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道德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8 03:48: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道德教育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摘要: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工具,已成为当代青少年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时青少年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启迪智慧等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虚拟社会化作为网络发展的衍生物也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化范式,对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加强虚拟社会化进程中的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规范其网络道德行为,成为思想政治工作及青少年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工具,已成为当代青少年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积极的作用。从发展趋势上看,网络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青少年的重要生存和生活方式,成为他们社会化的又一广阔空间。虚拟社会化作为青少年社会化的新范式,随着网络的发展应运而生。我们在充分享受网络带给我们的便利时也不能忽略虚拟社会化进程中出.现的种种网络道德问题。近年,越来越多的网络道德行为失范间题,不仅直接危害着网络的正常有序运行,对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形成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确保其虚拟社会化进程的顺利进行。
一、虚拟社会化的含义及特点
在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中,按照施化者的性质,我们可以将“人的社会化”分为真实社会化和虚拟社会化。真实社会化是传统的社会化范式,是在家庭、同辈群体、学校和传统大众传媒中进行的社会化,其主要特征是施化者的真实性、确定性及受化者的被动性比较明显。虚拟社会化是在电子传媒尤其是网络中的社会化。从当前的发展趋势上讲,现代青年对网络的依赖性将越来越强,虚拟社会化作为信息时代不可避免的衍生物将会对青少年的发展起到极其深刻的推动作用,而青少年作为上网群体的主力军自然会受到更强有力的冲击。具体而言,作为一种与传统社会化范式(真实社会化)迥异的社会化机制,虚拟社会化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虚拟社会化范式中的施化者具有虚拟性,即对青少年社会化产生巨大影响的施化者由真实社会变成了虚拟的网络社会,这就决定了施化者自身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这一特点使得青少年在虚拟社会化进程中更加顺利地实现社会化的核心内容—对社会角色的扮演。社会化的核心内容是学习扮演社会角色,即依照社会对人的要求和标准学会承担特定的社会角色,实现角色期待与角色整合。作为施化者的虚拟网络空间为青少年提供了角色扮演的极好场所。青少年在虚拟环境中以戏剧化的交往行为来体会不同角色的需求和情感,在角色预演和角色换位中正确理解角色内涵、缓解角色紧张、解决角色冲突,而这一切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便是虚拟社会化中施化者的虚拟性,是它为青少年顺利实施角色转换提供了反复实践的机会。
其次,虚拟社会化范式中的社会互动呈现出新的面貌。与真实社会化相比,虚拟空间里的社会互动,有助于青少年建立新型的社会关系,拓展社会化范围。青少年要实现自身的社会化,必须首先使自己融人一定的既有社会关系中去,以满足各种社会需要。网络作为一种先进工具和更为广泛公开的媒体,通过全方位、多层次、高速度的信息传输为青少年提供了更为广泛的社会交流机会,使青少年的社会化一开始便突破传统的时空局限,从而得到空前的延伸和发展。在虚拟社会这一特殊的交往环境中,青少年会随着网络信息的流动以“点对面,’的交流方式将自己融会到“无线”的网络群体之中,社会接触范围成倍增大,更有助于青少年建立新型社会关系,拓展自身的社会化范围。
再次,虚拟社会化的个性化内容,使青少年自我实现的受化方式得到了增强。社会化不仅是一个把人模式化的过程,更是一个使人积极实现其个性化的过程。在虚拟社会化条件下,个体具有更多的选择自主性。受化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社会化方式。这种自主选择其实也是青少年社会化从传统的教化向自我社会化的转化的体现。可以说,虚拟社会化的“受化”方式,使青少年的主体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使“自我实现”的趋势得到增强。
最后,在虚拟社会化进程中行为方式的社会化与角色规范的社会化脱节。在无强制性约束力的虚拟空间里,青少年的角色认同出现了真实社会化进程中不曾有过的巨大困难。青少年正处于情感体验和情绪大震荡的时期,在此过程中,他们必须将自己置于现实的人际互动中实现对自己行为方式的规范,并完成对于自己所扮演社会角色的任职。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互动方式、情感交流方式、角色转换方式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虚拟社会化极大影响了青少年的人际互动方式,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往关系被脱离现实的人际关系所替代,久而久之便造成了现实人际交往的障碍,导致社会互动受阻,使得青少年行为方式的社会化与角色规范的社会化严重脱节。他们在虚拟社会中无法找到正确的行为规范和角色整合模式,无法依照社会对人的要求和标准学会承担特定的社会角色,遵循正确的交往行为方式。
二、虚拟社会化进程中的青少年网络道德现状
虚拟社会化对青少年现有的道德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的恶的一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道德观念的淡化
在互联网中,网民们以“虚拟身份”进行网络交往,而不必承担任何社会责任,这就为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提供了繁衍的土壤。有学者称21世纪为“道德方面采取相对主义的世纪”。其实无论是道德相对主义还是无政府主义,都是青少年网络道德观念淡化的体现,其实质都可以归结为个人主义。这种网络世界里的个人主义,随着虚拟社会化的推进呈现出不断蔓延的趋势,许多青少年都受其蒙蔽、欺骗、蛊惑。
(二)道德心理的弱化
虚拟社会化在消除了人们交流、沟通的地域、时间限制的同时,疏远了人际情感,弱化了人的道德心理,最终将有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的疏远、淡漠与紧张,造成个体对于现实社会中他人生存状况的漠不关心。这种道德心理的弱化对于网民自己也无疑是一种“慢性自杀”。这种道德心理弱化现象在青少年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这对于青少年的社会化进程造成了极大的障碍。
(三)道德人格的异化
伴随着网络而生的“网络成瘾”、“网络心理障碍症”引发了青少年的人格障碍,造成了青年社会化的人格缺陷。所谓“网络成瘾”,指网民完全沉溺于数字化的在线空间中不能自拔,使得青少年不能有效实现客观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的角色转换,因而形成心理错位和行动失调问题。正因为网络为人提供了变换角色的机会,青少年常常会产生角色认同危机或角色混淆,造成自身的角色迷失或双重人格。 (四)道德认知的混乱
青少年社会化的内涵包孕着他所处民族、国家特有的文化价值观、思维方式、情绪体验,但因特网中大量的西方文化垃圾很容易促使尚处于世界观、道德观认知期的青少年模糊自己对本民族文化的确认,对传统道德观念的认知,这就使得民族文化中有价值的主流意识形态倾向也慢慢被消解和融化,由此可能导致民族凝聚力的下降和青少年在道德认知上的混乱、冲突.、迷失。
(五)道德行为的失范
当网络以.其方便、快捷、高效的优势迅速普及时,网络空间的道德现状却异常混乱。传统道德在全球性、全方位、开放性的“网络社会”面前显出了它在某些方面的无能为力。现实伦理关系中大多为面对面的直接关系,道德规范的实施主要借助于社会舆论的监督和人们内心的道德自律来实现,因此人们的道德行为在外界制约和内在约束共同作用下自觉服从于传统道德规范。而网络社会中,这种外在的“道德制约”和内在的道德自觉之间的统一被自由、无序的网络秩序所打破,网络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现出其间接作用性。这种情况下,道德对人的约束力越来越依赖于人内心的道德信念,直接道德舆论抨击难以像在现实中一样起作用。与此同时,新的网络领域里又尚未形成新的统一的道德规范,大量的网上行为处于既不受既有道德规范的制约,又无新道德规范可依的状态,加上青少年自身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弱等特点,从而诱发了大量的失范行为。如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传播精神垃圾、网络言行随意放纵、网络价值观模糊等。
三、在虚拟社会化进程中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推动网络道德建设
当代.青少年网络道德现状不容乐观,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提高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时效性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无论从网络发展状况还是从青少年自身特点等方面讲,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都有其必要性。
网络道德是现实社会中既有道德的延伸,又具备与既有道德不同的许多特点和规律,因此,我们在进行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针对其特点,遵循其规律,坚持一定的基本原则,使青少年能够树立起正确的网络道德观。
实施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应采取以下方法。
首先,从社会的角度来讲,应该尽量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这是一件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事业。我们应当尽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整合传统道德资源。从广博的传统道德文化中汲取营养,完善既有的道德体系,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的道德文化教育,增强青少年对于民族文化、传统道德的认同感,确保他们即便是处在网络空间中也能以固有的自律意识,做到遵守网络道德规范。除此之外,还应该实施网络道德规范化和网络管理法律化,以有效而成熟的法律和道德规范来约束学生的网络交往行为,形成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实际相互兼容、行之有效的网络道德教育体系。
其次,从学校的角度来讲,应该尽快更新观念,构建适应网络时代的学校德育模式,建立完善的网络行为监督机制。当网络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发展时,我们的学校德育体系也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作相应的改变和完善。因此,我们必须树立起新的道德教育观念,充分注意学生的主体性,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校德育工作,丰富学校道德教育内容,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能力和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另外,必须加强网络教育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网络水平,加强对学生网络行为和网络道德发展的指导,使学生在教育传播者的示范作用下,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
篇2
一、有关现代德育思想理论的著述
现代德育思想具体体现在有关著述中。由于思想解放和对外开放,在德育思想建设方面冲破了原来的“封闭”状态,出版了一批西方国家德育理论的译著和国内学者有关现代德育思想的编著,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翻译出版了当代西方德育论著作,除80年代初傅统先、陆有铨翻译出版了皮亚杰的《儿童的道德判断》(1984)外,有陈欣银、李伯黍翻译出版了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1989),博维利翻译出版了美国哈什的《道德教育模式》(1989)等;此外还有瞿葆奎先生主编的《教育学文集》(1989)的第二、第七卷均收入了一定数量的德育译著。我们不敢说翻译出版的这些著作一定都是符合我们所需要的现代德育思想,但我们首先要了解国外的德育思想成就和理论成果,然后才谈得上对其进行分析。第 二,许多学者出版了介绍西方德育思想理论的著作,如冯增俊的《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1993),魏贤超的《现代德育原理》(1993)、《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1994)、《道德心理学与道德教育学》(1995),戚万学的《冲击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1995),袁桂林的《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1995),詹万生主编的《中国德育全书》(1996)中也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第三,国内学者还编著了一定数量的有关现代德育论的著作和教材,如朱小蔓著《情感教育论纲》(1993),张志勇著《情感教育论》(1993),戚万学著《活动道德教育论》(1994),鲁洁、王逢贤主编的《德育新论》(1994),班华主编的《心育论》(1994),詹万生著《德育新论》(1996),班华主编的《现代德育论》(1996),戚万学、杜时忠编著的《现代德育论》(1997)等。这些编著是近五年来的成果。
