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5 03:25: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神经病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作为一名神经内科主治医师,常常惊叹我们的大脑竟然具备如此发达的功能:当大脑某一部分受到损伤,我们就会活动不能,感觉异常,无法言语,还可能情感反应失常,甚至影响食欲,心率,呼吸这些与生命息息相关的功能。诚然人类已经获知了许多关于大脑的解剖和生理知识,但神经系统的复杂性远非我们目前所知可以揭示。因此,相比其他医学专科而言,神经病学教学显得难度更大,往往被同学们形容为“天方夜谭”,让很多同学望而生畏。如何让神经内科课堂教学易于领会?实践教学易于施行?我们发现,如果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把握一些心理学知识,常常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课程设计遵循与感知相关的心理学规律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客观事物各种感觉的结合,即整体属性在人脑的反映。知觉来源于感觉,但不同与感觉,它比感觉更为持久,也更具有理解性和整体性,是掌握知识方能达到的认识层面。知觉还受个人知识经验的影响。人类认识每一个事物的过程都是从感觉到知觉,从事物的个别属性逐渐升华到整体属性的过程。《神经病学》课程设计也应遵循从感觉到知觉,从个别到整体的认识规律,并结合学生既往的知识经验。
比如说,《神经病学》教学的核心问题在于定位定性诊断,而这正是缺乏临床实践和神经解剖知识的学生最难以掌握的内容。比如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分为功能各异的大脑、小脑、脑干;脊髓不同节段损害出现不同的症状体征,同一节段症状又因为前角、后角、后索、侧索等位置不同症状各异。神经系统疾病定位上讲显得内容复杂包罗万象,如果试图一下子让学生掌握所有的定位诊断势必难度太大。因此,课程设计上应该遵循认识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个别到整体,不能急于求成,灌输式教学。按照我们的经验,定位诊断在每个章节开始时分别讲述,这种效果明显比从中枢神经系统讲到周围神经系统的单独定位诊断授课更为易于领会。比如在大脑疾病章节中按照额叶,颞叶,基底神经核,脑白质等部位讲授大脑的定位诊断,脊髓疾病章节也按照横向定位和纵向定位讲授脊髓定位诊断,周围神经系统疾病中再讲述周围神经及肌肉的定位诊断。当学生们对大脑,脊髓,周围神经等各个部位的定位诊断有了一定感性认识后,总体课程最后再总结神经系统定位诊断的规律,这样学生的认识更为深刻,也就自然地上升到能够更为持久记忆、更为深刻理解的知觉水平。另外,根据感知觉的认识规律,讲课时可以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发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增强各种感觉传入,比如插入音乐,图片,注意音调的抑扬顿挫,注意色彩的搭配,还可以利用一些教学模型复习学生的神经解剖学知识,这些相关知识经验也增强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理解性。但是,需注意的是避免过多重复刺激造成条件反射的抑制,引起感觉性下降。课堂上也需有意识增加一些提问,检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无由于不正确的知觉引起错觉产生。
二.课堂讲授把握与记忆相关的心理学规律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记忆是人类智慧的根源,是所有学习过程的奠基石。记忆过程分为识记,保持,回忆,再认四个阶段,前三个阶段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缺少任何一个环节记忆都不可能实现。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了遗忘规律,即遗忘进程是先快后慢的,为了取得良好记忆效果,要及时复习。人类有三个记忆系统:瞬时记忆系统主要以感觉后像储存,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一般维持在1秒内;短时记忆系统容量有限,主要以听觉编码和形象编码储存,一般维持在1分钟内;经过复述后,短时记忆可转入长时记忆系统,一般维持在1分钟以上,以语义编码和形象编码两种,具有较好的理解性。
医学课程具有记忆量大的特点,课堂记忆效果往往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神经病学》课程也是如此,短短一个学时有大量的新知识要求学生快速记忆,我们经验发现课堂讲授中如能遵循与记忆相关的心理学规律,将能更好地提高授课效果,也降低了学生考试复习的难度。比如,课堂讲课中注意三个记忆系统的规律,从瞬时到短时,从短时到长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新的知识尽量初次讲授时增加图像,影片等强化形象性,以形成较好的瞬时记忆,然后可以通过图表,语言等以形象编码和听觉编码的形式提及,帮助形成更好的短时记忆,每堂课最后采用简要复述的形式,帮助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比如,讲授横贯性脊髓病时,先给学生看一张桑兰或者张海迪的图片启动瞬时记忆,然后讲授脊髓损害后的运动症状,感觉症状,植物神经症状等,主要内容讲完后用表格形式列表总结,帮助形成短时记忆,最后结束前再复述一次所学内容帮助进入长时记忆。另外,根据遗忘规律,在每节课前可以简要复习下前面内容,这样就可更好地记忆所学内容。但是,由于记忆中还存在明显的系列位置效应,系列两头比系列中间的材料记忆效果好,又可称为首位效应和近位效应。因此每堂课的设计也不应内容太多,如果实在无法避免尽量分小节分段授课,形成多个首位效应和近位效应,这样学生课堂利用率会大大提高。
三.教学互动注意与沟通相关的心理学规律
沟通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过程。沟通过程由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反馈、障碍与背景等七个要素组成。在沟通使用的各种符号系统中,最重要的是语词,可以是声音信号也可以是形象符号(文字)。面对面沟通除了语词本身的信息外,还有沟通者心理状态的信息,可以使沟通双方产生情绪上的互相感染。沟通中反馈和背景也非常重要。反馈是沟通得以顺利进行达到最终目的的重要前提,沟通时的背景包括心理背景,物理背景、社会背景,文化背景等。
