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现代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8 16:18: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制现代化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法制现代化论文

篇1

关键词DSS;智能化;知识获取

一、引言

随着Internet和多媒体技术等的飞速发展,制造业也朝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化、柔性化的方向发展,并由此涌现了各种先进制造概念与模式,如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绿色制造、虚拟样机、动态联盟、企业重组等等。它们的共同之处是其整个过程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不仅与设计制造技术有关,也与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经营管理与决策系统技术、现代管理技术等相融合,是新兴的多学科交叉领域。

因此,必须采用跨越式发展的方式,融合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制造技术,从系统管理、产品开发设计方法/技术与技术装备等诸方面采取综合措施,为了支持现代制造业的整个组织管理决策过程,迫切需要研究和开发新一代的DSS。

本文就是在介绍当前DSS发展概况的基础上,根据现代制造模式的特点,研究了面向现代制造领域的DSS应具备的功能、结构、协调机制、系统层次与实现方式,最后展望了其发展方向。

二、DSS发展现状

DSS从其产生以来,其发展已从最初仅通过交互技术辅助管理者对半结构化问题进行管理一直到运算学、决策学及各种AI技术渗透到其中的各种实用DSS出现,其应用涉及到多个领域,并成为信息系统领域内的热点之一。但是传统DSS投入应用的成功实例并不多,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基于传统DBMS的DSS只能提供辅助决策过程中的数据级支持,而现实决策所需的数据却往往是分布、异构的;另一方面是实际中大多DSS的应用对决策者有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有专业领域知识也要有较高的DSS构模知识;因此针对不同的社会需求,提出了多种类型的DSS,有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分布式决策支持系统、群体决策支持系统、组织决策支持系统、自适应决策支持系统、战略决策支持系统等等,这些系统的提出与实现,各自适用于不同的场合,都在不同程度上满足了新的决策形势的需求。以下将对当前最主要的几种DSS发展加以概括论述。

2.1分布与群体决策支持系统

分布决策支持系统(DistributedDecisionSupportSystem,DDSS)与群体决策支持系统GroupDecisionSupportSystem,GDSS)均是八十年代来DSS研究与应用的热门方向,满足在制造业发展虚拟企业、网络化制造的需求。其中DDSS是对传统集中式DSS的扩展,是分布决策、分布系统、分布支持三位一体的结晶。GDSS则是面向群体活动的,它为群体活动提供沟通支持、模型支持及机器诱导的沟通模式3个层次的支持。GDSS与DDSS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前者是对个体决策支持系统的扩展,后者则是相对于集中式DSS而言的,两者研究的重点和关注的焦点有所不同。GDSS对群体决策的支持既可是集中式决策,又可是分布式决策。但通常情况下,群体决策是在分布环境下实施的,这就决定了GDSS与DDSS有着非同寻常的联系。GDSS大多采用分布式和分散式结构,系统支持“水平方向”分布式处理,即支持对数据对象的远距离操作;系统还支持“垂直方向”的分散式处理,即通过在用户和各应用层之间的接口,来实现各个应用领域的功能。

DDSS与GDSS的这种特性使其在企业动态联盟、网络化制造、CSCW、医疗等领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有学者就针对企业动态联盟开发了一个决策支持系统,该群体决策支持系统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既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与AVE组织建立辅助工具联合使用。整个系统可根据具体AVE问题建立不同类型的决策模型与决策知识,并通过决策支持系统通用开发工具定义各类决策功能对象,从而添加进系统,形成针对某类制造企业的部分通用AVE组织管理群体智能决策支持系统。而且系统的决策模型、知识与参考模型库亦将随着时间的增加不断扩充,适合基于Internet的计算机协同工作环境进行群体决策,为建立动态联盟的动态组织管理全过程提供问题求解与决策支持。

2.2组织决策支持系统ODSS

组织决策支持系统(OrganizationalDecisionSupportSystem,ODSS)是针对目前的多人规模管理决策活动已不可能或不便于用集中方式进行而产生的,它要求在更高的决策层和更复杂的决策环境下得到计算机的支持。对ODSS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但可通过其规模与其它类型的DSS区别开来,并且在要求上也与其它形式的DSS不同,它支持一个组织中多个不同功能领域和不同层次的决策任务,而非关注于针对一个决策问题的单个决策者或一个决策组。ODSS主要是在分布式环境中,用户可以通过系统从不同区域独立、并行对其他用户进行访问、交流。

一般说来,ODSS应具有如下特征:1同时涉及公共数据和私有数据,同时涉及公共模型和私有模型;2一个ODSS可以跨越多个组织部门;3注重对决策者的内容支持(即提供分析工具帮助决策者进行问题分析),也注重对决策者的过程支持(即创建决策分析环境,支持决策者完成其决策过程中的各种活动);4打破功能领域;5打破递阶层次;6有一组支持信息/过程任务的工具包,依赖计算机技术。

ODSS的上述特征使其在制造领域及CSCW领域中的得到了重视与应用。目前面向机械制造领域的ODSS的研究重点在于,根据当前网络协同设计特性,将Agent技术的分布式智能控制方法与ODSS的分布特性结合起来,利用多智能体系统适于求解功能或地理上分布的复杂问题和问题求解及推理中出现的有争议的问题特点,来完成异地协同设计与制造的协作策略、知识共享和冲突消解等问题,提高整个ODSS的智能化程度,以适应于当前网络化、分布式的计算环境。如通过采用Agent封装、改造和扩展原有决策支持系统的问题部件、数据部件和模型部件,使整个系统具有更高的柔性。

2.3自适应决策支持系统

自适应决策支持系统(AdaptiveDecisionSupportSystem,ADSS)是针对信息时代多变、动态的决策环境而产生的,它将传统面向静态、线性和渐变市场环境的DSS扩展为面向动态、非线性和突变的决策环境的支持系统,用户可根据动态环境的变化按自己的需求自动或半自动地调整系统的结构、功能或接口。对ADSS研究主要从自适应用户接口设计、自适应模型或领域知识库的设计、在线帮助系统与DSS的自适应设计四个方面进行,其中问题领域知识库的建立是ADSS成功与否的关键,它使整个系统具有了自学习功能,可以自动获取或提练决策所需的知识。对此,必须给问题处理模块配备一种学习方法或在现有DSS模型上再增加一个自学习构件。归纳学习策略是其中最有希望的一种学习方法,可以通过它从大量实例、模拟结果或历史事例中归纳得到所需知识。此外,神经网络、基于事例的推理等多种知识获取方法的采用也将使系统更具适应性。

市场环境变化及产品开发过程是混沌的,因此有学者提出一种支持先进制造模式的基于自组织的决策模式及决策支持系统,系统以协同论和分形理论等自组织理论为基础,具有自学习、自适应、自身动态重组、适应混沌环境的能力。从而使企业在湍流、混沌的复杂非平衡环境下,适时、快速地设计新产品、重构制造系统,再造经营过程。

2.4基于数据仓库的DSS

在制造领域中,产品开发需要全面的、大量的信息,包括需求信息、竞争情报、管理信息、产品数据等等,并且很多信息要从分布、异构的海量数据中挖掘而得,传统的DBMS难以满足这一需求。因此基于数据仓库(DataWarehouse,DW)的DSS应运而生。数据仓库系统作为面向主题的、集成的、在一定周期内保持稳定的、随时间变化的,用以支持企业或组织决策分析的数据的集合,可将来自各个数据库的信息进行集成,从事物的历史和发展的角度来组织和存储数据,供用户进行数据分析,并辅助决策支持,为决策者提供有用的决策支持信息与知识。数据仓库技术不是一种单一的技术或软件,它融合了数据库理论、统计学、数据可视化和人工智能技术等多项研究领域,在大量数据中发现有价值的知识,用于决策支持和预测未来。因此基于这一技术的决策支持系统为决策支持系统提供了可取的数据组织方式、为决策人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工具,能有力地推动决策的现代化进程。

基于数据仓库理论与技术的DSS的研究与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已得到了众多学者的重视,其主要研究课题包括:①DW技术在DSS系统建立中的应用以及基于DW的DSS的结构框架;②采用何种数据挖掘技术或知识发现方法来增强DSS的知识源;③DSS中的DW的数据组织与设计及DW管理系统的设计。总的说来,基于DW的DSS的研究重点是如何利用DW及相关技术来发现知识以及如何向用户解释和表达知识,为决策支持提供更有力的数据支持,有效地克服传统DSS数据管理难与忽视历史数据等问题。

