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园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8 22:40: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学校园文化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学校园文化论文

篇1

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信仰,抓好学生的思想品行是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要求,也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完善“他律”,倡导“自律”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而言,处于从“他律”到“自律”过渡的阶段,但大部分仍以“他律”为主,这就需要学校根据学生的行为表现,通过制定合理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对学生的行为加以约束,以便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还可以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如小红花、积分等,通过这一长期的奖赏机制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还应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及时的反思与总结,对精彩之处加以保留,对不足之处加以改进;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并提倡其进行自我教育,促进学生向“自律”发展,将学习由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做学习的主人。

(二)抓好细节,促成养成

有道是,细节决定人生、细节决定成败,所以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就应该从细节抓起、从小事做起。学校应教育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让学生树立“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的理念,提高学生的细节意识,学会从细节中感悟人生的大道理。例如,笔者所在的学校在学生中推广了“敬孝心、献爱心”实践作业活动,要求学生利用周末回家为父母、亲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为社会中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一些帮助,通过实践、体验、反思的方式凸显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实践性、有效性。该校还利用德育大讲堂、每周一大讲、每日一小讲,让学生切实学会“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进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开设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一)多样化的主题班会

班会是学校常见的、也是最主要的班级活动,学校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结合当下的社会热点问题来创设班会的主题,如母亲节时可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劳动节时可开展“热爱劳动”活动。为了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每次班会学校要求各班设计好黑板板书,写清楚班会的主题,鼓励同学们踊跃发言,畅所欲言。与此同时,教师要对班会活动的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如果发现了新问题,就要及时改正。此外,学校还可以将各班班会召开的情况纳入班级量化考核之中,以促进主题班会的积极、良性、持续开展。目前,笔者所在学校的班会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已成为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得到了学生家长及社会的充分认可。

(二)正能量的国旗下讲话

国旗下的讲话是庄严的、庄重的,其对学生的教育意义是深远的。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坚持每一周的升旗制度,充分利用国旗下的讲话,每周安排一个班级选拔一名学生代表做主旨讲话,篇幅不宜过长,但应注重实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以此来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如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尊老爱幼教育、诚实守信教育等等。让这些正能量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现在,笔者所在学校举办的国旗下讲话活动,已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重要渠道。

(三)媒体下的文化氛围

随着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使用,学校在创建校园文化时应充分利用好这一优势,如学校网站、校园广播、校报、微博、微信等媒体平台,最大化的发挥其宣传作用,为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提供一定的保障。如,学校广播室每天可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在不同时段进行不同主题的广播;学生在制作海报、黑板报时也可根据近日学校热点、专题教育活动等设计多样化的主题,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等等,这样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气氛,而且增加了校园文化的渲染力,为校园文化创建提供了方便。

(四)广泛开展学生社团活动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德育文化则是学校的灵魂,笔者所在的学校始终坚持“德育为首、立德树人”的理念,由德育处、校团委牵头,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积极性。目前,学校现拥有“琴书艺苑”艺术培训社团、创办了“沃土”校报,成立了校舞蹈队、篮球队、合唱队、吉他班、葫芦丝班、沃土文学社、航模表演的多个缤纷社团组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及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学校基于这些社团的建设,开展了多个社团活动。总之,本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不仅净化了校园文化,引导了校园文化积极向上发展,而且也丰富了学生的兴趣,推动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德育教育的时效性,有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三、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众所周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应注重发挥榜样的示范和激励作用。如每年评选一次的“十大感动中国人物”,尽管有些事例与我们联系甚远,但其蕴含的精神值得广大师生去学习。笔者所在学校,每年都会组织教师引导学生观看相关事迹,通过深入学习榜样的精神,来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促使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该校还非常注重发现校园师生自身的优点,并将此行为作为榜样进行大力宣传,以期使榜样精神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力量。如,就学校层面而言,可在文化宣传栏中将国家级、省市级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等作为教师队伍的榜样,以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及管理能力的提升;就班级层面而言,可将各方面均优秀的学生作为模范标兵,在班会、开学典礼等活动上进行公开表彰,以提高榜样的力量。榜样随处可见,学校要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学生要学会认真、虚心向榜样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更快的进行校园文化建设。

四、结语

篇2

1.信息时代各种思想涌入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和影响。大学校园的开放、自由是众多经历高中勤学苦读学生们向往的天堂,现代高校越来越倡导自主学习,留出较多时间给予学生自学的空间。如果学生真的能珍惜时间、珍惜青春的话必将在青春时光收获颇多。然而,信息化的影响,虽然给时代带来了新纪元式的革新,给整个时代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对于不会辨别筛选信息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项重大的挑战和严峻的考验。网络涌入生活,已成为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元素。一方面由于学生不会过滤信息,部分学生沉迷网络。有的学生沉迷网游世界,荒废学业,浪费时间,浪费大好时光,让人痛心不已。在课堂上有的同学更是有恃无恐,低头玩手机,乐此不疲地聊天、玩游戏。业精于勤荒于嬉,学生对于网络毫无抵制力,形成与手机网络形影不离的局面。另一方面,错误的思想、懒散的学风在学生中形成不良影响。懒散的学风在很多高校中弥漫扩散,很多大学生甚至认为不挂科、不逃课的大学时光是一种遗憾。这些错误思潮在高校校园中的影响不可忽视,影响和干扰了大学健康校园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可见,肃清校园不良习气,营造良好学风,给学生一片纯净的学习环境,一个浓郁的学习氛围,已经刻不容缓。

2.教学理念定位偏颇,导致大学教师职业认同感低。大学教师在大学校园文化的积淀形成中是很重要的一环。大师云集、精英辈出的高校,其学术底蕴和涵养及其大学本身所具备的魅力和召集力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应该是多重并举的,而不是单一独立的。现在高校很多教学理念均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以及教学中的其他环节均没有受到重视。教师的地位不受重视,其编制、待遇等现实的问题都使高校中的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对自己的职业选择持怀疑或消极态度,以致在岗位上无法安心工作。另一方面,高校中轻教学重科研的理念一直在蔓延。这一观念使在一线与学生亲密接触的教师在完成课堂的教学任务之后,极少关注教学所达到的效果,而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个人的科研之中。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当前的教学管理理念有失偏颇,这导致教师地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难以被人尊重与肯定。为了提升自身地位与待遇,高校教师只有通过个人科研上的成就去弥补。事实上,高校教师的真正身份应该是集科研、教学于一体,同时在课堂及校园文化建设中教书育人,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对学校产生认同感与热爱感。如果作为引导者的教师自身难以对职业、对学校认同热爱,就很难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3.校园文化制度建设比较片面,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教育功能虚无弱化。校园文化制度,即校园内的各种规章制度,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有的管理思想和观念,以及在这种观念下制定的具体的管理体制、管理模式,即规章制度的综合体。建立规范、科学、合理、人性化的校园规章制度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力保障。当前的校园文化制度建设,一方面,过多重视校园活动的形式与规模,很少关注其实施效果。大学里的大楼林立,校园宣传栏里的宣传海报,层出不穷、应接不暇的学生社团活动,急功近利的创业都简单地归于校园文化。有些浮躁的活动只流于形式,而片面的制度建设往往只在于营造氛围,而没有关注后期的效果。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制度建设停留于有形校园景观建设,忽略渗透式的校园精神影响。大学校园文化内涵包括了学术精专、品质高尚的教师队伍,积极向上、朝气蓬勃、尊师重教的学生队伍,以及优美的校园环境、校园文化中的人文气息,这些都是校园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景观是校园文化的外在呈现,而大学校园精神传承才是大学校园文化精粹与灵魂所在。纵观校园文化制度建设,其多是形式上的规定,而对于深层次的内涵部分几乎很少体现。

