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式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0 05:40: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讨论式教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初中阶段正是一个人心理、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教育的目标不只在于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获得了这些知识、技能后,能够以良好的心态驾驭运用这些知识、技能创造性地从事工作。然而在现实中,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不容乐观。中国心理学会对22个省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显示,大约3000万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约有13%的青少年存在明显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并且还有上升趋势。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要重视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中学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其主渠道则应是课堂教学。我们的教育除了传统的知识教育之外,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必不可少的目标。
可见,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初中历史教学,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呼唤,亦符合历史学科的内蕴和学科教育的一般规律,故而既必要又可行。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具体起来应该:
一是情操教育培养
情操,内在的哲学涵义是理性的价值选择,是审美情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情感、志向层面上的综合反映。人生追求是情操具体而首要的表现。一个人的人生要想有意义、有价值,必须树立一个适合自身和社会的目标,而实现这样的人生目标,必须要有积极的自我意识。
首先,利用课堂,进行积极的自我意识教育
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评价和期望,也是心理素质的重要指数。自我意识可以分为两类:积极的自我意识和消极的自我意识。积极的自我意识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个体成才、成功的必备情操。美国成功学的主要创立者拿破仑·希尔有句名言:"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财富,都始于一个意念。这个意念指的就是自我意识。"他在《成功学全书》中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这种很小的差异却往往造成了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异就是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与失败。"可见良好的心态对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性。"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心是一种积极的自我意识。自信心的训练,主要手段是对学生进行成功激励;成功激励主要是运用外界令人兴奋的刺激诱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把外界刺激内化为自觉行动,形成一个积极的自我观念,使他们获得不断完善自我的持久动力和信心。成功激励法的实施以转变教师观念为前提,教师要确立三个基本观念。即: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学习,相信所有的学生都愿意学习,相信一个成功能产生另一个成功。教师这种积极的心态会影响到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最终使他们树立自信心。在教学中,我经常结合所学内容开展"我喜爱的名言"主题演讲括动。久而久之,如陈胜、吴广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卡耐基的"缺乏自信是人们失败的内在原因,一个人只要有信心,就可能成为自己愿望的人"等名言便成为很多很多学生的座右铭。
其次,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培养与人合作意识
以自我为中心,不理解、关心他人,不能很好地与人合作,是初中生在人际交往素质方面的严重心理缺陷,也是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须环节。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应经常采用"合作式"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如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郑和下西洋"一课,我提出以下思考题:"西洋"指的是哪里?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郑和下"西洋"的概况与哥伦布、达·伽马的比较结果怎样?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讨论题: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条件是什么?哪些事实可以题,然后共同讨论,大约20分钟,要求组内人员也都有明确的分工任务,在规定时作内完成:各组选派一名代表就其讨论题在全班汇报,大约15分钟;同学互评,约5乡钟;教师点评,约5分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开拓思维,理清线索。从学习过程看并不难,但是成员间的合作很重要,也可能会出现摩擦,有的同学态度不积极,影响了组内的进度:有的同学过分显示自己,影响其他人的积极性。有的在这方面认识快,有的在那方面有悟性,而只有大家都齐心协力才能比较完满地回答好问题。在上面的"合作式"教学中,遇到困难时,由学生自己合作解决,使学生体会到了与人合作的重要,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与他人和谐相处、通力合作意识,学会在民主的气氛中摆正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学会如何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听取别人的意见,也培养了竞争意识。这些好的品质,为日后走上社会,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将会起到很大作用。
再次,运用对比式教学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自从国家产生以来,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推动群体生存和发展的高尚情操所产生凝聚力、号召力是其他任何意识和价值观念无法替代的。那么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加强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他们正确对待自己的祖国自然十分必要;尤其对作为具有五千年文明史至今仍需发展的中华民族的后代进行这种教育更为必要,对此历史课责无旁贷。正如希腊伯利克里所说的"每一个人在整个国家顺利前进的时候所得到的利益,比个人利益得到满足而国家走下坡路的时候所得到的利益要多些,一个人在私人生活中,无论怎样富裕,如果他的国家被破坏了的话,也一定会牵入普遍的毁灭中,但是只要国家本身安全的话,个人有更多的机会从私人的不幸中恢复过来。"因为国家对个体的价值至关重要,故而爱国主义在古今中外都备受推崇,并且如前所述,是一种体现健康心理的高尚情操,应当亦必须纳入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譬如在讲到南宋抗金时,一方面讲到岳飞顺应人民意愿坚持抗金斗争,他的"岳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收复建康等地,在邮城一战大败金军,受到人民的爱戴。岳飞被害后,为怀念岳飞,人民在杭州西子湖畔修建岳王墓,世代瞻仰;与此相对,以"莫须有"罪名陷害岳飞的卖国贼秦烩,当地人却制作一种"油炸烩"的食品表达痛恨之情,还将秦烩铸成铁像,跪在岳飞墓前,受到万人永久地唾弃。