2.5其它类型的DSS

DSS还有多种其它的形式,但它们均是从某个方面或某个过程出发对传统DSS进行改进而得到的,较出名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ntelligentDecisionSupportSystem,IDSS),另外还有支持高层决策的战略决策支持系统(SDSS)、决策支持中心(DSC)、执行信息系统(ExecutiveInformationSystem,EIS)、强调激发决策者灵感与创造力的积极型决策支持系统(ActiveDSS)等等;而从技术方面则注重引入Agent技术或群件、组件技术将各种形式的决策支持系统扩展为面向Intranet/Internet的DSS。

三、进一步研究方向

综上所述,DSS研究走过二十几年的历程,目前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结合现代制造业与当前DSS的发展概况,笔者认为DSS及其相关领域将结合计算机网络、AI等领域的新发展,向着以下方向发展:

1)在Inter/Intranet环境下,体系结构朝着分布、分层、并行的三层结构方向发展。为了满足虚拟企业敏捷度要求并符合合作企业高度自治的特点,系统应具有较强的模型重组能力,并且各个决策单元可以独立工作,也可在求解过程中动态组合。系统的知识子系统可对整个系统进行协调、管理、控制和冲突消解,整个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可修改性。

2)随着决策环境的越趋复杂,一方面需进一步提高DSS本身的智能,另一方面人机合作和人人交流将是进行系统开发的重点;并且在一定时期内,重点应将DSS的基于逻辑和符号处理的理性决策能力与人类的直觉决策能力相融合,充分发挥人机各自优势来解决复杂决策问题;

3)鉴于充足的数据源是DSS有效发挥作用的基础,各地分布、异构知识源的获取、表达、管理与应用将成为研究重点。整个系统应支持多种知识表达方法和推理方法,支持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共存,将目前基于模型和数据库的DSS从过去仅将“数据”视为数值转移到支持建立基本文档的DSS。需要集成DW、DM与OLAP及其它KDD知识获取方法,将各类分布、异构的知识源集成起来,为决策者提供各种类型的、有效的数据分析,起到决策支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肖人彬,罗云峰,费奇.决策支持系统发展的新阶段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1:47~49

2.G.R.RaoandM.Turoff.Ahypermedia-basedgroupdecisionsupportsystemtosupportcollaborativemedicaldecision-making.

3.徐晓飞,战德臣,叶丹等.动态联盟的建立及其集成支撑环境.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1998,1:9~12

4.T.K.Sen,L.J.Moore,T.J.Hess.AnorganizationaldecisionsupportsystemformanagingtheDOEhazardouswastecleanupprogram.

5.董志斌,吴启迪,严隽薇.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的ODSS的设计与实现.微型电脑应用,2000,16(6):5~8

6.Ta-TaoChuangandS.B.Yadav.Thedevelopmentofanadaptivedecisionsupportsystem

7.任守榘,张蕾,刘祖照.基于自组织的决策模式及决策支持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00,6(3):60~66

8.谢榕.基于数据仓库的决策支持系统框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4:27~30

9.胡彦.基于数据仓库的决策支持工具的比较研究.计算机应用,2000,20(6):20~23

篇2

关键词:土地制度;家庭承包制;土地股份投包制;创新

前言

21世纪上半叶,中国将完成农业的现代化改造。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升,现代农业对规模经济的要求与现行分散承包的土地制度之间的矛盾将日渐加剧。如何通过现行土地制度的创新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

一、土地制度创新的约束条件和方向选择

土地制度不是某种因素、某种力量作用的简单函数,它是某个特定时期特定政治、经济及社会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土地制度创新必须充分考虑到制约其生成的种种条件。制约我国当前土地制度创新的主要条件有: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始终被认为是决定经济社会主义性质的基础。由于土地的特殊重要性,决定了土地制度不仅是农业部门最重要的制度安排,而且是整个社会经济制度最基本的方面。特别是对于那些农业比重还很高甚至是国民经济主体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土地制度更成为整个经济制度的基础和核心。鉴于我国整体经济性质和土地制度在整个经济制度安排中的重要地位,现阶段土地制度的创新不能也不应当越出公有制的框架。

第二、从总体技术特征来看,我国尚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广大中、西部地区,传统农业的特征还相当明显。全社会70%左右的人口仍然要依靠这个最原始产业提供生存保障,近50%的社会劳动人口仍然只能从农业中得到就业机会。根据马克思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原理,现阶段土地制度安排必须与农业发展过度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而不能超越农业发展阶段去建构现代农业阶段的先进的土地制度模式。

第三、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追求的而且是希望尽早实现的目标,现阶段土地制度安排应有利于将农业生产导向现代化目标。鉴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不断增长的人口压力,以及工业化加速导致农业资源的非农转移,粮食安全问题已成为政府推动农业发展的首选目标。政府这一农业发展目标偏好,决定了它必然倾向于有利于上地产出率提高的土地制度选择。增加农业生产收人,缩小农业生产与非农生产之间的利益差距,是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所追求的最现实的目标。上地制度的设计必须有利于满足农民对收人增长目标的追求,这#才能使农民成为推动农业发展最积极的力量。我国现阶段土地制度的设计,既要有利于政府产量增长目标与农民收人增长追求之间的协调,又必须使它纳人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早日实现的长远目标的轨道。

第四、一种土地制度是否合理有效,最终只能由农民在这种制度下的行为反映作出检验。一种可行的土地制度,不仅不能背离广大农民的意愿,相反应当反映他们的利益要求。在我国农业发展现阶段,占有土地是广大农民最基本的愿望,土地的流转化程度低就是证明;产权不受侵犯是来自农民最强烈的呼声,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农民对过重负担的抵制和抱怨;家庭经营是最受农民欢迎的生产组织形式,改革前后农民截然不同的工作态度是最有力的说明。

土地产权制度的有效性,来自制度安排与其所对应的约束条件的协调性。针对不同的约束条件,只能实行不同的土地制度安排。我国新型土地产权制度,只能在上述约束条件给定的框架内生成,并且只能是这些条件的内在要求处在耦合和均衡状态时的产物。上述约束条件给定的我国现阶段土地制度的创新空间是相当狭小的。它们决定了我国土地制度创新只能沿着如下方向推进;(1)在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寻求产权主体明确、产权权能完善的新型集体所有制实现形式。也就是说,虽然对现行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改革是必要的,但这种改革最好是集体所有制的完善或新型集体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建构,而不应是对集体所有制的替代。(2)在家庭经营不变的基础上探求土地资源有效配置方式和有利于农业现代化实现的土地利用方式。家庭经营方式的改变,不仅背离了广大农民的意愿,也会使政府粮食总量增长目标至少经受不确定性的风险。

二、土地股份投包制:新型土地制度模式的设计

在理论界提出的各种土地制度模式中,完善家庭承包制模式对现阶段土地制度创新约束条件的考虑相对最为充分,因而它受到政府的推崇并成为我国现阶段上地制度建构的主体模式。这一模式最积极的意义在于对家庭经营方式的充分肯定。这种肯定首先源于推行改革20年来农业家庭经营的成功实践,并且可以从世界农业发展的普遍经验中获得支持,同时现代产权理论和农业发展经济学中亦不乏理论依据。但是,家庭承包制完善模式的最大问题在于,它对传体体制下形成的土地集体所有的权属关系存在的固有缺陷采取回避态度,试图绕过所有制通过经营形式的改善来克服根源于所有制的产权缺陷。不可否认,这只能延缓和积累矛盾,不可能从根本上克服现有土地产权制度的不足进而刺激农业增长。

在现有土地制度创新模式中,土地股份合作制最具创新意义。一方面它在集体所有制或公有制的前提下比较好地实现了集体产权的明晰化,另一方面又为土地的集中和规模化经营提供了一条极富启发性的思路;一方面它迎合了农民实实在在占有土地的愿望,另一方面又满足了政府土地制度创新低政治风险的要求。不难分析,土地股份合制与我国现阶段土地制度创新依赖的约束条件之间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协调的,因而它的出现受到理论界和决策部门的高度关注。现有土地股份合作制探索反映出来的最突出问题,是存在着以合作化经营或集体化经营否定家庭经营的倾向。尽管其出发点是试图克服家庭分散承包带来的规模不经济,但这种倾向还是值得认真反思的。因为农业中集体经营的低激励效应和高管理成本不制转变为土地股份共有制,并把股份共有制视作集体所有制的新型实现形式。土地股份投包制提出的主旨在于消除一些土地股份合作制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误区,即忽视农业产业特性而试图以集中化、统一化经营取代农户的个体经营。因此,与土地股份合作制相比,土地股份投包制的突出特点,是试图使家庭经营方式在土地产权清晰健全、土地配置规模合理的基础上继续成为农业持续增长和农业现代化实现的制度性保证。

