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合法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8 20:50: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合法化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金融合法化论文

篇1

关键词:文化;吸收;融合;创新

如何成功的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进行最完美的结合,诠释出最具有感染力的平面设计,这个对于如何吸收、融合、创新的正确的方法,对于我们的平面设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业。在设计文化成为主导文化的今天,设计的国际性与区域性的文化交流,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视觉语境之技术融合,设计的个性风格与共性风格的共同点将成为平面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设计的民族性、地域性特征会为平面设计注入更强大的生命力,于是在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在碰撞中产生了整合现象,因为在文化的交流中,必须进行“吸收、融合、创新”的文化思考。但是目前在我国,在平面设计中对于不同文化领域之间进行的吸收、融合、创新的方法还只是属于初级阶段,我在校藏书馆以及网上翻看了许多关于此类的文章,但是都没有发现有对于如何吸收,如歌融合,如何创新此类方法的,或者是说没有系统的,理论的,单单针对吸收、融合、创新的方法的文献。单单对于本土文化来说,挖掘中国哲学思想之内核,将本土文化之精髓融入现代平面设计中,使设计理念渗透出本土文化语意,是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发展的一个趋势。所以我来发表下我自己对于平面设计对于不同文化领域进行的吸收、融合、创新的方法的一些薄见。艺术设计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只有在汲取精华, 去其糟粕, 借鉴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地加以创新, 才能赋予传统图形以活力,推动现代设计的发展。

平面设计作为一种文化艺术,也不例外,浏览和揣摩当代的平面设计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其中一些优秀作品之所以成功, 往往是与其恰到好处地运用传统图形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作品, 既能体现出现代平面设计的观念与时尚,又能折射出各民族、各地区不同的历史文化特征和审美取向,充分的继承与创新了传统图形,显示了传统图形与现代平面设计紧密结合的艺术魅力。然而我一直在思考是将吸收、融合、创新的方法分成三个步骤分开来进行一一阐述,还是合为一体阐述。例如靳埭强对于水墨和设计之间的融合,不仅是传统水墨与现代设计之间的融合,试问如果不是吸收了中国传统的水墨文化,又如何能运用水墨文化来糅合到现代设计中,再经由之间精湛的设计水平,设计出了独具创意的平面海报,脍炙人口。所以我决定将吸收、融合与创新的方法分开进行各自阐述,再将三者统一为一个方法进行分析。吸收,从字面意思上就可以理解吸收不同于融合不同于创新,我们在继承和借鉴本民族传统艺术图形的同时,还应该放宽眼界,学习和借鉴国外其他民族的优秀传统图形。从世界的角度来看,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时代都有其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图形,都反映出独特的地域、时代风格。这些都作为人类的文化财富,时刻为我们提供很多可供借鉴的范例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文化只有在不断地交流与融合中才能得以存在和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八个字是我看到的最多的对于吸收的诠释,但是怎么才能做到取精华,去糟粕,却只字没提,只有多看,才知道哪国的文化是什么样的,只有多看,才知道哪个时期的文化及其艺术的走向是怎么样的,只有多看,才知道什么的精华什么是糟粕,只有多看,才知道什么与什么的融合是精品,什么与什么的融合会更加败笔。看,多学习了各国之间以及不同之间的文化,才能提升自己的眼见与鉴赏能力,我觉得这是现在尤其是学生最缺乏的,了解的知识面太少。众所周知,现代平面设计中借鉴和运用传统图形不是简单的、机械的、重复、移位、拼凑和变异,也不是在设计中放上一张剪纸或画上一张京剧脸谱就能称之为融合,从文化发展的历史来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勇于吸收,敢于继承,善于交融。在当代社会,许多艺术大师充分挖掘民族传统图形的精粹,将其与现代精神融会贯通, 创作出了许多艺术杰作,例如,众所周知的2008 年奥运会标志就典型的继承和创新了传统艺术,其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艺术形式与体育运动相结合。日本的平面设计, 其在世界的设计领域中也可谓是独树一帜。在吸收、融合外来文化的同时, 依然保持着浓郁的东方风情和本民族的传统特色,相当一部分设计作品凸显出鲜明的传统文化特点。首先培养自己的审美与艺术鉴赏能力,然后运用更多的尝试,才能将吸收来的特色或大众文化进行最完美的融会贯通,或者是在你的经常性,或常尝试性融合中,某一天,精品诞生。创新并不是说要斩断一切渊源,盲目追求标新立异,而是要在继承传统的优秀审美观念的同时又有突破,要赋予其新的含义与新的生命力。好的平面设计要做到既要让人“一目了然”还要做到让人“一见倾心”。为它所吸引, 顾盼之余, 留下较深的印象。这就要求其具有精湛的构思。对传统传承的意义,不在于僵化地保持传统,而在于如何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使传统具有新的生命力。不断地打破原形不断地追求新的视觉形象,是创新的办法之一。

但是我又觉得它们三者是合为一体,不能分离的,许多优秀的现代平面设计既继承吸收了传统图形的精华, 又融入了现代平面设计的一些构成形式、表现手法和版式技巧以及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将传统图形用现代的创新意识和方法加以演绎,赋予传统图形以新的意义和新的视觉感染力。靳埭强的设计作品中出现的所谓中国文化的象征物,比如筷子、毛笔、砚石等等,都不仅仅是吸收,或者是融合,或者是创新的一部分,而是将三者进行了最完美的结合,所以筷子、毛笔、砚石等等在他的设计中,不仅是作为一样吃饭或者画画的工具,而是赋予了生命力以及全新的意义。靳埭强的设计,是以东方传统思想作为创作灵魂,从中国文人绘画,民间艺术中汲取营养,结合现代手法来表达,呈现为具现代感的民族化设计,最后运用他的感情与才华,创造出新的创意。中国的优秀设计师,基本都是将三者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包括陈幼坚对于西方美学和文化的吸收融合创新,当然还有其他许多知名的设计师,当然不包括更多的平面设计师,说他们就没有将三者进行最合理的结合,而是在我对于设计作品的了解跟咨询探讨后,只有是成功的设计作品,基本都是将不同文化进行了最完美的结合,所以作品才透露了一股欣然的生命力,感动你我、感染你我。现代平面设计中传统图形是其得以延续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继承和创新传统图形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 之间必然会发生激烈的碰撞,正是这种碰撞,才使的新的传统图形焕发出强劲的生命力,使现代平面设计拥有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应学习汲养传统文化,外来文化,消化传统,消化异域,加上现代与本土生活的体现,把感情融汇其中,创造新的文化。

吸收是融合的基础,而只有融合成功了,才是一个好的创新。三者缺一不可,没有吸收来的知识,就没有东西进行融合,而只有将文化之间融合成功后,经过各种表现技法和创意的研究探讨,才会产生一个好的,深入灵魂的创新。我觉得好的平面设计,必定是融汇了吸收、融合、创新此三点。

参考文献

[1] 靳埭强《靳埭强-身度心道》[M] 2008 安徽美术出版社

[2] 孙红阳《传统美学观点对现代商业设计的影响》[J].装饰,2004,(3).

