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3 09:18: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茶道文化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茶文化茶道茶道精神
我们知道,中国是茶的故乡,世界各国的植茶、制茶、饮茶均直接或间接源于中国。“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茶道与茶艺是茶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中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本文重在分析茶道概念的提出及茶道精神的创立,并且进而说明中国不仅是茶的故乡,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和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
何谓茶道,茶文化专家、北京社会科学院的王玲教授在其著的《中国茶文化》一书中对茶艺与茶道的关系作了精辟的论述,其中也包含着对茶道概念内涵的阐释。王玲教授说:“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穿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
我们从王玲教授的论述中不仅明确了茶道与茶艺之间的关系,而且对茶道概念的内涵也有了正确的认识,即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艺茶过程中所贯穿的精神,茶道具有无形性和不可见性,需要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中如果缺少了茶道精神,茶艺便会无精、无神,就会失去茶艺的真正意义,行道是艺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我国唐代著名的爱茶诗人卢仝更是以诗的形式生动且细致入微地描述了自身艺茶行道的体会,揭示茶道概念的内涵。卢仝在其著名的茶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写道:“……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总之,茶道就是在操作茶艺过程中所追求、所体现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风尚,经常是和人生哲学结合起来,成为茶人们的行为准则。正如已故浙江农业大学茶学专家陈香白教授所说:“中国茶道就是通过茶事过程引导个体走向完成品德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
有人说,虽然中国是最早发现并利用茶叶的国家,但却不是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和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其实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中国不仅是最早发现并利用茶叶的国家,中国也是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和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
“茶道”概念的提出在中国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唐代著名的诗僧皎然在其著名的茶诗《饮茶歌诮崔石使君》的最后一句提到了“茶道”这一概念,使其不仅成为中国提出“茶道”概念的第一人,而且也成为世界提出“茶道”概念的第一人。该诗的全文是: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飘沫香,何以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皎然虽然对“茶道”这一概念的内涵没有具体解释和说明,但在其诗中应该说已作了很好的诠释,人们如果用心去细细品读该诗不难体会其中的茶道精神。
继诗僧皎然之后,唐时的封演在其编撰的笔记——《封氏闻见记》中再次提到“茶道”这一概念,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说:“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灸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我国明代张源在其著的《茶录》中也讲到“茶道”。他说:“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
我国不仅是“茶道”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而且也是最早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
唐代茶圣陆羽在其著的世界第一部茶书——《茶经》中将茶人精神规定为“精行俭德”。陆羽《茶经》中有:“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即饮茶者应是具有俭朴美德之人。在陆羽看来,喝茶已不再是单纯地满足解渴这一生理需要了,而是对饮茶者提出了品德要求。陆羽的茶人精神其实就是茶道精神,所以说陆羽是中国乃至世界茶道精神的最早创始者。
继陆羽之后,唐末的刘贞亮在其《茶十德》中也对茶道精神有所表述。刘贞亮在《茶十德》中将茶道精神表述为:“以茶利仁礼,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
篇2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跨文化交际教学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世界正注视着中国,中外文化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这一切使得跨文化交际成为我们时代的突出特征。人们在交际中的成功与否,除了取决于双方对中介语的应用能力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制于对异域文化的敏感度和容忍度,即了解对方思维习惯、认知模式、合作态度等的程度如何,当然也包括对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的了解。就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而言,其最终的交际能力的高低也取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曾提出过交际能力的四个要素,即语法性、可行性、得体性和现实性,后两个因素直接和文化有关。这已经不是仅靠语言知识就能解决的问题了,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必须包括文化知识的传授。
国内的庄智象先生和束定芳先生都提出了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原则,即适应性原则、阶段性原则、交际性原则和渗透性原则。适应性原则要求教师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导入的文化内容与英语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密切相关,同时应突出语言的生动性、情景的真实性、材料的生活性,培养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了解自己的民族,对其他民族的文化也给予理解和尊重,从而促使其形成合理的跨文化心态。
通过实践笔者认为高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跨文化教学的自觉性,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笔者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具体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以下建议,共同仁参考。
1. 挖掘词汇的文化内涵。束定芳、庄智象认为可以从五个方面挖掘次词语中重要的文化内容:(1)一个民族文化有的事物和概念。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差异,一种语言中有的词汇在另一种语言中没有相对应的词,导致词汇空缺现象。如cowboy是美国社会所特有的,它与美国西部开发有关系,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和冒险传奇色彩。反之,汉语中的有些词汇在英语中也没有对应项,如三伏、三九等。(2)不同语言中指称意义或书面意义相同的词语在文化上可能有不同的内涵意义。受民族文化的影响,有些词汇在一种语言中有丰富的联想意义,在另外一种语言中可能只是一个语言符号。例如daffodil,象征着春天、欢乐,而它译成汉语是黄水仙,仅仅表示一种花卉,不具有daffodil的联想意义。(3)词语在文化内涵上的不等值。如dragon在西方文化中通常代表罪恶、邪恶,令人感到恐怖,而龙在封建时代是皇帝的象征,汉民族素以“龙的传人”自称。(4)不同文化对相同的现象所作的观念划分的差别在词语及语义上的显示。如:grandmother(祖母、奶奶、外祖母、姥姥)、湾(bay,gulf,creek)。(5)体现一定文化内容的习语。指的是美国文化的立国精神,即所谓的人人平等自由、机会均等。
