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8 06:44: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乡统筹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路桥自1994年底撤镇建区九年来,凭着市场先发、体制灵活、民营经济发达等优势,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新一轮发展中,路桥面临着种种问题,特别是城市空间发展无序、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居民点分布散乱等问题尤为突出,这是长期以来缺乏包括农村在内整个区域的长远和切实可行的规划,造成路桥区缺乏空间整合的结果。随着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空间成为工业化进程的制约日益显现,这表明路桥区迫切需要加强规划研究,推进城乡一体化,使资源配置更趋优化,空间更趋合理,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本文通过对路桥城市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要强化规划研究,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以提升路桥城市发展的档次和水平。一、路桥城市建设的现状
1994年11月路桥建区后,根据自身工业化和私营经济发达、民间资金充足的起步条件,按照“大投入、大配套、大建设”的工作方针,积极推进城市建设进程。在总体布局上,坚持城乡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突出发展城区,积极培育次中心金清镇;在建设目标上,注重城市形象,强化内涵,形成特色,提升品位,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在工作重点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推进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聚;在特色建设上,弘扬路桥优势,创办大市场,促进大商贸,发展大工业,促进区域经济合理调整;在建设途径上,树立整体经营城市的理念,深化改革,敢于创新,走城市建设市场化和管理法制化、规范化道路。建区九年来,共投入城市建设资金100多亿元,建成区面积从建区初期的3.5平方公里扩大到目前的16余平方公里。共投入16余亿元,修建路桥大道、南官大道、腾达路、银座街等30多条街道和交通道路,新增三级以上公路69.6公里,公路密度从建区前的0.27公里/平方公里提高到0.646公里/平方公里。投资近10万元,新改建市场25个,相继建成富仕广场、中国建筑装饰城、台州电子电器市场、浙江方林汽车城等一批较高档次的市场。通过整合,建成全国乡镇企业(台州)高科技园区、路桥节日灯加工园区、新桥模塑工业园区等6个工业园区,总规划面积1207.67公顷,总投资达82.1亿元。建成鑫都国际大酒店、金佩大酒店等10多幢15层以上的高楼大厦;建成嘉绿苑、方林苑等一批中高档居住区。建成黄椒温路桥段引水工程、五镇供水工程,日供水能力达6万吨;建成投资1.5亿元的污水处理厂,日污水处理能力达4万吨;建成110KV变电所4座,35KV变电所2座,主变容量达31.9万KVA。建成永安广场,黄石、硕雨、避风塘等公园,共绿化城区面积166.27万平方米,城区绿地总面积达280.4万平方米。通过九年建设,路桥远东商贸广场开发建设已具一定规模,旧城保护改造已全面启动,城市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完善,城市品位明显提高,城市竞争力逐步提升,一个中等城市的格局已基本形成。
路桥城区从一个集镇变成中等城市的格局,应该说建设成就巨大。当我们在感叹路桥九年大变样之余,用更高的眼光去审视,用更冷静的头脑去思考路桥的城市形象和品位时,我们会深深感到,由于路桥脱胎于建制镇,城市建设底子薄,城建人才缺乏,对民间资金依赖性强,且追求高速度等原因,致使路桥城市建设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和遗憾。主要表现在:
(一)中心区不突出,功能区块不明显。由于路桥是“无街不市、无户不商”的市场大区,各骨干市场零散在城区的各个片区,市场和街道都聚集了大量的人流、物流,到处显现着商业氛围,各区块功能布局相差不大,而在夜晚却到处人影稀疏、街落冷清,这在主观上给人以中心城区难找的感觉。同时,路桥“跨越式”的城市增长模式,导致老城和新区并存,老街和新道相接,城市中心区建筑密度不高,市政公共基础设施不多,功能区块衔接不强,且在沿街、沿路建有较多低档次的村民安置房,在客观上造成路桥城市中心区总体建筑形态档次不高,地标性建筑不突出,导致了中心区形象难突出。
(二)商业街(区)建设档次不高。路桥目前已形成以生活消费品市场群和生产资料市场群为特色的两大专业市场群体,专业街区和超市、连锁专卖等各种现代商贸业态并存的商业格局。目前,路桥市场林立,到处可见充满生机活力的市场,但却缺少一条档次高、能充分展示现代繁华气息的商业街。银座街、富仕路、卖芝桥路是目前路桥繁华和最具活力的商业街,但它只能是普通的商业街,却难以承担起展示一个区域高档次、高品位、良好形象的使命。且不说银座街南段和卖芝桥路是原老镇的建筑布局,即使新建的银座街中段和北段以及富仕路,其整体街区的规划设计和建筑形态总体档次不高。特别是富仕路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其商业街的功能形态,但其整幢单间立地式的建筑结构,即使通过立面改造,也难以体现现代高档商业街的气息。而开发建设中的远东新区,其一大功能定位为商业中心,目前只有一条贯穿城区东西作为交通要道的路桥大道,以及几条南北走向较短的支干道,也难以承担起作为展示路桥良好形象、高档次、高品位的现代商业街(区)的重任。
(三)交通规划和建设滞后。路桥目前给人的感觉是路桥“路难行、桥难走、车难停”。路桥的路方向性差,连贯性不强,初来路桥的人很难弄清方向,搞清方位。路桥的路小,三车道少、双车道多、单车道更多,一些道路经常会造成堵车。当然这具有客观性,路桥城区由于河道纵横,老国道走向弯曲等原因,造就了路桥主骨干街道路网方向性差;由于旧城新区并存,城区发展速度快等原因,造成街道路网连贯性不强。同时,由于人流杂、车流多、交通管理滞后造成严重的堵车现象。而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交通规划的滞后。在交通道路规划建设时,没有充分估计到路桥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一些主干道路等级不高、宽度不够,许多道路没有设计非机动车道,功能不全。如泰隆街、腾达路、石浜山洞等,都成了交通的“瓶颈”。104国道复线、路院路高速公路连接线、滨海大道等主骨干道路建设滞后了好几年。同时,一些公共设施在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停车位,导致城区停车位严重不足。
(四)城市公共设施薄弱、布局差。由于路桥是从一个镇升格为一个县级区,基础设施相对比较薄弱,特别是公园、广场等公共活动场所、休闲 场所明显不足,如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馆、文化宫等公共基础设施都还未开建,致使群众在双休日、在晚上无处可去,这也是造成路桥街落冷清的一大原因。同时,由于地下排污、通信等管网规划设施滞后,造成目前街道经常“开膛剖肚”,给行人带来极大的不便。而已建成的一些公共设施,也由于布局、规划、档次等原因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功能。如影剧院本来是一个文化宣传和集聚人气的场所,但由于形象不鲜明、缺少停车场以及规模少、档次低等原因,成为了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而投资多、规模大、环境美的永安广场,由于建在交通要道边,离居民小区远,致使功能发挥十分有限。又如客运中心由于设计规模少、发展空间不足,带动周边要素发展十分有限,又面临着被置换的命运。
(五)建筑形态档次不高。城区各建筑单体总体档次不高,除了10多幢高楼以外,基本上以5—6层的单间立地排式结构建设,高度不高,体量不大。特别是建区初期的村民安置房,还超脱不了农村建筑“大寨式”连排单间的影子,建筑形态单一,材质较差,色彩零乱,立面难看,和现代城区的形象极不相称。同时,由于民间资金丰厚,居民普遍较富,对单间街面房的需求强烈,而政府过多强调利用民间资金推进城市建设,致使长期以来城区宗地出让较少,城区缺乏功能配套设施完善、档次较高的居住小区的开发,导致人居环境相对较差,也导致街面房基本以单间立地形式建设,缺少那种高耸、豪华且层次感强的现代建筑,严重影响了现代商贸城的亮丽城市形象。
二、路桥城市发展的框架和蓝图
浙江省城市化发展布局总的构想是把整个城镇体系分为五级,杭州、宁波、温州为一级主区,台州和金华是两个一级亚区。根据最新的《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稿件),台州的城市性质定位为浙江中部区域中心城市,制造业、商贸发达的现代化港口城市;城市主要职能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现代化工业基地和商贸中心,浙江中部沿海港口城市、重要的旅游集散地,台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发展总体目标是经过20年的努力,经济社会与城市的主要发展指标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成为浙江省一类城市,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二类城市;充分发挥对市域的辐射带动作用;拥有完善的公共设施、基础设施与高效的交通系统,具备良好的人居环境与优美的城市景观;经济繁荣,社会文明,适于生活居住、适于创业发展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近期(20__-20__)发展主要目标是集中力量,完善铁路、港口、高等级公路等对外交通系统,加快环境、供水、供电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使台州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达到沿海地区先进水平,进一步推动市区建设,启动各类工业园区开发,引导产业集聚。基本改善城市形象,美化城市景观。中期(20__—20__)发展主要目标是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市区功能日臻完善,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设施的建设达到浙江省先进水平。同时,黄岩、路桥等城区的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完成主要工业园区的开发,工业园区产值占工业总产值得60以上。城区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绿心生态环境得到良好维护和保护性开发,各项指标基本达到现代化标准。远期(20__—2020)发展主要目标是进一步推动产业与人口的集聚,同时工业污染得到基本控制和治理,城市生态环境根本改善。产业结构持续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第三产业比重超过52,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不断强化,发展为浙江省一类城市。
路桥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是建设区域性的现代商贸中心。根据路桥区现状发展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其空间结构将形成一轴两片多组团的格局。一轴:指贯穿路桥区东西两翼的空间发展主轴,该轴线以滨海大道和104国道等重要东西向主干道为载体。两片:分别指主城区和滨海工业区。多组团:根据总规修编主城区一片可分为三个组团,分别为中心组团、桐屿商贸组团和中部发展组团。滨海工业新城可分为产业发展组团、居住服务组团。组团与组团之间通过以天然水系或山体为核心景观的生态基质进行隔离。这四个组团的功能结构如下:
