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亚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6 11:35: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青年亚文化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青年亚文化论文

篇1

[关键词] 动画 亚文化 对抗 虚拟

一、什么是青年亚文化

众所周知,文化大体上可分为主流文化、大众文化、高雅文化和边缘文化四大类,亚文化即边缘文化。青年亚文化在20世纪50年代的欧美形成并呈流行趋势,各种各样的亚文化形式和思潮开始进入大众社会,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并引起了一批社会学的学者对亚文化的关注和研究。文化人类学中所说的“亚文化”概念,指的是“在某些方面与社会主导性文化的价值体系有所不同的群体文化”[1]。“青年亚文化可以概括为年轻人为了有别于主流文化而创造的他们自己的文化,以‘叛逆’为主要色彩,以示青年文化偏离、排斥甚至对抗‘化’或‘主流文化’的整体态势。”[2]

青年,是一个特殊的族群,他们正在走向成熟但又尚未成熟,喜欢接受新事物,存在着自我意识的矛盾性:闭锁但又渴望交往、反抗又屈从、自卑又自负、自信又气馁……青少年的这种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也必然会产生属于自己的文化——青年亚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物质生活非常丰裕,青年更加喜欢表达自己,证明自己,叛逆、好胜、强调个性、放荡不羁的性格催生了亚文化的形成,青年亚文化宣扬与主流文化不同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而正是这一点,青年亚文化才格外引人注目。青年亚文化在早期表现出强烈的抗争意识,而在当今社会,抗争意识逐渐弱化,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狂欢仪式”。审美虚拟化、消费个性化、行为另类化,他们宣扬非暴力,以一种无声的、潜隐的方式来对抗“主流文化”、“父辈文化”和“学校教育”。

二、青年审美的虚拟化转向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追星族,他们不仅打心眼里喜爱明星,而且在实际生活中开始效仿明星的仪态、着装、价值观念,明星成了时尚的代名词。当下,动画被更多的人接受和认可,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崇拜动画中的虚拟角色,这就使得青少年在心理上从对活生生人的崇拜转变成了对虚拟角色的崇拜或喜爱。动画的世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它是和现实世界平行的另一世界,它的原型来源于现实生活,并超越于现实生活。青少年就是在虚拟的世界中体味真实、追求理想。青少年对生活充满着激情与幻想,但幻想和现实往往存在很大差距,幻想的完满和现实的残酷相矛盾,青年人则更加青睐于以想象构思的“虚拟世界”,并以此来补偿现实。

观影中的置入感使得他们把现实世界融入其中,cospaly把青少年对动画的虚拟审美推到了极致。cospaly最早的译名来自台湾,是costome paly的缩写,意为“角色扮演”,指的是由真人利用服装、道具、饰品、化妆来模仿或装扮游戏、动漫作品中的虚拟角色(包括人物、动物、超人、植物等),类似于“动漫真人秀”。青少年以比赛、舞台表演、社团等形式参与其中,cosplay很重要的就是服装展示和角色表演,市面上也有很多服装店,但这些服装的价格不菲,而且很多动漫迷们为了忠于原著或凸显自己的风格,大多都亲手制作服装。

可以说,cospaly耗钱、耗时又耗力,为什么还有如此多的cosplayer呢?据笔者考证,原因如下:首先,精力旺盛、热情投入是青年族群所具备的特点,他们有精力也有时间去做这些事情。其次,青少年具有幻想的天性,这让他们对虚拟角色的审美、崇拜搬到了现实,在现实生活中虽然不能实现,但可以通过cospaly这种制作和表演于一体的形式来实现。再有,青少年叛逆、讨厌正统,处处希望获得更多的自由,正是在这种压抑和反抗中催生了这种“狂欢仪式”——cospaly的形成。最后,青少年极具创造力,这种对虚拟角色的模仿是对动画中虚拟角色的再创造过程,是审美的又一境界。

每一种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有的人认为cosplay是一种耗时、耗力又耗钱且无意义的行为,会让青少年沉迷于虚拟角色,失去自我。而有的人认为,cosplay注重的不止是模仿外在,更是一种和虚拟角色心灵上的互换,可以使青少年在挫折中战胜自我,找到自我。其实,只要正确看待cosplay这一亚文化现象,不无对青少年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动画消费中的身份展示倾向

动画的消费从你观看动画的开始而开始,伴随着观看过程的结束而逐渐完成,动画的观看与欣赏只是动画消费的初级阶段,动画的衍生产品将引领你进一步消费。

每一部成功的动画片都不会放过衍生产品的开发,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让人难以想象。譬如一直以来风靡全球的米老鼠,自1927年沃尔特•迪斯尼推出了第一部米老鼠动画片《疯狂的飞机》,便掀起了一场动画的革命。米老鼠从一诞生开始便颇具传奇色彩,当时,米老鼠每年可为迪斯尼公司带来7.5亿美元的收入。2003年,美国《福布斯》杂志推出“虚拟形象富豪榜”,该杂志推算,在2003年一年,米老鼠就为迪斯尼挣下58亿美元收入,成为最“富有”的卡通形象。商报点评说:“这不是一只老鼠,分明就是一棵摇钱树。”[3]可见,动画的衍生产品在动画消费中占了举足轻重的份额,它可以渗透到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动画的衍生产品的价值已不仅在它本身的使用价值,更多的是它的符号价值。它所带来的利润甚至超过了动画影片本身,具有持续的生命力。

如今,每个消费群体消费的已不单单是产品的使用价值本身,更多的是产品所承载的符号意义。这样,产品便具有了身份展示的功能。学生用丙烯颜料在校服上画自己喜爱的动画明星或场景成了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生日派对上也不乏有专门去理发店专门做的米奇头;凡有热播的动画,校园内总会掀起一股购买印有其动画明星文具的浪潮;手机动漫贴纸、挂件、卡通背包随处可见……这种无孔不入的动画消费现象是青年亚文化的一个缩影。

篇2

“屌丝”的传播语境与路径

当今的社会是现实世界与虚拟的网络世界相互交叉、相互包容的世界。人类的存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屌丝”就是当今网民数字化生存的一个社会镜像,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背景。

1.“屌丝”源于社会生活

首先,社会经济生活发展是网络流行语产生和发展的根源。只有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比如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平台的构筑,人们才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资本来关注网络并进行传播。社会生活才是网络流行语的生产动力与原材料。

许多网络流行语的出现都源于某种社会新事物或社会生活,是时代孕育而生的产物。比如2005年网络流行语中的“海选”,是因选秀节目泛滥被广为流传;2010年网络流行语“蒜你狠”、“豆你玩”等是对物价上涨现象的形象描述。而2011年的“伤不起”、“Hold住”则来自于流行歌曲和娱乐节目对大众情绪的感染。其他,还有大众耳熟能详的“躲猫猫”、“欺实码”、“我爸是李刚”、“钓鱼执法”等。

网络流行语尤其具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批判性。如同以上网络流行语是聚焦了社会生活的时代产物,“屌丝”一词也是如此。具体来讲,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年轻一代面对阶层固化后的社会问题,比如住房、工作、婚姻等现实生活压力,就是“屌丝”所面临的社会生活现实(可以参看腾讯网对“屌丝”的定义)。这些现实生活的压力所造成的精神苦闷,在网络上以李毅的粉丝与其他吧友群的冲突为导火索被发明创造,进而因其词义获得广大网友的认同而被迅速引爆。“屌丝”之所以由一个近似网络污名化的恶搞行为扩散成一夜爆红、人人追捧的网络热词,有网友一语道破天机:其与“当代的现实特征实现了完美的合拍”。事实就是如此。

2.“屌丝”源于网络文化

“屌丝”一词所包含的文化现象也颇具网络文化的后现代特征,而网络文化除了具有一般文化的特征外,还具有实时、交互和以受众为主导的特性。网络文化的主体是网民,而中国的网民因为以青年网民为主体,在中国特殊的传播语境下,网络是普通民众相对较为自由的传播通道。因此,众多网民利用新的数字技术在网络里遨游,顺应的是大众文化后现代语境中“去中心”、“解构”权威文本与正统规范的精神实质。针对某一现实议题,为实现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这些网民往往会自发凝聚在一起,并以网络空间的自由与宽松为契机,张扬个性,表现自我,因而造就了中国颇具平民化色彩的网络文化。早期的网络研究者马克·波斯特早就发现:“网络赋予传播主体以对称的地位,推进了民间故事的成倍增长。”②

“屌丝”一词是当今社会现实生活与后现代的网络文化交集的产物,成就了一种常人所说的网络亚文化:从贱文化到无厘头恶搞,从“二B”(很傻)青年到“伤不起”,其核心部分往往在于敢于戏谑与自嘲,以戏谑来消解严肃,以降格来反对崇高。它表面上讲述的是一群来自社会底层、生活拮据的青年网民在现实生活中的失落与自嘲,实际上已经凝聚为网络文化中一种典型的话语“狂欢”,表述了一种“游戏”的心态。比如“屌丝”文化中的“备胎文学”,那绝对不只是表面上对中“高富帅”的恶搞,其实质在于颠覆精英文化严肃价值观之后带来的和自我赋权;一句“我是屌丝我怕谁”,不但反映了“草根屁民”对现实的无奈与宣泄,更是将“反抗”、“另类”、“愚乐至死”等后现代文化的姿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反观网络恶搞文化中著名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河蟹”等个案,“屌丝”一词的创造与这些流行语的符号特征在文化征候上有强烈的接近性。不同的是,这次网友“恶搞”的对象是自己。

3.“屌丝”的传播路径

研究网络流行语的生产机制、传播机制与社会影响的文章在国内并不少见,但这些研究大都侧重其语言符号特征,关于其传播路径与环节且意义厚重的研究非常稀有。目前的研究一般把网络流行语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的网络流行语,其传播范围局限在网络内,比如:“斑竹”、“表酱紫”等词语,这些词语为网友所普遍了解,但并未广泛扩散到线下。另外一种是社会化的网络流行语,其影响范围波及和延伸至线下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打酱油”、“躲猫猫”、“河蟹”等。

针对各种网络流行语,有研究总结了其线性发展的传播路径:“传统的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路径通常包括“网络空间网民效仿网络语言的收编”等三个环节;而“社会化的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路径则包括“社会现实+网络空间网民效仿大众传媒复合传播政府/市场/现代汉语收编”等四个环节。③本文在回溯“屌丝”一词得以流行的传播路径与特征之后,发现其传播特征和路径与前面研究的结果相差无几。不过,这里,可以把“屌丝”的传播路径稍加修改为:“社会现实+网络空间网民效仿+网民混搭与误用大众传媒复合传播商业意识收编”。这个过程有可能是循环往复的:因为它也许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在滚滚红尘,也许它会最终归属于大众意识,从此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用语的一部分。