二、现代德育思想的精髓
我对德育思想现代化或现代德育思想的理解,在《现代德育论》“绪论”和拙文《世界之交论德育现代化建设》中已有阐述。我的基本思想,是考虑到现时代的社会发展、人的发展,强调了“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现代化为中心”。但未拓宽到生态空间考虑,这是一个不小的缺陷。现代德育不能仅从时间意义上理解,主要应从现时代性质方面理解。“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这是对现代德育最简捷的表述,也是关于现代德育的核心思想。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即把人作为道德主体培养,促进人的德性发展。这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是区别于传统德育的根本标志,以致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现代德育是主体性、发展性德育,即主体—发展性德育。柯尔伯格继承了杜威发展性道德教育思想,提出“认知—发展性德育”。相对于无视儿童自己思维方式的传统德育而言,柯氏强调“认知—发展性”把儿童看作“道德哲学家”是德育观上的飞跃。但忽视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问题,“认知—发展性”的表述是有局限性的。“主体—发展性”德育培养现代道德主体,发展的内容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主体—发展性”可以看作是现代德育的精髓,其理由是:1、体现了现代德育目标要求,即培养21世纪道德主体,促使其德性的现代化发展;2、体现了现代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亦即现代德育的本体功能;3、体现了现代德育的内在价值,即现代德育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发展自己德性,使道德人格得到提升。可以说,“主体—发展性”集中地表现了现代德育与传统德育的区别。
三、关于现代德育性质与功能的探讨
党的后,人们对现代德育性质与功能问题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德育是“阶级斗争工具”转向德育是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的教育,把人的德性发展作为德育的根本。王逢贤教授对德育本质属性、德育实体性及德育地位等作了系统论述。德育本质是德育理论的最高问题,多年来的一种观点即对德育本质的认识包括两个基本方面即德育与社会的关系,德育与人的关系。然而随着生态伦理学的产生,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对德育应在社会、人、自然这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上认识。现代德育性质是德育本质在现时代的具体展现。在认识德育与社会与人的发展关系方面,我以为有两点值得重视:一是把德育、社会、人作为三位一体的对象进行综合考察,即始终联系社会与人的发展认识德育,而不是脱离社会与人孤立地就德育论德育。二是动态地即在德育、社会、人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分析三者关系,阐明德育现代化问题。用系统整体的思维对德育发生、发展,德育现代化作综合的动态的考察,其方法是可取的,但我们没有把自然生态作为整体的一个部分、一个方面,这是一个较大的局限。1994年德育专业委员会的年会上,易连云提交了关于德育生态环境的论文,似乎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在人、社会、自然广阔的背景上思考德育问题,才是更好地体现现代德育思想的。
现代德育功能的探讨,弥补了把德育只看作因变量的局限。关于德育功能,鲁洁教授发表了系列论文,对其作了全面、系统的探讨,拓宽了人们对德育功能的视野。虽然有的学者有不同看法,但是可以促进人们作更深入的探讨,求得更符合科学的认识。
我们把现代德育社会功能概括为: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这是与传统德育社会功能本质上的区别,同时也指出现代德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具有先进性、超前性特点。
结合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全球化、信息化趋势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人们对现代德育功能的认识又大大前进了一步,拓宽了思路,扩大了认识空间。“今天有识之士都认为世界是一个命运相联系的共同体。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各处困扰人类的重大问题具有整体性和全球性”。例如德育的政治功能,当前各国各民族之间既有竞争,也表现出各国、各民族的相互合作与相互尊重。应立足于全球来认识现代德育功能问题,为了全球的、全人类的利益,必须超越国界,超越民族、文化、宗教和社会制度的不同,为人类共同的长远的利益,也为本国、本民族的自身利益,同舟共济,通力合作。所以,现代德育政治功能主要在于促进社会公正、和谐,维护国际和平、合作、团结。
基于社会和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现代德育经济功能的思想也有显著的发展。在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体制改革和整个社会现代化实践,使德育的经济功能显得更为突出。而可持续性发展思想也为其提供理论依据。1、德育的经济功能在内容上不是片面地强调促进经济增长,而是要以保护生态平衡为前提的增长,也就是在科学理性的支配下的增长;2、为了可持续性发展,德育的经济功能促使人们认识和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公平与效益关系;3、德育的经济功能还表现在以新的资源观、发展观,代替原有的资源观、发展观;4、培养经济道德,坚持勤俭建国方针;5、为迎接知识经济到来,教育包括德育尤其应注重创新性素质的培育,知识经济需要现代科技支撑,也需要现代德育支撑。
可持续性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人们由对经济功能的认识扩展到对德育生态功能的认识。当然德育生态功能的实践依据是生态环境的现实,主要理论依据是生态伦理学。生态伦理学奠基人莱奥波尔德认为人的道德观念是按三步发展的:人——人关系的道德,人——社会关系的道德,人——自然关系的道德。生态伦理学扩大了伦理的对象范围,扩大了德育的范围,从而也扩大了德育功能的范围。40年代莱奥波尔出版了《大地伦理学》一书以来,生态伦理思想得到迅速发展,90年代初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参与编制的《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一书,提出了“新的可持续生存的道德”,认为“可持续生存道德”是“可持续的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持续社会发展的道德要求。德育的生态功能就在于要为可持续发展服务。正是由于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国内学者们也纷纷提出关心环境的教育或生态德育的命题。1996年全国德育年会上刘惊铎、王磊提交了《生态德育:世纪之交德育改革的价值取向》论文。
四、关于德育过程思想的进展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80年代,对德育过程的思考和研究很多。党的十周年时,已作了系统的回顾。由于学者们对过程研究的重视,使有关理论更加系统化、更加深化。关于德育过程的本质,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德育过程的影响与环境影响,德育过程与各育过程,德育过程的结构,德育过程各阶段及运行等等,都作了较前更为深入的探讨。关于德育过程的规律与特点,更有很多人作过探讨。但作为德育过程区别于其他各育过程固有的特点,似研究的不够。笔者提出过两方面的区别,一是教育目标上的区别;二是德育与其他各育所依据的规律方面的区别(详见鲁洁、王逢贤主编的《德育新论》第八章)。
德育过程在历史上就是存在着的,我们要探讨的是现代德育过程;然而作为客观的德育过程,现代的与历史上的应当是有一致性的,其客观规律应当有其共同性。探讨所谓现代德育过程,实际上是探讨德育过程在现时代的表现形态或现代性特质。基于这一认识,我认为,现代德育过程思想,在德育的现代性特征中有两点是能鲜明体现现代思想的,一是现代德育过程结构要素在德育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有变化。教育者、受教育者是德育过程中两个基本要素。在传统的德育思想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对立的,教育者居高临下,以专制的、强迫的办法,对受教育者“灌输”现成的道德;受教育总是处于被动的、服从的地位和消极的状态。现代德育过程的思想,强调教育者、受教育者的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教育关系,在教育者的指导、引导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德育过程,相互教育与自我教育,双向影响,相互砥砺,共同进步。因此,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教学相长,品德共进的过程。二是现代德育的开放性,现代德育过程是与外部环境相互开放、双向互动的过程。这里的所谓外部环境包括社区环境、社会环境以致国际环境;当然,以德育生态环境的思想为指导,还应当包括自然环境。
五、德育目标与德育内容的现代化
现代德育是促进受教育者德性现代化,这就把德育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现代思想道德素质的主体。这是社会现代化对人的要求,也是人自身发展的要求,是适应现代社会与经济发展全球化、信息化的要求。社会本位、个人本位的发展观已转向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的统一。依据三维思想品德结构的设想,1987年前已把道德心理品质和品德能力作为德育目标组成部分。在社会转型期尤需对学生心理品质和品德能力的培养予以充分的重视。德育目标是德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的精神追求,是德育活动的内在动因,是直接制约德育内容、课程、方法形式以致整个德育的首要因素。德育的现代性集中体现在德育目标上,对德育目标的理解将影响着对德育内容、课程、方法、管理等一系列问题的理解。因此,对德育的探讨极为重要。转贴于
当前“可持续性发展”、“全球本位理论”是认识确立现代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的重要理论依据。人、社会、自然的统一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宏观文化结构的基础,德育目标要体现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伦理要求。对未来道德主体的素质要求,在道德与心理素质方面,不仅要具有我们通常要求的一般的道德品质,而且要有科学道德、生态道德、经济道德、信息道德等方面的素质。心理素质应更具现代性,在心理和道德上更重责任感、义务感、自信心、效率感、创新性、合作与竞争等。人类社会不断前进,思想道德不断发展。70年代国外便有学者提出了一系列上升的价值观和衰落的价值观。按E·拉兹洛所述,人们已对19种主流价值观念和信念提出质疑,而有10条新兴起的社会观念;同时人们还面临着政治上绿色趋势等等问题。所有这些都向未来的道德主体提出了终身德育的要求。
德育内容是为实现德育目标服务的,是体现德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S·拉赛克和G·维迪努对现代教育内容的源泉作了系统阐述,其中包括:人口增长,经济变化,社会政治变革,文化变革与科技进步,世界性问题,教育系统内部动因等。这对我们研究、制定德育内容同样具有参照的价值。袁正光教授关于经济、社会、科技变化所作的概括,更能看出制约现代德育内容的因素:经济,正在发生新的革命,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社会,正在发生新的转型,工业社会转向知识社会;科技,正在出现新的突破,走向数字化信息时代。
基于现代德育目标要求的提高以及其制约因素,现代德育内容正在拓宽,形成一系列崭新的极富时代特色的德育内容。
1、科学价值观和科学道德教育;
2、生态伦理教育或环境道德教育;
3、经济教育,含经济伦理教育,其中主要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教育;
4、信息道德教育;
5、现代人的(道德)心理素质教育。
此外,还应进行国际理解教育、人口问题中的道德教育等。
六、德育方法的改革
德育方法和德育手段的现代化进展迅速。
