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体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4 10:17: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幼儿体育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幼儿体育论文

篇1

我们要打破传统的体育活动内容,充分利用户外空间资源,优化幼儿活动内容,从幼儿的兴趣、爱好、能力、水平出发,给幼儿提供了更多自由活动的机会。适当的户外体育活动不仅会增强幼儿的体质,还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提高幼儿综合素质,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不同兴趣、爱好能力水平,尊重幼儿的意愿和选择,精心选择内容,选择适合不同年龄幼儿的体育活动。如跳跃区的袋鼠跳、助跑跳、跳格子、跳绳等。这些游戏都比较质朴、活泼,所以,这样的活动我们也会经常开展,同时根据主题的内容再挖掘生成一些新的体育游戏内容。同时,幼儿园一般都有很多个体育活动区域,如攀爬区、投掷区、平衡区、跳跃区等,我们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区域,自己选择活动伙伴,在活动中体验到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

二、优化体育活动器材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确定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提供器材,在幼儿园现有的器材中选择适当的、有层次的活动材料进行活动,并在运用幼儿园现有的体育器材的基础上进行自制适用的体育器材。教师在选择的体育器材时要避免盲目性,要根据目标选择器材,通过使用器材达到锻炼目的并完成目标来优化选择。如周目标的一项内容为练习幼儿的平衡性,教师选择内容有走跑区的跨栏、乌龟鞋、过平衡木、绕障碍跑、赶小猪等等。在材料特征选择方面,幼儿会习惯选择轻便、灵巧、既能一物多玩又能满足其多种多样需要的材料,教师要尽量满足幼儿的自主选择。当然,对于幼儿喜欢的活动材料要投放足够的数量,以免发生争抢的现象。

三、优化设计体育活动方案

在设计体育活动方案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差异。小班体育活动内容要简单,规则单一,活动角色要少。中班设计体育活动时,活动内容要多样化,加强限制性,增加竞赛因素。因为大班幼儿在活动中控制自己的行为能力在不断地加强,知识经验变得更加丰富,带有情节的游戏占很大的比重,游戏中的角色不断在增加,每个角色都可以有自己的动作和任务,游戏的规则数量大大增加,限制性也更强了一些,因此,大班体育游戏的内容也更加体现多样化,除了跑跳、追捕外,还要通过一定的障碍物,利用一些小型器械进行游戏。如果说将中大班的游戏方案放在小班幼儿来进行游戏活动,幼儿就有了难度从而就退缩;如果说将小班的游戏特点放在中大班幼儿中进行游戏活动,对幼儿来说缺少了挑战性,各项动作发展也难以得到正常的发挥。同时还要注意同一年龄幼儿的个体差异。比如,某大班平时体育游戏活动有基础,班内幼儿又都是从小中班升上来的,这时可根据他们学过的各项动作和体力情况选择一些较复杂、难度较大的体育活动。优化设计体育活动方案,还要明确选编体育游戏的目的。课的基本部分前半部分是练习投掷动作,后半部分选用的游戏应该是流动量大的带有跑、跳动作的,结束部分则应选用活动量小的游戏。正是因为体育活动的各部分对游戏量和动作的要求是不同的,所以教师在选编体育活动时,必须要考虑一节课的各部分任务。因为游戏能激发幼儿园的情绪,能提高幼儿的积极性。还有,在优化设计体育活动方案时,如果上午进行的是音乐课,则应选用活动量小一些的较安静的体育游戏;如果上午进行安静的语言课、计算课或是美工课等,户外体育活动时选编的应该是活动量较大的集体体育游戏,幼儿在玩的过程中,需要付出较大的体力和精力,如带有跑、跳动作的体育游戏。

四、优化体育活动教学方法

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增加幼儿的求知欲,增强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幼儿能很好地学会简单的体育常识和技能,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实际效果,适应身体能力的发展。比如,当发现幼儿在练习强度圈套的教材时已显出中度疲劳状,教师则应立即调整课的节奏,改个人分散练习或集体集中式练习为分组轮换观摩式练习,让幼儿可得到轮流休息,或直接让幼儿休息1~2分钟,教师可利用这一时间讲解、示范或简评,以纠正幼儿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又如,练习双脚向前跳时,如果前面放置一条红带,或画一个圆圈,要求幼儿往这人标志物上跳,效果就更好。为了引起幼儿兴趣,可以适当加入竞赛性。如玩“看谁跑得快”“看谁先追上球”“哪一队站得快”等游戏,这种方法在大班使用的较多。三、优化体育活动形式幼儿体育活动要不拘一格,要将“体育活动”与传承民间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家长教育资源,挖掘民间传统游戏。生动、丰富的传统民间游戏活动,能大大激发幼儿了解民间传统文化的兴趣,使幼儿感受到运动的魅力,分享着运动的快乐,使得传统文化在家庭、幼儿园得到了传承与发扬。如小班幼儿在师幼互动中形成旧游戏、新玩法,一物多玩、旧物新玩、多物一玩、多物合玩,可以进行老鹰捉小鸡、熊和石头人等游戏;中班幼儿则选择翻饼、烙饼、打沙包、攻城、传电等游戏;大班幼儿可开展跳竹竿舞、编花篮、跳皮筋、踢毽子、滚铁环等。当然,大自然中同样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有目的、有计划、有要求的远足活动,既能促进幼儿身体的发育,增强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又能达到陶冶性情,锻炼毅力和意志品质的目的。教师可以和家长沟通,建议家长将自己的孩子带入大自然,让孩子感知春夏秋冬,感受自然本色,感受家乡之美,与大自然、环境和谐相处。

篇2

《3———6岁幼儿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充分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提高幼儿适应季节变化的能力。开展丰富多样的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各种身体活动,如走、跑、跳、投掷、攀登、钻、爬、推、拉等,鼓励幼儿要坚持。”对于农村幼儿园来说,达到这些要求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利用自然资源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中的各种材料,能增强幼儿活动兴趣,激发主体参与,达到体能锻炼目的。例如在秋冬季节,有意识地组织幼儿田野活动,幼儿尽情地追逐跑和变速跑、翻跟头等,然后坐在田埂上,捡一些稻草做“飞标”进行瞄准、投掷等。器材是就地取材而来的,幼儿玩起来兴致极高,也特别认真。再如练习投掷,从山上往山下或溪水中投掷小石子,由于是旷野,幼儿可以无所顾忌地投(不必担心投到人或物上)。另外,石子投入水中,回溅起水花,听到水声,幼儿很感兴趣。如果投掷比谁远、比谁准、比谁响,更能使幼儿其乐无穷。

只要教师转变观念,解放思想,组织一系列户外活动,并给予他们选择的自由,往往比在园内活动更尽心尽情,更乐此不疲。教育部2012年颁布出台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明确提出,要求幼儿教师必须具备“创设和利用环境的专业能力”,对于农村幼儿教师来说,在这方面无疑有充分的优势。

三、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在活动中注意充分挖掘各种潜在的教育因素,做到《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所要求的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如在户外活动爬山坡时,平时内向、不肯说话、胆量较小的幼儿,经过多次努力,终于爬上了山坡,他会站在山顶呼喊:“我爬上来了!”喊声中表达一份成功体验,一份满足,一份自豪,一份自信,幼儿耐力、意志力也因此得到培养。

篇3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育公平;社会和谐

“和谐”即多种事物之间配合适当的均匀。社会和谐是在现有条件下、人类各事物之间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相辅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周济在《世纪之初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和核心环节,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社会公平,和谐社会就难以构建。”因此,教育公平是创建社会大和谐背景下,社会各界最为关心的问题,将成为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导致教育公平问题已日益凸显,幼儿教育作为教育的起始阶段,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基础,人们开始关注幼儿教育的公平问题。教育公平主要体现为教育权利平等与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目前在我国教育公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机会均等上。不同的人对教育机会均等的理解不同,但大多数研究者采用美国教育学者柯尔曼(J.Coleman)所提出的概念架构,即均等的接受教育机会(不同阶段的入学机会,对于广大求学者来说是均等)、获得均等地教育资源分配(教育经费的投入、校舍的条件、图书馆的条件、教学设备的提供、教师的素质、师生的比例等的分配是均等)、享受均等的教育过程(共同的课程内容、学生参与教育过程的机会、教师对学生的期望等教育过程的均等)和得到均等的教育结果和成就(学业成绩、人才的选拨等教育结果或过程评价的均等)四个方面。本文正式以Coleman所提出的关于教育公平概念架构为基础,我将从入学机会、教育资源分配和教育过程三方面分析当前幼儿教育公平问题。

一、幼儿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问题

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发展存在区域不平衡,加大了不同阶层的分化和贫富差异,加之教育发展受各种教育政策的影响等,国民受教育的结果必然会出现较大差异,社会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弱势群体的教育公平得不到很好的保障。教育的弱势群体,主要是指家庭经济不利的贫困家庭学生,存在身体或智力障碍的学生,处于与主流文化相对不利的少数民族学生,与户籍制度流动人口的子女,以及以违法犯罪为代表的学生等。弱势群体从一开始就处于不利地位,他们所受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有欠缺的。经济实力雄厚群体或者有部分特权的人员通常具有资格或实力选择优质的幼儿园。而民工、农民等低收入人群既没有特权,又没有经济实力,再加上交通条件的限制,只能选择收费低、教育质量较差的幼儿园,跟有甚者直接放弃子女学前教育时机。