如此鲜明的对比认知,不仅会使学生在心灵深处产生对爱国者的爱和卖国者的恨的情感体验,而且会使他们学会"以史为镜"进行思辨,树立起正确的审美意识,区别真善美与假恶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爱国情怀。
最后,培养学生国际意识
在培养学生爱国情操的同时,面对当今国际化、全球化的世界趋势,还应培养青少年"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国际意识,这就应该通过对学生进行世界史的教育:使他们也要树立对其他民族的尊重、理解、认同、宽容的观念,吸纳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在中国史的学习中,通过让学生列举由于"闭关锁国",盲目自大,逐渐建向衰落给中国所带来负面影响的实例,吸取其教训,列举改革开放使中国进一步走位繁荣和富强,带来巨大变化的实例,鼓励学生好好学习,为将来参与国际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外激内化,培养顽强的意志力
有了浓厚而健康的兴趣、动机和情操,如何去实现呢?只有积极的自我意识是不够的,还要坚持不懈地管理好自我意识,这里的关键是依靠顽强的意志,持之以恒,这在现实中是千真万确的。心理学上讲,"意志既可作为心理过程影响智力活动,又可作为一种性格特征影响智力与能力。"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说,培养意志乃是相当重要的一环。结合历史教学,在培养意志力方面应采取如下措施:
1、榜样激励法
古今中外历史上凡事业有成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艺术家无不具有坚强毅力。并且他们在青年时便表现出具有超出一般人的优良素质,对自己要实现的日标具有坚定的信念和一往无前的彻底性,因此,从青少年时期培养顽强意志对其整个人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历史教学中,我注意用一些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克服困难的历史人物和事例来教育学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蒙受冤狱和遭到肉体、精神双重折磨情况下,凭着坚强的意志力写18年才完成巨著《史记》。唐代高僧鉴真克服千难万险,六次东渡,双目失明,但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都是很好的榜样激励素材。对那些缺乏人生目标的学生,陈胜少年时立下鸿鹊之志,在中学时愤"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事实皆可起到鞭策作用。通过诸如此类的史实教学,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反应方式来对待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从困难与挫折中吸取教训,使意志品质得到升华。
2、自我教育法
篇2
本文作者:刘宁作者单位: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艺术创作中的融汇贯通
“创作”这个词在艺术中是最普及的术语,但却道出了艺术的真谛。“创作”即创造性的工作,所以一件成功的陶艺作品必定是在思想、形式、内容和表现等方面有其独特的特征。在我们教学过程中往往强调作品的技法,将技法归纳为一、二、三几点。这对学生无形中是一种限制。学生会有一种惰性的思维,或者说是一种习惯性的思维,就会跟着这列出的一、二、三点去思考。而其实我们的创作空间是无限大的绝不可按照前人的经验去分门别类来引导学生。在陶艺创作中应该多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虽然是做陶艺创作,但艺术视野可以放宽,着眼于各种艺术门类,注重他们之间的横向联系,相互嫁接。例如,景德镇的戴葵阳就实验性的将油画表现语言与陶瓷高温彩绘相结合,使中国古老的陶瓷上彩绘得到一种全新的诠释。釉下彩人物绘画陶瓷艺术家钱大统用娴熟的西洋绘画技法与传统的陶瓷釉下彩艺术相结合,创作的肖像作品轰动了瓷都陶瓷艺术界。深受收藏界及广大陶瓷爱好者的追捧。再有将釉上彩与中国画里的大写意的表现手法相结合。这些都开拓了陶瓷艺术创作的可能性。都是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启发和鼓励学生的。
欣赏角度和创作题材的多元化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艺术形式极大丰富,创作视角极度新锐的时代,尤其是新时代的大学生。他们思维活跃,创作热情高涨,对周围的新事物有敏锐的捕捉力。作为教师在面对学生作品时,也要与时俱进,把自己的目光调整到跟时代的脉搏同步。不能多少年如一日一成不变的用一个死格式来衡量学生。例如近些年我国大力扶持动画产业,国内的好的设计也越来越多,很多学生把对动漫的热爱带到了陶艺创作中来,将动漫角色赋予了现实人物的形象,使作品既具有现实主义的意义,又具有时代性,赢得了大批年轻观众的喜爱。动漫在国内仍然属于新兴产业,而动漫这种形式的受众群体仍然以青少年为主。面对这种陶艺作品,我们就不能用以往传统的欣赏角度去评判它了。它既不符合传统的造型比例关系,又不符合主流的表现手法。面对这类作品,我们就应该摒弃传统的陶艺创作观念,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欣赏和理解。要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利用一些新型的材料和技术,包括声、光、电等新媒体的共同使用,使作品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文化层面的人共同欣赏诉求。
篇3
关键词: “问题讨论式教学” 提出核心问题 讨论问题 解决问题
在教育学史上,在教学的过程中,“问题讨论式教学”作为教学中一种具有引导学生思维、开启学生智能的教学方法被大多数教师所采用,怎样才能用得好、用得活,才能给课堂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增强教学互动,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是值得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问题。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都有体会,课讲得生动、清楚、全面,并不等于学生都能接受。即所谓“讲懂”、“听懂”并非真懂。要使学生更好地获得和掌握知识,必须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加工,才能使知识变成学生思想的产物,做到真懂。在此本文对“问题讨论式教学”进行讨论,使其能更好地应用于教学。
1.据内容提出核心问题
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提出核心问题,让学生对该问题进行思索、分析、扩展,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物理学教学中讲到液体的表面现象一节内容时,首先让学生列举在日常现象中观察到的小液滴的形状,学生都积极发言,争相说自己所见到的情况。教师进一步提问:液体的表面有什么共同特性?当学生回答出液体表面的共同特性是收缩趋势,教师接着提问:具有这种共同特性的原因又是怎样产生的?让学生思考、分析,提出各种各样的想法与看法,然后用演示实验加以说明验证,让学生检验自己学习的效果、学习的能力。回答正确的学生会继续努力,不正确的学生会分析原因,总结经验,不断进步。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引人入胜,使学生有解决问题的趣味感、迫切感,主动积极地参与讨论、解答问题。如在浸润现象中,提问学生为什么水对木板、玻璃、纸张等许多物体会产生润湿现象,而同为液体的水银对很多物体不会产生润湿现象?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而又紧扣教材的问题。只有这样教学才有生气,教学互动,让教学的内容在活泼而愉快的环境中完成,同时又培养学生善于思索、乐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多采用讨论问题教学法
讨论问题的教学方法,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抓住主要问题,提出来让学生自己讨论,每位学生都能开动脑筋,调动思维,阐明自己的观点。如在液体的表面现象中,表面张力方向的确定、大小的计算是解答或解释附加压强、毛细现象、气体栓塞现象的主要矛盾。掌握了表面张力方向的确定方法、大小的计算规律,其他有关问题也就不难解决了。
