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4 15:26: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理论管理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有人可能认为培养优秀学生主要靠课外小组和个别辅导,与课堂教学关系不大,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实际上课堂教学也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着重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这一侧面来总结取得这些成果的经验.
我们十多年来的课堂教学经验可以总结成三句话:追根寻源真一点,实验研究多一点,能力要求高一点,简称“三点”教学法,因此我们称自己的教材为“三点”法教材.
我们的“三点”法教学完全是根据国家教委颁布的高中物理教学大纲编写的.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全班学生,不可能而且也不应该把课堂教学变成物理竞赛辅导,我们确确实实通过课堂教学明显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为学生在高考和物理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一、追根寻源真一点
一个学生学习物理,首先接触到的就是物理定律.因此,怎样搞好物理定律教学,必然是每个物理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在进行某一物理定律教学时,我们有意识补充了大量的与这一定律的建立过程有关的内容,这就是所谓的“溯源”教学.任何一个重要物理定律的建立,都有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探索定律的工作只所以能成功,这个定律最后只所以能够确立起来,其中一定有很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正确的推理思维方式,这些内容毫无疑问是属于物理学科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人类一笔宝贵的知识财富,也是我们物理教学的宝贵财富.
在讲授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时,我们从第谷对行星进行几十年的观测积累的大量第一手资料讲起,然后是开普勒在拥有这些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大量计算总结出描写天体运动的经验规律(开普勒三定律),最后才是牛顿用定量的动力学原理对这些规律予以解释,终于发现了对天上、地上的物体具有普遍意义的万有引力定律.在学习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我们还着重向学生介绍了“归纳法”、“理想化”和“间接验证”三种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在学习库仑定律的过程中,我们纠正了学生由于大多数教科书叙述笼统而形成的错误观念,使他们明白:1.库仑当年只用扭秤做了两个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实验,而未做两个异种电荷互相吸引的实验,因为在后一实验中的平衡有可能是不稳定的.库仑是用电摆来完成后一实验的;2.无论是扭秤还是电摆,精确度都是很有限的,根本无法确定两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更不是和距离的1.98次方或2.02次方成反比.当年的库仑(实际上还有更早的卡文迪许),以及后来的麦克斯韦、普林普顿等人都是用另一种实验方法将指数的精度逐渐提高,直至今天的2±3×10-16,终于使库仑定律成为当今物理学中最精确的定律之一.结合库仑定律的建立过程,我们还向学生介绍了“类比”和“演绎验证”的方法.
在学习欧姆定律的过程中,学生一开始都以为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之间的关系是不困难的,只要用电流表、电压表再加电源和可变电阻器等组成电路即可.可是我告诉他们,在欧姆那个年代,非但没有电流表、电压表等仪器,连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定义和单位都没有,欧姆所面临的困难之大是可想而知的.他到底是怎样得到这个电学中最重要的定律的呢?学生顿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学习欧姆定律诞生过程的同时,我们还结合欧姆的实践,介绍了用图线探究新规律的方法.
此外,我们还结合牛顿运动定律介绍了“理想实验”、“推理”、“实验研究”等方法,结合气体定律介绍了“分析法”,结合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介绍了“综合法”.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了一些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有的同学深有体会地说:物理定律是宝贵的,但研究物理定律的科学方法更宝贵.谁掌握了这些方法,谁就能不断地去探索大自然层出不穷的奥秘.
在物理定律的教学中,我们在课堂上经常采用设问的方法,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某个定律是怎样建立起来的,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摆出困难让学生去克服,提出任务让学生去完成,制定目标让学生去实现.这样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要求学生在课外进行大量自学.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苏格拉底明确强调过:“好的、正确的教学不是传递,而是对学生的自学辅导”.我一贯强调学生要学会自学、讨论、研究.我教的优秀学生,学得的物理知识,最多只有一半是在课堂上听我讲的,其它一概由他们自学.到一定阶段,我开始指定几个学得比较好的学生轮流给其他学生上课.每次课分两部分,前半部分由主讲同学讲,后半部分由全体同学提问、讨论.像王泰然和任宇翔在高二阶段就给其他同学作过二十几次讲座,杨亮、谢小林、陈汇钢等同学也不例外.
我们这种自学讨论式教学还延续到学生毕业以后.获金牌或学有所成的学生进了大学甚至出国留学后,有机会还回来给小同学谈自己的体会.例如1994年暑假任宇翔从美国回国探亲一个月,来学校给95、96届学生讲了10次课.他向小学友介绍物理学中一些新进展、中美物理教学中的差异以及他们当年学习过程中曾激烈争论过的问题,使听课的学生大受裨益.1996年暑假,谢小林和陈汇钢两位金牌获得者又为97、98届同学讲了十多天课.他们既讲物理知识,又讲国家集训队队员奋发学习的感人事迹,使小同学们大开眼界.
这样的训练方法也得到了权威人士的肯定.1992年10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物理特级教师会议上,原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现全国中学物理竞赛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沈克琦教授在他的题为“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与中学物理教学”的报告中说:“我听到两名得金牌的上海学生讲他们的老师如何培养他们的情况,我认为这个经验倒很值得推广.他们说他们的老师不是采取灌输的办法,而是启发引导,要求他们给同学讲课,这对他们搞清概念原理和科学地进行表达都非常有帮助.我想这可能是提高优秀学生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那么自学为什么会对提高学生的能力起这么大的作用呢?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自学与听课可能有以下两点不同:
(1)人类的思维活动表现为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过程.一个学生在自学某一个新的物理内容时,少不了理解、思考、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等工作,这里面充满了分析、综合、比较等过程.因此相对听课而言,自学对学生的思维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使他们得到更大的锻炼.
(2)人们的注意可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事先没有预定的目标,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叫做无意注意;有预定的目标,在必要时还需作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注意叫做有意注意.一个学生在自学的时候,他的目的一定是十分明确的,而且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否则难以坚持),因此学生在自学时,可保证在绝大多时间内都处于有意注意的状态,这一点对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都是很有好处的.有的学生在自学中往往会十分投入,进入一种旁若无人的境地,而相对来说,这种情况在听课时就比较少.一个学生坚持自学一段时间之后,便能渐渐地从有意注意转化到有意后注意,即不需要意志努力也能够将自己的注意力长期保持在这项工作上.有意后注意是一种高级类型的注意,它既有明确的目的,又不需要用意志努力来维持,是人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必需条件.学生一旦进入这种状态,他们的物理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学习成绩就会有明显进步.
二、实验研究多一点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学中的每一个概念、规律的发现和确立主要依赖于实验.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加强学生实验方面的训练,无疑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一条必由之路.
目前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安排了相对数量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不难发现,这些实验存在着某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教材中几乎所有实验是为配合所学内容而安排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因此学生不易通过这些实验掌握一些重要的实验方法.
第二,课本中每个实验的实验原理及操作步骤都讲得十分清楚,学生只需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操作即可.这样的实验只能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是不够的,也无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目前课本中的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实验,学生只要学懂了书上的定律,一般都能轻而易举地完成实验.这种安排违反了教育应该走在学生智力发展前面的原则,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是不利的.
针对以上不足,我们对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使实验教学为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服务.在实验内容的改革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三条措施:
(1)增加实验数量.
不论是在课堂演示实验,还是在学生实验或小实验方面,平均增加了60%的实验.其中有一部分新实验,学校没有现成的仪器,安排学生自己制作,对学生有较高的要求.
(2)重视实验误差讨论.
物理实验离不开测量,测量是实验科学最本质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讲,结果准确的实验就是成功的实验,反之就是不成功的实验.因此在培养优秀学生的过程中,应该让他们掌握一些必要的实验误差的基本知识.在设计实验方案时,要求学生们尽量消除实验的系统误差;在选择实验器材时要考虑它的精确程度;在处理实验数据时,要采用尽量科学的方法.
(3)加强重要实验方法教学.
在实验领域中有一些重要的方法,比如减小实验系统误差的方法、减小实验偶然误差的方法、实验探究规律的方法、迂回测量的方法等,这些方法不是在个别实验中,而是在许多实验中都有应用,因此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这些方法一定要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在必要时,我们甚至根据实验方法来安排实验内容,集中安排几个某种方法体现比较典型的实验,这样便于学生深刻领会和熟练掌握某一种实验方法.
在实验教学方法改革方面,我们做了以下尝试:
(1)在课堂上创设一些实验问题让学生研究.
在高中阶段,每周至少有4节物理课,充分利用物理课中碰到的各种各样问题,可设计一些供学生讨论的实验题目,并引导他们一步一步地探索、解决.
我在讲功率一节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题目:要求测定一个人骑自行车的功率.在自行车由静止启动的过程中,人做的功除了增加人和车的动能之外,还要克服空气阻力和地面的摩擦力,其中哪些因素是主要的,哪些因素是次要的?学生根据自己骑自行车的经验,认为空气阻力是很明显的,不能忽略,而地面和车轮之间的滚动摩擦一般比较小,可以忽略.接下来的问题是怎样测量人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顶风骑车时,骑得越快风的阻力越大,因此可以设风的阻力和车的速度成正比.车的速度怎样测?风的阻力和车速成正比的比例因数是多少?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地出现,被大家一个又一个地解决,终于找到了一个大家都比较满意的实验方案.接着全班同学兴高采烈地到操场上去做实验,最后再回到教室里,师生一起处理实验数据,作出图象,得出实验结果.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除了实验题目是由老师提出的外,实验方案和解决问题的途径都是由学生讨论研究出来的,因此他们都觉得很有意思,收获很大.
(2)对课本中一些重要实验进行深入研究.
物理课本中有大量现成的实验,有时可以对这些实验进行一些讨论和改进.
在做直流电路的实验时,我们让学生对伏安法测量导体的电阻这个实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用简单的伏安法电路,不论是采用电流表内接还是电流表外接,都有系统误差.结合这个问题,我给学生介绍了补偿的思想,然后由学生自己设计了电流补偿和电压补偿两种线路.补偿法解决了由于实验电路不完善带来的系统误差,但这个矛盾解决了,电流表和电压表不够准确的问题上升为主要矛盾.怎么办?经过进一步研究改进,大家认为可以用准确度高得多的电阻箱来取代电压表和电流表,再辅以灵敏度很高的电流表,便可以明显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度,这就是常用的惠斯通电桥.接下来学生分别用简单伏安法、补偿伏安法和惠斯通电桥测量了同一个标准电阻,比较测量结果,可以证实先前的想法.在历史上,从伏安法到惠斯通电桥是有一个很长的过程的,而在我们这堂实验课中,学生经历了这么一个碰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这样的实验课对增强学生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1)和(2)实际上都是不断地给学生提出新的目标,诱导他们提高实验水平,我们有时称之为“目的诱导法”.
(3)给特优学生安排一些特殊实验.
我校有一批进口物理仪器,性能比较好,涉及的实验内容面也比较广.这批仪器的说明书是英文或日文的,我指定一名学生准备某一个实验,要求他先翻译好说明书,准备好器材,然后带领其他同学做实验.这个主讲的学生还要准备好一些讨论题,在实验后供同学们讨论.学生对这样的实验非常感兴趣.此类实验虽然有时和高考、竞赛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这种带有研究性的实验对优秀学生很有好处.
三、能力要求高一点
物理习题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在解习题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因此,习题教学的改革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就本质来说,物理习题是人们编制的一些假想物理场景.毫无疑问,物理学家是不会去做物理习题的,而他们是在研究那些真实的、尚未发现的物理规律.同样,发明家也是不会去做物理习题的,他们是在力图应用已有的物理规律去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让学生做那么多人为假想的物理习题?目的无非是要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推理等能力.所以物理习题教学应该围绕这个目标来进行.
我们常用以下两种方法来进行习题教学:
(1)按照解题方法组织习题教学
一般的习题都是按力、热、电、光的顺序来讲授的,但我们比较倾向于按照解题方法来讲解物理习题.例如理想化法、整体法和隔离法、等效替代法、小量分析法、叠加法、对称法、图象法等,这样比较有利于学生掌握一些重要的解题方法.到学习的某一阶段,集中将一批用解决方法相同的习题安排给学生练习,使他们由不会用到会用这种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每隔一定阶段让这种方法再出现一次,以加深这种解题方法在大脑中的印象,达到牢固掌握,应用自如的目的.
