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信心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6 00:11: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迷信心理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迷信心理论文

篇1

一、大学生痴迷网络的不良影响

(一)痴迷网络对大学生生理的影响

痴迷网络的学生作息时间处于无序状态,早上从下午两点开始,白天睡觉,晚上“上网”。由于长时间地坐在电脑前缺乏运动,会造成人体植物神经紊乱,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引发紧张性头疼、情绪焦虑、忧郁、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这些问题均可严重妨碍他们身体的健康成长,学习和生活兴趣减少,与现实疏远,为人冷漠,缺乏时间感。

(二)痴迷网络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痴迷网络使大学生孤独感增加,人格异化,情绪抑郁,人际交往缺失。现实生活中,痴迷网络的大学生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发怒,产生自卑、抑郁等心理症状,对社会和他人缺少爱心。对社会和学校中的不良行为,漠然视之,道德标准下降。网络迷恋会使大学生的人格发生明显改变,变得自私、怯懦、自卑,失去朋友和家长的信任。

(三)痴迷网络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

痴迷网络使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减退,影响人际关系。由于实际锻炼的机会减少,一些大学生不善于宏观计划、组织指挥和协调控制,综合应变能力欠缺。大学生通过网络与匿名的陌生人交流时,他们会变得孤立,与真实的人际关系切断开来。沉溺网络直接导致大学生学习兴趣丧失,学习成绩下降。受网络交往和网络游戏的平等、无序、自由等特点的影响,大学生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评判容易发生动摇和改变。长期痴迷网络,使大学生自我控制力减弱,法律意识和角色丧失。迷恋网络中的虚拟生活,逃避现实的竞争和压力,丧失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悲观厌世。

二、大学生痴迷网络的原因分析

1.网络迎合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大学生精力旺盛,好奇心强,思维活跃,知识丰富,头脑敏锐,接受新事物快,人际交往意识强烈,情感日益丰富,自我独立意识强。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大学生群体喜欢挑战,敢于冒险,渴望友谊与爱情,希望了解社会和融入社会,获得成功,受到尊重。网络满足了想象与现实矛盾影响下的幻想、玩乐、颓废的心理作用。网络交往的匿名性、信息的安全性、沟通的平等性、方式的自由性、个性化的特点,适合了大学生寻求心理安慰和认同,缓解现实竞争和压力,扩大交际范围和层次等要求。大学生能放心的在网上与他人互动,不会有现实世界与他人交际时的陌生焦虑,也不会有面对接触的危险与压力,同时可以呈现自我,使得个人的自扩大。网络的便利性与互动性使大学生能轻易地建立起新的社群关系,并置身其中,不能自拔。大学生在学校生活和学习中,内心渴望得到同学和老师的接受和尊重,实现自我的存在价值,这种渴望成为内在驱动力,又面对生活、学习的压力时,痴迷网络的现象极有可能发生。大学生可以从网络中缓解现实竞争的压力。网络交往的匿名性使得大学生愿意通过网络来了解他人和社会,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得到认可和解脱。因此,通过网络交友,在网上聊天,成了许多大学生沉湎于网络的重要原因。

2.缺少家庭的沟通与监督是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重要因素

当前我国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比较多,且绝大部分远离父母来到异地求学。在工作生活压力较大的今天,他们的父母可能因忙于工作和生计而忽略了与子女的情感沟通,或者因沟通困难而不去与自己的子女进行交流;有的学生从小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管教比较严格,当他们远离父母后,觉得少了父母的约束,可以独自处理自己的时间,追求一种没有家庭监督的无拘无束的生活环境;也有一部分学生生活在家庭结构不健全的环境中,特别是单亲家庭子女,由于缺乏父爱或母爱,会使其心理和性格上容易存在一定的问题,往往比较内向、孤僻、自卑。而网络正好是一个无拘无束的虚拟环境,他们便会在网络中寻找可归依的群体,迷恋于网上的互动生活。

3.高校教育管理的缺失也是造成大学生痴迷网络的原因

大学生由于压力和竞争的加大,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学生个性的差别与大学心理辅导体系效能发挥不好,促使大学生情感和注意力的转移。痴迷网络的大学生虽然已经注意到网络过度使用,可能会对自己及社会产生某些负面影响,但大学生很难在迷恋初期就意识到它的严重性。同时高校缺乏对大学生进行网络人文精神的培养。网络的平等、自由和民主等特征并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没有因为校园网的建立而充分发挥和体现,在“抢占思想教育网络阵地”的战斗中,却更加突出了校园文化的主流,忽视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缺少人文精神的大学生,失去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判断,价值观容易发身转变,没有上网目标,缺乏网络文明意识,在千变万化的网络交往和游戏中迷失自我。

4.社会对网络的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近年来,国家多次对网络网吧进行整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社会上很多网站都是营业性的,为了吸引更多的人点击,势必会“投其所好”,迎合一部分人的口味,出现一些低级庸俗的东西和不良言论,使信息的科学性、严肃性受到冲击,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大学生痴迷网络的应对措施

1.大学生要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强化自律意识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明确自己现阶段的任务。大学生要培养对所学专业的热爱,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培养广泛的兴趣,多参加社会实践,这样才能把自己的注意力从消极上网转移到积极的现实生活中来,用其他爱好和休闲娱乐方式来冲淡网络的诱惑,养成良好的网上生活习惯。

2.高校要加强对痴迷网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健康的成才环境

痴迷网络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是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成绩不好,受过挫折和打击、不受重视、自信心不足、无成功感等,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科学、合理地使用网络,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要为痴迷网络的学生开设心理咨询热线,聘请专业心理工作者进行咨询指导,引导他们通过心理咨询或自我调节等方式进行一般性网络性心理障碍治疗,对于网络成瘾重症的学生要主动及时干预,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避免极端事件甚至恶性事件的发生。高校和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培养大学生的个性品质,加强与大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工作,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学会正确对待人际关系,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高校要在学生中大力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娱、体育和社会实践等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3.重视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父母与子女的亲情是其他人无法替代的,家庭关系融洽,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家庭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应加强与子女的交流与沟通。不仅在经济上资助他们,在生活上关心他们,还要关心他们的思想学习、交友处事等等。另外家长也应该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育水平,使自己在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等方面都能适应子女成长的需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子女生活在充满温暖、充满爱的环境中,还要注意培养子女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教会他们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娱乐活动,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应加强对子女的监护,及时发现子女的心理问题。发现有因上网而产生的异常行为时,应及时进行教育和心理疏导。超级秘书网

4.加强网络的法制化管理,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网络市场,创造优良的网络文化环境

要加强对电子游艺厅、网吧等场所的管理和监督,加大对违法、违规网吧的惩处力度;严格限制大学生的上网活动,注意网络资源的利用与限制;加强信息的检查与监控,保障网络信息内容的健康,使信息交流健康、有序。政府、社会有关职能部门必须做好综合治理工作。公安部门要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规范网络经营活动,加大执法力度,使“网吧”、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游戏室规范化,彻底防止大学生在校外网吧无节制地上网。规范电子游戏市场,创建良好的网络社会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双传学.网络文化与高校德育工作.扬州大学学报,2002,(2)37-42.

篇2

一、传承人简介    

依不拉音·牙合甫(1969- ),男,维吾尔族,先天性失明。是自治区级达斯坦传承人,出生于哈密市花园乡。他从小就非常热爱木卡姆音乐,并向当地如乌买尔卡热等民间艺人请教学习,在经过自身的不断摸索哦、练习,年仅17岁时,便能娴熟地演奏哈密热瓦普、哈密艾捷克、达普等多种民间乐器。同时他还精通10多个民间达斯坦。    

依不拉音·牙合甫对我院木卡姆传习班的学生教唱的是哈密木卡姆(通常指宫廷版木)中的第十套一萨哈尔里克木卡姆。在这一教唱过程中,由于教唱的内容是哈密木卡姆,而我院木卡姆传习班的学生平时在校园内学习的是十二木卡姆;以及民间艺人的教唱方式为口传心授,而我院木卡姆传习班学生在校园内的学习则是结合谱面文木进行学唱的方式;这两者存在的差异使得在整个教唱当中发生了有趣的碰撞。    

二、哈密木卡姆简介    

哈密木卡姆是在古代伊州乐的基础上萌芽、生根,并吸收其他民族优秀音乐成分而更加丰富和完善。哈密木卡姆不论在音乐结构上、唱腔上,还是在唱词等方面与其它维吾尔木卡姆,均有较大区别。哈密木卡姆98%的唱词均来自民间歌谣,这也是哈密木卡姆区别于其他木卡姆的主要特色。    

根据哈密木卡姆老艺人回忆,完整的哈密木卡姆由12套、24章、360支歌曲组成。每套木卡姆均由散板序曲和歌曲两部分组成。开始是一首较长的散板序曲,由哈密艾捷克伴奏,一人领唱,接着由若干首歌曲组成,中间没有间奏曲。这种民歌套曲与一般联唱的不同之处在于前面多一首散板序唱,演唱形式自由,乐曲可多可少,表演人数也不固定,演唱者可随意填词、作词、曲目可自由选定。    

三、哈密木卡姆的教唱过程    

依不拉音·牙合甫对我院木卡姆传习班学生教唱的是哈密木卡姆中的第十套一萨哈尔里克木卡姆;萨哈尔里克木卡姆一般在天亮或者黎明时演唱,因此也被意为“黎明之歌”。萨哈儿里克木卡姆由11首歌曲组成,其中3首为历史歌曲,3首为爱情歌曲,3首为生活歌曲,2首为赞扬歌曲。依不拉音·牙合甫对我院木卡姆传习班的学生教唱《撒哈尔里克木卡姆》这一过程从9月21日一直持续到26日的演出结束,一共历时6天。在这一教唱过程中,采用的是民间艺人一贯的口传心授方式;依不拉音·热合甫以一把哈密艾捷克作为伴奏,自拉自唱的形式从散序开始对学生进行逐句地教唱;他的哈密艾捷克定弦为a-d的四度定弦,有时仅以一把哈密艾捷克伴奏进行逐句教唱,也有时他自己拉哈密艾捷克与哈密传承中心的主任一帕米尔演奏达普一起进行教唱,在教学达普的节奏也是一段一段非常认真耐心地教学。在整个教唱过程中,虽然最后木卡姆传习班的学生能够完整地演唱整套的《撒哈尔里克木卡姆》,但是依不拉音·热合曼木人也一直强调,由于木卡姆传唱班的同学在学院长期学习的主要是《十二木卡姆》,与哈密木卡姆的演唱风格还是存在较大差异,所以他们在演唱哈密木卡姆的时候总会让人感到味道不正,从而不能完全达到依不拉音·热合曼木人的演唱要求,除非他们能在哈密待上较长的一段时间与他们的生活融人进去。