(一)中心组团。该组团即路桥主体城区,范围包括路桥、路南、路北三个街道的大部分用地。组团着重改善城市环境、提高文化品位,体现水乡特色,突出现代化城市气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以培育中心城区的聚集功能、创新功能、管理功能和服务功能为趋势,大力发展金融、信息、商贸、文化、旅游等高服务产业。同时,重点发展都市型工业,对不适宜中心城区发展的工业企业逐步迁至滨海工业新城,以优化城市环境、美化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空间。并实行旧城改造策略,采取保护与改造并举的方针,对文物古迹加以妥善的保护和恢复,着重挖掘其旅游价值。用地以商业、文化居住为主要内容,重点整理老城路网系统。
(二)桐屿商贸组团。该组团由桐屿街道及螺洋街道用地组成。面积约16.8平方公里。组团的发展方向为以区域性批发市场建设为重点的现代商贸区,强调人居环境的生态居住区。该组团毗领中心城区,由于台州市火车站线的选址一直悬而未定,其用地故得以控制并保留至今。这为中心城区的空间整合和功能置换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台州市铁路线选址方案的逐步明朗化。该组团的发展优势将更加突现,是未来五年内路桥区重点发展的区域。如果客运站及货运站落户于该组团,可结合路桥中心城区专业批发市场面临整合的趋势,在组团中心区位结合客运站的设置,高标准建设功能更新、环境更好,以生活消费品为主的现代化市场群,大力发展现代商贸区。由于火车客运站前空间也是展示台州城市新形象的重要门户,因此,该区域的城市建设必须重点考虑城市景观环境的设计及城市交通的组织。适量开发若干具有一定规模和高水平建设的现代生态居住区。
(三)中部组团。该组团以迎宾大道、机新路及南山东麓为组团边缘。面积约19.6平方公里,包括峰江、路南街道及新桥镇用地。其中大部分用地已规划为过渡型的中部工业区用地。路桥中部工业园区的规划目标为:建设路桥近期先进特色产业制造基地和大型生产资料市场园区,并为远期城市功能结构调整建立基本构架。近期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生产资料市场及以花木基地为主导的现代生态农业,远期重点发展现代商贸业及居住功能。选择峰江驻地作为组团的服务核心,以组团规模为单位,高标准配置各项公共设施及相关市政配套设施。新桥镇应弱化其行政功通能,逐步发展以组团内的现代居住 社区。
(四)滨海工业城。滨海工业新城的建设为路桥的城市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提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是路桥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由于机场的限制,工业呈一定的跨越式发展格局。当工业区人口集聚到一定的规模,则须在滨海沿线发展以居住和公共服务为主的新组团,最终实现从工业新城到滨海新城的跨越。因此,滨海工业城的定位不仅仅是大规模的工业区,而是未来台州市的新城区,其开发建设必须树立高标准的规划原则和建设原则,为未来城市发展留有充分的想象空间。
目前,路桥各组团建设的规划已基本明确,未来发展的蓝图已基本绘就,其中部分已开始了实施。现阶段,路桥远东新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中心工业区、中部工业区、滨海工业新城以及绿心规划区、灵山居住区、南山生态观光园区等几个更为具体的子组团,已基本完成了规划设计,许多工程已开始实施。远东新区在现有4.32平方公里的基础上,通过新行政中心、台州医学城、博物馆等项目建设,北扩西延,形成占地10平方公里,以新行政中心、商贸、会展、居住、科教文卫设施为主体的新核心区。规划面积2.28平方公里的路桥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分为重点保护区、风貌协调区、建设控制地带和文物保护单位及保护点四个部分,以十里长街为主体,以商贸活动为特色,通过严格、细致的保护与合理的开发,展现路桥浓厚的宗教文化特色和传统民居建筑群体景观,使“十里长街”成为设施先进、环境优美,具有浓厚历史传统、地方特色以及商业活动的特色街区。目前一期保护改造古街轮廓初现。中心工业园区将以火车场站、吉利汽车城、物流园区、工业、商贸业建设为重点,打造路桥未来现代商贸区。中部工业区以工业、商业街区和生产资料市场群为主,将城区向南延伸,形成未来的中部组团。绿心旅游休闲度假区将按照市里的绿心开发总体规划,引进中国民营经济论坛、高尔夫球场等项目,建设成为集旅游、休闲、健身、集会、度假为一体的高档次度假区。灵山生态居住区将通过建设沿山一带的高档住宅区,带动整个山体的旅游休闲开发。南山生态旅游观光区通过南山植物园二期、石滨和南山游步道、花卉苗木园区等项目建设,建成以生态农业、花卉苗木、植物林带、山体观光、沿山居住为主体的高档旅游区。通过这几个子组团的建设,扩大路桥建成区面积,提升城市空间,初步形成“古今商城,生态都市”的新框架。
三、城市新区开发建设的几点思考
经过前一轮的城市建设,我们在取得巨大建设成就的同时,也看到了存在的许多不足。当前,我区下一轮的城市建设蓝图已基本绘就,进入打造“都市路桥”,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关健时期。因此,我们在新区开发中,要认真总结上一轮我区城市建设的经验教训,借鉴各地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全面推进城市建设进程,全力打造“都市路桥”。为此,在新区开发建设中,应重点把握好以下几方面。
(一)在发展战略上,要实施大集中小分散的城镇空间发展模式。路桥作为一个以市场为主导、制造业为带动,自下而上发展起来的城区,既面临以工业扩张为主的城市快速非理性扩张的压力,也面临着城市化水平低、区域发展不平衡发展的现实问题。我区现在的城乡空间发展是一种基于乡村工业化发展模式上的自下而上的无组织的分散发展模式,造成城乡空间无序分散的形态,土地资源粗放利用。在我区社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为路桥区提供一个合理的空间构架和现实的发展空间。我区城市建设发展到目前的状态,进一步的分散发展危害巨大,集中发展建设是路桥区城镇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路桥城市建设在空间上应强调集中,以突出紧凑的空间形象。在城市以外的地域,根据现状和未来发展,适当小分散的控制建设发展。要打破村、镇(街道)两级行政界限的限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建设空间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对城市空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我区只有实施大集中小分散的发展战略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分散发展的低水平状态,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达到高水平的城市发展阶段。同时,根据我区现状的发展条件和未来的发展需求,我们可以判断,路桥城区还处在内聚式与外溢式相结合的发展过程,城市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往西和往东。向北受行政边界的制约,基本上没有发展空间。西侧距离城区中心较近,有一定的建设用地,且用地条件优越,是城区发展优先考虑的方向。主城区往东由于受机场的限制,有一定的制约,但随着滨海大道的修建及未来滨海工业城的发展,城市宏观跨越已是必然的选择。
(二)在规划把关上,要重视规划的超前性,确保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规划是龙头,有一个高起点的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规和实施蓝图,并保证严格实施,就能营造城市的品牌形象,创造富于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凝聚人气和资本,提升城市品位和档次。我区以前总体规划意识不强,存在着“先繁荣、后市容;先流通、后交通;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一切都被动应付。城市虽有规划,但立意和起点不高,缺乏超前意识和大手笔,修订得也不及时,城市功能不全,系统性和配套性差,特别是环境意识淡薄。有些规划有了,水平也是可以的,但由于执行力度不够,缺乏权威性和统一性,执法、监督队伍素质低等原因,执行中往往走样,结果最终还是不理想。应该说,城市规划本身是难以调控城市规模的,也不可能为城市功能进行终生定位,但是规划可以调控和影响城市未来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强化规划意识,树立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坚持适用、经济、美观相结合的原则,严格规划控制,注重建筑、环境容量、配套设施、形体景观等规划元素的互相配比,不要顾此失彼。在不影响自然人文景观和周围建筑的采光通风的情况下,鼓励建设高层建筑,全面实行立改套。适当降低建筑密度;根据所在区域的自然和人文情况,对人口密度、绿化率、空地率做出适当限制;注重对建筑的风格、色彩、轮廓空间组合等方面进行控制;重视中央商务区(CBD)的规划建设,特别强调园林绿地、各类公共活动场所和各类停车场等三种具有静态功能的公共场地建设,这对于提高城市品位,发展城市经济和增进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意义非比寻常。
(三)在土地开发上,要实施城市土地的综合开发模式。城市土地的综合开发,也叫房地产综合开发,包括土地开发、房屋开发和基础设施开发三个部分。城市的发展应以房地产综合开发为依托。在建区初期,路桥的城市建设是线条式发展,城市框架的拉大主要靠道路建设和群众建房来实现。群众建房多以5-6层的立地房为主,且房前屋后多乱搭建,这造成了城市景观零乱、立面单一,功能不全,缺乏品位。同时,我区以前在城市土地出让上走的是成熟一块出让一块建设一块的单项出让的路子,这不仅降低了单位土地的收益而且导致城市建筑缺乏整体感和协调性。因此,我们在新区土地开发模式上,要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要求,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配套、统一管理”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综合开发建设。在具体开发内容上,要对规划设计、征地拆迁、土地开发、组织施工、验收交用,做到各个环节紧密衔接、互相配合和协调发展,以求缩短工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对工业、交通、住宅、科教文卫、商业服务、市政工程、园林绿化等所需用地,根据需要和可能,分轻重缓急,统筹安排,配套建设,分期交付使用。要通过对各项目的综合平衡,最合理地安排交通、电力 、通讯、给排水、供气、消防等诸种设施与主要用地功能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开发秩序,避免各项开发投资因互相干扰而降低效益。在开发规模上,要做到合理适度。要研究开发强度,保证城市社会、经济、环境三大效益均衡发展。通过综合开发,合理安排互补功能用地的充足空间,实现规模经济,提高土地的利用系数。
篇2
城乡分割,制度衔接困难。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提升,以及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在现代社会城乡之间、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之间的界限已经相当模糊,而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的二元化,明显与现存的城乡经济发展现状不符。这种医疗保障制度与社会发展现状的不符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其中包括农民工异地医疗保险问题,城乡医疗保险之间的转化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阻碍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的水平提高,甚至已经开始展现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作用。
二、统筹我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对策建议
1.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完善保障立法
