用费=0.38台班×61.29元/台班=23.29元/10m3砌体
因此,10m3标准砖墙砌体的工料单价=482.40+1271.85+23.29=1777.54元。
例如:经过许多工程的测算,企业管理费为施工生产直接费用的18%,工程的利润率为施工生产直接费和管理费的6%,则10m3标准砖墙砌体应分摊的间接费如下:
管理费=1777.54×18%=319.96元
利润=(1777.54+319.96)×6%=125.85元
所以,10m3标准砖墙砌体工程的综合单价为:
1777.54+319.96+125.85=2223.35元
根据分部、分项工程量(即工程量清单)和相应分项的工程单价,计算各个分项工程的合价。
例如,经计算某结构有90m3的标准砖墙砌体,则该分项工程计价为:90m3×2223.35元/10m3=20010.15元
2 国内外工程量清单计价不同之处对比分析
2.1 关于国内外计价依据对比 在国外,有统一的计价依据,市场化程度很高。在我国,也有一套完整的计价依据,但是没有完全脱离政府的管控,计划性程度很高。在市场化高度发达的国家,定价模式基本上是市场定价。从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大部分企业还未建立起自己的企业定额,工程量的计算和定额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的取定很多都按统一的定额,所以工程计价中的消耗量标准在一定范围内是统一的,承包商之间没有竞争。
2.2 计价管理模式的比较 国外主要依靠工程咨询机构、项目管理公司或由其政府注册的造价工程师(英国为工料测量师)来完成。这样做有利于政府不直接进行管理,不参与经济活动,使有关工作人员能从繁重的具体事务中脱离出来,制定有关标准、制定有关法律来依法进行管理。在我国,据不完全的统计,目前从业的工程计价人员已有100万左右,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大到宏观政策的制定,小到每个项目的造价确定和控制,几乎都集中在政府各有关主管部门。我国“造价师执照资格”制度起点较晚,虽以初步建立起了“造价工程师”注册制度,但是,行业整体架构及作用还有待提高。
2.3 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对比 在国外,无论是造价管理人员,还是企业和政府都比较重视造价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基本形成了一套完善市场价格体系。在我国,造价信息还是依靠政府部门的公布,企业和咨询机构都没有建立自己的市场价格信息库。因此,在我们现有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完备的施工企业和政府的工程造价信息资料库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
2.4 国内外工程定价方法不同 在国外,工程定价已实现了根据市场变化自主定价模式,在国内,目前还是政府公布价格信息,企业报价的半指导状态。
3 国外工程计价先进经验对我国计价方式改革的几点看法
3.1 国外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共同特点 ①政府只是宏观调控,不介入行业行为。②有健全的法制体系。③重视发展工程造价咨询业。④政府不公布标准,企业根据自身实力结合市场自行定价。⑤政府、行业和企业都重视市场价格信息的收集和更新。
3.2 国内工程量清单计价现行情况总结 ①政府统一出台工程量清单计价的规则和方法,带有强制性。②政府制定定额,统一消耗量标准,带有社会平均性。③大部分企业没有制定自己内部的消耗量标准,带有滞后性。
3.3 国内工程量清单计价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3.3.1 工程计价程序和方法需进一步改善 国内外由于计价依据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总体步骤是一致的。在具体计算上,国内外有所不同,如在子目价格上,尽管都采用综合单价,但综合单价的内涵却有所不同,国外综合单价的内涵要比国内广泛,承包商总部管理费、利润和税金以及开办费中的项目经常以一定的比例分摊进单价。总之,计价程序和方法上应结合国情,尽量实现与国际接轨。
3.3.2 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及人员管理有待提高 虽然我国近几年造价咨询行业发展迅速,但较国外差距很大,造价行业大多是找一些注册造价工程师挂靠,造价工程师继续教育等问题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实现行业的作用。针对上述薄弱环节,需要加强对造价咨询机构和从业人员的管理,逐步走向工程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
3.3.3 计价依据方面 ①定额体系我国虽然有着庞大的概预算定额管理体系,但定额的统一性和指令性是计价模式中存在的最大问题。仍是政府公布定额,企业参照执行,企业内部没有形成自己的定额标准,这要结合我国国情,学习国外先进经验,逐渐形成一套既符合我国实际又适应市场的定额体系。②《计价规范》有待完善《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分类、代码以及项目不全,不能全覆盖,《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清单项目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3.3.4 造价信息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 我国造价信息管理还存在政府指导单一性,企业和行业没有重视信息库的建立和收集。信息公布滞后,不能反映当期价格水平。地区发展不平衡信息覆盖缺乏全面性,偏远地区执行只能参照省市价格水平。全国范围没有建立通用价格信息。由此可见,完善信息系统的建立势在必行。
4 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文对国内外计价依据,计价模式,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定价方法等多方面的对比分析,总结了我国工程计价模式存在的差距,提出了根据我国国情实际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及做法,建议我国应结合我国国情积极改革定额系统,完善计价规范,加强信息管理和网络建设,大力发展工程造价咨询业等改进措施,努力与国际惯例接轨。
参考文献:
[1]GB 50500-2008,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S].
[2]《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详解及应用指南》编委会.《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详解及应用指南》[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9.
[3]马维珍,闫林君.《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与造价管理》[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4]张爽.我国建筑工程计价模式与国际惯例对比分析[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6(1):57~59.