二、幼儿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问题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各地区幼儿教育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有研究者从教育规模、教师水平、教学设备三个指标系列对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幼儿教育发展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北京、上海、浙江经济水平高的地区是幼儿教育发展水平很高的地区;广东、辽宁、江苏、吉林、山东、天津、山西、海南等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区的幼儿教育发展水平也比较高一些;宁夏、甘肃、青海、广西、、贵州等地的幼儿教育发展水平较低。目前,城市幼儿的入园问题已基本上解决了,家长普遍关心的是哪所幼儿园质量较好;而农村只有七成的幼儿接受一年学前教育。这就造成农村的幼儿不仅在受教育机会和年限上远不如城市的幼儿,他们所接受的教育的质量更是无法与城市幼儿相比。

国内对于幼儿教育的投资也存在不均衡现象,据有关统计幼儿教育财政投入在城市主要是偏向少数教育部门和政府机关办的幼儿园。有关调查结果表明,近70%财政拨款用于城市和县镇公办园,即公办园越办越好,以致有的园向高标准、豪华型发展。而乡镇所在地幼儿园为17.7%,村办幼儿园(班)为15.7%。另外,民办园几乎没有投资。有的地方不仅不投资,还按企业标准向民办园收取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

三、幼儿教育教育过程的公平问题

教育过程的不公平变现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考虑每一个幼儿的能力和努力程度,用同一个模式、无区别地对待所有的幼儿,这从表面上看是公平的,实质上是不公平的。这种幼儿教育是建立在忽视幼儿个体差异及其个性发展的需要的基础上的不公平幼儿教育;二是幼儿教师对待幼儿的态度受到家长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的影响,部分职业道德品质方面存在欠缺的教师,对当官家长的幼儿另眼相看,倍加关爱,这也是一种教育不公平的表现。三是有些教师对待不同智力水平、不同性格特点、不同相貌特征等方面的幼儿,不能做到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这种表现常常促使部分幼儿永远是班级活动主角、永远是高高在上的班干部、永远可以趾高气扬的批评另外一部分不受教师喜爱的幼儿。四是幼儿教师教育理念比较低,教师常常以成年人的世界观、思想情感、行为标准强来理解幼儿行为。教师对幼儿严加管束,要求幼儿绝对服从,粗暴地对待幼儿,不尊重幼儿的情感体验,不尊重幼儿的人格,易使师幼关系异化,不利于幼儿的成长。这种强制教育压制了幼儿的需要,损害了幼儿的个性表现,从而损害了幼儿的受教育机会和充分发展,也是教育过程不公平的体现。

四、总结

幼儿教育的公平问题不仅仅是教育中的问题,更是社会的问题。它不仅体现在未来国民素质的差异,也体现在国民素质的完善。因此在未来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以国家大的方针政策为导向,在健全幼儿教育机制的基础上,在发展幼儿教育的优质化。

参考文献:

[1]谷红斌.从教育公平角度论幼儿教育[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178-179.

[2]邵小佩.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幼儿教育公平问题[J].当代学前教育,2009,01:38-42.

[3]张秀兰,胡晓江,屈智勇.关于教育决策机制与决策模式的思考——基于三十年教育发展与政策的回顾[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5:138-158+160.

[4]夏靖,庞丽娟,沙莉.立法促进学前教育公平:台湾地区的经验及其启示[J].教育科学,2009,05:75-81.

[5]史大胜.教育公平视角下的少数民族幼儿教育[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5:128-131.

[6]李涛.公平视野下的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弱势及其归因[J].学前教育研究,2006,02:41-43.

[7]肖瑛,魏九花.幼儿教育公平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J].科技咨询导报,2007,03:246.

[8]刘鸿昌,徐建平.从政府责任的视角看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的公益性[J].学前教育研究,2011,02:3-7.

[9]崔世泉,袁连生,田志磊.政府在学前教育发展中的作用——来自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1,05:3-8+39.

篇4

首先从幼儿情绪、行为、人际关系、个性培养等方面剖析这种传统做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说明在幼儿教育中应具有的正确的教育观,同时提出应当为幼儿创造一个民主、宽容的就餐环境,以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在幼儿园,常常可以听到都是这样善意的提醒:“你怎么还说呀?”、“你聊上了是不是?”、“好好吃,别说话”……膳食活动中幼儿保持安静,不说话是指幼儿园的纪律。许多老师、家长十分认同。一些幼教专著也认为幼儿吃饭不专心“偶有不慎,呼吸不得法,在吞咽中就会发生厌食”。吃饭不说话还被认为是一种传统的美德。春秋时期,孔子指出君子“食不语”,南宋朱熹批注此句时,提到边吃边谈恐怕对呼吸器官有害。除了被视为传统美德、有益于健康外,也有益于幼儿园内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曾听到一个幼儿老师说:“让孩子边吃边玩一个小时也吃不完。”吃饭不说话,有利于加快进食速度。教师可以及时将用过的餐具给食堂送去,不耽误食堂员工的工作,教师也可以及时地让幼儿做好午睡的准备,不耽误教师的换班。由此,基于各方面的考虑幼儿园的这一项保育制度受到了普遍的认可。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健康有了更深的理解。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我们有必要对长期贯彻的规定重新修正。说话问题与幼儿的健康发展有何种深层的关系?对健康的标准的理解是关键。现代“健康”已不仅仅是传统上认为的身体强壮、发育正常、无缺陷,还包括心理健康,它涉及认知、情绪、情感、个性、人际交往等多方面。推而知之,在幼儿园中要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教师就必须做好包括身体保育和心理保育两大方面的工作,也即不仅要照顾幼儿身体发育,促进身体机能的发展,还要对幼儿的心理加以保护,不断增进幼儿的心理能力。因此进食问题已不能仅从身体健康考虑,必须从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的角度来重新认识。

幼儿的身体发育迅速,却又十分稚嫩,尤其是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过多的外界刺激会造成各种兴奋灶相互影响,相互抑制,出现兴奋灶的弱化。进食中,教师为了让幼儿吃饱吃好,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往往不厌其烦地提醒幼儿:“别说话,好好吃”、“快点吃”、“不要把饭粒撒在桌上”、“保持桌面的干净”、“注意细嚼慢咽”等等。原本愉快的进食顿时严肃起来。幼儿必须运用较低的记忆能力记住相当数量的规矩,时刻提醒自己注意按要求吃饭,这势必造成兴奋灶的抑制与弱化,注意力分散,消化腺分泌减少,食欲下降。另外,从生理解剖特点来看,神经系统调节反应的区域与消化腺的区域都在下丘脑中位,凡能影响高级神经活动兴奋与抑制的一切因素都能影响食欲,其中情绪起了重要作用。当人的情绪低落时,消化腺受到抑制,就没有食欲。教师对吃得慢的幼儿的催促(事实上,就餐一开始教师就不断地对所有孩子催促),以及对规则不时地提醒,使幼儿的神经处于紧张状态,影响了食欲,甚至会引起幼儿情绪上的反感、恐惧、紧张,造成食欲不振、厌食、畏食。

对比一下,美国幼儿园孩子们的用食环境十分宽松,幼儿可以自己选择座位,坐在一起边吃边聊,孩子们很愿意告诉大家他吃的是什么,也很喜欢讨论饭桌之外的话题,如《忍者神龟》或是同爸爸妈妈上哪儿玩了,等等。老师也同小朋友坐在一起边聊边吃,只是在幼儿有困难时给予帮助,如将大块的三明治或奶酷切小,剥水果皮等,颇有成年人工作午餐的气氛。孩子们吃饭十分愉快,吃不完的孩子也不会受到催促。而在中国老师们忙个不停,为每个孩子盛饭菜,并注意随时提醒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说话。然而让幼儿专心吃饭还是让老师大为伤神。在观察中,仍有些幼儿不吃饭或是吃了半天了也没有吃几口。有些保育员为了让幼儿把饭菜都吃完,就给幼儿塞饭,往往没等幼儿咽下便一口接一口地喂,幼儿的嘴鼓鼓的,嚼也嚼不动,有的甚至出现呕吐现象。是美国的饭菜香吗?中国幼儿园食堂的精美饭食比起美国有过之而无不及。美国幼儿食物十分简单。宽松的进食环境使美国幼儿吃得更愉快。然而这又与我国传统和幼儿园中的“吃饭说话易呛食,不利于专心吃饭”的告诫大相径庭。中国幼儿的咽食能力、呼吸能力比美国幼儿差吗?在观察中,我们也看到即使有老师的督促,幼儿之间仍进行着悄悄话,“吃完了,我去看《小蝌蚪找妈妈》。”“那我跟你一起去看好吗?”发生呛食的幼儿很少。在家庭中幼儿也不免与父母在饭桌上谈话。种种迹象表明幼儿说话与吃饭不专心呛食没有密切的关联。而幼儿在吃饭不许说话的要求下引起的对吃饭活动的反感、厌食、畏食、食欲不振却值得我们关注。

