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3 12:31: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绘画教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绘画教学论文

篇1

任何一件物品都有其内在的结构,这些结构或复杂,或简单。认清物体的结构,便于我们以更加清晰的角度欣赏这一物体。因此,教师在进行素描教学时,首先应让学生练习结构素描,将一些物体的基本结构用画笔表达出来,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结构特点及转折表现在画面中,完成塑形的基本要求。首先,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简单的物品让学生绘画,如一个瓷瓶。过去,很多学生学习素描都是在画出瓷瓶的简单外形后就直接进行明暗关系的处理。但在结构素描练习中,教师可以不让学生进行明暗关系的处理,只让学生进行比例分配、转折练习即可。当这方面练习好后,教师可以再为学生摆上一些静物组合,让学生不仅可以认识单个物体的结构,还能将组合物体的结构清晰地描绘出来,这样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可以不断地了解物体的结构,同时还能保证学生对形体之间的空间关系进行把握。最后,当学生掌握了基本静物组合的结构素描后,教师可以再布置一些较难的任务。如,让学生画自行车零件,将自行车零件的局部细节结构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在不断分析自行车形体结构的同时,也在不断感受形体自身所存在的美感,其内在审美情感也会不断增强。

二、巧妙选择线条,发现质感美

线条是素描绘画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学生要想画好素描,必须灵活掌握素描线条。素描中的线条类型非常多,有粗线条,也有细线条,不同形式的线条对形体的塑造有着不同的表现力,学生只有学会选择线条,才能更好地完成绘画;在进行素描形体塑造时,才能更好地将物体形体处理得更加符合实际。因此,在进行素描绘画教学时,教师应让学生学习一些线条的特点及表现技巧,使学生对形体塑造有更深入的理解,对塑造美感有更深刻的认识。首先,要让学生理解线条的分类。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用铅笔打一些直线,然后再让学生练习打一些曲线,打完线条后让学生利用不同线条画同一个物体,如一个黑色的瓷瓶,当学生绘制完毕后,让学生思考不同线条画出的瓷瓶有什么区别。通过分析,学生很容易理解直线打出的线条比较坚硬,利于表现出瓷瓶的质感,而曲线打出的线条比较柔和,不利于表现瓷瓶的质感,从而总结出应结合物体本身的质感选择、运用不同的线条这一原则。这样学生在进行形体绘画时,就可以很好地理解形体质感,提升对于形体塑造的审美能力。教师还应让学生结合直线和曲线的原理,自己尝试练习打长线、短线、细线、粗线等不同组合的线条,并进行相关的形体塑造,使学生不断总结如何根据不同形体的质感进行线条的选择和运用,这样在进行一定的练习后,学生对形体塑造的审美能力自然会有一定的提升。

三、理解明暗关系,发现空间美

形体之间的明暗关系决定着物体本身的空间关系,明暗关系对比强的形体,其空间关系就比较强,在整个画面中的位置也就靠前;而明暗关系对比弱的形体,其空间关系比较弱,在整个画面中的位置也就靠后。理解了这一原理后,学生绘画时便能更好地处理空间美感,使整个画面的空间形式关系更加明确,整个画面更加具有真实美。在进行明暗对比练习时,教师先要让学生理解对比的巨大作用。所谓明暗对比,就是明与暗的对比,对比越强烈,在整个画面中的地位就越突出,相反就不会被人轻易发现。在学生理解这一原理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地使用这一原理。首先,在塑造形体与背景的关系时,如果物体本身是暗部,为了让其更好地融合在背景中,可以将背景调子上得与暗部调子基本一致,这样就可使物体很好地融入背景;而对于亮部,如果想要突出它,就可以将背景调子上得深一些,从而将亮部更好地表现出来。其次,在处理物体结构转折时,如在进行明暗交界线的处理时,转折最明显的地方与周围的明暗对比应处理得较强一些,这样才能表现出其转折的坚决性;而转折较为柔和的地方可以尽量与周围的明暗对比处理得较为柔和一些,甚至获得不仔细看就看不出来它是明暗交界线的效果,这样整个形体的处理才更加真实。当学生对整个素描的明暗关系有较为清晰的认知后,学生对事物之间的空间美感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看待事物时,学生就能利用明暗对比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从而在此基础上发现事物的美。

四、总结

篇2

以会计核算流程为主线,按会计的职业活动的内在逻辑顺序将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在教学项目中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创造力,最终由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采用基于会计核算流程项目化教学的优势主要有:

(一)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基于会计核算流程项目化教学其实质是搭建了一座理论与实务之间的桥梁。基于会计核算流程项目化教学以会计核算工作过程为主线,把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拆解融合到各项目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和一个具体的项目任务或问题相结合,这样,学生既能体会会计职业行为,感受到会计核算工作岗位的真实感觉,又能提高操作能力,为期末的模拟实训打下基础。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于会计核算流程项目化教学以项目为载体,教师应努力为学生的自主性发挥创设一定的学习氛围和工作环境,通过适时且适度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有利于建立多元化的考核体系

过于依赖期末闭卷考试的考核方法最终会导致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后果,而现代教学评价观提出要建构一种以促进评价对象发展为根本目的,重过程、重评价对象主体性的发展性教学评价[1]。基于会计核算流程项目化教学在考核时既要考核学生在参与项目时的学习态度、出勤情况、在解决问题时的贡献大小、在完成项目时所负责部分的工作量大小,又考核学生在完成项目时掌握、运用和创新专业知识的能力,以及与人沟通合作、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创新等方面的能力。

二、基于会计核算流程的《会计学基础》项目化教学应用

(一)分析会计工作过程

基于会计核算流程的《会计学基础》项目化教学首先应明确会计核算基本流程,企业会计工作过程如下: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审核记账凭证———登记总账、明细账、日记账———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

(二)确定教学内容

结合会计核算流程,对《会计学基础》课程的内容进行重新架构,突出以会计核算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的指导思想。教学实践中,笔者根据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流程,将传统10章的内容进行整合,共设计了5个模块教学模块。

(三)设置项目

根据教学模块共设置5个项目:

(四)实施教学过程

(1)创设教学情境基于对会计职业情境和岗位的分析,教师可创设信息情境,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提供一些开放性、现实性的信息,让学生根据教师所创设、提供的信息,提出、解决教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消除书本与现实之间的断层。如在讲授设置和登记会计账簿这一模块前,教师会给学生播放会计账簿设置与登记的过程录像,介绍会计账簿设置与登记的流程以及涉及的主要知识点,使学生能够超越个人狭隘的经验范围和时间、空间的限制,促使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互动发展。

