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礼仪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30 20:58: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际商务礼仪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国际商务舞台上,如能熟练而恰当地运用礼仪知识,就有可能对业务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下列准则应当熟知:
知己知彼,入乡随俗 由于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对礼仪有很大影响,因此在与国外商家做生意时,要尽可能多地熟悉对方的商务习俗和节奏。当你代表公司洽谈生意时,如能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使客户心情舒畅,成功的概率就可能增大。为了避免交往中的失礼行为,事前应阅读一些介绍客户所在国的概况资料,了解问候用语、服饰规范、用餐知识、地理概况、赴约及赠礼习俗等。在异国他乡,尝一尝当地的特色食品,学一学当地的言谈举止,有助于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并对业务的开展产生积极影响。
尊重对方,不妄加评判 不同的国家,做生意的方式会截然不同,不能因存在这种不同就认为对方不对。如欧美人认为,与人交谈时目光注视对方表示着关注、真诚和尊敬,不愿与人对视是不善相处的人;而亚洲和非洲一些国家的人则认为,视觉会影响听觉的注意力,他们以回避目光方式来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因此,要时时站在对方的文化角度去观察事物,动辙批评他人的做法,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一向被视为不礼貌行为。如果你使主人或客人的处境难堪,即使是一时疏忽,也往往会给业务带来严重损失。
友谊第一,生意第二 友谊的建立与业务的开展往往是密不可分的。对许多国家而言,在建立工作关系之前,往往需要建立相互间的信任。从礼仪的角度看,只关心生意是否做成是短视行为。一次商务会谈能否成功,或取决于你打高尔夫球的水平,或有赖于主人在同你进餐或听音乐会时对你的品位及性情的了解。国外许多商家都把建立彼此信任视为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必要“投资”。在欧洲和中东,如果对方认为你不可信赖,即便对你提供的产品感兴趣,也不会同你做生意。在日本,商人们更重视建立在相互信任、彼此友好并能提供优质商品和服务基础上的长期合作关系。
篇2
让学生在结束相关理论课程时,立即转化为实际的操作能力。对于新专业,相关学校应该投入大量的新专业建设专项经费来强化校内实践环境。校内实践主要是利用IT技术,提供较真实的场景模拟,让学生通过模拟场景完成相关业务,使学生对国际商务活动产生真实感受,快速提高实践能力。相对于校外实习来说,校内实践可以由校方单方决定,而不用受制于企业。研发或购买相关模拟软件,让每个参与实验室国际商务活动模拟实践的学生都将按照实习计划扮演进出口业务流程中的不同当事人,从而共同组成了模拟贸易环境。
学生通过模拟实践中相互竞争和协作的角色扮演,模拟面对出口商、进口商、供应商和银行的日常工作,达到熟练掌握各种业务技巧,感受到客户、供应商、银行和政府机构关系,从而熟悉国际商务中的物流、资金流和业务流的运作模式等国际商务活动的全过程。
二、突出角色模拟和综合能力训练
国际商务活动实践是一个综合性的实践,它融合了商务礼仪、外语、国际贸易实务等各方面的知识。学生在模拟国际商务谈判前要做好充分的分组和详细分工的安排,要求其了解各个国家的风俗习惯、商务礼仪。各司其职,使其能够较专业地完成相应的角色任务。在角色模拟中运用国际贸易知识判断需要谈判的价格、付款等各方面情况。通过校内实践,提高学生的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协作能力等综合能力。
三、定期举行国际商务技能比赛激励学生
进行国际商务专业实践技能的比武,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所学专业的实践技能水平,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例如,在商务谈判教学实践中,将教学模拟和开办学生专业技能比赛相结合。每年举行一次商务谈判比赛,这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举办商务谈判比赛的方式,可以使学生更重视教学实践,防止教学实践流于形式。
四、扩大社会联系,建立校企合作等校外基地
学校领导和专业负责人应该走出学校,深入企业,尽可能建设更多的校外实习基地。例如,通过科研立项,与企业进行合作;通过职工培育,充实企业人才队伍,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实现校企双赢。在扩大社会联系方面,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一些大型国际商品交易会,组织学生参观本地的外贸企业,要求企业负责人和政府相关人员为学生作专题报告等等。通过多种渠道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加强论文指导,提升毕业质量
毕业论文是国际商务专业学生四年本科学习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环节,是其运用在校学习的国际商务基本知识研究和探讨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通过毕业论文可以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毕业论文质量主要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严把开题关。安排学生从大三下学期开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有可能的实习单位进行选题,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在老师的帮助下,提前撰写开题报告。
二是严把写作关。开题后,要防止学生将论文束之高阁,我们应该要求学生定期与指导老师联系,说明写作的进度和征收指导老师意见。
三是严把答辩关。由学生自己运用口头陈述和PPT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公开报告。对答辩老师提出的论文问题,应该重写的部分就必须重写。
四是建立奖惩制度。应该建立一套国际商务专业本科论文评价体系,让论文答辩不再流于形式。对于优秀论文不仅要给予精神奖励,还应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甚至鼓励学生将其公开发表。同时,对于论文写作不合格的学生必须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重写和第二次答辩,真正提高毕业质量。
六、改革实践形式,重视社会实践
一提到实践,很多人只想到与专业相关的实习或实训。其实,社会实践对提高各类专业的学生综合能力是很在帮助的。社会实践应该纳入国际商务专业本科四年教育教学方案体系,它不仅能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吸收新知识、发展智能,还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来磨炼自己,真正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和适应能力。在国际商务养育方案的课程设置上,也应该要求学生必须完成一定学时的社会实践,给予学生压力。在社会实践的时间安排上,可以安排在学生的暑期。
篇3
〔关键词〕商务日语;跨学科;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
章编号:10084096(2015)05005205
一、引言
广义的跨学科指把不同学科的知识结合起来作为一个知识统一体。如今,跨学科主要指突破学科界线建立一套研究策略,该策略适用于涉及两个以上学科问题的研究工作。例如,通过量子力学、基本粒子学、固态物理学和宇宙大爆炸模型,自然科学获得了知识上的统一[1]。
随着中国融入国际社会、参与国际事务的进程和步伐加快,市场对外语水平扎实、知识丰富的跨学科应用型外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传统的高校日语专业教学已经不能与时俱进,单一的语言文字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日语人才培养方案的需求。因此,应在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建设日趋完善的基础上,谋求向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和“外语+专业”模式转变的有效途径。为适应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跨学科培养无疑是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在此背景下探究高校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日语课程改革,对课程体系的调整和增容具有重要意义。
二、跨学科教育的发展历史
Wraga和Hlebowitsh[2]对美国跨学科课程的建立及发展历史进行了概括总结,将跨学科课程的建立及发展历史大致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世纪末,美国在初中教育中导入“跨学科”这一术语,指单纯地将学科进行拼接的课程。1895年全国赫尔巴特协会(National Herbart Society)的成立标志着跨学科课程的诞生。第二阶段为20世纪30年代,跨学科课程迎来兴盛期。此前,在杜威及赫尔巴特学派的研究中围绕儿童与课程出现了“相关性”、“协调”、“集中”和“关联”等术语,不过推动20世纪30年代跨学科课程兴盛的是那些试图在可行范围内探究课程的研究团体。这些团体开始整理概念模糊的相关术语,最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提出“相关性”、“融合”、“广泛领域”和“精髓”等术语,这些术语与“跨学科”几乎意思相通。第三阶段为20世纪中叶,为应对学生人数的增加,开始实施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可以提供共通的经验知识,关注学生的个人或社会需求,被认为是一种跨学科整合的教育。第四阶段为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的基础课程(或称核心课程)运动时期。基础课程运动的倡导者认为传统学术课程的知识脱离学生实际生活,并以该缺点作为前提,将基础课程定位于“对于所有学习者共通的由个人兴趣爱好以及市民、社会需求构成的学习经历”。第五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的交叉课程时期。由于20世纪70年代的回归本原运动和冷战的影响,教育经费削减,致使跨学科课程的发展受到了阻碍。尽管如此,在传统课程组织扩大的背景下,在中学开展的将两门或多门传统课程进行关联、结合和融合的跨学科课程的T・T得以延续。第六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是跨学科课程最新的兴盛期。关于跨学科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各个学校总结以往经验,积极推进跨学科课程的建设。然而不得不提的是,20世纪90年代后,针对美国学校教育中学习能力下降等问题而采取的重视课程的标准化政策与关注学生实际生活的跨学科课程的试行形成了新的对立。
三、建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1有利于高校学科建设和专业改造
在创新立国战略的背景下,稳步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学科建设,需要在丰富专业内涵的同时拓宽专业口径。而建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恰恰是落实这些政策的有效办法,为高校优化学科建设和推进专业改造提供了契机。
2有利于提高复合型人才的质量
当今就业市场面临“就业难”和“招人难”的两难窘境。高校应将适应社会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标准。跨学科的发展原本便是适应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需求。同样,现如今科技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更新,为应对经济社会迅猛发展而带来的各种挑战,就必须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这就要求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应不断创新,提升自身教育水平,进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3有利于整合高校资源,提高办学效益