“屌丝”传播的社会心理动因

1.网络流行语传播的社会心理

对于网络流行语,现有的研究大都倾向于对其社会功能的总结和归纳方面:比如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王仕勇教授总结出网络流行语对于网民能起到“政治参与,民意表达”、“放大舆论,权力监督”、“自由表达、释放情绪”、“逃避现实,自我娱乐”四个方面的作用。④长江大学文学院讲师陈红莲总结的“娱乐与消遣、宣泄与释放、质疑与批判”⑤等功能。还有研究认为网络流行词的传播与传者/受众的“求异心理、自尊心理、宣泄心理以及亲和心理”有关。⑥或者与网友的“求新求变、求趣、从众与模仿、调侃戏谑、追求自由与宣泄”等5种心理有关。⑦也有研究则把网友的心理与经济因素、社会革新因素结合起来,认为网络流行语产生的原因在于“创造与模仿心理的综合、娱乐心理、有极强目的性的功利心理”。⑧还有研究把社会转型时期青年群体郁闷、迷茫、焦虑的心理状态与网络流行语的产生结合起来分析。⑨

国外对网络流行语的心理动因研究不多见,但他们对网民,特别是受到后现代文化影响的新一代青少年与网民使用网络的心理动因研究成果丰富,比如:受到香港中文大学人文社科系基金资助的路易斯·伦恩(Louis Leung)博士认为:相比传统研究总结的8种心理动因,比如“求陪伴、消磨时间、逃避、惯习、休闲、觉醒、娱乐和寻求信息”,青年网民的心理动机应该结合现代青年使用网络的行为分为两种:一种是情绪管理,另外一种是社会补偿,而且这两种情绪管理都与青少年和儿童受到的社会压力有非常重要的联系。⑩来自美国南加州大学摩尔商学院的Mun Y. Yi和Yujong Hwang两位作者则基于网络信息系统推断出网民的心理不外乎“自我效能、娱乐、学习、技术接受”等四种模式。⑾

在该领域研究中,成果最丰富的要数荷兰的凡·登·宾特(Van den Beemt),他连续发表了多篇论文并出版书籍,研究荷兰青少年使用互联网的动机与传播行为。他认为当代青年文化的后现代性体现在互联网使用心理动机的四个方面,即“寻求安全感、反思自身、生成亲和空间、重构人生”;他还指出社交网络时代对人最大的挑战在于创造一个连贯性的身份,因为在传统价值发挥失常的后现代社会里,网络有可能成为导引年轻人获得反思自身能力的资源。⑿持此类观点的还有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儿童、青年与媒体中心的大卫·白金汉先生(David Buckingham), 他认为数字媒体对青少年在成为有社会身份的过程中,可以起到排解该年龄段的心理危机与冲突,实现自我、反思自我与自我定位的作用。⒀

2.“屌丝”流行的社会心理动因

把年轻人置于后现代文化下,观察其网络使用行为来研究其心理动机并促进青年学习能力这一积极的视角,对本文研究“屌丝”这一具有青年亚文化特点的网络现象特别有借鉴意义。实际上,全盘考虑以上的研究结论,基本上就能描绘出“屌丝”得以热传的心理动因:“屌丝”一词的发明主体最初出自于热爱网游的年轻吧友对李毅粉丝的讥讽,没料想却被李毅粉丝群体主动接受,之后扩散至更多的网友,广大网民特别是社会中的非青年群体也开始使用“屌丝”一词。2012年11月3日,该词登上主流媒体《人民日报》,又引起了一波热议。

反观“屌丝”这一网络文化潮流的形成,实质上也是广大青年网民把自己归属为“屌丝”一分子的过程。与源于社会新闻热点事件、官方与民间的对抗事件,带有强烈现实指向的网络流行语比如“躲猫猫”、“俯卧撑”之类不同的是,“屌丝”一词,带有青少年亚文化与数字媒体结合所产生的语言“狂欢”性质,其传播的社会心理动因更多地与青年网民作为一个群体,在人际互动与网络使用中“求趣与求新、从众与模仿、追求自由与宣泄、寻求慰藉”的心理有关;也与广大网民如何看待自己,给自己的身份定位有关。

一般来讲,认同可能包括:将自我延伸到某些他人;从某些他人借得自我;将自我与某些他人融合;认同是一种防御机制,通过自我想象性的归入某种身份,以克服日常生活的挫折感,获得慰藉或安全感。⒁可以说,“屌丝”一词扩散与传播的过程就是“屌丝”文化生成的过程,它既有各对立“迷群”网友“将自我延伸至他人”,也有众“毅丝”从“某些他人借得自我”,还有种种不明就里的网民将“我与他人融合”的过程。在成就这种特殊“身份”的过程中,“屌丝”一词被赋予了各种含义,也融合了各种认同者相同或不同的社会心理。“屌丝”发源地的“大帝”李毅曾笑言:“能够自称‘屌丝’,也只有80后与90后能够干得出来,自嘲成为更高尚的生活方式,好像有返璞归真的意思,大家都不用活得那么虚伪。”他的话语道破了青年网民的自我设障、追求自由与宣泄、寻求群体慰藉的心理动因。

结 论

从字面上理解,“屌丝”一词充满贬义、不雅,有辱斯文,但其讽喻,调侃、甚至宣泄的心态正是发源于年轻网民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感悟,是广大年轻网民看待自己、为自己在社会现实中排位的一种心理表现,也是现实青年群体对社会结构性压力的反映。它积聚了青年亚文化的多种镜像,其流行有着自身的传播背景和传播路径:它发自于网络空间,受到网民的追捧,加上主流媒体的青睐和大众传播媒体的复合传播,最后被大众意识所收编,并引起各阶层人等的误用或效仿,成就了一场“语言”的狂欢,也成就了“屌丝”们充分体验“倒错”带来的文化苦旅:它可以被看成是一代人的“集体焦虑”,可以被人看成是“严肃价值观”的倒塌,粗鄙文化的再次“逆袭”,也可以看成是“丧失”了行动力的新时代“阿Q”集合体,还可以被看作一场“庶民文化的胜利”秀。

注释:

①苏新春:《文化语言学教程》[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页

②Poster,M:《The Second media age》,Blackwell,(1995),p13

③黄碧云:《网络流行语传播机制》[D],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4月

④王仕勇:《理解网络文化——媒介与社会的视角》[M],重庆出版社,第42~43页

⑤陈红莲:《从网络流行语看网络受众心理》[J],《新闻爱好者》,2010年6月上

⑥曲瑞珠:《网络流行语传播的社会心理动因及社会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4月,第29~38页

⑦季安锋:《网络语言与社会文化心理》[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⑧孙明强:《网络流行语研究》[D],湘潭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⑨贺白余:《网络流行词语社会心理关系研究》[J],《消费导刊》,2007年第14期

⑩Leun, L. (2007). Stressful life events, motives for internet use, and social support among digital kids.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10, 205-214

⑾Yi, M.Y. , Hwang Y. (2003). Predicting the use of web-based information systems: self-efficacy, enjoyment, learning goal orientation, and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 (59 ): 431–449

⑿Van den Beemt, A., Akkerman, S., & Simons, P.R.J. (2010). Considering young people's motives for interactive media use.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27 (2): 103-118

⒀Buckingham, D. (2008). Introducing identity: Youth, identity and digital media. In D, Buckingham., D. John. &T, Catherine. (Eds.). MacArthur Foundation Series on Digital Media and Learning (pp. 1-24).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篇3

论文摘要:本文诠释了高校校园文化品牌与文化品牌的含义、分析了当前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弊端,并提出改革的的建议:重视经济基础力量,不弱化文化的引导地位;完善大学建筑,尊敬文化大师;强化精英文化的引导力,抵御亚文化的不良影响。

一、品牌与文化品牌

品牌的英文单词Brandr,源出古挪威文,意思是“烧灼”。人们用这种方式来标记家畜等需要与其他人相区分的私有财产。到了中世纪的欧洲,手工艺匠人用这种打烙印的方法在自己的手工艺品上留下标记,以便顾客识别产品的产地和生产者。这就产生了最初的商标,并以此为消费者提供担保,同时向生产者提供法律保护。16世纪早期,蒸馏威士忌酒的生产商将威士忌装入烙有生产者名字的木桶中,以防不法商人偷梁换柱。到了1835年,苏格兰的酿酒者使用了“OldSmuggler”这一品牌,以维护采用特殊蒸馏程序酿造的酒的质量声誉。在《牛津大辞典》里,品牌被理解为“用来证明所有权,作为质量的标志或其他用途”,即用以区别和证明品质。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在1960年对品牌的定义是:品牌是一种名称、名词、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其目的是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劳务区别开来。[1]

可见,品牌是一个复杂、综合、抽象的概念。从表面看,品牌是产品或劳务的名称、标记等可视外观;从本质透析,品牌是一个浑融的体系,是组织的综合实力之反映。品牌涵括三个层面:产品本身、企业及产品形象、消费者心理。

品牌作为一种心理认知,难以轻易被模仿,所以具有了不可替代性;品牌富涵自有价值,可以使企业持续盈利;品牌是企业长期积累所致,持续性与积累性明显。品牌所具有的这些特点,使品牌受到越来越多组织的重视。

文化品牌是指把品牌的理念深植于文化土壤之中,使文化具有特质与光点,以致其被关注、被倾慕,成为学习的榜样,继而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而今,随着大学竞争的加剧,品牌意识在大学日渐觉醒起来,文化作为大学最为突出的亮点,其品牌的建设也成为各大学着力打造的重中之重。

二、当前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中存在的弊病

1、经济把持命脉,文化无足轻重

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日益产业化,金钱的浪潮不断冲击着校园建设,开始成为左右校园发展的首要力量。门面工程擢升为头等大事,各大院校不惜重金建高楼盖大厦,新办公大楼、教学楼、学生宿舍纷纷拔地而起,拥有多少外观硬件成为衡量一个学校办学质量、文化水准的第一要义。在这种背景下,经济的地位毋庸置疑据有制高点。为给学校带来经济实惠,最直接的做法就是扩大招生。生源的扩大使学校的直接收入明显增加,但同时给原有的教学资源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节约成本,许多院校在扩大招生、增盖新楼时,却并未同比例引入新进教师,师资比例往往严重失调,其结果就是整体教育素质下滑。这样,形成优良的校园文化缺少坚实的基础文化层面。

另一方面,文化效益收效的长期性和当前普遍存在的急功近利心理产生了强烈的矛盾冲突。文化的积累和养成需要长时间才能够见效,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当前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更看重的是短期、直接的效果,经济最能立竿见影的实现这种效果,其地位再次被突显。

2、大楼名人交相辉映,大师踪影难觅

经济把持命脉的直接结果就是校园内,高楼拔地而起,新的建筑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校园当中。水泥丛林的大量出现,使校园瞬间变得现代化起来,然而外观建筑的现代化却并未一同伴随出现大批的学术大师。大楼一幢接一幢,大师踪影却是苦苦难觅。

做足面子,也要做够里子,为了让自己里外看起来都风光,很多院校甚至不惜重金聘请名人来客座,为自己脸上添光。例如,畅销武侠小说家金庸受聘浙江大学,周星驰客座西南民族大学和人民大学,张铁林被聘为暨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等等。而真正能致力于教学和引导学术发展的大家大师,却人数稀疏,难见身影。

相反,在国外,在哈佛,教授聘任有一套非常严格和复杂的程序,被聘的绝对是学术界杰出人物。基辛格博士是著名政治家和国际问题专家,其名望蜚声国内外,他退休后想到哈佛当教授,结果却被拒绝,原因是哈佛认为他没有把精力投入到教学中。

