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4 07:41: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南北文化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南北文化论文

篇1

【关键词】南方 北方 南北差异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道:“外界自然条件在经济上可分为两大类: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在文化初期,第一类富源具有决定性意义,在较高的发展阶段,第二类富源具有决定性意义。”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带,生活资料的空间配置和组合十分优越,因此世界上最古老的几大文明之国都出现在这一代。地理环境?,是指能够为人类提供文化生活的物质资源和活动场所的系统。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产生的基础。几千年来中国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地理环境?,它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具有广泛的影响。如果单纯的从地理上划分中国的南方和北方,一般都是以秦岭――淮河为界。秦岭淮河以南被称之为南方,以北则称之为北方。然而文化上的南方和北方的划分一般则是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南称之为南方文化,以北称之为北方文化。罗家伦先生曾在《历史的先见》中写到:“中国的气候是温带性的,它的文化始自黄河大平原,然后至于长江流域。温带的气候,没有酷热严寒,因此养成趋向中和的民族性,中和的思想便容易发达。”所以说,中庸思想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然而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南方和北方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文化,这两种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南北文化上的差异总的来说表现在性格差异、饮食差异、艺术差异、方言差异以及建筑差异等方面。

首先是南方人和北方人性格上的差异。北方的自然条件相对恶劣,造成北方人的生活条件较差,人们的心思大多会被用于和自然斗争,和生存斗争。因此北方人的思想比较单一,直率,质朴,甚至可以说是纯真的傻,在思维上善于走直线,不喜欢拐弯抹角。因为在强大的大自然面前,人们显得非常渺小,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于是北方人习惯于过这种简单的思维和艰苦的生活,他们身材高大,粗犷彪悍,性格暴躁好斗,思想上则比较保守,进步虽迟却得寸守寸,败之不易。相比较北方南方则生活条件良好,人们的心思在满足生活所需的同时还会有大量的剩余,他们就可以对自身和大自然进行冥思,于是文学,艺术,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在南方就得到了迅速发展,他们逐渐养成了曲线思维的习惯,做事比较含蓄委婉,在考虑自己的情况同时还会考虑别人怎么想,因此处事灵活,头脑发达。相对北方人的好斗直爽,南方人则习惯于安逸委婉,勤于休养,身体柔脆退化,性格温婉喜和,比较开放,但感官敏锐,害怕死亡。

其次北方人与南方人性格上的迥异造就出南北方饮食文化差异。北方人爱吃面,南方人喜吃米;北方人喜欢大块吃肉,南方人则要把肉切得细细的,煨的烂烂的,炒的嫩嫩的;北人喜欢大碗喝酒,甚至在冰冷的冬天也喝冰啤酒,南方人则喜欢把酒烫的温温的,甚至是煮出来的“黄酒”;南人喜欢吃青叶子菜,几天不吃就不能如厕,北人就无所谓,即使只吃肉也不影响;北方人爱吃饺子,尤其是过年或者团圆的时候最不能缺的就是饺子,在北方人看来饺子意味着团圆。南方人喜欢吃混沌,北方的饺子用醋蘸蘸就吃了,一口一个,而馄炖则要汤碗、调料齐全,一口只咬半个,这也就体现了北方人的豪爽南方人的考究;在调味料方面:南方人喜欢吃葱,北方人喜欢吃蒜,南人喜欢吃泡菜,而北方人爱吃咸菜;由于南北方地理环境的差异,南方人吃辣椒是为了祛湿,北方人吃辣椒则是为了驱寒,南方人是咸辣、麻辣、油辣、甜辣,北方人则多是干辣、酸辣;北方人把吃读成“痴”,痴痴地只管吃,不包括其他,南方人喜欢把吃叫做“七”,叫“恰”,叫“食”,叫“噎”,叫“夹”,叫“塞”,南方人喝茶也叫吃茶,南人喜欢吃各种各样的茶,细细品味每一种茶的味道。北方人大多只喝花茶就够了,他们觉得花茶既香且浓,却不知那是花香而非茶香,北方人不懂品赏真正的茶中精品,比如龙井、碧螺春,因为这些茶大多味道太淡,所以要细细品慢慢嚼才有那么点味,不适合牛饮,这正如南北方人的性格,北方人直爽而南方人则感情细腻。

此外南北方的差异还表现在艺术的差异上:比如北方唱戏热闹喧天,甚至有些剧种干脆就是“吼”出来的,如秦腔。而南方唱戏则抑扬顿挫、一唱三叹,许多剧种近似于民间的小调,如黄梅戏、花鼓戏。北方剧讲究的是真功夫,适合演帝王将相,演绎历史剧。南方剧则是玩弄小情调,更适合才子佳人,民间传奇。北方剧艺术的代表就是京剧,其特点是男人妆扮女人。南方剧艺术的代表则是越剧,其特点是女人妆扮男人。北方的女人唱京韵大鼓,也能够唱出一股子英雄豪气。南方的男人唱评弹,咿咿呀呀的仿佛是小鸟依人,所谓北方人比南方人更具有男子气概,除了吃出来,还有很大一部分程度都是唱出来的。北方人唱歌是燕赵悲歌,悲壮、苍凉、激越、凝重、悠远,南方人唱歌则是轻快、婉转、玲珑、亲切、凄凉。中国人可以根据不同的情绪来分量唱南戏或北戏,唱南歌或北歌,哼南方调或北方调。

另外,南北文化的差异在语言方面则表现在方言上,比如骂人,南方人喜欢骂人是瘪三,冲子,十三点,二百五,一般事从经济收入题,原因是南方人多少受到徽商文化的影响,因为穷人受教育程度不如富人高,而且骂得很委婉,充分表达了对你的蔑视,很符合南方人的思维习惯;北方人骂人骂得很干脆直接,比如下三滥,彪等,一般是从道德品质入题,这主要是受了北方晋商文化的影响,就事论事,从不指桑骂槐。在称谓上,北方男人称朋友父母为咱爸咱妈,偏重于自己与朋友的关系;南方男人则称朋友的父母为张叔李姨,偏重于双方父母的关系。北方女人称公公为爸爸,是顺着丈夫叫,南方女人称公公为爷爷,是顺着儿子叫。

最后南北文化的差异还表现在建筑风格上:南北方在建筑上风格明显,各成系统,一提起南方的建筑,很多人立刻就会想到那小桥流水的美丽画卷,江南的一些旧式的保留着原始气味的小镇,比如乌镇,它们大多是一条小河流过,两岸都是青灰色的小房子,一顺的马头墙,青灰瓦,安安静静的。由于南方纬度低气温高,多阴雨潮湿,所以南方的建筑屋顶大多是高而尖,且建筑的窗户较大,这样是为了利于通风散热,及时排水。北方维度较高,气温低阴雨少,所以北方的建筑屋顶大多数是平的,建筑的窗户较小,这样利于太阳直射取暖,且可以收集雨水,增加资源的利用,缓解干旱。在园林的设计上南北方也各自不同。南方园林轻巧纤细,玲珑剔透,内外空间连贯且层次分明典型代表就是苏州园林;北方园林建筑的设计大多平缓严谨,粗壮质朴,内外空间界限严格分明,典型代表就是皇家园林。中国著名的园林学家陈从周总结中国园林特点:南方为相间,多敞口,北方为窝多封闭。

总的说来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南北差异的特点,我们要充分利用南北文化的特点来实现南北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共同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使中华民族几千的文化更加辉煌灿。

参考文献:

[1]张九辰.中国近代对地理与文化关系的讨论及其影响[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9,(6).

[2]李中华.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4.

