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专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6 07:24: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软件开发专业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构建中职软件开发专业的课程体系,是指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具体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由工作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出发逐步梳理出专业课程,再经过合理安排,让学生在完整工作过程中学习,以适应社会企业对软件人才的要求。具体过程是遵循软件人才的工作过程,从工作岗位出发,对工作岗位对应的具体岗位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寻找出典型工作任务,然后转换成行动领域,再将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最后根据学习领域确定专业核心课程。
1、进行企业调研
主要是对软件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目前企业对软件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进行调研,掌握软件技术人员所需的岗位核心能力及要求。
2、培养目标的确定
通过前期对企业的走访调研,明确了中职软件开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是面向软件开发以及相关的IT信息企业,以软件开发技术在IT信息行业中的应用,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及行为规范,能够在相应的IT企业及需要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软件项目开发、网页美工、软件项目销售、软件培训以及软件的实施和维护等工作,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初中级技术人才。
3、岗位需求及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典型工作任务是指描述一项工作行为,它反映职业工作的内容和形式。结合前期企业调研的岗位需求、相应的职业以及企业的业务方向,发挥合作企业、行业专家对课程改革的指导作用,邀请行业专家以研讨会、头脑风暴等形式,集中分析相应职业岗位所需的典型工作任务模块,进而对工作任务模块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进行分析,初步构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课程体系。中职软件开发专业的主要岗位需求有:程序员、PHP程序员、JAVA程序员、网页美工、软件销售及培训、软件实施及维护。
4、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分析
根据工作岗位的能力需求以及典型工作任务的内容,笔者对相应的行动领域进行了分析,并且进行了归类重组:
(1)程序员、php程序员、Java程序员的工作任务有一定的相同性,如都要进行数据库的设计和创建、软件开发相关文档编辑以及服务器的搭建和配置等;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服务的业务方向(如有的做网站、有的是做管理系统软件等)、编程语言以及开发平台和环境不一样,如:php主要应用于中小型网站的开发,主要应用于web应用程序、企业级应用程序开发,而Java在web应用程序、企业级应用程序开发以及移动服务应用程序开发均有较多的应用。
(2)网页美工人员体现在行动领域上主要是进行网页设计与制作以及网站的编辑。
(3)软件销售与培训员体现在行动领域上主要是与客户交流、沟通,进行软件的销售以及对软件进行安装、使用的培训。
(4)软件实施及维护员体现在行动领域上主要就是软件的实施与维护。围绕着行动领域和岗位能力要求,笔者整合出了相应的学习领域,再由学习领域的分析,分析得出相应的课程设置。
5、贯穿教学过程工作项目的选取
(1)选定工作项目的方法
①选择的项目内容要分学期循序渐进,由小项目到大项目,由简单项目到复杂项目,最终使学生通过对项目的开发实践,能够达到不同岗位的能力需求。
②每个学期制定一或两个段考终极目标项目,完成项目所需的主要技术能力主要呈现在其中一或两门专业核心课程中,而其它的知识技能经分解后需要由其他的专业基础课及文化课中来支撑。
③结合企业需求,邀请企业专家对选定项目进行研究论证。
(2)明确工作项目经过对岗位能力及学习课程进一步分析和研究,结合企业专家提供的实践意见,笔者整合出了6个项目(班级网站、内容管理系统、在线学习网站、OA系统、商业网站、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作为贯穿教学过程的目标工作项目,并确定相应的目标(三维目标)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6、工作项目与课程之间的关系分析
明确了贯穿教学过程中的工作项目以及其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后,笔者进一步分析了与工作项目相关专业课程及文化课程的关系,并把课程划分为呈现课程和支撑课程,同时划分了每个支撑课程所需要的知识模块。
7、贯穿项目知识模块重组
依托行业企业,根据岗位的职业标准和行业标准,结合贯穿项目的目标以及相关的知识模块要求,分别重新整合呈现课程、支撑课程的知识模块,并根据整合的知识模块重新制定课程标准。
(1)呈现课程的知识模块重组每个学期的呈现课程,主要围绕着贯穿项目进行相应的教学,课程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相应的贯穿项目,而为了实现贯穿项目的过程中,对需要完成的专业知识模块则通过其它的子项目或是子任务的形式进行完成,而子项目或是子任务之间也是一种循序渐进的关系;对于项目需要的其它知识模块,则在其所支撑的专业基础课或是文化课上按模块进行补缺。
(2)支撑课程的知识模块重组
①专业支撑课程专业支撑课程主要是围绕着其所支撑的贯穿项目所需知识模块进行,项目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整合在一年级的专业支撑课程完成,表现方式也主要是以有递进关系的子项目或是子任务的形式进行。
②文化课支撑课程文化课支撑课程主要是围绕着其所支撑贯穿项目所需其它知识模块进行,需要的知识模块主要是根据贯穿项目所需的知识进行相应的整合后进行重组,再根据所包括的知识模块量,确定其实施的学期跨度,比如英语,根据需要,把两年需要的英文知识模块融合在一年级全部实现,而语文,所涉及的知识模块量较大,那么就把所需的知识模块在四个学期学期分别实现;表现方式主要是以体现模块知识的子任务形式进行。
8、制定课程标准
根据重组的知识模块及贯穿的工作项目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内容包括确定课程性质、设计思路、课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课程结构(课程结构主要包括学习模块名、学习内容、实现的专业能力、主要教学方法、教学场所与设备要求、学时等)、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9、制定相应的教学实施方案
根据相应的课程体系、工作项目、课程标准等制定一个可行的教学实施方案。
二、软件开发工作室的创建
为了让学生积极更多项目实践经验、零距离的接触社会企业需求、运营模式和企业环境氛围等,可以工作室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软件项目的设计开发,即在软件开发工作室中,通过校企合作及其它途径,承接企业的真实需求项目,以软件专业的学生及老师为开发团队,组织师生进行软件项目的设计、开发、实施及维护等。项目开发主要是以、JAVA平台的为主,在工作室分.NET和JAVA开发小组。工作室的负责教师应该由在企业实践过的专业课教师或者是由有一定实战经验的企业人员兼职担任,只有熟悉企业运作及相关企业文化的教师通过言传身教,才能使学生对企业的更深;同时要求教师把办公的地点移到工作室,并且担任项目总经理的角色,使得教师能够全身心投入到生产教学中,在工作室的运营中,教师不仅要“擅长专业教学、精通教育教学科研”,同时还要“熟练地进行市场经营、会从事或者指导商品生产、懂得现代管理”。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层次给学生分配不同的岗位;按照软件项目的开发过程明确不同的岗位(项目经理、项目组长、界面设计、数据库设计、代码编写、项目测试、项目维护、文案等),实现流水线生产的软件开发模式。在工作室中,主要以项目作为引领,为学生制定长、中、短期的工作任务以及学习目标,学生在任务及目标的驱动下,通过自学、学长指导、教师解答、团队交流等形式进行新知识的学习。
三、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应用
行动导向教学法主要是以学生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个性能力、专业能力为培养目标;在“项目一贯制”的实施过程中,以项目为引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混合使用任务驱动、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和方式,引导学生通过以真实企业的员工身份进行项目的实训、开发等,使学生不断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学会学习、主动学习,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个性能力及专业能力的水平。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使用过程中均使用资讯、计划、决策、实施、反馈、迁移六大过程。
四、“项目”教学资源库的开发
充分利用工作室的条件,组织学生、老师分析整理真实项目开发过程中的文档、程序资料等,并根据软件方向的课程体系,对项目进行教学化的开发,搭建软件项目的教学资源库平台,总结出一套适合开发的快速上手实训手册,开发校本教材,为后期的教学实训提供更丰富的资源及更有效的途径。
五、多元化评价的实施
篇2
省属高校的软件工程专业多脱胎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在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上受限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生培养模式。部分高校甚至于采用同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实施无差别培养方式,这一根本性原因带来诸多问题。
