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导向型教学法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2 08:01: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行动导向型教学法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行动导向型教学法论文

篇1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是引用德国职业教育的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职业化的教育模式,是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主要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不是单一的教学方法,也不是简单的几种教学方法的结合,而是由一系列具体的教学方法有效的结合在一起,相辅相成,扬长避短。项目教学法,是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中的一种教学方法,是指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一个项目,在项目的实现过程中,需要学生独立完成资料查询、项目的研究和学习,项目教学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为今后就业所必须的实践能力、综合能力、信息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了基础。

二、基于行动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在C语言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改革,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动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团队意识和服务意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按照行动导向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步骤,C语言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大体分为收集资料阶段、制定项目教学计划阶段、项目教学的实施阶段、项目教学的检查评估阶段。具体步骤如下:

1.收集资料阶段。

老师带领学生通过问卷调查、资料查阅、需求分析等手段广泛深入地进行项目调研,将调研数据加工整理,筛选出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项目形成项目库。主要包括学生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10个项目,这些项目的主要特点是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比较好理解而且参考资料丰富。

2.制定项目教学计划阶段。

先由任课教师讨论,制定项目教学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确定项目教学的步骤和教学使用的项目程序。项目的教学计划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

2.1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项目教学的课程标准。

制定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项目教学法的课程标准要依据该课程的性质、目标以及内容等特点,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过程与方法的运用等方面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通过课程标准的制定,使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C语言的学习后,应该知道什么是C语言和C语言能做什么。该课程的课程标准主要包括C语言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学习内容、实施建议、考核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2.2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项目教学授课计划。

通过授课计划的编写,对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进行整体规划,按照项目教学的要求,要有针对性、目的性、可行性的将教学内容总的方向、总的结构、课时分配等作出全面安排。授课计划的编写要在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下,深入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

3.项目教学的实施阶段。

3.1项目教学法的课前准备。

根据项目教学计划和学生本身的特点,任课教师在上课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按照教学计划准备教学课件、教案、教学材料,按照项目教学法对学生进行分组设计,分组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差异,好坏混合搭配,势力均衡,目的是好同学带动坏同学。

3.2项目教学法的任务分配。

教师根据项目中的情景,布置任务。首先由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任务,提出完成任务的相关知识点、设想或探索的路径供学生参考,然后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组讨论,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查阅资料或寻求教师的指导,最终完成任务。

3.3项目教学法的任务实现。

该阶段的任务是任务教学法最主要的一部分。教师在下达任务阶段引导学生掌握完成任务的思路和方法后。在任务完成过程中,以学生为主,每个小组成员根据教师的指导,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交流讨论等方法将理论知识向实践转化,即项目的代码编写、调试和运行,完成分配的任务。

3.4项目教学法的项目成果展示。

在各小组完成学习任务以后,每组选派一名本组成员进行成果展示与交流。其他小组成员可根据任务相关的知识点提问疑问或请教交流,丰富彼此的学习体验。最后,教师对学生完成的项目情况归纳总结并引导学生对项目完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以便对下一次的学习设计进行优化、改进。

4.项目教学的检查评估。

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项目教学的考核应根据课程标准中的目标和要求,结合项目教学的过程和成果,进行综合打分。考核评价过程主要分为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其中,平时考核包括平时上课学生完成每个学习情境的情况和出勤情况,先由学生对自己完成的情景任务进行答辩,再由教师检查评分,其成绩占总成绩的50%;期末考核为上机操作考试,其成绩占总成绩的50%,考试题目通过抽签选取,题目的内容为学习情境中的同类型任务。最终成绩是平时考核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的总和。使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的目标。

三、基于行动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在c语言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篇2

1.“行动导向”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力度普及,中职的生源多是在初中时期成绩相对低等的学生,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比较差,大多数学生往往为了应付家长和老师的要求被动学习,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但他们思想活跃,动手参与的积极性高。在教学实践中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让学生边学习边实践,既能避免学生学习能力的相对不足,又能发挥他们动手能力强的优势。这种教学方法把实践直接应用于教学,把深奥驳杂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感觉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确实有用,更能让他们在动手过程有体会、有思考、有感悟、有提高。总之,行动导向教学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动手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边学边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学习内容。

2.“行动导向”理念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中职学校的市场营销教学还停留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老师凭借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引导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重视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点的单纯记忆,是所谓“填鸭式”教学,往往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而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以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中心,以学生本身为主体,强调主体能动性的最大发挥。行动导向教学中,利用项目实验、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教学实践中班级可能会分为若干个小组,各小组全体学生一起学习理论、动手实践,在所有小组成员的通力合作完成目标任务,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团体意识、合作意识、交流交往意识和实际动手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学生进入社会后也能更好的适应实际的需要。

3.“行动导向”理念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市场营销教学评价基本以老师命题为主,笔试是考核的唯一方法。成绩的高低是知识掌握好坏的标准。学生们为了取得高分死记硬背,但市场营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一张试卷考不出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和应用能力。行动导向不单纯重视学生分数,而是注重评价的多元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方法能力。

二、行动导向教学在中职市场营销教学的应用

根据笔者多年在市场营销教学实践的经历,现在中职学校市场营销教学应适当采用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

1.角色扮演法

对涉世未深的学生来讲,他们平常主要是作为两种角色而存在,在学校他们是学生,在家庭他们是孩子。教学实践中采用角色扮演法,就是让学生试着去担当不同的角色,尤其是担当不同的社会角色,让他们主动思考所扮演角色的内涵,思考作为不同角色自己该怎么做,体验和把握不同角色的心理和行为。例如,讲《人员推销》学习内容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推销的技巧和方法,同时能够站在消费者的购买心理活动过程,可以让学生扮演营业员,顾客,竞争者。角色扮演法实施程序如下:

(1)布置场景,模拟公司环境;

(2)作好周密计划,设计每个模拟推销环节;

(3)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顾客,营销人员,竞争对手等,角色分配按企业的实际岗位进行设置;

(4)编制评分标准,主要考察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实际能力;

(5)按照工作情景进行演;

(6)评价反馈。角色扮演法让学生体验和感悟不同于自身的角色,既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又能让他们获得实实在在的的实践经验,扮演角色中不懂不会的地方还通过可以查看书籍、请教老师,从而强化记忆,真正使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得以运用,这样也才能达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2.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指由老师选择和指定一个项目,交给学生单独操作和完成,项目信息的收集研读,项目方案、目标、计划的设计,项目的具体实施,都由学生独立完成。项目教学法实践中,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小组,可能对同一项目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项目完成结果可能也会千差万别,可能会有好有坏,但项目教学法它的关键是让学生参与,注重的是项目实施过程,而不是完成结果,当然教学过程中也得要求每个项目实施都得需要达成一定的结果。学生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对照目标任务,对照每一个环节,会自然而然地学会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完成,针对职业教育的学生来讲,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以《市场调查与预测》为例,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确定项目;