[3] 寻胜兰《继承民艺[J].艺术与设计》2002,(6).

[4] 赵希岗《现代图形设计与传统图案》[J].装饰,2003,(4).

[5] 李砚祖《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

篇2

关键词:民间金融;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规范化

一、引言

自从实行本轮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以来,我国大量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更是加剧,不少都纷纷破产倒闭。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浙江省规模以下小企业的数量,相比最高峰时已经减少了1.5万多家。但是同时,浙江也蕴藏着数额不菲的闲散资金(据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的研究,“十五”期间,浙江民间资本总额为8300亿元人民币)。如何对民间金融进行规范化,使其能够帮助中小企业缓解“融资难”的困境,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2005年5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2004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在这份报告中罕见地辟出专栏,明确提出要“正确认识民间融资的补充作用”。面对日益高涨的民间融资需求,2008年8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了《2008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又特别开出《专栏》讨论“民间借贷”,并首次表态,建议给民间借贷合法定位,并适时推出《放贷人条例》。这将是继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后更重大的一次金融突破,也是针对目前信贷紧缩周期下,中小企业资金链极度紧张所采取的一个措施。可见,政府也将民间金融的规范化问题提上了日程。

本篇论文,首先分析了民间金融的内涵及存在的制度背景。其次分析阐述了浙江省民间金融现状与问题。然后,从营造法律环境、发展民营银行、降低准入条件和完善监管体系四个层面,提出了对民间金融进行规范化的一些建议。最后,对整篇文章进行了总结。

二、民间金融的内涵及存在的制度背景

(一)民间金融的内涵及其特点

所谓民间金融(又称民间借贷),泛指个人之间、企业之间、个人与企业之间的借贷行为以及各种民间金融组织的融资活动,属于非正规金融范畴。民间借贷实际上包含范围很广,按其组织形式,大致可分为三种形式:一是无组织无机构的个人借贷和企业融资(如企业相互融资、企业非法集资等);二是有组织无机构的各种金融会(如标会、摇会、抬会、合会、呈会);三是有组织有机构的各种融资形式,如私人钱庄、典当行、基金会等。其中典当行、担保公司已获得合法放贷地位,今年5月银监会出台《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小额贷款公司也成为合法的民间放贷机构。而个人和企业间的直接借贷以及私人钱庄、私募基金等民间借贷行为仍在水面之下,处于模糊状态。

大部分民间借贷只打借条,而且,借据上只列出借贷双方姓名和金额,利率有口头协商或随行就市,期限大多不确定,债权方可随时收回贷款。民间借贷形成的信用关系,符合个体私营经济资金需求短、小、频、急的特征,成为个体工商户和初创中小企业理想的融资途径,对中小企业发展起到一定的支持作用。

(二)民间金融存在的制度背景

应该说,我国民间金融是在正式金融制度安排不能满足中小企业融资和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的情况下产生的,它的生长有其必然性。目前,我国资金供给突出表现为两个缺口:其一是农村地区,其二是中小企业。造成这一问题并非因为我国资金供给绝对数量不足,相反,大量证据表明,由于国民储蓄大于国内投资,我国实际在进行净资本输出。农村地区和中小企业之所以资金匮乏,一是因为它们自己先天具有弱质性,二是因为中国金融体系逐步走向商业化,银行出于控制风险和降低成本的考虑,不断加强贷款管理,大量撤并收益较低的基层网点,继续依赖工、农、中、建等大型商业银行获得资金越来越不现实。因此,发展民间金融可以作为金融市场化以后农村地区和中小企业资金匮乏的必要补充。同时,民间金融也具有正规金融所不具备的优势:一是制度优势。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行为有时会受到行政力量等非市场因素的影响,贷款基准利率也是管制利率,而民间融资中的借贷行为和利率都是市场化的。可以说,民间金融是一种纯粹的市场金融形式和市场金融交易制度。二是信息优势。正规金融机构贷款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是经常存在的,有的借款人为了得到贷款甚至不惜编造虚假的财务数据或实施其他造假行为,而民间融资中的当事人由于彼此之间比较了解,与融资相关的信息极易获得且高度透明。三是成本优势。在民间融资过程中,融资前的信息搜寻成本和融资后的管理成本很低,一般也不需要对融资方“公关”而支付“寻租”成本,因而融资交易成本较之正规金融明显为低。四是速度优势。民间融资无烦琐的交易手续,交易过程快捷,融资效率高,能尽快达成交易,使借款人迅速、方便地筹到所需资金。民间金融的这些独特优势,也是其能够和正规金融的重要原因。

三、浙江省民间金融现状与问题

目前,浙江省拥有40万多家中小企业,民间金融是浙江中小企业融资的一种重要方式。李建军等(2005)对浙江省五个地区224家中小企业、119位个体工商业者的调查结果显示,它们的融资来源中有54%来自银行或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其余46%是来自非正规金融途径,包括地下金融机构、企业相互拆借、商业信用、内部集资等。其中通过私人性质的金融机构和企业间的拆借获得资金的比重分别是24%和14%,两者合计高达38%。私人性质的金融机构包括典当公司、寄售店等;其他途径包括:集资,自有资金(主要是小规模的家族生意)等。

尤其是在个体生产者和私营中小企业居多的温州、台州地区,民间资本充裕且流动性较强,使得民间金融组织作为一种地方特色盛行一时。随着经济的发展,民间金融的性质也由生活互借贷逐渐转向生产盈利性借贷。其规模经历了由长期小规模存在到大规模扩展、再到逐渐衰落的阶段。据2008年6月份温州民间利率监测显示,在当前宏观调控从紧的背景下,民间借贷表现再次活跃,并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新情况新特点:一是民间借贷规模扩大,利率上扬,月利率已达10%~12%,接近2005年的最高水平;二是企业参与民间借贷的活跃程度明显提高;三是民间借贷期限向短期化发展。央行曾做调查:2006年末至2008年3月末,样本企业民间借贷户均余额由54.3万元到74.1万元,增长36%;样本自然人民间借贷户均余额由1.1万元到1.6万元,增长45%。近期又出现了年化利率很高的“过桥资金”借贷情况,期限大多在10天至1个月,最长不超过3个月。同时,除私募基金、合会或抬会、“地下钱庄”外,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大量参与民间借贷,组织化程度有所提高。

四、民间金融规范化的建议

令民间金融合法化,发挥民间资金的活力,一将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和“三农”融资难的问题;二有利于打破我国长期以来由商业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垄断市场的格局,促进多层次信贷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提高金融业竞争,并分散正规金融机构的风险;三是有利于金融市场上的竞争、监控体系、法治结构、以及“信用文化”等几种基础性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但是,民间金融也有其两面性。毋庸讳言,由于民间金融发端于组织化和制度化程度较低的台会和钱庄等私营金融机构,所以在其发展过程也暴露出存在于自身的不足和缺陷:一是它虽能提供优质快捷的存贷款服务,但却难以满足流动性和安全性需要,高收益往往是以高风险为代价换取的。二是不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有可能被利用而成为不法分子的骗钱工具。当前民间借贷中出现的新问题,特别是少数担保公司违规从事高息融资活动的现象对经济金融的负面影响应引起关注。鉴于此,政府在承认民间金融合法身份的同时,应对其进行规范管理,通过制定合理的制度,明确公正、有效的竞争规则,使其在自我约束的条件下从事经营活动。因此,扶持和规范民间金融发展就理所当然的成为政府的制度选择。

