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室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11 22:18: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寝室文化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寝室文化是文化形式的一种,是校园文化生活的缩影,它是以寝室这一特定空间为单位,尊重寝室成员的主体作用,发挥寝室成员的个性及创造力,被大家认可并自觉践行的文化氛围和行为准则。他包括两个内容:一是物质文化,即寝室的物质条件,包括寝室的基本生活设施、环境美化的整体布局等;二是精神文化,即寝室成员之间的精神层面的内容,如人生观、世界观等。
二、寝室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寝室文化建设关系到创建优良校园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塑造学生优秀品格,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对寝室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寝室的成效,是对民办高职院校“三风”建设的有效依托,寝室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四促进”:
(一)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德的提高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的参与者。作为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我们应该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德的培养,除了日常的谈话交流、主题班会和团日活动等形式的教育,也应该重视寝室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二)促进学生对寝室形成归属感,使寝室真正意义上成为自己的“家”
寝室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寝室成员的生活、学习等各方面,重视他们的主体作用,发挥他们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让他们直接参与到寝室文化建设过程中,可以促进学生对寝室归属感的提升,使他们能够更快更好的融入大学生活,并形成积极向上的寝室氛围,进一步提升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自觉履行做好寝室文化建设的义务,使寝室真正意义上成为自己的“家”。
(三)促进优良班风、学风的形成
每一间寝室是构成一个班级、一个专业、一个系院、一个学校的组成单位,他是仅次于学生个体而存在的小型集体单位。如果每一个小型集体单位都能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争先赶超的氛围,那么以此为基础形成的班级、专业、系院和学校将同样形成一样的风气。一种良好风气的形成会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教育和感染我们的学生,并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这将更好地促进民办高职院校优良校风的形成,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学校人才培养水平的目标。
三、民办高职院校寝室文化建设的途径
民办高职院校的生源情况告诉我们,寝室文化建设的过程面对的是以注册入学为主的学生群体,他们具有以下特征:文化成绩弱,动手能力强;理论基础弱,实践能力强;行为习惯弱,个性追求强。寝室文化建设过程中,如何针对他们的特征扬长避短、群策群力,让他们在寝室文化建设中接受学习教育,使他们在寝室文化中成长成才,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思想引领,强化育人,充分发挥寝室育人功能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寝室,是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时代要求,是新时期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战略抉择。实践证明,辅导员老师在做好寝室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落实思想政治教育进寝室,能充分发挥寝室的育人功能,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同时,重视党团学生干部作用,建立“公寓团工委”、“党员寝室示范岗”、“寝室安全信息网”等,将辅导员的工作触手延伸到寝室的各个方面,在寝室文化建设方面锻炼和提高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在学生中树典型、学榜样,做好寝室文化的引领育人工作。
(二)形成制度,重在落实,充分发挥寝室管理功能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针对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一定要有详细、可行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和服务,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在寝室中有章可循、按章办事。健全的规章制度是寝室文化的配套机制,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规章制度本身就是一种寝室文化,同时抓好规章制度的落实,执行时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绝大多数的学生是能够遵守在寝室中的纪律。以制度说话,用制度服务,是寝室文化建设的前提和保障。
(三)以活动为载体,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
篇2
开学初,我将寝室长找来商量怎样帮助寝室同学把自己的小家管好。寝室长们纷纷献计献策:在寝室贴上全家福或自己的个性画作,这样一来谁也不舍得去破坏自己的家、自己的心血了。我接纳了他们的建议并要求他们尽快落实下来。一星期后当我去检查时,一间间寝室被同学们打扮成了温馨的小家:粉色的墙壁、花花朵朵的插图、亲密的全家福、“哥俩大头贴”和“亲密俩姐妹”……“墙壁是我家”的设计营造了温馨的寝室氛围,温暖了这些留守学生的心,激发了他们的爱美之心,也促进了他们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2.营造积极进取的乐学氛围,让励志格言入我心
宿舍过道上一行行“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对话”的励志格言;墙壁上一条条“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名言;柱廊上一位位科学巨匠、哲学大师、文学大师的画像如一座座闪耀着思想光芒的灯塔,让这些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中,乐学好学之风渐渐形成,良好的品德逐渐养成。
3.打造爱心型生活老师,让学生缺位情感得到填补
这些留守学生长期不能和父母在一起,缺乏交流,缺乏情感沟通,家长的情感教育缺位严重。为此,我号召在寄宿部打造爱心型生活老师,让“爱心洒满角落”。我们倡导教师不仅要协助学生整理床铺,管理个人卫生,还要将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爱护,在寝室中营造一种互相关爱、互相理解的寝室文化,从而填补家长教育缺位带来的学生情感缺失。学生生病了,生活老师会及时送去问候,室友会热情地递上热水。于是一颗颗缺爱的皱皱巴巴的心被融化了,熨平了!他们在感动之余,也懂得了在别人需要关爱时去爱他人,更懂得了父母的艰辛与良苦用心,渐渐地开始理解父母并和父母热络起来。
4.营造“比一比,我更强”的体育氛围,让学生争做体育达人
一星期一比,一月一比,一阶段一比,看看谁更会锻炼,哪个寝室会锻炼,哪个班级会锻炼,谁中考体育更好。自从开展,“比一比谁更强”的比赛,学生睡懒觉、赖床的陋为减少直至杜绝。现在每天在操场上看见的一个个你跑我跳的壮观景象。充满关爱、充满竞争力的比赛活动将他们的积极性、好胜心彻底激发出来了!