[3]王坤红.原始之镜:怒江大峡谷笔记[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篇2

窃以为,去一趟秦岭自会明白。

关于这条分界线,地理学界有位前辈说过这样一句话:模模糊糊,但又清清楚楚。模模糊糊,是指南北分界并非一条直线,而是一个区域,在一定范围的区域内有固定的植物组成、气候特征,它像一个过渡带,里面有着自成一体的精彩世界。

初识南北分界线

1997年夏天,为了完成博士论文,我第一次进入秦岭,登上了主峰太白山。我发现秦岭的北坡与南坡在植被分布上有一些相似之处,但是跟其他的分界线——比如长江、淮河以及行政区划——相比,秦岭作为南北分界线的角色又是清清楚楚的。在北坡,主要是落叶阔叶林,一到冬天叶子就全部掉光了;而在南坡逐渐会有一些常绿阔叶林,再往南走,便到处郁郁葱葱,整个冬天都是如此。而且,北坡竹林很少,而南坡的竹林生长得非常好,尤其是佛坪一带。这也是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南坡的原因。还有其他明显的分界现象,如北坡多小麦,南坡多水稻;一到冬天,北坡河水、湖面都结了冰,南坡的汉江则流动如常,经年不冻。每年一月,零摄氏度的等温线也与秦岭的山体基本重合。

中国青藏高原以东的区域,除了台湾的玉山之外,就数太白山的海拔最高,3767.2米。从行政区划来说,山西的五台山是华北第一高峰,有“华北屋脊”之称,高3061.1米。但是从自然地理的角度来看,秦岭以北的陕西地区也应该划入华北的范畴,它们的自然气候、植被特点非常相近,真正的“华北屋脊”是太白山。

我的研究方向是高山带植被,尤其是森林与亚高山草甸的过渡地带。林草过渡带,是生态过渡带的一种,对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非常敏感,是研究气候变暖的一个重要手段。秦岭北坡尤其是太白山一带的林草过渡带比较集中,加上山势较陡,气候现象复杂,是研究全国乃至全球气候的天然实验田。

尽管事前做了许多准备工作,真正爬上太白山的时候,还是感觉到了许多意外。首先是高海拔反应,会出现喘气、胸闷、气短等现象;而且山顶非常冷,大夏天也会不时下点小雪,需要穿着棉袄工作,有时候风还特别大,环境非常严酷。其次,山上的自然景观非常震撼。在海拔2400~2500米的时候,云雾弥漫,一不小心就会迷路;到了海拔3000米以上,却又豁然开朗,上面晴空万里,下面云海蒸腾,感觉自己就站在云的上面。这也算是对艰苦工作的一种补偿吧。

中国山脉的“中央军团”

在太白山上,我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植物调查,二是提取太白落叶松的样芯(即树的年轮)。太白落叶松又称太白红衫,是我国特有树种,通过研究它的样芯,可以了解近几百年的气候变化,气候变暖的时候,年轮就宽一些;气候冷的时候,年轮就相对窄一些。通过多元回归技术,我们重建了太白山地区近300年的温暖指数,与国外相关研究的对比表明,其气候变化具有一定的全球性特征。

秦岭不仅反映气候,也能影响气候。首先,秦岭的位置很关键,正好处在中国版图的中央。其次,秦岭的范围很广,除了陕南,还包括甘肃东部、河南西部的支脉,绵延1600多公里,相当于大自然在这里修了一座长城。第三,秦岭的形状很特殊,是东西走向的,而且它的海拔也够高。秦岭就像是中国山脉的“中央军团”,对全国乃至东亚、东南亚的气流都有影响,冬季时阻挡冷空气南下,夏季时又拦截东南季风北上,气流到此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横亘的秦岭,使得南来大气团的“山体效应”十分明显。气团在逐渐抬升的过程中不断降温,形成降水,所以南坡雨水充足,植被丰富、茂密。如果气流足够大,翻过了秦岭的大梁,它会向下走,逐渐增温,降水的可能性越来越小,空气的相对湿度逐渐降低,使得关中地区、黄土高原等雨影区(山脉的背风面降雨量较少的地区)更加干燥。受此影响,秦岭南北出现截然不同的气候特征:岭北是半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岭南是润湿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从这个角度来看,秦岭就不仅仅是南北分界线,而且是有全国意义的气候分界线。

相比之下,五台山虽然海拔也很高,但是山体小,没有横隔数省的现象,周围也没有出现明显的气候分界。长江、淮河虽然大体都是东西走向,但是江河两岸的差异没有那么大。台湾玉山的情形也是如此。放眼全球,似乎只有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与秦岭相似。像美国,东西海岸都有南北走向的高山阻挡,许多城市、地区虽然离海不远,但是海洋性气候并不明显。澳洲、非洲都没有这样的大型山脉。至于欧洲,更是一马平川,阿尔卑斯山对周边气候的影响也不太大。

汇聚南北古今的植被带谱

对秦岭北坡的研究,侧重气候环境,南坡的研究重点则是生物的多样性,科研价值同样巨大,可谓精彩纷呈。位于北纬33度的秦岭,气、温、湿都非常合适,培育生物多样性方面的条件得天独厚。

秦岭的山体自下而上,依次分为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六个气候带,植被垂直带谱十分明显,计有带四个植被带谱、七个植被亚带。在秦岭,既可以看到南方的红豆杉、棕榈、柑橘,也可以看到华中地区的连香树、水杉、领春木,华北的辽东栎、红桦、朴树,东北的水曲柳,西北荒漠的酸枣、狼牙刺,以及青藏高原的丛枝杜鹃、峨嵋蔷薇等植物。此外,秦岭还有鹅掌楸、领春木、连香树、水青树、独叶草、银杏等第三纪冰川时期遗留的古老植物。

崇山峻岭和广袤的森林植被,使得秦岭千百年来一直是各种珍贵动物的庇护所,和南北动物混生的家园。经统计,秦岭有陆生脊椎动物642种,包括兽类130种、两栖动物26种、爬行动物41种、鸟类335种,其中列入国家一级保护的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林麝、豹、云豹、金雕、黑鹳、中华秋沙鸭等12种,列入国家二级保护的动物有67种。我在秦岭考察的时候,多次与野生羚牛、金丝猴擦肩而过,在洋县的田间、江边还能看到野生朱鹮。

自然,秦岭这座巨大的山脉也给南北交通造成了巨大障碍,古人说“蜀道难”主要就是指秦岭,这对两边的文化交流产生了一定的阻隔作用。时间一长,秦岭南北形成了各有特色的文化圈,有着不同的饮食习惯、戏曲品种、民间习俗等。别的不论,秦岭南北的口音都不一样,北坡是关中口音,南坡的汉中基本上是四川口音,而安康、商洛一带又离湖北、湖南比较近,方言情况更加复杂。旅行秦岭,不仅能看到丰富的动植物世界,也能体验不同的人文环境。

篇3

关键词: 水彩画 地域现象 南方 北方

J215

水彩画作为外来画种来到具有浓厚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环境,其发展过程必然与中国文化相融合,具有明显的地域现象。地域特性对水彩画的影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南方城市水彩画具有轻灵、秀丽等地域特色;北方城市的水彩画由于受到俄罗斯画派的影响,其具有结构严谨、粗矿豪迈的特色等,中国水彩画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也是我国水彩画走向成熟的过程。本文主要从绘画题材、表现技巧和风格三方面论述南北两脉水彩画的地域表现。

一、水彩画地域性的成因

1.历史的成因

我国南北艺术画风自古有之,其风格的形成受到政权割据、地质环境、气候特征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水彩画的发展和传播受到南北画派很大的影响。外来画派水彩画传播到中国境内,必然受到中国画派的深刻影响,水彩画与我国地域民族文化、地域特色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彩画。

2.地理环境的成因

艺术文化的发展和当地的地域环境息息相关,水彩画的发展也不例外。由于南北方地理环境的差异,南北人的性格、饮食、文化和生活习惯都有着很大的差异。地域特色对水彩画发展的影响具有永久性,并且深入骨髓,地域特色提升水彩画的内涵和魅力,承载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艺术的形成与其艺人有着直接的关联,南北人由于其地理环境的不同,形成完全不同的两类人群,北方人的直爽和南方人的含蓄,在各个艺术领域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3.地域文化的成因

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地理环境息息相关,独特的地域文化也直接影响水彩画的形成。不同地理环境早就不同的人文环境,其形成不同的审美价值和文化特色。艺术家的生活环境形成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其作品的形成也与其生活的环境紧密相连,这些都会在水彩画的艺术作品中体现出来。

二、水彩画的地域特点

1.北方水彩画的地域特点

北方水彩画的地域特点与北方人民质朴的民风息息相关,其作品以写实风格为主。北方水彩画以素描技法为基础,以造型“真实”,画风宏大、严谨为主流早期北方水彩画以关广志的作品为代表,其画风严谨、写实,将早期北方建筑、风景的宏伟气势展现的淋漓尽致;当代水彩画以张翔德的作品为代表,其生活在黑龙江地区,其水彩画的题材大多数选自于自己的生活场景,其作品深刻体现的寒冷北方的地域特色,展现其对冰雪世界的热情和北国风光的宏伟大气,同时也展现作者对家乡的热爱;而黑龙江的赵云龙作品确实以细腻、精制的线条展现其心中的北国风光等。

