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体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7 14:27: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族体育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民族体育论文

篇1

(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

地理生态被破坏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很多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但是,我国人口基数巨大,想要短时间内的实现城镇化是不可能的,农村人口仍旧还会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城镇化进程中高速公路、铁路的建设使原本联系密切的村落被隔开,政府规划失控等城市空间布局不规则,许多文化赖以生存的地理生态环境被分割开来,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需要多个村落或者集体之间紧密联系,共同支撑,地理生态上的分割意味着传统文化的发展失去了空间,现代通信科技并不能促进传统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因此,城镇化导致地理生态格局的改变,也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环境。

(二)外来文化的冲击

当今社会上,很少能看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人们喜爱的是篮球、足球、跆拳道等国外的体育竞技项目,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他们所喜欢的体育项目都很少会是太极拳等传统体育活动,随处可见的篮球场、足球场、跆拳道兴趣班让中国本土的民族体育显得十分冷清,武术馆、象棋馆基本上已经销声匿迹了。日常生活中只有一些老人会打太极拳健身,而传统武术、摔跤、龙狮等项目则只会出现在一些民族节日的表演中,表演者也都是一些业余团队,他们的演出极具功利性,根本没有领悟这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现代竞技体育不断发展,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造成巨大的冲击,人们从事的体育项目,大多是出于功利、名誉,就算体育表演也充斥着商业化的气息,没有从根本上继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和精髓,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不到弘扬与发展。

(三)学校教育落后

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是传统体育走向规范化、普及化和科学化的必经之路。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校的体育教学缺乏自己的特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都是从苏联时期引进过来的,不管是大学体育教育,还是中小学体育,其教学内容主要是西方的现代体育项目,很少涉及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授。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教育改革使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有了起色,但是还是缺少理论指导,相对于现代竞技体育项目,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依旧十分缓慢。为了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国家教育改革中将民族体育教学纳入到学校学科建设中来,经过多年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学不仅在科研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而且民族传统体育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也得到了完善。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被广泛的引入进来,极大的丰富了学校的体育教学的内容。但是,相对其他学科建设,民族传统体育不能严格的按照学科建设的标准进行建设,民族传统体育学也只是初步建立了应有的门类和框架,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基础和独立的学科结构,研究方法不明确。此外,外国的体育文化流入对传统体育教学造成冲击,像韩国的跆拳道,已经成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热门体育项目。

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

(一)正视发展困境

认知传承的意义在城镇化的进程中,我国许多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开始走向消亡,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和发展困境。在功利思想盛行的今天,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或多或少的带有功利性,这使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传承中变了味,许多传统文化的功能完全消退。而我们强调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不仅仅是指其内容上的保存,更注重的是其蕴含的精神的延续。因此,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我们要正视现在的困境,认清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本质意义,端正态度,传承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创新传统文化发展途径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保护,更重要的是创新。为了更好的传承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就必须加快文化体制的改革与创新。首先,应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其次,要结合现代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利用国内国际市场来传承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实现民族体育项目“走出去”和“引进来”,吸引外国人学习民族体育项目,借助外国的成功经验,保护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最后,创新体育管理制度,由以前的行政手段向借助市场、法律、经济等多种手段的管理制度转变,切实提高体育文化的管理水平,发展传统体育文化精髓。

(三)重视学校教育

在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很多现代竞技体育项目都是通过学校传承发展而来,学校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普及化的中介。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将其纳入到学校的教学过程中。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使教材具有民族性的特点,这是对学校体育教学的一个补充。重视理论基础的完善,切实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建设。

三、结束语

篇2

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选择参加的民族体育项目有很大不同,男生选择的顺序为武术、太极、跳绳、毽球、木兰、秧歌、风筝、拔河,女生选择的顺序为太极、秧歌、跳绳、木兰、毽球、风筝、武术、拔河。可以发现,男生大多比较喜欢中国传统民族体育中武术、太极等技术技巧比较高的项目,或者是毽球、跳绳等活动量比较大的项目,而木兰、秧歌、风筝均只有不到三成的男生选择;女生选择太极的占92.2%,秧歌占80%,这两项需要身体柔韧性较高,而且或是柔和,或是欢快,受到女生群体的欢迎,跳绳、木兰和毽球每个项目也有六成以上女生选择,这些是技击技术不太强的项目,而风筝、武术和拔河选择的人数略少,说明女生对这类项目的兴趣稍差一些。

2结果与分析

2.1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情况

2.1.1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课程设置情况。按照大学生素质教育课程的计划,参与调查的全部高校都至少设置了2-3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一年级的基础体育课程中增加太极、武术、跳绳等项目,二年级以上的选修课程中增加了风筝、拔河、木兰、毽球、秧歌等自选项目。另外,有8所高校占67%的比例设置了“民族体育学”这门课程,以民族传统体育理论为主,涉及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和起源,近代民族体育的继承与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创新与展望等。

2.1.2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实践情况。我国民族众多,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高校体育教学中展现的是不同民族的民族文化,但目前辽宁省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仍然比较单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尚不能形成一种独特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课程体系。大学生是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主要力量,应该重视对大学生的传统体育文化教育。

2.2分析与讨论

在调查中发现,目前辽宁省大多数高校的民族体育项目都有所开展,但占最大多数的是武术和太极项目,课程设置比较单一,其他项目的课程或是师资队伍缺乏,或是作为选修课程不够重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有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1)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开发滞后,比较狭窄。相比于野外生存、攀岩、跆拳道、拳击、街舞、轮滑等现代体育的极限性、对抗性、娱乐性项目,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刺激性、对抗性并不明显。许多学校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列入选修课程,教学过程流于表面,多数学校都以武术作为民族体育的主要教学内容,其中一般都包括长拳、太极拳、太极剑等具体项目,比较单一,更多形式多样的健身娱乐的民族体育并未受到重视,也没有引进到高校的体育教学中。

(2)民族传统体育师资比较薄弱,缺乏经验。在高校民族体育的教学中,大部分学校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师都存在着师资严重不足的情况,在调查中发现,除了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体育教师之外,更多的体育教师是武术专业甚至其他专业的教师,经过短期培训或者自我学习转向民族体育教学的。民族体育项目的渊源深远,文化深厚,内容庞杂,如果缺少专业基础和实践经验,许多理论知识和技能方法的传授不能达到最好效果。

(3)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氛围不浓,很难引发学习兴趣。在调查中发现,辽宁省高校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在实践和理论的结合有一定难度,使民族体育在高校缺乏一定的吸引力,民族传统体育氛围不浓厚,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培养人文氛围,才能将民族体育的实践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和养成终身体育习惯。

3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体育开展的对策与建议

首先,完善高校民族体育教育的理论体系。我国的高校体育教育已经具备比较完善的体系,但要构建中国化的体育教学体系,就要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融入社会学、民族学、文化学等知识理念,以体育学科自身特点为支撑,将体育社会学、体育民族学、体育文化学等理论融入其中,构建层次分明的中国化体育教育理论体系,使民族体育融入高校体育教育中,对民族文化进行广泛传播,包含民族体育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加工改造等,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民族体育文化。

