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类专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4 09:39: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工类专业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化工类专业论文

篇1

关键词: 化工制药类专业 毕业设计(论文) 改革

毕业设计(论文)是工科专业学生大学四年最后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1],是对大学四年综合知识的总结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阶段。对于化工制药类专业本科毕业生而言,毕业设计不仅是对动手能力和所学知识能力的全面考查,而且是对创新能力和掌握新知识能力的全面衡量。

在当前人数多、时间短的情况下,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实验条件加强对学生的综合培养,是每一位指导老师面临的挑战。目前的毕业环节管理模式已经运行多年,已不适应新世纪化工制药技术及相关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2],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急需改革。为此,我们从毕业设计的制度建设、选题内容、过程管理、答辩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

一、以不断完善的管理制度保障毕业环节的质量

完善的教学文件和规章制度是毕业设计正常运行的保证。学院制定了《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管理的有关规定》,对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老师、学生等提出具体要求,这些规章制度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高质量完成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由于考研复试、找工作等原因请假情况较多,学院根据请假时间长短,采取多级审批和登记制度,并要求学生及时请销假。对于无故缺勤一周或请假累计达四周者,取消答辩资格,成绩按不及格计。

对在校外进行毕业环节的同学制定了更严格考核制度。校外的同学,由学院指导老师负责进行定期检查、考核,每两周向学校导师递交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并在企业工作结束时由企业给学生填写鉴定意见,以此作为判定该生论文成绩的重要参考依据,由学院负责组织答辩,给出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另外还要求学生必须在中期检查前一周和毕业答辩前两周返回学校,准备毕业论文及答辩。

此项规定确保了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的出勤率,并提高了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保证了毕业论文和答辩的质量。

二、以合理的选题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

注重提高化工制药类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是工科院校教学工作的重点。因此,在选题上,应尽量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际动手操作。一些教师科研工作业绩突出,承担大量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但是工程设计类题目较少,以实验研究为主,由于教师的科研课题直接与学生毕业设计课题相关,这也导致毕业环节课题中工程设计类题目较少,部分学生只会做试验,不懂工艺流程设计,成为偏科型人才。工程设计是化工制药类生产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我们培养具有此方面素质的人才,因此在毕业环节中学院鼓励增加设计性课题,并为参加设计性课题的同学无条件提供上机条件,确保学生的设计时间,提高效率。

三、用对过程的管理及时解决过程中的问题

在我国高等教育现状下,学生往往理论比较扎实,实验动手能力较弱,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常常束手无策。虽然毕业设计时间受到限制、毕业设计课题存在局限性,但是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是非常必要的。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的条件,结合毕业课题,使学生在充分了解前人所做工作的基础上,在技术路线、研究方法等方面有所创新,自己独立设计并安排完成整个实验过程,最终完成毕业设计。

指导老师要在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以身作则,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本科生的毕业设计指导中来,与学生共同完成毕业设计的任务,制定周密的计划,采取严谨的科研态度。毕业设计期间,我院要求老师每周指导学生的次数不低于3次,每次不低于4小时。老师要经常检查学生毕业设计的具体进度等情况,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善于发现问题,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已的见解,并定期组织毕业环节进展的汇报会,开展相互讨论和交流,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给予具体指导,及时指出不准确、不严密的地方,以及如何克服和改正错误的方法和途径。针对一些重点问题进行深入钻研,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逐步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方向发展,从各个环节加强对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严格对学生的要求和管理,激发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兴趣,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帮助学生克服科研上的困难,培养他们肯吃苦、肯动脑、勤动手的良好的科研素质,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更好地锻炼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并顺利完成其毕业设计。

四、用三级二次答辩的形式使学生得到锤炼

毕业答辩是对毕业设计的良好总结,通过答辩把学生在毕业设计所做的工作进行总结、汇报和交流。高校本科毕业环节是学习、实践、探索和创新相结合的综合教学环节,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教育教学环节,指导老师要抓好毕业设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把学生毕业论文答辩看成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最好机会。但是,有的同学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实验进行得也很好,但由于自己的表达能力较差,不能够很好地将自己的工作完整地表述出来,这就需要在毕业答辩环节得到更好的锻炼。

我院每年本科生毕业答辩都进行“三级毕业答辩”,包括小组答辩、系级答辩和院级答辩。顺利通过三级答辩的同学可取得毕业论文的合格成绩。此项政策我院已开展很多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近几年我院对毕业环节提出了几项改革措施,并加以实施,成果显著。

一是系级答辩过程中指导教师与自己的学生采取“背靠背”的形式,即二者不同时出现在同一答辩组,以提高对答辩学生的要求。二是院级答辩采取“二次答辩”的形式,即每个系级答辩小组答辩成绩最后1―2名同学参加院级合格答辩,凡院级答辩不通过的学生毕业论文成绩为不及格,并将参加学院于同年的7月初至9月初组织二次合格答辩,通过者方可取得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

答辩过程中要求学生在8―10分钟内阐述清楚毕业论文的核心内容,PPT的制作要求内容精练、突出重点,不允许出现大量的文字内容,应以课题背景、实验结果与讨论、创新点等作为答辩PPT的关键内容。并且每位同学要求有5―7分钟回答问题的时间,这就能充分反映出每位同学毕业环节过程中具体工作情况和对本课题的熟悉情况。

通过改革毕业答辩形式,促进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效果显著。学生制作的PPT精美程度明显提高、内容精炼、错误明显减少;学生在答辩过程中能够做到语言简练、重点突出、避免了答辩过程中照本宣科的情况出现,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几个重要环节管理的改革,强化了毕业设计(论文)各个环节的重要性,充分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实践能力,为今后学生走向社会进入工作岗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倪化境等.提高毕业设计(设计)质量的探索与实践.化工高等教育,2004,3:101-102.

篇2

摘要:结合本校实际,对高师院校化工类专业转型改革进行了研究与实践。通过转变观念,推动专业转型改革求实效;落实校企合作,立足地方求发展;强化实践,打造特色求支持,取得了良好成绩。

关键词:高师院校;工科;专业转型;实践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0-0105-02

高院校化工类专业一般是依托化学师范专业而派生出来的,天生带有师范遗传基因,表现在就业师范化、专业实习学校化、主干课程理论化、学习氛围师范化[1],导致培养的化工类专业学生缺乏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进而缺乏竞争力。我校化工类专业2014年被批准为河南省专业转型发展改革试点专业(集群),在专业转型改革方面开展了研究与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转变观念,推动专业转型改革求实效

大学,历来被视为研究高深学问的学术机构,始终陷于“扬学抑术、尊学贬术”的境地[2]。高师院校化工类专业必须遵循办学规律,以转变观念为先导,跳出师范的思维模式,推动专业转型改革取得实效。

1.明确专业定位,由知识型人才向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转变。专业转型发展要求学校办学与地方经济发展对接,专业设置与地方主导产业对接,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对接,人才培养规格与工作岗位要求对接。因此化工类专业集群的培养目标应着重培养学生“将理论转换为技术、将技术转换为生产力和产品”的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化工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我校化工类专业集群主要对象为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材料化学专业,课程开设以理论课与实践课并重,特别强化知识应用和工程特色,使学生在众多技术领域具有用武之地。

2.调整课程设置,由偏重理论性课程向加强应用类课程转变。工科专业应打破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知识轻能力、重技术轻素质等片面的教育观念[3]。我院邀请相关企业专家共同完成了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材料化学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培养方案在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拓展、素质拓展、通用技术等平台课程体系中,新设置了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现代化工物流技术、现代化工商务、能源工程、化工过程模拟及其应用、化工节能原理与技术、化工实用技术等应用型课程和工程制图与CAD、化工实训、化工过程虚拟仿真等实验实践课程。按照“知识、能力、素质”相结合原则,更注重实践与实训,增加实验、实习、实训等实践学时,使实践环节总学分达35%以上。邀请企业专家增设了“企业专家报告或讲座、化工企业生产试车开车规范”等应用性课程。前三年学生在学校接受理论和实验学习,最后一年开展校内训练和工厂实践相结合的专业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突出应用,突出训练。