(一)基于对德性发展的要求,高度重视受教育者自主性。在教育与自我教育中,着重自我教育。当然,自我教育不仅仅是方法问题,它首先是一种德育思想和德育要求,也是一种德育型式,也是德育的原则和方法。在中学和小学关于主体性德育的课题研究,改变了忽视自我教育,高度重视受教育者的参与,体现了主体性德育精神。主体性德育当然不仅仅是方法问题。国内学者研究自我意识、自我教育的很多,例如韩进之等“中国儿童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与教育”的研究(1983—1987);刘守旗“自我教育及其能力培养”的研究(1990);刘秋梅“培养小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实验研究”(1991)等。近年来提出的“自我教育力”或“自我教育力量”的概念,包括自我教育的意愿、要求,自我教育的方法、能力,自我教育的习惯等。
但不是任何一类“自我教育”都是完全符合“主体性”要求的。只有在主体—发展性思想指导下的自我教育,即把德育当作主体人格的提升,当作主体德性发展的过程,才是符合现代德育要求的。因此,自我教育有两类情况:一是姑且称其为“约束性自我教育”,即把自我教育主要看作自我检讨,自我批评,自我反省之类的自我贬损、自我压抑的过程;总是把自己当作教育、改造的对象。这是很难形成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主体人格的,很难发展其积极的个性道德品质。另一种,我们姑且称之为“发展性自我教育”。这种自我教育着眼培养主体精神,发展积极的个性品质,不是片面地、单纯地检讨自我,约束自我,而是追求道德理想人格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因而能够悦纳自己,充满自尊、自信、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对“灌输”问题人们已有共识。当然“灌输”也是一种“德育”型式,不仅是“方法”问题,包括德育(目标)意图、方法、内容、效果等方面。德育实践已经向人们展示:人的德性的生成、发展、成熟,不是靠“灌输”,它不是外界“授予”的,而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主体自身建构的。因此重在主体自己的积极活动,包括外部的物质性实践活动和内部的观念性活动,着重依赖于主体的践行、体验、体悟。魏贤超的关于主体参与大德育思想,建立青少年义务社会服务制度的思想,戚万学的活动道德教育论等,都是从根本上改革德育方法的指导性理论。
(三)关于品德测评方面,国内学者作了大量研究,尤其是胡卫和肖鸣政进行了多年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
(四)关注现代德育手段的效应。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用之于德育,有其优越性,但它毕竟是“手段”。不论何种道德价值观都可借助于这些工具进行传播。所传播的内容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因此它可能产生积极的效应,也可能产生消极的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效应。1996年的全国德育年会上郭娅玲提交了大众传播媒介的德育功能问题的论文;麦志强提交了现代文化传播技术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论文。
七、关于德育课程论的重要进展
在以往的教育学论著、教材中,包括在德育原理的著述中,几乎未见“德育课程”这一术语,较多见到的是“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组织形式”这类提法。近几年来使用“德育课程”这个术语的频率日益提高。“德育课程”问题的研究也被列入了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的研究课题之中。近20年中,我未见专门论述“德育课程”的专著。我第一次见到系统阐发德育课程理论的著作是1994年出版的魏贤超的《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一书中的几章。1995年魏贤超又在《教育研究》第10期发表了《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初探》一文,再次阐明了他对大德育课程体系的见解,以全息论、系统论、现代课程论为指导,他提出了建立由两类正规的显性的课程与四类非正规的、隐性的课程组成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的构想。这一德育课程理论体系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在德育课程理论建设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使我们的德育学科体系更加完备。此后,在笔者主编的《现代德育论》中,设专章论述了现代德育课程,强调德育课程的本质特征是育德性,提出区分“德育课程”和“关于德育课程”的问题。戚万学、杜时忠编著的《现代德育论》一书中,更以较大篇幅系统论述了现代德育课程思想,其中介绍了许多国外德育课程思想理论,更开阔了我们对德育课程的视野。
德育思想现代化的范围很广,涉及问题很多,以上是就个人学习中提出的几点看法,因篇幅有限,有许多重要的思想成果没有阐述。本文所涉及的仅是有限的几个方面。
注:
[1]见《现代教育论丛》1997年第1期,或朱永新主编《中国教育家展望21世纪》,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柯尔伯格著,魏贤超译:《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德育》,人教社1989年版。
[3]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4]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一章。
[5]易连云:《德育生态环境的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6]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第11—12页,第10、76页,第77页。
[7]《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的全球展望》,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页、第93页。
[8]王伟立著:《生存与发展》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96—97页。
[9]例如1991年朱正威等编著了《环境教育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此书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并在有的学校开展了环境道德教育的研究。我国的环境教育从70年代初的始创阶段到80年代以来的发展阶段,已形成了较完整的环境教育体系。
[10]见胡守棻主编《德育原理》,第五章《德育目标》,北师大出版社1989年版。
篇3
论文摘要:当代大学生成长在一个互联网普及的时代,因此,网络早在他们步入大学校园之前就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够给人们的交流和沟通带来便利,也能够使人受到其中不良信息的毒害,为了应对这一情况,各高校均开设了网络道德教育课,但并没有受到满意的成果。本文主要从高校社团对于该站网络道德的自我教育出发,对社团在网络道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和良好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互联网已经完成了在我国的普及,走入了千家万户,在这样时代背景下的现代大学生的生活与网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网络的普及和应用为信息资源的传播和共享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但在它积极一面的背后,也隐藏着容易使人堕落的陷阱。所以说,网络这一工具是造福于人还是祸害于人,关键就要看如何对其进行使用。高校是网络建设与应用的前沿,因此所面临的网络道德问题也更加严峻,如何对其进行处理就成为了高校日常工作中的主要内容。
一、高校社团对开展网络道德自我教育的促进作用
1.高校社团能够使网络道德的自我教育具有更高的开放性和趣味性
由于互联网无形、无界限,因此社团在开展各类有关网络道德教育的活动时,社团成员可以通过互联网自由寻找有关信息,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对相关德育理论进行了解和掌握,从而形成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网络道德理念,这样就比传统的教师授课形式的网络道德教育更具开放性,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同时,由于社团成员间彼此联系频繁,所以他们会通过QQ、电子公告板、E-mail等对有关网络道德内容进行交流,以做到取长补短,而成员间就某一问题的辩论也会引起大家的参与,这样就会催生出有关网络道德教育的各类三维动画、声音和图像作品,让学生在欢乐和轻松的氛围中完成网络道德的自我教育。
2.高校社团的集体性有利于网络道德自我教育的延伸
高校社团是有一群具有相同爱好和兴趣的学生所组成的集体,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团的存在就意味着这种集体精神的存在,每一位社团成员都在为着这个集体做出自己的贡献,所以如果将网络道德教育作为社团活动进行开展,那么社团成员就会认真的组织、策划并积极参与到社团活动当中,从而扩大此类活动的影响面,实现网络道德教育的进一步延伸。除此之外,具备浓厚的集体主义精神的社团活动也可以在校园中得到广泛的开展,其辐射效应会使更多的高校学生受到网络德育教育的熏陶,并不断的对其进行接受和认同,进而在实现网络道德的自我教育目标的同时培养了高校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在通过高校社团促进网络道德的自我教育时应注意的问题
1. 要注意进行正确的引导
想要使高校社团更好的发挥出对网络德育自我教育的作用,有关教师就必须要注意对社团活动和活动内容进行适当的、正确的引导,确保社团活动所蕴含的精神是积极向上、符合时展和德育工作要求的。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社团活动还是以娱乐性活动为主,思想内容相对较少,这样就更突出了教师引导的重要性。只有坚持娱乐性、学术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才能更加充分的发挥出高校社团对于网络道德自我教育的促进作用。
2.培养社团成员的自主意识
教师在对社团活动进行指导的过程中,也应注意所采取方法的合理性,避免对其产生干扰,从而使学生的自身潜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让各类德育教育活动能够具有相应的先进性和创新性,从而吸引更多的高校学生参与其中。事实证明,给予社团以应有的活动自由,能够让学生产生出自己的思想,使活动变得更加成功,更加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
总的来说,作为“网络一代”,网络直接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而这一工具是否会引导他们向着更加积极的方向发展,关键就在于如何对其进行使用。在网络技术有待提高,网络立法尚不够完善的今天,做好网络道德的自我教育工作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增强自身对全球网络文化的识别能力、抗诱能力和自律能力,使他们能够自觉履行有关规范,培养住自觉的道德意志,建立自律自求、自我保护的网络道德机制。
参考文献
[1]郭璐璐.浅析网络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新西部:下半月,2010(6),141-141,139
篇4
论文摘要:当前个体道德素质结构中存在看认知表层化、情感淡漠化、意志薄弱化、需求外在化、理想世俗化、信念缺失的倾向,必须从调整道德认知结构、引导道德体验、激发道德需求着手,通过道德调控,培养和形成健康的道德人格。
作为个体人的道德由于社会经历、社会角色以及生理上的差别,其心理品质必然会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然而作为同处一个社会中的人,其个体心理品质也会带有社会痕迹的共同性的一面。在共同性中具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心理品质。本文所要透视的是部分人或相当部分人普遍存在的带有倾向性的不良品德因素,并就此提出调控措施。
一、对个体道德素质结构不良状况的透视
1.从个体的道德能力系统看,存在着道德认知表层化、道德情感淡漠化、道德意志薄弱化的倾向。
