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推广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8 06:29: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阅读推广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当问及为何不从图书馆借书时,不知道怎么用的占94.7%,认为没有适龄/感兴趣/好看图书的占87.4%,认为图书馆太偏远的占82.6%。这反映出图书馆在发展中面临着图书资源少、质量差,馆舍偏远覆盖面积小,服务观念落后,忽视用户教育等一系列困局。图书馆若要实现破局发展,势必要抓紧儿童阅读群体,转换服务观念,强化服务手段,充分利用国家新近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年儿童图书馆建设工作的意见》、《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指导文件,重视儿童图书馆建设、普惠教育、阅读教育、安全教育的契机,大力发挥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诚然,预防儿童伤害迄今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理应从完善立法、加强执法、强化学校教育、提升家长安全意识等方面入手,使儿童能从外界得到足够的安全保障。但是,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从阅读入手对儿童进行安全意识培育,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进而锻炼并增强其防范与自我保护能力,实现预防儿童伤害由被动保护向主动防范的转变同样至关重要。
2儿童阅读推广面向安全教育的难点
2.1推广主体能力弱化
总体数量少、覆盖面积小是图书馆服务能力弱化的突出表现。截止2012年,我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076个,其中县市级图书馆2683个[8],基本达到“一县一馆”的配置,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但三千多个公共馆中,专业少儿图书馆仅有99个,绝大多数儿童服务功能仍由地方公共馆承担。尽管如此,也仅能达到平均每44万人、每3201平方公里才拥有一座公共图书馆的覆盖面,平均服务半径约32.8公里,远超国际图联规定的4公里标准[9],这与图书馆文化、教育、信息中心的地位极不相称。经费投入低是掣肘图书馆服务能力的关键问题。据文化部统计,2009年我国有675个县级图书馆全年无购书经费,占当年县级图书馆总数的27.1%。经费不足直接导致图书馆资源保障能力低下,不少馆二、三十年来没有买过一本新书,完全失去了对读者的吸引力,只得靠出租场地,经营网吧、茶室及各类培训学校维持运转。“造城运动”导致图书馆进一步边远化。不少地区在大拆大建的“造城运动”中兴建了一批地标式图书馆建筑,看似加大了对图书馆的投入力度,但实际上这类拆建基本上都是拆除原处市中心的老馆,另在新城区修建新馆。而新城区往往人烟稀少、交通不便,无异于将图书馆进一步边远化,造成图书馆利用率长年低迷。以南充市图书馆为例,新馆修在市政府新区,周边除了政府单位,人流量极低,从顺庆区中心乘公交到馆至少需要30分钟,若从高坪区、嘉陵区中心乘公交到馆则需1-1.5小时,以致市民戏称“乔迁新馆之日即是图书馆没落之时”。放眼全国,此种情形绝非个案。
2.2推广活动主题单调
受传统文化影响,我国图书馆长期呈内向式发展状态,“等”、“靠”思想严重,缺乏主动服务社会的动力。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存在价值受到质疑的图书馆被逼朝外向化转型。由于欠缺经验,图书馆的儿童阅读推广只有摸石头过河,活动策划上偏好借鉴上世纪末政府主导的“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活动”、“知识工程”等极具宏观意义的选题。这类主题宣扬“阅读改变人生”,赋予阅读过于厚重的意义,远离儿童日常生活,反倒使之产生敬而远之的心理。有些馆的活动年年搞,但没有认真调查儿童的阅读兴趣与实际需求,翻来覆去就是讲座、展览、朗诵会等老一套,缺乏创新,对儿童吸引力明显不足。这反映出我国儿童阅读推广目前普遍存在形式化严重、主题假大空、缺乏系统的长期规划等问题,单靠零敲碎打、浅尝辄止的嘉年华活动,很难将儿童阅读推向深入。
2.3安全主题童书稀缺
2012年,我国共有580家出版社,其中530家参与了童书出版,共出版儿童读物30966种、47823万册,占当年全国图书出版总量的7.49%。[10]从数量上讲,不能算少,但从主题上看,涉及安全内容的童书实在不多,甚至没有一本经过科学论证的全国性防教材。这点可以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书目为佐证。该书目2004至2013年共推荐十批次,1000种图书。其中涉及安全主题的图书仅有5种,占总量的0.5%,分别是《青少年自我保护掌中宝》(2005)、《告诉孩子自救自护119招》(2006、2009、2010)、《全民应急科普丛书》(2007、2009、2011)、《你该怎么办李澍晔叔叔避险高招101》(2008)、《儿童安全自救早知道》(2013)。其中《告诉孩子自救自护119招》与《全民应急科普丛书》的多次入选,充分反映了出版社在选题上忽视安全主题,导致该类型图书更新缓慢的弊病。受利益驱动,童书出版的选题结构越来越畸形,某个选题一旦引爆市场,各出版社蜂拥而上。如《哈利波特》火了,跟着热销一批妖魔鬼怪;“鸡皮疙瘩”热卖,引来一群僵尸幽灵。畸形的选题结构直接影响了儿童的阅读结构,根据笔者对四川南充西华师范大学附小1-6年级340名学生的调查发现其阅读内容主要为:动漫类占72.4%,奇幻类占69.7%,童话类占66.8%,历史类占32.6%,文学类占26.5%,军事类占18.2%,艺术类占11.2%,其他类无一谈及安全。在大环境的影响下,童书出版娱乐化、同质化、成人化等问题逐渐显现,一批如《泡妞宝鉴》、《我的美女老师》等涉嫌内容的图书,居然成了中小学生引以为傲的谈资。尽管等五部门于2013年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少儿出版管理和市场整治的通知》,对童书市场开展了专项整顿,查处了一批违规出版社,但童书出版结构上的偏失仍将长期持续。
2.4欠缺推广合作机制
《公共图书馆服务发展指南》指出:“一个成功的公共图书馆是充满活力的机构,能够与其他机构和个人合作”,“满足本社区多样化和不断变化的需求”。但我国图书馆长期受内向式发展观念的影响,在儿童阅读推广活动中往往孤军奋战,有很强的封闭性,没有充分认识到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图书馆只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既缺乏与系统内其他环节展开合作的主动性,又缺少借鉴其他推广活动成功经验的积极性。新世纪以来,除了政府主导的大型阅读推广活动以外,不少相关社会机构(出版商、书商)与民间团体(红泥巴村、毛毛虫上书房)或个人(梅子涵等作家)也纷纷投身儿童阅读推广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鲜有图书馆能够积极主动的与之进行合作联动,进一步扩大儿童阅读推广活动的影响力,使得推广参与主体力量分散化、零星化,直接影响了最终的社会效果。
3面向安全教育的儿童阅读推广发展策略
3.1加强政府重视
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从宏观角度看,以阅读推动儿童安全教育全面深入,事关国家前途与民族发展的战略部署。国家理应将儿童阅读上升为国家战略,做好制度建设、经费投入上的长期规划,并推动落实。近年,政府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活动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年儿童图书馆建设工作的意见》等文件,但“通知”、“意见”终归缺乏有效的约束与强制执行的效力,看上去更像是“逢年过节”发个例行公事的文书应个景而已,徒具形式,缺乏实际价值。对此,首先需要政府加快图书馆法的立法进程,在法律上定义图书馆的定位、角色、职责,从制度上解决图书馆发展中面临的政策、人员、资金困局,从而强化图书馆的服务能力与教育功能。其次推动儿童阅读立法,将阅读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充分保障儿童阅读的基本权利。制定儿童阅读规划,设定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分步实施,在全社会营造阅读氛围,普及阅读意识与观念。再次,地方政府需要摒弃大拆大建运动式的发展模式,将拆建资金投入拓展图书馆覆盖面上来。与其耗费巨资把一个馆修得精益求精,不如加强中小馆的布点建设,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公共阅读场所,全面提升图书馆的服务保障能力,更有助于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无论是美国的《ReadingExcellenceAct》、《NoChildLeftBehind》,还是日本的《儿童阅读推进法》,都证明了建章立法是推动儿童阅读发展的有效手段。美国政府每年近10亿美元、日本政府每年200亿日元的资金投入,则是法案执行的有力保障。深圳已在国内作出垂范,在“民生净福利”专款支持下,至2012年该市共有公共图书馆641个,形成了完善的市-区-街道-社区四级服务网络,达到每1.6万人拥有1个图书馆的标准[11],成功将公共阅读资源、场所、服务推送至儿童生活圈,彰显出“图书馆之城”浓厚的全民阅读氛围。
3.2改善图书馆服务
传统观念认为图书馆阅读服务无非就是开辟一块空间,摆几张桌椅,提供几本书刊这么简单。但时代在发展,图书馆的服务理念也要随之变革,应当针对不同读者群体开展卓有成效的个性化服务。以儿童读者为例,怎样的环境营造才符合其审美特征,怎样的空间布局才符合其行为特点,怎样的书刊陈列才方便其阅读使用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图书馆在向儿童提供阅读服务时必须考虑的因素。目前,我国大多数少儿馆或少儿阅览室普遍陈设单一、氛围肃穆,忽视儿童的心理诉求,而且依据中图法对童书进行排架管理,超出了儿童的理解范围,自然无法对其产生吸引力。反观众多儿童乐园专设的阅读区,虽然图书少,而且不完全是儿童读物,但总能吸引一些孩子在此驻足翻阅。原因在于这里没有图书馆规章的禁锢,却有色彩斑斓的视觉感知、充满童趣的行为体验,这对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图书馆应该借鉴此类经验,以儿童为本,利用儿童喜欢色彩丰富事物的特点来美化环境,利用儿童喜欢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来设计相关设施,利用儿童喜动的特征来布置空间,打造动静皆宜,阅读与游戏功能互补的儿童阅读区。图书排架应按主题予以简单明了的分类,既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又方便引导儿童阅读。台湾地区的“纸风车绘本馆”就以童话情节为设定,采用艺术的设计手段,结合故事情景,营造出八个主题阅读空间,使儿童产生在故事中阅读的感受,带来了集故事性、趣味性、知识性、文化性于一体的阅读体验。这对改变儿童安全教育一味依赖枯燥说教的局面尤有帮助。
3.3创新主题活动
中国图书馆学会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探索阅读推广活动的新形式、新方法、新策略。要克服儿童阅读活动形式大于内容的弊病,务必要注重活动的实效性,而安全教育作为此前罕见涉及的活动主题,对现有体系是个有益的补充。该主题活动设计需注意三个问题:一是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要提供层次化的活动内容,0-6岁幼儿以绘本故事为主,穿插各类模拟游戏,开展启迪教育;6-14岁少儿以安全常识教育为主,结合各类科普活动,让孩子动手操作或模拟体验用火、用电、溺水、坠落等意外伤害及人身侵害,深刻了解各种伤害的危害性,提升防范意识;14-18岁中学生以知识普及、生命关怀为主,通过各种案例的情景再现,让学生知晓伤害的诱发机制、合理的规避方法,遵循基本规则与规律,培养自我保护与自救能力。二是活动不能仅依靠图书馆自有场地,必须向学校、社区渗透,深入到儿童生活周边,以弥补传统活动覆盖面小、受众面窄的缺陷。温州市少儿图书馆曾于2010年在五个社区成立“毛毛虫上书房”社区阅读基地,对社区内3-12岁儿童定期开展亲子阅读活动,为周边家长、儿童就近参加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三是活动形式要多样化、趣味化。充分利用儿童对新鲜事物有强烈触碰感与参与感的特点,开展各类情景模拟活动。如改编游戏“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妈妈妈妈怎么办?”“小老鼠别害怕,千万不要跳下来,妈妈妈妈就来了。”“妈妈怎么还不来?老鼠弟弟要跳下来。”“老鼠弟弟太顽皮,高高的地方太危险,千万不能往下跳,要把妈妈紧紧抱,紧紧抱。”又如利用儿童对警察、消防员等公职的崇拜,可邀请他们参加《坏人来了》、《火场逃生》等情景剧表演;再如,模拟道路交通环境,向儿童传授行走、骑车规范等。此类活动生动活泼、寓教于乐,儿童参与后印象深刻,更便于对安全知识的进一步理解。
3.4联合社会力量
篇2
关键词:移动阅读;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
中图分类号:G25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16)06-0036-05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China's mobile Internet users, mobile reading is becoming a mainstream way of reading. Librari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faced with the challenges of new reading promotion from users and the new technology. Aiming at the problems appearing in the process of reading promotion, including the lack of awareness of the targets, the limited observation means of the activity effects, and the neglecting of four kinds of major concerns and service demands in the promotional activities, this article re-combed the purpose and direction of reading promotion, conducted case analysis on typical reading promotion activities, and put forward several operational strategies for reading promotion in the mobile reading environment.