教学互动是提高教学效率、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手段。《神经病学》课堂上最常使用的教学互动手段有提问、点名回答、自由回答、自问自答、朗读英文术语、说出幻灯片上图片中的标记物、大家想一想……大家说说看……等;有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教师与教材的互动、学生与教材的互动等等。总结近年来教学工作,为了让学生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学互动涉及的环节从心理学角度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提高信息源的趣味性。设计的教学互动方法应新颖有趣,使得学生好学乐学。(2)创设良好的沟通背景,根据学生特点可以适当使用诙谐语言调节课堂气氛,保证互动背景和谐。(3)充足的信息必不可少。应提供与学生互动内容有关的所有材料,使学生可以易于领会互动内容。(4)及时反馈,比如在课堂互动中随时提了解大家的理解程度,尤其对于某些神经系统难点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掌握程度,否则容易引起厌学情绪。(5)如果互动中出现障碍,比如提问后无人回答,或者学生没有按照要求进行互动,要分析原因,是否与教师本身相关,或是与所授内容相关,或者与教学互动方式有关。及时调整,更好地完成教学互动环节。
四.诊疗思路侧重与思维相关的心理学规律
神经内科临床诊疗思路用顺藤摸瓜来形容一点不差,医生常常在蛛丝马迹中寻找证据。相比其他医学学科而言,神经内科教学更侧重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了解与思维相关的心理学知识至关重要。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内在联系的认识,最主要的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思维过程的基本形式有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四种。
在神经内科临床诊疗思路的培养过程中,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常常交互使用,缺一不可。有些疾病初期的病例的体征不够完全,到底损害部位是哪里常常显得扑朔迷离。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妄下结论,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动态观察总结。思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容易受迁移和定势的影响,前者是指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后者是指事先的心理准备对思维活动的影响。比如,学习了脊髓炎的诊疗后,再学习脑炎的诊疗思路可能相对容易;教学中首先讲周围神经的组成,然后再学习髓鞘和轴突损害的相关周围神经病,这样学生更容易领会贯通。另外在培养神经内科诊疗思路的过程中,要注意解决问题的策略。通用的问题解决策略有算法策略和启发式策略,前者是把所有解决方法都一一尝试,这种方法能保证问题的解决,但在临床思路中不可取,容易造成时间和资源的浪费;后者是运用已有经验,把总目标分解成子目标,然后逐个实现问题解决,这种方法在临床思路中较为常见,不论是诊断还是治疗常常用排查法逐个解决问题,比如先除外颅内病变后再除外颅外病变,除外脊髓病变后再除外周围神经损害等。总之,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思维活动的这些规律和方式,尽可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神经内科临床思路。
五.临床实践围绕与动机相关的心理学规律
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内在心理动力和内部动力。动机与效果之间一般说来是一致的,即良好的动机会产生积极的效果;不良的动机会产生消极的效果。由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叫内在动机,在外部环境影响下产生的动机叫外在动机。由于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而努力学习的动机是内在动机;为了获得奖励而学习的动机是外在动机。两种动机是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在推动个体的行为活动中都发挥作用。但是,外在动机只有在不损害内在动机的情况下,才是积极的。如果外在动机的作用大于内在动机的作用,个体行为活动的积极主动性就会大大降低。
对于医学生而言,临床实见习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理论联系实际,走上工作岗位前的重要技能培训。神经内科临床工作病种多,涉及面广,学生必须有积极参与的意识和行为才能较好掌握神经病学临床实践。近几年来,由于医学生就业的难度增大,考研升温,许多学生为了考验而舍弃难得的临床实习机会。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成为临床实践能否搞好的关键所在。根据我们的经验,提高学生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将较好地保障临床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比如,提高学生对神经病学的学习兴趣,可以在临床实践中多增加一些观摩,比如舞蹈病,锥体外系疾病,癫痫等症状体征的观摩活动,还可以把实践教学安排多样化,神经系统查体和腰穿这些实际操作与病史采集相结合,门诊与病房相结合以提高学习兴趣,达到提高学生内在动机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组织小范围的集体会诊,用集体的气氛来感染个人,提问还可以附带一些奖励措施,结合考研内容进行教学等,这样都可以提高学生的外在动机。但是,必须注意因材施教,不能强迫教学,尽量让实践教学在严谨和轻松的原则下顺利进行。
总之,心理学知识贯穿于我们教学的始终,掌握心理学的一些知识并结合学科特点及学生特点,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利用心理学知识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员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教学相长,值得推广发扬。
[参考文献]
[1]陈洪霞.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学教学的启示.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4):111-113,
[2]王佳伟,李丹.神经内科教学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2):186-187.
