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舆论监督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2 13:58: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闻舆论监督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问题的提出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的权利。
舆论监督的对象有着特定的指向性,它是指社会生活当中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国家和社会事务,其重点对象是涉及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公共权力组织及其权力的执掌者、执行者。①
新闻评论,作为报纸的灵魂和旗帜,是表达立场和观点最直接的手段,具有论述的说理性、观点的针对性及行文的逻辑性等特点,能够做到观点明确、集中,直指要害,能有效地承担起监督公共权力的社会责任,是极其有力的传播形式。
自2003年《南方都市报》开辟时评版以来,掀起了一股时评热潮――《广州日报》、《羊城晚报》纷纷于次年开辟评论版。三家报纸凭借这股至今仍热情不减的潮涌的推力稳固占据广州最具影响力的报媒,同时也为新闻舆论监督开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三家报纸,一家代表转型中的党报、一家代表晚报、一家代表新兴的市场报,研究其新闻评论对政府监督的现状是尤为必要和具有代表性的。
综观国内学界的相关研究:(1)研究舆论监督的学术专著、论文较多,但对新闻评论的舆论监督功能的研究较少,现有的如王朝丽:《新闻评论的舆论监督作用――以时评版为例》,李丹:《新闻评论的舆论引导》等少数几篇论文谈到了新闻评论进行舆论监督的特点、加强其监督作用的一些途径和数据、指标评论的基本原则等问题,但都不够深入,停留在理论分析层面,缺乏相应的实证研究支撑;(2)对新闻媒体监督政府的研究少之又少,仅有杨宏雯:《新闻监督是政府与公众沟通的有效方式》,尤光付:《舆论如何监督政府:比较中的思考》等寥寥几篇,不足以全面描述当前我国新闻媒介对公共权力的监督现状以及建立起相应的理论架构。基于这一现状,本研究运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尝试借用数据描绘广州三大报纸――《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和《南方都市报》对公共权力的监督状况,并试图依据理论寻找各自或共同的不足之处以求新闻评论监督的有力进步。
二、数据收集与指标设计
(一)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09年6月1日至2009年8月31日期间所有公开发行的《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和《南方都市报》,采取抽样方法:一个星期归为一个群组,以2009年6月第一个星期为起点,以3个星期为间隔进行等距抽样。组成84份总样本,共517篇评论。
(二)指标设计
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时评对政府的舆论监督情况:有关政府评论的数量,对其进行频数分析;有关政府评论与地域的相关性,对其进行对应分析。
统计三报对政府的评论分别占其总评论数的比例、以及这些评论的对象分别涉及公共权力的哪一方面:政策制定、政府行为、官员作风还是其他。并进行比较分析。由此可以看出各个报纸对政府评论的重视程度,以及侧重关注政府的哪一方面。而社论作为报纸的一面旗帜,它“是表达报纸立场的基本手段,是报纸存在的基本理由”②,其对政府评论的数量更体现了报纸的主张。因此,对所有有关政府评论进行数量统计,再结合有关政府的社论数量统计,能较全面地反映报纸对政府监督的重视程度。
报纸作为地域性很强的媒体,一般影响力限于本地区,这决定了报纸更关注本地,对本地政府的监督也理应更具有效力。不过,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现象存在,报纸在监督本地政府的时候往往有些难度。把三报的评论作为一个整体以代表广州报界,对有关政府评论与所涉地域进行对应分析,从而能真正反映出报纸对政府监督的情况,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地区舆论监督环境的宽松程度。
三、数据分析
(一)关于政府评论的频数
(1)是否是对政府工作的评论
图表1:广州三大报内容涉及政府的评论频数比较
图表2:广州三大报内容涉及政府的社论频数比较
从图表1可以看出:评论的选题是否是对政府工作的评论,三报在这一点相差不大,对政府的评论都占到了总数的一半以上。相对来说,《广州日报》对政府工作评论的比例稍高于其它两报(占57.7%),均高出其他两报5个百分点。
在图表2对社论单独统计中,《羊城晚报》和《南方都市报》的社论涉及政府工作的比例竟然高达70%以上,由此可知,两报都很重视通过社论对政府进行监督,以此来增添监督的分量。
综上,三份报纸对政府的评论都超过半数,《广州日报》在总体上略胜一筹。但《广州日报》的社论对政府评论的比例基本和总体评论保持一致,稍有不同的是,《羊城晚报》和《南方都市报》的这个数字却上升了15%―20%。从社论的地位和作用上看,它应当在监督政府工作方面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由此可见,《羊城晚报》和《南方都市报》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更为重视,而作为机关报的《广州日报》这一方面还做得不够。
(2)评论政府工作的内容
图表3:广州三大报评论政府具体内容的频数比较
图表4:广州三大报社论对政府具体内容评论的频数比较
图表3表明,三报最为关注的都是政策制定,占50%左右(分别占到45.3%、52.3%、52.3%)。在政府工作其他方面,《南方都市报》相对更重视对政府行为的评论(28.1%),分别高出《广州日报》和《羊城晚报》4个和8个百分点;《广州日报》相对其他两报更为注重对官员作风的评论(31.4%),分别高出《羊城晚报》和 《南方都市报》8个和16个百分点。
从图表4可知,三报对政府政策制定的监督占比都达六成以上(64.3%、64.7%、62.5%),更为明显地体现了对这一方面的侧重。
舆论监督的作用就在于促进决策民主化及防止和制约腐败。“舆论监督的对象是一切权力,其重点是权力组织和决策人物。对于前者的监督包括对决策过程的监督和对决策效果的监督,对于后者的监督包括对决策人物的监督和对决策人物行为的监督。”因此,对决策制定和执行的监督都应该是主要方面。
综上,三份报纸对政府的政策制定都表现了更大程度的关注,这一点在社论上体现得更为突出。并且三报对政府工作各个方面都有涉及,占比都不小,只是各自侧重不同:《广州日报》相对更侧重对官员作风的评论,《南方都市报》相比更重视对政府行为的评论。
(二)政府评论与地域的对应分析
异地监督是中国时评的一种独特的现象。网上刊物《世界商业评论》2005年4月刊出《中国时评之10大怪现状》提到时评喜欢异地监督的“怪现象”。文章指出,“在很多的时评编辑和老总看来,本地时评很容易得罪本地人,特别是惹领导不高兴,而异地时评不会出现这些麻烦。时评喜欢异地监督的恶果是:时评的实用丧失殆尽。”③
异地监督存在着很多问题,一是地方性报纸不关注应该产生现实社会影响的本地问题,而因为受到本地权力部门制约转而把主要注意力都投向外地,本地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充分的挖掘,人民的知情权没有得到尊重;二是地方性报纸异地监督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外地的采访受到当地权力部门的限制,实施起来困难较多,而且跨地区的报道在本地产生的影响也不会很大。
地方保护主义是阻挠当前舆论监督的主要障碍,对本地监督力度的加强才是真正地落实了舆论监督,才是行使了媒体应有的监督责任,才发挥了舆论监督应产生的作用。如2009年9月底持续到12月的广州番禺建垃圾焚化炉风波,因为广州本地媒体的强劲的报道,政府迫于舆论压力取消焚化炉建设,本地媒体的舆论监督产生了改变政策的巨大影响。④这既说明了舆论监督特别是媒体对本地监督可能产生的巨大影响,也体现了舆论监督要求政治环境宽松。所以,营造一种健康良性的舆论环境,媒体才能更好地施展才能。
为深入研究三大报评论地域与对政府工作监督内容的关系,本文对两者进行了卡方分析,结果证明两者相关(皮尔森系数为0.000)⑤。
就评论地域和对政府工作监督内容作对应分析,得出两者的相关性是距离越近,相关性越大。关于政策制定的评论,所在地域主要是国家、省内两方面,而关于政府行为、官员作风的评论多是在省际(即异地)范围。我们强调本地监督的重要性,在对省内范围的监督中,主要评论内容是政策制定,但是却缺少政府行为和官员作风内容。这说明本地对这两个重要方面监督力度不够。可以推测,官员作风、政府行为都是政府监督的敏感区域,这两个空白体现了这方面的舆论环境还不够宽松。
四、结论与讨论
本文对《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三大报纸的新闻评论进行了数据统计,就其对于政府的舆论监督进行了定量分析。
首先,明确有效的指标分析,是对研究目标进行科学测量的基础。通过设计关于政府的评论数量,政府评论与地域的相关性两方面的指标,较全面地了解报纸评论对政府监督的情况。并且,考虑到社论的特殊地位,对其单独进行分析,又将其与总体情况做一对比,丰富对本研究问题认识的层次,后续研究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测量工具。
其次,在学界对于媒体舆论监督的相关研究中,多从理论层面关注媒体对政府进行的舆论监督,而缺少定量研究来呈现实际面貌。本文运用频数分析发现,三报都很重视对政府进行监督,代表传统晚报的《羊城晚报》和代表新兴市场化报纸的《南方都市报》则尤其重视运用社论的形式对公共权力进行监督;而三报都把对政府工作监督的重心放在了决策制定上面,这一点在社论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第三,相关研究较少就文本检验媒体是否做好舆论监督,即如何评价媒体的舆论监督,更缺少站在宏观的视野上,探求地区舆论环境的宽松程度的研究。本研究通过对应分析的方法,发现报纸对本地政府的监督虽然紧紧围绕关键的政策制定,但较少涉及官员作风、政府行为,与之相反的是,对外省的官员作风和政府行为却评论较多。从这一方面可以看出报纸对本地的监督很难落到实处,无法真正作为本地监督体系中重要的一环,从而达到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①许新芝、罗朋、李清霞:《舆论监督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170
