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成本原则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5 12:59: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历史成本原则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历史成本原则论文

篇1

摘要:随着现代会计环境及有关利益各方对会计信息需求的变化,传统的会计计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会计计量的内容、目标,阐述了会计计量由历史成本向公允价值变革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会计计量;可靠性;公允价值

会计计量是指根据被计量对象的计量属性,选择运用一定的计量基础和计量单位,确定应记录项目金额的会计处理过程。会计计量由两个主要因素构成:一是计量属性,二是计量单位。计量属性解决“计量什么”,而计量单位解决对选定的计量属性“用什么去计量”。计量属性与计量单位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计量属性是内在的、根本的问题;计量单位是外在的、形式的问题,计量单位的选择随计量属性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作为财务会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会计计量的主要内容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成本、损益等,并以资产(负债往往可称为负资产,而所有者权益为资产扣除负债后的剩余资产或净资产)计价与盈亏决定为核心。其中,资产计价就要用货币数额来确定和表现各个资产项目的获取、使用和结存;而损益决定则是指通过量化和比较来确定经济资源在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转移、消耗或折耗同所产生结果之间的数量差。会计计量的目标,是在账面上及时地反映实际价值的变动,使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格始终保持一致。

历史成本计量是传统会计计量的核心,历史成本原则包括两个内容:一是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二是以名义货币为计量单位。按照历史成本原则进行会计核算时,某项资产要求按其取得或交换时的实际价格计价入账,入账后的账面价值(历史成本)在该资产存续期间内一般不作调整。在强调收益计量且相对稳定的传统会计环境中,历史成本因其客观性、可验证性和有利于反映资产经营责任履行情况的优势而被广为推崇。然而,现代会计环境及信息需求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量,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生了根本变化。全球性通货膨胀促成了现行成本法等通货膨胀计量模式的适时提出,随着世界经济局势的巨大变化,高新技术被大量地采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大规模的企业联合和兼并,以及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加之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决策的相关性及充分披露的要求越来越高,历史成本计量受到了严峻挑战。公允价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价值计量基础,可以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反映资产价值的变化和风险,具有高度决策相关性,并且能披露传统会计所无法处理的自创商誉、衍生金融工具、人力资源等会计信息,使资产负债表更能体现企业价值,提高了会计信息在经济信息系统中的地位,因而打破了历史成本法“一统天下”的神话,引起了会计计量模式的变革。本文拟从会计计量的质量要求谈谈从历史成本到公允价值的发展趋势。

一、可靠性与相关性的两难选择

在传统会计模式下,可靠性是最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所谓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应如实表达所要反映的对象,一般由客观性、可验证性和中立性三个要素组成。可靠性原则与历史成本原则及稳健主义紧密相联,反映了会计人员传统的价值取向,即会计应以事后反映为主,而这种反映必须是客观、中立、证据确凿的,且排斥主观的估计和预测,以降低会计报表使用者的财务风险,更进一步说就是降低会计人员的职业风险。

对于当今的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会计信息要对决策有用,还必须能够帮助用户预测将来事项的结果,或者去证实和纠正预期的情况,从而具有影响决策的能力。相关性就是会计信息所表现出的这种影响判断和决策及决策差别的能力。通常由及时性、预测性和反馈价值三个要素组成。

可靠性和相关性的要求很难两全,可靠性是面向过去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而相关性是面向未来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可靠性的目的在于事后反映,而相关性的目的在于决策;相关性中的预测和及时性要求,可能影响信息的可靠性,而为了追求完全可靠而忽略了信息的及时性和预测性,再可靠的信息,其相关性也会大大削弱。正如葛家澍教授所说:“相关性是体现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属性,而可靠性则是体现财务会计固有特点的属性。若从相关性衡量,显示的往往是财务会计的缺陷,但从可靠性来衡量,似乎又成为财务会计信息的优势。”

历史成本计量是所有会计计量方法中最具可靠性的,而更具相关性的价值计量将取代其成为会计计量的中心,这无疑是可靠性与相关性权衡的结果。我们可以清醒地认识到,首先,历史成本的可靠性也是相对的,历史成本法存在大量的确认、计算、分配和备选方案,使损益计算严重失实。其次,通货膨胀和知识经济时代资产新概念的冲击,使历史成本法的根本优势———可靠性受到致命的打击,以名义货币为计量单位,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在物价变动的环境中,既不能反映由于通货膨胀引起的一般物价变动,也不能反映被计量对象的个别价值变动,这样,历史成本不再可靠。而诸如商誉、技术、人力资源、衍生金融工具等则可能根本无历史成本可循。因而,无论从客观实际还是从历史成本法的本身性能上看,以可靠性为借口强调成本计量而排斥价值计量是站不住脚的。

二、历史成本原则只有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才适用

历史成本原则之所以在计量属性中独领数百年,是与特定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密不可分的。在前工业社会,社会进步缓慢,科技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不明显,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自然也十分缓慢。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缓慢性,不但决定了商品的内在价值变化缓慢,而且决定了货币本身的价值变化也是缓慢的。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使商品价格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了相对稳定。在这种条件下,历史成本原则自然成为近似科学、合理的最佳计价模式。

然而事实上,劳动生产率从来就不是恒久不变的。从游牧经济到农耕经济,再到工业经济、知识经济;从手工劳动到作坊劳动,再到工业化大生产、自动化生产,每一种变革都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作为标志,每一种经济内部都有劳动生产率量变的过程,只不过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有差异而已。进入20世纪以来,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空前地显现出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飞速进步,从根本上动摇了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理论基础。因此关于各种新的计量属性的大讨论在20世纪延绵不绝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会计计量:从历史成本到公允价值

现行的会计准则规定在关联方交易、非货币易、资产租赁交易等诸多交易中必须按规定采用公允价值。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对公允价值所下的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结算的金额。”美、英等国的准则制定机构也对公允价值下了类似的定义,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所下的定义为:“在现时交易中,在非强制或非清算性销售的情况下,当事人自愿据以买卖资产(承担或结算负债)的金额。”公允价值强调公平交易,而公平交易是在交易双方自愿和熟悉市场情况下进行的,从而形成的交易价格应当是公允的。公允价值的确定在交易双方熟悉市场情况的前提下,往往需要依靠诸如资产评估、证券评价等中介机构的专业判断(估计),再由当事人做出最终决定。值得注意的是,历史成本也可以说是过去(原始交易时日)的公允价值,但在会计报表时日(或入账后的任何时日),公允价值不再是原始交易价格(历史成本),而是要按报表时日的市价重新计量,所以,公允价值计量就包含了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问题。只是一般而言,公允价值是指公允的现时价值。

在财务会计中,计量属性是指资产、负债等可用财务形式定量方面,即能用货币单位计量的方面。经济交易或事项因可从多个方面予以货币定量而有不同的计量属性。在会计理论界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1984年发表的第5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表的确认与计量”中所表述的五种计量属性:

其一,历史成本是会计计量中的最重要、最基本和最普遍采用的属性。当价格变化较小时,它可用以提供相关、可靠而有用的会计信息,且信息成本较低;否则,在价格变动明显时,相关信息的质量就会大大降低。

其二,现行成本又称重置成本或现实投入成本,是假定在某期取得相同或类似资产时将支出的现金数额或其他等值物。如:重新购置或制造同类新资产或具有相同生产能力的资产的市场价格或成本,其优点是:①可以避免在价格变动时虚计收益,能确切反映企业维护再生产能力所需生产耗费的补偿;②期末财务报表提供以现行成本为基础的现时信息,而非过去的历史信息;③以现行成本与现行收入相配比具有逻辑上的统一性,可增强收入费用配比决定的收益的可比性与可靠性。其缺点则主要体现在现行成本确定的难度较大,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用它不能消除货币、购买力变动的影响,财务报表项目之间将因此而缺乏可比性。

其三,现行市价又称脱手价值,指在正常清算情况下,销售资产时可望获得的现金或其他等值物。其特点是:①在企业决定是否持有资产甚至是否持续经营时,可为其提供资产潜在变现价值(在此种状态下是一种机会成本)这一重要信息;②可用于提供评估企业财务应变能力和变现价值的相关信息;③可用以对资本性支出项目(如固定资产)进行较客观的评估,以消除费用摊配上的主观随意性。其缺点是:在理论上以变现价值进行计量,有悖于持续经营假设;不适应于对企业预期使用的资产(与变现价值无关)和某些不存在变现价值的资产或负债(如无形资产、专用设备或厂房等)进行计量;它未考虑一般购买力的变动,也不能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

其四,可实现净值又称预期脱手价值,是资产在正常经营过程中可带来的未来现金流入或将要支付的现金流出。它考虑了资产能导致经营性收入或支出这一资源特征,但只适应于计划未来销售的资产或未来清偿既定数额的负债,且未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因而其适应范围无法囊括全部资产。

其五,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又称资本化价值,指资产在正常经营性使用中可望带来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或贴现值)减去为实现这一流入所需的现金流出的现值后的净额,它考虑了现金流量的时间分布以及货币的时间价值等因素,在理论上较全面,但确定性差,且计算过程较为繁琐,因而在实际中较少运用。

篇2

关键词:增值税;增值税费用;递延进项税额;递延销项税额

一、增值税会计的含义及其类型

(一)增值税会计的含义

增值税会计是在遵守现行增值税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用财务会计的方法对增值税涉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向相关使用人提供增值税核算信息,是税务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增值税会计的类型

增值税税务会计模式与各国的增值税法立法背景、立法程序以及会计规范方式等息息相关,目前全球增值税会计会计模式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财税分离模式、财税合一模式和财税混合模式。我国现行的增值税会计核算采取的是财税合一的核算模式。

二、我国现行增值税会计体系

(一)会计目标

增值税会计是对增值税涉税业务的会计处理体系,它与财务会计的目标相协调,即“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受托责任观”更加侧重于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决策有用观”更加侧重于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二)会计对象及要素

