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步教学法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7 18:11: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六步教学法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强、创造性强,具有鲜明的时展特征的课程。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获取知识和技能是教学的关键。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还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和交流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会整理、加工传递并表达信息,最终实现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的终极目标。我校的三环六步教学法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凡能让学生自学的内容,尽可能让学生自学;其次是提倡学生之间互助学习,共同提高。这一理念与信息技术教学理念不谋而合。因此,三环六步教学法既是基于我校学情的最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也是适合信息技术新课标要求和信息技术课程新理念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三环六步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我以黑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六课《Windows7的磁盘维护》为例,谈谈这种方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1.课前环节(预习)
在课前我仔细研读、分析教材,设计好导学案,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并根据本课内容要求和学生学习情况设计A、B两个思考题,同时要求学生登录教学网站、阅读资料、回答思考题,使他们认识到磁盘维护和清理的重要性。
2.课中环节(学习)
(1)导入新课,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①利用Windows7自带的系统工具中的磁盘清理程序对磁盘分区进行清理。②利用系统工具中的磁盘碎片整理程序对磁盘分区进行磁盘碎片清理。
(2)要求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
遇到疑难问题与同组同学研讨共同解决。教师巡视,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3)练测拓展、合作探究。
要求学生先完成两个任务“利用磁盘清理工具对其他分区进行磁盘清理”以及“利用磁盘碎片整理程序对各个分区进行磁盘碎片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磁盘碎片整理。最终明确“磁盘清理”和“磁盘碎片整理”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最好先进行“磁盘清理”。
(4)展示评价,达成目标。
由各小组推荐代表对各自的思考进行总结,明确收获与问题。
3.课后环节(跟踪记录)
(1)填写好上机记录。
(2)完成导学案。
三、三环六步教学法的成效
篇2
关键词:六步循环教学法:新课程: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3)11(S)-0006-3
1问题的提出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与价值追求。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统整各种教学资源。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然而,呈现在教师面前的教学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实践表明,最具吸引力的教学资源是具有本地区区域性特征、探究性特征并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的教学资源。在开发利用地方性教学资源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然涉及到一些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这些环节是落实课程改革理念,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新课程课堂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和多层次实践运用,我们提出高中物理新课程“六步循环教学法”的概念,并进行了广泛的课堂教学实验。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六步循环教学法”
目前。教师课堂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方法很多,如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尝试法、实验探究法、情境教学法、快乐教学法、过程教学法等等,都是教师们课堂教学中广泛采用的方法。不同的教学方法其教学的价值追求侧重点是不同的,其实现的教学目标也不完全相同。理论和实践表明,教师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固定的教学方法,即“教无定法”,但在不同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教师选用或开发与其教育教学思想相匹配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的的必然选择。
“六步循环教学法”是基于新课程地方性教学资源开发与运用的课堂教学新实践,该教学法的核心理念是“教学即知识创生”,其关注的要点是“知识产生与发展过程”,落脚点是“知识运用与能力培养”。该教学法主要由六个步骤有机实施。这里的“循环”是指知识与能力的互动发展,同时也指学生发现新知与知识运用的循环发展。“六步循环教学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
该教学法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为轴心,通过问题牵引、资源共享、问题驱动、规律探究、知识运用、发现新知,进而确立新的学习目标。并以新问题为起点不断循环教学,促进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螺旋发展。
3“六步循环教学法”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原则
3.1价值取向
(1)对知识产生与发展过程的诠释:循环教学中以问题为牵引,以教学资源共享展示为背景,体现知识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从中诠释知识产生与发展的过程。
(2)对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能力培养:循环教学中以知识运用为落脚点。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通过探究性学习、延伸实验与课外实践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教学中以问题驱动、规律探究为重要环节,通过小组讨论、班级交流展示和归纳演绎。使学生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交互中潜移默化。
3.2基本原则
(1)同伴互助、共同发展的原则
循环教学中,无论是教师教学资源的开发,或是学生学习资源的寻找都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在这过程中必然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2)走进自然、关注社会的原则
开发教学资源、将演绎归纳后的知识加以运用,通过研究性学习和科学实践调查活动促进学生将视野扩展到自然和社会。从而培养其敏锐的洞察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3)循环递进、层层提升的原则
在知识运用中发现问题,并通过问题牵引进一步发现新的问题。问题成为学生成长的阶梯和发展的桥梁,成为学生开启未来的钥匙,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必然得到螺旋发展。
4“六步循环教学法”与地方性课程资源开发
课程资源在“六步循环教学”中。有着重要价值,“资源共享”环节中没有有效的教学资源、学习资源(特别是地方课程资源)做支撑,教学效果必将大打折扣。在开发地方教学资源中,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4.1实地考察编写
通过实地考察。教师能从更多细节全面了解教学资源的适用范围以及与已有教材资料的相互联系,也只有通过实地考察才能更广泛地了解地方教学资源的分布以及进一步开发的方向和可能性等。
我们走访了重庆市内、外环高速公路、轻轨列车(用于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及机车启动模型)、两江游船(用于动力学)、长安汽车制造厂(用于运动学、动力学、功率、电路、热学)、合川嘉陵江寸滩水力发电枢纽、重庆珞璜火力发电厂(用于电磁感应定律、交流电、变压器及电能的输送)、重庆气象局(用于热学)、重庆地震研究所(用于机械振动、机械波)、房地产开发建设工地等。在走访考察过程中,我们发现地方性教学资源的确是丰富多彩、价值无限的。
4.2网络搜寻编写
实地考察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很难长期进行,也不可能完全做到适时进行。网络教学资源的搜寻更方便、更适时,内容编辑更加便捷。
登陆华龙网、重庆热线、大渝网、重庆晚报等网络,主要以与高中物理教学有关的科技信息以及与物理知识有关的生产与生活信息为主,下载部分内容作为物理知识的背景材料。经过数据计算和处理。结合教学进度编写成相关的课堂教学资料。
照片包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而一组照片或是一段录像则更能体现物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对揭示物理规律起到重要的启迪作用。在进行拍照和录像时,以物理现象的发生过程为重点要素,对关键点实施全程录像。拍照和录像后进行素材的编辑和处理。从图片的清晰程度、图片的视角以及关注点进行取舍。
通过收看“重庆新闻联播”、“天天630”或者电视连续剧等会获取很多有价值的地方性教学资源。有些教学资源蕴含在一段新闻中,有的则仅是一个画面。看过以后。通过网络电视新闻进行下载和编辑。
4.5报刊新闻编写
从重庆日报、晨报、晚报、时报等相关地方性报刊上搜寻物理教学资源更能体现教学的实时性。由于报刊里的教学资源背景材料在文字上已经比较规范准确。因此,通过报刊收集教学资源比较快捷。
5教学案例简析
在实施《选修3-2》第五章“交变电流”第五节“电能的输送”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六步循环教学法”。该节的“三维教学目标”为:理解并掌握远距离电能输送的基本要求与方法;理解并掌握输电线路的方框图。掌握输电线路中功率、电流、电压及其相关变化量之间的基本关系:能计算远距离输电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升压或降压变压器变压比等。通过实验探究,体验升、降压变压器的作用(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地参观考察,培养学生对能源重要性的认识和爱国主义情怀,使其逐渐养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良好品德。
在教学资源开发阶段,根据学生提议。我们走访了重庆区域三个发电厂,分别是合川嘉陵江草街水力发电枢纽、合川涪江渭沱小型发电厂和重庆华能珞璜火力发电厂。作为课外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和物理教学与学习的需要,师生收集了与电能输送相关的学习资源。以下是“六步循环教学法”的基本流程及简析。
5.1问题牵引
学习小组自主推荐一位同学交流参观考察中的所见所闻,并提出所遇见的问题。教师归纳后提出第一个问题串作为问题导学:
(1)怎样才能减少输电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2)怎样减少输电导线电阻?
