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村建设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1 16:18: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乡村建设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乡村建设论文

篇1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乡风文明文化双重性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系统的提出二十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乡风文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内容包括文化、风俗、社会法治、社会安全等多方面内容,这些内容中文化作为影响力最广泛的元素,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化的重要作用主要在两个方面体现:一个是物质文化满足人类生存生活和发展的作用,另一个是精神文化提高人类综合素质的作用。物质文化是有形的、易变的,精神文化则是无形的、相对稳定的。

一、乡风文明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发以来,中国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和变化。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政府逐步发展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经济急速发展的同时社会文化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然而相对于经济的发展速度,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相对滞后。西方文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逐渐渗透和融入到我国的文化市场中来,同时随着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成熟化,我国主体文化正承受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加之我国对传统文化继承的缺失,导致我国传统文化的流失,我国的本土文化正面临着被外来文化覆盖和同化的现实。

文化是人类实践的反映,实践是文化的本质属性然而文化又能指导实践。文化冲突是文化交流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在文化建设中,应该着重突出我国特有文化的优势,汲取世界上的优秀文化应该只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补充我国的文化建设。如果过分依赖国外的文化理论那么我们势必会被导入一种误区,使我国自身的文化走入僵局,更容易陷入被西方文化西方同化的尴尬境地。

二、在文化的双重性中探索乡风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在物质文化中文化显性作用

目前我国存在一个历史遗留问题,也就是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由于一直对农村投入相对较少,导致城乡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农村基础设施差,农村文化管理系统几乎成为摆设。加上长期以来文化建设只是“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等,这些文化发展形式过重强调外部植入而忽略了农村自身的发展培育过程。这种植入文化的发展模式导致农村文化发展缺乏生命力,一旦停止外部文化输入农村文化的发展就会陷入僵局。

当代农民大多是改革开放后经历土地承包的新型农民,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在此基础上,他们有一定的物质文化需求,手机,电脑等新的科技设备的购买逐渐增强。但由于知识水平有限,对电脑等高科技设备的使用还是相对浅薄,在利用互联网等便利网络资源查询信息方面还是相对落后。通常电脑在家里成了摆设,有的成为孩子的游戏机,还有的仅仅是当起了电影设备,对于网络科技信息的利用还是相对较少。

2.在精神文化中文化隐性作用

目前我国农村精神生活贫乏,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主体—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单一对新知识和新事物的认知缺乏主动性。另外农民对于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农忙时农民没有时间学习,农闲时农民大多看电视、打麻将、玩扑克等活动为主,很少人会主动学习提高自己。哲学原理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依据,农民自身主动性的缺乏是目前农村精神文化建设滞后的主要原因。

三、对乡风文明建设中文化建设的对策

1.重视隐性作用的影响

第一,改革农村文化的发展机制。目前我国农村文化发展过多依赖外部力量,忽视了依靠自身的发展。尤其是很多农村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存在问题,传统的节日氛围越来越淡化。改革现有机制提高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使文化能人真正认识到自己是文化主体,拥有文化主导权,带动大多数农民都能积极的参与到乡村文化建设中去。

第二,重视传统文化地位。农村是相对封闭,是具有相对封闭传统文化的社区。有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存在农村社区中,重视和保护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对提高乡风文化建设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带动农村自身物质文化发展有巨大的作用。超级秘书网

2.提高显性作用的影响

第一,政府应当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足够的物质条件。镇政府应当提倡各个村建立图书馆为农民提供学习的客观条件,另外政府部门应当扩大家电下乡的覆盖范围和财政补贴力度,扩大有线电视和数字电视以及互联网的覆盖范围,利用原有广播文化站体系继续对农民的主体意识加以正面引导。

第二,针对农村的实际开发技术性教育体系。农村自身教育条件有限,很多人义务教育结束后就不再接受再教育,有点只是传统的农业技术,致使很多人一年到头都只是收入甚少。开发农村技术教育体系,可以使农民自身的技术教育提高的现代水平,拥有先进的思想,会使用先进的技术,利用自身资源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三,农民网络课堂的建立。对于农民用电脑的技术专门开设网络普及班,有利于农民在农产品种植或养殖中处理生产中的技术问题;也有利于在购买种子和销售产品时也可以多渠道供销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李小云,赵旭东,叶敬中.乡村文化与新农村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

篇2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利用;保护耕地;土地抛荒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01

一、新农村建设中完善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土地集约利用率的主要方法

1.统筹安排建设用地

加强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优化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编制规划务必体现超前的规划意识和在保护耕地的前提下发展各项事业的意识,从保护耕地、村容整洁、方便生活等目标出发,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对新农村未来用地进行科学预测。

2.保护基本农田

健全和落实基本农田保护的各项制度和措施,进一步严格和规范涉及基本农田的建设用地审核、规划修改或调整,严格控制占用和改变基本农田。严格控制基本建设用地增量,努力盘活土地存量,强化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严格执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补充耕地的数量、质量实行按等级折算,努力提高补充耕地质量。

3.推进土地开发整理

依法收取耕地开垦费、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按规定划缴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资金,并依法依规专项使用。要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出发点,加大基本农田整理力度,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结合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作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继续推进以田、水、路、林、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整理复垦。加大灾毁耕地复垦力度,帮助灾区农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4.加强村民宅基地管理

村庄整治要立足于现有基础进行房屋和设施改造,防止因大拆、大迁而大量占用土地。要引导农民住宅建设按规划、有计划地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中,严格按照土地利用规划和年度计划批准宅基地,控制农村建设用地增量,禁止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开展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试点。

5.推行集约用地

目前,用地指标紧缺,耕地又少,要保障发展的话,出路就在于节约集约用地。因此,要把每一块地都用好,要把好每一个项目的预审关,要千方百计地挖掘用地潜力,提高用地效率,要严格定额指标管理,严格限制投资强度、建筑密度。要充分利用荒山荒地。要多把丘岗地、荒滩、劣地利用起来。同时,还要组织存量建设用地的普查,要摸清底数,盘活存量,用好存量,要依法收回闲置用地。

二、关于农村大量存在土地抛荒现象的探究与解决方案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建设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经济的腾飞不仅仅带动了城市人口的就业,也推动了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打工,在农闲时农民进城,农忙时回农村务农。这个现象一直持续到现在,由于打工的收入远高于务农的收入,大多数农民已经成为了职业的农民工,开始整年都待在城市务工而把农村中的田地交给老人和妇女,而有些则干脆抛荒,闲置在那,使原本肥沃的土地变成杂草丛生的荒地。

1.田间道路不便或是田块距离居住地较远不便于耕作

因为主要是老年人从事农业生产,因此体力不足就使得老年人倾向于放弃水源条件差和道路不便的地块。不少老年讲到,“要是能通板车,我们就可以多种些,要是不通的话,还是肩挑背扛的,我们干不动,造业啊”。可以参加劳动的一个家庭中的两个老年人一般会选择种2-3亩田地,就要能够维持其基本生活就可以了。

