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3 21:58: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动物生理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盐度也会引起水生动物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当外界环境的盐度升高时,水生动物的血清渗透压及血清Na+、Cl–离子浓度增大,适应环境后趋于稳定,但血清中Ca2+和K+浓度、酶活性和激素含量等的变化因物种而异。黄晓荣等测定了在盐度为0~28范围内施氏鲟(Acipenserschrenckii)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发现随着盐度的升高,血液总胆红素含量增加,总蛋白和甘油三酯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而血清淀粉酶的含量先下降后上升,Ca2+浓度则无显著性变化;并指出淡水施氏鲟具有较强的渗透调节能力,可以经盐度驯化后移殖于盐度较高的水域中。
童燕等对施氏鲟幼鱼进行急性盐度胁迫试验后发现,盐度胁迫下施氏鲟幼鱼的血浆皮质醇、血糖等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随后各项指标开始回落。房文红等研究发现,中国明对虾血淋巴中Na+浓度在低盐度时为高离子调节,渗透浓度为高渗调节;在高盐度时,则分别为低离子调节和低渗调节。将中国对虾从低盐度海水转移到高盐度海水,其血淋巴渗透浓度逐渐上升,并最终趋于稳定。金彩霞等在研究盐度变化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clarkia)血淋巴渗透压、鳃丝Na+/K+-ATPase活力的影响时发现,生物胺可激活鳃丝Na+/K+-ATPase活性、调节血淋巴渗透压效应物含量引发渗透调节过程。
一般来说,水生动物都有最适盐度范围,在该范围内水生动物的摄食量高、生长和繁殖速率快。臧维玲等研究了盐度在3.1~42.1范围内日本对虾幼虾的生长情况,发现盐度为10.2~26.9时,日本对虾幼虾生长效果最佳。通常广盐性和洄游鱼类的胚胎发育需要一定的盐度刺激,叶星等研究发现,广东鲂(Megalobramahoffmanni)胚胎具有较强的盐度适应能力,在0~7的盐度条件下,其胚胎发育良好,孵化出膜时间短,且孵出的鱼苗活力高。克氏原螯虾受精卵孵化对盐度要求较为严格,其孵化的适宜盐度为0~4,超出此范围孵化率明显降低。此外,盐度还能够引起水生动物性早熟,已有研究发现随着水体盐度的升高,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性早熟率上升,成活率则降低。
2碱度对水生动物生理的影响
水体的碱度是指水中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总量,一般水体的碱度来自HCO-3、CO2-3,其组成的缓冲体系对维持水体pH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水体离子组成、含量及比例也对水生动物的生命活动产生较大的影响,在高碱度水质中,离子组成多变,且主要离子含量和比值不恒定,是制约水生动物生存和生长的主要因素。Gatal等对来自不同盐碱湖泊的褐色鲑(Salmoclarkihens-hawi)的鳃、肾脏和肝脏进行组织学研究,发现高碱度使腮氯细胞增生或肥大。也有学者发现水环境中碱度升高可造成水生动物鳃组织表面损伤,并影响鳃小片表皮细胞外表面Cl--HCO-3交换体系的功能,同时,由于碱性物质的摄入量增加,血液缓冲平衡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血液pH上升,机体出现代谢性碱中毒症状。房文红等研究发现,中国明对虾幼虾的成活率随着碱度的升高而降低,且碱度和pH对幼虾的致毒效应表现出协同作用。雷衍之等也认为高碱度对水生动物产生的致毒效应受到水体的pH和盐度等因素的影响。另外,王卓等[7]发现在高碳酸盐碱度胁迫下,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przewalskii)通过调节肝脏和肾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3结语
篇2
论文摘要:对区域性大学生理学的双语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索和总结.生理学双语课教师必须既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又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应选用适于区域性大学学生使用的合适的双语或英语教材;使用完全的英语课件,讲授时根据内容变换授课语言.另外,对课时、教案、试题、评卷等教学环节进行了分析探讨.
在生物学和医学研究日新月异的今天,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新成果如雨后春笋,生物学前进的步伐如滚滚车轮,一日千里.而这些世界尖端的论文、成果多以外文发表在各级各类重要国际期刊.在加速经济发展,追赶世界强国的竞争中,对母语为方块形文字的中国学生来说,如何适应这种新形势和新变化,尽快与世界科技的发展同步,赶上甚至超越世界先进水平,成为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但是,现在我国大学教育的培养机制基本上还停留在传统的汉语思维模式,而现行常规英语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都远远不能满足生物类和医学类学生在专业上进行国际化运用和交流的要求.因此,要尽快与世界生物学发展的步伐接轨,提高我国生物学领域研究在国际上的影响,必须着力加强大学阶段的双语教学.只有这样,才能适应21世纪国际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使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国际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作为研究人和动物体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古老学科,《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的研究一直是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最为重要的理论前沿.医学院校的《生理学》、综合性大学的《人体生理学》或《动物生理学》、农业院校的《动物生理学》或《家畜生理学》、师范院校《人体及动物生理学》都是各有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该课程的学习直接影响对其它后续课程的学习、加强和提高,而现今该课程的知识体系基本源自西方,最尖端的生理学进展也都以英文方式发表,因此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双语教学,尽量使学生在学习的初级阶段接触到较多的英文概念和新的理论、技术,熟练阅读和翻译英文文献,学会用英文思考,构建基本的外文知识框架,便成为我们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
对于区域性地方大学,应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针对现有条件、师资水平和学生英语程度,我们提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重视基础、强化应用、英汉并举、逐步提高”的十六字方针,即在双语课教学中以基础知识的传授作为重点内容,强化学生用英语记忆、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用英语但不唯英语”,难点内容以英汉对照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反复进行的课上和课下训练中逐步提高生理学专业知识的英语应用能力,为进一步探索生理学双语教学规律打下基础.
1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双语课的教师
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英语水平直接关系双语教学的成败.进行双语授课的教师必须既精通人体及动物生理学专业知识,又有一定的英语能力.对于国内培养的本土教师,业务能力一般都较强,英语的读写尚有一定水平,但英语听说能力则相对较差.因此,应利用各种机会对教师进行强化学习和培训.
