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钉支护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7 04:30: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土钉支护技术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土钉支护;设计;施工;现场监测
1前言
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是目前城市高层建筑施工的重点和难点,有不少建筑工程由于深基坑支护的失误,导致重大经济损失并延误工期。因此,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确保深基坑支护工程的安全可靠,已成为当前城市建设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土钉墙支护造价便宜,工期短,在10m左右的深基坑中大量的应用。某饭店深基坑采用土钉墙支护,通过设计、施工的控制以及在正常使用和雨季中的监控、处理,确保了基坑的安全。
2工程概况
某饭店总建筑面积6.1万m2(见图1),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结构,主楼16层,设有二层地下室,基础东西长258m,南北宽51m,筏板基础,基底标高-6.400m/-8.300m/-11.660m。地面标高为-0.350m~-0.790m,基坑开挖深度为6.030m~10.950m。
根据地质勘探报告揭示场地内基坑支护影响范围内岩土层主要为①填土层1.3~2.6m;②粘质粉土0~2.5m;③砂质粉土1.6~5m;④粉质粘土0.3~6.3m;⑤粉质粘土、粘质粉土、砂质粉土、粉砂4.8~11.7m。
场区内实测三层地下水,第一层上层滞水水位埋深0.80~3.00m,第二层潜水水位埋深5.80~8.50m,第三层潜水水位埋深25.40m。
基坑北侧临城市主干道,基坑南侧为住宅小区(6F),东侧为学校(3F)。
3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安全、经济、场地条件、周边环境及施工工期等因素,采用土钉支护支护方案(见图2)。地质勘探报告揭示场地地下水位较高,实际开挖中自然地面下1.0m左右见水。
3.1基坑降水
考虑到保证地下室干燥施工作业,采用大口径管井抽水的降水方案,降水井布置在离开挖线1.0m处。基坑最深处底面标高为-11.66m,考虑将地下水降至基底下1.0m以下。沿基坑四周布管井83口,井距8.0m左右,在基坑内部局部集水坑处布置渗井。
降水井深度约11~16m;降水井孔径为φ600,全孔下入水泥砾石(砂)滤水管,管底封死,管外填滤料。滤料的规格2~4mm,滤料填至孔口以下2m,上部回填粘土封至孔口。
3.2土钉支护
出于地下结构施工操作空间的需要,基坑侧壁与地下结构外墙之间的肥槽为0.8m(见图3)。
Ⅰ区土钉墙高度6m,坡度1:0.2,布置4排土钉,采用Ф16HRB335钢筋,水平间距为1.5m,土钉长3m~6m,孔径110mm,排距1.5m。
Ⅱ区土钉墙高度11.66m,坡度1:0.3,布置7排土钉,采用Ф20HRB335钢筋,水平间距为1.5m,土钉长5m~9m,孔径110mm,排距1.5m。其中第二排采用7-Φ5预应力锚杆,长度14m。
土钉墙边坡面层挂Φ6.5@250×250钢筋网和1Ф16@1500横向压筋。
4土钉支护施工
工艺流程如下:基坑降水施工土方开挖至土钉标高下50cm土钉成孔杆体支放注浆坡面修正铺设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重复工序至基坑底基底排水沟,基底施工。
土钉墙施工随土方开挖进行,基坑边坡原则上分段分层开挖,采用“中心岛”开挖方式,即先沿基坑边线开挖出10m宽条形护坡作业面。
土方开挖至土钉设计标高下0.5m后,采用机械成孔,孔径110mm,并对孔深、孔径、倾角进行控制。成孔后及时插放钢筋,并注浆。土钉杆体采用水灰比为0.5,P.O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浆注浆,在一次注浆完成2.0h内进行二次补浆,并将孔口封堵。
喷射砼施工采用分段进行,同一分段内喷射顺序按照自下而上施工。面层喷射100mm厚C20细石混凝土,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砂:石=1:2:2。
5施工监测
基坑支护工程监测内容为:土钉墙顶部水平位移观测;基坑周边沉降观测;地下水位监测。
5.1地下水位监测
5月10日项目开工,到6月22日降水井施工完毕连续抽水后,水位基本维持在8m左右,不能满足施工的要求。经过分析,增加Ⅱ区水泵数量、调整水泵抽水深度后并昼夜抽水,使水位下降到开挖面1.0m以下。
5.2基坑位移监测
土方开挖前测定基坑坡顶水平位移、沉降位移初始值;坡顶水平位移、沉降监测点沿基坑坡顶边线设置,间距约30m;土方开挖过程中,每日监测一次。沉降观测的基准点设置在基坑开挖影响范围之外市政道路上。
水平位移的观测采用视准线法,以南侧基坑水平位移监测为例(见图4),在要进行位移观察的基坑槽壁上设一条视准线,并在该视准线两端基坑影响范围之外设置两个工作基点A、B,分别作为主站点及后视点,然后沿着该视准线在槽壁上分设若干观测点,直接在读数尺读出测点的位移。
开挖到设计深度,通过对水平位移监测数据分析,Ⅰ区6m深的基坑坡顶最大水平位移10mm,基坑顶部的侧向位移与开挖深度之比1.7‰,Ⅱ区11m深的基坑最大水平位移接近30mm,基坑顶部的侧向位移与开挖深度之比小于3‰,满足设计提出的监测值控制标准要求坡顶位移的警戒值30mm。以南侧基坑水平位移监测为例,变形发展见正常位移变形曲线(图5)。
6雨季中出现的危机情况和处理措施
7~8月北京地区进入雨季,夏季雨水天气给施工带来了不便和影响,随着几场暴雨的来临,危及边坡支护
安全的险情不断出现。
6.1危机情况
基坑边坡锚钉和面层喷射混凝土已施工完,在坑壁局部出现了出水点和悬挂水。基坑东侧边坡坑壁出水点水量逐步加大并迅速形成涌水和涌砂现象,东侧1~A轴到1~E轴土体局部塌方,紧临基坑5m的艺术学校院内侧出现裂缝。
南侧临住宅小区基坑支护变形超过警戒值,地面最大裂缝65mm(图6),实测南侧12#、13#观测点水平位移75mm,最大沉降位移170mm。水平位移变形发展见雨季位移变形曲线(图5)。
基坑西、北两侧场地条件较好,全部进行了硬化处理。从观测数据分析,开挖到设计深度,基坑坡顶水平位移在雨季中变形稳定。
6.2危机处理
对于坑壁局部渗水,在基槽四壁增加泄水孔,孔深0.6m,高度距槽底0.8m,间距2m。在护壁中插入周边带孔眼的包网塑料排水管,把局部渗水通过暗埋在土钉坡面内的塑料排水管引入基坑周边排水沟及集水坑中,利用水泵及时抽排,加快边坡粉土层排水固结。
基坑东侧1~A轴到1~E轴采取分级支护,首先把高2.5m,宽4.0m的土卸除,在-7.0m位置增加一排7-Φ5预应力锚杆,长度16m。
基坑南侧12#、13#观测点变形最大的位置延长到临近观测点,即11#~14#观测点之间近100m范围内边坡角堆土卸荷,堆土3.0m高,3.0m宽。在基坑南侧-3.0m位置增加一排7-Φ5预应力锚杆,长度16m。
按上述措施进行施工和危机加固处理后,对整个基坑及邻近建筑物的位移进行了跟踪监测,各观测点均处于稳定状态。同时对基坑开挖后,地面裂缝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跟踪监测,各观测点的裂缝均处于稳定状态。
6.3原因分析
6.3.1经过现场复查,基坑东侧艺术学校院内离基坑水平距离6.5m,埋深3.5m,沿基坑分布两条污水管道,从南往北走向,将土体在垂直方向切成两段。院内雨水排入污水管道,污水管道不畅通,雨水渗入土体,致使东侧1~A轴到1~E轴基坑失稳,土体下滑。对本工程基坑周围地下管线埋设情况掌握不准确,场外来水影响了基坑的稳定。
6.3.2基坑南侧临住宅小区绿化带,坡顶距现状围墙2.0m。实测场地高差:场内比场外低0.5m。雨水渗入土体,基坑深度范围内的粉细砂地层,加上中间粉质粘土隔水层,影响半径小和渗透系数小,降水难度大,影响了基坑的稳定。
6.3.3基坑西、北两侧场地条件较好,全部进行了硬化处理。通过对水平位移监测数据分析,开挖到设计深度,基坑坡顶水平位移在10mm以内,变形稳定。说明水源远近是影响基坑稳定的主要因素。地表水渗入土体造成坡体土层的力学性能指标严重下降和坡体水压力增加。
7结论
7.1实践证明[2]:土钉墙支护结构对水的作用特别敏感。土的含水量的增加不但增大土的自重,更为主要的是会降低土的抗剪强度和土钉与土体之间的界面粘结强度。后者是土钉能够起到加固和锚固作用的基础。
7.2基坑施工监测和动态设计对土钉墙支护结构非常重要。本工程南侧基坑水平位移在雨季发生较大变化后,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设计作出必要的修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避免了倒塌事故。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土钉墙;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
目前,随着我国建筑工程技术的越来越完善,作为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主要应用技术,基坑支护技术也取得了显著地成效,我国的基坑支护结构方式主要分为:钉墙支护、地下连续墙支护、锚杆支护、搅拌桩支护。在建筑过程中,对深基坑进行科学的设计和选择,同时采用适宜的支护技术,能够大大降低基坑深挖施工过程中对邻近结构物的影响,及降低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所以,建筑施工质量提升必须有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支持。本文根据深基坑施工特点和实际操作,对比较多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土钉墙施工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通过该技术的应用,可全面提升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
1 土钉墙支护深基坑的作用
1、应力传递与扩散作用
当荷载增大到一定程度后,边坡表面和内部裂缝己发展到一定宽度,此时坡脚应力最大。这时下层土钉伸入到滑裂域外稳定土体中的部分仍能提供较大的抗力,土钉通过其应力传递作用,将滑裂面内部应力传递到后部的稳定土体中,并分散在较大范围的土体内,降低应力集中程度。在相同的荷载作用下,经过检验:被土钉锁加固的土体在内部的应变水平比其他素土边坡土体内的应变水平要降低了很多,这种情况带来的优势就是对开裂区域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明显的阻碍效果。
2、箍束骨架作用
土钉与同作用,土钉自身的刚度和强度以及它在土体内的分布空间所决定的,它具有制约土体变形的作用,使得复合土体构成一个整体结构。
3、坡面变形的约束作用
在坡面上设置的与土钉连成一体的钢筋混凝土面板是发挥土钉有效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面板提供的约束取决土钉表面与土的摩阻力,当复合土体开裂扩大并连成片时,只有开裂区域后面的稳定复合土体产生摩阻力。
4、分担作用
在复合土体内,土钉有较高的抗拉、抗剪强度和抗弯强度,当土体进入塑性状态后,应力逐渐向土钉转移。当土体开裂时,土钉分担作用更为明显。土钉内产生相应的弯剪、拉剪等复合应力,于是就会导致土钉体外裹浆体碎裂、钢筋屈服的结果。
