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化语法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5 13:29: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淡化语法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上海市
车俊杰 张士奕阳 金轶哲 金弈飞 丁蕴婕 孙久晖
陈容吉 姚震杰 甘 羽 徐雨萍 王天成 伏起嘉
童鸣 刘宇轩 沈宸宇 吕秋悦 钱梦舟
深圳市
龙泳豪 叶慧兰 敖雨诗 房 珉 卢子云 曾 立
徐瀚洋 蓝思媛 蒋欣辰
柳州市
黄靖宇 覃嘉慧 陆贝宁 林雨晴 陆晓云 陈柏荣
李林蔚 吕文婷 韦黄强 丁柳清 吕佳慧 莫婷媛
黄金莹 韦清清 王怡丹 滕翰文 李文怡 黄之敏
黄格格 张云珂 韦予萱 钟玲玲 章志强 陆相衡
龙子浚 李 华 陈诗涵 彭晨夕 杨乐韵 吴惠航
刘翰元 骆美文 陈泓逸 董燕秋 乔如倩 蒙雨晨
骆周隽 韦尚勇 伍文艺 巩小贞 刘干鹏 覃海利
陈丝亮 莫煦洋 廖 进 韦丽菊 杨富隆 韦柳雪
砚俐彪 覃紫红 朱 钰 刘树君 覃梦菲 蔡耀德
蔡耀德 慧 钟 贾莉斯 童品维 潘语昊 吴 哲
覃誉莹 颜雅欣 黄笑涵 胡玉琳 陈蒋铭 邓昊哲
刘伯 杨 诚 陆姚君 张俊昊 罗安然 陈俞宏
吴津荟 陈星百 谢雨琦 彭 彭 秦舒瑞
秦舒瑞 黄智勇 张宇扬 周 宁 周 宁 邓诗雨
屈平燕 卓淑华 刘婷婷 廖芳燕 陆彩湾 黄梦宁
蒙婵彩 覃诗雨 何嘉慧 林文凯 梁如玉 赵贵发
刘沅骐 韦荣婕 谢雨鑫 林 涵 韦策方 黄一吉力
刘子墨 彭扬菲 莫思雨 容亿鑫 胡益源 黄婧钰
韦柳泽 刘 爽 谢雨辛 李天麒 熊友兵 李 涛
覃玉华 贾 妮 梁 勇 覃玉华
哈尔滨市
李 博 王一诺 于丽娜 宋昌佰 崔家祺 黄保翔
张津蒙 贲雅雯 王博涵 秦孟瑶 宫欣然 吴佳璐
丛 薇 张 丽
吉林市
张洛东 王鹤璇 荣悦含 王鹤霖 卢美玉 陈美含
周佳美 沈灵玉 王雪峰 杨淇茗 马铭阳 王一霖
廉天力 廉天力 于 力 徐一涵 刘晗 曲盈桥
宋禹飞 高浩元 孔令茜 程俊泳 张曦文 王 婧
何羽阁 黄 熙 高浩元 马 浩 王 策 王 毅
姜玉华 姜玉华 孙丽霞 王 毅 周凌颖 周凌颖
孙丽霞
松原市
刘子怡 肖俊平 王爱华 张丽娟 肖俊平 王艳苹
张亚波 史超群 梁 好 李 洋 张 萌 徐馨月
代立文 王成文 郝永志 史志刚 刘明学 于爱红
李向莲 王 亮 赵炳云 郭海英 张馨元 迟丽莹
张 萱 刘宇涵 张佳鹏 张 禹 马金竹 杨祺元
李振宇 祖雨晴 徐铭泽 胡莫雅 孙东剑
辽源市
车春晓 韩运国 梁恩玉 蔡文霞 段佳庆 郑晓明
李 想 汪 强 李世瀚 李 典 李 典 韩 拙
张德军 王晓宇 姜树森 陈秀莉 丛瑞刚 迟洪涛
陈丽娟 吕延农 庞 月 梁学志 梁学志 郑 昊
孙 王忠君 马永军 任立中 任立中 黄 双
任可如 张德军 李艳霞
辽宁省
腾 鳌 付立杰
书法二等奖
上海市
王昭程 姜奕霖 陈竹景 施予佳 王艺涵 许 易
孙颜克 吴歆 侯嘉禾 徐熙哲 陶冠熹 周 洲
施予越 朱义乐 张文杰 刘 陈婧怡 沈佳清
陈天怡 杨韵琪 许沛茨 刘 铮 林亦凡 吴欣成
胡恽涵 李艺琪 邓名华 张 瞻 苏昱 应 茵
徐 洋 卢嘉文 顾杰运 许沛茹 金家琪 许超逸
洪婷慧 洪婷慧 朱超逸 谭覆顺
深圳市
樊 瑾 陈伟添 张 悦 张珊珊 毛香闽 唐 曼
罗嘉雯 李斯 苏 妍 柯钰雯 董玉莹 罗昊桐
阙文艳 许小婷 沈钰棠 梁家伟 许慈虹 林佳乐
赖惠慧 高紫婷
柳州市
覃光毅 麦 燕 黎志双 欧 荣 曾文群 陈俊衡
何培媛 李海娟 刘淑婕 覃春暖 蒙韦升 覃巧琳
韦菊文 韦冬美 覃嗣铭 蒋咏碧 贾吉林 邹 洁
黄思思 辜 漫 漆 全 钟星瑶 覃子怡 陈柏荣
卢钰雯 梁艺宝 李晓桐 农庆秋 覃志全 黄胜禹
谭元意 吴封意婧 覃景淞 陈添禹 黄琼瑶 李艺羽
吴虹仪 谢 格 莫祯祯 韦智煜 侯思宇 黄麟茜
叶华邦 余柳钰 陆欣欣 苏玉莉 蒋青虹 汪迎霞
徐艺宁 赵媛媛 李晶晶 吴亦宁 谭语宸 汪 柳
廖嘉祺 莫玉珍 杨千慧 陈李怡萱 张嘉懿 杨蕙嘉
梁钰麟 周婧阳 刘宇航 麦子昊 黄芷铭 申佳慧
蔡芷蘅 刘若晨 陈 欢 王姝仪 陈妍 龙忠庆
汪 源 赖晓丹 桂文滨 吴艳麟 罗皓扬 陈菲凡
张芯桐 罗子墨 徐蕲琳 吴风霖 汪明阳 林小楠
李静芸 周文颖 莫凯仪 唐荣浪 黄子欣 朱文静
黄 艳 曾运华 甘德福 陈晶晶 熊伟超 伍文艺
韦霄圆 龚佳希 覃欣欣 蒙雨晨 廖永辉 谢玲慧
陆桂念 覃芳菊 乔如倩 梁肯宝钏 胡波喜 韦宇岳
李诺伊韵 王子健 凌 彦 王健宇 张 玲 韦永吉
梁 言 梁翊萱 简启婷 韦董苹 韦诗琦 龙箫伊
潘荣慧 唐椿欣 叶健华 苏鹏程 苏思瑶 覃嘉艺
黄湘茹 黄湘茹 罗慧琳 粟蔚霞 陈有军 何志光
煊 婷 江 薇 张奇媛 黄庆龄 何倩怡 谭梦圆
廖慧钟 覃梦菲 覃婉延 俞一敏 莫云棋 吴承依
谭世铭 韦宇恒 刘晟澄 莫紫璇 覃婉延 赵安秋
韦丽君 屈敬 黄楚易 周子勋 吕国源 胡嘉益
梁康铭 谭昕妍 梁康铭 傅伊玲 林霖 肖钰响
韦丽君 韦逸凡 罗志超 胡天真 莫德尔麦 孔心缘
张恒逸 蔡哲悦 吕可欣 林佳惠 兰茜榕 易诗婷
刘彦瑶 江南飞雨 唐思慧 唐榕祺 梁怡 黄柯雨欣
蒋妍昕 谢秉妍 方峙林 刘妮娜 梁佳惠 韦慧伶
赖彦 杨思蕾 季 玮 黄辛成 黄河彩 覃艺迪
黄麒玮 骆一林 陈欣然 邓雯文 邓雯文 汤美伶
熊书梦 刘新平 汤美伶 何心怡 杨奕丰熙 罗晶晶
曾雯倩 王雨晴 唐伊玫 刘新平 欧汉英 林婧雯
卢书奕 黄麟惠 石晏宁 林思丽 黄俊铭 郭俊辉陈 艳 何 莹 陈彦杰 覃耐彤 潘沐宇 罗雨诗
王 杰 宋丽华 覃悦莹 杨柯瑞 黄士强 潘诗宇
周 凡 罗韦霜 李可盈 卢蔚明 韦加磊 卓淑华
屈平燕 潘志锦 肖怀达 肖 波 韦成欢 贾 运
龙慧珍 韦少塘 贾富翔 文 雅 韦芳玲 梁芳菊
韦柳明 钟馥巧 龙委伶 梁景豪 尹彦翔 欧蓓璇
廖邓凯 叶灿荣 赖奕佳 田佳 唐志真 冯婧怡
陈英珉 卢斯园 樊政 李奕良 鲁靖煜 林思桦
石晨曦 钟谭学 廖邓凯 李君念 杨浩诚 谢卓易
姜新颜 覃奕佳 唐燕婷 路雅雯 陆昱奉 梁 亮
戴湘颖 张 恒 陈婧一 王芷悦 伍秋霖 黄华文
陈婧一 叶维佶 刘川菊 周芊伊 唐宁 覃 科
黄薇蓉 罗慧淇 沈安琪 梁洲铭 廖若瑜 宋宁瑞
吴静娟 韦宝杰 蒙文彦 刘懿菲 刘晴川 邝晶晶
覃柳龙 苏倩玉 马 慧 李成程 蓝丽雯 欧子瑜
梁 勇 宁海鹰 林 炜 宁海鹰 李 华 张 敬
贾 妮
哈尔滨市
苏 悦 李 爽 孙丽媛 张晓光 张程兮 祝艺鸣
罗涵文 刘思硕 姚璎倬 冯荣超 赵悦婷 高 月
褚 楚 刘 洋 王一悦 常 瑞 王宇婷 李嘉荟
弓小涵 赵欣然 马梦成 张 雪 汪 莹 韩 颖
曹梦文 王甜甜 卢运梅 武雨婷 张津蒙 腾佳慧
冯雅煊 吴佳莹 王博涵 徐 婷 段雨恬 李梓旭
隋 缘 李天宇 隋雨默 魏子煊
吉林市
徐 婷 孙铭桧 杜欣宇 杨晶雯 姜虹杞 勾 妍
周宇桐 左 天 杨 鸿 王子璇 刘炎康 满佳琦
国洪双 桑艺涵 桑艺涵 李依泽 王泓晔 魏鹂萱
王静白雨 刘佳香 宋禹飞 关雪涵 李沛旗 姚思旭
刘佳奇 孔令茜 侯经伟 黄 睿 孙佳慧 岳 晶
松原市
奚 辉 奚 辉 许凌云 韩桂仁 孙翔宇 韩桂仁
车佳琦 田钰婷 温士杰 史宁宁 路 磊 韩东琦
刘泽霖 白 宇 陈 述 李 贺 李 贺 宋 乐
张冬梅 代立文 韩文艳 李 平 史志刚 陶瑞丹
王伟红 包亚娟 尉莹莹 姚彤光 李向莲 杨富淇
刘明鑫 武思琦 于玲玉 杨含礼 师铭悦 孙圣博
高 妍 方琳沅 王悦琪 冯 坤 周会婷 丁爱渲
王 思 王紫仪 王 瑶 卢智杰 曲金欢 吴 旭
邱圣爱 周春天 赵美鑫 梁 歌 牟亦然 李佳欣
张 硕 邵靖博 孙悦童 钟铁铖 孙佳泽 徐 悦
王 奕 郑易卓 李昕燃 宋浠平 杨思雨 高园于 也 王宇欣 鲁鑫然 王 淇 韩雪冰 张海城
刘木子 张 钰 高洪泽 怀明天 王美欣 刘佩锋
王 淼 王雨彬 李博城 朱思瑶 胡慕临 孙艺丹
韩立军 井智锐 赵 帅 任 帅 齐雨生 吴 燃
冯美婷 高智鹏 郑凯艺 姜 蕊 付旭东 林仁杰
张宝月 孙东剑
辽源市
张艺馨 胡希岩 李梓睿 李梓睿 袁红梅 刘忠妍
于 婧 李海华 张桂杰 祁利君 孙晓玲 由金艳
牟静艳 牟静艳 袁 汇 黄 双 高文广 孙鸿源