2双语课的教材
教材的选用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多数人认为,双语课教学最好选用英文原版教材.外文版教材中,GuytonandHall主编的{TextbookofMedicalPhysiology}是目前国内采用较多,且内容讲述清晰透彻、容易学习的较好教材I1].但该教材内容过多,教材共有1000多页,容易使学生造成畏难心理.考虑到区域性大学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目前以英汉对照的教材为最佳,综合性大学和医学院校的一些试点性教材可以借鉴.如范少光、汤浩主编的《人体生理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现已出至第3版I2】),该教材的内容安排符合中国人的学习习惯,而且其主要结构是以汉语表达,专业性词汇及图表文字均用英文,可以强化学生对生理学专业表达的理解.但由于整体上还是汉语的句式,因此可能不易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由闫剑群、吴博威主编的《生理学》改编自经典英文原版医学教材,保留了原版教材的基本体裁、内容以及表述方式和思维方法,是较为理想的教材之一I.
3双语课的讲授形式和内容
目前,双语课的教学模式主要有几种形式:(1)完全的英文授课.该授课方式在课堂上基本上不使用汉语,从内容到讲授语言全部采用英文.这样的授课方式既要求学生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英语水平,又要求教师具有在国外从事本专业的经历,实施起来有很大困难.而且,这种方式似乎失去了双语课的意义,成了“英语专业课”,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无异于“听天书”.(2)以汉语讲授为主,一些专业词汇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标出.这样,学生听课和教师都比较轻松.但实际上这种授课方式还可归于汉语授课之列,对学生专业英语水平不会有很大的提高.(3)汉、英语对照式授课.即教师先用英语讲授相关内容,再用汉语翻译一遍.这样的授课方式对学生要求不高,但对教师要求很高,要求教师英、汉双语讲授的表达能力都必须很强,还要体现讲课的艺术性;而且这种授课方式需要较多的课时保证,也容易养成部分学生只听汉语的懒惰习惯,使双语教学的意义大打折扣.(4)使用完全的英语课件,讲授时根据内容变换授课语言:内容相对简单的地方用英语讲授,复杂之处则以汉语讲授为主.这样使学生既学习了英语的专业表达方式,又能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掌握主要的知识体系,达到了双语教学的目的.当然这种授课方式要求教师能根据内容调整教学用语,要求较高.根据大部分区域性大学的实际情况,第四种方式更适合本课程的双语教学.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是生物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对于学生整个生物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首先要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双语课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更多地感受生理学英语语境,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熟练阅读外文文献,能在英语语境中思考,并尽可能减少与国外学者交流时的障碍.这一切都建立在掌握足够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现在有的双语教学忽视了这一点,单纯以外文程度来衡量课程的教与学,致使很多学生抱怨在双语课上“什么也学不到”.我们认为,作为专业课程,首先应使学生掌握该课程的基础知识和结构体系,然后才能谈得上双语运用.如果连本课程最基本的知识都不理解,那就更谈不上对外交流.因此,在知识内容与英语语言的运用多寡发生冲突时,首先应考虑教学内容的充实性,即宁可多用汉语讲授,也要让学生把内容吃透,避免把双语课上成变相的公共英语课.这样,使学生头脑中构建起整个生理学的知识框架,在此基础上扩充其英语专业词汇和基本句型,培养阅读、翻译英文生理学文献的能力,进一步养成用英语思考的习惯,并通过作业和综述写作强化他们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
4双语课的课时和教案
双语课使教学内容总量几乎翻了一番,但课时一般不可能增加一半,讲授时间非常紧张.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进行精讲,既要给学生一套完整的系统框架,又要照顾到课程所有的重、难点内容;既要尽可能展开有关的知识结构,又要能在有限的时问内完成全部教学内容;既要使讲授内容充实、丰富,又要避免满堂灌,使学生失去听课的兴趣.这就对教师的备课和上课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必须探索双语课教学的艺术性,遵循高等理科教育的教学规律,充分利用直观性教学方式,化繁为简.
双语课的教案最好全部采用英文,必须符合英语的语法和句型,而且必须在教案中体现出教学的具体内容,不能只有题目,如基本概念、重要生理过程和原理必须有英文文字的完整描述.因此,备课是~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双语专业课涉及大量的专业性词汇,而许多专业性词汇即使用汉语讲授也常常是深奥、复杂、难以理解,而且往往需要事先掌握大量相关的基础知识(如牵张反射、骨骼肌肌丝滑行学说、逆流倍增和逆流交换系统等),再加上英文专业词汇的复杂性,对于习惯了汉语思维的学生来说,可能是非常困难的,在制作教案时,教师必须着重考虑这一点.
鉴于此,教师应制作两套教学课件,一套为汉语课件,另一套为与之完全对应的英文课件(依照汉语课件翻译而来).讲授时使用英文课件,同时,学生如果需要,可随时向教师索取汉语课件,课下学习时对照使用.此举深受学生欢迎.
对于教案的具体内容,应根据生理学课程本身即时应用性强的特点进行设计.生理学与人类自身的生活实际紧密相关,但许多内容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讲述,常常显得抽象、复杂.因此,教学课件以直观性作为重要的教学原则:在相关内容的设计中采用大量精美的图片、动画、声音或视频等素材,充分挖掘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使学生得到直观、感性的认识,从而对学习的内容兴趣盎然.这样既避免了大量充斥在课件中枯燥、冗长、令人望而生畏的英文文字,也使教师的讲授可以张弛有序、得心应手.在课件中,图片、动画等直观性内容可占据70%左右的篇幅,使相关教学内容生动、丰富、富有趣味性,课堂气氛活跃.其中的图片、动画可以从互联网国外专业网站上获得,也可参考国内专业网站(经过加工,形成外文注释),或由教师自己制作.