增值税会计要对经济事项从开始到价值的形成以及税款的缴纳这一系列的资金运动过程进行核算、反映和监督。所以,增值税款的形成及缴纳过程中的资金及资金运动就是增值税会计的核算对象。

(三)现行增值税会计核算方法

我国现行的增值税会计采取财税合一的核算模式,具体核算原则为:以税法为准绳,会计准则与税法不一致的差异要进行纳税调整。一般纳税人在进行具体会计核算时,在“应交税费”一级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二级科目,并在借方设“进项税额”、“已交税金”、“转出未交增值税”等专栏;在贷方设“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等专栏分别核算。

三、我国增值税会计核算方法存在的问题

(一)进项税额不同处理方式产生的问题

1.相关资产的成本计量不符合历史成本原则

根据我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一般纳税人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等合法扣税凭证后,其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会计处理时将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标明的买价计入了相关资产的成本,而随买价一起支付的进项税额则计入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导致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账面上记载的购买资产的成本并不是其支付的全部价款,从而违背了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历史成本原则。

2.同类资产成本不可比性

对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而言,其在购进相关资产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与取得普通发票两种情形不同,其资产账面价值就会不同,因此导致即使是同一企业,其同类资产的购置成本也可能不同,因而缺乏可比性。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实行凭票抵扣进项税的办法,小规模纳税人无论是否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其进项税额均不得抵扣,不同的计税方式下的会计计量结果会导致不同增值税纳税人的相关资产的成本缺乏可比性。

(二)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的差额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增值税税负

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会计信息应当符合配比的原则,而目前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当期销项税额基本上遵循了权责发生制原则,以当期的销售额或者视同销售的金额为依据计算确认,而增值税进项税额的确认则是依据企业的购货成本而不是企业当期实际消耗成本,因而可能会导致企业当期确认的销项税额与当期实际抵扣的进项税额的差额并非因销售而实际应当承担的税负,也违背了财务会计的配比原则。

(三)企业的增值税税收负担没有作为费用反映在利润表中

在我国,由于增值税作为一种价外税存在,因此企业增值税税负无法像营业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一样反映到利润表中,因而利润表中的利润是排除了增值税税负影响后的利润,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违反了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可理解性。

四、我国增值税会计核算方法的改进和完善

(一)进项税额应计入采购成本

为使纳税人资产的购置符合历史成本的原则,企业在购进资产的环节无论是否取得增值税合法扣税凭证都可以做如下会计处理:按价税合计借记“原材料、材料采购、固定资产”等科目,贷记“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增设“递延进项税额”科目,若企业取得了合法扣税凭证,且属于法定扣税范围时,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该科目。该科目借方则登记本期商品销售成本中所含的进项税额、视同销售货物成本中所含的进项税额以及按税法规定计算的当期进项税额转出金额。

(二)增设“增值税费用”科目

为体现增值税税负,需增设“增值税费用”一级科目,该科目。该科目借方登记本期确认的销项税额,贷方登记本期销售成本所含的进项税额,该账户为损益类科目,会计期末讲其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从而体现会计意义上的增值税费用。

(三)对期末纳税差异的调整

本着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完整性原则,增值税会计核算需要记录税法与会计对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确认不同而形成的暂时性差异,当纳税义务已经产生而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尚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时,需要借记“递延销项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企业发生按照税法规定需要做进项税额转出的经济业务时,期末需要进行增值税纳税调整,借记“递延进项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发生按照税法规定需要视同销售的经济业务时,借记“增值税费用”,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四)增值税会计信息的披露

基于以上分析,在目前我国增值税会计核算模式下,由于无法准确测算出企业的增值税负,所以会计系统无法对与增值税有关的会计信息进行详细的披露,如果依据增值税“费用化”的理论,以实现财税分离,那么对增值税明晰的披露就有了可能,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我国需要对现行增值税会计的核算方法进行改进,制定统一的增值税会计核算标准和增值税会计准则,进一步规范企业增值税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作者单位:山西省阳泉市盂县恒泰公司)

参考文献:

[1]郭昌荣.我国增值税会计模式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03

[2]申志伟.建立我国增值税会计的研究.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07

[3]章振东.增值税会计的现状及转型对财务的影响.财政研究,2012,03

[4]周志彬,杨忠真.我国增值税会计存在的问题[J].财会月刊,2012,02

篇3

【关键词】 财务报告; 全面收益观; 会计信息质量

中图分类号:F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22-0017-05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在我国上市公司正式实行。新的财务报告从内容到形式上也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财务报告目标兼顾了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资产负债表中涵盖了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等,利润表需要同时列示一部分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以及其处置收益。与此同时,2009年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要求企业应当在利润表“每股收益”项下增列“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总额”。这意味着我国会计准则开始重视会计信息的预测价值,在财务报告中体现全面收益内容,财务报告模式也开始向全面收益模式转变。因此本文将针对当前学术热点问题,以全面收益相关理论为切入点,针对现行财务报告的不足之处,提出几点改进建议。

一、全面收益的相关理论

(一)全面收益的内涵与定义

1980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第3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表要素》中首次提出了全面收益概念:“一个主体在某一期间与非业主方面进行交易或发生其他事项和情况所引起的权益变动。”由于与业主交易属于资本易,因此全面收益概念中的权益变动仅指这一期间内除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以外权益的一切变动,不仅包括传统净收益,还应该包括一定期间内非业主交易产生的其他权益变动。1996年,FASB颁布的130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SFAS 130),将全面收益进一步细分,划分为净收益和其他全面收益,SFAS 130并未改变传统净收益的内容,只是调整了其他全面收益的列报位置,将以前绕过收益表直接列示在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其他全面收益体现在“全面收益表”中。

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于1992年了第3号财务报告准则《报告财务业绩》,率先要求在传统损益表的基础上,增加披露一张新的“全面已确认利得和损失表”。与此同时,ASB在报告中指出了全面收益的内涵:“任何利得和损失在其发生期间应分别计入利润表或者全面已确认利得和损失表中,仅靠传统的损益表不可能充分披露报告主体的财务业绩,全面已确认利得表的披露可以克服传统损益表对企业业绩报告的不完整。”

虽然各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对全面收益的界定并不相同,但是其本质含义一致,均认为全面收益涵盖一定期间内除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以外的一切已实现和已确认未实现的收益(陈欣,2010)。因此相对于传统收益,全面收益的范围更广,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一定期间企业与非业主进行交易产生的已实现净收益;二是其他全面收益,比如企业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即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目前我国利润表已经包括金融工具和投资性房地产等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部分未实现收益,但是由于我国现行会计准则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主要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导致大部分企业资产的价值变动并未能及时体现在利润表中,换言之,现行利润表中除净收益以外的其他全面收益并不全面。另外,相比较传统收益确认条件中的“实现”原则,全面收益不再将“实现”作为当期收益的确认条件,其收益的确认条件是企业价值是否发生变动。

由此可见,全面收益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属性,突破了以历史成本计量的传统收益概念范畴,不仅可以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的净收益,还可以体现出所有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所产生的未实现收益,比传统会计收益观下提供的信息的预测价值更高。同时大量研究也发现,在美国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高于净利润,同时其他综合收益具有增量价值相关信息(李尚荣,2012)。因此,全面收益为基于历史成本原则等传统企业财务业绩报告模式的变革奠定了理论基础,随着我国投资者逐渐树立全面收益观念,现有的潜在的信息使用者必将更加关注全面收益信息。

(二)全面收益的确认原则

传统收益的确认原则包括历史成本原则、实现配比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等,按照历史成本原则,资产应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入账,不考虑资产的价值变化,使得资产的计量比较真实、可靠,便于确认和核对。按照历史成本计量的资产,后续需要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折旧、摊销从而将其成本转化为当期费用。但是当发生通货膨胀时,已经入账的资产价值与实际价值之间发生偏离,这种情况下不能如实地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也不能准确计算企业的当期收益。

实现配比原则规定了收入的确认和报告时间,因此决定了收益的确认时点。按照传统会计惯例,收入的确认条件主要包括四个原则,其中必须具备的原则之一是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计量,即凡是不能可靠计量的经济利益流入不应该确认为收入。这项原则导致很多有用的信息,比如人力资源等由于不能可靠计量而被排除在财务报表之外。可见,实现配比原则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但不能全面反映报告使用者所需要的信息。

谨慎性原则是传统收益确认的一项重要原则,按照传统会计惯例,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是为防止企业高估其资产和收益,低估负债和费用,因此该原则要求企业预见所有可能发生的损失,但是不预期可能产生的收益。比如:当企业资产的市价高于其历史成本时,资产仍按历史成本列示,高出的部分出于谨慎性原则不体现在报表中;而当资产的市价低于其历史成本时,则需要调减资产的账面价值,确认相关损失。这种片面强调预测可能发生的损失而不预计可能产生的收入,导致下一会计期间出现不稳健。总之。历史成本原则、谨慎性原则和实现配比原则构成了传统收益确认模式的基础。

全面收益突破了传统收益的一些确认原则。比如,2006年公允价值的运用打破了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以历史成本为主的多种计量属性并用的混合计量模式为全面收益报告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另外,会计目标是为满足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提供相关且可靠的会计信息。但从实现配比原则来看,资产价值增值的期间与损益的确认时间往往不一致,比如企业资产价值的增加往往无法在增值当期体现在收益表中。这都表明了实现配比原则的局限性。程春辉(2000)指出,在目前条件下,对于大部分产品可以仍坚持传统的实现配比原则确认收入,但是对于易受物价波动影响的长期资产及某些金融资产等的增值,应该在有足够证据证明资产增值已经产生时或者已经形成时(尽管尚未实现)加以确认。对于这些未实现的收益可以在全面收益中确认,并将已实现收益和未实现收益分开列示,这样能及时全面地反映资产负债的全部价值变动。如果这些资产在增值当期不予确认,推迟到实现当期反映,这样往往影响信息的时效性,将多年积累的巨大增值在实现期间一次确认为当期收益,歪曲了实现期间的收益报告,不利于报告使用者全面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评估企业的价值(任月君,2005)。因此,全面收益报告模式下不应再将“实现”作为当期损益的确认条件,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也对实现原则赋予了新的内涵,认为损益可以通过“可实现”来确认。当然,虽然全面收益突破了实现配比原则,但是也不能随意确认未实现的收益,必须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其已经发生并能够可靠的计量。

