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德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9 23:07: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专德育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心理健康问题困扰着当今中专生。当今中专生的精神面貌呈现出新特点:基础知识较差,学习能力不高,行为习惯不良的学生较多;特别生活背景如离异家庭、困难家庭较多;心理健康不良的较多。如今的中专生心理健康问题多表现为心理发展不平横,如:性格孤僻、怪异;情感脆弱易变,意志不够坚强;缺乏合作精神,以自我为中心;爱与老师顶牛、爱钻牛角尖;不能接受老师家长的批评与指导;对他人缺乏同情心、爱心:甚至叛逆等等。叛逆心理是一种反常的情感体验和行为倾向,通常表现为情感的对立、抗衡和情绪上的嫌恶、不满。叛逆心理是这一时期学生的一个鲜明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
我从事班主任工作三年了,我遇到过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记得一个女生一夜未归家,父母找她急的如热锅蚂蚁,结果这个女生没事人一样清晨来上学。经过我细心的思想工作,才吐露实情。原来她花钱请了一个男生在外面过夜。后来我追问她怎么想的,这样糊涂。她回答父母管她太严,什么也不让她做,她就故意做给父母看的。一个花季少女就为了和父母赌气,就这样糟蹋自己。这一时期的心理状态将直接导致普遍的厌学、弃学。
1.2基础知识水平低也困扰着当今中专生。如今的中专生成绩太差,底子太薄。有一次一名计算机老师讲程序,其中涉及到2的平方。结果一个学生问老师,2的肩膀上那个2是干什么的。听起来是笑谈,也确实有一些时日成为了笑谈,可是笑谈之后却是一种浓浓的担忧。还有一个老师讲,在讲宪法修改程序时,他们班的学生竟然分辨不出1/2和2/3哪个数字更大一些。而和他们讲国家政治制度,他们更是如听天书。这样的学习底子,要怎么接受中专的教育呢?
1.3思想僵化,精神世界匮乏。现在的大多数中专生把睡眠时间改在上课,把休闲时间全部砸在了网吧里。网吧成了他们的第二课堂。那种良莠不齐的环境,正慢慢的腐蚀着中专生的精神和思想。另一部分学生上课不睡觉,却带着耳机听音乐,或者拿着手机打游戏。好像游戏和歌曲就是他们全部的生命价值。很多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经完全变形,甚至扭曲。一次讲职业道德的课上,我问大家你们的兴趣是什么?结果全班四十几名学生异口同声的说“玩”。
2现在的教材版本已经不再适应变化现在的中专德育教学使用的课本还是《职业道德》、《法律基础知识》、《哲学》和《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生涩的哲学理论和枯燥的政治语言让学生对德育课提不起兴趣。再加上高考和认定考试根本没有一个道德标准,没有考核做约束,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更淡了。
以上问题的出现必然要求职业学校德育课的改革。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德育教学的老师更应该深深的思考,德育教学的改革应该如何进行?
2.1教学要以中、下学生为主要对象。以前听过很多老师讲观摩课、示范课。可总有个感觉,那就是老师总是提问一些学习拔尖的学生,借以展示学生的掌握情况和学习状态。不可否认,这样做的目的很容易达到,然而一个班级拔尖的学生只占少数,甚至少之又少。
按照“正态分布”理论,学生群体中,上、中、下学习成绩层次的存在是正常的,也是永远存在的。所以在教学中,我们绝不能忽视中、下学生。在我们中专学校,班级里能排在上的学生凤毛麟角,大多数还都是中、下学生。作为德育老师,无论从语言组织上,还是教学环节的安排上,都要以他们为主。积极的调动起他们的兴趣,才是最重要的。
2.2必须变灌输德育为主体德育。古时候大禹治水采用了疏导的方法,现在的德育教育也完全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当今的学生逆反心理非常强,如果在德育课上你告诉他什么不该做,什么该做,他可能恰恰反着去做。但如果你能通过一些手段,例如设立情境去启发他,让他自己感受到错误。那么,他对于这方面的判断将更准确一些,记忆会更深刻一些。
2.3翻新教材,使教材向浅显深蕴发展。当前职业中专所引用的德育教材版本老旧,期中经过几次改版。一方面,从内容上看这套教材偏重于理论研究,而缺少了吸引中专学生注意力的内容。并且有很多内容没能做到与时俱进。另一方面,从德育教学的要求看,这套教材缺少接近当今学生实际的东西。现在的中专生缺乏团结合作精神、缺乏爱心和同情心,更谈不上尊重他人,热爱集体。所以中专的德育教学应向提高道德素养方向偏移。
2.4教师自身德育水平的提高。俗话说的好,言传不如身教。我们每位德育课老师都要加深自身的德育素质和修养。如今有些老师受腐朽思潮的影响,都把眼睛盯在了利益上,而忽视了自己言行对学生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学生,正是形成比较稳定的价值观、世界观的时候,而他们对世界有着自己独到的认识,尤其对老师更加的注意。这个时候老师的不良行为和不道德的举动将给学生带来非常大的伤害,因此老师的德育水平直接影响德育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细雨巧润百花红》.辽海出版社
[2]《教学微格研究》.天津教育出版社
篇2
1.1根据所教的专业合理调整教学内容
中职语文教学与普通语文教学的不同之处在于除了基础模块之外,还包括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而中职语文教材并未根据专业这项不同的教学内容来设置安排,因此这种“统一式”的教材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无法突出学生的专业内容。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学会适当的取舍,对于不符合本专业学生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中职语文教学的重点是突出专业的特色,在平时的课堂当中老师应注意着重突出这一点,以实用为主对于教材中不合理的设计可以直接跳过并加入自己根据学生专业安排的新内容。中职教育所涉及到的专业过于广泛,教育部门所制定的教材难以协调所有专业,因此老师的自主灵活性应适当的发挥,保证语文课堂的实用性和专业性。
1.2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以老师作为学习的中心,学生根据老师的教学方式进行学习,跟随老师的步伐。这样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限制了学生的发展,而这也是语文教育无法实现与专业相结合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须强调学生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学生选择专业的依据,学生为了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必须激发自己的潜能,找准自己的方向。而老师就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活动,真正实现教学与专业的结合。
1.3重视中职语文教学的作用
目前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语文不受到重视,不论是在普通教育当中还是在职业教育当中,而这种现象的存在为语文教学与专业相结合的道路又增添了一道障碍。抛开普通教育不说,中职教育的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学会一技之长,能够将自己的专业运用到生活中,因此语文教学的作用是其他的学科所无法替代的,社会的发展和实践的证明语文是帮助学生走向社会,学会与人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而要提高语文的教学地位,需要学校和老师的共同努力,将语文作为教学的重点目标,从行动上让学生加强对语文的重视,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学会与人沟通交流的基本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2.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相结合的意义