2.南方水彩画的地域特点

南方水彩画的著名艺术家接受外国水彩的教育,其水彩画具有中西结合的独特魅力。其将中国的人文风俗和地域特色融入西方水彩画的技艺.李剑晨是南方早期水彩画的代表人之一,其作品意境隽永,用笔洒脱,浑厚中见清新,构图稳中有变,题材开拓;张眉孙的作品则擅长表现意境,细腻写实,画风严谨细致,色彩单纯。他们的作品可以代表早期南方水彩画意境深远和灵动婉约的特色。

广东王肇民的作品是八十年代的南方水彩画的代表之一,其作品融合南北方水彩画的特色,使南方水彩画具有灵秀、豪放和厚重沉浑的特色。南方水彩画充分体现江南的秀丽风景,重视写意,使其作品具有诗般的韵味。

三、南北方水彩画地域特色的对比

1.题材

人物题材而言,北方水彩艺术家关维兴的作品形象生动、刻画细腻、色泽高雅,其作品攒则人物素材主要在平凡的人物身上,充分表现我国西北豪放、淳朴的民风。南方水彩艺人傅启中的作品注重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作者对生活既无奈有顽强的生活态度,题材多以南方少数民族为主,展现他们的日常生活,展现其民族坚韧不屈的民族精神。

风景题材而言,北方水彩画多选取北方农村的风土人情,充分展现北方的人文风俗,北方水彩艺术家常以雪景为题材,抒发自身的情怀。南方常以小桥流水等建筑为题材,展现其空灵飘逸的意境。其作品对于水分的控制能力格外严格,展现出水漾的南方特色。

静物题材而言,北方常选取秋季丰硕的果实或古旧的器具,体现其写实的风格和质朴的民风。南方静物的水彩作品在写实风格的风格中体现出中国独有的意境美,使其朴实而高雅,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2.表现技巧

南北的地域特色和人文风俗影响南北水彩画的表现技巧各有差异,从构图方面而言,北方构图更趋向于西方的统一性和整体性,而南方的水彩画则注重点线面构图的创建。

表现技法而言,南方由于其水分充足,留给作者充分的发挥空间,其掌握水分的技能十分高超,给予作品遐想和诗的意境;北方则与其相反,为了克服这一困难,其作者多选取干画法的表现技法,充分展示其写实的风格。

颜色运用而言南方天然的风景决定其更为艳丽的色泽;北方的干燥和冬季的寂静决定其色泽较为单调。

3.风格

水彩画的风格与作者的人生经历和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南方水彩作品注重表现其人文气质,更为空灵、洒脱飘逸。其风格更接近现代的审美,利用水色的结合,体现色与形统一,是一种意境的表达和情感的抒发,具有诗意般的情怀;北方水彩作品则更为质朴、色彩厚重,表现其豪放不羁的风格,充分展现北方人民质朴的民风。

随着现代交通的便利和网络的普及,南北方的文化不断交流融合,但是其作品的风格仍然受到自然环境、气候变化的影响,画家以自身独特的人格和才能运用多种表现方式诠释自身的人生感慨和南北方的人文风俗。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域现象的不同直接影响画家画风和审美价值的形成,上述从题材、表现技巧和风格三方面分析南北水彩画的地域现象,南北地域培养出各具特色的水彩艺术家,验证“艺术来自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各方作品蕴含着丰富的地域特色和人文风俗,同时当代多元化的网络时代,促进南北双方水彩画艺术的交流和融合,展现出水彩世界的多重风格,推动水彩艺术的走向更高的艺术殿堂。

参考文献:

[1]韩鄂生.中国水彩画的语言特征与发展[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4(4)

[2]文化.水彩画的地域性特征[J].美术观察.2010(9)

篇4

【关键词】地域文化;湖湘风格;古筝

中图分类号:J63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087-01

筝是我国传统民族乐器,其最早见于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1]古筝曲在发展过程中与各地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语言以及其他艺术进行了融合,出现了多种流派,不同流派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湖湘地区的古筝曲虽然没有形成独特的流派,但受地域文化的影响,依旧得到了快速发展,形成了十余首较具影响力的作品。[2]本文以湖湘地区丰富的古筝文化为切入点,对其地域文化与古筝曲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深入剖析。

一、湖湘文化对古筝曲的影响

(一)南与北的珠联璧合。目前,古筝共有九大流派,九大流派又分为南、北两大流派,其中“南派”代表为潮州、浙江;“北派”则是山东、河北。[3]湖湘地区正处于连接南北的中部地带,这也决定了湖湘古筝在发展过程中不但融合了南派古筝的含蓄婉约,又吸收了北派古筝的热情奔放,形成了属于湖湘的独特风情。在随后的发展中,湖湘古筝曲既能表达北派的大气、强悍,又能演绎南派的细腻与温文尔雅,南北两派的特点与湖湘文化进行了完美融合。近年来,古筝再次在我国“崭露头角”,湖湘古筝曲借助了湘南民间音乐资源,创作了大量具有影响力与代表性的湘南古筝曲,这些古筝曲不但保留了传统精神,同时也糅合了其他乐器的演奏技巧,赋予了湖湘古筝强烈的时代感。

(二)新与旧的交相辉映。自古传承的古筝曲精品是湖湘古筝文化发展的根源。近年来,湖湘地区的古筝艺术家在传统中融入了现代意识,通过大量民歌资源对传统古筝曲进行了改编,赋予了传统古筝曲新的生命。这也正是湖湘古筝曲影响力愈来愈大的原因。湖湘古筝曲在传承了民族音乐传统的同时,也吸收了多种流派、风格的精华,最终运用西方现代作曲技巧,使作品不但富含传统意蕴,也兼具前卫、现代等风格,这是古筝艺术家对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是其对世界、人生、历史的理解与创新。

(三)湘南的隽永水乡。上述提到,湖湘的古筝曲受到南、北两派的影响,最终的创作也具有两派的意蕴。但实际上,湖湘的古筝曲除了受南、北两派的影响外,还与自身的本土音乐文化有所关联。如李赛君、王佑贵两位老师的作品《汨罗江上》,便蕴含着丰富的湖南民间文化。该作品对汨罗江上一年一度的赛龙舟习俗进行了描写,以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寄托与哀思。该曲通过古筝琴面与岳山部分的拍打,表达赛龙舟场面的激烈,开辟了湖湘古筝曲创作的新纪元,在湖湘古筝曲中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又如《湘舞》,该曲将现代作曲技术与湖南花鼓戏相结合,采用多调连环叠置排列方法使乐曲在横向的调性变化、纵向的和声纽合,以及调性费置方面提供了多种可能性。除此之外,诸如《浏阳河》《洞庭新歌》等湘湖民歌改编的古筝曲也数不胜数,这些古筝曲将湖南的隽永水乡体现得淋漓尽致。[4]

二、湖湘风格古筝曲《洞庭新歌》赏析

《洞庭新歌》由著名古筝演奏家、作曲家王昌元创作,该曲主要根据湖南民歌《洞庭鱼米香》改编而来。[5]乐曲对泛起层层涟漪、碧波荡漾、水天一色的洞庭湖美景进行了细致描绘,同时也表达了居住于洞庭湖附近的,朴实、勤劳的农民对于生活的热爱与喜悦的情感。乐曲通过双抹弦、连抹、双托、连托等技法,使得最终的音乐效果更加生动,尤其是左手的吟操按滑,使人们仿佛置身于洞庭湖的渔舟之上,一边摇曳着小桨,一边欣赏着湖面上的美景。同时,富有歌唱性的旋律也使人们体会到了当地人民美好的生活情趣与生活情景。将湖湘地区的人文特点、自然美景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结语

湖南的当代古筝曲无不深深烙上了湖湘文化的印记,形成了独具湖湘地域风格的艺术特色。诚然,湖湘地区的古筝曲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其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足,或多或少对湖湘当代古筝曲的发展造成了影响。相信不远的将来,湖湘古筝必会再次突破自我,在世界舞台上一鸣惊人。本文就湖南地域文化对湖湘风格古筝曲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湖湘地区古筝曲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龙昱冰.探究普通高等师范院校民族器乐教学发展--以湖湘风格古筝曲为例[J].音乐大观,2014.