二、中国梦视域下对校园文化的创新启示

1.以梦想指引校园规划,让校园焕发生机与活力。在中国梦大视野下,校园文化建设应高瞻远瞩,进行科学的规划。打造个性化校园,营造浓郁校园文化氛围。一是校园建设营造个性和特色,打造校园标志与风格建筑。校园标志建筑不应盲目追求排场,不一定要花费巨资,追求高大上的华丽建筑。供学生晨读的湖边、开展班级活动的草地、可供漫步的校园小径都可以成为一所大学校园文化一景。保留校园传统文化景观,可体现出一所大学悠久的历史与传统韵味,也可焕发出历史的厚重与历经时光雕琢的恒久魅力。另外,学校的校训、校徽、校歌及杰出校友等也伴随着学校的发展成为历史而逐渐形成并积淀为学校不可割舍的组成部分,这些也会成为激励学校师生的重要部分。二是校园建设需整体定位,重点打造人文艺术景观。校园文化的根本任务是“以人为本,教人育人”,“以人为本”充分体现出校园文化人文化、开放化的特点,同时也体现出其促进学生了解自我、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良好趋势。建设好教学场所、图书馆、科技活动场所,让学生喜爱并乐于在这些场所学习。另外,倾力打造学校文学社团、校报、网络、宣传窗口,设立励志格言墙,加强网站建设,学校微信平台等,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和课外生活,将他们的注意力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自觉地分散出来。人文艺术与科学景观的建设,让学生感同身受地融入文化的氛围中,增强其对大学校园文化的认同。大学校园文化需要日积月累的沉淀,需要校园的一草一木、一代一代师生向上的风貌共同凝练而成。有了规划的方向,有了办学的定位,才能使校园文化不断发展,并引领大学校园精神与灵魂的锻造。

2.扬起梦想的风帆,引导学生珍惜青春,活出闪亮的人生。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大学生不断提升文化自信。大学生不能指望通过空谈使梦想成真,而应花大力气、下大功夫,提升文化自信,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好充分的思想保证、知识储备、能力提升。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青年一代的奋发图强,而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主力军,理应义不容辞,挑起重担,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一方面,当代大学生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扬起梦想的风帆,确定人生努力的方向,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有计划地开展学习活动,培养学习的兴趣及动力,调动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的学风。有了勤奋上进的学风与班风,才能展现当代大学生真正的精神风貌,这也是校园文化中的重要一环。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精专的专业知识,以梦想引领,促进学生潜力的挖掘和能力的提升,净化学生心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当代大学生应珍惜时光、珍惜青春,不浑浑噩噩地生活,不随波逐流,为身边的人不断弘扬和传递正能量,努力成为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人才而努力。大学的功能之一就是培养人才。积极向上、健康进取的人才无疑是一所大学的实力与魅力所在。如国内外的一些名校,精英辈出,给学校的声誉增光添彩,这些都会让大学极具吸引力与说服力,引莘莘学子慕名前往求学。优秀的学子是一所大学最引以为豪的产品,也是一所大学校园文化精神的隐形体现。优秀学子成功励志的事迹更对一所大学学风校风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些更会融汇成一股强有力的、催人奋进的、锐意创新的教育力量。

3.以梦想开启教师智慧之旅,真正成为乐业敬业爱业的知识分子。大学的荣誉不在于特定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的名师。一个学校要站得住,就一定要培养出名师。正所谓“大学者,非大楼之谓者,有大师之谓也”。大学教师不仅对学生起到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也对一所大学凝聚力与向心力的形成有重大推动作用。一所高校如果自己的员工不热爱学校,很难让学生激起对学校的热爱依恋之情。为了激发高校教师爱岗敬业的热情,为学生树立榜样的力量,一方面高校要营造良好的科研教学环境。注重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和优化,简化教学行政管理,减少对教学的干预,提升教师的学术地位,还校园一片纯净的乐土,使校园民主、公平、公开,良性竞争,使教师在自身课题申报、机遇方面机会均等,同时在经济待遇上提供宽松的条件,让教师无后顾之忧。另一方面高校教师自身应始终具备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终身学习的能力。作为大学教师,虽然已经具备安定的工作环境,但是个人应设立未来发展的梦想,始终积极进取,奋斗不息,努力拼搏,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和学术研究能力,肯于钻研,锐意进取,成为社会期待的精英一族,对于学生才会产生一种良好的示范作用。一所学校如果大师云集,对于学生来说,课堂就会是一场场学术盛宴,无疑会大大开阔学生的视野。

篇3

苏北农村中小学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已取得进展,但与城市相比,优质的数字化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存在的不足有:一是结构不均衡,例如,学科分布极不均衡,语数英三科的资源量之和,接近总比重的70%,而其他学科资源相对很少,尤其是反映素质教育的资源严重缺乏;二是类型不均衡,不同类型的资源分布结构也不平衡,根据对苏北地区的部分农村中小学的调查,网站内文本类资源数量占55.98%,其次依次为课件动画(17.28%)、图片资源(17.28%)、音频资源(7.40%)、视频类资源(2.06%);三是网上资源更新不及时,数字化课程资源中教师主页、很多学科的资源、教育论坛及教育博客的建设刚刚启动,有不少网页打不开进不去,里面没有内容或者有的内容很久不更新。4.数字化资源的利用率低。教育资源主要包括数字化教育资源和传统教育资源,在苏北农村中小学,数字化教育资源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使用数字化教育资源和传统教育资源的用户分别是28.67%和71.33%,还是习惯于传统的教育方式。学校对数字化资源的利用程度较低,大多数都处在“辅助”和“边缘”的阶段,仅局限于信息的浏览和检索,并没有完全的投入到教学当中去。信息技术课程既不受学校的重视,也不受师生的重视,虽然硬件有,但是由于考试的压力,学校也没有配备足够的甚至没有专职的计算机教师,即使有,安排的课程比重也十分低,学生出于升学的压力,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领会到数字化资源的真正好处,并不愿意使用其进行日常教学。

二、苏北农村中小学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对策

1.加大投入,重视包括软、硬件在内的综合建设。在宏观层面上,保障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要明确分配到农村中小学的具体比重,规定其中用于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比重;成立负责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职能部门,要有经费来源和人员编制;在硬件建设上采用相关各方分担的方式,中心资源库以及必要的公共设施全部由公共财政买单,网络的建设和运行费由县市教育局承担;制定系统的奖励和补助措施,在苏北农村中小学都要开设信息技术通识课,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

