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群体极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4 21:14: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群体极化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网络民粹主义;社会参与;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2-0061-03
一、引 言
民粹主义是一个政治学范畴的概念,与精英主义相对,其作为政治话语的核心观点认为平民的利益被国家和社会中的精英所压制,对现存的国家结构的精英人物不信任,主张把平民大众当作唯一决定力量对社会进行政治改革。纵观近年一系列网络公共事件,事件从酝酿到发生、发展、直到网络舆论的形成,从线上虚拟聚集到线下的活动组织,由于网络社会参与更加强调平民的利益与价值,更加富有草根意识,对社会的现存权威和精英的解构和颠覆更具有冲击,导致网络民粹主义在网络中渲染起一次次的舆论旋风,甚至影响公共事件的发展和结局。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网络的社会参与和网络民粹主义现象已经引起不少社会学、传播学学者的关注。本文以我国2007年~2016年间关于网络民粹主义的学术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对近十年网络民粹主义的研究状况进行梳理,以期呈现近十年来这一研究领域的基本轮廓。
二、网络民粹主义研究的总体状况和主要理论取向
本文以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论文为文献来源,以“篇名”为检索项,以“民粹主义”并含“网络”为检索词,年限选择2007年~2016年,共检索到文章99篇,(如表1所示)。
从文献发表的时间和数量来看,最早的研究始于2009年,研究主要集中在2011年以后,2010年以前发表的论文仅有4篇,占发表总量的4%。2011年以后,相关研究的论文成持续上升趋势,原因在于2010年以后网络公共事件的频发,网民参与事件的意识和积极性提高,而网络公共事件的不断涌现与影响逾趋扩大,直接为研究提供众多案例,学术界对网络民粹主义的关注也随之增加。
纵观发表的论文集中在新闻传播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研究方法主要是理论探讨与案例分析。新闻传播学者们主要从新闻事件媒介呈现入手,探讨具体网络公共事件的话语垄断和网络民粹主义现象的传播机理。政治社会学者们从具体个案出发,以政府治理的角度对网络公共事件民粹化倾向和治理方式与措施进行了探讨。
三、网络民粹主义研究的主要议题
(一)网络民粹主义的概念与特征
至今网络民粹主义的代表性定义主要有下列几种。夏忠敏提出,网络民粹主义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社会思潮。民粹主义作为网络传播空间的一种表现形式,体现了对现实精英主义的抵抗,也是民粹主义对现实生活的延伸[1]。郭中军认为,网络民粹主义,即电子民粹主义,是新型的民粹主义,它的形成以互联网为媒介,互联网则成为政治参与的形式以及政治动员的工具[2]。陈尧认为网络民粹主义是由反权威、反精英的网络批判现实主义和反全球化、反西方极端排外网络民族主义两种力量所构成[3]。网络民粹主义的定义国内并没有形成统一,但对于其内涵主要集中在政治参与和动员的工具、现实民粹主义思潮的延展和极端的民族主义三个本质取向。
网络民粹主义是“网络+民粹主义”的一种融合,与传统民粹主义仍然有着密切联系。不过陈龙指出,网络民粹主义并非民粹主义进化的产物,其内涵并未变化,变化的只是其产生和存在的空间与形式[4]。陈尧通过对传统民粹主义与网络民粹主义进行对比发现,网络民粹主义不同于传统民粹主义的是其明显的非核心性,突破了地域限制而具有全国性甚至全球性的特点,参与更为彻底、直接[3]。曹建萍认为,网络民粹主义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其价值诉求在主体的平民性、直接民主的表象形式、话语强占的语言形式和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以及集中爆发的行为方式等方面。[5]陈虹认为就本质而言,网络民粹主义实际上是一种极端平民化性质的思潮或运动,具有诸如虚拟现实性、人民至上性、直接参与性、群体极化性、话语霸权性等特征[6]。
(二)网络民粹主义的基本表现和脉络方面
当网络给予了传统民粹主义新的栖息地,网络民粹主义也延展出新的表现和脉络。
李良荣、徐晓东指出,网络民粹主义最为典型表现形式为“二元对立”,即在民众和精英之间,表现出极其鲜明的反对专家、反对权威甚至反对知识分子、反对知识的一种“反智”色彩[7]。反对权威,反对精英的同时,也更加扎根于平民和底层。陶文昭则表示,网络民粹主义思潮与一般的民粹主义相似,都强调平民性,它理所当然地反对或批判与之相对立的权威和精英,而诸如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等权威或精英阶层的代表,自然成为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主要抨击对象[8]。孟威认为,民粹主义表现出对峙精英,挑战既有的权力结构,极化民意权威,激起群体对立,其在网络的表现更加影响了公民参与[9]。陈龙指出,网络民粹主义集中表现为非理性和简单化,并且来势凶猛,其最为突出的表现形式在则是在网络舆论形成过程中掌握的话语霸权,也就是话语强占[10]。谭毅认为网络民粹主义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有造谣和传谣、盲目转发和崇信、人肉搜索和精英敌视等,刻意制造官民对立形成群体极化[11]。郭小安、雷闪闪从网络民粹主义在叙事方式探讨其具体表现,认为期具有底层、哄客和对抗三种叙事方式:利用“弱者的武器”来美化弱者、仇视精英,形成一种“安抚弱者,打击强者”的舆论氛围,从而达到底层叙事的效果;通过戏谑化的表达,使事件敏感化、娱乐化,进而形成话语垄断,这是哄客叙事;通过人肉搜索、建构和传播谣言、动员造势等手段虚构事实与身份建构,企图使普通的纠纷渲染变成规模性的,这是对抗叙事[12]。另外申亚萍也认为,民粹主义在互联网的寄居的形式复杂多样,主要有与民族主义融合的网络民族民粹主义、以舆论监督为代表的网络政治民粹主义和与娱乐主义结合的网络文化民粹主义[13]。
(三)网络民粹主义形成的原因和影响方面
互联网络为民粹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新的传播空间,在开放、自由的网络空间肆意妄为,产生很大影响。国内学者也纷纷探讨网络民粹主义形成的原因和影响,了解其根源,以期针对性的进行治理改善。叶金品以“杭州飙车案”为个案研究,认为民粹主义思潮在互联网盛行,与媒介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但有其社会根源――社会平民群体对精英群体的刻板印象和对抗心理[14]。石义彬、王君玲也通过对“哈尔滨警察打死大学生”网络事件的分析,指出社会各阶层间以及各地域间的矛盾、贫富差距的增大、百姓对政府的不满与对立造成了国内矛盾交织并激化,网民需要一个渠道去得到表达和释放,这个过程中众多网络公共事件就将出现民粹主义现象[15]。也有学者认为产生网络事件民粹化现象也有社会心理层面的原因,陈龙指出网络给民众提供了一个释放的空间,网民可以通过这样一个平台纾解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不满情绪,从而导致了传播的非理性化,网络草根传播的民粹化的心理根源是“力比多”释放带来的[16]。赖风、宋振超则认为精英和权威代表是强势阶层和群体,但在互联网中的他们却成为“弱者”,网民却与现实弱势地位相反,具有了舆论赋予的针对精英阶层的“弱者的武器”――话语霸权[17]。
近年来,网络公共事件的民粹化现象愈来愈频繁出现,给社会生活、网络环境和政府治理带来巨大影响。王德余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到,网络民粹主义关注弱势群体和平民,为他们提供了更自由的话语空间,对现实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强,但它也包含了大量的非理性因素,对社会舆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18]。陈尧认为,由于网络民粹主义利用极端偏激的话语非理性地描述和评论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敏感问题和矛盾,加剧了精英与平民阶层的紧张情绪,甚至激化了二者之间的敌对,地频繁发生也推动了现实民粹主义社会运动的形成[3]。刘强则指出网络民粹主义造成的负面效应体现在国际和国内层面:国际层面可能会导致新的宗教和民族冲突,影响世界安全和稳定;国内层面讲造成社会不同阶层的对抗和社会疏离,导致社会认知的偏执和非理性化,致使干扰政府的管理和政策的选择[19]。
(四)网络民粹主义的规避与治理方面
网络民粹主义对社会带来的影响不容轻视,国家、政府和社会都应审慎处理,积极引导。田婧认为,我们应该理性客观辩证的对待网络民粹主义这把双刃剑,在承认其存在的合理性,不能夸大其负面效应和将其妖魔化的同时,也不能对其产生崇拜和依赖,更不能利用民粹主义的动员策略来控制舆论[20]。林伯海、石立春表示,中国应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化解“问题中国”的根源问题,通过改善民生与保障民权结合的方式,消除民粹主义滋生和蔓延的土壤;对网络舆论进行规范引导,提高法治化水平,使其负面效应消解[21]。李金龙、欧阳果华则从国家政策制定的角度提出,网络民粹主义在我国转型过程中难以根除,需要通过加强民主制度建设、建设法治体系、培育现代化公民、培养理性文化等方式,在长期的政策制定实践中实现对网络民粹主义的规范驯导[22]。丛日云也表示,在公民意识已经觉醒的今天,需要开放其他公民参与的领域,让公民在参与中学会参与;开放教育,使网民受到健康的公民教育,培养合格的、负责任的公民[23]。赵智敏、马逸飞指出,可以通过对信息流的控制,引导影响流和对网络热点事件中的噪音流加以消除的等手段来消解网络民粹主义[24]。武文霞、李春雷则认为应该对网络进行“舆论松绑”,提升广大网民的媒介素养,加强媒体的专业主义精神,促进政府宣传等各部门的网络化(新媒体化)的建构。而陶鹏则认为治理网络民粹主义应该以人为本,努力实现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良性互动,通过建构高质量的网络生态文明、健全网络监督体系等途径规制和消解网络民粹主义的负面效应,实现网络与现实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25]。
四、网络民粹主义研究的缺陷和不足
纵观已有的研究,虽不乏亮点,但总体上存在以下不足。首先,已有学术论文对网络民粹主义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较为单一。目前的成果大多着眼于从单一视角对个别事件、议题的浅层分析和描述,鲜有从宏观角度系统化地对网络民粹主义进行梳理。而只有以宏观与微观视野综合对网络民粹主义予以规整和梳理,才能更好地对网络民粹主义问题辅以规避路径的考量;其次,对网络民粹主义规制问题的深入探讨略显不足。以往的大多针对网络民粹主义来源和原因进行阐释和讨论,而对于其形成和传播机制、规避策略的探讨相对较少,且不够深入。网络民粹主义就本质而言仍是民粹主义,依托网络媒介的推动,具备了不同于传统民粹主义特点的新特点,因此对其形成和传播机制探讨对于规制路径的提出应该更加有针对性。
参考文献:
[1] 夏忠敏.“东莞扫黄风暴”中的网络民粹主义传播实践[J].当代传播,2014(4):51-52
[2] 郭中军.警惕网络民粹主义来袭[J]. 社会观察,2009(12):19-21.
[3] 陈尧.网络民粹主义的躁动:从虚拟集则聚到社会运动[J].学术月刊,2011(6):24-29.
[4] 陈龙.网络民粹主义潜流的栖居空间――当前网络民粹主义新动向[J].人民论坛,2013(6):68-69.
[5] 曹建萍.网络民粹主义本质特征及其价值诉求的消解[J].人民论坛,2014(35):185-187.
[6] 陈虹.网络民粹主义特征的政治学解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9-20+56.
[7] 李良荣,徐晓东.互联网与民粹主义流行――新传播革命系列研究之三[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5):26-29.
[8] 陶文昭.互联网上的民粹主义思潮[J].探索与争鸣,2009(5):46-49.
[9] 孟威.民粹主义的网络喧嚣[J].人民论坛,2016(3):38-41.
[10] 陈龙.话语强占:网络民粹主义的传播实践[J].国际新闻界,2011(10):16-21.
[11] 谭毅.青年网民的网络民粹主义行为:原因、表现及管控[J].青年探索,2014(6):90-93.
[12] 郭小安,雷闪闪.网络民粹主义三种叙事方式及其反思[J].理论探索,2015(5):65-69.
[13] 申亚萍.网络舆论中民粹主义倾向浅析[J].新闻世界,2013(3):81-82.
[14] 叶金品.浅析网络传播中的民粹主义现象――以“杭州飙车案”为例[J].新闻世界,2013(5):161-162.
[15] 王君玲,石义彬.网络事件中的民粹主义现象分析――以“哈尔滨警察打死大学生”事件为例[J].国际新闻界,2009(4):92-95.
[16] 陈龙.Web2.0时代“草根传播”的民粹主义倾向[J].国际新闻界,2009(8):76-80.
[17] 赖风,宋振超.网络民粹主义与网络舆论引导[J].学理论,2010(35):23-24.
[18] 王德余.网络传播中的民粹主义分析[D].安徽大学,2012.
[19] 刘强.网络民粹主义国际与国内危害[J].人民论坛,2016 (13):34-36.
[20] 田婧.网络舆论表达中的民粹主义倾向[D].陕西师范大学,2013.
[21] 林伯海,石立春.新世纪以来网络民粹主义及其应对[J].思想理论教育,2014(5):38-42.
[22] 李金龙,欧阳果华.驯导网络民粹主义:我国政策制定中的长期性难题[J].甘肃社会科学,2014(2):74-78
[23] 丛日云.中国网络民粹主义表现与出路[J].人民论坛,2014(4):54-56.