3.改变课堂教学形式,由注重理论灌输向突出能力培养转变。我校按照工程问题、工程案例和工程项目组织教学内容,采用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学习、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等研究性学习方法。通过案例教学、专题讨论、专题讲座、情景模拟等形式,突出实用性,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4]。(1)实施生活常识联想教学法。化工原理教学中的流体流动与输送、传热过程、吸收过程、精馏等实施了生活常识联想。(2)实施案例教学法。板式塔设计教学,通过分析回流比对精馏过程的影响,选定回流比使操作与设备总费用最小,达到经济上的最优化。案例考察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工程理念。环境工程教学结合信阳化工厂、污水处理厂等“三废”的处理实例,介绍各种工程的工艺参数、运行效果,强调工程注意事项,引导学生提炼和归纳。(3)实施自学辅导教学法。环境工程教学要求学生对污染处理设备或构筑物进行自学、资料检索,通过自学阐释设备或构筑物的结构特点、不足之处,提出完善的想法和理由,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引导深入思考。这种不局限于课本的教学方式,引起学生独立思考的兴趣,提升了学习效果。(4)实施游戏、演讲教学法。选择了“再说环境风云”、“环境保护永远在路上”等主题,开展环境工程讨论式教学,学生用新闻播报、小品或演讲的形式展示问题、分析问题、点评问题,通过不同形式表达小组或个人的观点。(5)实施调研学习法。环境工程教学课后提供了“面对酸雨的对策、浅谈农村乡镇企业小化工污染防治的对策、论交通与大气污染、论城市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的途径和措施”等思考讨论问题,学生通过问题分析与文献查阅来实现。选择“信阳市污染源调查、某化工厂污染程度和主要污染物分析、信阳市自来水水源调查”等调查研究性课题,通过社会实践调查,学生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深刻体会到了环境工程课程的重要意义。

二、落实校企合作,立足地方求发展

地方产业集群的发展为地方高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地方高师院校工科专业在未来竞争中的成败取决于与地方经济建设结合的紧密程度[5]。

1.引进来。高师院校化工类专业集群应完善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积极推行基于实际应用的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用一体的实训基地,构建符合化工真实环境的技术技能体系和实训体系,不断推进化工专业(集群)与经济建设的紧密结合。近年来,我院与海客迈斯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河南甾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学校设立了校企联合研发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孵化基地,企业提供研发、训练项目和委派指导教师,在企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学生参与项目研发和创业训练,实现校企双赢。

2.走出去。化工类专业设置的基本宗旨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专业发展方向应与区域产业集群发展趋势相适应。近年来,我院与海客迈斯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河南甾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光山博正树脂有限公司、莱帕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了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实习实训基地,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应用技术型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在校企合作中形成了“资源共享、利益共赢”的多赢局面,提升了化工类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强化实践,打造特色求支持

高师院校是高校中的弱势群体,在地方高师院校专业转型的过程中,必须采取学科―课程―职业―专业的专业成长路线,走“以特色求发展”之路[2]。

1.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新的培养方案中,构建了实验教学、课程实践、认知见习、专业实习实训、科技文化课外实践、科技创新训练、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新体系。新建了化工过程实训基地、化工过程虚拟仿真实训室、科技研发实训室、校企合作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室等,购置了精细化工生产线、常减压精馏和危化品特种作业实际操作仿真实习等实训设备和软件。化工原理等技术类课程均设置了课外实践学时。实现了包括“助理实验员、助理研究员、学科竞赛、自主实验、课外实践、科研基金项目”等全方位开放实验室。

2.强化实践考核。积极改革实践课程考试方式和考核评价体系,实施了闭卷笔试、口试答辩、实际操作、论文资料综述、方案设计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把考试考核变成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高校专业转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师生重视,人才培养质量越来越符合应用技术型人才要求。近三年来,我院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学生在《Supramolecular Chemistry》、《化学世界》等期刊145篇;承担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10项;完成校大学生科研基金27项,获得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省级奖6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化学化工类专业(集群)转型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参考文献:

[1]杨烨.“非师范”的师范化:地方高师院校专业转型中的问题与应对[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7,28(2):158-160.

[2]唐卫民,彭万英.大众化背景下我国地方高等院校的专业转型[J].辽宁教育研究,2008,(4):26-28.

[3]周诗彪,肖安国,黄小兵,等.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转型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文汇,2015,308(3):59-60.

篇3

【关键词】工作过程;高职;化学教学;改革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各专业的课程设置一般都按职业素质课—职业知识课—职业能力课—职业拓展课—公共选修课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化工类专业的化学知识主要以职业知识课的形式安排于教学中,课程一般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这种课程设置方法其实仍是沿用着普通高校原有的传统做法,注重的是学科的完整性,各课程教材一般仍都是普通高校原有教材的删节版,基本上未能反映出高职院校所倡导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特色。因此,加大力度进行高职化工类专业的化学教学改革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任务。

1.高职化工类专业化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审视现实,不难发现,高职化工类专业化学教学主要存在四方面问题:

1.1不同课程间有些教学内容重复

目前,由于高职教学仍基本上沿承着普通高等院校长期贯用而形成的教学体系,其最大特点是:各门课程相互独立,学科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强。然而,正是由于各课程之间过于注重学科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从而造成了不同课程间有些教学内容的重复。例如,酸碱质子理论、溶液酸碱性、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盐类水解、缓冲溶液、沉淀溶解平衡等这些知识点,在无机化学中已作重点介绍,但在分析化学中仍列为重点内容;化学平衡理论、化学反应速率这两个知识点,在无机化学已作重点内容学习,但在物理化学中仍浓墨重彩。

1.2各门课程教学内容偏多

由于在编写化学课程时仍过于关注学科式教学体系,这种面面顾及的做法必将导致课程教学内容偏多。教学内容的偏多对学习能力普遍不高的高职学生所造成的后果是:(1)增加了学习负荷,学生难以集中精力对某些重点知识进行全面理解,出现一知半解的现象难以避免;(2)每门课程由于过于关注各自的教学体系,导致不同专业所学习的化学知识内容都相差不多,不能突出各专业的特色,学生难以理解所学内容对所读专业的普遍实际意义,因而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不高;(3)由于教学内容偏多,导致学生无暇对各知识点进行梳理内化,更无法进行深度探究某个具体化学理论对所读专业的某项技能的具体实际意义,学而不精的现象因而普遍存在。

1.3大多数课程教学内容应用性差

大多数化学课程教学内容应用性差,究其原因主要有:(1)编写课程时所追求的学科完整性、系统性与解决实际问题时的零散的、不成体系性不相衬,致使所学知识向专业必需能力的转化存在很大困难。(2)传授知识时过于强调“是什么”、“为什么”而忽视“怎么用”、“如何做”,未能把所传授知识与实际工作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感到所学知识过于抽象,感觉不到高职院校那种学以致用的氛围。

1.4未能充分发挥出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

目前,高职化学实验教学主要存在四方面的不足,即:(1)重视获得实验结论,不重视展示实验的全过程;(2)重视实验的操作或演示,忽视实验过程的问题设置;(3)照方抓药的验证性实验多,尝试设计的探究性实验少;(4)重视实验的量,不注重实验过程的质等。毋庸置疑,这样的化学实验教学只能使学生加深对相关化学知识的理解,但难以起到熏陶学生岗位职业技能的形成作用。关注实验实训过程的各环节,是促进学生岗位职业技能成长的关键,但这一点正是我们现在最缺失的。

2.高职化工类专业化学教学改革实践与探讨

针对高职化工类专业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较有成效的教学改革实践与探讨,主要做了五方面工作。

2.1基于工作过程选取各课程教学内容

基于工作过程理念选取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各课程的教学内容,其基本做法就是打破各门化学课程原有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本着“必需和够用”为原则,根据各专业职业岗位需要选取在完成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并在原规定学时内有侧重的进行教学。