5.结语
篇3
高校寝室中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寝室文化的重要体现,属于高校寝室文化的中高层寝室文化部分,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和学校的学风有直接关系,可见学风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学风的好坏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理念、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强学风建设,是高校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学风通俗地讲是学习的风气。从学生的角度讲,学风是学生思想作风在业务学习上的具体体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精神风貌,是学生在学习方面所展示的精神、态度、风格、方法和习惯等要素的综合体现。在寝室文化的设计环节中,学习型寝室是基本的发展理念,思想政治教育的通识是目标,为给同学们提供充分发挥才能,展现创造、想象的空间,打破单一寝室评比模式,提倡个性发展,特色寝室建设,希望能建成学习型、低碳型、综合型,和谐型等寝室。然后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和未来要求和发展,学院注重英语交流,和国外大学的合作也日趋平凡,也可以评三级英语寝室,四级英语冲刺寝室和对外交流国际寝室。根据学院普遍要求也可以分为,就业型和升学型寝室。同学们可积极依据自己寝室特点,设计学习型寝室文化。充分把学习型寝室的氛围推广,让整个学院都充满学习的氛围。
二、寝室文化建设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内外因分析
1.内因分析和管理
寝室文化对学生生活在学校中3年有不可估量的影响。这里不得不谈到学生寝室制度,首先,寝室制度文化的健全与人性化,是大学生在寝室基本生活的制度保障,大学生要想在寝室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就必须要求每位大学生严格遵守寝室制度,这样才能在学习中投入足够的精力。而要求同学们能够共同遵守,则需要道德和价值观的认同,如果一个寝室卫生没有人打扫,同学的作息时间无规律,很难想象这个寝室的同学能100%投入到寝室文化中。其次,学会良好的人际交流,培养自身的人际交流能力,是同学们在寝室中必须慢慢思考和处理的问题。大学生在寝室生活中,第一次尝试处理比较复杂的人际关系,寝室成员的一举一动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情绪状态,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从长远来看,如果一个学生在寝室不能和其他同学很好的交流,那势必会导致精神紧张,身心疲惫,所以,在创建寝室文化中,人际关系对于该宿舍也有很大的影响。然后,随着电脑的普及化,寝室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网络交流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合理控制电脑网络文化对于寝室文化影响,通过思想政治来正确合理引导学生运用电脑网络成为学习的工具必须坚定不移。随着网络的出现,他可以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学生如果娱乐多了,会使学生们减弱学习风气,减少对于学习话题的探讨,那就更加不会去关心国家大事,了解做人道理,做事情的原则了。
2.外因分析和管理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创建寝室文化,加强学生党员、学生辅导员等先进学生代表也应起到带头模范作用。积极推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学习寝室,加强大学生寝室学风建设,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为大学生寝室建设提供有力指导。追求和谐。共生理念是要求寝室公共环境和谐,制度和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和谐和人和人之间的和谐。强调会做人,会做事,会学习。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规范管理,提高学生基础文明水准。
三、总结
篇4
“寝室文化”这一概念是由上海交通大学于1986年首先提出来的。1990年彭英姿在《试论大学生的寝室文化》一文中对寝室文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张文凯《寝室文化初探》以及卢和廷《高校“寝室文化”初探》中都表明寝室文化是以寝室为环境,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寝室成员为主体,在寝室共同生活、相互作用中所表现的物质、精神和行为方式的组合并形成的一种文化,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在整个学校发展建设中的作用不可估量,正因如此寝室文化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研究。1997年国家教委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意见》中肯定了“寝室文化”这一概念,并要求“重视和加强社团文化和寝室文化建设,强化社团和宿舍的育人功能。”此后,这一概念不断被高校深刻认识,也逐步加深了相关研究。近年来,寝室文化在高校中的巨大功能越来越明显。一个和谐的寝室文化,不但能激发大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学习的兴趣,还能促进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大学生平均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寝室度过,他们休息娱乐、谈心交友、课余生活都离不开寝室,寝室文化对大学生的素质养成是潜移默化的。特别是高校扩招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学生不再有固定的教室和活动场所,对学生的固定活动空间以及学生课余活动空间都发生了变化,寝室文化自然地提上了培养人才的重要位置。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高校领导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重视,作为大学生寝室文化影响因子发生了新的变化。因此,研究和强化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寝室文化影响学生的作用,都是具有明显作用的。什么样的寝室文化才能有效地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是高校在新的历史发展中遇到的崭新而重大的时代课题之一。
二、大学生寝室文化的结构和功能
(一)大学生寝室文化的结构
从寝室文化的表现形式来理解,大学生寝室文化具有两种表现形式: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所谓表层文化是指大学生寝室里的具有表现性的生活现象,如寝室的公共设施、布置、消费行为、交际方法、娱乐行为、兴趣爱好等等。而深层文化则是指大学生在寝室生活中所反映出来的观念,如思想观念、心理心态、思维方式、人为行为等。其中深层文化是大学寝室文化的实质内容,表层文化则是深层文化的外在表现。此外,大学生寝室文化不仅蕴含理性的成分,也包括人的情感、意志以及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非理性因素。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载体,经过长期的相处,每个寝室都会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寝室之间各有特色,这也使寝室文化更加的多元化和网络化。
(二)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功能
大学生寝室文化因为结构取向的不同而体现出正负功能。