跨学科教育摒弃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固有思想和教条观念,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弱化“专业”的单一性特质,外语专业要突出“外语+专业”的多元化特质,充分利用高校多方面资源,增强学科间的交叉互动。
4有利于促进日语(国际商务方向)专业向国际商务日语专业顺利转型
与商务英语专业不同,目前我国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尚未正式设置商务日语专业。商务外语作为外语与经济学、管理学相交叉的跨学科专业,其性质决定了必须围绕跨学科问题进行教学方面的改革与尝试。在多年来积累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跨学科课程的教学改革问题,可以为专业转型提供理论基础和可行性保障。
四、商务日语专业跨学科课程的教学内容
跨学科课程体系优化应创新教学内容,依据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结构需求,将人才培养与日语专业设置标准进行学科复合建设,在专业负责人带领下,组织专业教学师资队伍进行研究与修整,指定专业教学计划,实施专业教学管理,进行专业教学改革。对课程模块的设计、安排与实施达到语言专业技能、语言专业知识、经济专业知识和金融专业知识协调发展,实现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和能力的综合化。目前,许多高校的商务日语专业都开设了市场营销学(日语)、国际贸易(日语)、日本社会与经济(日语)、日本商务礼仪和跨文化交际等课程,教学内容融入了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学和经济学的相关知识。日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讨论稿规定:专业特色课程由各高校根据办学特色和师资力量等灵活设置。因此,各高校也应根据自身办学特色,修改适合本学校的教学内容。
高校日语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下的课程设置应在巩固必修课的基础上丰富选修课。适当合并内容重复或相似度高的课程,并对实训课程统一授课。
1 选修课程方面
东北财经大学在日语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将选修课程(包括学科基础选修和专业选修)按照类型进行了语言能力拓展、跨学科和专业任选三种定位,如表1所示。因为日语专业招收的是零起点考生,大学一年级是学生奠定语言基础的重要时期,为了给学生以充裕的时间集中精力夯实基础,所以不设置其他选修课。从大学二年级开始,逐渐增加可供选修的课程,开设中文授课的西方经济学和管理学等跨学科课程。而在中高年级阶段,逐步把日语和跨学科的课程整合起来,开设国际金融(双语)、国际技术贸易、国际商法、日本商务礼仪、跨国公司与企业文化、商务日语谈判、市场营销学(日语)、基础会计(日语)和中级财务会计(日语)等实用性强的课程。
通过日语专业跨学科课程一览表可知,日语专业自大学二年级开始逐渐增加可供选修的课程。大学三年级以专业知识课程和跨学科课程为主,跨学科课程所占比重明显加大。但在目前东北财经大学日语专业性质定位的限制下,跨学科课程皆为选修课。大学四年级上学期安排以就业和考研为导向的课程,如跨文化交际和跨国公司与企业文化属于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如表2所示。
2实训课程方面
在课堂讲授式教学之余,应特别注重实践课的培养。在大学一年级实践课中,指导学生设置并使用日文输入法,浏览日本网站,获取日语自助学习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掌握资料收集能力,就某一话题整合网上的图片、文字和视频资料,从而增强语言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根据调查得知在软件外包工作中大量应用到Excel软件,应在培养计划中加入“Excel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和“Excel高级应用”等课程。在大学二年级实践课中,进行情景模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关于公司内部接打电话的方法,从影视作品中截取相关视频,并将内容按照请求、约定和询问进行分类,帮助学生更为有效地掌握打电话的礼仪、寒暄的方法和表达技巧。
日语专业跨学科课程是将日语语言教学(即听说读解译的教学)与商务礼仪、经贸知识和IT知识融会贯通的课程。在跨学科人才培养中,把提高语言技能与提升专业能力并重,推广研究型教学理念,充分重视实践教学的作用。将商务日语学科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结合,使高校培养的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因此,需要增强教师的外语专业跨学科教学意识,转变教学思维。改变灌输式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和任务型语言教学等教学方法,关注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各种实践教学中,突出实践性,把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付诸于实践教学体系内,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
综上所述,在该课程培养方案下,选修课的比重,尤其是跨学科课程的比重较以往明显增加。在保证语言基础教育、注重实践活动和大力推动跨学科课程的新培养体系下,《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3-4]规定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课程学时没有缩短,但在专业实践和跨学科课程上却有更多的学习机会。新的课程体系更加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并通过这种课程体系,培养出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通识教育类中的语言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是指精读和听说类等。其中具有实践教学特点的语言技能训练课占有较大比重,如翻译和写作等。另外,还增加了有较强实践性的日本商务礼仪和情景日语等模拟实践课,专业知识类课程保留了语言、文学和文化等方面的课程,增加跨文化交际、国际贸易(日语)、市场营销学(日语)、国际金融(双语)、国际商法和中国经济问题等课程。
五、商务日语专业跨学科课程的教学方式
1加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组织教学,可以使课堂内容更生动、形象,可以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目前,音频、视频和PPT等多媒体的运用已经很普遍,但存在信息化程度较低等问题,最关键的是缺乏创新性与互动性。因此,应进一步加大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结合力度,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作用,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为指导,实现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多元化。2005年利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天空教室”建立起在线教学系统,经过不断充实和改进,发挥了良好的作用。该网站提供了日语精读课的所有教学材料、详实的阅读文献和视听说材料。网络课堂24小时开通,学生可以通过Email与教师讨论和沟通,也可以在讨论专区通过留言的方式提出问题,其他学生和教师均可参与讨论。基于现有网络课程平台,进一步充实和完善网上资源,包括课件、模拟试题、文化背景介绍、精品课录像、新闻时事和讨论区等内容。
2研讨式教学法的导入
大学日语专业通常招收零起点学生,为了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日语水平,教师往往采用“注入式”教学法,讲授过多和灌输过多使得课堂缺乏探究活动和理性互动。这种单项教学过程导致教师很难全面了解学生,因而谋求一种由单项教学过程向交互式教学过程转变的教学方式势在必行。研讨式教学法的运用可以促进大学日语课程由单项教学过程向双向教学过程的转变。
研讨式教学法适用于围绕一个具体问题寻求普遍性解决方案的情况,而不适用于必须通过实证研究提供信息的情况。在大学日语课堂中,教师担负着指导发音、讲解语法和分析表达等方面的责任,同时又要纠正学生的错误并使其充分认识且牢记。巧妙采用研讨式教学法有助于引导学生自己找出问题、更正错误和深刻记忆。但并非大学日语教学中的所有环节都适合导入研讨式教学法。因此,需要对大学日语教学各个环节按照解决问题的途径进行分类,分析各环节的特征和目的,如该环节属于寻求普遍性解决方案还是通过实证提供信息。在对各教学环节有了清晰认识之后,再探讨是否适合导入研讨式教学法以及适合导入哪一项或哪几项要素。切忌忽略可行性分析,盲目照搬西方教学法的“拿来主义”做法[5]。
3校企共建的实践教学方式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开辟日语第二课堂。在华工作的日本人成立了日本人会,日资企业的多数高层皆为日本人会或日商俱乐部的成员,邀请此类人员到高校为学生做人才需求和企业文化相关报告,为学生搭建了解行业现状的平台。另外,加强与软件外包公司的往来关系,介绍学生进企业实习,使在课堂和实践课上学习的相关知识能够学以致用,并在实际工作中加深理解和提升水平。与戴尔、埃森哲、IBM、惠普、东软和简柏特等公司保持联系,力争借助对方平台建立固定的实习对口岗位。邀请软件外包企业高管做企业文化和员工素养要求等方面的讲座,让学生在与公司近距离接触的同时,了解社会需求和公司需求,明确学习目标,激发求知欲。联合日资企业和软件外包相关企业,筹划建立实习基地,在假期或大学四年级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学生可以通过实习基地的学习掌握实战经验,同时也有利于今后的求职活动。为学生创造并提供良好的第二课堂,对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即在实践中提升学习效果,在学习中提高实践能力。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鼓励学生与日本外教和日本留学生交流。组建日语协会,积极开展日语角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佳能杯”、“中华杯”和“天地杯”等日语演讲比赛、配音大赛和作文比赛;普及茶道、花道和香道等日本文化知识;积极筹建日语口语教学实训室,实训室的布局具有日式风格,包括日式饮食店和日式办公环境等,让学生能够非常直观地了解日本社会、企业文化、饮食文化和人际交往之道等[6]。
六、结语
《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规定,日语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掌握日语语言文学和文化知识,具备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能从事涉外工作、语言服务和日语教育并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国际化、多元化外语人才。在此背景下,对高校日语专业跨学科课程体系优化方面的教学内容、教材选择、教学方法、授课规范和教学效果检验等问题进行探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高校日语专业教学水平,为向社会输送宽口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提出一定的见解并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新的尝试;有利于学生掌握跨学科、交叉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教师宽泛地组织教学;有利于高校学科建设和专业改造;有利于整合高校资源,提高办学效益;有利于提高人才的质量,为高校创建了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传统单一的语言文字教学已经不适应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需要。本文以商务日语专业的跨学科课程作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国际商务日语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问题。采用问卷调查、测评和反馈等研究方法,全面探讨和论证日语专业跨学科课程体系优化问题,并结合辽宁省多元化教育优势提出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跨学科课程体系优化方案及解决对策。