四、两种版本达普节奏对比分析    

最后26日下午,木卡姆传唱班的学生在哈密木卡姆传承中心的演出厅,表演了整套的《撒哈尔里克木卡姆》;其班社为1把哈密艾捷克、2把萨它尔、1把热瓦普、1把都它尔、1面达普共33人演唱。随后,笔者通过录制依不拉音教唱木卡姆传习班学生演唱的《撒哈尔里克木卡姆》的视屏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并与现搜集的文木资料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的第一版次出版的《哈密木卡姆》和人民音乐出版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文化处编、1994年出版的《哈密木卡姆》在唱词上和达甫节奏上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新疆人民出版社的《哈密木卡姆》中的第十套《撒哈尔里克木卡姆》的结构由散序和10首民歌两部分组成,而依不拉音教唱的《撒哈尔里克木卡姆》则是把前者的第4首民歌分为了两个部分,所以他的结构就变成散序和11首民歌两部分组成,并且在唱词上有很大的变化,但实际上两者之间的总长度是一致相吻合的。人民音乐出版社的《哈密木卡姆》中的第十套木卡姆是有马成翔先生记谱的,其记谱与依不拉音·牙合甫教唱的《撒哈尔里克木卡姆》的旋律基木一致;但是其名称却不叫《撒哈尔里克木卡姆》而是叫作《多浪穆夏威莱克木卡姆》。笔者通过依不拉音·牙合甫教唱的《撒哈尔里克木卡姆》(由木卡姆传唱班学生演绎)的记谱整理与马成翔先生记谱的《多浪穆夏威莱克木卡姆》,就其两者10首民歌(由于散序没有达普)的达普的节奏对比分析如下:    

《多浪穆夏威莱克木卡姆》(马成翔记谱)《撒哈尔里克木卡姆》(依不拉音)通过以上两个版木木卡姆的分析发现在唱词和达普节奏上面存在的差异,笔者认为:首先,唱词方面的改变是很正常的,上面笔者也说明了哈密木卡姆的“可变动性”特征,即哈密木卡姆演唱形式自由,乐曲可多可少,表演人数也不固定,演唱者可随意填词、作词、曲目可自由选定。其次,在达普节奏上的变化笔者仔细分析发现,马成翔记谱版木的第1, 2首歌曲的达普节奏拍号都为5/8拍,而依不拉音版木的第1, 2首歌曲的达普节奏拍号也都为7/8拍;这一节奏较为复杂,有其他研究者认为其为6/8拍,但是此节奏却又有增盈节拍61/2/8拍的感觉,笔者认为7/s拍较为吻合,所以新记为7/s拍,最终结论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前者版木的第5, 6, 7首歌曲都使用的是同一达普节奏,后者版木第5, 6, 7首歌曲也是使用的同一达普节奏,并且后者的节奏只是前者节奏的加花变体,其节奏骨干并米改变;前者版木的第8, 9, 10首歌曲使用的是同一达普节奏,后者版木第8, 9, 10首歌曲使用的亦为同一达普节奏,并且后者节奏也是前者节奏的变体。通过上述对其两个版木的节奏分析得出,两者之间的的使用的节奏存在变化的同时又保持了其自身的统一性。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哈密木卡姆的传承方式为“口传心授”,而没有使用一个定量的记谱法来进行传承,正所谓哈密木卡姆的艺人的传承是“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的一个过程,艺人唱的每一次木卡姆都是一种创作,即,同一木卡姆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以及由不同的艺人演唱都不尽相同,这也与木卡姆演唱木身就带有即兴性的特征相吻合。笔者收集的由马成翔记谱的《萨哈尔里克木卡姆》是根据阿洪拜克(1904-1988)和阿克帕夏(1915-1989)两位已故的著名木卡姆艺人的演唱进行记谱整理的并于1994年出版;(为了证明此版木记谱的客观性,笔者找到了相关音源,亲自听记了其达普节奏,并与马成翔所记谱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其记谱与音响相吻合。)从时间年限可知,这与依不拉音·热合曼现在(2017)呈现的《萨哈尔里克木卡姆》相隔将近40年;在这40年的时间里经历了好几代艺人的传承,正是这种历史的变迁和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使得两者之间存在了差异但又保留了其大部分的可能性。    

五、田野小节    

篇3

【论文关键词】尿毒症;血液透析;心理护理

血液透析作为尿毒症患者的一种治疗手段需要长期不间断地进行,血液透析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给尿毒症患者带来了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同时对血液透析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及患者的康复也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因此,护理人员应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支持护理,通过建立医患共同参与模式,使护患双方相互信任,协调配合,使患者保持健康的心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其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笔者对我院2008年1月至12月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并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2008年1月至12月,透析7028人次,年龄26~78岁,其中女性患者2803人次,男性患者4225人次。

二、常见心理问题

抑郁、焦虑和恐惧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较常见的心理问题,少数患者有敌对、不合作行为、悲观、疑虑、孤独、寂寞等心理问题。

三、原因分析

3.1患者的角色改变

由于不能很快适应社会角色的改变而产生一系列情绪反应。患者自身的心理素质、性格差异、社会上医疗知识的宣传、疾病知识的缺乏、不了解疾病的性质和预后而产生焦虑,甚至恐惧,终日郁郁寡欢。

3.2不良的心理情绪

因为生病而懊恼,同时为日后的经济开支及病后的家庭生活、学习和工作能力等问题而担忧,产生不良心理情绪。患病后家庭、工作发生的巨大的改变,给患者自己和家庭会带来重大的损失。血液透析的不间断性给患者带来经济负担和巨大的心理压力,因而产生抑郁、悲观失望的情绪。这些压力会造成患者情绪低落、心情抑郁、焦虑,甚至萌生厌世的自杀倾向。

3.3尿毒症原因

尿毒症本身引起的胃肠道、心血管、肌肉、骨骼、皮肤及神经系统的不适,导致患者紧张、焦虑和恐惧。

另外,尿毒症患者体内酸碱平衡失调,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中分子毒素的蓄积,这些都可以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引起记忆力减退、抑郁。

3.4患者对血液透析不适应

由于血液透析而引起的饮食习惯的改变,如必须控制饮食和进水量,对血液透析中产生的不良反应,如低血压、透析失衡综合征等不耐受,工作人员技术不熟练引起的穿刺处的血肿和渗血等各方面因素导致患者产生恐惧、焦虑。

3.5对透析治疗的疑虑

生活拮据、文化程度偏低的患者对需要依赖血液透析治疗维持生命将信将疑,常常不听从医护人员的正确劝告和治疗方案,而迷信于一些草药、偏方、“名医”等。

3.6环境的影响

由于患者脱离了原有的工作,不能正常参加社交活动,害怕受到冷落、鄙视,容易产生孤独感。医患关系、患者之间的关系及患者家属的支持情况对患者的心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四、护理措施

4.1健康教育

由于患者对尿毒症及血液透析相关知识缺乏,易造成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健康宣教尤为重要。对于初次透析的患者,要使其明白,血液透析是全部或部分代替肾脏功能的必要途径,不必对血液透析产生抗拒感,要告知血液透析的过程、方法和作用,透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使其从焦虑、恐惧中解脱出来。对于长期透析患者,要告知其生活起居、饮食、服药方面的注意事项,特别要注意内瘘的保护,告知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低血压、失衡综合症、贫血、低蛋白血症等,使患者对血液透析中出现的问题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不至于惊慌失措。对长期血液透析后出现的自身形象改变,要鼓励患者勇敢面对,不要沮丧、自卑。

4.2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病人易产生自卑感和强大的经济压力,认为自己只会加重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良好的社会、家庭支持,对血液透析患者的身心健康有直接的保护作用。护理人员主动与病人及家属交流、沟通,使病人适应新的社会角色,鼓励患者回归社会,进行力所能及的工作,增加经济收入,减少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同时充实自己,分散对疾病的注意力,体现自我价值,增加自信心,保持健康心态,提高生活质量。

4.3提供人性化护理

要努力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透析环境,营造一个以人为本、尊重病人、关心病人的氛围,理解、重视患者的需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给患者以更多的人文关怀,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的不同,采取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方案,要以和蔼可亲的服务态度,丰富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术,取得病人的信赖,减轻病人的痛苦。

4.4心理治疗

对于有严重心理障碍的患者,应鼓励患者到心理门诊治疗。

五、小结

尿毒症病人对治疗的态度是影响其生存质量最大的心理因素,唤起病人对治疗的信心是心理护理的关键。本组通过心理护理,使患者处于接受透析治疗的最佳生理和心理状态,保持良好的情绪,积极主动配合护理工作,帮助患者学会自我心理疏导,克服消极心理,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延长了患者生命,提高了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林惠凤.《实用血液净化护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40-41.

[2]王健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4,18(2):311-312.

[3]董丽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8B):2279.

[4]茹海凤,黄荣英.《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体会》[J].临床医学工程,2009,16(4):79-80.

