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9 07:51: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校体育文化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高校体育文化作为文化领域的一分子,具备文化所特有的相关属性。本文认为高校体育文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高校体育文化即是在高校现有的校园环境里,全体师生员工在与体育相关的学习、教育、比赛、研究等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所有体育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而狭义上的高校体育文化指的是高校全体师生员工以校园为载体,以体育活动为手段所创造出的体育精神、体育氛围和体育力量。
1.2高校体育文化的构成
参照文化的构成划分,本文认为高校体育文化有以下三部分构成。首先是高校体育精神文化,指的是具有高校印记、全体师生员工共同遵守的基本体育精神、体育信念、体育价值观等。体育精神文化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却是让体育文化建设迸发激情与能力的内在动力。体育精神文化是高校体育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校园精神文化在体育领域的展现。其次是高校体育制度文化,是指高校在组织和开展各项体育活动时所制定与实施的相关规章管理制度。包括竞赛规则、体育课程设置、体育教学方法等。体育制度文化是高校体育活动有序开展的保证,也是规范高校师生体育活动行为规范的基本准则。最后是高校体育物质文化,指的是高校现有的体育场馆、器械器材、体育象征性建筑等相应的体育基础设施。体育物质文化是高校体育文化开展的载体,也是体育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以上三者共同构成高校体育文化这个有机整体,其中体育精神文化处于核心层,是高校体育文化的灵魂;体育制度文化处于中间层,是高校体育文化的保证;体育物质文化处于最外层,是高校体育文化的基石。
2当前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2.1高校体育意识不够
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与教育观念的影响,重视文化教育,轻视体育教育现象在我国是普遍存在的。考分为大的思想始终占据着高校师生的脑海中,而体育育人的口号则被抛之脑后。这种狭隘的认识往往让人们忽视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也让高校体育失去了应有的价值与意义。其次高校的管理者也存在着对高校体育文件建设的片面认识,仅将其理解为体育竞赛、体育活动等形式而会草草敷衍了事。高校战略层的局限性认识就会让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地位大打折扣,特别是体育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更是难以得到重视与提高。
2.2高校体育管理制度不完善
当前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普遍缺乏一个整体的发展战略,对长远的规划定位模糊不清。建设缺乏科学的组织架构,管理制度和措施不够规范。高校体育相关部门缺乏科学化的管理意识与思路,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不够科学合理。此外,我国高校在推动校园体育建设方面的制度保障力度不够,高校的体育文化活动开展的进度明显放缓。
2.3高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高校体育基础设施作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在推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有效的作用。受传统观念与现实原因的较大影响,目前我国高校体育经费投入较为匮乏,进而导致体育场地、体育设施的严重缺乏。尤其是近些年高校招生扩大后,学生数与体育设施的比例正逐年扩大,有限的校园体育资源与不断增长的学生体育需求日趋扩大,亦为推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增加了新的难度。
3加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路径
3.1增强高校体育意识
高校战略决策者应转变思维方式,加强对体育教育的全面理解与领会,将其真正纳入到高校的教育中去,让体育教育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一块拼版。高校管理者还应加强对体育教育的宣传力度,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与看法,让学生意识到体育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此外,还应通过各项体育理论与实践活动,让高校学生在思想上有了转变,才能让高校体育意识深入人心。
3.2完善高校体育管理制度
高校体育部门应积极配合校战略层,制定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发展提供战略支撑。还应针对高校师生的实际情况,提出21世纪高校师生体育锻炼大纲,建立健全高校各项体育管理制度与方案,完善高校师生的体育锻炼数据库。此外,还可借鉴国外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发展模式,加以吸收消化,研究出符合我国高校体育文件建设的新模式,为我国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3.3加大高校体育设施的投入力度
高校应将相关体育设施的规划纳入到学校的长远规划中去,根据学校实际人员数量,科学计算出体育建设专项经费,并划拨使用。相关体育部门应加强对高校体育设施的维护与管理,不断完善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环境,保障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有序进行。
4结语
篇2
问题一:文化特色淡薄。各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创新和特色,趋同化发展使得不同学校的特色难以得到发挥。各学校所固有的历史渊源、发展趋势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问题二:社会环境干扰。近年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急功近利的不良思想不同程度上侵蚀着师生的思想,并进一步体现在办学上,使得部分老师、学生只看重专业名气,而忽略了专业本身所富含的价值。问题三:传统色彩浓重。校园文化是现代化教育的缩影,现代化的教育要时刻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传统文化是当时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在时代日益高速发展的今天,只有不断紧跟潮流、推陈出新,才能不断吸收先进文化的精华,更好的培育一代新人问题四:保守性明显。现代大学相对来说存在于一个比较封闭的圈子之中,与社会有一定的脱节。学校还是以自身为主体,难以将自己的基础设施等与外界分享,走出去的机会也不多。校园活动作为校园文化中最活跃分子,很难有机会走出去想社会公众进行传播和普及,校园文化的封闭式现状,完全有悖于校园文化开放式要求。
2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由
2.1校园文化建设的概念不清,规划不够
在很多高校,校园文化被割裂,不论是文娱活动还是福利性、公益性组织活动,抑或是文化设施建设都仅仅是校园文化的具体体现,而不能把它当成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本身是一种涵盖面很广的概念,高校文化包括高校历史渊源、办学宗旨、办学目标、学风、校园文化活动等多方面的内容。基于目前现状,高校校园文化抓药偏向于娱乐性的校园活动,把校园活动狭隘的等同于校园文化来发展是不科学的,而且没有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使得校园文化在高校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难以得到发挥。
2.2不能辨证地对待外来文化
在校园文化建设时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是完全拒绝外来文化,认为外来文化都是腐朽的文化,这种传统封闭的思想使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和思想状态受到遏制,致使人的思想固化,丧失思维活力,从而阻碍了教育的发展及人才多样性的培养。另一钟是全盘西化,抛弃传统文化,崇洋,致使部分师生崇尚中挂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薄弱。
2.3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不完善
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个精神指引,在高校的发展建设中具有重大的意义,一个严谨的、正规的组织机构,对于合理的发展校园文化有很大的影响。现阶段,各大高校着重把着眼点放在了学科建设、生源发展当中,而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经验,更缺乏重视。仅仅作为一个顺带的工作,就难以将校园文化统筹于在整体办学方面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操作,难以行成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效应。
2.4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太少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长期的高校发展中并没有被放在一个显著的位置。在发展过程中只是按照已有的思维模式按部就班。显少有人对校园文化建设领域进行理论研究,把它由实践转向理论层面,进行科学化,再指导具体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各大高校都在争先恐后的开展自己的文化建设,但也只是流于表面,缺乏对其内在的研究和规律性认识,阻碍了其积极、健康发展。在物质文化日益活跃的今天,师生的思想得到的很大的解放,他们对于校园文化建设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但是都是在个人想法的基础实施,缺乏科学的规划和指导,很难得到较大的发展,绝大多数浮于表面。更有甚者只是为了表现自己,集体意识淡薄。种种问题表明,加强在校园文化建设领域的研究,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形式满足师生发展的共同要求迫在眉睫。