这些世界知名的院校不以大楼大厦为标志,只以大师为荣。也正因为如此,才成就了这些院校非凡的声望。而我们却正在背道而驰。

3、亚文化空前泛滥,精英文化举步维艰

亚文化主要以网络文化为主要形式,时尚文化、流行文化、手机文化、课桌文化、卧谈文化、厕所文化等各类通俗文化,以及社会低俗文化交汇而成的文化形式。亚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低级层次。无疑,亚文化具有娱乐性、时尚性、调剂性的特点。但亚文化对社会主流文化的对抗性质、反叛性质,对生活的戏谑性质、调侃性质,无所顾忌的表达某种情绪、观念、想法、感受、爱好时的夸张性质和表演性质,执拗沉溺于追随潮流与体验流行的盲目性质和偏执性质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2]

精英文化是指在高职院校中,以德高望重的老专家学者为核心,以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为骨干,以热爱知识、追求真理、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莘莘学子为基础,以深厚的人文精神为底蕴凝聚而成的代表着该学校历史和文化精神传统的一种令来者肃然起敬、心驰神往的文化精髓之所在。精英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高级层次,是融合了社会主流文化和传统文化而形成的,是中国当代先进文化在高职校园中的代表。她构建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人格精神,表达了对理想人生境界的追求,体现了浓郁的学理气息、高雅的审美趣味,具有先进性、高雅性、导向性、示范性的特征。它是院校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源泉,是统摄校园文化的灵魂。[3]

当前,校园内,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和积极性普遍不高,娱乐和休闲为主的亚文化大行其道。

三、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途径

1、重视经济基础力量,不弱化文化的引导地位

经济的基础力量是不能否认和忽视的,任何校园的建设,无论硬件还是软件,都不能在脱离经济力量的状态下成功,经济的决断性作用是客观存在的,是必须被承认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经济占有完全话语权,文化的引导作用也必须一同被重视起来。大学校园毕竟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它的主要社会功能就在于给社会的发展提供一种精神导向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是深深植根于大学自身的校园文化建设之中的。

诚然,今天大学校园不再是象牙塔,与外部世界相隔绝,而正以新的姿态和面貌积极参与着社会的建设,但这并不等同于社会活动成为大学校园发展的主体活动,经济生活成为大学发展的导向性活动。如前所述,大学的主要社会功能是提供精神导向力量的,因此,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我们重视经济基础力量的同时并不弱化文化的引导地位,只有如此,才能成就成功的校园文化

2、完善大学建筑,尊敬文化大师

一所让人瞩目的大学,必定有着独到的外观建筑,这是视觉的直观要求,不断改造和完善校园的外观建设,让各项工作在一个更舒适的环境中开展的同时带给人美的享受,是值得赞许的。大学校园的建设中,不断增设新楼,只要用得其所,是无可厚非的。而当前,我们的主要问题,就在于并不完全考虑大楼的实际用途,只是为了外在的面子不断建设新楼。

与此同时,大学作为精神和文化的导航标,大师是它的具体表现者,衡量一所大学水准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它有多少位大师。我们耳熟能详的世界知名大学,无一例外,都是大师云集和大师辈出的地方。但是,当前,我们只将钱大笔大笔的投入到了大楼的建设中,投入到了名人的轰动效应中去,对真正的大师,却是冷漠至极。而真正文化的形成和文化品牌的塑造,却是依靠这些文化大师们。

3、强化精英文化的引导力,抵御亚文化的不良影响

如前所述,精英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高级层次,是融合了社会主流文化和传统文化而形成的,是中国当代先进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中的代表,具有先进性、高雅性、导向性、示范性的特征。作为校园文化的主导层面,精英文化是统摄校园文化的灵魂,是院校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源泉,它在整个校园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和力量。精英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在这些特性也要求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不断强化它的引导力量,使它真正成为校园文化的领导者。在强化精英文化引导力的同时,抵御亚文化的不良影响也不能松懈。亚文化所表达的对主流文化的对抗性质、反叛性质,戏谑性质、调侃性质,无所顾忌的表达某种情绪、感受等的夸张性质和表演性质等,都正在对学生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这要求强化精英文化弱化亚文化影响力的同时,也必须采取一些直接的策略应对亚文化所产生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媒体文化;媒体生态;微博

从2009年的微博控宣告自媒体时代到来至今,我国的媒体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回看2011年,媒体文化①研究依然如火如荼,保持着惯有的“理论热情”。媒体文化研究的话题一贯以来就是五花八门、无所不包,大有囊括一切的势头。这一点应该予以理解,毕竟在互联网发展起来以后,媒体这张大网几乎已经覆盖了世界的各个角落,世间万物似乎都与媒体沾边。伊尼斯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发现,一种新的媒体可能会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他依据媒体的形态、性质为人类文明史下注脚的方式也启发了无数后来者。显然,媒体文化现已成为参与、塑造我们日常生活、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复杂文化形态。在我国,自上世纪末以来,媒体文化就成为理论界的显学。回到2011年,媒体文化研究有哪些关注点?参看中国知网收录的文章以及同年出版的著作就能略知大概。自媒体文化研究、微博研究是本年度媒体文化研究的“大部头”,除此之外,还有些研究者沿袭过去媒体文化的研究思路,对具体媒体现象进行阐释、批评。下面,本文将对此进行梳理。

首先,部分研究者承继媒体文化研究中的批判传统,采取文化研究的策略,揭示媒体文化中呈现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消费特性,对具体媒体现象进行文本分析、意识形态批判。这类文章从媒体文化研究进入公众视野之后,就一直存在,颇有“旧话重提”的意味。具体来看,有些研究者回到西方媒体文化理论中,阐发具有原创性理论家的思想,像法兰克福学派、麦克卢汉、道格拉斯・凯尔纳、约翰・菲斯克、莱文森等在媒体文化研究中的视野、方法是被关注的对象。译著《去西方化媒介研究》通过研究一系列来自亚洲、非洲、南北美洲、欧洲、中东地区和澳洲的案例,在回顾传统媒体文化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媒体、权力和社会的关系,挑战了盛行的全球化理论;有些研究者关注媒体与青少年亚文化、女性文化的关系,其中,由青年政治学院、北师大文学院、文艺研究杂志社联合举办了以“媒介与青年亚文化”为题的学术研讨会,会议讨论了青年亚文化的学术源流,涉及酷儿理论、消费理论、意识形态、作为政治批评的文化批评等议题,其中,手机、微博、网络游戏等新媒体对青年亚文化的新影响是热议的话题;还有些研究者侧重于文本分析,分析电视剧、电影、广告或者具体的媒体事件,在媒体、受众、社会之间进行互动研究。《读书》杂志开设了专门的媒介批评专栏,即用文本分析的方式,进行媒体文化研究。其中蒋原伦的《今夜星光灿烂》通过分析年轻人上电视,阐述了伴随电视成长起来的当代青年,他们习惯在电视中扮演自己,他们是名副其实“身披电视屏幕”的媒体人。邱林川、陈韬文主编的《新媒体事件研究》分析的就是造成社会影响的重大媒体事件。另外,热播韩剧、网络游戏、电视娱乐节目、网络视频等都是媒体文化研究中备受关注的对象,对其研究往往涉及受众心理分析、政治意识形态、消费意识形态、性别对抗、权利关系等传统文化研究的话题。

其次,本年度最具中国特色的媒体文化研究,是探讨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族群文化如何利用媒体有效传播。如徐康的《红岩文化与媒体传播》、徐会乐的《中原武术文化媒体传播的现状与对策研究》、顾苏的《中德媒体2010上海世博会报道中的中国形象――从媒体政治、跨文化视角分析自我与他者形象》等,这些文章提倡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把传统文化打造成适时的文化产品,推动其传播与发展。问题是,当传统文化在新媒体中重现时,由于政治意识形态、商业集团、传媒机构的介入,它们已改头换面,被“去传统化”了。如何保护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族群文化的原生态性,是这类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然,本年度媒体文化研究的热点当数自媒体文化。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媒体的生态环境,致使媒体文化呈现出新的特征。基于过去传播学理论、法兰克福学派、伯明翰学派基础上形成的媒体文化研究已经无法对自媒体文化的新特性给出合理解释。基于此,自媒体文化成为中西方媒体文化研究的新领域。早在2002年美国专栏作家Dan Gillmor就已提出自媒体概念,把以博客为代表的个人媒体看做是“新闻媒体3.0”的象征与代表(其中1.0是指传统媒体或旧媒体,2.0指新媒体),2003年,美国报业协会媒体中心出版了谢因・波曼(shayne Bowman)与克里斯・威里斯(Chris Willis)合著的自媒体的研究报告,拉开了中西方学界关注自媒体研究的大幕。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里斯的报告研究了美国公民利用电子邮件、博客、论坛等,在美国公共事件中(如“9・11”事件、伊拉克战争)参与制作并报道新闻的重大影响,这种“自己动手做新闻”的热情就是自媒体时代的特征。在过去那种批判性的媒体文化研究中,媒体文化被看做是以种种形式诱使个人认同那种占优势的社会和政治的意识形态、立场以及表征等。当然它也为个人能够获得反抗社会的力量提供了种种资源。[1]传统媒体文化的掌控权,交织在政客、商业集团、传媒机构的相互牵制之中,它与大众的关系是自上而下的。而今,自媒体拓展了自下而上的新传播模式,大众不再仅仅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他们同时参与信息的创造与传播。这样大众部分获得了媒体文化控制权,推动了传播民主化的趋向,促成了网络公共领域的构建,改变了媒体生态环境。

从2005年开始,我国的媒体文化研究开始关注自媒体的影响,当年仅两篇文章谈及这一话题。2009年之前,这方面的研究一直很薄弱,零星有研究者分析自媒体时代可能出现的媒体文化特征、动向及其对传统媒体的挑战,那时的研究颇有前瞻性的意味。毕竟“人人都能动手做新闻”,不是件容易的事,它需要科技发展作为坚强的后盾。在我国,当博客开始流行,尤其是智能手机全面上市,网民才成为随时“寓居”网上的、名副其实的网人。另外,各大门户网站,如搜狐、新浪、腾讯等都全面打造自媒体式的平台,电子邮件、论坛、腾讯QQ、MSN、博客、微博等都发挥着自媒体的功能。尤其是2009年微博控的流行,正式宣告了自媒体时代的全面来临。总体来说,从2009年起我国对自媒体的研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11年自媒体研究的论文明显多于前几年,这的确是自媒体时代来临的症候。

而在本年度自媒体文化研究中,微博是最热的话题,中国知网中题目出现微博的文章有上千篇,微博的热度由此可见一斑。2010年蒋原伦、张柠主编的《媒介批评》(第四辑)的核心话题就是微博,涉及的话题有微博与公共领域、微博言说方式、媒体生态等。2011年微博的话题依旧火热,除了直接以微博为题的文章之外,探讨自媒体文化、新媒体文化的多数文章都涉及微博,我想是因为微博的确宣告了自媒体时代的全面到来。在研究微博的文章中,有些把微博作为新的教育途径,倡导通过微博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有些阐释微博的出现对其他媒体(报纸、广播、电视)造成的影响以及其他媒体该采取何种策略来应对,如《中国报业》、《新闻知识》、《新闻记者》、《新闻爱好者》等很多杂志都刊登过类似文章。这类文章特别提到在新闻界,报刊、电视不再是唯一能进行“权威”的中心了,微博中大量涌现的公民新闻已经斩获了部分创造与传播新闻的话语权,甚至传统媒体有时需从微博中采集新闻。如“辫子新闻”就指传统媒体、公民新闻、社会性媒体相融合的趋势。看来,未来传统媒体发展的前景必然是与新媒体的融合;还有些文章着重探讨微博对突发事件的介入及微博问政等情况,像宜黄拆迁、上海火灾、动车事故等公共事件的微博报道、两会的微博问政等。杨琰的《以两会微博为例谈网络公共领域的形成》、刘卉的《从宜黄拆迁自焚事件看微博传播的特点》、吉卫华的《微博客的媒介生态研究》即认为微博以其传播的自主性、互动性、扩散性、及时性推动了我国民主化的进程。