篇7
一是管理认识不到位。企业的决策管理层缺乏对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长远发展规划的总体把握和战略考虑,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制度。究其原因主要是施工企业管理者短期行为所致,在有限的任职时限内,只考虑施工现场对人才需求的紧迫性,而忽略了人才培养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人才培养的不可预见性与长期性导致企业管理层急功近利,在不断扩张的施工生产任务与人才匮乏产生矛盾的时候,往往是选择直接从高校引进大量毕业生或直接从社会招聘专业技术人才来满足施工现场当下需求,重使用轻培养,殊不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道理。二是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制度不完善、机制不健全、落实不到位。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制度完善、机制合理,才能真正培养好专业技术人才。以笔者所在的施工企业为例,在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方面,普遍存在着前重后轻的现象。例如对新毕业的高校毕业生在见习期有一整套的培养制度,而对见习期满后三年、五年乃至更长期的培养制度,却很少见到。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生涯规划、激励机制、使用机制等机制尚未建立,基本还处于探索阶段。就是企业制定的一些切实可行的培养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也被打了折扣,不能落实到位。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1)由于作为国有大型施工企业,其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仍然是传统的人事、劳资、培训等工作,而没有将工作的重点提高到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和人才管理的高度;(2)由于与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相关机制不健全,如考核机制,未将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纳入到各级领导的考核体系中。(3)专业技术人才流失严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难以稳定。其原因主要是一方面薪酬制度不合理,专业技术人才岗位的薪酬与劳动力价值偏离较大,不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与创造性;另一方面专业技术人才在发展上受滞,不少施工企业在选人用人上存在论资排辈、任人唯亲等不合理现象,致使不少专业技术人才离心离德再离人;再者就是施工企业文化氛围不浓厚,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建设相脱节,人才与企业没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对企业缺乏依恋感与忠诚度。
二、施工企业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
加强施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就必须建立健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培养机制、考核机制、使用机制和激励机制。
1.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规划目标和培养措施。(1)职业目标规划。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目标可从从事专业工作年限和从事岗位两个方面来规划:一是按从事专业工作年限规划;二是按所从事岗位来规划(以主要岗位举例,表略)。通过这样的职业目标规划,使专业技术人员对自己的发展路线和发展目标有了清晰和直观的认知。施工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要建立起专业技术人才信息库,根据从事专业年限及岗位发展目标,由项目部及业务系统部门配合分类制定各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目标。如已经制定好的职业目标因其职务调整、个人发展意愿发生变化,要随时调整更新,这样才便于培养。(2)培养措施。施工企业要积极探索适应企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新路子,针对不同类型的专业技术人才,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长期与短期相结合,在岗与脱岗并举,加快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开发。施工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由人力资源部门牵头主抓,各项目部及业务系统负责落实。培养措施如下:一是导师带徒。导师带徒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施工企业每年新毕业的大学生、需重点培养或是有培养前途的专业技术人才等都是导师带徒的学徒对象,“专业技术带头人”、“岗位能手”、各项目部的总工程师与总经济师,必须结对带徒。导师带徒合同期一般确定为一年,为与新毕业大学生学徒时间接轨,导师带徒时间基本确定为每年7月份。导师带徒流程如下:调查摸底;确定学员、导师;建立师徒关系;制定培训计划;签订师徒合同;确定合同期限;开展带徒活动;监督考核;奖惩措施。根据“导师带徒”活动开展情况及实际考核效果,每年对“导师带徒”活动进行一次表彰或处罚。二是业务知识培训、业务交流或现场指导。业务知识交流与培训是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主要措施,专业技术人才的知识更新、技能的提高都有赖于此项培训。施工企业每年初人力资源培训部门要制订当年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方案。培训方式可结合现场施工灵活多样,既可定期集中面授培训,也可以老师深入基层进行现场操作培训,有条件的还可以组织技术交流,观摩学习,现场参观等方式。三是通过竞聘上岗促进专业技术人员主动学习业务,并加强对竞聘岗位的认知和理解。通过竞聘,促使专业技术人员认真思考专业设想,总结专业知识,分析优势劣势,这是对专业技术人才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锻炼。四是通过开展诸如技术比武、知识竞赛、模拟竞聘等活动,使专业技术人才寓教于乐,加速人才培养与交流。
2.建立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考核机制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考核分年度考核和日常考核,考核结果可按星级管理,不同星级享受不同特殊奖励标准。(1)考核原则。考核专业技术人才要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绩和业内认可,按照规定的权限、条件、标准和程序进行,实行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考核时要遵循两项基本原则,一是客观性原则,客观反映系统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尊重其劳动价值,努力减少或避免主观偏差。二是公平性原则,对于同一岗位的人员使用相同的考核标准,不同岗位的人员使用各自岗位的考核标准。(2)考核内容。考核专业技术人才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考核,执行特殊贡献加分及一票否决制度。A、特殊贡献加分考核指标。考核年度内专业技术人员如获得优秀论文奖、优秀QC成果奖、先进工作者等荣誉或是在技术比武中获得名次的,在考核中给予加分。B、一票否决考核指标。