在商务日语专业跨学科课堂教学内容的改革上,改革课程体系,拓宽研究方向。我校日语本科专业(国际商务方向)在2014年重新修订的培养方案中开设的主干课程除了日语精读、日语听说、商务交际日语、商务日语阅读、商务写作、跨文化交际、国际贸易(日语)、市场营销(日语)、日本社会与文化(日语)、基础会计(日语)、中级财务会计(日语)、市场营销、中国经济、国际商法和西方经济学等课程。课程设置由语言文学研究型课程逐步转向综合研究型课程,由单一学科发展为多学科和跨学科。
在教学方式的改革上,首先,改变教师“讲授型”的授课方式,避免“一言堂”和“满堂灌”。教师应活用教学方法,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推进互动式教学。其次,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运用音频、视频和PPT等多媒体教学。再次,导入研讨式教学法,促进大学日语课程由单项教学过程向双向教学过程转变。最后,积极采用校企共建的实践教学方式。与日资企业、中日合资企业和外贸公司等合作。
我校日语专业进行了跨学科课程改革的探索。在2014年重新修订的培养方案中开设的主干课程有:日语精读、日语听说、商务交际日语、商务日语阅读、商务写作、 跨文化交际、国际贸易(日语)、市场营销(日语)、日本社会与文化(日语)、基础会计(日语)、中级财务会计(日语)、市场营销、中国经济、国际商法和西方经济学等课程。培养方案在保证语言基础教育的同时,注重实践活动,大力推动跨学科课程的发展。新的课程体系更加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并通过这种课程体系,培养出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通识教育类中的语言专业基础课程群主要是指精读、听说类等。其中具有实践教学特点的语言技能训练课占有较大比重,如翻译和写作等。另外,还增加了有较强实践性的“日本商务礼仪”和“情景日语”等模拟实践课,专业知识类课程保留了语言、文学和文化等方面的课程,增加跨文化交际、国际贸易、会计和商法等课程。
参考文献:
[1]赫伯特・金迪斯,萨缪・鲍尔斯 走向统一的社会科学:来自桑塔费学派的看法[M]汪丁丁等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Wraga, WG, Hlebowitsh, PS Annual Review of Research for School Leader[M]New York: Leadership Policy Research,1996
[3]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4]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5]胡伟 研讨式教学法在大学日语教学中的应用[J]学理论,2014,(5):204-205
[6]陆红娟浅谈高职高专服务外包日语听说教学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4):157
[7]姚绚文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课程整合及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10):193-196
[8]周光英高校跨学科培养人才的管理创新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9]周林娟商务日语大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
[10]戴炜栋关于面向21世纪培养复合型高级外语人才发展战略的几个问题[J]外语界,1999,(4):1-3
[11]李明秋,郭艳玲跨学科外语本科生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索[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718-720
[12]皮细庚大学日语专业教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篇4
[关键词]电子商务英语语气
一、引言
人类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间的商务活动往来更加频繁,商务交际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越来越呈现出国际化趋势,人们的工作环境也越来越多元化。电子时代也使得同步沟通成为可能,英语作为世界范围内通用语言之一,在商务言语交际中起着引人注目的沟通作用。在国际商务沟通中,说话者能否掌握沟通的语言方式,是能否顺利实现预期的目标关键。在沟通过程中,也会用到商务写作。商务写作是沟通渠道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沟通方式,借助商务写作的形式,你可以向其他人传递准确、必要的商务信息,良好的商务写作是商务礼仪的一种表现,能够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二、影响语气的因素
1.措辞及遣词造句。首先措辞要真诚,不管是生活中的交往还是生意上的合作,真诚是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由于我们的合作伙伴们每天都要阅读大量文件,所以商务电子邮件的措辞应简洁明了,若用过多词汇来表达一个或两个词就能表达的意思,显然会使写作的内容拖沓冗长,观点模糊,更会浪费读者的时间。
例如atthispointintime不如now更好,而intheeventthat则不如if更好。要用常见的单词,避免生僻或者拼写复杂的单词。
一个单词可以表达,就不要用词组。多用短句,因为短句更容易理解。少用“and”,“but”,“however”,“consequently”这些让句子变得冗长的连词。在同一封信里,不要使用多个相同含义的单词。因为多使用简单的小词可以更直接简单的传达信息并尽量说服对方,并节省读者的时间。例如用currently不如now更好。避免使用意思模棱两可的词或短语,这种表达无疑会使读者产生误解,影响商务沟通。因此,商务邮件写作的措辞应具体化,结构清晰,内容清楚。再者如今女性在商界所起的作用并不亚于男性,越来越多的女性,尤其是女权运动主义者对含有性别歧视的字眼很敏感。商务邮件中尽量避免使用有性别歧视的词语,这对沟通双方都有利。最好用chairperson替代chairman等。最后人们经常在生气时或抱怨时使用否定的词或短语,这种表达常包含对读者批评或责备,于是不利于商务沟通。商务信件中应采用具有积极肯定的意义的词语,尽量避免使用否定的表达。即便是想批评对方,也不应在措辞上表露出来,应采用婉转或积极的语气和语言,以便对方更好的接受。因为商务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批评或责备对方,也不是故意让对方感到内疚,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信息或劝说对方采取有益的行动,解决问题。
2.语言风格。一般语言风格主要可以从是否自然和是否正式等两个角度来评估。MartinJoos根据语言使用的正式程度提出五种变体:庄重文体(thefrozenstyle);正式文体(theformalstyle);商议文体(theconsultativestyle);随便文体(thecasualstyle);亲密文体(theintimatestyle)。商务语言是一种正式的语言,然而随着贸易双方业务联系的增多与贸易关系的加强,彼此间的了解与沟通日益深入,由于个人内容渗入公函的趋势,电子商务英语的语言风格趋向于自由化,其语言运用方面也简洁化了。一方面,电子商务英语中应省去那些客套,多余的话语而直接指向磋商主题,主要是为了简洁明了,便于阅读;另一方面,电子数据交换,电报等用语及短句的使用,都使其语言风格简化了。如果所写内容使对方得益,写作者的话说得越直率,强求对方接受的愿望就越明显,话语就越能显出热情内容;如果所写内容只使写作者得益,则写作者的话就要说得间接一些,谨慎一些,要给对方留有较大的自由选择余地,其语言风格就婉转一一俄。
3.时态语态。英文时态语态和汉语不一样,定制论文它是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和其他辅助手段来实现的,而汉语主要通过一些助词和介词,如:“了、呢、过、给、被、由”等来体现时态、语态的变化。正因这一差异,我们用英文沟通时往往受到母语的干扰,犯时态语态错误。在口语中一般过去时有时可用来代替一般现在时,使语气变得婉转一些,例如在下面句子中用一般现在时或一般过去时都可以,但用过去时显得客气一些(带有更多商量的口吻),如do/didyouwanttoseeme?和iwonder/wonderedifyoucouldspareafewminutes等。现在进行事业有感彩的成分,如I"mexpectingyoutophoneme(.婉转)。情态动词更是英语中要注意的,例如表请求时用could比can更婉转,Canyougowithme?和CouldIaskyousomething?就有很明显的语气不同。还有用would比will表示更客气,在语气上might比may更婉转等等。
三、结束语
本文对电子商务英语写作中的语气进行了尝试性探讨,对有关语气的措辞,时态和风格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其根本点在于阐明交际者通常根据不同的交际目的使用不同的语气,赋予言语人际意义,从而达到有效的交际。因此,电子商务英语写作中的语气分析是成功进行商务合作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在写作的过程当中需要注意:语言力求清晰、简单、直白,尽量避免陈词滥调;尽量运用积极乐观的语气;应用主动语态,而不是被动语态。
参考文献:
篇5
论文关键词:国际商务;文化差异;根源;对策
一、概述
中国改革开发后,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和中国企业建立起合作关系;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走向世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国际商务活动频繁进行,文化冲突也日益严重,而正确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就日显重要。而在国际商务活动的过程中,文化差异是一个及其复杂而又十分重要的变量。文化的差异会引起文化冲突,而文化冲突会严重影响国际商务合作。本文对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商务活动中的中美文化冲突及其根源进行分析并提出独特有效的对策。
二、人类历史上文化冲突的三个阶段
(一)文化冲突
文化是一个特定人群共同的传统风俗、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思维方式等,并可代代相传,它是人类社会和历史积淀的产物。文化冲突被定义为指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文化相互接触所产生的竞争和对抗状态。
(二)文化冲突的三个阶段
1、武力为主的文化冲突阶段
此阶段的文化冲突主要表现在不同地域、不同的文化之间,在相互竞争和对抗中,武力和军事实力占上风的一方实现本土文化的发展,并企图用强制的方式实现本土文化对不同文化的控制和统治。
2、经济为主的文化冲突阶段
此阶段的文化冲突主要表现在经济交往成为文化冲突的主要中介,文化冲突的范围在扩大,文化冲突的内容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小到局部冲突中经济利益的争夺,大到世界霸权的争夺,都是把经济利益作为主要目标,并且经济发展水平成为进一步争夺经济利益和霸权的主要砝码。
3、文化为主的文化冲突阶段
此阶段的文化冲突是以不同文化形式之间在交流互动中的冲突与差异性为特征,来体现不同地域文化的冲突,主要表现为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与国家之间在文化问题上根本立场的差异。进入到经济的全球化时代,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比历史上任何一个阶段的文化冲突都更激烈、广泛和深入。在国际贸易中,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商人们进行合作。而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对国际合作造成影响。
三、文化冲突的根源
(一)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
集体主义文化倾向于强调集体的和谐和发展。集体主义可以理解为是以“我们”为特点的文化。在此文化中,集体远远比个人重要,集体的目标高于个人目标。集体中的成员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集体的一部分,都要以集体的利益为重。此外,集体成员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对待集体内部的成员和非集体内部的成员有完全不同的标准。集体内部往往合作多于竞争。个人主义文化倾向于鼓励自主、独特个体的发展。个人主义也经常被称为“我”文化。在个人主义文化中,个人的独立和自由尤为重要。在对待不同人时,标准都是平等和相同的。竞争和合作同时存在于集体成和非集体成员间。
中国是典型的集体主义文化国家,而美国是典型的个人主义文化国家。在中国的企业中,雇佣亲戚和朋友是常有的现象,被认为是理所当然。中国的社会关系的相当复杂。在中国进行商务活动,人脉和人际关系是很重要的因素。而在美国企业中,情感和工作往往会被清楚地区分开。对待自己的熟人和陌生人标准往往是相同的。规则是处理问题的依据和标准。
(二)高语境和低语