3体育社团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3.1体育社团有助于校园文化特色的建设
现今,各高校在发展校园文化的时候,主要按照传统的发展模式,仍然局限于发展文娱类活动,大力加强传统社团建设,体育社团作为作为社团的一种,既具有一半社团所具备的吸引学生的关注、引导学生多元化发展,更具有体育社团本身所具备的特性,如融合体育锻炼和娱乐身心为一体,综合素质发展和经济效益与一体。体育社团的新兴和发展不仅使得学生有更多选择的权利,也使得校园文化不再是以往的单一和平淡,体育社团的发展,让学生们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也让校园文化更具有实质性的特色,在建设特色校园文化上也起着不容小视的作用。
3.2体育社团有助于加强校园文化中的现代意识
现在有许多高校中,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很好,但是并没有与精神文化相结合,校园文化的传统色彩过于浓厚,使得这种校园精神文化失去了意义和光泽,那么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就成为现阶段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只有这样与时俱进的建设校园文化,才能满足学生以及社会的精神需求。在新形势下,全国上下已经将体育发展领域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点,体育事业、体育产业越来越被重视,体育社团这一具有时代性意义的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在加强校园文化发展、推动校园文化顺应时代潮流发挥着重要作用。
3.3体育社团有助于校园文化开放性的建设
篇3
1.1高职高专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的缺失
体育场馆、器材等校园体育物质因素是校园体育文化建构和发展的基础,是客观保障性条件,但随着扩招规模的进一步加大,许多高职高专的体育场馆和设施建设明显滞后。陈功在《广西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现状研究》中指出:没有建立好的体育教学氛围,体育教学设施不健全、体育器材单一等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发展需求,学生所需求的体育器材、设施不到位导致体育活动无法进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逐渐丧失了对体育的热情。周军在《浅议高职院校体育文化建设》中指出:学校对于体育的投入对于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当前,高职高专为了本身的生存仍然在不断地扩招,学生的数量呈不断增长趋势,但高职院校体育场馆、器材及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所投入体育经费与学生数量相比明显滞后。施小花在对徐州地区“升格型”高职院校体育现状调研后中指出:徐州地区“升格型”高职院校虽然已实现从中专到大专的跨越,但在体育教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体育设施的投入、学校体育组织与管理等方面却依然停留在中专层次,难以满足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
1.2高职高专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建设缺乏规范性和保障机制
校园体育制度文化是联系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中间层面,包含教科研、大学生竞赛、社团建设等诸多方面,制度文化是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学校体育制度的完善与否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建设进程中,由于学校主管体育的专门机构没有独立建制,普遍挂靠在“基础课部”之下,无权进行学校体育制度、规划等方面的全面策划,导致体育活动的保障机制缺乏。2012年9月《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考核标准与办法(高职高专)》出台,标准设立了诸多考核内容,其中在组织保障一条中提出:体育部(系)须为独立建制的二级单位,机构设置合理,服务、管理人员配备齐全,说明学校体育主管部门必须拥有制定学校体育各项制度的自。而笔者在《高职类院校体育特色项目的构建及培育策略》一文中对江苏省13所高职高专院校进行调查,体育部独立设置的院校只有7所。李明在《湖南省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中所调查的湖南省的63所高职高专,也仅有8所院校体育部独立设置。“体育部”没有独立设置,制度保障体系缺乏,导致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构建计划缺乏或计划落实不到位。
1.3高职高专校园体育精神文化方面的引导缺位
精神文化层面属于校园体育文化的高级层面,包含体育宣传、师生对体育的观念及对体育的态度等。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导向是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之路,旨在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因而,当前高职高专院校更为看重学生的专业技能,以赢得较高的就业率,而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所忽视。高职高专体育重在培养兴趣,以兴趣带动学生参与体育的热情,在参与体育活动、参与体育社团、参与体育竞赛中体验体育的魅力,增加未来适应社会、与人交往的能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价值观。当前,高职高专院校体育精神文化方面面临体育赛事少、体育讲座少、体育知识的展览少及体育雕塑少等诸多内化学生理解体育的因素,导致学生对体育认知有失偏颇,感受不到体育所蕴含的力量,学生对体育的态度不冷不热,不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致使学生认为现行的高职体育无法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无法内化他们参与体育的动力,高职高专体育精神文化层面的强化势在必行。
2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路径
1)加大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的建设力度,创设无障碍参与体育活动的条件。打造优质的校园体育文化必然要重视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环境的建设,加大体育场馆的建设力度,提高体育场馆的利用率,体育器材要满足学生的多样需求,体育教师的配备要趋于合理,尤其要为学生创造无障碍参与体育活动的条件,打造集功能化与实用化于一体的现代高职高专体育物质文化环境。
2)加大体育部门独立设置的推进力度,建立健全体育管理制度。以高职高专公共体育课程考核的建设目标为主要方向,推进体育部门的独立设置,使体育部门拥有主管校园体育活动发展规划、制度建设的权利。健全的管理体制可为学校制定各项体育制度、规划等提供有力的保障,也为学校有组织、有计划地完成体育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能有效提升教科研、运动队管理、体育竞赛、体育社团建设的规范性。
3)打造优质的体育环境、情境,内化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和审美观。体育价值观决定着体育文化模式发展路径的设计,决定着体育文化模式和体育文化发展的选择,体育价值观、审美观等都是体育文化形成的内化因素,并以稳定的思维定式、态度制约着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成过程。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属于“内浸”式文化,所以首先要做大做好对体育的宣传,让“体育标语”无处不在,时刻“浸润”着学生的心灵,让参与体育、参与锻炼,成为一种时尚。其次,学校体育管理者和工作者应该“群策群力”,发挥集体智慧,举办形式多样的体育文化教育活动,不定期地举办一些改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讲座或报告,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体育的精神、力量,拓宽学生的体育文化视野,使学生树立“体育是一种文化”的理念。
4)着力打造富有鲜明“职业特色”的体育文化。愈来愈多的研究者发现:高职高专体育文化应形成自己的职业特色,以专业特色为主要建构点、以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为主要的建构目标,突出“特色”体育文化来引领高职高专师生员工。以高职高专院校“业群式”或“职业性”体育课程为基础,以学生就业所需的体育技能为主要目标,着重从院校类别及专业特色寻找“特色”体育文化的建构点,“以点带面”,打造品牌,形成品牌效应,形成具有院校自身特点的校园体育特色文化。
3结语
篇4
关键词:高校校园 体育文化 特征 功能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7-0192-02
高校是国家培养专业、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在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校园文化的建设等方面都非常重视。然而当前国内大多数高校却都同时忽略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学校领导和教师不重视体育,再加上课程又比较少,更是导致许多师生认为体育是个人运动是个人的喜好,纯粹靠自己。在这些思想理念等因素的影响下,导致当前我国许多高校都没有正确认识到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本文主要就高校体育文化的特征与功能进行了探讨分析。
一、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和内容
1.内涵
通常来说,文化的定义都有狭义和广义两种,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也是如此。它属于群体性文化的一种,需要高校教师及学生的共同参与的主要活动形式的体育活动。狭义上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指的是体育精神、学生的心理素质等这些精神层面上的内容。而广义上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则是指在高校校园里,体育教师的体育教学活动和组织的其他相关体育活动,包括篮球赛等,通过这些手段来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在这些体育活动当中所涉及的体育场馆等物质层面上的东西以及体育精神等精神层面上的东西都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一部分。笔者在本文的讨论当中将从广义上来分析校园体育文化。