(2)制定项目计划;

(3)实施项目计划;

(4)检查和评估;

(5)归纳或成果应用。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对其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学生的职业能力,不仅仅是知识能力和专业能力,而是涵盖了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接纳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与人协作和进行项目动作的社会能力等几个方面。

3.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由教师选择某一个或几个特定案例,利用案例中的客观事实和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启发学生独立思维,提出自己的认识和见解,教师最后做总结指导,通过具体事例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品牌策略”章节学习,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如下:

(1)教师准备与“品牌策略”相关的小案例。如“宝洁”、“可口可乐”、“李宁”、“索尼”等公司案例。进而帮助学生阅读案例为学生分组讨论准备。

(2)采用分组式讨论,让学生分析案例,讨论四个案例分别采用了什么品牌策略。

(3)全班进行讨论,各个组发表自己组意见。为什么采用这种品牌策略,优点、缺点等问题。

篇3

论文关键词:技校;应用写作;行动导向教学法 

 

应用写作是技工教育的一门必修基础课,在当今时代,是否具备良好的应用写作能力将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从未来的职业发展来看,培养学生良好的应用写作能力至关重要。技校要培养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在掌握写作要领的基础上,教学重点应放在工作环境中,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解决技校学生生源素质参差不齐的具体问题,将应用写作课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使学生的应用写作技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发展。笔者拟对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应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做一点探讨,以便抛砖引玉。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内涵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当今世界上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的产物,是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在1998年提出的一种新型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已成为德国职业教育的主流,并日益为世界各国职业教育所接受和推崇。行动导向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根本变革,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用脑,而且要脑、心、手共同参与,提高行为能力,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必然会引起思维、行为、动手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变化。行动导向教学法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和教学目标结合使用其他教学方法,可结合使用的方法有:模拟教学法、角色转换法、“头脑风暴”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思维导图法等等,特别适合于对技工学校学生的教学。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应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一)以模拟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 

模拟教学法是一种以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为目标导向的行动导向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分为模拟情境教学与模拟设备教学两大类(这里只谈模拟情境教学)。模拟情境教学主要是根据专业学习要求,模拟一个工作场景,在这个场景中具有与实际相同的工作过程,活动是模拟的。通过这种教学,可使学生在现实的社会环境氛围中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岗位有一个比较具体、综合的全面了解,特别是对于一些行业特有的规范的了解,可以得到深化和强化,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全面提高。 

应用写作教学要分析各专业的就业岗位,制定本专业应用写作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文秘专业为例,可以根据实际工作的职业特点,直接将学校行政会议作为模拟工作场所,把召开会议的办会、办事、办文的工作流程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教学内容并设计教学。可组织学生在学校行政会议上进行实习,会议一般包括会前筹备、会中服务和会后落实三个阶段。会前要明确会议程序,确定会议召开时间、地点、参会人员、会议议题、通知与会人员;会中要准备会议签到表,进行会议记录、会议录音,或拟写发言稿、收集会议信息;会后要拟写会议总结(会议纪要),并对会议确定的任务进行跟踪落实,或写报道稿。这样做,可以将文秘专业的应用写作教学内容和目标完全在模拟工作场景中落实,在做中学。 

如果以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为背景设计写作教学,则要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作为载体,根据具体的写作任务进行训练,可根据下面的过程进行教学:某企业将要举行年终总结和表彰大会,时间定于年底,企业领导预先召开一次大会筹备会议,确定了会议的议程,决定大会由副经理主持,由总经理做年度工作报告,由人力资源部主管宣读企业优秀员工名单,然后由企业职工代表发言,最后由企业领导为优秀职工颁发奖品等。笔者针对这个任务情境拟出下面几项训练内容:(1)让一组学生先写出会议通知及邀请嘉宾的请柬;(2)让另一组学生拟写企业年终工作报告及表彰大会筹备方案;(3)让一组学生拟写会议的议程安排表并准备奖品;(4)让一组学生模拟进行会场布置;(5)让一组学生拟写会议记录或会议纪要。然后让每个小组搜集写作素材,熟悉企业文化,既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种写作要求,又要进行现场模拟,要求各组学生齐心协力,分工明确,团结合作,将平时所学到的涉及会议的各个方面的知识落到实处,在这次模拟教学中,学生真正参与到会议的组织和协调中,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了任务,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以工学交替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工学交替既是一种办学模式,也是一种教学方法(这里只谈教学方法)。工学交替即行动导向教学中的角色转换法,就是通过课堂学习与行业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生——员工——学生”的角色转换中,较为全面且直接地熟悉行业岗位的运转情况,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基本技能,使其认识到自己在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方面的不足,推动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自我提高。 

在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实施工学交替尤其有现实意义。在“十一黄金周”或旅游旺季,可安排学生进入酒店实习,将教学需要与行业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调整应用写作教学,灵活安排学生在实践中学好应用写作。酒店的内部管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人的管理,因此,离不开召开各种会议和各种酒店应用文的应用,诸如酒店行政公文、酒店通用公文、酒店商务公文、酒店社交礼仪文书等,通过实习,学生办会、办文、办事的各种职业能力可以得到全面提高。 

一般而言,酒店通常召开的例会主要有店务会(全体员工大会)、总经理办公会议、部门经理会议、中层干部会议、部门管理例会、班组会、协调会、培训会、晨会等等。学生对于办会这项工作就要按照会议的级别和内容进行充分准备。例如,店务会(全体员工大会)的规模最大,会议组织者要认真准备材料,搜集酒店员工关心的问题,将酒店近期的经营情况、近期的工作总结、预期的工作计划、员工关注的问题等相关信息通过会议传达给酒店全体员工。学生可分人、分组担任不同的角色,负责不同的工作,各司其职,教师现场进行应用指导。 