刘如惠 宫 震 王忠君 汪 强 任立中
辽宁省腾鳌温泉
胡莉丽 李艳芳
绘画一等奖
上海市
姚震杰 陈昱彤 蒋婧云 徐欣琪 尹心怡 沈菲菲
王子怡 曹子辰 曹星语 刘以诚 胡启迪 严 洁
陈莉颖 查 萱 黄楚 朱宇杰 董 事 胡乐毅
王颢竣 伍文豪 蒋雨婷 杜鸿鑫 王禹仑 夏梦圆
崔一 虞佳颖 刘诗妤
深圳市
陈金天 邹菊峰 李丽莎 刁美霞 郑雅欣 吴丽娜
毛香闽 陈俊谕 林伊晴 张佳乐 周玲芳 林佩玲
林嘉钢 刘若航 何淑君 尹雅萱 刘炯程 李卓钊杨璐滔 钟伟涛 赖骆瑶 王荟姝
柳州市
刘鑫羽 王婧怡 王贝宁 王诗琪 王周 林巧玉
韦诗琦 廖维毅 唐芷璇 覃玉婷 覃金利 许菲菲
龙晓桦 谭雅娟 覃婷婷 覃素月 李馨妍 吴亦宁
杨 洁 李林蔚 李功瑶 谭语宸 李润秋 曾余琦玉
龚雨昕 熊雨欣 黄婉婷 井雨馨 何一丹 余思伶
马艺容 吕泽欣 覃一珍 曾晓婷 韦诗诗 覃涵鑫
韦春妍 韦斯颖 覃当乐 彭振华 彭振华 彭振华苏杏枝 陶毅恒 吕钰 覃兰都 汤佳怡 黄晶晶
杨羽鑫 江慧君 韦卓霖 蒙运韬 叶丹瑶 黎睿杰
姚祺 雯雯 马嘉睿 袁颖杰 梁芳健 邓文莉
邓 婷 林家洁 碗茹霞 熊婉伊 李婕麒 陈明睿
侯淑贞 吴灵晗 苏忠校 杨童茜 刘易洲 莫珊英
刘睿欣 左芸滔 黄清源 黄欣玲 袁晴晴 潘杨健一
卢莹丽 黄赵越 张展鹏 廖 彬 叶似逸 夏静怡
陈世琳 黄 折 李泳仪 莫文婧 罗雅匀 杨舒
韦芳媛 刘 翁志红 盘盈莹 甘雨菲 梁正宁
黄静霞 马艳钰 孙梁惜宁 梁正宁 黄静霞 陈晓熏
汪祚酉 杨柳依依 黄云慧 陈欣语 张元怡 韦佳怡廖睿程 何慧琪 梁明昕 裘锦怡 李欣然 王 倬
林 涵 杨晓敏 曾韦迅 路蕊蔚 洪萍萍 杨婵钰
王文嘉 丁方迪 唐华润 周静宜
哈尔滨市
于丽娜 白 瑞 杨少文 王兆欣 姚璎倬 孙宁禹
文 婷 刘津瑞 彭梦梦 霍 林 严学瑞 薛李钰含
吉林市
黄 熙 李秉芮 王馨莹 王馨莹 徐一涵 殷嘉阳
李秉芮 张煜 徐一涵 殷嘉阳 齐俊杰 王浩
王鹏超 曲柏霖 康潇文 刘妍彤 唐 宁 金梦阳
惠楷淇 朱婷悦 吕泊睿 孔麒铭 宋多明
松原市
王泉清 李雨涵 王艺霖 张傲然 吴玉民 孟凡忠
郭金凤 潘柏民 刘彤 胡兴佳 王馨悦 王文暄
王 奕 闫美琪 陈香宇 高子 胡梓馨 赵 酌
王熙格
辽源市
侯春光 王 淇 姜宛辰 冯乐瑶 李 明 姜典秋
张晓娟 熊桂林 孙东洋 范静茹 李泓达 李奇峰
张天明 张 娟 肖德峰 肖德峰 肖德峰 吴宝禹
姜典秋 崔艳菊 姜天一
绘画二等奖
上海市
金欣 尤文欣 赵海念 徐郅贤 唐欣怡 储汶燕
张乐天 高 健 方浩宇 朱浩 庄天爱 金彦婷
卢 悦 鲍蕴涵 石舒华 吉宁岳 邢 蕾 张中晓
王欣怡 唐 凌 耿心怡
深圳市
向 清 洪佳婷 张 悦 彭慧君 邱建宇 郭梦婷
吴丽娜 彭怀博 吴丽娜 罗 琳 王芷晴 涂树欣
林洁仪 周炜龙 龙泳豪 张 悦 吴金敏 陈德诚
吴诗嘉 莫淑瑜 傅伟倩 周龙敏 万 吴秋诗
肖梦菲 郑晓弟 尹雅萱 陈志健 谢奕源 曾彩燕
江乐行 苏 妍 苏 妍 林文壮 林泽熙 张 政
江乐行 李芷函 张雪梅 黄冬英 蓝晓华 刘炯程
罗泽琪 刘嘉杰 钟文钊 付子威 毛雨萱 潘泯源
文艺枫 文艺枫 罗泽琪 邓雅元 刘 露 刘 露
邓雅元 杨璐滔 杨璐滔 文艺扬 尹雅萱 陈子君
胡越颖 许慈虹 梁家伟 吴茹芳
柳州市
张钧皓 玉恒宾 赵媛媛 王宇欣 谭青东 陈哲彬蒙柯羽 林雨茜 刘璐源 蓝有科 李双莲 罗 霜
伦逸芸 徐晓欣 袁 欣 谢熠熠 黄定武 李汉妮
黄琼瑶 李佳蔓 覃慧玲 黄蓝馨 田仁冬 黄钰颖
袁 侣 何心缘 韦冬斌 韦健聪 莫惠宇 梁芳婷
蓝肖莹 宋 倩 韦建国 蒋迎楹 陈隋郁 黄雨晗
罗珊珊 孔渝弦 吴子璇 肖 婷 谢 格 谭阳阳
秦心怡 朱恩辰 李文怡 王怡丹 黄芷铭 黎夏帆
邵静怡 李欣玲 林泉熹 彭佳铭 黄子铭 黄欣妍
李佳奕 李筱萌 陈馨逸 夏子惠 袁茗 周梦萍
朱雯茜 陶何梓 韦思薇 李慧敏 周宏婷 甘德福
韦小妮 张 辉 罗安琪 郑嘉懿 谢玲慧 韦柳莎
窦元彬 韦霄圆 潘熙怡 计福鲜 谭婷馨 刘诗雅
何招辉 韦榕荣 何炎祖 黄小珊 梁艳倩 樊姝卉
韦郦珊 覃海利 陈姗姗 熊文君 陈佳慧 唐雨欣
王依然 冯琳茜 王 静 王 静 韦鸿倩 覃 惠
陈庆满 赖希宇 彭振华 彭振华 彭振华 彭振华
彭振华 彭振华 何 州 张悦月 潘双洁 李若
钟相如 黄诗怡 潘楚月 叶东灵 陈张颖璇 韦雨杏
周民翔 曾柳芳 杨文懿 关芮佳 吴佳欢 李欣慧
蒙丽婷 陈雨棠 周圣娥 何曼源 周彦汝 李文萱
黄笑涵 罗海权 黄嘉曦 梁吉慧 陈张颖璇 杨科瀚
安芷娴 廖陈萱 赵芷仪 兰茜榕 罗羽静 梁佳惠
韦慧伶 赖彦 杨思蕾 钟子成 潘杨健一 韦欣媛
魏熙珍 覃媛媛 黄 鹭 何叶子 黎芷伶 肖天欣
杨丰瑜 陶迪雅 罗润鑫 涂隽凡 韦 力 黄晓芙
陆昕琳 钟绮卉 黄千禧 范瑶 骆奕伶 韦梁智
廖欣怡 蒋宾浩泽 陆泽霖 李馨雨 章雨欣 罗思琴
韦传琳 杨文静 肖景轩 陈艺鑫 蔡雨珊 潘雨涛
赵奕雯 谭琳 尹 辰 崔馨元 卢麒源 吕佳玲
韦比松 林佳慧 吕佳玲 李海文 陈小慧 唐韦雪
李可盈 韦柳惠 熊燕芳 覃耀萱 黄诗怡 王子龙
廖芳燕 肖妮 吕俊辉 刘媛媛 覃蓝佳 韦美术
覃元桂 庞秋怡 沈旭东 庄心仪 蒋义炽 覃育慧
韦晓彤 韦芳媛 庞振豪 赵苡萱 张文缤 黄芳芸
钱虹羽 罗欣研 韦文 杨云帆 张依俊 谢佳林
马艳钰 黄静霞 张依俊 黄艳芳 梁正宁 黄静霞
韦晓彤 梁正宁 莫颖婷 曾紫婷 孙梁惜宁 谢佳林
陈晓薰 何业鹏 盘小嘉 苏文洋 莫颖婷 黄芳芸
黄月妮 黄春莲 周海莲 汪祚酉 徐思棋 蒋青青
汪瑞希 周琦皓 黄丽廷 吴雨欣 欧阳贤 杨宗垒
张宇洁 张汝佳 黄玉清 潘雨璇 谭健均 刘嘉琳
莫思雨 唐梓鑫 周蓝斯羽 韦银莉 周睿婕 黄麟雅
莫彩珍 覃韦心葛 陈心语 李君念 韦嘉宁 罗旃萌
刘 颖 韦香妮 韦雨君 黎乙程 吴欣雨 谭栅栅
吴雨薇 覃思媛 赵星鑫 蔡 苗 吴佳玲 宋美淇
曾祥忆 张思思 刘沁缨 谢秋莹 韦璇薇 张凯杰
覃思意 陈 雨 张方涛 贺晨阳 雷雯杰 周静宜
黄浩宇 罗静一 雷雯杰 周晓芸 韦慧轩 桂珂嫣
凌姣业 桂诗琪
哈尔滨市
柳姿彤 孙丽媛 纪雪莹 李 丽 宋 妍 朱晓红
朱晓红 丁宇琦 宋金阳 范子琳 王思涵 陈佳琪
李昕彤 王 磊 宋雨薇 才金宝 佟林哲 何文雪
何文鑫 包 帅 李士萌 何有轩 褚 楚 李龙超
刘佳妮 罗涵文 张慧明 祝婉婷 彦宇舒 尹奂奂
王含玉 李纵闻 刘盈 赵唯均 张福林 徐 良
付林雪 刘铭洋 陈雨霏 杜明阳 角 泉 王 越
吴若阳 周芷晴 刘锦琦 许天翔 许天翔 卫一霖
刘依铭 刘宣圻 李若语 张俊 陶铭淇 赵灿琼
李雨欣 刘思含 刘浩然 杨宇豪 李若菲 周雨菲
吉林市
孙源徽 王梓桐 于涵一 尚 舒 申晏骁 余香廷
朱俊烨 吴翼飞 李婉鸿 邱 硕 于承渤
松原市
刘子怡 徐文 陈佳妮 赵思琪 齐柏强 王爱华
张丽娟 马玉范 邱素涵 刘梦琦 赵欣宇 索弘光
肖 贺 张 健 梁 雪 孙伟东 崔雪情 张秀影
奚 琪 奚 琪 王 晨 辛 淼 杨辛然 王成文
张佩佩 杨天水 齐开胜 李文贺 潘柏民 潘柏民
潘柏民 潘柏民 潘柏民 张晓东 孟凡丽 周楚薇
王宇驰 刘 锐 吴依铭 李坦妮 王曦蔚 励 志
刘 畅 孙铭麒 王美婷 王一词 李 想 杨国瑞
王 煜 王艺璇 付俊泽 刁韵颖 孟祥宁 曲金欢
李浩均 李 昂 张津源 王文暄 刘 昕 姜 宇
陈怡涵 夏熙雯 董娈珈 陈 熙 王 鹤 陈 瑜
朱美琳 张笑笑 于诗园 刘 佳 王 王文暄
王文暄 孙溪然 彭鑫洋 陈 瑜 于鑫蕊 孙焕然
王 娟 段伟明 高 赫 侯铭爽 黄 炎 贾晓慧
姜琳琳 金 日 李 帅 李思琪 赵天歌 刘佳鑫
刘思彤 吕程俊 马千惠 王浩言 王 茜 杨傲家
杨昕蕊 于超印 张艳阳 张 宁 邹人键 王卓然
丛超博 高赫男 汤 张一涵 初一名 李玉洲
潘思宇 吴庚奇 马千惠 王卓然 秦浩然 张永依
孙 琪 刘芳语 王小渔 代一泽 廉艺菲 王 策陈昱涵 刁 韧 孙一涵 一昆 王 瑜 心
韩斯竹 刘超然 李 思 董瑶鑫 钟立凡 窦莹莹
窦莹莹 王敏莉 李佳鑫 王 磊 王祖彤 冯子缘
杨 贺
辽源市
杨懿琪 秦佳兴 刘海莉 徐 璐 徐文艳 于昕鹭
何 奇 张丽娜 钱薪宇 郭红波 樊志生 刘韩宇
车 帅 徐明洋 田红华 明汉宇 张 敏 刘 莹
刘莹辉 高佳莹 刘延 张雅南 张 航 谭 颖
谭 颖 丁志航 韩玉海 韩玉海 孙晓丹
辽宁省腾鳌温泉小学
于 浩 李寅姝
论文一等奖
上海市
叶潮伟 刘伟利 胡新生 张自文 杨 敏 赵 燕