如在考核年度中专业技术人员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企业规章制度行为的,或是由于个人原因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严重危害和不良影响的,或是连续旷工超过七天的等行为,在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不得参与当年专业技术人才考核。C、一般考核指标。此项主要包括工作态度、出勤纪律、业务素养、工作协调与配合、岗位职责、执行制度六个指标,采用百分制,有特殊贡献者可以同时加分。(3)考核程序。A、个人自我小结及鉴定。由专业技术人员对本人在考核年度内所取得的工作业绩或是对本年度完成工作进行有重点的小结,对自己的业务能力、工作态度、工作责任心等方面做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写明今后努力方向。B、基层述职评议。由专业技术人员在召开的考核会议上依次述职,述职时间每人控制在五分钟以内,由确定的一名或多名考核人当场根据述职情况及平时工作表现进行打分。C、系统复核评议。由公司各对口系统部门对基层专业技术人才考核进行复核评议,在复核评议过程中要注意全面统筹、客观公正。D、审核公示。由公司专业技术人才考核领导小组对系统部门复核后的考核结果进行审核,并将审核后的考核结果在全体员工中进行公示。
3.考核后对专业技术人才的使用。(1)根据专业技术人才年度考核结果,人力资源部门要建立起近期可提拔、中期重点培养、长期整体规划三个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梯队,并纳入各系统后备及领导干部后备进行培养。连续两年获得星级称号的专业技术人才要推荐、输送到关键岗位压担子、挑大梁,条件成熟时适时选用,并进行重点跟踪培养、管理使用。(2)加强“H”型人才发展双通道建设。积极开展教授级高工、高工、高经、高会等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不断拓宽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实现专业技术人才与经营管理人才两支队伍“H”型管理,改变独木桥式的事业发展模式,使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在事业发展上各行其道,人尽其用。(3)要重视走专业化发展道路的专业技术人才的使用,一要出台政策鼓励其积极考取各类执业资格证书;二要创造环境鼓励其开展科研开发、科技创新、工法专利,为企业持续发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人才支持。
4.建立起对专业技术人才的激励机制。(1)完善专业技术人才奖励制度。多渠道、多方式利用开辟专题栏目,抓好表彰先进、宣传典型工作,每年由人力资源部门牵头组织开展各系统“专业之星”“、业务骨干”评选工作,对评选出的各类优秀人才,除给予荣誉奖励外,另给予一次性物质重奖或组织其旅游疗养,充分调动广大专业技术人才投身企业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营造学先进、争先进、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对各系统“专业之星”、“业务骨干”及“三星级”专业技术人才加强宣传报道,有效发挥他们的典型示范作用,在公司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氛围。(3)建立专业技术人才工作保障机制,形成党政统一领导,人力资源部门牵头,业务系统部门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施工企业要将专业技术人才工作作为各业务系统部门负责人及各项目部领导班子业绩考核和年度干部考察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作为提拔、奖励的重要依据,对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中成绩突出的公司业务系统部门负责人及项目部领导班子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形成领导重视、制度支持的人才培养工作新格局。(4)推行科研成果奖励制度。为激发专业技术人才科研开发、科技创新工作的积极性,对申报的科研攻关、技术推广、自主创新项目等科研成果转化到生产经营实际中进行应用、推广和再创新的,要进行重奖,有力激发专业技术人才自主创新的潜力,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整体技术水平。
三、结束语
篇8
关键词:课程评价;课程改革
Abstract:Curriculum evaluation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curriculum reform. At present, curriculum evaluation in our country mainl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demand evaluation before curriculum reform; the pre-evaluation and revised assessment on curriculum standards; the profound assessment on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he evaluation on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Through examining and reflecting on the above evaluation work, we found that there exist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over general understanding the concept of curriculum evaluation in a wide range, lacking systematic curriculum evaluation organization, absence of the local-based and school-based evaluation and over stress on administrative evaluation.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valuation, we should reinforce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curriculum evaluation, strengthen the local-based ,especially school-based evaluation, establish effective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rational curriculum evaluation system,and also reinforce the dialogue and negotiation in the process of evaluation.
Key words: curriculum evaluation; curriculum reform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自2001年开始,由小到大,由少到多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相对于过去历次课程改革而言,这次课程改革不仅在规模上有了很大的扩展,在改革目标与内容上也有了很大的变化。过去历次课程改革大都停留在对课程内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上的变化和更新,这次课程改革则试图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取得突破。而课程评价问题作为课程改革中的重要问题也被明确地提了出来。
一、当前我国开展的主要课程评价活动表现