在一般的酒店管理应用文中,诸如酒店行政公文、酒店通用公文、酒店商务公文、酒店社交礼仪文书等,要求每个学生必须掌握并能运用。 

除了让学生充分接受酒店人事部门的培训外,还可派教师跟踪教学,及时指导。通过开展工学交替的行动导向教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上学知识、长才干,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确学习目标;另一方面,通过深入了解酒店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可使学生有效地制定职业生涯规划,锻炼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这对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意识等综合素质都能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也可为学生今后参加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以“大脑风暴”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大脑风暴”法是教师引导学生就某一课题自由发表意见,并对其意见的正确性或准确性不进行任何评价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多的思想观点的工作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企业管理和科研工作中。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一同收集解决实际问题的建议,通过集体讨论,集思广益,引导学生对某一教学课题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激励引起连锁反应,从而获得大量的信息,经过组合和改进,达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目的。 

对于“函”一节的教学内容,很多学生不太了解函是什么,函有什么作用,函的分类、函的写法及语言风格怎样。为使学生掌握这种公文的特征和运用方法,笔者将学校近时的情况设计为教学情境:学校毗邻国道206线,其时道路正在扩建,车辆多,交通拥堵,学生上学、放学,特别是每周五下午住校的两千多学生陆续回家时,交通安全隐患极大。学校多次发函请求有关交通部门在路口增设交通标志、斑马线、候车亭等,但是未果。针对这一具体情境,笔者让学生进行讨论。学生情绪激愤,你一言、我一言,笔者因势利导地引出“函”这种公文,要求学生以学校的身份发函,向相关交通部门提出解决交通隐患问题的要求。结合学生的讨论,共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这件事关系学生的切身利益,增加交通标志等设施应向哪些部门反映?(2)学校应怎样与主管部门联系?完成这项任务应写什么样的公文?(3)这种公文包括哪些内容?怎样写?在格式和语言方面有何要求?(4)处理这种公文在程序上有哪些要求?要不要回复? 

在“函”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就这几个问题自由发表意见,师生共同讨论,收集解决问题的建议,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对“函”的概念,函的分类及作用,函的行文规则与处理程序,函的内容、格式、语言方面的要求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整个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带着轻松的心情进行学习、写作,愉快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要求 

首先,在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时,教师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并按照职业活动的要求组织好教学内容,把与活动有关的知识、技能组合在一起让学生进行学习,教学要按学习领域的要求编制好教学计划,明确教学要求,安排好教学程序。上课前,要充分做好教学准备,要事先确定通过哪些主题实现教学目标,教学中要使学生的学习直观易懂,轻松高效。 

篇4

论文关键词:行为导向教学法;高职教育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从1996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6%到2005年的21%,10年间年均递增1.5个百分点。这其中,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具备直接在生产、技术和管理等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使高职毕业生既要有专业知识,更要有实践技能。但是,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却有着让我们不得不深思的问题,那就是毕业生一般都在第一线从事具体工作,但是却偏重理论知识,缺乏职业技能,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职业教育还远远未能满足现实需求。

究其原因,主要就在于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还偏于传统,多数课程还处于“老师讲,学生听”的古老方式,再加上现行的专业课教材大多重视知识结构的系统性,教学内容大多以线性方式展开,以“管理学”课程的教材为例,从管理的概念到管理学的理论、管理的五大功能等等,分章编排,每一章的内容也是按线性方式展开。教师按传统的教学方法按章节讲授,其结果是教学枯燥无味,这不但难以培养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而且学生在以后的实践工作中不知道如何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巧。这样的教学结果使学生很难适应今后的工作。要改变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的这一现状,可以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进行教学。本文正是就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学中如何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进行探讨。

二、行为导向教学法简述

“行为导向教学法”,也称行动引导型教学法,是近几年从德国引进的现代职业教育新模式。这种教学方法是以职业行为活动为导向,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工作”为目标。教学活动的开展,通常是围绕某一课题、案例或项目展开。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教学,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动手能力。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主要模式有如下几项:

(一)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指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事件,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并将具体的项目交给学生自己完成,学生在收集信息、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完成任务中学习和掌握知识。而教师只起到辅助设计、指导与解答疑难的作用。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深刻理解并掌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这里的能力已不仅是知识能力或者是专业能力,而是涵盖了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源自于20世纪初的哈佛大学。它是一种通过案例的分析和研究,掌握相关知识,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方法。在要案例的分析过程中,学生利用所掌握的知识,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与之相关的知识。在应用案例教学法时通常有下面三个步骤:一是案例的选择要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接近实际,最好是实际发生的案例。二是案例的课堂组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要发挥指导者的作用,又要让自己成为学生的伙伴,也就是既要充当设计者,也要成为激励者,认真去倾听他们的想法并适时给予启发。三是案例的讲评。在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应该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和总结。这种总结可以是总结规律和经验,也可以是获取这种知识和经验的方式。还可让学生以书面的形式作出总结,这样学生的体会可能更深,对案例以及案例所反映出来各种问题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除去学生自身的思考之外,教师也要总结整个案例分析的过程,指出讨论中的优点和缺点,结合自己在课堂上的所见所闻,告诉学生如何去思考问题。在这种双向交流中实现集思广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技能的提高。

(三)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是一种情景模拟活动,是根据被试者可能担任的角色,编制一套与该角色实际根据相似的测试项目,将被试者安排在模拟的、逼真的环境中,要求被试者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使学生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体验自身角色的内涵活动,又体验到其他角色的心理状态,从而对学生的各种实践能力进行全方位锻炼的教学方法。

(四)引导文教学法

引导文教学法是一个面向实践操作、全面整体的教学方法。常以引导问题的形式出现,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学习。引导文教学法是指借助引导文,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自行控制,引导学生独立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它有助于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是项目教学法中最常用的方法。引导课文教学法的实施包括以下6个步骤: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做出决定、实施计划、检查计划和评价成果。

三、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

根据行动导向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项目,师生面对共同的教学项目,要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在这一阶段,教师主要完成以下工作:确定学习目标、设计游戏、确定角色、角色内容说明、了解游戏环境与流程、情景和场地、准备道具、确定游戏规则、进行知识测试等。而学生需完成下列任务:了解游戏过程、了解和体会角色任务、了解学习目标、准备道具、准备文献资料、进行知识测试、设计游戏情景和场地等。

(二)实施阶段

在行动导向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主要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因此在实施阶段要以学生为主导。在此阶段,教师主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并且控制游戏时间,在必要的时候提供帮助。而作为这一阶段的主体,学生则要:1、根据角色任务要求,有质量地实施行动,并作出必要的决策;2、记录游戏中发生的事件、采取的行动、作出的决策以及得到的结果;3、在游戏中进行系统的角色交换。