处于此年龄阶段的儿童语言发展十分迅速,有说话的兴趣,在相互交流中体会着说话的乐趣,充满好奇心,对周围环境总有摸一摸、动一动、说一说的欲望;神经系统具有兴奋大于抑制的特点,幼儿不能十分安静地坐着吃饭。长期以来,对此项纪律的维护给幼儿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首先,幼儿的行为出现明显的双重性,即在教师管理下能较好地要求去做,如碰巧其他老师同该老师说话,幼儿往往有说不完的话,表现出异常兴奋。如果老师不在或是管理松懈时,他们还常伴有攻击性或发泄行为的产生。进食中,幼儿紧紧地并排坐着,在老师的监督下,幼儿之间的“小摩擦”仅仅表现为瞪一眼或是不理睬,如果老师有所松懈,特别是忙着给一些幼儿喂饭时,孩子们就便有机可乘,大声说笑、指责、踢闹,有些大孩子则凭借力量“强占”更大的桌面或欺负小孩子。

其次,不利于幼儿同伴交际能力的提高。在幼儿园生活的8个小时中,由教师控制的时间占去了绝大部分,幼儿很少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在共同进餐活动中,小朋友们被要求“自己管好自己,自己吃好自己的饭”,幼儿之间极少能够交流,其中“听话”、守本分的幼儿常常能得到老师的表扬,成为全班幼儿学习的榜样。这不仅强化了“乖”孩子的行为,而且使其他幼儿为了取悦老师纷纷模仿:不说话加快吃饭的速度,自我封闭式的进食环境,使幼儿特别是缺少伙伴的幼儿,再次失去了形成良好同伴关系的机会。

再次,易造成教育者于被教育者的对立,不利于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幼儿从出生第一天,就开始了发展主体、完善主体的进程。4至6岁是幼儿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期,幼儿有十分强烈的主体意识,有了自己的意志和愿望,想说话,想用语言来表达意愿是其重要的表现。教师屡次强令禁止“快吃,还聊哪?”、“你吃不完了?”,给幼儿心理造成相当大的精神负担,产生厌恶甚至逆反心理,并在其他活动中发泄出来,幼儿变得不愿意接受教师的意见或是公然违抗。作为被影响者的幼儿,其表现出来的行为特点,必有意无意地影响教师的行为,影响教师对幼儿的期望、评价态度和处理方式等。长此以往,最终影响教育的整体效果。

最后,易使幼儿情绪低落,消极被动,处处依赖成人,缺乏活动的兴趣,思维求同性高,有从众心理倾向。幼儿园中老师对幼儿保护有加,生怕幼儿受到伤害。如吃鱼,教师要挑鱼刺;吃饭时,老师要主动添饭加汤;吃得慢的,教师便会亲自喂饭。幼儿无须解决活动中的一切困难,甚至在困难未出现前,教师已将之化解。幼儿之间无须互相学习,交流吃饭的心得。在家里更是如此,家长或许是害怕幼儿吃不来,或是幼儿吃得慢焦躁不安,总之,最后的结果是多数幼儿都是在父母的帮助下吃完饭。幼儿没有自我服务的机会,长此以往,幼儿的主体性受到压抑,处处依赖成人。在严格的膳食制度下,幼儿如同被人操作的木偶,没有了吃饭的兴趣,不能享受到进步的愉快。为了避免惩罚与责备,严格遵守着各式各样的规矩。幼儿被人为地剥夺了展示自己个性的机会,变得胆怯、退缩,缺乏创造性。

幼儿的可塑性很强。从古至今,人们都十分重视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这也正是幼教事业如此受到世人重视的根本原因。幼儿园里,都是为了幼儿的健康成长,从小班开始就十分注意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吃饭不说话,保持安静就是其中之一。在进食期间,幼儿只有一件事可做--专心吃饭。而这种习惯是否因此形成?在观察中,我们发现小班的孩子说话不多,而大班的孩子往往在吃饭时悄悄说话。生活中也不例外,尽管许多人受过幼儿教育,但人们往往喜欢在吃饭的时候交谈,甚至一些重要的事往往是在饭桌上决定的。边吃边聊是社会的普遍现象,即使是幼儿园老师在用食时也经常在一块交谈。为什么幼儿就不能说话?观察中我们发现一些幼儿吃饭速度相当快。如某小班最早吃完的与最迟吃完的相差20分钟。教师几乎从一开始用餐就开始催促。教师更多看到的是没吃完的孩子,吃得慢的孩子。吃得快的孩子被允许自由活动,并严格将他们与没吃完的幼儿分开,以免干扰没吃完饭的幼儿吃饭。在观察中我们看到一个孩子坐在另一个没吃完的孩子旁边,老师立刻走过来:“到那边玩去,没看见他在吃饭吗?”随着时间的推移,吃饭速度快的孩子越来越多,而老师关注的孩子越来越集中,在让所有的幼儿都吃完后,教师才开始关注所有的孩子。一些幼儿为了能够自由活动或是免受教师最后的“关照”,狼吞虎咽。这就造成了两种后果。一是使幼儿形成一种观念--吃饭是阻碍活动自由的负担,吃饭是惩罚的工具。有些教师经常说:“你吃不吃,再不吃,就再给你添一碗。”这更使幼儿对此深信不疑。二是吃饭越快越好。有些幼儿在几分钟内便可吃完,所有的幼儿都希望加快自己的吃饭速度。幼儿园所规定的科学用食时间成为最后期限,教师只关注那些吃得慢的,却没有担忧过那些吃饭过快的幼儿是否因速度影响了消化吸收。观察中发现一男孩因吃得过快而发生呕吐现象。此外,人进食后血糖会慢慢升高,当升至一定水平就会刺激大脑,发出饱足感信号,于是人们会停止进食。而快食者进食过快,血糖上升速度相对进食速度滞后,发生饱足感信号较晚。由于进食过快,在停止进食之前,可多食入一些食物,快食的结果是超量进食,有可能引起肥胖。

由此可见,传统教育对“吃饭中说话”的理解是有极大的偏差的。吃饭不说话除了能方便教师,维持幼儿园各项工作按时有序进行以外,其他作用较少。尽管它确实可以避免呛食洒汤,但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也是不容忽视的。人与生俱来有趋利避害的能力,只要需要,本能便可得到发展。而在现实中的过度保护,会让幼儿失去自我保护的能力。在国外,家长特别重视不替孩子干事,几个月的孩子学习自己吃饭,吃得满脸满身满地,也被视为学习的必经过程而听之任之。一味防范的不当的教育行为、要求、措施,给幼儿身心造成了负面影响,并由此使幼儿形成对吃饭的错误态度。另外,从长期效果看,“吃饭不许说话”也没有得到世人的普遍遵从。人们喜欢在进餐时聊天,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家齐克森·默海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并认为饮食中,人们心情愉快,思维活跃,乐于接纳新想法,富于创造性联想。让幼儿边吃边聊,体验进餐的愉快,不仅有助于增进食欲,也可以为幼儿多方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教师是否因此而对幼儿的吃饭放任不管呢?在进食活动中毫无纪律的约束也是不利的。幼儿园生活是一种群体生活,为保证群体生活有序进行,就必须对不同个体进行约束。

给幼儿创设一个宽松的就餐环境不等于放任自流。维护其他幼儿享受自由的纪律是必要的。让幼儿在吃饭中体验着如何吃(即使是边吃边聊)才不引起呛食洒汤,对幼儿也十分有利。纪律有内部纪律与外部纪律之分。在幼儿园教育中,常常是对外部纪律强调有余,特别是对纪律的权威性强调有余,而对内部纪律重视不足。外部纪律只是一种表面的、暂时的、脆弱的、不可持久发挥作用的。只有被幼儿主动、自觉、自愿接受的纪律,才会在需要纪律时发挥作用。然而,我们也看到幼儿的心理尚不成熟,自律源于外部纪律的内化。整个幼儿阶段,接受成人的意志,服从成人的安排,构成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就在于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外部纪律,并将之转化为幼儿的自律,从而帮助幼儿通过自律使自己充分享有个性发展的自由。如果外部纪律不是幼儿身心发展所需要的,就无法内化为幼儿的自律,幼儿的服从只是暂时的,幼儿无法享受到自由,无法发展自己的创造性。

由此,教师必须明白何时何事需要维持纪律。在进食活动中,幼儿喜欢说话,愿意相互交流或是自言自语。只要他的活动没有妨碍其他幼儿吃饭,没有破坏整个进食活动,个体行为就不应当成为纪律问题而受到束缚。观察中也看到有些小孩喜欢干扰别的幼儿吃饭,如拉拉她的小辫子,扯扯别人的衣服,踢人等,这时,教师就需要维持纪律,让幼儿明白,纪律不是用来管儿童的,而是帮助幼儿主动自由活动的。幼儿只有了解纪律的重要性,才能自觉遵守,并逐步学会自控。幼儿园中,老师不希望幼儿说话,源于幼儿吃饭不专心,吃得过慢。如果每个幼儿都能在四五十分钟内吃完饭,而且吃得很快乐,并形成类似于工作餐的氛围,相信比硬性“快吃饭,少说话”的纪律对幼儿的发展更有利。

