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价值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6 17:46: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价值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现有历史文化村镇价值评价方法评述随着2003年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申报的进行,在赵勇等人研究[4][5]的基础上制定的《指标体系》将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价值特色”和“保护措施”两大部分.历史文化村镇的核心价值是与历史文化村镇的自身特征密切相关的.对于历史文化村镇核心价值的提炼也应该建立在特征评价的基础之上.如上文所述,这些整体性的特征既包括了历史文化村镇的普遍相似性,更包括了历史文化村镇之间的特殊差异性.对其核心价值的评判,则往往需要更多考量历史文化要素保存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因此,历史文化村镇的价值评价体系应该包括特征评价和真实完整性评价两个方面.但从现行的《指标体系》来看,为了评价的方便,指标的简化,人为地将“特征评价”与“真实完整性评价”混在一起,造成评价的结果或者看不出该历史文化村镇的真正价值所在,或者看不出其真实完整性方面是否有问题.因此,将真实完整性评价指标从价值特色评价中分离出来,单独设立评价子系统,并与价值构成要素建立对应关系.这样,有关价值构成要素的指标权重将可以得到重新的分配,同时也可以对它们各自的与整体的保存情况进行系统评价[6].
历史文化村镇价值评价体系的建构一个评价体系的建立有四个关键环节:①评价因子的确定;②建立评价体系的层次结构;③制定评分标准;④评价体系的操作.本文着重对前三个环节进行说明.首先,遗产是否具有历史、文化、社会等价值,是一个评价的结果,而不是评价的对象.因此我们不能从“价值构成体系”出发去寻找证据,而应该通过对历史文化村镇的详细调查和分析研究以后,确定其“特征要素”(CharacterDefinedElements,CDE)作为评价因子.其次,对于目前大多数历史文化村镇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则多采用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又称AHP,是一种能有效地处理难以用完全定量方式来处理的那些复杂问题的方法,比较完整地体现了系统工程中系统分析和系统综合的观念,特别适用于兼有定性和定量因素的社会经济系统的分析评价.它把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有效层次,根据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就每一次的相对重要性给予定量表示,并利用数学方法确定出表达每一层的全部元素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数值,通过对各层次的分析导出对整个问题的分析.根据上文所述,评价目的决定了评价体系需要具备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的功能,而AHP显然是有利于建立这种比较结构的.第三,历史文化村镇的评分标准应该简便易行,权重的分配应该根据历史文化村镇的特征,符合逻辑性.
历史文化村镇价值构成要素———评价因子的确定
通过对法国[7]等案例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研究者不仅仅关注大的自然背景以及聚落空间中的人工环境,还非常关注村镇中与农耕生活息息相关要素,因为这是构成乡土特色的原因,同时这三个部分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乡土环境的整体.根据历史文化村镇的特点,我们可以确定其评价因子确定的原则,并且选定评价因子.符合中国特色原则中国的历史文化村镇自然、人工、人文三大方面相互作用,密不可分.历史文化村镇往往包含了显性物质构成要素和隐性的非物质构成要素两类,物质环境往往是非物质要素的空间表达,如中国的风水理念曾经是历史文化村镇在选址、规划、营建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的聚落内部往往体现非常强烈的宗族关系等等.中国的历史文化村镇在相对稳定的社会背景下,往往发展成较大的规模.如很多历史文化村镇核心区的面积往往在10ha以上.因此,聚落内外部往往呈现出较为复杂的“体系”特征,如街巷、节点空间、公共建筑等在功能上、空间层次上都有分级、分类.尊重构成要素逻辑关系原则历史文化村镇的价值特色更多地体现在其整体性,因此需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分别对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评价.评价的指标在再分解过程中需要尊重关系的逻辑性,避免现行的《指标体系》中指标与分解指标之间的“偏差”甚至“无关”的问题.
历史文化村镇价值评价的层次结构
历史文化村镇的特征评价和真实完整性评价历史文化村镇的价值评价体系包括两个方面:特征评价与真实完整性评价.前者是为了评价历史文化村镇的特征,后者则是说明目前的保存状况.历史上曾经辉煌的历史文化村镇如果现在的保存度很低,则其整体价值就不高.特征评价具有地域性、复杂性、模糊性的特点.如历史建筑的典型性、聚落环境的优美度等.因此,特征评价往往会采取主观评价、定性为主的方法.如世界遗产申报过程中对“突出普遍价值”的阐述,用非常精辟的文字说明该遗产地如何满足《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中确定的标准,并通过比较分析说明其独特性与重要性.为了更加客观地说明特征评价的结果高低,在定性评价的基础上,可以进行一定的定量评价.但是在评价标准中应该是简单的、清晰的、非此即彼的,这样才有可能避免评价的模糊性.真实完整性评价主要是基于历史文化村镇原生价值的评价,因为原生价值是派生价值的基础和前提.真实完整性具有可量度性的特点,如原住居民的比例、历史建筑的年代与数量等.因此,适合采取定量比较的方法,通过包括面积类、数量类和百分比类等指标进行评价.历史文化村镇价值评价体系的层次结构目前的指标体系分为两种类型:单一指标体系与多指标体系.对于单一指标体系,进行分层处理,层级划分的多少有一定差异.第一层多为目标层,表征的是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目的.第二层到最后一层主要是由项目层、指标层、因子层等构成,表征的是具体的评价内容.根据前面的分析,以及对历史文化村镇的大量的调查,确定历史文化村镇的价值评价的层次结构.
历史文化村镇价值评价的评分标准
现行的《指标体系》采用了综合评分法来确定权重.这种方法简单明了:首先,对需要做出评价的对象选定评价的具体指标,参照有关标准,对各个评价标准标定出评价标准,并规定每个指标的最高分、最低分、等级标准,以及评分的具体处理方法;其次,根据评价标准和指标的具体数据对具体指标进行评分;最后将各个指标所得分值进行综合归纳、整理,得出总的评价分数,由此来判断该评价对象的状况.本文借鉴了现行的《指标体系》的因子权重确定方法,确定历史文化村镇的价值评价的指标体系.#p#分页标题#e#
篇2
《决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大学是国家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的教育,高校的特殊职能和历史使命,决定了高校是文化发展的中心,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的文化建设必须与社会的总体文化建设目标一致,这就需要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根植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沃土之中,并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不断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发展起来的,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引领。因此,大学的文化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导向性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规范整合功能在大学文化建设中文化引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广大师生员工、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大学文化建设牢牢把握住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要求,以此确保大学文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功能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引领
1.学风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关键。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大学的文化建设和引领必须以先进文化为指导,而学风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关键,是一种无形的资源以强有力的力量教育和感染着人。加强学风建设,努力创建优良学风,是促进高校各项工作的前提,更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竞争力的具体表现。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旗帜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强大的导向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规范整合功能,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对高校学风建设起着积极的引领作用。