(三)评价阶段

在此阶段,学生首先要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指导性评价。

学生进行评估时,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不同的工作场地对游戏流程进行评估;2、对获得的结果、观察到的事件出现的问题,不足之进行共同的讨论;3、共同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4、共同决定下一轮游戏中哪些方面需要改进;5、对整个游戏过程进行讨论;6、游戏和上一轮相比有所改变,对引入的改进措施所带来的效果进行评价;7、思考游戏对个人知识的提高:工作任务,工作内容,工作活动,决策,怎样面对困难和问题,工作时间,对过程的理解等等。与此同时,教师要对反馈意见进行评价,能够使学生以下方面得到提高:增加了对预期、非预期结果的认识;增强了对游戏过程和知识的理解;对游戏中的行动方式和工作方式更加了解;增加对困难的认识;能力提高。

四、“行为导向教学法”实施实例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沟通的方式;2、掌握有效沟通的方法;3、熟悉有效沟通的障碍。

(二)项目的实施过程

教师预先准备好一个模拟情景——公司业务人员与顾客的沟通。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6人为宜,每个小组有业务员两名、顾客一名、观察者一名、记录员一名。模拟两个公司的业务员在与顾客进行业务洽谈时的沟通情景,最终看顾客会选择哪家公司的服务。观察者主要起到观察业务员和顾客的交流,并由记录员对整个过程进行记录。

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咨询员、伙伴、朋友等角色出现在学生中,并要求学生在模拟情景时必须用到事先预习的一些沟通方法和技巧。学生做为行为主体来具体实施这一活动。通过这种真实有趣的学习,学生对要学习的内容了如指掌,并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法把抽象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枯燥的专业课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项目检查

教师根据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团队合作、学习态度、记录完整等方面的情况综合打分。

(四)项目展示

各个小组将其完成的成果进行展示,由观察员向教师和同学介绍本组各个成员的表现情况。通过对比,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他人的优点,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学习主动性。

篇5

关键词:机车乘务员工作;教学工具研究

引言:近几年,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迅猛,同时中国遇到了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中心”,成为世界制造强国的良好机遇,从而职业教育成为全社会的热点。如何可观的分析形势,与时俱进,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实现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目标,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以传统的灌输式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去培养新世纪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人才,特别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却是我们感到力不从心。这一状况严重影响了我国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研究的意义

行动导向教学法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先进的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基于机车乘务员工作过程,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为基础,首先从专业教学工具研究和实践入手,逐步达到职业教育个体化效果,教师变得更为主动和自觉。为每一名学生设计“因材施教”的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吸收”,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

二、研究的目标

首先是我们要研究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工具及其功能开发。我们以扑克牌为原型,以思维导图为工具,同时该教学工具不是简单的应用在卡片教学法中,而是将头脑风暴法、卡片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思维图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项目驱动法等进行有机的融合。其次,通过这次教学工具的研究与开发,使我们青年教师对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加快我们青年教师的成长和成熟。

三、主要研究内容

(1)进行课堂学生特点和教学模式的特色分析。通过学生工作页在课堂上实现“工学结合”,进行任务型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2)制作教师工作页和学生工作页。设计卡牌式教学工具的过程也是基于行动导向的一次任务型教学。首先制作教师工作页,目的在于加深对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理解和认识;理解教师工作页的作用,掌握教师工作页的要点。制作学生工作页,学生基于工作页,对卡牌式教学工具进行设计、制作和创新。(3)教学工具设计。设计卡牌式教学工具。首先是机车关键设备的筛选,基于机车乘务员工作过程,以思维导图为工具,筛选出完成工作的关键设备。其次,卡牌功能作用的确定。最后,卡牌牌面的设计和布局。如果可以的话,可以制作不同车型(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动车组)的设备卡牌,形成谱系化的机车设备卡牌;(4)教学工具的实践。通过学生工作页,将该教学工具运用到《机车总体技术》、《机车控制》、《机车检修》等专业课课堂上。通过设计和规范必要的课堂教学环节,完成符合“工学结合”要求的教学设计;(5)基于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念的教学工具的推广与创新;(6)教学效果和教学评价。对该教学工具在课堂上的实践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教学成效评价,教学过程控制与教学质量反馈。

四、重要观点

(1)课堂教学模式的可复制性;(2)相应的教学资源开发;(3)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消化吸收再创新。

五、创新之处

(1) 基于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念设计的“行动导向”型教学工具;任务驱动:连线模式、思维图模式、联想模式、对战模式;项目教学:卡片制作模式、规则开发模式、竞赛组织模式;角色扮演:模拟驾驶模式、头脑风暴模式。(2)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方便教学、学习、考核。

结束语:德国的职业教育被视为是二战后创造经济奇迹的秘密武器,曾引起世界的瞩目。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德国的职业教育在内部是得益于教学方法的持续改进,在外部得益于政府法律和政策。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又因其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成为职教内部改革的一个亮点。因此,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德国职教界受到极其广泛的重视,被誉为德国职业教育的“锐利武器”。

近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通过“工学结合”的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地消化吸收,以思维导图为工具,将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铁道机车车辆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中融会贯通。

篇6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法;传统教学法;液压与气动;教学改革

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生产、管理一线技能型人才,是一类传授技术和技能的教育。这种类型的教育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意识,不能以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授课制,要强调以学生为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要扮演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与协调人的角色。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一系列基于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方法的简称。它包括了项目教学法、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法、引导文法、案例分析法、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这一教学方法被广泛运用到职业教育领域,尤其在德国该方法得到充分的发挥与使用。

本文基于液压与气动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阐述了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结合我国国情与学情,采用传统教学与行动导向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从而更有效地组织教学。

1.液压与气动课程基本情况

笔者所在高职液压与气动课程开设的对象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数控维修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高中后三年制的高职学生,每学年有400多学生需要在第三学期学习这门专业必修课,共3个学分,48学时。

本课程的前期课程有:机械制图、计算机二维绘图、计算机应用基础、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训、车工实训、钳工实训、电子电工技术等,这些课程的学习为液压与气动课程的学习做好了准备;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也将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如:工控自动化应用技术、工控自动化应用方案、自动控制课程设计、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

2.传统的液压与气动课程的教学方法及问题

高职院校中,很多液压与气动课程的老师仍然在采用传统的本科教学法,即按照知识体系从液压系统的简介、五个组成部分、基本回路到最后的典型液压系统分析。

在示范性高职院校和部分液压与气动精品课程建设院校,部分教师开始尝试以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进行液压与气动的授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纵观许多采用项目教学或者行动导向教学的新教材,发现仍然无法摆脱传统的理论教学,给人的感觉是换汤不换药。