由此可见,全面收益的确认原则是在传统收益确认原则的基础上,形成了其独有的特点,采用以历史成本为主、多种计量属性并用的混合计量原则,坚持了恰当的稳健性原则和实现配比原则,有利于提供报告使用者决策相关的可靠信息。

二、现行财务报告局限性分析

(一)财务报告目标定位

财务报告目标在会计研究体系中起着先导作用,决定了财务报告的形式与内容。随着经济环境和信息使用者需求的不断变化,财务报告目标应该作出及时调整以满足当前环境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目前在会计理论界,关于财务报告目标的表述主要存在两种观点,即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受托责任观是在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提出的,所有者将资源交付给管理层经营,管理层有义务向资源所有者如实报告其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受托责任观”下的信息使用者主要是债权人和投资者,他们希望通过财务报告评价管理层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而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主要信息是历史信息,该经营业绩体现了收入与费用实现配比后的余额部分,并且只确认交易发生的已实现的收入和费用,即净收益,因此侧重强调信息的可靠性。决策有用观则注重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和相关性,其目标是向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这对信息的预测价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1996年的。SFAS 130《报告综合收益》中指出全面收益就是为了符合决策有用观的报告目标。因此决策有用观目标下,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属性的全面收益可以显著提高信息的预测性,能够全面提供由于公允价值变动所引起的资产利得和损失。西方国家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更倾向于将“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作为会计的首要目标,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企业财务报告的总目标是为生产经营和经济决策提供有用信息。

2006年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认为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的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相比较传统的财务报告目标,新准则对财务报告目标的定位兼顾了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同时利润表中开始反映净收益和部分其他全面收益,这预示着我国会计准则制定部门开始关注全面收益,注重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预测性。可见我国财务报告目标开始由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转变。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建立健全,企业的投资者向多元化发展,中小投资者占据主要地位,由于中小投资者抵御风险的能力相对薄弱,因此他们更关注企业的未来利润水平和现金流量情况,而非管理层的受托责任。他们希望得到能够预测公司未来盈利和现金流量情况的信息,因此,决策有用观的财务报告目标更符合投资者的需求。陈欣(2010)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78%的受调查者认为财务报告最适合的目标为决策有用观。当然,受托责任观符合当前经济环境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该目标下基于历史成本原则、谨慎性原则等的传统收益报告模式符合信息使用者要求,认为是较理想的报告模式。决策有用观是在受托责任观之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财务报告目标的未来定位应加以调整,决策有用观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基于全面收益的财务报告将实现财务目标从“受托责任观”到“决策有用观”的重大转变。

(二)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的协调――相关性和可靠性

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特征是其提供的会计信息所要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的程度。它是会计系统为实现会计目标对会计信息的约束条件。2006年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做出了明确规定,其中可靠性处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首位,相关性排在第二位。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有助于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1980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也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它认为会计信息质量的各种特征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其中最重要的特征是决策有用性。相关性和可靠性是决策有用的重要质量特征。两者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它们总是同时影响或决定着信息的有用性。相关性是以可靠性为基础的,两者并不矛盾。但是,在某种情况下,最相关的信息并不一定是最可靠的,反之亦然。全面收益观模式下的财务报告也是主要解决可靠性和相关性之间的冲突。在出现这种冲突的前提下,选择可靠程度较高的最相关信息通常是恰当的。因此,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应该寻求一种平衡,即财务信息在可靠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做到相关,用以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需求。但从长远来看,相关性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三)财务报告列报方式

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下,资产负债表中涵盖了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等,体现了全面收益观的报告模式特点。但是新准则中金融工具的分类存在一定不足,金融工具的划分主要取决于管理层的持有意图,易受个人主观因素影响,影响信息的可靠性。不同持有意图下的金融工具的后续处理方式也存在显著不同,为短期交易目的持有的为交易性金融工具,其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以及后期处置时产生的利得均直接计入利润表,影响当期利润总额。如果按照管理层的意图将金融工具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待后期处置时再转入利润,影响利润总额。因此,上市公司管理层的主观意图会直接影响企业当期利润。另外,可供出售金融工具双重确认损益的模式导致此类资产更易成为企业盈余管理的手段,这样势必影响报告使用者作出决策。与此同时,虽然我国财务报告中开始涵盖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但是财务报告仍然主要偏重于历史信息,这与决策有用观的财务报告目标发生了背离,与面向未来的决策相比较显然缺乏相关性。

其次,利润表中包含了部分全面收益的内容,如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资产减值损失。2009年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进一步要求,在利润表“每股收益”项下增列“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总额”两项。初步体现了利润表在向全面收益报告模式过渡。但是这种反映全面收益的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1)基本准则并没有对“全面收益”给出详细的解释,不利于全面收益报告的改进;(2)一部分未实现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资产减值损失”列示于营业利润范畴,还有一部分未实现收益单独列示于利润表中的“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总额”部分。这样容易混淆财务报告使用者,影响信息的决策有用性,进一步影响财务报告目标的实现。

三、我国财务报告改进的总体建议

(一)缺乏与全面收益相关的会计准则

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中体现了全面收益的理念,虽然我国的具体会计准则中已经包含其他全面收益项目和综合收益项目,但是迄今为止,我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尚未对全面收益给出较为明确的定义,会计六大要素中也未加入全面收益要素,这无疑给基于全面收益的报告模式的发展带来了阻碍,导致全面收益表的实际应用较为困难。另外,一套完整的全面收益会计准则应该包括全面收益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相关内容,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出台全面收益准则,这使得全面收益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等无据可依。而国内外对全面收益的研究仅仅局限于全面收益的构成以及列报方式的选择上,很少涉及其确认与计量问题。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的全面收益相关的会计准则是对当前财务报告改进提出的迫切要求,要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当前经济环境及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全面收益会计准则,首先需要对全面收益相关内涵以及确认原则作出界定,然后在此基础上制定全面收益报告的具体准则,对全面收益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等问题加以规定和完善。待条件成熟后,可以再考虑从概念框架角度制定一份综合性的全面收益准则,对全面收益的确定、计量和报告等作出更为详细的规定。

(二)“渐进式”逐步完善财务报告体系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改进方法的选择主要涉及采取“一步到位”还是“渐进式”的改革方式。葛家澍和陈少华(2002)认为财务报告的改进方式应选取“渐进式”的。他们认为:(1)一步到位的改进不一定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信息使用者以及报告编制者不能很好地适应这种较大的转变;(2)现有的科学技术和计量手段不能可靠地计量企业的一些软资产,如人力资源等。任月君(2004)和熊惊勇(2012)同样认为现行财务报告的改进应该采取“渐进式”,相比“一步到位”的改进方式,该方式可以有效避免一步到位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以及由此产生的较大转换成本。因此,本文建议采取“渐进式”的改革方式逐步完善财务报告体系,便于信息使用者以及报告编制者做出有效调整。

(三)完善财务报告体系,编制全面业绩报告

关于业绩报告的列报在国际、国内均有多种可供选择的方式,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规定全面收益的列报主要存在三种方式:(1)一表法是将全面收益项目均列示于一张表内;(2)两表法即将净利润和其他全面收益分别列示于两张表中;(3)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法即通过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反映全面收益的内容。这三种方法均能清晰地反映出企业全面收益情况。1998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观察员(G4+1)发表了一份“报告财务业绩”,报告指出:所有已确认的利得和损失都必须在财务业绩报表中进行报告,不应该和所有者权益变动一起报告。他们认为所有的利得和损失在一张财务业绩报表中报告比在两张业绩报表中报告更加合适。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本文建议将传统利润表扩展为全面收益表,即一表法,统一要求企业将所有的全面收益项目列示在同一张表中,这样可以避免信息使用者对一张表过于关注而忽视另一张报表,同时采用信息使用者熟悉的收益报告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报表编制的成本。

我国财政部2009年《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要求在利润表中引入全面收益指标,规定利润表中增加“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其他综合收益反映企业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各种利得和损失,企业净利润与其他综合收益的合计额为全面收益,同时在附注中详细披露其他综合收益各项目。由此可见,我国业绩报告列报方式开始趋于国际化,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建议,在收益表中反映全面收益,并将全面收益项目均列示于一张表内,利润表同时反映净收益和其他全面收益,但是由于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其他全面收益并不全面。随着会计制度的不断建立健全,我国财务报告体系的建立可以在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具体做法,进一步建立、健全现行财务报告体系,弥补当前财务报告列报存在的不足。

(四)增加预测性财务信息的披露

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首次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突破了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其市值变动的信息能够在发生当期得到及时反映,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但是我国企业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仍然主要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这样的财务信息无疑是缺乏相关性的,有悖于财务报告目标的决策有用观。

随着资本市场的日益完善,增加披露预测性财务信息是新环境对财务报告提出的新要求,目前已经有很多国家建立了预测信息制度,比如英国、美国等。我国证券法中也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应该在上市公告中披露企业盈利预测信息。因此,财务报告中增加披露预测性的财务信息是财务报告未来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可以考虑增加一个预测企业未来前景的报表,详细披露企业未来可能达到的盈利水平、采取的战略决策、企业资产规模等。作为企业的管理层,应该客观公正地对外披露预测性信息,不能过度乐观或悲观估计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保证其公布的预测性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合理规范预测性财务信息的披露活动。与此同时,作为信息使用者应该持有正确的认识态度,辩证地看待企业披露的预测性财务信息,应该清楚预测性财务信息可能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可将此差异完全归因于管理层的责任。

(五)详细披露衍生工具信息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会利用闲置的资金进行投资,比如购买股票、基金、债券和期货等。同时,大批的银行、证券公司会不断推出新的衍生产品,金融创新呼唤财务报告创新,由于这些衍生产品均是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其价格极容易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因此可以要求企业在财务报告附注中详细披露衍生工具信息,比如衍生工具的数量、标的物、风险、价值以及未来获利情况等,这也是新环境下财务报告应该反映的重要内容之一。衍生工具的详细披露可以有效保证财务报告使用者能够根据披露的信息,结合当前经济环境对上市公司未来投资理财能力作出较为准确的预测,进一步提高财务报告的决策相关性,实现财务报告所要达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熊惊勇.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改进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陈欣.基于全面收益观的财务报告改进问题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 李尚荣.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实证研究评述[J].财会通讯(综合),2012(4).