(2)实施项目计划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各项目的具体特点,将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项目1、项目2和项目3主要结合会计实训软件,用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进行凭证———账簿的会计处理流程,实现了教学和实际工作的对接。项目4中,运用情境教学法,把学生5-7个人分为一组,每组分别以某种财产的清查为小组任务,小组成员之间商定财产清查的方法、顺序,然后以小组为会计核算的主体,以小组成员的财产进行清查,清查结果出来后,按照财产管理责任制度,层层把关审核报批,再进行处理。项目5中,要求学生以学习团队形式上网查找一家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学习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在完成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讨论、探讨,解决不了的问题咨询老师,老师也在学生做的过程中根据进展情况随时进行指导。

篇3

汇的重要性。 对于语言学习者而言,如果不了解词汇的特定文化内涵,就

不可 能正确的认识、理解和使用词汇,就更谈不上如何使用语言。在本文中,

笔者将从汉英语言的词汇空缺、汉英词汇的不等值现象、由对词汇的体验

不同所引起的不 同的联想及随英语语言的发展和变化而变化的词汇等四个方

面对词汇研究 进行简单介绍,以期让初学者对语言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词汇教学词汇空缺词汇不等值词汇联想词汇发展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语言都不能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而词汇又

是语言信息的载体,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

民族特性,语言的民族特性自然会由词汇反映表达出来,这就使得词汇具

有了该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对于语言学习者而言,如果不了解词汇的特

定的文化内涵,就不可能正确地认识、理解和使用词汇,也就更谈不上如

何正确地使用语言。很多语言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因为缺乏对所学语言的

文化的了解,或是受本民族的文化习惯和文化模式的影响,所以不能完全

正确地理解所学语言的词汇,影响了阅读效果。由此及彼,语言学习者在

写作和交际中所发生的词汇错用现象、文化误解和文化冲突也可以归为这

一原因。

由此可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作为语言教授的教师,在讲解所学语

的词汇时,除了要讲解词的意义和用法外,更加要介绍词的丰富的文化内

涵,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这篇小论文里,本文作者将就如何

在词汇教学中挖掘、讲授词的文化内涵发表一点个人的拙见,希望能给语

言词汇教学和词汇习得者些许帮助。

一、汉英两种语言中的词汇空缺介绍

由于历史、地理、语言、文化和社会方方面面的差异,不同民族之间

的语言并不是完全对等的。一种语言中所具有的某些词汇在另一种语言中

也许并不存在。比如在汉语中,我们有“干部”一词,然而在英语中从不

用“cadre” 表示“干部”。我们只能用“official administrator”或

“functionary”来代替“干部”。又如汉语中的“红娘”,“望子成

龙”等会让外国人感觉吃惊而不知所云。再如英语中的“motel”、

“brunch”、“Hippy”、“cowboy”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单看其字面

意义,是很难把握的。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如汉语中的“饺子”、“麻

将”、“太极”、“叩头”、“阴阳”,英语中的“egghead”,“ice

box”,“decadents”,“Punk”等。英语老师只有解释清楚这些词语才

能确保学生的正确理解。

二、汉语和英语词汇的不等值现象介绍

产生词汇不等值现象的原因是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某一词在一种文

化中具有多个意向,而当转移到另外一种文化中去时,就未必如此。比如

英语中的“uncle”可以指代汉语中的“姑父”、“姨夫”、“叔叔”、

“舅舅”等。又如英语中的“board”不仅仅表示汉语中的“板子”,还

可以指“船舷”、“海岸”、“伙食”、“委员会”、“部门”、“舞

台”等,甚至可用来做动词。这类词汇不等值现象是因为词义大小不等所

致,还有因褒贬色彩相反或相左而导致的词汇不等值现象。如英语中的

“inpidualism”在西方文化中是一种格外值得推崇的精神,可以说其

中蕴涵着“个性的价值地位超过一切”的美国文化核心,它包含独立、奋

斗、创新的意向。而在汉语中,“个人主义”却具有贬义色彩,人们把它

与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相联系。再如“ambition” 一词,具有褒贬

两种色彩。我们习惯上把它译为“野心”。这显然是不全面的,根据语境

还可以译为“抱负”、“理想”和“雄心壮志”。 三、由对词汇的体验性不同所引起的不同的联想介绍

在不同的文化中,人们对同一所指的特点与表象的感觉和体验是完全

不一样的。如汉语中的“南瓜”与英语中的“pumpkin”具有相同的概念

意义,然而在不同的文化中,在人们头脑中引起的联想却是不同的。中国

人尤其是老一辈的人,看到南瓜可能会想起苦日子,南瓜与艰苦的岁月联

系在一起。而英美人则不会产生这样的感受。他们会想到感恩节,想到万

圣节,南瓜是与幸福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再如“蝙蝠”一词,在西方

文化中指代邪恶,而“蝙蝠”在汉语中因为谐音的关系而指代“福”,象

征着幸福。又如“竹”代表清新脱俗,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一种高风亮节

的人格,而在西方人看来,只不过是一种生长极快的植物而已。“宁可食

无肉,不可居无竹”,如果不了解竹的象征意义,所学者是无法理解此句

的含义的。

四、随英语语言的发展和变化而变化的词汇介绍

语言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缓慢的发展

过程中,某些词汇逐渐有了新的含义。特别是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新

生词和旧词新义现象层出不穷。如“hard-ware” 旧的词义表示金属器

具,随着计算机的诞生和普遍应用,它被用来表示计算机的硬件,并同时

衍生出了它的反义词“soft-ware”(软件)。又如“ath”原本只是用来

指实实在在的小路,现在还可以用做计算机术语,表示“路径”。再如

“game industry”,在美国实质上是指赌博行业。尽管赌博由来已久,

但将之称为行业, 恐怕还是受了经济学的影响。类似这样的词还有

“ nuclear family, single mother, Sunday father, loneliness

industry, suburban inhabitants”等,不一而尽。

在词汇教学的同时进行文化意识培养的方法还有很多,在这里不一一

列举。语言词汇乃至语言本身的习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文化的习得。

英语教师教授英语实质上就是深层的文化转换或“视界转换”。诚然,掌

握了英语语言知识,学生就能写出语法正确的句子,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

能够用所学语进行成功的交际。英语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十分重视词汇的文

化内涵并通过分析比较帮助学生理解中英文中的差异,这样才能真正的提

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乃至应用语言的综合能力。

以上是笔者对词汇学习的管窥一斑,肯定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笔者

希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同广大语言研究者共同继续探讨。并作进一步的

研究。

参考文献:

[1]Aitchison, J.《语言变化: 进步还是倒退》北京: 语文出版社1997.

[2]刘鸿莫《时髦语》广州: 广东旅游出版社2002.

[3]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4]汪榕培、王之江等《英语词汇学高级教程读本》[M]上海:上海外语教

育出版社2006.