因此,这样的改革实质上还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过是挂了行动导向的名头。结果往往是学生与老师都觉得没有意义,老师们又回到了习惯的传统教学方法。于是,长期存在的问题再次出现:一边是学生报怨教师教的不好,一边是老师指责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差、不愿意学习。这使得我们必须再次深入思考如何正确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

3.基于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在液压与气动课程的实施

为避免学生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无法开始项目的学习,在新的教学计划中先安排了24课时的基础知识讲授,内容包括液压传动的基本概念、五个组成部分、基本回路和仿真软件使用;然后进行行动导向的项目教学,由易到难安排了三个项目,其中二个液压项目(多缸顺序专用铣床液压传动系统的分析与仿真、铜铝屑压块机液压系统的分析与仿真)和一个气动项目(工件夹紧的气压传动系统的分析与仿真),共八周24课时。新的教学计划中,液压基础知识部分与传统的教学有着很大的区别,讲授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最常见的元件、最基本的回路,只要求对液压系统有基本的了解。通过三个项目的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掌握常见的保压回路、调压回路、卸荷回路、换向回路和调速回路;掌握液压系统的控制要求;能分析中等复杂液压系统、熟练运用仿真软件去检验液压系统的动作顺序与具体要求;具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

下面以项目2为例,详细说明本课程项目教学实施的全过程。阶段1项目初步分析:老师下达《铜铝屑压块机液压系统的分析与仿真》任务书;学生开始查阅相关资料,对项目进行初步的分析,并填写任务书中的计划分工表,分析记录可能存在的困难与解决办法;老师了解各组的计划分工情况,了解存在的困难。阶段2项目详细分析:学生完成系统简介、图形符号的名称与作用、系统工作状态分析、各工作状态之间切换分析、各电磁铁的得失电控制分析、画出各工作状态时的液压油的流动路线图、系统基本回路分析等分析任务,老师巡察了解各组计划分工执行情况、了解进度、以及存在的困难、检查记录手写的项目报告书完成情况。阶段3软件仿真:学生利用Automation Studio 软件正确选择系统所需元件、连接系统仿真比较系统各个动作时液压油的流动路线与之前手写报告的区别、修改系统元件的参数,观察改变之后,动作变化的原因、记录仿真过程的图片、动画、数据图表、制作带解说的系统工作过程视频。老师与学生讨论,提供一些建议。阶段4撰写电子的项目报告与PPT:学生需要说明系统的工作过程与分析结果,遇到的难点与解决的办法,进行总结与自我评价,简述优点与不足。老师准备小组自评表、同行专家小组考核表、项目考核成绩登记表等,并组织、筛选确定汇报的小组及成员,以保证下一次的汇报与评价工作顺利开展。阶段5汇报与评价:学生公开汇报与自我评价、同行专家小组评价、交手写的项目报告、交电子的项目材料:小组考核表、同行专家评分表、电子的仿真原文件、带解说的视频动画、PPT与WORD。老师课上组织汇报与评价工作的正常实施、适当点评、记录、收集资料,课后整理资料归档、登记成绩。

4.课程实施的保障及注意事项

项目教学法最困难的阶段是实施。在教学改革中,我们充分利用了Automation Studio仿真软件与学生的笔记本电脑,有效解决了项目实施这一最大的难题,让所有的同学都能行动起来,在行动中自主学习。

在项目教学阶段,并不是老师发了任务书与考核表就万事大吉。没有有效的组织与管理,新的教学方法也不能取得成功。行动教学法对老师的要求更高,需要老师在项目教学实施过程中巡视、观察、记录、评价,此外还需要就某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与共性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全班性的讨论与汇报,这样才能引导学生顺利高质量的完成项目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5.结语

教育是强国之本,作为老师应该负起这个光荣的责任。传统教育方法已经不适合当前高职学生的学情,改变是必然。如何去寻找一条符合中国学生特点的教学道路,需要所有一线老师脚踏实地、负责任的、认真的实干与探索创新。

德国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德国已经被证明是能够有效开展并取得优异的成绩,然而由于国情不同,把德国的教学方法生搬硬套到中国教育教学中来,是不符合中国高职教育的客观现实的。我们没有拘泥于行动教学法的表面形式与方法,大胆创新,抓住其实质,在液压与气动课程教学实践中探索了符合中国的行动教学法,事实证明易于操作、行之有效,供大家参考。

【参考文献】

[1]Riedl,Alfred.Handlungsorientierter Steuerungstechnik-Unterricht Pneumatik und Elektropneumatik an der Staatlichen Berufsschule Weilheim.[J]. Lernen & lehren,1996,(11):65-76.

篇7

论文摘要:通过行动导向与设计导向职教思想的对比分析,说明行动导向与设计导向是两个有着内在逻辑联系的板块,设计导向是指导性的教学思想,而行动导向是操作性的教学实施。

德国职业教育学家劳耐尔于1985年提出了“设计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其基本内容是在社会发展和生产中,技术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采用相同的技术和不同的劳动组织方式,对生产力的促进程度可能完全不同。通过不同的生产组织,可以使技术按照不同的模式发展,即人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设计”技术的发展道路。这一思想反映在职业教育中,就是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有技术适应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应对能力,本着对社会、经济和环境负责的态度,参与设计和创造未来的劳动世界。

“行动导向”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出现的职业教育教学论思潮,与认知学习有紧密联系,其目的都是探讨认知结构与个体活动问的关系。但行动导向强调以人为本,认为人是不断优化和自我负责的,并能在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中进行批判性地自我反馈,学习不再是外部控制,而是一个自我控制的过程。在现代职业教育中,行动导向学习的目标是获得职业能力。其特点是:教学内容与职业实践尤其是工作过程紧密相关;学生自己组织学习;强调合作和交流;多形式教学方法交替使用;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指导者。

通过对比行动导向与设计导向的基本内涵与特征可以看出,这二者之问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那么这二者的联系与区别又在何处呢?在1986年由heidegger和rauner发起、以“对工作和技术的设计——职教育的目标”为题的职业教育高校论坛会上koch提出了一个颇富挑衅的问题:“行动能力与设计能力,到底是前者代替后者,还是后者代替前者,抑或是二者相互补充共同发展”。针对这一问题,他对这两者的三种命运依次进行了评论,最终坚决地表明,尽管这个论坛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人关注设计能力,但他并不认为设计能力是行动能力的替代品。他的理由是:

1.企业中的员工是否能真正参与到工作与技术的设计之中并不取决于他们是否具备设计能力,因为在现实情况中,他们的设计机会是由企业利益的代表机构决定的,而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更多关注的是如何实现其利益的最大化。

2.所谓的“设计”只有在具备很强的专业能力时才能成为可能,它的水平和难度高于行动能力。

3.在职业教育中很难确定所谓培养设计能力的“设计型任务”,因为这种任务不仅必须代表典型的职业工作,还必须适用于所有学徒的培养。

koch提出的这一颇具挑衅的问题以及他论证“设计导向”不能代替“行动导向”时所陈述的若干理由都或多或少地提出了设计导向职教思想的不足之处,它与当时在教学过程中备受推崇的“行动导向法”相比还存在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然而,其他职业教育学家却为这二者的异同与相互关系给出了别样的诠释。

首先heidegger在批判与反思的基础上提出,“设计”体现了对“行动”调节原则。虽然roth所提出的“青年应该通过批判性思考获得的行动能力”这一思想在当时的背景下较好地反映了人们追求“全面行动能力”的愿望,但是后来很多从事职业教育的相关人员却用“独立计划、实施和检查一个工作项目”来描述行动能力,而使行动导向在作为培养适应能力时就陷入了一种危险境地。所以heidegger进一步指出,行动导向应该作为一种方法继续推动,最终发展成设计导向,因为设计导向正是“职业教与学”在教育法上的应然要求。接着,loss和rauner在肯定技术设计以及社会设计对于每一个人都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基础上(尤其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技术以及全球化和国际化进程加快的现在社会中)提出了设计能力所涉及的能力更广泛,并且有些能力是促进行动能力发展所不能涵盖的。另外,他们提出设计能力培养的应该“工作过程”中进行,“设计型任务”应该有来自企业的技术人员或工程师、职业教育专家、职业学校的教师们,从技术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共同确定。

其次,heidegger、adolph、laske、adocpst包括kmk都认为职业教育必须超越在专业方面的培洲。它除了要赋予学生由职业教育学家rothtrias提到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自我能力”中所体现出的职业外,还应该促进学生的职业成熟,即让职业教育及其培养的对象学生“怎样能变得更好”。所以他们在研究“职业教育教学法”时提出:“设计导向”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扩展,用丰富的想象力去发现新的解决办法,并尽可能地进行尝试,以使学生在职业培训过程中培养个性,并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张扬个性。对于这些观点,行动导向与设计导向是达成一致的,并且后者是一种更大范围内的“扩展”,其中包括学生施展空间的扩展、自主性的扩展、思维的扩展等。

篇8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就业导向;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

0引言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8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坚定职业学校的定位和方向。整个职业教育的评价标准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要向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优势学校倾斜,职业学校要想方设法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培养的学生能否顺利就业、是否受社会欢迎,这是衡量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主要标准。就业是民生之本,职业教育说到底就是就业教育。”

周济部长的讲话给职业教育强化“以就业为导向”的改革举措指明了方向,彻底打破以抽象理论知识为主要学习内容、学习与工作二元割裂的状况。实施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的学科化教学模式,深人推进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专业课教学、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及其对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的要求

1.1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所谓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概括地说,“就是以职业、岗位、工作为基本依据所设计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它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体系与职业、工作岗位要求的对接,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就业的目的”。

1.2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对计算机教学的要求

就业导向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开发对教学的要求可归纳为:(1)以职业需求为目标,建立较为完整、科学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按照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教学,形成围绕工作需求的教学与训练项目。(2)改革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计算机专业实践性很强,应围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的目标设计实践教学,并加强同企业的联系,增加现场实践教学环节,为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提供良好的条件。(3)围绕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目标设计教学及评价方案,把毕业生专业基本对口的就业率作为质量评价的主要依据,促进计算机教学质量评价的社会化。

2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情况进行调查、反思,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实践训练、考核方法等方面都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实训设施投入不足。教师动手能力欠缺

要加强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就需要投人大量资金来配置实验、实习设备。一般职业学校在专业实训设备建设上会根据实际情况,重点配置骨干专业的实验、实习设备,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非骨干专业教学训练条件的建设。此外,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还存在着专业课和实习课教师队伍力量薄弱的问题,专业教师动手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专业师资的质量问题也制约了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

2.2专业课教学模式单一、僵化

计算机专业学科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专业教师往往要花很多时间学习才能胜任学科教学,没有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教学方法,因而在教学中更多采用传统的“讲授接受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教师一味地讲、学生被动地接受,或者教师演示学生跟着练习。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导致教师讲授而学生不接受的局面,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积极性都会受到严重挫伤。

2.3考核评价方式陈旧

目前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考核评价存在明显的缺陷。其主要表现是:(1)考核的内容依附教材,只考共性的、统一的知识和技能,内容单一,不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体现和张扬。(2)忽视职业教育的“职业”特征,不能充分突出计算机专业的特色,脱离了现实工作环境,未能与市场很好地接轨,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3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实施策略

针对当前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改革教学模式。从根本上说,职业教育是一种以“实践为本位”的教育,应特别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职业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与之相配的教学方法就是行动导向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尊重学生价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种教学模式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法,其主要内容有: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自学探究教学法、现场辩论教学法等等。在具体教学实施中可采取以下措施。

3.1调整课程计划,降低理论教学难度

职业教育课程不必过于追求知识的系统性,而理论知识如果不能被情境化,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作用并不大。因此,应紧紧围绕职业能力形成的需要来选择教学内容,要求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应尽可能与职业的工作过程保持一致,知识的掌握要服务于能力的建构,教学内容要朝实用方向转变。这就要求以职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实施性教学计划,在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在实践教学内容上,形成包括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训练课程(或实训项目)的实践教学体系,确立“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内容,以项目为载体展开教学”的基本思想。在进行职业技能训练的同时,应强调职业素质训导,让学生多学一些与未来职业活动相关的实用知识和技能,依照职业的工作过程展开学习过程,从而获得完整的职业行为能力。

3.2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专业课的教学目的不仅仅在于传授、接纳某种外在的、具体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把学生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专业教学,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岗位能力,是职业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一般说来,职业学校的学生,抽象思维和数据逻辑分析能力较弱,课堂上理论讲授的效果不理想。因此,在设计和制定项目的课程任务时,应更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即完成项目的实践过程,“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作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作了什么”。应把知识点和学生不需要系统学习但需要部分掌握的内容融人其中,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的创造实践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教学方式要从传统单一授导型向参与互动型和实践应用型转变,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努力实现学生知识和能力、专业与就业的统一。