2.师德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大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韩愈在谈到教师的责任时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高校教师一定要牢固树立“教书育人,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切实把德育工作放在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用德育统领一切教育教学工作。要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以培养人才、繁荣学术、发展先进文化为自己的工作职责,大力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引导和帮助青年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同时,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六个方面的师德建设紧密结合,充分发挥高校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高校教师的学术水平、治学态度、思想品德和言行举止等都对学生发挥着深刻的影响。广大教师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把大学文化建设转化为教师自觉的意识和自觉的行为,以身作则,为青年大学生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良好的学术行为规范和树立终身学习观方面起到示范作用。因此,要把提高师德水平作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前提,在师德建设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使广大教师严谨治学、以德施教,以精湛的学识教育学生、团结学生、鼓舞学生,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凝聚学生、感召学生,积极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使其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之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旗帜,以强大的导向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规范整合功能,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起着积极的引领作用。
篇3
[论文摘要]文化的核心体现在价值体系和价值原则上。先秦诸子围绕人与自然、人与人、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等重大问题,通过激烈的论争,首先提出了人道原则、自然原则、个性原则和群体原则。这些重大价值原则是中华文化的根脉所在。先秦诸子在价值问题上的论争对中国文化有奠基之功。
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深深扎根于悠久的历史长河之中,在社会历史发展长河之中,有一个历史阶段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奠基阶段,这就是先秦时期。先秦诸子围绕人与自然、人与人、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等一些重大问题来展开论争,并在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提出了人道原则和自然原则,在群己关系上提出个性原则和群体原则,从此开启了一扇古代中国哲学价值问题探讨的大门。应当承认,先秦诸子各家在这些问题上的探讨,一开始并非十分合理,各派各家各有所偏,但经过他们激烈的论战,各派的一些继承者不断修正、完善自己的学说,吸收、融合其他各派的合理观点,最终形成了比较合理的价值原则、价值体系,即中华文化中的自然原则和人道原则的辩证统一、既尊重个性又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的群己统一原则,这也正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
先秦诸子之所以能率先提出这些重大的价值原则,与当时的特定历史条件密不可分,先秦诸子能在这些重大问题上展开激烈的论战,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首先,从社会性质来说,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期,学术上提倡百家争鸣,迎来了文化的空前繁荣。其次,这个时期由于铁器的广泛应用,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促使社会分工加剧,出现了一个知识阶层—士阶层。士阶层打破了奴隶社会的“学在官府”局面,大兴私人讲学之风,著书立说,创立学派,从而促使学派林立,学说各异。再次,在这一时期中华文化已经经历了长达几千年的积累,从仰韶文化,经过夏、商、周的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突变时期。最后,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四分五裂,没有统一的意识形态,不同的思想可以自由地进行论争。就像庄子所说:“道术将为天下裂”。原来统一的“道术”分裂了,于是诸子百家纷纷创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并就一些重大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论战。
先秦诸子在价值问题上的论争主要围绕以下两方面展开:
一、人道原则和自然原则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古代哲学主要通过天人关系来探讨这一问题。在中国古代,天既被赋予自然的因素,又被赋予道德因素。儒家倡导“天人合一”,这里的“天”侧重于天的道德因素,所以,儒家教化人要做“圣人”;而道家更多强调天的自然因素,所以,道家提倡人要做“真人”。孔子说:“惟天为大,惟尧则之。”他认为尧效法“天”创造出了一套制度,于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代代相传,而这一制度的核心是仁,是永远不变的,这就充分体现了儒家天人关系上的人道原则。老子用天道来与孔子的人道对立。老子提出“无为”思想,“无为”即自然。所谓“道常无为而不为”,就是说道对万物的作用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说人尧效法天地,而天地之道无非是自然法则。显然,道家所倡导的是自然原则。
在人与人的关系,儒墨倡导的人道原则与老庄讲的自然原则之争更为明显。儒墨讲仁爱,孔子贵仁,墨子贵兼,二人的说法不同,但都肯定了人道原则,即肯定爱的价值、人的尊严,主张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建立爱和信任关系。孔子说:“鸟兽不可同群,无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意思是说人要和人相处,必须要有爱心,要有同情心。孔子认为,行仁之方在于实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墨子也主张:“兼即仁矣,义矣。”后期的墨家更明显地表达了人道原则,《墨经》里讲:“仁,爱己者,非为用己也,不若爱马者。”意思是说,真正的爱就是爱别人如同爱自己,把每个人都看成像自己一样的主体。孔墨讲人类应该在社会生活中发展自己的能力和德性,要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培养自己的理想人格。
与孔墨相对立,老子讲:“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当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当狗。”意思是说自然界无所谓仁爱,圣人对百姓也不施仁爱,就像束草为狗,用作祭物,祭祀完了,就把它丢掉,根本无所谓爱憎。老子认为,培养人的理想人格,不能靠人与人之间的仁爱关系,而应该复归自然。老子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否认人为的重要性,认为自然就是无为,这是道家自然原则的体现。
儒墨强调人道原则,老庄侧重自然原则。先秦诸子各家在激烈的论战中既相互攻击,构建自己的学术观点,同时又相互融合、吸收其他学派的合理观点。如果任何一家将其观点绝对化,就会造成其理论向极端的方向发展。当然,这种背离是正常的,符合人类认识的发展规律。同时,这种背离是短暂的,是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支流,中国古代哲学发展总的趋势是人道原则与自然原则的统一。儒家继承者荀子提出的“化性起伪”说,就是指在自然上面加上人工。后来王安石说:“礼始于天而成于人。”就是说礼义都是人在自然之上附加人工的结果,他主张“以道扰民”,“扰”就是尊重人,因其天性之自然而加以诱导。这就充分体现了自然原则和人道原则的结合。王夫之更是强调:“性日生而日成,习成而性与成。”这种成身成性,循环定性,源于自然(天性)而归于自然(德性)的习性观,进一步体现了自然原则和人道原则的辩证结合。
二、个性原则和群体原则
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先秦儒墨重视群体利益倡导人要过社会性的生活。与儒墨相对立的是道家杨朱的“为我”、“贵己”说,道家杨朱把个人的生命与社会的利益对立起来,主张“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不一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这显然是避世之士的主张。与儒墨讲的人道原则,提倡人要过社会生活完全不同的是,孟子批评说:“杨朱为我,是无君也。”荀子进一步发挥了儒家关于群体的理论,他指出,人要生活,要假物以为用,必须靠集体的力量。由此进而指出,为了合群,便须有一定的社会分工和分配制度,同时,还要有一定的政治法律和道德规范予以保证和约束。荀子说:“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可见,在荀子看来,礼义等一切精神创造的价值都是为了“明分使群”。当然,荀子当时讲的“群”,实质上是封建的宗法制和封建等级制度,荀子的目的仍然是为封建等级制度进行辩护。杨朱的“为我”当然是片面的,荀子强调“群”是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也是片面的。
篇4
企业文化的内涵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其自我丰富和发展的内涵趋势表明企业文化是一种新型的价值管理方略。
公司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早期称谓,最早见之于1980年秋的美国《商业周刊》,其时认为公司文化主要指公司价值观,公司运用共同价值观“为公司的活动、意见和行动树立一种榜样……通过经理的实践逐渐灌输给职工,并传至接班人。”1982年,肯尼迪和迪尔在其著名的《公司文化》一书中,对企业文化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分析,他们认为企业文化由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典礼和仪式、文化网络五大要素构成,其中“价值观是任何公司文化的基石,作为一个公司取得成功的哲理精髓,价值观为全体职工提供了对共同方向的意识和他们日常行为的准则。……这些成功的公式决定(偶尔也出自)公司的典型英雄人物、有关公司的神话、仪式和典礼.事实上,我们认为公司之成功往往是由于它们的职工能够识别、接受本组织的价值观并按此行动”.。日本拓植大学今西伸认为:企业文化就是“特定企业中具有固有特征的价值体系”,它由价值观体系、行为体系、经营风尚三要素构成.。1985年出版的美国学者劳伦斯·米勒名著《美国企业精神》一书,从分析美文化的精神实质,提出了重创美国企业文化的八条基本价值原则:目标原则、卓越原则、共识原则、整体原则、效绩原则、实证原则、密切原则、正直原则,被誉为未来美国企业文化的基石.