2.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容
总的来说,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首先,物质文化,这指的是包括在建设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中所需要用到的所有相关的包括体育器材、服装等在内的有形的、有物质特性的物质产品。其次,体育教育和制度文化,也就是用于规范高校各种形式的体育教学和活动的规章制度,如裁判规则等,通过制度文化的建设可以对高校师生的体育行为进行很好的约束并强制执行。此外,高校里各种形式的体育协会、俱乐部和运动队对于师生所开展的和体育相关的各种技能、体质锻炼在内的体育教育也是高校校园体育教育和制度文化的一部分。第三,规范文化,它指的是高校教师和学生以及其他高校工作人员在内在进行体育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体育行为规范,包括体育情趣等内容,重点是体育习惯。最后,体育精神文化,也就是高校师生在开展体育活动中所形成的体育思维方式、体育价值观等思想观念体系。
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
1.内隐性
从本质上来说,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也属于文化的一种,因此它具有文化的特征,包括内隐性。简单来说就是,体育文化以较为隐蔽的一种方式对高校学生的健康发展产生作用,使其能够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形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活动的意识并付诸行动。这种体育文化的形成对促进师生的集体荣誉感有重要意义。
2.时代性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其他文化形态一样,都是时代的产物,因此时代特征非常明显。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国的高校体育文化不论是形式还是内容也变得越来越丰富。此外,高校是进行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但同时也是社会文化大系统的一部分,所以其教育会受到当代社会的影响,这就使得高校体育文化有更为鲜明的时代特征。
3.多样性
高校学生在文化学习上与小学、中学相比有很大差别,他们有更多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因此高校在开展体育活动上除了体育课之外,更多的是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来组织和开展体育活动。一般情况下,教师和学生都能够自行选择体育活动的形式与内容。目前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认识到高校体育课程少,因此要提高自身体育素质就一定要参与到课余的体育活动当中来。同时,高校在课余时间所开展的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都更加丰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再加上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在参加体育活动的形式、内容等各方面都有所差异。上述因素都使得高校体育文化有多样性特征。
4.全面性
高校注重培养和形成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对于刺激教师和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活动,并让其在体育活动中能够形成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体会到体育活动带给人的愉悦感有重要作用,并帮助学生提高其综合素养、审美素养。由此可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一项有全面教育作用的文化活动。
5.层次性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根据各种不同的分类依据可以分成多种层次,也就是其具有层次性。就内容上来分析,则有专业性和一般性两种;就活动类型来分析,则存在健身型与竞技型两种;就形态分析则衡量标准更是多样化,如耐力、速度等。高校师生在参加体育活动的时候完全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如身体素质、业余时间等多个方面来进行体育活动。
三、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
1.教育功能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属于业余文化的一类,学生更多的是通过课余时间来进行体育活动,体育知识及其作用也是通过这种形式对学生产生影响的。然而,体育并不只是单纯的竞技性体育活动,它还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课程。体育教师的教学活动、学校所组织的体育活动,都可以对学生产生教育作用:一,大学的体育课虽然课时少,但却有很强的系统性,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可以在身体素质锻炼、体育审美观的形成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积极的体育教育;二,高校大多拥有较为健全的体育场所和器材,且每一所学校都有其自身的精神和制度文化,这些都能够营造出良好的育人环境,并在潜移默化当中对学生的体育活动带来积极影响;当体育文化能够对学生带来积极影响并促使其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的时候,则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与工作都会因此而受到积极的正面影响。
2.健身功能
虽然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活动场所是校园,然而如前文所述,校园体育文化终究是体育文化的一种,因此它和体育文化一样具有健身功能。学校教师在教学活动和业余体育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真正帮助每一位学生达到锻炼身体素质的目的。同时,大学生也能够结合自身的身体素质和时间自行选择体育内容和活动形式,并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提高其对自身的健身要求,促进其体育素养的形成与提高,为其今后的工作、生活打下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
3.美育功能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也需要追求美,如优美的动作、健美的身材等。校@体育文化的形成还可以刺激更多的学生为追求运动美而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此外,它还能够帮助我们提高审美标准,让我们的审美观变得更积极向上。
4.导向作用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主体是大学生,体育活动不仅能够对大学生产生积极作用,当大学生进入社会开始工作之后,这些在大学时代所养成的良好的体育文化意识和习惯也会一直影响他们的工作、生活,并影响着身边的同事、朋友,有利于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体育氛围以及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的有效开展。
5.创造和超越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中最能体现其文化意义的功能就是创造和超越。众所周知,竞技类型的体育活动都存在着这样的规则与目标,就是打破纪录,也就是超越原来的记录并创造出新纪录。而健身型的体育活动也是师生个体对于自身的超越和创造。当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形成创造和超越的体育精神之后,其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也会积极超越自我,努力创造更高的价值。综上所述,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种,它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集体荣誉感,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有重要意义,同时还能够促进学校良好校园文化和氛围的形成,帮助学校提高其整体形象和知名度。因此,高校应转变观念,使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和眼光认识到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性、特征以及功能,积极建设高校校园体育文化。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高校 体育文化 国防教育 功能
一、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重要意义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人类自国家起源以来,有国就有防,无防国不立,国防是人类社会发展与安全需要的产物,它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生死存亡和荣辱兴衰。高校国防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教育在整个高等学校的教育体系中,属于基本素质教育的范畴,不仅具有“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提高全民国防意识”的重要功能,而且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校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但要有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本领,而且要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强烈的国防安全意识,而这种精神和意识的培养,既是国防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赋予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任务。
