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11 11:15: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印刷技术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印刷技术论文

篇1

[关键词]:平等性印刷技术视觉传达信息

[Abstract]:Thisarticlethroughregardingcontainsinthedesign,thetechnicalequalponder,re-elaboratesthedesign,printingandperson’srelationsfromanotherangle.[Keyword]:Equalprintingtechnologyvisiontransmissioninformation

回顾人类的设计历程,“求生存”是相当重要的目标,至少在设计萌芽阶段以及之后一段并不短的时间里,这是唯一目标,即使在今天人类的设计行为及其产物中,依然包含着这种因素,对于“生”的追求,引发人类设计行为的持续性,并逐渐催生出很多重要属性,其中最为重要和本质的,当属平等性。以“生存”为起点,设计不可能缺失这种属性:对于自身生存的环境而言,人需要一个平等沟通、和平共处的平台;对于群体内部来说,则需要物质方面的“平均主义”。这不是人与生俱来的愿望,却在设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中,逐渐成为设计的目标和理想,并成为人类自我优化程度的一种反映。而在“生存、平等、设计”这一组循环、可逆的关系中,使其正常、顺畅的得以运转的条件是什么呢?

一、设计与技术

设计自其产生的那一刻起,就与技术结下了不解之缘。真正意义上的设计并非是单纯地对于自然中的物质,以“拿来主义”的姿态直接应用,如果是这样,很多动物甚至植物也应算做是“设计的高手”。“设计”真实而本质的含义是建立在发现基础之上的“创新”,是有极强针对性的创造。这要求设计必须具备一定的合理性,在具体的实施环节,任何具体的设计都不能无限制的凭空想象,即使是在构想阶段,这种限定性依然在无形的掌控我们的头脑,使思维始终局限在似乎已预先划定的圈子里,无法真正的跳出来。究其原因,主要是包含在设计中的技术因素使然。

“技术”一词源于古希腊语,意指“技能”、“技艺”等。我们今天所理解的“技术”概念,是对自然科学理论、成果应用后的综合结果。站在设计的角度,谈到的技术似乎包含两个部分:(1)使“想法”转化为“视觉可视”的一系列专业化技术;草图表现、效果图表现、模型加工(制作)技术等;(2)使纸面上的方案转化成为可供“消费”(使用)的真实产品的加工制造技术。在设计的早期阶段,这二者是合一的,即从事产品加工、生产的人就是从事构想视觉表现的人(从这一点来讲,中国古代的“百工”,就是一个设计的群体)。不能说这个工匠和设计师合一的阶段是缺失设计的阶段,因为众多的产物已有力地修正了这种误解(只是大量兼具精绝创意和精良加工的产物,使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忽视其设计产物的实质,而更多地以“艺术品”来认知它们)。“设计缺失”的说法,实质上是将存在于现代社会形态中的工业设计,做不符人类历史及设计发展规律的认识,盲目套用于以往设计(产物)之后产生的。

事实上,这种片面认识的产生,与技术之间有极强的对应性:精良的加工技术在体现精美创意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促成技术本身在公众心目中一定的独立地位,这种情况在东西方都是大量存在的。技术逐渐成为可凭借自身而存在的“独立”之物——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都是如此——当谈到某种技术的时候,不可能在头脑中映现具体的物品形态,而只是局部(表面化)地闪现这种技术具体应用后所产生的效果。从这一实际情况可以一定程度地区分设计与技术之间的差别。

设计这种人类最早的实践行为,不仅见证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还全方位地参与其中,成为“发展”概念最直观的表达。技术是使之成为现实的重要保障,在设计从无到有、从大到小的过程中,它经历了同样的变化。

二、印刷技术与平等性

所谓的“平等”,实质上包含不同的含义:为生存而解决温饱问题时,对于事物的分配,需要公平的分配方案、工具等,以确保分配的平均;为发展而在精神层面所追求的平等,并不是单纯的精神本身,而是一种综合性的平等需要。满足前者,只要一些简单地计量、分割技术即可;后者复杂得多,因为思维、意识、观念等抽象的概念,已融入其中,“动物性”需求已升华为精神性的追求,个体行为已彻底扩大为群体性的行动,整个时代和社会都参与其中,“革命(变革)”就是具体的表现形式。由具体设计产物充当载体,对于这类平等性的表达,在设计的发展历程中不胜枚举;通过相应技术所创造的各种设计产物,成为引发“平等追求”导火线的事例也多不胜数。所有这些都是较为平和的,甚至有些消极和被动。从某种意义上讲,联结人与自然的工具(用具)设计,联结自然与社会的环境设计,都是较为缓和、间接的与“平等”概念发生联系;联结人与社会的信息(视觉)传达设计,则是直接、激进的“平等”概念的鼓吹者,印刷技术则成为当之无愧的“平等”的载体。

信息传达在人类形成的早期,就同视觉结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关系的确立,本身带有一定程度的平等意味——靠视觉感官接收外部信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已在客观上具备了广泛的一致性,按照视觉要求加工、整理的信息,自然在群体内部拥有一个共同的认知平台——明显的平等属性出现。最早的产物因“主”、“客”观的原因而无法被确认,但由考古研究所获取成果可知:人类较早期的生活环境中,岩画之类的遗存,在很大程度上展示了信息视觉方式的表达。由此为发端,信息视觉表述成为人类自身发展进步的一条主线,也成为人类之间在“平等”含义上不断实现良性化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信息是包含极强平等含义的概念,这一点不因时间和地点而改变。众多类型的信息中,最能体现平等属性的就是基于“生存和发展”双重考虑而产生的具有教育功能的信息,它决定了信息传达的发展方向——从信息归纳处理方式,到具体传达技术和渠道的开发、选择,都充分证明这一点。“平等思想”在这些具体环节,逐渐得到启蒙和激活——信息归纳、处理由“随意”到“规范”:个性渐渐为共,种种涂鸦在历经不同阶段演化后,终于形成体系化产物,同一范围、时段的人类群体中,信息归纳整理方式,基于接收和应用目的而具极强的趋同性,这保证了信息在同一群体内部感知上的一致——文字的产生及广泛应用是最重要的体现(也是“民族”形成的前提之一);传达技术(渠道)方面,同样呈现“规范”的趋势——应用于广泛人群信息快速、准确传达和接受目的的各种规整、清晰字体的出现,及针对相同目的而创造的各种字体的加工技术——从手抄本到雕刻版,再到活字印刷,反映出平等意识在头脑中不断强化的事实。

信息归纳、整理和具体传达技术的开发、应用这两个部分相互促进,于渐进的过程中实现了平等在人的头脑中从萌芽到结果的转变。

早期视觉传达是以图画的方式将外部信息加以描述,并刻、绘于岩石。信息直白的表达形式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很顺畅。这种方式在初步达成信息交流目的的同时,也暴露了信息传达范围极其狭小的事实——个体手工方式进行信息整理加工,与日后信息大众传播之间不可同日而语,但以此为基点所出现的人造器物表面的一些图化符号及印纹,却说明信息加工和传达技术的进步——由“图画”到“图化符号”,是思维进步的结果,相应的传达技术也面临新要求:(1)这些图化符号如何存在和保留。(2)以何种技术来完成。岩石不再是唯一的选择,各种人造器物的表面成为新的载体;“绘、刻”方法之外,“压印”成为新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视觉传达与“印”的方式结合的滥觞,原始陶器表面所谓的印纹,似乎不仅仅是出于美观的考虑而无丝毫信息的含义)。针对信息做视觉表述的努力始终在继续,并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将各种源于实践的认识,应用于信息的加工,使之成为规律性方法,是信息视觉表述中一直遵循的原则。与之对应的传达技术也不断被开发创造出来。在关注古代器物加工(制造)方法(技术)的同时,不应忽视其中相应的信息传达的成分:例如青铜器的铸造技术,满足器物成型需要的同时,还满足了对表面“纹”与“字”加工的需要,是另一层面的信息传达技术。

当文字作为一个系统,以较为简明的形态从图形中分离出来,逐渐成为现实社会信息交流的主要媒介,传达的技术却因受到材料限制,只能因陋就简满足小范围的信息传递需要(简牍书是典型代表),二者发展的不一致,造成视觉传达的不平等,“文字”这个图形发展的阶段性成果所带来的平等性,因技术的滞后而无法真正体现。材料与技术的双重制约致使每个文字尚无法被更多的人认识,又如何借此来做“信息传达”?另一方面,则应看到“简牍”文书在移动、搬运、阅读等方面毕竟比以往的信息载体方便得多,加工成本和难度也要低得多,(相对)平等的内涵从另一方面体现出来。

纸在现实需要的推动下被创造出来,为视觉传达平等性新阶段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抄书得以较广泛的应用,书籍的传播范围扩大、受众增多。与“简牍”相比,手抄本在字体改良、插图应用、排版形式等方面更具有近、现代纸质图书的雏形(如果将整个图书的发展过程比做完整的设计过程,这一阶段就像必不可少的草图描绘环节)。客观的看这个“草图阶段”实施者(抄书人),所创造的产物依然是小范围的人群才能享有:例如中世纪欧洲,完全是由教士来从事抄书的工作,抄录的也基本上是与教义有关的内容,当时的居民绝大多数都是文盲,阅读成为贵族与教士的专利,对相应信息的掌控成为特权的象征,视觉传达的平等性被掩盖。作为显性特征的图书的模式(包括字体、编排、装订等)却为随之而来的平等载体——大众化的图书所借鉴、效仿。

源于中国的雕版印刷方式,从根本上颠覆了长久以来形成的小范围信息掌控的“传统”,使信息传播真正成为公众性的,信息的垄断被打破,以往因对信息掌控而形成的权威集团(阶层)受到质疑和挑战,“平等”真实的出现在公众的现实生活中,面向大众的教育,凭借轻便、可大量生产的图书,而在学校和社会这两个渠道中日益发展起来,知识共享成为长久以来人类社会平等概念最重要的组成,图书作为知识的重要承载物,其加工、制造的手段(印刷技术)也与平等发生了联系,成为平等的载体,这在图书产生、发展的早期,由于相应加工技术的制约(滞后)而并不明显。随着印刷(雕版)技术的发明以及不断出现的技术改良,则变得越来越不容忽视。“信息公众享有”由人类最初朦胧的理想已经变成活生生的现实。

以信息传递为最初的起点,无论视觉表现技术,还是确保其大范围实现的加工技术,都具备显著的进步,两方面的技术互为前提,相互促进,大大加快了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进程。在印刷技术直接作用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化概念得以强化。此前由于加工技术本身的随意性,致使视觉表现技术的规范化无从谈起,影响视觉传达的最终效果:过于感性、随意的表达,更像是以信息为素材进行艺术性的创作。视觉传达设计所包含的平等性因这种状况而无法真正体现,艺术化的信息产物,不适合广泛人群信息交流的需要,随意化的表达与现实信息之间的差距,导致信息在传达过程中歧义性产生。这种情况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得到了根本的扭转:例如,标准、规范文字的产生,主要就是印刷工艺的特性使然,作为信息视觉传达重要方式和手段,文字是思维发展和进步的产物,也同样是印刷技术不断推动的结果。

印刷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对于视觉传达设计而言,最重要的是确立了一种模式——以文字的方式作为信息大众共享的主要方式,图作为文字的辅助元素不再独立承担更多的信息传递工作。思维的抽象化、理性化、条理化程度,因新式的传达方式而日渐提高。以往对于线条、色彩等图像性元素的应用与关注,逐渐被针对文字结构布局、笔画处理、图与文字的组织、整页(册)文字编排的关注所替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概念变得宽泛起来,“综合”在印刷技术广泛应用的前提下,成为视觉传达设计极其显著的手段,并进一步成为彰显平等属性的重要方法——针对同一信息的不同接收者,利用同一种介质传递的时候,采用图文相辅的方式进行信息的表述,最大限度满足尽可能广泛的公众信息传递、交流的需要,例如中国元明时代的戏曲、小说等刻本,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在相同刻本的面前,因多元化的视觉表达方式,而促成信息的平等接受;相同样式、内容的书,同时在地位、身份各异的人手中达成极其一致的信息传递功能,只有凭借印刷技术才能成为现实。另一方面,视觉传达中的“图”,在印刷技术影响下,逐渐形成新技术条件下的新面目:以木刻版画为发端的新式“信息图化产物”,最大限度承载了(信息)平等的含义。

简洁的造形元素,最富表现力的效果,将信息浓缩为单色的画面,既补充文字所无法完全表达的意思,又在一定程度独立起到表述某些信息的作用,在随后更是以完全独立的面目行世,成为造型艺术中一个重要种类——版画。从某种意义讲,它是雕版印刷方式的最佳范例和活的样本:例如流传于各地的民间年画,保存着相当程度的传统印刷技艺,成为立足当代,回望过去的重要依据。

在印刷技术的作用和限定下,视觉传达设计的表达从随意渐渐转化为具有极强限定和约束性,设计另一层面的平等性突显:从事信息视觉化处理的人,必须完全考虑印刷技术的因素,实质上就是充分满足公众整体信息接受的需要,以往以个人的意愿和好恶为小范围信息传递所做的视觉化处理,逐渐与发展进步中的公众信息交流相抵触,其中由设计者个人好恶与公众整体需求之间的矛盾所导致的“不平等”性,自然的被服务于公众信息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平等性代替。

