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群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12 00:29: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程群教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关键词: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
中职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为: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操作能力,能够独立按计划完成畜禽饲养管理、疾病防治及品种改良等技术工作,能够灵活运用所学专业技术知识向相关专业领域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几年来我们虽然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作了很大努力,但中职毕业生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需要,人才培养效果与市场需求间存在差异与距离。只有通过实践性教学改革,才能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教学论文,培养适合畜牧兽医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一、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现状
我国中职学校的畜牧兽医专业,特别是在那些农业省市中为养殖业(或其他行业)培养出了不少人才,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的养殖业的蓬勃发展,为培养适应农村的高素质劳动者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畜牧兽医专业发展很快,并在生产过程中培养了大批的畜禽疾病防治人员、防疫检疫人员和饲养管理人员,使他们掌握了必需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但近几年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进入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多数是成绩不理想、不想念书、又不想做事的那一部分学生免费论文下载。与此同时学校在管理和教学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师资水平滞后、教学方式落后、经费投入少、教学设备不足、实习条件差等,这样就造成了恶性循环,使就读学生越来越少。
二、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可适用的校内、外实训场所
中职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畜牧兽医的实践性教学必须强调,加强实训环节教育教学论文,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人人将掌握的理论知识向实践转化,使人人都具备动脑、动手能力。但中职学校在实训方面缺乏可适用的校内、外实训场所(主要是供实训的设备、动物),然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必须给学生有充足的实践机会。
(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方面
在教学内容衔接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知识和技能的断档和重复,衔接效率和质量不高。目前畜牧兽医专业的课程体系仍然是按学科系统化构建的,课程门数偏多,各门课程相对独立,自成体系,课程之间缺乏联系、沟通和整合,学生所学习的是各个学科分散的知识,他们就业后难以解决生产实践中的综合性问题,从而导致学生厌学教育教学论文,教学资源出现严重浪费,使预期教育目的难以实现。
(三)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方面
目前各校多数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理论课和实践课分开上,只是二者交替的时间间隔不同:有的是一周/几周理论课与一周/几周实践课交替,有的是分成理论课和实践课两段,未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在教学方法上,理论课教学还是在传统的课室里施教,只是比过去增加了多媒体教学;实践课在实训室进行,实习内容通常是学生动手操作。这样,理论课老师按教材讲,很少考虑这些知识在学生以后实习和工作中是否用得着;实习指导老师只是教学生如何按照程序规范操作,实操技能的传授往往停留在经验的层面上,未能向学生渗透相应的理论知识教育教学论文,造成理论课和实践课学习的脱节。
三、精心构建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
(一)依据职业岗位构建课程体系与课程结构
为了使专业课程体系顺应岗位群的变化,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以“应用”为宗旨设置理论教学体系,以“技能培养”为中心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实践教学环节。针对专业培养目标,以课程改革为基础,以行业需求为目标,进行课程整合,形成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的以职业岗位作业流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针对“饲料”、“疫病防治”、“养殖”三大岗位群进行课程整合,可将《饲料学》、《动物营养》、《饲料分析》《饲料生产》等4门课程综合为饲料行业岗位群技术方向课程《动物营养与饲料》;可将《家畜内科学》、《家畜外科学》、《家畜产科学》、《动物疫病》等整合为课程《动物疾病防治技术》;可将猪生产、禽生产、牛羊生产整合为《畜牧各论》,可将职业认证课程的生产实训整合为《专业综合实训》、《毕业顶岗实习》。
课程体系设计应包括课内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实训(验)教学、综合实训课程)、实践教学(包括专业实践、饲养实践活动、顶岗实习、综合技能培训与考核、职业工种培训与考核等)、人文素质活动及其他免费论文下载。
(二)构建畜牧兽医专业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构建畜牧兽医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其特点就是以兽医院为龙头的对外技术服务平台来搭建专业与产业、就业的互动,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能力。
技术服务平台以专业、教师、学生、校内产业群为支撑教育教学论文,以兽医院为外显,形成内联专业、教师与学生,外接产业与就业的工学结合模式。在此模式中“技术服务平台”是工学结合的中轴,通过此平台,搭建专业平台、双师平台、学生实践平台与零距离上岗平台,再外联产业平台与就业平台。
(三)融入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的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建立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中。在“专业综合实训”、“岗位技能实训”中引入6个职业资格证(家畜繁殖工、动物疫病防治员、动物检疫检验员、饲料检测化验员、家畜饲养工、兽医化验师)的培训与考核。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取得2个以上职业资格证,有效的实施了“双证书”教育。实践性教学改革及时适应了岗位群变化的要求,大大的缩短了毕业生适应岗位工作的时间,自主创业的意识更强了,社会的满意率更高了。
[参考文献]
[1]殷俊,陈兵.动物组织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安徽农业科学,2008,27.
[2]刘振湘,唐晓玲,曾元根,何华西.高职高专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及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 高等农业教育,2004,6.