新课程改革使课程评价问题成为人们关心的重要话题。在课程改革之初,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就明确指出,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由此确立了课程评价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改革前后,在教育部的总体安排下,我国已经开展多种形式的课程评价活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改革开始之前需要进行需求评价,即课程问题的诊断性调查
从世界课程改革发展历程来看,任何课程改革都是针对已存课程的问题而起的。其根本原因在于随着社会条件的发展变化,原来适合当时社会发展状况的课程已经不再完全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需求,为了更好地了解现行课程落后于时展的具体情况,人们需要对已存课程的优势与不足进行调查,以诊断问题,发现其症结所在,以便为新的课程改革提供现实的针对性问题。另外,现行课程问题的诊断性评价作为新课程改革思路形成的背景,也是整个课程改革的背景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自2001年启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区别于前几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特点就是,在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出台之前,开展了一次全面的课程问题的诊断性调查。从1996年7月开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就开始组织六所高等师范院校的有关专家研讨并制订了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状况的调查方案,1997年5月开始,在全国抽取九个省、市的城、乡16 000多名学生、2 000多名校长和教师为样本,进行全面调查,同时,还对部分社会知名人士进行了重点调查。通过这次调查,全面深入地了解了九年义务教育现行课程方案的实施情况,为探索适合现阶段中国实际的课程改革策略,建立新课程体系,形成新一轮课程改革思路,提供了客观依据和有用的建议。可以说,这次全国范围内开展的课程方案实施状况的调查实际上也是对现行课程问题的诊断性评价活动。
通过调查发现:1992印发、1993年正式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虽然相对于以前的课程方案来说,已经有很大的变化,但在具体实施中还是有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课程目标与时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2)课程内容存在着“难、繁、偏、旧”的状况;(3)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4)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5)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6)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1]
(二)对课程标准的事前评价与修订评价
课程标准是按门类制订的、规定某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等的基本框架,它包括国家对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也包括对教师的教学建议和对课程实施过程中对学生评价建议,它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和基本依据。由于课程标准在国家课程中的特殊地位,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性,对课程标准的评价在课程设计的评价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课程标准颁布以前,课程标准研制结束后,不宜急于颁布施行,需要有一个再审读的过程,这一审读过程也可以被看作为是一次评价过程。审读的人员包括课程专家、学科专家以及相关学科的知名人士,还包括有经验的教研人员和教师作为实践专家对它进行审读,通过广泛收集意见,获得赞同或反对的意见和建议,以便进行调整和修改。
课程标准是这次内地新课程改革的焦点之一,本次课程改革则一改长期沿用的教学大纲,编制了各学科课程标准,而课程标准如何,是否符合我国当前的教育教学现实,在使课程标准进入实施之前,教育部分别进行了广泛的征求意见。
2000年7月至2001年2月,各标准研制工作组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课程标准初稿,并在内部征求意见。2001年3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九个地区向当地教研员、优秀一线教师和专家学者征求意见,同时,向几十位大型国有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国外独资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的高层领导(董事长、总经理、总工程师、总经济师等)征求意见。在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工作组对各学科课程标准作了进一步修改和完善。2001年5月,教育部邀请了75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文史学家、艺术家及教育专家对18科课程标准进行审议,专家对课程标准的改革与创新给予肯定。[2]
2003年,教育部邀请了103位各学科领域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进行审议,对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内容和要求进行严格把关。与此同时,以教育部的名义通过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向两院院士、文史学家、体育、艺术专业工作者征求了对高中课程方案及课程标准的意见,向社会各界及教育行政人员、教研员、一线教师广泛征求意见。[3]
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试用一段时间以后,课程标准在实际中科学性、可行性如何,需要进行评价和分析。为此,教育部成立“基础教育课程标准评价研究”项目组,于2002年开始对课程标准评价进行相关的准备工作,先后确立的课程标准评价的标准(基础性、科学性、适应性、整合性、指导性、可行性),各学科课程标准的问卷、访谈或座谈提纲。主要目的在于试图了解以下五个方面。(1)标准如何体现课程基本理念及学科独特理念,标准设计是否有利于这些理念在实践中转化教育行为。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课程改革理念在各科课程标准中是否得到体现,各学科独特的课程理念是否得到认同、有无重大分歧。(2)课程的三维目标是否在标准中自始至终得到体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是否得到应有的提倡。(3)各科课程标准所选内容是否体现科学性和基础性,是否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设计的内容框架是否合理,是否注意了学科内部的纵向联系及与其他学科的沟通和渗透;有无重要内容遗漏。(4)内容标准对教师而言是否容易理解和把握、对学生而言是否可以达到;是否有利于教师开发资源并创造性地实施课程。(5)实施建议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更新,评价建议是否使评价关注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在课程资源的组织方面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4]