2.1实现职教的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与普通教育当中着重培养基础知识和能力相比,职业教育更具有专业性和实用性。而通过语文教学与专业的结合,能够帮助学生尽快的适应社会,构建清晰明了的知识框架,今后一旦走入社会能够学有所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目前的教育体制而言,理论与实践完全脱轨,学生空有一身丰富的理论知识,却没有动手的能力,这样的“书呆子”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注定将要被淘汰。而如果实现了语文教学与专业的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实现自身的综合发展,成为实用型的人才。
2.2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提高职教的地位
在我国的教育制度当中,职教一直不受重视,关键原因之一在于与普通教育相比较,职教所培养出来的真正的人才比较少。因此职教的地位比较低。而若想改变这种局面首先就必须发挥职教对社会的作用,培养出真正的人才。通过教学与专业的结合,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进而推动职业教育走上正轨,提高职业教育在教育体制中的地位。就目前而言,想要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并驾齐驱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努力逐渐改变人们对职教的看法,让其真正发挥作用。
2.3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储备
篇3
关键词:房屋产权流转制度问题对策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特别是现在农村里大量的人涌向城市。这样就造成太多的房屋闲置下来,没有得到合理的使用。一边是城里拥挤不堪没房可用,一边是农村大量的房屋闲置下来,无人去住。
在这种情况之下就出现了房屋产权流转制度,所谓房屋产权流转制度是指有一定价值的房屋与无形资产遵循有偿转让的原则,让产权在不同主体之间转移和交换。它的主要特点就是流动性和可交易性。这样就可以让闲置房屋得到合理的使用,并得到一定的收益。
随着产权流转制度的出现,确实推动了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快速进步,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不少负面的问题。为此,必须针对已经暴露的问题尽快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让房屋产权流转制度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奠定稳定的基础。
二、房屋产权流转制度的问题
房屋产权流转制度自从颁布使用以来,虽然带来了很多明显的优势,但通过实践也体现出不足之处。
1、立法的层次过低
产权流转制度虽然出台并实施,但它毕竟只是一个流转的办法,在使用中的效力比较低且远远低于那些大法,如《物权法》等。虽然这个制度在很多方面还是比较具体化和细化,但如果作为法律来使用的话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至少威力上还远远不够。
作为一种流转的办法,出台的过程中远不如各种大法那么严谨,其权威性也相对较小。同时,一个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欠缺周全的考虑,缺少调整和内容以及效力等方方面面。
2、房地产权没有统一
在我国的房屋产权的统一上面,大都采取的是房屋和土地分开设置,要统一不动产的登记目标远远不达标。房屋产权和土地的归属分设,为房屋的拥有人登记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还会造成一些资源的浪费。
房屋产权流转制度因为法律层次和行政管理体制的原因,根本就无法做到不动产登记的统一,这都需要更进一步立法来解决。
3、赔偿不明确
对于房屋产权流转制度里规定和《物权法》一样,如果因为登记单位在办理业务的时候导致出错,那么登记单位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对这个承担责任模棱两可,到底是登记单位赔偿还是国家赔偿,这些都没有明确出来。在这个赔偿上也应该立法明确的将清楚,究竟应该如何解决做一个合理全面的方法。
4、交易的各个环节还需要完善
现在很多人对产权流转还不了解,所以导致产权市场还很小,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来壮大交易市场才行。
而且产权交易的每一个环节,受到多方面的人为或者非人为的影响,导致最终提供的资产评估值和真实的价值偏差较大,不能准确的反映其真实流转情况。这样下去,会误导一些人对产权流转制度的认识,造成一些误会出现。
三、解决房屋产权流转制度问题的对策
找出了流转制度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还必须要给出合理可行的解决办法才行。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房屋产权流转制度更加完善。让产权的交易更加广泛,流通也就会更加快速。
1、观念上必须创新
必须加强观念的创新,为产权流转制度的交易和流动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房屋产权流转制度自出台以来经过很多风风雨雨,也从不同程度上体现出其优越性,但许多人对过去的产权思想留恋,导致流转的思想还相对混乱,这就也导致操作上出现屡屡的失误。
很多人的思想还停留在过去产权制度上,紧紧抓住房屋产权流转制度中出现的一点问题不放。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采用市场经济的方式经营产权,用市场与竞争来实现产权的流转和交易。
2、必须全面彻底地走向市场化
要真正的实现产权的特征即流动和交易,就必须明白产权流转对象之间的收益性和交易性,做到有的放矢。在流转的时候,要运用市场经济评估方式对房屋产权进行评估价值,采用市场交易的等价和有偿原则进行交易。也只有采取这种方式流转,才能推动产权拥有者的积极,才能加大流转制度的普遍推广。
很多人对于流转的市场化担忧,担心会出现负面的影响。但必须从多方去看,合理综合的流转不仅不会造成负面影响,反而可以加快机构优化提高经济效益。
3、规范交易的行为
要让产权流传走向市场化就必须发展产权的市场,规范交易的行为。首先要国家出面管控,尽快出台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进行监督和掌控。其次是要建立一些服务于产权流转的中介机构,让房屋产权流转步入到正规化和职业化。最后是建立各种各样的流转市场,这样更方便于产权流转的交易。
对于措施上还要从各个方面考虑,要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情况去实施。对于房屋产权的流转制度,既要顾全大局还要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不能照搬照套,纸上谈兵。
四、结束语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房屋产权流转制度必须行使才能遏制资源的流失。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理性的去看待房屋产权流转制度,抛弃固有的经验与陈旧的规定,才能走出一条新路子。
我们应该理性的意识到实行房屋产权流转制度是必然的趋势,虽然有一些问题存在,但我们应该顺应历史的潮流,发现已经出现的和潜在的问题,综合实际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对策,推进建立和谐社会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徐凤真.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2]高杰.我国房屋产权流转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魏奇光.中国土地资源权利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篇4