讨论问题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进行的讨论,由于其对问题的理解、分析不同,因此所得结论不一致,并且不一定都正确,此时教师要特别鼓励敢于提出反面意见和敢于辩论的学生,注意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反面的错误结果比正面的结论有时更能让人深刻难忘。如在空气的湿度中,学生容易出现只从空气中水蒸气的多少来体现空气的干湿程度,而不是从实际需要或动物感觉方面来体现。当举例晴天的中午和早上进行比较时,学生就比较易于理解,了解到自己看问题的片面性,以后碰到类似的问题,学生就会较全面地分析问题,对于物理学的应用题就会分析、解题,并且能将所学的物理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如学习了光学就可应用于医学中视力的分析,用于透视、摄片的原理讲解。讨论问题要深入浅出、逐步引导、逐步深入,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从而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在液体的流动中,复习旧课联系新课提问:液体的流动与固体的运动有何不同?要求学生从观察到的现象来讨论它们的不同之处。液体的流动又有怎样的规律?进而引出稳定流、流量、连续性原理及方程等问题。如液体作稳流时,流速与横截面的关系为例:一根自来水管装有五个水龙头,依次为一个、二个……至五个,五个龙头全开后,观察水从龙头中流出的急缓情形;再依次关掉一个、二个至四个水龙头时,水从未关龙头中流出的现象,归纳得到稳流时流速V与横截面S成反比这一规律,即流管Q不变时,S增大一倍,V是原来的二分之一;反之,S减为原来的一半时,V是原来的2倍。引导学生对上述问题逐一分析、解答,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寻求解决问题教学法
篇4
网络安全实训课程教学经过了三个阶段的改革: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过渡到强化实训为主的教学模式,进而发展到进行产、学、研结合,深入校企合作的工程项目嵌入实训课程的教学模式阶段。该教学模式有如下特点:1)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①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入学生实践活动,将课堂讲授与学生实践有机融合在一起。②设置足够的课程实践环节,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某一教学单元的内容。③独立设置项目实训环节。独立的“项目实训”将持续一周甚至更长时间。其间,学生系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熟悉网络工程设计流程,提高自身网络安全工程的开发能力、创新能力和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遵守网络工程设计规范的良好职业习惯。2)注重过程考核与知识分享。教师对专业课程实施“过程考核”与“成果评价”,引导学生注重全面发展自己的综合能力。考核贯穿课程的每个项目。项目完成后,教师进行学生的“成果展示”,通过交流与研讨,让同学们分享知识与经验,使他们的能力得以不断提升。
教学实施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欲望,让学生在启发下思考,在思考中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导师制”项目教学为增强网络安全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在科研项目研发过程中,利用卓越工程师的体制,结合校内科研项目和横向科研课题,为学生制定相关的工程项目,由专业教师和校外软件企业工程师担任导师,指导学生开展项目研发。为了适应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我们将传统的课件教学改革为结合科研项目的案例教学。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们以企业网的安全为主线,将院内科研项目或者企业提供的系统案例分解成相关的模块,融入教学过程。以工作过程的方式将教材的章节内容划分为模块,每节课围绕2~3个实际案例展开。要采用“导师制”的授课方式,教师必须接触校外企业,从中获取经验,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技能及专业水平。
“虚拟企业”平台按照网络安全专业的岗位能力要求,我们加强实训过程的企业化,积极推行“虚拟企业”的教学模式。学生进入实训项目后即按照网络安全管理员工的目标进行培养,他们为虚拟网络企业命名,并以成熟的网络安全项目产品为研制目标。实训室为学生搭建企业平台,提供真实的项目案例,在授课过程中推进案例教学法,根据学生的个性,按照企业的模式“分角色”实施教学。表1所示的网络安全项目开发组包括12~15人。学生被划分为项目经理、网络安全管理员、网络安全规划人员、项目调度人员、安全审计工程师、文档编写人员和安全测试人员,展开课程的学习和实践。
一体化场景教学设计我们在课程实训过程中引进企业的项目开发模式,采用项目管理机制,设计出工作场景式教学环境,实现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采用榜样式、“教学做”一体化、行为导向项目教学、小组协作教学等方法,为学生示范企业真实项目的开发过程,详细讲解技术细节,使学生通过“学中做”“做中学”熟练工作过程,提高自身的项目设计能力和开发能力,培养其职业素质。
改革考核手段项目实训的成绩评定是对学生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全面检查和考核。答辩是课程实训的最后环节,也是相当重要的一环,主要是对项目的设计过程、设计方案、设计制作与说明进行综合答辩。为了提高项目报告的质量,对实训课程的考核可以采用项目组答辩许可证制度。参加答辩的某项目组在答辩前要获得答辩许可证。对报告不合格的项目组不发放许可证。没有许可证的项目组不能参加答辩。质量评定不仅可以客观评价学生掌握课程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反映学生的全面素质。这一评价体系基本覆盖了工作过程项目设计的全过程,包括学生的设计态度、设计过程中的表现、完成设计的质量、撰写文档的质量、答辩效果等。
篇5
论文关键词:韩国;中学教师;教育模式
一、韩国中学教师教育模式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中学教师教育机构
目前,韩国培养中学教师的机构有三种形式:师范大学(包括教师大学有41所),开设教职课程的普通大学(普通大学教育系33所,开设教职课程的普通大学127所,一共16所),教育研究生院(只包括颁发教师资格证的大学院,一共123所)。
存在问题:
在中学教师培养过程中,教师培养机构过滥,颁发了过多的教师资格证。从实际情况来看,获得非师范大学教职课程和教育大学院所颁发的教师资格证者达到师范大学毕业生的3-4倍。教师资格证颁发过多导致社会对教师资格证持有者的信赖程度降低。预备教师为了通过教师任用考试,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备考上,忽视了教师必备的修养及实际能力。
(二)中学教师教育实习
韩国师范大学是从1980年“忠南大学校工业教育大学”改编成工科大学后,在工科大学的工业教育学部开始培养教师,实施4周以上的教育实习。实习在附属学校,或是在合作学校中进行。目前,师范大学实行4周的教育实习制,实习时间一般安排在4年级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存在的问题:
1.教育实习期限比较短。要确保教师在大学里学到多种理论和评价的素质需要一定的时间,目前在4周的时间内很难做到这一点。在其他一些国家,大多都需要一学期乃至一年的实习时间。
2.没能很好地形成教师培养机构的指导和管理。实习生安排到中学之后,教师培养机构和基层学校之间缺少协调,没能形成对教育实习的实质性的监督和评价。目前,个别基层学校以接受实习生会引起教学过程混乱和给学生心理造成负担等为理由拒绝接受实习生。实习学校的教师们对上课、班级运行,以及指导实习生感到有负担。所以,大学和实习生在实习时会碰到很多问题。这些与预备教师人数过多有根本的关联。
3.没有形成专门的教育实习模式。在现行4周的实习期里,没能很好地在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及实习合作学校进行专门的教育实习。并且,没有对实习指导教师的资格进行认定。
(三)中学教师培训
韩国的中学教师进修可分为以机关为中心、以学校为中心、以个人为中心的三种形式。
存在问题:
教师进修的模式单一且效率不高,教师进修机会不足,学员在进修时期及进修时间上缺少选择权,进修分数和晋升制度的直接联系导致教师进修质量不佳,缺少自律进修及经费保障,远程进修体制不健全等等。
二、韩国中学教师教育模式改善方案
(一)教师教育机构模式的改善方案
近来在韩国学界广泛议论着教师培养的6年制方案。即:研究生院培养教师的“4+2”模式与“2+4”模式。“4+2”模式是指,学生首先在4年制教师教育机构学习并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然后通过任用考试,获得见习教师资格(见习期为1年),并作为见习教师开始上班,然后在教育研究院攻读为期2年的硕士学位的模式。
“2+4”模式是指在普通大学接受1—2年教育后到教育专门研究生院接受4年的教育模式。即,在2年级末从普通大学选拔在读生,到教育专门研究生院接受4年的专门教育。教师培养基本过程是:在普通大学l一2年级学习基础教养科目及所属大学的基础专业科目和基础教育学探索科目;在4年的教育专门研究生院中,学习学科内容相关课程、学科教育学相关课程、普通教育学相关课程,并进行教育实习等。并且,对于在教育专门研究生院学习2年后不希望继续读的学生,允许发放原所属大学的毕业证。即“4+2”模式与“2+4”模式各有其利和弊,应根据情况有效地运用。
(二)吸引优秀的人才来从事教师工作