1、寝室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个子系统,相对一般校园文化而言,大学生寝室文化不仅具有教育思想、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交往人际、娱乐身心等基本功能之外,还具有养成和谐意识、培育人文情怀、提升国家理念等独特的育人作用。为此,我们须正视大学生寝室非理性因素的文化事实,把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
2、其负功能主要表现为在一些落后的寝室文化对寝室成员健康成长和整个寝室以后的发展形成的负面作用,也隐性存在大量的灰色潜流,弱化了寝室文化的教育的功能。
三、大学生寝室文化中常见的问题
寝室文化虽然受到大学生自身素质及宿舍管理者的约束,但主流文化、社会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等各种其他文化也会对寝室文化产生影响和冲击。
1、大学生寝室文化结构的深刻变革但其组织功能滞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和高教改革的深化,高等教育也开始进行了转型。高校教学也变得更加多样性,具有完全学分制、弹性学制、流动教室制等多种学制。传统班级的概念逐渐淡化,而相对比较固定的寝室取代教室成为大学生一天中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据统计,我国高校学生每人每天平均在寝室停留的时间大约14个小时,除去睡眠时间,每天约有6个小时在寝室度过,占整个课余时间的80%以上。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切实加强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中规定:“为进一步加强学生住宿管理,原则上不允许学生自行在校外租房居住”。根据这项通知寝室就成为绝大多数大学生休息、学习、生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场所。大学生在寝室的生活时间增多,对寝室的依赖性也增强。寝室作为高校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其独立性随之凸现出来。
2、寝室文化负功能膨胀,削弱了寝室文化的育人功能
主要表现为一些落后的寝室文化对寝室成员的成长和整个寝室的文化养成产生负面作用。物质文化方面———缺乏人性化设计的寝室设计理念;制度文化方面———“以管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与“服务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互相矛盾;行为文化方面———以网络化背景的行为规范边界模糊;精神文化方面———大学精神的淡化、人际关系的冷漠与负面情绪的滋生。许多高校的寝室文化建设仅仅停留在对作息制度和卫生的管理等表面文化,只关注到了文化建设的表层和中层,而忽视了对大学生内心的建设,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建设。
3、大学生“禁婚令”被解除,管理机制等不能适应寝室文化建设的要求
高校公寓管理人员低质、低效的服务以及不尽人意的公寓文化设施,导致学生的合法权益不时受到侵害,由此引发学生对学校工作的强烈不满,给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效果产生了极大的抵消作用和副作用,使得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效果大打折扣。
4、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对寝室文化建设的冲击
部分学生沉溺于电脑游戏、网络,与其他人交流减少、影响着其他学生的寝室的作息规律和正常秩序。因上网造成的寝室人际关系淡漠、学习成绩下降等现象也是必须予以关注和解决的重点问题。
5、社会环境的变革对寝室文化的负面影响及人际交往矛盾凸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出现了深刻的变动,在这种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社会条件下,随着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进入高校,“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和行为开始在高校中滋长和蔓延,由这种观念导致的不良后果就是寝室成员间冲突频繁。近年来发生的暴力现象、施虐现象、群殴现象、自杀现象、精神疾病现象、心理健康指数下滑现象等诸多现象反映出非理性因素的重视不够,而这已经影响和制约了寝室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偏离了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本质。因而,须从人学的理论视野对大学生寝室文化进行新的解读和构建。
四、构建大学生寝室文化的方法
1、建立“学习型寝室”奠定了良好基础
寝室作为高校学生中活动的最小单元,每个寝室一般住4~8个人,刚好能够形成“学习型组织”建设中的一个小组织,而且学生课余时间大都待在寝室,因此寝室是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阵地。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是积极的、正面的,有实现自我价值的目标,有奋发向上的渴望,这些都为应用“学习型组织”建立“学习型寝室”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2、对寝室成员施以学风正相关影响
“学习型组织”理论应用于高校最基本单元———寝室,通过建立“学习型寝室”改善目前寝室学风建设中存在的不良风气,同时以通过各类特色寝室的引导,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建设学习型寝室,逐步形成从个体—寝室—公寓—院区—学校的整体化学风建设体系。
3、建立“学习型寝室”需要有坚实的基础
“学习型寝室”是加强学风建设的内在要求和有力抓手。要通过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唤醒学生与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健全和完善学生的主体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此来达到改善学生素质的目的。要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心理世界,增强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通过理想和信念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从而使学生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通过自觉学习、修养、反省、总结、批评、改造等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人素养不断增强。
4、组建寝室团队学习共享机制
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于心中,影响我们认知、了解这个世界的思维。我们通常不易察觉自己的心智模式,以及它对行为的影响。通过成员的改善心智模式达到团队建立共同改变,创造出一个更有利于人性发展的氛围。在促进寝室团队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交相互交流互相讨论的作用,使每个成员都能说出心中的设想,然后共同思考,在探讨和对话中促进团队的合作和增进团队学习,建立学习互动及学习共享机制,使成员能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从而体会到学习乐趣,进一步激发队员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5、以微观组织单位修炼心智的模式
篇5