在政府转变对民间金融的认识的前提下,规范发展民间金融可采取如下一些策略:

(一)营造民间金融营运的法律环境

将民间金融这种在融资关系上以人格化交换为特征的金融活动方式转变为以契约性关系为特征的金融活动方式,将其信用关系纳入到正式制度的调节范围,相关纠纷和矛盾可以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解决,消除其可能带来的不稳定因素。这就需要政府设定相应的游戏规则,即完善相关法规,比如说民间融资法,民间金融机构组成法等。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完整规范的民间金融法律,现所涉及的法规内容还过于粗疏,远不能很好地保护民间金融的权益和规避风险,因此应加以细化。

(二)降低民间金融市场准入条件

另外,要扶持和促进民间金融的发展,还应该降低其市场准入条件,为其发展提供一个较为宽松的金融竞争环境,使它真正能够在“公正、公平”的平台上与正规金融进行平等竞争。其次,为民间金融机构提供业务咨询和相关服务。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民间金融的经营风险,还能扩大它的经营活动区域,使其分享规模经济所带来的收益,提高它的运行效率。

(三)发展由民间资本组建的民营银行

民间金融的活跃恰恰说明民营正规金融缺位。因此国家应在法规上放松对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限制,激励内生于民营经济的金融机构的产生,并给予政策上的扶持与引导。民营银行的建立和发展可以彻底打破经营上受政府干预的障碍,从产权结构上和经营制度上充分保证银行经营自主,按市场经济客观规律发展,同时通过民营银行这一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方式促进民间资本流入民营经济。 现在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发展民营银行,而是如何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规模与如何加强对民营银行的监管。

(四)完善对民间金融的监管体系

民间金融形式如各种基金会、私人钱庄、企业集资等,在一定程度上为正式金融机构尚无法发挥作用的领域融通资金做出了贡献,但由于它们未经有关部门批准,其业务活动也不受有关部门监督,很容易引发借贷纠纷和金融诈骗事件,扰乱金融秩序。历史上也确实出现过坑蒙拐骗的“非法融资”。2007年年初,浙江东阳年轻女商人吴英涉嫌以投资、借款、资金周转为名,非法吸收存款近10亿元被拘捕,该案件曾轰动一时。吴英案只是众多非法融资案的一个缩影,来自公安部的数据,仅2007年上半年,公安机关就破获747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案件,浙江是此类事件的高发地。

所以一旦民间借贷真正合法化,监管部门应注意两方面监管:一是对提供资金的个人和机构要充分揭示风险;二也要防止利率过高,放开民间借贷并不等于保护“高利贷”。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六条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适当高于银行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四倍。如果民间借贷的利息超过这个规定,当事人将不受任何法律约束或保护。”但是,民间借贷很少会在“白条”上体现真实的利率,不太熟悉的借贷双方会在借条上约定一个“保底”的还贷利率,将借款风险降至最低。所以,如何使民间借贷真实的披露信息也是监管的一个重点。此外,由于民间非正规金融监管的复杂性,也很难保证其资金投向完全符合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出于上述考虑,为了引导民间金融的健康发展,监管当局还要在完善相关法规上下大力气。

五、结论

浙江省蕴藏着数额不菲的民间闲散资金,尤其是在个体生产者和私营中小企业居多的温州、台州地区,民间资本充裕且流动性较强,使得民间金融组织作为一种地方特色盛行一时。我国民间金融是在正式金融制度安排不能满足中小企业融资和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的情况下产生的,它的生长有其必然性。发展民间金融可以作为金融市场化以后农村地区和中小企业资金匮乏的必要补充。但是,由于民间金融发端于组织化和制度化程度较低的台会和钱庄等私营金融机构,所以在其发展过程也暴露出存在于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因此,如何对民间金融进行规范化,使其能够帮助中小企业缓解“融资难”的困境,就具有积极和现实的意义。笔者认为,在政府转变对民间金融的认识的前提下,规范发展民间金融可采取如下一些策略:营造民间金融营运的法律环境、降低民间金融市场准入条件、发展由民间资本组建的民营银行以及完善对民间金融的监管体系。

参考文献:

[1] 李刚.发展民间金融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商业时代,2006,(3):53-54

[2] 李建军,陆丰.浙江民间借贷调查[J].环球财经,2005,(2):82-85.

[3] 刘汉霞,黄福员,李睿.我国合会及合会立法的若干问题研究[J].美中法律评论,2006,(5):12―16

[4] 史晋川,严谷军.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以浙江民营金融发展为例[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1(6):70-76

[5] 叶檀.以市场力量救中小企业出围城[N].中国经营报,2008年8月18日A01版

篇3

论文关键词:民间金融;正规金融;制度保障;金融服务体系

论文摘要:民间金融问题既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它往往既是金融创新的源泉,也是金融制度变迁的初始状态。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不论政府态度如何,民间金融活跃的现实是毋庸置疑的。但民间金融囿于自身的特点和弱点,在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社会经济运行带来一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对我国民间金融运行特征及其影响分析,探讨其未来的规范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引言

长期以来,民间金融在我国被列为地下金融或灰色金融进行一味地整治,企图利用行政手段来解决民间金融问题。实践证明并不成功,出现了“整”而不倒,“治”而不顺的局面。根据央行调查统计司对民间融资的调查推算,我国目前的民间融资规模约为9500亿元,占GDP的6.96%左右,占本外币贷款的5.92%左右。如此大规模的资金在体制外循环,蕴含着很大的金融风险。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为维护我国正常金融秩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客观上要求对体制外循环的资金进行规范和整顿。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处于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型时期,在这一渐进的体制变迁过程中,整个社会的经济呈现出明显的二元特征。城乡经济和金融发展极不平衡;同时,多种所有制成分、多种经营形式、多种经营层次并存的情况在我国也将长期存在。为此,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和分布在广阔农村的农户,由于其自身的一些弱点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完全通过正规金融部门获得庞大资金需求的满足,有相当一部分需要求助于民间金融。这是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原动力。这就意味着我国的民间金融将长期存在下去,是我国金融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民间金融的内涵界定

到底何谓民间金融,理解角度不同,对其内涵的概念表述也不同。姜旭朝认为:“民间金融就是为民间经济融通资金的所有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的资金运动。”这一界定主要是从资金服务对象角度考虑的。而美国经济学家吉利斯以是否纳入国家的金融监管体系为标准,把民间金融定义为:“未能纳入国家金融监管体系的非正规金融机构”。另外,还有学者从经营权角度对其进行界定,认为“民间金融是由民营金融机构提供的各种金融服务和与此相关的金融交易关系的总和”。可见,民间金融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从不同角度分析,自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但是,上述对民间金融概念的表述都是将制度作为一个外生变量,即假设制度不变。事实上,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带有明显的转型特征。在这一过程中分析民间金融,制度因素是不能不考虑的,因为制度的变迁对民间金融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可以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民间金融进行界定:民间金融是指经济体制变迁过程中,经济主体(自然人或法人)在正规金融体制以外,进行的合理的资金融通活动,它的产生属于需求诱致型的金融制度安排。