篇4

问题不在于人们看不出艺术的中心媒介与文学的不同,是因为艺术给人看到的常常是一些匪夷所思、令人瞠目结舌的技巧、方法的展现。所谓唱唱跳跳、写写画画,似乎,有的是“术”,缺的是“学”。艺术艺术,不就是些特殊的技术、技巧嘛。更有人振振有词地以英文词汇“Art”的原意就是“技术”为依据,强调艺术本是技术活,不必有“学”。艺术学长期得不到名分,深层原因就在这里,就在“艺”与“学”的分辨中,积淀了太深的成见。

实际上,与工学、医学等学科一样,技术基础很重要,但是,绝不仅仅是技术。理论指导下的技术与技术支撑下的理论,是这些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的自身特点。艺术技能、技巧、技术性的层面与艺术历史、艺术理论、艺术鉴赏、艺术评论、艺术家研究等水融,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艺术形态高度发展、艺术内容空前丰富的今天,我们应认识到这一点。

云南艺术学院获得云南省省级重点学科“戏剧戏曲学”、云南省重点专业“戏剧影视文学”、省级精品课程戏剧概论和戏剧影视表演――形象塑造之后,又获得了“博士点省级建设单位”的认可和支持。在各项建设工作的大力推进中,延聘国内重量级学者、艺术家前来讲学,主办、召开全国学术研讨会,学术团队的建设和研究生培养,成为我们“博士点省级建设单位”的重要建设内容。名家荟萃,大腕云集,使得这个建设点的“学”色彩越来越浓。并且,我们持续地组织“戏剧戏曲学”研究生优秀论文出版,将全国戏剧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结出版,是想证明世人的偏见与学科的坚实。但是,借此机会笔者最想说的话和最想辨析的问题是:教育活动当中学术评价的标准与艺术教育的归宿。延伸到艺术院校办学当中,演变成“学”的位置与“艺”的归宿。

一、问题的提出

问题的缘起,得从艺术院校办学的尴尬说起。

从事艺术教育的工作者们,平日里大概常常感受到一些人对艺术教育心存偏见和成见,更有甚者,秉持“无知者无畏”的勇气将他们的偏见、成见化为对艺术、艺术教育的调侃、轻慢和评价,这样的人,在教育界内和教育界外都有,因为“道不同不相与谋”,说说而已,闲话,就不必计较。偏见、成见要慢慢消除,笔者并无奢望要想在一两次辩论或几次苦口婆心的解释、知识普及当中去解决心存偏见、成见的人们已成痼疾的认识问题。

但是,两件事情令笔者意识到,这绝不是一个可以从略不计的个人偏见或成见的问题,而是关乎我们国家的教育发展大计,如何看待艺术教育的问题,这涉及教育发展平衡、公民素质全面和民族文明结构的问题。往深里说,这实际上还是一个对世界、对人的本质认识的重大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中国的教育发展不平衡、人才观不正确的情况,还会持续下去,会影响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强大。

这就要从本科教育水平评估和学位授予单位的评审这两件国家行政行为当中传递出的对艺术教育的疏忽、失察和轻慢态度说起。

首先讲到的是每个本科院校都十分重视、格外尽心地准备并加强建设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事件。事实上,5年一轮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以评促建、促管、促改,“评、建结合”的目的是好的,通过教学水平评估活动,促动各大学的主管部门重视投入、重视尊重办学规律、促进学校研究教学、提高质量、规范管理、科学发展。但是,艺术院校在评估当中遇到的尴尬是:没有艺术教育办学的相关评估标准,临时性条款或参照医学院、体育学院的信息,使艺术教育者很泄气,因为“无标准”或“参照尺度”的事实说明,艺术教育如何办、质量评估标准之类似乎应该明确的事情,在相关部门那里是“心中无底”的。

其次是,艺术教育领域,涉及的学科、交叉出去与容纳进来的学科很多,涉及面很广。但是,长期以来,遭受偏见与误解的影响。分明是艺术,却要归属文学门类;而且,以为艺术就是唱唱跳跳。所以,学科建设、专业发展、学位授予、项目评审等等,似乎在一切方面,艺术学科的有些发展都“低人一等”。只要看看艺术院校在每个省份的教育格局里,或者在国家教育发展的格局里所占据的位置,所配给的发展资源,所得到的经费支持,校舍所显现的“体格面相”,就知道,艺术教育是教育发展格局里享受“口惠而实不至”待遇的教学单位。

这样,问题就出来了。划拨经费低标准,是因为艺术教育看起来“不影响国计民生”,所以不重要;建设配套无标准,是因为没有认真想过这种“点缀”性质的学校如何办,因此有人办就行了,标准无所谓;检查评估是要求高标准,因为办学要追求质量了,所以,按国家重点投资、重点建设的学校的质量标准来检查衡量,高要求总是好事。而且,听起来道理上是对的:“学术面前,校校平等。”但是,起点不同,结果会平等吗?标准不同,如何平等?更重要的问题是,在学科分类的前提下,可以追求平等吗?“学术”是什么?云南艺术学院在争取博士点建设资格的时候展示了在国际国内各种艺术赛事当中获得的金奖、银奖、大奖,但是,有评委说那些都不作数,国际的诺贝尔奖,国内的国家科技进步奖、科技发明奖和自然科学奖算数。作为答辩者,笔者感到这样的“学术权威”的“权威性”就实在是可以质疑的了。艺术院校办学,研究艺术史、艺术家、艺术流派、艺术创造工程、艺术原理、艺术美学的著作、论文,艺术家们在戏剧、电影、电视、演唱会、画展、工业设计等领域里为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是另外一个知识系统和价值系统对人类社会与文明发展做出的贡献,用“脚的功能”作为评价来判断“手的价值”的标准,笔者认为有些荒唐了。

但是,心存这样偏见的人,不在少数。在中国教育界,组织评估往往是重点大学评一般区域大学,一般区域大学评地方大学,地方大学评地、市、社区大学。从资源分配的多寡和获得发展机会的多少来思考综合办学实力,“从中央到地方”,学术能力上“下评一级”是有一定合理性的。但是,将这种思路运用在不同类型的学校身上,就未必合适了。新西兰教育当中有一个“行业评估”的经验值得注意:行业、行会的权威是最可信赖、最应该膺服的权威。在那里,根本不可能有“行业以外的专家为行业制定标准、确立学术尺度”的现象发生。而这样的情况,在中国学术界、教育界却依然存在。

用什么样的学术标准去衡量艺术教育?这不是一个小问题。艺术教育的教育质量标准应该由艺术教育家们来共同制定,艺术作品的水平衡量,应该让艺术家们去研究琢磨,让时间淘洗,由市场挑选。而不是一些有头衔的人,用自己有限的、不一定靠得住的业余生活艺术见闻去判断一个门类学科、一种专业。

二、“学”的位置

以自然科学的实验眼光、研究方式和成果运用作为一整套“学术标准”去衡量艺术创造活动与艺术教育,艺术家的行为,并不科学,艺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投入成本大,但是成效不明显,很多时候,数据表格难以统计,量化指标无法显示。一些人,常常就武断地认为,艺术这么捉摸不定的对象,似乎只讲天才、灵感、技巧,无法讲学术。

“无法讲”,常常在偏见和误解中演变为“没有”。

为什么会这样?

首先,认识上觉得艺术教育教人一技之长,唱唱跳跳,无非是生活温饱之后才想到的事情,是生活当中的消费层面的事,不影响国计民生。觉得这样的教育不足以成“学”,无非是技艺,是雕虫小技的玩意儿。所以,发展的教育格局当中,点缀性质的有一点就行了,可以在轻重缓急当中将艺术教育放在“轻”和“缓”的位置上。

另外,艺术历史上从来与“手艺人”“工匠”“歌师舞姬”连在一起,这些人,的确是靠身怀绝技,“一招鲜,吃遍天”,没有太多的文化素养,更没有深厚学识。所以,通常认为艺术家有“艺”无“学”。

必须指出,这样的想法有其历史根源与认识背景。但是,历史早已经沧桑巨变,认识应该尽快跟上这种变化。没有跟上,就是落伍;没有转变,就是顽固。

艺术作为一种学科内容,早在19世纪就已经确立,到20世纪初,就更广泛地被人接受。这从大学里开设艺术史、艺术欣赏、艺术专业开始,就将艺术提升到了“学”的位置上。人类发现和处理与身外环境、世界、他人关系的方式,除了科学之外,至少还有多种渠道。如果说,原始人最早的能力就是依靠体力和智力、天然力量适应、顺应和改造自然的话;在一切方面都还显得弱小的时候,体能、智能基础上产生的是原始宗教、宗教对世界的认识和把握,调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关系。艺术审美,几乎就在这时产生了其积极的作用,只是在艺术这个大的门类当中,不同艺术品种在不同的人类文明阶段所占地位、所产生的作用、所具有的意义不同,但是,它们对人类认识世界和处理与世界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渠道。在漫长的时期,宗教和艺术,甚至是人类认识世界和处理与世界关系最重要的认知和调适渠道。

科学突飞猛进地发展之后,科学的实证性,改变自然和物质创造的能力使人类的自信心倍增,甚至到了傲慢的地步。人类与世界的关系,被表述为与“命运”、与“天”的关系。掌控命运,人定胜天,变为人类的信条。科学无所不能,科学所向披靡,这种认识一旦在人们心目中生下根来,就成了“科学迷信”。今天,人类的科学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同时制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平心而论,就是思维单一、科学迷信地处理“人与世界、人与他人、人与自身”的关系造成的。实际上,科学方式之外,宗教方式、艺术方式、文学方式、哲学方式、经济学方式、传播学方式、文化学方式、民俗学方式、社会学方式……认识、管理、调适人与世界的方式多种多样,相互作用,由此获得平衡,使世界和谐、社会和谐、人类内心和谐是非常重要的。可惜,这样的认识,仍旧被淹没在“科学迷信”的喧嚣中。

科学,只是人类认识和处理自身与世界的关系的一种方法,动物的头脑里是非常难于植入这样的慧根的。因为,其他方法没有那么强大的力量和那么迅捷的效果,可以迅速索取到自然资源和物质成果,没有办法迅速致富。如何走出科学迷信的认识误区和行动歧途,是当今人类共同面对的课题。

那么,艺术作为人类认识与把握世界,由此调适自身,追求生活和谐、社会安宁与世界完美的一种方法,就要在“科学迷信”的偏见当中,理直气壮地站直身子,确立自己的地位。它当然成“学”成“科”,它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人类的身心健康,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人类对自身、对环境、对世界的平衡状态的警觉,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发展好艺术学科,就要深入研究其内部规律和外部规律,要建立坚实的研究框架,开展广泛深入的研究,获得更多成果,让它在人类文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用自然科学的学术标准去对待艺术教育、艺术学科,方法是刻舟求剑,结果是南辕北辙;艺术教育有自身规律,艺术学科有自由尺度。“艺术学”应该有自己的位置和自己的尊严,这是第一位的。然后,才能够在艺术教育与艺术学科发展当中确立恰当的学术标准,找到自己的正确归宿。

三、“艺”的归宿

艺术的归宿,既有学,也有艺。学,已经说过;艺,还需阐发。

艺与技能、技巧联系在一起,艺,往往是某种手艺、某种技能,或者就是手艺、技巧、技能的泛指;但是,艺术就不仅仅是这些了。它可能既有“艺”的狭义指称,也有“艺术学”的活动和意义的刚毅内涵。艺,技能、技巧是“这般那样”;艺术,在今天的运用里,实际上从特殊的、与美学相关、美化生活的实用目的相关的技能技巧出发,从其发生、发展、繁荣、传播、流变、革新的历史过程出发,研究、阐释、总结为何、如何、怎会、将会“这般那样”,这就成为“学”。