摘 要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演进,高校后勤的观念、思想、文化能否适应时代的需求是至关重要的。若想形成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就要秉承“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提高素质、增长才干、以人为本、服务至上、脚踏实地、师生和谐”的思想理念经营管理。高校后勤工作应结合实际并坚持“三服务,三育人”的原则,研究的同时学习,探索的同时实践。所以,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应在改革中形成自己的特色,这样才能作为导向更好地引导高校后勤事业更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 高校后勤 企业文化 思考实践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的发展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文化管理模式。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一个优秀的企业背后一定有优秀的企业文化。高校后勤在经历几年的积累与沉淀后,面临着进一步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应该提到高校后勤的议事日程上来。
一、高校后勤企业文化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校后勤的不断改革,各个学校都对后勤企业文化建设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实践,领导对企业文化也有了一定的认识。高校后勤形成的企业文化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以人为本,严于律己,善待员工;脚踏实地,增长才干,员工要虚心学习;服务至上,企业要积极承担服务育人的责任,提高服务质量;团结友善,知错就改,不怕犯错误。企业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并且对企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这一点高校后勤企业领导层都能认识到。因此,加强后勤企业的建设对企业凝聚力与企业形象等方面有一定影响。
但是,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建设中仍存在某些误区。
(一)高校后勤企业领导对企业文化了解过于片面。我们在强调企业文化制度的同时不仅要重视员工的团队创新精神,还要认识到企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建设应从两方面入手,增强内在动力促进内部共识;学校与政府努力合作,创建优质的外部环境,加强后勤企业文化的建设。
(二)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误区的主要方面:企业文化建设的“娱乐化”与“福利化”;企业文化建设的“项目化”;企业文建设的“迟滞化”;企业文化建设的“断层化”;企业文化建设的“口号化”;企业文化建设的“表层化”等。
(三)高校后勤企业领导虽然认识到了企业文化和重要性,但是并没有在行动上付出太多实施,行动与思想上还是存在较大差距。例如:对文化创新没有充分认识,没有制定完整的企业文化发展规划。总体来看,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还处在酝酿探索阶段。
二、加强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
企业文化理论需要后勤企业的实践来丰富、完善和提高。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发展需要企业文化理论来指导,二者相互依存、互依互导。
(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一个成功的企业,一定有其独特的企业文化。深入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对提高企业文化的形象有重大影响。企业要从传统组织行为学的刚性文化转化成柔性文化,不仅使其具有高度的灵敏性,还能随企业的外在环境变化而变化,实现以人文本的原则。企业文化的建设应注重两个方面,一是,开发人的创新意识;二是,注重对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激发,确立企业创新的新理念。现代企业若想使企业文化和时代要求保持同步,就要在变革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找机会。高校后勤企业要做的就是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适应这种变化趋势,从自身特色出发,不仅要建设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更要努力使自己发展成为学习型企业,使自己的企业更具活力,适应企业创新发展的需要。
(二)高校后勤企业必须以满足师生需求为指导,树立“以师生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打造企业的文化力。为此,企业文化建设要与企业的组织机构,服务质量等紧密结合,以优质的师生服务,良好的企业文化精神,营造良好的企业生存空间。我们应当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活动中提炼企业精神,塑造企业文化。因为,企业文化是一只“无形的手”,每时每刻都影响着企业职工的信念,是关系到企业业绩优劣的重要因素。
(三)构建文化管理模式,积极寻求企业文化的变革与创新,已经不是简单的仅停留在经验管理阶段,而是从科学管理发展到最高层的文化管理阶段。企业文化管理有三个方面:首先,要分析当前文化;然后,决定适合当前企业文化发展的计划;最后,付诸行动,使企业文化逐步走向成熟。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企业只有具备生机和活力,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其根本的生存发展的保障是企业文化持续不断的创新,而企业的创新来源于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企业若想持续创新,员工就要不断完善自己,使企业文化建设有明确的思路。因此,企业创新的同时也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使企业文化建设不舍本逐木。
(四)企业文化建设要“虚实结合”,企业文化建设不仅要围绕提高竞争力来提炼企业精神,确立企业目标,塑造企业形象,还依靠对员工的全面培训,全面提高员工的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文化创新和有效的实施企业文化管理。
(五)加强高校的后勤文化建设,要提高员工的文化活动组织能力,抓好以下三类活动。一是,让员工在文体活动中缓解紧张劳动得到文化熏陶;二是,给员工送温暖,让员工在福利活动中解决实际困难,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三是,让员工在岗位竞赛活动中,领会爱岗敬业精神。通过这些活动,使员工真正体会到关心、理解、尊重、爱护他人的快乐,从而凝聚人心,调动员工为企业做贡献的积极性。
总之,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文化处于重要地位,企业改革需要文化的支持,企业经营需要文化的推动,发展战略需要文化的开发,企业管理需要文化的调控,企业形象需要文化的塑造,企业声誉需要文化的传播。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应在改革中形成自己的特色,这样才能作为导向更好地引导高校后勤事业更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鲁智勇.对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思考与实践.[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09)26.
篇6
关键词:寝室文化;学风;良性循环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2-0105-02