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民间金融和非正规金融有着很大的交叉,但却属于两个不尽相同的范畴。民间金融只是非正规金融的一种特殊形式,而非正规金融是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的补充。相对于其他形式的非正规金融而言,民间金融带有更多的一般性,主要是金融管制的产物,是在主流金融体制之外而生的体制外金融形式。

三、我国民间金融的运行特征

近年来,我国的民间资本在农村经济、民营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民营经济的资金需求起到了巨大的支持作用。总体来看,呈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1发展速度快,融资规模逐年扩大。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主体的日益多元化和快速的发展,民间金融的融资规模逐年扩大。我国的民间金融主要发源地在农村,从1986年开始,农村的民间借贷规模己经超过了正规信贷规模,而且每年以19%的速度增长(何安耐,胡必亮。2008)。2005年末,央行的统计数据认为,目前我国民间融资规模在1万亿元人民币以上,民间融资规模与正规途径融资规模之比平均达到28.07%。

2活跃程度与民营经济发展程度以及区域金融生态发展有关。经济发达、金融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民间借贷相对不太活跃,对正规金融的替代作用有限;商品活跃程度低、民营经济欠发达地区,民间借贷相对平稳,规模较小,利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借贷行为集中在生活消费领域;而民营经济较为发达、商品集散的沿海地区和中部部分省份,资金流动性强,资金需求旺盛,民间借贷活跃,民间融资规模大,利率高,如湖南、山西等。

3参与范嗣和参与主体更趋广泛化。从参与来看,民间金融融入了农业、制造业、采掘业、房地产、商贸餐饮业、养殖业等多种行业。从参与主体来看,民间金融的借贷主体扩大到城乡居民、个体私营业主和机关公务员等个人和群体。

4形式多样化发展。除个人和企业间直接借贷、企业集资、私募基金、资金中介以及地下钱庄形式外,还有合会、小额贷款公司、商品寄卖行、典当行等机构大量参与民间借贷,但“向别的企业或者个人借”和“职工集体融资”是民间融资的主要方式,占民间借贷的绝对比重。

5缺乏约束,潜藏着较大的风险。民间金融活动主要包括微观风险、中观风险和宏观风险三个层次。微观风险指的是民间金融活动给交易各方带来的风险;中观风险多出现在以“一对多”为主要特征的集中型民间金融活动中,通常会对一个地区的金融和社会稳定带来负面冲击;宏观风险则是民间金融活动的加总对整个宏观经济运行产生的潜在影响。由于民间金融活动缺乏应有的风险约束机制,不需要外力的干预即可实现契约的完全履行,但在中观风险和宏观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方面往往超出了民间金融活动参与主体的能力掌控范围,易产生较强的负外部性。

四、规范发展民间金融的必要性分析

(一)民间金融缺乏监管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1影响国家宏观调控的效果,不利于国家产业政策的实施。由于受民间金融的自发性、盲目性、逐利性以及民间融资主体生产经营和管理素质所限,大部分资金流向进入门坎低、短期内能看到收益的行业。这类行业的相当一部分是当前的需求热点,以高耗能、高污染和技术水平低的行业和项目为主。这样,民间金融不仅助长了热点行业过热,同时也形成更多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生产过剩,影响总供求的平衡和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

2对正规金融机构的业务造成冲击。民间金融缺乏制度保障,存在制度风险;民间金融资金规模普遍较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加之民间金融存在的组织结构不健全、管理落后等问题,导致民间金融具有较大风险性。由于民间借贷活动的频繁发生,个别人尝到了甜头,在利益的驱动下,便开始非法吸收存款、高利率发放贷款,办起了非法“地下钱庄”,扰乱了金融秩序。

3引致矛盾和纠纷,影响经济和社会稳定。民间借贷通常是在借贷双方都认可的利益条件下,通过口头约定或简单履约的情况下进行交易的,手续简便,很不规范,缺少必要的抵押担保制约和法律程序,整个交易极具风险,从而容易引发债权、债务纠纷。也正是由于民间金融机构的“地下性”,有时甚至会被非法的经济活动和经济组织所利用,可能导致区域性金融风险,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二)规范发展民间金融的积极作用

1有利于为巨大的民间资本寻找出路。我国民间资本存量的绝对值是巨大的,已成为继国有资本、跨国资本之后的第三支力量。由于正规的投资渠道匮乏和理财知识所限,大量的民间资本游离于正规金融体系之外,民间资本或者闲置或者低效运转,缺少合理出路。让这些资金找到合适的投资渠道,既满足了民间资本的逐利需求,又对国家经济发展有益。

2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发展非常迅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但目前我国的金融机构信贷门槛过高。而且贷款手续复杂、耗时长、成本高,且对借款人资格审查、担保人经济状况都有严格的界定标准,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规模小、资质差等因素使得其获得贷款的成本较高、几率较低,中小企业所得到的银行信贷还不到贷款总额的30%。

3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由于民间融资松散性、盲目性、不规范性以及随意性,民间融资不可能完全适应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对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及其调控造成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将阻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实施。民间融资会造成大量资金体外循环,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影响国家利率政策实施,截流信贷资金来源等。还可能扰乱正常的金融秩序,甚至酿成相当大的金融风险,妨碍中央银行现金管理,造成金融风险防范与监管的盲区。规范化发展民间金融则可促使政府监管民间资本的流向,从而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保持一致。

五、规范化发展民间金融的建议

必须认识到,民间金融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制度安排,而是与正规金融并行的重要制度安排。但是,为了克服民间金融所存在的先天弊端,有必要对民间金融加以扶持和引导,形成较为完善的民间金融服务体系。

1改变政府角色定位。我国经济发展带有明显的政府主导型特征,如果没有政府的首肯和政府角色定位的转变,民间金融的规范化发展是没有保障的。在对待民间金融问题上,政府一方面应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允许其以多种利率水平、多种投融资渠道自由存在,而不是一味地打压和简单地取缔;另一方面应在民间金融合法化后,将其角色定位于为民间金融规范化发展提供服务,在法律框架内放任民间金融的发展,减少不正当干预。

2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立民间金融的合法身份。如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管理与《贷款通则》、《担保法》、《商业银行法》等相关法规有一定冲突,而监管部门尚未确定相关制度。因此,在发展民间金融的同时,要严把市场准人关,维护市场主体的质量,建立健全市场退出机制。按照法律规定和市场原则实行破产,以保证中小金融机构健康高效地运行。同时应加快制定、完善和落实《放贷人条例》、《民间融资法》、《合同法》等法规体系,使合法的民间金融机构走上法制化轨道。

3实施差别化监管政策,建立健全外部监管。民间金融的规范发展,需要强有力的外部金融监管作依托,否则可能产生制度变迁中的更大风险。在建立民间金融监管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具有操作性的差别化监管机制和模式,矫正民间金融发展中存在的经营管理和信用不规范等突出问题。同时还应建立跟踪监测体系,防范民间借贷风险。