其次,完善高校民族体育教育的技术体系。高校民族体育技术体系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民族体育教育的主体。目前,我国民族众多,民族体育项目广泛流行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是人民娱乐、休闲、健身的重要手段,这些项目也可以是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补充,由于种类繁多,高校体育教育中必须选择优秀的民族体育文化和适宜的民族体育项目组成有机的技术体系,促进民族项目的普及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为集体和个人项目,集体项目可以促进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个体项目可以养成学生良好的健身习惯。高校民族体育项目应注重集体和个人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课堂教学,使教育效果最大化。并且注意力量型、速度型、技巧型、智能型四大类民族体育项目的相互穿插,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理念,促使学生掌握一定运动技能。

篇3

(一)民族体育开展的意义

1、实际意义:在全球化日益凸显和强大的西方现代体育发展潮流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受到了强大的冲击,导致许多民族传统体育在生存与发展路上步履艰难。本课题从社会学的角度探究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对策,有利于整体提升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地位,使其在保持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础上稳步走向世界,在现代社会中得以振兴。

2、理论意义:本课题将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借助历史学、人类学、文化学等学科的原理与方法,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生存与发展担负起解释、指导和预测的理论责任。旨在建立起完善的保护体系与策略,形成坚实的理论基础,贡献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

(三)课题研究的重、难点突破

1、拟突破的重点问题:从社会学视角去探讨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与发展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本课题将运用社会学的理论,通过定量与定性的分析,运用统计学的科学原理,挖掘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的现状与面临的主要困境。通过深入探究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方式、现代文化的发展与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冲突、民族地区传统农耕文化的滞后性以及政府决策与引导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作用等,以此来分析这些主要社会因素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生存与发展的重大影响以及民族传统体育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进行的改革与变通。

2、难点问题:一是民族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与风俗习惯由来已久,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地区广,对这些地方的民俗习惯与传统体育开展情况的搜集与调研将面临较大的难题,对搜集的众多资料的归纳与整理也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如何让这些资料实现科学化、精确化、实用化也是需要进行重点部署与考虑的,将是一个比较长期的统计与分析的过程。二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去审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与发展,相关的研究资料少,这是一个崭新的突破,在研究过程中将面临不少的难题。

二、课题的主要研究过程

(一)研究内容

本课题将站在民族发展的高度,从社会学视角对影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生存与发展状况进行审视,提出维护和改善民族传统体育生存与发展状况的主要对策。

1.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生存与发展的状况进行实际调研,全面准确地了解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生存与发展的现状和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境。

2.在结合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生存与发展的现状和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困境,挖掘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面临困境的主要根源。

3.从社会学的视野去探讨影响我国民体育族传统体育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学因素,这些因素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的困境将带来哪些关键性的影响。

4.结合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生存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境,从社会学的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维护和改善民族传统体育生存与发展状况的主要对策,从而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实现可持续与良好发展。

(二)研究目标

1、通过农村民族体育的研究,找出民族体育的开展目前的困境。

2、通过查找资料以及调查分析了解民族体育出现困境的原因

3、调查影响传统体育的因素又哪些?对民族体育有哪些影响?

4、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找出影响民族体育生存的主要措施

(三)、研究方法与措施

1、研究方法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重点放在对民族体育目前的困境、现状、影响民族体育的因素以及解决民族体育现在存在的各种问题的措施上面进行总结分析和阐述,反思与调节,在此基础上辅之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分析法。

2、研究手段

1.文献资料法。

在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武汉体育学院图书馆、广州体育学院图书馆、广东省民族宗教委员会,中国期刊网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网站、中国现代化网站等收集相关研究资料。

2.访谈法。

抽样走访调查民族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状况、通过走访华南师范大学、广州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中山大学、国家、省体育总局等单位有关专家进行访谈。

3.逻辑分析法。

在文献资料及相关材料获得的基础上,对本研究中有关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阐述。将本研究作为一个系统,遵循系统研究的要求,在把握系统的整体性、动态性、相关性和有序性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研究。

4、统计分析法。

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进行数据资料统计,得出科学的结果,为出台对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研究步骤与进度

1.准备阶段(2011年*月—*月):建立课题,确立课题方案。

2.实施阶段(2011年*月——2011年*月)

(1)学习相关理论,制定具体操作计划。

(2)常规性开展研究活动,收集、整理、改编传统民族体育相关资料,组织实施活动,定期开展研讨,整理研究资料。

3.总结阶段(2011年*月—*月)

(1)整理分析资料。

(2)课题总结,撰写研究报告。

三、研究的结果

(一)农村民族体育开展的现状

对100名农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运动的时间、地点、从事运动的态度,认为运动的重要性等。

民族体育在农村开展的现状不乐观,在表一里面,调查的内容是农民觉得开展民族体育的重要程度时,农民普遍觉得重要的仅占1.9%,而抱着无所谓态度的就有38.5%,甚至觉得民族体育的开展不重要的比例占到了48.36%,在表二里面调查的内容为民族体育开展得地点、时间等,在这种人数里面,农民普遍在房前屋后活动的人数比例为31.05%,一般都是在家随处适当运动就好,在表三里面,调查的内容为民族体育对日常生活是否有影响,结果显示,不影响的仅为8.31%,这些都显示了人们的民族体育锻炼意识淡薄,对民族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没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由此可见,农村民族体育开展现状有待提高。

(二)农村民族体育开展的问题

1、体育意识淡薄

一直以来,农村由于经济不发达,传统观念的束缚让农民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体育的思想意识淡薄,并且他们对于参加体育与运动的主动性不高,没有多大的兴趣,缺乏一定的运动观念。

2、进行体育运动的人数非常少

在农村由于体育人数的稀少,所以体育活动一直不能够被开展起来,这就致使很多人怕别人笑话或者觉得团队的弱小二不愿意在进行体育锻炼,致使很多人忽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却不明白进行体育锻炼是提高经济素质的重要因素,也是提高人们体质的重要因素。

3、体育消费水平低下

在农村的体育馆开展的一系列的运动,很多人都没有去里面消费过,调查显示,在农村的100个农民里面,有80%的人都从来没有去体育馆里面进行过消费,就更别说体育运动了,并且在农村的健身会所也是相当稀少的,倘若在农村建立一所体育健身会所,里面的人员将会少的可怜,这些都是由于农村的消费水平和经济收入水平导致。

4、体育场所匮乏

在农村的一些大型体育运动场地非常匮乏,基本就只有一些道路,房屋前后的一些空旷地区,这些地区根本就不能够锻炼人们的素质和体能,像运动健身会所少的可怜,甚至连麦体育器材的商店都很少。

5、指导员缺乏

民族体育要想在农村得到蓬勃的发展,指导员是关键。指导员只有在掌握民族体育运动项目的技能才能对民族体育有深切感受,才能教给其它人们相关的知识并且进行相关资源的开发,但是现在农村的指导员缺乏,没有一定的工资酬劳,没有多少人愿意从事这些职责。

6、不完善的管理制度

在农村,乡镇干部为了搞经济建设,将体育都搁置一边,由于干部的不重视,就只是农村的管理体制不健全,并且农村的体育器材不健全,没有一定的体育网络体系,虽然总是会涉及一些重点抓农村的民族体育建设,但是真正将其付诸实践的很少,基本都是“纸上谈兵”,使得农村的管理混乱,没有一定的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

(三)促进农村民族体育建设的措施

1、促进农村的经济建设

农村的经济建设是现在国家经济建设的重点目标,只有使农村的经济建设得到提高,才能够保证农村的经济建设项目得到开展和实施,才能够保证农村的体育建设得到开展,只有经济得到提升,农村的体育建设才能得到开展。