2 土钉墙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1、钻设钉孔。选用土钉成孔的方式进行基坑支护作业,其成孔工具为洛阳钻机,将其孔径设置为80毫米,深度应确保其超过土钉长度100毫米,成孔倾角为15度。每钻进1米,并进行倾角地测量,避免偏向等情况的出现。
2、土钉安装。与本工程基坑土钉墙支护设计需求相结合,进行土钉的制作,确保其长度在设计长度以上。每隔1.5米进行一组土钉的设置,选用搭焊连接的方式进行土钉连接,焊缝高度控制在6毫米,把土钉在成孔作业后设置在孔内。
3、注浆。选用孔底注浆法进行土钉墙基坑支护注浆作业,其作业流程为在孔底插入注浆管,确保管口与孔底之间距离200毫米,注浆管应同时进行注浆与拔出作业,确保注浆管底能够在浆面以下,确保注浆过程中可以顺利从孔口流出,并将止浆阀设置在孔口,选用压力注浆的方式进行施工,确保水泥浆强度为M20,注浆压力控制在1到2Mpa之间。
4、挂钢筋网并与土钉尾部焊牢。选用钢筋网进行土钉墙面施工,将其间距定为200毫米,在坡面上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绑扎钢筋的作业;搭接坡面钢筋的长度需在300毫米左右,随后顺着土钉长度方向在土钉端部两侧进行短段钢筋的焊接作业,同时在面层内将相近土钉端部通长加强筋进行连接及焊牢。
5、安装泄水管。土钉墙基坑支护的泄水管制作应选用用PVC管作为主要材料,泄水管长度必须在450毫米以上,并在管附近进行钻孔作业,孔数应控制在5到8个,随后在管外侧进行尼龙网布的包裹作业。泄水孔纵横距离定为2米,布置形状为梅花型并确保安装的牢固性。
6、复喷表层混凝土至设计厚度。选用喷射混凝土方式进行土钉墙施工,其设计强度必须在C20左右,其厚度应控制在80毫米。第一,选用干拌方式,混合料搅拌时必须遵循相应的配合比进行施工,混凝土喷射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将水泥重量为5%喷射砼速凝剂掺加到里面。在开挖土方、修坡施工后,及时完成土钉锚固作业,结束焊接钢筋网施工后,必须及时进行喷射混凝土作业。选用分层喷射的方式,由下到上的方式进行喷射混凝土作业。第一层喷射厚度应控制在4厘米到5厘米之间,确保其不出现掉浆现象后,进行第二层混凝土再喷射作业,直至其厚度符合设计规定。
3 土钉墙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
在建筑工程中,土钉墙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依然不够成熟。今后施工单位还需要加大技术水平的提升,使高层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得到有力保障。
1、护筒中心和桩中心的偏差不能超过5cm,埋深不能低于1m,泥浆的比重最好控制在1.1~1.2,孔底沉渣的厚度不能超过15cm;钢筋笼安放位置准确,钢筋连接满足规范要求;水下浇筑混凝土施工需要连续作业,保证导管埋入混凝土内深度不小于2米,速度适宜,避免堵管或钢筋笼上浮,同时桩头超灌1米。灌注桩混凝土养护完成后,按照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质量检测,确保质量合格。
2、土层锚杆在开挖的深基坑墙面或者尚未开挖的基坑立壁土层钻孔,在达到要求的深度后再次扩大孔的端部,一般形成柱状。实施锚杆支护技术施工,主要将钢筋、钢索或者其它类型的抗拉材料放入孔内,然后灌注浆液材料,令其和土层结合成为抗拉力强的锚杆。这样的支护技术能够让支撑体系承受很大的拉力,有利于保护其结构稳定,防止出现变形,同时还具有节省材料、人力,加快施工进度。
3、在深基坑支护完成后的施工期间,无坑壁坍塌问题出现,通过仪器对周围建筑物进行监测,无明显的变形现象出现。混凝土灌注桩和锚杆支护能够保证该工程的顺利进行,并且保障周围的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实施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是可行的。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不断提升,不断加快的城市化步伐推动了建筑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建筑工程行业中,随着城市高层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越来越重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而深基坑施工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性工程,它施工质量的好坏对高层结构的稳定性造成一定波动,对高层结构地下室的使用效率产生严重影响,当前,在深基坑支护施工在我国高层建筑结构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主要围绕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重点分析探讨了技术目前存在的不足和相关建议,希望能够给今后的高层建筑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参考文献
[1]胡浩;王路;胡小猛;;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土钉墙技术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2011年13期
[2]闫君;王继勤;崔剑;;土钉墙支护技术在青岛中惠商住楼深基坑中的应用[A];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兰云才;虞利军;欧阳涛坚;;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工程实例[A];第十三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15年
篇3
关键词:深基坑;土钉墙喷锚;支护;监控测量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1 工程概况
该项目拟建建筑物为中医院病房楼、门诊综合楼及地下车库,工程四周为耕地,其南侧距离最近的围墙大于20.0 m,大于2倍的基坑深度范围内无建筑物和管线,距市政管网较远,对周围建筑及其管网无影响。
2 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显示,场地开挖的岩土上部表层为少量耕土,其下为第四系更新世冲洪积土层,根据其岩性及物理力学性质,自上而下主要分为6层,分别为①含少量姜石的可塑~硬塑状新近沉积粉质粘土层;②粉土;③细砂,主要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含少量云母;④粉土;⑤含小姜石硬塑状粉质粘土层;⑥含小姜石硬塑状粉质粘土层。施工区域内在勘探深度范围内未见地下水因此不用考虑降水施工。
3 基坑支护方案
根据现场条件和结构设计文件要求,基坑实际深度为8.4 m,病房楼因地基处理需要,设置了0.2 m 厚褥垫层,故病房楼处基坑深为8.6 m。该深度范围内土的工程特性指标如表1所示。
表1土的工程特性指标
土层名称 γ(KN/m3) c(kPa) Ф(°)
①新近沉积粉质粘土 19.9 23.9 15.6
②粉土 19.7 7.1 19.0
该工程为深基坑支护工程,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基坑周边允许超载为15kPa,为防止边坡塌方,保证安全作业,特对基坑边坡进行支护,在经济合理的基础上,采用土钉墙喷锚支护方案进行支护。
基坑支护设计参数为土钉横向间距与竖向间距均为1.5m,倾角为15°,孔径110mm,土钉钢筋为C20HRB400,土钉共设4排,长度分别为7.0,6.5,5.5,6.0m,喷锚网选用A8@150×150钢筋网。病房楼段、门诊楼及地下车库段基坑支护设计参数见表2。
表2 病房楼段、门诊楼及地下车库段基坑支护参数一览表
土钉道数 水平
间距
(m) 竖向
间距
(m) 入射角
(deg) 孔深(m) 孔径
(mm) 钢筋
(Ⅲ级) 钢筋长度(m) 钢筋直径(mm)
病房楼段 门诊楼及地下车库段 病房
楼段 门诊楼及地下车库段
1 1.5 1.5 15 8.7 8.7 110 HRB400 8.5 8.5 20
2 1.5 1.5 15 7.9 7.7 110 HRB400 7.7 7.5 20
3 1.5 1.5 15 8.0 7.9 110 HRB400 7.8 7.7 20
4 1.5 1.5 15 8.2 8.2 110 HRB400 8.0 8.0 20
5 1.5 1.5 15 9.7 10.7 110 HRB400 9.5 10.5 20
4 施工工艺流程
土钉主筋、网片制作钻孔位置测量及布设成孔土钉主筋就位绑扎、加固钢筋网第一次压浆二次补浆喷射混凝土面层覆盖养护
5 施工技术要求
1) 开挖修坡:基坑作业用挖掘机,开挖后人工对边坡进行修整,清除坡面虚土,保证基坑坡面平整度,并严格按设计坡度放坡。
按施工方案要求,分层分段开挖修坡,开挖深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每段开挖长度不大于50 m,每层开挖深度不得大于2 m,具体每层开挖深度,根据各剖面土每层锚杆孔标高而定,严禁超挖。基坑一次开挖深度,需土方施工队伍与护坡施工配合,视边坡允许变形范围、自稳时间和施工流程相互衔接情况而定,地质条件好、含水量小、施工速度快,深度可大些,反之要小些。
2) 锚杆成孔:采用洛阳铲人工成孔,孔径为110 ㎜,竖向间距1.5 m,水平间距1.5 m,倾角为15°。成孔前根据设计要求,在坡面定出孔位,允许误差±10 cm。成孔后进行检验和测量。孔径允许误差±5 mm;孔深允许误差±5 mm;孔倾角允许误差±1°;孔内碎土、杂质及泥浆清除干净;成孔后用编织物等将孔口临时堵塞。
3) 置筋:插入锚杆钢筋前要进行清孔检查,若孔中出现局部渗水或掉落松土立即处理。土钉钢筋置入前,要先在钢筋上安装对中定位支架,以保证钢筋处于孔位中心且注浆后其保护层不小于25 mm。支架沿钉长的间距为1.5 m。安装完毕后,随即检查孔内是否有碎石堵孔,若有立即清除。
4) 钢筋连接:钢筋网用细绑丝绑扎,锚杆钢筋和横向连接筋采用电焊机焊接。
5) 注浆:采用注浆泵常压孔底注浆,浆液采用纯水泥浆,水灰比为0.45~0.5,见浆液流出孔外后再注下一个孔。注浆前要清除孔内杂物,注浆管随着注浆慢慢拔出,同时保证注浆管端头始终在注浆液内,注浆要连续进行,要饱满。随浆液慢慢渗入土层,孔口会出现缺浆现象,及时补浆,补浆在2小时后进行,补浆次数不少于2次。浆液要搅拌均匀并立即使用,对未注满孔,用1:1(重量比)水泥砂浆抹平。
6) 挂网喷面:坡面挂A8@150×150钢筋网,面层喷射细石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C20,厚度不小于100 mm。喷面前要清理面层,埋好控制面层厚度的标志,喷面层分段分片依次进行,同一段内自下而上进行,段片之间,层与层之间做成45° 的斜面。
7) 该基坑工程工期正值雨季,雨期施工的原则:防排结合、以排为主、不积水、不倒灌,确保基坑、边坡稳定,主要采取了坑壁滞水处理和基坑排水措施。
坑壁滞水处理措施为在基坑上口四周600 cm宽砼硬化的同时,用塑料布压入在砼中,塑料布向基坑下铺设,覆盖整个基坑壁。基坑排水措施如下:沿基坑四周,在肥槽内开挖宽深均300 cm的排水沟,排水沟用水泥砂浆底并用卵石填充,排水沟内设置集水井,集水井直径1.0 m,深1.5 m,周边用混凝土实心砖围砌,内置直径0.3~0.4m无砂滤管,四周用碎石填充,内置Ø75的污水泵,每个集水井设一台水泵,一旦有积水,及时使用污水泵将其抽出到坑外,保证坑底没有积水。
6 基坑监测
1) 监测内容:围护体的位移及沉降;地表开裂状态及周围环境变形; 基坑底部土体有无隆起,围护外侧土体有无下沉。