[4] 任月君.全面收益理论与损益确认原则――实现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利弊谈[J].财经问题研究,2005(2).

[5] 程春晖.全面收益会计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6] [美]哈里・L.沃尔克,詹姆斯・L.多德.会计理论:政治和经济环境方面的概念性议题(第七版)[M].陈艳,杨洁,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7]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8] 任月君.财务呈报目标的变化与收益报告的改进[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4(3).

篇4

    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已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主要因素,人力资源会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也毋庸置疑,作为一门会计学领域的新分支,其产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它不是纯抽象的理论,应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项工作,在我国实施人力资源会计是必然的趋势。笔者在此就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和计量问题进行一些浅薄的探讨,还望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一、进行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基础和原则

    (一)在探讨人力资源会计核算之前,首先要弄清以下三个基础性问题:

    1.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一项资产(随后还有阐述)。

    2. 人力资源是通过负债的方式取得的。

    3. 在核算人力资源的时候,既要核算其取得、开发与使用成本,又要核算其原有价值。其中取得和开发成本属于资本性支出,应将其资本化,作为资产处理;使用成本属于收益性支出,应将其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人力资产原有价值应作为资产的一部分进行核算,同时作为“租用人力”增加一项负债。

    (二)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确认

    1. 重要性原则。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重要经济资源,应重点加以体现,尤其是那些不可替代人力资源的信息、数额巨大的培训项目等。 

    2. 配比性原则。当人力资源数额较大,涉及多个会计期间时,应遵循配比原则对其价值进行合理摊销。 

    3. 历史成本原则。

    将招聘、培训和开发人才等一切人力资源方面的支出均作为人力资产和成本,其数据是根据原始发生时的金额归集的。 

    4. 相关性原则。企业人事管理部门,它对于职工的管理不仅是看其工资发生额的大小,而且重要的是如何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所以要求人力资源会计提供的信息应体现相关性原则。

    5. 效益成本原则。人力资源会计在很多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在核算时还应考虑对那些核算成本较高,对决策意义不大的核算项目可不予揭示。 

    6. 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原则。将递延资产中的职工培训费、费用中的职工教育经费、数额较大的培训费、招聘广告费、稀有人才离职损失费予以资本化,将工资福利费等各期发生额均衡的支出计入费用,作为收益性支出。

    二、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内容和方法的确认 人力资源会计核算内容包括如下几点:

    (一)人力资产的核算。人力资本论文由无忧51lunwen.com整理提就是企业所拥有的人力资源的总价值,包括人力资产原有价值、人力资产取得和开发成本,以及进知识经济下人力资源会计确认和计量问题研究马雅丽  河南省三门峡市市政工程处   472000行人力资产评估时的增值部分(减值时冲减)。

    1. 人力资产原有价值。在企业取得前由于劳动者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而具有一定的价值。它被企业拥有后,原有价值依然存在,因此它应作为人力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对其进行计量有一定难度,这可以由会计学会等权威部门研讨制定统一标准,由国家颁布实施。

    2. 人力资产附带成本。企业在取得或开发人力资源时,总要发生一定的费用。如付给招聘人员薪金和津贴,招聘广告费、测验费,如教育培训人员的工资津贴、教材费及学费等。

    这些都应作为人力资产附带成本,记入人力资产价值,平均分摊在劳动合同期内。

    3. 人力资产评估增值(或减值)部分。人力资产价值除了受劳动者的知识技术水平影响外,还受劳动者的职位、年龄、身体健康状况及敬业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定期对人力资产进行评估很有必要。评估增值增加人力资产价值,评估减值则冲减人力资产价值。它可由权威的人力资产评估机构,结合每个人的情况,采用科学的方法统一评估确定。

    4. 租用人力的核算。企业一开始拥有人力资源,就负有合同到期时无条件地把这部分人力资源归还给劳动者的义务,从而形成负债——租用提供人力。它在数值上应等于人力资产原有价值加上人力资产评估增值(或减去人力资产评估减值)。

    5. 人力资产使用成本的核算。企业在使用人力资源时,要支付工资、福利费等,并发生其他相关支出;此外还有与各期收益相配比而摊销的资本性支出(人力资产附带成本摊销)。这些都构成了人力资产使用成本。

    (二)人力资源会计账户设置的确认 为了进行人力资源会计核算,应设置以下账户:

    1. “人力资产”账户。该账户根据其内容构成,下设三个明细账户:

    (1)人力资产原值。本账户核算具有不同标准的劳动者在进入企业前就拥有的价值量。企业在取得人力资源时记借方,在劳动合同到期劳动者离开企业时记贷方。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期末人力资产原值结余额。

篇5

关键词:会计制度,税法规定,相互协调

 

新会计制度中的会计核算遵循一般会计原则,为的是全面、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务状况、经营业绩,为的是向会计报表的使用者提供有用、真实、可靠、准确的财务信息;而税法主要根据有关税法制度、法规来确定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应纳的税额。正由于两者服务于不同的经济目的,体现不同的经济关系,才会在收入和成本的确认上存在一定差异。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差异在各个会计要素上均有体现,如何协调这些差异,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关于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之间的关系

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指全国会计工作共同遵循的规则、方法和程序的规范性文件的称。根据我国会计法规定,我国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指: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是会计法规系的组成部分,对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办理会计事具有约束力。

税法是国家立法机关颁布的征税人与纳税人应当遵循的税收法律规范的总称。毕业论文,税法规定。税法是家向纳税人征税和纳税人向国家纳税的法律规范,纳税人和征税人都必须遵守,违法4到法律的制裁,这是税收强制性的具体表现。从原则上说,任何税收都要经过立法机关准以后才能公布施行。有些税法属于试行阶段,也可以以法规的形式施行,这种法也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会计制度与税法在基本定义和性质上存在着各种差异,会计制度与税法在基本定义上的差异从会计六要素的角度进行了系统的阐叙,对性质上的差异分为永久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来进行说明。但是,会计和税法两者相互关系极其密切,是因为两者对经济活中各要素在确认、计量的原则上,存在很多共同点。在很多方面,特别是在流转税和企所得税征收方面,税务部门是以各经济实体的会计资料为基础,进行适当调整后作为税基的。毕业论文,税法规定。

二、关于会计制度与税法产生差异的原因

1、因为谨慎性原则产生的差异

准则通过对历史成本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调整来体现谨慎性原则,从而与相关税法规定产生差异。准则通过规范会计要素的确认,杜绝企业利润形成的随意性来体现谨慎性原则,从而与相关税法规定产生差异:准则对于某些导致增加净资产的经济业务,通过调增“所有者权益”、跳开“利润总额”来体现谨慎性原则,与相关税法规定产生差异:

2、因对收入、损失定义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由于收入范围不同产生的差异,《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试运行收入,冲减基建工程成本;自产产品用于自建工程项目时,应按产品成本价结转成本,不计入当期损益。

3、因对损失范围不同产生的差异

相关税法规定,非公益性捐赠不予税前扣除;纳税人生产经营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被有关部门处以的罚款等不得在所得税前扣除。纳税人(金融保险除外)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在年应纳税所得额3%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超出部分不予扣除。企业将自产、委托加工和外购的原材料、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有价证券用于捐赠,应分解按公允价值视同对外销售和捐赠两项业务进行所得税处理。毕业论文,税法规定。

4、因对成本、费用定义范围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借款利息《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各种借款费用均据实列支,计入当期费用。在相关法规定中,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期间,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按照实际发生数扣除;非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包括纳税人之间相互拆借的利息支出,按照不高于金融机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

三、关于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的协调

在有关会计准则与税法关系的讨论中,大体有两种看法:一种是统一论,另一种是分理论。我们既反对要求会计准则与税法完全一致的主张,也反对会计准则与税法绝对分离观点。毕业论文,税法规定。我们主张会计准则与税法保持协调,即适当分离,需要统一的尽量保持一致。会计准则与税法协调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全面性原则;效益大于成本原则;现实原则;灵活性原则;严肃性原则。

会计准则与税法协调的具体办法:一者是税法应积极主动地与会计准则协调。当前亟待协调的内容包括:(具体会计准则――所得税会计》(征求意见稿)对于时间性差异而产生的递延所得税的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进行了规范,但是《中华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对此却未作明确规定,应做出相应调整;会计准则对某会计事项的处理规定了可供选择的多种方法,为防止企业利用会计政策实施操纵行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做出补充规定,要求企业在发生会计政策变更时,必须报请主管税务机关同意或备案,否则予以惩罚;现实经济生活不确定因素日益突出,会计估计的不确定性和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所需的确定性之间存在大的矛盾;需要做出税收规定加以协调。二者是会计准则也应积极主动地与税法协调。修改基本会计准则中与税法强求一致的有关内容;尽量缩小会计方法的选择范围,规范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差异的调整方法,简化税款的计算;消除由可能形成期末资产价值的支出因会计准则与税法上确认标准不同而产生的复杂差异;对于众多的非公有制小型企业可以严格按税法的规定选择会计方法。