2、扩大体育场所

在农村由于体育场所的匮乏,使得农民只能在道路上远东,倘若在一个乡镇能够有大型的运动场地,那么将会使得农民在这里进行活动,并且避免在道路上运动的尴尬场面,只有扩大体育场所才能够保证、农村的民族体育得到开展。

3、加大指导员队伍建设

对于农村的指导员应该给予一定的薪金鼓励,提高指导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并且定期给予指导员进行培训,只有指导员的素质以及技能提了上去,才能够保证农民的体育素质得到提升,指导员能够精通掌握较多的民族体育项目,而不只是传统的几项,不仅仅是几个教师掌握几个项目的教学,而是要求所有的体育指导员都要学会几项民族体育项目。可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到体工队、文艺团体、基层拜师学艺;通过教研活动,相互传授;通过现代媒体,自学自练,互学互练,提高自身的水平的同时帮助其他人掌握一定的体育水平。

4、加大宣传力度

农村人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使得他们对体育没有一定的意识和观念,致使很多人对体育运动项目失去兴趣,这就需要改变传统观念的影响,让他们自觉的培养起体育锻炼的思想意识。

5、建立健全制度

农村人由于很少进行传统的民族体育运动的锻炼,可以说制度建立起来的速度会很缓慢,并且也有一定的难度,就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管理体育等一系列器械,并且针对农村的体育运动管理,就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针对体育管理进行那个针对性的档案、器材、信息等管理。

四、不足与反思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民族体育开展状况》这个课题我们研究已经快两年了,在研究期间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在农村进行的民族体育开展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参与课研的教师的民族体育相关的知识也得到了提升,但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惑:

1、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农村很多农民仍然没有改变传统观念的束缚,他们不愿意去参加一些运动项目,并且要改变这一现状的情况需要的时间尚比较长,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篇4

在民族区域内部,其文化传播所面临的主要困境是:主流媒介的浸透与地缘文化的消匿。认为,民族具有“地缘性”特征。它首先是以“共同地域”为基础,后逐渐形成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经济生活范畴,衍生出共同的文化、习俗及心理素质,最终构成稳定的民族群体意识。可以说,民族的兴勃与人及其意识的地缘性聚集有相当的关联。这一点,直到19世纪上半叶电报普及以前仍未改变。然而电子媒介的兴起,使地域间信息传递的速度大大超越了人的物理空间移动速度。传播技术的革新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文化中时空分治与分野的状况。报纸、电话、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介日新月异,地域空间的阻隔在时间上所留下的“异时性”沟壑已渐渐干涸,共时性的“地球村”早已不是幻象。虽然很多人不忍认同,但几十年来主流媒介的渗透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影响之一仍旧是“趋同性”。这一情况可大致从两种运动方向上作理解,一个是跨区域间的文化同质化;另一个是地缘区域内部对文化多样性的遗忘或抹杀。就前者而言,一个典型的例子来自21世纪初马耳他官方对本民族所做的传播现状调查。在这个位于地中海、人口只有42万的独立共和国中,95%的人口属马耳他族,马耳他语(其民族母语)被定为这个国家的官方语言。虽然历史上受到英国殖民文化的影响并在地缘上靠近意大利,但到1947年马耳他脱离英国自治时,其英语、意大利语人口所占比例还不足三分之一,然而到了电视作为主流文化传播手段而如日中天的上世纪80、90年代,其第一语言为英语或意大利语的人口已占到总人口数量的87%,并且情况仍在继续。欧洲主流文化对马耳他青年人的渗透已不可逆转。调查中,该国境内十来岁的孩子都只讲英语,并且“他们以自己不讲马耳他语或听不懂这种本民族的官方第一语言为荣”。人们希望借此冲破本土文化及传统的桎梏,外来文化在这个民族中成为其民众“受过良好教育”的标志,带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与商品被归到旅游部门来管理,而用马耳他语制作的本土电视节目在其族人看来也只是个笑饵,消遣一番罢了。简言之,英语和外来文化成为马耳他民族的未来,亚文化族群的共同心理认同正在消褪,其民族内在的传统文化正在加速消失。这其中我们看到一个固守着本土地域的民族是如何被新兴的主流大众媒介所残食而趋向“外化同质”,类似的情况在有关亚文化流失的比较研究中屡见不鲜。如果说跨区域间的文化同质尚不足以与中国的民族文化状况相提并论,那么“趋同性”的第二个运动方向———地缘区域内部对文化多样性的遗忘或抹杀,则更加具有典型意义。这里选用一个由“新媒体”导致的,强势文化辖域内部———次级地缘文化“被遗忘/被消失”的实例。在广袤的澳大利亚平原上,卫星导航仪(GPS)已成为旅行途中必不可少的新媒体元素。然而,当地学者却指出:这种基于地理位置移动的新兴媒介正导致承传了上百年的澳大利亚本土“小镇文化”的迅速消逝,人们不再任凭兴致而改变旅程的方向,于遥远的路途中随遇而安地停靠在高速公路旁的小镇咖啡馆,安享一杯下午茶或特制的农家甜点,与热情的本地人闲谈,随他们一起牧羊、摘蟠桃或樱桃,并就此被本地的风土人情或自然历史所吸引而决定留宿几天。如今,这些路边小镇的服务设施正被大量荒废,因为旅行者车内的GPS上只有一个目的地———作为主流文化发祥地的大都市。这是一个绝好的隐喻:在文化“趋同”运动的过程里,主流文化像磁石一样将人们的目光和脚步强烈地吸引过去,人与自己脚下热土之间的缘分被日益冲淡,过程和旅途被遗忘,重要的只是“达到目的”或“到达目的地”。新兴媒介熏陶下的次级文化若不能成为主流的目的地,在地缘上便会遭遇无情的遗忘。就中国的情况看,民族性本身与地缘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先前,各少数民族在地缘上“大杂居、小聚居”所导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障碍,在当前媒介的强力渗透下已不明显。与此对应,大规模的人口移动(如:进城打工潮与民族风情旅游热)以及现代信息通讯手段的瞬时穿透力,已使民族地区的文化面临空前的同质化,而地缘上的偏远、孤立,又导致民族文化在主流传播视野中的式微。