1.人才培养方向目标定位不清晰
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应当仅限于软件工程师的培养。软件工程具有极强的工科属性,其人才培养,除软件工程科学硕士和计算机科学技术一样,可培 研究型人才外,专业学位应当清晰定位于培养具有软件工程必备基础知识,在软件工程某一领域具有较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工程师。
2.师资比较缺乏,尤其是双师型师资缺乏
软件工程正式成为独立的学科时间相对较短,软件工程师资大多来源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可以胜任软件工程基础课程,但这部分教师往往缺乏工程实际经验,在教学中往往表现为重理论轻实践。省属高校十分缺乏来自软件企业一线的项目经理以上的技术管理人员充任实践课程教师。
3.培养模式陈旧,不适应国家教育部要求
由于全日制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2009年才在全国开展,很多高校沿用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忽视了国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求中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未能很好地开展专业实践教学。
4.课程设置陈旧,不适应软件企业的人才需求
大多数高校软件工程研究生课程设置大多套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未体现软件工程学科特点。原因主要是因为师资缺乏、招生规模较小,出于节约培养成本的考虑。
二、一种实用的软件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解决方案
四川师范大学作为四川省属高校中最早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本科生培养的院校之一,在软件工程工程硕士培养的诸多问题上,做了一些有益探索与研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套适合于省属高校软件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解决方案,希望能为同类型高校提供人才培养的借鉴。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重点需要解决课程体系设置、培养流程规划与控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还需要解决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这一关键问题。
1.课程体系设置
软件工程学科正式确立的两个标志性文件是2004年IEEE推出的软件工程知识体(SWEBOK)和软件工程教育知识体(SEEK)。两个文件内容相近,都包含了软件工程核心类的知识领域、基础类或前导类的知识领域,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软件工程研究生的培养从原则上说应遵循上述两个文件,围绕上述知识领域进行教学。但由于这两个文件将软件工程的知识体系划分为知识点,各领域之间必然存在重复和交叠。在课程设置上无法照搬上述两个文件。以SEEK为基础,我们对软件工程的课程设置进行规划。整个课程设置被分为五个层次,分别为工程基础课程、计算机基础课程、软件工程核心课程、扩展课程和实践课程,如图1所示。课程开设顺序大体按照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开展。其中,工程基础课程提供软件工程所需数学理论基础、外语能力培养、软件工程文档写作、论文写作基本功训练。计算机基础课程提供软件开发必须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如网络、算法和数据库知识。
相对于本科课程而言,此类课程讲授内容更深入全面。软件工程核心课程设置了高级软件工程、软件体系结构和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三门课程。高级软件工程侧重于软件分析与设计、软件工程过程、软件开发案例分析。软件体系结构侧重于结构风格、案例研究、共享信息系统、结构描述、结构的分析与评估、特定领域的软件体系结构和流行的软件体系结构等。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着重于软件质量的改进,讨论如何提高软件质量的方法。扩展课程包含系列领域知识课程,研究生可根据研究方向选择两门;软件开发工具讲授最新流行的软件开发、过程管理所需要的软件工具的使用,以实践教学为主。软件开发新技术研讨课程以讲座形式开展,教师和学生均可作为一个专题的主讲。实践课程包含校内实践、校外实践和毕业设计三个环节。
2.培养流程与实施
教育部明文规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原则上为两年,同时要求应届本科生进行专业实践不少于一年。一般来说,研究生在校课程学习时间应有一年左右,加上专业实践的一年,如何合理安排学习计划,在两年内完成培养环节成了一个现实的重要问题。我校以周为单位制定了四川师范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流程,如表1所示:上表规划了研究生培养中的几个关键环节,依次为报到入学、课程学习、校内实践、校外实践、开题、毕业设计、论文写作和送审答辩。第一学期研究生主要是课程学习,同时在校内导师指导下开展文献阅读和编程能力锻炼。第二学期前半学期结束理论课程的学习。后半学期和暑期开展校内实践和毕业设计开题工作。第三学期研究生到实习基地进行校外实践。从第二学期后半段和整个第三学期,学生在专业实践的同时,需完成毕业设计。从第二个寒假开始直到第四学期前六周,研究生完成毕业论文的初稿。从第七周开始,进行论文修改、、盲评和答辩工作。
从培养流程表可以看出,这种安排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理论课程学习安排在一个半学期完成,二是实践课程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研究生理论课程学习任务并不重,完全可压缩到一学期半,同时可为实践提供更多时间。校内实践非常有必要。由于是省属高校学生大多能力一般,为保障学生进入企业能融入研发团队从事技术工作,必须先期培训其实践能力。这种安排时间较为紧凑,也比较合理,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侧重于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也在两年的学制内确保了研究生的实践时间不少于36周。
三、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软件开发能力是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必备的核心能力,其能力培养既是对前端课程学习效果的检验,也是后端毕业设计和就业的必然需要。我校将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实践能力培养融入了众多环节。从前期的实验型课程教学,到中期的校内实践、再到后期的校外实践和毕业设计。实验型课程教学解决软件设计开发的基础技能,校内实践解决中小规模软件设计开发能力,校外实践和毕业设计解决中大规模软件设计能力。
1.实验型课程教学
包含软件工具的使用训练、软件开发环境的搭建、软件开发案例分析和新技术研讨。软件工具的使用训练学生单个软件开发工具的使用,如项目管理软件Project、开发文档化软件Rational、软件测试工具LOADRUNNER、QTP、TD等。由于这些工具结构分散,还需进行开发环境的搭建训练。开发环境搭建训练内容一为搭建基于微软的VSTS和VisualStudio的开发平台,适合.net方向;内容二位、为搭建基于IBMRSA和Eclipse的开发平台,适合J2EE方向。软件开发案例分析中研究生将自己放在决策者的角度来思考项目所涉及到的具体问题,增强了学生的实际应对能力。新技术研讨促进学生或主动或被动地掌握了一些新兴技术,拓宽了技术领域。
2.校内软件开发实践
采用项目驱动形式开展。要求研究生必须申报各类实际的软件开发项目,如四川省苗子工程、学校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学院研究生科研创先项目。研究生可组织本科生参与项目实施,但必须任项目组长,在项目中担任核心角色,完成软件需求文档审定、软件架构设计、软件详细设计、大部分编码工作、测试方案制定等重要工作。
3.校外软件开发实践
在上述环节经历后,研究生已经掌握中小规模软件开发的基本技能,此时将研究生派到实习基地,实战参与企业软件开发项目。其实践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负责。前期技能的培养已保证研究生胜任企业中一般性的软件开发角色。
4.毕业设计
研究生在校内和校外实践的36周中,还需要同时进行毕业设计的开题、实施。研究生可结合企业实习工作完成毕业设计。专业实践的考核分为定期汇报和实践环节结束汇报两种形式。研究生应每隔两个月集中汇报一次实习期工作心得,取得的成绩等。实践结束时在全院公开汇报,其成绩作为实践课程成绩。
四、结论
篇3
关键词:工业化教育;软件工程教育;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逐步工业化教育模式
0、引言
为满足21世纪国家工业化发展需求,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旨在鼓励各大高校推进教育体制改革。针对国家新的发展战略,结合“国际化,工业化,高质量,高速度”办学理念,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HIT-NPSS)提出了一套软件工程专业逐步工业化的教学改革模式。
在过去的10年中,HIT-NPSS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深入分析,结合IT企业实际需求和反馈,借鉴欧美国家的教育制度,逐步建立并完善了一套面向工业化的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这种新的培养模式成功缩小了毕业生能力与企业期望之间的差距,成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教育体制改革的成功案例之一。
1、工业化课程体系模型