四、关于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在制度层面的解决途径

由于我国的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制定过程缺乏沟通与协调,因而导致了许多差异。而且,因为资本市场发展对会计制度制定的促进作用,使得税法的改革滞后于会计制度的改革,这容易引起税源的流失,并且由于税法与会计制度存在的永久性和暂时性差异项目众多,使得企业纳税调整非常复杂,不利于税款的征收。随着会计改革的深化,二者间的差异在不断扩大,这意味着纳税调整项目的增多。毕业论文,税法规定。另外,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差异容导致纳税人与税务机关的争议,如果规章制度本身存在差异的,争议不可避免而且难以仲裁。根据上述的分析,会计制度与税法由于规范的对象和目的不同存在无法消除的差异,因此,企业进行纳税调整是必要的,关键是对二者不协调导致的问题应及时加以解决,解决的途径就是制度安排――在制度层面上加强税收法规与会计制度的协作:一是税收法规应借鉴会计制度合理有效的成分,尽快弥补其滞后的一些规定,如税收政策应从保护税源,降低企业资金风险,保护债权人的角度出发,对资产减值准备予以确认。毕业论文,税法规定。当然,为防止企业计提秘密准备金,税法可以对减值准备的计提比例加以明确,以保证税源不至于流失。二是税务机关应充分利用披露的会计信息,并且应加强会计制度的强制性信息披露义务,以提高税收机关的税收征管效率。三是加强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在会计界和税务界的交互宣传,以提高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协作的有效性,但最重要的是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的制定者在制定相关法规时,相互协调、沟通是必不可少的。

篇6

论文摘要:小企业的蓬勃发展对于整个国民经济都是有利的因素,但是小企业伴随着起灵活性的同时是其自身会计管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加强对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成为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小企业流动性强,财会人员不固定,兼职财会人员多,更有甚者一人兼任几家或十几家企业的会计,会计基础核算不规范,明细核算不健全,执行业主意志的多,执行本行业会计制度的少,时常发生偷、逃、骗税行为,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经济秩序,导致了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追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小企业的会计核算不够规范。从2005年的1月1日起,《小企业会计制度》开始实施,这就为我国的小企业会计核算行为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因此,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解决小企业会计核算规范问题,减少乃至杜绝小企业虚假会计信息的披露。

一、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1.1会计科目使用不规范。如今,在小企业的会计队伍中,无证上岗无人过问,有的虽有会计证,但业务技能不高。如在提交税金的会计核算上,将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和综合基金混为一谈,一起列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内,提取时借记“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贷记“应交税金”;交纳时借记“应交税金”;贷记“银行存款”。结果,将这笔会计业务应分别在“应交税金—城建税”“其他应交款”、“营业外支出”核算的内容,都在“应交税金”中核算。

1.2乱提折旧。小企业的固定资产,有的只有几万元,有的超过百万元,企业与企业之间提取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也不一样。固定资产在短期提完折旧后,账面上的固定资产原值就等于了“累计折旧”的余额。对此,有的会计认为,这两个账户的余额相同,在资产负债表上,其固定资产部分的列示己没有意义,即“固定资产原值”减“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为零。将固定资产原值和累计折旧的余额填上去或不填上去,固定资产净值都为零,为了省事,会计人品干脆在资产负债表的固定资产部分,什么也不填,既不影响此表的平衡,又能节约编表时间,可谓一举两得。更有甚者,在下年度换新账时,总账上的“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也被取消。实际上,固定资产折旧虽已提完,或已提足,但企业实物形态的固定资产仍然存在,有的依然能正常使用多年,而将总账和资产负债表上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抹去,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1.3费用开支无标准。小企业,一般是老板当家,在费用开支上,一切由老板说了算,哪些费用能开支,哪些不能开支,乃至用多用少,会计人员在核算上不好监督,也无法监督,老板们也理直气壮,反正是花的我自己的钱,会计管不了。企业内部如此,企业与企业间也是这样,没有统一的费用开支标准,最明显的表现在企业的出差费、业务费和广告费上。

1.4利润不分配。只要我们看一看小企业的会计报表,便能知道大多数小企业实现的利润,年复一年的在“未分配利润”账户内,而“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之类的会计科目,其余额永远为零。我们说除了亏损企业,凡是有利润的企业,在交纳企业所得税之后,会计人员都应当按照制度规定,将企业的税后利润进行合理、规范的分配,不但能反映企业会计核算的真实情况,而且也是会计核算完整性的需要,更是一项非做不可的工作。

二、规范小企业会计核算途径

2.1建立小企业会计核算模式。依据《小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可以建立其相应的会计核算模式。只有建立简洁明了、可操作性强的小企业会计核算模式后,小企业的会计人员才有可能按要求、门类记账;按会计制度中设置好的会计科目对业务进行分类、整理,才能提高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录,防止偷税漏税行为的发生。另外,会计核算模式建立后还能够健全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监督。

2.2整顿小企业会计核算和财会人员。首先,从账簿、凭证管理入手,严格规范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小企业会计制度》、《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和《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会计制度》的及有关会计核算办法的出台,从而使我国会计核算制度体系更加健全。

2.3促进小企业会计人员索质的提高。提高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索质,主要应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强化小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其次,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认真学习《小企业会计制度》,促进会计人员专业技能的提高。

其具体操作主要有:一是各地财政部门要配合小企业业务主管部门和工商联等有关部门制定有效措施,积极组织“小企业会计制度)培训工作,将小企业会计人员的培训纳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二是从小企业自身做起,完善用人机制,敢于推陈出新、摒弃陋习,积极为年轻的、业务素质高的会计人员创造有利条件;三是对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待遇应予倾斜,吸引会计本科生、研究生到中小企业去工作,逐步改善其会计人员结构。

2.4积极开展委托记账业务。对于无条件设立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人员的小企业,按规定应当委托会计师事务所或者持有记账许可证书的其他记账机构进行记账。委托人提供的原始凭证及有关资料必须真实,受托人必须对委托人提供的凭证及资料进行审核,双方各负其责,共同促进小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

篇7

会计利润是按一定的程序和方法计算出来的,利用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等反映企业在一定经营时期内的经营成果,反映在会计报表上则是期末净资产与期初净资产的差额,是在各个领域中运用得较为广泛的会计指标之一,直观地反映了企业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差额,对会计师而言:利润=总收入-总成本,其中,总收入包括销售商品实现的所有收入,其他非主营业务收入以外的收入,企业收到的各种补贴收入等,总成本包括实现该总收入发生的材料、人工等成本,业务税金和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会计利润在计算时只考虑到了实际发生的成本。经济利润则是在经济领域应用的指标,它一般适用于企业内部管理层,不对外界披露,它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发展前景,对经济学家来说,用会计师的方法计算出来的会计利润很显然高估了实际利润,原因在于:经济收入不同于会计收入,经济收入是指期末和期初同样富有的情况下,一定期间的最大花费。这里的收入是按财产法计量的。即:本期收入=期末财产-期初财产,经济成本不同于会计成本,经济成本不仅包括会计上实际支付的成本,而且还包括机会成本,沉没成本等隐性成本,会计师不确认隐性成本,不列入利润表的减项,因为没有客观的办法计算隐性成本,会计准则要求所反映的业务是真实的、已经发生的并且是可以计量的,会计师不能做没有根据的估计。因此,经济利润就不同于会计利润,经济利润是企业投资资本收益超过加权平均资金成本部分的价值,经济利润在计算时考虑了权益资本的机会成本,真实反映了股东财富的增加。论文百事通关于经济利润的概念,在1890年,经济学家佛雷德•马歇尔在出版的书中提到“所有者或经理的利润在按现行利率扣除了资本利息后剩余的部分可称为经营收益或管理收益”,该意思实际上就是把股东投入的资本的机会成本按照现行利率来计算,在计算经济利润时再加以扣除,马歇尔说“公司在任何期间创造的价值,不但必须要考虑到会计帐目中所记录的费用开支,而且要考虑到业务所占用资本的机会成本”。

二、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的矛盾

由于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所包括的总收入和总成本的内容和范围不一样,所以二者在由企业管理当局采用时得出的结论也会不一样,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由于他们的理念不一样,他们所关注的利润焦点也不一样,鉴于此,笔者试举例来说明:

A公司是一家从事软件开发的高科技企业,成立于1997年,该公司一直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作为其财务目标,并将利润作为其业绩考核的核心指标,A公司2005年实现净利润1600万,2005年年末的所有者权益总额为5000万元(其中普通股1000万股,面值一元),长期负债5000万元(年利率8%),假定该公司的长期负债水平在2005年度内未发生变动,该公司的加权资金成本率为20%,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0%,则A公司的经济利润=(投资资本收益率-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投资资本总额=[净利润+利息*(1-所得税税率)-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投资资本总额=-120万元,每股净收益=净利润总额/普通股股数=1600/1000=1.6元/股。

B公司是一家规模较大的生物制药企业,成立于2000年,为求得长期稳定的发展,该公司将增加企业价值为其战略目标,并确定以经济利润作为其业绩考核的核心指标,2005年实现净利润1500万元,2005年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6000万元(其中普通股1000万股,面值一元)长期负债4000万元(年利率7.5%),假定该公司的长期负债水平在2005年度内未发生变动,该公司的加权资金成本率为15%,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0%,则B公司的经济利润=(投资资本收益率-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投资资本总额=[净利润+利息*(1-所得税税率)-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投资资本总额=210万元,每股净收益=净利润总额/普通股股数=1500/1000=1.5元/股。