三、家庭承包制向土地股份投包制的过渡

土地股份投包制设计的基本目标,是希图在较易得到政府和农民双方接受并支持的基础上,建构起土地合理流转和有效集中的机制,从而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顺利过渡。土地股份投包制的现代化指向和规模经济偏好决定了其建构的主要条件是,农村非农产业应有相当程度的发展,农业劳动力能够实现较大规模的非农转转移,使目前紧张的人地关系与劳地关系得以改变。如果没有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出相对宽松的人地比例关系,70%左右的农业人口依然凝固在农业上实现就业和维持生存及低水平发展,那么,以减小土地有效流转阻力的土地股份化设计必然失去意义,以扩大农户经营规模的投包机制亦无发挥作用的可能。

土地股份投包制建构条件表明,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二、三产业发展落后的中、西部地区,还不具备该模式普遍推行的条件。因此,上地股份投包制在我国的建构,第一,在时间上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为我国农业人口的比重还很高,农业人口的非农转移任务还相当艰巨;第二,在空间上将由点到面逐步扩展,首先在二、三产业发展较快地区形成,然后随着非农产业发展的地域扩张而逐步推开;第三,在农业发展战略上,应把土地股份投包制的建立与加速二、三产业特别是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结合起来。

土地股份投包制是土地制度变迁的目标模式,而这一制度变迁的起点则是现行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由于在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方式方面的一致,使得两种制度模式之间能够实现较好的衔接。其衔接过渡可以通过三个阶段完成:

1、由农户土地承包权向农户土地股份所有权转换阶段。(1)认定目前集体土地按人均承包的合理性;(2)限定这种合理性的有效期限为截止目前。以后土地不再根据人口的变动而调整;(3)在承包权稳定化的基础上,赋予农户对经营的集体土地份额的股份所有权;(4)实行土地股份所有权和相应份额土地经营权的统一,农户可以直接经营自己应占股份的土地。

2、股权与经营权统一向股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转换阶段。在农村二、三产业获得一定发展和非农就业机会增加的基础上,确立股份共有土地的经营数量下限,促成小规模经营农户在持有土地股权的条件下寻求农外就业和放弃经营土地,将土地逐渐向少数种田能手手中集中。

3、股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完成阶段,即社区农民股份共有上地的少数农户规模经营阶段。这时,原大部分农民持有土地股权而在非农部门就业,少数农民通过竟包在完成农业税和交纳地租的基础上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

参考文献

1、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

2、D.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

3、V.奥斯特罗姆等:《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商务印书馆,1996年.

篇3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国内外关于“现代化”这一进程的研究,通过比较“现代化”与“人的现代性”两者的概念和外延之间的异同,认为:(1)提升人的现代性是加快现代化进程的内在要求;(2)提升人的现代性是加快现代化进程的迫切需要。

一、现代化的内涵

现代(Modern),通常作为一段时间的概念来定义。主要指当今这个时代,可以涵盖“当代”和“近代”两个时期,古今对于“现代”一次释解各异。我国著名的现代化理论研究专家北京大学教授罗荣渠就曾对“现代”一词做过这样的解释:“Modern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者最先使用的,是相对于Medieval即中世纪而言的,即把文艺复兴看作一个与中世纪相对立的新时代。”今普遍的看法是:现代不是一个绝对时间概念,而是一个相对于传统而言的词语。

“现代化”一词来源于现代,主要是用以概括人类社会近期发展急速转变的一个过程。因此,“现代化”一词是表示一个动态的,不断进步的过程,而非固定的、静止的状态。

1.国外学者对现代化的释解

国外对于现代化的研究可追溯到二战以后,但较集中的研究还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自美国兴起。当时的研究中心主要是传统社会如何向现代社会过渡;发展中国家如何向现代化国家过渡,研究认为不发达国家落后的主要根源是社会内部的传统性矛盾。对于现代化的研究学者们的研究方面各有侧重。部分学者从历史发展纵的方面对现代化进行说明,如学者戴维·波普诺说:“现代化指的是发生在一个传统的前工业社会的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的内部变革。”部分学者却认为现代化是一个整体,是整个社会的全面变化。

从上述国外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普遍的共识是从十六世纪以来,伴随着工业化所发生的一系列深刻的、全面的、总体性的社会变革包括着社会的各个方面。然而由于各学者关注的焦点及所站的立场不同,故强调的方面也不尽相同。

二、人的现代性

对于人的现代性目前缺少统一、标准的定义的。从人的现代化角度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1)人的现代化是人自身生产、综合素质以及实践活动能够适应并推进社会进步的要求,也是传统人像现代人全面转化的过程:(2)人的现代化也就是人的文化素质的现代化;(3)人的现代化主要指的是人的社会关系和人的价值观的现代化;(4)人的现代化是人的观念、素质、能力、活动、交往等各方面表现出的同现代化社会相适应的普遍而深刻的变化;(5)人的现代化是指与现代化科技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人的素质的普遍提高和全面发展。从以上的观点可以看出,学术界对人的现代化、现代性的理解存在着的角度是多样的。

一般来讲,人的现代性的内涵主要是相对于传统的人的品质而言的,表现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现代人所具有的一系列的品质和属性;人的这种现代性的外延包括多种不同内容和形式,如人的社会意识的现代性、观念形态的现代性、心理状况的现代性以及行为方式的现代性等等。

三、现代化与人的现代性的关系

现代化的社会是一种经济系统、政治系统、文化系统充分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社会形式。现代化社会的基础就是现代文明建设的核心,即人的现代性。马克思所言:“社会产生人”,“人产生社会”。一方面,“社会产生人”。因为人的活动时时、处处受到社会制约,人们的活动形式上是个人的而实质上却是社会的。

(一)提升人的现代性是加快现代化进程的内在要求

首先,现代化进程中经济体系的健康快速发展要求人的发展。市场经济把追求最大利润作为目标,经济活动就是为了满足需求从而调动一些因素去追求最大的经济价值。生产是追求价值的过程,生产过程中人的体力和智力以及整体素质的提高是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直接影响着产出、利润以及经济的增长。

其次,快速发展的经济体系要求配备发达的政治体系。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现代化的政治体系的支持和协调,具有现代性的高素质的人才对于现化化的政治体系的建构同样是不可缺少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公益性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市场经济的不足,而充分就业、稳定的货币购买力,稳定的经济增长等问题又对政治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现代化政治体系这种高要求必须需要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去建构。

(二)提升人的现代性是加快现代化进程的迫切需要

现代化进程中对人的现代性也提出了要求,21世纪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人的竞争、国民素质的竞争。提高国民素质实现人的现代性已成为我国现代文化建设的迫切要求。

首先,人的全面提高要求国民具有伦理道德素质,这是市场经济体制得以顺利运行的前提。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法治精神的基础是人的自律能力。而市场经济也需要人们必须有高度的自觉性,只有自觉地遵守社会中的各种规则,市场经济才能实现高效、有序的运行。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更是伦理道德经济,伦理道德经济指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规范以及相应的意识、信念和行为活动。我国经济社会中大到假冒、劣质产品,小到乱丢垃圾等现象都是非常严重的。因此,道德规范的建设和价值观的建构都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迫切需要。

其次,人的全面提高更要求人们具有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具有现代性的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是人文科学、人文教育在教育身上所体现的成果,较全面的文化知识素养、较高品位的艺术鉴赏能力是构素质的基础。在生活中,我们总是批评大众文化的低俗、缺乏艺术感,但我们往往忘记了大众文化来自于国民文化素质的反映。随着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的对文化品位以及鉴赏力将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直接表现为综合国力的强大,一个拥有强大的综合国力的现代化国家同时也是稳定发展的社会,它里面综合了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换句话说,他拥有强大的经济力量,拥有民主政治体系下的社会稳定,高度发展的社会文化体系,不仅经济的发展要求国民素质的提高,而高度发展的社会文化体系和稳定的政治体系,较高的艺术鉴赏力都需要人去建构。因此,现代化与人的现代性是一个内在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的现代性是现代化进程的内在要求和迫切需要。两者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整体。

