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景观遗产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30 02:00: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景观遗产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景观遗产论文

篇1

文化景观是指在特定文化背景和具体的自然环境基础上,在人的作用下形成的地表文化形态的地理复合体。它是人类活动所塑造并具有特殊文化价值的景观,它反映文化体系的特征和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文化景观的形成是个长期过程,每一历史时代人类都按照其文化标准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并把它们改变成文化景观。文化景观的内容除一些具体事物外,还有一种可以感觉到而难以表达出来的“气氛”,它往往与宗教教义、社会观念和政治制度等因素有关,是一种抽象的观感。文化景观的这种特性可以明显反映在区域特征上。

文化景观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类型,自1992年在美国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年会被提出,并将其纳入世界遗产名录,作为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别,文化景观的保护实践仅有二十余年。作为一种新的文化遗产类别,其文化内涵、保护理念与实践工作仍在探索之中。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2008年版《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中,将文化景观与历史城镇和城镇中心、运河和文化线路列为“特殊的遗产类型”,建议以特殊的指导原则帮助上述遗产类型的评估。这表明,文化景观和其他两类遗产与以往的文化遗产具有相对特殊性,其研究方法、评估体系与保护策略都具有特殊性。因此对于文化景观的认定与评价就有其独特之处:

1. 在物质上,文化景观涵盖了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两个领域,但又不同于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也不同于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文化景观作为一种在特定背景和具体自然基础上,人类生活、生产活动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特殊景观形态,是人类与自然共同创造的。因此我们在审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相关文化景观后,不难发现它们都兼具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的相关特征。但不同的是,文化景观遗产更加强调景观的历史识别性(historical identity)和它保持一种可延续的记忆属性。也就是说,文化景观的价值更多倾向于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历史记忆。不同的文化景观,可能记载了某一地区人类在其发展过程中的某种土地利用方式和生存形态。

2. 在非物质方面,文化景观更重视物质景观与非物质文化形态之间的融合。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类型,文化景观可能与当地居民的活态传统(living tradition)具有直接联系。因此,文化景观的构成通常包括物质与非物质两大要素,两者不仅精密联系、相互作用,并且非物质常常发挥重要影响,这种非物质的影响往往决定了景观的物质形态。

二、郧西县上津古镇文化景观概况

上津古镇地处鄂西北边陲,位于湖北省郧西县城西北70公里,与陕西省漫川镇接壤,南临江汉流域,北枕秦岭山脉。古城坐落于汉江支流金钱河下游东岸,素有“朝秦暮楚”之称,历来为交通、政治、文化、商贸、军事之要地。上津镇是湖北省现存最完整的县级古城,于2007年被国家文物局、住建部评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名录。

1. 物质文化景观遗存

(1)南北交汇的自然景观

上津镇位于秦岭山脉与大巴山脉交汇之处,四周群山环绕,金钱河绕城而过,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其中以长堤柳岸、嵩山仰面、三山叠翠等“上津八景”最具代表。

长堤柳岸为八景之首,最具上津特色,是上津最能够凸显中国古典美学特征的人造自然景观之一。长堤柳岸位于上津古城外约300米的金钱河畔,景观主体是长约500米、宽6米的金钱河古堤。古堤是古城昔日防敌、今日防洪一大屏障。堤外河床宽大防止河水侵蚀大堤,故而在堤外河床之上遍植垂柳,久而久之便形成一道柳丝曼舞的独特风景线。如逢春雨纷纷,堤畔柳丝如烟,飘渺朦胧。清代诗人王霖曾赋诗赞美道: “青青堤上柳,飘忽自成春;欲作三眠势,应来九烈神。波平分鸭黛,浪咸起鱼鳞;若向江中渡,风流自有人。”

除了长提柳岸之外,上津镇还有嵩山仰面、伍峪青幔、天桥古洞等独特的自然景观。这些景观与上津人长期生活在一起,融入了上津人的日常生活,上津人也按照自己独特的审美方式感受甚至改造这些自然景观。

(2)“南船北马”的漕运商埠城镇人文景观

除了独特的自然景观,上津古镇还遗留有大量人文景观。其中,因商而起的城镇聚落景观,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文景观之一。

上津古镇位于金钱河畔,金钱河自北向南巡城而过。因水而聚,是中国古典规划原理中最为重要的选址要求。水利万物,靠近水源,能够解决日常生活用水、农业生产用水等实际需求。另外,堪舆学认为,水为财富的象征,滨水而居能够带来财富。的确,在南船北马的封建时代,水确实能够带来财富。作为古代最为重要的物流通道,漕运决定了古代中国的经济命脉。因此,中国古代城镇大多规划建造于大江大湖之畔。上津古镇也不例外,金钱河为上津古镇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作为一个因商而兴的古代交通枢纽型城市,上津至今保留有数量丰富、立体多元的商业聚落景观。

①古城墙

早在北魏时期,上津就作为县治所在地得以营造。作为湖北省仅存的县级古城,上津保留有完整的古代城墙、城门。

现存上津古城墙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正德年至嘉庆三年进行了大规模修造,后又于清顺治七年进行修整。古城周长1236米,面积约8万平方米。城墙高约7米,呈梯形,为夯土墙包青砖砌成。四方各有一个城门,分别叫做接秦、达楚、通汉、连郧,西南一角还有为方便百姓劳作而开的角门。

②商号、货栈旧址

作为重要的商贸中转城市,上津古城保存多处商号、货栈旧址。这些商业遗存主要分布在古城四街和五街,临街分布。上津古镇现存的商号货栈均为典型的鄂西北合院民居,前店后宿。外墙为生砖砌筑,外抹混合谷壳、桔梗的生土。封火墙较矮,粗壮敦实。上覆黑瓦。

③商业会馆旧址

由于发达的商品经济,上津地区商帮云集,这些商帮在上津建立多所商业会馆,规模较大的有武昌馆、山陕馆等。其中现存最完整的是位于古城外西南角的山陕会馆。

(3)中西交织的宗教建筑遗产

①天主教堂

上津古城天主教堂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5年),位于古城中心位置,毗邻上津县旧址。整体布局为四合院式。主要建筑有门房、礼拜教堂、主教公寓等。

上津镇是鄂西北地区天主教较早进入的乡镇之一。自上津天主教堂开堂以来,共有22位神父坐堂传教。其中,17位外籍神父,外籍神父中多来自法国、德国、意大利,其中有五人病逝于上津。

在“”期间,上津天主教堂受到严重破坏。现存教堂建筑主体为1984年李新富神父筹资按原样重建,呈哥特风格。其中教堂石质大门为清末原物,门框上书“耶稣圣心,上天之门”,门框石质细腻,书法隽秀,可以遥想教堂原貌。

上津天主教堂最为显著的艺术特征体现在其整体布局上。上津天主教堂在修造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当地民众的文化心理,布局上采用鄂西北合院民居形制,呈典型四合院。其中,门房和两侧配房均使用鄂西北民居建造形制,白墙黑瓦。

②佛爷洞

佛爷洞坐落于金钱河西岸,始建于唐贞观年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隋唐时期,由于上津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上津古城一时间商贾云集,成为鄂西北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随着商业活动的兴起,宗教活动也日益兴盛。故而在上津古镇周围大兴土木,建筑庙宇,佛爷洞就是其中之一。

佛爷洞为金钱河西岸山崖之上的一处天然岩洞,整个建筑充分利用岩洞,在洞外加以建筑,形成佛爷洞主体结构。历史上,佛爷洞屡毁屡建。建国前,佛爷洞仅存僧舍一间,时期,佛爷洞遭受灭顶之灾,所有房舍、佛像全部被毁。现存佛爷洞建筑为2004重建,砖瓦结构。主要建筑有:山门、大雄宝殿、观音殿、城隍殿、土地龛。主要供奉释迦摩尼佛、观音大士、城隍、土地、猪大王,具有民间多神崇拜特征。

2. 非物质文化遗产留存

(1)刺绣工艺

上津古镇传统刺绣工艺蕴含着独特的审美价值。无论在造型、色彩、工艺还是图案纹样上都高度凝结着上津人不竭的智慧结晶。上津刺绣的图形纹样,风格朴实而寓意深长,配色用线匠心独具,既忠实于自然又富于想象。绣工制作针法多变,精巧高超。传统刺绣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与地方特色,刺绣的主题和内容大多为鸳鸯、狮、虎、花卉等寄托着劳动人民美好希望的图案。刺绣作品图案没有定式,大都通过创作者自己的主观想象进行手工制作,而这些作品也有着民间传统手工艺的共同特征――在用色上尤为大胆和跳脱常理,也不失为是创作者情感的特殊表达方式。刺绣体现了深刻的社会内涵,各种吉祥的纹样是许多普通的艺术创作者对生活的感悟,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这也是刺绣艺术作为文化载体的一个更为重要的开发价值。

(2)竹编艺术

上津镇竹编农具整体造型呈口大粗制的特点,主要器形有菜筐、箩筐、竹篮等。菜篮是上津最为常见的竹筐样式,主要呈现上宽下窄的形态,筐口一般呈椭圆的形状,且纵向直径较长,较为粗糙简陋,主要用于蔬菜存放。上津菜篮主要有斜背式和挑担式,因上津地处山地,多水路,为方便行走,大多数竹篮有肩带可斜跨。有的菜篮口沿低,沿边有双耳,用宽粗竹篾十字交叉固定,用麻绳钳制两耳交汇处,用扁担前后挑,既实用又省力。箩筐的容积大,多以竹和藤两种材料混合编织,口型接近正圆,器型的腹部向外鼓,近似于水缸造型。竹篮的竹篮口为椭圆形,有的接近长方形,类似船状,款式主要有手提式。

(3)闹火龙

“闹火龙”是上津古镇一项传统的民俗活动,亦是当地居民迎庆新年最为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每年正月十二的晚上由镇上居民自发组织舞龙团队,穿梭于古镇的每一条主要干道,火龙所到之处,家家户户热闹非凡,用烟花对冲火龙,游行结束后火龙基本烧完只剩骨架。上津古镇新年“闹火龙”的传统体现在“闹”字,这是因为上津古镇自古以来因水而生,因码头而兴,有金钱河环绕,新年舞龙意在祈求河神、龙王庇佑,为镇上居民祈福。上津古镇“闹火龙”气势恢宏,舞龙队伍繁复庞大,所耗人工、材料、工艺十分复杂,逐渐由单纯的祈福活动演化成集民间工艺、民间美术和民俗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民族文化需要传播,任何一项文化遗产不只是文化的承载之物,更是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灵魂。只有宣传才能培养和吸引人们对文化遗产的兴趣,才能将文化市场的消费观念建立起来。更进一步说,只有深入理解文化,培养文化消费观念,使人们为觉得有价值的东西买单,才能使社会走向一个消费文化之路。因此,只有培养人们认识文化、理解文化、延续文化的意识才能让人们学会消费文化,从而化解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我们说商品是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商品的创新设计能够更好地宣传与发扬传统文化。任何一个商品的开发应该基于当地的民俗特色,融入其精神内涵,从而增加商品的文化附加价值,继而对商品进行设计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结合,这对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上津古镇将商铺作为开发传统文化的载体,上津有着约一里长的明清古街,是连通古城内外的一条古老街道。两旁民居为四合院结构,和谐而温馨。四合院内古色古香,飞檐斗拱,一进数重。然而,这样古色古香的民居却缺少了旅游观光的气息。商铺的开发是以当地土特产招牌吸引观光者,从而重现明清时期的繁华景象,这样既能全面地展现上津以及我国的历史古建筑风貌,同时也能吸引更多旅游者的眼光。依据上津土特产及待挖掘的文化旅游纪念品做出的实地调查,在建筑风格上,对古镇整体外观及展示区,保留其原有风貌,同时将破坏部分进行修缮与复原,展示区和品尝区与整体的古建筑风貌相协调,给人以古朴、自然之感,真实生动地再现明清时期的场景。在材料和制作工艺上,也进行优化,店铺内部可以采用手绘的方式装饰具有上津特色的符号或图案,这种物化的形式可以成为当地民俗、地域文化传播的载体,也可以成为上津文化的代表。同时,根据上津古镇的特色,将店铺内商品包装设计风格统一,如豆豉、地瓜粉等土特产的包装以仿古防油纸作为材料,环保简洁。以细麻绳简单密封,古朴自然。在设计样式上,以“舌尖上的上津”字样配以地方特色浓郁的食物缩影,将古镇美食与中国传统美食融合,既凸显地方特色,又富有新意。酒的包装设计,以古朴设计风格为主,外部处理为精细的肌理效果,给人一种简约而不简单之美感。香醇的柿子酒、甘蔗酒、苞谷酒,令人陶醉,包装上简单的密封绳与古镇的古朴自然之气质不谋而合。而在酒的销售与储藏容器上选择了陶坛,陶坛的特殊结构能使空气中的氧进入其中,促使酒完全氧化反应,而且,陶坛含有多种金属离子,可以去杂增香,使酒的口味更加醇厚。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如何使上津古镇这朵奇葩走出大山、走向世界是应着重思考的课题,做好上津古镇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展示与商业旅游的结合是上津古镇向外推介的重点。在保护上津古镇原生态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让游客参与其中,以旅游消费带动文化发展。把上津古城规划定位为以生活居住和文化商业为其主要职能,以传统商业服务和文化旅游为主导产业的古镇。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静态保护”和“活态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人类行为活动的动态性和传承性,是一种活态的文化形式。这样一种以过程和活动为对象的客体可以从静态的保护及活态的传承两个方面进行,从而实现其保护与发展。“静态保护”主要以影像、录音的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科技载体为物化形式,转化为一种可见的和可再生资源,即通过科技产品的形式来表现和再现的过程。此技术是以生活化复原手法,将群众的创作情境与自身情境相融合,身临其境地感受创作中所散发出来的文化底蕴,以达到共鸣效果。可复制性是变相地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本,这样不仅能保持文化的传播功能,缓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的状态。同时,让受众了解和认识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信息,形成一种平民化、大众化传播方式,有利于其保护和传承。