篇2
【关键词】自护;临床护理
[Abstract]Thisarticalintroducesthebasicalcontentaboutthemodeofself-care.Itisframedonthemodeofself-caretomakeresearchesintotheabilityofself-protectionoftheagedandtheself-careofchronicdiseases,rehabilitation,relievingthediscomfort,reducingcomplication,alsointohealtheducationaboutself-carethroughtheclinicalpractice.Itprovidesaguidanceforpracticalnursing.
[Keywords]self-care;clinicalnursing
由于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同时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和慢性患者增加、家庭结构小型化及我国医疗资源人均占有量相对不足等,使人们更加注重增加自我保健知识和提高自理能力,保持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因此,随着整体护理的开展,自我护理模式在国内外得到广泛重视并在实践中被大量应用,推动了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丰富了整体护理的内涵。现将其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综述如下。
1模式
简介自我护理是人类的个体为保证生存,维持和增进健康与安宁而创造和采取的行为,为健康状态下的自我护理和疾病状态下的自我护理[1]。1959年奥瑞姆在《职业护理教育课程设置指南》一书中,指出当人因健康问题无法自我照顾时,就需要他人的帮助,护理是为人提供自我照顾帮助的职业。由此,该观点就成为奥瑞姆自护理论的雏形。1962年奥瑞姆在护理教育杂志上发表了《护理的希望》一文,阐明了自护概念。1971年出版《护理:实践的概念》第一版专著,阐明个体的自护、自护需要与自护能力;在1980年第二版中,主要阐明家庭、社区和群体的自护、自护需要与自护能力;1985年第三版将自护模式进一步发展为自护理论、自护不足理论和护理系统理论[2]。后又经两次再版,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和护理科研等领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进一步发展。
2自护
模式的基本内容该模式认为人都具有不断得到他人照顾和照顾他人的需要,以维持人的生存和人际交往,保持人与环境的互动平衡和整体功能,同时人的行为能力在自我照顾、照顾他人和满足需要中得到锻炼和提高[3]。其内容主要包括自护理论、自护不足理论和护理系统理论。
2.1自护理论每个人都有自护需要,且因不同的健康状况和生长发育阶段而不同。自护需要包括一般的自护需要、成长发展的自护需要和健康不佳时的自护需要。
2.2自护不足理论自护不足是指人在满足其自护需要方面,在质或量上出现不足,当自护需要小于或等于自护体的自护能力时,人就能进行自护活动;当自护体的自护能力小于自护需要时,就会出现自护不足[3]。它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个体的自护能力无法满足自己的自护需要;另一种是照顾者的自护能力无法满足被照顾者的自护需要。自护不足理论是奥瑞姆自护模式的核心,明确指出了护理的工作范围。
2.3护理系统理论护理系统是在人出现自护不足时护理活动的体现,是依据患者的自护需要和自护体的自护能力制定的。奥瑞姆自护模式将护理系统分为完全补偿系统、部分补偿系统和支持-教育系统。
3临床
实践与研究奥瑞姆的自护模式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护理科研,研究者根据此模式设计研究工具,如:Denyes的自护能力测量工具和自护实践测量工具、Maieutic的自护能力维度量表等。同时,以奥瑞姆的自护模式为理论框架对各类慢性病、康复期、手术后患者和老年人的自护能力、自护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3.1老年自护研究有研究表明[4],绝大多数老年人(非卧床者)表示不需要护士提供更多的生活护理,充分反映了老年人自我护理的需要。通过自我护理,老年人以平等的地位主动参与到自己的医疗活动和决策中,不仅可满足其自尊、自信的需要,体现其自我价值,同时通过自护指导和自护行为,还得到了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了自身健康。MaryHobbsleenerts等[5]综合分析了美国、瑞典、芬兰等国的自护研究,并在对近20年有关社区老年人自护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与老年人的健康促进和完全安适状态有关的五个方面,即内部和外部环境、自护意愿、教育、自护行为和结果,这五个方面有机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老年人健康促进自护模型。莫洁玲[6]对79例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实施自护,发现这些老年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也能自我维护和促进自理能力,他们渴望更多地了解自己的病情,及时与医护人员沟通,患者的烟酒戒除率达100%,无压疮、咯血、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入院时原有的肺部感染也得到有效控制,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进了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还有学者报道,在老年脑血管病、糖尿病和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自护模式,可增强老年患者的自我管理和自护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3.2慢性病自护研究宋葆云[7]研究结果表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心力衰竭稳定期适度地参与自我护理活动,对患者心功能的改善和增加运动耐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王小花等[8]发现运用自护理论能增进新发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减轻了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Lorig等对关节炎患者进行自护研究,显示这些患者就诊次数减少残疾发生率也减低,而且增加了运动及放松实践和相关知识。罗艳华[9]以Orem自护理论为指导,探讨糖尿病患者经健康教育后能否准确计算其进食饮食,结果发现患者认知行为较指导前显著提高,血糖显著下降,而不同文化程度、年龄患者对饮食指导理解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tover[10]报道了腰背痛自我护理指南,包括药物治疗、锻炼、体力活动、处理技术和预防发作等。Benjamin[11]研究显示家庭成员、邻居、朋友和社区组织的支持对糖尿患者坚持自护行为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认为在制定糖尿病患者的自护计划时,应加强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3.3康复自护研究毛秋云等[12]将自护理论应用于脑出血术后恢复期患者,术后3个月自理能力较术后1个月显著提高,并明显高于综合文献报道的脑出血术后功能恢复情况,降低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王青等[13]将208例脑卒中康复期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整体护理和PT治疗,观察组同时运用自护模式,结果表明观察组护理并发症、护理意外及院内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而BarthelADL指数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朱建芳[14]应用Orem的自理理论指导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护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丁玉萍[15]运用Orem自护理论指导150例重度烧伤患者的康复护理,发现自护组干预后焦虑、抑郁状态有显著改善,再次整复率及致残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
3.4减轻疾病不适、减少并发症研究贺葵等[16]研究102例肾移植术后患者,表明自护组患者的自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出院时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李松梅[17]在Orem的自护理论指导胃肠引流患者自我口腔护理的可行性研究中发现,自护组患者口腔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心理状态表现为放松,对康复充满信心,医疗费用及护理工作时间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吴清香等[18]对368例腹部手术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自护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故认为在腹部手术患者护理中应用自护模式可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身体康复及缩短平均住院日。与某些学者把自护模式运用于子宫切除、异位妊娠和胃癌根治术患者护理中的研究结论一致。姚爱勤[19]对全喉手术患者护理进行研究,发现应用自护理论可促进术后身体康复及提高患者自护能力,缩短平均住院日。刘群英[20]提出,通过运用自护理论,转变了护士的工作思维模式,在预防牵引患者并发症的护理中充分调动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与护士共同处于护理主动地位,确保了各项措施全面有效地施行,有效地减少了牵引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3.5自我护理的健康教育研究健康教育是自我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教育使患者掌握疾病知识,为自我防御、自我控制、自我康复提供必要手段。李俊锡[21]将Orem的自护理论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灵活有效地运用到产科护理工作中,一方面使孕产妇从护士那里获得了大量的医护知识;另一方面调动了孕产妇参与治疗和护理的积极性,提高了她们的自护能力,同时还有助于护士把精力投入到护理研究或更有价值的护理工作中。徐惠华[22]根据脑卒中患者不同病情及阶段,应用奥瑞姆自护理论不同护理系统、不同健康知识需求,制订健康教育计划措施,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王荷[23]在肝硬化患者出院指导中应用自护理论,帮助患者找出自己的不良习惯和生活方式,并通过正确的知识宣教和指导,使患者认识到不良习惯、不适宜的生活方式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性,为患者的自我护理提供支持和援助,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Murata[24]对影响2型非新发糖尿病患者掌握糖尿病知识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中发现,病情稳定、胰岛素治疗的非新发糖尿病患者最缺乏糖尿病知识,从而也影响到其自护的行为和能力,同时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治疗时间、认知功能和抑郁程度均影响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李文化等[25]以Orem自护理论为指导,探讨慢性肾病患者经卫生宣教后能否自己记录出入量及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患者记录的差异性,结果显示不同性别患者记录无差异性而不同文化程度患者记录有差异性,同时患者的自理能力及病情的自我观察能力得到了培养与提高。
4展望
此模式经过四十多年的实践,在分化组合中日益完善,并已被其他学科引用,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尤其在老年医学和慢性患者保健中,自我护理显示出无法估计的潜力和实用性。它不仅有利于帮助患者调整其生活行为向健康转变和疾病状态下的自我管理、提高生活质量,而且有利于扩大护士在治疗、预防和保健中的作用及提高护士的地位,同时对护理学科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现已成为护理教学、护理实践和护理科研的主要模式之一,对当前及未来的护理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正如WHO[26]指出:下个世纪,个体、家庭和社会在决定和满足其他健康需要方面,自我护理的应用将成为一个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计惠民,徐归燕.慢性疾病患者的自我护理.国外医学•护理分册,1994,13(6):254.
2袁浩斌.护理理论.护士进修杂志,2004,19(6):483-485.
3袁浩斌.护理理论.护士进修杂志,2004,19(7):579-580.
4王建萍,刘玉春,马燕兰.老年护理新观念及老年人特殊问题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2):959.
5MaryHobbsLeenerts,CynthiaSTeel,MaryKPendleton.Buildingamodelofself-careforhealthpromotioninaging.JournalofNursingScholarshipIndianapolis:FourthQuarter,2002,34(4):355.
6莫洁玲.Orem的自护学说在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护理中的应用.现代护理,2001,7(10):21-22.
7宋葆云,杨巧芳.Orem自护理论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护理研究,2005,19(6):1053-1054.
8王小花,石兰萍,彭卫,等.Orem自护理论在新发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7):11-13.
9罗艳华,鞠家玉,陈红宇,等.自理理论在培养患者自己计算饮食量中的运用.护理学杂志,2002,17(12):937-938.
10StoverH,Snook.Self-careguidelinesforthemanagementofnonspecificlowbackpain.JournalofOccupationalRehabilitation,2004,14(4):243-253.
11BenjaminA,ShawPhD,MaryP,etal.Assessingsourcesofsupportfordiabetesself-careinurbanandruralunderservedcommunities.JournalofCommunityHealth,2006,31(5):393-412.
12毛秋云,孙爱芹,宁波.Orem自理理论在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期的应用.中华护理杂志,2004,39(2):96-97.
13王青,闫青.Orem自护理论在脑卒中康复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护理杂志,2004,21(3):8-10.
14朱建芳.应用Orem的自理理论指导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护理.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5,8(5):104-105.
15丁玉萍.运用Orem自理理论指导重度烧伤患者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护理杂志,2003,20(10):5-6.
16贺葵,先升萍.Orem自理理论在肾移植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11(11):963-964.
17李松梅.应用Orem的自理理论指导胃肠引流患者自我口腔护理的可行性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04,19(1):18-19.
18吴清香,丁小容,曹静.Orem自护理论在腹部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护理学杂志,2004,19(24):23-25.
19姚爱勤.自护理论在全喉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护理学杂志,2006,21(10):37-38.
20刘群英.自护理论在预防牵引患者并发症中的运用.护士进修杂志,2005,20(9):862-863.
21李俊锡.自护理论与健康教育相结合在产科护理中的运用.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3(6):566-567.
22徐惠华.自护理论在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职业与健康,2OO6,22(l6):1323-1324.
23王荷.自我护理理论在肝硬化患者出院指导中的应用.实用肝脏病杂志,2004,7(3):180-181.
24MurataGH,ShahJH,AdamKD,etal.Factorsaffectingdiabetesknowledgeintype2diabeticveterans.Diabetologia,2003,46:1170-1178.
