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产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31 15:44: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产业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文化产业论文

篇1

苏扇早已于2006年作为苏州第一批非遗项目入选我国国家级非遗目录,这对苏扇这一传统手工技艺来说是一种评价,更是公众对苏扇的热爱,苏扇肩负着人们的期望。但普遍苏州地区传统工艺美术发展都不乐观。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4年8月,我国正式加入了此公约。2005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6月,文化部组织召开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会议,启动了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工程。2005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下发。值此,苏州政府多次出台了相关的保护措施,甚至是立法措施。2012年,市政府出台了《苏州市传统工艺美术产业优化发展规划》。对于促进我市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稳步健康发展,实现产业地位和整体实力的较快提升起着重要作用。紧接着颁布《苏州市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从制定地方法规的层面加强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形成传承保护、人才培养、鼓励创新、行为规范等制度体系。2014年1月起实施《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为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提供法制保障。

2资金扶持,行业协会引领,提升品质

为了促进这些非遗项目得以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苏州市文广新局每年从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中拨出三分之二用于名录项目的抢救保护及项目传承人的项目传承资助和补助。此外,在国家和省每年拨付的非遗专项资金中也都有一定经费用于对工艺美术类项目的扶持。政府的转型升级专项中的平台建设资金也向其重点服务和倾斜。2013年度苏州市级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别提出《苏州市工艺美术产业优化发展规划》,凡工艺产业领域的产品设计、检测、展示等类别的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可单列上报。发挥协会作用大力加强工艺美术产业的行业协会建设,广泛吸纳从事工艺美术产业的企业、工作室、个体经营户和知名艺人、知名教育授艺者加入协会。凡组成工艺美术产业的各门类,有条件的都可以在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下面成立分会或专委会。在苏州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开展政府职能委托、转移的试点,发挥协会作用,提升协会地位。

3搭建平台,积极展示,扩大影响

在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相对集中、集聚并初具规模的地区,鼓励和支持当地政府及各类民间资本投资建设研发、展示、销售、培训等内容的公共服务平台,鼓励搭建那些代表苏州工艺美术产业水准的分门类展销平台。针对传统工艺美术行业从业人员缺乏现代创新创业所需的文化艺术、信息、市场、知识产权等知识,以及从事现代产业运作的管理、资金运作等能力的问题,以中国工艺文化城为平台开展各类交流活动,与中国工艺美术集团公司对接,从而为全市的工艺美术产业优化发展发挥好引领推动作用。苏扇积极参与参展各类文化交流活动,例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展、苏州市的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博览会等,努力扩大苏扇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4加大人才建设力度,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培养人才

围绕加快产业发展,加大专业技艺人才、产品创新创作人才和市场开拓经营人才的培养力度。我们注重对现有初、中、高级从业技艺人员的再培训、再教育。同时大力加强和完善国家、省、市三级工艺美术大师(名人)申报、评审和命名工作。鼓励和支持各类人才参与参评,以不断培养壮大全市传统工艺美术人才队伍,为产业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厚重的人才基础。苏扇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名、江苏省非遗传承人1名、市级传承人1名、苏州市工艺美术师十多位,形成了一支实力较为雄厚的苏扇人才队伍。此外,通过建立校企合作,解决工艺美术类项目后继乏人的问题,地方职业院校和苏扇项目,以设立课程等多种培养模式,培养传承人才。苏扇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邢伟中和省级传承人陈琴等多名工艺美术大师与专家和苏州工艺美院、苏州旅游与财经高职校、吴少年活动中心等机构之间培训合作、建立传承基地。实践证明,形式多样的培养模式,对于培养传统工艺美术的爱好者和后继人才等方面有着积极意义,并且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果。

5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创新,打造品牌

篇2

关键词:传统艺术元素、文化产业园、 建筑创作、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 K928 文献标识码: A

相关研究背景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千年历史长河中孕育出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结晶。在传统文化中,包括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艺术元素(如图1),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诸如中国书法、篆刻印章、秦砖汉瓦、京戏脸谱、皮影、文房四宝、剪纸、中国瓷器、国画、石狮、风筝、如意纹、唐装、筷子、汉字、太极、八卦等传统艺术元素被广泛应用于现代设计领域,创造出新的视觉形态,使其既有传统元素的形似和神韵,又具有现代设计的意味与形式,能够唤醒个人与民族的记忆,给人以无比的震撼和无穷的联想。

在传统文化广泛应用于设计领域的大背景下,关于提取传统艺术元素应用于现代建筑设计中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园在我国各地大量出现,其新的类型与形式也不断涌现,但传统艺术元素在其中的应用方式还较为单一,已不能满足人们新的视觉要求。本篇论文着重探讨传统艺术元素的应用与文化产业园区建筑的相互关系,得出传统艺术元素在文化产业园建筑中的应用原则和方法。

二、国内研究领域现状分析

自从西方建筑思潮进入中国开始,中国的建筑师就从未停止寻求建筑中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的道路,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方面,这始终是中国建筑学界的一个热点。本文根据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检索,将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关于传统艺术元素应用方面的研究

传统艺术元素是指具有某种特殊内涵或者特殊意义的标示,是将地域性的传统文化在艺术上的一种提炼和归纳。它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域、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独特文化的抽象体现,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对历史及传统文化的回忆和演练发挥有重要内涵意义。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灿烂、丰富而厚重,我国传统艺术元素种类丰富,其中包括种类繁多的民间工艺、形式多样的建筑园林艺术、多姿多彩的民俗艺术等。本文将文献中收集到的我国传统艺术元素进行整理,分为建筑园林类、图案纹样类、器物类、文化类、民俗类等五大类(如附表1)。

现今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正在逐步提高,应用传统艺术元素所做的优秀设计也不断涌现,在现代设计中运用传统艺术元素的隐喻象征手法已成为主要的设计手法。国内学术界关于传统艺术元素方面的研究开展得较为充分,并已取得了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通过对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传统艺术元素应用的方式与原则也分为注重创新、注重挖掘文化内涵、注重传统元素与现代技术的结合三个方面,分述如下:

1.1 传统艺术元素创新性应用的研究

罗显怡从传统元素的时尚演绎的角度出发,指出在应用传统元素时必须对其进行创新,将传统的设计语言渗透到现代的设计之中,创造出新的视觉形态,使其既有传统元素的形试和神韵,又具有现代设计的意味与形式,能够唤醒个人的记忆与民族的记忆,进而体现出某个民族的气质、精神和理念(罗显怡,2011)。

鉴于中国风格被误认为等同于传统元素的拼接,费飞指出中国设计需要中国风格,但对传统元素的应用不能脱离设计的实用功能、必须注重设计的科学性、需要传承传统文化精神、需要创新(费飞,2011)。 邱岚指出在现代设计中再现“传统”元素,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的盲目复古和仿古,而是利用现代的手法和传统美学尺度,对传统形式进行符合传统文化特征的再创造,在这种理念指导下设计出的作品是充满时代感的,并且能够体现出现阶段的思想和技术水平(邱岚,2011)。

1.2 对传统艺术元素文化内涵挖掘的研究

通过对大量实例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对比,杨巍指出在现代建筑中运用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人文观念的应用;2. 中国传统建筑空间设计的应用;3. 中国传统建筑符号的运用。同时他强调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不是停留在表面效果追求形似,,而是讲求神似的追求意境。以现代化的设计手法,以“取其形,延其义,传其神”为原则,将这些传统设计元素加以提炼和简化,恰如其分的运用,就可以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渗透出一股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风味,让现代建筑设计与中国传统元素更加完美的结合,并得到提高和升华,创造出现代、简洁、舒适而又能体现中国主义精神和意境的现代建筑风格,形成一种新的而又适合中国国情和民族审美心理的中式建筑设计(杨巍,2009)。

1.3 传统元素与技术结合的研究

戴斐指出用当念来整合传统艺术元素,是实现设计古今融合或传统风格当代转化的关键,即在文化内涵和审美法则上遵循传统,在设计手法和材料配置上现代化。各种具典型文化内涵的传统图形纹饰,,至今仍有积极的实用意义,可结合当代技术与工艺对这些传统符号进行抽象、简化、嫁接等艺术加工,在形式和寓意上予以延伸与拓展(戴斐,2009)。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朵云轩艺术中心与上海京剧院迁建工程”的项目设计就是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在中国风大热的今天,中国元素作为传统文化的象征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建筑设计、室内设计、视觉设计中。作为一个建筑设计师,是对传统的再复制做纯粹的中式风格,还是将中国元素与传统符号以现代的手法与现代的材料表现出来,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邵隽指出“朵云轩艺术中心与上海京剧院迁建工程” 项目虽没有直接复制这些传统的中国元素建筑符号,但无论是总体布局还是立面造型以及设计理念,都无处不体现了“国粹园”这一主题。将中国元素与传统符号以现代的手法表现,给人豁然开朗的印象(邵隽,2010)。

2、文化产业园区建筑方面的研究

文化产业是以“文化创意”为核心,通过技术的介入和产业化的方式制造、营销不同形态的文化产业的行业。随着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大力度扶持,我国的文化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文化产业园区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各地不断涌现出一批知名的文化产业园,文化产业园的规划设计与建设模式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尤其以传统艺术元素在园区建筑中应用方式的创新最为突出。