2. 合理组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可以利用课前十分钟,让学生就跨文化交际的点滴体会,向全班作言简意赅的汇报。可用演讲、小品等形式,并借助图片、表格、实物等以取得更加生动的效果。教师还可以合理安排课堂讨论。一种是分析原因的课堂讨论。通常的做法是先叙述发生过的反映文化冲突的事件,然后提出几种不同的解释,由学生选出他们认为合理的解释,然后与正确的答案作比较并展开讨论。一种是体验型的课堂活动。这种练习中使用较多的角色扮演。教师指定学生一定的角色,由他们扮演,并体会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困难和问题,然后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学会解决各种问题,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3. 合理处理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关系。语言学家弗里斯提出,交际化外语教学的各门课程都应该建立在本族语和外族语比较的基础上,只有强调异域文化才能对本民族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只有懂得本民族文化才能更好地掌握异域文化,也只有将本土文化和目的语文化进行深入的对比和探讨,才能帮助学生提高文化认知的能力。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结合自己所用教材内容及学生兴趣特点进行适时适量的异域文化知识扩充,还应进行文化间的对比与分析,留给学生辩证思考的空间,不致于盲目全盘接受或否定。通过比较,让学生意识到“跨文化交际并不是一方完全遵守另一方的文化习俗,相反,不管是在群体间还是个体间,跨文化交际总是两种文化接触、冲突、协调的动态过程”。我们没有必要放弃自身文化去附和另一方文化习俗,而是在相互理解协调的情况下,达成谅解,尊重彼此的文化。
二、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开外活动
把英语的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结合起来,这样可以拓宽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时间和空间,具体则是在课余时间,利用校园广播电视网,在课余及午间播放英语歌曲或观看英语视频,以此增加学生的视、听信息输入量,让学生沉浸在英语的文化氛围里,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异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倡走进校园说英语,用英语进行问候,进行英语会话。鼓励学生参加英语口语大赛、做英语游戏、进行英语讲演、开辟英语角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现在英语教学网站数量繁多、层次丰富,为各个层次的英语教学提供了生动、丰富的资源,学生可以自由、快捷、便利地从网上浏览和查阅关于语言和文化的资料,并通过网络与不同国家的人士直接接触,促进自己的语言学习和提高对异国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提高文化素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要把语言看作是与文化、社会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注重学生英美文化的输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其对语言的影响。英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文化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立足课堂,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拓展交际视野,始终保持对英语的新鲜感,才能真正地学好英语,享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才能融入生活,达到有效地进行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3
(一)教材编排
教师要结合阿坝州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等具体条件来进行教材的编撰。由于茶文化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教学,因此,要结合已有一些教材作为基础,选择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资料。教材:以王玲的《中国茶文化》为底本,《茶艺百科知识手册》,和其他茶文化相关教材为资料,学校专职教师根据茶文化的相关资料结合阿坝州的具体情况进行编撰,确保实用。
(二)教学设施
1.教学设施:多媒体演示配套设施、电脑、收录机、舒缓音乐等设备。
2.教学设备器具:茶具10套、玻璃杯若干只、各类茶叶若干、茶叶罐等。
3.教学场地:茶艺学多功能实训室、水磨映秀的羌芽基地、茶园、茶艺馆等。
(三)课程设置
茶文化的课程设置主要从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来考虑,课时的比例应该是1:1.茶文化理论讲解主要从茶的饮用和厚重的历史文化,茶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融合以及充分利用茶的自然性,结合当地的人文环境和羌族的特定的品茶方式等对茶艺和茶道的重点介绍。比如:客来敬茶,茶与民俗民风,茶与歌舞及楹联,茶会,茶馆与茶艺馆,茶的传说;茶与水,茶之具,茶的山水情结及旅游,品茶与茶艺,茶与茶艺,茶与文学,书画艺术欣赏等;茶性茶德,陆羽《茶经》的哲学思想诠释,茶道与饮茶,名家与茶,中日茶道史实比较;茶文化之当代实践,茶文化和东方文化与现代化,发展茶文化等。除了理论教学,实践操作也是该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毕业后是否能够熟练的掌握基本技能,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是否能够从容流畅的介绍茶文化的相关知识,旅游管理学生是否能够开发茶文化旅游品牌资源等都是重要的考量内容,因此学生在具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的同时需要到茶艺馆进行参观、学习各种茶叶的冲泡方法和茶艺的表演等技巧。学校还可以联系旅游公司让学生到相关场所进行顶岗实习,给学生充分接触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师资情况及学分计算
由于该课程的操作性很强,因此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行为个性及交往中的表现形成对学生的认知,学生接受了教师行为中所暗含的信息,并根据期望的方向表现出相应的行为。在这种互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学校安排一个茶道方面专业技能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师对茶艺的欣赏水平和茶艺表演的展示会感染、带动学生的创造力,帮助学生创造自己的辉煌。该课程由于是新开设的课程,可以作为旅游专业的学生的选修课,在大二的时候开设,时间为一年,共72个学分。
(五)考核方式的设计
本课程采用的考核方法分两部分,一是理论考试。这部分考核可以从平时的学习状态、课堂展示、学习心得、考勤等方面来进行综合评定;另一部分可以根据期末检测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从茶文化的历史、茶的种类等方向让学生撰写论文或者开展课题研究。为确保论文的质量,提前四周布置论题范围,本人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为学生简要讲授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及规范要求,规定完成的论文不能少于五个参考文献。其次是操作考试,这部分的重点放在茶文化讲解和茶道茶艺实际操作的考核上。两种形式的考核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综合评定,以此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结论
篇4
茶文化如茶道、茶艺、茶俗、茶礼之类清新淡雅的片断是人类悠久流长历史中沉淀下的一朵瑰宝,大唐盛世在政治经济文化的推动下,茶文化在社会发展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论文主要从茶的起源、发展及文化的形成过程和内容,研究其作为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内涵及对其他领域的连带作用,引起人们以对本民族文化的共鸣。唐朝是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最鼎盛的时期,因而对茶饮文化发展有强大的推动作用。继而出现的陆羽《茶经》等文字著作是对茶文化发展从饮食到文化的高度总结和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茶叶的种植、采摘、加工、烹煮、品饮乃至于茶具、习俗,使茶文化从纯技艺升华为精神文化,并集中体现在茶道文化这一次生的文化形式,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流芳全世界。
