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基础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1 01:56: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精神病基础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精神病基础学论文

篇1

1.1严格按照医嘱要求督促患者治疗,必须当面确认患者已用药,防止出现私自藏药。出院时叮嘱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要继续对患者进行院外护理,严格监督患者用药治疗,防止因出院后断药而出现的疾病恶化复发。若患者有危险发生的预兆,应及时联系医院,若有必要,可采用必要的保护性约束措施,并请求派出所协助,减少危险造成的伤害。在整个护理操作中,医护人员应保持温和、热情的态度,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或与患者进行沟通,避免不当语言对患者产生刺激,让患者保持一个稳定的情绪,可有效减少危险行为发生。

1.2观察指标统计干预前1年内、以及出院后随访1年患者的危险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统计分析干预前后1年内患者的危险发生情况,研究表明,干预后患者的危险发生率明显少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精神病是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情感、认知、意志、动作等心理活动表现为持久的明显异常,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在病态心理支配下,表现为伤害、攻击他人或自杀等行为。该疾病为一种慢性精神性疾病,需长期实施抗精神病类药物维持治疗。若未持续用药,或在不良环境的影响刺激下,会导致精神病患者病情反复发作。因精神病为一种精神异常疾病,需在他人的长期监督下用药治疗,这给患者家庭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且发病后患者性情大变,多表现为固执、暴躁、易怒等,使患者家属丧失治疗信心,引发疾病的恶化发展。精神病患者因自控能力不良,若无有效的监督管理,用药依从性不良,疾病治疗效果不佳。一些患者容易出现幻听、幻觉等精神症状,受精神症状支配极易发生危险。此外,加上一些拥挤环境、嘈杂、生活打击挫折等影响患者的精神情绪以及心理状态,这些也会诱发危险行为发生。院内通过实施必要的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用药护理等一系列综合护理,控制稳定患者的病情。在患者出院后继续实施综合护理,监督患者及时用药治疗,通过随访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若有危险发生征兆,便于及时应对处理,提高患者用药治疗依从性,防止危险发生。

篇2

在抗精神病药使用频率上,首次住院患者用药频率最高的是奥氮平,多次住院患者用药频率最高的是氯氮平。氯氮平由于其疗效好,锥体外系副反应发生率低,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有效率达30%~60%,对精神分裂症阳性和阴性症状均有效;而且价格低廉,相比奥氮平昂贵的价格,氯氮平在医师与患者中仍受到普遍欢迎这跟国情有一定关系。故在多次住院患者中,氯氮平的使用率达46.56%,排第1位。但在首次住院患者中,氯氮平的使用率为29.83%,明显少于多次住院患者,分析原因可能是氯氮平可引起白细胞减少、麻痹性肠梗阻、过度镇静等不良反应,不宜作为首选药。国际上也一般认为,氯氮平是用于治疗多次复发的二线用药,应作为难治性患者的选择。据悉,在我国制定的《精神分裂症治疗指南》中,同样未将氯氮平定为第一线药,而且建议不用于首发的年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而奥氮平作为一种新型抗精神病药,其药理作用与氯氮平相似,且不导致粒细胞缺乏,极少导致癫痫、流涎、性低血压等;对催乳素分泌的影响小,明显小于经典抗精神病药和氯氮平;而且给药方便,在急性治疗期不需要经过逐渐加药,首次给药即可达到适宜治疗剂量,这对于增加药物的依从性、简化治疗方案、减少住院率和住院时间均具有积极的意义。故在首次住院患者中,奥氮平的使用频率最高。

研究发现,在给药方式上,两者均以单一用药为主,但首次住院患者单一用药多于多次住院者,抗精神病药联合治疗的比例明显少于多次住院患者。在单一药物的使用剂量上,多次住院患者氯氮平的治疗剂量明显高于首次住院组。多次住院患者随着复发次数的增多,患者的治疗反应越来越不理想,但治疗药物超过有效治疗剂量后,疗效不一定会增加,不良反应反而突出,所以复发患者的治疗剂量或合并治疗的机会增加。但临床医师应需注意,我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指出,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以单一用药为原则。治疗效果不满意者,可考虑两种药物合并治疗,以化学结构不同、药理作用不尽相同的药物联用比较合适,达到预期治疗目标后仍以单一用药为宜。

本研究还发现,在合并其他药物方面,首次住院组与多次住院组无显著性差异。分析原因可能是,一方面首次住院患者阳性症状突出,常常出现敌对或暴力倾向等情感症状,联合心境稳定剂,可增加抗精神病药的疗效,改善情绪;而针对部分阴性症状的患者,联合抗抑郁药物可以有效地改善阴性症状。另一方面,苯二氮类药的使用多在晚间,多是为了帮助睡眠,用于日间的则是为了抗焦虑、稳定情绪;但是,联合该类药物过多、过久是否会导致继发药物依赖或者其他不良反应,尚需注意。在合并苯海索片上,笔者认为可能与部分医师对首发患者的预防性用药及部分患者在院外就开始服用抗精神病药等因素有关。

篇3

    论文关键词 人格分裂 犯罪 刑罚 精神疾病

    一、人格分裂刑法功能之认定

    (一)关于相关案件的反思1.美国经典案例评析(1)“24个比利”案。威廉·密里根,被称为比利,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犯下重罪(3次抢劫、4次、4次严重伤害)却被判无罪的嫌犯。比利接受了由威尔斯﹒德里斯科尔博士制定的心理测试评估,结果认为他患有精神分裂症。之后他又接受了来自俄亥俄州哥伦布市西南健康中心的精神病专家多萝西﹒特纳的进一步心理评估,结果显示比利患有多重人格疾患。辩护律师以“犯罪时比利神志不清,不能控制自己”为理由为他辩护,并传召了四个精神病医生,一个心理学家上庭为其作证。法庭最终采纳了这个辩护,裁定比利无罪,但是必须接受强制精神疾病治疗。

    (2)美国赫斯基杀人案。赫斯基涉嫌杀害4名女子,但杀害1名女子未遂。法庭上赫斯基的律师辩称,由于赫斯基有人格分裂疾病,“分裂人格赫斯基控制不了,所以供词就不能真正算是他的,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即使是他杀死了那4个妇女,如果当时是别人的灵魂控制了他,那他也没罪,充其量他只是杀人工具,是别人借他的手杀死了那些妇女。”12个陪审员中的5人认为赫斯基有罪而且他是健全的人;4人认为他没有罪,因为他精神错乱;另外3人则没有发表意见。最后他们对媒体说,司法制度本身有问题,对于赫斯基,他们只有两种选择:有罪或者因精神错乱而无罪,如果可能,应该判定赫斯基有精神方面的疾病,但应对犯罪行为负责。

    (3)评析。通过以上两个案件以及更多其它相关案件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遇到此类案件时,美国法庭通常会采纳辩护律师的司法精神病鉴定的要求,若鉴定结果是嫌疑人患有精神疾病,并且符合其中人格分裂的有关特征,那么此结果通常会对定罪量刑造成很大影响,一般来说会判定无罪。但如果鉴定结果是没有一般意义上的精神病,但患有人格分裂疾患,法庭的处理就不太统一。但一般来说法官更倾向于认定行为人无罪,或认定有精神疾病,但应对犯罪行为负责。

    2.中国相关案例评析(1)“红衣杀手”杨树明案。从1992年3月起至2006年2月的14年间,杨树明以侵害妇女为目标疯狂作案,先后致9名女性死亡,3人受伤。杀死受害人后,杨树明对有的受害人采取虐尸手段。2006年8月10日法院做出一审判决,杨树明因故意杀人罪、抢劫罪分别被判处死刑和有期徒刑13年,二罪合并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此案的审理更顾及社会影响,虽然有学者对此案进行了人格分裂方面的分析①,但也主要集中于犯罪心理角度,并且也并没影响到法院的定罪量刑。