2.提高教师的信息知识和技能。在信息社会中,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加速,对教师再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教师掌握数字化教育资源是信息化社会对教师职业提出的新要求,除了要有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伦理道德之外,更重要的是还要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2]。学校应当鼓励教师应用数字化教育资源,减免与教学关联不大甚至是无关的工作,使教师能拥有更多的空余时间学习并掌握数字化教育资源教学。鼓励教师参与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建立奖惩制度,对获取或做出一定贡献的教师给予奖励,从而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数字资源的利用热情。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充分利用各种培训,如远程教育培训、以县为单位的“扇形结构”培训、教师“参与式”培训、学校内部培训等。只有立足实际,结合传统的资源,教师能合运用现代的技术手段,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相辅相成,有机整合,才能发挥数字化教育资源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从而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3.发挥校长的引领作用。苏北农村中小学校长要增强教育资源数字化的意识和应用理念,要改变认识,正确认识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作用与地位,认识到校长的关键地位和作用,要自己带头使用ppt、参与网络教学和在线答疑等。要主动谋划、规划好学校教育资源数字化建设,教育资源数字化需要做好长期规划,形成规范化的制度,才能与时俱进,不断吸纳新的优质教育资源,作为农村中小学校长,要从总体上思考与制定学校的规划,要结合学校的特点与条件,根据学校总体发展的规划,提出优质教育资源数字化发展规划的总体范畴和建设路径,比如学校软硬件资源配置、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专兼职人员、管理机制建设、优质资源的具体应用推进等。要明确规划的建设目标和标志性建设成果,要积极倡导教育资源数字化,对使用数字化教育资源、制作个人的教学资料并使之数字化的教师要予以表扬和鼓励,让参与开发、共享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教师有一种成就感。要制定一系列可行的激励措施吸引校内的各方资源支撑教学资源数字化,推动教师走出个人狭隘的小天地,以一种开放的、积极的心态参与到教学革新的全校大气氛中去。

4.持续建设与发展数字化教育资源。一是要不断开发新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不断更新数字化教育资源,重视各个学科的均衡发展和不同类型资源的优势互补。苏北农村中小学要主动购买名校名师的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并要与名校名师联合开发,通过网络的方式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比如不同学校的师生一起听公开课、异地同台演出、不同的文艺活动通过网络同享等。要建立优质资源建设评价标准和体系,不断提高数字化资源的质量,这样,可以形成质和量相统一的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避免资源建设的低层次和数字化教育资源的重复建设。

篇4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 校园文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8-0120-02

1 文化的定义

根据我国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对文化的研究,文化是一种精神价值以及与此相呼应的生活方式,它的最终结果是集体人格。文化是质感的、可体验的、寻常的、全民参与的。文化是以人为终点,并且集中在人格(指以集体无意识的形态出现的集体人格)当中沉淀下来保持某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文化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外延极为广泛的概念。从占主导地位的学术观点来看,一般认为校园文化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狭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各个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和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培养目标、办学传统、校风、学风、校园文化活动风格和师生的行为方式及其价值观念,反映着人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与精神氛围。

从教育的层面上理解校园文化应该是广义的校园文化,它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种基本形态。其中,处于浅层的校园物质文化主要指的是构建校园的物质基础;处于中层的校园制度文化主要包括组织机构、领导体制、运行机制、校规校纪和公约条例等;处于深层的校园精神文化包括办学传统、办学理念、发展目标、价值观念、教学科研活动、文体艺术活动和师表作用等,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2 校园文化的内容

校园文化主要是指学校师生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校园特色的闲暇生活方式、文化氛围、文体活动、行业准则、人际关系、校园环境等等,以及反映师生共同信念追求的校园精神的总和。

如果就具体内容来说校园文化包括:

2.1价值文化,简单说就是广大教师员工和学生的主流价值取向,即广大教师员工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为人师表的优良作风。学生积极向上、朝气蓬勃、勤学苦练的班风学风。

2.2学术文化,即广大教师员工在工作和学习中,善于总结和思考,面对职业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教与学的矛盾和问题,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思考和创新。

2.3制度文化,简单说就是,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要严格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说话、办事,并且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实现人文关怀,以人为本,不断修正和完善有关制度,使其为学校的正常运转起到督促和监督作用。

2.4管理文化,就是指学校的管理层,以个人的人格魅力,即以身作则的工作作风和执行制度的力度相结合,对学校方方面面的问题进行有条不紊的协调和解决。

2.5环境文化,不仅指的是校园的卫生环境,还包括人与人之间交往和沟通时,不存在交流的障碍和误解,大家能以诚相待,而不是相互猜忌和彼此愤怒。

2.6课堂文化,即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能教书育人、以人为本、教学相长、积极互动,达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目的和目标。

2.7职工文化,就是指职工的文体活动是否丰富多彩,职工的工作是否快乐和谐,能否在工作中体验到主人翁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形成一种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集体主义意识。

2.8社团文化,主要是指学生的社团活动能吸引绝大多数的学生积极参与,形成人人想做事,人人有事做的积极氛围,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能成长,能进步,有收获,有感悟,提前培养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

2.9公寓文化,是指学生的居住环境干净卫生,安全舒适,学生能自觉维护宿舍的公共设施及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公共卫生秩序。

2.10网络文化,简单说就是指校园网的建设能积极引导教师和学生,健康上网,远离网络游戏,亲近网络资讯,在便捷海量的信息中汲取有利营养。拒绝黄赌毒,

2.11安全文化,就是指人人参与安全校园的创建,能趋利避害,自我保护,让在校园的每个人都能体验到校园的温暖祥和与安全感。

3 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选择

文化的核心是“精神价值”。至于生活方式和集体人格,那是水到渠成的东西。因此,处于深层的校园精神文化包括办学传统、办学理念、发展目标、价值观念、教学科研活动、文体艺术活动和师表作用等才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3.1办学传统,是指学校在创办之初的自我定位和未来的发展预期,包括学校的校训、办学宗旨、办学目的以及服务对象相对明确和固定,甚至是未来不适应社会发展时的及时调整和转型。

3.2办学理念,指的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对于我国教育制度及法规的理解和实施,以及对于教学对象的定位和专业的设置等等符合社会发展和学生需要的原则。

3.3发展目标,不仅是对学校发展制定的目标,即今后学校的发展定位及成长,还包括对所在学校的毕业生今后能否自我发展的担当与思考。是结合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理念。

3.4价值观念,即有效树立广大教师员工和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符合社会主流价值体系,更好的为社会经济和道德发展服务,为构建和谐家园、和谐社会服务。

3.5教学科研活动,即以丰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大力倡导经常性的思考、创新,鼓励教师结合实际工作以科研成果的形式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坚持不懈,并在学校的日常工作中形成良好科研氛围和惯例。

3.6文体艺术活动,是对教职工和学生业余时间的一种必要填补,以健康高尚的文体艺术,使教师和学生能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广交朋友,学会竞争及合作,培养大家良好的心态和强劲的社会适应能力。

3.7师表作用,主要是指广大教师员工以高尚的师德、健康的情操感染和影响学生,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原则充分体现师表作用,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会做人、会做事、会合作、会创新。

4 校园文化建设的外延

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学校团结的一种精神力量。

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环境,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具有教育的功能。它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方式感染学生、陶冶师生,使校园中的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并转化为信念。它作为校园精神在物质和意识建设及意识形态上的具体体现,对校园生活,尤其是对学生的成长影响重大。

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5 校园文化建设设想

5.1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并作为重点予以特别重视

校园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需要长期的、艰苦的努力才能收到一定的成效。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的主要表现是文化活动繁多,而且主要偏重于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很少有学校把这类文化活动纳入学校长远发展规划,这势必使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和长远眼光,削弱校园文化在中等职业学校完成其培养目标过程中的作用,也使校园文化不能形成与学校特色相一致的特征。