关键词:审美;审丑;转型
现象界的美丑间关系是相对的,早在庄子《齐物论》中就说过:“厉与西施,道通为一”。而且现象界的美丑是可以转化的,“贵珠出于贱蚌,美玉出于丑璞。”老子认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也”。现实丑可以进入艺术里,能被艺术美接纳;莱辛在《拉奥孔》中也提出“丑可以入诗”的见解。艺术美可以接纳与消解现实丑。艺术对丑的接纳是艺术传达本身的需要,更是人类自身的需求。人们对丑的接纳是人类发展自我的必然。现实丑可以成为创造艺术美的源泉。丑的存在,不在于它自身,而在于它可以激发人类追求更高的美。审美需要品位,审丑需要勇气!悲剧之所以有震撼力,是因为它把美好的东西毁坏给人看。但也只有怀着良知的人,才能被打动,在悲愤和泪水中替人叹息、追悔,并暗自期许不要重蹈覆辙。
当今社会,那些给人们带来不快甚至反感以致深恶痛绝的审丑作品势头迅猛地发展起来了。丑可以陪衬美,丑可以化为美,现实丑一旦进入艺术中,它就作为一种审美对象进入了审美领域,审丑实际上就意味着审美。对审丑者来说,需要理解和感悟,本能地把丑排斥在自己的审美情感之外,去超越自我和超越现实丑本身。譬如我们在欣赏集现实丑于一体的《金瓶梅》时,要从作品中粗鄙低劣的人物中看到现实的丑,从中受到启发教育,达到积极认识肯定的存在。这实际上也是审丑的终极目的。审丑艺术以表现丑怪的事物为主题,通过种种反传统的具有变形特征和更强烈的冲击力的表现方式强化批判现实和表现自我的力度。罗丹著名雕塑《欧米哀尔》中的年老色衰、干瘪丑陋的“老妓”,通过艺术的手法,变成了“丑得如此精美”的艺术品。此种丑的形象就取得了美的属性,包含有积极的意义。但审丑的美学意义是有限的,不能以审丑来代替审美。真实的生活是真善美与假丑恶共存的,我们应以正确的审美态度去审视、选择、提炼、改造审丑。以开放的美学原则进行解读。我们要摈弃那些仅仅以刺激生理感官为目的,将生活中原生的丑的形态自然主义地、裸地展示出来,只是假借艺术之名,实际上对社会造成危害的没有审美价值的丑艺术。颓废不是审美。
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国门的打开,人不再是中的一个政治符号,无须每一个人都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对象和代言人,学习工作前无须再背诵语录。人的主体性得到了空前的弘扬。社会的世俗化使丑的表现获得了某种合法性和独立性,与“审美”相对立的“审丑”有时甚至是一些人反崇高或躲避崇高的一种方式,丑的描写是人的感性解放的一部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人的精神领域出现茫然失措状态,在骚动变幻和疑问迭生的社会现实面前,小学一年级的小孩也常冒出一句“郁闷死了”。在无新的精神信仰的情况下,青年人反传统的社会行为由然产生。西方文学艺术对丑的描写和表现,西方文论中的审丑理论,都对在火光中奔跑,急于吸收营养的中国文学创作和批评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刺激和影响。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审丑本质与对象也产生了一些显著的变化――从对“畸形人”的刻画转移到对“边缘人”的描写。文学作品也从对传统的“畸形人”――葛朗苔、西门庆、白骨精、严监生等的审丑转到“边缘人”的审丑。如王朔《顽主》等系列小说中的典型――于观、石岜,丁建、张明等,这些人物无视法律道德等社会约束机制,想干吗就干吗,总是假正经,一派正人君子风度,而且努力把自己搁置于社会体制之外,像一个新的生活方式的立法者。贾平凹的散文《闲人》中的闲人:闲人钱不多,可闲人不珍贵钱,所以总显得有钱;闲人朋友很多,有的是在厕所撒尿里就交上了;闲人也有文化,知道弗洛伊德、毕加索;闲人不断有姑娘相伴,但大龄了仍未婚。这些“边缘人”都以独特的个性触犯着社会规范,享受一种调皮戏诡的快乐。
董小玉在《论当今文学创作中审美与审丑的失衡》中提出了“化丑为美”的关键在于创作主体的审美导向的创见性观点。文中列举了先锋小说的种种“审丑的范式”:1、对人物活动的肮脏环境的展览,2、对人物身体与精神的病态的描绘,3、对暴力、流血场面情有独钟的展示,4、对性的观赏式裸呈,5、对祖辈的挖苦和嘲弄。他认为先锋作家的审丑观带有否定一切、怀疑一切的特质,当今一批作家审视与扫描的是丑的东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私生活的曝光,人的兽性、欲望的展示以及存在的荒诞上,北村的精神迷津,格非的智慧迷宫,余华的人性寓言,苏童的欲望之流,孙甘露的故弄玄虚,文本中的冷酷性,反人情味的叙述格调,作家们反审美的价值理念、思维水平和叙述方式使得他们的小说文本中包涵了巨大的否定关系。种种丑的现象在他们极端色彩的文本叙述中,均显现出与他人和社会存在迥然相异的独立性,审丑导致了文学的反叛性和否定性。这种品味丑、欣赏丑的做法,易于把人误引入绝望与虚无。“面对文学创作中审美与审丑的失衡,作家应当在大众生活中去开掘人的时代意识,以及美好的理想信念,为人类提供一种新的精神高度,以唤起读者对真、善、美的渴望与追求。”审丑文艺不能是人类感性的片面畸形发展。我们不能只在伦敦桥倒塌以后,在漂浮着“空瓶子、面包纸、丝手帕、卡纸盒与香烟头”的泰吾士河上寻找艾略特的衰朽颓废的精神荒原,不能在精神“废都”里一天天无聊地等待戈多,不能只通过山上小屋的窗户偷窥黄泥街上的古街、破宅、乞丐与腐尸。审丑不只是扮演魔鬼的角色,在摧毁旧的理性时,它应为重建新的价值伦理,为世纪文学的逆转作出贡献。
篇5
关键词:学术论文,转述动词
1. 转述动词及其分类
转述动词指在陈述相关事实和阐释观点时所使用的动词。在英语学术语篇的转述结构中,转述动词作为传递相关信息的转述标记,具有预示和支配语篇意义的功能。转述动词的恰当使用能够使作者有效地将自己的论述和已有的研究成果联系起来,从而使得自己的论述更具有说服力。Hyland(2002)根据所转述的动作类型,将转述动词分为三类:研究型转述动词(表示研究的结果或过程),其中,研究结果类型又进一步分为叙实、反叙实和非叙实三小类;认知型转述动词(主要与心理过程有关),进一步分为积极,批评、迟疑和中立四小类;话语型转述动词(与话语表述有关),可以再分为三种类型:怀疑、确信和反对。
2. 实例分析
本文在对转述动词进行分析时采用了Hyland提出的转述动词分类框架,分别从CNKI和PQDT选取4篇学术论文中的文献综述部分,建立两个小型语料库,即中国学者学术期刊语料库(CEJ)和国际学者学术期刊语料库(IEJ),由于这两个语料库库存相近,因此可比性比较大。笔者首先从这些语料中统计出转述动词出现的总量,其次分别统计出中国学者和外国学者使用转述动词的次数,并将这些动词进行分类整理,得出相关数据。
由数据整理所得,CEJ中转述动词的出现次数为52次,IEJ中转述动词的出现次数为64次,中外学者在撰写学术论文时使用的转述动词数量差别不大。在CEJ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转述动词分别是point out,believe,define,indicate,prove,refer to 和 so on;在IEJ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转述动词分别是define,state,note,argue,view,acknowledge,refer to 和 so on。结果表明,在这11个转述动词中,有些转述动词在两个子库中都出现过,比如 “refer to”和“point out”。
而且,CEJ与IEJ中转述动词的分布情况也相类似: 话语性动词占主导地位( CEJ 中占28%,IEJ 为41%),高频词也以话语性动词为主,如 point out,define,state,note和argue;其次是研究性动词(CEJ 中占11%,IEJ 为9% );认知性动词出现频率最低,分别为6%和5%。转述动词的这一使用情况与应用语言学的学科图式是密切相关的,因为作者选择的语料库是关于跨文化交际的,它属于软学科,这一学科通常以论证为主,来理解社会中的各种复杂关系和问题。而话语性动词的大量使用不仅是推动论证展开的有力工具,还是作者巧妙地使用言辞来阐明观点,表达个人立场的一种重要方式。
2.1 研究性转述动词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对于中国学者来说,用来描述过程的转述动词使用的情况较多,而用来描述研究结果的转述动词则较少。另外,尽管作者可以通过反叙实性转述动词的使用来表示对他人研究成果的异议,并树立自己的立场,但是中国学者和国际学者都很少使用这些动词来挑战、质疑他人的论点,因此,此类动词在CEJ和IEJ中仅出现2次。
2.2 认知性转述动词