2.村民觉得种不种地是自己的权利,自己可以进行选择

土地承包期限的模糊化给予了村民土地类私有化的暗示,这种暗示让村民觉得对自己的土地拥有绝对的权利,而没有什么义务。如今的村民再也不担心自己的土地会被调整和调换了。村民都知道中央政府关于土地的政策不允许村干部调整土地了。正是这种对政策的把握和体会,村民自己在承包土地上的权力意识和主体意识明显增强,这种情况就是村民任意处置自己土地的一个基础和前提。

3.农业收入低,造成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

经过与多位村民计算农业生产的经济账目,我们发现种植一亩水稻的净收益为500—700元。这样的收益对于年轻人来讲也就是不到一周的打工收入,相比之下,年轻人外出务工的选择也并没有什么错。农业生产的弱势性质同样无法脱离市场经济对效率与效益目标追求。

三、关于农村土地抛荒的解决方案

1.要改善和整修村庄内的农田水利设施

加强农村水库的管理和给排水设施的建设,完善沟渠的通畅度,保证灌溉用水,可以每隔半年进行大范围的水利设施检修,政府和村里都需要拿出一部分经费保证这项措施的顺利实施。

2.要修建农田机耕道,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

建议可以将纷乱众多的狭窄的田埂进行合并,将其作为机耕道。或者是,由田块相连的农户自行商量和规划机耕道的位置与占地调整问题。因为农民对机耕道建设的呼声很高,所以协调起来是很方便的,在大量土地抛荒的情况下,少量的占用土地也不会引起复杂的利益协调问题。机耕道的建设将可以直接减轻老年人种田过程中的体力劳动,还可以扩大机械耕种的面积。

3.提倡农民自发的土地流转

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鼓励种田能手耕种更多的土地并采用适当方式对种田能手进行奖励。目前村庄里自发地捡拾其他农户土地进行耕作的现象比较普遍,这种捡拾是农户与农户之间自发协调的结果。捡拾耕种的行为缓解了土地抛荒的蔓延,但是还不足以让土地抛荒增长的趋势扭转,而让我们看到扭转这种趋势的希望则潜藏在种田能手的身上。

参考文献:

[1]王兰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利用问题[J].吉林农业,2011(05).

[2]刘谷生.农村土地抛荒问题及其治理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05).

篇3

【关键词】乡村旅游; 模式;保护性

近几年,旅游业开始成为辽宁经济进步的的重要推手,辽西北地区凭借大量的宗教和历史文物资源,加上优越的地理位置,逐渐成为了促进辽宁经济发展的主力之一,而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在乡村的遗留也更便于辽西北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灵活的旅游推广策略的制定和实施。

一、乡村旅游在辽西北新农村建设推广的可行性

1.丰富的宗教、文化资源。

辽西北地区乡村历史遗迹众多,如盘锦的田庄台集中了辽河文化、古建筑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为一体,史上有“九庙同镇,五教合一”的盛誉;属藏传佛教格鲁派的阜新瑞应寺始建于清康熙八年(1699年),为远近闻名的佛教圣地之一;绥中前所古城(又称中前所城)为当今唯一保存完好的明代所城,具有重要的军事考古价值;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位于建平县城西部,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曙光,位列具有世界知名度的全国100个大遗址名单之中;朝阳市发现的锭光佛舍利和七宝塔,引起了全国的关注;葫芦岛新近发现了建昌东大杖子战国中晚期墓,无论规模和保存完好性在中国东北部乃至整个东北亚地区都十分罕见,被评为“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2.优秀的地理环境资源。

辽西北地区拥有丰富的地貌环境,四季分明,春夏秋三季植被群落和生态自然景观面貌和色彩多变,拥有山峦、林木、药草、花果资源的特有的生物群落。可分别建立林木生产基地、药林生产基地、果品生产基地、花卉生产基地,以资源为基础可以持续进行原材料的深加工,适合形成集观赏与农业贸易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

3.独特的少数民族人文景观。

辽西北地区是满族和蒙古族少数民族集中的地区,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宗教文化和民族L情。辽西北地区的乡土文化气息浓郁,拥有豁达粗犷的性格、独特的饮食习惯、鲜艳多姿的民族服饰、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趣的乡土建筑,他们现今仍然保留的传统的农耕和畜牧方式,都是辽西北地区乡村旅游的开展带来了丰富的素材。

在为这些优质资源窃喜的同时,其实辽西北乡村旅游开战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政策的支持力度与开发节奏的同步性上的不对应;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受陈旧观念的制约;对乡村旅游资源的优势拓展的局限性等问题。

二、基于保护性原则的辽西北地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乡村旅游发展的适应模式

推动辽西北地区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选择问题是促进辽宁省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总结和归纳,辽西北地区乡村旅游目前的模式主要有三种,即“公司及企业化”模式、“社区化”模式和 “农户化”模式类型,这些模式存在各自的问题和优势,在选择使用的过程中要配合区域和位置进行组合。

实际上针对辽西北地区不同位置条件组合选择发展模式的同时应注意以文化和如何保护两方面问题的贯彻和具体实施。

针对辽西北地区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建设历史乡村、文化乡村则能更持久的带动新农村建设等各项工作,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村民素质的提高,集中辽西北地区乡村文化遗址和非遗资源,形成集群优势,打造区域化、国际化品牌。目前仍旧面临的辽西北地区乡村文物遗址受损严重、保护意识淡薄等问题,如葫芦岛市南票区金星镇新庄子村的大量汉墓和古代寺院遗址地貌损毁严重,未经修葺等问题,国家与政府应积极加大资金和调整政策,需要高度关注,尽快加以改善。

循环经济力求在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而且与社会系统之间也要建立一种协调、和谐的关系问题的关注上与“新乡村旅游”的发展内涵相一致,这种理论应渗透在乡村旅游发展的整个进程之中。

三、乡村旅游推动辽西北地区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的途径

1.乡村旅游的区域化整合与协作。

所谓的乡村旅游的区域化整合与协作主要指的是加强城乡之间的交流合作,这种合作包括网络平台的互助与活动的互通。针对于乡村旅游知名度普遍不高的现状,需要将发展视角转移到与优势城市链接合作之中,比如乡村旅游可以与城市著名旅游景区联合构建历史文化旅游线路,建立城乡之间的信息网络,实现旅游信息共享与客源共享,在这方面实际上辽宁省已经有所行动,比如位于省会地区的辽宁省博物馆在游客参观时设置了辽河文化历史演变展厅,而辽河文明的发源地朝阳则成为了国际游客来沈阳游览之后的另一个必去之处;应围绕主题品牌构建旅游大品牌,按地区划分后使乡村旅游资源和旅游产业协调发展,力推乡村旅游地品牌,兼顾其他相关系列品牌的开发与发展。