篇4

1.1教学时数少,教学内容与应用实践不甚匹配地方本科院校为推广素质教育,适应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存在通识教育课时增加,专业课课时减少的现象。一些公办院校如北京林业大学的园林专业园林花卉学单理论课时就有福建农林大学该课程学时理论是50、实验20,实习7天,而其独立学院东方学院该课程的理论学时为60、实验10,实习10天。而一些高职院校如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园林专业的园林花卉学理论也有70学时,实践1周。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该门课程的学时数仅为48,园林花卉学是一门内容繁多的综合性课程,且随着区域花卉产业的发展,内容更新快,面临这样一种“学时少,内容多”的矛盾,急需调整教学内容。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服务于社会的应用型人才,所以园林花卉学的教学目标应该是使学生掌握足够的园林花卉材料,满足于植物造景及景观设计的需要。目前,北航北海学院园林花卉学选用的是北林刘燕主编的经典教材《园林花卉学》,主要由总论和各论组成,总论部分包括绪论、园林花卉分类、生态因子、栽培设施、园林花卉繁殖、园林花卉花期调控6部分,学时数为12,要求学生掌握园林花卉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各论部分为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水生花卉、岩生花卉、室内花卉、兰科花卉、仙人掌和多浆植物、食虫和蕨类植物9部分,学时数为36,要求学生能够识别常见园林花卉种类500种以上,并掌握其观赏特性、生态习性和园林用途。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园林花卉学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是要求学生能通过课程学习掌握足够的园林花卉材料,花卉理论知识只需掌握了解。因此需调整总论和各论部分的学时数,让学生能在短时间内识别更多的园林花卉种类并能应用。

1.2课堂教学形式需调整完善目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广泛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图片资料通过动态演示,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知,但是同时因为其信息量大,学生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忙于笔记,无暇思考,无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气氛变得沉闷,学生极易感到疲劳而失去兴趣。因此,在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便捷与直观等优势的同时还需要探索结合其他教学形式去弥补多媒体的弊端,来提高教学效果。

1.3实践教学严重不足园林花卉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需要识别园林花卉种类,掌握其观赏特点和园林用途,这些教学内容都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通过现场教学实践,学生才能理论联系实际更加直观地掌握园林花卉学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一般本科院校园林花卉学基本都会保证有一周甚至更多的实践时间,而北海学院却在2010届制定的园林专业培养计划中园林花卉学只有理论48学时,缺乏实践教学对实现教学目标极其不利。

2林专业园林花卉学教学改革探讨

2.1改革教学内容,调整总论和各论的比例遵循课程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园林花卉种类,更有效地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调整教学内容,总论和各论部分的课时数进行相应调整,总论部分由原来的12学时,压缩到8学时,其中,绪论2学时,园林花卉分类2学时,生态因子1学时,园林花卉繁殖2学时,园林花卉花期调控1学时,栽培设施学生自学;各论部分由原来的36增加到40课时,其中,一二年生花卉6课时,宿根花卉6课时,球根花卉6学时,水生花卉4学时,岩生花卉2学时,室内花卉8学时,兰科花卉4学时,仙人掌和多浆4学时,食虫和蕨类4学时。通过调整,让学生在了解、掌握园林花卉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掌握园林花卉种类。对教学内容进行有选择、有重点的增减,穿插新技术、新知识及新成果让学生接触到较为前沿的知识和设计方法,增长学识。结合地方特色,在各论的教学内容中,还会增加园林花卉应用形式的介绍,如近年出现的新的花卉品种和种类,新的节日用花等,应用于垂直绿化、花艺造型设计中焦点花等应用形式,让学生能更加直观地了解不同花卉的用途,以便与后续课程如《园林植物造景》和《插花艺术》等的衔接。使学生对知识形成更好地连贯性印象,更牢固地掌握并应用知识。

2.2教学方法多元化

2.2.1多媒体教学与板书相辅相成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主要的教学模式,在园林花卉学的教学中用于向学生展示花卉图片,花卉的识别特征、观赏价值和园林应用上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仍是主要的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在理解教师语言和网络多媒体直观图像及文字的互补中,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园林花卉的相关知识。利用多媒体可以播放一些园林花卉相关知识光盘,如荷兰花卉产业、荷兰球根花卉,使学生了解荷兰的花卉生产产业概况及球根花卉的生长周期。但也要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只是辅助设施,也有其弊端,如信息量过大,速度过快,造成学生无暇思考,消化不了易形成思维惰性等,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保留传统的板书形式去完善多媒体教学的不足。板书内容主要体现了章节的整体思路和基本框架,另一方面也可缓解多媒体的节奏,这样一来,学生既可对课程重点内容理清思路,把握重点和难点,也可以有时间思考和消化,减轻学生的畏难情绪,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2.2.2启发式教学科学设计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让课堂气氛动起来,利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启发式提问讨论式答疑悟道理论理解及传授时序上的调整(先案例后理论)从而达到“易学、爱学、会学”,进而能够“自我理论创新”。如在讲授时,提出“中国十大名花是什么?其中草本花卉有哪几种?”,“陶渊明关于的诗词有哪些?”等问题,学生进行主动思考,老师点评后补充完善,扩展花文化的相关知识,同时学生又能通过回顾思考对园林树木的相关知识得到巩固。如此一来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其联系和归纳的能力,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2.3开辟第二课堂,导入娱乐式教学毕竟课程课时有限,学生要在有限的课程学习时间内掌握几百种花卉及其应用并非易事,可以鼓励、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作为媒介,每个班级建立自己的Q群空间、微信等互动方式,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收集所见到的相关花卉图片、知识,同学间一起分享学习经验,建立自己或群体的图片信息库,形成教学资源库。通过这种在玩乐中学习,更易让学生通过展示自我而获得成就感,也会更热衷于学习。通过第二课堂的方式把课程内容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2.3校内外结合,增加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培养专门人才、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园林花卉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实践教学具有非常强的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现场教学可以让学生对花卉材料可看、可闻、可摸。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进行花卉材料繁殖,不仅能提高其动手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通过调整园林专业培养方案,增加园林花卉学的实践课时16学时。通过积极拓建园林花卉校内实习基地,同时积极开拓校外实习基地,开展与园林花圃生产基地合作等、做到“产、学、研”紧密结合,为学生的实践实习提供良好的保障。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可把校外实践环节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以作业形式(不占实践课时),组织学生课余时间以小组形式去调查花卉市场,完成调查报告并作出PPT展示,教师进行评阅并反馈给学生;另一部分为园林花卉繁殖实训4学时和组织学生进行当地花卉生产基地实习、不同公园及城市广场花境配置12学时。

2.4完善评价体系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与能力,教师在教学中通过结合考试和课程学习多元评价,满足学生发展自我、挑战自我的需要,最大限度发挥评价的正能量。传统的评价方法往往都是期末考试来定论,传统的园林花卉学考核方式为平时20%+期末考试80%,书面考试往往无法真正考核学生的真实水平与能力,反而导致学生在期末的时候埋头于背书应付考试的悲剧。因此,为了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目标,注重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改善原有的考核方式,新的考核方式为:平时20%+作业30%+期末考试50%。在考核内容上,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相结合,侧重与考核学生对综合知识灵活运用能力,如对某节日、花坛、花镜等花卉应用的实例设计及布置上,真正体现学生学以致用,达到教学目标及社会需求。

