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科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0 13:40: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当代科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众所周知,由于现代科技的强力冲击,当代美术教育理念及方式的发展方向发生了改变,以视觉文化的审美趣味性和创造性为主题的美术教育正在兴起。亦正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影响,美术教育的体制必然会出现相应变化。我国的教育纲要明确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美术教育是美育的主要阵地。在当代中国艺术教育体系中,我们对美术教育的诠释更加科学,如教育概念的界定范畴不仅包含技能上的培训,还需着重强调“视觉美术教育”或者“视觉文化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如今美术教育的空间范畴大而广,它包含了各种与视觉有关的艺术作品、艺术现象和视觉图像等方面,也包含了传统的绘画和雕塑以及工艺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当代的美术教育实际上指的是视觉艺术教育,特别是现代科技对传统美术教育的冲击和影响表现的尤为突出。首先,现代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电脑美术的产生,对传统艺术具有较大的冲击和影响。对于当代美术教育的工作者而言,更加需要以开阔的视野和发展的眼光,建立起艺术创造力的主体性意识。电脑美术是以计算机及其配套设备为主要载体的一种新兴视觉艺术种类,其设计速度比传统美术样式可提高数十倍乃至数百倍。
软件方面,以Photoshop、CorelDraw、AutoCAD、3DSMax为主的绘图软件对传统纸笔颜料美术绘图产生着巨大冲击。每一种电脑制图软件的推出都显示出了微电子科技巨大的数字化魅力,而传统的美术表现技法,如油画、国画、版画、水彩画、素描、水粉,必然受到数字虚拟界面的影响,而审美大众甚至美术教育的主体意识也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其次,摄影技术的诞生,使得对生产生活以至于传统绘画存在的必要性发生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我们似乎很难分清楚现代科技与视觉艺术教育之间的关系,而作为两种对世界不同的掌握方式,必然有着各自内在不同的规定性。一般来说,现代科技是理性的思维方式,它往往诉诸概念、原理,强调逻辑性、前沿性,需要主观符合于客观,追求真理,是人们对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知识性的给予;美术教育是一种感性思维方式,它以审美体验为基础,诉诸形象,强调主体的感受、体悟等形而上的精神表达,要求客观见之于主观,追求审美,给予人们的是审美和情感的积极愉悦。虽然摄影技术的革新层出不穷,使人们的视觉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阔。然而,随着审美意趣在客观再现的追求中发生异变,促使现代艺术走向内质与抽象的表达。如今,高科技数字媒体技术的影像时代已经来临,如何处理其与传统美术图像的表现关系,值得考虑。现代美术教育系统已经充分利用数字媒体技术来处理传统图像学知识和技法,这将给予传统美术教育以巨大冲击。因此,美术教育这种特殊性的内在特质,决定了现代美术教育中建立起主体意识的必要性,尤其是对于现代科技影响下的当代高校美术教育来说显得相当重要。
二、现代科技对当代大学美术教育的启示
篇2
论文摘要:作为人类社会早已存在的应用写作与文学写作两大部类的写作活动,其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水平存在着应用写作滞后于文学写作的现状。由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应用写作人才的需求,当今应是真正建立起科学化的、当代应用写作学理论体系和教学训练体系的年代。“当代应用写作学”的理论与训练体系,应由“两个理论层次”:“当代应用写作原理学”和“当代应用文体写作与训练学”共“九论”构成,在“九论”研究中要科学界定其研究对象、范围、内容和重点。
一、问题的提出
新时期写作学理论研究与建设经过三十年的探索和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写作学理论专著、教材和论文成果的丰硕,足以令我们感到鼓舞和振奋。然而,作为人类社会早已存在的两大部类的写作活动——应用(或实用)写作与文学写作,其学科理论研究水平相比较而言却存在着一定的不平衡性,即应用写作还滞后于文学写作的研究水平。
应该说,近二十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普遍从重视文学写作研究转向了越来越重视应用写作研究。在应用写作研究领域,同样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诸如著作、教材和论文等),其中不乏有创新之作。但从学科建设的视野审视,应用写作学还未能形成较为完备、科学的理论体系;应用写作教程,仍明显地停留在“知识+格式+例文”的经验和方法的归结层面上,未能建构起深刻揭示应用写作自身本质特征和内在写作规律的科学化的理论与训练体系。当代应用写作学还未能出现像“文学写作学”那样的诸如“诗歌创作论”、“小说创作论”、“散文创作论”、“戏剧影视文学创作论”等那么多的宏篇理论巨著。这种研究现状不能不令我们写作学界同仁倍增时代责任感。
2O世纪9O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更新了人们的思维观念,开阔了人们的研究视野,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都在逐步转轨变型,现作活动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应用文体写作的适用范围几乎遍及了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外交、商贸等各个领域和科学技术、文化交往的各行各业。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建设对应用写作人才迫切需求的客观事实,不允许人们对当代应用写作学的研究与理论建设问题等闲视之,所以,20世纪9O年代成为应用写作大发展的年代,成为应用写作学的理论体系和训练体系逐步形成的年代。笔者认为,到了21世纪初期的今天,应该是当代应用写作学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尽快提高质量和层次与水平的年代、是真正建立起科学化的当代应用写作学理论体系和训练体系的年代。
二、首先应准确界定当代应用写作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与内容
建立科学化的当代应用写作学的理论体系和训练体系,首先必须弄清楚和回答四个重要而又基本的问题,即何谓应用写作?何谓应用写作学?应用写作学独特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应用写作学的研究范围与内容如何界定?这些根本而又重要的理论问题。写作界学者们虽已有多种论述,但认识却很不统一。
我们说,作为人类所特有的精神生产的写作实践活动主要分两大部类:一类是具有审美功能的文学写作活动,一类是具有实用功能的应用写作活动。所谓“应用写作”,是指在经济社会管理中,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种商贸组织所广泛运用的各种行业性的常用文章的写作。它一般包括处理公务的机关应用文和处理私务的日常应用文两大类。
从现当代文体分类学的角度看,写作学界一般把当代文体分为四大部类,即文学类文体、应用类文体、理论类文体、新闻类文体。而广义的应用写作,除包括上述应用类文体(公务应用文和日常私务应用文两大类)外,还包括一些习惯上人们不称之为应用文的新闻文体、理论文体等,人们又多以“实用写作”称之(相对于文学写作而言)。
就当代应用写作(广义)而言,又通常把它分为四个部类:第一类是行政公文写作(十三类);第二类是工作事务文书写作(诸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工作报告等);第三类是日常应用文写作(诸如书信、申请、协议等);第四类是行业专用文书写作(诸如法律文书、财经文书、新闻文体、理论文体、外交文书、军事文书、科技文书等)。对现当代应用文体要进行系统归纳分类,可多至数百种。
应用写作的“应用”二字,是其基本的特性和功能,它具有以下四层含义:一是它的写作内容是经济社会管理和社会生产与生活以及实际工作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直接的应用价值,在经济社会管理中起到“中介性”①和“工具性”的功能作用(它不像文学写作那样对阅读欣赏者只是在潜移默化中产生思想情感的共鸣作用);二是它有着直接明确的写作目的,或传播信息、或交流经验、或指导工作、或指挥行动、或协调关系、或告知事项等,其针对性很强,行使着行政管理的社会职能(它不像文学写作那样主要是为了审美愉悦和消遣,作者的创作思想是靠“形象”描写本身予以间接地表现的,其创作目的在于寓教于乐,陶冶人们的情性);三是它的写作表现方法不是采取文学写作的艺术化的方法(如虚构、夸张、典型化等),而采用的是朴实简练、准确真实、实录直书式的表达方法,直接宣明写作的主旨和目的,靠无可置疑的事实材料表述和逻辑分析论证来理智地“说话”;四是它的文体结构组合形式一般都有大致的规范性和格式化的要求(它不像文学文体那样没有结构的格式化要求,追求创意性的特色)。由此可见,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工作问题、明确写作目的、真实具体的写作内容、朴实简练和准确直书式的语言表达、写作格式规范性的要求、直接产生实际工作效率的写作价值,以及在经济社会管理中起到“中介性”和“工具性”的管理功能作用等特点,构成了当代应用写作活动的本质特征。
应用写作和文学写作其精神劳动的最终成果形式固然都是文章,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客观事物在作者头脑中思维、反映的产物,运用的表达工具都是语言文字,写作目的都是为了表达思想情感和传达信息,但二者的区别却是十分明显的。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二者的社会功能作用不同:应用写作的直接目的和作用主要在于指导经济社会的生产、发展和管理,以及日常工作的开展,主要行使经济社会管理的“实用性”功能;而文学写作的主要功能是“审美性”,即通过艺术形象的塑造,对阅读欣赏者实现着审美愉悦和陶情冶性的教育影响作用。“实用性”是应用文体写作成为经济社会管理的“中介”和“工具”的本质功能;“审美性”是文学文体写作成为大众“审美欣赏教育”的本质功能。这既是两种写作活动的“个性”特点,又是二者的本质区别点。
由此论之,所谓“应用写作学”,就是研究现当代应用文章的写作特点、过程、功能作用、写作规律和写作规范、方法、技巧的一门学问。
根据同志的“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矛盾论》)之说,应用写作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当代应用类文章在写作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具有的各种特殊的矛盾性的问题。
由应用写作的特殊的矛盾性问题,决定了当代应用写作学的主要研究范围和内容应由九个方面构成:一是应用写作活动运作过程、特征、功能和写作规律的研究;二是应用写作学理论体系构成的研究;三是应用写作活动产生、发展历程和历史经验的研究;四是应用写作作者应具备的智能素养研究;五是应用写作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论的研究;六是应用文体的分类与分类原则和方法的研究;七是各类各种应用文体的写作原理、写作规范、写作方法和技巧的研究;八是各类各种应用文体的写作训练体系和训练方法的研究;九是当代应用写作工具与手段的现代化变革(如电脑写作操作技术)的研究等。
三、当代应用写作学理论与训练体系的建设
由以上对当代应用写作学的学科概念、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内容的探析,我们认为,建立起科学化的“当代应用写作学”的理论体系与教学训练体系,应由“两个理论层次”与“九论”构成。其理论体系的层次构成为:
上编为写作基础理论层次:“当代应用写作原理学”,主要由五个部分构成:
(一)应用写作行文过程、特征、功能与规律论——主要是对当代应用写作行文运作过程的研究,包括对应用写作的取材、炼意、谋篇、行文、定稿、成文与行文办理程序的研究;包括应用写作活动的本质特征、社会功能作用、写作行文规律的研究等。它旨在阐明应用写作活动行文运作过程的特点、内容与规律。
(二)应用写作理论体系构成论——主要是对应用写作学的研究对象、范围、任务、内容、方法和理论体系构成的研究,以及对应用写作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与区别的研究等。它旨在阐明如何科学地建构当代应用写作学的学科理论体系与训练体系。
(三)应用写作产生发展流变论——主要是对应用写作的产生与发展历程、学科理论的逐渐形成与发展、国内外应用写作学的研究状况等理论问题的研究。它旨在阐明应用写作产生、发展与演变的特征、内在规律与历史经验。
(四)应用写作作者智能素养论——主要是对从事应用写作的作者应具备的智慧、能力、素养以及智能结构如何合理形成的研究。它旨在阐明从事应用写作的作者要成为高素质的写作人才应该具备的主、客观条件和智慧与能力。