篇3
我国企业管理实践中对于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理论目前还不能有效的运用在企业的实际管理过程中,主要是这些科学的薪酬激励理论目前还没有得到企业的管理者的正确认识,尤其是对于我国的中小企业而言科学的管理理论渗透力度非常之小.所以企业的员工薪酬管理存在有很大的问题.企业管理中薪酬设计的问题及不足:第一,不能建立科学的薪酬设计体系,对员工的薪酬设置随意性太强,对企业和员工都是不利的,不通过合理的薪酬设计会造成企业管理的混乱,没有章法就无法是企业继续发展。第二,保健薪酬和激励薪酬不能有效搭配,往往顾此失彼不能充分发挥员工的进取心和积极性,有的企业通过简单的货币薪酬这一单一的薪酬模式,这种不计成本的单纯货币激励不能有效把握员工的各方面的需要,从而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起不到激励的作用。第三,薪酬设计不能体现个体化的差异或群体性差异,不能有针对性的给与特定的员工激励,对于不同的员工应该先了解其需要再有针对性的给与特定员工特定的福利奖金等薪酬,这样才能对症下药使每一位员工都能得所需,都能促进工作的积极性。第四,缺乏薪酬与绩效的合理衡量标准或体系。大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都没有建立合理的衡量薪酬与绩效的标准,只有通过绩效来定薪酬才能保证合理公平、公正,才能不引起员工的不满,所以建立薪酬与绩效之间有效的联系机制很重要。
二、双因素理论在企业薪酬管理中的应用
薪酬是员工因向所在的组织提供劳务而获得的各种形式的酬劳。狭义的薪酬指货币和可以转化为货币的报酬。广义的薪酬除了包括狭义的薪酬以外,还包括获得的各种非货币形式的满足。企业的薪酬管理的状况直接影响企业管理的好坏,一个良好的薪酬设计方案是薪酬管理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良好的薪酬设计更为重要,由于企业规模较小、人力资源对象少,企业管理者更倾向于随意性的进行员工的薪酬的分配,这未能充分的认识到科学合理的薪酬设计的重要性,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是尤为不利的。
1.基于保健因素的薪酬设计。
根据双因素理论的内容,从保健因素方面的设计,主要是工资水平、同事关系及上下级关系三个方面来激发雇员的工作满意度,保健因素的薪酬既能消除员工的不满意感,又能依靠保健因素的激励作用增强对员工的激励,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保健因素的薪酬设计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提高员工的基本工资。根据当地的薪酬政策和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来增加员工的基本性工资报酬,再用相应的绩效考核方法对员工实行浮动工资就是奖励性工资,形成基本工资+浮动提成的工资形式。二是优化员工的工作环境。工作环境的优化主要有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对工作物质环境的改进主要是从提高员工的工作舒适度和便利性两个方面来着手,舒适度就是要对员工的工作环境进行美化优化可以使员工有一个良好的工作心情,便利性是指在工作环境中要能时刻满足员工的生活工作的需要,人文环境的建设要从办公室文化建设上来增强员工之间的感情,建造上下级之间的无障碍沟通渠道,共创一个和谐奋进的工作氛围,让员工找到归属感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都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2.基于激励因素的薪酬设计。
激励性的薪酬设计,更多的是要注重酬的设计,主要有成长空间、成就感、责任和使命、尊重等四个方面。只有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设计才能起到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增强雇员的工作满意度,形成凝聚力。一是营造有利于员工成长的工作机制。成长是指广义上的成长,既有个人成长,又包括企业的成长。个人成长就是要学习成长,给每个员工学习的权利,可以定期举行业务演练、培训、讲座等等,各种方式只要是能够从内在真正让员工获得成长,就可以满足员工的成长需求,从而激发工作积极性,企业的成长就是要通过对员工的成长来更好的实现企业的目标,从而达到企业成长的目的。让员工的自我成长和企业的目标相统一共同成长。二是设立良好通畅的员工晋升渠道。职位的高低往往是个人成功的判定标准之一,保证良好畅通的晋升渠道,结合员工的能力与岗位实践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让员工能依靠自身的努力和不懈的进取能够保证正常的职位晋升,职位的晋升能增强员工的成就感并且能内心的价值实现上不断内化工作热情和工作激情。三是设计能充分发挥员工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主人翁精神的行为。针对不同的员工的自身特点分别给与其不同的任务,并且要保障每个任务对员工具有挑战性并且具有可实现性,这样当员工努力完成任务之后会有一种成就感,并且应当对于完成任务的人给与认可和表扬,这可以很大程度上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进取心。四是建立员工参与决策的制度,也称之为授权激励,给与员工参与公司决策的权利,能有效的内化员工内心主人翁的心态,可以对员工形成强大的激励力。
三、双因素理论对企业薪酬管理的启示
物质和精神双因素理论启发我们,要提高激励的效果,一定要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效的整合到企业的薪酬体系中。设计出一套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效结合的薪酬体系,只有保健因素的薪酬设计或者只有激励因素的薪酬设计都不能对企业管理实践起到真正帮助。单一的激励因素设计在短期内对员工的激励可以有效,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是无效的激励方式,只有将保健和激励两个方面的薪酬设计整合才能起到真正的激励作用,才能激发员工最大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生产效率,达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
四、结语
篇4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于2012年6月开展至2013年4月结束,入选对象均为在本院急诊接受治疗的患者,共40例,根据患者治疗期间接受的不同管理模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其中副主任护士2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6名、护士8名;观察组20名,其中副主任护士2名、主管护师6名、护师4名、护士8名。对两组护理人员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管理方案进行急诊管理,指导掌握相关的护理条例及相关技能,并做好定期考核。观察组采用柔性化管理方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了解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并针对其具体特点予以积极的排解,在管理中赋予护理工作人员自利,在急诊护理的讨论会中鼓励积极发言,各抒己见,同时有效实现柔性及岗位轮换的激励制度,以充分发掘工作人员的潜力,激发其工作热情。做好与护理工作人员的沟通和交流,并指导护理工作人员做好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以增加患者的信任感,提高其满意度。两组护理人员均接受2个月的护理管理,随后采用技能考核、问卷调查和满意度调查的方式进行效果评价。
1.3统计分析:
对本组研究中所获得的数据资料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x±s)表示,分别采用χ2和t检验,以α=0.05为检验标准,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对照比较,两组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技能均获得明显的提高,对两组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的考核和评估,观察组护理工作人员的平均成绩是95.5分,对照组护理人员的平均分数为86.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观察组中90%的护理人员心理压力情况获得显著下降,并支持护理管理工作的进行,对照组中60%的护理人员支持护理工作的进行,但也存在消极工作状态的少数人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临床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为7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篇5
1.1总体情况从表1可看出,除PR外,在从潜伏期到爆发期再到后遗症期的危机演化过程中,各个项目从绝对值上来说均呈现出先上升再下降的模式。在各个阶段,信息处理意图均高于信息搜寻意图。在表2中将样本分为教师和学生两个子群体时,仍旧呈现出这个模式。
1.2教师和学生群体信息处理意图和信息搜寻意图的差异检验的主要目的是要了解学校师生在甲流疫情危机情境中的信息处理和信息搜寻意图。因此,高校情境中最自然的两个群体,即教师和学生,他们之间在这两方面意图上是否存在水平的差异就成为首先要加以考察的问题。如表3和表4所示,教师与学生这两个子群体在各个阶段的信息处理与信息搜寻意图从统计上说并无显著差异。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群体在潜伏期的两项意图均弱于学生,但到爆发期则有较大上升,在平均水平上超过学生群体。而从爆发期到后遗症期,教师群体的两项意图水平又再次回落。相对而言,学生群体在整个危机中意图水平则较为稳定。
2对Grunig理论的检验
2.1Grunig理论在甲流危机情境下的待检验假设H1:认为甲流是一种危机的人,更关注关于甲流的信息,也更积极地搜集关于甲流的信息;H2:越是认为甲流的防范存在条件障碍的人,越不关注这方面的信息,也越不会积极搜集关于甲流的信息;H3:越是认为自己有可能卷入甲流危机的人,越关注这方面的信息,也越会积极地搜集关于甲流的信息;作为对Grunig理论在甲流疫情危机情境中的特殊应用,则提出另一条待检验的假设,即H4:积极搜集信息的人更愿意执行官方建议的甲流防控措施。
2.2对假设H1、H2及H3的检验为检验假设H1、H2及H3,本文建立以下回归模型。其中,IP即(被动的)信息处理意图,IS即(主动的)信息搜寻意图,PR即问题认知,CR即约束条件认知,LI即牵涉度认知。在对全部样本做回归的基础上再对教师和学生两个子群体进行了回归分析,以期找到属于这两个子群体的不同特点。回归分析的结果中,各项系数的正负符号是否显著可以说明在各时期,各人群中H1、H2、H3假设是否成立。以下分别为危机三个阶段的回归结果。常数项的估计不涉及理论检验的结果,故略去。根据实证结果,在显著的系数中,所有系数的正负符号均符合理论预期。越是认识到危机的存在,越是觉得危机能造成影响,就越会导致信息处理或信息搜寻行为,而越是认为存在条件约束的,其信息处理或信息搜寻行为就越少。具体地,从实证结果中发现:(1)H1部分通过检验。在危机的三个阶段中,PR这一因素基本上只影响到公众的信息处理意图,而不影响信息搜寻意图。这说明,认识到危机的存在虽然不足以驱动人们去主动搜寻信息,但足以使人们关注信息,即使这种关注是被动的。针对这一特点,应在加强人们对危机的存在感的同时,加大防疫知识的信息传播力度。而在危机的爆发期,由于危机在事实上已经存在,因此,无论是否认识到危机存在与否,公众的信息获取行为意图并没有受到太多影响。在爆发期,无论从现实意义上看还是从统计意义上看,PR仅对总体的信息处理意图有微弱的影响。在这一阶段,宣传措施的重点显然应从潜伏期重点提高人们警觉性转移到其他方面去。(2)H2基本通过检验。在爆发期,CR项的系数在绝对值上大于潜伏期,从中可看出防疫条件对人们行为意图的影响。如果人们觉得无法抵御,就会放弃“抵抗”。在潜伏期应加强宣传,增强师生的对危机存在的认识,而在爆发期则不需要继续采取这一宣传措施,相反,应加强防疫条件,并向学校师生展示学校有足够的条件应对疫情,增强师生面对疫情的信心,从而积极采取行动。(3)H3的假设通过了统计检验,越是认为自己有可能卷入甲流危机的人,会越关注这方面的信息,也越会积极地搜集关于甲流的信息。但从三阶段的演变情况看,从潜伏期到爆发期,牵涉度认知对于信息搜寻意图的影响下降了,并且此下降在教师与学生子群体中都可以观察到。