5.2树立校园文化全员共建意识

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各个方面的工作都有关系,良好的校园文化也不只是让在校学生受益,而且能使包括教师在内的所有师生员工受益。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树立全员共建校园文化的意识。

浓郁丰厚的校园文化所渗透弥漫的精神氛围,需要依靠全体师生员工的整体努力。

5.3以培育“校魂”为目标,提升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内涵

校园文化的凝聚力即学校精神,也称校魂。它的形成需要长期的历史积累,根植于深厚的文化土壤,是一个由外到内、由浅至深的发展过程。它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核心,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一旦良好的学校精神形成,它将构成一股巨大的推动力。

中等职业学校要通过挖掘各类“活”的资源来不断充实精神内涵,积极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母校意识”。在“校魂”的塑造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创新精神的培育。培养、发展创新精神是校园文化理应追求的教育目的和人文理念。只有把创新精神融入整个学校精神的培育中去,并使之成为精神的核心之一,才能使中等职业学校在激烈的办学竞争中永葆蓬勃的生命力,使学校精神成为凝聚全校师生共同奋进的强大推动力。

5.4积极营造良好学术氛围

校园是传播知识的殿堂,学校则是进一步学习、研究的场所,即是学习和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学术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直接影响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是学校生命力的所在。

5.5中等职业学校应调整管理方式,完善管理制度,强化目标管理体系

各项规章制度的完善严格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目标实现和校园文化开展的有力保障;管理科学、民主,则是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各项工作和校园文化蓬勃健康发展的推动力。

5.6加强校园文化的环境建设

中等职业学校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不仅为其广大师生和职工提供了一个舒适和温馨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环境,而且这种环境文化也蕴含着一种精神,体现出一种主导文化,这种精神和文化以其特有的魅力和力量凝聚校园人、陶冶校园人、鼓舞校园人、号召校园人。

5.7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社团活动

社团活动一直是中等职业学校的特色和亮点,占据着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的半壁江山。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社团活动总体上开展得非常丰富,但学术氛围不浓、科学精神体现不够,许多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一直处于“蹦蹦跳跳”、“说说笑笑”阶段,缺乏深厚内涵。因此各中等职业学校应积极开展内容丰富、格调高雅、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社团活动努力营造一个浓郁、丰厚、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6 结论

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全校自上而下齐心协力,共同参与,既要有政策和制度的引导和保障,又需要学校各部门协调配合,全员参与。并努力在办学传统、办学理念、发展目标、价值观念、教学科研活动、文体艺术活动和师表作用等方面创建一种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以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构筑完美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校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 余秋雨.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1.

[2] 金一鸣.教育原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

[3] 李保强.学校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

篇5

【关键词】校园文化 农村中学 因地制宜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校园文化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基础建设、环境建设、师生身心与能力的发展、心性与精神修养的积淀。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指出: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校长教育理念、凸显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也是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

农村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因为实际存在的城乡差别而面临许多困难。但是,只要学校领导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并且能够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也会创出自己的特色,收到预期的效果。近年来,象湖中学根据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校园文化建设。

1.美化校园环境,营造校园文化

校园环境建设要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良好的文明行为。优美的人文和自然校园环境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会以鲜明正确的导向引导、鼓舞学生,以内在的力量凝聚、激励学生,以独特的氛围影响、规范学生。

虽然象湖中学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但校园的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布局合理。历任学校领导都非常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对校园人文环境进行精心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大力参与校园环境的设计和维护,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和氛围,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经过多届师生的参与规划和建设,如今校园内有11颗参天大树,有4个美丽的花圃;有2道150米跑道,在跑道圈内,修建了标准篮球场和羽毛球场;在跑道的外圈,还有跳高、跳远、铅球、单杠、双杠等场地和设施,这一系列体育设施至少可以保证200名学生每天开展1小时的体育活动。学校非常重视校园文化氛围的建设,充分发挥和利用宣传栏、科普栏、评比栏、团队栏、学习栏、报刊栏、榜样栏、廉政栏、价格栏等设施宣传校园文化,以书法、绘画、摄影、图片等形式开展安全、救生、禁毒、礼仪、健身、励志等宣传教育,极富感染力,收效明显。

教室文化氛围建设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悬挂规定的国旗和名人画像之外,每个班级的班训标语由学生自己撰写、学校统一制作。学生对自己提出来的口号比较有认同感,自己就会努力去实践,避免了对说教式空洞口号的漠视。班级学习专栏、图书角、黑板报是同学们交流学习成果、展示个人才艺、开展文明交际的园地。2009年暑期,象湖中学投入近5万元巨资将教学楼、办公楼的内外墙粉刷一新,更换了门窗、桌椅。此后,再也没有学生在桌面上涂黑,爱护和保护美丽的教室、维护美丽的校园环境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2.开展校园活动,展示师生风采

根据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实际情况,克服困难,创造性地策划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校园特色文化活动,以活动为平台,让广大师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活动表现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2.1 结合国家的重要节日、纪念日及各民族传统节日,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并逐步形成制度。从2004年开始至今,象湖中学结合元旦、国庆节、教师节等节日,组织学生开展了“国庆”、“元旦”校园文艺汇演,参与人数多,文化气氛浓厚,发现了一批文艺特长的学生,提高了学生艺术鉴赏能力,潜移默化地陶冶着学生的道德情操。

2.2 强化学科课外活动,丰富课堂教学的模式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富有农村特色的校园英语朗诵、合唱比赛、英语手抄报比赛、英语贺卡制作比赛、英语作文比赛、英语作业书法比赛等,展示了农村学校英语教学的特色和成果。语文科经常配合党和国家的时政大事开展“专题作文比赛”、“专题演讲比赛”,提高写作和演讲水平,同时渗透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理、化、生”生活常识竞赛、“政、史、地”常识竞赛等活动,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常识相结合,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学会科学生活,学会科学思考,提高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美术兴趣小组的学生,以书法、绘画、摄影、手工作品等杰作,把校园生活和乡村景物绚染得像一个童话世界,表达他们对美的理解、追求、创造和憧憬。

2.3 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重视课间特别是大课间体育活动,让学生既放松身心、增强体质,又增进对同学、对集体的情感。除了规定的课间操、眼保健操、体育课之外,每学期1次的登山活动、拔河比赛、球类比赛,是学生们非常喜欢的课外体育活动;第六届学校田径运动会更是学生体能和竞技水平的大展示,有13名学生打破10项学校田径运动纪录。课外体育活动增加了学生的体育健身活动时间,增强了活动能力,提高了身体素质,同时也展现了集体主义精神和个人顽强拼搏的意志。