篇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教研兴校之路,正确把握教改方向,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在实际工作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突出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突出课程教材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突出教学评价的实践与运用。加强学科教与学的衔接,扎实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以新教材教学,深化对教材学以致用的研究。加强学科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加强教师队伍的构建,做好本校的一切教学工作。
二、落实教学常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进一步抓好"教学常规"的学习和实施工作,组织本教研组年轻教师学习常规,学习校内外先进典型,加强检查督促,使学习常规,实施常规成为全体教师的自觉行动。
2、加强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发挥群体优势,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措施。积极备课,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实效。
3、根据我校的实际,很多学生基础薄弱,学风差,对于这类学生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抓好基础教学。
4、抓好教研组建设。教研组要在落实常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做好常规落实的检查、督促工作;以随堂听课的形式,组织同行听课、评课;定期组织教学研究活动,围绕相应的研究专题,组织相应的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通过研讨、观摩、评议等形式,使本教研组全体教师共同提高,人人受益。
5、配合教研室开展优质课件比赛,督促每一位教师亲自动手制作课件,大力提倡用课件授课,以提高教学效果。
6、要求每一位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和信息报送,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可行措施及教改措施
1、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2、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3、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与参与。
4、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具体来说:
⑴认真专研教材和课标,精心备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确定每堂课的基础内容,预备内容和拓展内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⑵充分利用现有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加强直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⑶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和需求,及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⑷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提高学生兴趣。如语文演讲比赛、作文比赛、朗读比赛、
⑸注重个别辅导,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培优补差。加强教学质量的监控,认真落实单元测试、期中、期末考试内容的评价。
四、加强随堂听课,促进教学的提高
本学期以随堂听课为主。在听课中,主讲教师应有相应的教案,并做到教后有反思,听后有评议。
五、定期开展教研活动
每单周三下午第三节组织科组教研学习;每双周三下午第三节开展一次集体备课活动,以年级为单位来组成相应的备课组,每人一学期至少有一次的主备课记录。每次活动有预案、有记录。
六、本学期学生活动的安排:
1、公开课。时间:3月下旬;
2、语文征文比赛(结合《辉煌60年》一书开展活动)。时间:4月;
3、语文教研活动(优质论文交流)。时间:5月;
篇3
一、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理论素养
1、本学期要重点学习《英语课程标准》和《英语课程标准解读》等有关课程改革的材料。学习课程改革专著《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明确英语课程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四个基本任务,特别是要认真学习和理解课程标准中的"六个基本理念",并用这些理念来指导平时的课堂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加快信息技术学习进程。组织本教研组全体外语教师学好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能熟练运用基本信息技术,从而推动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组织有关教师运用现代教学理论设计多媒体教学辅助课件,组织多媒体教学观摩活动等。
3、组织本教研组教师撰写论文。全体英语老师要通过理论学习,不断反思、探索,并联系实际积极撰写外语教育教学论文。
二、狠抓教学常规落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进一步抓好"教学常规"的学习和实施工作,组织本教研组年轻教师学习常规,学习校内外先进典型,加强检查督促,使学习常规,实施常规成为全体教师的自觉行动。
2、加强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发挥群体优势,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措施。为此,我校教研组要积极备课,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实效。
3、抓好教研组建设。教研组要在落实常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做好常规落实的检查、督促工作;要定期组织教学研究活动,围绕相应的研究专题,组织相应的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通过研讨、观摩、评议等形式,使本教研组全体英语教师共同提高,人人受益。
篇4
按照学校校本教研的实施方案和学科组教研专题,运用新的课程理念,关注课堂,关注学生,努力培养学生学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工作重点