参考文献:

[1](美)A·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篇4

关键词:法律现代化;法律本土化;诉辩交易;法律移植

一、法律移植是实现法制现代化的必然途径

法制现代化代表着人类弃旧图新的意志和愿望,具体而言,法律现代化包涵三层意思:第一,法律现代化意味着一种内制改革的需求,指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能够对社会内部的各种关系给予广泛的有效的法律调节,实现法律制度本身的体系配套、内容完善。第二,法律现代化体现着受外力促进后的创新精神,反馈着现代文明的所有成果和优秀品质,强调剔除愚昧落后甚至野蛮的因素。第三,法律现代化是一种最高境界的价值追求,要求人们拥有深邃的对法律适应时代需求而进化的理解和认同,代表着人类前进过程中弃旧图新的意志和愿望。

法制现代化是一个开放的国际性的法律发展过程,它不是孤立封闭的现象,也不是某一个国家或某一个地区的个别态势。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国家间交往日益频繁,各种不同的法律文明必然发生相互撞击和冲突,并导致相互渗透、吸收和融合。特别是现代社会,世界各个民族和国家都处于共同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之下,各国政治、经济活动的相关性和互动性因素加强,从而客观上要求各国立法协调国内法和国际法的关系。法制发展呈现出国际化的强劲势头。在现代社会,任何国家法制的发展都不可能走封闭式的道路,而法律移植正是移植国突破狭隘的民族界限,面向世界寻求法制发展的结果。因此,移植外国先进法律是中国实现法制现代化的必然途径。

二、移植符合中国国情的法律制度是实现法制现代化的必要前提

任何制度的设计建构都离不开其背后客观存在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以及文化传统、民族特征,就像鱼的生长与水息息相关一样,不同法制有它特定的生成环境,再好的法律制度离开了合适的文化环境尤其是法律文化环境也会失去生机与活力。法律移植指移植国有目的地对外国法制进行选择和创新的结果, 这种选择和创新必然具有主观能动性,它是个复杂的过程,正如植物移植需要考虑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差异,器官移植需要考虑人体的排他性因素一样,法律移植也要考虑外国法在本土社会环境中的融生问题,而这比植物移植和器官移植要复杂得多,它是“移”和“植”的统一,既包括对外国法的移入,也包括外国法在本土的培植,这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而后者更为重要。因此,如何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先进法律制度成为法制现代化能否实现的基石之一。本文通过分析诉辩交易制度在中国构建过程中的困境,说明法律制度对文化环境的依赖关系。

诉辩交易或者辩诉交易(Plea Bargaining)肇始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亦称答辩谈判(Plea Negotia-tion)和答辩协议(Plea Agreement),指起诉和辩护双方律师在庭外进行磋商和谈判,起诉方以撤销部分指控、降格控诉或者建议法官从轻判刑等许诺换取被告人作认罪答辩,以便节省审判所需的时间和开支,特别是避免审判的不确定性。在此磋商的过程中,双方律师要经过认真的准备,可能还要进行激烈的讨价还价,如同市场上做交易那样,故称答辩交易。其最大的特点是高效便捷,节约司法成本。

诉辩交易之所以在美国诞生,有特定的渊源,与美国的社会环境、诉讼理念、诉讼制度、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美国奉行当事人主义和程序正当的理念,其价值观认为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并无实质的区别,在刑事诉讼中也实行当事人处分原则,当事人也可以自由处分诉讼中的请求,在刑事程序中实行“罪状否认程序”,被告人一旦自愿作出有罪答辩,便意味着放弃了获得公开审判的权利,也放弃了获得无罪宜判的权利。在美国,公民与政府的人格是平等的,诉讼中的地位对等,被告人是一方当事人,有权自主决定自己命运,即使在有罪答辩的情况下,也是被告人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切身利益而进行的“自愿而明智”的选择。美国的检察官享有独立的、几乎不受限制的裁量权,是诉辩交易的前提,美国实行公诉垄断,被害人是刑事诉讼的证人,对刑事诉讼的进行和案件的解决几乎没有影响力,而是由检察官与被告解决,检察官享有刑事追诉的决定权。刑事判决的“非合意性”和人们追求未来生活确定性、避免冲突的愿望,是诉辩交易盛行的心理因素。案件的压力与司法资源有限性的矛盾是诉辩交易盛行的直接原因。另外,美国完备的证据开示制度也是诉辩的交易盛行的一个重要条件。

而在我国,虽然从理论和现有法律规定以及实际情况看,设置诉辩交易程序已经具备了条件。比如我国的刑事诉讼法确立了控辩式庭审方式,同时142条也规定了检察官的起诉裁量权,在审判中形成了检察官主审、控辩对抗、法官居中的局面,已经具备了设置诉辩交易的理论基础。再者我国正处于变型转轨时期,各种犯罪案件急剧上升使得诉辩交易制度的引进存在必要。但诉辩制度与我国现行司法制度以及某些传统法律文化格格不入。首先,我国刑诉法规定了“疑罪从无”的原则,在诉讼中重证据、不轻信口供。而在诉辩交易制度下,被告人本来自己没有犯罪但可能出于各种考虑,通过认罪来换取自由,这就违背刑事诉讼法当中的证据原则;其次,我国刑法规定罪刑法定原则,定罪量刑必须有法律的明文规定,而不能根据被告人是否承认来认定,而诉辩交易降低了认定被告人有罪的证明标准,与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相悖。并且,诉辩交易制度不适合我国国情。罪刑法定、无罪推定等法律原则的确立和落实,程序正义的理念刚刚得到应有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实行诉辩交易,势必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对诉讼参与人的程序权利的保证。同时我国目前的司法职业环境、法律职业者的素质都不能适应诉辩交易制度的要求。如果实行诉辩交易,肯定会赋予司法职业者更大的自由裁量权。在目前没有有效的制约机制的情况下,新的腐败难免会乘虚而人。

如上所述,诉辩制度在很多方面与中国传统的法制环境、本土法律资源以及法律文化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冲突与矛盾,但我们不能因为阳光会投下阴影而拒绝光明,不能因为中国当前的某些法律文化、法律土壤中的某一成分不适宜该制度是我培植而否决该项制度在当前中国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在判断是否应该移植某一项法律制度时,首先应深入分析该法律制度在国外所赖以存在的法律文化环境的基础之上,联系中国当前的实际国情,结合中国的法律文化土壤,以确认是否存在培植该制度的空间以及空间的大小。对于只是存在生长空间的大小问题而非有无的情况下,不能断然否决考虑移植的制度在国内存在的合理性与合理性,需要我们做的或者说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培育符合需移植制度生长的更好的土壤,拓展其发展空间。正如对于诉辩制度一样,我们的当前工作就是培植适宜此种制度生长发展的法律土壤与文化环境,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式的诉辩交易制度,实现诉辩制度的本土化。 三、法律本土化是实现法制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一个国家的传统作为活生生的文化存在的现实土壤,是不可能也不应该轻易割断与彻底决裂的,无论我们在主观上怎样彻底地摆脱传统的束缚,怎样企图与传统实行彻底的决裂,但在实际上可能仍然带有传统赋予我们的观念框架和文化眼镜。而西方文化作为活生生的有机联系的系统,在与其进行全面接触与认识之前,我们无法先入为主地对它的各种因素进行准确的判断,更无法对整体结构中的各个分子进行好恶的取舍,并且一个国家在主流文化以外,民族、区域、城乡、环境等的差异,除了考虑与主流文化的融合,更重要的是与千差万别的亚文化进行调适。因而本土化是中国法治走向现代化必须充分考虑的因素,即弘扬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精华而非光复旧习,注重中国现实、国情而非脱离社会需要,坚持中国法治发展特色而非盲目崇拜西方。任何企图依靠其他民族或国家的法律,完全照搬、移植西方的法律来来实现本国法律的脱胎换骨从而完成的法制现代化的企图,不仅在是感情上是难以接受的事,而且注定是难以成功的。60年代法国比较法权威达维德曾以法国法典为蓝本帮助埃塞俄比亚起草了一个形式上相当完备的现代化法典,但却因不符本国国情,被人们讥笑为“比较法学家的乐事,非洲人的恶梦”。但我们所说的传统文化资源并不是单纯的从历史中去寻找,更多的是从生活中着手,以习惯、行为为视角,正如苏力先生所说的“寻求本土资源,注重本国的传统,往往容易被理解为从历史中寻找,特别是从历史典籍规章中去寻找。这种资源固然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非正式法律制度中去寻找。研究历史只是借助本土资源的一种方式。但本土资源并非只是存在于历史中,当代人的社会实践中已经形成或正在萌芽发展的各种非正式的制度是更重要的本土资源。传统也并不是形成文字的历史文献,甚至也不是当代学者的重新阐述,而是活生生地流动着的,在亿万人的生活中实际影响他们行为的一些观念,或者从行为主义角度来说,是他们的行为中体现出来的模式。这种东西,无论中国当代正式法律制度在其他方面是如何西化了,都仍然在对中国社会起很大作用。”