    (2)评析。上述案件就现有资料来看,很多因素符合人格分裂患者犯罪的情况,但法院并没有对其进行司法精神病鉴定,或者鉴定并未影响定罪量刑。司法机关多将其视同有完全刑事能力的人,直接进行处罚,忽视了人格分裂可能对其刑事责任能力影响的情形。可见我国现行法律对人格分裂犯罪的规制仍处于混沌之中,如何处理更多依赖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舆论压力。同时,从我国已经审判的有关案件来看,我国倾向于不考虑人格分裂因素。根据现有的经典案例来看,我国并没有对这些犯罪嫌疑人做司法精神病鉴定,更不论鉴定结果对定罪量刑的影响了。这显然是很不妥当的。

    (二)人格分裂在司法实践中的功能精神病人实施危害行为的责任能力在1979年《刑法》采用二分法,即有或没有责任能力;后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其中很大一部分为部分责任能力状态,介于两者之间,故1997年《刑法》第十八条以三分法做出了相关规定,其中强调对辨认能力或控制能力受限是免责或减责的基本条件。

    1.司法实践中对人格分裂的处理态度我国人格分裂患者犯罪在司法实践中往往被忽略,或者简单比照精神病患者的处理方法,依据刑法第18条进行认定处理。即要么认定为完全行为能力:人格分裂患者实施危害行为时并没有处于人格分裂的状态,此时它具有完全行为能力,对其所实施的危害行为负责;要么认定为限制行为能力:人格分裂患者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处于人格分裂状态,此时他对于自己的犯罪行为缺乏或部分缺乏辨认或控制能力,此时,他具有限制行为能力,应对其危害行为不负责任或减轻或免除处罚。

    2.对人格分裂刑法功能的评价人格分裂属于变态人格的一种,而变态人格实际属于精神异常,医学界有时不诊断为精神病,在司法实践中评定为完全责任能力。这些人在初次犯罪后再次流入社会往往造成更大的危害。相比传统观念里公认的精神病人,这些人很多时候都有条理有逻辑,没有传统观念中精神病人疯傻癫狂的表现,他们往往外表腼腆羞涩,行事低调平和,甚至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体面的职业。因此,相比重型精神病人犯罪,国家更应该考虑对这部分人的控制和监管。

    二、人格分类刑法属性之分析

    (一)人格分裂与刑法中的精神病范畴1.精神病与精神疾病我国刑法只对精神病犯罪作了规定,而没有关于人格分裂以及其他精神疾病或人格障碍的规定。而刑法中对“精神病”犯罪的规定,实际上应理解为对“精神疾病”犯罪的规定,包括但不限于狭义的精神病。

    在现代精神医学中,精神病与“精神疾病”是不同的概念。精神疾病为总类概念,是由于人体内外各种因素作用而引起大脑功能失调,产生以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的总称。按其性质和程度,从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三组疾病:精神病(包括器质性精神病和其他精神病);神经症性障碍、人格障碍及其他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精神发育不全。而“精神病”则为属类概念,只是指精神疾病中的一组疾病,即具有特定的病理基础、精神活动异常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并且持续达一定时间的精神障碍。

    刑法学中,德国形法在大陆法系国家中较有代表性,其刑法第20条规定的精神疾病医学条件是“病理的精神障碍”、“深度的意识障碍”、“心智薄弱”、“其他严重的精神异常”。意大利刑法典规定的医学条件是“精神缺陷”。法国刑法典规定的医学条件是“梢神紊乱”或“神经精神紊乱”。瑞士刑法第10条规定的医学条件是“精神病”、“精神障碍”、“弱智”、“意识错乱”、“智力发育低下”等。

    而我国并未对精神病范畴做出明确规定,在1979年刑法前,司法实践中把此处的精神病认定为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紊乱,即重度精神病。但1989年7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卫生部颁布的《关于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暂行规定》所使用的措辞均为“精神疾病”而非“精神病”。可见我们已经认识到过于狭窄的精神病范畴对司法实践是极不妥当的。即按照立法精神、目的与实际情况来讲,我们刑法中所要规范的应当是“精神疾病”而非狭义的“精神病”。

    2.人格分裂与精神疾病笔者认为人格分裂这种人格障碍应算作精神疾病的一种。他们是包含关系。一旦我们明确将“精神病”扩大至“精神疾病”范围,那么人格分裂在内的人格障碍就自然受到刑法约束了。即使在没有明确法律或司法解释的今天,我们也可以合理推断虽然“人格分裂”不是狭义的精神病,但其病症决定了它也应受到刑法规制。

    3.人格分裂对刑事责任能力的意义人格分裂不同于传统的精神病,在发病时,主体是独立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他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记忆甚至行为能力,其具体认定下文专门论述。我们应当明确,人格分裂会对刑事责任能力产生极大的影响,如果仅仅以“此人善于伪装”来掩盖这个问题,在法学和医学上都是不能成立的。

    (二)外国立法例鸟瞰1.美国精神病辩护规则美国在人格分裂的司法实践道路上走得很远,其出台的各种关于人格分裂犯罪的辩论规则比较经典的有以下这些:

    (1)麦纳顿规则:即如果被告人因某种精神病影响而缺乏理智,在案发之时不知其行为的性质或对错,则被告不负任何刑事责任。按照这种理论,人格分裂患者的犯罪行为是其精神疾病的产物,那么他应当被认定无罪。

    (2)模范刑法典规则:因为精神疾病或者缺陷,被告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缺乏识别其行为的犯罪性或者缺乏使其行为符合法律要求的实际能力时,被告人对该行为不负责任;本节所使用的“精神疾病或者缺陷”,不包括仅由反复实施犯罪行为或者其他反社会行为所表明的变态人格。这一规则排除了心理变态和人格障碍,学界对此存有争议。在发生欣克利刺杀前美国总统里根案件之前,有很多州使用这一规则。

    (3)“有罪但有精神病”规则:被告人在行为当时正患精神病且被告人患的是医学精神病,非法律精神病。做出这一“有罪但有精神病”的判决后,被告人可以进行一项单独的抗辩,即对“有罪但有精神病”判决中的“法庭命令精神卫生机构对或狱中的被告人提供抗精神病治疗”提出异议。并且这种方法也没有排除心理变态和人格障碍。

    2.日本刑法第36条《日本刑法典》第36条规定“心神丧失人之行为,不罚。心神耗弱人之行为,减轻其刑”,但日本的刑事审判机关对其理解却采取折衷主义的观点。并有“保安处分”处罚方法。

    综合上述国家的做法来看,他们极少都没有将人格分裂作为单独的一项例外加以规定或解释,而是依靠刑法中对精神疾病犯罪的完备规定来进行规范。只要符合规则中规定的条件即可认定为精神疾病,在刑法中就有法可依了。而其中的大部分规定,从医学上看,也并不排除人格分裂疾患,即如果该犯罪人的确患有人格分裂,那么他很大程度上会被认定为有精神疾病,这样他就可以适用刑法或者辩护规则的有关规定了。

篇4

论文的参考文献撰写是有科学继承性的,论文的撰写都是建立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的,那么卫生法论文带参考文献写作标准格式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卫生法论文带参考文献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卫生法论文带参考文献:

[1]吴崇其.中国卫生法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1.

[2]沃中东.卫生法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

[3]宋文质.卫生法学(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

[4]王为农.社会法的基本问题:概念与特征[J].财经问题研究,2002(11).

[5]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6]董保华,郑少华.社会法——对第三法域的探索[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1999(1).

[7]龚向和.社会权的概念[J].河北法学,2007(9).

卫生法论文带参考文献:

[1]张世诚,张涛.精神卫生法的立法过程和主要内容[J].中国卫生法制,2013,(01):4;姜景芳,金红艳.《精神卫生法》:让精神障碍患者更有尊严地活着[EB/OL].http://jhwcw.zjol.com.cn/wcnews/system,2013-05-24.

[2]梁国栋.精神卫生:步入法治时代[J].中国人大,2012,(21):22.

[3]林来梵,张卓明.论法律原则的司法适用——从规范性法学方法论角度的一个分析[J].中国法学,2006,(02):125-128.

[4]周佑勇.行政法基本原则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129.