(3)怎样减少输电电流?
5.2资源共享
学习小组利用参观考察和网络搜集、课外学习收集的资源进行交流,完成第一个问题串相关问题的讨论,并进行班级第一次交流,重点解决第三问题,得到初步结论――高压输电。
5.3问题驱动
教师设问: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高压输电能减少电能损失呢?
学生交流讨论后。教师发表实验设计:逆向思维,将220V交流电降压至24V后用导线与“24V、100W”电灯相连接。结果电灯非但没亮,输电导线在通电瞬间被烧断。
如何实现远距离输电。输电中到底有哪些物理规律,设计问题串2进一步驱动学生开展深层次探究:
(1)设计远距离输电方框图。
(2)探究输电线路中功率、电流、电压及其相关变化量之间的基本关系。
(3)输电线中的能量损失如何计算?
5.4规律探究
分小组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理论探究,6分钟后进行班级展示。之后,教师用PPT总结:
(1)远距离输电线路设计图(形象解读输电过程,此处略)。
(2)输电过程的基本物理规律如PPT所示,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进行适当拓展讲解,重点阐述能量损失的计算方法以及变压比。
5.5知识运用
将考察合川渭沱发电站收集的资料编成以下习题,培养学生的数理计算能力。
合川渭沱发电机组输出功率为10KW。输出电压为400V,向距离较远的用户供电,为了减少电能损失,使用2KV高压输电,最后用户得到220V、9.5KW的电能。求:
(1)发电站升压变压器和用户端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
(2)输电线路电阻R。
学生独立计算后。小组交流。请最先完成小组用视频投影仪进行全班展示讲解。
5.6发现新知
教师对全班展示小组解答情况进行总结点评,并请其它小组进行学习评价。发表其它求解方法。之后,教师对本节课知识进行系统总结,提出以下问题:
(1)交流输电时。有哪些无法克服的输电弊端?
(2)直流输电有哪些优点?如何才能实现直流输电?
(3)目前世界上超导输电发展情况如何?
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世界各国输电工程建设或进一步实地走访发电厂、变电站了解相关信息,作为学习资源相互交流,并对远距离输电开展研究性学习,撰写相关科技论文。
篇3
关键词:自主学习;探究展示;评价归纳;引深拓展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全国大范围的课改潮流下,我校的新课改也应运而生,有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所谓问题导入就是教师在新授课之前营造氛围;把本节课所要学的知识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就是在课堂上,让学生以自主学习解决不了的问题,同学之间互相研究互相商量以自学的形式初步完成教学内容;探究展示就是学生在小组内或全班内将所学知识进行展示,突出特色,张扬个性的过程;评价归纳就是让学生对本节知识进行归纳小结;拓展引深就是教师或学生对难点或疑难进行点拨,解答大家疑问过程。我将具体做法总结如下四点:
一、自主学习
自主探究,温故知新,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通过这一环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说过:“学习就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学生发现问题越多,就说明他的学习能力越强。”自主学习是高效课堂的路线图,也是教师操作高效课堂的前提和先导,更是学生发现问题的关键。我们在课前指导学生依据自主探究中的问题预习课文,温故而知新。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设计成学习的蓝本,依据知识的难易程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强化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新知,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将解决不了的问题带进课堂,现在小组内解决,为合作探究奠定了基础。
二、探究展示
科学分组,合作探究,大胆展示,彰显个性,让高效课堂成为学生张扬个性的精彩舞台。课改呼唤充满生命力和创造力的课堂,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等。心理学认为:人只有在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环境中才能思路开阔、弘扬个性。教师则应打破自我权威的崇拜。让学生明白老师也不是无所不知的,他们才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想法。
我认为:“探究展示”这个环节要想做好,做为教师就必须首先关注一下几个问题:一是教师的教学计划的安排,要前后呼应,建构让学生由旧的知识向新的知识过渡的桥梁。二是教师的教学预设与实际的教学吻合,也就是背学生的问题,让学生看到问题后不会无从下手。三是教师设计的问题不能过于高深,要有过渡。四、是教师的位置要摆正,不能过于自我,这样就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这四个问题处理好了,学生的“合作探究”就会热烈、开放、大胆、求新。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在教学中,六人小组交流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另外小组交流时,教师要深入到各小组的交流中,及时了解学生的不同的解题思路、方法,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评价归纳
当堂评价,及时反馈,发现问题,尽快解决,让科学评价成为高效课堂的助推器。重视激励措施,调动学生的进取之心。小组集体性评价是目前实施高效课堂以来,最为常见的一种评价手段。由过去单一的评价方式转变为多元化评价方式,它渗透于不同的课型。如新授课、自主课、小结课等。目前,我校主要采取的评价手段是小组式评价。就新授课而言,学生在自主、合作、展示、质疑等环节中,根据不同课型的评价标准让学生生生互评,组与组互评。
教师要想出色的完成“评议”这个环节,我认为要努力做好一下几点:
(1)我们的课文是文情并茂的,但囿于知识的广度不够、心智发展尚不成熟的学生往往不能一下子有所领悟。尤其是那些内蕴较深或因时代、环境的不同而易形成思想距离的课文,怎样才能让学生披文以人情、动情而入境呢?我认为教师必须引领学生有强烈意愿进入课文的学习与赏析。
(2)巧提问、妙设疑。课堂提问设疑若做的巧妙、深入和精当,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添课堂情趣,而且能让课堂进入到较深的层面,从而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和赏析。
(3)善于运用流行元素。其实语文教学中的很多内容本身是比较枯燥的,比如语法。学生既无兴趣听,也不易掌握。我们可以尝试引入流行文化的元素,如运用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喜闻乐见的流行歌曲的歌名、歌词或热播影视的片名等作为实例规避教学内容的枯燥性特征。
四、引深拓展
课堂练习是教师设计的以学生为训练主体的课堂作业。它不同于课后作业、家庭作业,具有激情、启迪、发现、尝试、巩固、熟练……等多项功能,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引导探究求深效。练习要启迪学生探究,不满足于学会,不断地引向深入。延伸扩展求广效。练习不仅要精于纵向深入,还要善于横向扩展。打开思路,扩大视野,取得真正的广效。鼓励创造求远效。设计练习也要有远见。这个远见就是要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练习在依据教材传知识、育能力的同时,还需激创造,善于抓住教材的创造因素,训练学生创造性的品质,把新的“人才观”融于课堂练习中。
改革的路从来都是需要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在课改中出现一些问题也是正常的。我们在课改中要继承语文教育本质的东西,坚持创新精神,摒弃形式主义,探寻一条能让语文课活起来的新路。
总之,“六步教学法”并非一成不变的模式,它在教学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它在教学中的创造性运用,有着无量的发展前途。我将乘着新一轮高效课堂构建的这股春风,一如既往,使得教学与教研比翼齐飞,教师与学生一起进步。
参考文献:
[1]魏书生.魏书生文选[M]. 漓江:漓江出版社,2002.