2.3对假设H4的检验运用相关分析的方法来检验假设H4,即:积极搜集信息的人更愿意执行官方建议的甲流防控措施。从相关分析的结果来看,在危机的三个阶段中,受访者执行官方建议的甲流防控措施的意愿与信息搜寻意图之间都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在潜伏期和爆发期的相关系数都大于0.5。后遗症期的相关系数虽然下降较多,但仍超出通常所认为的弱相关(小于0.3)范围。同时,在危机的三个阶段,反映被动关注信息的信息处理意图与执行防控措施的意愿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虽然存在,但除了爆发期系数大于0.3,其他两个阶段都是弱相关。因此,假设H4是成立的。此外,从上表还可发现,爆发期的信息搜寻意图与执行防控措施的意愿之间的相关程度较潜伏期更强,而进入后遗症期后,两者之间的相关程度却有大幅度下降,这说明是否身处危机之中对于学校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方面有很大的影响。
3基于Hallahan(2000)的扩展分析
Hallahan对Grunig公众情境理论进行了扩展,将危机中的公众划分为不活跃的、有意识的、觉醒的和活跃的四种类型。划分标准如下:根据这一框架,观察不同类型公众采取行动的积极程度存在着差异。与此相对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公众也应采取不同的沟通交流策略。
3.1调查对象的类型划分及其意图差异把对甲流疫情了解程度小于等于3分的界定为对问题的了解程度低,高于3分的界定为了解程度高。同时,牵涉度认知小于等于3分的界定为牵涉程度低,牵涉度认知高于3分的界定为牵涉程度高。据此将所有样本进行分类。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公众情境理论中用以衡量行为水平的信息处理和信息搜寻意图均存在显著差异。从表10和表11可看出,不同类型的人群在三个阶段的信息处理意图和信息搜寻意图都存在显著差异。因此,进一步综合采用Scheffe和LSD事后比较法进行分析显示:(1)在潜伏期,活跃的人群信息处理意图最强,有意识的人群次之,觉醒的人群再次之,不活跃的人群信息处理意图最弱。但其中,“活跃的”与“有意识的”以及“觉醒的”这三种类型人群之间的信息处理意图没有显著差异,而“不活跃”的人群其信息处理意图较其他人群显著为低。在这一阶段,信息搜寻意图由高到低则依次是“活跃的”、“觉醒的”、“有意识的”以及“不活跃的”。在这一主动意图方面,“活跃的”人群显著强于其他人群。其余的三种人群的意图则彼此间没有显著差异,可视为同一集群。(2)在爆发期,在信息处理意图方面,由高到低依次是“有意识的”、“活跃的”、“觉醒的”和“不活跃的”。其中,“有意识的”的信息处理意图虽高于“活跃的”,但两者间的差异几乎不存在(p=0.998)。在信息搜寻意图方面,则由高到低依次是“活跃的”、“有意识的”、“觉醒的”和“不活跃的”。(3)在后遗症期,在信息处理意图方面,“活跃的”与“不活跃的”依旧处于由高到低的两端,处于中间的“有意识的”与“觉醒的”两类人群的意图则较接近,彼此之间无显著差异。在信息搜寻意图方面,“活跃的”人群显著高于其他人群,而其他三种类型人群之间无显著差异。在各个阶段,不活跃的人群的信息获得意图几乎总是显著地低于其他人群,而活跃的人群的信息获得意图也几乎总是显著地高于其他人群。“有意识的”和“觉醒的”这两类人群则基本始终介于两者之间。这一点是符合理论预期的。此外,在信息处理意图方面,“觉醒的”始终低于“有意识的”,这反映了“有意识的”人群更多地是被动地关注信息。
3.2针对性策略的实施基于Hallahan框架的分类,在了解人群特征的基础上,有助于危机管理者有针对性地实施危机沟通策略。不同类型群体应采取不同的策略,而同时,对于教师和学生这两个群体也应采取不同的策略。因此,再考虑教师和学生中各类型人群所占比例,以期通过这些比例的变化,来找出各个阶段宣传策略的重点。分析发现:(1)“活跃的”类型所占比例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符合危机发展规律。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群体中“活跃的”这一类型所占比例在潜伏期相对于学生群体来说要低很多,但是到爆发期才迅速提高。(2)“有意识的”类型所占比例较低。从潜伏期到爆发期,部分“有意识的”人群由于牵涉度的提高而转变为“活跃的”类型。而进入后遗症期之后,随着部分“活跃的”人群的牵涉度下降,“有意识的”类型所占比例又有所提高。(3)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子群体,“觉醒的”类型所占比例在三个阶段都逐渐减少。对于“觉醒的”这一类型人群而言,由于其牵涉程度高而对问题的了解程度低,因此既可以通过提高对问题的了解程度而转变为“活跃的”类型,也可以通过牵涉程度的降低而转变为“不活跃的”类型。从潜伏期到爆发期,主要遵循第一条路径,而从爆发期到后遗症期,则主要遵循第二条路径。(4)根据预想,“不活跃”类型所占比例从潜伏期到爆发期应下降,而从爆发期到后遗症期则可能回升。教师群体符合这一预想,但学生群体不符合。进一步探索发现,以牵涉度小于等于3统计,潜伏期有38人,爆发期有43人,后遗症期有59人。从爆发期到后遗症期的增加是正常的,因为随着危机的结束,牵涉度下降。但从潜伏期到爆发期的增加是异常的。教师子群体中,牵涉度小于等于3的人在潜伏期是15人,到爆发期下降为10人,符合预期。问题主要出在学生子群体上,从潜伏期的23人增加到了33人。学生子群体在危机爆发时反而变得不活跃。
4研究结论与局限
篇6
务川沙坝水电站位于贵州省务川县境内,为引水式电站。电站主要由拦河闸坝、引水隧洞、压力管道及发电厂房等水工建筑物组成。
本电站的设计方为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设计,我局承担了水电站引水道工程建设任务。该工程的引水隧洞长323.968米,断面为圆形,其净尺寸为直径5米,开挖直径为6米。压力钢管长169.047米,其末端分岔为两个支管。其中的主管直径为4.5米,长157.757米,重286.4t;支管直径2.5米,长21.615米,重21.46t;加劲环120个,重85.23t;岔管1个,重25.16t。总安装吨位418t。压力钢管的材质为16MnR,主管管壁厚度为16-20mm;支管管壁厚度为18mm;岔管的壁厚为24mm。本工程项目计划于2005年2月20日开工,于2005年6月20日全部完工。
二、主要实物工程量
项目名称单位工程量备注
压力钢管的制造和安装
主管δ=16-20mmt286.4016MnR
岔管δ=24mmt25.1616MnR
支管δ=18mmt21.4616MnR
加劲环t85.2316MnR
三、主要技术规程、规范及标准
1、《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DL5017-93;
2、务川沙坝水电站工程《压力钢管制造和安装技术要求》;编号:洪沙-S-水工-B-05
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手册》〈金属结构制作与机电安装工程〉第4卷
4、《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焊缝坡口的基本型式与尺寸》GB985-88
5、《埋弧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型式与尺寸》GB986-88
6、《钢熔化焊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87;
7、《水工金属结构防腐蚀规范》SL105-95;
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四、主要施工技术措施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需要,压力钢管主要施工过程分解为
1、材料进货物资检验
所有构成实物工程的钢材、焊条、焊剂、焊丝以及油漆等送到现场后,项目部立即组织相关技术负责人,材料员对来料依据设计图纸,设计更改,材料计划等进行验收,主要检查材料的规格及型号是否与材料质量证明书相符,几何尺寸是否超标。本工程所用的16MnR,必须满足《压力容器用钢》GB6654-1996的规定。对可疑钢板采用超声波检查或采用样送检,检查合格后方能使用。
2、钢管制作
钢管的制作采用以下的工艺流程
2.1样本制作
为方便检查,保证钢管及各种管道零部的制作安装精度,采用δ=0.5mm镀锌钢板制作样板。根据设计要求,钢管内径弧度检查、支撑环、加劲环等都须制作样板,样板的弧长必须符合规范要求(根据管径不同,样板的弧长在1.5~2m)。样板制作完毕后,必须经过专业施工员检查,同时作上标记,以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混用。弯头、锥管及叉管采用地规、钢直尺等直接在拼接好的钢板上放样,由专业施工员,质量员或技术负责人检查无误后,方可下料。
2.2钢板拼接及下料
根据设计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作钢管的钢板全部采用定尺钢板,长、宽边均留有少许余量;为保证将钢管周长误差控制在最小范围内,采用将两张定尺板拼接好后下料的方法;拼接采用二氧化碳保护焊工艺焊接,拼接前应检查边长是否为直线、宽边与长边是否垂直,同时,用氧气-乙炔焰割刀对钢板进行修整,保证钢板宽度与设计相符,切割和刨边面的熔渣、毛刺和缺口,应用砂轮磨去,所有板材加工后的边缘不得有裂纹、夹层和夹渣等缺陷;焊前将焊口两侧10~20厘米范围的铁锈、熔渣、油垢、水渍等清除干净,检查合格后方可施焊;当单侧焊完后,将钢板用龙门吊缓慢翻面,用电弧刨清根、打磨干净后再继续施焊。
拼接好的钢板根据板厚的不同,确定展开尺寸,同时在钢板上画出展开图,认真检查平行线和对角线,检查无误后方可下料;下料采用氧气-乙炔焰割刀切割。
叉管、弯管、渐缩管等管件与钢管的下料方法相同。
异径叉管的管壳,实际上是由锥管割去开口部分而成;首先用电脑绘制出叉管管壳的平面展开图,找到各点在X轴和Y轴上的坐标后,将得到各基准点的弦长;在实际放样时,将两张钢板对接,长度大于最大口的弦长,宽度为小口展开弦高加钢管的实际高度,同时,在钢板上画出各坐标点,圆滑连接各坐标点,认真检查支管与主管连接处的弧长是否相同,核对无误后方可下料。
下料后,焊缝处的坡口用氧气-乙炔焰切割,然后用角向砂轮机打磨成型。叉管、弯管、渐缩管等管件与钢管的下料方法相同。板材放样及下料时应考虑板材的切割余量和焊接收缩余量,一般情况下留3-4mm。
3、钢管卷制
3.1钢管卷制时利用加工场已安装好的壹台龙门吊配合卷制。
首先,利用10T龙门吊将钢板缓慢送入卷板机,调整好小车与卷板机的位置,在卷制过程中,大车与卷筒保持同一速度,用准备好的样板对钢管的弧度进行监控,随时调整卷板机上下轴的间距;当钢板卷至一定长度时,用龙门吊将卷制好的部分吊住,使钢板自重不致将卷制中的钢板压变形。卷制成形后,用夹具将接口对平,点焊牢固,同时,用与管道内径等长的临时支撑在管口两边加以固定,使其不致在吊装过程中发生变形。
3.2叉管、弯管制作
叉管制作时,将卷板机的上滚筒调到一定倾斜角度,按照大、小边弧度的等分线卷制,在卷制的同时,用两块不同半径的样板,在管口平面位置检查,当一段钢板已卷制成型时,继续转动钢板到下一等分线继续卷制;当叉管卷制成型后,局部地方的弧度可能会出现偏大或偏小的现象,需采用火焰对叉管进行校弧,校弧完毕后,采用临设支撑加固两端管口。当叉管各段均加工完毕后,应在加工现场进行预组装,经检查合格后再分段运至现场安装。弯管、渐缩管的制作方法与叉管的制作方法相同。
3.3钢管卷制成型后,为防止自然变形,直接采用龙门吊吊至焊接平台上施焊。
4、钢管焊接
4.1压力管道工程的管道材质为16MnR,管道壁厚为。
主管16~20mm,岔管24mm,支管18mm;根据设计文件及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二氧化碳保护焊和埋弧焊相结合的焊接方式,一般情况下,钢板接料和管道的纵缝焊接采用埋弧焊,二氧化碳保护焊和手工电弧焊,管道环缝及加劲环采用二氧化碳保护焊和手工电弧焊,其余部分采用二氧化碳保护焊或手工电弧焊焊接。
4.2坡口加工预制
(1)管道坡口加工时,由于壁厚均小于25mm,故均采用V型坡口(25°~30°)。
(2)管道坡口采用氧气-乙炔半自动割刀加工,半自动割刀无法加工的特殊部位可采用手工切割加工。
(3)坡口加工后必须除去坡口表面的氧化皮、溶渣及影响接头质量的表面后,并应将凹凸不平处打磨平整。
4.3焊接工艺
(1)工程管道焊缝按其重要性分为三类。其中:
一类焊缝:
A、岔管的所有焊缝。
B、主管管壁纵缝。
C、主厂房内明管环缝。
D、凑合节合拢环缝。
E、闷头与管壁的连接焊缝。
此类焊缝若用超声波探伤抽查率为50%,射线探伤复查率为5%,质量要求为B1级合格。
二类焊缝:
A、钢管管壁环缝;
B、止水环、加劲环的对接焊缝及其与管壁之间的组合焊缝。
此类焊缝若用超声波探伤抽查率为50%,质量要求为B2级合格。
三类焊缝:
受力很小,且修复时不致停止发电或供水的附属构件焊缝。
(1)焊缝组对前应将坡口及其内侧表面不小于10mm范围内的油、漆、垢、锈、毛刺等清除干净,且不得有裂纹、夹层等缺陷。
(2)管子或管件对接焊缝组对时,内壁应齐平,内壁错边量不宜超过管壁厚度的10%,且不应大于2mm;
(3)焊条使用前应按规定进行烘干,并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干燥。焊丝使用前应清除其表面的油污、锈蚀等。
压力管道焊接各类焊缝所选用的焊条、焊丝、焊剂可参照下表选用。