1、制度校本教研计划,做好校本专题研究的研究工作。
2.积极开展参与各项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研水平。
3. 积极关注课堂教学,捕捉教学中的新问题,提高校本教研中问题的针对性与实用性。
4.进行专题实验教学,尝试运用校本教研的经验,备好课,上好课,加强教学反思,写好案例分析,及时总结经验。
5、指导新教师的课堂公开教学。
三、具体工作要点
1、学习理论知识(课程标准,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 个性化备课经验)等教育教学刊物,努力提高提高自已的业务水平
2、结合校本教研专题,关注课堂教学,捕捉教学中的有价值的问题,认真做好问题单的记录与交流。
3、边学习、边讨论,边研究,边运用,积极参与各学科的教学公开及评课工作,汲取经验,并运用教研组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来指导自已的教学。
4、积极参与qq群的讨论工作。
5、积极撰写教学反思,及时把握课堂教学方向。
篇5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以育人为宗旨,全面发展为目标,切实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握新课程的理念,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安排教学。致力教改,建设具有新区大港中学特色的教育模式。
二、 工作目标任务:
1、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使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常识,掌握简单的参加体育锻炼、娱乐的技能和方法,培养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初步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增强并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的意识和能力,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培养终身学习习惯,活到老,学到老,每人每天必须保持2小时学习时间。
3、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运动队长年训练计划,并积极贯彻落实到位。
4、认真备课,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
5、加强教研活动,青年教师多开实践课,努力用新课改理论来指导实践,同组成员互帮互学,共同提高。本学期每人开1-2次校级公开课,市、区级骨干教师每人开2次公开课,新分配五年内的教师本学期开2次校级公开课。
体育组开课表
姓名周次星期节次班级
张体成8三2九(5)
15四3九(6)
邵继忠11一4八(8)
常玉春15一2八(9)
张征兵17三3七(4)
於海燕16三3七(1)
刘岳松12三2七(12)
翟庆梅12二6八(2)
15三3八(7)
宣扬14三3七(3)
16三3七(3)
朱月芳13二 3九(7)
18二3九(7)
6、加强听课评课活动,有教师开课时,其他无课教师都应积极主动地走进课堂,从课堂教学中发现问题,认真总结,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努力提高教研水平。
7、各位教师要认真做好教学总结工作,积极参与各类论文与教学案例的撰写与评比,每人每学期撰写1-2篇有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并养成及时写教后感的习惯。
8、开展以老带新、传帮带活动。使得年轻教师迅速掌握教育教学技能,能够尽快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
三、 本组的基本情况及重点工作:
(一)本组的基本情况
新区大港中学体育组成员名单
姓名毕业院校出生年月文化程度技术职称训练主攻方向及擅长项目
宣 扬苏州大学1966、11本科中学高级总教练,负责运动队训练的全面工作。主攻方向:投掷、跳跃及运动后的恢复手段
翟庆梅苏州大学1968、3本科中学高级大型运动会入场式及群体运动会的方阵训练。篮球队技术及裁判规则指导
王桂林江苏教育学院1954.5大专中学一级群体运动会的方阵训练,田径裁判
邵继忠江苏教育学院1969.1大专中学一级短跑,田径裁判
张征兵苏州大学1973.3本科
中学一级投掷,中长跑,体育心理及健康。
朱月芳扬州大学1974、3本科
学士学位中学一级教研组组长,长跑及“冬锻三项”
常玉春扬州大学1973、6本科中学一级短跑及跳跃,篮球队
於海燕南京体院1974、7大专中学一级教研组副组长,年轻运动员的选拔及长跑
刘岳松江苏教院1967、1大专中学一级主攻方向:“冬锻三项”
张体成扬州大学1980.5本科
学士学位中学二级体育保健、篮球裁判及训练
四、 教科研安排
每周举行一次集体备课,一次科研活动,具体时间为每周一上午第一节和每周四上午第一节课。初一备课组组长:於海燕 初二备课组组长:翟庆梅 初三备课组组长:邵继忠
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案例的研究,撰写教学论文。
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市级课题《多种力量训练方法对初中学生爆发力提高的实验研究》的攻关工作。迎接11月份市课题组的检查。
篇6
一、指导思想
送走了炎炎的夏日,在徐徐的秋风中,我们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学期。
本学期我校的语文教研将以追求有效性教学为核心,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多样、高质量、有成效的校本研训为主线,以求真、务实、规范的教学常规为基础,以扎实、高效的课堂教学为阵地,以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为主线,确立“立足课堂抓质量,加强教学研究出效率”为本学科的工作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我校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1.树立浓厚教研风气,加强校本研修,将教研活动落到实处。
2.加强教研学习,紧紧围绕教导处、少先队活动制定的工作目标,切实订好本年级的教育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扎扎实实学习课程标准。。
3.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形成学习型群体,全面提高本教研组教师的语文教学水平。
三、具体工作
(一)加强学习,不断研究,提高教师素质
1.为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每周一次业务学习。每次学习围绕有效教学的主题进行,组内老师能有准备地参加学习,准备发言交流,每次教研,大家说话、大家交流。同时要努力将教研组建设为学习型组织,重视老师之间的团队学习和合作学习,整体促进教研组业务水平的提高。