2) 监测点的设置
基坑边坡顶部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在基坑周边布置;基坑周边中部、阳角处布置监测点;在土钉墙坡面上设置监测点;水平方向监测点间距不大于2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少于3个,竖向监测点布置在基坑的顶部,即地面下1.0 m处。
监测点、后视点、水准基点设置在基坑施工影响范围外。
沉降和位移监测点设在基坑边壁和基坑底部。
3)监测次数及方法
在基坑开挖期间,每天监测一次,当位移出现发展趋势或接近预警值(水平位移监测预警值为水平位移累计绝对值超过60 mm 或变化速率超过15 mm/d 或连续3d 的变化速率大于10 mm/d;竖向位移监测预警值为竖向位移累计绝对值超过60 mm或变化速率超过8 mm/d 或连续3 d的变化速率大于6 mm/d)时,加大监测的频率。地下室底板完工后减少监测次数,地下室侧墙完工后停止监测。
位移观测用Et-02电子经纬仪,沉降观测用精密水准仪,精度为标准二等水准,采用闭合或附合路线观测方法。
7 结语
目前,基坑工程已经完工且进行了土方回填,从整个施工过程监测显示,施工结束后一个星期内最大水平位移量为15mm,最大竖向位移为12mm,远低于位移预警值,之后边坡趋于稳定,经过雨季连续的雨水洗刷,没有继续位移,使基础施工顺利进行,达到了支护的预期效果,同时为相同或类似地质情况的工程支护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 葛雪华,毛怀东. 某高层公寓项目基坑支护技术[J]. 施工技术,2012,41(363):61-63
篇4
关键词:房屋建筑;土木工程;基坑支护
Abstract: the processing of foundation pit is related to many aspects, generally the most common and most important only two aspects, that is, the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and waterproof.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corrects the two aspects of, especially the foundation pit support technology, do a detailed discussion, simply introduced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them, compares and analyses their respecti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addition, start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chnology of deep foundation pit do some simple in this paper.
Keywords: housing construction; Civil engineering;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中图分类号:TU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自改革开放以来以来,尤其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完满实现,近几年我国的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得到很大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相应地,深基坑的开掘使用日益增多,深基坑处理技术发展迅速。目前多采用钻孔灌注桩,地下连续墙,深层搅拌水泥土墙、加筋水泥土墙和土钉墙等支护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较计算理论上有很大的改进。支撑方式有传统的钢柱(或者型钢)和混凝土支撑,亦有在坑外采用土锚拉固;内部支撑形式也有多种,有对撑,角撑,桁架式边撑等。在地下连续墙用于深基坑支护的方面,还推广了“两墙合一”和逆作法施工技术,能有效的降低支护结构的费用和缩短工期。
一、深基坑技术的发展
基坑由来已久,自古就有放坡开挖,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加深,知识技术的丰富发展,自产业革命以后,土木工程得到了飞快的发展,带了基坑技术发展的新契机。深基坑技术的发展主要伴随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在国内主要集中于本世纪。
1、 规模方面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前进,以及城市化标准的不断提高,城市建筑逐渐朝着超高、超大的规模发展。基坑的发展相应也向着大深度、大面积方向前进,再加上工程程度的加深,基坑开掘面临的自然环境也越来越复杂。
2、 技术方面
发达国家,科技、经济发展都较为超前,相应其深坑技术在世界范围内也较为领先。在国内,基坑的开掘、施工,主要是借助于人力和大中型地上挖掘机。对于深坑的开掘,技术手段和施工措施还是较为落后,小型地下挖掘机的使用比率就相对较低。
深基坑的支护方案有很多,常规的有土钉墙支护和桩锚支护,后来发展出来的又有逆作法,即采用两墙合一的技术方案,施工相对简单,工程造价也较为低廉。另外,用于深坑工程施工的其他技术也有不同形式的变化和发展。土钉墙支护就对湿式喷射技术的发展起了一个很好的推广作用;防止基坑变形方面,深层搅拌和注浆技术的使用变得较为广泛;随着人们生态环境意识的加强,帷幕式支护技术也逐渐被应用到工程建设中。
二、深基坑支护方法探讨
1、土钉墙支护
土钉墙在实际工程中有时又被称作喷锚网加固边坡、喷锚网挡墙,是在原来的天然土墙上打入角钢、粗钢筋等,起到抵抗土层压力的作用。施工中,为保证土层加固,一般都是边开掘边打入墙钉,并铺设钢筋网和喷射混凝土,起到固化墙体的作用。常规的施工流程是,先掏挖土方,同时紧跟着修正边坡;然后确定墙钉位置,钻孔打钉;最后喷射混凝土,铺设钢丝网,在喷射混凝土。在施工中要对每一个环节实时监控把握,保证符合工程技术要求。
1) 挖掘。挖掘要根据预先设计好的地基尺寸进行,保证位置准确,坡度、台阶适合当时的施工环境。严格控制好每一层的挖掘深度,以保证土钉墙的正常安装。
2) 钻孔打钉。先要确定好孔的具置,并做标记标明。选择合适的钻孔工具,钻孔到设计要求,并要对可能出现的局部塌方、漏水等做好处理。选用尺寸合理的钢料作为墙钉支架,并要确保不影响后面工序的完成。
3) 喷射混凝土。每一遍工序都要进行两次喷射,第一次喷射主要防止松土掉渣的现象发生,待钢筋网铺设好以后,立即进行第二次喷射。厚度一般根据设计要求或者实际工程状况决定。
2、 连续墙
随着设计技术以及施工技术的创新发展,地下连续墙的功用也被扩大。目前,地下连续墙既可以起到地基的围护作用,又可以用作建筑主体的地面侧墙。它主要是采用钢筋笼,混合浇灌混凝土,在泥浆护壁下方形成一个连续的混凝土墙。虽然地下连续墙在工程中运用的比较多,尤其是在深度较大、技术要求较高、环境复杂的的地基中使用广泛,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其经济效益并不高,环境效应也不够好。因此,为了作业方便,降低环境影响,常常用逆作法进行施工。综合来说,地下连续墙在深地基工程运用中显示出了多方面的优点:墙体结构稳定,刚度、强度大;能有效防止地下水渗入;作业时震动少、噪声低。
3、 桩支护
钢板桩支护技术也是深基坑支护工程中较为常用的。钢板桩支护,其实也是采用“墙”的形式,桩体的常用材料是热轧钢和槽钢。钢板桩支护墙的主要功用是护土、防水,在工程施工中它所体现出来的主要优势是:材料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因为是钢质材料,质量上有保证;施工简单,尤其是在软土工程中,能大大缩短工期。但是也有很多应当避免的缺点:刚性材料本身具有很大的柔性,很容易受压变形,因而在较深的基坑中避免使用,一般以地下6~-7米为界;对于亲水性强的土质层,其防水性能显得比较逊色;施工噪声比较大,对人口聚集密度大的地方污染就很大;钢料表面容易附着泥土,因而施工结束拔出的过程中,可能对地基造成影响。
4、搅拌水泥土桩支护
深层搅拌支护是将土和水泥通过搅拌机搅拌,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稳定性的,连续搭接的水泥柱状体加固围墙。它主要是用于土质粘度较大、质地松软的地基支撑处理,在其他土质的地基施工中,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确定是否可以采用。
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支护,因为在基坑内只有墙体作为挡护,所以方便其它施工作业的进行;同样,墙体既可以起到护土的作用,又能防止地下水渗入;其施工工艺较为简单,因而经济性表现良好。但是,水泥桩柱的位移比较大,而且施工噪声大,污染环境。故在工程上,常在水泥桩柱之间加墩、起拱,来解决上述的不足。
5、支护
排桩支护是以钢筋、混凝土为材料,采取柱列式间隔布置的形式,将基坑钻孔灌注形成的一种挡护结构。他一般有两种布局方式:疏散式排列和紧密式排列。按照支撑方式的不同,排桩支护可分为悬臂式(常用于Ⅲ级基坑的施工)和支锚式(常用于Ⅰ、Ⅱ级基坑的施工),支锚式又有两种:单点支锚和多点支锚。排桩支护的优点可疑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使得桩体具备良好的刚度、强度性能;对桩体顶部加上“帽梁式”联接,又能提高其整体的稳定性。
2) 施工工艺简单,对施工技术要求也比较低。
3) 防水性能好。因为在施工中可以采取高压灌注的方式,有效防止了土粒混入,避免了结构漏隙出现。
4) 震动底,噪声小,一般不会造成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即便是施工工艺简单,但是由于其施工速度较慢,因而经济效益方面表现并不突出,同样水泥的处理也是一个问题。
6、 其他基坑支护技术
1) 加劲水泥土搅拌桩法(SMW工法)
在日本,加劲水泥土搅拌桩法被称作SMW工法,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对水泥土搅拌桩进行加劲,采取的方式是在其中植入H形钢条或者拉森式钢板桩或者钢管等。这种结构体,结合了钢材料优秀的刚度性能和是泥土墙良好的防水性,因而实现了护土防水的两全作用,同时也避免了钢材料易受压变性的特性,提高了结构体的强度。以国内目前的技术发展来看,这种支护方式的应用还不是很广泛,尤其在较深基坑中,几乎不被使用。
2) 旋喷桩帷幕墙支护
就目前来说,旋喷桩是传统注浆方法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出来的一种较为新型的支持技术,通过深入钻孔,将混泥土喷入地基形成帷幕一样的墙体,起到加固地基和防止地下水渗入的作用。在形式上同传统的水泥土墙极为相似,但是施工工艺上略有的差异。旋喷桩帷幕墙的施工,一般是先进行打孔,然后使用高压泵将混凝土快速喷入土层。工艺上的关键在于,注浆的同时要不停地旋转喷头,以使浆液混合均匀,而且也避免了掉落的土料给桩体带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窦晓楠. 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手册[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8.