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上出现过的许多文化产物,随后都会分门别类,认祖归宗,各立山头。艺的技巧技能,最后走向艺术文明,发展成为艺术学,有其历史阶段过程和发展的必然性。艺术不仅仅是唱唱跳跳,它包括艺术史、艺术基础理论、艺术创造心理学、艺术欣赏心理学、艺术美学、艺术文献学、艺术发生学、艺术文化学、艺术传播学、艺术社会学、艺术经济学……要在艺术技艺基础上认真做好研究工作,研究艺术的必然王国,才能更好地走向自由王国。

正是在这样的认识上,云南艺术学院希望在“艺”与“学”并重下办好学。我们鼓励各个二级学院的教学单位清醒地意识到这种“并重”的重要性,既不能沉湎于“技能上达”“技高一筹”的状态,将艺术大学办成技能训练所,把学校办得“匠气”十足;也不能在“学术追求”“课题指标”的痴迷里,将艺术大学办成“研究所”“博物馆”,没有了生命原态的鲜活,只有样品的展览或标本的陈列。而艺术院校,研究“艺术”只是使命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艺术热情的诱导、艺术认知方法的传授、艺术创造能力的营养和艺术人群的规范等内容集合成的艺术人才的培养。而且,必须认识到,艺术教育者自己就是原创能力旺盛的艺术创造者,艺术院校,同时还是艺术产品生产、创造的重要部门。

云南艺术学院的戏剧戏曲学作为省级重点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学位授权点省级培育建设单位,50年来一直是一个立足于剧场艺术的实践、理论、历史基础的人才培养单位。在招收硕士研究生的过程中,希望在授权点的建设当中更好地带动“学”的发展,希望通过理论研究成果,更好、更有效地总结教学成果、连通实践与理论的“知行”立交桥,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注目于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旨归在学科质量的提升,在每一届研究生毕业的论文中,可以“窥斑见豹”地反映学科点的努力和成效。云南艺术学院的省级重点学科“戏剧戏曲学”学科点,后来成为云南省支持的“博士点建设培育单位”,不但陆续出版了教师的个人研究著作,核心教材,教师博士、硕士论文集,还有每一届毕业研究生的优秀论文集。我们鼓励学科点选择和结集出版每一届毕业研究生答辩论文中的优秀篇目。一方面,留下研究的攀登痕迹,以示后人;另一方面,也想标记学科建设情况,记录“工程”进度,展示前进的里程。用“学”的清醒来引领“艺”的清晰发展,用“艺”的鲜活去充实“学”的存在基础。

还必须强调,在艺术教育当中,“学”的高度,不可也无法取代“艺”的位置。没有“艺”,就没有“艺术学”。自然,没有“学”,就无法了解“艺”,就只能停留在师徒相传、口传心授的原始阶段。

当面对专家的质询:是否应该改变艺术院校技术成果多于、大于研究成果、理论成就的时候,笔者不假思索地回答:可以调适,但不想改变。因为,艺术院校从学生到教师,实践能力和成果是他们证明自己价值和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类贡献的重要标志,甚至是更重要的成果。还因为,两种成果,“艺”和“学”的比例控制,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无法计量,只能在实践当中两相并重地去发展。艺术院校不是艺术研究所,艺术院校要认清自我,准确定位。千万不可以受诱导,将教学过程变成一个培养学生“研究艺术”的过程,那只是人才培养内容的一部分。既要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素养――表演、表现的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研究艺术创造的能力――表演、表现的历史、现状、原理、规律。

笔者想强调,“学”与“艺”,在艺术学科里,要有恰当的位置与合适的归属,偏废任何一个,艺术院校的办学都会出现问题,办学者就会自食苦果。

篇5

【作者简介】李如密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主任,教授;

张金泉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1级研究生

【摘 要 题】域外教育

【 正 文】

应试教育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时至今日也未给中国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带来多少骄人的成绩。究竟是什么影响着我国学生的创造力的发展?对中美两国的社会文化、家庭观念、学校教育加以比较,或许会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社会文化对学生创造力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社会对个体发展的期望直接规定和影响着个体的发展方向;社会文化的积淀对社会个体的影响至深。下面我们将从占社会主流的传统哲学思想、社会对个性发展的态度和社会对于竞争的理解三个方面对中美社会文化中对于创造力影响较大的因素进行比较。

(一)关于占社会主流的传统哲学思想

1.美国的实用主义思想。 2.中国传统的“天不变,道亦不变”“一而不二”的哲学思想。

西汉董仲舒在“天不变,道亦不变”(《天人三策》)的基础上提出了“一而不二”的观念。他说:“天常道,相反之物也不得两起,故为之一。一而不二者天之行也。阴和阳相反之物也,故或出或人,或左或右。……并行而不同路,交会而各自”(《天道无二》)。即认为阴阳等相反之物是相互分离的,既无联系,更不会相互转化,这强调的是一种僵化、孤立的思想。这种思想上升为统治阶级的上层建筑后,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一而不二”和“天道有常”的哲学思想,在当代的衍生物就是“对权威的迷信”,宁可固守,而不思变。这种思想的表现:一是“迷信书本”,时至今日相当一部分国人仍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书本,认为书本写的就是不变的真理——尊而奉之,而不敢越雷池一步;二是“迷信权威人物”,人们往往对“大家”的言语观点过分地敬畏,“某某人说”成了我们许多人以“理”服人的唯一尺度。思如斯,行如斯,堪为忧矣!

综观两种哲学思想,前者的“实用主义”强调的是“效用和变通”,而“一而不二”注重的则是“孤立和固守”,如此对立的传统哲学思想必然对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造成潜在的影响。

(二)社会对“个性发展”的态度

1.美国社会的个人发展的思想。

美国特色的个人主义,强调每个社会公民都应有与人不同的个性,具有鲜明的个性才是真正的自我。他们的信条是“你就是你,我就是我;你不是我,我不是你”。这种提倡个性的社会文化必然推动了美国人,特别是美国的青少年的个性的扩张。而这个扩张的个性使得美国的青少年勇于独出心裁的表现自我,也使得他们习惯于用那种“毫不受约束”的思维来思考周围所发生的一切。

2.中国社会的“中庸”思想及明哲保身的处事原则。

“中庸”一词始见于《论语》,最初是作为至高无上的道德原则提出来的。关于“中庸”的含义,孔子自己解释为“执两用中”“过犹不及”,孔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先进》),孔子又曰:“执其两端,用中于民”(《中庸》)。后来,“中庸”的思想也扩充至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论领域。这一思想在当今社会也发展为两个小分支:一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处世思想;一是“明哲保身”的为人原则。然而它们共同强调的就是内敛以自保,安于现状的不思进取的态度。

“个人主义”强调的是个人个性的张扬,强调个人的与众不同和标新立异;而“中庸”思想和“明哲保身”的原则则要求人们满足、安于现状,收敛个性以求得社会的认可。正如某学者所言,“中庸思想扼杀了个体创造的动机。”(注:张忠仁、苑景亮:《影响创造力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锦州师院学报》(哲社版)2000(2),49~52)

(三)社会对“竞争”的理解

“竞争”是推动个体不断完善自身、开拓进取、谋求创新的压力,也是一种动力。美国是一个富于竞争和提倡竞争的社会,失业、破产随时可能降临到每一个人的头上,这种社会压力迫使美国人不得不在这种竞争中不断地充实自我,以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选择。然而我国社会中关于“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旧思想在今天依然还有它的市场,这严重地打击了人们的进取心,抑制了人们创造意识的发展。

二、家庭观念对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影响 (一)关于儿童独立意识的培养

1、美国家庭在儿童独立意识培养问题上持积极的态度。 2.在儿童独立意识的培养问题上,许多中国父母往往背道而驰。

中国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往往是“家长制”的作风,这有其历史渊源。孟子曰:“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其中的“长幼有序”就是针对儿童而来的,它的存在就决定了我国父母对待儿童的基本态度,它强调的是父辈和子辈的绝对服从和被服从的依附关系。这种“长幼有序”的思想在今天又获得了新的“释义”,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包办”行为——父母的选择便是孩子的决定。在物质方面,父母更是子女的“私家银行”。这样以来,儿童从小到大始终摆脱不了对父母的依附性。

从决定的做出到后果的自我负责,是一种独立地、主动地思考和自我负责的过程,它有利于独立思考和积极的探究;而对父母的服从只是一种被动的顺应,它极易养成儿童被动接受、懒于探索的不良习惯。

(二)关于自信心的建立

1.美国家庭非常重视自信心的建立。

他们把“自信”摆到了通向成功的第一桥梁的位置上。他们的具体做法是,积极肯定孩子的自我探索的成果,让孩子从小就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当孩子进行探究性活动时,每一个很小的进步都会受到他们父母的重视和鼓励,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并能够沿着前进的道路继续前进。这一方面有利于儿童做出选择并勇于坚持;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儿童正确认识各种各样的挫折而不会轻易地灰心沮丧。

2.中国父母的一些做法却常常使儿童面对自卑。

首先,对于“建立孩子自信心”这个问题在大部分的中国家庭中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当一部分父母还未自觉地对孩子的自信心进行培养。其次,受到传统“家长制”的影响,为数不少的中国父母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是积极地发现孩子的优点、重视他们的进步,而是处处挑剔他们的缺点和不足而大加批评。孰不知,正是在这种动辄的斥责声中,使孩子丧失了探索这个神奇世界的勇气。

自信是积极探索、开拓创新的重要前提,很难想象一个内心充满自卑的孩子会有什么发明创造。

(三)关于探索行为的认同

没有探索就没有创新,中美两国父母对儿童所表现出的“积极探索行为”的不同态度,值得我们深思。总的来说,美国父母对儿童所作的种种探索行为是持积极、肯定态度的。他们鼓励自己的孩子在生活中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并对其中的疑问进行积极的探究,即使父母认为儿童的某一行为并不具有积极的效果,他们也不会过多地干涉,而是让他们在自己进行的探索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予以纠正。而中国父母对儿童的探索活动大部分是持否定态度的。他们心中的“好孩子”的标准就是“听话”,而把儿童自己所进行的“探索活动”视做“胡闹”而加以制止。

这样,中美儿童在童年时的活动数量和种类上就有较大的差异,特别是那种富有冒险性和探索性的活动,中国儿童往往在父母的严格管教下与之“失之交臂”。

三、学校教育对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影响

学校教育是儿童培养的主要方式,不同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必然培养出不同品质的“人才”,正所谓?木直中绳,róu@①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róu@①使之然也”(《劝学》)。下面我们将从教育理念和具体的课堂教学两个方面对中美学校教育现状进行比较。

(一)关于学校的教育理念

1.重视个性化和学生兴趣的美国学校教育理念。 2.重知识、轻能力、忽视创新的中国应试教育。

在升学压力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的学校教育已经偏离了原来的轨道,我们的教育目标已经转向了高考。高考在教育制度中处于核心地位,高考制度越来越“完善”,考试内容也更加丰富,学生的头脑充满了知识,已很难找到创新的“领地”。在学校制度方面,人为地将学校划为“重点校”“一般校”“垃圾校”;又将学生分成优等生、中等生、差等生,这一切都在客观上扼杀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创造的积极性,渐渐地熄灭了他们的创造热情!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应试教育也非智力教育,我国心理学家认为智力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即观察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记忆力的综合,其核心成分是抽象思维能力,而我国的应试教育恰恰忽视了人的智慧的开启!