篇4
论文关键词:传统法;交际法;教学模式
专科英语的教学目的是指在有限的教学时内,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同时还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并能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教学目的的实现需要借助一定教学方法的实施。近些年来,我国开始风行实际法教学,而忽视强调语法知识的传统教学法,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认为只有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相互取长补短,才能搞好英语教学。
一、教学现状
近几年,由于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使英语师资紧张,加之现代化教学设备不足和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等情况,给英语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采用单一、固定的教学法是行不通的。为了研究适合专科英语学习的教学法,对32名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多向选择),部分问卷内容如下:
1.你学习英语的近期目标是:a.通过各类英语考试;b.提高口语,听力水平;c.提高阅读水平;d.提高写作水平。
2.你学习英语的远期目标是:a.与外国人交流;b.出国;。.找好工作;d.熟练掌握英语。
3.你认为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是:a.个人有强烈的兴趣;b.学习方法得当;。.教师的教学质量;d.能持之以恒。
4.喜欢的教学方法:a.教师讲解为主;b.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加以辅导;c.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加以解答;d.师生共同讨论。
5.口头表达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a.词语贫乏;b.害怕拼错;c.平时缺乏训练;d.不够流利。
调查发现,在第一题中有68%的学生选择a,说明大部分学生目前仍有较大的考试压力;在第二题中有89%的学生选择了d,看来学生们已经普遍认识到了英语学习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在第三题中有85%的学生认为“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是兴趣和恒心;在第四题中,b选项占65%,而a选项只占21%,可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进行引导和辅助的教学模式已得到学生的认可;在第五题中,有70%的学生选择c项,它提醒教师应尽量为学生创造使用语言的机会。从此次问卷可知,学生已经普遍意识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性,并努力尝试各种学习方法,希望通过学习英语,扩大知识面,增加交流与沟通的机会,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如何帮助学生改进英语学习,提高语言技能,还要从教学方法上人手。
二、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法有助于巩固英语基础知识,但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语言技能的形成,容易出现“哑巴”英语。因此,近些年我国的外语教学风行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交际法教学,逐渐忽略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事实上,专科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够扎实,如果不顾实际地一味追求交际法教学,学生则很难准确理解并进行表达,所谓的交际活动也很难顺利进行下去。
下面具体分析一下英语教学法在《实用英语》教材中的应用。根据教材编制,把专科英语课程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基础阶段,侧重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和日常交际能力。学生刚人校时英语基础较差,主要采用传统教学法来巩固基础知识。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步过渡到交际法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如“语法翻译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交际法”等方法的综合应用,而不是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
第二阶段为业务英语阶段。它是对第一阶段学习的提高,培养学生对科技、经贸、管理等方面的阅读和翻译能力,加强学生在涉外业务活动中的交际能力。训练方式以对话样例和套用练习为主,采用敢说一说得出~说得流利~说得准确一说得得体的步骤,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不同的教学阶段,不同水平层次的教学对象决定着不同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英语教学没有灵丹妙药,根本不存在能适用于各种教学环境的固定的教学方法。将传统教学法和以交际法为代表的新教学法结合起来,才能搞好英语教学。
三、教学模式
在教学实践中经过不断研究,结合教育心理学,改进专科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以《实用英语》第一册第十单元“广告”(Advert ising)一课为例。
1.预习检查:通过听写或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背诵单词的情况。
2.课文导人:设置一些问题,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文内容上。例如:
(1)What or le does advert ising play in our life,
(2)What have you bought anything advetr ised,
(3)What business do you think advert ising is,
然后教师介绍相关背景知识—广告的历史,功能及分类;最后介绍一些英文广告词,比如:
(1)Things go better with Coca一Cola.
(2)When it rains,it pours.-Mort on Salt.
(3)Wonder wheer the yel ow went.-Pepsode.
请学生给出相应的中文广告词。这些活动可以很快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热烈。
3.阅读训练: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并划分文章段落,用英语概括段落大意,然后由老师总结。
4.课文讲解:在词汇方面,主要对ef ective,ex-pand,er spond等重点词语进行讲解。在语法结构方面,重点复习虚拟语气和特殊的反意疑问句。在内容讲解上,抓住“anintorductiontoad”和“thehistory ofad”两条主线,再分别进行细分:
(1)a.Advetr ising is patr of our daily lives;
b.Advetr ising is a big business;
c.The purpose and deif nition.
(2)a.Advetr ising is very old;
b.The development of advert ising.
5.角色扮演:将学生分为4-6人的小组,组员分别扮演客户和广告公司的职员。先由客户描述产品,然后公司职员为产品做出宣传计划并设计广告词。请1-3组进行表演。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锻炼了学生的应变能力。
6.小组讨论:将全班按每组5-8人分组。根据中国在“世界广告大赛”上选送的几十部广告作品竟无一获奖的现象,讨论他们的看法。
7.双向提问:教师关于课文内容和语言点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总结中心思想或复述课文。然后由学生对教学中的不明之处向教师自由提问。
8.布置作业:布置口头和书面作业。
篇5
【关键词】异步教学法;球类选项课;可行性分析
1 前言
新世纪高校体育教学必须加快改革的步伐,体现“创造为本”、“以人为本”的思想,尽快适应社会的需求。一些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上也进行创新与改革,如开设了体育选项课程教学模式,但是许多高校在体育课程教学中仍存在着教学形式单调枯燥、过于严谨,教学内容陈旧,课的结构过于单一,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等现象,学生学练的积极性不高,教学结构并没有质的变化,阻碍了新型人才的培养。1987年7月至今,武汉师范学院的黎世法在发展异步教学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异步教育学。黎教授将人类社会教学实践发展分三个阶段:1、以个别教学方式为主的古代社会的教学实践阶段;2、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近代社会的教学实践阶段;3、以个性化教学方式为主的现代社会的教学实践阶段。而最优化教学方式和教学理论属于现代社会的一种个性化教学方式和教学理论,黎世法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认为是“同步教学”,为了区别于同步教学,并突出最优化教学方式和教学理论的特点,黎世法提出了“异步教学方式”和“异步教学理论” [1]。现在异步教育学得到了许多专家和学者们的认可,在我国已经被运用到中学、小学的其它文化课学科中,但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还没有被推广和运用。本文从异步教学法的教学特点和高校球类选项课的特征分析入手,就在高校球类选项课教学中尝试运用异步教学法的可行性进行深入分析。
2 异步教学法的特点
2.1 异步教学法学。异步教育学是一种以“学情理论”为基础,以“异步教学论”为核心内容的,能有效指导现代教育实践的现代教育学,异步教学法是异步教育学的主要教学方法。
2.2 异步教学法的特点分析。
2.2.1 学情理论调查是基础。学情理论指通过分析研究数以万计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从中发现学生的学习规律,进而建立起来的学习理论。异步教学的源头是学情理论,而最优教学方式就是以学情为条件的最优化教学方式,教学过程越符合学生的学情,教学效率就越高。因此教学前学情理论的调查为以后制定教学计划的提供依据,教学前没有了学情理论基础,也就没有了异步教学法。