为了吸引广大优秀学生进入教师队伍,应在现有教育法律法规基础上制定各项教师政策措施:第一,政府要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教师的职位应与教育行政职员相比较,根据自身实际向上调整。第二,切实保障教师的教育权利。第三,通过任用考试合格的男毕业生,适用兵役特例制,免除他们的义务兵役,同时要求他们从事5年以上教师职务。第四,改善教师的经济待遇。教师的报酬应与大型企业员工水准相同,解决教师住房,减免其子女的大学学费等。第五,改善教师工作条件,有必要提供公益勤务人员,分担教师的杂务,使教师将精力集中于教学工作,学校的水准提高到满足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基准。为了较快落实以上方案,政府应制定《提高教师地位的特别法》及其他法令和规则,并立即施行嗍。这样,可以博得社会对教师岗位的信任和崇敬,同时稳定教师队伍,防止教师流失,以确保教学质量。
(三)改善中学教师教育实习
1.延长教育实习期限。韩国学者认为,教育实习作为教师教育机构与学校现场之间的桥梁,对提高预备教师对教育情境的理解和适应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教育机构应加强教育实习,将实习期限定为l学期,各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选蛏适当学期,分2—3次进行。教育实习应包括参观实习、业务实习(指教务实习即教师行政方面的实习)和教学实习。2.确保教师培养机构与实习学校的良好运作。为了更好地进行教育实习,提高学习成效,应在师范大学设立附属学校。实习学校的指导教师应对讲课的方法及内容进行个别指导,并把结果反馈到教师培养机构,使教育实习得到进一步改善。对于实习学校的指导教师学校给予政策保障,使指导教师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对实习生进行辅导。教师培养机构的教师也应该对实习生进行密切的跟踪指导,不能只依靠实习学校的指导教师,学校和学校之间,老师和老师之间要保持联系、沟通、交换意见。
3.要具备教职伦理意识及服务精神。比如,让师范生通过获得服务学分的形式事先到中等学校,对成绩优秀的学生或是需要特殊帮助的学生给予辅导,这一方面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教职伦理意识和服务精神,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其他方面的素质。
4制定教育实习的一整套模式。教育实习应该按照课堂观察、参加实习、课堂实习、事务实习等规定的模式有序进行。首先要对实习指导教师的资格进行认定,并且要有指导教师的培养方案。然后对学生教育实习进行实质性的监督和评价。实习学校要具备有关条件,选好有资格的学校,如师范大学附属学校这样的实习合作学校,并且要确保教育实习费用的落实。为了减少每个班实习生的人数,不能把学生集中安排到一个班级,以免走形式。针对那些身处师范大学,但毕业后并不想从事教师岗位的学生,可以不实习,这样实习学生的质量就会变得少而精。他们可在实习期间按照自己的工作方向做好准备工作,确保顺利就业。
5.实施见习教师制。韩国学者为了避免学生教育实习周期短,实习成效低等问题,提出要引进见习教师制度。他们认为,新任教师的见习过程应该如下:(1)见习期限为1年,期间享受二级正教师待遇。(2)对新任教师的见习成绩由所属地方教育厅、培养机构相关专业的教授、见习学校校长和校监、见习指导教师组成的见习评价委员会进行评价。(3)见习期结束后,拟任用学校校长根据见习成绩决定见习教师的任用与否阎。
(四)改善中学教师培训
1.提高正规教师进修质量。教师的教育水准在不断提高,质量也在上升,这时进行内容贫乏的短期进修,属于浪费。应与职前教育所进行的教育内容保持联系,并且扩大其幅度和深度。
2.强化在职教育的激励体制。如果把进修结果作为教师晋升的条件,难免会误导教师产生错误的功利进修观及急躁心理。所以,应利用进修的结果来激励一线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即,教师们通过教学水平的提高,获得一线教师的上位资格。当教师通过自身努力获得上位资格,并且根据其专业特点得到内在的鼓励政策和相应待遇时,教师的进修意愿会更加强烈(尤其这是通过自身教学水平提高所带来的)。进而能够进一步增强教师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3.推广以个人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非正规教师进修。仅靠正规进修有可能使以现场为中心的进修被形式化。为了使教师能够主动地参加进修,根据自身需要设计、建构进修模式,通过与同事、教师们的协商和借助示范等多种活动来解决实际问题,应该强化能够整合理论和实践的非正规进修。
4.进修模式应按照进修对象进行科学合理确定。应根据进修教师的性别、教龄、教职经历、教育教学水平(职称、学历)或进修目的在进修模式上有所不同,所以,理想的教师进修模式应是按照进修对象的特点明确分类的,是务实的,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教师进修质量。
篇6
摘要:本研究以上海市四所中学的153名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教师教学风格量表和工作满意度量表的施测。研究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教师的教学风格以激进型、立法型、评判型和整体型四种教学风格为主,这四种教学风格是相对复杂、有创造性、效率较高的教学风格;(2)中学教师对同事关系的满意度最高,对自我实现和学校领导的满意度也较高,而对学生素质的满意度最低,其次为工资福利;(3)随着教龄的增长,教师对工作压力和工资福利的满意度逐渐下降;(4)对工作的满意度越高,教师越可能具有立法型、评判型、激进型和整体型四种教学风格,而教师对工作压力不满则倾向于采取消极、保守的教学风格。
一、引言
教学风格和工作满意度都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近年来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焦点问题。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取的个性化和一贯的方式、方法。在国外有关教学风格的分类很多,诸如,Enz,Freeman和Stamm(1995)将教师的教学风格分为三种:客观型、建构型和折衷型。美国心理学家Sternberg对风格进行了多年的研究,提出了富有创意的认知风格理论——心理自我控制理论(1988,1990,1994a,1994b,1997),根据这一理论Grigorenko&Sternberg将教师的教学风格从认知风格这一维度加以划分,分为七种:立法型(具有这种风格的教师喜欢创造和提出规则,依照自己的方式教学,喜欢并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执行型(具有这种风格的教师喜欢按照既定的规则、程序解决问题,喜欢按事先计划好的活动进行教学)评判型(具有这种风格的教师喜欢判断和评价事实、程序和规则,喜欢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分析或评价任务)、整体型(具有这种风格的教师喜欢面对全局性、抽象性的问题,偏好总体性、概念性、观念性的教学任务)、局部型(具有这种风格的教师喜欢细节性、具体性的教学任务,完成工作时能够深思熟虑)、激进型(具有这种风格的教师喜欢超越现有的规则和程序,不喜欢一成不变的教学任务)和保守型(具有这种风格的教师喜欢熟悉的教学任务、教学情境,喜欢遵从传统的教学方式)。同时他提供了一套在教学情境中测量教师教学风格的工具(ThinkingStyles‘inTeachingInventory,简称TSTI,Grigorenko&Sternberg,1993c)。
工作满意度的最早研究起始于Hoppock(1935),他在著作《工作满意度》一书中提出了工作满意度的概念,他认为工作满意度是员工心理和生理上对工作环境与工作本身的满意感受,即是工作者对工作情境的主观反应。心理学家发现,工作满意度是衡量和预测工作行为和组织绩效的有效指标之一。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是指教师对其工作与所从事职业以及工作条件与状况的一种总体的、带有情绪色彩的感受与看法(Landy,1989),它是衡量和预测教学行为和工作效率的有效指标,会对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产生很大的影响。
工作满意度和教学风格都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变量,两者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相互关系,这一方面的研究几乎没有,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对于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研究方法
2.1被试
从上海市槎溪中学、上海市嘉定二中、上海市罗山中学、上海市迎园中学选取教师178名进行量表测试,最后获取有效问卷153份。
2.2教学风格测量工具
采用Grigorenko&Sternberg编制的教学风格评价量表(TSTI,Grigorenko&Sternberg,1993c)。该量表是一个教师的自陈量表,共七个分量表,49个项目,分别评价立法型、执行型、评判型、整体型、局部型、激进型和保守型七种教学风格,每个分量表包括7个项目,混合排列,每一个项目采用7级评定(从完全不适合到非常适合)。量表的Cronbach系数为0.69。