例如,通过利用计算机制图、人机交互、多媒体等数字技术手段将上津火龙工艺制作过程真实再现,通过视觉的展现和观众的交互,最终实现了解上津火龙工艺的目的,创造“上津火龙民俗博物馆”文化机构,全面展示火龙历史、制作工艺,并针对火龙灯会的表演进行数字化设计与创新,将其引进课堂,通过数字化技术交流互动,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遗产,达到推广和普及的目的,这为传承“非遗”打下坚实的基础。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关键是保护传承人。上津古镇的“非遗”是存在于各民族之中的“活”的文化,绝不能脱离项目和传承人这个传承主体而独立存在。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于人的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要以‘活态传承’的方式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四项主要计划之一的“活着的人类财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着极高造诣的一类人)”目的是鼓励各成员国给予他们官方承认,创造有利于“非遗”传承工作的环境,积极改善传承主体的工作生活条件,提高保护传承人的积极性,将其所掌握的知识与记忆传承后人,使得后继有人。建立“上津非遗传习所”等文化教育机构,这样可以给上津人民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场所,同时也为鄂西北地区建设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为“老少边穷”等欠发达地区打造一个社会实验基地,树立借鉴文化遗产资源改造环境、脱贫致富的样板。设立地方民俗传承中心、地方戏曲表演教育传承中心和地方乡土文化教育中心等文化机构,可以突出上津古城在全国历史人文版图上的特色,将上津古城打造成为一个出秦入楚的“休闲旅游古驿站”。

五、结论

文化景观类文化遗产作为近年新型遗产类型,已被广泛认知。由于其本身的特点,使其在保护工作上也具有与一般文化遗产不同的特点,其特殊性在乡土文化景观遗产上则更为突出。概括而言,乡土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工作,应做到如下三点:

1. 尊重自然,整体协调。生产性保护的核心,是对文化遗产开展全面保护工作。因此,在乡土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过程中,应在全面保护其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环境的前提下,突出其景观特色,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水平,适度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展示,土特产品开发。

2. 元素继承和产业设计。生产性保护的特点在于将生产寓于保护当中,以活态保护替代静态留存。因此,在乡土文化景观遗产的活态利用过程中,应对当地文化遗产进行甄选、提炼,概括出最具代表性的核心元素,并将其与现代设计产业相结合,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生产链条。

3. 概念推广、综合利用。在乡土文化景观的保护工作中,应结合具体的规划和发展定位,综合利用文化资源与自然景观资源,做到“因地制宜,扎根乡土,开发资源,综合利用”的乡土文化景观遗产发展模式。以自然景观为表现,乡土文化为内涵,发展成极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展示区,体现遗产地独特的自然风貌和传统文化。

(作者单位:湖北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周益民、张昕:《文化遗产研究文集》, 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2008年版。

[2]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

[3] 刘锡诚:《 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学苑出版社,2009年版。

篇2

论文关键词: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文化景观,旅游开发,价值评估

1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的危机与转机

建国以来,伴随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许多矿业城市凭着其资源禀赋优势逐渐兴起。这些城市在推动城市经济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与协调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矿产资源重要和显著的特点是不可再生性,然而在我国过去特殊的发展时期,矿产资源经历了一次过度、疯狂与无限制的开采,造成资源逐渐枯竭,致使矿业衰退,导致矿业城市成为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据调查研究表明,2007年,我国资源型城市约有178处,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7;城市居住人口约有7000万,占全国城市人口总数的1/6;有47座资源城市进入资源枯竭期,约440座矿山进入资源枯竭期,处于将被关闭危险;约300万工人和1000万家属将陷入失业和生活无着落境地。

资源型城市的矿业资源不是无限的,在资源耗尽的情况下,城市产业如何实现产业转型,是许多资源型城市亟需面对的问题。实际上,世界各国的资源型城市都存在产业转型的问题,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涉及到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留下的许多矿厂旧址、附属设施、机器设备等工业遗存如何处理问题。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这些工业遗产见证了城市工业化的进程,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那些历史悠久的文化遗存作为文化遗产加以保护,而对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保护则重视不够,特别是其中的矿业遗产更是很少得到认同与保护,其价值尚未得到人们的认可,很多矿业遗产正面临着毁坏、遗弃以及消失的严重威胁。保护这些矿业遗产的路径到底在哪里?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的转型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旅游消费者心理发生改变,求新、历史怀旧愿望与求知欲望开始与日俱增,并逐渐清楚地认识到那些往常被我们忽视,甚至废弃掉的矿山、矿坑、冶炼、加工等矿业遗址遗迹在新世纪所焕发出来的价值和重要意义。人类历史上的这些文明遗存—“矿业遗产”,已经成为了整个地区、整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所共同珍视的宝贵财富,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中的矿业遗迹将成为拥有巨大吸引力的旅游资源。矿业遗迹是矿产地质遗迹和矿业生产过程中探、采、选、冶、加工等活动的遗迹、遗址和史迹。它是文化、自然和历史的有机结合,也是城市工业化进程中留下的宝贵遗产,从文化景观的角度来讨论矿业遗产旅游资源的价值,其对旅游的发展影响是深远的。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矿业遗产彰显城市文化,文化景观是人文及自然环境互相影响的结果,地景呈现人文和自然之特质,是文化遗产的一种全新概念,表现为长时间累积下来的人为痕迹,代表人类活动对自然地景的影响,地景所影响的人类行为,使文化遗产的范畴由原来的单一场所,逐步纳入代表区域文化意涵的文化景观。矿业遗产旅游作为一个新兴领域正在受到旅游业界的热烈关注,许多学者对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开发战略与开发模式进行了探讨,并指出发展矿业遗产旅游有利于促进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的转型。

2矿业文化景观内涵

2.1.文化景观的定义

文化景观(culturallandscape)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25年CarlO.Sauer发表的《景观形态学》(TheMorphologyofLandscape)一书中所提及到的。国际上文化景观正式确定,始于1992年的《世界遗产公约》,且陆续有国家将文化景观纳入文化资产范畴中。本文采用了世界遗产委员会于1993年在Schorfheide提出的文化景观含义:

文化景观是透过空间与时间反映人类与其自然环境的互动。一个文化景观是有着有形与无形特性的复杂现象;无形的要素由影响在感知和形塑景观的信念和互动所产生,如神圣信念和景观紧紧关联且这种方式已被察觉一段时间。文化景观反映创造他们的文化。

由以上得知,文化景观中有形的特性与无形的元素是形构出文化景观复杂现象的要素。文化景观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互动的结果,而无形元素是由人类感知延伸出的信念和自然环境产生的变化,因此文化景观能反映出此地区居民的文化与信念。故文化景观不单是由有形的特性构成,无形元素也是构成文化景观特色的关键因素。目前全世界已有830处地区被指定为文化遗产,其中又有55处同时列为文化景观。从文化的角度来评价矿业遗产的价值,既有利于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的转型又有利于矿业遗址的保护。

2.2矿业文化景观的定义

矿业遗产亦属于工业遗产的范畴之内。2003年7月,国际工业遗产保存委员会(TICCIH)在《下塔吉尔》中把工业遗产定义为:工业遗产是由建筑物、构筑物和机器设备、车间、工厂、矿山、仓库和储藏室、能源生产、传送、使用和运输以及所有的地下构筑物及所在的场所组成,与工业相联系的社会活动场所也包含在工业遗产范畴之内。

矿业遗存空间如机器设施、建筑物、构造物、交通运输等都具有历史、文化、社会、科学、艺术或其它价值,亦是属于工业遗产其中一项类别。但但是从文化景观的角度看来,采矿与自然环境之地表、生态、河川等透过时间产生的改变是最为基本的,在这其中亦包含矿业所产生具有价值的工业资产。

矿业生产所对自然的改变,例如大型机具露天采矿对于地形的直接破坏、钻探时所开凿的痕迹、地势的转变、建造机具设备所修整的环境、因为污染而消失的植栽等都是说明矿业文化景观的良好实证。矿业活动和自然互动不像农业景观那样明显、美丽,但是与自然资源直接互动并且上演互动的演变,这些演变可以由早期时常起源于山区或乡村的简单的技术所挖掘的坑道或旧有的露天矿场,至后期机械化生产代替的转变来解释。人类透过时间、技术与生产方式的转变,对土地的改变也就不同,而随后因人类停止挖掘,经采矿破坏的生态与自然逐渐回复,说明了人对自然的改变与自然回应人类的互动。

2.3资源型枯竭型矿业城市矿业文化景观的必备要素

2.3.1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是首要的必备矿产资源,因为矿物的产生和地质形成息息相关。大自然受到地质运动作用孕育出具有经济上开采价值的矿产,蕴藏在地底下的矿产深受地质构造与活动控制,进而造就不同的矿产分布范围、深度、储量多寡等,而这些都会影响到采矿活动的范围与方式。

2.3.2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造成地表上的改变,主要可以就两方面进行探讨,第一,是直接与采矿生产有关的矿业活动,矿业景观中,构成景观最主要的活动为采矿,一般来说,开采矿产主要的流程可分为寻矿、探勘、开采规划、采矿四个阶段。

第二,是因人类生活需求所延伸出的社会活动。许多民生设施与相关附属设施用来满足居民居住需求,这些活动所产生的空间与设施亦是构成矿业景观重要元素的一部分。

2.3.3时间转变

矿业活动与矿脉、矿产的含量密不可分,当矿产酝藏不足或已无法负担开采成本时,采

矿的活动便会停止。矿业的兴衰可分为开发期、发展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时期。

2.3.4矿业文化景观构成的元素:坑道、露天矿场、选炼矿设施、矿渣废弃物、运输道路与机具、行政设施、居住空间、服务空间、信仰空间等。

3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矿业文化景观的价值评价的原则

3.1完整性原则:矿业文化景观完整性中重要的前提是这些遗留的挖掘痕迹、废弃平台、构造物、遗址等景观元素必须能够清楚的显示出矿业主题。

完整性应用于评判文化遗产的质量水平,首先应当体现在现存的文化遗址或现象是否能够证明和反映出一段特定历史、传统、技术或美学的完整成就和综合信息,而不只在于这些信息的载体在结构或留存现状上是否表现得完整无缺。

矿业资产的完整性关键并非是建筑物完整程度的表现,而是在整体采矿系统维持原样与可见的程度。我们必须了解这些与矿业相关的景观元素,也许受到部份损害,但是其整体可以传达矿业文化景观的价值,比起部份的元素集合诉说矿业资产来的强大。完整性显示出文化景观的价值,一旦文化景观其完整性低弱或缺损,区域资产的价值强度便会有所降低。完整性的评估为文化景观管理维护的工作定下基础,必须谨慎的思考。

3.2真实性原则:矿业景观真实性的评估,景观中与矿业相连结的要素的改变必须没有显著的变动,能真实的反映过去的人类智慧和自然环境间的互动。文化景观是经过许多不同的历史阶段所形构出,必须确认目前存在的景观元素其整体架构何时产生,也许景观中大架构是由某历史时期构筑形成,但是却会随着时间而有所变动。

矿业文化景观是某个时期的景观,经过时间转变、气候变迁、社会经济、政治、居民价值观等的影响,原有的矿业元素受到破坏,成为遗构性的元素,这种遗构性的原物能真实反应其历史脉络。遗构性的元素对于文化景观虽然是非完整的原物,但是却能说明人类活动停止后,受到自然或人力的作用产生的毁坏,且能真实的与历史做出对应并证明历史过程,这比完整的非原物矿业景观更具真实性。

3.3旅游市场导向原则:旅游开发必须要以市场为指导,根据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开发出能迎合市场要求,竞争能力强,特色明显的旅游产品。以过去生态旅游发展为鉴,一定要防止矿业文化景观被泛化和滥化的做法。有人认为矿业遗产可能就是几块废弃地,是破旧的厂房等,但是有人却视矿业文化景观为珍宝。所以,如果要对矿业文化景观的旅游价值做出评估,首先明确旅游市场价值,从市场区位、市场需求大小、消费能力高低及消费结构的构成、交通便利情况等几个方面来研究。

4矿业文化景观的旅游价值评价体系

笔者遵循前面的评价原则,以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的文化景观遗址为评价对象,制定了由5个大类指标和18个类型指标所构成的矿业文化景观旅游价值评价的相关指标,而且阐释了各指标的具体涵义,涉及内容如表一所示:

表一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矿业文化景观旅游价值评价体系

指标大类指标类型指标涵义

旅游市场价值市场区位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文化景观地与主要旅游客源地的空间关系,即文化景观的空间位置优势、客源市场所处地理位置及空间联系;

市场特征包括文化景观地的来访旅客数总数、旅游购买能力、旅游季节性影响、出游次数等;

交通便利快捷性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与主要客源市场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其便捷性;

资源互补性文化景观与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的旅游资源在产品组合、优势互补等方面所表现的整体价值;

城市形象矿业文化景观与所依托城市形象的关系度;

历史价值人物与事件该城市是否发生重要的历史事件、时代、人物,且与矿业生产相关联;

时空代表性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的文化景观是否标志在特定历史时段及特定区域范围内的矿业发展特征,即遗产的矿业开端性或开创性;

