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思想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10 17:02: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思想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思想论文

篇1

第一,孔子提出了“成人观”,也注重德、智、勇、力等方面的教育。而所谓成人,就是崇尚礼数,有道德,有智慧与勇气,还会精通六艺的人,几乎趋向完美。孔子的成人观在其重要教育思想之一。孔子认为,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应该将“成人”标准落实到每一处,从而培养更多趋向完美的人才。由此可见,孔子在其教学实践活动中已经培养了很多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社会作出了很大贡献。目前,市场经济发展很快,学生们都会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而无法全面发展。因此,必须将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身体练习的重要手段,从而增进学生的健康。而学校可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孔子思想应用于现代体育教学实践的体现。

第二,就是孔子思想中的“武备”思想与“尚礼”观念。孔子认为,在战乱不断、兼并剧烈与弱肉强食的社会背景下,人们想积极参与到政事中去,还要保国为政,则应该对武备和军事武艺等训练进行强化。在孔子看来,战乱不断的时代会尚武强兵,但是应该和仁政与德治相互促进,才能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为人们提供丰衣足食与安居乐业的生活,并且有利于子民听从政令,安心发展生产等。孔子的武备和尚礼等思想观应用于射与御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具有积极意义。孔子非常注重培养文武双全的人才,对射箭和驭车等课业的传授给予很高的重视,意在提高学生的军事体育知识、体育技术以及技能。因此,在孔子的体育教育思想中,武备观念非常明确,不赞同人们还没有对军事技术进行掌握就参与到战争中去,否则不但自身性命难保,国家也面临着灭亡的风险。因此,孔子将武备思想贯彻到整个教学实践活动中。

第三,就是孔子的养生保健观念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孔子提出了具有积极意义的养生保健知识以及保健方法,在古代体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孔子在进行教学实践活动时,都会传授给学生关于养生保健知识与保健方法等方面的内容。不但如此,孔子还会身体力行。孔子认为,人们应该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来实现健康长寿的目的,比如按时休息、劳逸结合和对饮食进行节制等等。如果人们对这些养生保健内容不够重视,则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孔子非常重视这个方面知识的传授。而孔子的养生保健思想与现代养生保健原则完全相符,而且具有一定科学性。因此,孔子的养生保健思想在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四,孔子提出“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思想,认为学习永无止境,不会被年龄限制,教育活动与学习活动都应该贯彻在人们整个人生之中。因此,每个人都应该通过不断的学习而提高自己的修养。而终身教育内涵在不断扩展与延伸中形成了终身体育理念,这是终身教育必然的发展趋势。而终身体育即人们终身都会接受体育教育,也会进行不断的体育锻炼。如今学校的体育教学都遵循终身教育的理念。在贯彻终身体育的过程中,学校体育非常重要,也是学生们树立终身体育思想的关键时期。学校应该满足学生们的身体发展需要,还要对学生们以后的需要进行考虑。因此,学校应该引导学生们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并且培养其相关能力。孔子的终身教育观已经与现代终身体育思想相融合,并且应用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获得较佳效果。

第五,就是孔子的学以致用思想。孔子一直在贯彻学以致用和以身作则的思想,而传统教育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相脱离,主要是为教学而进行教学实践活动,枯燥无味,导致学生们厌倦体育课。因此,学校的体育教学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并且让学生自由选择对自己有用,而且还比较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从而有利于学生们对运动进行掌握。另外,学生们还可以主动将掌握的体育知识与体育技能融入到生活中,渐渐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从而形成了比较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其终身受益,达到学校体育教学的长远目标。

2.结束语

篇2

怎样才能取得体育、德育“双丰收”呢?

一、精心设计

我们应该设计多种方法,采用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开发他们的创造力。在编写教案时,要根据本课内容、任务、目的精心设计,要有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如做队列练习时,是比较枯燥乏味,可采用“我是一个兵”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做出“立正”、“向右看齐”等正确动作,以实际动作向学习,锻炼学生的毅力和耐力。再如垒球投掷课时,如果单一的投掷,学生兴趣不浓,思想教育也跟不上。如果设计成“投弹炸鬼子”游戏(在投掷区前画一条及格线,远处放一个或多个标志物,上画日本鬼子兵的头像,看谁能炸死鬼子兵,如不到及格线者算炸伤自己,罚做俯卧撑,促其加强臂力练习)学生们兴趣盎然,都能奋力向敌人投掷。这既是效果好的体育课,又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在综合训练课上,创编了一套组合游戏——《路上》,在游戏中设置了“雪山”、“草地”、“铁索桥”等情境,让学生通过跑、跳、翻滚攀爬及投掷等活动,全身心都得到锻炼,这是一节“军事课”,又是革命传统教育课。