例如,对于化学制药专业,无机化学课程中的物质的量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配位化合物、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分析化学课程中的四大滴定,有机化学课程中的有机化合物合成等都是与该专业关系十分密切的,这些必须作为重点内容传授;而对于无机化学课程中的原子结构、分子结构、电化学、有机化学中的石油、煤、塑料、橡胶等知识可以说与该专业不是很密切,因而可以减少学时甚至根本上可以省去。对于各课程实验内容的选择,其取舍原则同上。例如,对于工业分析专业,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因“滴定操作”是该专业岗位能力的重要组分,我们在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中都有意地增加了教学比重,不但安排了酸碱滴定实验,还增加了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无水滴定等实验内容,而对于诸如化学反应速率等实验则省略。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我们还对不同课程间重复的内容一一进行了取舍,但其取舍是在保持各课程授课学时不变和知识能顺畅衔接的基础上进行的。实践证明,由于各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学生感觉到所学东西在未来的实际岗位上确确实实有用,无疑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2.2基于工作过程优化教学手段

为了使学生在各课程的化学教学中更好地得到职业岗位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熏陶,我们必须基于工作过程理念优化教学手段。对于纯理论性的课型(如原子结构、分子结构等),可采用课堂教学模式,但要尽可能地借助一些模拟课件,以使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易理解易掌握;对于一些带有可演示可实操的课型(如氧化还原滴定、无水滴定等),要尽可能地把教学由一般教室转移到实验实训室去,创设条件加大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度;对于实验课教学,要采用学生先做教师后讲的归纳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边实验边观察边讨论,从而让自己感知掌握知识的过程,体验获得真知的喜悦;另外,我们还要求学生选择一些与职业岗位知识或技能相关的自己又感兴趣的小课题进行研究,做法是首先让学生选择由教师提供的课题题目,然后通过学生查阅资料,设计合理实验方案,然后由学校统一安排出时间将实验室全天开放,让学生利用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完成课题相关的实验,最后进行数据处理,以小论文的形式提交研究结果。

2.3基于工作过程增强教师的专业素质

高职院校的化学教师绝大多数都是从校园到校园,专业知识主要来源于课堂与课本,十分缺乏企业一线工作经验,对于所任教科目的各个化学知识点在实际工作岗位的应用价值往往不十分清楚。因此,各门化学课程的任课教师都要积极到企业中去锻炼,去探索各个化学知识和技能在生产过程中的实际应用和潜在价值,以寻求各门课程的化学知识与专业课程的结合点,从而选取化学授课内容,确定相应教学手段,把化学知识的传授融入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过程中去,让学生在平时的化学学习过程中就能得到职业岗位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熏陶。我们的比较成熟做法就是在每年的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分批次地让化学教师随着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到学生的实习点进行调研学习。

2.4基于工作过程编写所教专业适应的化学课程教材

基于工作过程理念进行化学教学,因为各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发生了改变,这就必然要求有配套的教材与之相适应。因此,相关教师要尽可能地根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形式编写出与所教专业相适应的化学课程教材。编写教材时,我们从所教专业的职业岗位技能着手,从中抽取出与化学相关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并按照学生专业职业能力成长所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的顺序进行编排,先以讲稿或讲义形式出现,经实践修订后再择机编制成教材。

2.5基于工作过程积极参与项目课程建设尝试

项目课程是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确定教学内容,以工作过程为载体设计训练项目,建立起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联系的一种课程形式。对于化工类专业的化学教师来说,项目课程的建设,意味着传统的化学课程体系被打破,将需对工作任务所需的化学理论知识与技能重新整合建构;项目课程的教学,意味着必须冲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和心理定势的影响,须进行科学有效地摸索。故此,我们所面临的压力是巨大的。然而项目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是当前高职教育大力倡导的教育教学改革方向,我们要大胆尝试、大胆探索。

上述是我们对高职化工类专业的化学教学改革进行初步地实践与探讨。显然地,高职化工类专业的化学教学需要改革的还有很多很多,这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实践、总结与探索。

参考文献:

[1]欧盟Asia-Link项目“关于课程开发的课程设计”课题组编.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篇4

一 、“工学结合、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理念

(一)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以职业综合素质为引领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原则,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基础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融入并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

(二)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开展企业调研,根据现代化工企业技术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能力和职业能力,使学生具有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职业基本技能和职业发展能力,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为国家西部建设培养人才。

(三)工学结合,能力递进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将职业标准、技术标准融入教学内容,将工作规范,管理规范融入教学过程,通过认识实习—项目化教学—顶岗实习工学交替,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促进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二 、“工学结合、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设计思路

依托专业建设理事会开展校企合作,融合企业职业能力目标和学校知识能力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制定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内容。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引入企业标准,开展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充分利用校内“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实现学生基础能力→职业操作能力→综合素质能力的递进与提升,既要提高学生的入职能力,又要保障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三、 “工学结合、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过程

充分利用“化工职教集团”搭建的校企深度合作平台,与多家企业开展研讨、调研,探索形成了“工学结合、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围绕“一条主线,二个步骤,四个环节”,采用“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专业技能训练→企业顶岗实习”阶段递进的运行模式,实现学生从基础能力→职业操作能力→综合素质能力的递进。

(一)企业调研

1.人才需求调研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走访等方式,对企业的人力资源和需求状况展开调研。统计5家企业调研结果,2010~2012年化工类专业招收员工1443人,分析专业录用员工80人,根据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全区化工类企业约为12000家,几乎所有企业都设有化验室,所以分析人才需求量较大,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

2.学历调研

对分析岗位员工的学历做调研,从调研结果来分析,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员工仅占15.02%,专科学历员工占员工总数的42.72%,高职院校毕业生有专业,懂知识,有技术,已经成为分析岗位的中坚力量。招聘员工中有42.25%具有高中学历,可以获知企业用人需求量很大,招聘的大量的非专业员工进行企业培训上岗,消耗企业大量的人力资源,相比较而言,高职分析专业毕业生更具有竞争力。

(二)专业定位

根据对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调研、分析岗位设置调研、职业能力需求分析,准确定位分析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和服务面向。本专业学生就业岗位主要是分析工,培养目标和服务面向是:培养能从事化工、煤炭、石油、医药、轻工、环保及其相关行业的分析检验工作和实验室(化验室)的组织管理工作,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本专业课程体系是在对职业岗位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素质要求和职业态度要求分析的基础上,分为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和素质拓展课程设置。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围绕专业核心课程要求,安排理论和实践性教学任务,素质拓展课程为综合素质提高提供保障,专业核心课程是培养分析岗位核心专业能力的课程,突出分析岗位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实用性、操作性和发展性,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实践教学课程分为随堂基础实验技能训练,专业综合技能训练和顶岗实习专业实践三类,结合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四、 “工学结合、能力递进”人才模式的实施流程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分析检验技术人员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前四学期解决专业适应性问题,后两学期按不同就业方向设置课程及顶岗实习,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第一、二学期,完成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以及与专业基础课相关实训操作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形成专业基础能力和职业基本能力。

公共课程包括思想品德修养、心理健康、形势与政策、民族理论与政策、数学、语文、英语、就业指导等课程。这些课程不仅承担着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还承担着打造学生人文科学素养、身心素质等可持续发展性能力的任务,与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就业竞争力的提高密切相关,是高职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重要基础。

专业基础课程包括基础化学课程,是化工专业的基础,是奠定专业职业基本能力的基石。

第三、四学期,完成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必需的工业分析技术、仪器分析等主干专业核心课程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主要单项技能训练,形成专业技术核心能力。

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一方面将行业规范、职业标准融入专业教学内容,重新整合、序化,强化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另一方面密切追踪行业发展状况,将行业发展对职业标准及技能人才的新要求不断反馈,及时将标准纳入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更新教学内容,贴近行业发展实际,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专业核心课程以项目化教学模式为核心,根据典型工作任 务分析,分解形成一般化的分析检测工作步骤,分解典型工作过程由溶液配制—实施检测—分析报告组成。结合工作过程和教育教学规律,设计项目化教学一般流程,通过项目布置—资料收集整理—制定检测方案—实施检测过程—提交检测报告—项目汇报—结果评价环节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对接。