(五)应用写作教学目标与方法论——主要是对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职能、培养目标、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研究。它的研究应做到:针对不同专业的特定教学对象和培养对象,制定科学的培养目标、文体写作与训练的类别和内容。针对长期以来写作教学与社会对写作人才需求存在的偏差问题,其研究应注意做到:纠正写作教学目的的误区,使应用写作人才的培养与当今务实致用的社会需求相结合;纠正写作教学培养目标的误区,使应用写作人才的培养与为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相结合;纠正写作教学方法的误区,使应用写作人才的能力培养与人文素质的全面提高相结合;最终实现“懂理论、会写作、能办文”的(“学者+作者+实务者”)“三位一体”应用写作人才的培养目标。
下编为写作技术理论层次:“当代应用文体写作与训练学”,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
(六)应用文体分类论——主要是从文体分类学的角度对当代应用文体分类的原则、标准、方法、意义和作用等进行研究,从而对当代所有应用文体作出系统、全面、科学的类别划分。它旨在阐明各类文体的独立意义、个性特征和社会功能作用。
(七)各类应用文体写作原理、规范、方法论——主要是对当代各类各种应用文体的文体特点、写作原理、写作规范、写作方法与技巧等的研究。它的研究应做到各种文体写作原理、写作规范和写作技法论述的理论性与写作实践训练的可操作性达到有机结合;其研究应改变过去那种“知识+格式+例文”的旧格局,构建起“写作理论+写作规范+写作方法技巧+例文导学”的新模式,力求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八)各类应用文体写作实践训练论——主要包括对各类应用文体写作教学实践环节的写作技能训练(工程)体系的研究;各类应用文体写作训练效果测评体系的研究等。它旨在阐明各类应用文体写作技能训练的特点、内容、过程、途径、方法和写作规范与要领等,应力求达到文体写作理论指导与文体写作实际训练的有机结合与最佳结合。
篇3
关键词: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功能;高职教育
伴随着大量社会问题的纷纷涌现,科学与技术遭遇到深重人性与生态危机,传统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再次引起人们的全面关注。20世纪中叶以后,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全面崛起,人文社科教育从传统大学的核心地位演变为整个现代高等教育的根基。本文基于当代社会环境的变迁及人类精神危机产生的文化背景与成因,来阐释人文社会科学的新的社会功能,进而认识、强调高职教育在技术社会的责任,探讨建构高职院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实践途径。
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
对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功能的分析,不能脱离特定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人文社会科学本身就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近代以前,古典的人文学科涵盖了如今的科学与人文所有领域,其功能在于维护宗教精神的统一性;近代自然科学逐渐取代宗教的权威之后,人文社会科学逐渐被边缘化,丧失了它作为人的精神统一性的知识和文化基础的地位。大学教育也面临自中世纪大学兴起以来从未遇到过的困惑,即在愈加专业化的学科规训中,教育内容也同样面临四分五裂的尴尬处境。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自然科学的功用性价值也伴随技术科学的迅速发展被无限地放大,几乎所有国家都不余遗力地把技术的进步视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军事、政治、经济实力提高的唯一途径。在外部势力的强力推动下,大学内部科学与技术的联姻达到空前密切的程度。在与技术联姻过程中,大学教育走向了更为狭隘、不断分裂和满足社会不断膨胀物欲需要的方向。与此同时,在分工更为细密,竞争愈加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中,社会对技术和技能人才的特殊偏好,影响了大学的办学行为。在这种复杂的背景下,人文社会科学在当代大学教育中备受冷落。
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后,这种科学技术所主导的发展逻辑和文化结构潜伏的危机开始出现:永久繁荣的神话因为资源即将枯竭而彻底破灭;人类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化;在效率取向的科层体制下,现代人正面临自身被科技奴役和异化的危机;战争的阴云依然密布;在工业化国家,暴力、吸毒、失业、边缘化现象和贫穷日益加剧,各种形式的狂热盲从有所发展。面对当代世界所涌现出来的大量复杂的社会问题,面对发展所遇到的前所未有的困境,人文社会科学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人类精神危机的产生及知识格局的调整,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相对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而言,社会功能具有以下几层含义:
(一)实现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融合
科学原本就萌生于西方人文传统之中,故而,还需回到丰厚的人文土壤中才能找到它的精神之根。
中世纪大学就是基督教文明对古希腊与罗马文化传统有所选择和剔除的产物,尽管它内部的医学和法学教育带有一定的实用性(这些学科的形成基础也同样离不开“七艺”),但在总体面貌上,它以一个超凡脱俗的精神性机构呈现于世人面前。从中世纪到现代美国高等教育体系形成之前,大学内部的所有教学内容与世俗生活处于相隔离的状态,包括算术、天文、几何、物理等自然科学,它们与其他古典知识一样,在性质和功能上应属于精神科学、人文知识范畴。为此,中世纪的科学原本就是人文学科的基本组成部分,从大学的功能角度而言,由中世纪自然哲学到早期的近代科学,它从来没有真正成为与知识整体、人的精神统一性相悖离的具体学科,而一直是人文学科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近代晚期,伴随宗教与哲学、科学的分离,人的主体地位的提升,自然科学也获得了相对独立的自主地位,但是,在功能上它依旧不具有世俗化取向,而是指向人的精神完满,在本质上,此时的自然科学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
为此,人文社会科学相对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而言,在社会功能指向上,绝非是一种简单的缺乏与弥补的关系,犹如精神与肌体,两者唯有相互交融,富有精神和生命活力的有机整体才能浑然而成。自然科学的自由求索和技术科学的创新,人类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才不断得以丰富;由于人文社会科学关于科学的文化思考,科学技术才真正有可能成为促进人类进步、社会文明的积极力量。
(二)作为一种精神、价值、文化,构成支撑整个知识世界和人类精神世界不可或缺的一维,彰显其特殊的人文社会功能。
人类生活的世界既是一个物质的自然世界,又是一个意义的世界。自然科学执著于对物质世界规律的探索、发现和解释,通过技术科学对发现的广泛利用来间接地体现它的社会功能,即满足人类不断膨胀的物质需求和欲望。然而,自然科学不可能去阐述人生意义问题,解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及回答科学与技术的价值和意义。而关于这些问题的思考显然需要人文社会科学来回答。人文社会科学内含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关怀社会、关怀人生甚至关怀自然的人文品格,对于科学精神以及基于科学精神建构起来的所谓“真实”世界,意义非同寻常。科学一旦失去其原初的精神之根,就难免会沦落为纯粹满足人的物欲需要的工具,在物欲的无节制膨胀之中,它甚至有可能成为恶势力的帮凶。
(三)对科学活动提供有意义的反思、指导和规范
在自然科学的“真”与技术的“用”结合愈加密切的当代社会,人类的确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回报。然而,也正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巨大功用性,才使得它作为一种公共资源的属性日益淡化,由于分配的不均等,在现代社会,它往往成为强者征服、掠夺和侵占弱者利益的工具。如何让科学技术更富于人性化,让它能够成为推动世界和社会公正、公平的力量,而不是加剧世界和社会不平等的消极力量,这就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检视、指导和约束。因此,在探索和利用物质世界规律的同时,人类仍然需要以一种终极关怀精神来探问自我行动的意义、目的究竟何在,需要以一种谨慎、理性、睿智和批判的冷峻视角来审视科学进步、科学行为的本质内涵。这正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功能的体现。
技术社会中高职教育的责任内涵
进入20世纪,由于科学与技术的联姻,技术作为一种反映外在社会需求的强大力量,开始对大学进一步的专业化发展走向产生全面的推动作用。在20世纪中叶之前,如果说因为对科学和理性的无限推崇,大学丧失的是人的精神统一性,那么,在20世纪中叶后,技术功利主义在大学的全面盛行,则不仅意味着大学人文精神的失落和人的精神完整性的瓦解,而且也意味着在一个由技术所控制的世界中,人与其自然属性的背离,也就是人与自然世界的和谐关系的瓦解。
就技术的发生学意义而言,人无疑是主动的。因此,要摆脱目前人、社会和自然被技术控制的尴尬状态,只能诉诸人自身。在当今时代,人类社会的进步的确需要技术,但是技术本身及其所内含的效率化价值取向并非是人的根本需要和人类追求的终极目的。人类不可能拒斥技术,也不可能以技术手段来摆脱技术的控制,而是要从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统一角度,重新反省被技术扭曲了的科学观以及技术自身的效用观。反省的主体自然是“人”,而反省的对象在本质意义上也是“人”。为此,重新诠释大学作为“人”的培养机构,在当代技术社会中关于人的培养理念和培养过程,有着重要的价值。
19世纪70年代,科学开始应用于工业,促进了世界文明从经验技术到科学技术的转变。社会需求引发了高等教育机构的分化,高职教育进入了高等教育系统。因此,高职教育在20世纪60年代各国高等教育机构改革之时蓬勃兴起,各发达国家把发展高职教育提到了重要日程。
参照新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制定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说明,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属性,职业教育类型,是以培养高级技术性技能人才为目标。
然而,由于高职教育的“先天特性”(高职院校缺乏普通大学的人文传统)和“后天定位”(高职院校以培训技能为目标),使之存在专业化、工具化倾向严重,伦理问题、价值体系难以进入教育的视野,人文社科教育与高职教育分割明显等主要问题。
“具有人文教育内涵的职业教育才是真正的职业教育”。在当代技术社会,对社会有着高度人文关怀和责任感的大学,所培养的人才绝不是技术至上主义者,而是一个有着强烈反省意识的技术主宰者。高职院校欲有所作为,一个现实的途径不是对传统科学和技术理性的拒斥,而是培养能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行动的个体价值与社会意义的新人。这一理念的实质就是反省意识,即一种饱含着深切的生态和人文关怀,善于对既往知识、文化、技术以及自我行动的意义进行反思的心理和思维倾向。
反省意识的形成,需要人们能够不仅以科学的视角而且以人文的视角去理解自然,不仅以效率的视角而且以生态关怀的视角去审视技术,不仅以技术进步意义的观念而且以人自身解放为宗旨来批判社会。在高职教育过程中,反省意识形成的基本体现包括以下几方面:
立足于广博的知识视野去思考视野的褊狭是把人塑就为冷漠、生硬的理性人和效率化机器的罪恶之源。反省能力是一种融合了丰富的知识,对人和自然有着深切的情感关怀、意义体悟的基本素养与能力。这种素养与能力的获得,需要传统的“专业人”适当跨越学科和专业的樊篱,通过相对广阔的知识教育,获得关于人和自然的意义。也唯有如此,人类才有可能摆脱技术的工具理性控制,在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获得自身的解放。
自觉的批判精神这里的批判主要指对当代技术社会与技术文化的批判。现代技术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在德裔美籍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马尔库塞看来,就是技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人的压迫,这种意识形态无所不在,成为现代社会奴役和压迫人的一种最为普遍的合法性权力结构。现代社会的种种迹象表明,在对科学和技术的过分盲从和崇拜中,人类不仅没有把自己从各种社会束缚中解放出来,反而在逐渐走向不自由之境。更为可怕的是,在由技术所创造出来的光怪陆离的迷幻世界中,人甚至忘记了自己从用四肢爬行到如今可以借用飞行技术穿梭旅行的来路和“文明化”的轨迹,因而置自然的法则而不顾,毫无顾忌地打乱原有的自然程序和自然赋予的生命密码,重新编译和再造自然。因此,作为培养高层次技术应用人才的高职院校要有所作为,就不能不注重培养具有自觉批判意识和精神的人才,其宗旨在于促成每一个个体能够从社会伦理和自然生态伦理两个层面,批判性地审视既往的人类技术文明的发展过程,检视被技术扭曲了的社会形态和文化,回归自然、回归生活世界,这才有可能创造性地开辟出通向未来的新路。