二、亚文化拒斥与新媒体的介入

亚文化传播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主流媒介在信息传递上的单向性,越来越导致文化传播的单极化。电视、广播、报纸等主流媒介的单向传播大多缺乏与受众的交流、互动与反馈。长久以来,大众媒介文化的单向输出难以填补地缘上亚文化群落的多元诉求。民族精神与文化特质难以绽放,主次群落间信息缺乏对等交流。同质化与被遗忘,一方面致使亚文化本身的多样性受到挤压、无以纾解;另一面也造成主流范畴内,次级文化信息的真空。其结果,常常引起亚文化的种种拒斥。严重的,甚或导致民族自由化倾向及不合理宣泄;极端的情况,会由精神层面上升到行为,引发区域性骚动,或与境外势力勾结后,发展为恐怖威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渗透”遭遇伊斯兰文明的拒斥就很能说明问题的严重。世界矛盾的主要因素在过去的十几年内正迅速起着变化,即由原来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冲突转向次级文化与主流文明间的对抗与挣扎。问题出在哪?循着单向传播形态的固有思路,传统的大众媒介将怀疑与指责投向网络和新媒体,这并非全无道理。新媒体从根本上讲,是强调交互性的媒体(例如BBS或SNS具有的即时评论与互动功能)。它为传播带来两个全新的变化:一是削平了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地位差异,将他们拉入到共时性的信息交流层面;二是填补了单向度传播的交往性缺失,社交媒体促进了信息的分众化和隐私性。由此,新媒体打破了主流媒体的意见垄断,“意见量的级数增长和级数传播代表了压抑状态下公众的释放与自我救赎”,互联网、微博和微信很快触发了以往受众处于沉默状态下的媒介参与意识。这些变化经由复杂的传播过程,放大(改善)了次级文化介入主流媒介时的影响力。按照单向传播的逻辑,新变化显然把水搅得越发浑浊了———传播的全民参与性破坏着正常的新闻生产秩序;让全民都成为“评论员”又大大减弱了舆论的导向性;主流话语一旦丧失权威,谣言就会在社交媒介中滋生、激荡,久久无法平息。反过来,从文化的多样性及其承传的角度看,传统的大众媒介经营观念也未必没有责任。无论这些经营决策来自传媒巨头、官方或是精英财阀,上百年的文化趋同运动已为他们积淀出权力话语的生存惯性,难以容忍新媒体在草根层面上为亚文化的合理宣泄带来契机,行动上必然倾向于———抑制。一时间,行政指令上的收紧以及对网络与即时评论的种种监控一哄而上。媒介渠道的控制虽见效快,但形式上容易使小新闻、小摩擦、小事件上升为对民族、区域或群体的权利抑制,实质上有损区域内部的民众团结。再者,强硬的抑制手段也正凸显出主流媒介面对亚文化、次级文化或民族文化介入时的力不从心,反衬出受众对新媒体参与性的热衷。当然,主流媒介并非一味地趋同,面对次级文化的张力也会做出修补。例如2014年5月,大众媒体集中报道:在湖南上大学的维族学生阿迪力•买买提吐热———来自新疆喀什的一个切糕世家的淳朴孩子,是如何与他的汉族同学们齐心协力开设“切糕淘宝店”的传奇经历。但大众媒体对民族文化传播的力度还远远不够。主流话语中,阿迪力的故事只能成为某种来自异域的“奇观”或“点缀”。真正的民族文化繁荣,要靠区域性的文化自信。自信意味着打破向心力驱使下的媒介意志垄断,而传递本民族、本地区的文化特质。至少,它在传播中应与主流文化保持对等的沟通。而现在看来,民族文化仍处于被笼罩的“亚文化”次生范畴。谈到“亚文化传播”———这绝不是一个孤立的民族问题,而是全世界所需面对的共同难题。当前,世界上对“亚文化传播”与“少数族裔或少数民族传播”的比较研究正如火如荼。这说明,不只是中国,世界上很多地方的少数族群文化同样受到主流文化的同质化困扰。“和而不同”的多元文化愿景,仍任重道远。

三、交互性的回归与时空拓展

新媒体果真如上文所说,是个一无是处的捣蛋鬼吗?若文化多样性尚需在共时性上开创平等的交流,那么新媒体正好给它提供了交互的契机。传播学中,把双向(或多向)信息流动及其效果互映所形成的系统化过程称为交互。然而,交互性在文化传播的历程中,表现出上下沉浮、若隐若现的不稳定性。作为社会原初的信息传递手段,口语传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人际间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不过,时空上它具有天生的局限,无法精确、久远地传递。于是,体外化媒介应运而生,从岩画、甲骨文,再到竹简及笔墨纸砚,文字与书写使信息传递的距离、精度及耐久保存性大为提升。但恰恰是这些优良的特点断送了传播的交互性,文化的双向即时感染力被单调的主流均质化所取代。现性意义上绝大多数的传播形态(如:印刷、广播、电视等)都不断弱化交互性。单向度传递的后果,就是文化间缺乏平等的互映与呼应。这是次级文化现象催生的根源,也是民族文化陷入困境的症结所在。民族文化的延续源于传播形态的有力支撑。当下,新媒体给民族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数字化、网络化、电子智能化的应用手段,使其兼具口头传播的即时交互性以及大众传播的远距离、精确性等优势。更为重要的,新媒体实现了交互性在传播中的飞跃,它突破了时空的阻隔与等级的藩篱,为共生性文化传播拓展出广阔的疆域。面对新媒体的突入,当代民族传播虽有挑战,但机遇尚存。甚至,机遇远大于挑战:

1.新媒体的交互性打破了大众传播层级的单向流动及文化交流的不对等。

在原来的单向传播中,我在山里,你在山外;我是我,你是你,你我之间没有形成绝对的文化与生活联系。空有一个虚幻的外部世界,而民族区域内在的品性与气质无法由单向传播给予必要的反馈和呼应。交互性有利于改善单向传播在文化上的均质,使民族文化的多元化色彩输出成为可能。

2.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介的社交属性使其更倾向群体传播,与大众传播相比,其受众宽余度不大而分众化明显,导致信息覆盖率不高但传播效率提升。

这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拓展带来好处。

3.新媒体的社交特性为区域性文化凝聚创造机会。

大规模人口流动及旅游文化产业的深度开发使民族文化赖以生存的固定地缘性与区域性特质被打破。空间上,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众正在全国范围内与“不定量多数”的普众加速融合。生活在城市中的少数民族规模正逐步扩大。新媒体有利于将本已离开民族地缘的人们,在新的虚拟时空中重新联系起来。微博、微信的民族群落,以及具有民族文化性质的朋友圈,正在不自觉地修复和维系着各民族文化的内在脉络。另一方面,从民族团结的角度看,在民族“大杂居”的环境下,活跃区域性文化、变文化隔阂为地缘融合,有利于局部区域内打破各民族界限,在以地缘为基础的群体传播与信息互动中增进各民族间的团结。

4.新媒体益于打破固有的单一媒介运营机制,变官方运营为政府指导下的社交化运营,提高群体内每个个体的参与积极性。

同时,媒介社交化并非将传播局限于封闭的群体内,而是经由微博、微信等信息系统的微循环来促进民族传播的“微繁荣”。第五,新媒体的“微繁荣”意义重大,它变全局观念(主流文化)上的普众化繁荣,为微观地缘文化上的具象鹊起———从一支独大到百花争艳;再由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时,“大同”就不再是单一文化的均质,而是各民族在多元化背景下的“共荣”。

四、向全媒体时代迈进

传统媒体将何去何从?新旧融合势在必行。当代传播正随着新技术、新媒介的迅猛发展而阔步向前。新媒体生成舆论、影响舆论的能力日渐增强,青年一代更将新兴媒介作为信息获取的首要来源。面对新媒体的来势汹汹,业界和学界不断发出消极的声音,认为传统媒体已被边缘化并“面临着市场被压缩、影响力下降、舆论引导和主导能力越来越脆弱的问题,有的甚至沦为微博、微信的‘印刷体’”。然而,“唱衰”不应成为当前传媒业发展的主流,媒介融合才是———因势而谋、应势而为、顺势而动的发展大势。事实上,新媒体并没有占尽优势,传统媒体亦非完全没落。新媒体虽能提供海量信息、传播速度快,但加剧的信息泛滥也导致其传播重点不突出,信息缺乏可信度及权威性的问题日益暴露。这正需要传统媒体予以缓解和弥补。当前,传统媒介在区域性民族文化传播中的可行路径有:

1.亲身介入新闻现场,用可靠的报道重塑媒介权威性。

充分调动传统媒介走基层、重调查、深入新闻一线的勤勉精神,以镜头、亲历和一手采访打动观众与读者;克服新媒体在新闻采编上“凡事靠搜索”的“网络复制”恶习。民族文化在传播与采访上受到地域偏远的影响,可越是偏僻就越要走进去、越要将文化的特色带出来,以鲜活的现场博得受众的认可。

2.加强深度报道,弥补网络信息的浅薄化。

新媒体有着快速传播的优势,但快餐式的信息消费一旦形成惯性,民族文化背后的生活故事、历史底蕴以及人性的张力便无从谈起。传统媒介应发挥其特长,利用电视纪录或报纸文化专栏等渠道,以深入的思考为受众提供独特的文化体悟。

3.以评论引导舆情。

面对地缘政治与民族文化的复杂性,新媒体传播中的评论极易受到扰动,甚至沦为少数别有用心之徒煽动、操纵、诋毁民族团结的工具。传统媒介应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适时介入,巩固评论阵地、提升评论质量,引导受众进行独立判断,第一时间抑制流言的滋生。

4.发挥全媒体优势、充分融合,突显“把关人”的作用。

全媒体指,传统媒介充分调动各种手段和平台优势,构建传播领域的大报道体系。努力将新媒体速度快、交互性强、传播灵活的特点,与传统媒介覆盖广、内容权威、观点深刻、评论视角独特的优势结合起来,加强与受众的跨媒体互动。例如:在广播电台发展互动直播栏目,通过短信与听众即时互动;鼓励报纸开设官方微博,通过二维码为读者提供更为丰富的音视频信息;为电视新闻节目引入微信公众平台,让观众透过手机参与评论、畅所欲言,并将大众喜好与大数据相结合,反过来服务于传媒市场。

五、结语

篇5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10份,回收304份,回收率为98.06%,其中有效问卷为295份,有效率达到了97.04%,负荷进行问卷调查的要求。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笔者通过对以上几所高职院校的的问卷调查(表1),分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是影响我国高职院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百分之九十甚至更多的人将学校领导不重视、师资专项技能缺乏和教师缺乏资源开发意识列为改革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而也有近八成学生认为经费、教材和配套的保障机制也是改革出现问题的主要因素;教师和学生自身的问题方面,也有六成的师生选择;最后过半的师生均认为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改革在社会、媒体推广,项目支持以及其他方面缺乏与其他学科相竞争的优势力。

2.2、分析与对策

(1)高职院校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学校教育改革要想取得根本成功,学校的重视是其根本前提,民族传统体育的课程改革也不外如此。如果学校和相关部门并未对课程改革过程体育教师所付出的努力和工作成果没有引起重视,这势必会大大影响体育教师参与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改革的积极性,甚至会削弱教师进行体育教学的自信心,进而影响到该门课程的良性发展,使得学校愈加不重视,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进而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改革进程。在场地、器材以及一些教学软件建设方面,需要学校进行重视投入经费,并且相关部门应该对民族传统体育在高职院校中的改革提供一些政策倾斜,我们都知道,由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属于奥运项目,相关级别比赛又少,这些都成为了学校和相关部门推诿、忽视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借口,所以,各部门及学校首先要做到的是放下偏见,一视同仁,民族传统体育相关项目的开展肩负着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强身健体的重任,所以进行相应的政策倾斜和经费扶持是十分有必要的。(2)教师要改变观念,深挖课程资源。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和教学观念是民族传统体育能否做大做强的重要前提。自新课标实施以来,我国各项教育的改革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不仅仅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还要进行的是教学资源的开发,如何对现有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项目进行深挖,寻找其中有价值的因素,是目前体育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体育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转变观念,加强师生之间、教师之间的协同合作,以便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3)配备合格的师资队伍,强化激励机制。目前来说,虽然很多学校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上配备了专任教师,但总的来说,这些教师的素质有些参差不齐,如何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从而提高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这就需要通过教师进修来实现,同时一些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提供一些优惠政策来引进优秀的教育人才,教师之间多进行交流,才能是教师自身的教学素质有一个显著地提升。学校应该对民族传统体育改革过程中取得出色工作成果的教师进行奖励,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从而加大教师参与课程改革和资源开发的积极性,使得激励机制成为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前进动力。(4)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然而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师一直占据主体,所以教师的主导使得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从而无法引起学生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也就不能承担起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任,所以课程改革必须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学习民族传统体育所带来的乐趣,真正认识到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所在。

3、结语

篇6

学生平时很少上多媒体课,本来就很好奇、兴奋,为了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课件设计中更应少用“音效”“动作”设计。当然,必要的动画可以化抽象为具体,但太多的动画只能使学生过多地产生与教学内容无关的遐想,而忽略了与课堂相关问题的深度思考。使用多媒体课件后,课堂教学的容量会大大增加,概念的呈现、过程的演示、例题的讲解将会变得得心应手。但千万别忘记对于重要知识点、关键的词语要用特殊的字体、特别的颜色或制作特效加以强化。不过,“强调”与“闪烁”应该少而精,如果对呈现的内容都辅以特效,那么重点的内容就会在特效中淹没。课件内容不易太多,应该适当留一些时间给学生思考,特别是应该有一些开放性的思考空间。课件内容太多,甚至将自己整堂课的教学思路、所有的教学环节都直接制作在课件上,甚至连提出的问题及答案都已事先在课件上设计好了,上课时想方设法地将学生的思路引到课件的既定流程上来,表面看来一节课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有条不紊地顺利完成,但这种形式的实质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师只充当了“动画配音员”和“解说员”的角色,削弱了教师的授课艺术和临场发挥的能力,还挤占了学生大量的探索、分析、思考的时间,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

二对学生记录课堂笔记的指导

在多媒体课上,多数同学一节课下来只字未记。一方面学生由于很好奇,忙于欣赏多媒体画面去了,加之与课件制作上屏幕切换太快有关,往往是想记又记不下来。这要求授课教师对重要的内容、反复强调的知识点,不要一闪而过,要留一点时间给学生做笔记,同时应该提醒学生多留意记录。

三多媒体课内容的选择

篇7

关键词:民族 传统体育 哲学 传承方式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2-0077-02

1 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研究综述

在我国对“民族”一词最早使用的学者是梁启超,他是第一个把我国各族群最早称之为“民族”的思想家,而以“汉族”、“藏族”、“蒙古族”为其它民族称呼的可能是黄遵宪。到了现代,社会学家宁骚对“民族”一词做了新的探究,他在总结斯大林提出“民族”基于四个特定的要素下又增加两个特征来强调民族,既强调了民族历史过程与稳定性,并认为一个民族的“原生形态”是应该具有这六个必要的元素。因此,我们所指的“民族”具有时空性和民族性的特征,是贯穿古代社会与现代社会、东方地域与西方地域的实体性概念。