3.挖掘乡土素材,加强德育教育

城市里的博物馆、科技馆、纪念馆、图书馆等公共设施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德育资源。相比之下,农村学校的学生无法方便地享用这些资源。但是 ,农村学校的周边也蕴藏着丰富的乡土文化素材,这些乡土文化素材是青少年德育活动得天独厚的资源库,是课堂上无法学到的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宗教、建筑等方面知识的补充。乡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象湖中学地处漳平市东南部,距校园不远处有福建著名的“奇和洞”,有充满感恩故事的感化溪,《象湖人,家乡事》的出版,象湖人网站的建立,学校充分挖掘、利用这些乡土素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例如,组织学生去考察“奇和洞”,写心得体会;为了增进学校师生对家乡“奇和洞”遗址的了解,2011年11月17日晚,象湖中学邀请了福建博物院范雪春研究员到校给师生作一场关于象湖“奇和洞”的考古、考察报告。范研究员从地理位置、发现经过、考古发掘情况、发现的主要文化遗物、距今年代及反映的生态环境、价值和意义等六个方面向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乡土历史课,让师生知道了北有“山顶洞”人,南有“奇和洞”人等历史知识,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师生爱乡、爱国的情感,提高了学生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并制作光盘,派学生到漳平参加第三届“金利德”杯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比赛等系列活动来进行德育教育。又如,利用感化溪名字和易鸿杉见义勇为题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利用《象湖人,家乡事》一书中的象湖人成才例子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等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乡土文化同样是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篇6

关键词:内蒙古;高职语文;民族文化

民族地区文化教育滞后,经济相对落后,但关系着全国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少数民族学子比一般学生考上大学要付出更多艰辛,也更加渴望毕业时顺利找到理想的工作。当前,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少数民族大学生不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而且也要具备优秀的语文职业素质,才能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民族地区维护民族团结、地区稳定、经济建设的生力军中坚力量是本地区大学生,他们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进步、发展、繁荣的主力军。他们只有具备健康的道德情操、高尚的思想,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找到正确的奋斗目标与成才之路,才能树立起振兴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历史责任感建功立业的和使命感。只有在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加强民族文化素养教育,才能造就出少数民族地区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地处我国边疆,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与蒙古、朝鲜、俄罗斯接壤,但是经济发展程度却相对滞后。的人民特别是蒙古族人民,运用勤劳进取的精神和自己的智慧,创造了与其自然环境相符合的独特的生存方式、传统文化和生态文明。中华民族文化中,草原文化像一颗明珠熠熠生辉。在蒙古族历史发展进程中,内蒙古草原文化形成了和粗犷豪放的精神特质和悠远绵长的精神内涵。富有历史意义的草原文化滋养着为各民族共同繁荣,促进新的民族文化的不断发展。草原文化凝聚了内蒙古地域文化特色,是世代在内蒙古生息繁衍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能够概括和代表内蒙古文化的总体形象。笔者在内蒙古十所高职院校进行问卷调查,并深入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加强民族文化素养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加强民族文化素养教学有助于延续民族所特有的精神文化文明体系

民族意识是人对于自己归属的民族共同体的认识, 并在民族差异中得以强化,也就是在不同民族交往中对本民族的关切及维护。千百年的沉积形成了民族意识,作为民族共同体构,其在建立、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我民族独具特色的精神文化文明体系。民对在自我民族共同体的生存发展中,和不同民族交往中族意识都起到平衡、促进、制约等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民族独具特色的精神文化文明体系关系民族兴衰繁荣,指导着本民族人民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笔者经调查后发现,内蒙古地区高职生普遍存在着思想状况的多元性和价值取向的差异性。就的高职学生来说,他们人生观及价值取向的主流是积极向上、健康的,但在西方思潮和利己主义、自由主义等价值观的影响下,一些腐朽的堕落的思想对他们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还有一些内蒙高校的大学生缺乏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存在民族地域中心主义和狭隘的民族主义,高职生不了解内蒙古文化、历史。因此,高职语文要将蒙古族文学中的伟大英雄史诗、传统民间故事、民族神话传说、蒙古牧歌民歌、现当代蒙古族作家作品等融入教学内容。例如,除了邓一光的《想念草原》,还有玛拉沁夫的代表作《茫茫的草原》、《草原上的人们》,张志诚的代表作《沙坡》,齐・敖特根其木格的小说《敖包会上的缺憾》,阿云嘎的代表作《大漠歌》,浩・巴岱的代表作《尼美尔山的风》和阿・敖德斯尔的《美丽的罕山》、《草原之子》以及《撒满珍珠的草原》等蒙古族文学作品名篇,在内容上就凸显蒙古族风格,展现出了草原文化的独特之处

二、增加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根据地理位置、蒙古族部落分布、蒙古文化的历史状况和地域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有学者将中国蒙古文学按地域分为了三个文化区域。它们分别是:东部文学区域、西部文学区域、中部文学区域。东部文学区域指科尔沁――喀喇沁――郭尔罗斯――杜尔伯特,其包括哲理木兴安文学、卓索图文学、吉林文学、黑龙江文学。西部文学区域指乌拉特――和硕特――肃北――阿拉善,其包括新疆文学、青海文学、甘肃文学、额济纳文学;中部文学区域指鄂尔多斯――锡林郭勒――察哈尔――巴林――巴尔虎布里亚特,包括伊克昭文学、乌兰察布巴音淖尔文学、昭乌达文学、呼伦贝尔文学。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将民族文化元素充分加以设计运用,借助民族文化元素的地域性和差异性特点来形成内蒙古地区高职语文课的个性特征,提升学生审美情趣,从而发挥出语文教学育人的功能,潜移默化地促进了师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并在广泛获得认同度的基础上,有效培养出了师生对民族文化的喜爱情感,加强了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自信与自觉。

三、有利于增强内蒙古地区的民族性和民族凝聚力

蒙古族根据地理分布分类属于跨境少数民族,最大特点是民族语言、文字国际化。和内陆少数民族相比民族的文字保留相对完整,有自己的出版物,有信息传播的平台,以开放的态度来接受外族文化,将外族文化的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这种情况带来的后果是,把本民族的文化看成是陈旧落后的,慢慢地抛弃,使少数民族在繁衍生息中,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创造的,具有自我民族符号性格的文化正在消失。“欲灭其国,必先灭其史”民族文化的消亡就意味着一个民族的民族性和凝聚力消失。当然跟世界上所有文化一样,内蒙民族文化一定有某些相对滞后和陈旧腐朽的内容,但是草原文化终究还是蒙古民族创造并使用的宝贵精神财富,在蒙古民族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满全.《2012年蒙古族现当代文学研究综述》.《蒙古学研究年鉴2012年》,2013年12月

[2]韩晗.《论当代蒙古族小说的审美特色》.《兰州学刊》2012.2

作者简介:

篇7

摘要: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多方面的内容,辩论赛无疑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大学生通过参加辩论赛,论辩能力有所提高。提高大学生的论辩能力对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大学生的良好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论辩能力;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

辩论赛是参赛双方就某一问题进行辩论的一种竞赛活动,实际上是围绕辩论的问题而展开的一种知识的竞赛,思维反映能力的竞赛,语言表达能力的竞赛,也是综合能力的竞赛。[1]大学生在参加辩论赛的过程中,论辩能力得到了提高,综合素质得到了加强,对整个校园文化建设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概括起来说,提高大学生的论辩能力在大学生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提升

1.强化大学生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意识

有句谚语说,真理越辩越明。的确如此,人们通过辩论,可以分清正误是非,辨别事情的真伪,从而呼吁社会舆论去支持正确的主张或者行为,反对错误的言论或者行为,进而使人们牢固树立坚持真理的信念。现在大学生辩论赛选择的辩题越来越关注国家时事和热点问题,在辩论的过程中大学生可以接触到很多所学专业以外的领域,让他们用正确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明辨是非,关心国计民生,了解社会现状,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锻炼他们的意志力,强化大学生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意识。