城乡医疗保险制度作为一种社会利制度,其本身的发展需要政府强力机构的介入,以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形式,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活动提供资金支持。所以政府加大投入是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是必然要完善、提高的,具体而言国家应该加大资金的补助力度,补齐城乡医疗保障的资金缺口,同时应该合理分配城乡之间的补助资金分配,保证城乡医疗保险的公平。同时在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完善以后,为了保障医疗保险制度的有效贯彻实行,应该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为医疗保障制度建立法律保障和执行标准。
2.统一管理机构,提高经办能力
在当前我国城乡经济融合性逐渐提高的实际情况下,鉴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农合在筹资、补偿、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方向的相似性,应该将两家医疗服务管理机构合并,在其基础上形成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统一管理体系。站在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整体角度,实现医疗保障的统一筹款、统一补偿、统一医疗服务,管理机构的统一不仅能够极大降低医疗保障的成本,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医疗保障机构的经办能力,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保障服务。
3.实现城乡衔接,设置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
篇3
[关键词]城乡统筹;发展模式;理论综述
[中图分类号]F20;F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0)06-0035-04
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由来已久,极大地阻碍了工农业协调发展和宏观经济稳定,从根本上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进程。自2002年10月起,国家相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战略,将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从理论研究转向了实践行动。
一、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
(一)城乡界定
费正清(2000年)在《美国与中国》一书中论述:“自古以来就有两个中国:一个是农村中为数极多从事农业的农民社会;另一方面是城市和市镇的比较流动的上层,那里住着有产者和有权势的家庭”。可见,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由来已久。
高文杰研究发现,世界上界定城乡标准包括人口规模标准、人口密度标准、行政区划标准、职业构成标准等,其中行政区划标准最为普遍。
1.行政区划标准。张迎春认为,按我国的传统标准和统计口径,从建制的角度看:“城”的部分包括县城以及县城以上城市的城区;“乡”的部分,包括县城以下,即乡镇和广大比较分散的农村居民点。林贤郁也阐明了以国务院关于市镇建制的规定和我国的行政区划为基础,以城镇的实际建设为划分依据下,我国的地域划分为城镇和乡村。城镇包括城区和镇区,乡村则指乡中心区和村庄。
2.人口规模标准。怀特比(Whitby)把农村定义为考虑了城市地区之后所残留的部分,农村就是非城镇。张承良借用怀特比的定义,研究了中国关于城镇地区的界定在1955年、1963年和1984年的3次改动。现行的城镇标准改动于1984年,它是指拥有60000非农业人口并且每年的GNP超过2亿元人民币的地域。如果人口少于60000,那么,该地区必须是重要的工业或矿业基地;或者是省政府部门所在地;或者是大规模原材料集散地;或者是位于边陲和偏远地区的重要城镇。
3.户口标准。庹国柱等认为,中国的城乡界定主要是以户口为主要标准的,是城市还是乡村得看大多数居民是农业户口还是非农户口。在南方的一些工业经济产值超过西部一个县或地区的乡镇,因为劳动者大多是农业户口或者未成为建制镇,那也只能算是农村。
4.城乡划分界定的发展。雷海章提出,农村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发展的概念。现代农村的内涵已经不仅是农业、农民聚居的地方,村已成为具有政治、经济、文化职能的综合体。农村是与城市相对而言的地域,是生产、生活聚集程度较低,又有特定自然景观的地区。张军连也赞成农村是与城市相对应的历史的、动态发展的概念,是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及小城镇建成区以外的,与城市及城镇保持密切联系的具有开敞绿色空间的地域,包括农村居民点及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
(二)统筹城乡发展的含义
统筹城乡发展的含义随着学术界的探讨不断发展、丰富,但它的实质受到了一致肯定,即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二元经济结构转变。
钟甫宁认为,城乡统筹发展的核心,从长远来看,是创造非农就业机会和提高农民人力资本,帮助农民增收,从而保持城乡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韩俊、陈锡文等都认为,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是指在整个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方面如何做到统筹。其中关键是要在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顾益康认为,坚持城乡统筹就是要彻底摒弃计划经济体制,彻底改变城市偏向的一系列政策制度,摆脱城乡分割、重工轻农、重经济总量增长轻结构优化、重投资轻消费的发展战略模式,实行城乡一体化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王梦奎认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三农”问题可以说是我国社会经济的永久主题,它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姚林香对统筹城乡发展的表述是,指政府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度,统一筹划城乡关系及其经济社会发展,打破城乡分割,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二元结构的转变,实现城乡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二、统筹城乡发展的模式
统筹城乡发展的模式最早是先生提出的,他所认为的模式主要是城镇企业发展模式,在总结苏北调查的《小城镇・苏北初探》一文中,首次提出发展的“模式”和“苏南模式”。1986年他到浙江温州考察时,明确了“发展模式”的意义,即“在一定地区,一定历史条件下,具有特色的发展路子。”以下列举几种讨论得较多的模式:
(一)苏南模式
将苏南模式概括为,通过公社这个集体经济的积累,有足够的资金一步到位地把工业引进了农村,然后开始抓住农村体制改革的机遇,快速地发展起乡镇企业,带动经济的整体发展。苏南模式的发展条件是依靠区位环境优势和历史传统,且苏南是近代中国工商业的发祥地,并在计划经济时期就开始了集体经济的探索。
主要特征: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以集体经济为主,乡镇政府主导乡镇企业的发展。
积极效应:吴敬琏指出苏南模式的成功之处,一是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道路,通过乡镇企业的发展,致富农民,繁荣农村;二是这种模式下的乡镇企业在计划经济夹缝中生长,却不断地冲击计划经济体制,开辟通向市场经济之路,使改革开放能趋易避难,较快地取得成效。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顾松年指明了这种模式暴露出的政企不分、产权不明晰、负债率过高等深层弊端。
(二)温州模式
将温州模式概括为,以生产小商品为主,然后通过广大的运销网络出售家庭作坊的产品,形成的“小商品、大市场”发展方式。杜润生则认为,温州模式是一种“民办、民营、民有、民享”的经济,因而也是一种自发、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秩序。它的发展条件包括:一是家庭手工业的历史传统;二是高度紧张的人地关系和生存压力;三是计划经济时期寻找生计的习俗;四是改革开放初有利的宏观经济环境;五是温州地方政府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和股份合作经济发展的政策。
主要特征:董辅、赵人伟把温州模式的特征概括为:“以家庭和联户经营的民办工业同专业市场、农民购销员和民间信贷相结合”。张仁寿、李红概括为: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小城镇为依托,以农村能人为骨干。徐同文认为这种模式的特征是内生性、民营化、市场化带动工业化、集群化。
(三)民权模式
在河南民权县,看到了当地发展的庭院经济,和他后来在河南信阳看到的所谓的“公司+农户”模式,认为这可能是适合中原农业地区经济发展的一条路子。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促进区域发展的淮海和中原经济协作区,在中部地区被称之为“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
主要特征:高度统筹化、特色化、体制创新。
(四)苏北模式
认为,以徐州和林县为代表的,组成建筑队到外地承包工程,这种专业性劳务输出的富民路子也可以看作一种模式。
(五)侨乡模式
靠近福州的福清县,由侨胞投资兴办各种用现代设备和先进技术建立起来的企业,甚至成片开发工业小区,和国际市场密切相连的发展方式。
(六)珠江模式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务院批准成立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该地区借助临近香港的地缘优势,普遍发展“三来一补”企业,与香港形成前店后厂的发展格局。它拥有临近经济中心的地域优势和较为宽松的经济政策环境。
主要特征:通过大力引进外资企业和发展外向型经济带动区域工业化,其中“三来一补”是当时外资企业的主要形式。
但这种模式也存在薄弱环节:外资比重高,过分依赖加工贸易;过度重视招商引资,地区间攀比,土地价格竞争激烈;利用廉价劳动力,拥挤在加工制造末端,恶性竞争;出口为主,易受国际经济波动影响。
(七)成都模式
易中天认为,“成都方式”蕴含着普遍规律和普适价值,这就是科学、民主与法治,分别体现在成都搞的“城乡一体化”、“基层民主建设”和“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李光跃阐述了成都推行的“三大重点工程”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农村发展环境建设;“三个集中”是: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用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这种模式的发展有着以下条件:近郊农村区位条件、交通设施、农民素质等方面都较优越?熏而且还能较好地接受成都和重庆两个特大城市在产业转移、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辐射?熏其经济发展水平本身较好?熏城乡统筹的起点较高。
主要特征:一是还权于民,二是推行基层民主,三是服务型政府的建立。
基本路径:一是强化政府对农村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福利制度;二是建立以支持农村发展为重点的公共财政体系,包括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推动以“还权赋能”为核心,“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为目标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三、统筹城乡发展的手段及有效路径