“传统体育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与传统社会同步形成和发展的,是一个内容十分宽泛、涵盖很大的概念。”民族传统体育有两个最为根本和统摄性的特质是民族性和传统性。但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迄今仍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界定。在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体育史》中对“民族传统体育”做了以下解读,民族传统体育是指近代以前的体育竞技娱乐活动。“对我国而言,指近代体育传入前我国存在的体育模式,即1840年前,我国各族人民已经采用并流传至今的体育活动内容、社会表现方式与价值观念的总和。”这是从历史的角度,把民族传统体育白西方近代体育传入我国以后,其在社会生活特别是在大中城市和军队、学校中受到的影响进行研究所作的界定。另有研究避开时间的界定,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包括汉族)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时期的产物,是各民族体育活动方式的延续和保存,是各民族体育运动生命力的再现,“它是构成现代体育的‘体育文化密码’,是历史给予我们的重要体育文化遗产。”还有研究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是指某一个或几个特定的民族在一定范围内开展的,还没有被现代化,至今还有影响的体育竞技娱乐活动。”

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可以概括为:民族传统体育指某一个或几个特定的民族在一定范围内开展的,具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和特征的传统体育活动,其中的“传统”是指历代因循沿传下来的根本性的模型、模式、准则的总和。从整体结构上来看,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的构成包括了以武术为主体的武艺、养生导引气功、以游戏形式满足人们娱乐需要的民间传统体育游戏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等形态。在“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原国家教委在一级学科体育学下设4个二级学科,民族传统体育名列其中。从这时开始,“民族传统体育”这一称谓,作为国家认定学科被正式确定下来。”

2 解读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学基础

2.1 民族传统体育与

宗教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神秘的传奇色彩,是各种文化理念、伦理观念、社会习俗的综合体现。宗教和传统体育同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在历史的不断发展及转变过程中,两者相互吸引、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从而形成了复杂的文化理论体系。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历史悠久的本质特点,其发展历程多数以为背景,如:富有原始气息的彝族摔跤体现一种对毕摩教的崇拜,文化底蕴浑厚的传统武术无不体现出道教、佛教的宗教核心思想。在中国民族体育史上,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是内外兼修、无处不在,既有对技术层面的影响,也有对其文化和精神上的升华。

2.2 民族传统体育与中国哲学

古代哲学是中国文化的金字塔,无数古代哲人概括总结可知,中国的哲学主要分为儒、道、佛三大哲学思想,其内容主要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中国哲学概括了宇宙的思想观,在日常生活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体育等领域无处不体现着哲学思想的火花。如:传统武术的太极拳,就体现了阴阳相生、此消彼长、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自然状态。

2.3 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方式

民族传统体育经过历代民族的传授与继承,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文化历史,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传承的方式逐渐趋于传统化和现代化,不管是哪种传承方式,其目的都在于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好的发展与进步,从而为人类进步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是在同一个地域中有不同的途径延续的,其主要的传承方式有传统和现代两种。

首先,是传统传承方式。传统的传承方式因其运动形式、封建保守性和技术特点的不同有以下几种:(1)家族型传承。如传统武术是我国历史文化精髓的结合体,其形成过程带有严重的封建思想残余,在传授武术技术与文化的方式上表现为,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传同类家族而不传外来血亲等。这些封建的传承思想极大地影响了武术文化的发展、传承及文化之间的交流。(2)宗教信徒型传承。宗教是传统文化重要的组合体。宗教活动与体育活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古时战火四起,宗教信徒为了维护本教的利益,把一些武功与绝技作为护教的重要手段。在祭祀和娱乐活动之中也结合大量的身体活动来增加活动的氛围。我国的几大宗教都与武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如:道教武当太极拳,佛教嵩山少林拳等。这些宗教文化表现出来的体育及武术文化,都是以一种系统规范的方式进行的,其内容具有规范性和系统性。(3)区域民俗文化型传承。古时我国疆域辽阔,因交通条件的限制彼此之间无法进行常规的武术文化沟通、交流与传承,只是地区内部相对独立的发展与进步,这种趋势的长期性导致武术文化的单一性和相对独立性。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运动项目及武术流派。民俗性传承主要表现在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受时间及场地的限制,有些运动项目需要在农闲时进行,如:摔跤、秋千在闲暇时举行,其目的就是放松人们的心情,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有些民俗活动需要在传统节日中进行,如:舞龙舞狮在节日里表演与比赛都是为了烘托节日的热闹气氛。

其次,是现代传承方式。传统的传承方式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传统的传统方式已逐渐被淘汰及取缔。因此传承方式要顺应时展的主流思想,现代传承方式因文化层次、经济条件、科技水平的不同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加强法制化建设。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民族传统体育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它们是历史赋予我们时代的责任。在当今社会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侵权行为、遗弃观念日趋严重,导致民族传统体育逐渐在现代社会中被竞技体育文化所替换。因程中应从国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出法,从体育产业、文化遗产及知识产权的角度去赋予传统武术应有的法律保护效力,从而使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社会语境下更加有力的发展与进步。第二,赋予传承人及参与者应有的法律地位。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人类不断传承的结果,不同的人群、地区会产生不同的文化传承者,传承者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灵魂。参与者是民族体育得以存在的基础,没有了参与者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就等于没有了传承者,而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也就无从谈起。因此要给予传承者应有的权利和必要的生活保证,给予参与者应有的社会地位,如:采用传承者社会指导员、裁判员等级制度,举办参与者传统体育文化及运动项目运动员级别制度并与升学考试挂钩等法律权利,不断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加合理化、正规化和法制化,从而不断增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适应时展的需要。

篇8

关键词:熊彼特创新理论;民族经济;民族教育

一、引言

创新理论主要是由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的关于创新是经济发展源动力的理论。他认为要创新除了具备现代文化与科学知识以外,还需要对教育进行大规模投入。因此,民族教育发展对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教育具有公共经济的成份,也就是说教育不仅需要政府财政的投入,还需要全社会来共同关注。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知识的普及教育以及现代高技术人才的培养和积累。在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知识普及的过程中需要重视与民族地区特色相结合的问题。

二、熊彼特创新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1、熊彼特创新理论认为企业家是创新的主体动力

熊彼特认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创新,而创新的动力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来自于对利润的渴望,利润是企业家创新的产物。另一方面是基于“企业家精神”。随着财富的积累和物质的不断充裕,利润动机对创新的动力逐渐减弱,而“企业家精神”会成为企业家实现创新的主要推动力。因此,企业家是创新的主体动力。

2、熊彼特创新理论表明教育作为公共产品需要财政投入

熊彼特创新理论中的公共经济理论,除了指导偏离和设计各种公共活动(包括公共支出与公共收入)外,还包括激活经济发展。“教育作为公共产品,不仅要政府加大财政投入,而且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并且需要社会的支持。”①教育作为一种公益性事业,其目的不是为了从中获利,而是为了造福于全社会乃至全人类;教育是为经济的发展、创新提供具有科学知识和良好素质的劳动力的基础。教育这种特性使得它不可能通过纯市场的机制来有效地提供,因此必须通过政府、以及全社会对教育提供更多的资金等方面的投入和更广泛的关注。

三、从启示中看少数民族教育存在的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需要民族教育为其提供人力资源,有了优良的人力资源,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才有保障。然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同时由于地理和人文等因素的影响,文化教育、经济发展都相对落后。民族经济制约民族教育,民族教育有反过来影响民族经济,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就要先分析民族地区教育存在的问题。