[2] 沈保汉. 深基坑工程技术讲座.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地基所.
[3] 黄强. 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技术[M]. 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1995.
[4] 陈炎光. 浅谈深基坑的围护及降水[J]. 中国科技信息. 2007年24期.
篇5
【关键词】:深基坑;施工管理;挡土支护;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高层建筑的深基础开挖,尤其是闹市区的开挖,因四周建筑密集、场地十分狭窄,无法放坡,即使在施工场地较宽敞的地区,放坡开挖也要增加大量的土方挖、填量和运输量,很不经济。为了降低工程成本,减少土方工程量和对周边建筑的影响,绝大多数高层建筑都采用垂直开挖。这样给挡土支护技术带来了革命性的发展,采用大直径灌注桩加土层锚杆的挡土支护技术以及土钉支护技术在深基坑开挖工程中广泛应用,且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十分可观。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不管是采用大直径灌注桩加土层锚杆的挡土支护方式,还是采用土钉支护的方式,施工中因各方面的原因而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急需解决、提高。
深基础工程开挖和挡土支护问题及原因
1.边坡修理达不到设计、规范要求,常存在超挖和欠挖现象。一般深基础在开挖时均使用机械开挖、人工简单修坡后即开始挡土支护的砼初喷工序。而在实际开挖时,由于施工管理人员不到位,技术交底不充分,分层分段开挖高度不一,挖机械操作手的操作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使机械开挖后的边坡表面平整度,顺直度极不规则,而人工修理时不可能深度挖掘,只能就机挖表面作平整度修整,在没有严格检查验收就开始初喷,故出现挡土支付后出现超挖和欠挖现象。
2.土层开挖和边坡支护不配套、常见支护施工滞后于土方施工很长一段时间,而不得不采取二次回填或搭设架子来完成支护施工一般来说,土方开挖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工序简单,组织管理容易。而挡土支护的技术含量高,工序较多且复杂,施工组织和管理都较土方开挖复杂。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大型工程均是由专业施工队来分别完成土方和挡土支付工作,而且绝大部分都是两个平行的合同。这样在施工过程中协调管理的难度大,土方施工单位抢进度、拖工期、开挖顺序较乱,特别是雨期施工,甚至不顾挡土支护施工所需工作面,留给支护施工的操作面几乎是无法操作,时间上也无法完成支护工作,以致使支护施工滞后于土方施工。因支护施工无操作平成钻孔、注浆、布网和喷射混凝土等工作,而不得不用土方回填或搭设架子来设置操作平台来完成施工。这样不但难于保证进度,也难于保证工程质量,甚至发生安全事故,留下质量隐患。
3.喷射砼厚度不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目前建筑工程基坑支护喷射砼常用的是干拌法喷射砼设备,其主要特点是设备简单、体积小,输送距离长,速凝剂可在进入喷射机前加入,操作方便,可连续喷射施工。虽然干喷法设备操作简单方便,但由于操作手的水平不同,操作方法和检查控制等手段不全,混凝土回弹严重,再加上原材料质量控制不严、配料不准、养护不到位等因素,往往造成喷后砼的厚度不够、砼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4.成孔注浆不到位,土钉或锚杆受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深基坑支护所用土钉或锚杆钻孔直般为100~150mm 的钻杆成孔,孔深少则五、六米,深则十几米,甚至二十多米,钻孔所穿过的土层质量也各不相同,钻孔如果不认真研究土体情况,往往造成出渣不尽,残渣沉积而影响注浆,有的甚至成孔困难、孔洞坍塌,无法插筋和注浆。再者注浆时配料随意性大、注浆管不插到位、注浆压力不够等而造成注浆长度不足、充盈度不够,而使土钉或锚杆的抗拔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影响工程质量,甚至要做再次处理。
基坑施工的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1. 强化管理和监管协调的作用
施工单位要从根本上解决好施工管理人员,特别是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专业工长的质量和组织管理松懈的思想问题。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应组织本项目各岗位的管理人员,仔细研究施工的难度和交叉工序的关系,理顺各工序间的矛盾,突击重点,抓住主要矛盾,编写好针对性强、可实施的施工组织方案,并按程序审批确定后,严格按此方案组织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要做好各项工作的后勤、物资、人员的保障工作,做好同兄弟单位间的协调工作,确保施工各工序有秩序、不间断地进行。
各工序在施工前,特别是那些关键工序、技术复杂、难度大的工序,项目的技术负责人须认真研究选用合适的方法,向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常亲临现场,指导技术性工作,解决实际问题;施工员应坚守施工一线,督促班组做好各交接工序的自检、互检工作;质安员作好专检工作,严格执行质量一票否决制。并严格执行监理复检或抽检等监督检查工作,确保每一道工序质量的合格。
2.坚持持证上岗和岗前培训制度
工程施工中,不但管理人员要具备相应的岗位管理能力,要熟悉各工序的操作程序和质量控制点。操作人员也应具有相应岗位的上岗证,严格管理,对新来人员和离岗较长时间的人员必须做好岗前培训工作,来确保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和方法。这样方可达到既节约材料省工,又保证工程质量的目标。
3.强化质量责任,加强过程控制
喷射砼的质量好坏和厚度取决于喷射操作手的操作方法和水平,而其关键又是喷嘴与受喷面的距离、喷嘴移动、水量的调节。施工时喷嘴与受喷面的最佳距离为0.8~1.0m。当喷嘴与受喷面的距离>1.0m 时将增加回弹量,降低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当喷嘴与受喷面的距离
回弹率的大小是直接影响工程成本和控制工作质量的主要参数,回弹率越大,施工成本越高,混凝土质量也会降低。回弹率与原材料的配合比、施工方法、喷射部位及一次喷射层的厚度有关。水泥用量多,砂率愈高,用水量愈大,回弹愈小。良好的级配,较少的骨料尺寸也有利于减少回弹。施工方法的影响,喷嘴与受喷面的夹角、距离、喷射压力适宜,对减少回弹的意义重大。喷射料流应与受喷面保持垂直,一次喷射厚度应形成5―10mm的砂浆塑性层,才能嵌住粗骨料,回弹才能逐渐减少,到50mm时才能稳定下来。
4. 加强对土方开挖施工工序的组织与管理
深基坑开挖施工中,精心安排开挖施工分层、分区、分块的部位和时间,精心安排挡土支护的施工时间,以有效地控制基坑已开挖部分的无支护暴露时间和减少土体被扰动的时间与范围,以达到利用尚未被挖动的土体尚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其自身位移的潜力,而使其协力控制土移和基坑支护周围土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所以科学地安排土方开挖施工顺序和控制施工进度,充分利用这种相关性,将有助于控制支护结构的坑周土体的位移。
5. 对开挖过程实施跟踪监测,及时记录和反馈信息
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及时对开挖进行跟踪监测,是为了掌握支护结构和坑周土体移动的动态,以便于随时科学调整施工因素,优化设计和施工,以致于采取相应措施,来确保施工安全、顺利进行。同时,施工监测还有利于积累资料,检验设计的正确性,为今后改进设计理论和施工技术提供依据。
结束语:
总之,深基坑支护施工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艰难的管理工作,如何做到统一、协调、优质、高速地施工,是各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必须重点审视的问题。
篇6
【关键词】泵站基坑支护降水明渠井点排水法
中图分类号:TV675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开挖不深者可用放边坡的办法,使土坡稳定,其坡度大小按有关施工规程确定。
二.泵站基坑支护降水实例。
1.工程概况。
某泵站工程位于某出水滨河口处,地处青石路、大峰酒厂侧。主要施工项目有:进水箱涵、泵室、泵房、备用排水涵、出水箱涵、箱涵四、和二期的进水涵管等;其中泵室内安装立式轴流排涝泵三台,排涝量达9立方米/秒,潜水排污泵三台,单机设计流量660立方米/小时,垃圾格栅一台,皮带输送机一台,不锈钢闸门二座。泵室建筑面积约350平方米;进水涵管长142米,涵管截径2.6米×2.6米,连接滨河路排水片区顶管。