在正常情况下,道德认知是道德情感的基础,它促使道德情感的形成。而道德认同的产生、道德情感的形成,又会巩固和深化道德认知。两者相互作用、相互渗透,认知中伴有情感,情感中带有认知川。然而,由于在社会大环境中,自觉形式上的社会主流道德意识与自发形式上的社会道德意识及其行为多元化相并存的局面,使得个体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出现了复杂的情形。一方面社会主流道德倡导一心为公、无私奉献,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并通过传统的灌输型或道德主知主义的模式对人们进行道德教育。这种教育过于抽象化,从概念到概念,忽视道德体验和道德认同过程,人们得到的仅仅是道德知识和道德观念,而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在缺乏个性情感体验的情况下无法得以深化和巩固。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条件下,由于西方价值观的进人及其影响,以及利益主体多元化和现实利益的驱使,使得现实生活中自发地产生并存在着多元化的道德价值观及其行为与社会主流道德具有明显的不一致性。这种不一致性使得人们的道德认知与道德体验也出现了不一致性或相互脱离。个体在理论层面上所认知或掌握的社会主流道德,需要到生活的实际层面去体验,需要在体验所形成的道德情感中去深化,而当个体在自发进人实际层面时往往会在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的冲击下获得与所掌握的道德知识和“概念”相反的体验,导致道德认知与道德体验的不一致性。这也使得社会主流道德在个体中缺乏环境道德认知直观和道德体验。因此,个体道德认知过程很少有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伴随,由于缺乏道德情感的参与,道德认知只能停留在“抽象化”、“表层化”层面。同时,也由于道德认知过程中缺乏道德体验,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也就无法深化,必然出现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淡化或缺憾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知”、“情”、“意”没有形成紧密的关联,甚至相互脱离,这种相互脱离的状态在现实中的表现就是:口是心非,即说的和想的不一样;或者人前一套,人后一套;或者说起来清楚,考起来明白,而做起来“糊涂”;或者为人处事、行善做好事缺乏常性等等。
2.从个体的道德动力系统看,存在着道德需求外在化、道德理想世俗化,并伴随着道德信念的缺失。
真正的“道德需求是建筑在高度自觉的、完全自律的、依靠内心信念来满足的一种需求”。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等价交换、追求效益为基本特征的经济规律和原则迅速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直接动摇着以利他和自愿付出为基石的道德本质的根基。在市场经济中,一方面,道德教育使人们从社会规范、社会要求中了解到怎样做人、怎样追求。另一方面,现实告诉他们功利是现实的、实惠的甚至是的。对照之下,他们不同程度地感受到掌握与遵循某种道德规范对自身来说是一种约束、一种限制、一种牺牲,但“规范”又使他们不愿意做“缺德的人”。伦理思想的矛盾与冲突,使得他们既有道德需要,但这种道德需要停留在表面的、外在的状态,缺少深层次的自觉的、内在的自我完善的要求。因此,当他们处于一种良好的道德氛围中,就能较为理想地表现自己的道德人格,当他们处于一种不良的道德氛围中,或者在缺少一种社会舆论的监督之下,同一个人可能将出现不同的道德表现。
更进一步地看,在个体道德需要外在化和非自觉性的影响下,加上道德理想与道德现实的强烈冲突,个体的道德理想出现功利化、世俗化的倾向,尤其是对道德人格的追求倾向于功利主义。表现在一些青年学生关心一己之私远胜于关注公益事业,找一份好工作,挣一份高薪代替了对知识、真理和价值的追求,对人生的意义、幸福、荣誉的真谛缺乏真正的理解和把握,对“金杯”的追求胜于对“奖杯”的追求。而对于社会中相当一部分人来说,其理想人格的追求处在既不做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但也不损人利己,而是互惠互利,双惠共生;既不是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但也不惟我独尊、惟利是图,而是权利与义务对应,付出与所得平衡。在个体的道德需要表面化、道德理想世俗化的状态下,个体的道德信念必然处于缺失或模糊状态。
二、对个体道德素质结构不良状况的调控
(一)调整认知结构,促进道德认知的深化
个体道德结构“知识化”“表层化”倾向,使个体对道德理论和道德规范的认知始终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的层面,直接影响了道德认知的深化。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首要的任务就是调控好道德认知的纵横维度。
一是夯实道德认知的基础。道德认知的基础,不是道德知识本身,而是实践。实践是道德认知形成并最后得以巩固的基础。只有对道德认知的内容,有所经历、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道德认知的内容,从而自觉“内化”道德认知的内容,形成深层的道德认知。为此,要求个体在道德认知的全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尤其要突出实践性,不仅道德知识的传授过程要突出实践性,而且个体在消化、吸收、“内化”道德规范的过程中也要突出实践性。我们一方面要调控好社会道德环境,为个体“内化”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个体在道德认知过程中大胆实践,并为个体提供道德实践的多维空间。
二是拓展道德认知的广度。当前个体的道德认知仅仅处于对道德理论和道德规范的把握上,道德认知面过窄过小,道德认知的狭窄化,必然使道德认知缺乏向纵横延伸的融通性,直接影响道德认知的深化。鉴于此,我们对道德认知的调控点要放在拓宽其文化知识结构上,大力开展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普及教育。在开展教育的同时,积极创造良好的人文氛围,给人以熏陶,潜移默化地“内化”人文精神。要使个体认识到,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既是知识,也是思想方法,是一种人生智慧,是真善美的统一。这有利于培养人的科学精神,提高人的思想水平,增强人的辨别和选择能力,使人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这些都有助于改善道德认知结构,从而达到深化道德认知的目的。
三是拓伸道德认知的深度。道德认知能力的形成,是道德认知深化的标志。因此道德认知的拓深,重点要放在培养判断、选择、创造等认知能力上。这就要求在对个体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或者在个体形成道德认知的过程中,首先,必须说明各种道德观念产生的背景、涉及的道德现象所体现的关系,让个体对其有一个全面的把握、深刻的认识;第二,要让个体亲自参与或调查了解不同道德观念产生的道德情境,真正面临各种道德冲突,体现由这些冲突引起的困惑,锻炼道德思维,从而正确把握各种道德观念的真正内涵和产生的原因;第三,在个体正确把握各种道德观念的前提下,引导个体反复在实践中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并对个体的道德判断、道德选择进行评价、分析和实践反馈,用制度强化其积极的选择,惩罚不良的选择,帮助个体提高辨别和选择能力;第四,要在提高道德判断能力、道德选择能力的前提下,指导个体在复杂多变的新环境中,运用道德认知进行创新,培养道德创新能力。
(二)引导道德体验,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在体验中产生、形成和发展的,朱小蔓在《情感教育论纲》中指出,实际上“情感教育是情绪唤醒、主体感受与体验的过程”。我们要重视体验在道德情感培养中的作用,加强对个体道德体验的调控。
一是调控个体的道德生活体验。要引导体验者回归生活世界和自然之境,自主参与真实的道德实践活动,使其有所遭遇、有所运思、有所领悟,诱发其情绪、情感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体验者对周围关系世界的融通性越强,他照应周围关系和意识越强、道德智慧越高,其行为的道德性也越高。比如一个人不仅能看到自己以及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人(如家庭成员、血缘关系、亲朋好友等,笔者注)或物的存在价值,而且能够肯定他人、他物以及与自己关系不甚密切的人和物的存在价值,也就是他不仅能对“熟人”,而且能对“陌生人”进行道德关怀,这样的人其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水平必然更高。所以,我们要特别重视体验者对周围关系世界,特别是人际关系的融通性体验。
二是指导个体阅读优秀的文学文艺作品。诗歌、散文、小说、音乐等文学、文艺作品最能唤起人的激情、燃烧人的情感,让个体阅读优秀的文学文艺作品能够从中得到鼓舞,激发他们的生活热情和道德情感,使个体在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家庭、热爱父母、热爱家乡的情感环绕中,在优秀文学文艺作品的潜移默化的陶冶中,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
三是要创设一种与道德教育要求相一致的“自然、真实”的活动及情境,让个体置身于其中,通过其自我感受产生道德体验。为此,要大力营造良好的集体舆论、社会舆论、融洽的人际氛围和优美的的人文环境,进行社会和家庭环境的优化,让体验者在环境的感染和熏陶中获得道德陶冶。
(三)激发道德需要,形成深层的道德需求
首先要调整道德教育,把道德需求作为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我国道德教育尚不尽如人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略个体的道德需求。因此,道德教育必须注重激发个体的道德需要。要从个体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需求出发,因势利导,使个体的实际需求朝着道德需求的方向发展,在道德教育中渗透需求的引导和激发。
篇5
关键词:教师德性;教师道德;教师规范;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104)01-0028-05
杨建朝,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后,副教授。易连云,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教授,博士后合作导师。重庆,400715。
① 资助项目: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编号:12YJC880137);云南省2013年度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成“人”视角的教师德性研究(编号Y13038)。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承担者,其道德状况必然对学生的道德发展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在当前普遍的功利化社会背景下,很多教师由于受到制度环境和个人欲望膨胀等的影响,德性状况出现了越来越令人忧心的情形。一些学者对此作了研究和探索,本文尝试对此进行归纳和述评,并指出研究中的不足与局限。
一、关于教师德性的概念和内涵
关于教师德性问题,国内研究尚不多见,一般都是从麦金泰尔的德性观进行演绎,认为教师德性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或内在精神品质,可以确保内在利益的获得,从而集中在道德条目的意义上,阐述教师应该具有爱心、责任心、应该公正对待学生,应该善良,宽容、同情等等。代表性的研究有周建平[1]、石峰[2]、陶志琼[3]。特别是在陶志琼看来,正因为现时代的教育精神需要,才呼唤教师的德性,善、公正、责任应构成教师德性的核心。[4]金生鈜在《何为好教师》中对教师应该具备的伦理德性也进行了分析,其中最核心的是教师要有正义感。[5]吴海燕持德性境界说,认为教育德性表现为七种境界:教育良知、断然选择、定位教育、宁静致远、安身立命、居安思危、止于至善。[6]教师需要为此而不断修身养性,提升德性境界。
关于教师德性的组成,学者的观点颇为零散,在界定上显得随心所欲。有的人把其界定为爱,包括“尊重、宽容、关怀、良心等基本德性”[7]。有的人偏重于德性之行,“他必须践行德性才能够真正地拥有德性并成为一个符合教育制度伦理原则的人”。[8]有人归结教师德性的具体表现,认为是品质、道德力量和教育行为准则。[9]有人把教师德性与幸福关联起来,认为包含“良心、善和理解力”[10]。另外,有论者把德性局限于某种品质进行阐述,例如,张楠楠把教师德性主要归结为公正,认为教师需要着力养成公正的德性。[11]
针对很多研究者把道德与德性不做区分,从而把教师道德与教师德性相等同的观念,宋晔对此进行了区分,认为后者是个人道德和高标准道德,包含“关怀、宽容和良心”,前者是团体道德和底线道德。[12]有论者提出,教师道德包含两个层面:教师德性和教师职业道德。两者有不同的内涵,前者属于私德,主要靠个人修养,后者是底线道德,依靠法律法规和社会舆论制约。[13]周建平持有的观点与此一致[14],并且针对流行的无私、牺牲、奉献的德性观,提出生命德性的观点。[15]对圣洁道德提出质疑的还有薛晓阳等人,他提出基于人性力量的“升华”德性。[16]
二、关于教师德性缺失的原因
当前教师受到社会多种不良因素及自身修养缺失等的影响,道德退降,德性缺失,这是学者研究该主题的主要原因,只是在探索原因时的立场和角度有差异。其中制度是最凸显的视角,例如认为高校制度文化中的能力主义的伦理倾向和底线道德在实践中的运行是教师德性提升的制度文化原因[17]。要解决社会道德、社会风气问题,只靠榜样德育、环境德育往往难以取得实质性效果,根本出路在于制度的完善。如何提高德育制度的道德合理性有三条原则,即学生参与,发展为主,服务生活。[18]另外,其通过分析教师的不道德行为的突出表现、产生根源和解决对策,指出教师道德首先来源于社会对于教师职业的切实保障,而不仅仅是教师教育培训这一种途径。要妥善处理教师素质与教师待遇、个人道德与社会道德的关系。[19]
另一种较为具体的观点把应试教育制度作为教师德性缺失的直接原因[20],其他原因包括多元价值观的影响;以往师德教育中泛道德主义教育的失效;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不强等[21]。还跟当前的社会转型期教育产业化、制度不健全、德福不一致等有关,需要加强对教师的职业伦理教育和健全职业道德规范[22]。有学者特别针对大量“无德而富”现象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既然道德不能给人带来财富,人为什么要有道德?传统道德资源被瓦解,天命良知、因果报应失去制约力量[23],这直接导致包括教师在内的中国人把利益作为行为的首要标准,道德状况堪忧。
三、提升教师德性的对策与途径