根据上述例子,A公司将会计利润作为企业财务战略的核心,而B公司以经济利润作为企业财务战略的核心,若以会计利润作为评价的标准,A公司(净利润1600万,每股净收益1.6元)优于B公司(净利润1500万,每股净收益1.5元),若以经济利润作为评价的标准,则A公司(经济利润-120万)劣于B公司(经济利润-120万),由上述分析可以发现,由于采用的评价指标不同,得出的结论完全相反,现代企业战略财务管理要求企业以价值管理为核心,考虑到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管理者在决策过程中必须考虑到自有资金的机会成本,可是广大股东未参与企业的直接管理,而且他们的持股目的不尽相同,占相当数量的股东看重的是股价的上升与下跌,他们则要求每年每股净收益尽可能提高,这样,他们所持有股票价格才会上扬。企业管理者在面对广大股东各不相同的要求时,就需要考虑到平衡各方面的利益。

另外我们在日常经济业务活动中还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企业账面有会计利润,但经营活动现金流却出现亏空,导致企业无法正常运转,有时甚至陷入破产的境地,而相反,有些企业尽管个别年度出现账面亏损,但却能保持较强的持续经营能力。出现这样的情况,实际上是给企业管理者提个醒,片面地追求会计利润,而忽略了企业的长期发展,往往会事与愿违。

三、二者产生差异的原因

笔者认为,导致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的差异除了会计利润没有考虑到自有资本的使用成本,另外还有以下原因对其产生影响:1、会计计量事项不一致,计算会计利润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它是依据企业经济活动中符合会计确认和计量原则的会计事项计量出来的,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会计可确认和计量的事项是过去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并且可以以货币计量的,对于未知的或者没有发生的事则不能计量,而计算经济利润则把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有机地结合和统一起来,它的确认既包括已经发生的可以确认和计量的事项,也包括尚未发生,但是与企业经济事项息息相关的,可计量的经济事项,如在确定成本时考虑沉没成本、机会成本等。2、会计计量基础不一致,会计利润的计量基础目前限定于历史成本基础。资产、负债的计价,收入和费用确认都以交易发生时的价格入帐。无论现行价值如何变化,对入帐资产、负债不作调整,如企业的固定资产,使用时间长、价值大、虽然价格变动很大。但在计提折旧的费用时仍按帐面价格计分。经济利润则主要依据现行市价确定企业的收益和费用,并对企业的资产和项目均按现行价值进行考虑。如对企业资产进行评估时,要考虑可变价值,即会计利润采取的是历史成本基础,经济利润多考虑现价成本基础。3、计量的范围不同,会计利润计量的是与企业经营活动息息相关,可以用货币计量的生产要素,而经济利润不仅考虑到以上因素,还要考虑股权投资成本、人力资源成本等其他要素。由于现代企业建立以价值管理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经济利润法已成为越来越热门的理财思想,它的诱人之处在于:以经济利润为企业目标,它既可以推动价值创造的观念深入到企业上下,又与企业股东(投机性股东排除在外)和债权人要求比资本成本更高的收益目标相一致,从而有助于实现企业价值和股东财富最大化。4、企业在财务战略选择上可能出现了偏差,经济利润体现了企业的价值增长,而财务战略是以价值管理为核心的,如果企业在扩张中筹资、融资的成本超过了利润增长的速度,企业财务费用大幅度增加,利润积累的速度相对滞后于资产的增长速度,这时就会出现会计利润在增加,而财务状况吃紧的现象。

篇8

论文摘要: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衍生金融工具被越来越多的运用于金融活动。但是通过准则的制定并不能消除企业内部会计系统利用自身特殊的地位操纵会计报告的动机,也就不能保证企业会计系统提供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信息的可靠性。本文就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相关会计理论,以及建立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概念框架进行探讨。

一、引言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衍生金融工具业务被越来越多的运用于金融活动。作为金融市场经济发展的高级形式,衍生金融工具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方法。但同时由于其极易做空且具有很强的杠杆作用,所以市场投机性也很强。正是由于衍生金融工具本身具有“双刃剑”的性质,既能避险保值又会带来巨大风险的现实,使得从事衍生金融工具业务的企业处在极不确定的财务状况中。相对于人力资源会计、环境会计、社会责任会计等会计理论新领域而言,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制定是比较迅速的。早在20世纪80年代,金融交易市场上先后出现了远期利率协议、远期交易综合协议等新的远期合约品种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1984年8月《SFAS80——期合约的会计处理》,之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准则理论研究和准则制定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一系列准则相继,到目前为止。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和中同国务院财政部等会计机构都已经颁发了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相关准则,基本上形成了虽有过渡性质但也比较完备的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披露和报告的准则体系。但通过准则的制定并不能消除企业内部会计系统利用自身特殊的地位操纵会计报告的动机,也就不能保证企业会计系统提供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信息的可靠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有部分学者和研究人员提出,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财务会计分支进行研究,实现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的充分、可靠的报告和披露。笔者也比较赞同这一观点。因此,本文就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相关会计理论以及建立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概念框架进行探讨。

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与传统财务会计理论的冲突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衍生金融工具的本质是经济合约,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具体体现为合约的签订和取消。这就涉及到交易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必须对等。但是衍生金融工具导致的权利义务关系又不同于传统的商品交易合约导致的权利义务关系。在假定物价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传统的商品交易合约的任何一方在签订了合约但尚未履行时,本身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是同时存在且对等的,可以无条件取消。而衍生金融工具作为合约,一经签订也会导致合约各方拥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可是一方自身所拥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有时是对等的,有时却并不一定对等,但是一方拥有的权利却与另一方承担的义务必定对等。由于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对象是衍生金融工具合约。合约的价值取决于社会经济运行的物价水平、利率、汇率和各种指数等的变化。合约签订时的预期未来变化如果与将来的实际情况出现差异,就会导致合约各方权利义务的变动,引起相关的损益。传统的商品交易因商品的价值或价格基本稳定,可以假设物价水平不变,但现代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的情况却不能做这样的假定,否则就失去了衍生金融工具存在的理由。承认市场物价、汇率、利率、各种指数的变化又与传统会计的基本前提矛盾。衍生金融工具的不确定性对会计的特殊要求,使得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不能在传统的会计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和讨论。

(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信息质量的最主要的特征是决策相关性和可靠性。其他的一些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从相关性和可靠性中衍生和发展出来的。但相关性和可靠性有时并不能共存。需要会计人员作出权衡取舍。可靠性则是在历史成本原则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并作为会计报表的首要信息质量特征来反映,只有可以可靠计量的金额才能在相关的会计报表中得以列报。对于传统财务会计可靠性的追求,使得财务会计要素得到确认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能否可靠计量。如果金额难以最终确定,就不能作为会计报表要素加以确认。与一直以来采用可靠性为信息质量特征的基础的会计模式不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更注重相关性这一特征。在对衍生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基础上,对相关性的要求较高,凡与公允价值相关的信息,都在某种程度上对决策有用。但是衍生金融工具要在会计报表中加以反映,就必须要达到相应的可靠计量的要求,这就使得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面临相关性和可靠性的选择。目前,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为会计师在进行实务操作时的职业判断留有余地,这就要求会计师要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标准,同时要承担较高的责任。

(三)会计确认和计量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不是在一个时点即可完成,从合约的签订到对冲或交割,都要经过一个或长或短的时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市场上的价格、利率、汇率以及各种指数等等不时地影响着衍生金融工具,因此,衍生金融工具的市场价值总是在不断变化着,此时对交易者来说是盈利,彼时却可能是亏损甚至是巨额亏损。显然,这种变化在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的财务会计理论下无法表现,这便要求企业采用新的计量标准。同时,由于衍生金融工具没有初始净投资或是初始净投资很少,交易在未来发生,难以找到一个合适的对象来代表历史成本,因此,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计量属性被提出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举行多次听证会以及实地调查后,于1997年8月公布了《衍生工具及套期保值活动的会计处理》一文,指出:“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具相关性的计量属性,也是衍生金融工具唯一相关的计量属性。衍生金融工具应以公允价值加以计量。”在公允价值计量的模式下,衍生金融工具的未实现损益应当立即确认,并记入当期损益。一般认为,以报告日的公允价值取代衍生金融工具的历史成本,是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初始确认和计量的必然选择。但如果其他资产、负债项目按历史成本计量,金融工具按公允价值计量,又会导致报表项目的不可加性,影响对报表的理解。同时,公允价值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包括市场价格、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的净现值、可收回金额等,使得公允价值的计量方式和方法多变,没有统一标准。对“公允价值”的实质和取得的途径的研究存在分歧,导致“公允价值”计量执行的困难和人为操纵,也影响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其他财务会计要素计量上的推广应用。

三、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理论和概念框架的探讨

(一)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目标笔者认为,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是反映一个主体进行衍生金融业务活动所导致的对主体财务方面现实状况影响的会计分支,隶属于财务会计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不管对会计本质有着怎样的不同认识,会计是一个提供信息的系统,这是不争的共识。因此,作为会计的其中一个分支,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主要目的也是向社会经济系统提供信息,包括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作出决策的信息和有助于评价管理当局受托责任的信息,这就必须符合社会经济运行的总体要求,满足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要。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总体目标,就是将进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主体在交易过程中所产生的、表明交易过程和结果的充分可靠的信息提供给需要者。由于一笔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在一个主体内部导致的权利和义务并不完全对称,容易导致信息的割裂或遗漏;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具有套期保值和投机套利两种功能,不同目的的交易实现不同的功能,结果也有所不同;衍生金融工具的投机套利功能允许进行“买空卖空”的操作,放大了交易风险,会因为未来市场参数的变化给主体带来巨额的收益或导致巨额的损失,所以,对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具体目标的确定比较繁杂,涉及很多问题。简单来讲,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要实现总体目标,就必须要反映主体是否进行了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交易的性质如何;是投机套利还是套期保值;每一笔交易所导致的权利和义务如何;该项交易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以及计量方法和根据是什么等。这些信息对于了解和评价一个主体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过程和结果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所必须反映的,也就构成了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目标的具体内容。同时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目标的实现也涉及到对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披露与列报问题。我国新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中的第37号也对此作出了规定,要求进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企业在交易初始进行时就对所持有的衍生金融工具的类别和目的进行判断,披露对金融工具所采用的会计政策、该金融工具的账面价值、公允价值计量采用的方法和依据、该项交易涉及的风险(其中的信用风险还要求披露相应的变动额等数值信息)、相关的担保信息、金融资产减值的详细信息、相关的套期信息、与交易有关的收入、费用、利得或损失等信息,此外还包括一些分析性的信息。这些详细的规定对于实现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具体目标很有帮助,也是达到总体目标的途径之一。