历史生活关联度矿业文化景观对城市经济发展、市民就业及生产生活等个方面的历史影响;

社会文化价值文化的塑造人口集中、聚落的形成,交通系统的开发都因采矿活动而起,使其塑造出独特的矿业社会文化;

文化认同感矿业文化景观与所具有的民族认同度和地域认同度;

社会信仰与仪式具有与矿业特有的信仰和特定的仪式;

科技价值工艺独特性矿业开采工程中构筑技术和结构的独创性;

技术先进性矿区在规划布局、建筑、设施设备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科技合理性以及当代科学发展成果的运用程度;

科技影响矿业文化景观所采用的科学技术对近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旅游审美价值资源特色资源性枯竭城市的矿业文化景观在区域(国家或世界)的特殊性;

文化景观的完整性文化景观资源的保护情况、景观的完整性及工艺、档案、企业精神、口碑等非物质遗产的存留状况;

构筑物审美矿业遗产的采矿坑道、厂房等蕴涵过去的状况,具有一定建筑风格、设计品质及其艺术表现力;

周边环境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和文化景观周围环境情况包括自然、社会环境的状况。

5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矿业文化景观旅游开发对策

矿业文化景观旅游资源与其它的文化遗产不一样,矿业文化景观旅游开发是一项很复杂的系统工程。根据矿业文化景观的旅游价值评估系统,考虑我国旅游业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资源枯竭型矿业文化景观旅游的开发对策首先要瞄准市场,依据市场需要开发出具有强烈吸引力的矿业文化景观。重视矿业文化景观的旅游特点,采用整体开发和联合开发等方式,提升矿业文化景观旅游的竞争力。

5.1资金扶持,政策保障

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过去为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国家对其帮扶不够。很多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所采掘的矿业石,以及矿业经营的利润都被国家无条件的调拨,尤其是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后,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下降,地方财政亏空,部分资源枯竭城市是无财力进行矿业遗产旅游开发的。以矿业文化景观为资源的矿业遗产旅游是资源型城市特别是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便利路径,但是需要巨大的开发费用支持。我国有关部门应当积极扶持与支持,尤其是从资金缺口进行补助。另外,政府引导旅游开发,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来发展旅游,必须解放思想,多方面筹措资金。在旅游开发的进程中,地方政府还要制定配套的旅游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企业规章制度,加速建设改造交通、酒店、餐饮等旅游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旅游外部环境。

5.2瞄准市场,突出特色

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发展旅游并不是将“矿业文化景观”与“观光旅游”简单的结合,而是把过去具有历史文化记忆的矿业生产活动场所、建筑、景观等矿业遗产和旅游发展各个构成元素有机组合,游客的身心在旅游活动中得到放松。以矿业文化景观为旅游资源具有强烈吸引向性,并且不同的矿业文化景观它的吸引向性也不尽一样。例如,从旅游者的年龄结构来看,参加矿业文化景观为旅游资源旅游的人有具有怀旧情感的中老年人,有追求浪漫生活的青年人,也有为丰富文化知识的少年儿童。不相同的矿业遗产地所表现出来的旅游市场价值也不一样,旅游开发首先必须研究整个市场的旅游需求特点,在细分市场的前提下,对市场科学定位,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运用促效的营销方法,增强市场的竞争能力。

5.3整合资源,联合开发

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的矿业文化景观既是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又是工业遗产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和城市其它的旅游资源有着较强的互补关系。单一的开发矿业遗产旅游项目难以达到规模优势和轰动效应,因此必须对城市现有旅游资源进行整合,联合开发。把旅游资源通过市场联合开发、资源互补和组合包装旅游线路,形成城市区域旅游的整体优势。具备条件的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可以考虑矿业遗产景观带动旅游开发,也可以组合大区域文化遗产旅游项目,如东北“哈大铁路沿线工业遗产旅游带”等。各个遗产城市也必须依据区域联合、整体协调的思路,不断开发具有差异性的矿业文化景观,提升遗产旅游城市形象,资源型城市之间的联合开发,从差异中形成优势,在互补中得到发展。

枯竭型城市的矿业文化景观的旅游价值必需建立在自然与人类互动的完整系统上与资产的真实性上。这些价值体现在昔日采矿时所造成的景观中,透过诠释使其呈现出来,了解矿业文化景观的资源旅游价值,资源性枯竭城市的转型和矿业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矿业文化景观为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转型旅游开发提供了资源,发展旅游业不失为一条好的路径,通过旅游开发,不仅可以更好的保护现存的工业文化景观,而且还可以促进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的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海东,榆林.中国科威特的成长烦恼[N].南方周末,2006(1150).

2 齐建珍.资源型城市转型学[M].人民出版社,2004:64.

3 国土资源部.关于申报国家矿山公园的通知[R].国上资发,2004(256):9.

4 Fowler,P.J.World Heritage Cultural Landscapes 1992-2002,World Heritage Papers6.Paris:UNESCO,2003.

篇3

城市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保护、继承、发展与国际化都市的战略日标出现偏差。由此,本文提出了在城市复兴的大背景下,分析和举例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城市景观设计,在探讨在城市发展中当地地域文化的运用、传承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及凝聚力。通过分析在现代城市发展背景下的地域文化景观现状及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在景观规设训中地域文化景观的相关对策研究究,以建立地域文化景观多样性和乡土性双重体系为基本出发点,塑造地域文化为导向的景观空间载体中的社会共识体验。论文从城市地域文化的概念定义和城市地域文化景观设计的提出,通过地域文化的概念、内涵以及精神分析引证地域文化对于城市文化的思考,通过历史文化、建筑、园林等具有代表性的景观元素出发发掘城市文化。

[关键词]:地域文化;城市景观; 景观文化

1、文化内涵的发掘

尊重场地原有历史文脉及场所精神。保持场地的地域特征与文化内涵是延续周边大环境景观风貌的必要条件,这就要求设计在发掘地段原有文脉基础上提炼并延续其潜在内涵。对人文景观进行评价要在对场地原有历史及文化遗存尊重的基础上,对地段环境和历史文脉进行分析、解读、提炼和升华,同时注重探究空间形式潜藏的内在含义,尊重并保护环境原有地貌、文脉肌理,使城市特有的历史文化与空间环境特征融合。

在考]景观环境的要素中,作为整体大环境的组成部分,建成场地的景观规划必然要服从其总体定位,风格特征以及延续其历史文脉,从而做到部分与整体相协调。

2、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地域文化景观的对策研究

地域文化景观同时也应充分重视乡土性保护这关键环节。现代景观意义上的乡土性己经达到了相当的深度和广度,并非仅仅是固守于地方形式,很少接受其他区域的创新;最近几年被广泛引用的当代乡土在概念上被定义为:种自觉的追求,用以表现某传统场所和气候条件所能作出的独特解答,并将这些介乎习惯和象征性的特征外化为创造性的新形式,这些新形式能够反映当今的价值观、文化和生活方式。简而言之,于景观规划设计中贯彻地域文化策略,并非只是味的钻到故纸堆中企图复制历史,这里的贯彻更强调的是种于传统中小断摒弃糟粕,加以修止从而赋子景观新的内容。俞孔坚教授从乡土景观的主体、客体及相匀_关系方而来理解,解读乡土景观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在于理解景观是乡土经验的种历史记载。

3、地域文化影响下的现代城市景观设计

一座城市中,在城市的物质文化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包括城市园林、建筑等在内的城市景观元素,这些元素构成了一座城市的形态与特点,使人们在城市中有归属感,认同感,同时被这些景观元素感染、亲润,使得城市精神、城市文化底蕴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感官和心灵。使得人们具有城市特有的文化气质。因此,城市园林、建筑等元素的保护就显得举足轻重。

4、地域文化景观是有机联系的生命体

地域文化景观具有有机生命体的特性,通过自组织来维系整个系统的运转。如果将目标地块比作躯壳,空间的划分比作骨骼,交通比作血管,那么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就象征着贯通有机体各处的血液,可见缺乏了地域文化的景观空间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以二元对立的态度处理地域文化景观与自然或其与人类的关系的局限性也越来越大。

5、城市景观设计对地域文化的吸收与发展

景观中的地域包含地理及人文的双重涵义。大至面积广裹的区域,小至特定的庭院环境,由于自然及人为的原因,千日可一处场所历史地域形成了自身的印记,自然环境与文化积淀具有多样性与特殊性,不同的场所之间的差异是生成景观多样性的内在因素。景观设计从既有环境中寻找设计的灵感与线索,从中抽象出景观空间构成与形式特征,从而对于特定的时间,空间,人群和文化加以表现,通过场所记忆中的片段的整合与重组,成为新景观空间的内核,以唤起人们对于场所的理解与记忆,形成特定的印象。

6、结论

通过景观设计保留场所历史的印记,并作为城市的记忆,唤起造访者的共鸣,同时又能具有新时代的功能和审美价值,关键在于掌握改造和利用的力度和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设计包括对原有形式的保留,修饰和创造新型的形式和内容。这种景观改造设计所要体现的是场所的记忆和文化。城市保护,保存,在不同情况下需要不同的解决办法,城市文化保护是强调整体性的保护,从城市平面的图形与背景研究中确认保护的范围,城市整体空间环境的形与势,积形成势,才能托物寄情,寄托城市文化的涵义。占城要划定历史文化区域,新的建设必须尊重历史,城市文化空间的保护和城市中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尊重历史,城市文化空间的保护和城市中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相辅相成。例如西安占城的保护必须与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谐一致。既要保护占城的传统格局,又要保护好占城的重要文物。

[参考文献]:

[1]任致远,关十城市文化发展的思考,《城市发展研究》,2012. 5

[2]丁楠,浅谈文脉一城市记忆与延续,《工程与建设》,2007. 2

[3]李瑜青,人本思潮与中国文化,东方出版社,1998

[4]陆林,凌善金.焦华富等.徽州古村落的景观特征及机理研究 [J].地理科学,2004, (6): 660- 665

[5]土云才,史欣.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空间特征及形成机理[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 2): 31- 38

[6]马定武,直面后现代的城市文化现象[J].新建筑,2005, (02): 9- 12

[7]姚红梅.关于当代乡土的儿点思考[J.建筑学报,1999(11):52- 53

篇4

关键词: 城市化;佛教文化;文化景观

中图分类号: J5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055X(2017)01-0119-07

doi:1019366/jcnki1009-055X201701015

从时间的维度来考察佛教文化景观,其存在是与佛教文化扩散分不开的,中国作为一个佛教文化大国,囊括了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上座部佛教。佛教文化景观与城市的概念发生深刻关系是必然的,这是因为城市聚集着密集的人口、工商业发达,是周围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以北魏洛阳为例,当时城中寺庙多达一千余座。[1]74随着中国城市化的推进,以及新时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求的提出,作为中国城市拥有“群众基础”时间较长的佛教文化景观应该以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和姿态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它应该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这些已经成为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佛教文化景观与现代城市地理

(一)佛教文化景观的要素与类型

图1佛教文化景观要素与类型关系图① 文化景观从引起人们注意到其多种定义的提出,再到文化景观的感知与解读;从探讨研究文化景观的构成与组成到其类型与分类,再到文化景观的保护及规划,面临的根本问题就是文化景观其自身的复杂性。[2]82对于景观的要素和类型进行分类,是解决问题的首要步骤。佛教文化景观,可分为三种类型:与佛教文化有关的单体构筑物,如塔、像、佛教文化植入性的景观雕塑;佛教寺庙(院);佛教文化的聚落及其所处的场域(我国地区存在较多)。总体来说,佛教文化景观的要素与类型是一种尺度从小到大嵌套存在的关系。

图1诠释了独立和从属出现的构造系统与类型之间的变化关系。A、B、C分别代表了以上三种类型,虚线的圆代表着同一类型。作为佛教文化景观的单体构筑物可以在城市中单独存在独立成一种佛教文化景观类型,如佛塔、藏传佛教的玛尼堆经幡塔等,也可以成为寺庙(院)的重要景观组成要素。寺庙(院)也如同此理,它既可以被看作是多个佛教文化景观组成要素的集合,也可以成为城市空间中的佛教文化景观,在藏地佛教文化景观聚落中,寺庙又成为一个景观构成的要素(图2、图3)。本文中主要以城市中或靠近城市周边的寺庙(院)这一佛教文化景观类型作为研究对象。

(二)自然地理

所谓“天下名山僧占尽”,中国汉传佛教的四大名山以及著名的四大佛教石窟都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这样的环境远离城市,即远离所谓的尘世喧嚣,有利于僧众潜心深入经藏,不为世俗所扰,也使外界对其产生了神秘感。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传统文化的重拾,原有寺庙被修复或重建,越来越多的佛教文化景观和场所出现在了城市空间当中。就现在我国佛教文化景观数量和位置的情况来看(以寺庙类型统计),城市范围内的数量已经超出城市市区以外的数量。《2010中国佛教寺院名录》上收录有合法登记的佛教寺院就有两万多家,其中据不完全统计,处在市区以及县级地区的寺院占半数以上。[3]1-15其余的佛教寺庙以及石窟等在城市范围以外的佛教文化景观数量占四成左右,且这个比例还在不断地下降。这说明佛教文化景观尤其是在寺庙这一类型层面上,城市空间出现的速度在不断加快。在城市中的地理空间位置上,无论历史遗留的还是新建的佛教文化景观对于传统人地观和历史文脉都十分重视,其中选址方位多为坐北朝南。在我国藏地,城市围绕寺庙而产生发展的情形更是不胜枚举。如图4中甸古城布局,图5围绕大昭寺形成的拉萨古城。图4中甸古城布局图片来源:李晖.藏文化与香格里拉县古城格局关系研究[A].泽仁扎西.第六届优秀建筑论文评选[C]. 2012: 1-14. 图5拉萨古城图片来源:[挪]Knud L, Amund S L. 拉萨历史城市地图集――传统城市建筑与城市景观[M]. 李鸽, 曲吉建才, 译.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34.