②王泰玄,《报纸的社论与社论版》[J].《国际新闻界》,1983(3):52
③魏青,《中国时评之10大怪现状》,《世界商业评论》,2005(4)
④图夫,《为番禺庆功,别忘了花都李坑》,《南方都市报》,2009-12-22
篇2
关键词:新闻媒体;监督;媒体审判;审判独立
中图分类号:G21;D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3)08-0119-04
近年来,我国新闻媒体监督与审判独立的冲突愈加明显。一方面,新闻媒体抱怨司法信息不公开;另一方面,“媒体审判”现象愈演愈烈,且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后果。无论是早些年的张金柱案、刘涌案,还是近年来的彭宇案、药家鑫案,“媒体审判”的影子都非常明显。凡此种种,无不要求确定新闻媒体行使监督权的边界。
一、新闻媒体监督权的不当行使及其消极影响
尽管我国法律没有规定新闻媒体的监督权,但是通常认为新闻媒体监督权是宪法第35条关于公民言论自由权的自然延伸。新闻媒体对司法活动的监督有其必要性,但是该种监督的限度和行使方式,却没有任何法律予以明确的规定。“什么是媒体超越监督的合理界限?就是传媒侵犯了司法的独立,造成是传媒而不是法院对案件进行审判的情况。”从现实的角度而言,新闻媒体不当行使监督权的情形主要包括:第一,对案件事实的选择性报道。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传媒对案件的报道并不中立,从最初的案件材料的选择、采集与整理就带有明显的媒介性特质,都包含着记者、评论员的个人立场,而这种立场却以公共媒介的方式表达与呈现,从而影射给民众,左右民众的判断方向。”第二,新闻媒体对案件的审判结果预先判定。第三,新闻媒体可能侵害当事人的利益。如隐私权等。
新闻媒体监督不当的原因很多。首先是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的不同。法院审判的基础是由证据证明了的法律事实。但是新闻媒体报道的事实,却没有经过严格的质证,很多报道都是传闻或者转载。其次是新闻媒体的行业特点,决定了其报道文字往往带有一定的感彩。新闻媒体的创意词汇胜于法言法语,“躲猫猫”、“临时性”等词汇就包含了极浓的情感色彩,带有明显的倾向性。第三是新闻报道的快捷性要求,导致新闻媒体即使有能力进行严格的事实证明,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核对事实。第四是一些当事人想借助媒体影响审判结果,“找关系不如找媒体”。如果媒体不能自律,则媒体成为对法院施加不当影响的工具。第五是一些非法律专业的公共人物的参与。微博时代的司法中,任何人在法律限度内都有言论自由,很多非专业人士也对审理中的案件纷纷表态,“人人皆为法官”,而新闻媒体对这些公众人物的带有情绪化的言论予以推广,就造成了新闻媒体的监督不当。第六是我国缺乏新闻法,没有界定监督的边界。第七是司法的被动,法院对一些案件未能及时公布信息。
新闻媒体监督不当对法治进步的影响是消极的:第一,新闻媒体不当监督将损害审判独立。审判独立是司法公正的前提,如果“舆论审判”大行其道,则公正将不复存在。第二,新闻媒体的不当监督将严重影响司法权威。如果法院的判决因新闻媒体的报道而改判,则司法权威荡然无存,法院成了媒体的附庸。第三,新闻媒体的不当监督还养成当事人借助社会舆论获取不当利益的惯性。总之,新闻媒体的不当监督,非但无助于法治的进步,反而会严重影响法治的进程。
二、新闻媒体监督的边界:国外模式分析
尽管我国尚无新闻法或相关法律界定新闻媒体与审判独立的关系,但是其他国家的立法可以为我国提供一些借鉴。关于媒体与司法的关系,目前国外主要有美国模式、英国模式与欧洲大陆模式三大类型。
(一)保护言论自由:美国模式
由于美国宪法修正案第一条的重要意义,美国学术界与司法界均推崇新闻自由,并认为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并不冲突,相反,二者存在相互支持的作用。由于对司法的新闻报道有助于提高公众对法律的信心,增强对不当行为的威慑,因而新闻自由具有极高的价值。新闻自由对民主也是有利的,因为新闻媒体对司法机关进行了外部监督,从而防止了司法权的滥用。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采取的就是这种模式,在言论自由与公正审判之间达成平衡,并对言论自由更加重视。
但是,美国新闻媒体对司法活动的报道并非是没有边界的。对新闻媒体的限制主要表现为:第一,法官可以采取程序性措施避免未决案件受到片面报道的影响,例如中止审理或者移送其他地方审理,陪审团成员、证人等须与新闻媒体隔绝,禁止相关人员向新闻媒体作出倾向性的陈述等;第二,对正在进行的庭审活动的新闻报道进行限制:第三,如果法院认为审理中的案件的某些信息的公开会影响公正审理,法院可颁发禁止令,禁止这些信息的公开;第四,片面新闻报道将在事后被追究法律责任。
(二)保护司法:英国模式
这种模式比较关注媒体对司法独立和公正的损害。英国认为,审判的公正及公众对法院作为纠纷解决场所的信心,比起不受限制的新闻自由更值得保护。因此,对未决案件的新闻报道,会受到更多的严格的限制。
这种模式采用了一些刑罚措施,例如为了抑制新闻媒体对某些事实的披露或者观点的发表可能导致审理的不公,英国规定了藐视法庭罪。为了防止报道某些具有偏见性的信息,基于法律规定或者法院裁定的限制措施也被采用。这种模式主要被英国及英联邦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等国所采用。其特点是:第一,新闻媒体披露可能妨碍正当司法程序的信息,将受到严厉的刑事制裁:第二,为防止某些特定信息被公开,可以采取预先限制措施;第三,对案件当事人适用保护性的命令;第四,其他一些程序上的附属救济措施。
(三)保护当事人权益:欧洲大陆模式
欧洲大陆对媒体与司法之间冲突的解决态度及解决办法与英美均有所不同。英美法传统上关注新闻自由与审判独立之间的冲突,但是对新闻媒体的偏见性报道侵害当事人权利的问题却重视不够。欧洲大陆相对较少关注新闻与审判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关注保护当事人的隐私、人格尊严及无罪推定原则等不被新闻媒体所践踏。
尽管欧盟部长理事会的建议不具有约束力,但是反映了欧盟国家的一些共识。该建议指出:尽管公众有权得知司法机关活动的信息,且媒体也可自由提供这些信息,但是须遵守一些重要的规则:第一条规则是无罪推定。对正在进行的刑事程序的新闻报道,媒体不得损害无罪推定的原则。第二条规则是保护诉讼参与人的隐私。特定案件中,证人的身份是不能被披露的。第三条规则是信息的非歧视性给出。当记者合法地从司法机关得到正在审判的案件的信息时,司法机关应确保这些信息没有歧视地给予所有提出要求的记者。最后一条规则是禁止将这些信息用于商业目的或者与法律执行无关的目的。
(四)几种模式的共同特征
无论是倾向保护言论自由的美国模式,或是倾向保护司法独立的英国模式,还是倾向保护当事人权益的欧洲模式,对新闻媒体关于司法活动的报道行为均有明确的限制。这些限制总结起来,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1.限制对正在进行的审判活动的新闻报道。对正在进行的审判的新闻报道,可能不仅仅与审判公正产生冲突,而且可能与其他个人和社会利益产生冲突。早在1862年,奥地利就对未决案件的新闻报道进行了规制:如果刑事审判程序正在进行。任何人以书面方式发表关于证据的价值、审判结果的推测等的言论,能够影响公众舆论,从而使法官产生偏见的,应判处1到3个月的监禁。这是典型的新闻犯罪。当时的法律只是限制公开出版的印刷媒体,随着电子出版物的出现,该条款作了修改,出版物包括了其他类型的出版物。奥地利1981年的媒体法在1992年作了修改,进一步规定禁止新闻媒体对刑事程序施加任何影响:任何人在之后和一审判决之前讨论审判的可能结果或者证据的价值,且能够对审判结果产生影响的,将受到180天监禁或者罚款的处罚。法国1994年的新刑法典第434-16条规定:在最终判决公布之前,禁止任何试图对证人或者对司法当局决定施加影响的言论的出版。英国和欧洲大陆之间的区别不在于法律的规定。而在于实施的方法。在英国,关于未决案件规则的一系列判例影响巨大,每一个英国记者或新闻媒体人都清楚在报道刑事案件时所面临的风险。尽管最近以来管制有所放松,但是违背了这些规则依然是有风险的,可能导致严重的法律责任。
2.限制新闻媒体对当事人的报道。如果媒体披露了嫌疑人的身份,则言论自由与个人的隐私和匿名权利就产生了冲突。如果涉嫌重大罪行的嫌疑人是公众人物,则公众的知情权应优先于个人的匿名权利。但是,无论是公众人物还是平民百姓,被告的名誉和隐私须予以高度珍视,言论自由在这些价值面前应当受到限制。不公正的媒体报道,不仅仅妨碍司法公正,而且可能侵害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权利。即使犯罪嫌疑人最后被无罪释放,当初的新闻媒体报道带来的羞辱也可能会持续很久。另外,如果新闻媒体的自由不受限制,则受害人或者刑事案件的证人的正常生活也将受到影响。因此,很多国家规定了新闻媒体报道案件当事人时需要遵守的一些基本规则。不过,在不同国家,保护的倾向是不同的。例如在美国,嫌疑人的身份通常被认为是公众所应知晓的,在言论自由与匿名权利之间,美国法律更倾向保护前者。相反地,欧洲大陆国家更注重保护后者,特别是在嫌疑人或者当事人是未成年人的情况下。被告的身份信息是否公开,犯罪的性质、被告的社会地位及证据的价值等,均需考虑。这个问题在奥地利、瑞士及德国等都曾被广泛地讨论过。这些国家的法律大都认为,当事人的身份与公共利益无关。因此在判决之前,其姓名或者照片不能被自由地公开。但是如果能够证明此类信息对社会具有重大利益关系,则该类信息可以被公布。关于受害人的信息。只有当公众必要的知情权大于受害人或者原告的个人权利的时候,,才能被披露。证人如果合理地担心受到报复,其姓名也不能公开。
3.限制新闻媒体对审判秘密信息的报道。当涉及审判秘密信息时,新闻自由也将受到限制。例如欧洲很多国家的法律规定。披露某些特定信息将受到刑事处罚。尽管有法律上的规定,但是法律的落实又是一回事。在意大利,证人证言经常被媒体公之于众。在最近的一些谋杀案件中,媒体审判成了普遍现象。相同的情形在法国、比利时都有发生。德国的情形要稍好一些。审判的秘密信息,主要是未决案件的一些定罪量刑的信息,例如刑事审判中当事人的有罪供述。审判之前对指纹、测谎或精神健康的检查、现场或实验室测试的结果,在调查过程中对搜查到的物证的精确描述等。这些信息在判决之前是不应被公布的。