2.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克服内心胆怯

经常参加辩论赛能使大学生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有效地克服内心羞怯等问题。有些学生平时不敢在公开场合说话,比较胆怯,刚开始参加辩论时脸窘得通红,吐字不清,声音发颤,不过在参加了几次辩论赛之后,竟然可以沉着冷静地回答问题,阐述自己的想法。辩论赛不是靠音量营造气势,遇到犀利问题就拍桌子,瞪眼睛,大声质问,而是讲究有理有据,平中见奇。在赛场上,辩手要面带微笑,心平气和,即使内心激动。所以,通过辩论赛可以培养大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学会有效地控制自身的情绪,促进自身个性的完善和发展,从而激励他们更好更快地成长成才。

3.锻炼大学生思维能力,增长聪明才智

辩论是对辩论者能力和水平的全方位考察,在辩论的过程中,辩论者要想在激烈对抗的辩论中征服战胜对手,不仅仅需要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和想象力、敏捷的思维和观察能力,还需要有机智的应变能力、较强的记忆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而需要具备这些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必须经过长期刻苦的磨练。也就是说,通过辩论,大学生可以提高思维能力,增长聪明才智,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地方:

首先,思辨能力方面。辩论需要根据辩场状况,根据对方提出的观点和质疑随机应答,这就需要更多的智慧和机敏。大学生通过辩论,能提高思维说辩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不甘退让、不屈不挠的竞争精神。辩论锻炼思维可以从这样四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锻炼思维的准确性。法国作家福楼拜曾经精辟的指出:“思维准确是表达准确的先决条件。”辩论就是要求双方对所辩论的问题进行相对深入的思考,这种思考越是能接近事物的本质,就越能在辩论时最短的时间里准确的把握它的本质属性,才能克敌制胜。二是锻炼思维的完整性。一个人独自思考,或者发表个人演讲,往往只从问题的一两个侧面展开思考,而多人辩论,则能够相互补充,丰富思想,对问题的认识比较全面,思考也比较完整。三是锻炼思维的清晰性。在辩论过程中,双方必须以准确无误、有条有理的语言明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思维混乱,没有层次,就会造成语言的混乱和不准确。四是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只有平时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思维敏捷的人,在辩论时才能胸有成竹,迅速对对方咄咄逼人的进攻予以反击,对对方错误的观点进行辩驳。[2]

其次,知识能力方面。辩论是大学生智慧与口才的较量,是即兴智慧的现场交锋,需要用有声语言把思考表达出来,这和平时写作业、做卷子用手写不一样。辩论还需要辩证地思考问题,没有一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储备为基础,辩论就只会成为低层次的“口舌之争”,这也要求大学生们除了要掌握学业知识外,还必须有深厚的知识和文化积淀。辩论能够集道德修养,知识积累,语言表达等为一,在辩论中我们你争我论,巧问妙答,时而风趣幽默,时而又严肃质疑,用智慧碰撞出灵感的火花,这样势必能够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

4.增进大学生相互了解,促进相互沟通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需要和外部世界来往,需要满足这种欲望的手段:食物、异性、书籍、谈话、活动、消费品和操作对象。辩论是通过人们因不同观点而引起的言语交锋,达到相互了解、谅解和信任,进而实现人际沟通的一种手段。通过交锋,彼此能够更好的了解对方的立场和观点,,达到高层次的心理沟通。[3]另外,独木难成林,辩论比赛时要求四个人思想统一,配合默契,最忌讳四个人意见不和,在整体上形不成合力。所以,赛手应具备与他人沟通,说服他人,以及在团队中发挥自己能力的作用。

二、构建高校校园文化体系

1.推进学校校风建设,塑造校园精神

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好的校风具有深刻“强制性”的感染力,使不符合环境气氛要求的心理和行为时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使每一位校园人的集体感受日趋巩固和扩展,形成集体成员心理特性最协调的心理相容状态;好的校风具有对学校成员内在动力的激发作用,催人奋进;好的校风对学校成员的心理发展具有保护作用,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有效地排除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侵蚀和干扰。大学生论辩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助推当前他们的创造能力、主体意识和素质教育,有助于推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校风。

2.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良好的学风

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如果只靠教师讲的天花乱坠,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不是主动的掌握理论,构建自己的观点,教学是没有什么成效的。提高学生的论辩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辩论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畅所欲言,鼓励学生“百家争鸣”,各抒己见,张扬学生的个性,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开拓一个广阔的活动空间,为课堂增添活力,学生才能真正把教师传授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理论观点,才能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风气。优良的学风像校风、教风一样,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和完善,对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都有重要意义。

3.促进学校人际关系,提升凝聚力

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有助于广大师生员工达到密切合作,形成一个团结统一的集体,更好地发挥整体效应。现代社会的人才需要团队协作能力,所谓团队协作能力,是指建立在团队的基础之上,发挥团队精神、互补互助以达到团队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对于团队的成员来说,不仅要有个人能力,更需要有在不同的位置上各尽所能、与其他成员协调合作的能力。通过参加辩论赛,学生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和能力,加强了互相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培养集体荣誉感,这些都有利于构建校园文化建设,激发整个校园的凝聚力。

大学生是最富有生机、最富有活力的、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的群体,必须努力提高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来迎接未来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提高大学生的论辩能力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其对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提高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语言表达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还可以提高学生对时事新闻、社会现象的关注度。为了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各大高校应该把辩论赛作为自己校园文化建设的保留项目,让学生能以更高的素质、更佳的姿态,面对未来的社会竞争和压力。

参考文献:

[1] 陶彦蓉,张明星.浅析大学校园辩论赛的意义及发展途径

[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5):126.

[2] 廖礼平.口语表达艺术面面观[M].东南大学出版社,

篇8

[关键词] 中学校园文化;书院文化;仁文书院

校园文化,是在校园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广大教师和学生通过学校这个载体所表现的文化生活形成的总和。学校的特殊环境是其发展的物质前提,社会文化的繁荣昌盛是其发展的外在动力,学校师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特征。从校园文化的本质来看,它实际上是一种氛围,一种文化环境,它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

一、校园文化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历史悠久,早已存在于我国古代教育中,比如私塾、书院所倡导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学而优则仕”“君子不言利”等儒家道义,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这些都是中国最早的还处于萌芽状态的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以孔子、孟子为代表人物创始的这种文化不断完善和发展,深深地影响着几千年来的中国历代校园的学风。总体来说,现代的校园文化包括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物质文化包括校园的教学科研设施、学习、生活场所和校园环境;制度文化包括学校的教学、科研、生活模式和管理制度等;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它包括学校的历史传统、校园精神、校风和办学风格。概言之,校园文化的内涵是:在校园内部长期的教育、学习和生活中,将各种力量统一于共同方向,所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念、精神支柱、学校传统、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生活观念的总和,其内核是学校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

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发展中具有学科教育不可取代的作用,具有独特而又显著的教育功效。首先,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关系到青少年一代身心的发展,更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要建设健康的、主动的校园文化,树立良好的学风、校风,使学校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其次,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生命与灵魂,是学校整体发展的命脉,是学校社会形象的根本,它对学校发展具有价值引导、观念整合、情感激励、规范调节等作用,因此只有站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高度才能驾驭学校的战略发展。而只有学校的发展战略都因文化的浸润和引领而提档升级,一座城市、一个区域的教育才会更加欣欣向荣。