课程评价的具体工作后来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来布置,并全面安排有关工作,根据《义务教育课程调研与修订工作方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工作调研提纲》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征求意见表,请实验区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校长和教师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回顾两年来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实验情况,总结经验,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调研与修订工作方案》的有关要求,组织填写各学科征求意见表,召开必要的座谈会,形成对《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报告。[5]根据大家对课程标准的评价的意见和建议,后来陆续汇集到各课程标准组,为2004年修订各科课程标准提供了重要参考。
(三)深入开展教材评价研究
由于我国教材建设上长期实行“一纲一本”的教材指定政策,基本上不存在教材的比较、选用以至评价的问题。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措施就是由原来的教材指定变为教材选用。这样在多种教材之中,就需要进行选用前的评价和使用中以及使用后的评价问题,为了使评价者更好地开始评价工作,教育部组成了教材评价研究小组专门进行教材标准和工具的研究,研究小组研究出了教材评价标准和一系列评价工具。
教材评价标准有六个维度:知识维度、思想品德与文化内涵维度、认知与发展规律维度、编制水平维度、可行性维度、总体特点维度共六个维度,每个维度又有具体的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
用于教材评价的工具分两大类:一类是用于进行静态分析的记录表,主要包括:(1)教材的单元的质量记录表;(2)教材活动情况记录表;(3)编写中典型案例记录表。另一类是动态的调查工具,包括:(1)访谈与座谈会提纲;(2)教师教学观调查问卷;(3)教师对新教材看法调查问卷(分学科);(4)学生学习方式调查问卷;(5)学生对新教材接受程度的调查问卷(分学科);(6)各学科课程观察记录表等。[6]
(四)课程实施情况的评价
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一开始就意识到课程实施及其评价的重要性,并在改革之前就成立的“新课程实施与实施过程评价”项目组,具体负责课程实施评价的有关标准及相关准备工作。并于2001年12月和2003年3月抽调了全国的相关研究专家和实践人员、教育管理人员进行了两次抽样评估,其中第一次先后评估10个实验区,第二次先后评估13个实验区。其中第一次评估是在课程改革实验刚刚开始半年时间,教育部主要是通过评估了解教师、学校以及社会对新的实验的认可程度,并发现问题。
从问题的回答来看,主要有以下结果。
86.8%的教师认为,课程改革是必要的。认为暂缓改革的教师只占12.8%。说明多数教师是接受和认同课程改革的,他们从自己的教育改革实践中切实体会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对课程改革很适应和基本适应的教师占92.7%。只有7%的教师感到不太适应或很不适应。
近76%的家长对新课程的态度是支持或基本支持的,但也有近24%的家长对新课程不甚了解,这对今后进一步扩大宣传力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在“参加课程改革实验以来你最大的收获”这道题的回答中,选择“教学观念的转变”的人数高达91.6%。
教师“新课程实验中,学生有什么变化”一题中,有64.1%的教师认为,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了提高”;39.3%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态度有所改进”;71.2%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所改进”;39.5%的教师认为,学生“更加喜欢学习”了。
在评估中也发现以下问题
45.6%的教师认为,学校实施课改的最不利条件是教学设施等物质条件不能满足教学要求;44.2%的教师认为,实验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缺少课程资源; 70.4%的教师感到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最大的难点也同样是缺乏课程资源。
教师还比较集中地谈到:评价的跟进问题;大班额问题;政府重视问题;配套政策问题;专家指导问题;社会环境改善问题;师范院校改革问题等。[7]
第二次评估结果表明
从教师的业务能力与对新教材的适应来看,90%的教师表示能够适应(包括完全适应和基本适应),其中表示自己对新课程的适应占95.6%,对新教材的适应则为98%。
有超过95%的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以及新课程中所提供的如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等新的教学方式持认同态度。
通过学生问卷,反映出通过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对待学生的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
评估调查发现,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产生了较大的变化,与同学讨论交流的小组合作学习与社会调查也成为比较重要的学习方式。
在评价方式上,85%的教师认为,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理念和方式是“完全可以做到”,或者可以“创设一定条件可以实现”。76.1%的学校形成了“通过教师自评、领导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渠道”的教师评价方式。
评估调查也显示,相对于第一次调查来说,校内教师合作文件正在生成。80.2%的教师认为自开展实验以来与同事的讨论和交流明显增强,72.7%的教师当遇到困难和问题时能够寻求同事的帮助和支持。
评估中也发现存在的问题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地区差异和学段差异对新课程的适应以及对新课程的态度有很大差异。从省会、地市县、镇到乡村的教师对新课程“完全适应”的比例明显呈现下降趋势,分别为:38.6%, 28.6%, 22.8%,11.1%。相反,认为自己的业务能力与新课程所要求的还存在一定差距的比例呈现上升趋势(3.6%、4.2%、5.0%、22.2%)。另外与小学教师相比,初中教师对课程与教材的适应和对新课程教学、评价理念与方式的认可程度相对低,评价变化的程度小。初中家长对课程改革的支持程度也明显比小学家长低(持非常支持态度的初中家长占10.6%,而小学家长则为29.7%;持基本支持态度的初中家长占43.7%,而小学家长则为55.8%)。
另外,在第一次评估调查的问题,如课程资源问题、大班额问题、缺乏指导问题依然存在,教师培训问题更为突出。[8]
以上是由教育部组织的新课程实施情况的评估,各省也在不同时间组织过类似的评估活动,由于资料未公开,此处无法引用,但基本情况与教育部的评估组所得结果相似。
另外,我国对课程实施过程的调查与评价还散见于学者们就某一地区(主要是课程改革实验区)的调查,[9]或就某一专题进行的调查,[10]或就某一学科进行的调查与评价[11]等等,其中所起的作用也是对课程实施的评价的作用。
二、当前课程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基于对课程本身的评价活动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步开展起来。在课程评价活动中,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从整体上审视当前的课程评价研究与实践活动,笔者认为,在这一研究领域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对课程评价的宽泛理解