第一,创设宽松的就餐环境,有助于促进食欲。在膳食活动中,幼儿可自由选择座位,选择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共进午餐,教师只在幼儿请求帮助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教师多给幼儿一些吃饭时间,不在就餐活动中处理有关纪律的问题,如“快吃”、“保持桌面干净”等。教师与幼儿边吃边聊营造一个温馨的大家庭的氛围。幼儿园是家庭与社会连接的纽带,与家庭不能截然不同。让幼儿保持一个轻松愉快的就餐心情,可以促进消化腺的分泌,增进食欲。同时体验集体生活的快乐,有利于幼儿积极适应社会。观察中,曾看到一个孩子生病吃不下饭,在就餐时间内独自看书,主班老师怎么劝也不吃,而配班老师走过去,轻轻地安慰他,劝了几回,让他坐在桌边,自己拿了小椅子同他坐在一起,陪着他说话,半个小时过后,幼儿把饭吃完,高高兴兴地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去了。不应强迫幼儿进食,不用严格的纪律约束,而是通过情绪状态的调整,促进幼儿食欲。

第二,可以为幼儿创造一个自我服务的机会。在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的今天,很多幼儿乃至青少年被过度地保护起来,被关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幼儿园教师工作十分辛劳,要到食堂取饭菜,整理桌子,给幼儿分饭分菜,时刻关注幼儿吃了多少,是否需要添加,给吃得慢的或吃饭能力差的孩子喂饭,吃完饭后还要收拾干净,组织幼儿睡觉,结果是幼儿无须自我服务。实际上幼儿在3岁左右便开始寻求全面的独立的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愿意自己做好自己的事,常听见孩子说:“我自己来”,幼儿有自我服务的欲望。让幼儿在成人的帮助下学习如何进餐,如收放餐具,自取食物,互相鼓励不浪费粮食,不挑食等。要使幼儿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不依赖成人的好习惯。教师往往重视“保”,给幼儿无微不至的照顾,忽视了“育”--教育幼儿独立、自信。过多的保护剥夺了幼儿积极主动探索的权利,导致了幼儿在自主感的发展上的失败。

第三,为幼儿创造一个与同伴融洽交往、师幼积极互动的场所。使幼儿在语言能力、知识经验、人际交往等方面有所发展。民主宽松、开放的教养方式中,幼儿自由选择伙伴,畅所欲言,不时地同老师交流自己的想法,有利于形成融洽的班级气氛。这可以使幼儿多方面受益。

首先表现为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创设良好的语言发展环境。4~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特别快的阶段,他们的说话乐趣决不亚于呀呀学语的婴儿。语言产生于人们交流的需要。幼儿通过应用新词、新句式,聊天、辩论、置疑等对听说能力的提高十分有利。

其次,有助于扩展幼儿的知识经验。讨论、聊天是开发幼儿智力的重要手段。通过交谈,认识饭菜的名称、味道、颜色,了解吃饭的礼节。有些话题虽然也与吃饭无关,如有的小朋友告诉自己的伙伴前天爸爸带他到游乐园玩了,那里有好多好玩的东西,但是孩子们依然听得很仔细。幼儿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在愉快的交流中,幼儿不知不觉丰富了自己的知识经验。

再次,宽松愉快的就餐活动还有助于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现代社会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使得人与人的交往机会减少了。虽然人们可以很轻易地了解世界上每时每刻发生的事情,而匆忙的生活,高层建筑、单元房使人们更多地封闭起来。幼儿大部分时间呆在家中。幼儿园成为幼儿相互交流的最重要途径。但是,老师却控制住了大部分时间,幼儿自由交往的机会很少。研究发现,我国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差,能主动与人交往,敢在老师面前发表意见的仅占50%。在与幼儿园老师交谈中,教师也谈及近年来班里情绪过激,不懂得与人交往的幼儿有所增加。

如果能让幼儿在就餐中聊聊天,将有助于幼儿弥补此方面的不足。孩子喜欢孩子,幼儿有相同的思维方式,能够相互理解与沟通。小伙伴对孩子而言如同空气和水,在自由开放的时空中,幼儿可以逐步学会与人交往的技能技巧。这种技巧是在与成人交往中学不到的。撒娇、霸道在这里不受欢迎,幼儿必须习惯于使自己适应他人和环境的需要。教师是幼儿的大朋友,在积极的师往中可以引导幼儿建立起平等融洽的同伴关系及师幼关系。

最后,通过幼儿间及师幼间的交流,教师可以加深对幼儿认知水平、交往的技能、语言水平、思维方式等的了解。还可以了解当前幼儿的兴趣、特点和需要,这对于改进及进一步开展教学十分有利。幼儿的学习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在交谈中,教师可以把握教育的契机,不失时机地促进幼儿在各方面的提高。

由此可见,创设一个宽松的就餐环境,多给一些就餐时间,鼓励师幼共同进餐,边吃边聊,是一种本质上不同于当前幼儿园普遍实行的“过多强调纪律”的就餐活动,而这种不同源于不同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给幼儿自由说话的权利体现了对幼儿的尊重。幼儿身心虽然尚处于稚嫩状态,但具有发展潜能。他们有自己的兴趣、愿望和需求,有独立的人格,成人必须尊重儿童,将儿童作为独立的人来对待。教师允许并积极鼓励幼儿提出合理的愿望和要求,主动参与自由自主的活动,从而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发展。对幼儿说话自由的限制强调了成人权威的不可违抗性,在教育上表现为无视幼儿的特点、需要,以传递固有知识技能,维护既有规则为主,无视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这无疑是对幼儿信任感、认可感、自尊感的剥夺,更多地助长幼儿的自卑、怯懦、退缩的体验,扼杀了幼儿主动性、创造性,造成幼儿缺乏学习和适应生活的主动性能力。给幼儿自由说话的权利,体现了教育的开放性。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必须做的是帮助儿童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教育不应限于对幼儿提供成型的观念、知识技能,更应该为幼儿提供一个充满探索的机会,富于个性化的环境,引导幼儿根据自身特点去思考、尝试、发现、创造,让幼儿挖掘自身潜力,获得不断学习和积极适应社会生活的态度和能力,从而为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幼儿的进食活动反映出人们长期以来对幼儿教育中的“保育”和“纪律”的认识,值得在今后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中继续探索。

参考资料

1.万钫《学前卫生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3月第1版

2.陈帼眉《学前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5月第1版

3.薛烨《小朋友们,吃饭不许说话》《中国青年报》1999年9月13日

4.张博《正确认识学前儿童的主体性》《学前教育》1996年第4期

5.李岱玲《幼儿心理卫生浅议》《教育导刊》1998年第6期

6.唐华《幼儿的进餐环境及其创设》《学前教育》1995年第5期

7.刘馨《全面保育--维护和增进幼儿健康的重要保证》《学前教育》1999年第6期

8.徐颖《更新教育观念--维护幼儿心理健康》《幼儿教育》1995年第12期

9.姚念玖《孩子为什么不快乐》《启蒙》1994年第11期

10.涂艳国《教育中的自由与纪律》《上海教育科研》1999年第10期

11.张博《哪些因素影响纪律的维持》《学前教育》1998年第9期

12.张博《纪律及其维持》《学前教育》1998年第6期

13.曹能秀《蒙台梭利关于自由和纪律关系的论述及其启示》《幼儿教育》1999年第2期

14.唐继宏徐月芽《帮助幼儿建立自我纪律和自我控制》《学前教育研究》1995年第5期

15.冯晓霞《面向可持续发展--幼儿教育的新课题》《学前教育研究》1999年第6期

篇5

我国传统的德育,是一种道德性单一发展的模式,即以伦理为核心,以人为载体,把人抽象成为人的道德性,从而规范人的道德性发展目标,并通过一整套道德规范使人实现道德性的发展,这种模式是我国儒学以后各代道德教育的主流。另一种模式是经济性单一发展模式,其要点是把人的发展变成一种外在的发展过程,所关心的是人的认知能力,而忽略人的内在的道德和精神的发展,把人变成改造和征服自然的工具和经济增长的依附。然而,多少年来,我国德育长期处于不平衡、不稳定状态,忽而强调德育的政治性,忽而又强调德育的经济性,未能真正明确德育在个体成长中的应有作用。

我们认为,德育的内容要适应时代的需要。时代的进步向人的发展提出了全面的、综合的要求,这个全面的、综合的要求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完善;另一方面是适应社会的发展。

然而,在我们传统的德育中似乎很少提到个人自我价值的发展,而只是一味要求个人的性格或品德等诸方面都必须符合社会的公德,强调伦理对个体的制约性。

在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的观念也已随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即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进步的同时,人们原有的思维方式、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如价值观、人生观发生了倾斜,理想信念淡化,过分注重实惠,只重眼前利益,追求物质享受,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作为人生的唯一目标,把物质待遇的优劣作为衡量一个人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唯一尺度,从而出现了“拜金主义”、“功利主义”、“金钱至上”等不良思想,而把人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置于脑后。

在这种情况下,有人希望藉我国丰富的道德遗产,把传统的道德价值再以原则的形式加给儿童,也不管适应不适应当前的形势,把“忠孝”、“本份”、“规规矩矩做人”、“老老实实干事”等思想灌输给儿童。诚然,你我们有优良的道德传统,但现在更重要的不是一味地继承,而应该赋予其新的内容、新的涵义,即道德价值的现代化。在这一点上,日本做得比较成功。他们将传统的效忠天皇的精神转化为效忠企业的精神;将武士道精神转化为向科技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将传统文化转化为合金文化;将急功近利的价值观转化为质量第一,服务第一,以优取胜,利益共享的新价值观,从而推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化的进程。我国在这方面有比日本更大的优势,应该使之发挥出来,让传统的道德价值为现代化服务。须知,我们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的建设人才,不是夸夸其谈者,也不是默守成规的“儒夫子”,所以必须要把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地结合起来。

当然,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在市场经济这个大转盘中,幼儿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波及。正如皮亚杰在《儿童道德判断》一书中指出的,儿童的道德形成是一个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儿童在6岁前,多是他律,慢慢地才形成自律。儿童正是在观察父母及他人处理日常事务中学会处事的态度和对道德的初步判断。

综上所述,现阶段在幼儿德育任务的确定中存在着几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即怎样使幼儿既继承优良传统又具备适应下一世纪社会发展的各种能力?在幼儿道德教育中如何能使他们免受或少受市场经济中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而培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必备的能力?

