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思想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5 10:29: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伦理学思想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伦理学思想论文

篇1

思想实验研究方法在这里所体现出的一个很好的功用,就是它能够通过程序设计和思维推理得出悖论,即“伦理困境”,从而通过“伦理困境”指出某一伦理理论所存在的缺陷和弊端,如电车难题就是针对功利主义的理论缺口而提出的。这些缺陷和弊端揭示了理论与实践不能够一一对应的地方,对这些偏差之处进行反思平衡,有利于理论的检验和修正。这种方法在批判性的维度上有一定意义,但却缺乏建设性维度上的指导,即对“伦理困境”问题本身并没有给出一种深刻的解读和建设性的分析思路,最后的结果只是将我们引入几种理论的矛盾争论之中,陷入非此即彼的理论抉择。以电车难题为例,这一思想实验通过合乎逻辑的思维推理最终得出了几种伦理理论的相互矛盾,也就是“功利主义”与“义务论”的矛盾,这种矛盾会引导我们这样解释人们的选择:如果在最开始的情境下选择转动方向盘以1个人的生命换取5个人的生命,那么就是“功利主义”(大多数人都会这样选择),相反则是“义务论”;而在第二种新设定的情况下大多数人却没有选择将桥上的胖子推下去以1个人的生命换取5个人的生命,这时大多数人又导向了“义务论”。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个结果恰恰说明多数人在进行行为选择时并非完全出自于一个事先预设的“理论指导”,而是出自于一种基于实际情况并包含理智、情感和欲望综合考虑在内的整体性判断。如果我们出于电车难题思想实验的困惑而苦苦思考究竟应该选择“功利主义”还是“义务论”,我们的思维其实已经被这两种理论所限制。理论的分歧并没有真正深入探讨并解释一个行动者发出行动的原因和实质,我们难道是因为知道什么是功利主义、什么是义务论后再命令自己要遵循该理论而作出行为选择的吗?一个简单的伦理理论足以构成我们行为的全部理由吗?如果一个规范的伦理理论足以指导我们所有的行为,那么为什么大多数人在前后两种情境下作出了理论不一致的选择?在这里,思想实验研究方法有效地指出了功利主义的理论缺陷,也把我们带入了更大的困惑之中。

二、思想实验方法在伦理学中应用的局限性

(一)知识论话语的限制

思想实验”这一研究方法通过假想的程序设计和合乎逻辑的思维推理引出问题并得出悖论,这种研究方法背后所展现的思维方式(假想实验、逻辑推理、归谬反证等)是以知识论话语为背景的,而伦理学具有实践性质,诉诸于价值领域的探讨,知识论的思维取向与伦理学的价值论视野并不能够得到很好的结合。“电车难题”这一伦理学思想实验中设计者试图引出“功利主义”和“义务论”这两种伦理理论的矛盾冲突,从而使我们陷入到一种理论选择的困境中,这个困境实质上是一种知识论思维的限制,即认为我们必须在一种具有普遍必然性的规范化理论指导下才能够发出确切的行为,从而试图去引发构建一种没有漏洞的理论以确保知识的可靠性。然而,从一个更大的价值论和存在论的视角来看,我们发出一个行为首先是基于具体的实际情境,基于对生活世界自身的价值和意义理解来进行一个综合的判断,而不是出于某一固定理论规范的预先指导,如果想要把这一理论通过逻辑论证普遍化、必然化,就更加不符合价值探讨的思路了。

(二)实验与实际的差异

“思想实验”本质上是一种假想实验,理论上的设想与实际生活的实践存在着一定的距离,理论上所表达出的立场也并不能够蕴含生活实践的全部价值。思维假设中的场景和我们实践生活中的场景具有不同的性质:对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而言,我们常常是被动的,因为实际中的问题往往会随时随地发生而并不跟从于我们的主观设想,每一个具体的环境和情境都是随机的。然而,对于思想实验中的问题,我们的出发意图是主动的,即这种假想是特定的、尤其是针对某种理论来建构和设计的。由此多数思想实验针对某一理论观点进行批判和反驳,是一种从观点出发的思路,而不是从问题出发再到观点的思路,理论如果先入为主,这种特定的预先指向性并不利于整个问题的研究进程。伦理学问题的实践性质决定了研究方法需要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而不是简单的理论内部之争。

(三)行为与行动者分离

随着近代科学的兴起以及随之而来的现代哲学的深刻变革,在现代性的语境之下,伦理学话语也发生了转变,越来越脱离“关怀伦理”而转向“操作伦理”,从以探讨“德性”为主的美德伦理学转向以探讨“行为正当性”为主的功利主义、义务论等主流伦理学说,从一种以“行动者”为中心的德性诉求转向了以“行为”为中心的分析和论证,这也就导致了德性与规范、行动者与行为的分离,用斯托克的比喻来说就是现代道德哲学的“精神分裂症”。而大多数的思想实验研究方法也是在这样的话语转向下应运而生的,马赫作为第二代实证主义的代表,在其《认识与谬误》一书中第十一章以“论思想实验”为题展开论述,这一般被认为是思想实验最早作为一种正规的学术研究方法出现并被应用,可见这一研究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带有科学主义和行为主义的色彩,是话语转向的一种表现。在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时代,人们关注以行动者为中心的德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所要考察和评判的不仅仅是一个行为本身,而是包括发出这个行为的行动者,“对每个人来说,适合他的品质的那种实现活动最值得欲求。”一个人在生活实践中获得优良的德性与他做出合乎德性的行为是一致的,成为好人与做好事可以是内在统一的,行动者作为一个本体概念蕴含着德性、规范和幸福本身。而现代伦理理论的代表功利主义和义务论所关注的则是行为自身的合理性,无论行动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只要他的行为选择符合规范,就是可以被接受的,即“人们只是为了确定何种行为是达到这种善的正当(正确)手段而追求关于目的的知识。”“行为中心”的理论追求“好的行为”,而“行为者中心”的思路则朝向“好人”、“好生活”这样更大的图景。如果我们把伦理学中“电车难题”这一思想实验所得出的悖论放置在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时代,也许并不会符合那样一种话语体系,是否转动方向盘和是否把桥上的胖子推下去这些行为选择并不意味着某人是一个功利主义者或义务论者,而很可能是反映了某人拥有某种德性。并且,出于一种德性也许并不妨碍他在前后不同的情境下做出看似矛盾的行为选择。例如在第一种情境下他选择转动方向盘以一救五,这说明他具有衡量并珍爱生命的意识,在第二种情境下他没有选择将桥上的胖子推下去,则意味着他拥有怜悯之心,而前后这两种德性是不会相互矛盾的,即便他在行为上作出了看似矛盾的选择,却依然可以用他自身(行动者)的德性来合理解释。如果从这样一个伦理视角重新审视“电车难题”的话,那么这个困境的解答也就不单单是某种悖论或几种理论的内在纠纷了。思想实验方法在伦理学中被应用时,多以行为本身是否合理的反问方式来针对某种理论进行质疑和反驳,在这一方面反映出这种研究方法的话语局限,并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伦理话语的完整性,从伦理学整体的历史变迁上来看,并不能很好地涵盖所有的伦理学话语和评价方式。

三、结语

篇2

(一)行动导向法的形成和基本概念行动导向理论起源于德国。1974年,德国社会教育学家梅腾斯(Mertens)提出“关键能力”的概念,即那些与一定的专业技能不直接相关的知识、能力和技能。劳尔—恩斯特主张将职业行动作为教育目标,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典型职业问题和应对典型职业环境,并综合应用有关知识技能。为此,需要通过职业教育获得跨专业的能力。1995年德国颁布的职业教育大纲计划明确指出,学习领域面向职业任务与行动过程,学生们需要与行动和情境相关的独立学习活动。行动导向教学侧重传授给学生导向型知识,让学生系统地行动思考,并解决典型的工作任务。由此,行动导向教学法从学术理论层面逐步上升为职业教育国家政策。行动导向教学法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产生学习成果的策略与理念。它在教学形式上由传统的以“老师教”为主转变为以“学生学和做”为主,由一系列的具体教学方法组成,包括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现场辩论法、媒体展示法等。

(二)行动导向法的特征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单向灌输为主,教师和教材是权威,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教师传送的知识,这种学习方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与此大相径庭,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1.以学生的学习行动为主。实施行动导向,教师不用在课堂上由始至终极力地展示其学识和理论功底,而是把主要工作放在课前的教学活动设计上,根据教学大纲的目标和内容,设计出尽可能让学生参与的活动。教师在课堂上简单介绍教学目标、内容和活动方式之后,把课堂的中心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通过行动探索学习新的知识;教师退居幕后,提供咨询和辅助服务;对于遇到困难的学生,引导其他学生对其进行帮助,如仍有疑问,则由教师进行答疑解惑。

2.注重学习行动的合作性。企业选拔人才十分重视考察劳动者的团队合作能力,因此,职业院校要加强对学生沟通协调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通过团队分工合作的方式完成工作任务,如此培养出来的人才方能受到企业的欢迎。行动导向法提倡采用分组进行项目工作或案例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逐步形成主动与人交流、沟通、合作的习惯,迅速融入小组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氛围当中。

3.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行动导向的教学环节中,学生要主动获取新知识和新技能才能达成任务目标,获得考核成绩。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去图书馆借阅书籍、与同学交流或主动向师长请教等方式进行学习。这种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对于学生是终身受用的。

二、行动导向法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重要意义

1.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的局限性需要行动导向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内容极富政治性和理论性,学生缺乏阅读和学习的兴趣。这就需要改进教学方法,把理论知识转化为易被学生接受的行动,通过参加活动体现个体的自我价值,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主动获取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2.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统教学方法需要改革。传统的理论课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听课;老师制定严格的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学生被动地适应老师,失去了学习的好奇心和自主性,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活动常常局限于教室和课堂,学生鲜有机会参与教学活动。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需将人数众多的学生分解成若干小组,将学习活动延伸到课后和校园内外,有更多的机会使用现代化的学习工具,提高学习效果。此外,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课外实践活动被安排到寒暑假进行,此时教师因正在休假,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不能予以指导和监督,学生往往草草应付,甚至抄袭他人的实践报告。行动导向教学法要求教师全程督促和指导实践活动,减少了学生抄袭或应付了事的现象,较好地发挥了实践教学的作用。