关键词:
唐代;茶文化;茶经
1.绪论
茶文化广义上包括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即茶具、茶馆、运茶、制茶、茶道、茶政、茶礼、茶艺等等,而狭义的茶文化则是指其人文科学内容。而本论文则从广义的方向入手来研究中国唐代社会经济对茶文化的推动以及茶文化对后世之影响。从茶物质开始,在延伸至与其相关的人文精神素养。“茶文化是茶的物质产生和饮品利用过程的物质、记忆以及形成精神的成果的总和,其内容包含物质层面,技艺层面和精神层面。”[1]随着唐代疆域的扩大,饮茶文化也逐渐从南方传播开来。直至边疆地区,对后世在经济、文化、名俗乃至于民族融合上影响深远。如唐代有言:“自邹、齐、沧、隶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2]可见,饮茶、贩茶在唐之前已经广为流传与普及。饮茶的起源可追溯到夏商周时期乃至上古,唐代以前并无“茶”字,只有“荼”的记载。茶圣陆羽首先提出了茶的起源是“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而至于全民品茶,论茶,斗茶,将茶发展出其专属的文化品位,则源自于唐朝,它起到了加强经济、融合文化、丰富艺术、促进交流、开源国库的作用,有着无法预计的社会提升作用和效果。
2.唐代社会经济对茶文化的推动
秦汉之际,中华民族的祖先饮茶始于药用。有言“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3]“荼”即古代的“茶”(《尔雅》记载)。南北朝时佛教兴起为茶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而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到了唐代,随着国力、经济的大力发展,中西方交流日益增多促成了茶文化的发展条件。安史之乱后,虽然经济有所动荡,但茶文化的发展趋势仍未受到影响。正是在这种多元的文化氛围下,茶饮文化正式的开始了发展和壮大。由此,茶叶贸易,贡茶制度,茶书著作,茶禅联系都蓬勃发展起来。
2.1唐代茶叶贸易的盛行。白居易《琵琶行》有言:“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浮梁是唐朝疆域里最东南的一个集散地,经济交易十分频繁。唐中叶以后,由于交易的经一步推进,使得茶叶文化从南向北扩散,呈网状结构覆盖全国。陆羽在《茶经》中更是罗列了无数的产茶州县,现阶段已经明确知道的茶业产区已有四川、陕西、湖北、云南、广西、贵州、湖南、江西、江苏、浙江、安徽、河南等十四个省区,覆盖大江南北。这样的网状结构,在唐代这样的广泛交流时代,为茶叶的传播和茶风的普遍化提供有利条件。
2.2贡茶制度的施行。由唐代开始,朝廷开始在名茶产区设立贡茶院,由官府监督。当时最著名的贡茶院设在湖州、常州以及顾渚山等地。每年清明前,都需将上好的明前茶上贡至朝廷。贡茶制度劳民伤财,每次运输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有其负面性。但另一方面该制度确实对茶叶质量的提升意义非凡。皇家饮茶习惯的发展带动民间饮茶消费,当时宫廷里产生的许多新兴茶饮模式成为民间习俗的风向标。自唐代开元以来对茶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甚至在产茶地设下御用制茶场。此外,唐代朝廷增收茶叶税加以立法管理,也促成了茶文化的蓬勃发展。
2.3茶书发展及流传。唐代社会经济推动茶文化发展的标志性产性—茶书兴盛,对茶文化系统理论性研究愈加广泛。自公元七六〇年左右茶圣陆羽所著《茶经》问世以来,陆续撰写了《茶记、《顾渚山记》等卷,系统介绍采茶、制茶、煎茶、饮茶之法并分列等级[4]。《新唐书-陆羽传》记载:“羽嗜茶,着经三篇,言茶之源、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以。”[5]另外诗僧皎然、张又新、温庭筠等著作《茶诀》、《煎茶水记》、《采茶录》、《十六汤品》、《茶述》、《茶学大典》、《茶谱》等较为著名。这些茶书将饮茶学问详细地论述,更加推动茶经济贸易的发展。
2.4茶禅关系的发展。由于茶味先苦后甘,与禅境十分相像,故自东晋后,饮茶便被列入禅规之中[6]。僧徒行踪遍布全国,也使南方饮茶之风传播到北方。茶对于僧人而言,其妙用在于精神层面,茶道所言清雅、宁静、和谐、自由俭德等精神领悟与佛法之六度五戒暗暗相合。喝茶既可以通晓茶品、体验自然、又可以通过观茶色品茶味,识解佛性。总而言之,其共同特点在于,领悟自然的神妙。[7]同时,寺庙因为其清幽雅致、古朴无华的环境,成为了文人墨客与僧人进行儒释文化交流的绝佳之地。这些活动与交往,扩大了茶文化的传播。[8]
3.茶文化对饮茶物品贸易的带动
《茶经》对采茶天气、制茶工序、煮茶用水、品茶方法等的详细说明,[9]明确了茶文化除茶叶贸易外,还存在饮茶物品的交易。其中所列的饮茶器具总共有二十八种,并称为茶器。而采茶所用器具则称为茶具。唐代茶器可分为两类,一种是陆羽所言,乃文人学士所用。二是在陕西出土的金银、秘色瓷、琉璃茶器,乃是皇室王孙贵族和宫廷所用。比如风炉、水方、碗、札等,平时并不一定要用全套茶器,但最好还是备齐全套,否则,“茶废矣”。
4.结论
在唐以前一千多年里,茶饮文化经过了漫长的孕育期,在唐朝国富力强的时代以空前的速度发展起来,极大的影响了后世经济、政治、文化、艺术,甚至人民的想观念和意识形态,除了与饮茶实物的贸易外,茶文化在茶馆、家庭消费等奠定了不容忽视的基础,迄今不衰。茶饮已逐渐艺术化,国际化。
参考文献:
[1]《论茶文化的理论与实践》,郑永球
[2]《封氏闻见录》,[唐]封演著,《雅雨堂丛书》本
[3]《茶经》,[宋]陆羽著,1956,百部丛书集成,艺文印书馆出版
[4]《神农本草经》,作者不详,约成书于秦汉时期
[5]《新唐书-陆羽传》北宋欧阳修、宋祁、范镇、吕夏卿等合撰
[6]《饮茶与禅修》,沈柏村,国立国父纪念馆馆刊,2000.5
[7]《中国唐宋茶道》,梁子著,1997,陕西人民出版社
[8]《中国文人品茶》,张宏庸,国文天地6卷8期1991.1
篇5
无论是唐代“客来烹茶”的大费周折,还是宋人点茶的讲究,不仅仅是一种礼仪。更饱含着东方文化,说起“茶百戏”,陶谷的《茗录》说:“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散灭,时人谓之茶百戏。
章志峰,致力于茶文化研究和交流。目前已突破了古代仅能用绿茶演示分茶的局限,可以用红茶、黄茶、白茶、乌龙茶、黑茶等其他茶类演示分茶,表现中国风格的山水花鸟图案和文字。图案保留的时间也从古代的瞬间延长到2小时至6小时。
P=Phoenixweekly Lifestyle Z=章志峰
P:你是什么时候开始研究茶百戏的?
Z:比较系统的研究是2000年以后。这之前,80年代,我大学学的是茶学专业,做毕业论文时查资料看到了“茶百戏”、“分茶”的描述,当时觉得很奇怪。问了指导老师,他就说这个跟日本的“点茶法”、日本茶道有些关系。也就说了那么一句。
中国是宋代开始用点茶法,明代开始采用泡茶之后点茶就销声匿迹了。我也到处找了很多专家、学者交流,但资料有限,研究一直搁浅。
1997年第一次去了日本,主要是学习茶业生活技术,真菌绿茶是中国传过去改良过的,制作方式不一样。古代是压成饼的,日本是散的,或磨成抹茶。
2004年第二次去日本,是有备而来的,专门学日本茶道。和当地的茶学老师深入交流,从点茶器皿——茶瓶、茶盏、容器等开始研究。感觉到点茶的玄妙。回来之后就有方向了,开始从原料开始研究。因为工艺的改良,茶叶的品质也有变化。
从2005年开始,选择各种茶源。绿茶、乌龙、白茶、红茶各种做试验,先是绿茶获得成功,乌龙茶加工遇到一些阻力。因为乌龙茶的原料比较粗老,纤维素的含量比较高,加工困难比较大。不过乌花茶的茶汤不会变色,几十斤的成本茶才能做出一斤茶,不过可以重复利用,茶汤很稳定。绿茶比较容易氧化变色。乌龙和红茶都用得比较多。
P:茶百戏现在怎么推广?只能在你的会所看到吗?
Z:因为原料成本很高,成品茶很贵。古代茶百戏是跟黄金等价的,一块是三十万钱。现在成本一斤也要好几千块钱。因为这个技术2009年才恢复,目前还在开发,之前只有文字成果,现在我是不断地尝试,让图案更加丰富,我也不断地让技法更加娴熟,应用的范围更广泛。
P:等于这个茶的文化价值更重于它的饮用价值。
Z:如果这个技术没有恢复,人家看古代茶百戏的解说只能像听天书一样。现在我们恢复了古代的点茶文化,它在视觉上是独具一格的,只有它才能在茶汤中显现文字和图案,是艺术的一种独特表现方式。茶汤的图案是可以变化的,搅动一下就可以变幻莫测,可以满足人们的一种欣赏需求。同时茶汤也是可以喝的,也能做成各种口味。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点茶法中的茶汤矿物质要远多于泡茶法,营养价值、保健价值更高。
P:茶汤看上去很浓。口感怎么样?
Z:视觉上看着很浓,因为用的是茶粉,颜色比较深。实际上喝的时候不会,就像米糊、咖啡一样,它的浓淡可以自由调配。
P:单只用茶和水,怎么做出各种图案效果?
Z:这就是它绝妙的地方,茶汤搅拦之后会产品泡沫,泡沫有深浅,通过搅拌自然形成图案。
P:图案制作本身很难控制吧?
Z:这需要不断学习,做之前要立意构图,纸上的功夫当然也少不了,要有手绘的基础。我从小就学绘画,一直喜欢艺术。国画、素描,有一定基础就可以,主要是线条表现,不存在彩色的问题。
P:现在大家已经习惯泡茶方式了。你这是另一种茶文化——
Z:实际上中国茶文化,在唐以前是煮茶吧,原料是团饼绿茶,要喝的时候是先捻成茶粉放锅里煮,像煮咖啡一样。到了宋代就变成了点茶法,水要烧开,茶粉放到斗笠盏冲泡,搅抹起泡沫,喝的是它的泡沫。到了明代,朱元璋觉得成本太高,就弃了龙船凤饼,直接采用散茶,用开水冲泡,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泡茶法。现在饮茶都是采用泡茶法,汤是清流通透的,饮用方法很简单,只喝汤不吃茶,利用率太低,只有1/3到1/4的营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喜欢方便的直接泡茶喝,喜欢文雅的人享受茶道。有时间的也可以欣赏、品鉴一下点茶。
P:点茶法各种品种的茶叶都可以做吗?