大学生寝室,是学习、休息、沟通和娱乐的地方,学生们每天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这里度过,因此寝室文化在大学生的培养环节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高校中的学风状况令人堪忧,学习态度不端正、状态懒散、旷课逃课,甚至考试作弊的情况时有发生。好的寝室文化可以营造出优良的学风,而好的学习风气进一步寝室文化建设,因此,两者若能建立起稳定的良性循环机制,那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提升等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一、寝室文化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寝室文化是大学生身上和物品或环境中的行为方式、思维观念的总和,它具有融合性、持久性、约束性等特点。寝室文化的重要意义在教育界已达成共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2.有利于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3.有利于形成优良学风,4.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全的心智和良好的品德;5.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技巧和能力;6.有利于提高合作协调能力,以增强团队精神,培养集体主义荣誉感。
二、学风建设与寝室文化的良性循环
(一)学风建设
学风,是在1965年首次提出的,它是学校全体师生在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等方面的所表现出来的风气与氛围。高校学风通过学校全体成员的意志与行动,逐步地形成和固化,进而成为一种传统和风格;而另一方面,这种风气会潜移默化地对集体的每一个成员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这种影响远比教师和家长的批评教育要有效深入得多,因此,学风建设始终是高校各部门的工作重点。
当前,高校大学生人数众多,良莠不齐,少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差、学习情绪不高。部分学生虽然具有学习的主动性,但是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欠缺,遇到难题就丧失信心,学习的毅力不顽强。出现这样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目的不明确。据调查,很多大学生不清楚为什么要学习、自己为什么读大学,所以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对于学风建设至关重要。因此,高校的学风建设主要围绕学习态度、学习需要、学习动机、学习目标、学习行为等方面来综合进行。一旦好的学习行为蔚然成风,这种无形的巨大的精神力量必然会对学生的学业水平、品格健全和全面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二)寝室文化推进学风建设
寝室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最小集体,寝室的学习氛围是整个学校学风的构成因素,因此,在寝室中推进学风是学风建设的一条基本途径。寝室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无论哪个方面对于学风建设都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1.物质环境既是学生学习的保障,又能潜移默化地陶冶情操,提高学习素养。寝室楼内的布局、寝室的桌椅摆设等都是学习必需的硬件,比如现在流行的下铺是书桌上铺是床的设计就很合理,一方面有效利用了空间提供了宽敞舒适的环境,另一方面把学习区域和休息区域分离开来有利于提高学习或休息效率。而寝室的各种装饰,比如励志的诗词面作或是科学家的生平简介等也能陶冶学生的学术思想。2.寝室文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等。寝室是学生的自由天地,在这里他们畅所欲言,室友之间的各种观念态度必然相互影响,这样在聊天娱乐的过程中积极的态度、浓厚的学习兴趣就可能被不知不觉培养起来。3.好的寝室文化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风貌。当代大学生的从众心理较强,他们很在意其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因此,如果一个寝室有一半的成员学习劲头足,其余的成员也会争先效仿,那么相互间交流学习方法、技巧、经验等方面的活动会日益频繁,久而久之一个寝室的学习氛围便会升级。
(三)良好的学风促进寝室文化建设,两者应建立良性循环
寝室文化有利于推进学风建设,反过来,好的学风也必然会促进寝室文化建设。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起来的直面困难的勇气会进一步影响到其生活的其他方面,因此优良的学风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其逐渐形成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2.知识就是力量,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提升了心智,更有利于他们明辨是非,提升自我约束力,这对于自觉履行寝室公约、形成好的生活习惯等都非常有益。3.学习过程中寝室各成员间的交流频繁,这有利于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室友间的融洽感情。4.在优良学风的感染熏陶下,沉迷于网络游戏、通宵上网、夜不归宿等现象将得到遏制。
因此,寝室文化若能很好的发挥推进学风建设的功能,那么优良的学风又会进一步促进寝室文化建设,如此良性循环下,我们的学风和寝室文化都能达到较高的水平,而学生们也将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成长为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材。
三、推进寝室文化与学风建设良性循环的措施
(一)健全奖励机制,发挥榜样作用
目前高校中主要是对寝室卫生进行评比,这对于学风的影响不大,可以考虑在个人奖学金评比中增加一项寝室奖学金,把寝室各成员的学习成绩及其它表现累加起来作为寝室的总成绩,成绩高的可获得寝室奖学金,仍以现金形式发放,且寝室奖学金与个人奖学金可以兼得。这样既能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有助于寝室文化的进步,同一寝室学习好的主动帮助学习较差的同学,更有利于同学关系的和谐发展。
(二)在寝室中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生在课堂上吸收知识,而知识的消化则可以在教室或寝室中完成,所以学生在寝室学习仍然很重要,如果把日常生活的琐碎时间利用好,学生的在寝室的学习效果会更好。因此构建寝室的学习环境也应引起足够重视。比如可在寝室楼的每一层设置一个自习室,这样学生可以在休息之余来这里学习,还能缓解教室座位紧张的难题。也可以在宿舍楼里设立英语角,想练习英语或汉语的中外学生都可以来这里,大家在聊天的同时又能增加外语的听说能力。
篇7
凤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鸟,是不存在的虚拟生物,大量的文献资料表明,在原始时代,中国南方稻作民族以"鸟"为图腾。凤鸟是禽类美化的象征,是在鸟图腾的基础上,融合原始时代多个不同氏族所崇拜的自然物的特征,集大成之美而成的。
秦汉时期是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建立与巩固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凤鸟纹饰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在艺术性、技术、材料等方面均有创新,取得了实用与审美的统一。凤鸟形象是人们从生活中提炼、概括、总结、创造而形成的对主观美好愿望的象征。我们可以从瓦当和画像砖上看到,古人用简练概括的手法创造的凤鸟的凝练和雄浑相结合的造型,体味秦汉时期艺人们的开阔胸襟和高超的造型技艺。
瓦当
瓦当是建筑物上的实用装饰件,其功能是挡住屋檐前面筒瓦的瓦头,瓦当的形状在战国时期以半圆为多,而到秦汉时期则改为圆形了。作为建筑之用的秦汉瓦当上的凤鸟,起着装饰和美化的作用,凤鸟的形态是经过高度的概括和提炼的,因为它要适合于圆形的瓦当,离人们的视线比较远,细部看不清楚,因此瓦当的图纹往往简洁明快,显得古拙洗炼。这种凤形(即朱雀)一般是单相,处于环形的瓦当边轮中间,在这15~20平方厘米的小天地中,伸展它那优雅的姿态。