篇5

多元文化教育起源于美国,是美国现代教育倡导的一种基本理念和一种教育改革。克瑞斯汀(Christine,1999)认为,多元文化教育是“基于对民主的信仰和珍视,在存在文化差异的社会中与多种文化相互依赖的世界中确认文化多元化的一种教学和学习取向”,其目标在于“使属于不同人种、宗教、文化、社会阶层的集团,学会保持和平与协调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共生”。美国学前教育专家莫里森(G.S.Morrisonrenwei)认为,多元文化教育是帮助儿童理解、欣赏、尊敬其他种族、性别、社会经济、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人,使儿童能够在一个不同文化的世界中生活、学习、交往和工作的教育,获得平等的机会,得到充分的发展。可见,在西方,多元文化的概念多立足于不同的民族和种族,多元文化是尊重和平等对待弱势民族与不同的种族文化。而今,多元文化教育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已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多民族国家必须直面的挑战。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多元文化社会系统的构成不仅来自中华民族内各民族的文化,还来自于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等文化形态的冲突与融合。

二、多元文化融入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必要性

学前儿童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他虽然还没有能力承担社会责任,但必须按照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样式受到培养。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中,融入多元文化教育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儿童全球化视野

过去在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一种误区,即:喜欢突出和颂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越性,用意识形态的思维批判和贬低其他文化,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文化,认为“资产阶级思想都是腐朽的”、“资本家只知道享乐”等等,从而树立一种文化对立情绪,某种程度上变成了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教育。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把我们紧紧连接在了一个地球村,不同文化的交往将面临共同的问题,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要解决各自文化中的问题,必须要培养国际视野、全球眼光,相互借鉴经验。因此我们必须随时关注全球动态,了解国际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使本土化与国际化接轨。

(二)增进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多元文化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要让学前儿童认识和了解本国本民族的文化,感知中华民族内各民族的生活方式、民族特色、民族礼仪、民族语言,能够充分感受到自己的语言、文化、民族历史的美好与伟大,从而树立自豪感。

(三)培养开放意识和接纳能力

多元文化教育为儿童创造了了解和认识世界各国文化的机会、接触不同的族群,既知道自己民族的文化与历史遗产,又能学习和感知新的外来文化,同时还增强了他们对其他民族的喜爱,学会接纳包容不同的生活方式、习俗与语言。从小培养儿童开放的意识和悦纳他人的胸怀。

(四)学会分享和理解

儿童出生后作为一个自然人成长为一个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人,不仅要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还需要与社会成员进行交往。多元文化的教育有助于帮助儿童学会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学会不同的礼仪,尊重他人的想法,理解他人的感受,同情不同民族人民曾经遭遇的磨难。

三、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多元文化视域的内容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将社会教育作为五大领域活动之一,足见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在其一生的成长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前儿童的社会性教育以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为目标,以增进幼儿的社会性认知、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引导幼儿的社会为主要内容。基于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必然要与《纲要》规定的内容契合,因此,笔者认为主要应抓住三个方面开展教育。

(一)加深多元文化认知

儿童社会的发生是建立在其社会性认知的基础之上的。儿童一出生就积极从环境中寻找、选择适宜自己的环境刺激,并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建立认知。学前儿童的社会认知是其对他人、自我、社会关系、社会规则等主动与被动感知理解的一种心理活动。儿童对多元文化的社会认知内容包括:了解全世界不同的民族与种族以及他们使用的语言、生活习俗、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经济发展、宗教仪式等等,从而树立儿童多元文化的初步意识,加深其对世界文化多样性与丰富性的感知。

(二)培育多元文化情感

学前儿童的多元文化社会性情感是建立在他们的认知基础之上,在社会活动中的一种内心感受、心理体验。情感具有动力作用,它渗透在儿童生活和幼儿园活动中,对儿童的认识、行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培育学前儿童积极的多元文化情感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培育文化自尊情感,通过民族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让幼儿感受丰富性,培植民族文化自尊感。二是培育尊重其他文化的情感,通过面向世界的教育帮助儿童了解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学会尊重其他文化。

(三)促发亲社会

学前儿童的多元文化行为的发生一定是基于其对多元文化的理解、认同并产生相应的社会化情感。儿童在家庭和幼儿园生活中对他人和事情表现出的态度、语言和行为反应有可能是亲社会,也可能是。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引导幼儿良好的亲社会,比如,对少数民族孩子的服饰表现出喜爱、赞美,对外国小朋友的语言表现出兴趣,等等。

四、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多元文化视域的实施途径

培育幼儿的多元文化意识是当前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教育适应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还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强烈公民意识的合格公民的最佳途径。对学前儿童进行多元文化教育本质上要让幼儿认识感知本民族文化特征,增强民族自豪感从而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归属感,同时增强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的意识渗透,初步树立幼儿能以客观公正、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不同民族和种族文化的认知和判断能力。对学前儿童进行多元文化教育要考虑到每个儿童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每个儿童的家庭背景和语言文化,教育的目的是要把儿童的积极情感与多元文化体验连接起来。

(一)创建幼儿园多元文化教育多维体系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因此,各类幼儿园应当基于本地实际,结合民族特色和当地风土人情,因地制宜地开展多元文化教育,并通过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形成体系等途径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加强教师培训等途径具体加以落实。1.打造多元文化主题幼儿园。在少数民族地区,可以根据当地民族风情把幼儿园建设成为以民族特色为主题的幼儿园,包括幼儿园的建筑外观、环境装饰、教育理念都可以体现民族特色。在一些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地区或者因某种历史原因形成的特定居住区域,例如建设“客家文化幼儿园”、“金沙文化幼儿园”等等,充分彰显和尊重民族文化的独特与多样,从而达到弘扬和传承历史文化的作用。2.创设多元文化环境。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标识,比如说到新疆的维吾尔族,我们就想起“大盘鸡”。看到哈达,我们就想起藏族儿女热情的歌舞。看到“桑巴舞”,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巴西。幼儿园在考虑幼儿的构成基础上,把多元文化的教育因子植入到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创设中。例如,打造民族大舞台,定期在幼儿园开展不同民族的服饰秀、歌舞表演等;创设国际走廊,把各个国家的国旗、国徽、民族特色做一个陈列展示,等等。3.设计多元文化主题活动。从幼儿的兴趣特点出发,以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为基础,把不同国家、民族的地理、建筑、风土人情、饮食习惯编制成一个主题教育活动方案,以主题教育的方式对幼儿进行多元文化教育,目的是养成幼儿对多元文化的积极态度,充分让幼儿理解和尊重来自不同民族和种族的文化。例如,很多幼儿园都在开展“大创游”体验活动,具体做法譬如“美国饮食吧”、“美国购物街”、“回族餐厅(或者伊斯兰餐厅)”等等,如果在这些活动中植入多元文化内容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开展师资培训。多元文化教育的质量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园教师的水平,对教师进行多元文化理念与教学技能培训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具有多元文化理念的人,宽广的视野和较为丰富的知识素养必不可少,同时还要具备性别公正意识和行为,避免幼儿性别角色歧视、种族与民族歧视等等。当前国内的幼儿教师在职培训比较多,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应当把多元文化内容作为必选课程。同时每个幼儿园也可以开展园本培训,帮助教师提高多元文化教育意识和能力,引导教师花大量时间练习怎样适当选择教育材料、设计生动有趣的教育活动。

