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传媒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10:18: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传媒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传媒论文

篇1

重创新,轻传承,结构失衡。文化载体的创新引发了文化权力结构的改变,正如尼葛洛庞蒂所言:网络社会的第一特点就是分散权力。网络文化的权力结构扁平化,大众媒介不再是少数人的地盘。而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典型的精英文化特性,网络对文化传播形态的影响彻底改变了这一点,网络传播拒绝等级与秩序,赋予了公众最大的话语自,淡化了人们的地位和身份意识,网络传播确立了文化消费者在文化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把文化交流变成了快餐式的盛会。网络社会的文化生产成为初级产品的大生产,缺少精英的聚会,创建文化品牌的基础就会缺失,打造传统文化世界品牌也只能是梦想。

虚实失据,文化心态浮躁。虚拟与现实交织的网络文化,打破了传统文化地缘性的禁锢,形成了数字化、虚拟的跨国界、跨文化、跨语言的全新文化生态。网络的文化生产过程实际上是将人置于虚拟情景下的精神生活过程,网络生存具有虚拟与现实的双重性。一个错误的观点是虚拟世界的产品不会影响现实社会,然而,问题的复杂性在于现实与虚拟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

由虚拟的人物角色,虚拟的城市社区和虚拟的财富建构的虚拟的网络社会是对传统文化形态最直接的挑战,网络拟态下的社会伦理、人文关系形成的偏振视域扭曲了现实物质文明的客观社会性,社会传统文化的聚合力在虚拟与现实的钟摆效应中逐步消失,由此引发的网民本体意识迷失,形成了弱质的文化心理智能。网络激愤的情绪宣泄与文化深沉的本质格格不入,文化的生产流于表浅的形式,肤浅的产品显然难以承续文化的庄重,试想,文化大气象的浮躁怎么能够孕育文化品牌的血脉呢。

商业文化盛行,主体文化精神迷失。工商文明高速推进,主体文化的商业色彩日渐浓厚,网络社会市民文化兴起,功利价值盛行,注定了现实文化缺乏深远的道德追求。品牌文化的生产是一种思想自由和行动严谨的精神洗礼,而网络的商业性决定了它必须迎合市民的口味,网络社会市民呼啸聚集,没有行动的一致目标,更加缺乏文化的理想。所谓的网络信息技术正改变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环境的时空关系,个人的意志不断被强化,重商主义、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等思潮兴起,追求经济利益在越来越多的人身上成为主导价值观念,如今文化精神越深刻,越难以流行,传统文化精神和价值观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传播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品牌经营

全球网络传播体系的逐步扩张给中国的文化经营提出了许多富于挑战性的问题。网络拥有技术创新和媒介整合的优势,以及丰富的人文资源,理应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为培植文化品牌提供良好的条件。强国的文化须具有积极向上的大气象,要有强势的文化品牌及更高的精神追求。美国大片的自由主义思潮,日本动漫的人文精神,包括最近流行的韩剧,无不承载着一个强盛民族的精神冀望和文化自信。文化强国通过文化品牌战略消除了民族间的隔阂,为经济发展和政治空间拓展扫除了障碍,不仅如此,文化产品的推广拓宽了市场渠道,本身也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潜力,精神性与物质性二位一体,强势的渗透力岂能小觑,其影响的深度、远度当为国家发展的战略之翼。

首先,打造文化品牌须坚守民族的文化理想。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不仅是促进社会进步,增进国家认同感,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中坚力量,也是重要的生产力资源,作为政治、军事、经济之外的重要力量和手段,在制定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时,一方面要大胆开放文化市场,积极交流,勇于吸纳,同时必须坚守自己的文化理想,保护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谐发展。网络传播下的文化的经营充满挑战,但也是重要的机遇,网络媒体在全球文化传播和国家软力量竞争中的地位特殊,制定网络传播的长远战略,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使网络媒体成为先进文化最为直接的创造者和文化安全的维护者,促进政治清明,引导民众乐观生活,逐步提升全民的文明素养。

其次,做强媒介品牌,为文化品牌成长构建战略支点。媒介与文化相互依存,中国的网络媒体要树立全球意识,从国家文化发展的视野严格管理和积极引导传媒文化的方向,坚持文化市场的改革,从大局出发,以我为主,稳步推动。现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也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利用网络媒体的整合优势,将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融合成有机的整体,充分利用经济高速发展的成果展开文化营销,把灿烂的中华文明的种子传播到世界各地,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只有做强媒介品牌,我国的网络媒体才有可能掌握全球文化传播的主动权,否则,让国外媒体为我国受众进行议程设置,我国的文化市场就会陷入被动混乱的局面。

第三,文化载体创新。我国的网络媒体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在技术手段和包装样式等方面已经与国外先进水平接轨。但网络媒体仍大量使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介的传统传播技术与思想,独立创新的东西并不多,网络是一种全新的传媒,理应在传播理念上大胆创新,同时积极探索新的传播技术,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新技术文化的特点,整合各媒体的优势,发挥合力效应。近年来,流媒体、动漫、博客(微博)、网游和论坛等技术成为网络媒体的新时尚,遗憾的是这些技术目前仍只停留在商业和娱乐领域,其文化含量不高。反观国外的情况,新媒体技术被赋予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特殊意义,在意识形态的传播领域被广泛使用,这也说明我国的文化主管部门和网络媒体的经营者对网络的文化战略价值认识不足。