[2]王月明.论湖湘地域文化与本土戏曲音乐的艺术特色[J].长沙大学学报,2014,28(4):9-10.

[3]张晓璇.北方地域文化对北派筝乐的影响[D].山西大学,2013.

[4]张俊.湖湘维吾尔族音乐的风格与文化特征――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增订本)》[J].中国教育学刊,2016(6).

篇5

天地人视野里的中原

中原,地理上泛指黄河中下游的交汇地带,主要指河南省,古称豫州,又叫中州,是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与夏商周几个早期王朝主要的表演舞台,因此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史称得中原者得天下。

中原在中华文化中的这种枢纽性地位与作用,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中原在后世大中华的天下观念中首先体现的是地理位置之中,但中原之“原”其实并不就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平原——真正的平原或者说今天的以冲积为主动因而形成的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在上古时代大都是不太适宜人居的低洼潮湿之地。中原的原,其实主要是黄土高原地带,尤其是其东南缘黄河中游与下游交接处由一个一个的河谷盆地、河流阶地和山前台地等构成的分散切割的黄土塬,它们被统称为中原。

中原之“中”,不仅是因为它们相对于早期华夏族群天下认知中的地理位置居中,而且也是指其在地理、气候、生物、环境与文化的交汇互动中所体现的多样性、多维性与适中性。

中原在中国地理格局的居中位置不必多说,它同时是南北气候的交汇地带。位处中原的秦岭.淮河一线被认为是东亚大陆的南北气候分界线,分开了亚热带与北温带、湿润与半湿润地区,两边的土壤、河流、物候等都有明显的不同,因此农作物与产业、生活等也有明显的不同。尽管历史上气候一直在波动变化,此带略有南北摆动,但基本上是在中原地区形成交汇和拉锯状态。这一分界线对中国传统产业与社会文化影响极大。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将汉代中国从经济地理的角度划分为四个地区——山西、山东、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其所指的山西和山东乃是由今天陕西和河南之间的华山、崤山以及潼关和函谷关所分开的两边,这也正是战国时秦国和山东诸国的分界处。这山东和山西其实也大致就是洛阳盆地和关中盆地及其周邻地区。秦汉之际乃至以后的隋唐时期,两个相邻的盆地仍然是大中国的两个举足轻重的经济与文化中心。除了以关中和洛阳为中心的山西和山东以外,当时再有的地理概念就是南边的长江流域以及北边现今的长城沿线及其以北游牧为主的地区。龙门碣石以北之区是由河北北部的碣石山下划一条界线,西南行,经过今北京市和山西太原市北,再横过吕梁山南段,直至今山西河津市和陕西韩城市之间黄河两岸的龙门山下,交汇于陕豫交界之处。这就是历史地理学界所谓的著名的司马迁线。这条线与长城大体一致,是在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农牧分界线,在长达几千年的时间里影响甚至决定着中国的历史地理格局。其更早时期,则是童恩正先生通过大量的考古资料,包括细石器、石棺葬、大石墓一石棚、石头建筑以及考古挖掘出来的其他器物,兼以历史、人文的诸多因素令人信服地论证的我国从东北至西南的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童恩正《试论我国从东北到西南的半月型文化传播带》,见《中国西南民族考古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0年)。童恩正先生也指出,因为生态环境的原因,它们处于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边缘地带。欧亚大陆世界历史的早期格局基本上是在农人与牧人的交互作用中律动的,因此,这条线所在地带就长期成为一文化上的敏感地带,并最终以长城的形式在东亚大地上固化下来。

这条线以北及西北的草原游牧文化区与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南的水田稻作农业文化区,夹着秦岭一淮河以北和这条线以南的粟黍(后来是麦)为代表的旱地农业区,正是文化、社会与生活上的中原地区,并正好包括了司马迁所谓的山西与山东。游牧文化只有大约3千年的历史,但是游牧之前的史前时期,中原地区也是各种不同的文化因素交汇、交流的重要地带。

从地貌上来说,中原正处于中国地理上第二与第三阶梯地的交汇处,山脉褶皱,沟谷深切,山地、丘陵、台原、沟谷等高低起伏,其内部的微观地貌与气候、环境等的垂直变化亦十分丰富。通常所说的文化上的中原,北为黄土高原南缘,南临秦岭至淮河的南北气候交界线。其中以嵩山与河洛地区为中心,东起泰山脚下,中经开封、郑州、洛阳,三门峡,跨过华山脚下而达西安,连接关中,在我国中部地区贯穿着一条长达上千里、持续数千年的华夏文化轴心线。这条轴心线将中国第二级阶梯地貌中的黄土高原与第三级阶梯地貌中的黄淮平原(第一级是青藏高原)连接起来,散布其间的一个一个河谷盆地,比如洛阳地区的伊、洛河,关中盆地的泾、渭河,晋南地区的汾、涑河汇流处,犹如璀璨的文化明珠,成为中华文明早期演化的腹地。其与太行山、东南向的秦岭余脉及大别山等山前台地南北相交汇,呈喇叭口状凹进并形成一“十字形”沟通东西南北的文化交流大道,成为环境、生态、文化的富集地带。这些地方不仅与三代文明尤其是夏的兴起颇有渊源,而且远在三代之前好几千年的仰韶时期前后就已经成为早期中国物产丰饶、人口最为众多、聚落最为发达的核心地区。

篇6

论文摘要:流传于中国东北部平原的民歌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以及近代以来关内人口向关外的迁徙,地形地貌、风俗民情、方言等方面的一致性,在民歌艺术上有着亲缘关系,体现出体裁、曲目、旋律风格等方面的一致性。

本文所指的中国东北部平原指的是处于黄河下游,包括冀(河北)、鲁(山东)、辽(辽宁)、吉(吉林)、黑(黑龙江)大部,豫(河南)东北及苏(江苏)北徐州等大片区域。这片区域背山面海,西部以太行山、大兴安岭为限,东至渤海、黄海沿岸,山海之间,即是着名的华北、东北两大平原。华北平原系黄河、海河冲击而成,海拔仅在50米以下l东北平原分南、中、北三部分,即辽河平原、松辽平原和松嫩平原。这里土地肥沃。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城镇经济繁荣,农、林、牧、渔兼备,自古就是中国的战略要地,同时也为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优越而充分的条件。

据考古界考证,东北部平原南部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四、五万年前,这里便有了最早的山东人——沂源人,并开始了他们创造性的劳动。之后,历经旧石器时期、中石器时期而过渡到新石器时期。在后一时期(公元前5o00一公元前3000),东北部平原经历了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前后相续的三个阶段。它们作为我国东部文化的光辉代表,具有一系列突出的地域特征。而且,愈往后,其扩散面愈大,由豫东一带开始,形成一个扇形文化板块,其北端至东北,南端至淮河,与我们所界定的东北部平原区域大体相近。当时,这里居住着许多不同的部落,史学界统称为“东夷人”。他们所创造的文化,也被称为东夷文化。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地方性文化类型,如河北的磁山文化(属新石器时代早期),辽宁的红山文化、内蒙古的富河文化,黑龙江的昂溪文化、白金宝文化及辽西的细石器文化等。就它们的发展层次来看,关内早子关外。当关内已进入定居的农业型经济时,关外先民们还过着居无长处、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这对民间文化的形成、流传,也有重要的影响。

流传于东北部平原的民歌体裁,以小调最为普遍。同时还有秧歌(它同小调的音乐性格并无明显区别,只是表演场合和方式不同而已)、号子等。秧歌的代表品种有河北的定县秧歌、昌黎秧歌,山东的鼓子秧歌.胶州秧歌,海阳秧歌,以及东北秧歌等。号子的代表性品种有黄河硪、夯号、胶东渔民号、辽东渔民号、白洋淀冬网号及东北林区伐木号等。冀西北太行山麓有少部地区传唱“信天游”“爬山歌“山曲”等,其风格与东部差异较大。但严格说来,那里已不属于本分布区了。

那么,中国东北部平原的民歌又存在着哪些共性特征呢?