(一)发展区域工业化
提出,农村发展单靠农业不行,还要工业化,要发展副业和乡镇企业,让“工业下乡”。发展乡镇工业的好处集中在吸收劳力、增加收入和发展集镇建设这三个方面。1998年,他在《我看到的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中要求发展工业化要一手引进高科技,集中力量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向发展跨地区甚至跨国家、大集团的、农民自办的、体制多元的新型乡镇企业发展;另一手是发展以农户为单位的,家庭工业为基础,加上为它服务的、广泛高效的、提供信息和销售的中介体。刘志澄认为,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应着眼于工农业协调发展、城乡共同繁荣、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其实质也是发展区域工业化。张迎春认为,工业协调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即把以城市利益为导向的工业化路线改为城乡联动,有大量农民参与的工业化路线。他尤其强调城乡工业分工和协作,乡镇企业发展和农业发展的协调,鼓励乡镇企业把自身的发展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主营领域,通过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升级。徐同文阐述了发展区域工业化是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三大动力之一。他强调要坚持城乡产业集群发展,提升农村工业化水平,拓宽工业化的空间。
(二)建设区域城镇化
结合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的国情,认为,我国应该走大、中、小城市和村镇同时并举遍地开花的“城市化”道路。他的想法是以沿海的上海、香港、京、津和内地的重庆等为重点发展500万到1000万人的大都会;以200万到500万人规模的大中城市为主体,带动辐射周边地区;以星罗棋布的几千到几万人上下的小城镇和几十万人上下的小城市为依托,承载下一步农业产业化进一步解放出来的富余劳动力和农村工业化的浪潮,形成中国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全国多层次、一盘棋的合理布局。韩俊认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积极推进城镇化,逐步减少农民。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城镇化必须走多元发展的路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城镇体系。陈锡文指出,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中,推进城镇化,实际上没有只要大的不要小的,或者只要小的不要大的这样的固定模式,而是从实际出发,关键问题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都要协调发展。王梦奎阐明了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根本途径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城市化和城镇化的提法,实质是一样的,都是指大量农业人口向非农业的转移。他指出,城镇化不是简单地农村人口向城市迁居,而是几亿人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城市化需要制度创新。曹玉珍指出了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这个不争的事实,提出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是中国发展的客观要求,城镇化的目的是加快城镇化进程,并不在于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差别。
(三)打造农业“三化”
韩长赋认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化解“三农”问题,应该着重处理好农业“三化”――产业化、市场化、现代化问题,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王梦奎提出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的重点就是要解决“三农”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主要是通过发展农业生产和农业“三化”,帮助农民增收。胡乃武等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针对中国农业发展的特殊问题提出了对策:设立农业创新基金,建立适宜的培训体系;健全农产品市场,破除垄断;建立保护农业和农民利益的政策体系,如农产品价格补偿机制。张迎春认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根本举措,这样,农业劳动生产率才能提高,农民才能增收,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才能提高,最终才能达到统筹城乡发展的终极目标――消除二元结构。一要稳定发展农业生产;二要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三要调整农业结构;四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五要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制建设。廖建平从建立原料基地和加工企业结合的食品产业体系、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企业研发能力、加强食品企业与流通和物流业的互动四个方面,提出了创建新食品经济体系,提升都市型现代农业整体水平。
(四)创新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安排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城乡收入差距前所未有地扩大,制度问题顺理成章地进入了学者们的视野。各学者大多从各自的专长进行分析,较系统地对现行制度作了检查。张红宇认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希望解决的绝不是短时期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而是试图建立城乡一体化良性发展的经济运行机制。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正视城乡统筹的阶段性特征、城乡统筹的结构转换、城乡统筹的制度创新等问题。王梦奎认为,在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为了平稳有序地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在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例如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乃至义务教育等方面都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革,为进城务工农民创造平等的就业机会和生存条件。同时,他强调要具体落实土地征用制度,保障农民的合理权益。胡乃武等认为,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需要政府逐步改革二元管理体系,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管理制度,包括改革户籍制度,在基础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内,赋予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均等的权利。张迎春认为,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需要改革的不仅仅是农民可以自由流动进城来选择职业,更重要的还有一系列社会体制保障,如户籍管理体制、社会保障体制、公共财政体制和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体制、投融资体制和完善的要素市场等等。郭建军认为,要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化就业与户籍制度改革?熏统筹城乡就业政策,构建有利于农村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健全以县级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的行政管理体系等方面完善制度建设,以实现城乡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四、统筹城乡发展尚待研究的问题
(一)土地问题
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土地问题。城镇化发展势必会减少当地的耕地面积。这其中有两方面问题,一是耕地的减少应该有限度,起码要通过科学的测算保证粮食生产;二是在基层,政府征地仍然是软约束。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地方财政是土地财政。成都模式通过给予农民房屋、土地确权,为“还权于民”做了好的表率。但今后如何建立健全完善的土地流转制度,仍是需要深入研究的。
(二)户籍制度
取消户籍制度很早就被列入了议程,但至今仍悬而未决。从公平正义的角度看,户籍制度的开放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但是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必然带来许多深层次问题。逐步破除户籍制度的禁锢,需要结合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城镇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水平,包括就业安置、社会保障在内的一系列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
(三)新农村建设问题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许多地方形式主义盛行,把新农村建设片面地理解为“建社区、修厕所”,大片的房屋被强制拆迁,农民到底从中得到了多少实惠值得反思。另外,学者们主要把目光集中于农民增收问题上,而较少关心农民的文化生活的丰富、文化水平的提高。新农村建设要兼顾硬件和软件。在建设水、电、信息、道路、房屋、绿化及环境等基础设施的同时,农村的文化、教育、公共道德、社会秩序等也不容忽视。这也绝非在农村里修建几个文化活动室所能达到的。另外,新农村建设应该因地制宜,积极寻求区域优势,重视技术攻关,建立规模产业。
(四)建立全面的统筹城乡制度支持体系
大多数学者都认识到制度层面存在问题,但缺少系统地对现行制度作检查,较少提出较全面的城乡统筹制度支持体系。尽管目前我国的学者对于如何统筹城乡发展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和主张,但是未从根本上触动和改变传统的城乡经济体制?熏且有些城市所带县数偏多?熏力不从心?熏从而使城乡一体化的良好愿望因缺乏体制上的保障和推动而难以实现。而且当前研究很少涉及统筹城乡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以及统筹城乡发展应遵循的原则。新农村建设在基层的形式主义,也与整个新农村建设缺乏清晰的阶段目标和发展规划难脱干系。
参考文献:
[1].我看到的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J].春秋,1998,(4).