2.3工作满意度测量工具
工作满意度量表可分为八个维度,分别为学生素质、学校领导、自我实现、工资福利、同事关系、工作压力、工作条件和整体满意。问卷抽样适当性KMO值为0.783,Bartlett球形检验的卡方统计量为3442.774,量表的CronbachOt系数为0.7885(徐保占,2004)。
2.4数据处理
所有统计都在SPSS10.0中进行。
三、结果和分析
3.1教师的教学风格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比较教师在七种教学风格上的得分情况,结果显示,排在前四位的教学风格依次是激进型、立法型、评判型和整体型。
本研究对不同教龄、科目教师的教学风格分别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在各种教学风格上差异均不显着(P>0.05)。
3.2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分析
中学教师对同事关系的满意度最高,对自我实现和学校领导的满意度也较高,而对学生素质的满意度最低,其次为工资福利。对不同教龄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进行方差检验,结果发现不同教龄的教师在工作压力和工资福利的满意度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可以看到,随着教龄的增长,教师对工作压力和工资福利的满意度逐渐下降,尤其是教龄在10年以上的教师明显感觉工作压力较大,而对工资福利则感觉较低。
3.3教师教学风格和工作满意度的关系分析
由表4可见,教学风格与工作满意度之间存在着较高的相关关系。其中,对学校领导的满意度与立法型、评判型、整体型、和激进型等教学风格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对工作压力、自我实现、同事关系的满意度与立法型、激进型等教学风格有极其显著的正相关,但工作压力的满意度还与执法型和保守型教学风格有显著的负相关;对工资福利的满意度与整体型、激进型的教学风格有显著的正相关;对工作条件的满意度与评判型、整体型和局部性的教学风格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整体满意度与整体型、局部性和激进型的教学风格有显著的正相关;只有对学生素质的满意度与各种教学风格都不存在相关。
四、讨论
本研究发现,总体上看,教师的教学风格以激进型、立法型、评判型和整体型四种教学风格为主,这四种教学风格的得分远高于执行型、保守型和局部型,而立法型、评判型、激进型是相对复杂、有创造性、效率更高的教学风格(Zhang,2000c;Zhang&Sternberg,2001),也是学生更加喜爱的教学风格(Zhang,2004)。得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与近些年我国教育领域推进素质教育,促使教师素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风格得以不断完善有关,而这一结果也与本人在两年前所得到的调查结果一致(贺雯,2005)。
关于工作满意度,本研究发现,中学教师对同事关系的满意度最高,对自我实现和学校领导的满意度也较高,而对学生素质的满意度最低,其次为工资福利。对不同教龄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进行方差检验,结果发现不同教龄的教师在工作压力和工资福利的满意度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可以看到,随着教龄的增长,教师对工作压力和工资福利的满意度逐渐下降,尤其是教龄在10年以上的教师明显感觉工作压力较大,而对工资福利的满意度则较低。虽然本次研究采用的工作满意度量表以及测量的维度与以往的研究有所不同,但所得到的结论有许多的类似。张忠山(2000)的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上海市中小学教师对工作可以说是基本满意,教师对同事关系、校长领导、工作本身也比较满意或基本满意,教师对工作收入和晋升认可则不满意。冯伯麟(1996)的调查表明,北京的教师在自我实现方面感到满意,对领导和同事的满意强度处于中等水平,但在工作强度、工资收入方面满意度较低工资福利因素。工作压力和工资福利的满意度是直接影响教师的情绪,乃至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的两个因素,然而多次的研究表明,目前教师对这两个方面的满意度较低,这是应该得到重视的问题。
此外,本研究对教学风格和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教师的教学风格与工作满意度之问存在密切的关系,总体来看,对工作的满意度越高,越可能具有立法型、评判型、激进型和整体型四种教学风格。研究还发现,对学校领导的满意度与教师教学风格的相关性最高,对学校领导满意度越高的教师越可能采用立法型、评判型、整体型和激进型等教学风格。其次,对工作压力的满意度也与教师的教学风格有很高的相关,对工作压力的满意度与立法型、激进型等教学风格有极其显著的正相关,而与执法型和保守型教学风格有显著的负相关。目前中学教师对工作压力的不满主要是因为工作压力太大,如果教师感觉工作压力太大,则倾向于采取执行型和保守型等相对简单、效率低和不受欢迎的教学风格。
本研究结果揭示的中学教师教学风格和工作满意度的关系对于指导教学实践以及教学管理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如果能提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则更倾向于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风格,而避免采取消极保守的教学风格,其中提高教师对于学校领导的满意度和工作压力的满意度显得尤为重要。
五、小结
5.1从总体上看,教师的教学风格以激进型、立法型、评判型和整体型四种教学风格为主,这四种教学风格是相对复杂、有创造性、效率较高的教学风格。
5.2中学教师对同事关系的满意度最高,对自我实现和学校领导的满意度也较高,而对学生素质的满意度最低,其次为工资福利。
5.3随着教龄的增长,教师对工作压力和工资福利的满意度逐渐下降,尤其是教龄在10年以上的教师明显感觉工作压力较大,而对工资福利则感觉较低。
篇7
关键词:临床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
临床药理学是一门药理学和临床医学紧密结合,研究药物与人体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新兴学科。它以人为对象,以药理学和临床医学为基础,并吸收利用其他邻近学科的知识,内容涉及临床用药实践与研究的各个领域[1],是药学专业学生最重要的一门必修课。临床药理学发展历史不长,其教学内容和形式仍处于探索阶段,特别是实验课,目前没有正式出版和统一的实验教材,各个学校根据本校教学条件各自编写教材,教学形式也基本是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在传统的教材、教师和课堂为中心的继承性教学方法下,学生易产生畏难甚至厌学心理。如何开展临床药理学的实验教学,注意理论与临床用药实践的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药学专业学生成为合格的未来临床药师是现今临床药理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这几年,我校药理教研室根据药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要求和本学科的特点,在临床药理学实验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性改革,现介绍如下。
1根据培养目标,精心编写、修改实验教学内容鉴于目前没有统一出版的临床药理学实验教材,在我校药理教研室以往开设的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参考了国内兄弟院校开设的相关实验内容,自编了新的实验教材。根据我校药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医药复合型人才及药学专业学生今后的就业方向大都是做临床药师,要求他们必须熟悉药物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能够指导医生、护士和患者的合理安全用药,并能开展临床药物科研工作,为此我们精心挑选了临床病例用药讨论、药物不良反应(ADR)相关知识讨论、药物人体生物利用度实验、药物临床双盲双模拟实验设计4个内容,每个内容6学时。重点培养学生对临床药物合理、安全应用的能力,提高其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与药物临床研究的能力。