视觉传达设计在适应印刷技术要求的同时,真正成为面向广大公众的行为。借助印刷技术,信息广泛的公众共享成为可能,设计面前“人人平等”的理想得以阶段性的实现。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信息检索 信息分析 信息提炼 立体印刷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9(c)-0100-02

在新的生活环境下,每个人都需要从各种各样的信息源中收集、提炼有用信息,为正确决策提供参考。一方面,人们可以利用网络方便、自由、快捷的、查询信息;但另一个方面,由于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信息更新的快速性,使得信息资源出现分散、异构、无序的特性,极不利于人们有效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面对信息急剧增长、技术不断更新的新局面,需要我们对信息检索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提高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尤其是科研工作者必须增强获取、选择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1 信息检索概述

信息检索是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提交的查询条件检索出相关文档的过程和技术。信息检索涉及数据库技术、图书和情罂蒲А⑷斯ぶ悄堋⒆匀挥镅源理、机器学习等众多知识和学科领域[1]。信息检索作为一门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表示、存储、组织和访问。

1.1 信息检索的意义

信息检索是对信息进行集中表示、存储、组织加工、统一管理,使用户更容易得到所需要的信息,进而对信息进行加工,根据分析得出新的思路和方法,实现信息激活和增值。有效的信息检索可以节省科技人员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帮助人们进行知识更新;继承和借鉴前人劳动成果,促进科技的快速发展;协助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1.2 信息检索的四要素

信息检索包含四个要素:信息意识、信息源、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利用[2]。信息意识是信息检索的前提,指人们借助信息系统获取所需信息所做出的能动反映,使人们对信息的敏感程度、选择和运用信息能力;信息源是信息检索的基础,如专著、期刊、报告、学位论文、会议记录、专利、标准、统计数据、政府出版物、档案文献信息等;信息获取能力是信息检索的核心,是指人们对信息的了解、查找、整理加工;信息利用是信息检索的关键,即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和利用。

1.3 检索语言及方法

检索语言是为沟通文献标引与文献检索而编制的人工语言,是连接信息存储和检索两个过程中标引人员与检索人员双方思路的渠道。检索语言主要包含分类、主题、代码和自然四类语言[3]。分类语言是指用各种分类号来进行检索的标识,按学科性质进行系统排列,包括主题、科学、图书和专利分类语言;主题语言是直接以表达文献主题的词语作为检索标识,包括关键词、标题词、单元次和叙词语言等;代码语言是指将事物的某一方面特征用代码系统来标引和排列的检索语言,例如,分子式索引系统;自然语言是指未经规范化处理的检索语言。

信息检索包括手工和计算机检索,常用的检索方法有拉网法、引文法、顺查、逆差和抽查法、排除、限定和合取法。检索途径归为两大类:一类是用信息的外部特征,如责任者、题名、某种序号、机构名等作为检索标识;另一类是用描述信息内容的分类号、关键词、主题词等作为检索标识。通常直接输入检索字段直接点击搜索,但需要精确查找目标文献时,要利用高级检索方式设置一些查询条件,如查询范围、时间、方式(模糊和精确)、字段逻辑关系的编辑等。

2 信息检索流程

信息检索过程可分为以下步骤:课题的确定――选择合适的数据库――初步拟定检索式检索――调整检索策略(考虑准确性)――命中结果分析――批量下载――信息分析。下面以立体印刷技术的相关资料的搜集为例介绍信息检索过程。

2.1 检索工具选择

对于日常信息的搜索,通常采用百度、谷歌等网站,但对于专业文献的检索则需要专门的数据库,每个数据库都有自己的特点。

(1)馆藏书目查询:书目是将图书、期刊按一定规则收录,并有序编排的检索工具。通常包含题名、责任者、主题词、分类号、索取号、ISBN/ISSN号、出版社等字段,输入检索词即可检索,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有自己的馆藏书目数据库,检索、下载。

(2)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目前世界上最大且连续动态更新的数据库,内容覆盖工程技术、自然科学、农业、哲在新的生活环境下,每个人都需要从各种各样的信息源中收集、提炼有用信息,为正确决策提供参考。一方面,人们可以利用网络方便、自由、快捷的、查询信息;但另一个方面,由于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信息更新的快速性,使得信息资源出现分散、异构、无序的特性,极不利于人们有效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面对信息急剧增长、技术不断更新的新局面,需要我们对信息检索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提高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尤其是科研工作者必须增强获取、选择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1 信息检索概述

信息检索是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提交的查询条件检索出相关文档的过程和技术。信息检索涉及数据库技术、图书和情报科学、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众多知识和学科领域[1]。信息检索作为一门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表示、存储、组织和访问。

1.1 信息检索的意义

信息检索是对信息进行集中表示、存储、组织加工、统一管理,使用户更容易得到所需要的信息,进而对信息进行加工,根据分析得出新的思路和方法,实现信息激活和增值。有效的信息检索可以节省科技人员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帮助人们进行知识更新;继承和借鉴前人劳动成果,促进科技的快速发展;协助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1.2 信息检索的四要素

信息检索包含四个要素:信息意识、信息源、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利用[2]。信息意识是信息检索的前提,指人们借助信息系统获取所需信息所做出的能动反映,使人们对信息的敏感程度、选择和运用信息能力;信息源是信息检索的基础,如专著、期刊、报告、学位论文、会议记录、专利、标准、统计数据、政府出版物、档案文献信息等;信息获取能力是信息检索的核心,是指人们对信息的了解、查找、整理加工;信息利用是信息检索的关键,即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和利用。

1.3 检索语言及方法

检索语言是为沟通文献标引与文献检索而编制的人工语言,是连接信息存储和检索两个过程中标引人员与检索人员双方思路的渠道。检索语言主要包含分类、主题、代码和自然四类语言[3]。分类语言是指用各种分类号来进行检索的标识,按学科性质进行系统排列,包括主题、科学、图书和专利分类语言;主题语言是直接以表达文献主题的词语作为检索标识,包括关键词、标题词、单元次和叙词语言等;代码语言是指将事物的某一方面特征用代码系统来标引和排列的检索语言,例如,分子式索引系统;自然语言是指未经规范化处理的检索语言。

信息检索包括手工和计算机检索,常用的检索方法有拉网法、引文法、顺查、逆差和抽查法、排除、限定和合取法。检索途径归为两大类:一类是用信息的外部特征,如责任者、题名、某种序号、机构名等作为检索标识;另一类是用描述信息内容的分类号、关键词、主题词等作为检索标识。通常直接输入检索字段直接点击搜索,但需要精确查找目标文献时,要利用高级检索方式设置一些查询条件,如查询范围、时间、方式(模糊和精确)、字段逻辑关系的编辑等。

2 信息检索流程

信息检索过程可分为以下步骤:课题的确定――选择合适的数据库――初步拟定检索式检索――调整检索策略(考虑准确性)――命中结果分析――批量下载――信息分析。下面以立体印刷技术的相关资料的搜集为例介绍信息检索过程。

2.1 检索工具选择

对于日常信息的搜索,通常采用百度、谷歌等网站,但对于专业文献的检索则需要专门的数据库,每个数据库都有自己的特点。

(1)馆藏书目查询:书目是将图书、期刊按一定规则收录,并有序编排的检索工具。通常包含题名、责任者、主题词、分类号、索取号、ISBN/ISSN号、出版社等字段,输入检索词即可检索,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有自己的馆藏书目数据库,检索、下载。

(2)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目前世界上最大且连续动态更新的数据库,内容覆盖工程技术、自然科学、农业、哲学、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可进行高级、专业、跨库检索以及期刊Ш健

(3)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数据库:目前国内相关资源最完备、连续动态更新的高质量学位论文数据库,包含理工、农业、医药、文史哲、法律、教育与社会科学、电子与信息科学、经济以及专题文献等。

(4)外文文摘数据库:既包含单学科数据库,如CA(化学)、PA(石油)、Georef、Medline等,又包含多学科综合数据库,如Dialog、EI、CSA、SCI、IEEE/IET、Spinger等。对于国际化的今天,外文检索已成为每个考研人员必备的技能。

(5)其他数据库:Google学术中文和外文搜索、万方、维普、知网、专利检索系统以及标准文献检索数据库等。数据库文件普遍采用CAJ和PDF格式,须下载专门的浏览器来阅读。

2.2 检索词确定

确定中文检索词:设置与论文名字相关的检索词进行检索,如,立体印刷、3D印刷、立体图像、立体印刷品;确定英文检索词:stereoscopic printing、3D printing、stereoscopic image printing、auto-stereoscopic image

2.3 检索过程及结果分析

利用以上介绍的检索方式以及各个数据库的特点,选用中国知网、Google学术、硕博士论文数据库、EI和专利网,结合设定的检索词进行文献检索,该文例子主要围绕图书、期刊、硕博士论文和专利来搜索。为了便于对文献的管理、引文编排,论文写作采用EndNote插件建立分类文献库。在搜索文献时注意尽可能将时间设定在近5年内,学位论文搜索优先,这样对研究对象的背景、现状首先有大概的了解;其次进行大量其它文献的检索,可以参考论文后的参考文献、某个领域的专家或数据库连接到的相似文献等来扩展检索。无论对于中文还是外文的搜索,不能盲目下载,必须注意文章摘要与目标对象是否有关,否则会加大有用文章筛选的工作量。

检索到的文章由于存在相似性,一定要做好分类,方便快速查找。总的来看立体印刷技术相关文献主要涉及人眼视觉理论、光栅成像、立体图像制作、光栅材料及使用、立体印刷产品质量评价和市场分析、立体印刷工艺研究以及相关设备制造等。通过以上文章的搜索我们可以对立体印刷有大致的了解,对于写综述性的论文可以按照以上点来设置章节标题,如果要进行某一点的深入研究,需要认真研读,将文章的各个点吃透,或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总之,文献检索不能盲目,初步检索分析后,再次具有针对性性的进行检索。

3 结语

该文围绕信息检索技术展开讨论,首先,简单的介绍了信息检索的含义、目的、意义、检索要素和方法等,让大家对此有直观的认识。其次,结合立体印刷技术综述报告的例子,详细的阐述了文献的查找渠道、提炼、分析和总结过程,对以后工作和学习中有效的进行信息检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双魁.信息检索与利用[M].上海: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8.

篇3

【关键词】印刷 教学改革 实践 工程化

新时期教育改革明确指出,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更新教育内容的机制,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20世纪70年代后,我国工科工程化教育出现泛科学化倾向,专业教育以教为主,而非以用为主,“就业倾向”被轻视,不少工科课程倾向于灌溉理论知识,教学内容和方法几十年不变,完全不能适应社会和企业的发展需要。

现代印刷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应是高素质、应用型、工程化人才。未达到这个要求,必须切实加强专业知识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树立工程化能力培养与基础理论教学、专业能力培养并重的教学理念,将工程化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主线,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全面体现工程化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路,对课程的传统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更新、改革,充实工程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体系【1】。

例如《印刷概论》课程作为印刷工程及其他相关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一方面要能反映印刷科学的概貌,给学生一个较完整的印象,澄清对专业认知的模糊之处;另一方面,也要为以后深入、系统学习印刷专业课程奠定良好基础。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很好满足上述工程化培养要求,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偏重理论,实践性差,与企业的生产实际脱节;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互动,难以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意识;传统考核手段不能真正反映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的深度和运用的能力等。为此,我们应围绕“突出专业实践教学,强化工程技能培养”的教改主线,进行以学校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平台为支撑,面向企业和岗位需求者培养学生印刷技能的教学改革实践。

1、知行统一,教学内容工程化整合

印刷概论是以满足认识印刷为主要目的,与印刷相关课程相比更具有广泛的认识意义。因此课程的教学目的,不是让学生泛泛掌握几种印刷技术,而是在此基础上,面对具体印刷任务,能够合理选择工艺流程,设计工艺方案,实现工艺操作,进行质量评价方案[3]。

在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深度把握上,应遵循几点原则:

(1)理论知识“必须、够用”

对于“印刷概论”课程来说,其相关理论内容是为工艺技术二设立。以工程实践为教学主线,把涉及到的理论和原理讲清、讲透,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应用。

印刷概论内容庞杂,包括一些复杂的物化原理和计算公式。以基础理论模块为例,课程包括印刷工艺原理(表面物理化学、润湿与水墨平衡、印刷压力计算、油墨转移原理),网点阶调复制原理,印刷光学和信息记录材料等。对于这些传统的知识,应强调可用性,不必追求原理的系统性和公式的严密推导,注重其对生产时间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2)突出重点,服务于印刷工艺

以工艺流程为模块,课程包括印前图文处理及制版、印刷和印后加工三大工序,涉及艺术涉及、印刷工艺及材料适性、印刷机械等领域。结合工程化培养要求,应适当弱化艺术成分,重点突出印前出片制版、上机印刷操作及相关材料适性。

现行印刷方式包括平板胶印、凹版印刷、柔性版印刷、丝网印刷、数字印刷、特种印刷等几十种,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而课程学时有限。传统教学追求面面俱到,偏重理论,导致重点工艺不突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为了解决上述矛盾,应结合几种常规的印刷品,突出几种相关的典型印刷工艺即可,其他工艺触类旁通。

(3)不断更新,切合产业需求

为让学生学有所用,增强工程化就业技能,教学内容适时完善。具体办法是,走访印刷企业,结合岗位的实际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建立毕业生回访机制,认真采纳合理化建议;引入产业的发展前沿,体现印刷的新理论、新工艺、新材料。

2、加强实践教学,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实践是培养学生工程化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必要途径。在理论知识“必须、够用”的情况下,必须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和工程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专业课学习,通过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程化能力。

(1)多媒体教学,模拟生产现场

印刷概论的教学内容包含多种动态工艺流程及大量设备展示,必须运用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图表、动画集视频等信息与一体,激昂抽象内容直观化、表面问题深入化、枯燥问题生动化。

(2)项目教学法,突出学生主体意识

教师结合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课后学生做实验的传统教学模式,虽然强调了知识传授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但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实践证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要求,必须让学生参与其中。应实行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实时引导和辅导,以完成一个具体项目为载体,积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创造性[4] 。

印刷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过程艰巨而复杂。从高等教育教学理念看,课程教学的目的应是传授有机、开放的印刷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程化应用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杨祖彬 戴宏民 “完整包装解决方案”对包装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J].包装工程,2009,30(9):203-205.