篇2

论文摘要:陶瓷文化需要传播,尤其是在拥有千年陶瓷文化积淀的瓷都景德镇,就更应充分利用电视这一大众传媒进行文化传播,从而达到提升城市文化品牌的目的。本文试就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播中电视媒体的优势、问题及对策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中国陶瓷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景德镇陶瓷文化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陶瓷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要提高景德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影响力,就要把城市发展和资源利用结合起来,把现代化气息和营造城市的文化特色结合起来,通过各种形式、各种途径来进行陶瓷文化传播。相对于其他媒介,电视媒体是是目前世界上传播范围最广泛、传播效果最理想、社会影响最显著的传播载体,在公众接受交流信息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另外,陶瓷文化类节目所落含的丰富的陶瓷信息,深刻反映了景德镇陶瓷文化内涵,是世人了解瓷都、认识瓷都的最好的信息窗口,对景德镇对外宜传产生着积极作用。充分认识电视媒体在陶瓷文化传播中的优势,畅通电视媒体与陶瓷文化传播连接的各种管道,充分发挥电视媒体在教育和影响公众文化修养方面的作用,不仅非常重要,也十分必要。

    一、电视媒体的优势

    1.广覆盖、低成本、快捷化。如2004年中央电视台摄制的七集电视专题系列片《景德镇》,对景德镇深厚的陶瓷历史文化渊源和辉煌成就进行深人浅出的讲述,还有景德镇国际陶瓷节开幕式、官窑遗址发掘等央视直播节目,让更多的人认识了瓷都,了解了景德镇。这种迅速在大范围内宜传的花费是非常之小,而所产生的作用却是十分巨大,是无论任何一种传播载体都无法做到的。

    2、现场感、亲和力、直观化。电视传播的特点是形象、鲜活、直观,观众易于接受和理解。如景德镇电视台深受群众喜爱的栏目《边走边看》,该栏目最大的特点就是用“现身说法”,谈古论今。通过栏目主持人边走边看边说这一动态性口播形式,辅以一些通俗易位、具体形象逼真的制瓷工艺操作,讲解古今陶瓷文化知识,形式可谓别具一格,画面丰富活泼,在群众中有很强的影响力。

    3.多媒体、交互式、人性化。当代互联网技术的渗透,使电视传播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赋予了新的概念。我们进人了一个全新的数字电视时代,电视传播趋向多媒体、交互式,特别是各种资讯数据库的建立和应用,使人们可以不受地点、时间的局限,有选择地收看陶瓷文化类电视节目,不再被动地接受信息,可以参与到其中。

    总之,电视媒体是一种感观上的视觉和听觉相协调、声像上的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它有声有色,有形有情.以生动逼真的直观形象和生动活泼的表达形式,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把深奥的艺术道理通俗化,把枯燥的历史生动化,从而吸引公众,感染公众,说服公众。不论文化程度,不论年龄大小,公众都可以从电视中接受信息,而且可以重复声像,使其多次出现,反复刺激人们的感观,加深公众的理解,这对于民族传统文化魅力的展示和陶瓷文化知识的普及尤为重要。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电视已经进人了千家万户,作为普及率最高、受众最多、影响最大的大众传媒,理应成为陶瓷文化传播的主要渠道。然而,就目前而言,景德镇本土电视传媒的功能主要在新闻传播和娱乐资讯方面,在陶瓷文化传播方面有部分零碎的内容,但在整体上缺少份额,频度和强度也不尽人意,这有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也有认识、工作方面的偏差。主要是:

    1,媒体资源上的不到位。电视媒体中文化传播的最大问题就是人才和资金。陶瓷文化节目创作是一门学问,陶瓷文化事业的繁荣首先需要一大批既熟悉陶瓷文化又懂传播知识的专业创作人才的付出。事实上,现在从事陶瓷文化节目创作的人实在是太少了,而且电视媒体迫于市场化运营的经费压力,投人文化类节目制作的费用较低。土壤不肥,就无法出得了优质的陶瓷文化电视产品。

   2、节目制作上的不到位。目前我们在电视中所能见到的陶瓷文化栏目和专题节目为数不多,精品甚少。诚然,电视媒体部门需要收支平衡,开发生活娱乐型节目和广告节目可以图利,相比较,开设文化节目属公益性项目,收益微乎其微,甚至要贴本,所以开发陶瓷文化栏目和制作陶瓷文化节目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

三、创新理念和方法

    1、掌握公众需求,发挥自身特色。电视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介,这就决定了电视节目要面向大众而展开。从这一角度讲,电视所传播的信息就不能是艰涩的、深奥的,而应该是通俗的、大众的。受众收看电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获取信息的同时愉悦身心,没有人愿意在电视上看到沉甸甸的内容,冷冰冰的说教,人们更愿意从电视上看到轻松愉快的内容。电视这一娱乐大众的本质是电视与生俱来的功能和作用,因而它也渗透到了电视的各个节目之中,包括文化类节目,也要以更轻松的姿态出现才能吸引受众,达到传播的目的。如陶瓷电视专栏节目《话说陶瓷》,能在众多节目中脱颖而出,原因就在于它找到了最适合电视媒介的播出方式。首先,它请到的嘉宾都是学识渊博、善于表达的陶瓷名家大师,他们的身份地位提高了信源可信度,他们的精彩讲述确保了信息传达的有效性。其次,节目设置都是采取系列板块的形式,每集一个话题,多板块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环环相扣,受众在观看时有欲罢不能的感觉。最后,《话说陶瓷》的播出内容是它最吸引人的东西,它以景德镇为主背景,忠实而典型地以视觉形象和艺术语言去游历“瓷路”风景,点评“瓷韵”英华,笑谈“瓷趣”百事,畅叙“瓷缘”真情,没有把传授知识当作简单的授课或是普通的讲述来处理,而是充分发挥电视媒介的特点,以陶瓷为审美主体,配以图片、资料和话外音,有张有弛,轻松而严谨。这样一来即使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受众接受起来也没有什么难度,这就确保了节目是面向大众,而不是部分精英阶层的“小众”,最大程度上吸引了更多的人来收看。由此看来,《话说陶瓷》正是依靠通俗化、娱乐化、贴近受众的特点成为家喻户晓的节目。