文化传统是一个巨大而深厚的存量,它被特定的社会群体所选择、收纳、共享,并经过时间的积淀、净化、得以绵延、传递,因而有着高度的稳定性、延续性和群体认同性。作为一种传承、积淀和整和了数千年的制度形态,中国本土的传统法文化是不会轻易灭亡的。立足于中国国情,警惕法律上的,珍惜传统中一切有一价值的、有益于现代的成分,注重对传统的认同与衔接,就是必然之事。中国的法律问题必须由中国人自己解决,中国的法律发展必须是适合中国本土化的模式,“跟着人家乱跑”的急功近利的“拿来”行为,只能解决“应战”的燃眉之急,终归是要付出高昂的代价。本土法文化是一份必须承受的财产,是我们法文化现代化举步的第一阶段。在今天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本土传统法文化中有很多方面是值得我们重视与发展的,如将法律与人、自然、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强调法律与伦理道德的结合,惩罚与教育的互补,保持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中庸等等。这些对社会的统一与稳定,具有不可忽视的内在价值,没有这些,有可能人类创造的法律文明会毁灭法律本身。在追求中国法治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以西方的是非为是非,按西方人的要求和模式去分析、论证有关中国法律的具体问题,否则我们的法制建设就会亦步亦趋地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丧失了从根本上去挑战和回应西方法文化的勇气,从而失却了自己文化的主体性。无论西方学者对中国问题,褒也好,贬也好,都是西方学者在特定背景下的认识,这种认识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这种认识也可能是一种完全失真的中国形象,我们要慎重些,多加一份戒心。西方学人(包括海外华裔学者)的观点不能成为我们骄傲的资本或悲观的依据,中西方法律所走道路不同,用西方法的标准来衡量或裁剪中国,是不合适宜的。事实证明,凡是具有传统依托的法律变革往往能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果,例如解放后我们所用的人民调解制度,劳动改造制度等。而没有传统作为依据的改革,往往在实行中举步维艰,或流于形式,或弊端百,防不胜防。黑格尔有言:“历史对于一个民族永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地们靠了历史,才能够意识到他自己的‘精神’表现在‘法律’、‘礼节’、‘风格’和‘事功’上的发展行程。‘法律’所表现的风俗和设备,在本质上是民族生存的永久的东西。”

四、结语

当代中国,在充分认识到外国法律的先进性的同时,应结合中国实际考虑,是否具有移植、借鉴该项法律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一项法律制度的建立是否合理以及能否真正发挥作用除了制度本身外,更为重要的还赖于它所根植的土壤与所处的文化环境。在中国法制现代化过程中,充分考虑中国的司法实践以及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法律资源,以“法来源于习惯”为视角,挖掘本土资源,注重本国传统,立足本国历史,吸取外国法律制度的合理内核,结合中国法制资源及传统文化,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以实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何勤华等著:《中西法律文化通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王晨光.不同国家法律间的相互借鉴与吸收——比较法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A ] . 比较法学的新动向——国际比较法学会议论文集[C]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徐国栋.中国法学怎样走向世界[J ] ,现代法学,1997(3)。

【4】李双元、蒋新苗、蒋茂凝:《中国法律观念的现代化》,《法学研究》,1996年第3期。【5】朱景文著:《现代西方法社会学》,法律出版社1995 年版。

篇5

一、基本情况

《档案法》是档案事业的根本大法,我厅档案工作在教育工委和教育厅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依托高校档案学会。积极开展档案行政执法工作。从1996年以来,高校档案学会把学习宣传《档案法》、《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作为重要任务来完成,先后组织学习《档案法》、《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和学术研讨16次,交流学术论文660多篇,向省、国家档案学会推荐高水平的学术论文110多篇,许多学术论文先后荣获陕西省档案学会、国家档案学会档案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2003年、2006年、2008年我厅和高校档案学会针对高校办学的多层次、多样化,从实际出发。结合不同层次档案工作现状,开展了分层次的依法档案检查。检查工作采取听汇报、实际查看、评议打分、通报结果。2008年在杨凌召开了高校档案工作会议,会议表彰了2J7个先进单位和59名先进个人。陕西省高教系统档案学会理事长吴恣书在会议讲话中再一次强调高校要加强依法治档,要学好、用好,还要利用各种机会、场所,积极宣传,普及档案法律法规知识,不断提高高校领导和广大教职工的档案意识。

二、存在问题

1.档案执法强调客观多。主观努力少。

加强档案法制建设,强化档案法制意识。这是各高校应做的工作,但是,在教育厅和高校档案学会检查中,发现部分高校的领导和工作人员缺乏对依法治档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当检查组提出法制意识不强时,强调客观多,从主观找原因少,同时还认为《档案法》制约性不强。一些民办高校只知道有《民法》、《刑法》等法律,却对《档案法》不够了解,更谈不上对《档案法》的宣传,对档案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2.重视业务指导。忽视依法治档。

档案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强、技术特点突出的工作。近几年来高教档案学会对高校档案工作抓得很紧,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仍然不能拿起《档案法》这个有力的武器,从根源上要求各归档部门要按照要求完成文书档案、教学档案及其他门类档案的归档工作。没有认识到每年文件资料归档是档案法的要求,谁都不能把档案归为己有,不认真按照《档案法》去做好档案资料的归档工作是违法的。在检查中发现一些高校档案部门不善于运用《档案法》去指导和监督档案的归档工作,虽然依法治档在高校说了几十年。但是在一些传统思想的驱动下,部分高校没有自觉运用档案法的法律法规依法建档,因而出现了每次检查时,总有一些高校档案工作做得比较差。

3.依法建馆不到位。档案保管不安全。

高校档案是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活动的原始记录,是高校广大教职工以及学生大量心血的结晶,是国家档案事业和国家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天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日新月异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我省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高校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学生工作、基本建设以及教育交流与国际合作等方面形成的大量有价值的档案资料。真实记录了高校发展的轨迹,成为高校各项工作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高校产生的大量有价值的档案资料保存下来,使这些档案更好地为高校的发展服务,更好地发挥档案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功能。按照《档案法》、《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各高校要有专门的档案库房、专门的档案装具,确保高校各类档案的安全保管。现实中一些公办高校档案库房比较简陋,档案装具陈旧。没有配备基本的档案管理8防措施。不利于档案的保护;民办院校有一部分学校无档案库房、无档案装具、档案流失在各处室和各系,这样长期下去,会造成档案资料的丢失,给档案事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4.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滞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国家档案局、国家教育部27号令《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要求高校档案工作要实现现代化的管理,高校档案工作要和学校的发展同步,然而现实中只有一部分高校安装了档案管理软件,实现了档案管理现代化:一部分高校没有运用档案管理软件,档案的查找还是人工查找。档案资料归档全是手工操作。降低了档案的利用效率。另外有一少部分学校档案馆(室)至今没有配备计算机。有的虽然配备了计算机。却是其他处室淘汰下来的,他们认识不到档案资料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档案馆(室)要配备存量大、设备高的计算机,要保护档案资料的安全。

三、档案行政执法的对策

如何进一步加强高校档案行政执法工作,切实解决当前档案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确保高校档案工作步入法制化轨道,使高校档案工作健康发展。我们认为应该采取以下相应对策。

1.加强档案行政执法监督指导作用。

档案行政执法是否得到落实,就看档案执法监督指导起不起作用。要建立行政执法监督指导系统,充分发挥人大、权力执行机关和政府法制部门的主导作用,实行多层次、多方位、严而有序、相互制约的有效档案行政执法监督指导体系。加强监督权;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高校档案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应及时提出,限期整改。这样,不但能保证各高校规范本单位的档案管理。而且还能对所属单位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指导。总之,只有充分发挥好执法监督指导作用。才能确保档案工作的正常开展。