4.新闻报道须遵守无罪推定原则。不当的新闻报道经常表现为不遵守无罪推定原则。无罪推定是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也应成为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1993年法国民法典经修正后,加强了对无罪推定的保护。1995年,奥地利驳回了一些出版商的请求。奥地利的新闻出版商请求认定奥地利媒体法第7条B款违宪。该条款规定了对无罪推定的保护:如果一个人涉嫌犯罪但还没有被终审,任何媒体如果将其描述为有罪或者确定的罪犯,而不是嫌疑人,该人可以要求赔偿,赔偿金最高为2万欧元。奥地利认为,无罪推定原则是新闻媒体在新闻报道时应遵守的基本准则。
5.新闻媒体不得商业化利用司法信息。一方面,媒体被认为具有监督的作用。另一方面,媒体也被认为是名利场,可能会利用轰动性司法信息获取商业利益。一些新闻媒体获取司法活动的信息是为了商业上的考虑,因此往往会创造吸引眼球的词汇,挑动受众的情绪。不过,规制新闻媒体商业化利用司法活动信息是比较难的。原因在于,有时很难区分商业化与非商业化的使用。
三、新闻媒体监督不当的立法与司法对策
我国并无法律规定新闻媒体与审判独立之间的关系。2009年11月9日修订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第6条第4项规定:维护司法尊严,做好案件报道,不干预依法进行的司法审判活动,在法庭判决前不作定性、定罪的报道和评论。但是这仅仅是职业道德规范,且其规定过于简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接受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若干规定》第9条,确定了新闻媒体采访法院工作的规范。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初步确定了新闻媒体行使监督权的边界。但是,该规定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由法院自行规定新闻媒体与审判独立的关系,有失公允。第二,该规定均为禁止性规定,缺乏引导性规定。第三,该规定在内容上过于简单,表述上不够明确。因此,笔者希望通过新闻基本法的形式,确立新闻媒体对司法活动的监督权的地位及其限制,避免出现“媒体审判”的现象。就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明确新闻媒体报道案件的基本规则。通常,新闻媒体在司法案件报道中,对以下几个方面须小心谨慎,避免损害审判独立和当事人的权益:对未审结案件的报道;对当事人身份的报道:对案件事实的定性以及案件结果的评论性报道等。新闻媒体对司法的监督的重点,应是对司法腐败行为的监督,而非对个案的监督,特别是不能对审理中的案件施加影响,从而损害法官的内心独立判断。
第二,建立对影响审判独立的新闻媒体的惩戒制度。目前,由于没有一部法律规定新闻媒体应如何正确行使监督权,因此也谈不上什么法律责任。即使新闻媒体对一些未决案件进行了不恰当的报道,损害了司法权威,但由于惩戒制度的缺位,司法机关对这些新闻媒体的责任追究也往往是不了了之。因此,须通过立法形式,确定新闻媒体监督权的边界,以及损害审判独立的法律责任。
第三,建立司法机关向新闻媒体主动公布信息的制度。法院应依据案件性质与公众对案件的期待,适时恰当地将一些案件信息公布给新闻媒体。如果公众对案件信息很渴望,但司法机关又不能及时提供信息,则新闻媒体很可能“捕风捉影”,臆造一些事实并大胆揣测判决结果,从而误导大众。因此,要构建司法机关与新闻媒体之间信息互动的良好平台。新闻媒体应当维护司法权威。促进法治进步,而法院也应信任新闻媒体,做到定期沟通。
第四,健全新闻媒体的自律制度。新闻媒体应承担起促进社会法治进步的社会责任,但不是充当“媒体法官”,更不能成为一方当事人的“新闻发言人”。
篇3
1.管理职能。
监考工作的基本职能是管理职能,因为整个监考过程都是在考场进行,监考教师要确保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完成考试内容。同时,监考工作也是为了监督同学们更好地遵守纪律,督促他们在考试过程中一心一意地完成考试。因此,监考老师要对考试全过程进行管理和监控,防止各种突发事件发生,特别是考试作弊对考试过程的影响。
2.教育职能。
教育职能也是高校监考制度的另一个基本职能。在进行考试的时候,教师考前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临考时监考老师宣讲考试规定,使学生认识到考试的严肃性。同时教师也会对考试的细节进行讲解,帮助学生认识到考试的意义和重要性。只有平时踏实学习,才能取得好的成绩,意识到考试作弊是可耻的,教育学生讲诚信,树立自尊、自强意识,不断地深化考试的教育职能,让他们靠自己的实力取得优异成绩。
3.服务职能。
监考的最终意义是为考试和考生服务,由于监考的对象是学生,要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顺利完成考试。另外,监考老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公平、公正有序的考试环境,只有为他们营造了好的考试环境,才能够让他们安心考试,为学生解决考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突发性事件。
二、监考工作现状分析
1.监考人员心理负担重、压力大。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各种考试以及学期课程考试任务越来越重,目前由于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依然存在,对考试作弊学校处理严肃,给予留校察看一年,并取消学士学位资格,监考教师怕影响学生的前途,因此,在监考过程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愿意抓作弊学生,给学生酿成作弊动机。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加上监考人员的心理负担过重,这双重原因使得监考问题越来越严重。
2.安排监考人员难度大。
监考人员难安排是监考问题的另一个重要表现。个别教师认为他们的任务是备课、上课、搞科研,上好每节课才是他们的义务和责任,监考与他们关系不大,又加之监考枯燥、时间又长、报酬低,稍不注意迟到了就会红头文件全校通报,甚至三年内不能评职称,因此,有些教师不太愿意承担监考任务。而监考工作主要是一些收入相对较低的教学管理人员、辅导员和实验员。这在很大程度上给监考安排带来了困难,同时也降低了监考质量,对于考场秩序的维护是很不利的。
3.个别监考人员责任意识谈薄。
在监考过程中,有些监考人员对监考工作抱应付的态度,认为监考就是那么回事、无聊,所以在监考时不是玩手机,就是聊天或干与考试无关的事情,对学生交流、违规行为不予制止,只希望时间过快一点,对监考把关不严,没有真正发挥监考人员的作用,没有充分认识到考试的意义和价值,认为考试只是一种形式化的东西,因而对考试监考工作不够重视,这会让一些学生在考场上肆无忌惮地抄袭,或者对答案等,诚信问题遭受严重拷问。监考人员的责任意识淡薄对于学校的监考管理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不利于学生诚信教育的实践。
三、大学生作弊的原因
1.学生自身素质差,诚信缺失。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加上学生的压力比较大,功利心相对较强,少数学生录取的学校和专业不理想,因此学习积极性不高。另外,另一些学生经历过激烈的高考之后,进入大学突然松懈下来,不适应“自主学习”的管理模式,逐渐产生厌学情绪,而学校评奖学金、入党、三好学生等都得成绩排名,因此,有些学生只有铤而走险在考试时作弊。总而言之,大学生作弊现象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大学屡见不鲜。
2.就业压力的影响。
就业压力大是大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是社会公认的难题,大多数单位择人时首先看成绩。如果成绩不好,补考、重修课程多,给单位第一印象差,应聘时肯定会受到影响。这就导致很多的学生由于想找一个满意的工作,不得不通过作弊的方式来获得高分。
3.管理制度不完善,监考不严。
高校的考试监考制度不完善,监考不严也是导致大学生作弊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很多高校放松了对于考试的关注,甚至疏于对于考试作弊现象的惩处,这对于学生的诚信教育有很大的阻碍作用。甚至在很多的考试过程中,即使教师发现了作弊现象,也会由于“人情”放学生一马,这就在无形之中放松了对于学生的要求,也纵容了他们,很可能让他们在以后的考试中还出现作弊的行为。
四、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杜绝大学生作弊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所必须要具备的优秀品质,诚信无欺,讲求信用,构成为人处事的根本道德标准,诚信是一种人人必备的优良品格。诚信不仅仅属于道德范畴,同时还处于法律范畴。特别是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对他们进行诚信教育,杜绝作弊现象,对于他们人格的完善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引导学生诚信考试。
作为高校的考试监考来说,必须要通过不断完善和探索教学制度改革,加强教学过程考核,提高过程考核所占总评成绩的比重。深化考试改革,首先从考试本身的考核方式说起,强化素质教育改革,不能仅凭最后的闭卷考试来衡量学生的学习质量。因为考核方式是多方面的,如上课出勤、平时作业、课堂回答问题、实验操作技能等方面来考核。传统的闭卷考试,给学生作弊营造条件。因此,改革考试方式,让教师开拓进取,探索以实验操作技能、论文等灵活的考试形式,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素质,有效引导学生以诚信的态度应对考试。只有这样,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够提升上去,才能够从根本上抓住考试的本质意义。
2.严格执行管理制度。