Z:六大茶类(绿茶、红茶、黄茶、乌龙、白茶、黑茶)都可以做,比如龙井茶是一种散茶,我不需要用它的一边炒一边压扁的工序。我现在原料拿来了都是自己做的工艺,这样才能保证演示效果。
【茶百戏】
茶百戏又称分茶、水丹青、汤戏、茶戏等,是一种能使茶汤纹脉形成物象的古茶道,其特点就是仅用茶和水即可在茶汤中显现出文字和图像,是液体表现字画的独特艺术形式。
篇6
回顾过往,是为了更好前行。
2005年,这是很有意义的一年,媒体行业在福建也有了新的变化。《海峡茶道》与其他几份刊物在筹办期间,诸事甚繁:要选择明确的定位,要构建团队,要生存要发展,一切都是新的。
2006年,《海峡茶道》正始创办。
在福建这样的茶乡,这是最有话语优势的一份刊物。那几年,福建产茶的指标就已经占了多个全国第一――单产第一、产值等一、品种第一等等。虽然并没有想一下子做成全中国最好的茶刊,但在初心中,就已经种下了那种强大的愿望。
壹
在福建做杂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文化与地缘的影响力及办刊理念远不如“北上广”,之前福建几本发展不错的刊物也多是文摘类的,原创刊物要办好难度很大。同样的,2006年的中国,关于茶的期刊并不多见,除了计划经济体制留下来的行业期刊,多止于学术研讨与论文交流,另有几本当时算是很有影响的茶刊都还比较区域化,刊登的文章只讲述本省或当地区域的茶类茶事。
《海峡茶道》创刊就赶上一个好时机,这也是一个时代的需求。办一本国内爱茶人最爱看的杂志,就这么定位,其实事情也很简单。在茶事兴起的阶段,有一群圈子,大家需要有一个阅读的平台,需要交流、学习,了解行业最新的动态,比如铁观音是怎么卖的,岩茶要怎么发展,普洱怎么啦,喝茶人是谁,茶山,茶事,茶经济,要讲述的话题都在茶上。
依靠福建人敢闯敢创的理念,再加对于茶的热爱,《海峡茶道》的创业伙伴开始了一件最有希望、很快乐也很辛苦的历程。虽然身为福建人,也有饮茶的习惯,大多人对茶却未能深入了解。我想我们是幸运的,与《海峡茶道》一同成长,这是命运的一种安排,与茶开始越走越近,由喜欢而成为挚爱。
贰
创办的最初几期,讲人物,讲城市,讲茶与器,讲营销,茶乡茶俗,养生,以及历史。都是一些很让人喜欢,看起来比较“慢”的内容。从泛泛而谈,到对行业的忧虑,一直开始到大话题的策划,写作起来更有难度,要考虑语言风格的创新,要考虑专业描绘的精确、客观,还要有亮点。
有些稿子埋头写了几天几夜,写完后编辑部一商量觉得还是有欠缺,就要重头再来。类似于一种磨砺,让亮点越来越多。逐渐地,我们知道描绘一个事物,需要更近地从读者、从大家关注的角度来切入,用最有吸引力的文风,并融入到对行业的责任,对未来趋势的把控上来。
从办刊最初的《七大城市茶印象》,持续到2008的“品城”,讲的都是饮茶的城市。每个城市都有它的个性,但我们看着它成长,与它一起分享茶的喜悦。我所熟悉的成都,是一座“泡在茶水中”的城市,但在2007年想在这儿的茶馆找功夫茶具,那基本是找不到的。七年后的今天,满是功夫茶馆的成都,有些人对于茶的认知远超过沿海的茶人。
每个城市都有它的性格,每个城市都有它的生活,相同的是,他们的茶事也越来越兴盛,而它们永远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到了2010年后,就有了杂志社策划的“闽茶中国行”、“闽茶世界行”活动,让闽茶与各地交流,也算是这些话题的延续。
叁
什么样的话题,决定了刊物的吸引力,这是每期刊物最需要思考的重点。每个月都在讲茶,哪有那么多的话题?也有很多读者很好奇,你们每期都写这些茶,哪有那么多内容好写的啊?
事实上,经历这些年的创作与投入,才发现,对茶的学习实质上是没有止境的。我们一开始以为很了解某类茶了,实际上还只是一知半解。越深入它,越发现茶的魅力,不仅岩茶如此,普洱如此,就是一个地方的绿茶也是这样。
记得最深的就是《茶博士问答》这个栏目,每期要由读者或编辑找出各式关于茶的问题,然后找相关领域的专家或权威资料进行回答。但这些问题却一个都不能重复,这些提问出现过,下期或者时隔多年之后都不能重复出现,对于编辑而言,像是最大的“精神负担”,我们常常忧虑,会有那么多问不完的问题吗。后来慢慢发现,我们对于茶,未知的永远比已知还要广阔。
因为我们对于茶认知的都太少,有泡茶方面的问题,就会有茶叶方面的问题,然后深入到茶园种植,茶叶品种,以至于健康、历史、文化、季节、气候、虫害等等领域,除了茶,还可以有器具、用水、品饮环境等等的问答互动。
肆
刊物最早的封面用的是图像创意,后面用当代名家的画,再后面用古人的字画,形成自己的风格,透出浓浓的文化气息。更值一提的是,以书香味最浓的蒙肯纸印刷,固守至今,因为这种风格一直让爱茶人留恋。
作为一个茶媒,既需要有媒体的敏感性,严谨,还需要对茶的专业认知,实践,对茶道的体悟,要做好这份工作,可以说是太难了。第一线的内容实质上最难操作。一开始的时候,我们会把大部分时间放在电脑上,各类茶书上,过了一段时间才发现,最大的茶事,就发生在茶山。
于是就有了每一年的茶山行。
茶山行脚,才看得更广阔的茶的天地,这是最辛苦,也最快乐的事情。一到茶季,我们就会主动跑到偏远的茶山,一呆就是一两个星期,人都会有个疲惫期,也会想着回到闲逸的家中,但一旦喝到好茶,或者拍到心中期待的那个画面,那种快乐又很难以言述了。
福建的茶山,跑得最多的还是安溪、武夷山、福鼎。这三个地方各有各的特点,一个是铁观音的影响,一个是岩茶的魅力,一个因白茶的热销。每一年茶山都会有新的变化,从这里我们会发回最鲜活的茶事。如果不是深入在第一线,就不可能有对茶事的真知,也未必能够行持茶之道义。
伍
办刊,更是与人的互动。我们需要聚集一波圈内最有影响,最有思想的茶人,让他们发出声音,为茶事的繁盛与正确走向做出努力。我们最为庆幸的,就是在杂志走到今天为止,一直得到诸多老师的支持与鞭策。
这其中包括了国内外知名的学者寇丹、陈香白、阮浩耕、马守仁、丁以寿、陈郁榕、范增平、蔡荣幸,许玉莲……等人。最让我们受到鼓舞的则是百岁老人,有“当代茶圣”之称的张天福老人,亲自为我们题写刊名,每期他都很关注我们的成长,对于后辈爱护有加,透出老茶人的温和与慈爱。
与这些老师的结缘也很有意思。
2006年,最热闹的地方是各类茶叶论坛,当时很多茶友都在三醉斋上玩,在这个平台我们结识了很多老师。至今这些人都成为业界重要的人物,也形成了各自圈子。像马守仁、叶汉钟、茗仙、天上客,都是在那儿认识并深交的。
印象深刻的是马守仁先生,这是一个守护中华茶道道统的人物,很有自己的个性才气。他在终南山有自己的千竹庵茶室,几处茅棚,像隐士一般生活着。他常说,茶道就是一种行持。他的文章一直很受读者的欢迎。来自台湾的蔡荣幸老师一直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他是国际无我茶会的创办人。他的专栏文字虽然不多,却字字珠玑,极有学术份量。