2.落实各项语文常规工作,使学校语文教学工作扎实有效。做好“五认真”的检查记载。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做好课后辅导、认真做好其中测试质量分析。规范学生作业及批改要求。各班要针对本班实际进行修改,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修改、调整,写好教学反思。重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的具体落实。课堂教学倡导真实、朴实、扎实的教学风格。本学期,关注教师课堂教学,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诊断、指导。
3.结合教研课题,上好语文(教研)课。
4.响应教导处提倡的常态课,随时接受教研人员和教导处的推门课。
5.加强教研组内的日常交流性听课(邀请听课)。
(二)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1.进一步强化写字教学和朗读教学,加大写字教学和朗读教学的研究力度,不断提高写字和朗读的教学质量,使学生认认真真地读书,端端正正地写字。
2.围绕“经典国学诵读”,开展经典诵读比赛,利用早读时间和自习课前十分钟,有计划的背诵经典诗文。
3.认真落实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综合性学习的兴趣和研究、实践的能力。如:中高年级的手抄报,低年级的生活识字等,把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外、社会。
4.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发挥班级的图书角作用,全体语文老师要通力配合,高度重视抓好这项工作,为打造书香校园而共同努力。要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指导学生利用早读课、阅读课、下午放学时间及双休日广泛开展阅读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从读书中收获知识、明白事理、陶冶情操。让读书成为每一位学生终身学习的自觉行为从而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继续深入开展课题研究
1.教研组将结合本校课题《多元化阅读是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研究》继续开展教研工作,并围绕课题组织学习,开展教学,及时记录、交流,组织教师围绕课题进行教学业务论坛使课题研究真正为教学服务,从而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2.配合学校大课题的要求,做好子课题的研究,对于自己所研究的课题,要做到研究在平时,处处实践自己的研究,勤于动笔记录自己的点滴收获,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3.继续加强对课堂问题的交流与讨论,及时提炼成个人学期研究方向(问题就是课题),有意识地进行总结,反思,写成有价值的教学论文。积极参加市、县组织的论文、案例、课件评比,提高自己的教科研水平。
篇7
一、 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活动。
二、有关学术委员会的专家申报编写“十一五”高师本科音乐课程教材。
三、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音乐教师培养国际比较研究”课题组继续进行收集资料工作,并于今年8月召开第三次核心组全体成员会议,届时每一组课题拿出一个内容体系相对完整,具有说服力和价值的研究成果,年底交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四、2006年下半年同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联合举办“珠江杯手风琴比赛”。
五、拟正式开通“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网站”(简称“中国音教网”)。
六、各学术委员会工作:
1. 基础教育器乐学术委员会:2006年下半年举办全国中小学生竖笛邀请赛,包括系列八孔笛合奏、重奏和独奏;在此基础上,年底将举办全国中小学生竖笛冬令营,营期将进行颁奖和演奏交流;编辑出版中小学竖笛教材与重奏、合奏曲集,为全国比赛提供资料;编辑中小学器乐教学论文集。
2. 基础教育舞蹈学术委员会:2006年上半年举办“高中舞蹈教学研讨会”。会议内容为: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舞蹈选修模块和教材的介绍;舞蹈选修模块及教材中“跟我学”模块基本教学方法的培训;高中舞蹈模块教学示范课例展示观摩;高中舞蹈教学实践交流与研讨。
3. 基础教育童声合唱学术委员会:组织中小学以录像的形式进行合唱评选活动。
4. 中等师范教育中心:于2006年6月召开常务理事会,就如何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高职教育工作的精神,进一步做好职业音乐教育工作进行研究;中师声乐学术委员会和钢琴学术委员会将于2006年11月在山东省青岛市举办全国中师(含高职、小教、大专)40岁以下教师声乐钢琴即兴伴奏比赛;同时举办声乐、钢琴论文评选活动。
5. 高师钢琴学术委员会:组织以我国近年来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包括与钢琴教学相关的理论、观念、方法以及教材使用方面的经验体会等论文评选活动,并于2006年9月中旬召开钢琴学术委员会第二届年会,会议主要内容为钢琴教学改革学术研讨和获奖论文颁奖。
6. 高师合唱学术委员会:2006年5月在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召开第二次合唱学术委员会全体成员大会;组织编写合唱与指挥教材;继续编印《高师合唱通讯》。
7. 高师手风琴、电子琴学术委员会:2006年5月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同时召开电子琴学术研讨会;继续做好高校手风琴系列教材的编写工作。
8. 高师理论作曲学术委员会:2006年10月在江西南昌召开学术委员会年会;组织主题为高师理论作曲专业教学改革方面的论文评选。
篇8
论文关键词:创作,朗诵,诗歌,教学法
诗歌教学如何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和强化学员的人文精神,提高学员的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初步掌握文学作品鉴赏的步骤和方法,领悟千百年来形成的民族文化精髓,自觉地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以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等培养目标?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探索了“创作性朗诵”教学法。该教学法引导学员对诗歌进行口语、态势语技巧等方面的艺术处理,不仅能使学员更深刻地把握诗歌作品的内涵,还能提升美感、涵养语感、培养战斗精神,提高学员的口语表达能力及人文素养。
一、概念诠释
“创作性朗诵”教学法,即师生依据自身对诗歌作品的认识和理解,对诗歌作品进行口语、态势语技巧方面的艺术加工处理之后的朗诵,即再创造式的诵读练习的方法。
二、教学目的