在高校考试监考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高校要对考试制度进行完善和改革,力求既满足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同时还要实现考试的意义。对考试中发现的作弊行为,发现作弊应按规定严肃处理,制止歪风邪气,当然,要防范考试作弊,除了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外,也要进行思想教育,不断强化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走出考试作弊的心理误区,将考试看成学习的必然结果和考察方式,而不是为了考试而考试,否则,如果对考试没有树立正确的态度,就不能让学生各方面得到锻炼,无法达到考试应有的效果。所以从本质上讲,严格执行管理考试制度,对学生各方面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试观。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试观,认清考试的重要意义。考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检查学生这一阶段以来的学习效果,以便于更好地催促他们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考试既是对教学公平的衡量,也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检验,更是对学生诚信品质的考验,对教师和学校更有重要的督促和评价作用,要教育学生端正考风,树立正确的考试观,遵守考纪,认真复习,诚实应考,考出真实的成绩和水平。很多学生之所以选择作弊,其实就是由于他们没有正确认识到考试的意义和目的,因此教师要学会对学生进行有效地疏导和教育,向他们解释,考试是什么?为什么要考试?等一系列的问题,从而来纠正他们错误的认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考试观,以更加成熟的姿态进行考试。
4.加强诚信教育。
诚实和信用是做人的根本,是人格魅力的体现,是衡量品行的道德标准之一,不管是何种考试作弊行为,都是考生不诚实的表现。特别是对于高校的大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人生观确立的时期,必须要对他们进行诚信教育。否则,他们可能会将自己的不良习气带到以后的生活中去,对以后的工作、人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学校应进一步加强诚信教育,并将诚信教育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从杜绝考试作弊做起,共同创造诚信校园。总而言之,诚信作为一种优良的品质,应该得到应有的发扬,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够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远。诚信教育应该落实到学习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在考试中,学生必须要通过诚信来进行自我约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远。
五、结语
篇4
关键词:新能源;时间与速度;经济
前言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对能源的巨大需求正在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在中国出口增长的同时,高耗能高污染的发展模式也日益成为中国人担忧的对象。
为此,本版近期特推出“可持续发展”系列,共8篇,聚焦新能源及环保主题,希望引起读者的进一步关注。
新能源是相对于长期广泛使用、技术上成熟的常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等)而言,已经开发但还不能大规模使用或正在研究试验、尚需进一步开发的能源。
新能源开发空间有待拓展
新能源包括海洋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氢能等等。也就是目前通常说的可再生能源(水电除外)。新能源技术在世界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例如太阳能的光热转换,光电转换,地热直接应用,生物发酵及热分解以制取沼气和气体燃料,潮汐发电技术等等。
中国《可再生能源法》确立了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发展的基本法律制度体系。自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对可再生能源投资投入和可再生能源制造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它比较完整地规定了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法律制度,有益于解决中国日益突出的能源供需矛盾和环境恶化问题。
除了《可再生能源法》,国家发改委还牵头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措施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例如制定了2010年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颁布了《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调配暂行办法》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发改委还与财政部等有关部门联合颁布了《促进风电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关于加强生物燃料乙醇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和《关于发展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财税扶持政策的实施意见》。此外,风能和生物质能资源的普查工作也正在进行中。
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再生的能源资源。它清洁且对环境无害或危害很小,其另一特性是分布广泛,适宜就地开发利用。2007年中国风电装机累计已达到605万千瓦,在建420万千瓦,该年的装机比过去20年总和还要多。但相对于中国目前的能源资源和环境问题,业界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速度仍不满意。可再生能源在中国电力工业中仅占很小的比例。到2006年底,全国水电装机容量1.3亿千瓦,占全国总发电装机容量的21%。对于大型水电是否列为可再生能源,仍有争论。然而,除水电以外的可再生能源所占比重尚不足1%。
可再生能源发展缓慢的原因
可再生能源发展缓慢的原因主要是它相对高的成本和所需的电价。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成本一般比煤电高,生物质能发电为1.5倍,风力发电为1.7倍,光伏发电为11-18倍。可再生能源发展迟缓,与快速增长的火发电装机容量相比微乎其微,因此比例可能进一步减小。以风能为例,中国风能资源相对丰富,据估计可开发利用的风能储量约10亿千瓦,其中,陆地风能资源约2.5亿千瓦,海上7.5亿千瓦。中国推动风能发电近十年了,尽管近期增长较快,然而风电装机容量也只有约605万千瓦。
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焦点集中在降低成本,这是共识。然而,过度关注成本和所需的电价,是中国可再生能源战略的一个误区。表现在,一是过于迫切降低成本而急切要求设备国产化,二是对可再生能源电价控制过紧。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必然有一个大发展,这一点不应当怀疑。但是,开发时间和速度很重要,这应当是可再生能源战略乃至能源战略的一个重点。简单地说,无论利用不利用,风一直在吹,阳光普照。但是,煤越挖越少,大气污染排放越来越多。
大规模地降低可再生能源成本,显然需要设备国产化。但是,设备国产化有一个先引进技术还是先做成市场规模后再国产化的选择。在市场规模很小的情况下,引进技术需要政府行为和干预。除了扭曲市场之外,引进可能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谈判过程。相反,有了市场规模,国产化必然随之而来,且速度很快。以火电30万和60万千瓦机组设备为例,当笔者10年前做30万千瓦和60万千瓦机组的电厂项目时,设备基本进口,政府并没有刻意要求国产化。事实是,几年前30万和60万千瓦设备已基本国产化。大市场吸引了技术,造就了中国30万和60万千瓦发电设备的制造能力。另一个问题是行政控制电价。行政主管部门对于风能项目的电价实行特许权招标,企业则为了获取项目压低竞标电价,以不到0.4元/kWh中标。而根据风电的基本情况测算,除了自然条件特别好的风场,加上特别乐观的假设之外,能够达到商业要求的风电价格都应该超过0.6元/kWh。经验证明,中标企业可能没有想真正地按建设承诺经营这些风电场,而是先拿下项目,慢慢做,或等待政策,或再与政府讨价还价。当然,为装饰门面,亏本建设经营风电的企业,可能有,但不多。
在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和价格问题上,必须包括环境治理成本以及资源耗尽溢价。环境治理成本很容易理解,资源耗尽溢价则需要解释。涉及对能源矿藏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经济分析中要计算资源利用的经济成本。由于这些资源无法再生,被耗尽时必须用进口或国内替代品来替代,因此资源利用的机会成本包括了资源耗尽后其替代品的成本。耗尽溢价或费用可根据经济价格和年开采量占总储量的比例来确定,该溢价与经济开采成本相加后就得到使用不可再生资源的总经济成本。如果在可再生能源定价时,将目前的可再生能源成本价格,扣去用煤发电的环境治理成本和资源耗尽溢价,可再生能源的价格不会比煤电高。
此外,还应当动态地来看可再生能源成本和价格问题,不应当将目前国家批给可再生能源的价格看成是一成不变。长远的看,不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会上涨。因为,不可再生能源资源价格会因为稀缺和增加环境治理成本而上行,而可再生能源的价格则可能由于技术进步和市场规模带来的迅速国产化而下行。现在认为被批高了的电价,以后可以下调。除非价格当局认定已经批复的价格永远不变,但是这样一来,那能源价格还改革什么?