4促进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之间的有效合作和适度竞争。民间金融和正规金融可以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开展合作,如可以利用民间金融部门的信息优势降低正规金融部门的信息搜寻成本;利用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优势弥补民间金融机构资金不足的缺陷,提高整个市场的金融交易水平。另外,两者可以利用各自的优势在一个好的金融秩序下进行公平有序地竞争,享有公平竞争的机会,满足不同层次的金融需求。

5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规范民间金融行为。所谓利率市场化。是指利率由交易主体根据资金的数量结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自主决定。要积极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逐步取消利率的行政管糊,尽快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导向的利率形成机制,充分发挥利率在民间融资中的作用。利率市场化不仅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银行资金运作效率,而且有利于民间金融活动由隐蔽性向透明性转变,减少民间金融的监管成本,降低其活动风险。

篇4

生态学中把生命系统分成四个逐级递进的层次: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其中种群是栖息在某一地域中同种个体组成的群体;群落是栖息在同一地域中相互关联的种群的集合;生态系统是同一地域中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复合体。借鉴生态学原理,本文分别从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四个组织层次对产业生态学进行综述。

一、产业生态学概念的界定。目前,生态学理论在产业研究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一个属于环境科学,一个属于产业经济。环境科学领域的产业生态研究主要是把产业系统作为整个自然系统的一部分,研究产业活动及其产品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改善现有产业系统,设计新的产品生产系统,其最终目的是为人类提供对环境无害的绿色产品和服务。20世纪八十年代末,Robert Frosch和Nicolas Gallopoulos开展了“工业代谢”研究,旨在模拟生物新陈代谢和生态系统循环再生过程,认为可以建立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的产业生态系统。他们在“可持续工业发展战略”一文中正式提到了“产业生态学”这个概念。2003年Graedel和Allenby在《产业生态学》(第二版)中将产业生态学方法看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面向环境的设计、生命周期评价及物质流能量流分析等,由此引发了生态工业园、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概念。

产业经济领域的产业生态研究则主要是在借鉴生态学的概念、原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学科的方法与理论,研究各种产业现象。当前,该领域的产业生态尚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郭宁、梁雄健认为,产业生态学也就是企业种群生态学,主要研究种群内企业之间及企业与其所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环境因子与企业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孟薇、钱省三则将产业组织学与生态学交叉融合产生的组织生态学定义为产业生态学。这就导致在一些文献中,有的学者分别用产业生态、组织生态、企业生态、商业生态系统等不同的术语来分析大致相同的研究对象,从而产生了一定的概念混淆。生态学在产业组织理论研究中的应用被称为组织生态学,Hannan和Freeman在1977年发表的论文“组织种群生态学”,是公认的组织生态学开山之作,其认为在一个特定边界内的具有共同形式的所有组织构成种群,同一个种群中的组织对环境依赖程度的不同影响着这些组织的活动方式。1990年Singh编辑的《组织演化:新方向》把组织生态学的中心任务定义为“对社会环境如何决定组织形态的产生与消亡率、组织的创建与死亡率,以及组织形态的变化率进行调查。”Baum在2002年出版的《组织指南》一书中,则按照组织内、组织和组织间三个层次对组织生态学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总结和分析,提出了各个专题未来研究的方向。针对企业这一类特定组织,企业生态学研究生态学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除研究单个企业的作为外,还分析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包括企业种群生态学以及企业群落生态学。杨忠直在《企业生态学引论》中对企业生态学做了系统介绍和分析。1993年Jame F.Moore在《哈佛商业评论》上首次提出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1996年在其专著《竞争的衰亡》中系统分析了商业生态系统进化的问题,力主共同进化。但商业生态系统研究属于战略管理领域,故不在本文的研究范畴之内。

大多数国内学者认为产业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应该涵盖产业结构与产业关联、产业组织、产业布局、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等四大方面。据此,本文将产业生态学从生态学的视角出发来研究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分布、产业关联与产业环境的理论,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企业之间关系、产业之间及产业与其所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区域产业分布;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

二、个体层次的产业生态学。借助企业与自然生命体之间的类比分析,学者们开始从生态学视角出发来研究企业个体的生存发展问题,其研究内容包括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企业的成长与进化模型、企业如何获得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及其如何适应环境以及与其他企业的关系等。如新古典经济学创始人马歇尔借鉴达尔文进化论的思想,对企业成长的解释中包含了对遗传、自然选择和生物多样性的分析。爱迪思提出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企业的成长和老化同生物体一样,主要都是通过灵活性与可控性之间的关系来表现的,并以此解释企业成长的内部动力学机制。

我国学者韩福荣、徐艳梅在《企业仿生学》一书中,对企业进化、企业生命周期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林瑞基对由兼并引发的组织生命问题、企业的市场退出问题等进行了分析,而郑如霞则采用生物分类的方法将中小企业的成长与已知的生物现象作类比,依据其外在特征和组织功能的相似性,提出了描述产业特性及其分类的方法,并建立了中小企业追求成长的方向及生长和扩散的黏菌模型。值得一提的是,吴飞驰运用生态学的共生理论来阐述企业的性质,形成了企业的共生理论,指出从本质上说,企业就是人与人的一种权威共生的生存结构,从事专门的经济生产和交换,其运行机制的核心是命令机制,以权威命令来指导人的行动,以命令和计划来配置资源。

三、种群层次的产业生态学。在组织生态学形成的早期,西方学者集中研究的是种群问题。具体而言,种群是由在一个特定边界内的、具有共同形式的所有组织构成的集合,即存在于特定系统中的组织形式。1992年Hannan和Carroll出版的《组织种群动力学:密度,合法化与竞争》对组织种群动力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进行了实证与模拟分析,认为环境所能够提供的资源量有限,种群内的组织必然会以不同的方式展开资源竞争,并且因所占有的资源量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出生率、变化率和消亡率,综合表现出不同的密度依赖性。所谓密度依赖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特定种群的规模对组织进入和退出种群的比率有影响,因为不同的进入和退出比率及其组合会使种群的规模发生不同方向的变化。而同时,不同的种群密度也会反作用于进入和退出过程,使之发生相应的变化,以此保持种群和资源间的平衡。1995年Carroll和Hannan出版了《产业中的组织:战略、结构与选择》一书,对多种产业的演化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实证研究。

最近,国内学者罗珉在《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一书中,对种群生态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做了介绍。袁纯清则运用种群共生理论,分析了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改革,指出最优的金融共生模式是连续的、对称性互惠金融共生模式,提出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改革的最佳模式是以控股形式组建区域性的城市商业银行集团。在西方学者对于传统产业的种群生态研究已经取得若干成果的背景下,国内出现了一批研究高技术产业生存及发展状态的学者,如袁智德、宣国良从产业生态基本要素出发,概括了高科技产业种群基本特征,对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进行了分析。