二、寓教于乐

要做到“寓教于乐”,就应在体育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法”,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好动爱新鲜,注意力不集中很适合游戏教学。游戏教学是从个人的发展需要出发,把获得运动的快乐感和培养自我锻炼能力作为目标的教学思想。它重视每一项不同运动所独具的乐趣,并强调愉快地、自主地从事体育学习。游戏教学在形式上是以快乐从事体育学习为目标,但真正的目的是为儿童在学校阶段认识体育,真正获得快乐体验,从而持之以恒,直至终身进行体育锻炼。游戏教学要依据大纲、教材的要求和实际可能,又要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和时代特点,从实际出发。使教学内容生动活泼,学有所获。如跳单双圈时,有些学生因图快或不认真,常常踩出圈,如果设计成“小猫捉老鼠”游戏,谁要是踩出圈,就算被小猫捉住,这样再跳时学生就会很认真,又很有趣。又如“送盲人回家”游戏,让“盲人”戴上娃娃头,“少先队员”推着“盲人”绕“土堆”“过小桥”,看谁先送到“家”,学生们看着憨态可掬的“盲人”乐不可支,都争着去送盲人,达到锻炼和教育目的。在低年级或学前班搞穿衣服扣扣子比赛、用筷子夹玻璃球比赛等,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用“石头、剪子、布”等游戏形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得到锻炼。

三、心有德育场地宽

篇3

体育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是按照体育教学特点进行的。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如何把体育教学与思想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等问题,还需进一步引起大家的重视并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对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进行简要论述,供大家借鉴、参考。

一、体育教学具有鲜明的教育性

人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只能在人类的生活和社会活动中,通过引导、教育逐渐培养与完善起来,所以学生的思想品德只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影响和学校教育的结果。体育教学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能影响学生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性格特征,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起积极的作用。

1、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任何一项运动技术的掌握,都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付出较大的体力和进行积极的思维。在练习中会产生很多的生理性反应,如疲劳感、疼痛感、酸胀感等,因而引起一系列的心理情感,如怕苦、怕累、怕疼、怕伤等思想。在此情况下需要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一系列心理障碍,这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不畏艰难,不怕困苦,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

2、体育教学是为了促进身体的发育,因而要达到一定的运动量,教师要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和措施,要求学生按计划完成规定的量和强度,如规定跑的距离、动作的次数、动作的幅度、限定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什么动作等,以保证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学生长期参加规范、严格、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在教师的培养指导下就会增强学生的组织观念和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形成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习惯。

3、学校体育从内容到形式,从方法到要求,都具有强烈的集体性。因此,无论参加哪一项体育活动的评比和竞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因此在体育活动中要大力提倡相互尊重,互教互学,相互配合,团结协作,抛弃个人私心杂念,先人后己,公而忘私的集体主义精神。

4、体育运动最富有竞争性。体育教学常以对抗性练习和教学比赛的形式出现。通过比赛既能了解和掌握学生的体能状况、身体素质,以及技术水平、战术意识等要素,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毅果断、自信、积极向上的品质,以及胜不骄、败不馁、服从裁判、遵守纪律,与同伴团结协作等优良作风。因此,运动竞争是技术、战术、智力的竞争,是身体素质的竞争,也是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的竞争。

二、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是培养思想品德的自然科学基础

教育是培养、塑造人的过程,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表现,是培养、塑造的自然反映。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一贯坚持严格训练、严格要求、严格教育,就会获得良好的行为效果。反之就会导致不良行为的出现。这说明人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不同,是由于培养教育决定的。这就是巴甫洛夫指出的:“我们的教育,教学,任何纪律,各种各样的行为习惯,都是一连串的条件反射。”他的研究证明:对有机体重复一种系统的影响或训练,就能形成定型。这一理论在体育领域里,不仅说明了运动技能、技巧形成的生理机制,同时也指出了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养成的科学依据。当一个人反复接受一种训练,反复完成一些严格规定的行为,并且根据他自己在实践中的认识和经验深信他掌握和了解的规范是正确的时候,这些行为就会变成他的道德习惯和性格特征,而道德习惯和道德认识结合在一起,就成了人的道德信念。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论证过:由道德概念到道德信念的道路是从行为和习惯开始的。体育教师的育人工作就是要从培养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行为和习惯着手,然后上升到道德信念。即使是对那些已经表现出某些不良行为和习惯的学生,也要采取合理的方法,热情耐心地进行长期、反复的培养训练,帮助他们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旧的定型虽然会表现出一定的巩固性,但只要环境条件的影响长时间改变成另一种形式也会形成新的定型,所以改变那些已经养成不良习惯和错误行为的学生是完全可能的。

在体育教学中应时刻贯穿着思维活动与体力活动的结合,知与行的结合,意识与行为的结合。体育教学过程中,既向学生传授运动技能与技术,又组织学生亲身实践,既向学生讲述理论概念,又指导学生身体力行。因此它能够提供较之一般课堂教学为更多更好的培养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可能。

三、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

教学是通过教学方法来完成的,教育是借助教育方法来实现的,二者不能截然分开,又不能混为一谈,更不能用教学方法代替教育方法。在体育教学中,教学法的研究是比较多的,教育法的研究则还没有受到人们应有的关注,因而在体育教学中,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更加值得我们去研究探讨。以下简要介绍几种较为有效的教育方法供参考。