无疑,微博对公共领域的构建、媒体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微博研究的焦点,有研究者认为微博开启了信息传播的新纪元,有效改善了人际关系模式,加速了公共领域的构建;也有研究者认为应对微博“热”进行“冷”思考,因为微博中的信息庞杂、碎片化导致信息真假难辨。另外,由于网络使用地区不平衡、社会阶层、年龄、学历结构形成的数字鸿沟,会造成边远地区、农村和其他不接触互联网的弱势群体在公共领域构建中“失语”。总体来看,微博有效改善了人际关系,有了微博,大众不再仅仅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他们同时还是信息的创造者与传播者,大众的主体性获得了彰显,他们的社会热情与政治热情就会被调动起来。当大众的信息在碰撞与交流中形成公共舆论时,就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由传统媒体文化诱使个人所认同的那种占优势的社会和政治的意识形态,这样公共舆论在民主选举、灾难救助、突发事件中就起到了舆论监督的作用。当然,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微博在公共领域中的作用,让大众通过这一平台发出的有社会意义的声音不被信息的洪流所淹没,这是理论研究尚需解决的问题。另外,媒体、文化、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社会政治制度、文化环境、经济发展都会制约媒体文化的发展,所以关于微博的进一步研究,还需更多关注如何保持自由、健康的媒体生态环境。

除微博之外,还有些研究者探讨了我国自媒体文化发展的进程、特征及其影响。如周晓虹的《自媒体时代:从传播到互播的转变》、王长潇的《播客平台的商业模式、监管自律与播客自媒体公民意志的再传播》、尹章池等的《刍议“自媒体”的兴起与少数民族文化网络传播策略的创新》等,这类研究侧重通过自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来谈自媒体文化的特征及其意义。如夏德元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互动关系用“媒介共鸣效应”和“溢散效应”来形容,认为传统媒体因其沉淀着传统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内涵是新媒体的唯一参照系,具有历史价值,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必然是共生共存的。邓若伊认为自媒体中的公共领域已不同于哈贝马斯笔下的公共领域,互联网中难以再现俱乐部、咖啡馆中的美好、真诚的交流情景。另外,保罗・莱文森的《新新媒介》对美国新新媒介(本文称自媒体)有全面介绍,书中谈到的兴盛于21世纪的自媒体有博客网、优视网、维基网、掘客网、聚友网、脸谱网、推特网、第二人生、播客网,莱文森分析了这些不同媒体的各自特征,并认为这些媒体在过去其他媒体优势的基础上,又向前发展了一步,他称赞新新媒介的民主化特征,称每一位消费者都是生产者,个人能选择适合自己才能和兴趣的新新媒介,新新媒介没有自上而下的控制,新新媒介使人人都能成为出版人、制作人、促销人。当然,他也看到了新新媒介潜在的危险,如知识产权受侵犯、信息垃圾、留言、攻击、煽动、盯梢、恐怖、欺凌等在新新媒介中时有发生。要解决这些问题并不容易,他呼吁网民理性参与、回应新新媒介。尽管莱文森是针对美国自媒体来谈问题的,但同在“地球村”,我们也定能从中受益。

总之,2011年我国的媒体文化研究中,传统媒体文化研究与自媒体文化研究并行不悖。自媒体文化研究方兴未艾,尚需以传统媒体文化研究为参照。此外,媒体技术不断发展,媒体生态环境也有相应改变,如何构建积极健康的媒体生态环境,是今后媒体文化研究的关键点。

注 释:

①本文依照学界的流行观念把媒体分为传统媒体、新媒体、自媒体三类,传统媒体指互联网出现之前的媒体,新媒体指20世纪90年代中期互联网上出现的第一代媒体,自媒体特指与新媒体相对的20世纪末出现的人人都能创造和信息的个人媒体。

参考文献:

[1]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M].商务印书馆,2004.

篇5

今年是中韩建交15周年,两国政府定为中韩交流年。作为文化领域的一项重要交流,中国作家代表团一行22人,从10月11日到17日,对韩国首都首尔及南部城市全州进行文学访问。代表团团长是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张炯,副团长是作家莫言和诗人舒婷。团员有曹文轩、杨少衡、陈应松、储福金、何向阳等,都是当前文坛活跃的作家和评论家。作为回访,今年12月,韩国作家代表团也将到中国的北京、上海与同行交流。这一来一往的文学交流,被赋予了一个很有诗意的主题:“从长江到汉江,从汉江到长江”。文学是没有国界的,文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属东亚文化圈的两国之间的文学互动,就带有了浓郁的文化色彩和内涵。

七天的时间是短暂的,可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但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韩国很现代,韩国也很传统,现代和传统奇迹般地融为一体了。我们知道,韩国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但它又不断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朝鲜民族很早就信奉佛教、儒教、基督教。儒家文化的影响甚至不逊于其在中国本土的影响。宋代的朱熹将儒学发展成为朱子学,15世纪成为朝鲜王朝的统治思想。儒家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在漫长的历史中已积淀在韩国民众的心灵中。近年来,韩国的电影、电视剧在中国走红,深受观众的青睐,其深层根源,就是人们在外国的影视剧中,看到了儒家文化或者说古老的东亚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韩国对传统文化特别是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承传和发展上是那样坚定不移,而对西方现代文明和文化的学习、借鉴,也显得从容而清醒。从近代以来,韩国经历了西方入侵、近邻殖民、南北战争、国家分治等一连串痛苦历程,最终选择了西方式的发展道路。在三四十年的时间中,创造了让世界震惊的“汉江奇迹”,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繁荣发达的现代国家,成为亚洲的“四小龙”之一。现在,韩国和中国一样,都面临着一个如何选择、融合“传统”和“现代”的严峻问题。因此这次中韩作家的文学交流,便确定为“近代和我的文学”这样一个主题,也就是说要作家们研讨“我”与“传统”和“现代”这样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我请教了延世大学中文系教授柳中夏先生:为什么用“近代”这样一个概念?他说:在韩国的词语中,近代、现代、当代是一个意思,习惯上都用“近代”这一概念。在两次学术研讨中,韩国诗人高银、金光圭,小说家金衍洙、金仁淑等,都用他们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发表了对社会、文化、文学的精辟见解。我也是有备而去,在研讨会上宣读了《要“现代性” 更要“民族性”》的论文,观点是不言而喻的,想来也与韩国作家的思考有许多共鸣吧?

一个民族的文化性格,总是体现在具体的人的行为举止中。在国内,看着人们形形的面孔,你常常觉得茫然,在心里发问:这就是我们的民族性格吗?而在韩国,我看到了大韩民族那种普遍的文化性格。韩方为接待我们代表团,安排了许多作家、学者,还有外语大学的学生担任翻译。男士大都西装、领带、革履;女士虽是便装,譬如牛仔裤,但很端庄。他们待人接物显得坦诚、谦和、认真,动不动就向你行鞠躬礼。中国作家一般来说比较随意,多数人不习惯穿西装,这让我们有点尴尬。赴韩的第三天,要在教保大厦礼堂举办文学论坛,大家不得不穿上正装。我平常是不穿西装的,更不习惯打领带,慌乱中领带胡乱一打就下楼了。曹文轩老师一身正装站在那儿,看着我说:“你这领带打得不对呀!”说着就给我解开重新打,但在别人的脖子上系领带总是不顺手,便解下来套在自己的脖子上打好,然后给我戴上。大家站在一边直乐,说曹教授帮助段崇轩打领带,这是咱们韩国之行的一个花絮呀!江苏作家储福金原来也是穿着夹克装,这次不得不穿了一件深棕色的唐装,所有人都是西装,唐装就显得格外抢眼,大家在一边品头论足,福金兄道:“我家保姆说,我这一身打扮像个土财主!”大家哄堂大笑。在彬彬有礼、和蔼认真的韩国人面前,你也不得不庄重起来,随时准备着向对方行鞠躬礼。

韩国人的认真、细致,几次接触你就能感受得到。为了我们代表团行动的方便,韩方派了外语大学的女研究生陪同我们吃饭、开会、逛街、购物,随时翻译、讲解。韩国的女孩子真是漂亮,一个个都长得清清秀秀、文文静静。办事一丝不苟、说话轻声慢语、性格温柔内向。你提出什么问题,她们总是尽其所知,给你讲得清清楚楚,甚至你不感兴趣的内容,她们也要竹筒里头倒豆子、全部倒完为止。那次我从首尔广场饭店给家里打电话,外大的小郑给我当翻译,从开通国际长途,到要通太原家里的电话,足足用了半个小说。看来她也不熟悉这种业务,但她显得那样耐心、认真,看了真让人感动。遗憾的是,我竟没有去问她的名字,只知道大家都喊她小郑。

篇6

关键词:青少年;同辈群体;价值观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青少年学生作为我们明天的后力军,对于他们的价值观教育,家庭、学校、社会都非常重视。随着青少年年龄的增长,同辈群体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日趋重要,甚至超过父母和教师的影响。

“同辈群体又称同龄群体,是由一些年龄、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初级群体。同辈群体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他们交往频繁,时常聚集,彼此间有着很大的影响。”青少年同辈群体我们可界定为由地位、兴趣、爱好、价值观等大体相同或相近的青少年组成的关系密切的非正式群体。青少年同辈群体的特点主要有群体自发结成,凝聚力强;群体有着自己的行为方式和价值标准;群体成员关系平等,但一般都有核心人物。

一、青少年同辈群体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

青少年同辈群体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具有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美国社会心理学家M・米德甚至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同辈群体的影响甚至大到改变传统的文化传递方式的地步。”同辈群体对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

(一)青少年同辈群体的积极影响

1.青少年同辈群体促进青少年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形成

在现代的家庭中,青少年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缺乏与同龄人员的沟通与交流,比较注重自身利益,利他、集体主义意识淡薄,长此以往,这些青少年很容易孤僻。青少年同辈群体这一平台能够提供给那些孤僻的青少年结识其他人员的机会,学会与他人沟通,懂得去包容理解他人,明白集体的重要性。这为形成社会主义社会所倡导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平等的地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健全人格是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前提。一般情况下,正式群体提供给青少年学生表现的机会有限,很多青少年学生常常为自我能力得不到施展而自卑。同辈群体成员间平等的地位能够提供给青少年广大的空间去施展发挥他们的才能,让他们重新认识自我,提升自我,树立自信心,促进其人格的健全发展。