高语境、低语境是跨文化交际关于文化模式的两个重要理论。高语境交流指交流过程中内隐的意思较多,清晰编码传递的信息较少。低语境与之相反,信息交流要通过清晰编码进行传递。在信息来源上,来自高语境背景的人喜欢依赖语言传递的信息;而来自低语境背景的人更信赖客观的、非语言的信息来源。
在机场能够观察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通常情况下,中国人和日本人(均来自高语境文化)通常有人接机,因为他们在刚刚到达一个陌生地方的时候,更多的需要别人帮助,但却很少看到美国人(来自低语境文化)接机。在遇到问题时,中国人和日本人更喜欢用语言的方式进行询问。而美国人通常都通过自己寻找各种标示、查看地图等方式自行解决问题。
(三)不同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往往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中国的价值体系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人们坚信勤奋、忠诚、和谐。而西方文化受到圣经影响巨大。人们更坚信平等和自由。在中国的价值体系中,人们认为人性本善,人们更关注过去而不是现在和将来,等级观念在中国的价值体系中根深蒂固。在西方的价值体系中,人们认为人性本恶,人们更多的关注未来会如何发展,强调平等和公平,等级观念淡薄。
在西方的价值体系中,人们往往更加高效率地利用时间,因为他们认为时间是一条直线,通过对现在的安排,能够实现未来的目标。美国人常说的一句话是“时间就是金钱”,他们会为未来制定详尽的计划,然后按照计划一步步去实现。而在中国的价值体系中,人们往往会不断地研究历史,认为历史中蕴含着前进的动力,中国人也有句古话“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在中国,等级观念根深蒂固。决定权往往掌握在高等级的人手里。比如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如果出现变化,低等级的人必须向高等级请示才能做决定。而在美国的文化中,等级观念不强,这可以很典型地表现在称谓上。美国人都会对自己的长辈直呼其名,这在中国甚至会被认为大逆不道。
(四)不同的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对于人们的价值观、行为、习惯、态度都有着深远影响。基督教对于美国人产生巨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人们对个人的重视源自于基督教,因为《圣经》告诉人们神创造了人,而且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个体。其次,美国的“行动”文化也源自于耶稣是个积极主动的人。第三,美国人的勇气也源自于基督耶稣是个有勇气的人。而中国人的主要宗教信仰为佛教。佛教强调禁欲,因为一切痛苦的根源就是欲望。
(五)不同的历史背景
英国作家Edmund Burke说过:“历史是死亡、生存和孕育的纽带”。文化是历史的沉淀,一个文化的特征在历史的进程中形成。文化的特征又通过历史的进程传递下去。美国的教科书中重复着一个亚伯拉罕·林肯的故事,这让美国人坚信每个人都能通过自身的努力从小木屋走到白宫。在美国这个移民国家,平等自由、个人权利成为其文化核心。此外,美国历史上的独立战争、参与两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成为美国崇尚暴力的根源。美国允许私人拥有枪支就是该文化特征的表现。
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视历史的国家。中国人的家族观念在历史中根深蒂固,这主要源自于几千年来的农业经济,中国人被禁锢在土地上,家庭成员一起劳作,男耕女织。
四、文化冲突的对策
(一)培养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
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对于跨文化商务交际的成功与否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培养文化差异敏感度就要加强跨文化意,树立全球文化观,摈弃文化本位论。
(二)了解交往国文化
要想适应交往国文化,培养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顺利进行国际商务合作,了解交往国文化是要做的第一步。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人、从事国际贸易的组织或者公司、学校这三个方面需要共同努力。个人应该在国际商务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学习,而从事国际贸易的组织和公司需要有意识地对一线员工进行相关知识和技巧的培训,而在专门输送国际贸易人才的学校,不应只重视外语教学而不重视国际商务知识和技巧的传授。
了解交往国文化包括对其经济、政治、历史、宗教、风俗等的了解,更包括一些商务礼仪方面的技巧知识。如在就餐、称谓、礼物等方面两国文化有河区别,了解这些才能有效避免国际商务沟通中的误解。
(三)尊重交往国文化
在国际商务活动中,既不能一味地认为“国外的月亮比国内圆”也不能采取“民族中心”论,对别国文化否定甚至嗤之以鼻。正确的做法在了解本国文化的基础上充分尊重交往国文化,因为文化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它都是在民族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沉淀形成的。即使最原始的文化也有复杂的社会文化体系、值得我们尊重和借鉴的成就。作为国际商务人首先要让自己适应交往国文化,不要一味认为只有本国文化的标准才是正确的。对交往国文化的尊重表现为对其风俗、宗教、价值观等的尊重,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商务活动中顺利合作。
篇6
论文摘要:《商务谈判》是高校管理、经贸、会计等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商务谈判能力的教学目的,一直是教师探讨的问题。《商务谈判》课程的实践教学,达到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应不断探索,不拘泥于课堂的知识讲授,要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模拟商务谈判实践教学的目的
模拟商务谈判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熟悉商务谈判的内容,熟悉并掌握商务谈判的流程和谈判中的各种技巧。通过模拟谈判,帮助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把较枯燥的理论融入生动有趣的实践过程,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组织与协调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模拟商务谈判实践教学的流程设计
1.模拟商务谈判的准备
(1)组建模拟公司,进行学生分组,确定谈判对象与内容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组设立模拟公司(要求是真实的公司),确定各公司的名称、经营范围以及谈判所涉及的产品等相关事项,同时明确学生在公司中担任的相应职务和履行的相应职责。
谈判小组可划分为每组5人,要求每名学生在谈判时都担任相应的角色。要顺利完成谈判任务,谈判小组必须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各谈判小组可以根据学生各自的特长进行细致分工,如谈判角色有总经理、销售(采购)、财务、技术、法律等方面的人员,同时要注明主谈(首席谈判代表)和副谈(谈判助手)。
(2)各模拟谈判小组进行市场调查
在谈判之前,要求学生对商务谈判中所涉及的产品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市场需求状况、相关产品的价格和质量、竞争者情况等相关信息,为谈判做好必要的准备。还要求各模拟公司完成市场调查报告(需方)以及营销策划书等书面材料(供方)。
(3)各模拟谈判小组进行商务谈判准备
在做好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各模拟公司要确定谈判阵容,划分谈判人员担任的角色,并进行谈判任务分工。各模拟公司相关人员要拟订商务谈判方案,撰写企业总体情况描述、供方营销策划书、需方市场调查报告、技术分析报告、财务分析报告、拟订合同书等,并准备好谈判所需要的相关资料。
2.课堂上以实战方式进行的模拟商务谈判和评价
要求谈判双方按照商务谈判的基本程序,从各谈判开局,进入实质性的磋商及谈判结束到书面合同的签订,完成谈判的全部过程。未参与该次谈判的下组学生则按要求做好商务谈判的评价记录并提交上来。各小组的计划性及成员的灵活应变性和心理承受能力等,将在这一部分得到更充分的体现。如一些小组考虑得更为全面,开局阶段寒暄、握手营造良好的谈判气氛,清晰陈述并提出倡议;磋商阶段针对主要议题,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遇到意外情况灵活应变,双方你来我往、唇枪舌剑,没有丝毫懈怠和退缩;价格议题是重中之重,双方更加谨慎,分别运用多种策略和方法争取更好的解决方式;结束阶段,多数小组签订合同,而个别小组宣告谈判破裂。
每一场模拟谈判,都要求下一组未参加谈判的学生做好谈判评价记录,待谈判结束后对谈判程序、商务礼仪、语言技巧、谈判策略、谈判内容、谈判人员的配合情况及谈判的结果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的目的是分析问题、找出不足,以达到不断提高谈判水平的目的。最后,由教师做总体点评。
3.做好模拟谈判的总结
包括各模拟公司的谈判总结和个人总结。各模拟公司的总结要从公司的角度对谈判过程和谈判结果做综合性的书面总结,个人总结则包括书面总结和口头总结两个方面。个人总结部分能够更好地反映学生在模拟谈判中承担的主要工作,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工作以及小组的表现,分析出现的问题、个人的体会以及今后改进的方法,从而更好地掌握商务谈判知识,指导自己的谈判实践。
4.课下谈判资料的整理和提交
按照划分的谈判小组,要求学生制作全套书面的谈判资料,由谈判组长负责:封面(注明组别、供方或需方、小组成员),公司的基本情况介绍,谈判方案,技术报告(含产品介绍),供方的营销策划书,需方的市场调查报告、财务分析报告,谈判双方签订的合同书,谈判评价记录,各公司的谈判总结和个人总结,等等。
三、模拟商务谈判实践教学的意义
1.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将商务谈判的相关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模拟商务谈判实践教学,是在学习《商务谈判》课程以后的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性实训活动。在进行模拟谈判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把商务谈判的相关理论知识融会贯通,按照商务谈判程序的要求,进行小组分工、资料收集、计划拟订以及开局阶段的陈述、磋商阶段的洽谈和结束阶段的合同签订等工作,整个课程的理论知识体系都会在模拟谈判中得到充分的反映和运用。由于商务谈判的过程涉及很多知识的综合运用,如市场营销、商务礼仪、公共关系、商品知识等,让学生亲历交易的全过程,有助于将理论与实际更好地结合起来,学以致用。
2.有助于把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能力培养结合起来
经历一次全过程的模拟谈判,学生亲身参与,有互动,有观摩,因而学生的积极性是很高的。但是仅有积极性还不够,能否顺利完成任务,还需要教师的细心引导和学生的认真准备。商务谈判涉及很多知识,比如,谈判准备阶段,有些学生提交的报告不规范、内容欠妥当,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查找资料,进行不断的学习与创新;又比如,开局时的商务礼仪,很多学生上来就会出错。因此,在每一场谈判结束后,都需要教师进行细心的指导,针对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将相关的知识进行梳理讲解,对错误的认识和做法进行纠正。这样有针对性的现场讲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从而可以把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能力培养很好地结合起来。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谈判小组是代表公司(企业)进行商务谈判,要顺利完成谈判任务,没有成员之间的合作是不行的。在谈判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各谈判小组要根据学生各自的特长进行细致分工,通过分工与合作,发挥集体的力量,来共同完成谈判的全过程。这个过程中,在锻炼每一个学生的谈判能力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即每一个小组成员在发挥自己能力的同时,还必须考虑集体的利益,这就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4.有助于加强学生的参与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以小组团队的形式担任某种谈判角色,通过情景模拟和体验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自主学习。要求从市场调查开始到商务谈判以及谈判结束后期资料的整理,每一个学生都必须有具体任务,担任一定的角色;在观看其他小组学生谈判时,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做好商务谈判的评价记录;学生的每一个环节都进入了评分的要求,并且在成绩考核指标中具体体现出来,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作用。经过教师细心的引导,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分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从而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