对企业文化概念的内涵,尽管不同时期的国外学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看法,但把企业价值观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则已达成共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企业文化概念的发展就是企业价值观由抽象不断走向具体、走向丰富、走向完善的过程。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实际运作中的管理方式,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管理即以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及其作用—包括价值观外化和展开为各种具体形式,如英雄人物、典礼仪式、行为体系、经营风尚、企业凝聚和精神等,这些因素交互作用—为手段的价值管理理论和实际运作中的价值管理方式。这句话有两重意思:其一,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理论和可运作的管理方式,其二,这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具有特殊性,它是以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及其外化作用来达致企业的管理目标的。
管理科学自19世纪末产生以来,经历了古典学派、行为学派、现代科学学派和企业文化学派四大阶段。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发端于美国.70年代末日本经济的腾飞与美国经济的衰微形成鲜明反差,美国人开始对现代管理科学的极端理性主义管理进行反思,希望寻找到得以摆脱困境的管理新方略.在客观需要和主体反思的双重催化下,企业文化理论以其蓬勃的生命力诞生了.诚如《底得优势》一书作者彼得斯和奥斯汀所说:管理学界正孕育着一场“恢复基本原则的革命”。④
企业文化理论是以理性与非理性有机结合的企业价值观为核心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价值管理方略,它不仅是对现代管理科学理论的辨证否定,而且是对以往一切管理理论的批判继承。在此值得指出的是:企业价值观并不排除理性,而是反对那种抛弃非理性因素(如心理、情感等)的纯粹理性主义管理思想。企业文化理论认为,人不仅是追求物质利益的“经济人”,也不仅是追求友谊、亲密感的“社会人”,而且是生活在某种文化背景下并受它影响和熏陶的“文化人”,企业管理应该以营造文化为己任,通过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形成企业的精神灵魂,以此贯串到经济、技术、生产指标、规章制度、组织机构、战略决策等具体的因素和行动中去,以实现企业和社会协调一致的发展。和以往的管理理论相比,企业文化具有两大鲜明的特征: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非”理性倾向(与数据化、机械化的极端理性主义管理比较而言)和注重实务研究倾向.
企业文化的价值至上主义和重视实务研究倾向,对80年代以来西方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批判理性主义”和“恢复常理”一度成为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主要口号,人们反对过去那种把组织结构搞得过分严密和规章制度订得过分严格的做法,主张“见物,但更要见人”;注意厂歌厂服、纪念仪式等企业形象的塑造,以激发职工的荣誉、自豪感、培养以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精神,主张频繁的非正式沟通,注意改善职工之间、管理者与职工间的关系,并在企业内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培育新价值、树立新精神.企业文化的务实倾向表明企业共同价值观虽然是精神因素,看不见摸不着,但绝非虚幻的和假想的,而是现实存在的,务实倾向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倾向。80年代以来,很多有影响的管理学著作均十分重视管理实务的研究.如《一分钟经理》和“优势丛书”等。其中《一分钟经理》以“一分钟目标”、“一分钟称赞”、“一分钟指责’三条“诀窍”为主线,运用简明生动的手法将管理中实质性的领导艺术问题加以概括,打破了传统管理理论框架,精致实用,引人入胜,发人深省;名噪全球的《寻求优势》的副标题就是“美国杰出企业的成功经验”,书中重点分析了美国43家企业的经营管理,总结出八条基本经验(了、又异八条基本的价值准则):贵在行动、接近顾客、自主和企业家精神、依靠人来提高生产力、以价值观为动力、紧守专业、精兵简政、宽严相济.其中以第一项“贵在行动”最为重要。
企业文化传入中国是80年代的事。国内学者对企业文化的研究颇为投入,然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意见纷纭,处于一种几乎有多少研究者就有多少种企业文化概念的状况,所谓“企业文化研究等于思想政治工作”等类似的概念混乱往往把企业文化研究导向误区,甚至陷于泥潭。对此本文第三部分将展开分析.理论上经之很长时间的吵吵嚷咬之后,现已基本安静下来,进入反思阶假,开始有了些研究成果的出现和积累。如管益忻同志的《塑造现代价值观—推进市场经济发育的中心环节》.一文,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出发,认为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我国企业经历着文化转型尤其是价值转型,在这一转型期必须搞好价值观的重塑,它是“解放生产力的中心一环”、“塑造现代化制度的灵魂工程”、“人的积极性的第一生长点”、“培育具有高尚品德的四有新人的关健”、“再造多种(亚)群体文化(如企业文化)的荃础’、“推进市场经济发育的原动力”。并就价值重塑工程应当坚持的方针、原则、方法和当前应着重抓的几个热点间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相当富有启发性。
作为以企业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及其外化作用为手段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企业文化领导了80年代的世界管理潮流,其深刻影响是有目共睹的,但我们也必须以冷静的理性思考企业文化在管理学说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企业文化只是管理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和一派学说,而不是管理学的终极和顶峰。企业共同价值观的作用不是自发的,它必须通过作为主体的人、物质性的中介和客体的综合系统的作用才能发挥其深入持久的影响;管理学说史上的各种学派和学说均有其真理性的一面,而企业文化作为管理学的一个发展阶段和有着自己独特个性的一派学说是无法涵盖一切的.德国经济学界的权威学者E·海能在《企业文化—理论和实践的展望》一书的最后,警告对企业文化抱有万能幻想的人们说:“企业文化理论在企业组织实践中的有效性是不确定的,对此不能作出骗人的‘保证’……有企业文化意识的经理可能是企业发展的指路人,但是他仅仅指出方向,而不能得出目标”:希望这句话能对我国现阶段的企业文化研究有所苦醒。
企业文化学说这一“泊来品”进入中国的时间已十年有余,它曾在管理学界引起不小的冲击波.但目前我国企业文化的研究现状如何呢?荃本概念混乱,理论研究消耗于无休止的争论,理论研究无从积累;研究者往往浮于表面,关注争论而不是关注实际,理论与现实脱钩、理论本身漏洞百出、千疮百孔;由基本概念的混乱而导致的无休止的争论背后是一片虚空,理论成为空中楼阁,无法回应现实。。限于篇幅,本文对此不再多说,仅就国内流行的两种典型的企业文观点谈谈笔者的一点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长期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它包括企业全体职工所共有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等方面内容”。或者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自觉形成的、并为绝大多数劳动者认同信守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行为道德准则的综合反映”。
上述两种说法作为企业文化和一般介绍是可以的,但若作为企业文化的定义就有间题了。按照他们的看法,企业文化是包括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准则等方面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是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行为道德准则的综合反映。在这里,价值观念虽然都被看作企业文化的一个因素,但其核心作用并未突出出来;不管人们对此持何观点,也许他们默认了价值观在企业文化中的核心作用,但遗憾的是他们在给企业文化下定义时思想没有明确到位,这就导致了定义的含糊、多义;尤其应该指出的是: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这一根本属性在国内已有的同类企业文化定义中没有得到丝毫反映,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企业文化若不是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要它又有何用处?
另一种观点认为:“企业文化是由职工在一个复杂多变的环境中,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创造出来的,它是企业职工必须共同信守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企业风尚、理想的目标、崇高的信仰、规章制度,以及企业职工必须共同珍惜和奉献的企业物质财富,包括厂房、机器设备、资金、技术、产品等崛;或者说,“企业文化是企业之魂,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企业在其生产经营实践中培育出来的具有本企业自身特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这是一种包罗万象的“企业文化”,因而也是大而化之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既是价值观念、道德准则、企业风尚、理想的目标、崇高的信仰,又是规章制度,还是包括厂房、机器设备、资金、技术、产品等的物质财富,也就是所谓“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按他们的意思,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所拥有的一切。这样的定义给人的感觉如把堆在地上的马铃落、青菜和沙子等一股脑儿装进一个叫做“企业文化”的袋子里。如果是这样,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的自身特色何在?老实说,此类定义很少能给人带来什么启示。虽然人们在论述企业文化的本质时常常会指出“企业文化的实质就是价值观”;“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管理方式”,。但为什么不在定义中反映这一无疑是最重要的本质呢?定义必须抓住本质,反映本质,这是常识,忽视了这一点,定义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就无从说起了。
以上是对两种有代表性的观点的一点初浅看法。就企业文化这一概念而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这是完全正常的,但在各种不同理解墓础上又必须达成一定的共识,对其本质有一致确认,否则便会使这门科学缺乏坚固的基石,地基若已不牢,何以建构大厦?墓本概念的歧异使理论陷于无休止的争论,消耗了推动理论发展的力量.笔者认为,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一种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是一种新型价值管理方略。它通过企业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及其外化作用来创造融洽的文化氛围,使职工们受到保障并能为企业的成功作出贡献。国内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走出现阶段的研究困境和实践危机,使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超然于混乱的概念之争,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建立起以市场为核心价值观的现代企业文化,以推动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更好地服务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注释
① 转引自黄孟落、马孜学主编《外国经济管理的最新趋势》,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第76页。
② 肯尼迪和迪尔:《公司文化》,三联书社,1989年第一版,第40页.