第五学期,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多样化特点和就业面向行业企业发展和变化产生的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通过设置具有鲜明专业拓展课程,比如药物分析、食品分析、煤质分析和石油产品分析等课程,让学生全面掌握各种分析领域的专业知识及技能,拓宽学生的就业面,增强学生综合应变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各领域分析与检验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夯实操作技能。

第六学期,学生进入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在真实工作场景下开展分析检测工作。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与专业教师形成双导师,为学生提供技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术指导和理论指导,校企双方共同评价教学质量,使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与企业合作,开发“工学结合”特色课程,从认识实习—项目化教学(引入企业检测任务)—顶岗实习的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学生对分析检测职业的认知—把握—融入的过程,逐步了解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同时感受企业的工作环境与职业氛围。顶岗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进行,结合工作岗位进行综合性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形成“实习衔接岗位,学生成为准员工”的良好局面,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五、“工学结合、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保障

(一)组织保障

1.内蒙古化工职教集团

学校组建“内蒙古化工职教集团”,搭建人才培养新平台。联合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由企业参与学院实施,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以合作育人为目标,以合作就业为导向,以合作发展为动力,形成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多赢机制,探索化工类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

2.化工分析类专业建设理事会

化学工程系成立了由专业带头人、行业企业技术骨干、企业人力资源专家、专业教师组成的“化工分析类专业建设理事会”。通过理事会各成员的共同努力,进一步拉近学校与企业的距离,深化校企合作,促进资源共享。

(二)制度保障

1.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关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

学院认真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办学思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制定了“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关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规范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完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职业教育理念,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2.实施院系两级教学监控

成立有企业专家参与的院、系两级质量监控与评价机构。与企业共同确定专业建设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改革目标、各主要教学环节教学质量目标、各主要教学环节教学质量标准、各类教学评价指标,加强过程考核,促进多元考核、多形式考核,完善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育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教务处负责全院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日常工作;各系(部)执行学院制定的各项质量标准、建设标准,检查落实执行情况,确保人才培养质量。院系共同监控为专业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

3.社会评价机制

引入相关企业的领导或技术人员、各专业理事会成员和校外实习基地的领导或技术人员作为校外质量督导员,对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学院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工作及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出评价。

4.信息机制

实现网上教学信息、网上评教、教学资源共享。设立教育教学质量评价,进行学生网上评教;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制度,利用学院网、教学工作简报等不同渠道教育教学质量信息。

六、结束语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本着为社会服务、为企业服务、为学生和家长服务的宗旨,以骨干校建设为契机,深化校企合作,加强专业建设工作,提高专业教育教学水平,加快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让他们为社会多做贡献。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地方产业需求 技能型 人才培养体系 能源化工

基金项目:陕西省高等教育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1BY60);榆林学院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研究项目(项目编号:HGY2015-10,JG1530,ZD1508)。

榆林学院在陕西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和“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的导引下,以“育人为本、夯实基础、广泛联合、突出实践、注重应用、提高能力”为指导思想,以知识、技能及素质的培养为主线,在地方应用型高校中首次构筑并实践了“重基础、宽口径、广联合、突实践、强能力”的能源化工技能型人才培养新体系[1-2],即从传统化学工程与工艺理论课程体系向“化工课程群―化学课程群―材料科学课程群―装备与控制课程群”四元三阶的交叉学科理论课程体系演变;从传统实践教学体系向“三层次实验―三模块实习实训―多途径技能创新训练”三元三阶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演变。

四元三阶理论课程体系

现代化工学科的发展已经和能源、材料、机械等多个学科深度交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传统课程体系已经无法为这一发展提供充足动力,能源化工生产过程中也急迫需要化工工艺师、化工设备师、化工仪表师、化工产品分析师等复合技能型人才,这意味着传统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体系面临重新“洗牌”的形势,不少课程需要减少学时,一些新课程又需要开设。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从传统课程体系向“化工课程群―化学课程群―材料科学课程群―装备与控制课程群”四元三阶的现论课程体系演变。全新的现论课程体系可以使学生在知识结构上达到“产教融合,卓越培养”,既具备扎实的工科基础,又具备与时俱进的工程思维,有力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3]。榆林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产业发展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新课程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思路。图1显示了已构建的四元三阶理论课程新体系的框架。

“化工课程群―化学课程群―材料科学课程群―装备与控制课程群”均由学科平台课(必修课)、专业方向课(必选课)和选修课组成,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化工基础和良好的工程素养,为学生提供了适应地方产业特色的知识体系,为区域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提供了大量复合技能型人才。

三元三阶实践教学体系

新形势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注重应用、重视实践、突出工程思维能力的培养。化工学科作为一门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应用型学科,人才培养更需要深入了解实际能源化工生产过程,加强基本技能培养,强化应用能力训练并提升综合工程素质。[4-5]我校构筑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已从传统单一的“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实习)”演变为“三层次实验―三模块实习实训―多途径技能创新训练”三元三阶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图2显示了三元三阶实践教学新体系的框架。

三元三阶实践教学体系中,三层次实验包括基础实验、综合实验、专业技能实验;三模块实习实训包括课程设计与专业见习、仿真与综合实训、生产实习;多途径技能创新训练包括毕业论文、科创活动、产教融合。其中,三层次实验、三模块实习实训和毕业论文为必修内容,科创活动、产教融合为选修内容。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贯穿了本科四年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娴熟的实践应用技能。通过系统的、综合的技能训练,使学生了解了产业发展方向和地方经济特点,强化了学生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了技能型能源化工人才培养质量。

3、宽口径大类培养与特色化分类提高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工程特色显著、专业口径宽、覆盖面广,作为榆林学院升本后的第一个本科专业,在榆林煤、气、油、盐四种资源转换驱动下,专业培养目标不能局限于单一方向,适应性要广,因此只能实行化工大类招生。新形势下应用型本科教学改革的趋势一是加强专业基础、实行大类培养;二是重视实践、突出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实施“宽口径大类培养与特色化分类提高”的培养方案,对于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经济建设所需的技能型能源化工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鹏、高维平、李健秀:《化工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的构建》,《化工高等教育》2007年第24卷第5期,第1-4页。

[2] 刘峥、陶慧林:《地方高校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实施》,《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第35期,第214-215页。

[3] 姚干兵、王雅琼、张晓红:《拓展化工专业实践 优化创新人才培养》,《广州化工》2012年第40卷第23期,第170-172页。

[4] 陈田田、赵宜江、徐继明:《新建化工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陕西教育:高教》2012年第12期,第58-59页。

篇6

【关键词】高职语文 模块化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C-0109-02

一、模块化教学概述

模块化教学是受积木游戏、建筑搭建、家具组合、计算机组装等的启发而创造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模块化教学是国际劳工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开发出来的一种较为先进的培训模式,它是在深入分析每个职业(工种)和技能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工作标准(岗位规范),将教学大纲和教材开发成不同的教学模块,形成类似积木组合式的教学方式。模块化教学的特点是:培训目标明确,每个模块的学习都以掌握必要的技能为目的,以胜任本职业的能力要求为目标,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专业模块学习。

高职语文模块化教学就是借用积木的小巧灵活和可以组合的精髓,针对不同专业对语文能力的不同要求,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选用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标准的教学模式。高职语文模块化教学是当前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本文试对此加以探究。

二、高职语文实施模块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实施模块化教学是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语文是工具性、人文性、艺术性相统一的基础学科,但各专业人才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是有差异的。工科类的学生,其今后的工作对听、说的能力要求不高,但对应用写作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经管类的学生,其今后的工作不仅要求有较高的写作能力,而且要求有较高的口语表达能力。只有针对不同专业的人才对语文能力的不同要求来选定语文教学模块,实施模块化教学,才能符合专业人才培养需要。