使学员全方位理解把握诗歌的内涵、情感、结构特点,深入体验诗歌作品的语言美、节奏美、情感美、意蕴美,全面提高学员的口语表达能力,并达素质的培育和滋养。
三、教学过程
第一步:引导学员在初步领会诗歌作品内容的基础上,悉心揣摩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再根据自身的认识、理解,对诗歌作品进行口语技巧的处理和标注,即将个人选择的情感基调、语音的轻重、语速的快慢、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明暗、虚实、连断等标注在诗文当中,然后反复练习,使学员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语文教学论文,读出情感。这一步是创作性朗诵的初级阶段,学员已初步融入了自身的理解、思想和情感。
第二步:对诗文进行态势语技巧方面的处理,即对重点词、句所需要运用的眼神、面部表情、手势动作等进行设计。比如:朗诵“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这句诗时,视线是长、是短、还是中等距离,是虚的,还是实的;面部表情是刚强、坚毅,还是豪爽、豪迈;手势是用掌还是用拳,是用双手还是单手;劈刺的动作是在上区、中区还是下区,是横劈、直劈还是斜劈等,然后反复练习,为下一阶段上台表演做准备。这一步是创作性朗诵的中级阶段,学员在作品中更深地融入了自己的理解、思想和情感。
第三步:上台表演。即以登台表演的方式,将经过自己二度创作,亦即经过艺术加工处理后的诗歌朗诵,以舞台表演的形式向全体学员进行展示。这一步,是创作性朗诵的高级阶段。这时学员对作品的理解感悟、情感抒发和各种口语、态势语表达技巧已浑然一体,学员与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已物我合一,从而创造出我“这一个”的诗歌朗诵作品。
四、优势特点
㈠可更深刻地把握诗歌作品内涵。读,是诗歌教学之魂龙源期刊。[1]由于朗读是脑、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是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脑、化于心,使纸上的诗变为学员心中的诗的过程,是把诉诸视觉的文学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的活动,因而作品丰厚的内涵是在朗诵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品味出来的。朗读的遍数越多,与作者交流就越深,理解课文的内容就更透彻。[2] “创作性朗诵”教学法就是通过牵引学员的眼、口、耳、心,在有声语言再造文学语言中的艺术形象的过程中,激发学员全部的注意力与创造力,使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一次次地建立起情感的互动、沟通和共鸣,让学员走进文本、靠近作者,在与文本、作者零距离的接触中,达成对文学作品独特而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㈡提升美感。文学作品为学员提供了审美对象,而美感的产生还需要学员在实践中获得。创作性朗诵这一实践活动是对精神产品的再生产活动,是人文与个性结合的再创造过程。由于诗歌音调和谐,注重押韵,本来就富有音乐感,[3]而“读”使诗歌的精华润物无声地渗入到学生的心灵中,使学生变得“多情”、变得“爱美”、变得“乐善”,[4] 所以正是在这种“创作性朗诵”的过程中,学员不知不觉进入到诗歌的意境中,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感受到他的情感和思想,体会到作品不同风格的美语文教学论文,进而感受到诗的美,使审美能力得到提高。[5]
㈢涵养语感。培养语感、训练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提高语文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6] 而训练语感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感情朗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有感情的朗读有唤起形象、表达感情、加强理解、训练思维等多种功能,即通过有声语言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而激起内心感情的共鸣,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7]古人就是通过诵读培养语感的。“创作性朗诵”教学法即很好地传承了这一做法,使培养学员语感之目的得以完成。
㈣培育战斗精神。“创作性朗诵”强调进入、交融、共鸣,强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强调再创造。因而,当学员双眼放射着豪迈的光芒,口吟“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挥手做出抽刀取剑、劈刺的动作时,当他们伴着“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诗句,将右手高高举过头顶,做出由外向内归拢的手势时,当他们双手抱拳,目光炯炯,仰视苍天,高诵“待重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诗句时,学员与作者已融为一体,“我”就是渴望戍边杀敌、建功立业的李白,“我”就是胸怀大志的曹操,“我”就是气壮山河的岳飞,……学员的战斗精神即在这一过程中得以体现。
㈤提高学员的综合能力素质。陈丹老师说:“朗诵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它具有很强的表演性。”[8]正是这样,学员在把握诗歌的思想内涵、情感基调、语音轻重、语速快慢、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明暗、虚实、连断等口语表达技巧和眼神、面部表情、手势动作等态势语言技巧的过程中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在这一过程中,学员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作品思想内涵及情感态度,并将自身认识和情感体验融入作品,在物我交融的过程中进行创造,从而提高解读、建构作品的能力和审美能力;在登台表演的过程中又很好地锻炼了心理素质、形象气质等,从多方面培养了学员的能力素质。
五、注意事项
㈠从理念上要舍得花时间让学员读。学诗当然要从读诗开始,作为语文教员务必要传承这一理念、重视这一环节。其道理在于,“在诗歌教学中,熟读成诵是基于汉语的特点而形成的我国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数千年一以贯之语文教学论文,自有其独到的价值。宋学家朱熹指出:“学者观书,先须读得正文,记得注解,成诵精读,注中训释之意、事物名义、发明经指相穿纽处,一一认得,如自己做出来的一般,方能玩味反复,向上有透处。”诗歌教学尤其是这样,只有熟读背诵,才能仔细品味诗句的意蕴,体悟作者的情感与操行,继而咀嚼其中的语文味道。[9]还在于:“诗歌作品的精华都在字句之中,字句之中有声情、有气韵、有见识、有抱负。不读,这些精华是不会自动显露出来,而只能是缎子上的文字符号,那是“死”的,要把“死”的变成“活”的,只有通过读,而且要出声地多读、细读,才能让它在你的嘴里“活”起来,然后才能在你的心里活起来,最终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10]