篇2
一、中学生群体亚文化的特点
中学生群体亚文化是中学生在生活、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不同于主流校园文化的一种文化形态,是中学生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中学生主流文化的必要补充。中学生群体亚文化是基于中学生这个身份以及相关年龄段而自发形成的、具有同层次传染力的一种社会意识,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的逆反性,同时其本身也是社会化中的一个必然过程。[2]该群体亚文化是一种非正式文化,呈现出一种多极化状态,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发展模式,然而究其发展本质,无外乎以下几种特点。
1.中学生群体亚文化是一种非正式文化
中学校园中的群体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是自发性的,并没有涉及相关规章制度,而是基于某一共同特征或兴趣爱好而自发形成的一种文化形式。[3]对于学校主流文化来说,中学生群体亚文化未必具有组织和章程的约束,更多的是一种年龄特性。一般情况下,学校对有益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群体亚文化采取支持、引导和深化,而对有害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群体亚文化会予以处罚、解散或者转向引导等处理。群体亚文化成员本身的身份是多重的,很大一部分成员既是主流文化群体中的一员,而又在群体亚文化氛围中表现活跃,其非正式的形式不只表现在某一个方面上。
2.中学生群体亚文化具有相对性
根据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向往程度可将群体亚文化划分为现象群体亚文化和榜样群体亚文化,现象群体亚文化是实质性的存在,而榜样群体亚文化则是指成员的追求目标。[4]现实生活中榜样群体亚文化并不存在,而现象群体亚文化中由于成员的心理状况不同,对该文化的认知程度也不一样。一部分群体成员可能会按照榜样群体亚文化的要求主动规范自己,并向目标文化靠拢,而也有一部分人则会因为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而产生心理转向,从而离开这一亚文化集群,而且由于年龄的增长和升学等原因,会有一大部分人退出该集群,同时又有另一部分人补充进入。由此可见,中学生群体亚文化是一种流动的、相对的文化形式。
3.中学生群体亚文化具有不可控性
中学生受群体亚文化影响是一种必然性的选择,这种影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而有所区别,而导致该文化产生的因素是不可控的也是无法阻止的。中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不成熟,自身控制能力较差,而且由于处于青春期,逆反心较强,在接受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同时,他们也会不自觉地融入到某一种群体亚文化中去。[5]很大一部分人进入该文化集群中并非是自主选择的,而是由于心理因素和境遇的相同才加入亚文化集群。经过家庭和学校的干预以及学生自身的心理转向,进入者会出现文化偏移,但是受到群体亚文化的影响是中学生必经的一个阶段,是不可逆转的。
4.中学生群体亚文化是一种非稳定文化
在具体的文化表现上,中学生对群体亚文化的兴趣倾向性表现得非常明显,但缺乏常规的规章制度约束。这种文化是不稳定的,甚至在某些时候,群体亚文化受众可能出现朝入晚出的情况,受众之间尽管交往密切,但是这种交往的程度并不深,一旦发生思想和行动上的冲突,就会解散或者离心。[6]群体亚文化所形成的非正式组织并非是一个稳定、平衡的组织,而是在不断地重新组合,重复地进行建设与破坏,在这过程中,除了中学生本身的心理变化,外部条件的改变也非常重要。可以说成员不稳定、成员心理不稳定以及组织形式的不稳定导致整个文化现象的不稳定性。
5.中学生群体亚文化可以产生强烈的共情心
由于有着共同的兴趣、感受、情感和境遇,中学生群体亚文化受众在很多时候表现出强烈的凝聚力,由于是在自愿的基础上形成的文化集群,没有他人的安排和主流文化群体组织的承认,其高度的共性表露无遗。在很多时候可以被称为是共情心,这种共情心在该群体遭到禁止、破坏以及被要求解散时表现得更加明显,其向心力非常强大,这也提醒外部干预者应该顺势而行,给予正确的指导,在一定情况下要理解成员行为,认可成员行动,并给予帮助,从而促使该群体能够正确地处理日常事务,让群体成员得到锻炼,同时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导向作用。
二、群体亚文化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双面影响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和发展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如果能够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这对中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个人在12~16岁期间是心理健康培养的重点时期,在这个培养过程中,人所处的环境、遭受的境遇以及个人爱好对心理健康导向有着重要的作用。[7]中学生正好处于这一年龄段,同时中学生群体亚文化跟环境、遭遇和个人兴趣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群体亚文化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有着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又可以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种。
1.积极影响
(1)中学生群体亚文化具有延展与警示功能。群体亚文化可以为中学生心理健康带来新的内容及发展空间,心理健康培养可以借鉴群体亚文化的发展形式而变得丰富多彩。尽管当代中学生群体亚文化在某些领域表现出叛逆性,在一定程度上反对主流文化,但是主流文化却可以通过一些具有特色的活动创造新的大众文化形式,依靠电视、网络等宣传,丰富中学生的文化生活。同时,中学生群体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偏离和抗拒,也可以让我们反思文化体制与教育体制的不足,能够警示我们关注主流文化的缺点,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文化。
(2)中学生群体亚文化具有中介与补充作用。群体亚文化在客观上起到了中学生与社会沟通的中介作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补充作用。中学生处于竞争和竞赛的快节奏生活当中,如果没有一种特殊的文化缓解压力,必然会造成各种心理问题。群体亚文化是中学生面对社会的一种思考和探索,也是一种精神诉求。追求独立的生命体验以及生活感悟是中学生逐渐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通过兴趣爱好、追求合作和获得信任,中学生才能逐渐成长起来,由于这些东西并不是家庭与学校可以全部提供的,而在群体亚文化当中,中学生却能获得这一部分的成长经验。[8]这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来说是一种积极的补充。
(3)中学生群体亚文化具有启示作用。群体亚文化让中学生拥有归属感,能让中学生寻找到自身的价值与潜力,避免中学生误入歧途,对心理健康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处于“心理断乳”期的中学生非常渴望获得群体的认可和尊重,而这在亚文化群体中可以获得。人本身追求自我实现的本能和动机,让群体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中学生在该年龄段的精神指引。
2.消极影响
(1)中学生群体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灌输有抵制作用。群体亚文化是对主流文化的一种疏离,反权威的文化态度、浮躁不安的心理状态以及对感官刺激的追求让中学生对影响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产生抗拒心理。与主流文化的疏离以及颠覆权威的心态对学校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影响很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强调的价值观是权威性、经典性的,由于浮躁不安的心理状态以及对心理共鸣的忽视,青少年难以接受一般的心理健康教育,更谈不上出现心灵共鸣,因此产生与主流文化的疏离,使心理健康教育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
(2)中学生群体亚文化容易导致学生缺乏自我约束。群体亚文化显得轻松愉快,但是其恶搞化、戏谑化的语言表现形式使得青少年对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难以形成一个整体性、逻辑性的理解。[9]由于长期受到群体亚文化的影响,中学生更愿意接受轻松愉快的思想形式,却缺乏判断这些思想有用与否的基本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健康教育难以发挥有效性。过于依赖电影、电视、网络、手机等事物,而不肯埋头苦读,更没有了实干精神,这对中学生来说是十分有害的。
三、引导中学生群体亚文化,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来说,教育工作者应正确引导群体亚文化的发展,从大局出发,努力把握中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发展状况,了解他们的思想困惑以及心理变化,积极引导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统一。[10]
1.树立多元文化观,引导中学生正确看待人生发展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要正确引导中学生群体亚文化的发展,就应该树立多元的文化观。一些家长与教师尽管自身也经历过中学生群体亚文化的熏陶,但是在面对自己的学生、孩子时,却大力打压他们对群体亚文化的认同,并采用一些不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使得孩子不但没有解决群体亚文化带来的负面效应,反而还要遭受更大的压力,从而形成叛逆的思想和行为,这对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极其不利的。[11]正确的作法是树立多元的文化价值观,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利用科学有效的手段进行引导,最终实现孩子的有效社会化。
2.挖掘中学生群体亚文化的积极作用,促进群体亚文化与主流文化接轨
学生文化是一种不断生成和发展的生活方式,体现了学生不断濡化和涵化的过程。在各种文化并存的现实基础上,家庭与学校应该用更开放的心态理解和包容中学生群体亚文化的存在,譬如在中学生兴趣群体亚文化的发展上,家庭和学校应该给予支持,充分开发教育资源,为中学生通过兴趣获得社会经验提供有利的基础。再如中学生喜欢网络、电视、流行歌曲、崇拜偶像等,家庭与学校首先应该给予理解,其次给予积极的引导,对那些不健康的文化因素应该给予适当的提醒和教育,但是对那些能够促进孩子发展,孩子也比较感兴趣的方面则应该给予支持和帮助。在很多时候,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参与者应该脱离“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二元思维模式,更应该摆脱居高临下的教育姿态,充分挖掘中学生群体亚文化的积极作用,让中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智慧变成一件积极主动的事情。
3.加强主流文化的渗透功能,建立有益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文化环境
著名心理学家维特海默认为:“没有一种文化是严密而没有边界的,文化间的相互渗透是解决心理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12]中学生在学校环境中,总是有意无意地接受各种文化的信息,然而过于明显的文化灌输则会让中学生感到迷惘,教育本身应该培养人的自我界定能力,而不是培养人去适应传统的世界。教育的目的是全面促进人的社会化,而不是死板的知识灌输。在中学校园中,主流文化往往是以一种强硬的姿态,强行灌输给中学生,而这对处于叛逆期的中学生来说,是非常不易于接受的,真正有效的方式,是将主流文化“隐形化”,通过不那么明显的方式,降低学生的抵抗心理。譬如通过兴趣小组、社团、俱乐部等形式,给予学生探索主流文化的机会与平台,这样做能够培养学生公平竞争意识,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
4.消除群体亚文化的消极影响,纠正中学生错误的心理状态
中学生群体亚文化中有一部分对中学生的发展有着消极的影响,要规避这些影响就必须有所作为。一应加强中学生的法制教育,提升中学生的法治修养,使其能够自觉地依法律己、依法做人。二应调整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与方式,及时检测中学生的心理变化,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三应开展性教育,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对性有着懵懂的认知,开展性教育,可以解决许多不必要的尴尬,更可能避免一些过失和犯罪。四应加强网络道德教育,随着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中学生是互联网的积极参与者,规范网络知识,培养和提升中学生网络信息素养,培育中学生信息识别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只有通过这些手段,才能逐渐消除消极群体亚文化的影响力。
四、结语
个人的心理健康对其一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智力和心理正处于逐渐成熟阶段的中学生来说,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其今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然而中学生也必然经受群体亚文化的洗礼,为了保证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所有的教育参与者都应该积极参与到正确引导中学生群体亚文化的任务中来,通过长期有效的科学方法,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和坤.论从亚文化视角构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战略.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07.
[2] 常永才.青少年流行文化与学校德育.中国民族教育,2006(Z1).
[3]刘寿堂.从亚文化的视角解读青少年犯罪问题.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8).
[4] 赖光明.青少年流行文化与学校德育[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0).
[5] 董小苹.外来文化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及应对策略.青年研究,2001(11).
[6] 李庆广.“亚文化”视野中的青少年流行时尚文化.河南社会科学,2007(6).
[7] 黄生鹏,陈刚.论青少年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学术论坛,2002(6).
[8] 钟一彪.后现代消费:青少年娱乐亚文化及其发生.当代青年研究,2007(1).
[9] 陈中印.中学生心理健康与亚文化.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2004(2).
[10] 杨楠.群体亚文化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学术论坛,2005(8).
篇3
论文关键词 个人资料隐私权 侵权行为 现状
在这样一个智能终端设备普及的时代,轻而易举即可大规模获取海量个人资料,脸谱创办人兼CEO马克·扎克伯格甚至曾公开宣称“隐私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番话自然引起轩然大波,但必须承认,它充分说明了当下个人资料隐私权被侵犯的普遍现象。
2012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最新报告《个人数据问题之反思:加强信任》中着重指出,由于许多备受瞩目的数据安全泄漏事件和猖獗的身份资料失窃案件的发生,以及利用个人数据谋利的行为通常缺乏透明度、全球对于个人资料与数据使用缺乏协调一致的政策等种种原因,导致信任缺失现象日益严峻。据估计,到2016年,二十国集团的互联网经济规模有望达到4.2万亿美元。对个人数据的使用缺乏信任,可能破坏此类重要资产的经济与社会价值。
一、侵犯个人资料隐私权的重要主体
(一)商业机构
随着网络科技迅猛发展,个人资料与网络分享的深入融合,网络服务商、应用软件开发运营商等商业机构作为数据经济时代的主要参与者、技术支持者,侵害个人资料隐私权的可能性和倾向性也不断增加。
网络服务商是网络平台中信息、分享、流转的中枢,海量个人资料数据作为个人隐私的载体经其流转。随着数据经济时代的迅猛发展,网络服务商的分类日趋纵深化、专业化。在由网络服务商和网络用户构成的互联网产业链中,网络服务商主要进行基础网络运营、提供网络内容和业务。基本分为互联网接入服务商、互联网内容提供商两大类。目前随着数据经济的崛起,内容为王已日渐成为广大网络服务商的共识,上述两类之间的分野也日趋模糊。网络服务商从硬件上为网络用户打造网络平台,从软件上进行技术支持,使得广大网络用户能方便快捷地享受网页浏览、网络论坛、搜索引擎、博客主页、QQ、MSN等各种网络服务,推动信息的传播、分享。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迅猛发展,智能设备与互联网络加速融合。各类应用软件的开发商与运营商如潮水般涌现,大量传统网络服务商亦加入其中,纷纷推出各类即时通讯、便捷生活应用软件,如新浪微博、腾讯微信、大众点评等等。
无论是传统的网络服务商、还是新型的应用软件开发商与运营商,用户只要使用他们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这些商业机构即纷纷打着为用户提供更人性化服务的旗号,在用户开始使用之初以要求填写注册资料的形式大肆收集广大用户的个人资料信息;在用户使用过程中使用特定技术手段统计用户的网络活动。而且这些商业机构虽然不直接对网络用户经其分享的信息进行更改,但却可以经特殊授权决定可以或删除部分用户所分享信息。数字化时代,“指间”生活、信息分享即时互动成为主流的生活方式,但广大用户享受各种应用、信息分享所带来的便捷和快乐时,逐渐发现自己越来越被提供这些服务的商业机构隐形绑架,个人资料隐私正被慢慢侵蚀。
2002年,雅虎公司(Yahoo)在其新修订的隐私政策中,公开宣布其有权以发送电邮以及电话销售的方式,向该网站注册用户推广包括其自身业务在内的各类广告。该项条款修改的适用对象为该网站所有注册用户,甚至包括在此之前已选择拒绝接受任何广告电邮的用户。美国在线(AOL)在此之前就已经公然将其注册用户个人资料商品化,向第三方租赁其注册用户电子邮箱地址以获取收益,而且还拨打注册用户电话以推销其公司及关联公司的业务。著名拍卖网站eBay在制定霸王隐私条款上同样不甘示弱,其也单方面修订了隐私协议,由此有权向任何人、任何公司公开其注册用户个人资料。更有甚者,ebay为规避法律责任降低风险,干脆在其最新用户隐私条款中明确规定:只需在其网页公布通知,无需要征求用户意见即可对隐私条款任意进行修改。无独有偶,2012年3月起,谷歌(google)对隐私政策做出重大调整:用户今后凡是使用谷歌的邮箱、搜索引擎、视频网站You Tube等谷歌旗下数十项服务,谷歌公司将对用户使用时所显示的个人偏好进行分析整合,从而全面掌握用户偏好。《华盛顿邮报》描述说,当某个用户登录谷歌邮箱后,又使用谷歌搜索引擎搜索了汽车方面的信息,那么当他下次接到邮件时,邮件最下方便可能出现他所在街区附近的汽车经销商广告。这无疑将提高谷歌公司的收入,因为每当用户点开广告时,谷歌都会从广告客户手中赚取费用。
(二)普通民众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享有言论自由权、知情权,但权利均有边界,行使任何权利都须限定在合理范围之内。普通民众行使言论自由权、知情权不可超越他人的隐私权,突破这一权利边界必然导致损害后果。
网络用户隐私信息被侵权,主要呈现“不当披露——不当传播”,更严重者,甚至引发“人肉搜索”。在个人隐私被披露、传播、流转、人肉搜索的整个流程环节中,相关的行为主体包括最初第一手的信息者、大量的信息传播者、对权利人进行人肉搜索并不当披露者……最终造成对他人隐私权的严重侵害。网络时代的信息呈扁平化传播,信息一旦披露广大民众即会对信息进行各种评论,基于不同利益立场、观察角度,往往出现正反两极:或促进事件沿着良好积极的方向发展,或触发网络暴力引起负面效应。一般民众往往听信道听途说而在未进行调查核实时就将之公布于众,大量网民因网络社会中的群体极化效应盲从非理性表达;而网络传播的扁平化更加倍放大消息扩散的速度和范围并使之不断发酵。使得数据经济时代隐私权侵权后果比传统侵权后果更为严重。
三、个人资料隐私权侵权行为的显著特点
(一)主体特点:侵权人与被侵权人之间力量对比严重失衡
众所周知,当下侵害隐私权的力量对比中,侵权人往往是掌握最新科技、一流人才,日趋强势且呈现托拉斯发展倾向的IT巨擘,而被侵权人却都是资源有限,孤立无援、势单力薄的普通民众,在这样一种严重失衡的力量对比中,隐私权人往往处于被动接受“不平等条约”的弱势地位,缺乏足够的支持去抵御、对抗侵权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谓的“隐私权保护声明(条款)”形同虚设,不过是橡皮图章罢了。这直接导致个人资料侵权人利用其强大的技术、财务等资源优势,利用法律规则漏洞,以各种格式条款挤压受害人救济空间。
(二)行为特点:侵权方式日趋高科技化
网络时代,技术是对隐私最大的威胁,例如上文提及的利用cookies技术对用户进行监控、追踪行为本身,就是对隐私权中自决权的侵犯。豒即便网络内容提供商宣称方便客户的使用,而使用专业性的cookies技术以后台运行方式记录收集用户网上的全部行为,网络内容提供商在隐私政策中声明用户对与是否接受这一软件拥有选择权,但因技术的专业性,一般用户通常缺乏足够的技能来操作以屏蔽cookies的追踪。所谓“选择权”实际上变相依靠技术霸权成为“毫无选择”,大量用户不得不一直生存在cookies监视的网络环境之中。它无疑给个人资料侵权行为构成中因果关系的认定设置了强大的技术障碍,若遵循一般过错责任,则使得受害人因为对侵权人主体、对因果关系的举证破为不易陷入十分艰难的境地。
(三)后果特点:危害范围广、隐蔽性强
篇4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协同发展机制
协同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不断深化,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信息交换越来越频繁,技术交流越来越广泛,生产要素的流动更加顺畅,世界经济已成为相互渗透交织的密切的复杂体系,任何区域都不能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独善其身。协同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
一、区域协同理论的研究现状
(一)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是区域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区域经济发展,一方面表现为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另一方面表现为区域产业结构的不断演进和升级。区域产业结构一般有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基础产业所组成,因此,发展不仅包含了增长,还包含了功能的变化(Herrick&Kingder berger,1983)。一般认为,德国经济学家杜能(J.H.V.Thunec)开启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因为其于1826年发表的著作《农业和国民经济中的孤立国》中首次提出了“区位”问题,自此之后便产生了众多区域经济学理论流派。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
1、中心推动或不平衡论――增长极理论及其发展
1955年,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Perroux)在《增长极概念的解释》一文中认为,经济的增长不可能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区域、部门、厂商,它将以不同的强度进行分散分布,在某一特定的经济空间内总会存在着若干经济中心或增长极、点,它会产生类似刺激作用的“磁力场”,呈现出“极化效应”,增长极、点快速发展之后,会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产生“扩散效应”,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之后经过罗德文(Rodwin)、缪尔达尔、赫希曼等发展了增长极理论(张聚华,2002)。
2、线性推进论――梯度转移理论与点轴开发理论