(二)实施模块化教学是因材施教的要求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到大众化的阶段,作为最后一批录取的高职学生,生源的质量已经有所下降,加上很多专业文理兼招,学生语文素质参差不齐,如果执行统一的教学目标,统一的教学内容和考核评价标准,有些学生学习动力就不足,积极性就不高,教学目标也就难以实现。因此,教师必须考虑因材施教的问题,即应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内容模块,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采取不同的教学评价标准,以激发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绩,不断增强学习信心。

三、高职语文实施模块化教学的原则

(一)区别对待原则

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对语文能力的不同要求,制定不同的语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能力,但根据所从事工作(工种)的不同,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有所差异。高职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十分明确,不同的培养目标对语文能力的各方面要求是各有侧重的。比如经管类的学生今后工作的主要对象是人,经常与人打交道,对口语表达能力要求比机械类、机电类和冶炼化工类高;语言类专业的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都要强,否则难以胜任工作。所以,高职必须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来设计不同的语文教学模块,制定不同的语文教学内容。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模块化教学,就是把教学内容分成若干个模块,不同的教学模块安排在不同的教学班进行,让学生根据自身语文学习和能力及兴趣的需要,自主选择教学模块。因此,在编班上应打破传统教学班人数的限制,让学生自主选择。学校应把语文课安排在同一时间上,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基础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班级就读。

四、高职语文模块化教学设计

实施高职语文模块化教学可进行如下设计:

首先,按照专业特点及其对语文能力的不同要求对学生进行分类,并按类来安排教学模块。把专业相近,语文能力要求基本相同的学生划归为同一个类,如机械类专业、电气类专业、冶炼化工类专业和计算机类专业对应用写作能力都有较高要求,可把这些专业的学生划归理工类,安排学习应用写作模块;物流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酒店管理等专业不仅要求具备较高的应用写作能力,而且要求具备较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可把这些专业的学生划归经管类,安排学习应用写作和口才与演讲等教学模块;外语和文秘等专业对听、说、读、写能力都有较高要求,可把这些专业的学生划归语言类,安排学习汉语模块、写作模块和文学模块。

其次,按语文基础的不同情况,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针对不同的层次,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在高职语文教学活动中,许多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搞“一刀切”,无论学生处于什么样的基础水平,对其教学要求都一样,忽视学生的学习基础与能力的差异性。这样的教学目标要求往往会挫伤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实施模块化教学,既应把教学内容分成不同的模块,也应把教学对象分成不同的模块,即应根据学生语文基础的不同情况分为最好、较好、较差三个层次班,针对不同的层次班,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最好的层次班,教学目标设定应提高,让学生处于努力向上的思维状态;对于较好的层次班,教学目标设定应稍微低些;对于较差的层次班,应进行缓冲处理,适当降低学习目标。以应用写作教学目标的设定为例,对最好的层次班,不仅要求能够准确地掌握各文种的概念和用途,而且要求能够熟练地掌握各文种的写作方法,出口成章,下笔成文,能够写出格式规范、中心明确、语言准确、逻辑严密的应用文,能够评价和欣赏文章。对较好的层次班,只要求能够准确地掌握各类文种的概念和用途,能够熟练地掌握各类文种的写作方法,能够写出格式规范、中心明确的应用文。对较差的层次班,只要求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各类文种的概念和用途,基本掌握各类文种的写作方法,能够写出格式基本规范、中心明确、文从字顺的应用文。

再次,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层次班级,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层次的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及学习主动性存在很大差异。最好层次的班级,学生基础好,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可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较好层次的班级,学生有一定的语文基础,应精讲多练,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好语文知识和写作技能。较差层次的班级,学生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应着重讲清最基本的知识概念,注重启发学生理解问题,讲解应深入浅出,力求通俗易懂,同时应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教学方式方法的新颖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次,针对不同的层次,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高职教育是技能教育,其考试不是选拔考试,而是终结性的考核,它以考核衡量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目的,所以应针对不同的层次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层次不同,确定的教学目标不同,采取的测评方式和评价标准也应该不一样。但不管对哪类层次的学生,都应注意对其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他们学习的态度、课堂的表现、作业的成绩和校园文化实践活动能力的表现等。对最好层次班的学生,可侧重考评其作业,对较好和较差层次班的学生,可侧重考评其学习态度和课堂的表现。部分试题也可以按不同层次类别的学生来出,让层次高的学生做难度大的题目,让层次低的学生做难度低的题目。总之,考核方式及评价标准应多元化,以有利于学生进步和学生发展以及增强学习信心为原则。

最后,编写一本多用,符合模块化教学需要的高职语文教材。实施模块化教学应有教材作依托,但是,目前高职语文教材有很多直接使用本科院校的《大学语文》。《大学语文》是针对大学本科生编写的,其教学内容以文学赏析为主,很少有汉语和写作的内容,不适合高职院校使用。作为公共基础课的高职语文课,应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服务,其内容应该涵盖汉语知识,写作知识和文学欣赏等。

篇7

关键词: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团队合作;改进措施

《物理化学实验》是化学化工类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综合性基础实验课,它以高等学校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依据,在实验内容的选题上除了以培养训练高校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及加强基本理论的理解为目的的经典实验外,还引入了一些近代科学研究基本的物理化学测试方法。因此,本课程不仅在化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和作用,而且更能具体地体现实验与理论的紧密联系,也是学生进行后续科研学习或生产实践的专业技能之基石。然而,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传统教学手段明显模式化,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导致学生出现正向反馈低靡、学习目标不明、动手能力没有得到实质性的锻炼等现象,表明传统的《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模式与“新工科教育”的发展要求相悖,因此必须对本课程现有教学模式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和创新。

1团队合作实验教学模式

随着工业生产的社会化进程加深,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提高产品竞争力,掌握市场需求方面显得日益重要,任何项目的开发,以及公司单位的管理,都需要一个和谐而默契的团队,才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个体学习的教育模式对大学生融入社会造成了一定障碍,团队合作精神是现代教育及学生逐渐面对的一项迟来的意识内容。不少企业为了保证组织的高效运转,已明确将“合作精神”或“团队意识”作为用人选聘的一项基本要求,要求大学生将团队精神融入自身整体素质,这对现代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更全方位的要求。另一方面,高校在追求高质量学习的过程中,恰恰又忽略了团队合作模式发挥的重要意义。高质量学习的发生绝不是孤立的,传统课堂教学忽视了通过团队合作使学生的学习成果最大化有效教育途径,且成果受益学生个体终身甚至全社会的积极发展。现代高校实验课程教学环境恰好给教学过程提供了适应团队合作学习的良好土壤,遗憾的是大量教学工作者们没有将团队合作学习这颗优良的教学种子进行精心的培育,以至教学效果远不及教学目标制定的高度,这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尤其明显。将团队合作精神融入《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给实验教学带来与时俱进的活力,使实验教学由单维度活动变成多维度活动,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对化学化工学科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能在整体上优化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效果。

2《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现状

为了适应新时期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物理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多次重大改革。但长期以来,其教学目标仍然主要以三方面为主,其一是加深和巩固物理化学基本理论知识;其二是掌握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其三是掌握一些基础仪器的结构原理和操作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1-2]。但随着我国工业的迅猛发展,传统的《物理化学实验》很难跟上“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需求,《物理化学实验》教学还存在很多亟需改进的地方。

2.1教学维度单一,学生兴致低迷

现阶段的《物理化学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实验项目,采取的教学方式是先由教师讲解实验基本原理,熟悉实验仪器结构和操作规程,学生按照教师要求逐步进行实验,得出数据并处理得到实验结论[3]。此外,《物理化学实验》都是借助相应的仪器设备完成实验过程的,由于经费的限制,学生分组共用一台仪器,形式上表现出3~4人合作完成一个实验项目,但由于操作流程的程序简化,实际可能并非全部学生得到了仪器操作体验,一方面由于学生的惰性和依赖性使然,另一方面不能人手一台实验仪器,容易造成学生眼高手低的现象。在此过程中,学生多表现被动、缺乏创新,很难起到高效的学生能力培养作用,长此下去,势必陷入恶性循环,降低高校物理化学教学质量。