我国目前发掘的历史上最大的瓦当是秦始皇陵发现的夔凤纹大瓦当,呈大半圆形,直径6l厘米,高48厘米,人们称之为“瓦当王”。瓦当的瓦面硕大,纹饰对称,夔凤相间,长喙卷曲如钩 ,尾部上下弯曲,古朴遒劲,结构严谨。承袭了商周以来青铜器纹饰的传统技艺,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堪称我国古代陶雕中之精粹。
随着阴阳五行学说的流行,汉代建筑上广泛应用象征四方守护神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纹瓦当,朱雀代表着南方,是凤的别称。《春秋孔滨演图》:“凤为火精、在天为朱雀”。帛画、壁画、砖刻、瓦当、石雕和漆器绘画上都出现了凤的形象。这些作品大多追求动态美,凤的造型也更趋向写实,双翼以张开为多,羽毛鳞状也开始出现,凤的姿态也更为生动奔放,或昂首伫立,或大步跨跃,或展翅高翔。这种新风的开创,使凤鸟显得秀丽生动,充满生机勃勃的活力。在细部刻画上,可以在自然界的禽鸟中找到依据,如足的形态比以前更为拉长,有的很纤细,形似鹤足。冠羽也和孔雀之冠类似。这段时期凤鸟的形态以厚重的大面、奔放有力的弧线和精巧的点,构成了凤的主调,特别是东汉后期,一些凤鸟的形象在体现古拙美的同时,隐隐地透露出一种健壮美来。
汉代著名的朱雀纹瓦当,朱雀处于环形的边轮中间,构图简洁、单纯,均衡而有变化,朱雀在圆构图中被雕刻成“劲翮翘尾捷足"的艺术形象,寓美于古拙之中,朱雀的头部和尾冠翘起,伸延向上,一足独立,一足抬起,口衔一珠,凤翼张举,中间是一太阳,象征着它是南方之神,并以几缕尾羽填补空间,既表现了朱雀的华美多姿,又表现出一种欲将飞腾的气势美。
表现手法既写实又夸张,这种气势昂扬,寓美于拙的凤鸟形象是少有的。
画像砖
画像砖和画像石是由瓦当上的图饰和画像演变来的,一般常用在统治者死后的墓穴上。1974、1975年,陕西咸阳秦都一号宫殿遗址出土的凤纹砖,有立凤、卷凤和水神骑凤三种。其中的一个凤纹空心砖残件,凤的头胸纹样清晰,凤昂首街珠,凤眼圆睁,身体饰以各种条纹、人字纹以及圆珠纹,羽饰华丽,刻划细密,神态生动,阴刻线条流畅有力。
汉代统治者尊崇儒家的传统观念,提倡“孝悌”,“孝”的重要表现就是厚葬。当时,“公卿墓前皆起石室,而图其生平宦迹于四壁,以告后来”,民间也竞相仿效。因为刻在砖石上的画要比墙壁上施彩的画更为耐久,因此石刻砖饰之风就逐渐兴盛起来。
西汉时期,四川、河南等地的汉代砖室墓的墓壁上出现了一种横置的浅浮雕图像的空心砖,表现形式为单线阴刻、减地平雕、减地平雕兼阴线、减地浮雕、沉雕等;一般用木模压制,亦有直接刻在砖上,有的施加彩色。有方形和长方形等几种,称之为“画像砖”。
出土于四川成都画像砖阙屋脊上的凤纹,口衔宝珠,双翼斜张,冠和尾羽用弧线勾勒,伸展有度、曲折奔放,脚部和双翅采用直线,刚健有力,非常秀丽活泼,整个造型简洁潇洒,节奏感强烈,展现了汉王朝宽厚、雄健的宏大气势。洛阳周公庙出土的空心砖朱雀纹作回旋圆形装饰,羽翼和尾翎均如葫芦形;阴刻线条,简朴自然,犹如汉印。
石刻是官僚豪富阶层厚葬风盛行的产物,这种石刻线画使用特殊的工具和材料,以石代纸,以刀,以线和面造型,这种有力的线和大块的面相互搭配,可以说是绘画与雕刻的有机统一,是一种特殊的造型艺术品,从而构成了汉代石刻凤鸟的重要艺术特征。
汉代的凤纹石刻艺术风格,不仅与充满活力的时代脉搏相通,而且承袭了前代的精华,线条流畅雄健,简练有力。凤的形象都不是呆板的、静止的,而是运动着,给人以自由、奔放的感觉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四川西部的汉代画像石中的凤鸟形象幽雅秀美,渠县沈君石阙上的朱雀昂首挺胸,圆目长喙,两翼张举,左脚独立,右脚探举,冠羽向前飘动,身形流畅,气宇非凡。渠县和新津出土的石刻朱雀,尾部修长,翎羽毕现,显示了高贵和威严的仪态。
篇8
一、文人与琴
自古文人爱琴乐,历史上许多的文人为古琴而吟诗作赋,古琴乐器在其漫长的发展历史中被人们贴上了“文人”的标签。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一文中道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的理想状态,在白居易的《清夜琴兴》一诗中也有“适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的情怀。古琴作为“乐之统”,备受历代文人的推崇与青睐。文人爱琴之情结与古琴所承载的传统文化、思想、审美和精神是密不可分的,其含蓄斯文的音乐气质迎合了文人们的喜好,闲适淡然的境界为文人们所推崇,清远高雅的格调与文质彬彬的文人气质相应相和。
既是文人,他们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承接者,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教化。古琴音乐文化承载着深厚的中华文明,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儒家是中国正统思想的代表,对人们的教化沿袭至今;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之一,有着其不可小觑的影响;佛教思想的传入又使人的思想发生改变。故古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体,与被传统文化所熏陶的文人志士的思想相符。
古代热衷琴乐的文人众多,其中包括阮籍、陶渊明、王绩等,这些人大多是德才兼备又有志向的雅士。阮籍信奉老庄思想,他在政治上本有济世之志,但由于政局的黑暗,使得他怀才不遇,满腔热情不得释放;被称为“千古隐逸之宗”的陶渊明,出身卑微,在门阀制度森严的政局下,他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①,本有着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却不得统治阶级的赏识,陶渊明就此隐逸田园,不与世人同流合污;王绩性情旷达,博闻强识,但其一生郁郁不得志,满身才华却无用武之地。这些文人,儒学使之德高,道家令其避世,他们成了名符其实的隐逸之士。古琴音量低柔,音色内敛、不喧嚣,琴音流动若文人雅士的内心倾诉,世俗中的诸多不顺被化为琴音而道出,弄琴便成为他们抒发感情的最佳方式。
二、琴之德
何为琴德?刘籍在《琴议》中云:“夫声意雅正,用指分明,运动闲和,取舍无迹,气格高棱,才思丰逸,美而不艳,哀而不伤,质而能文,辨而不诈,温润调畅,清越幽奇,参韵曲折,立声孤秀,此琴之德也。”古琴具备雅正之德,既有儒家“中和”审美思想,又具备道家仙风道骨的气概,还体现出佛家的顿悟与性灵的审美思想。古琴将“三教合一”,是儒、道、佛的糅合与统一。儒、道是中国传统思想中两大主流,颇具代表性,而佛教也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兴盛起来,在中国的文化中占据不可撼动的地位。“儒治世,道修身,释养心”,古琴艺术不仅讲究儒家礼学的“德治”与“中和”,还追求道家思想的自然超脱的人生理想。
1.儒治世
《礼记·乐记》中有:“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②,古代“乐教”思想十分重视人的修养和道德的提高,自西周起就开始推行“制礼作乐”,以音乐来教化于人民,而乐德是“乐教”中最为重要,也是最有意义的内容。儒家思想中,注重“美”与“善”的统一,这体现了人们对“德”的要求,通过“乐教”可以使人获得道德上的提高,境界上的升华。古琴音乐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同样具备“乐教”的核心思想,对人有着深刻的教化作用,使人“心平德和”,达到“尽善尽美”的思想境界。儒家尚“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儒家重视音乐的教化功能,认为音乐对人有着行为上的规范和道德上的塑造作用。孔门授徒讲学的“六艺”,其中“乐”就以琴为主。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道:“琴者禁也”③,“禁”便是对人们行为思想的一种规范和限制,在桓谭的《新论·琴道》也提道:“琴之言禁也,君子守以自禁也。”可见,古琴有助于对个体的道德人格与自我修养的塑造。