钢种牌号手工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
焊条牌号符合国标型号相当于AWS型号焊丝牌号焊剂
牌号符合国标型号相当于AWS型号
低合金钢16MnRJ506J507J507HE5016E5015E5015E7016E7015E7015H08MnSiH10MnSiH08Mn2SiA
(5)焊接材料应按下列要求进行烘焙和保管:
焊条、焊剂应放置于通风、干燥和室温不低于5℃的专设库房内,设专人保管,烘焙和发放,并应及时作好实测温度和焊条发放记录。烘焙温度和时间应严格按厂家说明书的规定进行。烘焙后的焊条应保存在100-150℃的恒温箱内,药皮应无脱落和明显的裂纹。现场使用的焊条应装入保温筒,焊条在保温筒内的时间不宜超过4h,超过后,应重新烘焙,重复烘焙次数不宜超过2次。
焊丝使用前应清除铁锈和油污。
(6)遇有穿堂风或风速超过8m/s的大风和雨天、雪天以及环境温度在-5℃以下、相对湿度在90%以上时,焊接处应有可靠的防护措施,保证焊接处有所需的足够温度,焊工技能不受影响,方可施焊。
(7)施焊前,应将坡口及其两侧50-100mm范围内的铁锈、熔渣、油垢、水迹等清除干净。
(8)焊缝(包括定位焊)焊接时,应在坡口上引弧、熄弧,严禁在母材上引弧,熄弧时应将弧坑填满,多层焊的层间接头应错开。
(9)定位焊焊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二类焊缝的定位焊焊接工艺和对焊工要求与主缝(即一、二类焊缝,下同)相同;
对需要预热焊接的钢板,焊定位焊时应以焊接处为中心,至少应在150mm范围内进行预热,预热温度较主缝预热温度高出20-30℃;定位焊位置应距焊缝端部30mm以上,其长度应在50mm以上,间距为100-400mm,厚度不宜超过正式焊缝高度的二分之一,最厚不宜超过8mm;施焊前应检查定位焊质量,如有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均应清除。
(10)工卡具等构件焊接时,严禁在母材上引弧和熄弧。
(11)双面焊接时,单侧焊接后应用碳弧气刨或角向砂轮机进行背面清根,将焊在清根侧的定位焊缝金属清除。采用碳弧气刨清根时,清根后应用砂轮修整刨槽。
(12)焊缝组装局部间隙超过5mm,但长度不大于该焊缝长的15%时,允许在坡口两侧或一侧作堆焊处理,但应符合下列规定:
a、严禁在间隙内填入金属材料;
b、堆焊后应用砂轮修整;
c、根据堆焊长度和间隙大小,对堆焊部位的焊缝应酌情进行无损探伤检查。
(13)纵缝埋弧焊在焊缝两端设置引弧板和熄弧板,引弧板和熄灭弧板不得用锤击落,应用氧-乙火焰或碳弧气刨切除,并用砂轮修磨成原坡口型式。
(14)焊接完毕,焊工应进行自检。一、二类焊缝自检合格后,应在焊缝附近用钢印打上代号,作好记录。
5、钢管的校正和加固
5.1加劲环焊接
钢管校正加固后就地进行加劲环组装焊接,加劲环在组装前,先在钢管壁上划出组焊的位置,焊好托板,将加劲环放在托板上,加劲环要垂直、紧贴管壁,局部间隙不得大于3mm,在拼接加劲环时,其接头间隙应小于4mm,组对时,应错开拼接时的焊缝。加劲环焊缝采用平角焊,一面焊完后管道进行180度翻身,并进行气刨、清根、打磨后继续施焊。
5.2因钢管在制作、焊接、吊装、运输、安装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局部变形,必须重新对钢管的弧度进行校正,校正主要采用千斤顶调整钢管的圆度,局部地方可采用火焰校正。
5.3为确保钢管在运输及安装过程中不会发生大的变型,校正后的管段需重新进行加固处理,加固采用临时支撑点焊在管口内壁上,支撑点的多少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满足强度需要为原则,尽量减少在管道内壁的焊接量。
5.4钢管探伤所有在加工完成的焊缝,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后,才能进入安装工序,具体见管道焊接工艺施工技术。
5.5管道油漆防腐管道油漆防腐必须在焊接检验合格后进行。
5.6表面预处理钢材表面涂装前,必须进行表面预处理。在预处理前,钢材表面的焊渣、毛刺、油脂等污物应清除干净。
表面预处理质量,应符合施工图纸的规定。钢管内壁采用喷涂材料、除锈等级应达到GB8923-88规定的Sa21/2级。埋管外壁采用喷涂水泥浆时,应达到Sa1级。表面预处理应使用洁净、干燥、有棱角的石英砂喷射处理钢板表面。喷射用的压缩空气应经过过滤,除去油水。当钢材表面温度低于露点以上3℃、相对湿度高于85%时,不得进行表面预处理。
喷刷后的表面不应再与人手等物体接触,防止再度污染。施喷涂料前,应使用钢刷清除残留砂粒等杂物。作业人员应带纤维手套。若不慎用手触及已清理好的表面,应立即用溶剂清洗钢管表面。
5.7涂装施工
施涂前,专业技术人员应根据施工图纸要求和涂料生产厂的规定进行工艺试验。试验过程中应有生产制造厂的人员负责指导,试验结果应报送监理人员。组焊后的管节、岔管及附件(除安装焊缝外),现场安装焊缝及表面涂装损坏部位应在现场进行涂装。
清理后的钢材表面在潮湿气候条件下,涂料应在4h内涂装完成,金属喷涂应在2h内完成;在晴天和正常大气条件下,涂料涂装时间最长不超过12h,金属喷涂时间不超过8h。涂装材料的使用应按施工图纸及制造厂的说明书进行。涂装材料品种以及层数、厚度、间隔时间、调配方法等均应严格执行。当空气中相对湿度超过85%、钢板表面温度低于大气露点以上3℃,以及产品说明书规定的不利环境,均不得进行涂装。本工程的钢管内壁应涂刷超厚浆型环氧沥青漆,漆膜厚度:底漆250μm,面漆250μm。安装环缝两侧各100mm范围内,在表面预处理后,应预留不刷漆,其它采用小型高压喷涂机械施喷涂料。埋管外壁应均匀涂刷一层水泥浆,涂后注意养护。施涂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火、通风、保护工人健康。施涂后的钢管应小心存放,保护涂层免受损伤,并防止高温、灼热及不利气候条件的有害影响。各喷涂层间的喷枪走向应相互垂直,交叉覆盖。上一层涂层表面湿度降到70%后,再进行下一层喷涂。
5.8涂层质量检验
在不适于施涂和养护的环境条件下所作的涂装,监理人员有权指示施工单位清除后重新涂刷。涂层漏涂者应予修补。若检查发现流挂、皱纹、针孔、裂纹、鼓泡等现象时,应进行处理,直至监理人员认为合格为止。涂层内部质量检验应符合施工图纸要求。涂层厚度及结合性能检验按施工图纸要求进行质量检验。涂装结束后,专业技术负责人应会同监理人员对钢管的全部涂装面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钢管涂装的质量检验成果应报送监理人员。
6钢管安装
6、压力管道安装
6.1压力管道安装程序
6.2压力管道安装工艺:
(1)基础复核
为确保管道的平面坐标位置及高程,在管道安装前,应重新复核管道的中心线及临时支墩的标高,核对无误后方可施工,同时作好检测记录。
(2)管道运输及安装顺序
待安装的管段加工好以后,需用5T汽车转运到安装地。桩号引0+320.000位置洞顶中心线上部设置φ30*800的预埋钢筋作为吊点见附图,采用5T手动葫芦将管段下车,放在C24轻轨或[10#上面的运输小车上。管段通过5T卷扬机牵引,托运至安装点。本工程拟将发电机前的第一节支管作为首装节,逆水流方向施工。如果现场情况不允许按上述顺序施工,则按实际情况调整。
(3)安装方法
a.首装节安装
按本工程的施工顺序,拟将发电机前的第一节支管管段作为安装起始节。利用汽车或者其他方式将该管节运至安装位置,根据已复核后的基准台进行中心、高程的调整,经过检查合格后,即可用型钢将钢管临时固定于预埋的锚筋上,经检查固定牢固后,将第二节管段运至安装位置,以第一节钢管为基准调整第二节钢管的中心和高程,同时用千斤顶和拉紧器调整相邻两管口的间隙,管口压缝采用压马和楔子板压缝,压缝一般从上中心向下分两个工作面进行,同时,要注意钢板错边和环缝间隙。
将两节钢管组成大节后,应重新复核中心线偏差和倾斜度,将首装节的上、下游管口的几何中心误差调整至5mm以内(运用中垂线原理,采用水平仪、吊线球、钢卷尺,便可将临时活动支腿焊死,用型钢将钢管固定于预埋的锚筋上。
为防止加固焊接时,因焊接收缩造成钢管位移,加固型钢有一端焊缝,应为搭接焊,且应在最后焊接。加固完,再复测中心线、高程、里程和倾斜,作好记录。首装节安装好后,为保证管道不发生位移,可先浇筑二期混凝土,浇注前应对该段的焊接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浇筑。
b.弯管、倾斜管的安装
弯管安装要注意各节弯管下中心的吻合和管口倾斜,当下弯管安装时,即将其下中心对准首装节钢管的下中心。如有偏移可在相邻管口上,各焊一块挡板,在挡板间用千斤顶顶转钢管,使其中心一致。弯管的上、下中心和水平段钢管一样,可挂垂球或用经纬仪测定;弯管安装2至3节后,必须检查调整,以免误差积累,造成以后处理困难。斜管安装方法和弯管相同。
c.叉管的安装
叉管采用在加工场组装检查合格后,再分段用汽车运至施工点安装的方法;安装过程与直管段基本相同,先将叉管分成两部分运到安装地点组合好,之后再与两支管同时进行对接。当叉管全部组装完毕后,必须对两个支管的中心、高程、里程和倾斜进行复核,无误后将临时支撑焊牢,方可进行施焊工作。
(4)内支撑切除及管内补漆
管道内支撑的切除应在二期混凝土浇注后进行,拆除钢管上的卡具、吊耳、内支撑和其他临时构件时,严禁使用锤击法,应用碳弧刨或氧气—乙炔焰在其离管壁3mm以上处切除,严禁损伤母材。切除后,钢管内壁上残留的痕迹和焊疤,再用砂轮机磨平,并认真检查有无微裂纹。检查合格后采用手工涂刷对切除部位进行补漆。
(5)竣工验收
压力管道工程全部完工后,由施工单位提交钢管工程验收申请报告,并提交完整的完工验收资料。经监理报送发包人批准后,进行钢管工程的完工验收。
验收时应提交的资料如下:
a.钢管竣工图;
b.各项材料和连接件的出厂质量证明书、使用说明书或试验报告;
c.钢管制造、焊接、安装的质量检查报告;
d.钢管一、二类焊缝焊接工作档案卡(包括焊工名册和代号);
e.重大缺陷处理报告;
f.监理人要求提供的其它完工资料。
篇7
以网络技术为主的各种信息技术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了更广阔、更先进的技术手段与方法。企业可以以柔性技术为基础保护技术的领先,以信息网络为依托实现资源整合,将网络与财务相结合形成网络财务,并且开发网络财务软件,实行动态的、实时的财务管理。
电子货币成了网络交易市场的主要货币流通结算工具,互联网的延伸使得全球外汇市场每天24小时都可以进行交易,人们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将资金以“光的速度”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并且流通费用、交易成本大大降低。电子货币形态的资金将成为企业筹资、投资、分配的主要形式之一。网上银行的建立为网络经济的正常运转提供了安全、可靠的金融保障。网络经济时代技术变革相应会带来社会变革,企业组织和工作结构、社会工种的改变也将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管理。
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改变,是财务管理技术方法、职能、观念革新的前提,同时也是其直接影响因素之一。
2财务管理技术方法的创新
企业将网络技术应用于财务管理中,从而实现解决一系列目前的财务活动无法解决的问题,如跨地区财务数据传递、会计报表合并、财务及资源状况的动态分析等,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财务管理体系。网络财务管理依靠网络财务软件来执行完成,网络财务软件将完成财务与业务的协同管理、在线管理和对电子商务的管理。通过网络财务软件可以实现事中动态会计核算与在线经济资源管理,实现企业对分支机构的远程财务管理、物资管理及诸如远程报表、报账、查账、审计等远程控制行为。
网络经济时代,企业为了增强其在不可预见的、多变的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必须实行企业柔性管理,推出新产品和个性化的产品,以适应动态的持续创新的网络经济需求。财务的柔性管理则是从财务核算、计划、控制、分析的角度,通过网络技术实现财务信息资源的优化,其目的是使企业信息资源具有柔性,使企业提高各种财务信息资源以多种方式被使用的程度,从而促进企业的全面的经营管理。
企业流程再生管理的目标是重振企业活力,重建组织结构,重新进行战略规划的重启新生。财务再生管理是对财务活动及财务关系的革命性调整和财务资源的重新配置,目的是为了适应企业内外部的需要,并与企业管理目标相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和网络财务软件的开发,使企业财务再生管理成为必要和可能。财务再生管理给企业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同时也突出了财务管理的地位。
对以电子商务为基础的虚拟企业必须实施财务虚拟管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取得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企业只掌握核心功能,即把企业知识和技术依赖性强的高增值部分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把其他低增值部门虚拟化。财务虚拟管理就是以企业的核心功能为财务管理的中心,对各虚拟化的职能部门进行集中协调性的财务管理。虚拟企业的中层经理的监督与协调功能被计算机网络所取代,企业的组织结构趋向扁平化,财务虚拟管理是与之相适应的一种横向管理,可去掉很多中间环节,使价值的产生与确认直接相对应。财务虚拟管理是以网络技术为基础,全面创新的、以实现财务信息资源优化的一种财务管理策略,所以又是财务柔性管理、财务再生管理和网络财务管理等技术方法的综合。