(三)经济地理

自佛教传入中国起,佛教文化景观尤其是寺庙(院)在经济活动中就起着重要的作用。“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佛教寺院经济就沿着两条线索发展:一是以律寺为代表的役使净人、奴婢的生产体制由盛而衰;二是封建国家与佛教寺院在经济上的提携与争夺,经历了多次的反复”。[4]6在藏地的寺庙,根据部派的不同,僧侣主张劳作与否的不同生活方式,也都会对周边经济业态的形式产生不同的影响。寺庙(院)自古就与城市在经济上有着或协作或影响的关系。在城市化不断推进的今天,佛教文化景观由于在自然地理方面分布较广,外加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不论是城市中的佛教文化景观还是非城市中的佛教文化景观,对其在地区经济拉动方面均有一定积极的影响。除此之外,寺院本身也一直存在着寺院经济,一般来说,寺院经济由寺院的自给性收入、布施性收入、薪金式收入、甚至包括了部分经营性收入集合构成。它们既是广大信徒“广种福田”的结果,同时也是僧尼专事修行、维持整个寺庙运行的经济基础和保证。在商业化社会中,寺庙的发展亦能刺激相关产业的联动,比如建筑业、造像业,之前提到的旅游业以及其他周边的相关产业。

二、城市化带来的佛教文化景观的现实问题

(一)景观功能世俗化

宗教文化尤其是佛教文化在走出“”时期的冰点之后,特别是从1982年中央颁布19号文件开始,“无神论”开始调整为容纳多种。但是社会上没有一个明确的引导,致使宗教组织和宗教活动世俗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城市化的加快,物化空间的全球相似性引起人对文化趋同性的忧思。[5]203佛教文化景观的教化和文化性质丢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成了一种世俗化的、旅游观光的“标配”,甚至是从事迷信活动的场所,佛教文化的精髓荡然无存。由于基础设施接入和商业旅游的开发,大部分佛教文化景观的开放性大大增加,商业化气息浓重,与过去相比,其宗教性、文化性与神秘性大大降低,甚至成为旅游经济和“迷信经济”的工具。由于工业发展杂糅着政治和商业化行为,除了历史上有名的佛教圣地以外,许多地方也盲目地扩建了不少佛教文化景观,包括各种高大佛像和大型寺院,并没有真正考虑到佛教文化景观除旅游经济以外的功用和扮演的重要社会角色,本末倒置。甚至许多藏地寺庙兴建之后,没有足够僧侣进驻,游客也远远达不到原始预计的数量,得不偿失。

(二)景观“教化”功能退化

佛教文化景观作为佛教文化的展示与传播的实体及场域存在了两千五百余年,在中国的历史也有近两千年。其首要的功能就是通过展示与传播将无形文化有形化和空间化,从而达到“教化”的效果。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扩张,佛教文化景观在城市中更像是一N文化的符号矗立在城市空间之中,丢失了原有的景观空间和景观要素与教化紧密结合的关系。

文化的传播要依托“教化”而进行。这种“教化”应该是在佛教文化景观的空间格局中被感知而得到。佛教文化中所谓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相对应的,分别来自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六根又作六情,指六种感觉认识能力。[6]26而在佛教文化景观中,尤其是寺庙(院)环境中,对六种感觉都有着很强的“摄受”作用。比如寺院的“声景”(塔铃声、钟声、诵经声、松涛声),代替文字的“视景”(佛像、画像、供品、二十四孝廊),景观感受重要辅助的“嗅景”(香炉中的香烟味道、花草香)等。佛教文化景观随着时间的推进,经过历史的长期演化与变迁早已逐渐形成了具有特殊作用力的景观环境体系。而当今城市空间拥挤,空气质量和声环境质量下降,佛教文化景观的设计者、管理者也忽略了景观中各个感官层面给人们带来的这种“摄受”力,因此削弱了景观原有的对人的影响力,使“教化”的功能发生了退化。

(三)景观空间利益化

城市空间拥挤,市场经济带来的社会繁荣导致了泛经济现象的出现,在佛教文化景观中,尤其是寺庙(院)的景观空间配置上发生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现象。汉传佛教寺庙(院)在明代以后基本形成了伽蓝七堂制式,并一直得到了固定和延续。[7]182而这种制式被部分现代兴建于城市中的寺庙所打破,其中不乏由于城市规划用地的限制因素。而更多的是增设了能给寺庙运营带来利益的建筑用地,破坏了原有寺庙布局的制式。比如“灵位堂”“骨灰墙”,为“在家人”准备的大面积“塔林”,使得佛教文化景观变成了“墓文化景观”。

(四)景观传统功能性滞后或丧失

佛教文化景观和场所在城市空间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中国城市的佛教文化逐渐形成“居士佛教”信仰团体和理念,但是部分城市中的原有佛教文化景观没有有效地针对功能要求的提升而进行调整。多数佛教文化景观和场所仍然固守原有的传统尺度和殿堂设置,宗教活动场所空间过少,与旅游路线以及场所无有效的区隔,反而导致了在城市中佛教文化景观没有得到城市发展所带来的应有的进步与发展,造成了本有功能性滞后甚至丧失。寺庙园林内除了寺庙建筑、佛教艺术、文化等文化景观资源外,寺内的小品及设施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部分盲目建设的佛教文化景观中,忽略了文化景观设计中兼顾文化与景观相结合的重要性,寺内的景观功能设施出现分布不均,其造型、材料缺乏历史文脉的延续,与寺庙园林环境气氛不协调等诸多设计上的问题。

三、佛教文化景观在中国城市化中的角色定位

(一)补充城市社会功能

城市的主要功能有:生产、服务、管理、协调、集散、创新等。[8]佛教文化景观类别很多,在城市中多为佛教的寺庙(院)景观以及小型的佛教园林景观。由于佛教文化中的布施以及供养文化,佛教团体往往依附于寺庙(院)僧团而存在,寺庙(院)不但能够利用布施款项进行社会慈善事业,更有在必要时为城市提供空间和场所的机动功用,过去就曾有困难时期寺庙收容难民的情况。就目前社会功能完善程度而言,佛教文化景观对于弘扬传统美德、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不但在特定时期可以对社会功能进行补充,也可作为日常社会慈善、文化与道德宣传场所的规划补充。如台湾的慈济会在佛教文化的背景下设立了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补充职能场所。

①图片来源:网络资源,http:///info/100000704.

(二)参与城市文化系统的物质组建

无论是大城市论,还是小城市论,一个城市的城市文化组建都是具有一个较强的系统性的。《中外城市知识辞典》认为城市文化往往也被称为“都市文化”,是市民图6广州光孝寺菩提树景①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具有城市特点的文化模式,是城市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总和。[9]23台湾学者张丽堂援用了泰勒将城市文化定义为人类生活于都市社会组织中,所具有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和一切都市社会所获得的任何能力及习惯。[10]75这里也包含市民的和文化行为。从这一层面看,佛教文化与其物质载体佛教文化景观参与了城市文化系统的精神和物质的组建,同时佛教建筑及其文化景观能为城市增色,成为城市名胜,例如“羊城八景”和“洛阳八景”中都有十分著名的佛教文化景观(图6)。这些景观能够丰富一个城市的文化景观,赋予城市浓厚的文化底蕴,串联起一个城市的历史文脉。

(三)参与健康城市和文化生态建设

文化景观本身具有连接自然和人文之间的作用。佛教文化景观在传播展示其独特的佛教文化的同时,十分重视与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佛教建筑构成园林景观比比皆是。同时佛教文化“万物有灵,众生平等”的价值取向对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具有积极影响,亦能参与健康城市的组建。

文化景观概念本身就包含着双重的含义,可以阐述为无形的文化体现于有形的人为要素和自然环境之中。我们可以触摸到的是文化景观的实体,但是在景观实体之上蕴含了文化的重要投射。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其文化景观在具有基本的场所功能的同时,已经远远超越了宗教本身,形成了独特的佛教文化与艺术,其中文化包括文学、文人思想、与传统道德的结合;艺术包括绘画、雕塑、音乐、美术等诸多门类。这些文化与艺术都具有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吸引着众多旅游者和文化艺术方面的学者,同时也为城市的文化生态多样性提供了良好的物质环境基础。

四、城市中佛教文化景观的建设思路

通过中国佛教文化景观与城市地理的研究以及发现的现实问题,提出佛教文化景观在中国城市化的角色定位。针对三点定位,本章提出和阐述了关于城市中佛教文化景观的建设思路:首先要以明确景观的保护与发展这一辩证关系为前提,处理好佛教文化景观遗产与不断发展的新时期要求之间的矛盾问题。以完善佛教文化景观社会功能为目标,以佛教文化景观功能物质组建为手段,以深入发掘研究景观中的景观文化、保护城市文化生态为重点的思路进行建设。

(一)以明确景观保护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为前提

随着社会的变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属于有机演进类的文化景观(Organically Evolving)的佛教文化景观,面临着保护、继承与发展的多重挑战。[11]“保护”意指爱护,使其免受可能遇到的伤害、破坏或有害的影响。“发展”意指事物由一个阶段到另一个进步变化的过程。“保护”倾向于一种静态的维护,而“发展”具有变化的动态过程。从字面上看两个词存在对立的层面,但也存在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文化景观的保护可以让同类型的文化景观更好地发展,而景观的发展也是对文化景观的最好保护。因此保护是发展的基础,通过文化景观的区域保护和分层设置(表1)来落实保护内容和保护原则,可以更好地保障城市中已有的历史性的佛教文化景观。在提出保护原则、明确分层设置和保护内容的基础之上,才能做到发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将城市中的佛教文化景观按照城市空间区位进行评估分类,分为单纯宗教功能类、旅游类以及宗教与旅游复合类。前两种相对容易进行功能的设计。可尝试性将复合类佛教文化景观分为两部分来考虑。表1文化景观的区域保护和分层设置设置分层保护内容保护原则文化景观构筑物保护内层景观人为构筑物(包括遗址)建筑外在形态与内部结构形态、风貌的稳定性原则构筑物近场域范围保护核心层文化景观的文化要素、景观文化、人居要素、自然及城市景观要素文化的传承性、社会与自然环境的适宜性原则文化景观生态区保护外层人地观与自然生态环境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的完整性原则

(二)以完善景观的社会功能为目标

随着人本主义的历史性胜利,佛教文化景观作为一类文化景观存在城市之中,其服务于公众的角色已经确立。对于整个城市来说,其社会功能主要集中在文化传播、文化协调以及补充功能上。通过之前提到的城市化带来的佛教文化景观的现实问题,我们不难看出,城市中佛教文化景观的社会功能是亟待强调和深入开发完善的,因此我们将完善佛教文化景观的社会功能作为未来建设工作的目标。从最基本的佛教文化景观所承担的文化传播功能抓起,逐步完善和增加佛教文化景观在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功能和影响力。

(三)以景观功能物质组建为手段

城市作为佛教文化景观存在的大环境,为佛教文化景观的继续发展提供了历史上任何时期都不能比拟的物质条件。如能源、水、交通等基础设施,成为景观功能物质组建的基础保障。在城市化背景的今天,越来越多的都市人渴望不必远行就能够在自己生活的城市找到能使自己心灵安宁并得到慰藉的场所。因此佛教文化景观在城市中数量的增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景观功能物质组建顺应了这一要求。景观往往能够体现出一个场所的灵魂,体现并传达一种景观文化与精神。[12]在景观要素的功能设计落实中,应尽量尊重历史文脉即原有的制式,同时兼顾现代都市用地情况等综合因素[13],提升景观环境中的材质以及环境质量,注重卫生环境,融入现代化环境设计理论、方法和技术,努力打造出既传统又现代的优良佛教文化景观和场所。

功能方面,通过景观路径以及空间的划分,增加建筑空间和丰富外部空间等设计行为,将正式宗教活动和旅游休闲文化活动进行分类并加以自然的区隔,既保证僧众的正常修行课业和佛教信众的佛事活动,又兼顾佛教文化对普通民众的展示与传播,适度参与旅游产业,方便管理。正式宗教活动区域在原有的寺庙制式内适当增加,从而满足城市“在家”信众的宗教活动要求。可考虑在旅游休闲文化活动区中加入佛教文化生活休闲功能区、佛教文化普及推广区、佛化生活体验区等。在这一部分中适当增加开放性,注重园林景观“声景”“视景”和“嗅景”的辅助配置。

图7台湾新北市法鼓山①新建的佛教文化景观,应从继承与发展的角度,对传统的佛教文化景观从城市生活、城市文化的角度入手进行优化、丰富,使其既能保留原佛教文化景观所承载的功能,又能够高效、无缝地融入城市人们的生活之中,并具有更多符合现代城市功能需求和审美需求以及具有正确城市文化价值取向的综合性佛教文化景观。值得我们借鉴参考的是我国台湾地区的法鼓山、佛光山、禅寺和慈济会,这些都是在最近的几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佛教文化景观地,虽然它们都没有在喧嚣的市区之中,但是其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承担的角色、基础设施的衔接、功能配置以及内部景观和室内环境设计的继承与创新,都值得我们借鉴,以更好地考虑城市化视域下佛教文化景观未来的发展走向。(图7)

①图片来源:网络资源,http://twfjnetcom/twmsgs/200903/t20090325_114146htm.