(二)建立多元文化教育伙伴关系

篇6

关键词:马克斯•韦伯;宗教社会学;合理化;价值理性;工具理性

马克斯•韦伯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政治经济学家,是西方宗教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20世纪80年代其思想传入中国。韦伯的思想主要包括社会学理论、政治经济学理论以及宗教社会学理论。受到所处时代的制约,他的社会学思想带有明显的“西方优势论”特征。但他在讨论资本主义的本质时,并没有单一地从某一个层面来分析,而是通过考察文化与经济、社会和宗教的关系来进行综合分析。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他探讨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问题。

一、韦伯对资本主义经济伦理的分析

韦伯是一位富有民族自豪感的社会学家,他指出,资本主义在东西方很多地方都曾经出现过,但是唯独在西方能够得以保留和发展,原因就在于西方有着自己“独特的精神气质”。而这种独特的精神气质来自西方国家特有的“合理化”的社会运行规则。这里的“合理化”可以被理解为合乎理性的进程。无论是从经济、政治,还是从科技的层面来看,这种合乎理性的行为方式对推动社会发展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正是韦伯思想的核心。文化的“合理化”是实现社会“合理化”的原动力,只有从经济和宗教问题入手,探寻它们与文化之间的深层联系,才能更清楚地了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原因和历程。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提到了富兰克林的一段演讲,演讲的核心思想是告诫青年人做生意时要诚信经营、生活上要量入为出、做人要谨慎诚实。韦伯认为,这段演讲所阐述的正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必不可缺的“至善”美德,市场的交易应当建立在这些美德之上。在韦伯看来,不能为了获取最大利润而不择手段。他认为追逐利益本身与资本主义并无关系。韦伯指出,不管在什么样的国家,利益都是人类无法抗拒的诱惑。理想的资本主义社会应当具备的要素有:合理的自由的劳动组织、以消费为指向的理易形式、家计与家庭的分离、理性的账簿记账形式。而在这些要素之上,必须有一个确定的经济伦理,这个确定的经济伦理实际上也就是在历史和社会的影响下所产生的文化理论,它是资本主义的“合理性”得以实现的基础。富兰克林给商业设置了一个伦理规范,实际上这种规范就是建立在宗教伦理基础上的经济伦理。当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形成的时候,人们必须面对这样的变化:安逸的生活被破坏、田园牧歌式的生产遭到瓦解、农民开始进城务工。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人们无法再过悠然自得的生活,维持生计的本能让他们走进了工厂。韦伯在调查之后指出,在工业化生产中,天主教徒往往工作态度单纯并且创新不足。他们用消极的眼光看待商家和实业家,对商业回报缺乏信心。他们的文化背景使得他们无法在工厂中获得技术职位,如此,他们在现代化的商业竞争中便明显乏力。而通过从路德宗提出“天职观”到加尔文宗提出“入世的禁欲主义”的一系列改革,上帝在人们心中逐渐成为一个全知全能的神。人们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上帝安排好的,包括谁会成为上帝的宠儿。将“预定论”转化成充满入世精神的“天职观”,有助于人们专注于世俗活动。人们努力增强自身的能力,以消除“我不是上帝的宠儿”的焦虑。人们相信,越是过富足的生活,就越容易得到上帝的赏识。因此,人们热心于钻研,并且富有创造力。人们不仅创造了经济效益,而且还展现了一种新的精神。人们不再认为“钱是罪恶的根源”,他们相信可以通过赚钱来体现自己的价值。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使韦伯看到了新的精神、新的伦理。

二、韦伯“合理化”宗教社会学思想的建构

(一)宗教的“祛魅”过程

宗教改革终结了教会的黑暗统治,改变了宗教神秘化、仪式化的运行机制。“因信称义”的教义让宗教变得不再神秘莫测,人人都可以得救的信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认为,除了可以在教堂和仪式中感受上帝之外,还可以在生活的各个层面感受上帝的荣耀。“真正的清教徒甚至会拒绝在坟墓前出现宗教仪式的任何迹象,在埋葬至亲至爱的人时他们不需要挽歌或者其他形式,为的是杜绝迷信,消除那些通过巫魅和圣礼的力量获得救赎的观念”[1]103。韦伯将这一改革称为“祛魅”。路德的宗教改革和后来加尔文对宗教教义的颠覆性修改,使得清教徒能够在宗教思想的指引下找到自己的人生出路,并且在工作中看到自己的价值,从而实现其得到上帝恩赐的愿望。由于和宗教实践实现了个人化,宗教思想对人们日常行为的影响就化作了人们共同的文化修养,清教徒诚信、道德并且能够恪守己任。宗教的“祛魅”在西方社会发展进程中作用举足轻重,宗教的力量完全被世俗化了,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文化世界观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进程推进到一个“合理”的阶段,同时,宗教的“祛魅”也深刻影响着社会各个领域的理性化进程。“祛魅”的伟大之处在于其指引人们将信仰和理想最终都落实到了“劳动”上。对于新教徒而言,劳动不是服役,不是沉重的负担,而是他们乐于从事的一项活动,劳动让他们变得光荣。人们不再从复杂的宗教仪式中得到慰藉,而是在日常劳动中与上帝进行交流。人们在劳动中找到乐趣,劳动使他们的心灵得到慰藉。劳动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动力。这种来自宗教的约束力使得人们忙而不累,这种“特殊的精神”推动资本主义实现了快速发展。