极化推动的思想显然是非线性系统性,是一系列复杂地变动。梯度转移理论以一种层层递进的思想来强化发展,与极化思想有相似之处,但是其避免了极化理论的复杂性。点轴开发理论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空间线性推进方式,它是增长极理论聚点突破与梯度转移理论线性推进的完美结合(周旬,2006)。点轴开发理论在形式上与梯度转移有相似之处,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但在重视“点”(中心城镇或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区域)增长极作用的同时,还强调“点”与“点”之间的“轴”即交通干线的作用。
3、网络结构开发论――网络开发理论与圈层结构理论
网络结构开发论综合了网络开发理论和圈层结构理论,它们分别以一种严格意义和非严格的网络结构呈现出来。增长极开发、点轴开发都是以强调重点发展为特征,在一定时期内会扩大地区发展差距,而网络开发是以均衡分散为特征,将增长极、增长轴的扩散向外推移。网络开发理论注重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整个区域经济全面发展。该理论的适用应选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区域之间发展差距已经不大,区域经济实力已允许较全面地开发新区的时候。郝寿文、安虎森(1999)在界定区域经济学概念的时候,强调了区域经济结构的重要性。他们指出,区域结构的存在,区域内任何经济活动通过区域结构的联系网络,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圈层结构理论最早由德国农业经济学家冯・杜能提出。他的主要观点是,城市是一个不断变动着的区域实体,由建成区至,由城市核心至郊外,各种生活方式、经济活动、用地方式都是从中心向呈现圈层状的有规律变化的。“圈”实际上意味着向心性,“层”体现了层次分异的客观性特征。圈层结构反映着城市的经济社会景观由核心向呈规则性的向心空间层次分化。
4、大推进开发论――大推进理论和平衡发展理论
大推进开发论有两种代表性理论,即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和纳克斯(R.Nurkse)的平衡发展理论。大推进理论的核心是外部经济效果,即通过对相互补充的部门同时进行投资,一方面可以创造出互为需求的市场,解决因市场需求不足而阻碍经济发展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提高储蓄率,进一步扩大投资,消除供给不足的瓶颈。由于平衡增长理论,避免了片面强调工业化、忽视其他部门发展的倾向,强调大规模投资和合理配置有限资源的重要性,重视市场机制作用存在的局限性和实现宏观计划化的必要性,为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迅速发展提供了一种发展模式,并对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政策制定产生了一定影响,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张聚华,2002)。平衡发展理论的出发点是为了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三)协同发展的研究回顾
1、协调发展与协同发展
协调发展强调以系统论的方法用全局性的视角来处理发展中的问题,并以自组织理论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通过区域内的人口、资源、经济、科技、环境、资源等六个系统及各系统内部各元素间的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和相互促进而形成的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态势,它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社会发展系统。由人口、社会、经济、科技、资源、环境元素构成,使系统内部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流和价值流这“五流”的运转合理有效并且形成协调发展系统。协调发展系统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开放系统、复杂系统、灰色系统、非线性系统(王维国,1998)。“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代表了当代“协调发展”的最高理念,作为其内核的“协调发展”,也被赋予了最新内涵,“协调发展”不仅必须“以人为本”尊重客观规律,而且既要顾及当代人,实现“代内协调发展”,又要顾及后来人,实现“代际协调发展”,还要保持“发展”在空间(包括地理空间、产业领域等)上的“协调”(熊德平,2009)。协同发展与协调发展一样同样大量应用了系统论和自组织理论,同样以“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但协同发展更强调协同理论的应用。协同理论认为:慢变量支配原则和序参量概念,认为事物的演化受序参量的控制,演化的最终结构和有序程度决定于序参量,并由此形成的协同效应、伺服原理、自组织原理,由于其聚焦于发展问题的本质,使协同发展更具有操作性。
2、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1)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与产业发展
张平(2005)从胶东半岛区域产业结构同化、特点同化、职能同化的现象突出,各地区对生产要素竞争激烈,甚至不正当竞争等地区壁垒提出了解决策略:建立一个超越地方利益之上的组织;出台政策对地区的发展方向、规模与结构等合理引导,必要约束;建立信息互联互通平台,建立高效的交通物流网络;建立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的区域大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刘慧怡(2006)界定了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基本含义并指出了区域旅游协同发展要遵循的一系列基本原则。余志勇(2005)在红三角区域旅游发展协同论中试图找出协同论中的“序参量”(Order Parameter),并认为各级政府、旅游企业、旅游人才和资金等因素是影响甚至支配红三角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主要“序参量”。粟路军,柴晓敏(2006)认为区域协同发展是区域旅游合作的高级形式,探析了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模式:以地方利益为基础,协同发展为目标,以市场交易为协同方式,以政府机制为协同保障,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分析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条件与障碍因素,构建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区际协调机制,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实施与监督调控。产业的有效互补是实现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基础;产业竞争力的协同提升是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核心;战略与对策的制定是推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保证(朱斌,2006)。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主要表现为隐性协同和显性协同(邹树梁、高阳,2006)。巫文勇(2006)建议出台《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以促进和保障中国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白晋湘(2007)将协同理论引入区域农业品牌中,并认为“区域农业品牌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怎样协同不同营销主体在满足目标市场消费者需要的前提下与区域品牌的资产最大化目标保持一致”。高明、刘俊杰(2008)得出协同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市场驱动力和政府调控力。
(2)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与城市发展
城市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在空间上的增长极,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充分发挥其作用,发挥城市之间的潜能和优势,促使区域经济快速高效可持续发展。“协同和发展是城市持续成长的“因”,是城市成长的基础和前提,是城市成长的保证和制约,是城市成长的关键和具体工作,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陈迪,2006)。
陈玉和等(2006)认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应基于城市间的资源禀赋,实施差异互补,追求协同发展,并注意坚持市场机制和政府职能的差异互补。柳新华等依据烟台市在环渤海经济圈中的定位可以利用交通运输枢纽的而形成辐射线来增强烟台市与环渤海经济圈协同发展中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柳新华,2007)。建立金融协调机制,加强地区的金融合作,实施区域金融一体化战略是其重要途径(刘俊芳,2007)。
(3)集群视角下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许雪琦通过实证分析有力的证明了协同发展能够提升物流服务业和制造业集群之间各自的生产效率和利润,从而提升整个区域经济的总体竞争力(许雪琦2007)。建立区域产业集群的统筹发展体制主要用来解决区域内各地的“诸侯经济”,根据各地的资源禀赋和原有产业的发展现状来培育产业集群,实现区域内产业协同(张桂梅,2006)。有研究认为产业集聚的目的是通过群体协同效应而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产业集群的演化动力室竞争合作协同,通过协同演化可以促进双方效率的不断提高和达到集群整体的最优资源配置。
(4)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经济协同发展
钱亦杨、谢守详早在2004年就认为长三角大都市圈应该开展跨行政区规划,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大城市联系,增强大都市的内核功能;快速都市圈内的通道的建设;加快金融改革步伐,促进资本自由流动;积极发展本地区主导型产业,加快产业集聚进程。冷志明认为区域经济协调最主要的形式是区域产业协调,这是因为产业范畴直接或间接包括了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各项地区经济活动(冷志明,2005)。在中国省区交界地域的经济发展问题上他提出利用密切的区域空间关系,打破行政区划限制走协同发展的道路,实现区域间优势互补,发挥整体优势就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冷志明,2005)。卢中华通过建立地市区域协同的内部影响因素模型,并以山东省临沂为例,找到了影响区域协同的主要因素有区域文化教育水平、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政府治理环境污染的投资和农民的人均收入(卢中华,2006)。“准确的把握区际关系,是科学认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的前提与基础。”经济先发区域和后发区域协同发展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彭荣胜,2007)。后发区域的发展滞后,会引致区域消费结构断裂,不利于先发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后发区域在劳动力供给方面对先发区域的经济增长形成桎梏,产业的梯度转移延迟,以及地方保护主义、区域市场分割和产业同构,会弱化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从而影响整个区域经济的增长。先发区域也应当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战略中承担更多责任。
(5)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纵观研究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论文中,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瓶颈,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首先,政府干预产生的主要问题。中央政府的财政倾斜政策不利于一些地区的思想观念真正想着市场化方向转变。长期以来,一些贫困落后缺乏主动进取意识,依赖思想严重,认为外部支持和国家援助是天经地义和理所当然的,而不重视对当地优势资源的积极开发以及利用,从而并不利于这些地区想着市场经济体制思想的彻底转变。地方政府的引资目标责任制容易引发短期化行为。招商引资不应是短期,企业、资金和项目不是被引进来就可以了,更要能发展,只有这样才会真正促进地方经济的持续增长,否则的话,靠这种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只能是短暂的和粗放型的增长。地方利益驱动导致重复建设和产业结构趋同。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化主要表现为地区之间工业结构的相思程度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据统计,我国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工业结构的相似率高达93.15%,中部与西部地区工业结构相似率高达97.19%(马广琳、刘俊昌,2005)。其次文化与思想观念障碍。不同地域、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之间文化与观念的差异是客观的存在的。这种差异将直接影响不同地区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给区际协同发展带来障碍。宏观领域主要体现在传统观念、价值观、、民族团体优越感、创新或变革精神等方面,微观领域主要体现在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等的差异(张绪胜,2001)。与此同时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念上有待迅速提升。正视问题,认识到并明确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根据资源环境人口等客观因素的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进一步明确区域的功能定位,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形势。生态保护、环境保护需要更有约束力,强制性的保护措施。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定位清晰,政绩考核具有针对性。坚持“先有理念,再有实践,逐步总结”,继续探索。
其次,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史无前例。由于没有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涉及一个自组织系统、开放系统、复杂系统、灰色系统、非线性系统,需要区域内各行业,各部门,包括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的通力配合,这使得协同这些子系统具有很高的难度系数。也由于这样的系统中,不仅在推出协同发展战略后会很长的滞后效应,而且该系统受到的干扰的因素,故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作用的效果往往难以在短期中体现出来。推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战略后,不仅在衡量其运行效果评价上比较困难,而且在改进和调控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按照规划的方向进行上,也具有相当的难度。不断调整操作对象,使得标的指标符合协同发展战略,并促使区域经济能够在能够适当的控制下,有序地发展。
二、目前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不足之处
第一,目前研究多为当地决策者提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对策。所得出结论都是一个范式。从分析本地的资源禀赋,历史文化定位开始分析,然后从全局出发考虑得到最后的对策:建立一个区域机构,协调统一;建立法规制度,减少内耗;加强区域内基础建设;便捷区域各要素的流动;保护生态等等。这样的对策在实际操作方面存在困难,涉及面广,难于掌控。
第二,协同理论中最主要的一块是自组织理论和伺服原理,然而目前的这方面的应用比较少。自组织理论的应用可以在重新组织系统内部子系统的结构而达到更佳的实际效果。找出区域经济中自有的发展规律,然后合理的调控各个子系统,使之符合区域经济系统自组织规律,从而自觉组织,又好又快地发展区域经济。同时在寻找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序参量,从而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创造条件。
第三,定性分析比较多,定量分析比较少应用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同时定性分析也不够深入,对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概念的界定,对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间的区别,对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战略目标的确立,对于区域经济中各部分该如何组织,如何发挥出协同效应,对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引入实证分析不仅能增加说服力,而且能做出一些经济预测,有利于决策者分析当前形势做出正确决策。
三、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机制研究的必要性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战略,而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必将得到长期贯彻执行。但是由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仍然属于初创阶段,不仅研究内容需要进一步丰富,研究案例需要进一步的扩展,研究方法需要进一步创新,加强有益的探索;而且因为在我国区域经济的两极分化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资源禀赋差异巨大,后天的经济基础又有天壤之别,所以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战略将在我国长时间的坚持。充分利用“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调控”,充分调动区域经济内的有利因素,高效率的配置区域内资源,不仅能确保效率更能兼顾公平。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机制是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方法,是将协同学与区域经济学有机结合的理论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福利的有效手段,也是为执政者提供建议的有效途径。依据“先有理念,再有实践,逐步总结”,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理论应用于区域经济发展中,积极探索,逐步总结,找出适合本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机制,对发展我国区域经济颇有裨益。区域协同发展是一项综合研究,协同发展论将人们对社会系统、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综合性、整体性和系统性认识的高度。社会生态经济系统的协同发展包含了自然协同、经济协同和社会协同。协同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得以顺利、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前提条件,区域协同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战略。国内外部分专家学者及实际部门的工作者对此问题作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主要集中在:区域经济差异、区域(区际)联系、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协同发展内容和方式、缩小地区差距的协同发展、经济与环境系统的协同发展、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研究等。目前区域协同发展的定性和实证研究较多,而针对特殊的经济区域协同发展能力的提高以及如何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及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展开实证研究较缺乏。针对转型时期区域协同发展水平的判定和综合评价,协同发展网络的构建,协同发展的趋势分析,协同发展模式选择,展开实证研究与评价是一个新课题。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构建区内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各要素全面发展的机制和框架,形成一个结构优化、富有活力、高效持续的区域经济系统,有效地解决区域持续发展的资源与环境约束。针对区域协同发展程度的综合评价分析有利于提高政府对协同发展的认识并树立新的协同发展观,促进有关政策法规的进一步完善,并为各级政府制定区域协同发展战略规划提供可靠的数据和参考。
参考文献:
1、Jerry Patchell,Kaleidoscope.Economies:The Proeesses of Cooperation Competitionand Control in Regional Eeonomic Development[J].1996.
2、白晋湘.基于协同的武陵山区区域农业品牌发展战略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7(3).
3、陈迪.基于PERE区域协同发展的城市成长[J].现代城市研究,2006(11).
4、陈玉和,吴士健,田为厚.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差异互补与协同[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6(2).
5、郝寿文,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科学出版社,1999.
6、冷志明,中国省区交界地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J].开发研究,2005(4)
7、卢彩梅,梁嘉骅.产业集群协同演化模型及案例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9(2).
8、彭荣胜.区域协调与先发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研究[J].商业研究,2007(10).
9、钱亦杨,谢守详.长三角大都市圈协同发展的战略思考[J].华东经济管理,2004(4).
10、宋家泰等.论地理学现代区位研究[J].地域开发与研究,1987(2)
11、王维国.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方法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12、巫文勇.中国区域产业协同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的制定[J].行政与法,2006(2).
13、徐伟.环渤海地区物流业协同发展分析[J].现代商业,2007(3).
14、叶峻.社会生态经济协同发展论[M].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
15、余志勇.红三角区域旅游发展协同论[J].特区经济,2005(3).
16、张桂梅,尹逊涛.对胶东半岛发展产业集群的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7(2).
17、周旬.论区域经济发展经济理论在三峡库区综合发展战略中的应用――建立增长极-经济圈-扩动态模式[J].理论探讨,2006(1).