2. 乡村旅游季节性调整与劳动力转换。

辽西北地区受自然气候条件、农事季节的影响,乡村旅游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旅游淡旺季之间的矛盾非常明显,村民在淡季时收入不保,经济收入不稳定,因此,除了提倡季节性旅游项目转换的同时,除了冬天设置冬季如滑雪等运动项目之外,针对辽西北宗教文化资源进行调配,如葫芦岛市南票区缸窑岭镇掌握了本地的宗教资源,大力发展明性寺宗教文化,此地一年四季香火旺盛,各地信徒积极前往。

而那些宗教遗迹缺乏的乡村则可以综合考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衍生品的生产和销售,依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典故,更完整和系统的开发相关内容,并且吸收国外在这方面的优秀经验,如日本熊本县吉祥物熊本熊衍生品的开发,加深了世界对这个地区的印象,进而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另外,解决冬季劳力闲置的问题,其生产模式也不可主要停留在家庭作坊水平,更多考虑手工性和民族元素的深化。

乡村旅游在辽西北地区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进一步的开发和经营也随之会更深入的影响辽西北农村产业发展的技术进步和需求结构的演变,针对乡村旅游发展的不同时期和各地区的区位特点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是推进产业经济良性、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这种模式的科学化势必会给整个辽宁省的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和新农村改造带来前所未有的时机。

参考文献:

[1]张海霞,《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篇4

(河南师范大学 旅游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摘要:乡村旅游诸多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科学理论体系与理念引导的匮乏。论文通过实证研究和逻辑分析,将研究维度统一为动力机制根系统、地面坐标三维系统、形象结构与生成系统、产业结构树冠系统、环境制约因变系统五个分支,基此厘清乡村旅游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与构架要素,建构乡村旅游理论体系树模型。最后,根据论文构建的研究框架,强调了乡村旅游理论研究需要关注的重要理论问题;基于休闲与发展主义哲学语境,提出构建乡村旅游产业理论架构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 :乡村旅游;理论体系;树模型;产业体系

中图分类号:F 590.6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4.390X(2015)01.0016.06

收稿日期:2014.07.09修回日期:2014.09.09网络出版时间:2015.01.0713:06

基金项目:国家旅游局规划项目“乡村旅游理论体系建构研究”(13TAAG015);河南师范大学国家级项目培育基金资助项目“中国乡村旅游设计与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11.521)。

作者简介:陶玉霞(1972—),女,河南浚县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旅游学基础理论与乡村旅游方面的研究。

网络出版地址:http://cnki.net/kcms/detail/53.1044.S.20150107.1306.004.html

A Study on the Tree Model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of Rural Tourism Theory

TAO Yuxia

(College of Tourism,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453007,China)

Abstract:The problem of rural tourism roots in the lack of guide of scientific theory system and long?term concept. Through the empirical research and logical analysis, the paper merges the research dimensions and classifies them for five branch systems, including root system of dynamic mechanism, the ground coordinate three?dimensional system, the image structure and generating system, industrial structure canopy system,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system.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clarifies the internal logic and structure factors of the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constructs tree model of rural tourism theory.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framework, it emphasizes the important theoretical problems which we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on the research of rural tourism theory, and based on the needs of the national leisure times and the context of development doctrine philosophy, it pus forward the proposal to construct the rural tourism industry theory system.

Keywords: rural tourism;theoretical system;tree model;industrial system

近三十年来,国内外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内容广泛,关于乡村旅游的概念和内涵、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和产品开发、乡村旅游的经济贡献与文化影响、乡村旅游与城乡统筹及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旅游乡村的建设模式或规划途经、乡村旅游国际比较与借鉴等研究硕果累累。但大多是关于具体经营模式、问题与实践对策的研究,理论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的概念与内涵等方面。

熊凯首先引入了乡村意象概念[1],黄洁探讨了“乡土情结”这一乡村旅游内在驱动力的重要性[2],彭兆荣从人类学视角分析了“乡村空间”与“乡村概念”在当下乡村旅游中的逻辑关系[3],可惜这一理论分析近几年没有深入下去。REICHCLE ARIE强调“乡村性”是乡村旅游整体推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4],何景明基于国内外研究的比较总结对乡村旅游概念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5],王艳平、陶玉霞分别从认知过程与发展目标等角度提出了乡村旅游概念二层级说[6]、三级概念说[7],刘英杰[8]、陶玉霞[9]分别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尝试构建了乡村旅游的概念体系。但这些研究对旅游实践发展的导引力度作用不大。

第1期陶玉霞:乡村旅游理论体系树模型建构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第9卷

SHARPLEY指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就是本地化(Localization) ,并确保开发力度在环境与社会承载力之内[10]。马波认为如果乡村旅游带来的绩效低于乡民的期望,为发展旅游而保护乡村的逻辑就会崩溃[11]。BROHMAN提出乡村旅游发展的现实正在摧毁本地化的基础[12]。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旅游飞地”、“旅游孤岛”、“新殖民主义”[13]、乡村景观城市化、传统文化异化、乡村性消解等旅游后现象令人担忧。乡村在旅游开发中作为农业生产载体的时代正在成为过去,代之而来的是审美对象和消费空间角色的转换,加上寻租行为潜流暗涌,资本绑架了政策和规划[14],促使中国大地正在生发现代历史上第二次“山乡巨变”,经历着一次空前绝后的重构[15]。这一系列问题根源于乡村旅游产业体系不完整,缺乏前瞻性理论的指导,从而使发展目标、开发层次、客源市场的定位与产品体系研发等方面迷失了方向。

在理论研究方面,学界对乡村旅游的需求机制、形象生成与演变、环境因变影响因素、问题分析的整体框架与维度等关注不够。从研究趋势来看,近些年对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越来越少,着眼于系统性理论研究的成果几乎没有;研究成果大多偏重于对具体问题的个案评价和分析,微观的研究缺乏严谨性和理论深度,宏观的论述缺乏系统性和发展理念。总的来说,学术界对乡村旅游尚缺乏整体系统性和多维结构深度的认识,乡村旅游研究的理论体系建构尚属空白。

乡村旅游理论体系的建构是广泛和深入开展乡村旅游研究的基础, 乡村旅游系列概念的明确与结构框架的规范,也决定着实践的导向与解决问题的思路;同时,政府基于乡村旅游理论体系的价值取向和建设引导将决定乡村未来完全不同的命运。