王彦辉从文化产业园中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认为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不仅体现在对传统建筑形式要素的提炼与转化(浅层表达),更体现在对传统建筑所蕴涵的内在文化精髓的挖掘与传承(深层表达),在具体设计中,这两个层面应当是并重的(王彦辉,2008)。尹杰在其论文中分析了南京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的发展模式,描述该创意产业园区的形成思路和发展现状,分析园区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外部环境的危险与机遇,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建议与对策,同时探索产业复合型发展模式的得与失,为其他文化产业园的开发建设提供了借鉴示范作用(尹杰,2010)。乔峰以河洛文化产业园的规划目标定位为例,对其整体的场地布局、功能分区及景观设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总结,并结合生态自然观的理论框架,提出了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生态自然的景观构建模式,针对城市自然遗留地景观保护与发展的融合,提倡人与自然的共生,促进城市生态的良性发展(乔峰,2011)。郭洋和张清以上海发展较成熟的创意产业园M50为例,采用使用后评价(POE)的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自由访谈和量化分析的方法,对产业园内外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尝试提出符合使用者需求的设计建议,为今后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郭洋、张清,2010)。

三、对相关研究进展的评述和展望

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关于提取传统艺术元素应用于现代建筑设计中的研究与日俱增。但由于文化产业园在我国起步较晚,现有国内关于传统艺术元素在文化产业园区建筑中应用的论文和资料较少,且大多停留在对设计作品的评述上,并无定量化的建成效果评价, 表现为研究内容和方法单一、研究指导意义不强、研究完整性与系统性不足、研究方法上存在局限性等几个方面。研究多以感性方面的定性描述为主,未能引入其他学科领域的科学定量的方法和研究体系,使得研究成果无法摆脱表象式的描述。

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在文化产业园建筑中应用的相关研究正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但从相关研究的分析和总结中可得出传统艺术元素在文化产业园区建筑中的应用往往存在以下问题:传统艺术元素的应用缺乏创新性、对传统艺术元素的内涵挖掘缺乏深度、不注重传统艺术元素与现代技术的结合、传统艺术元素应用缺乏系统性与整体性等。此外现有研究多以现象描述为主,缺乏深层次的理论研究。所以未来的研究还需从应用方式的角度做进一步的探讨。

传统艺术元素在文化产业园区建筑中的应用,应取其形与意,正确地把握传统艺术元素应用的手法,合理的利用文化产业园中的“文化性”特征,对传统艺术元素中蕴含的文化内涵的形成与发张形成正确理解,将会为传统艺术元素与文化产业园建筑的融合提供一种策略,及保留了传统文化,又体现了时代特色。

参考文献

[1]罗显怡.变“土”为“洋”——传统元素的时尚演绎[J].生态经济.2011(06)

[2]王玉萌.传统元素符号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1(07)

[3]薛黎静.传统装饰元素“云纹”在酒店设计中的运用 [J].环境艺术.2011(07)

[4]邱岚.回归传统——浅谈现代设计新趋势 [J].安徽建筑.2011(05)

[5]李广雯.环境艺术中传统造型元素应用研究 [D].重庆大学.2010

[6]邵隽.浅谈中国元素在建筑设计中运用 [J].科技信息.2010

[7]尹杰.南京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 [D].苏州大学.2011

[8]全宁. 传统与创新——浅析中国传统视觉元素与现代图形设计的融合[J].艺术与理论.2008

[9]秦亚平.探析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的整合 [J].深圳大学学报.2011(09)

篇3

【关键词】藏区;文化产业;旅游发展

一、云南旅游文化产业和藏族文化产业的相关文献综述

将云南旅游文化产业作为整体观之,刘晓静(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 昆明理工大学,2010)认为文化旅游已经成为云南省旅游的一个基本定位之一,文化在云南旅游中所占分量较重,云南旅游实现的总收入有相当大的部分是文化创造的。唐玉萍(西部民族旅游地文化产业与旅游业互动发展――以云南丽江为例[D].云南师范大学,2007)通过丽江文化产业与旅游业互动发展的实证研究,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有利于两大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而其互动发展的多样化途径正如食物链的多样化一样是互动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王小会(提升云南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年15期)认为云南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是目前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并没有完全发挥自己的优势,影响它在云南经济产业中的地位,因此有必要提升云南旅游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冯昆思(试论云南历史名人旅游资源及其保护与开发[D].中央民族大学,2003)从分析历史名人旅游资源被破坏的原因入手,名人资源如何进行保护;并借鉴国内外对历史名人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成功事例,对云南省的历史名人资源提出比较切实可行的保护与开发策略,使名人在旅游业中得以继承和发展。

同时不同区域的藏族文化产业也引起了相关学者的重视。罗莉(藏族文化产业的定位与发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6期)认为藏族文化产业不仅在我国文化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推动我国藏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力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藏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应是传统与现代并重。罗松战德(藏族文化产业初探――以北京地区为视角[D].中央民族大学,2009)以北京地区藏族文化产业发展之范式为蓝本,对当今国内藏族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梳理,探寻藏族文化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之路,即包括以旅游业推动藏族文化产业发展、增加旅游商品和旅游服务的文化含量、加快经营性文化资产重组、建立文化产业发展人才支撑体系等。昊鹏(四川藏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源泉、路径[J].经济体制改革,2011年01期)认为在四川藏区文化产业发展中,体现四川藏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的日常生活方式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土壤;展示四川藏民族文化特色的民居、村落、寺庙等是发展文化产业的物质载体;记忆和传承四川藏民族文化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宝贵资源。

二、云南藏区的文化产业与旅游发展的相关文献综述

(一)云南藏区宗教文化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文化和旅游是不可分割的,旅游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有着旅游的表现功能,两者不能截然分开。文化为旅游业提供了历史、生态、宗教、艺术等可利用资源;同时旅游的发展又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传承。而在云南藏区,宗教文化正是藏区旅游重要组成部分。李志农(云南迪庆藏区宗教关系探索[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08年00期)认为在宗教关系上,自近代以来,云南藏区各种宗教和睦相处,逐步形成了独具云南藏区个性特色的和谐的云南藏区宗教关系格局,这种诸神共荣、和睦共存的宗教关系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本质特征。

旅游的发展也促进云南藏区的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这主要归因于是藏区的对当地生活方式有着深入的影响。例如:王群英、张鹰(论迪庆藏族节日歌舞文化[J].艺术研究,2006年01期)分析锅庄是一种古老的带有祭祀含意的传统歌舞,它的生产与巫术泛灵信仰,民族图腾崇拜密不可分;当国际国内旅游业的兴起,锅庄随着时代变迁成为一种广场歌舞,这种歌舞在节日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得到了提高。翟辉(从传统民居中找寻地区主义建筑的“根”――以迪庆藏族民居为例[J].建筑学报,2000年11期)迪庆藏族地区的文化是以藏传佛教为中心的,而经堂、中柱、神龛、水亭、“吉祥八宝”、玛尼旗以及浓艳的建筑装饰等都使迪庆藏族民居深深地打上了藏文化的烙印,连尼西“闪片房”中的厕所也首先是为念经的喇嘛准备的,而白塔、玛尼堆、转经筒等则是藏族村落中精神中心。朱海昆、刘芳芳(云南藏族门饰艺术的符号学解读[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认为云南藏族门饰不仅仅是对门的装饰和美化,更是藏族文化的一个缩影;门饰艺术中的装饰色彩、装饰图案和主要装饰构件体现出藏族的审美理想和宗教文化,具有传承并发展藏族文化的符号功能。另外旅游业的发展也推动了政府对民间文化保护的主动性。香格里拉藏族锅庄歌舞,藏族曲艺《格萨尔》说唱,傈僳族阿尺木刮歌舞,纳西族东巴造纸工艺技术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李晓翠.香格里拉县推动民族传统文化保护[N].云南政协报,2009-06-02 (002))。格里拉县政府将香格里拉县藏族服饰,香格里拉县纳西族纺麻技艺,藏医传承人向・初称江楚和藏族民间工艺“哔垫”传承人张继王4个项目列入第二批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名录(和金莲,李晓翠.香格里拉县积极开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N].云南经济日报,2009-05-30 (B01))。

(二)文化产业视野下云南藏区旅游发展的层次

文化产业与旅游景区的发展―梅里雪山

梅里雪山作为香格里拉的核心景区,学者们已开展了一定的研究。一部分是关于自然景观管理与环境保护的论述:李铁松(梅里雪山明永冰川旅游资源的优势及可持续发展[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李燕兰和白丁(旅游业:近虑与远忧――梅里冰川旅游产业发展进程的启示[J].创造,2001年04期)建议当地旅游开发和管理部门应树立可持续发展思路或依据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发展冰川旅游度假区、高山生态示范区、冰川旅游产业。银淑华(论香格里拉核心旅游区梅里雪山旅游开发的几个问题[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5期)围绕梅里雪山旅游区的开发从宏观发展条件、设计定位以及形象传播三方面进行论述。郭山(脆弱生态区域旅游开发的景观生态学思考――以德钦梅里雪山生态旅游区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运用景观生态学,把斑块、廊道、基质这三类景观要素及其三元网络结构引入生态旅游区的开发建设规划;并对景观管理进行探讨,如鼓励当地社区积极参与景区保护和发展。(下转第200页)