[2]程惠峰 杨祖彬“包装印刷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2010,4(2):40-44.

[3]王利婕.包装印刷工艺类课程的教学实践与体会[J],包装工程,2003,24(4):182-186

篇4

[关键词] 钱存训 中国出版史 述评

[中图分类号]G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9-5853(2010)06-0011-05

钱存训(Tsuen-Hsuin Tsien)先生,1910年出生于江苏省泰州市,1932年毕业于金陵大学(今南京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52年、1957年分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图书馆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钱先生赴美前曾先后担任南京金陵女子大学图书馆馆长、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北京图书馆南京及上海办事处主任等职。赴美后曾任美国芝加哥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兼图书馆学研究院教授、远东图书馆馆长和夏威夷大学客座教授等职,现任芝加哥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荣誉教授、东亚图书馆荣誉馆长、英国李约瑟科技史研究所荣誉研究员、美国中国出版服务公司董事长等职。

钱存训先生是海内外闻名的中国出版史研究专家,著有《书于竹帛》《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中国古代书籍纸墨及印刷术》《东西文化交流论丛》《留美杂忆》等著述。钱先生对自己的研究曾有一个总结:“我的研究范围主要环绕两大主题:中国图书印刷史和中外文化交流,而两者的结合,从高度和比较的观点出发,所得出的结论便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和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在中国出版史这一研究领域,钱先生在海外为宣传和推广中国文化做出了杰出贡献。其具体成就表现在下列方面。

1 对纸发明前的中国文字记录及对中国书籍制度的影响做了全面研究

在印刷术发明前,世界各国的文字记录可谓丰富多彩。中国也是如此。王国维先生《简牍检署考》(1912)、罗振玉与王国维合著的《流沙坠简》(1914)等对简牍实物与文献记述进行了研究,但并没有涉及书籍制度的所有方面。《书于竹帛》的出版,对纸发明前的中国文字记录做了全面研究,探讨了纸前记录方式对中国书籍制度产生的影响,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

《书于竹帛》的底稿是钱存训先生1957年提交给芝加哥大学的博士论文《印刷发明前的中国文字记录和图书》(ThePre-printingRecordofChina:A Study ofthe Development of Early Chinese Inscripdons andBooks),经过修改后以《书于竹帛》(WrittenonBambooand Silk:The Beginning of Chinese Books andInscriptions)为名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于1962年正式出版。该书共分9章。第一章是《绪论》,对中国古代文字记录方式进行了总体上的介绍。第二章是《甲骨文》,介绍甲骨文的起源和性质、甲骨文的形势和契刻、卜辞的内容及排列等。第三章是《金文和陶文》,对金文和陶文的性质、用途、款式等进行研究。第四章是《玉石刻辞》,对石鼓文和古代刻石、玉器刻辞等进行研究。第五章是《竹简和木牍》,对简牍的形式、整治、行格和书体、编装方式等进行了研究。第六章是《帛书》,对帛书的起源、发现、材料、形式等进行研究。第七章是《纸卷》,对纸的发明与改进、古纸的材料和制作、卷轴制度等进行研究。第八章是《书写工具》,对毛笔、墨、书刀等工具进行研究。第九章是《结论》,对中国书籍的起源与发展、书写和复制技术、文字的演化等问题进行研究。该书英文本出版后,受到西方学术界的广泛好评,除不断重印外,还被译成中、日、韩等其他文字。2004年,该书的英文第二版也再次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

《书于竹帛》指出:“古代文字之刻于甲骨、金石及印于陶泥者,皆不能称之为‘书’。书籍的起源,当追溯至竹简和木牍,编以书绳,聚简成篇,如同今日的书籍册页一般。在纸发明以前,竹、木不仅是最普遍的书写材料,且在中国历史上被采用的时间,亦较诸其他材料更为长久,甚至在纸发明以后数百年间,简牍仍继续用作书写。”“竹简和木牍是中国最早的书写材料,在中国传统文化上,简牍制度有其极为重要和深远的影响。不仅中国文字的直行书写和自右向左的排列顺序渊源于此,即使在纸张和印刷术发明之后,中国书籍的单位、术语,以及版面上的所谓‘行格’的形式,也是根源于简牍制度而来。”这一观点,理清了书籍的源头,可以避免将早期“书籍”的范围无限扩大。

目前,《书于竹帛》已有4个不同的中文译本。1975年,根据周宁森博士译稿修订的《中国古代书史》,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1981年再版:1987年,由郑如斯教授增补的《印刷发明前的中国书和文字记录》,由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出版;1996年,台湾汉美图书公司以《书于竹帛》为名,出版了该书的繁体字版;2002年,上海的上海书店出版社也以《书于竹帛: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为题,出版了该书的第四个增订本。这些不同的译本,充分显示了该书具有的不朽生命力。尤其是“世纪文库”本的《书于竹帛》和芝加哥大学出版社第二版英文本“Written onBambooand Silk”,以近年出土的考古实物为主,补充了新发现的殷墟以外和周初的甲骨、战国及秦汉墓中出土的竹简、帛书、各类古地图、敦煌遗书中最早的抄本等内容,更使该书具有新的生命力。

此外,收录在《中国古代书籍纸墨及印刷术》(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版)中的《汉代书刀考》,对简牍时期整治书写材料和删改文字的书刀做了全面考证与分析,认为“书刀的功用在删除写错的简面,以便改正重写,或者削去旧简已经书写的旧面,取得新的简面,以便再行书写”,从而纠正了以往文献中认为书刀或刀削是简策上刊刻文字的工具这一错误说法。2对中国纸和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做了全面研究

在《书于竹帛》一书的基础上,钱先生应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Joseph Needham)先生之约,为李氏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撰写《造纸和印刷》分册,1985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与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刘祖慰教授的译本《中国科学技术史・纸和印刷》。1995年,台北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刘拓、汪刘次昕的译本《造纸和印刷》。2004年,该书由北京大学郑如斯教授编订、增加了新材料后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以《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为名出版。

《中国纸与印刷文化史》堪称《书于竹帛》的姊妹篇。该书对印刷术发明后的中国书籍和文字记录进行研究。全书十章。第一章是《绪论》,从宏观上对造纸术和印刷术的起源和发展、中国发明造纸和印刷术的

原因等进行介绍。第二章至第四章是有关纸的研究。第二章是《纸的性质和演变》,对纸的定义、造纸的起源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第三章是《造纸的技术与方法》,对造纸的原料、工序等进行介绍。第四章是《纸的用途和纸制品》,对各种纸的用途进行介绍。第五章至第七章是对印刷术的研究。第五章是《中国印刷的起源与发展》,对印刷术的发明及历展进行宏观介绍。第六章是《中国印刷的技术和程序》,对雕版印刷的材料和工艺、活字版的种类和方法、中国书的版式和装订等进行了研究。第七章是《中国印刷的艺术和图绘》,对木刻版画、年画、套色复印技术等进行了研究。第八章至第十章是有关纸与印刷的传播史。第八章是《纸与印刷术的西传》,谈论纸与印刷术传向西方的过程,以及西方现代印刷术起源的中国背景。第九章是《纸与印刷术的东渐和南传》,谈论纸与印刷术传向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的过程。第十章是《纸与印刷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探讨纸与印刷术对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作用。

《中国纸与印刷文化史》是世界范围内第一部全面探讨纸和印刷术的专门著作。虽然此前已有孙毓修的《中国雕板源流考》(1908)、贺圣鼐的《近现代印刷术》(1933)、美国卡特的《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西传》(1925)、日本中山久四郎著的《世界印刷通史・支那篇》(1930)等书问世,但钱先生的这一著作,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要比上述著作深入。

《中国古代书籍纸墨及印刷术》(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版)收录了一些因篇幅受限而未能在上述书籍中展开论述的文章。如《纸的起源新证》,对1975―1976年间湖北云梦县睡虎地战国秦墓出土竹简中所见的“纸”字做了考证,认为它同1935年长沙出土的战国时代漆马内的纸胎,可以作为战国时代有纸的证据。而《现存最早的印刷品和雕版实物》,对1966年韩国庆州出土的《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该印本“为唐代中国所印制”。钱先生对此问题的关注和研究,有力地驳斥了韩国有人认为印刷术是韩国发明的论调,维护了中国是印刷术发明国的国际地位。由于韩国庆州出土该经时,中国国内正开始“”,对韩国的这一发现一无所知。1979年,钱先生回国访问时,特意将他自己收集的该经的复印本全份和有关报道、研究资料等赠送给上海图书馆保存,以供国内专家研究,更体现了钱先生博大的胸怀。

3 从世界文明比较的高度,阐述了中国出版与中华文明的关系

钱先生国学修养深厚,又受过严格的西学训练,因此,善于将中国出版史放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进行探讨,通过国际比较,揭示文字记录与中西文明之间的关联。这种比较方法,大大拓宽了出版史的研究路径。

在《书于竹帛》一书中,钱先生特别提到中国文字的排列方式。中国文字的竖排、自右及左与西方文字的横排、自左及右完全不同。钱先生在《书于竹帛》一书中认为:“这种直行书写的原因虽不可确考,但可推测这一特点应和中国文字的构造、书写材料、应用工具以及生理和心理等因素有关。中国古代的象形文字,如人体、动物、器皿,大多纵向直立而非横卧;毛笔书写的笔顺,大多是从上到下;竹木材料的纹理以及狭窄的简策,只能容单行书写等等,都是促成这种书写顺序的主因。至于从右到左的排列,大概是因为用左手执简、右手书写的习惯,便于将写好的简策顺序置于右侧,由远而近,因此形成从右到左的习惯。这一解释,合乎情理,已被学术界广泛接受。钱先生在《上海版新序》别指出:“中国古代的书籍和文字记录的多姿多彩、源远流长,是中国民族精神之所寄,也是世界文明有的奇迹。可是由于近代中国所受的外侮和屈辱,使中国人对自己固有的文化传统丧失自信而盲目自贬,甚至现在还有人认为废除汉字采用拼音是文字演进的规律和迎合世界的潮流,却没有深思汉字的特殊功能。假使没有汉字形体所独具的延续性和凝固性相维护而采用拼音文字,中国早已成为许多以方言立国而分崩离析的国家了。近代欧洲各民族以方言立国,足资证明。”钱先生的告诫,对保存中国传统出版文化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世界上其他国家也很早就出现了印章,但为什么没有发明印刷术?钱先生同样从比较的高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中国很早就应用印刷术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很早就发明了纸,对印章和墨拓的运用奠定了印刷技术上的基础。汉字作为表意文字的书写复杂性造成对机械复制的需求,由于科举而需要标准的儒家经典,以及手工抄写无法满足社会对大量佛经复制品的需要。在西方,纸到了很晚的时候才传入,印章没有移用作复印的用途,拓印到了19世纪才传入,印刷工人被形形的行会所束缚,字母拼写文字的相对简易性减轻了对机械复印的需求。……在欧洲不存在诸如和佛教有关的那种对大量复印品的需要作为动因;西方对书籍的需要手工抄写就能满足。直至15世纪中叶所有因素才有所改变”。中国的印刷术和西方印刷术在社会发展中产生了不同作用,其原因何在?钱先生认为:“在西方,印刷术同时激发理智思潮,促进民族语言和文字的发展以及在文学上的应用,并鼓励了民族主义和建立新兴民族国家的行动。相反,在中国,印刷术帮助书写文字的连续性和普遍性,成为保持文化传统的重要工具。”此外,“中国的印刷事业一般由政府机构或私人主持,重在‘传先哲精蕴,启后学困蒙’,并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欧洲的印刷业则多为谋利经营,因此形成了势力强大的出版工业。这些不同的动机,使得印刷术的发展与应用对社会产生不同的影响”。钱先生的这些论述,为更好地理解中国印刷术对社会的作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在《近代译书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中,钱先生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16世纪末开始的西书中译活动进行研究,分析了“译书在中国近代史上所反映出来的西方文化对中国现代化产生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人文和社会科学在过去的译品中占主要地位,其总数达70%,而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仅占27%。……翻译的素材代表25个国家以上的著述,以英、日、俄文的作品为最多,其中有些是转译而非译自原文……。这一结论,也有助于了解中国近代文化的形成过程以及出版在近代社会转型中的作用。

4 指导了一批从事中国出版史方面研究的博硕士论文,丰富了中国出版史的研究

钱先生在身体力行从事中国出版史研究的同时,还在芝加哥大学指导了一批博硕士生从事中国出版史研究,写成了多篇研究中国出版史的博硕士学位论文。这些论文,涉及中国出版史研究的多个层面,丰富了海外的中国出版史研究。