[2].论中国小城镇的发展[J].中国农村经济,1996,(3).
[3].城镇化与21世纪中国农村发展[J].中国城市经济,2000,(2).
[4].小城镇的问题还远远没有解决好[J].农村工作通讯,2004,(2).
[5]王梦奎.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和统筹区域发展[J].管理世界,2004,(4).
[6]张迎春.统筹城乡发展与金融支持体系构建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7]徐同文.地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8]张承良.中国农村工业与经济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9]高文杰.新世纪小城镇发展与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0]曹玉珍.贵阳经济社会发展研究2004-2006[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
[11]胡乃武?熏叶裕民.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考与对策[J].理论前沿,2004,(6).
[12]郭建军.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现状、问题和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07,(1).
篇4
关键词: 城乡统筹发展 二元结构 战略意义 具体途径
1.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
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中五个统筹(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其中的一项内容。就是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是相对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而言的,它要求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进行通盘筹划、综合考虑,以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为最终目标,统筹城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环境建设,统筹解决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打破城乡界线,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共同繁荣。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是给城乡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通过城乡布局规划、政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等手段,促进城乡各种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不断加强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缩小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和地区差距,使城乡经济社会实现均衡、持续、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分割的传统“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的现代“一元经济社会结构”转变。一句话,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让城里有的农村也有,让城里人过的好生活农民也一样能享受,农村和城市齐步前进。
2.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意义
中国已经进入城市化中期发展阶段。在此阶段,如果我们不能及时调整失衡的工农业和城乡发展关系,或者继续采用城乡分割的二元发展战略,则不仅会加剧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很多矛盾,而且最终会影响到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国际和国内的发展经验表明,处在这一发展阶段,任何一种单一因素的拉动和贡献,都不可能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未来中国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和竞争力的加强,以及社会的发展,都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进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对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1统筹城乡发展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
中国农民众多,约占中国总人口70%,但只拥有中国经济GDP总量的20%。原因是由于过去实行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分割体制,国家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城市和工业上,而农村、农业却被忽视了,导致现在城乡发展差距拉大。统筹城乡发展,消除城乡之间的分割状态,实现城乡良性互动,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才能真正得到维护,党执政的阶级基础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才会长久,才能真正实践“三个代表”。
2.2统筹城乡发展有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要紧紧围绕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统筹安排生产活动和经济增长;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中心,通过发展经济使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状况得到全面的改善;要把消除贫困、扩大就业、消除歧视作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统筹城乡发展,把农村和城市的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同样重要的任务来推进,可以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
2.3统筹城乡发展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特别是现阶段我国的“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综合效益不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许多挑战。当今,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还有大量的农村人口生活水平相当低。虽然全民的教育文化水平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有了提高,但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等基本社会事业的发展明显滞后。虽然农业基础地位和农民生活条件得到了加强与改善,但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还未得到根本改变。可见“三农”问题不仅是涉及农民的问题,而且是涉及经济转型、城乡关系、体制结构的综合性问题。党的就提出了我们党对待农民的基本准则:要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要在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利。
“三农”问题表面上看是农村问题,实际上这一问题的解决,不能单靠农村自身,必须在城市与农村的互动中逐步解决,可以说没有城市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农民的小康难以顺利实现。只有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路,创新城乡发展战略,才能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加速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总体思路和战略选择,是加快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重大战略举措。
2.4统筹城乡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基础。
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是:扩大社会中间层,减少低收入和贫困群体,理顺收入分配秩序,严厉打击腐败和非法致富,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力度,把扩大就业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努力改善社会关系和劳动关系,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各种社会矛盾,建立一个更加幸福、公正、和谐、节约和充满活力的全面小康社会。统筹城乡发展,致力于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处理城市与农村发展中的矛盾因素,达到城市与农村的良性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3.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途径
3.1统筹城乡发展首先要转变观念,抓好落实。
农民处于末等公民地位是农业和农村不景气的深层根源。还农民一个平等的社会地位,解决农民“国民待遇”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背景,对很多人的思维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有些人自觉不自觉地认为,中国这么大的地域,到处都搞得比较漂亮,所有人都过上富裕生活在短时间内是做不到的。所以自觉不自觉地考虑到,首先要满足城市,然后满足农村。不改变这样的观念,就无法真正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只有各级政府和城市市民彻底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不正确的观念,真情关爱农民,真诚对待农民,真心帮助农民,建立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投入机制,才能真正实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作为城乡统筹的主体的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率先带头转变观念,树立以民生为本的新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第一要义,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改善生态环境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增进最广大群众的物质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重点,因为没有统筹城乡发展,就谈不上“统筹区域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也就失去了应有的基础。目前在树立科学发展观上,思想已基本统一,关键是抓好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否有效落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政绩观能否确立。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关键是建立科学合理的政绩考核机制。其考核内容应当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作新的调整和补充。其重要内容要把各级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做法和解决“三农”问题的业绩作为重要指标,加大这方面的权重,考核中要多倾听农民和民工的建议和心声。
3.2统筹城乡发展就要增加农民收入。
统筹城乡发展,关键就是要增加农民收入。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农村的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得到空前发展,农民的收入逐步增长,农民生活水平也明显提高,这对城乡在经济方面的融合、城乡经济的拉动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解决农民增收难题,必须从实际出发,统筹城乡发展,根据农业发展面临的环境和条件的变化,掌握和运用农业发展的规律,探索新思路新办法。
3.2.1发挥“人”的优势,做好转移文章。必须首先大幅度减少农民,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要做好转移文章,重点应在就地转移和易地转移上下工夫。一是把加快小集镇建设与转移劳动力相结合。小集镇的产业结构基本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农民进镇门槛、就业风险和生活成本较低,小集镇已经成为我国目前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因此,加快小集镇建设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的重要途径。二是把发展民营经济与转移劳动力相结合。对于县域经济来讲,放手发展民营经济是扩大就业、加快富民的一条有效途径。发展民营经济要以农民就业和增收为目标,以当地主导产业为依托,推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尤其是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增加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农民工,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增强农村经济活力,增加农民收入。三是把招商引资与转移劳动力相结合。在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条件下,招商引资是主攻工业、发展农业的总抓手,在这一过程中,要把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内容。这不仅有利于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而且对增加农民收入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四是把技能培训与转移劳动力相结合。要以加大技能培训力度为重点,大力实施“人人技能工程”、“阳光工程”、“雨露工程”等培训项目,使每个农民至少掌握1―2门实用技术,提升劳务输出质量。要采取必要措施,调用职教中心和农业技术部门等社会资源,采取多形式、多途径,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定向培训和对口培训,使他们无论是外出务工还是本地就业都具备一定技能,提升创收能力,走一条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路子。
3.2.2突破“地”的瓶颈,发展现代农业。投入多产出少的农业种植现状,直接影响到农民对农业生产的热情,以及投资农业的积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农民的增收。要突破地不生金瓶颈,实现土里刨“金”,必须依靠科技手段,探索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路子,以农业的高效,来实现农民增收。
3.2.3加大“钱”的投入,创优增收条件。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增强农民“造血”功能。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强化农民增收保障。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加强“三农”工作、促进农民增收的各项政策,切实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农业补贴政策和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惠农政策。深化农村土地、林权等各项制度改革,逐步解决制约农村生产力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体制机制问题。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切实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加大家电、摩托车等下乡实施力度,根据经济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需要,适时出台刺激农村消费需求的新办法、新措施。同时,进一步规范“一事一议”制度,及时准确掌握农民负担动态情况,提升农民负担监管水平;加强农资市场价格监管,防止因农用物资价格过快上长,增加农民生产成本,抵消农民增收。
3.3统筹城乡发展就要减轻农民负担。
3.3.1减轻农民医疗负担,加强农村的社会保障。就农村医疗体制与条件而言,目前农村的合作医疗覆盖面只有10%左右,广大农民缺乏基本的医疗保险制度保障。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是政府的职能,应通过建立农村卫生专项转移支付制度,保证农村尤其是欠发达乡镇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投入,减轻农民看病难的负担。此外,还应加快与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孤寡老人社会赡养制度,解除广大农民的后顾之忧。
3.3.2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强化各级政府特别是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责任,改变主要由县乡财政和农民承担义务教育经费的状况,构建适应市场经济的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劳动者素质。政府除对教育费用上涨太快进行控制外,还有必要对农村一些低收入户的义务教育采取适当的优惠政策。
3.3.3减轻农民的税费负担。建立公共财政,将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满足人们的社会公共需要;一切有效益、面向市场的项目建设,实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取消对农民专门设置的税制体系,使农民作为纳税人取得与其他成员平等的纳税地位,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保证农民直接受益。
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大势所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和出路所在。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努力解决好我国的“三农”问题。只有妥善处理城乡关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才能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任务,也才能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吴志鹏.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Z].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04.