3财务管理职能执行的新特点
首先,网络财务由于充分地利用了因特网,使得企业财务管理、会计核算从事后达到实时,财务管理从静态走向动态,在本质上极大地延伸了财务管理的质量。其次,网络财务管理下的会计核算将从事后的静态核算达到集中的动态核算,极大地丰富了会计信息内容并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价值,因而能便捷地产生各种反映企业经营和资金状况的动态财务报表、财务报告。最后,通过与网上银行的连接,可随时查询企业最新银行资金信息,最大限度地加大资金流程,针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及时地掌握第一手信息,作出反应,部署经营活动和作出财务安排。
网络经济时代,可以对企业所有下属机构实现集中记账、集中资金调配,这样既可以减少下属单位的人员和费用支出,又可以整合整个企业的财务资源,能够实现财务与业务的协同,从而改变了过去财务与业务各行间非常松散的结合,使企业的财务资源与业务运用直接挂钩,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最大程度上节约人力资源。
如实现传统的财务功能的同时,还能实现数据的远程处理、数据的及时传递、远程报表、远程报账、远程审计以及财务监控的同步运作,网上支付、网上催账、网上报税、网上法规及财务信息查询、网上服务、网上理财等都可与财务管理功能的履行同时完成。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与外部各相关机构之间建立了一种密切的合作关系,极大地优化了企业的资源配置,管理者基于网络可以随时随地把握公司的财务脉搏及业务运作情况,在线办公、移动办公、家庭办公都可实现。
4财务管理新观念
全球经济一体化、网络化的发展,使得企业之间,一方面通过信息的快速传播与反映,加剧了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又通过信息的网络化、科学技术的综合化,进行彼此的沟通与合作。因此,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就要求企业理财人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正确处理和协调本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的财务关系,使各方的经济利益达到和谐统一,实现企业间的双赢策略。
网络经济时代,全球经济成为一个整体,销各环节上的利益主体的利益息息相关,一个全新的财富创造机制正在形成,企业财富的创造完全依赖于各环节上的及时通讯,以及数据等的及时传递。企业理财人员应使企业经营为整个销链条上所有相关利益主体服务。网络时代需要企业通过网络建立自己的网上信誉、品质保证等,企业理财人员还必须考虑到企业经营的社会效应。
网络时代的风险观念不同于传统的风险观念,除传统投资带来的风险外,企业的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会带来技术创新风险。此外,信息工具的创新,导致电子商务的出现、电子货币的出现、虚拟企业的组建等,都会带来新的财务风险。企业理财人员必须善于对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因素进行科学预测,采取各种防范措施,使可能遭受的风险损失尽可能降到最低限度。
网络时代以信息、通讯、网络为一体,以高科技技术和知识为核心。知识管理的出发点是把知识视为最重要的资源,把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知识作为提高企业竞争的关键。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推动财务管理的知识化,同时增加自身的知识含量,包括信息网络技术知识、财务管理知识等,将其融会贯通,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以对企业实行新时代的财务管理,获取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的长期生存与发展。
摘要: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商务的极大发展改变着全球的经济模式、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以及人们的工作、生活、消费模式。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部分,无论在管理环境、技术方法运用,还是在职能执行以及管理观念等方面都受到网络的强烈的冲击,应更新财务管理观念适应新的经济模式。
关键词:网络时代;电子商务;财务管理
1财务管理环境的改变
参考文献
[1]王开田,李连军.21世纪财务管理的环境变迁及其发展趋势[J].财务与会计,2001(1).
篇8
论文摘要:现代社会条件下,工作本身已从“金钱行为”逐渐演变成了“满意行为”,现代管理强调以员工的主观满意感为核心来进行工作规划。尽管在不同工作定向的情况下影响个体满意感的因素不同,但工作本身所具有的一些自然特性如常规流程、监管程度、复杂程度等常较大地影响到个体的工作满意感,因此应该着力探讨一些有效工作设计的理论模型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感。不仅如此,在对工作满意感进行测量时,应测量导致员工满意感产生的心理需要而不是外在条件因素。
1引言
管理的目的是什么?许多人把管理目的定义为促进和保护所在企业(或组织)效益的发展。这是一个听起来很不错的管理理念,但如果对它作进一步的分析就会发现其实是一种谬误。这种观点就如同认为,房屋装修的主要目的在于往房子增加各种材料,当然在增加材料同时也要考虑到人住在里面感到舒服,这岂不是本末倒置了?管理是人的管理而不是物的管理,增加员工的满意感才是管理的最根本任务和目的。
满意感是一种在认知基础上产生的情绪体验,具有主观性特征。从其内涵来看,满意感是指个体所获得的实际心理感受与其期望值相比较后的结果,即满意感=个体的实际心理感受/个体的期望值;工作满意感则是指个体在对自己工作的各种特征加以认知(解释、理解等)和评价(与自己的期望进行比较)后所产生的一种心理认同,是个体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西方大概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就有学者开始讨论满意感的问题,到上世纪六十年代,理论界开始大规模讨论这个问题。和西方不一样,满意感在我国学术界是一个晚出的话题,直到上世纪末才开始正式探讨。
尽管近年来我国很多企业和单位在一些具体的管理措施上有不断的创新,但其管理理念却始终还罕见地处在“效益决定一切”的旧理念之中。从管理心理学角度来看,选择管理理念是一个比创新管理方式更为重要的问题,因为理念决定了管理者的视野,也决定了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管理者总认为只要给员工发薪水,使员工及其家人能生活下去,员工就会无怨无悔地去做任何事情,包括他满意的事和不满意的事。但现在这种情况改变了,大部分员工工作已不再只是为了获得养老金和薪水,而是有了其它更高层次的目的,包括:在工作中发展自己或锻炼自己,使自己在社会中显得有价值,能给自己带来快乐或自我实现等。也就是说,现代社会的员工参加工作的一个很重要目标是使自己心理感到满意,工作本身已从“金钱行为”开始演变成了“满意行为”。当然这种变化趋势也会因具体的现实状况不同而发生一些改变,如:当工作机会变得较稀少时,满意感就相对不那么重要;当工作机会开始增多时,满意感就会占据更重要的地位。但总的来说,社会正逐渐走向以个体工作满意感为核心的社会,因为现代社会的生活保障事业不断得到发展,一个人即使一辈子不工作,他也可以靠社会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而活下去。所以现代社会条件下的员工每天都在问自己:我真的需要做这份工作吗?
2不同工作定向下影响个体满意感的主要因素
在关于增加员工工作满意感的问题上,不得不首先提到工作定向问题,因为个体不同的工作定向常常制约着个体满意感产生的条件。因此,尽管现代社会里大多数人把满意感作为自己选择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他们的实际关注点却不一样。工作定向按性质的不同一般大致划分为三种:职业、事业和天职。
职业定向就是指个体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仅仅看作是一项谋生的手段。虽然个体也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感到满意,但他所做一切主要是为了获得金钱或物质报酬,因此这种工作定向的员工的工作满意感主要是由金钱或物质报酬等因素所决定。职业工作定向的最大特点是:个体的自我并没有投入工作中,而是游离于所从事的工作之外,是金钱或物质把自我和工作暂时性地联系在一起,一旦个体不能从工作中获得自己的物质利益,他便立竿见影地产生不满意感,并会毫不犹豫地立即放弃自己所做的工作。
当把工作定向为一种事业时,个体就不太关心自己在工作中所获得的金钱或物质利益,而是更关心自己在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就和进步(不等同于我们通常所说的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范围更广泛)。当然成就或进步有时可以通过金钱或物质利益来证明,但事业定向的个体只是把金钱和物质利益作为其成就和进步的一个附属品,金钱和物质本身对其工作并没有驱动力。在现代社会中,成就和进步常常表现为个人职位的升迁、名气和权力的扩大、地位的增高等,因此职位、权力、名气和地位等就成为影响事业定向的个体满意感的最主要因素。从理论上说,这种工作定向个体的职位的每一次升迁、名气的每一次扩大、权力的每一次增加等都会给他带来莫大的喜悦和快乐,也就是说这些因素决定了他的满意感大小。事业定向个体的最大特点是:自我有了部分的投入,具体来说就是个体自我所包含的认知部分已投入了工作,而情感部分则没有投入到工作中去。事业定向的个体已经理解了工作背后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其在工作中的自主性、创造性较高,而且对在工作中出现一些厌恶性刺激时也能接受。但这种工作定向还仅是一种外在支配下的类自主,并没有和个体本身的内在价值系统完全相融合,工作定向的员工如果其职位升迁(或与升迁相关的权力、名气的增大等)一旦停止或他在主观上认为升迁的机会不大,他就会到其它地方去寻求自己的发展,但这种转向相对于职业定向个体较缓慢。
天职定向是一种最高层次的工作定向。人们把某一项工作当作是天职时,完全是因为个体对工作本身已产生了巨大兴趣,工作的意义已彻底融化于自己的生活和生命,金钱的获得和个体自身的发展已变得意义不大或毫无意义。天职定向的员工的工作满意感不再受任何外在条件影响而只受唯一因素即工作本身的控制,只要做这项工作,即使在工作中不能获得相应的金钱或物质利益、职位得不到升迁,他也会感到满意。天职工作定向的员工最大特点是:主体的自我已完全投入了工作之中,工作本身已成为工作的最大目的和意义。
从社会发展要求来看,社会一般要求那些和正义、生命等相关的工作应该具有天职定向,也就是说做这些工作的个体要不太考虑个人的名利得失,如法官、医生、教师和警察等。但这并不是说所有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就一定要具有天职定向,由于每个人各自的境况不一样,再加上我国目前还主要处于前现代化阶段,物质条件不是很丰富,社会保障也不够健全,势必会有许多人把自己的工作仅当作是自我谋生的手段或作为自己发展事业的工具。工作从职业定向朝事业定向或天职定向转化我们称之为升华,而从天职定向朝事业定向或职业定向转变我们称之为退化。传统意义上,天职定向更多是在神职人员、科学家和社会公益活动家群体中出现,但现在看来,人们所从事的每一项职业都有可能升华为天职定向,如清洁工、收银员等这些社会常见的工作都有可能升华。
3让员工产生满意感的三种管理模型
3.1工作特性模型
工作特性模型是目前理论界较流行的一种工作规划理论,这种理论模型的核心是把工作中具有代表意义的几个特征抽取出来,然后针对这些特征制定相应的工作规划来使员工产生满意感。Oldham等在对工作结构进行分析后认为,每一项工作都包含有影响个体是否对其满意的五个最根本特征,分别是:(1)技能的多样性(skillvairety)。需要多样性的技能会使工作更具复杂性,因而也就具有挑战性,而且对员工来说,技能多样性的工作也是一种有价值的在职培训。(2)任务的同一性(taskidentity)。在一定的时间段内,任务的相同有利于增强个体工作的信心,有利于减轻个体工作的劳动强度,也有利于个体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工作经验,从而使自己获得不断的成长和发展。(3)任务的重要性(tsaksigniif—cance)。使任务显得具有重要性可以使个体觉得自己的工作有意义和有价值,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候有意识地扩大员工工作的纵向范围,使他们的工作和一些通常由他们的上司才有资格做的工作相联系起来,这样可以提高员工对自己工作的价值感。(4)任务的自主性(taskautonomy),也就是个体对工作任务的控制程度。个体自我能决定或控制的任务增加了个体对工作的控制感,而这种控制感则会大大增加个体的满意感。(5)任务的反馈性(tsakfeedback)。及时的任务反馈会增强个体的工作动机和工作兴趣。