1、规范训练法

就是用制度和规则所指明行为的规范标准来训练指导学生行为,从而收到培养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效果。体育的特点之一就是很多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制度和规则要求下进行的。这就为利用制度和规则作为行为规范来教育学生提供了有利条件。有明确制度和规则的竞赛活动固然可以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就是非竞赛性的活动也可以制定相应的规则作为教育的手段。例如游戏、教学比赛、各种基本动作的教学,都可以作出某种规定要求学生遵循。此外,除了活动本身所包含的规则之外,还可以就课堂纪律和教学内容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作为学生行为的准绳。要发挥制度和规则的教育作用,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认真执行。否则,规范不能变成行为,反而在心理上出现惰性,导致教育上的失败。因此,要求教师经常观察和判断学生行为,正确的加以强化,错误的加以分化。常用的办法就是适时地给以奖励与惩罚。当然光有教师的执法还是不够的,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对符合规范的行为给予维护和支持,对违反规范的行为进行批评抵制,这样学生的道德情感就会上升为道德意识,自然也就会自觉地遵守制度和规则,使个人的行为在符合并遵守规范的前提下,得到认可和发展。

2、集体训练法

体育教师应当在采用集体项目的教学中,例如球类训练,团体操训练等,让学生意识到在集体项目中,不顾集体利益,不与其他队员配合,一味过分“表现自己”,都会给他人、给集体带来损害,将受到集体舆论的批评和指责。由此可见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帮助学生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使学生个体的行为与集体荣誉相联系,使他们认识到荣誉来自集体成员的共同奋斗和团结协作,来自个人对集体的奉献和刻苦训练而作出的不懈努力。

3、对抗与竞赛训练法

我们培养的学生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具有时代感和积极进取,勇于竞争的精神。而这些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在体育教学中都有较大的活动空间,因为竞争是体育的突出特点,各项体育运动项目都具有对抗性和竞争性,尤其是在比赛状态中,其对抗和竞争因素体现得更为强烈。它往往使参加者承受高强度的心理负荷和生理负荷,并且还必须在这种强负荷的情况下去争取达到自己的目的。有意识进行对抗性、竞争性较强的教学与训练,就可以使学生的身心承受力提高,获得勇敢拚搏、顽强进取的心理和行为品质。例如短跑训练,仅在“预备-跑!”这短暂的时间里,为了比别人更准确地抓住起跑时机,学生就要集中全身精力,在一面提高自控能力的同时,一面又要全力准备果断行动,一刹那松劲就意味着难以挽回的失败。在长跑训练中,采用竞赛形式,形成竞争对抗,这就自然意味着学生不仅要坚持跑完全程,而且要有一定速度,使长跑训练实际上变成为一场意志力的较量。

4、表率示范法

篇4

 

关键词:体育人文精神 学校体育教育 人文体育

体育是人类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能促进人的身体发展、满足人的精神追求、促进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认识的不断深入,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来临给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体育人文精神是高校体育教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高校体育教学要融入“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地进行体育教学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掌握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真正做到体育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健康和体育锻炼兴趣服务。原有的学校体育教育中对体育人文价值认识的不足以及实践中对学生的体育人文价值培养的缺乏,都最终导致了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偏失,忽视了学生对体育人文精神的领会,这无益于运动健身习惯的养成和保持。 

一、高校体育教学中培育体育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目前高校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终身体育意识淡薄,对参加体育活动的社会意义认识不够等体育人文精神缺失问题。高校体育教学多年来受传统体育教学思想的影响,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教学模式以单一的课堂教学为主,在这种模式中,授课是运动技术技能的灌输,考试是测量学生掌握运动技术技能程度的手段,对体育的理解限制在狭隘空间中,将受教育者塑造成熟练掌握技能的机器。由于旧的体育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体育意识的开发,许多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常常是零散和混乱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很少有大学生考虑如何通过广泛地学习体育方面的知识和各种运动能力,来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体育教学失去了人文精神,淡化了体育对人本身精神世界的关注,忽视了在人的本质层面上的精神养成和人格修养。为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推动体育教学健康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育势在必行。体育教学必须以人为本,只有深刻领会参与体育运动的最高价值和理念,才能够科学、有效、真正地投入到体育运动当中,并给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终身受益。 

二、对加强学校体育教育中的人文体育思想培养 

1.加强体育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对人文体育思想的灌输 

有的体育教师人文素养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其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的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主要课程多为技术性、技艺性课程,教学目标多确定在技术层次,偏重运动成绩和结果,在课程的设置上较少考虑人文知识的含量。所以,提高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需要,提高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是贯彻这一任务的前提,是极为重要和迫切的。同时,在学校体育教育课程设置和评价方面多为技术、技能类的内容,偏重运动成绩与结果,较少考虑人文知识的含量。而课程是关乎教育目的与教育内容的根本,是联系教师与学生完成教学的桥梁。所以,要加强体育教育工作者对人文体育思想的认识,必须对我们的学校体育教育课程做出必要的调整。 

2.课程设置个性化与多样化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高校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程设置是高校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健康素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课程。2002年我国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课程的理念和课程的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对具体的运动项目分类及课程模式的构建方面,没做任何的规定,各高校可以根据学校情况自主构建大学体育课程,发挥本校风格和特色,来构建大学体育课程模式。

在人文体育观的理念下,大学体育课程设置,首先,要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的不同需求,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全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各项素质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个性化地设置课程。随着高校体育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满足学生的需求,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进行学习,成为大多数高校首选的教学模式之一。开放式模式,不仅能给学生创造了开放的环境,让学生拥有较大的自由空间,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权和自觉性,而且还能使学生因为可以根据设置内容、专业特点、个人爱好、个人需要