事实表明,在实施幼儿德育的过程中,仍有几种情况是普遍存在的,这些情况不仅会对幼儿良好道德观的形成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且也增加了幼儿德育的难度:

其一,在幼儿园,教师对幼儿主体性的认识不够,或认识不深刻。虽然理论上教师都懂得,在教育中要尊重幼儿主体性,但是,具体到实际当中,有不少教师仍然把自己高高地凌架于幼儿之上,动辄对孩子发号施令,长此以往,不但不可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反而会使幼儿唯唯诺诺,唯命是从,胆小怕事,无一点闯的精神。这样的性格怎么可能适应当今及未来社会的竞争呢?

其二,在实施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的教育措施欠妥。在家庭中,由于孩子是独生子,不少家长对孩子的一切采取包办代替的办法,理由是,孩子年纪小,应避免出危险;上学的孩子功课重,不能再增加孩子的负担。这样做,似乎是爱孩子,其实是在剥夺孩子学习独立生存的能力,使孩子形成懒惰、不爱动脑子、事事依赖他人的习气。另外,还使幼儿形成一种观念,即一切都是现成的,完全可以不费力地得到,使幼儿从小到大毫无竞争意识,如此下去,又如何适应当今和未来的社会?

其三,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不少家长的价值观、人生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反映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出现了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如,不加选择地滥用奖罚手段,不恰当地使用物质奖励等等。一些家长还把金钱观念直接用在了孩子的身上,如让孩子完成作业给多少钱,帮父母干一件家务给多少钱,考第几名给多少钱等等。这样做的结果是完全混淆了孩子的道德认识,使孩子错误地认为金钱就是一切。

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当前社会现状和经济潮流的影响有着极大的关系,我们不可能完全杜绝。但是,现阶段,我们在对幼儿进行德育时,不妨从这些方面多加注意,在传统做法的基础上,正面地赋予幼儿德育新的观念,改革幼儿德育的内容及方法,从注重培养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及动手、动脑、合作、公平竞争等能力入手,使儿童的身心发展跟上时代改革的步伐,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为此,幼儿德育可否考虑采取以下几方面的对策:

培养幼儿参与、竞争的能力

要使儿童将来具备竞争能力,就必须从小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品行,培养他们自强、自立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拼搏的勇气。如让他们从小锻炼与伙伴的公平竞争,不轻易放弃目标,以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和知难而进的精神。不要将孩子闭塞在小家庭或一个小环境中,“两耳不闻窗外事”只能培养出呆子、蠢才。

人际关系的指导

未来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各种竞争加剧,人际关系复杂,结果不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以及良好的交往能力,就难以适应未来的生活。因此,教孩子处理好人际关系是很重要的德育内容。再则,在竞争的社会中,合作的精神愈显可贵,它是关系到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而现实中,我们的教育在这点上是很薄弱的,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家庭,都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加之城市居住环境的改变,家长往往把孩子关在家中,孩子之间从小缺乏合作的机会,合作的精神也就难以培养,孩子所表现出的要么是争强好胜、任性自私,要么是郁郁寡欢、自甘落后,至而随波逐流,因而教给孩子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对儿童性格的指导

篇6

(一)当前幼儿感恩意识的现状

对幼儿感恩意识的现状调查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和观察法以确保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家长问卷调查显示:76.5%的家长反映幼儿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辛苦;65.3%的家长反映幼儿不懂得主动关心家人;52.8%的家长表示幼儿在受到别人帮助或关心时,不懂得主动向别人表示感谢。对幼儿的访谈中,很多幼儿表示平日只有好朋友帮助过自己,有的甚至直接说没有人帮助过自己。对教师的访谈中,老师表示多数幼儿在人际冲突时不愿包容他人,很少主动为他人着想。入园观察,我们看见的是:下雨天,年老的祖辈忙着为孩子打伞、背包、换鞋,孩子却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连一声“谢谢”也没有;孩子的生日到了,妈妈提着蛋糕匆忙赶往幼儿园,老师带领小朋友唱起生日的歌曲,表达着他们的祝福,孩子高兴极了,却没有想到要感谢妈妈,感谢老师和同伴。总体而言,幼儿的感恩意识非常薄弱,能够主动表达感谢的话语或行为甚少,他们理所当然地接受着他人的关爱,却很少想到或根本不知道自己也应该感谢、关爱和回报别人。

(二)幼儿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1.家庭方面。

现在的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无法体验到源于家庭生活的“同胞”之情,而同胞关系又是儿童最初能够体验到的重要人际关系之一。这或许是造成孩子进入幼儿园生活的一个先天情感体验的不足。加之,中国的父母有一种传统意识,他们把为孩子的付出视为自己的责任,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心甘情愿倾注所有的爱和心血,却从未想过要向孩子“索要”爱,更缺乏主动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家长如此的单方面的付出而不求回报在一定程度上自然会导致孩子感恩之心的淡薄。

2.幼儿园方面。

幼儿园特别是私立幼儿园,为了吸收生源,迎合父母对子女高期望的心理,竭力开发各种智育课程,德育课程得不到重视。有限的德育课程设置也不尽合理,理想化的道德教育目标与幼儿实际生活的脱离;空洞无味的说教形式与幼儿以生活经验为主的学习方式相互冲突。这种不注重从幼儿实际生活中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的做法,往往使幼儿对身边的小事情缺乏感受,在实际生活中体验不到感恩。

3.社会方面。

现代社会经济的繁荣使得人们的生活日益富足,幼儿从小就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很少甚至从未体会到艰苦的生活,也难以体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另一方面,“科学的迅猛发展所造就的辉煌的物质成就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身体,使得人们愈加相信功利主义的合理性,从而导致它在社会各个领域中更加肆无忌惮。”功利主义价值观在人们生活中的肆意渗透造就了功利主义教育实践的盛行,也淹没了感恩教育的呼声,这些状况给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幼儿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二、幼儿园通过活动开展感恩教育

感恩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出世的生活态度。因此,对幼儿的感恩教育是幼儿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幼儿园可以通过环境设置、一日生活、主题活动和节日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感恩教育,对孩子的情感和健康人格进行培养。

(一)环境设置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包括物理环境、心理环境、人文环境等多个层面。幼儿园的物理环境对幼儿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为此,幼儿园环境布置要善于利用门厅、走廊、教室等的教育元素,围绕“感恩”这个主题精心设置,通过张贴通俗易懂的感恩事例的图片,孩子们在家对父母、祖辈感恩活动的照片等,让幼儿园里充盈着浓厚的感恩气息。另外,还可以在教室的一角建立分享区,鼓励孩子把自己的图书、玩具等拿到分享区,让孩子们感受分享和被分享的喜悦。幼儿园的心理环境与人文环境构成了园内的精神文化环境,是影响幼儿发展的更为重要的因素。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告诉我们,我们一生中的大多数习惯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习得的。教师作为幼儿发展中的重要他人,应起榜样和示范作用。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会感恩,教师就必须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教师应该对帮助他的人说“谢谢”,特别当幼儿帮助老师做小事时,要及时对他们说“谢谢”,并且不时地对孩子进行关爱。久而久之,天性使然的模仿中,孩子们形成了感恩的意识。

(二)一日活动

感恩教育蕴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都是课程,每天的接送幼儿是感恩教育最有效又最无痕的环节。幼儿来园、离园时,教师应引导幼儿和门卫叔叔打招呼,了解门卫叔叔为了幼儿园的安全每天站岗、巡视,很辛苦;进入教室主动和老师打招呼,并与家长说“再见”,离园时主动和老师说“再见”。这不仅仅是引导幼儿学会说“礼貌用语”,培养他们的礼貌意识,更重要的是在每天的积累中,引导幼儿明白大人辛苦地工作、家长每天的接送都是对孩子的关爱,学会“感谢”,知道“感恩”。进餐时间,教师告诉幼儿保育老师每天要给小朋友分配食物,还要拖地、打扫,很辛苦,请小朋友在吃东西的时候多注意,把掉下的东西放到桌子中间的托盘里,引导幼儿明白劳动的辛苦,养成对他人劳动尊重的习惯。教师运用教育智慧,把握住一日生活中生成的课程,为幼儿创造一个感恩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氛围。