2.2实验教学项目陈旧,缺乏学科发展新趋势

物理化学学科正以日新月异的步伐向前发展,其趋势和特点可以概括为:“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但更多地向微观层次深入;体相研究与表面相研究相结合,但更多地向表面延伸;在微观研究的领域中,表现出静态观测与动态观测相结合,更多地向动态研究转移;理论与实践结合更为紧密,并进入更高的层次[4]。”与物理化学学科密切相关的生命、材料、能源、环境及电子科学等的迅猛发展,都给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提出了更广阔的理论与实际课题,迫切需要现代教学工作者们能够密切关注学科的发展特征[5],能适当顺应时代潮流,开设一些具有学科发展代表性的综合性实验项目,提升学生探究事物现象背后科学规律的好奇心。而目前《物理化学实验》教学部分内容较为陈旧[6],在实验安排上通常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对提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事物现象背后科学规律的信心都不够。即综合性实验开设较少,尤其设计性、探究性实验更是少有提及。

3团队合作模式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施方案

3.1提供开放式实验平台

基于“因材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根据学生不同学习理解层次和要求,确定开放实验的内容。内容应包括:设计性、综合性和研究性实验以及科技发明、制作、科研论文等课外科技活动实验。提倡学生通过文献阅读及调查研究自拟实验课题,并提出可行性计划,鼓励学生参与教师课题,学习解决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问题。在无实验课时,实验室可以部分向学生开放,为学生提供积极发挥创造力的平台和良好的氛围。爱好深度钻研的学生可以组建科研分队,申请利用开放时间选做实验项目。教师应鼓励引导这类学生团队参与文献查阅、设计具体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结果、讨论改进计划。这不但有利于学生对物理化学知识的综合理解,更重要的是,契合“新工科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全面要求。

3.2增设具有学科发展代表性的综合性实验项目

开设物理化学研究型和开放性实验,让学生在掌握热力学、动力学、及电化学等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同时,增强理论指导实际的应用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型转为指导型,学生则由被动接受型转为主动参与探索型,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及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能够主动组建团队,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合力分析解决问题。例如,电絮凝技术广泛地应用在废水处理的各种行业,其发展已进入一个强产业化的过程,学生对此技术的了解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而有关电絮凝过程的实验一般会给环境工程专业必修的《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内作为专业实验项目开设,但非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就没有机会了解这一基础实验技术。电絮凝过程涉及《物理化学》课程中的电化学及胶体化学两章内容,很强地联系到了基础理论知识点;同时,电絮凝过程作为物理化学实验内容开设时,所需设备及药品耗材也不繁琐,过程简易可行,可以作为研究性实验项目,让学生深切体会物理化学理论是如何密切联系实际应用的。这类型的实验若由学生独立完成,有一定难度,但若由学生团队共同努力,一起探讨实验设备的搭建及实验方案的制定,对学生将起到很强的锻炼作用。

3.3团队合作实验考核形式

评价考核是合作性学习中的重要环节,是检查教学效果、评价学生成绩的手段,合理的实验考核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反馈作用和激励作用[7]。传统的《物理化学实验》教学都是通过实验报告来评价学生的实验成绩,而实验报告无法体现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状态,以至多数学生以提交实验结果为目的,忽视了实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未能达到《物理化学实验》教学课程的开设目的。因此,需要建立适用于学生团队合作实验的考核评价办法。考核可分为实验可行性设计考核,实验过程考核和实验报告考核,分数分配比例分别为20%,50%,30%,这种分数设置能够客观地反映团队合作物理化学实验中的实际情况。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对整个实验过程定期跟踪,及时获取学生实验进展情况,最终要求团队将整个实验过程以PPT汇报形式表现,综合考虑学生团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并予以评定;实验报告考核要求学生以实验团队为单位撰写并提交,指导教师结合基本理论与实验结果分析能力等对学生的报告成绩进行综合评分,对整个实验过程中的不足和出色之处要给出明确的批改意见。新的考核办法把传统的结果质量控制转变为过程质量控制,加大平时实验过程中团队合作交流和操作部分所占的比重。

4结语

经过团队合作模式进行的《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必然能对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起到不同程度的推进和锻炼作用。将团队合作精神引入《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给予课程新的形象和内容,使实验教学由单维度活动变成多维度活动,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能在整体上优化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效果,有效地辅助物理化学理论课教学,同时提高物理化学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为其今后从事相关专业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姝明,王桂香,陈玉焕.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广州化工,2015(15):252-253.

[2]吴慧敏,艾佑宏.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619(4):116-117.

[3]梁吉雷,吴萌萌,宋娟,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思考[J].山东化工,2017(5):125-126.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然科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之五:物理化学[J].科技导报,1992,10(92081):7-20.

[5]马洪坤,于海峰,梁鹏举,等.构建新型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4,17(6):65-67.

篇8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实验技能;实验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但在层次上逐渐提高,而且对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河北省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面向生产和建设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十一五”期间,河北省把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为紧迫。因此,作为一所传统的本科院校,从高等教育大众化及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同时,为了与其他本科院校错位竞争并办出自己的特色,提出大力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就是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工程实践能力是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的一项重要素质,是学生能否适应社会需要的一项重要能力。实验技能是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础。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作为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杜志强等以培养创新型、研究型人才为教学目标, 把综合化学实验开设成实验时间开放式、实验内容自由选择式、设计性和研究性的教学模式。高冬梅等通过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对已具备基本实验技能的高年级本科生开设环境科学综合实验,弥补单科实验在实验技能教学上的孤立性,加强了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了知识的系统性,大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杨正银等对综合化学实验近十年来在改革进展、思路及实践进行了总结。对大学化学实验中心新的实验课设置, 特别是综合实验课的课程体系、开设方案及教学目的进行了研究。陈睿通过加强实践教学来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并利用化学实验课加强学生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改革实践。

因此,对实验技能培养体系进行改革,合理设置实验课程、实验项目以及适当强化实验教学,对于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级应用型化工类专业人才是极其重要的。

一、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在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教学中引入综合实验体系中,将基础理论讲述与综合实验等过程融为一体来解决给水排水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坚持素质教育与工程教育紧密结合,加强基础,强化工程概念,激发创新精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持理论教学与综合实验相结合,不但丰富材料力学的授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坚持课内、课外相结合,课堂教学启发引导,课外学习提倡研究,为优秀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通过本改革,得到一套完整、合理、科学的,适合于培养“应用型本科”创新人才的实验教学体系,制定出分别适合于各专业的各类课程的实验教学大纲,以及“专业实验技能考核”大纲,建立较完善的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专业的实验技能。

二、实验体系划分及分析

(一)对实验体系进行模块划分,明确各模块的教学内容和侧重点。将实验课程体系划分为基础化学、专业基础和专业实验三个模块,三个模块的教学内容和侧重点各不相同,修改实验课的大纲,重视三类课程相互之间的衔接、重要知识点的互补。专业三个模块的主要课程见表1。

在模块内部建设中,强化专业基础实验课的实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能让学生动手拆装常见的设备,增加学生对常见管件、阀门和容器及仪器设备的感性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观念。

(二)建立基础化学和专业基础课的课程组,加强课程建设。同时,本课题组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和专业建设工作,根据专业的特点和要求,适时地修改或调整实验教学内容和方式,有利于提高“专业基础”和“专业”为教学服务的意识。

(三)重视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在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方面的重要性,建立较完善的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强化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管理,重视前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总结,及时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制定修正策略并反馈到后期毕业设计质量保证和管理工作中。

(四)对于本改革的效果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主要面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和用人单位,了解学生在毕业期间的实验操作状况,到工作单位对工作的适应性等等,并与以往的毕业生的情况进行比较。

三、结语

该研究促进了教风及学风的建设。端正了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任课教师的教学态度,认真教学,严谨治学。调动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注重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促进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使教与学的双方形成共识,明确教学目的,调动双方的积极性,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实现理论与综合实验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 杜志强,李宁,封子先,等.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综合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大学化学,2006.