通过分析可知,认知类转述动词所占比例较小,而且中国学者在表达自己对被引述内容的态度时多选择模棱两可的试探类动词,积极的认知动词使用较少,没有使用批评动词。这恰恰说明了Carson and Nelson(1996)的结论,他们发现中国学生经常避免直接批评同伴的论点,也不会直接给出有效的反馈信息。这一特点主要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在内部交流时更倾向于相互协作,而不是向对方提出有挑战性的、质疑性的问题。因此,受这种环境的影响,中国学者在汇报学术成果时往往会显露出中庸的立场。
2.3 话语性转述动词
在本研究中,话语性转述动词所占的比例最大。在CEJ和IEJ中都用了state,discuss和note等词来表达自己对于被转述内容的态度,如叙实或非叙实。另外,作者常用一类动词(如question等)来表示对被引述内容的反对态度,这类动词可用来表达作者异于被转述者的意见或主张,但是作者在使用此类动词时显得较为谨慎,如IEJ中仅使用1次,而CEJ中没有此种用法。这些话语性动词的使用有助于读者更清楚地了解作者或被转述者的立场态度。
2.4 小结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学术论文的转述动词暗含了作者的立场、观点和态度。所以,翻译转述动词时,不能只看这些词语的本身, 要通读全文并充分理解作者对各个转述内容的态度。
3. 结语
在学术论文中, 转述动词数量众多、种类多样、感彩丰富。本文只是介绍和讨论了其中很少的一部分。通过对比分析中国学者和国际学者英语学术语篇中转述动词的使用情况,本研究发现,中国学者通过使用不同类型的转述动词来引用他人观点,以构建个人的学术认识,显示出其对学科知识的熟悉程度;而且,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学者更倾向于使用不确定的、怀疑的或中立的转述动词来转述他人的论点,在评价他人观点或是陈述个人观点时,则倾向于使用温和的语气。
转述动词的恰当使用能够使作者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本研究通过语料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将有助于中国学者了解学术语篇中转述动词的使用特征,从而增强其对学术语篇应用的驾驭能力。(作者单位:长安大学)
参考文献
[1]Carson, J. and Nelson, G. 'Chinese students' perception of ESL peer response group interaction.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1996 (5) : 1-19.
[2]Hyland, K. Activity and Evaluation: Reporting Practices in Academic Writing∥In J. Flowerdew ( ed. ), Academic Discourse. Sydney: Pearson Education, 2002: 115-131.
篇6
论文关键词:词汇教学 跨文化意识 文化背景
一、跨文化教育的意义
随着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扩大,使得英语在国际交流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培养英语综合素养不仅依靠听、说、读、写,还要从潜意识里进行英语国家文化的教育。文化意识被作为和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并重的一大板块,受到了空前的重视。任何一种语言的功能都是用于交际的,中专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英语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他们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仅仅学会一门外语的语音、语法规则和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并不意味着学会了这门外语能顺利地进行交际,文化意识才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因此,英语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语言教学向学生传授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和文化背景等,同时增强学生对两种文化的比较能力,以便提高学生对两种文化的比较鉴别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在词汇教学中导入文化知识
语言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文化生活的工具。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学习其中所蕴含的文化知识。
1.利用两种语言中词汇的共通性来学习。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各民族在语言中表现出的文化也是相通的。例如,凡与喜庆、吉祥、热闹等有关的事物,汉语中都用“红”来表示。比如,节日里挂的“红灯笼”、结婚时贴的“红喜字”、新娘穿的“红嫁衣”;表示顺利和成功时的“开门红”、“红榜”等。英语里的red也表示庆祝。如redletterdays(纪念日,喜庆的日子)、rolltheredcarpetforsb(隆重欢迎某人)等。
2.对于字面意义相同的词语进行文化比较,理解其文化差异。
例如farmer和peasant在汉语中都是指农民,但在英语中两者的经济状况和所受文化教育却是不同的。英国人把农民叫farmer,主要是本人,也可雇几个人,是中农或富农。peasant则认为是较穷,觋在欧洲几乎没有famr er认为自己是peasant了。再比如,英语中的亲属称谓词比汉语少得多,一个cousin涵盖了“堂(表)兄弟,堂(表)姐妹”等几种关系。
3.利用习语进行文化渗透。
英语语言源远流长,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习语。其含义往往与字面意思相去甚远。在教学中,如果能对其产生的文化背景加以解释,既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也会提高学习效率。比如Raincatsanddogs.这一习语的意思是大雨滂沱。它起源于中世纪。那时的欧洲人相信猫狗有神奇的魔力。与暴风雨有极大的关系。猫象征倾盆而下的大雨,狗则象征与之伴随的强风。
4.通过俚语学习,了解英语文化。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最多的也最流行的语言就是俚语了。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交际。所以,适当的俚语学习对学生掌握英语这门语言是大有帮助的。例如pullingone’Sleg看起来很容易令人联想到中文里的“拖后腿”,不过它却是开玩笑的意思。美国人完全无法把pullone’sleg和“拖后腿”联系起来,他们用oneup(把某人绊倒)来形容“拖后腿”这样的做法。
5.加强文化背景的学习。
由于各民族不同的历史进程和思维习惯,赋予了不同文化的风格和传统。克服词汇困难可以查字典,但逾越文化障碍只能依赖对文化环境的了解。如英美国家,therich是相对thepoor来说的,therich连接着剥削、堕落、狠心和庸俗等概念。这至少可以追溯到狄更斯的时代。therich可能引起人们的妒忌,但不会引起人们的喜欢和羡慕。比较起来,prosperous就没有这个问题,因为含有共同分享的意思。因此表示人们生活“富起来”,翻译成getrich,会给外国友人带来误解和不良反应。
三、利用教材内容,进行文化输入
中专英语教材的内容涉及到问候、称呼、介绍、问路、学校、购物、就餐、交通、环境、人物介绍、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内容。在向学生介绍一些文化背景知识的同时,要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异同点。例如在讲“问候“一课时,既要向学生说明英语和汉语的相同之处,也要点明不同的地方。初次见面,英语一般要说I’m glad/pleasedtomeetyou。汉语中也有“幸会,幸会!”的说法。英美国家的人中常用的招呼语有Goodmorning.Howareyou?Hello!在中国有些人则还保留着“吃过了吗?你上哪儿去?”等没有任何用意和目的的客套话,但却会引起外国人的反感,认为干涉了他们的私生活。我国学者胡文仲指出“文化错误,即对英美人士来说不妥或不能接受的语言或行为比语法错误更加使他们不安。”.