18、朱斌.闽台协同发展高科技产业探索[M].九州出版社,2006.
19、朱英明,张雷.城市群竞争力的区域分异研究――基于长三角二级城市群的视角[J].技术经济,2008(5).
20、张绪胜,朱文兴.西部大开发经济统计决策[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21、郭治安,沈小峰.协同论[M].山西经济出版社,1991.
22、熊德平,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篇5
【关键词】学习心理生理反应信息;虚拟仪器;系统;设计;开发
【中图分类号】G40-57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 (2008) 09―0089―04
一 引言
现代认知心理学、心理生理学认为通过观察测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刺激时的各种生理反应变化信息,可以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反应及注意状况,可以获取学生学习过程认知加工情况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作为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客观依据。在教育技术领域,通过获取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参数变化信息,可以从心理、生理层面开展教育教学传播效果、教学媒体质量的研究和评价。
要在教育技术领域开展学习心理生理反应信息的相关研究,需要相应的测量工具(系统)支持。在国内,华南师范大学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成果[1][4][5][6][7][8],并先后开发了两代的学习反应信息实时测试系统[2][3]。但是,由于新技术的发展,原来的两代系统已经不能适应教育技术发展的需要。而且由于进口的系统价格昂贵[9],不利于普及应用。笔者基于微机接口与网络通讯技术,利用虚拟仪器技术开发了一个基于网络的学习心理生理反应信息测试分析系统。本文主要介绍该系统的设计思想以及系统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及实现方法。
二 系统设计思想和设计目标
1 系统设计思想
在教育教学传播过程中,学生主要是通过视觉、听觉来感知教学内容。学生在视听媒介的刺激下会发生一系列的心理状态的变化,从而引发生理参数的变化,这些生理变化是学生接受媒体刺激时所产生的心理状态的反映。在教育技术领域,利用生理指标进行教育教学传播效果、教学媒体质量研究和评价的基本思路是:在一定的环境下给予学习者(被试)一定的外因刺激(如教学媒体刺激),使学习者产生心理行为变化,通过观察测量其生理变化,从中探讨学习者的心理活动与生理变化的关系,如图1所示。
同时,由于是针对教育教学传播效果和教学媒体质量开展研究,研究的对象是小群体学生,在设计系统时必须考虑:
(1) 要求系统能连续长时间、同时测量几个学生的心理生理反应。
(2) 系统进行生理信号采集时应尽可能减少对学生的约束。
目前,在心理生理学研究中常用的人体生理指标有:皮肤电反应、脉搏、血管容积和血压、呼吸、语图分析法、脑电波、生化指标等等,不同的生理指标有不同的传感技术或测量方法[3]。在教育技术领域开展人体生理指标研究有别于其它领域的生理指标研究,笔者认为在此领域选取生理指标的基本原则是:反映心理变化灵敏、测量易实现、不损伤人体和学生容易接受;同时要求所用的测量仪器应尽可能少地约束学生。基于这样的思想,在众多生理指标中笔者选取皮肤电反应作为在研究中测量的主要生理指标,选取呼吸、脉搏、血压和脑电波等作为辅助的生理指标(本文中探讨的生理指标测试与分析主要是指皮肤电反应生理指标的测试与分析)。
(3) 应能对学生的心理生理反应进行实时、同步、对比的分析研究。
实时:是指能实时显示学生的生理反应曲线。
同步:要求能对学生的生理反应、媒体内容、学生的外显反应三者同步记录分析。
心理生理学研究认为单纯的生理测量仅能提供有关有机体所处的特定唤醒水平的信息。因此,在教育技术领域,要从心理、生理层面上开展教育教学传播效果、教学媒体质量的研究和评价,必须把学生的外显反应(表情、言语、动作)、教学内容、学生的生理反应同步记录,进行综合分析。
对比:包括同一学生不同时间的生理反应对比研究;同一时间内几个学生的生理反应对比研究。通过对比,找出个体、群体的变化规律。
(4) 找出生理指标参考值的变化规律。
本研究测量的是生理指标的相对值,着眼点在于找出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习者生理指标相对值的变化规律。
(5) 建立适合教育教学传播效果、教学媒体质量评价和研究的分析处理方法。
系统必须提供一套适应教育教学传播效果、教学媒体质量研究和评价的分析处理方法,如:生理曲线压缩分析、A-S平面分析、(A-f-S)-t平面分析、主成份分析与聚类分析、频谱分析等,从不同的侧面为研究者提供对心理生理问题进行研究的多种方法。
2 系统设计目标
通过本系统可实时录学生外部行为和表情,实时监测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生理指标变化,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处理,从而探测学生学习过程情绪心理活动与注意状态,进行教育教学传播效果、教学媒体质量的研究和评价。
三 系统硬件设计
1 系统总体架构
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媒体刺激呈现系统、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同步记录系统。根据实际需要,这三个系统的各部分硬件被布置在测试室(观察室)和控制室内,如图2所示。
(1) 媒体刺激呈现系统
主要用于向学生(被试)提供各类媒体刺激。包括:位于控制室内的1台DVD机、1台录像机、1个录音卡座和观察室内的1台电视机、4台多媒体计算机、1对音箱。
(2) 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用于实现生理信号的模数转换,生理信号的显示、存储与分析处理。包括生理信号传感子系统和生理信号采集、存储与分析处理子系统。
生理信号传感子系统:用于将皮肤电阻变化信号转换成随时间变化的模拟电信号,进行滤波放大,送往生理信号采集、存储与分析处理子系统处理。包括位于观察室内的4路生理信号传感器和滤波放大电路。本研究中,皮肤电传感器采用银-氯化银电极,测量时电极置于被试左手掌面侧食指和中指的第一指节,电极面积为1CM2,系统采用UA741CP放大器,对皮肤电反应信号进行滤波放大。
生理信号采集、存储与分析处理子系统:用于将传感子系统送来的模拟生理信号进行模数转换,然后通过计算机进行生理信号的采集、存储和显示,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处理。包括位于控制室内的1个UA301数据采集器、1台多媒体计算机和1台打印机。
(3) 同步记录系统
用于对媒体内容、生理信号、学生表情的实时同步记录。包括:位于控制室内的2台摄像机和位于控制室内的4台监视器、2台视音频矩阵切换器、1台特技机、1个云台控制器、1台录像机和1个视音频编码盒。
本子系统通过云台控制器控制2台摄像机,拍摄学生接受媒体刺激(如观看教学电视节目、多媒体教学光盘、网络课程等)时的表情动作,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语调表情。摄取的视音频信号通过视音频矩阵切换器送到特技机与媒体内容、学生生理反应曲线合成1路视音频信号供录像机记录监视,并可通过视音频编码盒编码后连接到交换机提供远程监控之用。
2 系统的联接与抗干扰技术
(1) 观察室与控制室的设计
学习反应测试分析实验室为专用实验室,配备有空调,保证实验所需的温度、湿度条件。观察室与控制室相隔离,避免两者之间的互相干扰。所有的布线均采用隐蔽式布线,整个实验室整洁、安静。
(2) 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各种干扰普遍存在于各种测试装置中,本系统在生理信号的测试过程中的主要干扰源有电气设备干扰,对于这类干扰,笔者采取的措施是尽可能减少干扰源,同时对生理信号测量系统采取屏蔽、接地、隔离等技术措施,并在电路中加入适当的滤波电路,有效地抑制各类干扰,提高生理信号的信噪比。
第二类干扰为测试用电极引发的干扰。人体皮肤电极接触会产生极化电动势,实验中采用银-氯化银电极可有效地消除这种干扰。对于电极与手指接触不良引起的干扰,系统采用大小不等的半园形电极,以适应被试手指粗细的差别,并采取测试前洗手,用75%乙醇对安放电极的手指部位作脱脂处理、涂导电膏,用胶布固定等一系列措施。本研究针对这两种主要的干扰源,分别采取相应的抗干扰措施。这些措施有效地抑制了测试用电极所引发的干扰。在实际的生理信号测量情况下,除了上面提到的各种自然干扰外,还有可能出现种种人为干扰。如,实验时的环境噪声干扰、被试对象的生理状态等,实验者对实验进行精设计,有效控制,可以避免这类人为干扰。
四 系统软件设计
1 软件功能模块设计
在本系统中,共设计有了实验配置、生理信号采集、生理信号分布式采集、生理信号回放、生理信号分析处理、报告生成打印、帮助、扩展八个功能模块,如图3所示。
(1) 实验配置模块
本模块主要完成生理信号采集前的实验配置工作,并提供实验配置报告生成功能。
用户可依据向导方式建立实验配置文件,完成:实验编号、实验名称、实验目的、采集参数、实验对象、生理信号记录文件存放路径、实验者、实验日期、实验备注的设定,并生成Word格式的实验配置文件。
用户可按默认的参数进行数据采集,也可打开已有配置文件进行数据采集。
(2) 生理信号采集模块
本模块完成生理信号的实时采集、同步显示、实时记录。
用户可根据实验配置文件中的相关设定,将生理信号传感系统传送来的生理信号经UA301型采集器进行模-数转换后,利用此模块完成生理信号的采集、同步显示、并按需要实时保存在硬盘上,供采集后进行分析处理。
(3) 生理信号分布式采集模块
本模块采用C/S模式,利用NI公司开发的Data Socket协议,完成基于网络的生理信号的分布式远程采集。
客户端可以对服务器端设定采集参数(生理信号类型、采集通道、采样频率、采样信号放大倍数)并可设定服务器端与客户端生理信号数据存储位置。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生理信号的分布式远程采集。
同时在VI开发环境下,系统还提供B/S模式的远程采集功能,远程用户可通过浏览器实时监视服务器端采集的生理信号波形。
(4) 生理信号回放模块
本模块用于将存储的生理信号记录文件还原回放,用于事后结合同步记录的录像内容,对生理信号波形的分析研究。用户可调节生理信号回放的速度,可实现快速回放、慢速回放、正常回放(即按采集时的速度回放)。
(5) 生理信号分析模块
本模块主要提供了多种生理信号分析处理方法和手段,具有如下功能:波形修正、波形压缩、平均值与方差计算、t检验、F检验、A-S分析、(A-f-S)-t分析、主成份分析与聚类分析、频谱分析。
(6) 报告生成打印模块
本模块整合于上述的五个功能模块之中,可根据用户的需要生成Word、Excel等各种文档格式的报告。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将分析处理的结果(如波形、表格等)生成各种文档保存。同时模块还提供打印功能,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将分析得到的各种图片、表格、波形直接送往打印机打印、也可将屏幕上的各个对象以不同图片文件格式进行保存。
(7) 帮助模块
本模块也整合于上述的各个功能模块之中,用户随时可获取所需的帮助。
除上述的七个功能模块外,本研究还设计了安装与反安装程序项。用户得到安装文件后,可依据提示进行安装,程序将自动生成程序组。当用户要将本系统卸载时,可在控制面板中的添加/删除程序中将其完全卸载。
(8) 扩展模块
本模块用于将来对系统功能进行扩展。
2 软件实现
笔者选取了LabVIEW6.1PDS作为开发工具,在Windows平台上,采用虚拟仪器技术开发本系统。
UA301采集器并没有提供支持LabVIEW的驱动程序,所以其在LabVIEW编程环境中不能直接使用。考虑到代码的复用性,在本系统开发过程中利用LabVIEW提供的库函数调用接口,对UA301数据采集器随板提供的库 UA300.DLL动态链接库中的各个函数应用WINAPI(stdcall)规范进行调用,开发成各个组件,如图4所示。在编程过程中,直接调用相应组件即可实现相应的数据采集。
由于篇幅所限,这里选取基于网络的生理信号分布式采集模块和系统分析模块中的EDR(A-f-S)-t分析子模块两个子模块对系统的软件实现过程进行简单介绍:
(1) 基于网络的生理信号分布式采集模块的实现
将虚拟仪器与网络技术相结合,构成分布式网络化虚拟仪器系统是虚拟仪器系统发展的方向之一。本系统中,实现基于网络的生理信号分布式采集,方便用户进行实验,有利于减少实验过程中对实验对象的干扰,更有助于实现资源共享,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益。
基于网络的生理信号分布式采集模块其主要功能是实现远程计算机通过网络对服务器端生理信号采集控制及监测。本系统采用DataSocket技术来实现基于网络的生理信号分布式远程采集。Nl公司提供的Datasocket(DS),是一种能够简化应用程序之间,以及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新的网络编程技术。Datasocket建立在TCP/正协议基础之上,不用进行复杂的底层TCP编程,就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向多个远端的终端同时广播现场的测量数据。使用Datasocket传输数据,可以在程序运行后自动查找网络设备,局域网上的计算机会通过网卡或调制解调器连接到网络服务器上。本系统将生理信号采集服务器端程序和DS服务器放在观察室内同一台计算机上,将其作为服务器端,而生理信号采集客户端程序在网络上的其他计算机上运行,客户端可为服务器端设定采集参数,进行生理信号的远程采集,采集的生理信号数据可保存在服务器端或本地客户机上。客户端也可不对服务器端进行控制,只是进行服务器端生理信号采集波形的监视。配合同步记录子系统送来的视频流,可同步监视学生的生理反应、媒体内容、学生的外显反应。
(2) EDR(A-f-S)-t分析子模块的实现
利用学习心理生理反应信息进行教育教学传播效果与教学媒体质量研究和评价,不能止于生理信号波形的记录观察,必须对生理信号曲线作进一步的分析处理,以获取更多的具有心理生理学意义的信息,使得从心理、生理层面对教育教学传播效果、教学媒体质量的研究和评价具有科学性、客观性。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系统分析模块中的EDR(A-f-S)-t分析子模块。
此模块主要用于对批量学生进行EDR(A-f-S)-t分析。在利用华南师大此前开发的第一代系统进行电视教材的皮肤电反应分析时,提出了皮肤电反应的A-f-S综合分析模型[7],并用手工运算的方法进行了少量学生观看电视教材时的皮肤电A-f-S分析。在本系统中,笔者对此模型加以完善,使其成为从心理、生理层面研究和评价教育教学传播效果、教学媒体质量的EDR(A-f-S)-t分析方法。
程序运行界面和部分框图程序,如图5和图6所示。
五结束语
本系统系统开发完成后,笔者用其进行了几种媒体刺激的皮肤电反应实验[9]¬,实验表明本系统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可供项目研究使用。本系统可将学习者的三种反应信息:认知、行为和心理生理一起同步测量,突破了传统的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的束缚,使得对教育传播效果信息的研究深入到人体生理层面,从而为教育传播信息效果的研究提供一种先进的支撑环境、测量手段和分析方法,对拓宽教育技术学科的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黎加厚.学生对电视节目的皮肤电反应(GSR)规律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1989.
[2] 郭建才.电化教育效果心理生理信息计算机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1989.
[3] 王咸伟.教学传播效果的人体心理生理信息计算机处理技术的探索与实践[A],李芳乐,倪玉菁.’98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论文集[C],1998:343-353.
[4] 黄卓然.学生对不同英语听力测试材料皮肤电阻反应(GSR)规律的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1990.
[5] 吴中江.电视教学传播中信源若干因素与受者皮肤电反应(GSR)的相关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1990.
[6] 王彤.学生观看教育电视节目过程中的皮肤电反应(GSR)的若干规律的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1991.
[7] 杨晓宏.皮肤电反应(GSR)的A-f-S综合分析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1991.
[8] 吕慧英.不同心理健康水平学生生理心理反应与学业成绩的比较研究[D].广州:第一军医大学,1995.
[9] 王俊晖.分布式学习心理生理反应信息测试分析系统开发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3.
[10] 杨治良.实验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221-331.