[3]陈家麟.基础心理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篇2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娱乐治疗,娱乐治疗的方式主要为下棋、打牌,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心理疗法进行治疗,具体步骤如下。
1.1针对精神分裂患者,在进行娱乐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并进行一些适当的辅的治疗,例如认知康复、家庭治疗等,在使患者获得一些认知行为的同时,逐渐减轻患者的精神病症状。
1.2采用心理教育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心理教育主要是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沟通,同时加强人际关系和家庭的治疗,有效的降低了疾病的复发率,缓解了患者的紧张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药物治疗采用临床上使用较为广泛的利培酮和奥氮平,一日两次,一次0.35mg。这两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的症状有着非常好的疗效,且镇静作用较弱,椎体外系反应较少。
1.3放松治疗。对于精神病患者来说,放松治疗有着积极作用。精神病患者的精神处在一个不稳定的状态,稍微出现一点差错对患者的健康会产生巨大影响。放松治疗的主要目的就是舒缓患者的情绪。具体操作为让精神病患者以轻松的方式坐下来,同时将患者的注意力集中在手上,通过这种方式来减轻患者的紧张心理。同时进行深呼吸训练,上手平伸,每天进行10分钟的深呼吸训练,护理人员要在患者身边进行积极的引导,让患者在这样反复的训练下自然的形成一种放松的心理,从而舒缓患者的情绪。
1.4心理疗法。对患者的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本院精神病患者中,其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程度不一样,有轻度的,有中度的,有重型的,因此在进行心理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全面整体的心理教育,使患者对医嘱可严格遵守,配合相应治疗,按量、按时服药。心理治疗可采用专门的治疗方法及技术,对患者行随时的、经常性的教育,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1.5统计学分析:处理本次研究的数据我们采用的是SPSS17.0软件,计量资料用(x±s)来表示,采用t检验,技术采用x2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比发现,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心理疗法在患者的心理以及情绪方面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篇3
【关键词】重性精神病;排查;伦理学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3-0007-01
重性精神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类疾病,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和生活水平都有了不同的变化,在生活节奏日益快捷的同时,精神病患者在出现该病后思想认知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如果家属或者监护人对其监护不当,常常发生肇祸肇事事件,在社会上形成较大的不良影响,同时影响着社会治安和居民的安居乐业[1]。因此对于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排查工作就成为关键所在,但在排查工作中如何保障精神病患者的合法权益和伦理学问题就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次我们在2011年1月-2015年10月间对我市904人进行排查,现将排查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议,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现将详细情况报道如下。
一、重性精神病患者排查中遇到的问题
1、排查体系尚未完善
在进行重性精神病患者排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相关的规范中对于排查的实施方案均未明确指出,例如《全国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排查行动方案》[2]中对于排查的办法均未完全明确,而我们在进行排查的工作中只能将任务逐层布置到卫生服务中心,但由于排查工作本身的特殊性,居民对于工作的配合并不积极,再加之不完善的体系下专业的管理人员人数较少,使得排查工作中投入过大,但效果甚小,而将排查的任务也很难落到实处,本次排查过程中死亡62人,存活842人。
2、排查工作与法规冲突
通过细读执业医师法我们可以发现,尊重和保护患者隐私是其中主要强调的问题,如果将患者的隐私泄露,则要负相应的法律责任[3],但是我们在本次对904人进行排查的过程中需要将患者姓名和性别等基本信息进行书面化,这一方面是为了保证排查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另一方面却与相关的法规背道而驰,即便患者家属并未真正追究责任,但是与我们医疗服务中心而言,却始终认为未将执业医师应该进行的义务落到实处[4]。
3、排查工作无法可依
在进行排查的工作当中我们总结,对精神病患者进行排查是为了防止精神病患者在未能察觉的情况下对公共场所或对人民人身健康和安全造成威胁,因而以此来保证社会的和谐[5]。但是非精神病患者肇事也同样是在未能发觉的情况下对他人造成伤害,排查却也仅仅是在其发生伤害或肇事之后才进行的,对于该项法规的不完善,有很多认识觉得虽为精神病患者,但其没有对社会和人民造成影响就不应该进行排查,而我们排查工作进行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精神病患者对社会造成危害,所以排查工作在无法可依的情况下很难顺利开展。
二、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排查的伦理学基础
精神病患者虽然对社会和人民的健康形成一定威胁,但是其始终是我国公民,享有自身隐秘权、自等多项权利,因此在进行排查工作的过程当中我们要始终以患者的权利为基础,充分体现对患者的尊重和对其隐私的保护,体现不伤害原则和有利于原则,即就是对患者心理不要造成伤害,如果在患者不能完全配合排查工作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剥夺患者的基本权利,同时不能强制进行,应该与其家属或监护人取得联系,并对家属进行简单的阐述,使其配合和支持排查工作,保证排查工作在保护其隐私和自主的情况下顺利进行。
三、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排查的伦理学方法与建议
1、完善排查体系与工作流程
在进行排查工作之前要充分将患者的权利考虑进去,相关部门如公安部门、卫生部门和民政部门等要取得紧密的联系,同时对于工作的流程进行反复推敲,由专业的医师对排查工作进行指导和建议,并且与相关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确保排查工作能在完善的体系与流程下顺利完成。
2、尊重相关法规中患者的权益
我们已经明确精神病患者同样应该享有自身应有的权益,所以我们在进行相应工作时应该处处留心,使患者的隐私得到保护,因为在精神病患者和其家属的心理上会存在自卑和恐惧等不良情绪,不愿让人知道自己的疾病,所以我们要对其人格进行充分的尊重,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排查工作的目的,对患者的知情权进行充分尊重,在保证患者权益的基础上实现工作的进展[6]。
3、周密部署、隐性排查
因为在对精神病患者进行排查的过程中很多患者会产生抵触的情绪,甚至不愿意参加到排查工作中来,这给我们的工作开展带来了一定难度,使排查工作很难顺利进行,所以我们在进行排查工作前应该进行周密的部署,例如将精神病排查工作转换成健康调查的名义对人民进行宣传,使全员在心理上打消对于排查工作的抵触,同时使全员参与进来在进行常规检查的基础上进行精神病患者排查,例如设置常规血压、视力等检查,再将精神病检查融入进去,充分体现对于患者的尊重,如果发现有异常或者疑似情况应该及时与家属进行沟通,确保排查工作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 卓剑芳,杨志芬,赵燕华,等. 舒适护理在精神病患者单排螺旋CT检查中的应用[J]. 广州医药. 2011, 42(4): 77-78.
[2] 汪冬泉. 生命伦理视角下精神病患者回归社会研究[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6): 12-16.
[3] 周海斌,章丽彬,宋因力,等. 保护性约束在院前急救精神病人转送中面临的伦理学问题与对策[J].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3, 26(6): 782-783.
[4] 张军根. 精神病患者院前救治转送的伦理学问题探讨[J].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0, 23(5): 38-39.