二、仁文书院历史渊源

仁文书院原名文江书院,创建于明初,现位于吉水二中校内。因书院地处恩江(恩江历史上称为文江,吉水也有“文江”之别名)与赣江交汇之滨,故命名为文江书院。1583年重建文江书院时,庐陵名儒邹元标等人既取意于吉水“仁山钟秀、文江潆洄”之美景,又取意于曾子所说的“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之典故,故将书院改名为“仁文书院”。从历史文献来看,仁文书院无疑是明清两朝时吉水名臣宿儒的会讲中心,是当时吉水的文化、精神高地。

邹元标曾作《仁文书院记》,记中说:“县庠水流而东,汇为湖,停畜。左有地隆然高阜,相传为盐仓地,俗名东义仓。仓徙入城,创文江书院。万历庚辰,江陵(张居正)尽毁天下书院,市地归民间。海宁陈侯令兹邑,谓余居湫隘,以俸易而归余。癸未,余滥尘省垣,以复书院请,上报曰可。”此后,邹元标一直坚持在仁文书院讲学,主持讲会前后达30余年。由于邹元标知识渊博,又注重教学方法,所以“里居讲学,从游者日众,名高天下”,兵部尚书李邦华、吏部尚书李日宣、状元刘同升、训导曾天复、刑部郎中李迂谏、嘉善知县李陈玉等人,“皆出其门下”。在此影响下,泰和进士郭子章、安福进士邹德溥、吉水进士罗大、吉水状元刘同升等均到仁文书院讲过学,为吉水的文风鼎盛立下了不朽功勋。

明代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专权,下令“尽毁天下书院”,仁文书院旋即被强令拆毁,材料被出售,院内夷为平地。直到清顺治年间,浙江进士沈中柱任吉水知县,他积极倡导重建仁文书院。应该说,吉水地方官和百姓一直很重视仁文书院的建设。清末,废书院建学堂后,仁文书院被改为吉水高等小学堂,1940年在其旧址上创建吉水中学。由此可见仁文书院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积淀。

三、仁文书院融入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毋庸置疑,明代庐陵仁文书院作为地方文化和精神的高地,在当前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有着积极的作用,地方教育机构可以围绕“仁文书院”这个历史文化地标做文章。

1.打造“仁文书院”物化象征,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前已述及,仁文书院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文脉赓续不断,不仅是传承庐陵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是传承地方文化,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的重要资源。因此,应积极发掘书院文化资源,并有效地将其“物化”。毋庸置疑,对文化自身而言,物化了的文化才不会流失,文化也不只在书中和人们口口相传中被追溯;对百姓而言,物化了的文化能让他们“触摸历史的肌肤,感知历史的呼吸”;对校园而言,物化了的文化能成为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如何打造“仁文书院”的物化象征?地方教育机构可以通过各方力量筹建一幢仿古楼宇,命名为“仁文书院”,此举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是向外界展示仁文书院的历史风貌,有了这幢楼之后,就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为依托。具体而言,楼内可展示仁文书院相关的资料记载、历史图片、研究论文及历代相关人物,甚至可以把当地历代名士的相关资料也列于此,以此增加地方教育的影响力。

二是这幢楼还可以同时兼做校史馆用。校史馆不仅是珍藏学校校史记录的地方,也是向外界展示学校风貌的窗口,同时还是师生爱校教育的重要载体。校史馆可以将学校以前的旧照片、旧物,学校有记录以来的历年教工风采、学生及其升学情况、学校历年所获的荣誉,甚至包括师生个人所获得的各种荣誉、出版的书籍等陈列展示。同时,还可向广大校友发出号召,征集与学校有关的各种物品,激发学生和校友的爱校热情。

2.树立“仁文书院”文化品牌,开展校园文化创建

仁文书院作为地方教育的精神象征和无形资产,不仅可以通过物化的形式继承其文脉,而且还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树立“仁文书院”这个文化品牌,以此不断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特色。

第一,在校园文化相关硬件设施上,着力打造“仁文”品牌。诸如校园内的楼宇、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命名,就可以尽量使用“仁文”这个名字。在校园文化展示墙上篆刻一些仁文书院的历史文化内容,在校园角落树立与仁文书院相关的先贤雕像等。如此,校园内的师生可以经常看到“仁文”二字,慢慢地会激发他们对学校的认同和热爱,这是其他教育方式无法达到的效果。

篇9

一、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滞后,内容框架侧重于税务会计

税收法规和相关法律制度是不断更新和完善的,但是教材的依据是截至收稿日期的税收法规,对于后续的变化很难在教材中进行体现。税务会计是对税法以及相关会计准则的结合运用,一旦税法发生变化时,与该税法有关的具体会计处理有时无法在会计准则中进行同步变更,这就存在着税法与会计准则相脱节的问题。另外,从教材的内容框架来看,现行的教材较偏重于税务会计,而有关纳税筹划的篇幅偏小,大部分教材只对基本税种的筹划作了简要介绍,无法达到通过这门课程教锻炼学生税务筹划的能力目的。

(二)传统的理论教学不利于课程的开展

由于该课程是理论课,在教学方法上,大部分教师仍采用讲授法将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相关理论及案例传授给学生,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对于实务或者相应的案例缺少自己分析或动手解决的机会。该课程的前后理论逻辑性较强,部分税种的计算公式较为繁杂,涉及到税务筹划内容时更需要综合地分析过程,如果仅采用理论讲授的方式,学生不动手参与到课堂中,无法真正地领会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各种税务筹划方法的运用。在教学模式上,大部分学校仍然采用教师一人讲解,学生被动听的这种满堂灌的教学组织形式。即使是在后期关于税务筹划内容或者案例的分析时,传统的课堂教学也是老师讲授案例,学生无法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不用说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所以,传统的理论教学带来的教学效果不佳,教师应该积极思考让学生能够融入课堂教学的方法,真正地将税务会计理论知识及纳税筹划技能传授给学生。

(三)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不适用于学生筹划能力的培养

课程的考核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以及教师教学水平的标准之一。从《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这门课程来看,大部分的考试依然采用的是传统的理论考核方式加上平时考勤,理论考核常以开卷或者闭卷的试题方式进行,且占考核成绩的较大比重。在这种考核方式下,学生可能纯粹为了考试而突击,最后的成绩无法体现出学生平时对课程的掌握程度,也无法达到培养学生纳税筹划能力的目的。

二、原因分析

(一)教学目标未侧重于对学生纳税筹划能力的培养

在现行的《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的教学目标中一般侧重于学生对相关税种的会计处理,对于纳税筹划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不高。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学生的相关实践能力以及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仅把教学目标定位在通过理论教学最终让学生掌握纳税筹划的方法层面是远远不够的,达不到培养学生的纳税筹划能力以及职业素质的养成。

(二)教师的自身教学能力和专业知识不足

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在讲授时运动自身所学理论知识对这门课程进行讲授。由于该课程的实践性很强,且相关理论和实践知识在不断更新,要求教师在讲授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但是与此相悖的是,大部分教师都是在毕业后就进入教学岗位,缺乏相关的实践经验。另外,该课程涉及到会计、税法甚至财务管理和审计相关学科理论与知识,能够综合运用这些专业知识的教师不多,这对教师的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学生的重视程度不高