(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信息质量特征是建立在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这一特殊对象上提出的,在遵循原有财务会计系统所要求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以外,更加强调其中的充分性和相关性。在对衍生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基础上,对相关性的要求较高,凡与公允价值相关的信息,都在某种程度上对决策有用。为了兼顾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可以考虑在可靠性的基础上,加大对企业会计信息相关性的要求。在传统财务报告的模式上,进一步扩大相关性信息的披露和列报,特别是对于以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为主要经济业务的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而言,可以在某些情况下适当扩大“公允价值”的运用范围。同时,考虑到企业作为主体会对会计系统进行干预,也会因为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使得会计报表的可靠性降低,所以应尽可能地要求充分披露。目前,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为会计师在进行实务操作时的职业判断留有余地,这就要求会计师要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标准,同时要承担较高责任。

(三)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原则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作为财务会计的分支,也必须满足财务会计提出的反映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一般原则和反映会计确认、计量的一般原则。但是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自身的特点和特殊性出发,也必须对传统的财务会计原则进行修改和补充。除了本文上述的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特殊要求外,要建立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还必须对会计计量原则进行补充和调整。传统财务会计的计量是建立在历史成本的基础上的,强调可靠计量,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原则。然而由于衍生金融工具没有初始净投资或是初始净投资很少,交易在未来发生,难以找到合适对象来代表历史成本,相关性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加以强调。而作为计量属性和计量原则,目前公认采用的是“公允价值”计量。虽然对于“公允价值”的具体确定标准仍没有统一定论,但“公允价值”计量原则仍是强调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对主体以及信息使用者产生的决策相关性的较好的选择。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标准是:企业初始确认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一般情况下,企业应按照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且不扣除将来处置该金融资产是可能发生的相关费用。但以下两项例外: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及贷款和应收款项,应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对于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而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以及相应的衍生金融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计量。同时,对于公允价值的确定,《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第七章单独加以规定。初始确认时应以市场交易价格为公允价值的基础。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则应以市场报价作为其公允价值。在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企业应参考类似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现行价格或利率。调整最近交易的市场报价,以确定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企业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估值技术包括参考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中使用的价格、参照实质上相同的其他金融工具的当前公允价值、现金流量折现法和期权定价模型等。但是在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的情况下,要注意对衍生金融工具相关信息的披露是否充分可靠,防止企业会计系统通过某些手段,利用信息的不对称,使信息使用者认为“可信”但实际上并不“可靠”的信息,用以粉饰企业财务状况。

篇9

论文提要:网络会计是网络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与传统会计相比,网络会计具有更加广泛的核算内容。网络会计既是对传统会计的继承,又是对传统会计的发展。但是网络会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种种问题。本文试图分析网络会计及其在在我国发展中存在问题,提出一些发展的建议。

一、引言

网络会计,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对各种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针量和披露的会计活动。它是建立在网络环境基础上的会计信息系统,也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会计是网络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企业会计发展的主流。其优越性体现在核算的充分性和信息的无纸性稿息处理披露和使用的及时性稿息的交互性溃源的共享性和传递的网络性等几个方面,是未来会计发展的方向。

二、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发展及创新

网络会计既是对传统会计的继承,又是对传统会计的发展。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基本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影响与发展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核算对象发生变化。在网络时代,企业资金的进入循环和周转,以及在权益之间的转化运动发生变化,企业出现模糊分工,使得核算对象发生变化,“资金运动论’,已不能完全适应网络会计的需要。

(二)传统的会计假设需要补充和完善。随着网络会计的发展,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需要不断的发展。在网络空间中,企业非常灵活,会计主体变化频繁,“虚拟公司’,使会计主体具有可变性,传统会计主体假设在这种条件下已失去意义。在互联网络环境下,会计主体十分灵活,存在的时间长短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虚拟公司’,可以随业务活动的需要随时成立、随时终止,持续经营假设将不再适用。

(三)原有的会计原则受到影响。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原则等会计原则受到网络会计发展的影响。在网络会计中,会计期间等同于交易期间,无跨期分摊收入和费用的问题,权责发生制失去了基础;在电子联机实时报告下,收付实现制更适用于网络会计;在互联网环境下,网络公司的交易产品市场价格活跃,并且企业的成立解散频繁,采用历史成本计价不能公允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四)对传统财务报告需进行变革。网络会计的电子财务报表具有即时处理、随时提供信息的特点,更适应决策者的要求,同时扩大了各种信息容量。互联网在财务报告中的运用,一方面网络信息技术使得财务数据的收集加工处理都可以适时进行,不仅迅捷,而且可以双向交流,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得到极大提高,甚至报表阅读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以财务会计的原始数据为基础,进行再加工,获取更深入的信息;另一方面,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财务报告中包含的人力资源环境保护等信息重要性迅速提高,以附表树注形式披露的信息不再只是会计报表的补充,以前并不重要的信息或受成本效益原则约束无法披露的信息,都可以进行充分及时的披露。由此传统财务会计报告的结构和内容都需要进行大的变革。

三网络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网络会计具有的优越性给企业运作带来的效益是肯定的,但是网络会计是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的,故它不可避免会遇到许多问题,以下几点是网络会计发展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会计信息的安全性问题。会计信息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科学性和其他要素(系统资源溃金则产物资)的安全,是电子商务交易的关键,是网络会计安全的核心是会计监督的安全保障。然而,由于下列一些因素的作用,网络会计信息的安全性着实令人担忧。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各种计算机系统互相连接,从而使系统间的数据流动性很大。但计算机系统本身是脆弱的,病毒的感染就算机硬件的故障用户的误操作等都会危及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使会计信息很难避免非法侵扰,使内部控制难度增加。网络会计系统的开放性与企业会计运作的某些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产生了较大的冲突。网络会计主要依靠自动数据处理功能,而这种功能又集中,即使发生微小的干扰或差错,都会造成严重后果。商业机密有可能在无形中向外开放,落入未被授权的人员手中,若被竞争对手获取,则无疑是致命的。在客户和服务器之间传递的一些私人信息,有可能被未授权的人员所截获并非法使用、改动。黑客可能恶意攻击网络会计系统,通过非法截取、恶意修改,或通过嵌入非法的舞弊程序,致使系统瘫痪,从而给公司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尤其是跨地区跨国传送的数据,安全问题更是难以保证。例如:数据保管人员通过磁盘、软件等介质,把本企业会计信息透露给竞争对手,那么企业的合法权益即会受到严重侵害,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计的。

(二)会计信息的非真实完整性问题

离开了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企业的经济决策和宏观经济决策都将失去依据,那么会计信息系统也将失去其使用价值。因此信息的真伪对企业至关重要,最应引起关注。传统会计下,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性和经济责任的明确是通过白纸黑字的会计记录才目关会计记录中的签字盖章浦计制度及内部控制制度来确保的。而在网络会计中,在网络传输和保存中,对电子数据的修改、非法拦截窃取篡改转移伪造删除稳匿等可以不留任何痕迹,财务数据流动过程中签字盖章等传统确认手段不再存在。网络计算机集成化处理促使传统手工会计中内部控制制度的效力逐步削弱,传统的组织控制功能弱化。网络系统的开放性和动态性加大了审计取证难度,加剧了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例如:从存贷系统中删除某个存贷数据,消除购货业务凭证,转移单位资金到指定个人账户,歪曲完成公式定义文件编制失真的财务报表,然后对公式定义文件复原。如果以上舞弊仃为甲核人员没有认真地执行审核职能,那么计算机就会重复执行同一错误操作,整个系统将会被神不知瑰不觉地进入非法的舞弊程序,不法分子可以借此侵吞企业大量的财物等。

(三)会计从业人员的适应性问题

网络会计下的会计从业人员应当熟悉计算机网络和网络信息技术,掌握网络会计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及相应的维护措施,了解有关电子商务知识和国际电子交易的法律法规,具备商务经营管理和国际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精通会计知识。目前,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在我国还非常缺乏。大多数会计人员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英文底子较薄视野较窄新事物接受能力较差,限制了电子商务在我国发展的前景以及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的普及和有效利用。

以上这些,就是网络会计中存在的最普遍的问题。为了确保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洽法,从而帮助企业达到管好用好资金,保护企业投资者债权人以及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必须加强会计内部控制,以保证网络化的正常进行。也迫切需要制定一些有力措施来防止问题的继续发生。

四解决网络会计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对策和建议

对于网络会计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如何更好促进发展网络会计,是今后工作之重点。为克服网络会计的弊端,应当在技术安全软件开发及人才方面构筑保障体系。

(一)技术管理方面。鉴于计算机系统脆弱性,在建立网络会计信息时,应该从技术上和管理上考虑安全措施。例如对于重要的计算机系统应加电磁屏蔽,以防止电磁辐射和干扰。制定计算机机房管理规定,制定防火、防水、防盗舫鼠的措施。计算机房应采用安全保护措施,重要的通道有门卫把守,必要情况下可采用电子门锁指纹核对。用计算机控制进出并登录进出人员的姓名和时间等防范控制手段。加强磁介质档案的保存管理,防止信息丢失或泄露。加强计算机系统运行的安全管理,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对策等。