2.加强档案行政执法监督规范化、制度化。

档案行政执法监督是贯彻实施《档案法》、《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的必要措施和主要手段。各高校在档案行政执法监督机制中必须明确相关的职责、范围、权利、义务、方式,建立和完善档案执法制度和执法程序。保障档案执法活动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还要建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制度;各有关部门既要相互监督,又要相互支持配合,确保档案工作有章可循、有序进行,促进档案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

3.严肃档案行政执法。依法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高等学校档寒管理办法》既然赋予了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行政执法权,就应该从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严肃性、统一性来维护和确保档案工作应有的法律、法规地位。坚决贯彻实施《档案法》、《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维护档案法律法规的尊严。对高校中有违犯《档案法》等档案方面的法律法规行为的,教育厅档案行政部门要根据事实严重情节进行严肃处理,违法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依法依规治理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促进档案事业法制化建设在高校健康发展。

4.加强高校领导档案法制意识,依法把档案工作纳入高

校发展规划中。

陕西高校档案工作要发展。要走在全国高校的前面。加强高校领导的档案法制意识至关重要。教育厅、高教档案学会要依法对高校领导提出加强档案工作领导的具体要求,进行量化管理,纳入主管领导的目标责任中。定期考核。同时要求高校档案工作做到“三纳入”、“四同步”,即纳入学校计划和规划、纳入管理制度、纳入有关人员的职责范围;在布置、检查、总结、验收各项工作的同时,布置、检查、总结、验收档案工作。其次,各高校还要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依法治档工作,切实解决档案工作中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实际问题,确保档案工作步人正常发展轨道。

5.组建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的档案行政执法队伍。

为了进一步做好陕西省教育系统档案行政执法工作,教育厅决心从建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的档案行政执法队伍着手。新建的档案行政执法队伍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加强执法人员的法制教育。抓好执法队伍的政治思想建设。第二,对执法人员进行专门培训。掌握档案法制和档案工作相关知识、办案方法。促使其能力和业务提高。第三,执法人员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并具有档案执法人员资格证。第四,积极主动配合人大、执法部门经常性地组织档案工作业务知识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档案工作业务水平。第五,对档案行政执法人员办案过程中要严肃处理、追究责任。从而督促档案执法人员恪尽职守、依法办事、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

篇6

响应教育部号召,提高全民法制意识,高等院校通过开展法制教育课程,对在校大学生宣传法律知识,培养民主意识,整体而言,大学生目前的法律素质有了显著提高,特别是国家十五大之后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各个高校更是加强了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笔者对学生的法律掌握程度所进行的相关调查,绝大多数大学生对法律有基本的认识,当遇到困难麻烦时,90%的在校大学生愿意选择司法程序解决问题,88%的同学有明确的权利和义务观,他们对关系自身利益的法律名称有较好的掌握和感性的认识。

二、高等院校法制教育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未来国家发展的中流砥柱,他们的法律素质的高低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息息相关,高校法制教育对他们的法律观念的培养义不容辞。国家在开展法制教育工作的同时,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存在着不够重视、敷衍导致学生的到课率不高。高校教育为了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其就业的综合实力,在课程设置上,倾向于专业课的课时设置,法制教育课多设置在下午或者晚上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时间段,学校的不重视也导致学生的不关注,导致法制教育课到课率不高,一些学生即使坐在课堂上,也是玩手机、看课外书,将法制教育课看做“休闲课”。

(二)法制教育方式单一、内容简单

我国高校法制教育的教学方法比较传统、教学方式较单一。采用的还是传统的以教师讲、学生听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有一些教师更是通过平时放视频,考试写论文的方式进行教学,忽视法律教育本身需要实践性教育的特征,难以触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针对高校法制教育提出的相关对策

(一)重视高校法制课堂,以培养学生法制观念为目的

高校可以针对当代大学生思维敏捷、学习能力强的特点,将课堂由单纯的守法教育变为守法与用法相结合,将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转变为师生共同参与,借以加强普法宣传力度,巩固学生法律意识,引导大学生自觉守法、知法、懂法、用法,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和素养。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形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篇7

现代化迅速发展背景下,知识创新等日益崛起,使得社会对高等人才的需求急剧上涨。对此,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力图将教育事业融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让教育事业带动其他行业优速发展。而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管理理论的指导,教育管理理论的现代化发展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为教育事业的新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也会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我们力图通过分析教育管理理性化发展这一主题来发现并探讨解决这个问题的路径,目的在于让教育管理理论更完善地去指引我国教育事业的正确发展方向。

关键词

教育管理;教育现代化;教育法制建设

1教育管理的现代化发展阶段

现代化不仅是经济和技术指标等物质标准上的现代化,还是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的现代化和人的观念、心理、人格上的现代化,而管理现代化就是把管理工作信息化和最优化。①教育管理现代化内容应该包括思想现代化、组织现代化、方法现代化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我国教育管理领域的现代化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20世纪30-40年代,我国一些崇尚民主与科学的教育理论工作者指出教育管理要致力于达到民主性、科学性和专业性阶段。第二个阶段为以后,在学习了苏联先进教育理论、办学经验后,进行了多次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绩。第三个阶段是以来,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大众、面向将来的号召下,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法律,教学方法、教学设备等也进行了改革,同时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些发展为我国教育现代化和教育管理现代化奠定了基础。目前教育管理现代化由注重功能管理转变为注重学校效能管理,由优化单部门管理转变为整体优化的管理,由重过程监督转变为对教职工的热情、责任心等的激励式管理,由制度、严谨的管理转向权变、灵活的管理方式,是制度化与科学化相结合的管理方式。教育管理理论的现代化发展既产生于现代社会,也是在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管理理论实践等基础上的新发展。

2教育管理的理性化特点

理性化是现代教育管理的基本特征。管理活动是社会中人所特有的一种行为,是人的理。教育管理人员在制定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建立和健全组织机构,设计教育改革方案以及进行教育质量评估和检查的时候,总是先有理性思考,后有管理行动。也就是说,教育管理人员的行为是以过去自己或群体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作为管理行为的参照系。教育管理作为社会管理的组成部分,拥有与社会管理相同的特点。其中教育组织是以相对应的社会环境为生存空间的,并受各个因素的影响;同时资源是教育的前提保证,而教育所需的各种资源分别来源于政府、社会团体、个人的投入;教育管理者要正确处理好教育事业发展的程度、进度等关系,以保证教育事业内部的和谐、平衡;作为教育的先决条件,正常的工作秩序以及合理的规章制度的完善是迫切要求。教育管理也具有自己的特点:首先优化育人环境是服务好教职工和学生的前提,学校内一切章程制度、工作条例、各种活动方案等都要富有教育影响,其次每个教育管理者既是管理人员,又是教育者,激励教师的积极精神和创造力是教育发展的关键,而教育管理重点是对教育教学中产生的矛盾进行协调。

3我国教育管理理论成果

3.1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基本情况

我国近期教育管理理论研究进展情况可简单概括为:在研究数量上,研究成果大幅增加,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如专门研究教育管理及理论的论文数量是前20年总和的约3.5倍;在研究主题上,范围和领域分布较为广泛,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逐年增加,其中,理论研究大体概率是21%,实践总结及历史研究大体是17%,会议综述大约为5%,其他约8%;在研究方式上,以思辨、定性研究为主,但呈逐年下降趋势,综合研究方式呈逐年上升态势,这里面定性研究方式从2001的78%急降到2011年的51%,综合研究方式从18%上升到39%;在研究队伍上,初步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学者为主导、年轻研究者及博硕士为后备的成熟的研究梯队,一大批高水平或有国外留学经历的中青年教师加入研究队伍。