Key words: mobile reading; librari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ading promotion
信息时代,信息资源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多元化,而阅读行为是获取和交流信息的第一途径,也是最为经济和效率的手段。1975年,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简称“国际图联”。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s and Institutions, IFLA)所提出的图书馆的四大社会职能,即保存人类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其实都是围绕信息资源的传播和利用展开的。因此,阅读推广活动是图书馆在当今时挥自身影响力和价值的重要手段。高校图书馆所服务的大学生群体,正是我国最主要的阅读行为主体。探求高校图书馆在新形势下的阅读推广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移动阅读环境解析
伴随着无线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移动互联网正在深入改变着大众的信息获取方式和信息交流行为。移动阅读是数字阅读的进一步延伸,据2016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中国居民上网人数已过半”,“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有90.1%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其中学生群体超过1/4,近三成集中在20~29岁年龄段,拥有大学学历占比11.2%。随着我国移动互联网网民的迅速增长,越来越多的数字阅读行为由PC端转向以手机、平板电脑和阅读器等介质的可移动设备。
《2014年中国手机网民娱乐行为报告》[2]指出,手机阅读(84.6%)和平板阅读(16.5%)所支持的移动阅读方式,超过对阅读环境要求较高的纸质书籍阅读(30.7%)和电脑阅读(28.7%)。但同时,58.1%和25.0%的用户认为手机阅读对他们采取其他阅读方式没有任何影响或影响较小,“只有17.0%的用户认为手机阅读极大地减少了他们使用其他方式阅读的可能”。
在移动互联网浪潮带来的媒介变迁过程中,专业的适于移动界面的阅读APP、新闻类媒体APP大量出现并有了爆发性的增长,以微信、微博、QQ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也增加了数字阅读版块的扩张和投入,称霸PC端的浏览器、搜索引擎等网页信息服务业务也支持阅读模式,帮助用户以更护眼的模式、更优质的排版、更及时的响应速度、更低廉的价格来更好地进行图文浏览和信息阅读。
用户习惯和网络技术在协同培养着新一代的互联网居民新的阅读行为模式。如果说凭借便捷性和广泛的传播性,数字阅读超越了纸质阅读,达成了信息源的全球化超级传播,那么依托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社交网络,移动阅读实现了数字阅读所无法达到的跨区域、去中心化实时联动。移动阅读方式的“轻度”化、碎片化、即时性、娱乐性等特征,在争夺有限的注意力资源方面呈现出不容小觑的实力。而移动阅读天然的社交性、个性化、主动性、常态性和价格低廉,则满足了用户新信息环境下的文化消费需求,助长了新的消费趋势。
2 当前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现状
自“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阅读推广活动得到政府、教育界、出版界及文化界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各地主导,各校各出版单位广泛参与的“书香+”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检索“搜狗新闻”,自2015年4月24日-2016年 6月5日,共计有874条冠名“书香”的阅读活动新闻,涉及“书香城市”“书香文化节”“书香地铁”“书香企业”“书香校园”“书香社区”等等。检索“书香+大学+活动”,有27条新闻,这还不包括各校实际举办而只刊登在校园网上的详细活动信息和报道。
可以说,阅读推广联合“世界图书日”,获得了广泛的宣传,社会对活动的认知度高。实效可以从活动目标的设定、活动效果的观测手段、活动的服务对象及服务需求4个方面进行考察。
2.1 阅读推广活动目标意识不足
面向公众的阅读推广活动旨在提高全民阅读兴趣,增进全民信息素养,全面提高公众的知识教育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IFLA在2011年的《在图书馆中用研究来促进识字与阅读:图书馆员指南》(以下简称《图书馆员指南》)中指出,“在读写能力和文化素养中,对读写能力的促进――特别是阅读――可能被构建成推销阅读材料以及用阅读经验来说服人们去阅读和使用阅读材料。一个相关的词汇,读者开发(如开放图书有限公司的叙述),更多地强调个人,增加个人的自信和阅读的愉悦感,增加阅读的可选性,提供分享阅读经验的机会,以及支持阅读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3]。
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面向的目标人群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在校大学生及研究层次的师生群体。不少学校注重新生入馆教育、专项数据库培训、论文写作指导、文献检索等工具类软件的使用培训,指出信息资源的物理地址和使用资源的方法,完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工具指导。但在实际的内容传达层面,并没有针对他们的阅读需求、阅读能力做进一步的数据细分,进而达成个性化的阅读推送。反而是亚马逊、京东等电子商务网站及搜索企业利用Web用户日志的浏览、购买及搜索信息(包括搜索兴趣和热点),持续追踪和记录用户的阅读偏好,分析关联性,并扩大用户的可选择性。可以说,当前的高校阅读推广活动,表面热闹,参与并不深入。由于针对性差,使得用户的阅读需求与推广活动的内容无法达成对接。
2.2 活动效果观测手段受限
进一步考察,我们发现,造成无法对接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当前的服务系统上每一个用户其实际的阅读水平、阅读素养很难通过现有数据得到直观体现。读者数据搜集停留在专业、性别、年级等粗浅类别的区分上,对更具有实际意义的影响因素如性格、兴趣、社团以及人际网络缺乏链接和观测手段。在Web3.0时代,传统的基于Unicom系统的工作平台相对封闭,并没有提供给用户更多的自,其报表功能中的借阅历史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个人的阅读偏好,但还无法做到与其他数据进行交互,对用户进行借阅行为预测。由于数据太大而分析工具、分析能力不足,我们现有的系统并没有充分的智能化技术完成对每一个用户的阅读素描。
此外还需考虑到,“借”和“阅”是2个不同的行为,并不必然伴随。借出的图书可能用于社交帮助,可能用于应对考试,也可能只是“借”而没有读。而在图书馆里翻阅甚至读完的书,不少同学可能并不会借回宿舍,或者受到市场营销的影响,直接购买图书阅览。不同于数字阅读,在图书馆提供纸质文献流通的前提下,如何直观地对用户的阅读进度和阅读状态进行跟踪和观测,当前的服务尚未提供相应的观测手段,我们默认借出即阅读,并依据借出时长(如续借)作为评价的一个标准。因此,在各种阅读活动中,我们凭借“借书量”评选“阅读达人”;读后感等书评类写作、演讲比赛,成为最容易看到“成绩”的活动项目。前者重量不重质,后者作为竞技类项目优中选优,其实更多仰赖参与者个人的素质,难以体现出“沉默的大多数”在活动过程中阅读行为的改变和信息获取的增益。
2.3 四类重点关注对象及服务需求忽视
从阅读推广活动的初衷及目的来说,活动应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真正做到“为人找书”和“为书找人”的双结合。范并思[4]将阅读推广的理论目标定位于“⑴引导缺乏阅读意愿的人阅读;⑵训练有阅读意愿而不善于阅读的人阅读;⑶帮助阅读困难人群阅读;⑷为具有较好阅读能力的人提供阅读服务”。这意味着我们必须紧紧围绕“阅读行为”发生的群体,从意愿和能力2个方面,重新摸清服务对象,把握服务重点,并针对不同对象的不同需求展开服务:开展面向阅读障碍群体的指导性阅读;针对网络文学成瘾性阅读的行为纠正;阅读方法的普及和适应性辅导;针对学术需求的专业学科指导。而这些都需要与心理学背景的研究人员进行合作,开展普查工作,进行相应的培训。
在这一目标原则的指导下,阅读推广活动的主题和内容就得到了明晰的揭示。一些之前被忽视的内容就被引入了视界之中。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包括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特色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国际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及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以“主题=大学生阅读障碍”进行检索,得到204篇论文,其中2006-2016年数高达182条,直接以之作为篇名的就有32篇。而其中“大学生英语阅读障碍”成为近年来教育学的研究热点,大量涉及少数民族群体及非英语专业学生。这正表明,我们的阅读推广其实忽视了大学生功利性阅读的需求。大学生阅读普遍存在的核心障碍是“多语言阅读障碍”。
而对阅读能力较好的同学来说,阅读习惯的培养、阅读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可能反而是阅读实践中突出的障碍。另外,移动阅读沉迷现象、网络成瘾现象的涌现,也提示我们可以通过相关内容的阅读干预来帮助同学进行阅读治疗及阅读行为纠正。在阅读方法上,记忆规律、语言元认知等相关认知心理学和思维导图、结构化笔记等方法的普及,有助于同学以更理性的态度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从而增进阅读兴趣。而在学科专业的学习上,教师开列的指导书目和参考书目等有效信息,豆瓣上相应主题的“豆列”等深度资源(还包括MOOC教育、知乎、果壳、丁香园等专业知识分享平台),图书馆并没有拿来和我们的阅读服务结合在一起,也没有开辟出专门的展览区域加以推广,这正是我们的阅读推广服务落后于读者需求之处。
篇3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阅读推广
推广方法
分类号G252.1
DOI
10.16603/j.issn 1002-1027.2016.06.012
2009年中国图书馆学会成立了阅读推广委员会,倡导图书馆人顺应信息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千方百计推动阅读推广的可持续发展。目前,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已从以往自发的、局部的、补充式和应景式的服务,发展成为最能体现图书馆核心价值、最具活力和最受欢迎的图书馆时代潮流。高校图书馆努力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阅读推广的方法与形式,使阅读推广活动更为丰富多彩。沈阳师范大学(以下简称沈师大)图书馆坚持持续发展的理念,面向创新,走出了具有本馆特色的阅读推广之路,使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服务成效显著。2016年荣获中国图书馆学会“2015年全民阅读先进单位奖”。这里以沈师大图书馆近两年开展的阅读推广工作为例,探讨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创新的路径和方向。
1.整合多方资源,拓展推广主体
1.1设立阅读推广部
沈师大图书馆十分重视阅读推广工作,面对纸质图书借阅量及新书利用率逐年下降的情况,2015年4月,正式成立了阅读推广部来开展阅读推广工作。阅读推广部由副馆长主管,抽调馆内精干力量分别成立资源组、影视组、基地组和社团组4个小组。资源组负责纸质资源推介;影视组负责经典影视推介;基地组负责对接院系开展系列活动;社团组负责组织学生。每个小组专司其职,协同所在部门制定阅读推广计划,策划方案,共同开展阅读推广活动。这种“矩阵型”的机制有利于减少阅读推广工作的专门人员的数量,同时充分发挥各馆员的才智,通过不同部门人员的合作,锻炼了他们相互合作和沟通的能力,带动了全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这项创新服务工作的参与热情。
1.2组建阅读推广人团队
为使阅读推广工作进入常态发展的轨道,2015年策划组建了阅读推广人团队。即在全校师生群体中,通过公开招聘、院系推荐、专家邀请相结合的方式,分别从学术宗师、教师、辅导员、图书馆员、学生五个层面聘用阅读推广人。首批阅读推广人团队的架构是:首席阅读推广人贺绍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当代文学评论大家;青年教师王力春,沈师大国学达人,“兰亭书院”和“子矜国学会”创办者;金星老师,法学博士,“鲤鱼读书沙龙”主持者;魏泽、刘君杰老师,辅导员,大学生的良师益友;胡永强老师,馆员,“好书角”和“新书架”负责人;芦金梅老师,馆员,“读者协会”负责人;学生阅读推广人3名。共聘任了10位阅读推广人。2016年读书文化节期间,图书馆聘任了第二批阅读推广人。在面向全校师生继续选拨的同时,将视野扩大到社会,聘请了国内知名作家鲍尔吉・原野、《光明日报》辽宁记者站站长毕玉才、沈阳著名企业家刘奇。这些阅读推广人均热爱阅读、善于阅读、热心公益、志愿分享,乐于参与推动全民阅读的事业。他们是各个层面读者的代表人物,在担任阅读推广人之前,就一直致力于阅读推广事业,用实际行动和高尚人格影响并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们正式担任图书馆阅读推广人之后,开展了读书沙龙、专家讲坛、经典书目推荐、真人图书分享等一系列主题活动。这些阅读推广活动交相辉映,以点带面,联接一体,凝聚无穷力量,不断唤醒读者阅读的热情。
1.3发挥学生社团的引领作用
早在2010年9月,图书馆成立了“读者协会”,属于本校学生在自愿基础上自发组织而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阅读活动的社团组织。读者协会打破了年级、院系和学科的界限,吸收兴趣爱好相近的同学,发挥他们在某方面的特长,开展有益于阅读的活动。目前,读者协会的规模逐步扩大,并打造了三大品牌活动:即每周二晚的“共读一本书”读者沙龙;每周三晚的HT英语角;每周四晚的真人图书馆活动。除此之外,还不定期举办阅读演讲、读书征文等竞赛活动。读者协会不仅只是图书馆内的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它担当的是全校乃至校外大学生阅读推广的使者;不仅给自己创造了阅读的机会,同时还发挥了影响、传播、感染身边人热爱阅读的引领作用,将他们的阅读理念分享给身边的同学们。读者协会成为图书馆读推广活动的重要推动者。
1.4联合学校职能部门协同工作