四、因材施教,组织丰富的课外文化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
篇7
2007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要积极聘请国外学者和专家来华从事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工作,鼓励和支持留学回国人员用英语讲授专业课程,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能力。实行双语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世界科技最新成果,并加快高校与国际接轨的步伐。《语言学概论》课程是一门普通语言学方面的基础理论课,是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内容涉及多种语言现象和语言事实,介绍了世界语言的内部结构及其演变规律,总结了世界语言的总的特点。普通语言学建立于19世纪初叶,主要是在印欧语系诸语言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要想获得更多的语言研究成果,人们必须与国外语言学界有广泛的接触,了解世界最新科研动态,这势必要有更高的外语水平。通过双语教学,可以提高师生的外语口语水平,同时还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因此,中文专业《语言学概论》进行双语教学符合时代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和院校发展的需要。
一、中文专业《语言学概论》课程双语教学的现状
按照国际标准,双语教学指的是采用了外语原版教材并且外语授课课时达到该课程课时的50%以上的教学方式。双语教学的基本内容就是将母语以外的另一种语言直接应用于语言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的教学,使第二语言的学习和各学科知识的获得同步。在双语教学中,学科知识的获得是主要目的,同时也是给学习者创造学习和使用第二语言的空间,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能够尽可能多地使用需要他们掌握的第二语言,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同时使用母语和第二语言进行思维,能够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切换,使他们具有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并树立跨文化意识。但据我们调查得知,河南省高校中文相关专业的《语言学概论》课程双语教学的很少,且也不完全是英语授课时数占总课时的50%以上;也就是说,双语教学对教师的外语口语能力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对许多高校教师来说,用流利纯正的外语授课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非英语专业的教师,他们的英语笔试成绩普遍很好,但听说能力没有跟上,大都停留在“哑巴英语”水平上。中文专业的学生在高中时读的文科,英语学的很好。他们也认为双语教学能使自己在学习专业的同时,提高英语水平,提高英语在本专业的应用能力。我们通过对我院中文系200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概论》课程尝试双语教学时发现,原本抽象难懂的语言理论,课堂上兼用英语授课,除了部分听说水平好的学生听课没有困难外,大部分学生感到相当吃力,自然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目前,在全国所有的本科高校中,为了应对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几乎都在大力提倡双语教学,但大多是盲目的,或者说是简单地照般西方的教育,没有根据我国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能够提高教学质量的管理模式,不能有效地调动有条件进行双语教学教师的积极性和开拓创新精神。
二、对加强《语言学概论》课程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1.学校管理部门科学管理,积极扶持,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双语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可以说我国高等学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历史很短,仍处于摸索阶段。这就要求管理层积极探索进行科学管理,提高双语教学教师的积极性。双语教学要求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有些高校要求双语教师必须持有英语六级证书或有一年以上的出国经历,这种要求本身无可非议,但问题是通过英语六级就能用英语讲授非英语专业的专业课程吗?我国高等院校外语系教师有出国经历的也是少数,可他们中绝大部分仍然能上好自己的专业课。我们认为解决教师外语口语表达问题的方法是利用外教资源,请外籍教师对双语教师进行培训,帮助他们提高口语表达能力,逐步达到能熟练用外语授课。就《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材而言,英语专业的学生使用北京大学胡壮麟等先生主编的英文版《语言学教程》就有困难,如果要求中文专业学生使用外语原版语言学教材就不符合我国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是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了解教学效果,推动教学改革的有力手段,因此,学校管理部门应建立一套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多方面加强管理,以期提高双语课程的教学质量,让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知识得到同步提高。有的高校以文件形式规范双语教学模式,让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的外语水平、教学方法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这样就不仅解决了一刀切带来的问题,也提高了双语教师的积极性。高校管理部门要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双语教学管理模式,能在宏观上把握双语教学的本质和目的,微观上指导双语教师的教学实践。
2.教师积极开展双语教学研究,灵活使用教学方法,采取多样化的双语教学和考核方式。合格的双语教学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很强的英语授课能力。目前我国双语教学的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英语口语不好,发音不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主动寻求本校外教的帮助,加强英语听说训练,尽快提高自己的英语听说水平,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课堂上,针对语言学课程抽象难懂的特点,合理使用中英文授课比例,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在下次上新课前,要用简单的英语复述上一次所讲的内容,帮助学生对上一次所学内容进行理解和梳理。教师要深入研究如何使用教材,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目前,英文版的《语言学概论》教材难度较大,教师可以自编简易英文教材,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将专业术语采用中英文对照形式制成课件,尽可能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使学生能够真正愿意接受双语教学,最终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些特别难懂的章节,比如“语言的机制”,不妨全部用汉语讲解,让学生课后结合中英文教材慢慢消化。对学生的考核,除了期末英语试题占一定比例外,平时在课堂上师生互动,通过英语提问,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用英语就有关问题进行简短演说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
3.学生提高对双语教学的认识,积极主动参与,转变学习方法和手段。高校实行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能够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为学生将来参加国际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可是我国中小学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是以应试为最终目的,这就造成了大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较强,听说没有跟上的局面。高校对有关专业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学生既感到新奇,又难以适应,尤其是农村的学生。因此,中文各专业的部分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产生了怀疑。在大力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今天,大学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推行双语教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势所趋。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在未来的国际竞争和交流中有更强的实力。课前,学生要预习英文教材,识记一些有关语言学术语的英文名称;课堂上,学生要排除畏难情绪,满腔热情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配合教师的双语教学,培养自己课堂上用英语对语言学知识进行思维的习惯;课后,尝试对学过的章节进行英语小结。学生也可在课余时间用英语就语言学问题展开讨论。通过以上方法和手段,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专业英语写作水平都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三、结语