一、乡村旅游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与架构要素

(一)研究方法

通过对搜集文献的分析综合,整理出乡村旅游研究7个维度42个向度,据此设计了114个问题,以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花乡五朵金花、北京门头沟爨底下村、河南辉县郭亮村三个旅游地及游客作为调研对象,采用实地调查 (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结合、历史资料对比) 的方法, 对乡村资源的禀赋与特征、乡村游客的动机取向与行为认知、乡村旅游产品的设计生产与经营管理、乡村游客对乡土的哲学认同与回归诉求、乡村旅游的时空发展与变迁认知、乡村的文化意象与现实感知、乡村旅游环境制约与影响因素、乡村旅游体验满意度及旅游地经济、文化、生活生产、社会结构、景观特征变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三圣花乡位于成都城区东部,面积12 km2的5个村子依托传统花卉产业分别打造了花乡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东篱菊园、荷塘月色5个主题景区,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餐饮娱乐、商务会议等于一体,人称“五朵金花”。爨底下村位于北京西90 km门头沟区斋堂镇辖区西北部的深山峡谷中,现有500间74套明清时代的四合院、三合院民居,是我国首次发现保留比较完整的山村古建筑群,文化遗存丰富,被誉为北京地区的“布达拉宫”。郭亮村位于河南省辉县西北60 km的沙窑乡太行深处海拔1672m的高高悬崖上,村落为依山势而建的平民石屋三合院聚落景观,先有走出大山的唯一通道天梯,后有“世界第九大奇迹”郭亮洞,是集旅游、度假、写生、影视拍摄于一体的著名景点。三地分别位于西南区大都市郊区——环城游憩带、华北大都市周边山区——大都市周边、华中深山区——小城市辐射的边远山村聚落区,乡村旅游发展比较成熟,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调查中向三地游客各发放问卷500份, 分别回收472 份、463份、478份, 删除问题样卷, 得到有效问卷438 份、421份、440份, 有效率分别为93%、91%、92%。通过对问卷等调查资料的综合分析,根据问卷反映效果与spss因子分析,剔除低效率问题28个,留下86个问题计38项具有研究价值的研究向度,并结合访谈情况与专家咨询认可度,将研究维度统一为动力机制根系统、地面坐标三维系统、形象结构与生成系统、产业结构树冠系统、环境制约因变系统五大系统,基此厘清乡村旅游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与构架要素,建构乡村旅游的理论体系。

(二)乡村旅游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与架构要素

乡村旅游研究的首要任务是求证其存在的哲学基础,即乡村旅游动力机制根系统;其次是在需求本质之根基上探讨乡村旅游成长起来的形象结构与系统生成原理及大众认知的反向重构;第三是从理论层次全面把握由乡村旅游形象树干系统生发的发展要素树冠系统,包括客体、主体、媒体各个向度的研究维度;第四是根据其历时空间的需求与供给变化探讨乡村旅游纵向发展、横向扩张与层次升级的变迁规律及影响因素;第五要清楚认识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环境制约与因变要素。这五个子系统形成了建构乡村旅游理论体系的五大系统,在此基础上就能够整体把握乡村旅游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与架构关系,对乡村旅游做一全面理性的系统认知。

1.乡村旅游动力机制根系统

乡村旅游发展的根本原动力探究是乡村旅游研究的哲学根基,其实质是探讨乡村旅游的本质。历史文献和调研数据显示,在乡村旅游的动力系统中,人们的亲土心理结构与田园精神是乡村旅游的根本动力源。随着历史演进和意识建构的作用,人们对乡村旅游的根性诉求和乡村认知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探讨乡村旅游的意识建构与文化传播功能便成为目前美丽乡村旅游与建设必要的关注点。

2.乡村旅游形象结构与生成干系统

分析乡村旅游形象的心理召唤结构,厘清乡村旅游发展的价值依据,是进行乡村旅游研究的另一哲学根基。大量文献表明,关于乡村的诗歌等的艺术描绘,塑造了或淡泊宁静或朴野天籁般的乡村意象,并在历史阶段与人们的亲土心理同构,生成了独特的心理召唤结构。但是,现代乡村旅游的媒体传播,已然在重塑着乡村的现代形象与结构,影响着人们对乡村的现代性认知。从历史阶段到现代世界纵向时间轴的角度探讨人们对乡村价值的发掘与认知规律,分析当下乡村游客的乡村旅游诉求与认知变化,将成为指导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的政策与实践依据。

3.乡村旅游产业结构树冠系统

乡村旅游形象是促使乡村旅游者前往旅游的核心吸引力所在,又是乡村旅游业借以宣传和吸引游客的符号。乡村旅游形象以乡村旅游资源为载体,但乡村旅游资源的价值又以其形而上的旅游形象得以实现,二者以载体系统和符号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区别而存在。因此,可以说乡村旅游产业的三个构成要素均以乡村旅游形象这一主干为支撑相互联系在一起,而现代乡村旅游业又建立在乡村旅游者与旅游资源互动互赖的基础之上。这样,主体系统乡村旅游者、客体系统乡村旅游资源、媒体系统乡村旅游业,这三者就构成了现代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结构的要素系统,是为乡村旅游产业结构树冠系统。

4.乡村旅游地面坐标三维系统

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厘清事物发展变迁的脉络是格物致知的根本路径。根据文献分析和实地考察我们发现,乡村旅游本质内涵与发展外延在时间、空间和层次上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从时间范畴探讨历史阶段乡村旅游发展的根源、概况、特征与社会心理和文化影响,对于在社会公平、文化冲突、发展哲学等语境中预测乡村旅游从城市及周边到偏远乡村向并荒野扩张、从“农家乐”阶段向高端小旅游模式升级等未来发展趋势十分重要。乡村旅游现展的历程表明,不同的乡村旅游认知、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对乡村重构带来的影响应当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5.乡村旅游环境制约因变系统

国内外学者很少研究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环境制约因素。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和研究表明,首先,关于乡村旅游发展的理念,包括对乡村旅游的本质认知,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文化、经济、伦理、生态、政治目标的认知,决定着乡村与旅游发展的健康与否。其次,乡村旅游的文化性认知及其变异是影响乡村和旅游存在、发展、重构的空气,空气的稀薄或污浊不清均会造成乡村与旅游发展的羁縻或病态。第三,回归诉求、旅游生活方式、游憩时代、城市化进程这些社会背景是培育乡村旅游长足发展的土壤。第四,坚实的经济支撑是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不竭水源,旅游对乡村来说只能是锦上添花的事情[15]。第五,统筹城乡发展、新农村建设、百千万工程、“美丽乡村”建设这些国家政策导向的支持是乡村旅游茁壮成长的营养肥源,而大游憩背景下乡村小旅游发展模式则是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的生态保障。这几个方面又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共同影响着乡村旅游发展的方向、模式、质量和效果。