③今西伸:《关于日本企业文化的探讨》、《日本研究》1988年第3期。
④彼得斯和奥斯汀:《底得优势》,企业管理出版社,198右年8月第一版导言,第3页。
⑤见《企业文化》1994年第3期。⑥见上书196页。
⑦参见邵鹅:《中国企业文化研究的危机与重构》,《企业文化》1994年第3期。
⑧王光铸:《企业家应对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作出贡献》,《今日企业》1989年第2期。
⑨韩城岚,《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页。
篇5
从经济发展、社会环境、居民生活质量、社会和谐、民生保障五个方面构建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对我国30个省市城镇化质量进行评价。目前哈尔滨市农村城镇化建设水平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在城镇化质量上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农民“入城”后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生活习惯等[1]。因此,对哈尔滨市城镇化质量进行量化分析,发现其在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对策。
2模型设定及数据来源
2.1模型设定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哈尔滨市城镇化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因子分析法在揭示出各指标内部关系的同时,将多个指标减少为几个因子,并通过这些因子的综合得分对研究对象加以评价,不仅可以达到降维的目的,还能避免人为评价的主观性。设原有p个变量x1,x2…,xp,且每个变量(或经标准化处理后)的均值为0,标准差为1。将每个原有变量用k(k<p)个因子f1,f2,…,fk的线性组合来表示,因子模型[2]为:(1)其中,xi是可实测的随机变量,fi为公共因子,aij(i=1,2,…,p;j=1,2,…,k)称为因子载荷;εp称为特殊因子,表示原有变量不能被因子解释的部分,其均值为0,在实际分析时可以忽略不计。
2.2指标选取
城镇化质量是用来衡量城镇化优劣程度的一个综合性概念,它极大地反映了城镇化对居民生产和生活需求的满足程度。对一个地区城镇化质量的分析应该从城镇化质量的构成要素出发,包括经济、社会、居民生活、城乡统筹等各个方面。为此,本文在参考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所构建的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一是城镇综合实力,包括经济发展、城市规模、城市产出效益等方面;二是城镇社会发展,包括城市服务、教育、交通等方面;三是居民生活质量,包括居民收入、储蓄存款、生活环境等方面;四是城乡协调程度。在考虑到哈尔滨市各市、县统计数据的可获得性及实际情况时,本文选取的指标有:人均GDP(x1)、人均地方财政预算收入(x2)、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x3)、非农业人口比重(x4)、第三产业比重(x5)、邮政服务网点数(x6)、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数(x7)、公路线路里程(x8)、普通中学在校人数(x9)、万人拥有病床位数(x10)、每万人互联网用户数(x11)、人均科技支出(x12)、人均教育支出(x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14)、人均储蓄存款余额(x15)、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x16)、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x17),如表1所示。2.3数据来源原始数据来源于2013年《哈尔滨市统计年鉴》[3],以及哈尔滨市各市、县统计局,部分数据是计算所得。
3实证分析
将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后,利用SPSS16.0进行因子分析,根据特征值大于1、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等于85%的原则提取公因子,如表2所示,前5个公因子的特征值分别为7.400、3.397、1.782、1.622、1.087,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9.923%,可见,前5个公因子能够解释所有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为了使结果更具解释性,对初始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正交旋转,使得因子载荷系数向0或1两极分化。经旋转后得到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x14、x1、x9、x8、x7、x3、x11、x13、x12等9个指标主要体现在第一个因子上,这些指标主要反映了城市的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其中,x1是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宏观指标之一,直接影响着城镇化水平。x14和x3反映了一定时期人民生活水平,是居民商品购买力和市场规模的集中体现,城镇化需要市场经济的带动,故这两个指标也影响着城镇化质量。x8、x11、x7、x13及x12反映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因此,将第一个因子命名为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因子。x4、x15、x10主要在第二个因子上体现,农业人口向城市集中是城镇化的必然趋势,城市将是居民生产、生活的主要地方,而x4是城市规模变化的重要体现;x15与x10则反映了居民储蓄及医疗情况,是居民生活保障的重要体现;因此,将第二个因子命名为生活保障因子。第三个因子体现了x16和x6。分别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居民生活环境和享有的社会公共服务数量。因此,可以将第三个因子命名为生活质量因子。第四个因子由x5体现。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缓解就业压力。目前,随着市场经济规模逐渐扩大,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必然趋势。因此,将第四个因子命名为产业结构因子。第五个因子由x17和x2体现。我国是典型的农业国家,城市与农村二元结构显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增大,这是制约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均地方财政收入是经济实力的具体体现,是提高城镇化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将第五个因子命名为城乡一体化因子。
4结果分析
从因子分析结果可知(见表4),哈尔滨市所辖10个市、县的城镇化质量存在一定差距。得分大于1的仅有尚志市;得分在0到1之间的有五常、双城、宾县和方正;得分在0以下的有依兰、巴彦、通河、木兰、延寿;排名从高到低依次为尚志、双城、五常、宾县、方正、依兰、通河、木兰、巴彦、延寿。从综合得分看,可以把哈尔滨市所辖10个市、县城镇化质量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城镇化质量与各要素间协调水平均较高。尚志市综合得分位居第一,经济与基础设施、生活保障与城乡一体化等因子排名均靠前,相对来讲,尚志市综合实力较强,城镇化质量最好。原因在于其良好的工业基础、颇具规模的城市建设、完备的城市配套设施以及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推动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但从产业结构看,尚志市并不占优势,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第二层级,城镇化质量与各要素间协调水平良好。双城、五常、宾县和方正综合得分比较接近,共同之处在于虽然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但由于个别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大,导致了综合得分不高。如双城市大力推进重点产业,引进雀巢、娃哈哈、汇源等诸多国内外知名企业,第三产业较为发达,但城市规模小,发展空间受限;五常市作为全国最大的单季水稻生产基地,拥有自己的品牌产品,农业发展较好,但产业结构过于单一,不具有经济优势;方正县拥有丰富的矿藏和森林资源,对城市的经济具有带动作用,但资源集约程度不高,且资源型产业发展不稳定,经济发展波动大;宾县各方面虽能协调发展,但不具有优势产业。第三层级,城镇化质量及各要素间协调水平均处于劣势。依兰、通河、木兰、巴彦和延寿综合得分均小于0,且各因子得分较低,说明这些城市城镇化发展相对落后,城镇化质量较差。原因在于这些城市规模小,资源集约程度不高,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备,经济发展波动较大,进而导致了综合实力的薄弱,严重阻碍了城镇化发展。
5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在构建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哈尔滨市所辖10个市、县的城镇化质量进行了测度分析,结果表明,哈尔滨市所辖各市、县城镇化质量差异较大,各市、县在各方面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鉴于此,为了保障城镇化进程的可持续发展和城镇化质量的显著提高,本文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及各市、县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政策性建议。
5.1扩大城镇规模,提高城市发展空间