吴魏青 陈 剑 钱 琦 陆 天 张佳敏 顾 凤
杨慧敏
深圳市
王荟姝
柳州市
李媛玮 韦雯婧 符 琦 郭璐茜 陆利妮 莫海涛
黄 云 陈洪清 黄兰秋 覃苇苇 郑 雪 孟 溪曹 曦 赵红剑 彭 红 王燕春 覃远彬 冯 娉
程 静 蒋 玲 张 瑾 韦晓妮 邓雯倩 王 莺
张 妍 张豫晋婧 袁小欢 韦庆鲜 余宣萱 周佳蓉
屈平燕
哈尔滨市
李忠厚
吉林市
王 毅 陈大明 王秋艳 周凌颖
松原市
白天才 田钰婷 王 梅 黄焱华 于雅秋 武 毅
赵英伟 马俊和 杨国华 王清民 王成文 石中华
杨昕东 邢晓娜 敖桂清 尹红梅 刘 蕾 范秀玲
汪艳霞 李红悦 徐海龙 任 政 郭 军 冯东双
赵晓丽 姜玉双 林 丽 包俊峰
辽源市
林国艳 姜仁东 赵富坤 王海冰 李恒文 刘金艳
孙长祥 毛孝君 邢丽艳 张立君 王丽君 张 成
宋仁平 翟秀艳 孙万鹏 刘青峰 王 敏 孙亚东
刘秀娟
辽宁省腾鳌
张 虹
论文二等奖
上海市
周 巍 林哲纬 掌晨欣 杨 敏 杨 钱 琦
杨弘
柳州市
李丽娟 廖玉菲 温治水 郭贵荣 吴 柳 苏桂弘
陈麒羽 汪 源 林 娟 张法春 梁立秋 覃新干
梁立秋 肖海艳 黄喜义 韦冬耐 李健群 黎 雪
陈小兰 黄梅芳 全丽萍 罗柳慧 陈英萍 陈 陪
钟凤群 廖小珠
哈尔滨市
曲永妍 李恩艳 高 磊 杨 鑫 孟祥珍 徐英新
苏 婷
吉林市
邵云鹤 杜 颖 刘红丽 王秀梅 崔成花
松原市
王艺霖 郭春雨 冷 爽 王峥峥 赵 丹 黄海波
李 敏 刘权超 姜淑杰 李彤云 冯艳英 臧春宇
梁鑫淼 苗迎春 李淑娟 赵 亮 史文宇 程雪莲
焦少晶 姜 雪 王丽娟 王海燕 成 尧 杨丽娜
袁红梅
辽源市
李 艳 赵大光 宋 超 林淑凤 阮秀玲 鞠艳艳
王 岩 李 艳 刘慧丽
篇2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课堂教学重要性一、引言
在我国教育部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教学重点应当放在对语文知识的应用上,不宜刻意地追求语文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刻意地以不追求系统的、完整的语法知识作为淡化语法知识的手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认识到语文的实践能力是需要一定的语文知识作为支撑的。至此,文章将对苏教版语文教材中语法知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作出探讨。
二、语法知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1.语法知识能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语法知识是学生进行阅读的基础,作为语文教学中的基础,阅读教学教学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能力以及工作能力。在语文的实践应用能力之中,阅读能力是最为基础的,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语文能力,在缺乏基本阅读能力的情况下,想要提升学生任何一方面能力都是缘木求鱼的表现。认真对语法知识在阅读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可以有效地探索其在语文课堂教学之中的规律。文言文的教学始终都是初中语文教学之中的一个难题,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往往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理解文章,若教师在此时能够灌输给学生一定的语法知识,常常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在苏教版语文教材的《醉翁亭记》中“人不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其乐”中的第一个“乐”与第二个“乐”,在不具备“动宾短语”这一语法知识的情况下,是很难理解两个“乐”字各是什么意思的,如果学生了解动宾短语这一语法知识则可以很快地理解:“乐其乐”是一个动宾短语,第一个“乐”是动词,意思是“以……为乐”,第二个“乐”是名词,意思是“乐趣”。又如,在文章《春》中“花下成百成千的蜜蜂嗡嗡地闹着”,通过对这个“闹”字进行语法分析之后,可以发现其既有形容词“热闹”的意思,同时也有动词“闹腾”的意味,一个“闹”字体现了两种意境,令人回味无穷。
2.语法知识是学习知识的基础
因为在学生学习其它课程的时候,所学课程的知识都需要通过文字的形式在书面上表达出来,所以说良好的文字理解能力是学好其它各门功课的重要基础,语文知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整个求学生涯,甚至是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后的个人发展。倘若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之中,过于“淡化”语法知识的教学,学生在升入高中后面对逻辑性更强的文字,例如人物速写、科技论文、议论文等,就可能出现读不懂,无从下手的现象,从而影响高中语文的教学。因此,在初中阶段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语法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三、我国初中语文语法的教学现状
由于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淡化语法教学”这一观点,导致初中生缺乏对于语法的基本认识,很多初中生在写篇作文都语句不通、错字连篇的情况下依旧认为语文语法是枯燥乏味的。缺乏语文语法知识的中学生,语感无法得到有效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在阅读时对文章的内容无法进行良好的把握。部分严重缺乏语法知识的中学生还可能出现无法捕捉阅读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无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在写作时常常出病句、逻辑混乱、表达不清等现象。这些都是缺乏语文语法知识的体现。
四、加强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法知识教学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1.教学内容
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语法教学时,先要确定语法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现阶段的学习与发展需要确定课堂中语法教学的教学内容。《课标》附录三就是初中阶段的语法要点,但这个要点描述的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框架,需要教师对其进行丰富。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讲授课文或是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语法知识的传授。
2.教学原则
教师要始终将“实践”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感性的阅读材料中汲取知识,再从这些知识中总结出具有一定规律性的东西,以求实现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教学过程。这样做不仅优化了教学手段,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3.教学方法