(四)以发掘景观文化丰富城市文化生态为重点

景观文化被认为是一种新的文化系统,含有更多的社会文化性,不仅与社会伦理、宗教、习俗及种种观念有关,而且还包括了大量的艺术文化内容。[14]文化景观中,景观与文化是相互影响、以不同形式同时体现的。某种景观文化的存在也成为城市文化生态的重要一环。与自然生态一样,文化生态的保障需要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文化多样性的存在。佛教文化景观承载和传承的是一个长达两千五百年的佛教文化体系,其景观文化不但与佛教文化景观的“教化”功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还包含了大量人居文化、习俗、伦理、艺术文化内容。因此深入发掘景观文化能蚋好地保护和继承佛教文化景观的精髓并且丰富城市文化生态。

五、结语

在城市化日益推进的今天,我们在对历史遗留的文化景观的坚持并深化保护的同时,对文化景观的设计与保护观念也应与时俱进。其中有诸多文化景观深层次的研究需要深入发掘并指导规划和设计,才能更好地为佛教文化景观的保护和发展服务。也只有这样,佛教文化景观才能在城市中更好、更健康地存在下去,为城市公众服务,才能继续完成它应有的城市功能和文化使命。

参考文献:

[1]吴庆洲,吴锦江.佛教文化与中国名胜园林景观[J] .中国园林,2007(10):73-77.

[2]徐文廷,林建群. 文化生态学视角的文化景观研究[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82-88.

[3]编委会. 2010中国佛教寺院名录[M].北京:中华佛教出版社,2010.

[4]任怀国.试论魏晋南北朝寺院地主经济[J]. 烟台师范大学学报,2000(1):5-10,56.

[5]单霁翔.走进文化景观遗产的世界[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

[6]丁福保.佛学大辞典[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7]黄春华,李静.中国中古时代佛教建筑空间探析[J].华中建筑,2010(4):182-184.

[8]纪晓岚.论城市的基本功能[J]. 现代城市研究,2014(9):34-37.

[9]刘国光.中外城市知识辞典[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1.

[10]侯鑫,曾坚,王绚.信息时代的城市文化[J]. 建筑师,2004(5):20-29.

[11]李和平,肖竞. 我国文化景观的类型及构成要素分析[J]. 中国园林, 2009, 25(2): 92-94.

[12]张晓峰.浅谈景观中的场所精神[J].安徽建筑,2010(2):23-24.

篇5

文艺作品评论征稿启事

中国画“象思维”再认识

质化、技术反智与拜金主义

在“常规电影”中锻造春节档

数字艺术应有独有的批评体系

网络文艺的主流化与新格局

精耕细作的影片才会有高回报

春节电影“新民俗”的文化意义

金融资本进军电影产业的利与害

当代学者的历史责任和精神追求

本刊召开编委会暨办刊工作研讨会

跨越时空的红色记忆与镜像呈现

民族集体记忆的文学记录与表达

题材文艺创作的立意与类型

巴赫金的对话思想和跨文化研究

“中国古典舞”名分的古今之辨

中国电影结构性调整与科学发展

当今书法展览场域下的审美心态

超越影像:中国电影的文化景观

关于书法人文精神若干范畴的思考

北京剧场艺术生态失衡现状的思考

中国戏曲的海外传播与接受之反思

传统戏剧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模式

诗意地栖居:自然文学的魅力与追求

张世英对中国当代美学理论的推进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文化立命,万有相通

众筹:艺术公共化对“个体中心”的消解

热血铸就经典:红色戏剧的回顾和思考

论文化相对主义之下的当代分析美学策略

网剧生态观察:概念、历程与类型分析

中国传统音乐在世界音乐市场中的角色

近年来国产电影的表演美学及文化分析

从侯孝贤电影看电影与音乐的互文本关系

2015年中国电影创作的新格局与新问题

当代中国电影合拍片的发展模式与态势

从曲艺流变看艺术传统的活性与价值重塑

从第五届全国青年美展看创作的趋向与缺失

奥斯卡美学密码:谈《荒野猎人》的启示

从艺术价值链理论看文联组织的新职能

20世纪中国画学之理论建构与价值取向

首期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培训班开班

构建中华民族当代哲学精神的一位学术大师

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样保护与发展保护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启动“中国文艺评论基地”巡察

“新丝路·新思路:民族文艺论坛”将于呼和浩特举办

时代哲思,高远境界——我心目中的哲学家张世英先生

第25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将研讨“中国电影新格局与新发展”

篇6

[论文关键词]历史;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

一、历史文化遗产的界定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生存环境所受到污染与损害已经触目惊心。人类的生存环境,除了直接面临着受到严重污染和破坏的自然生态的威胁外,还存在着与此密切相关的社会、经济和科技等能否持续发展的问题。作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代旅游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与此相对应的以商业经济利益为驱动力的旅游资源开发给人类的居住环境和文化遗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破坏,以致旅游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世人普遍关注的焦点。

为了使物质文明的进步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为了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于1972年倡导并缔结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并建立了《世界遗产名录》。根据公约规定缔约国内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由缔约国申报,经世界遗产中心组织权威专家考察、评估,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团会议初步审议,最后经公约缔约国大会投票通过并列人《世界遗产名录》,作为全人类世界遗产的一部分加以保护。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称为世界文化遗产。遗产种类有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规定,属于以下各类内容之一者,可列为文化遗产:

1.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

2.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

3.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历史文化遗产是祖先们留给我们的,是古代的东西,是经历了百千万年而至今仍在的东西,是没有备份,独一无二的。正是这独特性和唯一性决定了历史文化遗产应该以保护为主。

我国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于次年开始申报世界遗产。1999年lO月29日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至2008年7月,我国已有37处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25项,自然遗产7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文化景观1项,成为了全世界共有的财产。在我国还有许许多多正在申报和未提级申报的历史文化遗产,因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典型的历史性、民族性和艺术性特点,日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成为宝贵的人文旅游资源,同样需要我们进行保护。

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义

历史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悠久历史的载体,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一种精神文明的传承体。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云南丽江古城经历了7级地震还基本无损,后被评为世界遗产。这个地方得到了保护,全世界人民逐渐都会知道。反之,如果承载着历史信息的载体消亡了,负载在其上的历史和文化也必然会被冲淡或消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历史发展有意义。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人类或民族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从漫长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我国的历史遗存丰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研究人类发展历史,喻古明今,有利于促进社会进一步发展。

2.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对科学研究有意义。在历史科学研究进程中人们发现,历史古城、古建筑、构筑物等有很深奥的科学道理,如我国河北赵县的赵州桥建于隋代(公元581__618年)大业年间(公元605 18年),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桥长64.40米,跨径37.02米,桥高7.23米,1400年的历史,赵州桥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年邢台发生的7.6级地震,邢台距这里有40多公里,这里也有四点几级地震,赵州桥都没有被破坏。所以它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跨径最大、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赵州桥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将此桥选定为第12个“国际历史土木工程的里程碑”,并在桥北端东侧建造了“国际历史土木工程古迹”铜牌纪念碑。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奇迹,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诚然,也有很多历史文化遗产人们还不清楚其科学原理,需要我们去探究。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对科学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3.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对发展旅游经济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正是这些人类前进中创造的历史文化遗产,为我们的社会发展尤其是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对之加强保护,有利于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历史文化遗产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

旅游活动的客体是旅游资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经济的发展,要依托于旅游资源,除大自然赋予的自然旅游资源外,更离不开人文旅游资源。中国5000多年的历史文化遗产丰富而迷人,它吸引着无数的中国人,更让外国人向往,这些都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也是人们游憩、观光、获得美的享受、获得相关历史知识的重要场所。著名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殷墟、秦始皇陵兵马俑及众多明清皇家陵寝等历史文化遗产。还有小小的周庄,年旅游收入达2亿元。可见,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的客体就会存在。

(2)用经济价值去直观地表现人类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有利于更好地发展旅游经济。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旅游业所带来的收益不断提高,旅游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不断增长。我国人文历史文化旅游的潜力很大。保护好这部分旅游资源,能更快地发展旅游经济。

(3)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能提升旅游资产的价值,可持续发展旅游经济。历史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也是旅游资产。因此,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可以提升旅游资产价值。历史文化遗产是全国乃至全人类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的价值在于供世人观赏、研究与利用,所以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得好的地方,旅游业就发展得好,旅游资产价值提升得多;如秦始皇陵兵马俑、平遥古城、周庄古镇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得好,其旅游资产价值提升的快,有利于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能带动本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

4.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品位的民族,不可能生存和持久发展的。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激情、奋勇向上的民族,有着丰富灿烂的文化和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遗产。它具有极大的震撼力和激励力,中国拥有世界历史文化遗产3O项,居世界领先地位。在世界历史长河中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它对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对于提高国民的文化品位,陶冶高尚情操,增强民族自尊,激发爱国主义热情,提高国家文化形象,丰富世界文化宝库都有极大作用。文化是进步的动力,是历史的积淀。因此,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留存并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其意义也关乎未来。全球《2l世纪议程》指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功在千秋,造福子孙后代。

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被重视。在多年的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由于文化价值观的不断变化,很多承载着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不可再生的物质文化遗产,在人们的经意或不经意间消失了。上世纪几次大规模建设,使许多传统历史文化遗产遭到摧残和破坏,失去了原有的特色风貌。加之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作用缺乏认识,观念上的轻视、经费支持的不足与制度规范的不完善,也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展不利,存在很多问题。

三、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足,难达共识。虽然社会总体上

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和保护意义的认识不断提升,但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不同人群的价值取向,审美取向存在差异,导致认识和利益要求相互矛盾甚至尖锐对立。如在城市建设中对一些古迹遗址的去留问题上,在一些已经消失的历史文化景观要不要新建的问题上意见相左。这种状况导致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许多问题因为缺乏共识而难以处理。

2.历史文化遗产家底不清。许多历史文化遗产沉睡在地上地下。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碰到历史文化遗产时,讲不清道不明,许多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根本没有调查、登记,更谈不上公布文保单位及对其进行合理规划。

3.“建设性破坏”现象严重,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处理不当。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不少地区只顾单纯的经济开发,只顾规模的扩张,而忽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被毁程度令人堪忧。尤其在一些旧城改造中大拆大建,致使许多历史传统街区和历史建筑遭到破坏。襄樊宋城墙一夜之间被夷为平地;会址周围的历史建筑一拆而光。城市要发展,旧城要更新,势必要拆迁一些民宅民居和一些失去历史使用价值的老建筑。时下古老的北京也遇到了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就是古老的胡同四合院要不要留存,怎样协调好市民居住环境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关系?我们不能为了开发商的需要,为了出卖土地,筹集资金,把一些古建筑和一些有历史意义的遗迹毁掉。

有的地方在开发旅游资源过程中,片面追求旅游经济效益,造成历史文化遗产严重破坏。一是为了迎合旅游热,不惜以拆毁传统历史街区为代价,而后又制造出了乃至异地开发出一系列替代品,使许多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沦为“假古董”。

4.法律制度不健全,执法不力。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需要多管齐下,尤其是要依法管理。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重要的是要加快立法。为什么许多重要的文化遗产,许多地区领导,甚至最基层的领导一句话就能化为乌有。就是因为没有明确具体的法律条文来管理,而是权大于法。

5.保护资金的匮乏,专业人才、技术的匮缺,直接影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由于没有专项的保护资金,许多历史文化遗产处于自然消亡状态。尤其是贫困地区,文物专业干部仅一、二个人,连日常开支都很难保证。缺少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保护人才队伍,同时缺少过硬的保护技术,何谈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呢?

四、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

1.积极宣传,更新观念,加强全民保护意识。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各级政府和每个市民的神圣职责。政府要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和保护力度,同时要广泛发动群众,让每个公民都能自觉珍惜爱护文物,并且要加强舆论监督,有了群众支持和舆论支持,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就有了强大的依靠力量,相信人民的力量是最强大的。

2.提高全民素质与法律保护并行。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长城旅游刚刚兴起时,各个长城景区普遍遭遇了一次“毁容”高峰。从八达岭瓮城西门登上长城,分别沿南北两侧依山而上的长城边走边观察,看到这段3000多米的长城上,凡游人伸手能及之处,几乎都被刻上了各种各样的文字,有地名、人名、“到此一游”,有中文、日文、朝鲜文,以及难以辨认的字词,刻得密密麻麻。这些字不仅破坏了长城的历史面貌,有的字深达半厘米,已伤及墙体。长城乃中华民族的象征,此举严重破坏了民族形象。所以才有中国长城学会与八达岭长城管理委员会联合发起的去除长城墙体字迹方案征集活动,消息公布后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社会各界纷纷为长城保护献计献策。近十多年来,随着游客素质的提高和管理的加强,刻字破坏行为有所下降,但仍然存在。

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重要的是要加快立法。文化遗产不仅要由一系列行政法规来保护,而且要用刑法等法律来保护。对于严重损毁破坏历史文化遗产的行为应规定为犯罪,应给予刑事处理。

3.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建设的关系,保护是前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旅游资源开发,首先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作为不可再生的人文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离不开的客体。一旦被破坏便永久消失了,也就谈不上长远的开发和利用。因此,在开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绝不能对开发急功近利。在保护方法上,除了要依照国家相应的保护法规之外,还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找到与自身环境、条件相符合的办法。多借鉴浙江兰溪的诸葛村(八卦村)的做法。还可以对实物性的历史文化遗产实施限人限时地开放参观,西藏布达拉宫就是这样的。甚至可以不对外开放,只对学者和相关研究人员开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一种宝贵的、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这些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会日益增加。我们应当高度重视所拥有的宝贵资源,要意识到这些资源是潜在的、不断升值的资本,要从长远角度来看待。即使当下受条件所限无法立即进行开发,也要积极予以保护,可利用其他产业先行发展,待时机适当的时候,再将其宝贵的文化价值予以转换。