5.有助于激励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模拟商务谈判的实践,给每一个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自己能力的舞台、一个展示自己风采的机会。在参与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从而认识到自己在知识、能力等方面的不足。模拟商务谈判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学生表现好的一面与不足之处,照出来的差距反映出的是应该怎么做人、做事、求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体会到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和诚实守信优良品质的重要性,由此深化了对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篇7
【论文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对涉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近年来却出现了部分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就业不理想,而很多外经贸行业找不到合适毕业生的矛盾情况。其主要原因是部分高校课程体系偏离社会需求。应该重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提高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近年来,中国加快了全球化趋势下与世界经济融合的进程,已经形成了“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出现了“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的局面。这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毕业生创造了更大的就业空间。一方面,外资企业“走进来”,几乎渗透到中国的每一个行业,外资企业开展业务急需一大批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国内各类企业的涉外程度普遍提高,产品出口国外和原材料、中间产品国外进口的比重大幅增加,特别是在我国“走出去”战略指导下,一大批国内企业已经或正在走出国门直接到外国从事生产经营,企业涉外业务的增多无疑大大增加了国际经贸人才的需求。
但同时出现的一种矛盾的现象是部分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不景气,很多该专业毕业生从事与国际贸易根本没有关系的工作,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根据笔者的实践工作和教学工作经验,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一些高校在课程体系上未能根据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及时调整和更新,从而使本科生培养工作暴露出许多弊端。
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1课程结构过于专和窄,即专业主干课方向偏专,专业选修课过窄在专业主干课方面,大多数高校专业主干课基本为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跨国经营与投资等课程,专业课程过分偏重于国际贸易领域,国际经济领域的课程偏少;在专业选修课方面,专业选修课的面过窄,选修课程不仅数量少,而且涉及的课程也主要涉及国际贸易领域,缺乏区域性研究课程,也缺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沟通、人际交往与中外文化风俗知识等方面的课程。学生可以选择的余地小,缩小了学生的知识视角,削弱了该专业毕业生未来的工作适应能力。除此之外,专业主干课与专业选修课之间的内容交叉现象也较严重,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
1.2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务”过于偏重理论课程,忽视实务课程,一些重要的实务性专业课程开设不足,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不完善。通过对用人单位实际调查显示,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并能熟练操作业务,在从事进出口业务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尤其对于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应届毕业生来说,良好的专业能力素质不仅能有效缩短与用人单位的“磨合期”,较快进入角色,而且能提高工作的自信心,降低工作压力,真正做到爱岗敬业。目前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应届大学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很多人由于业务素质达不到企业的要求而感到工作压力太大、难以适应而频繁“跳槽”换岗。这说明我们的专业课程设置过多注重理论知识教学,而在专业深度开发课程和实战操作课程上还相对薄弱,需要根据社会需求在课程内容、时间安排、教学方式等环节作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已经由原来的精英教育逐步演变为目前的大众化教育。除了极少数国家重点高校外,其它高校培养的都是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从事的是实践性很强的具体工作,即使有部分学生继续攻读学位,但今后能够真正从事科研工作的人也非常少。然而很多高校忽视这一事实,在确定学生培养目标时,不从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教师队伍结构、学生素质出发,目标贪大、求高,培养方案照抄、照搬重点高校。其结果是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比重过大、实践课程比重小。片面强调专业理论的传授,而忽视专业技能的训练。
1.3课程设置中对创新能力重视不够,培养形式相对单一而缺乏个性,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创新潜力的发挥创造性能力素质培养,在课程设置中主要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习和训练来实现。具体包括专业实习、学年论文、学期大作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课外创新实践等。实践教学为学生创造了开放的空间,动态的场景和发展变化的社会背景,是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的重要载体,更是激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转贴于
通过调查显示,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职业适应能力、业务拓展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其中业务拓展能力是核心和关键。要在大学四年学习期间使学生形成上述创新能力,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社会实践,加强实际业务操作训练并从中探索其规律性。这就需要在改革与创新实践教学环节上下功夫,从实践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考试方法等环节入手,创造性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不仅需要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的教授,更需要有实战经验的教练。但实际上很多高校由于建立课外实习学生到对口外贸企业实习困难比较大,因此在培养计划中千方百计地压缩、减少甚至取消校外实习,有些学校则完全用课堂模拟代替校外实习,而缺乏实战训练,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适应市场需要,重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
2.1调整课程体系,形成符合不同人才培育目标要求的课程结构
不仅要强调“基本经济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三位一体,而且每一版快中的每门课程均要根据其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作用进行整合,强调各门课的相互协调,加强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体现课程之间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及内在联系,以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课程体系的优化需要体现在广和深两方面。广的方面,要做到课程涵盖的内容能够满足国际贸易发展对经贸人才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经济贸易知识,而且要了解外部商业环境和投资环境的相关知识(其中包括相应的法律、政治环境)。比如,可开设“国际贸易文化”、“国际商务环境”等课程。深的方面,要做到不仅使学生能够较为深入地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的由来与演变,跟踪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的最新发展,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最新发展趋势,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律与规则的最新变化,而且要注重针对性的深度的区域研究。如,关于美国这一区域的研究,应了解美国经济、政治,美国文学,美国建筑等。因为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中获胜,必须熟悉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方面情况。
2.2重新设计课程体系,提高实务性专业课课程比重,突出专业特色
在长期过分强调“厚基础”的培养目标指导下,多数高等院校的实务性专业课开设严重不足。认为学生只要有经济学理论方面的基础,专业课特别是操作性较强的实务课便可有可无,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通过“干中学”就可以厚积薄发,发挥后发优势。殊不知,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高效的企业要求学生能迅速“上手”进入角色,发挥科班毕业生的特长,而根本不会负担毕业生长期适应和在职培训的高额成本。由于目前的课程体系中,财经类各专业所开设的经济学基础课相差寥寥,专业基础课也区别甚微,而惟一能区别学生专业特色的实务性专业课严重不足,必然导致各个专业都没有明显的“专业”特色。其直接后果就是毕业生择业困难,或在工作中由于专业方面的“短腿”而影响职业发展。因此,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中,除要有完善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外,还必须有一定数量体现专业特色的实务性专业课程。作为应用性较强的实务课必须紧跟社会经济发展实践和就业形势的需要。就目前国际经济贸易实践发展和外向型企业的人才需求来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必需开设的实务课程有国际贸易实务、外贸英文函电、国际结算、进出口单证实务、进出口报关实务、国际物流、电子商务、国际运输与保险、进出口商品包装、国际商务谈判、商务礼仪等。合理的课程结构应该是经济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实务性专业课三者之间的比例为1:1:1的关系,而不是过去那种3:2:1的关系。