2.2.2 教学过程的强调异步化。异步教学法区别班级统一授课制,强调以个性化教学方式为主,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场所。1、异步教学强调学生的六步学习(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紧密的结合,达到“举三归一、以一反三”的目的。学生通过“自学”和“启发”,解决不同的学习问题(举三),然后通过“复习”,将“自学”“启发”解决的问题和学到的知识系统化、概括化(归一);然后用这一系统化概括化的知识作指导(以一),通过“作业”和“改错”去解决它所覆盖的一类问题(反三)。2、异步教学强调教师的五步指导(提出问题指示方法明了学情研讨学习强化小结),首先老师就所教学的内容提出问题,给学生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让学生按其法进行思考,在学生明了学情之后,就学习中存在困难与学生进行研讨学习,指导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老师最后进行强化总结。3、异步教学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为学生学习的主导者,将教师的指导形式与学生的学习有机统一起来,以学生的独学为基础,运用一切教学条件,根据学情,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自主教育能力和自主健身能力(它们的核心是思维能力),达到高效率、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教学效果能及时反馈的个性化现代教学方式。
2.2.3 教学中注重区别对待。根据学生学情调查结果,将其分成不同的组别实施教学。异步教学法首先强调学生的独学,即学生一人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以及可利用的各种学习条件,遵循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进行自主学习。其次注重分层教学,根据班级里学生不同的水平,将他们分成不同的组别,对不同的组别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和要求,区别对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指导者,将教师的三种指导形式(个别指导、分类指导和全体指导)与学生的五种学习形式(独学、对学、群学、请教教师和全体学)有机地统一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自学为基础,充分运用一切教学条件,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组织课内外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达到高效率、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2.4 课堂上注重互动教学。异步教学注重合作学习:主要有生生互动(同学之间的研讨学习)和师生互动(教师与学生互动学习)。生生互动包括两个学生间的“对学”、多个同学间的“群学”和 全班一起的“全体学”。师生互动是在教老师参与指导下,就学习中存在困难与学生进行研讨学习。通过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同时通过组与组和组内之间学生的互帮互学,满足了各层次学生的个体需要,解决了教学中学生个体差异的问题。
3 高校球类选项课的特征
3.1 普及性和趣味性。高校开设的球类选项课不论是大球篮球、足球和排球还是小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都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在我国中小学体育课中都属于普及性较强的科目。大部分高校球类选项课的大学生都有一定的基础,抱着对项目很大的兴趣来到各个选项课中。而且这些球类选项课在中学中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开设过,学生都比较喜欢球类项目,课堂上教师教授也比较轻松。学生有球在手,不练习基本功还可以相互打比赛,课堂上气氛较好。
3.2 层次性和专业性。由于高校开设的球类选项课首先在中学、小学的体育课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开展,属于比较普及的项目,其次选项课大部分是凭着爱好选进各个项目中来的,因此许多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基础,技术水平在学生间存着较大的差别,层次感比较明显。同时大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差别也较大,故学生在项目的掌握程度上体现了明显的差别,有部分学生不需要学练就可以直接参加教学考核,有些身体素质较差、有不喜爱运动的学生需要努力学习后还不一定能达到考试标准。
公共体育课教学虽然不像专业队训练那样系统、全面,但是选项课教学内容就明显体现了项目专业的特征。由于选项课教学时间至少一学期,相对较长,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体现出了一定的专业特点。从项目基本的技术动作传授开始,到基本的战术讲解,最后实践比赛,这一系列安排都体现了明显的项目专业特点。从教学的教师安排上也体现了项目的专业性:各校在体育选项课的教师安排上,都是本着从事或擅长某专业的教师教授某专业的项目。
3.3 竞技性和实用性。球类选项课在教学中,经常会安排许多时间进行教学比赛。如篮球、足球课教学中,教师经常会组织学生进行半场或全场的教学比赛。即使教师不组织,学生也经常会自觉的进行分组比赛,所以球类选项课教学中竞技性很强。
实用性主要体现在球类选项课教学内容上,在我国目前高校体育球类选项课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几乎都是教授那些最基础、最实用的基本技术。比如篮球选项课主要教授投篮(原地投篮、跳投)、行进间上蓝、简单的战术配合(二过一配合、一人掩护另一人投篮等)这些都是篮球比赛中最基本、最常用的动作。所以球类选项课在教学内容上均体现了较强的实用性。
4 异步教学法在高校球类选项课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4.1 高校球类选项课教学为异步教学法提供了必要的学情理论条件。由于高校球类选项课的学生在某个项目的起点和身体素质条件上均不一样,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而异步教学法首先要求对学生进行学情调查,掌握整体学生的基本情况,根据学情的不同再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如果学生间不存在着差别起点都一样,那学情调查也就失去了意义。没有了学情调查,自然也不会采用异步教学法。
4.2 球类项目具有层次性满足了异步教学法分层教学。在高校球类选项课中由于存在着层次性特点,这也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时不能搞一刀切,用同一个标准来要求每一位学生,因此在高校球类选项课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是目前最合适的教法。而异步教学法在家学中强调采用分层教学,根据学生水平的不等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几个组别,分别进行教学,考核时同样采用不同的标准进行教学考核。因此在高校球类选项课中应该采用分层教学法较为合适。
4.3 球类项目的系统性给异步教学法提供了时间保证。异步教学法的实施,从开始的学情调查,到异步教学过程,最后到教学考核一整套环节需要一定的时间保证才能完成。高校球类选项课的开设在我国各高校现在最少也要一学期时间,一学期十几周的教学时间可以为异步教学法完整的实施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保证。
4.4 异步教学法能体现 “以人为本”的教学改革思想。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应该围绕着“以人为本”指导思想,怎样才能在体育教学改革中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是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异步教学法强调学情调查和异步教学(分层教学、互动教学、异步化教学等)都是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针对学生的不同而采用灵活不同的教学方法,这些处处都体现了“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思想。
参考文献:
[1] 黎世法.《异步教育学》[M].新华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一版
[2] 黎世法.《新课程异步教学方法论》[M].学苑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
篇6
论文摘要:根据数据库及应用课程教学现状和课程特点,在网络环境下选择“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整个教学围绕三个数据库项目以完成任务的形式展开,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达到激发学生求知欲的目的,使学生在项目数据库设计和实现过程中掌握数据库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重要分支,是数据管理的最有效的手段,目前几乎所有应用系统都需要数据库的支持。“数据库及应用”课程是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学习数据库技术的一门职业技术课程,它担负着为企业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应用、数据库管理及维护能力的高等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重任。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在网络环境下的各种教学模式的应用也得到发展。网络教学以其资源丰富、共享性、开放性和交互性等特点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在数据库及应用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是摆在我们每个教师面前的一个课题。
一、传统教学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数据库及应用课程通常采用“教师讲授——教师操作演示——学生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此教学模式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①学生不能灵活运用知识。教师在讲授举例时,是根据所讲的内容来举一些例子,例子涉及的内容范围较广且零乱,学生学到的只是一个一个的知识点,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所以,学生不能融会贯通、灵活地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②没有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在教学中虽然引入了计算机网络,但主要是用于演示型的辅助教学。③教学的基本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在此模式下,课堂完全由教师主宰,学生只是被灌输知识的对象,学生的任务就是消化、理解老师讲授的内容,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