[2]王俊秋.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农村社会保障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2011.05:73-76.
[3]石铮,高贯中.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促进农民全面发展的对策研究[J].世界农业,2009.4:21-23.
[4]马稷.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的农民思想素质问题研究[Z].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04.
[5]裴晓勇.西部地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Z].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05.
[6]王韬.我国西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Z].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05.
[7]袁清坡等.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初探[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9:103-105.
[8]刘笑.中国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研究[Z].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04.
[9]王习明.统筹城乡发展与创新农村土地制度[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1.09:55-61.
[10]徐世雨.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农村社区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11.09:13-17.
[11]张杰等.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大力推进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J].中国发展,2011.08:60-65.
篇5
论文关键词:浅谈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认识
《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规定教育管理论文,义务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龙源期刊。本世纪初,我国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教育管理论文,首先解决法律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的问题。在义务教育实现全面普及和免费之后,国家明确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教育管理论文,要努力实现让所有的适龄儿童少年都“上好学”的目标龙源期刊。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是这样认识的。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龙源期刊。无论是从教育系统内部,还是从教育系统外部教育管理论文,乃至从整个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促进和保障义务教
育的均衡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把工作重心落实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 教育管理论文,把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和改造城镇薄弱学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有效遏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校际之间教育差距扩大的势头教育管理论文,逐步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龙源期刊。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艰巨性。必须看到,推进均衡发展的任务比起实现普及的任务来说教育管理论文,更艰巨、更复杂,用的时间会更长龙源期刊。当前教育管理论文,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的不均衡的矛盾仍较突出,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管理论文,将伴随着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差异、整体提升教育质量的全过程;推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将伴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全过程;推进区域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管理论文,将伴随着解决区域经济社会不平衡问题、提高中西部教育水平的全过程。
三、《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措施
1、要求各地尽快制定本地区义务教育学校的“最低保障线”,凡是低于标准的学校都纳入限期改造计划教育管理论文,保证辖区内薄弱学校逐年减少,逐步使当地所有学校都达到基本要求龙源期刊。2、加强县级政府对区域内教师资源的统筹教育管理论文,通过建立区域内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学科教师流动教学、城镇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服务期等项制度,加大城乡教育对口支援力度教育管理论文,强化对农村教师的培训。3、是逐步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和教学指导体系,保证所有学校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要求开齐课程教育管理论文,并达到教学基本要求龙源期刊。4、落实各项政策,对弱势群体学生给予特别的关注。
四、努力缩小、城乡老师之间的差距龙源期刊。
1、城乡老师之间的差距。教育部部长周济说:经过60年的努力教育管理论文,我们已经建立起一支有1600万人的教师队伍龙源期刊。现在城乡之间教育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硬件差距也有教育管理论文,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差距就是教师队伍的质量。
2、这几年来教育管理论文,党和政府特别重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但是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龙源期刊。我们正在继续努力教育管理论文,一个最重要的措施就是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
周济还说:在很多措施当中,最根本的一条教育管理论文, 已经实施了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制度龙源期刊。第一,要求义务教育的老师教育管理论文,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老师的工资收入要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工资收入。当然,绩效工资制度不仅仅是收入的提高教育管理论文,同时也是一次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我们进行绩效考核教育管理论文,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龙源期刊。这项措施是根本性的,当然还有一系列的措施。我们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要吸引社会上优秀的人才当老师教育管理论文,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到基层长期从教教育管理论文,终身从教龙源期刊。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得有更多的优秀人才到农村去从教教育管理论文,同时我们还动员了大批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援,还有师范生到农村实习支教教育管理论文,这样我们就组织了大批优秀教师到农村从事教学工作。下一步要把它制度化,要让老师都能够到农村接受锻炼,同时为农村输送更多的高质量的老师。
3、大力加强农村教师的培训。我们农村现在有几百万老师,我们要大力提高我们的学习和培训力度,使我们不断地提高自己。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大大改进我们自身的质量,能够为农村的孩子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使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
单位:南乐县福堪乡六合中心小学 教师;蔡合才
篇6
理论争鸣的盛况使得政策纷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实践中的问题又反过来直接刺激理论升级,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成为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一环。多年来的各界争鸣内含两条主要的理论线索,第一,城乡统筹思维的确立,第二,城镇化内涵的不断扩充。
早在1980年代,由于城市中居民对于农副产品的需求上升,农民进城买卖农副产品、进行小规模商业买卖的情形渐多,中央鉴于实际情况,准备逐步开放城乡间劳动力流动的大门。首先由国务院农委主任杜润生提出准许农民自带口粮,进入城市,从事商品买卖和务工。而著名社会学家则发表一系列文章讨论“小城镇,大问题”,鼓励小城镇的人口集聚和经济发展,并在当时的客观条件下,提出了“进厂不进城”、“离土不离乡”、“以乡镇企业为中心发展区域经济”的指导思想。
与国内政府和学界积极吁求城乡人口流动不同,同时在海外,Richard Kirkby于1985年出版《中国的城市化:1949~2000年的发展中经济下的城市与国家》(Urbanization in China: Town and Country in a Developing Economy 1949-2000AD),书中指出中国在1949年以后,由于过度重视重工业,轻视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导致城市化与工业化程度严重不匹配,城市化的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发展。这一论断预示着中国城市所面临的两难困境,一方面大力汲取人力资源,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城市建设相对落后,没有足够的空间和能力去容纳巨大的劳动力人口。此后,2010年林毅夫与陈斌开的合作论文,也基本支持了Kirkby的这一判断。沿此历史观察,可见完备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外来劳动人口创造生活、工作空间,从中国改革开放一开始,就是城镇化的重要课题。
在世纪之交的这个转捩点上,中国经济在加入WTO的大前提下,城市对劳动力的渴求上升,对城市用工也逐渐规范。中国大部分地区呈现出一种农业人口往区域核心城市移动的流动趋势。1998年,南京大学教授郑弘毅撰文强调,在中国城乡分隔严重的情况下,城市化问题不能就城市谈城市,而应该具备“城市--区域”的视角,城乡统筹的核心概念,第一次作为一个成熟的表述,在学界成为讨论中国城镇化问题的基本范式之一。而2000年,伊利诺伊卫斯理大学教授Michael C. Seeborg发表文章指出,中国农村政策的转变、合同工制度的成熟以及民营企业的迁移,将会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铺平道路。
随着城乡统筹理论范式的确立,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城镇化理论的内涵与细节层面的问题。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教授,在2002年和2010年三次撰文,提出合理的城镇化进程应该加大对西部和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本投入力度,深化户籍改革政策,从而消解掉城镇化过程中可能加剧的地区不平等。同时,蔡昉还指出,农业已经不是农村劳动力人口的蓄水池,人口红利正在逐步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农民的(深度)市民化能否完成,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更为重要的因素。与土地的城市化比起来,人口的城市化也许更为重要。其实早在1962年,美国学者Kent P. Schwirian和John W. Prehn就提出了两种城市化的概念,即以城市中心的理念和实践向周围地区辐射的过程,强调人口密度和经济功能(城市化I)和以乡村生活进化为城市生活的转变,农村人口的价值观、思维、态度、行为方式的变迁,强调社会心理层面(城市化II)。在2002年之后,中国的经济学界和社会学界,开始把目光从单纯的城市化I,渐渐拓展到了城市化II的范畴中。城镇化的内涵获得进一步扩充,观察城乡二元结构的视角增加了社会心理一维。
理论的深入表现为范式的突破。2006年,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授John Friedmann发表《中国城市化研究的四个论点》(Four Theses in the study of China's Urbanization),文中表示,中国的城市化问题已经不能再简单地从城乡二元等结构出发,城乡统筹的现时视角过于狭隘,而要考虑到其在一个多维度社会--空间中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趋向,需要从历史、经济、社会、文化等七个方面进行综合性反思。
于此相类似的,还有一些学者也适度地反思城乡统筹范式,集中关注城镇化大潮中农村留守人口的生计和人力资本问题。黄宗智在他2007年的论文中,重新强调城市化过程中农业的重要性,其认为在大规模非农就业、人口自然增长缓慢和农业生产结构转型的三大变革环境下,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彻底解决农业新的隐性失业的问题。这一研究表明,三农视角在以前的城乡统筹理论范式中是缺失的。
篇7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城乡统筹;发展路径;咸阳市
Abstract: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is to solve the "three agriculture" problem, break through urban and rural and two yuan structure, achieves the comprehensive construction well-off society is a major strategic decision made by. Our country region is vast, uneven regional development, underdeveloped areas 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ed areas,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more difficult. Owe develop area based on the stage of development, scientific analysis of restricting urban development adverse conditions, pioneering walked out of a practical balancing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is the key to success. The article with western underdeveloped area in Xianyang city as the example, elaborated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ess developed areas in Xianyang City, urban and r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re analyzed, in view of the Xianyang City Economic and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given the Xianyang city urban and rural overall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in order to other similar areas urban and rural job provides experience.