当然,许多价格上的考虑是出于对提高目前电价水平的担忧。这种担忧是合理的,但至少在现阶段不能成为阻碍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原因。因为,以目前可再生能源占发电
的极小份额(大水电除外)来看,可再生能源电价再高一些并不足以影响整个电价水平。
可再生能源的优点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接受。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对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举足轻重。在资源紧张的现实条件下,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中国社会的共同选择,也是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中国政府已经从战略高度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可再生能源法》2006年1月1日正式生效以来,虽然不尽人意,但为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了一个法律框架。中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也明确提出,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包含大水电)将占总装机容量的30%以上。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步伐。国家发改委决定在2005-2007年间设立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化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鼓励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供热和地热泵供热。这些政策和规划为可再生能源的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在降低可再生能源成本方面,还有其他一些措施,如通过平摊电价或实行价格补偿等机制,计划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市场竞争力。
推广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关键因素
经验证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相对缓慢,需要特殊政策和努力去推广应用。显然,科技攻关,降低生产成本,是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和发展的关键。但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式增长方式造成中国能源后备储量不足,资源过快消耗,从而影响能源安全和长远发展。发展可再生能源势在必行,而且时间和速度都很重要。
“十一五”计划确定了单位GDP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的发展目标。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风电装机容量已经超过了“十一五”末期的500万千瓦规划目标,但是与可开发利用的约10亿千瓦风能储量和每年8000万千瓦火电装机相比,是一个小数字。发展速度是不是能再快一些,政策能不能更优惠些,措施能不能更有力些?比如,采取风电强制入网和收购政策,强制某一电网范围可再生能源的份额,还有其它一些激励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和贷款优惠政策。
目前可再生能源发展还有其它障碍。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小而且分散、成本高,会给电网带来一系列运行、负荷匹配、增容和成本增加等问题,实践中存在上网问题。另一方面,可再生能源设备和产品的技术论证、检查及监督,也缺乏有资质认证的专业公司,增加运行风险。因此,可再生能源企业风险较大、盈利较差,较难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
篇5
【关键词】冠心病患者调查
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我国正处于冠心病发病率高。死忙率迅速上升的阶段。在护理工作中有针对性在开展健康教育,有助于冠心病患者主动积极配合治疗,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调查冠心病患者健康需求是相当有意义的课题,现将调查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年﹡月—﹡﹡﹡﹡年﹡月(某地医院)经OGTT证实为糖耐量异常的冠心病患者42例,符合WHO和我国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其中男25例子,女17例,年龄(61±10)岁。
(二)调查内容
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入院健康教育需求;出院健康教育需求;健康教育方式。
(三)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在参考有关心脑疾病知识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问卷,答卷时由责任护士负责在病人入院、住院时,给病人语言教育(口头交谈、健康咨询)、文字教育(卫生手册、报刊)和媒体教育(光盘、磁带)后,发给病人健康教育需求表、健康教育方式调查表。发出问卷42份,收回有效问卷42份,收回率100%。
二、结果
(一)冠心病患者入院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100%患者需要理解所患冠心病常识,90%患者想了解药物的疗效,85%患者非常需要心里护理。
100%患者需要了解用药指导,95%需要血压自我监测,88%的饮食了解、83%的运动了解,85%的生活方式了解。
(三)获得健康知识的方式调查
获得冠心病健康教育护理知识的患者,通过交谈、书面资料、专题讲座所占比例为97.6%、95.2%、95%。
三、讨论
(一)做好入院健康教育
从表一可以看出100%患者需要理解所患疾病的常识,90%患者想了解药物的疗效,85%患者非常需要心里护理。在患者入院时,热忱微笑相迎每一位患者,根据各自病情轻重做好入院指导,病情较轻者向患者介绍医院的设施、环境、规章制度及主治医师和责任护士;病情严重时,根据患者的心理应给予安慰,解除紧张不安情绪及疼痛、恐惧感。待病情稳定后,对患者及家人向其说明冠心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合理的生活起居,良好的心里状态,配合饮食,适当体育锻炼等综合措施可延缓病情的发展,以消除患者对病危的恐惧感,消除家人的担忧之心。
(二)出院健康教育
从表二可以看出100%的患者需要了解出院后的用药,95%以上患者希望学会自我监测血压;对饮食、运动、生活方式的不同程度的需要。对入院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步骤如下:在晨晚间护理及巡视病房时,反复口头讲解,多次示范;计划性、随机性教育;循序渐进,针对不同个体的健康和心理随时指导;对用药、血压自我监测、饮食、运动和生活方式根据个体不同进行点到面的知识传授,指导患者完全了解掌握冠心病出院健康护理知识为止。
(三)获得健康知识的方式
从表三可以看出97.6%的患者是通过交谈获得冠心病健康教育护理知识,95.2%是通过书面交谈获得冠心病健康教育护理知识,95%是通过专题讲座获得冠心病健康教育护理知识。作为护理者,对于不了解冠心病知识的患者,应该及时讲解冠心病与一些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有关,及时对患者进行面对面交谈,以更新第一手资料,有条件的一员可以为患者装备有关冠心病知识的书籍或召开冠心病的专题讲座。总之,一切要以冠心病患者了解所患此病的一切有关护理知识,从而使患者积极参与健康维护,主动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目的。
四、总结
通过以上调查,我们作为护理人员要认真做好冠心病患者在入院、住院时对冠心病患者健康知识的普及,了解患者需求,根据不同治疗时段选取不同的健康知识普及工作,做到稳定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红霞,吕会玲.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的体会[J],《医学信息:下旬刊》,2009年第6期.
篇6
关键词:家庭; 青少年; 心理健康;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problems of adolescents have aroused widespread concern in society, and young people are in a special period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mind and body. The family environment is the primary environment for the lives of young people and the most important environment that is most affected. Whether the family atmosphere is warm, whether the parenting style is reasonable, and whether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family is complete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the young people. The study believes that a harmonious family atmosphere, scientific family education and a healthy scientific education attitude are conducive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adolescents.
Keyword:family; adolesc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伴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 人们的生活步伐也在加快, 而需要面临的社会压力也愈来愈多, 大众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到了不容忽略的地步。青少年作为国家未来的接班人, 其心理健康更需要得到重视, 正如《少年中国说》一文中所描述的那样,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国立则国独立”。青年一代为新时代的骄子, 不仅要承担父母“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期盼, 而且还对国家的繁荣与富强起着极其重要作用。然而, 正处于第二关键期的青少年, 心理的成熟度还不是太高, 学习生活上的各种压力与挫折, 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创伤, 在他们身上引起许多行为问题, 由此可知, 除了他们的身体健康应该引起我们重视以外, 心理的健康程度更值得我们关注。家庭作为孩童最先接触而且产生相互作用的环境, 也是孩童认知世界的第一步, 是孩童获得日常生活习惯与社会文明的主要途径, 这也就奠定了青少年未来心理健康状况发展的基础[1]。在当今社会里, 青年群体的心理问题已经非常严重, 到了不容被忽视的地步, 引起其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有很多, 而父母教养模式、家庭环境与氛围等对其心理产生的作用最明显。
1 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父母作为儿童的第一位老师, 为其以后的身心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石。其中, 教养模式也就是父母在孩子认知世界的过程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 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 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的行为风格[2]。这均是在父母与孩子互动交流的时候形成的。在20世纪末期, 国内知名教育专家张文新提出以下观点:教养模式就是通过父母个人的教养方式方法与之对孩子的感情表达等形成的一种互相作用形式, 因而比较稳定, 并且不会因为环境变化而改变, 这体现出了亲子互动的本质属性[3]。综上所述, 大家可以把教养模式的内涵理解为父母或者别的一些监护者在和孩子进行交流互动时一般所采用的方式方法, 这也是由父母或者别的一些监护者的教养模式、教养情绪、教养行为举止等各式各样因素互相作用, 从而形成的比较持久的行为形式。父母教养方式一方面折射出了他们对待子女的态度, 另一方面反映了他们的教育理念。
1.1 家庭教养方式的不同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带来的差异
基于要求与反应性两个水平, 戴安娜·鲍姆林德 (美国心理学家) 将教养方式分为以下几种。
1.1.1 权威型
指在家庭教育中, 在人格平等、尊重的基础上, 树立父母的威严, 同时对孩子的不妥行为进行指正, 除此之外, 父母必须对孩子的内心思维做到有所掌握, 经常和他们进行一些沟通, 通过这些日常情感的互动, 孩子可以从中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重视。在这种严格且民主的教养方式下长大的青少年, 适应能力强, 心理健康水平高。
1.1.2 专制型
指在家庭教育中, 将家长自己的意愿强加到自己孩子的身上, 禁止孩子表达自己的意愿, 凡事都是由家长做主。在这种环境下, 青少年会出现恐惧的情绪, 抵触家长, 在外显的行为上表现出回避。
1.1.3 溺爱型