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数据库及应用”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在此课程的教学中采用了“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这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收到了比较好的学习效果。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模式是以真实的项目作为整个教学的主线,将项目中的典型性工作任务提取出来,将工作任务合理有序化后,对每一项工作任务分析所涉及的相关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将理论知识分散到项目的任务中。教师的教学始终围绕着项目展开,以任务为驱动,逐级深化,构成一个由浅入深的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有机结合的体系。学生的知识学习紧扣任务要求,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来提高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具体实施
1.项目的选择。实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项目的选择是成功的关键。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程选择“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和一个自选数据库项目作为教学项目。一个用于教师示范讲解,即示范项目,另一个用于学生实训操作,即实训项目,第三个用于学生实习训练,即实战项目。在选取项目时,主要从这样二个方面考虑:一是所选择的项目既要与书本知识紧密结合,又要有一定的探索空间。二是所选的项目要以学生为本,选择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贴近实际生活的项目,这样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收,可以减小学生学习的难度和压力。
2.任务的设计。本课程将项目分成4个学习情境,即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实现、数据库应用、数据库管理和维护。每一个学习情境就是一个独立的工作任务,再将每一个工作任务分解成若干个教学任务,教学任务的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
(1)紧扣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中应达到的学习标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是围绕教学目标来实施的。所以,在设计任务时要紧扣教学目标,使得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能达到教学目标。
(2)贴近实际生活。任务的设计应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用生活情境来激发兴趣,使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
(3)精心设计情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上,学生并不是对所有的问题都感兴趣,只有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留有探索空间。任务设计要注意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和探索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5)强调综合性。任务的编排不能仅限于某个知识点,要具有综合性,便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对于主要知识点要在不同的任务中多次反复出现,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认识、运用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
3.教学内容的整合、序化。以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在选取课程内容时,实行“理论够用,注重实践”的方针,既注意基础理论的讲解,以给后续课程的教学提供便利,同时也重点针对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素质来合理选取、组织教学内容。
4.教学的组织。本课程所有的教学都安排在一体化实训室进行,学生人手一台计算机,实施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在教学中以真实的数据库项目贯穿整个教学全过程,课程内容的安排围绕项目中任务的完成而展开。在课程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实施的是示范项目,这是一个贯穿整个教学全过程的项目;实训项目安排在示范项目每个学习情境完成后同步实施;实战项目安排在前二个项目学习结束后与数据库应用系统前台实现语言相结合进行实施。具体进行教学组织时,每个任务按照:任务描述-任务分析-方案设计-方案实施-知识小结-拓展思考六步教学法进行实施。
示范项目以“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数据库项目为主线,以完成项目开发的典型工作任务为中心,教师将所要讲解的知识融入到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任务完成过程就是工作过程,也是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过程。
实训项目以“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项目为主线进行的,实训项目的知识点与示范项目基本对应,从而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加强学生对不同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认识与应用能力。
实战项目主要是与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前台语言课程进行整合学习的一个项目(如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整合),具体的项目内容是由学生自主选择,所有的项目规划及工作任务的划分均由学生自己完成。实战项目主要是为了开阔学生的思路、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个综合项目的开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5.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课程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三结合教学法、小组讨论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等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个数据库项目因教学目标、教学特点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示范项目,主要采用“三结合”教学法。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学生边观摩思考,边动手实践——教、学、做一体,学习的过程即是实践的过程,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机融合;实训项目,主要采用引导文教学法。通过为学生提供详细的引导文,并采用教师辅导的方式辅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实战项目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将数据库开发项目交给学生,由学生在没有教师辅助、没有现成的参考资料的前提下独立完成项目的设计和实现。
6.网络平台的利用。教学中,除了可以利用学院图书馆的书籍与资料作为扩充性资料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教学服务。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能有效地控制教学的各个环节,如教师进行任务布置、演示;组织分组讨论;学生提交完成的任务等,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2)利用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教学中使用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利用图、文、声、像将一些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使课堂形式丰富多彩,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使用网络通信工具。通过电子邮件、qq等网络通信工具,使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广泛,不再受到时空的限制。
(4)建立网络学习资源库。建立一个本课程的网络学习资源库,它包括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实训指导,课程视频动画、疑难问题查询、案例库、试题库和网络课程资料等。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7.教学评价。课程考核作为课程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实施“知识、技能、素质”三位一体的综合评价。采取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技术知识评价和实践技能评价相结合。知识方面成绩占30%,成绩来自笔试,主要考查学生对数据库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技能方面成绩占50%,成绩来自学生平时的上机操作考核和完成实训、实战项目的质量,主要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方面占20%,成绩来自实训和实战项目的完成情况,主要考查学生数据库设计应用能力、收集整理资料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
四、结束语
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数据库教学,教学过程中以真实的数据库项目为导向,在教师精心设计的任务驱动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交流的意识,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静.“项目驱动”教学法在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0(4).
[2]裴大容.高职《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j].福建电脑,2010,(7).
篇7
但是,就成绩来说,这是一个并不普通的学校:学校先后多次被评为全国课堂教学创新示范学校、全国新课程改革先进学校、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单位、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高中教学水平评估优秀等级学校等。学校在高中生源入口分数线居全市最低的情况下,连续多年荣获珠海市高考质量二等奖、三等奖、珠海市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二等奖;多年来中考质量、素质教育评估一直保持在金湾区第一名的位置上。学校社会声誉与日俱增,成为金湾区教育的一颗璀璨明珠和珠海市知名学校。
这样的蝶变,源自何处?