[5]金德初.精神卫生与心理卫生语义析[J].中国医院管理,1988,(05):49.

[6]郭敬波.让精神疾病的诊断有法可依[J].检察风云,2012,(23):37.

[7]陈杰人.从人权高度重视制定《精神卫生法》[N].南方日报,2011-04-29(02).

[8]NormanSartorius.二十一世纪的精神卫生对策及方案[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01):24.

[9]李步云.法的人本主义[J].法学家,2010,(01):2.

[10]焦洪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分析[J].中国法学,2004,(03):44.

[11]林来梵.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规范宪法学的一种前言[M].法律出版社,2001.89-93.

[12]刘作翔.权利冲突的几个理论问题[J].中国法学,2002,(02):58.

[13]张庆福.宪法学基本理论(下)[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598.

[14]邓联繁:基本权利学理分类的意义与方法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4):528.

[15]刘协和.论“被精神病”事件的防止与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管理体制改革[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02):82.

[16]彭少慧.论精神卫生法的基本范畴[J].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10,(04):17.

[17]张维.权利的救济和获得救济的权利——救济权的法理阐释[J].法律科学,2008,(03):20.

[18]冯林林.论《精神卫生法》的“自愿治疗”原则[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02):21.

[19]马钰朋,李秋萌.精神卫生法,在争议中前行[J].浙江人大,2011,(08):62.

[20]王蕾,彭玉凌.精神病患者的人权保障机制探析[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05):15.

[21]胡亦眉.完善我国《精神卫生法(征求意见稿)》的思考[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0,(05):60.

[22]王桂源.论法国行政法中的均衡原则[J].法学研究,1994,(03):36.

[23]谢斌.我国精神卫生工作的挑战及主要立法对策探讨[J].上海精神医学,2010,(04):193.

卫生法论文带参考文献:

[1]党的十报告.

[2]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

[3]潘欣.大学生危机干预及预警系统[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2):137-139.

[4]吴雄熊.当代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2(2):14-15.

[5]茹宇飞.浅谈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J].教育教学论坛,2012(19):54-55.

篇5

论文关键词:人格教育,人格,人格心理学,心理健康

 

1.引言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及研究已取得大量的成果,但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及方法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1】。已有研究主要存在如下几个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健康人格教育的比重极小,很少从人格教育的角度入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2-3】;同时,少量相关的实证研究仅探讨了人格教育对心理健康的有效性,而没有提出有效的人格教育方法【4】;心理健康教育多从问题矫正或行为调适而非发展入手,积极干预措施不多【5-6】。本文作者在人格心理学教学和人格教育的实践中发现仅仅通过简单的知识讲授,人格教育的有效性非常有限,必须采用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才能使人格教育发挥出更大的功效。笔者曾使用两种不同的人格心理学教学方法,并且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效果。基于此素质教育论文,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检验两种不同人格教育方法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有什么样的不同影响,从而从人格教育的角度提出一种较为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本次实验采用整群随机取样的方法,选取了河南某高校07级和08级应用心理学专业两个心理学班级87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07级43人作为对照班级,08级44人作为实验班,共进行为期两个学期的实验研究。

2.2 研究工具

(1)大五人格量表采用周晖、邹泓根据“大五”人格结构编制的 “青少年人格五因素问卷”。包含五个维度,分别为外倾性、神经质、宜人性、责任心和开放

性。各维度和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介于0.73-0.85之间。

(2)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包括90个项目,共9个因素,包含比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能够较为准确地测查出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2.3 研究程序

2.3.1前测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分别采用大五人格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前测。

2.3.2 干预程序

针对对照班,采用传统的人格心理学教学模式,即根据教学大纲按部就班的讲授教材(人格心理学郑雪编),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记为主。

针对实验班,采用杨眉教授的健康人格心理学教学模型和教学方法。该模型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健康人格模型介绍+核心人格特质训练+调动学生的自我教育和体验论文开题报告。

健康人格模型介绍:向学生介绍西方人格心理学家的心理健康观,这些心理学家包括: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弗洛姆、艾里克森等。教学中,把这些人格心理学家的健康人格观提炼并介绍给学生,向学生提供一个视野非常宽泛的对比参照。 核心人格特质训练:在理论讲授之外,对学生的责任感、共情能力、自信心、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做专门的训练,以促进学生的知行统一。 调动学生的自我教育与体验:教学中遵循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和非指导式教学方法。尊重并信赖学生的自主性,相信学生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教学中,把团体咨询的技术用到课堂上,充分利用团体动力,如通过课前短讲、课堂讨论、提问、作业分享、小组活动以及注重此时此地的鼓励、支持与提倡情感表达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自己指导自己、自己教育自己的积极性。为提高学生知行统一的能力素质教育论文,课堂上安排了约2/5的操作训练内容,包括各种技能训练,训练中我们还常常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

2.3.3 后测

当学生学习完课程后,再使用大五人格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后测,作为干预后的数据。前后两次测量均采用统一的指导语,要求独立完成,问卷不记名。

2.4 分析方法

用SPSS13.0进行数据处理。

3 结果

3.1干预前后对照班和实验班大五人格各因子比较

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大五人格问卷上前测和后测上的得分情况及协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和传统教法相比,健康人格心理学教学模型和教学方法对学习者的人格特征是否有较大影响?我们以是不同的教学方法为分类变量,以前测大五人格问卷得分为协变量,以大五人格后测问卷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单变量单因素的协方差分析,考察不同教学模式和方法对学习者人格特征的影响。如表1所示,在干预进行之前,两班学习者在大五人格各因子上没有显著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对实验班和对照班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在外倾性和开放性因子上,对照班和实验班的前后测均没有显著差异,两班的后测也无显著差异。在神经质、责任心、宜人性因子上,对照班前后测存在显著差异(p < 0.05),实验班前后测存在极其显著差异(p < 0.01),两班的后测也存在极其显著差异(p < 0.01)。以上结果表明,和传统教法相比,健康人格心理学教学模型和教学方法对学习者的人格特征在一些方面有较大影响。

表1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大五人格问卷上前测和后测上的得分情况及协方差分析结果

对照班实验班

(N=43) t(N=44)t t

外倾性 前测 33.52±4.1334.13±6.34 4.23

后测34.22±5.24 4.17 33.27±4.55 5.643.25

神经质 前测 34.42±4.25 33.43±5.16 5.26

后测29.52±3.24 5.24* 23.19±4.25 4.58**6.47**

责任心 前测 36.71±6.2435.23±4.34 5.47

后测42.35±2.27 5.68* 48.53±6.26 6.27**4.35**

宜人性 前测 35.42±6.14 34.25±5.14 6.57

后测41.15±3.26 6.37* 47.33±4.24 5.46**4.39**

开放性 前测 41.42±4.3542.33±5.14 3.25

后测42.12±3.25 3.14 41.16±4.17 3.576.58

注:*:p<0.05素质教育论文,**:p<0.01;下同

3.2干预前后对照班和实验班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比较

表2实验班和对照班在症状自评量表上前测和后测上的得分情况及协方差分析结果

对照班实验班

(N=43) t(N=44)t t

躯 体 化 前测 1.51±0.231.54±0.34 4.21

后测 1.47±0.34 3.251.42±0.43 4.243.57

强迫前测 1.62±0.331.59±0.26 3.43

后测 1.54±0.35 3.651.47±0.35 6.244.65

人际敏感前测 1.72±0.131.64±0.33 5.13

后测 1.52±0.23 5.27*1.31±0.25 4.34**4.32**

抑郁 前测 1.63±0.271.67±0.25 5.13

后测 1.47±0.24 3.27*1.26±0.35 3.55**2.15**

焦虑 前测 1.59±0.331.62±0.233.13

后测 1.41±0.24 4.38*1.17±0.35 5.44**2.35**

敌对 前测 1.62±0.231.73±0.34 3.53

后测 1.49±0.24 3.15*1.27±0.35 4.24**2.65

恐怖 前测 1.52±0.131.55±0.31 2.27

后测 1.42±0.27 4.621.39±0.55 4.243.65

偏执 前测 1.54±0.331.51±0.24 5.21

后测 1.46±0.21 3.171.44±0.25 6.245.16

精神病性前测 1.55±0.131.57±0.27 5.24

后测 1.46±0.34 4.511.47±0.56 4.244.55

SCL-90总分 前测 37.52±11.1738.23±12.14 6.23

后测 28.22±8.44 4.17*23.227±9.65 5.64**5.26**

由表2可知,在干预进行之前,两班学习者在SCL—90的各因子上没有显著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则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在躯体化、强迫、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上,对照班和实验班的前后测均没有显著差异,两班的后测也无显著差异。在其他因子及SCL-90总分上,对照班前后测存在显著差异(p < 0.05),实验班前后测存在极其显著差异(p < 0.01),两班的后测也存在极其显著差异(p < 0.01)。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的授课方式的干预对于提高和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都有一定效果。但是,和传统教法相比,健康人格心理学教学模型和教学方法对学习者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更大。