在博士论文方面,潘铭粲(Poon Ming-sun)1979年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Books andPrinring in SungChina,960-1279”(《宋代图书印刷史》),对宋代图书印刷史进行了研究。许丽霞(Lee-Hsia Hsu Ting)

1969年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GovernmentControlofthePressinModemChina,1900-1949(《现代中国之出版自由》),就晚清和民国政府对新闻出版业的管理进行了专门研究。该文1974年由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正式出版。蔡武雄(DavidTsai)1977年完成的博士论文A Study of Chinese Government Publications,1912-1949)(《中国政府公报研究,1912-1949》),对民国政府出版的政府公报进行了研究。何凯立(Herbeit Hoi-Lap Ho)1979年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Protestant Missionary Publications in Modern China1912―1949:A studyoftheirprograms operations andtrends,对1912-1949年间在华传教士的角色和活动、传教士创办的出版机构历史及其组织、出版物的内容及其特色等作了探讨。该论文1988年由香港中国基督教研究中心(Chinese Church Research Centre)出版。2004年由陈建明、王再兴翻译为《基督教在华出版事业(1912―1949)》,中文本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

篇5

论文摘要:数字化工作流程的基本思想是以数字化的生产控制信息和管理信息为基础,对印前、印刷、印后流程及业务处理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实现业务处理流程与印刷生产工艺流程的完全集成,使得图文信息、生产控制信息、业务处理信息在整个工作流程中的顺畅流动。数字化工作流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印刷企业更好地适应及塑造内外部环境,为顾客提供快捷、优质的服务,同时提高企业的关键绩效。

 流程再造(或企业流程再造)理论是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管理学重要理论之一。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皮(1993)将流程再造定义为:“以工作流程为中心,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运作方式。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Process)进行根本性(Fundamental)的再思考和彻底性(Radical)的再设计,使企业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改善。”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流程再造的思想是企业通过对流程的再思考与再设计,使之适应环境的变化,并更好地实现组织的目标。近年来,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激烈变化,众多行业都在思考变革与重组,寻求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思想及方法。流程再造理论在这样的变革时代也就受到了格外的关注,很多企业尝试实施企业流程再造。印刷行业也不例外,从信息化到ERP,再到将印刷生产与管理各环节及职能部门集成为一个整体的数字化工作流程,都不同程度的体现了流程再造的思想。本文结合流程再造理论分析印刷企业数字化工作流程的思想。

一、企业流程与流程再造理论

1、企业流程的概念

流程一词在《朗文当代英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一系列相关的人类活动或操作,有意识地产生一种特定的结果。从这一概念可以看出,流程由一系列活动组成,其目的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结果及目标。企业流程就是企业完成其业务活动,为顾客创造有效的价值并获得利润的过程。企业流程的分类根据其目的与方法的不同而不同。如按流程的处理对象分,可以将之分为实物流程、信息流程等;按流程跨越组织的范围来分,可将之分为部门间流程、企业间流程等;而从工业企业的角度来说,将其分为管理流程和营运流程更符合其特点。

2、流程再造核心思想

企业流程再造的核心思想有两个,也可以理解为企业再造的两个不同层次的目标:一是通过对企业原有的业务流程的重新塑造,包括进行相应的资源结构的调整,使企业在赢利水平、生产效率和速度以及顾客满意度等关键指标上有一个巨大的改进,最终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二是通过对企业业务流程的重新塑造,使企业不仅取得经营业绩上的巨大提高,更重要的是,使企业形态发生革命性的转变,将企业由以职能为中心的传统形态转变为以流程为中心的新形态,实现企业经营方式和企业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

二、印刷企业流程及流程再造

对于印刷企业,可将其流程分为印刷生产流程和业务处理流程。印刷生产流程又可分为印前处理流程、印刷加工流程、印后加工流程等子流程,主要包括图文输入、图文处理、排版、拼大版、分色加网、软片与印版输出、数码打样、墨键设定、印刷控制、印刷、裁切、折页、装订等活动。

业务处理流程则主要包括问讯、计算、报价、订单确定、订单准备、生产调配、作业追踪、物流等活动。

印刷企业流程再造是指对印刷生产流程、业务处理流程进行重新塑造,将原来支离破碎的各职能部门组成一个整体,适应激烈变化的环境,满足以顾客的需求为导向,以作业、过程为中心的目的,改进企业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再造可针对印前处理、印刷处理及业务处理等单个子流程,也可在多个流程间进行,实现印刷生产与业务处理流程的整体调节。

三、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

1、数字化工作流程基本思想

数字化工作流程的基本思想是以数字化的生产控制信息和管理信息为基础,对印前、印刷、印后流程及业务处理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实现业务处理流程与印刷生产工艺流程的完全集成,使得图文信息、生产控制信息、业务处理信息在整个工作流程中的顺畅流动。数字化工作流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印刷企业更好地适应及塑造内外部环境,为顾客提供快捷、优质的服务,同时提高企业的关键绩效。

2、数字化工作流程的几个层次

数字化工作流程从其涵盖活动的数量和范围上可分为三个层次:基于PDF的印前工作流程、基于PDF+PPF的印刷生产工作流程及基于PDF+JDF的数字化工作流程。

(1)基于PDF的印前工作流程。基于PDF的印前工作流程是以印前活动的数字化为基础,从印前流程中关键活动着手,对流程进行重新设计,提高生产效率。如使用CTP技术缩短流程,以更优异的PDF文件取代PS文件作为页面描述格式,采用自动印前检查方法取代以前完全手工的检查方法,采用自动拼大版技术取代手工拼版,由一个高素质的员工完成从图文输入到处理及检查与输出的整个流程等

(2)基于PDF+PPF的印刷生产工作流程(印前、印刷与印后)。基于PDF+PPF的印刷生产工作流程除了对印前流程进行上述设计之外,还将通过流程间的整合实现印前、印刷及印后流程的无缝链接。这种链接需要信息化、自动化的基础,以及管理层与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流程间的整合同样可从关键活动着手。如通过色彩管理及标准化实现印刷机油墨预设的自动化,减少印刷的准备时间;通过印前流程中产生的PPF印后控制信息对印后加工设备进行自动参数设置,提高印后加工的效率等。基于PDF+PPF的印刷生产工作流程具有很高的印刷生产柔性,更能适应当前印刷环境的变化及顾客的需求

(3)基于PDF+JDF的数字化工作流程。基于PDF+JDF的数字化工作流程的核心是通过PDF、PPF、JDF等标准对印刷生产流程与业务处理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并将它们集成为一个整体,实现信息在流程中畅通的流动。该流程以作业为中心,以客户作业信息输入为起点,以JDF为标准,实现问询、生产计划制定与控制、物流配送、应收款回收等活动的流程化处理。同时,客户与外协企业也成为流程的一个节点,企业、客户及外协企业间的沟通更快捷、高效。基于PDF+JDF的数字化工作流程是三个流程中涵盖活动最多、再造最彻底的流程。

四、数字化工作流程体现了企业流程再造的思想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数字化工作流程体现了企业流程再造的思想。理由如下:

1、数字化工作流程是流程内部及流程之间的整合与重组

基于PDF的印前工作流程是基于印前流程内部的再设计,基于PDF+PPF的印刷生产工作流程及基于PDF+JDF的数字化工作流程是基于流程之间的再设计与组合。

2、数字化工作流程体现了以顾客为导向的思想

流程的再设计是为了更快、更好的为顾客服务,在较短时间内为顾客提供高质量的印刷品,满足顾客的需求。

3、数字化工作流程体现了以作业为中心的思想

基于PDF+JDF的数字化工作流程是以作业为中心而设计的,整个生产与管理围绕作业而展开。流程输入的是包括客户资料在内的作业信息,流程的各节点能从作业信息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各节点的状态保存在信息网络中,其他节点可通过相关权限了解状态信息。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哈默,詹姆斯钱皮.企业再造[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篇6

论文摘要:我国传统的书籍装帧艺术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但近百年来却落后于世界一些先进国家。除了学习他们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外,我们更需要理性的思考和书籍设计概念的转变。把传统的“仅仅为图书做一个外包装”的概念转到强调编辑、编排理性化,视之为一种立体的、整体的造型艺术上来,我国的图书装帧水平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我们正处在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无论是经济、科学、文化、教育等各方面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装帧艺术同样也面临着新时代各种观念的冲击和影响。当今的书店里,装帖精致的图书琳琅满目,但是,冷眼相观,大多数还是脱离不了仅仅为图书进行外包装的俗套。

书籍是思想、文化的载体,一本好书,应该体现出内容和形式、功能和艺术的和谐对比之美。今后的图书装帧将走向何处?作为一个图书装帧工作者,我感到应该在中国书籍艺术悠久历史传统的基础上,汲取和领悟外国现代装帧的精髓,改变装帧只是为图书进行外包装的观念,树立从外在到内在的整体设计观念,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图书装帧整体落后的局面。

一、汲取我国传统装帧艺术丰厚的营养

装帧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世界所赞叹。日本、韩国、印度、缅甸、新加坡诸国都深受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西方人也同样从东方艺术中汲取精华,融会到西方艺术之中。

早在东汉时期,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到了唐代,雕版印刷已被广泛应用,它和北宋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相结合,使古代众多文献得以大量刊印,为我国的文化积累和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明代,书籍的木版插图艺术空前繁荣,达到了顶峰。可以说,从东汉的造纸到唐宋的雕版、活字印刷再到明清的木版插图,就是一部我国书籍装帧的发展史,形成了线装、竖排的基本模式。现在看来,这种基本模式是在当时印刷材料和印刷技术的限制下逐渐形成的,具有美观和实用的双重功能。

随着近代印刷术传人我国,到光绪末年,石印、铅印技术已很流行,书籍装帧开始打破了传统的古籍形式,但发展速度是缓慢的。光绪二十三年(1897),上海商务印书馆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近代书籍出版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然而它初期的出版物仍没有脱离线装的古书形式,只是在书衣上舍去书名签条,改排铅字,或用书法题写书名而已。到20世纪初,有些书的封面才开始装饰花边和框线,封面纸变换了不同的颜色,并有人尝试绘制彩色图画装饰封面。20世纪30年代,鲁迅把日本的书籍装帧和欧洲的书籍插图介绍到我国。以上种种,为现代书籍装帧艺术的建立准备了条件。但是,总的说来,从五四以来,直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现代书籍装帧艺术并没有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而形成新局面。

当时的出版行业内部,把几乎是相互割裂的工作程序和各自独立的分工方式看做是天经地义的规则:编著者提供内容,编辑加工文稿,设计者担当包装,印刷厂负责印制,一本书就这样完成了。是的,我们应记住用针笔在铜版纸上画墨稿,用一把尺子、一个圆规去寻找结构,甚至用尺子和钢笔小心翼翼地手写美术字的辛苦,它至少培养了我们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但我们的思维在相当局限的范围内难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一方面是僵化刻板的劳动分工体制,一方面是传统工艺的缓慢速度,使设计者很难涉及纸和印刷质量的要求,所以也就无法孕育出理想的、美观实用的、趣味无穷的文化生命体。这就使我们过去的装帧艺术作品留下了不少的遗憾。

二、电脑特技的广泛普及和盲目运用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们已经体会到了这是一个炽热的电脑普及的时代,装帧艺术家们放下手中枯燥的墨稿制作,将创作手段早已放到鼠标和键盘上了。带着一种兴奋,一种狂喜,电脑的出现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它的准确、快速是手工制作难以达到的。

面对高科技工具,一些人一时有些手足无措。人们迫不及待地运用电脑,依赖它的特技.依赖它的快速。然而,不少图书的封面,脱离书的内容,成为风马牛不相及的图案拼凑,成为不负责任的电脑特技展示,走向了一个极端。我们在书店和观看装帧展览时,到处都能感受到散发着电脑特技效果的时代气息,神秘、机械、冰冷的电脑特技占领了图书市场,占领了商品市场,甚至占领了大街小巷的广告市场。一部分装帧设计工作者没有真正掌握好现代设计语言,一些出版社的决策者艺术品味低下,导致一部分书籍封面图形盲目堆砌、颜色鲜丽刺目、文字杂乱无章,成为了视觉垃圾。其实这些人在迎合市场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地研究市场,他们不了解消费者的视觉感受在不断变化,审美能力在不断提高。将来,随着整个社会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各种资讯的发展将导致人们视域更为开阔。这些有文化的新一代成为消费群主体时,一味盲目、屈服于市场的书籍装帧设计并不会受欢迎。

设计的效率提高了,但人们开始感到一种无奈,开始进入了冷静思考阶段。因为电脑毕竟是工具,而人脑才是产生艺术的主体。设计者只有不断注重个人自身的艺术修养,对装帧艺术有着一个全方位的理解,电脑才能使我们的设计如虎添翼。

20世纪90年代的封面设计处于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电脑特技大爆炸时期,这是装帧艺术的畸形发展,是不正常的,也是不能持久的。这一时期的图书装帧,还是绘画式的封面,一成不变的正文,仍然停留在图书外包装的层面上。我们广大的书籍设计者也都在苦苦思索着一个问题,我们和国外的差别究竟在哪里?