智慧的品质美国环境研究学者奥尔在分析人类环境危机与当代大学教育间的关系时指出:智慧与经验学习分离,甚至不知道智慧为何物,这是当代大学教育最严峻的问题。的确,只是理论的抽象和深奥,这仅反映出一种认知性的智力水平,只是技术的实用和经济,这仅是一种技巧,而都不是智慧。真正的智慧是一种融知识(理智)、技术(实用)、艺术(美)和伦理(自然与人文的关怀)于一体的高层次整体驾驭能力。智慧品格的培养是培养大学生反省意识的最终环节。如果广博的知识在于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客观世界本质、理解人类生活世界的意义,自觉批判的精神在于培养学生发现、检视和反思技术文明所存在致命缺乏的能力,那么,智慧的品格则代表一种如何能够以一种深切的生态与人文关怀来灵活运用知识、探索知识并有效解决问题的基本素质。在技术主宰一切的当代社会,它无疑是实现人类在不滥用技术的前提下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
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社科教育实践的途径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大都建校时间较短,历史和文化积淀不足,人文环境较差,甚至出现人文教育的“盲点”。然而,专门人才的内涵不仅在“专”而且在“人”上。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教育现状,加强人文社科教育可通过以下途径:
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创建科技与人文兼融的高职教育文化高职院校应克服专业化的高职教育主导模式,克服工具化、功利化的严重倾向,定义全面发展理念;高职教育的人文发展要参与推进技艺性教育、科技性与学术型教育融合的实践;作为实现培养目标的课程及其教学(包括实验、实习、实训、设计等实践教学),都要渗透人文社科教育。因为,即使是一门纯技术的课程,它也是人化的结果。
拆除专业“篱笆”,谋求学科贯通,促进创新思维当前高校的人文社科的教育模式显得较为封闭保守,学科、专业之间存在太多的隔膜与界限。因此,要突破学科界限,进行交叉学科、综合学科的学习。
依托校园文化,发挥理论辐射作用内蕴丰厚的校园文化所创设的浓厚的人文教育氛围犹如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之光产生多角度、多层次辐射作用的基础塔台。所以,应很好地依托于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各种形式活动,将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导引与校园文化的感性滋养融合起来,让人文社科知识、观念和方法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书本延伸到生活,潜移默化,塑造教育对象的灵魂。
参考文献:
[1]瞿葆奎,郑金洲.中国教育新进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孟广平.面向21世纪我的教育观[M].上海: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3]阎光才.大学的人文之旅[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4]董步学.高等职业教育学[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篇4
妇产科学论文1700字(一):妇产科学临床实习教学中CP结合TBL教学的应用探讨论文
妇产科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临床学科知识,也是医学院校中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内容,此科学内容存在比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在传统教学中,通常使用常规临床带教教学形式,虽然也起到了一定成果,不过无法令人真正满意,并且此种常规带教形式存在很多问题,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带教师生之间互动不到位等。现在医学院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形式转变为主动形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领的互动教学模式。现在将TBL和CP结合教学法使用在妇产科教学中,针对患者疾病类型进行检查、诊断治疗以及护理
等,使得患者得以早日康复,基于此,我院尝试在妇产科临床实习带教中使用CP结合TBL教学,并选取近年来我院实习的90例学生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开展相关临床研究,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从2018年8月-2019年7月我院实习的90例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方案分成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5)。所有研究对象都是专业许而生,其中观察组男性15例,女性30例,年龄19-24岁,平均(18.24±0.45)岁。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20-23岁,平均(21.24±0.04)岁。学生来自的大专和本科学院,对两组学生的基线资料以及文化程度等各方面进行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可比较(p>0.05)。
1.2方法
对照组学生采用常规传统临床带教方式,专业教师针对妇产科理论知识讲解后,引导学生进行查房实习工作,主要过程是,专业教师针对妇产科内容进行讲述,然后分配学生和患者进行沟通,掌握病史后进行妇产科检查工作,为孕妇书写病例、产程等。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依据实习具体情况提出问题,教师进行解决,最后以试卷测试形式针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检测。观察组采用CP结合TBL教学形式,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小组划分,结合实际情况以每组3-5人不同成绩进行混搭【1】。第二,做好实习准备,教师为学生提供CP文本,简单接受后提出简单问题,实习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其中,对病情掌握后以自学形式查找资料,解决问题。第三,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基于教师引导下,做好治疗干预工作,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观察分娩过程,判断宫缩等。第四,个人发言时间,小组学生逐个提问进行解决。第五,总结点拨提升效果,依据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判断,做好重点讲解工作,做好知识拓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2】。
1.3观察指标
课程接受,组织学生进行考试,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方向,以百分制形式进行,理论为60分,而实践则为40分,以调查问卷形式,收集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实践能力等,针对结果进行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对实习学生进行成绩考核,做好统计分析工作,成绩差异性对比可以采用t值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实习结束后对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进行考核,针对考核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组最终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学习兴趣优于对照组,理论实践能力高于对照组,系团结协作能力也高于对对照组,并且独立查阅资料能力和创新意识也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3讨论
妇产科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内容,此科學是结合了内外和儿科学科知识内容,需要学生具备深厚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还要具备熟练临床操作能力,以及和其他医师合作能力,同时还要具备良好沟通能力。TBL教学结合CP教学形式和常规传统教学模式对比,可以显著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更加自主学习,同时可以提升学生合作能力和沟通意识,进而使得学生综合素养得以提升【4】。TBL和CP教学形式在妇产科临床带教中使用,以小组形式进行教学,在整个过程中,会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进而使得学生综合素养得以提升。研究结果显示,TBL结合CP教形式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促进实习学生发展。
妇产科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浅谈留学生妇产科学教学心得论文
摘要:留学生教育现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一所高校开放程度的标准之一。但由于留学生在语言、文化及学习经历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留学生在课堂的学习和知识的理解上面临不同的困难。为了提高留学生妇产科学的教学质量,该文阐述了在妇产科学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与体会。
关键词:妇产科学留学生教学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0(c)-0246-02
当今留学生高等教育现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其教学工作已成为国内各高校一项新的任务和挑战。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一所高校的国际化程度,是高校走向国际化的重要方面,也更是体现当代中国正不断由生产经济和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重大转变。妇产科学作为临床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学科旨在研究女性特有的生理、病理变化及生育调控,是集专业性、技术性以及操作性为一体的学科,所以课堂上教师应培养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充分发掘留学生的潜能,并令其逐步掌握各种常见妇产科疾病的诊疗方法。在多年留学生妇产科学教学过程中,笔者有以下几方面心得体会。
1留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
笔者学校临床医学5年制临床本科专业留学生,生源主要来自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等东南亚国家。这些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口语基础,大部分学生英语口语相对流利,但部分学生英语口语带有较浓重的地方口音,并且汉语水平程度也参差不齐,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语言交流是教师面临的问题之一。并且学生来自不同国家,其国家的文化、信仰及教育背景也不同,所以对专业课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困难[1]。留学生课堂学习习惯与中国学生课堂学习习惯也有较大区别,留学生课堂学习气氛较为活跃,学生主动性强,与教师之间互动良好。但同时,课堂纪律相对比较难把控,因为上课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打断老师的讲课随时提问,所以课堂上教师需积极引导学生,争取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有所收获。
2教学方法的实施
2.1理论课教学
因为考虑留学生未来毕业后虽然可能回国工作,但在中国留学实习阶段,面临的患者大多为中国患者,所以尽量让学生适应中国的医疗环境,在课堂上采取中英双语式教学。课堂首先先用传统多媒体课件展示全英文理论课程内容,但摒弃传统课件中冗长、繁琐的文字描述,课件中采用形象的图片、多彩的动画以及部分原版英语声音影像,形象生动地为学生展示该堂课的教学目的,通过生动的讲解带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课堂采用启发式及点拨式教学,在理论知识讲授完毕后,以“角色扮演”和“情景虚设”的方式对所学疾病总结,通过案例让留学生融入角色,并参与到情境模拟中,使其更切身感受到课堂的精髓所在,教师同时予以指导,培养留学生的临床思维,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相关知识点。教师事先选择一中国名学生,其作为“患者”经过课前简单的培训,以便于课堂上能轻松应对留学生的发问,并且尽量向标准化病人(SP)靠拢。然后,让学生分别对其进行病史采集、口诉体格检查项目及应实施的辅助检查名称。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临床实习环境,要求学生需用中文依次询问病史,无法用中文准确表达者,教师在旁边进行解释说明,并鼓励课堂上其他同学用中文进行补充提问。若学生提出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项目有误,教师在其旁询问选择该项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的目的,进行解释说明错误所在,并回放课件中的相关知识点让学生深刻意识到错误的原因;若学生提出检查项目正确,教师应积极地对其进行下一步的引导,并以多媒体的方式展示该“患者”的检查结果,引导其针对性地探索该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及同时回答出鉴别诊断名称。在这一模式中,有的学生可能因性格原因不愿意参与其中,或者对此表现得漠不关心,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应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并且授课教师在补充和解答问题过程中对于重点中英文词汇做反复提醒、强调,进而加深学生对该堂课程的印象。