3.3改革考核方法,实施多元评价

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课程考核必须以“就业为导向”,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和新颖的考核手段,以培养有创造性的、动手能力强的实用型人才。具体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尝试如下考试考核方法。

(1)项目成果测试考核法。“在项目教学法下考核方法形式多样,不要求统一的模式,不是一味看中考核结果,要注重学生在考核的过程中体验到什么、学习到什么”。考核要求没有具体的规定限制,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例如“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考核,可以给学生一个网站主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搜集材料,设计版面,完成一个主题网站项目的制作,而不是让学生在若干时间内按给定素材完成一个网页制作。还要注重学生小组合作意识的培养,注重考核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促进学生就业。

(2)岗位实习测试考核法。这种考核测试方法是让学生走出校园到企业中参加考核,通过某个具体岗位来测试是否基本具备岗位要求的职业能力。例如:学习网络技术,可以让学生到网络公司,参与现场布线、组网、调试网络等;学习图形图像处理,可以让学生去广告公司或摄影楼学习图形、相片的处理,图像色彩的搭配等。学习以后,由学校教师和实习单位的技术人员对学生共同进行考核,重点测试学生是否达到了课程所确定的职业能力目标,是否形成了企业所需要的职业技能。这样既可以巩固所学专业知识,又能够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学生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篇9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246-02

行动导向教学作为德国职业教育一种成功的教学模式,目前正在中国职业教育界大力推广。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主动投身到行动导向教学改革的大潮中去,把行动导向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应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一、行动导向教学的内涵及特征

行动导向(Handlungsorientierung)教学的基本内涵是通过行动产品引导教学过程,学生通过主动与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关于行动导向教学的特征,豪治总结了12个[1],杨克和迈尔从七个方面概括了行动导向教学的典型特征[2],赵志群认为行动导向教学的基本特征是用“完整的行动模式”(即包括明确任务、计划、决策、实施、控制和反馈整个行动过程)替代“(按照外部规定完成任务的)部分行动模式”,教师通过设计合适的学习任务和使用多种辅助手段(如工作页等)帮助学生获得必需的知识并构建个体的知识体系[3]。

综合学者们的观点,行动导向教学特点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二是学生作为行动个体,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学习行动的激发者。三是教学内容多为与职业实践或日常生活有关的结构复杂的综合性问题,可促进综合性学习。四是教学过程能够实现完整的思维过程训练,即逐步增强的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步”训练。五是教学活动核心是完成一个可以使用、或者可以进一步加工或学习的行动结果。 六是教学组织起始点是学生兴趣,并且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新的题目和问题,以不断发展其学习兴趣;形式多为小组,学生在协作中学习,有决策和创新的空间。

显然,行动导向教学不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学理念。在面向行动的教学过程中形成了多种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引导文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等。

二、高职院校应努力构建基于行动导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1.构建基于行动导向的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顺应高职教育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和普通本科学生相比,高职生在智能结构上自有特点, 比如长于形象思维,侧重过程性知识,能较快地获取经验性和策略性知识,相对排斥陈述性理论知识等。正是基于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和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党和政府一再强调职业教育要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职业院校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使学生在行动中学习,突出做中学、学中做。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应凸显高职教育特点,适应高职学生“一线化”社会需求,结合高职学生实际,坚持“拿来主义”,吸收职业教育先进理念,尝试职业教育先进教学方法,从实践教学入手,构建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体系,避免求全求多和空洞说教,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2.构建基于行动导向的实践教学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必然选择。中发[2004]16号明确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就是说,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本要求,而行动导向教学的特征表明,行动导向教学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均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一种能够体现人本思想、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学模式。

3.构建基于行动导向的实践教学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4] 。哲学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推动认识的发展,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在《实践论》中指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十分密切,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帮助学生实现知行统一,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学生之心、外显于学生之行。实践是促进学生实现由“知”到“行”转变的中介,离开做无法实现知行统一。只有亲身参加实践活动,学生才能在实践中不断验证和修正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逐渐学会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

三、构建基于行动导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若干建议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从2011年2月起在戴士弘教授指导下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以项目教学为主的行动导向教学改革。近两年的摸索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进行行动导向教学改革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参考目前研究成果,借鉴兄弟院校做法,总结本校经验,我们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构建基于行动导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1.合理设计教学项目。专业课从工作一线找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从社会生活一线找项目,如社会服务、访谈调研、公益活动、职业实践、模拟法庭等。首先要根据课程内容及特点设计教学项目。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可以设计职业人士访谈、校园公德调查、职场体验、志愿活动、模拟法庭等实践项目,《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可以结合学生专业,围绕国情、社情、民情设计各种访谈调研项目。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行动导向教学的基本特征,教学项目的设计应贯彻这一原则。教师主要把握实践项目的原则方向和内容框架,具体实践项目可由学生自行设计或选择。学校可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辅导员、班主任进行研讨,制定年度实践项目设计指南、建立实践项目库。学生可根据设计指南自行设计项目、经教师审订后付诸实施,也可从项目库中选择已有项目、在教师指导下开展活动。学生自行设计、审订通过的项目自然进入项目库。这样,学生集活动方案的设计者、选择者、实施者为一体,既可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创造性和自主性,还可避免项目设计脱离学生实际、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

2.确保项目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突破了教室、实训室甚至校园的限制,需要在社会的广阔舞台上进行,教师不可能全程参与;项目产品往往以文字的形式展现,如调查报告、访谈纪录、研究论文、活动日志等,这些产品容易仿造,甚至抄袭。如何确保项目真正实施,就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必须精心设计的问题。首先,实践项目要列入教学计划,占一定学分,与学生的期末考核挂上钩。这样,实践项目做与不做、做得好与不好,直接关系到学生本门课期末考核成绩,从而引起学生重视。其次,实践项目的考核重点是过程。教师根据项目特点确定指导方案,进行跟踪指导,既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又进行过程考核,比如学生开展的志愿活动,教师要尽量全程参与;社区、行业的社会调研活动,教师要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为学生作好后勤服务;学生利用假期在家乡开展社会调研、职场体验等项目,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与学生、学生家长,乃至相关部门沟通,确保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够顺利开展。最后,实践项目的最终考核不能只交作品,要进行项目交流、开展成果展示、作品评比等活动,激励学生认真对待、深入实践。