沈师大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工作,一直坚持“一个核心,多方合作”的思路。所谓一个核心,是指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对读者进行阅读推广的核心作用,推广主体主要是图书馆;多方合作,是指充分地发挥全校有关部门的力量,包括校党委宣传部、学生处、教务处、校团委、校工会以及各院系等相关部门。例如,每年举办读书文化节,活动以图书馆阅读推广部为主导策划,由图书馆阅读推广人团队、学校职能部门、学生社团以及社会力量等几方面共同参与。读书节的开幕、闭幕仪式,学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处长以及各学院领导,都能到场指导活动、参与活动,并给予专项活动经费支持。这已成为沈师大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的力量源泉。
1.5争取社会资源助力阅读推广
沈师大图书馆在开展阅读推广时,不囿于校内资源,主动寻求与社会媒体等部门合作,收到良好的效果。首先,借鉴、借力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与辽宁省图书馆合作开展“120周年特展”“战火中的铿锵玫瑰――抗日巾帼英雄图片展”。其次,与民间读书会合作,如与“子矜国学会”合作,联合开展读书沙龙活动。其三,联合社会志愿者,开展真人图书馆活动,如与“盛京文华工作室”“辽沈海归精英联盟”等合作,分享阅读理念以及学习、求职经验。其四,与社会媒体合作,丰富阅读推广活动的内容,如邀请《环球时报》首席记者谷棣做客真人图书馆,分享海外采访经历,与《时尚生活导报》联合打造小学期生活课堂。其五,与实体书店合作,邀请热销图书作者,如漫画大师王泽、剑桥男神邓楚涵等,与大学生读者品读作品。其六,面向社会聘任具有一定影响力,并且乐于参与阅读推广工作的人士,如知名作家鲍尔吉・原野、《光明日报》著名记者毕玉才、沈阳著名企业家刘奇。利用他们的影响力带动和指导读者阅读。
2.创新推广形式,深化活动内涵
2.1阅读推广常态化
为了使阅读推广工作常态化,图书馆将阅读推广活动划分为读书季、毕业季、迎新季、文化季四个时段。①读书季(每年的4月到6月),历时两个月,围绕当年读书节的主题而开展的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如2015年读书节的“书香伴春日・阅读正当时”,开展活动20余。②毕业季,一般是结合大四学生即将毕业的时段,开展各种阅读推广活动。如“‘学长开讲’真人图书馆”“考研・听我说”“‘书海留痕’借阅记录私人订制”“送你可以带走的图书馆”等。③迎新季,是在新学期新生报到后,围绕“新生如何利用图书馆”所开展的入学教育活动。如“最美的遇见・沈师大图书馆初体验”“大学那些事儿・新生推荐阅读书目”“梦想时光机・写给四年后的自己”“左图右书・图书馆卡通形象征集”等多项活动。④文化季,基本贯穿于整个下学期,围绕系列主题内容开展各类阅读推广活动。如2015年文化季以“阅古读今・中国传统文化品鉴之旅”“向忱讲坛:做好中国人,共图中国梦”“特藏珍品古籍展”“中国传统文化影片展播”等为主题,开展了10余项活动。
2.2活动形式创新化
阅读推广活动只有具有特色和不断创新,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图书馆在以书展、图片展、影展、报告、交流、竞赛等传统阅读推广形式的基础上,融入游戏、微旅行等充满乐趣的流行元素,同时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拓展推广渠道,达到引领阅读的效果。创新型的活动如:①读书季中的“向忱讲坛”:邀请《亮剑》的责编董保存大校、孔子传人孔祥林、明明德教育基金会办公室主任刘奇、锦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魏金国等开讲。②真人图书馆:后勤史馆徐文涛大校讲“重温革命记忆・延续红色精神”;十年徒步中国的雷殿生老师讲“信念的力量”等。③各种展览:举办“硝烟中的红色记忆”著作展、“战火中的铿锵玫瑰”图片展、“战争中的峥嵘岁月”影片展。④竞赛:举办“书海寻径,辩途争霸”主题辩论赛、“品一抹古韵,绘一路人生”读书计划大赛、“以书为友,以书会友”大学生读书爱书推荐活动。⑤走读:2015年读书文化节期间带领大学生走读“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张氏帅府、满铁奉天公所旧址等10余处文化建筑,探寻历史遗迹、增强爱国情怀。⑥游戏:举办“寻找遗失的代码”活动,设计“深入敌营”、“争分夺秒”等七个环节,带领读者穿越战火纷飞的年代。参赛选手需通过寻找线索、检索数据库、预约学习空间、使用移动图书馆等多种考验,在游戏中寻找检索与阅读的秘径。⑦新媒体平台推广:开展微信好书推荐、微信美文朗诵・聆阅等,让阅读无处不在。
2.3强化专业阅读
专业阅读是大学生读书的重点,必须加以重视和强化。图书馆以信息素养教育为平台,通过信息检索比赛、论文写作大赛等活动开展专业性阅读推广。主要活动有:①第六届本科生信息检索技能大赛,首届论文写作大赛。②“快乐听讲座,轻松拿学分”的新功能体验系列、论文写作指导系列、资源推广系列活动。③2015年秋季资源检索与利用培训,一是新功能体验系列:走进苹果,走进lOS、3D打印的世界、多媒体制作入门、视频编辑技巧、光与影的世界、摄影技巧培训、Photoshop入门。二是论文写作指导系列:word的排版与设计、论文开题与立项前的文献调研、文献管理软件、论文写作与投稿指南、论文相似性检测知识、国研网。三是资源推广系列:包括图书馆资源与服务介绍、中文电子期刊、中文电子图书、外文电子期刊、原文传递服务与免费学术资源、移动图书馆。同时,配合大学生主修专业,不断评介、推荐经典新书,开展文献传递和指导阅读。
2.4深化主题阅读
注意克服多主题推广的分散性,经常开展围绕一个主题的阅读推广活动,有益于打造内涵丰富、持续性强、常规化的“深阅读”活动。图书馆陆续开展了“莎士比亚作品”“鲁迅作品”“创新・创业”“国家珍贵古籍”“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等主题阅读活动。如2016年10月,为纪念中国工农胜利80周年而开展的“读史・铸中华魂”主题阅读活动:①制作了“红色追寻・不忘初心――纪念胜利80周年专题”大型宣传展板,分为“史料忆往昔”、“细读铸魂魄”、“影像说故事”、“答题寻足迹”等部分;②举办“读史诗”主题书展,歌德电子书专题同步上线;③影音鉴赏空间推出“书影暗香”读好书赏佳片活动,同时播出中央电视台的八集大型文献纪录片《》;④请本校教授李福岩做“”专题讲座;⑤推荐宣讲家网站、中国知网等各大网站推出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纪念胜利80周年专题》等网站纪念活动;⑥举办“答题寻足迹――跟着老,重走路”主题知识有奖竞赛。用文字和图片再现史料中记录的历史,追忆中国工农这一伟大壮举,让大学生重历那艰苦卓绝、硝烟弥漫的岁月,将精神内化于骨髓、血脉之中,脚踏实地去丈量属于自己的路。通过一系列的主题阅读活动,有目的地解决某个问题的深入阅读,主要是为了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更好地履行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发挥第二课堂的辅助作用。
3.推广数字阅读,重新定位职能
3.1聚焦数字资源建设
加强数字资源建设是全媒体时代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沈师大图书馆从1996年购入第一张清华同方学术期刊光盘起,就没有停下数字资源建设的脚步:①数字资源采访经费比例已超过纸质资源,2014年度图书采购经费中数字资源已占到58.95%,2015年度电子资源已占到62.86%。②2005年率先实施学科馆员制度,深入各院系为教师推送数字资源是其重要职责。③启动“送数字资源到教师书房”行动计划,为近千名教师安装了VPN,使教师在家里也能访问数字资源。④图书馆一楼装置了两块大屏幕,全天播放当日数字新闻。⑤2011年10月开通了东北第一家移动数字图书馆。⑥先后建立了沈师大文库、沈师大机构知识库。⑦各个楼层均设置了液晶电视机、博看自助阅报机、歌德电子图书借阅机等。⑧开辟以ipad、kindle阅读器为主的数字阅读专区。⑨开辟以电钢琴、电留声机为主的数字音乐图书馆。⑩为全校师生代办国家图书馆的读者卡,使他们可以远程使用国家图书馆的175个国内外数据库,以补充馆藏数字资源的不足。全面营造数字阅读氛围,实现了数字阅读的品牌化、立体化、专业化,让数字阅读无处不在。
3.2打造数字阅读空间
近年来,人们的阅读习惯及阅读方式呈现出数字化、多样化、碎片化的趋势。阅读环境的打造是读者阅读习惯养成的必要条件。阅读推广就要从打造数字阅读环境人手,开展以数字资源为切入点的阅读推广活动,再造学习共享空间。沈师大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的规划与建设工作启动于2012年,首先从理念、机制、管理、文化、服务方面进行全新定x与设计,具体方案是:一个空间、二个平台、三个中心、四个定位、五个支持和六项举措。完全打破传统概念与格局,历时3年,完成了大流通改造,建立了一站式服务模式。全力打造了经典诵读、读者研讨、语言交流、创意展示、书画作品欣赏、微课录制、音乐欣赏、多媒体制作、写作指导、新功能体验、影音欣赏、信息素养等12个学习研究共享空间,营造了很好的数字阅读环境,实现Wifi全覆盖。将图书馆变成了人员、技术、设施和资源整合在一起的动态空间,成为全校的学习中心、教研服务中心、知识中心和文化中心。统计显示,学习共享空间一学期的预约数量已超过1万人次。数字阅读空间的打造,旨在围绕学校的发展战略,不断创新服务模式,着力建设一个更加开放、舒适、便捷、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智慧型图书馆,提供给读者的是新环境、新形象、新服务、新体验。
3.3搭建阅读互动平台
一切有利于大学生个性阅读的因素都是构成阅读互动平台的要素。沈师大图书馆已将馆员、读者、图书之间的三维互动,看成是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的基础和必备功能。阅读互动平台的主要特点是:①开馆时间每周不低于90小时,假期每周开放5天,网上资源服务每天24小时开放。②设立网上咨询台、网站地图,开展书评、论坛、征文、辩论、竞赛等活动。③网站设有资源荐购、问卷调查、读者协会、图书荐购、金点子、交流互动、特别推荐等栏目活动。④2009年创办了读者服务工作简报――《图苑知讯》,成为读者与图书馆沟通的新渠道。⑤2010年开通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共广播3000余条,现有粉丝3100余人;2013年开通微信公众平台,现有粉丝15544人,共推送消息822条。⑥2013年,自主开发“沈阳师范大学信息素养教育自主学习平台”。图书馆强大的互动功能,让阅读变得更简捷、更有趣味性,在把握自主原则、对话原则和整合原则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阅读互动平台,将阅读、评论的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发现、探讨、争辩中张扬个性。
3.4提升数字阅读能力
在全媒体时代,掌握数字阅读能力很重要。图书馆除了打造数字阅读体验空间外,从入馆教育、通识课程、专题讲座、嵌入式教学、网络课堂等五个层面提升大学生的数字阅读能力。①通识课程:从2007年起开设本科生“文献信息检索”通识选修课,累计课时2640学时,受教育人数达3781人;2009年开展嵌入式教学,目前共嵌入30门课程,与11门课程保持长期嵌入合作。2015年共开展嵌入式教学42次,接受教育的有1329人次。累计开展300余场嵌入式教学,受教育人数达8200余人;开设研究生“文献信息检索”公共必选课,截至2015年,共授课21个班次、630学时,受教育人数达936人;编写信息检索教材3部。②专题讲座:2011年开始以“微讲座”模式,向院系教师推荐最新数字资源以及数字资源获取的新方法等;2012年设立学科馆员日,深入到院系现场解答,解决教师移动阅读、远程访问、资源使用、文献传递政策等问题;2015年12名学科馆员举办新功能体验、论文写作指导、资源推广三大系列的22个主题的50场培训,参与读者1500余人。③组织竞赛:2010年以来连续6年举办本科生信息检索大赛,如“读秀杯”“中国知网杯”“超星杯”“博看杯”“万方杯”等赛事。从2014年起,连续两年举办研究生信息检索大赛。④策划活动:嵌入四季活动中,读书季:读书嘉年华之“移动阅读体验”;毕业季:“送给你一个可以带走的图书馆”;迎新季:“迎新游园会”;文化季:“音沁墨香”经典短剧大赛。在提升大学生数字阅读能力的活动中,坚持经典阅读与数字泛读并存、浅阅读与深阅读互存、碎片化阅读与整体性阅读同在,千方百计地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4.广辟传播渠道,蔚成阅读风气
4.1设计活动宣传品
图书馆开展各项阅读活动,都非常重视对活动的宣传报道。我们根据阅读活动的主题、规模、时间等情况,将阅读活动分为特别活动、专项活动、常规活动,进行动态性宣传报道。每次开展特别活动或专项活动,阅读推广部人员都要认真确定宣传标语,精心设计海报、展板,并加工细作,做好活动的深度报道。如“奉天烽火・盛京记忆”“修典传世・复古流芳”“阅古读今”“红色追寻・不忘初心”等大型活动都制作了2×8米的大型展板,配有活动介绍和图片,摆放在图书馆大厅,每天映入读者的眼帘,起到宣传和引导阅读的作用。对于图书馆每天的常规,如培训、讲座、好书角、新书架、每周晚间的所有活动,都有宣传板、海报、通知之类的宣传报道,常规动态性报导无处不在。为阅读推广活动营造氛围、造势给力,确保阅读推广取得实效。
4.2微信、微博平台推送
图书馆开通了微博、微信这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构建了与读者之间更好的沟通与管理模式。微博、微信平台自开通以来利用率一直很高,它的特点是任何阅读活动信息都在不间断推送,比宣传品更为方便自如,这种微服务方式广泛宣传阅读推广活动,其信息特别引人关注,既能让读者掌握活动信息,又能吸引读者参与其中,如推送的“寻找遗失的代码”“好书推荐”“沈师校长林群推荐书目”“首席阅读推广人贺绍俊教授寄语”“放假了,把图书馆带回家”等,都有大量的点击数据。2015年3-7月的推广数据显示:微信公众平台推送信息231条,关注人数9094人;微博推送信息419条,粉丝总数1987人。读者可以通过客户端组建的个人社区,实现即时分享,具有不可替代的宣传效果。
4.3网页、大屏幕滚动播报
图书馆大厅二楼高处,面对人口左右安装两块约1.5×4米的大屏幕,一块用来“当日新闻播报”,全天候播报全国新闻;一块用来播报通知,为阅读推广工作的宣传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举办业界大型会议、专业培训班、外请专家作学术报告、邀请名人作真人图书馆等特别活动或专项活动,都要在校园网主页的校内新闻、校内广播站、图书馆网页及馆内大屏幕等载体上通知报道。大屏幕是滚动播报,每天的重要活动无遗漏,与其他宣传形式兼播并举,为读者提供即时性、多形式的宣传报道。这种方式向读者不断传达着信息,让更多的读者及时地获得最新信息,是一种完全无纸张的环保宣传,展示着一种动态美,并且不会引起读者的不满,不会产生抵触心理,实现宣传与信息交流就在身边的效果。
4.4学生组织的口碑相传
在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引导下,沈师大校园内自发的学生社团越来越多,如“读者协会”“子矜国学会”“党建协会”“春芽公益社团”“晨星文学社”“鲤鱼读书沙龙”“阳光直播室”“古生物博物馆志愿者协会”“导游风采学会”等,都是积极发挥正能量、促进阅读学习的学生组织,每次搞活动都离不开图书馆,与图书馆有密切联系,对图书馆的各项活动都具有很高的认同感。故而,它们的负责人都很关注图书馆开展的各项阅读活动,通过他们的口碑相传,各种信息在教室、寝室、食堂等空间不胫而走,在学生中间形成共识,这种源自于学生的传播力量不可低估,尤其在网络快速普及的今天,口碑相传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力量。