2. 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为①素填土:以中细砂为主,土质松散,层厚约1.30-1.9米;②淤泥:灰黑色,富含有机质,呈流塑状,饱和,层厚3.5-3.9米,上部多含中细砂及贝壳,粘性较差,下部含砂量较少,粘性较好,在淤泥层中没发现砂土夹层,适宜进行沉箱基础施工;③粘土:花色,粘性较好,很湿,可塑;④粉质粘土:花色,粘性较好,含少量粗砂,湿,可塑。沉井井身位于①、②、③地层,最终刃脚落位于④地层中。为了防止沉井下沉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自沉和倾斜现象,因此下沉施工前,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和防倾斜措施极其重要,同时在沉井内不同位置设置探孔,以探明地质状况,指导施工,探孔直径为0.2m,每次探深2m。
3. 工程现场环境 。
泵站北侧紧邻大峰酒厂,施工中需对邻近的建构筑物加保护。该泵站建在某上,河涌宽12-15米,是该片区的主要排洪渠道,施工期间必须保证该涌的排洪功能;相邻的青石路交通非常繁忙。
4. 该工程综合分析具有以下特点:
(1). 施工场地狭窄,且紧邻 酒厂建构筑物;
(2). 施工技术复杂、难度大、专业多;
(3). 施工工期要求紧迫;
(4). 文明施工、防洪、环保、安全要求高;
(5). 排水工作量大;
(6). 基础施工不能采取大开挖;
(7). 交通疏导有难度。
针对上述难点、特点,我们必须在施工实施过程中采取相应的、安全的、合理的措施,科学的安排、调度,既做到安全文明施工,又保证质量和工期。
5. 施工管理体会 。
该工程现已交付使用,正常运行中,正在进行竣工验收工作。由于施工过程按上述措施的实施,进展较顺利,未因方案措施不力而造成任何安全事故。在该项工程项目的施工实践中,针对该工程工期紧、技术复杂、任务重、专业多的特点,与现场技术人员一起,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成功地解决了泵室沉井施工许多难题,安全成功地对附近的建筑物进行了保护,并科学地调度和安排,使土建、机电安装等各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保证了泵站按时投入使用。
6.感触。
该泵站主体施工特点,采用沉井业。在此次的沉井施工中,得到了如下的认识:①对沉井地质要有深刻的认识,施工前应参考地质资料提供的岩土物理、化学性质指标进行计算后选定施工方案。②沉井施工过程中会遇到较多的问题,因此在施工中必须对其沉降加强监测,根据出现的情况对其施工方案进行动态调整,才能取得较好的施工效果。③软土地基沉井刃脚加固处理时,应首先垫木,并应减少对周边土体的扰动。④在软土地区施工沉井时,必须考虑沉井的持力层强度,必要时还应先对沉井地基进行处理,以方便施工和有效控制工后沉降。
三.明渠和集水井排水法。
1.分层开挖排水:
在基坑(基槽)的周围一侧或两侧或基坑中部逐层设置排水明沟,每隔20~30M设一集水井,使地下水汇流于集水井内,然后用水泵等设备将水排除基坑外。并且边挖土边加深排水沟和集水井,保持沟底低于基坑底0.3~0.5M,井底低于沟底0.4~1.0M。排水沟设在地下水的上游,沟底宽不小于0.4M,排水沟边坡为1:1~1:1.5,沟底设0.2%~0.5%的纵坡便于水流。集水井的截面为0.6M×0.6M~0.8M×0.8M。井壁用竹龙、木板加固,抽水应连续进行,直到基础工程完成,回填土后方能停止。在沙土中为避免沙土淤塞沟渠,也可以填以沙砾建成盲沟。如需加深降水深度,可按基坑壁分级设置明渠。
2.井点排水法:
在基坑周围埋下适当的深于基坑底的滤水井点或井管。以总管连接抽水(或每个井单独排水)。在基坑开挖前和开挖过程中不断抽出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形成一个降落漏斗,并降低到坑底以下0.5~1.0M。从而保证可在干燥无水的状态下挖土,不但可以防止流沙、基坑边坡失稳等问题且便于施工。人工降低水位不仅是一种施工措施,也是一种加固地基的方法。
轻型井点降低水位,是沿基坑周围以一定的间距埋入井点管(下端为滤水管)至蓄水层内,井点管上端通过弯连管与地面上水平铺设的集水总管相连接,利用真空原理,通过抽水设备将地下水从井点管内不断抽出,使原有地下水位降至坑底以下。
轻型井点系统的布置,应根据基坑或沟槽的平面形状和尺寸、深度、土质、地下水位的高低与流向、降水深度要求等因素综合确定。
当一级井点系统达不到降水深度要求,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其他方法降水,(如上层土质较好时,先用集水井排水法挖去一层土再布置井点系统)或采用二级井点(即先挖去第一级井点所疏干的土,然后再在其底部装设第二级井点),使降水深度增加。
四.监测。
基坑支护结构应按照方案进行变形监测,并有监测记录。对毗邻建筑物和重要管线、道路应进行沉降观测,并有观测记录。
基坑支护工程监测包括: 支护结构检测和周围环境监测.
1.支护结构监测包括: ⑴对围护墙侧压力,弯曲应力和变形的监测、⑵对支撑锚杆的轴力,弯曲应力监测土钉墙支护、⑶对腰梁(围檩)轴力,弯曲应力的监测、⑷对立拄沉降,拾起的监测。
2. 周围环境的监测包括:⑴临近建筑物的沉降和倾斜的监测、⑵地下管线的沉降和位移监测等、⑶坑外地形的变形监测。
五.结束语
基坑支护作为一个结构体系,应要满足稳定和变形的要求,即通常规范所说的两种极限状态的要求,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因此,基坑支护设计相对于承载力极限状态要有足够的安全系数,不致使支护产生失稳,而在保证不出现失稳的条件下,还要控制位移量,不致影响周边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因而,作为设计的计算理论,不但要能计算支护结构的稳定问题,还应计算其变形,并根据周边环境条件,控制变形在一定的范围内。基坑支护是一种特殊的结构方式,具有很多的功能。不同的支护结构适应于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因此,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选择经济适用的支护结构。
参考文献:
[1] 吴晓宇 杜小龙 周文强 毕清波 熊南飞. 浅析泵站基坑支护降水 [期刊论文]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2年18期
[2] 刘刚 台运好LIU GangTAI Yun-hao. 特殊地形下污水泵站基坑支护与施工 [期刊论文] 《中国给水排水》 -2011年12期
[3] 余昕. 武汉新区四新地区排水泵站工程基坑支护研究 [学位论文] , 2011 - 武汉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
[4] 王鑫杨爱弟 袁家河第二泵站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期刊论文] 《中国科技博览》 -2012年15期
[5] 胡容. 湛江球团浓缩池及底流泵站高压旋喷桩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35期.
篇7
关键词:逆作法 节点处理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op down is widely used in construction of deep foundation pi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t can be a solution to foundation pit construction period length, to the periphery environment influence, support higher cost. But compared with the top down practice, increased the difficulty in construction,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requirements; At the same time, to design puts forward the "beam-column joints processing", "main body structure and supporting structure connection", "combined with construction process design" and such key and difficult problem.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op down and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engineering examples,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practice with the top down the combination of top down part of its application in engineering practice, explores the top down key technical problems processing measures.