5双语课的考试与评卷
考试是检验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最重要手段,双语课也不例外.采取全英文闭卷考试的方法有助于学生英文表达能力的提高,但也带来一些问题,比如试题如何才能真正反映教学的真实水平,试题的难度是否应比同等情况下的汉语教学的试题低,怎样尽可能避免由于非专业词汇辨识而导致的成绩误差等.因此,我们在进行试题命题时,充分考虑到这些可能的影响因素,在题量、题型、难度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题目中尽可能避免非专业性生僻词汇,题量比汉语试题削减10%~15%,难度降低5%~10%,题型以概念、填空、判断、选择、填图和简答题等为主,论述题的分量有所减少,但同时又要保证试题能全面反映《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的主要内容.在2个小时的考试过程中,多数同学都能够完成.
篇3
对于传统生理学实验课程来讲,每学期的上课周数大约在二十周左右,其课程通常都是在一个学期内结束讲解的,而作为与理论课相辅相成的实验课程来讲,自然也需要在理论课开设的这一个学期内结束,总学时大约在54左右。而在短学期制下,每学期的上课时间大约控制在10周左右,相应的实验课程也都是在同一学期内结束的,实验学时大约在28左右,相比于传统学期制下的实验课程体系的开展存在一定差异,因此,要想将短学期制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就必须要对传统两学期制的生理学实验课程做出恰当改革,加强创新探究。
二、短学期制下生理学实验课程的优化策略
1.注重实验教学内容的精简。生理学实验教学内容的革新发展应遵循精简原则,科学恰当的整合一些比较单一的如ABO血型鉴定等验证实验,并通过有效调整设计成为设计诸多单一知识点的综合性实验活动,以此来提升授课效率,尽可能的为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实验节省出更多的时间。另外,对于难以适应现代化科学发展需求的一些实验项目,应结合实际情况做出及时更新或删除,从整体层面来对其课程体系做出进一步优化,也以此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实践操作能力的不断提升。2.加强学生实验预习的规范。学生课前预习质量对实验教学水平的高低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正式开展试验课程前,教师应科学指导学生对相应实验内容、理论知识做出认真预习。结合现有实验室条件、标准要求,教师可以制作包含实验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的资源库,为学生实验预习提供一定便捷与帮助。同时,在每次实验课程开始前,教师都要对学生的实验预习报告进行认真检查,或者是以提问的形式来对学生资源库学习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以此来规范好每位学生的实验预习。通过这样的预习规范,不仅可以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认识、探究实验,也能够准确把握整个实验过程需要了解、解决的问题,让其懂得带着问题投入到实验课程学习中,以此来促进授课效果、实验进度的显著提升。3.科学开放实验室场地与设备。实验室是学生开展生理学实践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但就目前来看,很多院校的生理学实验室,除了上课时间外,其场地、设备通常都是出于闲置状态,白白浪费了丰富教学资源,对此,各院校应不断加大实验室的课外时间开放力度。通过对实验室场地、设备的全方位开放,不仅可以让对生理学科研拥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获得丰富的实验探究资源,也能够让在此方面有极大潜力的学生真正接触到科研,使其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科研态度,也让每位学生的科研兴趣、认知需求,以及创新思维得到全面激发与科学培养,为其今后的学习、工作提供有力支持。4.积极组织灵活多样的探究实验。在时代高速发展背景下,创新能力已经是现代化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一项能力,因此,要想使得学生在走入社会后,能够在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拔得头筹,就必须要重视起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锻炼。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与组织,主要是引导学生针对自己产生强烈好奇心的生理科学问题开展自主创新探究,因此,其实验内容的设计应做到与时俱进,紧跟学科发展前沿,从而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及时了解、掌握该学科最新发展动态与知识技能。在具体实验中,小组成员应注重分工的科学合理性,确保文献检索、阅读,以及实验设计、准备与实施,还有相应数据的统计整理与论文撰写研究等每个实验环节的内容都得到科学落实,通过不断加强小组成员间的协调合作来保障实验活动的高效、顺利完成。通过参与各项探究型实验活动的训练,不仅可以让学生对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有进一步了解与把握,也能够培养其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进一步提升其创新、探究能力,为其未来的深造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不论对于哪一阶段、哪一学科来讲,要想取得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要加强革新,而要想将革新措施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就必须要加强实践探索与优化,生理学课程也不例外。各院校要想真正培养出高品质、综合素质较高的新型人才,在实施短学期制背景下,就要加强生理学实验课程的革新探究,探索、尝试更加新颖科学的教育培养模式,也推动生理学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郎妙郎 钱谷生 单位:云南省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篇4
摘要:高校院系实验室主要承担教师的科研任务、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实验和部分课程实验教学任务,因此在管理上显得较为繁琐与复杂。本文结合肇庆学院生物园实验室近1年的管理经验,探讨建立节约和高效的高校公共实验室管理方法,提出了开放管理、资源共享、师生共管、责任到人、完善制度的管理方法。
关键词:公共实验室;高效管理;资源共享;师生共管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9-0019-02