5.注重用户体验,坚持实效为王
5.1注重信息的对称性
沈师大图书馆十分重视用户的阅读体验,格外关注阅读推广的实际效果,努力摒弃“应景”式的阅读推广方式。为改变图书馆比用户占有信息多、用户处于信息劣势地位、阅读推广信息单向推送的信息不对等现象,注重以用户为中心,探索互动性、参与式的阅读活动形式,各项活动积极征求和采纳用户的推荐与建议,实现心理交感和行为交往过程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往返活动,达成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沟通。如成立的阅读推广人团队,会实现各个层面的传播、倡导和引领作用;搭建的交流互动、读者问卷调查、图书荐购和读者座谈会等,以及2013年自主开发的“沈阳师范大学信息素养教育自主学习平台”(获辽宁省文化厅2010-2012年度图书馆应用科研成果一等奖)等各种互动平台,都是为了体现自主原则、对话原则和参与原则等,让每个参与主体都拥有尽量完全的信息,实现双方信息的对称性,读者才能真正成为“上帝”,阅读推广才能真正有效。
5.2提升用户的满意度,提升阅读推广的实效
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过程充分体现信息对等,调动了读者的主观能动性,读者踊跃参与,活动效果才能显著提升。2014年度新采进图书的利用率较上一年度提升了12%;2015年5月读书文化节期间,图书的借阅率与去年同期相比提升25%;专题推荐图书的借阅率近70%,如“职场加油站”专题书架推荐图书120本,借出92本,借阅率为76.7%;2015年读书文化节参与阅读活动的人次创新高,达到6300余人次。2015年开展了社会“游学阅读”活动,举办了大学生画展、大学生书法展、雕塑学院毕业作品展、国学会“子矜社”创意书签展、大学生服装设计展、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大学生摄影作品展、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动植物标本制作校内选拔赛作品展等专业竞赛活动。由于图书馆的阅读推广进入常态化,阅读推广活动不断推陈出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热情,得到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信赖和赞赏,2013年以来的6次读者调查问卷显示,读者对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和全方位服务的满意度均达到99.99%甚至百分百,大学生们回馈的都是感动、满意和赞扬。
5.3重视推广的实效,提升用户的满意度
对于检验和评价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效果,图书馆不以自我感觉良好来定论,而是从图书馆与读者双方角度来设计阅读推广活动的评价体系,活动有没有实效,读者评价起决定作用。每项活动都及时总结和开展读者调研,了解读者对推广活动的实际感受,调查读者需要什么样的阅读推广,进而选择正确的令读者信服的理论与实践路线,并探索长效机制和持续发展机制,保障阅读活动具有时效性、创新性、发展性和较高性价比。因此,沈师大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在理念、创意、策划、口号上更胜一筹,往往让读者高度认可,得到读者的踊跃配合。正如读者评价的“书画、光影、文字、真人图书,阅读原来不止一种可能。图书馆的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贴近生活,让我们体会到:阅读,原来是如此纯粹而充满乐趣的一件事情。”另有读者借用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曾经说过的话:“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来赞誉母校图书馆。沈师大图书馆的终极目标就是要把图书馆打造成每一位读者的天堂!
5.4阅读推广工作的社会影响
沈师大图书馆经过不懈努力,阅读推广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创造了具有本馆特色的阅读推广品牌,并在社会上产生了反响。
(1)案例获奖:2015年“阅燃星火・共享书香――阅读推广人行动计划”实践案例,荣获由中国图书馆学会、韬奋基金会、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中国新华书店协会主办,由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等多家单位承办的“出版界图书馆界全民阅读年会”征集案例二等奖;2016年9月荣获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在广东省东莞市举办的首届“阅读推广青年论坛”最佳音视频奖。2015年“奉天烽火・盛京记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地域文化阅读活动,荣获“辽宁省首届阅读推广案例大赛”一等奖,同时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举办的“首届全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大赛”二等奖。这是业界对沈师大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鞭策。
(2)专题报告:2015年7月,王宇馆长应邀在第四届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第三次工作会议上作题目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规划与设计”的报告,介绍了本馆阅读推广系列工作的经验。2015年11月,吴瑾副馆长应邀在辽宁省图书馆学会举办的“辽宁省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工作培训班”上作了“沈阳师范大学阅读推广人行动计划”案例分享报告。2015年12月,王宇馆长应邀在辽宁省图书馆学会主办的数字化阅读研讨会上作了“打造数字阅读环境,提升数字阅读能力”的专题报告。2016年初至现在,王宇馆长应邀先后在全国各种阅读推广会议上作关于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报告,如“图书馆数字阅读的实现路径”等专题报告10余次。这是业界对沈师大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鼓励。
(3)科研成果:在馆领导的带动下,2011年以来图书馆共获得相关方面的省级科研项目10余项,如辽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服务研究”(L12ATQ001)、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辽宁文化软实力与图书馆全民阅读研究”(L13ATQ003)、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东北振兴视阈下高校图书馆多元化阅读服务研究”(20171slktyb-163)等,在核心期刊发表专题论文近20篇。由中国社会科学等出版社出版《全民阅读新常态发展策略探索》《全民阅读从创新发展中走来》《全民阅读发展简史》等相关著作5部。这是出版界对沈师大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认可。
篇4
一、培养专业文献阅读能力
阅读作为重要的语言交际形式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词汇是语言赖以存在的支柱,是提高阅读质量不可或缺的因素,快速建立专业词汇体系是提高专业文献阅读能力的前提和关键。
1.建立专业词汇体系
医学英语有其特定的词汇结构体系,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才能使医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信心。医学院校英语教师在普通英语词汇教学中,必须重视两栖词汇,要向医学生强调两栖词汇的医学含义。英语中有许多普通词汇在医学专业文章中用作医学专业术语时具有与普通意义不同的医学涵义,这些词汇就是普通和医学两栖词汇(刘继民,2008)。例如:focus—焦点,其医学含义为“病灶”。这些词汇在医学文献中出现频率较高,所占地位也很重要。通用大学英语教材中词汇基本是共核通用词,其中两栖词汇数量有限,分散于各单元课文后所附词汇表中。医学院校英语教师务必帮助学生在词汇学习中提高对两栖词汇的认知,避免学生在专业文献阅读中因词义选择不当而导致的理解偏差,甚至错误。
医学英语词汇多由一定数量的词素组合而成,同族词的现象十分普遍。Bauer等认为,从阅读角度来讲,词族是指一个词根词及该词能被学习者辨认的全部屈折及派生形式(白人立,1999)。只要知道了一个词根的基本含义,同族词中每个单词的词义很快就可以观察出来。一些滋生能力强,使用频率高的常用词根,例如:aden—腺体;arthr—关节;cardi—心脏等,对医学生来说至关重要。词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新词的数量与日俱增,利用同族词方法学习和扩大医学专业词汇,可谓事半功倍。
辨析同族词的词义,词缀是非常有效和有意义的工具。常见的医学英语词汇都以后缀结尾,主要表达该词的不同词性。表示抽象意义的前缀也是医学英语构词的重要素材(刘道践,范华泉1997)。词缀法是医学英语最重要的构词方法,医学英语的词汇数量最多的是来源于词素(即词根和词缀)通过派生而构成的。词素的构词潜能是巨大的,词素造词产生医学新词的趋势至今非常明显。医学生要善于利用词缀联想法,提高英语的实用性。通过串联归类,纵横联系,建立相互依存的词汇知识结构,增强记忆,这样的学习效果远胜于脱离实际地背单词。
2.准确分析专业文体
社会交际的需要使得语言产生了不同的功能变体——文体,即在不同的场合表达同一意义时,对词汇和语法结构要进行恰当的选择(任如意,2009)。医学专业文献除了词汇系统与普通英语有较大区别之外,由于使用英语科技文体,并且内容深奥,还具有表达客观,逻辑严密,结构严谨,行文简洁等语体特征。在阅读中,必须留意医学英语文献中名词性结构较多这一基本特征。所谓名词性结构是指采用以名词为中心,为主体的短语结构形式。医学文体使用名词明显多于动词或其它词类,因为名词表意更为概括和深刻,更加客观。名词化结构可以有效简化叙述层次和结构,使行文更加紧凑、直接和简洁。在医学文献阅读中,可以根据对名词性结构的分析使复杂的环节变得简单,达到对其整体意义的把握。
接续关系的处理是阅读中对句子内容理解过程的必经之道,医学文体的接续关系尤其复杂,词语间衔接关系不是只有一种模式,存在多种可能性。甚至句中不止一组前后修饰和衔接关系,而是两组、多组,交织在一起,形成复杂的交叉关系,需仔细斟酌并根据句子语境对其做出恰当判断而正确理解。就逻辑关系而言,同位解释、增补、推理、转折、重述和总结都有特定的连接性词语,比如表示重述的that is;in other words;as stated previously等等。在阅读中要善于捕捉这些特定的语言符号,才能迅速理解各种内在的逻辑关系,提高阅读效率。
医学科学对事物特征进行精确的描述和说明反映在语言上,必然较多使用语法结构复杂的长句,句型多样。长句复合句因为包含大量修饰短语和从句,往往成为阅读中的难点。医学英语文章典型的句子结构通常分为四种:(1)复合谓语;(2)被动谓语+不定式;(3)句首“of短语”结构;(4)It形式主语结构(洪班信,2008)。只有掌握医学英语独特的句法特点,分清句子结构上的主次,才能抓住思想内容的主线,理顺各部分的关系。
二、培养专业论文写作能力
考虑到学术成果交流的无障碍性和传播的广泛性,英语是最符合的语种。据统计,全球使用英文发表的科技论文占95%(巩倩等,2009)。医学生通过专业文献阅读,增加语言积累,强化语言输入,才能使语言输出规范化。而学术论文的写作作为一种书面输出形式,能够有效激活已经存储和正在输入的信息,加速语言形式的内化。为了与国际医学发展水平接轨,积极推动国内医学走向国际,医学生必须提高从医学基础到临床应用一系列英语学术论文的写作能力。
1.医学专业论文写作规范
医学专业论文写作既遵循科技论文写作的一般规范,又有其独特的要求。全世界每年有数以万计的医学期刊,一些有重大国际影响的科学组织,如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CMJE)一直在倡导医学论文写作的标准化和规范性。国际《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的统一要求》(又称温哥华格式),由于能够最明了地展现医学文章,很快推广应用于很多医学期刊。温哥华格式规定论文主体结构为纲要式结构,必须包括:(1)Introduction前言;(2)Methods and Materials方法和材料;(3)Results and Discussion结果和讨论,简称医学论文的IMRAD格式。医学院校英语教师可以从国外权威医学杂志,如英国医学会杂志(BMJ),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选取论文样本,给学生用作参考和借鉴。
论文摘要因为提供了原始文献所包含的主要概念和讨论的主要问题,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论文的被检索率和被引频次。医学论文要被SCI收录,重要一点是英文摘要是否符合要求。温哥华格式规定的论文摘要应当采用四层次结构式摘要:(1)Objective/Purpose/Aim目的;(2)Methods方法;(3)Results结果;(4)Conclusion结论。字数约为150~400个实词,表达精炼,条理清晰,内容完整。此外还有美国Haynes博士率先建立的八要素结构式摘要,也很经典,可以作为参考让医学生根据个人需要进行合并或增减。熟悉并掌握医学论文的展开方式,行文风格和逻辑结构的英语表述模式,不仅培养医学论文写作能力,对于阅读专业文献也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2.医学专业论文写作特点
医学论文语言有三个显著特征,即简明性,准确性和规范性。医学英语写作较少使用短语动词,更多使用书面语单个动词。单个动词词义准确可以避免短语动词的歧义和误解,此外,充分利用动词名词化手段,可以减少使用句子和从句的频率,使用起来更加简洁方便(王武杰,2008)。医学论文写作中,时态的运用非常严谨,这是确保论文质量和准确性的一个重要环节。医学论文的时态通常交替使用现在时和过去时,概述研究目的和结果以过去时为主,提供相关背景知识应该用一般现在时或现在完成时。描述研究方法和步骤主要是过去时,叙述结论或提出建议,通常用现在时。恰当的时态运用才能准确表达医学论文作者的意图和信息。