浙江寇丹老师,一个很亲和的老者,虽然他不会上网,却每次很认真地让人把稿子打好通过网络再发给我们。每回见到他都有一种亲切感,他笑语茶道就是“倒来倒去”,能有这样境界的人越来越少。来自马来西亚的许玉莲老师,她的稿子轻松耐看,又不失内涵,对于当下的茶界的问题常一针见血,有振耳发溃之感。
因为有这些做学问的人,还有无数老茶人的支持与爱护,才有我们的发展。
陆
杂志社的成长还与茶企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福建也因为有这些茶企,产业才不断壮大,天福,八马,华祥苑……他们是茶界的旗帜。与茶企成长同步,也使期刊在行业中有更大的话语权。一同成长,是我们的责任所在。但不让杂志商业化,不低俗,也是一个需要把控的度,听到读者说,你们的广告也是很有品位,也是让行业沟通的一个信息,这就是一种成功。
这些年来,茶企在成长,在奋斗中变化,我们与他们一道,共同经历春夏,经过跌宕与繁华,而未来的希望在于我们自己手上。
在幕后,有刊社的各位可爱的同仁,大家齐心协力,以茶人的修养,以对茶的喜好,成了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为刊物付出甚多。
在传统文化重新复兴的背景之下,在茶行业逐渐成长的势头之中,
篇7
2010年,第五届世界禅茶文化交流会与中国宁波国际茶文化节同步在宁波举行。其中“禅茶东传宁波缘”研讨会,“海上禅・茶・乐”对话专座和茶会碑揭碑仪式,更是别开生面。
世界禅茶盛会何以花落宁波?前四届举办分别在河北、台湾、江西和福建。宁波自古有“东南佛国”之称。前几年,专家学者和僧人在宁波考察时,建议以禅茶文化为平台,弘扬中华文化。在宁波市人民政府支持下,由宁波东亚茶文化研究中心,宁波七塔报恩禅寺联络海内外学者、僧人,广泛征集禅茶论文。2010年4月24日,近200人济济一堂,参与“禅茶东传宁波缘”研讨会。
全国主要省(市)及港澳台地区的茶界和宗教界的资深专家,还有日本、韩国等境外著名学者及僧人,或会上宣讲,或书面交流,多角度探讨了禅茶渊源、茶与禅的关系及其作用等。宁波茶文化促进会顾问杜钧宝以名山名寺产名茶的史实,阐述自古禅农种茶推进茶业发展。太白山中的天童寺一带,至今还流传古僧人的茶诗:“太白山尖晚发枪,蒙蒙云气过兰香,里人哪得轻沾味,只许山僧自在尝。”天童寺方丈诚信大和尚宣讲论文,讲到唐朝怀海禅师早年住持宁波金峨寺,酝酿禅茶法则,后来形成“百丈清规”,坐禅吃茶列为宗门规矩范围。日本茶祖荣西在天童从师,把带去的茶树茶籽种植于日本福冈,宣传饮茶好处,写出了似同中国《茶经》的《吃茶养生记》,他又通过日本航海船运来了一百根大木头,助建天童寺千佛阁弘扬禅茶文化。现在天童寺为纪念千佛阁的历史见证,在原址的东边山上又兴建了千佛塔。
会上宣讲论文的有日本茶汤学会原会长、教授仓泽行洋博士,韩国东亚禅茶研究所所长、《茶的世界》杂志社主编崔锡焕先生,还有国内的多位专家。他们在会上阐述了宁波禅茶文化的丰厚底蕴。唐代我国高僧鉴真和尚,因日本僧人邀请六次东渡,其中几度泊岸今宁波辖地,第三次航海得救后驻锡阿育王寺数月。日本僧人最澄随遣唐使来华学佛,进出于宁波港,把茶籽茶树种到日本滋贺县,成了日本最古老的茶园;宋代道元禅师在宁波天童学法回国,从四明山带去茶种,播种在日本圆觉寺一带,成了日本最主要的茶区。北宋初年,高丽国王子、僧人义通学成天台宗教义,在明州(宁波)弘教20年,逝世后葬于今宁波育王山。元二年(1087),又有高丽僧人义天到明州寻得经籍,编成4700余卷,创高丽天台宗。明州有高丽使馆遗址,已成为禅茶文化交流的见证。
如果说,研讨会从学术高度,以充分史实和严密的论证,阐述了世界禅茶文化及其在宁波的古今情状,显得严肃而郑重,那么在宁波七塔寺,4月24日、25日连续两夜,举行了“海上禅・茶・乐”对话专座,则显得轻松古雅,禅味幽深,给人以禅的感悟和艺术上的享受。
七塔寺位于宁波城内,建寺1152年,与天童、育王、延庆寺并称为浙东四大丛林。七塔寺全体僧人为办好宁波的禅茶盛会倾其全力,“海上禅・茶・乐”对话专座请台湾佛光大学林谷芳教授参与策划。在七塔寺圆通宝殿前广场,月朗风轻,凉意怡人,先由可祥大和尚主法,率七塔寺的法师列队登台举行献茶供佛仪式。可祥法师说:“中国的僧人以茶参禅,以禅品茶,演绎发展出了独特的禅茶文化。这是七塔寺建寺1152年以来,第一次举行如此盛大的禅茶文化盛会。”
开始两个节目由七塔寺和韩国僧人献艺,为全场定下法调,接着演出的“海上禅茶乐”为“平湖秋月”“渔歌道情”“妆台秋思”等美妙乐曲。台湾著名禅者、音乐家、文化评论人林谷芳先生领衔的表演团队,在随后两小时演出中,给在场茶客带来一场“茶与乐的对话”。以三道茶,呼应三部分气质不同的音乐。伴随着龙井清香的是台上笛子演奏《鹧鸪飞》的幽深细腻、昆曲《牡丹亭》的典雅柔美。《霸王卸甲》琵琶奏出高亢悲情的曲调,茶人开始上第二道茶“木栅铁观音”。伴随着最后一道“松沅熟普”茶,是生命深沉感慨的《二泉映月》《高山流水》。林谷芳教授说:“我们今天的茶与乐的对话,就以音乐与茶所内涵的一些意义,将相同属性的茶与音乐结合,并配合禅境的塑造,以茶显乐,以乐映茶,让参与者感受禅茶世界。”台下每张桌旁,各有一位台湾茶人为座上人士施以“报恩香茗”,在表演冲泡、闻香、品茗、鉴赏等茶道艺术中,茶人目不斜睨,口不言辞,似乎要把禅意注入茶盏中,那专注的神态,平静的心情,使在座人士在观赏歌舞、品尝香茗的清雅气氛中,愉悦身心,领略禅茶真味。
在盛会期间,还特别举行赈灾捐款仪式。七塔寺方丈可祥大和尚率四众弟子,通过当地慈善总会,向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捐款30万元,用于建设一所希望小学,以报恩之心,为灾区的孩子撑起一片蓝天。
第五届世界禅茶文化交流会的活动,提升了宁波“东南佛国”“绿茶之源”的国际地位,诚如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纯一大和尚所言:“宁波的禅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禅茶文化交流史上的一座丰碑。”
4月25日,七塔寺内张灯结彩,礼炮齐鸣,第五届世界禅茶文化交流会碑记(茶会碑记)揭碑仪式隆重举行,参与仪式的200余中外人士聆听碑文介绍。
第五届世界禅茶文化交流会碑记(茶会碑记)曰:
“……自圣教东传,继而禅宗蔚起.参禅者宴坐息虑,每于五夜寂寂,赖茶以敌昏睡、破饥渴、助禅悟,而茶于禅门之功可谓大焉。故僧家视茶为清友,无一日可去也。茶禅交融、一味同参,赵州和尚‘吃茶去’公案、缁素咸知,禅茶之道于时兴焉。”
“第五届世界禅茶文化交流会,国际茶人、高僧、学者云集宁波千年古刹七塔报恩禅寺,特设两场“海上禅・茶・乐”对话专座,俊彦星聚,胜会难逢,以茶为媒,以禅为悦,藉宝刹之灵光,宏演四明六千年之茶史,可谓茶禅双照,心境一如。斯时也,月色溶溶,篆烟袅袅,丝竹隐隐,逸兴翩翩,品茗谈禅,赏艺交心,实为寰中茶界之幸事也!此举不唯七塔报恩禅寺之盛典,亦为绿茶之源宁波之荣光也!