2.2实践课教学
因妇产科学其本身的特殊性,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很可能涉及患者个人隐私问题,且基于目前中国医患关系紧张,实践课对于教师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实践课前教师事先准备典型病例,要求学生应在课前温习相关理论课知识,鼓励并提倡学生收集理论课堂上有所困惑的知识点。虽然理论课上有“角色扮演”和“情景虚设”环节,但牵涉到与真实患者沟通和相处的方式方法,也是医学生所必备的技能之一,在问诊过程中能让留学生深刻体会到医患沟通的重要性,旨在提高学生的医患沟通技能。病例对象选择能配合的典型病例为主,教师采用学生与患者“零距离”接触模式,事先与患者充分沟通,在取得其同意和理解后,带留学生走进病房。
然后采取将学生自由分组模式,一般分为4~5个学习小组为宜,每组选择一个学生作为代表向患者询问病史,同样使用中文式提问,再由组内其他成员补充提问。留学生代表可对患者进行简单查体,模拟式提问辅助检查结果,然后由教师在旁边给予辅助检查结果的回答。教学实践过程中组内同学可以随时讨论,尽可能完善病史采集。询问结束后再进行组间的补充回答,探讨在问诊及查体时的疏忽遗漏之处,然后进行弥补和纠正,并对该病例的体征、初步诊断、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进行分析,提出诊疗方案。最后环节再由带教老师对各组讨论结果进行补充及点评,并结合具体病例解答实践课前学生收集的有困惑和争议的问题。因留学生相比中国学生性格更加活泼、自信,且思维活跃,这种“分组式”的病例实践课,最大程度上采用了合作式、互助式的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学生的反响普遍良好,同時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教师与同学之间的完美互动及配合,增加了师生及生生之间的交流。并且让学生通过与患者的切实接触,了解中国医疗现状,适应中国国情,让他们在案例学习过程中更深切地感受到“团队式”医疗,增加团队合作精神。
3讨论
篇5
全国大学生运会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主办,分届次由不同省市人民政府承办。比赛按照普通高校组成的甲组和高水平运动队试点校和体育院校组成的乙组分别进行了比赛。大赛每4年举办一次,至今已举办9届。全国大运会宗旨是“团结、奋进、文明、育人”,为在大学生中形成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健康素质,努力促进大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充分展示新时期我国大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届大学生运动会1982年8月10日至19日于北京市举行。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2552名运动员参加了这次盛会。本届大会共计有2人达到国家级运动健将标准,106人达到一级、1049人达到二级运动员标准。大会还评选了“五讲四美”模范运动队和模范运动员。
最近一次是2012年在天津举行的第九届大运会。会期10天,共设田径、游泳、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武术、健美操、定向越野、跆拳道、毽球、桥牌12个比赛项目,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都派出了代表团,共585支运动队的4700多名运动员。大运会期间,还召开了高校体育工作会议,并举行大运会“校长杯”评选和科学论文报告会等活动。为体现大运会的特点,大会赛事除定向越野外,均安排在天津12所高校和海河教育园区进行。天津从56所高校12万报名者中选出3500名赛会志愿者、500名礼仪志愿者参与大运会各项服务。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说,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是对大学生运动竞技水平、高校体育和素质教育工作的一次综合性检阅,为大学生运动员同场竞技、尽显英姿搭建了平台。全体运动员顽强拼搏、超越自我,体验竞赛魅力,诠释体育精神,充分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良好素质和时代风采。
大赛影响
大运会的目的是要以育人为宗旨,突出教育特色,讲求综合效益,体现“团结、奋进、文明、育人”的精神。通过竞赛活跃文化生活,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水平,发现和培养优秀体育人才,检验和提高学校课余训练水平,来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经过20多年的发展,大学生运动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竞赛规则和竞赛体系,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综合影响,并且呈现出以下特点:从参赛队伍来看,规模不断扩大,人数不断增加;从项目设置来看,逐渐多样化,分组明确;运动成绩来看,水平越来越高,增幅较快;从资金运作来看,由最初的完全靠国家财政拨款举办,已逐步过渡、转向到依靠社会,采用商业运作的方式来举办;从参与赛事的涉及面来看,不仅涉及到教育界、体育界,各大商界和媒体也广泛参与大学生运动会的举办过程。
篇6
关键词:口头报告;德语口语;任务教学;浸没法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6-0046-02
目前中国有越来越多理工科类大学开展了中德合作办学项目,旨在培养具有两国文化背景,掌握中德两种语言技能的国际化、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这类项目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语言和专业两大部分。以笔者任教的上海理工大学中德学院为例。本学院第一学年主要强化德语学习,由中德双方教师任课。在后续的专业学习阶段,三分之一的专业技术课程采用原版德文教材并安排德国教授直接授课,在专业教学上采用与德国合作大学相同的课程体系和授课模式,其中教授布置的“口头报告”成了不少学生面临的一大难题。众所周知,“口头报告”在德国大学的研讨课上或者作为一种考试形式十分常见。教授往往会在学期初列出本学期所要学的模块知识点,学生自行分组,自主选择模块。利用教授推荐的参考书对本知识点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和理解。按照课程进度,教授讲授到某个模块内容,就由相应的小组用德语对本知识点进行讲解分析,由同学或教授提问,小组成员解答,最后教授进行点评或更正。这一过程除了考查学生对专业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外,对学生的综合性语言能力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因此本人提出一个设想:何不尝试将“口头报告”任务融入德语教学中,结合“任务教学法”和“浸没法”的特点,与学生共同来解决这个难题呢?
一、理论基础
“任务语言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英语教育的最新发展成果,是基于完成交际任务的一种语言教学方法。它揭示了语言的社会功能和外语教学的本质和目标,把语言能力的培养作为外语教学的核心。这与我国高校《大学德语教学大纲》提出的“坚持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为目标。重视外语学习策略和能力的形成,为终身学习打基础”是一致的。所谓“浸没法”,是指融合语言教学和内容教学的方法,旨在使学生掌握学科内容并通过掌握学科知识来习得语言技能。北京外国语学院钱敏汝教授也曾指出:“当今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复合型人才,在很多情况下要求学生能在专业领域运用外语进行交流,而不仅限于掌握日常生活中的交际能力。我国有些高校的德语专业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尝试中兼顾学科内容和语言形式,实际上与浸没法的某些主张是相通的。”所以将“口头报告”融入到德语教学后,“任务教学法”中所要求的有效合理任务在我们的课堂上就非常明确了,即每组学员需要用德语作相关专业知识点的口头报告,同时它也体现了“浸没法”中“语言教学和内容教学相结合”的特点。
二、教学实施
在德国,教授往往要求小组成员在完成“口头报告”后将报告内容以小论文形式上交。由此可见,“口头报告”这项任务同时具备了科学论文和口语表达这两者的特征。因此,教师在德语课堂上也应从这两方面入手。
1.科学性方面。①训练科学研究能力。对学生来说,无论是学期论文、毕业论文还是今后工作上的项目申请书、调研报告等,都要求他们具备此项能力。要求他们可以独立承担从选题,到搜集整理资料,加工提炼信息,论证观点,到最后撰写成文全过程的各项工作。在实施我们“口头报告”任务中,上述的每个环节学生都要亲历一遍。因此,教师可以在一开始就跟各组成员共同讨论制定出小组计划表,使各个成员明确自己每一步骤的具体任务和所要取得的成果,在实施过程中教师给予指导和帮助。②科学语言的运用。教师应注重学生德语科学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首先应该让学生对科学语言的特点有一定了解,比如较常出现的被动态、分词结构、介词短语、功能动词等。在课堂上可以结合各组“口头报告”的具体内容,鼓励学生在自己的报告部分使用上述这些语法结构,并进行笔、口头的反复练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自然地将语法训练和口语表达结合在一起,让枯燥的语法练习变得生动,让学生加深了对科学语言结构的理解,巩固相应的口语表达,也为他们之后在专业课上现场报告作铺垫。与此同时教师要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③注重逻辑结构。教师鼓励并指导学生对各自报告内容列写提纲,针对各要点合理分配时间。要求条理清楚,逻辑分明,重点突出。以提纲为主线编写讲稿,制作演示文稿等。
2.口语表达方面。教师应当加强以下方面的训练:①言简意赅,尽量避免结构复杂的长句子。语速放缓,语调富于变化,突出重点。②减少外来词的使用,比如拉丁语、希腊语等,尽量选择相应的德语词表达,降低听众的理解难度。③专业术语、抽象概念或信息量较大的数据图表等,可借助视觉媒介等辅助手段,既节约时间又吸引听众注意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④仪态自信大方,面带微笑,保持与听众的目光交流,缩小与他们的距离感。
上述的训练在课堂我们将以先小组后全班的形式进行。组内成员按各自内容顺序依次作报告,互相之间协调过渡衔接。之后这个小组的“口头报告”将作为任务教学成果在全班面前展示。
三、评价结果
各组在展示成果时,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作记录,同时教师也要进行旁听并做记录,尤其是表现突出部分或是典型错误部分要重点记录。在各组任务完成后教师进行总结点评,纠正学生在口语表达上所出现的语言和语用错误。教师除了对项目成果评价外,还要对小组学习中所展示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等进行评价。最后,将学生自我评估、听众评估和教师评估结合起来形成评价成绩。
四、结语
将专业课的“口头报告”引进德语教学的这种尝试,既符合“任务语言教学法”的要求,也体现了“浸没式教学法”的特点。它将学生在专业学习中遇到的实实在在的难题作为有效任务带到德语课堂上去解决,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了在专业学习中提高语言技能的目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终生学习打基础。另外通过学生自评、他人评估和教师评价三者结合,加强了学生在评价系统中的参与度,使评价成绩更趋公平合理。此外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此项任务教学通过一系列语言学习活动,使用目标语解决实际问题,让学习者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通过运用认知和交际程序实现语言习得,对于理工科院校的德语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大学德语教学大纲修订组.大学德语教学大纲[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钱敏汝,卫茂平,魏育青,孔德明.当代中国德语专业教育研究报告[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23.