(上接第198页)杨锐(梅里雪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过程和技术研究[J].中国园林,2007年04期)着重介绍梅里雪山景区总体规划的思路、流程、特点和所做的探索:资源保护等级光谱、三层次协同规划体系、管理政策分区规划、分区规划图则、解说规划及社区规划。易小力(香格里拉核心区梅里雪山的旅游开发与管理模式研究[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针对梅里雪山存在的开发理念、开发举措、景区管理三方面问题,依据旅游规划与景区管理有关理论,创新性地提出旅游规划与景区管理相结合的模式――游客分流、管理分配、劳动分工,旨在为重要旅游景区的开发与管理提供一个可供参考和借鉴的模式。马建忠等(梅里雪山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方法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10年03期)以梅里雪山国家公园为研究对象,对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规划方法进行研究.认为保护行动规划方法中的保护对象的确定、威胁因子的分析、制定并实施保护策略、成效评估4个关键步骤是实现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逻辑方法。

梅里雪山的自然资源在藏区旅游业中的价值举足轻重,但就文化产业来说,必须关注人文因素,尤其是藏族传统道德规范与社区参与的旅游发展模式。“由于藏族道德的平等思想的精神基础和思想来源是,因而其众生平等的思想也就在藏族人民的心中扎根,而形成普遍的公正直、公正无私的个体实践精神和社会律法依据,从而形成了藏民们的刚直不阿、公正无私的、利众献身、不畏的人格力量。”[1]梅里雪山的雨崩村村民正是具备这样 “公平”思想和提供社区参与的旅游方式,也成为了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陈飙、杨桂华(梅里雪山旅游社区参与的组织形式与分配制度[J].思想战线,2008年03期)指出雨崩村推行的通过家长会议制确立下来的“轮换制――马帮服务的组织形式”和“代税制――住宿服务的分配制度”,反映出村民平等参与、平均受益的旅游参与原则。保继刚、孙九霞(雨崩村社区旅游:社区参与方式及其增权意义[J].旅游论坛,2008年04期)分析雨崩村社区(含周边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有4种主要方式,即食宿接待、马匹租用、向导服务和环境卫生管理。其次雨崩村实施了相对均衡的利益共享的措施,控制了外来投资,基本实现了经济增权、心理增权和部分政治增权,因此它已经发展成为社区自主、自我实现的可持续旅游社区。陈志永、杨桂华(民族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富集区社区主导旅游发展模式的路径选择――以云南梅里雪山雨崩藏族社区为个案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年02期)通过分析雨崩村个案,研究面对外来利益主体的介入时,社区主导旅游发展模式的适宜性,并分析这种模式是否能够在维护社区利益的同时,有效促进当地旅游业持续发展。刘相军、杨桂华(传统文化视角下的社区参与旅游收益分配制度变迁机理研究――以梅里雪山雨崩藏族村为例[J].旅游论坛,2009年03期)对雨崩村社区参与旅游收益分配制度变迁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出该项制度变迁机理分为隐性和显性两个方面:藏族传统文化深层次的传统伦理道德“公平”价值观形成的隐性机理与雨崩村全体居民在“家长会”上围绕着“公平”这一藏族传统伦理道德价值观进行的权力斗争形成的显性机理综合作用,导致雨崩村社区参与旅游收益分配制度不断变迁。

注释:

[1]唐代兴.人间道德:神性原则与世俗规范的统一――读《藏族道德》专论的伦理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03).

[2]?ke Andersson. Creativity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J].Papers of the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1985:56.

篇4

关键词:敦煌;壁画元素;手机衍生品;品牌形象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6-0193-01

在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当道的现代社会中,手机配件市场异军突起。作为商品手机本身更换个性颜色和款式的界面幅度不大,但手机配件可根据个人喜好随意改变,因此备受用户欢迎。但目前市场的手机保护套与其他配件设计元素极其缺乏典型文化艺术标识,这种设计模式极易随着社会泡沫式的浪潮昙花一现。因此树立具有文化艺术与商品融合的个性标识是有着现代商品设计发展的必要性。

随着敦煌壁画元素产业的飞速发展和进步,与敦煌壁画元素相关的衍生产品系列也开始走红市场。而“敦煌壁画元素传统文化”逐渐被消费。人们常说的“敦煌壁画元素传统文化”其实是用于现实穿着并通过市场开发得以实现最终盈利的“敦煌壁画元素衍生的传统文化产品”,它是敦煌壁画元素的现实呈现和商业价值体现的重要载体。在我国,敦煌壁画元素衍生产品的开发、生产企业少之又少,市场流通产品很难找到一个有力恰当的切入点。

在研究国内外优秀敦煌壁画元素的基础上,分析的传统艺术元素在手机配件领域的设计关系极其对手机配件商品社会经济效益所产生的影响。在对敦煌壁画元素造型设计的过程中,手机配件领域的设计与传统文化是鱼与水的关系:它离不开传统文化造型;传统文化造型也不是独立的个体,它要以手机配件领域的设计为载体依据,要体现造型特点,深化产品性格。

以敦煌壁画中传统飞天元素的现实化与当代化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手段,敦煌飞天所蕴含的平面设计色彩与构成元素对手机配件及其产业链有重要影响。现在随着智能手机的畅销,手机配件有很大的潜在市场,但目前市场较混乱,没有一个主导品牌。所以研究开发带有敦煌壁画艺术的手机保护壳及衍生品其对手机配件市场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敦煌壁画中的色彩搭配及构成对中国元素手机配件的设可参考的理论与经验,敦煌壁画元素在手机保护壳上的一些简单运用,抽象又不失现代风范。表达传统文化的同时又可以充分彰显自己的性格

以敦煌艺术为符号的商品目前仍停留在低层次水平,旅游品市场无序竞争,低端艺术品价格虚高。长此以往,敦煌艺术难以发展;要适应市场做产业化,就必须整合当地资源,找到适合敦煌艺术发展的道路。而将敦煌的飞天元素提取到电子产品的配件及其衍生品当中,可以使消费者从当代的艺术中感受到传统艺术的永久独特魅力,形成独特的品牌效应,这是一种主体文化或依托主题文化因素发展的创意文化产业,既可以推动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将环保,创新等观念深入人心。

在手机配件的市场上,国内厂商还停留在制造阶段,生产上主要是简单的仿造外国配件设计。设计上外形单一,功能变化不大手机配件市场上急需中。本土设计的出现以突出重围。理论方面只限于从产业和技术的角度进行分析,但忽略了随着市场的日益细分,产业中的每一细节都是开发盈利的重要环节,尤其是敦煌壁画元素传统文化艺术的深入。研究及衍生产品开发。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艺术的创意和后续产品开发方面

手机配件设计缺乏流行性和时尚性,没有吸引力,后续的衍生产品开发意识薄弱。同时我们也要利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产品相结合,使我们的手机配件变得丰富多彩,更具有中国特色。在后续开发方面我们会利用大量的敦煌壁画元素与手机外壳,吊坠,耳机,充电器等结合和利用。充分发挥敦煌壁画的特色。

(2)理论研究方面

无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还是现代文化产品设计,都缺少对它们理论的研究,形成一个研究盲点,更没有建立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网络资料泛泛,往往缺少理论依据。目前没有专门的敦煌壁画的书籍,有也只是在某一个章节简要的只字片语的提及,综合研究性论文也比较少。

篇5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 高校教育 课程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C-0004-03

21世纪是全球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全球竞争的大趋势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国际竞争已经由武力竞争转向经济竞争和文化竞争,各国胜负最终决定于文化领域。而传承和发展文化的根本在于人,因此,大学在全球化文化竞争中占据重要地位。国家已经从战略高度注意到这一问题,《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即提出“发挥高等学校文化传承创新作用”、“加快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等要求。《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也提出要“充分利用广西特色文化资源,积极推动广西文化繁荣发展”,“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各类教育机构的作用,鼓励高等院校设立文化产业方面的院系,形成优势学科,培养文化产业人才”。自2012年以来,广西全面实施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国家战略,推进广西―东盟经济圈的形成,与经济发展相配套的是文化的建设,广西重点培育六大文化产业和打造七大重点文化工程,这需要大量从事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工作、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工作的人才,这要求广西高校构建一个完整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人才,与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相配合,以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际,探讨在广西高校开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少数民族文化是优质的教育资源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少数民族地区,境内聚集着汉、壮、侗、苗、仫佬、毛南、彝、水、仡佬、回、京、瑶等12个民族,因此,广西民族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天然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各民族特有的文化构成了广西丰富多彩的文化特色,其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广西民族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融于各民族的日常生活中。然而,也正是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推进,广西逐渐丧失这种多元文化特色,典型如现在大多数少数民族的年轻人,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了解很少,甚至很多人对本民族的语言都极为陌生,如广西电视台的壮语类节目收视率是很低的。对此,有学者指出,“在全球化的今天,广西民族文化包括有形的、无形的文化传统正在迅速推出历史舞台”,“如民族艺术、传统民俗、民族工艺品、生活礼仪等都已不被青少年所接受而走向消亡”。而教育作为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必然需要高校在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承担其文化多元化的使命。

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广西各民族在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和积累的文明成果,是各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从文化对人的作用来看,少数民族文化是植根于少数民族的思维意识中,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民族文化决定着少数民族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各民族不同的性格特征、文化传统,构成了广西社会文化的主要特征。因此,要推动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就必须要求有一批熟悉广西民族文化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正如学者所言,“教育总是在传递着、延续着一种文化,同时在不断创造着文化,为文化的发展提供新血液、生机和新的前景。教育是文化延续和发展的主要根基”。然而,就目前而言,大多数广西高校的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从总体上还是不能很好地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这就从客观上要求广西高校应该发挥自身资源的优势,努力构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课程体系,为地方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