篇8
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四川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都江堰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中华文化学会主办的“道秘龙尊·第七届中华养生健康国际论坛暨中国·都江堰第三届长寿文化节”于2013年4月18日至21日在生态的、美丽的、和谐的、开放的都江堰“翰海博雅”爱心培训基地举行。
中华养生健康国际论坛已成功举办了六届,在国内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而第一、二届,就是在风景秀丽的、具有世界双文化遗产之称的长寿之乡都江堰市举行的。现在,第七届又在都江堰市隆重举办,这说明都江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宜居的生态环境,吸引着海内外致力于养生健康长寿的人们,更体现了本届论坛主办单位之一的都江堰市人民政府,站在弘扬中华养生文化,极大地关注生态环境与生命科学,造福人类健康的高度,以关爱民生为基点,弘扬养生文化、造就养生产业、打造有养生特色城市的宏图大略。
本次论坛有来自美国、法国、日本、韩国、泰国、新加波、马来西亚、毛里求斯等国家和我国台湾、香港、澳门及全国各地约四百位养生健康专家、学者、企业家以及相关部门领导,论坛将以“健康——生命之本”为主题,本着“弘扬中华养生文化,致力造福人类健康”的宗旨,畅论“生命之道”,共述“养生之术,”展示养生产业发展成果,并以现场体验、交流新的养生方式,展现论坛丰富内容。这是一次传承弘扬中华养生文化,国内外养生专家与养生企业家之间进行学术交流、项目洽谈,产需对接、资源共享的高规格、多层次、广内容的盛会。
本届论坛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对论坛给予了赞许、肯定、鞭策和鼓励;四川省第十一届人大副主任王宇坤亲临大会宣布开幕;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原常务副主任孟俊修致开幕词;论坛大会主席秦琳做了讲话;成都市市长助理、都江堰市委书记刘俊林致欢迎词。许多省级老领导莅临祝贺,代表们热情很高,大会开得隆重热烈。
这次论坛由国内外专家、企业家共聚一堂,是一次养生学术成果的大交流,据有多位专家将对大家关心的“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的预防与治疗”“风湿病的治疗与预防”等进行有学术深度的专题探讨与讲解。还有菌养生、茶养生、水养生、药膳养生、环境养生、舞蹈养生、书画养生、道家佛家功夫养生等多方面内容的交流。这是一次养生学术的大提炼、大学习、大宣传、大交流。
本次论坛由都江堰长寿文化研究会专题开设了“依托中国寿乡品牌,发展养生养老产业”专题分论坛。多篇对都江堰长寿老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翔实有说明力的数据分析的论文,是对长寿之乡经验的大总结,大提高。
篇9
【关键词】缩小意识 横向对比 装填;折叠 去掉 填塞 架势 凝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08-02
戴季陶在《日本论》把日本民族特点归纳为信仰力和好美,美国的本尼迪克特则通过《与刀》解析了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和日本人的性格,韩国的李御宁则概括出“日本人的缩小意识”,认为日本文化是缩小型文化,和魂就是缩小精神。
李御宁出生于韩国,在文学、哲学、思想、比较文化、符号学、结构主义、设计等众多领域都独成一家,被誉为“东亚文化巨人”。眼光独特,与以往仅从欧美各国单一的与日本文化相对比,而是增加了从中日韩三国进行对比等横向的继承与发展的对比。
学者李御宁在《日本人的缩小意识》一书中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来对日本社会进行解读,其全书从传统的日本文化到近代的二战、日本的当代社会等角度阐述日本人的缩小意识,例如日本的能面、徽章、日本的庭园、茶道、盆景、相扑、商品、二战中的策略等尽显日本的缩小思维。李御宁对日本的缩小意识有下面一段有趣的评论:“日本无论看到什么东西,都马上会采取行动:扇子,要把它折起来;散乱的东西,要把它填入套匣内;女孩人偶,要去掉手脚便它简单化,否则就不罢休。” 日本国虽然地处世界的偏隅之地,犹如一叶孤舟漂浮在茫茫大海之上,又仿佛远离喧嚣世界的世外桃源,但这也无形中给了日本人足够的时间让心灵沉寂,让思想升华,于是日本人在清寂的生活中学会了从其他泱泱大国不在意的事物中从“小”处入手来思考,这种“小”的意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李御宁眼中的缩小意识表现有六种类型,或者叫六种结构。
一是套匣型――装填。日本随处可见的套盒,盒子里放一个盒子,里面的盒中再放一个比他更小的盒子。如此一来,即使有十几个盒子,只要一个比一个小地按顺序放进去,最终都可以收在“一 个盒子”里。不仅有套盒,还有套锅、套盆。总之,用这种一个套一个的方法可以缩小器皿所占空间,方便整理,特别是便于携带和搬运。
表现在语言中,日本人喜好使用省略词,“的”字的频繁使用体现了把世界上的所有一切缩小考虑、缩小表现、缩小操纵的思维特点,就好比日本人爱用的盒套。
二是扇子型――折叠、攥握、聚合。扇子不是日本发明的,但日本却把外来的团扇改造成了折扇,折扇的发明是出于具体、简单地握在手里的主观意识。日本人不管看到什么马上就要折叠起来的意识,甚至连房间与房间之间的隔板也要折叠起来,制作出世界上最节省空间的拉门,日本灯笼与中国、韩国灯笼虽然形状相似,但结构不同,是折叠的,可以自由伸缩,不用时,无论多大的灯笼都可以像扇子一样折叠起来变得很薄。中国人在殷代时已开始出现用雉鸡的羽毛做扇子,后经韩国流传至日本,并将其改造成折扇,风靡世界。日本人还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把折叠雨伞,至今几乎全世界每个角落的人都在使用这种折叠雨伞。
三是女孩人偶型――去掉、削掉。也就是缩小实物。日本人偶是典型,它简洁到去掉人的手脚 ,女孩偶形象是一个圆脑袋加一个直身子,为了缩小物体,尽量去掉、削掉多余的东西,使事物简单化、简洁化。日本人的缩小意识同时也体现在集中于一点的集约性,女孩人偶没有手脚,但是头发却异常稠密,在日本的缩小文化中,集中于一点的现象非常的突出,正如他们的语言,是世界上少有的略语,却严谨的使着敬语。非但如此,日本人发明了世界上最小的飞机模型场,世界上最小的摩托车,日本的微雕艺术馆也文明世界。而在芝麻、大豆上刻上百个字更是令常人无法想象。
四是便当型――填塞。便当反映的是缩小饭菜的意识,它能容纳下所有要带的饭菜并便于携带、不占空间。袖珍图书、袖珍辞典的风靡也是这种缩小意识的体现。日本文化都与便当文化相似,像日本风行的书籍袖珍本,日本庭院浓缩自然的枯山水等,小即是美。另外,众所周知的日本微型照相机与微型电脑整是运用了填塞这个意识。