Keywords: top down node processing
中图分类号: TB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南坪青龙路、南湖路交界处。地上四层,地下三层;总建筑面积约6.8万。
拟建建筑北侧、东侧由市政道路所环绕,南侧紧邻已建玲珑小区,西侧为荒地,按设计地下室地坪标高整平后,将形成高约11m~18m的建筑基坑切坡。
根据地勘报告,场地东侧、南侧现状地坪下30~40米深度范围为新近填土(堆填时间7年左右),而拟建建筑紧邻市政道路、已建小区(水平距离约3米),不具备放坡条件,基坑顶部变形对周边道路、建筑等影响较大,按常规的边坡支护方式(土钉墙、锚杆挡墙等)均不适用。因此,结合工程地质、周边环境、施工工艺等因素,采用排桩支护、部分逆作法施工来解决基坑开挖问题。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对逆作法中的“梁柱节点”、“主体结构与支护结构的连接”等进行了专门设计,使结构节点简单、适用、有效。
2.逆作法概述
2.1逆作法的技术特点
逆作法的施工工序是施工完基坑的支护结构后,直接施工地下室顶板,然后再从上往下逐层施工地下各层结构。与传统的顺做法相比,采用逆作法施工,有以下特点:(1)基坑变形小,对邻近建筑及道路管线影响小;(2)基坑支护结构以地下室主体结构为水平支撑,即可代替顺做法的水平支撑又使结构受力合理;(3)上部结构与地下室可同时施工,大大节约了施工工期;(4)明显的经济效益,采用逆作法施工,将支护结构与地下室外墙合一,可以节约总的外维护结构土建成本、模板成本、土方开挖回填成本、工期成本等。但逆作法与顺做法相比,大大增加了施工难度:(1)对竖向构件垂直度要求高;(2)竖向构件内预留预埋精度要求高;(3)梁柱节点处理难度大;(4)对混凝土构件成型质量要求高;(5)地下室顶板以下部分,操作空间小,土石方平场难度大。
部分逆作法是指利用基坑内暂时保留的局部土方及主体结构楼盖对支护结构形成水平支撑,基坑支护一侧一定范围采用逆作法施工,其余范围采用顺做法施工。 部分逆作法既采用了逆作法解决深基坑支护的难题,又大范围的采用顺做法克服逆作法结构施工难度的难题,在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2.2逆作法中的节点连接设计
无论对施工还是设计,梁柱(中柱桩)、主体结构与支护结构等节点连接在逆作法中均是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节点连接结构设计需满足下述要求:
(1)既满足结构永久受荷状态下的设计要求,又要满足施工状态下的受荷要求。
(2)节点形式和构造必须在工艺上满足现有的工艺手段与施工能力。
(3)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如不能占用过大空间等。
根据以上要求,工程实践中有如下的一些常用节点连接方式:
(1) H型钢(钢管混凝土)(中柱桩与梁连接节点
主要有钻孔钢筋连接法和传力钢板法。
(2) 中柱桩与梁的预埋钢套管法
施工中柱桩时,在梁标高处预埋20mm厚钢板焊成的钢套管(与桩主筋焊接),待逆作法施工梁时,再焊接传力钢板和锚筋,利用锚筋与梁钢筋进行可靠连接。
(3) 支护结构或中柱桩与水平构件的预埋连接钢筋法
在施工支护结构或中柱桩时,在水平构件标高处预埋连接钢筋,并加以弯折,待逆作法施工水平构件时,将预埋连接钢筋再反弯扳直到位,与水平构件受力钢筋连接。
(4) 支护结构或中柱桩与梁的预埋连接钢板法
在施工支护结构或中柱桩时,在梁标高处预埋钢板,待逆作法施工水平构件时,将水平构件受力钢筋与预埋钢板焊接。
(5) 支护结构或中柱桩与梁的预埋剪力连接件法
在施工支护结构或中柱桩时,在梁标高处预埋剪力连接钢筋,并加以弯折。待逆作法施工水平构件时,将预埋连接钢筋再反弯扳直到位,然后浇筑于梁内。
(6) 支护结构与水平构件的齿形连接接头法
在施工支护结构时,在水平构件标高处固定带剪力槽的钢板和预埋连接钢筋,待逆作法施工水平构件时,将预埋连接钢筋与水平构件受力钢筋焊接,水平构件混凝土浇筑后形成齿槽接头。
(7) 支护结构或中柱桩与梁的预埋接驳器连接接头法
在施工支护结构或中柱桩时,在梁标高处预埋接驳器连接接头,中部预埋钢牛腿,待逆作法施工梁时,用接驳器与梁内受力钢筋连接。
(8)中柱桩与梁的加腋处理法
加腋处理法是梁的受力钢筋在钢筋绑扎时尽量从加腋范围连续绕过中柱桩的一种处理方法。
(9)中柱桩与梁采用环梁连接法
在施工中柱桩时,在梁标高处预埋20mm厚钢板焊成的钢套管(与桩主筋焊接),待逆作法施工梁时,再在钢套管外焊接抗剪钢板,沿节点一圈做环梁,梁钢筋直接锚入环梁内,通过环梁传递弯矩。
3.逆作法关键技术问题在本工程设计中的处理
结合工程特点和各种施工顺序方法的优劣,本工程采用排桩支护及部分逆作法设计、施工,既可以解决深基坑支护难题,又便于施工、节约成本、缩短工期。
结合逆作法中节点连接的传力可靠性、施工工艺复杂程度、施工质量可靠性,对节点连接及施工工序进行了专门的设计。
3.1逆作法施工工序要求
逆作法的设计,主体结构、支护结构的加载工况与施工工序密切相关,因此施工工序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意图进行安排,本工程施工工序安排详图一。
第一步:施工支护桩第二步:第一施工平场,待排桩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第二次施工平场
第三步:按顺做法施工图示范围主体结构
第四步:顺做法主体按后浇带要求封闭后回填G轴外的坑槽
第五步:第三次土石方平场(图中阴影部分土体挖除)
第六步:施工剩余部分负二层梁板
第七步:剩余土石方平场,其余项目的施工
图一(施工工序简图)
3.2逆作法支护结构的设计
支护排桩应根据第3.1节所示施工工序,按“m法”分别进行以下工况加载及加支撑进行包络设计:
(1)开挖负一层~一层土体;(2)一层、负一层加水平支撑;(3)开挖负二层~负一层土体;(4)负二层加水平支撑;(5)开挖负三层~负二层土体。
由于为新近填土,因此排桩以基岩为持力层。从负三层地坪至基岩有10~20米深,从经济性考虑,排桩根据弯矩包络图、剪力包络图进行分段配筋。
3.3逆作法梁柱节点的设计
本工程地下为公交车停车库,荷载及跨度较大,梁端弯矩及剪力也比较大,相应的梁端配筋较多,考虑到梁柱节点处传力的可靠性、施工工艺复杂程度、施工质量可靠性,逆作法梁柱节点采用环梁连接法。
节点处通过环梁传递弯矩,抗剪钢板传递剪力,但是,环梁传递弯矩的设计尚无规范可循,为了保证安全,另外在梁柱节点处梁上加腋,将梁大部分纵筋通过腋在节点处连续拉通,有效传递弯矩,以减轻环梁传递弯矩负担,施工既方便,又能确保结构安全;为了保证钢套管与中柱桩的有效传力,钢套管内侧设φ22的栓钉。节点大样详图三。
图三(梁柱节点大样图)
3.4逆作法中主体结构与支护结构连接的设计
主体结构与支护结构的连接形式直接影响支护结构水平支撑条件,支护结构的受力变形又反过来会影响主体结构的受力;因此主体结构与支护结构的连接方式必须根据主体结构、支护结构在各工况包络下最有利的水平支撑条件进行综合设计。
根据对支护结构的分析,将支护结构顶部与主体结构按水平单方向支撑对主体结构最有利;其余楼层支护结构与主体结构连为整体,有利于支护结构与主体结构形成整体,保证负一层作为嵌固层的嵌固作用。
4.结语
本工程通过采用排桩支护、部分逆作法施工,既不影响周边道路的正常通行,也避免了深基坑的支护难题,较好的解决了基坑开挖的稳定、安全问题;同时,采用排桩支护、部分逆作法施工节约了经济成本,也缩短了施工工期。
本工程对部分逆作法中的“梁柱节点”、“主体结构与支护结构的连接”等难点问题进行了专门设计,为部分逆作法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有益探索。
由于现阶段对逆作法中部分节点处理暂无可执行的规范、标准,部分节点设计仍以概念设计为主,因此,需对节点受力状态、设计计算方法等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谢剑彬 【临时维护环境下的半逆作法在超大基坑中的应用研究】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01.01
2.谢小松 【大型深基坑逆作法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机结构分析】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06.01
3.孙洋波 【软土地区深基坑工作逆作法数值分析及实测研究】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08
篇8
论文摘要:在建筑基坑施工时,为确保施工安全,防止塌方事故发生,必须对开挖的建筑基坑采取支护措施,本文分析了当前深基坑支护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了深基坑支护设计中的注意事项和预防措施。
一、 问题的提出
在建筑基坑施工时,为确保施工安全,防止塌方事故发生,必须对开挖的建筑基坑采取支护措施。建筑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基坑类型、基坑开挖掘深度、降排水条件、周边环境对基坑侧壁位移的要求,基坑周边荷载、施工季节、支护结构使用期限等因素,做到合理设计、精心施工、经济安全。
近几年来,高层建筑的迅速兴起,促进了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发展。各地在深基坑开挖和支护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设计和施工经验,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不断涌现。但是,现在的城市建筑间距很小,有的基坑边缘距已有建筑仅十几米、甚至几米,给基础工程施工带来很大的难度,给周围环境带来极大威胁,也相应地增加了施工工期和施工费用。另外,原来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理论、设计原则、运算公式、施工工艺等,已不符合深基坑开挖与支护结构的实际情况,导致一些基坑工程出现事故,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深基坑支护的安全问题工程技术人员应予以高度重视。
二、深基坑支护存在的问题
(一)支护结构设计中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选择不当
深基坑支护结构所承担的土压力大小直接影响其安全度,但由于地质情况多变且十分复杂,要精确地计算土压力目前还十分困难,至今仍在采用库伦公式或朗肯公式。关于土体物理参数的选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尤其是在深基坑开挖后,含水率、内摩擦角和粘聚力三个参数是可变值,很难准确计算出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
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中,如果对地基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取值不准,将对设计的结果产生很大影响。土力学试验数据表明:内磨擦角值相差5°,其产生的主动土压力不同;原土体的内凝聚力与开挖后土体的内凝聚力,则差别更大。施工工艺和支护结构形式不同,对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的选择也有很大影响。
(二)基坑土体的取样具有不完全性
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之前,必须对地基土层进行取样分析,以取得土体比较合理的物理力学指标,为支护结构的设计提拱可靠的依据。一般在深基坑开挖区域内,按国家规范的要求进行钻探取样。为减少勘探的工作量和降低工程造价,不可能钻孔过多。因此,所取得的土样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不完全性。但是,地质构造是极其复杂、多变的、取得的土样不可能全面反映土层的真实性。因此,支护结构的设计也就不一定完全符合实际的地质情况。
(三)基坑开挖存在的空间效应考虑不周
深基坑开挖中大量的实测资料表明:基坑周边向基坑内发生的水平位移是中间大两边小。深基坑边坡的失稳,常常以长边的居中位置发生。这足以说时深基坑开挖是一个空间问题。传统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是按平面应变问题处理的。对一些细长条基坑来讲,这种平面应变假设是比较符合实际的,而对近似方形或长方形深基坑则差别比较大。所以,在未进行空间问题处理前而按平面应变假设设计时,支护结构要适当进行调整,以适应开挖空间效应的要求。