HIT-NPSS本科生课程体系的设置不仅注重学生课堂知识的获取,还以培养学生工业化技能(包括动手能力、交流和表达能力,以及自学能力等)为基本目标。对于软件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固然重要,但在当今的工业化环境下,能否在实践中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才是衡量学生素质的首要标准。为此,HIT-NPSS本着为学生成长服务的宗旨,基于IT企业人才需求,充分吸纳优秀的IT企业文化,立足学院的国际化办学环境,提出了一套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与工业实践紧密结合的面向工业化的本科生课程体系模型,如图1所示。
该课程体系模型的核心包括3大知识领域: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以及IT策略与管理;4大应用领域:网络通信与信息安全、服务科学与企业信息化、多媒体与信息处理以及嵌入式系统与软件。
2、逐步工业化的教学方法
HIT-NPSS的本科课程共分为4个学年、8个学期。学生前3个学年在校内学习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第4学年到IT公司进行工业实习,不同学年的课程具有不同的针对性。
2.1 理论课程设置
第1学年以基础课程为主,包括基础理论类课程、专业基础知识类课程以及基本编程技术类课程。为了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我们还增设了C++程序设计以及程序设计实践2门课程。特别是,HIT-NPSS本科生第1学年还开设了IT职业道德、交流技巧以及IT企业管理3门管理类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等职业素养。基于以上课程设置,学生在完成第1学年的学习任务后,能够扎实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提高交流和表达能力。
第2学年以计算机软件系统类课程为重点。通过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以及计算机网络等课程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计算机软件系统理论基础;通过软件工程课程帮助学生加深对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理解;通过面向对象技术与UML、Java编程技术以及软件开发实践等课程提高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和实践技能。此外,为了增强学生对现实IT工业领域的了解,该学年还开设市场营销学、合同法以及财务管理3门管理类课程,这也是HIT-NPSS课程体系的特别之处。
第3学年是学生在校内学习的最后一年,完成第3学年的课程学习后,所有学生将到IT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工业实习。第3学年的课程主要为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开设的课程包括编译原理、多核程序设计、面向服务的计算技术、用户界面设计、算法设计与分析以及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等。由于软件工程领域覆盖面较广,按照个性化的教育理念,HIT-NPSS软件工程本科专业下设网络通信与信息安全、服务科学与企业信息化、多媒体与信息处理以及嵌入式系统与软件4个专业方向,各方向按照培养学生相关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的目标分别设置不同的专业课程。在此基础上,本学年还开设了软件开发过程管理、项目管理、商务谈判及知识产权法4门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为第4年的工业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逐步工业化实践环节
为逐步实现工业化教育目标,HIT-NPSS在每学年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分别设置了以下实践内容:
(1)大学生创新项目。大学生创新项目以“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为原则,在第l学期课程结束后,要求学生以项目组形式自主完成软件研发课题。对于课题的选择,学院并没有统一规定,学生可以按照各自兴趣选题并分组。为了鼓励和支持学生的创新研究,学院将为各组安排一名指导教师,对软件开发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创新项目,在第1学年结束前学院将对各组的创新项目进行评审,对前10名予以奖励。经过几年的实践,大学生创新项目已经成为HIT-NPSS一大文化特色。
(2)短期企业实训。企业实训是HIT-NPSS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第2学年的第2学期,学生将被分配到指定的企业基地进行为期4周的学习和训练。整个实训过程以实际项目开发为主导,中间穿插工具类、职业规划类等培训课程,学生在IT企业环境中参与企业项目开发,体验从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测试及交付使用的软件开发全过程。短期企业实训为学生提供了接触企业实际项目、发现自身兴趣和不足的良好机会。
(3)软件工程实践。软件工程实践在第3学年的第2学期进行,是逐步工业化教育的第3步,要求学生以分组的形式在2周时间内完成一个软件系统的开发。与短期企业实训相比,软件工程实践过程中学生要独立完成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通过软件工程实践,学生的编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一般平台应用能力、流行工具软件的使用能力以及项目管理能力将得到全面提升,这也为第4学年的工业实践打下良好基础。
2.3 企业实习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第4学年将在IT企业实习中,完成具有一定技术难度和较大工作量的技术方案设计和软件开发等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撰写)本科毕业论文。通过工业实习,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以及自学能力都将得到大幅度提高,完成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软件产业人才的逐步转变。
(1)双导师机制。HIT-NPSS要求所有的学生必须在IT企业进行至少一年的工业实习。为了保证课堂学习向工业实践的平稳过渡,学院不仅要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实习基地,还要帮助学生确定指导教师。为此,HIT-NPSS提出了双导师机制,即学生在校内和校外(实习基地)各选择一名指导教师,校外导师主要负责指导学生软件项目开发,校内导师主要负责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撰写。HIT-NPSS要求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要基于其工业实习期间直接参与的软件工程项目,双导师机制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填补不同领域的知识空白,还能够有效建立起大学和IT企业的沟通桥梁,保证学生工业实践和毕业论文的顺利进行。
(2)实习监管方法。在双导师机制的基础上,HIT-NPSS通过开题检查、中期检查以及结题验收对学生的整个实习过程进行监管。在工业实习的前3个月内,学生必须在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论文开题报告,即确定论文题目、主要内容以及关键技术等。在工业实习3个月后,学院将到实习基地对学生的选题情况进行检查,争取尽早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中期检查将在选题后的3个月内进行,检查过程与开题检查相似,目的是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展是否符合开题报告中的日程安排,帮助学生解决实习中的问题与困难。此外,中期检查也是学院与实习企业交流学生实习表现、调整未来实习派遣计划的重要手段。结题验收是学生工业实习结束前的最后一次检查,一般在实习基地进行,在学生展示自己的工作内容后,由企业顾问和校方专家共同评估其实习情况。
截至2013年,HIT-NPSS已有2937名学生在200家IT企业完成了工业实习。
2.4 校企合作模式
为充分发挥企业在工业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HIT-NPSS采用多种模式加强校企合作。主要合作模式包括以下几种:
(1)校企合作高峰会。校企合作高峰会以不同的主题每年举办一次,是高校和企业高层以及产业高级人员共商共计的重要平台,有效促进了校企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对全面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截至2013年,HIT-NPSS已成功举办了多届校企合作高峰会,累计邀请过220余家企业参会,并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金山软件有限公司、浪潮集团等50多家知名企业保持着长期合作关系。
(2)校内工业实践基地。在广泛开展校外工业实习的同时,HIT-NPSS也与哈尔滨本地软件公司合作,在校内建立工业实习环境,提高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学生可在校内工业实习基地进入企业的项目组,参与具体项目的开发。目前,哈工大首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哈工大慧通新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黑龙江省计算机网络与软件评测中心等公司已进驻校内实习基地。
(3)联合实验室。联合实验室是校企合作的另一种模式,主要用于教学和软件开发实践,由软件学院负责提供场地和设备,由企业提供开发平台和各种工具软件,并由企业定期为软件学院的师生开设专题讲座,进行相关指导。目前,HIT-NPSS已与浪潮通用软件公司、金山软件股份公司和英特尔亚太研发有限公司共同建立了联合实验室。联合实验室的建立,为软件学院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和工业化实践教学管理方法,实现工业化软件人才的培养创造了良好条件。