(二)关于课堂教学

1.重实践、重创造的美国课堂教学形式。

在教学方面,美国学校注重启发式教学,特别重视个性发展和自我表现,注重培养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而不偏重考试成绩,鼓励学生发展特长、爱好。在课堂上,课堂气氛活跃,教师侧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重视概念教学和应用,不要求死记硬背;课后作业一般很少且题目灵活,主要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思考习惯。无论是课上,还是作业中,如果学生表现出创造的思维或特殊的能力就会得到奖励。

2.重知识、重灌输的中国课堂教学形式。

在中国的学校里,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课后作业,统一的考试及标准的答案。这一切将学生削尖去棱,塑造为一个个行动统一的应试“小专家”,创新一词在他们身上显得有些异端的色彩。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课堂的教学完全瞄向了应试。教师教的内容完全以“大纲”为依据,里面充满了需要死记硬背知识模块,苦涩而繁杂;教学模式大多采用“满堂灌”“填鸭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地灌输、学生一味地死记硬背那些脱离社会实际、古板的知识,却把创新思维和能力的训练丢在一边。有这样一句话值得我们深思,我国的医学家访美时,和美国的同行讨论起为什么中国学生基础扎实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美国同行回答说:“或许,知识的洪流麻木了他们的头脑!”

总之,美国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有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合格公民,而不以考高分为最好的学生,相异、相反,更注重学生特长的发挥。而我国学校教育的目标是为高校输送更多的学生,所以强调的是知识的积累和应试能力的提高。

四、中美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影响因素比较的几点启示

在上述的比较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国的社会文化、家庭观念和学校教育中的确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内容,它们极大地制约着我国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发展。下面便是笔者在综合比较中美学生创造力发展差异的基础上从社会文化、家庭观念、特别是学校教育三个方面得到的关于我国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几点启示。

(一)来自社会文化方面的启示

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三方的协调努力。社会要为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提供一种民主宽松、倡导个性发展的大环境;而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依附——社区也要积极为青少年的发展营造生动活泼的活动场所,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为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来自家庭观念方面的启示

正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汉书·贾谊传》),家庭教育对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影响极为关键。首先,家长要破除传统“家长制”的不良作风,提倡民主、平等的家庭气氛。其次,家长要重视儿童创造力的发展,注意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探索的精神。此外,家长还要积极提高自身的素质,了解基本的教育和心理理论,同时在创造发展方面尽力为儿童提供榜样的示范作用。

(三)来自学校教育方面的启示 2.在认识了创新型人才特征的前提下我们认为培养创造能力需要这样的知识:(1)创造能力的培养在课程知识方面要求逻辑上有必然的联系,前后具有高度的连贯性,这样的知识必然有利于逻辑思维和流畅观念的形成;(2)这些知识应是以某主题为中心构成的结构性知识,而这个框架要靠精确的知识来填充,这无疑有助于创造思维的展开,保证思维结果的精确性;(3)尤为重要的是这种知识中应隐含疑问,启发学生去思考,“以疑引疑”,将其被动思考转化为习惯的主动思考,所以学习材料要善于“设疑”;(4)知识应广博、多样以形成学生广阔的视野,众所周知,思考的视角越宽,解答的途径就越广。当然,中小学学生的学习时间毕竟有限,如何广、博呢?笔者认为以小专题的形式编制教材是个很好的尝试,小专题精而多,旨在概括介绍,学生一旦对某一专题感兴趣,完全可以求助图书馆或互联网进一步深入学习,以满足其好奇心,充实其求知心,开启其创造心!(5)此外,课程知识材料中应穿插易于激发学生创新意愿的榜样性材料,所谓“点将不如激将”。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得出这样概括的认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协同努力,而在这三者中,最重要的、最有效的还是学校教育。而在创造力培养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创新意愿的形成”和“民主宽松气氛”的营造。

字库未存字注释:

篇6

论文摘要:我国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大多是本科压缩型、以阅读为主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重笔头轻口头、重讲授轻实践,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的需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教育心理学的最新理论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本文在分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特点,探讨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高职高专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旨在探索研究具有高职高专特色的英语口语教学模式。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我国加入wto,社会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就业要求从注重知识转向了注重技能,社会对英语的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的需求日益增强,听说能力被放在其他技能的首位。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大多是本科压缩型。这种教学重笔头轻口头、重讲授轻实践,培养出来的学生听不懂、说不出,学的是“哑吧英语”,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和扩大对外交往的需要,高职高专英语口语教学的改革任重道远。作为高职高专英语教师,我们应在贯彻“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育方针的前提下,着重研究具有高职高专特色的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笔者认识到,建构主义教学观作为教育心理学的最新理论对高职高专英语口语教学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设计的教学模式,能充分提高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质量。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涵

建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1966)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其间汲取了维果斯基(vygotsky,1978)的历史文化心理学理论、奥斯贝尔(ausubel,1968)的意义学习理论以及布鲁纳(bruner,1960)的发现学习理论等多种学习理论的精髓,它较好地提示了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问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情景”:学习环境中的情景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以及媒体的选择与利用,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景的创设问题,并把情景创设问题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

“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形式就是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也称“图式”。

随着计算机应用教学的日益普及,建构主义已经成为一种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并成为目前西方极为流行的学习理论流派。

二、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高职高专英语口语教学模式

近几年来,国内以何克抗教授为代表的教育家和理论家不断倡导建构学习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开展。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高职、高专英语课程基本要求》为依据,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英语口语教学的探索和研究。

(一)以问题为驱动设计学习任务

提出学习任务,是整个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模式的核心和重点,它为学习者提供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建构主义所阐述的学习就是基于真实问题情景下的探索、学习的过程,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问题构成了建构主义学习的核心。与客观主义不同,建构主义用问题来驱动学习,而不象原来那样充当概念、原理的例子,学习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把解决问题看成是学习的一个应用。以问题为驱动来设计学习任务可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可使学习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获得成就感,从而更大地激发起求知欲望,培养出开拓创新和勇于实践的能力。

sanders(1966)曾经指出:“好的问题应具有广阔的思考空间或具有很高的探究价值”,因此在高职高专英语口语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总是以真实问题为驱动精心设计每一个学习任务,如:introduce yourself/your hometown|your school/chinese new year|mid—autumn fesitv l to the foreign visitors.describe one of the class—-mates without telling the name and let the other sguess who he/she is according to your description.tell the way to your home| school |the hospital |the department store in the city.role play a lost child/old person and apoliceman.role play shop assistant and a customer.role play a doctor and apatient.make a comment on the school’scafeteria/dormitory |your teachers.compare the diferent manners|。socila customs between china and the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by giving examples.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问题必须在真实的情景中展开,必须是一项真实的任务;要求学生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笔者在口语教学中所设计的这些问题都是学生所熟悉的、与实际生活有紧密联系的真实问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设计学习任务要符合学习者的特征,既须具有一定的难度,又不能超越学习者知识能力范围太多。没有挑战性的任务达不到真正交际的目的,任务太难又会使学生失去参与的热情和兴趣。笔者在设计学习任务时,时刻提醒自己我们的学生将来不是搞学术研究的,我们必须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以培养应用能力,特别是实用能力为英语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要求设计非良构的问题,非良构的问题具有无显示目标和限制条件;有多解、多解法或者无解;有多种评判答案的标准;问题的概念理论,基础的必要性及其组织具有不确定性等特征。解决问题的目的不是期望学生一定就某一问题能给出完美的答案,而是鼓励学生参与,使其了解这个领域。笔者设计的这些问题都是开放性的、富有弹性的,可以有多种答案或者有多种方法得到该问题的答案。问题提出后,笔者总是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深入探索问题,再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将知识的理解引向纵深。使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二)以多媒体为手段创设“学习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人是知识的积极探求者和建构者,知识的建构是通过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进行的。所以强调学生要在真实的情景下进行学习,要减少知识与解决问题之间的差距,强调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培养。因此,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需要将设计的问题具体化,教科书上的知识内容是对现实生活的抽象和提炼,而设计学习情景则是要还原知识的背景,恢复其原来的生动性、丰富性,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情景背景中(不同的工作环境、社会背景),其表现是不相同的。

学习情景指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以此为支撑物启动教学,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同时支撑物的表征、视觉本质又促进了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问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驱动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目的。

学习英语的难点在于,除课堂外,学生没有更多的英语语言环境,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过去,教师往往为创设情景挖空心思,但效果不是很好。而把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引入课堂教学,突破了口语、文字单项信息传递的传统教学界限,使口语、文字与音像结合起来,更加形象地展示了认识对象,突出了教学主题,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丰富了口语产出的内容。笔者在口语教学中,除了利用直观教具、实物、图片、简笔画外,更多的是充分利用多媒体,通过电影、录音、录像、dcd节目及网络资源,如原版英文影片、外语新闻、背景知识、人物传记、地理风貌等提供真实的或模拟的语言学习环境,把教学内容融入到形象直观的教学情景之中,从而最大效能地激发学生的联想,唤醒他们长期记忆中的有关图式、经验,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学生处于一种主动的、积极的交际情境氛围中。如在设计了compare the diferent manners/socialcustoms between china and the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by giving examples.这样的学习任务后,笔者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有关中西方习俗与礼节方面的资料(文字、图片、音像、影像等),课堂上学生在展示所收集的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中西方习俗与礼节的对比。通过声音和画面的结合,多渠道激发『_学生的思维,营造了真实的、丰富多彩的语言信息环境和愉快和谐的英语学习氛围。学生完成此项学习任务的效果之好出乎笔者的意料。