篇6
[关键词]学术生态;高校图书馆;生态因子;影响力
[中图分类号]G250.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41(2012)06-0001-04
学术生态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科学及技术的系统知识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生存与发展的状态[1]。学术主体与学术环境共同构成大学学术生态系统。由教师、科研人员组成的学术主体,在学科层面,通过课程、课题与知识型服务等形式完成教学、科研、学术活动等任务。从社会生态学看,高校学术生态是一个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交换的结构系统;从教育生态学看,高校学术发展的方向、成效、范围依赖于学术主体与系统中促进学术发展的生态因素[2]。美国教育学家伯顿·克拉克说:“学者工作是以知识为素材、学科为基点,以教学研究为技术,因此,学术生态因子应当是‘学科’以及以学科为基础的机构。而个性包容的学术环境、学术资源的获取与分配都是制约学术发展的关键因子。学术资源是否容易获取、信息沟通是否便利,尤其是学术资源配置能否体现不同发展目标对学科发展的不同要求都制约着学术发展。”[3]作为高校文献信息中枢的图书馆是高校社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地,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其作用是:为教学、科研提供坚实的文献资源保障与有力的信息支撑;加强读者信息素质教育,帮助教学科研人员吸收利用最新科学成果。在以信息化、网络化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必须重视自身在构建和谐学术生态系统建设中影响力的发挥。
1大学内部学术发展作用力生态因子分析
大学学术发展内在力量包含学术主体与学科两个最根本因素[2]。学术主体自身发展变化是学术发展内在力量的主体,学科本身内在规律又决定着高校内部学术分工,同时学者及科研活动在动态发展中又不断地提升着学术活动品质。
1.1学术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学术主体发展
高校学术主体指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员,包括教师、学者、研究人员与研究生群体,他们是学术创造的承担者,也是学术生态中最活跃的元素。他们往往受传统学术特质影响,借助已有知识、理论和经验对科学问题进行假设、分析、探讨与推出结论,但是这也制约着学术发展。学术人要在学科建设与创新环境中不断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学术人自身必须有一个自我澄清过程——在某种学术理念指导下,对已有知识与能力结构的反思,对自身在所处学术环境下实施学术因素重组的决策性思维及对未来学术方向的把握。这构成了学术主体自身发展的动力。而这种动力最终依靠学术人自身素质发展,包括师资能力、素质与知识结构,学科专业与学缘,学术能力及理念,学术道德与学术成果等因素。这些因素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制约。学科建设要上水平、上质量,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十分关键。因此,高校应适应重点学科建设需要,培育高素质科研骨干与学科带头人。
1.2学科体系建设是学术发展的重要平台
学科建设是教学、科研实力的基础,重点学科的数量与水平是衡量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尺。当前各高校都把建设重点学科知识体系作为提升教学、科研质量的重要途径,其目标在于形成学科特色,增强核心竞争力。学科专业内容与结构是人才培养的载体,可以说是学术生态的“小生境”。伯顿·克拉克指出:“学科是学术系统主要‘关切的事’……一个范例是一个科学共同体成员共享的东西;反过来,一个科学共同体是由共享一个范例的人们组成的”[4]。这也说明在大学里的资源约束和需求约束必然导致学科发展不平衡,使学科有着重扶植与削减压缩之别,有重点、普通之分,越是重点扶持的学科越会得到较多资助进而促进该学科专业发展,这也是当前许多高校建设学科体系的重要策略。
1.3课程是学术发展的实质性要素
学科内容的具体化是课程。尽管许多大学以学科组或教研室形式出现,但从教学角度看其本质是课程组。课程组是学术主体的“小生境”[6],对教师全面发展尤为重要。教师学术思想的形成、对学术前沿的探索、教学研究与改革追求都会在课程组体现。课程建设应遵循学术发展规律,确立“以人为本,以学术为主导”的管理理念。其设置不仅要反映学科特点,满足学生走向社会实际岗位的需要,还应注重综合性,有利于主体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尤其在基础课程学习阶段给学生传授各种基础知识,在注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育的前提下,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提升课程人文教育价值。
1.4科研课题研究是学术发展的内在动力
从科研角度看,课题组是学术主体环境的典型形式,它是科研人员发展的“小生境”[6],其学术知识与能力、学术观念与品质、学术立场与意志都会在课题组中得到全面发展、展示与检验。课题研究一方面是研究过程的创造性劳动,遇到具体问题、难点需通过信息咨询借鉴已有经验;另一方面,课题立项后需持续补充新知识,掌握国内外最新动态以充实课题保证创新性。随着现代科技飞速发展,学科分支越来越细,研究程度越来越专深,读者对文献需求的针对性、专指性越来越强,学科整体化发展趋势愈加明显,为此,学术发展必须努力发掘科研课题的开发潜力。
2图书馆对高校学术生态发展的影响力
从以上论述看出,学术发展须经过学科专业与课程的构建与发展,学术人成长、课题研究等学术目标的实现等关键性因素的分化、综合与多阶段循环才能形成相对成熟的学术生态系统。而围绕办学目标,服务教学和科研是高校图书馆的基本任务,其在学术生态系统建设中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为重点学科建设服务
重点学科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进行其建设必不可缺的物质基础便是文献资源。各高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与重点学科,图书馆对学科文献收藏的数量与质量直接关系着重点学科教学成败。文献资源建设须以重点学科为核心,构建有重点、全面系统、多层次、多极化载体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在学术价值、专业领域和学科特色方面形成优势[7]。为此图书馆应紧跟国内、外学科发展趋势,广泛搜集反映各学科前沿的文献,使读者形成宽阔的学科视野。同时还应立足培养全面型人才,注重收藏优秀的人文哲社类文献,不断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现代科研信息需求更趋向个体化、深层次化,不仅需要提供相关文献信息资源,更需提供相关知识服务,使传统文献服务转变为个性化知识服务。
2.2提高学术人信息能力
瑞典学者玛瑞恩·麦克凯尔威(McKelvey)在学术生态环境讨论中提到 “认知环境”概念时指出:“创新是一种求知结果,其本身建立在参与者对环境的理解与其能力与经验之上。”[8]随着学术研究多元化发展,信息素质教育已成为图书馆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包括信息能力、信息意识、信息技术、信息素质等概念。提高信息能力即个体内在综合素质是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教师个体发展与学术发展一样,只有通过创新机制,消释外在生态因素与学术主体发展的不一致性影响,对原有学术功能、结构进行调整更新,才能获得综合能力发展。图书馆浩瀚的文献资源为开展信息能力教育提供了资源保证,其人力、网络资源又为信息素质教育提供软、硬件支撑,其以信息活动为主业所汇聚的专门人才既熟知信息检索、加工与整理技术又有实际工作经验,可以帮助用户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实现从文献利用向信息能力教育的嬗变。
2.3挖掘科研学术潜力
当前高校科研体制已变成一个不断发展创新的开放系统,作为科研工作重要枢纽的图书馆参与服务科研的方式也在发生改变。学科的系统性、情报的综合性以及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的个性化是科研情报服务的基本要求。图书馆在开展情报综合分析与对象化检索传递服务的同时,是以文献传递与检索工作为主。情报服务的基本需求包括:1)空间上的广泛性,能够从与学科相关的新兴领域获取信息; 2)时间上的连续性,可以从纵向跟踪学科发展趋势;3)提炼程度上的深层次性,从对原始和二次文献的需求转向对科研过程的综述报告、趋势分析、战略研究支撑。当前基于网络化的科研服务使用户对信息需求的层次与所使用资源类型都在发生改变,图书馆应把现有服务与个性化需求结合,如实施网上实时问答等措施随时为读者解答问题,或根据特定内容跟踪数据库及网络信息资源及时采集对科研专题有价值的资源发送给用户。这些都将成为图书馆参与科研及管理最具实效的工作。
2.4营造和谐的学术生态环境
学术发展的遗传性指学科按学术自身特点自然发展,主要包括对特定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即按学术特质配置资源、自主发展。而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此学术与特定环境或此学术与彼学术之间总会有物质、信息、能量的输入或输出交换,其结果可能出现学术变异即各种不利于学术发展的因素。而图书馆具有从信息分析与文献统计角度对学科、科研课题进行查新这一自身特长,能够排除学术不端的文献或课题,净化学术环境,保证学术质量[1]。可以说图书馆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学术人的认知行为。图书馆只有根据学术主体与学术环境变化,确定适应学术发展的目标并不断调整学术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才能够不断完善学术遗传与变异机制。
3图书馆在学术生态系统建设中发挥作用的途径
3.1学科化服务
高校应培植一个学术主体与学科环境、学术主体与主体之间充满创造力的学术系统。学科化服务是基于学科主题并将图书馆功能延展至学术主体使用过程的复合动态服务。其服务措施有:
(1)按学科进行资源重组。将各类资源按学科分类便于学术主体参与馆藏建设。同一学科服务区应既涵盖传统纸质文献(图书与期刊),又包含常规电子资源(各类专业数据库及特种文献),也包括以各种形式存在的学科、学术信息或专家资料库、学科动态、知名学者推荐的书目数据等资源[9]。如上海交通大学学术信息资源检索系统(AIRA)立足学科,不断追踪新的发展点进行资源重组,为实现学科重点突破、重点跨越提供支撑,并对该校图书馆电子资源整体进行揭示,现已对92个数据库实现跨库检索。再如滨州医学院图书馆通过建立中国期刊镜像站,引进“Springer数据库”“SDOL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一系列重要数据库,并结合医学特色自建了眼科、神经解剖与呼吸循环三大数据库,有效提升了本校医学信息资源利用率。
(2)建设重点学科导航系统。学科导航系统是为用户提供学科信息导引与检索的系统,它以学科为单元对Internet上相关学术资源进行搜集、分类、组织与序化。建立导航库应首先听取学科专家建议,根据学术带头人的研究重点分析学科特色与范围,从研究对象考证该学科在本校的特质;其次应参考本校专业设置科目掌握学科内容,因为专业设置科目是了解学科建设的重要途径,如研究生培养方案就较充分地反映了学科建设重点所在[10]。
(3)设立学科馆员。学科馆员能将学科与信息化服务联系起来,通过联络学术主体及时获取科研信息需求,为主体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随着学科间交叉、渗透、融合愈加明显,用户对专业化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将学科馆员组建成学科服务团队或将情报学团队与学术带头人组成共同体,能使不同专业背景的人才聚集在一起,从而产生规模效应,如情报人员应用知识发现、知识挖掘技术为研究人员提供数据,为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再如为了确定研究热点,利用词频分析法形成综述材料建设学科文献库或本体知识库;或将课题服务过程中已专业加工过的知识资源建成Web数据库[11]。通过对文献信息的有序组织、有效整合与深度加工,能够更深入地开发、利用馆藏资源。
3.2建立完善的科研情报服务平台
学术活动的本质是高级认知活动,认知能力要依靠学术活动来增强,而学术活动主要体现在科研方面,因此,图书馆首先应建立完整的定题服务平台。定题服务是依据科研人员的需要,搜集筛选信息、提供文献资料、评述发展方向的综合服务。该服务将从事情报工作的个体组成整体,运用工作流程技术使定题服务在网络平台透明展开,并保证服务流程中人的任务、行为与系统的统一。其次,建立知识共享管理模式系统,如将WIKI、RSS、BLOG等社会软件融入定题知识体系,对服务团队内外知识资源进行集成、分类重组、建立知识库,以提高学术人对显性与隐性知识的利用率。还可以运用知识特征提取、引文分析、分类聚类和关联规则等核心知识挖掘技术,提供课题研究不同阶段所需的、经情报人员提炼过的情报知识。在申报项目与开题时提供研究背景及现状综述、预测信息;在课题进行中,提供动态跟踪数据与相关知识技术、决策性情报分析;在结题与论文进行中提供同类课题的对比分析、论证;在项目完成后,提供查新、引证分析、创新性论证报告等科研评价信息。
3.3提高学术主体信息能力
学术主体素质包括科学文化素质、智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它们是带有决定性质的因素。与传统文献利用教育模式相比,信息能力教育应是立体、综合式教育模式。该模式宜采用三级教育模式,将信息能力教育分为初级培养、中级教育与高级培训三个层次[12]。针对培养初级用户最基本信息获取能力的目标,可进行基础知识信息利用基本技能教育;针对使中级用户获取信息资源利用与专业检索方法的培养目标,可开设文献检索课,向用户介绍各类中外文数据库及网络资源使用方法;针对培养高级用户专业信息运用、评价的能力,可以开展专题讲座,使师生掌握专题文献资源利用的途径,或开通各种信息检索咨询,使用户独立承担研究课题。其次,提升学术人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从事科研创新工作的基础,开办信息学理论、信息分析、文献资源利用、信息检索课程能加深师生对学术研究功用的认知。信息素质教育还应引导师生合理合法利用文献资源,尊重知识产权,如利用信息技术优势,举办知识产权学术报告或图书情报专题讲座,使读者提高学术甄别力与敏感度,掌握科学的学术评价方法,提早发现学术中存在的问题,预防学术危机发生。
3.4设立学术成果评价中心
上世纪90年代,科学计量与文献计量学指标先后被引入英、德、奥地利等国家高校或科研院所进行学术评价。图书馆专深的二次文献资源为学术成果评价提供了扎实的资源基础,对学者进行自助式学术引征、对跟踪学术成果引征都有积极作用。目前,许多高校都采购了SCI、EI、ISTP、CSSCI等二次文献数据库,这为学术成果评价提供了可能[13]。同时图书馆参考咨询系统为学术成果评价提供了极大便利。传统意义上,处在两地的引征人员和服务无法实施远距离成果评价,而通过虚拟咨询系统以远程方式开展学术引征,可使原本复杂的工作变得简单可行。如清华大学图书馆为学术引征设计了一套专门服务系统,在已有资源、人力、技术条件下成立学术成果评价中心,学校正式文件确认图书馆出具学术引征报告的权威性;在人员构成上,清华大学精选从事参考咨询、情报服务的人员,在业务上主要负责搜集整理本校被SCI、EI、ISTP、CSSCI收录的学术成果数据及被SCI、CSSCI等引用的成果数据,并负责校内外用户科研成果的引征与查新,同时将引征数据提供给院系。这样可使院系及时把握全校学术成果总体情况,从而制订出相应的科研政策,为学科建设服务。学术成果评价中心的设立,不管是对情报服务的深度和学术影响力的提升,还是对整个学术研究的引导及对学术成果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的促进都大有裨益。
3.5 建设和谐学术发展环境
建立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内容便是建立一个相对平衡、协调共进的学术生态系统。为此图书馆应以读者为中心,努力推进和谐学术生态环境的建立与发展。如可积极创新教育模式,开展大学生学术文本阅读指导,从学术文本的主要特点、阅读方法、选择方式及学术写作等方面指导读者创造性地利用学术文献,全面提升读者学习能力[14];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学术报告、专家讲坛、精品课程视频、信息知识竞赛、精选科技展览、大学生读书论坛等传播科学知识,为学术主体构建良好学术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当前高校图书馆已冲破封闭的“疆土”观念,将自身服务融入社会化服务,以多元化社会知识需求促进自身知识体系发展。如许多图书馆通过举办公益讲座、展览书评等各种形式文化活动,为社区、企业、社会读者提供学习空间,由满足人们基本的阅读需求、信息需求到满足专业学科知识需求。这有利于促进高校图书馆共享学习空间与交互式学习环境的构建。
学术生态系统以学术持续发展为关注对象,是在“生态本位”指导下的教学、科研与智力服务活动。实践证明,高校以独有的学术生态环境保证了在其存在的各种群、群落的生命力,只有优化和建立一个良好的学术生态系统,才能保证学科、学术、学术人的良性发展。图书馆作为大学学术资源的承载者和教学科研活动的平台,在构建学术生态系统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其工作质量将直接影响学术人的认知行为与高校学术生态发展平衡。图书馆与高校学术生态系统的共生、共荣与协同进化是学术生态发展的本质。图书馆发挥对教学、科研文献资源的保障功能,促进学术内、外环境之间的融会贯通,并对学术主体产生影响,是学术生态系统稳步发展的关键,也是高校图书馆促进自我发展的最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蒲春梅,刘玥伶.图书馆对高校学术生态的影响[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0(9):27—28.
[2] 刘玥伶,游强华,尹益民.论高校图书馆对高校学术生态的作用[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0,19(7):53—54.