3.2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的重点领域及新进展

教育管理学在研究对象、学科属性及体系架构上从相互争鸣到渐趋认同。对于教育管理学研究对象的讨论,从众说纷纭到逐渐认同几个比较主流的观点;对于教育管理学科属性,相较于之前有了明显的进步,为人们认识真理提供了有价值的视角。教育管理学研究范式从重“思维”到“实践”倾向的多元化综合方式。努力形成适合我国本土教育管理学的“理论范式”,拓宽单一的研究方式,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理顺教育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关系,是今后教育管理理论研究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教育领导问题上从隶属地位到独立与交融。在近几年,教育领导问题研究取得了明显进步,成为教育管理领域的重点问题之一,经历了从介绍国外理论到形成本土的学校管理特色,逐渐使教育领导成为一门系统学问的过程;使教育领导从隶属于教育管理学的地位,逐渐发展成与教育管理学相互交融但又相对独立的体系。教育管理组织发展及体制变革研究则从宏观政策分析变为组织内部诠释。改革开放以来,研究人员充分认识到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之间的紧密关系。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有针对性地对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供有益的建议,从以往较多的政策分析转向从组织内部去诠释改革的背景、思路等,寻求组织健康发展的道路。

4教育管理理性化发展中的问题

在近年的发展中,教育管理学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推动该学科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我们也必须承认责任还很重大,有许多问题还亟待解决。

4.1理论运用不完善

经验总结与现状描述居多,对规律的探寻及概括程度不高;研究成果在运用于实践活动中的引导作用有待加强;研究范式还处于稚嫩的起步阶段,且范式意识不强;历史研究及比较研究仍然较为不完善;仍然较为注重思辨、解释,而轻实证、批判与反思;不少研究中视角的狭窄导致学科体系架构及学科定性难有重大的突破。此外,不少研究中显得急功近利,在还未弄清基本问题的情况下,急欲跨越阶段发展。

4.2理性中人的因素处理不当

在教育管理中,政府、学校、教师、社区等主体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教育理论性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受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影响,教育管理学家更加关注教师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增强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完善的能力。要求教育管理者要适时激发大家的工作激情、奋斗心和责任心;为每个教职员表现才能提供机会;凝固组织团结力量,消除彼此间的矛盾;要精准研究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和谐校内外人际关系。这些都要求教育管理者拥有较高的知识素养和极高的管理能力,但是由于管理工作所处的复杂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复杂性,教育管理工作很难如所想的那样顺利进行。

4.3权力运用不善

教育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赋予了教育管理部门相关的管理权力,使得相关部门能够有理可依地去管理教育现象等,而权力的运用是权力拥有者的意志的一种体现,因此教育管理权力在运用中难免会出现滥用权力等现象,这不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5解决教育管理理论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措施

5.1努力完善地方法规

进一步改善地方法规体系,尽力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行事。地方法规及规章制度是规范行政行为、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举措。5.2积极推行普法宣传教育活动积极推行普法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院校要高度重视普法教育工作,及时调整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健全机构;健全学习体制,使学习宣传工作能够常规化、制度化。

5.3贯彻落实实施纲要

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强化依法执政。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纲要》的贯彻落实,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加强机关法制教育,提高公务人员依法行政意识,严格依法管理,改变政府机构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建立和完善依法行政工作制度。

5.4保证依法治校,促进规划办学管理

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在教育体系中的具体应用,也是构建现代化学校的要求。具体可以做到:制定依法治校工作运行和建立典型校舍的暂行条例,统筹规划依法治校工作;逐渐完善学校章程制度;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方案,建立优秀典型,以一带多,促进现代学校的构建和完善。

5.5强化监督系统,促进教育作风建设

经常性开展执法检查与监督是加强教育法制建设、依法治教的一项重要任务和重大课题。要在党领导下认真组织开展各项教育执法与监督活动,通过采取阶段性、重点性和专项性等方式的检查和监督,切实制止和纠正违规事项,促进教育法律法规的落实。

5.6强化综合管理,塑造好的育人环境

各地教育行政、各院校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下,强化综合管理,塑造好的育人氛围,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教育需求。要加强校园文化创建,构建浓郁的文化氛围;坚持法制化教育融入政府、学校、民众;结合主题任务和时势形势展开专题法制教育活动;联合专职兼职等,促进学校教育法制化;增加社会实践性,提升师生法治意识;加强政府统筹规划,强化综合治管理,维护校园稳定协调。

6总结

教育管理理论发展为我国政府、学校管理教育事业指明了正确的道路,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使教育能够快速发展。但是由于社会中的各种条件背景都是变化的,一些理论在发展中受到了质疑和挑战,这些众多的理论也存在各种不足之处,给教育、学校、政府、教师等实践带来了挑战。由于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人的思维和观念也会发生改变,所以任何理论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探索后必然会受到一些人的质疑,这是无法避免的。我们必须在以后的发展研究中,从整体出发,从实践出发,不断改革完善教育理论,在不足中不断发现新的解决方案,不断推进教育管理理论的新发展。通过积极实施各种有效方案来避免或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为教育管理事业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作者:梁榕乘 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注释

①王岩,帅相志.教育管理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和途径[J].当代教育论坛,2006(13).

参考文献

[1]陈晓斌.教育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5,75.

[2]张伟坤,黄崴.近十年我国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进展与反思[J].中国高教研究,2013(2):26,30.

篇8

【关键词】档案信息资源;医院改革;作用

长期以来,在以医疗为中心的医院管理中,档案工作由不被重视、缺乏科学规范的管理,到近年来通过开展档案目标管理的评审,使档案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和现代化,成为医院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树立档案工作讲求效益的观念

医院档案工作人员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一是要树立档案工作的动态观。改变“管理就是保管”、“ 坐等收集”、“闭室自守”的传统观念,围绕医院各项工作需要,积极主动提供利用档案。二是要树立档案工作的时效观。树立效率观念,在档案提供利用工作中,及时、准确地为利用者提供档案,为医院竞争出力。三是树立档案的价值观,充分认识档案的价值和作用,特别是要认识到医学科技档案就是潜在的生产力,一旦发挥作用,就能为医院乃至社会创造效益,更主要的是服务于患者,提高广大人民的健康水平,努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医院创经济效益服务。

2增强法制意识,完善制度建设

医院作为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特殊行业,依法行医、依法管理已经成为该行业的行为准则。无论从医学方面的学术研究、科技交流,还是到医院的行政管理、法律纠纷,无不依赖于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医院档案的依法管理工作。医院档案部门在促进档案业务建设过程中,应抓住国家加强法制建设这个契机,在档案工作中认真抓好《档案法》及实施办法以及相配套的有关档案工作的行政法规、条例的实施。要适应卫生体制改革的发展,医院档案部门在认真执行国家档案局、卫生部《医药卫生档案管理暂行办法》、《医学科学技术档案管理办法》的前提下,联系卫生改革实际制订本单位的规章制度体系,将档案工作诸环节通过科学的规章规范,使医院各类档案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夯实档案业务基础

随着社会“信息时代”的到来,医院管理日趋规范化,导致了大量文件的产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电子文件;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和医保专门档案的数量日益增多,导致医院档案内容不断更新,数量日益增多,因此,档案部门必须做好业务基础工作。一是扩大档案材料的收集范围,进一步完善归档制度,积极做好各门类、各种载体档案材料的收集归档工作,防止档案材料的流失,丰富馆藏。二是搞好档案材料的价值鉴定工作,医院要成立档案鉴定领导小组,对超期保管的各类档案进行鉴定销毁工作,分清玉石,保证馆藏档案的真实、完善、精练,有实用价值,优化馆藏。三是搞好档案材料的整理工作,提高案卷质量,对形成的档案材料要按照医药卫生档案分类方案进行基础的分类、组合、排列和编目,组成有序体系便于提供利用。四是完善档案检索工具体系,满足医院各方面对开发利用馆藏档案的需要。

4档案工作者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研究习惯

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条件下,医院档案工作面临着范围广、内容新、任务重、责任大的挑战,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不仅要加强自身修养,狠抓业务水平的提高,还要积极参加学术研究和学术论文写作。研究能力的提高可使档案人员能敏锐地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更好地将档案理论应用于工作实践。坚持进行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积极参加档案学术活动,必将有利于专业人员的理论水平乃至各方面综合素质的提高。档案人员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的提高,除了专业学习时形成的基础外,主要是靠在工作实践中不断钻研和积累并结合工作实际进行自学和业务进修,不断开动脑筋,用新的思维方式开拓视野,吸收新知识,并结合自己从事的专业工作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不断地把知识转化成工作能力,为医院档案工作的发展和研究打下基础。

5管理思想的现代化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关键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医院各方面管理对档案信息的需求有增无减,而且要快速、准确、系统地提供。医院档案部门必须改进档案管理手段和方法。首先,编制检索工具要做到科学、适用,切忌盲目追求数量而搞多、滥、杂;其次,在一个单位内编制何种检索工具,都必须考虑能否迅速、准确地满足利用者多角度查寻档案的需要。