    2、加强人才培养,激励节目创新。要采取措施,积极扶持陶瓷文化节目创作队伍发展,培养和引进一批熟悉陶瓷文化、精通节目制作、能够敏锐洞察陶瓷市场走向的高素质陶瓷文化类电视节目制作人才。由于陶瓷业是一个知识性、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领域,如果主创人员是一个对陶瓷历史知识一窍不通,对现代陶瓷发展历程毫不知晓的人,如何能够既让外行观众喜闻乐见,又使内行观众心悦诚服。所以说,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是传播能否成功的首要条件。也只有加强人才队伍培养才能以更新的思维方式,更新的创作形式,在众多纷繁复杂的陶瓷文化中发掘出有意义、有价值的内容并进行提炼和总结,并通过有效的视觉图像方式进行表达,进而达以节目创新来创造良好社会效益的目的。

    3、灵活多样宣传,引领公众升华。电视媒体除了新闻播报、开设陶瓷文化类专栏节目等形式外,还可将影视剧的形式与陶瓷文化相结合。比如陶瓷可以作为影视剧中的一个信物而存在,也可以作为一个故事的背景或是线索而存在,甚至可以成为故事情节的主体。如电视连续剧《祭红》、《唐英》《青花》《大瓷商》等,这些以陶瓷为载体、以陶瓷文化为主题的影视剧或以生动的故事情节,或以独特的风土人情,或以博大的文化内涵展示了景德镇陶瓷独有的魅力,使得陶瓷作为一种文化的概念得以在全国各地更为广泛地传播。另外,在当代陶瓷技术和艺术大发展的背景下,知识的丰富广博以及专业化、艺术化,需要公众具备足够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因此,陶瓷文化传播关键要帮助公众从认识陶瓷到欣赏陶瓷,带动思想意识的提升,使公众从了解陶瓷历史文化和现代产业信息,拥有一定的陶瓷艺术欣赏能力,直至能够在陶瓷文化发展与应用中成为具有现代意识的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者和体现者。

篇3

关键词:自媒体 文学 传播 微信

自媒体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2003年,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出版了由谢因・波曼和克里斯・威理斯联合的《We Media(自媒体)》研究报告。他们是这样定义的:“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提供并分享他们的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一种途径和即时传播方式。”[1]2009年微博的流行正式开启了自媒体时代,而微信则把自媒体的功能扩大化。在这个自媒体时代,微信以其信息的高速流通、图文结合、碎片化的文化背景为文学的发展找到了新的出口。

一.“节点共享”的即时互动下的全民狂欢

在数字媒介环境下,“节点”(Humannode)即“人”(human)和“节点”(node)的组合[2],界定在互联网媒介环境下以人为传播主体的节点,是通过数字互动媒介接受和发送信息的媒介用户以及与用户捆绑在一起的一体化信息。

微信文学在大众传媒时代产生,不可避免的保有了大众文学的特征。高雅的传统文学在现代商品社会遭受了巨大冲击,人们曾一度怀疑艺术终结或文学已死。但是大众文化也有自己的审美趣味,也就是日常生活审美化。2012年4月,微信4.0版本,用户可以将文字、图片、视频在空间中,好友之间可以即时点赞、回复或者转发。用户结合现实场景进行改编,应用网络热词在其中表达情绪,没有诸如微博之类140字的限制,即时的发送,接收者同时可能是下一个发送者,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不再有绝对的身份区别,点赞和回复瞬间反馈到作者的个人空间,作者根据回复与之互动,微信文学就是以这样一种网状形式在微信平台上流行起来。

狂欢理论源自于巴赫金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这种狂欢指的是取消了人与人之间等级关系的狂欢。人们语言混杂,方言、俚语、习惯语交织在一起,通过无所顾忌的笑达到一种全民的自由。而在自媒体微信文学中,体现了带有自由性的狂欢性。人们可以通过游戏、娱乐的语言释放压力,通过创造恶搞式形象放松自我。在这样开放式的背景下,人们可以摆脱压抑自由的书写文字,微信文学中常常出现一些新奇词汇表达,这就是微信文学狂欢化的表现。

诚然,文学需要新的文学形态为其注入鲜活力量,但微信文学的局限性可能带给文学发展的负面影响也是值得思考并努力改善的。微信文学文本的碎片化、内容的平面化凸显了消费时代大众的审美趣味不高的事实,表达了娱乐至死的诉求和狂欢化的生活方式。同时,微信文学的快速生产,削弱了文学原本应该具有的深度,作者在个人化自由写作中忽视了社会责任感。微信文学的良好发展需要融入更多的人文关怀,才能在自媒体的时代走得更远,否则只是激起人们一时的狂欢兴趣,在这样一个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并不能长久留存。

二.危机中的数字化选择

随着“快速点击阅读”时代的到来,手机、mp4、平板电脑等移动电子产品受到大众热捧,传统意义上的纸质媒体受到了巨大冲击,许多报刊杂志在自负盈亏中举步维艰。

许多文学类实体期刊纷纷登陆了微信平台,拓展了数字化之路的新视野。2013年11月《收获》发出了第一条面向微信订户的群发内容,这是继《小说月报》微信公众号上线之后,又一家“老字号”传统文学期刊在微信平台上发起了寻找读者的尝试。目前可以搜索到的文学类公众号有“读者”、“青年文摘”、“读者文摘”、“今天文学”、“青年文学”、“收获”、“小说月报”、“上海文学”等。纯文学的生存空间本来就不大,先天注定了它本身不能像通俗文学大众文学那样受到广泛关注。在市场经济的热潮中,文学类实体期刊注定成为昨日黄花。所幸的是,在自媒体时代,文学类实体期刊搭上了以微信为主要载体的数字化传播快车。