3.群体健康亚文化有利于青少年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青少年同辈群体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其积极健康的一面对促进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每一个群体都有其自身的行为语言规范,这些行为语言规范是约定俗称的,是大家一致认同的。正因如此,群体亚文化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群体,其群体文化也必然是积极向上的,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有利于青少年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二)青少年同辈群体对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消极影响

1.消沉的群体环境影响青少年的道德养成

青少年时期的特点是半成熟半幼稚,不管是他们的生理还是心理都不成熟,人格也不稳定,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家长和老师们一般只将注意力放在他们的学习成绩上,对于环境这一因素往往会忽略。但是,当今的社会和校园中都存在着各种欺负弱小、拉帮结派等不良现象,青少年受这种消沉的群体环境的影响,必定会影响其道德养成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更有甚者,一些尚且缺乏明晰、是非观念的青少年走上了道德堕落甚至犯罪的道路。

2.青少年在同辈群体中的不同角色扮演影响其积极价值观的形成

虽然在同辈群体中成员之间的关系都是平等的,但是在群体活动中,他们也都担任了某些角色。同辈群体虽不是正规群体,但是也有自己的群体规范,一些活动也是逐层逐级的去完成的。那些处于不利地位的青少年心里多少都会有些不满,当他们希望改变这种状态又无法实现的时候,他们就会心生怨恨、自卑等,长此以往,错误的或畸形的价值观或心态可能会形成,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3.消极的同辈群体亚文化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

由于同辈群体成员间的频繁交往和相互信任,他们能自由探讨一些问题,并交流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更基于心理上、感情上的相容,他们较容易接受对方的影响。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不成熟,行为不自制,“成人感”的增加,在这一过程中,青少年可能会逐渐认同或接受群体及周围同伴的一些不良的行为或错误的观念,并盲目效仿。一旦这个群体中出现社会上的“哥们义气”、“拉帮结派”等消极文化占据主导地位,那么这个群体的成员在行为举止、语言习惯、甚至于服装、发型也会主动效仿,并抵抗外界的教导,而继续自己的行为。

三、青少年同辈群体对青少年价值观影响的成因分析

(一)同辈群体的从众性影响青少年价值观形成

青少年时期的发展阶段正处于心理不成熟期,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未形成,同龄人间的交往和认同大大增强,具有较强的从众性。当青少年学生融入一个群体中,他们会与群体成员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保持一致,是为了让别人接受自己并获得大家对自己的认可。同伴的一言一行,整个群体的价值导向都会潜移默化的被个体内化,影响个体以后价值观的形成。

(二)同辈群体的模仿行为影响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发展

青少年时期认知水平不高,内在的行为准则正处于形成阶段,在这一阶段,他们经常在他人的刺激和影响下对别人的言行进行效仿与再现,而他们对此种效仿行为的对与错又不能真正辨别,因此他们的模仿行为对其自身的影响有其消极的一面。例如,每个学校里都会有违规学生,这些学生认为自己是不受老师和同学欢迎的,又得不到家长的肯定,因此他们常常聚集在一起上网、打架、破坏学校公共财产等,甚至会和社会上的一些不法青年结识在一起,做出一些违法行为。他们以为在其中就可以寻找到归属感并得到关注,而那些不法青年的头目就会成为青少年的模仿对象。长期下去,可能会导致各种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影响其人生价值观的发展。

(三)同辈群体的对其成员的反应调整青少年的价值观

青少年时期,随着身体的急剧变化,他们产生成人感,独立性意识强烈。他们开始关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在同辈群体中生活,群体成员的反应对于青少年的行为就相当于是一种强化物,对其进行着调整和塑造。他们在与群体成员的交往过程中,他们会根据同辈群体成员对自己不同行为结果的反应,会注意自己行为的对与错以及所造成的不同结果,推断出哪些行为在哪些情境下比较容易被群体接纳,进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价值观。

四、同辈群体影响下青少年价值观教育之对策

青少年同辈群体作为影响青少年价值观的主要因素之一,家庭、学校与社会理应齐抓共管,共同努力,而青少年的生活实践范围主要集中在学校内,为了方便研究,笔者在这里就重点探讨学校对青少年同辈群体的引导与管理。

(一)学校要接纳同辈群体,正视和尊重同辈群体的存在

我国现在的教学活动一直把班集体以及其他正式团体的教学活动视为重中之重,而学生们自己组织的群体教育活动,学校一般都会忽略。青少年学生有他们自己非正式群体的课外生活,随着同辈群体的影响越来越大,学校要接纳同辈群体,老师应改变对同辈群体的观念,正视和尊重青少年同辈群体的存在,并积极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与此同时,教育者还应注意到在运用常规无法解决的一些问题时,这时非正式规则或许可以有效地应对。

(二)掌握同辈群体运行规律,积极引导其向正式群体靠拢

同辈群体作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掌握同辈群体的运行规律,并积极引导其向正式群体靠拢。首先,教育人员要尽量收集同辈群体成员的构成、了解其核心人物、把握群体目标以及活动规律等信息。其次,教育者可以深入到群体组织内部进行暗访,进一步了解群体成员的思想层面问题。最后,教育者应把发生在青少年同辈群体中的具有代表性的道德事件整理起来,利用班会或是课堂呈现给他们,组织他们进行思考和讨论,引导他们分辨善与恶,对与错。同辈群体成员在接受此类事件的熏陶后,他们在以后的活动中会更加的理性,更注重知情意行的结合,更积极的向正式群体靠拢。

(三)加强对同辈群体中核心人物的引导教育

同辈群体作为一个非正式群体,他们会有一个自然存在的“核心人物”。学校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核心人物”在群体内的威望和凝聚力,促进整个教学活动的良性进行。加强对同辈群体中“核心人物”的引导教育就成为关键。我们的教学活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而大多数学生从内心来说,是非常渴望参与班级管理的,学校应主动吸纳“核心人物”到班级管理中来,增加“小干部”岗位,并用纪律和制度约束其行为,提高其素养,使小干部从“教师的助手”变成“学生的代表”。群体中的核心人物只要他们发挥好模范带头的作用,就可一点带面,促进整个群体的价值观教育。

(四)培养正确的群体舆论和良好的校风

群体舆论是成员意识的反映。正确的群体舆论对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同化、激励的作用,是形成、巩固和教育群体成员的重要手段。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校园内的一些现象与行为进行评议,要努力把舆论中心引导到正确方向。良好的校风是整个校园舆论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风气,是整个学校学生的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和表现。良好的校风一旦形成,就会无形的支配着校园内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的行为,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教育者可以通过讲清道理、树立榜样、反复实践等方法培养和树立良好的校风,使与正式组织靠拢的同辈群体与之更亲密,使与正式组织相悖的同辈群体尽快转轨,积极向正式组织看齐。

参考文献

[1]刑占军.浅析:同辈群体[J].大众心理学.1993,(4).

[2]陈正良.同辈群体环境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0)

[3]王 磊.同辈群体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2011,(12)

篇7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缺失;现状;原因

“诚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行为规范,是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基本素质要求,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其诚信程度近年来备受质疑。惠济贫困学子的国家助学贷款的步履艰难让社会对大学生的诚信鲜见一斑。2007年8月,扬州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违约率达到17%,违约金额高达112万,工行总部停止与扬州市6所高校的国家助学贷款协议。大学生诚信缺失对高校和社会提出一个严峻地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

大学生诚信缺失不仅指其经济失信行为,还包括在生活、学习中违反道德或犯有严重过错的行为。高校一直在教育学生要做到“明礼诚信”,但触目所及的诚信缺失现象比比皆是,而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一)学习方面诚信缺失

1、考试作弊。考试替考、夹带、偷看等作弊在高校屡禁不止,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而且,作弊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作弊人数不断增加,形成特殊的小群体;二是出现了以赚钱为目的的“职业”,有组织、有分工、全程服务;三是作弊者的心态变得比较坦然,“麻木不仁”,孕育出畸形的作弊亚文化;四是作弊手段推陈出新,作弊工具现代化,运用手机、隐形耳麦等先进通讯工具传递答案等。

2、学术抄袭。有些学生对老师布置的(课程)论文,不是认真查阅资料、仔细钻研,而是找别人的论文采取“浆糊加剪刀”、“鼠标加键盘”的方法,拼凑出来敷衍了事,甚至有些学生就直接把别人的论文,换成自己的名字当作作业,出现很多雷同的论文,毫无创新性。论文写作本来是训练科学思维能力,掌握分析、解决问题方法,巩固所学课程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此种“创作”法使其意义尽失。

(二)经济活动方面诚信缺失

1、毕业后不按时归还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自20世纪90年代实行以来,为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解决了在大学的学费和住宿费来源,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为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很多学生毕业后就将其“遗忘”得干干净净。2007年8月8日,福建省教育厅首次在网站上公布了国家助学贷款违约学生名单,涉及福建省16所高校共121人。大学生的贷款积极,还款拖沓,将一个非常好的惠济万千学子的工程推到尴尬的境地,甚至影响了学弟学妹的助学贷款。

2、恶意欠费。部分大学生向父母要了学费不交,用来买电脑、谈恋爱、旅游、炒股、甚至赌博,能拖就拖,能欠就欠,使学校苦不堪言。手机等欠费后长期不交,更有甚者在手机卡尚存几元钱时拨打一个长时间的长途电话,然后扔掉旧卡更换新卡,恶意逃欠;信用卡透支后,不到催缴从不还账。

(三)求职就业的诚信缺失

1、求职简历的“注水”。一般来说,求职简历是用人单位选用人才的第一道关卡。不少大学生为了竞争好的工作岗位,通过夸大或造假履历来充实自己“实力”。在一些招聘会上甚至出现同一所学校同一届有数位学生会主席的荒诞事情。

2、轻诺寡信,随意毁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通过签订协议,以合同形式确定双方相互选择的权利和义务。但是,部分大学生缺乏诚信意识,“饥不择食”地与招聘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当发现条件较好的招聘单位时,就撕毁已有协议,另择高枝。使招聘单位的用人计划落空,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声誉。

(四)与人交往诚信缺失

1、人际关系虚假。主要表现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做人不真诚,势利眼。处处吹牛,夸大个人的能力;时时承诺,而从不兑现。个人交往中借钱不还,借物不归。

2、恋爱态度不严肃。当前,大学生谈恋爱现象十分普遍,有些学生能够正确对待,但也有一些学生对感情的把握缺乏正确的态度,缺少责任,更多地抱有一种游戏态度,多角恋爱。恋爱不成,轻生、伤害对方。

3、网络欺骗。信息时代,作为信息传播工具之一的网络日益融入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但是,网络在给我们带来大量资讯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由于网络交往时人们行为的符号化,传统道德关于诚信的制约机制被弱化,撒谎、诈骗、赌博等行为是在鼠标的点击中发生的。更有甚者,有些大学生利用网络的虚拟特性,在网上信口开河虚假信息,发送电脑病毒,给他人和社会造成了较大的危害。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种种表现,带来了许多危害。从个人角度来说,没有养成诚信品质,不利于大学生成才;从他人角度来讲,损害其他学生的正当权益;从学校角度来看,大学生诚信缺失有损于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形象和信誉;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影响经济的健康运行。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透析