[3]王向阳.理工科院校二外德语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2010.
[4]黄克勤.语言教学改革与素质教育[J].国外外语教学,2004,1:6-10.
篇7
论文摘要: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很好地支持了教学改革,多媒体信息技术和网络的普及要求我们不断更新学习观念与教学模式,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大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当前,以多媒体技术和Internet为标志的新的信息技术革命,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这种变化仍旧与日俱增。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学习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目前,我国大学校园网已经普遍建立,如何使高校师生尽快适应这种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生存环境,是我国大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必须研究的重大课题。我们不仅迫切需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善高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学环境,更重要的是必须更新学习观念与教学模式,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大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一、教育信息化概述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教育界出现了一种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深化改革的趋势,即在教育过程中广泛应用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促进从教材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理论、教学观念乃至教育形态的一系列变革。时间证明,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很好地支持了教学改革,正在使传统的教学结构发生裂变,对推进教育的现代化,培养人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人的终身学习能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教育信息化的定义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的提出与20世纪90年代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密切相关。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人地运用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教育信息化涉及到社会活动、生产劳动、经济、科技、文化各个方面,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了宏观教育规划、决策、教育管理、学习资源环境、师资培养与培训、课程、教育科研的信息化,以及微观的学习模式、教学、评价模式的信息化等教育系统的所有环节。
(二)教育信息化的目的
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为了推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教育信息化的过程实质是促进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发生转变的过程,是以信息的观点对教育系统进行重新认识、重新分析,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教育信息化离不开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支持,但不能把教育信息化仅仅界定为“多媒体和计算抓网络”,教育信息化绝不能是游离于现行教育过程之外的一种投资行为和设施建设,更不能用新技术把教科书和黑板搬到网上,强化知识灌输的现行教学模式,而必须能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现行教育系统进行全方位改造,从而大大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三)教育信息化的特征
教育信息化的特征可以从技术层面和教育层面两个维度考察。从技术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从教育层面看,信息化具有以下显著特点: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
(四)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改革的作用
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改革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层次(如图1所示)。首先是文化思维层次,其次是思想观念、体制模式的教育总体系统结构层次,第三是具体操作实施层次,包括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分组与协作、学生的探索、任务设计、媒体与技术作用、内容与资源、策略与方法、管理和评价。
教育信息化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大学,真正意义上的终身学习和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教育,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二、终身学习概述
1996年4月,联合国的"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名为“教育的四大支柱”的解决方案,指出实现终身学习原则的“唯一之路”就是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必须具备四种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认为,为了应付信息社会各种危机和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这四种学习能力来重新设计、重新组织。
(一)终身学习的定义
“终身学习”自1965年由法国保罗·朗格朗(Parl Lengrand)正式提出以来,短短数年,已经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它指的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教育的总和。”它开始于人的生命之初,终止于人的生命之末,包括人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各个方面的教育活动。既包括纵向的一个人从婴儿到老年期各个不同发展阶段所受到的各级各类教育,也包括横向的从学校、家庭、社会各个不同领域受到的教育,其最终目的在于“维持和改善个人社会生活的质量。”
(二)终身学习产生的背景
终身学习的产生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息息相关。
第一,新时期社会的、职业的、家庭日常生活的急剧变化,导致人们必须更新知识观念,以获得新的适应能力。而终身学习强调人的一生必须不间断地接受教育和学习,以不断地更新知识,保持应变能力。
第二,人们对现实生活及自我实现要求的不断高涨。外部条件的改善,使人们开始注重精神生活的充实,期望通过个人努力来达到自我完善。要实现高层次、高品质的精神追求,靠一次性的学校教育是难以达到的,只有依靠终身学习的支持才有可能完成。
第三,人们要求对传统学校教育甚至教育体系进行根本的改革,从而期望产生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提倡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有机结合,教育开放的终身学习方式必然受到人们的欢迎。
(三)终身学习的特点
终身学习作为信息时代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主要有以下的特点。
1.终身性。这是终身学习最大的特征。它突破了正规学校的框架,把教育看成是个人一生中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实现了从学前期到老年期的整个教育过程的统一。既包括正规教育,又包括非正规教育。它包括了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形式。
2.全民性。终身学习的全民性,是指接受终身教育的人包括所有的人,无论男女老幼、贫富差别、种族性别。
3.广泛性。终身学习既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也包括社会教育。可以这么说,它包括人的各个阶段,是一切时间、一切地点、一切场合和一切方面的教育。
4.灵活性和实用性。表现在任何需要学习的人,可以随时随地接受任何形式的教育。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方式均由个人决定。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
终身教育理论确立以来,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目前许多国家的政府把终身教育作为本国的教育改革的总目标。然而,虽然各国在终身教育这个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来看,终身教育在世界各国都还处于实践阶段,现在还没有一个国家真正建立起完整的终身教育制度。
三、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大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为了能适应信息社会的文化基础和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应付21世纪面临的各种挑战,信息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才应当是:富有高尚道德品质、具有高度创新能力和较强信息素养的新型人才。创新离不开信息,信息是创新的源泉。因此,在“一次教育”已经过时,“终身教育”成为时代要求的形势下,现代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在各种不同的社会环境下,敏锐地捕捉所需信息,主动、有效地进行鉴别和检索,不断地补充新的知识。信息素养是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人才所必需具备的素质,也是个人终身学习的坚实基础。
(一)信息素养的基本内涵
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 Paul Zurkowski)最早提出了信息素养这个术语,他将信息素养定义为“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1998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制定了学生学习的九大素养标准,进一步扩展与丰富了信息素养的内涵与外延。该指标指出:信息素养绝不仅仅是以往图书情报检索技能加上计算机技术的操作技能,而是综合运用以上技能所形成的信息问题解决能力。我国学者桑新民也提出从六个方面确立学生信息素养的内在结构与目标体系。
信息素养既是一种能力素质,又是一种基础素质,它构成终身学习的基础。是各个学科、各种学习环境和各种层次教育的基本因素之一。它能使学习者把握学习内容并提高其调查研究的能力,使他们更加自主,更有能力把握自己的学习。
(二)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大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在当今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知识和信息的时效性、前瞻性越来越强,面对知识和信息的易逝性,人们提出了终身教育的问题,过去的那种“满堂灌”式的应试教育已适应不了瞬息变化的信息时代。相反,受过良好信息素质教育的学生,能主动地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并使学习不再受时空和地域的限制,从而实现终身学习的目的。因此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对大学生尤为重要。信息素养意味着能理解、接受新思想,并利用新思想;信息素养意味着人们知道如何进行有效的学习,能够提高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信息素养能够使人的思维敏捷,认识超前,能够针对社会所需和自己的不足,及时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使自己成为适应时代要求的具备各种能力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