近年来,通过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迈入作者行列走向实体出版的案例越来越多,这一现象凸显了实体文学经久不衰的魅力。以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未来的方向应该是,积极汲取传统文学媒介的有益特质,提高自身的文学品味,正确的处理好文学的审美与市场化大环境之间的关系,将传统文学文本具有的高品质有效融合到自媒体平台,才能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注 释

[1]邓新民:《自媒体:新媒体发展的最新阶段及其特点》,《探索》,2006年第2期,第135页。

篇4

公共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1]符玉琴.论企业文化和公共关系[J].理论前沿,2004(19):22-23

[2]邱凌.解析软实力与公共关系的关系[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2):145-146

[3]黄孟芳.美国当代公共关系理论发展研究[J].新闻界,2009(12):63-65

[4]陆新蕾.反思与开拓:2011年中国公共关系学研究回顾[J].新闻界,2012(4):18-22

[5]卢山冰.公共关系理论发展百年综述[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3(2):168-173

[6]王梁.网络时代的公共关系[J].现代传播,2012(7):165-166

[7]聂静虹.“第五媒体时代”的政府公共关系刍议[J].学术研究,2009(2):66-69

[8]刘梦琴.刘智勇,论政府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J].软科学,2012,26(1):59-61

[9]陈开和.论我国在多边外交活动中的国际公共关系策略[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7(6):68-74

[10]任莺.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公共关系的创新[J].新闻界,2013(5):62-65

[11]徐刚,黄训美.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公共关系问题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4(5):14-16

[12]于朝晖,敖冬蕾.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战略型公共关系研究框架[J].现代管理科学,2010(9):36-38

[13]崔凤海.试论奥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中的公共关系问题[J].体育与科学,2003,24(6):22-23

[14]杜建国.关于高等院校公共关系宣传的若干问题与思考[J].中国高校研究,2000(2):75-76

[15]吴世家.传播学与公共关系学之比较——以中美高等教育为例[J].新闻大学,2008(2):106-112

公共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1]杨桦,任海.我国体育发展新视野:整体思维下的跨界整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4(1):1-8.

[2]居延安.公共关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3.

[3]SCOTTBEEKMAN.NASCARnation:ahistoryofstockcarracingintheUnitedStates[M].USA:Praeger,2009:20.

[4]JOEMENZER.Thewildestride[M].USA:Touchstone,2001:101.

[5]GREGFIELDEN.NASCARchronicle[M].USA:PublicationsInternationalLtd,2005.

[6]向洪.淘金体育[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4:78.

[7]王永顺.美国全国赛车联合会(NASCAR)的公共关系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0:18.

[8]张晓立.美国文化变迁探索:从清教文化到消费文化的历史演变[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98.

[9]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17.

[10]齐超.制度变迁动力理论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9:90.

[11]卢山冰.公共关系理论发展百年综述[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3(2):168-173.

[12]蒋楠.中国公共关系三十年发展对传媒业的影响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1(8):1-7.

[13]万茹.行政管理型体育组织公共关系的危机管理策略——以“现代队罢赛”危机为例[J].体育学刊,2006,13(1):26-29.

公共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1]周安华.公共关系:理论、实务与技巧[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胡淑芳,周健.中小企业公共关系的运用及对策[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2).

[3]李福纯.云南中小企业公共关系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8(6).

[4]陈劲甫,许金田.企业伦理:内外部管理观点与个案[M].财团法人信义文化基金会,2016:11.

[5]刘光明.中国公共关系二十年:理论研究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93.

[6]刘先红.关系范式下的公关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74-80.

篇5

关键词:体育传媒;体育传媒市场;经济全球化;媒介全球化

一、体育传媒市场

大众传播媒介又称传媒,包括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载体等。体育市场,一般意义上是指以商品形式向人们提供体育物质和精神产品及服务的场所。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看,所谓体育市场,是为了满足体育需要而购买或准备购买体育物质和精神产品及服务的消费群体。伴随体育产业的发展而崛起的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新兴领域―――体育传媒市场。为了满足体育需要而从体育媒体购买或准备购买其提供的精神与物质产品的消费群体就是体育传媒市场。

二、我国体育传媒市场的特点

(一)中国体育传媒市场是介于体育产业市场和媒介市场之间的一个衍生市场。

(二)中国的传媒政策开放到哪里,国际巨头的投资就跟到哪里。

(三)中国的体育传媒从业人员缺乏应对能力。

三、我国体育传媒市场发展的现状

(一)我国体育传媒市场自身存在的不足

我国体育传媒市场自身存在平衡性失调,综合性难以体现。在各种体育传媒中,没能很好地实现各项体育项目的平衡报道,像《体坛周报》这样比较成功的体育传媒,在其强调的足球、篮球、围棋三个特色中,足球的比重也远远超过其他两项加起来的总和。

(二)我国体育传媒市场自身的优势

1.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以体育文化消费为龙头的体育产业在市场经济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各种体育文化产业都积极利用体育传媒进行市场运作。媒介大力宣传体育,烘托体育气氛,体育广告,全力推动体育消费。根据国际经验,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突破人均1000美元的阶段时,文化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将高涨。很显然,随着中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进一步提高,体育传媒产业的消费人口,即受众市场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大。传媒研究者喻国明撰文认为,中国媒体产业领域尚未得到系统的市场化开发,具有极大的利润回报潜力,同时媒体产业作为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前景。

2.从文化、教育和体育等相关领域的开发程度来看,体育传媒产业是一个令投资人惊动的朝阳产业。近年来,体育报刊、体育网站市场发展迅速,除了经济利益驱使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体育迷的增加和体育迷对体育新闻的强烈需求。我国许多报纸都开辟了体育版面或体育专栏,在一些大型赛事和运动会举行期间,一些传媒推出了专刊、专版、专题报道来吸引受众。