五是能面型――架势。如把波浪的运动及其连续性凝聚成一个造型。剑道、柔道、花道、茶道,都讲究这样的架势。日本人的能面也属于此类。能面把喜怒哀乐凝聚成中间表情,认为只有这种脸谱,才能出现出各种各样的表情。
六是徽章型――凝聚。日本人不重族谱重徽章,徽章把抽象的、集团式的东西凝聚成一个象征物来推崇。日本人对名片的喜爱也出于这一理由。
缩小意识表现于自然,有了日式庭院、盆栽、插花、壁龛;缩小意识表现于社会,便有了被称作火柴盒、兔子窝的日式住宅;表现于现代社会的日本发明的微型晶体管、微型录音机、微型计算机、小型汽车、小型工厂。
“小”字已深深根植在日本人的心中,他们不仅对小的事物情有独钟,而且还会继续把小的事物做的越来越完美,越来越精致。正事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和注重细节的精神支撑着这个民族在世界经济中多年立于不败之地。本文也通过剖析现象背后的原因得出结论:四面临海的小岛风情让日本人更喜欢狭小清幽之境,匮乏的天然资源和躲在的生存环境又让这个民族不得不勤劳勇敢进取。正事这些主客观原因成就了今天的日本人和名扬海外的日本品牌和企业。
如果文化的扩张是教,那么缩小就是学。“日本文化是一种拿来主义式的文化,这种文化是把外部的东西拉至内部,呈现出典型的缩小意识。然而,作者指出,日本正从缩小文化向扩张文化转换,在许多方面正采取大国主义的方针、立场。但是由于日本文化的特点,日本人不擅长扩大的特性。
在日本历史上,缩小意识发达时期,社会一般都较为繁荣,可成功之后不久,往往开始向外扩张,转为扩大意识。如此一来,就突然变成非日本人,日本讲究细致的传统就遭到破坏,就开始丧失判断能力,美的感性意识也变成一种带有残忍性的行为。
所以,日本文化的发展越是顺利,背后隐藏的危机就越大。一旦萌生出大国意识,从缩小将要转变为扩大之时,便难免失败。如果日本想成为真正的大国,必须再变小些。
参考文献:
[1]李御宁(韩国).「み志向の日本人 . 1984(11 )
[2]张乃丽. 日本人的缩小意识. 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
篇10
论文关键词:蒸青绿茶 发展 传播 生产 茶园 自动化
论文摘要:由蒸青绿茶在中国的发展演变史及在日本的传播发展史出发,概述了蒸青绿茶的加工制作、引种栽培和贸易发展史,以及当前的加工技术与蒸青绿茶在各领域中的应用情况,由此对蒸青绿茶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并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前言
蒸青绿茶,其品质特征素有“三绿”之称,即色绿、汤绿、叶底绿。最初由蒸青团茶、饼茶发展而来,后再发展到散茶,直至如今出现的各蒸青绿茶种类及其深加工产品在诸多领域的应用。它的发展历史悠久,已有一千多年,始于中国唐代,后被广泛传播于日本韩国,在其他国家如越南、印尼等亚洲国家也有不少的栽种面积,在欧美非洲等也有不少的消费量。
l中国蒸青绿茶的发展历史
至今,中国茶叶已发展到六大茶类,即绿茶类、红茶类、乌龙茶类(又称青茶类)、黄茶类、白茶类、黑茶类,其中以绿茶类生产最早,也是中国主要的茶类。而绿茶类中的“蒸青绿茶”远在一千多年以前的唐代就已产生,当时称之为“蒸青团茶”,即鲜叶采回后,先经洗涤,而后用蒸汽杀青,捣碎后制成饼,穿孔,再烘干收藏。当时,茶叶产区主要分布于长江、珠江流域和陕西、河南等十四个区的许多州郡,以武夷山茶采制而成的最负盛名。
到了宋元时期,由于贡茶制的实施,饮茶之风盛行,极具观赏效果的斗茶、分茶逐渐流行,社会各阶层对茶叶需求也发生了变化,茶类生产呈现出以片茶(即团、饼茶)为主,散茶(包括蒸青茶和末茶)崛起的格局。片茶制作精细,但工艺繁琐,价格昂贵,煮、饮费事,不适宜于普通老百姓饮用。因此,生产上对片茶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简化,出现了蒸而不碎、碎而不拍的蒸青茶和末茶,称为散茶。其产区主要分布于淮南、荆河、归州(今湖北姊归)和江南一带。
到了明清时期,倡导以散茶替代穷极工巧的茶饼,以沸水冲泡的渝饮法替代传统的研末煎饮法。明朝,洪武二十四年(1391),朱元璋下诏罢造团饼,“惟采芽茶之进”,开创了中国改团(饼)茶为散茶,改煮茶为泡茶。在茶叶制作技术上,元朝名茶杀青是用蒸青,名茶揉捻只是“略揉”而已,至明朝一般都改为炒青,少数地方采用的是烘青。帝王皇权的干预以及饮茶法的变更,极大地加快了饼茶衰弱、散茶崛起的历史进程。蒸青团饼茶的地位el渐衰弱,饮用散茶成为了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之后红茶、黑茶、白茶、黄茶、乌龙茶及花茶各茶类的迅速兴起与发展,引起了制茶技术的全面革新。至此,蒸青团饼茶逐渐退出中国制茶的历史舞台,而蒸青散茶也只是在某些区域生产、加工,在整个茶类中的规模el渐萎缩、地位逐步下降。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et本国内茶叶消费供不应求,又恰逢我国改革开放伊始,蒸青绿茶市场活跃,销路畅通,而中国国内蒸青绿茶厂家不多,上档次上规模的蒸青绿茶企业更是微乎其微。于是,为出口创汇,争夺日本国市场,抢占商机,不少单位对蒸青绿茶制法作了进一步研究。引进设备、改进技术,扩大茶园栽种面积,扩建厂房,增添生产流水线,控制农药残留,至此,产量进一步增加,品质也得以提高,中国蒸青绿茶又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2蒸青绿茶在中国的现况
目前,中国蒸青绿茶的制作,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湖北、安徽、福建、江西、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基本上采用机械自动化生产。中国蒸青绿茶主要以外销为主,日本是其主要的进口国,此外还销往韩国、德国、法国、美国等国家,国内销售也有一定的份额,但比重较小,主要是由于蒸青绿茶的口味与中国传统的炒青绿茶口感不一致,不太吻合国内消费者的口味。
因此,在国内,它被直接冲泡饮用的比率较低。随着近年来罐装茶饮料的兴起,再加上蒸青绿茶独特的品质,譬如叶绿素含量丰富、香味独特,不少饮料厂商将其作为原料。在食品行业中,也将经深加工后的蒸青绿茶的超微粉体作为食品添加剂,诸如茶蛋糕、茶糖、茶冰淇淋、茶豆、茶瓜子、月饼、果冻等。另外,随着茶叶深加工技术的发展,相当一部分蒸青绿茶的内含物质,譬如茶多酚、茶活性多糖、茶皂素、咖啡碱等也被应用于医疗、保健品、日用品等行业。
中国的蒸青绿茶,历来多以中小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如拥有万亩茶园的浙江三明茶业有限公司等所生产的蒸青绿茶。1992年,广东湛江农垦海鸥农场(现为广东省华海糖业发展有限公司下属农场),进行了大叶种蒸青绿茶工艺与设备配套的项目研究,探索出利用蒸汽杀青,然后脱水、揉捻、干燥、车色的新工艺,并通过了项目省级鉴定,创制了大叶种绿茶蒸青新工艺l2]。该工艺生产的“雄鸥牌”蒸青绿茶,自创制以来多次荣获省、部级奖项。2000年,该公司下属的勇士农场,生产的大叶种炒青绿茶也改制为蒸青绿茶,也获得了多项奖项。