篇4
本刊是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的国家医学类核心期刊,名誉主编为著名神经病学专家饶明俐教授。本刊1984年3月创刊,现为单月刊,每期定价16.00元。本刊以刊载脑血管病为主,兼报道其它神经内外科的疾病及临床各科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等。发表的论文严格执行三审制度,能够反映本专业、学科较高水平。读者对象为以神经内外科、内科、儿科为主的临床医师及研究、进修生以及基础医学教师及研究生。欢迎广大作者、读者投入及订阅。
主要栏目
论著与经验总结
治疗通讯
短篇与个案报告
综述
教学园地
获奖情况
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
篇5
临床毕业生简历模板基本信息
姓 名:xxx
性 别:女
出生年月:1985-1-12
民 族:汉族
最高学历:本科
现居住地:
工作年限:应届毕业生
求职意向:
应聘类型:全职
应聘职位:医生·医师,医疗管理人员,疾病控制·公共卫生
应聘行业:医疗/保健/美容/卫生服务期望工作地区:石家庄市
期望月薪:面议
英语水平:
英语具有优良的听说读写能力,口语一般,能在一般社交环境和职业场景运用英语进行沟通,能独立完成初级学术论文的写作和翻译。
主修课程:
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诊断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医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影像学、传染病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皮肤性病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口腔科学等。
实习经历:
20XX.9-20XX.7 XXX医院实习。
实习期间,先后在心内科、消化、儿科、内分泌、呼吸、肾内、普外、脑外、骨外、妇产、血液科及心电图等科室实习。经过近一年的认真实习,积累了很多的临床经验,熟悉和掌握了各科常见疾病的诊疗常规及治疗原则,能够正规全面系统的进行体格检查、及时完成医疗文件书写,了解常用药物的剂量及用法;多次参加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进行了专业的“三基”培训,实习期间可独立分管病人,能够与带教老师达成共识,得到了医院领导及老师的肯定。可熟练完成临床基本操作,能够顺利进行一些小手术,如脓肿切开引流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篇6
2013年新入选 CODE 期刊名称
G276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G271 临床放射学杂志
Q908 临床肺科杂志
G501 临床肝胆病杂志
G291 临床骨科杂志
G664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G658 临床荟萃
G345 临床急诊杂志
G204 临床检验杂志
G310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G881 临床军医杂志
G287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G222 临床麻醉学杂志
G317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G257 临床内科杂志
G230 临床皮肤科杂志
G309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G802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 G423 临床肾脏病杂志
G797 临床输血与检验
G256 临床外科杂志
G942 临床误诊误治
G855 临床消化病杂志
Q909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G261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G293 临床血液学杂志
Q913 临床眼科杂志
G673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G274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Q910 临床肿瘤学杂志
T231 磷肥与复肥
G491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N023 流体机械
H748 麦类作物学报
T060 煤化工
K504 煤矿开采
K038 煤炭工程
K005 煤炭科学技术
K017 煤炭学报
D027 煤炭转化
K009 煤田地质与勘探
H037 棉花学报
G056 免疫学杂志
B017 模糊系统与数学
N087 模具工业
N107 模具技术
S015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T077 膜科学与技术
N084 摩擦学学报
U533 木材工业
M655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J050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A013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G047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R117 南方电网技术
V089 南方建筑
H069 南方农业学报
H068 南方水产科学
G023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篇7
姓 名:
性 别:女
出生年月:1984-11-18
民 族:汉族
最高学历:本科
现居住地:河北省-石家庄市
工作年限:应届毕业生
联系电话:0311-86666666
求职意向
应聘类型:全职
应聘职位:医生·医师,医疗管理人员,疾病控制·公共卫生
应聘行业:医疗/保健/美容/卫生服务期望工作地区:石家庄市
期望月薪:面议
英语水平
英语具有优良的听说读写能力,口语一般,能在一般社交环境和职业场景运用英语进行沟通,能独立完成初级学术论文的写作和翻译。
计算机水平
熟练掌握office excel,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的操作,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认证,能应对日常办公要求及数据统计工作,掌握网络操作技术,具备较强的分类整理及获取信息的能力,能独立完成日常办公文档的编辑工作。
教育背景
2004-10至 至今学校名称:河北医科大学
专业名称:临床专业
取得学历:本科
主修课程