现代课程评价产生之初,人们对课程评价的认识主要集中在对课程结果的评价方面,后来随着课程评价的逐步发展,人们对课程评价的认识在不断变化,但共同的特点就是对课程开发全过程的评价,也就是对课程设计、实施以及效果的评价。虽然课程评价的范围有了一定的拓展,但它与课程改革过程中经常涉及的学生评价、教师评价仍有不同。虽然课程评价与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们的区别也是明显的。学生评价是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对象的评价活动,它主要存在于教学活动过程中或教学活动结束后,主要是对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状况或对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教学所获得的学习和发展情况的分析和判定。在课程改革中,它主要表现为课程改革活动过程中的评价改革而出现,也可以说,它是作为课程改革的一部分出现的。教师评价是以教师的教学工作和教学绩效为对象的评价活动。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和地位被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从某种程度上说,如何使教师更好地投入到课程改革活动中,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作为对课程全过程的评价,课程评价与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都有一定的交叉,简单地把它们纳入到课程评价之中,就会导致人们对课程评价理解的泛化,无法正常地开展课程评价研究,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可能有喧宾夺主之嫌。从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评价活动的研究与实践状况来看,关于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占了绝大部分,使人们对课程评价本身的研究和关注程度在下降。虽然诸如学生评价、教师评价以及学校评价等一般性教育评价活动类型是课程改革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但并不是课程评价的必然组成部分。因此,对课程评价的宽泛理解导致了人们对课程评价研究的不足。
(二)大多为单项的课程研究活动,缺乏系统的课程评价组织
从整体上看,当前我国开展的课程评价研究活动主要是专项课程评价活动,而且各种评价活动之间也没有相互协调与配合。实际上,从上述开展的各种评价活动来看,许多评价活动从开始到结束都没有作为课程评价一部分来看待,活动安排大多是以课程研究活动形式出现,特别是课程改革前的需求评价以及课程标准出台前后的事前评价和修订评价都是作为课程调查活动、或者是以对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等形式出现的,都没有被冠以“评价”之名。笔者之所以把它们归为课程评价活动,是从实际效果来看,它们也确实发挥了课程评价应有的作用,从这些活动发挥的实际作用来推断出,这些活动应该是课程评价的一部分。笔者认为,这一现象之所以出现是由于在课程改革活动中,人们对课程本身进行的课程评价活动没有通盘的考虑和安排,更没有对该问题进行专门的组织和规划。这一结果则会导致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只重开发过程,缺乏对课程整体的反思。即使有一些课程评价活动,但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常常作为一种局部的、单项的活动出现,目的是完成某种单一的任务,并不是基于对课程整体的评价。因此,这些活动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对课程改革的整体影响并不明显。
从课程评价实践来看,无论是课程设计阶段的评价,还是课程实施阶段的评价,这一倾向都表现得十分明显。使课程评价活动成为自上而下的管理性活动,上一级行政部门所关心的只是下一级部门或学校做了什么,而没有关注自己做了什么,或者自己为下一级部门或学校做了什么,这样不仅不利于课程的不断改进,也不利于课程改革的深化。虽然也开展了多种多样的课程评价活动,但从评价活动的进程来看,大多是临时任务式,或经验式,没有特定的评价标准,如对课程设计的评价、对课程实施的评价应该依据什么标准,收集什么资料等等,都很少有系统的研究,只是根据不同的任务进行专题性研究,这样评价标准必然有很大的差异,它会因研究人员的不同而异。以上这些现象,都要求对课程评价进行系统的研究和组织,并有专门的机构统筹课程评价活动,才能使课程评价真正成为促进课程不断完善的活动。
(三)国家层面的课程评价为主,地方和学校层面的课程评价缺失
从课程评价的层次上看,课程评价活动主要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开展的评价活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层面的课程评价活动非常有限。根据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的三级课程管理的基本精神,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都有着相应的管理权限,课程评价活动作为调控课程开发活动,持续提升课程质量的活动,理应成为各级课程管理主体的重要职责。但从实际的课程评价活动来看,课程评价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在发挥的课程评价作用中,特别是没有周详地统盘考虑课程评价问题的情况下,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参加评价的积极性就很难充分地调动起来。由于没有确立地方和学校作为一级课程管理主体应具有的课程评价职责,加上在课程改革之前,地方和学校没有相应的课程权力,而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大多地方和学校作为课程管理主体事实上存在等、靠思想,形成了当前我国地方和学校层面的课程评价活动的缺失现象。而本次课程改革开始实施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对地方和学校提出的要求需要由学校经常性地开展课程评价活动,促使课程不断完善。当前地方和学校课程评价的缺失则可能直接影响到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也会间接影响到国家课程在地方和学校层面上的实施。
(四)评价主体单一,过于强调行政意义上的评价
从上述实际开展的课程评价活动来看,主要是行政意义上的评价,虽然有外部专家参与,但也是具有鲜明行政主导色彩的课程评价活动。这种形式的评价活动虽然有助于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从总体上来把握课程状况,但由于是单一的评价主体,且更多地体现为自上而下的评价,常常使课程评价活动过程中,特别是收集和分析资料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出现诸如信息的失真、评价活动的走样等等。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在评价过程中的行政主导,评价中介机构运作不畅,导致多方参加课程评价的格局没有形成。
现代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告诉我们,课程评价不应是简单的鉴定,而应该是通过多元的分析、多主体的协商,逐步达成共识基础上的改进。从当前我国所开展的课程评价来看,大多是行政意义上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常常是自上而下的评价,这样的评价判定成分更多一些,而协商和讨论的成分则较少。大多是通过调查获得的数据,根据数据进行推断而得出的结论,这一结论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却不得而知。这是由于单一的数据来源所带来的误差最大。特别是在评价过程中,有着较强行政背景的调查和评价,由于被调查者或被评价者不明调查和评价的真实意义,其所得调查或评价资料的真实性就会打更多的折扣。即使在课程设计阶段进行的征求公众意见和建议时,从表面上显得更像是多元协商,但此时的征求意见的过程也是行政主导的过程,公众面对的是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的既定的方案。针对该方案,公众只能提出自己认为合适的意见或建议,没有对话的过程,更没有选择的权力。因此,目前的课程评价方式更多的是一种单向式的评价方式,缺乏双向或多向的沟通与对话。