(二)入世的禁欲主义

虽然路德等人并不将唤起“资本主义精神”作为其奋斗的目标,但是,在宗教改革的过程中,由于他们强调“因信得救”,并且将响应神的号召与从事世俗的职业在语言表达上进行统一,职业便具有了“由神所交付的使命”这一意义[2]。“天职观”旨在使教徒相信,只要完成了在世俗生活中所从事的使命,专心于自己的工作,恪尽职守,便有机会得到上帝的恩赐。但是路德并没有将这一教义(即“天职观”)引向“资本主义精神”,而仅仅是在“祛魅”后对人们的宗教生活进行指导。加尔文将与宗教事务相关的责任和仪式都与日常行为方式联系起来,这就使新教徒具有了入世的精神。对于新教徒而言,金钱不再是中世纪宗教强调的“罪恶的根源”,而是证明自身价值的证据,经济上的成功能够帮助他们确立“上帝的选民”这一身份。在社会生活中,这种宗教精神就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人们可以竭尽全力为自己争取财富,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为了获取金钱而不择手段。上帝的命令是:你必须为上帝而辛劳致富,但不可为肉体和罪孽如此[1]164。财富可以让上帝更加荣耀,但人们并不能因为拥有财富而过骄奢逸的生活,积累财富只是人们证明自己有资格做“上帝的选民”的途径。在韦伯看来,这种理性的世俗化的宗教伦理是合理的,新教徒通过严格要求自己和艰苦奋斗,是能够积累财富的。倡导入世精神让人们找到了消除自己不是“上帝的选民”这种焦虑感的途径,人们在工作中看到了自己的价值,从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理性工作。宗教改革使大多数人成为自由劳动力,他们不为教会所控制,“天职观”激励着他们去追求财富。这种情况又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韦伯实际上并不把科学和宗教视为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韦伯认为它们是分别在理智和情感这两个领域起作用的事物[3]。情感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决定理智,这种有的“律己”情感,使新教徒形成了特有的文化观,他们严格遵守诚信和勤劳的原则,在“理智”的运用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对于韦伯文化观的评价

从前文的分析可知,韦伯从经济和宗教问题入手所阐述的,实际上是一种文化伦理。由于受到所处时代的限制,韦伯的思想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学术界对于韦伯的思想向来褒贬不一。对于韦伯的思想,中外研究者都给予了高度重视,他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可以有你的看法,你也可以反对他,但是,你绝对不可以绕过他,包括他的思想和方法论。韦伯在对“祛魅”的阐释中,不但指出了它对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而且也指出了文化理性化之后呈现的价值冲突。“祛魅”本身就是“理性化”的过程。“祛魅”使宗教的价值开始瓦解,自此,宗教的神秘感不复存在。在《经济与社会》一书中,韦伯根据“目标”和“手段”的关系将人类有意义的行动划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工具理性的,决定于对客体在环境中的表现和他人表现的预期,行动者会把这些预期作为“条件”或者“手段”,来实现自身的理性追求;第二类是价值理性的,它决定于对某种包含在特定行为方式中的无条件的内在价值的自觉信仰,行动者只追求这种行为本身,而不去管具体的结果;第三类是情绪的,它决定于行动者具体的情感和情绪状态;第四类是传统的,它决定于行动者根深蒂固的习惯[4]。上述是韦伯基于自己“理想型”的研究方法对人类有意义的行动所作的区分。前两类主要涉及对社会的分析,后两类主要涉及对个人行为的分析。“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本身就存在着矛盾,而当理性的社会制度凌驾于“价值理性”之上的时候,就会导致自由和意义的丧失。文化的“合理化”会让原本统一的宗教世界观变得杂乱,人们将自己的价值判断作为行为准则。人们因为文化观不同而相互争辩,人们对各种行为的理解发生冲突,这最终导致了文化的分裂。“工具的理性”使人们陷入一种官僚的、以目的为导向的行为方式,人们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会“铁笼”。因此,韦伯在《新教伦理》一书的结尾对西方文明作了悲观的预测:“专家们失却了灵魂,纵情声色者丢掉了心肝;而这种空壳人还浮想着自己已达到了一种史无前例的文明程度。”[1]184韦伯在探寻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力时,并没有从经济理论出发,而是从文化和历史因素入手,最终在器物和制度层面展开讨论。在韦伯看来,资本主义能够在西方实现发展是因为西方有“特殊的气质”,西方人的自律艺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软实力。那么,为什么在亚洲国家,比如中国和印度这样的文明古国,资本主义没有发展起来呢?韦伯指出,在中国,几千年来儒学在规范人们的行为和思想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的伦理价值不逊色于任何宗教教义。我们暂且不讨论韦伯将儒学与宗教相提并论是否恰当,单就儒学的社会功用来看,它的主张的确被中国的一些知识分子作为行为准则。儒学所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规划完全可以将社会推向“理性化”。但是,中国人不关心形而上学,因而也就无法摆脱传统的束缚[3]163,“价值理性”也就无法转化为“工具理性”,由此导致了思维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例如,中国的数学研究虽然很早就已经涉及三角学领域,但后来却因为相关知识没有得到广泛运用而出现衰退。中国的宗教不重视理论思辨,也缺乏对形而上学的关心,道教的“无为”和佛教的“轮回”把人们带入了一个虚无的世界,“出世”精神导致中国的宗教对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作用并不显著。

参考文献:

[1]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孙硕,刘晗.从韦伯的宗教社会学思想看资本主义发轫于西方的精神动力[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39-41.

[3]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29.

篇7

二语习得领域长期占据主导的两大心理学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Behaviorism和认知心理学(Cogni-tivism)。这两种理论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习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对学习过程的影响。随着研究者逐步认识到学习者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尤其是学习者的母语社会文化及语言背景,20世纪90年代在前苏联发展心理学家LevS.Vygotsky的心智发展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Theory),不仅对当代心理学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与外语教学也产生了巨大的指导意义(Lantolf,2000b;Arnold,2004)。本文主要从社会文化的角度讨论外语课堂中的语言与文化教学。

二、社会文化理论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LevS.Vygotsky及其同事于1920至1930年间共同提出了社会文化理论,其核心观点为社会文化、历史是影响个体发展的首要因素,认为发展或学习是先发生于社会而后通过语言和其他符号系统为中介的活动逐步内化于个人的过程。中介(media-tion)、最近发展区(the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活动论(activitytheory)、调节(regulation)、支架(scaffolding)是社会文化论的重要概念。社会文化理论的中心且独特的概念是人脑的高级认知活动(如记忆、注意和理性思维等)受到中介的调节,人们通过各种中介来联系世界;中介包括物理工具,如桌椅和电脑等,和符号工具,如音乐、艺术和最重要的语言(Lantolf,2000,p.80)。根据Vygotsky,我们研究的对象不应该是语言系统本身,比如语法和词汇等,而应该研究人类借助语言的调节机制所进行的社会人际交流。在个体发展过程中,社会文化与个体心理活动紧密相关,人们通过参与外部的社会文化活动,将外界的社会言语(socialspeech)通过语言这一中介内化为个体内部的心理机能(Vygotsky,1978)。

通过协同对话——中介,儿童或初学者能被诱导着培养成一种共享的意识,直至最后吸收新的知识和技能于他们自己个体意识中,因此成功地完成从协同的个体间的活动向个人内在的自主活动转变。这种协同对话过程就是支架(scaffol-ding)。Vygotsky关于学习和发展之间关系的最广为人知的最充分的阐述就是他的最近发展区概念。他(1978,p.85)将最近发展区定义为:“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是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能力较强的同伴合作时,儿童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最近发展区内,需要大量的指导性参与活动,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潜能。

