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学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0 11:42: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英汉学术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学术论文 第三人称 社交指示
1.引言
在语言使用中,不同人称的选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人称的非常规用法反映了使用者根据不同社交场合和主观情感对语言的灵活运用,接收者也需要通过对相应的社交语境进行充分把握,从而正确理解使用者传达的社交意图。社交指示体现在谈话双方所使用的种种言语手段之中,意在适应社交现场的不同需要,在话语中恰当地表达各自思想的言语行为(何自然,1988)。
学术论文是作者通报其研究成果的重要手段,它反映了研究学者的学术研究水平和某一领域的发展趋势,是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途径(赵有斌,2001)。以往对学术论文的研究多将其视为一种特殊体裁,对学术论文及其各部分从体裁角度的研究已经非常成熟(Brett,1994;Holmes,1997;Nwogu,1997;Post
eguillo,1999),但是关于学术论文这种特定体裁中人称的专门研究几乎没有。根据Myers,在学术论文中“是否选用人称代词通常能揭示出作者如何看待自己在某一研究中的作用及表明作者与读者、同行间的关系”(Myers,1989)。我们通过人称的选择揭示论文作者在学术社交场合中对与接收者关系及态度的定位,即传达社交意图。
在研究学术论文人称社交指示的基础上,本文对英汉学术论文进行了横向对比。中西论文写作者深受不同文化系统和写作规范的熏陶和影响,对人称在社交场合的选择应该有所差异。本文所选用的二十篇中文学术论文和英文学术论文分别来自CNKI和国外五个领域专业协会期刊。所涉及的五个领域分别为语言学,物理学,化学,医学和计算机科学,其中每个领域各选取五篇论文。
2.人称指示语
人称指示语是指谈话双方用话语传达信息时的相互称呼(何自然,1988)。陈治安对其的定义为“对编码与言语活动中的参与者或者相关角色的符号指称”(陈治安&彭宣维,1994)。由此可见凡是在交际中参与者之间彼此称呼所用的符号都可以归为人称指示语。黄国文(黄国文,1999)曾经对人称代词的常规用法和非常规用法进行了探索。他认为人称代词“所指和用法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1)无标记用法,(2)有标记用法。所谓无标记用法指的是一般的、惯常的或约定的用法……所谓有标记用法指的是特殊的、个别的、例外的或不常见的用法”。黄国文指出标记性是有程度之分的,因为这里所列出来的标记或无标记是主观的。我们可以认为一个人称代词的标记性也随着不同使用语境而有程度之分,标记性过强则可能造成在该语境的交际失败。
3.社交指示
对人称代词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层面(孙飞凤,2006;田海龙,2001):其一为人称代词的语法词法研究,即人称代词的形式及句法作用,如Muhlhausler& Harre (Muhlhausler&Harre,1990)和陈治安(陈治安&彭宣维,1994)。其二为人称代词的篇章连贯性问题,如Halliday&Hasan(Halliday&Hasan,19
76)和黄国文(黄国文,1999)。其三为人称代词与实际情景连用,及人称指示语的语用研究;最后为将人称代词置身于社会语境之中,研究人与人之间的权势与等同关系。
本研究涉及到对人称代词在学术语境下以及在中西方社会文化语境下的研究,我们需要考察论文作者在学术语境下对自己与读者身份和关系的定位以及态度。国内类似于此的研究有黄国文(黄国文,1999),陈治安&彭宣维(陈治安&彭宣维,1994),孙飞凤(孙飞凤,2006)以及杜小红(杜小红,2003)。他们的研究方法都是通过对具体句子结合情景进行讨论,对说话人在该语境下的选择的意图和功能进行分析。他们都认为语境是理解不同人称代词使用的关键,只有充分把握具体语境,才能理解说话人对于人称代词选用的复杂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陈治安和彭宣维在其论文结论中提出取消“社交指示语”这一称谓的理念。他们在文中通过隐喻动态考虑人称代词使用与具体语境的关系,认为对人称代词动态的研究已经“覆盖了人们在‘社交指示语’这一术语下讨论的绝大部分语言事实,而且这些事实也的确是反映语言活动中人际关系的人称指示信息的。”根据他们所说,这样可以使人称代词与语境之间的问题更加简化清楚,同时也符合语用学一贯将语言现象置于动态语境中考察的方法。