四、群落层次的产业生态学。群落是占有一定空间的多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体,这些不同生物的种群彼此相互作用,使群落比单独一个种群存在时更加稳定。产业集群是指同一产业以及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企业在同一地理位置上的集中,产业集群的企业构成以及企业间关系与生态群落有类似之处。产业集群的生物学特征使一些学者开始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研究产业集群。如仇保兴就借鉴了生态学的原理,进行小企业集群的生态研究,指出集群中的每一个企业都要找到自己的生态位才能保持集群的稳定。周浩以生态学中的Logistic模型为基础提出了卫星式产业集群和网状产业集群的企业共生模式。何继善、戴卫明指出产业集群要保持生态平衡,集群内企业间必须保持一定的差异性,形成功能完善的分工协作网络,保持与外界的物质交流和信息交流。

张艳辉则研究了生态群落演替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指出群落演替是指群落依次取代的现象,群落的演替是一个有规律、有方向的过程,区域的产业结构组成类似于自然界的生态群落构成,这种产业结构组成也可称之为产业生态群落,由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企业或产业构成,产业结构的升级同样要遵循其固有规律,如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自然生态系统中,每一个群落在发展的同时都在改变环境条件,并创造着新的环境条件。环境的改变将越来越不利于本群落的生存和发展,但是却为下一个群落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同样,区域的产业结构特征也是区域产业发展环境的产物。产业结构处于不断演进、升级过程中,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也在不断影响和改变着区域经济、社会环境,从而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基础环境。

五、系统层次的产业生态学。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即生命支持系统和生命系统)缺一不可,产业生态系统同样如此,产业内的企业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要素。林共市从产业生态的基本要素(企业、人、技术及资本)以及产业上中下游层次的完整性、各层次内企业附加价值链的能力、企业密集度、产业技术的完整性和商品化经验等方面分析了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高科技产业生态系统的健全程度。郝刚等人提出了区域产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分析框架,讨论了其外部影响因素、产业生态系统的发展动力和区域产业的贡献。

篇5

财务报表其他手段的表外披露,是指因不符合确认标准而在表外补充报告的信息。自1984年12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了第5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提出财务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即披露)的四个程序以来,FASB和SEC(美国证券监督委员会)制定了许多表外披露规则。表外披露信息得到迅速的发展,现行的财务报告动辄几十页、几百页,而除了三张报表外,其他的都是表外披露信息。

占美松(2008)将表外披露性质静态地解释为会计合约中的剩余控制权:管理当局在会计信息生产和提供方面的剩余控制权更多地反映在表外披露上;表外披露规则也体现了各国证券监管机构对证券市场的剩余监管权。这间接地解释了表外披露规则增加和表外披露信息扩充的原因,现行的表外披露规则和财务报告都有超载的倾向。事实上,在某种意义上,表外披露的会计合约剩余控制权论从一个角度也说明了表外披露是“准则后”的问题,即表外披露规则和表外披露信息为表内确认准则和财务报表提供善后功能,以极力弥补财务报表的不足。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有很多,如表内确认准则制定的滞后性和刚性;会计准则的一般性和企业自身的特殊性,即表内确认准则具有大众性,而企业的财务状况具有自身的特征;同时表外披露还要反映管理当局自身的企图等。

在具体准则的短期制定上来考察,制定某些表外披露规则是制定表内确认准则的辅助手段,即财务报表因格式和容量的限制,制定机构在制定表内确认准则同时制定某些表外披露规则。从会计程序来看,是先有确认、计量和记录等程序,然后才有披露(包括表内披露即报表列报和表外披露),即确认在前,披露在后。所以一般情况下是先制定表内确认准则,然后才制定披露规则,以前后逻辑一致地反映企业综合状况。然而,陈秧秧(2009)认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在制定金融工具准则时实际上是按披露和计量两个阶段进行的,即先制定披露(即呈报)规则,然后制定表内确认准则,这与传统的会计程序相反,FASB在制定金融工具准则和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时也是先制定表外披露规则,然后制定表内确认准则,这导致后来制定的确认准则与以前制定的披露规则不一致而重新修改原来的确认准则。从这方面看制定表外披露规则是制定表内确认准则的过渡阶段。

事实上,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准则制定机构很难及时地制定出高质量的准则。这些原因包括:金融工具变化日新月异,出现许多以前没有的新业务,而且愈加复杂,市场上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层出不穷;有些创新的金融业务会继续存在,并将会普及,有些业务则会被新的业务所替代,准则制定机构要花一段时间进行以下考察:这种业务是否有稳定性,它的发展趋势如何,是否具有广泛性,纳入报表是否有必要,现成准则是否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等;或在制定过程中考虑与金融机构合作,听取金融监管机构的经验及建议;准则的制定,包括具体的立项,讨论稿,征求意见稿,论证到最后的投票决定,具有繁多的应循程序,这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有些业务太过于复杂,将其纳入财务报表的难度太大,准则制定机构暂时想不到好的应对策略。

然而,表外披露信息不只是被动地补充财务报表,表外披露规则并不只是确认准则的附庸,表外披露规则也不仅仅是表内确认准则消极、被动的过渡阶段。从长时期会计的变化与发展来动态地考察,表外披露信息与表外披露规则主观、能动地孕育着具体会计准则的渐进性、诱致性制度变迁。

二、会计准则变迁的种类

会计准则作为一种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安排(刘峰,2001),是会计人员进行会计业务处理的准绳。作为一个更大系统(社会经济系统)的子系统,它是随着环境和形势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从而形成了会计准则的变迁。

刘峰(2001)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会计准则的变迁:审计从自愿安排变迁到强制安排,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权和准则制定机构的变迁(以会计“职业界”为主进行考察),国际会计准则的变迁(从学术研究到管制规则的角度),中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变化(从被动创新的角度研究)。这些研究概括起来就是准则制定机构与准则制定权的变迁及审计制度的变迁,它揭示了世界各国会计准则变迁后面所隐藏的经济学实质。谢德仁(2001)从管理当局剩余控制权收缩的角度考察了会计准则变迁,其研究的主要是准则制定权的变迁,他认为在美国,1906年以前为管理当局独享会计规则制定时期,1906年至1933年为政府与经营者共享会计规则制定权时期,1933年至现在为政府享有一般通用的会计规则制定权时期。

拉坦(1978)认为,一种制度通常被定义为一种行为规则,它们被用于支配特定的行为模式与相互关系。制度包括组织,一种组织一般被看作是一个决策单位――一个家庭,一个企业――由它来衬托对资源的控制。制度变迁和制度发展是指:一种特定组织的行为的变化;这一组织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在一种组织的环境中支配行为与相互关系规则的变化。特定组织行为的变化包括制度制定机构的变迁,组织与环境的相关关系的变化包括制度制定权变迁,而组织的环境中支配行为与相互关系规则的变化则包括具体的制度变迁。

制度及制度变迁理论的文献较多,也极为复杂,制度变迁有不同的划分方法,本文将制度变迁划分为制度制定权和制定机构的变迁与具体的制度实物的变迁,刘峰和谢德仁研究的主要是前者,事实上,笔者查阅会计准则变迁和制度变迁的资料后发现,大部分是混合研究会计准则的变迁,而单独对制度实物――具体会计准则的变迁的研究极少。