选择自身喜爱的运动项目,更容易地投入到具体的学习中。其次,要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多样化地设置课程。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不同项目的初级班、提高班,使体育课程体系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向学生传授体育、健康、安全的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发展。多样化的体育课程呈现方式和教学方式可以调动、激发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主观能动性,使之从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信心,在潜移默化中不断规范着自身价值观的形成。 

3.加强学校体育教育中人文体育思想的实施 

学校体育教育中人文体育思想的培养不仅仅是一个教与学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氛围、环境的塑造。一般情况下,学生对人文体育思想的习得并非全是在课堂或者考试中的识记过程,而是在缤纷多彩的体育课余活动中对人文体育思想的领悟。这需要学校体育教育具备基本的基础设施,可以从多角度出发,开展众多运动项目,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需要有针对贯彻人文体育思想的实施方案和措施予以保证。所以,学校应该建立科学的适宜于发展学生人文体育思想的领导体制、管理体制和评价体制。 

三、结束语 

高校的体育课程改革发生的最大转变是从生物体育观逐渐转向人文体育观的轨道上来,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健身性、休闲娱乐性,尊重学生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使学生掌握一些实用的、休闲的现代健身方法和健身理念。培养学生主体的创新精神,完善学生的人格,使学生的身体、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能够适应日益多样化、全球化的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 蔡珺,王东.论人文体育观的确立与高校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j].体育成人教育学2006(4):20-21. 

[2] 胡小明.西方人文体育管窥[j].体育与科学,2001,(1). 

[3] 赵克.现代体育思想奥林匹克主义与中国人文精神之契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 

[4] 朱鹏屏.高校体育教师人文素养的现状与对策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4). 

[5] 曾晓琼.论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中蕴含的体育人文精神[j].文化·视野,2008(7):97-98. 

[6] 王萍,孙旭林.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人文体育观[j].甘肃教育,2008(10):37. 

篇5

关健词:第四媒体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所谓“第四媒体”,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三大媒体之后的新兴媒体,习惯上被定义为“互联网”。然而,随着手机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手机短信媒体又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眼前,并成为“第四媒体”的又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第四媒体”自产生以来,迅速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其对社会的影响是直接和客观的。青年群体由于其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并存在着好奇性、叛逆性、受压抑性以及良好的接受性等心理特征,使其一开始就成为“第四媒体”的主要使用群体。因此,“第四媒体”环境对青年受众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政治观点的影响也是直接和客观的。另一方面,科学技术所具有的“双刃剑”功能又使得“第四媒体”环境在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在“第四媒体”条件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有所创新。

一、“第四媒体”的特征

第一,从“第四媒体”的特征来看,虽然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但普遍的观点认为,“第四媒体”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五个主要的方面:一是广泛性和特定性的统一。与传统传播媒介需要特定的物质条件、固定的地点、活动空间和既定的时间,受众在接收信息上受到了诸多限制相比,“第四媒体”要广泛开放得多,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创新观念的产生和发展,也造成了受众在“第四媒体”中行为观念的差异性;二是虚拟性与真实性的统一。虚拟性可以被认为是“第四媒体”最重要的特征,虚拟的主体在虚拟的环境下进行虚拟的活动,充分显示了“第四媒体”的虚拟性特征;然而,在“第四媒体”条件下,又存在着真实的一面:虚拟环境的内容是现实生活中的客观环境的反映;“第四媒体”的用户在虚拟代号的后面,又是客观存在的个人或群体;三是互动性与单向性的统一。传统媒体中的信息传播是单向流动的,受众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在“第四媒体”中,受众在选择信息的同时,还可以利用手机短信、电子邮件、BBS等进行讨论。另外,“第四媒体”下的点对点、点对面、面对面的传播方式实际上就是一种平等、互动的信息交流;四是即时性与易逝性的统一。“第四媒体”的开放性、互动性特征又使其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具有了即时性特点。但是,为追求时效性而进行的频繁的信息动态更新,客观上就容易形成信息的“瞬时化”和“碎片化”;五是海量性与有限性的统一。与传统媒体相比较,“第四媒体”传播的信息内容是无所不包的,但是,信息的选择最终还是由受众群体来决定的,受众群体在选择信息时会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来选择,因此又是有限的。

第二,从“第四媒体”的形态来看,由于“第四媒体”在外延上包含着互联网和手机短信网络,因而其形态也有所不同。互联网的主要形态包括万维网(即3W网)、电子邮件报刊、电子公告版等;而手机短信媒体的主要形态则可以从其服务功能的形态的分析,它包括普通的短信息服务、增强型短信息服务和多媒体短信息服务,其服务内容包括交易型、资讯型、娱乐型及数据库型等多种类型。

二、“第四媒体”与思想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1.“第四媒体”背景下思想教育面临的机遇

首先,“第四媒体”的发展提高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和能力,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一是“第四媒体”环境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够掌握最新和最全面的信息,了解各门科学的理论前沿,必将大大增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二是“第四媒体”的出现有利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者即时的、全面的、准确的掌握受教育者的心理动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减少了实践中摸索的时间,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三是“第四媒体”环境下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手段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传统单向的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逐渐被“双向互动式”与“灌输式”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所取代,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真正实现了互动,从而有利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手段和方式的改变。其次,“第四媒体”环境下信息的海量和迅速传播,必然导致新的网络文化的产生和传播,有利于青年受众吸收优秀的文化营养,增强自身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的科学性。一是网络文化的现代化丰富性,有助于开阔青年人的视野,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有助于青年人确立全球观念、效率观念和民主观念;有助于增强青年人的创新意识、自由平等及合作意识;二是在“第四媒体”环境下,信息的海量和即时传播的,有助于青年受众道德智商的培养。