三、当前我国课程评价发展展望
根据对当前课程评价的现状及问题分析,为了更好地开展课程评价工作,促使课程改革良性发展,提升课程整体品质,笔者认为,当前的课程评价研究与实践还需要作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课程评价理论研究
课程评价理论工作对于课程评价实践有重要影响,加强课程评价理论研究可以使人们更好地开展课程评价工作。如对课程评价的认识,长期以来,人们常常把课程评价作广义理解,即把课程评价宽泛地理解为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甚至学校评价在内,统称为课程评价,这一理解虽然有它自己的意义,它可以使人们从多方面关注课程评价。但我们知道,当把一事物的范围无限放大时,就等于消解了这一事物本身。同样,如果对课程评价理解过于宽泛,常常会使人们忙于其他事情,而课程评价工作本身常常被忽略了。而事实也是如此,在课程改革中人们最为关注的是学生评价、教师评价,但对课程评价的研究与实践关注较少。这里并不是说,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等评价类型在课程改革活动中不重要,恰恰相反,这些评价类型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这些评价改革,课程改革应会更艰难。但是,由于没有区分清楚课程评价的内涵与外延,把应该投入到课程评价活动中的精力投入到其他地方,而使课程评价本身受到不应有的冷落。相反,在我国的香港和台湾的课程改革过程中,课程评价与其他评价类型有着明显的区分,在香港就把学生评价专列为“促进学习的评估”。[12]同样,我国台湾地区课程改革文件中,也有专门的部分“教学评量”来表示学生评价内容,与“课程评价”并列。这样就不至于使课程评价受其他评价形式的影响,而使人们专注于课程评价活动。
加强课程评价理论研究也使人们进一步明确课程评价目的。我们知道,课程评价目的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目的:形成性目的与总结性目的。在课程评价研究中,二者缺一不可。在长期的课程评价实践中,人们过于关注总结性目的,对形成性目的关注不足,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服务于形成性目的的课程评价工作,如经常性自我评价、过程性信息的收集、分析性报告的撰写等等,使之能够更好地为课程完善和发展服务。但我们也应充分地认识到,形成性目的并不是课程评价的全部目的,总结性目的在课程评价中同等重要,特别是针对课程结果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显得更为重要。而如何衡量课程的成果,如何开展课程结果的评价,是目前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的课题。
(二)加强地方特别是学校层面的课程评价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我国为适应世界课程管理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三级课程管理,并在《纲要》中明确地提出了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在课程管理方面分别应发挥的作用。在以后的课程改革过程中,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也积极推动课程改革活动,完成和实施国家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但在课程评价活动中,由于存在相当程度上的地方和学校课程评价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
根据《纲要》要求,地方课程管理的权限是依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和本地实际情况,制订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规划地方课程。也就是说,地方(主要是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国家课程实施和地方课程开发。从课程实施和课程开发的要求来看,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有责任和义务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于所开发的地方课程本身(包括设计、实施和结果)进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使所开发出来的地方课程不断完善,也才能使地方课程更加符合地方的实际。更重要的是,针对当前课程仍以国家课程为主的现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还需要经常性地开展辖区内课程实施状况以及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首先应充分认识到课程评价对于课程开发与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并专门组织人员对地方课程评价的机制、标准和办法进行研究,采取措施保证经常性地开展课程评价活动。
学校的课程变革是新课程改革是否真正得到实施的关键,任何课程改革如果不能落实到学校就无法说课程改革真正得到了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都必须进入到学校,并经过学校创造性实施和二次开发,课程才能够真正在学校开花结果。学校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还要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师资情况,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相对于中央教育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来说,课程评价的责任更大。学校不仅要对所开发的适合学校特色的课程进行评价,还要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情况和开发与建设情况进行评价,因此学校层面的课程评价并不等于一般意义上的校本课程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学校层面的课程评价比国家课程评价和地方课程评价更为复杂,涉及因素更多,对课程改革的影响也会更大(这里不是指某一个学校,而是指所有学校的课程评价活动)。因此首先应认识到学校层面对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评价对于课程改革本身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要加大对学校层面的课程评价的研究力度,地方各级政府督促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课程评价活动。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学校的开展课程评价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充分培育,在开展课程评价方面有着许多现实的困难。因此,学校层面的课程评价并不一定完全由学校承担,教育行政部门还应该通过主动组织、委托人员或机构帮助学校更好地开展课程评价工作,这应是现实条件下的最佳选择。
(三)建立有效的课程评价标准
关于在课程评价过程中是否一定要有评价标准,这一问题虽然从理论上还存在争议,但在具体的评价活动中,人们认识到,如果没有任何评价标准作为评价依据的评价活动,就可能会失于随意。特别是课程评价中需要经常性自我评价时,如果没有相应的评价指标或要求,这样的课程评价可能会流于形式。但值得注意的是,需要课程评价标准并不一定是非要有详细的数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一课程评价标准只是告诉评价者特别是自我评价者需要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注意哪些问题就可以了,从某种程度上,这一课程评价标准是需要再建构的评价标准,这样,既可以使评价标准体现个性化的特点,也可以有一般的要求。