二、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
体育早已不再是单纯的肌肉活动,它已经成了既是体育又是文化,既是锻炼又是娱乐,既是运动又是教育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体育文化是在增加健康、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财富,包括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组织及规范体育活动的各种思想、物质、伦理道德、审美观念,还包括为达成目标的各种改革举措以及相应的成果。”
高等学校不仅是一个教育环境,而且是一个文化环境。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中,体育文化活动表现得最为突出和明显,它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体育素养、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体育文化是指一所大学在体育活动方面养成的带有普遍性、相对稳定的一种集体体育文化活动,是一种洋溢着浓郁体育特色气息的氛围和环境,它以整个校园为空间,以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参与为主体,以运动为手段,以各种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是独具特色的一种群体文化。它倡导积极、健康的文明行为,激发大学生拼搏进取、努力向上的竞争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是反映校园精神和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三、高校体育文化的国防教育功能
1、高校体育文化塑造大学生的优良品质
国防教育坚持全民参与,提高全民的优良品质应该放在首位。体育锻炼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勇敢、顽强、机智、灵活、果敢和百折不挠的意志与精神。这些品质对于国防教育来说,尤为重要。体育锻炼是人们征服自然,战胜和超越自我的过程,通过对躯体的摔打,意志得以磨练,精神得以净化,境界得以升华。这对其适应未来可能出现的艰苦的战斗环境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军事训练有句俗话:“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战争是对人的体力、智力、意志力等方面的综合考验,体育锻炼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即使在信息化条件下,军人的大无畏精神仍然是打击一切外敌的首要条件。
2、高校体育文化促进大学生国防意识提高
国防意识是一种自觉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的群体意识,是民族精神最重要的体现。全民国防意识的增强是建设强大国防必不可少的一环。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它有赖于群体的共建,同时又反馈作用于每个个体,使个体把这种集体的行为风尚内化为自我要求。在学校体育活动中,无论是体育课,还是课外体育锻炼,以及参加小型体育比赛等,学生的体育行为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自己所在班级、寝室、自由组合运动队的得失和荣誉,因此,校园体育文化可以教育、感染、培养学生爱集体、关心集体、服从集体、维护集体的群体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这种群体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的形成会潜移默化地升华为国家利益观和民族精神,对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增强具有显著作用。
3、高校体育文化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国无防不稳,民无防不安。国防后备力量直接关系到国防的强大和国家的安全。在现代化战争中,后备力量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的战略作用。高校是青年人最集中的地方,青年人朝气蓬勃,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青年人都是自然的接班人。为了强化大学生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依靠短暂的军事技能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大学生在校园文化氛围中接受长期的国防意识、国防观念教育。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中最活跃的部分,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是最积极主动的。多次指示:“战士的身体要很好,体力要好”,作为强大国防后备力量的当代大学生,其身体素质对于国防建设致关重要,体育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巩固和加强军事技能训练对大学生的体质锻炼,促进大学生体质进一步增强,而且能够长期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爱国奉献、勇于牺牲,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优良品质。高校实行选项体育课制度后增设的一些新兴国防体育项目还能够培养现代战争中的实用军事技术。在欧洲的瑞典,由于国家实施了完善的国防体育活动,使得瑞典国民在军事体育方面训练有素。通过普及国防体育教育,瑞典国民的军事素养长期稳居欧洲之首,为国家提供了大量后备役人才。国防体育的广泛开展,不仅可以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振兴科技,而且能为国家培养大量现代化国防后备力量和军事技术人员。因此,发展高校体育文化能够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奠定坚实的“人力”基础。
四、结束语
高校体育文化具有教育、凝聚、规范、激励等功能,可以在更大的领域里为国防教育提供观念、价值、精神表现的形式与载体。以高校体育文化为切入点,在营造高校体育文化氛围,引导体育行为,弘扬体育精神的过程中贯穿国防教育工作,是促进高校体育文化发挥国防教育功能的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 廖大干.高校国防教育内容的拓展与形式的创新[J],盐城工 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92-94.
[2] 杨文轩,陈琦.体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孙金波,周新.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作用与建设[J],滨州 学院学报,2007(2):72-74.
[4] 秦长辉.再探体育与军事、国防教育的关系[J],南京体育学 院学报,2003(6):56-57.
[5] 石金亮,任莉英.论高校国防教育与体育文化的和谐共存 [J],中国成人教育,2010(4):19-20.
篇6
1.1有利于优化体育教学模式
1.1.1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在体育教学思想和体育教学观念的指导下,经过不断的发展完善逐渐形成比较稳固的体育教学活动的结构与程序。包括教学指导思想,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构,三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个性化体育教学模式则要求教学的目标多元化、个性化及体育功能综合化,以培养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为主,基于国家提出的“素质教育”、“健康第一”及“终身体育”等思想之上。
1.1.2经过多年高校体育的发展,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如“三基型”、“并列型”、“三段型”、“一体化”、“选项型”、“社团型”等教学模式。但各高校依然采用的教学模式较单一,不能很好的兼顾各模式优点,导致优点存在的同时缺点也显露出来,如“选项型”模式其优点能够兼顾学生的兴趣特长,能够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的良好习惯,同时也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巩固其主导地位,强化教学的内容、手段、方法和要求等;其缺点是不能较好的照顾到部分体育基础差的学生,同时对体育教师提出更高的专项素质要求,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1.1.3个性化体育教学要求我们改变现有局面,实现多样化教学模式的优化组合,并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即各高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选定适合学科发展的体育教学模式,综合兼顾其它模式优点,对本模式进行改进,形成个性化、综合化、功能化的教学模式,以推进教育的发展。
1.2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高校体育个性化的教学能够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有利于学生充实扩展体育的项目,明显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及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一般认为,体育课堂教学要求队伍整齐、一齐学、一齐练,控制好运动负荷,讲解、示范到位就好,这恰恰忽视了大学生个性的发展、忽视了个人运动能力的差异。不利于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个性化教育的宗旨是倡导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对此体育教师将体育活动和体育项目的整体认知编制成新颖、全面系统的教学,并融入民族传统体育的元素,使得学生对体育知识有质的认识和对体育兴趣的提高。开设不同的体育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师生合作等方式,进行有创意的体育活动开展,构建平等、信任、责任感强等优秀品质,更好的提升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