2.3加大对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力度,改变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方式,走出课堂,面向社会,开阔视野,对实践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创新
2.3.1积极改进和完善进出口模拟操作训练,配备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青年教师指导学生模拟训练,让学生在仿真国际贸易环境中体会贸易全过程,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前提
2.3.2完善并强化国贸专业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的组织和执行力度,巩固课外专业实习基地,保障学生能按照教学计划进入对口涉外企事业单位实习和训练,通过实习单位指导老师的传、帮、带,积累相应的工作经验,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要求
2.3.3科学设置学期大作业、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社会调查等创新实践环节配备有丰富教学和科研经验的教师指导学生收集整理文献资料、设计研究方案、掌握研究手段和调研方法,加强学生的多学科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这是培养学生独立完成课题研究和启发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
2.3.4细化实践教学环节全过程,做到分段实施,循序渐进使教学模拟性实验、专业实战性实践和专业综合性实训三个环节能环环相扣、有机结合,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胡俊文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篇8
但同时出现的一种矛盾的现象是部分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不景气,很多该专业毕业生从事与国际贸易根本没有关系的工作,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根据笔者的实践工作和教学工作经验,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一些高校在课程体系上未能根据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及时调整和更新,从而使本科生培养工作暴露出许多弊端。
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结构过于专和窄,即专业主干课方向偏专,专业选修课过窄。
在专业主干课方面,大多数高校专业主干课基本为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跨国经营与投资等课程,专业课程过分偏重于国际贸易领域,国际经济领域的课程偏少;在专业选修课方面,专业选修课的面过窄,选修课程不仅数量少,而且涉及的课程也主要涉及国际贸易领域,缺乏区域性研究课程,也缺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沟通、人际交往与中外文化风俗知识等方面的课程。学生可以选择的余地小,缩小了学生的知识视角,削弱了该专业毕业生未来的工作适应能力。除此之外,专业主干课与专业选修课之间的内容交叉现象也较严重,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
1.2 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务”。
过于偏重理论课程,忽视实务课程,一些重要的实务性专业课程开设不足,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不完善。通过对用人单位实际调查显示,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并能熟练操作业务,在从事进出口业务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尤其对于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应届毕业生来说,良好的专业能力素质不仅能有效缩短与用人单位的“磨合期”,较快进入角色,而且能提高工作的自信心,降低工作压力,真正做到爱岗敬业。目前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应届大学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很多人由于业务素质达不到企业的要求而感到工作压力太大、难以适应而频繁“跳槽”换岗。这说明我们的专业课程设置过多注重理论知识教学,而在专业深度开发课程和实战操作课程上还相对薄弱,需要根据社会需求在课程内容、时间安排、教学方式等环节作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已经由原来的精英教育逐步演变为目前的大众化教育。除了极少数国家重点高校外,其它高校培养的都是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从事的是实践性很强的具体工作,即使有部分学生继续攻读学位,但今后能够真正从事科研工作的人也非常少。然而很多高校忽视这一事实,在确定学生培养目标时,不从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教师队伍结构、学生素质出发,目标贪大、求高,培养方案照抄、照搬重点高校。其结果是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比重过大、实践课程比重小。片面强调专业理论的传授,而忽视专业技能的训练。
1 . 3 课程设置中对创新能力重视不够,培养形式相对单一而缺乏个性,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创新潜力的发挥。
创造性能力素质培养,在课程设置中主要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习和训练来实现。具体包括专业实习、学年论文、学期大作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课外创新实践等。实践教学为学生创造了开放的空间,动态的场景和发展变化的社会背景,是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的重要载体,更是激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通过调查显示,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职业适应能力、业务拓展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其中业务拓展能力是核心和关键。要在大学四年学习期间使学生形成上述创新能力,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社会实践,加强实际业务操作训练并从中探索其规律性。这就需要在改革与创新实践教学环节上下功夫,从实践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考试方法等环节入手,创造性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不仅需要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的教授,更需要有实战经验的教练。但实际上很多高校由于建立课外实习学生到对口外贸企业实习困难比较大,因此在培养计划中千方百计地压缩、减少甚至取消校外实习,有些学校则完全用课堂模拟代替校外实习,而缺乏实战训练,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适应市场需要,重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
2.1 调整课程体系,形成符合不同人才培育目标要求的课程结构。
不仅要强调“基本经济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三位一体,而且每一版快中的每门课程均要根据其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作用进行整合,强调各门课的相互协调,加强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体现课程之间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及内在联系,以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课程体系的优化需要体现在广和深两方面。广的方面,要做到课程涵盖的内容能够满足国际贸易发展对经贸人才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经济贸易知识,而且要了解外部商业环境和投资环境的相关知识(其中包括相应的法律、政治环境)。比如,可开设“国际贸易文化”、“国际商务环境”等课程。深的方面,要做到不仅使学生能够较为深入地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的由来与演变,跟踪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的最新发展,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最新发展趋势,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律与规则的最新变化,而且要注重针对性的深度的区域研究。如,关于美国这一区域的研究,应了解美国经济、政治,美国文学,美国建筑等。因为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中获胜,必须熟悉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方面情况。
2.2 重新设计课程体系,提高实务性专业课课程比重,突出专业特色。
在长期过分强调“厚基础”的培养目标指导下,多数高等院校的实务性专业课开设严重不足。认为学生只要有经济学理论方面的基础,专业课特别是操作性较强的实务课便可有可无,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通过“干中学”就可以厚积薄发,发挥后发优势。殊不知,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高效的企业要求学生能迅速“上手”进入角色,发挥科班毕业生的特长,而根本不会负担毕业生长期适应和在职培训的高额成本。由于目前的课程体系中,财经类各专业所开设的经济学基础课相差寥寥,专业基础课也区别甚微,而惟一能区别学生专业特色的实务性专业课严重不足,必然导致各个专业都没有明显的“专业”特色。其直接后果就是毕业生择业困难,或在工作中由于专业方面的“短腿”
而影响职业发展。因此,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中,除要有完善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外,还必须有一定数量体现专业特色的实务性专业课程。作为应用性较强的实务课必须紧跟社会经济发展实践和就业形势的需要。就目前国际经济贸易实践发展和外向型企业的人才需求来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必需开设的实务课程有国际贸易实务、外贸英文函电、国际结算、进出口单证实务、进出口报关实务、国际物流、电子商务、国际运输与保险、进出口商品包装、国际商务谈判、商务礼仪等。合理的课程结构应该是经济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实务性专业课三者之间的比例为1:1:1的关系,而不是过去那种3:2:1的关系。
2.3 加大对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力度,改变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方式,走出课堂,面向社会,开阔视野,对实践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创新2.3.1 积极改进和完善进出口模拟操作训练,配备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青年教师指导学生模拟训练,让学生在仿真国际贸易环境中体会贸易全过程,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前提2.3.2 完善并强化国贸专业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的组织和执行力度,巩固课外专业实习基地,保障学生能按照教学计划进入对口涉外企事业单位实习和训练,通过实习单位指导老师的传、帮、带,积累相应的工作经验,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要求