二、乡村旅游理论体系树模型

综上所述,可得如下结论:乡村旅游的需求动机是乡村旅游发生的根源,是乡村旅游存在发展的哲学基础,即乡村旅游动力机制根系统;探讨乡村旅游形象的形成、变迁与接受,分析乡村旅游的形象结构与大众认知构成乡村旅游形象干系统,是研究乡村旅游需求心理与行为特征的基础;乡村旅游客体、主体、媒体各个产业结构要素及其研究向度构成了乡村旅游这棵大树的繁枝茂叶;格物致知的基础工作是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对事物高屋建瓴的把握,是明了乡村旅游的纵向变迁、横向扩张与层次升级,构成乡村旅游地面坐标三维系统;任何事物都有其赖以产生发展的社会环境,环境制约与因变要素影响着乡村旅游发展的方向、模式、质量和效果。这五个子系统构成了乡村旅游理论体系内在逻辑与架构关系的五个维度。基此,笔者构建乡村旅游理论体系树模型如图1,并描述了各维度的主要研究向度。每个维度的研究向度又是开放性的,即随着实践和研究的深入,研究的向度还可以相应增减和修正,在示意图中用“……”表示。

乡村旅游动力机制根系统。主要向度有乡村旅游的历史传统积淀与中国人的田园精神、人的亲土习性与心理结构、人对乡土的哲学认同与回归诉求、现代旅游的社会背景与人性异化、全球化文化冲突与民族社会的身份认同、乡村旅游的文化建构功能开拓等。

乡村旅游地面坐标三维系统。主要向度有乡村旅游纵向变迁:历史—现在—未来;乡村旅游横向扩张:城市—乡村—荒野乡村旅游层次升级:农家乐—乡村旅游—乡村游憩、乡村旅游与乡村重构等。

乡村旅游形象结构与生成干系统。梳理各种影响要素与因变历史,乡村旅游形象结构与生成系统的核心在于乡村意象的历史生成与环境因变,主要研究向度有起源—历史与演变、地域与文化差异、个体特征与总体形象、个人诉求与大众认同、积淀的理想与现实的接受等。

乡村旅游客体系统。旅游客体系统即乡村旅游资源的研究向度主要有乡村旅游资源的内涵与内容、乡村旅游资源的属性与特征、乡村的意象与形象、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建构与经济开发禀赋、乡村旅游资源的审美要素与休闲向度、乡村旅游资源的基础——乡民与传统、乡村旅游资源的生态系统与发展空间等。

乡村旅游主体系统。主要向度有乡村旅游者的动机取向与行为特征、实现乡村旅游的条件与障碍、乡村旅游的期望与感知、乡村旅游体验与影响、乡村旅游过程中的身份认知与诉求等。

乡村旅游媒体系统。主要向度有乡村旅游的产品与生产、乡村旅游目的地形象与宣传、乡村旅游产品生产的动机与效应、乡村旅游的经营与管理、乡村旅游经营者的身份认知与主体变迁、乡村旅游开发的目标与性质演化等。

乡村旅游环境制约因变系统。主要向度有乡村旅游的发展理念—阳光、乡村旅游的文化变异—空气、乡村旅游的经济支撑—水、乡村旅游的社会背景—土壤、乡村旅游的政策支持—肥、乡村旅游的生态:乡村小旅游与乡村大游憩等。

三、结束语

(1)基于实证分析与系统论原理构建乡村旅游的理论体系,从根本上理顺乡村旅游的五大系统,能够为乡村旅游研究提供规范的框架体系,为其发展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与路径引导。

(2)研究发现,乡村旅游产业结构树冠模型系统关于客体、主体、媒体研究维度的确定比较复杂,尚需要更多实证分析的确证和支持;乡村旅游形象结构与生成系统的研究在学术界尚属空白,涉及哲学、美学、心理学、文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这一研究对于确立乡村旅游发展方向、形象定位、产品设计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需要具有系统性和综合性的产业实践架构的体系构建,乡村旅游理论体系树模型的建构恰为之提供了构建思路。

图 1乡村旅游理论体系树模型示意图

(3)研究还发现,乡村旅游发生发展的哲学基础研究,乡村旅游经营者的生产动机、身份认知与主体变迁研究,乡村旅游形象的意识形态建构功能与认知变迁研究等都是影响乡村旅游、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理论问题,需要引起学界与政府相关部门足够的关注;政府基于乡村旅游理论体系的价值取向和建设引导将决定乡村未来完全不同的命运。

(4)本研究框架的构建对促进学界科学认知乡村旅游研究的整体系统性,发现研究缺失或不足,启发研究思路,拓展研究视野,开拓研究维度,提升研究的理论高度与哲学深度,矫正研究理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作为建构性的研究维度体系的理论框架不是针对每一个问题的具体研究,只求达到提纲挈领、抛砖引玉、发微探幽之目的。

(5)我国诸多乡村旅游后现象的发生正是根于乡村旅游定位不科学、战略性产业架构体系缺失造成。基于国民旅游与休闲时代的形势和发展主义哲学语境,根据本理论体系框架,通过实地调研比较分析,笔者认为,构建乡村旅游产业架构体系主要包括乡村自足系统、自然生态系统、文化意识形态系统、乡村旅游产品研发与质量控制系统、乡村旅游产业管理系统、乡村旅游产业经营系统、乡村客流控制系统等子系统。

参考文献]

[1]熊凯.乡村意象与乡村旅游开发刍议[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18(3):70.73.

[2]黄洁.从“乡土情结”角度谈乡村旅游开发[J].思想战线,2003,29(5):24.26.

[3]彭兆荣.旅游人类学视野下的“乡村旅游”[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4):2.7.

[4]REICHEL A, LOWENGART O, MILMAN A. Rural tourism in Israel: service quality and orientation[J]. Tourism Management, 2000, 21(5): 451.459.

[5]何景明.国外乡村旅游研究述评[J].旅游学刊,2003,18(1):76.80.

[6]王艳平.乡村旅游需要二级概念[J].旅游学刊,2006,21(5):6.7.

[7]陶玉霞.旅游的空间公平问题与乡村旅游的三级概念[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2):120.123.

[8]刘英杰,王伟伟.乡村旅游概念体系的新思考[J].理论界,2006(4):79.80.

[9]陶玉霞.乡村旅游内涵结构分析与概念体系构建[J].农业科学研究,2014,35(2):21.25.

[10]SHARPLEYRICHARD. Rural Tourism and Sustainability——A Critique[C]//DEREK HALL, LESLEY ROBERTS,MORAG MITCHELL. New Directions in Rural Tourism. Aldershot: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2003:38.53.

[11]马波.乡村的力量 乡民的立场[J].旅游学刊,2011,26(10):5.6.

[12]BROHMAN J. New directions in tourism for Third World development[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6, 23(1): 48.70.

[13]左晓斯,刘小敏,缪怀宇.城乡移民与乡村重构[J].广东社会科学,2011(6):183.193.