4 讨论

4.1 两种人格教育方式都有助于健康人格的培养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学习了人格心理学课程后,在大五人格量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上的得分都发生了变化,心理健康水平较之学习之前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与提高。由此可以看出,人格学课程的学习确实能改变学生人格特征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说明从人格教育入手,通过开设人格心理学课程是完善学生人格和解除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建议各高校应重视人格心理学课程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中的作用,并将其纳入课程体系,向学生系统进行人格教育。

4.2两种人格教育模式的教育成效存在很大差异。

尽管两种不同的干预方式都有一定成效,但是,和传统教法相比素质教育论文,健康人格心理学教学模型和教学方法对学习者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更大,这说明新的教学模式更加科学、合理论文开题报告。即讲课、讨论、训练与作业分享合一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锻炼了他们的自主与开放精神,使他们降低了防御心理并学会了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同时,这种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对健康人格的欣赏与向往,使他们产生追求心理健康的需要和动机,也向学生提供了可供操作的培养健康人格特质的知识和方法,从而满足了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接纳、建立同一性的成长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有助于学生产生幸福感,从而促进其心理健康。

4.3 人格教育对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只能产生部分影响,而非全部。

研究结果表明,在大五人格方面,对照班和实验班的前后测在外倾性和开放性因子上均没有显著差异,在神经质、责任心、宜人性因子两班前后测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结果说明外倾性和开放性受先天因素的影响比较大,是人格中较稳定的成分,很难通过课程的干预有所改变,神经质虽然也有其生理基础的制约,但通过学习正确的情绪管理方法,依然会有显著改变。而责任心、宜人性因子主要是个体为人处事的特质,这两个方面通过后天环境的影响改变较为容易,因此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这两个方面也发生了显著改变。

在心理健康水平方面,对照班和实验班在躯体化、强迫、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上的前后测均没有显著差异,而两班在人际敏感性、敌对、焦虑、抑郁因子上前后测存在显著差异。躯体化属于生理方面的改变,强迫、恐怖、偏执则属于神经症性问题素质教育论文,精神病性则属于最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很少出现这三种心理问题,因此也就不存在改变的问题。而人际敏感性和敌对则属于应对人际关系时出现的问题,通过训练可以有所改变。焦虑、抑郁则属于不良情绪问题,通过训练掌握一定的情绪管理技巧,也会有所改变。

5 结论

5.1 人格教育有助于大学生人格健康人格的培养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但是,和传统教法相比,健康人格心理学教学模型和教学方法对学习者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更大

5.2 人格教育对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只能产生部分影响,而非全部。大五人格方面,对照班和实验班的前后测在外倾性和开放性因子上均没有显著差异,在神经质、责任心、宜人性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心理健康水平方面,对照班和实验班在躯体化、强迫、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上的前后测均没有显著差异,而在人际敏感性、敌对、焦虑、抑郁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

参考文献

[1]姚本先.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和展望.心理科学.2007年第2期.

[2]王秋英.心理教育课程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第5期.

[3]付建中.心理学课程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中的作用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年第9卷第5期.348-349.

[4]林澍峻.大学生健康人格模式的构建[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24(8):23-25.

[5]杨眉,等主编.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一种促进心理健康的模式.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6]杨眉:从人格教育入手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证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

篇6

【关键词】精神科实习;症状学;临床心理学培训;调查

中图分类号:R192.3,R749.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13)005-0350-07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相应的,对临床心理学专业人员的培训也逐渐进入系统化的阶段。在实际工作中,临床心理学家常常会遇到来访者表现出精神病症状,需进行转介的情况,如何对来访者进行观察以评估是否需要精神科医生的介入是非常重要的。若没有及时建议来访者接受精神科治疗,延误了病情,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临床心理学家不仅需要掌握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理论和技术还要掌握基本的精神科常识,以及积累与各类精神障碍病人接触的经验。

欧美各国在对临床心理学专业人员的培训上,均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学生不仅需要完成相应科目的学习,还要在医院、咨询中心等机构积累一定时长的临床实习经验。如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APA)则规定,学生必须在督导下积累1500 h以上的临床经验方可取得职业资格。学生通常是在大学的临床心理培训门诊,大学的心理咨询中心,APA指定的精神病医院,综合医院的心理科、精神科等机构完成这一要求的实践。澳大利亚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分会在对研究生的项目认证中,要求必须在课程作业期间对学生进行实习培训。硕士生要求1000 h的实习,而博士生要求1500 h。德国对于心理学的心理治疗师的培训分为理论部分、实践培训部分、临床实践部分、自我体验部分、其他理论学习及论文报告共5个部分。其中临床实践部分明确规定应包括精神病院工作600 h,占总培训时长的14.3%。

目前我国还没有明确的关于临床心理学专业人员接受精神科实习的培训规定。然而,我国精神科疾病的患病人数又是一个不能忽略的数量。一项针对我国四省63004人的抽样调查显示,1个月内任一精神障碍的患病率为17.5%(95%的置信区间为16.6—18.5),心境障碍的患病率为6.1%(5.7~6.6),焦虑障碍为5.6%(5.0~6.3)。如果临床心理专业人员对临床实践学习,尤其是对精神科疾病的实践经验缺乏,可能会导致在实践中存在不能及时甄别精神病症状或未能及时转介而延误治疗的情况。

在国外,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与精神科医生一样,是一个国家心理健康领域的主力军。例如在德国,从事心理治疗工作的心理学背景的心理治疗师占3/4之多,他们与精神科医生共同从事对各类精神障碍、心身疾病病人的治疗工作。而我国经过良好培训的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人员严重不足,迫切需要加强对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人才的培养。

从发达国家的专业人员培养情况看,我国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重点应放在对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研究生的培养上。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与专业人员注册系统的注册标准(2007)规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中应该包括心理针对临床或咨询心理学领域的实习(见注册标准2.08)等。对于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实习及接受督导的情况提出了具体规定。此外,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对注册实习机构(见注册标准4)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陈红等对22所高校本科生、研究生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培养课程及计划进行了研究,发现我国高校在此方面与国际发达国家对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研究生的培养存在明显差距。研究发现仅有21.4%的学校既包括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实习,也包括精神病学的实习;在实习时间方面的要求也很不一致,时间比较短或没有具体的时间要求等现象突出。在陈红等研究的学校中,许多是211重点大学,而全国众多的非重点大学的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和方案,可能情况更为参差不齐。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教研室参考国际发达国家的重要大学的情况,自2003年就开始制定对临床心理学专业硕士、博士的培养方案,至2009年共进行了4次修订。事实上,从1990年代开始,进入临床心理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都必须经历在北京大学或其他高校、中学等心理咨询或治疗中心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实习过程,并由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教研室的教师提供个体或集体督导。鉴于临床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尚缺乏精神病学的临床经验,这一手册规定临床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需具备至少240~320 h的精神科临床实践和学习经验。自2002年起,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系教研室每年利用假期安排临床心理学低年级研究生赴精神科实习,此后逐渐固定到北京市安定医院进行为期6—8周的精神科临床实践和学习。