3蒸青绿茶在日本的传播历史
日本茶叶生产具有较悠久的历史,基本上生产加工成蒸青绿茶。所以,蒸青绿茶在日本的发展还得从日本的茶叶发展史上谈起。早在圣武时期(公元729年)茶已作为佛教礼仪用品。中国唐代时期,日本派遣了13次使团,多的使团达600人,少的也有百余人。由史书查得,平安延历24年(公元805年),日本最澄禅师(又名传教大师)到中国浙江天台山的国清寺学习,学成之后将中国茶籽带回日本国,并在比睿山(今京都,滋贺境内)播种。公元806年,他的弟子空海禅师(又名弘法大师)又相继人唐,把中国的饮茶方法、茶籽,以及中国唐代制茶工具“茶石臼”一并带回日本。12世纪,日本佛教僧人荣西相继两次人宋,亲身体验了宋代的茶艺及饮茶的效用。归国时,从日本最西端的九州平户岛登陆到回京都的路上,一路点播茶籽,后又将茶籽送给拇尾高山寺的明惠上人氏,而明惠氏再将其赠向关东及九州地区。当时,茶叶并没有在普通百姓中饮用,而是作为一种药品,或者是饮用于上层社会中。“煎茶敬奉”等仪式也只是在寺院和上层阶级中,宣传了茶的功效和修心的精神道德。直到千利休(公元1521年~公元1591年)创始了茶道,他的茶道思想方使饮用茶的习俗从上层社会传到武士之中,然后逐渐传给普通百姓。江户末年(公元1738年),京都宇治的永谷宗冈氏创制了日本式的蒸青绿茶,俗称宇治煎茶或青制煎茶,此茶只限于宇治、奈良、滋贺等少数地方生产,其消费亦限于江户、京都和大阪等几大商城,直到公元1831年,其制作方法才开始得以在各地普及推广。而煎茶道,据考证,起源于江户保定二年(公元1742年),是永谷宗冈氏等人设计、创制煎茶后的第四年。
随着煎茶技术的发展以及饮茶风气的兴起,到了江户中期即18世纪30年代,日本茶叶开始商品化生产。公元1859年(安政6年),横滨贸易港的开港,茶叶连同生丝一起输往国外,开创了日本对外贸易的先河,茶叶成为日常商品,生产快速发展。至19世纪末,茶叶产量已达2.4万吨,由静冈、三重、奈良、琦玉等县出口。茶叶主要是由手工制作,外形优美,香气清高鲜爽、滋味甜醇可口,深受英、美等国消费者的喜爱。当时输出量没有正确的统计数字,但从“日本茶业史”可估计其发展状况(见表1)。
从上表中,可知日本茶叶输出数量虽有小幅度的波折,但基本上呈现出逐年稳步上升的趋势,这与日本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对茶叶的投入有关,在政策上采取积极扶持,茶农种茶产茶的热情较高,茶叶出口形势较好。而当时的静冈县则是茶叶的主要产地,在日本国占主要优势。
到了20世纪20年代,简单精揉机的研制,开辟了日本机械化制茶的先河,大大增加了制茶产量,降低了制茶周期。二战之后,制茶机械更是层出不穷,逐渐出现半自动化、全自动化生产的流水线作业。台时产量高、产品质量稳定,只有极少量的高档玉露茶由熟练工人手工制作,而其他的主要由机械生产,进一步推动了日本茶叶行业的发展。
4日本茶园分布、生产加工现状
4.1日本茶园分布情况
日本茶叶区域布局相对集中,主要分布于静岗、鹿儿岛、三重3个主产县,地处日本中南部,这三个县的茶园面积占日本全国茶园总面积的64.4,总产量占全国产量的74.6。其中静冈县是日本茶叶的主产地,茶叶在日本国农业中占有相当的比重,茶园面积占日本全国的41.7%,产量占全国的44.1,茶叶产值占当地农业产值的20以上。除静冈外,面积较广产量较高的省份还有鹿儿岛、三重、熊本、琦玉、京都、福冈、宫崎、奈良。日本新建的茶园一般采用统一规划、集中连片、分户种植,90的茶园属于农户所有,茶树品种比较单一,新栽培的茶园几乎都是无性系品种繁殖的茶园,当家品种是“薮北”种,占无性系繁殖品种的86。从50年代开始,日本就有计划地发展无性系高产茶树良种,至l980年茶树繁殖1o0实现扦插育苗,推广面积l0公顷以上的无性系良种有10个之多,其中以“薮北”种面积最大,占全国茶园面积的74.23,占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85.3;其次为“丰绿”,占全国茶园面积的。
4.2蒸青煎茶的种类
日本所生产的茶叶几乎都是蒸青绿茶,由于采收原料和加工方式的差异,茶叶的品质和档次不同,从而又分为:煎茶、本玉露、碾茶、玉露、番茶、焙茶、玄米茶、茎茶、粉茶、玉绿茶。其中煎茶又分为普通煎茶和深蒸煎茶。煎茶毛茶由于芽叶老嫩和制法不同,品质差异显著,高档鲜叶经手工制做,可以做玉露,色泽墨绿,外形犹如中国的南京雨花茶;下档的煎茶可以充当“番茶”和“焙茶”原料。在一些山区,较寒冷的地方适宜采制高档煎茶;平地,较温暖的地方因其产量高,适宜采制中档煎茶或玉绿茶;无霜地带的茶叶制绿茶一般品质稍差,适宜提早采制;而一些经营面积不大,家属劳动力强和雇佣临时工条件方便的地带,可生产玉露和碾茶等高档茶叶。反之,经营面积大的,雇佣临时工困难的地方,则适宜采制中档煎茶和玉绿茶。
4.3蒸青茶的加工现状
日本茶叶生产标准化程度高,各项生产都有标准可寻,茶树修剪、采摘、加工、包装基本上都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1987年,轨道装置的问世又为日本茶叶工程化、设施化生产增添了一个亮点。近年来,还出现了“茶树工厂”,即全控式、无土式工厂化茶叶生产]。蒸青茶的粗制工艺可分为煎茶和玉绿茶两种类型。煎茶的毛茶加工工艺是:蒸青、除湿、粗揉、揉捻、中揉、精揉、烘干。玉绿茶的毛茶加工工艺是:蒸青、除湿、粗揉、揉捻、中揉、滚揉、烘干。两者的区别在于造形工程不一致,前者是精揉,后者是滚揉。整个毛茶制作的过程一律全自动化操作,一个车间只需一到两名职工即可完成。烘干后的茶叶再按照需求决定是否进行筛分拣梗等精制过程。碾茶和抹茶的制造方法则有其特殊性,鲜叶经过蒸青、冷却、散叶、初干、选梗、干燥,即成碾茶。经过精制的碾茶,在低温条件下用石臼磨成粉末,即为抹茶,其粒径孔细度达1000目以上。
5日本蒸青茶的应用情况
日本的蒸青茶现已逐渐摆脱纯茶的范畴,对其内含物的机理研究有一定发展,其深加工技术精湛,深加工产品被迅速流通到许多行业中,如食品、日化、轻工、重工、医药和旅游行业等多种领域。时下流行的“五茶”即“饮茶”、“吃茶”、“穿茶”、“住茶”、“用茶”,正是反映了日本茶叶的应用领域与消费格局,进一步推动了日本茶叶科技的发展。
“饮茶”、“吃茶”主要表现在食品上的应用如生产各种茶饮料,以茶作为佐料的食品,或提取茶的内含物作为调色剂,抗氧化剂、杀菌剂、调味剂和解酒剂等;“穿茶”则表现为运用茶叶内含物儿茶素等生产除臭和抗菌的内衣裤、印染衣物、袜子、鞋垫等;“住茶”即用茶的化合物作为添加剂制作墙布(纸)、窗帘、空调中的过滤器、室内板材、除尘器的收集袋等;“用茶”则运用茶的化合物制取医疗保健品、防腐保鲜等化学化工日化产品,以及动物饲料和农作物肥料等。另外,也被巧妙地应用于旅游行业,如经营观光茶园供游客们欣赏尝试采茶手制茶叶的乐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