两种变迁之间不是独立的,它们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制度制定权和制定机构直接决定具体的制度实物的变迁,具体的制度实物变迁是制度机构制定制度的结果,制度制定权的安排和制度制定机构的设置与运行决定了具体制度实物的质量,程序合理、多方参与的制定机构才能制定高质量的制度实物;而制度制定权与制定机构也是一种具体的制度实物。具体制度实物的变迁不是被动的,如果社会各界对制定出的具体的制度实物不满意可能造成制度制定权的直接变更及制度制定机构的改组。历经几百年,美国会计规则的制定已经完全成熟:以职业界为主,从放任自流演变为由具体机构制定会计规则,即由FASB制定表内确认准则,SEC保持最终的否决权并制定财务报告披露规则,而企业具体业务的处理更是在管理当局的控制之下。这使得具体准则的变迁孕育着新的形式,即它开始要经过表外披露这个阶段。

三、表外披露与会计准则渐进性、诱致性变迁

据Zeff(2004)对美国会计准则制定的考察,因为财务报表信息对投资者的影响巨大且直接,会计准则具有很强经济后果,在现代意义表外披露出现前它们基本上是由FASB和SEC召集专家和学者进行有组织、有计划、封闭式的制定和修改后再强制向外推行,虽然力争程序公正、公平、公开和合理,但从各个方面看它们更多是强制性、直接性的准则变迁。而在FASB颁布SFAC NO.5后会计准则具体实物彻底形成了自愿披露强制性披露规则表内确认准则渐进性、诱致性制度变迁的方式,这具有深远的意义,而具体会计准则的变迁包括所规定的披露内容、披露方式及披露标准的变迁。

林毅夫(1989)对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作了区分。诱致性制度变迁是一群人在响应由制度不均衡引致的获利机会时所进行的自发性变迁,具有自愿性、渐进性的特点,它是在原来的制度安排下无法得到获利机会引起的。而强制性制度变迁是由政府法令引起的变迁,它具有强迫性、即刻性特点,是由不同的行动集团共同对现有收入进行重新分配引起的。

使用者对信息的需要是时刻变化的,从长远来看,使用者对信息的需要是无止境的。如前文所述,从技术角度看,很难及时地制定高质量的表内确认准则。从政治的角度看,正式制度是这样的一种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中规则的变动或修改,需要得到其行为受这一制度安排管束的一群人的准许。也就是说,无异议是一个正式制度安排变迁的前提条件,因此,正式制度需要创新者花时间、精力去组织并得到这群人的一致意见(林毅夫)。所以说,正式会计规则的供给和变化是不足的,其制定永远滞后于经济及社会的发展变化,包括时间上的滞后,内容上的滞后及质量上的滞后。但信息使用者与管理当局是互动的,因为表外披露体现了管理当局在信息披露上的剩余控制权,管理当局会因为自身的目的主动迎合使用者的需求,或者因为管理当局与外部信息使用者的特殊关系等,它会在数量上、内容上及质量上提供超过会计规则所要求的信息,而逐渐提高所披露信息的数量、内容及质量,并长期保持下去。这可以降低中的成本,形成会计信息披露中的私立秩序。事实上,信息披露中的私立秩序的本质是信息披露中的剩余控制权,它是后者的外在表现形式。

正式制度的供给是有限的,而私立秩序是无限的,到处存在。正式制度具有全面性、无条件等特点;而私立秩序则正好相反,它具有非全面性、有条件性。正是由于私立秩序的存在,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正式制度供给的不足,但也因此形成了制度不均衡。会计信息披露中的私立秩序种类很多,庄智华(2008)认为它包括以前的民间审计、关系型治理、声誉秩序及会计伦理等,但管理当局在表外披露强制性规定之外的信息、或利用它的剩余控制权提高强制性披露信息的质量也是一种私立秩序。实质上,它是关系型治理、声誉秩序及会计伦理秩序的具体体现。它既可能是因为管理当局与某些使用者关系良好而主动提供某些信息,也可能是因为管理当局的道德和素质而主动向使用者披露某些信息,或考虑自身声誉而使管理当局主动向使用者提供信息。信息披露中的私立秩序提高了管理当局的收益, 包括经济收益、声誉及道德收益等,并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效仿, 在相互效仿中相互看齐。所以说私立秩序是由利益相关方(行动集团)自我实施的制度,林毅夫认为私立秩序也是一种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中规则的变动和修改最初由个人或小团体完成, 它用不着也不可能由群体统一行动。但利益相关方只提供了一定的土壤和条件,由于私立秩序的不足,到了合适的时机,权力机构要积极地正式介入并将它合法化和制度化。

很明显,管理当局根据需要在表外进行自愿披露,形成私立秩序,逐渐由权力机构制定表外披露规则,再在合适的时候制定确认准则是会计信息的自然转化,是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渐进性、诱致性变迁。

四、表外披露规则变迁的影响因素

科学技术变迁,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社会组织及社会意识的进步等对制度变迁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在会计准则的渐进性、诱致性变迁中完全可以得到体现。先是由部分企业的管理当局主动在表外披露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信息,形成表外披露中的私立秩序,并引起更多的其他企业效仿,然后是证券监管部门开始介入制定表外规则,最后转化为表内确认准则。

许多制度经济学家认为科学技术变迁是制度变迁的基础,技术变迁决定了制度变迁。技术变迁与制度变迁的关系是现代制度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点,科学技术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形成新的收入,或降低了社会成本(包括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因此人们重新安排一种新制度来吸收技术变迁带来的经济利益。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在财务报表分析中的应用,表外披露自它开始出现后,在近几十年里得到飞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在社会中得到普及和应用,社会传递财务报告及分析复杂的表外披露信息的成本大为降低,管理当局向外披露更多的信息能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故监管机构制定的表外披露规则越来越多。现代通讯技术变革和交通的发展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同时也使资本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逐渐形成全球统一的资本市场,为了应对全球资本市场规模的扩大,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管理当局都会针对其他国外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的特点在表外披露信息上做出调整,而一个国家的证券监管机构也会针对国外上市公司的特点,在表外披露规则上做出调整,如希腊曾要上市公司进行双语披露(希腊语和英语)。事实上,有些技术变迁直接引起表外披露规则的变迁,有的是技术变迁引起了其他制度的变迁,再引起了表外披露规则的变迁。

社会组织变迁对表外披露规则的变迁也不可小视。管理当局提供的信息越来越多,表外披露的信息变得越来越复杂,虽然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的发展降低了交易成本,但大型上市公司的复杂的财务报告也不是一般人所能胜任的。但人们在资本市场上建立了机构投资者,培育了证券分析师,它代替一般的分散投资者使用和分析财务报告,大大节约了社会上分析利用财务报告的成本,这使得表外披露内容增加,并导致了表外披露规则的变迁。另一例子就是分部报告规则的形成,随着市场的扩大和业务的复杂,现代企业采用集团公司的组织形式,它既有业务分部,也有集团分部,这些不同的分部既有自身的收益,也有自身的风险,但总体而言,这些组织形式扩大了企业自身的收益,作为降低社会交易成本的信息披露必定要对此有所反应,以增进资本市场的效率,这就导致分部报告规则的再现并促使其变迁。