或许,从该校教师屡获“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奖这一显著的细节中,我们可以窥见根源:
郭铭辉老师的“散合式语文教学法”课题,荣获2001年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二等奖;
华跃进老师的“生物科技活动的创新实践”项目,荣获2005年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一等奖;
江华波副校长的“珠海市历史地方课程构建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荣获2009年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二等奖;
郭铭辉老师主持的课题“古诗共鸣教学法”实验报告,荣获2010年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三等奖;
杨俊校长的“散合式教学法拓展研究”课题,荣获2012年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二等奖;
……
无疑,正是教育创新,让学校由普通到不普通,甚至成为了区域性名校。这既得益于教师教育理念的创新,比如郭铭辉“散合式语文教学法”的创生与创新,更得益于校长治校理念的创新――“让每一位老师都成功,让每一位学生都精彩”是该校校长杨俊提出的办学理念,正是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学校大力鼓励教育创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了学校师生的共同成长。
散合式教学法:学校教育科研品牌创新的生成性写照
教师的工作态度,决定学校的发展命运。在“让每一位老师都成功”的理念引领下,学校鼓励教师走教科研发展之路,促进专业成长,助推学校跨越。“散合式教学法”的创生以及发展为学校教科研的核心品牌,就是学校给力教师创新、推动教师成功的有力写照。
自2008年9月开始,该校课堂上“一言堂”的局面转变为“百家争鸣”的氛围,教师穿梭在团坐着的学生间听取发言。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知识的初始权是学生的,疑难问题的发现权也是学生的,在教室的每个地方,都是学生表现自我、展现自我的舞台,教师一提出问题,学生们便踊跃发言。而带来这一切改变的就是由学校全面推行的“散合式教学法”。
“散合式教学法”是由该校特级教师郭铭辉的教育科研项目――“散合式语文教学法”衍生而来的。“散”就是发散思维,“合”便是辐合思维。“散合式教学法”在课堂实施中一般分为两阶段六步骤,即第一阶段为发散思维阶段:预习―讨论―质疑;第二阶段为辐合思维阶段:解疑―总结―检测。
发散思维课,这是思维全面开放的课,教师课前对教材不作任何评价、暗示和导向,也不定任何目标,只是要求学生对教材进行全方位的预习。学生充分预习之后,在课堂上进行生生之间及师生之间自由广泛的交流。只要是与课文相关的内容,都可以大胆地交流,并且提倡越散越好,特别鼓励学生发表有创见性的看法。课堂上教师除了要激励、点评学生的发言以外,还要给学生的发言评分,科代表做好登记评分,下课前做好总结。辐合思维课,它则主要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要求、单元教学要求及应试要求完成该课应完成的教学任务。教师根据发散思维课中,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学生讨论的问题等进行梳理分析和总结,及时发现学生理解掌握的知识与教学任务的偏差和遗漏,给予修正和补充。
在郭老师研究的基础上,学校把课题由原来的语文单一学科逐步推广到各个学科,还设立专门的课题小组,由校长亲任组长。自此,“散合式教学法”课题2009年被确定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2012年9月经教育部评审顺利结题。为了推广课题,学校大力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培训,组织教师开展课题组学习、教研组学习、年级组学习、小组讨论等,认真组织优秀教师上观摩课、示范课,加强教师之间的讨论、交流,同时学校还组织教师到杜郎口中学、东庐中学等学校进行参观学习和交流。杨俊校长也一直坚持在自己的物理课上实践“散合式教学法”,亲自上全区、全校示范课。在杨俊校长积极推动下,学校逐步规范课题管理,开展散合式教学法的拓展研究实验,以课题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强化学校的科研特色,促进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行为。
所有这些,都让置身课改的教师们感受到了参与教学改革的益处,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上课时学生的参与度更高了,教学质量也相应提高了。课堂,真正成为了师生幸福的课堂、生态的课堂。
猪笼草科考课:学校教育实践品牌创新的标志性写照
实践出真知,实践育人才。“让每一位学生都精彩”,就要针对学生实际搭建精彩舞台,让学生尽情地展示自己的风采,放飞青春的梦想。该校通过开设选修活动课,让学生都自觉参与到各项实践活动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又达到了输送人才的目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实践活动项目是“食虫植物猪笼草科学考察活动”。
华跃进老师和他的兴趣小组不仅将猪笼草搬进了学校实验室,植入校园各个角落,就连后山野生植株也被他们摸了个遍。猪笼草在当地已不单单是种捕食虫类的奇花异草,而更像是该校科技实践教育的一个标志物。在生物科技活动小组的带动下,学校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参加各种兴趣小组,第二课堂开展得有声有色,逐渐形成了“教科研、活动课”为主线的办学特色。
篇8
中小学微机上机操作课,与语文、数学、英语等传统课堂教学不同,它是一种实践操作型课程,以计算机操作为主,大部分知识点的学习,都是通过计算机来完成;另一方面,我们面对的学习主体是一批兴趣转移快且无学习自觉性的中小学生。在中小学生微机课的课堂教学中,摸索一套微机操作课教学方法,借助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乐学,这已成为课堂教改研究的主题。本人结合实际,推行环环相扣七步法(兴趣—目标—自学—实践—解疑—反馈—点评),因材施教,因人施导,将每周两节的上机操作课,分成七步来走,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仅此初探,敬请专家同仁指教。
关 键 词:中小学微机操作课 课堂教学改革 探索与实践
课堂教学改革可以说是当前教育改革核心中的核心。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借助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乐学,这已成为课堂教改研究的主题。目前,全国乃至全世界各种各样的教改方法层出不穷,如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黎世法的六课型单元教学法(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卢仲衡的自学辅导教学法(启—读—练—知—结),顾冷源的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教学法(诱导—尝试—变式—归纳—回授调节),张宝发的四步阅读教学法(依纲自学—检查释疑—精讲小结—及时练习),甚至包括国外布鲁纳的发现法,兰本达的引导探究法和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都在研究新的教学理论,即课堂教学先学后讲,学主教从,民主和谐,导贯全程。
深入学习上述各家思想理论,结合中小学生微机上机操作课教学实际,比“猫”画“虎”,经过大半年的教学实践,逐渐摸索出一套微机操作课教学方法,粗浅称之为环环相扣七步法(兴趣—目标—自学—实践—解疑—反馈—点评),仅仅是初探,敬请专家同仁指教。
对于微机上机操作课,一方面,它与语文、数学、英语等传统课堂教学不同,是一种实践操作型课程,以计算机操作为主,大部分知识点的学习,都通过计算机来完成,比如典型的OFFICE办公自动化应用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等等。另一方面,我们面对的学习主体是一批兴趣转移快且无学习自觉性的中小学生。针对这些实际问题,因材施教,因人施导,将每周的两节上机操作课,分成七步来走,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一、 演示示例,激发学习兴趣
“注意是知识的门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学生学习的注意和兴趣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对中小学生来说,学习兴趣往往是他们学习的主导动因。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内驱力,使学生具备“能源”,促进大脑处于积极活动状态,促进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的高效率活动;通过各种示例,创设“旧知识不能解决新问题”的情景,从而揭示矛盾,促使其产生探究心理和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动脑思考。
因此,一节优质课必定会有一个精彩的新课导入过程,它是激发学生兴趣的第一颗火星,学生对老师在引入中所展示的真理或疑问感至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就会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进行思考,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便会油然而生。为此,在每节课之前,我都精心设计了能够充分体现本节要点的多媒体课件,力求生动形象,活泼有趣,扣人心弦。一开课就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起迫切的求知欲。例如在讲Powerpoint的片内动画一节时,我就利用动物剪贴画、树木剪贴画和文字构造了一幅森林狂欢节的画面,树木茁壮成长,小鸟在树枝上飞旋,狮子、小猴、小黑狗等森林的主人都从不同方向以不同形式出现,伴着拟人化的配音和欢快热烈的背景音乐,使演示栩栩如生、淋漓尽致,使学生对其中多种动画效果产生浓厚兴趣。
二、 剖析示例,明确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或者是预期的学习活动要达到的标准.教学活动是以教学目标来定向控制的,教学目标通常具有指导教学测量与评价,指导教学策略的选择,指引学生学习等三方面的定向功能。同时,教学目标又是与学生智力发展相关的认知目标,与学生情绪体验相联系的情感目标和与学生实验技能发展的相关技能目标。因此,明确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教学中我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把握教学中各知识点的深浅度,找准重点、难点,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并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准确恰当地制定教学目标,从而进一步明确通过教学,学生在本单元、本课时必须达成什么目标,怎样去达成这些目标,同时考虑对目标教学效率的评测和调控等。