[2] 高冬梅, 李莉. 以科研促教学开展环境科学综合实验的探索[J]. 实验室科学,2007.

[3] 杨正银, 王春明, 唐宁, 梁永民. 面向新世纪的综合化学实验改革思路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5.

[4] 陈睿.改革实验教学, 加强学生能力培养[J].大学化学, 2001.

篇9

关键词:技能型;拔尖化工人才;培养途径;个性化

21世纪的今天,世界化学工业进入飞速发展阶段,呈现出日新月异的态势,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催化技术、新能源利用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已成为影响世界化学工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的化学工业正处于战略性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要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转变化工经济增长方式,必须突破发展中的瓶颈制约,如生产工艺和装备落后、专利产业化率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物耗能耗高、安全环保隐患突出等,这对培养化工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战。化工行业的蓬勃发展不仅需要数量充足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还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化工人才,尤其是在化工生产中能进行绿色工艺改造、技能创新、解决一线生产实际操作难题的技能型拔尖人才则是企业活力与效益的核心源泉。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化学工业的竞争日益激烈,技能型拔尖化工人才是保证竞争立于不败之地的有力保障。因而,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技能型拔尖人才是时代赋予高职化工教育的历史使命,也是广大高职化工教育者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一、技能型拔尖化工人才的内涵

传统的技能型化工人才是指具备化学化工基础知识,能熟练掌握化工生产过程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并能解决工作实践中关键操作技术和工艺难题[1],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工作的从业人员。技能型拔尖化工人才有别于传统的技能型化工人才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比传统型人才具有更强的创造性,更明显的创新成果,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因此,高职技能型拔尖化工人才应界定为化学化工基础知识特别扎实,综合能力特别强,具备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富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有潜力成长为未来化工行业或领域领军人物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技能型拔尖化工人才的基本特征

1.扎实且不断更新的知识储备、合理的知识结构

对于技能型拔尖人才而言,必须以广博的多学科交叉知识为铺垫,才能从容进行各种技能创新。当今化学工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新技术、新理论不断涌现,只有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拥有了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能具有可靠的应变能力和强大后劲,才能尽快地汲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合理的多元化知识体系。现实中,一些技能型人才已具备了高超的技艺,但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专业知识相当欠缺,导致创新能力不高,难以成为拔尖人才。可以说,知识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技能型拔尖人才进行技能创新时所到达的高度和速度。技能型拔尖化工人才具有的知识应包括化工软件的使用知识、信息收集加工知识、阅读外文文献的英语知识、与时俱进的化学化工专业知识等。

2.娴熟且高超的技能

化工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要求学生的动手能力强,要勇于实践、善于实践、敢于实践。动手能力是技能型人才共有的特征,但只有技能型拔尖人才才能戴上“技艺超群”这一桂冠,这也是技能型拔尖人才最显著的职业形象特征。技能型创新项目的特点决定了创新者必须有娴熟且高超的操作技巧,才能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复杂性的应用难题,才能实现技能的创新[1]。技能型拔尖化工人才应有的技能具体表现为:生产工艺的控制技能,现场分析判断处理突发事故的技能,化合物的成分分析、制备与合成技能,物质的分离纯化技能,化工生产设备的检测、维修、维护技能,原料采购及产品销售技能等。

3.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现代化学工业具有生产装置大型化、生产过程连续化、自动化等特点,使得技能型人才的劳动组成中动作技能逐渐减少,智力成分不断增加。一线化工操作多单调、重复,常规技能型化工人才往往囿于现状,不善思维或多进行常规思维,习惯于常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技能型拔尖化工人才则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从生产中找出规律,找出问题,进行技术改造、技术革新或提出新方案、新手段,进行创造性的思维。这种思维具有明显的求异性、想象性、灵感性、敏锐性等特点。

4.创造性的人格

创造性的人格是拔尖人才进行创新活动的动力机制,任何创新因素都受人格因素的极大制约。化工生产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特点,较其它工业部门具有更高的危险性,工作环境相对较差。因此,只有那些具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务实作风、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技能型拔尖人才才能敢于吃苦、淡泊名利、勇于挑战。实践证明化工行业的技能型拔尖人才的发展,绝大多数都曾在化工的第一线工作,都曾在化工行业的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关键岗位磨练品质、增长才干。[2]

三、技能型拔尖化工人才的生态环境现状

人是环境的产物,拔尖人才的生存发展离不开人才生态环境。杜业艳等认为,“人才生态环境是指能够确保人才生存发展、展示才华和实现其价值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人文环境等的总和”。[3]一般而言,根据环境主体的层次,包括宏观人才生态环境和微观人才生态环境两个方面。

从宏观人才生态环境视角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种不利于我国技能型拔尖化工人才培养的问题:(1)传统观念的束缚及现代生活条件的改善,使人们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传统的观念中,化工的名声比较糟糕,人们普遍认为化工专业就是要从事“3D”工作,即污、难、危的工作,加之工资待遇与其它专业相比不尽人意,职业发展空间不大,造成近年来该类专业第一志愿率不高,录取分数线也是最低的专业之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专业拔尖人才培养的难度。(2)化工企业现行的管理体制不利于技能型拔尖化工人才的培养。化工类高职毕业生尽管拥有大专学历,多数化工单位仍将他们当作是技术文化层次较低的普通工人进行使用,使得一些技能型拔尖化工人才长期难以发现,难以得到提拔重用。加之社会对技能型拔尖人才的评价有着传统的“错位现象”,即“重学历,轻能力;重科技,轻技能”。可以说,国内的社会评价体系不利于一线工人持续性的改善工艺,即使他们操作熟练、经验丰富也难以引起高层管理人员的重视,部分企业尚未将对技能型拔尖人才的培养上升到战略发展的高度。(3)技能型拔尖化工人才成长空间窄,未获得相应的等级待遇。虽然我国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技师、高级技师在技术工人队伍中比重较小,但现行政策中相应的人才培养激励措施较少。以江苏石化企业为例,燃料油生产工、分析工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就有工龄、学历等等限制,获得这些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技能型拔尖人才仅给予小幅度的提高待遇,使得一些技能超群的拔尖人才不愿或不屑花费精力去获取高级职业资格证书,而是千方百计地从一线调至科室。

从微观人才生态环境视角(特指高职院校拔尖人才生态环境)分析:(1)化工人才培养目标的终结性。人才培养的过程过多地强调了就业的导向性、人才培养规格的共性,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扼杀了部分学生的创造性。(2)高职化工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合理。[4]课程体系仍采用“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老三段”形式,使得高职化工教育脱离了生产实际。(3)校企合作的层次及力度不够。化工行业的特殊性导致高职学生很难深入到化工企业内部关键岗位进行实习,因而难以掌握一些复杂性的关键技术。校企合作表现为一种自发的、松散的、浅层次的状态,部分化工企业的实习或走马观花或流于形式,导致无法实现技能型拔尖人才的培养目标。(4)专业实验室建设不力。由于近年来化工行业的景气指数不高,化工类高职生源数目下降较快,大部分高职院校不愿将经费投资在化工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上,使得专业实验室建设与行业的发展差距较大,制约了技能型拔尖人才的培养。(5)师资问题。技能型拔尖人才的培养需要有一批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队伍,教师要有宽厚的理论知识、广博的学术视野,还要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化学工程实践能力,但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往往缺乏化工实践经验,缺少化学工程背景。

四、高职技能型拔尖化工人才培养途径探析

知识经济时代是个“个性消费”的时代,化工产品的“个性化”发展趋势势必成为潮流,新颖独特、功能齐全、性能优异的化学品将显著地影响人们的消费观。化学品的“个性化”特性需求呼吁具有鲜明特色的个性化拔尖人才为之服务。因而,高职化工类专业需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促进拔尖人才可持续发展的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从多方位、多角度探析拔尖人才培养的途径。

1.要彰显个性化的教育理念

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要把培养完善个性的理念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要素与环节之中,从而对学生的身心素质特别是人格素质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力[5]。人才培养目标要体现对拔尖人才的特殊要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及对未来的职业适应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训练。