我校以往的临床药理学课程开设的实验内容主要是临床病例用药讨论。根据现在药师的工作职责范围,这些内容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对未来药师的培养。药师的职责已由简单的配方发药扩展到走向临床,直接参与临床用药与科研。且理论课学时有限,主要是教师讲授为主,涉及的知识面有限,同时学生的自主性发挥受到限制。如在学习新药的临床研究设计要求章节时,共4学时,学生对于一个完整的药物临床实验方案的具体设计、注意事项、流程等认识不足,有必要开设这方面的实验来弥补。且我校的附属医院是新增的国家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基地,有开展实验的很好条件,故我校药理教研室开设了药物人体生物利用度实验、药物临床双盲双模拟实验设计。ADR危害日益成为社会的焦点,提高对ADR的认识也是我们医药工作者工作的重要部分。我们挑选了2个关于ADR的专题节目视频录像作为教学材料,引发学生的讨论,进一步提高学生对ADR的认识和理解,我们到临床上挑选一些与理论教学内容相关的典型病例作为临床用药分析讨论的病例,让学生根据医生的诊断和治疗计划制订药物治疗方案。这种病例既真实又具体,培养了学生对药物合理、安全运用的能力。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实验内容设置满意度达到了100%。[论/文/网LunWenNet/Com]
2选择适宜的开课时间,挑选合适的教学人员各院校药学专业的临床药理学,一般都在大三下学期或大四开设。我校药理教研室选择在大四学生下临床实习之前开设临床药理学。因为此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基础药理学和临床医学概论,具备了一定的药物和临床医学知识,能够把药物知识与医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运用,更好地学习、理解药物在临床的合理、安全使用,更重要的是对即将到来的实习起到一个很好的过渡作用。如通过对临床病例用药的讨论,学生提前熟悉了医嘱的书写和临床上常用药物的商品名,进入临床实习后能够很快适应实习工作。我校临床药理学共72学时,理论占42学时,实验占30学时,实验课的比重较大,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掌握。学生对此表示很满意。
临床药理学是一门边缘应用型学科,要求教师必须要有非常扎实的医学和药物学知识,还要熟悉临床上使用的药物。很多学校的临床药理学教师就是基础药理学教师,对临床上使用的药物不熟悉,存在着临床与教相学脱节现象。鉴于这种情况,我校药理教研室这几年引进了一些获得药理学硕士学位的临床医生组成临床药理学教学组,这些教师本科学的是临床医学,并从事过临床医疗工作,有着扎实的临床医学知识和一定的临床用药经验;通过三年的药理学硕士课程学习,其掌握了丰富的药物知识,能够很好地把医学与药物知识以及临床用药经验灵活地结合运用,并在教学中充分地发挥此特长。
3以学生为主,开展研讨式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既往的临床药理学教学大体上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它以在“封闭式”的课堂教学中获得间接经验为特点,课堂基本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处于消极接受的地位,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重视不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为此,我们在实验教学中积极推行研讨式教学。研讨式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来获取知识、强化能力与提高素质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它通过教师指导选题、学生独立探索、小组交流、班内讲评、总结提高5个环节,学生自主学习、共同讨论、各抒己见、互相激励,从而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而教师的指导则表现为示范性讲授,平时启发思维、答疑解难等。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述能力、研究与创新能力等[2]。下面以病例用药讨论为例,讲述我们如何在临床药理实验教学中开展研讨式教学。
我们把每个实验分为两次课,每次课3学时,学生6人一组。要求学生提前预习病例,根据病例中提供的诊断和治疗计划原则,每组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共同探讨、制订一套药物治疗方案。要求收集好治疗方案中所用药物的类别,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用药注意事项等方面的资料。上第一次课时,每组派代表用多媒体课件的方式汇报本组的治疗方案及用药选择依据,全班学生讨论该组的用药方案是否合理,应如何改善该组治疗方案,教师在其中起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学生通过药物治疗方案的制订,加强了对理论课中所学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药物合用方面知识的理解、掌握,并大大开阔了视野,拓宽了知识面,短时间内接受了较多的信息,了解了新药的临床应用情况及同一种药物的不同商品名,尽快适应了当前临床用药,跨越了教科书上所讲述的药物与临床实际用药间的“鸿沟”,提高了尽快适应日新月异的临床用药变化的能力。治疗方案讨论后,教师再把临床医生的药物治疗方案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后查阅临床医生所用药物的信息,评价临床医生的治疗方案和用药有无合理性。上第二次课时,同样每组派代表发言,就临床医生的治疗方案做出评价。通过对临床医生治疗方案和医嘱的学习、评价,学生提前熟悉了医嘱的书写,对以后作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患者治疗方案的制订、指导医务人员及患者合理用药是一个很好的训练,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临床用药问题的能力。
研讨式教学模式,强调了对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密切了师生间、学生间的关系,培养了学生人际交流和合作共事的能力;也突出了实用性很强临床药理学的特色。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本课程采用研讨式教学的满意度达到了100%。[论-文-网]
参考文献:
篇8
1、内容日益丰富。长期以来,在我国存在两门相互独立的统计学——数理统计学和社会经济统计学,分别隶属于数学学科和经济学学科。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立包括数理统计学和社会经济统计学在内的大统计学,逐步成为我国统计学界的共识。1992年11月,国家技术监督局正式批准统计学上升为一级学科。国家颁布的学科分类标准已将统计学单列为一级学科。随着大统计学思想的建立和统计学在实质学科中的应用的需要,大多数学校和老师在财经类专业的本、专科专业《统计学》教学过程中,除了保留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中仍有现实意义的内容,如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方法、统计的基本概念、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平均及变异指标、总量指标、相对指标、抽样调查、时间序列、统计指数等;同时也系统的充实了统计推断的内容,如:统计数据的分布特征、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统计决策等。这一变化使得《统计学》的内容更适合相关实质学科的发展需要。
2、学生的学习难度加大。首先、结合《统计学》的课程特点——概念多而且概念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公式多且计算有一定难度等。如果学生不做必要的课外阅读、练习和实践活动,是很难理解和掌握的。对于财经类专业的本、专科专业的学生来说,本身的专业课学习负担已不轻。其次、对于财经类专业的本、专科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其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要求,使得学生的数学或者数理统计的基础不是特别好,对于专科学生来说更不用说,推断统计将是他们学习的困难。再说,《统计学》作为专业基础课,一般安排在一年级或二年级第一学期,在这个学习时段也是大多数专科生和本科生忙于计算机课程和英语课程的考证时段。如果以牺牲授课内容和降低要求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显然有悖于《统计学》课程的教学和相关专业的发展要求。所有这一切对于学生学好这一课程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
3、教师的教学难度加大。授课内容越来越丰富;课程难度太大可能导致学生兴趣下降;在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背景下,授课时数大为减少(一般安排一个学期共17~19教学周,每周2~3课时);高等教育扩招后,由于师资力量一时没有跟上,大多数学校,授课班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一个教师跨越不同专业授课不再新鲜。这要求授课教师必须深刻领会授课内容的核心和相互关系,学会控制和驾驭课堂教学,学会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统计学在不同专业领域的具体应用等等。作为这门学科的授课教师特别需要认真考虑该怎么办?