(4)学生俱乐部。学生俱乐部是由软件学院和软件公司共同支持的实践类学生社团组织。学生俱乐部依托实际项目、模拟企业真实经营环境,有效培养学生的IT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同时加强校企技术交流。目前HIT-NPSS已组建起亦飞、零度、腾讯等7个学生俱乐部。其中,亦飞俱乐部由阿里巴巴集团支持在2003年创建;零度俱乐部由金山软件股份公司支持在2004年创建;腾讯俱乐部由腾讯科技有限公司支持于2005年创建。
(5)企业家论坛。HIT-NPSS于2003年发起了企业家论坛活动,主要形式是邀请国内外著名企业家到校进行讲座或演讲。论坛的宗旨是让学生了解行业动态、把握领先技术、了解企业发展历程,以实现活跃校园气氛、开拓学生视野、树立企业形象的最终目标,同时促进企业与哈工大软件学院的相互了解与广泛合作。到目前为止,HIT-NPSS已经邀请了30余名知名企业家作为演讲嘉宾。
(6)青年校友论坛。青年校友论坛是HIT-NPSS品牌活动企业家论坛的进一步延伸。青年校友论坛的演讲嘉宾主要是软件学院的毕业生,在企业工作2年以上。青年校友论坛是在校学生与学长们交流的平台,大家一同分享上学的心得、实习的体会、工作后的经历。青年校友论坛的创办宗旨是进一步落实学院的工业化教育模式,深化学院工业化办学理念。到目前为止,已邀请过10余名毕业生重返母校作为论坛嘉宾,青年校友论坛成为HIT-NPSS工业化教育模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学生就业情况
在工业实习期间,很多学生便已决定毕业后加盟实习公司或合作企业。工业实习机制不仅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就业环境,同时实现了高校和企业的双赢。一方面,高校能够与一流工业实践基地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习机会;另一方面实习生可以成为实习公司的潜在员工,这不仅解决了企业的招聘难题,也大大缩短了企业新员工培训时间。经过9年的实践,哈工大软件学院已与一批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成为我国高校工业化实践的成功案例之一。
根据统计,外资企业、国内500强企业、科研院所以及IT企业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就业的主要去向,每年到这些单位就业的学生约占毕业学生的90%以上。外资企业主要包括IBM、微软、AUTODESK、NEC、东芝、三星、摩根士丹利以及Oracle等企业;国内500强企业主要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航天科工集团、工商银行、华为、联想、神州数码等国内知名企业;科研院所主要包括各大部委和全军所属各研究单位、中科院、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科研单位、全国各高校;国内知名IT企业主要包括百度、腾讯、金山、用友、盛大、阿里巴巴和搜狐等著名IT企业。超过50%的毕业生由其实习公司或合作企业录用。
篇4
致谢一:
论文是在导师***教授的悉心指导和关心下完成的,值此论文工作结束之际,学生谨向*教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教授在学业、生活上给予我许多的关怀与鼓励。特别是在科研项目中给了我莫大的信任和支持,使我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和提高。*教授敬业爱业的精神、敏锐的科学思维、诲人不倦的师者风范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方法,使我终身受益。授业恩情,永生难忘。
感谢西北工业大学系统集成与工程管理研究所的全体工作人员。在这个充满朝气、勇于迎接挑战的团队的不懈努力下,顺利完成了多项企业信息化推广应用项目。作者在与课题组成员的合作中延伸和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同时也锻炼和提高了自身的综合能力。
另外还要感谢本组的***博士、**博士——以及研究所的其他同学,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他们在技术上及其他方面给了我许多建议、帮助、支持和鼓励。此外,航天四院兰凌厂的相关工作人员在课题调研、开发及实施过程中给了我极大的支持,配合课题完成了许多工作,在此也要感谢他们的帮助。
最后,感谢父母和家人对我自始至终的支持和关心,在我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始终给我鼓励和信心。衷心感谢大家!
致谢二:
在三年的研究生学习期间,我得到了很多老师、同学、同事的指导和帮助。
首先我要衷心感谢我的导师**教授的悉心指导和关心。在研究生的学习过程中,导师对我的课程学习和毕业设计进行了细致和全面的指导,不仅及时解决我在研究中遇到的问题,而且为我提供许多宝贵的科研资料,为我的学业和研究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同时,*老师以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专业素养深深感染了我,他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敏锐的洞察力、高效的作风以及在治学上的严谨也使我受益非浅。
我还要特别感谢四川宜宾**光电玻璃制造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导师的悉心指导和建议。感谢宜宾学院的计算机系的*林教授、**中主任、**实验师,在课题过程中他们给了我宝贵的意见和指导,并帮助我一起在机房对软件进行测试。同时还要感谢经常和我一起研究、讨论的同学,以及宜宾学院计算机系全体同事们。
篇5
软件工程不仅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核心课程,也是其他相关专业,如信息工程、系统工程、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的重要应用技术课程。对于这些专业的学生来说,毕业设计多是以软件开发类项目为主,整个毕业设计就是开发一个软件。为了更好地完成软件开发类毕业设计,提高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进一步规范毕业设计中的软件开发过程是必需的。软件工程的思想正是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的、实用的和高质量的软件。按照软件工程思想,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分为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实现、软件测试和软件维护几个阶段。在学生的毕业设计中以软件工程的思想为主线,从软件工程的角度去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挖掘软件工程在系统开发过程中的价值,解决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软件工程的方法、技术和思想,更有助于提高软件类毕业设计的质量。
2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指导学生软件开发类毕业设计过程中发现,毕业设计存在着选题难、任务重、重视编码、轻过程、项目无法完成等现象。设计过程中没有严格地遵循软件工程的开发方法,没有规范的软件设计过程,项目能否成功主要依赖于个人能力和个人努力,这种不正确的开发方法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常常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2.1选题的盲目性
选题是毕业设计过程中的一个初始环节,选题恰当是做好毕业设计的前提,但选题不当的情况仍然时有发生。学生没有认识到毕业设计的重要性,纯粹是为了完成学业而做毕业设计,选题没有一个确切的目标,往往是随便选一个题目,造成选题的盲目性,出现了选题陈旧、选题范围狭窄、选题偏大等问题,使学生抄袭、完成不了毕业设计的情况时有发生。
2.2缺少软件的系统分析
软件开发过程的第一个阶段是系统分析,用来确定软件开发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估算完成该项目需要的资源和成本,确定目标系统应该具备哪些功能,主要经历问题的定义、可行性分析和需求分析三个阶段。软件的系统分析确定了用户需求,同时对目标系统提出完整、具体的要求,引导开发者正确地构建系统。因此,对用户需求做出全面、正确的分析,对于最终软件开发类毕业设计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完成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往往认为代码编写最重要,对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可行性分析和需求分析阶段不重视,甚至没有系统分析,对整个毕业设计的完成造成了影响。
2.3软件设计过程杂乱无章
软件设计一般都要经历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测试阶段。而部分学生在毕业设计开发的过程中,缺乏软件工程设计思想,跨越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和功能模块设计,直接进行代码的撰写;或者从代码反推出模块设计;甚至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一边写程序,一边了解需求,程序完成了需求才确定。这种无序的软件设计过程,导致最终设计的系统杂乱无章、代码的重复率高、潜在?Bug多、系统的可集成性非常差、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计或者系统无法运行。
2.4开发过程中文档不完备
根据软件工程学的基本原理,软件=程序+文档,可见软件文档是软件开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软件文档贯穿于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是提高软件产品开发效率、规范软件产品开发过程、保证软件产品质量的关键。但在实际毕业设计中,很多同学认为把程序代码编出来了,毕业设计也就完成了,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就是系统代码的复制,即只做出一个可演示可操作的系统,而忽略了软件开发的完整性、系统性。完整的毕业设计不仅包括可操作的系统,还包括在开发系统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各个文档资料。文档的缺失会降低软件开发的效率、影响整个软件的开发、使用和维护。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进度和质量,没有达到毕业设计的目标要求。针对当前毕业设计的现状和存在不足,笔者认为应用软件工程学的思想指导毕业设计,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3用软件工程思想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