篇9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大学生;诚信品质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7-0136-02

作者简介:张健(1975-),男,江苏常熟人,讲师,硕士,从事大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研究;张卫(1968-),男,江苏苏州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从事大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研究。诚信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是人际关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构建成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诚信品质是个人素质的重要构成要素。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中具有较高素质的群体,是知识、文明和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理应具有良好的诚信品质,并勇于承担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重任。但令人担忧的是,近年来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日益严重,这不仅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甚至影响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因此,开展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提升大学生的诚信品质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责任,加强大学生诚信建设已迫在眉睫。

一、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

1在经济活动中缺乏诚信

大学生的身份虽然是在校学生,但同时也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民事主体,尽管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他们也有频繁的经济活动。当前,大学生在经济活动方面诚信缺失的突出表现是:故意拖欠学费,骗取资助款,不按时还贷,等等。当前,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地经济发展差异十分明显,高校仍有部分贫困大学生因家庭困难无法及时缴纳学费。我国高校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助学贷款、减免学费、缓缴学费和助学金等多种举措关心贫困生,兑现了“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困而辍学”的承诺。但这些举措,却引起了部分学生的心理失衡。他们谎称家庭经济困难,并且出具了假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不及时缴清学费,能拖则拖,或者将父母亲给他们的学费移做它用;有部分学生开具假贫困证明,冒充贫困生骗取国家、社会和学校给予的助学金,与真正的贫困生去争夺本已比较有限的助学资源;有些学生得到助学贷款后,用于非学费支出,用于自己的奢侈生活,甚至有人用于投资经营活动;此外,还有相当多的学生不能如期还贷,甚至逃避还款,致使某些高校每年都有高额学费欠账。这不仅给学校自身的正常运转带来了诸多困难,而且也影响了学校的声誉,降低了银行对高校开展贷款的热情,迫使银行在开办助学贷款业务时,为有效控制和规避风险而提高申贷门槛。2006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在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全国联网运行新闻会上也说到,助学贷款违约率高达284%,导致许多银行不愿发放助学贷款[1]。

2在学业上缺乏诚信

当前,我国高校的学风整体上不够严谨踏实,部分学生受到错误价值观的影响,奉行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导致学业诚信缺失。主要表现为考试作弊和论文抄袭、随意旷课等等。前不久发生的全国学联驻会主席、广西某高校孙某考试作弊被抓的新闻再次引起大众对高校学生学业诚信的关注。大学生的作弊行为似乎成了求学的一种必有“经历”,在各级各类考试中作弊、替考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还出现了严重的泄题事件。课堂作业、论文乃至毕业论文抄袭的学生也屡见不鲜,随意旷课更成为大学生的“家常便饭”。大学生学业不诚信的行为已经成为高校的一大忧患,直接影响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高等学校的声誉。

3在求职中缺乏诚信

毋庸讳言,当前我国总体的就业压力较大,大学生的求职难问题比较突出,与此相伴的是求职中的不诚信也呈多发态势。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有的学生为了增加就业砝码,有的学生为了获得更加理想的工作,不恤在求职简历中“掺水”。如随意添加从未担任过的学生干部头衔、获奖证书造假、改动成绩等等。还有的学生虽签订了就业协议,但随意毁约,直接影响到毕业生人才市场的正常秩序和健康发展,损害了大学生的诚信形象。

4在生活中缺乏诫信

在生活中的诚信缺失主要表现为交友中的诚信缺失,不以诚待人,向老师或同学借钱后不及时归还,甚至赖账。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当下,大学生在使用网络时,随意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甚至利用钓鱼网站盗取账号及个人信用信息等。

二、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1社会系统诚信缺失

当前,我国社会的诚信生态环境尚未形成,社会的信用体系不够完善,群体失信和社会各领域不讲诚信的情况比较普遍。三聚氰胺、苏丹红和毒奶粉等事件频发,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虚假广告层出不穷,盗版猖獗。诚信的法制建设相对滞后,虽有部分法律条文如《民法通则》、《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都规定了诚实信用原则,但都只是作为一个一般性原则来设定,其内涵较为模糊,外延较难确定,具体应用时难以操作。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作为社会人,其诚信的确立离不开整个社会的整体诚信。可见,社会诚信是大学生诚信的基础。

篇10

关键词:流通;现代化;政策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7-0128-01

1 流通现代化的涵义

商品流通现代化是指在商品流通的全过程运用先进的流通技术设施、手段和现代的流通方式、管理方法;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使商品流通领域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形成高效率、高效益的商品流通体系,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具体内容包括商品流通人员意识、知识素质现代化;商品流通设施、工艺及标准的现代化;商品流通管理现代化; 商品流通方式和经营方式的现代化等。

2 我国流通产业的存在的问题

2.1 流通业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不高

近年来,我国流通业取得了持续快速的发展,但整体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仍难尽人意。存在流通的组织化、规模化水平偏低,不能集中优势资源。首先,连锁经营存在 “低”、“小”的问题。“低”是指连锁经营在零售市场的份额仍较低,“小”即连锁企业规模仍偏小。其次,中国年零售百强仅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7%,市场集中度水平非常低。

2.2 体制创新滞后,亟待创新

(1)国有资本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流通产业是一个完全竞争性行业,国有资本过高的比重会使得流通企业的产权不明、政企不分、运行机制不灵活、行为不规范,从而与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发展对企业发展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2)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完全建立,部分企业产权改革尚未完成,已改制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也不完善。

(3)内外贸体制依旧分离,并与WTO中关于非歧视原则、公平交易原则、取消数量原则、贸易互惠原则及透明度原则都不相适应。

(4)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程度不够,这就使得我国流通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5)行业协会不健全、不完善,不能有效地发挥其作为政府和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和在行业发挥服务、自律、协调、监督的职能。

2.3 流通企业技术现代化还有待提高

我国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管理体制尚未建立,基础设施缺乏兼容性,缺乏系统的协调管理。现代服务体系环境建设滞后,现代物流信息建设缓慢;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共享率低,相关的高科技人才紧缺。

3 采取措施,促进我国流通业的发展

生产力的发展已经使商品流通超出国界,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也远远超出了商品流通的范围,因此,在大流通的前提下,更需要政府通过各种政策去补充和辅助市场机制的调节。

3.1 提高科技含量及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的流通业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才刚刚起步,POS 系统、EOS 系统、MIS 系统不仅没有普遍应用,且其功能也没得到有效利用。

因此,国家应当加快对流通企业的信息化改造。除了税收、信贷等传统手段外,国家还可以出资兴办专门的机构,以租赁的方式向企业提供信息化设备和有关技术,并对企业给予技术指导。

3.2 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制度建设

(1)深化企业改革和制度建设,以“三改一加强” (改革、改组、改造、加强管理) 为原则,以建立现代流通企业制度为目标,建立多元化、产权明晰的流通主体。为实现流通企业规模化,国家要着手培育大型的流通企业集团,完善定企业兼并、联合法规及规范,促进流通企业的重组和优化,促进我国流通产业的组织化、规模化发展。

(2)完善中国流通市场法制体系和反垄断制度,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维护流通企业的公平竞争; 完善市场竞争规则,规范企业行为,充分保护企业的无形资产,促进知识型流通企业的发展。改善交易环境,保护生产者、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加强政府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增强政府对商品市场的宏观调控,建立行业监管部门,强化监管制度。我国政府对流通业并没有一个的全国性的监管部门,工商局、税务局、质检局、消费者协会等多个部门承担着市场监管功能,因此导致了主体不明,市场秩序混乱。只有建立全国性的行业监管部门,实行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体制,才能改变市场混乱,杜绝地方保护主义,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国内市场。

3.3 促进诚信建设和提高服务素质

推进流通现代化需要建立商业信用,商业信用的提高也会促进流通的现代化。流通现代化不仅要求杜绝假货进入市场,还要求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提高服务意识和水平要求大量的商品流通专业人才。因此国家要着重培养应用型流通专业人才,大力发展商业经济教育,改变我国流通业人才短缺的局面。

3.4 大力推进流通企业的规模经营

流通企业的规模经营会大规模吞吐商品,大范围拓展市场,强有力地拉动工业化,真正实现市场配置资源导向。组建大型的流通企业集团是实现我国流通业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步骤。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