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不仅是重要的历史资源,而且是重要的经济资源和旅游资源。作为一种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的旅游资源,少数民族文化是集文化教育、文化传播、经济发展功能于一体的独特综合性资源,是一笔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众所周知,旅游魅力在于文化,旅游胜地的核心价值应该是独特的民族文化。文化旅游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也是各国争相发展的旅游产业。然而,就广西而言,国内外游客多关注广西的自然风光,文化旅游并未成型,即使如桂林的“印象・刘三姐”也是以山水风光为主。因此,广西迫切需要依托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新的增长点,做好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发展模式以及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等资源开发系列研究,探究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文化产业优势的路径与模式。这也要求广西高校积极构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努力成为广西旅游文化产业中的一支基础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少数民族文化更是当代广西社会优质的教育资源。首先,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是提供、创新学校人文教育的优秀资源。自21世纪以来,针对高校普遍存在的重科技、轻人文的倾向,中国高校逐渐重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当前,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主要来自中外优秀文学艺术作品,显然缺乏地方文化特色。如果将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引入至人文素养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可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提供特殊资源和鲜活教材。因此,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是新时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独特载体,值得重视和尝试。其次,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融入到教学实践中,还有助于从体验式角度扩展教学形式,丰富讲授式讲学,革新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性,积极将其融入多种学科中的教学活动中,认真探索民族文化资源在人文类课程如文学史及文学作品选读中的教学、“两课”中的应用,以及开展民族文化社会实践活动等。在此基础上,可以展开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的路径实践研究,并结合广西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教学的实践,促进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这对建构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教学的理论体系和课程体系均具有重要意义。

二、广西高校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体系之建构

建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课程体系,是在高校进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教学最有效的途径。有学者强调,“在课程建设上,国家应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纳入到国家课程中,民族高校则应在国家课程内容基础上,整合并形成拥有自身特色的教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如双语课程、本民族历史文化课程、工艺课程等。另外,培养课程设置也应与发展产业结合起来,适应民族民间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实用性的综合型专业人才。”因此,在高校进行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教学,必须实事求是。既要考虑到普通高校与民族高校的区别,也要考虑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更要考虑不同专业的教学实践,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实践性强、可操作性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教学的课程体系。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做好以下基本建设:

(一)调整培养计划。各高校应根据各专业实际情况在教学计划中设立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方面的课程,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融入到总的教学计划中去。具体有:第一,开设面向全校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方面的选修课程,如“广西民族音乐与戏曲鉴赏”、“广西民族舞蹈欣赏与表演”、“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等,要求学生须选修一定学分。第二,对人文社科类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规划,设立专门的少数民族文化课程,如“民间文学概论”、“民族民间文学”、“民俗学”等课程,重点突出广西民族文化的内容,介绍广西各地民俗民情等。

(二)优化教学内容。对现有专业的有关文化课程内容进行改革,探索将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融入到教学内容中的多种方式。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可将广西民族文化资源融入到“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和“美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文学经典选读”等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中。

(三)尝试新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注意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技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革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注意采用示范性教学以及体验式等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中利用各民族文化进行设计,引导学生融入到各类民族文化活动中去学习,尤其是电影、歌舞、各地节日等,进行情景教学。

(四)重视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中设立“文学采风与实践”、“读书报告”、“读书研讨”等环节。通过与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美术馆、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等部门的联系与合作,让学生前往考察,以宣扬广西民族文化为主题进行文学采风与创作。同时,要求学生围绕广西民族文化,选择广西民族文学作品或以广西民族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论文,进行阅读,撰写读书报告,与老师一起进行学术研讨。引导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使其选题方向集中在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方面,有意识形成某一方面的系列,最终成为专题研究。

(五)编写地方教材。组织老师编写一部适应现代教学需要的地方少数民族文化教材,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制作民族文化的多媒体光盘、网络视频、ppt等教学资源。目前在广西高校,对于广西民族文化的教育,并未编有特别适用的教材。学界所编的《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广西卷)》则部头太大,且对于广西民族文化的介绍多属概论性质,比较笼统,也不适合作为教材。因此,本项目计划编写一部名为《广西民族民间文化研究》的教材。该教材选择作品的标准要能体现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特色,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及适应教学的需要。

(六)引入专业人才充当师资力量。从广西艺术学院、广西歌舞团、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广西方志馆等校外单位引进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民族文化教育教学的兼职教师队伍,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力量。此外,还应聘请校外专家、知名教授、民族文化的艺术家等为学生开设各类文化讲座,作为课程教学的延伸,以丰富民族文化的教学内容。

(七)重视教育基地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充分利用校外的文化资源,为高校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提供良好的硬件和软件环境。以学校人文学科的相关专业为主体,与广西各类博物馆、文化场所、旅游景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如桂林愚自乐园、临桂五通镇、百色靖西旧州绣球村、南宁大地飞歌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广西金壮锦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等等合作,建立教育及实习基地,使之成为民族文化教育的载体。因地制宜,结合广西各地的民族文化活动,校内外相互结合,互动交流,开展形式新颖、多姿多彩的多种富有创新性的教育活动。大胆将广西各族优秀的文化样式引入大学校园,开展开放性的文化实践活动。

(八)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首先,要将少数民族文化因素纳入到校园环境建设的理念及规划之中。校园建设要突出民族文化环境,如在图书馆设立民族文化墙、民族文化专题馆室等。其次,做好图书馆资料的建设,为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民族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创造良好的环境。再次,开展富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每年在各种文化艺术节以及少数民族节日期间,如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桂林山水文化旅游节、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壮族歌圩节、瑶族盘王节、苗族跳坡节、侗族花炮节等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如举办DV大赛、摄影展、民族工业品设计制作大赛、民歌对唱、民族舞蹈表演、民族知识竞赛等等。再次,鼓励学生组织各类弘扬少数民族文化的社团组织,充分挖掘广西少数(下转第35页)(上接第5页)民族文化资源,包括电影、歌舞、古籍、音乐、美术、工艺、传统体育、服饰、食品、节庆等等。

总之,各民族文化是广西极为珍贵的教育资源,利用少数民族文化来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是有效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方法。因为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既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内容极为深厚博大,内涵丰富,形式多样,这有助于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其文化素养。因此,大学生在这种具有鲜明民族特色文化的作用下,其人文素质也将更具全球影响力。这对于广西未来大力发展中国―东盟自贸区当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少数民族文化在当代广西逐渐式微,因此,迫切需要作为知识精英的大学生对其进行传播与创新。因此,在高校弘扬少数民族文化,使大学生熟悉、热爱少数民族文化,继而投身于广西文化产业,为少数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工作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辉,肖祥.全球化视野下的广西民族文化认同思考[J].南方论刊,2010(6)

[2]李维青.近现代新疆民族文化与教育关系[J].西域研究,2002(4)

[3]陈双珠.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3JGA419 )

篇6

摘要:文化贸易的迅速增长不仅推动着一国经济发展,更是对其国际竞争力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以钻石模型为理论基础,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的协调与支持、企业结构、战略与竞争和政府扶持五个方面选取9个指标,利用2008-2012年的统计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对中国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测评。结果表明,五个方面对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都有一定影响,其中相关产业的协调与支持、企业结构、战略与竞争以及政府扶持的关联度较高,生产要素和需求条件的关联度较低。

关键词: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评价;灰色关联分析

一、文献综述

1、文化贸易文献综述

最早对文化贸易有一定研究的要追溯到1994年Marvasti的《International Trade in Cultural Goods》,他指出各国的贸易壁垒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国与国的文化贸易,从而可以保护本国的文化产业。Schulze(1999)在《International Trade in Art》中指出:文化认同与文化交流影响着文化贸易,过去的文化贸易会大大促进当前的文化贸易。

由于文化贸易这一研究对象属于交叉学科,国内学术界在近几年才出现相关的研究。李怀亮、闫玉刚(2005)初步探讨了国内外文化贸易的现状与特点,并对文化贸易的持续发展提出了相适应的政策建议。在文化贸易概念特征逐渐清晰之后,国内的学术界学者纷纷对文化贸易进行了一系列定性、定量的研究分析。项莹(2007)从投入产出两方面出发,对中国和世界主要文化贸易国的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了测定与比较,并对中国文化贸易政策的正、负面效应进行了深入分析。另有部分学者专门分析某个特定的国家与中国之间的文化贸易。卢倩(2008)从总体规模、区域结构、产品结构和产业实力四个方面比较分析了中美文化贸易的态势。方英(2012)通过对中国文化贸易结构、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等指标的分析,得出结论:知识密集型的核心文化产品和服务影响了中国文化贸易在世界文化市场上的竞争力。

2、竞争力评价文献综述

在评价某个产业竞争力时,许多国际机构运用多种指标来进行综合比较。贸易绩效指数是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开发出来的一种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而工业绩效指数则是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开发的。周广威(2010)构建了以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服务质量优势指标为核心的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隋福爱(2006)运用贸易竞争力指数计算主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虽然指标评价法能够对产业的竞争力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但是却不能深刻的了解具体某项因素的影响力。波特的钻石体系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王军(2012)基于钻石理论模型对绿色产业的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

综合以上文献回顾可以发现:针对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文献虽不少见,但大多数研究方法单一,运用常用的指标来评价竞争力;或是借助特定模型为理论基础来进行分析。由于现实情况中信息的不对称,数据的不完整,有关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的评价研究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本文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更加科学地选取文化贸易地统计性指标,结合波特钻石理论模型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构建对其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