城镇自身的发展对周围村镇具有极大的辐射作用,而城镇规模的适度扩大是城镇发展的重要途径。哈尔滨市所辖10个市、县的规模普遍较小,随着农村人口逐渐向城镇集聚,城镇建设用地、基础设施和资源利用量迅速扩张,这给城镇发展带来较大的压力;此外,由于城镇规模小,较大的城镇改造投入将会受到空间限制,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哈尔滨市应该适当整合城镇数量,通过乡镇合并、县改市、县改区等方法扩大城镇规模,这不仅能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重复投放,达到资源集约利用的目的,而且能增强城镇对周边村镇的辐射作用,进而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5.2以优势产业为依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来源,坚实的产业是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有力支撑。优势产业对相关产业的连锁带动效应,是任何其他产业所难以具备的。目前,哈尔滨市最突出的问题是产业结构单一,部分地区仅依靠优势产业来带动经济的发展,使得经济发展途径单一,城市发展缓慢,严重阻碍了城镇化进程。因此,哈尔滨市应根据各市、县的实际情况,优先确立城市优势产业,在保证优势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同时,引进外商投资项目,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进而为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5.3完善城乡一体化机制,缩小城乡差距
篇6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可见艺术的源头都是在日常的生活当中。群众文化就是这样一种在自然、自由、开放平等的环境中孵化的一种文化形式,它代表着当下社会的价值取向和文化方向。而这种文化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价值观和文化方向,这就凸现出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
而在群众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些不顺应时代潮流的文化必将随着时间的流失消失在群众的视野当中,但同时也有一些优秀的群众文化会脱颖而出。脱颖而出的群众文化必定在价值观和对文化的认识方面有着独到见解和自己的亮点,这种优秀群众文化的存在就使得群众文化的文化价值非常的引人关注。通过仔细了解群众文化和研究群众文化必将对整个文化事业和社会的建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 群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功能
1.1 促进基层文化的建设工作。在群众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会有一大批感兴趣的能人志士志愿的参与其中。这就是很好的人才选拔的机会,在没有利益驱使下的环境中对于文化纯粹的喜好就变现出来,这种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趋同性会把有相同志趣的人聚集在一起。群众文化就实现了群众的聚集,在聚集群众的基础上为基层文化的建设提供了后备力量。
1.2 弘扬社会价值观促进文化发展。群众文化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影响范围,这就表示在群众文化中有很多人认同的价值观和思想。群众文化的这种思想传播方式在社会价值观的传播途径上有很大的优势,首先它有很广的受众群体,其次在融合群众文化不同的表现手法之后社会价值这样一种文化导向便会很接地气的为人所接受。
1.3 增加群众凝聚力促进社会资源全面利用。在群众文化发展中最重要的就是群众,群众在群众文化中的时候没有事业,家庭,社会阶级之分。在这种其乐融融的气氛中群众的凝聚力自然会增强,这同时在人与人的不断接触过程中使得社会的机会在增多,在社会资源的利用方面也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1.4 传承民族文化特色延续种族文化。群众生活在社会中,在社会一代代的传承中保留了一个民族的特色。这种特色的存在使得在国际交流过程中国家有了不同的标签,这种标签正是区别于其他国家的最主要的特征。群众文化在传承民族文化特色方面起到主导的作用,而这种文化的传承也将使得不同种族的文化得以在包容的文化氛围中保留。
群众文化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携带的信息也起到提升人民文化素质的作用,在群众文化的发展中认识文化、感知文化。
2 群众文化在文化价值方面的贡献
2.1 群众文化在文化事业中占大比重。在人数上群众文化有着最为广的受众,在文化事业中群众文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群众文化在文化价值方面的重要作用使得在社会文化建设过程中群众文化成为最主要的植入方式。在意识形态的层面群众文化则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又能在较为轻松的文化中得以传播。
2.2 促进文化市场的繁荣。文化产业的繁荣一定程度上也受到群众文化的影响,文化产品和文化作品的素材有很大部分都是基于社会中的群众文化。群众文化的繁荣无疑为广大的文化工作者提供了更为广博的素材,最大限度的展现了当代中国的面貌。群众文化为文化市场提供的文化产品同时也丰富了人们在挑选文化爱好时候的选择。
2.3 促进我国文化的对外宣传。在国际社会中一个国家人民的文化是代表这个国家的最丰富的形式,群众文化的展示在对外宣传我国文化和弘扬中国精神的过程中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在对外展示的过程中群众文化很好的结合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特点,在展示的时候更加真实自然的流露出我国的社会文化。
2.4 丰富文化内容提升文化覆盖面。在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下,群众文化为文化需求提供了大量的驱动力。随着信息化时代的迅速发展,信息的获取越来越容易。文化的发展也历经着一次变革,在全民参与的状态下,群众文化的百花齐放造就了社会丰富的现状。经济的发展也为群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篇7
我国早在20世纪末期和21世纪初期就开始智能化家具方面的研究和开发,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在科研和技术上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通过在知网上对以“智能化”和“家具”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可以看在早在1995年就有相关学者对智能化家具进行了研究。从1995年至今,我国在智能化家具方面的研究可查的已经有将近100篇之多,其中还不包括专著等文献资料。此外,在智能化家具设计开发上现今也却了一定的成就。如有些家具生产商和设计人员设计出了具有自动加热与保温的功能餐桌;可以自动调节温度、角度的高度指标的床类家具;能对婴儿尿床时立即发出警报的婴儿床等。从整体来看,我国的家具智能化设计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产品技术含量低、可以实现的智能功能少、安全性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普及型和个性化发展方向还有待摸索。
2智能化家具设计的多元化发展方向
2.1智能化家具设计向功能性多样化方向发展
统观我国的智能化家具的设计现状还是主要以体现家具的智能化为主。与国外的智能化家具设计相比,在功能性多样化的体现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智能化家具设计的多元化发展的方向基本的一点即是实现设计上的多样化功能。不仅要体现智能化家具的某一项功能,还要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多种功能共同实现的目标。如智能化的灯具在设计时可以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间的融合来达到自动开关、自动控制光照强度以及自动控制局部范围内的温度等多项功能的实现;智能化餐桌通过多元化设计同时实现满足不同数量的人使用和对餐桌上的食物进行保温等多项功能的。
2.2智能化家具设计向普及化方向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化家具的受众已经不仅仅限于某些富裕的群体,它也开始进入寻常的百姓家。它的消费群体开始向普通的人民大众转移,那么对于文化程度处于中等水平的普通大众来说,智能化家具设计中的高的科技含量往往使他们望而却步,对其使用技术难以熟练掌握。所以,智能化家具设计的一个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即使促进它的普及性。这需要设计人员在对智能化家具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使用者和所使用的场合,确保家具的可接受程度和便于操作性。
2.3智能化家具设计向安全性方向发展
如前文所述,智能化家具的组成都是一些与电相关的元件,一些运行型的家具也需要电来支撑和某些金属或者材质来构成。这些动力系统或原料在智能化家具设计中的应用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智能化家具使用的危险性。故而,在设计人员对智能化家具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使用者在使用家具时的安全性,将电路控制在安全电压范围之内,并要在绝缘和接地方面做到很好的防护措施;必须有过载和漏电保护装置及良好的散热措施;在设计时还要考虑到当使用不当时,要将缓冲装置和自动停机等功能考虑到设计中去。
2.4智能化家具设计向个性化方向发展
智能化家具设计向个性化方向发展主要是针对社会上某些群体而言的,如老人和儿童以及一些特殊群体等,设计人员对智能化家具进行设计时要针对这些群体设计出具有一定针对性,能够体现个性化服务和个性化专长的特点。如针对老人和儿童设计的具备一定监管、娱乐、安居和护理特性的桌案类、坐卧类等智能化家具。
3结论
篇8
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文化,文化程度的深浅代表着这个国家的历史悠久。但也因为每个国家创造出的不同文化,形成了现在这个多变的世界,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尤其是国际间交流的方式、表达的语言以及生活方式等都有了质的改变。就现如今的英美两国来说,它们是不同的国度,拥有不同的历史文化,说着不同的语言,这些都是因为历史发展轨道的不同所造成的,不同时期经历的改革与运动都可以改变这个国家前行的道路。
关键词:
英美文化;文学评论;文化差异