高等院校中理工科教育与实验教学紧密相连。实验教学的重要基础条件是实验室的软、硬件建设和管理,其运行效果极大的影响着实验教学、服务科学研究和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的质量,对高校教育举足轻重[1-2]。目前,我国高校,特别是二本院校,综合各方面因素(如经费、实验室面积等),还没能力在短时间内给每位教授或博士提供独立的实验室用于科研活动,这就使得以学院或专业为单元设立的公共实验室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存在,集中了教学和科研的功能[3]。但是近几年高校在校人数不断增加,使得公共实验室面积短缺现象日益凸显,同时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不断增加,如何高效运行高校公共实验室迫在眉睫。
一、实验室管理方法
肇庆学院生物园2003年开始筹建,2005年1月通过专家验收,成为校级重点实验室。园内设有包括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微生物学、遗传学、食用菌、农产品加工、生物工程等30多间实验室,拥有系统显微镜、酶标仪、高效液相色普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高效离心机、凝胶成像系统和光合作用测定仪等先进设备,可承担全院老师的科研任务以及近100名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实验。如何使实验室高效的运作,本人结合多年工作经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生物实验室的规划。生物园实验室是生物学专业学生用于专业实验、科研活动的主要场所。行之有效的实验室管理能够减少或避免一些常见事故,如污染、结果误差等;此外,做好生物实验室的规划能使工作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对生物园实验室做个规划,具体包括如下:
(1)分区规划明确。生物学实验虽然类似,但又有很大区别,容易混淆,考虑到专业方向和实验要求不同,一般应分为下列区域:a:原材料存放区;b:预检区;c:实验或检测区;d:试剂存储和准备区。
(2)功能布局合理。生物实验试剂或原材料很多要注意避光、避开化学、震动、噪声、强电磁场等污染源及易燃易爆场所。每间实验室设置一个小衣帽隔离间;从样品采集到产物分析区(间),保持单向流动顺序。
2.分工与合作。生物实验室实验人员在工作和管理上要合理分工,相互协作:做好自己专职职责的同时还要承担一些其他工作任务。此外,生物实验室人员既要负责教学、科研任务的相关实验,还要兼任技术、设备和安全管理员等职位,做到全方位的负责任。
3.设备维护和保养。保障实验顺利进行的前提之一是仪器设备状况良好。首先必须做好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维护和维修记录,其次仪器还要定期保养和校准。确保所有仪器设备是有计划、科学的操作运行,以及有定期保养,从而保障生物实验的正常开展。
4.实验技术人员培训和能力提高。实验室技术人员是生物实验室正常运转的核心。除了规范管理制度外,实验技术人员还要做到岗位职责分明、技术熟练、爱岗敬业。为了提高实验技术人员水平,可通过自学、参加培训教程以及一些会议,提高自身技术水平,更加适应实验室工作。
5.建立开放实验室,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作用。高校实验室普遍存在小部分实验室使用率低的问题,生物园因地处相对偏僻以及相比新建理工大楼综合能力低下,教师学生都不愿意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除了提升生物园实验室综合能力以外,将生物园实验室面向学生建立开放性实验室无疑是解决此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开放实验室,就是在正常实验教学安排以外的时间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学生在实验技术人员的指导或监督下可以自行开展实验研究,充分利用起实验室资源的同时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实验的积极性与创造性[4],同时可以较好地缓解理工大楼紧张的使用率,促进实验室教学和管理水平的提高[5]。
6.责任管理,师生共管。师生参与实验室的管理和维护,不但能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而且能确保教学、毕业论文实验的顺利运行。专业实验和毕业论文实验是占用实验室最久的两个实验,学生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开展实验和使用仪器设备。指导老师或实验室管理人员在进行专业实验或毕业论文实验期间,对每一间实验室和实验室内的主要仪器均安排学生来负责,学生通过培训后上岗;但对于贵重或比较复杂的仪器由专门的老师负责,每间实验室和每台实验仪器责任人都标识在门上和墙上,方便联系及监督。做到专人看管,负责到底,有力的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以及实验的顺利开展。这种用与管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分工负责管理,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在时间上和人力上都做到了最大的节省,并能有效地提高了管理的效能[6]。
7.建立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根据生物园自身特色制定一系列相关实验室管理的规章制度,制度应当从人员配置、实验室开放^程管理、课题申报、成果验收等环节逐步完善,从而达到实验室教学管理工作规范化、高效化和科学化。
二、总结
由于学院里的专业方向多样多异导致高校院系公共实验室的管理比较复杂,需要合理的规划和管理,高效率的运行,需要全体实验室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共同参与、合理分工与协作,同时需要学校领导的关心和重视。另外,从目前国内高校,特别是二本地方院校总体情况分析,存在教学为主,科研为辅的问题,且科研经费短缺,科研基础薄弱,导致大部分高校尚没有能力在短时间内给每位教授或博士提供独立的实验室,公共实验室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仍将是高校实验室管理主要形式,在此形势下,积极探讨高效节约型的实验室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Federici G.,Bernardini S.The new Italian course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 laboratory medicine[J].Clin.Chim.Acta,2008:393.
[2]王曦晖,方玲.医学实验室标准化管理的思考与探索[J].感染与管理,2012,(3).