(四)支护结构设计计算与实际受力不符
目前,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仍基于极限平衡理论,但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并不那么简单。工程实践证明,有的支护结构按极限平衡理论设计计算的安全系数,从理论上讲是绝对安全的,但有时却发生破坏;有的支护结构安全系数虽然比较小,甚至达不到规范的要求,但在实际工程中却满足要求。
极限平衡理论是深基坑支护结构的一种静态设计,而实际上开挖后的土体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也是一个土体逐渐松弛的过程,随着时间的增长,土体强度逐渐下降,并产生一定的变形。所以,在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三、深基坑支护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一)彻底转变传统的设计理念
近十几年来,我国在深基坑支护技术上已经积累很多实践经验,收集了施工过程中的一些技术数据,已初步摸索出岩土变化支护结构实际受力的规律,为建立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对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国内外至今尚没有一种精确的计算方法,多数是处于摸索和探讨阶段,我国也没有统一的支护结构设计规范。土压力分布还按库伦或朗肯理论确定,支护桩仍用“等值梁法”进行计算。其计算结果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悬殊较大,既不安全也不经济。由此可见,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不应再采用传统的“结构荷载法”,而应彻底改变传统的设计观念,逐步建立以施工监测为主导的信息反馈动态设计体系。这是设计人员需要加强科研攻关的方向。
(二)建立变形控制的新的工程设计方法
目前,设计人员用的极限平衡原理是一种简便实用的常用设计方法,其计算结果具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将这种设计方法用于深基坑支护结构,只能单纯满足支护结构的强度要求,而不能保证支护结构的刚度。众多工程事故就是因为支护结构产生过大的变形而造成的,由此可见,评价一个支护结构的设计方案优劣,不仅要看其是否满足强度的要求,而且还要看其是否产生环境问题,关键在于其变形大小。鉴于上述实际,在建立新的变形控制设计法时,应着重研究支护结构变形控制的标准、空间效应转化为平面应变和地面超载的确定及其对支护结构的影响等问题。
(三)大力开展支护结构的试验研究
正确的理论必须建立在大量试验研究的基础上。但是,在深基坑支护结构方面,我国至今尚未进行科学系统的试验研究。一些支护结构工程成功了,也讲不出具体功之处;一些支护结构工程失败了,也说不清失败的真实原因。在支护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积累的技术资料很丰富,但缺少科学的测试数据,无法进行科学分析,不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
开展支护结构的试验研究(包括实验室模拟试验和工程现场试验),虽然要耗费部分资金,但由于深基坑支护工程投资巨大,如经过科学试验再进行设计时,肯定会节省可观的经费。因此,工程现场试验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工程实践积累大量的测试数据,可对同类工程的成功打好基础,为理论研究和建立新的计算方法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四)探索新型支护结构的计算方法
高层建筑的飞速发展给深基坑支护结构带来一场技术革命。在钢板桩、钢筋混凝土板桩、钻孔灌注桩挡墙、地下连续墙等支护结构成功应用后,双排桩、土钉、组合拱帷幕、旋喷土锚、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多孔板等新的支护结构型式也相继问世。但是,这些支护结构型式的计算模型如何建立、计算简图怎样选取、设计方法如何趋于科学,仍是当前新型支护结构设计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深基坑支护结构正在向着综合性方向发展,即受力结构与水结构相结合、临时支护结构与永久支护结构相结合、基坑开挖方式与支护结构型式相结合。这几种结合必然使支护结构受力复杂。所以,建立新型支护结构的计算方法,已成为深基坑工程技术的当务之急。
结束语
建筑基坑的开挖与支护结构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工程结构、建筑材料、施工工艺和施工管理等多方面。它是集土力学、水力学、材料才学和结构力学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支护结构又是由若干具有独立功能的体系组成的整体。正因如此,无论是结构设计还是施工组织都应当从整体功能出发,将各组成部分协调好,才能确保它的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参考文献
1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 余志成,施文华.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3 龚晓南. 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手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篇9
关键词: 高压旋喷桩、冠梁、支护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基坑支护常用的支护方法:
挡土桩支护、挡土板支护、分段支护、喷射混凝土支护、桩板式支护、木板桩支护、钢板桩和钢管矢板支护、钢筋混凝土板桩支护、地下连续墙支护等。
2、基坑支护的类型及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深层搅拌水泥土围护墙
深层搅拌水泥土围护墙是采用深层搅拌机就地将土和输入的水泥浆强行搅拌,形成连续搭接的水泥土柱状加固挡墙。由于一般坑内无支撑,便于机械化快速挖土,具有挡土、止水的双重功能。一般情况下较经济,施工中无振动、无噪音、无污染、挤土轻,因此在市区内内施工更能够体现出优越性。
高压旋喷桩
高压旋喷桩所用的材料为水泥浆,它是利用高压经过旋转的喷嘴将水泥浆喷入土层与土体混合形成水泥土加固体,相互搭接形成排桩,用来挡土和止水。对于地下水流速过大的地层,无填充物的岩溶地段永冻土和对水泥有严重腐蚀的土质,由于喷射的浆液无法在注浆管周围凝固,不宜采用该法。
槽钢钢板桩
此为一种简易的钢板桩围护墙,由槽钢正反扣搭接或并排组成。其特点为:槽钢具有相当优越的耐久性,在施工完毕回填土后可将槽钢拔出回收再利用。钢板桩的抗弯能力较弱,多用于深度≤4m的较浅基坑或沟槽,顶部宜设置一道支撑或拉锚。
钢筋混凝土板桩
钢筋混凝土板桩具有施工简单、现场作业周期短等特点,曾经一度在基坑中的应用相当广泛,但由于钢筋混凝土板桩的施工一般采用锤击方法,振动与噪音相对较大,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挤土也较为严重,在市区施工中受到一定的局限性。此外,其制作一般是在工厂进行预制再运至工地,造成施工成本略高。但由于其截面形状及配筋对板桩受力较为合理,目前已可制作厚度较大的板桩,并有液压静力沉桩设备,因此在基坑工程中仍是支护板墙的一种普遍的形式。
钻孔灌注桩
钻孔灌注桩围护墙是排桩式中应用最多的一种,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钻孔灌注桩支护墙体的特点有:施工时无振动、无噪音等环境公害,无挤土现象,对周围环境影响小;墙身强度高,刚度大,支护稳定性好,变形小;当工程桩也为灌注桩时,可以同步施工,从而有利于组织、方便、工期短.
地下连续墙
通常连续墙的特点为:刚度大,止水效果好,是支护结构中最强的支护型式,适用于地质条件差和复杂,基坑深度大,周边环境要求较高的基坑,但是造价较高,施工要求专用设备。
SMW工法
SMW工法亦称劲性水泥土搅拌桩法,即在水泥土桩内插入H 型钢等,将承受荷载与防渗挡水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同时具有受力与抗渗两种功能的支护结构的围护墙。SMW 支护结构的支护特点主要为:施工时基本无噪音,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结构强度可靠,凡是适合应用水泥土搅拌桩的场合都可使用,特别适合于以粘土和粉细砂为主的松软地层;挡水防渗性能好,不必另设挡水帷幕;可以配合多道支撑应用于较深的基坑;此工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代替作为地下围护的地下连续墙,在费用上如果能够采取一定施工措施成功回收H 型钢等受拉材料;则大大低于地下连续墙,因而具有较大发展前景。
3、目前基坑支护施工中的主要问题
边坡修理不规范
在深基坑施工中经常存在挖多或挖少的现象,这都是由于施工管理人员管理的不到位以及机械操作手的操作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机械开挖后的边坡表面的平整度和顺直度不规则,而人工修理时又由于条件的限制不可能作深度挖掘,故经常性的会出现挡土支付后出现超挖和欠挖现象。这是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中较为常见的不足之处。
实际施工与设计的差别大
在深基坑中需要支护施工时,会用到深层搅拌桩,但其水泥掺量会不够,这就影响水泥土的支护强度,进而使得水泥土发生裂缝,另外,在实际施工中,偷工减料的现象也时常发生,深基坑挖土设计中常常对挖土程序有所要求来减少支护变形,并进行图纸交底,而实际施工中往往不管这些框框,抢进度,图局部效益,这往往就会造成偷工减料现象的发生。深基坑开挖是一个空间问题。传统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是按平面应变问题处理的。在未能进行空间问题处理之前而需按平面应变假设设计时,支护结构的构造要适当调整,以适应开挖空间效应的要求。这点在设计与实际施工相差较大,也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土层开挖和边坡支护不配套
当土方开挖技术含量较低时,组织管理也相对容易。而挡土支护的技术含量较高,施工组织和管理都比土方开挖复杂。所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大型的工程一般都是由专业的施工队伍来完成的,而且绝大部分都是两个平行的合同。这样,在施工过程中协调管理的难度大,土方施工单位抢进度,拖延工期,开挖顺序较乱,特别是雨天期间施工,甚至不顾挡土支护施工所需要工作面,留给支护施工的操作面几乎是无法操作,时间上也无法去完成支护工作,对属于岩土工程的地下施工项目,资质限制不严格,基坑支护工程转手承包较为普遍,一些施工单位不具备技术条件,为了追求利润而随意修改工程设计,降低安全度。现场管理混乱,以致出现险情,未做到信息化施工和动态化管理。这也是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4、基坑施工控制的意义
基坑工程质量控制
随着城市建设突飞猛进的高速发展,高层建筑不断涌现,基坑开挖越来越深,基坑周边的地质环境越来越复杂,周边建筑物、道路及地下设施越来越密集,基坑边坡的稳定性,直接威胁周边建筑物、道路、地下室及施工人员的安全。如果基坑边坡一旦失稳,将会造成巨大的人员及财产损失,对社会安定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对基坑边坡的稳定性必须引起有关部门及人员的高度重视。这正是基坑工程的重中之重。因此在基坑施工过程中我们要加强管理,避免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这样给人们提供的建筑才有安全感,一个建筑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因此,施工中我们要加强对基础工程的控制,创造优质工程。
基坑工程进度控制