二、《统计学》教学的发展趋势分析
1、统计学从数学技巧转向数据分析的训练。在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非常普及的今天,统计计算技术不再是统计学教学的重点了。统计思想、统计应用才应该是重点。现代统计方法的实际应用离不开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统计软件的使用,不仅使统计数据的计算和显示变得简单、准确,而且使统计教学由繁琐抽象变得简单轻松、由枯燥乏味变得趣味盎然。所以,在统计教学过程中,大量的内容只需要给学生讲清楚统计基本思想、计算的原理和正确应用的条件、正确解读计算的结果,而对大量复杂具体的计算可以交给计算机去完成。
比如方差分析,手工计算量非常大,没有计算机软件的支撑,是很难教学实际问题分析的。现在我们只要讲清楚方差分析要做什么,为什么方差分析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判断有无条件误差,而原假设又是K种不同水平下总体的理论均值是否相等,检验结果表示什么等就可以了,大计算量的工作让计算机去完成。
2、通过统计实践学习统计。也就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课堂现场教学、引导学生先读后写再议、模拟实验、利用课余时间完成项目、利用假期时间,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某些团队、小组或自己组织去开展一些与专业有关的活动,如社会调查、专题研究、提供咨询、参与企业管理等方法。全方位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比如依同学们在设计调查问卷和调查方案的基础上,让他们组成若干调查小组(如以寝室为单位),在校园内真正进行一次统计调查活动,从具体调查对象和单位的确定,样本的抽取(不一定要很大),问卷的发放、回收与审核,数据输入与资料整理,估计与分析,一直到调查报告的编写,调查总结或体会的形成,全部由同学自己来完成。这样,同学们就亲身参与了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含统计推断)的整个过程,效果很好。
三、基于EXCEL的《统计学》教学设想
如何从烦琐的数理统计技巧转向数据处理的训练,同时还要使学生容易掌握并有机会辅之于实践。教师的导向是第一位的,要求必须选择容易获得而且普及性比较强的统计分析软件,并在课堂教学和引导学生实践中广泛采用。
(一)微软公司开发的EXCEL软件无疑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专业的统计分析软件SPSS、SAS、BMDP、SYSTAT其功能固然强大,统计分析的专业性、权威性不可否认,但是对于没有开设统计学专业的院校这些软件并不常用,如果学生要进行自主性学习也比较难以找到相应的工具,此外专业统计分析软件的英文操作界面,也让中国人用起来不是很顺手。微软公司开发的EXCEL软件作为一款优秀的表格软件,其提供的统计分析功能虽然比不上专业统计软件,但它比专业统计软件易学易用,便于掌握。在Windows操作系统极为流行的今天,EXCEL也是随处可见。对于《统计学》这门课程而言,利用EXCEL提供的统计函数和分析工具,结合电子表格技术,已能满足统计方面的要求。
(二)基于EXCEL的《统计学》教学设想
1、在教学内容上,依据EXCEL的函数功能、电子表格功能、数据分析功能,结合统计学原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整合教学内容。比如传统的统计学原理教学过程中,对统计数据的搜集主要强调统计报表制度,在EXCEL环境应该更注重抽样推断,EXCEL提供的随机抽样工具使得抽样调查不再是十分复杂的技术,统计图也可以被广泛运用于对数据的描述;再比如现有统计学教材很多都讲根据整理的数据计算平均数时,都用加权平均的方法,当用组距式变量数列计算平均数时,用组中值作为各组的代表值进行计算。我们知道,组中值作为各组的代表值是假定各组变量值在组内是均匀分布的,如果实际数据与这一假定相吻合,计算结果比较准确,否则误差比较大。事实上实际数据往往就不是均匀分布的,因此用组中值计算的平均数都是近似的,而且相同资料编制的不同变量数列计算的平均数还不相等。其实为了编制变量数列,我们必须输入原始数据,EXCEL的有关程序可以得到准确平均数,哪里还有必要按加权算术平均的方法计算近似的平均数呢?那么有没有必要编制变量数列、特别是组距式变量数列呢?有没有必要按加权的方法计算平均数呢?我们认为有必要,但是组距式变量数列的主要功能不再是提供计算资料了,而是用于表现资料的分布状况和进行分析用;加权平均方法主要是介绍和要求学生掌握加权平均的思想,用于综合评价分析中。
2、案例教学成为《统计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接触到大量的实际问题,而且对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有帮助。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精选案例教学,比如对于金融专业的学生可以设计用几何平均数计算投资的平均收益率、运用标志变异指标考察投资组合的风险大小等。对于经管专业的学生,精选抽样推断、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对于控制产品质量,经营决策等方面的案例,深入浅出地介绍这些方法的基本思想、并用EXCEL进行分析。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也使统计学的课堂不再是教师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张嘴巴就能将一门专业课程从头讲到尾。
3、改革考试方式和内容,合理评定学生成绩。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评估教学质量的手段。对于《统计学原理》的考试,多年以来一直沿用闭卷笔试的方式。这种考试方式对于保证教学质量,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着缺陷,离考试内容和方式应更加适应素质教育,特别是应有利于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之目的相差较远。在过去的《统计学》教学中,基本运算能力被认为是首要的培养目标,教科书中的各种例题主要是向学生展示如何运用公式进行计算,各类辅导书中充斥着五花八门的计算技巧。从而导致了学生在学习《统计学》课程的过程中,为应付考试搞题海战术,把精力过多的花在了概念、公式的死记硬背上。这与财经类专业培养新世纪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是格格不入的。为此,需要对《统计学》考试进行了改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考试内容与要求不仅体现出《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以及推理能力,还注重了学生各种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创新能力。二是考试模式不具一格,除了普遍采用的闭卷考试外,还在教学中用讨论、答辩和小论文的方式进行考核,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组织形式。学生成绩的测评根据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学习过程中提交的读书报告、上机操作和卷面考试成绩等综合评定。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技能训练与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贾俊平.统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王怀伟.统计学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王维鸿.EXCEL在统计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出版社,2004.