[3]汤华,谢俊,向福英,韦双双,王罗霞.生物技术综合实验室管理科学化的探索与对策[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5(4).
[4]杨潇.二级院系实验室管理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4,(6).
篇5
1创新教学方法
1.1直观教学法
采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使用直观教具的方法,用挂图、动物标本和模型、幻灯、录音、录像及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使研究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将理论知识和实际事物密切联系,以帮助研究生形成科学的概念。如,把动物医院门诊、校内外实训基地提供的以及教师在对外技术服务和外检中收集到的典型病料带进课堂,向研究生进行直观讲解[4];也可以播放提前录制好的各类听诊声音,让研究生在听觉上掌握钢管音、浊音、清音,然后结合挂图指出每种器官发出的声音,并在动物模型上指导研究生听诊的位置,最后带领研究生进行临床实践应用。这样多角度、分层次地深入教学,可使研究生更直观、形象、生动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1.2多导师合作教学法
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直接关系到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同时他们在科研和学科建设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5]。多导师模式则以研究生为本,在培养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同时,鼓励其个性化发展,不仅能够提高研究生在科研方面的能力,而且在合作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在其他方面的特长能得到相应的拓展,从而促进研究生个性化发展。兽医专业在进行多导师合作教学过程中,做到导师组指导与主导师指导相结合,在该导师组指导下的研究生虽然有各自名义上的主导师,由主导师来主导研究生的生活、学习与研究工作,但是实际上可以不区分导师,统一由导师组进行指导。如,兽医专业实验指导教师负责该研究生的实验教学及设计工作,使研究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临床指导教师负责临床动物诊疗方面的指导,使提高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为研究生今后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1.3角色转换教学法
角色转换教学法,即在训练中将部分研究生转换成教师角色,临时行使教师的职责;将教师转换为研究生角色,从研究生的角度体验教学过程。兽医专业研究生是该学科未来发展的主要力量,将会充实到科研、教学、临床各个方面,这种角色转换能够锻炼研究生的讲解能力以及对疾病的认知。第一,创设训练情境,注重角色转换的切入点,使研究生容易理解训练内容;第二,选择操作技能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研究生作为角色转换的对象;第三,设计现场训练情境,突出“角色转换的学生”的作用,给他们创造观察、点评的平台;第四,教师不仅要对“角色转换的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还要对其他研究生的操作表现进行评价;第五,教师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6]。通过角色转换,使研究生体验教师角色,了解教师从备课到讲课的全过程,这将更有利于研究生今后的工作需要及个人发展。实践表明,角色转换教学法极大地激发了兽医专业研究生的科研兴趣,促进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1.4网络辅助教学法
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把研究生从抽象思维带到感性认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视听合一的抽象思维相结合,产生一种更合乎自然的交流环境与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能有效地激发研究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使其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端正学习动机[7]。兽医专业课程的多媒体课件通过清晰的画面,将生物分子通过计算机模拟放大化,将抽象思维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使研究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兽医学进行科研探索及研究所应具备的思维和方法[8]。在兽医实验与临床教学实践过程中,一方面,收集和整理大量文字、图片、音频及视频资料,重视采用幻灯、电脑投影、三维动态模拟、电视录相等多媒体辅助教学,为构建兽医专业课程体系奠定了良好基础。根据多媒体信息的集成性、超文本的结构性和友好的交互性等优势,结合先进的教学思想和理论,培养研究生敏锐观察、丰富想象、求异思考、个性化表达等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其学会利用信息手段获取、分析、处理和交流国际相关领域研究的前沿信息,使得研究生的自我发现和探索地位得到充分体现,也使得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引导研究生深入了解“三大检索”,该检索系统能够快速地获得相关研究的科研论文,如,免疫学相关研究的先天免疫为研究热点,让研究生通过“三大检索”平台了解兽医领域先天免疫的情况,相关受体TLRsNODRs等的发现及其功能。
2加强实践
教学研究生阶段的实验教学是由基础理论学习向深层次专业学习的过度阶段。本科阶段的实验教学主要使学生掌握疾病发生的基本机理,而研究生阶段的实验教学更为细致,针对性更强,更侧重于引导研究生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探索和发现问题。吉林大学动物医学学院从如下两个方面对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一是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精简重复实验,整合相关性实验,探索创新型实验,例如在病理学实验课中增加“临床病例的病理学切片的制作与诊断技术”、“实验性肾功能不全病理模型的建立”;生理学实验中可增加“大脑皮层运动机能定位”、“蛙心起搏点的观察”等探索创新型实验[9]。同时,将动物公共卫生与实验动物专业的实验课程与实验项目并入实验教学中,依照研究生各自的特点因材施教。对于研究生的实验教学做到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相结合,课堂实验与生产实践结合,科学研究与探索发现相结合,必做实验与选择实验相结合,以巩固并逐步提高研究生分析和解决相关动物疾病的综合能力,使研究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二是加强临床实践教学,使研究生掌握基础临床病症,并能将其准确地应用于有代表性动物疾病的临诊实践中。