将相对枯燥的语法知识化作较为生动、易于接受的知识。首先,教师可以使用历史上、生活中生动有趣的典型语言现象去吸引学生,让其有继续学习的兴趣;其次,教师可以将语法知识以顺口溜的方式帮助学生归纳总结,便于学生记忆。
五、结语
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在主观上重视对语法知识的教学,通过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将汉语语法知识融入到语文教学之中,从而能够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语文知识。语法知识作为语文教学中的基础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今后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当地根据教材以及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灵活地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全面地提升语文教学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章海英.新形势下初中语文语法知识教学浅见\[J\].中华活页文选,2010,(08).
\[2\]金碧瑶.浅析语法知识的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09,(04).
篇3
重视语法教学一直是我国英语教学的传统,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一直受到人们的肯定与赞同。可是随着中学英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以强调功能意念为主的教学活动中,人们关注的是语言的交际功能,而语言形式的对错与否似乎已不再显得那么重要。
【关键词】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必要性;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2-0178-02
1 问题的提起
词汇、语法与修辞是构成语言材料的三大基本要素,词汇解决的是用什么来表达的问题,语法需要解决的是表达的对不对的问题,而修辞是告诉人们所要表达的内容好不好的问题。词汇、语法与修辞三位一体,共同构成了语言这座大厦。而重视语法教学一直是我国英语教学的传统,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一直受到人们的肯定与赞同。可是随着中学英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以强调功能意念为主的教学活动中,人们关注的是语言的交际功能,而语言形式的对错与否似乎已不再显得那么重要。因此淡化语法就和小学阶段不学音标一样,成为一个很时尚的做法。英语语法教学成为新课改背景下的一个雷区了,以至于走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事实果真如此吗?语法真的那么可怕吗?语法教学真的是可有可无的吗?
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用来交流,因此在这一层面上,我们怎么强调以功能意念为主的情景教学活动也不过份。但是我们好像忽视了一个前提,那就是语言的习得,它得有充分的习得条件――学习者得在自然语言环境下有意或无意地在交际过程中对母语进行不断地输入和输出,请问我们中国人学习英语,有这样的习得条件吗?一个中国人,他可能不认识汉字,更不谈什么语法了,但他能用自己的语言和别人进行流利地交流,但是我们能把这两者混为一谈吗!
如果我们再认真的考察一下历年的高考试卷,离开了语法这一工具,我们对试题的理解,对语言结构的分析,甚至于对文章整体思路的把握还能那么得心应手、手到擒来吗?离开了语法这一拐杖,可以大胆地说一句,我们有时候恐怕寸步难行;再说了中国人学习英语绝大部分不是为了与外国人面对面的交流,而是为了掌握以英语为媒介的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有关材料,没有语法,行吗!
因此,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我们对语法教学,不仅不应该淡化甚至于弱化,而是要进行一定的强化,作为教者,更应该理直气壮的喊出:重视语法,从我做起!
2 当前的英语语法教学现状及改革方法
当然,我们说要重视语法,并不是要走到过去以讲为主,以讲代练的老路上去。而是要积极主动的融入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去,当然也要吸收过去语法教学中有益的东西。我们需要解决的是改变过去注重讲解――讲解的过多、过深、过细,面面俱到,只注重语言的形式而忽视语言的实际应用,所谓的课堂操练也仅仅是流于形式而已,看起来热热闹闹,事实上一无所获;课堂上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老师讲解的眉飞色舞,学生听的是头头是道,下课后不知所云,遇到题目时无从下手。这样的语法教学当然不适应现代教育理念,也必定受到师生的唾弃。
因此,为了使语法课的教学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既要符合新大纲的种种要求,也要满足高考升学的实际需要。我们要对语法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注重课前预习和小组合作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例句有学生收集,如在刚刚学过的课文里,在刚刚做过的讲义中,在日常用语里,在格言谚语里,在一些流行的经典歌曲中寻找与所学内容有关的例句;其规律有学生总结:它的构成,它的标志词语,它的一般用法和特殊用法,和其他相似语法的区分所在等等;重点问题可以有组与组合作解决,实在不能处理的问题,可交有老师协商解决。既不能低估学生学习的能力和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也不能扩大他们,把课堂完完全全的交给他们。学生毕竟还是学生,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有其不成熟的一面。也正因为他们没有成熟,才需要我们来教育、引导和培养。
这样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就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即使遇到一时不能解决或解决不了的问题,经过老师的巧妙点拨,恰当讲解,他们往往会豁然开朗,一通百通。这样会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的能力也会在这样的实践中慢慢的不知不觉中形成。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实行新课改之后,有些老师在课堂上,不敢讲,把课堂的一切都交给了学生,看起来这样的课堂热热闹闹,事实上再聪明的学生,再团结的团队,没有一个好的组织者与领导者,其效果往往很难说。因此作为老师,作为课堂这一阵地的最高指挥官,我们能袖手旁观吗?要理直气壮的,大胆的讲出必须讲的东西,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真正起到一个引领者的作用。作为教者,你的讲解要做到高屋建瓴、一针见血!