3.完善教学保障体系。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党委直接领导下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指导办公室,负责制定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施与管理细则,负责将工作任务下达给学校相关部门并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如团委、学生工作处、教务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财务处等,要求上述部门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并将其工作绩效作为年度考核的指标之一,形成多部门共同参与、多维互动、课内课外双管齐下的育人合力。在这个体系下,教学机构和以学工处、团委为代表的学生管理机构分别占有的校内校外实践教学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延伸到学生社团活动,学生的思政课实践项目与公益服务、创业大赛、科技创新大赛、三农服务等社团活动结合起来,既解决了教学机构掌控的实践教学资源偏少、难以满足教学需要的困难,又解决了思政课教学与学生社团活动分家、互不相干的弊端。在这个体系下,分配到思政课教学机构的实践教学经费和分配到班级的学生实践活动经费得到整合,解决了因经费不足难以组织学生开展大规模考察调研、难以开展实践性强、支出较大的实践活动等现实困难,而且,辅导员参与实践项目的设计、筛选以及指导、监督、评价,解决了思政课教师力量薄弱、难以承担全校学生实践教学任务的尴尬局面,而辅导员获得相应教学工作量,调动了辅导员指导学生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薄跃萍.德国行动导向教学理论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0. 25-26.

[2]徐磊、熊明华.德国行动导向教学范式解析[J].教学与管理,2012,(3): 158.

篇10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 行动导向式教学 综合能力 设计指导 小组合作

时代在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必然越来越高,若没有一定的实用技能,没有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将来难以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这就决定了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传统的教学模式“吸收―消化―储存”也必将被新型的教学模式“探讨―转换―创造”所代替[1]。我国近几年从德国引进一种现代教育新模式――“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这一教学模式是在课程理论基础指导下,以工作过程来组织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范式,其核心意图是对个体行为能力的培养,尤其是通过学生积极的参与、实践,培养符合未来市场所需的应用型人才。行动导向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运用,对于促进高校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转变教师职能,即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改变过去教师主讲、“填鸭”式教学,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导”学,通过老师设置的“项目导向”指导学生的“学”,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职业技能;采取“学中做”、做与学相结合方式增强学生实践综合能力。有效地解决学生“高分低能”问题,全面提高了学生整体素质。

(一)激发兴趣,引导认知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保证学生学习积极性。为此,我们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引导课程教学法设计了《项目设计指导》,即首先规划好每次工作任务,然后让学生按工作过程进行操作,边做边学,边做边讨论,以此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及动手能力。由此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发现问题,学会探究知识,培养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从而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

(二)促成合作,增强实践

为学生创造机会使其学会合作。适应时展要求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这包括专业能力,也包括交际能力、与他人共处共事的社会能力等。为此教师在学生实践训练中,将三五名学生分为一组,形成工作小组,要求他们在学习中就学会互相协作、共同完成。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使学生学会合作,从而更快地适应社会并融入社会。

二.现当代文学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实施

现当代文学作为高校中文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标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人文精神,更应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强化其与职业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职业能力。中文教育应与中文人才需求相挂钩,有什么样需求就要有什么样的教育。因此,在中文教育部门和中文人才的需求方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使学校的培养目标符合实际需要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按照社会发展所需的要求培养高级中文人才。

(一)在教学内容上,深化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师结合现当代文学自身特点,围绕“整体把握、解读经典、回归审美”为中心进行项目设计来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

首先要整体把握文学史,教师拎清一条文学史的线索使学生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整体面貌,把握基本规律,学会用历史的、辩证的、美学的眼光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以利于学生把握教材。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读书,要求学生熟悉作家作品,尤其是对经典作品的细读,坚持阅读本专业优秀学术期刊,如《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等,设计问题,启发学生自学,培养创新能力。再次,有学者指出“文艺作品往往不是倾筐倒箧地说的,说出来的只是一部分罢了,还有一部分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没有说出来,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领会它”[2]。因此,在整体把握文学史与熟悉作家作品的基础上,教师还要让文学审美回归课堂,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素养。在重基础、重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既强调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和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加重文本分析的分量,又重视思维能力培养。

(二)搞好课堂教学互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性。重视“对话艺术”,将课堂部分时间有效地留给学生;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师变“教学”为“导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表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学注重因材施教,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思考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改革讲授方式,把课堂部分时间充分地留给学生,同时注重以问题讨论的方式,教师抛砖引玉式地引导学生研究探讨、合作学习,让学生更加喜欢文学、喜欢思考、勇于表达。教师培养学生学习文学的感悟,以此唤起学生对人生问题的思考。

有效利用课前二十分钟,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每次课前采用模拟课堂、专题辩论、演讲等形式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应变和思辨能力。师生在对话中愉快地交流,“对话性沟通超越了单纯意义上的传递,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起,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在同他人的对话中,正是出现了同自己完全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新的意义创造”[3]。面对面地探讨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三)注重课堂拓展,增强实践锻炼。学以致用,采用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如模拟教学,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爱迪生也说:“教育的秘诀在于尊重生活。”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国家民族、与文化生活关系密切,还在整个文学发展史上负有继往开来的使命。因此,它对青年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著名心理学家盖滋说:“学习一项事物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方法,最好的方法是依照将来要用的形式去学习。”他所提倡的“依照将来要用的形式去学习”正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体现。增强实践,教师组织学生模拟教学,可以将部分内容分配给学习小组完成。小组领受任务后,查阅资料、集体研讨再写出讲授内容,推选代表给全班同学讲解。教师现场进行评点,及时总结,这样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丰富学生实践经验,培养其动手能力,高师学生还可提前进入教师角色,进而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另外,教师还可以拓展、利用第二课堂,引导学生在读书报告、征文比赛、名作鉴赏、学术报告(课程论文交流)、角色扮演(将现当代文学经典篇目改编并排演)等第二课堂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中主动地学知识、用知识,培养学生平等交流、互助合作的能力。“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学生在轻松交流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思想熏陶学、灵魂净化。

此外,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目前各高校虽然已经采用了结构分的考核方式,但这种方式仍使学生注重教师教授的内容,习惯于死记硬背,它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应把学生课堂教学中的表现与第二课堂的表现相结合评价学生。采用开卷、闭卷、口试、调查报告、小论文等形式评价学生综合能力,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查,使考核起到全面客观衡量学生素质的作用,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而服务。

自2009年以来,我们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语文教育专业的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实施行动导向式教学模式,效果非常好,学生真正地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做事、学会合作,这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又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总之,“行为导向式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在我校现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它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也促进了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促进现当代文学课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注释:

[1]张忠华.回归启发式教学的本真[J].中国高等教育,2008,(22):21.

[2]叶圣陶.文艺作品的鉴赏[C]龙协涛.鉴赏文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