4.摸清家底,搞好保护规划。去中原地区旅游,当地人会自豪的对你说:“你拿把锹,随意挖几下,就有可能发现宝贝”。虽然是笑谈,但还能反映出因文化积淀深厚,本地人引以为豪的心态。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提示我们对祖国的历史文化遗产要心中有数,搞好勘探、摸清家底,以便于规划和保护。

前面提到北京胡同四合院,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应积极修整并恢复老式民居四合院的美好生活环境。但要处理好个性文化与改善胡同居民的生活水平的关系。现在有些历史文化名城,商业氛围越来越浓,而文化氛围却日益淡化。丽江古城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古城保护得不错,但古城内一个商店接一个商店,文化氛围不浓,不能充分反映古城的特色,这是令人遗憾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也不是保护城市的全部,它的保护范围、内容与要求要通过城市规划来细致确定。关键在于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新建筑和老建筑的关系,新旧建筑之间在风格、色调上相协调,使整体格局达到和谐,不失文化名城的特色。要严格控制文化遗产保护区、历史街区内的空间过量的不适当的经济开发、旅游开发以及不相配的人工景点建设。

改善市民居住环境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缺乏妥善协调。在保护文化遗产中平遥地方政府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第一,制定古城保护规划;第二,实施古城居民搬迁工程;第三,全面加强古城基础设施建设等,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篇7

关键词: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定位

中图分类号: F291.1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阿房宫遗址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文物局‘十一五’期间重点保护与展示的100处大遗址之一。阿房宫遗址是构成西安市历史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是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199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就对阿房宫进行了调查和认可,将其认定为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基址,认为阿房宫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奇迹”。

现阶段,阿房宫遗址的价值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识,在其保护和发展的探索中,提出了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的保护发展模式,为阿房宫遗址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对遗址周边的城市建设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定位研究作为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的第一步,是对整个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目标和发展高度的把控,定位的准确性对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的编制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都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2.阿房宫区域的发展定位

2.1阿房宫区域的战略定位

阿房宫遗址是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悠久历史文化不可缺少的瑰宝。秦阿房宫前殿遗址的所在地区,不仅处于国家《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范围之内,更位于陕西省政府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的西咸新区之中,在文化教育、历史文化研究、城市绿地、土地资源合理调配等方面承担着重要的城市功能,以此看出阿房宫是西安国际文化之都战略的重要支撑极[1]。

随着西咸新区战略规划的出台,未来大西安城市主体发展方向为西拓北联。阿房宫地区北接渭北工业集聚区及空港新城,南接高新区及秦岭北麓生态旅游与文化产业带,正处于东西主轴线与南北副轴线的交叉位置。从唐皇城到沣西中心20公里的西跃进程中,阿房宫地区东距唐皇城三公里,西跨沣河与沣西中心,相距四公里,正处承东启西的中间地带。规划区域作为沣东新城三个核心城区之一的三桥核心城区的中心,与科学城核心城区、六村堡核心城区共同构建洋东新区的功能骨架。而规划区域依托深厚的人文底蕴优势,毗邻主要的居住功能区,阿房宫地区有条件成为沣东新城的公共服务中心。

阿房宫遗址及其周边秦汉上林苑建筑遗迹是中国历史上保存下来的早期大型宫殿建筑夯土遗址群。阿房宫遗址所在的上林苑地区是古代都城规划建设的典型区域,是生态、景观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典范,是秦代宫殿、苑囿建筑的标志和代表。阿房宫遗址及其周边秦汉上林苑建筑遗迹又是构成西安市历史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更是重要的城市标识物和历史记忆。阿房宫区域是西安秦汉文化的代表和支柱。

2.2阿房宫区域的功能定位

沣东新城作为“大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引领区”,必须把握战略性的发展机遇,成为西安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先发阵地。而阿房宫区域作为沣东新城的文化核心,它所承担的功能就是为了满足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战略的诉求。构建阿房宫人文旅游板块的发展策略,以文化为核心,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功能,依托阿房宫遗址发展文化产业。

阿房宫区域的核心功能为旅游、文化、商贸、居住。

中国最大宫殿遗址旅游区――阿房宫作为中国最大的宫殿遗址,依托遗址公园的建设,结合周边城市设计,形成特色文化旅游景区。大秦文化研究展示中心二大西安作为大秦故都,拥有咸阳宫、秦始皇陵、阿房宫上林苑故地三大重量级遗址资源,而阿房宫区域作为古时天下之心,未来将力争打造大秦文化的研究展示基地。

西安国际旅游服务中心――阿房宫地区作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战略的先发阵地,面向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建设的目标,通过高端服务业态的导入,重点打造西安国际化门户及国际旅游服务平台。

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中心――依托大秦文化及遗址公园文化旅游资源,重点发展旅游科技信息化、文化创意、文博会展等文化产业,以文化带旅游,以科技促文化,实现区域大发展。中部公共消闲中心二阿房宫地区作为西安西跃的战略支点,中部的公共服务中心,依托旅游业的发展,重点导入购物休闲、文化娱乐等城市业态,打造中部公共消闲中心。

中部高尚居住中心――未来的阿房宫地区人文气息浓厚、国际化氛围良好、公共服务职能丰富,必将成为洋东新城国际化的样板,中部新兴的高尚居住区。

3.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定位研究

由于阿房宫区域核心功能为旅游、居住、商贸和文化功能,那么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应该承担相应起旅游及文化功能。在其规划定位时要考虑旅游与文化交流的定位。

最重要的是必须坚持“保护为主”、“考古先行”、“规划先行”,公园规划建设要遵循为保护、研究、展示预留足够空间的原则 [4]。惟有如此,国家考占遗址公园建设才能不违背人遗址保护的初衷,实现人遗址的科学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也能确保其与众不同的特质属性,发挥考占遗址对社会的独特作用。

3.1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定位

1.遗产廊道中的考古遗址公园

秦阿房宫遗址西南有西周丰、镐二京遗址,以南有秦汉苑囿及昆明池遗址,以北有汉长安城、建章宫遗址,以东有汉长安城“九庙”及唐长安城城墙遗址。周丰镐遗址、秦阿房宫遗址、汉长安城遗址、唐大明宫遗址等四大遗址,共同构成了环绕西安市西、北一线的遗产地域,其中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这些遗址群展示了周秦汉唐以来西安的辉煌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是西安实施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宝贵历史资源,而秦阿房宫遗址无疑是其中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基于西安遗址的分布特色,这些遗址都可以一绿道的形式成为遗产廊道的一部分,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应考虑遗产廊道的构建。将更好的促进西安历史文化遗产领域保护与利用的建设发展。

2.世界文化遗产地

多年来,经过西安市政府和许多专家、学者及城市建设者的共同努力,西安已经拥有了以文化娱乐和大众旅游为特色的曲江池遗址公园、有以体现大唐气势和壮丽景观为特色的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以生态环保、文化传承为特色的沪濡国家湿地公园、以大汉天下、英雄盖世气魄为特色的汉长安城考古遗址公园、以挟秦岭余威、展老子绝尘景观为特色的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等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实验性的大型历史文化景观的建设经验。秦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设计应当在这些成果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以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来规划设计,以更加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为西安提供一个具有国际水准的经典范例。

3.大秦地标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帝国的开始一先前的西周洋、镐二京还只是一个分封制的王国都城,而秦咸阳城则为第一个统一帝国的都城。秦开创了中国历史大一统的新纪元,奠定了统一的国家体制,其深远的历史意义,上承三代,下及汉唐。秦咸阳城规模巨大、气魄宏伟,跨渭河南北、领关中以树立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的秦文化标志作用。以阿房宫前殿遗址为保护与展示的核心,突出体现秦帝国高台建筑的空间结构特征,诊释秦汉王朝宫殿遗址的文化内涵,展现强大的秦统一六国后表现在宫殿建筑修建上的威严和气势。

3.2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的功能定位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办法(试行)》的颁布明确公园须以重要考古遗址及其背景环境为主体, 顾名思义,其核心主题便是考古遗址 [2],因此,遗址保护和考古研究工作自然成为公园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基础。公园的规划建设须以考占遗址的保护、研究为前提,而考古更须在谋求逐步深入研究的同时为遗址的保护、展示奠定基础并预留空间。

1.考古文博

阿房宫及上林苑地区历史遗存丰富,遗址公园的首要功能为做好文物遗址保护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考古交流、文博会展等现代文化产业,打造西安乃至全国的考古文博产业示范高地。

2.文化旅游

建设“国际化”“人文化”西安大都市的主观要求与阿房宫历史文化遗产的客观地位,有条件把阿房宫区域建设成西安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旅游目的地的主要组成部分。让国内外游客通过阿房宫的游览,从特定的方面了解中国社会演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古代中国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3.城市公园

绿地与古文化遗址结合是保护文物遗址的主要模式之一,也是西安城市绿地系统的显著特色之一。阿房宫遗址公园不仅为了更好的保护了文物遗址的本体和历史环境风貌,成为西安周、秦、汉、唐遗址构成的绿色文化长廊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为西安人民提供又一个大型城市公共休闲空间,成为西安生态城市建设的重点工程。

3.3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的文化定位

1.华夏统一

秦朝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由此开创了中国一系列的社会制度和文化建制。阿房宫作为秦始皇一统华夏后兴建的新朝宫,是秦代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非常重要的历史坐标和里程碑,对展示华夏文明的团结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2.文化

阿房宫遗址和所在的上林苑地区是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建设的典型区域,是生态、景观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典范,是秦代宫殿、苑囿建筑的标志和代表,对于中国传统封建帝制下城市建设思想、宫苑文化等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展示意义。

4.结语

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首要是以遗址考古、保护、展示为主体的特殊类型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3],应该开放性的提供周边的市民日常生活休闲、城市的其它地段的居民进行文化体验的活动的优质场所。

因此,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将呈现一个以保护为根本,以考古研究为基础,以展现遗址本身宏大尺度和独特气质为目标,以延续秦代阿房宫规划思想和营建理念为线索,以展现和发掘秦代文化的博物馆群和研究机构为辅助,以中华统一民族团结为主题的,一个世界级的,可持续的秦文化展示、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字:景观设计;废弃露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应用

伴随着我国废弃露采矿山不断出现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地质灾害、环境污染、水污染等灾害性现象,废弃露采矿山的地质环境治理问题也被提上了日程。景观设计在城市环境保护以及环境美化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将景观设计应用于废弃露采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中,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一、废弃露采矿山的特征以及其开采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一)废弃路采矿山的特征

废弃矿山开采有三种形式,分为规则开采以及不规则开采、凹陷式开采型,规则开采型采用台阶式与缓坡开采的方式,不规则开采是在坡度为30度以上的斜坡式开采,凹陷式开采向地下的斜坡或台阶式开采。

这些开采方式按照不同地区采矿区的不同地质、水文特征进行选择,在进行开采后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利用凹陷式开采方式的地区都会形成深坑水潭。采矿石壁则会造成风景区以及交通干线的视觉污染,而开采过程中由于土质疏松等问题,在废石(土)堆废弃地会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严重时还会造成泥石流等灾害。

废弃露采矿山总体来说,是一个对环境破坏严重的污染源,其造成的环境问题大大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由于废弃露采矿山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此采用景观设计方案来治理废弃露采矿山的环境问题是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废弃露采矿山环境地质问题

废弃露采矿山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十分严重,直接影响和破坏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人居环境、打破人类生存依赖的自然环境良性循环,严重而突出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如下。

1.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水土流失现象是废弃露采矿山经常遭遇到的环境问题,出现水土流失的情况主要是由于在露天矿山采矿的过程中,将矿山上面及旁边树木进行砍伐,草皮剥落等。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一旦出现,不易根治,对矿区及周边的居民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2.植被荒芜化现象严重

由于开采矿山的过程中,会对地表植被进行大量砍伐、造成植被,而开采现场遗留下来的采石坑中多是矿体、矿柱等残留物,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一眼望去,遍地黄沙、触目荒芜,一片凄凉之景。

3.占用土地现象严重

废弃露采矿山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在目前城市用地紧张的情况下,大量废弃土地的闲置,不仅会增加经济负担,还会对土地资源造成危害,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损害。

4.水、空气等的污染问题

水、空气是人们生命不可忽视的物质,废弃露采矿山对环境污染造成很大的危害,尤其是空气和水资源的污染更是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空气污染物作为粉尘飘入空中,水污染物质溶解在人们的生活用水中,都会造成疾病传播、细菌传染等的问题。

二、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是现代城市建设中经常会应用到的一种理念,它将自然环境与人为设计理念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建筑艺术。将这种艺术应用到废弃露采矿山的地质环境治理中去,不仅可以改善与修复当地恶劣的环境,还可以为当地的视觉感官贡献一份力量。

景观设计是一种现代化的景观美化、城市美化的重要方式,一个城市的景观设计可以代表一个城市的形象气质,可以作为一个城市的象征。城镇周边废弃露采矿山对生态环境、地质环境都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且与当地的自然景观十分不协调,如果对其进行治理,并且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景观设计改造,可以改变当地的文化氛围,自然现象甚至是气候现象等,百利而无一害。

三、废弃露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引入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被引入到废弃露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去,是一个十分明智的选择。

(一)文化资源的引入

在进行废弃露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过程中,可以对当地文化环境进行考察,并且对当地的自然环境以及物质文化遗产有一定的了解,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可以将文化资源充分运用进去,既可以体现我国5000年来悠久的历史文明,又可以体现现代景观设计的文化理念,打造一个与当地风俗习惯、文化氛围相适应的地域文化景观特色。

(二)景观融入与转型

由于很多废弃露采矿山的对城市或者城郊的形象造成很不好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该考虑如何避免废弃露采矿山的地质环境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如何将景观设计融入到当地的地质环境治理方案中去。

目前很多资源枯竭性城市在废弃露采矿山建立主题公园以及街心花园,并且对其制备进行绿化,既满足人们对绿地的需求,又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被破坏的矿山地质环境,是逐步实现近期国家在“三区两线”积极推进“矿山复绿”行动的具体表现。

(三)应景改造

一个地区的景观设计应该与当地的自然环境以及城市的文化氛围相协调,我们可以看到,废弃露采矿山的地质环境都是破坏十分严重的地区,因此在这些地区进行环境美化改造时一定要对其水源等污染物质进行清除,打造一个适宜文化传播,提升人们幸福指数的这样一个自然景观,有利于人们身体健康,有利于人们的心情欢愉,对人们工作、生活的效率提高有很大的影响。

(四)保留与开发

在很多废弃露采矿山中,并不是所有的地质景观都是没有利用价值的,在这些地方,有很多的具有地学研究意义的资源,例如地质遗迹、古生物活动遗迹等,都可以成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因素,因此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应该综合考察,选取有用的因素,改造对人们危害极大的成分,打造适宜当地城市建设与发展、改善环境的景观设计。

结语:

在景观设计被引入废弃露采矿山的环境治理应用中,应该重视矿业遗迹资源在旅游开发中的价值,正确认识景观设计对其治理的意义遗迹作用,为城市建设以及经济发展谋利益。景观设计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废弃露采矿山的环境问题,凸显了当地的人文理念,推动了城市的发展,为城市建设节省大量的土地资源,并且带动废弃路采矿山的环境治理逐步走向产业化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黄敬军,陈子玉,蒋波等.景观设计在废弃露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J].中国矿业,2011,20(7):55—58.