篇8
关键词:语文学习方式 语文能力 思维导图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修订稿)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笔者认为,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得到转变,首先应该是教师去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和启发,要求学生注重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养成“自我学习”的良好习惯;善于发挥小组学习、集体讨论的群体作用,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丰富语言的积累,丰厚自己的底蕴,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一、“自主、合作、探究”的内涵解读
自主学习。学生要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尤其学习语文,当老师给出一定的方法时,学生应该自己通过工具书去识字、书写,自己读书并写读书札记,自己学会阅读和写作。正如新课程标准提倡的:“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得到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合作学习。“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生还应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合作讨论、交流等。教师应该运用正确的方式力争让每位同学面对所需交流的问题、任务,积极参与进来,沟通、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在一种立体化、多层次、网络式的学习模式中以求提高。
探究学习。探求是人类的本能,求知欲是人类本性中最大的驱动力之一。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分享学习的成功、快乐,学生不但会真正了解他人参与学习的心境,关注他人的学习情感,而且自己也能产生轻松、愉悦的情感,从而提高主动参与的意识。可见,探究学习正是适应人类的探求本能,发展每个人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实到语文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在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但在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这些新的学习方式时,教师应注意研究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语文的特点;了解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要善于想象、质疑和创新。因为这是一个能更好地挖掘学生智力潜能、提升思考能力和启动学生的记忆、组织、创造意识的有效方法。
二、借助思维导图,加强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内在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找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内在推动力,即学生自身对语文能力的认识和语文学习兴趣的养成。语文能力是一种认知能力,对所接触的语文信息,学生要储存、加工和提取。而这种能力的培养、锻炼和提高,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直观、简单、有趣的思维工具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思维导图提供思维的“全景图”,可以使人的思维从焦点问题出发,在不同的分支上无限地发散和延伸,从而突破收敛性思维的束缚,激发出灵感的火花,产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方案。思维导图的优势在于学生利于思考、探究和联想,把知识进行组合、联系,采用发散性思维,突破思维定势,进行知识创新。而这也正是语文能力培养中非常需要的,学生在自我、合作、探究学习时迫切需要这些能力的训练。
三、思维导图在语文学习各个领域中的运用
汉字的正音、正形、正意是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学生学习的目标是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但汉字字音相同、字形字义相近者数量繁多,采用传统的学习方法,死记硬背,学生就会觉得枯燥乏味。而应用思维导图就会借助图片把汉字化静为动,把静止、繁琐的汉字形象化、简单化,让学生在一种新鲜的感觉中学习。如对以下、、这些象形文字的学习,不仅能帮助学生有效理解和记忆汉字的字音、字形、字义,同时也会激发学生去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史的兴趣。
学生学习词语时习惯就词论词,很难进行积累,而思维导图强调学生思想发展过程的多向性、综合性和跳跃性。用思维导图学习词语时,学生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让思绪任意驰骋。比如在学习成语时,由“快心满意”想到“意到笔随,快心遂意;以快言论;能言快说;眼明手快;心如刀锉;爽心豁目;额蹙心痛;羊体嵇心”等等。这个过程是在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解决问题,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同时激发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进一步提高其词语学习的能力。
学生在课内外已经接受了很多知识,要让学生将多种信息和所学目标有机联系起来,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句子。如果运用思维导图,就能够利用形象思维把学生带到有意义的语境中,激发学生创造的强烈愿望,使其发挥想象力进行造句,从而成功地完成知识的迁移与技能运用。如刚刚学了“刻舟求剑”这个成语,老师把画面和出处出示给学生后,让其联系自己的生活及学习实际造出更精彩的句子。
在阅读中运用思维导图分析,能使困难、复杂的内容非常清晰、系统地突显出来,因而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阅读材料内容,更容易地组织和记住所读材料。阅读教学中,将阅读材料中最重要的信息进行组织整理,并用自己的语言将它转换成系列图式的形式,使概念之间形成体系和层次,并能方便交互,这能帮助我们迅速把握整个文章的意思,顺利答题。例如,在学习《景泰蓝的制作》一文时,最重要的是理清说明顺序,如果给这一课建立了导图,如景泰蓝的制作有六大工序:制胎掐丝点蓝烧蓝打磨镀金。然后依此去学习重点,掌握起来就轻松多了。语文学习中的阅读量大,而且阅读是解答其他类型题目的基础,例如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甚至材料作文中对材料的把握,阅读能力都是基础。
思维图式也有助于写作的练习。当作文给出话题或材料时,学生围绕其中心进行思考,把思维的火花及时记录下来,然后小组交流,教师给予客观指导,这整个过程正是思维导图的形象再现,同学们针对一个问题在头脑当中产生的思想以网状的形式记录下来。
学习完某些章节后,应该把相关知识组织成完整的系统框架,有系统的知识构架将有助于学生对学习到的知识 进行储存与复习。思维导图就是构建知识框架的很好的工具。思维导图能够通过节点和连线把由中心辐射出来的各种知识联系起来,把知识点连成知识块,把知识块连成知识网,避免知识在头脑中毫无头绪、杂乱无章地堆放。图式分析有助于建构学生的知识结构,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知识的主要内容框架,把新知识与已有知识进行整合。对学习的课程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通过整理和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对关键词和核心内容的查找可以更好地帮助老师和学生们,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将所学内容进一步地加以深化。使用思维导图,使考前复习资料只有一些整理好的图式,一目了然,以便于学生更加快捷高效地复习。
四、结语
新课标要求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而思维导图在优化语文学习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通过教师引导,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学生在课堂上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逐步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能够让学生在面对广博的语文知识时掌握科学而适用的方法,并充分挖掘出学生智力潜能,提升思考技巧,提高记忆力、组织力与创造力,进而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这种内在的动力存在了,新课标提倡的新的学习方式就会很快形成。
(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新课程改革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子课题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YXGHB0900。)
参考文献:
[1]董建春.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教育[J].教育探索,2001.
[2]托尼・巴赞.思维导图[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
[3]参见孟河银.思维导图在语文学习中的应用[EB/OL].省略/suibi/06033105.htm.