Key words: undeveloped areas; rural; development; Xianyang City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 引言
城乡关系是广泛存在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普遍联系与互动关系,是一定社会条件下政治关系、经济关系、阶级关系等诸多因素在城市和乡村两者关系的集中反映[[[] 蔡云辉.城乡关系与近代中国的城市化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第111-112 页。]]。城乡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影影响国家改革、稳定的大局。我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改善的同时,城乡关系问题也日益突出。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在社会经济进入发展新阶段,为破解“三农”难题,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汪光焘)。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口数量巨大、发展严重不均衡的国度而言,城乡统筹没有普适性模式,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在区位条件,历史条件,经济基础,自我经济发展能力等方面都大相径庭,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困难更多,城乡统筹工作需要立足发展地区特点选择不同的实现路径。
2、 欠发达地区的内涵及特征
欠发达地区既有“地理空间范围”的相对概念,又是一个基于历史纵向比较的、动态变化发展的范畴。广义的欠发达地区包括全球范围内相对不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如通常所讲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狭义的欠发达地区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相对不发达的经济区域[[[ ]林勇,张宗益,杨先斌.欠发达地区类型界定及其指标体系应用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第30卷12期.]]。本文所指的“欠发达地区”是一个相对、动态的概念,指落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整体状况的动态反映,在一定时期内和特定条件下,欠发达地区能够实现质的飞跃性转变。我国欠发达地区的致因呈现多样性,但均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城镇化水平低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是城乡共同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推动力。城镇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农村人不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也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转移的过程[[[] 周毅飞,商树松.城镇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再思考[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l卷第3期]]。欠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不高削弱了产业结构演进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吸纳能力,导致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无处转移,使农村经济发展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的状态,城乡差距不断扩大[[[]黄明哲,赖路成.欠发达地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思考[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第41卷第5期]]。
(2)城乡空间经济发展程度不均,产业结构单一
欠发达地区有些产业基础较好、经济实力较为雄厚,有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城乡空间经济发展程度不均将在整体上影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三产业发展很不充分,工业发展水平不高,农业虽然有了一定发展但农产品质量较差,综合产出效益低[[[]许鲜苗.欠发达地区城乡统筹路径研究——以重庆市“两翼”地区为例[D]重庆: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经济以内向型为主,对当地农产品的依赖程度过大。
(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配套设施不完善
欠发达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有数据表明,西部省份基尼系数已达到0.47,最富有的10%家庭拥有全部收入的33%,而最贫穷的10%家庭只拥有全部收入的1%。如果欠发达的城乡收入差距不能得到有效改善,势必会影响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此外,农村因为空间分散、规模小等因素制约,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不协调,缺乏具有重要影响的公共服务设施。
篇8
论文提要本文结合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内洒,重.x,分析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建设和完善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体现着科学发展观精神,对于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都具有全局性的意义。现阶段,我国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形成,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保障体系不完整,保障水平低.因此,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首要的任务是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一、城乡统筹发展的内涵
城乡统筹发展,是相对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而言的,它要求改变和摈弃过去那种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分治”的观念和做法,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通盘筹划、综合考虑,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削弱并逐步清除城乡之间的差距,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确定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研究重大经济政策的时候,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以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为最终目标,统筹城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环境建设,统筹解决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优化资源配置.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城乡统筹是要把挖掘农业自身潜力与工业反哺农业结合起来,把扩大农村就业与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流动结合起来,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稳步推进城镇化结合起来,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形成城乡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是给城乡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让全体社会成员有尊严地生活。
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问题己经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但在长期实行城市偏向的政策影响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还存在许多不令人满意的地方。
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
1、农村社会保障供求矛盾突出。根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2月28日的“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末我国农村居民为72 750万人,占总人口的55.1%。农村人口在群体构成、医疗、教育、就业、老龄化等方面都形成了对社会保障的巨大需求。但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农村社会保障的保障项目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农村五保户供养制度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相对规范的一项,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社会救助等制度由于建立不久,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比较多: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还处于试点起步阶段,仅在全国很小的范围试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和农民工社会保障等制度建设虽然正在逐步推进,但都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目前,大多数农村家庭还主要是依靠个人、家庭来承担各种风险,较少感受到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安全可靠性,以至于社会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城镇居民的专利。
2、对农村弱势群体保护不足。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制度自身发展基础的限制,目前的社会保险制度只保护了一部分劳动年龄人口,社会保障的实际覆盖范围远没有达到法律规定的覆盖范围。由于基础薄弱和发展滞后,造成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村弱势群体保护不足。转移到城镇中的农村就业人员大多数无法享受到社会保障,而他们多为低收入者,处于低端劳动力市场,劳动关系不稳定,迫切需要基本社会保障。另外,大量农转非人员因为就业不稳定,也大多没有稳定的社会保障关系。大量失地农民失去原有的土地保障,而现有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仍不健全.
3、农村社会保障尚未形成成熟、挽范的运行模式.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各级政府对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非常重视,积累了不少经验,形成了一系列较为成熟的模式,有效地规范了社会保障中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以及经济利益关系,促使社会保障制度走向良性的、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由于长期受到忽略,目前还正处于探索阶段,其模式及其管理体制还不成熟。农村社会保障很多是通过各种行政性文件的,这些文件缺乏法律权威与制度刚性,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缺乏制度化。
4、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服务能力不足.近年来,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不断推进管理方式和手段的改革和创新,不断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但是,在工作运行过程中,部门之间职能分割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目前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分别由劳动保障、民政、卫生、计生等多个部门管理,制度不统一、相互不衔接,致使农村社会保障处于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状态,这势必降低社会保障互助合作的功效。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建设是决策与管理科学化的基本条件。但是由于投入资金不足,信息网络建设严重滞后,各项统计数据可信度差,不可避免给社会保障管理和决策造成失误。社会保障经办机构管理经费不足,严重制约了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路
1、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指导思想.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发展观、发展战略和政治意愿,因此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人为本,城乡统筹,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是必然趋势。但城乡统筹不是城乡统一,城乡生产力水平和各方面情况不同,城乡居民在现阶段享有的保障项目和保障水平会有所区别,不可能是一个标准。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关键是农村居民社会保障问题。当前,应当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探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与家庭保障、土地保障相结合的保障体系。要特别注意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做到即征即保,确保他们的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探索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社会保险制度,确立稳定的劳动生产关系,并尽快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社会保障关系接转制度。
2、科学制定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规划.首先,要明确制定规划的指导思想,要从战略的高度考虑问题,有效地把农村社会保障建设和我国关于农村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方针和决策有机结合起来,用积极的社会保障促进农村的发展和现代化。要通过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公平;要使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成为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民生,扩大内需长期的、稳定的、规范的制度安排:要使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成为巩固计划生育成果,迎接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要途径。其次,要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项目。一个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应当包括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供养制度、被征用土地的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优抚制度、社会福利制度、医疗救助制度等内容。要让社会保障覆盖到全体农村居民,要让每一类农村居民都能拥有相应的有效的社会保障。
篇9
关键词:教育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城乡统筹;文献综述
一、关于“教育可持续发展”内涵的研究
对“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者着眼点不同,对其内涵的理解多有不同。就文献来看,主要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人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几方面展开。