2.“第四媒体”背景下思想教育面临的挑战

“第四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新时期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首先,“第四媒体”环境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者与信息传播者的相背离性。随着“第四媒体”的迅速出现和普及,打破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优势,表现为传播者大众化了。在“第四媒体”环境中,作为信息传播者的相当数量的人群与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还存在着差距。青年群体由于是“第四媒体”的主要使用群体,因此这种传播者大众化必然会带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弱化;其次,“第四媒体”环境下,青年受众的主动性增强带来的挑战。传统媒体中信息的单向传递性特征,使得受众始终是被动接受信息,处于信息传递的客置。一方面,受众所接受的信息,都是由传播者经“把关人”过滤之后传向受众的;另一方面,即使受众具有一定的信息选择能力,但是这种权力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要受到诸如传媒条件、时空条件的限制;在“第四媒体”环境下,受众拥有的权利前所未有地增强了,他们不仅可以自由选择信息,也可以自由信息;信息的重要与否不再完全由传播者决定,从而可能会出现一些负面的信息;再次,在“第四媒体”环境下,青年受众对“第四媒体”的信息依赖程度的加强,将会使青年群体面临被异化的危险。一方面是青年信息需要的异化,另一方面是“第四媒体”的异化,无论是信息需要的异化还是“第四媒体”的异化,都将最终导致青年这一“第四媒体”主要使用群体的异化。

三、“第四媒体”背景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策略分析

从“第四媒体”环境优化的途径来看,主要包括技术途径和非技术途径。首先,从技术层面来看:一是被动式的技术途径,主要是“把关人”的信息过滤、删减、屏蔽和“封杀”有害信息。这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有害信息向青年受众传播,从而起到预防和补救作用,保障“第四媒体”环境的青年思想教育的有效进行。但这只是消极的被动式技术手段,不能从根本上保证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合理发展;二是主动式的技术途径,主要是要在应用“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基础上,让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包括建立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宣扬主旋律;在各个影响较大的网站上,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人到形象生动的栏目当中;建立相应的网络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评估机制等。其次,从非技术层面来看,主要是要建立媒介监督制度,加强网络宏观管理,独立运行的“第四媒体”监督组织应具有信息、学者参与、公众动员等功能。同时,要以法治网,加强网络法治监管力度;要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立法;加强信息网络方面的执法和司法;积极参与国际信息网络方面规则的制定;加强信息网络管理人才的培养等。:

篇6

可以说,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存在两个方面,机遇和挑战并存,新媒体时代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教育手段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进一步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手段。因此,高校思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先进的媒介和平台,学生往往对这些媒介有着极高的兴趣,教育工作者可以在课后利用这些媒介和学生进行更加无障碍的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握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发展情况,从而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从高校的角度来说,可以通过打造校园微博平台等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引导,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针对性。

(二)新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改进现有教学方法提供了可能高校中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大都注重“传授式”、“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和交流性减少,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很好的激发,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不断下滑,而新媒体具有良好的个性化特点,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积极利用这一特点来打造各种网络课堂教学等形式来革新当前思政教育方式和手段,促进高校思政教育方式方法进一步灵活多样,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和主动性,提高思政教育课堂质量。

(三)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促使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新媒体对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观念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想很好地适应当前新媒体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来的要求,就必须不断开展教学研究,不断主动地提高自身素质,而这也会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质量。新媒体不仅对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的冲击,主要体现在:

(一)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广泛去中心化的特点进一步冲击了传统的社会主流的思想意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地成为各种信息的者,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进一步多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不仅仅可以接收到来自学校的思想教育,更有可能随时获取到来自社会的各种信息,而这些信息良莠不齐,极有可能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不良影响,这就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高校思政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少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可能出现于学生现实需要严重不协调的局面,尤其是不少老教师更是如此,因此,高校教师只有直面这种挑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不断适应这种新的挑战。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对策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促使高校思政教育必须积极去面对这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采取有效对策来不断提高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质量。

(一)利用各种新煤机来丰富高校思政教育体系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进一步丰富了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高校应该一方面立足于传统教材,另一方要积极利用新媒体各种平台例如微博等来进一步丰富高校思政教育内容体系,例如引入各种社会热点问题等,激发学生思政学习积极性。

(二)进一步丰富高校思政教育方式方法新媒体时代为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教育方式和手段,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媒介来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思政课堂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例如建立班级思政课堂讨论群等,课前课后和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讨论等,进一步凸显学生课堂主体性。

(三)不断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改进传统的教育理念新媒体时代给高校思政教师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高校思政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改进教育理念,主动去接触这些新的媒介并将其巧妙引入日常教学当中,不但提高课堂质量。

三、总结

篇7

1师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课程的认识

大部分教师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课程的态度是严肃认真的,同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课程具有一定程度的认可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课程使得大学生对于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访谈法,笔者了解到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兴趣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授课情况。