医学论文中,有许多常用表达法,包括词汇、短语和句型,由于使用频率很高,已经成为人们习惯的信号词,被视为特定语境中的规范表达方式。对应医学论文的纲要式结构,每一部分都有独特的用词和句型表达,是每一结构的体现样式。仅以引言部分为例,经常出现的体现样式有:(1)Previous studies have revealed……(以往研究显示……);(2)Only a few cases with clinical application have been reported.(只有少数几例临床应用的报道);(3)Studies have differed in their conclusion on/about/regarding……(关于……不同研究有不同结论),等等。医学生在专业论文写作中运用甚至完全套用常用表达法,掌握医学论文语篇体裁的体现方式,可以在符合学术规范的论文框架中,更有效地表达思想内容。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外语的工具性及应用性特征日益明显。当前社会对外语能力的需求已呈多元化、专业化趋势。医学院校英语教学应该与医学生知识结构相结合,词汇句法和语篇突出与医学专业相关活动的语言应用,避免内容重复引起的学习自满、懈怠和学习兴趣下降、动力不足的状况。通过迅速建立专业词汇体系及准确分析专业文体来培养医学生专业文献阅读能力,通过熟悉医学论文写作规范及掌握医学论文写作特点来培养医学生专业论文写作能力,努力营造满足医学生需求的英语语言环境,顺利实现基础语言知识向应用实际技能的过渡。
参考文献:
[1]刘继民.联想法教学在医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8,(5):984-985.
[2]白人立.国外词汇习得理论中的几个问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1):19-22.
[3]刘道践,范华泉.医学英语术语构词[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1997.
[4]任如意.医学论文英语写作的文体特点[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17):83-84.
[5]洪班信.医学阅读中的特殊句式结构[J].中国医刊,2008,(11):78-80.
篇5
起点
行者,是理想主义的实践者,是行走田野的思想者。几年前,我写作《做新教育的行者》,想以富有个人色彩的和所处地域特征的行动诠释新教育的精神世界,想以不断跋涉的脚步涅为新教育的一道风景。在这行进的道路上,新教育研究会是一道对我和研究会团队而言别样的风景。
2007年2月2日,江苏省新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下简称“新教育研究会”)经省教育学会和省民政厅正式批准。
在角色定位上,新教育研究会是江苏省教育学会领导下的二级学会,同时,由于新教育实验是全国性的研究活动,所以,研究会将与新教育研究院密切合作,发挥其“孵化器”功能,及时推广研究院对新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并邀请研究院的研究员深度参与相关项目的研究,形成研究合力,共同推进新教育发展。新教育研究会的各种活动、研究进展、取得的成果也及时通过“教育在线”和新教育杂志与新教育同仁分享。
受朱永新教授的委托,由我负责筹建新教育研究会理事会,并把秘书处设在海门教育局。为此,我们成立的筹备组,于2007年6月到7月,向省内各新教育实验区与新教育实验学校发出了发展会员和推荐理事会成员的通知。之后,陆续收到回执。经过与新教育实验部分核心团队成员的多次磋商,初步确定了新教育研究会的理事会成员。与此同时,筹备组向省内各新教育实验区和实验学校发出了优课评比和论文评比的通知,秘书处也陆续收到各地报来的录像课和优秀论文。
2007年11月16日,第一次研究会成立预备会在我的工作室召开了,我、储昌楼、李宜华、吴勇等围桌而坐,研究会的工作就这样以完全务实的姿态拉开。我们详细讨论了新教育研究会成立会的议程、论文评比的规则、数量和评委成员,优课评比的规则、得奖数及评委等。那段记忆,紧张而忙碌。秘书处成员每天加班,编印了研究会会员手册、论文集、会务指南等,落实了会议中的优课评比安排,新教育论坛等重要工作,制作了理事聘书、论文、优课获奖证书等,海门新教育团队还为大家编印了《2007'海门新教育拾粹》,拍摄了海门新教育专题片,各实验区为论文和录像课的选送也做了大量工作。
2007年11月23日晚七时,江苏省教育学会新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预备会召开。我记得在第二天的成立大会上朱永新教授脱口成章,将多年来对新教育精神的思考第一次作了较为全面完整的阐述。
在这次大会上,也明确了新成立的研究会的主要工作内容:
1 组织理事会议。定期召开理事长会议、常务理事会议和理事会议,研究新教育研究会的具体工作和行动策略等。及时总结全省各新教育实验区和实验学校的研究成果,及时推广实验的最新成果。不断壮大新教育研究会的力量,秘书处将继续接受会员申请,以让更多的一线老师加入到新教育实验的队伍中来。
2 组织论文评比。组织每年一度的论文评比,以选送最优秀的论文参加省教育学会的论文评比。2007年论文评比的主题是“理想课堂”,2008年新教育研究会的论文评比主题是“每月一事”。
3 组织优课展示。每年组织优课展示或评比活动,把“理想课堂”的研究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对课堂教学的研究,绝不能仅仅停留在技术方案上,要从价值观和教育思想的层面研究课堂教学,要把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程的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使理想课堂的建设始终处于动态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中。
4 组织主题论坛。主题论坛将作为新教育研究会展示和交流的重要平台,根据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的进展和“十大理想”构建,不断形成研讨的主题,并通过论坛,分享思想、经验、设想等,通过对话,碰撞智慧,生成智慧,不断加快新教育前进的步伐。
5 组织成果分享。组织各种形成的成果分享活动,建立成果年度报告制度,要求参加新教育研究会的各实验区和实验学校于每年的12月31日前,向新教育研究会秘书处,以电子文档的方式,报送一年的新教育实验研究报告,并附一年的各种活动剪影和图片。研究会秘书处将编写简报,发送全省各实验区和实验学校交流。另外,将根据各实验区和实验学校研究进展的程度,确定一些专题性展示研讨活动,组织相关的学校一起参与交流、展示、研讨。
6 组织项目联盟。理事会将通过项目联盟的方式,推动新教育实验区和实验校之间建立起相互协作的共同体,科学进行项目攻坚。比如,新教育儿童理想生活方式;新教育理想德育、新教育学校文化、新教育理想课堂、新教育书香校园等,以后根据研究进展,不断丰富项目内容。凡是对其中一个或几个项目,有志于进行深度研究的实验学校,通过填写项目联盟申请,确定项目联络人,采取轮值主席制的方式,推动项目联盟的活动,以及研究活动的深入展开。每次项目联盟活动情况,以及形成的共识和成果,研究会秘书处将及时通过“教育在线”及简报的方式发送至各实验区和实验学校分享学习。
在路上
(一)
对于我和我的团队而言,一块巨大的试验田正在眼前铺开。
教育科研是一切教育改革和实验活动的灵魂,而开展课题研究又是其中最富挑战性,最具操作性,最有推广性的实践活动。从2008年开始,研究会正式负责管理、研究、实施和推广朱永新主持的中国教育学会重点课题《新教育实验的研究》及其相关成果。当年5月,课题管理中心申报了全国教育规划课题,11月份《新教育实验与素质教育行动策略的研究》正式被批准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教育部重点课题。该课题的系列成果被评为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11年,该课题的后续性研究《新教育实验促进师生成长的行动研究》又被确定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重点课题,并顺利开题。我们迎来送往着各种开题和结题的大会,这些来自田野实践的结晶,正在汇聚成新教育宝贵的财富。
我知道,我们的团队承担着怎样的工作量,每年数百份论文会汇聚到他们的桌前,由特级教师、各实验区负责人和名教师,组成评审组分学科对论文进行评审,从中选出优秀的上报省教育学会参评。我们说,新教育人有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新教育实验者是一群不做官人和学人,而是做农人,把两条腿深深扎到泥土里的人,而这个在幕后忙碌的团队,就是一群“颗粒归仓”的“农人”。
也让研究会忙得不亦乐乎的,是举办多层面多学科的现场展示、论坛研讨。全国小学数学研讨会、江苏省初中教育论坛、新教育学校文化展示活动等等。让我们心潮澎湃的,绝不是四周的彩旗猎猎,而是那些来自生命的精彩展示,源自灵魂的智慧碰撞。
研究会的另一个发力点,就是促进“专业成长”,让每位教师体验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
教育研究会成立之初,决策者们就将其定位为一个研习共同体、一个研修共同体、一个研发共同体。研习共同体为教师提供了专业阅读书目与地图,让老师们在反思自己阅读史的基础上绘制适合自己发展的阅读地图;研修共同体,为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围绕课堂教学提供了展示、磨砺、修炼、合作、互动的专业成长平台;研发共同体为教师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做国家课程的二度开发者,地方和校本课程甚至班级课程的研发者搭建了一个又一个富有挑战的项目平台。从研习到研修再到研发,形成了新教育人专业发展独特路径,在这一路行走的过程中,各种形态的新教育共同体,以及“教育在线”网站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共同精神家园和成长舞台。
此外,我们还利用“教育在线”建立了实验学校课题管理信息平台,要求各个实验区都要建立课题信息专题贴,以及时交流各个实验区和实验校的课题实验进展情况。到目前为止,已经整理了20个专题贴在信息平台上交流。课题管理中心还利用这一平台,为各个实验区提供了挂牌校的样牌和协议样本。并且通过这一平台,及时收集各个实验区和实验校的新教育实验年度和总结计划等。
行走,是新教育的生态。2008年,山东威海、浙江嘉兴、平湖;2009年,河南焦作、山东临淄、诸城;2010年,河北石家庄、云南楚雄、重庆长寿;2011年,四川北川、安徽霍邱、山东日照……在与全国各地实验区和实验校的互动中,研究会成为一个经验流通的有效管道。
(二)
当然,江苏及至海门,是我们直接践行新教育的田野。
忘不了那些在教室里的静悄悄革命。朱永新教授说,“教室”就是一付扁担,一头挑着课程,一头挑着生命。缔造完美教室,就是要让每一个生命真正地在教室中开出一朵花来。记忆最深的,是江苏省特级教师俞玉萍,她和她的“百合班”以10余年一贯的坚守成为缔造“完美教室”的领军人物,2010年俞玉萍成为海门市完美教室名品教育项目工作室领衔人,率领团队为全市班主任义务培训近十场,达2000余人次,并赴安徽、河南、山东等地的新教育实验区作培训,2011年该工作室升格为南通市级名师工作室,并在11月份举行的全国新教育海门开放周活动中以教室开放、活动展示、工作坊研讨等活动与来自全国的400余名新教育同仁分享研究和实践成果。
“交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是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之一,而开展“每月一事”项目是实现这个理念的重要方法。江苏海门实验区的“每月一事”在全国各新教育实验区(校)中最为显著。2008年3月举行的新教育行动“每月一事”项目现场推进会,提出了“每月一事”项目的基本操作流程,即“主题阅读、实践活动、展示交流、评价反思”。实验区所有学校每月围绕一个重点习惯,从面上发动,到具体行动,以及评价反思,都尽力做到位,形成了初步的实施模式。“海门新教育在线”,设置了“每月一事”方案交流区、案例交流区、反思交流区,定期举行了网上优秀案例评比和年度“习惯养成示范班级”和“优秀小公民”的评选活动。“每月一事”项目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从小处、从身边和孩子的实际出发确定培养学生一生有用的十二个好习惯,通过广泛的主题阅读、主题实践、主题研究、主题随笔等形式开展活动,将公民教育、生命教育贯穿其中――1月,让我们学会吃饭;2月,让我们不问红灯;3月,让我们一起去种树;4月,让我们踏青去;5月,让我们学会扫地;6月,让我们学唱一首歌;7月,让我们玩球去;8月,让我们笑着和别人打招呼;9月,让我们每天阅读十分钟;10月,让我们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11月,让我们做一回演讲者;12月,让我们每天记录自己的生活。导引的故事和设计的活动亲切动人,绝无面目可憎之虞,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在更高的层面随即生成、不断完善。据此而集的成果《一生有用的十二个好习惯――新教育实验“每月一事”项目操作手册》于2009年7月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成为全国各实验区推动“每月一事”项目的重要蓝本。
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这就是新教育人行动哲学的高度概括。阅读,在海门2005年9月整体加入“新教育实验”后,一直坚持。2007年,海门的“图书漂流”的读书活动已经延伸至初中。全市范围的“书香学生”、“书香教师”、“书香班级”评比如火如荼地展开。读书活动还辐射到了家庭、社区,家长被孩子读书的热情感染了,“亲子阅读”成了海门一条独特的风景线;社区阅读成了居民业余生活的首选。从2007年开始,海门将每年元月的第一个周末,确定为海门的“家庭教育日”,这在全国属首创。开展“书香家庭”评选活动,在全市积极营造和谐的亲子共读氛围;开展“亲子共读”专题讲座,指导亲子科学阅读……由学校到家庭再到社会,海门的每一寸土地上都弥漫着浓浓的书卷气息,空气中散发着清新的油墨芳香。甚至教育局下发文件,要求学校从地方课程中每周拿出一节作为校本阅读课,并确保每天1小时让学生自由读书。
此外,启动“儿童写作课程”。2010年9月,江苏省特级教师管建刚、高子阳,海门市“童化作文”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吴勇以及新教育研究会核心团队成员齐聚,进行了激烈而富有成效的碰撞,决定正式启动新教育儿童写作课程项目,建立项目专题帖。专题帖的总定位是找到新教育儿童写作课程的制高点,弥补结构化、系列化教材作文课程的不足,填补新教育实验在这方面的空白。会议决定充分整合管建刚、高子阳、吴勇等3个工作室的力量,在“教育在线”论坛上建立9个主题帖:“我的作命”、让儿童百分之百地喜欢写作、童化作文、中外写作著作的阅读、儿童写作的三大系统、课外写作课程创新设计、儿童写作课程点评、儿童整本书写作、写作教育故事。由吴勇撰著的《童化作文:浸润儿童心灵的作文教学》已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由高子阳、管建刚、吴勇共同打造的《写作教学“铿锵三人行”》发表在《教育研究与评论》。目前,新教育儿童写作课程的系统建构正在进行中,并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研究的重点。
篇6
首先你要确认所需要投稿的级别,是核心、国家级、还是省级期刊,不同级别的期刊对文章创新性的要求及发表的时间长短有很大的区别;一般说来,现在期刊社对医学职称论文的审核时间都较长,从半年到一年不等。至于医学职称的格式,不同的期刊社会有自己的要求,只要你的文章够好,格式是可以修改的。下面主要介绍的是职称论文写作的五大特性:
第一大要素:思想性