3.1以可行性研究指导选题
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够解决。毕业设计题目的选择,应立足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可由指导教师提供符合相关专业毕业设计要求的题目,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到社会、生产企业中寻求研究课题,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选题过程以可行性研究为指导,从课题规模大小、难易程度、学生自己的研究方向、爱好、学生的知识层面和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对于选择的题目是否能够解决,确定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毕业设计的可行性。指导教师可根据学生选报的题目来指导学生对该选题进行调查研究,明确课题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简要地写出关于问题性质、项目目标和项目规模的书面报告。可行性研究来指导毕业设计的选题,实质上是简化了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过程,也是在较高层次上以较抽象的方式进行的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过程,使学生对于课题的设计有个清晰的思路,为及时完成毕业设计提供了可能。
3.2重视软件的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基本任务是准确地回答“系统必须做什么”,即确定系统必须完成哪些工作,也就是对目标系统提出完整、准确、清晰、具体的要求,不仅指明了系统设计时必须要实现的目标,也是软件设计、实现、测试和维护阶段的主要参考标准。用户需求的获取是软件开发中最重要、难度最大的工作,它贯穿于整个软件设计过程,不仅要涉及到软件开发方面的知识、应用领域方面的知识,还涉及到与用户沟通的能力。在进行需求获取和分析时,为了及时、准确地获取,可采用软件工程中比较成熟的方法,例如访谈、实际调查、UML的用例技术等。需求分析在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阶段起着桥梁的作用,确定了系统的需求,才能制定出软件设计的框架,保证毕业设计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地进行,避免后期开发过程的频繁返工,进而按时完成最终的任务。
3.3规范毕业设计过程
软件开发类毕业设计一般是开发一个软件系统,实现一定的功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无论软件规模的大小、功能的多少,都应该严格按照软件工程中软件生命周期每个阶段的步骤完成各项任务。要培养学生把软件工程的概念贯穿于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也就是说,让学生把开发软件的过程看成是盖一栋大楼,修一条公路的实际工程,用工程化的思想指导毕业设计,确定完成课题的各项任务的工作步骤,注重软件类毕业设计的过程,而不是学生所认为的毕业设计就是编程序,代码调试通过即可。通过工程的概念规范毕业设计过程,让学生明白开发一个软件系统一般经过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三个阶段,必须严格遵循软件生命周期的规律,完成各个阶段的任务,才能最终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3.4重视文档的写作
软件工程中的瀑布模型严格地规定了在整个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要提交相应的文档。文档不仅记录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大量信息,在软件的开发、维护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指导学生毕业设计时,要求学生遵照软件工程的思想,把文档作为整个设计的指挥棒,记载设计过程的每一阶段完成的目标、任务及技术手段,建立健全毕业设计文档制度,确保毕业设计过程中的文献综述、译文、任务书、开题报告、选题审题表、中期检查表、设计(论文)正文、答辩记录等各环节教学资料档案完善、规范,实现对毕业设计的全程监控。
4结束语
篇6
关键词: 计算机专业 英语实践教学 CDIO理念 人才培养模式
一、引言
根据品牌专业建设的要求,结合宁波大红鹰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计划,旨在培养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及应用知识,具有本专业领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面向区域中小企业,从事软件工程项目的设计与应用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人才培养改革成了一项很重要的教学改革。尤其是专业英语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成为一个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专业英语的培养目标是具备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熟悉软件服务外包流程,从事软件行业,特别是软件服务外包领域应用软件设计、开发、测试、维护及管理等工作的英语专业能力的延伸。在整体教学实践平台的构建中,引入了CDIO理念,融入了这种新的工程教育模式,促其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能够规避传统的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很多不足。此次教学改革的实施范围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服务外包,移动软件开发方向学生。
《专业英语》课程的培养目标定位在:(1)培养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一定量的现代计算机专业词汇,能熟练地看懂计算机屏幕信息的英文提示、菜单、帮助文件及出错信息;(2)培养学生能顺利阅读并正确理解本专业资料,能阅读和翻译计算机的软硬件手册、资料和说明书;(3)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
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突出学生为主体,重视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课程的设计思路为本课程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英文科技文献读写能力,加强自学、与人交流的训练,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实用型、技能型应用人才,为企业创造效益。
本次课程内容设计时,以CDIO为主体思路,提高英语阅读和翻译能力,能够从英文资料中获取知识,为熟练阅读英文的计算机技术文献、资料和书籍打下良好基础。探索性地提出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英语的基本术语为主要内容的“专业英语”课程提纲,包括:(1)计算机专业英语的词汇学习;(2)计算机专业英语的阅读理解与翻译技巧;(3)计算机专业论文文体;(4)英语应用文写作;(5)英语科技文章的阅读与检索;(6)计算机屏幕英语及软件问题。
三、改革方案
改革方案包括内容、方法及具体的实施计划,方案要求切实有效,可操作强。
(一)内容
1.培养目标:软件服务外包和移动软件开发的技术环节进行有效口头沟通,就技术和商务细节展开讨论。阅读要求:正确理解公司内部英文资料;准确理解客户提供的各类技术文档内容,把握细节。写作要求:使用英文电子邮件、备忘录等进行公司/部门内部沟通。
2.将CDIO理念引入专业英语I-III,利用三年的时间,完成1本校本与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相结合的项目实训教材编写工作。
3.培养一个由2~4名双师型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
(二)方法
1.教材建设:教材编写应注重实用性,以企业中真实项目资料作为教材,便于从事模拟实训,也可以把专业技术文档或实际项目文档作为教材中的项目。
2.对教学内容的建设:软件服务外包和移动软件开发英语教学应努力做到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相结合,强化听说等基本技能和专业英语训练;重视商务英语,强调英文商务信函、电子邮件及相关文书的规范写作。
3.对教学方法的建设:为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软件服务外包和移动软件开发英语移动软件开发英语教学应注重实际运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4.突出课程目标的职业化定位,构建“基础英语+行业英语”课程模块。
5.课程组织以项目为基本方式,教学方法要重视与就业岗位结合,采用基于职场的情景式课堂设计和互动体验的教学方法。
四、结语
基于CDIO理念的专业英语教学平台的构建的预期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根据校企合作基地为移动软件开发的学生专业英语校外学习提供支持。
第二,完成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的重新审订工作,构建专业培养规格与提高职业能力相统一的英语教学课程体系构建,包括教材,教学资料构建。
第三,将项目引入专业英语教学,利用三年的时间,完成2本校本与移动软件开发企业相结合的项目化教材编写工作。
第四,培养一个由2~4名双师型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
参考文献:
[1]John Malmqvist.The application of CDIO standard in the evaluation of Swedish engineering Degree programmers[J].world transaction o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2006,5(2):361-364.