从心理学专业角度来说,Oldham等人提出的工作中所包含的这五大特征本身并不直接增加个体的满意感,但却是直接导致个体产生三种心理状态的必要条件,即对工作意义的理解、对工作结果的尽责和对造成结果起因的了解,而这三种心理状态的结合就构成了员工较高的工作满意感。从理论上说,只有以上这五个方面都满足了员工的需要,员工才会有最大的工作满意感。但在实际情况中,一项工作也许并不会使个体在五个方面的要求都能得到满足,事实上这种全部满足既不必要也不实际,对个体而言,工作满意感只是一种总的心理体验,它的产生并不依赖其工作的每个特征要素的满足。因此管理者就必须分清上述五个方面中哪一个方面是个体在工作中最为关注的,也就是说哪些对个体工作满意感的影响最大。心理学家Fired等人对此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个相应的计算公式,由这个公式所计算出来的分数被称为“潜力激发分数”(motivaitngpotenitalscore,简称MPS)。MPS=(技能多样性的数目+任务重要性的程度+任务一致性的程度)÷3x任务自主性程度x任务反馈性程度。从这个计算公式中可以看到,任务自主性程度和任务反馈性程度明显是五大特征中最重要的两个,它们是乘法效应,对雇员工作动机的激发和潜力的开发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也最能影响员工工作满意感的大小。这一研究结果在我们现代企业管理的实践中也得到了印证。现代企业管理有两条常识性的重要法则:一是增加员工在工作中的自由度,如让员工自己去控制自己的工作时间、工作进度、工作方法,甚至工作的地点等。对一个企业或单位来说,“约束是保持团队完整性的必要条件,无论是团队的领导还是一般成员都应受到一定程度的约束,而要形成一个富有创造力、高效运作的团队,约束不应是僵化的,更不能覆盖面过广,使成员感到处处受约束,而应主要用企业的责任目标约束成员的行为,达到使成员自主约束这一至高境界,而行为准则只是起到辅的作用。”二是对员工增加工作反馈的次数,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许多企业由月薪制改成了周薪制(一个月至少发四次钱),而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通行的做法则是把工资和奖金福利等分开发放(一个月发两次钱)。
3.2要求与控制模型
要求与控制模型就是指员工的工作任务或要求要由他自己提出(如制定具体的工作目标、工作任务等),而在实现这些任务要求时管理人员或管理部门也要为员工留下一定的自我决定余地,如让员工自己决定实现任务要求的工作步骤和工作方法等。这种工作模型强调要为员工创造一个宽松良好的工作环境,从而增加员工的工作满意感。要求与控制模式分别研究了四种不同工作状态下员工的心理机制:
第一种是工作任务要求较高,员工对工作的控制性也较高,这种“平衡性双高”状态下的工作被称为主动型工作。主动型工作能促使员工主动寻找良好的工作策略和挑战性的工作情景来提升自己对工作的控制,在这过程中员工能有更多机会获得新的知识和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而且随着个体在这过程中不断主动学习,其自信心也会得到增强,从而抑制其工作中的紧张,使自己获得工作满意感。第二种是工作任务要求较低而员工对工作的控制性较高,这被称为轻松型工作。轻松型工作不能使个体的各方面才能得到充分发展,也不能为个体提供足够的激励动机,因为工作不具有挑战性。第三种是工作任务要求较高而员工对工作的控制性较低,被称为高紧张型工作。高紧张型工作会使员工在工作中失去控制感,从而限制其技能或能力在工作中发挥或发展;而且高紧张型工作也容易导致员工产生“习得性无助”的体验,从而损害员工的心理健康。第四种是工作任务要求较低而员工对工作的控制也较低,被称为被动型工作。Karasek等人在研究中发现,和高紧张型工作一样,被动型工作也容易使员工在工作中产生“习得性无助”体验,而且被动型工作也不利于个体在工作中发展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主动型工作状态应该是管理者的首要选择,因为它能给员工提供最大的满意感。所以对管理者和管理部门来说,应该不断调整员工的工作要求和控制度,给每一个员工提供足够的外在支持,同时营造一种良好的集体氛围,从而使他们始终能处于要求高、任务也高的“平衡性双高”的工作状态之中。
3.3角色模型
每一个人的工作都是在集体中展开的,其工作的成功既依赖于个人的努力,同时也依赖于团队集体的支持,所以从某种意义l上说,个体参加工作实际上是担当了某个团队集体中的一个角色。从理想的角度来看,如果一个人清楚自己做什么,别人也清楚他应该做什么,所承担的工作职责既有一定的挑战性,同时又能被自己所控制,这样的工作状态自然就会给工作者带来愉和满意感,同样团队集体目标也会容易达到。反之,当一个人在工作中经常被要求做与自己角色不符的事,或者在工作中出现问题时也不知道该向哪一个领导询问,这都会使个体产生心理不愉快并影响到集体目标的达成。
尽管员工有关自己角色的信息主要来自于同事和上司,但在角色内容方面,从上司那里获得的信息价值显著高于从同事那所获得的信息价值。因此,角色模型要求管理者或管理部门应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来增加员工的工作满意感:第一,要使员工对自己所承担的角色有清晰的了解,如使员工对与本身工作有关的信息要有充分的了解,能够知道自己现在要做什么、下一步要做什么等。为了使管理者和员工都能对角色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在管理还没有开始之前,管理者币¨员工双方应该各自以书面的形式写出对某一角色的期待(包括职权利等多个方面),然后双方把各自的工作期待进行交流比较。在这过程中主要应避免三种情况:角色模糊、角色冲突和角色超载。对于那些模糊的角色期待,双方应该明确界定其真实意义;对于那些有冲突的角色期待,双方可以坐下来进行交流,共同修正,最终达到清晰一致的意见;对于角色超载的期待则应该坚决去掉。第二,对员工的工作要求和工作期待要和该员工承担的工作角色相一致,如管理者不能一定要求一个清洁工能很清楚地说出全公司的具体业务情况。第三,给员工的角色要求既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同时又要能被员工本身的能力所控制(这一点类似于上文的要求控制理论)。
角色模型理论看起来似乎比较简单,但它在增加员工满意感方面的作用却非常大。对一个团队集体来说,当每一个人都对自己工作角色的目标、职责和权利都十分清楚的话,整个团队集体的运作就会非常井然有序,个体在这种环境中工作也就比较容易产生较高的满意感,团队集体的效率也会提高。
当然,工作满意感是一种个体心理上产生的主观体验,因此还受一个人先天的生物因素影响。据Brickman和Camp—bel在一项踏单车的实验中发现,有些人对原地踏单车这种单调的活动一刻都不能忍受,而有些人非但能忍受,同时还能从这种单调的活动中感受到自己的乐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Fujita(2005)等认为是由于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先天满意感生物基准线。但不管一个人原来的先天满意感基准线怎样,如果把员工的不同工作定向和三种工作模型相结合,总可以在其原来满意感基准线的基础上或多或少地提高一些,而这也正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真实意义所在。
4工作满意感的测量
对于满意感的测量,一些学者常采用通过因素分析法来确定影响满意感的各主要因素,然后针对这些因素来测量个体的工作满意感。如有人提出应从以下五个因素体系建立员工工作满意度评价模型:工作环境条件(场地布置、工作地环境、工作手段、工作时间);工作本身(兴趣度、挑战度、自我实现、权责匹配度);工作回报(薪金分配、事业成就感、工作认真度、晋升、福利待遇);人际关系(意见沟通度,非正式组织活动度、冲突协调度、组织支持度);企业整体(企业价值观、企业形象、参与度、对领导满意度、对企业战略满意度)。这种方式的测评看起来不错,但其实不对。因为满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它确实受外在的一些条件因素影响,但它和外在条件因素并不呈线性关系。比如说:作报酬,它确实是一个影响员工工作满意感的重要因素,但它的高低就一定会提高或降低个体的工作满意感,如上文所说的事业定向或天职定向的员工就不一定受报酬高低的影响。所以,通过测量影响满意感的外在条件因素来测量满意感,只测量了影响满意感的外在条件而没有测量满意感本身。从心理学研究的角度来说,满意感是个体在其特定需要满足后的一种体验,是需要而不是外在条件才直接导致了满意感的产生,因此从本质上说,对员工工作满意感的测量,应该测量员工在工作中与其满意感紧密相关的一些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那么,哪些需要才直接导致员工工作满意感的产生呢?第一是被期望成功的需要以及与工作有关的基本物质条件和设备的需要。一个人参加工作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为了获得自我发展,而自我发展是和某种工作成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个体被管理者抱有一种成功的期望,那他就会意识到自己的价值意义,并产生较高的满意感;另外必要的物质设备需要也对个体的工作满意感有一定影响,因为这是个体取得工作成功的条件保障,同时这也表明集体或管理者对员工的信任和支持。
第二是重要性需要,指个体需要感受到自己是对团队集体有贡献的。重要性需要的一个最直接反映就是个体的特点(主要是指工作能力方面的特点)要与其职责或职位相匹配,也就是说要让每一个员工做与其个人特点相适合并且是他喜欢的工作,这样个体才显现出自己的重要性。一D理学家理查德、米歇尔等人的研究表明,当一个人的能力特点约等于外在的工作职责要求时,他的内D会产生一种福乐(flow).体验;当其能力特点小于外在工作职责要求时,他就会产生茫然(anomie)体验;而当其能力特点大于外在工作要求时,则产生分离(alienation)体验,茫然和分离都是不快乐体验。除此之外,一个人的重要性还可以从其它一些方面得到体现,如和同事间的关系(是否被其他人看得起)、是否有足够的培训机会或额外的奖金等。
第三是归属或参与的需要,指员工要有机会参与或决定与其本身工作或生活有关的事项。归属感其实是一种被爱的感觉,是指个体无条件地被他人(更经常是某个团体或组织)接受或者尊重的感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归属感的这种接受或尊重不是取决于个体所具有的某些特定品质或其它的一些特定原因(如能力、相貌等),只取决于这个个体是谁。因此,归属感是一个人生活安全的基石,意味着只要是这个个体,无论发生了什么,都会受到他人、某个团体或某个组织的接受和尊重。当个体有机会参与决定时,他会觉得自己和这个团队集体融为了一体,就有了归属感,集体目标也就成了他自己的目标,自然工作满意感就会得到增加。反之,如果员工总是不能参与决定和自己有关的事,常常在一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被告之要怎样或应该怎样,他就会觉得自己没有归属感,对工作失去了控制,从而产生由对管理决定的不满到对工作本身的不满。
第四是看到自己进步和发展的需要。管理者和管理部门要经常通过各种途径(开会、给予新的工作任务、职务或职称的升迁、工资薪金的增长等)让员工看到自己在知识、技能和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许多时候人们总是在自己的进步中不断取得进步,这种积极的反馈对于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和工作潜力非常有效。
如果就员工工作满意感的具体测量方法来说,一般主要有五种:
4.1自陈量表测量法
到现在为止,国内外有许多种测量满意感的自陈量表,其中比较好的有明尼苏达满意度问卷(MSQ),该量表包含短式量表和长式量表。短式量表包含有内在满意感、外在满意感和一般满意感三个分量表;而长式量表有100项条目,这100项条目又被分为二十个大项,分别是:个人能力的发挥、成就感、能动性、公司培训和自我发展、权力、公司政策及实施、报酬、部门和同事的团队精神、创造力、独立性、道德标准、公司对员工的奖惩、本人责任、员工工作安全、员工享受的社会服务、员工的社会地位、员工的人际交流、公司技术发展、公司多样化发展、公司的工作条件和环境等。
现在通常采用“盖洛普工作场所调查”(GallupWork.placeAudit,简称GWA)量表。GWA量表有12个条目,每个条目有6个程度不同的反应:1=绝对不同意、2=不同意、3=无所谓、4=同意、5=绝对同意、6=不知道(不知道选择哪一项好)。其中选1—5的得分就是相应的数字,如选1就得1分、选2就得2分,以下类推,选6则不得分。一个人在测试中得到的总分越高,则个体对其工作就越满意。从量表的具体内容来看,主要是针对单位管理者或管理部门的,因为从总体上说,尽管工作本身有时也有一定的影响,但一个单位的管理者或管理部门在员工是否满意自己的工作上起着主导作用。