一、体裁和曲目方面的一致性

如前所述,由于地处平原,城市经济兴盛得早,加上职业、半职业艺人的演唱、传播,这里已成为一个以小调体裁为突出代表的地区。就目前已记录、整理的数量来看,小调曲目约占全区的三分之二。20世纪20年代,有人写文章说:“小曲(即小调——引者)的历史,从明初到现在,已有五、六百年之久。它的全盛时代,大约也同昆曲一样,是在清朝乾隆的时候。在当时欢迎它的是满洲人,就到现在,也仍旧如此。在北方各省,大约直隶同山东最盛行,其他各地就不深知了。”作者指出小调在冀、鲁两地最盛,又说满洲人最爱听,恰好说明这里的群众有共同的审美趣味,对小调有特殊的爱好。这个估计是比较准确的。小调体裁按它的初步形成来算,大约应上溯到中国中古时代的南北朝时期,因为那时候已出现了从军五更转》、《子夜四时歌、(月节折杨柳歌》这几种时序体民歌。据朱自清先生考证,它们就是后世所传的《五更》、(《四季、十二月》的祖称。宋、元之际,由诗而词,由词而曲。这个“曲”,就是“南北曲”。那么南北曲又是如何进一步变化的呢?仍然援引上文作者的观点,他说:“我敢大胆断定,‘曲’后来变成了小曲——小曲中的杂曲。”他还说:“南北曲结构上分为两支,一支是‘杂剧’及‘传奇’,一支是小令及散套。杂剧及传奇的歌法,由‘弦索的北词’及南戏、而海盐腔、而弋阳腔、而山的水磨调了,经了许多变迁然而南北曲的格式却是始终没有什么变化,并且自元以后没有创新的曲子。至于小令同散套,则因不合时俗的歌法,就把它们的格式改变了。以后又有许多新的作品,于是,它们就同南北曲分家了。杂曲同南北曲之分离大约在明初的时候。不过,我们现在很难——或者说不能——找到明初的小曲供我们比较,但是可以确定的,它们在明朝中叶已完全脱离关系。在明朝创作的杂曲却已经很有不少的了。”

为了证明这一点,他又引了明代沈德符((野获编》里的一段话:“元人小令行于燕、赵,后浸日盛。自宣(德)正(统)至化(成化)治(宏治)后,中原又行[琐南枝]、[傍妆台]、[山坡羊之属……今所传[泥捏人]及[鞋打卦]、[熬鬏髻]三阙……故不虚也。自兹以后,又有[耍孩儿]、[驻云飞]、[醉太平]诸曲,然不如三曲之盛。嘉(嘉靖)隆(隆庆)间乃兴[闹五更]、[寄生草]、[罗江怨]、[哭皇天]、[乾荷叶]、[粉红莲],[桐城歌]、[银纽丝]之属。自两淮以至江南,渐与词曲相远……比年以来,又有[打枣杆]、[桂枝儿]曲,其腔调约略相似,则不问南北、不问男女、不问老幼良贱,人人习之,亦人人喜听之……以至刊布成帙、举世传诵、沁人心腑。其谱不知从何而来,真可骇叹。又有[山坡羊]者……今南北词俱有此名,但北方惟甚爱数落[山坡羊]。其曲自宣(宣化),大(大同)、辽东三镇传来,今京师惯以此充‘弦索北调’……。

这段论述,不仅描述了小调自明代以来的兴盛发展,而且指出“燕、赵、辽东一带”自元代起就流传着很多杂曲类的小调。这对我们认识小调体裁在东北部平原的历史渊源颇有价值。同时还应说明:以上沈德符列举的许多曲牌,如[寄生草]、[跟纽丝]、[山坡羊]等,一直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还在东北部平原一些地区流传,它们已成为冀、鲁和东北三省民歌中的常用曲调。如流行于山东淄博的“蒲松龄俚曲”中就有[耍孩JL]、[玉蛾郎]、[迭断桥]、[哭皇天]、[银纽丝]等;流行于鲁南的“五大调”中有[寄生草],平阳秧歌中有[山坡羊]、[清江引]等。特别是[迭断桥],在东北部平原各地传播得相当普遍。据杨荫浏先生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中统计,该曲牌主要在清代流行,比[耍孩犯]略晚,但它的流传范围,却超过任何一个曲牌。

除明、清小曲外,东北部平原还有其他一些共同曲目,如《画扇面、看瓜园》、((绣花灯、探清水河、对花、(《放风筝、(《绣荷包》、《五更调》、四季歌等。其中,前四种曲目以歌唱传说故事为主,篇幅较长,往往有数十段词,后几种曲目则反映了人民群众的风俗习惯和日常生活,其来源同前四种曲目不一样,它们始终流传于民间,音乐语汇质朴,富有生气。特别是((对花》,曲调多样,约有十几种之多,广泛传唱于东北部平原各地。

以上两类曲目,前者在山东境内保存、流传得比较多

,也比较广;后者在河北地区似更普遍些。东北各地所传,多数是由关内传过去的。就民歌的蕴藏来说,以渤海沿岸及黄河两岸即鲁北、冀中、冀东等地最集中,也最有代表性。

二、旋律风格的相对一致性

东北部平原民歌的第二个共同特征是音乐语言,即旋律风格的相对一致性。从整体来看,由于客观环境所致,东北部平原内各地民歌的交流十分广泛。同时,它同南部的江淮地区不仅无甚阻隔,而且还以南北大运河为天然渠道,长久以来保持着密切的交流。再者,这里的自然环境多样,有丘陵、平原、海滨、林区等,造成了人们的多种生产方式和较复杂的社会阶层。凡此,都使东北部平原民歌成为一个具有开放特征的分布区和一个风格较繁杂的色彩区。特别是在构成民歌旋律的某些具体因素方面,当地人民做了多样化的选择。这里仅从其主要方面来谈谈它们的风格特征。

从构成曲调风格的基本因素——音阶、调式来看。东北部平原各地民歌的音阶形式很多,五、六、七声都较普遍。但使用得最多,又具有东北部平原民歌特色的是含“变富”的六声音阶和含“清角”的六声音阶。

在多数情况下,“变宫”和“清角”音出现的次数不如其他音多,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重要。相反,正由于它们在某个局部位置出现,这些民歌的旋律风格才同那些由纯五声构成的民歌旋律风格判然有别。我们先以在东北部平原影响较大的《沂蒙山小调》为例:

“变富”先在“转”句上出现,而后又在尾句上加以肯定,证明它不是什么“音阶外音”。同时,由商变宫的圆润的小三度音调,明显地改变了前半部分的刚健气质,使旋律变得宛转柔和。如果将“变宫”换作“宫”音,其风格旨趣必然会立即改变。再如河北的《妈妈娘你好糊涂》等,情形也相同。

以上几例说明,“变宫”音加入五声音阶的现象,在东北部平原的民歌中不仅是普遍的,而且它们在旋律中出现的位置及其作用,也有一定的规律性。含“清角”的六声音阶,也在一些民歌中得到较广泛的运用,它们具有另一种格调。“清角”在此类曲调中,似乎是代替了“角”音的出现。它与上述“变宫”音的作用相反,增加了旋律进行的棱角,使之更显得明快、健朗。

总的说来,以上两种六声音阶的普遍运用,为东北部平原民歌旋律风格的传统奠定了一个基础。有意思的是,在实践中“变宫”和“清角”音有一种天然的“排他性”,它们总是分别出现在不同的民歌曲调中。两者同时与其他五声构成七声音阶的旋律,这在东北部平原的民歌中比较少见。这种实践反映了当地人民群众的调式思维方式,因为含“变宫”的六声音阶旋律蕴含着向上五度转换的因素,而含“清角”的六声音阶又有向下五度转换的倾向。这一点,在以上各例中都有明显的反映。这就说明,上述六声音阶不仅仅丰富了音调的色彩,而且还造成调式的交替、交融,它同样是东北部平原民歌风格的一个重要度)的跳进音调,这就使音乐本身融入一种独特的情趣。特征。当然,相比之下,含“变宫”六声音阶的民歌数量更多些,传播面也广一些(主要在冀、鲁一带)。而另一种更多地使用于东北地区的民歌中。

除音阶、调式外,东北部平原的民歌中还形成了一些特定的旋法,或者称作常用音乐语汇,它们对旋律色彩同样有重要的影响。

这些音乐语汇可分作两类,一类是进行当中的,主要特点是每个乐汇中部差不多包含着不同类型(五、六、七如山东民歌老汉爱唱幸福歌中的一句:

篇7

北京联合大学韩建业教授便是这样一位孜孜不倦地剥开历史迷雾的考古学家。甘于寂寞、甘于付出的他,用丰硕精深的研究成果树立了严谨治学的学者形象。他以他的经历向社会宣告:考古不是挖宝,而在于求真求是、考古为今。

综合梳理史前文化谱系、论证文化上的“早期中国”

韩建业钟情于文化谱系研究,因为这是考古学研究的基础。他的研究始于中原江汉,后扩展到北方乃至全国。重点在新石器时代,兼及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2000年出版的《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一书,对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奖、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等奖励。

2007年出版的《新疆的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文化》一书,基本确定了新疆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文化的年代分期框架和谱系。恩师严文明评价其“为以后进一步深入研究史前新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是第一部研究汉代以前新疆历史的考古学著作”。该书也获得2007年“全国文博考古十佳图书”。《北京先秦考古》一书,则首次对北京地区先秦时期的考古学文化谱系、聚落形态,经济形态,人地关系等进行了综合研究。

如今,韩建业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早期中国文化圈的形成和发展研究”,他发表的《庙底沟时代与“早期中国”》等论文,提出文化上“早期中国”的概念,认为早在距今6000年前的庙底沟时代,中国大部地区文化由于彼此交融联系而形成的以中原为核心的相对的文化统一体,是为最早的“早期中国”或者“早期中国文化圈”。

鉴古察今。韩建业以扎实而严谨的考古研究,勾勒出了数千年以来早期中国历史的轮廓。

揭示北方地区人地关系

2004年,韩建业申请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北地区先秦时期的自然环境与文化发展”。他综合考察了中国西北地区全新世环境演变过程,全面梳理了该地区先秦时期的考古学文化谱系、聚落形态和经济形态状况,并深入探讨了西北地区先秦时期自然环境和文化发展的辩证关系,还从资源利用、经济方式、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策略等方面提出一些对策性的建议。鉴定专家认为,这项成果是“迄今为止有关先秦时期我国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和文化发展最全面、最深入的综合性研究著作”。项目成果不但被国家社科办鉴定为优秀,同名专著还获得了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此外,韩建业还有另外一项收获。《先秦时期长城沿线陶器遗存的北界线及相关问题》一文提出,先秦时期中国长城地带存在一条“陶器北界线”,界线南侧主要分布着以农业一半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人群,界线以北分布着以游猎一游牧经济为主的游动性人群。主要因为受气候变化的影响,陶器北界线在不同时期南北摆动,界线两侧人群间在文化和血缘上不断发生交流。

捡拾历史的碎片,复原出一幅生动的人地关系图景,这正是考古学的魅力所在。

重绘中西交流的“彩陶之路”

如今,韩建业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史前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研究”子课题“史前时期中国西北地区与中西亚地区的文化交流”的研究。其中,已发表的《论二里头青铜文明的兴起》一文论证了二里头青铜文明是在具有兼容并蓄特征的中原文化的基础之上,接受西方文化的间接影响而兴起,其环境背景则与距今4000年左右的气候干冷事件有关。《“彩陶之路”与早期中西文化交流》一文明确提出,早在距今5000年前就形成以彩陶为代表的早期中国文化自东向西拓展传播的“彩陶之路”,是为“丝绸之路”的前身,对中西方文明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过重要影响。《5000年前的早期中西文化交流南道》一文则具体对马家窑文化南渐青藏高原并最终导致克什米尔地区布尔扎霍姆文化形成的过程进行了揭示。

探索聚落形态,提出“北方模式”

聚落形态的研究也是韩建业关注的一个重点领域。他的《略论中国铜石并用时代社会发展的一般趋势和不同模式》一文认为,铜石并用时代中国大部地区社会普遍发生明显变革,表现为父系家庭和家族组织的凸现、家族公社群的普遍出现和战争的频繁发生:同时,逐渐形成三种具有一定地方性特点的社会发展方式,即社会分化严重的“东方模式”、社会分化有限的“北方模式”和介于二者之间的“中原模式”。三种模式共存是中国早期文明的重要特点之一。

《中国古代屈肢葬谱系疏理》将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一直到中古时期的屈肢葬分为南方、北方、西方三大传统和若干支系,并且提出这三大传统正好对应整个欧亚大陆的三大屈肢葬传统。《中国先秦洞室墓谱系初探》将中国铜石并用时代至秦代的洞室墓分为北方、西方和秦三大传统和若干支系,并讨论了各不同传统屈肢葬和洞室墓的联系。

这些研究为中国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和文明起源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路。

宁静淡泊,做真学问

韩建业长期以来还一直关注着一块颇受争议、但自己却最为感兴趣的领域――五帝时代的古史研究。2006年,他出版了论文集《五帝时代――以华夏为核心的古史体系的考古学观察》,虽为兴趣使然,而非什么重大项目成果,但韩建业坦言这是他最喜爱的一本书。

该书重点讨论了禹征三苗、唐伐西夏与稷放丹朱、涿鹿之战这几个重大历史事件在考古学上的反映,进一步探讨了夏文化和先周文化的起源与发展阶段、先商文化的渊源、三大集团交互关系等问题,最后还对以华夏为核心的五帝时代的古史体系从考古学上进行了一次较为系统的观察,为进一步研究中国早期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学不为有所求,而始于兴趣所在,也只有这样的境界,方能成就真正的学问。

篇8

南亚上空的西南季风,摄引来印度洋上水气充沛的暖湿气流,从孟加拉湾越过缅甸大陆进入云南,循怒江、澜沧江北上,再沿西洱河谷从苍山南端的河口吹向洱海,驱散炎热的天气。秀丽的自然景色,未被破坏的古城,大理的生活宛如一首田园诗,让我忘却了内心的沉重。

一个月之前,我倾注了许多年心血的考古实验船太平公主号,在即将完成环北太平洋试验航行的最后一天,与一艘10万吨级的巨轮碰撞后沉没,明清外海赶缯战船计划骤然中断。在不知何去何从的时候,我想到了李约瑟博士。他曾经在自己的巨著中为我的赶缯船研究提供了第一条重要的线索。李约瑟将中国文化区船型特征归纳为横向舱壁式结构,亦即后来被中国人演绎和热炒的水密隔舱,这个基本原则的唯一例外,便是洱海的民家帆船。

被湮没的洱海帆船

善于萃取前人研究成果的李约瑟博士,在1971年出版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第三分册《土木工程学与航海学》里,坦率地说明这个结论出自英国汉学家费子智(C.P.Fitzgerald)在大理的考察,尽管他本人也曾在1944年秋以中英科学合作馆馆长的身份去过大理,亲眼看见过洱海帆船。

1936年秋,费子智因受雇研究并编写文化史丛书的中国卷,以社会人类学的角度对大理“民家”亦即后来的白族进行为期两年深入细致的考察研究,其于1941年出版的《五华楼: 关于云南大理民家的研究》成为今人回溯白族民风民俗的宝贵依据。在费子智一生出版的21本书和难以计数的文章中,唯一有关洱海帆船的论文于1943年发表在一本门槛森严的船舶考古学刊,几乎没有中国学者关注过。

早在1911年和1913年,两次前往滇西北从事植物物种采集的英国人弗兰克·金敦·沃德,途经大理时第一次拍摄下了洱海帆船的清晰影像,并作为其著作的插图在稍后出版。

最早有关洱海帆船的记录,则是出自1895年在云南西部旅行的法国人亨利·奥尔良王子,在绘制了一张精确素描的同时,这位旅行家写道:“湖水碧蓝,水波不兴,一艘艘十来米长的渔船竖着桅杆,张着竹篾编成的方形大帆。”

除此以外没有任何一个西方学者研究过洱海帆船。明清两代由汉族文化圈的士人修纂的各版《大理府志》和《邓川州志》,也未记载过有关洱海帆船的存在。民家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只有口述的资料,洱海帆船的记录也被他们本民族忽略了。

洱海帆船现在还能看到吗?曾经建造他们的船匠还在吗?这种有别于福船技术体系的独门营造法式有什么别样的奥妙?这些问题一下子浮现在我的眼前。

遍寻洱海

洱海为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中国第六十的内陆湖,是第四纪形成的断陷构造湖,属碳酸盐类湖泊。地处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结合部的滇西,其湖泊循着这个过渡地带特有的地形地貌,大都呈南北走向的狭长形。洱海南北长约42.58公里,东西最大宽度9公里,湖面面积251.2平方公里,平均湖深10.6米,最大湖深达20.3米,最低与最高运行水位差为1.7米。