四、我国体育传媒市场发展方向

在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上,我国取得了32枚金牌的骄人战绩引起世界传媒巨头的关注,境外传媒巨头的陆续到来,为中国传媒带来威胁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一)中国体育传媒市场的大小取决于体育产业市场的大小体育产业作为新兴的文化产业,在一些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中已成为主导文化产业。中国在“十五”期间(2001年~2005年)以及随后的十年中,国民经济总体水平进一步提高,从而为整个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可观的发展空间。作为文化产业中新兴的、充满活力的体育产业,显然也发现自己的拓展空间更加广阔。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6,515亿元,比上年增长9.5%。国家统计局2006年1月25日的初步核算结果显示,按可比价格计算,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2,321亿元,比上年增长9.9%。中国经济已连续几年保持10%左右的增长。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按购买力平价最新公布的计算结果,中国的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三位,排在美国和欧盟之后。媒介因为其高投入、高产出的经济特征,被称为21世纪最后一个“暴利”的产业。可见,媒体要通过对资金的有效组织和合理运用,并使之增值。

(二)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媒介全球化已是不争的事实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和北京城市影响力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国际巨头开始在这个城市挖掘新的商机。全球最大的国际传媒及娱乐公司维亚康姆在京成立其旗下户外传媒公司在中国的首个分支机构,开始了其进入中国户外广告市场的第一步。据悉,维亚康姆户外传媒广告(北京)有限公司今后将主攻公共交通广告及运输交通业务。中国体育传媒应该主动参与全球媒介竞争,加强与国际传媒机构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参与媒介全球化进程,争取媒介全球化权益。

(三)体育传媒向综合性演变也成为中国体育传媒市场的一个发展趋势

2008北京第29届奥运会,这项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性综合体育赛事必将加快和加强这一发展变化趋势,并且成为国内各体育传媒确定远期发展目标的分水岭。各媒介依靠自身的特色打拼市场的同时,正在逐渐调整自己的目标市场定位和产品开发策略。媒介产品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它只有符合受众的精神需要,才能赢得市场。受众对媒介产品需求的变化很快,媒介产品应当不断适应这种变化。随着高科技引入媒介产品,新的媒介产品层出不穷,改变了媒介产品的市场构成。媒介产品能否占领市场,赢得消费者,主要是由媒介产品的质量和功能决定的,因此,媒介生产部门要生产出高质量的媒介产品,媒介产品的生产必须充分考虑到市场、受众和环境的实际需要。

(四)加强媒介管理,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媒介战略管理关系到媒介的兴衰成败,在整个媒介管理体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加强媒介管理,有助于媒介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有助于媒介在市场竞争中取得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助于合理配置媒介资源,提高协同效果;有助于媒介真正成为动态的开放的系统,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中国传媒与发达国家传媒的差距,归根到底是人才质量上的差距。没有大批高质量的优秀人才,中国体育传媒就无法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五)加快培养新型的体育传媒人才

当前,必须根据媒介全球化的需要,立即着手制定和实施人才战略,培养和造就国家急需的紧缺型媒介人才,如抓紧培养熟悉多国文化、掌握多种语言、尊重各国差异的传播人才,培养既懂体育新闻传播又懂体育管理和体育法规的复合型媒介人才,培养既懂计算机网络又懂新闻业务的网络传播人才。

参考文献:

篇6

内容摘要:全球化发展的结果让世界进入重视文化软实力的时代。增强国家文

>> 文化软实力与国家形象塑造 文化软实力与国家形象 论文化软实力与国家发展战略选择 塑造国家形象 提升国家软实力 软实力与国家形象的提升 武术文化传播与国家软实力 电影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国家形象传播 国家形象塑造与中国的软实力追求 软实力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研究 论电视文艺塑造国家形象的软实力 文化的科学发展与国家文化软实力 印度传媒与国家软实力的构建 试析纪录片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 传媒与国家形象塑造 文化外交与国家形象塑造 论文化软实力视域下的体育强国构建 论文化软实力建设 软实力:军队国际形象塑造 “中国梦”的跨文化阐释与国家形象构建 服饰文化与国家形象的构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2009-04-25.2009-04-25

3.黄金辉,丁忠毅.中国国家软实力研究述评[J].社会科学,2010(5)

4.于运全.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任重道远[J].对外大传播,2007 (1)

5.李向民,王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研究[G].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科文献出版社,2009

6.黄力之.论国家形象视域中的文化软实力问题[J].宁夏社会科学,2011(4)

7.门洪华,周厚虎.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及其传播途径[J].国际观察,2012(1)

8.刘国强.国家形象传播:作为国家认同双重机制的考察[J].求索,2010(9)

篇7

【论文摘要】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体育产业异军突起,呈现出快速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向,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经济。随着电视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视转播权转让市场日益热烈,使体育市场化、产业化的速度加快。

一、促进体育大众化、生活化

由于电视传播对体育的广泛宣传,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不仅关注并且积极投身体育。例如,中央电视台在1995年创办了体育频道,实现了体育报道的专业化,CCTV-5除了报道专业的体育信息以及进行赛事转播之外,还开辟了服务观众的体育教学娱乐项目,普及科学锻炼法,满足了人们获取专业性体育指导信息的需求。在这种趋势下,国内的报纸、电台、电视台也纷纷开设了健身报道和健康咨询等栏目,推动了全民健身热潮。[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转变,余暇时间不断增多,对体育的需求仍在持续不断的增加,同时,电视传播中体育节目的播出率不断增加,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观众,使得体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体育的发展,特别是体育传媒的普及,观赏、关心体育和参加体育运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体育人口已经成为社会发展和体育发展的重要指标。按照通常说法,每周参加体育运动不少于3次,每次30分钟以上并达到中等强度以上负荷者,被称为“体育人口”。我国在1996年时的体育人口已达31.4%,到2004年底,中国7到70岁的人群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占该年龄段总人数的37.1%,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体育人口的扩大必然受到电视传播的影响,并必然影响到电视体育传播。一方面,电视体育传播满足体育人口对体育欣赏的需要,并引导着体育人口的行为;另一方面,体育人口的扩大对电视体育传播的内容质量提出较高的要求。