4.2行为记录法
行为记录法是指在一定的实验情景中或在自然的生活情景中对被试的行为做详细的记录,然后对记录到的行为进行分析整理,并从中对被试的心理体验状态做出判断和认定。对大多数人来说(除非是特殊的演员),行为常常就是他们真实心理体验的载体,因此如果能对员工的手势、身体姿态、面部表情等作全面的了解,就能掌握员工的真实心理状态。行为记录除了用纸笔记录外,一般还借助录像、录音等设备。
4.3他人评价法
和员工关系比较亲密、对员工影响比较大的一些人的评价也可以提供有关员工工作满意感状况的有价值信息,这些人主要包括家人、爱人、朋友、同事等。和自我报告法相比,他人评价相对比较客观和公正。不过由于评价者只了解该员工在某一个方面的情况,而对员工的整个生活状况不熟悉,因而他们的评价常常是片面的。但如果能寻找到足够多的评价人,可以弥补这种评价法的片面性。
4.4生理指标检测法
一定的心理体验总是伴随着一定的生理活动,如愤怒时人的血压会上升,手脚血流量会增加;恐惧时人的呼吸和脉搏会加快,胃的蠕动会暂停,?肖化液也会停止分泌,手脚血流量会减少;兴奋时内腓肽的分泌会增加等。而且当代生理学、神经科学已对某些情绪体验的大脑活动有了明确的定位,因此如能借助一定的设备把员工的各种生理指标检测出来,管理者也就可以掌握员工的真实心理状态了。当然这种方法检测出来的常是个体工作的即时满意感。目前常用的设备有ERP(脑电记录仪)和FMRI(功能核磁共振成像)等。
4.5ESM法
篇9
从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面临的现状看问题,只有全面了解问题的由来,才能从根本上认识问题的所在,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1.我单位一直注重离退休职工的管理服务工作,把离退休职工队伍的和谐和稳固作为离退休职工的管理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
离退休职工随着逐年的增长,形成了一支庞大的队伍。它虽然不是整体工作的中心,却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大局工作。同时,由于大部分离退休职工子女及亲属在同一单位,对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质量的优劣直接引起他们的关注,因此,离退休职工的管理服务工作也牵动在岗职工的队伍。
2.另一方面,由于许多离退休职工还未走向社保管理,这样对于他们的各项福利待遇和医疗费的报销还都有单位负责。
而各项福利和医疗费的管理和报销原则既要参照相关的社保医疗目录来确定,同时又要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指定相应的有关政策。为保证离退休职工切身相关利益,这就需要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这项纷繁复杂群众性工作做的细致入微,客观参照社保医疗报销的相关规定,结合单位实际情况把离退休职工利益最大化,切实落实好离退休职工的切身利益。举一例子,企业一离休职工为参投保人,他的医药费先由个人账户支付,最后进行统筹,按比例报销。若个人账户用完将无法报销,住院设定报销上限,超过的也将无法报销。因此需要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切实解决医疗报销事宜,让离休职工老有所医。
二、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和社保的融合
对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的现状有了深刻认识后,才能透过现象制定出解决的方案。使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深入人心,切实解决离退休职工存在的问题。
1.更新观念,重新认识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和社保工作的关系。
只有从本质上改变观念,认识二者间的相关性。在其中找到恰当的切入点,再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宜的方案,使离退休职工的医药报销问题得到好的解决。
篇10
【关键词】婚姻自主;个性解放;经济独立;婚恋观
一、关于婚姻自由与经济独立
涓生和子君狂热地追求个性解放,憧憬婚姻自由,在完成了自由结合后在经济面前却表现得如此软弱和无计可施。其原因是:子君只从表面意义上接受个性解放,将奋斗目标局限于婚姻自主,局限于反对封建势力对自己婚姻的干涉和束缚,在婚姻自主的目标实现以后,她就心安理得地做起了家庭主妇,把操持家务作为人生意义的全部内容破裂。生活流于平庸,思想流于空虚,以喂油鸡和养狗阿随来遮盖平庸,为油鸡和房东太太明争暗斗以填补空虚。平庸和空虚使爱情渐渐褪色,导致涓生对子君逐渐冷漠,子君对涓生也失去了先前的体贴,甚至子君因为怕官太太取笑而把难得吃的羊肉喂狗,使得涓生感到自己在家庭里的位置是在叭儿狗和油鸡之间。子君为失去油鸡和狗阿随而颓唐、凄苦和无聊,并因此和涓生的感情走向破裂。
子君当时的勇敢和无畏是因为爱,但狭隘的个性解放的爱情小舟是经不起社会风浪冲击的,涓生虽然略为清醒一点,知道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和创造,失业以后能检讨自己,但由于经济上的窘迫,他对子君的感情减退得非常迅速,他以超过她的冷漠对待她,把子君看作自己的累赘。鲁迅正是通过主人公经济困顿方面的原因,充分展示了狭隘个性解放思想使子君和涓生结合,狭隘个性解放思想又使他们在经济压迫下离异而酿成了悲剧的原因。个性解放和婚姻自主是五四以后青年所关注的一个问题,影片从正面着力表现的不是黑暗势力的破坏和迫害,而是涓生和子君冲破阻力获得了自主婚姻后的社会迫害的继续存在,和由此产生的经济物质矛盾导致自主婚姻破灭的整个过程,深刻地指出了婚姻自由不只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只有经济的解放才是婚姻自由解放的根本。
二、关于经济权利与婚姻家庭
(一)经济的丧失改变了子君
子君是单纯的。为了能与涓生在一起,子君毅然走出家庭和亲人断绝关系,为了获得婚姻自主以牺牲亲情为代价,为了和涓生生活在一起,与家中没有了联系。但是与涓生同居后,她的生活空间变得非常的窄小,她唯一的倾诉对象只有涓生,为了这同居的婚爱,她表现出空前的无畏,虽然只要一出现在公共场所便会抢遭冷眼,然而她竟一无所视,坦然如入无人之境。
子君是狭隘的。子君和涓生同居之后就一直在家里,只做一些煮饭烧菜之类的家务事,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专职家庭主妇。她没有什么爱好,开始还会听涓生讲述文章,发表自己的见解,后来则连这么一点热情也丧失了,更不用说去阅读书籍了。子君是盲目的。随着经济上的窘迫,子君长时间受压抑而丧失了求生的意志,她被涓生的变化困惑了,面对涓生她除了点头就是沉默,终于不得不离开涓生。子君是悲哀的。诚然,子君的沉默导致了悲剧,但这并不否定她身上的闪光点,她有着强烈地反抗意识,她对于爱情是忠心的,对于这个家她也是极为珍惜的。
(二)为争得物质生活的涓生
涓生对爱情的追求,在灰色的表层叙述背后,始终纠缠着对希望、绝望和虚妄三者关系的心灵搏斗。涓生对生活充满着希望,对婚姻自由的追求是热情的,表现出他在那个特定时代的敢作敢为,他藐视封建势力,大胆地热恋,大胆地同居,与种种迫害和压力抗争,在家庭遭遇挫折生存遇到障碍时,他敢于承担起责任而开始自己的挣扎。然而涓生的情感是复杂的,实现了婚姻自由与子君同居以后,他表现出的是一种对生活的厌倦,正当有些怯弱的子君向他寻求爱的支持时,他冷漠,他背叛了共同爱情,他对子君的离去又极度地自责,婚姻的死亡把涓生从希望与期待中抛入了寂静与空虚,让他感受到了无尽的悔恨和痛楚。影片的隐喻和象征呈现出人生追求和物质需求的二重结构,离开了物质需求,生命、爱情、觉醒,一切都在终极的意义上归于虚空,在现实面前呈现出不真实,而由这样的虚空唤起的自责和忏悔恰恰成为涓生探索新的人生路或作绝望的抗争的心理力。
三、关于躁动时代婚恋悲剧的原因
(一)封建伦理道德导致了婚姻的悲剧
涓生和子君的反抗只是希望得到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这是这个世界的一个小小的愿望,但在那些德高望重的封建卫道士和铁屋子里面的沉睡者,他们是不允许有叛逆者的,他们永远地维护着他们认为是谁也无法替代无法逾越的封建伦理道德,于是涓生和子君便是生活在了这样一种遭人白眼的孤立而孤寂的环境里,在路上时时遇到探索、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封建势力沉重地压制着人们的思想,压抑人的个性,涓生的失业说到底就是封建伦理纲常势力所导致。“雪花膏”添什么谣言,还不是说涓生和子君的自由恋爱、自主婚姻和同居违背了封建伦理纲常,子君的叔子至于使他气愤到不再认她做侄女,就是因为在他看来子君违背了封建伦理纲常,涓生和子君在找住所时,就是因为违反了封建伦理纲常而被托词拒之门外的。走出了这一步,社会就不会给他们任何机会,既然违背了封建伦理纲常,最后只有被逼迫而走向那没有墓碑的坟墓。这是多么的可悲啊!社会流言似虎,涓生和子君的同居招来多少白眼,激起多少议论,就连自己的朋友也是一样。社会不给他们爱和婚姻的自由空间,他们只有抗争,否则就只有灭亡,企图得到永恒的自由,只有彻底一切沉滞腐朽制度,争得独立的经济权利。
(二)缺损的爱情观导致了婚姻的悲剧
涓生和子君虽然真诚热烈地相爱,但他们爱的内涵不同,不同的爱情观决定了他们的心态和行为目的,决定了他们面对生活变故时的不同态度和价值取向,最终导致各自不同的归宿。浪漫使涓生随着新鲜感和神秘感的消失不无他意地体会到: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涓生的爱子君,是仗着她的逃出这寂静和空虚,这其中很大程度上是出自本能的欲求和情感的需要,对涓生而言爱乃是找一个可爱的人来爱并以此使生活充满色彩,爱是生活的点缀,是手段而非目的,所谓男女平等,恋爱自由,是男女间交往分合来去的平等和自由。这乃是在冠冕堂皇的外衣下掩盖的一种不愿负责任的自私、怯弱与虚伪,是一种特有的中国式大男子主义的心态流露。面对生活的困境他认为新的希望就只在分离,同时冷酷地认为子君应该决然舍去,尽管他已经考虑到子君可能会因此而死去。由于社会环境对自由恋爱的排斥使涓生失业,他不得不承受起社会和金钱的双重压迫,面对家庭物质生活的压力,在经受了一番艰难的折腾后,他终于明白人生的第一要义便是生活,不解决物质生活问题,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实现婚姻的自由解放。
子君是的爱情观是现实的,现实的爱情观决定了子君对婚姻的态度。子君全力以赴地寻找自由爱情,寻找自由婚姻的归宿,为了实现目标她无畏,对子君而言,爱乃是找一个爱自己的人以托附终身,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在她看来仅仅是择偶权利的自主。
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是纯洁的,他们彼此依偎,互相鼓励,勇敢抛弃世俗的眼光决意逃脱那个沉滞的社会,一往情深地去追求共同的爱情,他们的爱是甜蜜的。可悲的是他们同居之后,许多弱点在社会和物质生活的压力下慢慢地显露出来,由于生活的压力接踵而来,在生计面临断绝的困境中涓生自如的心情没有了,自私和虚伪的心理膨胀起来,爱情也在那膨胀的心理中慢慢地变淡。如果说爱情观的不同使他们的思想情感存在差异和隔膜而难以长久相爱的话,社会的压迫和金钱的困扰则更加剧了这种差异和隔膜,并导致了他们思想情感的分歧冲突,走向破裂,走向崩溃。他们从轰轰烈烈充满生机开始,以凄凄切切的悲剧结局。值得庆幸的是,在爱情理想的追求与生活所作的抗争中,涓生从浪漫走向了现实,从幼稚走向了成熟,向着新的生活跨进。
(三)经济的困顿导致了婚姻的悲剧
人的生理生存的物质需要是最基本的需求,每个人希望在一生中要有一番建树首先应该解决生存的生理问题,生存的问题解决不了,一切都归于空谈。在涓生和子君生活的社会里,他们最起码的也要有一定的物质生活基础,他们在任何时候的当务之急都必须解决物质需求这个问题,只有解决了物质需要然后才有机会让爱情更加牢固,才能维持婚姻的存续。涓生和子君的爱情虽然在开始的时候有着很深的土壤,但是没有了物质基础,到最后他们那朵美丽的爱情花朵终究也悄然凋落。
在除了社会根源和他们双方个人性格特点的缺陷原因之外,物质的缺乏使他们失去了斗志。当涓生被辞退的时候,子君原本的无畏变了颜色,涓生也只能忙碌于那求生的道路,先前的那些轻松没有了,由此他们之间产生了矛盾。由于无端地陷入了经济困境,涓生无法在家里做他的事情,子君也得为了生计而忙碌着,他们再也没有时间谈家庭专制,谈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易卜生,谈泰戈尔,谈雪莱,自然就少了一份理解与交流,他们不能忘却经济在这个时候对他们来说是那么地重要。生活告诉我们,不要让爱情麻木了自己的思想,不要以为有了爱情就可以得到一切,肚子问题,饥饿问题同样得解决,否则脚下的路便是难走了很多。
四、关于鲁迅婚恋观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