因此,课程评价过程中评价标准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一方面可以为人们在总结性评价时提供参照和依据,另一方面在协商和对话过程中向人们提供一个进一步建构的前提。为此课程评价标准应是一个更具有灵活性的评价标准。首先,它应避免成为一个过度量化的、有细分的指标、有指标权重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是由于过于量化和细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可能会使评价标准陷于僵化,并使这一评价标准的适应性降低。其次,它也应避免过于概括化,这样在评价过程中,由于评价标准过于粗略,而使评价人员、特别是经验较少的评价人员无所适从。
课程评价标准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评价标准既要考虑一般性要求,也要考虑地区间、学校间的差异,同时,评价指标还应有一定的灵活性,使评价人员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对末级指标进行自我定义,使评价标准有更强的针对性;
第二,评价标准强调课程评价的引导性,通过比较具体的指标的价值倾向性引导课程的发展方向;
第三,评价标准还应强调指标的适度可操作性,使评价人员能够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在有充足事实根据的基础上对课程状况做出判断;
第四,评价指标应体现不同的层级要求,中央、地方、学校应根据不同层级的职责,提出不同的标准,使每一个层级的评价适合该层级的工作状况。
(四)建立合理的课程评价机制
任何活动功能的充分发挥,都需要有良性的机制来保证。建立合理的课程评价机制首先需要明确各级课程评价主体的职责,也就是说,要明确各级管理部门的课程评价职责,如中央、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有什么样的课程评价职责,应该有明确的表述和规定,各级课程管理主体才可能依据这些要求开展各自的课程评价活动。
在明确课程管理职责的基础上,课程评价活动由什么组织承担,从目前情况来看,临时性的任务常常是由校外专家受委托开展评价信息的收集工作。如果是开展自我评价,大多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内部增设一个专门的组织,如(课程评价)自评委员会、(课程评价)自评小组,并由该委员会或小组完成日常的评价工作。这两个方面都有缺陷,前一种情况,只能完成临时性任务,且由于校外专家的非专业化以及任务的不固定,任务完成的质量很难有效地保证。后一种情况,通过增设机构来加强课程评价工作常常会使相关机构和学校在本已较重的工作负担之上,又增重负,使相关机构和学校会不堪重负,如果作为一件长期的工作也很难持久。
为解决这一困境,有针对性地建立课程评价的中介组织则是解决困境的方法之一。这是由于教育中介机构作为专门为教育行政主体或学校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组织,是介于教育行政机关与学校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社会其他组织或个人之间的组织,是以从事咨询、指导、评价等信息服务为主的经营性组织。而大量教育信息的获得,单纯地依靠教育行政的力量或学校自身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必须依托市场化的教育中介机构来完成。而按照市场机制动作的社会中介机构,可以有效消除单纯行政指令式管理带来的僵化现象。
通过建立专门化的教育中介机构使其专司其职,收集信息会更科学和全面,收集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实性都会有较大的提高。通过成立民间的评价中介机构,为中央层级和地方层级的课程活动收集日常性的评价信息,并保持与相应课程改革主管部门的接触,使中央和地方课程评价经常化。
值得注意的是,建立中介组织机构并不能代替各层级的课程相关人员开展经常性的自我评价。各个不同的主体都需要不断进行自我评价,各级行政部门在完成日常的管理职能之外,还应该对它们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经常性地对课程相关问题进行自我评价,这里的自我评价是指课程发展人员经常性地对照课程评价标准进行自我反思的过程,通过反思,提高自己的工作成效,促进相应层级的课程水平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加强对话与协商
在评价中强调对话与协商是当代课程评价的重要表现。评价是一种协商基础上的建构过程,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人们在具体的评价实践中开始认识到在评价中建立对话和协商机制的重要性。
课程评价应该如何加强对话与协商,这的确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值得研究者花大力气进行研究的课题。在这里,笔者只从合理发挥教师在课程评价的作用谈一下对此问题的思考。
加强对话与协商,需要特别强调教师在课程评价中的作用,即强调教师是课程评价者的地位和作用。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作为承上启下的中坚力量,应该成为课程的主角,但在课程评价中的教师长期是作为被动参与者或者是作为评价对象出现的,教师在课程评价中的权力和所能够发挥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在当代课程评价活动中,应充分认识到教师自身蕴含着巨大的评价潜力,变过去教师单纯地作为课程政策和方案的执行者为课程的审视者和评价者,不仅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自我评价,提高自身的课程开发和实施能力,而且在课程设计阶段,教师对课程方案、课程标准也应该有自己的声音,他们可以通过实践者特有的眼光对课程标准甚至课程目标进行批判性反思和评价;在课程结果评价阶段,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和自身能力的生成都会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因此,面对教师,我们应充分认识到通过适当的培训,教师会有较强的评价能力,在此基础上,强调公平、自由、开放和理解的精神,通过民主、公开的参与过程,在过程中促进教师作为评价者的水平真正提升,只有这样,课程评价才会走入课程开发的全过程之中,成为课程的常态。
参考文献
[1]中国基础教育网,cbe21.com,2001.
[2]李建平.中小学教学大纲为何改成课程标准?[N].中国教育报,20011024(4).
[3]李建平.高中课程标准新意迭出[N].中国教育报,20040227(5).
[4]杨小微,王凯.评价是一种对话──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评价研究为例[A],第五届课程理论研讨会论文[C].2003,兰州.
[5]教育部网站,moe.edu.cn,2003.
[6]高凌飚.基础教育教材评价体系的构建问题[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7]朱慕菊,刘坚.来自课程改革试验区的声音[Z].北京:未来出版社,2003.
[8]教育部“新课程实施与实施过程评价”课题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就、问题与对策──部分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问卷调查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3(12).
[9]李金云.灵武国家课改实验区新课程实施调查报告[J].宁夏教育,2002(7—8).
[10]樊改霞.国家课改实验区课程评价在农村学校的调查研究[J].甘肃农业,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