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诊断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医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影像学、传染病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皮肤性病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口腔科学等。
实习经历
2007.9—2009.7 河北秦皇岛第一医院实习。
实习期间,先后在心内科、消化、儿科、内分泌、呼吸、肾内、普外、脑外、骨外、妇产、血液科及心电图等科室实习。经过近一年的认真实习,积累了很多的临床经验,熟悉和掌握了各科常见疾病的诊疗常规及治疗原则,能够正规全面系统的进行体格检查、及时完成医疗文件书写,了解常用药物的剂量及用法;多次参加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进行了专业的“三基”培训,实习期间可独立分管病人,能够与带教老师达成共识,得到了医院领导及老师的肯定。可熟练完成临床基本操作,能够顺利进行一些小手术,如脓肿切开引流等。
社会经历
2004.09—2007.3 加入石家庄市志愿者协会,参加市区扫雪,爱心募捐,义务献血,多次去车站打扫卫生等社会实践活动,并曾多次从事家教、勤工助学工作。
2005.6 参加党校培训并成功结业。
2005.10 曾参加红十字会培训并成为红十字会会员。
篇8
学科建设是医学期刊发展的基础,而医学期刊的发展也会助推学科建设。可以说,医学期刊与学科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但目前的现实情况却是,医学临床或科研以及管理人员往往没有认识到甚至不知道医学期刊编辑对学科建设的作用,而医学期刊编辑也没有积极主动地去发挥或挖掘自己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或角色。作为医学编辑,我们只有更好地理解两者间的互动关系,才会对医学编辑本身应担当的学科角色有深刻的体会和认识。
1.1学科建设是医学期刊发展和孵化的基石
学科建设是培养高质量人才、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平台,师资队伍建设、专业特色都是通过学科建设层面的提升得以体现。在学科建设评价的诸多指标中,人才队伍建设是根本,学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以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是关键。而医学期刊的可持续、高质量、特色发展不能脱离本学科的发展。首先,学科建设中专业的研究方向为医学期刊的特色化和专业化奠定基础,没有强大的学科建设提供支持,期刊的特色将是无源之水,其未来发展也将受到很大限制。其次,学科建设中人才梯队的组建为期刊的发展形成水平较高的作者队伍,学科领域中知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代表该学科的前沿和热点问题,这为期刊提供了优质的内容。医学期刊只有在全面了解其相关学科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随着学科的发展而不断前进,才能寻求提升期刊学术质量的突破点,提出更多的新策略和新途径。总之,医学期刊发展不能游离于相关学科建设。
1.2医学期刊是学科建设的助推剂
医学期刊多以反映临床诊疗、医学科研成果为主,是刊载学科创新成果和科技信息重要的载体之一,是学科发展的发表者、推广者和推动者,直接影响到学科发展和成果转化,担负着发现和培育医疗科研人才以及搭建国内外学术交流平台的重要职责。促进学科建设是医学期刊的责任或使命,医学期刊在学科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医学期刊作为发现、扶持、培养学术新秀的媒介,推动学科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最基本的任务;同时,以期刊为窗口和纽带,加强和扩大同兄弟院校及科研院所的联系,实现优势互补,可以促进医学学科进一步发展。医学期刊见证和记录着医学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小到成熟的发展历程,在不断的积淀中为学科建设的发展奠定深厚的文化根基和理论基础。以笔者所在的《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为例,医学期刊与医院学科的关系可窥一斑。神经免疫学是19世纪中期崛起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是横跨免疫学和神经病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尽管当时医学学术期刊众多,但尚无一本较权威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与神经免疫学相关的杂志。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于1994年创刊。《中国神经免疫和神经病学杂志》充分发挥在学科建设中的窗口和桥梁作用,坚持以神经免疫学为办刊特色,紧密配合承办学科发展的需要,将期刊的学术发展方向与医院(学会)的学科发展相呼应,刊登了大量神经免疫学领域的最新成果和研究进展,通过检索“知网”1994~2012年发表的典型的神经免疫疾病如重症肌无力、吉兰-巴雷综合征(格林-巴利综合征)和多发性硬化的文献共9019篇,其中国家级基金项目文献共有493篇。而我刊共刊登相关文献409篇,其中国家级基金项目文献共59篇,在30多种同类期刊中均排列第一,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获取神经免疫疾病相关情报信息的重要来源,为我国从事神经免疫学研究的人员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神经免疫学的发展。由此可见,医学期刊离不开学科建设的支持,而学科建设也离不开学术期刊这个重要的工具和平台。
医学期刊与医院学科建设紧密结合,除医院学科建设的相关人员认可和支持专职编辑的工作外,编辑在二者的互动共进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医学编辑应该将自己视为学科建设的一部分,提高学科意识,切实融入学科建设的浪潮当中。这就要求医学期刊编辑除做好传统编辑角色和具备编辑的基本素养外,还需要注重适当参与临床实践和科研活动等,多角度提升自己的学科素质。编辑学者化是大势所趋,在学者化的基础上实现更高一层的职业化。如此,医学期刊的编辑才能站在研究前沿,把握学科发展的脉络,才可能辨别出真正具有学术价值的研究,使刊物成为反映高水准学科研究成果的园地,才能真正融入专业研究领域,进而引导和推动学科发展,促进学科发育和成熟。