沿兴盛路往北行进,吉普车刚开上下关新城区的兴盛大桥,一阵强劲的横风扑来,吹得车身直晃,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下关风。顺着风的方向望去,西洱河入海口的两岸风光,与我曾经生活过的墨尔本雅拉河畔竟有几分相似,只是空无一物的湖面显得十分沉寂。

洱海北路尽头的小关邑村是下关北端的城乡结合部,就在洱海的西南角,距离刚才经过的西洱河出海口不远,应该是做帆船休闲运动的上好水域。开车小心翼翼地穿行在曲折的村道之中,左边的民居面海,右边的民居临水,只觉得空间有些窘迫。

沿洱海西岸向北行进,出城12公里处有水泥路通向海边的大庄村,出城16公里有专修公路通向龙龛村和龙龛码头,在大理古城的南端,再往北1公里就是通往才村码头的路口,距离大丽线2公里,拐进走到底,发现此处是一个旅游渡船码头,并无帆船的迹象。

自古城外沿大丽线往北,村庄散布其中,有数条可通车的小路伸向海边,在出下关之后25公里,亦即古城以北8公里处,沿分岔的弹石车道下到1公里远的磻溪村及磻溪码头。磻溪是银桥镇辖的一个传统渔村,这里大概位于南北向的洱海中间,海边筑了内外两道防波堤,里面停放着五六十只铁皮平底小渔船,外面则兼作游船码头,生意清静,防波堤内有不少淘螺的大人小孩,煞是热闹。

距离古城17公里的喜州镇是通向海边的第12个路口,空荡荡的湖面没有任何帆迹,我一遍又一遍地用初学的昆明普通话问“有没有看到带篷杆(桅杆)的木船?”得到的回答是“很久都没有了……”

继续再往北走,路沿成了岸沿,洱海就在旁边,只见一根高高的桅杆直指蓝天,心中一阵狂喜,赶紧停车走近观察。原来这是一只废弃已久的帆船搁浅在岸边的沼泽中,船甲板和舷板都已经不在了,唯船肋结构和桅杆尚存,比通常水下考古发掘的沉船遗存要完整得多,可以初步观察到其船型结构,还算幸运。目测一下,这艘单桅木帆船船身长约14米,桅杆长度超过船长,桅座在船长靠船首一端的约35%~40%处,跟福船体系的中国传统海洋木帆船相似。俯看过去,肥大的船身在桅座处竟然是向里弯的,整个船型如同半个花生壳形状,我第一次看到像这样船舷中部明显内凹的船体,感觉相当奇怪,但费子智论文对洱海帆船特征的描述中,并未提及。

沿着洱海西岸从南端走到北端,这是唯一跟帆船有关的发现。

篇9

【关键词】高中历史 创新能力 教学策略

在历史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发挥组织教学的主导作用,使学生能够比较好地掌握教材提供的大量历史知识,深入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一方面又要引导学生突破教材知识、观点的束缚,敢于另辟蹊径,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开展班级辩论

开放性思维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高中学生的思维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他们对事物已有一定的认识能力,能够独立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且能够对他人的思想、观点加以评论。高中现行历史教材对一些重大历史问题、重要历史现象、杰出历史人物一般采用的是比较大众化的观点。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观点、新的结论不断涌现。将学术界的新观点、新结论及时地引入到教学中,对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大为有益。为此我采用班级辩论的办法来处理这一问题。一般是先把要辩论的观点介绍给学生,如:是否成功、是失败了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还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等,然后以班为单位,分头准备材料。先在班内进行辩论,选拨出优秀的辩手,然后利用晚自习组织辩论会,邀请本组教师和语文、政治等科教师担任评委,根据辩论情况评选优胜班的优秀辩手。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结合自己掌握的材料提出一些发人深省的见解,这些见解虽然还显幼稚,但是学生积极探索、富于思考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却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

二、大力培养学生创造动机

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形成探索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形成一种以创新精神吸取知识、运用知识的品格;在于帮助学生能够创造性地应对未知情景,而不应去寻求统一的,惟一的固定答案。如在介绍“对美国南北战争原因的认识”时,教材中叙述的美国南北战争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美国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形式的矛盾;废奴运动;主张限制奴隶制的林肯当选为总统;南方一些蓄奴州建立南部同盟,公开分裂国家,挑起内战。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得出这些原因,但如到此为止,培养的只是学生对事件起因的分析、归纳、概括能力。为了激发学生形成对美国南北战争原因独特性的认识,我补充如下材料,引导学生从另一角度对战争原因进行分析。南北战争前,美国著名女作家斯陀夫人创作长篇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小说主要叙述了南部地区奴隶制的罪恶和黑人奴隶为争取自由的斗争。小说发表后引起美国人民对奴隶制更强烈的痛恨。美国总统林肯在接见斯陀夫人时说:“你是一位挑起一场战争的妇人。”也有人说:“美国内战是一部小说引起的”。在这段材料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之后,我提出“学习了美国南北战争的原因后,对上述材料中关于美国南北战争起因的观点,同学们有何看法?”这一问题使已有微澜的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学生们通过思考讨论,提出了独创性的观点。

三、鼓励挑战权威

我国传统教学风格是程式化、呆板化,教学方法手段比较单一陈旧,强调师生要“以本为本”。“忠于教材”,学生要“亲其师,信其道”。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一种“唯师唯书”的心态,不敢质疑课本,不敢挑战权威,失去自我,成为他人思想的附庸,不敢逾越雷池一步,又何谈创新又怎能创新?历史教学中,除了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是客观唯一的外,其余的分析与评价应该是没有唯一答案的,教师要诱导学生敢于挑战教材,挑战权威观点。“尽信书等于无书”,“尽信人等于失去自我”,敢于突发奇想,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去分析评判每一历史事件,这在教育心理学上被称之为发散思维。如: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就只有破坏性吗?只有资本主义才有市场经济吗?等等。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信息革命的发生,从根本上改变和动摇了人们以往对世界特征和世界文化的看法,单一性结论、规则被多元化取代。广大教育工作者应以博大的胸襟贯彻新课改中的创新精神,不拘泥一格,大力培养学生挑战权威的精神,敢于创新的品质。

四、进行研究性学习

篇10

关键词:屈家营古音乐,保护现状,创新开发

廊坊自古为元、明、清三朝的京畿门户,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着深厚的文化积累。宋辽时期,两国疆界分廊坊于南北,杨家将守三关的英雄悲歌就发生于此,至今永清县仍保存着的宋辽古栈道,就是宋辽对峙时宋太祖赵匡胤所建的战争防御体系,被誉为“地下长城”。正是因为廊坊有着不同寻常的历史,才铸就了其璀璨的文化。

任何音乐文化都离不开历史文化的熏染,在廊坊固安就流传着一个很独特的音乐文化现象,那就是被誉为中国“音乐活化石”、“中国文化之瑰宝”的“屈家营古音乐”,与西安仿唐乐舞、湖北编钟乐、北京智化寺古乐并称为中国四大古乐。固安的“屈家营古音乐”,乐风古朴,音乐以其严格的教习制度,保持了古乐的纯净,直至今天仍彰显其特有的古韵。从永清县保存的“地下长城”到固安县的“屈家营古音乐”,就印证了廊坊悠久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

近些年来各级文化部门对“屈家营古音乐”进行了多方面的保护工作。笔者在对“屈家营古音乐”现状进行了多方了解和调研后,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屈家营古音乐”的现状

1.1“屈家营古乐”的历史渊源

“屈家营古音乐”创始于元明时期,源自佛寺,后流传于民间,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相传,其演奏多以音乐会的形式出现。它的这种演奏形式也是我国保存较完整的古代音乐形式。音乐以吹奏和打击为主要的演奏乐器。论文大全。其演奏的乐器包括管、笛、笙、鼓、镲、钹、铛和云锣,也有用于集合会员和初会开道的大号铜锣。“屈家营古音乐”的音乐内容极其丰富,包括宗教佛事、民间哀乐、故事传说、封建宗法、军政事务、自然生态、节令、动物、景致与儒家学说、人物、事迹等诸多方面。其现存的作品有《玉芙蓉》、《纣君堂》等13支套曲;《金字经》、《讨军令》等7支大板曲;《五圣佛》、《贺三宝》等20多支小曲和一套打击乐曲。由普通流行的传统曲牌和本身独有的曲目两大类组成。在演奏时,每一个演员都有其固定的角色,有总管、攒管、香首、师者和一般会员、会友等。