这种类型与专制型相对, 指凡事都遵从孩子的意愿, 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在这种成长环境下, 多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 不尊重他人, 缺乏团队精神, 长此以往, 可能会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1.1.4 忽视型
指在感情上缺少给子女所需要的与重视, 而仅仅是给子女一些物质上的奖励, 因而不利于子女的心理健康发展。这种教养方式下养成的青少年, 通常情况下, 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爱和温暖, 在环境适应和自我控制方面往往会出现问题。
2 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影响
孩子自诞生之后最先接触到的就是家庭, 这就是说家庭是每一个人社会化的第一步, 所以, 家庭环境将直接决定了孩子的身心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孩子生活技能的获得、个人习惯的养成、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对待问题的思考模式等等都是在家庭环境下逐渐形成的。
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因为, 孩子的个性与品质是在家庭的互动中形成的, 也就是在与家人平时相处的时候所形成的行为举止与心理行为习惯。假如家庭可以给子女带来安全感, 子女身心就会得以健康发展;但是与之相反的是, 假如家庭使得子女心理抑郁, 那么她们会形成闷闷不乐、忧郁等负面情绪, 导致其心理健康状态非常差, 这是因为他们的家庭充满了矛盾、争执与不幸福等因素。家庭环境就是家人们在日常生活的互动里形成的人际交往的状态和氛围。建设好家庭环境可以使得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并且真、善、美等一些美好的品德能够得以培养, 换而言之, 假如家庭环境比较差, 孩子的心理健康就会存在诸多问题。不良的家庭氛围主要表现为:
2.1 家庭关系的不和谐导致其感受不到快乐和爱
家庭不和谐, 一般是因为家人之间经常发生争执, 引发吵架、冷暴力以及打架等行为举止。这种问题经常出现在父母之间出现争执或者他们均是冲动的性格的家庭中。在该环境下, 孩子更多感受到的是失望和恐惧, 长期如此在认知上会导致其产生偏差或扭曲。
2.2 有失风范的家长行为将影响其思维方式
Jean Piaget在孩童认知活动方面的研究表明孩子的思考形式和大人是不一样的, 并且在其自身发展各个时期也有所不同, 包括婴幼儿、孩童、少年等时期。青少年的思维方式直接是受父母不良的行为规范的影响。家庭作为社会组成的基础单元, 是大众社会化的最直接渠道, 这不单单是人们成长和发展的地方, 而且是人们建设和谐社会最重要的一个组成环节。不管任何家庭, 以怎样的结构形式出现, 对每个人来说, 都是稳定的个人生活的中心, 完整的家庭结构可以帮助家庭成员更好更健康地发展。
3 家庭教养态度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影响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 国内孩子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人数持续上涨, 这一问题愈来愈严重, 然而能够对心理健康问题产生作用的因素非常多。我们在呼吁社会、学校、幼儿园的同时, 不妨反省一下孩子在第一教育场所———家庭所受到的影响。
3.1 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容易削弱孩子的信念, 使孩子丧失上进的勇气
绝大多数的父母均想自己的子女能够在德、智、体所有方面均做好, 能够尽可能地完美。所以, 家长对子女教育付出很多, 并且期待有相应的回报。来自父母的期待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很大的作用:正确的期待可以加强他们的上进心和自信心, 促使他们不断地进步。所以, 父母对子女的学习要求很严格, 家长自身的迷失导致了孩子教育的盲目性。
3.2 家长对子女的过分保护导致其过于偏僻和孤独
因为国内教育是应试教育, 所以绝大多数的父母还是非常看重学习成绩的, 并且觉得子女是个人的所有物, 对孩子学习的过分重视导致在其他的生活技能方面教授的缺失, 让孩子形成不好的生活习惯, 而且使得孩子容易自私自利, 漠视身边的事物, 一心只考虑自己的利益, 并不愿意和他人合作或者共享资源。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一旦遇到挫折、苦难需要解决时, 就会感到无能为力、惊慌失措, 面对挫折就只会怨天尤人, 更谈不上正确面对挫折, 鼓起勇气去战胜挫折, 实现生命的价值。
3.3 家长对子女的过多束缚容易把孩子的创造性扼杀在摇篮中
知名的教育学专家陈鹤琴提出, 喜欢玩乐、活泼好动等行为是儿童的本能表现, 是值得父母鼓励与引导的。但是, 绝大多数的大人却在遏制儿童这一天性, 具体行为如下:
3.3.1 限制孩子交往
儿童喜欢模仿并且喜欢和其他小伙伴玩耍, 这有助于其以后在和其他人的互动的时候, 能够自主地解决一些问题, 培养独立自主的观念, 从而可以很好地参与团队工作, 做到共享资源, 公平公正竞争, 并且能够做到谦逊地从别人身上学习自己所没有的长处。
3.3.2 扼制孩子创造
在家庭教育的时候, 父母往往会对这些行为表现不闻不问, 譬如:儿童某些出于好奇而做出的行为举止, 可能会惹得大人的不高兴, 所以其父母发现后, 会不分青红皂白地打骂, 这很可能就抑制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孩子的某些模仿行为, 以及某些不成熟的想法, 这常常是其能够形成独一无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素材, 假如父母没有进行有效的关注与引导, 那么会使得孩子受到伤害而遏制这方面天性的发展, 这就是变相地埋没子女的创造力与求知心。
综上所述, 在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态的众多要素中, 父母教养模式、家庭氛围与父母教养态度是最突出的3个要素。只有在父母教养模式、家庭氛围与父母教养态度这三个方面的工作做好, 形成和睦的家庭环境、情感好的亲子关系, 才可以使得孩童的身心得以健康地发展, 从而在学业上学有所成, 在个人品质上表现出色, 然后成长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田峰溶, 李冬, 张静, 李敏玉.浅述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环境因素[J].社会心理科学, 2012 (11) :3-6.
[2]陈陈.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6) :95-103.
篇7
甘肃会展中心项目群主要由展览中心、大剧院兼会议中心、五星级酒店、广场地下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市民广场五部分组成。其中展览中心共有组合式空调机组44台,新风机组2台,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每台机组特性各不相同,展区空间较大,且无法完全封闭,空调机组启动时工况差异较大,同时温度系统本身又具有较大的时变性、非线性和时滞性,原先采用的PI策略无法兼顾动态和稳态特性,无法保证经济性和舒适性。操作人员大多采用手动控制,更增加了工作强度。控制效果如图1,
图1 PI控制趋势图
1.组合式空调机组温度控制的常用算法包括:
(1) 传统PID控制方法
传统PID控制算法对于绝大部分被控对象可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1-2],采用改进的PID算法或者将PID算法与其它算法结合也可以进一步提高控制质量。为了克服温度系统的时间滞后问题,常采用串级PID控制。但是如果采用常规PID控制,则很容易造成大的超调、转折点难以平滑过度等问题,尤其在动态过程,存在振荡和精度低的缺点。在实际操作中为了防止大的超调,往往在进行人工的干预,无形中加重了劳动强度。
(2) 模糊控制
模糊控制的核心是模拟人的思维方式对一些无法得到精确数学模型的被控对象设计模糊控制器,通过建立输入、输出模糊集及模糊规则来实现有效的控制。模糊控制可以不需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即可实现较好的控制。因此, 提炼和恰当地表达这些经验, 将其与常规的控制理论互补地有机结合起来, 可以有效地提高聚合反应过程的控制水平。它高度的仿人智能特性、不依赖精确数学模型的特点, 是解决组合式空调机组温度控制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同时,模糊控制也存在着控制精度不高的弊端,对此国内外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出现了多种组合控制理论,其中变论域模糊控制是一种高精度的自适应模糊控制,它通过选取合适的论域伸缩因子,以论域之变应误差之变,使实际的控制规则大幅度增加,越接近期望控制点,控制器的档级越小。无论在动态性能方面,还是在稳态性能方面,变论域模糊控制器的控制性能相对于一般模糊控制器均获得了较大的提高。在控制精度方面,它的优势尤其突出,能够有效地克服一般模糊控制器档级有限和缺少积分环节的缺陷。
本文针对甘肃会展中心组合空调机组运行中对温度控制出现的实际问题,在原有的控制系统基础上采用了适于本套设备的双输入单输出的潜遗传变论域模糊控制算法,选取收缩因子的形式和参数,对展区的温度控制取得较好的效果。。2.展览中心楼宇自控系统结构
展览中心楼宇自控系统采取分散控制、集中监视、管理,实现一体化控制、监测和管理,整套系统由现场执行器、传感器,TCP/IP网络服务器,XL8000系列控制器等硬件构成,利用CP-IPC,CP-EXPIO,CP-SPC实现各空调机组数据采集处理;利用服务器上运行的EBI Station实现过程监控和操作管理,参数优化等。楼宇自控系统结构图如图2。
图2 楼宇自控结构图
3.组合空调机组控制方案
展览中心空调机组采用2管制,在母管设置冬夏转换阀。管理计算机监视送、排风机手自动状态,运行状态,故障,频率反馈,控制送、排风启停,调节送、排风机转速,调节阀开度,控制原理如图3。管理计算机设置冬夏转换模式和时间程序设置,可以实现空调机组按计划自动启停,大大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机组运行前,开启新风、排风阀,启动送、排风机,空调系统采用定压控制,通过测量送风风道静压,调节变频器转速,使送风压力保持恒定。冬季时,当盘管上的低温断路器报警时,风阀、风机自动关闭,水阀全开,进入冬季保护模式。展区温度控制以夏季模式为例,测量回风温度,与设定值比较,控制盘管水阀开度大小,调节室内温度。
图3 组合空调控制原理图
传统的模糊控制具有适应范围广,不依赖于对象的数学模型,鲁棒性好,对被控对象特性变化不敏感,算法简单的特点,特别适合于非线性系统的控制,本文采用潜遗传变论域模糊算法具有易于理解,结构简单,计算量小的特点,在保证原有规则不变的基础上,通过论域缩放,既保证了在全局上的快速性,又保证局部上规则的密集性,使得控制器在保留原有的动态特性的基础上,稳态特性也有大幅的提高。控制系统方框图如图4所示
图4变论域模糊控制方框图
4.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1) 输入输出量的选择
模糊控制器从输入变量的维数划分,可分为一维、二维和多维,维数越多控制器的控制效果越好,但对硬件的要求越高,实现起来越复杂。本文采用较为常见的二维双输入单输出模糊控制器,,以室温的偏差,和偏差的导数作为输入量。室温的偏差定义为,控制输出采用增量方式,实现的方式如下:
这里、为n时刻采样的精确值,为n时刻设定值、室温的测量值和控制器的输出。T为采样周期。
(2) 模糊化
由于变论域模糊控制器采用了论域收缩的思想,不需要过多的规则,隶属度函数的形状也不再重要。由实验可知室温偏差的变化范围为[-1,1],偏差的导数变化范围为[-0.2,0.2],输出的变化范围为[-1,1]。定义了{NB,NS,ZE,PS,PB}五个模糊集合,故=2,=10,=0.5。为了简化运算,采用三角形隶属度函数,作如图5的初始划分。
图 5 模糊论域及模糊划分
(3) 模糊规则建立
模糊控制规则是操作者实践经验和手动控制策略的总结,由若干条模糊条件语句构成的。恰当的控制规则可以获得较好的控制效果。对于双输入单输出系统,其语言形式为:ifandthen ,二维的模糊控制规则如下:
R1:ifandthen
R2:ifandthen
Rn:ifandthen
本文采用经验归纳法设计模糊控制规则,再结合现场调试经验作局部调整[3],得到控制规则表1
表1控制规则表
(4) 伸缩因子的确定
伸缩因子需要满足对偶性、保零性、单调性、协调性和正规性,同时希望当偏差较大时控制器保持快速性,伸缩因子的变化应比较小;当误差较小时控制器有良好的精度,这就要使得伸缩因子变化较慢。常见的伸缩因子的形式有如下两种[4]:
对于双输入单输出系统,伸缩因子的形式为,由于选取偏差和偏差的导数作为输出,考虑到误差变化率依赖于误差,即y与x己经有某种内在关系,故可以简单的取作,因此输入输出的论域伸缩可简化为用一个伸缩因子实现。本文选择作为伸缩因子,参数t的选择主要考虑被控对象的特点,t对不同对象的控制系统性能影响的规律,尚没有一个准确的概括,主要以仿真实验的方式得到。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伸缩因子参数取值在系统进入稳态之后,伸缩因子参数的取值对控制器稳态控制精度影响不大,但对系统的动态性能影响却非常大,有可能造成系统反应缓慢或者震荡[5]。通过实验可以看出,伸缩因子对系统的作用不是综合的,在加快论域收缩的同时,控制器输出的迭代过程变慢了。需要针对特定系统,做出适当的调增。
5.应用效果分析
对展览中心组合空调系统变论域模糊控制器设计参数如下:系统采样时间T=10s,其中输入输出的收缩因子均取,t=0.8,控制趋势图如图6,设定值为21℃,室温29℃,室外温度35℃,冷水供水温度7℃,在夏季模式下,空调机组运行后,室温下降迅速,且无明显超调,波动较小。同时经过多次试验,空调机组在不同工况下,均能达到满意的控制效果。
图6 控制趋势图
由此可见变论域模糊控制器,在保留了传统模糊控制器依赖于对象的数学模型,鲁棒性好,对被控对象特性变化不敏感的优点,通过伸缩因子收缩论域,使实际的控制规则大幅度增加,提高了控制器的稳态性能,在甘肃会战中心组合空调系统温度控制的应用中,控制效果明显。
Xiang C,Nguyen L A.Control of unstable processes with dead time by PID controller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trol and Automation. Budapest Hongrie,2005:703
张永辉,邵诚,崔波.铝粉雾化炉铝液温度模糊-PID复合控制.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6, 46 (4):572-575.