3.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统考核方法需要改进。思想政治课为考查课,传统的考核方法是平时成绩+课后作业+期末考试=期评成绩。多数高职院校考虑到学生的应试能力较差,将此课程的期末考试设置为开卷答题。教师平时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完成理论课的讲授后,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期末开卷考试,再加上平时成绩和课后学生或写或抄的心得体会、实践报告,得出期末成绩。如此,教学实效难以从成绩中体现,既助长了学生的惰性,也不利于教师从考核结果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升教学技能。行动导向教学法将考核模式设置为平时成绩+实践成果+理论课考试=期评成绩。教师采用行动导向法进行教学,学生表现的机会较多,有助于教师进行观察和指导,据此评定的成绩比较客观,既能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与行动,又能使教师及时发现自身工作存在的问题,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大有裨益。综上所述,行动导向教学法运用到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能增加此门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在行动中主动地学习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喜爱学习,任课教师收获工作的愉悦和成就感,有动力提升教学技能,方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成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三、行动导向法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

根据行动导向法的基本原理和特征,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行动导向法在高职细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的思路和具体操作实例。

(一)基本思路行动导向教学法倡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教师的指引下,通过实施具体的行动来学习知识和培养职业能力。与我国传统教学相比较,这是一种突破常规的教学模式,因此,要推行行动导向教学法,首先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解除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传统使命感的思想束缚,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组织、引导和监督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全新教学观。在制作教学计划、课堂设计、学习考核等各个具体的工作环节时,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如班级人数、现有总体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等各方面的因素,着重考虑怎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开展具体的学习行动,一切工作围绕着激励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来进行。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行动做出科学的策划,制定行动内容、方式和规则等,然后再组织学生开展具体的学习行动。其次,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以个人或学生团体为单位展开行动,遇到困难首先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尽量不依赖于教师;如若无法解决困难,应及时向教师反映。最后,在学生完成学习行动展示成果之后,教师要进行总结与评价,如有理论知识传授的教学要求,可在此环节结合学生的活动情况进行讲解。

(二)具体做法

1.项目教学法。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带有具体任务的项目,交给学生完成。该项目所需的知识和技能通常是跨专业跨学科的,有较强的综合性,绝大部分的工作要求各小组在课后自由支配时间来完成,组员之间团结协作共同探索相关知识和技能。教师只进行必要的辅导和督促,同时与学生保持畅通的联系,便于对学生的答疑解惑。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绪论中提到,大学生应树立自主学习理念,培养优良学风。然而在管理相对宽松、课余时间比较多的大学里,不少新生无所适从。为了让学生深刻领悟教材的要求,学会珍惜时间学习和锻炼,可以班级为单位,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8人,各小组分别设计制作问卷,调查大学生的课外活动,制成规范的社会调查报告,并在班级活动中进行成果展示和经验交流。教师担当辅导和督促的角色,引导学生自主建立团队、分工协作完成设计问卷、开展调查、统计数据和制作调查报告。通过参与项目工作,学生能主动发现其他同学的课余时间安排是否合理,得到经验教训,这样的思想教育比教师单方面灌输更为有效。

2.角色扮演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要求,设计特定的人物角色和情境,提前给学生布置任务,安排学生自编节目在课堂上表演,其他学生充当观众与评论员,教师进行总结或理论知识讲授。如在讲授“职业生活中的有关法律”时,可设定劳动者和企业人事专员两个角色、招聘与离职两种特定情境,让学生根据角色和情境自行查阅相关劳动法规,进行节目排练或者为担当评论做好准备。学生的学习、表演和评论活动结束后,教师再进行点评,系统地讲解职业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如此教学,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对教师后续理论讲授的兴趣。

篇3

孔子的美学思想概而言之就是礼乐美学。从美学角度研究礼乐,它的核心是美与善的关系。孔子在中国美学史上最早奠定了礼乐相亲、善美相成的基本美学原则。这一原则成为儒家美学的核心,全面地深刻地影响了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古典美学。

孔子礼乐思想源远流长。据《尚书》、《周礼》、《吕氏春秋》、《史记》等史书记载,中国的礼乐传统可以追溯到上古。上古乐舞都为原始巫术活动。乐舞是在祭祀活动中举行的,其目的是娱神,期求神灵赐福,以使五谷丰登,家畜成群。这里依约可见礼的因素,也依约见出审美的因素。

礼乐的形成应是在夏商周三代,其中周代最为重要。礼乐的形成应以区别于巫术为标志。巫术以娱神为主要功能;礼乐则以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为主要功能。前者主要为宗教(原始的宗教),后者主要为人文。《礼记·表记》云:“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可见在商代,神先于礼,重于礼。周代则有所不同。“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礼记·表记》)礼显然重于神。据《仪礼》载:天子、诸侯、大夫、士日常所践行的礼有:士冠礼、士昏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大射礼、聘礼、公食大夫礼、觐礼、士丧礼、丧服、既夕礼、士虞礼、特性馈食礼、少牢馈食礼、有司等等,《周礼》将其概括成“吉、凶、军、宾、嘉”五礼。五礼将原始宗教扩大到社会人文。

宗教重神,人文重德。《尚书·蔡仲之命》云:“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皇天无私,惟德是依。”这一思想成为周代意识形态的基础。周礼与周乐都筑基于其上。

周代礼乐的完成主要是周公的贡献。孔子顶礼膜拜的人物就是周公。孔子以克己复礼为己任,他所要复的礼即为周礼。周礼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基础。周礼的核心是宗法制,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礼必然是讲等级制的。作为等级制,它以分为前提。分,有纵向系列的分与横向系列的分。无论纵向系列的分还是横向系列的分,都以血缘关系为重要(不是唯一)依据。孔子建立其理论体系时,之所以将孝悌放在基础层面,根本原因就在这里。孔子以孝作为处理纵向系列人伦关系的逻辑起点,而以悌作为处理横向系列人伦关系的逻辑起点。

周代的乐已具规摸,特性明显。一,乐、舞、诗为构成乐舞的三大因素,然它们又相对独立。据《周礼·春官·乐师》舞分为六类,“有@①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乐分为九类,有“王夏、肆夏、昭夏、纳夏、章夏、齐夏、族夏、械夏、骜夏”(《周礼·春官·磬师》)。舞与乐根据不同的内容与诗相配。二,周礼以人文为主要内容。也就是说,它主要的功能不是祭神,而是歌颂帝王,协和关系,愉悦人情。《周颂》是周代表性的乐舞。郑玄说:“周颂者,周室成功致太平德洽之诗,其作在周公摄政,成王即位之初。”(《周颂谱》)此乐虽为郊庙祭祀歌舞,但宗教意味不多,主要是“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美盛德之形容”有两个含义,一是赞颂帝王功德,政治的因素成为礼的主要内容;二是形式上宏大华美,已具审美的意义。

礼乐制度是中国自上古时就开始萌芽在周公手里得以建立的国家根本制度。孔子是非常敬仰这种制度的。周公是他的崇拜者,他的人生理想就是做周公这样的人,他一生的事业,就他的主观愿望来说就是复周礼。孔子的全部学说,在某种意义上也服务于此,因此,探讨孔子的礼乐观,不能不追溯到周公。不过,孔子毕竟是有独立思维的大思想家,他生活的时代也不是周公的时代,因此,他的思想,绝不能简单地看成是周公思想的照搬,联系他的生平,孔子不只是继承,还是大大发展了周公的礼乐思想。他的复礼,不能简单地看成复古或者说倒退。孔子的礼乐美学思想中有许多内容是具有创造性的,它不是为社会的倒退,而是为其后几千年中国的封建社会奠定了基本的美学原则。

“礼”在孔子的学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术界对于孔子学说到底是以仁为中心还是以礼为中心有所争论。这种争论至少说明礼在孔子学说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是主仁为中心说。

孔子仁学有两个特点,第一是突破血亲关系的普遍人道主义。关于仁,孔子说过很多话,侧重点不完全一样。但核心是“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他对人的生命给予最大的关怀。《论语·乡党》记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孔子的“爱人”不只是爱有血亲关系的人,还爱别人。他将血亲关系的爱推到整个社会。第二,仁与礼联系起来,一方面是克己复礼为仁,另一方面是践仁为礼。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又说:“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和”是仁的重要内容。这就是说,孔子既以仁来释礼,又以礼来释仁。

礼虽然以仁为内容,但礼不完全等同于仁,仁重在观念,礼重在制度。如果说,礼以仁为内容,那么,仁以礼为形式。换句话说,礼是仁的外在化,物态化,形式化。对于礼来说,形式非常重要,它往往成为固有的程式,特别是重要的祭祀活动、政治活动。这种程序化了的礼为礼仪。礼仪无疑具有一定的审美性。

孔子的仁,本不是抽象的理念,而具有浓郁的情感意味,如孔子与林放谈礼,孔子说:“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奢与俭都是形式。这样说来,仁的形式化中也包含有情的形式化,正是因为这一点,使得人文化的礼不只是具有善(伦理的与政治的)的价值,还具有美的价值。《论语·乡党》记孔子在朝廷的一些活动,这些活动都具有鲜明的形式感与情感性。

孔子的乐,也是建立在仁学的基础之上的。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在孔子看来,礼与乐都是仁的物态化。只是礼的物态化体现在政治制度与伦理规范方面,乐的物态化体现在艺术与审美的方面。前者主要作用于人的理智层面,后者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层面。

礼与乐,都具有形式的因素,因而都可以称之为“文”。文,在中国文化中,不只具文明化的意义,也含审美化的意义。《周易》中的《贲卦》说的就是“文”。贲为修饰,从外在的修饰进而到内在的修养。贲卦上为艮,艮为山;下为离,离为火。其卦象为山下有火。高山之下篝火熊熊,何等壮观的景象!这就是“文明”。《贲卦·彖传》云:“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类社会就是这样“文”化而前进的。显然,中国的文,明显地具有审美的基因。孔子谈礼乐,就用到了“文”。他说:“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人矣。”(《论语·颜渊》)这里,他强调礼乐的作用是“文”。文者,雅也,美也!