高中学生,可能不像小学生那样在课堂上表现得很活跃,因此作为老师要想尽一切办法,调动一切手段,使自己的英语课堂动起来,活起来。动的是学生的求知欲望,动的是学生的学习热情,动的是学生的积极认真的思考。这样你的课堂才会有活力,才会有生命力。学习的内容活了,学习的主体活了,只有活力的东西才有生命力,学生才能主动的接受。语法不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一条条呆板的规则,而是有血有肉的精灵!教师要促使学生归纳、合作、探究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完成语法学习的任务。鼓励学生“动中学、动中悟、动中用”,这样你的语法教学课堂充满动感的旋律。
篇4
将下面这段话改写成一个单句(内容不得有删削):
王维把绝句这种最能展示人的性情、气质、素养和才思,最能出珍品的诗歌体裁运用得出神入化,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
这道题的题干要求中提到的“单句”,就是一个纯粹的语法概念。如果学生没有系统的学过汉语语法,怎么能懂“单句”的意思,又何谈去做题呢?
又比如说给学生讲古文的倒装,如状语后置,“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翻译为“冰,是水所凝成的,但比水更寒冷”。这就牵涉到古代“状语”的倒装和现代汉语“补语”在定义上的区分。如果学生没学过汉语语法,只是简单套用英语课上学到的英语语法来进行理解,必然会带来理解上的偏差。
结合我的教学实际以及在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认为汉语语法教学绝不可以删。
1.近两年中考语文加入了病句修改题,在我们学生平时做作业时也常有病句修改的题型,这样,我们语文老师就要归纳总结病句的类型,其中成分残缺是一大类,比如以下几个句子:
(1)缺少主语
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得到”的主语是什么?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她得到了......”)
(2)缺少谓语
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在“建立”前少了个谓语“完成”。)
(3)缺少宾语
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
(“走上”要求有一个名词做它的宾语,“机械化”、“集体化”都是动词,句子应是“走上......的道路”。)
老师在讲这些题的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到缺主语,缺宾语等语法术语。否则,学生对这类病句往往束手无策,不知所然。而不讲语法,我们的学生怎么能知道主语宾语呢。还有搭配不当这类病句中,什么主谓不搭配,动宾不搭配,学生听起来就好像听天书一样,又怎么能够学会这些呢?印象中我读书的时候,老师教给用提主干的方法来判定成分残缺和成分不搭配,不讲语法,学生怎么能会提主干呢。如果说单句,学生凭借老师课堂上的讲解还能略知一二,那么,对于复句,学生就似云里雾里,迷迷糊糊,昏昏沉沉。
2.语文阅读教学中三大文体之一议论文,常有找作者的观点这种题型,我告诉学生议论文的题目很重要,要么是论点,要么是论题,学生似有所悟。而什么样的题目是论点,什么样的题目是论题,学生又弄不太清了。那天,我的一个学生就这个问题来询问,他问道:三个题目分别是《走向天性的所在》、《读书养气》、《终身做科学实验的爱迪生》,到底哪个题目是论点,哪个题目是论题,我很轻松的告诉他《走向天性的所在》、《终身做科学实验的爱迪生》这两个题目是短语,它们应该是论题,《读书养气》虽然短小,但它结构完整,是作者的观点,应该是论点,结果学生是一脸的茫然。如果学了语法,学生会很轻松地判断出来的。
3.汉语的语法和英语的语法有很多共同之处,这两科又是最重要的科目,英语里边的语法很多,不懂语法很多句子都难以理解,像主系表,定语从句,宾语从句等等,学生不学语法,很难把英语学好,所以每次接初一的课,总有英语老师让我讲两节语法,两种语言在语法上虽说有其共性,比如都分析句子的主谓宾,都存在“双宾语”现象等,但是差异还是很大的:汉语讲“兼语”,英语中没有,近似的语言现象叫做“宾语补足语”;汉语判断动词“是”虽近似于系动词“be”,但是远远不及英语中“be”的词形复杂与功能强大;汉语中一些形容词,如“快”,在英语里却要分别对应“quick”和“quickly”,并且前为形容词后为副词……充分认识二者的区分,对于学好这两种语言,应该都是有帮助的,特别是有益于学好我们的母语。看看现在的初中学生一到初二,英语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非常严重,我认为跟学生在语文中不学语法有一定的关系,英语本来要记的东西就多,再加上那么多的语法,学生就感到枯燥无味并无所适从了,这样,就有一些学生放弃学英语了。
4.拿高中与初中的接轨来说,也有必要学习语法,我是一直倡导讲语法,也一直在讲语法的,我的每一届学生上高中之后,都能很快的进入高中语文的学习,她们说,高中语文不讲语法,但一定要用到语法,这样一来,好多在初中没学过语法的学生就要利用课余时间补习语法,而初中的这些语法又不是三两天就能补上去的。
所以语文老师应该引导学生系统地去学习汉语语法,从“象形字”“形声字”等构字的基本常识说起,讲清“语素”的概念、合成词的分类、词的性质功能分类、短语分类、句子的分类以及复句的类型。学习过程中,要把讲和练结合起来,做好知识巩固工作。比如说,在讲完单句的成分后,应该就几种主要类型的单句,找出一定的实例,让学生学着去划分成分,学着去找出句子的主干。
在应试教育依然盛行的今天,学不学语法,将直接关系到语文甚至英语的学习成绩。诚然,现有的语法体系还不太完善,语文教学是各学科的基础,所以我们不能走极端,不能因此就否定现代语法。我最近又翻阅了一下现代散文和小说,发现没有哪一部是不遵从现代语法的。而这些现代散文和小说的作者,又有几个是专门学过现代语法的?
篇5
[关键词]高三;英语;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7006201
高三英语复习任务重、内容多且压力大。作为高三英语教师,我们要思考采取何种复习教学方法和策略,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复习效率,确保在复习中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和备考能力。
一、立足考纲,重视基础,夯实语法和词汇
尽管新高考取消了单词拼写,但词汇仍然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在高三一轮复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以单元词汇为依托,按单元学习和复习词汇。二轮复习中,我们给学生印刷高考单词手册,并要求学生按照字母顺序复习单词,尤其是一些常见的未屎投逃铮要求学生不但要会写,还要会用。
1.突破单词大关,识记考纲词汇
(1)困扰高三学生英语复习的首要问题是单词。许多学生死记单词,但效果不好。作为高三英语教师,我们应该指导学生结合课文记单词、短语和句型,并背诵课文中的好句子,通过阅读,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应用。对考纲要求的3500个单词要做到:一要掌握其基本含义,二要掌握其引申义以及语法功能。要注意一词多性、一词多义和熟词生义的情况。
(2)归纳总结,举一反三。英语单词的拼写是有规律的,教师应尽量帮助学生总结归纳规律,以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要求学生结合单词的前后缀以及与一些词根的搭配,利用发散思维记忆单词。例如,可以让学生巧记“tc”由形容词转化为名词的规律:differentdifference,confidentconfidence,importantimportance,等等。
2.夯实语法,做到“系统化、条理化、清晰化”
针对分散在初、高中课本中的所有语法项目,教师应先整理,分类分块,使之系统化、条理化。 例如在讲到非谓语动词形式在句中作宾语的情况时,我们归纳如下:
(1)只能接to do的词,如:wish, would like, hope等。
(2)只能接ving的词,如:enjoy, practice, suggest, stand, avoid, keep, imagine, consider, can’t help, finish, risk, appreciate等。
(3)接ving和to do意义基本相同的词,如:begin, start, love, like, prefer等。
(4)接ving和to do意义不同的词, 如:forget, remember, regret, stop等。
(5)以物作主语接ving表示被动的词,如:need, request, require, want, be worth等。
尽管近年来高考逐渐“淡化语法”,侧重“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但是对于高考,语法还是很重要的。纵观高考考题,我们发现语法填空、完形填空、短文改错、阅读理解、短文改错及书面表达等,都不可避免地要运用语法来分析句子结构。因此,语法的复习不可轻视,一定的语法知识是提高语言能力的基础。教师要减少单纯的语法考查,降低语法的难度,增加语境,加强在语境中对理解、推理能力的考查。如,可以结合近几年的高考题讲解语法。在讲完非谓语动词的用法后,可以用高考中的语法填空题或短文改错题来进行巩固。例如2014年高考语法填空真题中有这样一段话:I heard a passenger behind me shouting to the driver, but he refused 46(stop) until we reached the next stop. Still, the boy kept 47(ride).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refuse to do sth和keep doing sth,就可知道这两空分别填to stop和riding。
二、广泛阅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广泛阅读各种题材、体裁的文章,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是阅读能力产生质的飞跃的关键。没有充足的阅读量,就无法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水平。在阅读时,首先要注意内容和体裁的广泛性。高考阅读题涉及日常生活、人物传记、新闻报道、文化教育、史地知识、科普作品等;体裁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了解各种文章的特点对提高阅读能力将会大有裨益。如新闻的标题和第一句话一般揭示文章的大意,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前后因果等。其次,阅读选材难易程度要适合学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阅读积极性。另外,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要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逐步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技巧。在实践中,应着力培养五个方面的能力:①快速浏览能力。②猜词能力。③独立分析能力。③准确捕捉主题句的能力。⑤合乎逻辑的判断能力。
三、分类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篇6
[关键字]高考试卷评析生活时代
一、听力源自生活
今年听力语速适中,语音清晰但语句较长,整体而言听力仍平稳,保持了往年将生活平常话题融人素材中,如购物,度假,餐饮等,考试内容与考生平时训练的内容相差无几,很多考生得益于平时训练,纠正了部分考生惯有的错误想法“平时听力练不练没关系”,对考生起了一定的激励作用。稍有改动的地方是听力最后一段,往常的对话代替了独白,而且问句答句都较长,这个从某一情景中截取的对话需要考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捕捉力、理解力和筛选能力,可以说这一段对话是大多数考生的“第一坎”。
二、单项重视交际
英语这门作为交际工具的功能在这次高考单项选择中体现得淋漓尽致。24题和33题一看就是交际用语题,15道题目中出现两道交际用语题就是希望考生能把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真正能用英语做事,这与新课标的理念是一致的。其实,如果对今年高考单项的其他题目仔细琢磨,21题、28题、29题以及35题也是旨在促使学生更加重视生活实际,关注社会。