(三)主题活动

幼儿园感恩教育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开展,围绕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同伴三大主题进行。根据3-6岁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不同,设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并赋予适宜的内容和形式,目的在于让孩子知道不同的感恩行为,最终理解感恩,并将感恩外化为日常行为。3-4岁的幼儿拥有了最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具备基本的听说能力,能够运用简单的语言与人交往,但是他们的认知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都还很有限。对这一阶段的幼儿,感恩主题可围绕幼儿生活中最亲近的人,让他们对父母、亲人有所了解,初步体验爸爸妈妈的爱,并能借助动作、表情、语言等表达感受,学会用简单的语言和行为表达问候、感谢;4-5岁幼儿的人际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同伴关系的地位逐渐提升,他们由之前的主要与成人交往开始转向同伴联系不断增强。这一阶段的感恩教育主题应围绕学会关爱周围的人与物,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礼仪,如与人交谈的礼节、公共场所的礼仪等;5-6岁幼儿心理活动已形成系统,各方面的发展也进一步成熟。对于这一阶段的幼儿,应侧重于孩子责任感、独立能力和自理能力的培养。此外,感恩教育的主题需要进一步拓展,由感恩父母、老师、同伴到感恩为他们的幸福生活付出劳动的人们,进而开展对家乡和祖国的情感教育。

(四)节日活动

特定节日是进行集体“感恩”活动的最佳途径。教师可以给孩子们介绍节日由来,并通过故事、影视资料丰富他们对节日的认识,深化对节日的了解,让幼儿在一种独特的氛围中学会感恩。“重阳节”、“母亲节”、“父亲节”到了,教师指导幼儿为祖辈、父母制作卡片,说一句祝福的话,并帮助他们写在卡片上。同时,结合节日开展“小手多做事”、“小手做好事”的活动,教育孩子用实际行动,感谢爸爸、妈妈辛辛苦苦把我们哺育长大,回家为父母、长辈锤锤背、倒杯水,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孩子们逐渐懂得感恩应该与自己的实际行动联系起来,实现由知到行的转化,真正达到知情意行的一致。

三、幼儿园利用家庭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

对幼儿的感恩教育要取得成效,家长必须学会有选择的爱,明白亲子之间是双向交流,父母不仅要爱孩子,还要培养孩子爱父母。因此,激活家长的感恩需要,家园合作,共同树立以“爱”为核心的感恩教育理念尤为重要。

(一)榜样示范

“儿童教育心理学证明,婴幼儿的意识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他们富于模仿的特点,加上他们生活上特别是心理上对父母的依赖和爱慕,使得家长的举止言行容易在他们幼小的心灵刻上深深的烙印,在日后的成长和学习中往往以此为基础并作为判断的参照系。“为此,家长要以身作则,规范自己的言行,通过自己平素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的感恩行为来影响幼儿。此外,家长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充满温情的家庭氛围能够让孩子更为直接地体会到爱的温暖,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更有利于感恩教育的开展。

(二)劳动活动

日本教育孩子有一句名言:“除了空气和阳光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余的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劳动不仅能使儿童学会自我服务,而且还能教会儿童照顾和关心他人。教师可以通过家长开放日活动,让父母看到孩子在园劳动的情景,发现孩子不仅能做好自己的事情,还能为同伴和老师做事,使父母意识有所转变,让孩子参与到家庭劳动中来,为自己服务、为父母服务、为家庭服务。为激发孩子对家庭劳动的兴趣,家长要一起参与其中,对幼儿的帮助行为有敏锐的体察并及时给予表扬,使孩子在愉快的情绪中完成劳动任务。

(三)特殊日子

父母、长辈的生日和结婚纪念日、祖辈家长祭日都是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的大好时机。家长要告知幼儿过生日不只是孩子的特权,父母、长辈也该享受这种权利,帮助孩子学会在接受父母祝福的同时,向父母表示祝福;在父母、长辈的结婚纪念日,告诉孩子正是父母、长辈的相亲相爱为自己营造了一个幸福的成长环境,应该向他们表示祝福和感谢;在祭祀祖辈家长的日子里,告诉孩子已故亲人对自己关爱的过往,自己的悲伤情绪及怀念之情。这样,不仅给孩子以学习模仿的榜样,也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意识到原来生活中有那么多值得感激的人和事,无形中培养了感恩意识。

四、幼儿园利用社区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指出:幼儿园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为儿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感恩教育需要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因此教师和家长应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一)参观活动

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者———美国教育家H•加德纳(HowardGardner)提出理想的教育要为儿童提供“深入社区的学习”时机,把儿童带进社区。幼儿园附近的场所,如:学校、超市、邮电局、银行、书店、车站等,教师可以带幼儿去参观,引导孩子观察各种工作环境中的人们是如何与物体与他人相互作用的;幼儿园还可拓展幼儿园感恩教育的基地,带领孩子到聋哑学校、敬老院、武警中队、消防支队等参观,请专业人士为孩子们讲述他们的一日工作。通过参观活动,让幼儿了解不同职业的人及劳动的社会意义,学会尊重为我们服务的人,懂得对帮助我们的人表达谢意。

(二)邀请活动

篇7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中起着奠基作用,他关系到未来的国民素质和我国整体的教育水平高低。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目前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找到相应的对策,创造和谐的幼儿教育环境。

一、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

1.忽略对学生的全方位培养

就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任何一个教育时期,都是注重对知识技能的培养,反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其他能力素养的培训。比如,当前很多幼儿园盲目地开设各种音乐、舞蹈、绘画等课程,家长一味地让孩子学习,以考试的成绩来断定一个学生的学习效率,导致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提高受阻。当前的幼儿教育大多重视对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幼儿品质、道德、身体健康等多方面的培养和发展,使得幼儿教育的质量也逐渐下降。

2.师资队伍“薄弱化”

一所幼儿园的办学质量并不在于是否有豪华的设施,而在于是否有一支精良的教师队伍,而大多数幼儿园师资量不足,教师的素质较低,很多幼儿园都是“包班”即一个教师一个班,既当教师又当保育员,幼儿园教师工作量重,一人多岗现象普遍:班额过大,有的一个班六七十名幼儿,严重影响了保教质量。老师即使有许多很好的设想,如自制一些教玩具,与幼儿一起游戏一起探索,相互分享活动的快乐,但也无法实施。由于教师的工作量大了,探究幼儿教育的精力就更不足了。

3.幼儿园与家庭沟通效果不好

目前,许多家长对幼儿家庭教育的认识仍存在很大的片面性,他们把幼儿教育等同于智力教育,把识字、背诗、计算、拼音、学外语当作幼儿教育的主要课程,错误地认为幼儿有了知识就有了未来的一切,而忽视了对幼儿的品德、意志、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忽略了幼儿的个性发展。他们关心的是幼儿在幼儿园是否学会了拼音、写字、算术,认为这能为小学打好基础,致使幼儿在入学后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入学初感觉学习很轻松,并且成绩也很好,过一段时间,就出现上课不专心、做作业不认真等现象,形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难度的增加,“储备知识”用完了,又缺乏认真学习的习惯,这时学习上产生厌学情绪,导致学习“没后劲”等问题。

4.幼儿教育思想观念落后

每个孩子有自己的特点,有不同的想法和爱好。孩子需要教师的关爱和尊重,而很多幼儿教师用自己成人的心态对待幼儿,认为他们的行为和想法很可笑或幼稚,不能充分尊重幼儿的行为,不能对他们的个性表示赞同,而是用一贯的方式去教学,对待孩子用的方式、模式等都是一样的,致使孩子的天性被磨灭。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表现的兴趣、智力发展都不相同,如果用统一的模式教育孩子,会对他们的成长造成阻力。

5.幼儿教育内容不切实际

许多幼儿教师对教育内容没有明确的概念,幼儿正处于开发智力,富有创造力的时候,课程内容的不断扩展、加深,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压力,更有诸多幼儿园把幼儿教学内容延伸到小学水平,为以后的学习奠下基础,好的出发点却得不到想要的结果,反而抑制了孩子的成长

二、解决幼儿教育中存在问题的相关措施

1.明确幼儿教育的性质和地位,加强幼儿教育管理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发展的起始阶段。政府应该加强对幼儿教育的规范化管理,将幼儿教育摆正定位,幼儿园是幼儿教育的主要场所,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要坚持幼儿园的办园宗旨,明确幼儿园的性质并非是盈利,而是实施幼儿保育工作的重要场所。只有明确了幼儿的办学理念和性质定位,才能真正做好幼儿教育。

2.开展幼儿教育的普及宣传工作

幼儿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事业,除了政府要加强支持力度之外,社会也要加强肯定。可以定期举行一些宣传普及工作,引导社会和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例如可以开设知识讲座,让家长和教师都参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式,让家长和教师进行必要的沟通,尤其是家长的一味让孩子学的观念需要改变。

3.提高教育水平

提高教育水平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加强教学材料的丰富,不能一味地使用枯燥的课本作为讲授的工具,应该多给孩子讲解与课程相关的其他知识内容,丰富他们的视角。另外要加强教师的水平。教师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主体,教师的水平如何对孩子的学习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幼儿正处于接受模仿能力很强的阶段。当前,我国很多地方的幼儿师资水平还比较低下,为了提高师资力量水平,一方面要加强对教师的选拔,教师必须满足一定的能力要求之后才可上岗;另一方面是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相应的技能培训,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4.加强幼儿教育环境的建设以及教学设备的完善

篇8

关键词:小学化倾向;幼儿园教育;对策

人们常把“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挂在嘴上,望子成龙成为家长们共同的愿望。在儿童刚刚步入幼儿园时家长们就开始为孩子选择最好的教育,这已经形成了社会教育的一种无形风气。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大多数幼儿园也在不断改革,逐步形成了“小学化”幼儿园教育模式,吸引大部分家长接受这样的教育。其实,这已经影响了儿童快乐的童年,让孩子们提前成熟起来,如此情形让我们感到十分的担忧。