由于目前国内尚没有针对临床心理学研究生进行精神科临床实习的相关研究,本文希望通过对近四年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系研究生进行赴精神科临床实习的情况进行总结,以探讨临床心理学研究生接受精神科实践学习的效果和影响,并为以后培训的改进提供依据,为国内相关培训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进入精神科实习的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专业方向的研究生,均学习过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引论、心理测量等与临床心理学相关的课程。

样本1:为客观评估精神科实习效果,本研究选取2009~2012年间接受安定医院精神科实习培训的研究生共37人作为研究对象,接受培训时的年龄21—28岁,平均年龄(23±1)岁,其中男生5人,女生32人。29人本科所学专业为心理学,2人为临床医学,另有6人所学专业分别为护理、新闻传播、社会工作、动物科学、公共事业管理和植物保护。除1人本科毕业后因考研耽搁1年外,其余均本科毕业后直接升入研究生阶段。在完成6~8周的临床实习后,所有受训者均参加精神病学理论知识考试。考试题目由安定医院精神科第1年住院医师考试题库抽取,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

同时选取2008年和2010年安定医院第1年住院医师共40人为对照组,均为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年龄24—28岁,平均年龄(26±1)岁,其中男生10人,女生30人。收集其在完成1年的临床实习后参加该考试的成绩作为对照组成绩。

样本203:为考察受训研究生对精神科实习培训的主观看法和感受,在2005—2012年间接受过安定医院精神科实习培训的人员中,选取36名受训者发放自编调查问卷,其中男生8人,女生28人,28人本科所学专业为心理学,2人为临床医学,另有6人所学专业分别为护理、新闻传播、社会工作、动物科学、公共事业管理和植物保护。受训者填写问卷时的年龄21—29岁,平均年龄(24±2)岁,参加培训时的年龄21—28岁,平均年龄(23±1)岁,至今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年限0—7年,平均工作年限为(1±2)年。

1.2实习培训内容

临床心理学研究生进行精神科实习的主要培训内容包括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两个部分,具体方案由本文第一作者根据北京安定医院临床精神病学的教学大纲结合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研究生的实习要求而总结制定。

理论培训部分主要涉及精神科症状学诊断、常见精神科疾病的介绍等;临床实践部分包括实习研究生在医生的指导下与病人直接接触,积累对精神疾病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症状学的了解等。研究生要先在具备精神科背景和心理治疗经验的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理论学习,随后被分入不同的病区,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临床访谈和学习,参与查房和案例讨论。理论培训部分的培训内容及要求见表1。

1.3工具

1.3.1精神病学考试题目

考试题目共包含100道选择题,所有题目均抽取自安定医院第1年住院医师期末考试题库,内容包括症状学、精神疾病的分类、表现、特点以及常见精神科药物的疗效和使用等。每题计1分,满分100分。

1.3.2自编精神科实习情况调查表

共包含19个条目,其中2个为开放性条目。条目1~13均为实习培训的大纲中所涉及的内容,包括精神病学理论知识、诊断标准和方法、对精神病人的访谈;条目14~17为心理评估、测量与心理治疗的应用等。调查问卷的条目的编制主要考虑临床心理学研究生在精神病医院实习涉及3大部分内容:精神病学基础知识,精神疾病的鉴别、诊断与精神科治疗,精神疾病的心理评估、测量与心理治疗。受训者根据自己对实习的看法和感受,对每条目进行1(完全没有收获或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工作完全没有帮助)~7(收获非常大或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工作帮助非常大)点计分。条目18和条目19为开放性条目,要求受训者补充其他收获和提出改进建议。

1.4统计方法

本研究为单因素组间设计,描述性统计指标包括平均值和标准差计算,采用独立样本£检验比较两组被试在精神科症状学基础知识考试上的得分差别。采用软件SPSS13.0完成。

2 结果

2.1精神病学理论考试成绩

精神病学理论考试临床心理学研究生(样本1)所得分数的范围为65~90分,平均得分(81±5),40名第1年住院医师得分范围为62—96分,平均得分(77±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2.38,P

2.2自编精神科实习情况调查表得分情况

对样本2在自编精神科实习情况调查表各条目得分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得分最高的3个条目是:“症状学相关知识”“精神疾病的精神科治疗原则”以及“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和特征”。得分最低的3个条目是“心理测量工具在精神科病人中的应用”“精神药物治疗后病程发展特点”以及“精神疾病的心理治疗方法”(表2)。’

对样本2在开放性条目上所填写内容进行整理,其中关于“其他收获”部分报告人次在3次以上的内容有“与病人直接接触,改变对精神科病人的偏见”以及“参与专家查房、案例讨论”。而关于“改进建议”部分,报告人次在3次以上的内容有“希望增加实习时间,接触更多科室”和“希望得到更多专家、医生的指导并参与案例讨论”等(表2)。

3 讨论

3.1培训的现况和改进

本研究结果显示,临床心理学研究生参加精神病学理论考试的成绩略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提示在接受了为期6—8周的精神科理论知识培训之后,临床心理学的研究生能够基本掌握精神病学基础知识,包括症状学、各主要精神障碍的症状和诊断标准等。而从主观问卷的调查结果来看,学生感到“收获最大”或“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工作帮助最大”的3个条目也正是“症状学相关知识”、“了解精神疾病的症状特点”以及“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和特征”,说明虽然培训内容偏重精神科基础知识而不是心理咨询的技巧,但是心理学系的研究生仍然感到有很大收获,其所掌握的精神科基础知识对他们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工作也有很大帮助。

以下分别从培训的日程安排、培训方式和教师选择3个方面详细讨论培训的现况和未来应考虑的改进。

首先,从培训的日程和内容设置来看,目前为期6~8周的培训基本能够实现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包括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两部分。从精神病学理论考试的结果来看,理论学习部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另外,主观问卷的结果显示研究生在精神病学理论知识、诊断标准和方法两个方面均感到收获很大。不过,主观问卷的结果也提示培训的安排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学生报告对于“访谈与心理治疗的应用”这一内容感到收获较小。一项对大学、精神科(精神病医院)以及综合医院的心理门诊负责人的研究发现,各机构负责人认为从事心理治疗的人员“具有扎实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职业能力非常重要。因此,在今后的培训中可以考虑加入精神科中的心理治疗应用这一方面的相关内容,具体应包括对精神科病人进行心理评估、心理测量、精神疾病的心理治疗原则和心理治疗方法等。

另外,在开放性条目上,许多学生报告希望能够增加实习时间,接触更多的科室和病人。故在今后的培训安排中,也可以考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延长实习时间。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注册系统的注册标准并未明确规定具体的实习时间的要求,是考虑到目前的国情。国外发达国家临床心理学学生的实习时间通常为1年,根据我国的情况,可考虑将精神科实习时间定为1~3个月;进行心理治疗或心理咨询的临床实习时间可以在3—6个月或更长时间。

其次,从培训的方式上来看,目前的培训采取理论与见习相结合的培训方式,而受训学生在精神科症状学测验中得到良好成绩和主观问卷的作答情况可以基本反映这一培训方式的适用性。通过理论的讲授可使学生形成精神疾病症状学的基本概念和思考问题的基本框架,而通过在病房中与患者的直接接触,则可以增加学生对精神疾病的感性认识。

最后,从教师的选择上来看,目前的培训选择既有精神科背景又有丰富的心理治疗经验的老师来带教,本文作者认为这一点对于保障培训效果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与患者的接触中,同时拥有精神科背景和心理治疗经验的老师也能够更好地解答同学们的困惑,分享针对精神科疾病的心理治疗经验,指导学生将心理学知识与精神科的诊断评估结合在一起,综合的理解问题。这也是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注册系统为什么规定注册实习机构中必须拥有已经注册的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督导师和心理师的原因。因此,在实习机构带教老师的选择上,应选择同时具有精神科背景和心理治疗经验的老师以保障培训的效果。