根据目前国内外大多数教育技术专家和计算机教育专家的意见,最能体现信息素养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素质,应当是与“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和信息利用”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实际能力。这种知识与能力既是信息素养水平高低和信息素养优劣的具体体现,又是信息社会对新型人才培养所提出的最基本要求。实际上,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大学生终身学习、终身教育莫定坚实的基础,以适应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大学生是信息社会中信息制造和利用的主要群体,良好的信息素质应是其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随着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教育的重心必须转移到以培养大学生信息素质、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为立足点,这是信息化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也是教育顺应社会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要将信息素质教育融人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去。
第一,要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终身学习是一种教育理念,体现这种理念的教育体系就是终身教育体系。它贯穿人的一生,包括纵向的一个人从婴儿到老年期各个不同发展阶段所受到的各级各类教育。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第二,要采取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模式,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随着21世纪社会信息化的高度发展,多媒体技术等多种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信息教育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新世纪,要想保持较强的信息素质,必须不断学习,这就是所谓终身受教的意识。这就要求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与实习环境必须适应信息环境的变化,并满足信息化社会中信息能力培养的要求。
要把信息素质教育融人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就必须改变以往“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采取启发式、互动式教学等模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并紧密结合其学科特点,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适时地把学生推向教学第一线,变“教而学”为“学而教”。
篇8
知识与教育密切相连,教育是知识传播和发展的重要途径,知识又是教育的内容与载体。知识观构成了教学活动的内在背景。由知识观引发的教育思想的价值冲突涉及诸多范畴,如科学与人文;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等等。历史上经历三次知识观的转型,而我们现在正处于由现代知识观向后现代知识观的转型。这是一种由绝对知识观向相对知识观、由普通知识观向境域知识观、由静态知识观向动态知识观、由精英知识观到大众知识观的转变。体育教学中的隐性课程正是体现了后现代知识观下的体育教育观。体育教学中隐性课程的开发对我国当前学校体育教学与课程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隐性课程相关概述
1.隐性课程的界定
关于隐性课程的界定见仁见智。本文依据逻辑学上属加种差的定义方法,按照隐性课程的存在空间、呈现方式及接受方式将隐性课程作以界定:隐性课程是课堂内外的各种教育影响因素在以间接、内隐的呈现方式下,受教育者无意识的经验。很有必要指出: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本质区别在于其呈现形式和接受形式,在课程的目标、功能及内容上虽有区别,但又有交叉。
2.隐性课程开发的界定
课程开发是课程领域中广泛使用的一个术语,我们对隐性课程开发作如下界定:依据一定的原理及要求对隐性课程内容进行发掘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实施的过程。
三、体育隐性课程体现了后现代知识观的基本内涵
1.从绝对知识观到相对知识观――知识的主观性
知识具有主观性和相对性,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不同的人只能求得大体上的一致,个体之间的认识是有细微差别的。隐性课程的开发尊重人们学习知识的主观性,承认差别性,肯定相对性。
2.从普通知识观到境域知识观――知识的情境性
体育隐性课程研究正是基于教育环境和心理之间的关系及教育环境中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所组成的群体之间的心理影响。所以说,体育隐性课程体现了后现代知识观的主体性、主观性与境域特征。
3.从既定知识观到流动知识观――知识的创造性
体育教学中的隐性课程开发是伴随显性课程而进行的,在通过显性课程学习显性知识、扩展理性能力的同时,隐性课程对于发展学生的非理性能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非理性因素作为动力系统,又对于理性能力的发展起着动力、定向、维持、加固的作用。所以说,体育隐性课程较好的体现了后现代知识观对于教育的育人诉求。
4.从精英知识观到大众知识观――知识的多样性
法国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之一利奥塔认为:“科学只是知识的一种,每一种知识都应该是平等的。”后现代知识观不仅重视社会性的知识,也重视个人性的知识,不仅重视显性知识,也关注显性知识。体育教学中隐性课程的开发正是对传统体育教学单纯注重显性知识缺陷的弥补。体现了后现代知识观的知识多样性。
四、体育教学中隐性课程的开发
对体育教学是隐性课程的开发在于最大程度的发挥隐性课程功能。而隐性课程功能和发挥其功能的“基因”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而是相互交叉、共同作用。而我们要发挥隐性课程最大优化的功能首先要对发挥功能的各种“基因”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和控制。
1.体育教师
(1)体育教师的人格
人格包含着人的需要、动机、理想、信念、情感态度价值观、性格、气质等要素。体育教师的人格优化措施:①使体育教师重视人格作用,加强自身修养,不断丰富和完善科学文化知识,修身养性,塑造人格。②加强对体育教师的人格教育,特别是师德教育,通过教育,激发道德情感,磨炼道德意志。③强化管理与评价,要把人格素质列为对体育教师考评的重要内容,这种约束体育教师行为的无形力量,会促成体育教师特有的人格品质。
(2)体育教师的仪态
仪态是指人的仪表与体态。体育教师仪态蕴含着道德品行、文化修养、审美能力及身体素养等。教师的仪态因素应考虑如下几方面:①精神饱满。②举止稳重。③着装得体。④教态亲切。⑤健美的身体姿势。
(3)体育教师的领导方式
一般把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这三种领导方式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当前素质教育下,体育教学应提倡民主型的领导方式。民主型的领导方式对学生良好交往方式以及和谐课堂气氛的形成至关重要。利于学生个性的形成和主观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挥及挖掘。
(4)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
这里不讨论各级各类体育教师具体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只是提出几项完善的措施:通过自学、离职深造、脱产进修、在职培训、参加各种短训班,有计划地组织教学观摩、教学与训练经验交流会和各种科学论文报告会等形式和措施进行完善。
(5)体育教师的教学风格
目前学术界对教学风格的界定尚未统一,对其分类也各有标准,但教学风格对学生的个性、情感等都有影响。研究证明:认知方式不同的学生对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的认可与期望是不一致的。体育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风格,注意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2.体育课堂物质环境
体育课堂物质环境本文涉及到可控性程度不同的自然环境(如体育场地的面积、地面材料、体育器材的布置等)。本文从可行性角度出发对可控性较大的内容进行开发和控制:
(1)重视建设
体育教学行政管理者应重视体育教学环境建设,加大经费投入。
(2)强化布置
体育教师应综合考虑场地器材的布置(如趣味性与安全性、学生素质、教材难度等)。
(3)注重美化
体育教学环境应保持卫生、进行美化等。
3.体育课堂心理环境
体育课堂心理环境涉及的隐性课程内容很全面,它们相互交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1)课堂人际关系
这里包括师生关系和学生与学生的关系。创建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必要条件。①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教师应做到敬业爱生;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②建立良好生生关系,关键在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交往各个环节上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2)课堂心理环境
学生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较难把握,本文从教师角度提几点建议:①摆脱师道尊严的影响、树立民主平等的思想意识。这是良好课堂心理环境创建的基础。②增加体育教学的艺术性。如合理、幽默的(身体)语言等。
(3)提高教学能力
如果教师示范、语言、观察判断等能力很强会调动学生更有情感的投入学习,促进良好心理环境的形成。
4.体育教材
(1)开发教材隐
当前课程改革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育课程改革中地方和学校在考虑其他各因素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体育教材既是显性课程又是隐性课程。要开发一些有价值的体育教材,以发挥其隐。
(2)提高隐性课程实效
体育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各种体育教材的隐,提高体育教学中隐性课程的实施能力。
五、结语
篇9
报告文学从诞生之日起,其涵义和归体就颇有争议。现择其具有权威性、代表性的观点梳理如下:
《辞海》释义为:报告文学是文学体裁之一,散文的一种,是速写、特写等的总称。
《中国大百科全书》解释道:报告文学是从新闻报道和纪实散文中生成并独立出来的一种新闻与文学结合的散文体裁。速写、特写、文艺通讯的总称。
新版《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报告文学是文学体裁,是散文中的一类……通讯、速写、特写等也可统称报告文学。
新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把报告文学编入消息、通讯等新闻体裁单元,因为编辑家认为报告文学属于新闻体裁。
全国写作协会会长裴显生的《写作学新稿》定义为:报告文学是以真实的人物事件为中心内容,以文学的表现为主要手段,迅速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
西南大学董小玉主编的《现作教程》则解释道:报告文学是以文学的手法,及时地报告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事件,或具有普遍意义的重大问题的一种文体。新闻性是报告文学的主导方面,文学性是它的次要方面,因而我们把它看作新闻文体。
一些著名作家的观点则比较模糊,如大作家茅盾、著名报告文学作家李广田和李鸣生等,他们既不明说报告文学属于新闻体裁,也不明说它属于文学体裁。
如果将上述诸多观点加以概括,那么这些观点可归纳为三类:一是“新闻说”,认为报告文学属于新闻体裁,这以中学《语文》教科书、董小玉为代表;二是“文学说”,认为报告文学属于文学(包括散文)体裁,这以《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现代汉语词典》、裴显生为代表;三是“模糊说”,这种观点对报告文学的解释模棱两可、含糊不清,既不明说它属于新闻体裁,也不明说它属于文学体裁,最终不予归类定体,这以茅盾、李广田、李鸣生为代表。
如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究竟怎样为报告文学定义、归体才比较恰当呢?