孔子曾谈到人们对待仁的几种态度。一是“欲仁”,二为“好仁”,三是“乐仁”。“欲”,含有明确的目的,是知性的,功利性的,欲的背后为意志。“好”,喜好,表现为对事物攫取的态度,如人之好色、好食。孔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论语·子罕》)“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论语·里仁》)“乐仁”是对仁的最高态度。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乐仁”不仅高于“欲仁”,也高于“好仁”。何谓“乐仁”?乐,首先,它是情感性的,不是一般的情感,而是喜悦的情感。这种喜悦,不同于“好”,“好”主要是生理性的贪求,如好色,它含有情,但此情为情的低级层面。乐是心理性的喜好,属情的高级层面。生理性的“好”,虽有喜,主要是自然性的倾向,不含理性的内含。心理性的“乐”,则是社会性的倾向,含有理性的内含。这理性的内含,就是对“仁”的认识。与一般的对仁的自觉认识之不同,这种“乐”的认识已溶解在“乐”的情感之中。它不以逻辑的形态出现而以感性的形态出现,通常表现为直觉。

三种对仁的态度,分别见出知性、物性、情性的区别。知性,自觉的;物性与情性往往是非自觉的。物性与情性都具情的色彩,但前者,筑基于自然性,后者筑基于社会性。这种区别颇类似于康德说的人的三种不同的。知性的“欲仁”,类于“和利益结合着的”“善的愉快”;物性的“好仁”类于“在感觉里面使诸官能满意”的“快适”;而情性的“乐仁”是“对于美的欣赏的愉快”。概而言之,即为“尊重”、“偏爱”和“惠爱”。情性的“乐仁”,虽不同于知性的“欲仁”与物性的“好仁”,但含有二者在内。它将“欲”与“好”都转化为“乐”。

礼与乐作为人文化的仁,都含有一定的审美因素,但在审美化的程度上有区别。礼虽然具有一定的形式,但这形式主要在于传达仁的内容,其审美性主要起工具的作用,即为仁的内容服务,其独立的审美意味不是很强。在很多情况下,它甚至以抽象的概念的规则出现,主要诉诸人的知性与意志,对人们的行为有所约束。孔子谈到礼时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乎?”(《论语·雍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学而》)又说:“非礼勿说,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约”、“齐”有约束,规范义;“勿”表示不许。显然,礼对人是有所限制的。它以外在的强迫的方式让人就范。这样,对礼的遵循,就必须以“欲仁”为前提,而“欲仁”,又必须知仁。礼,从本质上看,它还不能说是审美的,只能说具有审美的因素。

乐则不同。它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情感再深入到人的理性。这种传达的途径与方式,是最切合人的本性的。人是理性的动物,但人首先是感性的动物。人有社会性,但人首先有自然性。人,是群体的存在,但首先是个体的存在。审美充分体现了人的这种本性。它是自然性中寓于社会性,感性中寓于理性,个体性中寓于群体性。乐最大的特点是给人带来快乐,然这种快乐不是知性的善的愉快,也不是官能的快适,而是美的惠爱。应该说,乐比较地切合“乐仁”。

孔子讲“立于礼,成于乐”,立礼为了立仁,而仁的升华则为乐,故曰“成于乐”。乐是人的最高境界。

孔子还比较过人们对“道”、“德”与“艺”的接受态度。他说:“志于道,据于德,游于艺。”(《论语·述而》)“道”、“德”在这里,应是“仁”及“礼”的另一种表述;人们对它们的态度是“志”与“据”。“志”与“据”明显地是以理性为指导的,对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艺”是“乐”的另种表述,或者说是乐之一,人们对它的态度是“游”。“游”是愉快的,自由的。可见欣赏“艺”的愉快是自由的愉快。将志道、据德、游艺与以上说的对待仁的三种态度对应起来,大体是:志道、据德相当于欲仁和好仁,而游艺相当于乐仁。

《论语·述而》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这也许有点夸张,但给我们很多启示。第一,他说欣赏《韶》乐的快乐远远超过了吃肉的快乐,可见孔子将“乐”的快乐定位在超生理上;第二,孔子只是说他对《韶》乐如醉如痴,没有说它对《武》乐如此,这是因为,《武》乐只是尽美而没能尽善,而《韶》乐则尽善尽美。可见令他如醉如痴的不只是美,还有善。这里,隐约见出“乐仁”。

礼与乐在本质上是相通的。这种相通,除了它们都是仁的外化外,它们之间也存在密切的联系。《论语·八佾》中有这样一段话,耐人寻味: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这里讨论的是如何读《诗经》的问题,但涉及“礼”与“乐”的关系。“巧笑倩兮”等三句,是《诗经·卫风·硕人》中描绘一位美丽少女的诗句。这里关键的一句是“素以为绚兮”。“素”为什么能产生“绚”的效果?按笔者的理解,在孔子看来,这位少女的美其实就美在她的本色上。巧笑、美目都是自然而然的,不是装出来的。正因为如此,她的巧笑与美目才这样动人。由此谈到绘画,当时的绘画是画在绢上的,绢的质地如何,对于绘画影响很大。孔子以之为喻,说明底色也就是本色对于美的创造非常重要。子夏没有接着孔子的思路去讨论画,而是与老师讨论起礼的问题来。子夏从孔子的话中获得的启发是:“礼后乎?”“礼后乎”按杨伯峻的看法是礼后于仁义,即产生在仁义之后。我认为,这“礼后乎”不是说“礼后于什么”,而是“礼在后吗?”的意思。这个“后”不是时间先后的后,而是基础的意思。如果这个理解能成立,那么,子夏理解礼是诗的底子。也就是说,《诗经》是合乎礼的。礼是诗的基础,推而广之,礼是乐的基础。注意,孔子与子夏在这里谈了三个底子:天生丽质是动人笑靥的底子,白绢是画的底子,礼是诗的底子。

既然“礼”先“乐”后,礼是乐的基础,那么,其必然是,乐为礼定,乐为礼用。不仅选用乐,要按礼的规定。评价乐,也要以礼为标准。孔子重雅乐,因为它合礼;他放郑声,就是因为它背礼。孔子删诗,其去留标准就是礼,最后编成的《诗经》都合礼,用他的话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乐是能给人带来快乐的,但快乐不能不加以节制。孔子赞成快乐,但也不主张放纵快乐。孔子不是禁欲主义者,也不是主义者。他说:“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论语·季氏》)骄乐、佚游、晏乐,都是,其必然的结果,不是益而是损。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孔子不仅说对“乐”要有所节制,就是“礼”也不是越多越好,他说“乐节礼乐”节的不只是“乐”,还包括“礼”。

礼与乐虽然都是仁的外化,但它们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的方式及其效应是不同的。孔子从两个维度来谈它们的作用:

一、从社会生活维度来看,礼是仁的最为直接的外化,它将仁的内容具体化为道德规范、政治制度、祭祀方式。这三个方面成为社会的上层建筑,就对社会的意义来看,它的作用显然大于乐。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论语·里仁》)这些都是讲的治国的大政。礼可以直接用上去,乐在这方面则不行。

二、从人性的完善的维度来看,不是礼而是乐是人性完善的最高层次。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孔子将“乐”的内含之一“诗”独立出来了,“诗”在这里,是独立的艺术。诗尚情,礼尚理。在人格的建造上,诗的作用主要为“兴”即启动人的情兴,为接受礼的教化做准备心理,或者说提供一个心理基础。为何要以诗为接受的礼的心理基础呢?这与诗是用语言表达的有很大关系。语言是用词构成的,语词是概念的形式。语词可以用来表达人的情感,也可以用来表达人的思想。也就是说,它既是情感的形式也是理智的形式。诗是用语言作为传达方式的,主要取语词表情的功能,但是由于语词毕竟是概念的形式,它也必然具有理性的内容。正是这理性的意义方面,使得诗直接地达于礼。礼主要从理念与行动相统一的意义上谈人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包括家庭中与长辈、平辈、下辈的关系,在国家内与君王的关系,在祭祀中与神灵的关系,等等。因而它对于人格的塑造,处于关键的地位,它是人的主心骨,是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是人得以在社会生存的基本原则,故说“立于礼”。“乐”的形式为乐音,它不同于语言,纯是情感的符号,表意很困难,虽然乐是抒情的,但是此情因为经过理性的过滤,溶解了理性的内容,这理性的内容,就是上面讲到的仁。由于理性的内容完全溶解在情感之中,它对人格的薰陶深入到心理的深处,因而收效是更为持久的,作用是全方位的,这样,乐就从根本上改善了人格结构。所以在人格的成就上它高于礼。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它们的关系可以这样简单地表示:诗(主要为感性,但有理性成分)——礼(基本上为理性,但也有感性成分)——乐(感性,但溶解了理性)。这种从感性经理性再到感性的过程,是人格建造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篇4

1.以“儿童”为基本立场的儿童数学教育思想体系

首先,我们确立了以“儿童”作为数学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基本立场“。儿童数学教育”就是以儿童发展为本,满足儿童发展需求,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教育。进一步,我们需要提炼能反映儿童数学教育系统本质特征的因素。英国学者欧内斯特(P.Ernest)在《数学教育哲学》中,提出了数学教育哲学应围绕以下四个基本问题展开:数学的本质、数学学习活动的本质、数学教育的目的、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参考这一框架,儿童数学教育思想提出了儿童观、儿童数学教育价值观、数学观。(1)儿童观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的“儿童观”是:儿童是活生生的人、儿童是发展中的人。“儿童是活生生的人”,意味着儿童是具有丰富情感、有个性、有独立人格的完整的生命体。因此,教师要尊重儿童、理解儿童、善待儿童,使得每一个儿童都能有尊严地生活在集体中。“儿童是发展中的人”,意味着儿童是有潜力的人,但又同时具备不成熟的特点,因此教师要充分相信儿童,要注意开发、挖掘儿童身上的潜能,儿童能做到的教师一定不要包办代替,促进儿童的自我成长,让其在自主探索中形成自信和创新能力。儿童又是未成熟的个体,所以教师要包容、悦纳他们的错误,并善于利用错误资源,使之成为促进儿童再发展的新能源。因此,儿童的学习应是学生的主动建构及与同伴和教师互动交流的活动,是一个自产生、自组织与自发展的过程。教育的任务就是激发和促进儿童“内在潜能”,并使之循着儿童成长的规律获得自然和自由发展。(2)儿童数学教育价值观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的“价值观”是:数学教育的价值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汲取知识、增长智慧、浸润人格。为此,教师要教与生活联系的数学,要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生活背景,感受数学的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感受数学的价值;要教相互联系的数学,在学习新知识中播下知识的“种子”,在沟通联系中体会数学的整体;教有思想的数学,注重数学的基本思想,使学生收获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方法,启迪学生的智慧;教美的数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内在魅力,从而产生好奇心和兴趣,进而为形成美的心灵和情操奠定基础;教能完善人格的数学,使学生形成“做真人、懂自律、负责任、有毅力和会自省”的品格。(3)数学观关于数学本质及其作用的认识对学校的数学课程,教学与教学研究的发展有着关键的影响(J.Dossey)。M.Niss更是强调数学教师数学观的重要性,他有一段应当引起所有数学教师深思的话:“缺乏多元多维的数学观也许是今天数学教师的致命弱点。”对于“多元多维”的理解,至少可以体现在如下方面:数学不仅仅是计算,而是包括着数量、关系、图形、规律、不确定性、解决问题等丰富的内容。数学不仅仅包括静止的结果,更包括生动活泼、富有创造的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数学不仅仅需要演绎推理和证明,还需要观察、分析、类比、归纳、实验等火热的思考,还需要好奇、自信、毅力、实事求是…………