所谓的英美文学评论,就是指通过有关的文学理论和历史背景对文学名著进行研究,研究它的写作背景、人物介绍、语言表达水平以及文章的中心思想等。文学的内容主要是以作者所处的历史环境为背景进行的文学创作,也是这个国家这段时期最有效的证明。但由于每个国家文化形成的不同,导致不同国家对文学的评价也就各不相同。本文主要分析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和有关问题。
一、英美文学特点分析及其发展历史
英国文化在英国的发展史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从开始的时期到文艺复兴,在经历过历史改革后发展到了现如今的现代化主义。[1]在这其中最重要的转折就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文化由最初的写实渐渐地变成了充满憧憬的现代化风格,并带有英国的历史特点。所以,英国的文学作品中有很多都是根据英国的历史发展轨迹来进行描写与刻画的。美国文化一共出现过三次改革:第一次是在19世纪前期出现的民族文化;第二次是美国经由第一次世纪大战和第二次世纪大战后为国际带来的影响;第三次是美国文化的文字发生了结构上的改变,女权思想的建立与新历史主义的发展。并且在开发美国这片富饶土地的过程中,国民在理念上逐渐形成了一种“有效、有用,并且有利就是真理”的相关思想。这些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都有体现,也是美国发展历史最有力的证明。英国文学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在每段时期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英国文学出现了多样化的改变,美国文学就是建立在英国文学的基础之上的,但外来文学对它产生了影响发生了改变。一开始美国只是在模仿外来的文化,没有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文化体系,到了19世纪以后,才摆脱外来文化的影响,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文学理念,走向自由、平等、独立的道路。而英美文化评论就是一种应用文学理论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与理解,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历史发展轨迹的研究,更好地分析与了解那些不为人知的历史和作者表达的思想内容。[2]
二、国内外对英美文化研究的状况
在世界文学作品当中,英美文学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20世纪二三十年代对于英美文化的发展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并且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创作者。现阶段国外对于英美文学的研究主要针对于单一作品的历史背景、人物刻画特点、理论研究以及文字风格研究,对文学作品评论的相关研究直到20世纪开始才出现,并且文学评论的相关研究逐渐成为英美文学研究的重要环节。而我国在英美文学评论方面的分析研究还仅仅只是起始阶段,20世纪以前我国几乎很少出现英美文学评论展开的研究,20世纪以后才逐渐出现对英美文学评论的深入研究。
三、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对英美文学方面的评论研究加快了英美两国在文学作品上的发展,为英美文化评论的存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由此可见,英美文学和英美文学评论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也是评论体系的重要组成。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反映文学作品的故事背景、表达形式、文字风格以及中心思想等,相关的评论可以有效地提升人们在阅读以及欣赏方面的实际水平,同时也极大地推进了整个英美文学的进步发展。对于英美文学评论方面的研究与一般的作品分析和研究有着较大的区别,英美文学评论的对象就是英语作品,而英美文学评论又是建立在文学作品研究基础之上的。英美文学评论与一般的文学作品评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英美文学评论更注重作品所具有的文学艺术以及延伸思考上的相关问题。
(一)英美语言文化所具有的差异对相关英美文学评论方面的影响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异,在发音、语法、词汇运用以及表达方式上都有很多的不同。像在发音上,英式英语讲究是的字正腔圆,发音要准确,很少有连续的现象,而美式英语的连续现象很多,美国人讲究的是能省则省、能连则连的原则;还有就是在用词表达上,有时同一事物用的词语是不同的,有时要表达的同一意思用的句子却是不同的,比如在日常的打招呼上,英国人会用“Howareyou”,而美国人就会用简单的“Hi”来代替。[3]而有关的英国文学评论中,一部分学者出于对传统语言的尊敬,评论中的语言大都很传统。而美式英语由于受到来自后期历史发展上的影响,其语言相较于英式英语来说更具创新、更加叛逆、具有独特的思想,自然在文学评论方面也会比英国更加自由,更加大胆。
(二)文化历史上的差异对相关英美文学评论所产生的影响英国文化历史相较于美国来说更加悠久一些,并且带有非常强烈的人道主义,在相关的英国文学作品评论中就有体现,像莎士比亚是英国著名的演员和剧作家,一生共写了37部剧本,其中《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作品都带有明显的人道主义。但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英国一部分有关评论方面的学者开始质疑人道主义。而对美国来讲,其是一个非常年轻并富有活力的国家,没有沉重的传统来阻碍经济的发展,所以相较于英国来说,其文学评论显得更加自由活跃,更具创造能力和个性化。主要表现为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学评价是宽松的、自由的,拥有自己的个性。例如马克•吐温的代表作《费恩历险记》,这部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的历史,但却没有当时社会背景下有关黑人奴隶制的描写,有的研究学者认为这种文学表达方式是对黑人奴隶制的一种讽刺,还有的学者认为只是一种欺骗。由此不难看出,美国的研究学者对文学作品的评价具有一定的空间和个性。[1]
(三)民族文化上的差异对相关英美文化评价方面的影响在历史中,英国曾被法国侵占,所以英国文化以及思考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到法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并且逐渐形成了英国人特有的绅士风度,在言谈举止间都非常的礼貌,这种特质延伸到文学评论当中就显得中规中矩。而美国是一个发展历史较短的国家,拥有很大的创新空间。由于美国在发展的过程不断地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传统,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民族风格。美国人民性格最大的特点就是提倡民主与平等,这是因为美国人民在处于殖民地期间,为了想要更好地发展下去,就必须建立起合作关系以保障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也就解释了美国人为何不仅一直以世界警察自居,还去干涉其他国家的社会发展问题,这不仅仅是为了自身经济利益,还有美国人的性格特点。所以美国文学评论大都是提倡自由和民族的观念,还具有一定独特性和创造力,不拘于常理。
(四)文化内涵上的差异对相关英美文学评论方面的影响在发展之中,英国文化逐渐形成了一种新式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相交叉状态,而在进行文学评论时,始终摆脱不掉传统文化的影响。现在的文学评论,尽管也开始对传统文化进行思考,但在这其中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和问题的。就现在的情形来看,需要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上进行改良,扬长避短,创造出新的评论道路。而美国方面的文学评论虽然在前期深受英国文化的影响,但在后期随着时间的改变,美国文学评论摆脱了传统的束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学体系,拥有自己的文学特点。美国文化的发展成了多元化格局,同时具备多种文学写作形式和文化特点,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四、研究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化评论影响的目的和意义英语是目前世界流通最广泛的一门语言,使用的国家和人们都占有一定的数量,自从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文化就逐渐走到了现实主义阶段,这个时期就更好地反映了社会环境、文化发展、历史等问题。[4]美国文化和英国文化有着很多的共同点,在19世纪末期美国文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化风格。英美文学的发展也伴随着英美文学评论的发展,并且英美文学评论在发展中深受英美文化的影响,研究英美文学评论对了解英美文化差异和英美文化发展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四、结语
英美文学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历史发展轨迹的不同,致使文学产生不同的变化,导致两国学者对文学的相关理解和评论也有所不同。英美两国在各自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们在文学载体、历史发展和文化理解上都有各自的特点,因此,不同的历史发展导致英美文学评论也不相同,而英美两国的文化也有相同的地方,需要两国文学研究者在研究的过程中相辅相成,这样有利于英美文化的蓬勃发展,更正确、合理地得出英美文化的发展方向和有关问题。
[参考文献]
[1]樊雅桢.浅析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J].剑南文学(下半月),2015(07).
[2]王姝,李昕.论述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J].中国外资,2014(04).
[3]高雨菲.浅析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J].鸭绿江(下半月),2015(05).