由此可见,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社会和生活实践,英语也是如此。这一点对于我们教育岗位上的一线教师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新课标要求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单项30题的出现正是对提升考生关注人生价值的意识有明显促讲作田。
30.One''s life has value____onebrings value tO the life of others,
A.sothat
B.nomatterhow
C.aS long as D.except that
该题考查连词,根据句意,“只要一个人给别人的生活带来价值,那么他的生命就有价值”,考生不难知道正确答案,应选C项。该题回答了很多人心中的困惑,“我为什么活着?”引导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1.____an important decisionmore on emotion than on reason,/youwill regret it sooner or later,
A.Based
B.Basing
C.Base
D.Tobase
上题教导学生人生中重要的抉择要以理性的原因为基础而不是情感,这道题既考查考生对非谓语动词的掌握,又对即将成年的高中毕业生们进行劝诫,指点迷津。
上述题目对英语知识点的考查贴近生活,淡化了死板地考查单纯意义上的语法,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英语语法的运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体会人生道理。另外,继续往年出题“基础、常见、实用”一贯原则,常见的基础语法知识点如同位语从句、定语从句、代词、非谓语动词、情态动词等比比皆是
三、完型契合时势
今年的完型填空是较往年变化最大的一部分,文体从过去的记叙文到今年的的议论文,而且是学生“忌讳”的科技类议论文。文章首句反映了现代人的无奈处境——由于数字世界的发展,我们独处的概念几乎不复存在。
Travelers have ended up 51 onmountains,and mobile phones havesaved countless lives。They can alsomake people feel 52 and forced tOanswer unwanted calls or53 tOunwanted texts51.A.Hidden
C.relaxed52.A.Trapped
C.confused53.A.rum
B.10st
D.deserted
B.excited
D.amused
B.submit
C.obJect
D.reply
技术和人类的关系是“剪不断,理还乱”。除了上文数字时代技术给人们带来的烦恼,这段表明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好处。“手机救了无数人命”,还原前文就是:“人在山上迷路(1ost)了。”第52题,根据老师课堂提过无数次解决这类句子的策略——空格后“and”为并列连词,暗示所填词和“forced”是同一感彩,再根据“它使人们——以及被迫接不想接的电话,回复不想回复的短信”。符合隋景的选项有AC,“trapped”解释为“被困”,答案就是它了。第53题只要知道“回短信”就可以了。
Attitudes towards our connectednessas a societv54 across generations,Some find today''s technology is a gift,Others consider it a curse,Regardlessof anyone''s view on the subject,it,shard to imagine what life would be like55 daily advancements in technology,
54.A.vary
B.Arise
C.spread
D.exist
55.A.beyond
B.Within
C.despite
篇7
一、我国语法教学的发展
20世纪以来,英语教学中淡化语法,强化听说的教学思潮强有力的冲击了语法教学的发展。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和题海战术等并不适应大学本科英语专业学生的语法学习要求,寻求新的理论支撑,探索新的语法教学方法也只是在2000年之后才逐步凸显。目前,我国英语语法教学大都停留在枯燥的语言规则学习层面,语法教学的系统性、逻辑性和整体性不强,对提高语言能力,扩展语言知识等方面力道不足,这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广大英语学习者语言综合能力素质的提高。近十年来,国内对建构主义理论在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在逐步深入,相关的研究论文在理论探索和实践教学研究方面都有较大突破,进一步开展应用研究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建构主义思想与语法教学的契合
建构主义理论思想基础雄厚,支架式教学方法和建构生成模式等指导性强,应用广泛,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知识理解和意义建构能力的培养,在学术界和教育界具有很大的发展研究空间。它的建构与生成、信息加工、新旧知识相互作用、文化内化与支架式教学等理论思想与语法内容相契合,与语法学习方法和形式相匹配,适合于指导语法教学。
我国的英语语法教学现状说明语法教学存在很多缺陷,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过于陈旧,课堂气氛冷淡,题海练习而教学效果不佳。教学中亟需新的理论指导,探索新的、更适切于语法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建构主义理论与语法教学实践相结合,改进语法教学中理论和实践应用的脱节现象,突出语言规则与实践应用的实效性,注重语法课堂的教学效率,有利于学者语言综合素质的提高。
应用建构主义研究语法教学打破了传统的语法教学模式,对语法课堂教学形式,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提出了一些新的方式方法。课堂教学中,突破传统的语法翻译法等教学方法,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去理解、应用、建构语法知识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法学习应用能力及综合语言素质。它有力的改变了繁重的规则题海学习状态,将活化课堂教学,使语法教学更好的发挥它的语言框架支撑作用。
三、建构主义思想在语法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模式为: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下发展起来的教学方法有: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随机进入教学等。再此,我们以随机进入教学为例来探讨语法教学。学习者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每次进入都有不同的学习目的和问题侧重点,因此多次进入的结果,绝不仅仅是对同一知识内容的简单重复和巩固,而是使学习者获得对事物全貌的理解与认识上的飞跃。
篇8
论文关键词:语言学概论教学:文化意识:渗透
一、引言
语言学概论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教学任务在于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并具备运用语言学方法分析语言现象的初步能力。实际教学中,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函授学员,普遍认为该课程比较抽象,素有“文科中的理科”之称。课程伊始,感兴趣、愿意学的学生比较少;教师多局限于概念、术语的讲解和语言实例的分析,扣纲扣本,对教材的生发、拓展有限。尽管人们历来都承认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但是能否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引领学生去探索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对这一点教师往往缺乏足够的认识。笔者认为,教师首先应摆正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然后以此为指导和出发点,在语言学概论教学中(其他语言学科比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演讲与口才课的教学亦如此),选取鲜活、有生命力的文化材料为佐证,充分发挥它们在语言学概论课堂上的潜能。
二、语言学概论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
美国社会学家G·R·Trucher和W·E·Lambet针对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的现象认为:“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语言符号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语言的基础。”这一观点虽是针对外语教学而提出,但它反映了语言教学的一种普遍性:语言课堂是联系语言和文化的场所,一个语言教师同时也应是一个文化教师,应将文化因素渗透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提高语言教学的文化含量;让学生亲身体味到语言的精妙之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此为突破点,让学生全方位、立体化的理解语言,最终提高语言教学的质量。相反,“采用只教语言不教文化的教学法,只能培养出语言流利的大傻瓜。”应注意的是,文化教育必须适度,不能脱离语言教学,必须为学生形象地、深刻的理解语言理论服务。
(一)引用现代汉语方言资料,进行文化意识的渗透
1.结合方言区的生活习俗
每一个社会都有专属于自己的语言符号系统.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靠语言的联系才能共同生产、共同生活,因此语言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标志性因素。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语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会自动解体。“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宁卖祖宗坑,不忘祖宗声”,是我国客家人之间广为流传的一句谚语,是说客家人在迁徙过程中顽强地使用自己语言的情形。在四川客家方言区,他们的保守力是很大的,虽然都会说普通的四川话以为对外之用,可是一进入自己的范围,就有一种无形的力量使他们非说自己的话不可。客家人历代相传的祖训就是“不要忘掉祖宗的话”,小孩如果在家里说句普通四川话,便会遭到大人的训斥。方言学家的调查表明,客家人在家里严格要求讲客家话。民国时期,客家人娶进门的非客家媳妇不会说客家话的,婆婆强制媳妇学,认为不说客家话是卖了祖宗。据四川青龙场苏文聪回忆,有一次放学回家不小心说了句四川话,被祖婆听见,当时就打了一耳光,说“你把祖宗都卖了”。嘲由此看来,“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的祖训不仅表现了客家人忠诚于母语的深厚语言情感,而且他们把自觉、顽强的维护母语看作是维护自己族群存在的强有力的武器。古语说,欲灭其国,先灭其史;欲灭其史,先灭其言。母语的丧失或被剥夺,意味着一个民族将从此失去各成员之间赖以联结为一个整体的、最为致命的基因:失去了母语这个纽带,一个民族就会失去生存的最后一道防线,它就会自动解体。由此我们认为,语言是衡量一个民族是否存在的最终意义上的标准,可以说.语言——是一个民族听得见的民族魂。客家人的例子很好的说明了语言和民族之间的依存关系,鲜活新颖、贴近生活,学生理解得形象、深刻;不仅如此,还把单纯的语言理论提升到民族生存的层面,唤起学生的民族情感,达到语言教育和情感教育并举的效果。