2.以特色课堂为核心的教学策略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吴正宪团队创造了体现儿童数学教育的八种特色课堂:真情流淌的生命课堂、经验对接的主体课堂、思维碰撞的智慧课堂、机智敏锐的灵动课堂、纵横联通的简捷课堂、以做启思的实践课堂、追本溯源的寻根课堂、充满魅力的生活课堂。“真情流淌的生命课堂”的基本特征是:用真心引领学生进行学习;用真情营造学生敢说敢为的学习氛围;用真情唤起学生成长的力量。“经验对接的主体课堂”的基本特征是:运用情境唤起学生的经验;用学生经历过的例子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表达方式。“思维碰撞的智慧课堂”的基本特征是:激发学生在“问题串”中不断深入地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在比较中辨析;促进学生在解决“冲突”中提升。“机智敏锐的灵动课堂”的基本特征是:预设灵动的学习资源;创造灵动的学习机遇;激发灵动的学习智慧。“纵横联通的简捷课堂”的基本特征是:梳理学生心中的数学;在联系中启发学生新的生长。“以做启思的实践课堂”的基本特征是:鼓励学生在操作和实践中体验;促进学生在体验中进行思考;激发学生在思考中进行创造。“追本溯源的寻根课堂”的基本特征是:体现数学发生和发展的创造过程;在数学思考过程中体验数学的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充满魅力的生活课堂”的基本特征是:从生活实际中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积淀生活经验回归数学。

二、“再起航”: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理论内涵的提炼与创新实践

2014年12月8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儿童数学教育研究所正式成立,研究所的成立是为了真正体现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价值,促进实现既体现教育真谛又具有首都特色的北京儿童数学教育教学,提炼北京市儿童数学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研究所的成立标志着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研究和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开展“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理论内涵与创新实践”的研究。这项研究工作正是对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的深化。深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深化。在课程标准中,对于数学教学提出了一些新要求,比如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这些应该在儿童数学教育实践中得以体现。第二,在价值分析、学生研究基础上的深化。儿童数学教学实践,离不开对于教育价值全面实现、遵循儿童学习规律的这些基本问题的叩问。本研究将选择小学数学的某些核心内容开展教育价值分析、学生学习路线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和评价的整体设计。第三,在实践效果检验下的深化。教学研究和改革的效果如何,需要进一步做教学实验,在实践中加以检验。

1.进一步完善和构建“儿童数学教育思想”

本研究将进一步提炼和总结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的内涵,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儿童观、儿童教育观、数学观,指导数学教学的实践。具体说来,需要回答以下几个主要问题:第一,儿童数学教育思想下的儿童观、儿童教育观、数学观是什么?第二,儿童数学教育思想体系的核心要素及其关系是什么?第三,儿童数学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课程设计、教学、评价的特点和原则是什么?

2.开展儿童数学教育视角下的整体教学实验

能够对课程与教学实践产生最直接、最为具体影响的教育研究可能非教学改革实验莫属,儿童数学教育思想指导下开展的教学实验必然具备“整体”的特征:第一,教育价值在儿童发展中的整体实现;第二,基于价值分析、学生研究的教学评价的整体设计。根据数学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教师实践中的困惑、本课题的研究基础,本课题选择以下两个方面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整体教学实验、发展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统计教学整体实验。(1)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研究和实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数学问题提出的教学研究引起了国内外数学教育界的关注。其主要原因在于: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数学教育改革运动的兴起,以及知识经济社会对数学教育提出的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许多国家都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提出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课程目标,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也把原来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拓展为“发现和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围绕着“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以下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实践:第一,一个“好”的数学问题发现和提出的过程一般经历了哪些环节?学生的思维过程是什么?第二,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的目标和过程方面有何差异?促进他们提高的策略方面有什么不同?第三,从整体设计上看,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不仅仅局限在学习之前,素材也不仅仅停留在根据情境提出问题上,特别是如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还有哪些培养目标、培养时机、选择素材和活动设计?第四,发现和提出问题,对于不同学生的作用和价值是什么?(2)发展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统计教学研究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将数据分析观念作为统计课程的核心,并阐述了数据分析观念的内涵“: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这实际上也体现了人们对统计课程教育价值的深入理解。在教学实际中,无论是教材编写还是教学实施,大家普遍感觉统计知识和技能的落实比较容易,但数据分析观念在各个年级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如何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合理的活动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以上的两个切入点,我们将采取教学实验的研究方法,设计基于价值分析、学生研究的整体教学实验方案;按照新的教学实验方案进行教学实验;对于教学实验过程中和之后学生的变化和发展进行评估;分析实验的效果,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能力、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是否有提高,有哪些方面的提高,其典型表现(群体表现和个案学生表现)是什么;在实验的基础上对于教学和评价提出建议。

3.儿童数学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将主要通过以下两种途径:第一,运用量化和质性的方法刻画特色课堂的具体特征。本研究将进一步提炼和明确课堂的具体特征指标,一方面运用这些指标对于课例进行量化分析,另一方面对于具体案例进行质性分析,由此描述儿童数学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课堂教学的具体特征。第二,分析和开发围绕着核心内容的课例。围绕着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选择已有体现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的优秀案例进行再次验证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新的课例,从而形成案例资源库。

篇5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管理体制

要体现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管理体制科学与否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高校教育是广大青年学生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对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高等学校承担着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神圣使命,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忽视教师这一主体。那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要有良好的师德师风,这就要逐步建立健全一种可持续规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管理的体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管理体制要体现以人为本,以我们的教师为本,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教师在良好的环境和体制机制下认真专研业务努力上好每一堂课。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也需要逐步建立健全一种可持续的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上要体现

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教学主体上就要体现以学生为本,并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现在的大学生都是90后,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家庭收入差距加大,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价值追求各不相同。在讲科学发展观时,特别要强调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先列举一个励志的大学生典型事例,也可以让学生发言谈谈自己怎么做到人的全面发展。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强调人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德育是基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要给学生讲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智育,大学生所开设的课程都是比较科学合理的,为大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体育,现在的大学生,很多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大学生应该重视加强体育锻炼,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力。还要给学生强调不仅要身体健康,心理也要健康。美育是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观,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自己的行为是否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显示出了正能量。劳育是培养学生进行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的教育。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特别是来自城市的大学生从小就很少参与家务事等劳动,对劳动观念有些淡漠,应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和锻炼。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强调统筹兼顾。对于大学生来说,不仅要统筹专业课与公共课的学习,还要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学习,统筹课程学习与社会实践活动等方方面面。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强调可持续发展。人的发展是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可持续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要注重可持续。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上要体现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教学内容上也需要协调统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基本原理概论》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四门必修课程之间以及同一课程内教学内容有重复,需要协调统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重复。虽说各门课程功能定位,讲授角度不同,但这种角度和定位点在教师的实际授课过程中很难把握。我们学校《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三年级开设的课程,我们应注意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本课程则重点讲授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探索和理论等内容。对与前面课程重复的内容可以略讲或个别章节安排学生自学,比如第二章“新民主主义理论”和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在之前开设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已涉及,那我们就对第二章“新民主主义理论”安排学生自学,对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只着重讲2-3个案例。比如第八章第三节“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在之前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已涉及,那我们就从当代大学生中找正反两个典型的案例加以讲解。此外,本课程自身内部的各章节之间也存在一定重复,我们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照顾到课程内在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的基础上,对教材有所取舍,重点讲授。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方式

要体现科学发展观为了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断地探索和改革我们的授课方式,用科学有效的多种方式教学,提高课堂的控制力,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一是专题式教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是高校研究生开设的公共政治理论课,我们把它分为八个专题,由八个教师各自讲授一个专题。由于每一个教师只讲授一个专题,他(她)就有时间精心设计这个专题的教案和PPT,保证了教学质量,围绕主题展开的专题式教学深受学生喜欢,大大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课堂的吸引力,也有助于做到重点突出和提高教学的理论深度。二是讨论式教学。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为了加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可以采取讨论式教学,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就可以安排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人口、资源和环境为主体收集资料,展开调查,先是小组讨论,做一个讨论提纲的PPT,然后再选出代表与大家分享。三是案例式教学。教师事先要选好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可以是经典案例,从教育部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案例教材中选取;可以是新闻案例,选取及时的新闻资料,让学生感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与当前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可以是同龄人案例,对同龄的大学生来说更具有说服力;还可以是反面案例,不过,反面案例要慎重选择,在运用反面案例时,教师要注意正面的引导。案例式教学可以把枯燥的理论讲得形象、生动,让学生在案例中理解理论,而且还能活跃课堂气氛。四是网络资源教学。高校校园网可以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栏,把教师的优秀课件、相关的文献资料和一些经典视频挂在网上,同学们可以上网查阅。另外我们每个老师还有网络教学平台,提高网络教学平台,每个任课教师可以上传教学日历、教学大纲、课件等,可以布置课后作业,学生网上提交作业,教师网上评阅并及时反馈给学生,还可以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五是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抽象的理论和枯燥的教学内容通过文字、动画、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信息呈现在课堂上,让课堂有声有色,提高了课堂控制力。同时,采用多媒体教学减少了教师授课的随意性和书写黑板的时间,加大了教学信息量。六是实践教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每一门课程都有实践教学环节,要注重科学统筹,各门课之间的实践教学内容要协调,不要重复。对于实践教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希望建立有利于教学的稳定的有效的社会实践基地。如参观考察红色革命根据地或纪念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型工业的发展等,让学生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二、结束语