“屈家营古音乐”的演奏有其特定的时间。一般会在,农历正月初一与七月十五这种传统活动日中演奏。正月初一的演出是拜会和游庙。七月十五的演出是纪念祖师师旷和超度亡灵。除此之外,平时在赶庙会和给丧事送乐以及参加求雨等活动中演奏。

从“屈家营古音乐”的古乐文化,到演奏的曲目可以窥见,其音乐内容和演奏风格之丰富,乐谱之完整,技艺之精湛,显示了它的独特,更显示了它600年来声声不息的旺盛的生命力。

1.2 屈家营古音乐的保护现状

自1984年起,当地文化部门就开始了对“屈家营古音乐”进行紧急的抢救及整理保护工作。经国务院批准,“屈家营古音乐”于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央音乐学院院长赵沨、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张振涛等百余位中外学者及专家,曾慕名前往固安县考察“屈家营古音乐”。他们一致认为:“屈家营古音乐”的乐风相当于西方巴赫时代的音乐风格,音乐平和、古雅,是我们现在能听到的唯一的古代宫廷音乐。1987年6月19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亚太地区音乐学术讨论会,“屈家营古音乐”以其特有的音乐会形式参加表演。与会的二十多个国家的一百多位专家观看其演奏,之后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们认为“屈家营古音乐”是世界古老的音乐艺术之一,堪称“世界音乐之根”。其“屈家营古音乐会”被世人所瞩目。

“屈家营古音乐”在受到国内外音乐界钟爱和褒扬的同时,河北省及廊坊市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也已经行动起来,对它进行保护和整理。2009年6月由河北省文化厅监制,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录制,由河北百灵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河北民间音乐传统曲目集成(CD)》中收录了全省31个代表性音乐会的传统经典曲目,共计432首,其中包括廊坊的屈家营、南响口等在内的十一个音乐会的录音和录像。收录廊坊的“屈家营音乐会”、“南响口音乐会”等音乐会乐曲160首,时长约14个小时。在录音、录像期间,演奏“屈家营古音乐”的民间艺人,尽情展示了自己的演奏技艺。其中最具特色的有双管演奏乐手,他能同时吹奏两个管子;双云锣手同时能敲击两个云锣,其技术之精湛、花样之繁多,让在场录音、录像及文字记录的专家们叹为观止。

1.3“屈家营古音乐”的延续与继承

从古至今,我国的音乐教习多以口传心受为主。“屈家营古音乐”就是仍保留着以身口相传为文化链接而得以延续的,可以说它是活的文化。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很多年轻人已经不再了解,那曾经古老沧桑的宫廷雅乐了,更多的是摇滚、爵士音的冲击。那么,要想使“屈家营古音乐”这一文化瑰宝得以继承,培养传承人,创造古乐更多的传承人资源,已成为一个更严峻的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河北省文化厅已于2008年正式将演奏“屈家营古音乐”83岁的老乐师冯月池和32岁的年轻乐手屈炳庆,确定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屈家营村还培养了一批年轻的学员,按音乐会会规有条不紊地向老乐师学艺,为古音乐的传承增添了新的活力。因为音乐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其特殊性,河北省文化厅做出的这一决定,为传承人的保护和开发新的传承人资源,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论文大全。

1.4“屈家营古音乐”的建设

为了抢救、挖掘、保护“屈家营古音乐”及“屈家营古音乐会”之形式;为了发扬光大这一民族文化,从廊坊市到固安县都采取了很多有效地保护措施。其中,固安县出台并实施了抢救保护“屈家营古音乐”的“五个一工程”,出版了一本古乐图书(即赵复兴编著的《古乐奇葩》,已由中国文联出版社于2008年11月正式出版发行)、并录制了一套古乐光盘、还培养了一支年轻队伍、建设了一处阵地、形成了一个很具规模的产业。政府部门通过县、乡、村三级融资的方式,解决了音乐会堂土地使用的问题,先后完成了会堂通柏油路、通电、打井等基础性建设工程。2000年春,屈家营音乐会堂建设工程开始正式启动,会堂位于屈家营村东,占地9.8亩。2005年8月,会堂主体落成,建筑面积达966.5平方米。从各级政府大力加强对“屈家营古音乐会”的建设,为喜爱和研究“屈家营古音乐”的爱乐者们提供了一个平台。

2. 对屈家营古音乐的创新开发

2.1在现代文明下古乐保护的新矛盾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延续与它至今仍存在的环境即“生境”有着直接的密切关系,保护古音乐不仅是要留住它的声和形,更要注重保护使之生存的这种“境”。正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它“不仅存处在一种历时性的‘传统’中,而且处在一种共时性的‘生境’中,……其共时性的‘生境’,也不会是一个封闭性的单一的‘点’,而是一个能和相关文化、相关生态、相互影响或互相作用的动态系统”(1)。也就是说,当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离开了其所存在的文化生态,其性质就可能发生无法估量的改变。

在现代文明的经济大情境下,要想使具有古乐特色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延续并发展,一般地做法是把其推向市场。一些音乐制作者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在原有音乐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现代原素。那么,这种古乐进入经济市场就会脱离自身的生长环境,将失去原来固有的古韵之味。在市场化的今天,如果为了保留其原味而没有融入现代的理念,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屈家营古音乐”要进入经济市场,人们是否能接受这种“新”的古乐表演,也成为了一个新的矛盾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当今,若想永远的继承和保留“屈家营古音乐”,那么,进行科学的,全面的保护,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开发,形成产业化才是它的必经之路。产业化对文化的传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也只有在这种发展的前提下才能保持古韵之味如长青之藤永远不衰。

2.2 借高校教育优势,寻找专业人才

一个国家国民的素质的高低,首先要看其国人对其文化的知晓。那么,对国粹之精华的知晓首先要靠教育的传播。

2.2.1教育的传承与创新,给古老音乐注入了春天的魅力

高校是传承教育,施教学生的沃土,如能让古乐在课堂上响起,让年轻学子们感受古老的“屈家营古音乐”的魅力。聆听和观赏这种以笙、管为吹奏,云锣为打击的音乐合奏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研究和创作欲望,从而使他们成为这支研究队伍的生力军,让古老音乐永葆春天的魅力。

如果将“屈家营古乐”以音乐鉴赏课的形式引入课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合理的改编创作,并与原来的古乐进行对比欣赏,这样还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和创作热情。学生们还可将它做为毕业论文的一个研究方向,创建研究小组,对其进行专业的、多方面的、多角度的研究。

2.2.2通过高校教育培养的专业精英,建设多元产业化团队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产业化开发,既要保持原生态、又要有利于传承,还要进行表演上的创新、提高音乐的观赏性和传播性,是一系列矛盾的探索性的事业。那么,多学科的参与,与多元化、系统化的研究已势在必行。

屈家营村位于固安县中南部,隶属于礼让店乡,地处京、津、保三大城市的中间地带。可借助周边高校的人才优势和高校的学术环境,研究一套合理的开发战略,即通过高校教育培养专业精英,建设多元产业化团队,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战略手段。论文大全。在京、津及廊坊市各高校具有音乐、经济、市场营销、管理学、史学、传播学、旅游管理等众多专家,在他们的把脉和引导下,能从更高层次探索古乐的产业化之路,提升古乐的鉴赏价值,为产业化开发做科学的技术指引。

通过对“屈家营古音乐”现今的保护和开发,要想使这支古乐不像夜空滑落的流星,只有一闪即逝的光芒。那么,只有坚持走教育传播古乐文化,教育培养精英,政府为其制定专门之政策,大力做好传承人的培养,走产业化之路,才能使“屈家营古音乐”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永远不会流失的并闪光的钻石。

注释:

①杨晓.音乐学院与音乐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创作,2007年第二期.

②周文中,邓启耀.总序――民族文化的自我传习、保护与发展.周楷模,云南民族音乐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5.

【参考文献】

[1]固安县文化体育局.屈家营音乐抢救保护工作的情况.2009,3.

[2]中国艺术报莫让古乐再“断弦”——老音乐家与河北屈家营音乐会的保护.

wenhuacn.com/news_article.asp?classid=11&newsid=4576.2006-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