三、从图书的外包装走向图书的立体设计

在经过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电脑特技大爆炸之后,书籍装帧者深切感受到时代的逼迫,不得不更新传统观念,开始对书籍装帧进行立体的全方位的思考。称它为立体全方位,是因为从表面上看,我们设计的内容至少有三个不同平面的组合(封面、封底、书脊),从内容上看,内文的插图、纸张、版式的结构等均属装帧艺术的范围,装帧艺术不仅是设计、绘画相结合的艺术创作,也是艺术设计和物质材料相结合的产物。只注重某些方面的艺术形式代表不了装帧艺术的全部,如果没有相宜的字体和版式、扉页和封面、材料和工艺的配合,就不是一件完整而有魅力的装帧艺术作品。

早在I9世纪,英国装帧设计家威廉姆·莫里斯就极力提倡书籍之美要体现出生活与艺术相融合的设计原则;20世纪初,意大利出现了追求机械动力主义和速度感的未来派书籍设计风格;俄罗斯兴起了具有革新意义的并成为现代书籍设计艺术起点的构成主义;到了20世纪60年代,欧美的设计家们强调书籍设计语言关注现实生活,强化内容要素,书籍设计不能仅仅是信息内容的载体,而应该视为一种造型艺术。

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出版社的体制改革一步步深化,不同模式的设计工作室不断出现。以上种种设计思想,也逐渐被我国的书籍设计者们所接受。具体地讲,封面和护封是属于工艺美术范畴,有着保护和宣传书籍的作用;而插图从本质上来说属于造型艺术,是为了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版面的设计可以说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而字体、纸张、印刷和装订的相互配合、合理运用才能完成一件完整的装帧艺术作品。

篇7

一、征文对象

本次论文征集活动面向全国范围内色彩领域科技工作者,邀请中国流行色协会会员、基地企业、理事单位科技工作者参与,欢迎广大色彩科技人员和色彩应用人员踊跃投稿。

二、征文类型

本次征文面向尚未公开发表或在三年内公开发表的原创性论文(2009年1月1日后正式发表的论文),已请注明出处。

三、征文内容

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领域的各类研究及应用成果。内容包括:纺织品、服装及服饰、工业设计、汽车工程、城市规划、城市建筑与环境色彩、室内装饰、光学、照明设计、数码设计、印刷技术、色彩文化、艺术研究、色彩教育、家居设计、个人形象设计等。

四、征文要求

(一)内容

立意新颖、色彩应用具有时代感和创新意识、围绕主题、理论或方法创新务实、观点明确、资料翔实、文献引注规范。

(二)篇幅

论文正文字数不超过5000字、摘要不超过300字。 (三)格式

论文采用Word文挡,页面按A4纸排版,正文字体为宋体五号字,单倍行距。主要框架包括:(1)题目;(2)作者姓名、单位、邮政编码;(3)中文摘要;(4)英文摘要(5)中文关键词:(6)正文;(7)参考文献;(8)作者简介: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工作单位、职称职务、研究领域和成就、通信地址、电话、传真和E-mail。请在参考文献之后附作者简介。“作者简介”请用五号黑字体左起顶格排,后空一格,接排。作者简介在200字以内。论文中图片黑白和彩色均可。

(四)其他

所提交论文应为作者原创,尊重知识产权,不得抄袭剽窃他人学术论文和学术观点及图片,无侵权或版权纠纷,组委会不承担核实义务以及因此引起的任何责任。

五、论文提交

请于2012年9月30日前将论文和论文征集登记表以电子邮件方式发送到组委会电子信箱,并将报名表传真至组委会。论文征集登记表请登陆.cn下载。

六、其他

(一)经评审,入选的优秀论文将由国家正规出版社公开出版,为论文作者颁发优秀论文证书,并择优在《流行色》、《色彩中国》和中国流行色协会网站等媒体刊登。论文集将被中国知网“中国重要会议论文集全文数据库”收录。

(二)部分入选优秀论文将推荐在11月30日召开“纪念中国流行色协会成立三十周年”学术报告会上宣读及做学术交流。

(三)本次论文征集和出版不收取任何费用。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秦爱梅

电话:010-85229522 85229582

传真:010-85229531

篇8

(兰州商学院 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摘 要:文化技术是文化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也是文化产品创造与发展的力量源泉。文化技术引领着文化产品的时代走向,预兆着文化市场的消费趋势。文化技术是文化产品的强劲翅膀,先进文化技术可以使文化产品在国际文化市场上傲视飞翔。

关键词 :文化产业;文化产品;文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091-03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战略对策研究”(11BGL1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化技术不仅改变了文化产品的表现、传播与存储方式,而且也改变着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或文化服务的提供方式。在客观上文化技术决定着世界文化生产力水平,推动着当代人类文化生活的发展与进步。尤其是在文化生活在人类社会生活构成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的情况下,新发展的文化技术,将会引起整个世界的新变化。

一、文化技术的概念之议

文化技术对中国人来讲,完全是一个新的词汇,在《现代汉语词典》是找不到“文化技术”一词的。可见,“文化技术”一词是时展的产物,是文化产业化的结果。文化技术是一个较为广泛的概念,不同角度有不同的解释。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威廉·麦克高希在《世界文明史——观察世界的新视角》一书中创造性地提出了“文化技术”的概念:“基本的论题是每一种文明都由一种占据定义地位的文化技术,这种文化技术本是各类传播学论文探讨的基本对象。文化技术可以是表意文字、音标字母、印刷技术、电子影像、计算机或数字技术。”[1]他所指的更多的是文化传播技术,是从文化的视角来考察传播技术,因而缺少对文化技术创造文化产品、生产文化产品的解释或论述。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任丽梅博士在《现代文化技术的本质与特征》一文中,对“文化技术”也下过定义:“文化技术是指在相关文化产品生产、传播与文化服务中应用的、可将创意和思想物化的技术手段。文化技术使文化生产与传播标准化、模式化,通过复制和分工进行批量生产的方式。在文化技术的作用下,技术操作逐步代替个性创造,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开始具有工业生产的特征。”[2]任丽梅博士更多地强调了文化技术能够推动文化产品生产工业化。

文化技术是工业化、信息化的时代产物,是开发、创造、生产、传播、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技术手段。文化技术是由不同性质的技术要素构成的综合技术系统,既有工业技术发展的烙印,又有信息技术发展的轨迹。文化技术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工业技术,文化技术发展的主导力量是信息技术。从时间范畴划分,文化技术可以分为传统文化技术和现代文化技术。传统文化技术以工业技术为主体,以造纸技术、印刷技术、摄影技术、音响技术等为技术群体,以分工协作、流水作业、批量生产为生产方式,为文化消费者制造、提供的是物化了文化产品。现代文化技术以信息技术为主体,以智能排版技术、影像虚拟技术、激光打印技术、网络传输技术等数字技术为技术群体,以技术协作为纽带,为文化消费者创造、提供物化的或非物化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从技术属性划分,文化技术可以分为文化生产技术、文化传播技术、文化内容技术。文化生产技术是指文化产品制作技术,主要包括纸质出版物、音像制品、工艺品等的印刷、刻录、制作等物化工艺技术;文化传播技术是指非物化文化产品的网络传送播出技术,主要包括媒体、影视、图书、音乐、舞蹈、戏剧等文化产品数据传播技术;文化内容技术是指文化产品内容的创造技术,主要包括根据文化创意、故事情节进行文化内容创作的音响技术、3D技术、虚拟技术等非物化文化产品内容艺术加工的数字技术。

二、文化技术的影响力

科学技术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每一种技术的进步都会引起相关产品、行业的淘汰、更新、发展,每一类技术的大变革都会引发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文化技术也是如此。文化技术是续农业技术、工业技术、信息技术之后又一种新兴的技术形态。文化技术的发展创新,对文化产品、文化生活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影响力是深远、重大的。

(一)文化技术对文化产品的影响力

文化技术始于造纸术和印刷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使得文化从口头、形体传播的形式转变为书面传播形式。同时,文化变成了文化产品,图书可以进行一定规模的批量生产,以满足消费者的文化需求。进入工业时代后,在工业技术的推动下,文化技术的形态和种类迅速繁殖。机械印刷技术使图书真正进入大规模批量生产时代;录音技术的产生与进步,使舞台音乐、歌唱表演转变为可以批量生产的唱片、录音带;电影技术的发明与发展,使舞台布景表演转变为可以拷贝批量生产的实景电影。进入信息时代后,在信息技术的孕育下,文化技术快速发展,加快了文化产品的更新换代,新兴文化业态纷纷涌现。电子通讯技术、光缆传送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促使文化产品进入电子信息传播时代;电视技术的出现与普及,引发了人类的视觉革命,娱乐文化产品进入消费者的家庭。近年来,文化产品生产领域汇集了数字、网络、激光等高端技术,以声光电子为媒介的文化产业服务系统逐渐形成。文化产品的生产、创造和传播以及消费等直接受到文化技术的发明与进步的影响。文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决定了文化产品的生产、创造、传播的发展过程。

(二)文化技术对文化生活的影响力

不同的时代,人类社会生活的构成是不一样的。在农业社会,人们主要是通过发展农业技术解决生活的温饱问题;在工业社会,人们主要是通过发展工业技术解决生活的舒适问题,在信息时代,人们主要通过发展文化技术解决生活的欢愉问题。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不断进步,人们解决物质生活问题的手段越来越多、能力越来越强,在当今世界的大多数国家(主要是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生活温饱问题和有关生活舒适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而有关文化产品供给的生活心情愉悦问题却是一时难以满足的。更何况,人们对农产品和工业生活用品的物质需求是有限的,而对文化产品的需求是无限的。在人类生活构成中,文化生活所占的份额、时间越来越多,文化产品需求量越来越大。在一天24小时生活中,7小时睡眠休息,8小时上班工作,2小时消费物质产品(食品或其他用品),剩余的7个小时主要是消费非物质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由此可以判定,在人类社会现代生活中,主要的业余时间是消费由文化技术生产、创造的文化产品及服务。文化技术创造出来的文化产品水平,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文化生活质量。现代文化技术,不仅能够满足生产大量的文化产品,而且能够创造多种多样的文化产品,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文化生活需求。更为重要的是,现代文化技术使文化生活消费由室外消费活动为主转变为室内消费活动为主,以群体文化消费活动为主转变为个体文化消费活动为主,给人们的文化生活创造了更多、更好的自由选择的空间和机会。

(三)文化技术对人类进步的影响力

文化技术是开发、生产、创造、传播文化产品的技术手段。但是,文化技术发明与应用的目的是为了生产和创造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以满足人们的文化生活需求。在21世纪,人们积极消费文化产品,除了满足心理、生理的快乐需求之外,更多地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智力水平,更好地掌握自己发展机遇,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文化技术对提升人类智力水平的影响力,主要是通过开发和创造以知识为核心要素的文化产品来实现的。文化技术不是一般的科学技术,除了具有综合技术的特性,人文因素也是文化技术的一大特性。文化技术的人性化就在于,它是通过科学、客观、准确的技术手段,构建知识要素结构,创造能够满足人们智力开发需求的文化产品。不论是图书出版的编辑还是影视制品的编剧、导演,他们所采用的技术手段都是要确保文化产品所包含的知识体系——内容准确无误、构成合理生动,以求对消费者的智慧或理智有一定的启迪作用。因此,文化技术愈加发达,创造出来的文化产品内容的知识含量就越高,对提升人类智力水平的贡献就越大。文化技术对探讨未来世界发展的影响力也是不容忽视的。发展文化技术,可以使文化产品更能反映物质世界和现实生活本质,增强人们通过文化产品探讨人类未来世界的能力。现代文化技术,可以增强人们准确判断未来世界可能发生的重大变化及全球性难题能力,使人们少走弯路,确保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文化技术的创新体系

21世纪已经进入国际文化市场竞争的时代,文化技术成为推动文化产品创造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从世界各国的发展战略看,文化技术得到世界主要国家的普遍重视。谁在文化技术上领先,谁就有可能掌握国际文化市场竞争的主导权。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首先要考虑如何进行文化技术创新,如何建立文化技术创新体系。

(一)文化企业是文化技术创新的主体力量

文化技术不是一般的科学技术,是文化产业与现代高技术结合的产物。一般的科学技术是专门的科研机构发明创造的,而文化技术的大多数是文化企业在主动应用现代高技术创造文化产品过程中孕育发明的新技术,因此说文化企业是文化技术创新的主导力量。文化企业必须成为文化技术创新的主体,也必须成为文化技术创新的平台。中国长期以来的技术创新主体不明确,通常主要靠行政手段来协调技术研发、应用、推广,科研机构只负责技术研发,而不负责技术应用和推广。目前,发达国家60%以上的企业拥有自己的研发机构,而在中国,只有大公司建立自己的技术研发机构。因此,增强中国文化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发挥文化企业在文化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相关部门要采取有利措施,创造良好条件,推动各种文化技术创新要素向文化企业聚集,努力使文化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转化的主体。同时,文化产品的特殊性也需要把文化技术的创新平台建在文化企业。每一种文化产品都是不一样的,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文化产品的内容是不能重复的,否则就失去了艺术魅力或艺术价值。这就需要进行文化技术创新,否则就无法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只有把文化技术创新的平台建在企业,使文化企业成为文化技术的创新主体,才能拥有文化产品的创造力,才能创造出一流的文化产品。

(二)文化市场是文化技术创新的主要导向

文化技术的创新导向是文化产品,而文化产品的创造导向是文化市场。文化技术创新的目的是更好地满足文化产品的创造需要,文化产品创新的目的是更好地满足文化市场的需求。在文化技术创新上,要借鉴制造业的经验教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制造业领域的技术创新成果较多,但转化率却很低。据有关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以来,发达国家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率普遍达到70%以上,而中国还不到10%。缺乏必要的转化应用,导致许多技术成果始终停留在科研单位,一方面是制造企业对技术的急切需求,另一方面是科研机构的技术成果无法顺利转化并应用。文化技术创新要紧紧围绕文化产品的创造需求和文化企业的发展需求进行,以文化市场为导向,优化创新资源配置,聚集技术创新力量。国家应确保在对文化市场的技术需求作出客观、准确判断的基础上,重点解决制约文化产品创造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加强技术攻关的力度。同时,加大经费投入,将一些重要文化技术领域纳入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力求掌握文化产业领域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并不断增强创新能力,以打造出版、印刷、传媒、影视、演艺、网络、动漫等文化品牌。

(三)跨领域合作是文化技术创新的基本途径

文化技术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整合文化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诸多方面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创新合力。要鼓励文化企业主动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联合建立文化技术研发机构,结成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要支持文化主创企业与文化高技术企业进行战略经营合作,联合开发与创造新兴文化技术;要加强文化技术创新的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为文化企业服务的各类文化科技服务机构;要建立支撑文化高技术企业的科技投融资体系,构建文化技术成果的创业风险投资机制[3]。通过文化产品创新合作,实现文化技术创新的跨领域研发合作。文化技术创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文化产品创新发展,通过扩大不同文化领域的文化产品创新合作,带动文化技术创新的跨领域研发合作活动。不仅要积极开展国内文化技术创新的跨领域研发合作,而且要主动邀请外国文化技术团队,开展文化技术创新的跨领域研发国际合作。

参考文献:

〔1〕(美)威廉·麦克高希.世界文明史—观察世界的新视角[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2〕任丽梅.现代文化技术的本质与特征[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5).