2.建立与个性化教育相适应的高职化工课程体系,拔尖人才可以实施以课题为基础的课程结构模式

学校在充分了解学生个性特点及基本需求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化工企业发展及地方经济对人才的需求,经多方论证后,进行相关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设计并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法。设置的课程要能够充分反映化工新科技、新工艺、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内容,要把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加入到新课程体系中。加大选修课的范围及比例,鼓励选修部分人文课程和非化学课程。任选课程数目需达到一定数量,保证学生选课有相当的自由度,有利于拔尖人才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拔尖人才通过每学期安排相应的课题,让他们增长知识和见识。课题的内容依据学生的兴趣进行量体裁衣,可质疑、挑剔前人产品设计方案、化学品配方、产品测试方法,亦可对工艺指标、工艺流程缺陷或不足、产品合成方法,进行改进、改造与完善;内容不求深,但求通过实践能赋予他们较强的专业技能,保证他们完成每个课题均有相应的专业收获,增强他们的成就感与自信心,培养他们虚心好学、不满现状、不断进取的精神以及自尊、自信、自强不息品质的培养,使他们能激励自己,不断开拓创新,不断向更高的目标奋进。

3.营造良好的拔尖化工人才生态环境

在宏观政策制定和舆论导向上,要培育适合拔尖人才发展的社会环境。化工企业要靠先进的管理和工程技术,打破种种存于人们心中的认识偏见,让进入化工企业工作成为“有面子”的事情。化工企业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激励措施保证技能型拔尖人才有相应的职业发展空间及较优的福利待遇。对高职院校教育环境而言,要通过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营造适合学生成才的民主、自由的学术氛围,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如邀请国内外化工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讲座,定期举办科技活动、专题研究、技能竞赛、技术服务等系列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多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4.教研互动,搭建各种化工创新实践平台,让拔尖人才在企业实践中提高实际创新能力

当前,高职化学化工教育的现状是教学与科研严重脱节。笔者注意到,在高职学院有较多一线专业教师在评上高级职称后,就很少甚至不再从事科研活动。这样势必造成对本学科最新成果难以把握,难以知晓行业企业的生产实际和发展动态,使得拔尖人才很难接触科学前沿问题。因此,实施教研互动、互渗是提高教学水平和培养拔尖人才质量的重要保证。在教学项目设计时,教师将自己的科研项目转化成教学项目用于拔尖人才的培养,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科研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也能促进教师的科研工作。鼓励拔尖化工人才申报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或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尽早让他们参与到科学研究活动中。技能型拔尖化工人才是否拔尖需在企业实践活动中进行检验,实践是拔尖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化工企业中的工作任务复杂多变,各种事故、难题随机而生,技能型拔尖化工人才通过在企业实际岗位上实践锻炼,解决各种难题、完成各项任务并积累相关的生产性经验和技能,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并获得企业和社会的认可。学校要尽可能安排教师与拔尖人才同时下企业顶岗锻炼。师生之间通过真实的岗位交流,既可使教师容易发现自身的不足,又能让拔尖人才通过指导形成真能力。在专业实验室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上学校要舍得投资,要换新思路让化工顶岗实习不再是难题。[6]校企合作能深度融合,才能让拔尖人才的培养高度上一个新台阶。

5.建设创新型的师资队伍

高职技能型拔尖化工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师资队伍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更注重教师的工程背景、实践经验、技术应用创新等要求。拔尖的化工师资才能培养出拔尖的化工人才。高职院校拔尖人才的师资队伍应该是个互助协作、锐意创新的团体,内部分工明确,既有精湛技能指导者,又有富有创新能力的科研活动的引路人,采取导师制的运作方式,多途径、多方式发现并培养拔尖人才。学校要创设条件让教师参加国内外各种有益于创新活动的培训,拓宽教师知识面;要落实“访问工程师”制度,让教师定期到企业实习,增强教师专业技能与工程实践能力;要鼓励和扶持教师进行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的化工科技实际开发能力。

五、结 语

为了满足现代化学工业对技能型拔尖化工人才的需求,高职化工教育必须摒弃原有整齐划一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凸显个性化的育人理念,在专业课程体系、育人环境、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加大创新改革力度,形成一切有利于技能型拔尖化工人才成长的因素,才能实现《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的奋斗目标,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明耀.论技能型创新人才及其培养[D].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6.

[2] 郑秀英,罗伟,姜广峰.彰显行业特色,着力培养大化工拔尖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1,(2):15-17.

[3] 杜业艳,朱华杰.人才资源生态环境建设[J].科教文汇,2006,(4):149-150.

[4] 胡婉莹.适应循环经济发展需要改革化工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07,(8):154-155.

篇10

一、调整实验教学内容,强化能力的培养

1.强化基本操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基本操作实验是有机化学实验的基础,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于基本操作实验,首先,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如实验的安全和注意事项、熟悉常规仪器的使用、化学药品的性质等。其次,让学生学会有机化合物物理常数的测定,如熔点、沸点、折光率等。最后,掌握有机物分离提纯方法。

2.组织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有机物性质实验,可验证有机物的特性,让学生掌握官能团的性质及鉴定方法,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但由于验证性实验,只是“照方抓药”,因此可根据有机物的类别,选取代表性实验来做,压缩验证性实验的数目。还可根据需要,在有的实验中选取部分,重新组合一次实验内容。

3.开设“系列化”有机合成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所谓“系列化”有机合成实验,根据教材内容,将多个实验合并成一组大实验。使前一次实验的产品成为下一次实验的原料。“系列化”合成实验,只最初一次投入原料,减少了药品用量,降低了成本,减少了污染,保护了环境。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4.开设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设计性实验,即由教师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提出课题,由学生去查阅相关文献,设计出合成路线、装置图及实验方案。师生共同讨论,制订出可行的实验方案,学生在开放实验室独立实验,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学生通过设计性实验,巩固了课堂知识,训练了综合操作技能,培养了独立思考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提高了创新能力。

5.参与教师科研课题,提离学生的科研能力。

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承担其中某一个子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课题,井写出科研论文。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一方面,对教师来说,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对学生来说,学生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学到了科研方法,提高了科研能力,为将来进行科研工作打下了基础。

二、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实验教学方法中,应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做到精讲多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采用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积极探索。

讨论式教学,是学生在课前充分预习和查阅资料后,在实验前由教师对实验的关键、实验操作的技巧、实验注意事项等提出问题,由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问题,寻找规律,总结和提高。如做验证性实验时,教师提前将重组后的实验方案给学生,实验课时由学生讲解,教师提问,学生讨论,然后总结,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2.采用研究式教学法,提离学生研究和创新能力。

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即采用了研究式教学法,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查阅文献,制订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提交实验记录和科研论文。实践证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井能较好地完成研究任务,动手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积极开展研究型,创新性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是我一直追求的做法。欲开展研究型教学,则应在学生已经在本门课程的相关学习中,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后进行。譬如在学习分子重排过程的亲核重排或是在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的讨论中,均是先由教师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根据逆向思维的准则提出合理的分子重排机制或合理的反应机理。通过多种对比,筛选最后确定最为合理的重排机制或反应机理。通过这种训练后学生的研究性思维便会悄然形成。同时,学生的自学潜能,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得到极大的提升。从老师自身的教学体会也自然地感受到,有机化学后半部的较深与较难的内容体系会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轻松地实现重点的突出与难点的突破,最后复习起来也就无须费什么精力了。学生也觉得有机化学越学越有味。

三、理论与实践的和谐,互动式的实践教学

所谓“互动式教学法”是一种双向式的自学—质疑—讨论—归纳的教学方法,其实质仍是一种师生的双边活动。有机化学实验是化学与化工类专业及相关专业重要的必修基础课程之一,要求学生在掌握有机化学理论知识的前提下,通过具体实验项目熟练掌握试验操作技能和使用现代仪器,其核心内容是有机物的合成与分离。通过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训练,旨在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的和谐统一,以及锻炼、提高其实践动手能力,使其综合素质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