2.1参与学科临床活动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参与临床实践活动,对日新月异的临床知识没有基本的认知,即使在高学历人才纷纷加入到医学编辑行列的今天,也很难跟上医学发展的步伐。医院的大环境为医学期刊编辑参与临床实践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编辑人员在时间安排上相对灵活,在不影响正常编辑工作的同时,可以参与临床相关病房的查房活动和病例讨论会,这样能巩固所学的医学知识和更新知识库,同时锻炼了临床思维,及时了解到学科的研究热点与关键问题。《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和《华西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值得借鉴。该期刊编辑们结合自己分管的学科,在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情况下,定点与科室联系,参加医生查房及门诊诊疗等临床实践活动,及时把握学科的新进展,发现新的报道课题,积极从事组稿活动,发现优秀的作者和审稿人,邀请他们对其专业中疑难临床问题作综述,或展望,或制定标准,极大提高了期刊的学术质量。
2.2参与学科科研
编辑亲身参与学科科研工作是全面而及时地跟踪学术前沿的最直接的途径。目前国内外许多科技期刊编辑多具有特定学科的专业背景和较高的学历水平,一些科技期刊的编辑仍从事科研工作,从而具有较强的学术判断力和洞察力,不断掌握专业领域的最新进展。依托医院的医学期刊,具有与医院科研平台紧密结合的优势,医院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均为医院编辑参与科研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较多可从事科研活动的优势资源。编辑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积极参加相关学科课题申请或科研工作,提高自己的专业学术水平,掌握更多本领域的学术前沿信息,培养编辑对学科热点敏锐的判断力和鉴赏力。否则,很容易陷入“见玉不识玉”,守着聚宝盆却不能为我所用的尴尬境地。作为医学期刊专业编辑,可从事的科研活动途径和方向非常广泛,例如参与编辑类科研项目、相关学科的科研项目等的申请和实施。医学编辑在充分了解相关学科专家研究优势的基础上,也可以为学科研究项目牵线搭桥。因此,医学编辑可以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多多尝试,锻炼提高自己的学科专业素质。
2.3参与或组织学科学术活动
密切关注国内外本专业的学术会议是医学期刊编辑掌握学科研究动态和热点的重要渠道。编辑应该根据自身工作需要,有选择地参与重要的学术活动。首先,通过参加学术活动,不仅能及时了解本专业的学科发展动态,而且有机会和相关专家进行面对面交流,促进感情,进而有利于进行组稿和约稿工作。其次,医学编辑在长期的编审工作中,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本学科理论知识、科研设计知识、统计学知识以及编辑经验等,也可以受邀到其学科举办相关知识讲座,这不仅可以加强学术期刊与一线学科的联系,也可以为学科建设中的学术梯队建设和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编辑参与学术活动时应注意要广结善缘,充分与本学科专家学者交流,这样才能树立良好的形象。另外,目前我国许多医学期刊是由学术团体或协会为主办或协办单位,期刊可利用协会或学术团体的资源优势和人员优势共同开展学术会议,不少知名学术期刊甚至亲自策划组织此类的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该学科的知名专家,对当前的学科前沿问题进行讨论,这不仅可以为医学期刊打造品牌,同时也可以推动该学科的互动交流。通过开展学科交流与碰撞,也为医学期刊的编辑提供大量优质的稿源。
3结语
篇9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王玉平,被称为“癫痫定位第一人”,他的患者来自全国各地,其中不乏小儿癫痫患者。病痛使得本该花样年华的孩子们承受着普通同龄人无法想像的痛苦,王玉平的小诊室更是寄托和承载着患者及家属的无限希望,因此,除了紧急事务抽不开身外,周一上午八点,他都会准时出现在诊室,用其专业的知识和素养,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方案。
熟谙与儿童沟通的技巧
“医术高明”、“百问不嫌”,这是患者对王玉平的忠实评价,甚者有患者说他是再生父母。在王玉平的门诊,记者确实见证了他对患者的耐心与沟通技巧。
门诊刚开始,进来一位年轻女士,她告诉王玉平,患者是她7岁的女儿,在本地上学,近两个月来经常头晕失神,脑电图检查却无异常。在别的医院看了几次,有医生诊断为癫痫,也有医生对此诊断表示否定。
由于患儿未进入门诊,通过王女士的表述,王玉平认为,转述过于主观,不足以成为诊断病情的依据,要求把孩子接进诊室。
患儿进入诊室后,王玉平和蔼地对小女孩说:“你跟妈妈说头晕,是怎么样的头晕呢?”
“就是感觉脑子里放不开。”小女孩语速缓慢,几乎是逐个字地回答。
“怎么放不开呢,你能用别的词说吗?”王玉平继续问。
“就是脑子很紧张。”想了一会,小女孩似乎找到更为合适的词,王玉平顺势提问,小女孩却表示仅此而已。
在王玉平不断引导下,小女孩突然想起了一些发病时的细节。
“你头晕的时间有多长呢?一分钟,还是两分钟?”了解细节后,王玉平问,但小女孩貌似不懂。“那一节课,一个课间?”小女孩还是不语。“你会数数吧,如果用数数来算,你头晕、晃眼,看见黑色圈圈的整个过程能算几个数?”“短的时候5个,长的时候29个。”小女孩终于懂得了回答。
“怎么跟我问的回答不一样。”小女孩妈妈在一旁嘀咕道。
“因为你不会问。”王玉平笑着说。综合具体情况,他初步确定小女孩的病为癫痫,“虽然脑电图可以显示癫痫样活动,像你女儿这种病情比较轻,在图上反映不出来,但其实存在异常。”癫痫的发作往往是因脑神经异常,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对儿童的大脑造成伤害,王玉平认为必须要严格地控制发作,针对小女孩的症状,他对症地给小女孩开了一些药物,并仔细嘱咐王女士交代服药量,于是,王女士放心地离开了。
门诊当天,王玉平面对的大多数是一些表达水平有限的未成年患者,所以需要花更多心思在与患儿的沟通上。对此,他未敢有丝毫懈怠,站在患者的视角,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设身处地为患者考虑
九点多的时候,一位14岁的男孩,在父母的陪同下走进了诊室。男孩的妈妈一进门,眼圈就湿润了,哽咽着对王玉平说:“我们一直想找您看病,您救救我的孩子吧。”
据男孩的父母介绍,男孩自从有了症状后,就被本地医院推断为癫痫,至今未接受过任何正规治疗。当他们解释其中原因时,男孩的爸爸向王玉平讲起一次特殊的经历,在孩子病情日益加重时,曾轻信过一名“医生”,扬言只要五千元就可以一次性根治癫痫,其结果可想而知,被骗了。
“根据孩子的症状以及检查报告,可以诊断为癫痫。但癫痫不可能一次性治愈,你们这五千块算是交了学费,以后千万不要病急乱投医,这病一定要去医院接受正规治疗,通过药物的控制、调理,目前治疗效果还是不错的。”王玉平劝告他们。
“药物会有副作用吗?孩子明年要中考了。”男孩的爸爸一边看着开的药方,一边关切地询问道。