医学论文是专业性、探索性很强的文章,它的基本任务是探索未知,具体讲就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即提出前人从未提出过的问题,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这就包括了对某种疾病的探索、对新药品的临床试验和对新技术的论述等内容。但总归一句便是在医学领域上对具有实际意义内容的探究过程。医学论文同样要体现党和国家有关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医学科学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医学界的学术交流。
第二大要素:创新性
科学贵在创新,只有不断创新,人类社会才会进步,医学科学也不例外。只有创新,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同时新的观念和技术也是促进医学领域发展的基础之一。
所谓“创”,是指医学论文所报道的主要科研成果是前人没有做过或没有发表的“发明”、“创造”,而不是重复别人的工作。当然创新并不只是“创造和发明”,他也能是对旧研究的“新”发现。
所谓“新”,是指医学论文所提供的信息是鲜为人知的,非公知公用,非模仿抄袭的,即指医学的研究性课题,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医学边缘学科等三个领域。在此类研究当中,如果是模仿和重复他人课题或研究,应仿中有“创”、推陈出“新”。作者应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有自己的新见解,产生出一种新的理论或技术,只有在一定程度上创新,才会从新的角度反映出新的成就。如国家级重大科研课题的推广应用,以及老药新用,古方今用等项目,亦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医学边缘学科等三个领域的推广应用性课题。
第三大要素:科学性
衡量医学论文水平的首要条件是论文的科学性。在评价医学论文时,主要看科研设计是否严密合理,方法是否正确,资料是否完整可靠,依据是否准确并符合统计学要求,结果是否科学严谨,结论是否妥当并有充分依据等等。医学论文写作的科学性,具体包括“三严”和“五个体现”两个方面。
“三严”:科研设计的严密、统计结果的严谨、数据真实的严格。
“五个体现”:体现内容的科学性、体现论文的实用性、体现结论的严谨性、体现数据的真实性和体现论文的创新性。
第四大要素:实用性
医学后,对人类医学事业具有使用价值,是一种社会承认的劳动。最终目的就是给同行参阅,效仿使用,推动医学事业的向前发展。如读者用了你的论文中提供的方法,则必然有效,能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第五大要素:可读性
写作医学论文是为了交流、传播,存储新的医学信息,让他人用较少的时间和脑力就能顺利阅读,以解论文的内容和实质。一般我们在阅读时,首先会参阅论文的摘要。摘要一般在300~500字之间,英文摘要则相对具体些(600个实词左右),内容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个部分,它是全篇内容的高度浓缩和提炼;也是整个论文的精髓和灵魂。读者只有在参阅论文摘要,确定其价值后,才会更进一步去参阅详细的内容,再去进一步去应用,所以摘要与正文同样重要。如为论着虽标引2~5个主题词。正文语句结构多以主谓宾句为主,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实体;同时,必须让读者感受到文章的脉搏和灵气,体会到论文的思想和主题,有很强的可读性。
其次,明确职称评定时间。这一点非常重要,写作论文,前,一定要了解明确职称评定时间,早做准备,因为一般的时间为3个月左右,长的则半年甚至一年,而职称评定时,有的要求必须通过数据库检索到,出刊后,几个数据库一般 2个月后才能收录进去,因此,还有考虑2个月的收录时间。鉴于此,我们提醒您,发表职称论文,一定要首先明确职称评定时间,早做准备。一般情况下,提前一年做准备才是合理的。
最后,期刊的慎重选择。因为地域及单位的不同,职称评定的要求也不同,所以评什么样的职称,需要在什么样的期刊上,不能一概而论。我们提醒作者,写作论文前一定要弄清楚本单位对于评职称的明文要求,选择期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因为对于作者晋升职非常重要,所以在期刊的选择上要慎重再慎重,现在很多假刊,套刊横行,让很多作者真假难辨,花了钱没评上职称,且错过评审时间。我们在此,给作者提供一些建议,在期刊选择的时候,做些参考。
常见的假刊的陷阱:1.套刊。这是最难甄别的,明明有一本刊物,正常发行,且知网已经全文收录,但是,又冒出一个一摸一样的刊物,刊号刊物名完全一样,就是不上任何的数据库,不能在任何一家数据库检索到,这样的就是套刊。是自己冒名刊物名自己印刷的刊物。
2.假刊。所谓假刊,就是压根在新闻出版总署没有备案,而是自己起了个好听的名字,然后自己印刷的刊物,这样的刊物新闻出版总署查不到,数据库也没有收录。
篇7
一、认真努力做好课题开题工作
2007年11月,我校申报了汕尾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运用控制论对高中课外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指导与调控的研究》(负责人:郑旺吉),于2008年1月被批准立项(项目编号:D-06),课题组教师围绕该课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取得了预期的成果;课题于2010年11月经评审结题。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该课题取得的成果应用于日常教学教研中,在汕尾市各高中学校加以推广;同时,组织我校语文科骨干教师蔡赞生、郑昌适、陈兆慈、周瑞超、张远志、吴振涛深入学习《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等专著,通过充分调研和论证,于2010年12月向广东省教育厅申报了广东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普通高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指导研究》,把研究的突破口瞄准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的指导,希图探索、寻求一套有效的指导方法。2011年5月,该课题经评审正式立项后,课题组于2011年7月8日在学校行政会议室举行了开题报告会。会上,课题负责人郑旺吉充分论证了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核心概念与界定、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阶段及成果预测;与会领导、专家对课题研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这些都为课题的深入研究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二、勤奋扎实做好课题研究工作
(一)努力学习相关理论,寻求课题研究支撑点
课题研究之初,我们积极搜集相关资料。首先是组织课题组教师认真解读《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其次,利用网络的便利,搜集资料,下发学习。如认真学习我校业已结题的汕尾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运用控制论对高中课外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指导与调控的研究》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学习全国各地有关高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我们群策群力,整理编辑了《课题理论学习资源包》,作为课题组教师培训和学习的必备资料。该资源包主要包括课题研究相关理论、名师“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指导”课堂实录、名著导读讲座、普通高中文学作品教学的相关论文、名家谈读书等。
(二)创设各种教研载体,指导自主、探究学习方法
为与课题研究相配合,课题申报以来,所有全校性的语文教研活动均和本课题研究整合起来,教学研讨的内容有意识地增加了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指导的比例。让每一次常态性的语文教研活动都成为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指导的一次专题研讨活动,每次活动均安排课题组教师作专题发言,如课题负责人郑旺吉老师先后作了“散文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古诗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情境的创设”等主题发言,蔡赞生老师作了“现代诗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等主题发言,张远志老师作了“传记文学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指导”主题发言。这些主题发言各有见地,给老师们以很好的启迪。课题组还确定可以采取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内容,根据“教以学为基础”的教学设计思想,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设计相应的文学作品鉴赏评价中自主、探究学习活动的研讨课,如郑旺吉的“《花非花》诗意探究”、郑昌适的“《寒风吹彻》意蕴探究”、吴振涛的“《项链》人物性格探究”、张远志的“《祝福》春节文化探究”和陈兆慈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自主、探究学习方法”等研讨课均体现了文学作品鉴赏评价中自主、探究学习活动的重要内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影响。
这些专题发言和研讨课,将课题研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在全校语文教师中加以验证、推广,起到了示范、辐射作用,使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及研讨活动中及时转变观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在文学作品鉴赏评价方面的自主、探究能力,并加以方法指导。
(三)参加各种交流活动,提高研究能力水平
课题研究启动后,我们抓住各种机会学习、提高课题组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2012年3月16日课题负责人郑旺吉参加了广东省教育厅举办的广东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主持人和教研骨干研修班的培训学习,聆听了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黄崴、广雅中学教务处主任何丽萍、河源市教育局教研室周清生、广州市番禺区教育局教研室黎耀威等专家的精彩报告,回校后组织课题组教师认真研读研修班资料《教研芳华》(广东省教育研究院2012年3月出版)。2012年6月12至21日笔者又参加了广东省高中语文科骨干教师省级培训,聆听了华南师范大学刘良华教授《教师怎样做行动研究》、广东省第二师范学院梁文宁教授《文学鉴赏与中学语文教学》、谭海生教授《教学研究与论文写作》等主题讲座,获益匪浅,回校后组织全校语文教师认真研讨、学习,将其观点、做法应用于课题研究中,使课题研究获得了新的理论支撑和指导。
三、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一)通过阅读相关研究书报和上网搜索等各种途径,搜集整理了各种文学体裁阅读鉴赏评价理论与方法指导文字资料、文学作品导读文字资料、PPT课件和文学名著电子书籍、“电视文学”“百家讲坛”等文学作品阅读鉴赏评价视频材料,充实了高中文学作品阅读鉴赏评价教学资源。
(二)通过开展课题研究理论探究与实际操作,课题组成员基本掌握了高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指导方法,将在下一阶段的研究中逐步加以改进和推广。首先,我们认识到,“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习过程真正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在新课程实验的实践中,要求教师用新的教学观、教学方式去面对学生,组织课堂,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实落实自主、探究学习。
具体到散文教学和诗歌教学中,我们吸收了课题组负责人郑旺吉分别于2010年1月发表在《中国校园文学》(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9809,国内统一刊号:CN11-2644/1)上的教学论文《浅谈散文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和2011年4月发表在《师道(教研版)》(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2655,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4-1299/C4)上的教学论文《浅谈古诗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阐述的指导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质疑”、“开放教学内容”“正确评价探究结果”等方式来培养学生散文鉴赏评价自主、探究能力,通过利用古诗的“空白艺术”“丰富意蕴”和“意象的多义性”来创设探究情境,培养学生古诗鉴赏评价自主、探究能力,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至于小说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和传记文学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我们将在下一阶段的研究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和推广。目前,课题组已组织精干教师编写了校本教材《实用类文本阅读选编》,在选编之传记文学文本中专门设计了“思考与探究”,用以检测学生对传记文学鉴赏评价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通过研究实验,课题组教师初步掌握了对高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的指导方法,积极指导学生开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评价研究性学习”,取得了一定成果,其中2012届高三年级林雪琼同学主持的“短篇小说阅读鉴赏评价研究性学习”获陆丰市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一等奖。课题组教师将研究成果撰写成研究论文,参加汕尾市2011年度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获得优良成绩,其中张远志的《浅谈小说阅读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探究》、吴振涛的《小说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荣获二等奖;蔡赞生的《寻找现代诗歌教学的最佳途径》发表在《汕尾教育》杂志(2011年第6期)上。这些获奖、发表的论文观点务实,对文学作品鉴赏评价的教学、教研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如:蔡赞生的《寻找现代诗歌教学的最佳途径》中指出,“(现代诗歌)教学中我们通过阅读梳理出不同的理解,并借助这些问题的解析和共同探究,努力让学生去拥有个性化的解读。”同时,课题组教师积极开发、制作体现“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指导”的教学课件,参加陆丰市2011年度中小学教学辅助课件评选获得优秀成绩,如郑昌适的“《滕王阁序》网络课件”获一等奖,陈兆慈“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课件获二等奖。