1.3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的形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与指导,它是以人的发展变化规律、体育锻炼行为和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需求而提出的。《体育与健康》一书中指出,学校体育应以终身体育思想为主导线,倡导以终身体育观念培养学生的良好体育态度和自我体育锻炼的意识,树立终身体育思想,培养具有个性化的人,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为学校体育个性化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学校体育个性化教学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个性化体育教育的目的是解放学生的思想、转变观念,剔除传统观念对体育教学的影响,要尊重学生的个体能力差异,倡导“因材施教”,以此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此教师不仅要教授体育项目,还应教予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方法及自我评价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个人喜爱及所处环境再继续从事喜爱的运动或者利用地域特点进行体育运动。个性化体育教学是将体育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科学性、趣味性和实效性,体育课程综合化、多样化,体育课程的内容要单性化、乡土化。个性化体育教育在转变学生观念、培养体育意识的同时,要向学生讲解体育锻炼的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教会学生简便易行、终身受用的健身养生的知识与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个性化教育的实施能够加强大学生对终身体育观念的认识,个性化教育能够丰富终身体育的内容。个性化教学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前提下,运用比较独特的教学方法、策略和技术,使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展现个性才能的舞台领域,在此基础上使得终身体育的理念更易落入实践中。个性化教学能够使学生多维度认识体育健身的价值,转变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培养成具有现代气息的文化人,文化水平素养的提高直接影响终身体育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最终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习惯以及终身体育锻炼的形成。
1.4有利于学生不同项目的横向发展
个性化体育教学的提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让学生自我认识和分析,结合本身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方式,进而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学生的潜能开发,使学生终身进行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据此学生在掌握一种项目以后,可根据项目特点及个人兴趣再次学习多个运动项目,如在熟练掌握羽毛球运动以后可以在去学习网球或者乒乓球等,根据项目的相通性,将羽毛球的部分技术运用到网球,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网球的基本动作,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对此,在个性化体育教育视野下,学生运动项目横向发展符合个性化教育的宗旨,培养学生一专多项的运动能力,促进发展学生的横向思维能力,使得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5有利于教师资源整合
1.5.1体育教师资源整合是依据体育的教学改革和个性化的体育教学的需要提出来的,指引体育教师的目标和体育教育的目标向同一方向靠拢,发挥体育教师资源的最优配置,提高体育教学效率的过程。经研究表明,体育教师的个性化对于学生个性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通过教育活动和师生交往学生的个性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因此,个性化体育教学要求的是具有特色性、创新性、灵活性、个性鲜明的体育教师。
1.5.2但是目前高校体育教师存在以下问题,
①体育教师专项人数分布不均,导致项目分班不合理,有的班级人数多,有的班级人数少,进而导致教师工作满意度降低;
②教师年龄阶段分级严重,新老教师创新能力不一,年龄大的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是缺少创新,年轻的教师创新能力强,但是教学经验少;
③体育教师存在高技能低理论,科研能力弱,即教师专业业务能力很强,但是理论相对来说薄弱,进而导致科研能力发展有限。
1.5.3基于个性化教育视野下,加强教师资源的整合。首先,优化教师队伍对其进行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加强教师对个性化教学理念的认识。其次,提高教师专业横向发展,通过定期集体业务学习,实现教师一专多项的能力,弥补专项教师人数不足。加强各年龄段教师的交流,提高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关联性,提高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和教学经验;另外学会运用现代教育资源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的质量,增加体育课的趣味性,最终将自己打造成具有特色性、创新性、灵活性、个性鲜明的体育教师。
2.结论
篇7
1、顶岗实习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
高校的人才培养着重于培养企业和生产一线所需的具有一定职业素养掌握一定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此类学生的素养的养成仅仅靠校园环境是无法形成的。目前许多高校都建有一定规模的实习实训基地,可以进行大量的实习实训,模拟工厂生产和加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学生的技能培养,但是这离“零距离”就业还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只有在企业里才能真正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体会到产品质量的主要性、劳动纪律的严肃性,真正了解企业职工的敬业精神以及辛苦程度。
2、顶岗实习的开展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顶岗实习的过程可以密切学校与社会、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对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专业设置形成了较好的信息反馈,有助于学校尽快调整自身不适应用人单位需求的培养内容,使人才培养目标更有针对性,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工作岗位、调整相关课程或者调整整合一些专业等等,以满足社会需求,使学校能够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3、有利于促进学生就业。
顶岗实习能够帮助学生直接获得实际的工作经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特别是在指导老师或师傅的指导下,把在校学到的知识结合到实践中,又能够获得一定的劳动收入,增加了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毕业生快速实现由学生向职工的角色转换,并能顺利拿到一份顶岗实习合格证,很多学生在企业作为“准员工”的过程也是企业考察学生的过程,在此基础上企业对于学生的认同率要高于一般的人员招聘,使学生应聘岗位时,顺利地被用人单位录用,大大地提高了就业质量。
4、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由于对于所学专业了解不够,无法将所学内容和企业的实际需求相联系,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对专业前程很迷茫。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在企业深入一线后,特别是在指导老师或师傅的指导下,把在校学到的知识结合到实践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同学们在顶岗实习中还可获得一定的劳动收入,也大大增强学生求学的吸引力。对企业来说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学生顶岗实习,也是有好处的,无需再花大力气进行太多的培训,企业能够节省人力工资成本和教育培训成本,给企业有效地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二、开展顶岗实习的途径
高校学生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既需要学校努力加强自身建设,也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在目前,学校应该是推动此项工作的主体。
1、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安全教育,为实习提供重要保障。
职业教育长足有效的发展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的稳定产生巨大的作用,发挥政府在职业教育过程的主导作用,通过建立健全有利于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相关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的引导,将有助于调动企业的参与积极性,使此项工作在更高层面上展开,形成更好的效果。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做好学生实习中的劳动保护、安全等工作。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妥善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的内容、场合、方式等;遵守国家和行业关于安全生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操作规范,严格检查,消除隐患,避免学生在生产、服务中受到身心伤害;加强对学生的劳动纪律、生产安全、自救自护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提高他们自我保护的能力。为了保证学生安全和权益,学校与实习单位签订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书。