篇9

用一把蘸了墨汁的棕刷在字模上反复刷涂――原本浅黄色的木质字模,正是因为这样长年涂刷,早已和“字盘”一样黑漆发亮,显出浑然一体的古朴。等字模着墨均匀、充分后,再用一张上好的宣纸覆于其上;片刻后,又用另一把棕刷在纸面上轻轻扫动,直到纸背慢慢显出墨迹。宣纸揭起时,一张竖写繁体老宋字书页,已经飘出了淡淡墨香。

若再将若干张这样的文稿装帧成册,就成了一本典雅厚重的线装古书:这便是浙江瑞安平阳坑镇东源村传承了数百年的“木活字”印刷手艺。

2002年,时任瑞安市风景旅游局局长的黄友金,第一次听人说起,“地处瑞安西部偏僻山区的东源村,人们千百年来一直以印刷族谱为业”,觉得很有意思,就决定去看看。

黄友金走进山村,看到匠人们从字盘里拣出一个个墨色生香的老宋体字模、揭起一张张墨汁淋漓的上等宣纸时,他恍如穿越了八百年:这不正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术活生生存在的明证!

对照元代学者王祯在《农书》中记载的 “造板墨作印盔,削竹片为行,雕板木为字”,学者们确认,东源木活字至今仍在沿用的,是一套当世已经绝无仅有的标准古代工艺。

但在2002年以前,外人从未将目光投向这种犹如“活化石”般的古代工艺,直到黄友金来到东源。而后,新华社发文关注,东源木活字这才为世人所知。

此后,东源村被瑞安市规划为“中国木活字印刷专业村”,谱师王超辉、王士生等人居住的木结构院落,则被政府买下,打造成为“中国木活字印刷展示馆”。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中,缓缓打开的长卷之上,方块汉字连绵起伏。转瞬间,一个个活体字模又反转变幻,将一个巨大的“和”字展现于全世界观众眼前……6分45秒的“木活字印刷”展示,令东源村名声大振――它从数百年前传承至今的木活字印刷,在当代中国已是绝无仅有。

也是在这一年,东源木活字开始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间,其意义也越发清晰起来:它完全继承了中国古代传统工艺,完整再现了活字印刷作业场景,是活字印刷术源于中国最好的实物证明。

2010年11月15日,以“中国活字印刷术”为名申报的瑞安东源木活字,终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最后的木活字

根据东源王氏族谱记载,当地的木活字印刷技艺源于其先祖王应忠。

1736年,浙江平阳人王应忠迁居到今天的东源村,同时也带来了王家传自福建安溪祖上的木活字印刷手艺。

王应忠或许不会想到,他带来的这门古老手艺,竟然又在东源王氏薪火相传十余代至今,更通过联姻、收徒等方式,将手艺传到了当地的一些外姓家族。如今,这些外姓家族也已将手艺传承了数代。

木活字“非遗”传承者之一的张益铄说,这门手艺并非外人所看到的刷墨、揭纸那么简单,关键的功夫在于“刻字有刀法、检字有口诀、排版有格式”。

其刻、印全用字型古拙的老宋体。首先需要匠人们用毛笔,在小到5毫米见方的木块上逐个写上去,老宋体字横细竖粗,笔划对比很大,字形方正扎实,写字时必须静心运气,才能功到字成。所以匠人们都写得一手好毛笔字。

然后是用刻刀刻字。“反刻”不同于寻常篆刻,先要刻横笔,后刻直笔,再刻撇捺,最后将空白的边角全部挖去,这才算刻完一个字。

刻字是个辛苦活,即便是最优秀的熟练匠人,平均一个活字也要刻10 分钟左右,一天最多也就刻七八十个,而刻一整套两万多个活字,少说也得一年。有了这一整套字模,匠人们才能开工接活。

印刷阶段的第一道工序,是检字排版。每个字在整套活字盘上都有固定位置,王家老祖先作了一首五言32 句160 字的捡字口诀诗来排列:

君王立殿堂,朝辅尽纯良。

庶民如律礼,平大净封张。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数支春。

疾风知劲草,世乱识忠臣。

士穷节见义,国破列坚贞。

台史登金阙, 将帅拜单墀。

日光先户牖,月色响屏巾。

山叠猿声啸,云飞鸟影斜。

林丛威虎豹,旗炽走龙鱼。

卷食虽多厚,翼韵韬略精。

井尔甸周豫,特事参军兵。

饮酌罗暨畅,瓦缺及丰承。

玄黄赤白目,毛齿骨革角。

发老身手足,叔孙孝父母。

这意思是,把所有带“君”字部首及字形与“君”相近的字,放在“字盘”里的同一行,如“群”字、“尹”字;把所有带“王”字部首的放在一行,其他依此类推。

匠人们必须熟记这首诗,才能对字盘上每个字的位置了然于胸。老匠人捡字排版时,左手执文稿,右手在字盘上捡字,犹如在电脑键盘上盲打一样迅速,如东源木活字展示馆馆长王超辉一次可以捡4个字,根本不用俯身仔细查验。

捡字排版之后,就是印刷,东源木活字印刷用上好的宣纸,装订则全用线装,做工考究:几十上百页的纸印刷完毕,还要打圈、划支、打洞孔、下纸捻、裁边、上封面、订外线……如此繁复工序后,一本原汁原味的古风线装书才算制作完毕。

族谱的承载

然而,用木活字刊行书籍,中国自古以来不多,甚至毕升和王祯都没有留下活字印刷品,《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收录的5万多个书目中,活字与非活字本的比例也仅为1:167,木活字本则更少。唯一有关大规模木活字印刷的记载,是康熙皇帝在1690年下诏设武英殿修书处。

而木活字印刷偏偏在东源完整地传承了下来,其原因在于温州一带浓厚的宗族文化氛围,以及延续至今的修宗谱的旺盛需求。

浙南、闽北乃是典型的移民社会,当地先民或在宋代以前为避战乱入闽、然后在明清时期再度北迁;或在北宋南渡时迁徙定居。颠沛流离、聚族而居的生存背景,造就了温州人强烈的宗族观念,“三世不修谱,当以不孝论”,即使“”期间,温州一带的修谱工作也不曾中断。

一组当地摄影师拍摄的图片,记录了温州某个宗族举行圆谱祭祖仪式时的盛况:鼓乐齐鸣声中,新族谱被摆在祠堂的主祭案头,享受香火供奉。族人请出历代祖宗神位,族长、宗子或依据社会名望、经济状况推选各房、各辈代表担任主祭裔孙。向祖宗献谱后,族谱还要在族人手中郑重传递,以示源远流长。然后分发房谱、家谱,封箱总谱。还要大摆筵席,抬谱巡游,连台演戏,举族欢庆。

这正是东源木活字赖以传承数百年的社会土壤。王超辉说,宗谱印量都比较少,一般一次也就印四五套,不需要保留印版,而且每隔20~30 年,甚至有的地方不到10 年就得续修,所以从成本和操作难度上考虑,木活字都是最佳选择。

更重要的是,用木活字制作出来的谱牒,年头越久越显醇厚典雅:略泛黄的宣纸上,一个个庄重大气的老宋体字,正是家谱古旧、源远流长这一特性的最佳诠释。用王超辉的话说,“谱本身是老古式,要用老古式去配才好”。

据说,温州各地族谱的扉页上的落款,绝大部分是“平阳坑镇东源村×× 梓辑”。古人以“付梓”来称呼刻字印刷,而“梓辑”则是对修谱全部程序的概括性称谓。

匠人先生

由此,在东源,木活字印刷和修宗谱便合二为一,成了匠人们必须掌握的一整套完整谋生技艺。而匠人们也便有了另一个身份:谱师,也就是从撰写谱文、开丁(采访)、整理谱系支脉直到印谱、主持圆谱祭典,全程负责修谱。

此时,活字印刷术只是族谱制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一本族谱的完成则有近20 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讲究。换而言之,木活字印刷手艺只是谱师们需要掌握的技艺之一部分。

事实上, 修谱工作原本是旧时不入仕的读书人养家糊口的副业。王氏家族的先祖王法懋正是这样一个乡间的耕读者,早在元泰定元年(1324年)前后,就已开始在福建安溪一带以木活字印刷手艺修谱为生。而王家的祖屋里,至今还留有多张乡试喜报的痕迹。东源老一辈木活字手艺人都是地道的农人,论文化程度大多是高小,十来岁开始拜师学这门手艺,出师后便以此谋生。

老匠人们说,他们拜师时,师傅先交代入这行要有三心:留心、小心、坚心。这是因为,必须捋清楚宗族支派的繁衍谱系,才能往下续新谱。所以,在制谱之前,谱师要读旧谱、识支系、排行次、开丁,犹如人口普查般繁琐而细致。

做谱都是上门服务。谱师答应邀约后,便会带足衣物,以及自己的全套活字字盘,上下码放好,然后用扁担一挑出门去。到客户家中后,会有族里的老人带着挨家挨户走一圈,知道了身份的族人都会很恭敬地称呼一声“先生”。

到对方祠堂里安顿妥当、择定良辰吉日开工后,谱师先开始采访,也就是要确定每一位入谱人员的姓名、生辰八字、子女配偶等情况,这绝不能出错,尤其忌讳的是把活人标成死者。

等到族谱印刷完毕,谱师要在世系图各人名上方盖上红圈,使支系线条转折处更加美观。讲究的要在红圈中刻上“衍”字,表示人丁兴旺、后世绵长,寓意吉祥。“由于世系图每页只能容纳五代,凡是后代生衍的,必须转页接续,就要在人名下方盖上红色的“提”字,称为“五世一提”。

谱师还要负责在世系图中用红线明确分出血缘关系和辈分承递的路线,竖线是直系上下辈次,横线是同胞平辈。“最后一道世系红线,则是要到宗族圆谱祭典那天才画上,以示新谱梓辑完成。”

但谱师这一职业承载的,不仅是这些职业要求。从文人到匠人的转变,使谱师既是木活字技艺的传承者,又担负着谱牒文化、宗族文化的传承。谱师们是这方面的专家,他们熟悉甲子纪年、通识《康熙字典》,了解古文语法,甚至撰写谱文。

如省级木活字印刷非遗产传承人王钏巧,就很注重修谱时的历史文献追索。

在帮永嘉徐氏修谱时,王钏巧收集了其中大量的地方历史活动记载,特别是关于温州地区古代抗击海盗的内容。在帮乐清叶氏修谱时,他又发现其家谱中记录了温州渔民敲罟大规模捕捉黄鱼的故事,也记载了台风过后满目疮痍,贫家买不起火柴,把火种用灰掩在灶膛里的艰难岁月。

在王钏巧看来,“看历史有不同的方法,以君王朝代看是大历史,而宗谱记载是小历史,小历史是大历史的枝叶”。

铅活字终究来了

“现在翻看300年前我们东源先人修好的宗谱,上好的宣纸、不褪色的字眼,完好如初,沿用老祖宗的技艺,我们也至少可以保证修好的宗谱300年不坏。”

然而近十几年来,这个偏僻山村终究也吹进了山外的新风,一些人买来了铅活字,还有一些人学会了电脑排版,它们之间彼此报价极为悬殊:制谱按入谱总人数收取“开丁费”,电脑排版8 元/人,铅活字印刷则要10 元/人,至于木活字,由于人工高昂、工时长,不能少于15 元/人。而若是印书,木活字印刷报价为7角/字,铅活字则是9分/字。