李擎,陈占英等一种新的模糊遗传算法.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1,23(l):85-89
李洪兴.模糊控制的数学本质与一类高精度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控制理论与应用,1997,14 (6):868-876
篇8
新闻记者担负舆论监督的社会职责,通过行使记者采访权来保障社会公众知情权的实现。记者维护的是社会公共利益,当然应该受到法律更多的保护。社会公权力和公共价值利益取向要求对新闻记者的采访活动加以社会保护,这种社会对新闻记者的保护主要体现为法律层面。
树立宪法权威,依法保障记者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虽然没有明确规定记者采访权,但是规定了公民有知情权、监督权以及建议和批评的权利。结合宪法中言论自由和表达权的拓展,在法理上和学理上都可以明确记者采访权的理论渊源,这在学界已经形成共识。①目前要做的是强化落实宪法这方面的规定。可喜的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可见预见宪法的贯彻实施将会有很大进步。我们要充分借此契机,注重从顶层制度设计来完善和保护公众知情权。这是落实记者采访权的根本措施,也是保护记者的最关键和最重要的手段。
尽快推动国家针对记者权益保护专门立法。中国的新闻记者保护需不需要专门立法?需要一部什么样的法律或行政法规?这些问题争论拖延了很多年。作者认为从当前大环境和整个记者执业环境来说迫切需要一部法律,哪怕是国务院出台一个针对记者保护和监督性的行政法规。这是新闻界应当尽最大努力去争取做的大事情,也是新闻记者保护的核心举措。要协调各方力量积极推动立法条件成就和立法出台的舆论准备。专门法中要明确记者的权利义务,与受访者的关系,新闻采访权的内容及规范行使方式,新闻记者特别保护条款,记者采访特别豁免条款和侵害新闻采访权违法责任与惩罚措施等。
利用舆论优势,推动社会舆论对新闻记者的认识理解和关心尊重。当前社会还没有真正形成信仰法律和尊重记者的社会氛围,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仍应当有所作为。我们要充分利用宣传优势来引导社会舆论,让全社会都来关心记者、理解记者、信任记者和帮助记者,使大家明白记者的采访活动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一种拟制的公务行为。新闻记者不仅仅是一个普通公民,在新闻采访中是在履行准国家工作人员的职责,{2}要让大家充分认识到保障新闻记者采访权就是在保护自己的公众知情权。
加大侵害记者采访权法律惩处力度,保护国家舆论监督有效实现。当前我国执法中突出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违法不究的情况,尤其是针对新闻记者人身权利和执业权利时常受到侵害,但是后续依法惩处却时常有法不依以致久拖不决。针对使用暴力等侵害记者采访权和人身权的行为,要加大行政和司法惩处力度。要让大家意识到以暴力对抗正在履行职务的新闻记者,必定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因其指向的侵害客体不但是侵犯新闻记者的人身财产权,而且破坏的是国家舆论监督的公共制度,侵害的是法律赋予的记者采访权和公众知情权等公共权利。遗憾的是目前很多类似案例惩处不力,究其原因是敢于对抗记者采访和舆论监督的人一般都掌握权力或者占有优势社会资源的“特殊群体”。他们时常敢于挑战法律权威,更不怕突破社会规则和道德底线。这些问题要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积极治理。{3}
尝试建立并完善新闻记者保护制度专门机制。各级新闻记者协会的重要职能就是保护记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这方面要利用行业协会组织的集合力量多与各级政府部门加强沟通,让政府部门充分理解肩负党和政府喉舌重要职责的新闻记者开展工作的难处和制度障碍,争取从制度层面对于记者保护有所突破;另外记者协会还要加强与各地律师协会、专业律师事务所等社会专门组织的合作,一旦在新闻采访过程中遇到法律障碍和人身侵害,要敢于积极主动寻求专业律师的指导和帮助。要尝试形成并逐步完善固定的新闻记者保护机制,注意协调全社会各方面力量来保护新闻记者职业群体。
新闻记者的自我保护
制定新闻记者采访报道《工作指引》或《风险警示》,引导规范采访报道业务。《工作指引》或《风险警示》可以明确清晰地指导新闻记者的采访报道工作,这对年轻记者或在陌生题材和领域采访的记者尤其重要。其重要作用体现在采访中既要保证合法有效地取得新闻素材,也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新闻采访政策,不触犯“雷区”;同时更要注意时刻提醒我们新闻记者加强自我保护,合法规避各种潜在风险,确保“不出事”。风险警示可以尝试分若干风险等级,用不同颜色代表相应风险级别。
重点学习法律知识,防止舆论监督触犯法律,严格依法行使采访权利。认真系统学习法律知识,理解法治精神,特别注重刑法、侵权责任法、保密法、合同法、行政法和三部诉讼法的学习熟悉和理解领会。法律是记者在进行舆论监督时最有效的武器和护身符。虽然新闻记者无需成为精通法律的专家,但是应该成为熟悉相关法律的守法用法者。记者在进行新闻采访报道时必须注意不侵害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和他人合法权益等,时刻注意使用合法手段和方式获得新闻素材和原始资料。同时还要熟悉法律程序,正确娴熟使用法律术语和把握法治精神等。{4}
新闻采访要以公开客观事实为基础全面客观报道案情。新闻报道要满足公众知情权的需要,满足广大民众了解事件具体事实和案件具体情节的要求,同时也应该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程序公正。因此,不带主观色彩、全面客观公正地报道客观事实是记者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具体来说,记者要努力做到尽可能全面掌握新闻事件全貌和把握问题的实质。特别是对有些案件侦查和审理情况的追踪报道中,新闻记者必须全面客观报道,不能掺入个人主观情绪和思想,更不能轻易根据某些人对案件预先分析判断就草率做出结论。另外在报道中将新闻事实的来源出处交代清楚也十分必要,这是避免新闻侵权和自我保护的需要。
加强行业自律,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品格锻炼,树立为公众利益代言的职业信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充满了各种利益的诱惑,新闻记者队伍处于各种矛盾交汇点上,更容易在具体工作中迷失自己。新闻记者很难在接触新闻素材或线索时立刻就能判断清楚。加之市场经济各种利益诱惑也是花样翻新,层出不穷,这就需要我们新闻记者更要意志坚定,在任何时候要坚守职业道德、职业品格和信仰底线,时刻树立新闻真实性第一的原则,杜绝“有偿新闻”,永远将为社会公众利益代言放在价值取向的第一位。
讲究新闻采访艺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新闻采访报道中只报道事实和客观证据,少发空泛的议论和评价,更忌使用感彩浓厚的形容词来定性下结论。记者是传播事实而不是评定是非,只需要提出了真实的证据和事实即可。记者应当疾恶如仇,有满腔的正义感,但是不能用感情代替清晰的理智。新闻作品的情绪化容易导致新闻侵权和触犯“雷区”,应该时刻注意冷静理智的摆出证据“让事实说话”。
坚决树立证据意识,做好风险防范和自我保护。证据是证明客观事实的一切材料,我国三部诉讼法都对证据形式和证据的重要作用有明确阐释和具体的规定。在公民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普遍提高的今天,新闻记者在采访中更应该注重证据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这样不但是深入研究新闻事件做好采访报道的需要,也是自我保护的需要。一旦不慎陷入诉讼或各种官司,就可以有准备、有机会,也有能力在各种诉讼中牢牢掌握主动权,立于不败之地。
明确新闻记者自我社会角色定位,防止角色模糊和角色错位。记者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不是政府、法官、警察、律师和私家侦探,而只是“传播者”。“传播者”的角色直接关系到新闻记者干预和影响社会生活的方式和程度。新闻只需要忠实客观地向受众传播社会生活真实发生的新近事实就足够了,记者的职责是采集新闻事实作客观报道,而不是收集犯罪证据。记者不是国家行政和司法人员,不肩负和拥有调查取证权、刑事侦查权、国家检察权和司法审判权,新闻记者也没有违法犯罪可以不负法律责任的特权。因此记者必须明确职业自我定位,严格依法办事。
结 语
新闻记者是社会主义建设大军中的普通一员,自身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本无特殊性。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当今中国处于社会历史转型的战略机遇期和抉择期,各种利益关系诉求更加多样,社会矛盾冲突更加剧烈。这些都使新闻记者在完成党和人民赋予重要使命的同时,其职业行为更应该得到社会的法治保护和特别关注。记者自身要不断加强学习思考和修养锻炼,时刻注意自我保护。法律保护和自我保护就像是记者的两个翅膀,有了它们新闻记者就可以翱翔蓝天,平安落地。
(作者单位:河西学院)
栏目责编:吉 庆
注释:
①李迎春:《采访权的法理与实践》,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4月。
篇9
新闻报道中应处理好的关系