(三)以学生为中心组织“协作”学习、进行会话商讨

建构主义理论(参见jonassen,1992)重视学习的协作性,认为虽然理解是由个人建构,但是理解和学习应产生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学内容及教学媒体的交互作用中,即在交互协作中激活旧图式,建构更加准确、全面的语言意义,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有效的安排组织协作也是建构主义教学的关键性因素。小组活动是口语课理想的协作组织形式,这一形式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使用目的语的机会。口语课需要大量的口头语言练习,而现在,班级人数多,采用教师集中讲解、提问、个别操练的方式,每个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开口说英语的机会和时间显然都太少,而小组活动则弥补了这方面的缺陷。pica、young和doughty(1987)认为,学习者在小组活动中通过交际获得可理解性输入,这种输入比经过预先简化的语言更有效。而且,小组活动是一种促进互助的学习方法,把学生有目的地分成小组,可以使他们的心理和语言能力在彼此合作中得以发展,降低学生使用外语的紧张和焦虑感。成功的小组活动可以营造出轻松和谐的外语课堂教学气氛,增强各小组成员的自尊心,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不怕出错,敢于开口说英语,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schmucks(1997)曾指出,建构主义学习设计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分组以及如何帮助学生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总是以学生为中心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依据学生的性别、性格、兴趣、能力和学习成绩等因素进行合理搭配分组,组织多种形式的协作学习活动:如进行讨论型小组活动,可以先让整个班级共同讨论思考问题的角度,使学生在展开讨论时能思路清晰、多方面、多角度地看问题,然后再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或者一开始就把学生分成小组,然后再进行全班范围内的学习交流。当学生在小组中积极参与他人共同思考问题、共同探讨问题、解释个人想法时,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学习效果会更好。除此以外还组织一些表演型小组活动,如角色扮演、配音表演等,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认知能力和爱好特长的小组成员在合作活动中相互激发,相互碰撞,各展其长,彼此受益。

(四)以创新为目标进行“意义建构”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以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或者灌输给学生。老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的地位。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动性被忽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被禁锢,新思想、新观念被贬斥、创造性被扼杀,幻想的翅膀被折断。以至绝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也不知道要问“为什么”的麻木习惯,形成一种盲目崇拜书本和老师的迷信思想,在外语学习上,表现为“怕出错,怕受耻笑,不敢开口”。这就等于从基底上移走了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赖以孕育、滋生和发展的土壤,创造型人材的培养就成了难以实现的空中楼阁。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重视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叉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器。建构主义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在教师帮助下,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反对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灌输,反对迷信书本、迷信权威,有利于培养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

笔者在口语教学中总是努力把学生带到轻松的语言交际情景中,鼓励学生多用目的语表达,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和学习外语的表现欲,让学生无拘束地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能力,活跃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他们的语言实践运用能力,并进行语言表达的再创造,从而产生持久的外语学习兴趣与动力。开展表演、辩论、演讲及研讨会等活动,由学生就已知主题展开联想和猜测,畅所欲言,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通过分组活动尽量给每个学生表现的机会,对学生表达时出现的错误,不急于纠正,以减少学生的言语焦虑感,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自身的语言问题,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最终达到符合要求的意义建构。

(五)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反思

建构主义学习中,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但并没有无视教师的指导作用,任何情况下,教师都有控制、管理、帮助和指导的职责。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在建构主义学习中,教师由舞台上的主角变为幕后导演,这一转变极具挑战性,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过程是一种发散式的创造思维过程,不同的学生所采用的学习路径、所遇到的困难也不相同,教师需针对不同情况作出适时反馈;学生自主学习中,面对丰富的信息资源易出现学习行为与学习目标相偏离的情况,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设置关键点,规范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总结评价和反思,从而升华所学知识。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是对所学材料的识别加工和理解的过程,而且是对该过程的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的元认知过程。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不断解剖自己,认清自己的特点、能力、兴趣,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策略,指导学生检查分析自己的学习过程,形成自我调控、自我管理和自我修正的能力,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英语口语的形成性评价对促进学生英语学习有着深远影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每个学习任务结束后,笔者总要组织学生首先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小组互评,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评价的内容不仅包括语言知识、技能和交际能力,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刨新思维和发展潜能等。教师指导下的反思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使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语

篇7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教学效果 思考

现在,具有较好的语文表达能力,已成为谋职成功的一个先决条件。而目前大家对大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普遍感到忧虑,纷纷要求在大学普遍开设“大学语文”课。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这是一条教学长河;大学是下游,中小学是上游。上游能源源不断地供给清澈的河水,才能保证下游不但水质好,而且水流宽广。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语文水平。造成大学生语文水平每况愈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板子只朝中小学语文老师身上打,这是很不公平的。这也不是说当老师没有责任,而是说真要解决问题,必须首先反思总的教育思想、教育政策。当然,这是教育主管部门的事,但是我们不能坐等,有责任思考在职责范围内如何不断改进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不断提高中小学生的语文水平。我就如何改进中学语文教学的问题谈谈看法。

一、强化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集体教研

教师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应悟有己见,教有己识。这需要全方位地锻造自我。教师素质提高的关键在于不断学习、求新。教师个性特长得以发挥,自然形成教研组整体教研优势。奖优促后,适当的压力可以化作改进提高的动力,充分调动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发挥教师的教学创造力,扎实做好教研工作,形成团队合力。

(一)加强有意识的自我阅读,不断学习求新

读书学习是语文老师自我提升的最有效手段。新课程的选修模块与选修教材涉及相关文学、文化、社会生活等众多领域,几乎与语文构成联系的领域都有涵盖。只懂得语文教材,甚至只精通选修教材对新课程语文教学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需开阔阅读视野、学习领域。诸如相关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选修教材领域、相关史哲学科内容,甚至理科科技类等著作,都应当有所涉猎,尽可能在学科“业专”的基础上做到广博。

(二)扎实推进实践教研,营造研究氛围

教学研究以实践研究为主,从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做到“有效教研,促进教学”。采取集体教研与个人教研相结合的方式,既利用集体智慧,又发挥个人特长。首先,开展组内常规教研课活动,每个学段内每个学年组开展一次集体教研课活动,由设计、讲课、说课、评课、教学反思等五个环节组成,年级组内选择内容,教研组研讨,最后教师撰写教研文章,组长进行总结。其次,切实做好学校承担的国家、省市级语文学科的科研课题研究工作,积极参与专题研讨和教研论文评审、教学竞赛等活动,并做好研究的阶段总结和课题结题工作。

二、教学中潜移默化,提高思想教育的渗透强度

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受教育者一旦发现自己正处在被人进行严肃教育之中时,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因此,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宜以渗透、熏陶、渲染为手段,在“润物细无声”之中完成德育任务。保持学生愉悦的心境,可以极大地增强德育效果。语文课堂教学有许多寻常环节,学生往往处于无意注意之中,如果教师能捕捉机会,巧妙地“借机”发挥,就可使学生的认识上升到新的层次。

三、培养学习兴趣,让学生拥有成就感

高中学生学习语文缺乏成就感,与教学模式,教学重点,教师对学生的导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欲望、条件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现在,已经到了思考以下问题并作出抉择的时候了:①为什么语文知识和考点都比较少,但学生还学不出色,教师还教得不满意?②师生最需要的结果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在追求结果的路上常常迷失在手段的迷雾中?③高考语文题总体难度不高,而学生为什么总是做得不尽如人意?我们要让学生获得优良的成绩,但偏多偏难偏怪的训练正是学生获得优良成绩道路上的拦路虎。学生语文成绩较差,从表面的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简单扼要而又似乎令人信服:学生“双基”确实太差。其实,追根究底,语文学习不能令人满意,是语文教学模式的落伍和误导的必然恶果:偏多的训练,取缔的是学生必要的学习复习、消化吸收、补充整固;偏难的训练,消耗的是师生的热情和信念,给人以教师劳而无功,学生学无所成的错觉。长此以往,削弱的是向前的动力,增长的是失败的情绪,弱化的是学生自学的能力,降低的是教学的质量,浪费的是宝贵的时间。正确之举是尽快降低语文训练的难度,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感受学习的成效,而难度恰当的训练同样能让人发现问题。在这样的语文测试与训练中,我们才有条件大胆地承认,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主流,问题是枝叶。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激情、兴趣,稳固信心,而且大大有助于存在的问题的发现、思索、解决,有助于富有针对性地展开新的复习。

四、树立管理至上,指导为重的思想,增强语文教学效果

放弃盲目蛮干式的加时间、加题量、加不必要的压力;尝试从管理中追求效益,从指导中收获成就,从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消化中去追求学生语文水平提高和语文能力发展的效果。

(一)语文教学的三大禁忌正是高三教师采用最多并乐此不疲的基本模式:①大量讲述;②大量训练;③对学生大量地不断地否定。

篇8

“创新”的“新”与“旧”相对,意味着发现和超越,意味着打破常规,发人所未发。然而,“新”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而是具有相对性的,尤其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对于创新不能理解得太狭隘和绝对化。很显然,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要做出某种绝对的“新发现”是十分困难的,许多令他们欣喜若狂的“发现”其实往往只是别人早已知晓的常识,教育者对此应该采取积极的评价,只要这个“发现”是经过学生自己探究获得的就可以视为创新——相对于学生的已知领域的创新。肯定这种“相对创新”无疑能保护学生的创造积极性,有助于他们做出超越他人的真正创造。可以说创新教育必须以教师的教法创新为出发点,教法创新绝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新颖,而必须体现出实质上的先进性,包括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手段、评价方法等。

那么,如何在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呢?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愉快中学

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教师都要善于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引导学生的情感处于积极、自由、宽松、安全的状态。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思想进入一个自由驰骋的愉快的心理空间。

传统的师生观念仍束缚着师生关系的发展,以为只有拉大与学生的距离,才能树立教师威信与地位的思想普遍存在,形成了教师在课堂上严肃有加、下面学生鸦雀无声的局面。教师与学生明显缺乏沟通,学生不会对老师在课堂上的问题提出质疑,他们的非智力因素被限制,以至于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但教学效果并不好。