受到社会制度不健全、伦理缺陷突出,过度功利化、长官意志盛行的影响,教师德性处于边缘化位置,“老实人吃亏”的社会现实迫使部分教师放弃了自己的德性修养,激烈竞争使得很多教师一切以利益最大化为教育行为标准,置学生发展于不顾。在此背景下,很多人研究了如何提升教师的德性水平,改变教师的伦理困境。杜时忠等人强调,学校德育不应放弃自己的责任,而应审视社会正义,提倡主体精神。依据“自愿选择,理性判断”的原则,造就自制、理性和负责的个人。[24]他们认为制度德性对学校德育的重要作用尚欠深入认识,因而希望从制度伦理建设的视角解决德育低效问题,并引发了大量相关研究。其根本观点是:第一,根本的出路在于制度的完善。第二,不能回避制度德性。学校德育应该正视并弥补制度的缺陷。[25]显然,实施市场经济给社会道德产生了严重影响,市场经济中功利主义道德价值观与理想主义道德价值观的冲突,对我国教师道德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使教师道德选择常常处于现实之生存与理想之正义的道德困境之中。为此应适度引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使传统的教师道德变得更有弹性和张力。[26]曹辉基于现实的道德教育脱离了人们经济生活现实的困境,从人学视角研究了道德教育与经济生活的联系,人的经济生活及其道德教育意义等内容,从而使得道德教育不再与经济生活互斥。[27]在当前,从教育制度德性视角研究教师德性成为一种主流的观点。例如,产欣斌认为学校制度德性是师德的基础和前提,当前师德建设所面临的困境主要是由于学校制度的德性欠缺所致。其还探索了学校制度公正的原则,认为师德在学校制度德性的观照之下,通过学校制度公正来匡正师德建设,以使师德建设走出误区。学校制度安排要秉持人本管理的理念。[28]
除了从制度德性研究教师德性问题外,其他教师德性提升策略相对比较零散。有的侧重德性提升的外在条件,有的侧重于教师德性提升的自我努力,自我实践。有研究者认为:为了提升教师的德性,必须重视其闲暇生活的建构。闲暇生活以其自由与和谐的本质与个体德性的根本发展指向相一致,闲暇生活的质量对于教师德性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当前我国教师的闲暇生活存在时间缺乏、质量缺失以及意识和行为上的偏差,对教师德性的发展造成了损害。应采取积极措施加强教师闲暇教育的制度建设,引导教师正确认识休闲的价值,保证教师闲暇生活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从而促进教师德性的提升。[29]
有研究者提出:具有“君子”人格是教师道德修养的现实目标。教师道德修养的提升必须通过教师主体的自律得以实现,但同时也需要外在约束机制即他律的完善,这就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的责任。[30]问题在于,教育行政部门已经制定的教师道德行为规范,为什么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其主要是因为它脱离了当前的社会实际,抽象地想象出优秀教师的道德形象,然后要求教师努力修炼,争取形成“不求回报、一心奉献”的君子人格,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关于这类观点的批驳的文章也很多,例如:有学者指出:1. 德性是自主选择和完善的,是对“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反思的结果。不能由教育行政部门或校长做道德的裁判官。2. 德性高扬自由意志,其对立面是奴性,受制于物欲。3. 德性体现做人的尊严,即师道。[31]同理,有人认为教师德性主要依靠自我培育,并给予了培育的基本途径。教师德性根植于教师作为人的基本德性,又与其职业生活和专业角色密切相关,包含好学、关怀、宽容、责任等优秀品质。教师德性伦理的实现过程是教师道德的主体化、个性化过程,因此,自我培育是教师德性成长的根本途径,并提出了教师德性自我培育的基本策略。[32]也有研究专门分析提高教师道德责任感的策略[33]和教师德性提升的方式[34]。审视与反思高校制度建构的伦理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追求实践运行中的制度公正,可为教师德性的提升提供制度保障和文化引领。[35]
有学者从教师专业发展角度阐释教师的德性提升。[36]其他策略有:重视教育实践;加强体验;良好社会环境的营造,特别是制度环境。[37]有研究认为师德教育旨在凝道成德,化师道为德性。师道如何化为德性,实践是其根本途径;关注教师的精神性需要是其基本途径;构建良好的学校心理环境、展开群体式的道德对话、进行理性的克己自省是其具体途径。[38]
唐爱民分析了教师道德发展的途径问题,教师教育中的技能主义、专业主义遗弃了教师职业的道德根性与教育的道德指向性,而道德发展是教师确证生命价值、提升教育品质、成就人生幸福的德性基础和基本担保。[39]张宁娟曾经研究了批判型教师的问题,把批评意识和能力作为教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德性。[40]张博提出高校教师道德冷漠的矫正对策:包括客观上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完善的教师职业道德赏罚机制;加强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主观条件包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实现自我价值;学会自我调节。[41]
还有一些研究侧重对某些具有优秀德性的教师进行分析,从而挖掘其教育事业成功背后的个人品质。例如,有人详细研究了斯霞的教育人格、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爱心育人思想和她的教育艺术,体现了可贵的教育精神,是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智力资源。[42]有学者为纪念黄济九十华诞写了《价值追求,是教师精神家园的扎根地》《师爱弘扬,是教师精神家园的奠基石》等;这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南京师范大学鲁洁80华诞纪念,其弟子专门编写了纪念的论文集[43];浙江大学王承绪百年诞辰纪念;山东师范大学傅统先百年诞辰纪念等。类似的研究还有《珍视民族传统 重拾教育精神——谈学习实践叶圣陶教育思想》《童心母爱:永不熄灭的教育精神——纪念斯霞诞辰100周年》等。王全林论述了大学教师担当知识分子责任的可能及其障碍性因素,是解决大学教师德性缺失的有效途径之一。[44]
四、教师职业道德问题的相关研究
与教师德性研究密切相关的教师道德问题研究非常多,但基本侧重于对教师职业道德内容、职业道德规范的分析和探讨,很多是以教材的方式直接阐述师德包括什么内容,怎么修养和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例如:周延富认为教师职业道德具有“崇高、示范、深远”的特征,要求教师具有“坚定的政治素质、高尚的道德素质、渊博的文化素质、精湛的能力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45]。于淑云和黄友安提出现代教师的职业道德包括教师义务、教师良心、教师公正、教师责任感,并对其进行了详细论述。[46]
申继亮从道德、公德、法律三个维度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进行了论述,并对教师职业道德形成的心理基础和自我养成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介绍了教师职业道德自我养成的途径和措施。[47]类似的编著还有:李黎、吕鸿的《师德与教师礼仪》,余维武、朱丽的《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教育部人事司组织编写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钱焕崎的《教师职业道德》,连秀云的《新世纪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齐念等的《师德风范》,林崇德的《师德通览》,等等。在这类书中,很多论述教导教师要对学生仁爱、关怀、民主、尊重、公正、平等、宽容、理解,在交往中要为人师表、自尊自爱、真诚相待、积极参与、对话沟通、平等合作、客观理性,等等。我国近年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则提出了一个二十字的基本道德规范,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其中亦蕴涵了一些德性内容,但更多的是对公民德性在社会行为外化的一些具体要求,而且还有很多的德性的内涵还没有在以上文字中列出。这些论述共同的特点是有说教,无分析;有要求,无讨论。不做本体的分析论证,也不能对这些道德要求提出质疑,只能遵照执行。
值得引起重视的是,在教师道德研究领域,檀传宝做了持续深入的研究,其代表性的专著有《教师伦理学专题:教育伦理范畴研究》和《走向新师德:师德现状与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研究》,前者从教师伦理学与师德范畴讲起,提出了教师幸福作为教育伦理范畴系统构建的起点,相继对教师的公正、仁慈、义务、良心等做出详尽的论述,最后以教师人格论作为全书的总结。[48]后者讲述了:关于教师“职业道德”应当向“专业道德”转换、教师专业道德建设应当考虑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等理论。[49]檀传宝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式对教师德性问题起到了重要的转向作用。
另外,有非常多的期刊杂志以教师道德为研究主题,提出教师道德的滑坡以及如何提升教师的道德水平,以便更好地对学生开展道德教育。例如认为教师道德在追求崇高的价值目标的同时,更要坚守教师道德的底线。相对于教师的利益,学生利益的优先性就决定了教师道德的底线是: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够损害学生的正当合法利益。[50]有研究认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构成是提升境界和操守底线,提升境界和操守底线重在日常教育工作中的坚守。[51]
五、研究中的问题与结论
综上所述,教师德性的研究内涵还处于简单演绎的层面,大多将其归纳为良心、善、公正、责任等,没有反映出教师何为教师的特殊性,与一般意义上人的德性表征没有区别开来,而提出的解决教师德性的策略又集中体现在强调自我修养和外在规范建设层面,难免落入窠臼,无法真正解决教师德性迷失问题。
除檀传宝等人的研究外,笔者认为上述研究大部分是以“外铄性”的社会价值取向为侧重点,从规范伦理学的视角出发,主要探讨社会如何要求、规范、约束教师,即教师应该怎样做以及如何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这些都是规范伦理学的范畴,对教师的道德成长有一定作用,但如果这些道德条目缺少教师内心的深刻认同,没能融入教师的心灵深处,体现在教师的教育行为中并对此智慧的把握,即在德性上不断提升,那么往往是空洞说教,无济于事,从现实教育实践来看,这些道德说教作用非常有限,教师从各种教科书和教师培训教材中都知道教师“应该”、教师“要”、教师“必须”后面的道德内容,但为什么那么多的教师却不遵循,为什么会出现诸多对学生发展不负责任的事件?许多老师不仅不充满爱心、还经常伤害学生人格、羞辱学生、甚至体罚学生。这是我们需要深思的。
显然,已有研究基本都不太注重对教师道德的学理分析,即从教育本身的特性论证教师应该做什么以及其内在机理。在教师“应该”和“必须”的道德说教中,教师显然没有任何选择的自由,而成为一个有待被社会塑造的“机器”,当这架机器被制造出来后,就利用它来制造产品——千人一面、毫无个性的学生。他们大多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缺失德性的修养,这是现实教育的困境,让人悲哀。其根本原因是,规范伦理学的研究旨趣,热衷于教师道德规范的研究、制定并试图要教师完全遵守执行,许多教育管理部门、学校也都习惯于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等一系列规范来要求教师。实际上,因为道德规范终究是外在的、强制的,教师往往不会发自内心地自觉执行。真正能够对教师教育行为产生实质性影响的主要是教师内在德性,这已经在教育伦理学研究领域中有所体现,一些研究者从德性伦理学出发,对教师德性问题有了初步研究。
但正如前面的综述所揭示的,一方面该主题的研究非常贫乏,零散而琐碎;另一方面,研究的层次大多还处于简单罗列和经验归纳。他们的研究重在揭示教师德性包括什么品质,然后要求教师自我修炼德性,而没有从本体论层面挖掘教师德性的本真,更缺少分析教师德性缺失的社会基础,并提出重振教师德性的路径。而且,尽管有学者指出了教师德性缺失的制度原因,试图通过制度育德来进行应对,但如何熔铸于教师德性提升中,尚未见详实的分析。因此,非常有必要深入研究教师德性的现实表现和彰显路径,对教科书式喋喋不休的说教进行扬弃,坚决反对一种强加于教师的道德规范。长期以来,很多人认为教师应该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教师应该不为眼前利益所困惑,而应该呕心沥血地对教育事业执着追求,贡献出自己的全部。这种论调应该给予深刻的反思。“教师可以有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可以有自己的道德追求,同时,教师也并不是一个已经成熟的道德完人,而是同普通人一样,只是一个追求道德完善的平常人。”[52]
总之,基于上述述评,从人性诉求对教育的要求来思考教师德性问题——即从本体论层面着手加以研究,从新的研究角度深入挖掘教师德性的遮蔽与凸显问题——是非常必要的。这就要求“为每个教师着想”,它意味着,每一个教师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基于理性的选择自由,有自主探索的能力,其独特性理应得到尊重;每个教师的自由选择和独立人格理应得到保障,并且在充分自由的条件下,把有利于每个教师德性形成的价值真理揭示出来,让每个教师自己在教育实践中去体悟、辨析,并按照基于人性的德性诉求去行动,让德性成为教师期待和向往的价值载体,而不是单薄无力的教条式说教。这对当前教师德性迷失困境的打破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14][37]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当代中国教学道德价值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83,184,195.