[2] 李艳芬.宝日胡硕露天煤矿土地复垦投资优化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09.

[3] 钟均华.紫金山生态恢复与可持续景观设计[C].//全国采矿技术与装备进展年评报告会论文集.2010:103—108.

篇9

关键词:城镇;规划;设计;布局结构

中图分类号:G322文献标识码: A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中小型城镇的发展日益受到关注。对于中小型城镇来说,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充分体现其地域性,考虑到城市的空间结构布局,提高园林景观建设,给人们创造一个舒适、和谐、生态的宜居环境。

1城镇概况

该城镇资源丰富,极具发展潜力,是省重点镇建设项目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省级部门对镇区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有示范性,又要符合实际情况,还要具有地方特色。该城镇基础性建设较为完善,具有丰富的煤碳资源,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在发展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土地利用率低、道路交通不完善、城市景观建设不足等,因此,亟需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才能真正促进城镇的发展。

2规划构思与空间布局结构

2.1规划构思

1)依托自然和文化资源,彰显地方特色。规划依托位于镇区南部新建文体公园,既形成镇区景观门户,又凸显静游镇文化的实体空间。公园内结合山地特性及蜿蜒曲折的水系,形成集山、水、林、庙于一体的山体公园,同时也是居民休闲健身的理想场所,进而提升镇区文化活动与休闲品味,最终达到独树一帜、特色城镇的目的。

2)以人为本,创建富有情趣的宜人街道。规划期镇区人口规模为1.5万人,建设用地规模为1.70km2。针对镇区规模小,居民出行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的特点,规划了两条形态迥异的干路系统,一条是从镇区中部往镇区北部组团发散的折线状干路,另一条是从镇区中部往镇区南部组团延伸的曲线状干路,两条干路分别将位于镇区中部的公建中心、中心广场、中心公园和组团中心串联起来,为居民提供舒适、优美、安全的工作、生活通道,提升中心区与生活居住区的环境品质,塑造小城镇本该具有的闲静、雅致的环境格局。

3)尊重自然,塑造镇区山体绿色生态面和滨水绿色景观带。

镇区北、西、南三面环山,东面为河流交汇的河滩地,公路将镇区与河滩地分开。规划将镇区三面的山体进行绿化工程,烘托大地景观,同时也为镇区营造一个绿色生态大背景;在公路两侧设置宽度不小于20m的带状滨水绿色廊道,塑造镇区别具一格的绿色景观带,从整体上改善镇区环境,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的。

2.2空间布局结构

1)功能布局。

现状镇区由两个村庄构成,分别位于镇区北部和镇区南部,镇政府和镇中学位于两村中间,现状镇区用地分散,结构明晰。根据镇区现状形态、城镇发展趋势、用地发展方向及布局形态,规划镇区形成纵向排列的三个功能组团,分别为镇区北部居住组团、公建服务组团和镇区南部居住组团。镇区北部居住组团,将镇区北部逐步向城镇居住小区模式发展,营造安全、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公共服务组团,其中有仓储物流功能,结合位于镇区西侧铁路货场的有利条件,在离货场较近、交通便利、用地条件成熟的区段,规划为仓储和物流用地,为丰富镇区的产业环境提供必要的土地支撑;另有公建服务功能,现状镇区大型公建主要分布在此区段,规划考虑到镇区未来的发展规模和形态,将此区段定位为镇区未来发展的公共服务中心。镇区南部居住组团,借助文体公园,打造镇区南部配套完善、布局特色、环境优美的居住小区。

2)空间结构。

规划依据镇区功能布局,结合镇区文物古迹及其周边地形地貌特征,形成“一心、两园、两轴、四团”的空间布局结构。“一心”即位于镇区中部的公共服务中心,“两园”,即位于镇区中部的中心公园和位于镇区南部的文体公园,“两轴”,即镇区文化景观轴和公建服务轴,“四团”即四个功能组团。首先规划通过山体绿色生态面和滨水绿色景观带把镇区和自然有机地连接成一个整体,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规划思想;其次,镇区文化景观轴和公建服务轴虽然侧重点不一样,但正是由于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的搭配,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城镇景观。另外,中心公园和文体公园既起到了衔接“两轴”的作用,又将镇区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融入其中,使镇区在充分体现现代文明的同时,又隐含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从而提升镇区的文化品味,创建出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小城镇。

3城镇景观风貌框架建构

3.1特色资源整合

1)空间特征――山水城镇特色骨架。该镇地理环境优越,镇域地形山高河多,属于典型的中国北方山水城镇构架。独具特色的自然风貌对镇区的整体景观风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规划在镇域层面作宏观调控,形成生态环境良好的山水城镇特色骨架。

2)文化特征――红色旅游名片。城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镇域内有名人故居纪念馆,为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无形的历史文化和有形的历史遗存是城镇丰富的遗产,也是城镇最富有灵魂的特色资源。规划对其进行保护,形成城镇的特色链,并对其进行详细设计,打造城镇的特色名片。

3)产业结构特征――煤炭特色经济。该镇是典型的工贸型城镇。境内煤炭资源丰富。有多条主要交通线路通过,交通便利。特色经济是宣传城镇、塑造城镇的重要因子,可加以提炼、运用到各种景观设计(雕塑、小品)中,共同创造富有活力的特色绿色空间。

3.2城镇景观风貌

城镇的景观风貌是一个城镇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历史的综合反映。土地、环境、经济问题等促使城镇规划将旧有的松散、自由疏朗的平面展开式村镇空间形式向集约的、空中发展的空间形态转变。小城镇景观规划思想亦要相应进行观念的转变。镇区景观规划以突出地方特色,保护、强化自然环境,创造反映时代精神,体现现代化城镇特色的良好风貌。

1)塑造具有时代气息的中心区风貌。在镇区道路与景观轴线两侧,即镇区的繁华地段,通过大型公建、公共绿地、道路绿化、广场以及新建住宅群等,形成多处视线凝聚点,规划将其作为景观节点,在今后的建设中着重进行城镇景观设计。

2)构筑风景宜人的住区绿色通廊景观。住区绿色通廊作为居民日常生活与交往的重要纽带,应突出体现生活的便捷性、艺术性与舒适性,规划通过建筑与环境绿化组织空间景观,充分满足居民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

3)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生态景观区。镇区东部的河漫滩作为镇区滨水景观区,具有较高的游览观光价值。规划结合环镇防护林带的建设,形成具有一定生态调节功能与游览观光功能的城郊永久性生态绿地。规划通过富于变化的建筑形式、小品、雕塑、花坛、绿地与大片的农田、菜地、林地及河流、山脉相结合,构成镇区优美的空间环境。

4管理实施

在总体城市设计思想指导下的总体规划编制,还应包括管理实施的引导,以确保城市设计思想的延续和深化。按照“先预征后规划,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先环境后实体,先公益后商业”的原则进行主要道路、广场、公园等的建设,进而推出一些大型项目的开发建设,保障建设实施的有序进行。按照“山、水、城、绿”四位一体,“居、购、游”三网合一的总体城市设计立意进行城市景观管理实施。

5结语

静游镇总体规划编制将“城市设计”的思想、方法贯穿其中,注重对环境空间进行安排,使对二维平面功能的布局与对三维空间环境的塑造相互依托、紧密结合在同一过程中。使得小城镇具有适宜的尺度、鲜明的城镇特色与文化、较强的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张锦秋.城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J].建筑,2003(5):49-50.

篇10

关键词:中国书法;文化身份;价值;意义;艺术;学术

中图分类号:J292.1文献标识码:A

古老的中国书法经历几千年的发展,从中国传统社会来到现代或后现代的中国。它的功能、意义、价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它在当代中国的“身份”、命运、前景如何?它以什么样的“身份”、姿态呈现当代社会的文化景观?这是需要我们认真考察和思考的问题。

一、中国书法:“身份”与价值的历史性变化

中国书法作为汉字的书写,从一诞生就负载着知识记录、信息传播、思想交流、情感表达、学术研究、诗文写作等方方面面发挥巨大的功能。文字的书写在国家管理、法律制定、经济运行、外交事务、宗教传播、社会交往、知识与学术的积累,都具有其他文化形态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书法在中国古代所显示的巨大功能,对华夏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的意义,我们都不能低估,当然还有“文化传承”的价值。那林林总总的法帖等古人书刻的字迹,是中国有关政治、经济、宗教、学术、艺术的“文本”等,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不断散佚丢失,同时又有大量保存,书写之功,“文本”之文化传承价值,不可估量。另外,中国书法的审美价值世所公认。古人重视汉字书写的实用,同时也重视汉字书写的“审美”。古往今来,人们对书法的美以更多的赞誉,就是因为汉字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具有审美价值。

历史进入今天,中国由传统的农业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中国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随之而来的,在国家管理、法律制定、外交事务、经济运行、社会交往、知识与学术积累等实用性方面,汉字的毛笔书写已显得不那么重要或完全不需要。印刷技术的发明与广泛使用、硬笔书写、手工的打字机打印,到当代电脑的发明与普及,使毛笔书写汉字的实用功能弱化或消失。一般地说,事物有用则进、则发展,不用则退、则衰落。而汉字的毛笔书写今天仍然存在并在一些方面得到发展,原因就在于书法还有审美的方面。在今天,人们生活中的审美需求在增长,中国书法理所当然地被作为审美对象被欣赏,由此而来也进入了“艺术创作”领域。今天,汉字书写的审美价值的彰显和提升是古老的中国书法进入现当代社会之后的历史性转变。中国书法的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在新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下,由在传统社会的以实用为主、审美为辅变成了以审美为主、实用为辅。对这一历史性转换,以及对中国书法在中国当代社会中的意义、价值、地位的重要变化,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认真研究。

中国书法在中国当代社会的实用性弱化和消失之后,仍然为大众关注。在现实生活中作为一种“显性”存在,作为现代中国文化整体中的一种“文化景观”和一种文化现象,它的“文化身份”是什么呢?它以什么样的“身份”与当代社会的人群发生联系呢?我们从具体的考察分析入手再到宏观的综合研究便会发现,中国书法是以不同的“身份”“介入”当代社会生活的。大致说来有三个方面:一是中国书法作为一种“艺术”,成为书法家“创作”的对象;二是中国书法作为一种“文化活动”,成为大众积极参与的对象;三是中国书法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和文化现象,成为专家学者研究的对象。当代中国现实生活中的“中国书法”,大致有上述三个方面的“身份”、意义和价值。