篇5

关键词:基层党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 实践

中图分类号: D648.3 文献标识码:A

党校作为党的理论教育主阵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宣传是其分内之事。党的十八以来,平凉市党校系统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教材、进科研,同时还通过“第二课堂”广泛深入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为本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优化课程结构,加大校内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度

(一)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专题

党的十召开之后,平凉市党校系统均举办了党的十精神培训轮训班,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之一,被列入宣讲内容,并开设了教学专题,如市委党校“学习十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灵台县委党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泾川县委党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华亭县委党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从2013年春季开始,所有的主体班次和各类短期培训班都加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教学专题,并得到了逐步优化。例如,市委党校“学习十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专题就根据宣讲对象和课堂的变化进一步优化成了“领导干部要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此外,还邀请上级领导和校外专家前来党校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辅导报告,如在2014年春季主体班,市委党校邀请到平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奉真为全体师生作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辅导报告。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贯穿到每一堂课中

除了开设专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教学专题,平凉市党校系统还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贯穿于党校的每一堂课中,尤其是党性教育和基础理论方面的课程,则必须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以市委党校为例,2014年主体班开设的41个教学专题中,党性教育和基础理论方面为20个专题,占50%;2015年开设的69个教学专题中,党性教育和基础理论方面为31个专题,占45%;2016年开设的60个教学专题中,党性教育和基A理论方面为28个,占47%。在其余方面的教学专题中,如“平凉改革与发展”、“公共管理与领导科学”等,基本上都贯穿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此外,市委党校在主体班还设计了党性分析和结构化研讨等学员自主学习交流的课程,其中学习交流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学员自身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

(三)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平凉市党校系统还充分利用中央党校远程教学B、C级站、中国西部开发网,“富民兴陇”视频讲座和教学光盘等远程教育平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2014年至2016年,全市党校系统组织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收看“富民兴陇”视频讲座共计36次,参加人数为3万多人次。所有这些视频讲座,都始终贯穿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有力地促进了各级党员干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如,市委党校在2015年主体班专门播放了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连辑所作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辅导报告的教学光盘。

二、理顺科研机制,激励教研人员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一)鼓励教研人员积极开展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问题的研究

党校作为党的哲学与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义不容辞地担负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问题的研究任务。党的十以来,平凉市党校系统组织开展了大量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2014年,在市委宣传部组织举办的平凉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征文活动中,庄浪县委党校吴占强的论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实践转化的路径选择和方法拓展》获二等奖;市委党校万明义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静宁县委党校吴川会的《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 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乡村》、市委党校吴亚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崇信县委党校王晨生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与方法》、华亭县委党校曲文姣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市委党校练迎春的《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平凉发展的引领推动作用》等论文获得三等奖。2015年,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省精神文明办、省高校工委、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省雷锋精神研究会联合举办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研讨会征文中,泾川县委党校郭志龙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问题的几点思考》、华亭县委党校曲文娇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庄浪县委党校吴占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实践转化的路径选择和方法拓展》等论文获二等奖。2014年3月,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省精神文明办、省高校工委和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省雷锋精神研究会联合举办的甘肃省“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理论研讨会征文中,市委党校于贵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逻辑生长点》、党永锋的《雷锋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等论文获奖。此外,市委党校吴亚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影响》、灵台县委党校王文中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的思考》等论文还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

(二)大力支持教研人员深入基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情况的调研

党的十以来,平凉市积极组织教研人员深入县区、乡镇、村社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开展调查研究,其中调研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平凉市社会各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状况。2014年夏季,市委党校全体教研人员在主要领导的带队下,前往泾川、华亭、崇信等县,以及平凉电厂、平凉市工业园区、华亭煤矿开展调查研究。2015年12月15日至16日,市委党校5名教研人员前往静宁县八里镇靳坪村、关道岔村、三合l北集村和德美集团公司等地调研,静宁县委党校的部分教研人员也参与了调研活动;12月21日,市委党校6名教员和灵台县委党校部分教员前往灵台县富鑫、海升等企业开展调研;12月23日至24日,市委党校4名教研人员前往华亭、崇信开展调研。2016年3月,市委党校部分教员前往泾川县党原乡开展调研。

近三年来,各县(区)也多次深入乡镇、村社深入调研基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以上调研都现场参观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栏目,翻阅了相关的资料,并与当地干部、职工和群众进行了深入交流,较为广泛深入地了解和掌握了基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

(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

平凉市党校系统鼓励教研人员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从而实现教研结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也始终贯穿了这一做法。市委党校万明义副教授将科研成果论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的内容与领导干部的工作和学习结合起来,形成了教学专题《领导干部要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华亭县委党校曲文姣老师的科研成果论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直接转化为同名教学专题;崇信县委党校王晨生老师的科研成果论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与方法》,则转化为教学专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其他教研人员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成果,也都在所讲授的教学专题中得到充分体现。

三、搭建对外平台,面向社会各界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充分利用对外宣讲平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平凉市党校系统每年都会派遣大量的教研人员前往县区、乡镇、村社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宣讲党的重大创新理论和中央、省市委的最新精神。以市委党校为例,2014年外出宣讲达237场次,听讲人数达27798人次;2015年外出宣讲场次为165场次,听讲人数达18792人次;2016年外出宣讲目前已超过204场次,听讲人数达18982人次。

在外出宣讲的专题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理论热点之一。如市委党校万明义副教授曾应邀前往灵台县“青年大讲堂”作了《青年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的专题辅导报告,泾川县委党校李赛钰老师应邀给县政法系统干部职工作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辅导,华亭县委党校曲文娇老师应邀为县执法局作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专题辅导。此外,在其他外出宣讲的专题中,也始终贯穿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

(二)创造党校“第二课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平凉市党校系统创新教育培训机制,建立了党校“第二课堂”,将党校教学培训机制延伸到县区、乡镇、村社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形成长期的合作办学机制。多年来,市委党校一直坚持开展“第二课堂”服务,具体情况:2014年为11个单位1300多人提供第二课堂服务,2015年为11个单位1230多人提供第二课堂服务,2016年目前已达13个单位1658人次。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是党校“第二课堂”的重点内容之一。市委党校万明义副教授的教学专题《学习十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领导干部要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青年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等,多次被安排为“第二课堂”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

(三)与相关部门合作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活动

党的十以来,平凉市党校系统积极与同级宣教部门合作,成立市县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团,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宣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市县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团面向全市党员干部、普通群众、大中小学生等不同群体开展宣讲900多场次。2014年,由市委宣传部主办“践行核心价值观 ・ 立足平凉做贡献”主题演讲比赛中,全市党校系统积极派人参加,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卢锋.党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初探[J].党政论坛,2014(05).

[2] 许玉姣.谈党校核心价值观[J].发展,2009(05).