篇7
【关键词】 项目管理 软件开发 研究
软件开发过程是一个复杂过程,也是一个项目的综合过程。软件配置在软件开发过程应用,提高了软件的生命周期,在开发过程中,就能对软件进行测试,对软件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发现存在问题及时解决措施,对提高软件开发质量有了进一步技术保障,为项目的正确实施有了明确保障。
一、项目管理的概述
软件从调研、分析、设计、实施、测试、维护与管理及死亡的一个生命周期,实际就是一个项目的整个流程。项目管理就在一定环境下,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科学的分析、科学的设计、科学的进行管理、以提高企业的利润为目标进行整个管理过程。现在项目管理在各个领域应用比较广,其有一定管理目标,科学的进行分析与管理,为实现特定的管理目标努力。项目管理是一项综合过程,涉及组织,质量、费用、时间等一系列问题,从发起过程,设计过程到实施过程都需要企业搭建良好的平台进行构建,以实现企业项目管理目标努力。
二、在软件开发中实施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项目管理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项目管理可以提高软件开发质量。有时即使不开展项目管理工作,软件开发项目也能取得成功。但是如果缺乏项目管理,则难以将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容易导致软件企业面临着亏损的风险。在开展项目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借助技术、方法等,管理软件开发活动,如此既有助于实现软件开发目标,又能够控制软件开发的进度以及开发成本。当前,虽然有部分软件企业依据软件工程理论,制定了管理软件开发的制度,但是却没有严格控制软件开发的进度以及成本。这种做法不仅会延长软件开发的时间,还会增加软件公司的经营风险,最终损害到相关用户的利益。而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开展项目管理工作,就有助于保证软件开发工作的顺利完成,同时提高软件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综上所述,项目管理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在软件管理中能开学的,有目标的进行软件管理,在软件设计过程中,能合理的安排软件开发设计时间,保证软件时间正确完成,对提高软件质量,降低用户风险等方面都做的非常好,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合理的利用项目管理软件,对提高软件的应用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三、项目管理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现状
项目管理应用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时间不是很长,但最近几年,项目管理应用到软件开发过程中,取得一定成绩。60年代中期,软件行业没有一定标准,人们发现软件开发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软件工作者一直想解决措施。80年代,学者尝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引进项目管理,这时候没有软件标准,但也取得不错效果。在项目开发过程中,项目组有多个成员组成,每个成员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扮演一定角色,每个角色有一定的工作任务,要认真分析任务中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合理的利用项目管理,解决任务的开发时间及先后顺序,都是为了整个项目能正确,准时的完成而努力奋斗,同时也对员工提高工作效率有一定的益处,对提高学者的能力有一定的帮助,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软件开发引进项目管理是时展需要,也是社会发展需要。
四、项目管理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
1、可行性研究。软件在开发实施前,都要对项目进行一定可行性研究,主要从管理、技术、经济三方面进行可行性研究。现有的管理水平是否能进行软件设计开发,是否符合现代化企业的项目化管理的需要。现有的技术水平是否能进行软件开发,是否能完成企业提出相应功能的实现。现有的经济能力,是否能承担软件开发的费用以及后期的管理与维护费用,有必要的可能软件升级费用等。
2、软件项目估算。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首先要规划软件开发项目,如此便于项目管理人员制定切合实际的估算方案。规划软件开发项目的内容主要包括:明确软件开发的目标、明确软件开发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各种资源、明确软件开发的进度等。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估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估算可以保证软件项目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也可以确保软件项目的成本未超出预算。
3、软件项目开发人员的管理。软件开发项目开发核心要素是人,包括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人员的科学管理是软件项目开发质量的保障,科学的人员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软件开发质量,节约开发成本,因此软件开发公司现在都很重视项目团队的建设。
总之,项目管理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应用,提高了软件开发质量,并且取得一定成绩,解决了软件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软件开发作出很大贡献。
参 考 文 献
[1] 何晓东. 统一软件开发过程的探讨[J]. 安徽科技. 2013(05)
篇8
论文关键词:软件项目管理;中小型软件企业;软件过程改进
目前软件的应用已经深入到企业、政府及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大量的开发是由中小型软件企业承担的。由于中小型软件企业在体制、人力资源投入力度和关心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开发软件产品时与专业软件企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对中小型软件企业的软件项目管理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软件项目管理水平,增强客户的满意度。
1软件项目管理与中小型软件企业
软件项目管理既具有一般项目管理的属性,又具有其特殊性,软件项目管理的重点在于标准的制定和推行。为了加强我国软件业的国际竞争力,需要发展一大批具有遵循开发过程与注重质量的文化氛围的企业。而制定和推行标准的目的正是要引导软件企业逐步走向成熟,使其工程和管理水平稳步提高,同时为它们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以支持软件产业的整体发展。
软件项目管理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引起了广泛的注意。美国国防部通过研究发现了所谓的“软件危机”,即“管理是影响软件研发项目全局的因素,而技术只影响局部”。目前国内的中小型软件企业,由于其企业规模,研发能力等限制,造成其软件开发管理的问题非常普遍。不恰当的组织结构,工作流程不规范,缺乏项目管理概念和软件工程概念等是中小型软件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1.1中小型软件企业中软件开发的特点
国内的中小型软件企业虽然涉足软件开发业务,但对软件的认识停留在“程序员编代码”的水平上。对企业内部的软件开发缺乏管理意识,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项目负责人项目管理经验不足,项目功能相对较少,涉及面相对狭窄;其次,项目开发人员较少,人员结构简单;再次,项目进度缺乏控制,项目成本预算较难,缺乏完整的项目文档;最后,缺乏后续维护。
1.2中小型软件企业中的软件开发组织
与专业软件公司的软件开发组织相比较,中小型软件企业中的软件开发工作机构小、人员少,开发人员待遇低,难以吸引高水平的人才,人才流失率达到50%以上。由于没有高水平的开发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软件工作状况处于初级水平,软件开发不能按照软件工程的要求执行。
软件系统建立过程中需要多方面的人员:需求方人员、懂得软件项目管理的人员、软件程序员、系统分析员。普通企业由于对软件生产不了解,往往由软件需求方人员对软件工作直接管理。这个工作显然超过了其能力范围,不符合软件工作的相关原则。业务人员作为项目的负责人,既不能合理地计划软件开发工作,也不可能管理好软件工作中的各种风险,这将使软件开发处于无序的风险状态之中。