二、中国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创作的对象

当代社会,人们赋予了“中国书法”明确的“艺术”身份,这在汉字创造和使用之初所没有的,也是汉字使用相当长时间内所没有的。被称为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的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学者辈出,著作如林,社会公共事务、政治、外交、教育等方面,文字书写极为广泛,但没有人把书写当“艺术”;两汉是中国封建文化不断蓬勃发展的时代,“汉碑”文字被后人推为隶书“高峰”,但当时人们并未把书法当“艺术”。因为人们都清楚,汉字的发明并非是发明了一门艺术。中国古代大量作为实用的汉字书写并非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创作”。古代那些甲骨、青铜铭文、简牍、帛书、刻石文字、信札、手稿等大量精美汉字书迹在今天我们当作范本临习,当作“经典”研究,但当时的书刻者并未将其当成艺术。中国古代文人,并非是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家”,如古代不知名的甲骨文刻写者、青铜铭文刻铸者、石经书写者、王羲之写信札、颜真卿写祭侄稿等。中国书法由古代的为“用”到今天的为“艺”,书写的目的变了,其功能与意义也变了。今天我们为参展、为展示于庭堂而书写,并不怀抱具体的实用目的。而古代那些留下来的大量的“书法作品”,如启功先生所言,都是有“郑重的用途”的。今天人们的毛笔书写脱离或基本脱离“实用”目的,书写者的“自由”度的增大,表达书家审美意趣的因素的增加,就意味着汉字书写向“艺术”的靠近。为“好看”而写,不为或主要不是为显示汉字内容而写,全力追求汉字书写的美观,追求风格的显示等,这就是“书法艺术创作”。当代的书家或书法爱好者的这类书写,其优秀作品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观赏的需要,大大激发了书家的“创作”热情,激发书法爱好者提高书法技艺,“创作”更多更好的“书法艺术作品”;而更多更好的书法艺术作品进入社会生活,使更多的人书法艺术欣赏水平提高;懂书法的人多了,又反过来促进书家的“创作水平”提高。马克思讲过,艺术培养懂得艺术的大众。商品生产满足消费并促进消费,消费也促进生产。精神产品的生产也是如此。这里,书法是作为“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呈现的。当代社会高水平的书法艺术家与其它类别的艺术家一样,总是少数,但书法作为“艺术作品”进入大众日常生活,使更多人与“书法”发生了或深或浅、或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书法”以“艺术”的身份呈现,使其成为当代多样化的“审美视象”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景观”。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水平的“书法艺术”作品的需要也在增大,这也是中国书法可以持续发展的“动力”。如果说,传统中国社会的文人为参与国家管理或进行学术文化创造、为实现“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而努力学习书法,为“用”而学是主要动力的话,那么当代的书家为“艺”而书,古今书家学书的“动力”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了。

当然,当代对“书法艺术”的需求也不是无限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艺术品种的增加、艺术风格的多样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就视觉接受的艺术作品来说:绘画、雕塑、工艺及各种为商品经济服务的“视象作品”举目皆是。虽然“商品广告”并非是“纯”艺术作品,但其审美的、艺术的追求使这些“作品”观赏性视觉美感大大增强,如楼盘、汽车、手机、化妆品、服饰、家具广告及各类宣传品、美女、鲜花、风景等充满人们的视域,也占去了人们审美视觉的空间与时间,单就“视觉艺术”来说,古代社会公共场所和私人居室呈现国画和书法各占“半壁江山”的局面。而今天,国画、油画、木雕、铁画、装饰画、编织作品等等,及各种平面和立体装置作品多样,层出不穷,人们的审美视界被分割了。“书法作品”只能占多种“审美视象”的一个部分,已不可能象古代社会“书与画”平分秋色。还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高效率、高质量复制经典书画创造了条件。过去藏在国家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手中秘不示人的名迹,大众难以见到。而今天靠科学技术复制可以“下真迹一等”。荣宝斋的水印技术、日本二玄社复制的中国古代书画经典,让人叹为观止。古代经典在审美需要的强大推动下由“唯一”变成了成千上万,相继进入私人和公共空间,成为人人可以观赏的对象。如今《兰亭序》、《五牛图》、《清明上河图》、散氏盘文字、石鼓文文字等被现代技术复制,在公共建筑和私人居室,在窗帘、被单、枕巾、装饰布、T恤衫、中式上衣以及挂历和各类宣传品上显示。这些复制品作为“商品”的自身价值无法与“真迹”相比,但作为审美“观赏”的对象,它也有重要的、很高的审美价值,也占去了人们可视的空间和平面。在“信息洪水”中,“视象时代”的“视象洪水”扑面而来,人们不可能只去“光顾”书法作品。当代人的“审美视象”的大“蛋糕”被切割成无数部分,书法作品虽然高雅,但已无“半壁江山”的优势。人们的审美视域的有限性,“审美视象”的多元化,决定社会对书法艺术的需求总有一个“量”和“度”,并非是无限的。所以书法“生产”与书法“消费”的空间,在当代社会并不是可以无限增长、无限膨胀,它也会出现“供大于求”的问题。当我们思考书法艺术发展的问题时,一方面要认识到中国书法作为传统文化、传统艺术要弘扬的问题,同时另一方面也应考虑到,在文化多元、艺术空前多样化的时代,“书法艺术”既不好说是“核心”艺术,也不好说是“最高”艺术;既不可能变成全体国人的“最爱”,也不好奢望“地球村”每个角落都挂上中国的“书法艺术作品”。

三、中国书法:作为一种文化“活动”的对象

在当代社会,在社会各阶层的人与“书法”的关系中,一小部分人把书法作为“艺术创作”,而更多的人是把书法作为“艺术”去欣赏,除此而外,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把书法当作一种活动来参与,当作一种“文化活动”置身其间。在中国古代,文人们除为“用”而书外,也有将书法作为“游于艺”的“游”的对象,欧阳修就曾讲“学书为乐”,他喜欢那种神定气闲,不为外物所役,心气和平、濡墨染翰的“学书”,不追求写出什么“精品”,只在追求书写“过程”的快乐。但古代文人本来就是少数,“以书为乐”又只占文人生活的一小部分,所以古人的“书法活动”还只是在一个狭小的文人圈子内,且这种活动往往是诗酒唱和、书画把玩品鉴,并非单一的“书法活动”。当代社会,以毛笔写字为“用”的已不多见,写出精美的书法艺术作品的人也是少数,但当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已与古代社会大不相同。在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中,一部分选择了书法。写字不求实用,也不太追求当“书法艺术”。休闲时间写写字,只求以书法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自娱”为主的人日渐其多。现代社会,“文化人”在社会总人口的比例大大增加,文盲已占中国总人口的少数。有“文化”的人就会写汉字,差别只是水平高低的问题。社会上的一部分人把学书法、用毛笔书写汉字作为休闲或退休后的“活动”,这与那些把书法当作“艺术”进行“创作”的活动的性质不同。

“书写”具有“操作”、实践的性质,需要体、脑并用。书写无疑会锻炼身心,并且为写好字需要学习相关知识,反复临写碑帖需要“同好”者互相切磋。无疑的,作为一种“活动”,中国人具有文化认同的优越条件,具有大众传承文化的潜在意义,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作为当代社会多种休闲、娱乐方式的一种,把中国书法当作一种文化活动的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各条战线、各种职业、各个年龄段的人爱书法、学学书、练用毛笔书写汉字,不求一鸣惊人,但求锻炼身心。临习、求教、参展、比赛,追求的是精神的充实、生活的丰富,是“活动”本身带来的快乐。钓鱼不是想吃鱼,烧一道好菜比吃菜更快乐,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这是当代社会上把书法当“活动”的人的潜在的心理状态。这种不追求功用和名利的活动,还在发展。这是中国书法在当代生活中展现的又一文化景观,是文化发展、社会和谐的一种表现。这是与“艺术”层面的“书法创作”不同的“文化活动”,我们不宜以“艺术创作”的标尺去衡量。

在人类文明史上,人类的“活动”始初阶段多是为“用”的,但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活动”的目的、性质、作用会发生变化和“分化”。例如古今都有战争,但由摹仿战争而产生的“对弈”便成为较普遍的“游戏”活动。书写汉字本是为用的,但现代人的汉字书写可能为“用”,也可能为“艺”,也可能变成具有体育功能和游戏功能的“活动”。应当说,当代大众参与的这种“书法活动”并不“低俗”。这是当代中国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意味的、健康的、高雅的、群众文化活动。高水平的“书法艺术”创作总是少数人的事情,而爱书习字,“我书写,我快乐”则是多数人可以做到的。参与书法“活动”的人中可能写字既可“自娱”又可“娱人”,成为具有较高水平的“书法家”,但社会不应以“书法家”的艺术职业标准要求广大书法爱好者、参与者。

“书法”作为“文化活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人群天然拥有对书法的认同感、积极性。但只是多元文化活动、多种休闲娱乐方式中的一种。旅游、体育活动、音乐、绘画、收藏、太极拳、瑜珈、钓鱼、摄影、读书、写作、乐器……各种“文化活动”分割了人们休闲娱乐的人群。社会分工越来越专业化,人们的性情、职业、条件各不相同,人们把自己能做好的工作作好就已经很好地实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不必要人人都当“书法家”。中国人写不好汉字并不是多么丢人的事情。人们的所好、所长各有不同,业余活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并非只有“爱书法、善写字”才最“高雅”。我们提倡丰富多彩的“书法活动”,但也不宜绝对化地强调其独尊地意义、价值。

四、中国书法:作为一种“学术”研究的现象

中国书法自汉字产生也便产生,中国书法与汉字的历史一样久长。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无论是漫长的古代中国“书法”史,还是当代的书法,都值得我们去研究。人们说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的载体,这是有道理的(当然,中国文化的载体多种多样,华夏民族各种创造物都是“文化”的“载体”)。中国书法,从实用角度说,它是“工具文化”,从审美角度说,它是“艺术文化”。对中国书法的研究(包括它的历史和现状)是当代中国学术界、文化界、艺术界等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当代社会中一部分人切近中国书法的一条路径。中国书法作为一种研究对象,对它的阐释、论说、考证是中国书法在当代社会、文化情境中的又一表现。

在当代,书法可以当作一种“艺术”进入艺术家的艺术“创作”领域,可以当作一种实践行为进入群众文化“活动”领域,也可以当作一种文化现象进入学者的“研究”领域。研究书法的“学者”也是一个较为广大的人群,包括文化理论修养较高的书法家以及文字学、文献学、历史学、考古学、宗教学、美学、艺术学等方面的“专家”;对中国书法的研究应是与中国书法相关的多学科的研究而不是单一的“艺术研究”。“中国书法”多方面的文化性质和多方面重要的文化功能,决定对书法的研究是多视角的“文化研究”。在这方面,全国相继建立的书法研究机构和高校建立的书法教学研究单位,承担了重要的责任。进入新时期以来,书法研究在文化、学术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对中国书法多方面文化性质、功能、价值、意义的肯定促进了书法艺术创作、欣赏和书法文化活动的展开,各种书法创作活动和文化活动的发展又为书法研究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研究对象。

中国书法作为“研究对象”,期望更多的人参与。但人有所长、各有所短,人的爱好、修养、工作条件各不相同,我们也并不因为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要求所有热爱书法、进行书法创作及参与书法活动的人都去“研究”书法。唐代张怀就说过,善鉴者不写,善写者不鉴。社会有分工,专业书家艺术精湛,精益求精多为社会创造更好的“书法作品”就很可贵,不应要求书家都去当书法“学者”,都写出高水平的论文和专著。学者要爬梳资料,进行理论思维、语言表达。理论创造与“濡墨染翰”的书写活动是性质根本不同的活动。当然,学者研究书法也未必一定要当书家。戏剧、音乐、美术、电影、电视理论家等既然可以不去唱戏、唱歌、演奏、画画、拍电影电视剧当演员,书法理论家也未必都要去当“书法家”,搞各种创作以至大型展览。

五、结语

中国书法已经作为“艺术”、“学术”和大众广泛参与的文化“活动”,进入当代中国社会。中国书法在当代社会的“身份”、性质、功能与价值,和中国书法在传统社会大不相同。这个变化是由历史进程所决定的。我们要认识这种深刻的、巨大的历史性变化,认识中国书法以不同的“身份”在不同的层面上切入中国社会的具体表现。我们既需要认识在中国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人对中国书法的普遍认同,同时又要看到在这种“普遍认同”中实际存在着对中国书法“身份”认识上的差异,以及由认识的差异而产生的对书法不同“身份”的接受与介入方式。当我们倡导“弘扬中国书法”的时候,实际上面对的是书法艺术家、书法研究者和书法爱好者三个不同的群体,我们不能用单一的繁荣“书法艺术”的目标口号和要求去要求所有的“书法大众”,更何况还有更广大的非“书法大众”的存在。还应当看到,无论是把中国书法当作“艺术”、“学术”还是“文化活动”,三者既有差异,又不可截然分开。“书法家”同样介入书法爱好者的群众文化“活动”,书法爱好者中也有书法水平很高的“书家”或即将成为书家的创作主体;只是从事的工作和投入精力大小不同罢了。书家和书法爱好者中也有在“研究”中国书法方面卓有成就者;研究书法的学者中也不乏书法家,至少本身也是书法爱好者或书法活动的参与者。在热爱中国书法的不同人群的助推之下,中国书法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和风貌展示于当代中国和当代世界。我们既要以积极的、满腔热情的态度推动中国书法的发展,同时又要认识我们处在文化多元、艺术多样的开放的中国与世界中,要避免将中国书法的意义和价值过分拔高,绝对化地强调“发展”和“繁荣”。我认为,经济、社会各种文化等都要谐调发展,百花齐放,在这个意义上,避免书法“过热”的问题也不是危言耸听。

在当代中国,比较专业的“书法艺术家”、书法爱好者和理论修养较高的理论工作者从不同的侧面切近、参与中国书法,推动了中国书法的创作、研究和发展,这是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的重要表现。中国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经历了社会的巨大转型,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等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新的文化背景下,中国书法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光明的前景,显示了我们民族这一宝贵的文化形态的自我修复能力、转换能力和再生能力。中国书法与时俱进,扬弃、搁置其实用性,强化、彰显其艺术性,使其逐渐融入多元并存的现代文化景观。我们为中国书法在逐渐失去其实用功能之后的同时以新的姿态重现中国文化场域而自豪。

当然,我们不能不看到,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革命性进步与发展,对传统文化都是一种严重的挑战。中西方学者都揭示了这一问题,历史的发展也显示这一客观真理。我们还应有思想准备,为中国书法的存续与发展作出不懈的努力。

Chinese calligraphy and modern society

LIU Shou-an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Cultural Studies of Chinese calligraphy, Beijing 10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