篇9
一般地说,就像对客观世界量的规律性的认识一样,人们对于其他各种自然规律的认识也并非是一种直接的、简单的反映,而是包括了一个在思想中“重新构造”相应研究对象的过程,以及由内在的思维构造向外部的“独立存在”的转化(在爱因斯坦看来,“构造性”和“思辨性”正是科学思想的本质的思想);就现代的理论研究而言,这种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的构造则又往往是借助于数学语言得以完成的(数学与一般自然科学的认识活动的区别之一就在于:数学对象是一种“逻辑结构”,一般的“科学对象”则可以说是一种“数学建构”),显然,这也就更为清楚地表明了数学的语言性质。
数学作为一种科学语言,还表现在它能以其特有的语言(概念、公式、法则、定理、方程、模型、理论等)对科学真理进行精确和简洁的表述。如著名物理学家、数学家麦克斯韦(J.C.Maxwell)的麦克斯韦方程组,预见了电磁波的存在,推断出电磁波速度等于光速,并断言光就是一种电磁波。这样,麦克斯韦创立了系统的电磁理论,把光、电、磁统一起来,实现了物理学上重大的理论结合和飞跃。还有黎曼(Riemann)几何和不变量理论为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提供了绝妙的描述工具。而边界值数学理论使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远距离原子示波器的制成变为现实。矩阵理论为本世纪20年代海森堡(W.K.Heisenberg)和狄拉克引起的物理学革命奠定了基础。
随着社会的数学化程度日益提高,数学语言已成为人类社会中交流和贮存信息的重要手段。如果说,从前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在商业交往中,运用初等数学就够了,而高等数学一般被认为是科学研究人员所使用的一种高深的科学语言,那么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只懂得初等数学就会感到远远不够用了。事实上,高等数学(如微积分、线性代数)的一些概念、语言正在越来越多地渗透到现代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各种信息系统中,而现代数学的一些新的概念(如算子、泛函、拓扑、张量、流形等)则开始大量涌现在科学技术文献中,日渐发展成为现代的科学语言。
二、数学: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科学史表明,一些划时代的科学理论成就的出现,无一不借助于数学的力量。早在古代,希腊的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学派就把数看作万物之本源。享有“近代自然科学之父”尊称的伽利略(G.Galileo)认为,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宇宙像一本用数学语言写成的大书,如不掌握数学的符号语言,就像在黑暗的迷宫里游荡,什么也认识不清。物理学家伦琴(W.K.R@①ntgen)因发现了X射线而成为1910年开始的诺贝尔物理奖的第一位获得者。当有人问这位卓越的实验物理学家科学家需要什么样的修养时,他的回答是:第一是数学,第二是数学,第三还是数学。对计算机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冯·诺依曼(J.V.Neumman)认为“数学处于人类智能的中心领域”。他还指出:“数学方法渗透进支配着一切自然科学的理论分支,……它已愈来愈成为衡量成就的主要标志。”科学家们如此重视教学,他们述说的这些切身经验和坚定的信念,如果从哲学的层次来理解,其实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是量和质的统一体,都有自身的量的方面的规律,不掌握量的规律,就不可能对各种事物的质获得明确清晰的认识。而数学正是一门研究“量”的科学,它不断地在总结和积累各种量的规律性,因而必然会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有力工具。
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一门科学只有当它达到了能够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真正发展了。”这是对数学作用的深刻理解,也是对科学化趋势的深刻预见。事实上,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连一些过去认为与数学无缘的学科,如考古学、语言学、心理学等现在也都成为数学能够大显身手的领域。数学方法也在深刻地影响着历史学研究,能帮助历史学家做出更可靠、更令人信服的结论。这些情况使人们认为,人类智力活动中未受到数学的影响而大为改观的领域已寥寥无几了。
三、数学:思维的工具数学是任何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工具。这是因为:首先,数学具有运用抽象思维去把握实在的能力。数学概念是以极度抽象的形式出现的。在现代数学中,集合、结构等概念,作为数学的研究对象,它们本身确是一种思想的创造物。与此同时,数学的研究方法也是抽象的,这就是说数学命题的真理性不能建立在经验之上,而必须依赖于演绎证明。数学家像是生活在一个抽象的数学王国中,然而他们在数学王国的种种发现,即数学结构内部和各种结构之间的规律性的东西,最终还是现实的摹写。而数学应用于实际问题的研究,其关键还在于能建立一个较好的数学模型。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是一个科学抽象的过程,即善于把问题中的次要因素、次要关系、次要过程先撇在一边,抽出主要因素、主要关系、主要过程,经过一个合理的简化步骤,找出所要研究的问题与某种数学结构的对应关系,使这个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在一个较好的数学模型上展开数学的推导和计算,以形成对问题的认识、判断和预测。这就是运用抽象思维去把握现实的力量所在。
其次,数学赋予科学知识以逻辑的严密性和结论的可靠性,是使认识从感性阶段发展到理性阶段,并使理性认识进一步深化的重要手段。在数学中,每一个公式、定理都要严格地从逻辑上加以证明以后才能够确立。数学的推理步骤严格地遵守形式逻辑法则,以保证从前提到结论的推导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在逻辑上准确无误。所以运用数学方法从已知的关系推求未知的关系时,所得结论有逻辑上的确定性和可靠性。数学的逻辑严密性还表现在它的公理化方法上。以理性认识的初级水平发展到更高级的水平,表现在一个理论系统还需要发展到抽象程度更高的公理化系统,通过数学公理化方法,找出最基本的概念、命题,作为逻辑的出发点,运用演绎理论论证各种派生的命题。牛顿所建立的力学系统则可看成自然科学中成功应用公理化方法的典型例子。
第三,数学也是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方式。这是恩格斯(F.Engels)对数学的认识功能的一个重要论断。在数学中充满着辩证法,而且有自己特殊的表现方式,即用特殊的符号语言,简明的数学公式,明确地表达出各种辩证的关系和转化。如牛顿(I.Newton)—莱布尼兹(G.W.Leibniz)公式描述了微分和积分两种运算之间的联系和相互转化,概率论和数理统计表现了事物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内在关系等等(注:孙小礼《数学:人类文化的重要力量》,《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1期。)。最后,值得指出的是,数学还是思维的体操。这种思维操练,确实能够增强思维本领,提高科学抽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四、数学:一种思想方法数学是研究量的科学。它研究客观对象量的变化、关系等,并在提炼量的规律性的基础上形成各种有关量的推导和演算的方法。数学的思想方法体现着它作为一般方法论的特征和性质,是物质世界质与量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的最有效的表现方式。这些表现方式主要有:提供数量分析和计算工具;提供推理工具;建立数学模型。
任何一种数学方法的具体运用,首先必须将研究对象数量化,进行数量分析、测量和计算。同志曾指出:“对情况和问题一定要注意到它们
的数量方面,要有基本的数量的分析。任何质量都表现为一定的数量,没有数量也就没有质量。”(注:《选集》第4卷第1443页,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例如太阳系第行星——海王星的发现,就是由亚当斯(J.C.Adams)和勒维烈(U.J.Leverrier)运用万有引力定律,通过复杂的数量分析和计算,在尚未观察到海王星的情况下推理并预见其存在的。
数学作为推理工具的作用是巨大的。特别是对由于技术条件限制暂时难以观测的感性经验以外的客观世界,推理更有其独到的功效,例如正电子的预言,就是由英国理论物理学家狄拉克根据逻辑推理而得出的。后来由宇宙射线观测实验证实了这一论断。