四、实验的反思及今后安排
该课题研究实验,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基本达到了预定目的,对原计划中预计突破的难点也作了有益的探索,取得较好效果,因此,实验是成功的。同时,本实验是在没有增加学生学习负担前提下取得较好效果的,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通过研究,我们认为,开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评价没有什么阶段性,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评价习惯应从小训练和培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把文学作品阅读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指导深入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如何构建新的学习机制,是本实验将继续深化研究的问题。本课题将在今后的研究与实践中作进一步的探索。
在前一阶段中,我们认为,课题组的研究工作是扎实有效的,内容上按照课题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方法上力求创新,努力探索研究的新路子,因此,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许多工作还不够完善甚至没有做好。
(一)我们的研究目标是“考察普通高中语文自主、探究学习方法的功能,指明普通高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的误区,确定普通高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的原则,探索总结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法。”然而到目前为止,我们虽然对普通高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探索和研究,但是还无法“确定普通高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的原则”,尚未“总结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法”。
(二)我们原定于本学期要开发出一本适合我校高二学生使用的校本文学选修教材(阅读文本后设计“自主、探究”思考题),但由于行政规划和经费等因素而暂时不能付诸实施,只开发了一本《实用类文本阅读选编》校本选修教材。挖掘文学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整理编写文学选修教材,形成一门或几门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文学作品鉴赏评价选修课,是我们研究工作下一阶段的努力方向。
(三)我们在《课题实施方案》中确立的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和“理论演绎法”,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更多的是运用“文献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其它两种方法运用较少,在下阶段的研究工作中,我们将更多地运用其它两种研究方法,以使研究更加有成效。
(四)“确定普通高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的原则”“总结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法”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特别是其中的相关性有时并不是非常明显的,所以这一工作也还需假以时日。
应该说,前一阶段的工作,我们基本达到了课题方案制定的阶段目标。有了前期工作积累的经验,有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和汕尾市教育局教研室专家的直接指导,我们的工作一定会做得更好,一定能取得预期的成果。
篇8
[关键词]E-print系统 预印本 后印本
[分类号]G311
E-print最初主要是待发表的论文预印本(Pre-print),后来扩大到期刊论文、图书的章节等已发表的论文(Postprint)。荷兰一网站就采用E-print兼指Pre-print和Postprint。E-print系统是一种促进研究成果及时的网络学术交流平台,它通过作者自存档方式收集各种形式的学术论文的电子版本,经由互联网提供给全球用户开放获取;也可以利用《开放存档计划》(OAI)实现系统互操作,向信息增值服务者提供收录E-print的元数据记录,使其能够基于元数据开发各类信息增值服务。
本文研究对像为包括国内外比较著名的6大E-print系统在内的13个系统: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简称预印本)、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简称论文在线)、奇迹文库(简称奇迹)、中国科技(简称)、Cogprints、arXiv、DMF、RePEc、HTP、CERN、E-LIS、BBS、BioMed。
1 数据统计
1.1 注册前的阅读浏览功能
经调查,除以及Cogprints的部分资源外,其他的E-print系统都无需注册就能浏览阅读网上信息。
1.2 注册中的机检名称及注册方式
E-print系统主要有四种注册方式:①邮箱名注册(邮箱);②用户名注册(用户名);③邮箱联合用户名注册(邮箱及用户名);④发送注册请求后由邮箱返回用户名和密码(邮箱分配),如表1所示:
在这些系统中,只有三个国内系统(、预印本、奇迹)使用用户名注册的方式,且注册时均无重名检测功能。
1.3 注册后的发文功能
各系统注册后的发文功能如表2所示:
1.4 信息服务功能
各系统的信息服务功能如表3所示:
1.5 信息组织功能
各系统的信息组织功能见表4。
2 国内E-print系统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1 国内E-print系统的问题
・数量太少。中国最早的E-print系统是2003年创建的奇迹文库,国内E-print系统发展时间不长,与国外相比数量偏少。
・系统内文献数量、类型及质量不足,缺少对会议文献、技术报告、讲座、教学课件、音频与视频资料等灰色文献资源的收集;由于资格认定的门槛较低,论文质量参差不齐。
・系统各种服务功能还不够完善,表现为注册过程中的机检名功能欠缺;检索功能不强,如缺少参考文献、相关文献、主题词、关键词、被引情况的链接,不能满足用户相关文献的获取需求,缺少评价文献质量重要的定量指标(被引情况);个性化服务方面缺少检索策略保存与Alerts订制功能,用户无法跟踪感兴趣的科研新论;文献检索结果显示功能不足;输出功能下载格式较低级,影响其信任度;系统文种版本的单一等。
2.2 国内E-print系统的发展策略
2.2.1 发挥“后发优势”,鼓励建立E-print系统 首先要解决资金问题。作为非盈利性质的系统,如何筹集所需资金是关系其存亡的关键因素。根据中国国情,完全依靠政府买单有些困难,而仅仅靠个人维持也相当困难,如由个人发起的奇迹文库就时常面临资金困难。笔者认为,作为施惠于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工具,E-print系统运作的中坚力量仍需依靠科研工作者自己。具体可由学校及科研机构从课题基金经费划出一定比例作为系统的维护资金,由图书馆负责系统创建及维护。此外,还可借鉴网络搜索引擎的运作模式,不但维持自身的运作,而且创造巨大的商业利润。
其次,系统的建立和维护需要遵循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原则,发挥后发优势。国外电子预印本系统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遵循了相同的OAI协议。国内电子预印本系统的建立、维护和停办期待规范化管理,如系统停办后由谁接管其论文并妥善处理,这些问题期待有关政府部门以及行业协会的协调解决。
最后,要有效开展各大学及科研机构的合作,避免盲目建设。有效地开展机构电子印本文库建设过程中的合作,不但能够解决现有机构电子印本文库资源的共享利用问题,而且对于我国大规模地建设机构电子印本文库,充分整合和共享我国科研资源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2.2.2 加大宣传力度,稳步增加系统的文献数量 首先,通过宣传提高E-print系统在国内科研学者中的认知度,如“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就在各高等院校科研管理部门进行了大力宣传和推广。此外还应解决以下实际问题:①版权问题。由于允许用户不受限制地浏览、批量下载和打印论文,对论文的版权保护措施不得力,许多作者担心自己提交的研究成果受到版权侵犯,因而主动提交论文的积极性不高。对此,学界正积极努力探讨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策略,希望不久能出台这方面的法律法规。②成果认可问题。国际学术界对E-print系统已广泛认可和重视,如SCI基本上认同类似E-print系统的开放期刊的学术性,美国等还专门针对E-print系统修改了出版发行方面的有关规定。但在国内,E-print系统中发表的论文并没有获得有关部门的成果认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研人员向E-print系统提交论文的热情。
其次,通过宣传提高E-print系统在国内出版商中的认知与接受度,让他们认识到E-print系统的发展并不会影响他们的利益。Key Perspectives 2005年5月的报告指出,美国物理学会和物理出版公司均无法证实arXiv系统存在的14年间给其期刊订购带来了任何损失;“保留所有权”对出版社并没有太大的益处,相反可能会由于授权受阻减少交易机会,把E-print系统作为不花钱的广告同意作者将文章存^,却可能扩大期刊影响。
2.2.3 加强论文的质量控制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①用户注册阶段的严格认证。要求注册用户提供真实的个人信息,通过对作者学历、专业背景、所属研究机构等的限制来保证质量。此外,还可以借鉴国外通过邮箱名注册的方式,邮箱的唯一性保证了注册用户的唯一性。②适当的同行评议及评审制度。如arXiv系统要求新用户被其他在该领域有一定活跃度的用户认可才能发文。③完善的统计与用户评价功能。E-print系统的论文质量可以从定性与定量两个方面来评价,前者包括引文量、点击率、下载量及各种排序功能等,后者主要有用户评价,包括打分、星级评价与文字评价等几种形式。完善这两方面的功能可以帮助读者了解论文的质量水平,同时也促进和激励发文者提交高质量的论文。
2.2.4 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与经验,完善系统各方面的功能
・浏览及检索功能方面,可综合各系统长处,如采用分类与主题相结合的方法,每类子目录下设有浏览最新1天、最近5天、快速搜索等功能;设立引文查找与链接、相关论文浏览、作者和服务商链接、集成检索、参考文献链接、图片查看等功能。
・个性化服务方面,增加检索策略的保存和A―lerts订制功能。Atom/RSS功能即所谓的新闻聚合功能值得借鉴。
篇9
【关键词】应用 拓广 引申 评价 答辩会 潜能
Hold the small oral defense meeting and guide students to make the exploratory learning
Zhang Xianglong
【Abstract】The so-called small thesis means that students apply, develop, extend the meaning of what they have learnt at class and then write what one has learned according to one small certain dissertation. It not only can give prominence to the word “small” but also can show the sufficiency of the thesis. The finished small thesis is commended by the learning group first, then read at the class meeting, accepts the discussion of the teacher attending the meeting, then answers teachers’ question to the thesis at any moment and in the end is given the proper evaluation by the discussing group, this course is called the small oral defense meeting. This activity, not only has aroused students’ enthusiasm in learning mathematics and the creationary potential, improved students’ exploratory learning ability, but also has advanced the change of the class learning ethos. At the “small oral defense” meeting, as long as teachers ask students the question, they can think independently, can discuss actively, contest each other, doing which has achieved the purpose of the autonomic learning.