为此,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敢于承认自己在某些问题上不如学生。充分认可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分辨能力,相信他们在某些问题的认识上有超过自己的思考,主动与学生交流,虚心接受学生意见,与学生平等沟通,共同提高。学生要消除对教师、对家长的依赖思想,真正认识到自己是个人生活的主体,以对本人负责的态度和责任感,主动进行学习,自觉磨炼意志,积极投身实践。以一种积极进取自觉成长的生活观,与教师相互探讨,共同思考,日渐成熟。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经验与认知水平,让学生大胆提问、主动探究,发动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对问题的探讨与解决之中;教师应灵活变换角色,用“童眼”看问题,怀“童心”想问题,以“童趣”解问题,共同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学习伙伴。

俗言“将心比心”,你对学生好,学生心里自会知道,老师必须遵循善意尊重的原则,明确自己是为学生服务,且真心诚意地为学生服务。如此,启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坚定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提高了教学质量。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说:“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热情地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对于遇到的问题,能由学生自己讨论解决的,就要放手让学生自己来解决,教师可以从旁引导,但不要包办代替。这样学生在问与答、再问与再答之间,悄然形成了一种辩论的良好课堂教学氛围,教师也不妨参与其中,和学生平等地交流、辩论。??趣味是激起学生求知欲望、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前提。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内容贴近学生实际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保证。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成功与失败、愉快与困惑,与学生距离较近,课堂引进这些问题,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产生“聚焦思维”,使学生很快进入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参与。

配合教学,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从而促进教学,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要组织学生适当开展一些“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如组织讨论课、报告会,搞一些与教材内容有关的社会调查活动,并结合学生所学知识加以分析,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还可通过组织辩论会、演讲会、哲学小漫画创作展评等活动,专门学习讨论学生中感兴趣的话题。同学们在活动中不仅可以增长知识、才干,而且能够感受到无比乐趣。通过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一)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传统的师道尊严使学生产生惧师心理,很大程度上容易让学生失去了创新欲望。为此教师应当给学生提供足够宽松、愉快的心理空间,构建真诚、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气氛,鼓励学生去发现、去创新。

坚持教育的成功导向和正面鼓励,允许学生在探索中出差错,不求全责备,努力成为学生求知道路上的共同探讨者和知心朋友。

(二)树立尊重、信任的观念。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学生因受到教师的尊重而乐意同其进行情感交流,并接受教师的教育。如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及时鼓励,要尽量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心理话。其次教师要信任学生,他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鼓励学生克服困难,积极上进,教师要淡化过去思想品德课说教者的身份,改变过去居高临下的态度,以朋友的身份出现,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不要把自己的要求强加于学生,努力改变学生知识存储器的角色,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与看法,相信学生有自己的见解。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讨论中学

当代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和引导,激发他们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欲望。创新不能只从结果上看,实际上,青少年学生创新精神的可贵不仅在于结果“新”,更在于“创”——获得“新”的过程。创新精神本质上是一种独立探究精神,关键在于使学生在创新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而不是盲从、迷信)、独立探究和独立发现(而不是跟着他人的脚印走)。青少年学生知识和阅历都非常有限,教师要力求让学生树立独立探究的热情,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据此,在教学中应该去尝试:

(一)发挥学生间的互补作用。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从而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比如互相讨论。在讲授新知识时,首先拟定出讨论的问题,给出充足的自学时间,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想象,大胆的发表自己对新知识的见解和体会,参与到求知的过程中。再如相互质疑。在深化明理过程中,要求学生结合教学的知识点,收集平时生活中同学之间的行为,互相提问,互相讨论,在讨论中自己得出正确的结果。

(二)创设情境,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求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是根据教材的特点,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通过看看、听听、说说、辩辨、演演等多种途径,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三、注重实践体验,让学生在操作中学

新课改中,突出的一是强化品德教育,二是强调人文素养,三是突出信息技术,四是倡导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实践教学,使学生在操作中学,就是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体验有关的道德问题。在体验感受和思考的过程中,经教师的点拨和引导,形成稳固的道德信念,知道自己的道德行为。这种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从教师的“教中学”转向自己的“做中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实践精神。要教会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活动中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中,要坚持三个结合。一是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思想品德课中的许多内容都需要学生在家庭中进行实践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所以,思想品德课必须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二是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实施新课改以后,为教育走向家庭、走向社会创造了时机,要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潜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三是与班队会活动相结合。与班级活动和少先队相结合是思想品德课课外的延伸,是培养学生道德行为和学生进行道德实践的又一有效途径。

四、科学的评价方法,让学生在鼓励中学

篇9

[论文摘要]针对目前中专生存在的严重逆反心理现象,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正确分析和对待首先要了解和掌握中专生逆反心理在各方面的主要表现;其次是剖析学生在生理、·心理、性格、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第三是加强中专学生生理和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学校育人环境、研究和探讨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正确对待并且选择最佳教育方式,通过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培养出心理健康、适应社会的合格专业人才

在校中专学生年龄大多在16~2O岁之间,和广大青少年一样,存在比较严重的逆反心理现象,正确分析和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是教书育人工作中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

一、中专生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现

(一)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他们往往对学校和老师的宣传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对社会舆论的宣传持怀疑态度,对理论问题和观念的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尽量寻找理由逃避,对报刊、文件的正面宣传作反面的理解

(二)对他人和集体情绪对立。他们对学校和组织不信任,对集体活动不关心,不参加,甚至破坏;对同学之间的友谊不珍惜,不相信别人,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

(三)对榜样及先进人物否定和曲解。他们不相信榜样和先进人物的事迹,否定榜样的先进思想;把先进人物说成“傻子”。怀疑这些先进人物的动机.否定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对于身边的榜样认为是“拍马屁,给予排斥和嘲笑;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思想。

(四)对批评教育持反击、抗拒的态度。他们明明知道自己错了却不愿意接受批评;当新闻媒体批评或批判某人或某事时,则争相传阅,扩大影响;对受批评的人不管原因深表同情,甚至为之呜冤叫屈。

(五)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他们把打架斗殴看作是有胆量;与老师、领导公开对抗被视为有本事;哥们义气等不良的行为倾向却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同。而对于乐于助人、爱护集体、爱护公物、遵守校规校纪的学生则肆意讽刺、挖苦,造成在集体氛围里好人好事无人夸,不良倾向有市场,正不压邪的局面。

(六)对思想政治工作持对立态度。他们厌烦思想政治教育,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大而空、形式化,不实际。认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话不可信,对协助班主任做思想工作的班、团干部表现得疏远,有的还存在抵触情绪

(七)故意违反学校规章制度。他们故意迟到、旷课和早退,我行我素;故意放松对自己要求;故意违反校规校纪。

(八)性格异常或有心理疾病。个别学生性格异常或有心理疾病,如执拗、怪僻、暴躁、易冲动、刻薄、极端自私、心境不安等,稍不随意就以吵闹、打骂等方式对抗他人,这种学生多见于男生

二、中专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中专生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两方面,即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一)主观原因

中专在校生已经由义务教育走向了职业教育,尽管还没有走上社会,但看待人生、看待社会的眼光发生了变化,然而他们的年龄、生理、心理、思维方式、社会阅历和社会实践都与社会发展存在一定距离,表现出对社会和生活的不适应,常常处于一种困惑和矛盾的胶着状态。

1.年龄与生理因素。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时期最容易发生。这主要是青少年迫切希望扮演的角色要求与家长、老师对他们不合实际的角色期待发生激烈冲突所致。中专学生进入青春期后,生理上脑机制的变化,使得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表现出难以理解的莫名其妙的烦躁、厌恶等情绪。由于生理机能基本发育成熟,要求成年人把他们当大人看待,理解他们、尊重他们然而家长、教师及社会仍把他们当成孩子看待,对于他们的烦恼,不能充分地理解和给予积极引导因此,他们面对老师的教育、家长的指教,有意无意地进行回避、产生反感甚至背离。

2.心理因索。中专生在心理上正处于断乳期,随着成人感的产生,独立意识不断增强,心理过程发展不平衡。这个时期他们的思维方式、思维视角已不是童年时期简单和单一的正向思维,而是向着逆向思维、多向思维等方面发展。尤其是进入职业学校后,教育方式和对社会的接触等都发生了改变,在这些变化中学生渐渐学会并掌握了逆向思维等方法。正是思维的发展和逆向思维的形成和掌握,为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心理基础。学生在中专与中学阶段相比,学习目的、需要、动机不同,他们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不能正确地转到社会所要求的行动上来,因而极易产生逆反心理。再者,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受好奇心的驱使,他们喜欢新事物和新知识,他们不迷信、不盲从,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探索精神和实践意识。好奇心能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诱发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去探索新的事物和追求时尚信息。受好奇心的驱使,很多学生听不进老师和家长的忠告。很多老师和家长禁止学生和孩子做某些事情,却没有阐明不能做的理由,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使“不要吸烟”、“不要早恋”、“不要酗酒”之类禁令达不到应有的预期效果。在他们的心目中,“被禁的果子往往是甜的”.好奇心驱使青少年有时不顾受到严厉惩罚的风险去尝试也许并不甜的“禁果”。

3.性格因素。对立型性格特征也会产生逆反心理。如有的学生对老师、家长讲的事情.总要拧着劲来,其实他心里也明白老师和家长是好意,但他已形成了这种处理问题、分析问题的习惯方式,常常是不由自主地对着干。

(二)客观原因

1.社会因素。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也出现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和党内腐败现象,如以权谋私、贪污腐化、行贿受贿、执法犯法等,这些不良风气使少数学生对国家前途悲观失望,对社会抱蔑视态度,对媒体宣传的内容产生很强的抵触情绪。这种心理氛围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2.家庭因素。中专生入学后,极力想从父母的监督下独立出来,改变对父母的依存关系。然而有许多做父母的却不放心子女的这种摆脱相反“监督”意识更强。学生对来自家庭的教育,就会产生“厌恶”感,父母越是关心、体贴和爱护,学生就越反感、抵触。另外不同家庭中培养出的孩子具有不同的心理品质和个性。一些家庭中不良的教育方式直接导致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例如家长教育方式的简单粗暴或命令式、专断式等惯用的教育方法.以及在生活、学习等方面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等,这些都无形地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压力.这种压力不断积蓄、沉淀,叉找不到良策排解时便在情感上对他们所接受的一系列教育、说教、劝说产生抵触情绪.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3.学校因素学校是学生成长和社会化的主要环境,学校不良因素的作用也是学生逆反心理形成的主要因索之一这些不良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具体来说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存在应付差事的想法,教师不认真探索教育的最佳、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教育内容的照本宣科、形式的呆板乏味,使学生对教育产生反感。二是教师没有做到人性化教学。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不注重学生心理感受与体验,当他们出现问题时,不是站在青少年的角度分析问题,而是一味地强调师道尊严,导致他们因对教育者本身的排斥,进而对教育产生逆反心理。三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公正。有时候老师过于注重学生的分数,不能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使学生产生“老师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想法,在情感上与老师对立。四是学校管理措施不当。惩罚过多,处理太严。不当的处理方法使学生对学校管理产生逆反心理。