篇6

内容提要: 刑事和解是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现实存在的一种案件解决方式,它在我国广大的乡村地区也广泛存在。以四川石棉彝族地区为例,在对当地的刑事和解状况进行实证考察的基础上,对其产生的原因、基本形式进行分析,旨在为乡村刑事和解提供有益的启示。

刑事和解在我国广大乡村地区广泛存在,我国农村发生刑事案件后进行私了的占农村犯罪案件的25%以上,个别乡镇人身损害、盗窃、重婚三类案件私了率达70% {1}。在本文所研究的四川石棉彝族地区表现更为明显。我国现行法律对刑事和解的规制不足,而在现实生活中刑事和解却有方兴未艾之势。如何应对这种刑事案件处理方式是当前司法机关面临的一大难题,既不能一味否定,亦不能毫无作为,任其发展。本文试图就彝族地区的刑事和解情况做一分析,管中窥豹,以考察我国乡村地区刑事和解状况,使和解在刑事司法中能充分发挥解决纠纷的功能。

一、刑事和解基本内涵

刑事和解是刑事法领域的一个概念,广义上说,刑事和解是“一种以协商合作形式恢复原有秩序的案件解决方式,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加害人以认罪、赔偿、道歉等形式与受害人达成和解后,国家专门机关对加害人不追究刑事责任、免除处罚或者从轻处罚的一种制度”{2}。在国外也被称为受害人与加害人的和解、受害人与加害人会议、恢复性正义或恢复性司法。“刑事和解最重要的理论价值在于正义的恢复”{3},即当犯罪发生后,当事人双方或利害关系人共同参与商谈,达成谅解或协议.弥补受害人所遭受的物质损失和精神伤害,最终修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因此,刑事和解是“综合吸纳中西文化的一种体现”、“是一种多元价值的平衡体现”{4}。

目前,我国对刑事案件追诉实行国家追诉为主,受害人追诉主义为辅的原则。根据有关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允许刑事自诉案件当事人自行和解,人民法院也可以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进行调解,而刑事和解在我国公诉案件范围内没有任何依据,因而注定了其被刑事司法所否定和排斥。这必然导致法律对受害人权利保护不足,不仅其意见和建议不易被采纳,且其遭受的物质损失或精神伤害也难以得到赔偿。不仅不利于修复被犯罪行为所破坏的社会关系,也与我国目前提倡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不相符。

二、四川石棉彝族地区刑事案件和解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为了了解乡村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乡村地区的刑事和解现状,笔者在四川雅安市石棉县部分彝族自治乡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中,彝族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80%。统计结果显示,在石棉彝族地区,刑事案件和解情况大量存在。在进行和解的案件中,多数为轻微人身伤害案件、过失犯罪案件、涉及隐私的案件以及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分别占到92%、40%、34%和28%(此选项为多选项)。对于愿意和解的原因(多选项),50%的受调查人是担心费时费力费钱,64%的受调查人认为案件不大双方自己私了算了,另有48%的受调查人选择了“都是乡里乡亲的不好意思到法院扯破脸皮”。在进行和解的案件中,其中有近53%的案件是通过村里一位德高望重的人来主持进行和解的,而几乎所有的和解案件受害人均要求补偿损失,另有58%的案件达成的协议是赔礼道歉。案件进行和解达成相关协议后,有70%的案件依照协议达成的和解内容实施了,有26%的和解案件是部分实施了,只有4%的和解案件由于对方反悔(42%)、犯罪人没有真诚悔悟(40%)或者由于和解协议违法(18%)而未能得到实施。在这4%未能实施和解协议的案件中,有10%的当事人找政府出面协调解决,另有8%的当事人是找公安机关(即进人公诉),其余的大多是进入又一轮的谈判。因此在回答“什么是让和解协议得到真正履行的措施”这一问题时,有52%的受调查人选择了在协议中应规定对不履行一方的惩罚措施,44%的受调查人选择了协议应当由司法机关认定。

在受调查人个人看来,刑事和解有一定好处(80%),可以节约时间精力和成本、可以给犯罪人改过自新的机会、可以避免隐私泄露。不过受调查人也担心和解会存在被对方所操纵(40%)以及和解可能是因对方的胁迫而非双方自愿而达成(40%)等不利因素。在调查中笔者发现,事实上,即使和解协议没有实施,受害人一方大多一般不会主动寻求国家机关的帮助,而是继续施加压力,以达成新的协议或者敦促之前协议的履行。

三、彝族地区刑事和解习惯法分析

(一)彝族地区刑事和解产生原因

中国向来是一个熟人社会,其特点就是这种社会中的人是在熟人里长大的。在乡村社会,就更是如此。家支和土地是维系乡村社会必不可少的两大要素。在先生看来,“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却是契约社会的基础。”{5}

就彝族地处而言,由于多位于边远地区,交通不便,人们之间的联系较之商业发达地区要密切得多,“鸡犬之声相闻”是生活的常态。村落里往往是亲上加亲,社会关系错综复杂。刑事案件发生后,在对刑事案件造成的裂缝进行补救时,双方一般都会避免“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出现。因为一旦这种对抗的状态产生,将对以后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这种熟人社会的特点,决定了国家司法机关的介入有时会在已经造成的人际关系的裂缝上产生新的裂痕。这为彝区刑事案件的和解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另外,彝族地区多有很淳朴且浓厚的宗教信仰和图腾崇拜,比如信仰毕摩和崇拜鹰。这种一致的宗教观念容易导致一种地缘上的认同感。也正是在此基础上,村落中的人们被一种潜在的力量连在了一起,人与人之间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结成了一张比普通社会群体更为密集的人际关系网。任何个体的过激活动都可能会引起整张网的颤动,这也是刑事和解中往往涉及双方当事人家支的一个重要因素。

正是这种对乡村关系的维护,以及对传统习惯的遵从,使得受害人和加害人在案件发生后寻求和解解决。这也是双方家支乃至整个村落居民所愿意看到的结局。

(二)彝族地区刑事和解的基本形式

1.家支式和解

所谓家支式和解,就是在刑事案件发生后,加害人和受害人并不直接进行磋商和协议,而是由双方所在的家支派出德高望重的人出面协商。一方开出条件,对方表示接受或不接受,然后开出新的条件,和解就在这种不断的谈判和协商中完成。即使一方家支势力过于强大,这种谈判依然可以进行。因为在彝族地区势力不对等的谈判中,势力较弱的一方一般会得到其他家支的支持,朴素的正义观念促成了这种外力的介入,维持双方力量的平衡,使得和解成为可能。

家支和解一般易于达成,因为一旦双方当事人所在的家支介入,就意味着业已发生的刑事案件已不再是双方当事人的事了,这一案件的发生及其解决关系着双方家支的声誉、威望和地位,有时甚至还会涉及整个村落的所有成员。故彝谚云:“离不开粮食,离不开羊子,离不开家支”。家支组织对其成员的抚养、婚姻家庭、救济乃至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进行全面有力的介入,以致家支成员的一举一动都反映了家支的背影。家支就像一张网,全面笼罩着其成员。“家支的存在使个人之间的纠纷上升为家支之间的矛盾,个人需要承担的责任也由家支承担。家支的介入,一方面将纠纷复杂化,另一方面也利于处理结果得到有效执行。”{6}因此,家支式和解是彝族地区最为常见的和解方式。