(一)传统诚信观念作用范围与当代社会特点脱节

在我国,传统农耕生活千百年的延续,导致社会生活圈相对集中,活动范围较为固定。大多局限于亲朋、族人、乡人等有血缘、地缘关系的熟人之间。风俗习惯、社会舆论和伦理道德观念就可以很好地发挥作用,使得人们为了友好相处和长期生存与发展,不敢贸然违背诚信道德原则。在熟人和亲属之间做人做事能够做到合情合理,诚实守信,不欺诈。但现在随着全球化趋势加快,人流、物流快速交汇和流通,我们所面对的更多的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人与人之间信息不对称,传统的诚信观面对转型中的社会显得苍白无力。(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不良风气的影响

政治领域。少部分领导干部凭借权力贪污受贿、生活腐化堕落、搞行业不正之风等等,影响了党员干部的整体形象,青年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十分紧密,政治领域的不正之风容易对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使其产生诚信缺失。

社会经济领域。假冒伪劣、合同违约、债务拖欠、偷逃税费、走私逃汇、商业欺诈等失信现象行为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影响了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也对青年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使一些青年大学生会缺乏诚信责任意识,做出诚信缺失的行为。

文化领域。宣传工作中的虚假报道、有偿新闻等,教育乱收费、招生黑幕、注水文凭等,学术论文的粗制滥造、假冒伪劣、抄袭剽窃等现象不利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也必然会对青年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三)社会运行经济利益至上

人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产物,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作为对社会反映最敏感的群体,他们的道德现状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曾深刻指出:“在利益仍然保持着彻头彻尾的主观性和纯粹的利己性的时候,把利益提升为人类的纽带,就必然会造成普遍的分散状态,必然会使人们只管自己,彼此隔绝,使人类变成一堆互相排斥的原子”。受到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影响,大学生也难以抵御社会中的各种负面影响,难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从而导致与社会主流道德的背离现象。

(四)高校诚信教育缺乏实效性

高校诚信教育是影响大学生诚信状况的直接因素,但当前的诚信教育缺乏实效性,主要表现为:

诚信教育内容模糊。在当前高校的诚信教育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诚信教育的内容没有明确的界定。对于诚信教育的内涵许多教师表示说不清楚,这必然影响高校诚信教育的切实有效。

诚信教育方法单一。当前多数的诚信教育停留在传统的说教上,多是通过灌输法;除去讨论法和实践法,没有发掘出更好的形式,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

诚信教育路径狭窄、诚信教育队伍乏力也影响了诚信教育的效果。

(五)大学生缺少自身诚信修养和实践

许多大学生谈起诚信问题来口若悬河、头头是道,对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失信行为也多持反对态度,但同时他们也承认失信行为就发生在自己或同学的身上。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不够统一,他们的实际行为和心中坚持的准则有所出入。虽然主观上觉得诚信很重要,待人处事应该以诚信为本,但在实际行为上却没有以冷静的头脑来明辨是非,认为别人都这样,我也这样无所谓了。因而导致有的大学生随波逐流,经常做些不诚信的事情。这正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内因所在,亦是人类固有的趋利本性在失控时的外在表现。

(六)家庭教育存在误区

家庭教育中存在“重智力、轻品德”的现象,家长对孩子的功课抓得很紧,却很少顾及对孩子道德品质的教育和精神品格的塑造,导致孩子缺乏社会责任感和诚信观念。

此外,对中国家庭来说,宠爱是在教育子女上的一个通病。有的长辈怕后代吃亏,平时言传身教的,是如何损人利己、如何占便宜、如何去弄虚作假、如何沽名钓誉……。因此导致其子女个性特别强,自私自利。这不能不说是失信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

三、结语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种种表现有其相应的根源,对这些原因的深度透析有助于我们寻找到有效防范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方法和对策。诚信在和谐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坚守诚信是每个人的最基本道德要求,更是大学生的言行准则。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扬城6高校国家助学贷款被叫停[EB/OL]./news/2007-08/07/content_887204.htm,2007-08-07.

2、晁霞.诚信教育——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课题[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6(12).

3、福建公布国家助学贷款违约学生名单[EB/OL]./10026/10032/2007/8/9/10396893.shtml,2007-11-20.

篇8

一、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及功能

学界对“班级文化”理论的阐释不断深化,诸如,亚文化视角认为,“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大多数成员在学校环境中基于相互交往而产生的生活式样。”[2]文化综合体视角认为,“高校班级文化是经过反复实践而创造的对班级成员的行为模式起导向和约束作用的文化综合体。”[3]虽然学界研究的视角不同,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发现其最基本的内涵,主要包含从社会文化、大学文化、青年文化三个维度对大学班级文化进行剖析。首先,从社会文化维度,大学班级文化在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传播、借鉴先进外来文化,培育并创新新型文化的同时,将自身与社会文化有机结合,是社会文化发展最为牢固的根基;其次,从大学文化维度,大学文化通过促进、提升班级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尺度等产生积极影响,辐射到大学的各个领域,推动班级文化与大学文化的共同发展;最后,从青年文化维度,“青年文化是得到青年基本认同的独特的价值体系、行为规范以及生活方式的总和”[4]。大学班级文化的主体是青年人,它是凝聚青年人的精神纽带,体现着青年人的思维以及对大学班级文化的认同感。虽然不同时期大学班级文化会产生变化,但大学班级文化中始终彰显着青年人特有的气质和精神的价值观。

明确“大学班级文化”的基本内涵是探讨大学班级文化建设功能的重要前提。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问题进行分析则是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要求。大学班级文化建设就是指在社会文化、大学文化、青年文化的浸染和影响下,发挥其释放、渗透、促进、提升等特有功能,并通过扩宽渠道、凝聚共识、联结生活、选择高雅文化,从而实现班级文化主体的认同和内化。

(一)释放自由功能

“班级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每个学生获得自我教育的自觉意识与能力”[5]。释放自由功能是指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将班级学生追求内心自由、生命自由,成为实现理想、促进班级学生全面发展的真实要义,并让班级文化成为学生陶冶、锻炼、反省、培养的精神摇篮。大学班级文化为学生绽放自由、释放生命的原始能量提供一个自由的生态环境。“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6]大学班级文化建设释放自由的功能主要是通过营造宽松环境、搭建实践平台等方面不断发挥作用。释放班级学生自由主要体现为两个优势:其一,激发班级文化主体的创新能力。自由使创造绵延,班级学生按照新的方式对原有的信息进行重新组合和联想,从而形成独有的个性特征,进而成为具有创新个性的班级主体。其二,唤醒班级文化主体的自我意识。倡导彰显学生个性、重视学生个人意愿表达的班级目标与正确价值观,使其成为班级学生认同的深层次的行为准则,唤醒班级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渗透主流价值功能

“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就是要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地使这些主导文化进入班级,并被班级文化主体认同和内化。”[7]班级文化建设具有把社会主导文化渗透到学生中并被学生吸收、内化的功能。所谓渗透主流价值功能,是指通过班级文化环境、活动等间接的文化形式将正确的价值观进行渗透性引导,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在吸收、整合、内化的过程中提升其思想品质和素养的功能。一是通过主题渗透。通过理论知识研讨、名师座谈等渠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教育内容的问题与观点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二是通过实践渗透。利用班级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平台,帮助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引导行动,在行动中渗透知识;三是通过环境渗透。通过硬件环境、制度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网络环境的渗透,使其发挥潜在的导向作用。

(三)促进对话交往功能

“大学班级文化的移情、承载和凝聚的功能,会通过各种形式和传播载体,对大学生的精神面貌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3]促进对话交往功能是指利用班级活动、班级网站等载体,以提升班级学生的对话意识与创造对话情境为前提,借助适宜的主题与时机,促进辅导员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精神交流与自由对话,并实现班级文化与校园文化、社会文化的相互联系。首先,提升班级学生对话交往意识,创造良好的对话交往情境。辅导员以“激发者”的身份,鼓励学生彰显个性,尊重学生的心灵世界,从帮助与关怀的视角唤起学生对话兴趣。其次,找准对话交往的主题与时机。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正确引导性的主题开展班级文化活动,正是激发学生思维与言语能力的重要环节。最后,促进精神交流与自由对话。“对话的深层蕴意就是精神交往,其目的是促进人内心世界的丰盈,实现人心灵的陶冶和充实”[8]。大学班级文化建设就是以人性为出发点,重视学生独立思考与表达思想的能力,通过知识传授、生命领悟、行为规范等方面,激发班级学生心灵碰撞,产生共鸣。

(四)提升精神品质功能

提升精神品质功能是着眼于教育者有意识指导和受教育者潜意识接受,主要以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的教育方式引领学生的价值选择、精神品质和理想追求,促使班级学生追求高层次、高品位的精神生活。“正确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和激励的作用。”[9]为此,运用好班级文化形态中的提升精神品质功能是开展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一是培养班级学生的理性自觉,这种独特的理性自觉不仅将学生的生活意义、价值实现与美好生活的普世价值相联系,与校园、社会发展相联系,而且将自己的幸福生活与班级成员的幸福生活相联系;二是培养班级学生追求卓越、优秀的精神动力,帮助班级学生在反思中成长,在成长中建立良好的精神世界;三是培养班级学生审思明辨的能力,引导学生明智地处理社会、班级以及个人事务。

二、大学班级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大学班级文化建设,虽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在开展的过程中,依然面临着一定的困境和问题。

(一)在顺应中逃离自由

在当前的大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大学管理者遵循着马克思所说的“形成真正集体的前提条件是个人自由,集体不应该成为个人自由的束缚和绊脚石,而应该成为个人自由的重要条件。”然而,在开展大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在顺应中逃离自由”的问题十分突出,究其深层原因就是对“自由”本质内涵的错误解读,以及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行动上发生了偏差。其具体表现为:一是一味地追求物质主义、实用主义。在充满种种利益诱惑的市场社会,存在着在顺应中媚俗的大学班级文化,正如钱理群先生哀叹的“我们在培养极端的利己主义者。”二是将自由等同于绝对自由,也就是无任何限制的自由。在大学班级文化建设中,部分班级学生认为“随心所欲”最重要。然而,“自由和约束是不可分开的统一体,没有绝对的自由,也没有绝对的约束,二者互补互渗。”[10]因此,长期地不能正确地认识自由、理解自由,将导致班级学生认识问题发生偏差、对待事情极端化。

(二)在功利中逃离价值

在开展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大学班级文化异化为犬儒文化,一种顺应主义的文化。受网络媒体错误引导的影响,班级学生在功利中逃离价值的问题表现得最为突出。“辨不清个人理想与他人理想之间的关系,导致个人主义滋长;重视追求物质生活之梦,轻视对精神生活之梦的追求”[11]。究其深层原因,就是对主流价值的错误认知。其具体表现为:一是功利主义成为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使学生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很少关注集体利益。学生在参与活动之前首先考虑的是能否对自己的专业能力、人文素养有帮助,自己的投入与回报是否成正比。“较强的目的性导致部分同学对自己目标以外的其它事情不闻不问,认为参加活动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因而拒绝参与班级活动”[12]。二是功利主义使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形式化。学生认为班级开展班级文化活动完全是在做表面功夫,追求形式。三是功利主义使价值取向个人化。学生一味地追求显性的、即时的效益,并不考虑对自己长远的影响。因此,学生在功利中逃离价值问题将直接影响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开展。