1、 少数民族教育普及水平低

民族地区教育普及水平低是民族教育的首要问题。在民族地区很多家庭不愿意送孩子去接受教育,导致了民族地区教育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辍学率高,升学率低。我国少数民族大多数居住在高寒、阴湿、边缘、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使得教育普及困难大。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一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这些地区居民大多是农牧民,他们的人均收入比较低,导致很多家庭没有能力支付孩子上学所需费用。二是家长观念落后。民族地区的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是减轻他们生活负担的劳动力,送孩子上学是一种劳动力的损失,因此落后的观念也导致了民族教育普及水平较低。三是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办学条件差校舍简陋,不能吸引优秀的教师资源。

2、 民族教育与当地经济发展联系不紧密

民族教育与经济发展联系不紧密是民族教育存在的最重要问题。统一的教学模式、学和评价方法等育体系对少数民族地区有着影响。

首先前面提到教育与经济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现在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不发达,却和发达地区接受者差不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应该多开设一些适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课程,这样在他们毕业以后可以通过运用学校学习的知识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收入,这样才能刺激少数民族地区群众上学的积极性。否则当这些地区的学生毕业之后,回去发现上学并不能给家庭带来经济利益,反而耗费很多时间、金钱,那上学的人就会越来越少,还怎么提升生产关系,更不会促进经济的发展了。

其次,面对统一的教学内容,很多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面临这遗失的危险。“当前,民族地区多处在西部边远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义务教育的强制性等原因,决定了少数民族成员传承本民族文化、学习其他民族文化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来实现的。而目前大多数民族地区的学校都是完全照搬主流民族学校的教育模式,如材、学和评价方法、统一学制乃至学语言等等。”②这种教育模式忽略了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难以达到少数民族成员通过学校教育实现本民族文化传承的目的。因此,民族地区要将教育与经济紧密联系起来共同发展、相互促进。

四、对民族教育的讨论

1、不同层次的民族教育侧重点不同

在这里将民族教育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普通教育,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教育;二是高等教育,主要是大专以上的人才培养。不同的民族教育发展的侧重点也不同。对于普通教育:小学、初中、高中,这些层次的教育主要是基础教育,在基础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将传统文化与科学知识紧密联系起来,这样既可以提高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素质,同时维护了民族地区特有的文化。第二个层次高等教育,主要是培养高科技、高素质人才,这个阶段的教育要更专业、更精炼。因此民族教育应该按照层次的不同,来选择不同侧重点的教育方式。

2、民族教育要与其不同民族经济生产方式相适应、相联系

民族地区教育应该适度开设适宜不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课程,就统一的教育内容而言,可以有当地民族的特色。比如,在西北地区属于游牧类型的民族:青藏高原的大部分藏族、蒙古族、部分回族和维吾尔族,他们主要以畜牧业为经济生活方式,同时大部分少数民族的经济生活水平都不高,开设一些牲畜养殖、草场种植和维护、动物育种等相关课程给当地的孩子们,可以从小提高他们对这些知识的普及,这样等他们毕业的时候可以马上将学校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当地经济生活中去,很快提升经济利益,无论是对少数民族个人还是整体民族经济都能带来好处。

当然根据不同民族地区开设不同的教育课程,并不是说全国少数民族都各自建立自己的教育体系,还是要建立一个符合各种教育指标的标准。要重视各少数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本文强调,在一般性的民族教育中,要体现不同地区民族教育的特殊性。而这种特殊性的体现,一定要以少数民族当地的经济发展为前提,任何时候只要经济生产关系符合生产力,经济才会发展。(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注解:

① 颜鹏飞,汤正仁.新熊彼特理论评述[J]当代财经,2009.07.

② 黄金结、刘亚文:《从文化发展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看少数民族教育问题》,第二部分第二段,教育?教学.

参考文献

[1] 东噶仓?才让加.从藏区双语教育的现状谈藏区经济的发展[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一期:页码106-页码121.

篇9

摘要: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体育教学内容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双重传承,一方面锻炼学生体魄,另一方面可以得到学生内心的文化熏陶。具体操作上需要正视现存教学模式问题,积极的做出教学模式的改良,注重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价值,提供充分的教学资源与氛围,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文化传承;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构建

当下我国大力推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应用到高校体育教学中则是一种相对中国特色与民族特色的体育教学模式改良,有效的让体育教学适应时代的发展,构建我国特色化的体育教学,明确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定位。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培养更具特色的高校大学生。

1.当下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常见问题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本身在师资力量、教学硬件条件、教学方案上已经得到了有效的积淀,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组成部分。但是在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上,对于传统民族体育教学在实际的落实还缺乏重视程度。首先,在常规的体育教学工作中,缺乏从意识层面去认识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价值,更多的依赖与非民族体育内容教学,甚至导致传统民族体育内容教学缺乏特色性,也无法达到有效提升。教学方式相对单一,缺乏创新扩展,也无法有效的吸引学生投入足够的热情参与,不能有效的吸纳传统体育内容的精髓,相关民族文化无法得到展示。在教学方式上,更多的注重理论性研究,缺乏实践的大量积累与操作,更多的学生进行形式的模仿,缺乏对体育项目内容核心精髓的探索,久而久之让学生缺失相关体育学习的热情,体育项目的要领也无法有效掌握。甚至部分教师自身在教学上都缺乏深入的探究,缺乏专业经验与技术的积累,或者在教学传授上缺乏技巧,无法有效的运用语言与行为去阐述体育技巧与文化。或者部分教师更多的集中在理论层面的积累,缺乏实践操作上的提升。特别是长久的教学模式呆板化模式下,教师缺乏专业上的精进,教学内容陈旧,不符合时展所需。在传统民族体育教学内容上,缺乏多样化的选择,学生选择空间少,提供的教学内容学生兴趣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却没有对应提供,教学与学生诉求不匹配。

2.基于文化传承视野下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

(1)革新教学理念

在体育教学上需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要提升对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挖掘其文化价值。需要在教学方面管理上设定对应的评估要求标准,让教学理念能够落实到制度层面,提升对教师教学的促进激励作用。同时在配套的教学资源上提供支持,例如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教学材料工具的配备,同时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创新与改良,对于教学改良建议积极的吸纳并投入实践运行,做好实践评估工作的汇总报告,积极的总结教学经验,做好教学情况反馈评估。

(2)完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内容

对于我国高校适宜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内容可以划分为4个类别:武术、养生功法、少数民族体育与民俗体育等不同类型。武术类在各高校运用广泛,主要集中在长拳、简化太极拳与有关器械套路操作等;养生功法则集中在五禽戏、八段锦等;少数民族体育类活动主要集中在毽球、木球与珍珠球等活动;民族体育则集中在舞狮、舞龙与赛龙舟等情况。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充分的挖掘其内在的文化底蕴,不仅要教学生套路与技法,更需要说明相关套路与技法背后的原因与文化内涵。例如,武术领域有不同的门派,不同的风格特色,同时注重习武要尊师重道,需要通过武术修为来提升个人品德,而后是个人的武术水准。而养生功法则是更注重人们通过一定科学方式达到身体的锻炼与养生效果,其中有较多的医学与养生理论知识,甚至会涉及到人们生活饮食起居各方面的知识。同时需要积极的吸纳中西体育技巧,对传统民俗体育内容进行对应的分析,提升教学的科学理论内涵。这种文化的传播不仅是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不同的内容安排上需要做好优化配置,可以依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群体需求、不同时代特色进行对应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内容安排。可以依据不同年级开设对应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硬性学习任务,让核心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得到有效的传承推广,其他的非核心体育内容可以通过兴趣小组的形式组队学习,或者纳入到选修课当中。总体来说,要树立核心普及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内容,联合兴趣选修的形式相结合,让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能够得到延续。