2.引用方言区的语言实例
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发展的两个重要特点。不平衡性不仅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各部分的发展速度不平衡,就是在一个部门内部,同样的语言现象由于所处的条件不同,其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如山东曲阜方言,语法系统与普通话语法系统大部分相同,而句法部分保存着古汉语特有的状语后置现象,此处我引用湖北民族学院语言文字网《方言随想》中的例证:一位著名的话剧艺术家在曲阜游览孔府时向路边一位老大娘打听路,先客气地打个招呼:“大娘,您吃饭了吗?”大娘回答说:“食久矣。”艺术家一时没反应过来,不知老人说什么。后来经本地人点拨,才知道是“食久矣”,就是“早就吃过了”。这位话剧家感慨万分:“曲阜真不愧是圣人的故乡,连老太太说话都是先秦的古汉语,透着有学问哪!”其实,并不是圣人故乡的老太太有多深的学问,而是各地方言都或多或少保留着一些不同历史层次的古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的痕迹,这些古代语言的“活化石”,成为语言发展不平衡性的强有力证据。它是产生地域方言或亲属语言的语言内部原因。这个例证体现了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在同时代语法系统内部的表现。这一事实证明在语言理论教学中辅以平白、有趣的语言实例.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语言的奇妙,进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二)利用历史文化背景.进行文化意识的渗透
1.汉民族文化重直觉、悟性的整体思维模式对语法的影响
汉语语法作为汉民族思维的成果和工具,必然反映了汉民族的深层文化特征。史前汉语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化进程之后,一旦成形为一种较稳定的语言符号系统,便形成了独具汉民族文化特色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比如具有汉民族文化特色的主客一体的哲学观念——“天人合一”思想.促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直觉、悟性的整体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从直觉的体验、瞬间的顿悟中把握认知对象。研这一深层文化特征反映在汉语语法上,便形成“人”支配规则的现象:不求有形(“形”指外在语言形式),但凭心意,注重联想,以达意为目的,也就是淡化语法形式,重视整体的意合。
(1)诗词中的超语法现象。这里所说的“超语法现象”,是指汉语古诗词中超越语法规则、不受常规语法规则支配的语言表达方式,这是汉语中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比如马致远《秋思》:“枯藤老树昏夔,尘遁,直堕亘堕。”陆游《书愤》:“蕉监雪,垂。”如下划线所示,每句诗都由三个名词并列组成,中间无其他词语(如动词、连词、助词)连接。然而这样超语法的表达方式非但没有影响读者对诗歌意境的感悟,反而给读者极大的想象和审美的空间。这种散点跳跃式的形象思维,完美地实现了诗人想要的意中之境,“形”虽散,然“意”达矣。
(2)句法同义现象。如果说“整体意合性”体现的是汉语语法的内在特征,那么表达形式的灵活性则表现了汉语语法的外在气质。因为有意合的统摄.汉语语法在句子的结构形式上,有了很大的灵活性。比如句法同义现象(几种句子格式表示相同或相近的结构意义)就突出表现了句法位置的灵活性。
看下面一组句子:
a他打破了花瓶。b他把花瓶打破了。
C花瓶被他打破了。d他花瓶打破了。
e花瓶他打破了。
这五个句式之间变换时同一个词的位置非常灵活,可以占据不同的句法位置。如以上几句都是“花瓶”做受事,但在不同句子格式中承担的句法成分不同,构成不同的句式:在a句里作动词谓语句的宾语;在b句里作“把”字句中的“把”的宾语,和“把”一起充当状语;在C句里作“被”字句中的受事主语:在d句里作主谓谓语句中谓语部分的受事主语;在e句里作主谓谓语句中的受事主语。这五个句子的共同特征是:外在结构形式不同,但都表示“施事(我)——动作(打破)——受事(花瓶)”这样的结构意义。形虽异,然“意”(结构意义)同矣,句法同义现象也反映了汉语“淡化语法形式、重整体意合”的特征。
(三)选取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社会现象,进行文化渗透
不同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等各种形态的接触,都会引起语言的接触。由于中国及亚洲“汉语文化圈”国家和地区的巨大市场及其经济发展前景,目前国外的“汉语热”不断升温。据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官员估计,“目前全世界有3000万人正在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希望到2010年这一数字能够达到1亿。创办孔子学院就是中国政府旨在推动汉语文化传播的重要项目之一”。
孔子学院不是开设孔子思想课程,而是把孔子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在全世界推广汉语。从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汉城正式揭牌以来,截止2008年8月7日,全世界共“262所孔子学院,其中有二三十所是孔子课堂(孔子学院是在大学的,孔子课堂是在中学的)”,分布“在75个国家和地区”。这部分内容,学生既掌握了当代最新的汉语发展趋势,同时激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语言;同时体现了语言与文化的结合,二者达到互为促进的作用——学习语言为获取文化知识服务,文化知识反过来促进对语言本身的领悟和掌握。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要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有一桶水是不够的,还要指给学生一条河,为学生未来职业和知识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利用各种现代化科技手段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使教学富有鲜明的时代感;教学内容中包涵的语言之外的思想内容对学生的心灵还能起到无形的浸润作用,影响他们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四)引用早期教育实例,进行文化渗透
语言习得是指以获取信息或以交流信息为目的的无意识地形成语言能力的过程,其中“获取信息”是指语言信息输入的过程,即“听”。事实证明,儿童掌握母语的过程是一种自然成熟的过程,只要有适当的语言环境给孩子输入语言信息,他就无需要任何外在的力量和有意识地学习便可顺利地掌握母语。
根据语言习得理论我们认为,人类口语的学习从听开始,听力在婴幼儿的语言习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听力的顺利实现需要语言环境,因此必备某种语言环境是语言习得的重要特征,儿童可以从父母那里,从所有可能接触的环境那里接受全方位的语言信息输入,这种输入无时无处不在。而通常人们认为口语学习从说开始,为了让学生接受这一与日常生活经验向悖的理论,笔者引用了下面的实例:1994年至今,台中师大王财贵教授正在全球的华人社会推广一项文化运动——“儿童读经运动”。一对台湾夫妻听了教授的讲座很用功,每天早上都读半小时《论语》。这位妻子怀孕后照常每天读,就这样读了十个月。孩子从出生到一岁,父母继续给他读《论语》,孩子无论醒着、睡着都在听。等这孩子到一岁、其他小孩子刚学说话的时候,他就会背《论语》了。㈣这对父母并没有有意识的教孩子学习语言,只是单纯的给婴儿输入语言信息,孩子竟然自己掌握了语言。这一现象充分证明,儿童母语的习得过程从听开始。听是个信息输人的过程,当语言信息的输入积累达到某种临界点的时候,就会量变成为质变,自然爆发成为口语。据此我们认为,人类只要从有听力开始就可以通过给他输入语言信号的方式学习口语了。有研究资料表明,“从胎龄6周听力即开始发育,24周左右耳蜗的形态和听神经的分化基本完成,15—20周开始有听觉,至25周几乎与成人相等。”In]因此从理论上讲,最迟在胎儿六个月时就可以进行语言教育了。美国“胎儿大学”的一个“小学生”在妈妈肚子望经过“胎儿大学”的语言学习后,出生仅仅9周居然能对录像机放映的节目说“哈罗”。㈣这一实例更说明胎儿已经具备了语言学习的能力。根据胎儿这种潜在的能力,只要母亲不失时机对胎儿进行耐心的语言训练,等胎儿出生后在听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将会大大超过未经语言训练的孩子。
语言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作为教师要在掌握传统语言理论的基础上,还要关注各门学科的新发展,不断搜集前沿的专业信息,博采众长,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部分教学从讲故事开始,到归纳出理论,学生一路听来思路清晰,兴致盎然,生动深刻地理解了“学习口语从听开始”的理论,教学效果显著。
篇9
【论文摘 要】汉语作为母语难免对英语语法学习产生影响。许多英语语法错误都是因为汉语的负迁移所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正确引导学生学习英语语法。
一、 语言迁移的本质及其理论
语言迁移(language transfer)是指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学习者在使用第二语言时,借助于母语的发音、词义、结构规则或习惯来表达思想这样一种现象。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意义的学习中一定有迁移。中国学生学习英语,不能不受来自汉语的影响。因为汉语作为原有的经验,是新的语言学习的一种认知上的准备,不可避免地参与到新的语言学习中。无论语间迁移,还是语内迁移,都存在着正负两种同化性迁移。而汉语向英语各个层面上的正负迁移更是为人们所熟知。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是指如果母语的语言规则和外语是一致的,那么母语的规则迁移会对目标语有积极的影响,也叫助长性迁移 ,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则是指如果母语的语言规则不符合外语的习惯,对外语学习产生消极影响,也叫抑制性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阻碍作用。如掌握了汉语语法,在学英语语法时,总是出现用汉语语法去套英语语法,如,“他每天都学习英语”说成英语“He every day study English.”再如,汉语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英语经常说成“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等都属负迁移。
外语学习者在学习外语的时候会习惯性的把母语语言习惯强加于外语上,于是母语的负迁移现象便层出不穷。这些负迁移现象通常表现在文化因素、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汉语作为母语,对于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干扰是多方面的,涉及语音、语义、句法结构等各个层面,在语法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受母语负迁移影响,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较多侧重于词法和句法的学习和使用,而缺少对语法整体结构的认识和理解。