现代社会,人们的余暇时间随着物质生产的高度自动化逐

渐增多。在我国,国家法定休息日的时间多达120天左右,人们不仅有“钱”,而且也有“闲”。在有钱有闲的日子里,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拉升,更多的人注重生活的品质,看电视和从事体育锻炼都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内容的一部分。在相当程度上,电视体育节目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使越来越多的人不仅热爱欣赏体育,而且还乐意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成为名副其实的体育人口。

二、促进体育全球化、国际化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体育赛事精彩纷呈,风靡世界,成为吸引人们眼球的的一种全球文化现象,甚至被称为“眼球文化”。尤其是随着科技的发达,特别是卫星传送技术的发展,全球各地的观众能通过电视、互联网收看世界各地举行的各种精彩体育赛事。层出不穷的体育赛事走上荧屏,从体育赛场搬上了“方寸之间”,与观众拉近了距离,满足着观众不同爱好、不同欣赏水平的需要。

正是由于体育赛事的全球化、国际化吸引着观众,一些体育组织、体育俱乐部利用观众的求新、求奇、求刺激的心理特点,开展如达喀尔汽车拉力赛、NBA选秀、国际网球公开赛等大型体育赛事,不仅云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高手参加比赛,组织运动员国际化流动,更是以各种手段扩大宣传效果,提高观众的收视率。同时,许多企业也都争先恐后与体育建立密切的关系,通过营销手段包装体育,把体育作为向全球消费者宣传和推销自己企业和产品的载体。

三、促进体育科学化、现代化

现代科学技术广泛运用于体育领域,在相当程度上促进着体育的现代化。1927年,电视在美国问世,由于受技术的限制,电视出现后的最初几年并没有转播体育赛事。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卫星传送技术的发展,使全球各地的观众能通过电视、互联网收看世界各地举行的各种精彩的体育比赛,竞技体育在全球观众中的影响越来越大。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闭路电视第一次被用来转播运动会实况,大约有16.2万人在25个大厅观看了奥运会实况转播;1964年,通讯卫星的发射第一次使全世界各个地区的观众看到了东京奥运会的实况转播;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期间,观看开幕式实况转播的观众已达到10亿人;2000年悉尼奥运会期间,全球电视观众达到37亿。现代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恰恰证实了现代传媒的科技实力,并通过传媒技术,延伸了观众的视觉和听觉,使观众产生强烈的现场感。

电视的普及将奥运会的现场感带到世界每一个角落,为转播系统和设备带来高速的数据传输要求。大量的高清数据传递,要求使用符合高清标准的可靠的转播系统和设备。在将高品质内容传递给观众的过程中,体育网站、体育竞赛管理、视频传播等诸多应用系统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

四、促进体育市场化、产业化

体育市场化、产业化发展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经济走向市场过程中,体育实行产业化经营,是体育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一个过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体育的要求,也是现代化体育运动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此外,媒介商业化运作体育赛事,并且通过这类活动提供体育报道,如以电视台冠名举办的体育赛事,从经济效益来看,体育和媒介实现了双赢。这些既是媒介市场公关的重要策略,也是媒体与体育进一步结合的有益尝试。可以说媒介的这一举动开启了体育报道商业化的道路,体育报道激发经济利益的功能也开始得到体现。

总之,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体育产业异军突起,呈现出快速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向,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经济。随着电视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视转播权转让市场日益热烈,使体育市场化、产业化的速度加快。

参考文献

[1]胡琦. 中国体育报道社会功能的演变[J].新闻界,2004,4:82-83.

肖焕禹,方立.体育人口的国际比较研究[J].体育科研,

2004,25(3):7-12.

篇8

征 稿 函

《理论前沿》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甘肃省妇女联合会主管主办,中国传媒大学媒介研究中心学术支持的理论性综合类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北方优秀期刊、中国出版研究院中文期刊网络传播TOP排行四连冠期刊、甘肃省一级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CNKI系列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收录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4244,国内标准刊号:CN62-1004/C,国内邮发代号:54-47,国外发行代号:6271M。

现面向全国企事业单位、政府、高校和理论研究单位以及个人征集优秀稿件。征稿范围包括:学术前沿、教育新观察、科教研究、经济政策、理论法规、金融财经、财务审计、企业管理、工程建筑、科技成果、体育论坛、医学探索等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领域。所刊论文被知网、万方、维普、龙源收录。

具体征稿事宜说明如下:

一、征文形式与要求

(1)论文要求:格式要符合规范,每版约2300字符,摘要:150-200字,关键词:3-8个,上交电子文件(word格式),尽量不用或少用图、表,不需英文摘要。

(2)论文格式:题目、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地址及邮政编码、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3)请附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

作者简历:姓名、出生年月、性别、籍贯、工作单位(省、市、县全称)、联系电话、Email、职务职称或学历、研究方向、样刊邮寄详细地址(省、市、县、街道门牌号、邮编)等。

二、投稿及联系方式

(1)通信地址: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白银路199号甘肃日报社祁连山房产大厦14层 邮编:730030

(2)电子信箱:

(3)联系电话: 0931-8459318

三、说明

投寄论文经本刊编委会审阅通过后,将在《理论前沿》杂志上公开发表,后,杂志社向作者赠送当期样刊1-2本。

本刊审稿时间约为两周,请作者注意查收电子邮件回复。来稿一般不退,如不予采用,请自行处理。

注意:所投论文,文责自负。

篇9

当前我国体育场馆建设飞速发展,社会对体育建筑管理人才的需求不仅表现在数量上,而且更加注重质量的提高,不仅要求他们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具备体育场馆管理相关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实际应用能力。如何培养通晓体育建筑工艺知识、具有较强体育建筑工程实践能力和体育场馆运营管理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当前体育建筑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