施工准备是施工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做好施工前的技术准备、物质准备等工作,对合理供应资源、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安全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没有计划,就谈不上控制。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就是确定一个控制工期的计划值,并制定出保证计划实现的有效措施,保证计划合同工期的完成。
在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时,应重点考虑以下几方面:所动用的人力和施工设备是否能满足完成计划工程量的需要;基本工作程序是否合理、实用;施工设备是否配套,规模和技术状态是否良好;如何规划运输通道;工人的操作水平如何;工作空间分析;是否预留足够的清理现场的时间;材料、劳动力的供应计划是否符合进度计划的要求等。
检查各层次的计划,形成严密的计划保证系统。
为了保证施工计划的顺利实施,必须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建立各层次的计划,形成计划保证系统。二是做好计划交底,全面实施计划。三是做好施工过程中的协调工作。
基坑支护安全控制
深基坑支护结构破坏屡见不鲜,破坏形式多种多样,常发生的主要有:坑内土体塌方和滑坡、支护结构产生位移破坏、坑底土体管涌、流砂、支撑破坏等。
基坑支护的安全控制不可小视,基坑支护做的好坏直接与人们的生命相联系,一个国家建筑的稳固是保证国家发展的前提之一,它关系着一个社会的长治久安,所以,施工中我们要加强基坑支护的安全控制。
5、基坑支护的施工控制
模板支立的控制
模板支架要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筑混凝土的侧压力及施工中产生的荷载。模板接缝不漏浆,模板安装前应均匀、充分地涂刷脱模剂。制作垫块,安装时以保证主筋净保户层满足设计要求。
混凝土浇筑的控制
砼浇捣前,施工现场应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机械设备、照明设备等应事先检查,保证完好符合要求,模板内的垃圾和杂物要清理干净。砼搅拌车进场后,应严把砼质量关。检查坍落度、可泵性是否符合要求,应及时进行调整,必要时作退货处理。
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使用振捣棒时严禁采用振动钢筋、模板方法来振实砼。在混凝土浇筑前清理干净模板内杂物,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以混凝土表面泛浆,无大量汽泡产生为止,严防混凝土振捣不足或在一处过振而发生跑模现象。
拆模、养护的控制
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时,方可进行模板拆除,拆除模板时,需按程序进行,禁止用大锤敲击,防止混凝土面出现裂纹。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混凝土试块按每浇筑100m3做一组。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加强砼质量控制,避免出现砼出现质量通病如:蜂窝、露筋、麻面、孔洞、缝隙与夹渣层。
6、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测量自然地面标高,确定桩顶及桩底标高并做好相应标记,方便机长操作。施工中应严格控制钻机平整,钻机搭设应垂直,定位应准确,钻孔位置与设计位置偏差必须控制在规范要求内,高压旋喷桩加固桩施工提升速度及注浆管分段提升的搭接长度均不宜超过规定值。
高压旋喷桩施工时须先将四周的一排桩先行施工,将加固区形成封闭圈严格使用集料斗和过滤网,防止堵塞旋喷钻机的高压喷射孔。
在高压喷射注浆过程出现压力骤减、上升或冒浆等异常情况,应查明原因 并及 时采取措施。 在喷浆过程中,往往有一定数量的颗粒,随着一部分浆液沿着注浆孔冒出地面通过对冒浆的观察,及时了解地层状况、旋喷的大致效果和旋喷参数的合理性。
7、质量控制要点
正式施工前,各机械必须正常运转,参数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施工。喷桩施工顺序采用按序施工方式。
钻机塔架必须安放稳定,导孔垂直度满足设计要求;钻孔过程中遇到的异常现象必须准确记录。空压机、高压水泵施工参数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当压力出现骤然下降或上升现象时,必须停机检查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恢复工作。水、气、浆输送管线必须密封和畅通,如出现泄漏或堵塞,必须立即排除。
结 论
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是建筑工程基坑工程施工中的重中之重的防护措施,基础的稳固是保证高楼长立久安的根本。所以必须要加强基坑防护措施,不可忽略每一个环节,紧抓施工的质量、安全、进度、等等。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行之有效的基坑支护型式,确保建筑基坑侧壁符合设计要求达到相应的安全等级。
参考文献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篇10
关键词:深基坑 支护形式 特点 选择
1 概述
近些年,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发展进程的加快以及社会经济的迅速增长,基本的地面空间建设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多层次、立体化以及大范围的现代城市空间的需求,我国城市建筑已开始向纵深格局发展,即地面上的高层建筑、塔楼甚至摩天大楼以及地面下的车库商场、地铁隧道等。这些建筑的施工、结构以及使用等方面都有较为复杂的要求,同时,深基坑支护工程也在趋向复杂的设计结构、大面积以及较长纵深等高难度的方向发展,加之,深基坑所处的周围设施、场所以及地质环境也不同,给深基坑施工设计带来诸多的不利因素。
2 深基坑支护的特点分析
笔者通过对国内当前深基坑支护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归纳出了深基坑支护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深基坑支护涵盖了诸多程序,例如挡土、支护和疏水等等,各个环节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全局的成与败,同时,每个程序间也会出现交叉的影响,容易存在潜在的安全事故。②在一些特殊场所进行深基坑挖设时(诸如稀松土质、海滨和港口等),极易产生支护漏水、土坯滑坡、护桩错位以及坑体变形等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并且给周边构成威胁。③鉴于实际深基坑支护所处的地理、地质不尽相同,岩土的性质不完全相同,因此加大了勘察设计工作的难度,给实际施工带来困难。④国内城市建设正朝着多层次及立体化的方向发展,地面上的高层建筑布局相对混乱并且地面下的场所空间相对狭小以及相对密集等,加之施工条件差,给工程施工和确保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⑤我国深基坑工程正在向复杂的设计结构、大面积以及较长纵深等高难度的方向发展,加之,对于基坑数量的增长和基坑规模的加大的情况下,国内却缺乏成熟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为依托,并且此种状况正在不断的出现。⑥由于深基坑工程的短期限和高收益的特点,使之成为各招投标会上“受宠儿”,但是深基坑工程也涉及到诸多的因素及较为复杂的施工设计,因此,要想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完成深基坑工程,就需要具有成熟经验和先进设备的施工企业。
3 深基坑支护结构体系的分类介绍
目前,在工程实际中,有诸多成熟的深基坑支护结构体系类型,根据其采用的有关设施以及工作原理,可将深基坑支护结构分为:①逆作拱墙式。②边坡稳定式:放坡开挖、喷锚支护和土钉墙。③水泥土挡墙式:水泥土重力式挡墙、深层钢筋混凝土连续墙。④排桩和板墙式:桩排式主要有钢筋混凝土管桩、钢管桩、钻、挖孔灌注桩;板墙式有预制装配式地下连续墙、现浇地下连续墙;桩板式有钢板桩、钢筋混凝土板灌注桩和其余型材桩;组合式有SMW方法和高应力区加筋水泥土墙续墙。
4 深基坑支护形式选择探讨
4.1 深基坑支护方式的选型有以下两方面的特点:其一,深基坑支护方式选择牵涉到较高的要求和诸多的评价指标,既有成本预算也有定性评判,因此,在深基坑支护形式选择的过程中,建议建立有效与科学的评定选型方法。其二,深基坑支护施工也会牵涉到诸多的影响因素,不同的因素间有可能彼此相互影响,决策中模糊性与随机性决定着选择方法应具有综合评判性和一定的因素兼顾。
4.2 一方面,深基坑支护设计理论主要包括基坑稳定性计算、挡土结构强度计算、土压力计算等,当中,我们较为常用的是根据极限状态对支护体系进行设计,同时做出可靠性的分析与验证,由于文章篇幅有限,笔者在此不作赘述。另一方面,在实际工程中,由于施工环境的不同,深基坑支护形式的选择没有特定的规律和经验可循,通常的做法仅是简单的采用排除法亦或是应用顺序法进行选择,做不到经济合理及施工方便,所以在选择深基坑支护形式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选择能够节约造价成本和确保工程质量的方法。
4.3 深基坑支护选型的方法。通常而言,一项繁杂事项能够被逐级的分解成某些主要的因素点,必要时还可进行逐级细分。深基坑支护方式选择同样适用上述方法,即易言之,总评价目标能够被逐级的分解成若干各评判指标小点,并且分析与评定此些小点,借助于加权综合,最终取得目标优选。
5 某市中心广场深基坑支护项目工程实例介绍
5.1 该工程项目基坑的主要特点:①该中心广场集商务娱乐、行政办公、商场饭店以及银行证券于一体的地标性建筑,并且设有设备用房以及地下停车库。该项目总用地面积和总建筑面积分别为235000m2和187600m2,项目工程地上A座26层,B座为39层,且1至4层是裙房,主体建筑地下3 层。所建主体建筑A区域和B区域处在地下室的中部,同时主楼基坑被地下室基坑包围,二者高度相差1.7m。②该中心广场所设地下车库的外墙距路边15.2m,建筑主楼南侧距该市行政大楼(属于钻孔灌注桩基础)最近处为26.7m。该工程项目中地下室为3层,基坑剖面图如图1所示。
5.2 评判因素和相关指标的确定。鉴于工程项目基坑同周边的居住小区和办公区域相对较远,同时,工程周围毗邻多条要道,交通能力相对良好,因此,在确定评判因素时,对施工噪声的影响以及施工对交通的影响暂不作考虑。结合该深基坑施工的其他特点,得到评判因素及相关指标如表1所示。
5.3 深基坑支护方案的确定。①确定评判因素与相关指标后,就应将B1、B2、B3和B4对A的重要性作相互比较,从而生成4X4的判断矩阵,通过求解获取四个因素对A的权重;②经过各因素专家判定矩阵的确立、校验和计算,得到四个因素对总目标的权重;③对总目标因素的判断矩阵模糊向量进行确定;④最终获取各方案关于A目标的三角模糊数形式的综合权重。基于此,可确定该市中心广场深基坑工程项目可采用内支撑、支护桩方案和止水帷幕依序结合的方式,同时,经过实际工程实践证明该基于模糊理论的优选方法可用于工程实际中深基坑支护方案的选择。
6 结束语
总而言之,深基坑支护对工程的质量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传统的深基坑支护的设计及预算均是基于程式化的简单假设,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倘若按照传统理论与经验,不容易确保工程的质量以及保证达到经济性的目的。因此,本文对深基坑支护特点及其形式的选择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同时,结合某市中心广场深基坑支护工程项目实例对支护形式的选择进行了研究,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员选择最佳的支护方案提供有益的借鉴,进而降低工程造价成本,确保工程质量,给建筑工程整体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http:///view/3039170.htm.
[2]边亦海.基于风险分析的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方案选择[D].同济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