社会各种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也会引起表外披露规则的变迁。 如随着社会生产技术的提高,社会上生产了越来越多的物质产品, 但物质产品丰富的同时,干净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等社会要素变得越来越稀缺, 其相对价格也会越来越高。社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干净的水、土壤、空气等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这除了要求企业改进技术以减少污染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外,在社会制度层面上还要求企业在表外披露企业为减少污染和提高资源利用率方面所做的努力, 这就导致环境会计和资源会计的兴起,管理当局开始自愿披露这些信息, 并可能进一步导致了表外披露规则的变迁。

虽然很多因素导致表外披露这种财务会计中的私立秩序向表内转化,但私立秩序转化为正式制度要有时机,也要考虑很多问题,更是个渐进的过程。并不是所有的私立秩序都能转化为部分正式制度,有些私立秩序永远不能转化为正式制度,转化的只是部分私立秩序,现实社会都是正式制度与私立秩序并存的。因此,会计信息披露中的私立秩序有两种作用,一是在正式会计规则无法规范的区域起到补充作用,二是成为新的会计规则的源泉,这体现了矛盾的对立又统一的规律。大部分表外披露规则是制度变迁的过程,而部分强制性表外披露规则和全部的表内确认准则是制度变迁的结果。

管理当局信息披露的空间越大,建立私立秩序可能性越大,越有可能形成制度渐进性、诱致性制度变迁;否则形成直接性、强制性变迁的可能性越大,而部分表外披露规则及表内确认准则的空间太小,很难孕育制度的渐进性、诱致性变迁。同时,由于制定表外披露规则是证券监管部门的剩余监管权,证券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则进行实时监管,而且,制定的表外披露规则的程序没有表内确认规则严格,这利于监管机构将信息披露中的私立秩序适时转化为正式制度,时机成熟后由准则机构制定表内确认准则。因此,正是因为表外披露性质是会计合约中的剩余控制权使它孕育着私立秩序,而证券监管部门的实时监管使它逐渐转化为正式制度并进一步变迁,形成了会计规则渐进性、诱致性制度变迁。

五、表外披露在完善会计准则上的效应

事实上,由于准则制定的计划性、组织性造成其制定相对滞后,而社会经济环境一直在发展变化,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经常变更,管理当局要平衡各方面利益关系,监管机构要稳定资本市场等原因,会计信息披露的渐进性、诱致性变迁将成常态化。各类表外披露信息向表内确认信息转化是管理当局寻求被管制的过程。这种渐进性、诱致性制度变迁过程是缓慢的,但从制度变迁理论来看,它融合了大部分被管制者的要求,减少了制度的直接性、强制性变迁的适应、磨擦成本,实现了会计准则的制定从强制监管到公共治理的过程,因此所形成的制度往往是高质量的,能适应资本市场的需求,是有效的制度制定和变迁方式。

直接性、强制性的制度变迁能一步到位,是高效率的,但从效果来看,它可能是有用的,也可能是无用的,而且其实现有很多条件。而表外披露和表外披露规则不仅具有补充表内确认准则的功效,还能通过试错为表内确认准则的制定积累经验和相关的技术。在现实会计准则中,表内确认准则只是报告信息海洋中一些分散的岛屿。

因此,会计准则的变迁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表外披露规则的渐进性、诱致性的变迁;第二个层次是部分表外披露规则和表内确认准则的直接的、强制性变迁;第三个层次是准则制定权与制定机构变迁,它包括准则制定权与准则制定机构的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三种变迁是层次递进的,前者推动后者,此起彼伏。表外披露规则的变迁,表内确认准则的变迁,以及准则制定权和制定机构的变迁构成了会计准则变迁的体系,共同促进会计准则质量的提高。其关系可以用图1表示:

自愿披露强制性披露规则表内确认准则的制度变迁过程改变了以往的工具性准则制定方式,形成了商谈性准则制定方式。由于这种准则变迁是开放性、参与性、弹性、灵活性和快速反应性相结合的,融合了各方面的意见,因而使得最后的会计准则受到的质疑最小,也能保持准则制定权和制定机构的稳定性。事实上,尽管自1984年以来FASB和SEC受到过不少抨击,也曾一度遭受到严重的危机,然而,相对于30年代至70年代初CAPAPBFASB的变更,FASB成立已经运行了近四十多年,目前还看不到它发生大变更的可能。其中的原因很多,如FASB开始制定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并用它指导会计准则的制订,FASB构成合理、运行机构科学,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逐渐形成了从表外披露开始的渐进性、诱致性会计准则变迁。

自愿披露强制性表外披露表内确认准则的过程说明了表外披露具有准则前功能,它是预备性的表内确认准则。事实上,自愿披露和部分强制性表外披露规则的准则后功能及本文所讨论的前准则功能使得它类似于法学里面的“软法”,而部分表外披露规则和表内确认准则是法学里面的“硬法”。

六、表外披露对会计准则变迁的完善

形成诱致性制度变迁有几个重要的因素:正式制度的刚性及滞后;行动团体进行制度变迁的动力和对先进制度的需要;行动团体具有制度变迁的空间;制度变迁的结果能较快地被权力部门所承认。而这些完全可以在具体的表外披露规则到表内确认准则的形成和演进中得到体现。

虽然表外披露孕育着会计信息披露中的私立秩序,并且它形成了会计准则的渐进性、诱致性变迁,但这种孕育与变迁所依赖的因素是要有一定条件和社会环境的。首先,监管部门要允许并鼓励自愿披露,在现行财务会计理论无法明确的区域应给管理当局较大的信息披露权,形成会计信息披露的私立秩序,再由其来引领表外披露规则与表内确认准则的制定,禁止自愿披露就扼杀了会计规则的渐进性、诱致性变迁,事实上,从近几十年的会计发展来看,现行的表外披露实务已经引领了财务会计的发展。其次,最重要的是,建立产权保护制度、投资者的自由进入与退出资本市场机制,形成有效经理人市场,壮大机构投资者,诱使管理当局主动向使用者提供高效、有用会计信息,培育形成会计信息披露私立秩序的环境,避免形成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再次,要使证券监管部门的权利与责任对应,保证其运行的资金,避免社会各界对其施加不合理的压力,并对其组成成员和运行程序进行设计以促使它合理、公正地制定表外披露规则,并进一步变迁。最后,要做好证券监管部门与准则制定部门在制定会计规则上权力和工作的配合与衔接,为各种会计规则和制度向高层次的转化提供条件。否则,表外披露成为会计规则的渐进性、诱致性变迁的过程就不会产生。

[本文系华中科技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青年项目“表外披露与财务会计运行机制研究”(01-09-300912)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葛家澍:《SEC采取异常行动对IASB的影响的分析》,《审计研究》2008年第3期。

[2]占美松:《表外披露性质解读:剩余控制权视角》,《会计研究》2008年第10期。

[3]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刘峰:《会计准则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刘峰:《会计准则变迁》,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6]谢德仁:《企业剩余索取权:分享安排与剩余计量》,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7]陈秧秧:《IASC/IASB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制订之演进》,厦门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