1.3中小型软件企业中的软件开发沟通
在需要团队协同工作的今天,沟通可以说已经变得无比的重要。在软件业,沟通可以说是快速学习和掌握新知识,达到技术上更高层次的最佳途径。如果小组成员在协调上出了漏洞,会导致很大的问题,所以项目负责人必须随时监控开发人员的工作,包括内容是否与要求发生偏差,进度是否滞后等等。
项目组与组织之间、项目组与项目组成员之间,甚至与一个项目组的不同成员之间,如果没有足够的沟通意识和沟通制度、沟通工具,就有可能造成信息不畅,从而加大项目失败的风险。中小型软件企业开发人员少,意味着不同人员的程序之间交互、接口相对少一些;缺少文档资料或者文档资料不规范也是软件项目管理中的普遍问题。由于讨论时忽略了某些情况,当大家都按当时的分工完成属于自己的工作后,才发现各个模块组合起来却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其根源在于没有一个负责协调的人员不断监控整个开发过程。一旦有人中途退出开发队伍,其他人加入时,新来的人难以理解以前别人做好的代码,索性自己从头做起。
1.4中小型软件企业中的软件开发工作流程
与一个标准的软件开发流程相比,中小型软件企业内部的软件开发“节省”了不少步骤。例如不经过单元测试而直接进入系统测试等。由于这种测试不完全,真正运行系统,当调用某模块时,可能大部分时候都是正常数据,极少出现边界情况,但某些边界情况容易被忽视,很久之后才被发现。但是如果对每个模块进行单元测试时都进行边界测试,就会很容易消除这些隐患。
2中小型软件企业软件开发过程改进模型
软件开发模型是软件开发全部过程、活动和任务的结构框架。它能直观表达软件开发全过程,明确规定要完成的主要活动、任务和开发策略。一个企业的管理,大公司有大公司的方式,小公司也有小公司的模式,如果把别人的经验生搬硬套到自己身上,可能会适得其反。同样,管理一个软件项目也一样,大项目和小项目的方式不可能完全一样。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项目的大与小并没有本质区别,很多方法是共通的。因此为了改进软件开发过程,可参考模型如图1
2.1制定软件开发规范
一切沟通与交流,首先都要有可见的依据,这可以从制定软件开发规范入手。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制订:软件开发工作流程规范、产品文档规范、软件开发文档规范、开发管理文档规范。编写规范,可以参考国家标准的计算机软件工程规范,也可以结合开发经验制定出适合本企业使用的开发规范。
详细制定这些文档使用方法和规则,要保证文档便于书写、形式一致,这不仅要有文字描述,还应制定相关文档模板,形式上要保证简洁明了、实用、符合使用习惯。根据项目规模的不同,还可以制定不同的文档模板,小型项目可以写一个相对简化的小型项目文档,复杂项目可以使用较全面和大型的文档模板。
2.2软件开发人员培训
软件开发中人的因素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对软件人员的培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团体的软件水平并不是个别程序员的程序水平,而是整体的认识和系统建设的水平。可以先在内部对软件开发人员进行培训,内容包括软件工程、己经制订的各种规范、项目管理知识。通过共同分析软件工程对软件开发和开发者的益处,可以得到开发人员的认同,以便共同遵守和执行初期规范,更好地完成开发目标。
2.3加强软件生产过程规范性
软件开发是一个知识密集型领域,对人才的依赖很强。加强生产过程的规范性并规范管理,可以加强人的执行能力。
在中小型软件企业中,很少有成本核算和严格的进度控制。影响项目的因素也比较多:需求的提出比较随便,甚至业务需求还不明确的时候就要求程序员开始编程序,没有合理的措施控制透彻的分析业务需求;时间进度由领导规定,而不是根据需求客观确定,这样使软件质量根本无法保障。因此要通过加强管理使软件开发过程可视化,软件开发工
作协调、有效。
在规则明确、组织机构确定、有一定的理论认识之后,可以通过一些管理要求,强制执行软件工程的一些基本过程,要求的提出要简单明了。例如:项目要有正式立项启动、项目结项,有时间控制要求、计划要求。要求项目有开发计划,计划中确定开发工作的人员保障、开发周期、开发进度计划,并允许项目进行中在一定范围内调整计划与进度。上级领导也应出面协调和帮助解决相应问题。
2.4软件配置管理机制
软件开发不是一个短期行为,但是,由于许多开发工作因缺少管理而成为个人行为,对于软件成果没有保护意识,更不能达到软件的共享与重用。通过“统一配置管理”这一具体的做法,能够强化软件完成后的总结工作。
建立基本的软件配置管理机制,在开发中和开发后都要求程序员及时备份源文件。进行这项工作要首先选择一套适合的配置管理软件,如Visual SourceSafe、cvs(Concurrent Versions System)等。项目主管应该要求程序员在开发全过程中使用软件来管理源文件,在全过程的配置管理的基础上,整个项目组更容易完成统一编码、测试组装产品等工作。
以上步骤,可以保障内部开发工作达到初级的项目可视化,在软件开发部门内部建立起对满足业务需求完成的信心,以满足业务需求的承诺。通过这些工作,可以在企业内获得对软件规范性的一定认识以及对执行方式的认同,这对软件开发工作会有不同程度的帮助。
2.5持续改进过程和管理模型
有了规范的开发生命周期模型和项目管理实践,可以为中小型软件企业设计一个建立在数据基础之上、不断度量和改进及不断提高企业开发能力的一个良性循环的工作机制模型。
篇9
注意格式检查细节
北大信息学院屈婉玲教授介绍,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一般有8大部分:概述或引言、需求分析、设计方案和主要技术、具体实现过程、测试、总结、致谢、参考文献。考生在撰写论文时要按照格式进行,注意检查细节。例如,引用资料要用脚注,关键词一般要有4-5个。北大法学院金锦萍老师介绍,自考法律专业毕业论文标题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如有必要可考虑用副标题,补充说明论文主旨。一般分层符号为一,(一),1,(1)。
用好资料不要抄袭
论文写作中,引用资料要注意得体及权威,还要注意不抄袭。法律专业毕业生小赵说,她的论文被导师认为引用资料不权威。后来,她到北大法学院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补充写作,最终得到导师肯定,答辩顺利通过。张主任表示,自考生走到申请毕业设计这一环节非常不易。毕业设计与答辩事关能否拿到学士学位,考生一定要重视,千万不要抄袭。即便是与别人合作完成课题,自己的量要做足,要把自己参与的工作说清楚。
精心修改符合字数
屈老师介绍,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一般要达到3万字。其中,编程代码一般要求为2000-3000行,这个不是机器自动生成的代码,一定是自己写的原代码。考生完成工作量才是答辩的前提。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小张认为,后期修改一定要控制字数,导师把关严,自己更要上心。自己所考专业要求论文字数是6000-10000字,她查找的资料比较多,初稿完成后竟写了1、3万字,导师修改2遍后,才定稿和答辩。中文专业毕业生小朱认为,论文后期一定要精心修改,看看段落结构是否完整,措词是否准确妥当,一定要消灭文中的病句和错别字,作为中文专业毕业生,如果出现文字错误,会给答辩老师留下极不好的印象,甚至影响论文成绩。
了解程序心中有数
据了解,计算机专业答辩现场有专业老师组成的答辩小组,一般为5人左右,学生抽签分配答辩组。答辩现场要考生做介绍和演示。考生要提前准备幻灯片,一般不超过20张,为论文核心内容。考生结合幻灯片介绍论文。答辩小组老师会根据考生论文提出问题,考生要实事求是回答。最后答辩小组老师打分,求平均分给出考生论文成绩。大部分考生会达到优良。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小张说,答辩时分成了几个小组,自己参加的小组有2位导师,负责指导自己论文的导师并不在其中。开始是他进行论文阐述,后来2位导师问了自己3个问题,回答得还不错,顺利通过。法律专业毕业生小赵说,答辩时,现场有3位老师,先是自我介绍一下论文的主要内容,然后3位老师提了3个问题,难度不大,自己答得不错,最后论文成绩为良。
及时上交不要拖沓
篇10
在工程设计行业,cad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设计及绘图效率。cad应用软件的开发也越来越重要。
在给排水设计领域,cad开发应用起步较晚。有些设计院从八十年代末开始尝试进行cad开发,但进展比较慢,多数是图块和小型实用程序,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存在着差距。从1993年以后给排水cad开发步伐开始加快。1994年底全国给排水学会和给排水技术情报网组织召开了“计算机技术在给排水专业应用研讨会”,对给排水软件开发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目前在给排水cad开发方面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尤其是建筑室内给排水方面涌现出一些比较优秀的给排水cad软件,如洛阳的一家软件和北京的几家软件。这些软件都具有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筑给排水平面图、自动生成系统图、自动统计材料表;进行室外给排水管网计算、自动生成图形等功能,其中个别软件已在室外设计和泵房设计等方面有了新的进展。
现有软件都偏重于民用建筑给排水方面,而且也有待于继续完善、发展。在给排水的其它领域,由于难度大,投资回报较低,软件公司还不愿涉足,所以进展缓慢。应用cad进行给排水及水处理系统的优化设计更是少有人涉足。此外,目前还没有专业设计cad软件的标准和规范。商业化软件多数都不经过权威部门严谨的技术测试和鉴定,所以其数据库、计算方法、设计方法和生成图形的准确性还没有严格保障,这一点还可能成为工程设计质量的隐患。