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概述

灰色关联分析是通过运用灰色关联度来描述因素间相互关系的强弱、大小和次序的一种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依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其相互关系是否紧密。曲线越接近,因素之间的关联度越大,反之越小。

灰色关联分析相比较其他传统的分析方法而言,对数据的要求比较低而且计算量小,这便于它的广泛应用。灰色关联度模型的相关研究程序如下:

(2)将时间序列的原始数据作初值化或者均值化的变换处理,通过消除量纲来增强各因素之间的可比性。由于相关数据的量纲及数量级都不相同,原数据的比较便很困难,因此在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之前需要进行无量纲化的处理,常见的方法是初值化、均值化等。

2、无量纲化处理,目的是消除各个因素的量纲,使各个因素之间更加具有可比性。本文采用的方法是初值化法。

3、进行灰色关联系数和灰色关联度的计算:根据灰色关联系数和关联度的公式得出中国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关联系数和关联度,用灰色系统分析软件计算的灰色关联度。

化产品出口额为参考序列的中国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关联度依次为:国际旅游收入>FDI>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专利申请受理数>文化载体经济总量>文化财政支出>互联网普及率>人均GDP>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数。从表1可以看出,9种影响因素的关联度高低可以分为3层:国际旅游收入、FDI、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专利申请受理数、文化载体经济总量与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关联度达到0.8以上,为高关联;文化财政支出、互联网普及率、人均GDP与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关联度在0.7-0.8之间,为中关联;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数与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关联度低于0.7,为低关联。

四、中国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分析

1、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主要分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文化贸易的各类行业中,初级生产要素可以发挥的作用比较小,主要是高级生产要素在影响着文化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一定的资本是文化贸易得以稳步发展的基础,充足的资本量可以决定规模经济的大小,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本文计算结果显示文化载体经济总量对中国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关联度达到0.815,属于高关联。这表明充足的资本可以为文化贸易竞争力增加资本投资水平,促进文化贸易的结构优化与升级。

其次,人力资本要素对文化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力,高素质人才可以根据国内国际的市场需求和政策环境变化等适时地改变文化贸易产品与服务的发展策略,使其更加具有竞争力。虽然本文计算结果显示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数对中国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关联度只有0.681,表明其影响的显著性没有很高,但也说明其存在关联,不能完全忽视人力资本要素对文化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为具有专业人力资本的文化贸易国家可以创造出更高效的生产组合方式和生产方法,进而推动文化贸易的持久发展,增强文化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2、需求条件

需求条件中最基本的是国内需求,因为国内需求是提高本国文化贸易竞争力的原动力,对文化贸易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在庞大的国内市场的基础上,文化企业才会扩大国际渠道,让本国的文化产品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一定的优势。国内需求条件的改变可以直接影响文化产品的改变,从而影响到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文化需求是以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GDP可以反映一国消费者的购买力,从而决定消费者的需求。本文灰色关联计算得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GDP对中国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关联度分别为0.837和0.761。这表明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而大幅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刺激了文化产品和服务发展的速度和程度,这对于文化贸易从整体上提高国际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

3、相关产业的协调与支持

中国的文化贸易要更加具有国际竞争力,就必须使文化产业在国内得到充分地发展,而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有一定实力的相关产业的协调与支持。相关产业是指因其使用某些技术、共享同样的营销渠道或服务而联系在一起的产业或互补的产业。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后很有可能形成一系列的文化产业体系,这会同时促进各个产业的共同发展。本文涉及到的相关产业是国际旅游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灰色关联度计算得出国际旅游收入对中国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关联度为0.873,属于高关联,这表明: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可以带动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还能通过旅游业让各国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风俗有所了解,为中国文化产品的输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此外,文化产业自有的特性也决定了其与旅游业密不可分。当前,国外投资者与消费者通过旅游了解中国的文化产品与贸易,通过投资、消费等方式促进了中国文化贸易的长足发展,并推动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加具有创新力,与世界接轨的中国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将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另外,计算得出的互联网普及率对中国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关联度为0.774,属于中关联。这表明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对文化贸易的影响开始逐渐突出。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数字化媒介拓宽了传统文化传播的渠道,提供了更多类型、更大范围的服务,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信息技术的进步可以大大降低文化贸易的成本,充实文化贸易的内容,从而提高文化的可贸易性,来突破传统文化贸易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的时空限制。当前正在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正是信息技术对文化贸易具有重要影响的最好例证。

4、企业结构、战略与竞争

一国的研发活动和其他创新活动,通过国际经济活动促进了其他国家(地区)的技术进步,这种外部现象通常被称为“技术溢出效应”。全球范围内文化贸易的技术溢出现象无处不在,例如跨国界的在线数据库交易、各类远程教育等。此外,FDI的进入可以产生竞争效应,以此降低国内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提高国内文化产品的质量。

计算得出的FDI对中国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关联度为0.861,属于高关联。这表明在国际资本全球流动的浪潮中,中国可以通过吸收FDI来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管理经验,从而促进文化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外商直接投资的不断增加不仅可以提高中国文化产业的资本水平,而且外资企业以示范和人员培训等途径产生出来的“技术外溢”效应,不仅提高了中国文化贸易企业的管理水平,还增强了中国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5、政府扶持

政府的扶持对文化贸易的发展非常重要。在波特的钻石模型中,政府是作为辅助因素,但是由于文化贸易的特殊性和中国经济本身的特性,本文将政府作为重要影响因素考虑进去。计算得出的文化财政支出与专利申请受理数对中国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关联度达到0.795和0.822,这表明政府在增强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对产业、行业、企业的激励机制以及对文化贸易规则制度的完善和监督上,虽然其作用是间接的,但政府的扶持确实对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的协调与支持、企业结构、战略与竞争和政府扶持都对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有一定影响。其中,相关产业的协调与扶持、企业结构、战略与竞争以及政府的扶持对其影响的关联度较大,尤其以国际旅游收入和FDI最为明显。相比较而言,生产要素和需求条件对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关联度较小,尤其人均GDP和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数的影响关联度最小。

将实证分析结果与现状结合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与对策:增强经济整体实力,提高人均收入水平,从而促进文化消费;改变传统文化观念,支持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发展,不断拓宽经营范围与空间,集中优势力量,从而组建一流的跨国文化企业;发挥外资的“溢出效应”,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成熟经验,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文化贸易的跨越式发展。(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力[M].华夏出版社,2002年.

[2]李怀亮.当代国际文化贸易与文化竞争[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

[3]朱.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库,2009(4).

[4]张彬,杜晓燕.美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4).

[5]朱小娟.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方法和应用[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5).

[6]方慧,尚雅楠.基于动态钻石模型的中国文化贸易竞争力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2(1).

[7]孙妙凝.基于钻石模型的中国文化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J].国际商贸,2012(6).

[8]张时.我国文化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因素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篇7

摘要:近年来政府鼓励发展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各地的文史工作单位与艺术工作者,纷纷投入乡土重建的行列。传统饶富宗教色彩的民俗节庆注入了艺术创新、招揽观光、开发文化商品的经济性目的。民俗节庆也成为推展文化产业,促进地方发展的重要项目。本文以文化生态研究的观点,为扩大文化营销,提出民俗节庆文化活动项目策划模式,期待有助激发我国文化产业的潜能与活力。

关键词:民俗节庆,文化活动,项目策划

1、项目背景

我国民俗节庆承袭汉民族传统文化,并包括源自各地方宗教祭祀的民俗庆典和原住民祭典。传统农村社会的民俗节庆往往结合耕作季节,富有祈福、消灾、演艺、休闲的多种意义。尤其民俗节庆期间搭配敬神、祭祀、团聚而来的艺阵、团康和各式各样的神佛绕境、花灯、蜂炮、舞龙、舞狮、抬轿、踩高跷等民俗表演,在民俗祭典文化薪传的意义之外,更以缤纷热闹的气氛带动民气,成为象征地方特色,吸引观光人潮的重要活动。[1]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社会变迁促使农村生活与民俗节庆的风貌逐步改变。

分析民俗文化活动的现代意义,在其原始的怀古念旧与追溯民族情感,凝聚社会人心的集体认同意识之外,二十世纪中叶以来,文化活动藉着现代化的生产与再制造,扩充提供消费和服务的功能,已跳脱了早期对所谓文化工业的负面思考,并融入知识经济发展的洪流。随着全球化的竞争与挑战,民俗文化活动被视为有效展现某一个地方或某一个社会、国家的生活经验、艺术特质、人文风貌和宣泄真挚热情的标志。[2]它是彰显地方感及塑造独特文化地景的绝佳题材。

2、项目目标

从参与观察的角度来看,节庆活动(festivals)是当代各地民俗文化当中,同时拥有象征传统习俗精神,能够号召吸引较多民众参与,易于结合亲近的民俗氛围,创造因提供经验、产品、服务,而滋生的经济效益。时人探讨文化产业有必要深刻重视这一环。

本文以我国的民俗节庆文化活动为标的,循文化营销与文化生态研究的途径,藉此透视民俗节庆文化的构成要素和变迁趋势,并分析民俗节庆文化活动项目策划实营销推广,期待有助于提升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潜能与活力的正向思考。

3、基本流程

民俗活动的源起具有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共享的文化意义,它是经由互动的社会过程而来,不仅单独存在于个人。也在群体活动的创造与累积的过程中,成为一种象征地方特色的知识总合。[3]