笔者认为,从文章内容来看,报告文学的材料必须是真人真事,时空必须真实无误,要求“用事实说话”,必须杜绝虚构,它具有鲜明的新闻色彩,因此不能把它归入文学体裁。从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来看,报告文学要运用多种文学手段来刻画人物形象、叙述事件过程、描写时代背景和生活环境,它具有强烈的文学色彩,因此不能把它归入新闻体裁。从文章学的角度来看,任何文章都有可以归属的体裁,所以更不能因为报告文学归体不易,就含糊其辞,不为其归体,使之成为名不正、言不顺的弃儿。因此,综合多种因素考虑,笔者认为:报告文学是以文学手段处理现实或历史题材,表现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或重大问题的一种独立的文体。
报告文学在百花争艳的文苑中,是一枝“标新立异”的奇葩。在文章学中,应当单独为报告文学立一个体裁种类。
亦实亦虚总关情――关于报告文学表征的再认识
所谓表征,就是“信息在头脑中呈现的方式”,①是事物“表现出来的特征”。②报告文学之所以能够独立于文章体例之林,是因为它有着与众不同的鲜明表征。
传统观点一般认为,报告文学的表征为真实性、文学性和政论性。而笔者认为,这样的概括尚不足以反映报告文学的“庐山真面目”,因此笔者对报告文学的表征有如下的再认识。
纪实性。这是报告文学的首要表征,它包括真实性、文献性和历史感三个层面的特点。
真实性:根据报告文学的定义,它的特征首先表现为写真人真事。真实性是报告文学的生命力之所在。这种“真实性”包括“三个统一”。具体事实的真实和社会生活整体真实的统一。具体事实的真实是指报告文学所选择的材料、写入文章的“个别的”人和事必须是真实的;作品人物的真实和作者情思真实的统一。在这里,作品人物的真实不仅指报告文学所写的人物必须是现实生活或历史进程中真实存在的人物,而且这些人物的所思、所想、所感都是真实可信的,不用虚构和运用合理想象的统一。毋庸置疑,报告文学不能用虚构。这是它与小说等文学作品的根本区别。杨逵先生认为,报告文学的基本要素是“思考与观察”的二位一体,必须绝对地排除虚构。陈映真说:“报告文学有异于一般文学的,是它对‘纪实’的严厉要求,容不得丝毫虚构。”③但是,我们认为报告文学可以恰当地运用“合理想象”来塑造人物。“想象≠虚构”,这是必须划清的界限。
文献性:报告文学常写重大事件,常用许多事例、数据来写人叙事,这就决定了它具有文献性的特征。这里的文献性,主要指信息量(材料)和信息化(手段)的结合。它的文献性,有时还可以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的依据。例如陈祖芬的《世界上什么事最开心》,占有大量第一手材料,引用了若干数据和事例,这对于大连一跃而成为最宜人居住的花园式城市发展史、对于怎样才能成为深得民心的领导者,都具有文献性。
历史感:报告文学不仅应取材于火热的现实生活,而且也可取材于沉寂的历史生活。即使写现实,也应在纪实中渗入历史感。比如,《中国西北角》以延安军民艰苦抗战的雄伟壮举,坚定了我们在逆境中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步伐。
文学性。报告文学是以文学的手段处理真人真事、暴露社会问题的,因此它具有十分鲜明的文学性。其文学性的主要表现为:
一是报告对象的典型性。典型性是文学的主要特征之一。报告文学的典型性指所选取的人物、事件都必须典型。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哥德巴赫猜想》的青年数学家陈景润,《中国航天员飞天纪实》的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这些人物和事件都具有典型性。
二是刻画对象的形象性。这里主要指作品中人物的形象性,尤其是人物性报告文学,要求作者调动除虚构以外的一切文学手段,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刻画人物形象,使之生动感人、呼之欲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富有雕塑的立体感和真人的动态感。
三是感彩的浓郁性。高尔基对文学有个著名的判断:“文学是人学”。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不过这“人”字太泛;笔者认为,“文学是情学”,这也许不是人们举额称善的真理,但似乎这“情”字更准。世所公认,“无情不成文”。报告文学具有鲜明的文学性,其感彩相当浓郁,读者莫不为作品浓郁的感情所感动。
政论性。报告文学的政论性包括政治性、评论性和思想性。
政治性。常表现于选材。如《中国农村大写意》,取材于当代中国最大的政治“三农”问题;《神圣忧思录》,则取材于未来中国最大的政治问题“教育问题”、“人才问题”。
评论性。在表达方面,报告文学区别于新闻的特征就是:后者一般不能直接发表议论、评价,而前者可以直接发表议论、评价。
思想性。深刻的作家往往是思想家。作品的思想性是作家对生活、社会、人生、人性的洞察和认识的结晶,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一定的预见性、启示性和警策性。报告文学的思想性主要所指的,一是作品的主题(思想性常常是隐性的);二是问题型报告文学提出的问题(思想性一般是显性的)。
边缘性。报告文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徘徊于新闻与文学、文学与非文学之间,兼容了许多的学科,充分体现了“边缘性”的特征。
传统的报告文学观认为,报告文学就是报告(即新闻)与文学的结合体。
而现代报告文学观认为,报告文学具有鲜明的边缘性,这种边缘性包括:
报告文学结构的边缘性:它是新闻、文学、调查报告、社会科学论文等文体交叉而成的相对独立的文体。
报告文学创作的边缘性:报告文学的创作涉及众多学科,除主要运用新闻、文学、调查报告的写法之外,还要较多地涉及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管理学、军事学等社会学科的知识群和方法论。可见,它的创作具有广泛而复杂的边缘性。
综上所述,关于报告文学的归体及表征的再认识,仅仅是笔者的一孔之见,以作引玉之砖。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报告文学的归体及表征的认识必将获得新的进展。
注释: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精粹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版。
②《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③陈映真:《台湾报导文学的历程》,《报告文学》,2002(7)。
篇10
[关键词]创新型国家;实践内涵;分析框架;实施方略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01(2008)02-0011-06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要依据
(一)当代生产力发展的实现机制
国家的繁荣进步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创新的重要性首先在于,它是当代生产力发展的机制,它为一个国家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根本的动力。
进入网络经济阶段,科学技术通过技术创新实现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改变了现有的经济结构,带来了经济的新增长。以信息科技、生物技术、纳米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产业化的速度不断加快,技术创新的作用日益突出。国外有学者从历史进程的角度得出一个结论:在过去五十年、一百年、二百年中,收入增长的主要源泉并不是资本的积累。而是技术的进步,实现持续经济增长的最重要途径是技术升级。例如美国经济增长大约80%源于技术创新,仅仅20%左右源于资本积累。
(二)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创新能力在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中占有突出的位置。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在2001年前都是采取要素来设置评价指标。世界经济论坛的要素是:开放度、政府管理、金融体系、基础设施、技术、企业管理、劳动力和制度等;洛桑学院采取的是国内经济实力、国际化、政府管理、金融体系、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学与技术和国民素质等。2001年,《洛桑年鉴》将以往包括科技要素在内的要素归类为四项环境要素,原本作为一级综合指标的科技要素被分解为“科学基础设施”和“技术基础设施”评价指标列入“基础设施”要素之中。《世界论坛报告》认为:10年前国家和企业提高竞争力的主要途径是结构调整、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今天竞争优势必须来自于创新并迅速将它们的新产品和新工艺商品化、产业化,以使其竞争对手的技术改造难以跟上它们的创新。
世界经济论坛(WEF)2006―2007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指出:中国在此次排名中列第54位,相比前一年下跌6位。WEF指出,中国的新技术参与度较低,这成为排名下降的主要原因。WEF建议,中国应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做出努力。这表明,中国在提高国际竞争力方面面临着创新能力的挑战。
(三)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该阶段出现的新情况是,按照以往的发展方式,现代化建设向纵深阶段推进遇到新的“瓶颈”。
首先是资源难以持续。中国从1980年到2000年,能源消费和GDP翻番的关系大体上是1:2,即用了一个单位的能源增长产生两个单位的CDP增长。2001年以后比例关系变为1:1左右。按照这一趋势,到2020年要实现GDP翻两番的目标,所要消耗的能源是国内资源难以负荷的。资源依靠进口也存在不确定性。如果不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难以为继。
其次是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不合理,发展动力难以持续。中国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投资驱动。随着土地和劳动力价格上升,低成本优势正在逐步失去。中国单位资源的产出率比较低,供需结构存在问题。不论从效益还是长期运行的条件看,投资驱动都面临新的问题。消费拉动不足,农民购买力不足,消费需求受到限制。创新驱动力也不足。从2003年当年的情况看,我国专利申请累计1931118件,其中国外申请所占的比重约为70%,高技术的70%-90%也来自国外申请。2004年中国科技贡献率仅为39%左右,而发达国家的科技贡献率基本上都保持在60%以上。我国出口规模大,但加工贸易占47%。纺织品出口超过1000亿美元。但是80%是贴牌生产,利润的80%归外商。2005年我国生产的家电产品占世界60%,利润仅为10%。
最后是环境状况难以持续。中国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2000年以来居世界前列。到2020年要实现GDP翻两番。如果环境保持不变,单位资源消耗的经济产出应提高4到5倍;如果要改善环境。把污染、资源消耗降低一半,单位资源消耗的经济产出要提高8到10倍。
上述情况表明,这一轮的宏观调控。带有向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特点,要求经济要素的协调配置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是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唯一出路。在这一意义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实践内涵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实践内涵,主要指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一)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
《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确定,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要提高到2.5%以上,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前5位。这一期间中国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纲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到了国家战略高度,落实到各个产业、行业和地区。据此,“十一五”期间提出的具体任务是,在能源、资源、环境、农业、信息等关键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形成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的产品和国际知名品牌。提高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水平。推动高技术产业加快从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延伸。在信息、生命、空间、海洋、纳米、新材料等战略领域超前部署,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
(二)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我国在战略上逐步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形成较强的发展后劲,不断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解决中国资源瓶颈问题的
重要途径。资源节约需要技术支撑体系。资源的使用效率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都需要发挥创新的作用。通过发展科学技术在资源的勘探和新资源的发现方面有新的推进,同时通过科学技术的运用帮助实现“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比“十五”期间降低20%的目标。
创新也是解决中国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十七大报告强调,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发展环保产业。
(三)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2006年初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同志阐述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实践内涵:“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这段话明确了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国家战略。
三、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分析框架
为深入理解创新型国家的内涵和意义,需要从不同学科的分析框架角度进行研究。
(一)经济学分析框架:文化经济学
文化经济学反映了经济学逐步扩展的情形,其主要的扩展过程如下。
――知识(科学技术)要素进入经济学。熊彼特认为,经济发展是“由于改进生产技术,占领新的市场。投入新的产品,等等。在从事活动的过程中,这种历史上的不可逆转的变动,我们称之为‘创新’。我们把它定义为:创新就是生产函数的变动”。“有必要而又充分的理由把创新列举出来,作为经济变动的第三种和逻辑上性质不同的因素”。