[3] 戚业国,宋永刚.论大学的学术生态环境建设[J].江苏高教,2004(2):16—18.
[4] 文中晴,文彩霞,于睿.高等教育系统的无序局面及其协调——读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 2006(9):130—132.
[6] 刘贵华.论大学发展型学术生态模式[J].比较教育研究,2004,166(3):7—11.
[7] 彭玉池.从重点学科发展要求看高校图书馆藏书建设[J].现代情报,2004,24(11):37—38.
[8] 杨移贻.知识经济时代的学术生态[J].未来与发展,2000(6):55—58.
[9] 颜世伟.学术服务团队: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模式探索[J].现代情报,2010,30(2)62—64.
[10] 景海燕.网络学术资源组织—高校图书馆建设重点学科导航系统的思考[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9,27(5):38—40.
[11] 周薇,张燕.学术图书馆科研情报服务探索[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9,18(1):11—13.
[12] 马桂艳.论图书馆文献利用教育向信息能力教育的嬗变[J].情报探索,2010,158(12):127—128.
篇7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中心课题是要研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互动的过程中如何建构和理解意义系统。它的学术传统主要来自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和修辞学。80年代以后,“焦虑和不确定性管理”、“面子-协商”、“口语代码”理论建立了更为精细的研究范式。
全球化趋势和传播技术创造了真正意义上的跨国语言。跨文化传播研究的8个主要的现实关切问题紧扣时代,寻求着文化调适的途径。
关键词:传播学跨文化传播
在传播研究的广阔领地中,跨文化传播研究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分支,是跨学科知识交叉融汇的产物。学术关怀总是基于现实关怀,跨文化传播研究也是如此。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地球村”正在形成的今天,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前沿贴近时代变迁的敏感点。本文试图疏理这一学科分支的理论思想源流,并说明它的现实关切所在。
一、研究的视角和方法论
从六十年代兴起的跨文化传播研究,即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至少有三层含义:一、日常生活层面的跨文化传播,指分属于不同文化范畴的人们在日常的互动过程中彼此之间的沟通;二、文化心理结构层面的跨文化传播,指基于不同文化的符号意义系统的差异和类同的传播的可能性与可变性;三、上述两个层面形成的实际传播过程的矛盾、冲突和戏剧性的变化,由此传播过程决定的文化的融合和变异。
早在1942年,美国哲学家和美学家苏珊·朗格(S.K.Langer)认为,传播的最根本形态是人的内在传播(intrapersonalcommunication)。人类试图通过符号了解他的存在的环境,这就是传播的起点。基本的传播研究是围绕着“符号-对象-心灵”三者的关系展开的。由于人们的信仰、态度和价值观不同,对于外来讯息的处理也就不同。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信仰、态度和价值观。原本在同一文化范畴内,人与人沟通时会发生正常的误解;然而当人们跨越文化产生互动的时候,尤其是试图跨越那些价值体系差异较大的文化,正常的误解就会被夸大。这不仅给个人之间带来意义读解的困惑、心理情感的隔膜、文化身份的疏离,而且引起文化族群关系的失谐和冲突。这个问题随着全球化交往活动的日益频繁,显得更加突出了。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特殊视角,要解除的是人们成长于其中的文化所带给他们的观念的绝对边界。它的中心课题是要研究那些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有不同的观念信仰的人们在互动的过程中如何说明和理解意义。这一研究的目标有三个:1、描述特定文化之间传播的性质,揭示文化的异同;2、基于对文化异同的理解,研究消除人们由于文化屏障造成的传播差异的途径;3、最终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文化,理解文化的创造和分野的进程。
一般说来,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学术传统主要来自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和修辞学。
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着重通过对单一的或多边的文化行为作经验性的考察,进行文化的可变性的分析。人类学,主要是认知人类学(Cognitiveanthropology)深入观察社会成员之间的认知性关系的构成。认知人类学相信,文化是由决定行为的不同的心理结构所决定的,因此,这些结构可以通过数学的或逻辑的方法加以分析。他们采取成分分析法(componentialanalysis)试图在语言范畴与指称对象、概念和事件之间确立一种相关性,进而建构出人们应对社会现实的规范模式。然而这些研究仍然碰到了元语言的问题。例如成分分析涉及到对于文化成分的分类,就受到元语言的束缚。而认知人类学比较偏重于口语和称谓(名词),对于实际的传播行为缺少分辨,将认知结构片面的等同于词语和意义的双重结构,忽略了认知也是活的生成机制。认知人类学在试图解释文化问题时,面对更加复杂的对象,显然缺乏对其研究工具的局限性的警觉。
现代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关注人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作决定和创造意义。文化人类学同时关注到行为语言、口语和非口语等表现形态。它不只是记录观察结果,更强调行动者作为特定社会成员和文化分享者的意义。在不断的解释意义的行为中,人们彼此建立起可以预期的信任关系。文化人类学在结构功能主义之后,转向象征-符号学的方法。格尔兹(CliffordGeertz)发展出比文化可变性分析和文化成分分析方法更加经验直观的浓密描述法(thickdescription,一译作“深描”),这奠定了跨文化传播研究最为突出的不同于主流传播研究的方法论面貌。格尔兹同过去的象征人类学家相区别的地方在于,过去的象征人类学家过分受到结构-功能主义传统或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制约,强调符号体系的自主性;或者采取“符号决定论”的观点。(例如,“不是人在说语言,而是语言在说人”。)格尔兹却采取对某一文化事象(仪式、游戏、生活时间程序)的浓密的描述,展露出个人经验与群体经验之间的密切互动关系,从而暴露出潜隐的意义和价值体系。他并不满足于只是忠实地记录观察结果,而是试图透过经验观察,从微观的知识层面出发而达至对整个文化体系的解密。①因此,这一立足于微观的经验观察的方法获得的不是表象的累积,而是活生生的文化机制的图景和情境。
修辞学方法一直是传播研究得以借鉴的重要的工具武库之一。布尔克(K.Burke)在60年表《作为符号行为的语言》、《动机修辞学》,拓展了古典修辞学的边界。布尔克认为,任何有意义的行为组成为连串的修辞,因而也可以将修辞视之为传播行为的分析。他的修辞学含有对文化可变性的选择。首先,有意义的行为与修辞的规定之间的同一关系,正是创造意义的过程。跨文化传播研究者正是要揭示出修辞规定(文化设定)和传播交流(行为机制)之间的对应变化。其次,修辞学不应只是研究语言,诸如音乐、舞蹈、艺术、仪式都是有意义的,因而也都可以被看作是修辞的。修辞学所要探询的是,在这些意义表达形式中,不同的文化又是如何沟通的。相比之下,认知人类学只是通过有限的语言学关注研究对象,过于局限于语言,将语言看作文化的渊藪;文化可变性分析只是关注于传播对文化变迁造成的结果,都没有集中研究主体对于现实如何形成观念的机制,正是这种观念才规定了人们的文化认同。
对于跨文化传播研究有启示意义的是布尔克提出的戏剧学的视角(dramatisticperspective)。所谓戏剧学的视角是将语言看作行为的基本模式,而不是当作传输信息的载体。戏剧学视角是一种分析工具,它强调,对人类行为的描写,应当将其看作由动机驱使的、创造意义或被安置意义的存在。人们是通过有意义的行为来创造现实的。现实的结构是一个分享符号的过程。人们既要用行动去安置世界的符号意义,又要不断地根据符号化的世界校正自己的行为。因此,对于文化的边界,即人们分享意义的边界,要进行反身性(reflectivity)的追问。从戏剧学的视角出发,文化可变性分析,将文化变迁孤立起来观察,忽略了文化的情境(culturalcontext);而文化成分分析,集中研究作为认知关键的语言,分析了许多有意义的行为类型,但是忽略了语言是已经被创造出来的意义系统。事实上,意义是要通过不断的信息刺激,在人们心里引出反身性的确认才可能建立的。
二、80年代以来的理论模式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历史,通常从1959年霍尔(E.T.Hall)发表《沉默的语言》算起。霍尔在书里第一次使用了“跨文化传播”术语。他的著作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10年中为美国的外援机构培养外事人员时使用的。因此,跨文化传播研究有它的实践和战略训练背景。20世纪,在美国的历史上,出现了空前的移民浪潮。移民浪潮在80年代之后,更见高涨。移民带来了紧迫的和更加普遍的跨文化传播问题。最近20年的美国式的跨文化传播的经验实证研究,也是基于这一背景。
罗杰斯(E.Rogers)在《传播研究史》里,追述了从本世纪20年代以来一直困扰着美国的移民问题是传播研究的传统性课题。以帕克(Park)为代表的社会学的芝加哥学派很早就关注移民溶入新国家的文化历程。帕克从移民引起的社会问题出发,关注到传播和互动在社会分层及文化融合中的作用。霍尔则更多的从行为科学着眼,分析了分属于不同文化的人们的行为类型、学习特点、接受和反应方式。霍尔并没有局限在量化和实验研究的范围,他将应用性的研究和质化分析(逻辑的分析)结合起来,在60年代中期,发表了《隐藏的维度》。进入80年代以后,代表跨文化传播研究基本趋势的是古迪昆斯特(W.Gudykunst)的“焦虑与不确定性管理”理论(Anxiety/UncertaintyManagementTheory)、汀-图梅(S.Ting-Toomey)的“面子-协商”理论(Face-NegotiationTheory)以及菲力普森(G.Philipsen)的“口语代码”理论(SpeechCodesTheory)。这些理论的总的特点是将跨文化传播研究发展到更加精细的水平。
古迪昆斯特从对于“陌生人”的传播困境的发现开始研究。所谓“陌生人”,包括侨民、新到者、新成员、暂时逗留者、闯入者、边缘人、新移民、旅居者等。这是随着全球范围的人口流动,出现的越来越多的陌生面孔。古迪昆斯特发展出一套对“陌生人”进行描述的技术,集中研究他们的伦理认同、交游类型、话语类型、感知习惯、自我意识和自我训诫。古迪昆斯特发现,所谓陌生人现象,只是跨文化传播的普遍规律的表现。对于陌生人传播困境的研究,不只是为了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而是要发现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有效的传播是经由何种条件达到的。他指出,三组表面性的因素交互作用造成了陌生人的焦虑和未确定性。三组表面性因素是:动机因素(需求、吸引、社会义务、自我概念、对新的信息的开放程度)、知识因素(知识期待、信息网络的分享、对多种观点的知识、对可供选择的解释的知识、关于同一的和差异的知识)、技能因素(移情的能力、包容多种观点的能力、适应沟通的能力、创造新概念的能力、调适行为的能力、搜集适用信息的能力)。这些因素的非平衡交互作用,导致陌生人面临传播情境产生焦虑或未确定性。有效的传播是对焦虑和未确定性的管理的结果,是将误解降低到最低水平。②
汀-图梅的“面子-协商”理论对于东西方文化造成的传播差异作出了有趣的解释。她指出,在每一种文化里都有某种用于协商的“面子”。面子是一个关于在公众中建立的自我形象的隐喻。营造面子是一套操作,包括面子策略的扮演、语言和非语言的动作、自我表现行为、印象管理互动等。霍尔曾经把文化分为“高度语境文化”(highcontextculture)和“低度语境文化”(lowcontextculture)。汀-图梅则作了更具体的解释。“高度语境文化”如中国、日本、韩国等历史悠久的东方文化,在既定的文化系统中解释信息时,强调意义对语境(context)的关联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任何解释都是联系到语境的解释,从而没有绝对固定的解释;意义依赖于语境而不是被固定于语词。“低度语境文化”如美国、欧洲等西方文化,则是更加重视语言符号本身既定的意义和意思。语言和符号的既定意义在“高度语境文化”中,不是意义的最重要的来源,意义只是隐含在语境和关系当中的。隶属于“高度语境文化”的成员,崇尚集体需求和目标,将它置于个体需求和目标之上。假定说,在一个漫长的过程中,个体的决定都会影响到群体中的每个人,那么,个体的行为就理所应当受到群体规范的控制。是“我们”而不是“我”才代表最高的认同。相反,在“低度语境文化”中,个体的价值、需求、目标均高于群体。个人权利比群体责任更值得重视。“我”自身的认同才是最高的认同。霍尔以日本人和美国人的差异为例,指出“高度语境文化”更多的依靠非语言传达,更习惯于将人群区分为“我们”或“他们”,更关心外来者进入“我们”的圈子时,是否能举止恰当,并不关心外来者究竟如何想、其真实的态度或感情如何。“低度语境文化”则认为,人们所用语言表达的就应是他真实的思想感情,沟通成败全系于能否恰当和准确的表达。因此,在后者看来,“高度语境文化”是含义暧昧的文化。在既定的语词辞典中,很难掌握到确切的解答。这样,分属于两种文化的人之间,存在着大量的误解。问题是,这两种文化如何达到沟通?汀-图梅提出的解决方案是通过对“自我面子关切”和“他者面子关切”的协商式行为,达到沟通目的。
汀-图梅认为“面子”有消极的和积极的两类。“低度语境文化”追求的是消极的面子,“高度语境文化”追求的是积极的面子。所谓消极的面子包括“挽回面子”(Face-restoration)即要求自我的自由、空间,避免他人侵害个人的独立自治,“留面子”(Face-saving)即表现出对他人自由、空间和某种孤僻的尊重。挽回面子和留面子被定义为“消极”或“被动”性的,是因为这类面子,主要作用是维护自我的最起码的尊严,不具有对他人的控制和支配作用。所谓积极的面子包括“要面子”(Face-assertion)和“给面子”(Face-giving)。“要面子”,表示面子有极高的价值,人们生活在群体当中,有被接纳被保护被包容的要求。要面子被认为是最合理的。“给面子”是鼓励支持并满足人们对被包容被接纳被承认的需求。在心理动因方面,显然消极的面子谋求“个体自治”,积极的面子谋求“群体包容”。不同的文化类型决定了不同的保全面子的方式,从而决定了不同的处理冲突的方式。群体价值导向的高度语境文化,追求积极的面子,处理冲突的策略一般是亲切随和、协商妥协、退缩、避免冲突,也就是通过不断的“给面子”,来满足人们的“要面子”,从而化解冲突。个体价值导向的低度语境文化,追求消极的面子,处理冲突的策略一般是整合的、解决问题式的,或者通过竞争,谋求独断权威。③也就是说,彼此都要保全面子、找回面子,只能订立契约;或者订立基本游戏规则,按照规则竞争。只要是按照规则竞争的,无论输赢,都有面子。汀-图梅对于两类面子的分别,实际上揭示出面子(自我的公众形象)是个体在群体生活中的最基本的符号资源。这种符号资源,深刻地联系着个体的心灵-人格结构、关于安全和恐惧的潜意识(消极面子),还深刻地联系着人与人之间建立的权力支配关系、礼仪交换关系(积极面子)。
菲里普森的口语代码理论,是通过对于各种亚文化群(如街角青少年、酒吧男人、少数民族)的观察研究提炼出来的。他发现,口语是最为突出、隐秘的文化代码。日常口语的语速、语调、语词、语气、语句、口音等包含了心理、社会、修辞的文化区隔。讲话的意义是通过言说者和倾听者在沟通时使用口语代码而创造和解释出来的。意义不是固定在语言当中。口语交谈的亲近距离,反映了交谈者之间的或亲密或疏离或共谋的关系。菲里普森指出,符号、意谓、约定、规则的文化意义通常是存在于口语代码里,而不是在正规的交谈里。他将这些意义归纳为三个高度结构化的文化形式:1、口语里的文化神话——这是占据着人的想象,并向人提供着各种解释、讲述着关于他们和别人的故事的叙述模式;2、口语里的社会戏剧——在特定的口语代码里,深嵌着生活的规则;这种规则是经由人与人的交流反复考量确证才证明了合法性的;这种社会戏剧是一种公开的对质,它包含着针对他人行为作出评判的道德规则;3、口语里的图腾仪式——这是一种传播的仪式(communicationritual),口语交谈是一连串由行为组成的语句,它是精心的表演,表现出对于值得敬畏的对象的敬意;一场好的谈话是将自我、沟通和关系融为一体的极大的彼此尊敬,它使参与谈话者完全沉浸其间,建立起一个听觉的私密空间;谈话不是要解决每个问题,因为每个人都会有他自己的问题,而是要将人们聚拢来,表达他们的个性,建立彼此的认同,体验某种亲昵之情。菲里普森的理论,受到来自批判学派、女性主义、文化研究学派的批判和补充,以至将口语代码与两种基本文化的分类相对应:集体主义的文化——等级体制——寻求敬意的口语代码——男性的世界;个人主义的文化——平等体制——寻求尊严的口语代码——女性的世界。菲里普森的理论的价值在于,他将口语共同体和文化的边界结合起来,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精致地观察文化的传播机制。④
三、学科前沿和现实关切
如果说,跨文化传播研究这一新兴学科分支,是与玛格丽特·米德、本尼迪克特、霍尔、古迪昆斯特等人的名字相联系的话,它的兴起显然不只是纯粹的学术兴趣。它是同殖民、世界大战及其战后改制、后殖民、现代性、全球化趋势等人类历史的极其深刻和广泛的变迁联系的。这就决定了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现实关切正是它的学科推进的动力。
关于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的比较由来已久。当美国占领日本强迫这个东方法西斯国家接受现代改制时,占领者就在保护日本的原有文化和将它改为一个建设性的现代国家二者之间,反复权衡。固然文化寄身在制度里,但是,制度也是由文化所派生。20世纪多少冲突是由文化差异引起的,几乎难以胜数。文化,也不是简单的与国家概念相同一,更不是与疆域概念相一致。如上的跨文化传播理论,揭示出文化的类型差异,可以是全球的、国家范围的,也可以表现为一国内部的、甚至是一家内部的。即使在个人的行为和心灵中,也会有文化的冲突。
在所谓高度语境文化的国家里,现代教育有时扩大了代沟,增加了个人的文化困扰。因为,传统的教育是通过文化语境的教育,是生活实践的教育,不只是认字识数。现代教育基本上是西式教育,即采用低度语境文化的教育模式,注重科学技术知识、研究物理,照本宣科。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人们仍按照传统习惯行事,讲究人际关系、潜移默化、心照不宣。这样,受过系统现代教育的人,到了社会上,反而显得不会办事。教育模式与文化语境的断裂,自然导致个人的生活实践和人际交流的困扰。更加麻烦的是,随着全球覆盖的传播网络的延伸,信息大量地快速流通,个人被负载着不同的文化意义的符号所包围。个人的价值系统、认知系统、行为系统发生紊乱,文化的冲突从外部转到内部,跨文化传播也就成为内在传播的一个新现象。这导致了我们今天特别关注的文化认同(文化身份)危机。
西方和世界体系理论、依附理论、欧洲文化研究理论,都将文化认同危机看作全球资本主义扩张的结果。政治经济学的批判、边缘文化价值的发掘、多元文化主张、重返民族主义都是比较激进的解决方案。相比之下,跨文化传播研究要温和得多。跨文化传播研究在早期是西方发达国家推行全球战略的工具。今天,它仍然对发达国家的对外政策有潜在的影响。但是,跨文化传播研究似乎抱持着关于人类文化共同体的理想,怀着文化对话、理解直至达成共识的浪漫期盼。
现代性和全球化瓦解了文化的边界,瓦解了文化的防护系统。当文化日益成为拼盘,文化是否还成其为文化?跨文化传播研究所要获得的知识,与其说是建构新的文化,不如说是寻求调适文化差距或文化冲突的策略。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知识原理,转化成为一种自我管理调适技术、人与人沟通的技巧、不同的国家或组织之间的协商谈判策略;转化成跨国促销的形象设计和诉求方式等等。