[2]石峰.论教师德性[J].教育探索2007(5).
[3]陶志琼.关于教师德性的研究[J].华东师大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1).
[4]陈志琼.教师的境界与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4.
[5]朱小蔓,金生鈜.道德教育评论(2008)[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227-235.
[6]吴海燕.论教育德性的境界[J].江苏社会科学,2001(2).
[7]王令.试论教师德性的内涵与实践[J].郑州大学学报,2012(7).
[8]段治乾.教育制度伦理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102.
[9]王荣德.教师道德教育论[M].科学出版社,2004.31-33.
[10]黎琼锋,吴佩杰.论教师德性与教育幸福[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11]张楠楠.教师公正德性的养成与实现[D].山西大学学位论文,2012.
[12]宋晔.教师德性的理性思考[J].教育研究,2005(8).
[13]王艳.教师道德反思——从教师德性和教师职业道德关系角度分析教师德性建设[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8(4).
[15]周建平.生命性教师德性:教师德性观的重建[J].当代教育论坛,2007(10).
[16]薛晓阳.超越"圣洁":教师德性的哲学审视[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2).
[17][35]蒋文昭.教师德性的制度文化困境及超越[J].教育学术月刊,2009(3).
[18][19]杜时忠.教师道德从何而来[J].高等教育研究,2002(5).
[20]杨金国,薛艳格.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失范行为透析及控制[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1).
[21]李先军.教师道德责任感的培养———对汶川大地震中师德状况的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08(12).
[22]陈法宝.教师职业伦理失范的归因分析与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0).
[23][24]杜时忠,程红艳.无德而富与道德教育的根本性危机[J].华东师大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
[25]杜时忠.制度德性与制度德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1).
[26]高晓清.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道德的维度[J].教师教育研究,2006(3).
[27]曹辉.道德教育与人的经济生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
[28]产欣斌.制度公正与师德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6硕士论文,2006.
[29]申明.闲暇生活与教师德性之提升[J].教育科学研究,2010(3).
[30]张黎.自律与他律:论教师道德修养的提升教师德性的生成路径[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4).
[31]金沙.道德规范与教师德性[J].中国德育,2008(12)
[32]郭清丽.教师德性的自我培育[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
[33]李先军.教师道德责任感的培养———对汶川大地震中师德状况的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08(12)
[34]周小山.教师怎样进行校本研修[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3-44
[36]刘宗南.论教师专业发展的德性之维[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6):40-43.
[38]禹旭才.师德教育:化师道为德性[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1).
[39]唐爱民.道德成长:教师教育不能遗失的伦理维度[J].课程·教材·教法,2010(2).
[40]张宁娟.论批判型教师及其成长[J].教育学术月刊,2008(1).
[41]张博.对高校教师道德冷漠现象的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1).
[42]杨林国.追寻教师美德:斯霞教师德性解读[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17-18.
[43]戚万学,等.静水流深见气象——鲁洁先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情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44]王全林.精神式微与复归:知识分子视角下的大学教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
[45]周延富.教师道德规范与修养[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3.
[46]于淑云,黄友安.教师职业道德、心理健康和专业发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7]申继亮.师德心语:教师发展之魂[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8]檀传宝.教师伦理学专题[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9]檀传宝,等.走向新师德:师德现状与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0]郝文清.论教师道德的底线[J].齐鲁学刊,2010(5).
篇6
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思想进一步解放,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进一步改进,着力解决教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所社领导班子以身作则参加学习活动,做到全员参与,学习不留空白,参学率100%。所长、书记*研究员践行科学发展观,多次下校调研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现状,撰写了调研报告《来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最新调研报告》。在工作之余撰写了《旅游文化与科学发展观——论发展*旅游文化》“科学发展看*”征文文章。结合我市教育实际撰写的理论文章《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优化教育环境》网上点击率达到6590人次,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并于6月应邀参加在徐州举办的“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育科研与教学管理高级论坛”,为来自江苏、山东、安徽、河南等地近200名教育局局长、中小学校长、教务主任、教科室主任及科研骨干教师作了题为《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现状及其走向》专题讲学。
教育科研以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研究为重点,坚持科学考评机制,落实课题研究过程管理。省教科所所长刘青春在*市2009年教育科研工作会议上盛赞这些年来*教育坚持教育科研引领教育发展取得的成绩,对*评选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进行大力表彰,颁发奖金给予高度肯定,说这在全省是第一次,*已经走在了全省的前列。中央教科所“十一五”全国重点课题《学校特色发展的校本研究》等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中出现的热点、难点课题先后确定实验学校,成立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协作体,完成子课题申报,研究进展顺利。以《*市课题中期检查评价细则》为依据,组织对县市区在研课题进行了抽样检查。教育科研坚持服务学校、服务教师、服务学生,满足教师职业发展需求。先后与中央教科所联合举行了全市“班主任工作优秀案例”征集评选。在*区青山小学召开了全市教师博客校本研究经验交流会,表彰了28所教师博客校本研究先进学校和71名教师博客校本研究优秀工作者。*市电视台校园风栏目以《教师博客:为心灵加餐》为题进行报道。将于7月组织教育科研专家在各县市区开展为期12天的教育科研培训,要求全市各级各类教育科研课题主持人和课题研究参与教师参加培训。积极筹备编辑出版《教育科研优秀成果集》,激励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科研热情,促进教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一、学习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解决教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
1、领导重视,精心部署,扎实推进学习活动。所社领导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高度重视,所长、书记*同志主持召开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并作了动员报告,成立了所长、书记*同志担任组长,党支部副书记王清卫任副组长的学习活动领导小组。领导班子带头参加网上知识竞赛、问卷调查,全所教职工积极参加学习活动,做到全员参与,学习不留空白,参赛率100%。学习过程中领导班子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所长、书记*研究员带领所社研究人员多次下校调研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现状,撰写了调研报告《来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最新调研报告》。*所长要求全体党员干部积极参加“科学发展看*”征文活动,在工作之余撰写了近8000字的《旅游文化与科学发展观——论发展*旅游文化》文章参加征文活动。结合我市教育实际撰写的理论文章《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优化教育环境》网上点击率达到6590人次,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6月20日—22日应邀参加了徐州举办的“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育科研与教学管理高级论坛”为来自江苏、山东、安徽、河南等地近200名教育局局长、中小学分管校长、教务主任、教科室主任及科研骨干教师作了题为《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现状及其走向》专题讲学。
2、形式多样开展学习,确保学习活动取得实效。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深刻内涵的认识和理解,吃透精神、领会实质、武装头脑、提高认识,我所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一是利用办公局域网和教育信息网建立建立电子笔记展评和无纸化学习新机制。建立了学习资料共享区,开辟了“科学发展观”学习专栏,建立专题博客群。每一位党员都撰写了不少于2万字的读书笔记和电子文档,在网上对学习笔记进行了集中展评和交流。二是强化专家引领,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实质。组织由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特级教师、名师组成的“科学发展观”宣讲团到*、*、*、*等县市区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引领广大教师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实质。三是举办“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PPT演讲竞赛,结合工作实际增强党员干部工作中零缺陷管理能力。四是赠送学校教育大礼包,4月8日为屈家岭管理区长滩中心小学全校400余名学生免费发放新夏季校服。同时,为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期刊与学生素质教育”研究,还为该校教师赠送了清华紫光优盘,总价值16000余元。
3、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期间,坚持以教育科研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围绕单位生存和发展实际多种形式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所社干部职工积极践行“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理念,学习工作成效显著。全体干部职工就教育科研如何践行科学发展观、教育期刊如何做大做强,期刊发行怎样做大等关系所社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想大交流。先是在各自部室内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分管领导和科部室主任进行交流,最后所社班子成员之间沟通思想。所社对建议梳理后,立即着手筹备编辑出版《教育科研优秀成果集》,开展教师博客校本研究经验交流会,收集整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研究案例,开展德育研究论文和教育信息化优秀科研成果评比,研究制定了《房屋出租管理办法》等管理规范。
4、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谋发展。我所按照市教育局党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于6月15日下午召开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会上总结了我所贯彻学习科学发展观取得的成绩,向检查组汇报了我所领导班子的分析检查报告,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在会上汇报了个人的分析检查报告,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得既严肃认真又生动活泼,基本实现了问题找的准、剖新原因深刻,统一了思想、坚定了信心,取得了增强团结、互勉共进的效果。市教育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检查指导组对我所贯彻科学发展观在教育科研指导教育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我所领导班子成员之间不拆台,相互补台,是团结的班子,和谐的班子。
二、以科学发展统领教育科研,以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研究为重点,坚持服务学校、服务教师、服务学生,推进我市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1、坚持科学发展统领教育科研,为重点科学规划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研究中出现的热点、难点课题研究。在*市2009年教育科研工作会议上,表彰了*市教育科研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表彰了年度教育科研先进教科所、先进学校、先进个人。对评选出的*市一批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进行了大力表彰并颁发奖金,这在全省是第一次,省教科所所长刘青春到会祝贺,盛赞这些年来*教育坚持教育科研引领教育发展取得的成绩。中央教科所“十一五”全国重点课题《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学习效能的研究》《和谐德育研究与实验》和省级立项重点课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和省级立项课题《构建和谐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研究》等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中出现的热点、难点课题研究进展顺利。中央教科所“十一五”全国重点课题《学校特色发展的校本研究》课题继确定*市为课题实验基地后,市教育局公布56所实验学校,我所先后成立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成立了协作体并召开了协作体会议,组织完成了“学校特色发展校本研究”课题子课题申报。
2、坚持科学考评机制,落实课题研究过程管理,开展了课题中期检查。为了加强教育科研的过程管理,将教育科研工作落到实处、引向深入,确保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如期完成,我们完善了《*市课题中期检查评价细则》,作为对课题运行状态进行中期督查评价和年度考核课题研究评价的依据。6月组织了5个检查小组分别对各县市区在研课题进行了检查,落实课题的过程管理,检查学校研究情况,及时纠正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保证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篇7
为加强我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水平,进一步推动我校师德建设再上台阶,营造教职工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良好氛围,造就一支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信赖的教师队伍,落实关爱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成就每一个学生的目标,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根据市教育局对师德教育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我校师德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新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依据,以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为目的,树立以人为本、依法治教、以德治教的理念,强化师德素养,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促进学校事业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二、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完善由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四个层次全方位的师德评议机制,引导全体教师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实现我校提出的以师德提升人格魅力,提升育人水平的目标,在全校教职工中形成“诚信奉献、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的崇高师德风尚。以优良的师风,带动教风,促进学风,优化行风,使我校教师成为执行公民道德的楷模。