大部分高校在开设《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时都会将此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一般周课时数较少。在日常学习中,学生经常会存在“选修课就是非重要课程”这样一个误区,加上上课周课时数量较少,不对选修课加以重视,认为学习到相关理论,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即可,故达不到通过学习掌握相关税务会计处理以及纳税筹划方法的教学目标。

三、应对措施

(一)教学中增加实践教学模块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的教学应注重学生纳税筹划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的形成,而不仅限于传授理论知识这一层面,所以在教学中注重通识教育的同时,适当增加实践教学模块,将实践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建立起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为新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讲授税务会计理论知识,让学生在课堂的理论教学中掌握有关税种的会计处理,并对纳税筹划的基本理论及方法进行讲解,学生在整体上对纳税筹划有基本的认知。其次,在讲授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入教学案例,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案例,然后教师点评总结。在教学中增加实践教学模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及与税会有关的职业判断能力。

(二)教学方法以原来的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

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的课堂授课方法一般为理论教学为主,且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应用型本科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应用型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如何将实践能力的培养带进课堂呢?

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中,教师应该转变观念,“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授课中不仅加强理论的讲授,更应当注重方法的传授,尤其是纳税筹划的基本思路以及基本方法。一是教师通过任务导入讲授本次课程的教学目的及任务,结合讲授理论知识和会计处理及纳税筹划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所授理论,以完成任务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正确筹划的岗位能力;二是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分析时可以采取多种课堂组织形式,例如:课程的前半部分在学习单个税种的分析时,学生可以以个体作为分析的主体,根据分析结果教师适当进行点评;在课程后半部分教师可适当引入综合性的案例,学生可采取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分析,根据讨论结果选代表进行方案展示,教师最后进行点评,这些课堂组织形式均能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

在这些课堂组织形式的运用中,教师应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对案例产生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案例分析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问题分析能力。

(三)校企合作,增强课程的实践性

为了使课堂具有更高的实践性,做到实务和理论真正衔接,学校可以适当运用校企合作模式,邀请企业财务部的税务会计和税务局相关人员进行授课或者学生实地进行参观。企业的税务会计人员讲授他们在实务中遇到的税务会计处理问题以及纳税筹划经验,让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的现实纳税筹划的策略,有利于加强他们对税务会计以及纳税筹划的兴趣。企业税务相关人员的讲解可以让学生从客体层面上理解税务局如何征税,并真正认清纳税筹划与偷、漏税的区别,通过这种校企合作的模式从另一层面上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

(四)课程的考核形式灵活,注重学生筹划能力的培养

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目标,该课程在考核方式上应当以灵活性及实践性相结合,考核内容不能仅局限于对课本知识的识记和理解,应更加注重对相关纳税筹划方法的运用。对于考核形式,可以采取过程性评价与期末相结合的考核形式,过程性评价可包含但不限于考勤、平时作业、课堂讨论、小组成果展示等,期末考核除了采用闭卷方式外,还可以采取开卷及课程论文等方式进行。

(五)加强纳税筹划能力的师资培养

篇10

新课改下,初中学校的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校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息息相关,科学的规划学校管理已经成为当代中学校园文化的具体象征[1]。初中时期,是学生心理与生理快速成长的重要时期,也因此,合理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就更需要依赖完善的学校管理制度,唯有不断建设健全学校的管理制度,方可真正意义上激发初中教育论文的教育教学职能。 

1 初中学校管理内容及特征 

1.1 初中学校管理内容 

学校管理工作涵括了整个校园建设环节,是一种基于全局视域的教育管理。相较于初中学校来说,毋庸置疑,学校管理工作开展质量的优劣性,将直接影响到校园整体的教育教学水平,是人才培养与确保教学质量、效率的基础。初中学校管理内容是指学校管理者(校长)落实学校教育育人目标的一种客观行为,因此,学校管理并非是只是校园事物展开的重要单元,更是教师教学管理的重要支流。学校教学管理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与目标养成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不难发现,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进行更应当从主动性的角度出发,以此来表现素质教育的内涵。 

1.2 初中学校管理特征 

一是初中时期学生的进取意识与自制能力间往往存在一定的冲突,这也就必然影响了学校管理工作在开展阶段有很大的艰巨性。二是学生的理智认知还未真正生成,因而在大多数时刻必然会受到感性思维的控制,导致学校管理在进行时遭遇到更多的外界因素制约与影响。三是初中时期学生在价值观方面还处于一种非常反抗的特征阶段,其性格往往会表现得过于强硬抑或过于不善言辞,这也就在某个角度和初中学校管理制度处在一种对立状态。毫无疑问,这对学校管理工作开展带来一定制约。 

2 强化学校管理工作的可实施路径分析 

2.1 利用教学管理推动新课改的执行 

初中教育新课改的主旨,旨在在教师的教学指导下,使学生能够实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2]。有鉴于此,学校管理的工作就是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和教师、同学以及校园环境构成等要素展开互联互动,共生共创,最终打造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可以肯定的是,新课改背景下的学校管理工作必须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性,彰显学生能动学习的重要性和地位。通过兴趣、能力、经验等中介来促进新课改工作的执行,开展联动整合,以此来突出三维目标整合发展的水平。不仅如此,学校管理工作还需要重视课程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学生和课程的相关要素进行多元互动阶段,通过多元化的活动办法展开多元化的智能建构,最终达到让每一位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发展、创新的良性循环。 

2.2 开展现代化的学校管理 

初中学校现代化管理工作的创新属于一个和旧观念、老传统以及陈旧的管理模式相抗争的过程,这也就必然需要学校管理者能够有勇气追求,理顺新旧的关系,打破难点。毋庸讳言,当前现行的学校管理制度与社会转型期的改革,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一些事情在学校方面也是无能为力的。但学校管理者不可因此而畏惧困难,随波逐流。作为一个具有学校管理智慧的管理者,更应当学会审时度势,最大限度上通过多方面的有利因素去克服困难,引领学校发展进步。对学生学习阶段与教学阶段可采取现代化的激励管理,以此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教师的工作热情,使得整个教学工作更符合教育规律,要求教师与各部门管理者都能够不断坚持学习充电,在工作实践中持续健全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对教师与学生的管理中,都应当体现“人本理念”思想与必要的人文关怀,用教育者的方式尊重人、激励人。 

2.3 实施民主化管理 

让教师能够在学校事物中感受到主人翁地位,让教师参与到学校的工作管理中来,以此来提升教师的主动意识与创造精神,提升教师的自我价值感。事实证明,让教师和学校其它成员参与到学校的工作管理,能够极大地加强管理的力度且获得更多的认同感觉,这也让学校的全体成员对学校管理能够有更多的信任感,使双方形成为一个整体,彰显教职工的自豪感、责任心。此外,让学生在学校管理中也发挥参与作用,只要涉及到学生的教育活动在设计方案时都应当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尊重学生意见,在进行活动时有学生参加管理,并努力实行民主管理。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明白“如何办学,通过什么手段办学”需要学校管理者主要是校长充分认清形势,理解新时期下社会对初中学校的具体要求,并且积极地革除学校管理中存在的弊端,打造出适合时展及形势需要的初中学校管理模式,以此来促进管理,推动学校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