本研究的文化活动项目策划过程具体包括:(1)、构想执行,(2)、再制造,(3)、营销、宣传、流通、(4)、展示销售等四个阶段。我国的民俗节庆除了沿袭传统的动态基调,随着工商业生活步调的转变,加上推动社区营造而兴起的促销地方产业和发展观光的功能,成为文化产业的一环。以前述‘民俗节庆文化活动相关利益人模式’分析,民间参与的范围包括:呈现地方生活风貌、艺术成份、精神价值的文化制造者;具有执行传播,扩散宣传效果的文化营销业者;以及提供前来参与的顾客和消费者各种感观体验及休闲服务的文化服务业者三大类。进一步细分尤以下列各项最常见。(1)、宗教及公益团体:包括传统的寺庙、宗教团体,及当代非营利性组织的公益文教基金会,他们通常是民俗节庆的发起或赞助单位。(2)、地方文史工作者:无论是团体或个人性质之文化志工,对于协助节庆活动之企划、推动、考证与服务,往往提供绝佳的辅助。(3)、艺术工作者:包括传承传统艺术的戏剧、艺阵、表演以及寻求推陈出新或结合流行风尚元素的艺术创作者。(4)、地方产业供应者:原属地方生活主轴的地方产物提供者,如年货大街的商家、木雕艺术节的雕刻业者。(5)、衍生性文化产品制造者:如元宵灯饰的饰品制造商。(6)、营销及传播业者:包括媒体传播及当代承揽策展或执行活动企划的经纪公司。(7)、观光服务业者:民俗节庆活动的功能融入大众消费文化,增加了文化观光与知识经济的意义,食、衣、住、行等民生性质的消费服务成为节庆活动的重要项目。

本研究认为民俗节庆文化活动四个阶段不一定像工厂化生产流程那样一个接一个,有时候其实是既重叠又互动。事实上这些分工也存在于不同的执行单位之间,亦即垂直整合的合作模式是采取将原来个别执行的专长领域结合在一起,藉以提供较为完整的价值链。

4、营利模式

具有民俗传承与创造经济效益的民俗节庆活动,不但不在文化资产保存法严谨的保障范围,也非强化创意生产的文化产业项目。[4]而民俗节庆的文化活动涉及历史、宗教、礼俗、艺术、经济、营销、体验、服务等不同面向的学术研究与经营实务。因此,民俗节庆活动的价值链带动文化、观光、商业的实质效益是不争的事实。

5、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文化研究的命题在讨论文化意义产制过程中,以所谓文化循环的概念来观察,当代文化事业的生产、再现、认同、消费与管制的接合过程,每个层面都有其必然的影响力,各个层面的接合与连结会决定文化意义如何被接受或生产。

民俗节庆源起自俗民时节庆典,经过不断的积叠与创新,虽然可能因创新元素加入或怀抱不同的愿景而调整作法,但其根植于俗民生活的原始意义仍是维持永续绵延的原始动力。但时下许多新兴节庆活动的内容设计,往往标榜国际化、艺术化、大型化,成为追求商业效益的观光产业。[5]许多民俗产业曾创造一季数十万人潮参加的盛况。这种操作模式随着社会经济景气不佳,终于因亏损严重而宣布停办;与此相同,许多艺术节也经历类似的同样命运。因此,民俗节庆活动必顸投入更多文化行政的扶持与学术研究的基础,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

6、相关结论

传统民俗节庆结合乡土神佛祭祀,融入艺阵、戏曲表演,是汇聚村民共享迎神、喜庆、群集娱乐的节日,也是乡土艺术展现的最佳平台。那是俗民文化最核心的一部分,具有文化的、历史的、社会的、艺术的多层涵意。随着社会变迁与政府的文化行政提倡多元文化并蓄,透过富丽农村、社区总体营造、一乡一特色、鼓励文化产业化等政策的推动,当代我国的民俗节庆活动呈现一方面寻根复古,一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创新的民俗节庆发展出以艺术文化发展观光、为社区营造促销地方产业、维持民俗祭典又加入创新作法等三种类型。

当代文化产业研究强调承袭传统文化艺术,结合现代体验,发展兼俱文化与经济的双重效益。不可忽略的是人文艺术的美感,社会发展的理性价值,无论如何添加创新元素,它仍是文化生态绵延不断的原动力。我国的民俗节庆活动在产业文化化,文化产业化的潮流中,将持续发展。期待透过文化活动项目策划合作,追溯民俗的传统因素,融入现代生活,共同开创兼具吸引世人关注,又能令人回味无穷的美感体验与享受。(作者单位: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邹全民.潍坊市民俗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研究[D].山东大学 2009

[2]王惠建.旅游主题公园核心竞争力的识别和培育研究[D].湘潭大学 2003

[3]苏韶芬.关于旅游业如何开掘民俗文化资源的若干思考[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2)

篇8

关键词:区位优势;文化产业;机遇与挑战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5-0088-02

每一个城市的发展方向与空间都直接受其资源拥有量的制约。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存量以及如何有意识地培育新的资源优势,对一个城市发展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廊坊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相对匮乏的自然资源决定了其“三二一”产业倒拉格局的发展,而在第三产业中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植文化资源,无疑是廊坊城市化发展最经济、最富战略眼光的选择。

一、廊坊的区位优势分析

廊坊地处京津两大都市之间,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地理和人力资源、秀美宜人的环境、淳朴好客的民风和古老的文化,拥有现代科技带来的城市文明,又不失大自然赋予的田园风情,既可依托京津高密度的人才和科研体系,又拥有发达便利的交通网带和庞大的消费市场,作为“京津走廊上的明珠”,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半小时进京下卫、一小时上天入海”,快捷便利我交通运输和通讯等条件,使廊坊市成为面向京津两市、渤海湾地区乃至整个北方市场的重要枢纽。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构建、天津新港的建设和北京创意文化产业园的开发,廊坊“金三角”的地理优势将更为明显。

坐拥京津是廊坊最核心的优势。京津市场集中性、多样性、分层次等特点,为廊坊文化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和创新空间。凭借生产要素价格低、政策宽松和环境宜居的优势,只要策略得当,廊坊便可“吸收”京津两市人才多、技术高、信息灵、资金富、市场大的突出特点,将之全部“归为己有”。

二、廊坊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廊坊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活动的行业总称。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中国,它属于新兴产业,但在发达国家,却已成为支柱产业或先导产业。廊坊市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相对匮乏的自然资源决定了其“三二一”产业倒置格局的发展定位,而在二、三产业中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植文化资源,无疑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最有效、最富战略眼光的选择。加快发展我区文化产业,必须根据廊坊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对全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条件、趋势、问题要做具体分析,对产业发展的基础优势、资源潜力和对策措施要有清醒的认识。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过十余年的培育和建设,廊坊市文化产业已初具规模,初步形成包括新闻出版、图书音像、休闲娱乐、体育健身、文艺演出、工艺美术、信息服务、广播影视、群众文化等行业在内的综合型文化产业体系,成为全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

(二)廊坊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廊坊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有了长足进展,但是,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很不充分,总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突出表现在:文化产业组织规模小而分散,科技含量少、竞技争力差,市场机制不健全,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以及宏观管理政出多门、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行业上除印刷业一枝独秀外,其他领域的发展层次较低,大多数以服务本地低端市场为主要业务,经济效益欠佳,缺少具有自己特色的骨干产业群体。即使在印刷业中,也以低技术含量的书刊印刷为主,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包装装潢、特色印刷比较少而且规模小。传统文化产业比重过大,新兴的文化产业比重偏小。以信息化、数字化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如软件业、影视业、动漫业等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产业几乎空白。对宝贵的人文资源,仅仅停留在浅表的罗列和学术研究上,没有进行深度的包装和打造。

与此相对照,文化产业的发展已成为世界潮流,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许多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不仅在发展速度上超过传统产业,而且在发展规模上已经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群众休闲时间的增加,人们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会有更大幅度的增长,文化消费市场潜力巨大。2011年全国实际文化消费总量为2 600亿元,而且潜在文化消费能力巨大。廊坊市满足市民的文化需求的同时,还能服务京、津、冀近亿的消费人群。如此巨大的文化消费需求为廊坊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因此,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大力发展廊坊市的文化产业,对于推动经济增长、有效拉动内需以及解决就业问题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三、利用区位优势发展文化产业

要抓住文化产业需求广阔的空间,就要发挥廊坊独特的区位优势,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导向,面向京津及周边市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开发新兴产业,整合优化文化资源,调整布局和结构,逐步建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有廊坊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使之成为廊坊市新的经济增长极,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佳结合。

(一)拓展文化产业

除了传统印刷产业、文化服务市场、文体用品制造业,学习迪士尼、涿州、无锡影视城,西部影城对当地经济的拉动作用,依托原有的古栈道、地道、古战场等资源,拓展文化产业,开发文化旅游资源。

(二)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

由于廊坊市文化新兴产业少,科技含量低,因而缺乏对周边深度和持续的吸引力,因此对传统文化产业要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比如在印刷业引进高新技术和设备,如数字印刷、柔印等技术设备。加强对人才的引进力度和人才的培养,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的文化产业,诸如影视、动漫等,增强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总之,廊坊市可以充分利用区位优势,通过解放思想、政策扶持、学习借鉴其他城市发展的经验、实施人才战略等方面制定策略,提高文化产业的层次和竞争力,把廊坊市文化产业推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刘吉发,陈怀平.文化产业学导论[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2] 张晓明,等.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 杨亚争.“三元型”文化产业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 理查德·E.凯夫斯.创意产业经济学——艺术的商业之道[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5] [英]拉什(Lash,S.),[英]卢瑞(Lury,C.).全球文化工业[M].要新乐,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6] [英]斯道雷.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M].常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7] 熊澄宇.文化产业研究与对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篇9