2.3.3 科学设置学期大作业、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社会调查等创新实践环节。
配备有丰富教学和科研经验的教师指导学生收集整理文献资料、设计研究方案、掌握研究手段和调研方法,加强学生的多学科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这是培养学生独立完成课题研究和启发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素质教育
[作者简介]张万里(1977-),男,浙江温州人,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国际商务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商务英语。(浙江杭州31001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浙江省特色专业建设项目“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商务英语省特色专业建设”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B502)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1-0119-02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商务英语专业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调整,高职毕业生人数占普通高校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在不断增加,同时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比重也在逐年上升。以近年来高职初次就业率排名靠前的专业来分析,制造和服务业需要大量高职高专人才。2003年,教育部启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鼓励高职院校更好地培养适合市场需要的人才。高职教育的定位是培养在生产、管理、经营和服务上的一线人才,同时为更好地服务社会,高职培养的人才需兼备知识技能和文化素养。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实施素质教育。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贸易、国际商务活动的频繁开展,商务英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用越来越突出,具有较强商务英语能力、素质较全面的人才越来越成为社会迫切需求的人才。从事涉外经贸活动,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除了要精通英语语言、拥有常规的商务知识外,还要具有灵敏的商务意识、进取的创新精神、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从用人单位对普通高校毕业生的能力要求来看,要求最多的是毕业生的环境适应能力,其次是人际交往能力,然后依次是自我表达能力、专业能力和英语能力等,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要重视素质教育,提升就业竞争力。
二、学院特色与商务英语专业素质教育的相关性探讨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教育部、财政部确定的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成单位之一。商务英语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需要紧密结合学院特色,即办学理念、培养重点和办学特色。
1.学院的办学理念。学院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逐步确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指导思想,不断深化“关爱学生进步、关注学生困难、关心学生就业”的服务体系。学院除了与各金融机构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还加强与非金融企业的联系,订单式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学院显著的办学特色。
2.学院的培养重点。为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学院着力培养学生的三种精神:敬业精神,教育学生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团队精神,教育学生尊重他人,学会配合、合作、共事;求索精神,教育学生克服不求甚解的毛病,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钻研,成为业务能手和岗位标兵。学院还从高职特点出发,致力于学生的基础性能力训练,包括人际沟通能力、业务动手能力、岗位适应能力等。
3.学院的办学特色。学院重视专业建设,把专业和课程建设看做树立学校品牌的关键。设立金融、保险、证券与期货、投资理财与经纪以及商务英语等十几个具有招生权的专业,形成了具有金融职业学院特色的专业体系。
三、商务英语专业素质教育系统工程建设的理论性探索
1.高职英语专业生源和素质教育总体目标。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的生源主要是高考成绩达到第四批录取分数线并报考该专业的高中毕业生和中专、职校、技校生通过单考单招被学院录取进入该专业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基础和能力有其特殊性。商务英语专业素质教育与高职英语教学的素质教育一样,必须立足于基本实际确定教育的总体目标和原则,高职英语素质教学的总体目标:一是使学生掌握英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基本语言知识,这是高职英语素质教育的基础;二是培养学生英语应用和交际的能力,尤其是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听懂、能说、读准、会写,这是高职英语素质教育的核心;三是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即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思想、情感教育,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意志,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2.高职英语素质教育坚持的五个原则。为达到上述培养目标,高职英语素质教育应坚持五个原则:一是实事求是的原则。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实际来实施素质教育,因材施教,使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层次上得到发展和提高。二是实用性原则。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加强实践性教学。三是开放性原则。既有内容上的开放性,又有空间上的开放性。四是灵活性原则。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手段、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五是交际至上原则。强调高职英语素质教育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和学习能力。
3.商务英语专业素质教育体系的核心。根据以上通用的高职英语教学素质教育总体目标和原则,有教育者将商务英语素质教育看做是一项系统工程,即商务英语素质教育体系的核心在于提高商务英语应用能力。商务英语专业的素质教育既应包含英语语言素质教育的特点,也应融入商务文化理念的教育特点,此外,还应反映以金融文化为主导的教育体系的特色。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围绕“语言能力+商务知识+综合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和市场为导向,强化职业道德、语言能力和岗位能力的培养,推进项目化课程改革,逐步实行“课证融合”“课赛结合”;同时,强化实训、实验和实习三个基本实践环节,充分体现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并通过“工学结合”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实际岗位实践,实现毕业与上岗零过渡,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4.商务英语专业素质教育体系的特点。商务英语专业培养合格人才的手段是多方面、立体化的,其中,商务英语能力的培养和实训是关键手段之一,应着力摒弃滞后于时代的传统教学模式,体现素质教育的精髓。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素质教育响应号召,以英语为载体,向学生传递商务意识、金融概念乃至教育理念。
四、商务英语专业素质教育具体措施的可行性研究
商务英语专业素质教育首先是学生英语语言素质的培养,主要从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入手。听说能力的发展能带动其他各个方面能力的全面提高。大多数商务英语听力教材多选择篇幅较短、题材生动、话题直接的听力材料,有利于学生理解并复述,是很好的“热身”素材。教学中,可讨论与听力材料相关的话题,先说后听,听后再说,利用听力教材中现成的题目做些口头作文、情景对话、演讲辩论等,有利于学生为进一步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做准备。读的能力素质培养是英语语言素质培养的重心,教学中,可采用精读为主要手段、泛读为重要补充的培养方式,将朗读、背诵和阅读紧密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打下较扎实的语法和词汇基础,使其熟悉各种语法现象并具有一定的词汇量。教师可从背景知识的介绍入手,要求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课上通过活动反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并针对材料有重点、有策略地讨论一些语法、词汇等知识点,帮助学生巩固记忆和融会贯通。写和译能力培养具有天然的相关性,也是语言学习和应用能力综合素质的体现。教师可通过应用文、议论文、日记乃至诗歌等体裁作文,来培养学生写的素质,其中尤其要着重商务类应用文的写作,而同类文章的英汉互译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译的能力。教师可定期定量给学生布置有关的课后练习,建立相应的习题集和试题库。在学生写作和翻译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或体现文章的人文素养、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等内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在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素质时,可在选材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融入商贸概念、商务礼仪、经营理念等商务文化,并始终贯彻学院以金融为主导的教育特色。事实上,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已采用相当数量的现行或自编的高职类教材,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商务英语专业也要重视教师能力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课堂上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素质教育需重视学生的身心条件,结合学院特色加以引导和培养。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在学生素质教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素质,并融入其他方面的素质教育,结合商务文化,体现学院特色。
[参考文献]
[1]刘东辉.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广西轻工业,2009(6).
[2]葛新.商务英语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4(6).