近些年来,跨文化传播研究面临的是新的时代背景:全球信息传播技术的突飞猛进、电子网络社区的形成、全球和区域经济组织与跨国公司的作用在某些方面超过了民族国家、信息技术对军事冲突的控制能力增强、大规模的移民、急速推进的城市化、网络技术和自然语言的结合、全球文化市场扩张、国际品牌的形象认同……跨文化传播的紧迫性凸现出来。这一学科的前沿性的课题是:1、从霍尔的跨文化传播训练发展为量化的训练,在跨文化传播中引入人际传播、心理控制的技术;⑤2、社会科学研究的传统继续古迪昆斯特等人的研究,提出普遍适应性理论,忽略移民或其他新来者的行为动机,着眼于人们对于共同的适应经验的分享,集中研究如何适应;3、安德森(M.L.Anderson)、科林斯(P.H.Collins)等人代表着一种多元文化的和文化播散的观念。他们关注的中心是种族主义、性别主义、偏见、自我观念、权利等差如何在人的内在的传播互动中发生影响;⑥4、发展传播研究与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结合,集中研究政府、各种组织的经济、政治、道德或意识形态上的与另一种文化相比较的标准,特别是研究“创新—扩散”模式,新的观念和方法如何有效的得到推广;⑦5、分析全球化趋势与本土化的矛盾,如媒介网络、市场跨度的全球化和形象、意识形态、语言符号的本土化;全球媒介环境对国家政治稳定、社会改革的影响;6、提出多元化还是单极化的争论,在政治传播层面,是人权与国家孰先孰后;在文化层面,是文化多元还是文化霸权;民族语言的独立性和纯洁性的护持问题;民族语言的国际化的可能性;7、左翼传播学者对于“文化帝国主义”的批判,对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扩张的警觉;关于后殖民时代的文化分析;8、关注现代性、反思性和文化认同危机问题。文化认同或文化身份问题随着全球信息传播和人员流动加速而变得十分普遍和深刻,人们正在日益走向一种混合形的、拼接性的、多面性的文化生存。深度的文化依存(亲密关系结构、情感心理依恋、意象和意义分享、仪式和习俗效应、宗教或其他信仰的情怀、代际传承关系、历时性等)正在由横跨度的文化配置取代。横跨度的文化配置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按照功能角色搭配的、在交往的情境中展现的、缺乏固定结构的漂浮的文化、模仿的追随时尚的文化、仰慕强势和世俗成功的文化、共时态的混杂的文化。只有当横跨度的文化配置成为人们的主要文化生存方式时,文化认同危机自然会发生。应当说,文化认同问题是文化转型的必然结果。跨文化传播研究正从不同角度对上述课题进行探索,以求有助于人类的跨越文化边界的沟通和自我拯救。
注释:
①C.Greetz,TheInterpretationofCultures,NewYork:BasicBooks.1973.《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②W.B.Gudykunst,Anxiety/UncertaintyManagementTheory:CurrentStatus,in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Theory,R.L.Wiseman(ed.),Sage,ThousandOaks,Calif.,1995,
③S.Ting-Toomey,InterculturalConflictStyles:AFace-NegotiationTheory,in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YoungYunKimandWilliamGudykunst(eds.),Sage,NewburyPark,Calif.,1988.
④G.Philipsen,ATheoryofSpeechCodes,inDevelopingCommunicationTheory,SUNY,Albany,N.Y.,1997.
⑤W.Leeds-Hurwitz,Notesinthehistoryof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TheForeignServiceInstituteandthemandateforinterculturaltraining.QuarterlyJournalofSpeech,17,pp.522-531.
篇8
[论文摘要] 服务业主要为客户提供综合性、多样化、个性化服务,如何充分发挥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成为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一个主要课题。本文分析了服务业人力资源柔性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柔性管理的实施必须以高素质员工为基础,以建设高效、稳定的员工队伍为目标,最终让价值观成为员工的“心理”契约,并使之成为引导员工的自觉行动。
服务业工作着大量的员工,员工工作的好与坏会直接影响到客户的感受,影响到企业的整体形象,所以发挥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是做好服务工作的保障。如何对员工进行管理,保证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有一个积极主动的参与精神,以往凭借制度约束、纪律监督、甚至处惩、强迫等手段进行刚性管理是不够的,同时要进行柔性管理,重视进行人格化管理,依据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和文化、精神氛围来激励、感召、启发、诱导员工。
一、柔性管理的本质及特征
1.柔性管理的本质
柔性管理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可称之为“人性化管理”。它是在尊重人格独立与个人尊严的前提下,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方式,依赖于员工自身的心理调整和自觉认识,依赖于从每个员工内心深处激发出来的主动性在员工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说服力,从而提高广大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与归属感,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内在潜力和创造精神,使员工将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最终通过个人的自觉努力实现组织目标。
2.柔性管理的特征
(1)柔性管理的内在驱动性。由于柔性管理的最大特点主要在于不是依靠权力影响力,而是依赖于员工的心理过程,依靠人性解放、权力平等、民主管理,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个员工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使每个员工能真正做到心情舒畅、不遗余力地为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开拓新的优良业绩,以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因此,柔性管理具有明显的内在驱动性。
(2)柔性管理的影响持久性。柔性管理要把企业外在的各种管理规定转变为员工内心的自愿承诺,并最终将这种内心承诺转变为员工的自觉行动。由于员工个体差异、企业文化的传统以及周围环境的制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企业整体目标与员工个人目标之间往往存在着各种差异并难以协调。因此实现这一转化需要企业进行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一旦达成一致,便会在员工的认识上获得相对独立性,它将对员工产生强大而持久的影响力。
(3)柔性管理的迅速适应性。它主要表现在适应环境变化的及时性和应对能力方面。在当今时代,由于劳动者文化素质日益提高,他们能根据周围的环境的变化积极发挥才智、灵活反应、迅速行动、避开威胁,同时柔性管理中还含有全能的意思,即它不仅具有及时发现环境变化的能力,还具有坚强和韧性的特点,能积极应对环境变化带来的各种影响;另外柔性管理的迅速反应性还体现为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市场不确定因素难以预测的情况下,企业能及时准确地重组其人力和技术资源,获得竞争优势和提高利润。
人力资源的柔性管理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内在重于外在,身教重于言教,肯定重于否定,激励重于控制。
二、服务业人力资源柔性管理的必要性
1.柔性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
近20年科技革命的兴起诞生了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也强有力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普及。每个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赢得市场,并且企业中知识型员工的智力活动难以直接计量,其创造性的工作也是难以量化的。因此,员工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觉性和责任感。在无形的脑力劳动面前,泰勒的时间和动作因素的作用已很有限。因此,在管理过程中,有效地进行柔性管理,才能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美国硅谷的企业强调自由、进取、以工作为乐趣的氛围,企业的经理只是确定工作的方向,至于这些工作怎样来完成,工作的过程及每天的工作时间,则完全由员工们自由决定,员工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各种创意,经理所需要的只是最后的结果。
2.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的需要
人们在选择服务时会考虑很多因素,包括服务的知名度、可靠性、老顾客给它的评价等。良好的口碑取决于员工,即员工能否把好的、符合客人需求的产品提供出来,让客人得到人性化、个性化、超前的服务。而员工对于工作的热爱、积极性和主动性存在于员工的头脑中,存在于员工的意识中,严格的制度和抽象的条条框框无法控制员工的情绪,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要让员工自觉、自愿地将自己的知识、思想奉献给银行,实现共享,做到这些单靠以往的刚性管理是不行的,只能通过柔性管理来激励员工才会实现目标。
3.员工的薪酬设计的要求
良好的激励机制应根据人的不同层次需求,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使合理的需求得到相应的满足。在激励机制设计中融入柔性管理思想,就是在设计企业的薪酬福利等方案时,充分考虑各类员工的工作性质,体现激励机制上的柔性化。实施中不仅要注重对员工物质上的奖励,还应注重对员工在精神上的嘉奖。可以通过丰富工作内容,提高工作的挑战性对员工进行激励。要充分考虑每个员工的不同需要,实施多样化的福利,提高员工的满意感,更好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4.适应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留住人才的需要
服务业本身是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在我国,外部环境的易变性与复杂性要求员工在工作中必须打破严格的部门界限,实行职能的重新组合,让每个员工或每个团队获得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独立履行职责的权利。对于服务业而言,每天新的顾客在不断出现,新的工作会面临新的问题,因而仅仅靠规章制度难以有效地管理该类组织,而只有通过“柔性管理”,才能提供“人尽其才”的机制和环境,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服务业柔性管理的可行性
柔性管理能够激发企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适应知识经济竞争的需要。
(1)柔性管理内在重于外在。柔性管理不依靠外力,主要依赖于从每个员工内心深处激发的主动性、潜力和创造精神,具有明显的内在驱动性。要求现代企业对外部环境因素变化具有积极的响应能力,对内部因素变化具有快速的应对能力,因此现代企业需要设置一种结构扁平化、多极化、智能化、网络化、外部导向的灵活组织。
(2)柔性管理具有持久的影响力。领导者的威信,是一种能够使人产生服从和认同感的东西。领导者的威信高,可以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否则就会损害管理者的形象,甚至导致管理活动的失败。领导者以协商的、友好的、与人为善的柔性管理手段,必然会提高自己的威信。
(3)柔性管理是一种适应性的管理。即适应顾客需求来管理生产与运作活动实行柔性化管理的目的,就是努力使目标市场的消费者满意。只有充分了解顾客真正的需求,企业才能创造顾客价值,从而使顾客满意。当员工把外在的规定最终转化为对自身的要求后,外因将彻底转化为内因,工作上员工也将会更加主动、自觉,企业的整体工作效率将得到提升。
(4)柔性管理具有有效的激励作用。随着劳动合作制的普遍实施,员工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大都是契约关系,而不是终身关系。因此,针对知识型员工,现代企业应该实行柔性的工作时间和工作环境,设计柔性的激励方案和多元化的报酬体系,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求,发挥良好的激励作用。
四、人力资源柔性管理的方法
1.柔性管理需要高素质员工
适应顾客个性化需要的柔性管理要求全体员工熟练掌握多种技能技巧,在信息网络化的条件下具有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灵敏反应的企业员工队伍由有知识、掌握信息、适应环境、并被授予权力的人员组成。一个柔性管理的组织首先应该是学习型组织。通过不断地学习,及时获取项目所需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同时,通过交叉培训,这些人具有广博的技能,能够有效利用开放的信息环境,从而成为柔性管理企业的核心资源。激励机制也是建立灵敏员工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周密考虑的经济激励和非经济激励。非经济激励主要包括平等对待员工、尊重员工、赋予其运用自身智慧工作的权力,让其获得实现自身价值的满足感。比如,在上海通用电气公司,实行柔性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充分授权,提倡“既然让你做了,就授权给你,我不会过多地介入”。这样,就改变了传统的命令式管理方式,管理很大程度上由他律变成了自律,即自主管理。
2.建立高效的团队
管理人员发现,在多变的环境中,团队比传统的部门结构或其他形式的稳定性群体更灵活,反应更迅速,它可以快速地组合、重组和解散。团队能够促进雇员参与决策过程,它有助于管理人员增强组织的民主气氛,提高员工的积极性。这种以柔性管理为特色的虚拟团队,在IBM又被称为“市场机会管理流程”。IBM把公司有限的资源集中到最能有效创造客户价值的市场机会中。首先,公司会对进入系统的市场机会通过市场管理流程进行精选,一旦一个机会被选中,就将其纳入流程,相应人员便开始进入流程角色。这些角色包括:机会发现人、机会评判人、机会顾问、机会负责人、机会业务经理、项目建议书设计小组负责人、项目建议书及解决方案框架设计团队、质量控制人、项目实施团队、项目小组负责人、客户反馈收集人和资源协调人。这种组织形式加长了企业与市场反馈的触角,提高了企业的整体反应灵敏度,从而使企业能够更迅速地抓住市场机会。目前,在通用电气公司、惠普公司、摩托罗拉公司、苹果电脑公司、联邦快递公司和强生公司等著名大企业中,团队方式已是它们的主要运作形式。
3.实现柔性化管理,价值观是核心
柔性化的组织要有高度应变性、适应性的员工来组成,而在二者之间起统领作用的是柔性化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柔性越强,应变性、适应性越强,就越有利于柔性管理的实现。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是关于企业价值的一定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的观点,起着行为导向、评价标准、评价原则的作用,是指导企业行为的一系列基本准则和信条。当某种解决问题的价值观念和方式可以持续而有效地解决组织问题,这种解决问题的道理就会成为企业的共识,继而成为理所当然的道理,这种道理就是价值观。惠普公司的价值观是,企业发展资金以自筹为主,提倡改革与创新,强调集体协作精神。在这一核心价值观基础上,公司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这种被称为“惠普模式”的企业文化,是一种更加注重顾客、股东、公司员工的利益要求,重视领导才能及其他各种惠普激发创造因素的文化系统。在这一文化系统中,惠普模式注重以真诚、公正的态度服务于消费者;在企业内部提倡人人平等与人人尊重。在实际工作中,提倡自我管理、自我控制与成果管理,提倡温和变革,不轻易解雇员工,也不盲目扩张规模,坚持宽松的、自由的办公环境,努力培育公开、透明、民主的工作作风。惠普的企业文化及其在此之上所采用的经营方式极大地刺激了公司的发展,有力促进了公司经营业绩增长。
五、结论
柔性管理“以人为中心”,依据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和文化、精神氛围进行人格化管理。它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员工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所以,柔性管理具有内在的驱动性、影响的持久性、激励的有效性,以及对环境的迅速适应性等特征。柔性管理的实施以高素质员工为基础,以建设高效、稳定的员工队伍为目标,最终让价值观成为员工的“心理”契约,并使之成为引导员工的自觉行动。
参考文献:
[1]李锡炎:柔性管理论[J].决策与信息.2001(8)
[2]稻 香:柔性管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
篇9
论文关键词:经济发展;不确定性;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对策
中国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有了长足进步,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2010年中国经济规模已经跃居世界第二,成为引领世界经济走出困境继续前行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然而,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国依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依然没有改变,经济成长方式粗放,增长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整体竞争力不强,史上最穷的“世界老二”让人倍感尴尬。面对内外交织的各种矛盾,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毋庸置疑,职业技术教育对于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遭遇的棘手问题扮演着关键角色。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剧,中国即使已经取得了劳动力成本的竞争优势,也必须在劳动力职业技能方面确立比较优势,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为此,深化职业技术教育改革需要契合国民较高的期望值与较为完善的社会支撑体系,实现职业技术教育“计划指令式”办学模式的轻盈转型,增强职业技术教育的“巧实力”,完成国家设置的特定教育目标,承担社会赋予的责任,全力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不遗余力地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全面提高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应对发展经济、扩大就业、最终实现社会和谐的重大挑战。
一、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给职业技术教育带来挑战