兽医专业临床实践教学是实现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它对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坚持以研究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吉林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在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安排研究生进入临床教学动物医院,要求其在熟悉畜体正常状态的基础上,能发现和辨认常见的临床症状与病理现象,并将产生的原因、条件或机理联系起来,然后分析确诊并最终提出处置方案,教师仅对其进行指导。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运用所学的动物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知识进行深入剖析,例如临床病畜血、尿、粪的常用实验室检查结果与血液生化、肝功、瘤胃内容物等检验结果结合分析后,进一步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深入研究相关的目的蛋白或基因,如核转移因子、免疫相关蛋白及转录表达相关蛋白的DNA、RNA等。
3结语
篇6
关键词:胃卡他;胃肠炎;腺炎;灌肠疗法;喂养护理要点
中图分类号:S858.292 文献标识码:A
1.绪论
犬的消化系统疾病是最常见而最重要的犬类疾病,而这其中大多疾病都是由于其主人缺乏科学合理的营养、喂养、护理知识而引起的。尤其是在爱犬患病或病愈恢复过程中,犬的消化功能。必然受到了很大的削弱。由于胃肠功能的削弱及紊乱,犬机体所摄入的营养必然减少,容易对机。体产生各种不利的影响。
2.犬易发的三种消化系统疾病
犬病门诊中,消化系统疾病最为多见,现结合临床实践,介绍犬易发的胃卡他、胃肠炎、腺炎三种疾病。
2.1胃卡他
胃卡他是指胃粘膜表面的炎症,临床以呕吐、胃痛、脱水为特征,常呈急性经过。
2.1.1病因
多因一次性过食难以消化的食物或采食了污秽、腐败的食物,或食物过冷过热,或喂给刺激性药物引起。也可继发于某些传染病、寄生虫病等。
2.1.2症状
病犬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饮欲增加,但喝后即吐,呕吐频繁,初吐食糜,以后吐出带泡沫的粘液。弓背,触压腹前部胃区敏感疼痛,常伸展前肢卧于冷暗处,眼泪增加,舌苔黄白,口臭。呕吐严重时出现眼球凹陷、皮肤弹性降低等脱水症状。
2.1.3治疗
保护胃粘膜,消除炎症,纠正脱水及酸碱平衡紊乱。
①禁食。由食物原因引起的胃卡他,应禁食24小时并限制饮水,24小时后,只给少量温水、稀饭、温奶等。
②对症治疗。维持消化机能可肌注维生素B100毫克/次,止吐可肌注胃复安2~4毫升/次,解痉止痛可肌注盐酸山莨菪碱(654-2)1毫克/公斤体重。脱水严重者,静脉注射5%葡萄糖生理盐水50~80毫升/公斤体重,维生素C 0.5克/次,维生素B2毫升,每天1~2次。
③抗菌消炎。肌注庆大霉素或氨苄青霉素1万~2万单位/公斤体重,地塞米松2~4毫克/次。也可并用犬病消,0.3~0.4毫升/公斤体重。
④健胃。病情好转后,可口服多酶片1~2片/次,中药保和丸1~2丸/次。
2.2胃肠炎
胃肠炎为胃和小肠粘膜及粘膜下组织的重剧炎症,以腹泻、腹痛、发热、毒血症为特征。临床上多见粘液性、出血性胃肠炎。
2.2.1病因
原发性胃肠炎由单纯的胃肠卡他发展而来,如采食了发霉变质的肉类、鱼类,很快发生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B族维生素缺乏,机体抵抗力降低,外感风寒也可引起。继发性胃肠炎可见于某些病毒病(如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病)、细菌病(如大肠杆菌病、沙门氏杆菌病)、寄生虫病(如绦虫、蛔虫感染)以及滥用抗生素等。
2.2.2症状
病初呈急性胃肠卡他症状,以后呈胃肠炎症状。病犬精神不振,食欲废绝,呕吐喜饮,饮后即吐。发展为肠炎时,表现频繁水样下痢,并混有粘液、血液,体温升高到40~40.5℃,松弛,排便失禁。随腹泻的发展,病犬眼球下陷,皮肤弹性降低,结膜发绀,出现脱水和酸中毒症状。
2.2.3治疗
排除病因,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①饮食疗法。禁食24小时,只给少量口服补液盐饮水,配方为氯化钠3.5克、碳酸氢钠2.5克、氯化钾1.5克、葡萄糖20克、水1000毫升,混合溶解,每次每公斤体重50~100毫升,饮服或灌服。
②对症治疗。止吐:胃复安10毫克/次,肌注;止血:止血敏15~20毫克/公斤体重,肌注;增强抵抗力:维生素B100毫克/次,维生素C0.5克/次,肌注;久泻不止:口服复方苯乙哌啶片2.5毫克/次,一日2~3次。
③强心,补液,防止酸中毒。5%葡萄糖生理盐水50毫升/公斤体重,50%葡萄糖10~20毫升,维生素C0.5克,盐酸山莨蓉碱1毫克/公斤体重,混合静注。心衰时加入10%安钠咖0.5~2毫升。伴随酸中毒时,可将5%碳酸氢钠注射液按3~5毫升/公斤体重用5%葡萄糖稀释至1.25%,静脉注射。
2.3腺炎
是犬腺排泄管阻塞,分泌物积聚,发生感染而引起的炎症。
2.3.1病因
犬腺位于内外括约肌之间的腹侧,呈球形,直径约1厘米,左右各1个。腺以2~4厘米长的管道开口于粘膜与皮肤交界处,相当于时钟4点和8点的位置,将犬尾提起易看到。其分泌物为灰色或褐色油脂状,具强烈臭味。当腺过度分泌时,腺导管阻塞或括约肌功能不良,均易致腺体内分泌物滞留,引起感染、发炎、肿胀。
2.3.2症状
早期患犬表现不安,食欲减少或废绝,不断回头试图啃、舔部位,或后躯坐地有擦肛动作。有的病犬排粪困难,不时努责但仅能排出少量干硬粪便。日久则红肿,向外突出,流灰褐色液体,附近有多量灰褐色分泌物附着。挤压腺,可从中排出多量灰褐色液体,有的呈化脓性感染,形成脓肿,易破溃与外界相通。
2.3.3治疗
彻底挤出腺内液体,并用生理盐水或0.1%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冲洗,然后注入青霉素溶液10万~20万单位。也可用庆大霉素8万单位、2%盐酸普鲁卡因4毫升混合注入腺内。配合肌注清开灵、犬病康等,效果更好。
3、巧用灌肠疗法治疗犬消化系统疾病
在宠物治疗中最多碰到是犬的消化系统疾病,针对病情采用的简单的灌肠法可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3.1灌肠疗法的适用范围
①犬表现为上吐下泻,粪便带血腥臭等肠胃炎症状时,可以应用灌肠疗法进行治疗,排除稀粪,清空肠道,直肠直接给药。
②犬发生大便干燥,排便困难等粪便秘结时,可应用灌肠治疗软化粪便,肠道。