三、对中专生逆反心理的对策

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教育者应该有一个正确的现实态度。首先,要认识到逆反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不利于中专学生的成长其次,要正确分析逆反心理的性质逆反心理虽然是一种抵触性很强的情绪。但是,它也促使我们改进教育工作的方式和方法。

(一)加强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者应针对学生中存在的生长发育、心理素质问题等,开展专题健康教育。可利用选修课、第二课堂、兴趣小组等,结合不同专业、不同班级、不同性别开展专题讲座学校可聘请医学专业教师为学生讲解人体的结构和生理功能,使学生了解人的发育过程,了解自己和同学的生理发育规律等,从而找到自己不良情绪产生的生理原因并注意调整。

教育者还应加强对学生心理活动的研究,开展心理咨询,善于把握学生复杂的心理变化,充分发挥心理上的积极作用,防止学生逆反心理的发生并促使学生逆反心理向好的方向转化。一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采用开设健康教育课或讲座,利用广播、电视、录像、黑板报等宣传途径,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知识要求,让学生多角度、多场合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二是开展心理咨询。学校应设立心理咨询室理咨询热线电话、心理咨询信箱,解答学生提出的心理问题,消除心理障碍。学校要加强心理咨询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指导水平。此外,教师在教学中也要通过各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二)优化育人环境

环境是塑造性格、形成价值观的重要因素,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不仅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实施,而且也有助于克服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学生逆反心理,使逆反心理失去赖以滋生的土壤。(1)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一个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使广大学生在社会主流思想的引导下奋发向上,从而降低逆反心理产生的机率。(2)教育的内容、形式多样化教育者应改变原来的形象,竭力挖掘能引导学生产生心理共鸣的教育内容与形式.做到人性化教育和管理.最终增强教育的科学性和说服力。(3)选树先进典型。“典型”的力量是无穷的,社会、学校和班级等应该不断树立先进典型,让每个学生身边都有榜样,用他们的事迹来感召、引导青年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讲究教育的方法和艺术性

篇10

论文摘要: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方面,有着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在设计和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良倾向。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刻剖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现状,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以期能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教学设计;素养;课件;教学资源

多媒体技术的定义最早是由AECT(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1994年提出的,他们认为“多媒体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估的理论与实践”。当前,许多学校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逐步实现教学信息化、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正在掀起一场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热潮。能否恰当地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已成为检验教师教育思想、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是否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在给传统的教学过程带来生机和活力的同时,在教学实践中也暴露出许多的问题。这既与教师个人素养有关,也与学校管理相关。在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深刻分析与反思的基础上,着重探讨相关的解决策略,以利于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上的广泛应用对传统的师生关系、教学媒介、教学形式等方面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对现有的教学理念进行了全面更新。在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优化课堂结构的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1.教学观念落后,理论基础薄弱

(1)教师缺乏正确的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观念,不能正确认识教学资源在促进学习者内部建构过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多媒体技术融合了先进的教学新理念,把陌生抽象的内容以具体形象的、易于接受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探究问题,从而树立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多媒体技术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颠覆了立足于“教”的传统理念。很多教师仍然认为学生的任务是学习,且只限于接收教师传授的知识内容。囿于这种观念的影响,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实质上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只不过是以现代的“电灌”取代了传统的“人灌”,因而未能使多媒体技术真正发挥作用。

(2)多媒体技术克服了教学内容不够形象、不够直观的传统弊端,为学习者解决学习上的问题与困惑提供了新途径。有的教师想当然地认为,只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就可以自然而然的实现教学的优化,省时、省力而且高效,为此忽视基础理论的学习,导致多媒体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结构性欠缺,影响了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的提高。实际上多媒体教学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相关的多媒体技术理论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对多媒体理论不精通,对多媒体仪器设备操作不熟练,对多媒体技术缺乏优化组合的能力,那么教学效果未必比传统授课方式好。

2.课件水平较低,设计能力不足

(1)大部分教师普遍缺乏相关学科的课件制作知识与技能。很多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专业理论知识不可谓不扎实,教学功底不可谓不深厚,然而却不具备基本的课件制作能力。甚至对于多媒体技术心存恐慌,担心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因操作不熟练导致失误,影响教学进度,尤其担心不能及时排除故障而中断教学无法完成授课任务。有些教师经过培训后学会了初步的多媒体技术,但也仅限于使用一些常用办公软件,如Office、WPS等来辅助办公,不会根据学科的需要,使用Authorware、PowerPoint、方正奥思等教学软件来编制相应的课件。还有少部分教师虽然能制作课件,但实质上仅仅是课本文字内容的翻版,相当于电子版的课本,不但制作粗糙、水平低劣,而且形式单一,无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2)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ID)是以多媒体技术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分析研究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探讨解决它们的方法和途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实现教学、学习过程最优化的一门科学。[3]由于缺乏相关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技术素养,许多教师的教学设计做得不够规范和严密,对遇到的问题与困难感到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可以通过什么渠道、借助哪些方法来解决;有的教师不够自信,在将策略、技术与方法等要素整合于教学设计方案中时,会感到力不从心;或是把辛苦做出的教学设计方案付诸课堂实践时,往往不自觉地摒弃部分或是完全摒弃既定的设计方案,跟着感觉走,凭自己的感性经验即兴发挥进行教学,这是设计能力不足导致自信心缺乏的表现。

3.学校导向偏差,技术滥用严重

(1)很多学校为了应付上级的评估检查,也为了在教学中推广多媒体技术,积极鼓励教师使用多媒体上课。通过多媒体教学评比标准的设立和多媒体教学观摩课、研究课的开展,尤其是优质课比赛等活动的举办,大大促进了多媒体教学的蓬勃发展。但在评价一节多媒体课成功与否时,重在关注多媒体设备的使用频率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情况。至于是否有必要使用;教师是否运用得当;教学是否实现了最优化,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是否符合认知发展规律,成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等,则不予重视。这样的评价未免会误导教师,使他们产生许多错误的认识。

(2)多媒体技术借助其把声音、视频、文字、图像等集于一身的优势,拥有前所未有的表现力,可以模拟出较强的真实感,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情绪变化和学习兴趣。然而,多媒体课件中承载过多的媒体信息也会使学生感到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易导致学生接收与处理符号信息能力的紊乱,对发展学生创新思维产生不利影响。有些教师盲目迷信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把优化教学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多媒体技术上,尤其是优质课、示范课等公开教学活动,似乎不使用多媒体技术就不能算是一节好课。实际上,如果学生受到长时间的视听轰炸,很容易导致身心疲惫,反而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

1.转变传统观念,调整角色定位

(1)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居于统治地位,学生则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然而,这种做法已经不适合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可以通过实施多媒体技术培训,转变教师教学的观念和态度,使教师从文化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知识体系是建构者。 转贴于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仅更新了教育观念,也使得教师工作职能和地位发生了转变。教师必须以此为契机,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将学科知识有效地融入多媒体技术之中,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构筑自身的知识体系、激发其求知欲与积极性,这样才能使多媒体教学发挥应有的作用。

(2)对广大教师来说,由于多媒体技术的渗透影响,教学工作的科技含量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日常工作中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重复性劳动也就不再显得简单枯燥,有助于教师摆脱千百年来“教书匠”的传统形象,重新正确定位自身角色。教师应当向促进学生实现自我意义建构的导师,提供恰当的指导信息来帮助学生克服依赖心理的心理学家,设计创造最优的教学情境条件使学生适应自主学习的课程开发者等角色转变。

2.加强教师培训,提高信息素养

(1)当前的教师多媒体技术培训并不是让每个教师尽可能多地掌握计算机技术,而是帮助和鼓励他们尽快提高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首先,学校应当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规范化和人性化的多媒体技术能力培训,把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他们尽快掌握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功能和理论,并能够用于指导教学实践。其次,学校应组织开展各种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竞赛活动,以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技能为导向,提高教师驾驭多媒体技术设备和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此外,学校还应该鼓励多媒体技术人员与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之间合作,共同研发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多媒体课件,在发挥技术人员长处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师技术水平。

(2)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在1974年提出了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的概念,它的含义是: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深入发展,为了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拥有信息素养已成为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的重要前提。信息素养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同批判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起,已经成为教育教学改革中教师适应形势,开展自身学习,促进自身完善与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础学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自身具备的学科专业知识的多寡和信息素养的高低,决定了他们能否有效利用多媒体资源提高教学工作效率,能否与时俱进地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否激发、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积极主动性。从而为教学改革和教育研究开辟新领域。

3.优化教学设计,精心编制课件

(1)教学设计是多媒体教学的关键。教学设计应该遵循“优势互补”原则,要紧扣教学大纲,从实际出发,合理分配时间,在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的同时,也要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设计的思路、结构特点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内容的结构与表现形式要符合教学原则和所使用教学方法的要求;设计的内容必须符合现代教学理论。同时,要综合考虑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之间的密切配合,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每节课都使用多媒体是不可能也是不必要的。多媒体技术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手段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应当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使两者能够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2)多媒体课件的编制应以教学大纲的中心思想为指导,以课本教材为主要理论来源,借助多媒体形象、直观、表现力强的优势,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实施突破,化难为易,破解传统教学中的常见难题。一般情况下,课件制作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往往比较零散,教师需要对文本、图像、音像等多媒体资源进行合理组合设计,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系统。在编制课件时,必须掌握课件编制的基本理论,熟悉编制的方法和流程。在课件的界面上应当做到新颖别致,吸引学生注意力;内容上要围绕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肃清疑点。另外,充分利用互联网上海量的优秀课件资源,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再加上平时注意积累,必定能使制作的课件质量越来越高,教学效果也会越来越好。

4.完善管理机制,增加资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