现在设计部门的给排水cad应用水平也参差不齐。有的购买或自行开发了给排水专业软件,提高了设计绘图效率。有的只是在用autocad的简单命令绘图,虽提高了cad出图率,却根本谈不上利用cad提高效率。给排水专业cad应用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关键词:软件开发,给排水,CAD,给排水设计软件来自
目前许多有精力的设计院及研究部门都在研究开发本单位适用的专业软件及应用程序,但由于开发经验不足,成绩不明显。本文将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着重论述有关给排水软件开发的原则、思路、方法及步骤,旨在抛砖引玉,促进给排水cad软件开发工作。
二、给排水软件包开发思路及原则
由于现有建筑给排水软件已经比较成熟,且仍在继续开发、升级。一般开发者在水平和起点上均与这些软件开发有一定差距,所以应该购买此类软件,而着重开发适合本单位使用的实用程序、应用软件或优化设计软件。高起点开发者则应在深度及广度上向更高层次冲击。
1.给排水cad软件开发依据及原则
(1)设计依据为有关设计规范、制图标准以及设计手册等;保证数据库、计算方法和设计方法的准确性。
(2)软件包开发设计首先要突出专业水平,把专业设计思想转化为计算机语言是专业软件包的关键所在。
(3)符合设计人员思维习惯及设计习惯,人机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易掌握。
(4)适用性强,容易修改,容易扩充,容易发展。
(5)尽量使用效率高、功能强的计算机语言及开发工具。
(6)严格执行标准化及规范化。
(7)通过自动绘图以及建立标准图库,提高图纸复用率等途径,提高设计绘图速度,真正发挥计算机的优势,把设计人员从图板上解脱出来。
2.设计开发步骤
(1)开发适合于给排水专业应用的cad软件环境,包括autocad的优化配置及常用专业图块及绘图工具。
(2)开发一些独立的专业绘图软件,发展标准图形库,由浅到深,从易到难,逐步提高自动成图及图纸复用比例,使软件包成为覆盖面广,功能齐全的专业绘图软件包。
(3)开发给排水专业高阶段设计方案优化软件,以及设计、绘图一体化软件,逐步成为智能化、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专家系统软件包。
3.开发人员配备软件开发是一项较复杂的脑力劳动,对开发人员要求也较高,专业软件开发人员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档次:
(1)初级水平:专业人员掌握一些基本计算机知识及开发工具可以进行一些专业图块制作,简单的实用程序开发。
(2)中等水平:较高专业水平加上较高计算机水平。熟悉专业设计习惯,有较丰富的设计经验的专业人员,如果掌握先进的cad开发技术,可以开发出较高水平的cad应用软件,可以提高设计效率,特别是可以大大提高绘图效率。
(3)高级水平:高深的专业水平加上先进的计算机开发技术。在专业方面应该熟练掌握专业基础知识,有丰富的工程设计经验,善于总结专业设计思路,发现规律,具有较强的系统工程及方案优化水平。在计算机方面要掌握LSP、ADS、DCL等开发工具(或其它高级开发工具)。这类人员开发专业CAD软件是最理想的。 
由于给排水专业涉及面广,而且不同行业给排水设计习惯也不尽相同,不可能有软件可以覆盖所有给排水领域,适用于所有设计院,所以目前仍然需要分行业、分类进行开发。前述的个别建筑给排水软件包及开发人员属于较高水平,其开发设计思路非常值得向给排水其它领域延伸。 ^#tZu;?l`2[yoV=Q8u€OjyE0aqn&E€|7微电子学论文yKVqB^t(€h?n1DqMGTd7J(
4.开发工具(软件方面) 
目前较常用的CAD开发工具主要有AUTOLISP语言、ADS、DCL语言以及数据库处理,也有的开发者使用BASIC、FORTRAN等高级语言与AUTOCAD的图形数据交换接口进行开发;还有用C++开发或用VB等在WINDOWS界面下开发的;此外,网络技术也越来越重要。 
开发CAD软件,需要非常熟悉AUTOCAD命令,以及其中的各参数、系统变量、图层、图块、线形等,这样才能方便灵活地在程序中执行各种命令,掌握CAD开发技巧,例如图块的属性可以带许多信息,一条LINE线的厚度可以存入管道的管径等。此外现在有些软件使用数据的后处理方式,使软件和AUTOCAD结合得更好,这些技术还需要对AUTOCAD图元数据库和数据图形交换等有更深的了解。 
论文给排水设计软件开发方法探讨来自免费
AUTOLISP是在AUTOCAD内部使用的语言,用AUTOLISP编辑的程序可以定义变量,对数据进行处理和作出图形,并可能自定义函数,比较适合搞人工智能工作,特别是它的表处理功能以及递归等功能比较独特,在CAD工作中它可以独立工作,也可能与DXF图形交换文件互相配合。其不足之处是速度慢,且程序代码几乎无法保护。 
ADS是AUTOCAD11.0版以后新增加的用来开发应用的一个C语言编程环境。它运行速度快,代码保护性好,能更有效地利用内存空间以及访问设备与系统,具有更强大的开发功能。但掌握ADS要比LISP困难,要求开发人员具备C语言编程经验并熟悉ADS库中各函数用法。一般商业软件应该用ADS。 
AUTOCAD还提供了可编程对话框(PDB)工具,使用户可以结合自身专业特点,用DCL语言构造自己的对话框,从而改善界面,提高CAD软件效率。 
目前最流行、最实用的专业CAD开发工具是ADS、DCL,加上少量AUTOLISP。 
三、开发过程
1.专业绘图环境的开发 
(1)AUTOCAD的配置及改善 
A.选择AUTOCAD版本。目前最常用的是汉化AUTOCAD12.0版。但其汉字输入不太方便,应配上较先进的汉字系统,或用12.0版FORWINDOWS(中文)。 
B.对AUTOCAD系统变量进行重新优化配置及设定,主要包括系统变量及尺寸变量设置,层、线形设置等,使ACAD.DWG成为理想的样板图。 
C.对ACAD.MNU进行优化,将许多常用命令放在最容易拾取的位置或固定位置。专业菜单部分可加入ACAD.MNU,也可以独立编写。 
D.利用ACAD.PGP做简化命令(10.0版以前的版本可在ACAD.LSP中用DEFUN函数设定),编写ACAD.LSP。 
(2)专业绘图功能 
A.专业图框绘制:可由菜单点取或用屏幕幻灯菜单点取,自动生成各种图框。 
B.专业常用图块:由菜单点取生成,自动插入断线。 
C.开发实用的专业绘图工具程序:如标注标高、管径、坐标、管道立管、代号、各种管件等的程序,绘制单、双线管道的程序,生成专业设计说明、图例、专业词组的程序,以及文字、线形、线宽编辑和表格操作等实用程序。
D.开发或引进建筑图绘图程序。 
专业CAD软件包都应具有高效的绘图环境,否则一旦自动生成等功能出现故障或不能适用时,用户就只能用AUTOCAD简单命令来画图了。 
2.专业绘图软件的开发 
在专业绘图环境的基础上逐步开发一些相对独立的专业绘图软件,逐步形成功能强,覆盖面广的给排水综合软件包。 
目前已开发的较成熟的软件有:民用建筑给排水CAD软件包、室外给排水管网计算软件、给排水管道纵断面图绘图软件、给排水外部管网设计软件等。 
正在开发,初见成效的软件有泵房设计软件、平流沉淀池软件、机械加速澄清池软件、和市政管网cad软件等。
尚未深入开发,开发难度大,但预期效果好的软件包括:辐射沉淀池、旋流沉淀池、水塔、综合管沟、架空管网、过滤间、软水站、污泥脱水间设计等项目。
给排水软件开发的另一条思路是发展给排水设备和构筑物的标准cad图形库,从而提高图纸复用率,这比编制自动成图的软件要容易得多。标准cad图形库还可以由权威部门编制后,作为标准图出版。此外,标准图还可作为软件包的一部分,即软件包可以交互式自动生成图形,也可以通过自动计算直接调用相应的标准图。
3.高阶段设计及方案优化设计软件的开发在
利用cad进行高阶段设计及方案优化设计方面,除在民用建筑给排水领域有个别公司研究外,在其它给排水领域中的研究国内还未见到报道。方案优化软件的难点在于系统化的设计思路和设计经验向计算机程序的转化,其中给排水及循环水流程的方案优化模型的建立本身就是给排水设计的一个难题。目前这方面进展缓慢的原因首先是它对开发人员要求高,这一领域的理想人选稀少;其次是给排水专业行业多,领域广,需开发的软件工作量巨大,具备这方面精力的研究部门或公司还很少。
总之,给排水专业绘图软件包开发是一项艰苦的工作,需要创造一个规模生产,流水线开发的环境,投入一大批高层次的人才。各部门的研究人员既要知难而进,又要避免重复劳动,在各行业、各领域开发出各有特色的实用专业软件。
四、给排水cad软件包开发实例———bywat
1.软件包结构
专业绘图环境-caautocad12.0汉化版
autocad配置及改-系统配置
参数设置
菜单优化
命令简化
专业绘图功能-
专业图框绘制
专业图块绘制
专业工具程序
绘建筑图程序
bywat-(2.0)b.
专业绘图软件-is泵及s泵基础绘图软件
水泵底座绘图软件
材料表等填充软件
给水管纵断面图绘图软件
排水管纵断面图绘图软件等多常
2.软件包主要技术特点
(1)符合设计人员设计习惯,简便易学。
(2)速度快,可提高设计绘图速度3到5倍。
(3)可由用户幻灯菜单自动点取专业图框。
(4)有丰富的专业图形符号,插入时管道自动断线。
(5)可方便地绘制建筑图。
(6)具有各种类型的标高、管径、坐标等标注功能以及一些方便实用的程序。
(7)绘材料表只需在屏幕菜单中点取材料名称即可将名称、材料、单位、标准图号等填入材料表中的合适位置,序号、数量也特别方便,速度快,辅助功能及提示功能强。如果需要,还可以自动填入单重,自动计算并填入总重。
(8)各型号水泵基础自动绘制,半自动生成水泵底座图形,自动计算和生成材料表。
(9)给排水管道纵断面图软件交互式、参数化绘图,可自动计算,并有辅助功能。
3.专业软件实例———排水纵断面图绘图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