三、社会文化理论指导的语言与文化教学方法

社会文化理论指导下的外语教学不仅关注在相关情境中合理、灵活使用语言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发展学习者分析、评判、识别课堂内外的不同行为方式。接下来我们主要分析外语课堂中常见的几种教学方法,这些方法的总体目标相似,但在课堂中创设的各种教学情境有些不一样。有些多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者的生活环境是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的基础;还有些以学习者和知识为中心,其设计的学习环境不仅要帮助学习者理解课堂内外的生活环境,也要开阔他们的交流视野并融入其他的环境中去。

(一)提问法(problem-posingapproach)

这是一种通常用于移民成人以社区为基础的语言学习(adultimmi-grantcommunity-basedlanguagepro-grammes)。这种方法始于学习者的经验,尤其是他们在教室外的社区内面临的问题或复杂事件等。该方法的目标是帮助认清学习者生活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基础,提高学习者认识这之间的联系,帮助学习者通过他们认为有益的方式获得必要的交流技巧和知识。提问法的三个基本成分是:听(listening),教师通过在课堂内外观察学习者,并界定其所关心的问题;对话(dialogue),将以上的关心的问题作为起点,教师和学习者以关注或问题及其看法和反应为内容相互对话;行为(ac-tion),这些探讨帮助学习者将他们的所学用于课堂外。

(二)课堂学习者共同体(com-munitiesoflearnersintheclassroom)

课堂活动与学习者的发展有着内在的联系,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创造有效的课堂学习者共同体。在社会情境的协同的互利的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参与课堂活动获得新的理解、学得新的技能,最终发展新的社会文化认识。在此共同体中学与教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学习者共同体视课堂为探究社区(communitiesofinquiry),在此探究(inquiry)不是为承担特定课题而使用的特定教学方法。在探究社区中,课堂活动是开放式地探索性地研究,来自群体的真实经历,也是该群体真正感兴趣的问题和话题。这些开放式的话题和问题允许更多的可能性,使得学生彼此协作构建他们的理解和视角。教学活动是在情境中的,有特定时间地点的,需要特定的人在特定的场合完成。教学是手段而非结果。

篇8

高职学校在培养会计信息化人才时需要注重人才的专业性,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会计知识基础,还要具备实际应中与会计相关的知识,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专业拓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对市场环境能够在会计专业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

2提高高职创新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效果策略

(1)强化师资力量

当今高职学校的很多教师缺乏足够的会计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是导致当今高职学校毕业生与社会脱节的重要原因之一。高职学校需要聘请专业讲师在校内展开相关演讲,将会计信息课程与实际需求向结合,并对校内的会计教师进行教育培训,定期让教师与企业展开项目合作,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只有教师的专业性得到保障才能够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学生。另外,在新教师招聘的过程中应优先考虑具备企业会计工作经验的人才,使其在教学中能够针对社会需求对学生展开课程教育。高职学校定期召开教师座谈会,交流彼此的教学心得,共享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师间的互相成长。

(2)实行校企合作

高职学校培养的学生比较注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也符合当今社会人才需求模式。但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实习方向往往偏离专业,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并且大多时候实践时间过短,无法保证学生在实践中成长。为提高学生对会计信息知识的有效实践,可以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校企合作是目前常用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企业中不仅能够将学习的理论知识有效利用,还能在企业实习中掌握有效的市场信息,尝试通过自己的理解做出判断,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及应变能力。学生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需要将理论与实际有效结合,注意观察企业会计财务分析方式,熟悉企业会计操作流程。

(3)增加综合型实验课程比重

会计信息化时代需要的是综合型人才,高职学校的课程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除会计学相关专业课程,其他一些课程更多的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随意设置的,从实际情况来看缺乏针对性,因此必须提高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尤其是与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相关的学科,在进行课程设计师要注重由基础到拓展的先后顺序,让学生首先学习基础学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化。综合型实验课主要侧重于学生对所学会计知识综合型模块知识点的进一步拓展及延伸,让学生将会计知识系统化,并结合相关知识的要点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进行实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结合实际情况采用情景教学模式,让学生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情景教学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识。

(4)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满足现代教学需求,因此必须采用先进的创新性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提高学生的事件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趣味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教学模式相结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相关的会计情境,并由学生以会计人员身份进行模拟,在课堂上实行生活化教学,对在企业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情境再现,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在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单一性,让学生有效融入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3结束语

篇9

关键词:文化意识;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文化导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1-0035-01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不能孤立在文化背景之外而进行单纯的词汇、语法等的讲解。因此,教师在提高学生词汇量、培养语法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对文化意识的渗透。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仍然不够理想。本文探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一、精选信息,培养文化意识

教师在进行英语词汇教学的时候,对于文化信息要加以甄别。要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思想水平对文化信息进行筛选,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首先,教材是英语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英语文化信息的源头,在进行文化意识教学的时候不能脱离教材。其次,教师要留意一些时事和生活中的文化信息,因为这些信息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社会性。经过精心选择,结合教材内容呈现给学生的时候,学生会更感兴趣,学习也会更积极主动。例如,教学“Earthquake、Erupt、Tsunami、Typhoon”等与自然事件相关的词语时,教师可以选择地震、火山、海啸、台风等照片展示给学生。然后解释这些自然现象的产生原因,让学生在记忆单词的同时对这些自然现象的产生和背景有所了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探讨用法,感受文化语境

对于英语词汇学习,除了需要记忆它的写法,还需要探讨英语词汇的用法,因为不同的词所表达的含义也是有所差别的。像介词“on、at、in”一样,有些英语单词要在特定的语境下才可以使用。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对词汇进行深入分析与对比,分析它的使用环境和使用方法,让学生在学会词汇用法的同时,感受其文化语境。例如,牛津版教材模块7中介绍了单词“command”的具体用法和文化背景。这个单词的含义是“要求、请求”,在英语中可以用于祈使句。教学这个词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其引申讲解,与学生一起探讨英语文化中的“祈使语气”,建立“以点带面”的英语知识网络,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需要注意的是,在运用一些词语进行文化知识的讲解时,教师要注意语境的区分。课本内的单词一般都应用于比较大众化的语境,其针对性不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特点,对词汇的含义有选择地进行讲解。