2、精心安排顶岗实习计划,科学组织管理。
在制定顶岗实习计划时,针对不同的专业和不同的企业,选择找准校企双方在顶岗实习中的利益共同点,充分考虑学生、家长、企业、学校的利益诉求,精心制定各顶岗实习项目的实习和管理计划,通过契约化方式明确各参与方在顶岗实习实施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如实习指导与学生管理、学生安全、技术保密、学生待遇以及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学生管理等问题,以保证实习的正常有序进行。学校成立顶岗实习领导机构,针对不同类别的顶岗项目建立指导小组,小组成员由企业管理人员、校方管理人员、专业老师及学生代表共同组成,对学生的顶岗实习进行管理。选拔和培养一支品德高尚、工作能力强的实习指导老师队伍,做好学生思想教育、现场管理和服务工作,同时可以聘请企业人员为学院的兼职管理教师,负责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组织管理、技能训练等工作,保证每名学生有专人负责。
3、深化教学改革,将顶岗实习列入教学课程体系中进行管理。
学校从形式和内容上都要将顶岗实习纳入教学计划,强化顶岗实习的管理,杜绝顶岗实习期间“松散管理”甚至“无管理”的状况。同时,要加强对顶岗实习的考核管理,灵活处理不同专业、不同岗位的考核方式的确定,在考核内容中融入企业的评价和管理教师以及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等内容。对严重违反实习纪律,在实习单位造成恶劣影响,不能按质按量完成实习任务的应给予惩戒,从而确保顶岗实习取得实效。
4、加强校企联系,建立稳定的顶岗实习基地。
在目前的状态下,学校应发挥自身专业、行业、学生家长以及办学主管部门诸方面的优势,广泛接触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积极为企业服务,争取为本校的优势主导专业建立长期稳固的顶岗实习基地。各类高职院校一般都有自己的重点专业或重点服务行业,这些企业通常对学校的学生认可度比较高,同时对于学校的毕业生需求也比较强烈,而且学校也有大量的毕业生工作在这些企业,形成了一些天然的联系和了解,有利于顶岗实习的对接。在此类企业,学校可稳定持续地安排大部分学生的顶岗实习,同时可以在这些基地形成相对成熟的实习管理体系,并可在前期的教学活动就引入企业的文化理念,以及典型的生产过程。这将非常有助于工学结合的深入开展,对于职业院校的实践教学关系重大。
5、争取企业提供合理劳动报酬。
职业院校在建立顶岗实习基地时,应向企业为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争取合理的劳动报酬。学生通过岗位实习,从事实际的生产、服务活动,为企业付出了辛勤劳动,创造了经济效益,因此得到必要的报酬作为实习补贴,这是合情合理合法的。学生通过劳动获得实习补贴,用于贴补学习期间的生活和学习费用,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来说确实解决了上学难的问题,对于一般学生通过劳动取得报酬有助于同学们更加认真对待工作,也有助于企业保证产品质量,意义尤其突出。实践过程中,企业一般都愿意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生活补贴报酬。
三、结语
篇8
关键词:高校;体育精神文化;体育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1-0246-02
一、体育观念与实际体育风尚表现存在差距
学校体育风尚是指学校体育活动中所普遍流行的风气和习惯,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和能动性,对学校体育活动的各个领域产生影响。也就是说体育风尚就是盛行的体育习惯、风气,是指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广大师生传承下来的具有普遍自觉的体育行为和习惯。良好的体育风尚,能够大大活跃大学校园的文化生活,使大学校园充满活力与朝气,同时也能够使广大师生保持良好的心情和饱满的工作及学习热情。因此,学校体育风尚是学校体育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学校体育风尚的培养对学生形成积极的体育道德价值观及良好的锻炼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学校体育风尚是我国社会主义风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我国学校体育的和谐发展,还关系到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是我国学校体育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通过对天津的17所普通高校的普通教师和在校大学生进行的随机问卷调查,反映出师生的体育观念与实际体育风尚表现存在差距。调查结果见表1,表2。
在调查中发现,普通高校师生的体育风尚现状令人担忧。虽然大学师生普遍认为运动能促进身心健康,但对于运动与健康的关注度并不高,普通教师为61.7%,大学生为39.6%,普通教师要高于学生,这与教师的年龄偏大及身体状况有关。能够自觉有规律锻炼的人数比例就更少了,普通教师为19.5%,学生为14.5%,能够自觉学习健身方法和体育知识的还不到三分之一。但在是否关注体育信息的调查中显示,学生关注度要远高于教师,学生为42.1%,而教师仅为16.7%。这反映出学校的体育传统氛围对大学生的体育参与度影响比较大。所以,可以看出高校普通教师和大学生虽然体育观念有了很大改观,但真正参与到实际体育活动的还比较差,实际参加实践的就更低了。这些都需要高校采取有效措施来加以引导。
现在大学生都认同体育运动会给人的身心健康带来积极的影响,并且也希望自己多参与到体育运动当中。但是能够实际参与到体育活动的人数并不多。造成这样状况的缘由可能是大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真正体会较少,实际参与体育运动的限制因素较多。大部分大学生对于体育的认知只是存在于表面甚至是理论的认识,对于真正的实践机会并不多,这样就很难体会到体育运动给自己身心带来的改变。再有在实际工作、学习中会有多种因素造成大学生难以形成规律的体育锻炼。因此,高校的体育工作一定要强调“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观念,组织多种体育知识讲座,强化课外体育活动以及其他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使学生能够更多地参与到实际体育活动中,效果与观念并行。
二、大学生具有较高的体育道德水准及良好的体育精神
对人们在体育过程中的行为和思想做出适当的评价和调整,这是一种社会需要。体育道德就是为适应这种需要而做出的社会努力及其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即在一定经济文化基础上产生的作用于人们体育行为的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思想信念以及据此而进行的旨在调节体育行为的全部活动,包括道德实践和道德教育活动的总和。目前高校大学生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水准,主要表现在重在参与、公平竞争、尊重裁判、尊重对手等方面,以及表现出良好的集体主义精神。但同时也应注意到由于大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以及学校、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体育道德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一些大学生在体育竞赛和活动中表现过于自我、缺乏合作精神以及不尊重裁判等状况。因此,我们还是应该通过各种途径促进他们体育道德水平的提高。体育道德教育本质上是一项塑造人和改造人的道德面貌的工作,在体育道德教育过程中只有细致地工作、循序渐进才能对大学生的体育道德产生良好的影响。
体育精神是体育运动的最高产物,是人们在体育实践中所形成和展现出来的文化意识和社会意识的总和,是人们通过体育运动而形成并集中体现出来的体育意识、体育思维、体育价值观念,最终形成一种体育品质。体育精神是体育的基础,也是对人们进行教育的基础。同拥有较好的体育道德基础一样,大学生同样具备良好的体育精神。调查发现,无论是竞技体育比赛还是体育活动大学生都反映出团结协作、无私奉献、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体育精神教育,就是以体育运动或身体的活动为载体,通过体育实践,有机地向学习者熏陶某种为群体共识且可持续的体育观念、体育意识等,促进锻炼者身心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所公认的体育道德规范和体育品质。而高校的体育精神教育是指体育精神教育在高等学校这个特定时空环境下的存在形态和发展形式,是高校人的体育精神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的综合反映。我们需要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中细化高校体育精神,使高校营造出较为强烈的体育精神文化氛围,通过体育活动全面培养大学生意志及人性品格。
三、体育知识匮乏,体育目标有待明确
体育知识是人的意识对体育运动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人支配身体有效从事体育实践的心理基础,因此体育知识教学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知识包括体育基础知识、体育保健知识、身体锻炼知识、身体评价知识和各单项运动技术知识等。根据调查,大学生对单项运动的知识、体育基础知识以及保健养生、运动损伤的知识比较感兴趣,说明大学生对于学生相关体育知识的愿望。但在实际访谈中了解到,大学生能真正了解以上知识的并不多。这可能也与大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途径有关,大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途径主要是体育教学、网络查询等。可以说体育教学是大学生获得体育各方面知识的主渠道,这其中包括体育竞技技术和体育理论知识,因此,体育教师就要具备丰富全面的体育知识,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合理的教学内容、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向大学生传播体育知识,并注意对大学生体育知识的学习给予指导和建议。调查显示,大学生通过体育选修课了解体育知识的人数很少,说明体育选修课在普通高校的开展并不普遍。体育选修课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大学生了解体育技能和知识的又一重要平台,如何加大体育选修课的开展是高校当前在体育教学方面面临的一个新问题。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现在通过网络查询和了解体育知识也已经成为大学生的另一重要途径,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体育赛事、体育运动的相关知识、体育运动员的资料等等,并可以结合自己的想法在网络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网络查询缺乏面对面的交流,对于体育知识的讲解也并不相同,这应该是网络学习的一个弱点。需要注意的是大学生通过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或社会实践方便获取体育知识的人数很少,这从侧面说明当前高校组织体育活动力度相对不够,校园体育活动和社会实践还比较少,无法满足大学生的需求。总之,当前高校大学生实际掌握的体育知识相对匮乏,这需要高校从体育教学、课外锻炼等方面结合学校、学生自身特点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增强大学生的体育知识。