“中庸”是儒家的道德标准,何晏注“中庸之为德”说:“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德也”。中即中和,中庸即指中和为可常行之道,使人们不断完善自身修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并达到至人至圣的理想人物。《论语·八佾》中孔子曾对《关雎》做出评价:“《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④意思是说:“《关雎》这一乐章,快乐却不是没有节制,悲哀却不至于过于悲伤”,这体现出一种调和与节制的态度。徐上瀛在《谿山琴况》中,“论轻”曰:“不轻不重者,中和之音也。起调当以中和为主,而轻重特损益之,其趣自生也。”⑤作为古琴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溪山琴况》也推崇中和之美的思想,古琴之“美而不艳,哀而不伤,质而能文,辨而不诈”的审美标准是对儒家“中和”思想的表露,如此不偏不倚的琴学审美与孔子的审美标准相契合。
2.道修身
古时文人中不乏“鹤鸣之士”,他们都是有才德声望的隐士。鹤具备很高的德性,旧时文人常谈琴与鹤,他们认为琴、鹤都象征着高雅,白鹤仙风道骨,人们常常将鹤象征清高、有气节、有德行的翩翩君子。在《诗经·小雅·鹤鸣》中写“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以鹤来比喻古时隐居的贤人⑥。古人的思想中,鹤也是富有道家文化的。琴与鹤的紧密关系,使古琴也被赋予了道家色彩,从“琴艺”走向了“琴道”。
道家天道无为、道法自然的思想浸入古琴艺术中,对古琴音乐文化有着 深远影响。老子求“真”,崇尚自然无为,认为人应该无欲无为,回归到最本真的质朴状态。东汉蔡邕的《琴操》中有:“昔伏羲作琴,所以御邪僻,防心,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也。”“反其天真”便是教人回归自然和本真,是道家思想在古琴审美上的体现。桓谭的《新论·琴道》中认为,古琴可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古琴的琴音似人声,其便成为人与天交流的媒介,是道家“天人合一”的体现。
道家思想带有“避世”的情感,试图从自然中寻求一条自我拯救的人生道路。《庄子·刻意》中:“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庄子热衷于逍遥旷达的人生境界⑦。在琴学发展繁盛的魏晋时期,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竹林七贤”中的嵇康、阮籍都回归自然,超然物外,隐居于竹林之中,成为名符其实的隐士,在出世的生活状态下,给后人留下了《广陵散》《酒狂》等琴曲名作。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的爱琴之情可从《归去来兮辞》中体现:“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在陶渊明的隐居生活中,琴是必不可少的。“无弦琴”是陶渊明的独创,在南朝梁萧统《陶靖节传》中:“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陶潜不解音律,却在家中放置一张无弦之琴,每逢聚会,便抚弄一番表达其中之情趣。琴虽无弦,情感的抒发却可以通过无声的音乐来表达,这是对道家老子“大音希声”思想的诠释。
3.释养心
儒、道思想对古琴文化影响深远,佛家思想也对两种思想进行补充,“三教合一”共同作用于古琴文化。佛教的禅宗思想影响着古琴艺术的审美,古琴中有诸多与佛教相关的乐曲流传下来,有《普庵咒》《纳罗法曲》《释谈章》等。佛教讲究“顿悟”和“明心见性”,“顿悟”需要“无念”,要摒弃一切杂念,使内心清净。徐上瀛在《谿山琴况》中,论“清”:“地不僻,则不清。弦不实,则不清。心不洁,则不清。气不肃,则不清。皆清之至要也。”⑧古琴中,“清”客观上需要清静的环境,主观上需要自身“心清”的精神超越,同佛教的“顿悟”一样,需要远离尘嚣、心无杂念,方可达到“明心见性”的“至境”境界。
三、古琴音乐文化的高校教育价值
1.德——将入社会的立身之本
高校是大学生迈进社会的桥梁,良好的素质和修养是其顺利步入社会,发挥个人价值的重要前提,这是通过教育的“文化传递”这一特殊作用而完成的。古琴音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高校古琴艺术的教育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
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人生修养,首先是传统“道德”思想的完善。道德是文明的核心价值和人们的行为准绳,更是人类文明生活的永恒主题。中国自古以德为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相当位置的“礼乐文明”中,“德”是其核心。重“德”的思想是亘古不变的,其仍在当今素质教育的“德、智、体、美、劳”中居于首位。古琴音乐文化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礼记》中有:“德成而上,艺成而下”,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尚德”,“德”是乐教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以乐教化的终极目标。“八音广博,琴德最优”,古琴承载了许多人文精神与道德情操,符合乐教的核心思想。
2.真——影响一生的价值取向
压力与竞争使忙碌与嘈杂充斥着人们的生活,这样繁乱而浮躁的不只是客观存在的外界环境,还有人们的内心。现今的社会难免有些人为追名逐利而忘记“正心”,浮躁的物质社会使初入社会的大学生迷失了自我。在当今“高压”的社会氛围下,使一些大学生的人生目标仅仅锁定于钱与权的获得而忘记内心的本真。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感悟生命的真谛,领会生活的要义,要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让心灵更真诚,生命更真实。古琴音乐的审美渗透出道家思想的虚静自然、无为超脱,古琴音乐文化中的道家精神,可以净化人们的思想,进入“物我两忘”“返璞归真”的思想境界。
3.文化语境下教育的民族性的发展
良好的文化艺术素养与爱国意识也是大学生基本素质与人生修养之一。文化是动态的、发展的,传统文化作为一朵浪花,跟随着历史的长河汇入我们当今的文化价值中来。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现如今,我国大力提倡民族文化的复兴,当代人对传统文化应持有保留与继承的态度,而古琴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佳承载体。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文化相互交叉、渗透,多元文化作为新的发展趋势融入了当今的生活中,人们所接触的文化更加丰富,使一部分人盲目地追求外来文化而忽视了本国的传统文化。爱国意识需要培育和激发,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⑨,这与传统文化的教育是不可分割的。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使大学生爱国意识进一步觉醒,从而形成积极的思想观念。复兴民族文化是当今社会的重要使命,现在的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还有所缺乏。古琴艺术不仅是音乐的演奏,更包含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无论是从其历史,还是所承载的精神上来看,古琴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好诠释。
高校是传承文化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通过对古琴音乐文化的学习,我们可以去探赜浩瀚无垠的中国文化,也可以帮助我们在道德精神与审美层次得到双重提升。
(注:本文为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如何培养音乐教育免费师范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的教学技能与综合素养》)
注释:
①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1642.
②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487.
③王贵元.说文解字校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560.
④张燕婴译注.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35.