这是因为,木活字刻字手艺难学,没有多年的工夫不可能学下来;印刷上对用墨量、刷墨力度要求高;即使手艺再精湛,印出来的文字也会有大小、深浅的区别。

而铅活字就没有这个问题,可以向专门的铸字师傅订字,字体大小规格都是一样的,印刷要求也不高,即便是一个全无印刷经验的外行,练习两下也都能勉强上手,而且印出来的字墨色均匀、大小统一,更漂亮。

张益铄说,现在许多客户制谱时,也会主动要求使用铅活字和电脑排版了。

这反过来又迫使谱师们做出了妥协,他们也不再坚持非要使用木活字印刷,在接活的时候一般会和对方谈清楚,让对方在印刷方式上做出明确的选择。事实上,选木活字印刷的连一成都不到。这样一来,即使东源村仍有修谱生意,木活字的生存空间也已日益逼仄。

尽管当地木活字印刷没有传男不传女的规定,也没有不传外姓的要求,“肯来学的我们都愿意教”,但即便如此,东源谱师的队伍还是在不断萎缩。

东源村约有1800 人,如今做谱师这一行的只有60 多人。而在这60 多人里,能够掌握全套木活字印刷手艺的也不过20人左右,现在大多在50 岁以上,其中经各级政府认定的木活字印刷技术传承人则只有11 位。

孤独的坚守

其实,对于谱师们来说,接受铅字和电脑排版同样也有利益的抉择。旧时,谱师住祠堂,吃公粮,报酬并不高,一家老少随谱而行,一年做一个谱很正常。现代谱师仍然住祠堂,只是公粮已经改成了现金。但是新印刷方式已经让一年接好几个活成为毫不费劲的现实,较之耗时甚长的木活字排版,利益层面的取舍也已毫无悬念。

并且,谱师行业并没有严格的师徒规矩,也不限定男女之别和亲缘关系,相比于其他技艺,为完成工作而形成的合作关系,远远重要于对技艺传承的责任感。

王超辉只能叹息道:“那些选铅字的宗族还是不懂,只知道省钱,只看见铅字印的漂亮,不懂得这个技艺的宝贵。”

但谱师们不再是年轻人心目中“有手艺、稳定、高收入”的职业印象,如今,村中更多的年轻人选择了出外闯荡。

这是因为,除了印刷方式的革新之外,谱师行业本身也存在着需求量及服务地域限制。

从1984年开始,王钏巧曾带过8个徒弟,但是这些年,已有5人去做生意,就连自己的儿女也都从事了别的行业,留在身边的只剩下三人。王钏巧正准备把木活字印刷修谱中最难的刻字教给他们。但是,现在谱师们辛劳一年只得两万多元的收入,这让他很是担心,徒弟们还能不能静心凝气把这传续了八百年的技艺传承下去?

篇10

关键词:中国美术史;浮世绘;明清版画;套色;版画艺术;文化交流;影响

中图分类号:J209文献标识码:A

一日本美术在近代以前可以说是大半源自中国,然而日本美术史上引以为豪的浮世绘艺术,号称“世界艺苑一绝”,作为日本江户庶民奉献给人类文明最美的艺术花朵,向来被认为是日本江户时代独创的绘画艺术,是日本对世界美术的莫大贡献。

在日本约250年历程的浮世绘版画发展过程中,从江户浮世绘版画的创始元祖菱川师宣到套色版画的锦绘发明者铃木春信;从日本的“绘本”和“插绘”图书分离而成为能够独立鉴赏的“一枚绘”独幅黑白版画到精美鲜妍的雕版套印的彩色版画;从江户翻刻人物娇嫩细润的容颜和肌肤的秘戏图画到用写实的笔触描绘女性优美的造型和姿态的美人画;从表现彩色印刷的凸凹版无线无色勾勒轮廊与分版分色的东锦绘①到描写江户町人②风花雪月的吉原歌舞伎场的界画;从表现京都贵族阶级典籍教化图解的教育版画到描写江户市民纵情娱乐的官能风俗画;从表现江户社会町人世态的人物画到描绘日本富士、琉球景观的风景画,无论是哪一类别的浮世绘版画,也无论作者是哪一流派,画家若以数量计应数不胜数,其所表现的各种形式的浮世绘也不胜其数。在日本的德川幕府政权开埠东都江户新城的江户时代,涌现出许许多多表现江户大众文化的浮世绘美人画、风景画等艺术大家,有菱川师宣、鸟居清倍、铃木春信、喜多川歌麿、鸟居清长、西村重长、奧村政信、葛饰北斋、歌川广重。然而,他们描绘的千姿百态的江户现世风俗绘画的浮世绘艺术是日本岛国独自生成与发展起来的吗?

自古以来依赖善于吸收外来先进文化而成长的日本国民与中国大陆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诸如许多学者所确认的“日本文化在与中国文化的会合中,始终存在着一百几十年至二百余年的时间差距——6世纪至8世纪的飞鸟奈良文化,主要与六朝文化会合;9世纪至12世纪的平安文化,主要与唐代文化会合;13世纪至16世纪的五山文化,主要与宋代文化会合。由于江户时代汉籍东向传递的速度加快,日本列岛接受中国文化的新的信息量大为增加,由此便造成了17世纪至19世纪江户文化与中国明末及清代文化会合的可能性。”③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会合有好几个回合,日本的飞鸟、奈良文化,还是平安或是五山文化,都与中国大陆的文化有着非常深厚的渊源关系,她可以追溯到我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的文化东传的命脉,而江户文化与明末、清代文化的会合,至今学术界尚未完全定论,只是提出二者会合的“可能性”存在。日本江户时代反映江户市民生活的浮世绘与我国明末及清代的人文艺术会合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的存在?

根据日本学者藤悬静也博士的见解:“在我国文化艺术中的例子,可以说原先是吸收了外国文化艺术,转眼之间便将它日本化,成为我们日本文化艺术,直至到凌驾于外国的水平,这是我们日本自古以来的特色。现在从浮世绘版画上看来,也是同样的道理,变成了遥遥领先、优越于中国版画,这应该是特别引人关注之处。”④藤悬静也博士是日本20世纪前半期研究浮世绘版画的著名学者,他的著作《浮世绘的研究》一书自出版后一直成为日本学界研究浮世绘版画的贵重的资料。藤悬静也在为之自诩具有一种善于吸收、消化并“遥遥领先、优越于中国版画”的技能的同时,也不否认浮世绘版画与中国版画之间的渊源存在;他在《浮世绘的研究》中对浮世绘版画的创始人菱川师宣在江户时代始创浮世绘版画时指出:“诸如业已确认菱川师宣无疑参考了中国版画。例如师宣的绘本《风流绝畅图》(图1),就是见到了中国套色版画《风流绝畅图》(图2)后将它模刻翻印出来。当时我们版画界的技术大概还不能制作套色版画,或者在经济上还不能出版套色版画,不管怎样,《风流绝畅图》原画是套色版画,而把它翻印成黑白的单色。由此可见,毋庸置疑承认师宣在很多地方落后于中国版画。”⑤

图1 《风流绝畅图·春睡起》(师宣的日本版)

图2《风流绝唱图·春睡起》(中国套色版画)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国家,这是黄河与长江流域的对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一大贡献。而版画是纸与木版印刷结合的产物,因而“我国版画之兴起, 远在世界诸国之先”⑥。鲁迅也在《〈木刻纪程〉小引》中云:“中国木刻图画,从唐到明,曾经有过很体面的历史。”⑦郑振铎在《重印〈十竹斋笺谱〉序》文中指出:“中国木刻画始见于868年,较欧洲早540余年,彩色木刻画则于16世纪末已流行于世,至17世纪而大为发达,饾板、拱花之术相继发明,亦有先以墨色线条勾勒人物、山水、花卉之轮廓,而复套印彩色者,但总以仿北宋人没骨画法者为主。雅丽工致,旷古无伦,与当时之绘画作风血脉相通。十竹斋所镌画谱、笺谱尤为集其大成,臻彩色木刻画最精至美之境。”⑧我国在世界上最先发明造纸与印刷技术并最早将二者结合运用于木刻版画的制作上,造纸与印刷两项技术的发明,极大推动、加快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步伐,可以说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上树立的两座伟大丰碑。而我国木版画的发展“有过很体面的历史”,到明末也到达了“光芒万丈”的黄金时期。我国饾版法与拱花术的发明,又拉开了人类社会雕版套色印刷历史的序幕,这也是中国在世界文化艺术发展中的一项举世瞩目的技术革新,她甚至可以跟上述的造纸与印刷技术的发明相媲美。然而,日本学术界至今尚未客观、公正地认识及对待我们明清版画与浮世绘之间的关系问题。“日本版画,工致有余,然终逊我国版画在美术史上之重要地位,亦无留意及其发展之过程者。于我国明清之际,版画之黄金时代作品,尤少述及。”⑨

长期以来我国明清版画的历史文化价值在国际上的评价未能得到公正的待遇。有关日本浮世绘艺术形成与其渊源关系的研究还未引起世人的足够重视,目前有关该问题的研究尚处于破天荒的开拓状态。近年来极少数正直的日本学者开始呼吁:在日本浮世绘的传承上要正确对待我国明清版画的惠泽,这已引起国际上有关人士的共识。诸如日本太田纪念美术馆副馆长永田生慈撰文《关于中国木版技法与浮世绘的思考》、日本版画家德力富吉郎撰写的《回忆苏州版画》等论文,相对比较客观地认识、对待我国明清版画的贵重价值及其与日本浮世绘之间所存在的关系问题。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荷兰人外交官高罗佩著有研究我国明代春宫套色版画的《秘戏图考》⑩,认为从这些秘戏图画可以反映日本浮世绘画家曾得到过古代中国彩印技艺的恩惠。我国的郑振铎曾经也涉及到古版画对日本浮世绘艺术的贡献的教示,但遗憾的是,至今尚未有人就我国明清版画与日本浮世绘之间的关系问题作专题进行深入研究,但是,随着日本王舍城美术宝物馆所收藏的中国苏州版画一百多幅作品的展示,以及德国科隆东方艺术博物馆所藏的明崇祯十三年闵寓五的《西厢记》彩图、英国大英博物馆等世界各地所收藏的明清版画的问世,还有近年来日本各地馆藏中国明清版画的有关资料的陆续发现,可以说为公正破解我国古代木刻套色版画与日本浮世绘版画之间的渊源关系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客观实物依据。

郑振铎在20世纪40年代的《文学集林》(1940年第3辑)上发表的《〈中国版画史图录〉自序》云:“日本之浮世绘版画则盛行于江户时代(当我国万历至同治间)。独我们则于晚唐已见流行。迄万历、崇祯之际而光芒万丈。歙人黄、刘诸氏所刊,流丽工致,极见意匠。十竹斋所刊画谱、笺谱则纤妙精雅,旷古无伦,实臻彩色版画最精至美之境。其时欧西木刻画固犹在萌芽也。世上唯知有《芥子园画谱》。日本版画家与画人所奉为圭臬者亦唯此谱是尚。不知在我国版画史上,此谱已为蜕变之作,且非最上乘者。近数十年来,欧美之研究美术者,每重视日本之浮世绘版画。唯日人独能广搜我国诸画谱,传刻于世。”郑振铎先生一针见血地对我国古版画与浮世绘版画之间的关系作了精辟总结性的论断,接着又举例印证日本江户盛行翻印之风。“大村西崖校辑《图本丛刊》,所收若《萝轩变古笺谱》及顾氏《古今名公画谱》等书,俱为我国版画名作。黄凤池《唐诗画谱》、《草木花诗谱》、《木本花鸟画谱》与十竹斋、芥子园诸谱,日本亦均有传刻本。中国画作风之有大影响于日本画者,诸画谱之流行盖与有力焉。”郑振铎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始便着手搜集我国古典版画,对明清版画与日本浮世绘版画二者的待遇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并对我国古版画未能为世人所认识以及误解与忽视而感到痛心。“George T.Candlin所著《中国小说》(Chinese Fiction,The Open Court Publishing Company,Chicago,1898.)中附之插图,均取诸清代翻刻之三国、西游俗本。Laurence Binyon所纂辑之Catalogue off Japanese and Chinese Woodcuts in the British Museum(London,1916)亦以日本版画为主,而以我国作品为附庸,其所收者亦均非第一流之作。“夫以世界版画之鼻祖,且具有一千余年灿烂光华之历史者,乃竟为世界学人忽视、误解至此,居恒未尝不愤愤也!二十余年来,倾全力于搜集我国版画之书,誓欲一雪此耻。”

高罗佩认为浮世绘版画的作者实际上大多取材于传入日本江户的中国明刊本秘戏图。高罗佩于1951年夏天终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命名《明代的春宫套色版画——附论汉代至清代的中国性生活,公元前206-1644年》(英文名“EROTIC COLOUR PRINTS OF THE MING PERIOD——With An Essay on Chinese Sex Life from the Han to the Ching Dynasty, B.C.206-A.D.1644),用蜡纸手印刊行五十册作为私人出版物分赠给若干国家的图书馆、博物馆、大学或研究机构,仅供学者以作研究参考之用。书中详细介绍了他收集到的或者目睹耳闻的我国明代的秘戏图彩色版画,高氏竟至不厌其烦地列举出《胜蓬莱》、《风流绝畅》、《花营锦阵》、《风月机关》、《鸳鸯秘谱》、《青楼剟景》、《繁华丽锦》、《江南销夏》等8部明末套色春宫画册,并分别叙述了这些彩色秘戏图中的各自特征。声称“《花营锦阵》、《风流绝畅》等图,虽是轩皇、素女图势之末流,实为明代套版之精粹,胜《十竹斋》等画谱强半,存六如、十洲之笔意,与清代坊间流传之秽迹,不可同日而语。外国鉴赏家多谓中国历代画人不娴描写肉体,据此册可知其谬也。”