㈡教员须加以指导。教员应通过各种方式、手段对学员加以教导、提示。“可用体态语进行提示,用目光激发学生诵读的情绪,用面部表情表达喜怒哀乐的情感,用手势表示诵读声音的高低、语意的轻重、节奏的快慢……以此来激发学员的诵读情绪,引导学员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11]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龙源期刊。
㈢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训练。在运用“创作性朗诵”教学法时,可穿插采取教员范读、学员领读;按班次、座次,或排、列轮读;单读,齐读,接龙读,分角色读;小声读、大声读、轻声读、喊着读,快速读、缓慢地读;模仿播音、录音、录像朗读;配上音乐、画面朗读,欣赏(录音、录像)性朗读等方法,“让学生观其画、吟其词、入其境、悟其情,教学效果就会事半而功倍。”[12] 这样的训练可使学员始终保持高昂的情绪和兴趣。
㈣大力倡导吟唱古诗词。教学实践证明,“音乐更容易让学生进入诗境”。[13]彭士强先生认为,吟唱古诗词对提高学生传统文化传承的自觉性,熏陶情操,健全人格,升华艺术趣味都是有积极影响的。[14]以曲配词诵读,既符合词的特点,又能引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让学生融在其中,乐在其中。彭先生说:“曼吟、轻诵、放歌诗词语文教学论文,有助于充分发挥民族语言的魅力,有助于学生兴味盎然地投入古诗词的怀抱,有助于人文底蕴的增厚、精神的升华!何乐而不为?”[15]我们可以选用彭士强先生编著的《古诗词吟诵唱鉴赏》教材,也可选用劳在鸣先生编著的《古典诗词吟唱曲谱》[16],还可选用叶至善先生编撰的《古诗词新唱》增订本(开明出版社1998版)。这本古诗词歌曲集创意极为新奇,是由150首由中外经典名曲与我国经典古诗词配合而成。其经典+经典的配合,使演唱者收获的是双份经典,双份享受。这里热心推荐邵燕祥在文汇报上“跟叶至善一起唱古诗词”的文章,[17]读后,《古诗词新唱》的精妙之处就了然于心了。
㈤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朗读之后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评议,而且评价要言之有物,好在哪里教师或学员要进行归纳、提炼、升华,错在何处,教师或学员应针对性指出,并提出订正建议,使学员获得朗读方法的正确导向。[18]
“创作性朗诵”教学法的效果如何?在对本院2006级44名学员的调查问卷中(有效问卷41份),认为本教学方法不好的无,一般的4人,较好的11人,很好的26人,达63.4%。认为该方法所产生的效果达到20%的1人,40%的1人,60%的6人,80%的24人,100%的9人,其中认为效果达到80%以上的学员达到80.5%。
参考文献:
[1]龙泉明.读——诗歌教学之魂[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1(9):4.
[2]马素娟.语文教学应重视朗读和背诵[J].文学教育,2006,(4,上):48.
[3]魏建主编.文学教育[M].山东: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7,30、31.
[4]冯晨辰.古诗阅读教学方法趣谈[J].文学教育,2006,(4,上):44.
[5]江亚平.美读学古诗[J].文学教育,2008,(7,上):45.
[6]李丽萍.通过有效朗读培养学生语感[J].文学教育,2007,(11,下):126.
[7]龙平.语感培养的途径[J].文学教育,2009,(1,下):52.
[8]陈丹.古体诗的朗诵技巧[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10):71.
[9]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诗歌教学需重视“读”》,(粤教版高二必修)2009-06-08
[10]刘荣.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文学教育,2008,(11,上):36.
[11]黄群芳.诵读法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J]文学教育,2009,(3,下):85.
[12]王跃琳.例谈诗歌的诵读教学法[J]文学教育,2006,(4,上):39.
[13]张守敏.古诗词教学的一些尝试[J]文学教育,2007,(5,上):31.
[14]何郁.且吟且唱学语文——彭士强先生访谈录[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9):54.
[15]何郁.且吟且唱学语文——彭士强先生访谈录[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9):54.
[16]劳在鸣.古典诗词吟唱曲谱[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17]邵燕祥.跟叶至善一起唱古诗词[N].文汇报,2009-7-6,11.
[18]丁志珍.新课改中的朗读教学[J].文学教育,2008,(9,下):119.
篇9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不同的时代赋予了大学不同的使命与职责。现代大学拥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三大职能,而这三大职能都是围绕着高深学问进行的,高深学问是大学发挥其职能的核心动力,因此,现代大学就是研究高深学问、追求学术自由与真理的场所,是完成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使命的独立学术性组织,学术性是其根本属性[1]。以教授为代表的教师群体作为高深学问的拥有者,深谙学术发展规律,不论大学如何发展变化,其始终都是传播与发展学问的实现者、学术性事务的主导者,是履行大学职能、实现大学使命的主体,因此,教授作为大学学术权力的持有者,天然负有“治学”的职责。“治学”的“治”指出了参与学术管理的途径,主要是决策与审议,“学”的基本内容则包括学科、教学、学术与学风[2]。教授治学强调大学权力系统中的学术性和民主性,与现代大学制度相契合,从根本上讲,教授治学是现代大学制度基本内涵的聚焦,并将其核心理念实践化和路径化[3]。我们若要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保障高校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就必须实行教授治学。
二、实现教授治学的最佳路径:建设院系级教授委员会
教授只有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才能掌握治学的权力,才能真正参与到高校重大事项的管理与决策过程中去。教授委员会是以教授为主体对学术性事务进行决策和非学术性事务进行审议的机构[4]。教授凭借自身良好的素质进入到教授委员会中,通过集体参与、集体审议、集体决策,为学校或者学院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保证决策的科学、合理、可行,从而促进学术的发展,实现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可以说,教授委员会是实现教授治学、发扬学术权力的理想中介。