篇10
关键词:专业选修课;国贸专业;课程教学
一、专业选修课开设的必要性
专业选修课是指与特定专业相关的供学生自主选修的一类课程的统称。作为专业必修课的补充,业选修课程的设置一方面能让学生在巩固本专业必修课程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扩展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务技能,增强他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也可在已掌握本专业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兴趣爱好或发展需求,选修其他专业开设的选修课程,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进一步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因此,专业选修课的开设对各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要求学生不仅应掌握基本的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还要具备从事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技能,如要较熟练掌握和运用外语、商务礼仪、贸易法规与惯例等,课程涉及面广,体系复杂,选修课的开设极为重要。
然而,国贸专业多数重要选修课的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在课程设置与教学中都存在诸多问题。
二、国贸专业选修课设置与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一)对课程重要性认识不够
意识决定行为,院校、教师及学生对选修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是影响国贸专业选修课教学效果的根本性问题。首先,院校对专业选修课定位不高,影响教师参与选修课授课积极性。尽管在我国各高校的专业设置体系中出现了选修课比重越来越大的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院校越来越重视选修课。比如,在选修课程数增加的同时,选修课的课时数却在逐步减少,担任选修课教学任务的教师也多为新进的年轻人员,受到院校工作量指标的限定,选修课的授课教师通常要承担3-4门课程才能达标,在教学经验与教学精力上都难保证选修课的教学效果;选修课教师在申报精品课堂、教学奖励以及职称评定等方面相对必修课教师都处于弱势地位,极大地影响了年轻教师投身选修课教学效果提升的积极性。其次,学生认真参与选修课的积极性也不高。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选课的动机不是出于兴趣或需求,而是为了获得学分或盲目跟从其他同学的选择,课堂上与教师的配合程度定然不高;二是教师授课内容、方式方法等不够具有吸引力,学生听起来乏味,如《WTO》课程中涉及大量贸易协议及规则,内容相对枯燥,学生注意力更容易被手机或其他课程学习压力所分散。学生不积极参与课堂挫败了教师授课的成就感,有可能在专业选修课上形成“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为获得学分“的恶性循环。
(二)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课程知识结构和开设时间两方面。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不少以往的专业必修课逐步被划入专业选修课行列,而学分制要求学生修满一定总学分及选修课学分便可毕业,结果不少学生并未选修这些本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就已毕业,进入社会工作才发现专业知识的缺乏。《WTO》在几年前我校教学计划修订中由国贸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改为了选修课,但却屡次因选课人数过少而停开,而课程中的技术贸易壁垒、SPS措施等规则都与常见的贸易问题相关。另外,专业选修课的学习以必修课为基础,所以一般选在大学三、四年级开设,但此时大部分学生的学分已基本修完,心思主要花在考研或找工作上,选课并认真听课的学生偏少,难以展开有效的课堂教学。我系《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就是很好的例子,授课教师准备了丰富的案例,学生很少主动关注,带领学生在机房进行模拟货代实习,以增强其动手能力,效果也不理想。可以说,课程设置的种种不合理极大约束了专业选修课作用的发挥。
(三)教材质量参差不齐
受学校类型、专业特色等因素影响,各院校相同专业所开设的选修课程并不相同,选修课教材的统一性及需求量都远不及必修课教材,选修课教材也远不如必修课教材那样多样、丰富。如前所述,从事选修课教学的教师多为年轻教师,由于经验、时间及资金的缺乏,撰写或编著相应选修课教材难度较大,不从事这一领域教学的教师又难以找准相关选修课程的重点、难点和热点,因此,不少选修课程难以找到合适的新版教材。部分国贸专业选修课的教材较为优秀,如《外贸函电》、《贸易经济学》等,但多数课程教材都存在内容陈旧、知识重复、相关配套教与学资源缺乏等问题,难以满足教学需求,如《农产品国际贸易》、《国贸专业英语》等。尽管“教学”不是“教书”,但作为“教”与“学”的蓝本,要能既反映教学大纲的内容,又引导学生自我的系统学习,合适的教材必不可少。
(四)考核方式较单一
尽管专业选修课考核在考核时间、考核地点、考核形式等方面享有相当大的自,但受考核管理制度及材料归档要求等影响,选修课的考核方式仍然比较单一。试卷考试和提交课程论文最常见的选修课考核方式,但不论选择哪一种,想取得好成绩的学生都可以通过考前突击知识点或认真完成课程论文来“赢”高分,而仅仅以拿学分为目的的同学也都能以答完试题或简单拼凑论文来“通关”。可见,单一的选修课程考核方式重结果而忽视过程,不便于教师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表现进行衡量,从而难以从考试成绩上对学生在选修课上的表现给予中肯评价,导致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并不高,甚至存在助长“混学分”现象的可能。另外,单一的考核方式也难以凸显不同选修课的特色,如《国贸专业英语》应考查学生对国贸专业英语知识“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但若没有口试,“说”的能力则没法考查。
三、国贸专业选修课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提升专业选修课教学理念
专业选修课教学理念的提升要在院校政策引导下,从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着手,即教师“教”的观念由“简单完成任务型”向“充分发挥专业价值”提升;学生“学”的观念由“简单教-学模式”向“主观能动学习模式”提升。这两种提升的实现都依赖于院校对选修课给予足够重视。首先,院校对选修课教学的管理除惯常的教学、出勤检查外,应适度体现灵活性,如可采取不局限于教室的讲和学,可适当采取室外交流、辩论或游戏等形式开展课堂。其次,院校在进行精品课堂、优秀教师等的评选时应平等对待必修课与选修课教师,在进行工作量核算、职称评定等工作时应考虑选修课难度大、课时少的特殊性,适当给予选修课教师优惠政策。另外,院校对学生选课应出台引导和约束政策,既引导学生根据兴趣或需求认真选课,又约束学生选课后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与考核。
(二)优化专业课程设置
专业选修课的设置既要有稳定性,又要有动态性。专业选修课具有将专业专业必修课中理论知识的加深与扩展同未来实际工作能力的提升结合起来的特点,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应根据教学规律与本专业课程的内在联系,结合本专业培养目标,合理安排各专业选修课的学时、学分及开课时间,在先稳定部分科学性和系统性均较强选修课开设的基础上,适时调整或增开实用性强、知识更新快、紧跟时展的专业选修课。对国贸专业而言,《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国际结算》、《专业英语》等课程知识的综合性较强,在课程设置中应具有稳定性;《国际商务谈判》、《WTO》、《国际服务及技术贸易》等课程则应突出动态性。另外,专业选修课的设置可尝试与行业或企业协作办学方式。对于国际贸易这样一门操作性强的课程,若能让从事国际贸易业务的企业界人士参与国贸专业选修课的设置,本专业所培养学生的能力水平必定更能满足用人单位及市场的需求。
(三)提高任课教师素质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引导者,其自身素质状况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影响。笔者认为,专业选修课任课教师素质的提高首先体现在教师认真对待课堂。课前认真备课,课程内容的安排、视频或图片的选择、案例或新闻的接受、PPT的制作等都需花心思认真准备;课中认真授课,采用不同教学方法、控制声音的轻重缓急、设置疑问与引导讨论等都需动脑筋认真尝试;课后认真辅课,作业的批改、疑问的解答、文献资料的查阅等都需用热心认真辅导。院校作为教师教学的支持,应加强对专业选修课教师培训的投入。一方面,要加强专业选修课教师理论功底的培训,如鼓励教师参加教学研讨会、培训会,或到知名高等学府深造,通过交流与学习,不仅积累了教学经验,还为将来教师编写合适的专业选修课教材打下了良好基础;另一方面,也要加强专业选修课教师实务操作能力的培训,如为国贸系教师提供进入外贸企业、海关或银行考察或实习的机会等,以便教师找准教学方向与重点,避免发生“学的用不上、用的没学到”的现象。
(四)完善课程考核方式
首先,专业选修课程的考核须体现过程学习的重要性。在授课过程中,任课教师要充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让他们明白参与课堂不仅是有助于锻炼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联想能力等,还会是他们平时成绩形成的重要依据,以便多方面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笔者从事《农产品国际贸易》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通过介绍与农产品国际贸易相关的新闻、回答教师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以及PPT展示等途径,获得参与课堂的相应奖励,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其次,专业选修课的期末考核也应灵活变换,如采取试卷与课程论文、文献综述、作业、调查报告、企业实习报告、实务操作、读书笔记等相结合的方式,既考核了学习能力,又考核了动手能力,也充分展示了专业选修课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宋卓斐,冯运莉,李杰. 高校专业选修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教育教学论坛,2012.19: 85-86.
[2]王昱沣,陆兆新,史秋峰.专业选修课教学中培养学生专业知识迁移能力的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2.05: 58-60.
[3]曾志红.关于提高专业选修课教学质量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09:42-43.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国际金融专业论文