(二)网络安全方面

网络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会计系统的功能,促进了会计工作效率的提高,但是网络安全问题不能有效得到控制解决,必将影响网络环境下会计的发展。网络环境下会计系统的安全控制的途径包括:

1.网络会计信息安全控制措施。会计信息安全控制一般是通过信息存取安全技术和会计数据加密来达到的。网络存取技术主要有:回复技术、鉴证技术泪令选取技术标识设备技术和保密技术。数据加密是网络会计系统中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最基本的防范技术。目前,在网络会计系统中,可以同时采用链路与端间加密两种方法,要充分利用各种方法的优点。

2.系统软件安全控制措施。严格控制系统软件的安装与修改,对工作上的文件属性可采用隐含只读等加密措施,或利用网络设置软件对各工作站点规定访问共享区的存取权限泪令等保密方式,避免文件会计数据等被意外删除或破坏。对系统软件进行定期的预测性检查。系统破坏时,要求系统软件具备紧急响应、强制备份了决速重构和快速恢复的功能。

3.系统入侵防范控制措施。为防止非法用户对网络环境下会计系统的入侵,可以采取端口技术和防火墙技术。例如防火墙是建立在被保护网络周边的、分隔被保护网络与外部网络的一种技术系统。该技术系统采用只允许信息单向流动的路由器来保护本地网,不允许外部用户注册到本地网。这样,即使某个“黑客’,能突破防护进入到文件服务器,由于有单向配置路由器的阻挡,他也无法进入到受保护的本地网中。

(三)软件开发方面提高会计核算软件的智能化

篇10

论文关键词:财务信息;公开;高校;财务风险

一、高校的财务现状

我国对教育投资的力度相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除少数重点高校外,大多数高校的基本建设、教学设施、师资力量、办学规模、教学管理、教育经费等条件都远远比不上国外。特别是教育部近年来通对高校进行办学水平评估,使得很多高校投入大资金用于各项建设,以致于凸显不少财务问题和随之带来的财务风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与实际教育经费短缺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对投入的需求同经费实际供应的差距依然十分突出。(2)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我国的教育经费既有严重短缺的一面,也存在着使用效益不高的问题。(3)实物资产管理尚未得到足够重视,未建立资产定期清查盘点制度。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的购置往往只列支出而不入资产账,账实无法核对,家底不清或前清后乱。(4)制度滞后,收人截留严重。(5)预算编制不科学、执行乏。

二、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重要性

高校会计制度明确指出高等院校的会计报表是政部门和上级单位了解情况和指导高校预算执行作的重要资料,主要包括学校财务报告、基建财务告和校办企业财务报告在内的财务报告体系,以及学生情况、师资隋况和办学资源情况等相关信息。这些财务信息和相关信息的监督对高校的建设与健康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

财务信息公开的重点是会计主体的收支活动,通过审查各项收支以及计算各项收支的比重,就可以发现会计主体的工作重点。通过审查收人,便于衡量领导及部门的工作业绩。比如生产企业的销售收入一直呈稳定增长的趋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就可以判断营销部门的工作业绩。反之,如果支出呈连续上涨趋势,也要及时分析原因,寻求对策,审查支出当中有无不合理支出,有无违纪甚至腐败行为。会计主体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增加,便于进行横向比较,从中就可以发现问题,改进管理,同时也能方便社会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

三、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不足分析

首先,从信息公开的范围来看,尽管高校会计制度也强调向其他关心高校财务状况的单位和个人提供财务信息,但现实中关心高校财务状况的其他单位和个人所获取的财务信息几乎为零,导致管理层仅关心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利益要求,对社会公众应具有的信息获取权不考虑,甚至以财务机密为由将一些直接关系到学生和教职工切身利益的财务信息也据为已有。其次,从信息公开的方式来看,主要采用文本形式,影响了信息再加工和再利用。最后,从信息公开的时间来看,目前建立在年度决算基了财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发挥。

四、如何加强高校财务信息的公开化

通过上述分析,兼顾信息公开的范同、方式、以及时间等三个方面,在保留现有财务机制优点的情况下,应积极引用信息化技术于财务管理上。即加强电子网络化的财务管理。随着电子商务和网上银行、网上企业等经济组织的出现,企业大量地参与网上交易,企业的许多业务数据及会计数据将实现电子化和无纸化,其财务管理模式、财会工作方式也须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变革,即企业逐渐实现网络财务。鉴于这种电子网络化的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不断推广,并积累了大量网络财务管理的实践经验,因此也可以在高校中尝试应用。在信息公开方面,电子网络化的财务管理系统其优势明显:

1.信息公开的实时化、动态化。由于互联网与高校内域网技术的应用,使高校的原始单据一旦发生,就可以直接进入到高校的会计系统中并进行实时处理,从而保证了财务信息能动态地反映该高校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时间和周期不再是财务报告的约束条件,高校可以随时在其主页上公开财务信息,并按照要求生成不同期间、不同时间长度的财务报告,使相关利害人能够及时获取决策所需的信息,以免贻误时机。

2.公开的信息量更大,形式更为多样化。网络财务下的信息公开将不仅满足所有用户的共同需求,而且更注重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这些信息除包含传统的财务信息之外,非财务信息与定性、预测信息等将大幅增加,例如人力资源价值、商誉、知识资本、客户满意程度、衍生金融工具等方面的信息。同时,随着数据库技术超文本和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网络财务报告的形式将更为多样化。多样化报告仍以报表、文字信息为主,辅之以图像、声音等更生动的形式,这样就能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直观的信息。

3.公开的信息可以是交互式的信息。网络财务报告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将形成一种“信息链接”,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借助“信息链接”主动迅速地搜索并获取信息。同时,财务信息使用者也可以通过网络主动地提出信息需求。报告高校财务信息的会计人员借助软件技术,针对使用者所想了解的问题进行分析,改进其提供的财务报告。除提供原始的财务数据外,会计人员还可对财务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在网上公开相关的财务指标,对其进行分析,或提供在线分析工具,帮助信息使用者理解财务报告。会计人员还可以及时收集反馈信息,以便不断完善财务报告。

4.网络财务信息公开的成本低。在传统模式下,高校信息公开的成本较高,而在网络环境下,高校信息公开的成本降低了,因此信息的成本也相应降低。比如在跨国高校交流中,网络信息的远程传输使不同地域的高校之间可以迅速传递财务数据,并且会计报表也可以随时更新,不受技术处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可以使高校问的国际合作更加迅捷、高效、科学。高校的任何一个分院、任何一个系,不管在网络中的任何一点上,信息都能快速传递到位,远程化信息传递模式必然使网络财务信息成本降低。

五、财务信息公开形式的系统化构建

笔者认为,传统财务系统与开放型财务系统是不协调的。因为传统财务系统为一个相对封闭的信息系统。第一,财务核算的内容是封闭的,提供财务信息是封闭的,财务信息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是封闭的。虽然财务核算的过程是输入、加工、整理、传递、储存和输出的过程,但由于高校与外界的相对封闭,加上手工操作,所以反映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全面性、有用性和及时性方面大打折扣。第二,财务管理系统的封闭性。财务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结合而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传统的财务系统基本是一个相对封闭系统,它的运行主要受系统内部因素的影响。因此,财务管理主要是内部管理,即很难做到对会计系统的整体进行全面管理。由于系统因客体的不同,而有多种不同的子系统,对子系统也要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加以管理,如对成本系统的管理,对资金系统的管理。财务系统因管理条件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管理。所以我们提出了一个有较大共性的财务信息公开系统,系统的框架如图1所示。

六、进行网络化财务信息公开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网络化财务信息公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1.网络财务信息公开的相对不完整。目前我国网上披露的财务信息与传统财务信息的内容基本相同,网络财务信息仅仅停留在将传统财务信息搬到网上,不仅内容相对不完整,而且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网络财务信息的披露予以规范。有的高校披露的网络财务信息虽较传统财务信息有容量差异,但却没有给信息使用者予以明示。

2.网络财务会计理论研究滞后。传统的会计原则、会计处理程序已不再适应网络环境的新要求,如历史成本原则已不适应网络信息披露的实时性要求,需要加以改进。而我国目前尚未形成适合网络会计核算特点的相对独立的会计理论体系,同时网络财务信息中需披露的许多非数量化信息的计量属性和计量方法等技术性问题也还没有解决,使这些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大打折扣,例如对人力资源的计量等问题。

3.相配套的法律法规滞后。如有关涉及网络知识产权、商业机密、版权的保护等法律规范还处于研讨阶段。我国会计法中也没有相关条文对网络财务信息处理、网络信息披露要求做出明确规定,这就为会计人员正确反映电子商务交易的实质,及时提供准确的财务报告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同时也大大增加了网络财务信息的不确定性、风险性。

(二)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1.加强网络财务信息安全防范措施。提高广大财务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建立起安全可靠的网络财务系统是网络财务健康发展的关键。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建立安全可靠的电子商务通讯网络;保证财务数据服务器绝对安全,防止网络黑客闯入盗取会计信息;由权威的专门验证中心验证交易双方的身份,并颁发安全证书;设立防火墙、电子密匙系统;健全内部控制体系,防止内部人员篡改财务数据,并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

2.积极构建网络财务会计理论体系。网络财务会计对传统的会计假设、会计处理程序及会计核算一般原则都形成巨大的冲击,因此亟需建立一套适应网络会计核算特点的网络财务会计理论体系,规范网络财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以提供更准确、及时、相关、可靠的会计信息。同时,对于非数量化信息的确认和计量问题,需要理论界共同努力,早日突破这一技术理论。

3.加强社会监督力度,防止学校为了自身利益提供虚假的网络财务信息。注册会计师是独立的第三方,能够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对会计报表是否真实公允地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发表审计意见,因此,一方面应加强社会审计监督,这就需要对网络环境下的审计活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另一方面,投资人、债权人和银行税务部门及上级教育管理机构也应提高监督意识,防止高校财务报告不实。

七、加强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其他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