我们认为,无论保留“社交指示语”或者取消“社交指示语”这一称谓,都无法改变语言交际中说话人根据社交需求灵活地选取人称这一复杂现象,而分歧却存在于对这一语言现象解释的过程中。陈治安先生引入隐喻来说明“社交指示”不过是人称代词使用过程中的一种进化而已。在本文中,我们只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所以在此支持用“社交指示语”来统一称谓这一语言现象。
4.第三人称社交指示语
第三人称不仅包括封闭的代词系统,还包括其他各种第三人称短语。通过语料检索第三人称代词,我们发现很少有标记性用法存在,而第三人称短语的使用却存在很多值得关注的地方。本文选取了学术论文中常见的第三人称短语作为代表进行研究,如“本文或本研究”,“笔者或作者”以及一些指称短语。英文论文选取与中文对应的第三人称短语。
在中英学术论文中,我们经常见到用第三人称短语指代第一人称的情况。下面的例子均为这一社交指示用法:
(1)但笔者深入考察相关文献, 发现对这一现代医学模式的理解中存在一定局限。
(2)笔者比较扳机点与穴位后认为扳机点与阿是穴十分类似因此可以把扳机点看作阿是穴的现代医学解释。
(3)作者认为不同的社会文化特征是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并建议不同文化群体的人们充分把握面子的文化……
(4)本文旨在探析当今医学伦理学面临的新矛盾新冲击和新挑战,为从伦理学角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参考和借鉴。
(5)本研究围绕上述两个问题采用书面话语完型法(DCT)的问卷方式收集语料。
(6)下文重点分析其对伊斯兰世界的认识和态度。
(7)3.2节按先行语的句位分布分出LDR与先行语的三种回指关联式。为描述与讨论的便利起见,这里从不同侧面划分三类篇章回指式。
(8)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use of personalized short text messages(SMS) to reduce snacking.
(9)This paper describes an evaluation of the exposure assessment process.
(10)Some recent works i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DA) call for an epistemological change.
(11)Figure 2 provides a list of the different elements that were found in the openings and closings of the twenty-five speeches together with their frequency of occurrence.
上面所有例子实现了保证论文客观与权威性的社交指示功能。作者作为所有陈述或者观点的发起者使用第三人称短语来指称自己,减少了论文的主观性。同时,类似于“本文”“本研究”或“3.2节”等此类用法也实现了论文的简洁性,使用完整的表达会使行文冗长繁琐。比如例(6)的完整表达为“在下文中我们重点分析其对伊斯兰世界的认识和态度”。
同时,我们发现了一些具有类似社交指示功能的第三人称内部互用现象:
(1)根据F值和P值分析,调查组倾向对他者面子和相互面子的维护,对比组倾向对自我面子的维护。
(2)传统哲学观认为,对概念进行定义就是把概念分析成为其各个组成部分(constituents),反过来,这些概念的各个组成部分组合也就构成了概念本身。
(1)和(2)中的用法均使用一个抽象的第三人称短语来指代对应的群体。如上面的用法一样,这种指代用法实现了论文的客观性和简洁性的功能。
5.结束语
通过对四十篇英汉论文的总体研究,我们可以认为在学术论文英汉第三人称的使用体现在第三人称指代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内部的互指,这两种用法在确保论文客观性与权威性的同时,也可以使论文的行文更加简洁明晰。当然,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写作习惯,第三人称学术论文这一社交语境具有了这些共同的社交意图与目的。
参考文献
1.Brett, P. (1994). A genr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section of sociology article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13(1), 47-59.