(三)在形式中逃离对话交往

班级文化活动是开展大学班级文化建设最直接、最有效的表现形式。但目前大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着班级文化活动形式化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深入、持续性。班级活动只是停留在“活动”表面,沉醉于只有概念没有多少实际内涵的“空中楼阁”式的班级文化,把大学生的真实生命丢得干干净净,脱离了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13];二是缺乏创新性。班级文化活动主要以传统的娱乐形式开展,未能实现开展活动的真正意义,“并未为人们提供一种充分体现尊严和生命价值的理念信仰,使之成为生命意义新的荫庇所。”[14]而且,开展的活动过于重视数量而缺少对质量的关注,导致学生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倦怠,以及对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削弱。“对待班级文化建设,不能只停留在一般性的号召上,也不应‘大呼隆’运动式地开展,必须重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一个思维创新的空间,一个实践的舞台”[15]。因此,班级文化活动是否具有持续性、创新性、主导性将会影响开展的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功能发挥。

(四)在追求外在时尚中丧失精神品味

“人的精神品味是对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开掘,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柱。”[1]从当前大学班级文化建设来看,班级学生存在着在追求时尚中丧失精神品味的问题。一是班级学生主体选择具有盲目性,素质具有差异性,认识具有封闭性;二是功利化问题日趋严重,对思想政治教育定位存在偏差。其具体表现为:首先,盲目追求时尚。班级学生呼吁举行以时髦的节目、话语为主题的班级活动,但在活动中却“忽视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在班级塑造中独特的地位,并没有将行为、物质、制度、精神等层面的班级文化深层融合”[16]。其次,缺乏精神自律。在行动中,大学生往往处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他们的精神生活并没有因为物质生活的满足而自动地获得相应的补充。因此,在追求时髦中丧失精神品味将直接影响班级文化建设价值的体现。

三、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

开展大学班级文化建设首先是要在保证学生与教师有一个正确定位的前提下,积极扩宽教育渠道,搭建实践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才,这样才能切实增强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一)扩宽渠道,让大学生思想自由释放

大学生思想自由释放将直接影响着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整体定位与实施效果。因此,在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础上扩宽班级文化建设的渠道,释放大学生思想自由是开展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首先,扩宽教育渠道。通过利用主题研讨的形式,以“国家梦·社会梦·我的梦”为主要内容,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热点进行每周固定的研究讨论,以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修养教育;其次,扩宽宣传渠道。通过利用班级宣传栏、海报、编排话剧等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正确的思想传递给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最后,扩宽网络渠道。“调查显示,新媒体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重要渠道和方式。”[17]由此可见,网络渠道成为大学生最典型、最重要的教育途径,并起到促进教育渠道、宣传渠道的作用。网络渠道主要通过利用班级网站设立“班级文化建设,从我做起”为主题的讨论专栏,为班级学生创造沟通、交流、相互学习的机会,并建立专栏维护、监督小组,以保证讨论专栏的持续性、话题的准确性以及班级成员的参与性。

(二)凝聚共识,在尊重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基础上,回归社会主流价值

“文化多元化使整个社会不再有至高无上的文化权威,人们的道德行为也失去了解释标准,造成了价值选择的迷茫、价值尺度的失衡,大学生也只能跟着感觉走”[18]。因此 ,如何在文化多元化的基础上,回归社会主流价值至关重要。“寻找主流价值取向归位的途径和方法,要在充分认识大学生价值取向多样性、差异性和超前性的基础上,侧重大学生价值取向本身合理性的增强及其与社会主导价值取向的整合。”[1]从班级这一独特的基本组织出发,凝聚班级学生思想共识,回归社会的主流价值是社会、国家发展的重要路径。凝聚班级学生思想共识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将幸福观教育与日常情感熏陶相结合。在日常管理中将正确幸福观传递给班级学生,解决班级学生实际问题。其二是要将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教育与推进生涯规划与发展的针对性活动相结合。班级组织“职业生涯规划分析会、就业技能培训会”等,针对不同阶段,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三是要将培养批判能力与案例分析活动相结合。“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同样须经历日常生活世界的批判与重建”[19]。班级文化建设亦是如此,班级学生更应具有批判能力,班级举办案例分析活动,对社会的话题、行为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选择、判断能力,并不断增强学生做人做事的自治能力与自律精神。

(三)联结生活,让大学生有交往对话空间

大学生有交流对话空间是推动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要从联结学生实际生活出发,拓展主题教育空间,提升大学生交往对话能力。班级是“组织动员大学生围绕教育主题开展教育活动,形成的以依托空间为基础的特定社会场域”[20]。由于创设地点、发展形态不同,班级将拓展班内与班外主题教育空间。首先,班内主题教育空间。班级组建班级文化建设研讨组,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发展、特点、趋势进行探讨与分析,增强班级存在感。其次,班外主题教育空间,以“班级梦,志愿行”为主题,开展“三化”志愿服务活动。基地化。班级在偏远山区学校成立志愿服务基地,帮助贫困学生实现学习梦;团队化。走进社区建立班级志愿服务站,让学生在行动中回馈社会;常态化。以内在建设和外在宣传两种途径打造班级志愿服务文化。通过建立志愿服务制度,结合班歌、班训等文化要素,吸引更多的班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同时以内部建设为核心,班级将志愿服务时刻体现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组建班级一帮一互助小组,实现班级学生共同成长。

(四)选择高雅文化,提升大学生精神品味

精神品味凝聚了文化创造的智慧和理想,内涵着人本质的全部意义,将对人的情感、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大学班级文化建设应将提升大学生精神品味作为核心,全面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首先,要引导班级学生选择具有道德感、使命感、责任感的高雅内容,“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价值观教育,确立的坚定信仰”[21],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班级文化建设,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次,班级文化建设要注重对大学生精神品质的培养。大学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因此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先要了解和培养大学生的精神需要,了解他们的兴趣与追求,进入他们的精神世界,使其个性联结关系,联结世界,以提升大学生个人的精神品质。最后,要引导班级学生选择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相结合的高雅内容,使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发挥个人创造性的同时,不盲目地追求“自我利益”,应拒绝现世社会的各种诱惑,不能失去自己的灵魂而沦为现实的附庸,从而在帮助学生处理好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品味。

参考文献

[1] 黄正夫,易连云.意蕴、境遇及诉求:大学班级文化的德性审视[J].大学文化研究,2013(1):109.

[2] 初晓磊.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8.

[3] 马丽华.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刍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9):79.

[4] 万美容.论青年文化及其功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5):17.

[5] 张桂生.高校班级建设中的“人格本位”教育理念[J].思想教育研究,2010(8):105.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07-508.

[7] 杨骞,蒋洪波.大学生自我管理系统模型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10.

[8] 成雁瑛.论大学教育的对话机制[D].长沙: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12.

[9] 海国华.积极建设班级文化 构建学生精神家园[J].中国教育学刊,2008(8):25.

[10] 马海花.追求自由与逃避自由[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11] 骆郁廷,史姗姗.中国梦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课题[J].思想教育研究,2008(8):38.

[12] 陈志刚,孙长清,赵永吉.探析当前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J].当代教育论坛,2009(1):117.

[13] 王泓.大学生文化的俗化倾向原因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189.

[14] 叶薇芳.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反思[J].思想理论教育,2012(8):57.

[15] 李堂.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精神家园建设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12.

[16] 李合亮,王辉.新媒体与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2(10):49.

篇9

    论文关键词:高职 校园文化 体系构建 旅游商贸 

    论文提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和高职院校的迅猛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高校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关注,高等学校校园文化体系的构建逐渐成为教育界关注的一个焦点。但事实上,我国校园文化的研究,尤其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研究起步较晚,且缺乏体系。文章旨在以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为例,分析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紧迫性问题和可能性途径,探索出一条可供示范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的构建之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如今已发展到今天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规模,这种以适应市场需求为目的,旨在培养生产一线的技能应用型的专门人才的教育形式尽管发展迅猛,但也因其急促的功利目的导致我国高职教育在取得飞速发展之后越来越凸显出其内在的深层矛盾,即高职教育因其以技能教育为核心的“生存教育”理念导致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淡漠,进而忽视校园文化的建设的现状,最终必然不利于学生的终生职业规划,也难以形成高职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成为我国目前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的一大瓶颈。因此,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的构建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现状逐渐成为业内外人士关注的一个焦点。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研究现状及其内涵的独特性  

  

校园文化的概念早在1932年就曾被美国学者华勒(w?waller)提出过,但在我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被作为一种亚文化由高校提出,而且时至今日,关于校园文化的内涵依然众说纷纭,而对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概念的界定则是更晚的事了。  

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大多高职学院将主要精力致力于校园的硬件建设和专业设置上,普遍缺乏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和研究,相比较于我国普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现状而言,显得非常不足。目前尚没有一本相关的专门论著,单篇的论文成果也不多,且从事相关研究的理论工作者少且层次不高。尽管不时有最新的相关研究,但主要集中于现状和对策的研究,且大多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其中尤其缺乏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建设的深层探讨,对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结构及其传导关系,信息环境下校园网络文化对高职校园文化的利弊影响等问题的研究都显得十分匮乏。可见,对我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建设进行深入研究是当前高职理论研究界一项极为迫切的重要课题。  

对校园文化概念的界定众说纷纭,具体而言,主要存在以下两种分歧:一种认为校园文化是教育工作者依据自己的教育目标和办学理念对群体文化进行的自上而下的创设性成果;另一种认为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自下而上形成的某种共同稳定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本文认为,综合以上两种观点的合理性,校园文化首先应该是教育单位自上而下的一种自觉的创设性成果,与此同时,校园文化也是一个长期的积淀过程和动态发展的系统过程,是全体师生逐步形成的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体系。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不仅具有一般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同时也具有“高职”本质的独特内涵。本文认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姓高名职”,它属于高校校园文化的范畴,同时具有鲜明的职业性文化特征。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只有在这两个方面上做好文化定位,才能真正凸显其独特的文化属性和文化内涵,进而找到文化体系建构的关键所在。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和紧迫性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及其研究与高职院校的发展速度是极为不相称的,不少高职院校对技能培养的过分强调进而单纯强调对高职学生的技能教育和实践培训,忽视对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淡化校园文化建设,重“技能人”塑造而轻“社会人”与“文化人”的培养,最终必然导致高职教育偏离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宗旨,使得高职教育等同于技术培训,影响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认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解有偏差  

与粗放型的高校扩招举措相类似,对于校园文化建设,高职院校普遍表现出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在急迫的生存和发展问题面前,有的高职院校甚至认为校园文化的建设可有可无,并不影响学校的发展实际。他们认识上思想僵化,在水平上停留于物质层面,认为塑几座雕像,树几块标牌,建几个亭园就可以,其余的事情交给学生管理部门负责就万事大吉,把校园文化建设看作学生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使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开设、师资配备等教学环节割裂开来,最终导致校园文化建设与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相脱离,校园文化功能的发挥极其有限,“校园文化力”的作用自然难以显现。  

(二)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欠准确  

从内涵的界定来看,应首先明确高职教育与一般本科教育和中职教育的区别,否则将难以找准高职校园文化体系建构的关键。事实上,很多高职院校对自身高校校园文化的定位并不明晰,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总体处于低水平状态,大部分中专升格的高职院校目前还忙于资源整合,处于教学转型的适应阶段,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尚停留在以往的简单的文娱体育的低水平、低层次的活动层面,与高校提倡的创新精神培养和人文教育等大学精神相去甚远。  