三、主要措施:
1、健全师德教育、考核领导小组。建立以校长、书记为组长,各部门中层干部、教研组长为成员的学校师德教育考核领导小组,建立由学生、家长、教师代表等人员组成的“师德建设、评价、考核小组”,对教师师德进行全方位考核,搭建学校与家长、学生的沟通平台,及时反馈家长、学生对我校教师师德的意见、建议,促进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学校还将通过家访、电话询访、家长会、学生家长问卷等方式,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积极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及时检查学校教职工的师德表现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醒,推进师德教育的全面开展。
2、搞好动员,加强教职工学习。“教师节”期间开好师德教育活动,引领教师学习《市教育系统二十条禁令》和《关于对乱办班、乱补课、乱收费行为的八条处罚规定》,强化师德观念。积极组织教师学习新颁布的《中小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教育法》、《教师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法律法规,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新课改的理论;政治、法律学习要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并认真对照检查,把学习成果自觉纳入规范自身的教育行为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素养。要记好学习笔记,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成长,随时做好迎检准备。学校今年将向全校教师征集师德教育论文,以此来强化教师依法治教、以德治教的意识。
3、开展主题活动,助推师德教育取得成效。开展以“学规范,做人民满意的教师”、“敬业爱生、为人师表”为主题的师德建设活动,每个教职工要在岗位上亮出精彩,党员要争创“党员示范岗”,教师要争创“教师先锋号”,每个教研组、年级组要团结协作,争创“教育服务品牌”。
4、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倾听和学习铁东区师德报告团13名教师的先进事迹,努力提升自身的师德形象。
篇8
论文关键词: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
1 目前医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红包现象”和“吃请受礼”等屡见不鲜 由于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在医疗卫生事业方面的引入和随之而来的某些消极因素,加上缺乏必要的监督和有力的惩罚制度,少数医务人员“吃请受礼”,接受甚至向患者索要“红包”,损害了广大医务人员的形象。全国医疗行业医德医风调查结果已亮出了黄牌,医德医风滑坡的严重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1.2 过度医疗现象严重 有的医院为了“创收”而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和“经济指标”的完成,忽视对本单位、本医院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医德建设,对医德医风缺乏监督机制,使部分医务人员淡漠了自己的神圣职责和服务宗旨,给患者提供超出患者实际需要的医疗服务,包括费用昂贵的检查仪器;把一些不适宜治疗疾病的药物强加给患者;用高级昂贵的药物代替常规安全的药物,造成“天价医药费用”,加重病人的经济负担。
1.3 服务态度冷漠 医务服务本应该体现人道关怀,但部分医务人员不苟言笑的面容、命令式的口吻、不容置疑的权威姿态,使患者及家属无法感受到“医者仁术”的真谛,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的诊疗设备日益先进,而这种医疗手段的物质化使现代医疗过程体现为一种单纯的技术行为,失去了人道精神。
1.4 厚此薄彼 部分医务人员以患者的地位、职权、金钱、相貌以及与自己关系的亲疏来决定诊治活动和服务态度,呈现一种“医疗面前人人不等”的现象。
2 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的建议
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对医学高校的思想教育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这几年学院党委根据学院学生情况开展了以下几点做法:
2.1 入学教育时的医德医风教育 学生刚刚跨入医学院校大门,不了解医学这一职业的内涵 ,谈不上对医德医风内容和作用的理解。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时 ,必须把医德医风教育的内容纳入思想教育过程。
2.2 在校园文化中渗透医德医风教育 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把医德医风教育融合在校园文化生活中,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因此,通过社团、学生会和团委,开展征文、知识竞赛、板报比赛、进行礼仪规范培训等形式,并以护士节为契机开展“学雷锋做人民好医生、好护士,让团徽在岗位上闪光”;学习南丁格尔;开展演讲、座谈、文艺演出等活动,使广大医学生在“载体”教育中,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启迪、教育,引导大学生宏扬民族精神,增强责任感,恪守医德,牢记救死扶伤的天职。
另一方面,通过专题报告的形式,邀请有关医院领导来校作医德医风建设的报告,介绍医院发生的由于医务人员缺乏责任感而造成医疗事故的典型案例,给学生以启示和警告。使医德医风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医德医风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和感染力。
2.3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教育 组织学生加入大学生志愿者队伍,通过扶贫义诊、基层考察等活动深入社会,使医学生对所从事的职业,对基层的卫生条件和人民的健康状况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了解患者的困难,增近与患者的感情,从而坚定献身医学的信念。特别是毕业实习,是医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的交界期,也是职业道德的初步形成时期,注重这一阶段的医德医风教育非常重要。
总之,加强医学高校学生的医德医风教育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出成果的,但只要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就一定能够将其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杨胜. 医院加强医德医风的体会[J]. 21世纪:理论版,2009, 9:51
[2]惠爱玲,白振京.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J]. 素质教育论坛,2009,20 : 7
[3]董爱萍, 姚锐. 对医疗机构中医德医风几个问题的思考[J].咸宁学院学报, 2009 ,5 : 32-33
篇9
论文摘要:主体性教育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它从学生本位的角度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观和学生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和实效性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作为主体的特性曾一度被忽视。然而主体性作为现代人的最主要特征,是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和精神实质。因此,面向21世纪,关注、弘扬大学生的主体性是高校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新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正在汇成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主旋律。
一、主体性教育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
(一)主体性教育的基本内涵“主体性教育是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育者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规范、组织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能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行为主体。”
(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要求高校实施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是青年中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具有知识面广、视野开阔、思维敏捷、独立较强等特点。与中学生相比,他们在身心发展水平、人生观、价值观、道德品格等方面均表现自己的特殊性,趋向于成熟。但他们的身心发展也往往处于矛盾之中,表现为:一是处于由青少年向成年的过渡期,心理发展水平比中学生更成熟,但仍不稳定。二是自主意识进一步增强,在各方面均把自己当作成人,有强烈的自我表现、自我决策、自我实践的意愿,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但对困难的心理准备不足,一旦失败则会造成心理困惑。三是社会观念进一步增强,关心国际国内社会大事,与社会的联系大大加强,能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到各类社会活动中去,将自身价值的实现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到一起,但热情有余而理性不足,过多地从自身近期的需要出发问题办事情。对社会缺乏足够的了解。四是比中学生面临更多的现实问题。需要自己去判断、去思考、去了解。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这些矛盾现象说明了大学生具有一定的主体性,但主体性还有待引导和发展的事实。因此实施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大学生主体参与,强调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在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中,在老师创设的道德情景中自我培育和发展,恰恰符合大学生独立意识不断增强,希望“成人”的心理特点。
二、大学生主体性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显著特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实际上是教育者的教育过程与学生修身过程的统一,学生介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不仅有认知因素,而且有情感因素、意志因素、行为因素。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殊复杂性要求学生必须成为“过程主体”。教育者的所有活动只是为学生的修身创造了外在条件,而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修身结果怎样,还得看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一)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能动性主体之为主体,就在于他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具有自觉能动性。所谓能动性,是指主体在对象性关系中,自觉、积极、主动地认识客体和改造客体,而不是被动的、消极地进行认识和实践。具体到大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能动性来说:在思想政治教育认识活动过程中,大学生的能动性集中地表现在他们能主动、积极地作用于教育者所提供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大学生的能动性则体现在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动参与、组织管理等方面。教育者相应地就要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能动性,“只有调动起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思想政治教育才是成功的”。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自主性自主性说明的是个人在对象性活动中的地位问题,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个人对于自己的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利和能力。人作为一种对象性存在物,对自然界、外部感性世界必然具有依赖性,但人又不是消极地依赖自然界、外部感性世界的恩赐来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而是在自觉意识到这种依赖性的前提下,使自己在同自然界、外部感性世界所发生的必然联系中处于主体地位,并按照自己的力量、需要和方式来掌握外部感性世界,依赖自己的力量来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这种自主性是对依赖性的一种扬弃。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自主性,首先表现在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能够在教育者的启发、指导下独立地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其次,大学生还能够把自己看作是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并利用内外两方面的积极因素,主动地去认识、学习和接受教育者的影响。
(三)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创造性创造性是以探索和求新为特征的,它是个人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和最高层次,是人之主体性的灵魂。所谓创造性是指主体通过变革和改造旧事物,产生新颖的、独特的新事物的特征和能力,它常常与改革、发明、发现联系在一起。表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就是大学生对思想道德的创造能力。现代大学生面临的是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多元的文化体系,其中必然存在复杂的思想道德问题和经常的思想道德冲突,这就需要他们创造性地执行思想道德规范并不断地创造出合乎时展的新的思想道德规范。
三、思想政治教育要培育和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培育和发展大学生的主体性为目标,在教育过程中通过提高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其主体地位,发展其主体能力和塑造其主体人格,充分发挥大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从而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
(一)唤起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所谓主体意识,是指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主体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它包括主体的自我意识(主要表现在人与自我关系上,意识到“每一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对象意识(主要表现在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上,意识到人能将外部世界变为有益于自身发展的“人化世界”)。主体意识的强弱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主体对自身发展的自知、自控、自主的程度。因此,主体性道德教育首先应注重唤起和提高大学生自我意识。这种教育实际上就是促进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
(二)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转变“唯师是从”的状况,与大学生建立起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和平等、民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不是道德权威对受教育者的道德驯化,而是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是教师的启发、引导、指导与学生的认识、体验、践行相结合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要给大学生提供平等自由参与的机会,让他们能充分地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激励和自我完善,从而学会对自我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以此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三)发展大学生的主体能力主体能力是潜在于主体内部,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并在主客体对象性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客观能动力量。主体能力是多种规定性的综合,它不仅包括主体的实践能力,而且包括以情感、意志为主要成分的非理性因素,因为非理性因素是主体能动性的表现,是主体能力结构中的动力因素,是主体排除外界干扰、克服各种困难、争取目的实现的重要源泉所在。
(四)塑造大学生的主体人格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扬人的人格尊严与弘扬人的主体性有着共同的追求,教育是以完善人格为目标的,只有人格,才是统一人的各种素质和能力的本质价值,即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适应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开发人的能力,而且在于培养作为形成国家和社会主体的人本身。塑造大学生独立、理性、自为、自由的完善人格,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①曲建武周伯伟.探求21世纪高校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现实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01年第3期.