篇6

一、探索之旅

普里戈金生于1917年,十月革命前夕随父母离开俄国,最后在比利时定居。他作为受过良好教育,具有人文背景的自然科学家,其研究工作最初阶段中最有价值的成果是“最小熵产生原理”。该原理解释了衡结构的稳定性。接着他就把眼光投向了当时经典热力学无人问津的远离平衡的方向上。从1944年开始,普里戈金着手对远离平衡的化学反应过程进行理论研究。整整耗费了近二十年的心血,他和他的同事们终于得出了“耗散结构”的概念──在远离平衡的条件下,有可能通过耗散环境的有效能量形成新的有序结构的观念。在这个观念最终能用数学形式表达出来后,科学研究的新阶段就开始了。从此普里戈金工作的进程明显加快,与此同时,各国的一些物理学家、化学家的实际成果不断传来,使普里戈金的关于耗散结构的理论一次次得到明确的验证。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普里戈金理论的重要性。布鲁塞尔大学普里戈金小组的规模迅速扩大,耗散结论的概念被运用到进化论、胚胎学、医学、经济学、生态学、城市规划等各个方面。与此同时,普里戈金的论著也源源不断地出版,并被译成各种文字。1977年他达到了荣誉之巅,成为首次获得诺贝尔奖的比利时化学家。以后,他陆续荣获了来自19个国家的荣誉称号,获得比利时的洪莱谔奖和韦特思奖,他还是20个科学院的荣誉院士,德克萨斯大学将他每年工作三个月的中心重新命名为伊里亚.普里戈金统计力学研究中心,世界第一流的科学家定期在那里举行学术研讨会。

二、关于科学的总的观点

大凡有成就的科学家,对宇宙的沉思默想往往具有批判的性质,而当他的这种批判性目光不仅注视自然,而且还注视自己的探索活动本身时,他就是在进行一种哲学的反思了。普里戈金的目光常常停留在这个层面上。

(一)探索的动机──领略事物的进化

在科学的殿堂里住着许多卓越的人物,吸引他们到那里去的动机各种各样,不管这些动机如何不同,它们都来自科学家对人生的领悟。普里戈金曾谈到,“爱因斯坦是以超然于现实之上的态度来对待科学的……对他而言,时代是不完善的,但可借助科学来逃避骚乱和战争。他想要发现某种永恒的安全避风港……而我自己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因为我想要领略事物的进化。”

我们且不说普里戈金对爱因斯坦的议论是否准确,不过普氏的人生哲学确实绝少忧郁色彩,对他来说,他的整个学术生涯,他的科学结论都使他脱离牛顿体系的决定论色彩,抗拒与之相关的宿命论。“进化从来不是命运,永远是机遇”,正因为如此,“人类以人的名义所作的一切努力也就更加有意义”。普里戈金信奉的是行动的哲学,他和大多数科学家一样,厌恶关于人的无能的理论以及关于人应当自愿顺从自然界的想法。一些非科学家往往指责科学家的这种乐观主义态度为“浅薄的”,其原因是这些科学家对人类的悲剧性处境的感受不那么强烈。也许科学家确实比其他人更少陷于悲剧的体验,他们“不满足于体验个人的独特的悲剧,而听任别人去继续挨饿”,他们渴望去了解是否能做点什么事情,并且倾向于认为能去做一些事情,除非这一点被证明是办不到的。这是他们的一种实实在在的乐观主义,并且这种乐观主义正是我们其他人所极度需要的”。普里戈金更关心的是这个问题的科学──社会学方面。他觉得,那种认为“科学应当只由那些独立于生活,不问世事的团体去实践”,“科学团体的孤立状态是正常的,并要加强这种状态的倾向”,只是一种幻想,因为科学不是一个“独立变量”,它是嵌在社会中的一个开放系统,由非常稠密的反馈环与社会连接起来,因此,人的社会行为是由不平衡的条件下社会相互作用产生的。他希望自己的新理论能为科学与社会的沟通打开新的渠道。

(二)研究的性质──实验对话

远古时期的人就开始研究自然了,他们认为自然的本性,它的未来“以某种隐匿的方式写在现在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件之中”,人们只要去看、去想,再加上神灵的启示,就能够发现秘密。十七世纪建立起来的西方近代科学的标志是发现了与自然进行通信的新形式──实验对话。普氏充分肯定了这一点,不过他指出,人与自然的对话涉及到的不是被动的观察和科学家的独白,而是主动提出问题,自然像在法庭上那样接受实验的盘查。自然很可能拒绝提问者的某些假设。因此,实验方法是选择一种有趣问题的艺术,是考察自然能以所选理论语言作出可能答案的艺术。当然,被如此提问的自然是简化了的,偶尔还是肢残体缺的。尽管自然是部分被允许讲话,然而它一旦表达了自己,就不再有异议──自然从来不说谎。在普里戈金看来,随着科学研究向纵深发展,科学家为了掌握事物而指对这些事物所提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和抽象化。有人说现代科学表现出一种摆脱人的感性直观的发展趋势,它变得越来越远离人们的日常观念。这是否意味着,科学正在接近它的极限,科学进步即将终结?普氏的回答是:“对某个客体的科学知识与掌握它的可能性之间的相对分离远远没有使科学终结,而是为大量新的前景和新的问题发出信号。”

普里戈金关于现代科学中人与自然的实验对话的看法提示了人的科学研究的性质,肯定了人在实验研究中的主体地位,同时表明,事物越是远离人类,人要把握它所付出的主观努力就越多。

(三)知识的本性─一相对于一定的智能结构

普里戈金指出,科学的实验对话所得到的关于宇宙事物的意义构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科学知识。正因为科学家是以自己的理论假说和实验程序的方式向自然提问,自然的回答就是针对一定问题的,科学知识总是相对于某一智能结构,而决非如科学的经典时期所认为的那样,是对事物“本来面目”的反映。以科学知识中的普适常数为例,牛顿物理学中没有普适常数,因为它研究的是与主体同层次的事物,可是19世纪末发现了普适常数的存在,如光速C,普朗克常数h,任何观测者都不能以高于真空中光的速度发出信号,我们不再能定义两个远离事件的绝对同时性,只能参照一定的坐标系定义,在微观层次,对量子现象的描述意味着选择一种实验装置,一种提问方式,因此,没有一种理论语言能把一个系统的物理内容表达无遗。各种可能的语言和观点可以是互补的。普里戈金进一步指出,即便对我们生活的宏观尺度,单个的人(宏观的观测者)要认识数目巨大的元素组成的体系就受到这个限制。“普适常数的存在限制了我们认识和控制自然的能力。”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无论现实的意义可能是什么,它只能通过我们所参加的活动结构而被揭示给我们,因此,科学知识总是对应一种积极的智能结构,它不再能和我们提问的活动分开了”。这些见解与当代科学哲学家的见解不谋而合了,在后者看来,科学知识的客观性问题既涉及到包括研究者在内的自然界在各个层次上所具有的尺度(体现为各种普适常数),还涉及到与研究者所处的整个物质──文化背景有关的诸如问题兴趣、提问方式、理论假说等物质、文化和智能因素。所有这一切构成了科学抽象的客观间隔。在这个间隔内,理论思维将感知到的(直接的或间接的)各种现象凝集在一起,构成尽可能首尾一致的意义体系。构成一个整体。复杂性、随机性、不可逆性、涨落、进化、时间、组织、混沌这一批牛顿范式中未加研究的重要概念成为新的进化范式中的基本概念。它们所到之处显示出的有效、新颖和别开生面,充分表明科学研究的方法进入了更高的理性层次。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综合的、整体的、建构式方法必然引入一种基本观念:我们自身就是一种被嵌入物理世界的宏观存在物,我们与自然是浑然一体的。普里戈金一再说,他是从东方哲学中汲取了智慧,对东方人来说,自身与世界是同一事物,它们之间存在天然的和谐。并且,在“以为有物”,而“未始有封”之际,还可保持天机的完整,可“一旦有封”(分解、概念化),天机的完整便开始分化、破碎为片断的单元──东方的整体自然观强调的是综合,是直观地把握事物。它们具有独立于具体研究者的客观意义。

(四)方法的变革──拆零与建构的统一

普里戈金探视的目光还常常驻留科学研究的艺术。他指出,在科学的经典时代,人们普遍以为,为了了解一座建筑物,只需对它的砖块的“行为”给出一种描述,就可能说明整个建筑过程。确实,近代科学的一些最伟大的成功是在徽观层次上有所发现而取得的,如分子生物学由于分离生命机体中起根本作用的特殊分子(DNA)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科学研究的这种“拆零”方法(托夫勒语)成为压倒一切的研究方法。然而,科学的新发展表明,对基本行为的描述还不足以把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去认识,普氏不满足仅仅把事物拆开,他花费了一生的大部分精力,试图“把这些细部重新装到一起”,希望了解各部份是如何建成如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指出的:“这里更重要的与其说是铲除矛盾,倒不如说是在整体中发现和谐”。现代物理学似乎在许多方面响起了古代东方哲学的回声。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对他的互补性概念与中国阴阳概念之间的接近深有体会。汤川秀树在对基本粒子的研究中多次为自己的一些想法竟然与大约两千年前的庄子、老子的想法相似而惊讶不已。而普里戈金立志在自己的科学活动中确立整体建构方法的地位时,他也再次感受到东方哲学的魅力,他曾满怀深情地说:“中国的思想对于那些想扩大西方科学的范围和意义的哲学家和科学家来说,始终是个启迪的源泉。”

三、变换着的世界图案

作为一个科学家,普里戈金的哲学思想更多地体现在他借助自己所创立的科学理论而阐发出的关于对世界的看法上。寻求更和谐、更统一、普遍程度更高的理论体系,批判性地考察各种理论体系所对应的世界图景,这始终是一个科学家内心哲学冲动的表现。

(一)告别牛顿的长眠

近代科学的成就与牛顿的名字是分不开的。它打破了亚里斯多德关于天上世界与我们地下世界的分离,将天上和地下的物理现象统一起来,完成了人类科学史最伟大的一次综合。牛顿的胜利是发现了一个力(引力),既决定了天体的运动,也描述了落在地上的物体的运动。他以精确严格的数学方法解释了潮汐和星体表面的偏差,预言了海王星的存在。由于这些规律在说明自然秩序方面的成功,人们将它们用于社会、政治秩序、道德和文化等场合。然而牛顿的体系给我们提示的却是“一个僵死的、被动的自然,其行为就像一个自动机,一旦给它编好程序,它就按照程序中描述的规则不停地运行下去”,它将我们在其中生活着、爱着和死着的世界,代之以另一个量的世界,具体化了的几何世界。其中虽然有每个事物位置,却没有人的位置。于是,科学的世界与人的世界、生命的世界完全分离了。近代科学打破了隔绝天地的屏障,却代之以自然事物与生命事物的屏障。

可是这样一个单一的、静止的、可逆的世界与我们实际生活的世界太不协调了,看看我们的周围:变化莫测、川流不息,有生长有死亡,不可逆现象比比皆是,而且“一切都是被决定的”,太令人感到困惑了:谁能相信,在宇宙不爆炸之时,本篇习作的写作日期就已镌刻在自然定律之中了呢?还在牛顿的黄金时代,就有人在祈祷:“……原上帝保佑我们我们离开单一的梦幻和牛顿的长眠”!