教授委员会起源于欧洲,但对中国高校来说并不陌生,早在20世纪初期,时任北大校长的先生成功地引进了教授委员会,后历经百余年的发展变迁,尤其在进入21世纪之后,教授委员会已逐渐成为中国高校实施教授治学改革实践和教授履行责任的最常见形式。根据高校纵向管理体系中层级设定的不同,教授委员会可以有校级和院系级之分,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有着不同的职能定位与目标。
校级教授委员会权限是对有关学校发展的方向与规划、教学与科研的规划与改革、专业的设置等重大建设性问题进行决策,旨在进一步实现学校学术事务与行政事务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5]。从一定程度上看,教授委员会设定在学校一级会使教授在学校的管理中具有更多的话语权,但却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缺陷与困境。比如:其一,学术权力集中于学校一级,致使校级面临的压力大、负担重,易引发诸多矛盾;其二,教授委员会在遴选委员时,虽然会兼顾个人学术权威性及组织的代表性,但普通教授所占比例很小,大部分教授没有机会参与其中,这样不利于主人翁意识的培养,不利于提高教授的工作热情和奋进的力量;其三,委员们所处学科不同,若他们只关注本学科,漠视其他学科,甚至排斥其他学科,缺乏立足学校全局的眼光,则易造成学术权威或强势教授的主导,使亟待突破与发展的新兴学科、基础学科等处于弱势地位,从而影响决策的客观性和合理性,不利于学校学科的优化与整合;其四,校级会面临更多的行政、后勤等方面的工作,这些并不是教授群体所擅长的,教授的审议、咨询作用十分有限,无法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作为高校的基本组成部分,院系是高校办学目标的主要承担者和实施者,院系级教授委员会则主要负责院系学术事务的决策与行政事务的审议,它管理的是学院一线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以提升院系的教学科研水平、促进院系的学科建设为目标[6]。教授群体身处高校教学、科研第一线,是教学与科研的主体,在其擅长的研究领域承担学术事务的决策实至名归。建设院系级教授委员会,完全有能力摆脱上述校级教授委员存在的缺陷与困境,会更有利于教授直接行使学术权力,分配学术资源。同时,教授委员会权力定位于院系级也与我国《高等教育法》相适应,在我国特殊的教育体制背景下,校级教授委员会与当下法律法规存在一定的冲突,建设时机尚不成熟,相比之下,建设院系级教授委员会更具可行性[7]。因此,学术权力重心下移至院系,将教授委员会定位于基层学术组织,建设院系级教授委员会,符合我国国情,是高校改革的大势所趋,是实现教授治学的最佳路径。
三、院系级教授委员会建设现状分析
我国的第一届院系教授委员会于2000年成立于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也因此成为新时期“教授治学”的先行者。在之后的十余年,又有包括武汉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等多所高校成立了教授委员会,并且,除少数高校是校级的外,绝大多数高校成立的都是院系级教授委员会[8]。
从2006年11月成立第一届教授委员会至今,W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委员会经过两届的摸爬实践,在实现教授治学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在人才引进、专业技术人员聘任与晋级、专业技术岗位聘任标准、人才项目申报等学术事务的决策方面发挥了难能可贵的作用。但同时,透过教授治学的内涵对教授委员会的现状进行分析,建设还很不完善,多方面亟待改进。 (一)治学氛围不浓厚,治学意识有待增强
长期以来,教授已习惯于传统的行政指令式管理,习惯于行政权力处于主导地位,尚不习惯管理学术,加上学术权力有意无意受制于行政影响,教授易产生“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人微言轻”等消极观念,仅沉陷于自己的学术研究而漠视、厌倦公共学术事务,致使教授公共治学意识不强、参与性不够、主动性不高,自由、民主、包容的治学氛围尚未形成。
(二)组织程序不严谨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物理学院教授委员会委员有21人,全部由正教授组成,通过学院全体正教授无记名投票产生,票数最高的当选委员会主任,遴选标准主要考虑学术水平。从表面看,遴 选出的委员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代表学院的整体学术水平,但从深层面看,遴选参与面偏小,遴选标准不科学,遴选规则不明确,诸多重要的细节因素没有考虑其中,从而出现委员中担任各级行政职务的人数偏多,论资排辈,敢于管理、善于管理的青年骨干偏少,不同学科领域人员配比失衡等现象。这些不良现象易直接或间接导致行政权力过多干涉学术权力,委员会整体学术活力下降、治学积极性降低、治学水平下降,学术权力集中于某个学科或者学霸。
(三)治学决策范围不合理
基于教授委员会的定位,对学术事务的决策权是教授委员会运行的根本保证,是教授委员会能否发挥治学功能的关键所在,具体体现在:教学方面,学科专业和课程的设置,本科生、研究生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科研、学科建设方面,科研计划方案与学科发展的规划和计划,学术资源配置方案;人事方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人才引进,专业技术职务的晋升与考核;院长或委员提请决议的其他重要事项。目前,物理学院教授委员会的决策权仅涉及专业技术人员聘任与考核、人才引进与选留、人才项目的申报等人事工作方面,科研、学科建设方面涉及很少,教学方面则更是没有涉及,教授委员会的决策范围明显偏小。形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学院在教授委员会之外,还设有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它们与教授委员会平行运作,管理教学方面的有关事务;二是教授委员会对科研、学科建设方面大部分事务仅拥有咨询建议权,最终决策权归于行政权力。物理学院教授委员会对多方面学术事务甚至是重要学术事务没有决策权,显然与教授治学的精神相违背,长此以往,会最终导致教授治学沦为一纸空谈。
院系级教授委员会是高校实现教授治学的最佳载体,目前,国内许多高校院系已逐渐认识到教授委员会的重要性,并纷纷开始了教授委员会建设的实践。但现有的高校院系级教授委员会大多和物理学院一样,都因内部建设不足而在运行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无法完全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因此,推动教授委员会建设的改进与优化俨然已刻不容缓,成为高校院系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高校院系应该理清思路,深入剖析,从这些问题的关键点入手寻找突破口,积极探索改进和优化教授委员会建设的最佳路径。只有对症下药,稳扎稳打,高校院系级教授委员会才可能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1][2][5][6]郑玮.试论我国高校院系级教授委员会之建
设[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2.