三、追根溯源,体验文化背景

对于英语俚语、熟语和习语的教学,不能只为学生单纯地讲解单词的结构和意义,还要为学生深入讲解文化背景。这些词,与西方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以及地理位置等相关。教师要从词汇的来源入手,为学生讲解词汇的深刻含义,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和理解。例如,2016年江苏高考英语单项选择第35题:―Jack still can’t help being anxious about his job interview.―Lack of self-confidence is his( ),I am afraid:A. Achilles’heel,B. child’s play,C. green fingers,D. last straw。这是典型的对于习语的考查,答案A如果按照字面翻译是“阿基里斯的脚踵”,很显然这样的翻译与题目所给的意思不相符。事实上,这个俚语源于一个希腊神话里的典故。Achilles 是希腊联军的战将,传说他的母亲是海神的女儿,母亲生下他后,想让他健壮永生,就把他放在火里锻炼,又捏着他的脚踵在冥河圣水中浸泡。因此,Achilles身体的其他部分刀枪不入,只有母亲捏住的脚踵因为没沾到冥河圣水而变成他的唯一要害。在特洛伊战争中,Achilles 英勇无敌,而后来太阳神阿波罗把Achilles的弱点告诉特洛伊王子,Achilles就这样被杀死。了解这一词语的来源,这道题的答案就很明显。

四、比较差异,促进文化交流

学生的母语是汉语,而英语在文化背景、表达方式等很多方面与汉语是有一定差异的,这也是学生学习英语比较难以解决的一个难题。开展英语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掌握英语交流能力,而且还要让学生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将中华文化传播出去。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单词与汉语的读写和表达方式进行比较,帮助学生从母语的角度去理解英文,进而提高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性。具体来说,英语教师在教学时要为学生多创造交流途径,加强对英汉词语的比较学习。通过文化背景和表达习惯的比较,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英语词汇学习。比如“perfect”表示“极好的”,教师可以设计多个不同的语境,将这个词应用到其中,再让学生比较“Excellent、Wonderful、Great”等,实现英语词汇的比较与理解。

五、结束语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关键,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要想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更深入地理解英语词汇,教师要深入挖掘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让学生从源头去学习英语,并在此基础上对英语的语言背景、语言文化和地域文化有充分了解。只有这样,学习英语才可以成竹在胸,英语教学效率才能切实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董辉.浅议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辽宁师专学报.2014(02).

篇10

【关键词】会话礼貌理论;中日电话会话;跨文化语言教学

一、引言

中国和日本虽同属汉文化圈,但两国在社会风俗、语言习惯等方面仍存在着很大差异。而这些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成为造成文化冲突或误解的主要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在教学中要透视两国语言间的差异,了解两国人民的语言习惯,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文化冲突及误解的产生。在众多言语行为中,笔者选取电话中的请求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请求行为本身就是一个容易伤害他人面子、造成他人不快的言语行为。而且,以电话的方式实施请求时,双方均看不到对方的表情和动作,只能通过语言来传递信息,因而有利于我们研究语言本身的技巧及策略。本文从“礼貌”的视角对中日两国电话中的请求言语行为的使用差异进行考察,为跨文化语言教学提供借鉴。在礼貌理论中,布朗与列文森的礼貌理论及宇佐美的DP理论颇具影响力,从而成为分析言语行为的有效手段之一。为了真实再现电话中的请求言语行为,本文中的语料均选自中日两国的影视作品及书籍。

二、会话礼貌理论

“礼貌”本身是日常生活中一项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准则,是人们为了维护人际和谐所做出的种种努力。但本文涉及到的礼貌是一种语用学概念。早在20世纪,Brown和Levinson(1987,以下略称B&L)提出了礼貌的定义。他们指出,“礼貌就是典型人(Model Person)为满足面子需求所采取的各种理。他们的礼貌概念本质上是策略性的,即通过采取某种语言策略达到给交际各方都留点面子的目的。”①根据B&L的理论,人们都有希望获得他人的肯定或理解的积极面子,以及其行为不受他人干预妨碍的消极面子。而人们为了达到顺利交流的目的就必须采取一些语言策略来避免或消除威胁面子的行为。B&L礼貌原则的提出对当时的礼貌现象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B&L的理论也有其局限性:B&L理论仅用于对单句、单个表述层面进行分析,而不能用于分析整个会话表述是否恰当。为了填补这一不足,日本著名语言学家宇佐美真有美(宇佐美まゆみ)提出了会话礼貌理论(Discourse Politeness Theory,以下略称DP理论)。她提出研究语言不能只局限在单句或单个表述本身恰当与否,而应该纵观整个会话表述过程,研究这个过程的“基本态”,即某段特定会话的连锁模式(発話の連鎖のパターン)。以下笔者以中日电话会话为例进行说明。

三、中日电话会话的“基本态”

笔者通过研究得出了14个电话会话的连锁模式类型,归纳如下。

表1:

笔者通过对71段中日电话会话的分析,分别得出这些连锁模式类型的使用率,如表2所示。

表2:

根据DP理论,凡是使用率超过了50%的会话连锁模式就可以认定为此会话的“基本态”。因此,从以上两个表格就不难得出中日电话会话的“基本态”。

中国电话会话的“基本态”为: 「注意喚起「身分表明「挨拶「事情説明「依頼「追加説明「会話終了

日本电话会话的“基本态”为:

「注意喚起「身分表明「配慮「事情説明「依頼「追加説明「再び依頼「後話題の挿入「会話終了

四、对跨文化语言教学的启示

以上我们通过分析得出了中日两国电话会话的不同的“基本态”。中国电话会话的“基本态”显示,中国人打电话时在表明身份和简单的寒暄之后马上进入主题、表明打电话的目的,而委托完事情以及进一步补充说明后就结束通话了。而日本电话会话的连锁模式就相对复杂,在表明身份以后,日本人通常会顾虑到对方是否方便接电话而向对方进行确认,得到肯定回答后再继续对话,而且日本人习惯委托事情后再一次拜托对方,随后闲聊一些不相干的事情,然后再结束通话。

所以在日本电话会话的教学过程,单纯教授电话会话相应的日文表述是不够的。如果不对日本电话会话的“基本态”进行说明,让学习者充分了解日本人打电话的语言习惯,而是让学习者按中国人习惯的电话会话模式进行的话,很可能在以后与日本人的交流中给对方带来唐突的感觉。同样,在日本人学习中文的过程中也需要学习中国电话会话的基本模式,如果还是生搬硬套日本那一套的话,可能会让作为听者的中国人觉得啰嗦或另有深意。

通过简单的电话会话我们可以看出,跨文化语言教学不能只局限在逐字逐句的研究之中,同时也要对场景会话的整个结构模式进行把握,了解不同文化中不同的语言习惯模式,才不至于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误会或摩擦,从而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 Thomas(トマス).[浅羽亮一監修].『語用論入門―話し手と聞き手の相互交渉が生み出す意味―.研究社,1998

[2] 宇佐美あゆみ.『談話のポライトネス.国立国語研究所,2001

[3] 宇佐美あゆみ.「対人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の言語問題.『国立国語研究書巻冊の報告書.凡人社,2001

[4] 小泉保.『入門語用論研究理論と応用.研究社,2001

[5] 小泉保.『言外の言語学-日本語語用論.三省堂,1990

[6] 小泉保.『言語学と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大学書林出版,1995中国語:

[7] 何自然、陈新仁编著.《当代语用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8] 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