哲学家怀特海曾经说过,科学和哲学的体系来而复往。发挥有限认识作用的每种方法最终都会山穷水尽。这话是千真万确的。本世纪初,牛顿体系首先受到爱因斯坦理论的挑战──它将牛顿理论赶走的“观测者”放回到物理学体系之中,继而又受到量子力学的责难_微观事物的行为是否遵从牛顿的严格决定论规律是大可怀疑的。普里戈金的科学生涯就在这个时期开始的。他不满意牛顿纲领与现实世界的这种特别明显的不协调性,强烈地追求一致性的哲学冲动驱使他对牛顿纲领的基础概念、理论前提进行重新考虑。从那时起,一门可以称之为复杂性科学的研究纲领就逐渐出现在新世纪人们的面前。

(二)复杂性科学的范式

新科学之特别引人注目,在于它把注意力转向了现实世界的这样一些方面:不稳定性、无序、多样性、不平衡、非线性关系,以及暂时性──对时间流的高度敏感性等。它们正是我们周围世界中经常发生的,我们早已敏感到它们的存在,只是苦于无法准确地表达它们。因此,尽管这一科学范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各领域的研究者却争相了解它、研究它、使用它、其别是社会学者。人们评价它“可能很好地代表了下一次的科学革命”,它将完成人类有史以来的又一次综合──人与自然的统一,实现古代东方哲学的“天人合一”的境界。普里戈金的开创性工作是从研究“时间”开始的(对时间的困惑可以追溯到他的青年时期)。十九世纪物理学的主要焦点从动力学转向热力学,即从研究单个宏观粒子的行为转向研究大量宏观粒子的集体行为。随着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发现,时间一下变成了一个众所瞩目的问题。因为按照第二定律,宇宙中的能量尽管相互转化时有当量关系,但不可避免地要有所损耗(以熵来度量,称为耗散)。所以牛顿的世界机器决不会一经开动就永远动下去,并且也决不会顺开、倒开──某一时刻绝不会和过去某一时刻完全相等。这就意味着,现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时间是有方向性的。物理学以“熵增加定律”表述了这个时间的方向性,这个“时间之矢”。

然而热力学的时间之矢朝下,现实事物趋向无组织、无序状态,这和我们在生命世界中看到的趋向有组织,趋向更大的有序状态的向上的时间之矢发生了矛盾。这样,十九世纪的物理学发现自己苦于两种时间之矢(分别由热力学与生物学所描述)的夹击,外加一个对两者皆无所知的经典物理学框架(没有时间的可逆过程的物理学)。

普里戈金注意到,经典热力学所研究的都是外在衡区的体系,在这个区域内,体系内部所发生的过程都是线性的。这是不是说,时间向下的衰变效果是发生在线性关系中?在远离平衡的区域是一种什么情景呢?一旦这样的问题被提出,理论探讨的新视野就打开了。普氏的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体系,当它被外力驱使到远离平衡的区域时,其内部占统治地位的是一些非线性关系。这种情况下,体系与处于平衡或衡条件下的行为完全两样,它变得对内部或外部发生的小变化(称为随机的涨落和干扰)特别敏感。在外部作用的某些阈值上,整个体系以一种异乎寻常的方式重新组织自己。著名的贝纳德元胞(Benardcells)试验就演示了这个自组织现象。

普里戈金的理论告诉我们,第一,十九世纪发现的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并非是问题的全部,它代表了自然的一些温和与可控的方面,在它下面还有一个更加“活跃”的层次,这就是化学变化、生长与死亡,它们超出了当量关系和守恒的范围。能量的转化不过是一种差别的消失,同时伴随着另一种差别的产生,只要有差别(如温度差或势能差等)才能产生也是差别的结果。将体系驱使到远离平衡态就是利用了环境的差别,以造成体系内部产生出差别(形成新的结构形态)。因此,只要自然界中有差别,有流动,就会“在守恒与转化之外响起创造与毁灭的回声”。第二,在经典热力学中不可逆过程往往被当作讨厌的东西,是干扰,是造成时间之矢朝下(无序化)的根源,而在远离平衡的地方却成为从无序、从热混沌到有序的源泉。普里戈金把这种新结构叫做耗散结构,以强调耗散过程(不可逆过程)在这类结构的形成中所起的建设性作用。自然界的勃勃生机第一次出现在自然科学家的笔下和实验室中。由于引进了“时间”,引进了过程的不可逆性,才能将“演化”将“历史”带进了自然科学,才能说明自然界不仅是在空间中存在着,而且是在时间中生成并消逝着。普里戈金称自己的物理学为演化的物理学,称自己的研究纲领为进化的范式,他实现了两个时间方向的统一。第三,普氏的新理论还提示了自然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它涉及到哲学史上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决定论”问题。首先,新理论指出,在热力学体系中涨落对体系的宏观行为具有重要意义。追寻涨落的本质,它根源于体系内粒子的随机运动(热运动)。物理学家玻恩指出,从宏观尺度看,一切观测都要受到布朗运动(分子的热运动)的限制。这就是说,在宏观层次上,自然界以其涨落的特征给我们的精确观测加上了限制,按普氏的看法,这不是一种实践上的、操作上的限制,而是一种原则上的、理论上的限制。我们在这里似乎遇上了与量子力学类似的境况,在牛顿力学中,这类因素被认为是可以忽咯的偏差,随着测量手段的精确化,没有理由认为不能排除。而在经典热力学中,这类因素却是造成处在衡态的体系,“必然”向平衡态(最大无序态)“跑”的原因。从哲学的观点看,这表现为内容上的偶然性具有了形式上的必然性──组成体系的每一个个体充分“自由的”活动方式,导致体系整体状态的最大无序态。其次在远离平衡区,情况有了惊人的变化。处在该条件下的体系由于受到外部参量的控制,体系内部的“相干性”加强了,因而个体不能以“足够随机的方式”动作,但在临界点附近,系统有可能“失稳”,这时该点附近的个别涨落有可能在非线性的相互作用下被放大成“巨涨落”(长程关联出现了),从而导致体系的一种与这个特殊的“个别涨落”有关的新的宏观的有序态。这样一来,体系的演化就不可能完全是“决定论的”,对它们的运动规律的描述既要使用决定论的语言,也要使用概率论的语言:首先,体系在外部参量的控制下逐渐达到远离平衡的临界状态,这是一个严格决定论过程,由必然性所支配。一旦体系达到临界状态(又称分叉点),按自组织理论,从本质上说不可能事先决定该体系的下一步状态,而要由这个时刻,处于特定位置的涨落的性质和分叉的稳定性来决定。这样,上述那个由必然性支配的过程受到偶然性的破坏,在分叉点上实现了向新的必然性的转化。这一切构成了体系演化的独特性、个体性,正因为如此、人们不可能以科学观测为依据,对体系的未来行为作准确的预测,至多只能预言可能发生的情况。与体系进一步远离平衡态,常常会出现一种看上去非常混乱的运动状态,如发生过程的不连续性、非周期性、峰值的不规则移动等。表现在刻划该体系的宏观参量出现了不规则的变化,体系变得对初始条件的细微改变异常“敏感”。我们可以在化学反应、气候变化、电子电路、心脏突发性病变、股票市场、生态系统等各类系统中发现这类现象。由于它们呈现出高度的不规则性,人们称它们为混沌现象。普里戈金告诉我们,混沌态并不像我们日常理解那样,是一种简单的无序态,而是一种在微观上(个体水平上)分子分布高度的不均匀,在宏观上(整体水平上)呈现出特别丰富的特征空间和特征时间的尺度。这么多尺度交织在一起,相互嵌套。从整体上看就显得特别没有“尺度”,没有“规则”。令人惊奇的是,这种看似杂乱的现象可以从完全规则的现象中产生,美国物理学家费根鲍姆就指出,非周期行为可以是与周期无限加倍时产生。由于这是从完全规则的系统演变出不规则,人们又称它们为内在随机系统或决定论混沌。说它们是“内容中的必然性具有了形式上的偶然性”,可能是不无道理的。

普里戈金的新的科学范式使我们看到在自然界的那些不稳定的区域中,由于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各种现象,它们是自然界生生不息的一面,其中充满了涌现、转化,意外和机会。这使我们重新体验到,“我们不是作为异乡人闯进了一个同我们格格不入的机械世界”,“我们又回到一个有创造力的世界当中”,我们与自然融为一体了

普里戈金指出,世界图景的这种改变应当归功于我们对随机现象的认识,它使我们避免了一种荒谬的看法:认为丰富多彩的自然现象是按照节目单,像大本钟那样滴滴嗒嗒按部就班地排演出来的。整个宇宙不是机械的,生命既不是偶然的失常,也不是神秘的形而上学力量的显现。新科学带我们越出了那个几何的、量的世界,进入了“质的”、“演化的”世界。自然界的“活力”终于重新体现在科学中了。