“作为医生,一定是开最合适的药,你放心,这个药不会有大的副作用,对中考也没有影响。回去只要按量服药,两个月后再来定期复查就可以了。”王玉平说。
“我怕到时挂不上您的号,之前我从晚上排队到早上也挂不到。”患者的父亲担心地问道,因为这次挂号光预约就花费了很长时间。
“看病一定要了解正确、省时省力的挂号途径,我给你开个纸条,你复查前打上面的电话可以预约到我的号。”王玉平向患者说。据记者观察,凡是来复诊的患者,王玉平都会给患者开一个“绿色通道”,在纸条上写着具体复诊时间,因此也杜绝了一些通过其他不当途径寻求加号的现象。
男孩的父母对王玉平十分感谢,当初凝重的神色逐渐地消去了。
王玉平总是会为患者考虑“最佳成本”,“走正确的途径,看对的医生,花最少的钱。”这是门诊时,他经常对患者嘱咐的话语。
尊重患者的选择权利
“王主任,我又过来麻烦您了。”一位40多岁的女士带着女儿走进了诊室,像对待老朋友似的和王玉平打着招呼。
据了解,该患儿今年12岁,今年6月被王玉平诊断为癫痫,接受药物治疗已有四个月,期间未有发病,但本月却突然复发了两次,虽由外因诱致,但考虑到复发了两次,王玉平认为应该增加小女孩的服药剂量。
“上次加大剂量后,这段时间经常出现耳鸣、头晕,这次还能加吗?有没有更合适的药。”该女士问,原来在上次控制效果还不错的情况下,已经加大一次药物的剂量。
“现在给你开的开浦兰已经是最不易出现不良反应的药,从目前来看,只能减少该药物的剂量,同时添加一些其他的药物。现在有一种很合适这类病情的药,但考虑到她是小女孩,要跟你商量一下,服用这种药一般会增加体重。”王玉平把最优方案告诉该女士。
“那不行,因为她是练舞蹈的。”该女士一口否决了。
“如果你不同意,还有次要方案可供选择。”说完后,王玉平给患者分析了次要方案的具体情况。
“既然是次要方案,为什么要让我选择。”女士纠结着,喃喃自语道。
“我认为最好的方案,药物可能使人变胖,对你而言不是最好的选择,你不愿意用。但病是一定要治的,我就得提供其它方案给你。”
一番考量之后,女士决定还是采用次要方案,王玉平再次详细分析了药物的功能与不良反应。
“除了按时吃药,你还要注意不能让她喝酒、可乐与咖啡,尽量回避青霉素等消炎药,用感冒咳嗽药时要看说明书,含咖啡因的不能用。”问诊结束前,王玉平还不忘一番嘱咐。
现代医学更人性化,患者的治疗方案也要在综合中讲究个体化,最优的治疗选项患者有话语权,但王玉平会站在专业的医学角度,圈定一个最佳疗效的范围。
坚守从医原则底线
十点三十分,一位来自石家庄的女士前来求诊。据她介绍,患者是一岁半的表侄子,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癫痫,做脑电图检测到神经活动异常,但吃药并不见起色。
由于家属性子比较急,在描述小男孩病情的详细情况时,多次出现前后矛盾、表达不清的情况,王玉平费了一番口舌去引导与纠正主诉病情,后来还督促其打电话给小男孩父母仔细询问,才得以全面了解小男孩发病与服药的详细情况。
王玉平翻阅完该患者的病历,认真地思考了一会,说:“当地医院的诊断为癫痫没错,开的药也合适,但从孩子的体重计算,应该是服药剂量小了一点。”说完王玉平拿出手机,打开计算器,详细地向家属分析。末了边在病历本上写着边告诉家属:“这种药片有250毫克/粒与500毫克/粒两种,因为孩子服药后仍然发病,以后每天早晚要各增服到175毫克,你们要找当地大夫把药片调开,但我仍不放心让你转达,转述如果不准确可能会把孩子给治坏了。”
家属听了突然激动起来,大声说:“什么叫把孩子治坏,我们都很心急,你怎么可以这样说话。”
王玉平虽有点愕然对方突然发火,但立刻反应过来安慰对方说,以防万一出错,看病不是小事。但家属听不进王玉平的解释,责备的话连珠带炮,不给王玉平任何说话的机会。
“你给家长打电话,我直接告诉他们。医生最怕间接传达信息。”面对这样的情况,王玉平难得严肃起来,他不能对患者的病情马虎。
家属悻悻地拨通了小男孩妈妈的电话,王玉平在电话里确认了孩子的药片类型后,交代了小男孩增服药量的原因与详细事项,当了解到小男孩在服药期间上吐下泻,王玉平改变了用药方案:“现在还可以维持之前的药量,如果还发作就增加药量,用药的原则是控制到一次都不发作,坚持到三年以上再慢慢减量。”
电话结束后,家属的心情逐渐地平静了下来,她也认识到刚才态度不好,向王玉平道了歉,王玉平表示理解并嘱咐下次应该由小男孩父母亲自来看诊。
“医生都希望为患者提供最确切的治疗,家属未必能完全理解,但并不会改变我们对此的坚持。”这是王玉平的从医原则,他始终坚守为患者谋福祉的底线,以医为纲,为患者作最优权衡。
【记者手记】
下午13:40,王玉平的门诊才正式结束。此时,记者也有一种饥肠辘辘的感觉,当我们正要离开的时候,仍有不少患者挤进诊室前来咨询。
“王主任,今天中午恐怕是吃不上饭了吧。”记者问。他曾拿着手机忧心地说:“吃饭倒不是问题,但两点还要赶去其它医院开会。”
正是这样一些默默付出的医生,才有了患者的康复和安然。然而,有时他们的付出,却不能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那位来自石家庄的女士,她情绪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高价买了票贩子的号,却自以为没有得到应有的“服务”。票贩子的违法行为并非由医生在背后操作,但是无形当中却败坏了医生的名声,也让医生成为患者发怒火的无辜承受者。
门诊时所发生了种种不愉快事件,王玉平对原则问题毫不让步,他说:“获利的是票贩子,受损的却是患者与医院的权益。”有位患者家属上门求诊,得知她买了票贩子的号,王玉平毫不留情地让她退掉,再重新挂自己的号。他还叫来管理预约挂号的护士长,“今天有10多个初诊患者,就有4~5名患者的姓名与挂号的名字对不上。”王玉平严肃地对护士长说,一定认真核对患者的信息,如果对不上,就一率作退号处理。绝不能让票贩子有机可乘,这是对患者负责,同时也是对医生、医院负责,这就是真实的、坦荡荡的王玉平。
王玉平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临床神经电生理室主任、神经科副主任、儿科副主任、北京市癫痫诊疗中心主任、脑功能疾病调控治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医学系,1986年河北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研究生毕业获医学硕士学位,1996年在日本鸟取大学获神经病学专业医学博士学位,1998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完成博士后研究。从事癫痫、睡眠疾病、心身医学、运动障碍病的诊断和治疗。
现学术任职包括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Guideline Task Force成员,中国抗癫痫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睡眠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发表SCI论文60余篇。曾获中华医学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吴阶平医学奖、北京市神经病学学科带头人等奖励与称号。
篇10
而周联生就是这样一位愿置自己于各种“危难”情况的好人、好医生,在从事近30年的神经内科医生以来,他不畏艰难困苦让无数脑梗塞、脑血栓、中风等病人重燃生命之火,用仁心仁术成就了一代仁医。今天,让我们走近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周联生,一起来探寻他履行医生神圣使命的光辉历程。