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指出,学校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含义是保证学校具有长远的、持续发展的能力,避免只顾眼前的需要与可能,片面追求短期利益。可以表达为:既满足当代学校的发展需要,又不损害学校满足其长远发展需要之能力的发展。探索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指运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原则来探讨学校建设和教育运行中的问题,哪些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理论,哪些是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学校可持续发展问题探究》对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涵义有了新的推进:所谓学校可持续发展,就是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要求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必须从实际出发,按照学校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把学校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具有长远生命力的举措上,从根本上和全局上进行策划,克服学校发展中的短期行为,使学校发展从传统的生存发展模式中解脱出来,转向新的“生态文明”的生存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指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协调性、稳定性和整体性。
二、关于“教育可持续发展”实施策略的研究
陈枚珠在其硕士论文《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中,从学校办学质量、师资队伍、专业设置、生态环境几个方面分析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评价内容,并就学校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从观念、制度、经济、文化等方面做了宏观剖析,指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以生为本;师资队伍建设;学科调整与建设;提高就业率和升学率;突出办学特色。文章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分析框架,但是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学校可持续发展问题探究》立足于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可持续发展问题,从人的因素着眼,指出校长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强调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价值目的在于人的价值的实现。并从学校制度层面着重分析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保障问题:现实学校对制度完善的追求、现实制度与教师发展的冲突、从机械规约走向人文关怀的学校制度诉求。其中对可持续发展特性和制度层面的分析,对于本研究有重要启发。
三、城乡统筹职业教育的研究
对城乡统筹下职业教育的研究,主要关注城乡统筹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功能探讨、发展创新、模式探索等。
对城乡统筹背景下职业教育功能探讨和发展创新主要集中于劳动力转移方面。诸多学者的观点基本一致,互为补充。李新认为,职业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合格劳动者,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服务是职业教育的职责。冉康林强调,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是农村人口的变迁,对存量人口转移的手段是培训输出,对增量人口转移的手段是教育输出。王进城针对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职业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提高其就业技能和知识水平,帮助其在城市获得更好的工作,提高收入水平,同时能更快地适应城市生活,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并论述了重庆市职业教育目前的发展概况,分别对重庆市政府组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职业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做了分析,指出了其在重庆市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招生困难、经费投入不足、培训质量不高、办学模式陈旧等问题。针对重庆市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应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增强师资力量,在专业设置上应以产业需求为依托,为重庆市经济发展服务,同时应加强职业教育的管理,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综上所述,相关研究关注的重点和阶段不同,但是纵观已有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虽然众多研究者对区域教育的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做了有价值的研究和探讨,但也存在明显的缺憾和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从研究层面来看,宏观层面上对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较多,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策略过于笼统,也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还有些研究侧重于区域教育发展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往往又缺乏对可持续发展本义的整体照应。城乡统筹背景下对区域(县域)中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中观研究,尚属空白。其二,从研究内容来看,对区域中等职业教育的研究渗透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但是缺少可持续发展的全面理解和系统关照。鉴于此,在确立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基础上,围绕可持续发展公平性、协调性和多样性三个维度探索其影响因素,并探析适合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模式,有所价值。其三,从研究视角来看,多教育学、管理学和经济学视角的研究,欠缺教育社会学和教育生态学的个案研究。对区域中等职业教育系统进行社会学的结构功能分析和相关利益人的分析,可能发现影响中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进而为探析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篇10
[论文摘要] 都市农业产生于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本质上是农业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一种新型高级形态。提出了发展都市农业促进城乡统筹的战略选择。
都市农业正在我国沿海以及内地一些与大城市毗邻的农村地区迅速发展。作为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出现的一种现代农业形式,它已成为我国各地探索加快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下,都市农业的健康发展,既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又充分发挥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从而有助于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
一、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下对都市农业内涵的再认识
都市农业作为学术名词最早出现在日本学者青鹿四郎在1935年所发表的《农业经济地理》一书中,青鹿四郎给都市农业归纳为三个特征:存在于都市或周边地区;集约化很高的特殊形态农业;经济上依附于都市经济[1]。由于都市农业脱胎于城郊农业,上述关于都市农业特征的阐述与城郊农业的区别并不显著。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城市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都市农业己鲜明地显示着自己的特征:(1)都市农业是城乡边界模糊地区的农业。随着城市群的出现,大中小城市错综交横,呈网络状,处于其中的农村无论交通、信息,还是能源利用方面,享有与城市相似的便利和集聚,从本质上讲很难与城市截然区别。(2)都市农业是高集约化农业,是资本、设施、科技高度密集,并在生产经营方式上高度企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的农业。(3)都市农业是多功能农业,不仅有经济功能,而且还具有生态、文化、社会诸多方面的功能,这与为城市提供充足的副食品作为惟一功能的城郊农业完全不同。
都市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形态,是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高度发展和城市与农村进一步相互融合而产生的、融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其实质是生产力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城乡之间差别逐步消失,农业同工业进一步结合过程中的一种发达形态的农业。(1)都市农业的多功能,特别是生态功能,以及所处空间的模糊化,是城乡差别逐渐消失过程中,农业的一种特殊形态,都市农业的健康发展将会使长期以来的城乡极端分离状态逐渐结束,既是农村的一部分,又是城市高级形态的有机部分。(2)都市农业高度集约化是农业同工业进一步结合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发达形态的农业。工农业的融合是一个浅层次向深层次逐渐演化的过程,第一阶段是通过机械力代替人力以及通过化肥改变农业的局部环境,第二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农业设施化,第三阶段是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对动植物生命过程的完全控制,实现如马克思所说的“新的较高级的综合——农业和工业的结合”[2]最终实现农业和工业的融合。
二、城乡统筹框架中的都市农业发展战略选择
(一)都市农业发展的战略定位。
现阶段都市农业还不是一种成熟形态的农业,在经济上并不具备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都市农业的产生和不断发展给人们在如何处理城市化推进与农业发展关系方面带来了极为重要的思想启示:(1)城市化并不是要化掉农业和农村,而是诱致农业从经营理念到操作方式等方面发生不断的变迁和演化,在城市化的诱导下,农业部门将日益成为一个功能繁多的开放循环的大产业体系。(2)城市化不是要在农业与农村之外再造一个与其相对的城市区域,它所引起的城乡关系的变化不是两者的日益对立而是两者的日益融合。都市农业的出现改变了城市工业——乡村农业的传统的产业分工体系,真正把城市与农业、城市居民与乡村居民密切地联系起来。城市化的最后结果是城乡一体化。
都市的现代农业是与工业并立的、充满生机的基础产业。但发展都市农业必须因地制宜。当前,无论我国的大城市还是中型城市的郊区,要在2010年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都必然涉及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定位问题。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郊区都有发展城市农业的条件。城市郊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定位。发展都市农业的地区,必须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市区人口多、城市功能比较强的大中城市,且具有发展都市农业自然条件(如良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等)。不具备发展都市农业条件的城市可以重点选择发展城郊型农业。将大城市城郊的农业定位在发展都市农业上,除了都市农业本身就是一种现代农业形态,还因为发展都市农业与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相统一;发展都市农业可以整合大城市的诸多优势,大城市有发展城郊型农业的经验和基础,更有条件进行城乡统筹发展。
目前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都市农业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设施农业、市民农园、零星插花型农业、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示范农场、休闲农业、生态农业等。我国社会生产力布局的特点及农业特有的弱质性决定了各地区农业最基本的功能是保证郊区农民粮食自给和为城市提供各类农副产品。从长远看,应注重农业的经济功能与生态、社会功能的完美结合,采取“三重功能”并重模式;从目前看,近期应以深化经济功能为主,兼顾生态和社会功能,突出四个重点方面:(1)以大城市强大的科学技术和物质装备大力发展集约农业。(2)通过发展都市农业,建立起人与自然、都市与农村的和谐关系。(3)依靠大都市的市场和信息网络,以及工业加工基础,发展衔接农业生产与市场、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和商业经营的现代产业化农业企业。(4)凭借依托大城市的优势,建立知识经济时代的现代农业的前沿阵地,发展现代农业生物产业,为我国现代农业建立窗口和示范基地。
(二)发展都市农业促进城乡统筹的策略。
(1)高起点制定都市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
要将发展都市农业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来对待,结合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的要求以及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制定都市农业发展的近期和中长期规划。规划要体现出前瞻性、创新性、实效性、科学性。在功能定位上,近期应深化都市农业的经济功能,逐步开发文化、教育功能,拓展生态功能,突出示范、辐射带动功能。在科学构筑空间布局上,强化城市生态用地、农业用地和城市发展用地的统一规划和管理,在保证现有的都市农业的各种形态正常运行的同时,在近郊、中郊和边远山区形成具有不同区域特色、不同功能定位、不同规模的都市农业区,从而构成点、线、面结合的立体格局。
(2)加强小城市载体建设。
应使小城市网络发挥连接中心城市与乡村的桥梁作用。当前主要任务是要强化规划,优化布局,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重点建设好基础设施完善、辐射能力强、产业与人口积聚度高、功能齐备的现代化小城市,使一批区位优、实力强、后劲足、辐射广的小城市逐步发展成为大、中城市,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中等城市为骨干、小城市合理布局、功能互补的城市体系。
(3)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
将城市先进的科学技术进一步注入农业和乡镇企业,提高农业和乡镇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在科技体制上,应改变过去那种条块分割、多头管理、机构重复、力量分散的状况,按“科技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原则,创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多学科综合科技服务组织,充分发挥科技服务农业的功能。
(4)选择合适的推进机制。
在初始阶段,宜采用政府推进机制。待步入规范化发展轨道后,主要运用市场推进机制和制度创新机制来驱动、调节发展。政府推进是关键,市场驱动是基础,制度创新是保证。在政府推进机制方面,主要是建立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的科技进步机制、建立促进一体化发展的现代管理体制、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建立搞活土地流转的经营机制。在市场推进机制方面,主要是建立市场化的农业资产运营机制、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城乡市场体系。在制度创新机制方面,主要进行农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5)理顺利益关系,完善支持体系。
建立利益机制、风险机制,使产业化链条中的各个环节、各个经营主体结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要改进龙头企业与农民、中介组织与农民、龙头企业与农民及各种产加销、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组织的利益分配机制,通过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农民发展自己的服务组织。要重点鼓励发展由政府支持、民间自办的综合组织。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化支持体系。改革财政资金的部门分割体制。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