四、两种文化的沟通

普里戈金的理论兴趣并没有仅仅停留在自然画面的统一上,他意识到自己的新理论还包含着一种文化上的综合。普里戈金说,近代科学的成就还带来了一个文化上的后果,这就是“两种文化”,即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两极分化”。人们往往认为,自然科学研究的是世界的普遍、重复的东西,而人文科学研究的是特殊与唯一的东西:普遍和重复的东西是被决定论规律统治着的,只要通过观测实验就可以被发现,而人的世界──社会历史领域,一切都是个别的、不重复的,因而不存在任何规律。两种文化真有这种对立和鸿沟吗?普里戈金说:“当我们从平衡态走到离远离平衡态,我们便离开了重复和普遍而达到了特殊和唯一”。这就是说,自然科学现在也开始研究特殊与唯一了:只要自然界不是完全由决定论规律所统治,特殊与唯一的东西就有“滋生”的土壤。另一方面,对各种混沌现象,强不稳定系统的研究有了突破性地进展,我们必然得出这样的结论:“不可预测并不一定意味着无序”,表面上看来是混乱的、偶发的行为并非是完全没有规律可循,那只躲在混沌系统背后的“看不见的手”对我们已初见端倪了。现在复杂性科学已经有了一整套概念体系和操作方法使人们有可能从可能性的意义(概率)上去把握它们、预测它们,甚至按一定的目的去改造它们、规划它们。这就给研究人文科学的对象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理论框架和处理手段。例如,当我们用涨落、反馈放大、失稳、耗散结构、分叉等新科学的术语去重新思考诸如革命、经济崩溃、技术、范式更迭等术语时便会发现,它们有了新的含义,带有了新的理论视野。例如,普里戈金曾经这样分析到,社会是极为复杂的系统,包含着潜在的巨大数目的分叉。“这样的系统对涨落高度敏感。这既引起希望,也引出一种威胁。说希望,是因为哪怕是小的涨落,也可能增长并改变整个结构。结果,个别活动不是注定不重要的。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威胁,因为在我们的宇宙中,稳定的,永恒的规则的安全性似乎一去不复返了。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危险的和不确定的世界中……”。普里戈金的这个分析包含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哲理:真正的创造力是存在于组成整体的个体之中。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没有个性对共性的突破就没有发展和进化。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侧重于共性对个性的规范和制约的传统文化体系来说,不能不是一个震动。

对于普里戈金的新理论,许多有洞见的社会学者表示了积极热情的欢迎。他们指出发展掌握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手段显然是我们时代最迫切的需要之一,因为在未来的年代里,这种手段在控制和管理社会的工作中起支配作用,目前人文科学面临着许多“有世界意义的困难问题”,如世界人炸、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传统价值沦丧、社会不稳定等,它们有可能导致在全世界出现截然不同的社会形态──是更好还是更糟,就取决于我们改变它们的意志和我们掌握这种改变的能力。社会学家们将普里戈金的复杂性科学作为一种可供选择的研究社会学的新理论体系。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综合在这种选择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总之,普里戈金的人生哲学和理论兴趣使他成为一个关心“未来”、献身“未来”的科学家、思想家。他在自己的科学自传中也谈到,如果依照人们看待过去、现在、未来的重要性来区分著作家和思想家,“我想我自己将属于“未来”这一类,因为我这一生主要着眼点在未来”。普里戈金相信,向前进化不是去会见我们命定的劫数,历史是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秩序与混乱相互交替的,只要我们对组成这个社会的成员、制约着它的各种因素、外部环境作用于它的那些力量有足够的了解的话,我们就能在某种程度上预言社会未来的可能行为,甚至对社会的进化进程进行某种“干预”。普里戈金说:“时间是一种建设,因此负有一定的伦理责任”,他告诉我们,在历史的舞台上,“我们既是演员,又是观众,不仅在人文科学中是这样,在物理学中也是如此”,“我们的过去被纳入了现在,但我们的未来绝没有被局限在现在”,“我们所有的人都可以参与到这当中”。普里戈金的一生,包括他创立的新科学都体现著这些深刻的哲理。他所做的是为自己的哲学信念找一个科学的框架,他是一个成功者。

主要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倦怠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德育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然则现在的很多大学生并不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的内容包括哪些,我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地变更,直至形成了我们现在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四门必修课和《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选修课等。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没有兴趣但是为了学分又不得不上课,从而产生倦怠。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倦怠的表现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倦怠主要是大学生对纯粹理论性质的课程缺乏兴趣或学习动力而不得不为时之表现出来的思想倦怠和行为倦怠。对理论课没有兴趣,消极看待甚至是采取逃避的态度,逃课、旷课、课前不预习、上课不听讲、下课不复习、拼凑作业、考前突击背一背等行为。刘驾云老师曾对安徽省内三所高校的学生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状况、学习兴趣以及学习动机做了调查。其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开设的必要,对自身的发展没有帮助,而且有兴趣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而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动机中“学分”是主要因素,还有一部分学生则是为了研究生、教师和公务员等考试。从刘老师的这份调查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学多是被动性学习,缺乏主观兴趣和主动性,甚至可以说动机有些偏差,可见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倦怠之严重。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倦怠的原因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倦怠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长期的厌倦心理还会连带的排斥对其他学科学习。其次,大学生的学习倦怠还会挫伤教师上课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中得不到满足感和成就感,慢慢会丧失教学热情,就会减少对新的教学方式的探索,甚至可能会产生教学倦怠。最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倦怠不利于“四有”新人的建设。曾有人说过,一个人如果体育不好,那就是“废品”,学习不好,是“残次品”,若德育不好,那就是“危险品”了。所以解决思想政治倦怠问题刻不容缓,要解决问题首先要明确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存在认识误区。

学生普遍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古板,找不到兴趣点。很难做到上课认真听讲,而且课后根本不想看有关的书籍,甚至有些动机偏差。大多数学生认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只对考研究生或者公务员等才有些许作用,而对以后的其他工作并没有什么用,尤其是在理工类,艺术类学生中,这种想法更显著。现在学生大多只重视实用性课程,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实用性和启发性使学生更加不重视这门课程,甚至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必修中的辅导课。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落后,缺乏有效沟通。

当然,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中占着相当大的地位。而在刘驾云教授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原因中教师的教学方式陈旧,落后,枯燥占一定的比重。一些老师较多重视科研而有些忽略授课,不注重教学方式的革新,并且在授课过程中与学生的交流少,课堂纪律差,甚至有的老师只是要求学生保持安静,至于学生是睡觉还是玩手机并不在意,这些都会引起学生的倦怠。老师只是在完成教学任务,并没有挖掘深层及的原因,不能使学生感同身受。

(三)家庭的环境作用弱化,不能积极影响。

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所以理论教学应与各种生活各种环境有良性的互动。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是逐渐的渗透的,是深远持久的,是不可替代的。而现在的教学现状中家庭对学生教育的良性作用正在弱化。比如,家长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不重视、只重主科,忽视副科等态度直接会影响到子女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态度。而在调查中发现在家庭中国并不是人人都关注时事,大多是男性关注时事新闻,女性大多关注娱乐等,这也使子女缺少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关注和兴趣,从而容易在理论课上出现倦怠现象。

(四)校园教育主阵地丧失,学习氛围不理想。

学校是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主阵地,很多同学反映,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校风和班风都不浓郁,大学生在平时很少阅读思想政治相关的书籍,只是考前学霸,本着60分万岁的想法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而且,现在的网络科技非常发达,一些网红、关系户的说法更引起青少年的叛逆心理,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是空谈社会主义,并没有什么用。学校教育主阵地的弱化,使大学生并没有接受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倦怠的措施

调查显示,学生并不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采取否定一切的态度,而是会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者实用性有选择地接受。而且新颖的教学方式,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良好的校园环境都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要改善倦怠的现状,应从这三方面入手。首先,大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所以大学生自身的因素是引起倦怠的根源。大学生应用理论武装自己,切记盲目跟风,要有自己判断正误的能力,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其次,教师是受教育者的引导者,所以提高教师素质是解决倦怠问题的关键。教育专家武宏伟说:“一个好校长便是一所好学校,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教师在授课时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允许学生讨论,并且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兴趣。最后,引起倦怠问题的内因是根本,但是也不能忽视外因即环境。学校应最大程度的为学生提供更加公正合理的平台。大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注意力,应改大班教学为应材施教。学校净化校园环境,不能只是场上抓考风,还应场下严抓纪律,改变考前学霸,缩印答案等现象。

【参考文献】

[1]武志宏.任命校长要科学民主[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09,09.

[2]彭.建设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J].光明日报,2014,12.

篇8

关键词:教学过程管理;物流管理;信息技术

物流是一门应用型科学,该学科本身强调对于实物流动过程的计划和控制。如果能够将物流管理的思想融于教学管理之中,对于日常教学管理中的实验教学管理、教学资料管理和人员管理都借助现代物流管理的思想来完成,将会为物流教学过程管理开启新的思路。

一、教学资料自动化管理系统

1.教学资料管理特征分析

教学资料的管理是高等院校教学过程管理的难点,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试卷以及毕业论文等教学管理对象种类多、数量大、查询频繁,其管理一直存在很多问题。传统的教学资料管理模式下虽然可以通过分类存储并建立资料卡片进行管理,但是管理的效率比较低,查询更新都比较困难,信息的共享性也比较差;由于高校扩招等原因,原有的教学资料数量大为增加,传统的管理手段的弊端日益凸现,以试卷管理为例,不但需要大量的存储空间,而且查找十分困难。因此教学资料的管理具有管理对象复杂多样、更新速度快、涉及面广的特点,增大了其管理难度。

2.现代物流管理思想的运用

从现代物流管理思想角度理解,教学资料也是一种“货物”,其管理过程可以理解成为基本的货物库存管理,在合理地分析其特征的基础上,可以提出与之对应的教学资料自动化管理系统。借助现代化的物流设备和信息管理技术,使用包括自动化立体仓库设备、条码技术等在内的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实现教学资料的查询、存取等操作的数字化、机械化和自动化管理,极大地减轻了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该系统总体组成包括管理信息系统、自动化仓库系统、条码识别系统、物流传输系统以及智能监控系统等五部分。

二、实验教学管理

随着现代教学观念的不断转变,实验教学目前日益受到重视,但是随着实验教学对象和实验教学内容的不断扩充,实验教学的日常管理难度也在不断增加。

1.实验教学过程管理

目前高等院校中实验教学中提高开放性、资源共享性已经称为共识,而随之而来的是实验学生数量、实验教学内容大幅增加,传统的签到考勤制度等越来越显现出不适应现代教学要求,相关的学生信息,特别是记录实验过程的动态信息的管理已经成为影响实验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以利于教师能够及时的掌握相关教学情况,并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该管理系统包括以下主要的功能模块:

(1)学生基本信息管理模块:主要负责管理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专业,身份代码,自动识别标识等方面。