篇9
关键词:讨论训练法;语文教学;自学能力
讨论训练法能理顺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和客体关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学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它给予学生在课堂上有大量的实践机会,潜移默化地积累语文基础知识,锻炼学生语文基本技能,培养个人素质和应试能力。
一、解放思想,打破传统教法
运用讨论训练法要解放思想,不要担心课堂里不安静,一片哗然,这是传统教学法最忌讳的。但讨论训练法却反其道而行之,讨论时力求闹哄哄。闹哄哄正说明学生进入了角色,迈入佳境,学生身上蕴藏的语文学习积极性正发挥出来,久而久之,语文能力正在讨论中逐渐提高。
二、确定教学目标
运用讨论训练法,首先要确定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体现语文教学的计划性和科学性。例如,同样是鲁迅小说,教学时应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故乡》应以“景物描写来烘托中心思想”为教学目标,孔乙己应以“肖像、神态、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人物”为教学目标,《一件小事》应以“心理活动描写对人物的作用”为教学目标。
三、精心设计讨论训练题
目标确定之后,教师应对课文重、难点精心设计讨论训练题。题目的内容要难易适度,切忌空乏玄虚,难度不宜太大,难度大了学生无从下手。例如,在教学《藤野先生》一文后半部分时,如果教师要学生回答“鲁迅当年为什么要弃医从文?”学生无法从课文里找到答案,就在课文注释里找,这种方法对理解课文没有好处,倘使教师引导学生弄明白文章为什么要强调“偏有中国人在里面”“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强调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学生也就理解了“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那么鲁迅当年弃医从文的原因也就容易理解了。另一方面,题目也不能太容易,让学生回答出来,题目要有让学生思考回味的余地,也要有坎儿,如果课堂上都是“是不是”“对不对”这类的提问,那么课堂气氛再热闹,对提高学生的能力也是毫无意义的。总要像从树上摘苹果,踮起脚摘不到,跳一跳或跳几跳就能摘到一样,这样激励学生思考讨论,解决问题,对提高学生的能力是有好
处的。
四、创设教学情境,实施讨论法
创设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使学生情感投入到学习过程当中去。如果一堂课,始终一本正经地讨论问题,枯燥地做练习题,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讨论训练法。创设情境的方法与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教师模仿课文中人物的动作、神态,指导学生表演,根据课文排练小品,分角色朗读,展示教学挂图等,都能引起不同意见辩论。如,《愚公移山》分角色扮演愚公、智叟表演,学生就会在笑声中认识人物的性格,理解文章的深刻含义。
五、进行适当点拨
篇10
(一)转变原有的教学思路
对于初中生来讲,这个年龄段正处于青春期,心理还不成熟。这个时期的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对枯燥无趣的数学容易厌烦,并且对教师通过板书的讲解和灌输式的说教方式比较反感,再加上数学知识中的公式和定理都比较难理解,使得原本就乏味的课堂变得沉闷,因此教师应该及时转变教学思路,让数学课堂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应该通过提问和引导学生提问的教学方式,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课堂气氛不再沉闷,调节好课堂气氛,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距离,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创设问题情境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以往的教学方式主要依靠教师讲解,将数学知识的定理和概念灌输给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这样不仅容易让处于初中时期的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对数学课程比较反感,而且达不到教学目的,大大降低教学效率。但是,现在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让学生都参与问题的思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收获数学知识。与此同时,学生也会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激发学习欲望,教师在提问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数学意识渗透给学生,促使学生主动寻求新的知识。比如,在概率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和学生做小游戏,进行简单互动,可以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装着几只不同颜色的球,让学生分别摸球,他们摸到的球的颜色有相同,也有差异,教师可以以此向学生提问:这是属于哪一类事件?随机事件还是确定事件?那抛硬币是属于什么事件?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什么事件?教师可以用生活中比较常见例子进行列举,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学生的提出的问题上,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自由发挥想象,进而学到数学知识。
(三)增加问题的趣味性
初中数学中的一些定理和公式对于初中生来说,枯燥不容易理解,以往教师提问的问题也都是关于定理的定义和公式的讲解方面的,很难激发学生兴趣。现在,教师可以通过增加问题的趣味性吸引学生,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教师可以结合初中生的特点增强问题的趣味性。比如,初中生一般容易被有趣的故事吸引,那么教师就可以从这个角度入手,将数学问题故事化,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思考问题。在进行有理数的教学时,可以引入一个翻牌游戏的故事,假如桌上有9张正面朝上的牌,每次翻动任意2张,可以重复翻动,让正面向上的牌向下,反面向上的牌向下,这样一直下去,提问:能否使所有的牌多反面向上?通过有趣的问题引起学生思考,让学生在问题中学到数学新知。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教学法运用的实践思考
(一)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一项重要工作,问题情境的创设为学生营造了积极的学习氛围,并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得到了激发,进而提高了学习效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学生是在教师的带领下投入到学习中。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具有鲜明的特点,学生提问问题的能力尤为关键,而这一能力的培养就与教师的教授方式和思想观念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应当改变原有的“传道授业解惑”方式。在学生提问能力培养的过程中,首先教师依据现实的情况进行提问,其次是教会学生有意义问题的提出方式,做到“授人以渔”,支持和鼓励学生主动提问,提高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
(二)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反思性学习作为数学问题式教学方式之一,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而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关键就是在于教师教学内容设置的巧妙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应该鼓励学生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而且应该研究和思考如何培养学生反思的意识和习惯。首先,让学生认识到反思性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利用设计巧妙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对自己的思维模式进行反思,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有的收获和失败的经验,对其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得出具有现实意义的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其次,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反思的关键意义,通过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亲身体验从迷茫到顿悟的感觉。反思性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内在的思考和外在的行为的结合。为了达到教学效果,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促进学生反思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