篇9
关键词:语文教学;进生;转化
引言:作为教师,我们是给学生灌注知识和灵感的源泉,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我们一定要把握好各个教学细节和时机。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灵感,更要平等的看待每一个学生,陶行知曾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我们不能只是看到一个孩子暂时的成绩,其实,每个学生都是可造之才,只是看我们作为教师的怎么样去指引。小学语文的教学,更是肩负着启发孩子的灵感并引导孩子们的创新思维这样的艰巨任务,让学生爱上学习,从而逐渐的完成后进生的转化。
一、语文教学过程中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1、 后进生思想阻滞,意志不够坚定。由于学习成绩不佳并且各个方面表现都不够突出,后进生经常受到同学和老师的轻视,导致他们自尊心受到伤害。常此以往的这种学习环境,造成了后进生心理上的叛逆和对学习的反感,丧失了努力学习的毅力和信心,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2、后进生缺乏上进心,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很多的后进生都缺乏强烈的学习目标和动机,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就算偶尔会对某些事物产生兴趣也只局限在某个狭隘的范围内,他们不能稳定持久的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这些都反映出了他们学习缺乏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欠缺努力进取的目标和动力。
3、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教育对孩子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心态。在家庭教育方面,有些家长虽然望子成龙盼女成风,但总是教子无方;有些家长对子女过度的溺爱,缺少严格的要求和教育,;更有甚者是父母太过失职;还有父母工作忙,爷爷奶奶隔代教育的缺陷难以克服。
二、小学语文教学对后进生转化的意义
1、后进生的转化可以帮助学生找到积极向上的自信。后进生在内心深处和本质上是想进步,他们也有渴求知识的欲望,但由于知识和思想的基础比较薄弱,逐渐导致他们对学习没有了兴趣,从而导致了自卑心理。此时,更是需要我们做教师的对其加以正确的引导,让他们产生积极向上的心态,从而找回对学习的自信。
2、理想的语文成绩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引导各个学生包括后进生在内的成绩和思想道德全面发展,是身为语文教师的重要责任之一。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要针对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后进生的问题,认真的分析后进生具体落后的原因,然后有的放矢地、对症下药做好其转化工作。在此过程中,后进生会重新找到自己的学习方向和方法,进而会努力在各个方面表现自己,完成自身多方面的发展。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实现后进生转化
1、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文化、教化的功能。小学是学生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而语文的学习好坏关系到孩子未来的学习和从事其它工作的基础。语文课标也强调语文是我们最重要的沟通工具,是我们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完美统一,更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下一番功夫,我们可以举一些故事性较强的例子,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让后进生逐渐产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后进生主动学习是对其转化必不可少的一步。
2、优等生、后进生平等对待。后进生一般都会或明或暗的对老师产生抵触和疏远的情绪,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与他们谈心的时候一定要真诚,要采取有效地方法消除他们的心理戒备并且培养其愿意接受的心理,这样的谈话才会起到应有的效果。当然,我们老师的真诚是要发自内心的、不是伪装出来的。平时教师应该注意接触后进生并施以关爱,和他们成为朋友,让后进生主动与我们亲近,从而为其转化和很好的相互了解打下基础。
3、教师要为后进生树立自信心每个学生都会有强烈的自尊心,当然后进生也不会例外。后进生之所以为后进生,往往是因为某件事或者某个原因给他们造成了阴影,从而才成为后进生,所以他们比一般的学生更敏感老师对他的态度。作为教师如果总是对后进生说:“你是班上成绩怎么这么差、为什么惹麻烦的总是你”等类似的言论,这样很容易就削弱他们的自信心、伤害他们的自尊。在我们的教学提问的过程中,多给他们留些简单的问题,增强他们的自信,并且给他们多一些鼓励,让他们在内心深处树立起一个信念——“我相信自己是可以的,语文成绩一定会提高。”
4、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学生与父母之间关系密切,朝夕相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生活行为习惯及思想道德都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高尔基曾说:“爱孩子,这是母鸡都会的事情.可要是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家长的一桩大事了,需要才能和全部的生活知识。”家访时,一定要让孩子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经常与教师保持良好的沟通,积极的配合教师的工作,共同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小结:苏霍姆林斯摹曾经说过:“从我手中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这种反差效应的教育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与众不同”的特殊现象,作为老师一定要细心的观察他们的状况,正确认识他们,给他们如春风般的师爱,让这些迟开的“祖国花朵”沐浴阳光、迎接雨露,健康、快乐的成长为国家的栋梁。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认知惰性;儿童天性;教学转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41-0035-03
所谓认知惰性,是指儿童在真实的认知活动中,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习惯于茫然、被动地接受;缺失儿童爱刨根问底的天性,习惯于敷衍了事或人云亦云。它会让学生墨守成规,失去儿童应有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新旧知识无法融会贯通,自我潜能无法自由发挥。认知惰性让学生认为,知识是干巴巴的,乏善可陈的,支离破碎的。长此以往,学生将彻底失去阅读的兴趣与能力,语文素养更是无从谈起。
那么,在Z文教学中如何让儿童跳出“认知惰性”的怪圈呢?
一、改变,基于儿童天性的立场
让儿童跳出“认知惰性”的怪圈,要求教师真正站在儿童的立场上,改变学习观,改变教学观,改变教学模式,让儿童真正能释放天性、发挥潜能。
1.立足儿童天性――自然。
泰戈尔说:“一切教育都是从我们对儿童天性的理解开始的。”儿童是天生的探索者、主动的学习者,天真好奇、富有创造性是他们的显著特点。他们总是在发问中渴望道德的成长,在兴趣中透露对生活的关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是与同伴的闲聊还是各种游戏,儿童的表现非常活跃,且充满智慧。教师只有从真实的儿童生活出发,贴近儿童的生命状态,充分尊重儿童兴趣,才能真正激发出儿童内在的活力。
2.杜绝言论强权――自由。
认知惰性,是强加在学生身心的诸多不合理的心理生成;是学生对某些教学内容长期似是而非、似懂非懂情况下逼不得已的自我保护。学生不喜欢一板一眼的模式化学习方式,回归儿童味的课堂,学生才能享受到自由、积极的精神体验,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和点拨者的教师,千万要警惕“一言堂”或个别学生的话语霸权。立足儿童的自然属性,让“我有提醒,我有补充,我有夸奖,我有疑问”成为课堂的流行语和习惯动作。
二、对策:回归儿童本真的发展
着眼于儿童的立场,跟着儿童情感的节拍,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努力开辟一个情感迸发的出口,搭建一个表达的平台,创设一些生动的情境,激活儿童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体系,满足他们的心灵需求,符合他们的学业水平,让儿童认识自己角色的变化,变“我害怕”为“我试试”,变“我不会”为“我能行”,唤起他们的自我表达意识,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不失为一种解决的对策。
1.贴近,让儿童意识在师生对话中苏醒。
建构一种师生和睦相处、交互影响的和谐课堂,在师生平等对话中、民主的互动中分享共同的知识、意义与价值,向儿童敞开自己,真正成为儿童的研究者,成为儿童发展的引路人,成为“永远长不大的儿童”。笔者曾执教儿童文学作家金波的《乌丢丢的奇遇》阅读交流课。源于对乌丢丢及众多人物的喜爱,笔者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在集体教研活动之后,更是情不自禁地写下课后反思:
课堂上应放手让学生尽情地分享、交流。教师作为引导者,只能在合适的时候去突显引导,挖掘生成。今天课上,班长薛东杰提出:《山海经》中的“夔”读什么?当时的我洋洋得意,卖弄文采似的,直接告之读音。后来想想,此处应是学生最容易忽略或深感困惑的地方,应当单独提出来让学生朗读。恰当时机开启一个话题,让学生有感而发。这样,学生才有成长的足迹啊!另外,处理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时,学生的情感没有完全激发,基调没有铺垫……只有层层累积,方才厚积薄发。我们的课堂,应该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课堂。
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有魅力的磁场,是学生言语能力生长的土壤。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多一些且行且思的探索,多一些鲜活的视域拓展,多一些激发儿童自我发现的机会,天性活泼的儿童都愿意在小伙伴面前极力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又怎会甘心人云亦云呢?