论文摘要:本文以端午节为例,从文化象征的视角,通过列举端午节多彩的民俗事项,挖掘其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最终对端午节日旅游的发展提出探索性建议,以期能给中国传统节El旅游的发展提供借鉴。

2008年,国家对法定节假日做出调整,将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三大传统节日增定为具有三天假期的小长假日。旅游业是为“窗口行业”和公认的“朝阳产业”,从文化象征角度探讨中国传统节日旅游的发展,不仅具有深刻的文化践行意义,还可以使旅游业由于传统文化的注入取得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最终实现经济和文化的相互交融。

一、端午节文化象征意蕴挖掘

何星亮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象征系统进行论述时提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结构形式多样,隐藏在社会和文化的各个方面,可以从多角度进行分析。他从文化习俗和信仰的角度分析了二元、三元、五元、八元思维结构。根据端午节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表达方式,本文采取三元思维结构,并基于“三才“即“天”、“地”、“人”的视角对端午节的传统文化象征进行解读。

(一)天:崇尚自然,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中国的传统节日无论是在节日设立的时间、节日的诸多风俗还是在节日的演变上,都体现了要顺应自然节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针对端午节来讲,关于端午节起源的说法很多,其中有一个便是“源于夏至说”。在中国古代,夏至和冬至由于处于季节变化性较大的时间节点而备受重视,是中国古代两个最重要的节气,也被当做重要的节日来过。古语有云:“冬至如大年。”冬至节日一直保留至今。夏至也曾经作为节来过,后来是端午节的盛行,夏至作为节日的活动内容才被挪到端午节了。从这个角度讲,端午节的出现是和季节交替密切相关的。它可以看作是自然对人的生活的制约,人对自然的一种认识、顺应与把握。它是中华民族文明、智慧的结晶,是长期积累下来的智慧对变化自然的一种适应。

(二)地:鲜明的农业文明特色

端午的产生主要是源于农耕生产中产生的应时而作,张弛有度的自然生活习惯。端午节万物孳生,它的选定正是夏伏这一特色的最好体现。入夏,农事渐忙。收获的季节尚未到来,青黄不接,而且此时天气春意已消,逐渐燥热,天灾地孽开始出现。端午节期间的多种民俗事项都表达了人们对农业丰收的渴盼。拿吃粽子的习俗来讲,粽子古称角黍。黍是中国古代五谷(稻、黍、稷、麦、菽)之一。古人认为黍具阳火之性,又称“火谷”。角黍之所以要用菰叶包裹,是因为菰叶生于水中而属阴。菰叶包于黍外,象征“阴外阳内”、“阴阳相合”之状。表达古代中国人祈求端午之后阴阳调和,风调雨顺的愿望。

(三)人:对个体生命的关爱,对家庭亲情的重视和对爱国主义的弘扬

中国的传统节日处处显示出人的主体地位,对个人、家庭、国家三者的关注几乎是中国每一个传统节日的核心内容。端午节中,采用多种厌胜之物如艾蒿、符图、雄黄酒等进行驱邪避瘟,体现了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对生命的热爱;姻亲交往、朋友相聚、师生互礼则表达了对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视;尤以家庭关系为重,寄托了人们以过节的形式维持家庭和睦、其乐融融的美好愿望;通过吃粽子、划龙舟等来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体现了端午节对爱国主义这一国家、民族永恒主题的弘扬。

二、文化象征视角下端午节日旅游发展对策探析

从“天”、“地”、“人”的视角对端午节进行传统文化象征解读可知,端午节以其独特的节日象征符号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品质。在运用端午节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进行旅游载体化运作时,要在宏观上把握好端午节日旅游这个基本特征。具体来说可以从“处理好三对关系”和“发展好一个产业”两个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一)处理好三对关系

1.西方外来文化与东方本土文化之间的关系。象征具有群体性的特征。绝大部分象征符号反映群体的价值取向和心理状态。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群体文化心理写照。中国的传统节日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取向,是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折射。在全球化发展日益加快的今天,西方传统节日在中国大行其道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洋节日文化个性化强,没有固定模式,对好奇心强、爱赶时髦、爱模仿的年轻人有吸引力,结果使得传统节日备受冷落。对此,一方面顺应世界文化交流的大趋势,认清并承认西方传统节日在中国盛行的事实;另一方面,不能对此状况“听之任之”,而应审时度势,加大本土节日文化宣传和建设:保护中国古老文化的根。同时,积极吸收西方传统节日中有益的、能唤起人类共同美好情感的成份,为己所用。

2.社会政治文化与大众娱乐文化之间的关系。象征具有多重性的特征。其表现之一为同一种象征符号因其本身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而被人们赋予多种不同的象征意义。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之一,其多彩的民俗事项使其蕴含极为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目前,对于端午节文化的宣传大都停留在其作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的狭隘范围内,过分强调其纪念性的内容,夸大其政治性的色彩。这导致了端午节日的严肃性有余,活泼性不足,使得普通民众融入传统节日的文化活动匮乏,形式单一。因此,在发展端午节旅游时要充分展示其传统文化的魅力。除了注意发挥其社会政治功能外,还要积极地融人大众娱乐文化,创新各种节日文化活动形式,让人们在较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感知并寻找传统文化的灵魂。

3.现代流行文化与传统古典文化之间的关系。象征具有传承性的特征。传承性强调象征符号在社会演变中基本的表现形式和所具有的深层文化内涵的稳定性。节日符号的传承性决定了其在文脉相传中的重要作用,但并不意味着节日具体表达方式和内容的固步自封。传统节日产生和发展都是在不断变换的社会时空中进行的,其演变与与时俱进是一种历史衍义的潮流。符合民众心理的节日文化形式的“以旧换新”是十分必要的。在发展端午节日文化旅游的过程中,要破除目前端午节就是吃粽子、划龙舟的单调节日模式,积极利用现代流行文化载体和手段,通过探索流行文化的创意、生产、传播与青少年的审美、志趣、利益情感诉求以及休闲娱乐之间的内在联系,努力吸收其中极具活力的、能唤起强大的市场感召力和情感共鸣度的流行文化元素,来充实传统节日的现代感,实现现代流行文化和传统古典文化的有机融合。

(二)发展好一个产业

文化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潜能的产业。旅游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文化产业的范畴之内,旅游产业的综合性特点和文化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开展端午旅游时,要坚持文化大产业的发展观念,积极利用旅游产业关联性强、带动性大的优势,将端午节诸多传统文化象征符号诉诸于能够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感性载体之上,打造端午旅游文化大餐。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多行业联合运转。将和端午旅游相关的餐饮、住宿、交通、旅游纪念品的生产和销售、新闻媒体、出版等各行业联合起来,形成一个端午旅游文化大产业链,积极开展产业链条上各个节点的呼应合作,促进端午节象征资本的扩张。

篇10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两岸合作;比较优势;产业集群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5)03004404

Research on measures for the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between Taiwan and the mainland

FANG Qin-yi

(School of Economics, Anhui University, Hefei 230601,China)

Abstract: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is one of the emerging industries with creativity as the co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s there are both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between Taiwan and the mainland, it is significant to study how to carry out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to achieve a win-win situation of developing cultural soft power and producing economic benefits in contemporary times. 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of both sides, this paper proposes a series of feasible strategies for them to learn from each other and realize their joint development.

Key words: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cooperation between both sides; comparative advantages; industrial cluster

2015年中国经济步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阶段。 经济“新常态”要求我们实现创新发展,即升级传统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产业作为社会现代化的一种经济形态,对于改善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在经济“新常态”趋势下的必然要求。同样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更加成熟,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的特征尤为明显。这对我国当前的文创产业发展极具借鉴意义。在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及服务贸易协议之后,随着市场准入门槛的逐渐降低、制度化合作平台的逐步建立,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将迎来新机遇。

一、两岸文化产业合作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中期,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初步发展。历经二十年,从北台湾到南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做的有声有色。总体而言,高水平的文化创意理念、扎实的专业技术基础、丰富的市场营销经验以及国际化的消费市场给大陆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意义。由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其他发达国家较晚,所以在规模、质量、机制和效益上都较为落后,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文化产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政策的制定也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外部环境,广阔的文化消费市场更是一注强力剂。

随着两岸经济贸易合作的不断深入,大陆逐渐成为台湾文创产业青睐的拓展区,两岸文创产业的现有合作主要集中在影视业、新闻出版业、旅游业、动漫业和民间会展活动等领域,注重优化资源配置、协调产业流程和拓展配套市场。近年来,台湾演艺人员约600人次参与大陆电视剧和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两岸影视方面交流合作频繁且密切,主要包括互相参加大型晚会、演出、商业代言活动,与大陆艺人合拍影视剧、共录综艺节目等,仅在2011―2013年间,就有21家台湾电影企业参与两岸合拍影片的制作,自2010年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实施以来,台湾电影在大陆上映已经常态化。2012年两岸图书、报纸、期刊、音像、电子出版物等进出口品种就已达48.66万种,进出口额为2 243.76万美元[1]。2013年,两岸文化交流项目有2 116项,参与者11 604人次。2014年两岸双向交流总人次达941.2万人次,其中,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人数达321.89万人次,同比增长47%, 2015年新增11个赴台自由行城市,并开放31个异地办理自由行城市名单,迄今为止大陆赴台个人游城市增至47个,这对两岸人员的互动交流与旅游业的发展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但在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城建设计、以及与高科技产业关联度较高的领域例如软件工程、网游开发等方面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提高。