③犬表现强烈的呕吐,食欲废绝,按压腹壁可以摸到香肠状的有弹性的硬物等肠套叠症状时,可以用深部灌肠法来治疗。
④在犬口服给药困难的情况下,可以用直肠灌肠进行给药。
3.2具体操作方法
取输液空瓶一只,内装温热[35度左右]的灌肠液,安装上输液器,把输液器下方的连接头剪去,将塑料管的端插入人用14号导尿管中。打开输液开关,检查插头处是否漏水,如有漏水,可将塑料管再向内插紧,关上输液开关。
将犬俯卧保定在治疗台上,把治疗台的后两只腿垫起,使犬呈前低后高的。如果犬较为驯服,可让其站立进行灌肠。剪去犬周围的污浊被毛,把导尿管的圆头端从插入,边插边放液,以肠道易于插入。尽量多地插入导尿管,尤其是作保留灌肠时,利于药物深入肠管。如发现堵塞,可来回抽动导尿管,或让犬将积粪排除后再继续灌肠。
作用是通便驱气和清洁肠道。灌肠溶液较大,一般一次用量250-1000毫升[根据犬体形大小而定],常将溶液瓶抬高,使罐入压力增大,灌肠速度较快。灌完后立即让犬排泄。
3.2.1留液灌肠法
作用是输入治疗药物,补充营养物质或软化硬结的粪便,灌肠速度不宜过快,溶液量不宜过大,灌完后仍保持前低后高的,并用犬尾根堵塞一段时间。在做输入药物和补充营养物质的保留灌肠之前,最好先用温水进行洗肠,将积粪排出。
3.2.2常用的灌肠溶液
①生理盐水刺激性轻,可用于肠道有疾患的清肠通便。
② 0.1%-0.2%肥皂水(在开水中加入肥皂至乳白色为止),用于手术前清肠或分娩前催产,同时可起驱气作用。
③松节油溶液(松节油4毫升加入500毫升肥皂水搅匀),可以驱出肠内积气。
3.2.3留液灌肠的灌肠液
①在生理盐水中加入抗菌消炎药物,可以治疗急慢性肠炎。
②30-60毫升甘油或植物油,加温水至100-200毫升[盛和林等编著:哺乳动物学概论,华东师范出版社,1985];用5%硫酸镁30毫升、甘油60毫升,加入90毫升温水配制成1:2:3灌肠液;用食盐10克溶于100毫升温水中,配制成10%高渗盐水,可以用来软化粪便,肠道,促使积粪排出。
③5毫升地塞米松、10毫升安痛定、40毫升鱼腥草,加生理盐水100毫升,配制成混合溶液,可以用来治疗犬的各种高热,能起到迅速退热的作用。
④生理盐水200毫升加入安乃近5毫升或加入0.5%阿托品1毫升,深部灌肠,可治疗早期的肠套叠,缓解肠痉挛,减轻疼痛,充盈肠管,可使套叠的肠管复位。
4、预防犬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识
犬的消化系统疾病是最常见而最重要的犬类疾病,而这其中大多疾病都是由于其主人缺乏科学合理的营养、喂养、护理知识而引起的。尤其是在爱犬患病或病愈恢复过程中,犬的消化功能 必然受到了很大的削弱。由于胃肠功能的削弱及紊乱,犬机体所摄入的营养必然减少,容易对机 体产生各种不利的影响。因此,主人在平时的喂养管理、患病期间及恢复过程应注意以下几点:
4.1健康犬只平时的喂养管理要点
4.1.1幼犬(出生-8月龄)
刚出生的幼犬由于其消化器官还未完全发育成熟,其消化能力极其有限,胃肠只能消化母乳。因而1月龄以内的幼犬最好喂母乳。在喂乳时可加入少许酵母片的水溶液,以帮助幼犬更好地消化吸收母乳。同时,喂母乳宜分多次进行,一般每天可以分6~8次喂食。
为了你的幼犬健康,请坚持母 乳哺乳幼犬原则。小犬断乳后,其身体的生长发育,尤其是自身骨骼、牙齿的生长形成往往需要充足而均衡的营养。特别是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的需求较迫切,这些物质需求的满足与否会直接关系其日后能否长成一条健康体美的成犬。
普通的食物则很难完全搭配满足到幼犬的营养需要,这就需要给你的爱犬提供专门配置的优良犬粮了。因此,市面提供的各种专业特制的幼犬粮不妨用间隔搭配的方法喂给犬。这对减少幼犬胃肠道疾病和日后更好、更快的生长发育产生极为重要的作用。
此外,该时期幼犬的胃肠道疾病也可能由体内肠道寄生虫和感染外界的细菌、病毒引起。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是蛔虫、钩虫和鞭虫,因而每月定期预防性驱虫是必要的。而细菌性胃肠道病则多是在机体劳累、衰弱、抵抗力下降时,被致病性菌种经污染的食物、呼吸道等途径入侵感染而致病的。因而,在日常喂养管理上应尽量保持犬食的清洁卫生,喂食时要做到定时、定量、定质的原则。对于病毒性胃肠道疾病,免疫接种是最安全和有效的预防解决办法。一般确认有效的免疫 程序是在小犬满2个月龄的时候进行首次免疫接种疫苗,必要时可以21日的间隔时段再注射2针,以确保幼犬获得足够的机体保护力。
许多其它因素也会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消化道的疾病,因而主人应尽量避免犬只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最常见是因天气突然变化、洗澡或吹冷气等引起的受冻感冒,又或者是食物转变过快引发的胃炎。幼犬的食物应尽量煮熟后方可食用,食用时 可加入些许含碘食盐,以帮助其调节胃口。切记不要让犬吃生鸡蛋、生肉、生肝及油腻的食物。
4.1.2成犬(8月龄-5岁)
对于生长的犬来说,其消化功能日趋完善,有较强的消化吸收能力,故其消化道疾病发病率也逐渐降低,但犬主也不应因此而放松对爱犬的护理。这个时期的胃肠道疾病多是继发于一些传 染病或内科病,例如:由于主人粗心喂了大块骨头而导致便秘或肠梗塞,犬细小病毒病引起出血 性肠食炎,过引起反复性胃肠炎等。
4.1.3老年犬(5岁以上)
当你的伴侣动物进入了老年期,它的消化、吸收能力将大大减退。同时伴随其牙齿的磨损、脱落,食物若过难咀嚼完全则会对其消化系统增加负担而导致胃肠道疾病的发生。老年犬易发生 便秘和消化不良等胃肠道功能紊乱疾病。为了避免这些疾病,对老年犬的喂养宜定时、少量,食 物要保证卫生干净、易消化。特别要注意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物质,例如水果、钙 片、肝脏等。尤其要注意的是让老年犬多些运动和提供充足的饮水。
4.2患有消化道疾病或病愈恢复期的犬只的喂养护理要点
①给予容易消化的流体食物,如:稀肉粥,肝脏拌稀饭,菜肉汤等。
②适当在犬食中加入少量健胃消食的保健性药物或一些维生素,如:酵 母片、维生素 C片、鱼肝油丸等。
③尽量避免过食,不要给予高脂肪、高蛋白,难以消化和加重胃肠负担的食物。
④每天喂食要少量多餐,同时要努力做到定时、定量、定质的大原则。
⑤患病期间应尽量减少洗澡的次数,以及加强保温护理工作。
⑥患便秘的犬只应给予充足的饮水和运动,以促进胃肠的蠕动、排空,减少食物在胃 肠内的积压负担。
⑦主人要多留意患病犬的饮食次数、食量、饮食欲,以及排便或尿的次数及其性状。
参考文献
[1]施新猷.医学动物实验方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
[2]施新猷编:现代实验动物在医学科学研究上的应用[M].北京:中国医科大学,1982.
[3]徐叔云.药理实验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4]侯灿著.医学科学研究入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5]丁道芳,刘思诚编著.医学科学研究入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6]兽医大学.兽医临床处于手册[M].东北:吉林人民出版社,1965.
[7]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实验动物科学论文集[A].第四军医大学,1986.