面对社会发展的需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自2000年创办了国内第一个旨在培养体育建筑管理人才的社会体育专业。但如何定位设计专业方向培养目标,如何构建与新的专业方向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是社会体育专业体育建筑管理方向迫切需要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二、课程体系构建原则与特点

(一)构建原则

课程体系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计划和实施方案,根据体育建筑管理方向“培养具有社会体育和体育场馆建筑与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组织管理、咨询指导、教学科研、体育场馆建筑运行管理以及经营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在构建课程体系时,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紧密结合市场需求。人才培养应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不同的需求和变化,结合建筑类院校自身特点,设计出独具特色的体育建筑管理方向人才的课程体系。

2.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知识学习必须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培养学生体育建筑策划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知识体系的完备性。立足于体育建筑建设全过程及整体系统,以掌握体育建筑的客观规律为宗旨,以现行的建设法规、体育规则为依据,力求使学生通过学习对体育建筑管理领域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掌握基本的管理方法和技术。

4.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的原则。采用模块化课程的组合方式,合理安排体育建筑管理方向各个课程群之间的比例,拓宽基础学科的范围,体现学科的交叉融合。

(二)课程体系特点

1.以体育场地建筑为切入点,确立培养目标。针对体育建筑管理社会需求量大,能力要求高的现状,提出培养目标是具有大学本科水平的应用型、技术型,从事体育建筑管理的专门人才。学生在专业上应具有体育建筑管理能力,具有参与项目决策分析能力。

2.以教材编写为支撑,满足专业的建设需求。由于课程体系内的课程涉及多个学科的交叉,开设前没有适用于本专业的较好的教学大纲或教材,因此根据专业的发展,以教材编写为重场戏,编写了主干课程急需的教材已满足专业的建设需求。

3.以课程整合为改革面,促进专业的与时倶进。在理论教学体系上突破传统教学和课程界限,突出专业的特色,实施模块教学。在专业方向课中提出以体育建筑识图为基础,以体育建筑环境与设备和体育建筑策划与施工管理为重点,以体育建筑管理主线,强调体育和建筑的结合。

三、课程体系设置

(一)课程体系内容和学时比例

依据现代课程理论,按照培养目标要求,以“拓宽基础,强化能力,提高素质”为主线以“目标设计,构建框架,重组模块,整体优化”为过程构建了以学科与术科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分为必修和选修2大类6个平台,总课时为3056学时,总学分为195.5学分;其中通修课程846学时,545学分占总学分的2788%学科基础课656学时,41学分,占总学分的21.00%学科方向课608学时,38学分,占总学分的19.44%通识课程144学时9学分,占总学分的460%选修课352学时,22学分,占总学分的11.25%实践教学28学分,占总学分的6个平台分别为通修课、学科基础课、学科方向课、通识课、选修课、设计、实习。通修课注重综合性、多层次;学科基础课突出基础性、技能型;学科方向课体现先进性、扩展性、专题性的特点。设计包括课程设计(体育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体育场地设计、管理设计)、毕业论文等。实习包括认识实习(规则裁判法学习)、生产实习(比赛的组织编排)和毕业实习。根据课程内容划分体育建筑管理类、体育传媒类、体育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类、基础理论类、技术技能类等5个专业模块。如体育建筑模块包括体育建筑概论、体育场地建筑工艺、体育建筑策划与施工管理、体育建筑环境与设备。体育管理模块包括社会体育管理学、体育人力资源管理。体育领域计算机应用模块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场馆智能化控制。体育传媒模块包括体育新闻写作、体育摄影与摄像。

(二)课程体系实施的主要途径

针对体育建筑管理人才培养上的应用性特色,课程体系将人才培养划分为两个阶段——“基础阶段”和“方向阶段”两个培养阶段。学科基础阶段进行通识课和学科基础课的讲授,主要设置“通修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两个模块,用于解决“厚基础”的问题,教学时间约用4年的前1/2时间。方向阶段进行学科方向课的讲授和毕业设计实习,主要设置体育建筑管理类、体育传媒类、体育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类模块,以实践和实习课教学为主线,进行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社会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用于解决“针对性、适应性”问题,教学时间约用4年的后1/2时间。

学科方向课程在培养计划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学生在学校理论学习较多,接触实际工程较少,对实际的体育场馆施工过程比较陌生,对于体育场馆结构、设备等也缺乏认识。我们在教学形式上采取课堂教学(含案例分析)+多媒体录像教学+课程设计+现场参观的模式,联系实际项目组织学生参观学习或是拍摄工程照片通过多媒体方式向学生演示等教学方法来增强学生理解。

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环节中,注重将设计(论文)与工程实际问题相结合,选题紧扣实际。通过来自实际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的设计和科矾强调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综合运甩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实施,极大地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效果,学生动手能力、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设计和创新的能力明显提高。

四、结语

经过几年探索和研究,结合建筑类工科院校的学科优势,我们认为夯实基础知识、区分教学重点,如何把建筑与体育有机地结合是办好体育建筑管理方向的关键。建议在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上,把“体育建筑管理”作为该专业的内涵和主题思想。在体育学科方面,重点放在场地规格和布局等方面;在建筑学科方面应着重突出识图、体育建筑施工管理、体育场馆环境与设备管理、体育场馆智能化控制等方面,从而使学生有较强的实际应用和动手能力。