3.2培训的意义

目前心理治疗与咨询专业人员的数量与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相比,所占比例太少。而且这些心理治疗与咨询从业人员受训背景也存在较大差异,存在只学习过临床心理学相关知识而缺乏其他必要实践培训就直接从事临床或服务工作,或直接将所从事的精神健康或心理健康工作冠以临床心理的名义从事临床治疗的情况。如果按照西方发达国家的比例来推算,我国需要约86万心理治疗与咨询专业人员。而这个理想状态目前还难以实现,心理咨询治疗领域专业人员的缺口仍然很大。

我国特有的羞耻感文化往往衍生出病耻感,许多病人及其家人在羞耻的情绪影响下迟迟不肯到精神病专科医院就诊,其中一部分人则有可能转而到心理咨询门诊来寻求帮助。这就需要临床心理学专业工作者具备一定的精神科症状学常识。因此,规范而系统的精神科临床实习就显得尤为重要,有助于提高临床心理学研究生对精神科疾病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其与病人直接接触的经验,提高临床实践的胜任力。

4 未来研究方向

篇7

一、专业理论知识

(一)基本理论知识

全面掌握神经病学知识和理论,深入了解神经解剖学、临床神经生理学、临床神经病例学及临床神经电生理学(包括脑电图,在有条件的单位工作者,还包括肌电图及诱发电位);掌握颅内血流生理及病例生理学,神经影像学(包括头颅及脊柱X线平片、脑血管造影及CT)的基本理论,在有条件的医院工作者,还须掌握MRI有关技能;掌握神经系统症状学(包括头面痛、惊阙、瘫痪、颅内压增高、不自主运动、共济失调、复视、肢体痛、失语、昏迷)的理论、机电及鉴别诊断;掌握神经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掌握精神病学、小儿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老年神经病学、心脏病学及呼吸内科学、内分泌学与神经病学有关的基本知识。

(二)相关理论知识

1、掌握神经生物化学、神经免疫学、神经流行病学、神经遗传学的基本理论。

2、掌握眼科、耳鼻喉科及骨科与神经系统疾病有关的理论知识。

(三)学识水平

广泛阅读专业期刊;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

1、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病房及门诊)部少于40周。

2、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对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包括:脑血管疾病、癫痫、脱髓鞘疾病、变性病、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周围神经病、肌瘤、遗传代谢性神经系统疾病一级椎体外疾病)的诊断、治疗机预防等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对常见症状(包括:头面痛、眩晕、瘫痪、感觉障碍、惊阙、痴呆、晕阙、昏迷)有深入的认识并能作出正确地分型或病因诊断;对神经内科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等方面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能承担院内会诊,能承担神经内科二线值班、门诊咨询等工作;有一定的病房、门诊医疗组织、管理的能力。

3、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熟练掌握神经系统各部位(包括:大脑半球、丘脑及小丘脑、脑干、脊髓、周围神经)综合症至少30个。对其它系统疾病的神经系统合并症(包括:肝性脑病、门脉性脑病、肾性脑病、透析性病、瘤性神经系合并症、心肺功能障碍的神经系统合并症)有深入的了解。担任神经内科主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诊治本专科病人至少300例,主管或负责主治的病例确诊符合率、治愈或有效率、抢救成功率等医疗技术达到本地区先进水平。

(二)教学

具有指导下级医师、进修医师或协助指导研究生临床工作的能力;能主持门诊病例及病房查房讨论;每年为下级医师、进修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2次;有带教2名住院医师或协助指导1名研究生的经历。

(三)科研

掌握科研选题、课题设计及研究方法;能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课题,开展科研工作,并进行课题总结,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2篇第一作者的论文,在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省级省以上学术会议的大会上报告。

主任医师

一、专业理论知识

(一)基本理论知识

在副主任医师所具备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深入系统地掌握神经病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并对本专业某一领域有所专长。

(二)相关理论知识

在达到所规定的神经内科专业副主任医师水平的基础上,熟悉与其专业相关学科的新进展

(三)学识水平

广泛阅读国内外专业期刊,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与科学研究。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

(一)医疗

1、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35周。

2、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在神经内科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正确、熟练地组织、指导、抢救、治疗专科危重病人,有解决疑难病及复杂技术问题的能力;能承担院内外疑难复杂病例会诊;对本专业临床工作具备全面的组织管理能力。

3、应承担的技术工作机工作量:

担任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每年诊治神经内科病人至少150例,其中疑难危重病例不少于40%,医疗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二)教学

具有培养本专业中、高级专门人才的能力;有良好的教学组织和领导能力;每年为下级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3次;有培养主治医师或协助培养研究生至少1名的经历。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11月入住ICU的心外术后患者70例,按入科编号排序,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平均年龄(65.0±1.2)岁;对照组35例,男17例,女18例,平均年龄(64.7±1.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入选标准: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或家属同意);年龄≥18周岁,择期手术患者;术前言语正常,具备一定的读写能力;经静脉和/或吸入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体外循环时间100~250 min;术后生命体征稳定、处于恢复期;排除标准:既往无精神障碍病史和家族史;术前肝肾功能指标无明显异常;入住ICU时间≥48 h;既往或目前有精神疾病和/或意识障碍者;入组后ICU住院时间超过2周;研究中患者放弃治疗或死亡。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在ICU常规监护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以下护理措施:(1)了解患者入院时的一般资料,并向患者详细介绍ICU的环境、设施设备、陪护制度及所采取的治疗措施等。(2)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包括血压、呼吸、心律、脉搏、体温、中心静脉压、有创动脉压力等,在做好护理常规的同时,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被动训练逐步转向主动训练,鼓励患者自主训练。(3)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可以鼓励患者进行行为治疗,如洗漱、穿衣、进食等活动,鼓励其主动活动头部及四肢,自主观察周围环境。排除标准:既往或目前有精神疾病和/或意识障碍者;入组后ICU住院时间超过2周;研究专业提供论文写作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中患者放弃治疗或死亡。

1.2.2 干预组 (1)成立集束干预小组。由ICU护理人员组成干预小组,并对她们进行培训,内容集中于对ICU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的评估,旨在提高护士对于谵妄知识和观念的掌握,增加护士对谵妄评估的阳性率,同时将1~3名具备ICU资质的医师纳入干预小组内,目的在于指导镇痛药物的正确使用。(2)术前访视,首先了解患者一般资料,之后以画册形式向患者介绍ICU的环境、限制探视的必要性、监护设备、术后麻醉苏醒过程、使用保护性约束的必要性、如何床上排便等相关知识,使患者及家属对ICU/CCU有初步认识,有助于缓解术前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3)利用CAM-ICU(中文版ICU意识混乱的评估方法)评价患者精神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条症状:①急性发作或反复波动;②注意力不集中;③思维混乱;④意识变化程度(完全清醒以外的任何意识状态如警醒、嗜睡等)。符合①+②或③或④可判定为谵妄,如患者诊断为谵妄且在出ICU前经CAM-ICU再次评估①、②、③或④消失,可视为谵妄好转。按CAM-ICU判断是否出现谵妄,若没有出现,每6小时在用CAM-ICU进行评估,若出现谵妄,随后每3小时再次评估[3-6]。(4)识别ICU谵妄危险因素,利用术前采集的患者一般资料,对高危因素和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早期识别出心外术后ICU谵妄的高危患者。(5)促使睡眠一觉醒周期的正常化。干预小组成员要每日记录患者日常和夜间睡眠时间段和持续时间,实施睡眠限制措施。尽量降低科室噪音,夜间尽量关灯,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种仪器的警报声,交谈和走路保持轻声,夜间声音控制在40分贝以下。(6)按需镇痛,确保用药安全。正确评估患者疼痛的部位、程度等,避免应用苯二氮卓药物、卡巴拉丁等。具有尖端扭转性室速较大风险者应避免应用抗精神病类药物。可以采用非药物方法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如收录音机、音乐等信息疗法。(7)早期功能恢复锻炼,在患者清醒合作的前提下,尽量避免使用约束带,减少患者裸露的时间和次数,协助并促进患者有效咳痰,指导患者床上肢体功能锻炼。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治疗后谵妄发生率、ICU治疗时间、总住院日、28 d生存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的谵妄发生率降低、ICU治疗时间与总住院日缩短、28 d生存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集束化干预(Bundles of Care)是近年来护理学界涌现出的新型护理理念,也可称为“捆绑式治疗”,是指一种基于循证医学基础上的一系列相关治疗及护理措施的综合体,可以用来处理很多临床上一般方法难以处理的疾病。