针对演示的多媒体示例,点拨操作技巧和知识要点,借鉴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原理,确定科学明确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做到心中有数。例如在讲幻灯片的片内动画中,我就有的放矢的点评不同对象的入场效果的设计,揭示该幻灯片中动画效果产生的主要原因,即自定义动画的应用。
三、 明确目的,有针对性自学
自学能力在中小学生能力层次当中属于最重要最基本的。首先,有了自学能力就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学到课本里没有的东西,知识丰富了,眼界也开阔了,对于活跃学生的思想,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大有好处。它可以使学生打破老师和课堂的限制,在学习上获取更大的自由。其次,学生在学校里生活毕竟是短暂的,现在提倡终身教育,将来不论他们从事哪种工作,都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提高文化科学水平,这种提高主要靠自学,即自已阅读有关书籍和报刊,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认知新知识,自觉发现问题,再归纳概念,作出判断,进而解决问题,改革创新。再次,针对计算机的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特点,自学能力的成长和提高,显得更为重要。
因而在明确本节学习目的后,老师就需帮助学生确立衡量学习效果的标准,提出具体要求,启发诱导学生去自学,去查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例如在幻灯片片内动画系统综合一节中,我就提出以下问题,有针对性的诱导学生去思索,去学习:Powerpoint的自定义动画如何设置?各动画之间的时间顺序如何安排?动画和动画之间的切换可以采用哪几种方式?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课本或实践操作找到答案。
古人云:“学贵有疑”,提出问题是一个人求异探索能力的具体体现,是深入钻研、敢于创新的个人品质,因此我鼓励学生把自己在自学中没有解决的或有疑惑的问题提出来,由全班同学讨论解决,盈造一种自由、民主的沟通的教学佳境。学生如果会,则由学生解答,学生如果不会,则由老师解答。做到集思广益,通过“一疑”而解“群惑”。这样质疑分析,总结归纳,不仅解决了难点,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使学生享受到“自求之得”、“自知其知”的快乐。
例如,在讲《插入图片》一节时,书中所介绍的对图片的修饰和处理仅限于图片工具栏中的一些按钮功能,通过自学和讨论,一部分同学大胆实践,利用快捷菜单探索出对所插入的剪贴画进行拆分和重组的方法,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制作出别具一格的图片,使我也为之震惊。
四、 实践操作,揭示存在问题
对于专业操作课,理论解疑解决不了上机操作中的实践问题。在上述问题都得以解答后,提出实践操作应用技巧部分,要求学生利用本节操作要求,模仿示例,自行创作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想象空间。同时,老师在巡视中要注意倾听和发现学生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作以记录和总结。
五、 因人施导,精讲普遍问题
通过实践操作,对揭示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综合,“面向主流,合理兼顾”,一方面有针对性,有重点的解决个别问题,另一方面将普遍问题提取出来,利用多媒体语音教学环境,为大家演示说明。例如在片内动画中,大部分学生对动画顺序安排不清,于是我就将“森林狂欢节”幻灯片切换到Powerpoint的幻灯片视图中,打开“自定义动画”对话框,分别设置了三次不同的动画顺序,进行重新播放,使学生直观地掌握住其操作要领。
六、 反馈吸收,修改完善作品
问题解决了,留出一定的时间,供学生反馈吸收,进而在实践中修改完善自已的作品,放开传统教育的绳索,任学生在自已的想象空间里任意驰骋。
七、 展示优秀作品,增强学习动力
篇9
为了更好的解释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师参加“两课评比”比赛后教学能力的提高情况,笔者通过个人参赛经历、跟踪调查获奖四位省赛示范课、研究课获得者的上课情况、发放学生的调查问卷,获得第一手资料。采用深度访谈,同行评价和对所教的部分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调查150份,收回有效问卷共135份。通过多项教学能力的调查,笔者对所获资料进行有效的整理与分析,并列表反应有关情况如表1所示。从统计结果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职校计算机教师参加“两课评比”后,对于其教学能力的提高确有帮助,特别是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资源整合和教学评价方面,由此可以得出,由此可以推断本论文命题成立;
(2)在调查结果中,参赛教师自我评价的分数较其他同行评价分数较低,说明广大教师对自己的要求比较高,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3)本调查不足之处在于,学生对于调查内容的理解程度可能存在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调查结果。
二、“两课评比”对于计算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因素分析
从上述调查的结果来看,两课评比活动对提高教学能力方面确实有很大帮助,它能促进计算机教师更好的选择单元项目、设置教学目标、凸显教学实施过程、提高课件制作和语言组织能力,同时,引导教师积极地做好教学反思,发挥团队优势,推动教学改革。
(一)“两课评比”提升职校计算机教师设计单元及教学目标能力
“两课评比”的要求是,教学内容不是一节课内容,而是至少为两个独立项目(或单元、模块)并且不少于8课时,这对于教师来说,单元选择及教学目标设置尤为关键。在这之前必须对自己从教科目有深刻的理解,了解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体系的整体设计,研究课程的性质,研究课程的前后关联,学生需要有什么专业基础或技能。因此,选定哪个单元、选择哪个模块,在整体设计时都是非常必要的,同时,教学目标必须立足课程性质和内容,立足单元教学要求,清晰划分三维目标,同时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这无疑对教师的设计单元及教学目标方面有很大的帮助。
(二)“两课评比”促进职校计算机教师注重教学实施的过程和特色
教学实施是对教学设计最好的检验。“两课评比”中,对教学实施说课的部分时间最长,也体现了教学实施的重要性。按照怎样的思路进行教学实施,是按照企业六步法,还是项目教学法,要根据上课的实际情况、学科特点来开展。要在教学实施中彰显自己的教学特色,如任务布置有特色、项目设计有特色、资源整合有特色,必须选择一种以上的特色,恰到好处的镶嵌到教学实施中,才会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稳步提高。[3]毋庸置疑,这样的准备过程提高了教师教学实践水平。
(三)“两课评比”提高职校计算机教师课件制作和语言组织能力
“两课评比”中,课件是教师展现的最佳平台。计算机教师制作课件的水平要高于其他教师,但是如何制作出精美又清晰的课件绝非易事。因此,在“两课评比”准备过程中,要注重课件的总体设计,考虑到颜色搭配,重要信息可以用特殊的色块标明用突出关键词,辅以图片的方式来快速明了地凸显重要信息。与此同时,“两课评比”的现场说课和答辩环节要求教师沉着应对,落落大方,有恰当的肢体语言,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而这些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对象复杂,情况突变,教师往往疏于关注,但在比赛环节确是至关重要。因此。调查结果显示,“两课评比”对计算机教师的课件制作和语言能力在短时间内都有大幅提高。
(四)“两课评比”增强了职校计算机教师教学反思的能力
篇10
[关键词]工作过程 课程设计 教学内容
[作者简介]李刚(1963-),男,河北献县人,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系汽车贸易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汽车贸易和工商企业管理。(湖北 武汉 430205)
[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研究课题“基于工作过程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项目化、模块化课程改革研究”子课题“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实施结构”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0B327)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8-0130-03
学习领域来源于典型工作任务和教学培养目标,某个职业可能包括若干个典型工作任务,每一个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相应的学习领域。所以,某个职业对应的学习领域有若干个,通过一个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以完成某一职业的一个典型综合任务,通过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某一职业的从业能力和资格。学习领域模式实现了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统一。因此,课程设置必须与工作任务相匹配,打破按学科边界设置课程的传统技术路径,按照从实践到理论的基本顺序编排课程,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课程,重视行为导向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关注学生通过实践或行动培养和提高职业能力,表现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行动的自主性学习为主;学生全面参与信息收集、计划制订、作出决策、实施计划、反馈控制、评估结果等教学全过程;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伙伴的特点。下面通过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课程设计的分析,浅析构建学习领域的课程模式的方法和过程。
一、课程设计的步骤
(一)企业调研