2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师方面。虽然大部分教师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课程有着高度的重视,在教学方法上也注意多种方法相结合,但是教师的整体素质还是有待于提高。

2.2学生方面。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人生成长过程中一个关键的时期,这一时期也是大学生社会的特殊时期。社会学认为:青年完成社会化的标志是:(1)身体发育健全;(2)心理机能稳定;(3)道德感理性化;(4)人生观基本确立;(5)奠定知识技术基础;(6)走上职业道路;(7)经济上独立;(8)恋爱结婚成家立业。大学生在学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课程可以完成的社会化主要为其中的(3)到(6)点。现实中,大学生能够在思想上认识到该门课程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其思想上的不成熟性导致其不稳定性,往往由于教师的授课水平以及教材本身的易懂性而忽略对该门课程的重视和深入学习,从而影响人文知识的积累。

二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课程

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

1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

教材体系是指用于教学目的的由各种载体所表现的材料,如文字的、影像的、实物的、多媒体的等。在实践教学当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课程的教材大部分是以文字性的教科书来体现。教学体系是教学过程的知识基本结构、框架、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结果评价组成的统一的整体。包含:教学顺序、过程、方式、方法、形式、内容、反馈、评估、总结、比较和推导等一系列教学要素。所以要想真正实现教学的理想效果,必须进行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

2影响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的因素

2.1主观因素。许多高校教师认识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课程的重要性,但是还没有上升到应该着手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大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同时大学生出于特殊的年龄阶段,有时对问题的看法也容易偏激,没有体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2.2客观因素

2.2.1缺乏体系转换的环境。、教育部在教社科[2008]5号文件中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教材为教学基本遵循,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上下工夫,真正做到融会贯通、熟练驾驭、精辟讲解”。要想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必须添加现代化的教学设施。

2.2.2评价课程好坏的标准不统一。一堂课到底上的好不好究竟由谁来评价?是教师自身还是学生或者是学校督导相关部门?这些都是相关的因素但都不是绝对的。所以评价课程好坏的标准应该多元化。

2.2.3学生考核方式有待改革。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课程在大部分高校的考核方式还是通过试卷,这并没有体现出该门课程自身的特点。学生的考核方式如果局限于传统的试卷,很容易抹煞一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的途径

1整合教材———模块化教学

现代社会学研究的特点是系统化。所谓系统,就是由若干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部分(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基于社会学的这个观点,我们队教材在通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将知识点整合进行模块化教学。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成长特点、专业特色和实际需要,归纳出学生在特定时期应该掌握的问题。

2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教育队伍

教师的个体素养及其人格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教育价值观。另外需要重视备课、因材施教、创新教学方式。

3完善考核方式

社会学中关于评分提出了及格/不及格评分办法、默契评分法和不评分等。对学生采取哪种考核方式可以从实际出发,但要想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传统的考核方式必须予以改革。

4教学资源合作

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不是一两个教师努力就可以完成的,它还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

四结束语

篇8

(一)存在明显的条块离散与分割状态。从根本上说,思政教育本身是具有开放性、整体性及动态性的一个特殊生态系统。该过程并非仅仅是采用校园文化活动或者思政理论课程教学的方式就能提升教育效果。每一个思政教育载体力量条块分割都非常显著,且彼此配合与呼应极为匮乏,一般会表现出无序、自发等分崩离析的状态,缺乏合理的结构分布。

(二)随意应用载体与盲目跟风。尽管现阶段学术界逐渐意识到思政教育载体的重要地位,然而,因为在研究思政教育载体方面依旧比较落后,再加上欠缺思政教育载体实际应用能力,对发挥思政教育载体功能产生很大影响,这些在实际应用新媒体上充分表现出来,一些思政教育工作者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时比较热衷于讨论互联网中比较流行的话题或者视频,并不会深入性讲解,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思政教育教学效果。

(三)不够重视思政教育中新媒体载体的重要作用。由于新媒体的特点是快捷传播、检索方便、交互性传播等,所以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逐渐被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中,然而,很多人淡化了技术投资新媒体及更新观念,特别是新媒体技术在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会存在很多负面影响。

二、新媒体时代下形成思政载体合力的措施及途径

(一)构建互联网教学资源中心与教学平台,完善设计思政学习资源。就思政教育教学内容环节来说,必须对传统思政教学方法进行科学演绎,发挥理论灌输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在教学方法领域,应该对多媒体技术予以有效应用,增加思政教育理论灌输的创新性与新颖化,而且还要设计出完善的思政学习资源,而主干内容、扩展内容、辅助内容共同组成思政学习资源。思政教育理论是主干内容的根本,包括马列理论,思想、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相关课程。根据思政理论特征,在互联网中通过图像、文本、音频、图形及视频等方式将其凸显出来,以情趣取代枯燥,尽可能时期成为高校生自觉接受思政相关知识的主课堂和主阵地。思政学习辅导内容有背景知识评述、知识介绍、知识阐述等,比如典型案例、教案、相关链接网站及参考资料等。此外,扩展内容则主要有帮助、指导、讨论及测试等,像优秀成果、新观点及名师讲座等。对思政学习资源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实现思政教育的高效性。