行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由于术中需要阻断血流影响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容易发生血流动力不稳定,通常行心脏外科手术后,需将患者转入ICU病房监测生命体征、饮 食、并发症等。据相关文献报道,心外科手术后,患者发生谵妄的几率很高[13-14]。谵妄是一种急性可逆性的精神紊乱综合征,临床学界定义谵妄为思维混乱、注意力转移、常出现幻觉、错觉、定向力紊乱及意识障碍、精神活动亢进、行为异常、睡眠觉醒周期紊乱和情绪波动综合征。本院通过给予干预组集束化护理,观察干预组和对照组谵妄的发生例数、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研究集束化护理对心外科ICU谵妄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谵妄的发生例数、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出ICU谵妄例数均低于对照组,而28 d时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了集束干预策略能够明显降低心外术后患者ICU谵妄的发生率,同时在发生谵妄的患者中行集束化护理策略也能提高谵妄的缓解率;同时可以减少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在ICU治疗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28 d生存率。另外,本研究采用APACHEⅡ评分来评价谵妄和全身情况的改善程度,发现干预组入ICU 3 d和出ICU时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入院ICU当时,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笔者对谵妄的相关评估结果一致,这说明APACHEⅡ评分作为一种疾病严重程度的评分标准,对预测ICU谵妄的预后具有很好的评估价值。

综上所述,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心外术后患者ICU谵妄,是一种有效的护理干预手段,也是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预后的结构化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但是,其影响谵妄发生率和缓解率的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阐明,另外,随访时间过短也限制了本研究的精确性,这些都是笔者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专业提供论文写作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文献

.American Journal of Critical Care,2012,21(1):el.

[2] 周新红,张文德,吴勤奋, 等.手术后并发谵妄18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0,7(3):47-48.

[3]冯洁惠,高春华,徐建宁.集束化护理应用于机械通气镇痛镇静患者的效果评价[J].中国护理杂志,2012,12(7):599-601.

篇9

论文关键词:产后抑郁症,病因,护理

 

产后抑郁症也叫产后忧郁症,是妇女在生产孩子之后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造成的抑郁症,症状有紧张、疑虑、内疚、恐惧等,极少数严重的会有绝望、离家出走、伤害孩子或自杀的想法和行动。产后抑郁症是抑郁症的一种,是孕妇分娩后的常见病症之一,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多发生在生产后的1个月~1年内。它不仅影响产妇及婴儿健康,而且影响到婚姻、家庭和社会。目前我国产后抑郁症发病率约为17%。现将初产妇产后抑郁症临床表现、发病原因以及干预措施分析如下。

1 产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

产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与一般抑郁症相同,其显著特征是产妇情绪低落,呈心理功能下降或社会功能受损的消极情绪状态,持续时间较长。其主要表现为:(1)常感到心情压抑、沮丧、情感淡漠;(2)自我评价较低,自暴自弃、自责、自罪,或对身边的人充满敌意、戒心,与家人关系不协调;(3)创造性思维受损;(4)对生活时常缺乏信心,觉得生活无意义,表现为厌食、睡眠障碍、易疲倦;重者甚至绝望,出现自杀或杀婴倾向,有时陷于错乱或昏睡状态。

2 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原因

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与生理、心理、社会等三大因素密切相关。具体来说:(1)生理因素的影响:首先是内分泌因素的影响。在妊娠分娩过程中,体内内分泌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产后24 h内,体内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生物学基础。其次是遗传因素。有精神病家族史病因,特别是有家族抑郁症病史的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病率高。(2)心理因素的影响:首先是妊娠期因素。研究表明,孕期的负性生活事件越多,产妇患抑郁症的可能性越大:负性生活事件包括失业、生病、先兆流产等,是促发抑郁的重要诱因[1]。其次是畏惧母亲角色。大多数产妇都是第一次做母亲,对母亲角色缺乏认同,对自己的母亲角色产生冲突和适应不良,无法克服做母亲的压力。(3)社会因素的影响:首先是分娩结局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孕妇对不同的分娩方式存在不同的担忧,剖宫产和自然分娩相比较,剖宫产对心理影响较大。同时不良的分娩结局,如死胎、死产、畸形儿及产妇家庭对婴儿性别的反感等,是产后抑郁症的诱发因素。其次传统习惯的影响。我国的传统习惯是在分娩后要在家中休养1个月,这1个月内不允许看书、看报、看电视,不允许出门,甚至不允许下床。这样产妇与他人交流的机会减少,生活范围一下子缩小,犹如被禁闭一样。这将使产妇产生厌烦、烦躁、易激惹的不良情绪反应,也易诱发产后抑郁。再次家庭氛围的影响。缺乏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与帮助,特别是来自丈夫和长辈的帮助,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3 产后抑郁症的护理措施

产后抑郁症不仅影响产妇健康,对婴儿也有影响,所以对产后抑郁症应给予重视。针对产后抑郁症的病因,笔者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初产妇的保健护理工作。

3.1 应加强对孕妇围产期保健,帮助她们在生理和心理上做好准备,使其安全渡过围生期研究表明,产妇对自身健康状态的认识及分娩知识的了解与产后抑郁症发生有关。在妊娠早期,护理人员可以向孕妇提供现阶段母儿的生理、生长发育的变化和相应保健措施;在妊娠晚期,可以向产妇提供与分娩有关的知识,帮助产妇了解分娩过程;在分娩期,医护人员应严密观察产程的进展,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积极处理异常情况,分散产妇的注意力,设法减轻分娩的疼痛,消除不良的躯体和精神刺激。

3.2 适时实施心理护理 保证良好的家庭、社会氛围,积极开展孕产妇的心理卫生保健,了解孕产妇的心理状态、个性特征、既往病史,尤其是分娩前后心理状态的变化,根据不同的情况,运用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知识,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解除致病的心理因素,减轻心理负担病因,增强自信心。同时,运用语言交流技巧,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可以运用暗示、引导、制造温馨气氛等技巧,增进夫妻、婆媳关系,促使家人尤其是丈夫经常关心安抚孕产妇,让孕产妇时刻感到家庭的温暖,消除焦虑、抑郁情绪,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3.3 关注产褥早期产妇身心变化,及时处理先兆症状 产后1周是产后忧郁的高发期,产后6周是产后抑郁症的高发期[2]。所以,应创造一个轻松和谐而又温馨的产后休养环境。针对产妇产后心理脆弱、易受暗示影响和依赖性强的特点,医护人员要尊重产妇,态度和蔼热情,细心关怀,提高产妇喂养和照顾婴儿的自信心,减轻产妇的心理负担。

总之,产后抑郁症不仅影响产妇、婴儿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着婚姻、家庭和社会,因此,对产妇产后抑郁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干预,全员动员关注孕产妇的生理、心理状态的变化,以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齐玉梅,王生锋;产后抑郁症的病因及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5年15期

2、黄健桃;;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因素和预防措施[J];医药世界;2006年09期

篇10

关键词 自我妨碍 成就目标 心理健康

A Study on the Correlation Dependence of the College Academic

Self-handicapping, Achievement Goal and Mental Health

CUI Wei

(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Nanjing, Jiangsu 210046)

Abstract This research mainly focused on the correlation dependence of the college academic self-handicapping and the achievement goal, the psychologically health. This research is going to realize the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cademic self-handicapping, to testify whether this conclusion of academic self-handicapping from foreign countries could get universe meaning among different kinds of culture. The research has got 128 college students for subjects by the method of scale, which is designed for uncove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handicapping and goal orientation and the psychologically health. The result has demonstrated that: The self-handicapping and the evasion achieving-goal are related, with grasp achievement goal the inverse correlation whil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elf-handicapping and the approaching achievement goal is not significant. When it comes to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elf-handicapping and the psychologically health, it is significant in 9 items of SCL-90 except the factor hostility.