2.Brown, G. (1960). The Pronoun of Power and Solidarity(吴玉文, Trans.). In 祝婉瑾(Ed.), 社会语言学论文集.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3.Halliday,M.A. K.,& Hasan, R. (1976). Cohesion in English. British: Longman.
4.Holmes, R.(1997). Genre analysis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research article discussion section in three discipline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16(4), 321-337.
5.Muhlhausler, P.& Harre, R. (1990). Pronouns and People: The linguistic Construction of Social and Personal Identity. Oxford: Basil Blackwell.
6.Myers, G.(1989). The pragmatics of politeness in scientific texts. Applied Linguistics(4), 1-35.
7.Nwogu, K. N. (1997). The medical research papers: structure and functio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16(2), 119-138.
8.Posteguillo, S. (1999). The schematic structure of computer science research article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18(2), 139-160.
9.蔡建敏.(2009).学术论文英文摘要的人称使用问题剖析.疯狂英语.
10.陈治安&彭宣维.(1994).人称指示语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91(3),28-34
11.杜小红.(2003).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选择及其语用探析.山东外语教学(93),25-28.
12.何自然.(1988).语用学概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3.黄国文.(1999).言语交际中的指示人称代词.四川外语学院学报,71(1), 47-49.
14.孙飞凤.(2006).英汉人称代词社交指示功能的语用对比研究.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1).
篇2
1、虽然太阳系内的名字起得比较出格了,但精心挑选的名字引经据典,令人难忘。
2、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引经据典,风趣幽默地讲述三国,颠覆荧屏原有的历史人物。
3、小李时常引经据典来说明为人处世的大道理,令人不禁佩服他知识的广博。
4、许多经济学家引经据典,其要点就是预期财政刺激一揽子计划是美国走出衰退的关键。
5、与引经据典相比,立法者应该在使用他们习以为常的词语上尽可能谨慎(特别是在高质量的编辑出版物上)。
6、王教授的论文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读来令人有如沐春风之感。
7、你可以引经据典去支持正方或者反方的观点,但话说回来,我还总是会站在支持艺术自由的一方。
8、文学趋于引经据典,希腊和罗马神话、圣经与莎士比亚的作品都在被一遍又一遍地引用着。
9、写文章时适量的引经据典,固然可以增加说服力;但过犹不及,就可能适得其反了。
10、这篇文章大量引经据典,借古讽今,说得鞭辟入里。
11、从哲学层面上观之,伽利略科学思维引发了当时人们思维方式的某种变革,引经据典的思辨型学术作风转化为面向自然寻求理论与实践、实验密切结合的思维模式,()其科学方法使科学认识得以从人类其他认识方式中独立出来,使人类认识在十七世纪跃上一个新台阶,其尊重事实、无畏权威的科学精神通过《关于哥白尼和托勒密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一书促进了近代动态统一哲学世界观的确立和传播。
12、为了让大家相信神的大爱,他不得不在文章中引经据典来增加说服力。
13、毫无疑问,你可以引经据典来驳倒我。
14、奥巴马的预算“将会使我们税法的效力大打折扣”,他义正言辞,仿佛引经据典,“它会使我们的公司在全球市场下更难生存,使人们更难储蓄养老,而且它还将刺激我们的外债成倍地增长。”
15、读者能够从书中追溯拉金的发展,从他在《牛津大学工党俱乐部简报》上引经据典,描写“关于树木、天空和季节”的诗歌到他更为成熟,有名气的作品。
16、我在师范院校对学生做讲座时,常常为这些塞满了无用的知识的小伙子和姑娘的不成熟感到震惊,他们知道的很多,他们谈辩证法神采飞扬,他们对经典作品引经据典??但他们中很多人的人生观却像婴儿一样。
17、他为了卖弄自己的学问,说话老爱引经据典,有时难免令人感到厌烦。
18、文章通过分析指出,中英思维模式存在着直觉与抽象、本体与客体和螺旋与直线型差异,并因此导致英汉学术论文中论证方法在修辞手段、引经据典、引用权威等方面的使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