高罗佩在这本明代春宫套色版画即《秘戏图考》(作者在英文版封面用中文题名)中指出“这些木刻画清楚地证明了日本套色版画家对他们的中国先生的极端依赖。早期的日本浮世绘画家不仅采纳中国的彩印技艺,而且紧紧袭用中国的绘画风格,有时甚至限于简单地把一种日本韵味移入中国画来创作他们的作品。”据高罗佩的研究,日本浮世绘彩色版画的产生是源自我国明末雕刻精湛的秘戏图套色版画。

日本太田纪念美术馆副馆长永田生慈也指出:“我国至少在近代之前,大多数的文物都是来自中国,并且受其影响这一说法一点也不过分。日本以拥有世界高度技术和艺术性而自豪的浮世绘版画,被世人认为是日本独创的艺术,实际上也是深受中国版画(特别是民间广为流传的年画)的影响。”永田生慈在《关于中国木版技法与浮世绘的思考》一文中阐述了中国版画在技法上对浮世绘的变迁所给予的影响,他注意到中国的年画与浮世绘版画二者之间有不少的共同点,比如二者都是民间的版画,又是由出版商铺发行,其内容均涉及当世风俗,二者开始时均采用彩笔染色,又以红色为主要色调,另外拱花印刷出来的凸凹无色纹饰,还有在日本安永年间(1772-1781)在浮世绘风景画上所运用的晕墨技法等都能看到中国版画受容的样式。此外,永田生慈列举了自己考虑到的几个方面,如浮世绘版画与年画二者有的是以二幅或三幅图构成一组特定题材的组画,也有的版幅形式则采用连续图画拼接成一幅画作,浮世绘风景画又在透视画法上多用铜版画中的倾斜排线,诸如此种描写方法究竟有多大成份是受乾隆年间的风景年画的影响等。但遗憾的是,永田生慈仅对这些问题持有疑问,并未进一步深入研究。作为一名日本学者,对有争议的浮世绘版画与中国古典版画这个敏感的学术问题,他能比较实事求是地亮出自己的疑虑确实是难能可贵,实属不易。

同样在年画(主要是在姑苏版年画这个问题上),有一些日本美术学家也撰文阐述自已的见解。其中有成城大学教授田中日佐夫的《王舍城美术宝物馆藏〈苏州版画〉鉴赏后有感》,文中论述到从苏州版画走向浮世绘的观点,“至今诸如许多前辈学者所指出的那样,苏州版画对我国的浮世绘、或者円山应举等写生派给予了很大的影响。对于锁国政策下的中国从长崎传入的中国版画是极其贵重的。由于中国的画家们对多个视点的表现混淆不清,有关所学到的透视画法的远近法之类,主要是从中国版画的代表作品苏州版画中学会。因此,作为‘年画’的苏州版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消耗品,在中国本土已经完全不流行,但在我国却得到珍惜,并有相当的数量流传下来。”田中教授文中言及日本18世纪50年代末写生画派年轻的円山应举为了生计而描写“眼镜

图3《杨柳湖畔亭图》

绘”,而这种具有远近感的写实的透视画法,根本是筑建于苏州版画的基础上。他认为浮世绘在透视远近法方面是受到姑苏版年画的影响,但与此同时,他又提出我国姑苏版年画中的诸如《双美童子图》、《杨柳湖畔亭图》(图3)之类的美人与童子组合的造型模式,是从欧洲传入中国的圣母抱着圣婴如《圣母子》的图像中学会这种表现形式,这种观点却是不实事求是的言论。

江户时代商品经济的繁荣使得原属社会下层的商人和手工业者逐步积蓄了财富,开始在政治、文化、艺术上也力争适应时代的需求。商人、手工业者缺乏文化知识,在自身的教育及修养上也不及武士阶级,因此他们还是比较喜欢消遣性质的通俗文艺作品。明代通俗白话小说的大量传入,对日本江户时代庶民文化的兴起起了很大的作用。由此,日本江户社会在文化史上产生了一种别开生面的面向大众的浮世绘版画艺术。

中国明末传入日本的通俗小说戏曲传奇话本中有大量的插图,兼具趣味性和鉴赏性,插图成为当时书籍必不可少的解说与装饰形式。明末图书插图的普及在版刻图绘上,对日本浮世绘版画的兴起及其繁荣提供了最原始的样本和实物图像。因为受中国插图书籍的影响,此时的日本也出版了很多书籍读物,书中夹入不少画家描绘的以欣赏、图解注释为目的的插图。插图移入江户后逐渐成为艺术中的绘画,被后人尊为浮世绘元祖的菱川师宣,将江户初期的浮世草子的各种插图进行集合分析、重新加工、绘制成独具风格的浮世江户绘画,使本遭世人冷遇的浮世草子中的插绘成为世人认可的浮世绘版画艺术。师宣对日本美术史最大的贡献不仅在于插绘和绘本的创作上,最主要的还是在于浮世绘“一枚绘”的独幅版画的创始刊印。这是因为中国明末传入日本的秘戏图套色版画,通过菱川师宣的慧眼从中得到感官鉴赏的启示,将它从书籍插绘和连环绘本中脱离出来,成为独幅存在的鉴赏性图绘,以独幅版画鉴赏当作绘画艺术商品来推向江户町人社会的商品市场。他将以往图绘当作文学书籍中附属的鉴赏插绘,以及将鉴赏作为目的以图绘为主、文字为辅的连环绘本,完全转变成一种可以独立鉴赏的完整的绘画形式。

继菱川师宣之后,铃木春信成为日本江户时代浮世绘彩色版画——锦绘的创始人,是日本版画史上不朽功勋的一代巨匠。然而,在铃木春信创始的锦绘艺术作品中,人物的造型没有多大的性别差异,似乎千人一面,这种宛如一个模型出来的春信画风,跟他临摹我国明代版画尤其是仇英的仕女画不无渊源关系。由于明末雕版套印技艺的进一步发展,在我国江南大运河两岸的城市出现了《程氏墨苑》、《花史》、《十竹斋画谱》、《十竹斋笺谱》以及《芥子园画谱》等明清套色画谱,这些套色画谱对日本的浮世绘版画多色印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别是十竹斋主胡正言鎸印的《十竹斋笺谱》和《十竹斋画谱》以及李渔及其女婿沈心友刊行的《芥子园画谱》传入日本后,对铃木春信锦绘的创始给予了很大的帮助。春信充分应用我国明末清初发明的饾版法与拱花术,在浮世绘版画的套色印刷技术上采用分版分色的饾版套印方法,以及利用木版画镌刻成的拱版凸凹的轮廓,来表现浮世绘版画压印花瓣叶片的脉纹、禽兽绒毛及水波云痕、衣纹头饰等无色凸凹的线条(图4)。

图4《源重之》随着日本浮世绘版画人物画艺术的发展,别开生面的浮世绘风景版画便应运而生。日本浮世绘风景画可分为两个阶段:早期的浮世绘风景画“浮绘”和成熟期(实际上是黄金时期)的风景画。二者在画法上均受到中国传统“远近法”的影响。早期“浮绘”的风景主要表现的是歌舞伎和吉原的室内建筑,它在绘画技法上的表现,主要是使用中西结合的姑苏版街市楼阁图那种传统的不完全的透视画法(图5)。而在浮世绘的画题方面,中国古典的“八景”画题向来成为浮世绘画家嗜好的传统画题,尤其是以中国传统潇湘文化孕育出来的“八景”画题更为浮世绘风景画家所喜爱。到了浮世绘风景画的黄金时期,这一自古表现洞庭湖周围满目萧瑟悲伤的平远渚洲的古典画题,却成了江户末期葛饰北斋描写自己独自放浪山川湖泊、村落荒野的人生写照。他以中国潇湘传统的“八景”画题为母胎,描绘出日本江户时代的《琉球八景》、《江户八景》、《东都八景》、《近江八景》以及《金

图5《浮绘和国景跡风流和田酒盛之图》泽八景》等日本“八景”的系列风景,此外,他还绘有基于“八景”画题演绎而成的版画世界脍炙人口的《富岳三十六景》的风景画名品。葛饰北斋将日本江户时代若晚霞辉映的浮世绘风景版画推向了顶峰,而在其浮世绘风景世界中却影映着中国古潇湘放逐者的凄凉与惆怅。

虽然说日本浮世绘版画与中国明清版画二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浮世绘版画也深受我国明清版画的恩泽,但是,遗憾的是今日我国明清时期精美绝伦的套色版画实物在国内几乎荡然无存。现藏于日本广岛王舍城美术宝物馆珍贵的姑苏版画的公开展示,则令人耳目一新,惊叹世上尚有如此美仑美奂的多色木刻版画。其中诸如明末清初无骨套色的插花形式的《花卉图》(图6)与清初期的《二十四孝图》、《清明佳节图》(图7)等连环画形式的套色版画,以及清中期的街市楼阁形式诸如《西湖行宫图》(图8)等姑苏版画藏品,都充分证明了中国明清版画在世界美术史上曾经有过的辉煌成就,及其昔日对周边国家与地区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的贡献。

日本浮世绘版画不是日本独创的绘画艺术,而是嫁接在中国明清版画的枝干上而改良栽培的新生代“艺术之花”,它的成功繁殖并能枝叶茂盛是离不开中国古典传统艺术文化的。因此今天在讨论浮世绘版画取得的辉煌成果时,不应该将明清的木版画排除在外,没有中国明清版画“光芒万丈”的辉煌,就不会有江户时代日本浮世绘艺术的伟大成就。

本文是关于浮世绘与明清版画艺术的研究,也是中国明清时代与日本江户时代的古典木刻版画艺术之间关系尝试性的专题研究。笔者希望通过对这一问题研究的进一步开拓与挖掘,使“浮世绘与明清版画”成为一门跨文化的国际性艺术学方面的新学科。从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的历史步伐来说,明清版画不应该是长江与黄河流域的中国的版画,它应该是全世界各个区域各种肤色的人都拥有的版画。同样,浮世绘也不应该是日本人所有的浮世绘,它应该是人类社会共同享有的版画。二者作为古老东方已消失了的木刻版画艺术,实际上是几百年前两个不同区域的同一门学科,它像敦煌学那样是由不同民族共同经营、共同创造的同一种艺术的结晶。并且,它的产生,对西方的法国印象主义绘画艺术给予了重大的影响,从这一点来说,它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东方版画艺术这个研究范畴,而应该作为一个国际性的独立的艺术学专门研究学科。(责任编辑:楚小庆)

①东锦绘是几种直至十几种颜色套版彩色印刷的浮世绘版画。日本最初是江户的风雅之士在正月绘历相互交换的沙龙上流行起来,随着木版印刷技术的迅速发展,铃木春信运用拱花、饾版等多色分版套印技艺,并改用高质量的奉书纸印刷,在明和二年(1765)创始刊行套色精美的浮世绘版画美人画。当初称作“吾妻锦绘”,由于在东日本江户盛行,史书上也称作东锦绘。

②江户町人是住在城市的工商业者,相当于士农工商、秽多非人中的工匠和商人。战国时代随着城下町、港町的繁荣,町人也登上历史舞台。兵农分离后,町人身份固定随着武士聚居于城下町,町人一面依赖领主的财政,同时也起补助作用,许多町人充当幕府和各藩的御用商人或组织株仲间而繁荣致富。町人的身份是地主和房主。借房、借地者对町政无发言权。町人交纳营业税,负担比农民轻,他们聚敛了财富,靠其经济力量成为江户时代城市文化的主要创造者。

③严绍璗《汉籍在日本的流布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61-62页。

④[日]藤悬静也《浮世绘の研究》上册,东京:日本东京雄山阁,1944年版,第31页。

⑤同上。

⑥郑振铎《〈中国版画史图录〉自序》,《郑振铎全集》第14卷,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35页。

⑦鲁迅《〈木刻纪程〉小引》,《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7页。

⑧郑振铎《重印〈十竹斋笺谱〉序》,《郑振铎全集》第14卷,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60页。

⑨同⑥,第236页。

⑩高罗佩,原名罗伯特·汉斯·凡·高立克(Robert H.van Gulik,1910-1967) ,荷兰人,职业外交官,著名汉学家。天资聪颖,博学多才。幼年曾随父去过荷属东印度,先后学习印尼文、中文、梵文等,主攻法学同时研习东亚语言文学,获博士学位。后任荷兰驻外机构的外交官,1943-1947年曾担任中国重庆、南京的荷兰驻华使馆的秘书,娶中国女子为妻,二战后曾担任荷兰驻日本参赞、大使等职。著作有《秘戏图考》、《中国古代房内考》、《狄公案》等。

同⑥,第235页。

同⑥,第236页。

参见[荷]高罗佩著,杨权译《秘戏图考》,“译者前言”部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4页。

参见[荷]高罗佩著,杨权译《秘戏图考》,“中文自序”部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1页。

[荷]高罗佩著,杨权译《秘戏图考》,“英文自序”部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日]永田生慈《关于中国木版技法与浮世绘的思考》,喜多祐士等编《苏州版画》,东京:驭驭堂出版,1993年版,第145页。

同上,第1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