在英语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掌握不了句子的主要意思和分句本身所存在的逻辑关系,导致其主次不分;汉语中很少使用被动语态,且被动句中通常含有被动标志词如“被”“由”等,而英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十分普遍,且被动意义有时是单纯的通过句子的形式所表现出来的;英语中用“it ”做形式主语是一个非常普遍的句型,而汉语中则缺少这一现象。这些语法错误都是因为汉语的影响即汉语的负迁移所导致的。
汉语对英语语法学习负迁移主要包括:名词、主谓一致、代词、介词、时态、被动语态等几个方面。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因汉语负迁移所产生的语法错误的具体表现及出错原因,笔者又对每一种语法错误进行了分析,下面是分类后的一些典型的语法错误及可能的原因分析:
汉语中对代词的使用很简单,主格和宾格一样,所属格在词尾直接加一个“的”就可以实现,名词性物主代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一样,反身代词也是通过在词尾加“自己”就可以实现;而英语中每一种格对应着不同的形式。
在形容词和副词比较级的使用方面,汉语和英语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汉语是通过在某个形容词前面加个“更”字来实现,而英语则是通过对形容词本身变形来实现,而且形容词变比较级也有几种不同形式。
至于主谓一致,英语和汉语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汉语可以说,我是一个学生,你是一个学生,他也是,但英语必须用不同的be动词形式。换句话说,汉语中主谓一致并不影响语言的表达形式,而英语中主语的变化则会导致谓语形式的变化。
动词时态方面,汉语对时态的表现形式并无严格的格式限制,如:昨天当他到达车站的时候,火车已经开走了。但在英语中对时态的表示有严格的格式要求,此句从句须用一般现在时,主句用过去完成时。
二、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
随着大学英语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类高校英语教材在内容上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由原来以体现语言知识为编写宗旨转向了现在以提高学生听说技能为主。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越来越多的使用交际教学法和听说教学法激发学生开口说英语的兴趣,这就阻碍了以语法知识为中心的语法翻译教学法的实施,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语法教学。交际法和听说法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但是在进行语言交流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却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是因为大学英语对学生的词汇量和信息量有很高的要求,只注重听说训练,忽视语言点(词汇、语法)的教学不能很好地牢固学生英语基础。
并且据不完全统计:大约80%的大学生坦言其英语考试成绩不理想,主要是由于句法结构的概念模糊再加上词汇量少,到考试时一遇到阅读、词汇、语法、翻译或写作时就会方寸大乱。在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今天,我们强调的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便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还语法教学本来面目”“让语法教学重返课堂”的呼声在英语教学上越来越强烈。
三、避免汉语语法负迁移,加强英语语法学习的主要策略
(一)中英文语法对比法
由于中英文的语法结构在某些地方的相似和不同之处比较多,教师应时常对中英文的语法表达进行对比以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即促进汉语语法正迁移, 减少负迁移。教师讲解语法不一定非得把一个问题的所有方面都讲全讲细,相反要尽可能用简洁清楚的语言,使学生容易理解、消化、记忆和运用。语法讲解应该用学习者的母语,有些人反对英语教学中使用汉语,笔者却认为用汉语给学生讲授语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语法与词汇揉和法
把语法与词汇揉和在一起,学习语法以动词为纲。张道真(1995)说:“有人把语法比作树干,词汇可说是枝叶。根深叶茂才能长成大树。”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深深感到语法和词汇密不可分。可以说几乎每个词汇中都有语法问题,语法体现在整个词汇之中。因此不要把语法作为一种孤立的知识来传授,孤立学习语法不可能真正掌握语法。干巴巴的讲语法不会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语法要在活生生的语言中体现才能富于时代气息,语法和词汇是血肉关系。
(三)创造情境教学,提高语篇情景意识
教师在英语语法教学中应坚持“优化而不是淡化语法教学”的原则。目前较为广泛应用的两类语法课堂教学模式是演绎语法教学模式和归纳法语法模式。除此之外,还应创设趣味性强、贴近学生生活、适合目标语的语境,让学生在语境中探索语法规律,运用语法规则,内化语法知识,真正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情景教学法还意味着教师应为学生学习语法创造语篇情景。教师应当在语篇层面进行语法教学,帮助学生树立单句是语篇有机组成部分的观念,培养学生把单句放入语篇中来选用适合语境的语法形式的意识,并引导学生关注语境如何决定语言形式的选择。
四、对今后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思考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本研究中出现的语法错误大多是汉语负迁移导致,这种错误如果不经过教师的指引和一些教学策略的帮助,学生很难通过自己改正这些错误。本研究使笔者得到以下启示: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首先让学生认识到存在于英语语法和汉语语法之间的不同点,意识到汉语对英语学习所存在的干扰,并努力找出解决办法来消除和避免因汉语负迁移所导致的英语语法错误。
参考文献
[1]甘利. 母语负迁移问题与英语语法教学[J]. 山东外语教学,2004(4):28-30.
[2]王蔷. 英语教学法教程,A Course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 [M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4]黄和斌. 认知试英语语法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
篇10
一、“任务”的内涵及应用的指导思想
根据教学专家JaneWillis(1996)的定义,任务教学是一种涉及到学习者理解、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以完成某一特定任务的课堂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始终应集中在语言的意义上,而不在语言的形式上;活动以任务的结果为核心。
原有教学法中存在着一些弊端,不少教师语言机械训练过多,让学生运用的少,一旦让学生用语言去交流,就产生困难;还有的教师虽然在以JEFC和SEFC两套教材为标志的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中接受了淡化语法、强调阅读的思想,但却淡化得有点矫枉过正,常在没有语言输入的情况下让学生进行一些较多情况下不太真实的活动,交流中错误多,进步慢;另外在语言的训练过程中,较少与学生的创新力和用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起来;大班教学中学生个别展示和学习语言的机会较少,及抽查性的发言较多,学生容易感受失败;教师中还有急功近利的思想,放弃综合能力中“说”的培养,但求卷面成绩。这些都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因此,应用新的任务型教学法时,所设计的任务需真实自然性,还要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任务的开展之前需输入语言资源,以便保证学生语言输出时达到应有水平;在整个任务的设计中,尽量使学生语言的使用与品格能力相结合;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和汇报中,教师要做到民主、平等和宽容,让学生不因担心犯错而放弃尝试。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还要明确任务开展的时间和纪律,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防止任务活动的散漫化;在任务活动结束之时,教师更应该有多种形式的评价,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出令学生反思学习策略的问题同样能保持激发学生学习的持续性。这样才能体现任务型教学的先进性,以此来克服原有的弊端,使中学英语教学法更上一层楼。
二、“任务”的种类1.开放型任务(OPEN-TASK)
这类任务不要求学生得出单一的正确答案,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能获得除语言之外更多的能力,想像的空间相对较大。
除进行学生互写评语自我评价外,教师还把任务教学活动的成果介绍到交叉班进行交流。在整个任务活动过程中,师生两方面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不同内容的变化。在学生方面,经过通力合作,在交上他们共同签名的英语测试问卷时,很多同学都流露出为自己的能力而感到骄傲的神色。这样的成功体验在单纯的语言操练中是不容易获得的,同时,学生们的知识应用能力也在任务教学活动中得到了发现、发挥和加强。教师注意到,学生们在完成任务时表现出的能力和潜力,很多时候都出乎教师的预料,呈上不封顶的态势。不仅如此,学生的品格培养也在此得到一定程度的实现。例如在完成交流后,有一个平时表现有诸多问题的学生心悦诚服地表示他明白了该如何去做一个好同学,而这在以前他是不知道的。他所阅读的问卷题目是:Areyouagoodclassmate?显然,这种群体相处和自我教育的能力的培养得益于任务型教学法。在教师方面,也有了专业上不断进修、教法上不断民主和平等的压力,其角色也比原来单一的讲授者,督查者更丰富了。在这样的课堂活动中,教师是任务的引领和组织者,资源提供的示范者,时间与纪律的管理者,使学生反思学习策略的促进者,任务活动的评估者。2.封闭型任务(CLOSEDTASK)封闭型任务活动拥有一个或几个有限的答案,尽管留给学生发挥创造性的空间相对于开放型任务要小一些,但是因为较适合语言结构型任务,所以它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这一点可以通过第二个教学例案得到证明。3.开放-封闭型任务(Closed-OpenTask)此类任务同时兼有OpenTask和ClosedTask的特点,通常是在注重语言结构练习的训练任务中融入富有创造性的Open-Task因素。例案二中的词汇封闭型任务就可扩展到开放性任务,形成“Closed-OpenTask”。具体做法包括:首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黑板上所列出的词和短语进行归类;然后组织各小组进行交流评比,把评价标准设为“Ifyourcataloguingmethoddiffersfromothers,youwillwin(归类方法新颖者获胜)”,以此来鼓励学生寻找各种不同的标准进行归类。学生归类的方法很多,有按字母序列的、情感爱好的、不同词性词义的等。通过归类练习和相互交流学习,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之中仔细体会了不同单词和短语在词型、词性、词义等方面的异同,既有效地复习了英语词汇,同时又获得了逻辑训练,对巩固知识、提高思维能力是极为有利的。总之,这三种任务各有侧重面,但其核心都是把语言学习、语言运用和学生的综合素质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三、“任务”过程评价的操作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