[3]屈代洲,鄢明明,教授治学的实现路径探析——以H大
学教授委员会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3,(12).
[4]郑玮,韩延明.试论构建我国大学院系级教授委员会的
意义与路径[J].临沂大学学报,2012,(2).
篇10
在国家、省、市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指导下,进一步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研究学科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结合“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实验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活动,总结第一轮课程标准教材实验工作中的经验,深入研究、反思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共同探讨、努力寻求问题解决的策略和方法,提升各自的研究水平和能力,进一步提高我市小学数学教师的整体素质,追求课堂实效,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教研组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1.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学科教研组回顾第一轮课改实验的实施情况,集思广益,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反思存在的问题。依托理论学习,首先从理念层面进一步更新认识。可以根据面上的问题,充分考虑教师们的需求,整体规划学期理论学习活动,提高理论学习的针对性与系统性。
2.各单位要健全以课堂教学研究为核心的校本教研制度,注重对学科责任人的培训和指导,引导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行动研究,使数学校本教研规范化,制度化,有实效。在整个过程中,进一步发挥教科研基地学校和数学学科中心组的研究与辐射作用。
(二)重视教学常规管理,夯实课程实施基石
1.各单位要结合教学常规调研,引导教师深入学习和研究《常州市中小学课堂教学建议(常规)》,为深度推进新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要加强学科教学建议的执行和管理,在广泛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及时提出改进建议,使之有利于师生的共同发展。
2.各单位要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减负”精神。严格要求教师按“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教学,坚持杜绝随意加快教学进度、拔高教学要求,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现象,积极为推进素质教育创设宽松的环境与条件;同时要妥善处理好常规保证与教育创新的关系,确保基本学习要求的有效落实,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组织教学专题研讨活动,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1.加强对各种课型的研究,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和观摩活动,逐步形成“研究课”“公开课”与“常态课”“常规课”多元并存、共同发展的课堂教学研究新思路。组织形式上仍由各区、校自愿申报参加全市性公开教学研讨活动,在市教研室认可的情况下,组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根据省教研室相关文件精神,本学期市级公开活动以“具体的教学专题研讨”形式开展。本学期要重点抓好“整数计算的教学”专题研讨工作,在总结计算教学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具体围绕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及具体要求、苏教版课程标准教材关于计算教学的编写特点及其对教学的启示、当前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学生计算能力的现状调查、分析与改进建议、学生计算错误的类型及原因分析等问题展开(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2.以小数会理事、学科中心组成员等优秀教师群体为骨干,围绕学科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通过开展专题研讨、组织学术沙龙等活动,深入反思、及时总结,形成经过实践检验是行之有效的、对教学起具体指导作用的教学建议。
(四)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提高青年教师业务素质
1.组织市青数会开展“同课异构”、“主题沙龙”等小型研讨活动,注意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点带面,提高青年教师队伍的理论水平与教学业务水平,加快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
2.组织常州市小学数学教学评优活动(具体时间、办法另行通知)。积极准备,群策群力,参加省优质课评比活动。
(五)有序推进课题研究,深化数学教育教学改革
1.各辖市(区)校已立项的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要继续扎实抓好研究过程的落实,有条件的要在认真做好阶段小结的基础上,及时推广成功经验,以提高研究效益。
2.在教学中积极推进由市教研室领衔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研究”,特别是已被江苏省教育厅确认为实验小学的学校要先行一步,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提高教师教学预设的水平和驾驭课堂生成的能力,探索实现师生主体性张扬的途径和实施策略,同时以“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3.在学习理论、总结经验基础上,组织教师进一步开展教改实践,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类论文评比活动。本学期将组织市“小数会”20xx年论文评比(截稿时间10月30日)和召开市小数年会(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三、日程安排
八月份
1.各年级教材分析(由各区安排)。
2.各区、校教研计划交流(请各辖市区、校在9月1日前用电子邮件将计划发到邮箱jyszhl@czedu.gov.cn,以便大家网上交流)。
九月份
1.教学常规调研活动。
2.市“整数计算教学”专题研讨活动(一)。
3.直属小学数学教学评优活动。
4.上报省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实验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材料(截止日期9月10日)
十月份
1.教学常规调研活动。
2.市“整数计算教学”专题研讨活动(二)暨苏教版教材实验经验交流。
3.市小学数学教学评优活动(高段)。
4.省课堂教学观摩活动(10月中旬)
5.市“小数会”论文评比(截稿时间10月30日)
十一月份
1.教学常规调研活动。
2.市青数会活动。
3.省秋季苏教版教材培训(整数计算教学研讨会)。
十二月份
1.教学常规调研工作及总结。
2.学科基地展示活动。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课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