值得指出的是,数学模型方法作为对某种事物或现象中所包含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所进行的数学概括、描述和抽象的基本方法,已经成为应用数学最本质的思想方法之一。模型这一概念在数学上已变得如此重要,以致于许多数学家都把数学看成是“关于模型的科学”。怀特海(A.N.Whitehead)认为:“模式具有重要性的看法和文明一样古老……社会组织的结合力也依赖于行为模式的保持;文明的进步也侥幸地依赖于这些行为模式的变更。”(注:林夏水主编《数学哲学译文集》第350页,知识出版社1986年版。)并进一步指出:“数学对于理解模式和分析模式之间的关系,是最强有力的技术。”(注:林夏水主编《数学哲学译文集》第350页,知识出版社1986年版。)物理学家博尔茨曼(L.E.Boltzmann)认为:“模型,无论是物理的还是数学的,无论是几何的还是统计的,已经成为科学以思维能力理解客体和用语言描述客体的工具。”这一观点目前不仅流行于自然科学界,还遍布于社会科学界。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或事物建立模型,是把握并预测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变化与发展规律的必然趋势。在欧洲,在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称为结构主义的运动,雄辩地论证了所有各种范围的人类行为与意识都有形式的数学结构为基础。在美国,社会科学自夸有更坚实、定量的东西,这通常也是用数学模型来表示的。从模型的观点看,数学已经突破了量的确定性这一较狭义的范畴而获得了更广泛的意义。既然数学的研究对象已经不再局限于“量”而扩展为更广义的“模型”,那么,数学概念的本质也在发生嬗变。数学正成为一个动态的、变化的、泛化了的概念体系,其涵盖的科学对象也必然随之增加。数学在社会科学中的模型建构大都以结构分析为目标,即在高度简化与理想化的框架中去理解社会行为机制。在某些框架下,利用科学去预测与控制一个社会系统的一切变量的更高层次的目标已经实现。
数学的模型方法把数学的思想方法功能转化成科学研究的实际力量。数学中有一个分支叫应用数学,主要就是研究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提炼数学模型。这是一个对研究对象进行具体分析、科学抽象和做出判断与预见的过程。如对客观事物的必然现象,人们用确定性模型去描述,而对或然现象,人们建立了随机性模型。模糊数学被用于刻画弗晰现象。而各种突变现象,如地震、洪灾等,则可以由突变理论给出数学模型。
五、数学:理性的艺术通常人们认为,艺术与数学是人类所创造的风格与本质都迥然不同的两类文化产品。两者一个处于高度理性化的巅峰,另一个居于情感世界的中心;一个是科学(自然科学)的典范,另一个是美学构筑的杰作。然而,在种种表面无关甚至完全不同的现象背后,隐匿着艺术与数学极其丰富的普遍意义。
数学与艺术确实有许多相通和共同之处,例如数学和艺术,特别是音乐中的五线谱,绘画中的线条结构等,都是用抽象的符号语言来表达内容。难怪有人说,数学是理性的音乐,音乐是感性的数学。事实上,由于数学(特别是现代数学)的研究对象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看成“思维的自由想象和创造”,因此,美学的因素在数学的研究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以致在一定程度上数学可被看成一种艺术。对此,我们还可做出如下进一步的分析。
艺术与数学都是描绘世界图式的有力工具。艺术与数学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有力手段。在艺术创造与数学创造中凝聚着人类美好的理想和实现这种理想的孜孜追求。尽管艺术家与数学家使用着不同的工具,有着不同的方式,但他们工作的基本的目的都是为了描绘一幅尽可能简化的“世界图式”。艺术实践与数学活动的动机、过程、方法与结果,都是在其自身价值的弘扬中,不断地实现着对世界图式的有力刻画。这种价值就是在充分、完全地理解现实世界的基础上,审美地掌握世界。
艺术与数学都是通用的理想化的世界语言。艺术与数学在描绘世界图式的过程中,还同时发展并完善着自身的表现形式,这种表现形式最基本的载体便是艺术与数学各自独特的语言体系。其共同特征有:(1)跨文化性。艺术与数学所表达的是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人类共同的心声,因而它们可以超越时间和地域界限,实现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广泛传播和交流。(2)整体性。艺术语言的整体性来自于其艺术表现的普遍性和广泛性;数学语言的整体性来自于数学统一的符号体系、各个分支之间的有力联系、共同的逻辑规则和约定俗成的阐述方式。(3)简约性。它首先表现为很高的抽象程度,其次是凝冻与浓缩。(4)象征性。艺术与数学语言各自的象征性可以诱发某种强烈的情感体验,唤起某种美的感受,而意义则在于把注意力引向思维,升迁为理念,成为表现人类内心意图的方式。(5)形式化。在艺术与数学各自进行的代码与信息的意义交换中,其共同的特征就是达到了实体与形式的分隔。这样提炼出来的形式可以进行形式化处理。
艺术与数学具有普适的精神价值。有人把精神价值划分为知识价值、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三种。艺术与数学同时具备这三种价值,这一事实赋予了艺术与数学精神价值以普适性。概括起来,其共同的特点有:(1)自律性。数学价值的自律性是与数学价值的客观性相联系的;艺术的价值也是不能由民主选举和个人好恶来衡量的。艺术与数学的价值基本上是在自身框架内被鉴别、鉴赏和评价的。(2)超越性。它们可以超越时空,显示出永恒。在艺术与数学的价值超越过程中,现实被扩张、被延伸。人被重新塑造,赋予理想。艺术与数学的超越性还表现为超前的价值。(3)非功利性。艺术与数学的非功利性是其价值判断有别于其他种类文化与科学的显著特征之一。(4)多样化、物化与泛化。在现代技术与商业化的冲击下,艺术与数学的价值也开始发生嬗变,出现了各自价值在许多领域内的散射、渗透、应用、交叉等现象。
在人类思维的全谱系中,艺术思维和数学思维的主要特征决定了其主导思维各居于谱系的两端。但两种思维又有很多交叉、重叠和复合。特别是真正的艺术品和数学创造,一般都不是某种单一思维形式的产物,而是多种思维形式综合作用的结果。人类思维之翼在艺术思维与数学思维形成的巨大张力之间展开了无穷的翱翔,并在人类思维的自然延拓和形式构造中被编织得浑然一体,呈现出整体多样性的统一。人类思维谱系不是线性的,而是主体的、网络式的、多层多维的复合体。当我们想要探索人类思维的奥秘时,艺术思维与数学思维能够提供最典型的范本。其中能够找到包括人类原始思维直至人工智能这样高级思维在内的全部思维素材(注:黄秦安《论艺术与数学的普遍意义及基本关系》,《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
篇10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休闲价值观及活动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属于大陆文化,其发展的沃土是持久的农耕经济。在农业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劳动人民与土地密切相关。因此,人们在文化上更重视本民族的文化传承,有着较强的安土重迁思想,追求稳定,排斥冒险,较为保守内敛。从儒家追求的修身养性、克己复礼、实现内心宁静,到道家强调“无为而治”、用“坐忘”和“心斋”等方法寻求绝对的自由,再到佛教超脱世俗、追求“无我”和“空”的境界,都强调一种心态的平和、内在的修养和精神的宁静。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的休闲观推崇体静心闲,认为休闲是在怡情养性中兼求养生。“从静中观物动,向闲处看人忙,才得超尘脱俗的趣味;遇忙处会偷闲,处闹中能取静,便是安身立命的工。”从洪应明的《菜根谭》中不难看出休闲对于中国人个体生命的意义。只有当人们内心趋于宁静,对世间万物的感知能力才会愈发细腻、敏锐,从而在与自然相互交融的过程中达到内心清明澄澈,实现精神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和谐统一,达到休闲的目的。中国的传统休闲运动以静态为主,体现出一种静态美和柔和美,侧重于康体和养生,追求个人的一种自在清净,如太极拳、八段锦、琴棋书画、花鸟虫鱼等持中守恒、含蓄内敛的休闲运动。
(二)西方文化对休闲价值观及运动的影响
西方文化主要属于海洋文化,其发展的背景是发达的海洋贸易。海洋的广袤无垠和流动变幻使人们大气、开放、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又因为海洋无法由私人占有,使人们有较大的自由度,较少形成保守思想和狭隘观念。海洋的艰险环境又培养出人们机智强悍的品质和热情勇敢的冒险精神。因此,西方人崇尚力量的品格和自由的天性,具有强烈的个体和开创意识。无论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还是工业革命后英国在世界范围内拓展殖民地,以及颇具移民文化的美国,都体现出一种对外征服和探索的倾向。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西方人倡导“生命在于运动”,在健体的过程中愉悦身心,同时注重个体自身需求和完整性,认为休闲是人的本性需要,人们能在其中实现并完善自我。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游嬉使紧张的身心得到弛懈之感”,就是强调休闲活动对于个人机体恢复和身心发展的重大意义。受此价值观的影响,西方的传统休闲运动以动态为主,趋于激烈与竞争。人们在舒缓筋骨的同时,注重张扬个性,寻求感官刺激,偏好集体和团队活动。因此,除了摔跤、拳击、攀岩之外,篮球、橄榄球和足球也都为人们所喜爱。
(三)中西方文化差异背景下的休闲运动项目差异
当代中国人的休闲运动注重调适心灵,强调内在性而非对抗性。2004年零点指标数据网对北京、上海、广州、太原、成都、长沙6个城市居民作了调查,报告显示参与人数最多的休闲运动项目是散步(占62.4%),其次为骑自行车和羽毛球。同2001年相比,乒乓球、游泳、羽毛球的参与人数激增2倍以上。这些运动都没有肢体的冲撞和对抗性,更多的是心理素质的展现。在西方国家,以美国为例,在参与休闲运动最多的30-40岁的人群中,仅在运动量方面是同龄中国人的10倍,而在运动类型上更喜欢攀岩、划水等户外项目,如登山、滑翔、潜水等极限运动已经成为了上层人士的象征。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休闲价值观及运动影响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