2.碰撞,让儿童思想在有效交换中激活。
不同的学习者对相同文本的学习因个体经验的不同,其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也大相径庭。唯有个体间的分享、融合才能弥补缺憾。
确定一个目标,选定一个话题,让学生在思想的彼此交换中,达成思想的共享,情感的共鸣。以苏教版三下《花瓣飘香》为例,通读完全文,教师抛出话题:为什么课文以“花瓣飘香”为题?机灵的学生立刻找出了文中的一句话:“花瓣像绒布一样柔软,散发出淡淡的清香。”紧接着交流渐渐丰满起来,因为课文就是讲的一个小女孩摘花的故事。教师故作不解:“要不,题目就叫‘小女孩摘花’?”学生哄堂大笑,有的说这题目干巴巴的,一点意思都没有;有的打趣道“好接地气的题目”;有的说原题很美,有诗意,能吸引人;更有一个学生说:“因为小女孩的心灵就像花瓣一样美,她对妈妈的爱就像花瓣一样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这个题目有深意呢。”教师大喜:“好一个有深度的思考!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取个好名字,学问大着呢。”
教学苏教版三下《菩萨兵》时,这篇文章到底要告诉学生什么?跨越了久远历史的浓浓军民鱼水情如何去渗透?“热火朝天”“尽心尽力”等词语将怎么了无痕迹地内化?笔者将视线落于课文第8自然段――自由读,说说你的发现。学生有的说:“藏胞们心里很感激。”有的说:“我发现,藏胞们先对是半信半疑的。他们悄悄地返回了家园,如果是真的,就留下来;如果是假的,就悄悄地回到深山里。”教师顺势引导学生思考:“哪个词让你觉得不可思议或心生疑惑?”待“悄悄”一词浮出水面,以“你曾悄悄做过什么事?”调动日常生活的真实体验理解之后,笔者趁热打铁:“藏胞们为什么悄悄回家?他们听说了什么消息?互相议论些什么?”教室里热闹开来:
“知道吗?竟然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帮我们春耕呢。他在地里干得热火朝天的。”
“他们还说不能让我们来年挨饿。”
“听说有个朱司令还亲自在田里干活呢。这到底是真是假?”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大家还记得以前那些当兵的是怎么对我们的吗?不要轻易相信传言,白天目标太大,得在晚上偷偷去看。”
瞧,一个“悄悄”便让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这就是语言的魅力啊!
学习是对原有知识的迁移,儿童也许具备了与学习情境相关的知识,但这些知识没有被激活。为了诱发和维持动机,挑战的难度必须适中,太容易的任务使人厌烦,太难的任务又会令人产生挫折感。若能引导学生真正从自己的视角去想象,用心灵去体验,课堂就会成为“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的平台,就能在更大程度上形成团队影响力,让课堂上的言语实践更有张力。
3.融合,让儿童的言语生命在学习中生长。
儿童的生活经验是琐碎的,而这恰是最为宝贵的资源,是教学中的起点。在学习苏教版三下《少年王勃》时,学生尽情展示着自己对课文的独到理解。
师:少年王勃,主角是王勃,干吗写阎都督和周围的宾客呢?
生:阎都督夸王勃是奇才,看来王勃的确博学多才、出类拔萃。
生:宾客们都怕写错。写不起来,怕阎都督发怒。我如果在那儿,肯定也吓得腿直哆嗦。
师:只有谁胸有成竹?
生(齐声):王勃!
师:王勃啊,王勃,你怎么就能写出这么让人拍案叫绝的文章呢?
生:因为江边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了我。
生:我被这水天一色的江上美景迷住了。
师:王勃,刚才你只是欣赏风景吗?
生:我在边看边想呢。
师:好一个“边看边想”!孩子们,这“看”,便是仔细地观察;“想”,便是认真地思考。在平时,我们有些同学只是看不去想,或光想不去看,所以容易忽视大好的写作素材。不过,在我们班就有一位善于观察思考的小高手。有请陈韦晔(这孩子在品尝了朱景艺妈妈做的寿司后,赞不绝口,立刻下笔,利用下课时间洋洋洒洒写下了300字的试吃心得)――
陈韦晔一读完他的习作,教室里掌声如雷。看着学生似有所悟的表情,相信在他们心里,“在观察中思考”的种子已经萌发。当儿童的语文学习建立在儿童直觉上时,儿童直觉就会从朦胧走向敏锐,走向深刻。思维力、语言力就会自然生长,没有敷衍了事,没有盲目依赖,有的是积极主动地参与,真真切切地表达。试问,认知惰性怎会有插足的缝隙?
让儿童跳出“认知惰性”怪圈,释放儿童的天性,回归儿童本真,你就会发现,课堂上最美的风景,是学生积极地思考,主动地发问,大胆地质疑;是学生走进文本的浅显,走出文本时的厚重;是学生在彼此各抒己见时的那一次次的掌声和补充。我期待,课堂能成为每一个学生心灵相约的场域。
【参考文献】
[1]约翰・D.布兰思福特,等.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M].程可拉,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俊平.教师,做一个思想者2[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2.
[3]大卫・苏泽,等.教育与脑神经科学[M]方彤,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