体育目标有国家体育目标、学校体育目标以及个人体育目标。本研究主要讨论的是大学生通过校园体育活动达到的个人体育目标。通过调查发现,大学普通教师体育运动的目标主要集中在增强体质、改善亚健康状态和增强文化娱乐等方面,大学生主要体现在增强体质,满足兴趣爱好以及提高学习效率几个方面。可以看到,把体育运动作为增强体质的手段,是得到全体师生认可的。这也说明我们现在倡导“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是正确的。对于运动目标的设立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健身目的的不同,采取的运动项目、方式也不尽相同。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的运动往往并没有什么特别明确的目的,或者说目的可能是重合的,比如无论是为了人际交往还是提高技能而进行体育运动,同时也会达到增强体育、娱乐身心的作用。但部分大学生仅仅是为了应对考核而进行的体育活动,显然是一种短期行为,这与体育锻炼的本质是存在差异的,应该避免这种带有强烈目的性的体育行为的产生,在这种体育活动中因为背着“思想包袱”很难真正投入到体育活动中,也很难体会到体育运动的真正乐趣。对于大学教师群体,由于年龄、工作压力的影响,其运动目的更应该明确,是为了健身还是为了改善自身的亚健康甚至是疾病状况,都要细化。因为这方面的目的不同,往往采用的运动方式、强度、密度都有所不同,如果采用一成不变的锻炼方式,可能会大大影响运动效果,必要时应该请教有经验的体育教师或其他体育工作者。
参考文献:
[1]蒋玉梅.大学体育与校园文化[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0:161-162.
[2]黄欣加.高校体育文化与素质教育[J].体育与科学,2004,(5).
[3]张华.以素质教育视角探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11,(8).
篇9
[关键词] 和谐社会高校体育文化途径
一、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
高校体育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里,人们在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广义的高校体育文化指学校师生员工在体育教学、健身运动、运动竞技、体育设施建设等活动中形成和拥有的所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狭义的高校体育文化则指学校师生员工们的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高校作为一个特殊的社区,其自身的和谐建设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探讨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对合理开展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切入点是文明社区建设,而高校作为一个特殊的社区,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与意义。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以青年学生为主体,以大学校园为空间,反映青年学生特有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文化形态,具有特殊性。高校体育文化作为其一部分,对高校体育、高校文化及社会发展都产生重要影响。
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
1.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意义
学校体育的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培养身心健全的一代,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为中华民族发展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和体制基础,校园体育文化是为学校体育的目标服务的。良好的高校体育文化环境,会给人一种无形的力量,激发人们对体育运动的欲望,使学生在形象、生动和切实的体育实践中,受到该时代、该社会的思想文化的熏陶。创设宽松、民主、生动、活泼的体育教育环境,能形成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学习的教育机制,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和习惯,以促进他们身心的全面发展。
此外,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有效手段。高校体育文化是由师生共同营造与规定的一种文化,具有趋同性、共建性、规范性、统一性。它必然会对不同个体进行整合规范,以得出高校特殊的体育情趣风尚和评价准则,并对参与者实施要求与教育。高校可以看作是由不同层次结果要素所构成的系统,在整体与各要素之间必然存在联系,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特殊文化现象,对系统和各要素具有协调、整合、控制作用,并使系统和各要素和谐发展。
2.校园体育文化的价值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形态之一,具有强烈的个性,它来源于社会大文化,是以社会文化为其背景,滋生于社会而又不同于社会文化的一种特殊文化,因而它又具有自己特殊的文化价值。
(1)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促进社会文明的精神文化
文明孕育体育,体育促进文明。作为校园文化一部分的校园体育,一方面对学生个体自身文明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产生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还会通过多种形式和传播载体,对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区体育乃至社会体育的内容、形式及风气产生直接的影响。再者,当他们进入社会、转换角色以后,学生时期形成的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锻炼习惯,会随着他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传播于社会,从而使这种良好的体育行为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对体育的社会化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2)校园体育文化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人体文化
校园体育是通过身体活动的方式进行的,它要求人体直接参与活动,这是校园体育活动最本质的特点之一,它决定了校园体育具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功能。校园体育能改善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使人头脑清醒,思维敏捷;校园体育能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运动能力;校园体育能促使学生身体机能的提高;校园体育能调节学生的心理,使人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3)校园体育文化是提高审美意识的情感文化
校园体育对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有很好地促进作用。体育本身是一种健与美统一的活动。体育锻炼能使学生体魄健美,体型匀称,姿态端正,动作矫健,这些既是健康的标志,又是人体美的表现。校园体育能以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形体美、动作美、姿态美、仪表美和心灵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也是体现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3.和谐社会对高校体育文化的要求
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地位,保障教育公平,构建健全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全民族素质不断提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要适应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培养遵守社会秩序、诚信、充满朝气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三、和谐社会要求下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途径
1.抓住机遇,切实做好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2008年北京奥运会正快速向我们走来,要抓住这难得的历史机遇,切实做好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通过在校园组织各项体育活动中,把奥林匹克精神与体育实践相结合,并得到长久的持续和发展,使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得到不断的积累和升华,逐步完善我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2.重视体育竞赛与体育宣传的引导功能