⑤⑧王耀珠.《溪山琴况》探赜[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31,7.
⑥李炳海.《诗经》解 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05.
⑦成玄英,郭象注.庄子注疏[M].曹础基,黄兰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1:291.
⑨贺希荣,罗明星,朱美华.道德的选择:来自大学生心灵的报告[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70.
参考文献:
[1]易存国.大音希声:中华古琴文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郭平.古琴丛谈[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3]朱长文.琴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0.
[4]袁正光,陆莉娜.大学生综合素养导论[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
篇9
【一】
值此论文完成之际,首先向我的导师致以最真诚的谢意!在论文的选题立意、资料查询、开题、理论分析、研究以及最后的审稿、定稿等方面的每个环节,张导师还有其他老师,给予我细致入微的指导和帮助,对此我谨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向我的家人、朋友及同事致以深深的谢意,在学习的时间里,家人、朋友及同事的关怀和支持是我努力学习的动力,也使我顺利地完成毕业论文。我将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努力,积极向上,奋发进取,不辜负中原工学院和各位老师的希望和培养。
【二】
感谢我的导师XXX 教授,他们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他们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
感谢我的小白老师,这片论文的每个实验细节和每个数据,都离不开你的细心指导。而你开朗的个性和宽容的态度,帮助我能够很快的融入我们这个新的实验室。
感谢我的室友们,从遥远的家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是你们和我共同维系着彼此之间兄弟般的感情,维系着寝室那份家的融洽。四年了,仿佛就在昨天。四年里,我们没有红过脸,没有吵过嘴,没有发生上大学前所担心的任何不开心的事情。只是今后大家就难得再聚在一起吃每年元旦那顿饭了吧,没关系,各奔前程,大家珍重。但愿远赴米国的C平平安安,留守复旦的D,E&F快快乐乐,挥师北上的G顺顺利利,也愿离开我们寝室的H&I开开心心。我们在一起的日子,我会记一辈子的。
感谢我的爸爸妈妈,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三】
篇10
一开始,是基于什么原因来竞选团支书,已经有点模糊,当时,只是想体验不同的生活,希望自己有所锻炼,别的也没想太多。开始对自己也挺没信心,没想到,竞选结果出来时,自己竟以过半的票数胜出了。既然被选,于是自己心中便定了大概的学期计划,下定决心把团支部事情处理好。
刚开始接手工作时,是有点不知所措,幸好及时与学姐们交流,并且吸收前任团支书的经验教训。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确实相对容易看得更远。
自接手工作以来,处理的工作大致有以下几项:
一、“红色十月”纪念相关活动。
1.在团课上,发动本班同学认真学习精神,回顾岁月,缅怀中发生的例例感人事迹。倡导同学们永记精神,并发扬发展精神。
2.倡导同学们积极参加“红色”征文比赛。其中,张俊豪、肖振涛、王占西、刘瑞娟等人积极向院刊投稿。还有赵鑫楠、武守兆、赵利凤参加了纪念活动的大合唱训练。
二、“寝室设计大赛”的相关活动。
1.按照团总支的要求,根据“健康、整洁、高雅、安全”的设计原则,制定出本班的设计方案——以《跳动的音符》、《梅笑雪》、《简约但不简单》为分部的总设计方案。
2.动员同学们根据方案,选购材料,动手设计,那几天同学们有的都忙到晚上一两点,很是费心的设计着自己的“家”。虽然很劳累,但是看着设计后的效果,大家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3.结果,男生宿舍获得了三等奖,女生这边虽未获奖,但为自己的“家”设计的格调,令“全家的人”无论生活学习都很舒心。
三、《xx文选》学习的相关活动。
1.通过团课的形式,让同学们一一学习了xx的相关知识。如《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三个代表"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等等。并且根据中国目前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及时用《xx文选》作为方法论指导的时事范例,来形象具体学习其思想。如《富车市场与中国贫富分化的相关联系》等。
2.设置并不断更新本班的博客建设,通过电子档案的形式,向同学们传播更多,图文并茂的信息和时事。
四、相关文化娱乐方面的活动。
1.积极组织同学们参加各种文艺活动。九九重阳节,我班同学武守兆、栗卫纲、肖振涛、徐力、赵利凤、马红朵等人,积极参加了与退休老干部的联谊会。
2.组织委员徐力,积极组织同学们参加各种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比如举行的“文艺大比拼,团结在我心”的象棋,军棋等友谊联赛和划船,烧烤等新颖比赛。
五、电子团籍入录。组织委员徐力和本人在下课后,准确,快速地把班级同学们的团籍入录完成。
六、“读书月”活动。
1.制定了以寝室为单位的读书月计划书,并汇总成本班总计划书。
2.完成以“书与人生”为主题的院征文比赛活动。
3.以“再现书中情节”编剧并导演了话剧《红楼梦后传之大话西游》。其中,张庆、郭芳园、宁宗燕、路国涛、马颖、郭少华等人积极排练,最终,取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
4.徐力、肖振涛和我三人一起参加了团总着主持的“读书月”座谈会,我代表05级团支书作了总结发言。
5.班内同样开展了座谈会,以寝室长分别做总结性发言为主。
七、民主选举“入党积极分子”,以公开选票方式进行的。
八、防艾活动。
1.以班级为单位,举行了“关注艾滋病人”签名活动。
2.团课上讲述了许多艾滋病人的经历,并总结了艾滋病人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中国防艾动态情况。
九、表彰大会。
在“社会实践论文表彰大会”上,本班同学武守兆或得了论文比赛三等奖。
十、进行素质拓展证书的填写工作。
一学期,一眨眼的功夫就过了。担任这一学期的团支书,工作上很尽心的去做了,但不免也有许多问题存在着。
比如工作方式上,有时会采用摊派任务的方式,使有些同学感到有压迫感,但我也在尽力的改进,不过有时客观事实决定着,我也很无奈。只好慢慢把握“度”。
还有,有些工作权力下放的有点过。比如,写班级的特色活动时,我全权交给了宣传委员,还有安检、纪检、卫检全权交给了生活委员。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还主要与三位委员的辛苦工作分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