(3)优化教学形式与方法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内容相对传统,但是可以运用更多创新的教学方法来让教学内容焕发生机。如果单一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缺乏有效的互动性与趣味性,教学内容呆板枯燥,学生无法激发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会极大的下滑。在教学形式上要注重师生互动性,@样可以减少师生矛盾与冲突,让教学更加清晰明确,同时也可以更好的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针对性的教学安排,提升教学有效性。可以多采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可以借助多媒体视频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情境做有效的烘托展现,提升教学指导的明确性。教师更多的在技术辅助下,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做旁观与纠正,这样有效的降低教师的教学压力,同时提升了教学因材施教的效果。传统一般由教师表现,学生模仿,教师需要花较多的精力去展现具体细节,从而没有更充分的时间去观察学生与指导学生。而借助于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很轻松的获得教学有关信息与技巧知识,同时在课堂上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现,通过相关素材来与学生具体沟通交流。其次,可以在教学中纳入更多的游戏化教学,让教学过程趣味化,增加一定竞赛元素,提升学生参与兴趣,有强烈的学习目标感。

(4)科学化教学评价

对于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评价工作,需确保其科学性。例如要展开教师随堂测试,测试学生体育操作演练掌握状态,主要是体育项目的实际演练实操能力,非体育专业学生不进行笔试理论部分;其次,可以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状况做评价,让师生做双向互评,这样可以达到双向监督的效果。此外,需要有第三方评价渠道存在,主要是指派专业人员对教师课堂教学情况做随堂听课,对教师教学情况做观察,同时接收学生的反馈情况。还可以对教师做额外的教学评估,包括学术研究、课程创新建设、学生社会性体育活动成绩等都可以纳入到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体系中。评价体系中要丰富性、多面性,这样才能有效的对教学情况做全方位的监督评价,提升评价的科学性。同时在评价上需要放宽一定尺度,避免过于严苛或者过于的上纲上线而抑制了教师的创新能力与教学改革热情,让教师有充分宽松的教学环境,对其教学创新与优化提升的行为应该给予对应的鼓励。

3.结束语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各方面力量的配合,要积极吸纳中外教学新理念,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做改革创新。要多了解学生需求,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形式与内容,从而有效的达到教学模式的优化。

参考文献:

[1] 刘娟.文化传承视域下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反思与建构[J].体育时空,2015,(19):45.

篇10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体质类型体力活动

 

2004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大学体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众所周知,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体力活动就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体力活动是指由骨骼肌收缩产生的身体活动,也是指在基础代谢的水平上,身体能量消耗增加的活动。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实,体力活动不足是健康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它与心血管疾病、Ⅱ型糖尿病、结肠癌和其他一些重要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体力活动概念研究其与体质健康的关系。体力活动的内涵比我们通常所说的体育锻炼更加丰富,体力活动涵盖体育锻炼。

一、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体力活动概念研究新时期大学生体质、体力活动现状及相互关系,研究对象是湖南工业大学全日制在校大学生。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500份,收回488份,有效488份(其中包括大一128人,大二126人,大三116人,大四118人)该方法主要从大强度体力活动、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步行和静坐4个方面评价体力活动水平。大强度体力活动是指身体需要努力发挥潜能,呼吸变得非常急促,时间上必须至少持10min的活动,如搬重物、有氧训练、激烈的体育锻炼或竞赛、快速骑车等;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是指需要付出中等水平体力,呼吸较安静时更急促一些,时间上也必须至少持续10min的活动,如搬较轻的物体、匀速骑车或打双人乒乓球等;步行则是指那些至少维持10min以上的步行活动。(本实验主要采取方法)

2、SAS9.0数据统计法。数据统计采用SAS9.0统计软件处理,应用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等统计方法论文格式范文。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体质基本情况 身体素质,简称体质。是指人体在各种运动、劳动和日常活动中体育论文,在中枢神经调节的基础上,各器官系统功能的综合表现,如力量、灵敏、耐力、柔韧、速度等机体能力。经调查分析大学生体质总体良好, 经时间检验,不同性别得分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男生体质综合得分、体质健康达标优秀率均优于女生; 女生良好率、及格率则高于男生。进一步说明男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比女生好是由于体质达标优秀率较高所致。普遍而言男生超重或肥胖发生率为9.5%,女生低体重发生率为24.5%。男女生各组体力活动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男生正常体重组一天中大强度活动时间、中等强度活动时间、步行时间略大于肥胖组,静坐时间比肥胖组少。女生的情况与男生相反,肥胖组女生大强度、中等强度活动反而多于体重正常组。

(二)影响体质的主要因素

1.后天条件的影响

日本著名运动生理学家石河利宽教授曾以身高为例指出:“遗传因素能不能表现出来,在很大程度上受后天环境的影响”。美国学者克莉指出:“在过去一世纪内,人类的身高体重的增长主因是由于较好的营养和疾病减少”。日本的一位研究者曾用电脑对1-3年级学生的身高增长率进行过分析,发现影响身高的先天因素仅占23%,而后天因素中的运动占20%,营养占31%,环境占16%。也就是说,人体的体质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受先天因素影响的,这些先天因素可以通过后天的体育锻炼和保健工作得到合理的改善。由此可见,遗传虽然是人的体质形成和发展的先天条件,与一个人体质的强弱有着重要的关系,对人的性格、身体机能、体形、免疫力、寿命等许多方面有着密切关系,但遗传对人的体质的影响并不是完全的,最终人们体质的强弱主要还是取决于后天的环境、体育锻炼、营养和卫生保健等条件影响着的。

2.体育理念的确立

体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青少年学生体质的好坏,关系着一个民族的竞争力。变本加厉的升学竞争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学习负担和精神压力。听闻部分地区初中毕业取消了体育中考体育论文,此举正好把“多余的课,多余的时间”给其他考试的文化课“加餐”,以期提高考试成绩。青少年学生在如此思想的引导下,根本不去“浪费”不可多得的宝贵学习时间来做那些“可有可无”、“多余”的锻炼与运动。因此,“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这个成长理念还没有深入青少年学生当中,潜在影响了大学生体育意识的树立。大学生的体质水平下滑,固然与中学时期注重升学率、锻炼时间少、不重视体育锻炼有关,但最重要的是大学生在大学时期没有养成锻炼的习惯、体育锻炼缺少兴趣、锻炼时间少、锻炼效果不佳、锻炼设施短缺等因素有关。

3、体育锻炼的时间与强度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得出的数据如下表:

(表一) 每周的运动时间统计表

 

年 级

性 别

0-5小时(人)

6-10小时(人)

11-15小时(人)

16-20小时(人)

21小时以上(人)

人数合计

大一

24

9

4

1

1

39

18

8

1

27

大二

9

21

6

2

38

8

14

2

1

25

大三

4

9

14

8

35

11

10

2

23

大四

18

13

3

34

20

4

1

25

人数合计

112

88

32

13

1

246

占总人数百分比

45.5%

35.8%

13%

5.3%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