[8]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等编.现代实验动物科学技术讲座汇编[C].上海实验动物科学研究会,1985.
[9]盛和林等.哺乳动物学概论[M].四川:华东师范出版社,1985.
[10]南开大学生物系中草药生物教研室.实验动物解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11]林熙.实验动物的育种繁殖[M].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条件处[M].1982.
[12]魏文汉.病理生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13]修瑞娟.微循环的动物实验研究[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1981,4(1):1,
篇7
1导师“双责制”产生背景
近年来,在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日益扩大,研究生入学后,班级概念不明确,他们的活动基本以学科和实验室为单位进行。同一年级的研究生相互之间也不太了解,甚至不认识。但同一学科、同一实验室的研究生,即使是不同年级,了解得也比较深入。研究生的言行尽在导师眼中,行政管理人员、研究生辅导员难以全面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导师和研究生相处时间最长,发挥着直接的教导引领作用,为进一步促进研究生导师的教书育人作用,保障和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使研究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与科研学术能力同步发展、提高,学院于2006年实施了研究生导师“双责制”,明确了导师必须肩负学术、科研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重任,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的“教书”和“育人”双重职责。
2导师“双责制”实践模式
2.1以党建促德育,发挥“传帮带”优势
为深入落实导师双责制,学院党委调整原来以年级为单位的党支部设置,建立以学位授权学科为单位的学科党支部,即一个学科中的教师、硕士生和博士生在同一个支部。每一个学科党支部的书记均由学科主任或教师担任,支部的教师与研究生每天在一起学习工作、进行科研创新和党建活动。研究生党支部以专业为依托,不会随着年级的毕业而消失,它成为整个研究生群体的思想和政治核心。学院党委以此为切入点,认真促进研究生党支部建设,深入开展研究生德育工作。在研究生党支部内,党员导师参与本专业研究生党支部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可行性比较高,党员导师可以利用各种机会,通过言传身教和榜样示范对研究生党员进行科研指导和思想引领,全力督促研究生党员在思想、能力和行为等各方面取得长远进步。学院党委及时关心与监督各学科党支部的工作,每个月至少与各支部书记、研究生辅导员和专业导师全面沟通一次,交流探讨研究生的思想动态和政治教育情况,与导师一起帮助学生排忧解难。近年来,研究生党支部的党建工作和科研教学工作做到了“三个同时”:同时安排、同时检查、同时总结。学期初期,安排布置工作任务,学期中期,检查跟进工作进展状况,学期末期,及时进行总结表彰。通过这些典型做法,学院的党建育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达到了密切结合、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2.2以全程化培养为引领,促进研究生综合发展
研究生从入学开始,导师就要求从思想政治、人生价值、科研态度等方面对研究生进行教育,逐渐掌握研究生的思想素质、业务水平、科研作风、文明修养、利益观念等相关情况并给以积极的指导。近年来,研究室学术讨论会在各科研室已经形成制度,成为师生学术研讨和思想交流的良好平台,在学科组每周一次例行讨论会中,导师不仅要了解、指导研究生的科研进度,而且要与大家进行充分的思想交流,深入了解研究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需求,及时释疑解惑、给予帮助,并及时表扬先进典型、批评不良表现,树正气、纠偏差,促使研究生德智体美各方面健康发展。
2.3以导师组共同教育为依托,拓宽研究生教育途径
导师与研究生之间一般是一对多的关系,在实际指导中,略显势单力薄。为了更好地凝聚教育力量,营造良好的科研学习氛围,学院在各学科内部建立了以一人为主、多人为辅的导师组团队,明确研究生身边的每一位老师对研究生都有思想教育的责任,实现研究生教育的群体辐射效应,达到凝心聚力、共同培养、人人受益的效果。
2.4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提升导师师德水平和教育责任感
为加强导师的师德建设,提升导师管理和引导研究生的教育水平,学院会定期组织导师进行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等主题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导师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认识,不断促进导师的政治理论素养和师德育人理念;学院在每月的月末都会举办研究生导师师德作风建设和研究生教育管理经验交流会,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提出有力可行的措施,加大对优秀典型的表彰和宣传力度,激励导师们主动认真开展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后备人才。
3导师“双责制”实施效果
3.1畅通交流平台,提升培养质量
由于研究生年龄普遍偏高,自立的心情比较迫切,所以他们承受着恋爱、经济、学业、就业等多种压力,导致研究生产生种种困惑。研究生不良情绪的产生会直接影响其学业。导师“双责制”的实施,促进导师利用更多的时间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及时为学生释疑解惑,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好思想引领,按照自然科学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最终,为社会输送综合素质优秀的高水平人才。近年来,学院历届研究生在学校各种评选中获奖人次和就业质量位居前列。
3.2提升思想素质,推进教学科研水平
若要成功,思想先行。导师与学生思想素质的提升,有力地促进了师生业务水平的提高与学院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近年来,学院近50名业务教师成功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量获得重大突破(图1),研究生、博士生的科研成果也是硕果累累。SCI论文数量逐渐递增(图2),其中有近90%的论文以研究生为第一作者。2008年,曹颖同学以第一作者在植物学顶级杂志Plantcell发表影响因子10.0的研究成果。近五年,有20余名同学在国际知名杂志发表过影响因子6.0以上的研究成果。近五年来,学院导师和研究生合力编写《人体组织解剖学》、《人体及动物生理学》、《进化生物学》和《生物资源学》等高校本科生教材以及配套的教学参考书或习题集,这些教材已经被国内多所高校选用,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一门、省级精品课程八门。同时还出版了《细胞信号转导》、《河北植物志》、《河北省高等植物名录》等一批研究著作,对于国内的相关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在学院浓厚的科研氛围感染下,各学科党支部充分发扬学院“传、帮、带”的优良传统,以实际行动扩大研究生在本科生中的影响力和示范性,促进提升本科生的科研素养和思想水平。近年来,学院本科生在研究生的引领指导下,陆续在大学生“挑战杯”比赛中获省级特等奖四项、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五项;获国家级一等奖一项,国家级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
4导师“双责制”不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