2.“德古”式调解

“德古”是彝语的音译词,有三层含义:一是指口才好,善于演说。二是指众多的头人议事的场合。三是指在彝族人中有文化、品德高尚、阅历丰富、办事公正、知晓彝族习惯法,能够调解重大纠纷,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和号召能力,能言善辩,在本家支乃至其他家支中享有崇高权威的智者。本文所指是第三种,即那种在居民中德高望重而有号召力、能够调解纠纷的人。

“德古”不分年龄、贫富、贵贱,任何人均可担当。但其为调解纠纷所做出的判决,却是不可动摇的。“三岁孩子说好的纠纷,六十岁老人也不能改”即为此意{7}。在古代的彝族地区,司法权一直归于民间所有,加之孱弱的土司制度,土司并不能将其权力在其辖区内全部行使,留下的权力真空地带,便催生了彝族社会解决纠纷的特有方式—德古。正是由于他们代表了这些地区的某种传统意识,如公正无私、神秘的人等,以及凉山彝族还存在的“英雄”崇拜,造就了德古的权威性。“德古解决的案件95%的人都不会反悔,和解率非常高。”{8}

3当地政府主持的调解

中国社会属于“大政府,小社会”格局,政府资源和力量的强大世界上少有。政府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威慑力,政府主持下的调解一般双方都得接受,有时也许是不情愿的接受。在刑事案件中,如果双方始终不能在处罚措施、赔偿条件等方面达成一致,一方就可能寻求政府。政府主持的调解,一般是派一名当地干部参加谈判,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这种调解方式虽在彝族地区不多见,但随着经济发展和信息社会的来临,有逐渐增多的趋势。现在彝族地区有些德古也成为了国家的调解员,他们也学习国家法律,在调解过程中将传统习惯法与国家的法律结合起来加以适用。

四、彝族地区习惯法对乡村刑事和解的启示

在中国的乡村,刑事和解有着坚实的文化基础、社会基础和政策基础{9},加之乡村一些优秀的传统观念和习惯做法,因此笔者认为刑事和解完全有条件在乡村实施。如提出“辨清法理、道理、情理,珍惜亲情、友情、乡情”的“枫桥经验”,虽然它“并不是刑事和解这一话题的历史渊源,但是从这一经验事实中,我们看到的是为消灭社会矛盾苗头,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和解制度所发挥的重要作用”{10}。

从前文对彝族地区刑事和解的调查情况和习惯法分析得出,我国设立乡村刑事和解制度可以考虑以下几方面的要素:

(一)乡村刑事和解应仅适用于轻罪、过失犯罪和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已经和解的案件还是受调查人个人认为可以进行和解的案件,基本上局限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过失犯罪案件、涉及稳私的案件和轻微的人身伤害案件。在老百姓眼中,重罪和暴力犯罪不仅意味着罪大恶极,而且还是国家司法权力运行的风向标。如将这类犯罪引入和解,恐难以接受。联合国预防犯罪和刑事司法委员会在《关于恢复性司法的专家会议报告》中也指出:“在将恢复性司法模式应用于重罪时,应当非常谨慎,因为对于这些案件而言,修复伤害并非总是可能……”故笔者同意将刑事和解作为传统司法之补充而非替代物的定位{11},在乡村刑事和解案件中,应仅考虑轻微的刑事犯罪、过失犯罪和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

(二)采用的方式和手段应符合当地乡村的实际特点

和解的方式有多种多样,每个地区有各自的特色。如彝族地区“德古”的调解、浙江诸暨枫桥的调解、广西金秀大瑶山应用石牌和村规民约进行的调解,还有云南普米族人适用本族习惯法则的调解等等,这些本村本族的习惯调解方式均可在刑事案件和解时加以采纳。在传统习俗浓郁的乡村,应当发挥乡规习俗在乡村刑事和解中的作用。运用本地的规约和习惯做法,调节各方权益,修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恢复被损坏的乡民感情,才是真正地节约司法资源,建设和谐的乡村社会。

(三)乡村刑事和解的调解人

中国的乡村有个独特的特点,那就是个人权威的存在。从社会学者关于乡村社会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在中国的乡村社会存在一种民间的权威力量、权威人士[1]。这种非制度化权威中的民间权威“常常是通过这种解决实际问题而逐渐树立起来的”{12}。这种民间权威在纠纷解决的过程中更容易利用自己的威信以达成双方的和解和双方补偿性的协议。因此在乡村刑事和解中,应积极借助民间权威的力量。另外受过司法训练的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也可以担当案件的调解人,考虑到我国实际情况,地域广大、司法分布不集中,可以在承办案件的法官、检察官、警官作为协调人的基础上,增设退休的法官、检察官、警官作为调解人。

(四)乡村刑事和解的效力

和解协议的效力问题一直是制约乡村调解工作的一个“瓶颈”。少数民族地区和解的效力大多来自于调解人的权威或对宗教、习俗的遵从,但从法律上来说,和解协议没有强制力,一旦一方当事人反悔,拒绝履行和解协议书规定的义务,和解协议就如同“一纸空文”。值得欣喜的是,“人民调解法今年已进入立法程序,一部专门的人民调解法呼之欲出”{13}。在这部专门的调解法里,基本确定将民事纠纷、轻微的刑事纠纷、刑事自诉案件及刑事附带民事纠纷纳人调解范畴。对于调解的效力,人民调解法可能会规定:调解协议达成后送交法院,经法院审核确认后生效,等同于判决书的效力;或者规定一定的带有惩罚性的措施,如规定被法院裁定维持的调解协议,反悔一方要承担对方当事人因此而产生的诉讼费用等。这样的规定对在全社会树立诚信意识、自觉履行调解协议具有积极的意义。另外还可能规定,调解协议达成后的一定期限里,当事人放弃诉讼权利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力。

人民调解法的即将出台,会为我国自古就有的乡治调解、宗族调解、行会调解、亲邻调解的法文化传统提供法律上的依据,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会将被西方国家称颂的“东方经验”发扬并完善。

结语

我国幅员辽阔,大部分地区为农村,刑事和解在乡村地区的广泛存在有其现实原因。乡村的刑事和解应针对轻微刑事案件、过失犯罪案件和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采取协商合作的解决方式。在这种纠纷解决方式中,应当考虑当地的传统和习惯,发挥当地宗教或村规习俗的作用,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修复受损的社会关系。在追求创造和谐的当今社会,刑事和解无疑能为我们解决某些刑事案件提供理想的做法。

【注释】

[1]在为《广西省象县东南乡花篮瑶社会组织》一书所写的“编后记”中将这类人称为“村里的能人”,贺雪峰在其《新乡土中国》一书将这类人称为“大社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