(三)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待提炼  

高职教育之于一般本科教育的区别在职业特色,与中职教育的不同则在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文化属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建设关键是要处理好职业特色和文化属性这一两难矛盾。从目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要求和今后职业院校发展的趋势来看,提炼学校特色,打造职教品牌,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高职院校的发展必须打好文化这张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着力凸显专业及行业的职业特色,而不能简单地采取“拿来主义”,和其他普通高校“千人一面”。  

(四)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系统规划较缺乏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校园文化层次的一般划分来看,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三个层面,其中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桥梁,精神文化是核心。几千年来,我们的管理模式从人管人的家族式管理,到泰勒始创的用制度来约束人的制度化管理,发展到现在,学界认为管理的最高层次和最高境界是文化管理。在一所学校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规章制度搬到另一所学校就可能行不通,原因就是文化背景不同。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不能停留于物质层面和制度建设,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要有一个体系建构的系统规划,否则将陷于盲目性、临时性、应付性而使效果难以显现。  

  

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构建的对策和途径  

  

校园文化建设的滞后性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高职院校历时十余年的教育实践过程逐渐凸显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对此,本文认为除了从物质文化层面和制度文化层面进行校园文化的建设外,还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构建的对策和途径。  

(一)以党政班子为主导,规划校园文化体系构建  

清华的严谨求实和北大的兼容并包的文化精神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文化建设的层次性和长期性要求各高职院校进行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要有长远眼光。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的专业特色和资源优势,从引进企业文化、突出职业特色、加强人文教育、实施人本管理、强化制度保障等诸多方面,进行全面整体地规划,要充分地发挥宣传部、图书馆、学工处、院团委和学生社团等部门和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自上而下地组织,有针对性地着力于校园网络文化、宿舍文化和体育文化等方面的创新性建设,努力营造一个全院师生和谐互动的文化氛围。如江西旅游商贸学院依托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创建,开展基于职业道德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了在党委领导下,学工处、团委、思想品德教学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具体组织,以分院为工作重心,党、政、群、团、教、学齐抓共管,全体教师、学生骨干以及行业企业劳动模范和技术能手参与的建设格局。 

   (二)以社团活动为媒介,提升校园文化层次品位  

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媒介,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构建过程中的作用不可或缺。社团活动的开展不能游离于学院整体的文化建构体系之外,而应在锻炼学生成才,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思想指引下,按照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方向,在思路、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增强社团活动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打造校园文化活动的精品。通过这些年的不断努力,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如每年五月举行的“红五月”活动,定期与企业搭“姻”举办的“大学生创业文化活动月”,以及“旅商十佳青年”的评选活动等,充分调动全院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院逐渐形成了积极好学、刻苦钻研、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良好校风和学风,全方面地塑造广大学生的文体综合素质、创业精神和职业意识。此外,各分院还结合专业特色举办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文艺和竞赛活动,这种校内外结合,多层次、多角度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方式,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的人文素质,实践与动手能力的提高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拓展,情趣得到提高,视野得到开阔,最终达到能力得以提高和人格得以升华的目的。  

(三)以课程开发为手段,凸显校园文化职业特色  

校园文化的建设不能仅仅局限于社团活动的开展,要真正凸显文化特色就要在日常教学上得到渗透和体现,要在教学过程中深化知识的学理内涵,将知识层面提升到文化层面,使知识在技术能力形成过程中,不仅是一种经验的引导,而且是一种文化的实现。随着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迫切需要,专业和课程的设置改革应该结合学院优势和发展特色来进行,同样也必须考虑在校园文化上的外在显性特征。以课程开发为手段,凸显校园文化的职业特色是一个具有可行性的建设方向。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借鉴一些兄弟院校的做法,在旅游分院开设的“校园导游”实训课程对其校园文化的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是一个成功的尝试。该课程体系包括学院发展概况、学院地理环境、学院导游图、企业文化的融入、学院发展前景展望以及校园导游等几大模块,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缩短课堂的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践之间的距离,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为学生能尽快达到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并能独立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此过程中也提高了每一位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社会角色意识、行业认同感等市场经济社会所必需的各项素质。  

(四)以学术沙龙为纽带,推进校企文化相融通  

中科院院士、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贺贤土指出:“高职教育就是为地方建设服务,为一线解决实际问题的,这是职业教育的生命力所在。”高职教育的根本宗旨决定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向,高职院校既要加强对校园文化的继承,也要积极引入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成为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推进校园文化企业化的进程中,高职院校可以与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和工学交替等一系列校企合作形式相适应,既要发挥学院的主体作用,也要坚持以企业文化为主导,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充分发挥图书馆和档案馆的文化传播力量,通过举办学术沙龙的方式,聘请成功的企业人士来校讲座,通过企业人讲述艰苦创业史让学生看到严峻的实际问题,使其认识到坚忍不拔的品质的重要,理解吃苦耐劳的精神实质,从而让企业文化影响学生的价值文化;同时以校史展的形式宣传往届优秀校友的成功事例,让学生有学习的榜样。  

(五)以网络应用为载体,引导校园文化发展健康化  

在如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的时代环境下,校园文化的建设无疑受到了网络文化等众多亚文化因素的冲击和影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大学生可以方便快捷地接触到各类泥沙俱下的海量信息,正确把握和引导网络文化的方向,是当前职业院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紧迫问题,也是一条有效途径。图书馆能在瞬息万变、数量庞大的信息中为读者提供“新、快、准、全”的信息的功能,在净化校园网络环境,提供健康、丰富的网络资源,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习能力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这方面,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还结合精品课程的网络题库的建设,率先实现网上期末考试,加强网络对学生日常学习的引导功能,将学生漫无目的的网游习惯引导至利用网络加强专业学习的方向上来。  

  

参考文献: 

[1]张志勇.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力构建初探[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  

[2]唐光辉.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5).  

[3]贺贤土.职业教育应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29).  

[4]董显辉,曹小红.浅析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j].才智,2008,(14).  

篇10

关键词:应用型 高校 课程结构

高校英语专业素质教育的实现关键在于英语专业教师的教学素质。课程与教学密不可分、相得益彰。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专业课程结构的优化也需要教师不断提高其教学素质。教师教学素质不仅是高校素质教育的基础,而且也是课程结构优化的基石。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课程结构优化的过程就是英语专业教师践行英语素质教育、不断提升自身教学素质的过程。概括而言,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教师要提高其教学素质包括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追求广深的专业知识、掌握师生交往技能、具备科学而艺术的教学方法、具有与时俱进创新学习方式的能力、具有开发课程与教学资源的能力等。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教师上述教学素质的不断提高必将有利于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课程结构优化的顺利进行。

课程结构的优化需要优化的教师梯队。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课程结构优化需要教师队伍在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术特色等方面形成良好的梯队。一方面,要在在发挥英语专业高级职称教师学术带头作用的过程中引领他们对英语专业课程的结构优化问题进行研究,使其研究成果充分与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紧密结合。另一方面,要切实落实青年教师队伍培养计划,使青年教师有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组织青年教师观摩、参加教学基本功比赛、组织专家听课等方式,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投身社会实践,为青年教师进修提供经费支持,为他们教学科研工作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将青年教师的研究成果运用于课程结构优化活动之中,提高其参与课程结构优化的主动性、能动性。

一.科学、合理的课程管理制度是英语专业课程结构优化的制度保障

课程管理就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课程管理者对一定课程系统的人、财、物、课程信息等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有效地实现课程系统预期目标的活动。课程管理能够使课程活动处于可监控、可干涉、可改进的范围内,是各种课程活动有效开展的制度保障。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管理是其课程结构优化的制度保障。在我国国家、地方、学校的三级课程管理体质的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首先要处理好课程管理中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者的关系。在应用型高校的课程管理中,不能用国家课程挤占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的课时,不能随意提高国家或地方规定的课程标准,也不能将校本课程变为国家规定的文化课程的延伸和补充,而应根据教育部门的相关课程文件,正确处理好这三类课程的关系,保证各类课程的合理比例,充分发挥它们对学生发展的不同的价值。这些对于保证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课程结构优化的方向的正确性、措施的有效性、课程结构的科学性等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就管理制度来说,应用型高校必须制定相应的课程管理制度。这些课程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课程审议制度、课程管理条例、校内课程评价制度、精品课程与优质课程建设条例、校内课程管理岗位职责及激励制度等。在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应用型高校各类人员要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制度的执行情况。具体到英语专业来说,依据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课程结构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的层次划分,可以成立不同课程部,分层管理。同时依据教育部门的指导性意见从总体上对英语专业课程的课时、学时、学分、分配情况,必修课、选修课比例安排以及理论课、实践课的比例分配情况等做出科学的规定。

二.丰富的课程资源和经费支持是英语课程结构优化的物质保障

课程资源从广义说与教学资源同义,就是指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即一切具有教育价值并能被纳入课程体系、有利于实现课程与教学目的的各种物质、精神和人力因素。丰富的课程资源为课程实践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同样,丰富的课程资源也为课程结构优化提供了物质保障。课程结构的优化不能仅仅停留在课程数量、类型、比例的调整与优化上,更应该探索出一条各种课程资源统整、优化的课程结构优化之路。

过去,我们常常把课程资源仅仅理解为教科书、教学参考书、习题册、指导书等。在新的课程资源观中,我们要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除了上述所列的课程资源外,网络课程、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科研院所、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的课题等都可以成为课程资源。在应用型高校不断强调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背景下,教学、实训(实践)基地成为当下新生课程资源中的重要一员。实践教学基地是指具有一定规模且相对稳定的供学生参加实践教学活动的场所。实践教学基地是供学生来完成课程作业、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各类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社会调查、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场所。利用实践教学基地,可以丰富学生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同时也是加强学校和社会的联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学的重要手段。实践教学基地在完成其实践教学使命的同时也为课程结构优化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天地,实践教学的合理、有序开展也是优化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结构的一种表现。

课程结构优化是一个相对稳定、有序进行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还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比如,出于优化课程结构的需要,新开设一门课程。这就需要一定的资金来购买教材、教学参考书、电子教案、电子教材、多媒体课件等。网络、电子、印刷版等多种形式呈现的教学资源都需要经费的投入。如果学校没有这门课程的相关教师,还需要支出工资聘请教师。另外,课程结构优化过程中的其他条件,如实践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也是需要资金支持的。

三.良好的校园文化为课程结构优化提供了文化保障

所谓校园文化,是指校园中的人、事、物在交互作用、多边互动中生成的一种文化生态和精神场域,是师生社群共同构筑起来的以教育、学习、活动为内线的独特文化景观。校园文化是有利于社会主导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具有自己的特征:历史超前性、主观浪漫性、文化创造性和选择性、主客体同一性等等。校园文化是高校师生栖身其中的精神氛围,是课程活动的场所,是课程结构优化的精神家园。校园文化附着于校园情景中的人际关系,附着于高校教育、管理体制、学生管理制度等学校教育结构中,这些都是隐性课程的基本要素;所以,校园文化作为高校教育结构的组成部分,成为有计划、有组织实施的高校显性课程的有益补充。作为隐性课程的校园文化也对高校课程结构的优化起到文化保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