一、“小学化”幼儿园教育的弊端

我们从小就知道不管做任何事情都会经历一些必要的过程,从好奇,到发现,再到研究与认知,就算儿童的成长也不例外。不管是刚出生的婴儿还是已经成熟、走向社会的成人,都会对身边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在成长的各个阶段我们会对各种各样的事物产生兴趣。但是过早的小学教育,不仅会使儿童对事物以及周围一些东西丧失兴趣,还会让儿童对以后将会遇到的事物丧失兴趣,进而丧失学习的动力,甚至在接下来的小学生活中出现厌学的情绪。不仅如此,过早的小学化教育会给儿童的身心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据研究,在生理上这个年龄段儿童正处在快速发育期,长时间地坐着会使他们疲劳过度,对自己颈椎造成危害,甚至造成畸形。在心理上过早进入小学教育已经超过了儿童的心理接受范围,这会导致儿童形成心理疾病,产生抑郁、自闭等不良心理问题。不仅如此,还会对儿童智力的发展形成阻碍。最初的成长,儿童会依靠对图像的记忆与描绘促进智力的发展,但是当“小学化”教育渗入之后会对儿童的想象力形成制约,只是得到固定的教育,不利于他们的思维想象力。

二、形成“小学化”教育模式的原因

如今由于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幼儿教育成了家长让孩子步入社会之前最基础的条件。为了使孩子不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家长就会让孩子超前学习一些知识,比如认字、算数等等。为了能够在其他孩子之前超前学习更多的知识,让孩子早早踏入学海之中,丰富自己的知识。同时大多数的家长心理上存在着一些互相比较的习惯,他们会把自己的孩子与同事或朋友的孩子进行比较,从而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感觉自己的教育很好,自己的孩子好过别人的孩子。由此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引聘一些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确切地说是改变了自身的教育模式,将幼儿教育逐步形成小学教育的课程,让孩子提早步入小学教育,提早灌输小学教育知识,从而提高幼儿园的招生率,促进自身经济效益的增长。如果想要在这样激烈的社会中生存下去,中考与高考就成为进入社会的一来敲门砖。现在出现的“高考神童”差不多也是在这种情况下所形成的,这已成为一种教育发展的风气,而且有越演越烈的趋向。

三、改变“小学化”幼儿园教育

应该建立一个专门对幼儿园教育进行监督的机构,在一定时间内对个别幼儿园的教育水平、环境、老师进行一些抽查,要符合国家规定教育的范围,发现“小学化”幼儿园教育的予以处理。在这种教育模式的形成上,最主要的还是要改变家长们的教育思想。采用媒体讲座进行宣传,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使幼儿度过一个美好的童年。幼儿园的教育很容易受到社会趋向的影响,为了适应社会的进步,在促进进步的前提下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向导。同时幼儿园减少考试,减轻压力,从而逐步减少以后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影响。

篇9

[关键词]幼儿教师;语言暴力;身份伦理;解决策略。

身份伦理属于伦理学范畴,是特定身份的道德概念,也包含特定身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和。所谓基于身份伦理的幼儿教师“语言暴力”研究是指根据幼儿教师这一特定身份来探讨“语言暴力”问题及其对幼儿成长的影响。在现实幼儿教育环境中,绝大多数教师都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也真心热爱幼教事业,将教育对象视如己出、关爱备至,不存在或极少存在所谓的“语言暴力”问题。但是,由于幼教行业的特殊职业背景和幼儿教育的特殊性,极少数幼儿教师在特定环境或因特殊需要的前提下存在一些“语言暴力”问题。

一、幼儿教师“语言暴力”的类型及其表现方式

幼儿教师的“语言暴力”是针对幼儿教师这一特定的伦理身份的语言行为,它属于语言暴力的范畴。一般是指幼儿教师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游戏环节或其他生活教育环节中,使用恐吓、嘲笑、侮辱或诋毁的不文明语言,致使“教育对象”身心受到伤害,使幼儿内心留有阴影的一种行为。在幼儿教师的“语言暴力”行为中,有的教师为达到某种教育目的和效果而使用错误的方法,有的则是教师内心情绪或不满的一种宣泄,没有教育目的,这两者应该区别认识和对待。不论何种动因,其主要类型和表现方式均可归纳为以下四种。

1.贬低型是极少数幼儿教师“语言暴力”现象中较为常见而危害相对较小的一种。当然,也因为危害较小,所以才较为常见。一般是指,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不信任、不尊重,持有怀疑或否定之态度,并通过语言的行为贬低学生。较为常见的方式:“你怎么这么笨啊,这么简单的都不会” “每次都是你表现最差,你是班上最差的学生” “别人都比你做的好” “你真的太笨了,什么都不会”等。这种贬低型的“语言暴力”严重挫伤幼儿的自信心,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破坏其学习兴趣,严重的会导致幼儿自暴自弃。

2.讽刺型相对于贬低型而言,语言可能没有那么直接,大多通过反语义的方式进行表述,但殊不知这种潜在的危害是非常之大的,属于对幼儿伤害比较严重的类型。幼儿教师讽刺型“语言暴力”主要表现方式:“哎呦!你是全班最能干地方宝宝” “你怎么什么都是做得最棒的呀”你今天脑袋带到幼儿园来了吗”等。当然,有些教师在使用讽刺语言刺激学生的时候,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唤醒学生的羞耻之心,使其从另一个角度认识自己的不足,从而发奋努力,奋起直追,但事与愿违,效果极差。

3.恐吓型幼儿教师“语言暴力”是指以语言恐吓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教育”和管理的一种错误行为。众所周知,幼儿是天真可爱的,由于其年龄和社会阅历的限制,对很多事物和语言行为都缺乏最基本的判断,本能性的缺乏安全感。因此,极少数幼儿教师就抓住幼儿的这个特点,使用恐吓性的语言,来达到某种目的。这是幼儿教育简化的行为,也是对幼儿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错误行为。幼儿教师恐吓型“语言暴力”主要表现方式:“再哭我就把你请到别的班去”“我让你爸妈把你带回去好了,不让你读书了”“小心我告诉你妈妈,说你不乖哦”“你再这样,我让全班小朋友都不和你玩了”“我要把你关起来”等。恐吓型的语言行为,对于幼儿来说,一般是“奏效”较快的,但却是一种短期效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4.哀求型。幼儿教育本身有其职业的特殊性,教师每天周而复始的工作和“保姆式”的教育教学活动致使身心疲惫。因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幼儿调皮捣蛋、不听指挥等现象时,教师受到身心两方面的影响,表现出无奈和十分消极的心态,继而采取哀求的方式解决问题,把幼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折射出来的问题“简单化”。幼儿教师哀求型“语言暴力”主要表现方式:“我怕你了行不行” “算我求求你了,我的小祖宗” “碰到你,算我倒霉好了” “我求求你了,让我省心点好不好”等。幼儿教师的这些话语,对于缺乏基本语言判断能力的幼儿来讲,其教育效果非常差,根本无法实现教育的目的,甚至还容易误导幼儿的行为。

二、幼儿教师“语言暴力”的伦理成因

幼儿教师的“语言暴力”行为虽是极少数教师的个体行为,却也长期存在,影响较差,危害较大。究其原因,不能简单地解读为教师师德问题。从身份伦理的相关理论分析,既有教师自身的原因,也有特殊行业的职业倦怠问题,当然还有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造成幼儿教师“语言暴力”行为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也是相对复杂和多变的,但主要原因应该可以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1.教师的师德失范。我国历来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视“师德”为教师之本,把“立德”作为教师之魂。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物质利益的诱惑和刺激,教师队伍中的一小部分人开始忽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教师的职业修养,唯经济利益至上,价值扭曲,信仰滑坡。因此,一小部分的幼儿教师仅仅是把高尚的教育工作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缺乏基本的师德素养和对学生的关爱之心,忽视自身的人格修养,依法执教观念淡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缺乏耐心和责任心,滥用教育权利,不注重个人言行的导向作用,将个人在生活、感情或工作中的情绪带入教育教学活动中,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教育学生,甚至述诸语言暴力,给幼儿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

2.教师的话语权失控。话语权是指用语言表达思想、表述观点的一种权利。虽然,一般意义上理解话语权似乎就是“说话”的权利,其实并非如此简单,它是一种很强大的语言力量,不仅是“说话”的权力,还可以将自己的思想、观点和语言风格影响他人、褒贬他人。在一般的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交流的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话语权都是受到一定限制和管控的。但是,由于幼儿教师的特殊身份和幼儿的话语“弱势”,导致幼儿教师在交流过程中占有绝对的话语权,幼儿和教师之间不能平等地对话,逐渐形成一部分幼儿教师拥有话语的“霸权”,使用强迫、强加、强行的方式迫使幼儿“听话”或达到某种目的。另一方面,幼儿因其心理和行为的极其不成熟,在力量与智慧上无法与教师抗衡,幼儿的各种学习行为表现的评判权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具有单方面话语权优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保持单方面的主导性话语权,容易造成话语权的失控,将个人负面情绪带入教育活动中,不文明语言脱口而出。