学术牛人
1982年,周联生从徐州医学院毕业后就到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任职,从事神经病学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积极与国内外知名医院联合展开科研活动。在他的带领及努力下,神经内科已经成为徐州市首批医学重点学科,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学术牛人”。
马查多-约瑟夫(MJD)病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遗传疾病,周联生带领医院的科研人员与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合作,自1991年开始开展该病的研究,先后获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470263)、卫生部课题基金(91-1-094)和日本JICA资助,历时10年,以科学、严谨的方法对MJD病进行了临床、生化、电生理、病理、分子生物学的系统研究,首次从基因水平确诊国内存在该病,填补了国内MJD研究空白,创建了中国的MJD相关基因CAG诊断标准,打破了该病只发生在葡萄牙人及其后裔的理论,并将该病的致病基因定位在14号染色体3.0cM的范围内,其精确度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相关在世界著名的《神经病学》杂志上,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如今,该技术已作为神经系统遗传病的临床常规诊断手段,这对指导神经系统遗传病的分类和对神经系统遗传病的产前诊断及着床前诊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有利于优生优育,提高国民素质。
1994年成立徐州市脑血管病研究所以来,周联生在徐州地区率先开展溶栓、降纤、抗凝、抗血小板综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以及微创治疗颅内血肿,使脑血管病的治疗水平显著提高,治愈率、明显好转率都大为提高。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技术治疗脑出血、脑室出血、急、慢性硬膜下、硬膜外血肿疗效显著、安全度高、费用低廉,深受病人及家属欢迎,目前已在淮海经济区内30余家市、县、乡镇医院开展。此外,他还提出了治疗脑血管病要“争分夺秒,抗栓治疗”的新理念,彻底改变了脑血管病治不好和一定要遗留瘫痪后遗症的旧观念。周联生的团队打破了70岁以上老人不宜溶栓治疗的“”,成功为百岁老人及80岁以上老人抗栓治疗百余例,受到了患者及家人的赞誉。
1996年,周联生组建了淮海经济区神经专业委员会和神经遗传病专业委员会。举办全国、海峡两岸、准海经济区、本地区学术会议、技术推广学习班、学术研讨会、学术讲座20余次,指导本市及周边省市30余家医院开展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及缺血性脑血管的抗栓治疗,每年为淮海经济区市、县、乡镇卫生院会诊和抢救病人100余次,推动了淮海经济区及本地区神经疾系统病,特别是脑血管病的研究、学术进步、新技术和新疗法的推广,为苏鲁豫皖接壤地区神经系统脑血管疾病的疑难病的诊断和危重病的抢救作出了重要贡献。不仅如此,周联生还积极地走出国门,与世界各地的医生进行学术交流。2006年,他作为徐州市卫生访日代表团成员考察访问了日本信州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岗谷市医院、盐岭胸科医院;2008年,又考察访问了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010年,考察访问了台湾阳明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011年,考察访问了英国牛津大学、爱丁堡大学及附属医院并与各地医学专家进行了学术讨论和交流。
在搞好临床、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周联生还积极总结临床经验书写论文60余篇,在省级及以上杂志发表,在国内首报“周期性动眼神经麻痹”2例及罕见病“僵人综合征、进行性延髓脊髓萎缩症、MEIGE病”等,承担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省厅、徐州市、徐州市卫生局科研课题10余项,获国家科技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徐州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奖12项。
既有高超的医术,又有超强的科研能力,各种荣誉和头衔就是对他最好的肯定。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徐州市优秀专家、南京医科大学兼职教授、徐州医学院附属市立医院神经病学教研室主任、徐州市劳动模范、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华医学会会员、江苏省医学会神经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西医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系列高评委委员等等,这一连串响亮的称号是对周联生几十年如一日埋头于科学研究的最好肯定。
人民的好医生
周联生喜欢涉猎历史人物传记,尤其是敬仰古代的华佗和现代的裘法祖,并以他们为榜样来激励自己做一个医德高尚、医术高明、为人民服务的好医生。
他,始终以病人康复作为自己最大的快乐。周联生一直把医德的修养做为一生的必修课,活到老学到老,坚持做好一名医生。周联生所主持的神经内科收治的病人多数是发病急、变化快的脑中风病人,控制不好,随时都可以发生生命危险,随时掌握全科危重的情况就显得尤为重要。他为了及时准确熟悉每一位危重、疑难病人的情况,每天提前半小时到一小时上班,推迟一小时下班,十几年如一日,习以为常。只要病人需要,不论是春夏秋冬、隆冬酷暑,他总是随叫随到,把数不清的危重病人从死亡边缘上拉了回来。
他,坚持信念,迎难而上。众所周知,脑血管病所造的偏瘫是一顽症,溶栓治疗能疏通血管恢复脑血流,但若掌握不好会引发出血。周联生不顾“明哲保身”的劝诫,为每一位病人认真进行体格检查、辅助检查以及给病人做好思想工作,仔细地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密切观察病程中的每一点细微变化,及时调整溶栓药物的剂量,确保每一个经过他治疗的病人都能恢复健康。在大量的实践中,周联生还摸索出了一整套传呼、转运、检查、治疗、检验、观察等急救方法,提出了“争分夺秒,时间是脑”的口号,建立抢救脑血管病的“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