【Keywords】ApplicationDevelopmentExtending the meaning of a wordEvaluationReply meetingPotential
研究性学习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在摄取已有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同化、组合和探究,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发展创新素质的一种学习方式。它的最大特点是问题性、开放性、综合性、社会性和实践性。与传统的学习方式有所不同的是,研究性学习主要是在学生个人独立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探索、班级共同讨论来完成。学生通过实验、调查、讨论、查阅资料等方法对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选题交流,做论文答辩。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从2000年秋季开始,国家教育部已把研究性学习作为高中的必修课。然而,初中生能否进行研究性学习,尤其是对初中数学这门理论性、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学生能否进行研究性学习。为此,笔者以举办“小论文”答辩会的方式做了一些尝试。
所谓小论文,是指学生通过阅读课外读物,把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加以应用、拓广、引申,就其中某个小专题写出心得、体会的文章。小论文既突出了一个“小”字,又不失论文的充分性。撰写后的小论文,经过学习小组推荐,在班会上宣读,并接受与会者的评议,随时回答师生对论文提出的问题最后由评议小组给出恰当的评价,这个过程就是小论文答辩会。
小论文答辩会,大体上分为四个环节:
1.做好准备工作。首先要注意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写作小论文打好基础。数学课上,老师要有意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对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进行探讨,启发学生对某些数学问题进行归纳、引申、拓广。
例如,学习过与圆有关的角以后,引导学生研究两边和圆相交(切)的角的度数和所夹弧的度数的关系。
其次,注意结合学生所学知识,向学生推荐《中学生数学》、《中小学数学》(学生版)、《中学生数学报》等课外参考资料,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
再次,在每一章或单元教学结束时,指导学生写单元小结。使学生理清知识结构,把握重点难点;注意前呼后应,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归纳习题类型,探求解题规律。并注意指导学生完成编拟单元测试试卷,相互交流。
2.选题与撰写。这是小论文答辩会的重要环节。首先,以发表在报刊上的学生习作为例进行剖析,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树立信心,鼓励学生写小论文。其次,利用课余时间向学生介绍撰写小论文的基本要求和方法,要求学生做有心人,收集自己和同学作业中易错的习题和一些习题的创新解法,建立错题集和习题创新解法集锦;做好读书笔记和文章摘录;布置一些小专题,注意从学生实际出发,明确目的要求,不怕题目小,不怕字数少,不怕知识面窄。对学生的文字表达不必要求过高,只要论据能说明论题,条理清楚,说理明白就是好文章。
例如,一位同学以《巧算平方数》为题,根据面积与平方数的关系,推出两位数的平方公式,进而推广到多位数平方规律,并给出了平方数的一般计算方法。通篇不到一千字,观点明确,说理清楚。又如另一位同学就习题:
已知:AB∥EF,∠BED=∠ABE+∠CDE,求:AB∥CD。
根据两直线平行的判定公理和定理,给出了五种证法,写出《几何证明题的一题多解》的小论文,阐述了做题如何全面分析,寻求多种解法的基本途径。反映了学生具有一定的发散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文章虽简短,就题论理,浅显易懂,深受欢迎。
在召开答辩会之前,老师要抽阅学生的初稿,提出修改意见,再由学生本人修改,直到学生自己满意为止。切忌,老师按自己的意思亲自动笔修改,因为这样做,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且失去了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选题、撰写、修改的过程,是学生翻课本、阅读课外资料、请导师、跑书店、网上搜索查寻的过程,有利于形成浓郁的自觉研究的风气,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不少以往不爱看课外书籍的学生,通过这项活动,也对书店、阅览室产生了兴趣。
3.召开“小论文”答辩会。召开答辩会之前,学生先在学习小组里宣读自己的论文,进行小组评选,较优的论文列为参加全班的答辩会。受活动时间的限制,一次活动以五六篇为宜。答辩会聘请其它数学老师和学校领导参加,组成评议小组,在答辩会的前排就座。学生自己选出代表组织会场。会上,由被推荐论文的作者宣读自己的文章,然后与会师生对文章进行评论,即提出问题和质疑,要求作者当场解答。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研究与争论,评议组的成员参与这个活动。
例如,一位同学提出题为《浅谈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论文后,评议组老师问:“你是怎样想到这个专题的?”这个学生当场回答:“学习过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公理和角角边定理后,我观察到,它们都是由边角之中有三个元素相等,就判定了两个三角形全等。我就想,是否边角之中有三个元素相等,两个三角形就一定全等呢?课后,我就此进行了研究,并对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归类,写出了这篇论文”。接着,一位同学问:“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中有‘角角边’定理,而你在讨论边角之中有三个元素相等,两个三角形不全等的情况时,也提到了‘角角边’,这不相混淆了吗?”这位学生回答:“这只是表示形式,我在文中已经写到,对于‘角角边’,应该注意,如果相等的角与相等的边符合对应关系,则两个三角形全等,如果不符合对应关系,这两个三角形可能不全等。”通过这篇论文的答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和定理,纠正了“边角之中有三个元素相等,两个三角形就全等”的片面认识,提高了辩证思维能力。
4.评选优秀小论文。这是小论文答辩会的最后一环,评选既是对学生的鼓励,又是对学生所付出的辛勤劳动作出的正确评价。评议组(也可请学生代表参加)成员根据论文的科学性、创造性、应用性作出鉴定。鉴定要客观,实事求是。对评出的优秀论文不仅发给荣誉证书,还鼓励指导学生向有关刊物投稿,或在学校校报、黑板报上发表,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乐趣。
篇10
投稿须知
1.1文章质量:文稿应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文字精练,数据准确,逻辑性强。
文字限制:文章一般不超过5000字,如遇特殊情况请与编辑部联系,编辑部同意后方可。编辑部将对超额部分加倍收取版面费。
1.3介绍信:投稿请寄单位介绍信,介绍该文作者、单位,文章的真实性,是否属于机密、一稿两投,是否有各类基金资助。
1.4基金项目:如为基金资助项目,应附带资助的合同文本封面(具有详细信息)复印件或获奖证书复印件。
1.5文章格式:投稿格式请参考本刊已发表的近期文章。点击本刊网站左侧菜单“过刊浏览”查看相应的文章。
2文稿中应注意的问题
2.1作者和单位的中英文名字、所在地、邮编分别列于中英文题目之下,单位的英文名称应是系统内认可的、符合规范的。
2.2个人署名作者在2人(含2人)以上以及集体作者,应指定一位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Author)。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应有简短的中英文自传:姓名、性别、学位、职称、主攻研究方向,放在文稿第一页的左下方。副高以上职称的作者应在邮寄给编辑部的论文纸版上亲笔签名。
2.3受资助的情况(资助单位、项目名称、合同号)用中英文分别列于文稿左下方。
2.4所有稿件都应有中英文摘要。一般科技论文的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作者应能使读者通过阅读摘要就能掌握该文的主要内容或数据。为便于国际读者检索并了解文章的基本信息,英文摘要应比中文摘要更详细。
2.5每篇文章应标注中英文关键词各3~8个。
2.6缩略语、简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清楚外,在首次出现处必须写出全称并注明以下所用的简称。如新术语尚无合适的中文术语译名可使用原文或译名后加括号注明原文。
2.7用于表示科学计量和具有统计意义的数字要使用阿拉伯数字。
2.8研究对象为人时,需注明试验组、对照组受试者的来源、选择标准及一般情况等。研究对象为试验动物时需注明动物的名称、种系、等级、数量、来源、性别、年龄、体重、饲养条件和健康状况等。
2.9药品、试剂使用化学名,并注明剂量、单位、纯度、批号、生产单位和生产时间。
2.10仪器、设备应注明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单位、精密度或误差范围。
2.11图和表格与文字的内容不要重复,图、表应有自明性,即不看正文就能理解图意、表意。图题和表题均应中英文对照。
2.12所引的参考文献应仅限于作者亲自阅读过的。未公开发表或在非正式出版物上发表的著作如确有必要引用,可用圆括号插入正文或在当页地脚加注释说明。原文作者若不超过3人应将作者姓名依次列出,中间用“,”隔开,3位以上作者则列出前3位,逗号后加“等”。
3文后参考文献
3.1文后参考文献的定义
文后参考文献,即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
3.2著录文后参考文献的目的与作用
1)可以反映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
2)能方便地把本论文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
3)有利于节省篇幅。
4)能起索引作用。
5)有助于通过引文分析对期刊水平做出客观评价。
6)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献计量学研究。
3.3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原则
1)只著录最必要、最新的文献。
2)著录的文献一般为正式出版物,非正式出版物可作为文内注释列出,其格式可参照参考文献的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