②张天宝.主体性教育:我国当代教育实验的主题[J].上海教育科研.1997年第1期.
③冯建军.当代主体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53页.
篇10
论文摘要:对自由教育的追求贯穿于其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中。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养成完全的人格,成为一个自由的人;而这种教育本身也须是自由的,因此他提倡学术自由,争取教育独立,目的在于为教育争自由。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自由教育思想进行了初探:(1)自由的理想;(2)自由的人格;(3)自由的学术;(4)自由的教育。
的自由教育思想蕴含着中西文化教育融合的精髓,在他看来,真正的教育是超越国界、超越现实的,是自由和独立的,是充满人文主义精神的终极关怀。他以教育总长的身份,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向往脱离政治的超越现象世界的世界观教育和美育教育,追求完全自由的教育理想,并以他的才能和魄力在中国创立了以自由、民主为真正理念,充满人文终极关怀的大学精神。
的自由教育思想不仅在当时领先于世界潮流,至今仍值得我们领会和揣摩。笔者认为,的自由教育思想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自由的理想
一般来说,可以从两方面理解自由的涵义:一是向外的自由,这种自由是以理性为基础和根据的,强调在理性面前个体都是平等、自由的,反对任何人为的压制。这种自由观比较重视权利的观念,把自由视为一种不可侵犯的个人权利,如强调政治自由、学术自由、言论自由是人的基本权利等。人要争得外在的自由,必须寻求建立种种制度来保护每个人的自由不受外部的侵犯。二是向内的自由,主要是指一种意志的自由或伦理的自由。此类自由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多是指向一种精神状态或精神境界,像中国古人所描写的理想境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帝力于我何有哉?”“上下与天地同流”等,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就是一个不受干扰的自由境界。
认为,不同的文化应该互相接触.取长补短,从而产生一种更具“生命力”的文化。就中国文化而言,学习西方文化的根本目的是要“吸收而消化之,尽为‘为我’之一部,而不为其所同化”,“吸收其优点,且发达我特性”[1],其良苦用心就是在不牺牲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品格的同时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以期创造中国的新文化。对自由的理解就体现了这一思路。他对法国大革命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非常推崇,认为若以此为中国新道德的核心,则会克服中国传统道德缺少“国家伦理”而又“蔑视个人权利”的缺陷。由此可见,视自由为个人的基本权利。同时,他又用传统儒家的观念对自由作了诠释:孔子曰,匹夫不可夺志。孟子日,大丈夫者,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自由之谓也。[2]在他看来,自由意味着思想自由、意志自由和人格尊严。欲得自己之自由,还应当“尊人之自由”,“若过于其度,而有愧于己,有害于人,则不复为自由,而谓之放纵。放纵者,自由之敌也”[3]。即自由不仅是纯主观的、内在的,还和社会、他人紧密相关。完整的自由,应该是内在自由和外在自由的双重实现,二者乃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可见,所理解的自由,不仅有中国传统自由——道德自由、意志自由等内在自由的涵义,同时,他也认识到,只有内在的自由是不能保证人的充分自由的,因此,他也非常重视人的社会自由的一面。作为一个自由主义者及教育家,对自由的追求贯穿于其一生的教育实践。
二、自由的人格
在看来,自由对个体来说首先意味着自我的完善,教育的责任就在于塑造“完全人格”。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一文中,清晰地表达了其自由人格的思想。
在此文中,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主张。其中,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在于“强兵富国”,以“自由、平等、博爱”为主要内容的公民道德教育则是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的根本,因为道德教育可以去除“兵强而溢为私斗与侵略”以及“国富而不免知欺愚,强欺弱,贫富悬绝”的流弊,使社会保持稳定。
认为,教育作为个体从现象世界进入实体世界的桥梁,则应帮助人超越两个世界之间的障碍,即两种意识:一是人我之差别,二是幸福之营求。就是说,个体从现象世界进入实体世界要完成两个超越。首先是人对物的超越.即对物质、功利的超越,使人超越自身肉体的物性,人由此会感到还有比物欲的满足更令人心醉的精神享受;其次是“我”对“非我”的超越,即认识到自我的独特性,“我”要努力摆脱群体、社会、共性对个人、我、个性的压抑和奴役。人只有完成这两种超越,才可以达到一种自由的境界。显然,要达到此种境界,是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和道德教育所无能为力的。建议:加强世界观教育。
与之相应,非常重视美育,认为美育能陶冶人的品格,打破人之成见,“教育家欲由现象世界而引以到达实体世界之观念,不可不用美感之教育”[3]。可见,对理想人格的设计在价值取向上与当时许多旨在“改造国民性”以培养“合格公民”为目的的教育家是不同的。因此,他提出教育方针的制定“应从受教育者本体上着想”。他谆谆告诫教育者:“教育乃养成人格之事业也。”[5]教育就在于使人走出种种奴化状态,培养受教育者作为“人”的独立人格、自由意志,开发其潜在的能力,达到人性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和谐的发展。可见,的群性与个性和谐发展,以达到“完全人格”的境界乃是一种自由的境界。此境界很有点儒家“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意味,但更具现代的积极精神。
三、自由的学术
曾两度留学德国,深受德国大学精神的影响,或者说德国大学学术自由的精神正与他心中的大学理想相契合,所以回国后一再提到北京大学要以柏林大学为楷模和追求目标。他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后,在北大1918年开学演讲中指出:“大学谓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6]因此,他强调,“我们决不能把北大仅仅看成是这样一个场所——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训练他们日后成为工作称职的人”。为养成学问家之人格,大学还负有“培育及维护一种高标准的个人品德的责任”[7]。这与他一向反对“极端之国民教育”、“极端之实利主义”而提倡教育应养成“完全人格”的思想相呼应。研究高深学问必须以学术自由为基础,因此,制定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首先,对于学说,仿世界各大学之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无论为何种学派,苟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其次,“对于教员,以学诣为主,在校讲学,以无背于第一种之主张为界限。其在校外之言动,悉听自由,本校从不过问,亦不能代负责任”[8]。由此可见,的“自由”思想还包含着容忍精神,这种容忍不是调和折中,而是让不同的学术观点都有发言的权利,在辩论与争鸣中决定各自的命运和价值。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为北京大学师生思想与学术的发展、人格的培养提供了广阔、多元的精神资源与自由、宽松的人文环境,在中国开了学术自由的新风气。于是,北大出现了一派自由的新气象:为学问而学问的精神蓬勃一时。教室里,社交场合里,到处讨论着知识、文化、家庭、社会关系和政治制度等问题。为了落实“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把北大办成他心中理想的大学,对北大的教学与管理做了一系列的改革,如沟通文理,实行选科制,教授治校等。但是,的理想却不可避免地陷入了现实的困境。
按的理想,大学主要是研究高深学问,但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人才也是现代大学的功能之一,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时期。所以,尽管对“极端之实利主义”教育持批评态度,但由于“我国地宝不发,实业界之组织尚幼稚,人民失业者至多,而国甚贫”,他也承认实利主义教育是“当务之急”。其实,这不仅是的困境,也是当代大学的困境。
四、自由的教育
教育独立思想如前所述,认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既超越于物,又超越于“非我”的具有自由意志和独立个性的自由人格,而要造就自由的个人,则须有自由的教育。教育若要自由。则须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因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他认为,为保证教育的独立性,“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9]。不仅认识到教育独立的必要性,而且通过对德国和法国教育制度的考察,他觉得其在实践上也是可行的。他认为,教育分为隶属于政治和超越于政治两部分,推翻专制帝制,建立民国,与其他信仰共和、追求民主的知识分子一样,以为中国历史上的专制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共和时代已经到来,因此,中国的教育也可以“超越政治”了。历史证明,这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
认为,教育要独立,首先要独立于政党和教会。因为相对于教育而言,政党和教会都是作为外在的权威而存在的,它们会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去规范限制教育。在这种情况下,教育是不自由的。教育的目的是造就群性和个性和谐发展的人,——此处的群性乃是指建立在个性发达的基础上的群性。而政党则要制造一种“特别”的群性,抹杀个性。
其次,教育要超然于教会,是因为教育是进步的,“凡有学术,总是后胜于前”,而教会则是保守的,凡论说以《圣经》成语为对错标准;教育是公共的,“英国的学生,可以读阿拉伯人的文学”。而教会是有差别的,“基督教与佛教不同,回教与佛教不同”,如把教育权交于教会,便会损害人们信仰自由的权利。因此,“教育事业不可不超然于各派教会以外”。鉴于宗教对人的精神的奴役作用,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他认为,“美感是普遍性,可以破人我彼此的偏见:美感是超越性,可以破生死利害的顾忌”。
以价值中立的美育代替信仰专一的宗教,也反映了追求自由的教育理想。为落实其教育独立的思想,仿法国大学区制拟定中国的大学区制:分全国为若干大学区,每区立一大学:凡中等以上各种专门学术,都可以设在大学区,一区以内的中小学校教育,与学校以外的社会教育都由大学办理。大学的事务,都由大学教育所组织的教育委员会主持。大学校长,也由委员会举出。由各大学校长组织高等教育会议,办理各大学区互相关系的事务。1928年,作为全国最高学术教育行政机关的大学院成立,任院长。但不出一年,大学区制和大学院先后撤销,教育独立的试验宣告失败。虽然大学院制与大学区制以失败告终,但为教育争自由的努力却永远为世人敬仰,因为其教育独立的思想所蕴含的真理性有永恒的意义。就大学而言,当它把高深学问作为最高目的时,已经内在地蕴含了自由,因为这时理性的权威已经被放置在高于政治或其他外在的权威之上——即大学本身就意味着自由。如果以政治等外在权威为核心,一切都指向外在的权威,那么学术自由丧失的同时,势必会产生奴役。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说,的教育生涯,就是为了自由的教育和为了教育的自由而奋斗不息的历程。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养成自由的人格,成为一个自由的人,而这种教育本身也须是自由的,因此,提倡学术自由、争取教育独立等思想和实践,就是为教育争自由。这些都成为后人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资源。
参考文献
[1]高平叔,全集(第二卷)[M].中华书局,1984.
[2]高平叔,全集(第二卷)[M].中华书局,1984.
[3]高平叔,教育论集[M].湖南出版社,1987.
[4]刘德华,中外教育简史[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