为了更好地完成企业调研,邀请了十多位汽车企业的专家,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课程和课程体系建设中按照专家座谈会一典型工作任务一学习情境的工作程序,邀请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参与,广泛听取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其对专业人才需求情况、毕业生专业技能要求以及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在教学计划制订过程中,征求专家意见,结合专家反馈对教学计划进行修订。
(二)职业描述
在专家座谈会中首先介绍背景、目的、方法和基本指导思想;明确基本概念后,请专家描述职业发展阶段,典型工作任务等;举出从初学者到专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最多5个),每个阶段请专家举出3~4个有代表性的任务;确定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任务;汇总成典型工作任务,并分析典型工作任务。
汽车销售顾问职业是汽车技术服务领域的一个技术类职业,其职业活动特征体现在以下核心区域:汽车销售顾问在汽车技术服务行业如整车销售企业、汽车配件销售企业从事汽车产品销售工作。除为客户提品技术咨询外,汽车产品的销售成为其专业工作重点。在分析和认同自己职业的基础上,汽车销售顾问在其工作领域作出符合专业要求以及可信的决策,向上级和顾客阐述工作计划选择和方法选择,这都属于汽车销售顾问的任务要点。同时,汽车销售顾问还要考虑经济、社会和环保的不同要求以及由此引起的对职业行动的要求,在对工作任务进行整体性观察并在完整的工作过程背景下对其进行组织。汽车销售顾问将广泛的汽车销售技术专业知识和经验性知识与具体的工作过程相联系,并对工作的计划和实施进行反思应用,以完成职业任务。这些必须根据顾客的愿望、重要的企业经济标准以及有关规定实现最优化,同时考虑对自身职业行动不同专业的、社会的和生态的要求及由此得出的结论。
(三)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计主要包括确定工作及工作领域,确定若干学习领域、教学项目或学习情景等环节。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
(一)教学内容及过程的设计
在课程教学内容的组合上要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能反映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行业职业特征的教学模块。如“汽车及配件营销”课程设计,见表1。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首先,依据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的实际工作流程,结合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现有的教学条件安排教学内容,将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按照教学需要分解成若干模块;其次,对每一教学模块本着突出学生对技术应用能力掌握的原则,以实践教学为主,将课程的基本理论按照模块教学的需要进行重构,不追求理论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理论知识讲授的系统性;最后,对模块中反映职业特征的要素进行分析提炼,按照教学要求进行重组。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教学项目来源于汽车销售的实际工作任务,教学过程包括项目导人、项目剖析、项目策划、项目实施、项目验收、项目评价六个步骤。与行动导向的六步教学法相对应,使学生在做中学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项目导入。是指根据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和前后续课程的衔接,以够用为度,统筹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课程设计能够体现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的需要。专业课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强化学生能力培养,合理设计实验、实训、实习等关键环节。首先明确具体工作任务,让学生掌握一个完整的“任务”的各项知识。然后确定教学内容,使学生学习“任务”知识内容。
2.项目剖析。是指学生依据任务要求,对具体工作情景进行分析,了解应掌握的知识内容和操作要领。先根据教学任务设计教学情景,引出问题。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或操作)。如情景:一对年轻夫妇带了一个3岁小孩来4S店看车。活动过程:模拟汽车销售面谈全过程,包括顾客接洽、需求分析、车辆介绍与推荐和顾客异议处理等。活动要求:风采展示,亲和力,商务礼仪,语言表达,需求分析,产品推介异议处理。
3.项目策划。是指学生根据给定的工作任务,独立制订完成“任务”的工作计划和方案。确定工作步骤,填写设备、资料、工具、材料、资金预算计划单(工作页);填写检查计划表(工作页)。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独立计划、独立工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4.项目实施。是指学生实施完成“任务”的工作计划和方案。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模块化或理实一体化教学。常用的教学模式有基于工作过程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学生通
过观看实物、观摩工作过程,完成实训操作。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5.项目验收。是指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学生将实施结果以论文、报告、演讲、现场演示等形式汇报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首先由小组自己评价,检查工作过程是否满足要求,归纳质量控制点和技术要领,学生填写自评表(工作页)。然后教师对各组学生(或个人)的工作过程(或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确定下次工作过程要修正的内容,对同类型但在本次工作过程中还没有涉及的知识及技能进行拓展练习。
6.项目评价。指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点评,精讲内容。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
1.实证性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以讲故事、看录像等形式,生动、具体、简要地介绍某一方面的实例,说明某一观点、原理和方法。主要形式有两种:演绎法,首先讲清基本原理,然后以实例加以说明;归纳法,先举出实例,通过对实例的分析总结出基本原理。目的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消化教学内容,增强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2.分析性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事先向学生提供能运用某部分知识进行深入剖析的案例,让他们根据案例的提问和角色的扮演做好充分准备;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深层分析,通过讨论、争论,阐明各自的观点及理由。教师对学生讨论的结构进行总结,将学生的观点进行归纳、评述,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企业实际,运用所学知识研究企业实际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模拟性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工作内容的要求,学生充当各种角色,根据所提供的背景资料,利用模拟教学软件和情景再现,进行模拟性实践活动的教学方法。运用模拟实践教学法,由教师事先设计好模拟项目的背景资料,交给各小组分别进行准备,并参加模拟实践活动,最后由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的评判小组进行评定。模拟实践教学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也可以在实验室的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进行。目的是通过模拟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小组集体活动中锻炼领导能力、协作精神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的各方面专业知识进行决策分析,巩固所学理论,激发学习兴趣。
4.调研性案例教学法。为配合某部分理论知识的运用,要求学生通过有目的的实地调查,取得所需要的资料,并整理成案例。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找出实践中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对策。根据讨论所得出的结论,写出调查报告,供有关部门参考。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调查研究及观察、综合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5.作业、考试改革。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强调师生的互动,采用理论与课内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考核方法采用学生考核量表,分阶段、按模块对学生的各项能力进行考核,给出综合能力评定成绩。目的在于使每个学生在每个环节都能得到锻炼,提高学生的合格率。如“汽车及配件营销”课程分为五个模块考核,各模块内容及权数,见表2。
(三)信息技术的应用
恰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活动开展,充分使用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等现代技术手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利用模拟教学软件仿真教学,对现实4S店营销环境进行全面仿真,创建与现实市场类似的环境,将学生置于一个竞争的环境之中进行营销运作,解决了情景化和交互性学习问题,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挑战意识、协作意识和成就意识。
课程设计的创新要打破传统学科体系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以行动为导向的课程教学体系,以完整的典型工作任务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