首先,处理好新闻事实与法律事实的边界关系。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客观事实是新闻的本源。③因此笔者认为新闻事实就是人类在自然界以及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并通过媒体报道的客观事实。而法律事实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后果即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只有那些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才能称之为法律事实。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3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以证据能够证明的案件事实为依据,依法作出裁判。”根据这一规定,法律事实是通过“证据”构造的事实。⑤例如结婚产生夫妻间权利和义务关系,结婚即为法律事实,男女之间恋爱则不属于法律事实,只是据有法律行为,因此媒体对明星之间恋爱这一事件的报道,可以称为客观事实,但不是法律事实。
其次,处理好公共事务与个人事务的边界关系。公民或法人一旦成为“公众人物”,其名誉等人身权利的范围就要受到一定的限制。1976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通过判例把“公众人物”范围缩小到“在就公众问题作出决策时起决定作用的那些人物。”⑥这是因为:(1)公共利益。政府官员特别是高级官员对公共事务具有特别的责任,他们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活动乃至家庭生活,涉及到社会公共利益,必须接受社会的评论和议论。(2)公众兴趣。指公众对国家高级公务员或知名人士心理上的关注及由此产生的了解、知情的愿望。对新闻界来说,公众兴趣在很大程度上构成新闻价值。当个人行为涉及社会文化生活、卫生等公共事务时,也常常被认为与社会公众利益有关而具有新闻报道的“优先权”。因此公共事务和个人事务的区分,主要以社会公众利益为标准。
再次,处理好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边界关系。公共空间是随着现代公民社会的产生而出现的,是现代化的产物。公共空间又称公共领域,是介于私人领域和公共权威之间的非官方领域,是各种公众聚会场所的总称。⑦例如:城市广场、网络社区、会议讲坛等。私人空间一般是指每个人属于自己的,或者不被任何人了解、知道的属于个人的空间。例如:房间、日记、自己的内心某一个角落成为“私人空间”。因此,作为新闻人物的记者,行走在法律边缘进行新闻舆论监督的时候,要严格分清两者的边界,从而不至于侵犯他人的空间领域。
最后,要处理好记者的权利和权力的边界关系。做为社会守望者的记者,在新闻采访中的首要职责就是客观真实地报道新闻事件。社会赋予记者拥有监督舆论的权利,但记者要正确认识自己的权利,这种权利显然不同于行政和司法的权力,不具有法律强制力。2003年的“刘涌案”就是一个媒介使用监督舆论权利进而演变成权力审判的标本性案例。同时,另一方面,记者在采访中介入过深,无法自拔,把自己看成是社会道德的卫道士,充当起道德审判官,对报道对象横加指责,这都是对记者职业角色的误读,也是记者职业角色的错位。因此,媒体记者对于新闻事件应采取舆论评判的态度而不是媒介审判的角色。
如何规避新闻侵权
在新闻报道中,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一旦牵涉到新闻侵权事件当中去,必将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侵权问题,甚至有时还要在经济上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笔者认为,在新闻报道中新闻媒体及工作者应有意识地做好新闻侵权的规避。
1.强化新闻工作者的法律意识。目前我国虽没有出台专门的新闻法,但在有关的新闻报道方面的规定散见于包括宪法在内的各类法律法规中。新闻报道注重客观、真实、公正,但尤为重要的一点是任何报道都要合乎法律。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不断强化新闻工作者的法律意识,培训有关法律知识,让新闻工作者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其中,尤为重要的一点是特别要知道新闻侵权的相关内容。新闻侵权行为侵害的主要是公民的人格权,包括公民的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值得注意的是,正当的舆论监督不是新闻侵权行为。记者在开展舆论监督的过程中,“曝光”或“批评”作品的发表必将会使被批评者的利益受到损害,但不能把这种“个人利益的受损”归责于新闻侵权,因为正当的舆论监督维护的是公共利益,不是个人利益,不具违法性,因此不是新闻侵权行为。
2.注重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新闻侵权大多数表现为新闻报道的失实,因此记者在采访与写作中一定要做到保证新闻作品的真实性。首先,要认真把握新闻消息来源的可信度,笔者把新闻来源中的相关资料可信度指数分为五个等级,最可信的五级资料源是那些具有权威性的文字资料,如政府文件、法院庭审记录等;四级资料是一些公开的文件、档案馆的资料等;三级资料源包括个人收集的学术论文、网站公布的档案资料以及律师的答辩状等;二级资料源是一些口头的叙述;一级资料源是匿名的叙述。最可靠的是五级资料,最不可信的是一、二级的消息源,因此记者在新闻采访中一定要注意对消息来源加以核实。
3.把握好新闻评论的尺度。新闻报道中反映的事实很可能会呈现出一种意见,而有的新闻评论直接就是新闻记者意见的表达,这些意见和评论会不会对被评论者产生不利的影响呢?笔者认为,只要新闻报道表达的意见或评论是有利于公共利益的,评论是出于公心的,所依据的事实是基本事实,那就是公共评论。笔者认为,这一尺度就是“公正评论”,标准就是评论是否有利于公共利益。比如报纸曾多次报道城市卫生的问题,一旦问题报出来,可能会对牵扯到的那些不卫生、不文明的单位和个人产生不利的影响,但是记者维护的是公共的利益,因此不产生侵权。
4.在采访过程中培养证据意识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往往会忽视证据保留的重要性,一旦遇到新闻侵权官司,将会造成有口难辩的尴尬境地。在目前的新闻侵权官司中,我国法律施行的是谁侵权谁举证的制度。因此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有证据意识。例如,南方都市报2001年2月17日报道了深圳市福田区公安分局指定某刻章公司独家承制印章的报道,批评其搞人为的垄断。有关该报道事实,其它刻章公司在投诉时,曾向记者提供过一份福田分局下发的几则文件的复印件,足以证明此事的存在,然而在法庭质证时,复印证没有证据力,最终南方都市报败诉。这一案例警示媒体从业人员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要注意证据的保存,培养证据意识。
注释:
①依据《民法通则》106条规定
②何梓华:《新闻理论教程》, 1999年12月第1版
③:《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1943年版
④
⑤沈月娣:《论法律事实》,《嘉兴学院学报》, 2004年3月
⑥魏永征:《新闻侵权纠纷法律关系的两重性及对新闻权利的宪法保护》,传媒学术网
篇10
>> 困局与出路:新闻传播学术理路探微 我国省级新闻与传播学术期刊研究取向分析 新闻传播学专业期刊的学术发展与变迁 中国的“美国中心论”与中国新闻业和新闻传播学术的发展 新闻学与传播学学术期刊影响力研究报告(2005-2006) 传播学术史研究的耕耘与收获 传播学术史研究的方法与路径 传播学研究方法的困境与出路 传播学面临的危机与出路 人大审议的困局与出路 限购政策的效果、困局与出路 微信营销的困局与出路 文化强农:公共文化服务的传播困局与治理路径 基于传播学视域中的民生新闻与公共新闻 中美新闻传播学学术传统比较研究 回归学术:新闻传播学的发展之路 中国新闻传播学术研究30年 欧洲公共广播电视的困局与出路 中小企业融资困局:新解与出路 电视舆论监督的困局与出路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8]董天策,胡丹.中国内地媒介批评论著十年扫描[J].山西大学学报,2011(2).
[9]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M].李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10]董天策.消费时代与中国传媒文化的嬗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11]董天策,昌道励.中美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比较——以2000-2009年《新闻与传播研究》和《Jounal of Communication》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7).
[12]罗伯特·K·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M].唐少杰,齐心,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13]董天策.新闻的真实性是什么?——兼论新闻理论体系的科学性[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5).
[14]列奥·施特劳斯.现代性的三次浪潮[M]//丁耘,等,译.苏格拉底问题与现代性——施特劳斯讲演与论文集:卷二,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15]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
[16]尤尔根·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曹卫东,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17]尤尔根·哈贝马斯.认识与兴趣[M].郭官义,李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18]埃德蒙德·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张庆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19]列奥·施特劳斯.什么是政治哲学[M].李世祥,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