Key words self-handicapping; goal-orientation; psychologically-health

1 自我妨碍、成就动机、心理健康等概念的研究渊源

1.1 自我妨碍的研究背景

Berglas 和Jones最早将自我妨碍定义为“在行为情境中,个体为回避或降低不佳表现带来的负面影响而采取的一切能增大将失败原因外化机会的行动和选择。”①这些策略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行动式妨碍, 如酗酒、减少练习的时间等个体为了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归因而事先采取的行为策略;二是自陈式妨碍, 如紧张、焦虑,身体不适等个体在任务前,主动声称有影响自己发挥水平的因素存在。②

1.2 成就目标的研究

掌握目标取向和成绩目标取向是传统的成就目标理论认可的两种主要目标取向,掌握目标取向的学生重在学习、理解,成绩目标取向的学生重视与别人比较,想优于他人。③

近来有人提出加入掌握―回避的维度,形成掌握―趋近目标、掌握―回避目标、成绩―趋近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的2*2成就目标体系。④有研究表明,不适应的学习模式和成绩回避目标相联系,然而,如果排除成绩目标中的“回避”成分,聚集于“趋近”成分的成绩目标,不适应学习模式会不会由成绩―趋近目标导致尚不明朗,而近期有研究发现成绩―趋近目标比掌握目标对成绩效果更佳,而成绩―回避目标对成绩无正向作用,指出全面地研究成就目标与成绩之间的关系仍是必要的,并注意考虑情境、成就任务等的特征。⑤

一般来说,测量成就目标,可以采用Elliot & Church(1997)编制的“成就目标问卷”。

1.3 自我妨碍与成就目标的相关研究

前人有不少研究结论显示,学生使用学业自我妨碍策略与个人成绩目标和成绩目标结构有关,国外有研究也发现,教师报告的成绩目标,学生知觉到的成绩目标导向,均预测了自我妨碍策略的使用,且无论个人目标如何,老师的目标导向都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⑥

后来引申开的研究又得出了新结论:个体的实证性目标不能积极预测自我妨碍,同时个体的成绩目标却可以积极预测自我妨碍,个体任务目标则能对自我妨碍进行消极预测,成绩目标结构可以积极地预测自我妨碍,同时独立于个体目标的任务目标结构能够消极预测目标结构,另外,无论任务目标如何,成绩回避程度低的学生,比成绩回避性程度高的学生,更不倾向于使用自我妨碍策略,低程度成绩回避性目标与高任务性目标的学生比两种目标都低的学生更倾向于较少使用自我妨碍策略。⑦

1.4 心理健康的研究及其与自我妨碍的相关研究

心理健康的界定,可以有两种理解,第一种,指的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与积极的社会功能。而第二种,则是心理的健康状况,可以是正向也可以是负向。本研究取的是后一种意思。而心理健康的研究,即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成为热点。就国内而言,近十年来仅心理健康研究的文献就几千篇之多,而冠以心理健康的教材、读物、专著和论文集更是林林总总。

但是自我妨碍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国内外资料很少,一般研究的是归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而正如李晓东教授所说的“自我妨碍是归因的基础,而不是归因的本身 ”。归因作为自我妨碍与心理健康的中介而发挥作用,但是自我妨碍与心理健康的直接关系仍然值得研究。

心理健康状况的测量可以使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和过程

以南京财经大学4个随机抽取的班级的同学为被试。共发放问卷128份,废卷17份,共111份有效问卷,其中男生35人,女生76人;大二39人,大三34人,大四28人。

2.2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测量工具合成了三份问卷:

(1)自我妨碍问卷。采用了SHS自我妨碍量表,1984年由Rhodewalt编制,用来检查个体的自我妨碍趋势,含25 个项目(8 个项目反向记分),5 级记分,自我妨碍的特质越明显得分越高,国外运用广泛。相关的研究显示,量表信效度良好:1990年报告的内部一致性系数0.79,一个月后的重测信度为0.74;2002年报告的内部一致性系数0.76;2003年报告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2。

(2)成就目标定向问卷。采用1997年彻奇编制的成就目标问卷,有掌握目标、成绩接近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三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6个项目。2003年报告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7(趋近型成绩目标)、0.89(回避型成绩目标)、0.89(掌握目标)。

(3)心理健康问卷SCL-90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症状自评量表(王征宇修订,1984),共90 个题目。量表包括10 个症状因子,它们是:躯体化(F1)、强迫症状(F2)、人际关系敏感(F3)、抑郁(F4)、焦虑(F5)、敌对(F6)、恐怖(F7)、偏执(F8) 、精神病性(F9)、其他(F10)。

统计处理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

3 结果

3.1 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与成就目标的相关

经统计分析,可以看出趋近型成就目标与自我妨碍没有表现出显著相关,而回避型成就目标与自我妨碍表现出显著正相关,同时掌握目标与自我妨碍呈负相关显著。结果如表1所示。

3.2 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与心理健康的相关

经统计分析,自我妨碍与心理健康的十个维度中,与除敌对之外的所有其他九项维度相关显著。躯体化维度相关最高,达到0.463,抑郁维度的相关也达到0.435,其余强迫、人际敏感和其他维度均在0.4以上,而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则在0.3至0.4之间。

表1 自我妨碍与成就目标三个维度的相关

**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2-tailed).

3.3 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的年级与性别差异

对不同性别和年级的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的差异进行了检验,并对自我妨碍因素进行了3(年级)x 2(性别)的被试间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性别和年级的都没有表现出显著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

4 讨论

4.1 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与成就目标的关系

结果显示,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与成就目标三个维度的关系不尽相同,与趋近型成绩目标没有显示显著相关,与回避型成绩目标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掌握目标的负相关显著。这个结果与已有研究的结论相似。因此回避型成就目标和掌握目标对大学生的学业自我妨碍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基于先前的许多研究,这两种成就目标与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的预测作用几乎可以确定。不过对于趋近弄成就目标来说,与前人研究相似,未能发现与学业自我妨碍有显著相关,还是需要进一步考量的。

4.2 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结果显示,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与心理健康关系十分密切,除了与敌对这一个子项目没有显著相关外,与其他九项均有显著的相关。这说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他们学业自我妨碍还是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的。

而本研究的结论是大学生的学业自我妨碍,与SCL-90中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包括睡眠、饮食、死亡观念、自杀观念)这九项都有显著的相关,这样的结论应该来说还是很能够引起重视的。对于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诸如抑郁和偏执等情况,还是有很大的解释意义的。

正如之前很多研究归因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提出的那样,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影响到心理健康状况,从而可以进行归因训练来改善这种状况。自我妨碍本与归因关系密切,类似地,我们也许也可以通过对自我妨碍状态的觉察和修正,影响到我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4.3 性别和年级与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的关系

在性别变量中,学业自我妨碍的男女差异不显著,在年级变量中,二、三、四年级的差异也都不显著。国外有研究表明自我妨碍策略的使用存在性别差异,而国内有研究表明自我妨碍策略的使用却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本研究中性别变量的研究结果,与国内研究者的研究结果相似,说明不论男生和女生,在使用自我妨碍策略方面是没有差异的,不管性别如何,都不能预测是否比异性更可能使用该策略;而关于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年级差异的研究,此前未见,没有前人数据可供参考,只有一些研究做出中学生高低年级是有差异的,高中用学业自我妨碍用得比初中多,而初二、初三用得比初一多。这次研究,并未发现这三个年级的大学生在使用自我妨碍策略方面有显著差异。

注释

① 肖丹华.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与自我效能、成就动机、成就目标定向的关系研究.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② 李春方.中学生的学业自我妨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③ 杨秀君.国外成就目标研究的新进展.心理科学,2007.16(4):78-81.

④ 杨秀文.大学生自我妨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⑤ 钱淑红.自我效能、考试焦虑对自我妨碍影响的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