(2)学生学习任务管理模块:主要负责管理学生学习计划的制定、、以及学生实验教学的完成情况统计,该模块同时具备学习进阶权限管理功能,能够对根据系统掌握的信息对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判定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并确定学生分级实验教学的具体等级,为学生制定合理的实验教学计划,实现因材施教。

(3)学生实验成绩管理模块:主要负责学生实验成绩的记录、查询。

(4)实验教学内容信息管理模块:主要用于相关人员查询实验教学的基本资料,包括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以及实验地点、实验步骤等教学信息。

(5)学生实验教学综合评价模块;能够对学生实验进行实时监测,完成实验数据的实时记录,并具有实验过程追溯能力,防止伪造实验数据,并能够对上交的实验报告进行评判,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成绩评定。

2.实验室设备管理分析

目前由于实验教学内容不断丰富,实验室实验教学设备不断增加,同时在有限的实验资源范围内必须多个实验教学项目共享实验场地等资源,这就带来实验设备更换识别的问题,以我校的理化实验室为例,一个实验室需要承担不同教师的近十项教学实验,管理上千台(套)不同类型的实验设备,而且不同的实验项目之间还存在着人员和设备的重叠,给实验室设备管理带来诸多问题,而采用现代物流先进的货物管理方法,引入RFID技术,建立实验设备的动态储存位置管理;同时利用该技术可以实现学生领取设备的动态管理,这样就可以将实验室设备的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减轻了实验教学人员的工作量。

3.实验教学过程的人员管理

利用RFID技术可以实现教学过程人员的自动化智能管理,自动实现对实验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实验出勤情况的纪录,并可以实现人员实验时间安排的合理规划,防止出现实验教学时间冲突的现象,对于简单的、基本无风险类操作实验,可以实现实验教学的无人化管理,实现学生实验时间的自动调配,有效地解决学生实验时间无法整体协调,实验教学无法整齐划一完成的难题困扰。

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和资料管理的管理对象种类多样,且相互作用,并具有典型的实时动态变换特性,对教学过程的合理计划和控制,符合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思想,将现代物流管理的最新理念和技术合理地应用于教学过程管理,突破以往传统的手工资料收集、整理、查询的管理模式,以智能化、信息化为依托,从系统整体管理的角度出发,符合现代物流教学要求和实际情况的管理模式,将提高高校教学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沈从文作品 伦理美学 善与美

沈从文所描写的湘西位于湘川黔三省交界的沅水流域,这里是苗、土家、侗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区,也是我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在《楚辞》中所描写的云中君、山鬼等所在之地。沈从文少时生活在湘西,湘西的风土人情和独特的自然景观在他脑海中有着深深的抹不去的痕迹,这久远的儿时记忆时时在他脑海深处徘徊,在这份对故乡回忆的基础之上,他在作品中,对湘西自然山水风光进行了细致刻画,对处处充盈着浓浓牧歌情趣的自然生活氛围进行了有意的渲染,对深蕴着安然处世精神的自然人生观进行了深入的提示,这些构成了他独特的审美思想与淳朴的道德观的基础。湘西别样的气候、地理环境,以及富有瑰丽色彩的荆楚文化,给美好的湘西蒙上了神秘的面纱,这里山清水秀,这里有着大自然所赋予的独特旖旎之美,这里的人情醇厚真诚,这些大致构成了沈从文的边地写作内容轮廓。细观沈从文作品,字里行间处处透露着美的色彩,处处体现着善与美两者的完美结合。

一、自然美与人性美的相映相衬

在作品中,沈从文细心描绘出了一幅幅乡野秀美的山水画,所绘人物大都生活在背景纯美的山水之中,展示了人物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鲜活生命力,也表现出了人性中那种深蕴的善,这是自然美与人性美的高度统一。沈从文笔下描写了众多的湘西人物,我们在此以辰水、沅水上的水手和山乡里的苗民为对象,这些少数民族的人们依然保持着古朴淳朴的风俗习惯,他们和汉民不同,他们没有那种严格意义上的宗法制度和等级观念,他们与自然同在,人与人之间交往是赤诚的,没有尔虞我诈,纯属一片天然。

沈从文通过自己的作品表现人物的人生哀乐,反映出边地人民那种至善率真的人性美。人性是沈从文在多年的写作生涯中始终探索的东西,建构人性的小庙或展现美好的人性,也一直是沈从文为自己设定的目标,旨在着手民族道德的重建,希望能够修复拯救现代社会人性的逐渐消失及溃败。他曾经在《从文小说习作选》中说:“我只想造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

在沈从文描写的众多人物形象中,青春少女形象是最为动人的。沈从文湘西小说的代表作《边城》中的翠翠,《三三》中的碾坊主人的女儿三三,以及《长河》中的夭夭,等等,她们这些天真俏丽的少女无一不散发着原始生命的美质,无一不散发着那种沁人心脾的善,无一不具有澄澈可人的美感。《边城》是优美、率真、自然、健康人生形式的深刻表现,同时也是一首道德人性美的颂歌。在这里,人与大自然和谐统一于生命完美的形态之中,作家表现了一种超越“自在”的“自为”性的人生形态。大老、二老和翠翠他们对于自由爱情的美好幻想和追求,体现了他们生命中的纯粹神性和自由意志,说明了他们是湘西古朴人性的新一代继承者。首先,沈从文在以优美的笔触描绘故事发生地“茶峒”秀丽的自然风光时,注重景致画面与人物心境的色调统一。[1]自然山水在相当程度上陶冶了人物的性情,强化了主人公道德感。在沈从文笔下,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几乎都充满灵性,作品中的景与人物既相映相衬又相互融合。“翠翠在风日里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了她且教育她”。[2]翠翠的乖巧,翠翠的朴质,翠翠的善良,在相当程度上都是秀美大自然的山水风光日夜熏陶的结果。其次,在大自然风景秀丽的背景之下,沈从文刻画了边地乡民之间友好、互助、互爱的淳朴民风。尤其在人物形象翠翠的爷爷身上充溢着厚道淳朴的人性美,他对待钱财的态度和他为人处事的方式,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世代继承下来的传统美德。本地首富船总顺顺,也没有高人一等的傲气,处处显示着豪爽、仁厚的淳朴品格。在沈从文所描写的边地,人与人之间仿佛没有地位等级的差异,没有位尊位卑,更没有钩心斗角,所见到处都是助人为乐、淳朴善良的人物形象。在《边城》之中,沈从文想传达的其实是一种世俗生活中的人类本性之美,这种美不是存在于乌托邦之中,而是一种对平淡世俗生活的积极肯定。

二、道德与生命美

道德在更高一级层次上体现了人性在社会生活中的进一步延展。道德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也是人类个体的心灵律令,它体现了人性与生命之间的一种渗透与交融。

沈从文是一个非常关注生命的作家。他描写的这个仿佛与世隔绝的湘西世界,给我们展示了一种健康率真的生命形态,这里处处体现出了一种生命对美的强烈追求。首先,沈从文非常赞美“生命的力”,认为人生有两种对立的形式:一类是生命,一类是生活。其次,他认为“生命”的基本属性是对抽象的“爱”与“美”的执著追求[3]。在沈从文所有的小说中,爱几乎都是永恒不变的主题,贯穿于作品的始终。什么是爱呢?爱是自身必须具有爱的能力,有一颗善爱感恩的心;爱是对他人的给予,爱是一种真诚的奉献,爱也是一种牺牲;爱是生命的支柱,爱越强,生命力越旺,就越能体现一种生命的美,若没有爱,人类的生命将是一片黯淡。

篇10

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教书育人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管理工作质量的重要途径。在教育的活动中,学校要时刻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正确地对待学生的各种诉求,培养新时代要求的学生新面貌。

1.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生自身的各方面发展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去引导,帮助学生实现由自发发展向自主发展的转变,让学生又自主意识,发挥主观的能动性。时代要求学生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来确立学生自身的理想和信念,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最后形成自主的发展。

2.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全方面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相当于片面发展而言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学生要想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要遵行一些科学的思想观念。如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八荣八耻”的主要内容,这些都使学生根据现有的科学思想观,去实施自身各方面的发展。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了开放的环境和现实影响的实际,用科学的思想观政治观作为指导,联系学校学生的实际,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就能按照学生的全面需要进行。

3.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国教育的重点内容。时代性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学生在生活上学习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指导学生怎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学校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场所,所以学校的一切思想政治观都是同社会的、科学的思想政治观相吻合的,它要求学校在对学生实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必须发挥它的最大导向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上面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可以看出,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来管理学生,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生发展的导向标,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管理的作用是值得实践的事情。

二、如何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管理质量

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管理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如何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管理的质量,如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如何发挥其在学生管理中的凝聚作用,以下对如何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管理质量给出了几点方法和建议:

1.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管理工作的导向性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导向性作用影响深渊,在学校内部,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生各项活动的导航标,为学生建立明确的思想道德观,使学生自觉服从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自主的约束自身的各种行为和思想,为管理者减少不必要出现的管理问题和麻烦,从而提升学生管理的质量。

2.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蓝本,健全学生管理工作机制学生管理是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工作机制来支撑的。制度建设使得学生的规范性增强,日常的管理目的更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蓝本作用也能得到更加明显的体现了。学生管理的工作机制的制定是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蓝本的,它为管理的各项工作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如按照“八荣八耻”内容建立的学生道德行为规范就是最为典型的例子。

3.完善学生实际需求的保障体系,提升管理质量学生的实际需求是教育的目的,同时学生的日常生活需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关心的重点问题。在对学生进行管理工作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开展各项工作,为学生建立起基本的需求保障体系,这样管理工作更容易实施,管理的质量相应也得到提升。

4.围绕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开展各项有特色的互动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改革思想政治教育课单板的教授,利用新媒体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德育工作,为更好的管理学生创造一个最优环境。

5.加强学风建设,增强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学校的学风建设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体现,也是建立优良校风的关键,同时更是管理学生的中心内容。提升学生的学风建设工作水平,健全和完善学风建设的管理机制,增强教育和管理的针对性,加强学生日常教育工作的各项管理工作,为提升学生管理质量做出努力。

6.管理人员利用科学的思想政治观管理学生科学的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观才能正确的管理学生,才能做好各项管理工作。学校的管理人员就是教师,教师在管理学生的时候需要用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观看待学生的问题,并解决各类问题,这样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才能得到保证。如教师利用“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教育理念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自立自理”的学生管理工作观。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