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协调人与人、社会、自然的关系,遵守一定的规范要求。体育竞赛是不仅可以培养青年学生与人交往、合作的品质的有效手段,还可以增强其遵守纪律、培养公平竞争精神的可行方式。体育运动本身具有竞赛过程的对抗性、合作性、趣味性、公平竞争性,竞赛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它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使参与者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把体育竞争意识引入高校教学、体育锻炼和学习生活中,将激励学生的进取精神,激发奋勇向上的热情,提高民族自尊和荣誉感,发扬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3.加强校园体育文化的组织管理和环境建设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对稳定学校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形成良好的校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积极作用。学校应加强对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和宣传,积极引导大学生余暇体育活动向健康文明、快乐向上向发展。发挥大学生体协或俱乐部的作用,对他们开展的活动给予积极的支持和指导,派专项体育教师进行业务指导,组织专题讲座,举办培训班,播放体育电视录像,欣赏体育比赛,组织体育比赛,等等。通过实践,教育培养学生的能力与品质,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4.完善规章制度,改善物质条件
建设良好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首先必须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学校体育规章制度,将规定落到实处,以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开展。其次,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设备作为一种物质文化,不仅是开展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而且对促成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具有一定的诱导和保证,有利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5.倡导健康的余暇体育消费观
篇10
关键词:就业指导;问题;对策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网络及其技术正在迅速成为拓展教育时空、提升教育效率的重要途径,通过网络开展就业指导和毕业生就业服务也成为高校指导就业工作的重要渠道。基于网络技术的固有优势和就业指导的本质要求以及高校就业信息网络化的不断完善,高校毕业生逐渐将网络求职作为择业的重要手段之一。与此同时,用网络为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也在迅速发展,但在这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若干薄弱环节,如何实施和发展网络就业指导,突破时空限制,为学生提供全程、全面、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服务已成为高校网络化就业指导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网络就业指导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
1.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高校基本上都设置了就业指导机构,多数开有就业指导课。但由于师资力量投入不足,就业指导机构的工作大多是以相关就业信息以及学生就业手续办理为主。作为学校就业工作实施的主管部门,其工作方式没有突破传统模式。部分学校没有专职就业指导老师,缺少一支结构合理、业务水平高的教学队伍。上课的主要是学校就业处的老师和工作人员,且没有对这些老师进行专业的培训教育;在教学安排时,由于师资和课时问题、扩招人数的增多、学校多方面资源紧缺等原因,使得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不稳定,特别是网络化就业指导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因此,改变现状,提高就业指导人员专业水平是各高校就业指导机构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2.大学生就业指导网的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1)就业网站的指导、服务功能需要加强
目前,多数就业指导网站提供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除了各种政策法规、用人单位招聘信息、毕业生求职信息等内容外,就是简单的文章罗列,毕业生需要和想要的内容很少。要想了解更多的内容,多数毕业生们还是选择网络引擎搜索。另外,就业指导网站的有些栏目设置缺少吸引力,内容过时,互动性、联通性比较差,使用不方便,没能真正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专门针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测评、个性化设置、就业心理疏导等方面的相关辅导内容涉及不多。
(2)对网站信息的监控有待改进
就业信息网上毕业生或用人单位自己填写并相关信息,对毕业生而言,部分毕业生任意更改对自己就业不利的相关资料,如改表现、提高成绩等,一些不确实的信息;对用人单位而言,也“善意”夸大自身实力。这些不良行为的后果直接引发就业矛盾以及人们对网上招聘信息信任度的降低。可见,如何有效合理利用网络开展就业指导,还有广阔的开发空间。
(3)网络化就业指导工作的信息整合效力不够
目前,许多就业网站由于没有网络化实施的有效方案,不能实现与教育管理部门、各级高校的信息共享和整合,就业信息的、就业数据的统计和学生就业管理等工作还未摆脱传统方式。高校与社会机构对于就业指导的网络资源整合效力不够,高校、政府相关各职能部门各摆各的谱,各唱各的调。由于信息不联通,常常出现“有人无业就,有业无人就”和“求职者找不到合适的职位,求人者找不到有用的人才”的两难局面。
二、就业指导工作网络化的建议和对策
1.提高就业指导人员信息素养
就业指导人员应具备较敏锐的信息意识,具有较强的信息敏感度,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主动快速地提取、利用就业信息资料。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毕业生人数比较集中,受时间、专业、场地、生源地限制,如果没有大量的准确的人才需求信息,就业工作势必受到影响。
就业指导人员要掌握信息知识,积极学习各类新信息知识和熟练使用各种信息工具,对信息的发展具有适应性,能够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
就业指导人员要具有运用信息的能力,应对收集到的各类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归纳和总结,以保证信息的全面、及时和准确,并及时向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反馈和。同时能引导学生学会根据求职要求对各类信息进行筛选,学习对学习、生活、就业有用的内容,自觉抵制不健康的内容,不组织和参与非法活动,不利用计算机网络从事危害他人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
2.相关就业指导网站的建设
在校级就业网络信息平台的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综合毕业生、用人单位的双方需求,设计出结构明朗、内容丰富、便于访问和浏览的网站主页。
(1)增强网站对学生就业的指导功能
大学生就业指导网是否具有指导性,是否具有一定的服务功能,是影响高校利用网络对大学生实施就业指导的又一重要因素,也是决定网上就业指导工作生命力的关键。增强就业指导网站的指导功能,特别要注重网站的互动功能,开设“论坛”、“在线答疑”等栏目,一方面能够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了解学生的动态,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毕业生之间的信息互通,促进了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同时依托网站建立相关的培训与测评机制,为大学生提供满足近期职业发展需求和阶段性职业规划设计的相关服务。
(2)注重网站的就业服务功能
就业指导网站面对的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两方的服务需求,可以通过建立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数据库,实现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网上双向选择,同时确保双方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健全网络视频面试功能,节约资源,提高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信息交换频率,达到网络就业的效果。同时,就业指导人员还可以利用电子邮件、QQ、飞信等就业信息,实现快捷的就业服务。
(3)就业指导相关各级机构的网络资源整合有待加强
目前,由国家到地方,各级就业网站的建立基本完成。按照教育部要求,高等学校中的本科院校在2007年就要基本完成网站的建设,2008年要求专科学校也要完成学校就业网站的建设。现在,由政府相关部门(教育部、人事部、发改委等)共同发起组建的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也于2009年11月20日正式启动。它让毕业生的信息交流更为方便,使毕业生的就业管理工作更为及时高效。
大学生有效就业,是一项多头绪的社会化系统工程,更是关系国家发展稳定的大局。建立网络化就业指导的模式,构建并完善就业信息平台,通过信息交互,为毕业生提供多渠道、多方位的就业信息。高校相互间的就业信息源要实现开放、联合和共享,这样才会使更多的用人单位登录网站,使毕业生就业受益。高校就业指导网站与地方主管部门共建网络化就业指导平台,整合资源,构建开放的就业信息体系,从而使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与毕业生之间实现立体化的信息交互。高校网络化就业指导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高校之间、高校与地方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之间有序联合,使就业指导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满足社会的需要。
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