3.特殊行业的职业倦怠。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教师因为周而复始地从事相同或类似工作,比较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而在教师群体中,幼师又是最易产生职业倦怠的群体。一般认为,幼师行业导致职业倦怠的特殊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教学工作本身。无论学生如何变化,教师一般都在相同或相似的场所,讲授相同或相似的内容,这样重复性的劳动,极易产生职业倦怠情绪,影响教师心情,进而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和课堂表现,“语言暴力”现象也随之产生。二是教育的对象。由于幼儿教师的教育对象为幼儿,而这个阶段的儿童生活自理或学习自律能力较弱,与之沟通交流等也非常不容易。教师的主要工作仍然是“生活照顾”和“习惯教育”,因此,幼儿教师难免会感觉烦躁和辛苦,进而影响其心情,为其“语言暴力”的使用埋下伏笔,带来先兆。

4.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也是幼儿教师“语言暴力”产生的“土壤”之一。因为,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国家,各种矛盾不断升级恶化,导致各种恶性事件频频见诸报端。这虽是国家社会发展的一个环节,而且随着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自然会在历史的潮流中消亡,但这毕竟带来的一些恶劣的影响。教师群体中的大部分人都能意志坚定,善恶分明,忠于职守,但小部分教师受物欲的驱使,将其育人功能抛之脑后,仅仅是将其工作作为谋生的手段,缺乏教师的基本职业素养。而有些家长也仅仅是将幼儿园作为“托儿所”,放松了对幼儿的管理。此外,当今社会儿童权利保护意识和教师依法执教意识淡薄,忽略了对儿童的保护和教师执教过程的监督。这些都为幼儿教师对幼儿实施语言暴力提供了“土壤”。

三、幼儿教师“语言暴力”的伦理危害

幼儿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光荣而艰巨的,他们心系幼儿,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幼苗”的茁壮成长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是值得全社会尊重的伟大职业。所谓幼儿教师“语言暴力”问题仅仅存在于极少数幼儿教师中,甚至可以说只是个别教师的错误行为。当然,“语言暴力”行为也还可以分为“有意”或“无意”、“严重”或“轻微”等多种类型和类别,其危害程度也相差极大。所以,我们讨论幼儿教师“语言暴力”的危害性时不能片面地、偏激地看问题,既要分类梳理,也要充分认识极少部分幼儿教师“语言暴力”所带来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从身份伦理的角度分析,幼儿教师“语言暴力”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严重破坏教师形象。破坏教师形象应该只是从幼儿教师“语言暴力”事件的面上分析而得出的结论,属于表象的危害。因为,全社会历来尊师重教,历来尊重教师的崇高地位,视教师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们还常用“春蚕”“蜡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来形容教师职业的高尚。而当教师的“语言暴力”现象发生并被披露时,其高大的形象正一步步被蚕食,教师在公众心目中的崇高形象已然不复存在。事实上,一些幼儿教师没有顾及个人的形象,对幼儿使用一些伤害人格、伤害自尊的“暴力性”语言,致使社会的负面舆论纷至沓来,教师形象大打折扣。由于此类现象的出现,人们正在从不同的视角重新诠释教师的形象。这点认识绝非危言耸听,绝非夸大其词,而真的是需要我们引起高度重视和关注。

2.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期,其生理和心理都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幼年的经历对一个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许多成年人的心理障碍往往可以追溯到他们的童年时期。幼儿教师的语言暴力行为往往会导致幼儿产生消极自卑、自我封闭、自暴自弃、性情暴躁等消极情绪,从而影响幼儿未来发展。同时,幼儿教师的语言暴力行为也会挫伤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幼儿出现厌学、逃学等,引发心理健康问题。

四、幼儿教师“语言暴力”的伦理对策

1.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幼师师德修养。幼儿教师在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明确自己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严格要求自我,不断树立崇高的正面形象,关爱学生,帮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相关教育部门针对幼儿教师语言暴力现象,积极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幼儿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时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对话意识,指导幼儿教师充分认识语言暴力的危害,不断提升语言修养和批评的艺术水平。

2.开展教学改革研究,探索新型教学方法。由于幼儿年龄较小,理解能力较弱,对于事物无法进行清晰的认识,教师需要将教学内容以幼儿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教授给他们,教学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一些幼儿教师由于教学方法不当,导致幼儿无法理解,继而认为学生笨拙或故意捣乱,进而施以语言暴力。因此,教学方法十分重要,幼儿教师要在掌握儿童发展特点基础之上,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寻合适的教学方法,不断进行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幼儿积极、有效学习,健康成长。

3.建立关爱帮扶机制,缓解幼师心理压力。幼儿教师语言暴力行为往往是由过大的心理压力造成。健全的心理机制、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重要保障之一。因此,建立健全幼儿教师心理关爱帮扶机制,缓解幼儿教师心理压力显得十分重要。幼儿园应建立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设立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建立心理咨询室,定期邀请心理专家为幼儿教师开展心理辅导培训,开通心理专线,帮助幼儿教师及时缓解心理压力。相关领导要努力为幼儿教师创造良好和谐的氛围,实施人性化管理,帮助幼儿教师排忧解难。

4.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建立学生权保体系。幼儿教师产生语言暴力行为,一部分原因是学校监管不力,学生权保意识淡薄。幼儿园应加强对幼儿教师的监管力度,建立有效的监督体制,加大对幼儿教师语言暴力行为的查处力度,避免出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将语言暴力行为纳入幼儿教师考核,从制度上杜绝语言暴力。建立学生权保体系,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监督教师行为,教师、家长共同管理学生,普及儿童法律保护知识,提升幼儿教师、家长法律意识。

参考文献

[1]王汨宝.教师“语言暴力”问题及其消除对策[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10).

[2]桑青松.小学教师语言暴力成因及消解对策[J].教育科学研究,2007,(12).

篇10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教育;常见问题

一、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学前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

由于我国现代学前教育起步较晚,因此,社会上对学前教育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特别是在农村地域,由于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家庭并不重视学前教育,忽视了学前教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很多家长甚至将幼儿园看成托儿所,认为只是负责看护、照顾儿童的机构,所以,更无法对学前教育形成正确的认识。这些情况在农村等偏远地区较为突出。

(二)学前教育的模式缺乏创新

就我国目前的学前教育而言,其教育模式较为滞后。这主要表现在教学理念上。现在大多数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学理念都较为落后,只有在大城市有较少部分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学理念较为先进。另外,当前我国理念比较先进的学前教育机构多数是国外的教育机构,因此,这些教育机构的各项费用也会较贵。而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大部分学前教育机构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尽管很多幼儿园的标语上宣传着所谓的“蒙氏教育”,但是其教育模式或是灌输式的教育,抑或是放养式的教育,使幼儿园成为托儿所,幼儿无法获得科学的教育。

(三)学前教育机构教学设施落后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机构主要为私立机构,而公办的幼儿园数量较少。大城市中大部分幼儿教育机构的设施都比较先进,而农村地域的设施较为落后。很多教育机构没有完备的幼儿活动场地及设施,也没有完善的学习设施,很多教学活动都无法很好地开展。因此,这也导致了幼儿教育质量的落后,使幼儿缺乏很好的教育。

(四)学前教育教师的素质普遍较低

教师作为教育的直接参与者和实施者,其对教育质量有着决定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教师的素质普遍较低,尤其是在农村等贫困落后地域则更为明显。在这些地域,许多学前教育老师多为大专学历,甚至有很多教师没有文化程度,只是单纯地照顾幼儿。由于许多私立教育机构因为资金等问题而控制教学成本,教师的工资普遍较低,导致许多教育机构的教师素质普遍较低。由于教师的素质较低,使音乐、舞蹈等教学活动无法很好地开展,这使幼儿身心无法得到很好的发展。

二、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

(一)加大学前教育的宣传力度,树立正确的认识

政府应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宣传学前教育对幼儿成长发展的重要性。可以采取海报、讲座、宣传页等方式,来加大宣传力度,从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使其认识到学前教育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增加幼儿的入园率,增强家长对幼儿学前教育的关注度和重视度。

(二)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

教学模式是教育机构的灵魂,先进的教学模式对教育机构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鼓励教育机构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育部门应该采取监督、帮扶等方式,积极督促教育机构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定期进行检查。同时政府应该加强对外的合作交流,组织国内的教育机构去学习国外先进的教W理念和教学模式。

(三)政府应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资金投入

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机构各方面较为落后的重要原因是缺乏资金支持。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给予学前教育机构资金支持,使其能够改善教学环境,完善教学设施,聘请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对于私立学前教育机构,政府应该给予政策上支持,加大政策倾斜力度,使私立教育机构获得更好的发展。

(四)提高对幼儿教师的素质

幼儿教师的素质偏低是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阻碍幼儿获得良好教育的重要因素。因此,作为幼儿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教师必须在各方面具有高水平的素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提高学前教育教师的工资水平。目前我国学前教育教师的工资普遍较低,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域,因此,很多毕业生不愿意从事幼儿教育,使教育机构无法获得更多高素质的师资力量。政府应该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从而使更多毕业生愿意从事学前教育。(2)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培训。政府应该经常组织幼儿教师去高校进行专业培训,或者聘请国内外相关方面的教育专家开展学术讲座,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一些有能力的私立机构也可以组织教师去国外进行参观学习,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

总之,幼儿作为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其教育有着重要意义。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对幼儿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社会必须重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面对我国目前学前教育的现状,适时作出相应的变革应该迫在眉睫,这也关乎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