(二)创建校园特色网站,提升思政教育辐射力。思政教育教学中,导航系统指的是路径指引、内容检索,和学生共享校园体制要素与物质要素,这就需要打造极具特色的校园网站,比如,在本校互联网中构建视频新闻及图片鉴赏等,能够以视觉出击方式直观的展现出静态的建筑风格与学院风貌,对该校精神和文化进行有效传递。点击图片,可以以其超语言性与直观性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及道德情操等产生影响,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感染,对学生理性具有启迪作用,督促学生修身立德。

(三)通过新媒体密切联系学生,提升思政教育效果。在影响受教者方面主要是施教者的个人魅力与理论水平,这些都以辅导员、教师及班主任的学识力量与道德为源泉,以往咨询活动与谈话均在该模式上延伸,具体表现为辅导员和教师以撰写博客、开设空间、讨论话题及上传学习辅导材料等方式,在互联网中公开教师MSN、QQ等网络联系方式,构建QQ群与飞信平台,和学生实现心灵接触,同时还要确保工作通道与信息传递的快捷畅通。思政教师还要以身作则,通过经营空间、撰写微博等措施,将自身思政教育能力与政治理论素养等彰显出来,外树形象、内强素质,以自身治学态度、道德情操、政治方向及人格魅力等,对学生高尚品质进行有效带动,使学生形成一种思政素质情感共鸣,该措施对提升思政教育具有神奇效果。

(四)将新媒体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实现高校生精神升华。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部分,而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是课外活动,开展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与积极的校园文化活动对美化高校生行为、净化学生心灵等具有重要作用。建设高校文化在新媒体时代下应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纳入新媒体文化建设,对校园文化内涵予以不断拓展,进一步延伸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功能。应该实现高校生思政教育的数字化、多渠道、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实现思政教育的协调性与完善性,实现高校生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资源整合,为高校生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3]。

三、思政教育载体合力的形成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避免信息分散性、海量性等特征所引发的合力不合风险。一些高校生单纯的视新媒体为一种娱乐工具,对手机与互联网等过度使用,这一方面会导致与学生与学习目标相偏离,导致学生学习效率的下降,另一方面通宵上网与手机噪音等会影响到身边的同学。

(二)消除或规避对载体合力不利的反向作用。重视新媒体将更多机会提供给合力形成的同时,还应该意识到其中的反向作用。因为新媒体本身具有隐匿性、开放性及虚拟性等特征,这就在某种程度上为某些人创造了蓄意破坏的机会。例如,在互联网中发表虚假言论,制造垃圾信息,对媒介环境产生严重污染,还有的学生伸直侮辱他人名誉等,这些既是媒介行为的失范,同时又触犯了道德底线。

(三)避免过分依赖新媒体。我国长期教育都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以社会实践和课堂讨论为辅,此为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教学形式。而现代媒体本身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对于始终探索怎样提升思政教育效果的教育者而言,就像是柳暗花明,该机遇很容易让人对其产生依赖,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以往思政教育载体的重要作用。

四、结语

篇9

关键词 学校体育 文化 德育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1 学校体育和道德教育的关系

学校体育是体育的下位概念,是在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以传授知识、技能、方法和道德培养为目的,进行的实现体育目的、目标的一种基本途径。主要手段有课外的体育锻炼、体育教学和体育卫生保健等。道德教育就是指培养和训练受教育者的一种思想品德活动,它主要包括社会道德教育、学校道德教育、家庭道德教育。学校体育是学校道德教育的一方面,它既是学校道德教育的一种手段和途径,同时也是对学校的爱的教育的补充和促进。

2 体育文化传承对学生道德教育的意义

学校体育道德教育是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接纳和认可多元文化的一种重要的途径,在不同文化独特的价值前提下,审视他们之间的关系,最终选择适当的文化及价值。这样既反应了学校体育道德教育对多元文化的主动应对,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生存能力,为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2.1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价值的认识

通过学校体育教育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多元化文化价值,充分了解多元文化对个人以及当今人类各民族的重要影响及意义。

2.2引导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觉

我国学者先生一生关注社会文化变迁,他提出了“文化自觉理论”,“文化自觉,意思是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费先生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十六个字对“文化自觉”作了高度的概括。要正确地利用学校体育教育引导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觉,努力弘扬本族优秀文化,增强对本族文化的认同。

2.3增强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

在审视一种文化时不能简单地只用“先进”或“落后”来进行批判,要认同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并尊重和维护这种差异的存在,通过学校体育教育的形式去了解多元文化,学会取长补短,用开放的心态去接纳。

3 体育文化传承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

3.1培养学生思想道德价值判断能力

在多元化的环境中,人们在对道德标准、道德判断依据的共识问题上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文化的多元化并不代表取消了道德的标准和判断,在任何环境下,道德判断都有其相对客观的标准。多元文化的学校体育教育给人们带来了价值的多元化、道德相对比的困惑。这只是人们对善的理解有所不同,但对真善美的追求是不变的。多元的学校体育教育也并不是无前提的,而这些前提代表了千万年来人类文明发展印证了的并为绝大部分人认可的最基本的共识,而恰恰这些共识和大前提构成了道德判断、价值判断的另一种“标准”。