不确定性(uncertainty)是指事物发展处于变化无常、捉摸不定和不可预知的状态,不能够确认运动轨迹,不能准确知道某个事件或某种决策的结果,难以用一定之规去捕捉和约束,造成人们认识上困惑不已,实践中不知所措。
本质上,不确定性源自社会系统本身固有的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相干性、临界性、自组织性和自强化性。只要事件或决策的可能结果不止一种,就会产生不确定性。根据不确定性的特点,一般可把不确定性分为四类:
客观不确定性。是指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不确定性。在自然界、在生产生活中、在经济管理领域里,客观不确定性大量存在,十分普遍。从表面上看,客观不确定性似乎是或然的、随机的、杂乱无章的、不得而知的,但实践表明,如果同类的随机现象大量重复出现,它的总体就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主观不确定性。是指对于同一个客体,不同的主体或同一主体在不同的时刻会得出不尽相同的判断,有时甚至迥然有别,其差异事先难以预见。主观不确定性的根源在于人的有限理性和认知模式的差异性。除了每个人遗传基因先天的、固有的差别外,人的成长经历、教育背景、价值取向、文化特质、性格气质、生活习俗、决策偏好乃至对事物做判断时的心情和天气,都是产生主观不确定性的诱因。
过程不确定性。是指在执行、推进的过程中发生的不确定性。即便客观环境和任务是确定的、既定的、可预见和可控的,主体的指令和决策也是清晰的、正确而坚定的,但由于普遍存在的随机干扰、偶然事件、突发、信息时滞或不可抗力,联结主体与客体、愿望与结果的过程,仍然充满不确定性。
博弈不确定性。是指在对局、博弈和互动中所产生的不确定性。它表明人们在思考问题时不能一厢情愿,自说自话,只考虑自身,还要充分考虑到竞争对手或利益相关者的动态,要对竞争对手可能的反应提前加以反应。
从一定意义上讲,客观不确定性、主观不确定性和过程不确定性等前三种不确定性与博弈不确定性无法等量齐观,因为这些不确定性差不多都是一次性的、单向的、静态的、单层次的、自身的、可控的、小概率的、信息充足的、部分可相互抵消的、有统计规律的,化解不确定性的时间也是相对从容的。然而,博弈不确定性涉及的却是多次、双向(甚至网状)、动态、多层次、多方、多因素、不可控、非小概率、信息不足,非但不能相互抵消,反而互为因果且不断强化,无统计规律可寻,无先前经验可借鉴,化解起来常有时间压力。
不确定性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无论是自然灾害的频繁爆发还是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无论是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幻莫测还是社会矛盾冲突的不断加剧,都意味着稳定性、精确性、可预测性已日益被变革性、模糊性和不可预测性所代替。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急促的“不确定性”,在人们还没有来得及充分享受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巨大利益的时候,又不得不体验经济成长带来的烦恼,一切都似乎来无影去无踪,让无限期待的愿景充满了悬念。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一再表明职业技术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之间存在着动态的交互作用关系。尤其在当前,劳动力、商品生产和服务以及社会生活的较高成本伴随着不断增加的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强化了劳动力市场变化的不可预见性。为此,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赢得主动把握先机,劳动力就要拥有较高的职业技能,个体需要具备更加宽泛的职业胜任能力。应该说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带给职业技术教育空前的挑战。
(一)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劳动力就业和劳动力市场治理的风险
劳动力就业群体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似乎要失业、职业资格失去其价值并被废弃、遭遇劳动力市场排斥以及就业渠道萎缩等一定程度的风险。这些风险也为经济发展带来了变革的机会,就业人员需要经常在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技能开发的不确定性之间做出取舍,由于个体并不能够保证所做出的选择在劳动力市场里具有其特定的价值,因此,做出良好选择通常是困难的而且极具风险性。
(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造成了劳动力市场选择行为的短期性
未来关键经济领域的发展具有不可预见性,人们难以做出自信的预测,造成个体、企业和组织行为选择时限的短期性。经济发展不断增加的不确定性导致人们行为策划的时限缩短,时间越长,风险越大,职业技能开发的公共政策以及个体和公共机构的决策必须基于有限知识尽可能在短期内做出,个体只能基于自身所具有的职业资格在短期内开发职业技能,为此,必须调整就业和职业技术教育之间的衔接,缩短持续时间,以便降低风险。
(三)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
首先,需求波动导致更大程度的就业不安全感,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更加难以描述和预测;其次,伴随着传统集体性工作组织的日渐式微,企业员工个体主动创业的重要性凸显出来,新工作方式的采纳必然产生新的工作组织形态,在这样的工作组织中开展职业技能开发必然影响个体行为和集体行为之间的磨合,使个体在就业时产生所需职业胜任能力的不确定性;第三,新近投放到劳动力市场的就业人员增加了高龄和边缘化在职员工的不安全感,前者只具有最起码的职业资格并依据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来确认个体需要接受的职业技术教育,维系自身工作岗位的安全性,而后者虽然享有绝大多数企业的长期就业保障,但两者的互动增加了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
(四)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强了职业技能开发的复杂性和工作岗位轮廓界定的模糊性
随着工作组织的转型,涌现出许多与传统的工作岗位轮廓迥异、轮廓特征难以描述的新型工作岗位,产生了并不完全适合用传统方式来界定的职业资格,传统工作岗位的特征和分类越发难以反映职业活动的现实状况,而且不确定性劳动合同对招工、就业指导以及职业技术教育的作用产生重要影响,导致个体和企业难以预测未来就业和职业技能开发的雏形,职业技术教育机构、政策制订者以及利益攸关者难以认清职业技术教育和就业之间的有效衔接。
(五)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导致职业技术教育与就业之间的关系难以确定
不断变化的就业类型、不断扩大的劳动力市场让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中职业技术教育与就业之间业已存在的一致性规范支撑关系遭受到新的基于职业胜任能力获取途径的挑战,要维系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中职业技能与就业水平之间的一致性异常艰难,即使职业技术教育和就业之间已经形成了较为紧密的正式纽带,但其开端职业技术教育(IVET)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也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不确定性变化,需要重新分析工作岗位和职业技术教育之间的需求关系,解构传统职业技能,用专门的“活动”元素来建构职业胜任能力,开发企业管理实践的新型工具,更加关注职业行为所需要的横向认知能力。
(六)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导致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路径更加复杂,需要重新调整开端职业技术教育和继续职业技术教育模式
当前,传统职业技术教育的获取路径遭受质疑,而向职业胜任能力导向路径转换的新型职业技术教育又充斥了不确定性:首先,人们尚不能够清晰区分开端和开端后职业技术教育与继续职业技术教育之间的关系并使它们相互切换、重新调整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投资,以便个体的整个人生都从中受益;其次,人们并不知晓如何才能给予个体更大的优先发展权,基于自身先天禀赋与所预测的职业技能差距,在任意时间挑选特定的职业技术教育形式,自主开发和确认职业胜任能力,把失业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实现职业技术教育投资和就业回报率的最大化。
(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加大了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开发供给的难度
课程是教学内容的集中展现,基于经济发展不确定性的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内容必然也是变化不定的,以便满足不同社会化伙伴以及各种利益攸关者对各自利益诉求的需要。由于它们对学习目标的定位、教育资源的使用方式千差万别,导致课程研发供给更加困难,需要综合考量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衔接、学习内容和学习质量之间的相关性、人生不同阶段的学习以及正式的与非正式的学习结构之间的联接等复杂因素,让职业技术教育切实体现终身学习的精神本质。
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是深化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必要前提
当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迫使整个社会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造成了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的高度不确定性,也迫使现代经济需要市场、组织和企业拥有相当的灵活性,企业、职业经理人、企业员工、投资者和国家必须在一个更加不确定的经济发展环境里制订当前难以预测的经济发展计划,这对职业技术教育必然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的开发过程更加复杂,个体和组织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以及就业途径的获得充满了风险性,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必要性变得扑朔迷离,所有这一切都成为开发劳动力市场和开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恒定因素,成为预测未来劳动力市场职业技能需求和供给不可回避的要素。可以说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是深化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必要前提。
首先,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成为深化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基础性驱动力量。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加剧了职场、岗位培训以及职业资格、职业技能之间的不匹配度,迫切需要职业技术教育进一步找寻自身发展的逻辑原点,挖掘内涵,拓展外延,加强与就业的关系,增进与实际工作之间的联系纽带,消除职业技术教育到就业过程的转换障碍,提高应对全球化经济发展压力的能力,满足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企业组织变革以及人力资本开发等多方面的需求。
其次,大规模劳动力流动的不确定性是深化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内生性驱动力量。劳动力跨国、跨地区、跨界流动是开放型经济成长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城乡一体现代化”发展的“黄金期”,劳动力跨地区、跨城乡大规模流动成就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加开放的中国经济也导致劳动力在世界范围跨国、跨界纵横驰骋,不断增强的劳动力流动性客观上要求中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更具灵活性、兼容性和参与性,逐步建立起更加便捷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建构更加有效的结构化职业资格体系,完善各国各地区各行业职业资格体系的认证和对接机制,实现跨时空劳动力资源的有序流动。
第三,基于经济发展不确定性的创新既是经济发展的永续动力,也是深化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有力支撑力量。科技创新、尤其是通信技术领域的全球化扩散在给现代生产和现代服务带来空前繁荣的同时,也造成先进制造业体系建设、现代企业组织变革以及就业前景的不确定性,“极化”了职业技术教育对数字工具等新技术运用能力培训和再培训的需求,需要职业技术教育建立适宜的职业资格体系,在更加宽泛的领域对职业胜任能力、职业知识更新以及职业技能做出恰如其分的诠释。
第四,生产实践过程的不确定性是深化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活水源头。实践出真知,“计划赶不上变化”是生产实践的常态,人们惯常的行为模式经常遭遇到职场环境不确定性的侵扰,而开展持续性的学习是员工在不确定性的职场里应对变换情境的不二法则。为此,职业技术教育需要传授自我导向的学习方法,努力增强员工职场在职学习的能力,提供的学习内容不仅要聚焦在技术性知识的获取上,还要扩展到新型价值、新颖行为密码等“软性”技能的获得以及对过去知识经验的重新模块组合,增进就业,提高个体的经济社会地位,拓展公民意识和行为模式等教育价值,掌握灵活多样的个性化职业技能。
三、基于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深化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有效对策
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其高度的不确定性、劳动力市场开发对于拥有较高职业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无处不在的技术革新步伐以及先进国家和地区人口结构的变迁,导致整个世界对职业技术教育高度关注。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在普及中学阶段教育之后已经开始拓展以职业技术教育为核心的高职教育。与此同时,许多欧洲国家已经在普及全民义务教育、中学阶段教育以及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基础上,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实践表明:凡在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上投资巨大的国家和地区,它们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获得的利益也最大,那些生产了最多知识和信息的经济体也是最有效率的现代经济体。为此,中国必须奋起直追,基于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深化职业技术教育改革。
(一)强化职业胜任能力的培养
随着不确定性经济环境的加剧,职业技术教育需要深刻认识劳动力市场变化的复杂性,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职业胜任能力的培养和强化上。职业胜任能力是实施职业技术教育和获取职业资格之间的桥梁,是建立劳动力市场关系的基础,是特定职业领域正式学习的结果,满足特定工作岗位的需要。职业胜任能力的价值体现在特定的工作岗位上,体现在特殊的工作环境中,它是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的“内核”,是职业技术教育的“灵魂”。深化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必须从过去主要关注工作岗位职业技能的获取转到今后职业胜任能力的培养上来,把个体职业胜任能力的强化置于职业技术教育的中心地位。
(二)加快落实终身学习战略
在知识经济社会里,人们需要建立终身学习的适宜模式,提升职业技能,应对劳动力市场职业技能长期需求的不可预见性。终身学习倡导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要坚持学习,强调继续职业技术教育的补偿作用,通过继续职业技术教育等路径获取必要的职业技能。为此,职业技术教育要不断增强主要由供给与需求策略之间的不匹配所产生的吸引力,增加职业技术教育供给的有效性。
(三)不断增长个体才干
在不确定的经济发展环境里,个人具有自身建构职业开发路径的“才干”、构建有效的学习策略、建立劳动力市场风险治理的个性化策略异常重要。为此,个体首先要选择具有较高安全系数的劳动力市场,接受适宜的职业技术教育,降低劳动力市场的不确定性风险,确保安全、稳定的就业;其次,个体要延伸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时间,积极参加继续职业技术教育,提升拥有更高学历和就业资质等职业资格的保障水平,确保个体拥有较为宽泛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胜任能力,实现就业资本的最大化,防范和控制风险;第三,个体要变换职业培训类型,改变行为模式,选择短期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实现灵活就业和自我就业,规避劳动力市场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
(四)在不确定性环境中实现“教”与“学”之间技术创新
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全力开发先进的教育技术,重视开发职业胜任能力数字化的学习工具和文件,加速远程学习平台的建设,开发网络在线工具,分享职业技术教育培训课程,灵活选择学习路径,优化学习进程,勾画网络时代的个性化教育计划,增强网络学习的实践技能,实现个性化路径学习,满足终身成长和人格塑造的个体需求,显著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五)设立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奖励基金,提升经济发展不确定性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水平
设立教学奖励基金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职业技术教育教与学的中心地位,促进教师更好地驾驭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学奖励基金应该主要面向教育教学工作业绩卓越的专家型教师,鼓励他们深入研究教学艺术和规律,组织召开各种学术会议,出版学术性期刊,提供教师职业技能开发的特殊培训课程,交流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式,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网络监督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