20世纪30年代数学家查理斯・柯布和经济学家鲍尔・道格拉斯提出了生产函数的非约束形式。为研究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增长提供了比较便捷的方法。索洛50年代提出的增长速度方程可以算出科技进步对产值增长速度的贡献。科学技术与经济过程的一体化不再是一种定性的表达。而是一种定量的确定形式。罗默进一步认为,由于研发活动被引入经济活动,同时它又是技术进步的来源,所以科学技术在此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
――制度要素进入经济学。戴维斯和诺尔斯提出制度创新理论,将制度变革引入经济增长过程,认为“制度创新”是指经济的组织形式或经营管理方式的革新,它们是历史上制度变革的原因,也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原因。
新制度学派的科斯提出,假设交易费用为零,资源配置的效率与产权制度的安排无关;在交易费用为正的情况下,产权制度的界定或安排就会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发生作用。诺斯分析西方经济史得出结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是制度及其创新。
――文化精神要素进入经济学。如诺斯所说,文化信念是制度结构的基本决定因素。制度不是由政策而是由文化所决定的。文化通过对制度的影响而对经济增长发挥作用。科利尔把“社会资本”看作是社会内部的社会与文化的一致,即支配人们互动的规范和价值观的一致。当社会资本能够产生外部性并能促进互益集体的社会互动时,它就具有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文化创意作为经济要素直接进入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文化创意为核心资源。以高科技手段为支撑,体现文化、技术与经济全面结合的新型产业集群。根据《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7)》估计,2005年全球创意产业创造的GDP约为3.2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8%。预计到2010年全球创意产业规模将接近10万亿美元。2004年中国创意产业年营业总收入为22997.06亿元,占全部企业营业收入的5.22%。
以创新范畴的提出为起点,知识(科学技术)、制度、文化精神要素陆续进入经济学的范围,其资源配置和转化关系的特殊性体现为经济发展规律的特殊性。形成了某种文化经济学。它的内涵和规律是通过创新范畴阐释的。正是在文化经济学的基础上,人们提出了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乃至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
(二)系统科学分析框架:国家创新体系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是由政府、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等通过建设性的相互作用构成的机构网络,其主要活动是启发、引进、改造与传播新技术。他们的活动和相互作用决定了国家扩散知识和技术的能力。从而影响国家的创新能力。国家创新系统所涉及的主体不再仅仅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它们还涉及政府主体、教育主体和科学研究主体,其活动性质或规律也不再仅仅属于经济学的范畴。
199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进一步给出的定义是:创新是不同主体和机构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国家创新系统是一个国家公共或私营部门中的组织结构网络,其活动和相互作用决定着该国家扩散知识与技术的能力。影响着该国家的创新业绩和经济发展的绩效。
这一定义强调了国家创新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它所形成的能力是国家能力,与国家战略、发展密切相关。国家行为在这种系统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国家创新系统作为自组织与他组织的统一体,其发展是在自组织与他组织的互动中实现的。在这一过程中,国家的历史基础、经济与政治结构、政府的战略导向和政策体系都有着重要作用。
(三)文化学分析框架:经济文化学
经济文化学是以经济发展为聚焦的文化学研究,研究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经济发展的主体利益协调,经济发展的环境评估,经济发展评价体系的变革,经济发展的人文评价等。经济文化学是以人文为导向、以经济发展为视焦来进行的文化学研究。
文化学框架以文化概念为分析基础。怀特认为文化由以下系统组成:一是技术系统,由物质的、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仪器以及运用于这些仪器的技术构成,包括生产工具、生活资料的获得方式等;二是社会关系系统。由人际关系构成。包括血缘关系、伦理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职业关系等;三是思想文化系统,由思想、知识、信仰构成,表现为一定的符号形式和运作形式。包括哲学、科学、文学、宗教、神话、常识以及相应的文化机构等。怀特的文化学强调了文化三个层面之间的有机联系。在这一点上与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生产力、生产关系(其总和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有机统一性一样,都说明了创新在各个层面展开的必要性。
(四)分析框架的差别与统一
经济学框架着眼于经济发展和财富增长,该框
架中的知识、制度、文化精神等要素仅仅作为经济要素而发挥作用,服从经济逻辑:系统科学框架是超出经济学而以国家层面的知识生产、扩散能力为聚焦的复杂系统,服从系统逻辑;文化学框架着眼于文化大系统和人的全面发展,活动于器物、制度和精神文化各个层面,各子系统有其相对独立性,但服从人文目标下的文化大系统的协调逻辑。
三个分析框架都是通过经济、文化和社会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整合而形成的不同视角下的学科框架。知识、制度、文化精神要素在一定意义上是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它们的进步所导致的经济发展都属于经济系统的创新。同时,经济、社会、精神和价值规范子系统是文化大系统的内生变量,它们的变化所导致的发展属于文化大系统的创新,其协调性、人文性状况是衡量创新的重要尺度。不论从哪一个角度把握创新型国家,都离不开其内在关系的系统性理解。因此国家创新系统有其特殊意义。全面地看,需要立足于分析框架的互补来理解创新型国家的意义。
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方略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一)把创新战略作为中国面向未来的核心战略
经济增长的要素结构中最重要的是创新。一般认为,经济增长的要素中最重要的是资本积累的速度,其次是经济结构的优化。最后才是创新。现在要明确这三个方面中最重要的是创新。如果没有创新,不断积累资本就会面临边际效益的递减,也不会有新的产业部门出现。
现在必须把立足点转向自主创新战略。中国自主创新已经具备一定的条件。中国研发人员总量占世界第二位。中国创新能力指数排名在发展中国家居于前列。中低技术占领市场的空间正在变小,技术创新市场条件正在形成。大规模制造能力的形成使巨额研发费用能够有效分摊,具有成本的可行性。我国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全球份额已经居世界前列。高技术产业实现的销售收入增长20%以上。所以,简单地说中国不具备自主创新的条件,根据是不足的。
自主创新的战略投资需要超前部署。这首先因为关键领域的技术跨越,是后进国家或地区赶超先进国家和地区的重要途径。我们需要认识到,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是常规性资源,在财富积累中往往是逐步积累的模式:而知识和技术是创造性资源,在财富积累中呈现突现效应。其次是因为,创新是一种复杂的实践,具有路径依赖的特点。今天的战略效应取决于昨天的决策,而明天的战略效应取决于今天的战略发展。战略重心转移的过程不是机械组合的关系。在这一意义上,认为我们可以等待比较优势发挥完毕再实施创新战略的观点是不适宜的。
(二)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互补。抢占新产业链中的制高点
基本的战略方针应当是:在国家战略层面上要着眼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争取竞争优势,抢占高技术产业链中的某些制高点,同时在争取竞争优势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必须关注未来哪些高技术产业将释放最大的经济能量,把握经济发展的机遇。要抓紧布局,抢占生物技术产业链中的制高点。过去10年,世界生物技术产业以每年翻倍的速度发展。生物技术产业的销售额每5年翻一番。增长率高达25%一30%,是世界经济增长率的10倍左右。我国应把握机遇,尽可能占领该产业链中的某些制高点。
不仅要争取产业优势,而且要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形成某些领域的技术优势。
要在争取竞争优势的过程中发挥比较优势。生物技术产业是目前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最小的领域之一,其研发差距在5年左右,整个产业估计落后15年,从战略上进行追赶具有比较优势。同时。生物技术产业处于解决发展与环境问题的结合部,抢占生物技术产业的某些制高点。符合中国发展战略的方向。我国还具有资源的比较优势,拥有动植物、微生物26万种,过去20多年高等院校培养了大约10万名生物技术及相关人才。我国还有市场的比较优势,有13亿人口,近5亿人保健食品消费群体、1.3亿人药品消费群体,16亿-17亿亩耕地需要新的农作物品种。要充分发挥中国市场广大的优势,制定包括政府采购在内的相关政策,为创新创造良好的战略环境。
(三)研发投入主体三级布局,向企业集聚创新要素
为提高研发投入,从中国国情出发,在经济转型期可考虑投入主体形成三级布局。国家在战略层面上选择重大方向如生物技术、军事航空、引领未来的基础研究等进行投入:行业和区域选择对行业和区域战略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进行重点投入:企业特别是大中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战略发展进行研发投入。不同主体从实际出发确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套餐结构。
上述三级布局所形成的创新要素要向企业层面积聚,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2005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投入达1250.3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从政府部门获得的研发经费总额为45.4亿元,同比增长28.6%。这既反映了企业研发力量的增强,也反映了政府主体的积极作用。
研发投入争取多方开源。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在研发投入中利用多种所有制形式改善投入结构。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形成研发投入的多元结构,以争取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
(四)实行行政与研究系统双轨制,加快制度供给
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体制和机制具有特殊意义。鉴于行政与研究活动具有不同的运行规律,根据我国现代化、社会化进程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建议在已有改革的基础上推进行政系统与研究系统的双轨制。其主要思想是,各自的系统层级按各自的活动规律设计,学术层级制度不比照行政的层级制度设定。研究单位的层级待遇不参照行政级别待遇,可根据研究系统的特点予以决定,以提升研究人员待遇,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在体制和政策上体现人才的重要。与此同时,研究活动的资源,逐步由行政部门分配转向由研究共同体按照一定的竞争机制进行配置,实现劳动者与劳动资源的直接结合。
加快制度供给,产权制度首当其冲。如果创新战略是第一战略,则知识产权在当代条件下就是第一产权。需要合理借鉴国外知识产权形式。财产权包括以所有权为主的物权、准物权、债权、继承权和知识产权等。为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创新资源的有效结合,可对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实施股票期权制和认股权证制。
要加强知识产权的立法和执法保护。从总的情况看,我们在这方面的基础工作刚刚开始,需要继续努力。
加快创新要素市场的建设,如人才市场、经理人市场、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等。建立有利于创新的风险投入机制。除了股票市场,一些发达国家推出了可转换优先股等金融措施。在有效分担风险的同时保留了对企业经营决策的相对控制权和分享未来资本增值的可能。我们应联系自身的实际,创新风险投资的形式。
(五)政府发挥战略导向、服务和协调功能。抓紧完善政策体系
建设创新型的国家要求有创新型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对于创新活动具有导向性作用。世界论坛报告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从专利指标入手进而建立各国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我们在建立与科学发展观相符合的综合评价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对有关创新的指标进行专门性研究。
建设创新型的国家要求有创新型的政策体系。我国的财税政策、金融政策、文化与教育政策、人才政策都要根据创新战略的要求完善和创新。要根据创新战略的总要求逐步完善整个政策体系的自洽性。同时,加强对创新配套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增强可操作性。
建设创新型的国家要求建立政府各部门的协调机制。政府各部门的协调对于创新领域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重要意义。国务院[2006]号6号文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确定了以下统筹协调的机制:建立和健全财政部门与科技等部门科技资源配置的协调机制:建立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协调机制;建立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协调机制;建立促进军民科技资源协调配置的联席会议制度等。与此同时,国务院[2006]29号文确定了落实包括创新在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的工作分工,明确了各个部门的任务。确定了负责协调的部门。在加强落实协调机制的同时,需要对机制本身作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