“在人的道德活动中,作为道德实践者,如果无法行驶主体的权利,用自己的意志支配道德行为,那么作为其个人的道德性便是虚幻,在根本上是不存在的”,在学校体育道德教育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拥有自主的道德判断能力。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掌握的知识,运用大脑自主地作出判断。

3.2形成学生核心价值观念

在多元文化的情境中,一切都是变化的,没有什么是固定不变的东西。价值观的多元导致了道德判断标准的缺失,使人们对道德观念模糊混乱。20世纪80年代以来,源自美国的新品格教育运动明确主张要向学生传授具有普适性的核心价值,譬如同情、勇敢、礼貌、公正、诚实、善良、忠诚、坚毅、尊重、负责等。几乎与此同时,日本也开始加强道德教育,通过正式的德育课程、学术科目的教学和德育活动等途径,培养学生的团结、谦逊、诚实、善良、正直、礼貌、智慧、同情、合作等品格。我国的道德教育也日渐重视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叶澜教授提出了四个核心价值观,即诚实守信、责任心、爱国和自我完善。朱小蔓教授等认为尊重和公正是道德教育的核心范畴,前者主要指尊重生命,而后者旨在追求一个好的社会秩序。尽管中外学者的价值观的阐述都比较繁杂但都覆盖了自我、他人、社会等之间的关系,而这些因素在体育教学中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诠释。

3.3促进学生道德行为的形成

学生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我们不可能把他们像小鸟一样关在笼子里,固定在一种环境中。通过学校体育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是为了让他们有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有道德地生活。社会就像是一个大舞台,一方面学校要给学生创造生活化的情境,充分地展现现实生活中所能面临的道德困惑和道德冲突等,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明辨是非。另一方面要通过学校体育教育让学生走向真实的社会生活实践,在具体的生活中践履道德。这不仅要求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体育形式的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还要加强对学生日常生活实践中的引导,让他们打开视野增长社会经验的同时及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两者缺一不可,只有两种方式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参考文献

[1] 鲁洁.德育现代化实践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2] 苏寄宛.日本道德教育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5(1).

[3] 叶澜.试析中国当代道德教育内容的基础性构成[J].教育研究,2001(9).

篇10

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魏书生讲的关于教学上的“两大点”和“一小点”。“两大点”即一靠民主,二靠科学。“一小点”就是“一松二静三匀四乐”,就是说:“身体松心灵静呼吸匀情绪乐”。简单的一句话让我明白了人凡事要想的开、想的透,要乐观进取,不管有多大的事都要保持“心灵静”“情绪乐”。要时时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这样就可以让我们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生活、学习。

教育家魏书生谈到教学管理时,特别强调了两点:其一是在处理班级的事情方面,要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给班里的每个同学都分个职务,以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特长。这样他们就会认为老师很器重他们,把分配的任务尽可能做到极致。“人尽其责,人尽其才”的思想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

其二是要发展学生的人性和个性。要想改变一个人,就要发现他存在的问题的多种因素。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根据他们的优点去鼓励他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班里的一些重大事情一定要采取民主的方式去解决。凡是“一般学生能干的事,班干部不要去干,”“凡是班干部能干的事,班长不要干”,“凡是班长能干的事,班主任不要干”。总之,凡事要靠方法,这样,班主任干起工作来就很轻松了。他强调必须注重管理,但管理不是老师来约束学生,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我约束。通过引导学生对管理的认识,使学生自觉意识到管理的必要性,特别是自我管理的必要性,在客观效果上,减少了学生对管理的抵触情绪,提高了管理实效。比如,在学生中建立起了自检、互检、班干部检查、班集体检查等制度,考试时由学生分工出题互考、补考等,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另外,教育家魏书生还非常注意锻炼身体,他每天都带领学生长跑3公里的路程,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雪,从不间断。科学的管理方法,加上持之以恒的信念,使魏老师的成功成为必然。

在他给我们作报告时,50多岁的人一站就是半天,而且一直是“金鸡独立”的姿势,用他自己的话说,“能一个人干的事不要让两个人去干,能一只脚站着,就不要让两只脚都受累”。

魏老师的睿智与幽默,精辟的见解与渊博的学识,从容不迫的叙述与抑扬顿挫的语调,感染并折服了我。让我领悟到教育教学的真谛和人生中的某些哲理。魏老师用四个小时述说快乐人生,笑声掌声不断!从他的报告中,我认识到自己应该学习的还很多。我们应该学习他对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执着。他把从事教育工作看作是对党、对人民的回报,把工作看成是品尝人生的欢乐,树立视事业如生命、爱在其中、以苦为乐、为之献身的信念。学习他埋头苦干、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生活作风。他对待教书育人工作真心实意、踏踏实实,达到舍身忘我的境界。不管在做人还是在做事上都能守住一颗平常心,尽到生存的责任,享受生存的快乐!他把平凡的岗位看成一个宏大的世界。他说:“人尽其才固然可喜,大材小用何尝不是一件幸事呢?”

我要学习他健康的情绪、平稳的心态和乐观的精神;善于适应环境、利用环境和改造环境;多看前面,少看身边;多看有利,少看不利;多看自己的长处,少望自己无法改变的弱点。千方百计地解放自己、珍爱自己、超越自我,珍爱自己的每一段,珍爱自己的每一处,珍爱自己的长处和特点。真正树立笑对人生的境遇观,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