篇10

[关键词] 苏州 中学体育教师 专业自主发展

教师专业自主是指教师以其专业知识技能、道德与行为规范,在课程内容选定、校本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领域所表现出来的、不受外人干预的行为特性。专业自主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体育教师作为中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专业自主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苏州大市范围内选取30 所中学100名体育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对象中,大专学历的22.0%;本科学历的73%;硕士(或在读)学历的5%。教师的职称中,中学二级教师有38%,一级教师有44.0%,高级教师有16%。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教师专业自主”的相关理论并针对性地设计问卷。

1.2.2问卷调查法。发放调查问卷100 份,回收100 份,其中无效问卷6份,问卷有效率为94.0%。

1.2.3访谈法。拟定了具体的访谈问题,对被调查的教师随机进行个别访谈,在问卷调查中取得的某些信息做进一步的深查。

2 结果与分析

2.1 苏州市中学体育教师专业自主现状

2.1.1专业自主意识较强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教师的教学反思与教师的专业自主意识关系密切。因此,通过了解体育教师教学反思情况,可以反映体育教师专业自主意识。调研结果显示,60.6%的教师表示能够经常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35.1%的教师不常进行教学反思,只有4.3%的教师从来没有进行过教学反思,这说明大部分体育教师的专业自主意识还是比较强的。

2.1.2专业自主能力有待提高

专业自主能力主要包括教学能力、研究能力、反思能力等。调查发现,体育教师的教研能力不强,44.7%的教师表示不能坚持撰写论文,甚至有6人表示从没写过论文,这个比例达到6.4%。可见,教师的科研能力比较欠缺,较少地自主进行科研。仅有37.2%的教师表示能自编体育教材,50%的教师表示没有课程开发方面的能力,12.8%的教师表示没有考虑过自编教材的问题,这说明大部分体育教师课程开发的能力比较欠缺,专业自主能力有待提高。

2.1.3专业自主发展动力不足

教师职业存在状态分为:生存型、享受型和发展型三种。只有发展型的教师,才能被看成是是教育活动的反思者和研究者。调查发现,苏州市中学体育教师大多处在“生存型”状态,他们把所从事的职业看成是维持生计的手段。调研结果显示,仅40.4%的教师表示对自己的职业满意,42.6%的教师表示满意程度“一般”,有17%的教师明确表示对自己的职业不满意。可见,苏州市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满意度不高。另外,有26.6%的体育教师表示他们参加进修活动的原因是“学校要求”或“形势所迫”,有40.4%的教师表示参加进修是为了“获得学历”。他们缺少当教师的光荣感和成就感,把教师工作看成是无奈的选择。因而自主专业发展的意愿不强烈,缺乏自主专业发展的动力。

2.1.4体育教师期望的专业自主发展途径比较现实

调查结果显示:尽管大多数体育教师不太愿意接受专家的纯理论指导,但还有41.5%的教师希望得到贴近体育教学实际的“专业实践指导”;28.7%的教师期望通过“学历提高培训”的途径来实现自己的专业自主发展;但是,体育教师对继续教育、校本教研和培训的认可度不高,尤其是继续教育,在“体育教师期望的专业自主发展途径”中仅10 人次选择“继续教育”,占调查人数的10.6%,排在最末位。访谈时,教师反映,培训内容与实际脱节,并不能真正起到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作用。

2.2影响苏州市普通中学体育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主要因素

2.2.1排在前十位的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因素按频数统计依次为:(1)主动性;(2)领导关注;(3)同伴合作;(4)完善的学校激励机制;(5)反思能力;(6) 学校环境;(7)外出培训;(8)职业动机;(9)专家影响;(10)教育改革需要;(11)学习能力。

2.2.2 排在前十位的阻碍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因素按频数统计依次为:(1)课务负担重,杂事多,没有时间;(2)惰性思想;(3)学校缺乏激励机制;(4) 缺少外出培训;(5)学校环境不良;(6)工作不被认同;(7)缺名师指导;(8)领导观念落后;(9)缺乏反思能力;(10)人格特征。

以上统计结果实际从内、外因两大方面揭示了影响中学体育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主要因素。“教师主动性”、“反思能力”、“课务负担”、“专家影响”“同伴合作”以及“外出培训”等因素,主要表现的是教师个人发展层面的因素,我们可以归结为“教师的发展条件”;“领导关注”、“领导观念”、“学校激励机制”、“学校环境”等表现学校领导办学理念层面的因素可以归结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工作不被认同”表现社会对体育教师重视程度的因素可以归结为“社会的认同感”。

3 建议

3.1完善优化评价激励机制,激发体育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的动力。学校在传统的评学评教、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的基础上,实施发展性评价和多元化评价,并结合体育教学实际制定体育教师评价与考核制度。在制度上注重从教育观念、基本素质、教学能力、业务学习和敬业精神等多方面对体育教师进行综合评价,激发体育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需求,形成不断超越的动力。

3.2提升体育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和社会认同感。学校应努力提高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在工作量计算上,切实做到与其他文化课教师同工同酬,使体育教师的工作报酬以及工作被认可的程度不低于其他文化课教师。

3.3建立系统的分层培训策略,满足不同体育教师发展的需要。在各级部门组织的培训中,应构建多层次的培训目标体系,既根据不同阶段确定不同的培训目标,又根据培训对象,如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的不同结合来确定培训目标。培训内容要强调针对性和重点性。培训方式要灵活多样:(1)通过教学研讨、案例分析、专题讲座、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提高体育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2)与大学体育院(系)、体育教育科研部门合作,通过定期研讨、课题指导、合作研究等形式实现理论研究者与学校一线教师的合作,为体育教师带来新的教学教研信息和理念。(3)组织体育教师外出参观学习,通过观摩学习,开阔视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另外,学校还要鼓励和支持体育教师参加研究生学历学习等,引导体育教师通过工作与学习的结合,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解决自身在体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郭红英.中学教师自主发展状况调查[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