“创意―市场”的两岸单一对接合作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的需要。我国文化产业当前处于发展黄金期,产业整体规模初步形成、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传媒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网络文化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2]。2013年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为20 081亿元,相比于2012年增长了11.1%,增加了2 010亿元,占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21 351亿元的94%,GDP占比也由3.48%上升到3.63%。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家数在2008年约为60 757家,2012年约为61 601家,2013年约为61 978家。文化创意产业营业额分别为6 747.2亿新台币、7 640.49亿新台币和7 855.75亿新台币。文化创意产业营业额占GDP比重分别为5.13%,5.20%,5.16%[3]尽管各年文创产业的家数、营业额都有所增长,但其增速减缓并且文创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已稳定在5%左右,而大陆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逐年增加。可见大陆文化产业发展处于状况良好,正处于黄金时期,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地位逐步增强,市场发展潜力巨大[4]。

二、两岸文化产业合作发展中的问题

两岸文化产业合作因广泛涉及文化、经济甚至政治等方面的不同程度的碰撞,双方在发展模式上的协同度、发展理念上的认同度、发展内容上的相容度都不可避免的存在差异,联合实践的可行性和效率也是影响合作水平的重要因素。当前两岸文化产业交流合作仍然进展缓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两岸政治互信度低,文化产业领域合作不够深入

两岸政治关系紧张或融洽对于经济交流合作影响重大。文化产业属性的双重性决定了它既是经济产物也是文化产物。经济属性体现在作为一类产业,它可以创造经济价值。而由于文化属性进程属于意识形态领域,对政治因素变化更为敏感,所以缺乏稳定友好的政治共识基础,文化产业的合作必定受到影响。当前两岸关系发展稳定,尤其在ECFA(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及服务贸易协议)签订之后,经济和事务性方面的协商谈判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是由于两岸在政治制度、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别,政治互信度仍然较低,政治关系的发展缓慢,从而对经济合作特别是文化产业的深入合作产生不利影响。

(二)两岸文化产业发展策略存在差异,互补合作模式尚未形成

大陆文创产业以园区模式为主,发展趋同,盈利能力仍处弱势。很多地区将文化产业作为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推动自主创新的重要支柱产业。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共有14个城市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形成了六个文化产业集群,有超过2 500家文创产业园区,每个园区都动辄规划上百亩土地,投资若干亿元,但真正做到盈利的园区竟低于10%,超过70%的园区处于亏损状态。园区资源的不合理配置、集聚区的功能定位不明确使得园区内企业间的关联度较低,无法最大限度发挥集聚优势。台湾采取的是创意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中、小企业为主的模式在发展过程中最缺乏的不是创意,而是资金和政策的支持。目前两岸在提升产业集聚度和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互补性对接合作中仍未找到最佳发展模式。

(三)两岸交流合作机制不健全,合作平台建设不够完善

两岸文化产业合作的顺利开展是以统一、健全、高效、灵活的组织协调机制为前提的。只有突破区域市场建构、区域经济平衡等制度性和政策的局限,才能扩展文化产业交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才能强化两岸文化产业的互利互惠机制,实现双赢。与此同时,沟通管道的通畅性、市场运行的开放性对于打破文化产业合作中存在的隐秘“壁垒”至关重要,这关系到两岸能否最大限度实现优势互补、降低交易成本、增强内聚力,从而推动合作迈向更高层次。

(四)两岸文化产业相关法律制度不同,知识产权的保护存在差别

大陆文化产业起步晚,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我国现行240多部现行法律中涉及文化领域的法律仅占5部,不少方面还存在立法空白。这使得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制度性问题不能依法进行界定,并且全国各地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各异,其法律的普适性也较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显然违背了法治原则,从而也对两岸文化产业合作法治化、规范化的发展路径造成消极影响。而台湾文化产业立法更倾向于保护知识产权和维护公平竞争,透明公开的法律依据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

(五)两岸文化产业合作的产业链对接度低、产业带动度低,延伸链较短

根据“微笑曲线”理论,在传统产业链的发展中,越是位于产业链的末端,创造的经济效益也越高。我国制造业始终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所以在其创造的经济贡献上并不具有发达国家的优势。这种产业链低端导致低经济效益的模式影响禁锢着文化产业寻求新的突破。我国文化产业GDP贡献率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平均25%的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两岸文化产业提高合作的互补性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资源优势的充分整合利用是基础,只有不断创造符合市场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才能打开国际国内市场,不断延伸文化产业链条,实现其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

三、两岸文创产业合作发展的对策分析

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使得两岸在文创产业领域联系更为紧密,优势互补才能合力提升中华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比较成本贸易理论(也称为“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是大卫・李嘉图于1817年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并详细阐述的。比较优势理论区别于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由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也就是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每个国家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这个理论同时可在区域文创产业开发上得以应用,坚持比较优势的思想,谋得两岸文创产业的共同发展。台湾文创产业发展较早,相应的配套产业也较完善,同时在创意、人才、研发、营销等方面具有优势,但却面临市场狭小、资金不足等问题;而大陆有着积极的政策支持、充裕的资金、广阔的消费市场方面的优势,但也存在创意不足、缺乏市场运作经验、经营效率低、品牌知名度不高的问题。这种发展现状的互补性以生产要素的差异为基础,为两岸文化创意产业的合作与发展提供了现实条件。我们将最大化的利用在市场上的规模优势与台湾品牌创意相结合,共同向西方展示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的魅力。具体对策分析如下:

(一)拓宽合作领域,引导投资多元化

文创产业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以其高附加值、技术密集、高回报率、低污染、低消耗等特点成为一国财富增长的巨大源泉。从文化产业细分的各类别所占比重可知,大陆企业的投资方向主要在于文化产品的生产,所以政府可以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台商在动漫、工艺、影视、广告、工业建筑设计、展演设施及视觉艺术、品牌时尚、等生产性文化服务业领域开展广泛而有深度的合作。加快建立两岸文化资源库,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目前大陆在建筑设计和广告设计方面的发展潜力巨大。能吸引台湾设计类、品牌塑造类等富有创意性的知名企业落户以提升生产业的实力。同时两岸应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科技合作,目前在生物医药、数控技术等领域已开展相关科研项目合作,可以此为基础拓展新的发展方向。

(二)加大开放力度,交流机制规范化

东南沿海地区经济优势明显,闽南文化在台湾获得了长足发展,我们既要利用地域临近的优势,加强福建省、广东省与台湾的经济联系,大力发展闽台特色文化创意产业。通过举办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会等大型公共活动来招台商引台资,同时台湾方面也要制定一系列措施鼓励陆商投资。随着开放程度的加深,必然会带动文化与科技、商贸、金融等的融合,两岸的交流机制也会渐趋规范化。

(三)发展文化旅游,文创园区集群化

文创园区建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用产业集聚,实现效益最大化,而旅游文化的良好宣传会吸引更多游客去了解文化内涵,购买文化产品。借鉴台湾文化创意园区优势,发展大陆的文化产业集群,并着重考虑在厦门、深圳、福州这类具有相对丰富的旅游资源、扎实的创意产业基础、较高的台资聚集度的城市建设海峡两岸特色创意产业园区,使之成为聚集两岸创意资源,促进两岸创意交流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四)改善投资环境,行政程序简便化

目前台商投资还存在许多限制,首先要简化行政审批程序,让资金流动效率更高。其次要构建专门化服务体系,积极协助解决在陆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再者银行等金融机构也要对台商一视同仁,最大限度在财税、金融、工商等方面提供便利,为引导文化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法制和政策环境,建立良性发展机制。

(五)依托高校合作,文创人才精英化

两岸政府可以协商“优秀人才引进计划”, 将那些拥有独特创意、高科技素养和杰出管理能力的台湾顶尖创意人才引进,为大陆提供相关领域的专业性指导。同时应加强两岸高校合作,联合培养文化创意产业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例如可以增加公派交换生名额,以学生间交流促进创意互通。将台湾文创优势资源推广到大陆,共同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化进程,这将对发展两岸的文创产业前景大有裨益。 (六)实现跨界融合,融资方式多样化

大数据时代下,互联网的作用不可小觑。 “互联网+文化产业”的模式突破了传统产业的融资界限。以往两岸的文创业者过多依赖于政府政策扶持,但在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背景下,在信息化、智能化的趋势下,利用互联网进行众筹也不是天方夜谭。目前大陆的大型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的业务拓展皆青睐于文化产业领域,这为两岸文化产业合作发展项目的资金筹集提供了契机。

大陆文化产业发展,发展时间较短,发展基础较薄弱等先天不足急需后天的正确引导和大力扶持。当今世界各国已不再是只追求经济、政治、军事硬实力,更希望透过文化软实力的展现,树立国际形象和威信。一方面发展传统文化产业,另一方面要提升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发展以知识产权为基础的现代文化产业。在丰富传统产业内涵的同时,注重产业体系整体层次的提升,从而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梁漱溟先生曾说“文化,就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样法,那一个民族的生活样式”。拥有共同的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底蕴,把握中华文化创新时机,共同发展创造两岸互惠双赢的文创产业合作模式,文化心连接着民族情,相信会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胡惠林,李保宗. 两岸文化产业合作发展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2-14.

[2]刘吉发,岳红记,陈怀平.文化产业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